苹果公司结束了今年的 2025 年全球开发者大会 (WWDC) 主题演讲。该公司宣布了一系列针对其操作系统、服务和软件的新更新。苹果公司在其软件版本中跳过了数字“19”,而是直接使用“26”进行统一命名。因此,现在苹果软件被称为 iOS 26、tvOS 26、watchOS 26、macOS 26 和 iPadOS 26。  iOS 26 进行了重大改版,苹果称这是自 2013 年 iOS 7 以来最大的一次重新设计。iOS 26 现在采用了一种名为“液态玻璃”的“玻璃般”设计,在锁屏和主屏幕上尤为醒目。此外,还有备受关注的“来电筛选”功能,它会显示来电者的信息,并让用户决定是否接听电话。 在 iOS 26 和其他操作系统的诸多变化中,苹果还提到了去年 WWDC 上宣布的备受期待的 Siri 升级。早在 2024 年 WWDC 上,苹果就宣布,基于人工智能、能够理解个人情境的 Siri 升级版将于 2024 年秋季推出。 然而,该功能的推出被推迟了,原计划于 2025 年春季推出,测试版预计于 2025 年 1 月发布。但这也没有发生。现在,在 2025 年 WWDC 上,苹果表示将在明年分享有关 AI 驱动的 Siri 升级的详细信息。 苹果软件工程主管 Craig Federighi表示: <blockquote><p><strong>正如我们之前分享的,我们将继续努力,打造更个性化的 Siri 功能。这项工作需要更多时间才能达到我们高质量的标准,我们期待在来年分享更多相关信息。</strong></p></blockquote> 这仅意味着 Siri 升级尚未准备好发布,并且不会成为 iOS 26、iPadOS 26 和 macOS 26 开发者测试版的一部分。此外,“明年”一词并未提供具体的时间表,但它确实表明我们可能会在 2026 年听到更多关于 Siri 升级的消息。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746.htm)
据路透社报道,比亚迪领衔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制造实惠型电动汽车的竞争中击败了特斯拉。如今,这些强劲的特斯拉对手又纷纷在全球自动驾驶汽车竞赛中抢占领先地位。今年早些时候,比亚迪宣布免费提供“天眼”辅助驾驶系统,震惊了中国智能电动车行业,削弱了特斯拉在中国提供的类似辅助驾驶系统。特斯拉FSD在中国的售价为6.4万元。  “在比亚迪免费提供天眼后,特斯拉的战略开始瓦解。”比亚迪投资人、美国人泰勒·奥根(Taylor Ogan)表示。他曾拥有多辆特斯拉,也驾驶过配备“天眼”系统的比亚迪汽车,并称“天眼”比特斯拉的FSD更强大。 不只是比亚迪,其他中国汽车和科技公司也在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推出搭载类似FSD技术的平价电动车。例如,零跑汽车和小鹏汽车在售价仅约2万美元的车型中,就提供了支持高速公路和城市驾驶的辅助驾驶系统。大批中国企业正竞相研发同类技术,这场行业努力得到了中国的支持。 **中国成本低** 根据路透社委托专门为车企拆解和分析汽车的公司进行的研究,比亚迪的辅助驾驶硬件成本远低于特斯拉。这些此前未曾报道的对比数据显示,比亚迪采购组件并打造配备雷达和激光雷达系统的整体成本,与特斯拉的FSD系统大致相当,但是特斯拉的系统并未配备这些雷达。这削弱了特斯拉的非主流技术路线,该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取消了雷达与激光雷达,完全依赖摄像头与AI。 分析师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在迅速开发辅助驾驶系统。在中国,消费者对该类技术的需求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中国汽车制造商能够以更低成本开发这一系统,对特斯拉“以自动驾驶为核心”的新商业模式构成了最大威胁。  特斯拉FSD 售价约3万美元的比亚迪车型就标配了与FSD功能相当的“天眼”中级版本。而在中国市场,最便宜、配备FSD的特斯拉车型是售价约4.15万美元的Model 3。 巴黎拆解分析公司A2MAC1估算,最接近特斯拉FSD功能的中级版“天眼”系统搭载了英伟达计算芯片,并通过12个摄像头、5个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和1个激光雷达收集数据,其总成本为2105美元。特斯拉的FSD系统则不使用传感器,仅依赖摄像头和两个AI芯片,成本约为2360美元。 A2MAC1估计,中国的摄像头、雷达和超声波传感器的价格比欧美便宜40%,激光雷达则便宜约20%。该公司工程师埃琳娜·泽隆兹(Elena Zhelondz)表示,成本下降是因为中国的电动汽车热潮带来了规模经济。此外,她还指出,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促使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在辅助驾驶技术设备上压缩利润空间。 咨询公司Evercore全球汽车与出行研究主管克里斯·麦克纳利(Chris McNally)表示,尽管比亚迪的22%毛利率很可能因免费赠送“天眼”系统而下降,但会受益于整车销量的增长。 中国智能电动车厂商日益激烈的竞争,正成为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面对的核心挑战之一。随着特斯拉全球销量下滑,马斯克辞去了备受争议的特朗普政府顾问一职,重新聚焦他的商业帝国。本月,特斯拉将在总部所在地得州奥斯汀开展自动驾驶出租车试验,首先面向10至20辆汽车,这让马斯克的自动驾驶承诺备受考验。过去十年,马斯克不断重申推出可自动驾驶的特斯拉驾驶汽车,但一直没有实现。 截至发稿,特斯拉尚未就中国对手的竞争置评。马斯克曾表示,中国车企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公司。 **马斯克豪赌自动驾驶** 路透社去年报道称,特斯拉已经取消了一款全新、预计售价为2.5万美元的电动车项目。中国车企的竞争是促使特斯拉战略转向、放弃大众市场型电动车计划的原因之一。此后,马斯克把特斯拉的未来押注在了自动驾驶出租车上,这一愿景如今成了特斯拉大约1万亿美元市值的支柱。 然而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特斯拉正遭遇来自同一批中国车企的激烈竞争。正是这些对手削弱了特斯拉的平价电动车计划。更严峻的是,华为等中国科技巨头也在为主要汽车制造商提供自动驾驶技术。  马斯克 在尚未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当下,车企提供的驾驶辅助系统已成为他们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的一大关键竞争优势。在这个市场,特斯拉的销量正因为本土电动车品牌旷日持久的价格战而下滑。 特斯拉还面临中国法规的限制,无法利用在华车辆采集的数据训练支撑FSD的AI系统。特斯拉一直在与中国进行谈判,但至今未能获得将这些数据传回美国进行分析的许可。 相比之下,中国竞争对手不仅享有政府对高级辅助驾驶技术的补贴和其他形式的政策支持,更受益于过去十年激烈的智能电动车市场竞争。这场电动车热潮催生了规模效应,促使行业为快速推广新技术而主动压缩利润空间,最终实现了制造成本的持续下降。 **深圳街头实测** 比亚迪投资人、深圳雪牛资本CEO奥根对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的竞争有着第一手观察。他近日驾驶了多款搭载“天眼”的比亚迪车型,并表示在深圳这座拥有1800万人口、交通拥堵的南中国大都市中行驶时,无需接管驾驶。 专家们指出,华为是中国另一家值得关注的智能电动车厂商。华为代表称,公司已将技术和品牌提供给包括奇瑞、上汽和长安在内的六家大型车企,同时还与十多家其他汽车制造商建立了较低调的合作关系。 路透社记者在4月曾亲身体验了赛力斯与华为联合打造的豪华电动SUV问界M9,在深圳的道路上试驾。M9在驾驶员双手离开方向盘的情况下,顺利从高速公路驶入拥堵的市区,小心谨慎地行驶,当一名施工人员似乎可能走入车道时,车辆放慢速度几乎停下。在某一时刻,车辆右转后又缓缓向左行驶,以避开两名正在从停靠路边的卡车卸箱子的男子。随后,车辆在华为深圳总部完成了自动泊车。 在4月的上海车展上,华为与极氪、长安、小鹏等众多车企宣传了他们在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进展。 华为表示,已准备好接受中国监管部门正在制定的新认证体系,以认证所谓的L3级自动驾驶系统。该标准意味着,汽车可在无需人工监控的情况下自主驾驶,仅需在系统提示时接管。吉利旗下豪华品牌极氪也计划近期销售搭载L3系统的车型。 相比之下,特斯拉尚未发布这种“无人监督”版本的FSD,因为其技术还需更多训练,才能实现在驾驶员双手离开方向盘、眼睛不盯着路面时的安全行驶。 **行驶越多,AI越强** 如果在辅助驾驶技术方面落后于中国品牌,特斯拉在华困境将雪上加霜。在中国,它正在被包括比亚迪在内的竞争对手蚕食市场份额。比亚迪的一款入门级电动车售价甚至不到1万美元。比亚迪等中国厂商日益增长的市场规模,也可能带来技术优势:在中国道路上积累的行驶里程越多,其完善自动驾驶系统的AI技术训练效果就越好。 Evercore的麦克纳利指出,在收集道路行驶数据、优化“天眼”系统方面,比亚迪相较特斯拉拥有“明显且持续推动市场份额增长的优势”。这一优势可能会因“天眼”作为汽车标配而进一步扩大,因为它有助于比亚迪卖出更多汽车。 比亚迪的规模优势还帮助其压低了成本,并在与供应商的谈判中获得不同寻常的议价能力。去年11月,比亚迪一位负责乘用车业务的高管在致供应商的信中写道,比亚迪去年售出420万辆汽车(是特斯拉销量的两倍多),这得益于“技术创新、规模效应和低成本供应链”。 该高管指出,新的一年会迎来重大机遇,但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744.htm)
越来越多的国家报告出生率逐年下降的问题,引发了全球对老龄化的担忧。而联合国在一份新报告中指出,影响人们生育意愿的最重要因素为经济障碍和性别歧视,这让数百万人无法达到自己期望的生育孩子数量。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表示,养育孩子成本高、工作不稳定、住房昂贵、对世界局势的担忧以及缺乏合适的伴侣等因素阻碍了人们拥有自己想要的家庭,而不是人们不想生孩子。 在这份名为《2025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的调查中,受访的大部分民众都声称想要生育孩子。接受调查的国家包括韩国、泰国、意大利、匈牙利、德国、瑞典、巴西、墨西哥、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摩洛哥、南非和尼日利亚,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一。 联合国人口基金执行主任Natalia Kanem指出,全球生育率出现空前下降,问题在于缺乏选择,而非意愿,这才是剩余危机真正的原因,人们想要带薪探亲假、负担得起的生育护理以及提供支持的伴侣。 **真正的危机** 调查显示,近五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的家庭规模没有达到他们想要的水平,九分之一的人认为他们的孩子数量会少于他们想要的,而 7% 的人认为他们会生更多的孩子。 而究其原因,39%的人表示经济拮据导致他们生育的孩子数量少于预期。尤其是韩国,有58%的人指出经济原因是导致不愿生育的重要理由。 此外,女性认为家务分工不平等的占比几乎是男性的两倍,而男性和女性都表示,对未来的担忧意味着他们限制了家庭规模。 Kanem补充称,许多国家正在努力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萎缩、劳动力短缺以及医疗和养老金成本上升等问题。这些都是切实存在的担忧,但它们却导致一些人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例如美国或者匈牙利的右翼政府近几年宣传生育率下降在于人们拒绝生育,并出台了一些增加生育的强制性政策,如限制堕胎和避孕等,但实际上这些努力对于生育率下降没有太大的长期影响,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Kanem强调,当人们感到自己的生育选择受到操纵,甚至只是认为政策过于强制性时,人们就会做出反应,并且不太可能生育孩子。答案不在于限制选择或决定谁来行使选择权,答案是将真正的选择权扩展到所有人。 香港科技大学人口统计学教授Stuart Gietel-Basten表示,这是联合国首次全力想要解决低生育率问题。 他还补充称,很多国家因为看到低生育率、人口老龄化、人口停滞而开始实施民族主义、反移民政策和性别保守政策。他希望这份报告能够让某些国家不要再制定任何恐慌性政策。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742.htm)
据四位了解Meta计划的人士透露,这家科技巨头正准备推出一个新的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致力于研究“超级智能”,以保持在人工智能竞赛中的竞争力。知情人士称,Meta已邀请人工智能初创企业Scale AI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28岁的亚历山大·王(Alexander Wang)加入新实验室,并一直在谈判向他的公司投资数十亿美元,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这笔交易还将把Scale的其他员工引入Meta。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123/9abd06da67e51e8.jpeg) 据知情人士透露,Meta还向OpenAI和谷歌等领先人工智能公司的数十名研究人员提供了七到九位数的薪酬,其中一些人同意加入。 知情人士说,新实验室是Meta人工智能项目更大规模重组的一部分。其中两名知情人士说,这该公司最近一直在努力应对围绕这项技术的内部管理斗争,以及员工流失和几次产品发布的失败。 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将自己的公司打造成一家人工智能巨头。自OpenAI于2022年发布ChatGPT聊天机器人以来,科技行业一直在竞相打造越来越强大的人工智能。扎克伯格一直在推动他的公司将人工智能融入其所有产品,包括智能眼镜和最近发布的应用Meta AI。 对Meta、谷歌、亚马逊和微软来说,这场竞赛至关重要,因为这项技术可能是该行业的未来。这些巨头向初创企业和自己的人工智能实验室投入了大量资金。微软向OpenAI投资了130多亿美元,亚马逊向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nthropic投资了80亿美元。 这些巨头还花费数十亿美元从知名初创企业聘请员工,并授权他们的技术,基本上是买下了除了这些公司以外的一切。去年,谷歌同意支付30亿美元获得技术许可,并从Character.AI聘请技术专家和高管。Character.AI是一家为个人对话开发聊天机器人的初创公司。 今年2月,41岁的扎克伯格称人工智能“可能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创新之一”。他补充说,“今年将为未来设定方向。” 今年4月,扎克伯格发布了Meta的两个新版本的Llama人工智能模型,他声称,根据Meta编制的测试基准,这两个模型的表现与OpenAI和谷歌的同类模型相当,甚至更好。 但不久之后,外部研究人员发现,Meta的基准设计是为了让一款产品看起来比实际更复杂。一些开发者对Meta的伎俩感到愤怒。 但其中两名知情人士说,扎克伯格本人更为恼火,他对人们认为他是在试图掩盖最新版本的糟糕表现感到不安。 现在,Meta押注亚历山大·王将帮助它在人工智能竞赛中重新占据领先地位。 但该公司必须谨慎行事。最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就Meta收购Instagram和WhatsApp一事向联邦法院提起诉讼。与Scale AI达成的一项结构不同寻常的投资协议,可能有助于Meta避开这些担忧。 2016年,亚历山大·王与后来被公司解雇的工程师Lucy Guo一起创立了Scale AI。Scale AI帮助其他企业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它雇佣了大量的合同工来筛选大量的数据,对信息进行标记和“清理”,以便用于训练复杂的人工智能系统。Scale AI的客户包括OpenAI、微软和多伦多一家人工智能初创企业Cohere。 最近,Scale AI一直致力于建立自己的企业和公共部门业务,派遣顾问和工程师与公司和政府合作,帮助开发使用人工智能的软件。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740.htm)
据报道,在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前负责人埃隆·马斯克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发生冲突之际,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在上周五悄悄访问了白宫,敦促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重新考虑根据DOGE计划削减对外援助的提议。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50509/200/w640h360/20250509/17e5-73a79474b0a6f13575e26a0e195c539d.jpg) 据报道,盖茨在白宫会见了鲁比奥,讨论了DOGE预算削减95亿美元的提议,其中包括为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指定的83亿美元。这些削减可能危及诸如总统艾滋病紧急救援计划(PEPFAR)等关键项目,该计划在降低整个非洲的死亡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盖茨访问白宫之际,特朗普和马斯克就税改法案问题公开发生了争执。早些时候,盖茨曾批评马斯克推动美国政府削减2万亿美元的预算,该预算的重点是解散美国国际开发署。盖茨警告说,由于外国援助和卫生项目的突然停止,这种激进的削减可能会导致全世界数百万人死亡,并指责马斯克正在“杀害世界上最贫穷的儿童”。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738.htm)
在美国加州移民抗议活动期间,谷歌Waymo自动驾驶网约车似乎成了抗议者们释放暴力信号的目标,迫使科技公司紧急收缩运营范围,避免被卷入更多事端。继上周日5辆Waymo网约车在洛杉矶被烧毁后,**公司从周一开始对旧金山部分区域的叫车服务进行限制,那些区域预期会聚集反对特朗普移民政策的抗议者。** 公司发言人在声明中表示:“我们已经注意到潜在的抗议活动,出于充分谨慎考虑,将不在示威者可能聚集的区域提供服务。”  (运营调整公告,来源:Bigad Shaban) 据当地媒体测试,Waymo在旧金山的市中心等区域设置了接送限制,与其他城区相比,**候车时间和车费都出现了明显上涨**。在洛杉矶方面,公司也在市中心抗议区域外实施了运营限制,从西洛杉矶到距“烧车事件”数英里的NBA湖人队主场“加密网”体育馆,以及南加州大学区域均无法叫车。 旧金山的活动人士则对媒体表示,这些自动驾驶网约车已经成为**部分抗议者抵制科技行业与特朗普政府关系密切的象征**。 对于网络传言称“抗议者把车叫到现场焚烧”一事,Waymo发言人表示公司的自动驾驶车辆只是在不恰当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公司目前并不清楚受损车辆是被抗议者故意召来破坏,还是恰好在当地下客时遭遇不测。** 洛杉矶警方指出,Waymo自动驾驶网约车是电动车,在锂电池燃烧时会释放氟化氢等有毒气体,会对周边群众构成安全威胁。 对于电动车电池起火,消防部门最稳妥的处理方式就是保持距离“任其燃烧殆尽”。据报道,**每辆 I-Pace电动车可携带约90千瓦时的电池,相当于77公斤TNT炸药的能量**。一旦爆燃,局部温度可飙升至1000摄氏度以上,所以现场图片显示汽车的大部分结构在燃烧后完全消融。  Waymo目前仅在美国加州的洛杉矶和旧金山,以及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和得克萨斯州奥斯汀运营,共涉及约1500辆网约车。公司上个月曾透露,**Waymo每周已经能提供25万次付费无人驾驶网约车服务**。 对于共享网约车运营商而言,最不可控的损失就是资产遭到蓄意破坏。 Waymo一直拒绝对外透露自动驾驶网约车的具体成本。公司使用的捷豹I-PACE电动车起售价为7.3万美元,再加装多组摄像头、激光雷达和精密计算系统后才能上路运行。**综合多家机构的测算,整车成本应该介于10至20万美元之间。** 除了Waymo外,肇事现场的图片也显示,由美国共享出行公司莱姆单车运营的电动滑板车也被用来进行暴力破坏。  公司发言人回应称:“为了所有人的安全,我们恳请大家不要把我们的车辆用于预期用途之外的任何目的。”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736.htm)
雷峰网讯 6月10日,在百度AI Day开放日上,百度网盘、文库联合发布行业首个全模态输入、处理、输出的系统化完整交付AI能力,推出行业首个“拍存管一体”的“AI相机”,成为覆盖最全场景、拥有最全功能的全模态超级入口。  作为全模态输入重要能力,AI相机已在百度网盘APP上线,并已接入百度文库APP。可以说,百度文库、网盘真正定义了AI相机,做到了“真相机、全场景、可冲印、能回忆”,将相机和相册融为一体,为用户提供存储、搜索、扫描、修图、管理、打印等图像内容的一站式服务,实现“即拍即存”和图像智能管理,轻松满足用户拍人、拍景、拍物的全方位需求,率先实现了生活、学习、工作的全场景覆盖。 百度文库还宣布多智能体协作能力“GenFlow超能搭子”全新升级为2.0版本,体现了百度文库在全模态处理、输出上的领先能力,使其成为率先实现全场景满足、全链路覆盖的多智能体协作应用。GenFlow超能搭子在任务完成耗时、交付内容丰富度、信息检索范围、内容编辑能力上已达行业领先。 这背后,是AI重构后百度网盘、百度文库的全面融合和能力共建,打通了从“创编存管”到“找看用享”全流程环节,让AI「无所不能、无处不在」。截止目前,百度文库AI MAU已达9700万,拥有14亿专业内容资源;在最新发布的AI产品榜上,百度网盘APP MAU超1.5亿,位列应用榜国内总榜第一,体现出AI时代国民级产品的全新用户价值。 雷峰网文章
6月5日,网络安全行业年度盛会**“Accelerate 2025北亚巡展·北京站”**圆满落幕。本次活动以**“AI智御全球·引领安全新时代”**为主题,汇聚了智库、产业界及企业客户的众多专家代表,围绕AI技术驱动的安全防御体系重构、网络与安全的原生融合实践、全球化场景下的SASE技术落地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Fortinet北亚区资深区域总监冯玉明在开幕致辞中指出,AI技术为网络安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新威胁,公司正通过AI技术持续提升安全防护能力。中国区总经理李宏凯进一步分享了公司三大战略方向:网安融合、统一SASE和AI驱动的安全运营,并强调其“嵌入式AI”策略已助力全球防火墙市场份额突破50%。技术总监张略现场演示了FortiAI智能体的自动化运维能力,成功将安全事件处理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分钟级。 活动特别设置了“Ultimate Fabric Challenge(UFC)安全技术挑战赛”,10位网络安全专家在模拟攻防环境中激烈角逐。以沉浸式对抗形式,直观呈现了网络安全领域的技术博弈与创新实践,成为本次活动连接理论研讨与产业落地的重要场景化实践。  在这场网络安全行业的思想盛会中,嘶吼作为深耕安全领域的专业媒体,与Fortinet中国区总经理李宏凯、技术总监张略展开深度对话。重点探讨了“AI泡沫、智能体风险与产业落地”等关键话题,就AI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交流。 **嘶吼对话实录:AI 融合网络安全的三重思辨** **第一重思辨:AI在安全领域中是否存在“过度炒作”的成分?技术价值与市场泡沫如何平衡?** 李宏凯坦言,任何新技术发展的初期都会产生市场泡沫,但AI在安全领域的价值绝非炒作。当前AI技术确实存在着市场预期与实际落地效果之间的时间差,这一现象值得行业深入思考。比如,Fortinet采取的“嵌入式AI”策略就颇具启示,将AI能力深度整合到现有安全设备中,而非作为独立的AI付费模块。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技术实现路径具有双重优势:一方面有效规避了盲目追逐AI概念可能造成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通过显著提升安全防护效果的可感知度,让企业决策者能够直观评估安全投入的实际价值转化。这种务实的技术落地方式,正在为行业探索AI与网络安全深度融合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第二重思辨:智能体在实现自动化决策的过程对业务产生误伤问题如何权衡?** 张略解释道,在Fortinet设计的AI安全智能体系统中,特别注重平衡自动化效率与业务安全性的关系。实际上,Fortinet的智能体采用了“人机协同”的设计理念,在自动化决策流程中设置了关键的人工确认节点。特别是在涉及核心业务系统操作时,系统会自动暂停并提请安全专家进行最终确认。这种设计既充分发挥了AI在实时威胁检测和行为分析方面的速度优势,又通过人工复核机制有效控制了误操作风险。我们始终坚持一个原则:AI负责提供决策建议,人类专家掌握最终执行权。这种协同模式已经在多个客户场景中得到验证,既能提升安全运营效率,又能确保业务连续性不受影响。  **第三重思辨:产业落地的渐进式创新能否成为AI融合的破局之道?** 在李宏凯和张略的回应中,透露出一个重要共识:AI 在网络安全领域的价值实现需遵循场景化驱动的渐进路线。当前行业正处于从“能用”向“好用”迈进的爬坡期,相较于概念炒作,客户更关注AI在具体安全场景中的实效验证。Fortinet观察到的“客户正理性探索适用场景”这一市场现象,恰恰反映出产业正形成健康的AI使用趋势,这种基于实际需求的渐进式创新,比盲目追逐技术噱头更能保障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启示与展望** 本次“Accelerate 2025北亚巡展·北京站”活动不仅展现了AI与网络安全深度融合的最新成果,更揭示了行业发展的理性路径。AI与网络安全的融合并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需要构建包含技术伦理、风险管控和价值度量在内的完整体系。只有当行业能够平衡技术创新与风险防范、市场期待与实际成效时,AI才能真正成为网络安全进化的加速器,而非泡沫制造者。
<blockquote><p>MiniCPM 4.0的发布,标志着端侧模型在速度、性能和长文本处理能力上的巨大飞跃。通过原生稀疏技术,MiniCPM 4.0不仅大幅提升了模型的推理速度,还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了显存占用和计算成本。</p> </blockquote>  MiniCPM 4.0 发布了依然是端侧模型:原生稀疏,带来更强的端侧模型  https://github.com/OpenBMB/MiniCPM 作为开源产品,附带了翔实的技术报告,共 43 页  https://github.com/OpenBMB/MiniCPM/blob/main/report/MiniCPM_4_Technical_Report.pdf 下面,我带大家快速量子速读 一下 <blockquote><p>技术亮点<br/>他们搞了套原生稀疏,让模型本身就有了一些rag 的特性,打破很多端侧的限制,更快、更强</p></blockquote> 不得不说,正如刻板印象:面壁搞端侧,是专业的 无论是 0.5b 还是 8b 这个端侧领域,MiniCPM 几乎是都是最快、成本最低的 ### 速度 以 Jetson AGX Orin 和 RTX 4090 两款典型端侧芯片为例,MiniCPM4 的速度,大幅领先同类模型 显存极限场景下,推理速度最多快 220 倍  如图表所示 ### 性能 以最适合放在移动设备里的 MiniCPM-0.5B 为例,尽管其训练数据只有 Qwen3-0.6B 的 3%,但各类评分却大幅超越: - MMLU:55.55(Qwen 是 42.95) - CEval:66.11(Qwen 是 45.53) - HumanEval:46.34(Qwen 是 40.85)  两款模型,在同体量模型中,均非常耐打 ### 长文本 MiniCPM4 基于 32K 长文本进行预训练,并通过 YaRN 技术实现长度扩展,能够支持 128K 长文本  作为端侧模型,在 128K 大海捞针下全绿 而刚刚提到的43页技术报告,我看了一遍,觉得可以拆成以下: - InfLLM v2:Attention 层只看重点 - FR-Spec:草稿阶段不全写 - BitCPM4:训练时就考虑压缩 - CPM.cu + ArkInfer:定制推理 & 部署系统 - 风洞 2.0:小模型先试,大模型再训  https://github.com/OpenBMB/MiniCPM/blob/main/report/MiniCPM_4_Technical_Report.pdf 下面容我一一拆解 ## InfLLM v2:自我 Rag 这次 MiniCPM 的主力架构,InfLLM v2 的东西,全称是“可训练稀疏注意力机制” 大致就是:在 Attention 里做了 RAG 传统的大模型,每一个词(token)都要和上下文中所有其他词去交互一遍,来判断“谁重要谁不重要”。这种方式虽然准确,但计算量非常大——输入越长,算得越慢,显存也越容易爆掉。 在下面的演示中,你可以点击【阳光】【花香】【人们】【微风】【感叹】或者【今天】,来看看大模型都关注到了什么。 InfLLM v2 做了些改变:让模型像人一样,只看“相关部分” 分两步: 第一步:把上下文切成一个个“语义块”——比如一段话、一个段落,作为候选记忆单元 第二步:让每个新输入的 token 自己挑选,它最需要参考的那几个语义块,然后只和它们交互  InfLLM 原理图示 这套机制的效果非常实在:在长文本任务中,把 attention 的计算量从「一整个上下文」压缩成「不到 5% 的上下文块」。 更妙的是,MiniCPM4 有自动切换模式 - 短文本时:继续用传统稠密 - 长文本时:自动启用稀疏机制 ## FR-Spec:更快的草稿 生成式模型推理慢,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模型太大,而是因为每一步都太复杂。 尤其是在每次生成一个词时,模型都要在几万个候选词里挑一个出来——就像你每写一个字,都要在整本字典里找一圈。这是语言模型最花时间的一步。 于是人们想了一个加速策略:草稿模型 + 验证模型。 先用一个小模型“快速写个草稿”,然后大模型来看草稿写得靠不靠谱。如果靠得住,就直接用,省得大模型每次都从头干一遍。 这个机制叫做“投机采样”(Speculative Decoding),原理上很好用,但它也有自己的问题: <blockquote><p>草稿模型本身,也要用整个词表去算 softmax,它自己也很累,没真正省多少。</p></blockquote> MiniCPM4 的改进就是这里:草稿模型少管点事,只写常规句子就行 这就是 FR-Spec(Frequency-Ranked Speculation)的核心。 具体做法是: - 构造一个高频词表,也就是平时出现最多的那几千个词; - 草稿模型只在这些词里选,softmax 的时候不需要考虑全词表; - 大模型依旧保留全词表,负责细节和修正,保障质量。  FR-Spec 原理图示 这种“草稿不全写,大模型兜底”的结构带来两个直接好处: 1. 草稿模型跑得快,软硬件负担更轻; 2. 整个草稿 + 验证链条稳定,最终输出没变差。 尤其是在端侧设备,比如手机、笔记本、嵌入式芯片等,这种优化带来的速度提升非常关键。 <blockquote><p>这么来记<br/>原本:是两个模型各自跑一套<br/>FR-Spec:草稿模型弄一小半,剩下的由大模型快速补全<br/>流程短了,速度自然快了</p></blockquote> ## BitCPM4:把量化塞进训练 大模型所以叫大模型,首先是:大 这个大,也体现在了本身的体积上:又大又重,占显存,占带宽,跑得慢 为了让模型运行的更快,人们会将原本的浮点计数,压缩成整数,这一过程叫做量化 常见的压法是 INT8、INT4——也就是说,每个参数只用 8 bit、4 bit 来存。越小越快,但越小也越难保留原来的信息 MiniCPM 这次直接上了三值参数只用三种值表示:-1、0、+1平均下来是 1.58bit,已经接近量化的极限  各类模型的量化信息 通常情况下,压缩到这么狠,模型会崩,而 MiniCPM 的做法,是把量化这个过程提前塞进训练里 以前是:先训完,再量化(PTQ,Post-Training Quantization) 这里是:奔着量化去训练(QAT,Quantization-Aware Training)在训练时,就告诉模型:你之后只能选三种值,自己想办法适应吧 具体是两步: 第一步:先训一个正常精度的模型,比如 FP8 第二步:接着在三值限制下继续训练,让它自己适应压缩精度 训练过程不复杂,用的 token 数只比正常 decay 多两倍左右 结果:模型压缩了 90%,但评测表现没明显掉不是因为三值更强,而是训练方式更适配 量化没有优劣,只有取舍 在算力有限的前提下,这种极致压缩,是非常实用的选择 ## CPM.cu 和 ArkInfer 模型训练得再好,最后都要落到一件事上:能不能跑起来,跑得快不快 之前我有一篇暴论,特别提到:面壁和硅基流动,在模型部署上,有非常独特的积累  DeepSeek 后,第一批的生态锚位 话说回来,很多模型会直接用 vLLM、transformers 这种通用推理框架。它们确实方便,但不够轻,也不够快,尤其在端侧设备上,资源吃紧。 MiniCPM 自己写了推理引擎,叫 CPM.cu,来支持自家的模型,比如刚才提到的 InfLLM 和 FR-Spec:从 memory 分配到 kernel 调用,全都围绕自己模型结构打通。 而在「跑得快」之外,还有一个问题:能不能部署得开? 不同平台,不同芯片,不同后端,部署流程一换就出 bug。 MiniCPM 在这块配了 ArkInfer,用来做部署适配,作为跨平台调度系统,做了三件事:1. 统一模型调用方式:无论底层是 llama.cpp 还是 TensorRT,接口都长一样2. 封装硬件差异:支持 NVIDIA、Intel、高通、MTK、昇腾等多种芯片3. 一次训练,多端部署:写一套模型,不用每个平台各改一版 这样,模型从训练出来,到部署上线,流程少了、接口稳了、速度快了 ## 风洞 2.0:让小模型先探路 训练任何模型,都是很烧钱的 光是一个学习率、一套 batch size,试错一次就是几十万 token,几百张卡。堆资源可以解决问题,但也太贵了 MiniCPM 的思路是:先用小模型,把风向试出来 这套系统叫做「风洞 2.0」,做的事很简单: - 先用 0.01B~0.5B 的小模型训练几十轮,观察 loss 和性能 - 把这些数据拿去预测大模型应该怎么训,用什么配置最稳 换句话说: 在重金投入之前,先模拟器跑几圈再说  模拟器(图文无关) 它用的评估标准叫 ScalingBench,能量化地预测性能曲线走势,效果比人工调参准得多,token 花得也少 除此之外,MiniCPM 在训练本身也做了两件优化: 精度用 FP8:比 FP16 还低,能省显存,能省传输目标用多 token 预测:一次训多个词,训练信号密度高,收敛更快 整套下来,MiniCPM4-0.5B 的训练 token 用量只有 1T,但性能能打到 Qwen3(36T)那个水平 ## 收束以上 MiniCPM4 是一个系统层面的优化闭环: Attention 稀疏,少算点 - 草稿机制,快跑点 - 参数量化,瘦一点 - 推理定制,贴合点 - 训练搜索,准一点 - 部署调度,顺一点 每一层,都做了迭代 最终堆出一个结果:在端侧,128K 长文本,能稳定、快速、成本低地跑起来 这事儿,莫名让我想到了 DeepSeek:训练优化、推理优化、数据优化…一直不断迭代。 模型行业的战局,似乎正是被这一个个架构上的创新与微创新,所塑造 另外的,call back 下曾经写的一份内容,并恭喜:硅基流动完成新一轮数亿元融资 DeepSeek 后,第一批的生态锚位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赛博禅心】,微信公众号:【赛博禅心】,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blockquote><p>在当今竞争激烈的营销领域,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广告创作与投放的格局。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AI广告如何在短短30天内实现500万美元的营收,以及1美元AI广告如何凭借其高效、低成本的优势,正在卷爆整个营销行业。</p> </blockquote>  要说AI商业化最成功的领域,广告绝对算一个。 靠着AI广告的应用,可灵的月度付费金额已经连续两个月超过1亿人民币;哥大辍学天才Kennan打造的Icon也在短短30天里,就实现了从0增长到500万美元的ARR(年度经常性收入);Arcads AI也靠着5人团队,实现了500万美元ARR。 惊艳的商业化数据背后,是AI对广告制作成本的重构。 过去,每条广告的制作和投放成本通常高达200美元。而AI改变了这一切,就拿Icon来说,它能一站式完成策划、制作到投放的全流程,平均广告的成本不到1美元。 换句话说,AI让广告制作的成本下降了99%。 得益于效率的升级,资本也蜂拥而至。仅半年内,广告生成领域就发生了多起融资收购案: - 2025年5月,AI生图独角兽PhotoRoom收购自动化视觉营销工具GenerateBanners,前者在2024年完成B轮4300万美元融资; - 2025年2月,上市公司Appier以3870万美元收购AI广告公司AdCreative.ai; - 2025年初,AI生成广告Icon.com拿到了Founders Fund等顶投的融资; - 2024年12月,英国AI广告公司LoopMe收购移动广告平台Chartboost; - 近期,AI视频广告公司Arcads AI正与Sequoia、a16z等顶级风投谈判融资。 今天,乌鸦君就带你来看看AI广告生成市场的机会。 ## 01 分钟创意,小时投放 如果说,传统广告千人一面,互联网广告千人千面,那么在AI时代的广告真的可以做到“一人千面”的广告。 AI生成式广告产品的核心就是利用AI技术批量制造广告素材,并自动化投放,自动化工作流逐步替代传统创意流程。产品的适用人群: - 电商卖家:快速制作商品主图,适配亚马逊等平台; - 内容创作者:设计社交媒体封面、活动海报; - 中小企业:低成本生成专业级宣传素材; - 品牌方:通过API集成用户UGC内容。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面临海量的宣传需求,AI生成式广告以算法替代人力重复劳动,在“快”这一点上,相比传统广告有多维度的体现。 首次是极速生产,AI让创意生产效率变成“分钟级产出”。主要分为两部分: **①傻瓜式操作,模板与参数化生成** AdCreative.ai、Photoroom等AI工具内置海量模板,品牌仅需输入产品图片、卖点文案、目标受众标签,如“年轻女性、美妆护肤”,AI即可在10-30分钟内生成数百张不同风格的广告图,以适配电商详情页等场景。  ▲ AdCreative.ai的模版示例 **②内容“繁殖”,动态内容生成与批量拓展** 产品通过AI拆解脚本结构(如开头卖点、中间使用场景、结尾促销信息),自动替换素材库中的镜头、背景音乐、字幕,一套逻辑千种呈现,几小时内搞定传统团队需数周完成的素材量。  ▲ Icon支持“一键生成数千条视频广告” 这种快速原型化不仅显著缩短了从概念到成品的时间,也允许团队在投入大量资源前测试和优化其创意想法。 第二是投放响应速度快,实时优化。 由于传统投放在广告生产之后,传统流程难以抓住流量红利。而AI生成式广告能“实时迭代”,需两步:①猜喜好,每天优化广告;②抢热点,将场景快速适配。 AI做广告优化有天然的优势,没有人比ChatGPT更懂用户,甚至包括用户自己。 第三是“一次上传,多端生成”。 广告不再是传统的“逐个定制”,向AI产品输入主素材后,AI自动根据各平台规则生成对应尺寸(如抖音竖屏视频、朋友圈横版海报、小程序方形图标),并智能调整内容。 例如VidAU AI的AI Video Admaker,可针对平台调性,一键生成不同风格视频广告。如为TikTok生成节奏明快、充满潮流元素的短视频,为YouTube则生成讲解详细的长视频。 第四是低投入高产出,效益快。 AI生成式广告有低成本快速验证的优势。AI工具按使用量收费,如AdCreative.ai年费约数百美元,品牌可低成本测试大量创意。而用户通过AI快速生成爆款广告,缩短了从投入到盈利的周期,实现了快速回本。 ## 02 单支广告$1起?各家都什么打法 在AI生成广告市场,众多初创的产品核心功能重叠度高,如AI生图、文案生成,单点工具的价值较低,但是商业路径各有差异。 Arcads AI 专注于付费视频广告,WorkMagic面向Shopify等中小电商提供商品图片自动化服务,而Copy.ai则是在图文视频领域全覆盖。 当下正是行业玩家通过并购整合资源、扩大规模、提升效率和竞争力的阶段。通过收购,Photoroom强化营销自动化能力,Appier增强AI创意能力,LoopMe拓展移动广告能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仔细看看这些公司。 ### Icon:单支广告低至1美元,30天达成500万ARR AI广告公司Icon只用30天,就实现了从0增长到500万美元ARR。过去,每条广告的制作和投放成本通常高达200美元,而使用Icon,每条广告的成本不到1美元。 它能一站式完成策划、制作到投放的全流程,轻松打造数千条爆款广告。其核心产品是“AI CMO”,能够短时间内自动完成广告策划、创意生成、视频剪辑、用户生成内容(UGC)制作等任务,专注于脚本、视频编辑。 具体来说,Icon每天能挖掘100个优质广告创意。通过分析你的网站、竞争对手网站、竞品广告、客户评价以及广告账户表现等信息,生成“深度内容创作”等多种类型的广告。 假设客户每天想投放100条广告,Icon会分析数百万个数据点来创作这100条广告,并将它们分为三种类型: - 20条是对竞争对手成功广告的模仿复刻 - 50条是通过深入调研得出的全新广告创意 - 30条是对成功广告的优化 Icon的客户包括Ridge、Jones Road、Immi、Backbone和MUDWTR等年收入超过1亿美元的品牌。 ### Arcads AI:主打虚拟角色视频广告,5人做到500万美金ARR Arcads AI的商业模式是“内容即服务”(CaaS),客户只需提供核心文案,即可获得完整的广告视频内容。这种模式特别适合需要频繁测试创意的电商品牌、缺乏专业广告团队的中小企业以及预算有限的初创公司。 其核心产品是AI广告创意生成平台Peeps,用户只需输入脚本,即可在数秒内生成包含AI虚拟演员的视频广告。该平台通过与零工平台Fiverr合作,获得用户授权录制表情、动作和语音素材,并训练成可控的AI角色,用于生成各类广告视频。 此外,Arcads AI还与真人内容创作者合作,通过零工平台Fiverr获得授权录制素材,训练成可控的AI角色,用于生成广告视频。 这种“基于真实人设的合成角色”模式在广告真实性和可控性之间取得了良好平衡,确保了广告内容的质量和原创性。 公司内部开发了多个AI Agent,如AI Spy Agent,用于监控竞品广告,自动提取热门脚本并生成类似内容;AI Ghostwriter则负责撰写广告文案,而AI Intern则协助完成其他创意任。 公司仅以5人团队实现了500万美元ARR,并计划在达成1亿美元ARR时将团队规模控制在10人以内。 ### Photoroom:AI图像编辑独角兽,年入5000万美金、估值5亿美金 PhotoRoom是一家2019年成立的法国公司,是图像处理领域的明星产品,被A16Z评为全球最受欢迎的AI照片编辑器之一。它凭借背景擦除这个单点功能的探索,找到了自己的PMF。 作为一款垂直场景的应用,PhotoRoom也开始投入模型研发。其开发的模型“Instant Diffusion”,基于计算机视觉算法,能精准识别主体边缘,处理速度相比Midjourney等快40%。为实现更真实的图像效果,PhotoRoom以智能算法匹配场景光影,可使生成的图片更自然、真实。 自动背景移除是Photoroom的招牌功能,适用于电商产品展示、证件照制作等多种场景。在图像美化方面,平台提供一系列工具,如色彩调整、对比度优化、锐化等,让用户的图片更加清晰、美观。 在批量处理方面,PhotoRoom也通过AI发挥其独特优势。通过并行计算优化GPU 源分配,单次可处理上千张图片,实现批量图像处理。 PhotoRoom从IOS端产品开始,逐渐覆盖安卓移动端和网页端。在商业化上为企业客户提供 API,华纳兄弟、Netflix 等品牌都通过其API服务实现了爆款营销活动。 2025年,PhotoRoom累计下载量突破1.5亿次,月活用户超700万其用户覆盖180多个国家。公司现有团队约50人,年收入高达5000万美元,估值达5亿美元。PhotoRoom曾估算其2024年的ARR达到1亿美金。 ### AdCreative.ai:AI 广告多面手,2024年管理140亿广告支出 AdCreative.ai是广告创意领域的明星企业,2022年获得“最佳AI广告工具”“最具创新力广告技术公司”等行业奖项,官网称其已有300万用户。 AdCreative.ai是广告创意生成的“多面手”,其生成内容覆盖Banner、图片、动态视频等形式。公司在2023年发布 “竞争对手广告分析”等功能,2024年又上线“视频广告生成”“社交媒体广告生成”等功能。 具体案例:帮助零售数字解决方案领先企业 Acrelec 在三个月内测试超 240 张图片;为哈根达斯在西班牙市场每个产品生成超150个定制创意,使可行动客户响应大幅增加11000%,同时显著降低了每千次展示成本。 2024年,AdCreative.ai管理的广告支出达到140亿美元,这表明有众多企业信任并使用该平台进行广告投放,也体现了其在广告市场中的重要影响力。  ### Jasper.ai:模板化制作广告,小团队撬动650万美元ARR Jasper.ai利用AI技术创建高质量的营销内容。该平台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支持生成多种类型的内容,包括博客文章、广告文案、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帖子等。 其为用户提供超60个模板,覆盖广告、博客、电商、邮件等众多营销场景,可帮助用户快速搭建内容框架。例如,在博客创作上,能快速生成符合SEO标准的高质量文章;在社交媒体文案生成方面,通过品牌声音定制功能,确保生成内容与品牌风格一致。 不仅如此,Jasper.ai还集成Grammarly等工具检查内容抄袭与错误,允许用户在任何网站都能便捷调用其AI能力,进一步融入用户日常工作流。 目前,公司ARR为650万美元,团队规模约为15人。 毫无疑问,AI在广告行业中的应用正成为推动创新、提高效率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强大工具。每一个案例都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品牌与市场互动的新途径。这些洞察和案例的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AI在现代营销中角色的新视角。 文/朗朗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乌鸦智能说】,微信公众号:【乌鸦智能说】,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blockquote><p>拼多多作为国内领先的电商平台,凭借其独特的运营模式和策略,吸引了众多商家和消费者。本文将深入剖析拼多多的两大核心玩法:付费推广和自然流量运营,供大家参考。</p> </blockquote>  不得不说,拼多多是目前电商平台里面最容易做的了,容易到什么程度呢?完全没有电商运营经验的,只要咱们的产品质量好,价格低,上架就能卖爆,跟你玩不玩技术都没关系,平台自己就会给你把量堆起来。 平台为啥要这样做?因为平台也是要用户体验的,质好价廉的品,谁不喜欢。 当然上述情况针对的是有成本优势的高质量品,实际生活中,有这样资源的商家并不多,那其他商家是不是就没得玩了,非也,除了资源有优势的商家外,非资源型商家还有一条路:付费拿流量。 看到没,做拼多多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黑科技玩法啥的,归根到底就2种玩法:付费和自然流。 ## 01 拼多多核心玩法之付费 可以这样说,市面上95%的商家都是通过付费拿流量的,现在不是流行两个说法嘛,微付费和强付费,这2个有啥区别? 本质上没有区别,无非就是投产比高和低了,如此来看,其实都可以归类到付费。 我现在代运营的拼多多店铺里,20个店里有19个店是付费拿订单的,1个店纯跑自然。那种付费的店不是因为我喜欢付费,而是品决定的必须付费,也就是绝大多数品都必须通过付费才能拿到订单。 那么付费要怎样玩呢?先说一个结论,咱们做电商的应该都不喜欢亏钱吧,不喜欢亏钱,那么开车这块就要谨慎。我是怎样玩付费的,我都是出价从低往高出,也有人是从高往低出的,怎么理解呢? 举个例子,咱们现在卖饮料,保本投产比是3,一阶段不开极速起量出价从低往高出,是先从3.5投产比开始出价测试,看看能不能跑的动以及有没有单。如果数据不理想,继续提高广告出价,投产比出到3.2或者3.0。 这样做的好处是,用最少的车费跑出单来。目前的直通车数据给我的感觉是,假如你直通车出2.5一天能有50单,一开始出3.5一天也能有50单(非大类目)。非大类目,也就是类目小,链接的单量有限。 这样的类目本身不卷,链接的单量也就几十单,你出价就能拿到单量,就没必要花更多的钱拿到同样的单量了,也就是明明10块钱能搞定的事,你非要花20块钱,何必呢? 但是对于大类目来讲,很卷,前期不亏钱根本抢不到单量的。也是付费,但得亏,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强付费了,保本投产比是3,咱们出价可能要出到2.5或者更低才能有单。 你觉得这样是亏的,没法玩,那你就别做拼多多了。大类目本身就是这样玩的,刚开始亏钱拿单量,单量起来后,缓慢拖价到盈利。 我最近接的一个品,上个月直通车亏了3000块钱,甲方说:这样亏下去不是办法。我就知道了甲方预算吃紧,然后停止放量改为拖价,次月直通车投产比提升0.2,好的是单量和销量并没有掉,为啥没掉,因为我用的是江湖失传已久的独门拖价大法,用此法拖价者,就可以实现车费降低,单量不变甚至还会提升。 大家想学吗?我看各位都是千年一遇的电商好手,这本拖价秘籍收九块八就传给各位了。哈哈哈,开个小玩笑,其实就是缓慢拖价就好,单量和曝光会稳定很多。 次月投产比提升0.2,单月亏损收窄1500块钱,甲方老板说还是有点小亏。问题不大,这个月继续拖价,预计本月跑完,单店实现盈亏平衡。这就是强付费的流程,先亏后赚。如果前期不用车损搞些单量,上来就想不亏钱拿单量,除非是小类目,不然别天真了。 ## 02 拼多多核心玩法之自然流 今年是2025年,离人类起源已经过去了约700万年。时光荏苒,700多万年过去了,平台现在依然还是有那么一丢丢自然流的。遗憾的是,这点自然单不会落到你我的头上,而是给全平台最有卖价优势且品质可以的品。 我代运营店铺里有个应季品,就是这样的。甲方这样说的:你看拼多多里同行卖什么价,咱们都能做,且还能比他们更低,品质也过的去。 甲方这句话简直就是游戏里开启了无敌状态,这样的品还愁没单量?愁的应该是要玩强付费还是玩自然流,最后选择了自然流,主要是算账简单。不过自然流有点不好,不稳定,说没流量就没流量了。 那么自然流怎么憋出来呢?前期也是需要开车的,不要以为自己真无敌了,上个链接挂个低价就能起飞。前期意思意思也要花个几百块钱车费的。 这几百块钱就是血亏,为啥血亏,因为咱们卖价很低很低,利润很薄。开车就是赌能不能拉出自然单,拉出来了就赚了,拉不出来就算了。 最近做的链接就是亏了500左右的车费,拉出了自然单,之后每天稳定200单左右,纯自然流,一单怎么也能赚个几毛一块吧,之前的车费早就回来了,还是那句话,投入了不一定有回报,但是不投入铁定没回报。 ## 03 一些注意事项 今年不管是玩强付费还是自然流,有个点务必要重视:店铺星级和商品的领航员分。这2个东西一掉,完了,芭比Q了,单量腰斩都是小事,有的直接给你推广受限。 我做的链接里面也有品质不咋地的,一个领航员双双低于行业10%,单量直接从日300变成0。这种大起大落的数据很不好,影响备货和打品的节奏,所以,今年首要注意的事项就是评分这块,千万别掉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客服接待时效性,之前接待不及时顶多影响店铺的权重和单量,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把店铺作死嘛,今年不一样了,如果回复不及时是会扣钱的,发现1次扣3块,是不是比死店严重的多,这可是3块钱呐!1次3块,10次30块,一个月就是1000块,差不多闭店得了。 ## 04 最后 我没猜错的话,各位电商朋友应该都是付费玩家吧,付费其实就解决2个点,一个是量,一个是利润,那么如何平衡好量与利润的关系,就很考验大家了。无限放量利润肯定低,高利润单量肯定不高。那么既有单同时利润最高的平衡点在哪呢?这个就要靠大家自己去找了。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老虎讲运营】,微信公众号:【老虎讲运营】,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近日来,由 Take-Two 开发及发行游戏的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引发了玩家的争议。除了收集各类信息并与“广告服务提供商和第三方广告合作伙伴”共享外,针对“居住在美国和除澳大利亚、瑞士、英国或欧洲经济区地域之外的任何其他地域的所有用户”放弃集体诉讼和陪审团审判权利的措辞也引发了不满。(笔者注:美国用户同样要求放弃集体诉讼和陪审团审判权)   受此影响,《无主之地》系列的近期评价均为“差评如潮”。开发团队表示,用户协议是由 T2 决定的,而且公司不使用间谍软件。声明如下:  针对最近关于Take Two服务条款社群讨论的相关回应 大家好 我们了解到《无主之地》的粉丝们对Take-Two的服务条款存在一些担忧,维持社区的公开透明和获得玩家信任始终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所以我们想通过这次回应来为大家消除这些忧虑。 (1) Take-Two 不使用间谍软件Take-Two 不在其游戏中使用间谍软件。Take-Two 的隐私政策适用于所有厂牌、工作室、游戏以及所有媒体和平台类型(如主机、PC、移动应用和网站)上的服务。隐私政策列明了潜在的收集数据活动,但具体游戏或服务可能仅涉及其中部分内容。 Take-Two 在隐私政策中列出这些做法是为了对玩家保持坦诚和透明,也是对法律义务的履行。Take-Two 收集这些信息是为了向玩家提供服务,包括保护游戏环境和玩家体验。您可以在隐私政策中阅读更多相关信息。 例如,收集玩家和设备标识符的部分原因是为了确保游戏与每位玩家的媒体、平台或网站浏览器类型兼容。这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玩家如何进行游戏,并个性化用户体验,比如更好地确保玩家用户名可以在各个平台正确显示。 (2) Take-Two 不允许恶意和非法模组Take-Two 的服务条款禁止让用户获得不公平优势、对其他用户游戏体验产生负面影响,或允许用户访问其无权获取的内容的模组。我们这样做是为了保护所有用户游戏体验的完整性。Take-Two 通常不会对仅限单人游戏、非商业性质且尊重其厂牌和第三方知识产权 (IP) 的模组进行干预。
<blockquote><p>即梦智能参考3.0的出现,标志着海报设计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本文将详细介绍即梦智能参考3.0的强大功能,分享实际操作中的提示词和测试效果,帮助设计师们快速掌握这一新工具。</p> </blockquote>  前天晚上开始即梦3.0智能参考开始逐步开放内测,可以基于自己上传的图片进行重绘和设计,并且可以保持很好的一致性,非常适合制作各类海报。然后又在传,设计师的天又又又又塌了。今天想说的话留在后面,先将这次的测试效果和提示词分享给大家。 首先还是分享网页链接:https://jimeng.jianying.com/ai-tool/home 要成功使用即梦智能参考3.0,注意下面三点: 智能参考图片、提示词、选中智能参考后生图模型选择图片3.0 使用方法是在提示词框中导入参考图➡️选择智能参考➡️输入提示词。    今天初步玩一玩即梦智能参考3.0,主要内容分成3个部分: 1.商业与促销海报 2.活动与展览海报 3.好玩的效果转换 前面两部分比较设计角度一点,第三部分是简单玩法~ 下面的图片中的信息都是虚构,如果有雷同,纯属巧合,敬请谅解。上边是原图,下边是即梦输出图。 ## 1.商业与促销海报   <blockquote><p>构图为正面中心视角,背景为饱和粉橘色,风格定位为幸运系甜感风格,品牌招桃花冰品视觉主KV创作,情感氛围营造为轻松愉悦与节日好运联想,高品质冰淇淋实拍与品牌主色调融合,主标题大字排布在主体后部,冰淇淋轮廓穿插其中,文字被果球或甜筒局部遮挡,增强画面纵深与立体效果,顶部配置主标题“LUCKY双球,甜到出圈”,点缀文字“每一口都被命运选中,今夏好运开启”,彰显商品品质“LUCKY限定 · 双味好运冰淇淋”,英文标识“LUCKY BITE · ICE LOVE NOW”,文字采用镜面反光字体风格,整体视觉青春甜感兼具空间张力,设计输出须严格符合网格系统布局规范,确保元素对齐、间距统一、比例协调。</p></blockquote>    <blockquote><p>健身女性正进行拉力训练,神情坚定,姿态有力,人物位于画面右侧,构图侧重现场感,色调以自然光感暖灰为基调,融入深黑与暖肤色点缀,背景为真实健身场景,风格定位为励志纪实,宣传型海报创作,情感氛围偏向奋斗与成长,高品质拍摄效果,运用人文纪录风格视觉语言,顶部配置醒目宣传语”每一滴汗水,都是向上的印记”,底部展示”坚持每一天·塑造不设限的自己”,点缀文字”热血不息,燃力全开”,英文标识”GRIT. GROWTH. GLORY.”,文字采用力量型粗体字体,画面情绪浓烈,人物聚焦有力,纪实风格强烈表达健身精神,设计输出须严格符合网格系统布局规范,确保元素对齐、间距统一、比例协调。</p></blockquote>   <blockquote><p>皮质沙发与中世纪圆桌组合,色调浓郁统一,搭配60年代复古几何地毯,主体居中展示,色调以复古焦糖棕为基调,点缀橘红、黄铜、奶油白等怀旧色彩,背景环境为中世纪风格客厅一隅,风格定位为复古摩登,家居风格海报创作,情感氛围怀旧而时尚,高品质拍摄效果,运用摩登复古构图方式,顶部配置醒目宣传语”复古回潮・质感不减”,底部展示”把摩登带回家”及”Retro Home Week”,点缀文字”焦糖风潮来袭”,彰显商品品质”家装设计展月”,英文标识”CREATIVE DESIGN QUALITY & LIFESTYLE”,文字采用复古衬线体,画面注重比例关系与视觉节奏,整体氛围摩登高级,设计输出须严格符合网格系统布局规范,确保元素对齐、间距统一、比例协调。</p></blockquote> 我在尝试很多提示词后,发现这句话似乎有用,大家可以尝试加在提示词最后: <blockquote><p>设计输出须严格符合网格系统布局规范,确保元素对齐、间距统一、比例协调。</p></blockquote>    <blockquote><p>蓝色气泡饮品,极致清透,柠檬与薄荷层层可见,黑色高质感背景衬托,色调以蓝与白为主,极简冷感搭配,风格定位为高级简约,品牌海报创作,情感氛围清冽克制,高品质拍摄效果,运用冷光透视质感技法,顶部配置醒目宣传语”清凉入喉 一饮倾心”,底部展示”低糖无负担”与”Zero Sugar Day”,点缀文字”夏日极简生活方式”,彰显商品品质”品牌日活动”,英文标识”QUALITY DESIGN LIFE & STYLE”,文字采用高级感细线英文字体,价格标签位于画面左下角:”今日推荐 ¥99″,白色字体搭配半透明蓝白渐变色条,整体画面留白充分,氛围感高级统一,设计输出须严格符合网格系统布局规范,确保元素对齐、间距统一、比例协调。</p></blockquote> 偶尔存在的问题就是英文细节上还有问题:   <blockquote><p>极简风复刻迷你电脑摆件,蓝白双色设计,造型简练、轮廓利落,主体居中展示,色调以高饱和柠檬黄为背景基调,点缀蓝色冷调反差,风格定位为极简艺术收藏,品牌海报创作,营造安静理性氛围,高品质拍摄效果,运用硬光影线表现手法,顶部配置醒目宣传语”复古的形,未来的魂”,底部展示”纪念科技之美”与”Retro Form Exhibition”,点缀文字”限量款 收藏级潮物”,彰显商品品质”科技文化主题展”,英文标识”QUALITY DESIGN LIFE & STYLE”,文字采用极简衬线体,价格可置于画面右上角:”限量价 ¥88.00″,白底细框标签设计,整体画面克制且富有格调,设计输出须严格符合网格系统布局规范。</p></blockquote>   <blockquote><p>电商促销海报设计,主体产品为造型面包,红色面团塑形出卡通大眼表情,顶部搭配糖粉面包帽,整体造型独特,画面主色为原木色与砖红色,辅以白色点缀,风格偏向手工烘焙风,主打”做得好吃,还要做得好笑”,采用写实烘焙摄影风格,产品位于托盘中心轻微俯拍构图,字体采用自然风英文字体与手写体结合,上方有促销文字”表情烘焙:今日份的‘丧’味”,下方标注了”爆款推荐:手作趣味面包”和”Delicious Food Conference”,高清摄影强调面团质感,展现品质感”618美食大会”,可玩性与食欲兼具,英文标语”DELICIOUS FUN MOOD & TASTE”,构图幽默新颖,带有生活化烘焙趣味感。</p></blockquote>     <blockquote><p>街头动感机能跑鞋,纯白针织鞋面配以红黄渐变能量底盘,置于画面正中央偏上区域,色调以哑光灰为主导,融入涂鸦橙与喷绘红为装饰,下方信息密集构成视觉重心,风格定位为街头燃力,产品促销海报创作,营造张扬态度与炽热冲劲的情感氛围,高品质拍摄效果,运用喷绘街头表现手法,画面上部突出鞋体动态张力,底部配置醒目宣传语”炸裂出街”,副标题”为速度定制的潮能装甲”,点缀文字”脚下有火 还需风”,活动名”街头疾驰能量季”,英文标识”STREET VIBE URBAN ENERGY BOOST”,文字采用粗线条街头字体集中于下方,整体构图重心平衡,画面层次丰富,商品突出,潮流风格极致体现炸场视觉冲击,设计输出须严格符合网格系统布局规范,确保元素对齐、间距统一、比例协调。</p></blockquote>  <blockquote><p>紫色透明凉拖鞋,构图简洁直接,质感晶莹,主体正上角摆放,留白大面积使用,色调以冷白为背景主色,搭配淡紫反光点缀,背景环境为空间感极简构成,风格定位为极简物感,产品海报创作,营造理性静谧氛围,高品质拍摄效果,采用中性光冷调表现方式,顶部配置醒目宣传语”柔软质感 透明定义”,底部展示”材质即风格”与”Design Object Series”,点缀文字”轻盈 纯粹 可爱”,彰显商品品质”设计选物特展”,英文标识”QUALITY DESIGN LIFE & STYLE”,文字采用细线无衬线字体,视觉克制,构图高级,设计输出须严格符合网格系统布局规范。</p></blockquote>   <blockquote><p>浅杏米色布艺沙发,高腿结构,主视觉以沙发居中前置、压在大字号“618 今日闪降”文字之上,增强海报纵深感和爆品聚焦感,文字采用三维阴影红色艺术字体,背景为粉白红渐变色块,整体风格定位为电商主推款展示,直播海报创作,渲染节日抢购气氛,高品质拍摄效果,运用错位构图+文字穿插沙发前景表现手法,顶部配置醒目宣传语“直播间专享福利”,底部展示“再不买就晚了!”,点缀文字“点击进入直播间”,彰显商品品质“淘宝家居专场 · 狂欢开启”,英文标识”CREATIVE DESIGN QUALITY & LIFESTYLE”,文字采用数字化立体字体,美观实用并重,画面结构明晰,商品抢眼突出,设计输出须严格符合网格系统布局规范,确保元素对齐、间距统一、比例协调。</p></blockquote>   <blockquote><p>琥珀色精油瓶身通透,搭配温润光线与天然坚果元素,精油瓶分别放置于左右两侧岩石之上,呈轻盈对称姿态,色调以治愈棕色为主,点缀石灰灰与橘皮色,柔焦布景构建安静氛围,风格定位为治愈疗愈,宣传海报创作,营造舒缓安心的情感氛围,高品质拍摄效果,运用柔光表现手法,顶部配置醒目宣传语”抚慰每寸肌肤,净享自然修护”,底部展示”慢养肌肤的本真力量”,点缀文字”天然冷压,无酒精添加”,彰显商品品质”疗愈修护周”,英文标识”BEAUTY FASHION”,文字采用自然感手写字体,美观实用并重,画面层次丰富,商品突出,设计输出须严格符合网格系统布局规范,确保元素对齐、间距统一、比例协调。</p></blockquote>   <blockquote><p>新鲜饱满的水珠西红柿,红润欲滴,质感诱人,商品位于画面中央,色调以饱和红色为基调,融入嫩绿色与米白色作为装饰点缀,天然亚麻布背景衬托清新氛围,风格定位为自然健康,电商促销海报创作,营造健康清爽情感氛围,高品质拍摄质感,运用自然主义表现手法,顶部配置醒目宣传语“原生态的味道”,底部展示“每日现摘 健康直供”,点缀文字“清新甘甜”,彰显商品品质“自然好食材季”,英文标识“NATURAL FRESH HEALTHY & ORGANIC”,文字采用清爽圆润字体,美观实用并重,画面层次清晰,商品质感突出,自然风格精准体现健康视觉冲击,设计输出须严格符合网格系统布局规范,确保元素对齐、间距统一、比例协调。</p></blockquote>   <blockquote><p>电商创意海报设计,主体物品为紫葡萄果串,果实圆润饱满、表面挂满水珠,画面以高纯度天蓝色为主色调,搭配白色描边与高对比拼贴图形,整体风格为夏日果园主题,主打“夏黑葡萄 · 爽口出圈”,海报标题为中英混排“GRAPE 夏黑葡萄采摘园”,字体采用粗体拼贴感字形,搭配黑黄条纹辅助标签,构图中葡萄主图置于中间偏上位置,带有白色手绘剪纸描边,左下角配有“果园直发,现摘现发”标签,右侧添加“老板说,这葡萄他自己都舍不得吃”趣味文案,底部标注“甜度拉满 · 快乐上头”大字标签,二维码区域为明亮黄绿配色,整体构图跳跃、轻快,营造出夏日清爽氛围,适合用于果园直供、短视频营销、线下DM等视觉输出。</p></blockquote> 偶尔有一点小bug就是产品的logo中的小英文字体变了,同一参考图和提示词,输出图像细节可能稍有不同,在文字、按钮、标志等小部件上会有轻微变异,但目前来说这个控制精准已经非常杰出了。   <blockquote><p>黑色金属智能耳机,外壳采用磨砂与亮面材质对比处理,结构精密,耳机悬挂于简约黑色基座上,构图中央略偏上,色调以深空灰为主基调,融入银白色与石墨黑作为装饰点缀,背景为渐变科技光影,风格定位为极简科技,科技海报创作,营造未来感与冷静高效情感氛围,高品质拍摄效果,运用极简主义表现手法,顶部配置醒目宣传语“智能,让聆听进化”,底部展示“科技 · 简约 · 质感”,点缀文字“未来就在耳边”,彰显商品品质“AI智能音频新品日”,英文标识“INNOVATION TECHNOLOGY SMART & FUTURE”,文字采用现代极简字体,美观实用并重,画面纯净沉稳,商品突出,科技风格极致体现未来视觉冲击。</p></blockquote> 另外关于文字内容的修改,点击图片选择【局部重绘】,再进行进一步修改,可以比较精准修改文字。操作如下:       <blockquote><p>萌趣动物玩偶套装,玩具位于画面正中上方,底色为统一暖橘卡通平面背景,色调以饱和黄色与巧克力棕为主导,融合红心元素作为亮点点缀,风格定位为童趣卡通,玩具促销海报创作,营造欢乐无忧的节日氛围,高品质拍摄效果,运用卡通主题视觉表现手法,顶部区域专注展示产品形象,底部配置醒目宣传语”全世界最可爱的搭子来了!”,副标题”限时上架 一起回到童年”,点缀文字”软萌贴贴·温暖不掉线”,彰显商品品质”萌物大赏年度推荐”,英文标识”CUDDLE FRIENDS FOREVER TOGETHER”,文字采用卡通涂鸦字体排列下方,整体画面活泼生动,商品突出,童趣风格极致体现亲和视觉冲击,设计输出须严格符合网格系统布局规范,确保元素对齐、间距统一、比例协调。</p></blockquote>         <blockquote><p>商品位于画面中心上部构图,色调以暖黄为主导,搭配酒红与草绿色点缀,高饱和对比背景环境,风格定位为潮流食色系,食品促销海报创作,视觉挑逗情绪氛围营造,高品质拍摄效果,运用强对比色块构成与极简光影表现手法,顶部配置醒目宣传语”阿真爆炸拉面”,底部展示”挑逗味蕾的灵魂宽面”,点缀文字”谁说好吃不能上镜?”,彰显商品品质”新派餐桌美学计划”,英文标识”COLORFUL BOLD TASTE NOW”,文字采用大胆粗黑字体+色块叠加排版,美观实用并重,画面层次丰富,商品突出,潮流风格极致体现现代视觉冲击,设计输出须严格符合网格系统布局规范,确保元素对齐、间距统一、比例协调。</p> <p>商品居中略偏左展示,色调以复古蛋黄为主,辅以豆沙红与浅紫色点缀,背景为茶餐厅式磨砂砖墙与红绒桌布,风格定位为港式复古视觉潮感,节日美食海报创作,温暖回忆式氛围营造,高品质拍摄效果,运用局部暗角与复古光影表现手法,顶部配置醒目宣传语”阿真爆炸拉面”,底部展示”一碗拉面炸回童年”,点缀文字”食物可以复古,但情绪要炸裂”,彰显商品品质”港潮风味限时档·星期六拌面计划”,英文标识”CHINESE CLASSIC. ICON REBORN. NOSTALGIC BANG!”,文字采用港风招贴字体+现代英文无衬线搭配,美观实用并重,画面层次丰富,商品突出,港式复古混搭风格打造新老交融视觉张力,设计输出须严格符合网格系统布局规范,确保元素对齐、间距统一、比例协调。</p></blockquote> ## 2.活动与展览海报   <blockquote><p>大卫风格石膏雕塑周边点缀柔和色彩的花卉元素(如橙粉色玫瑰、蓝紫跳舞兰)、自然植物叶片(如热带植物树叶、蕨类叶)、透明亚克力或镜面几何体(如球体、三角锥、圆环)错落分布,整体色调以奶油白为背景留白主色,融合珊瑚橘、草绿、钴蓝等明亮点缀色,背景干净通透,营造艺术装置感与自然呼吸感。风格定位为当代装置艺术风格海报,展览海报创作,营造清新现代与古典交织的视觉氛围。顶部配置主标题“形与意之间”,字体为设计字体,有连笔,底部展示“雕塑·装置·空间展”,并在右下角设活动时间“2025.08.10-2025.09.02”、展览地址“798 UCCA当代艺术中心”,预留二维码区域。字体均为深灰色,整体构图强调视觉焦点集中、边缘留白干净,画面层次清晰、质感丰富,适用于文艺展览海报、室内海报张贴或数字媒体传播。设计输出须严格符合网格系统布局规范,确保元素对齐、间距统一、比例协调。</p></blockquote>    <blockquote><p>美术展览海报,顶部配置醒目宣传语”笔触之间,花开如梦”,点缀文字”静物艺术的时间回响”,彰显展览品质”西方经典静物油画回顾展”,英文标识”PAINTED BLOSSOMS THROUGH TIME”,文字采用经典书法衬线字体,画面沉稳大气,右下方嵌入矩形描边二维码模块,与标题构图呼应,整体视觉沉稳耐看,设计输出须严格符合网格系统布局规范,确保元素对齐、间距统一、比例协调。</p></blockquote>     <blockquote><p>像素重绘风格牛油果海报,主体为分辨率限制下的粗边界牛油果切面,果核为8格方块构成,底图以4色重复排列的牛油果单元铺底,,风格定位为纯16-bit像素画风,音乐复古派对宣传海报创作,情绪氛围为像素电玩乐园风格 + DJ互动感,使用方块堆叠构图逻辑,顶部主标语:“牛油果音浪”,副文:“像素脑内循环,请理性跳舞”,底部点缀“开绿 ON STAGE”,英文标识:“PRESS A TO GUAC”,文字采用NES游戏原生像素字体处理,并混入虚拟音频指示器、条形跳动图,设计输出须严格符合网格系统布局规范,确保元素对齐、间距统一、比例协调。</p></blockquote>   <blockquote><p>一个陀螺正在旋转,高速状态下呈现出金属流线感残影,材质为液态合金镜面,反射周围虚拟灯光,构图采用倾斜动态布局,背景为空间黑与霓虹光线组成的赛博空间,风格定位为赛博装置艺术风,先锋美学主题海报创作。主标题:“反重力回旋 · 螺旋之眼”,点缀文字:“你看到的只是旋转,它看到的是世界”,文字采用发光玻璃质感字样,字体进行抽象变形,应用像素错位、边缘位移、色彩叠影效果,整体构图极具现代雕塑感,适配艺术活动或潮玩发布,设计输出须严格符合网格系统布局规范,确保元素对齐、间距统一、比例协调。</p></blockquote>   <blockquote><p>高清雪豹正脸特写,镜头贴近,背景虚化,毛发与表情清晰可见,风格定位为社交热图型趣味公益海报,结合表情包与环保议题传播,高品质动物特写摄影风格处理,主标题:“表情包使用请付我版权!”,副文:“否则我现在就去你朋友圈留言”,点缀提示:“我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是段子背景”,小字“你笑归你笑,别忘了我在山里求生”,文字采用大字报风格排版,夸张标题搭配严肃图像,视觉反差强烈,适合线上转发传播,设计输出须严格符合网格系统布局规范,确保元素对齐、间距统一、比例协调。</p></blockquote>   <blockquote><p>一只穿着夏威夷衬衫的奶油灰猫咪,坐在原木色沙滩椅上,一脸惬意地吸着冰咖啡,姿态松弛,色彩明快有留白,营造夏日悠闲氛围,色调以淡蓝与米白为主,整体画面简洁清爽,风格定位为萌趣轻喜剧电影海报,顶部以大字排布电影名称《假日不想动》,字体为抽象连笔设计字体,下方副标题”躺着,才是正经事”,运用现代电影海报构图,中央突出角色,添加电影信息栏,英文标识”LAZY CAT SUMMER”,导演”IRENE”,画面风格可爱又不失设计感,适合用于院线/流媒体发布,设计输出须严格符合网格系统布局规范,确保元素对齐、间距统一、比例协调。</p></blockquote>   <blockquote><p>风格定位为都市轻奢女性形象,时尚杂志内页创作,情绪表达为平静、自信与沉思,高品质摄影风格,运用高级感布局美学,顶部大标题“她说:越是透明越有力量”,底部展示“通透,不是冷漠,而是温柔边界的延展”,装饰语句“她从不回避锋利的轮廓”,彰显商品品质“都市女性态度特辑”,英文标识“LUXURY IS THE SILENCE OF CONFIDENCE”,文字采用高对比度衬线体与细体英文结合,杂志风格典范排版,视觉集中度高,设计输出须严格符合网格系统布局规范,确保元素对齐、间距统一、比例协调。</p></blockquote> 希望人物一致性达到最佳效果的,可以尝试将智能参考的参考强度开到最大。不过在人物面部不够清晰的时候作用不大:  ## 3.好玩的效果转换 文字修改:   <blockquote><p>文字修改为“阿真好朋友”</p></blockquote>   <blockquote><p>保持黑色背景,文字改为“锦城”</p></blockquote> 图片修改:   <blockquote><p>姿态不变,将人物转换为动漫风格,蓝色眼睛</p></blockquote>    图2/ <blockquote><p>图片不变,加入卡通边框和手绘抽象元素让图片更生动,主题为大字“sun burst!”手写字体</p></blockquote> 图3/ <blockquote><p>女孩人物转换为Q版手绘插画风格,身着牛仔裙,姿势张开双臂,脸部带有灿烂笑容,加入手绘涂鸦纹样点缀(如彩色星星、花朵、波浪线条),背景为阳光林间与白色复古单车,画面主色调为牛仔蓝、青草绿、柠檬黄,添加抽象变形艺术字体主题词“释放吧 快乐能量”,字体风格活泼跳跃、非对称排版,整体风格定位为青春街头插画海报,高饱和轻快色彩搭配,阳光氛围生动和谐,设计输出须严格符合网格系统布局规范,确保元素对齐、间距统一、比例协调。</p></blockquote> 免冠照换背景:    图2/ <blockquote><p>主体不变,背景换成浅蓝色,免冠照</p></blockquote> 图3/ 还是上面这位员工,为她制作一张生日贺卡(哈哈哈,即梦还给人美颜了): <blockquote><p>员工生日主图,清新蓝底,人物面带笑意,构图中心上浮,整体色调以马卡龙粉与明亮蓝色为基调,点缀彩色气球、蛋糕插图与纸屑彩带,风格定位为糖果派对风,员工文化海报创作,营造喜庆甜美的庆生氛围,高品质人像融合轻量插画风构图,顶部配置醒目宣传语”Happy Birthday!快乐随时上线”,点缀文字”愿你继续甜、继续酷、继续被世界热爱”,彰显企业氛围感”XXX祝你生日超开心”,英文标识”BIRTHDAY VIBES ON!”,文字采用气球立体字搭配趣味小插画点缀,整体视觉丰富,快乐氛围强烈,设计输出须严格符合网格系统布局规范,确保元素对齐、间距统一、比例协调。</p></blockquote>     <blockquote><p>主体与角度保持不变,颜色变成朱红色/镭射银色/镭射紫色</p></blockquote>   <blockquote><p>将图像转为真实摄影效果,人物一定要帅</p></blockquote>   <blockquote><p>把字母换成“Z”</p></blockquote>   <blockquote><p>其他不变,将主角换成猫,低角度拍摄,猫戴墨镜,微微仰头,极端特写镜头</p></blockquote> 我原本想评价或者夸一夸即梦3.0的智能参考,不过后来为想了想,上面已经呈现了这么多图片,效果如何大家也是可以看到的。总的来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成功,但是抽卡几次就有不错的图还是可以的。 另外就是我感觉【区域重绘】有显著进步,大家遇到一张不错的图只错了一点文字的,可以多多尝试区域重绘修改。如果本来那个位置只有4个字母,你要改成6个,就要注意把重绘的区域画得更长一点。 然后我有一个海报的提示词的结构公式,这里分享给大家,供参考: <blockquote><p>[产品名称及特色描述],[商品布局说明],色调以[主导颜色]为基调,融入[辅色系统]作为装饰点缀,[背景环境描述],风格定位为[整体氛围],[海报类型]创作,[情感氛围营造],高品质拍摄效果,运用[设计流派]表现手法,顶部配置醒目宣传语”[主要标题]”,底部展示”[智能匹配副标题]”,点缀文字”[装饰文案]”,彰显商品品质”[智能匹配活动名称]”,英文标识”[智能匹配英文口号]”,文字采用[字体特色],美观实用并重,画面层次丰富,商品突出,[尖端风格体现]前沿视觉冲击,设计输出须严格符合网格系统布局规范,确保元素对齐、间距统一、比例协调。</p></blockquote> 相信大家都能看到,AI技术正在不断突破壁垒,取得显著进展,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我不想制造焦虑情绪,但坦白说,如果设计师仍然固执地认为”AI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这设计太丑,效果太差”,或是对所有AI绘图工具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这样的态度是有些危险的。即便AI无法直接满足所有需求,但至少在素材收集和灵感启发方面,它能为我们开拓更多可能性。 AI越发达,我们的工作效率就越高,这对相关从业者而言既是机遇也是红利。正如卡兹克老师引用狄更斯所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小部分人的固步自封而停滞,尤其在当下这个技术爆发的时代。希望大家能够主动了解AI前沿技术、行业动态和应用渠道,勇于尝试各种新事物。 或许有人会抱怨甚至感到沮丧,我偶尔也会如此。多年来学习的设计工具,长期积累的设计经验,似乎在技术迭代面前都成了累赘。但要相信,我们过往的学习依然有其价值,只是现在需要拥抱更多新知识和新工具。 这些新工具也并不难掌握,目前大多数都比较易用,上手即可操作。关于提示词的方法和技巧,自媒体平台上资源丰富,大家可以多搜索相关内容,多和爱好者交流,总能有所收获。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了。有什么想说的,想聊的,我们评论区见! 祝大家周末愉快,记得吃点美食犒赏自己~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阿真Irene】,微信公众号:【阿真Irene】,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美东时间周一,美国卫生部长小罗伯特·F·肯尼迪 (Robert F. Kennedy Jr.) 又有了惊人之举——他宣布将一举开除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整个疫苗咨询委员会的17名专家,并将用自己挑选的人员取而代之。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1204/837b91a9a07e401.jpg) 作为美国知名的“反疫苗先锋”,肯尼迪的举动被认为是在削弱美国卫生部门的疫苗支持力量。他的这一举动不仅引起了美国主要公共卫生组织的广泛批评,而且引发了两党议员——包括共和党议员的意外和不安。 美国公共卫生专家直言,他的举动未来很可能令美国疫苗指导意见失去权威性,甚至沦为国际笑柄。 “反疫苗先锋”要撤换CDC疫苗专家部门全体成员? 被肯尼迪集体开除的部门全称为“预防接种咨询委员会”(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以下简称ACIP),隶属于CDC,长期以来负责制定美国官方疫苗政策与接种建议。该部门成员基本是在拜登任期内任命,多数为顶尖大学医学中心执业医师与专家。 肯尼迪在周一的专栏文章中表示,他开除这些专家是为了让特朗普总统能够决定委员会的成员资格: “如果不罢免现任成员,现任特朗普政府要到2028年才能任命大多数新成员。” 肯尼迪认为,疫苗已经成为“美国政治中的一个分裂问题”,公众对卫生机构、制药公司和疫苗本身的信心正在减弱,“正因如此,在我的领导下,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将恢复公众信任置于任何支持或反对疫苗的议程之上。” 美国疫苗政策将沦为国际笑柄? 然而,考虑到肯尼迪自身是一个长期的“疫苗怀疑论者”,美国公共卫生专家们高度担忧,他可能会任命同样持反疫苗立场、或缺乏疫苗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士进入ACIP。 威斯康辛大学家庭医学教授、前ACIP主席泰姆特(Jonathan Temte)博士直言: “长期以来,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都将ACIP视为疫苗政策的黄金标准。如果肯尼迪在该部门任命缺乏专业背景的成员,美国疫苗政策恐沦为国际笑柄。” 美国公共卫生协会(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主管乔治·本杰明博士(Dr. Georges Benjamin)称,肯尼迪的大规模撤换ACIP成为的行为无异于“一场政变”。 “民主不是这样运作的。这对国家的健康不利,”本杰明表示,肯尼迪的这一举动引发了人们真正的担忧,即未来的委员会成员是否会被视为公正和权威。 美国医学协会主席布鲁斯·A·斯科特博士称,ACIP委员会此前一直提供由科学和数据驱动的建议,被视为提供公共卫生领域权威指导的可靠来源。然而肯尼迪的人员撤换举动,加之其推动全美范围内疫苗接种率的下降,将导致一些原本疫苗可预防的疾病的增加。 两党议员感到担忧 肯尼迪的举动引发了两党议员的担忧,就连与肯尼迪同属共和党的参议员也直言,他的举动过于激进了。 美东时间周一,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参议院卫生、教育、劳工和养老金委员会(HELP)的资深成员苏珊·柯林斯表示,她也认为肯尼迪直接解雇CDC疫苗咨询委员会的所有17名专家“过分了”。 “我之前不知道会发生这种事,”柯林斯表示,“在我看来,要求所有人辞职似乎有些过分,但我不能做出判断,因为我不知道他将用谁来取代他们。” 她补充称,她认为ACIP“为公众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她还补充称,肯尼迪此前并没有向参议院HELP委员会的成员承诺,他会在ACIP保留疫苗专家。 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则发布声明,抨击肯尼迪的举动是“鲁莽的”。 “小肯尼迪和特朗普政府正在破坏那些保护美国人安全和健康的项目。”舒默在声明中写到,“解雇那些一生都在保护孩子免受致命疾病侵害的专家,这种行为不是改革,而是鲁莽、激进的行为。这种行为根源于阴谋,而不是科学。”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728.htm)
在6月10日的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公司正式推出了其最新的移动操作系统——iOS 26,采用全新的用户界面设计“液态玻璃”(Liquid Glass),这招致了一些网友的尖锐批评,但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认为这种设计“很酷”。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610/0a9b1652eff8d67.jpg) 液态玻璃是一种半透明的反应界面,旨在使iPhone体验更加流畅和身临其境。苹果公司高管艾伦·戴伊(Alan Dye)将其描述为“将玻璃的光学特性与只有苹果才能实现的流动性结合在一起”。 苹果CEO蒂姆·库克在X上的一条帖子中分享了一段有关该界面的视频,称其为“灵动。悦目。却依然熟悉如初。” 该设计以半透明元素为特色,响应运动和环境,扩展到锁屏、控制中心和主屏幕等系统界面。 马斯克在平台上转发了这段视频,并说:“酷。” 然而,一些用户并不买账。 在X上,一位名为“Greggertruck”的用户分享了新控制中心的截图,并写道:“史蒂夫·乔布斯会解雇所有人。”这条帖子很快引起了关注,知名科技投资者罗斯·格伯也回应了一个100分的表情符号。 其他用户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称这个设计是“一堆乱七八糟的颜色和重叠的功能”。有人说:“看起来当你让某人第一次使用Photoshop时,每个效果框都被点击了。” 有些人则更为慎重。“我会保持开放的心态,”电动汽车分析师索耶·梅瑞特说,“但新设计肯定会让人觉得阅读起来更困难。” 在主题演讲中,苹果公司承认,它仍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对Siri语音助手的改进。 韦德布什证券公司分析师、苹果的长期支持者丹·艾夫斯(Dan Ives)称此次发布会展示了“缓慢而稳定的进步”,但最终称其为“令人无聊”。 另一方面,深水资产管理公司的吉恩·蒙斯特(Gene Munster)表示:“在这一点上,他们(苹果)还没有准备好谈论他们可能正在开发的更先进的人工智能。好消息是,他们有几年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还表示,2025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最重要的公告是苹果推出了基础模型框架,这是一个旨在帮助开发者更轻松地将苹果智能直接集成到设备上的工具。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726.htm)
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NAFSA)最新警告称,特朗普政府和哈佛大学之间围绕国际学生签证的斗争不断升级,可能会付出高昂的经济代价。 根据非营利性组织NAFSA的最新数据,在美国学习的国际学生在2023-24学年为美国经济贡献了438亿美元。仅在马萨诸塞州,国际学生就贡献了近40亿美元,提供了超过3.5万个工作岗位。 而且,与大多数其他学院和大学相比,哈佛大学的国际学生比例“高得离谱”。在2024-25学年,国际学生占哈佛大学总入学人数的27%,而10年前这一比例仅为22.5%。  此外,根据经济软件和分析公司Implan的一项新分析,哈佛大学拥有6000多名国际学生,为当地提供了1125个就业岗位,并为大波士顿地区的经济贡献了1.8亿美元,主要来自学生支出。 Implan的经济学家Bjorn Markeson警告说,禁止国际学生入学可能会破坏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 “由于哈佛大学的国际学生人数非常多,它将产生更大的影响。经济是一个网络结构,资金会流动。它们不会只停留在一个地方——当波士顿发生什么事,就会影响到整个新英格兰地区。”他补充说。 被誉为美国高校版“大众点评”的《普林斯顿评论》的主编Robert Franek则指出,学校越来越多地招收国际学生,“因为他们对学生群体有好处,这对所有学生都有好处”。 而且,Franek进一步表示,外国学生通常需要支付全额学费,这使得国际招生成为哈佛大学和许多美国高校的重要收入来源。 特朗普与哈佛“对峙中” 目前,哈佛大学和其他学校的国际招生命运仍悬而未决。 今年4月,哈佛大学拒绝满足特朗普政府反犹太主义特别工作组(Task Force to Combat Anti-Semitism)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后,联邦政府与这所常春藤盟校之间的紧张关系继续升级。 今年5月,特朗普总统试图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但一名联邦法官上周五发布了一项临时限制令,“以维持现状”。 美国地区法官Allison Burroughs表示,限制令将一直有效到6月20日。与此同时,哈佛大学校长Alan Garber表示,“正在制定应急计划,以确保国际学生和学者能够在今年夏天和下一学年继续在哈佛学习。”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724.htm)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近日就船舶行动拟议修改方案启动了公众意见征询程序,根据其发布的文件显示,该机构放宽了对外国船只的审查和收费要求,被航运业和能源业视为一大利好。拟议修改方案不仅降低了对非美制造的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和汽车运输船的收费,而且删除了对LNG运输商未能满足美国船只占比要求的惩罚条款。  美国石油协会天然气市场副总裁Rob Jennings周一对媒体表示,这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他期待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继续合作,确保美国液化天然气在全球舞台上保持竞争力。 规则放宽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4月发布的文件,美国LNG运输船舶需在2028年前,将悬挂美国国旗或由美国公司运营的船舶所承担的美国LNG出口总量提升至1%。到2031年4月,这一比例进一步提高至2%,到2047年4月则升至15%。 如果液化天然气运输公司未能达到这一要求,那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取消该运输公司的出口许可,直到其满足要求。 这一规定被多家航运公司和能源公司抨击,因为美国并无能力在2028年前制造出满足运输条件且数量足够的船舶。 美国LNG行业在4月时还指出,这些措施将破坏长期LNG合同的稳定性,并增加全球买家的成本,从而削弱美国的供应主导地位。 在拟议的修改中,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已经删除了关于未满足规定的处罚措施,但仍保留了运营商报告非美国船舶占比的报告义务。  另一方面,原定于自10月14日起生效的船舶停靠费也得到调整。该办公室原计划对每艘非美国制造的船舶,包括运输车辆的滚装船(RoRo),收费150美/吨,现在,收费大幅降低至14美元/吨。 此外,包含在美国海上安全计划(MSP)的商船队以及美国政府货物享受收费豁免,这与此前的豁免政策一致。  虽然收费得以大幅降低,但滚装船的收费是建立在美国对汽车25%关税的基础上,意味着进一步提高了海外进口汽车在美销售的成本。而一艘典型的滚装船可运载近5000辆汽车。 目前,这份修改意见正在征询公众意见,相关方需要在7月7日前提交对修订规则的反馈意见。但整体而言,修改的方向与全球航运公司所希望的一致,但航运业团体仍可能希望得到进一步放宽或豁免。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722.htm)
据一位参加现代汽车公司投资者电话会议的人士透露,该公司的稀土储备可以使用一年左右,预计近期不会受到供应链中断的影响。该消息人士称,一位现代汽车投资者关系官员表示,在影响汽车业的稀土相关供应链问题上,这家韩国汽车制造商比竞争对手有“大得多的回旋余地”。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3/1121/7e02b626adcd8ed.webp) 现代汽车的稀土储备此前从未被报道过。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库存是完全由现代汽车及其子公司起亚汽车持有,还是包括其供应商持有的库存。 现代汽车拒绝就具体的库存细节或采购策略置评。该公司表示:“为了确保运营的稳定性和维持多元化的全球供应链,将不断评估市场状况。作为我们标准业务实践的一部分,我们保持适当的库存水平,以支持不间断的生产。”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720.htm)
特朗普对进入美国高校的国际学生举起大棒之时,似乎没有意识到,美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大学正濒临破产的边缘,而其动作将使这一状况雪上加霜。   2024年5月底,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拉德诺镇的卡布里尼大学正式宣告“永久关闭”,临时校长海伦·德里南在一份视频声明中称,这是“令人难过的消息”。 卡布里尼大学成立于1957年,设有50多个本科专业,以小班授课和个性化教育闻名,每年学费大概5万美元左右,因为面临巨大的财务挑战,它一年前就预告自己可能不行了。 几乎同一时期,美国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和音乐高等学府之一费城艺术大学也宣布关闭,而它从宣布到永久关闭只用了一周。以至于校方公布这一决定时,许多人都难以置信,甚至还引发了学生示威抗议。因为倒闭前,该校还录取了一批新生。 整个2024年,美国都充斥着高校倒闭的消息。 纽约州的威尔士学院在官网首页高挂着“关停通知”,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南方学院在学期结束之日正式关停,俄亥俄州的东部门户社区学院也宣布即将关闭。 这其中不乏老牌名校。比如,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美国韦尔斯学院、伊利诺伊州林肯学院、麦克默里学院,包括1834年成立的绿山学院也都未能度过这波“倒闭潮”。  ▲韦尔斯学院宣布关闭,来源:校官网 非营利新闻机构“赫辛格报告”称,2024年以来美国平均每周就有1所高校停办。 而据州高等教育执行官协会(SHEEO)数据,近十年美国已有超过500所私立非营利四年制高等教育机构倒闭,是前十年的3倍,而营利性的学校倒闭数量更多。 进入2025年,即便是世界排名前100的院校也未能独善其身。 2月26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校长宣布,在未来几年将关闭部分联合校区。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创立于1855年,拥有众多分校。目前,审查小组正针对12所小型校区进行评估,并将提交关闭建议。 美国费城联邦储备银行则在最新研究中预测,未来5年,美国会有80所大学被迫关闭。  早在2017年,已故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滕森就曾预言,4000所美国大学中,50%将在15年内破产。 疫情以后,人们开始更相信他的判断。 导致灾难的是两大核心问题是:招生和财政。 过去20来年少子化在全球上演,导致整体入学率下降。从2010年到2021这十年的时间里,美国大学入学人数从2100万下降到1800万。 倒闭的大学首先也是被招生击倒: 过去十年,费城艺术大学的学生入学人数下降了44%。去年,该校只有1149名学生,比费城地区大多数高中的学生都要少。 卡布里尼大学2022年秋季录取率已达78%,但入学人数仅有1500人。而十年前,该校的秋季招生有2448名学生,入学率下降了60%以上。 美国大学95%是依靠学费生存的。当学生减少,学费收入下降,固定开支如教职工工资、校园维护等居高不下,许多高校的财务状况因此日益紧张,运营面临巨大压力。 最近就又有消息称,全美第七古老的大学,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的布朗大学,已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其教务长Francis Doyle发布的公开信显示,布朗大学面临4600万美元的结构性预算赤字,如果不调整运营模式,明年赤字可能扩大到9000多万美元。 与布朗大学相比,芝加哥大学的情况显得更加严峻。早在2023年11月,芝加哥大学古典文学教授Clifford Ando就公开透露,学校浮动利率债务已高达4.81亿美元。 芝加哥大学是美国顶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学之一,因为对研究和学术的高度投入,使得它需要依赖捐赠基金和其他收入,填补学费之外的运营成本缺口。 布朗、芝加哥这类顶尖名校多半会找到资金渡过难关,但那些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低的私立院校就难了。伯明翰南方学院曾竭力通过一项3000万美元的国家贷款计划,但未获成功。2024年5月,这所拥有168年历史的学院只能关门大吉。  面对财务危机,许多高校尝试自救。 在卡布里尼大学,海伦·德里南曾对该校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和学术重组,同时还通过远距授课、招收外籍学生等方式拉抬入学率,但可惜的是,依旧无力回天。 一些文理院校则尝试减少文科专业,开设就业市场急需的热门专业,试图扩大生源。 还有一些小型院校选择联合综合类大学甚至是藤校合作办学。去年秋天,佛蒙特州的戈达德学院就将线下授课转为线上模式,将空置出来的教室及宿舍出租给当地企业,以赚取租金。 此外还有不少高校开启了裁员计划。 2024年5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新罕布什尔大学、皇后学院等10余所美国高校,相继实施不同规模的裁员计划。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最近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减超过2000个工作岗位。 与之相反的是,面对高校财务危机,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多次提议削减教育支持,美国各州也都在削减对公立大学的经费支持。 不久前,特朗普政府以“反犹不力”为由,对60所高校展开调查并削减资助。 目前,联邦政府已经冻结对康奈尔大学的逾10亿美元联邦资金、西北大学的7.9亿美元联邦资金,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布朗大学在内的知名院校,已有超过100亿美元的联邦资金被撤回、暂停或处于审查状态。 4月14日,特朗普政府又宣布冻结对哈佛大学总额为22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以及6000万美元的多年期合同款项。5月13日,特朗普再次宣布削减哈佛大学4.5亿美元的联邦拨款。  这让哈佛、耶鲁等多所美国名校也感受到了财务压力,学校不得不大幅缩减开支、暂停教职员工招聘,并且紧急举债备战“饥荒”。 5月初,哈佛大学宣布向华尔街融资7.5亿美元作为应急准备,发行7.5亿美元应税债券。耶鲁大学则拟发行8.5亿美元的债券,其中包括3.5亿美元的应税债券。麻省理工学院也在本月初发布了7.5亿美元债券。 整个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高校共计发行了116亿美元的市政债券,发债主体高度集中在“信誉优良”的大学,90%的发债高校获得了AAA或AA信用评级,高于去年同期的75%。 换言之,那些原本最不缺钱的顶尖高校,正在率先大规模借债。  大一新生马歇尔只念了一学期,位于马萨诸塞州的艾达山学院就宣布倒闭。 当她准备转学到附近的纽伯里学院时,她很关心“学校的财务是否稳定”,学校回复没有关闭的计划。但几个月后,马歇尔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学校通知她,该学年结束后停止运营。 马歇尔很崩溃,她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我都想辍学了,但如果这样做,我会没有学位,只有债务。” 最后,马歇尔转学到萨福克大学,但以前的学分无法全数抵免,她只好延迟毕业一年。 近年,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生落得和马歇尔一样的下场。 在关闭前,很多学校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也没有完善的转学计划。有些倒闭的学校授予的学分不能转到新学校,给学生带来很大不便。 据美国国家学生信息中心研究中心的数据,在467所关闭的学校中,近一半的受影响学生没有重新入学。尤其是学校突然宣布关闭时,受冲击的学生更难重返校园,重新入学率仅有42%。 来自州高等教育执行官协会的一位政策分析师Rachel Burns估计,这波倒闭潮至少影响125万名学生,还不包括更多营利性机构倒闭所影响的学生。 倒闭后,不少大学也为在校生们安排“后路”。 2024年6月,卡布里尼大学迎来一位“良主”。全美综合大学排名第51位的维拉诺瓦大学接管了该校的校园。在此期间,卡布里尼和维拉诺瓦大学还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转学计划,使他们能够完成学业。 卡布里尼大学的学生也算是因祸得福。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大学,顺利转学美国名校之列,学术资源和毕业证的含金量都得以提升。 至于新生,如何选择一所“不会倒闭”的学校,成为一个新课题,现在,不能只是比排名、拼学术,还得掂量一下学校的“钱包”鼓不鼓。 没有财务健康的保障,再好的学校也可能“断供”。 《福布斯》发布了最新的2024年大学财务状况评级榜单,对876所非营利私立大学进行了全面评估。就拿哈佛大学来说,去年还稳坐A+级的宝座,今年居然掉到了A级,而布朗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因为财政赤字问题被踢出榜单。  大学倒闭的问题,自然也会波及到国际生。其中,最大的影响便是,更多申请者可能会对赴美留学望而却步。 特朗普政府近日宣布的签证变动,更是让许多国际学生感到震惊与不安。 当地时间5月27日,美国国务院暂停对赴美留学、交流的外国公民在海外申请签证需要进行的面谈,同时加强对申请者的社群媒体帖子的审查。 这项命令是国务卿马可·鲁比奥在当天发给美国驻外使团的电报中下达的。次日,美国国务院又称将大批吊销中国学生的签证。在此之前,特朗普政府已开始大范围吊销国际学生签证,并向哈佛大学开战,禁止该校招收国际学生。 根据美国《高等教育内幕》汇编的全美高校数据库,截至4月25日,已有1800多名在美留学生的签证被撤销,涉及高校达280所。 目前仍不清楚美国政府的这些政策会如何收场。可以确定的是,即将赴美留学的学子们可能需要重新考虑或者干脆放弃。 根据美国国务院签证数据,2025年3月在美国的国际学生人数为102.2545万人,较2024年同期的115.3169万人下降11.33%。其中,中国学生签证数量同比下降42.5%,印度学生减少27.9%。有部分学生已经决定从美国转向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区。 美国国家政策基金一项最新研究指出,美国出生率近年持续下降,越来越多本地学生放弃就读大学,让美国本土的高等教育生源不断萎缩。到2037年,美国高校的总入学人数将减少500万人,这将严重影响高等教育机构的财务状况。 国际学生和移民学生因此被寄望成为弥补生源缺口的关键力量。该研究参与者之一、北佛罗里达大学经济学教授玛德琳·扎沃德尼认为,国际学生通常支付全额学费、杂费和食宿费用,他们的存在不仅帮助美国高校填满教室,更在财政上维持机构运转。 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报告称,2023–2024学年,国际学生为美国经济贡献了438亿美元,支持了超过37.8万个就业岗位。 如特朗普政府执意对国际生出手,那后果就是灾难性的。  [1]《美国一年倒闭30所大学 是什么带来了高校关停潮?》芝加哥时报 [2]《从布朗大学到芝加哥大学:美国名校真的会破产吗?》均融教育 [3]《突发!又一美国大学倒闭!但学生们却高兴疯了》留学全攻略 [4]《每周停办1所,大学“倒闭潮”来了!》麦可思研究 [5]《近10年来逾500所美国大学倒闭》维加斯新闻报 [6]《哈佛等名校年发债数百亿美元,美国大学何以成为发债大户?》知识分子 [7]《失去国际学生或给美国大学带来毁灭性打击》纽约时报 [8]《研究预警:美国高校未来将减少500万入学人数》美国中文网 [9]《选择留学目的地:美国还值得去吗?》财经杂志 [10]《在美中国留学生,恐慌情绪爆棚》凤凰weekly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718.htm)
博主数码闲聊站表示,**国产定制OS将在9月前后登场,这次来不及致敬iOS 26了。**他还表示,iOS 26的液态玻璃设计**需要实时渲染,负载挺高,动画压力也不小,做得不好就会掉帧发热,安卓厂商应该不敢轻易尝试。**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0/4c720ba1afa840eaa4d11835f28e3923.jpg) 据苹果高管介绍,iOS 26的液态玻璃设计是一种半透明材质,采用“反射+折射+动态变形”的复合渲染机制,营造出类似真实玻璃的视觉质感。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0/e9a737c2aa414ae3a3893f66ca994cea.jpg) 具体来看,液态玻璃能折射光线并通过镜面高光动态响应用户的动作,可配合用户调用选项或切换界面等操作,与设备的圆角巧妙呼应。借助液态玻璃的层次感,无论浅色模式、深色模式、缤纷新色调,还是全新透明外观,都活灵活现。 需要注意的是,iOS 26的液态玻璃设计跟iOS 7的扁平化风格有着明显区别,前者的主界面看上去层次丰富了很多。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714.htm)
<blockquote><p>在金融行业,尤其是证券领域,AI大模型的应用也在逐步探索中。本文将深入探讨AI大模型在券商用户运营中的应用前景,从获客、激活、留存、收入到推荐的全流程,分析如何通过AI技术优化用户运营策略,提升用户体验和业务效率。</p> </blockquote>  AI大模型正在迅猛发展,参数规模飞速跃升,推理训练成本不断下降,AI大模型在医疗、教育、办公、媒体创意领域已开始普遍的应用,人们都开始相信它在未来将成为如同电力、网络一般的重要基础设施。 在金融行业里,**具备战略远见与资本实力的银行已率先布局AI人才争夺**——从工行、建行等国有大行,到招行等股份制银行,乃至成都银行等城商行,都已在今年启动系统性的AI人才招聘计划。从当前招聘的方向来看,银行的AI人才布局主要在智能投顾、风险评估、客服等方面。  图1:AI人才招聘计划 与银行相比,证券公司AI应用的场景有异有同,**证券公司的场景主要在研报生成、智能投顾和风控合规几个方面。**其中,研报撰写因高度依赖文本处理能力,与大语言模型的技术特性最为契合,已成为普及率最高的应用方向。 但在证券公司的用户运营领域,AI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多数机构还处在传统的人工化或是数字化营销的范式。然而,“引客、活客、转化”的用户运营对证券公司来说一直至关重要。如何借助AI能力重构客户旅程、提升运营效能,实现用户运营的能力的跨越式提升呢? ## 从问题说起:AARRR模型下券商用户运营的现状 AARRR模型由硅谷的风险投资人戴夫·麦克卢尔在2007年首次提出,此后在互联网行业开始广泛使用,是“用户运营”中普遍使用的运营模型。该模型从获客、激活、留存、收入、推荐5个环节对用户运营的各步骤进行了划分。  图2:AARRR漏斗 ### 1. 获客(Acquisition) 对证券公司来说,获客阶段的目标是客户开户。当前券商经纪业务的客户获取主要依托四大主流模式:银证合作、电话营销、客户经理人脉拓展及互联网广告投放。 各类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呈现出差异化特征:**银证合作**渠道具有客户基数大的优势,但实际在客户开户后,**参与投资交易的客户占比较低**;**电话营销**模式以活动拓客或渠道资源为主要线索来源,其效能受制于电话线索质量与呼出转化率的效果,具有明显的**人力密集型**特征;**客户经理**人脉拓客模式在质量上具备优势,但其业务增长高度依赖从业人员个人资源禀赋,存在**人力叠加成本高、规模化复制难度较大**的瓶颈;互联网广告投放遵循流量购买逻辑,通过抢占搜索排名、头部投资平台合作等,在互联网人口增长阶段及行业竞争早期曾有过较大的红利,**但伴随流量成本的持续攀升、营销内容过于同质化的问题,该模式也面临成本过高、收益倒挂的压力。** ### 2. 激活(Activation) 激活的目标是客户首次关键动作,关键动作指客户直接产生价值的动作,包括入金、股票交易、购买基金等。 券商当前仍由**客户经理承担主要激活职责**,通过一对一沟通引导新客完成首次操作。该模式虽能建立人际信任,但受限于服务半径,往往仅能覆盖客户经理自主开发的客群,导致大量非客户经理自主开发关系的客户缺乏系统的激活引导。另一方面,在激活的方式上,不同渠道来源的客户,激活他们的产品应有一定差异性,例如银证合作客户倾向通过固收产品实现首次入金,而互联网渠道客户更易被智能选股工具激活。但在执行层面,**券商尚未建立渠道特征与激活策略的标准化匹配机制,仍依赖客户经理基于经验进行个性化适配。**由于各机构和人员的营销能力存在差异,经验驱动的激活效果**难以实现均衡发展。** ### 3. 留存(Retention) 留存的目标是客户在券商的资金留存和交易客户留存。 一方面是客户的自主留存,客户基于个人投资动机(如长期资产配置需求)、市场行情波动(牛市资金沉淀效应)、热点资讯刺激(主题投资机会)等因素自主调整持仓结构,形成自然留存。另一方面是员工的主动营销,客户经理通过推荐特定金融产品或交易策略,引导客户资金停留于公司账户内。 这**在市场较好时较为适用,但在行情向下时流失较高**。同时也因为针对客户风险偏好、交易习惯进行个性化服务需求依赖人工经验,服务的颗粒度较为粗放。过于依赖“人”的服务也会受限于人效和人数,使公司的整体规模扩张受到制约。 ### 4. 收入(Revenue) 证券经纪业务长期以来高度依靠交易佣金与融资融券息差等通道型收入,此类业务模式在过去数十年间一直占据核心地位。尽管行业已普遍认知到向财富管理转型的必然性——尤其是买方投顾等客户需求导向型业务。但在实践层面,针对服务能力建设的战略性投入仍显滞后:以**投资顾问服务、资产配置研究为代表的专业服务起步较晚、人员培养路径较长;面向买方投顾模式的资源投入相对不足;智能化服务体系的构建速度尚未匹配客户对个性化、实时化投资建议的期待。** 尤其是业务的宣导及服务过程中,价值传递高度依赖一线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当客户经理受限于服务能力(如精力分配、专业素养)而未能主动推介时,**大量中长尾客户实际上处于服务盲区,既不了解券商可提供的多元化产品矩阵,亦无法感知智能化工具带来的决策支持价值**。这种”服务供给”与”客户认知”的分离状态,也成为制约业务收入结构升级的掣肘。 ### 5. 推荐(Referral) 推荐是指老客户介绍新客户。线下端主要依赖客户经理通过人际传播开展转介绍,线上渠道则普遍缺乏系统化的裂变运营。尽管少数具备资源协同优势的券商如保险系券商较早布局社交裂变营销,曾实现客户规模快速增长**,但在监管对”营销赠品须与证券业务强相关”的要求出台后,传统裂变激励手段(如实物礼品、通用积分)的有效性显著削弱。** 当前行业正积极探索合规框架下的创新路径,例如将投教课程、智能工具体验券等证券关联权益设计为裂变激励标的,以平衡监管要求与用户吸引力。 ## AI大模型的几类应用方向 AI大模型是指具有海量参数和复杂架构、 用于深度学习任务的模型,其经历了单语言预训练模型、多语言预训练模型和多模态预训练模型等发展阶段。通常基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能够处理更复杂的任务,具备更强的泛化能力。按照应用方向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 ### 1. 自然语言处理(NLP) 自然语言处理(NLP)大模型是**让机器能够执行文本理解、信息提取、自动翻译、情感分析等任务,从而实现人与计算机的自然交互。** 主要应用在对话、文本生成、翻译、信息抽取和总结上。NLP大模型的问题是在缺乏真实世界依据的情况下,有可能会生成虚假或误导性内容,即“幻觉”。同时推理能力依赖于数据,不像人一样具备常识。 ### 2. 多模态(文本+图片+视频+音频) 多模态大模型是一种能够同时处理和理解不同类型数据(如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的 AI 模型,**能执行跨模态任务,比如图文理解、视频生成、语音识别合成等**。 它的特点是“跨越”,可以通过文字自由创造、超越一般的单一模态只能阅读文字或只能听音频的功能。在处理语音信息时,即便有口音、噪音这种相对复杂的情况也能识别;处理视频信息时,也从过去只能分析单帧视频到理解整个视频。主要问题是生成结果不稳定、计算成本高,在对图片理解的准确性上也还有待提升。 ### 3. 搜索及代码生成 搜索及代码大模型是指专门用于信息检索和代码生成的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它们基于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结合搜索引擎、代码语料库和特定优化技术,实现高效的信息查询、精准代码补全和自动化编程支持。 AI大模型的搜索可以**在搜索问题或关键词之后直接告诉答案而不是像过往只提供与搜索词有关的网页让用户自己寻找答案。** 代码生成大模型是使编程更高效的大模型,可以帮助**补全代码、修复错误、优化性能**。能提高开发效率,减少重复劳动,但依然依赖于人工的检查判断。 ### 4. 强化学习及决策优化 强化学习及决策优化大模型是专门用于自动化决策、策略优化和长期规划的 AI 模型。它们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控制、自动驾驶、智能交易、工业调度等场景,使 AI 具备类似人类的决策能力。 强化学习是让AI练习“试错”的学习,**通过让AI奖励或是惩罚的方式,让AI自己探索最优的策略**。强化学习及决策优化大模型可以用于自动决策、策略优化、量化交易、机器人控制等,它擅长在没有标准答案的环境中找到最优解,甚至可以超越人类的直觉和经验。强化学习及决策优化对训练数据的需求极高、计算成本高、训练时间长,而且对训练环境的依赖很强。 ### 5. 知识图谱大模型 知识图谱大模型结合了知识图谱与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用于增强 AI 逻辑推理、知识存储和问答能力。它在信息检索、智能问答、推荐系统、自动推理等任务中起着关键作用。 知识图谱是**一种用结构化方式存储和表示知识的AI大模型,它通过“实体”和“关系”构建出一个知识网络,让机器像人类一样能够理解和推理信息。**比如A是B的母亲,B是C的父亲,知识图谱可以推理出A是C的奶奶。知识图谱可以多模态地融合和结构化地存储数据,适合资料或专业知识类的搜索问答,在构建成本以及知识的泛化上存在一定的局限。 ## 如何用AI大模型解决券商用户运营的问题 为实现AI大模型在证券经纪业务中的应用,整体框架设计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逐层递进,确保技术落地与业务目标的精准匹配。  图3:架构设计 数据层是基础,**提供支撑AI大模型、应用及业务目标所需要的所有数据**。包含用户、内容、行为、交易四类数据,总结下来就是谁、看了什么、做了什么、买了什么。用户是谁(用户的静态信息,如身份信息)、看了什么(用户选择和消费的信息,如资讯、研究报告、视频、股票分析等)、做了什么(用户的操作、交互过程,如点击了什么、浏览了什么、停留了多久)、买了什么(实际的买卖决策,以及由买卖决策计算出的数据,如交易频率等)。 AI大模型层处理数据并生成智能决策,它在数据层之上,**通过调用数据层的数据**,统一处理、清洗和整合等预处理后,将某类特征的数据形成统一的数据集后训练和优化,找到数据中的模式和趋势,继而用于应用层的预测和决策。 应用层是AI大模型结果在业务场景的落地,它**本身不做运算而是向AI大模型层发出指令和调取结果**,AI大模型层再通过应用层的指令抽取底层的数据库后运算,在运算获得应用层指令的结果后,将结果输出给应用层,**应用层使用指令结果触达客户,最后再用触达的数据结果反馈给数据层,为AI大模型层提供更多的数据用于后期的模型优化,形成一个自动的提升循环。** 业务目标层作为战略层,给应用层制定目标,应用层的动作需要围绕目标开展,影响AI大模型的运算和优化方向,让AI在训练时紧紧围绕业务目标开展。**同时根据AI层和应用层反馈的情况适时调整业务目标,比如AI层发现直播比文章带来的开户效果更好,在业务目标上就应增加对直播的投入,保证业务方向正确。** 业务目标层、应用层、AI大模型层、数据层形成一个自上而下以及自下而上的双循环,不断优化形成闭环。 基于AARRR模型的理论框架,并依托五类AI大模型的技术支持,本研究将进一步围绕用户运营全流程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优化路径。 ### 1. 获客阶段 获客作为证券经纪业务的首个环节,通过AI大模型的应用,可在获客效率、投放素材与成本控制三个维度实现突破: **(1)获客效率优化** 在获客过程中,客户经理会获得大量的客户线索,为了让线索具备更高的转化效率,**首先可基于知识图谱技术构建AI智能体,整合多源异构数据(包括客户线索来源渠道、点击的物料信息等),构建精准的潜在客户画像,分析出客户的可能开户兴趣点。**如通过新客礼包广告点击进来的客户,在营销时重点带给客户送福利的感觉。 再通过**AI智能体替代客户经理或呼叫中心完成基础的客户联络任务**,结合强化学习及决策优化算法持续优化沟通策略,提升客户转化率。 **(2)获客物料优化** 获客的物料普遍由员工自己撰写、录制完成,结合AI大模型技术,可以**依托NLP(自然语言处理)与多模态大模型技术,生成兼具专业性与吸引力的图文、视频**等获客物料,满足多样化营销需求。如现在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的数字人技术,只需要一个人的形象,加上AI大模型撰写脚本,即可在一日内生成多个视频。 在AI大模型生成内容后,券商可通过在社交短视频平台建立多个账号构建矩阵化的运营策略,以“高频更新”与“规模化覆盖”的方式,突破平台算法限制,最大化获取平台流量,增强券商的品牌知名度与客户触达效果。 **(3)获客成本控制** 在投放时,NLP大模型可以基于用户画像与行为数据分析关键词偏好,优化广告文案与创意,提升点击率与转化效果。**通过AI算法实时分析投放数据,动态调整出价策略与目标人群选择**,实现广告投放ROI最大化,有效控制获客成本。 通过上述策略,AI大模型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证券业务获客效率与物料质量,还能显著降低获客成本,为业务增长提供可持续的技术驱动。 ### 2. 激活阶段 激活阶段的核心目标在于引导客户的首次关键动作,提升客户对证券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关注度,具体策略可从服务半径拓展与智能服务策略两个维度展开: **(1)服务半径拓展** 券商的经纪业务客户,普遍分为员工自主开发的建立挂接关系的客户和自主开户、未与员工挂接关系的客户。**对于员工自主开发的客户,可以通过知识图谱技术分析客户关系网络,为销售人员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材料,提升客户互动效率与满意度。比如员工开发的高净值客户,知识图谱配合NPL可以向其介绍公司适合合格投资者的金融产品和一些特定服务。**对无员工挂接关系的客户,利用NLP技术分析用户兴趣偏好,推荐通用型或个性化内容引导其完成关键动作。 **(2)智能服务策略** 针对不同渠道的客户,基于AI技术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如开户渠道、进入APP后的浏览记录等),推荐与其兴趣匹配的资讯及研究报告。**还可以使用NLP技术生成通用型的开户“新朋友欢迎指南”,以及差异化的不同渠道、不同画像的客户使用不同激活工具和产品,比如面对银行渠道客户或是中老年客户用固收、货币类产品作为激活。** 通过上述策略,AI大模型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用户在激活阶段的体验,增强其对证券产品和服务的兴趣与依赖,为后续留存与转化奠定坚实基础。 ### 3. 留存阶段 提升用户留存率的要点在于通过AI技术持续监测用户行为,并实施精准的干预策略,达到资金留存和交易客户留存的目标。具体可从被动策略、主动策略及流失预警三个方面展开: **(1)被动策略** 被动策略是指客户被动地接受券商的服务。**券商使用NLP的大模型识别用户浏览的财经内容**,通过分词、情感分析等技术解析用户浏览的财经资讯、研报、投顾分析等内容,提取关键词,**再结合券商的知识图谱模型,将用户的行为与更大的金融概念体系关联**,比如浏览宁德时代的用户,系统将其标记为“新能源兴趣者”,未来在新能源相关的财报、行业动态发布时,AI向这个客户赋予更多的推荐权重。再结合强化学习的AI大模型,不断调整推荐策略,减少点击率低、阅读时长短的内容推荐,从而提高用户体验,提高客户的留存。 **(2)主动策略** 如果用户为主动需要券商服务,可以**结合基于知识图谱构建智能搜索系统**,提升财经内容检索的精准度与效率。**也可构建答疑的智能体机器人,既可以让客户自主互动答疑使用**,也可在员工端使员工快速查询以便回答客户问题。通过NLP技术支持自然语言查询,帮助用户快速获取所需信息,提高客户的互动率与满意度。 **(3)流失预警及干预** 为了防止客户资金流失,可结合机器学习、强化学习及决策优化大模型预测用户可能流失的时间点并且结合强化学习制定干预措施。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找到关键特征,计算出关键特征与用户流失的概率,再通过强化学习及决策优化的方式干预并优化。**比如AI计算出大盘下跌10%时,过去70%的客户都选择卖出并不再买入,流失率变高,强化学习及决策优化模型就可提前在市场大跌5%的时候向用户推送避险内容。 ** 通过上述策略,AI大模型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留存率,降低流失风险,通过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产品服务带给其优质的体验,从而增强用户对券商的长期依赖与信任。 ### 4. 收入阶段 收入阶段需要解决关键的问题是向买方投顾转型,由“产品导向式”营销转为“客户需求导向式”,提高公司整体的投资顾问服务质量、增加金融产品的触达及转化率,增强客户的认知,促使客户主动选择适合他们的产品。 **(1)提高投顾能力和工作效率** **NLP和知识图谱大模型可以帮助投顾处理投研工作,同时结合强化学习及决策优化可以为客户生成智能化的投资建议。**假设一个具备投顾资格和能力的员工需要服务500个客户,结合AI大模型就可以更快捷自动生成对客户的资讯解读、持仓调仓建议,而员工只需要精细化服务最重要的客户。 **(2)了解客户需求** 为了让客户更好地理解产品,找到他们需要的金融产品。可使用搜索大模型、强化学习及决策优化理解用户的金融需求。比如客户搜索“利率对基金的影响”,系统可以判断客户对债券基金有兴趣,接着在生成触达客户的素材时,通过AI发现什么样的形式更容易打动客户,喜欢短视频的推短视频,喜欢图文的推图文。利用这样的方式,既推了用户感兴趣的产品、也讲述清楚了产品。既提升了投顾的专业度,也降低了客户的理解门槛,让买方投顾转型真正落地,推动收入阶段的升级。 ### 5. 推荐阶段 在推荐阶段,券商要促进老客户邀请新客户的意愿和效率,同时符合合规要求。 **(1)设计活动及识别关键用户** 在活动设计时,通过**多模态模型生成有吸引力的活动宣传材料**(如图文、视频等),增强活动触达效果。基于知识图谱与NLP技术,分析用户社交关系与影响力,识别高价值的关键客户(如活跃用户、意见领袖等)。针对关键客户制定专属推荐激励策略,最大化其传播效果与转化率。 **(2)强化学习及决策优化持续优化推荐人群** AI 大模型在工作中如果发现“高净值客户的朋友更容易开户”,而“年轻客户更愿意分享但转化率低”,那么在未来可以调整策略,**针对高净值客户推与其高端投资权益有关的推荐计划,年轻客户用更轻量级的社交裂变方式。** 为了验证哪种类型的奖励更有吸引力,使用强化学习结合A/B test,不断测试调整。在吸引转化的奖励上:如果AI发现A客户喜欢 ETF 投资,那么权益就更倾向于“ETF 投资课程和佣金折扣”,B客户关注短线交易,AI则可定向地推送“短线交易策略”转化;在转化的路径上,依然可以通过强化学习结合A/B test的方式分析用户的裂变行为,找出是直播间还是朋友圈分享的效果更好。通过上述策略,AI大模型提升推荐阶段的效果,实现用户裂变式增长与品牌影响力的扩大。 ### 6. 合规保障 合规是证券业务开展的核心前提,也是业务发展的底线。AI大模型技术的应用具备显著的创新性,因此在业务开展中,合规管理更需得到高度重视。基于AARRR模型,核心流程可归纳为数据获取、内容生产、推送营销、交易转化等关键环节,每个环节均需建立完善的合规风控机制,确保业务开展符合监管要求。 **(1)数据获取的合规性** 数据获取需要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确保客户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合法,在AI使用客户数据之前,需要获得客户的明确授权,对一些敏感的数据,还应当加密存储,限制AI的访问权限。 **(2)内容生产的合规性** 所有通过AI大模型生成的内容(如投研报告、市场分析等)必须经过专业合规人员审核,确保内容符合法律法规与监管要求,避免不符合合规要求的内容传播。 **(3)推送营销的合规性** 在内容推送过程中,需确保推荐内容与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等客户风险适当性相匹配,避免不当推荐引发的合规风险;鉴于AI大模型可能出现的幻觉问题,更需要清晰告知客户推送依据(如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市场趋势等AI判断),并提供客户独立的决策空间,避免算法黑箱问题,保障用户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4)交易转化的合规性** AI预测与推荐策略有可能引起用户的过度交易,在风险和合规管理上,需设置合理的交易频率阈值,避免因过度交易导致的用户损失或市场波动;避免AI利用信息不对称或算法优势进行市场操纵,维护市场秩序与用户权益。 **(5)算法管理的合规性** AI大模型的算法贯穿整个运营流程,其合规管理需严格遵循国家《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确保算法设计具备公平性、伦理性、透明性和可解释性,秉持向上向善的理念,契合主流价值导向。 通过上述合规性保障措施,AI大模型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提升业务效率的同时确保业务合规,为客户提供安全、透明的服务。 ## 结语 AI在券商用户运营中具有强大的应用潜力,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一定会有诸多的挑战:在技术场景结合方面,“AI大模型要赋能业务、业务要反哺AI大模型”的双向循环,确保技术与数据能够充分支撑业务目标的实现;其次是在人机责任划分上,AI大模型能够代替人类做海量数据和复杂计算,做出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决策,但在合规性要求较高的证券领域,仍然需要人去把控专业判断、合规风控、用户信任的问题。第三,在合规展业上,需要完全遵守政策和监管要求,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避免诱导客户,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避免对投资者产生误导性影响,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与客户权益。 券商传统的用户运营主要依赖总部的数字化团队或是一线客户经理的经验,随着AI大模型技术逐步完善,券商财富管理业务将实现智能化、个性化和自动化,推动券商财富管理的发展从“人工经验驱动”转向“数据智能驱动”,推动营销模式从“产品导向”转向“客户需求导向”。 **面向未来,做好现在。** 本文由 @水总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blockquote><p>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如何通过一场促销活动实现快速且高效的销售增长,是每个品牌和商家都渴望解决的问题。本文作者凭借11年的策划经验,分享了如何仅凭一张精心设计的图片,在短短3天内帮助公司成功售出价值10万元的产品。</p> </blockquote>  同样是打折做促销活动,为什么你的优惠力度更大、活动时间更长,却卖不出多少货? 11年策划经验告诉我原因只有一个:不会算账。这时,一定还有人犟嘴:算账,谁不会,只要定好了折扣,确保不亏本,能送的都送。这个人就是我老板。 当听到他说这话时,我无力反驳。直到他亲自操刀春节活动,惨淡收场后,再看到我在刚刚过去的三八妇女节,仅凭一组图片,3天就帮公司卖出了10万元的货,他才不得不自我否定。 我是怎么做到的?记得点赞收藏,时不时翻出来比对自己的做法。 ## 首先,懂人性 我始终坚信人性是贪婪的,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贪小便宜,但占了便宜的感觉会让每个人都开心。尤其是占了便宜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时,那么人们更加乐意这么做。还有,绝大多数消费者相当务实,并不会因为扎心的广告文案而买单,他们总是希望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却只愿意付出极低的成本、或承担极少的损失。 综上两点,我提出售卖护肤方案的想法,才能更好地把产品价值放大,让有消费能力的人占到便宜。这一举措间接进行了人群筛选,把一些劣质客户挡在门外,维护了高价值客户的体面和尊严。于是,我的策略就是不做单品销售,通过产品组合让利、多变的奖励方式,坚守品牌不降价、不妥协的原则。 比如,任意购买一组护肤产品: - 可获得xxx元补贴(内部特权,增加神秘感); - 免费领取1支单品(不是随机赠送,而是与其他产品构成一组完整的护肤方案); - 消费满指定金额,额外获得其他礼品; - 限时限量,增强紧迫性。 ## 其次,会找人 这场活动的成功,三分靠创意,七分靠执行。执行的关键就看谁有能力,能够把活动信息传达给顾客,使顾客信服后买单。 《引爆点》研究表明,有三类人能够胜任这一职责,找到他们是企业产品流行的重要步骤之一,借助他们的影响力对目标人群有的放矢地发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营销效果。 这三类人分别是: - 负责散布信息的网红达人; - 证明消息可靠的行业人/专家; - 能够说服别人接受的推销员。 考虑到公司当下可用的资源只有物资,不可能额外增加资金投入,所以请网红达人来助阵、请专家来站台并不现实。至于要不要找门店导购员帮忙,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因为门店导购员本身就有销售产品的义务,做不做促销活动,他们都得卖产品。有做活动的时候,反而让他们获客更容易、卖得更多。如果特意为他们设置活动激励,反而打乱了门店的提成机制。 所以,最后只剩下行业人可选,这些行业人主要是指公司员工、私域用户。只有他们对公司产品最了解,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成分、资质、使用效果、用户评价等,可以保证信息真实可靠,他们就是最好的信任背书。 那么,公司员工、私域用户凭什么为我所用?不同于以往给员工画大饼、事后谈销售提成的做法,我是基于人性的贪婪,提出两大激励举措: **一是按8折优惠给公司员工、私域用户供货。**比如,一组产品对外公开活动价是1880元,公司员工、私域用户可以先收取亲朋好友那么多钱,然后只需给公司回款1504元(=1880*80%),就可以帮亲朋好友买到相应的产品。不经过公司的手,就能赚到376元,这种奖励方式太及时了,让人更兴奋、有干劲。公司只需在宣传上强调是内购政策,制造神秘感给予配合即可。 另外,活动政策也给了公司员工、私域用户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他们还可以接散单凑够指定消费金额,那么得到的其他礼品就属于他们自己个人的了。 **二是让公司员工、私域用户的预付款增值。**比如,公司员工、私域用户先往公司账户预存5000元,等到自己要提货时,直接划扣对应金额,无需另外给公司回款。针对这种情况,公司给予的奖励是预存5000元,入账记5200元。不要小瞧了这多出来的200块钱,按照内部采购价,可以买到价值250元(=200÷80%)的商品。而预存的5000元又可以买到价值6250元的商品,相当于预存5000元,可以买到价值6500元的商品,人性的贪婪不就蠢蠢欲动了? 这条政策一旦被员工、私域用户接受并参与,他们就会与公司形成深度捆绑关系,对公司足够信任,产品就不愁卖不出去。投入理论也证实了这一点:当人们在时间、金钱、精力或情感上对某个事物有所投入时,就会更倾向于持续参与或忠诚于该品牌/产品。 ## 然后,算毛利 做买卖赚不赚钱,就看毛利率高不高,所以我只要把握好日常销售毛利率和有奖励的销售毛利率,做到不赔本就行了。 有人会觉得计算毛利率很难,尤其是有十几款产品、数据多的时候,手工计算很容易出错。针对这种情况,个人建议先理清各项数据之间的连环关系,然后把数据录进Excel表格里,让电脑来完成毛利率计算。  比如,销售毛利率=1-成本/销售收入(即供货价),我只需设定一个公司能接受的销售毛利率,Excel就会自动生成一个合理的供货价。如果公司需要给顾客送一些礼品,那么我只需补充礼品成本和期望收益,Excel也会自动生成有奖励的销售毛利率。 当增加了活动成本,销售毛利率也会相应地降低,出现负数销售毛利率时,就要考虑换便宜的礼品,或者提高期望收益。至于期望收益需要提高到多少,取决于产品售价。 比如,一组产品的售价普遍在2300元左右,那么买满有礼的金额设定2300元就比较合适,让顾客很轻松地就能达到要求。从侧面也反映了奖品覆盖率高,将会吸引更多人关注。 如果还有一部分产品组价格在2600元左右,那么可以增设梯度奖励,让购买这些产品的顾客稍微一努力,也能够得着2800元的奖励,带动其他单品销售。倘若就此止步,多少会有一点遗憾。当然,梯度越往上,消费难度越大,所以跨度应该缩小,这就是为什么2800到3100的跨度只有300,比2300到2800的跨度500小。 ## 最后,抓设计 俗话说,没有人会绕过你的五官去了解你的三观。迈尔斯·斯宾塞(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提出的信号理论也反映了同样的事实:人们会通过可观察的特征信号,自行脑补出看不见的事物特质。大概意思是消费者看见产品外观、海报做得那么丑,就会果断判定产品品质也不咋滴。  这时,有人就会问:好的设计有哪些标准,特点是什么?个人认为,好的设计一定是能够简化消费者信息处理过程,缩短他们的决策路径,降低他们的决策成本。 比如: - 为了让消费者更容易地感知到“划算”,将原价2376改用大字号、活动价1880改用小字号,通过视觉对比来突出价格差异,给消费者传递出这样的信号:产品价值确实很高,活动价已经便宜了不少。国内外相关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消费者在面对不同字号的价格展示时,更倾向于认为小字号的折扣价是真实的优惠,而非营销噱头。 - 还有一些消费者认为,爱占便宜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有失身份的行为,所以使用“内购价”比“折扣价”更有隐秘性,给消费者掌握资源、拥有特权的心理暗示。并采用“补贴”的方式,直白地告诉消费者产品不是贬值降价,大可体面地来占便宜。 - 尽量帮消费者把账算明白,拿实际金额496元代替9.5折,这类实质性好处对消费者来说最有冲击力。另外,在价格标签上删掉了“元”的字样,只为降低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减轻消费损失的痛感。 以上就是策划一场促销活动的全部过程,也是品牌招商政策的制定过程,不同的地方只是活动执行人变成渠道代理商、门店。 本文由 @炒冷饭的諸諸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2025年6月10日,截止收盘,沪指跌0.44%,报收3384.82点;深成指跌0.86%,报收10162.18点;创业板指跌1.17%,报收2037.27点,两市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289.61亿元,合计成交14153.73亿元。
[eBay](https://www.ebay.com/itm/236137527896)上一个新上架的商品意外地把整个三星Galaxy Watch8 Classic 曝光在网上。伊利诺伊州威尔明顿的一位用户试图以约 570 美元的“立即购买”价格出售一款看起来像正品的未发布产品。需要说明的是,这是卖家的要价,而不是三星官方给出的价格。 商品页标题很简单:“三星 Galaxy Watch8 Classic SM-L505U 64GB LTE 46mm 银色未发布 NOB”,在它正式发布几周前就把它发布给全世界看。 SM-L505U 型号看起来与上个月泄露的渲染图一模一样。我们得到了一个真正可以物理旋转的边框,这对很多人来说很有用。外壳本身采用了有趣的圆角矩形形状,有点像 OneUI 中的图标形状,而内部屏幕则保持了完美的圆形。  图片来自[eBay](https://www.ebay.com/itm/236137527896)上的[amonste_92](https://www.ebay.com/sch/amonste_92/m.html?item=236137527896&rt=nc&_trksid=p4429486.m3561.l161211) 这款手表的表冠醒目地位于两个实体按钮之间,另一侧则可见扬声器格栅。此外,它还配备了皮革表带和标志性的磁吸充电座。  如果准确的话,列表标题中的“64GB”非常重要,因为它的存储空间是 Watch 7 32GB 的两倍。规格方面,据传 Watch 8 将搭载与去年[Watch 7 相同的](https://www.neowin.net/news/samsung-launches-galaxy-watch7-and-galaxy-watch-ultra/)[Exynos W1000](https://semiconductor.samsung.com/processor/wearable-processor/exynos-w1000/)芯片,这意味着处理能力可能不会有显著提升。因此,用户将获得更多音乐和应用空间,但核心引擎保持不变。据传,Watch8 Classic 将配备 435mAh 电池、1.5 英寸显示屏和 One UI 8 Watch 系统。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706.htm)
几天前,三星分享了即将推出的高端折叠屏手机 Galaxy Z Fold7 的官方预告。有趣的是,该公司将这篇官方博文命名为“迎接 Ultra 的下一章”,由此引发了关于新款“Ultra”折叠屏手机的新猜想。  预告片重点突出了 Galaxy Z Fold7 的高大宽体设计,这与之前的传闻一致。Galaxy Z Fold7 预计还将配备比 Galaxy Z Fold6更大的显示屏。此外,还有传言称三星可以使用钛背板来提高耐用性并使设备变得更纤薄。 现在,三星分享了 Galaxy Z Fold7 的新预告片,这为这一传言增添了一些可信度。三星称 Galaxy Z Fold7 是“迄今为止最薄、最轻、最先进的可折叠手机”。虽然该公司没有透露任何测量数据或指标来定义这款即将推出的可折叠手机到底有多薄或多轻,但这张 GIF 动图展示了 Galaxy Z Fold7 的侧面图(看起来相当薄)。 亲自看看吧:  三星在折叠设备纤薄化方面一直有所欠缺,甚至未能有效减少屏幕折痕。尽管该公司去年在中国和韩国推出了 Galaxy Z Fold6 特别版,这是其最薄的手机,但远不及OPPO Find N5等产品。在创新方面,该公司也远远落后,而华为等中国厂商已经发布了全球首款三折叠手机Mate XT。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三星声称他们的“工程师和设计师正在改进 Galaxy Z 系列的每一代产品,使其比上一代更薄、更轻、更耐用”,这表明该公司可能会在今年的可折叠产品上带来改进。 Galaxy Z Fold7 预计将于下个月在纽约举行的今年第二届 Unpacked 活动上与 Galaxy Z Flip7 一同发布。另有传言称,这款翻盖手机的平价版Galaxy Z Flip7 FE也可能在此次活动中发布。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704.htm)
今天凌晨苹果宣布了其智能手表系列的最新操作系统升级,名为 watchOS 26,而不是许多人之前预期的 watchOS 12。这家库比蒂诺巨头通过引入“液态玻璃”软件设计并将所有操作系统更名为 26 版,统一了其所有平台的软件体验。  下一个问题是哪些 Apple Watch 型号将支持 watchOS 26。现在苹果已经[分享了](https://www.apple.com/os/watchos/)官方设备兼容性列表: - Apple Watch Ultra 2 - Apple Watch Ultra - Apple Watch Series 10 - Apple Watch Series 9 - Apple Watch Series 8 - Apple Watch Series 7 - Apple Watch Series 6 - Apple Watch SE(第二代) 上述型号的 Apple Watch 升级后,Liquid Glass 设计将带来焕然一新的用户界面,包括更新的控制中心和应用内的半透明按钮。全新的“锻炼伙伴”功能可使用附近支持 Apple Intelligence 的 iPhone,在锻炼期间提供个性化的语音激励。 在“双击”功能的基础上,现在您可以轻弹手腕来执行静音来电、静音计时器以及在双手忙碌时关闭通知等操作。此功能适用于 Apple Watch Ultra 2 和 Apple Watch Series 9(或更新机型)。 watchOS 26 目前已通过 Apple 开发者计划开放测试。它将于秋季向普通用户推出,届时 Apple 预计将更新 Ultra 和 SE 型号。请注意,您的 Apple Watch 必须与运行iOS 26 的iPhone 11(或更高版本)或 iPhone SE(第二代或更高版本)配对。 虽然支持 watchOS 26 的 Apple Watch 型号列表保持不变,但它不适用于之前在 watchOS 11 上受支持的 iPhone Xs/Xs Max 和 iPhone Xr。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7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