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海报解答了应用上架的操作步骤,即创建、编译、测试以及发布,另注释了应用发布上架的注意事项。 
来自美国休斯顿的 55 岁程序员戴维斯・卢 (Davis Lu) 是个经验丰富的程序员,不过在公司项目里预留恶意代码于 2019 年被逮捕,美国联邦法院即将做出判决。  戴维斯・卢在 2007 年 11 月~2019 年 10 月就职于伊顿电源管理公司,在 2019 年伊顿公司进行重组,而戴维斯也被降职以及工作职责和服务器访问权限均被降级。 可能是已经预感到自己将面临裁员,戴维斯在 2019 年 8 月 9 日开始编写恶意代码并将其加载到伊顿公司的某个生产子系统上,这个恶意代码使用 Java 编写,当启动后会无限循环创建非终止线程从而消耗硬件资源,直到运行这个恶意代码的服务器彻底崩溃并阻止员工登录和使用这台服务器。 戴维斯编写的这段恶意代码也非常有意思,执法机关称这段恶意代码为终止开关,但或许叫死人开关更合适,因为这段代码会监视戴维斯在伊顿公司的 Microsoft Azure Active Directory。 当 Microsoft AAD 账户系统终止戴维斯的账户时,也就是戴维斯被伊顿公司裁员后,这段代码就会自动启动,随后对伊顿公司的员工系统造成破坏性攻击。 这段代码被命名为 IsDLEnabledinAD,意思就是戴维斯卢是否在 Microsoft AAD 中启用了,戴维斯自己给这个恶意程序命名为 Hakai,在日语中这是破坏的意思;另一个恶意程序被命名为 Hunshui,这是中文中是昏睡的意思。  最终戴维斯在 2019 年 9 月 9 日被裁员,随后这段恶意代码被激活,伊顿公司位于全球的数千名员工被阻止登录公司内部网络,最终造成数十万美元的损失。 伊顿公司报警后,调查人员很快就发现这可能与戴维斯有关,因为一台内部开发服务器上出现了这个恶意程序的源代码,而戴维斯是团队中唯一一个有这台开发机访问权限的成员。 随后的调查还发现戴维斯在归还公司笔记本电脑当天,删除了一大块加密数据,戴维斯还尝试移除其 Linux 操作系统目录和两个项目代码,另外调查人员还发现戴维斯曾搜索如何提升权限、删除数据和文件夹以及隐藏进程等。 到 2019 年 10 月 7 日面对证据戴维斯最终承认伊顿公司服务器出现的故障是他造成的,但戴维斯否认存在故意破坏行为,然而否认也没什么用,戴维斯将面临最高 10 年的监禁。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4008.htm)
今日,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发布警情通报。**3月6日,黄浦公安分局接辖区某火锅店报案称,网传“有人向火锅内小便”一事发生在该店内。**  经警方调查,今年2月24日凌晨,外省市来沪人员唐某(男、17岁)、吴某(男、17岁)等人进入该火锅店包间内用餐,**唐某、吴某两人醉酒后分别站上餐台向火锅内小便,吴某还将拍摄的视频发布在网上。** **目前,警方已依法对唐某、吴某作出行政拘留处罚。**  **据悉,此前网络流传出的视频显示男子站在海底捞火锅的桌面上,向火锅内小便,**引发了大家对于公共卫生安全的担忧。 海底捞官方回应称,就此视频片段,已向多地公安机关报案,全力配合相关部门溯源追查,无论是否摆拍,都将依法坚决追究涉事人员法律责任。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4006.htm)
 在恒星的光辉下,在探戈的舞步之上,再一次,步入永恒的国度。 * * *《不自由探戈 Tangled Tango》已正式上架各大音乐平台歌手搜索:The 1999
2019 年,微软首次投资OpenAI,以推进前沿的人工智能研究,一方面,OpenAI 从一家小型的人工智能研究初创公司发展成为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消费者品牌之一,并推出了 ChatGPT。 为了适应两家公司不断增长的野心,微软和 OpenAI 最近对其合作伙伴关系进行了调整。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1031/d6bde780a0d5e2a.jpg) 微软仍然是 OpenAI 的主要投资者,为支持其发展提供资金和计算能力。 微软还拥有 OpenAI 的知识产权,包括模型和基础设施。 此外,OpenAI的API将被Azure公共云平台独占。 去年,有报道称微软正在开发一种名为 MAI-1 的自行研发的 LLM,以与 OpenAI 的模型竞争。 今天,The Information 报道称微软已经开发出了自己的人工智能"推理"模型,与 OpenAI 的 o1 和 o3-mini 相似。 报道还提到,OpenAI 团队拒绝与微软分享 o1 的技术细节,导致两家公司关系紧张。 不过,目前还不清楚是否真的发生了这种情况,因为 OpenAI 有法律义务与微软分享其知识产权。 彭博社今天报道称,微软新的内部开发模型的内部测试结果与 OpenAI 和 Anthropic 的先进模型相比具有竞争力。 微软可能会开始使用这些模型为其面向消费者和企业客户的 Copilot 助手提供动力。 微软还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通过 API 向开发者提供其模型。 微软发言人就彭博社和 The Information 的报道发表了如下评论: <blockquote><p>正如我们之前所说,我们正在混合使用各种模型,包括继续与 OpenAI 保持深度合作关系,以及使用微软人工智能模型和开源模型。</p></blockquote> 微软与 OpenAI 合作并开发自己的模型的双重战略,使其成为人工智能未来的关键参与者。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4004.htm)
 由Zach Cregger 执导的新《生化危机》电影确定将于2026年9月18日在北美上映。   (Zach Cregger) 本作是《生化危机》电影的重启之作,由索尼康斯坦丁影业和PlayStation Production携手制作,《野蛮人》的Zach Cregger担任导演,剧本由Zach Cregger和《疾速追杀》的Shay Hatten 共同编写。Zach Cregger对媒体称自己是《生化危机》系列的狂热粉丝,对能执导该作感到十分荣幸。报道称,这部电影旨在挖掘原版游戏的恐怖根源,将忠于早期游戏。
据《商业内幕》报道,上个月,微软公司声称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亚马逊高管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微软把炒作推向了新高度。微软在2月19日发布了一款名为Majorana 1的量子处理器。该公司表示,这款芯片采用了一种新型架构,有望使量子计算机能够存储更多数据并执行远远更复杂的计算。  Majorana 1量子处理器 但是就在同一天,亚马逊量子技术负责人西蒙·塞韦里尼(Simone Severini)向CEO安迪·贾西(Andy Jassy)发去了邮件,对微软的说法表示质疑。塞韦里尼在邮件中写道,微软发布在《自然》杂志上的基础科学论文“实际上并没有证明”他们所宣称的突破,论文仅表明新芯片“有可能为未来的实验提供支持”。 他还补充说,微软在量子计算领域有着不光彩的历史,曾有几篇论文因科学不端行为而被撤回。这封邮件还发给了其他几位亚马逊高管,包括亚马逊云计算服务AWS CEO马特·加尔曼(Matt Garman)和高级副总裁詹姆斯·汉密尔顿(James Hamilton)。  塞韦里尼质疑微软的突破 “这似乎是一次有意义的技术进展,但远远称不上媒体报道中所描绘的突破。”塞韦里尼称。他还补充说,微软使用“拓扑量子比特”的架构是否能带来“任何真正性能提升”也尚不明朗。 **炒作和胡扯** 根据《商业内幕》看到的亚马逊内部Slack消息,亚马逊高管和员工更直言不讳地表达了他们对微软声明的不满。 亚马逊量子硬件负责人奥斯卡·潘特(Oskar Painter)表示,有必要驳斥像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那样的胡说八道言论,这里很可能是指微软CEO纳德拉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Majorana芯片取得了重大进展。 潘特还在加州理工学院教学。他在Slack上称,自己对谷歌和IBM在量子计算方面的努力持更积极的看法。相比之下,微软则“把炒作和胡说八道推向了新高度”。  微软CEO纳德拉 一位亚马逊员工笑称,他的朋友还发短信问微软的突破是否会“改变世界”。另一位则调侃科技公司通过夸大的言辞来宣传他们的量子计算努力。 “看起来谷歌、IBM和微软的营销团队取得的进展比他们的硬件研发团队还要快。”该员工在Slack上称。 **成就“微不足道”** 多年来,科技公司一直在研究量子计算。他们希望最终能够创造出能够在药物发现或化学化合物创造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的机器。最近几个月,亚马逊和谷歌也发布了新的量子芯片。 但是,业内专家表示,他们的竞争带来的可能更多的是炒作,而非实质性进展。 华盛顿大学计算机工程教授阿卡·马朱姆达尔(Arka Majumdar)告诉《商业内幕》,微软的技术成果令人印象深刻,但与创建一个有用的量子计算机所需技术相比,仍显得“微不足道”。他补充道,鉴于微软尚未达到有意义的规模,其声明看起来是“耸人听闻”和“过度炒作”。 斯科特·阿伦森(Scott Aaronson)是著名的量子计算研究员和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计算机科学教授。他在一篇博客中表示,微软声称已经创造出了拓扑量子比特,这一说法“尚未获得同行评审的认可”。 微软发表在《自然》杂志论文中的同行评审文件指出,“这篇论文中的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所报告设备中存在Majorana零模态这一事实”,该研究旨在引入一种架构,“或许能够实现利用未来的Majorana零模态进行融合实验”。 **回应** 微软发言人对此回应称,那篇发表于《自然》杂志的论文是在提交后一年才得以发表的,而在此期间公司取得了“巨大进展”。该发言人还补充道,微软计划在未来数周及数月内分享更多数据。 “讨论和质疑都是科学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微软发言人表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致力于持续公开发布我们的研究成果,以便每个人都能在此基础上继续拓展他人已有的发现和认知。” **量子计算机还有多远?** 亚马逊和微软在量子计算实际应用的预期时间表上也有不同的看法。 微软发言人告诉《商业内幕》:“实用型量子计算机的问世只是几年时间的问题,而不是几十年。” 然而,亚马逊发言人表示,他们预计要等上几十年才能实现主流应用。“虽然量子计算机可能在10到20年内尚不具备商业可行性,但要实现量子计算,必须付出非凡的努力,包括从现在开始整个行业需要持续保持关注和投入。”该发言人称。 量子计算创业公司Oxford Ionics CEO克里斯·巴兰斯(Chris Ballance)称,亚马逊近期宣布的量子芯片成果同样含糊不清,缺乏实质内容。此前,其他业内专家也曾表示,他们不确定这些公司所宣称的技术是否真的取得了如此大的进展。 不过,巴兰斯表示,近期一系列有关量子计算的信息对行业来说是一种“积极信号”,因为该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这表明人们开始意识到量子计算的价值,认为有必要将其纳入自身的发展路线图规划之中。”巴兰斯表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4002.htm)
在密码管理器 LastPass 遭到两次入侵三年后,我们终于开始看到了影响,而且是相当大的影响。 根据刚刚公布的法庭记录,单单一名黑客攻击受害者损失的加密货币在今天价值0.75亿美元。  美国特勤局的联邦调查人员认为,受害者损失了283326127美元的XRP加密货币,正是这些LastPass黑客造成的。 福布斯查阅的一份扣押令指出,在2024年1月发生盗窃时,XRP价值1.5亿美元。 现在,由于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加密货币价值大幅飙升,被盗资金现在价值约 7.16 亿美元。 <blockquote><p>"盗窃规模之大,资金耗散之快,需要多个恶意行为者的努力"。 - 美国特勤局</p></blockquote> 受害者是一位匿名的旧金山居民,他认为自己已经采取了合理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账户。 据受害者的一位帮助管理加密货币的同事称,钱包私钥的所有物理文件都被销毁了,而且根据搜查令,访问 LastPass 账户的主密码是一个"长而独特"的密码。 特工们相信LastPass黑客是这起盗窃案的幕后黑手,因为这起盗窃案与联邦调查局调查的其他黑客攻击案有相似之处,都与2022年的那些攻击案有关。 根据搜查令,特勤局在检查用于访问受害者LastPass账户的设备时,没有发现其他被感染的迹象,而且与FBI正在调查的其他攻击有"相似的盗窃类型"。 自去年开始调查以来,特勤局一直在通过世界各地的无数交易所追踪这些资金,而黑客们则在快速清洗这些加密货币。调查人员写道:"盗窃的规模和资金的快速消散需要多个恶意行为者的努力,这与在线密码管理器漏洞和对其他加密货币被盗受害者的攻击是一致的。由于这些原因,执法人员认为,受害者 1 的加密货币被盗案是由对在线密码管理器进行攻击的同一批攻击者所为,其他类似情况的受害者的加密货币被盗案也是由同一批攻击者所为。" "自从我们在 2022 年首次披露这一事件以来,LastPass 一直与执法部门的多名代表密切合作。 迄今为止,我们的执法合作伙伴尚未向我们提供任何确凿证据,证明任何加密货币盗窃与我们的事件有关。" LastPass 在一份声明中说:"与此同时,我们一直在投入巨资加强安全措施,并将继续这样做。" 截至目前,虽然资金被追踪到一些俄罗斯和拉脱维亚居民拥有的加密货币账户,但还没有指名道姓的嫌疑人。 虽然扣押令只是为了追回 2300 万美元的被盗资金,但调查仍在进行中,更多的扣押可能即将发生。 司法部拒绝对此发表评论。 本月是大规模加密货币盗窃案的高发月。 2 月份,黑客从 ByBit 交易所盗取了 15 亿美元,被称为史上最大的加密货币盗窃案。 联邦调查局和加密货币研究人员声称朝鲜是幕后黑手。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4000.htm)
路透社报道,负责监管国家银行的美国监管机构美国货币总稽核办公室(OCC)周五澄清,银行可以从事一些加密货币活动,并取消了企业在这样做之前应事先获得监管机构许可的预期。美国货币监理署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允许国家银行从事一些加密货币活动,如加密资产托管、一些稳定币活动以及参与分布式账本网络。  OCC 还取消了之前的指导意见,即银行应事先与监管机构明确加密货币活动,包括表明他们对该业务有足够的控制措施。 代理主计长罗德尼-胡德(Rodney Hood)在一份声明中说,新指南明确指出,无论采用何种技术,银行都必须制定风险管理措施。 该公告发布于白宫举办加密货币峰会的同一天,也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签署为比特币和其他一些加密货币建立战略储备的行政命令几小时之后。 胡德在一份声明中说:"今天的行动将减轻银行从事加密货币相关活动的负担,并确保这些银行活动受到 OCC 的一致对待,无论其底层技术如何。" 具体来说,美国货币监理署周五撤销了前总统乔-拜登(Joe Biden)执政期间发布的银行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实际上为银行寻求参与某些加密货币活动设置了额外的警戒线。 这些被撤销的信件告诉银行,他们应该事先向监管者介绍加密货币活动,说明他们将如何处理风险,并确保监管者没有异议。 OCC 还撤销了美国监管机构之前发布的联合声明,这些声明有效地告诫银行不要参与加密货币活动。 其中一份声明于 2023 年发布,并未禁止银行开展加密货币业务,但警告该行业容易出现"重大波动",并表示任何银行活动都将受到严格审查。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998.htm)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在一份最新报告中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可能拥有足够的芯片来生产一百万颗Ascend 910C AI芯片。 该报告援引行业消息人士的话透露,中国的主要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SMIC)通过收购美国的沉积和其他芯片制造工具,成功克服了扩大其 7 纳米半导体制造规模的关键瓶颈。  虽然中芯国际在制造 7 纳米芯片或先进芯片方面无法与台湾台积电竞争,但 CSIS 补充说,中芯国际与华为的合作关系可以带来 EUV 方面的突破,因为双方都投入了大量资源来克服这一关键瓶颈。 CSIS的报告介绍了DeepSeek公司加入人工智能竞赛的情况,并指出,虽然中国人工智能模型降低成本的能力值得称赞,但这只是人工智能进化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 美国政府的政策"暗示中国客户将被限制使用"英伟达 V100 GPU。 然而,CSIS在报告中指出,政府官员忽略了"英伟达拥有对现有芯片产品进行生产后修改的机制"。 根据其[报告](https://www.csis.org/analysis/deepseek-huawei-export-controls-and-future-us-china-ai-race): 行业消息来源向 CSIS 证实,NVIDIA 停止了 A100 芯片的对华出口,同时将其互连速度(但不包括处理能力)降低到出口控制性能阈值以下,从而创建了 A800 产品线。 英伟达为符合美国出口限制而设计的中国专用 A800 GPU 与 A100 GPU 非常相似。 CSIS 补充说,虽然中国专用的 H800 确实与受限制的 H100 GPU 有一定差别,但 A800 和 H800 的需求量激增,而由于性能参数相似,中国对 H100 和 A100 GPU 的需求量并不重要。 虽然 DeepSeek 的人工智能开发一直依赖于英伟达的 GPU,但对最新 GPU 的制裁也迫使它考虑替代品。 英伟达公司 GPU 的关键护城河是 CUDA 语言,根据 CSIS 的说法,这家中国 AI 公司还评估了华为的 CUDA 替代方案 CANN。 然而,它对 CANN 并不感冒,据知情人士透露,DeepSeek 已经评估了"Ascend 芯片和 CANN 兼容软件的组合要成为可行的替代方案还需要数年时间。" 美国对台湾台积电的要求旨在阻止华为开发和生产最新的人工智能芯片。 中国公司的两款最新人工智能芯片是 Ascend 910B 和 Ascend 910C 芯片。 据 CSIS 的政府消息来源称,在美国制裁令下达之前,台积电"制造了 200 多万片 Ascend 910B 逻辑芯片,这些芯片现在都已经交付到华为手中。由于一个 Ascend 910C 将两个 910B 连接在一起,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华为可以生产多达 100 万个 Ascend 910C 芯片。 CSIS 的行业消息来源称,目前大约有 75% 的 Ascend 910C 芯片在高级封装过程中幸存下来。  系统工程师操作 DUV 光刻机。 图片: ASML 虽然美国和荷兰对中国中芯国际的制裁使其无法获得制造最先进芯片的紫外可见光设备,但中芯国际拥有的老式紫外可见光设备却使该公司能够生产 7 纳米芯片。 中芯国际计划大幅扩大 7 纳米芯片的生产,因为它已经获得了美国用于芯片制造的蚀刻、沉积和其他工具。 这些工具还能帮助中芯国际提高其 7nm 制程的良品率,而目前全功能芯片的良品率仅为 20%。 报告称: 行业消息人士告诉 CSIS,芯恩、鹏新旭和华为在东莞的工厂都能合法地获得中芯国际所需的蚀刻、沉积和检测/计量设备,原因有二:(1)这些设备在全国范围内不受全中国的限制;(2)这些设备在最终用途和最终用户方面受到限制,但这两家公司告诉美国公司,这些设备将专门用于生产低于 14 纳米的芯片。 消息人士认为,"通过这些机器,中芯国际的目标是到 2025 年底生产出 50000 WPM 的 7 纳米芯片。"再加上 20% 的良品率,每月 50000 片晶圆可以让中芯国际每月生产 400000 片 910C 芯片。 中国公司芯恩(SiEn)和鹏新旭(Pensun)向中芯国际出售了这些设备,销售"于 2024 年第四季度谈判,并于 2025 年第一季度完成"。 因此,报告得出结论认为,"马虎执行出口管制或容忍大规模芯片走私的余地已经耗尽。 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996.htm)
AliveCor 在与苹果的长期专利诉讼案中再次遭遇挫折。 今天,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U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ederal Circuit)[维持了一项裁定](https://9to5mac.com/2025/03/07/apple-alivecor-itc-case-patents/),即这家医疗设备制造商的心电图专利实际上并不具有相关要件。 因此,Apple Watch 将不会面临国际贸易委员会 (ITC) 的第二次进口禁令。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1215/acdb5466f1f8115.jpg) AliveCor 公司与苹果公司之间的这一来一往始于 2021 年。 AliveCor 诉至 ITC,声称苹果侵犯了其心电图专利。 ITC 作出了有利于 AliveCor 的裁决,建议实施进口禁令,禁止在美国销售带有心电图功能的Apple Watch。 不过,禁令并没有立即生效,因为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也裁定三项相关专利无效。 要使进口禁令生效,AliveCor 必须赢得对专利审判与上诉委员会裁决的上诉--但它并没有赢得。 AliveCor 首席商务官 Sanjay Voleti 表示:"我们对法院今天上午的判决深感失望,法院没有审查现有的次要考虑因素,而 ITC 认为这些因素在认定专利有效性方面具有说服力。我们将继续探索所有可用的法律选择,包括潜在的上诉,以捍卫我们的立场,即我们的专利是有效的,苹果公司侵犯了我们的知识产权。" "我们感谢联邦巡回法院对本案的慎重考虑。 苹果公司的团队多年来孜孜不倦地开发行业领先的健康、保健和安全功能,这些功能对用户的生活产生了有意义的影响,我们打算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苹果公司发言人 Fred Sainz 表示。 AliveCor 采用了与另一家医疗设备制造商 Masimo 相同的法律策略。 不过,Masimo 成功申请到了 ITC 针对 Apple Watch 的进口禁令。 主要区别在于 Masimo 的专利涉及 Apple Watch 的血氧传感器,而非心电图技术。 为了绕过 ITC 的进口禁令,苹果现在在美国新销售的 Apple Watch 中禁用了血氧传感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994.htm)
三星已经开始测试基于 Android 816 的 One UI 8。 讽刺的是,为基于 Android 15 的 One UI 7 的更新仍未发布,即使已经进行了数月的测试。 该更新将于下个月最终开始推出,随后等待游戏将很快重新开始,因为Google的目标是在 6 月份发布 Android 16。  我们自然希望三星在此次更新中能够比之前的更新更快,但当然这并不能保证。 事实上,这家韩国公司已经在内部测试 One UI 8,这似乎是一个好兆头。 今天,三星固件服务器上出现了Galaxy S25 系列的首个 One UI 8 版本,好消息是该公司比往常提前了两个月开始开发。 不过,Android 16 可能会在今年更早推出。 也许三星有可能在年底前发布 One UI 8 更新。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984.htm)
AMD再次透露了其与索尼在PS6开发上的合作情况,并表示其FSR 4技术的发布 “仅仅是个开始”。AMD最新的超分辨率技术FSR 4是与索尼共同开发的,索尼为训练FSR 4所使用的模型提供了帮助,其中包括PlayStation光谱超分辨率技术(PSSR)。 在X平台(原推特)上一条庆祝FSR 4发布的推文里,AMD称 “很荣幸能与PlayStation在‘紫水晶计划’上展开合作”。去年12月,索尼证实 “紫水晶计划” 是两家公司的共同努力,旨在开发基于机器学习的图形和游戏玩法技术。  “FSR 4看起来棒极了!” AMD继续说道,“很高兴能与索尼互动娱乐公司在用于FSR 4超分辨率技术的模型上进行共同开发。这仅仅是个开始。敬请期待接下来的进展!” 尽管索尼在宣布与AMD的合作关系时没有明确提及PS6的开发,但这在目前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在索尼宣布 “紫水晶计划” 之前,关于两家公司在下一代游戏平台上合作的传闻已经流传了将近一年。 自PS4时代以来,索尼和AMD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去年7月,一位AMD的资深人士透露,在索尼出现并让AMD负责PS4的生产从而使其免于破产时,AMD正处于财务危机的边缘。 据推测,PS6将在2027年末的某个时候发布。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978.htm)
Trump said may implement reciprocal tariffs on Canadian dairy and lumber as soon as Friday. He claimed Canada was ripping off US for years, citing its roughly 250% tariff on dairy products.
 日本一Software宣布将于3月14日19点(北京时间)举办新作发布会“日本一Software UNTITLED”,届时会在官方频道播出。   发布会前半将由1月就任社长的猿桥健藏介绍新作信息、展示开发阶段的资料,除粉丝期待已久的续作以外还将公布完全新作;后半部分将由声优今井麻美担任MC,回顾前半场内容,并带来直播才有的独家信息。
<blockquote><p>在现代企业中,知识共享已成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关键。然而,如何实现服务经验与知识的高效共享,仍是许多企业面临的难题。本文将探讨建立服务知识库的方法与策略,揭示其对企业运营的深远影响,并通过成功案例展示知识共享的实际效果。</p> </blockquote>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小张离职了,带走了无数疑难杂症的解决经验… 客户投诉”上周那位客服一分钟就解决了我的问题,你为什么要半小时?”… 新来的同事总是问同样的问题,老员工不耐烦地说”这个不是说过好多次了吗?”… 如果这些场景让你感同身受,那么你的团队可能正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服务知识无法高效共享。** **服务知识:企业最被低估的”隐形资产”** 如果让很多企业管理者回答一个问题:”你们公司最值钱的资产是什么?” 大多数人会回答:”人才””品牌””专利技术”… 但很少有人会提到:**“我们积累多年的服务经验和解决方案”。** 事实上,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服务经验,往往才是企业最珍贵的财富。它们藏在老员工的大脑里,散落在聊天记录中,沉淀在邮件往来里…却因为缺乏系统化的管理,最终成为”散落的珍珠”——价值连城,却难以串成项链。 那么,如何将这些”散落的珍珠”变成企业的”王冠明珠”呢? ## 一、建立服务知识库:从”问道于人”到”问道于库” **知识库的核心价值:统一答案,减少重复** 小明和小红是同一家公司的客服,客户问”如何重置密码”,小明回答需要3步,小红却说需要5步。客户会怎么想? “这家公司太不专业了…” 知识库的第一价值,就是统一答案,确保同一个问题不会有多个版本的回答。 ### 打造实用知识库的四大模块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名刚入职的客服,面对客户的问题,你最希望知识库里有什么? **1.问题诊断树:从症状到根因的导航图** 不同于简单的FAQ,问题诊断树能引导服务人员一步步定位问题根源: 客户问题:Wi-Fi连接失败  这种结构化的问题诊断方法,能让新手也能像专家一样,一步步排查复杂问题。 **2.标准操作流程(SOP):服务的”精确食谱”** 就像烹饪食谱一样,SOP告诉员工”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 退货处理SOP - 步骤1:验证订单信息(预计时间:1分钟) - 步骤2:确认退货原因(预计时间:2分钟) - … - 特殊情况:如客户要求加急处理,转接主管… 关键是,**SOP不仅要写”做什么”,还要解释”为什么这么做”**,这样员工才能真正理解并灵活应用。 **3.案例库:从真实场景中学习** 最能说服人的不是理论,而是真实案例: 案例分析:价值10万元的一次道歉 背景:某大客户因发货延误投诉 错误处理:客服以”系统问题”为由推脱责任 正确处理: 真诚道歉 2. 提供具体补救方案 3. 后续跟进确认 结果对比:错误处理导致客户流失,正确处理挽回了年消费10万元的客户 这类案例库不仅能帮助员工学习,还能形成企业的服务文化传承。 **4.产品知识库:技术支持的基础** 除了服务流程,产品本身的知识同样重要: - 产品规格参数表 - 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案 - 兼容性信息 - 最新功能更新说明 产品知识不要只放文字说明,加入图片、视频甚至交互式指南,能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 知识库维护:鲜活的知识才有价值 很多企业建了知识库,却在几个月后发现无人问津——因为知识已经过时了。 知识库需要: - **定期审核:**每季度审核一次高频内容 - **更新机制:**新产品上线、流程变更后立即更新 - **反馈渠道:**员工发现知识库内容有误,可以直接提交修改建议 知识库不是档案馆,而是生长着的”知识森林”,需要不断修剪和培育。 ## 二、知识共享机制:从”藏在心里”到”放在桌上” 知识库建好了,但如何确保大家真正用起来?如何让”书面知识”转化为”实操能力”? ### 1.”师徒制”升级版:经验传承的加速器 传统师徒制效率低、覆盖窄,现代版的”师徒制”可以这样优化: - **“微师徒”:**不固定一对一,而是根据专长随时调整,让员工能向不同领域的”师傅”学习 - **案例教学法:**师傅不直接给答案,而是引导徒弟通过知识库找到解决方案 - **反向师徒制:**新员工也可以成为数字工具使用的”师傅”,教老员工使用新技术 案例:我在我服务的企业客服中心推行”每周明星案例”活动,由解决复杂问题的客服分享处理思路,3个月后,团队的问题解决速度得到了明显提升。 ### 2.实战演练:从”知道”到”会做”的关键一步 知识不等于技能,**阅读十遍SOP不如实操一次**。高效的实战演练包括: - 角色扮演:一人扮演客户,一人扮演客服,第三人做点评 - 难题挑战赛:将复杂问题制作成卡片,团队成员抽取后现场解决 - 突发事件演习:模拟系统崩溃、大规模投诉等极端情况的应对 ### 3.知识萃取:让隐性知识显性化 团队中往往有这样的”宝藏员工”:他们解决问题特别高效,但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们却说不清楚——这就是典型的”隐性知识”。 如何将这些珍贵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呢? - **思维导图法:**请高手绘制解决问题的思维导图 - **旁观记录法:**安排人员观察高手工作并记录关键步骤 - **“为什么”五连问:**通过持续追问,挖掘高手决策背后的逻辑 ## 三、知识应用:从”有库”到”有用”的关键一步 许多企业困惑于:**知识库建好了,为什么还是没人用?** **原因很简单:知识库没有融入工作流程。** ### 1.工作流嵌入:让知识自动送达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 - 客服收到一个关于”产品无法开机”的工单,系统自动推送相关的解决方案; - 技术支持在处理网络故障时,系统根据故障代码,直接显示排查步骤; 这种”工作流嵌入式知识推送”,才是真正高效的知识应用方式。 ### 2.知识竞赛: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 纯粹的学习往往枯燥,但加入竞赛元素就不同了: - 每周知识问答:5分钟快速测试,既检验学习成果,又强化记忆 - 团队知识擂台:部门间比拼,激发集体荣誉感 - 知识积分兑换:将学习成果与实际激励挂钩 案例:一家电商客服中心每周进行”知识擂台赛”,获胜团队可以优先选择下周的轮班时间。这个小小的奖励,却让知识学习参与率从30%提升到了95%! ### 3.反馈闭环:知识应用中的升级机制 知识应用不是单向的,而是一个不断优化的闭环: 应用知识 → 发现问题 → 提交反馈 → 更新知识库 → 再次应用 关键是要建立便捷的反馈通道: - **一键反馈:**在使用知识库时,可以直接标记”有用”或”需更新” - **改进建议池:**员工可以提交改进方案,定期评审并采纳 - **知识贡献激励:**对提供有价值更新的员工给予认可和奖励 ## 四、从知识共享到组织学习:打造学习型服务团队 最终,知识共享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种组织文化。 ### 1.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三大支柱 - **心态转变:**从”知识是私有财产”到”知识是共享资源” - **机制保障:**将知识分享纳入绩效考核,肯定分享行为 - **领导示范:**管理者带头分享失败经验,营造开放氛围 ### 2.未来趋势:AI赋能的知识管理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知识共享正在进入新阶段: - **智能知识推荐:**根据服务场景自动推送相关知识 - **对话式学习:**员工可以用自然语言向系统提问 - **知识图谱:**将零散知识点连接成网络,展示知识间的关联 这些技术正在让知识管理变得更加智能和个性化。 ## 五、结语:知识共享,服务的持续动力 回顾我们的讨论,高效的服务知识共享需要三个关键要素: - **系统化的知识库:将分散的知识集中管理** - **多元的共享机制:让知识流动起来** - **实战化的应用方法:让知识创造价值** 最重要的是,要将知识共享融入团队的DNA,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共享文化。 想象一下,当你的团队每解决一个问题,不仅是完成了一次服务,还积累了一份财富;当每位新员工加入,不是从零开始,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当资深员工离开,他们的经验不会随之消失,而是永久地保留在团队的”集体智慧”中… 这,就是知识共享的最大价值。 你的团队是否已经建立了有效的知识共享机制?你在推动知识共享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挑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和思考! 本文由 @化文龙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姚卯青认为,9万9的人形机器人只具备基础运动能力,在本体、硬件、算法都还没有收敛的情况下,大家急着“卷”价格战,没有什么意义。如果都达不到给用户创造价值的时候打9.9万元,只会把整个行业变成很不健康的状态。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周五,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把加密货币行业的精英召集在一起,首次举办此类加密货币峰会,重点讨论他提出的政府**建立数字资产储备的计划。**  特朗普举办加密货币峰会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邀请了众多行业人士参会,包括特朗普自己的加密货币项目World Liberty Financial的联合创始人扎克·威特科夫(Zach Witkoff)。除了政府高官和国会议员外,在白宫国宴厅出席会议的嘉宾还包括比特币投资公司MicroStrategy CEO迈克尔·塞勒(Michael Saylor)、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联合创始人兼CEO布赖恩·阿姆斯特朗(Brian Armstrong)、投资人卡梅伦·文克莱沃斯(Cameron Winklevoss)和泰勒·文克莱沃斯(Tyler Winklevoss),以及企业家戴维·贝利(David Bailey)。 此次峰会的一个重点是特朗普计划建立包含比特币在内的加密货币战略储备。他在周四通过一项行政令正式确定了这一计划,并表示**该储备还将囤积其他数字资产**。该行政令指示财政部长和商务部长制定“预算中立的策略”,以储备额外的比特币,且不会给纳税人带来“额外成本”。 “**我们不希望纳税人承担任何成本。**”特朗普在峰会上表示。白宫加密货币事务专员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 )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称,该储备的来源将是联邦政府持有的比特币,**这些比特币是通过刑事或民事资产没收程序充公的**。 科技公司Ripple CEO布拉德·加林豪斯(Brad Garlinghouse)也参加了峰会,他表示欢迎特朗普承认加密货币的世界不仅限于比特币。与Ripple相关的**瑞波币**是特朗普建议可能会被加入加密货币储备的四种其他加密货币之一。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972.htm)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司法部在周五放弃了一项迫使Google出售其对AI公司投资的提议,其中包括对OpenAI对手Anthropic的投资。美国司法部原本想借助此举提高在线搜索领域的竞争。 [](https://static.cnbetacdn.com/thumb/article/2020/0624/5bffdd33ec7963c.jpg) 根据美国司法部周五在华盛顿提交的法庭文件,检察官在周五的最终提议中称,证据显示,禁止Google进行AI投资“可能会在不断发展的AI领域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他们要求Google在未来进行生成式AI投资时,需提前向政府通知。去年11月,美国司法部首次提出了要求Google出售AI投资的建议。随后,检察官继续向Google的竞争对手和AI公司索取证据。 Google持有价值数十亿美元的Anthropic少数股权。Anthropic在今年2月向法院致信称,如果公司失去这一投资,OpenAI及其合作伙伴微软将获得竞争优势。 不过,美国司法部和38名州检察长组成的联盟仍寻求法院发布命令,要求Google出售其Chrome浏览器,并采取其他措施解决法官所称的Google非法垄断搜索问题。 Google已提出了自己的救济方案,它计划放宽与苹果等公司达成的在新设备上将Google设为默认搜索引擎的协议。美国地区法官阿米特·梅塔(Amit Mehta)已安排在4月对这些提议进行审判。 截至发稿,Google和Anthropic尚未就此置评。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970.htm)
3月8日,苹果公司人工智能部门的动荡在当地时间周五达到新高潮,这家科技巨头宣布推迟此前承诺的Siri语音助手更新计划,原定于2025年推出的Siri人工智能升级方案将推迟至2026年。  苹果表示,去年六月展示的Siri新功能——包括调用用户个人信息回答问题、更精准控制应用程序等——将延至“未来一年内”发布。尽管公司此前未公开具体时间表,但这些功能原定于今年四月随iOS 18.4系统更新推出。 彭博社2月14日曾报道,由于开发进度滞后,相关功能将推迟至五月(iOS 18.5发布时)。知情人士透露,**过去数月苹果工程师全力修复项目中的大量漏洞,但进展未达预期**,目前团队认为最早要等到2025年才能发布。 多位内部人士称,在最近的延期决策前,软件业务负责人克雷格·费德里吉及其他高管在内部测试中发现,这些功能既不稳定也未达到宣传效果。苹果发言人对此不予置评。 部分AI团队成员认为相关功能**可能被彻底放弃**,需要从零开始重构。若此方案实施,新功能将被整合到计划2026年推出的下一代Siri中。这些功能最初于去年六月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亮相,是Apple Intelligence(Apple Intelligence)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WWDC大会上,苹果将不再展示重大AI突破**,而是专注于将Apple Intelligence深度集成至更多应用程序。这种战略收缩凸显了苹果在AI领域的困境——已公布的延期不仅损害公司声誉,更暴露出其技术竞争力的不足。 原本计划2025年实现的类ChatGPT对话式Siri升级,目前**仅底层架构有望在2026年iOS 19发布时就绪,而用户可见的交互界面预计要等到2027年的iOS 20才能实现。** 彭博社本周早些时候报道称,苹果员工正质疑是否需要CEOTim Cook或董事会出面调整AI部门领导层,认为若不进行重大改革,公司将继续落后于竞争对手。今年初,苹果已委派资深软件高管金·沃拉斯协助AI团队。 此次延期对苹果造成严重公关危机。过去六个月里,公司一直在电视广告中宣传这些尚未完成的功能。去年秋季发布iPhone 16时,苹果甚至以“专为Apple Intelligence打造”为核心卖点。如今这些核心功能可能要等到2025年iPhone 17发布后才能实现,导致苹果不得不向AppleCare客服人员下发话术指引:“若客户询问Siri功能发布时间,请重申我们预计在未来一年内推出。” 内部担忧还涉及技术层面,要完善Siri可能需要在设备端运行更强力的AI模型,这将增加硬件负担。苹果或被迫在功能完整性与运行效率间取舍,也可能需要提升未来产品的硬件性能以支持完整功能。 目前Siri仅在iOS 18中获得界面级改进,包括集成OpenAI的ChatGPT、新增文字输入交互模式“Type to Siri”,以及优化的苹果产品知识库和发光界面动画,但这些均未触及底层技术革新。 随着亚马逊本月推出备受期待的Alexa+,三星和Google也深度整合AI技术,苹果在语音助手市场的竞争力正面临严峻挑战。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968.htm)
当地时间3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成立白宫2026年世界杯特别工作组。2018年6月,在国际足联第68届大会上,经过现场有投票资格的203个国际足联会员协会的投票表决,加、墨、美三国最终以134:65票击败摩洛哥,赢得了2026年世界杯足球赛的联合举办权。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966.htm)
特朗普此前签署行政令,计划建立美国联邦政府比特币储备,他周五在白宫举行数字货币峰会,将比特币储备比作“储藏数字黄金的虚拟诺克斯堡(Fort Knox)”,并透露美国政府拥有20万枚比特币。不过,比特币市场对特朗普的比特币储备计划反应平淡,比特币周五一度跌近4%。 [](https://n.sinaimg.cn/finance/transform/119/w550h369/20250307/388a-6675d03b8a089208c0e74e8ead47ba72.jpg)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五在白宫举行数字货币峰会,并讨论了有关计划建立美国联邦政府比特币储备的行政令。媒体称,这标志着这一加密货币在迈向主流接受的重要一步。美国财长贝特森表示,特朗普政府将利用稳定币来维持美元的主导地位。 特朗普在讲话中将比特币储备比作“储藏数字黄金的虚拟诺克斯堡(Fort Knox)”,并表示它将存放于美国财政部。该计划将把政府已经持有的比特币转移到一个专门的基金中,其运作方式类似于政府的战略石油储备和黄金储备。 他指出,美国联邦政府是全球最大的比特币持有者之一,估计拥有20万枚比特币,这些比特币是从刑事和民事案件中查获的。 特朗普表示: “我们希望始终站在一切发展的前沿。” “去年,我承诺让美国成为全球比特币超级大国和地球上的加密货币之都,我们正在采取历史性行动来兑现这一承诺。” 他还表示,正在努力终结官僚机构对加密货币的战争。 “美国政府愚蠢地出售了数万枚比特币,如果他们没有卖掉,这些比特币的价值将达到数十亿美元。” “但他们确实卖掉了,大部分是在拜登政府期间出售的。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从今天起,美国将遵循每一位比特币持有者都非常熟悉的规则——永远不要卖掉你的比特币。这是他们的一句口头禅。” “我不知道这是否正确,谁知道呢?谁管它呢?” 白宫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事务主管David Sacks在特朗普之后发言说,“这个行业在过去四年里遭受了打压和迫害。”他对特朗普说,“没有人比你更清楚这种感觉。”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特朗普政府将终结针对数字资产的“监管武器化”。 “我们将把美国定位为数字资产战略的全球领导者。美国必须认识到这一事实,并在数字时代领先于其他国家。” “美元仍将保持主导储备货币的地位,并利用稳定币来助力这一目标。” 不过,比特币市场对特朗普的比特币储备计划反应平淡,比特币价格已从上周日约94,302美元的近期高点下跌至目前的85,913美元左右,周五下午跌近4%。  一位加密货币交易员对媒体表示,“归根结底,我们都在寻找新买家入场的迹象。但目前尚无任何具体细节说明政府将如何、何时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成为新的买家。” Vaneck数字资产研究主管Matthew Sigel表示,比特币战略储备的设立“使任何人都难以再争辩比特币不是一种可纳入投资组合的资产,因为政府本身已表明其长期持有的意图。” Sigel表示,接下来的步骤是让政府与国会合作,研究财政部和商务部如何采取措施购买更多比特币。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964.htm)
日前,市教委印发《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要加快建成具有首都特色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体系与模式,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一起先来看要点内容摘编:  **建设市级通用人工智能基础课程** 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足人工智能教育相关课程。探索设置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研制《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试行)》,鼓励各区和中小学校探索建设具有地域特色和学校特点的人工智能教育拓展课程。 推动构建“高校+企业+中学”联合培养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的体制机制,结合“苗圃”工程,探索高校与中学合作开展人工智能人才培育模式,打造一批面向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人工智能教育高阶课程。 **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 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实现中小学生全面普及。学校可将人工智能课程独立设置,也可以与信息科技(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课程融合开展。 小学阶段以体验式课程为主,重在启蒙学生人工智能思维;初中阶段以认知类课程为主,重在引导学生利用人工智能赋能自身学习和生活;高中阶段以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为主,重在强化学生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各学段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注重有机衔接,全过程浸润人工智能伦理道德教育,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稳妥、审慎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 探索AI赋能的新型“双师课堂”组织实施模式,促进全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社会资源单位面向中小学生开放人工智能实验室、体验馆、综合展厅、科技馆、博物馆等资源,建设中小学校外人工智能实践基地。 **打造一站式“人工智能应用超市”** 升级北京市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北京市空中课堂),拓展开发人工智能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学习数据回流、课程迭代更新、应用场景拓展,打造一站式“北京基础教育人工智能应用超市”。 加快完善全市教育系统“云-网-边-端”一体化基础设施,引入自主可控的开源AI框架和工具,支持教师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开展“智慧校园+”行动,支持百所新型智慧校园示范校进行智能化改造和典型应用场景创设,并将应用场景转化为探究性项目课程,形成“百校带千校”的发展格局。 **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 **实施“百千种子计划”** 从信息科技(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学、数学等学科遴选有兴趣、有基础的教师,形成人工智能教育教师队伍。鼓励有条件的区、校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转岗培育等方式充实人工智能教育教师队伍。 市、区教研部门把人工智能教育纳入常态化教研范围,研制中小学人工智能赋能学科教学创新指南,将AI技术融合到各学科教育教学中,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数字素养和应用能力。 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实施“百千种子计划”,吸引相关学科教师参与,分批重点培养北京市人工智能教育领域100位专业名师和1000位骨干教师,辐射带动所有任课教师。对于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教学成果评选、职称评审、绩效保障等方面加大倾斜支持力度。 **人工智能赋能五育融合培养体系** 探索AI赋能的具有首都特点的场景式、浸润式、融合式实践育人体系,持续深化“大思政课”综合改革。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丰富“课间一刻钟”活动,助力课内课间课后一体化育人。拓展AI+智慧体育、AI+美育浸润、AI+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应用场景,探索AI驱动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助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建立覆盖全学段的健康教育教学资源库,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形成学生健康成长档案,开展常态化心理状况监测分析,建设全天候陪伴的AI健康师。 鼓励有条件的区和学校建设学生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发挥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和各区分院的作用,组织开展人工智能等主题的夏(冬)令营。 **打造一批人工智能示范区示范校** 通过推进北京市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结合智慧校园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开放应用场景、总结成熟经验、强化工作推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实施。 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案例和应用场景征集与评选活动,遴选形成一批优秀案例和典型场景。鼓励开展人工智能科技节、人工智能作品展、人工智能课堂教学展示等多样化交流活动。 引导学生在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感知、体验人工智能,掌握必要的人工智能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人工智能素养,涵养科学探究精神,培育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以下为《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全文内容 **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 **(2025—2027年)** 为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教基厅函〔2024〕32号)等文件要求,以课程体系为依托,以典型场景应用为切入,加快建成具有首都特色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体系与模式,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构建多层次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 **(一)建设市级通用基础课程。**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足人工智能教育相关课程。探索设置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研制《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试行)》,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编制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指南和学生学习手册,开发形态多样、动态更新的配套课程资源,及时反映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 **(二)探索区校特色拓展课程。**鼓励各区和中小学校探索建设具有地域特色和学校特点的人工智能教育拓展课程,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课后服务、社团活动、研学实践等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北京市科技创新资源优势,联合头部企业、高校、新型研发机构、行业协会等研发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大中贯通课程、校企联合课程。 **(三)打造一批高阶创新课程。**推动构建“高校+企业+中学”联合培养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的体制机制,结合“苗圃”工程,探索高校与中学合作开展人工智能人才培育模式,打造一批面向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人工智能教育高阶课程。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吸纳社会资源不断丰富完善高阶创新课程。 **二、构建常态化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体系** **(四)统筹课堂教学组织实施。**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实现中小学生全面普及。学校可将人工智能课程独立设置,也可以与信息科技(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课程融合开展。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利用AI学伴、AI教研助手等智能体,开展人机对话式学习、个性化自适应学习,融入跨学科、大单元与项目式教学设计,探索“未来课堂”新场景,构建新型“师-生-机”关系。推动教学评价变革,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学情分析、作业诊断,构建“以学定教-因材施教-以评促教”的智能化教与学新样态。 **(五)探索科学规范育人范式。**小学阶段以体验式课程为主,重在启蒙学生人工智能思维;初中阶段以认知类课程为主,重在引导学生利用人工智能赋能自身学习和生活;高中阶段以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为主,重在强化学生的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各学段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注重有机衔接,全过程浸润人工智能伦理道德教育,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稳妥、审慎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 **(六)拓展人工智能教育场域。**探索AI赋能的新型“双师课堂”组织实施模式,促进全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集团校、联盟校、城乡手拉手学校之间组建人工智能教育联合体,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缩小城乡人工智能教育差距。鼓励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社会资源单位面向中小学生开放人工智能实验室、体验馆、综合展厅、科技馆、博物馆等资源,建设中小学校外人工智能实践基地,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体验、学习、探究和实践,提高利用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和综合能力。 **三、构建泛在化人工智能教育支撑体系** **(七)打造市级基础支撑平台。**升级北京市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北京市空中课堂),拓展开发人工智能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市级提供基础资源支撑、学科知识图谱、学习实践平台、教师研修社区,汇聚来自各方的课程包、模型库、工具集,各区、各校按需选择使用,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学习数据回流、课程迭代更新、应用场景拓展,打造一站式“北京基础教育人工智能应用超市”。鼓励各区、各校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等平台相关资源,并主动向平台提供优质课程资源。 **(八)优化智慧教育支撑环境。**加快完善全市教育系统“云-网-边-端”一体化基础设施,引入自主可控的开源AI框架和工具,支持教师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各区统筹布局、均衡配置,把建设多元化、高水平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方向。开展“智慧校园+”行动,支持百所新型智慧校园示范校进行智能化改造和典型应用场景创设,并将应用场景转化为探究性项目课程,形成“百校带千校”的发展格局。 **(九)规范人工智能应用准入。**支持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和教育教学研究机构联合组建人工智能测试场,制定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育人工智能产品评测标准,分学科、分类型开展人工智能产品的教育教学、学习辅助能力评测,推动全市中小学教育人工智能产品的合规准入。鼓励学校使用教育垂直领域专用大模型,衍生更多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 **四、构建多渠道人工智能教育师资体系** **(十)建立人工智能教师队伍。**从信息科技(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学、数学等学科遴选有兴趣、有基础的教师,形成人工智能教育教师队伍。鼓励有条件的区、校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转岗培育等方式充实人工智能教育教师队伍。统筹开设通识类、应用类、研究类等进阶式人工智能师训课程,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虚拟数字人等技术,通过大模型打造高水准AI教师,协同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师资,组建市、区两级“AI教育讲师团”,探索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的专业人士到学校常态化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机制。 **(十一)强化人工智能教育教研。**市、区教研部门把人工智能教育纳入常态化教研范围,结合“全域教研”的开展,研制中小学人工智能赋能学科教学创新指南,将AI技术融合到各学科教育教学中,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数字素养和应用能力。围绕科学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重点内容,针对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服务、综合实践等重要环节,探索人工智能支撑下的教研工作新思路、新方案、新路径。 **(十二)培育选树专业骨干教师。**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实施“百千种子计划”,吸引相关学科教师参与,分批重点培养北京市人工智能教育领域100位专业名师和1000位骨干教师,辐射带动所有任课教师。对于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教学成果评选、职称评审、绩效保障等方面加大倾斜支持力度。 **五、构建立体化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体系** **(十三)赋能五育融合培养体系。**探索AI赋能的具有首都特点的场景式、浸润式、融合式实践育人体系,持续深化“大思政课”综合改革。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丰富“课间一刻钟”活动,助力课内课间课后一体化育人。拓展AI+智慧体育、AI+美育浸润、AI+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应用场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深化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知。探索AI驱动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助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十四)赋能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建立覆盖全学段的健康教育教学资源库,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形成学生健康成长档案,开展常态化心理状况监测分析,建设全天候陪伴的AI健康师。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扩展家校沟通的方式和渠道,探索AI赋能的新型“家长学校”,为家长提供泛在、精准的学习教育服务,实现同频共振、助力学生成长。 **(十五)赋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鼓励有条件的区和学校建设学生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营造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智慧支撑环境。发挥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和各区分院的作用,组织开展人工智能等主题的夏(冬)令营。鼓励学生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的高端实验室或实践基地,参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验研究工作。 **六、构建多维度人工智能教育推广体系** **(十六)打造一批示范区示范校。**在国家科学教育实验区(校)、国家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基础上,通过推进北京市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结合智慧校园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开放应用场景、总结成熟经验、强化工作推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实施。 **(十七)组织开展多种交流活动。**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案例和应用场景征集与评选活动,遴选形成一批优秀案例和典型场景。鼓励开展人工智能科技节、人工智能作品展、人工智能课堂教学展示等多样化交流活动,在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设置人工智能教育专区。 **(十八)营造人工智能教育环境。**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联合多方社会力量拓展活动交流平台,加强家校社合作共育,引导学生在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感知、体验人工智能,掌握必要的人工智能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人工智能素养,涵养科学探究精神,培育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七、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实施保障** **(十九)强化系统支撑。**市级教育部门总体统筹,建立部门协同、市区联动的工作机制,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培养、平台与环境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市区校要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作为智慧校园与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予以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形成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机制。 **(二十)强化跟踪指导。**组建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专家委员会,组织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的专家人才开展研究,将前沿技术应用于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组建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教育模式、方法和路径创新。将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情况纳入教育质量督导评估体系,定期开展质量评价和教学视导,指导学校扎实开展人工智能教育。 **(二十一)强化开放协同。**发挥北京市科技创新和资源汇聚优势,推动中小学与高校、科研院所、教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紧密合作,创新“教-学-研-产”合作机制,推动优质人工智能资源与中小学教育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深入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行动,统筹规划区域间、校际间、群体间的均衡布局与协调发展,实现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建设、师资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划、分步推进、协同发展。 **(二十二)强化安全可控。**坚持审慎包容、依法依规,培养学生的数据安全意识、隐私保护意识,学会正确处理人与技术、社会的关系。遵循人工智能教育的客观发展规律,防范师生过度依赖、思维钝化等风险。在选用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时,应确保在数据使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等方面的研判,持续提升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合规性与适切性。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962.htm)
近日,印度浦那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Muks Robotics推出一款名为Spaceo的人形机器人,号称“印度第一款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的手臂可调节,伸展范围达2.4米,其可调节高度最高可达2.13米,单臂举力为5公斤,最大负载200公斤,续航超过4个小时。** Muks Robotics为Spaceo系列自主研发了Muks® Core B1计算机硬件,由神经处理单元(NPU)和通用人工智能(AGI)组成,还自研FusionMax多模态AI作为人形机器人的大脑,集成动作、视觉、语音和语言功能。 该机器人为制造业、医疗保健和教育设计,具有三个版本: **Spaceo Pro用在工业场景,可帮助执行高精度任务;Spaceo M1面向教研、商用、家庭服务,是自主智能社交类人机器人;Spaceo Prime为太空探索打造,未来可在火星、月球等行星上执行任务。** 不过也有网友质疑其实用性,称该机器人依靠轮子移动,并非真正的“人形”,如果遇到楼梯等障碍将失去作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960.htm)
日前,一起航班乌龙事件导致170名韩国旅客滞留菲律宾。这批旅客原定3日搭乘包机返回济州,却在抵达机场后发现飞机早已起飞,被迫在当地滞留整整两天。  ▲菲律宾机场。 这批旅客多为济州岛居民,包括团体游客和赴菲律宾打高尔夫球的散客。其中一名旅客A透露,他向旅行社支付了约12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012元),参加了为期4天3夜的行程。旅客们原计划搭乘菲律宾皇家航空RW242航班于3日下午4时30分返韩,却在办理登机手续时被告知,因天气原因航班取消。  ▲3月5日,菲律宾皇家航空RW242航班的乘客走出济州国际机场候机室。 然而,旅客通过自行查询发现,RW242航班已于当天下午4时52分抵达济州国际机场,且未搭载任何乘客。对此,旅行社解释称,航班提前起飞,但航空公司未通知旅客;而航空公司则坚称未调整航班时刻,是旅行社方面出现时间错误。 此次事件涉及韩国旅行社、菲律宾地接社及航空公司三方合约,初步调查显示系因三方沟通不畅所致。目前,针对后续赔偿,旅行社仅表示“待旅客回国后再行处理”,将根据旅游合同进一步处理。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958.htm)
何小鹏今天表示,随着政策推动,汽车产业链正向低空经济飞速前行。**2026年,小鹏计划将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首次量产,成为全球首个量产交付飞行汽车的公司。**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8/d329bc5aaf234b088881405e05aecb68.jpg) 小鹏的“陆地航母”可谓是目前全球最具科幻感的汽车之一,而且并不是概念车,目前已经开启了大量路试,前不久影视飓风还展示过。 据悉,“陆地母体”采用3轴6轮设计,长宽高分别约为5.5米、2米、2米,**搭载全域800V碳化硅高压增程平台,续航里程超1000公里,同时能在行驶和停车时为飞行器充电,支持5-6次飞行。**  分体式飞行器部分配备了270度全景双人座舱,六桨六轴双涵道设计,主体结构和旋翼均采用碳纤维材料,便于收纳的可折叠设计。 **飞行体降落后,陆行体通过自动驾驶功能和分合机构与飞行体完成精准对接。**  驾驶资质上,C照即可地面驾驶,既是全球唯一能装下“飞机”的汽车,又是全球唯一能装进汽车后备舱的两座飞行器。 **目前该车正在预售,单台售价不超过200万元。**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950.htm)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3月20日起,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菜子油、油渣饼、豌豆加征100%关税;对原产于加拿大的水产品、猪肉加征25%关税。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加拿大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 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3号 加拿大政府宣布,自2024年10月1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自2024年10月22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关税。加方措施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是典型的保护主义做法,构成对中方的歧视性措施,严重损害中方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3月20日起,对原产于加拿大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 一、对菜子油、油渣饼、豌豆加征100%关税,具体商品范围见附件1。 二、对水产品、猪肉加征25%关税,具体商品范围见附件2。 三、对原产于加拿大的附件所列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分别加征相应关税,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 四、相关进口税收的计征: 加征关税税额=关税计税价格×加征关税税率 关税=按现行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关税税额+加征关税税额 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按相关法律法规等规定计征。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 2025年3月8日 附件1:加征100%关税商品清单  附件2:加征25%关税商品清单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948.htm)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直有网友表示理想汽车就是力帆代工的,这也让前者非常的不爽。理想汽车第一产品线总裁汤靖再次发文辟谣,针对网络上流传的“理想是力帆代工的”不实言论。**他直接展示了硬核证据——车辆的尾标和合格证,强调从第一台理想ONE开始,每一辆理想汽车都是在理想自建的工厂中生产下线的,不存在代工情况。** 他建议消费者通过观察车辆尾部的标识来判断车辆的真实生产厂家。 在这之前,汤靖就曾强调,从上市的第一天起,理想就从来没有用过代工。 据媒体报道,部分网友对理想汽车早期的发展历程存在误解。实际上,理想ONE的量产车型均由常州工厂生产,而自2020年起,北京的顺义工厂和重庆的两江工厂也相继投产。 有网友将企业资质获取阶段的代工试制与量产阶段的自建生产体系混淆,从而导致了“力帆代工”这一误解的持续传播。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9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