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 2024 年的年度总结里,有没有复盘过自己过去一年错过了什么? 应该没有, 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只能根据自己的计划和经历来复盘得失。 那些你没计划过、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不可能进入你的“复盘”里。 这是很恐怖的事情,与“坐井观天”没有区别。 如果是在平淡的日子里,大家都安安静静的“躺”或者毫无意义的“卷”,倒也没啥。 但是如果,你正处在一个激流勇进的时代节点,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可能导致“不进则退”了 实际的情况是,我们确实正处在一个非常非常具备转折意义的时代节点。 AI 这个技术太强了,它会像互联网一样彻底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更关键的是,只有在这种转折点的“乱世”时代,才是普通人出人头地的时候。 今天大家知道的“优哉游哉”的中产阶级都是在移动互联网、PC互联网时代抓住了转折机会逆袭的人。 他们积累财富的过程,并不像你现在这么苦…… 在这种时代转折的节点,并不需要多么卷,就可以“四两拨千斤”拿到远超预期的正反馈。 我上上周五跟阿星连麦,阿星分享了自己 2024 年取得的成绩: - 传统行业运营跳槽到大厂AI业务运营 - 英伟达&火山引擎&扣子智能体大赛二等奖 - 飞书AI字段模板大赛创意奖、阿里钉钉Agent助理大赛创新奖 - 拿到了扣子智能体 Banner 位推荐 - 成为了“AI独立开发者”,上架了多款 AI 插件/应用 - 零帧起手搞了自媒体账号并跑通了商业闭环 - 各种赛事奖金,累计拿了五位数 另一个校友,前两天跟我“分享”自己要拿大礼包的喜悦。 他现在一点也不怂,因为“有技傍身”完全不愁工作。  以及另一个学员,在 2024 年最后一个月的《AI+小红书实践营》里“开了窍”,开拓了一条疯狂收钱的生意  所以,在做年度复盘时,应该考虑一下:站在巨大的机会节点上,自己错过了什么。 <blockquote><p>每天都在关注 AI 新闻了,也熟悉各种 AI 工具,为什么还是一无所获?</p></blockquote> 因为这些都只是“过程”,最终只会达到一个毫无意义的结果。 看再久、学再多,没有实际的行动,只能是空谈。 很多人把“了解 AI 新闻”、“熟悉热门工具”误认为自己跟上 AI 时代了。 了解新闻、熟悉工具确实可以被称得上是“专家”,但除了这个虚名,还获得了什么? 你本应该获得一个让工作、生活发生改变的具体结果: - 比如,你看到一则 AI 新闻,它让你有了新的职业规划; - 比如,你发现一个 AI 工具,应用到工作中后它直接让你从某项工作彻底解放了; - 比如,你搭建了一个智能体,它因为提高了同事工作效率而让你拿到了本月创新奖; - 比如,你开了一个自媒体账号,分享你对 AI 新闻的见解和工具测评,接到了广告商单; - 比如,…… 这些能让你的工作生活发生真实改变的例子,概括来说就是,它们都是“行动”换来的。 关注 AI 新闻、熟悉 AI 工具都是“知道”、“想到”, 而**真正带来反馈的是「做到」**。 实践是通往红利之巅的唯一路径,你得具体动起来。 我上面举得三个例子,除了天生行动巨人阿星以外,其他两个都是在某次行动营/带教团的激发下,尝试了动起来后,拿到正反馈,然后一发不可收拾的。 第一个“拿大礼包”的校友,24 年 3 月份还跟我哭诉“为啥别人学了 AI 都有这么多用处,自己不知道干嘛用” 到 6 月的时候,已经是行动营的“大师兄”了(实际上他是最后一期才加入的)。 因为他找到了一个可以用 AI 发挥自己专长的事情,并且靠它赚到了钱!  正反馈都是「行动」换来的,“想”不行。  我去年从 9 月开始,就意识到了「行动」的重要性。然后有了: - 《AI赋能小红书创作实践营》,为期 14 天,从 0 到 1,每天作业、打卡,最终导向是做个号起来; - 《AI 产品经理实践行动营》,为期 21 天,每天作业、直播答疑,最终导向是开发一个作品出来; - 《智能体带教团》,为期 28 天,每天直播带着做智能体,最终结果是 300 多个人做了 1100 多个扣子智能体; - 《AI编程开发实践营》,为期 21 天,每天直播带着用 AI 开发应用/插件/小程序,大家的 Flag 是人手一个应用 然后,明年会继续卷:  上面这是我即将在 2 月发布上线的「AI行动派会员计划」。 整个 2025 年,我会每个月发起一项AI+新能力行动计划,提供一整套学习课程和 7-28 天的行动营 加入会员计划,以下体系化的 AI 赋能课程和行动营你都可以直接学习:  除了体系化的课程和行动计划,还包括 2024 年做过的 40 多节 AI 实用教程,并且在 2025 年持续录制更新  以及,3 套可直接使用并会持续更新迭代的体系化知识库,包括一个包含 500 个实用提示词的知识库、一个包含 50 个 AI 岗位面试题解析的文档+视频以及一个每周会更新的 AI 大事件盘点周刊。  所有课程、带教活动、实用教程和知识库总价值加起来,肯定已经超过 1 万了。 打包的会员计划只需要 ¥3999,如果你在春节前(1 月 28 日)加入,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领取一张减 200 元的早鸟优惠券  去行动,做具体的事情,拿到结果,不错过时代给你的机会。 
文 | 黎诗韵 编辑 | 郑玄 ## 去年 5 月,OpenAI 推出可实时语音交互的「4o」模型,相当于模型长出了「耳朵」和「嘴巴」。到去年 12 月,OpenAI 宣布在高级语音模式中加入视频通话和屏幕共享,相当于模型长出了「眼睛」,电影《Her》中人工智能助理慢慢成为现实。 而在国内,大模型公司也在加快布局这一技术方向。1 月 16 日,主打端侧模型的公司面壁智能宣布推出全球首个媲美「4o」的端侧模型「MiniCPM-o 2.6」,仅 8B 参数,能在端侧实现实时流畅的音视频通话,团队称该模型能实现「以端胜云」的效果。 同一天,智谱宣布推出全新端到端模型「GLM-Realtime」,能实现低延迟的视频理解与语音交互,同时模型融入了清唱功能,还能支持 2 分钟的记忆及 Function Call(能调用外部知识和工具)功能。这是自 8 月「智谱清言」上线视频通话功能之后,智谱在「4o」技术方向上的又一进展。 国内模型公司抢跑「4o」系列模型,一方面因为它是打造人工智能超级助理(AI Agent)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它可能也是 AI 硬件进化的关键。 近期 AI 硬件火热背后,在于它展现出了成为下一代智能交互入口的可能。作为最靠近人类的设备,AI 硬件能感知真实物理世界、收集数据,再通过内嵌的智能,有望给人类带来交互的革命性体验——而这个过程里,「看」是相当关键的,**因为人类接收的信息里约 80% 来自视觉——因此,解锁实时视频能力的「4o」系列模型或将成为技术关键。** 目前,「MiniCPM-o 2.6」和「GLM-Realtime」都已经在硬件落地。不过分别是端侧部署、调用云端 API。据面壁智能介绍,「MiniCPM-o 2.6」将率先落地于汽车、机器人等硬件生态。据智谱介绍,「GLM-Realtime」API 已被集成到智能眼镜和陪伴娃娃中。 「我们相信实时视频&语音能力,将为 AI 硬件的爆发奠定坚实的智能基础。」智谱表示。 ## ## 和追平「4o」性能同样重要的,是如何最高效地实现它 2020 年,OpenAI 发布「GPT-3」,训练参数约为 1750 亿;到了 2024 年,面壁智能发布「MiniCPM -2.4B」——和 GPT-3 同等性能、但参数仅为 24 亿,相当于模型智能密度提高了 86 倍。 在国内的大模型公司里,只有面壁智能公开宣称「高效」是第一性原理。核心是通过提高模型训练效率,用最小参数、实现同等模型性能。在 2024 年 12 月的一场活动上,面壁智能联合创始人、CEO 李大海认为,模型的智能密度在加速提升,可称为「Densing Law」(密度定律):大模型的智能密度将从平均每 8 个月提升一倍,缩短为每 3.3 个月。 「今年年初我们让 GPT-3 水平的模型上了端,9 月份让 GPT-3.5 水平的模型上了端,未来会让 GPT-4o 及更高水平模型上端。」他据此做出预言。 **一个月过去,他的预言就实现了。**1 月 16 日,面壁宣布旗下「MiniCPM-o 2.6」追平了「4o」——「4o」的参数并未公开,一篇微软的论文透露它仍为百亿参数——而「MiniCPM-o 2.6」只有 8B,它因此成为全球对标「4o」最小的模型、也是首个端侧对标「4o」的模型。 如果说「4o」核心性能分为实时视觉、实时听觉、实时语音三方面,面壁智能称「MiniCPM-o 2.6」在这三方面均逼近「4o」。 在实时流式视频理解能力的代表榜单 StreamingBench 上,它取得实时流式全模态开源模型 SOTA;在视觉理解能力上,实现端侧全模态模型 SOTA;在语音理解方面,它超越「Qwen2-Audio-7B-Instruct」,实现通用模型开源 SOTA(包括 ASR、语音描述等任务);在语音生成方面,它超越「GLM-4-Voice 9B」,实现通用模型开源 SOTA;  在评估全模态模型音视频能力的多个榜单上,MiniCPM-o 2.6 能力全面且逼近 GPT-4o | 图片来源:面壁智能 对于「MiniCPM-o 2.6」多模态技术的关键,MiniCPM-o 技术负责人、清华大学博士后姚远总结为三点:一是采用端到端全模态流式架构,高效整合语言、视觉和语音信息,实现了端到端的联合学习;二是引入低延迟模态并布技术,将时间划分为多个循环时间片、分别处理窗口和输入,大幅降低了响应延迟;三是高级多模态学习,基于「语言行为理论」,模型不仅能进行信息传递,更能通过观察和角色扮演,达到更高级的心智水平,为参与人类社会活动打下了基础。 目前 MiniCPM-o 2.6 已经被部署到了 iPad 终端设备上,在实际 demo 演示中,可以看到「MiniCPM-o 2.6」能猜出游戏中小球藏到了哪个杯子、记住翻牌游戏中卡片的细节;能识别说话声,翻书、倒水、敲门声等;能说四川话、广东话等方言,扩充各种情感、音色、风格等。 而同一天推出的「GLM-Realtime」则有自己的创新:比如视频通话具备 2 分钟的内容记忆能力,在 demo 中演示人员走过几幅春联之后,问模型一分钟前它看到的对联内容,它能回答上来;比如在语音交互方面,它首次让大模型拥有了歌唱能力,在 demo 中它清唱了一首《过年好》;它也在向更智能的 Agent 演进,已经可以调用其他应用,帮人类查询天气、预订酒店等。 **无论是云侧还是端侧模型,似乎能看到在追逐模型性能的同时,同等重要的是如何用更高效的训练完成它。**前者如 DeepSeek,后者如面壁智能。 在李大海看来,两者的高效训练路径有所不同:DeepSeek 代表的云侧,主要是研究 MOE 架构的上限,通过更多、更高的专家模型和更高的任务分配准确率,让模型能以较少的激活参数量达到更好的效果。 而对于面壁代表的端侧来说,MoE 架构并不适用,稀疏化才是关键。面壁率先推出 WSD(Warmup-Stable-Decay)学习率调度器,通过预热、稳定、衰减三个阶段的学习率调整,提升模型训练效率。如今几乎被行业所有中小模型在训练中借鉴。接下来,面壁还将继续进行训练过程、数据工程、数据治理和模型架构的创新。 ## 「4o」模型,助力 AI 硬件成为下一代智能交互入口 在刚刚过去的 2025 CES 上,AI 硬件成为了最热门的方向,「百镜大战」、「智能耳机」、「AI 陪伴宠物」等等被讨论最多。参加完 CES,李大海认为大模型正在走向「无所不能」和「无处不在」,他笃信大模型将「无处不在」。 AI 硬件大火的背后,是它展现出了成为下一代交互入口的可能。作为最靠近人类的设备,AI 硬件能感知真实物理世界、收集数据,再通过内嵌的智能,有望给人类带来交互的革命性体验。 **「10 年之后,至少有 1000 亿硬件会搭载端侧智能,成为拥有人类成年智能水平的新型智能人口。」李大海表示。** 在这个过程里,「看」是相当关键的,因为人类接收的信息里约 80% 来自视觉——因此,解锁实时视频能力的「4o」系列模型或将成为技术关键。目前,「MiniCPM-o 2.6」和「GLM-Realtime」模型落地的第一站都是硬件。 据智谱介绍,「GLM-Realtime」API 已被集成到智能眼镜和陪伴娃娃中,在 demo 演示中,「GLM-Realtime」合作的是 Inmo 影目智能眼镜。  「GLM-Realtime」搭载于眼镜中 | 图片来源:智谱 AI 据面壁智能介绍,「MiniCPM-o 2.6」将率先落地于汽车、机器人等硬件生态。李大海表示,目前模型更倾向应用于「具身化」——即硬件需要像人一样感知周围环境——程度更高的硬件设备。在这个定义下,汽车、人形机器人,就比手机、电脑的具身化程度更高。 **对这些硬件设备而言,加入「4o」系列模型的实时视频能力,将有助于它们的进化。**比如在人形机器人领域,「4o」系列模型或能补上机器人大脑、小脑、本体的重要拼图,助力人形机器人底层技术的突破。在去年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面壁智能就和人形机器人厂商「加速进化」合作,实现了业内首个端侧模型在人形机器人上的应用。 IDC 预测,2024 年中国终端设备市场中,将有超过半数的设备在硬件层面具备针对 AI 计算任务的算力基础。至 2027 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攀升至接近 80% 的水平。 在 AI 硬件爆发的未来,端侧模型或许会迎来巨大机遇。 由于参数量小,端侧模型只需消费级终端算力芯片和内存配置就能运行。相较云端模型,其优势包括:更快的响应速度、本地部署的更高隐私性、无需联网的更高便利性、更低的模型推理成本等等,这意味着它可能会有更快、更广的应用空间。这是面壁智能成立之初看到的未来,也是它提升训练效率、降低模型参数的根本动力。 将「4o」级别模型在端侧跑通后,这个未来似乎越来越近了。
<blockquote><p>在团队中,研发团队都在想办法提高研发效率,可以快速抢占市场,快速降低成本。这篇文章,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要提高研发效率的分析。</p> </blockquote>  研发效率为什么总是慢? 开发资源怎么总是不够用? 是不是哪里从一开始、从所有人就出错了? ### 一、为什么产品研发都要特别重效率? 任何研发团队,大概率都在绞尽脑汁想要提高研发效率,与时间赛跑,抢占短暂的市场高光窗口期、甜蜜空白期;资本或者vp圈的增长预期压迫;研发这个高成本的团队组织,不论从时间角度、成本角度上都要求必须研发需要高效运转起来。 ### 二、快砍需求!提升研发效率 往往我们会因为研发效率的提升应该从需求管理入手,懂得“砍需求”,砍掉不必要的、没有性价比的、非真相的需求,抓住关键路径上的高价值需求,这样子我们就都是在做高价值的事情。 这当然是需要的,是产品经理团队、开发团队都应该考虑的最基本的事情,可事实是大家仍会发现,为什么还是出现了研发效率低下呢?资源总是不够用,总是追着业务走。 ### 三、换成发展视角再看研发效率 长焦变短焦,看更大的视野,我们很简单的看到,一个支持用户进行价值交易的产品,除了成品的皮肤、功能框架、产品逻辑、产品架构,背后更有技术架构。而技术结构并不是一开始就会有的,跟产品架构类似,开始的时候,没有架构,都是为了满足直接的业务需求,走着走着生态在变,架构也就需要逐渐形成。 技术架构、产品架构他们都有共同的基准对象,就是业务架构的发展性,外部环境和约束的变动,导致业务发展的不确定性,从而驱动要求不论是组织结构还是信息化结构的同步迅速调整。 用户规模、市场规模、产品功能规模不断变化,技术架构也同样需要跟着生态来成长甚至重构,不然怎么支撑不断庞大的产品架构。这时候,想一想,自己团队规划代码重构、技术重构是多久前的事情了。 ### 四、藏在水面下的效率阻碍冰山 矛盾的地方在于,往往产品的功能框架、产品架构的升级是比较显性的,在业务上、管理者视角上,是和团队主价值链条直接相关的,也是更加紧迫的。必然不断导致,技术话语权被压制,疲于奔命的应对滔滔不绝的需求迭代,根本无暇考虑代码/技术层的优化。更时有发生的情况是,在破烂不堪的代码基础上,继续承接新的需求,硬着头皮构建这栋摇摇欲坠的大厦。 短视的行为必然是,每个产品经理也都为了自己显性的产品成就和表现,哪管开发者的技术架构,恨不得24小时让程序员coding。这种做法很讨喜,管理者甚至认为这是个得力的助手,能够有效的推动项目的进展。很多简单的事情,这个时候变得迷雾重重,无人看清,叹息:可能团队里的vp也需要表现吧! 然而,技术的重构和产品的成长必然是双螺旋结构,加上市场/商业,形成三螺旋合力一股绳。产品需要关注自己所依赖的强健的技术架构,技术结构背后也需要稳定的it架构。它们的前提又需要有清晰耐打的业务架构做支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是有多少大厂中厂小厂、有多少人愿意花时间去磨刀呢? 产品经理们,你们一定要对开发者好一点,给他们主动挤出时间做技术的升级,和谐团队不说,产品也获得了健壮的技术架构支撑。 本文由 @Kris_3zzz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TikTok表示,由于美国联邦政府对该应用的禁令即将生效,因此该应用在美国正式停用。 太平洋时间下午 6 点左右,该应用开始通知美国用户,消息称禁令将 "使我们的服务暂时不可用"。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117/308a0757fecbb1c.jpg) 该公司周五警告说,如果拜登政府不向苹果和谷歌等服务提供商做出保证,该公司将被迫停止服务。 对此,拜登政府回应称 TikTok 威胁下线是一种 "噱头",并表示这种情况应由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处理。 特朗普表示,他计划在 1 月 20 日宣誓就职后,通过行政命令将禁令的最后期限延长 90 天,但现在还不清楚他是否有能力拯救被正式禁止的 TikTok。 最高法院维持的法律规定,TikTok 的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必须出售其在该应用中的股权,才能继续在美国运营,如果TikTok的母公司与美国政府或相关方(如美国公司)正在协商出售部分资产或采取合规措施以解决国家安全问题,并看到进展,总统可给予更多时间以完成相关协议。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240.htm)
一旦Perplexity AI完成与TikTok美国业务并购,这将成为继微软收购动视暴雪(690亿美金)、EMC和戴尔合并(670亿美金)之后,全球第三大科技领域并购案。
悄无声息,AMD最入门的AM5 CPU、超高性价比的锐龙7000系列新品——**锐龙5 7400F,已经在中国正式上市,定价849元(约116美元),比预想中还要便宜。**目前,京东电竞旗舰店已经上架了锐龙5 7400F的散片,现在下单,最迟21日24点前发货。  **锐龙5 7400F和之前发布的锐龙5 7500F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同样是6核心、12线程,但加速频率从5.0GHz降低到4.7GHz,TDP功耗依然是65W不变。** 但7500F主要面向OEM厂商,不对零售市场销售。更贵的锐龙5 7600系列价格一下就翻到了229美元起步,成本一下就高了不少。  详细规格方面,锐龙5 7400F基于Zen 4架构,采用台积电5nm FinFET工艺(I/O部分为6nm FinFET),拥有6MB L2缓存和32MB L3缓存,AM5插槽。 对于预算有限的游戏玩家来说,**一套锐龙5 7400F、A620主板、DDR5(32GB)内存的成本可以控制在2000元以内,可以留出更多成本给显卡了。**这算是AMD给大家的新年礼物吗?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238.htm)
**华硕在其社交媒体上发布了预告,暗示AMD RX 9070系列显卡正式发布日期已经临近。**华硕土耳其官方推特账号发文称:**“新的玩家即将进入市场……在新的一年里享受高画质的游戏吧!全新的ASUS TUF Gaming和Prime AMD Radeon RX 9070 XT和9070系列显卡的更多信息即将到来!”**  虽然该推文没有具体确认发布日期,但表示RX 9070系列显卡“即将到来”,而这个日期很有可能就是在下周。 据报道,AMD计划在1月23日开启RDNA 4显卡的预购,零售渠道已经获得了显卡的样机,正在等待AMD的最终批准。 而且AMD似乎对RX 9070系列很有信心,**前几天AMD高管表示:“我们认为它值得拥有自己的专属展示时间,**在CES上信息量实在太大,很容易被淹没。所以请继续关注,不久的将来你们就会听到更多关于它的消息。”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236.htm)
对于大众UP这款车,中国消费者可能比较陌生,毕竟国内总归也没有多少保有量。其实它是非常经典的一款小车,可惜的是,在2023年这款车就已经停产,“享年”12岁。 有意思的是,**近期有一家车企基于这款车推出了改装版,看起来形似“倒三轮”,据了解,该车专门为16岁青少年设计。**  据悉,该车通过巧妙的后轴设计和调低功率的动力系统,成功地符合了欧洲L5e类别的标准。 **而这一类别允许拥有A1驾照的人在欧盟范围内合法驾驶它,比通常的驾照提前整整两年!** 整车其实就是大众UP的模样,整车依旧有四个车轮,但后面的两个车轮基本被放在了一块,看起来就像是“倒三轮”一样。 **此外,改装厂还加装了有助于空气动力学的外罩,并去除了原本的大众LOGO。** 除了创造性地进行后轮距改造,为了符合L5e 规定,改装车还调低了这款车的发动机功率。 **据悉,Up搭载一台1.0 升三缸发动机,可输出59至114 马力,而改装重新编程ECU调节后,最大仅可输出20马力。** 即便如此,该车仍然可以合法地开上当地高速公路,其最高时速仍可达到110km/h,充分说明,没有肉车,只有肉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228.htm)
近日,万达电影公布了其2024年度的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8.5亿元至9.5亿元**,与上年同期的盈利**9.1亿元**形成鲜明对比。万达电影指出,此次亏损的主要原因包括电影市场的低迷表现以及资产减值。受头部影片供给不足的影响,全国电影票房同比下降了**22.6%**,观影人次也减少了**22.3%**。 万达电影国内直营影院的票房收入同样出现了下滑,同比下降**24.3%**,观影人次下降**23.7%**。尽管万达电影的单银幕产出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1.9倍**,但高昂的固定成本仍然导致影院业务出现亏损。 此外,由于影视行业整体恢复未达预期,万达电影的部分资产出现了减值迹象。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各项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并计提了**约7亿元至8亿元**的减值准备。 然而,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万达电影在电影投资制作及发行业务方面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报告期内,公司投资出品的**《维和防暴队》、《抓娃娃》、《白蛇:浮生》、《误杀3》、《“骗骗”喜欢你》《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等多部影片均实现了盈利,并在多个重要档期斩获了票房冠军。** 展望2025年,万达电影对电影市场持乐观态度。随着影片供给端的持续回暖,多部重量级影片已经定档春节档。除了万达电影自己投资出品的**《唐探1900》和《熊出没重启未来》**外,还有**《哪吒之魔童闹海》**、**《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和《蛟龙行动》**等多部大片将在这个档期上映。这些影片有望提振观影需求,推动开年票房再创佳绩。 公开资料显示,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电影放映、广告代理以及影视剧投资等。作为国内领先的影院投资及运营商,万达电影的票房、观影人次和市场份额**已经连续十四年位居国内首位**。公司的放映技术和品质也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9/a6e14e10d14f45a88818969d87c2933a.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226.htm)
日前,不少苹果用户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自己的微信突然有了CallKit功能。根据用户反馈,微信的CallKit功能目前处于灰度推送阶段,**只需在“设置-消息通知”中找到“语音和视频通话用系统电话接听”选项,即可开启该功能。** 启用CallKit后,微信语音和视频来电将直接在系统电话界面中显示,用户可以像接普通电话一样接听。 该功能支持在iPhone锁屏状态下接听电话,还能切换外放或开启静音,十分方便。  与旧版界面不同的,**新版微信CallKit会通过灵动岛动画展示来电信息,显示对方昵称,并提供“接受”和“拒绝”两个选项。** 如果是刘海屏的iPhone,通话卡片会出现在顶部。   值得注意的是,CallKit框架最早在2016年随iOS 10推出,旨在让第三方VoIP应用(如WhatsApp、Skype)能在iPhone的系统通话界面中显示来电。  起初,微信CallKit功能并没有限制使用,**但大约是2018年5月开始,绑定中国大陆手机号的微信用户就无法使用CallKit功能了。** 不过,近期的灰度推送似乎暗示微信可能在为未来全面开放做准备。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222.htm)
日前,小红书上突然涌现了一大群来自美国的用户,他们自称“TikTok难民”,大量美国网友与中国网友展开热烈的互动交流。针对网友提出的增加一键翻译功能的建议,小红书工程师迅速响应开发,**目前翻译功能已上线,用户可对评论区的英文内容进行翻译。**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暂未看到该功能,应该正在灰度测试中。如果留言中同时包含中文和英文,就不会出现翻译选项。   据了解,大量美国网友到小红书上“安营扎寨”的原因与TikTok在美国“不卖就禁”的法案有关。 据媒体报道,2024年4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国会两院通过的法案,**要求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在270天内将TikTok出售给非中国企业,否则这款应用程序将在2025年1月19日后在美国被禁用。****字节跳动曾明确表示,不会出售TikTok。**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220.htm)
日前,中国联通宣布,**联合中国银行、北京一卡通面向来华外国游客推出全国首款SIM卡融合创新服务产品——CUBe Card。**据了解,CUBe Card首创“三卡合一”,**融合“通信+支付+交通”三大高频服务于一体。** 外国游客在无需下载和注册移动支付App以及开通其他附加服务的情况下,出示护照即可申购该SIM卡。 购买SIM卡插入手机,除了语音通话和上网,还可使用数字人民币购买商品,通过“BEIJING PASS”支付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9/5e42f620f3bf498195a060f89e4802bd.png) 除可享受中国联通数据服务、语音通话以及短信功能外,在消费时,可直接使用手机“碰一碰”商户收款设备,即可完成商品的支付购买,无需再寻找支持外卡的支付终端。 另外,**在出行时,使用手机碰一碰闸机即可完成刷卡进出站,在北京指定公园、景区还可直接购买门票参观游览,**极大提升国际游客在华的旅行支付体验。 中国联通表示,目前产品已进入开放体验和使用阶段。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218.htm)
媒体报道,**本周一汽-大众再现大规模人事变动,涉及各品牌营销、市场及各战区近30位中层经理干部**。有内部人士指出,如此规模的人事变动在一汽集团内部相当少见。一位内部员工表示,此次大规模的中层员工调整并不会对公司运营产生较大影响,这受益于一汽集团独有的人才选拔机制——AC测评。 **据了解,其为建立内部人才库的重要机制,每个人只有3次晋升管理岗的机会,因此员工会相当慎重参与考核。** 报道称,该系统“最大程度”减轻了人事任命风险,并刺激员工能力提升。 “这次调整可以说是空前的,是一汽-大众内部有史以来第一次突破体制机制,全面深化改革的人事变动,是绝无仅有的。”内部人士指出。 人事大规模调整的背后,是市场销量下滑,数据显示,**一汽-大众销量2024年整车批发销量为160万辆,同比下滑13.5%,远高于上汽大众的下滑幅度**。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216.htm)
**新年伊始,航空领域便被接二连三的事故阴霾笼罩,引发诸多关注。务安机场降落事故的最新进展,暂停于失事客机两个黑匣子在飞机撞毁前四分钟均停止记录的新闻。线索戛然而止,但追问仍在继续。**回首过去一段时间,全球航空业悲剧不断上演,坠毁、撞机、冲出跑道甚至在飞机内发现不明尸体等事件频发,飞行安全、机场设计等问题,瞬间被质疑声推至风口浪尖。  这一连串事件的开头,要追溯到2024年12月25日。当日,阿塞拜疆航空一架客机坠毁,38人不幸遇难。3天后的晚间,荷兰皇家航空的一架客机在挪威起飞不久后,液压系统突发严重故障,只能紧急着陆;几乎同时的大西洋彼岸,一架客机抵达加拿大哈利法克斯时起落架出现故障,飞机着陆时发生倾斜,一侧起火燃烧,所幸仅有少量人员受轻伤,没有酿成更为惨重的后果。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上述事故发生的短短几个小时之后,远在亚洲大陆的韩国,一场更为重大的空难袭来。 12月29日上午,韩国务安机场塔台紧急发出鸟击警告,约1分钟后,即将降落的客机便发来求救信号。但机场方面还没来得及实施救援措施,客机就已以平飞姿态急速落向地面,高速冲出跑道,一头撞上跑道尽头的防护设施,被熊熊火光吞没。 机场应急救援人员在10余秒内便抵达现场,但为时已晚。机上179人不幸遇难,仅2人获救,成为韩国乃至世界航空史上最为严重的一起灾难。 这本是韩国全罗南道务安郡平常的一天,有人满怀期待赴韩游玩,有人结束休假准备回家迎接新年,然而灾难毫无征兆地降临,许多人的人生结束了在2024年的结尾。 事发后,务安机场紧急宣布停业至1月14日。随着搜救工作结束、残骸清理完毕,关于事件现场的即时新闻报道逐渐平息,但后续的伤痛以及重重疑问,才刚刚开始浮现。**“幽灵机场”** “关闭机场”,已然成为近年来针对务安机场呼声最高的提议。 务安机场作为当前全罗道唯一的国际机场,自 2007年启用后的17年间,运营状况持续低迷,波折不断。据韩国机场公社2023年机场净利润分析资料显示,韩国15个机场中务安机场亏损最为惨重,亏损金额高达212亿韩元,整体财务状况岌岌可危。该机场选址不当、运营陷入困境等问题,早已被韩国议员和民众诟病多年。 机场最大的问题是客流量稀少,航班频次过低。2019 年,务安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为89.54万人次,在韩国15个国内机场中位列第八。但第二年受疫情冲击影响,这一数字锐减至11.3万人次,排名也下滑至第12位。而在2021 年、2022年这两年间,旅客人数更是分别降至7529人和2.9万人,排名第12位和第15位。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与务安机场相邻的韩国第七大机场光州机场,四年间的客流量分别达到202.7万、172.6万、215.3万和 206.9万人次。 2023 年,韩媒记者多次实地探访务安机场时发现,连当地的出租车司机都难以找到机场入口,就算看着路标都一脸茫然。这位受访的司机透露,疫情前他仅仅跟着旅行团去过一次务安机场。 机场周边皆是稻田与田野,内部冷冷清清,商铺区域大半空置。机场大楼一侧有家自助餐厅还在营业,但公告显示,餐食仅能在国际航班起飞前两小时订购。据说,当时餐厅仅有一名员工,国际航班起飞时才会增加至三名员工上班,而在此用餐的,基本都是机场工作人员。 由于机场使用率极低,平日里鲜有人迹,务安机场也因此被戏称为 “幽灵机场”。网友曾调侃务安机场空旷到可以晒辣椒,这一调侃还被媒体制作成图片进行报道传播。甚至有韩国国会议员被误导,公开质疑:“建设机场耗费大量基础设施投资,在务安到底怎么回事?为何会有附近居民晒辣椒的照片?” 机场停机坪可容纳 9 架飞机,刚启用时,其基础设施与旅客处理能力可以在全国排名第五。韩国政府曾对它寄予厚望,期望它能成为西南地区的枢纽机场,“助力光州全罗南道迈向发展新征程,树立里程碑”。 客流量过少,直接导致的后果便是巨额亏损。  根据韩国机场公司管理层公布的数据,务安机场是该国过去5年运营亏损最高的机场,亏损额累计达1068亿韩元。位居第二的是襄阳机场,运营亏损898 亿韩元。这两个机场自开通以来从未实现盈利,务安机场也被视作典型的失败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为重塑“西南地区基地机场”的象征意义,在此次事故发生前不久,务安机场刚刚加大投入,斥资约2.5万亿韩元用于延长跑道。事故发生时该工程尚在进行之中,这也让实际可用的跑道长度缩短。此外,务安机场还针对机场内便利设施投资388亿韩元,完成了免税店的扩建、停车场的增设、设备仓库以及管理楼的建设。 此前围绕务安机场的讨论,大多聚焦于持续亏损多年,机场是否还有存续的必要。但经历如此惨痛的空难事件,一切努力仿佛都付诸东流,大众对务安机场的信心能否挽回?**鸟击隐患** 鸟群,对于机场所在的全罗道居民而言,早已司空见惯。 务安机场附近有大型湖泊与滩涂,还毗邻潮滩湿地保护区,每年都有成群候鸟迁徙至此。据韩媒报道,在此次空难发生前30分钟,跑道上的鸟群驱赶工作仍在紧张进行。 早在1998年的《务安机场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中就已指出,“由于该机场位于海边,已确认有44种鸟类栖息于此”,冬季时机场附近约有1.2万只候鸟聚集,因此机场关于鸟群的警示不断:“可能会发生鸟类碰撞事件,务必采取防范措施”“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候鸟抵达期间,务必格外小心”。 据韩联社、韩国《中央日报》等报道,2019年至2024 年 8 月期间,务安机场共发生10起飞机与鸟相撞事故,鸟击发生比率为0.09%,在韩国机场公司管理的15座机场中位居榜首。 经各方分析,此次空难的导火索极有可能是鸟击。一段机场周边监视器拍摄的画面显示,客机附近曾出现一大片呈黑色云状、体积比客机机体大10倍左右的不明物体,恰好在飞机前方与之发生碰撞。 韩国法医影像分析研究所所长黄敏九(音译)分析认为,该物体在空中自由飞行,且形态不断变幻,极有可能是鸟群。 机场附近居民拍摄并上传的一张照片显示,天空中曾出现过庞大的鸟群。事故发生后,现场图片和影像资料也都显示,飞机残骸周边出现了鸟类。 据加拿大运输安全委员会2019年报告显示,80%左右的飞机与鸟类碰撞事故,发生在着陆或起飞期间,这两个阶段飞机的飞行高度与鸟类活动范围相近,所以机场必须采取各种手段驱赶鸟类,确保起降安全。 例如,蒙特利尔机场就有一套独特的驱鸟方法:不会修剪短于15厘米的草,以防鸟类发现其中的昆虫后停留。同时,定期喷洒杀虫剂,并且每天安排专人巡逻,及时驱赶野鸟。 机场控制塔也会及时向机组人员发出危险警告,以便飞行员能够迅速采取相应措施。业内人士指出,妥善应对鸟击威胁,是飞行员必备的基础技能。**不是孤例** 从收到鸟击警告到客机撞上土墙,仅仅过去了短短6秒。 中国民航大学综合交通研究所所长欧阳杰教授介绍,飞机撞上的土墙实际上是助航灯光系统中的 “横排灯” 设施。助航边灯除具备照明功能外,还能充当“目视遮蔽物”,辅助飞行员精准判断起飞和降落的位置。 欧阳杰解释道,飞行员在着陆或起飞时,若看到过境公路上的汽车,会感觉汽车就在跑道上,容易误判跑道端存在障碍物,进而导致紧急复飞或中止起飞。助航边灯可有效遮蔽跑道端那些干扰飞行员视线的移动物体,降低飞机冲出跑道的风险。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近7年的统计数据,民航事件原因中排名第二的,就是冲偏跑道。 不过,欧阳杰指出,在助航边灯下设置高出30到40厘米的坚固混凝土挡土墙,这种设计显然不妥。助航边灯整体应当采用易折构件设计,当飞机经过时,它们能够以特定的方式弯曲或折断,进行有效缓冲。 2015年,一架飞机在广岛机场撞上了安装在机场跑道尽头的灯架,致使约十人受伤,但所幸无人死亡,原因就在于灯架的天线在飞机的重压下发生弯曲,有效减轻了冲击,成功让飞机减速。 不少从业人员表示,从未见过跑道轴线上设置有混凝土障碍物。但欧阳杰强调,务安机场并非个例,目前韩国浦项国际机场、丽水机场、光州机场和清州机场同样采用了类似的设计,这也引发了人们对该国其他机场设施是否存在类似安全隐患的担忧。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航专家着重强调,务安机场应当达到了ICAO对机场应急救援能力的要求,目前诸多事故分析还仅处于推测阶段,真实原因仍需等待事故调查的最终结论。并且国内机场并没有类似混凝土障碍物的设计,“请大家放心,中国民航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210.htm)
**和#美最高法支持政府对TikTok强迫出售令#一起登上热搜的,是#周受资称特朗普致力于与其公司合作#的消息。**1月17日,距离美国时间1月19日(北京时间1月20日)TikTok正式面临“不卖就禁”,只剩不到48小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正式判决,以9:0裁定TikTok“不卖就禁”法案符合美国宪法,TikTok全面败诉。 在1月18日,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通过TikTok发布了一则视频。在视频中感谢了特朗普将致力于与TikTok合作,找到一个让TikTok在美国可用的解决方案。 就在最近,亲自签署禁令的拜登政府也被爆出正考虑如何让TikTok在美国继续运营。曾经上演绝地求生的TikTok,或许将有机会在48小时内,听到关于禁令冻结或延迟的好消息,虽然在外界普遍看来,成功的概率可能并不大。 就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发布9:0裁决结果之后,TikTokShop的商家黄洪提前得到了来自 TikTok 单方面的正向回复,这让黄洪对平台命运多了一些信心,他相信,既然官方表态了,“这一次应该能延迟封禁。”尽管如此,在最高法院已经做出的不利判决之下,黄洪还是决定保守发货,暂且观望。  图注:在TikTok宣布好消息的周受资 图源:TikTok官方X账号 **令黄洪保持观望的一大客观现实在于,尽管tiktok官方竭力传递乐观情绪,但TikTok还远没到真正解除危机的时刻。** 需要注意的是,松口支持TikTok的特朗普,正是2020年号召美国用户封禁TikTok,导致TikTok第一次出售风波的的源头。即便是确认当选后,特朗普在公开采访中也仅仅表示“赞成TikTok在美国继续运营一段时间”。 近期甚至传出特朗普新进盟友马斯克或有可能收购TikTok的消息,对面临禁令的TikTok而言,马斯克无疑是最有可能的买家候选人之一。 尽管马斯克在X上否认了这一说法,但对于被与“美国国家安全风险”绑定的TikTok来说,字节将在美国时间1月19日拿到的,或许不是免死金牌,而将是一道延迟生效的判决书。 “我们才是真正的TikTok难民吧。” 从去年12月底TikTok进入“不卖就禁”倒计时,到1月17日TikTok拿到9:0的至暗开局,仅仅半个月,作为迁到美国的TikTok员工,孟庆的心情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 1月初,TikTok要被迫关闭的恐慌之下,TikTok美区几乎兴起了一阵离职潮。孟庆们担忧TikTok撤离美国,拿不到工作签证,或是抢着投简历找下家,或是期待拿着离职大礼包“喘口气”。每天扎在X上,成为特朗普和马斯克账号的“忠实粉丝”,正是TikTok员工们的日常。 随后,涌入小红书的TikTok用户更让他感到希望渺茫。 据爆料,面临“不卖就禁”的TikTok将会在1月19日,全面关闭其在美国的应用。届时,尝试打开TikTok的用户将会看到有关禁令信息的弹出消息。甚至,已下载APP的1.7亿用户也不能继续使用,只为用户提供下载保留个人数据的选项。 原本孟庆仍然期待TikTok在封禁后持续为已有用户提供服务,美国办公室也能保留,但选择“正面硬刚”的TikTok,把封禁的最坏可能直接亮了牌。大量TikTok用户涌入小红书,也让孟庆们嗅到了弥漫的悲观情绪。**对于孟庆们来说,在这种不确定下仍base美国的他们,或许才是真正的TikTok难民。** 不过,让孟庆意外的是,TikTok似乎早已手握逆风翻盘的剧本。 就在美联邦最高法院宣布TikTok全面败诉的同一天,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消息,在特朗普1月20日的就职典礼,周受资将受邀出席。 引发关注的是周受资的坐席。根据爆料,周受资将坐在主席台的荣誉位置上,传统上,该区域主要会安排前总统、家庭成员及重要嘉宾入座,和周受资一起出席的还有特斯拉CEO马斯克、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 同一天下午5点,孟庆发现,高速冲浪的特朗普也一反此前对TikTok的暧昧表态,在X上发文表示最高法院的裁员是“意料之中”,他对TikTok的决定也将在不久作出,但他必须有时间审查情况。甚至,根据外媒爆料,亲自签下TikTok禁令的拜登政府正在“探索各种方案”,让TikTok不会在1月19日被禁。 在美联邦最高法院裁定发出次日,1月18日,TikTok在X上发出声明,敦促美国政府向TikTok的相关服务商提供必要的澄清和保证,否则TikTok将于1月19日被迫停运。**孟庆们也被通知“工作稳定”,离职大礼包暂时领不上了。**  图注:TikTok硬刚 图源:TikTok官方X账号 只是,“工作只是现在看起来不会没了”,在各样不确定的压力夹击之下,孟庆告诉字母榜,他们仍然得做好最坏的打算。 让TikTok硬刚的底气,答案或许可以从TikTok商家身上找到。 “从亚马逊转向TikTok的本土卖家赚到了钱,和TikTok合作的亚马逊得到了引流新渠道,TikTok上的KOL拿到了推广费,围绕着TikTok的所有人都很满意。” 从亚马逊到TikTok的本土大卖家张峰告诉字母榜,TikTok这一次能够打出“不卖,直接关闭在美应用”的底牌,或许正是因为,TikTok在美国的影响力并不止于1.7亿的美国用户。 **类似于国内抖音在社交、电商的多路进军,TikTok在美国也早已做大了盘子。** 2024年,张峰在TikTok上的GMV达到上亿美元,尽管相比起亚马逊传统货架电商的形式,靠直播和短视频卖货并不算大赚,这是因为TikTok前期不管是搭建直播间、组建运营团队,花力气培养达人,都得投入一笔不小的成本。 但对于大卖们来说,尽管直接开TikTok店铺不算赚钱。但做起了TikTok账号,再把流量外溢到亚马逊、独立站,就是一笔只赚不亏的买卖。 根据Coefficient Capital和The New Consumer的2025年消费者趋势报告,TikTok全球下载量已经超过49.2亿次。每月至少使用一次TikTok的受访美国人中,80%的人知道TikTokShop。  实际上,**“TikTok已经是市面上最便宜的广告了。相比起其他广告屏的CPM(每1000次广告展示付费),TikTok的CPM几乎低到不要钱。”**张峰告诉字母榜,对于海外的品牌商来说,TikTok的曝光几乎是“白菜价”。 同时,在TikTok上发布内容的美国KOL们,或许是第一批赚到钱的人。 2024年黑五大促前,TikTok KOL单条带货短视频的合作价格翻了3~5倍,去年1月拍条视频100美元,去年12月黑五前就涨到1000美元。即便商家们咬咬牙接受溢价,“早在(去年)11月9日,KOL们的排期已经都满了”,OUTLIER出海营销创始人王大卫表示。 在其2024年的经济报告中,TikTok更表示,TikTok为美国的小企业带来了150亿美元的收入。用了两年时间,TikTok成了美国用户绕不开的头部APP。 **在美国,坐拥1.7亿用户流量的TikTok,也凭借内容优势交起了“朋友”。** 去年8月,美国电商平台老大亚马逊宣布与TikTok签署合作协议,TikTok用户无需离开TikTok APP,就能在站内支付并购买到亚马逊商品。去年11月,亚马逊也和Meta、Instagram达成了类似合作。这次“联姻”,不仅代表着亚马逊对TikTok流量实力的认可,也让TikTok有望缓解在美国的监管压力。 除了亚马逊,TikTok的朋友名单上,还写着实体超市巨头沃尔玛、头部独立站建站平台Shopify。从2020年遭遇第一次被禁风波,到2024年再次面对“不卖就禁”法案,站在TikTok身边的盟友正越来越多。 在特朗普的公开采访中,也不止一次提到了去年6月入驻TikTok后获得的1470万粉丝。在张峰们看来,TikTok流量的影响力,也间接成了TikTok的“护身符”。 不过,等待TikTok的未必是康庄大道。TikTok因内容而生的巨大流量,也正是TikTok落入“不卖就禁”绝境的原因。 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9:0通过法案的当下,笼罩在TikTok头顶的,是美国宪法规定下的数据安全风险和美国国家安全的阴云。1.7亿的用户流量,700万美国商家,150亿美元的营收贡献,不仅是TikTok影响力的证明,也是让TikTok陷入危机的最大风险源。 **“TikTok暂时安全了,不代表不会再反转。”张峰告诉字母榜,新任总统也称不上是TikTok的“朋友”。**  尽管特朗普多次表示“应该让TikTok继续存在下去”,但并未提到如何执行。有外媒此前爆料称,特朗普可能会通过行政命令,要求司法部放弃执行法律。但有分析人士指出,执法自由裁量权或行政命令不能凌驾法律之上。 尽管在周受资最新的视频中,虽然感谢了特朗普将致力于与TikTok合作,找到一个让TikTok在美国可用的解决方案,但具体如何实现,仍是未知。 TD Cowen分析师Paul Gallant猜测,“特朗普会试图策划一场看起来像是剥离的交易,并宣布这是故事的结局”,来实现TikTok继续在美国运营的目的。不过Paul Gallant也承认,这种剥离交易并不容易,“从字节跳动中剥离TikTok非常困难,甚至可能是不可能的。两家公司在技术和人员方面联系足够紧密。” 更不必提,2020年8月,特朗普任期通过行政令让TikTok把大量股份出售给甲骨文和沃尔玛,并由甲骨文负责托管TikTok的美国用户数据。在特朗普的第二次任期开始前,1月6日,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人约翰·莫勒纳尔表示,他相信特朗普将“促成美国接管TikTok”。 同时,根据ABC新闻,现任白宫官员多次表示,“我们立场坚定,TikTok应该在美国人拥有的前提下继续运营。”根据“不卖就禁”法案,TikTok确认已经展开出售谈判的情况下,才能拿到90天的宽限期。但**“不管是90天,还是270天,TikTok都不是真的安全,再次面临被禁,只是时间的问题。”张峰补充道。** 实际上,过去一个月,TikTok及字节跳动官方都已反复向外界表示,“没有出售计划”。面对媒体爆料称马斯克有望收购TikTok,字节回复称“纯属幻想”(pure fuction)。 对于TikTok而言,现在谈风波结束还太早,做好持久应对的准备,才是其在2025年的核心课题。 (文中孟庆、黄洪、张峰为化名)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208.htm)
当地时间19日凌晨,韩国首尔西部地方法院签发对总统尹锡悦的拘留令。尹锡悦成为韩国宪政史上首位以现任总统身份接受拘留调查的总统。首尔西部地方法院指出,“嫌疑人有毁灭证据之嫌”,因此签发对他的拘留令。对他的羁押最长可达20天。  韩国首尔西部地方法院18日对被逮捕的总统尹锡悦展开拘留令必要性审查。尹锡悦本人出席并进行了约40分钟的发言。审查结束后,尹锡悦返回首尔拘留所。 申请拘留令的韩国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公调处)方面向法院提交了相关调查记录并进行说明,以证明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发布戒严令是违宪、违法的;尹锡悦方面也进行说明,以证明自己宣布紧急戒严的正当性,没有逃跑和毁灭证据的可能性等,不满足拘留条件。 按照韩国法律,如果拘留令申请获批,对尹锡悦羁押最长可达20天。韩国媒体分析,由于公调处没有起诉权,预计在公调处羁押尹锡悦大约10天后,案件将移交至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将继续调查尹锡悦,并在调查结束后提起诉讼。(总台记者 张昀)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206.htm)
近日,海通国际发布研究报告,提出2025年五大猜想。其中,海通国际认为小米将收购蔚来,蔚来换电使用范围得以扩大,甚至在专利保护下开放给其他车企。理想、特斯拉、小米确立在中国智驾上的领先地位。 对此猜想,昨日,蔚来汽车品牌与传播助理副总裁马麟在微博发文回应表示:“猜想纯属虚构。蔚来搞换电踏踏实实的,已经连通了全国700多座城市,每增加一座换电站都对销量有正面积极影响。斌哥也给雷军雷总推荐过搞换电车型,其他多个换电合作品牌的车型也在路上了。确实,最懂电池的宁德时代都搞换电模式了,换电对电动车的价值已经被整个行业看到了。”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204.htm)
文|王毓婵 编辑|乔芊 哔哩哔哩新一年的广告业务重心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往往只需要看每年的“AD TALK营销伙伴大会”上讲什么。 历年来AD TALK大会的“画风”往往天差地别。2020年,B站邀请了许多头部UP主上台,轮番展示创作者的内容制作实力;2021年,大会则重点展示B站官方自制的综艺、剧集、动画片单,告诉广告主可以植入哪些OGV内容;2022年,重点是Story-Mode竖屏视频和“做大开环”,跟电商平台做好对接;最近两年,大会则更偏向介绍不同行业的投放方法论。 通过回忆B站高管在大会上讲什么,我们可以意识到B站广告业务这几年来的变化。用一句话来讲,B站已经度过了“说服广告主自己有商业价值”的时期,到了思考如何降低投放门槛和提升投放效率的时期。 今年的大会,重点是介绍B站在商业化基建上的进展——B站在投放场景、流量、内容素材、度量等维度做出了后端的迭代。 ### 解决投放端太杂的问题,并推广“B站小程序” 去年底,一位在某主流电商平台负责B站营销业务的人士告诉36氪,她更倾向于由本公司来制作内容,然后“寻找第三方代理来做B站广告投放”,因为“感觉B站的直客做得还不够好,系统比较复杂。” B站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AD TALK大会上,B站商业产品与运营策略中心总经理张伊说:“大家一直以来吐槽B站有太多的投放端,不知道该用哪个。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具体来说,从平台的角度,B站为专业客户提供了统一的PC投放端——“三连”,同时还上线了For自助客户的托管式投放端——“必火”。 以及,关于许多广告主抱怨的用户画像不够精准等问题,B站上线了MATES人群资产模型,发布了15大特色人群,公布了Z指数平台,帮助广告主了解B站的内容风向和人群情况。  图片来源:哔哩哔哩MATES人群资产经营白皮书 以及,如同其他互联网平台一样,B站也面临增长停滞的问题。张伊表示,B站为广告主保障新客的解决方案包括:提供更多端,以及,提供更多能力。 首先,关于“提供更多端”,指的是除了移动端以外,还要把PC端、PAD端、OTT端和车载端等的流量空间开放给广告主。目前,B站在PC端和PAD端也有千万量级的DAU。 其次,关于“提供更多能力”,指的则是一个新产品,即“B站小程序”。“B站小程序”看起来类似微信小程序,也是一个可以支持第三方开发者在站内提供服务的产品。它目前的阶段看起来也非常类似于微信小程序早期——那就是游戏服务商率先利用了这个功能。  B小游戏已上线 张伊介绍说,“B小游戏”测试不到两个月,目前每天已经有“数百款活跃的B小游戏了”,增长非常快。“从流量、从库存的视角看,在我们还没全量放开的情况下,也已经提供了非常多的新库存、全新的增量流量出来,补齐了B站一直缺少的激励场景位的能力。”张伊说。  B站小程序界面展示截图 “我们玩B小游的用户为广告主提供的付费转化价值也非常高,甚至在部分测试客户身上,我们提供的用户实现了全网全媒体最高的ARPU值。”张伊说。 游戏行业对于B站收入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对于游戏业务本身来说,还是对于广告业务来说。今年三季度,广告和游戏业务分别贡献了B站收入的 29% 和 25%。而且,游戏行业还是该季度为 B 站广告业务贡献最多的“第一大金主”。可以说,没有游戏行业的金主,也就没有B站广告和游戏业务收入的增长。 张伊承诺,未来,除了小游戏以外,B站小程序还会提供其他的能力,比如短剧、小说等。“其他一系列的B小程序能力我们已经在建设中,会在未来陆续开放给大家。” ### 平台与UP主联创做花火商单整合营销,以及推广“自动广告” 从某种角度来讲,UP主赚钱和平台赚钱是有些利益冲突的。 一直以来,B站帮UP主对接商单的“花火”平台只抽成5%,可以说是业内“最良心”的平台之一,但B站广告收入只靠这5%显然是不够的。那么,平台的投流系统“起飞”的出现,可以说是平台在没有跟UP主利益正面冲突的情况下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位B站广告代理商告诉36氪,目前业内比较常规的打法就是“花飞结合”,先找UP主制作内容,再找B站投流加热。广告主预算三七开,在“花火”给UP主花70%,在“起飞”给B站投30%。 从新一年AD TALK大会上公布的内容来看,B站显然不满足于只赚投流+OGV固定广告位的钱——平台希望与UP主联创,共同做“花火商单整合营销”。 目前,有两种组合的方式:第一,用UGC生态征稿和OGV、PUGV内容专题的方式结合起来,调动整个生态的UP主一起征稿投稿;第二,与平台的多种广告资源位结合,比如说闪屏、热搜、热门等,进一步扩大优质内容的心智触达影响力。 不加褒贬地来讲,平台这样做也不能说是“跟UP主抢饭吃”,只能说是提供给了预算充足的广告主更多的选择。但从客观情况上来讲,确实有利于为平台创造更多广告收入。 另外,B站正在推广“自动广告”。简单来讲,就是降低广告主的投放门槛,以更简单的方式在B站内完成长线的营销诉求——这也是所有广告投放平台在成熟期会做的事情。 比如,在竞价系统中,帮广告主知道其他参竞人的出价,以及用户是否值得给出高价;在营销系统中,知道用户是否喜欢当前的标题和封面,知道用户是在PC上还是在手机上,还是在开着车等等……B站希望做到毫秒级别的出价调整能力,对广告主提供动态的实时调整,以便降低营销成本。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看出,B站广告业务正在进入成熟期。从财务数据上来看,B站已经在三季度实现了单季度盈利,而这离不开过去两年,B站广告收入连续七个季度的增长。接下来,广告业务早期的低基数优势必然逐渐衰退,到了考验基建和后端���提升广告效率的能力的时候了。 B站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B站合作伙伴数量增长30%以上,双十一大促期间整体GMV同比增幅超150%,千元以上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倍。
 ## TikTok 呼吁美政府明确声明「不执行禁令」,否则将于 19 日被迫「关闭」 TikTok 当地时间 1 月 17 日发布声明称,美国白宫和司法部最新声明未能向服务提供商提供必要的明确性和保证,而这些服务提供商对于维持 TikTok 在美运营不可或缺。 TikTok 表示,除非拜登政府「立即发表明确声明」确保不强制执行禁令,否则 TikTok 将在当地时间 1 月 19 日被迫关闭。(来源:IT 之家) ## 特朗普称「极有可能」给 TikTok 90 天延期以避免禁令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周六在接受 NBC 新闻节目「Meet the Press」主持人克里斯汀的电话采访时表示,他「极有可能」在周一上任后给予 TikTok 90 天的延期,使其免于在美国受到可能的禁令限制。 特朗普说,他还没有做出最终决定,但正在考虑将限期延长 90 天,要求 TikTok 的中国母公司向非中国买家出售产品,否则将面临美国禁令。 「我认为这肯定是我们考虑的一个选项。90 天的延期是最有可能实现的,因为这是合适的。你知道,这是合适的。我们必须仔细研究。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局面。」特朗普在电话采访中说。(来源:cnBeta)  ## 微软开启 Windows AI 搜索测试 微软正在针对 Windows 11 Insider 测试者的新开发通道构建中测试人工智能驱动的 Windows 搜索。这一引擎已于 10 月份宣布,它使用语义索引让用户可以使用更随意的语言搜索本地文件。与其他微软 AI 功能一样,您需要一台 Copilot Plus PC 才能使用该功能。 该功能适用于设置、文件资源管理器或任务栏中的搜索框。由于 Copilot Plus 电脑上的 NPU 芯片,无需连接互联网即可使用。目前,AI 搜索仅限于 Windows 设置以及图像和文本格式(包括 JPEG、PNG、PDF、TXT 和 XLS)的文件。 微软表示,搜索仅适用于选择索引的位置中的文件。用户可以使用「设置」、「隐私」、「安全」、「搜索 Windows」下的选项调整这些位置,或者打开「增强」,为整个机器建立索引。该公司补充说,该功能最终将扩展到云数据,如存储在 OneDrive 中的数据。 微软写道,人工智能支持的 Windows 搜索「将逐步推广到搭载骁龙处理器的 Copilot+ PC 上的 Windows Insiders」,稍后将支持英特尔或 AMD Copilot Plus 计算机。该功能将适用于设置为中文、英文、法文、德文、日文和西班牙文的电脑。(来源:cnBeta) ## 美政府力邀 ChatGPT 产品主管出庭作证,希望增强对谷歌的反垄断指控 据 TechCrunch 今日报道,美国政府目前正通过邀请 ChatGPT 产品负责人 Nick Turley 作为证人来增强其对谷歌的反垄断指控,特别是为了证明谷歌的竞争对手在进入搜索市场时面临巨大的障碍。 去年,美国法院判定谷歌在搜索领域拥有垄断地位,尽管谷歌正对此提出上诉,美司法部仍然要求法院判定其应接受的处罚,包括可能的 Chrome 分拆或浏览器产品禁令。 根据最新的法律文件,OpenAI 的产品负责人 Nick Turley 已确认将作为证人作证,支持政府的反垄断案件。美司法部计划让他就「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搜索接入点、市场进入障碍」等问题提供专业见解。为进一步加强案件,司法部已邀请多个谷歌竞争对手如 OpenAI、微软和 Perplexity 作证。然而,OpenAI 和谷歌之间对于是否提供所需文件以及提供哪些文件展开了激烈争论。 谷歌指出,OpenAI 提交的文件数量「少得惊人」,并要求 OpenAI 提供更多其他高管的文件,特别是希望获得 2022 年 ChatGPT 发布前的相关文件,认为这些可以有效反驳 Turley 关于市场进入障碍的证词。OpenAI 则回应称,这些历史文件已经不能准确反映当前的 AI 行业发展。 目前,双方在证据提供上陷入僵局,OpenAI 已请求法院拒绝谷歌的文件要求。截至 IT 之家发稿,谷歌和 OpenAI 均未回应相关评论请求,美司法部也未作出公开回应。(来源:IT 之家) ## 大众有意为美国造车新势力 Rivian 提供「巨大机会」,后者股价一度涨超 5% 1 月 18 日消息,大众汽车 CEO 奥博穆透露,公司有意扩展与美国电动汽车创企 Rivian 的合作。奥博穆表示,大众可能为 Rivian 提供「巨大的机会」。 自去年 11 月成立「Rivian 和大众集团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公司以来,大众已经在考虑与 Rivian 的合作深化。奥博穆当地时间周五在接受《明镜》采访时表示:「大众集团能够为像 Rivian 这样的小品牌提供巨大机会,我们正在考虑通过共享模块和捆绑采购来提高效益。」 大众已计划向此次合作投资最多 58 亿美元(当前约 425.53 亿元人民币),Rivian 首席执行官 RJ・斯卡林奇表示,这笔资金对公司而言是一次「重要的财务机会」。 目前,这一合作的重点是软件支持。Rivian 利用其软件技术,致力于开发新的电动汽车架构,为未来的「软件定义汽车」提供动力。 受奥博穆暗示扩展电动汽车合作的消息影响,Rivian 的股价周五上涨超过 5%。自去年 11 月发布第三季度财报以来,Rivian 股价已上涨超过 57%。然而在过去 12 个月内,股价相比峰值依然下跌了近 10%。(来源:IT 之家)  ## 券商提出「猜想」声称「小米收购蔚来」,两车企高管双双否认 近日,海通国际证券公司发布研究报告,提出 2025 年五大猜想。其中一个猜想是小米将收购蔚来,蔚来换电使用范围得以扩大,甚至在专利保护下开放给其他车企。理想、特斯拉、小米确立在中国智驾上的领先地位。不过,这条猜想昨日陆续遭到了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蔚来品牌与传播助理副总裁马麟的否认。(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淘宝成蛇年春晚独家电商互动平台,推出 25 亿红包活动及实物大奖 淘宝官方昨日宣布,将成为蛇年春晚的独家电商互动平台,为观众带来一系列精彩互动体验。 从即日起,全国用户可在淘宝 app 中搜索「淘个好彩头」,直接进入活动页面参与互动。用户可以许下心愿,有机会瓜分 25 亿红包,单个红包金额最高可达 1888 元。 此外,参与者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赢取包括汽车、手机、演唱会门票等在内的丰富实物大奖。  此次合作标志着阿里系与央视春晚继 7 年前的合作之后再次携手,这也是双方第四次合作。在此前 2016 年至 2018 年的连续三年里,阿里系与央视春晚有过深度合作。2016 年和 2017 年,合作的主要平台是支付宝,与支付宝的「集五福」活动相结合。到了 2018 年,淘宝接棒成为春晚的合作伙伴,推出了「福袋红包雨、清空购物车」等活动,引领了互联网平台与春晚互动的热潮。(来源:TechWeb) ## 最新产品坠毁后,亚马逊暂停所有商业无人机配送服务 1 月 18 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亚马逊公司在其最新型号的无人机发生坠毁事故后,暂停了所有商业无人机配送服务。此次事故发生在测试设施内,飞行时遇到的雨天导致两架无人机坠毁。 亚马逊公司在周五宣布,已暂停在得克萨斯州和亚利桑那州的无人机配送,目的是修复无人机的软件问题。距离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宣布开发能在 30 分钟内完成送货的无人机计划,已经过去了超过 11 年,但这一计划仍处于逐步推进阶段,尚未实现大规模商用。 在此前未公开报道的 12 月事故中,亚马逊的两架 MK30 无人机在俄勒冈州潘德尔顿机场的测试飞行中坠毁,其中一架无人机甚至在地面上起火。经调查,发现软件问题是事故的根本原因,降雨天气加剧了问题。亚马逊发言人表示,这次坠机事件并不是暂停服务的「主要原因」,但未透露其他需要通过软件更新来解决的问题。  据悉,这些 MK30 无人机于 10 月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批准,开始在得克萨斯州科利奇斯塔和亚利桑那州托尔森进行包裹配送。这款六旋翼的无人机比之前的 MK27-2 型号更轻、更安静,并能在轻度降雨情况下飞行。 亚马逊发言人萨姆・斯蒂芬森回应称:「目前我们正在对无人机软件进行更新,并决定暂时暂停商业运营。」斯蒂芬森补充道,一旦软件更新完成并得到 FAA 的批准,配送将恢复。同时,涉及无人机的工作人员在暂停期间将继续领取工资。(来源:IT 之家)  ## 英伟达推出 NIM AI 护栏服务,防止模型遭用户「越狱」 1 月 18 日消息,英伟达宣布推出一项名为「NIM」的 AI 护栏服务,该服务现已以英伟达 NeMo 护栏(NeMo Guardrails)套件的形式提供,可以让开发人员为大语言模型(LLM)添加一系列护栏规则,旨在解决用户通过提示词「越狱」大模型,防止 AI 生成不符合预期的内容。 英伟达表示,相应 AI 护栏服务套件基于英伟达的 Aegis 内容安全数据集进行训练而成,该数据集包含了 3.5 万个标注的数据样本,并已在 Hugging Face 上公开。 英伟达指出,相应 AI 护栏套件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的特点,在大部分场合中都能流畅运行,企业可以在开发 AI 模型时直接嵌入相应安全套件,可以改善医疗、汽车、制造业等领域部署的 AI 安全性。 此外,英伟达还提供了公布了一项名为 Garak 的漏洞扫描工具,用于检测模型的安全性,防止模型可能输出幻觉内容或泄露企业内部机密信息。(来源:IT 之家) ## 特斯拉推出 2024 款 Model S/X 车模,1 月 22 日正式开售 特斯拉近日在其官方 App 中上架了 2024 款 Model S 和 Model X 的 1:18 比例车模,定价均为 1499 元。Model S 提供灰、黑、红三种配色,Model X 则有黑、灰、白可选。两款车模将于 1 月 22 日上午 10 点正式开售。 据悉,这些车模由 Tesla Design Studio 基于 2024 款 Model S/X 的真车 3D CAD 数据打造,等比例还原了车辆的曲线和表面细节。车模包含 220 多个压铸金属和塑料零件,配备精致内饰、功能车门、可转向前轮等设计,并采用橡胶轮胎和 21 英寸轮毂模型,真实还原了真车的质感。需要注意的是,该产品不适合 14 周岁以下儿童使用。(来源:Donews)  ## 罗永浩:单纯再去做手机没有意义,但为了 AIOS…… 有网友 1 月 16 日发文称自己陆续换了锤子 T1、坚果 R1、坚果 R2,目前已经坚持不住了,锤子科技也不出手机了,估计下一台手机是小米了。 17日晚这条消息被罗永浩亲自评论转发称:不好说,单纯再去做手机,是没有意义的,但为了 AIOS…… 怎么说呢,计算机先驱阿伦・凯教导我们,「那些真正在意软件的人,会自己做硬件。」 该博文下有网友评论称「真的吗?我要漂亮的」,得到了罗永浩肯定的答复:「嗯,漂亮只是基本功。」 罗永浩首款AI硬件产品JARVIS ONE此前已经曝光,由电池、指纹识别、Wi-Fi、麦克风和蓝牙模块组成,用户只需触摸并按住指纹识别区域即可激活语音命令。 JARVIS ONE 通过蓝牙或 Wi-Fi 连接到加密的云服务器来响应用户语音命令。云服务器上经过自定义训练的大型语言模型可以识别用户意图,将其消化为可操作的任务,然后执行计划的操作。 目前,尚不清楚罗永浩暗示的新品是否与 JARVIS ONE 有关。(来源:IT之家)
<blockquote><p>一直以来,好像私域运营都只是C端企业在做。如果B端企业做私域运营,有没有方法和经验可以借鉴的?这篇文章,作者分享的经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p> </blockquote>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私域运营开始出现在越来越多领域和场景。收到包裹时,会看到一张扫码进群有优惠券的卡片;到餐厅吃饭,会被邀请扫码进群领取优惠券;看一场脱口秀,需要现场照片可以扫码入群领取……好像“私域”已经成了各类企业主的必备营销渠道。 瑞幸,经历了2020年财务造假危机,在后续的自救过程中,以私域为阵地的营销策略效果显著。仅3个月,达成了“180万私域用户中,活跃用户达到60%”、“每日贡献超过3.5万杯,叠加促销活动甚至可以超过10万杯”、“用户入群后月消费频次提升 30%,周复购人数提升 28%,MAU 提升 10%”等一系列傲人成就。 **但是瑞幸在私域阵地的成功,真的可复制吗?** 若是大众消费类的C端的企业,在规模、资源、差异化抓手和转化链路足够强的情况下,尚可一试;但作为B端企业,瑞幸成功的私域营销策略,则难以被复制应用。 **那B端企业私域营销,能做吗?** 基于笔者5年的B端项目运营经验,把B端私域营销成功的关键要素,整理为以下几点: ## 一、梳理清楚业务版图,清晰私域的定位 私域转化的成功案例很多,但是也不能乱用,尤其是B端企业。B端企业的盈利模式大部分是在“客户量*客单价*复购次数”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叠加。所以当原本的业务拓展矩阵无法达成销售额的时候,需要清楚造成目标无法达成的问题出在哪里。 若是客户量不足,需要结合当前获客方式、获客成本及客户决策成本,综合衡量是否可以通过私域营销策略,实现目标潜在客户的明显增长; 若是复购客单价不足,要引导用户追加付费服务,需要考虑的就是私域投入的成本,以及转化周期,是否能带来符合预期的客单价增长; 若是复购次数不足,在客户量稳定,客单价符合预期的情况下,是否需要通过投入私域营销成本,这一点也是值得分析和思考的。 ## 二、做好私域的用户画像细分 若确认了企业业务拓展版图中,私域营销是必须要增加的业务模块,那么,能否做好用户画像细分,就决定了这件事的成败。 要做私域,那要解决的第一环就是【私域用户从哪来】,而用户来源就存在多个画像细分了。拿瑞幸举例,私域用户的来源有:门店、小程序、APP和公众号。而这些不同的渠道对应的用户属性,本身就有差异。而这,也是必须要梳理清楚用户细分的必要性。 同样,解决了用户来源的问题,紧接着要做的就是【用户转化】,这一步,用户画像细分不用多说,干过营销的伙伴,都知道这里面的门道有多深。首次进入私域池的用户和首次在私域池被转化过的用户,他们对私域的诉求,一定是存在差异的。B端业务,更是如此。 其他场景下同理,用户画像细分,请务必前置考虑,搭建用户分层体系,同时匹配对应的用户标签,是为下一步【运营策略精细化】奠定基础。 ## 三、搭建丝滑的用户转化路径 这一步,是做私域影响极为重要的步骤。因为在私域场景下,相较B端业务传统线下销售人员上门拜访推销而言,少了一些真实感和信任感;但相较PC端口的销售又多了一些链接感。那能否基于不同的用户画像,搭建更优的转化路径,也基本决定了私域营销的效果。 线下成单的客户,“企业以某个有价值的噱头,引导客户进入私域池,客户进入私域后,企业通过一系列服务传递私域的价值留住客户,为二次转化(为补充服务付费、年度续费等)”这是一条路径;“客户进入私域池,引导其做新客裂变转化”这是另一条路径…… 而PC端口的客户,浏览后关闭网页的用户和点击付费的用户,在合适的场景,以合适的钩子,实现把用户往私域池成功导入,也需要丝滑的用户路径设计。 所以,丝滑的用户转化路径,在私域营销中的重要性,无需赘述。 ## 四、结合用户细分画像及转化路径,制定精细化运营策略 其实这一步不难,做营销的小伙伴应该都能理解,要考虑ROI,那就需要先关注成本。当然不是说成本一定要低,但是一定是把成本用在更加精准的地方。 比如对新用户直接开大,让其做高配服务套餐做付费行为,大概率是容易失败的,或者无法实现ROI的理想化。因为可能你没有投入财务预算,但是损失的是时间、人力和客户资源等成本。 基于用户分层体系,搭建好对应的用户转化路径后,精细化的转化策略,就是关键一步了。 ## 五、做好私域“有人性的售后服务” 这一步是很多B端企业做私域容易忽略的一步,但长线来看,私域营销的“售后服务”决定了它是否可持续发展并创造价值。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和大众快消品不同,B端产品的平均客单价大概率是高于大众日常消费类产品的客单,那么,B端客户的转化决策成本,大概率也是更高的,决策周期可能也会更长。 所以当客户进入私域池后,这个“交易”已经形成了,过程中客户的所有和业务相关的互动,都是“业务售后”范畴,做好这一步,才可能和客户建立信任基础,也才可能降低用户付费的心理成本。而一对一的沟通链接,又是传递企业“人性”温度的有效方式之一。 再拿社群来说,如果一场轰轰烈烈的拉新动作后,如果过程中,没有及时匹配个体问题的“售后服务”,问题没有得到跟进和解决,极有可能会把营销活动变成危机事件。而这时,社群变成了单个问题往群体申讨发展的舆论场。 以上,是关于B端企业做私域营销的一些思考。 作者:啥都要运营,公众号:有一个小仙女 本文由 @啥都要运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微软正在针对 Windows 11 Insider 测试者的新开发通道构建中测试人工智能驱动的 Windows 搜索。 这一引擎已于 10 月份宣布,它使用语义索引让用户可以使用更随意的语言搜索本地文件。 与其他微软AI 功能一样,您需要一台 Copilot Plus PC 才能使用该功能。 该功能适用于设置、文件资源管理器或任务栏中的搜索框。 由于 Copilot Plus 电脑上的 NPU 芯片,无需连接互联网即可使用。 目前,AI 搜索仅限于 Windows 设置以及图像和文本格式(包括 JPEG、PNG、PDF、TXT 和 XLS)的文件。  微软表示,搜索仅适用于选择索引的位置中的文件。 用户可以使用"设置"、"隐私"、"安全"、"搜索 Windows"下的选项调整这些位置,或者打开"增强",为整个机器建立索引。 该公司补充说,该功能最终将扩展到云数据,如存储在 OneDrive 中的数据。 微软写道,人工智能支持的 Windows 搜索"将逐步推广到搭载骁龙处理器的 Copilot+ PC 上的 Windows Insiders",稍后将支持英特尔或 AMD Copilot Plus 计算机。 该功能将适用于设置为中文、英文、法文、德文、日文和西班牙文的电脑。  除了新的搜索功能外,该版本还包含由 Click to Do 提供的 AI 写作工具,当你按住 Windows 键并左键单击屏幕时,该功能可让你从上下文敏感菜单中选择选项。 现在,当你点击一个文本块并选择"重写"(Rewrite)时,"精炼"(Refine)选项可以为你纠正语法。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196.htm)
The Elec昨天援引一位行业消息人士的话称,首款配备 OLED 显示屏的 MacBook Air 可能会在 2029 年左右发布,而不是 原计划的 2027 年。 报道称,苹果之所以做出这一决定,是因为去年推出的首批配备 OLED 显示屏的 iPad Pro 机型的销量低于预期。  报道称,从本质上讲,由于 OLED 显示屏对 iPad Pro 销量的提升没有达到苹果公司的预期,因此该公司决定推迟将这项昂贵的技术引入 MacBook Air。 不过,目前还不清楚报告中没有提到的明显推迟是否还有其他原因。 虽然 MacBook Air 在未来四年内显然将坚持使用 LCD 技术,但该报告称,苹果计划在 2027 年的机型上使用"氧化物 TFT"技术。 这种升级可以提高色彩准确度、对比度、显示亮度更均匀,并降低功耗,延长电池寿命。 因此,虽然没有 OLED 显示屏,但两年后 MacBook Air 的显示屏仍会得到有意义的改进。 配备 OLED 显示屏的 MacBook Pro 机型预计仍将于明年推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192.htm)
当您想到 Arm 的处理器设计时,能效可能是首先想到的属性之一。这家英国芯片公司的 RISC 架构长期以来一直因其注重效率的方法而受到称赞,尤其是与 AMD 和英特尔的 x86 芯片相比。然而,据 Arm 的客户业务负责人 Chris Bergey 称,这种说法预计今年会有所转变。  在 CES 上与 PCWorld 的一次访谈中,Bergey 透露,在 IPC(每时钟指令数)方面取得领先后,Arm 现在正积极瞄准更高的工作频率。虽然一些 Arm 产品在 IPC 方面表现出色,但与竞争对手相比,它们的时钟速度较低,阻碍了整体性能。 另一个主要优先事项是优化 Arm 的 CPU 和 GPU 设计以实现 AI 加速。对于 CPU,这涉及添加 Neon、可扩展矢量扩展 (SVE) 和 SVE2 之外的新指令集功能,以更好地处理 AI 工作负载。 Arm 的 GPU 业务也正在通过 AI/ML 重点得到增强。 Bergey 重点介绍了一些技术,例如以较低分辨率渲染,然后使用 AI 升级到更高质量的技术,类似于 NVIDIA 的 DLSS。这种方法可以在需要更少 GPU 功率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他举了一个例子,移动设备以 1080p 60Hz 原生渲染或使用 AI 从 540p 30Hz 渲染中进行插值以提高效率。他补充说,该公司的目标是“成为在移动环境中实现 GPU 全面处理的领导者”。 这些 AI 加速的 CPU 和 GPU 进步可以集成到 Arm 的下一代“Arm CSS for Client”计算平台中,该平台将于 2025 年首次亮相。 然而,追求更高的工作频率和 AI 加速并不是 Arm 唯一的抱负。该公司还专注于优化 CPU 设计,以在最新的半导体工艺节点上实现最大时钟速度。 正如 Bergey 所解释的那样,Arm 计划提供“一些最新 [制造] 节点的配方”,以帮助供应商“最大限度地提高频率并实现 4 GHz的设计”。 关于 Arm 和高通之间正在进行的法律纠纷,这一事件似乎远未解决。Bergey 指出,尽管最近法院作出了裁决,但两家公司之间的重大问题仍“未解决”。该案的未来仍不确定,需要进一步谈判。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188.htm)
据 CNBC 了解,Perplexity AI 于周六正式向 TikTok 发起竞购,向其母公司字节跳动提交了一份竞购申请,以创建一个新的合并实体,该实体将结合 Perplexity、TikTok 美国公司和新的资本合作伙伴。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1018/3139cd37c4a2804.jpg)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新的结构将允许字节跳动的大多数现有投资者保留其股权,并为 Perplexity 带来更多视频。由于潜在交易的保密性质,该消息人士要求匿名。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热潮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兴趣,并在年底以约 90 亿美元的估值结束。 投资者将人工智能辅助搜索视为Google的主要风险之一,因为它可能会改变消费者在线获取信息的方式。去年,OpenAI 推出了一款名为 SearchGPT 的搜索引擎,该搜索引擎于 2022 年底通过 ChatGPT 掀起了生成式 AI 热潮。Google后来在搜索中推出了“AI 概览”,允许用户在结果顶部看到答案的快速摘要。 尽管 Perplexity AI 和字节跳动之间的任何潜在交易都可能需要数月才能完成——TikTok 已表示,除非拜登政府保证不会因托管该应用而惩罚苹果、Google和其他服务提供商,否则该应用将于周日在美国“停用”——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周六告诉 NBC 新闻,他“很可能”会在周一宣誓就职后再给 TikTok 90 天时间来达成协议。 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在周五发布到 TikTok 的视频中说:“我要感谢特朗普总统承诺与我们合作,找到让 TikTok 在美国继续可用的解决方案。” 字节跳动已公开暗示不会出售 TikTok 美国业务,这也是 Perplexity AI 认为其有成功机会的原因之一——因为该提议是合并而非出售,消息人士告诉 CNBC。 消息人士认为,公平价格“远高于 500 亿美元”,但提议的最终数字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字节跳动现有股东中哪些人希望继续留在新实体中,哪些人希望套现。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186.htm)
LG 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有史以来最亮的 OLED 屏幕。 新的内部结构使第四代面板的最高亮度达到 4000 尼特,比上一代高出约 30%。新显示屏还将色彩亮度提高了 40%,从 1500 尼特提高到 2100 尼特。 这些改进归功于 LG 更新的主 RGB 串联结构,该结构已从三层堆叠发展为四层堆叠,在红色和绿色像素层之间夹入了两层蓝色像素。  去年,该公司提议使用串联系统来提高抗烧毁能力,这是 OLED 面板的主要缺点之一。 该技术结合了荧光和磷光元素,以提高蓝光效率,而蓝光正是导致烧毁的主要原因。 此外,LG 的第四代面板还旨在解决 OLED 屏幕常见的另一个问题--明亮房间中的反光。 该公司声称,其新型特殊薄膜可阻挡显示屏表面和内部 99% 的反射光。"  LG 表示,亮度和能效提升的主要用途是--等等--人工智能。 与 PC 硬件制造商最近开始推广在本地运行 GenAI 工作负载的 AI PC 相似,LG 和三星等电视公司也在努力推销"AI 电视"的概念。 <picture><source type="image/webp" srcset="https://www.techspot.com/images2/news/bigimage/2025/01/2025-01-18-image-j_500.webp 500w, https://www.techspot.com/images2/news/bigimage/2025/01/2025-01-18-image-j.webp 1080w" sizes="(max-width: 960px) 100vw, 680px"/></picture> LG 网站上的AI卖点页面希望说服消费者再次升级他们的电视,该公司正在宣传人工智能是智能电视发展的下一个阶段。AI驱动的功能包括声学调谐和亮度控制,可分析用户的房间,自动调节声音和亮度。 此外,人工智能导演处理可优化色彩分布,而超级分辨率技术可将图像提升至 8K, 其他人工智能功能还包括帮助用户浏览设置的"图片向导"和提供故障排除支持的聊天机器人。  LG 尚未透露其最新 OLED 面板的出货日期,但预计今年某个时候会出现在旗舰电视上,随后会推出 OLED 游戏显示器。 尽管对人工智能功能的需求仍未得到证实,但新宣布的质量和可靠性改进可能会促进 OLED 市场份额的增长。 在 CES 上,LG 表示 22% 的 PC 游戏显示器采用了 OLED,而电视的这一比例仅为 18%。 三星也看到了 OLED 销售的激增,并正在准备能够达到 500Hz 刷新率的机型,但高昂的价格仍然是广泛采用的最大障碍。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180.htm)
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周六在接受 NBC 新闻节目"Meet the Press"主持人克里斯汀-韦尔克(Kristen Welker)的电话采访时表示,他"极有可能"在周一上任后给予 TikTok 90 天的延期,使其免于在美国受到可能的禁令限制。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118/7ec3e7d7a6390ed.webp) 特朗普说,他还没有做出最终决定,但正在考虑将限期延长90天,要求TikTok的中国母公司向非中国买家出售产品,否则将面临美国禁令。 "我认为这肯定是我们考虑的一个选项。 90 天的延期是最有可能实现的,因为这是合适的。 你知道,这是合适的。 我们必须仔细研究。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局面,"特朗普在电话采访中说。 "如果我决定这么做,我可能会在周一宣布,"他说。 去年制定的一项两党法律明确允许在特定条件下延长 90 天。 但周一的延期可能不足以避免该应用至少停用一天,因为目前的合规截止日期是周日。 TikTok 的命运是拜登政府最后几天一直关注的话题之一,该应用的数百万美国用户都在翘首期盼一个解决方案。 拜登政府一再表示,它不打算执行该法律,而是将这一责任推给特朗普,但 TikTok 周五表示,白宫的保证可能不足以阻止该应用关闭。 TikTok 表示,计划在周日"关闭",除非它在潜在的法律后果(包括针对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法律后果)方面得到更大的"澄清和保证"。 白宫新闻秘书卡琳-让-皮埃尔(Karine Jean-Pierre)在周六上午的一份声明中称 TikTok 的黑屏计划是"噱头"。 "我们看到了 TikTok 的最新声明。 "她说:"这是一种噱头,我们认为 TikTok 或其他公司没有理由在特朗普政府周一上任前的这几天采取行动。" "我们已经清楚而直接地表明了我们的立场:执行这项法律的行动将由下一届政府负责。 因此,TikTok 和其他公司应该向他们提出任何担忧。"她说。 乔-拜登总统于去年四月签署了一项由国会制定的联邦法律,要求该应用的北京母公司字节跳动向非中国买家出售该应用,否则将在美国面临全国范围的禁令、 但最近几天,他的助手们一直在寻找各种方法,以便在周日该法律生效时继续使用 TikTok。 根据法律,如果总统向国会证明以下三点属实,则可以一次性延长 90 天:有剥离的途径,在执行剥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以及"相关具有约束力的法律协议已经到位,以便在延长期内执行合格的剥离"。但直至目前都仍然未有公开的此类具有约束力的法律协议。 如果最后一刻买家出现,他们很可能需要为 TikTok 的美国业务花费数百亿美元。 特朗普没有透露他是否知道最近有任何出售进展。 特朗普对 TikTok 的支持与他在第一任期内的立场大相径庭,当时特朗普签署了行政命令,不仅要禁止 TikTok,还要禁止中国的消息应用程序微信。 特朗普的企图随后被法院阻止。 在他去年与该应用的一位亿万富翁美国投资者短暂会面后,他的态度发生了逆转。 支持出售或禁售字节跳动的立法者表示,由于字节跳动与中国政府的关系,有必要采取一些行动,他们认为中国政府不应该控制一个可能被用于宣传目的的主要媒体资产。 他们还提到了该应用收集美国公民个人数据的行为。 TikTok 的粉丝对可能的销售或禁令表示抗议,包括下载其他中国应用程序,如小红书,尽管这些应用程序也被认为存在潜在的安全问题。 周五,最高法院以9:0的一致裁定维持了这一法律,大法官们在一份未署名且无异议的意见书中驳回了该应用的第一修正案论点。 在最高法院做出裁决之前,特朗普曾要求法院暂停执行该法律,要求给他的政府一些时间来寻找禁止该应用程序的替代解决方案。 周五做出裁决后,特朗普在 TruthSocial 上写道:"最高法院的裁决是意料之中的,每个人都必须尊重它。 我将在不远的将来做出关于 TikTok 的决定,但我必须有时间来审时度势。 敬请期待!" 过去,他曾表示支持让美国用户继续使用该应用,理由是他的 TikTok 账户获得了很高的浏览量。 TikTok CEO 周受资预计将与其他技术高管一起出席特朗普周一的就职典礼。 周五,TikTok 的未来仍不明朗,周感谢了特朗普为该应用在美国继续运行所做的努力。 甚至在最高法院做出裁决之前,拜登政府的官员就已经表示,他们不会在周日(拜登任期的最后一天)执行这项法律。 白宫新闻秘书卡琳-让-皮埃尔(Karine Jean-Pierre)在裁决后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考虑到时间因素,本届政府认识到,执行法律的行动必须由下届政府负责,下届政府将于周一就职。" TikTok 在 X 上发表文章称:"拜登白宫和司法部今天发表的声明未能向服务提供商提供必要的明确性和保证,而这些服务提供商是维持 TikTok 对超过 1.7 亿美国人的可用性所不可或缺的。" 声明补充说:"除非拜登政府立即发表明确声明,让最重要的服务提供商满意,确保不强制执行,否则 TikTok 将被迫于 1 月 19 日关闭。" <picture><source media="(min-width: 1000px)"/></picture><picture></picture>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178.htm)
白宫表示,TikTok 威胁将于周日在美国关闭,除非科技公司得到保证,不会因违反禁止该应用的法律而受到惩罚的这种说法是一种虚张声势的"噱头"。周五晚些时候,该社交媒体平台表示,它需要即将离任的拜登政府承诺,苹果和谷歌等公司不会因无视即将实施的禁令而面临起诉。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2/0115/304d3788eabc4be.jpg) 白宫新闻秘书卡琳-让-皮埃尔(Karine Jean-Pierre)说:"这是一种噱头,我们认为 TikTok 或其他公司没有理由在特朗普政府周一上任前的几天内采取行动。" 拜登政府则表示,将由周一上任的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决定如何以及是否要执行该法律。 TikTok 表示,由于白宫和司法部 "未能向服务提供商提供明确的保证,而这些服务提供商对维持 TikTok 的可用性不可或缺",它将被迫于周日在美国 "停播"。 在此之前,美国最高法院于周五上午做出裁决,维持禁止该应用在美国使用的法律,除非其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ByteDance)在周日之前出售该平台。 字节跳动曾多次表示不会为该平台寻找买家,并一路将官司打到最高法院,这并不符合国会立法中"积极寻求出售"的延期条件,因此即便是特朗普政府为其关闭寻求延期也变得无法可依。 因此根据联邦法律规定,TikTok美国版应用程序将在未来几天内从应用程序商店和网络托管服务中删除。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176.htm)
根据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 X 和 Truth Social 账户昨晚发布的帖子,他推出了一种新的meme币。这些帖子是在特朗普就职典礼前几天发布的,以至于一开始很多人怀疑他的账户被黑客攻击了。 昨晚,Decrypt 强调的怀疑论者指出了几个问题,比如为该项目提供资金的数百万美元来自 Binance 和 Gate,而这两家公司只为海外客户服务。据 Cointelegraph 报道,与特朗普家族关系密切的消息人士证实了该公告的合法性。 截至今天上午,这两个帖子仍然有效。  特朗普在 X 上发布的公告截图,其周五宣布了一种新的meme币 考虑到特朗普收藏的多个 NFT 以及他去年推出的加密货币平台,特朗普会首次推出纪念币的想法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他已将加密货币作为其新议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组建了一个以加密货币和人工智能为重点的科技政策团队,由 “加密货币沙皇 ”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领导。 据彭博社周末前报道,特朗普还计划在下周就职后发布一项行政命令,将加密货币列为 “国家要务或优先事项”。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172.htm)
美国检察官已正式将一名现役美国陆军士兵于 12 月被捕与去年 AT&T 和 Verizon 公司大规模盗窃美国电话记录案联系起来。当局于 12 月 20 日在得克萨斯州逮捕了美国陆军通信专家卡梅伦-约翰-瓦格纽斯(Cameron John Wagenius),此前[大陪审团发布了一份简短的两页起诉书](https://www.documentcloud.org/documents/25497514-cameron-john-wagenius-indictment/),指控这名美国军人非法转移机密电话记录的两项罪名。 瓦格纽斯后来被引渡到华盛顿州。  在周五提交的一份新的法庭文件中,美国检察官证实,对瓦格纽斯的指控与早些时候对两名被指控的黑客康纳-穆卡(Connor Moucka)和约翰-宾斯(John Binns)的起诉有关,美国政府指控他们多次入侵云计算公司雪花(Snowflake),导致其客户账户中存储的数据被大量窃取。 数据被盗的 Snowflake 客户包括 AT&T(其 Snowflake 账户中"几乎所有"截至 2024 年的客户通话记录均被外泄)和 Verizon(大量客户通话记录被盗)。 美国检察官泰莎-戈尔曼(Tessa Gorman)[告诉西雅图法院](https://www.documentcloud.org/documents/25497513-cameron-john-wagenius-case-link/),"这两起案件源于相同的计算机入侵和勒索行为,并包括一些相同的被盗受害者信息",因此,"这些案件依赖于重叠的证据材料和法律程序,可以说提出了共同的法律和事实问题。" 这是检察官首次公开承认瓦格纽斯的指控与去年云计算公司雪花(Snowflake)的泄密事件有关。 安全记者 Brian Krebs [ 在 11 月份首次报道了 Wagenius 与 Snowflake 黑客攻击之间的联系](https://krebsonsecurity.com/2024/11/hacker-in-snowflake-extortions-may-be-a-u-s-soldier/),[ 随后又爆出了 Wagenius 被捕的消息](https://krebsonsecurity.com/2024/12/u-s-army-soldier-arrested-in-att-verizon-extortions/)。 Snowflake 的账户黑客攻击是去年影响范围最广的网络攻击之一,影响了AT&T、LendingTree、Santander Bank、Ticketmaster和至少 160 家其他公司。 据称,黑客通过使用从带有恶意软件的员工电脑中窃取的密码,窃取了公司存储在 Snowflake 中的大量个人身份信息和敏感的公司数据。 大多数受影响的 Snowflake 客户没有使用多因素保护,而 Snowflake 当时并未要求其客户使用多因素保护。 根据 Krebs 的报道,在加拿大当局早些时候逮捕了 Moucka 之后,Wagenius 在一个已知的网络犯罪论坛上发帖,声称可以访问副总统卡马拉-哈里斯和当时的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通话记录,并威胁说除非 Moucka 被释放,否则他将泄露所有被盗文件。 检察官指控雪花黑客窃取的数据包括个人信息、手机和 IMEI 号码、出生日期、邮政和电子邮件地址、密码、社会安全号码、政府颁发的身份证号码以及支付卡和银行账号。 瓦根纽斯于 1 月 8 日被下令拘留,据悉他目前被关押在华盛顿州。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1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