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总统周一威胁要对中国征收额外 50% 的关税,但也为与其他国家就降低关税进行谈判打开了大门。最近几天,白宫坚定地表示关税即将到来,而且没有出路。现在,似乎出现了一线希望。在经历了全球股市一片腥风血雨之后,此前有关暂停关税的虚假传言又导致全球市场短暂飙升。  **原文翻译如下:** <blockquote><p>昨天,中国在已经创纪录的关税基础上又加征了 34% 的报复性关税。非货币关税、对企业的非法补贴和大规模的长期货币操纵,尽管我曾警告过,任何国家如果通过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在他们已经存在的长期贸易滥用之外再加征额外关税,将立即遭到新的大幅加征,超过最初设定的关税。</p><p>因此,如果中国不在明天即 2025 年 4 月 8 日之前撤回其已经长期存在的贸易滥用之上加征的 34% 关税,美国将从 4 月 9 日起对中国征收 50% 的额外关税。此外,与中国就他们要求的会谈进行的所有谈判都将被终止!与其他要求举行会议的国家进行的谈判将立即开始。感谢您对此事的关注!</p></blockquote> “如果中国在明天即 2025 年 4 月 8 日之前不撤销其长期贸易滥用行为基础上增加的 34% 关税,美国将从 4 月 9 日起对中国征收 50% 的额外关税。此外,与中国就其要求与我们举行会谈的所有谈判都将被终止!”特朗普写道。 特朗普此前因芬太尼对中国产品征收20%的关税,随后又因贸易问题加征34%的关税,这意味着对中国产品征收的总关税可能达到104%甚至更高。 但是,他还为其他大约 60 个遭受高额"对等关税"打击的国家打开了可能的退出之门。 特朗普写道:“与其他要求举行会谈的国家的谈判将立即开始。”政府官员上周末表示,已有 50 多个国家要求举行会谈。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1242.htm)
任天堂推迟了 Switch 2 在美国的预购,试图弄清楚如何应对特朗普总统对任天堂依赖的两个制造中心——中国(54%)和越南(46%)征收的关税。一旦重新安排预购,最初宣布的 450 美元零售价很可能会上涨。苹果大部分 iPhone 都在中国生产,但它也在印度增加产量,包括首次生产 Pro 机型(从印度进口的关税“仅为”26%)。 那么,苹果会怎么做?据报道,苹果一直在囤积库存,以减轻关税的冲击。因为一旦关税生效,价格就会飙升。《华尔街日报》的一份新报告利用iFixit和TechInsights提供的信息,细分了 256GB iPhone 16 Pro 的零部件价格,并计算了 54% 关税对中国的影响。 总物料清单 (BoM) 为 549.73 美元(关税前),加上组装和测试,成本高达 580 美元。最昂贵的组件是后置摄像头阵列(126.95 美元)、A18 Pro 芯片组(90.85 美元)和显示屏(37.97 美元)。256GB 存储成本为 20.59 美元。 苹果 iPhone 16 Pro 在美国的零售价 在零售店,苹果以 1100 美元的价格出售 256GB 的 iPhone 16 Pro。然而,关税并不适用于零售价,而是适用于零部件成本。据此,《华尔街日报》计算,苹果的成本将上涨至约 847 美元,增加 300 美元。 同样,从中国进口的关税为 54%,而印度的关税为 26%。苹果公司明智地实现了生产基地的多元化,但即使它开始在印度生产美国版 iPhone,我们仍会看到成本大幅上涨。 苹果的产品利润率很高,可以吸收部分影响——关税为 10% 时确实如此。但我们怀疑苹果现在的利润率已达到 54%,因此不会采取同样的措施。相反,它会将部分(大部分?全部?)额外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任天堂 Switch 2 的发布日期仍为 6 月 5 日,原价 450 美元的涨幅应该会为 9 月 iPhone 17 系列上市时的价格提供线索(任天堂也以保护利润率而闻名)。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1236.htm)
2025 年 4 月 4 日,微软这家公司迎来了五十岁的生日。还有比这个时间点,更让人尴尬的“五十岁”生日吗?美国当天的发布会上,即便有盖茨、鲍尔默和纳德拉三位CEO“三世同堂”,甚至鲍尔默再次上演“咆哮帝”的表演,也抵不过最后被抗议者搅局,“生日会”草草收场。 [](https://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7/a88ba48c-00bb-4b14-847c-15fa5d78f40f.jpg) 微软 CEO 盖茨、鲍尔默、纳德拉“三世同堂”|图片来源:微软 同一天,美国总统宣布新的关税细节,美国股市领先全球股市一泄如注,几天蒸发掉超过 5.4 万亿美元。 环球同此凉热,在中国,刚刚“知天命”的微软不得不发表声明,证明公司在国内“停止运营”是谣言。 当然,眼前的困难和波折,对于微软来说,并不是真的挑战。 五十年来,微软屡次涉险:浏览器之战差点儿导致公司拆分;Zune 挑战 iPod 惨败;错判移动互联网趋势,Windows Phone 的起大早,赶晚集;错误收购诺基亚,同时错失收购 Yahoo、Facebook 的机会……这些失误虽未致命,却也让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几乎彻底缺席。 但近年来,微软从未缺席全球上市公司市值前五的排名,不仅如此,它常年稳居前三,在多个时间点登顶全球第一,是全球市值最稳健、成长性最强的科技巨头之一。 五十岁的科技巨头依然老当益壮,不仅是因为大而不倒,而是做对的事比做错的更多。 在微软五十周年生日之际,让我们以后见之明,回溯微软五十年历史中的关键节点——那些濒临悬崖却抓住续命机会的时刻。 这些转折不仅让微软化险为夷,还让它在漫长的科技洪流中,参与、见证、塑造了新的科技时代,成为了如今我们认识的“巨硬”的微软。 01 1980s:“哄骗” IBM:拿下“世纪合同” 微软成为巨头的第一步,半哄半骗,并不体面。 1970 年代末,时任科技巨头的 IBM,计划推出一款面向普通消费者 IBM PC,但他们并不打算自研系统,于是找到了承接外包的一家小软件公司:微软。 然而,当时微软手上并没有现成的操作系统产品,于是灵机一动,从另一家西雅图小公司手里买下了 QDOS 系统,二次开发后包装成 MS-DOS,拿去给 IBM 交差。  当年的盖茨还没成为世界首富|图片来源:LinkedIn 比起做“改房后做二房东”,微软最绝的一步是,他们在和巨头 IBM 的谈判里,赢得了向其他厂商授权 MS-DOS 的权利。 即微软用“买来的”系统,哄过了当时最大的 PC 公司,还达成了不卖断的授权交易。 随后 IBM PC 成为行业主流,MS-DOS 成为行业优选的操作系统。微软一战封神,从一家小软件公司,一跃成为刚起步的 PC 行业基建师,为下一阶段的 Windows 帝国埋下伏笔。 02 1990s:人人嫌的 IE,救过微软的命 这是微软历史上最惊险的一次“续命级危机”。 上世纪 90 年代,Windows 已经成为了微软的金饭碗。1995 年,微软更是端出了革命性操作系统 Windows 95,引发了科技界的狂欢,上市仅一周就卖掉 700 万套。 那年,一家叫网景的公司推出了一款浏览器,它像 Windows 95 一样横扫市场,一度占据了全球超 80% 的浏览器市场份额。 然而,网景的愿景是:未来所有应用都会“在浏览器里运行”,只要能上网,装什么操作系统不重要。 这下微软坐不住了,网景的流行意味着 Windows 可能面临被架空的风险,甚至被免费且开源的 Linux 取代。 [](https://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7/a562d89d-a648-4d8c-afb4-8452639d2fd2.png) 1994 - 2009 年浏览器市场份额变迁,绿色是网景,蓝色是 IE|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于是,微软以近乎不计代价的方式,对网景发动了一场最具争议的浏览器之战:微软把并不好用的 IE 浏览器强制捆绑在 Windows 系统中,出厂默认安装,无法删除,还向 PC 制造商施压,要求他们不能在系统里安装其他浏览器。 这一策略简单、粗暴但有效,网景用户份额迅速被蚕食,最终被 AOL 收购后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后来的事态发展表明,微软的这场胜利堪比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差点儿把公司玩没了。 03 2000s:绝地逢生:Windows XP 浏览器之战的胜之不武,让微软差点儿分崩离析。 1998 年,美国司法部和 20 个州联合对微软发起了反垄断起诉,即大名鼎鼎的《合众国诉微软案》,官司打了整整三年,最终法院初步判决:微软构成垄断行为,必须被拆分为两个独立公司,一个管 Windows,一个管软件应用。 虽然后续在上诉中,“拆分令”被撤销,但微软仍被判违反《反垄断法》,需要公开 API、限制打压竞争对手的行为,并接受长达五年的监管审查。一时间,比尔·盖茨也被媒体讽刺为“科技界的克林顿”,微软品牌形象大大受损。  盖茨参加听证会|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持续三年的诉讼案,也让微软内部的创新放缓,公司文化一度转向“律师优先,工程师靠后”。随着反垄断案接近尾声,微软推出了本不给予厚望的操作系统:Windows XP。 结果新系统直接卖爆,企业用它办公,网吧用它打 CS,政府、学校、银行统统采购 XP 作系统基座。 Windows XP 的爆火不仅顺应了时代,它深刻地塑造了时代。 微软恰巧踩中了 PC 普及、数字化浪潮刚刚兴起的节点,也因为 XP 的稳定、易用、开放,让 XP 陪着一代人,进入了数字化,见证了世界从离线走向联网。或许你、或许我,对电脑的初印象,都源自于那片蓝天白云、绿草如茵。 [](https://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7/c16fa72b-8298-4f32-9dd7-5b788e5bab3d.jpg) 图源:微软 尚处于公司成立以来最低谷的微软,或许也未曾预料到:这套诞生于三年诉讼时期,发布于反垄断案和解前的系统,竟然成了公司历史上最成功(市场份额巅峰达 76%)、最受用户喜爱(用户使用时间最长、迁移新系统最慢)、生命力最顽强(13 年)的一代作品。 04 2000s:最大的豪赌:Xbox 千禧年互联网泡沫破灭,PC 出货量见顶,从 2000 年 18.7% 的增速直接跌落至次年的 - 4.9%。 微软需要新故事,经历了 9·11 的世界也需要新慰藉。 比尔·盖茨看到 PS2 从日本走向世界,进入千家万户的客厅,成为他们的家庭娱乐中枢。他也看到了普罗大众对 PC 主要的购置需求:游戏。 微软又一次生出了如对网景般的担心:PS2 不只是一台游戏机,它自带功能丰富的系统,能放 DVD、能联网、还能打游戏,对比当时的 PC 价格更低,娱乐性更高。 这次,微软面对同样体量的索尼,无法再像对网景一样故技重施,他们选择正面对攻。 [](https://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7/1a95b3ab-0ced-4544-8308-b80db65dd05d.png) 初代 Xbox|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于是,微软押下重注,启动主机项目,这也是作为软件巨头的微软,首次对硬件战场的全面出击。 2001 年 11 月,Xbox 问世,性能不仅远超同时代的 PS2,在当时购买一台类似性能的 PC 要花费约 1000 美元,Xbox 定价仅为 299 美元。 对主机来说,硬件只是秀肌肉,游戏阵容才是吸引玩家的关键,微软重金收购 Bungie 工作室,其打造的《光环》系列,不仅成为 Xbox 的首发独占神作,更在随后多年里成为 Xbox 的定海神针。 [](https://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7/8ec3eedb-7e0c-4c64-beef-bb9d9771db41.png) 单看游戏效果,Xbox 更胜一筹|图片来源:Tio John 这场豪赌代价惊人。据估算,初代 Xbox 累计亏损高达 40 亿美元,几乎是“卖一台亏一台”。但微软的目的从来不是短期盈利,而是以资金砸出一张入场券,不惜亏损也要把 Xbox 生态做起来。 事实证明,Xbox 这步最初带有防御色彩的险棋,最终把微软带入了游戏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并最终成长为公司重要的营收来源之一。24 年前半路杀出的微软,不仅做到和索尼、任天堂并列被玩家称作“御三家”,还能和索尼、腾讯长期稳居游戏行业收入榜前三甲。 当年微软卖一台亏一台的游戏业务,现在年收入高达数百亿美元。在未来,动视暴雪的在线游戏、堪称“游戏界 Netflix”的 Game Pass、对云游戏的前瞻性押注,还会成为微软游戏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 Xbox 的故事,至今仍是科技史上跨界突围与战略性亏损的经典范本。 05 2010s:鲍尔默走,纳德拉来 鲍尔默,大概是微软公司历史上最“难评”的 CEO。 自他 2000 年从盖茨手上接过 CEO 的交接棒后,微软股价长期停滞,市值十多年徘徊不前。 彼时的微软,像一个臃肿、内耗、迟疑的中年人,战略高度保守,创新节奏放缓,固守着 Windows 的成功路径,看着隔壁苹果公司从 iPod 到 iPhone 引领出整个移动互联网,Google 重新定义搜索引擎,Facebook 玩转社交网络。 而微软只能拿着手上的烫手的诺基亚,已死的 Zune,和被 Google 挤到边缘的 Bing,整个公司仿佛陷入中年危机,成为《创新者的窘境》的绝佳案例。 但鲍尔默也并非只懂销售,只会咆哮。在他微软生涯的后期,布局了 Azure 云服务,推动了 Office 365 的诞生。卸任前他宣布了微软重组计划,执行“设备与服务”硬件+云端的战略。 或许,鲍尔默对微软最重要也最被低估的贡献,就是把微软推向了云计算平台,以及发掘了接棒人——纳德拉。 [](https://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7/898e6387-bee0-4554-8ea4-306b885eefe3.jpg) 2014 年,纳德拉上任,他不愿再做裱糊匠,而是要做建筑师。 他果断削弱了 Windows 中心地位,把“云优先”定为公司铁律。他砍掉手机业务,转向拥抱 iOS 和 Android 两大对手平台。 纳德拉全力推动 Azure 云计算,收购并拥抱 GitHub 所代表的开源文化,与 Linux 从对手变为伙伴,更在 AI 浪潮掀起前,下注投资 OpenAI。 微软的企业文化也悄然改变,从封闭保守转向开放合作,从单纯追求市场份额转向精心培育开发者生态。 大刀阔斧下反而遍地开花,云服务 Azure 从追赶者强势崛起,业务直逼 AWS;订阅制的 Office 365 成了微软的现金牛;GitHub 和 LinkedIn 覆盖了传统社交媒体外的职业生态圈;而对 OpenAI 的前瞻性投资,则彻底刷新了业界对微软创新嗅觉的认知,也把它推到了 AI 革命的最前沿。 纳德拉不仅是改革了微软,而是重新定义了微软文化和市值。 在他治下的微软,不再仅仅是警惕竞争对手的防守者,而是成为创新者和领军者。 大船难掉头,可纳德拉几乎是以一己之力,不仅避免了让微软撞向冰山,还把微软从 Windows 换到了云与 AI 的新航线。 06 2020s:注资 OpenAI,赌赢了未来 数年前谁能想到,是微软带出的 AI 时代。 即便 Azure 的云业务日益巩固,纳德拉治下的微软也从未忘记移动互联网时代起大早、赶晚集的惨痛教训,以及把 Windows 当成下金蛋的鸡后,微软陷入的惰性与惯性,他们必须确保在下一个计算时代浪潮中占据核心地位。 于是面对刚刚起势的 AI,纳德拉决定 All-in 入局,这并非无脑冒险,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精心布局。 [](https://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7/89007977-2f8f-41a8-9634-dd9015f6bf03.png) 微软和 OpenAI 曾经亲密无间|图片来源:微软 微软敏锐地意识到,未来 AI 的发展将极度依赖强大的云计算能力,这正是其 Azure 平台的优势所在。 OpenAI 有人才和技术,微软有钱和平台,一拍即合下,2019 年微软对当时还是一家前沿实验室的 OpenAI 注资 10 亿。 这笔交易的核心不止是资金,更在于 OpenAI 把模型训练和研究工作独家迁移到了 Azure 平台,微软也成为 OpenAI 技术商业化的优先合作伙伴。 2020 年,微软拿下 GPT-3 模型的独家源代码许可,开始着手往自家业务 Bing、Micrsoft 365 和 Windows 中深度集成,试图在 AI 时代抢先起跑,重拾过去失去的市场。 2022 年,ChatGPT 横空出世,成为移动互联网之后第一个现象级的科技引爆点,生成式 AI 点燃了整个科技行业。 [](https://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7/b570947e-726a-4198-b45a-0053b1092b83.png) ChatGPT 问世后,微软股价一路走高|图片来源:Google 财经 微软近水楼台先得月,OpenAI 也投桃报李共成楼。 2023 年初,双方合作迈入第三阶段:微软追加百亿级美元新投资,继续锁定独家云伙伴、独享源码权限,并参与未来的商业化分成。 紧接着,以 Copilot 命名的 AI 功能和服务系列迅速落地,微软利用 OpenAI 强大的模型能力,把自家核心产品线进行了全面 AI 化改造。凭借与 OpenAI 的深度绑定,微软成功地将自己置于当前 AI 浪潮的核心位置。 押注 AI,绑定 OpenAI,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技术投资,更给微软注入了创新基因的强心剂。这既是微软对失落十四年的救赎,也是微软面向未来的信心。 五十年来,微软的叙事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从软件巨头到平台霸主,再到错失移动浪潮后的失落十四年,最终凭借云和 AI 实现转型复兴。 五十年里,交织着商业的精明与算计,技术的探索与突破,也有过保守、懦弱和踟蹰。然而每一次的关键节点,凭借着对未来的判断和大胆押注,微软一次次给自己续上了命,闯出了路。 如今的微软,它既有巨头的实力和地位,又展现出初创公司般的开放、敏锐和锐意进取。这或许是它走过半个世纪,依旧站在科技行业之巅的关键所在,也是微软能再有下一个五十年的原因。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1234.htm)
针对特朗普的大范围关税举措,欧盟成员国贸易部长们立场一致,表示已准备好采取全面反制措施,包括可能对数字公司征税。欧盟贸易专员Maros Sefcovic在周一与各成员国贸易部长于卢森堡会谈后表示,“尽管欧盟始终保持开放态度并倾向于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但我们不会无限期等待。我们并不想针锋相对式的对抗”。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0910/16e6aeb22c2c67c.jpg) 特朗普的激进关税措施引发全球贸易战担忧,并导致金融市场动荡。尽管欧盟表示愿意展开对话,但官员们称,如果和解尝试失败,欧盟将毫不犹豫地予以反制。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Robert Habeck早些时候强调,有必要“更深入审视”欧盟的反胁迫工具。该机制可能为日后针对数字巨头征税铺平道路,而这些企业多数总部设在美国。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早些时候在布鲁塞尔对记者表示,欧盟将成立一个进口监测特别小组来追踪关税带来的影响。她表示,该小组的目标是“防范贸易转移带来的间接影响”。 她重申了欧盟的一贯立场,即愿意积极推动谈判,但已做好必要时反制的准备。她还表示,欧盟将寻求加强与其他全球伙伴的贸易关系。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1230.htm)
即将离任的德国副总理Robert Habeck表示,埃隆·马斯克支持跨大西洋零关税贸易体系的言论透露出这位亿万富豪的软弱和恐惧。马斯克周六在佛罗伦萨与右翼意大利政客举行的一场聚会上发表讲话时,将这一想法宣称为自己的观点。 此前,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上周宣布了全球性关税措施,导致美欧关系紧张。Habeck在周一呼吁欧盟动用其最强有力的反制工具进行回应。 [](https://n.sinaimg.cn/finance/transform/59/w550h309/20250407/dff9-13d4308cfb6f9f98d9344de54b91b1bf.png) “我看到马斯克说的话,我认为那是一种软弱的表现,也许还是出于恐惧,”Habeck在卢森堡举行的欧盟贸易部长会议间隙表示。与此同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仍在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抛售潮。 马斯克目前在特朗普政府中担任临时职务,但并未直接参与贸易政策制定。特朗普上周表示,马斯克“可能几个月”内就会离开这个临时职务。 马斯克的特斯拉公司在加州和德克萨斯生产大量电动车,受特朗普本周生效的汽车关税影响相对较小。但马斯克也表示,特斯拉也将受到一定冲击。 据亿万富豪指数,自今年年初以来,马斯克的财富已缩水1300亿美元。自去年12月中旬以来,特斯拉股价已下跌一半。 Habeck表示,马斯克应该先让特朗普停止贸易战,再来谈什么零关税。 “这太荒唐了,我唯一的解读就是,他现在看到他自己的公司,甚至整个经济体系,将因为他们自己制造的混乱而崩溃,所以他害怕了,”哈贝克说。 事实上,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欧盟就已经与美国讨论过零关税政策。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1228.htm)
**在美国关税大棒的阴影下,美股4月7日继续以大跌开局。**截止当前发稿,**纳斯达克指数下跌1.59%、道琼斯指数下跌2.69%、标普500下跌2.23%,三大指数盘中均跌超4%。**  整体来看,标普500指数自纪录高点下跌20%,迈向技术性熊市。此前,纳斯达克指数进入技术性熊市,自高点下跌了25%。 美股科技股方面,英伟达盘中跌超7%,特斯拉跌近7%,苹果跌逾6%,亚马逊、AMD跌逾5%,英特尔、阿斯麦跌超3%。 不过美股三大指数现跌幅开始收窄,部分科技股已经由跌转涨。**其中,英伟达已涨5.4%,收回今日开盘的全部跌幅,股价也重新站上100美元。** 而在全球市场中,包括中国A股在内,日经225指数、韩国股指、德国DAX、英国富时均普遍性大跌,部分市场还曾触发熔断机制。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1226.htm)
这是智元机器人董事长邓泰华在公司工商变更后的首次亮相。今年3月,腾讯联合多位产业方和老股东对智元机器人进行投资,这是腾讯首次下场进军具身智能赛道。
如果说此前AI是实验室中的“技术盆景”,2024年则标志着AI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技术投入与商业回报形成正向循环。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https://www.ifanr.com) |[原文链接](https://www.ifanr.com/1620047) ·[查看评论](https://www.ifanr.com/1620047#comments) ·[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ifanr)
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https://www.ifanr.com) |[原文链接](https://www.ifanr.com/1620047) ·[查看评论](https://www.ifanr.com/1620047#comments) ·[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ifanr)
 《碟中谍8:最终清算》发布全新预告。特工伊森秘密被曝光,戴上手铐的他面对上司质疑,另一边,失控的AI智体已让世界危在旦夕,伊森再度接受任务进行最后一搏,打响与AI智体的终极之战。预告中,《碟中谍》系列前作惊险名场面浮现,回顾阿汤哥近30年来挑战不可能的极限精神,情怀满满。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影片由克里斯托夫·迈考利执导,汤姆·克鲁斯、西蒙·佩吉、海莉·阿特维尔、庞·克莱门捷夫、凡妮莎·柯比、文·瑞姆斯、安吉拉·贝塞特、亨利·科泽尼等原班人马回归主演,影片将于2025年5月23日北美公映。 
Facebook 今天将做出十年来最大的改变之一:它将在美国正式终止事实核查计划。取而代之的是前 Twitter 平台 X 上流行的社区笔记功能。而且这不仅仅发生在 Facebook 上:Instagram 和 Threads 也在取消事实核查。 Meta 新任政策主管乔尔·卡普兰 (Joel Kaplan) 在 X 上的一篇帖子中宣布:“周一下午,我们在美国的事实核查项目将正式结束。这意味着不再有新的事实核查,也没有事实核查员。” 今年 1 月,唐纳德·特朗普就职典礼前夕,Meta 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宣布,该公司的第三方事实核查员过于偏向政治,他们所破坏的信任比他们创造的还要多。因此,他们将被 Community Notes 取代。 扎克伯格当时表示,为了防止偏见,Notes 将“需要来自不同观点的人的一致认可”。 Meta 于二月份开始接受Community [Notes的](https://about.meta.com/technologies/community-notes/)注册。 众包社区笔记将出现在标记为“读者添加的背景”的帖子下方的小框中。 500 字以内的注释旨在用于可能具有误导性、令人困惑或不准确的帖子,提供更正或澄清,注释必须包含指向可靠来源的链接。 Meta 写道,贡献者可以将注释评为有用和无用。该系统的算法会检测人们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给出不同的评分,因此如果有足够多的贡献者(他们曾经给出过不同的评分)认为社区注释有用,那么它被发布的机会就更大。 要成为 Community Notes 贡献者,用户需要居住在美国,年满 18 岁,拥有超过 6 个月的帐户且信誉良好,并拥有经过验证的电话号码或设置了双因素身份验证。  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社区笔记出现在公共帖子中,但今天事实核查程序的结束(于 2016 年推出)表明该程序即将推出。目前尚不清楚 Meta 对美国以外的社区笔记有何计划,尤其是一些国家和欧盟对这一变化表示担忧。 终止事实核查计划只是扎克伯格为安抚特朗普总统而采取的举措之一。Meta 还取消了对移民和性别等话题的限制,并终止了其 DEI 计划。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1222.htm)
据[The Information](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openai-discussed-buying-jony-ive-sam-altmans-ai-device-startup)最新报道,OpenAI 正在考虑收购由前苹果设计总监 Jony Ive 和 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创立的 AI 硬件初创公司。这笔交易的价值可能至少为 5 亿美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家名为“io Products”的合资公司正在开发人工智能设备,可能包括一款没有屏幕的“手机”和其他支持人工智能的家用产品。尽管接近该项目的人士似乎坚称它“不是手机”。 Ive和Altman一年多前开始合作,专注于打造语音人工智能助手。该项目仍处于早期设计阶段,尚未确定最终产品概念。 该公司由Ive和乔布斯遗孀Laurene Powell Jobs的 Emerson Collective 出资。这家初创公司目前拥有一支小团队,其中包括前苹果设计师唐坦和埃文斯·汉基,他们曾与Ive一起设计 iPhone。 除了全面收购,OpenAI 和这家硬件初创公司还在讨论合作方案。据该报道的消息人士称,如果被收购,OpenAI 不仅会获得技术,还会获得一直在开发该设备的工程团队。 据报道,交易结构涉及 io Products 雇用工程师来构建设备,而 OpenAI 提供 AI 功能,Ive 的 LoveFrom 工作室则提供设计专业知识。 尽管去年 6 月 OpenAI 与苹果宣布了合作,Siri 助手使用 ChatGPT 处理某些查询,但 AI 硬件合资企业将使 OpenAI 与 Apple 面临更直接的竞争。 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OpenAI、Meta、Google、Anthropic 和 xAI 都在为他们的文本聊天机器人开发语音功能。OpenAI 去年为 ChatGPT 推出了语音模式,允许客户与聊天机器人进行口头对话。 艾维于 2019 年离开苹果,此前他曾担任首席设计官,之后创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 LoveFrom。他通过 LoveFrom 继续为苹果担任顾问,直到 2022 年合作关系正式结束。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1218.htm)
 本期时间轴制作:天行 第四期,我们将通过上海移民视角来讲述昔日上海租界是如何运作,揭秘青帮是如何扎根在清末民初的大上海,以及黄金荣最初的发家史故事。 世界第一次大战对上海产生何种影响,为何上海会有德国人走私军火?上海移民群体是如何来到上海,他们被长期歧视与污名化其背后原因是什么?青帮流氓们又是如何霸占并影响上海城市底层各行各业的生态位?黄金荣又是如何抓住时机摇身一变成为大流氓? 这一切都在这期节目中为您讲述。
据 POLITICO 获悉,华为已解雇两名员工,并对第三名员工停职处理,原因是他们涉嫌参与针对欧洲议会议员的贿赂。华为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已于 4 月 1 日起“终止了两名员工的雇佣关系”,并从 4 月 2 日起暂停了第三名员工的职务。该发言人补充道:“我们严肃对待正在进行的调查。” [](https://static.cnbetacdn.com/thumb/article/2021/0623/d3d6e8f8d9a9744.jpg) 该发言人并未透露受这些措施影响的员工的身份或角色。 华为的一名说客、一名高管和一名采购经理是此次腐败调查的嫌疑人之一,他们上周在程序听证会上首次面对比利时法官。这些官员被初步指控贪污、参与犯罪组织和洗钱。他们被推定无罪。 目前尚不清楚华为解雇和停职的三名员工是否与被初步指控的华为高管相同。 华为发言人表示:“公司对腐败采取零容忍立场。与往常一样,我们完全致力于遵守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 比利时检察官周五表示,共对 8 人提出指控。三周前,警方突击搜查了比利时和葡萄牙的多个地址,其中包括华为位于布鲁塞尔的游说办公室。 调查人员正在调查是否有人通过非法贿赂获得政治支持,以支持该中国公司的利益,并由八名欧洲议会议员签署。 据检察官声明,八名嫌疑人中,三人目前受到电子监控,两人“有条件释放”,三人仍在监狱中。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1216.htm)
4月7日,据路透社报道,四位知情人士称,宁德时代正在洽购蔚来汽车旗下充换电业务蔚来能源的控股权。蔚来能源在中国运营着3000多座换电站。  蔚来汽车合肥工厂 知情人士称,今年3月,宁德时代宣布对蔚来能源进行不超过25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随后,宁德时代向蔚来汽车提出了收购蔚来能源控股权的提议。知情人士并未透露宁德时代在这桩拟议交易中的具体出价。不过,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蔚来能源在2024年一轮融资中的估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蔚来汽车并未直接回应这桩潜在交易,但表示正在与“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多家投资者”共同建设换电站。 “蔚来和宁德时代将在资本和业务层面深化合作,并进一步巩固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建设全球最大的换电网络。”蔚来汽车在回复路透社的置评请求时表示。 截至发稿,宁德时代不予置评。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1214.htm)
特斯拉股价周一盘前延续跌势,跌破了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预测的不会再跌到的价位。在全球股票市场普遭抛售的背景下,特斯拉股价下跌超过10%,至214.80美元。卢特尼克3月19日称,应该买进特斯拉股票,称“它再也不会这么便宜了”;当天特斯拉收于235.86美元。第二天,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也告诉特斯拉员工,应该继续持有公司股票。  特斯拉最主要的多头之一 —— 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Daniel Ives —— 近期将目标价下调了40%以上,理由是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以及马斯克所引发的品牌危机。 特斯拉股价自12月中旬创下的历史新高下跌了50%。公司上周公布的第一季度汽车交付数据比已经大幅下调的预期更弱,创202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摩根大通的Ryan Brinkman是华尔街对该股最看空的分析师之一,称他可能低估了消费者的反应程度和“前所未有的品牌损害”。 在特斯拉公布疲软的汽车交付数据之前,已有多位分析师在最近几周下调了对特斯拉销售和收益的预期。虽然特斯拉被认为相对不受特朗普25%汽车关税的影响,但马斯克警告称,公司也难以毫发无损。 “目前形式的关税将损害特斯拉、整体供应链及其全球业务,而多年来,与比亚迪等竞争对手的崛起相比,全球足迹一直是特斯拉的明显优势所在,”Wedbush的Ives在周日给客户的报告中说道。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1212.htm)
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认为,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对特朗普最终征收的高额关税毫无准备,现在他们将试图说服特朗普做出改变 - 但很可能不会成功。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50407/450/w750h500/20250407/d2e9-62214f9de327f28cd1c93b9f9813e956.png) 摩根士丹利此前估计,特朗普的关税将给苹果带来330 亿美元的利润损失。在一份给投资者的报告中,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证实苹果的处境确实很糟糕——但其分析师现在预测,对于戴尔和惠普来说,损失将接近它们 2025 年预期净收入的全部。 分析人士进一步认为,技术硬件高管没有预料到关税会造成如此大的破坏。因此,Tim Cook、萨蒂亚·纳德拉和马克·扎克伯格等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商业领袖肯定会试图游说并向现任政府进行谈判。 而且,摩根士丹利对此举能否成功表示怀疑。 苹果在特朗普上一届政府期间成功获得关税豁免,但现在却未能如愿。部分原因在于新关税的实施方式。此前,受影响的具体产品类型都有一长串的清单,但这次没有这样的清单需要谈判,而是采取一揽子关税。此外,尽管特朗普经常改变决定,但他迄今为止一直坚持不会对关税给予任何豁免或例外。他决心征收这些高额关税将迫使企业将生产转移到美国。 摩根士丹利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发生,而且很可能无法实现。一个重大障碍是美国的劳动力短缺,摩根士丹利表示,美国劳动力短缺。 然后,根据与电子制造服务 (EMS) 行业公司的讨论,摩根士丹利报告称,在美国启动制造业至少需要九个月的时间。这是一个非常乐观的数字,因为大多数 EMS 消息来源估计实际上这将需要数年时间。 这无疑会花费巨资。根据此前中国制造业项目的成本,摩根士丹利估计,将制造业转移到美国的成本将高达数千亿美元。 这再次假设有熟练劳动力可用,但苹果公司并不需要这么多熟练劳动力,更不用说其他大型科技公司了。而且该数据不包括美国和东南亚之间典型的工资差距,这可能意味着,即使征收高额关税,在美国制造也不会带来任何成本节约。 此外,长期来看,关税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因为下一届美国政府不太可能保留这些关税。鉴于特朗普过去经常改变决定,短期内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摩根士丹利确实指出,部分原因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实施的关税措施,一些企业已开始将业务从中国转移。但它们已转移到台湾、越南或印度,而现在每个地方都要缴纳高额关税。 因此,尽管分析师承认将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可能会带来一些价值,但将其转移到美国却毫无价值,而且在现任政府执政期间,这种情况不会发生。苹果或其他公司从将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所获得的好处不足以阻止他们提高价格。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12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