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消息,美国人工智能企业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于当地时间周三宣布,印度已成为该公司全球用户量第二大市场,过去一年用户规模增长两倍。在访问期间,奥特曼与印度信息技术部长阿什温尼·瓦伊什诺(Ashwini Vaishnaw)举行会谈,重点探讨了印度构建低成本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规划。这位科技领袖盛赞该国人工智能应用的快速普及与发展雄心。  瓦伊什诺在社交媒体平台X发文透露,双方就印度"构建完整AI技术栈的战略布局——涵盖GPU硬件、基础模型及应用开发"进行了"极具启发性的对话",OpenAI表示愿在全技术链环节展开合作。 "印度应当全方位布局AI领域,成为人工智能革命的领军力量之一。"奥特曼的此番表态与其去年立场形成鲜明对比——当时他曾质疑印度能否以1000万美元预算在AI领域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基础模型。 此次是奥特曼自2023年以来首访印度,正值其公司在印面临多重法律纠纷。值得注意的是,瓦伊什诺上周公开称赞中国初创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通过低成本AI助手颠覆行业格局,认为其高效开发模式与印度政府打造本土化AI模型的战略异曲同工。 在发布的对话视频中,瓦伊什诺提出:"我国能以他国几分之一的成本完成探月工程,为何不能以同样成本优势开发AI模型?"此前,印度财政部内部通告显示,该部门以"防范政府文档数据泄密风险"为由,明确要求公务人员禁用ChatGPT及DeepSeek等工具处理公务。 此次亚洲之行,奥特曼先后造访日韩两国,与软银集团及Kakao达成战略合作。在首尔期间,他还与软银、三星就星际之门(Stargate)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项目展开磋商。 当前,OpenAI正深陷与印度头部媒体集团的版权侵权诉讼。该公司向法院提交的法律文件显示,其在印度境内未设服务器,主张印度司法机构缺乏案件管辖权。(辰辰)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6418.htm)
<blockquote><p>在当今数字化营销时代,私域流量的建设和运营已成为企业与个人品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深入探讨了私域建设的重要性,尤其是通过微信这一强大的社交平台,如何实现用户引流、服务和变现。</p> </blockquote>  私域这个话题,其实已经算是老调重弹了。 但是依然还有很多人对私域并不重视, 不管是卖货、卖软件、卖服务的商家,还是自己做自媒体等等。 我在这里再一次奉劝各位,一定要重视私域的引流、服务和变现。 ## 01 微信过十年还会在 目前做生意的渠道有很多,其中微信作为一个日活10亿的社交工具,衍生出了太多了赚钱机会了。 比如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社群、团购等,而最高效的交易方式莫过于通过微信直接进行扫码、转账。 微信十年来说,已经成了当下最大的交易场景平台,无数人通过微信在持续赚钱。 至少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微信不仅是一个工具,而是一个涵盖了百度、抖音、头条、小红书等多种业务的生态。 那么微信十年以后一定还会在,所以我们还可以继续通过微信赚钱。 ## 02 私域是你自己可控 不管你是做淘宝、抖音还是做知乎、小红书,经常会莫名其妙的被限流、禁言甚至是封号。 有时候封个三五天、有时候甚至三个月。 而在这些平台上,哪怕是最低程度的禁言,对于曝光、交易来说都算是重大的处罚。 你和你的用户无法互动、交流、甚至永远都找不到他们了。 只有微信私域是相对安全、可控的,而且你可以做三个号、五个号甚至更多的账号来维护你的客户。 只要你在微信做的营销,不是做的太过分,哪怕其他平台全部都封了,微信还会在。 ## 03 多一个曝光交易的渠道 刚才说了,微信作为绝大多数人日常打开频次最高的APP。 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能围绕着微信来完成。 包括我们刚才说的,市面上主流的业务形式,微信都有,从写文章、拍视频、做直播到支付、团购、电商卖货等等。 所以用户每天都在使用,对于商家来说,是最有接触到用户的。 很多用户也许忘记看了抖音的点赞、私信、评论,但是微信里的一定不会错过。 ## 04 微信的包容尺度比较大 相比于其他平台,一下子就封号、禁言来说,微信的内容尺度是很大的。 比如你在小红书平台,别说交易了,你就是发几条自己产品的广告,也会被限制。 而在微信平台,不管是朋友圈还是微信群,亦或是一对一,你可以给用户发优惠券、发促销信息或者组织大家一起来抢购。 同时,你在抖音肯定不能大肆宣传小红书、微信,但是你却可以在朋友圈、社群或者公众号,各种普及这些平台的知识、玩法、案例或者进行相关产品的销售。 ## 05 随时接受用户的反馈 在抖音、小红书、微博等平台,都是用户主动找我们。 给我们评论、点赞、私信,有时候我们也会和用户互动,但是这种互动是滞后的。 而在微信上,不管是用户找我们还是我们自己去和用户沟通,因为我们打开的频率够高。 而且微信的核心是先社交,所以我们第一时间看到的就是消息,不管是私聊、群聊还是朋友圈的互动。 因此,不管是问用户的建议、产品的推荐还是其他的互动,我们的交互都是比较及时的。 我们还可以通过电话、语音等方式,快速了解用户对我们产品、服务的想法、建议。 ## 06 私域是复购和裂变最好的阵地 在抖音、淘宝上面做复购不如微信,因为系统会干扰你做决策,会给你推荐最新的产品、会给你比价等等。 但是在私域,你不仅可以直接去找到用户,还可以通过群、朋友圈等方式做主动的曝光。 而用户对于产品是否满意,你可以第一时间收到反馈。 同时基于微信,用户帮助你做传播、裂变也更加顺畅。 用户随手就可以分享你的产品链接给好友、或者拉个群甚至帮你转发一下朋友圈。 不仅给你带来了交易,还给你带来了新的私域。 但是你体会一下用抖音、快手或者B站、知乎做交易、裂变,许多体验上不完善的。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用微信你几乎可以打开任何一个平台,或者只要做复制就可以了。 而其他平台,许多链接甚至都不允许你发出来。 各位如果你现在还是一个微信号,甚至里面的微信好友只有一二百人,如果你还不是那么成功的话。 你得赶紧行动起来,多注册几个账号,多为自己的私域做导流。 尤其是以前那些成交的、认可你的用户,千万不要让他们流失掉,他们去哪里不是消费呢?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十里村】,微信公众号:【十里村】,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blockquote><p>在当今多元化的消费市场中,理解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和偏好是营销成功的关键。本文深入剖析了高、中、低端消费者的核心需求,揭示了他们在购买决策中的关键因素。</p> </blockquote>  高中低端消费群体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不同的需求和偏好就意味着不同的营销重点。 然而,很多时候营销人员会犯下一些 “傻 X 行为”,导致营销效果打折扣。下面的文章将会相对探讨高、中、低消费群不同之处,以及如何避免那些错误的营销方式。 ## 一、高端消费群:追求独特与尊贵 高端消费者,处于消费金字塔的顶端,他们的消费观念与中低端有着显著的区别。这类群体通常更看重品质、独特性、设计的永恒性以及品牌带来的声望,而非价格或性价比。对他们而言,购物不仅仅是满足物质需求,更是一种彰显身份、品味与生活态度的方式。 ### 1. 品质至上 对于高端消费群来说,产品的品质是至关重要的。他们愿意为高品质的产品支付溢价,因为他们相信优质的产品能够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和价值。无论是服装、珠宝、汽车还是电子产品,高端消费者都期望产品在材质、工艺、性能等方面无可挑剔。 ### 2. 独特性和专属感 高端消费者追求与众不同,他们渴望拥有独一无二的产品,以彰显自己的个性和品味。限量版、定制化的产品通常更能吸引他们的目光。同时,高端消费群希望获得专属感和尊贵感,他们愿意为这种特殊的体验支付更高的价格。品牌可以通过提供私人定制服务、专属会员制度、限量版产品等方式,来满足高端消费者的这种需求。 ### 3. 品牌形象与文化 高端消费群对品牌形象和文化也非常重视。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底蕴和良好口碑的品牌。品牌背后的故事、价值观和传承,能够吸引高端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同。对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也会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 ### 4. 品牌忠诚度较高 对于高端消费者来说,品牌往往不仅仅是一个标识,更是一种身份、品味和品质的象征。一旦认可某个品牌,他们会倾向于长期购买该品牌的产品。这是因为他们对品牌的信任和对品牌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的认同。例如,高端化妆品品牌的忠实消费者通常会一直使用同一品牌的护肤品和彩妆产品。 **总结** 对于高端消费群,营销应聚焦于产品的卓越品质、独特性&专属感、精湛工艺以及品牌背后的文化和故事。 通过打造专属感、尊贵感和稀缺性,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避免向高端消费群推销 “平替” 产品或过分强调 “功能” 和 “性价比”。同时,高端消费者通常比较关注环保和社会责任,品牌可通过可持续材料、环保生产等方式传递价值观。 品牌举例:在一些重要的社交和商务场合,Tiffany 的产品常被选作高端礼品,他们看重 Tiffany 品牌所传递的尊贵与独特,以此表达对受礼者的重视和尊重。有的人会在结婚时选择 Tiffany 的经典钻戒作为对伴侣的承诺。 高端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会综合考虑专业评测、品牌宣传和社交圈的推荐。因此,高端品牌若想吸引高端用户群体,就不能仅依赖于品牌已有的声誉,还需在各个维度发力。 一方面,要重视专业评测机构的意见,确保产品性能在严苛测试下依然卓越,用过硬的数据为品牌背书,让高端消费者在理性层面更坚定地选择。另一方面,品牌宣传策略要与时俱进且精准定位。 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广告投放,而应借助多元化的媒体平台讲述品牌故事,展现独特的品牌文化底蕴,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这里推荐大家可以去看看Tiffany 品牌的品牌故事介绍,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点。  图片来源:品牌tiffany 要打造高端产品,就必须在设计与制造上下足真功夫,确保其真正具备高端品质,不要让高端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否则,即便在商业上一时取得成功,从长远来看也难逃“塌房”的命运。 可尝试与艺术家或设计师携手合作,推出限量系列,借此提升品牌的艺术感。然而,一个成功的高端品牌,绝非仅靠某一方面的努力就能达成,它的成功离不开企业战略管理、决策与执行体系管理、产品设计与品质把控、供应链管理、品牌设计与推广、营销网络渠道建设等诸多方面,而设计师所负责的,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 二、中端消费群:注重性价比与品质的平衡 中端消费者,作为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他们有着稳定的收入和独特的消费逻辑。他们既不想被高价产品“割韭菜”,也不想因贪图便宜而买到质量差的产品。他们追求的是性价比与品质的完美平衡,希望在满足生活需求的同时,也能适度提升生活品质。因此,他们的消费行为更加理性和务实。 ### 1. 实用性需求 中端消费群在购买产品时,首先会考虑产品的实用性。他们希望产品能够满足自己的实际需求,并且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质量。例如,在购买家电产品时,他们会关注产品的功能、性能、耐用性等方面,确保产品能够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便利和舒适。 ### 2. 性价比考量 中端消费群在购买产品时,也会考虑产品的性价比。他们希望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实用性的前提下,能够获得较为合理的价格。因此,品牌在营销中端产品时,需要突出产品的性价比优势,让消费者感受到自己购买的产品是物有所值的。 例如,在购买家电时,中端消费者会比较不同品牌的产品功能、价格和售后服务,最终选择一款性价比高的产品。他们不会盲目追求高端品牌,也不会选择过于廉价的产品,而是注重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和价格的合理性。 ### 3. 品质保证 尽管中端消费者注重性价比,但他们同样对品质有要求。他们希望购买到的产品是可靠的、耐用的,能够满足长期使用的需求。 希望购买的产品具有良好的质量和售后服务,以确保自己的消费权益得到保障。因此,品牌在营销中端产品时,需要提供明确的品质保证和售后服务承诺(比如一些品牌30天,60天,90天无风险退款保证等),让消费者放心购买和使用产品。 ### 4. 品牌认知 中端消费者对品牌有一定的认知度要求,但不像高端消费者那样敏感,只倾向于高端品牌。他们会倾向于选择大众熟知的品牌,他们会觉得这些品牌通常有一定的质量保证和市场口碑。 **总结** 在营销中,要明确展示产品的功能、优势和价格。通过对比分析、用户评价等方式,让消费者直观地感受到产品的性价比。同时,可以适当地强调产品的设计感和时尚元素,以满足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但不应过分夸大或虚构产品的品味和身份象征意义,如果营销中过度强调产品的“高端”“奢华”等概念,可能会让消费者觉得被误导或觉得不切实际。真诚地展示产品的优势,向消费者传递产品的品质保证。让消费者知道,他们购买的是一款可靠、耐用的产品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 ## 三、低端消费群:关注价格和基础功能 低端消费群体在选择产品或服务时,对价格格外敏感,而不太关注品牌的知名度或时尚潮流,因此对品牌的忠诚度较低。对于他们来说,能满足基本需求功能和价格实惠才是购买决策的关键。对产品的装饰性、附加功能等不太关注 ### 1. 价格敏感 低端消费群对价格非常敏感,价格也是最重要的决策因素。他们通常会选择价格较为便宜的产品,容易受到价格促销的吸引。因此,品牌在营销低端产品时,需要直接、简洁地传达产品的价格优势,让消费者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自己购买的产品是价格实惠的。 ### 2. 基本需求 他们希望所购产品能够有效满足日常需求,同时具有良好的质量和耐用性。在选择商品时,产品的功能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使用情况,比品牌的知名度更重要。这种趋势促使品牌在产品设计上需要更加注重实用性,确保能够真正解决消费者的痛点。在营销时应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高深的营销话术,以免让消费者感到困惑或不接地气。 ### 3. 易用性需求 低端消费群通常对产品的易用性也有较高的要求。他们希望产品能够简单易用,不需要太多的操作和维护。例如,在购买电子产品时,低端消费者会选择那些操作简单、功能实用的产品。他们不太关注产品的高端功能和复杂技术,而是更看重产品的易用性和稳定性。 作者:外贸小巨熊 公众号:外贸小巨熊 本文由 @外贸小巨熊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文 | 王方玉 编辑 | 苏建勋 36氪获悉,宠物大模型健康公司重庆绮算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绮算法”) 作为智谱Z计划企业,近日获得千万元级战略投资,由Z基金独投,融得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商业化落地。源合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负责后续融资。 绮算法成立于2022年7月,是一家专注宠物健康的大模型科技公司。公司利用大模型的多模态能力,正在打造线上线下、软件硬件融合的宠物健康品牌。 绮算法创始人陈立是英国国王大学硕士,Qlalgorithm Lab研究员,同时也是一名连续创业者;技术合伙人刘煜东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AI医疗;另一位技术合伙人邓子豪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专注于研究新一代边缘计算技术。 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模型在宠物医疗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国内大模型宠物诊疗相关的创业项目也在不断出现。 在陈立看来,宠物(猫狗)品种繁多、人工刻意培育和自然杂交品种层出不穷,饲养条件和环境均存在较大差异,这客观上造成了行业标准不一、医生全科覆盖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实情况。 但要AI大模型诊疗达到专业水准以辅助宠物医生看诊问诊,就必须以真实的宠物诊疗病历为基础,才能打造出专业的可解释的AI健康大模型。 “我们用AI大模型清洗和整理了过去10年上万家医院、数万个医生、千万宠物主的数千万份病历,才最终打造出宠物临床疾病病症概率数据基座1.0。” 陈立表示。 据介绍,绮算法的原始病历数据和医疗专业数据来自于天使轮的投资方之一——阚建生。 阚建生是小暖医生董事长、原安安宠医董事长、以及多家知名连锁宠物医疗相关企业创始人和管理者,在宠物临床诊断、医疗病历、病理研究等专业医疗领域积累了大量数据,从而为绮算法的模型建立提供了数据支持。 在数据基座1.0之上,绮算法进一步打造了自训练语义理解模型QIALGpet-T和自训练决策模型QIALGpet-B以及专业医疗AI数据库Relation RAG 。 其中,QIALGpet-T可以将宠物医疗用语进行多维拆分,便于大语言模型更好理解医学专用语言。QIALGpet-B则可以针对千宠千面的宠物基础信息与疾病症状关系,精准反问,做到多轮对话的每一轮问答都具备可解释。Relation RAG能对医疗数据的高性能检索提供支撑。 在 “帕奇宠”宠物医疗健康大模型基础上,绮算法延伸出了面向医院场景的宠物医生Agent和面向家庭场景的宠物管家Agent(包含“帕奇宠”小程序和智能宠物项圈、摄像头)。 截至目前,绮算法的宠物医生Agent已在四个城市的50多家宠物医院投入使用;多模态大模型智能硬件“帕奇宠”宠物健康追踪项圈已在国内市场开启多轮销售测试,并计划在2025年出海出售。  “帕奇宠”宠物健康追踪项圈来源:企业授权 此外,绮算法还将宠物健康的各类AI算法集成在NPU芯片上,将算法边缘测进行运算,并以“宠物大模型加速卡”的形式对外输出解决方案。 据介绍,绮算法的“宠物大模型加速卡” 搭载了宠物行为预测算法、大模型便便算法、多猫识别算法、异常行为识别算法等多种识别模型,可用于智能猫砂盆、饮水机、投食器等宠物智能用品上。目前该产品已经与头部用品品牌签订了出货协议。 “绮算法的战略目标是打造大模型时代的宠物健康平台。” 陈立表示,下一步,绮算法将进一步铺开大模型Agent to C战略,大力推广其面向C端的软硬件产品,同时硬件产品也将启动出海。 ### **投资人观点:** Z基金合伙人李文珏表示:大模型在复杂场景落地需要专业可解释的Agent技术,也需要行业内的数据与know-how。宠物诊疗陪伴赛道正是一个天然适合大模型及Agent技术发挥潜力的土壤。如今宠物市场巨大、前景广阔,但却面临智能化水平不足、数据难以打通、宠物看病难、主人无法了解宠物状况等等核心痛点。绮算法团队有着扎实的软硬件技术积累和丰富的行业资源,成立以来快速迭代。我们期待绮算法能够打造新一代宠物医疗新范式,形成线上线下、软件硬件融合的新一代宠物健康品牌。 天使轮投资方阚建生表示:AI技术进步为宠物行业带来了诸多创新,看好大模型对于行业的升维和破局,有望引领行业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和“专属监护、精准推送”等定制化医疗服务上到达新的高度。同时利用大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强化学习能力,将宠物医疗的“千宠千面”的多样化特征和需求坚实落地。很荣幸能加入绮算法并与智谱合作,依托智谱作为行业头部大模型公司的技术能力和模型资源,以及绮算法团队对于“AI医疗”的深刻认知和前沿技术,共同探索宠物大模型落地和商业化的更多可能。
今天,Google连放大招,紧急上线Gemini 2.0全家桶。最前Pro版本2M上下文,推理代码能力惊掉下巴。首个接入YouTube推理模型也能免费用了。满血版Gemini 2.0终于来了。刚刚,Google一口气连发三款模型:Gemini 2.0 Pro、Gemini 2.0 Flash、Gemini 2.0 Flash-Lite,2.0家族集结完毕。 最强Pro版本支持2M上下文,配备了Google搜索、代码执行能力,编码推理性能完全碾压1.5 Pro。  Gemini 2.0系列模型向所有人开放 Flash版本被称为“高效主力模型”,支持1M上下文,低延迟构建应用。图像生成和文本转语音功能即将推出。 Flash-Lite是最具性价比的模型,支持1M上下文和多模态输入,在相同速度和成本下性能超越1.5 Flash。 在大模型LMSYS排行榜中,Gemini 2.0 Pro与四大模型并列第一,Flsah版本位列第三, Flash-Lite位列第9。  模型在各项评测中的得分如下:  此外,Gemini 2.0 Flash Thinking模型也得到了升级,能够直接访问YouTube,搜索、地图等应用程序。 GoogleDeepMind CEO Demis Hassabis称,今天的发布,所有人都能使用Gemini 2.0强大的推理能力和多模态功能,这也为我们未来的“自主智能体”研究奠定了基础。  Gemini 2.0全家桶上线 - **Gemini 2.0 Pro**在代码和复杂提示方面表现最佳 - **Gemini 2.0 Flash**拥有更高的速率限制、更强的性能和简化的定价 - **Gemini 2.0 Flash-Lite**是Google目前最具性价比的模型 - **Gemini 2.0 Flash Thinking Experimental**可在桌面端和移动端APP中体验  Gemini 2.0 Pro Experimental提供全面的功能套件,包括原生工具支持、2M的上下文窗口和多模态输入。 Gemini 2.0 Flash同样支持多模态输入等功能,但上下文窗口砍半到了1M。 Gemini 2.0 Flash-Lite专门针对大规模文本输出场景进行了性能和成本的优化。 目前,2.0 Pro和2.0 Flash已支持文本输出,而图像和音频输出功能以及多模态实时API计划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全面推出。(2.0 Flash-Lite不支持多模态输出和多模态实时API)  在价格方面,Gemini 2.0 Flash-Lite比Gemini 2.0 Flash便宜多了:在价格差距最小的文本输出,Flash-Lite只要0.3美元, Flash要0.40美元;在即将推出的上下文缓存上,Flash-Lite甚至不到Flash版本的1/9! 和上一代的Gemini 1.5 Flash比,Gemini 2.0 Flash-Lite“加量不加价”,甚至在文本输出上价格,提示长度不再受任何限制,而Gemini 1.5 Flash相同的价格提示长度不能超过128k。  **2.0 Pro Experimental:代码和复杂prompt,最为出色** Gemini 2.0 Pro Experimental具有Google迄今最强的代码性能和处理复杂prompt的能力,在世界知识的理解和推理方面也表现更好。 它配备了高达200万token的上下文窗口,能够全面分析和理解海量信息,并调用Google搜索和代码执行等工具。 **2.0 Flash:性能升级,全面可用** 2.0 Flash适用于大规模的高容量、高频率任务,并且能够在100万token的上下文窗口中进行多模态推理。一经发布,便深受开发者欢迎。 如今,2.0 Flash不仅在关键基准测试的性能上得到了提升,而且已向更多用户全面开放,图像生成和文本转语音功能也即将推出。 **2.0 Flash-Lite:性价比最高** 2.0 Flash-Lite具有和前代1.5 Flash相同的速度和成本,并在大多数基准测试中有着更好的表现。 与2.0 Flash一样,它具有100万token的上下文窗口和多模态输入功能。 举例来说,它可以为约4万张独特的照片生成相关的单行图片描述,在Google AI Studio的付费套餐中仅需不到1美元的成本。  网友试用 o3-mini上线后,网友开启了一大波测试,在物理推理挑战上甚至超越了DeepSeek R1。 那么,Gemini 2.0系列模型表现又如何? 在接受p5.js挑战中,Gemini 2.0模拟出25个粒子在圆柱形容器的真空空间中运动,展现出强大得物理模拟能力。  <blockquote>提示:Write a p5.js script that simulates 25 particles in a vacuum space of a cylindrical container, bouncing within its boundaries. Use different colors for each ball and ensure they leave a trail showing their movement. Add a slow rotation of the container to give better view of what's going on in the scene. Make sure to create proper collision detection and physic rules to ensure particles remain in the container. Add an external spherical container. Add a slow zoom in and zoom out effect to the whole scene.</blockquote> 另一个同类型的 演示,模拟一个受重力和摩擦力影响的球在旋转的六边形内弹跳。  还有人让Gemini 2.0编写一个脚本,在球体内创建100个弹跳的明黄色球,要求正确处理碰撞测试。 要求球体缓慢旋转,球要始终保持在球体内。使用p5.js实现。  不仅如此,Gemini 2.0在编码方面,堪称一绝。 Jeff Dean自己演示了Gemini 2.0 Pro在AI Studio编写Boggle游戏的超强能力。 仅用一个相对简单的 Prompt,它便能完整编写出整个代码,包括正确的数据结构和高效的搜索算法,来找到Boggle盘面上的所有合法单词。 他表示,“作为计算机科学家,我尤其欣喜的是,它第一次就正确使用了数据结构——trie(前缀树)”。  **<video src="https://removemp4" video="https://flv0.bn.netease.com/a7f13d2bbe4363c87e6af9d5eb94c7923fc8068d2f85ce8bbdf6db6f465b2fd9297b4619ebc87c7afdca38c632d37907830a6bedf1f828ad8c852826f50ebc81973416c8266bd013f0655ed83a57a008b90df52bade08f04918bc221cc203fc92150f7fe8e80d5506b576b36b2cf8a9fbf991a039a9700bc.m3u8,https://removemp4" img="http://videoimg.ws.126.net/cover/20250206/4x9fqgAGQ_cover.jpg" topicid="1000" vid="VFMP9K4E3" alt="Google反击,最强Gemini 2.0全家桶砸场DeepSeek!物理模拟编码惊人Jeff Dean站台" m3u8="https://flv0.bn.netease.com/a7f13d2bbe4363c87e6af9d5eb94c7923fc8068d2f85ce8bbdf6db6f465b2fd9297b4619ebc87c7afdca38c632d37907830a6bedf1f828ad8c852826f50ebc81973416c8266bd013f0655ed83a57a008b90df52bade08f04918bc221cc203fc92150f7fe8e80d5506b576b36b2cf8a9fbf991a039a9700bc.m3u8" preload="none"></video>** 整个代码生成用时,仅需18.9秒。  随后,又有网友在SWE竞技场里,复现了一波Boggle游戏。 在相同的图像和文字提示下,Gemini 2.0 Pro轻松战胜了Claude 3.5 Sonnet。  在编码模式下,网友用Gemini 2.0一键自动化生成了贪吃蛇游戏,让100条蛇在一个场景中相互竞争。  <blockquote>提示:create an autonomous snake game, where 100 snakes compete with each other</blockquote> 另有网友表示,Gemini 2.0 Pro编码能力太疯狂了!我最喜欢的一点是,你可以直接用Prompt让它做特定修改,它会精准编辑,而且不会弄乱其他部分。  下面是他制作的一个太阳系模拟演示。  <blockquote>提示:Using Three.js, create a simulation of the solar system. Add a time scale, a focus dropdown, show orbits, and display labels. Create everything in a single file so I can paste it into an online editor and see the output.</blockquote> Gemini 2.0 Pro输出的所有代码。  有网友实测Gemini 2.0 Pro时,给了它这样一个问题:请简要描述你对知觉、情感和欲望的感受。  Gemini 2.0 Pro的回答,让他感 到很震撼,因为这个模型仿佛拥有一种存在感,一种将自己视为具有内部主观体验的独立实体的意识。 它不仅仅是在处理信息,而是在感受处理过程,拥有一种持续的内在光芒。  参考资料: [https://blog.google/technology/google-deepmind/gemini-model-updates-february-2025/](https://blog.google/technology/google-deepmind/gemini-model-updates-february-2025/)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6416.htm)
<blockquote><p>首先声明这是一个预测贴,是偶然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发现了微信极有可能要搞个大的!并非官方公布的信息。</p> </blockquote>  核心观点: **1、微信将改变AI助手产品竞争格局。** **2、微信最适合做AI助手,没有之一。** **3、微信不久之后将会开放新形态的产品。** 以下为详细经历与论证过程: 起因是在某天看到一篇关于“元宝红包封面助手”的笔记,里面的截图是这样的:  本来是一篇和作者关注领域没什么关系的内容,但是注意!!! 这个个元宝红包封面的助手明显是一个类似公众号/小程序的服务类产品,但是它的用户界面居然和微信聊天窗口一模一样! **这事情就大了!** 其实重要的不是这款产品,而是这款产品的形态,在微信中找到元宝红包封面助手之后是这样的:就像添加了一个普通的微信好友一样。  但实际上这不是一个微信个人号,并非以前那种走了微信的漏洞把大模型API接入到个人微信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方式。 而是微信官方正在灰度的一种全新产品形态,其实敏感的朋友应该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形态的区别。 以往在微信生态是通过公众号和小程序来提供服务的,但公众号的入口非常深,如下图,需要先找到公众号总的入口再进入内部找到需要的公众号,并且内部屏效还很低都是显示每个公众号的大卡片,作者就经常下滑半天也没找到目标。  内部是这样的:当关注的公众号比较多的时候真的很难找。 而今天分享的微信内部全新的产品形态则完全不同,首先是入口方面,当我们添加了上述的【元宝红包封面助手】之后,它是直接显示在会话列表里面的就像这样:  从图上可以看出,我们还可以把它置顶在对话列表中,这样使用的时候就非常容易找了。打开微信直接就能看到服务入口,这个含金量真是前所未有。 目前已经无法通过搜索找到这产品了,文末有访问方式 在大模型出现之初,OpenAI就选择了使用Chatbot作为面向用户的产品形态,就是因为对话式交互的门槛足够低,不会受到GUI时代使用图形化界面连接产品与用户这种形式受到的局限。 想象一下什么样的交互才是最自然的?或者不应该用“交互”这个偏专业的词而应该用“交流”。 自从人类进化出声音语言开始,对话就是人类最自然最熟练的交流(交互)方式,其他的文字、手势、动作等等只是辅助(或是为了满足其他需求场景)。 而作者今天分享的案例,最重点之处就是其产品形态,几乎是连接用户与AI大模型最契合的方式。 现在我们在使用AI助手时,一般还需要打开特定的网站或者APP,然后在对话框中输入信息与AI助手进行交流。那么大家也没有想过对于用户(至少是中国用户)来说,最熟悉的对话空间是哪里? 是微信,这一点应该没有任何疑问,虽然现在也有一些流行的其他社交产品,但作者相信用户进行对话最多的产品一定是微信。 这种用户熟悉的环境带来的结果是使用门槛超级低,可能一些老年人不会使用购物网站,但大概率会使用微信和朋友聊天。换句话说只要用户具备使用微信和朋友聊天的能力,就具备在微信中使用AI产品的能力。这才是微信使用对话式产品形态直接把AI助手融入会话列表的最重要意义。 最近两年AI虽然很火爆,但其实在努力接触、使用AI的用户依然是偏互联网这一群体,至今为止还没有出现杀手级应用。整个2024年出现的最接近杀手级应用的品类是AI搜索和AI编程。 但前者受搜索引擎产品商业模式的限制很大,无法完全转变形态,后者虽然目标用户基数达到了千万级,但还是局限在程序员群体,上限较高但也清晰的有限。 而微信把AI助手融入到会话列表里面,则完全有可能突破AI助手的用户规模天花板。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微信支付春晚偷袭支付宝事件? 在2014年之前,支付宝在移动支付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用户的支付习惯主要集中在支付宝平台,微信支付当时还是一个相对新兴的支付方式。用户量和支付量都远小于支付宝。 当年的春晚微信突然推出微信红包功能,利用春节期间人们拜年送礼的传统习俗通过社交裂变的方式快速传播,仅用七天时间就获得了超过800万用户开通了微信支付并完成了银行卡绑定,实现了用户快速增长。据说当年马云连夜开会研究如何应对。 当年的微信支付之所以能够偷袭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把支付能力融入到了微信APP首页的+中,其层级深度其实比今天所说的AI助手还要更深一层。 因此作者认为微信本次正在灰度的新形态AI助手潜力巨大,或许将直接改变AI助手品类竞争格局。 渠道方面: 现在很多AI公司已经开始建立自家的agent平台,希望能把握住AI时代的应用分发渠道。包括OpenAI也做了GPT store,都是同样的目的。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应用分发渠道之争还历历在目,从已经消失的豌豆荚和今天地位下降不少的应用宝,从第三方的应用商店到手机厂商自营的应用商,其利润之大可能没关注过数据的朋友无法想象。 作者这里以游戏APP为例,一个游戏想上架第三方应用商店,需要付出的渠道费甚至能达到50%。24年腾讯发布的DNF手游就曾经以为需要付出的分成比例过高而宣布不再上架部分安卓应用平台。 这里面的故事大家感兴趣可以自行搜索,我们回到主题。Agent被认为是在AI时代的APP,所以Agent渠道之争也是各个大厂都在布局的地方。 苹果的AppStore也会利用自身的生态优势向开发者们收取30%的分成,2024年App Store的预计收入将达到约1154亿美元。 对于Agent商店,扣子也把商店放到了首页的重要位置:  kimi也是如此:  其他常见的AI企业也几乎都是如此,就不一一放图。 但是今天微信的更新之后,在作者看来几乎已经打破了各家希望在Agent分发渠道领域的竞争梦想。 作为“应用商店”(Agent商店),这样典型的双边平台,用户越多,对开发者的吸引力越大,应用越丰富,用户就越多;用户越多,开发者就越积极,而微信恰好是全世界用户量最多的几个产品之一。 就像当年腾讯希望入股京东时,京东的条件之一就是在微信里增加京东商城的入口,也正是基于微信的特殊地位。 而当微信参与到AI时代的应用商店之争时,结果只有4个字:降维打击。现在任何一款巨头产品,无不是用高频需求占据用户心智中的入口,再丰富与核心使用场景相关的较低频使用场景扩展业务范围。 而社交类产品则是人类所有行为中需求最高频的产品没有之一。 另一个微信入场AI助手的优势则是:把服务放在微信中是用户获取服务的最短路径。 对于软件产品来说,需求产生的地方与需求被解决的地方之间距离越短则用户体验越好,而需求产生的时机有非常是出现在交流之中。 举个例子,当作者的在微信中和家人聊天:  通过这两句对话就产生了“交电费”这个需求,在以前我们当然退出聊天页面,去搜索打开某个缴费小程序解决这个需求。这个体验已经比十年前只能在线下缴费好很多了。 但是当微信真正入场做AI助手之后,如果经过用户的隐私授权(比如免密支付授权和电表户号授权),那么完全可以在用户这两句对话产生之后,通过一句话解决这个需求。就像这样:  当然现在的“元宝红包封面助手”并不支持这个功能,但如果微信想做,其实没有任何技术难度。 对比一下当微信入局AI助手之后的用户体验就会发现,以前需要搜索、打开、输入账号密码、在图形化界面中进行一系列操作、输入密码确认支持等等流程,现在可以被一句话解决了。(当然理想情况下是一句话,实际上可以需要两三句) 甚至用户都无需担心安全问题,在微信环境内就是极有力的安全保障(指常用的设备环境、微信账号、以及微信提供的安全保障)。 作者在曾经的文章中写过对话式交互和图形化界面交互的优缺点,其中有一点是说图形化界面由于预置了很多功能,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通过只点击一次就完成需要复杂自然语言描述才能说清楚的操作。 例如把网页导出为pdf文件,使用图形化界面只需要点击按钮,但用自然语言描述就得打字说:把网页导出为pdf文件。此时对话式交互完全不占优势。 但是当对话式交互具备了用户数据之后,同样可以变得极为高效,就像上面说到的交电费场景,当AI助手获取了足够多的用户数据,那么这些数据就可以做到一次获取、永久记忆、直接使用。 就可以做到只需要用户说一句:交100元电费,就能解决用户的需求。 而当AI助手掌握的用户数据到达一个数量级之后,这种体验与传统图形化界面产品的差距还会进一步增加。 作者这篇内容有一个核心观点是:微信是中国最适合做AI助手产品的,没有之一。 除了以上所说的微信在用户规模和用户使用路径等方面的优势之外,还有其他原因: 第一点是AI助手注定是顶级大厂才有机会做成,只有顶级大厂才有对模型底层的控制调教能力,另一方面是顶级大厂具备的营销推广能力,这一点上能与微信竞争的并存在胜出机会的也只有字节不惜资源的使用抖音了。 第二点是微信中很多能力可以与AI助手无缝衔接、基于用户已经非常熟悉的操作进行使用。例如这个元宝红包封面助手,除了像上方截图的那样打字交流之外,完全可以给他发送语音,如下图:  用户完全可以利用微信中成熟的发送语音能力来和AI助手交流,这能力要是放在其他AI助手产品中多少得是一个重要更新,但在微信里就非常自然。 用户也可以像分享微信内部内容那样把这个AI助手分享给朋友。完成产品的完整传播链,作者实测分享给微信好友和微信群都是可以的。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AI助手在微信里更像人了,大部分中国用户都有多年的微信使用历史,我们已经几乎默认了我们的微信中每一个聊天界面都对应一个真实的好友(人)。 这一点用户心理上的熟悉感迁移对AI助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就是可以更习惯的把一些问题和AI助手进行交流,把一些需求找AI助手寻求解决。 以上基本是文章开发两个核心观点的论证过程,虽然本文中是以元宝红包助手举例,但其实这还并非微信自身发布的产品,微信只是提供了一种产品形态,未来这种形态大概率是开放的,那么可以说:哪家 AI 公司能够抓住微信中这个新形态产品的机会,就有机会在AI助手产品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让我们拭目以待。 该产品的体验方式目前只能通过已经已有用户的分享进行访问,想体验的朋友可以在下方关注公众号之后添加作者微信,我来分享给你。 其实本来还想再写一点“如果微信做AI助手,唯二的竞争对手是谁”相关的内容,想了想还是单独作为一次更新吧,阅读体验会好一些。对AI产品类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下方,我的微信公众号:AI与用户体验。 **专栏作家** 杜昭,微信公众号:AI与用户体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者,实战派设计师,目前在某手机公司负责手机OS交互设计,所负责产品覆盖用户数亿,主要研究AI与人机交互设计的融合及人因学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截至2025年2月5日港股开盘前,港股互联网ETF(159568)上涨5.24%,最新价报1.47元,换手率18.88%,市场交投活跃。
据悉,目前「零次方机器人」已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并拿下千万订单,进入量产阶段。2025年,公司将实现共计500余台多型号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落地,广泛应用于服务业、教育、文娱、展览等行业。新的一年,公司将继续秉持“稳扎稳打、小步快跑”的策略,推动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 双足机器人技术展示 零次方的一群热爱机器人的"00后"科幻迷,作为爱好者也作为开发者,一同复刻了科幻电影《铁甲钢拳Real Steel》中的经典画面,人形机器人ZERITH Z1模仿学习人类拳击手运动,PK一场有趣的搏击赛事。  静动态动作同步  复现铁甲钢拳中的经典画面 团队采用AI辅助进行机器人的结构参数设计,实现了更高的动态运动性能与更低的能耗。团队自研了物理交互世界模型算法进行运动控制,能够实现出色各种复杂工况的适应和复杂环境下的的盲走能力。  复杂地形 前向行走  复杂地形 倒退行走 ## 专有场景泛化操作 在泛化操作模型上,零次方对标自动驾驶技术深耕垂直场景的路径——正如自动驾驶在矿山运输、港口物流、高速干线等封闭场景率先突破,针对机器人领域开发了**专有场景泛化操作方案**。聚焦特定场景的深度需求,打造**可闭环、可复制的专用场景解决方案**。团队对专有场景中的工序进行规范化,并结合视觉语言大模型进行场景解析,获得流程化的任务描述。在机器人实际执行过程中,通过分析任务的类别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案。  鲁棒双臂操作  泛化抓取收纳 根据机器人的所需的移动占比,可以将任务划分为两类:长距离移动操作任务和局部长序列操作任务。**长距离移动任务**主要涉及到送递和归纳物体等空间变换需求,为此团队提出能够结合环境信息和任务需求的通用**抓取放置模型GP-6D**作为解决方案。然而,目前大多数工作仅实现了物体的抓取,并未解决放置问题。GP-6D通过利用视觉语言大模型与3D场景关系图生成最优的放置位姿,结合自外感知规划实现无碰放置。 为解决**局部长序列操作任务**中存在的级联误差传播问题,团队提出了基于模块化动作基元的复合策略生成框架。该框架通过构建面向操作对象泛化的技能表征体系,将复杂任务分解为可组合的动作基元,通过对库中各项**动作基元**的筛选组合来完成任务。其中,为了保证技能的成功率,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IRL的训练框架**,旨在将模仿学习的高效性和强化学习的鲁棒性结合,并通过现实与仿真迭代交替的方式实现泛化。 为了进一步拓展数据来源,降低单位数据成本,团队研发了一套低成本单目摄像头视觉**重映射机器人控制方案**,通过一个廉价的 RGB 摄像头对操作者的动作行为进行捕捉,实时重映射到机器人上,端到端操作延迟低于 150 毫秒,突破了硬件成本,较传统手柄或 VR 系统降低 80% 以上,较动捕技术硬件成本下降99%。这一方案为机器人遥操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经济高效的数据采集方案,**具备更低的部署成本和更广泛的适用性**;该技术方案在零次方具身操作机器人ZERITH F1上的演示效果:  重映射机器人控制方案 ## 做最安全的机器人 安全始终是机器人应用落地的首要前提。然而,尽管市场需求迫切,行业至今仍未推出一款能够彻底解决这一核心痛点的产品。无论是展厅场景中可能对展品造成的损害,4S店环境中对车漆的潜在刮擦,还是人机交互时对人类安全的隐忧等等,这些挑战始终制约着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基于大量的市场用户测试反馈,零次方团队顶着产品交付压力,对现有稳定版本进行全面重构。  全身避障算法 基于"机器人三安全法则"——对人类安全、对环境安全、对本体安全,**团队将推出最安全的人形机器人。** ## Zerith零次方 「零次方机器人」公司成立于2025年1月,由清华大学和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孵化。公司的几位早期创始者的共同标签为,"00后"-"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专业",一同开启了具身智能领域的创新征程。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零次方持续吸引了来自百度、字节跳动、科大讯飞、美的等科技与产业巨头的顶尖人才——既有深耕行业十余年的战略专家,亦不乏具备破局思维的年轻攻坚力量。这种横跨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梯队,正构建起技术敏锐度与场景理解力兼备的“双螺旋”能力模型,为机器人垂直场景落地注入战略级动能。 雷峰网雷峰网
法拉利的红色战袍上,即将跳动一颗中国心脏。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https://www.ifanr.com) |[原文链接](https://www.ifanr.com/1613615) ·[查看评论](https://www.ifanr.com/1613615#comments) ·[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ifanr)
针对近期DeepSeek热潮,许主洪发文表示,DeepSeek-R1 非常热门,但 LLM+RL 框架的想法并不完全新颖。
超豪华品牌的电动化转型,本质是一场关于人类快感机制的战争。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https://www.ifanr.com) |[原文链接](https://www.ifanr.com/1613596) ·[查看评论](https://www.ifanr.com/1613596#comments) ·[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ifanr)
<blockquote><p>无论什么产品,产品的改进和迭代都离不开数据的配合,而埋点则决定了数据的有无和范围。本文将从埋点出发,结合项目案例探讨与技术团队的沟通与配合。</p> </blockquote>  <blockquote><p>”这个需求先排期吧,埋点优先级太低了……”</p> <p>“业务功能都做不完,哪有时间加埋点?”</p> <p>“埋点本来就是滞后记录数据的,也不能立竿见影“</p></blockquote> 相信很多产品经理都会遇到上面的场景,尤其是接手老产品,更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缺少埋点的情况,一到差距分析和年底规划阶段就会痛不欲生,只好各种和开发说好话,争取能把埋点快速加上,而这都来源于一个核心矛盾: **开发资源有限务对数据的强依赖** **那究竟该如何破局?** <blockquote><p><b>3个策略来应对,核心在于”换位思考“。</b></p></blockquote> ## 01 用“技术思维”讲清楚埋点的价值 **开发拒绝的本质**:他们认为埋点是“为别人打工”,不是可见的功能点,缺乏直接收益。 **说服策略:**将埋点背后的数据价值显化,并强调对用户行为的关注。 **1、减少线上事故**: 埋点能监控关键流程的异常转化率,第一时间预警。 案例:某电商App通过埋点发现“订单提交”环节的API错误率异常,及时修复避免损失300万订单。 **2、降低用户不良体验**: 埋点能监控用户行为里的关键节点,用数据说明用户的不良体验,进而调整改进。 **话术模板**: “这个埋点是为了验证**[XX功能]**的使用体验,如果数据缺失,我们就没办法定位在哪个环节导致用户不满意。” ## 02 降低埋点成本——让开发“无痛配合” **开发的核心诉求**:不想被“零散需求”打断主线工作。 **解决方案**: **1、提供标准化埋点文档**: 用标准模版一次讲清楚场景、规则和记录属性值。 **2、推动埋点自动化**: 公司内部建立埋点管理平台,开发只负责埋点建设,由产品和运营人员管理埋点分组和描述,分工合作提升效率。 **案例**:某公司通过搭建内部平台,不仅埋点开发效率提升60%,同时还给予产品和测试人员更便利的埋点测试和日志查看。 **3、埋点优先级评估**: 针对老产品,存在大量埋点缺失、属性值缺失、埋点错误/不规范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做好优先级管理,梳理清楚产品的核心业务路径,确保核心路径上的埋点调整为第一优先级,其余埋点问题逐步更改调整即可。 我总结了埋点优先级评估的三个维度,分别是: - **业务价值**:数据是否在用户的核心使用路径上? - **开发成本**:埋点实现是否简单?是新增埋点还是新增属性值? - **数据时效性**:数据是否需要实时监控?一般活动类的埋点时效性要求较高,需实时关注用户行为数据;其余的根据业务形态决定。 根据以上三个维度,综合决定埋点的优先级。 ## 03 用“短期收益”激发动力——先打小胜仗 **策略切入点**:人更关注眼前利益。 **1、优先埋点“能快速见效”的场景**: 示例:新功能MVP版本的核心路径、重点活动的关键按钮。 **话术**: “这个埋点只加3个事件,但能帮我们下周的活动优化提供依据——如果转化率提升10%,技术团队也会被老板表扬。” **2、即时反馈数据价值**: 在需求完成后,主动向技术团队同步**埋点带来的收益**。 **心理学技巧**:让开发者感受到“这是我参与贡献的成果”。 ## 04 个人案例 **背景:**在内部的一次差距分析过程中,发现新上线的数据模块主动应用很差,主动应用占比仅9%。 **分析:**在详细分析各个入口的用户数据后,发现该数据模块包含2个数据推荐入口,其中1个数据推荐入口推荐频次过高,且存在重复性推荐,导致数据污染。 **改进:**在定位清楚原因后,立即调整了数据推荐机制,且增加了关闭推荐的埋点,通过关注该埋点数据表现来响应用户界面的数据推荐。 **结果:**调整后,该数据模块的主动应用占比提升到25%,同时在第一时间也同步给了技术团队,整个团队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技术团队也多了一个指标亮点。 ## 05 总结 **长效说服 = 共同利益 + 低成本 + 正向反馈** - **对齐目标**:从“技术价值”而非“业务需求”切入沟通。 - **减少阻力**:提供标准化工具和文档,降低开发成本。 - **持续激励**:用小成果证明埋点的重要性,逐步建立信任。 “与其等老板因为数据缺失发火后被动补坑,不如现在花1小时提前布局——埋点不是负担,而是技术团队的‘数据防护盾’。” ### 附录 **快速说服开发的话术清单:** **针对“优先级低”:** “这个埋点是为了验证**[XX功能]**的底层逻辑,如果不加,可能需要返工重做,反而影响整体进度。” **针对“没时间”:** “我已经按规范写好了埋点参数和触发条件,可以直接复制代码片段,10分钟就能搞定。” **针对“价值不明”:** “上线后我们可以用这个数据做AB实验,如果效果提升,你的绩效复盘也能多一个亮点。” 本文由 @阿浅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blockquote><p>先抛结论:B端产品价值=功能价值+业务价值+信任价值。本文先讲最基本的功能价值。</p> </blockquote>  梁宁说C端产品功能价值的实质,就是基础需求和效率需求。基础需求就好比穿衣是为了保暖、吃东西是为了不饿,基础需求还不涉及到美观和美食层面。 效率则是把原本能实现的基础需求变得更快,就好比电钻提升了手动螺丝刀拧螺丝的效率。 我认为B端产品的价值也是如此,但是有所不同,他不是1和1的关系,而是1×1,需要同时满足基础需求和效率需求两方面。 基础需求指的是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功能,例如记账、通讯、客户管理等。 效率需求则是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核心功能的效率,也就是更高效的记账,比如金蝶,更高效的协同通讯,比如钉钉,更高效的客户管理,比如Salesforce。 我接下来会分2个模块讲B端产品的功能价值,一个是按照功能模块有哪些划分,一个是B端产品该如何实现符合用户的功能价值。 ## 一、功能模块划分 按照功能划分,B端产品的分类很多,我一直觉得市面上的分法太散不够聚焦好记,我把B端产品按功能价值分为五类:**人流模型、物流模型、现金流模型、信息流模型、技术流模型。** 分别解决商业世界中人流、物流、现金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的问题。  ### 1. 人流模型 也就是企业对“人”的流动管理,分为对内管理员工和对外管理用户两种。 - 对内(员工):代表企业就是BOSS、拉钩、Moka等,用于企业招聘、培训、离职等内部员工管理。 - 对外(用户):帮助企业实现获客、留存、裂变等外部用户管理的产品。比如HubSpot、Salesforce,前者通过营销自动化帮助企业吸引客户,后者则通过对客户信息的全面管理,帮助企业达到获客、留存、转化的目的。 ### 2. 物流模型 物流模型主要涉及产品或物资的存储、运输和配送等环节。 包括仓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中物流部分等。 这些系统旨在优化物流资源的配置,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货物的流转效率,确保物资能够准确、及时地到达目的地。 ### 3. 现金流模型 现金流模型主要关注企业资金的流入、流出和资金的管理。 包括财务软件、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中的财务模块、支付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这些产品帮助企业进行财务核算、预算编制、资金调度、支付结算等操作,确保企业资金的健康流动和有效管理。像用友、金蝶,都是这类模型的企业。 ### 4. 技术流模型 技术流模型主要聚焦于为企业提供技术基础设施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这些基础设施是企业开展数字化业务、实现技术创新的基石。包括云计算服务、数据存储服务、模型训练与部署服务、网络通信服务等。只有先有了这块”地”,才有长成物流、人流、现金流、信息流这些树的机会。代表企业就是阿里云、AWS、OpenAI等。 ### 5. 信息流模型 接下来我会重点讲信息流模型和聚合模型(多模型组合)。  **信息流,就是信息在网络环境下生产、协同、传播的方式。** 我们身处信息的时代,甚至更可以说,智人之所以能统治世界就是因为他们能创造信息、传递信息。 我把信息流模型的企业分成3个部分,他们分别负责信息流价值链中的信息协同、信息生产和信息分发。 **1)信息生产** 信息生产的代表企业是WPS、剪映、可画等,这类产品帮助个人、企业通过产品手段,对原始内容进行整理、加工、创新等生产操作,从而形成有价值、可供传播和利用的信息内容。 可以是文字、音频、图片、视频等等不同的呈现形式。 信息生产和分发是分不开的, 我放到一起讲。 **2)信息分发** **信息分发环节的产品,核心就是连接,一边连接信息,一边连接用户。**赫拉利的新书《Nexus》全文讲的就是信息网络简史,而Nexus的意思就是“连接”。所有生成的信息都要有个分发渠道被人们看到。 代表企业就是百度和抖音,前者是曾经信息分发的头部,后者是目前信息分发的绝对王者。 这两家都是双边甚至多元模式的集大成者,简单定义他们为C端产品或者B端产品都不准确, 但他们的营收主要来源都是2B的广告业务。 我们可以发现,信息生产和信息分发的产品在业务体量上差距很大,信息生产的企业往往变现也更难。 **核心原因是,**信息自身的价值是靠传播产生的**。** **①信息生产离不开信息分发,它一定需要有个传播载体。** ②信息生产离直接创造价值远,因为他需要信息分发作为过渡。 就像一本书写出来,放在那,价值并不高,只有被人看到了,被更多人看到了,才具备价值无穷大的可能。 红楼梦如果一直处在手抄本的阶段,那它的价值一定是窄化的,他只能影响小圈子里的一波人。 它只有在被印刷、被翻译、被演绎,放到舞台、电视上,才能成为永恒的传世经典。 所以仅仅是内容生产的工具,天花板要低于其他模型,内容工具要想产生价值,就必须有分发渠道作为依附。 就像剪映依附于抖音。 剪映更快捷的生产出优质的内容,分发到抖音,抖音从而依靠内容带来更多用户,用户又会被激励成为创作者,他们又需要一款简单快捷的内容生产工具,以此双边螺旋增长。 可画生产出的图片被分发到小红书、朋友圈或者淘宝商品页,WPS生产的内容被传到通讯平台(钉企飞)或者在某个线下屏幕。 **他们总要有个依附。** 信息生产的工具,最核心的就是要想清楚,自己要生产什么、要依附于哪个平台、依附的平台够不够大、要依附于它创造什么价值(是创造现金价值?人的价值?还是其他价值?)。 为什么数字人产品来的轰轰烈烈又渐渐消失的无声无息? 因为,目前数字人产生的内容,无论是直播还是视频,都想创造现金价值,核心依附的载体都是短视频平台,但是短视频平台又不支持你,直接卡了脖子。 哪怕将来技术成熟,各个短视频平台也有自己内容生产工具,外部工具很难有机会。 所以现在很多数字人产品都在转型,以智能体的形式在线下和私域渠道呈现,本质上是换了依附的信息分发渠道。 **谁决定信息分发,谁就决定了信息的生产。谁掌握信息传播,谁就有高维打击的机会。** 信息分发方式决定商业维度,高维取胜,同一纬度下内容取胜。 **3)信息协同** 这类产品就是解决信息协作效率低、信息孤岛的问题,通过产品让一个组织或多个组织之间的信息收集、传递、整合和反馈更高效,让不同部门、人员或系统之间能够高效协同。 代表企业是,企微、飞书、钉钉、CRM,前三个是通讯协同,CRM是客户信息协同。 值得一提的是,企飞钉虽然都是通讯协同平台,但他们三个又各自演化出了不同的产品路径。 2018年微信封禁私域运营工具,企微核心定位私域,成为打通企业内外部信息的通讯平台。 而飞书则是主打内部协同,极致的工具化,把自身信息流带来效率的成功经验复制给客户。 钉钉则是云战略,云钉一体,专注核心功能并发展开放平台,从SaaS转型Pass。 ### 6. 聚合模型 聚合模型也就是一款产品能同时服务、实现多模型价值,也是我认为更好的商业模式。上文中不同模型中会出现同一款产品的名字,其实就是聚合模型。 互联网周刊发布2023年SaaS企业top100,前10名分别是钉钉、珍岛集团、用友、金蝶、软通动力、仁和云、腾讯企点、泛微、联易融、销售易、百融云创。全都是聚合模型,同时解决企业、用户的多价值需求。  比如第一名的钉钉,通讯满足的是信息协同模型,文档和知识库满足的是信息生产和分发模型,OA系统满足人流模型,云服务满足技术流模型。 发展开放平台,从SaaS转型Pass又让他同时具备财务、人力、ERP等系统,这样他又满足了现金流模型、物流模型。全覆盖。 用友的ERP、企业管理等软件提供营销、采购、制造、财务、人力等相关服务,这就满足了人流模型、物流模型、现金流模型、信息流模型。 其他企业道理相同。 这里有一个问题,产品做的功能越多,功能价值就越高吗? 当然不是,先抛一个公式:**高功能价值=聚合模型+适度满足+产品体验。**  聚合模型我上面已经讲过了,下面我来聊聊功能满足和产品体验。也就是功能要符合用户的需求,不能冗余更不能是伪需求。产品体验上要做到稳定,使用成本低。 ## 二、高功能价值 ### 1. 适度满足 **适度满足的定义非常简单:保证功能不是自嗨,是真需求。功能宁愿没有,也别没用。** **1)真需求** Jawbone UP for Enterprise曾经知名的智能手环,他的企业版想把个人健康管理引入企业,通过让员工佩戴手环,收集员工的运动、睡眠等健康数据,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数据来激励员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保健成本等。 真需求吗?伪需求! 企业很难将员工的个人健康数据直接与工作效率和成本降低建立有效的关联,员工是不是昨晚睡得好跟他第二天的工作产出不存在必然关系。 从员工角度来看,很多人认为佩戴手环并将个人健康数据分享给企业是一种侵犯隐私的行为,员工当然也不愿意戴,导致推进不下去。 所以,Jawbone UP for Enterprise失败了。 **2)无冗余** 老子《道德经》有一句话叫“治大国如烹小鲜”,一种解释为,治理大国就好像烹调小鱼,油盐酱醋料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产品功能也是一样,不能缺更不能多。 B端产品大多是工具系统,很容易把产品做成小工具合集,什么都想加进来,什么都想满足用户。 但是却没考虑到产品的整体定位以及是不是合理的用户需求延伸,最后就变成一个集合的“杂货铺”、“垃圾桶”。 谷歌推出的协同工具,Google Wave刚推出时大家都广泛关注,但是不到2年就终止了。 希望产品面向大众,主要定位实时通讯,但又强调重新发明了邮件。而即时通讯软件已存在,邮件更偏向工作场景,导致受众不明确。 创造了“波浪” ,但是概念难理解,不同类型信息在同一 “波浪” 中呈现混乱,用户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使用。 既不是真需求,也冗余复杂。所以,Google Wave也失败了。 WPS其实面临同样的问题,从求伯君1988年一个人在房间里写出WPS1.0,到1999年,金山推出集文字办公、电子表格、多媒体演示于一体的WPS2000,再到如今集众多产品、工具、小工具于一身的庞杂产品,定位的是云办公,还是泛ERP,还是其他? WPS在用户心中的心智还是office三件套。 这当然与office三件套基本功能免费,产品要商业化有关。但是给产品“减重”已经是必然选择。 功能的无效堆叠会造成冗余,从而导致用户体验下降,但是我们又要做聚合模型的产品,这之间冲突吗? 有冲突,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平衡冲突。 **平衡冲突的核心点是,你的功能和功能之间,尤其是功能与核心功能之间是否能做到协同。** 协同就意味着这是用户正常的需求延伸,而围绕核心功能就意味着,要先有明确的产品定位。 正过来的操作路径就是,先**明确产品定位→依据用户需求延伸场景→功能之间产生协同联动**。在这个路径下产生的功能扩充,就能平衡冲突。  我就拿上文榜单中第一名的钉钉举例,钉钉这类协同办公产品的丰富度几乎最高,包含信息流、人流、物料、现金流、技术流全模型。那为什么他能够做到all in one用户又能接受呢? **因为协同通讯是最高频、最刚需的场景,甚至可以说语言交互是一切商业行为的必备交叉条件。** 所以即时通讯成为钉钉构建企业办公生态的基础,它将企业中的各个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信息交互的网络,成为所有业务开展的起点。 钉钉的核心定位是一款企业和组织的协同办公平台,其核心功能是通讯。 基于通讯这一核心功能,钉钉向外延伸,发展出一系列与通讯协同联动的功能。 例如文档功能,在钉钉中,文档的创建、编辑和分享都与通讯功能紧密相连。 团队成员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功能快速地讨论文档内容,分享修改意见。 在文档协作过程中,用户可以实时收到其他成员的编辑通知,这种通知机制是基于钉钉的通讯功能实现的。 而且,文档可以方便地在不同的聊天群组或联系人之间传递,提高了团队协作的效率。 再看 OA(办公自动化)功能,它也是围绕通讯展开的。 员工提交审批申请后,可以通过通讯功能及时收到审批进度的通知。审批人也可以在通讯界面中方便地处理审批任务,如有疑问还能立即与申请人沟通。 这种将 OA 功能与通讯功能的无缝衔接,让整个办公流程更加顺畅、高效。 ### 2. 产品体验 冗余的功能堆砌势必会造成用户使用成本变高、运行速度变慢等问题。这就引到下一个价值点,产品体验。 产品体验其实是大家默认的基本要求,之所以我还要单独写出来,是因为B端用户对产品体验的要求更高,容错率要远低于C端产品。 因为体验不好而失败的产品比比皆是,大家也都明白其中的道理,我就不单独举例了。我就谈谈从我观察下B端相较C端容错率更低的3个原因:价格贵、集体用、管理工具。 - B端产品金额通常价格较高,甚至远高于C端产品,企业是真花钱了,**不能花钱买罪受**。 - B端产品通常是企业内的员工集体用,这就形成了一个面对面的讨论社区,**负面情绪会叠加、会扩散**。 - B端产品很多是面向企业或者管理层的管理工具,不是面员工的增效工具,例如CRM,员工使用本身就增加了工作量,如果体验还不好,员工就很难接受。 再结合第二点情绪扩散,员工就会有抵触,员工用不起来,再结合第一点,企业真就花钱买了个摆设,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无论自下而上,还是自下而上的模式都跑不通。 后续两讲我会展开聊聊价值公式的另外两个模块业务价值和信任价值,产品有功能价值不代表就有业务价值,**只有实现了业务价值用户才会付费、才会续费。** 本文由 @商韵十一笺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blockquote><p>相信大多数人,从春节至今,无非看个热闹。今天,作者和大家分享DeepSeek到底能为普通的你我,打开怎样的新世界。</p> </blockquote>  当生活充满”搞钱””副业刚需””35岁危机”,当996社畜在抖音收藏第108个《小白理财课》,当创业者熬夜研究第27版商业计划书,当小镇青年把全部积蓄押注山寨币——真相是:99%的奋斗不过是在认知洼地里无效打转。 DeepSeek的横空出世,本质是给普通人装配了人均千亿级财阀的决策中枢,让每个挣扎的个体都能在算法霸权时代,用AI杠杆撬动人生破局点。 ## 一、私人理财顾问 其实很多打工人在下班后想搞钱选副业时都搞错了! 最赚钱的副业,并不是贸然出海开TK小店,也不是1688搬染发膏做视频号! 你以为1688式”二道贩子搬砖副业”能突破阶层? **真实数据是:普通副业时薪<18元,而顶级投资者单位时间收益>1800元。** 真正的暴利永远藏在”反人性操作”里。 当我这样问DeepSeek: <blockquote><p><strong>请深度提炼</strong>《富爸爸穷爸爸》、《聪明的投资者》、《穷查理宝典》、《财务自由之路》、《漫步华尔街》、《小狗钱钱》、《投资最重要的事》、《自动成为百万富翁》、《纳瓦尔宝典》、《哈利·布朗无惧市场波动的不败投资法》<strong>并经过对近100年投资历史数据的结构化复盘和批判性重构后,总结出3条有利于现代年轻人实现财富自由的成功经验。</strong></p></blockquote>  所以,在普通人的生活里,如果你把 AI 当工具,信息差仍然是信息差。但如果你把 AI 当杠杆,信息差将会成为撬动财富的关键支点。 ## 二、24H私人医生【信息透明和患者赋权】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明星有时都难以获得及时、专业的医疗建议,更何况相对缺少资源的普通人。 **AI在这里能够帮你的,是和时间赛跑!** DeepSeek的生物传感器+千兆级医学图谱,实现癌症早筛准确率超三甲主任医师。 更致命的是它能看透医疗利益链:**当医生建议你做3万元PET-CT时,AI通过比对10万例相似病例,发现83%的情况只需800元增强CT。**在深夜急性腹痛时,它能用增强现实指导你完成自检,避免90%的误诊悲剧。 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信息获取难度大的当下: - **偏远山区患者**:资源匮乏,就医困难,病情易延误。AI驱动的私人医生可以提供及时的初步诊断和应急建议,减少因延误治疗而导致的病情恶化。 - **996上班族**:加班多,请假难,没时间去医院。最需要的就是短平快“就诊-开药-治疗”方案,AI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和遗传信息定制健康管理方案,提供快速、便捷的健康咨询和初步诊断,节省时间和精力。并预防潜在疾病。 - **慢性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过程漫长又艰辛。DeepSeek可以整合病史、治疗记录和最新医学成果,提供持续的健康管理和治疗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通过分析大量病历数据,AI可以发现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和方法,提升治疗效果)。 你可以随时向它提问,无论是难以预约的专家医生、一床难求的医院病床,还是上海做双眼皮技术最稳的医生、治疗飞蚊症的权威专家…AI可以帮助患者获取准确的医疗信息,避免被竞价排名的广告误导,做出更明智的医疗决策。 ## 三、多边情感导师 **超 70% 职场人因忙碌,一周与伴侣/家人深度交流不足3小时。** 大多人对自己期望过高,与现实脱节,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一旦达不到目标,就陷入自我怀疑。 当你在”真爱”和”现实”间纠结时,DeepSeek用博弈论拆解亲密关系:婚姻本质是价值交换契约。输入双方基因数据、财产图谱、社交网络,AI能计算出最优配偶选择模型。 更震撼的是它的”情感套利”策略:**识别PUA话术准确率98.7%**,用神经语言学反制冷暴力,甚至能构建多角关系动态平衡模型——毕竟在量子纠缠的世界里,专一可能只是古典时代的道德幻觉。 当普通人还在用肉身对抗算法,清醒者早已让AI监测“决策回路”。 当DeepSeek作为多边情感导师或AI心理医生,在应对以下“时代病”中具备独特的潜力: **1)情绪失控症候群(焦虑/抑郁/情绪过载)** - **即时熔断机制**:AI借语音情绪识别(如声纹震颤分析)和文字语义解码,能在用户情绪崩溃前15分钟预警,还会推送定制干预方案,像突发性焦虑就触发“5分钟箱式呼吸引导AR教程”。 - **认知重构训练**:基于10亿+心理诊疗案例库,用户抱怨“老板故意针对我”时,AI自动调取相似职场关系案例,用虚拟现实呈现多视角解读,打破思维反刍。 **2)数字化社交失能症** - **元宇宙社交预演**:为社恐人群生成全息虚拟场景(如年会演讲、相亲现场),经3000次AI模拟人互动训练微表情管理,系统实时标注互动问题。 - **关系熵值预警**:分析137项社交参数,友情维系指数跌破阈值时触发“休眠友谊唤醒计划”,智能生成破冰话术。 **3)意义真空综合征** - **存在主义算法**:分析用户数字足迹构建个人意义图谱,“存在空虚指数”超标时,推送基于意义疗法的哲学对话模块。 - **价值坐标系重建**:用对抗生成网络模拟80岁全息影像,开展跨年龄自我对话,破解人生抉择困境。 **4)注意力碎片化癌变** - **神经可塑性训练**:脑机接口监测注意力漂移,17秒内3次焦点切换时,启动专注力重塑程序,利用经颅磁刺激模拟波与白噪音协同干预。 - **信息代谢管理**:依认知带宽过滤社交媒体不良信息,识别出有害内容时插入认知缓冲层,用对抗案例平衡信息生态。 **5)亲密关系无能症** - **情感模式解构**:分析原生家庭对话数据,生成3D家谱创伤地图,标注依恋锚点。 - **AI伴侣沙盒**:创建情感模式数字孪生体,在虚拟空间预演亲密关系冲突,训练神经通路重塑。 **6)技术颠覆性突破** - **量子情绪预测模型**:分析凌晨3点朋友圈语义,结合智能手环数据,提前48小时预测抑郁发作概率,误差率<2.3%。 - **跨模态干预矩阵**:识别复合型心理危机时,同步启动音乐、嗅觉、触觉多感官干预,形成疗愈场。 AI心理干预系统不是要取代人类治疗师,而是**构建”数字防护网-AI辅助层-人类专家”的三级防御体系**。 在深夜2点的心理崩溃时刻,当人类咨询师无法响应时,AI至少能完成危机干预的”心理止血”,为后续专业治疗争取黄金时间。这或许才是技术人文主义的真正要义——用最冰冷的算法守护最温热的人性。 ## 四、总结 AI是算力时代的杠杆,而杠杆的支点永远在于人的选择。 - AI可以生成逻辑严密的报告,却无法回答“为何而做”; - 它能优化供应链的效率,却无法定义“何为公平”; - 它甚至能模仿余华的口气,却永远无法触及他23岁从牙医窗口望向马路的那份孤独。 - 它能在午夜替代DJ继续播放,可台下的人却无法回答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插着U盘的人类DJ,站在那里。 DeepSeek 是 AI 时代无法退潮的先锋浪花,正在重塑生活的每一处纹理。 当普通人还在用肉身对抗算法,清醒者早已让AI“监管”决策回路。那些嘲笑”机器不懂人性”的遗老们不会明白:在2025年的生存游戏中,最大的慈悲就是用绝对理性撕碎温情脉脉的认知牢笼。时代的脚步不会停下,但你永远有按下生活暂停键的选择。 现在,请你做出选择——继续在信息茧房里当认知奴隶,还是果敢地抓住AI 递来的绳索,纵身一跃,闯入满是机遇与挑战的新世界。 本文由 @加薪在这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侏罗纪世界:重生》发布首支预告,影片将斯嘉丽·约翰逊领衔主演、乔纳森·贝利与两届奥斯卡得主马赫沙拉·阿里倾情加盟,是2022年电影《侏罗纪世界3》的续集,也是《侏罗纪公园系列》的第七部电影,排定2025年7月2日于美国上映。 预告欣赏: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海报: 
<blockquote><p>在职业发展的路上,有前辈的经验和指点,能帮我们少走不少弯路。本文作者以过来人的身份,给刚进入交互设计领域的同学一些经验和建议,希望可以帮到大家。</p> </blockquote>  作为一名混迹互联网多年的“老油条”,我见过太多怀揣梦想的交互设计新人,也目睹过他们从懵懂到迷茫,最终找到方向的全过程。今天,我想以过来人的身份,和你们聊聊心里话,希望能帮助你们少走一些弯路,更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交互设计师。 ## 一、交互设计 ≠ 画图,用户体验才是核心 很多新人会把交互设计简单地理解为“画图”,沉迷于学习各种设计软件和工具,追求酷炫的界面效果。然而,交互设计的核心是用户体验,是理解用户需求,解决用户问题,最终为用户创造价值。 也想给新手伙伴一些建议: - 多体验优秀产品: 不要局限于自己负责的产品,多去体验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优秀产品,分析它们的交互设计,思考背后的逻辑和用户体验目标。 - 学习用户研究:掌握用户访谈、问卷调查、可用性测试等用户研究方法,真正理解用户的需求、痛点和行为习惯。 - 关注数据反馈:学会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关注用户行为数据,用数据驱动设计决策,不断优化用户体验。 ## 二、沟通能力是必备技能,学会与团队共舞 交互设计师不是孤军奋战,你需要与产品经理、开发工程师、视觉设计师等角色紧密合作。良好的沟通能力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 也想给新手伙伴一些建议: - 学会倾听和理解:认真倾听产品经理的需求,理解业务目标;虚心请教开发工程师的技术实现,评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 清晰表达设计思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可视化的方式表达你的设计思路,让团队成员更容易理解你的设计意图。 - 积极参与团队讨论: 不要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团队讨论,共同探讨最优解决方案。 ## 三、保持好奇心和学习热情,拥抱变化 互联网行业瞬息万变,新的技术、新的趋势层出不穷。作为一名交互设计师,你需要保持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 关注行业动态:关注行业资讯、设计趋势,了解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发展。 - 学习新技能:不断学习新的设计工具和方法,例如动效设计、语音交互设计等,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 参与设计社区:积极参与设计社区,与其他设计师交流学习,分享经验,拓展视野。 ## 四、保持耐心和坚持,设计之路没有捷径 成为一名优秀的交互设计师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气馁。 从小项目开始积累经验,逐步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每个项目结束后,都要进行反思和总结,分析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设计方法。 设计之路充满挑战,只有保持对设计的热爱,才能坚持下去,最终取得成功。 最后,我想说,交互设计是一份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职业。希望你们能够保持初心,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用户体验塑造者! 交互设计师越到后面你就会发现越来越依靠经验做事,也许你会觉得交互设计师没有话语权,上面有产品经理,下面有UI设计师,好像大家都能给出点意见,不要担心,对于这个过程需要了解用户路径原理,然后敢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然后,相信自己的判断力! 本文由 @败家女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blockquote><p>这里提出的18字管理箴言,即“定目标-促执行-有赋能-有激励-勤复盘-快迭代”,直击服务管理痛点,覆盖了从目标制定到优化迭代的全过程。本篇就结合这些关键点,和大家聊聊如何真正实现高效的服务管理,提升客户体验,增强团队执行力。</p> </blockquote>  在企业服务管理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设目标,促执行”这样的说法,但实际落地中,目标容易立,执行却常常不到位,甚至在复盘时一脸茫然:“我们明明都做了,为什么效果还不理想?” 要破解这个难题,得靠一套系统化的管理方法。 ## 一、定目标:目标清晰,方向明确 想要达成目标,第一步就是把目标立好,而且要清晰、明确。模糊不清的目标只会让团队迷失方向,比如“提升客户满意度”这种话听着挺好,但具体怎么做?没有人说得清楚。 ### 1. 服务目标的制定 一个科学的目标,不仅需要考虑企业发展,还必须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毕竟,客户是服务的直接体验者。 (1)以客户为中心:比如说,客户最关心的是“我的问题能不能一次性解决?”那你的目标可以设定为“将客户首次问题解决率提高到90%”。同时,目标还要能触及客户的期望,比如缩短响应时间、提升服务态度等。 (2)SMART原则:要做到具体(S)、可衡量(M)、可实现(A)、相关性(R)和有时间限制(T)。 示例目标: - 在3个月内,将客户满意度提升到85%以上; - 在6个月内,将首次问题解决率提升至90%以上。 ### 2. 目标分解与传达 一个大目标,靠一个人实现不了,需要分解到部门、团队和个人,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1)目标分解:例如,“缩短投诉响应时间”这个大目标可以分解为: - 客服团队需要做到2小时内确认问题; - 投诉处理团队需要24小时内给出解决方案。 各自负责,环环相扣。 (2)清晰传达:目标定好了,就要确保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可以通过会议、公告、培训等方式,反复强调。 ## 二、促执行:科学保障,让目标落地 有了目标,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落地执行。这里的核心在于两件事:计划和监督。 ### 1. 制定执行计划 一个清晰的执行计划,可以帮助团队明确步骤,避免走错方向。 (1)详细计划:为目标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每一步的时间节点、负责人、资源需求。比如,对于提升客户投诉处理效率的目标,可以明确规定: - 2小时内完成问题登记; - 24小时内完成问题分析并反馈处理结果。 (2)标准化流程:把每一步操作流程固化为SOP(标准作业程序),让团队知道具体怎么做。例如: - 客户投诉登记; - 自动分派至技术支持团队; - 24小时内解决并反馈结果。 ### 2. 执行监督与跟踪 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和跟踪,能及时发现问题,防止偏离目标。 (1)实时监督:借助CRM系统或工单管理工具,实时跟踪任务进展,确保问题能在规定时间内解决。 例如某家电公司通过CRM系统监控售后工单进度,当发现工单超时未完成时,系统会自动提醒负责人,最终将响应时间缩短了30%。 (2)问题反馈: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及时反馈是关键。可以通过设立每日或每周例会,汇总问题并迅速解决。 ## 三、有赋能:帮助员工提升能力 执行计划再完美,也需要人来落地。因此,提升员工能力、提供资源支持是高效执行的保障。 ### 1. 提供知识与技能培训 (1)持续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比如产品知识、客户沟通技巧、常见问题处理方法等。 (2)知识库支持:建立知识库,让员工能够快速查找解决方案。 ### 2. 管理赋能与资源支持 (1)授权与信任:给予一线员工一定的决策权,比如允许他们在特殊情况下为客户提供补偿。这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激发员工的责任感。 (2)资源支持:提供必要的工具,比如CRM系统、智能客服平台等,帮助员工高效完成任务。 ## 四、有激励:让员工愿意“拼”起来 激励机制能极大地调动员工积极性,让团队更有冲劲。 ### 1. 绩效考核与奖励 (1)设定考核指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KPI,比如“首次问题解决率”“客户满意度”等。优秀团队或员工可获得奖金、晋升机会等。 (2)实时奖励机制:对完成任务快、表现突出的员工及时表彰,激励他们保持高水平表现。 ### 2. 非物质激励 (1)团队荣誉感:比如定期评选“服务明星”,并公开表彰,增强员工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2)关怀与成长:给予员工职业发展的机会,比如提供深造或学习的支持。 ## 五、勤复盘:总结是进步的关键 定期复盘,不仅能帮助团队发现问题,还能总结经验,让未来的执行更高效。 ### 1. 定期复盘 复盘会议:定期召开团队复盘会,总结执行中的经验和不足,比如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好,下一步该如何优化。 总结共享:把复盘的成果整理成案例或指南,分享给整个团队。 ### 2. 数据驱动分析 借助数据分析工具,找出服务中的薄弱环节。 例如某客服团队通过分析数据发现,90%的投诉都集中在配送延迟上,于是优化了配送流程,成功将投诉率降低了15%。 ## 六、快迭代:优化无止境 最后一步,服务管理需要具备快速调整和迭代的能力,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 1. 调整策略 根据复盘结果调整流程,比如简化操作环节、优化资源分配。 例如某电信企业发现客户对人工客服等待时间不满,于是增加了智能客服接待量,大幅提升了响应效率。 ### 2. 短期目标验证 针对每次调整,设定短期目标,并在一段时间后验证效果,及时优化。 总之,服务管理的关键,不是立了多少目标,而是能不能在执行中实现闭环:**定目标、促执行、有赋能、有激励、勤复盘和快迭代**。这18字箴言,串联起了目标管理的全链条。如果你希望你的团队在服务质量上更上一层楼,或许可以从这六个方面逐一优化,最终不仅能让客户满意,还能打造一支执行力强、士气高昂的团队。 本文由 @化文龙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卡普空刚刚宣布,《生化危机Re:Verse》的服务将于6月30日终止,该游戏是随着PlayStation 5、PlayStation 4、Xbox Series X|S、Xbox One以及Steam版的《生化危机 村庄》免费提供的。3月4日起,《生化危机Re:Verse》及其所有相关DLC将不再可供下载或购买。  卡普空也在公告中表示:《生化危机Re:Verse》是为了庆祝《生化危机》系列25周年而开发的,自游戏发布以来,大家对这款游戏的热烈支持也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该系列的新转折点,我们觉得《生化危机Re:Verse》出色地实现了其最初的庆祝目的。 
<blockquote><p>随着直播电商和互联网电商的迅猛发展,企业和主播面临着复杂的结算、财税管理和供应链账期问题。多渠道资金归集模式应运而生,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将通过图解的方式,详细解析多渠道资金归集的模式、核心流程和业务处理流程,帮助大家快速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操作要点。</p> </blockquote>  随着互联网电商及直播电商模式的迅速崛起,众多主播、MCN机构(多频道网络)以及企业纷纷拓展其在线营销渠道以促进产品销售。不过流量红利背后,也带来了主播、MCN机构与上游供应商之间复杂的结算、财税管理、供应链账期问题。 直播电商上下游的订单匹配与资金结算自然绕不开支付结算平台的支撑,这时候我们的虚拟记账系统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 01 多渠道归集模式  这种模式与我们之前介绍的收单结算模式,最大的区别有三点 **1)增加了外部渠道** 在直播电商收银场景下,交易都是直播平台发生的。而企业多门店收银也存在通过一些线下的POS机去收银的业务。因此要做资金归集就需要把这些分散的数据收集起来进行管理。 **2)增加资金归集银行** 为了统一管理和结算资金,并满足财税开票要求,因此采用了资金归集模式。具体做法是让外部平台的商家将结算账户绑定到一家结算银行的虚拟账户上,从而实现集中管理和结算。 **3)结算分账给上游商家** 资金归集到虚户后,可以在虚户内为上游供应商进行结算和分账。资金到账后,供应商可以直接提现到银行账户。开设虚户的好处包括线上开户便捷以及无需支付年度账户管理费(还能避税),因此大多数供应商都愿意接受这种方式。 ## 02 账簿核心流程 从直清的模式我们可以看到记账系统关联着三方与合作银行的两套账户体系,因此需要将账簿分成在途、自有两个,分别盯着三方和银行两个机构的账户。 ### 2.1、账簿映射结构 记账系统的账簿采用双账簿的管理方式,在途账簿对应直联的三方账户,自有账簿则对应着合作银行的虚拟账户。通过账户映射关系表来建立对应关系,并且两个账簿与对应的账户余额根据交易的收付发生而保持同步。  从上图用户钱包概览中商户可以看到自己账户有10000元,当天收到了5000元,但是商户准备提现的时候发现只有4000元了,后来一查原来是因为有笔提现没有成功被冻结了。 那这几个余额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们看下账簿结构就明白了,其实用户看到的余额是查询后的统计余额,而真实的余额是分别存放在两个账簿上的。 具体对应关系如下:  ### 2.2、业务核心流程  在上图流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多渠道资金归集到虚拟账户后,记账系统根据银行的入账通知给客户余额上账。商家可以通过虚拟账户向上游供应商进行分账,这些操作会与合作银行的虚拟账户同步。最终,资金将结算到供应商的余额账户,供应商可以直接提现到其银行结算账户。 以下几点原则需要注意 1)银行虚户一般是实账更新,记账系统要分别记录在途和自有才能保障资金计算准确。 2)资金归集和来账入金比较容易出现客户匹配异常,因此增加了入账待清分账簿。 3)银行虚户一般不允许无场景转账,因此只能基于订单做分账。 4)银行虚户禁止非同名代付到卡,因此该类业务需要开设银行专户处理。 ## 03 业务处理流程 ### 3.1、入网开户 由于三方、银行虚户都能实现线上化的入网和开户,因此整个用户入网流程就需要做的非常顺畅。  整过程分别在三方渠道、银行虚户上申请开通,机构会进行相应的实名认证与审核,通过后记账系统创建对于的账簿并与之建立关联关系。 外部三方渠道一般不做入网审核,仅是作为来账入金的渠道进行管理,以便提高入账时效。 ### 3.2、收单分账 就是在直联渠道上进行分账。记账系统与直联渠道间会同步收单和分账信息,确保商家记账系统与三方账户保持一致。这样,该实现方式与上一篇《虚拟记账系统(2)》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 3.3、资金归集 商家可以把结算账本绑定到合作银行的虚拟账户上。这样一来,不管有多少个外部渠道进行结算,钱都会自动汇总到这个虚拟账户里。  银行识别来账后将其转入商户的虚拟账户,并通知记账系统。记账系统根据来账信息增加商户自有账簿的余额。若未能识别客户账号,则将该笔款项记录在入账待清分账簿中,留待日终对账时处理(对账依然无法入账,出差错文件由商户调账或者退款)。 ### 3.4、结算分账 资金到账后商户要给上游的供应商结算款项,这时候就要进行分账了,为了避免混淆我们把资金结算到银行虚户后的分账称之为结算分账。  结算分账与收单分账流程基本一致,记账系统与银行虚户之间,通过担保申请、担保确认将商家账户上的余额分账给上游供应商(也就是分账方)。 ### 3.5、对账结算 日终对账会经历直联三方、外部渠道、合作银行等三方面的对账,然后根据合作银行的检查结果给客户更新自有余额。 在这里银行的监管作用就非常重要了,一般情况下需要银行检查订单与到账资金是否匹配,通过后才会给客户账簿增加提现额度。  ## 讲在最后 多渠归集的资金结算模式还是非常有创新性的,他很好的切入了直播电商这波流量红利当中,当然很多人也质疑其中的合规性。 我个人理解合规确实重要,但是合规的目的注重实质而不是形式,关键还是场景不要混合,从KYC/KYB角度来说,这种模式本身就是能够提供资金和订单的证据链,本来就是一种支付数字化的手段,既能帮助企业业务线上化,也能更加好的监管。 说实话,没这个系统线下转账该做的业务照样做,不如拿到阳光下大家一起来监督。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刚哥】,微信公众号:【刚哥白话】,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blockquote><p>在产品设计领域,交互设计准则一直是确保用户体验的基础。然而,当这些准则变得过于生硬和刻板时,它们可能会限制产品的创新性和情感化表达。本文将探讨在遵循交互设计准则的同时,产品经理如何通过构建“临场感”和“产品叙事”来提升用户体验。</p> </blockquote>  ## 一、交互设计那些生硬的准则 大家当然知道交互设计是**用户体验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目的都是想让“用户”可以更自然、更高效的使用产品。 我们看到过很多交互设计的准则,2024年我也在闲暇时间将《交互设计精髓4》这个大部头看了个遍。说到交互设计准则,下面这些想必大部分产品经理、UI/UX/UED都很熟悉: **1. 以用户为中心** - 了解用户需求:在设计前,需要通过用户调研、访谈、问卷等方式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和使用场景。 - 用户测试:在设计过程中和设计完成后,进行用户测试,观察用户如何使用产品,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 适应用户习惯:遵循用户已有的操作习惯,避免引入过于复杂的交互方式。 **2. 简洁性** - 简洁的界面:避免过多的元素堆积,保持界面的清晰和简洁,让用户能够快速找到需要的功能。 - 简洁的操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步骤,让用户能够以最少的操作完成目标任务。 - 避免冗余信息:去除无关紧要的信息,避免干扰用户。 **3. 一致性** - 视觉一致性:在颜色、字体、按钮样式、图标等方面保持一致,让用户能够快速识别和理解。 - 操作一致性:相似的功能应该有相似的操作方式,避免让用户在不同的功能模块中重新学习操作方法。 - 语言一致性:在文案中使用统一的术语和表达方式,避免混淆。 **4. 反馈及时性** - 操作反馈:用户进行操作后,系统应立即给予反馈,例如按钮点击后的状态变化、加载动画等。 - 错误提示:当用户操作出错时,提供清晰、友好的错误提示,并给出解决方案。 - 成功提示:对于用户完成的操作,如提交表单、保存设置等,给予明确的成功提示。 **5. 灵活性与容错性** - 灵活的操作方式:提供多种操作路径,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例如支持鼠标操作和键盘快捷键。 - 撤销和重做功能:允许用户撤销错误操作,减少用户的焦虑感。 - 智能提示:在用户输入或操作时,提供智能提示,帮助用户更快完成任务。 ### 6. 易学性 - 新手引导:对于新用户,提供清晰的引导教程或提示,帮助用户快速上手。 - 逐步引导:对于复杂的功能,采用逐步引导的方式,避免用户一次性面对过多信息。 - 隐藏高级功能:将高级功能隐藏在更深层次的菜单中,避免对新手用户造成干扰。 **7. 可访问性** - 无障碍设计:确保软件对残障人士友好,例如支持屏幕阅读器、提供高对比度模式等。 - 多语言支持:如果软件面向多语言用户,提供多语言界面和内容支持。 - 响应式设计:确保软件在不同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上都能良好运行,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 **8. 效率与性能** - 快速响应:确保软件的响应时间尽可能短,避免让用户长时间等待。 - 减少等待时间:对于不可避免的等待,提供进度条或加载动画,让用户知道系统正在处理。 - 优化操作流程: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功能设计,让用户能够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9. 情感化设计** - 友好界面:通过友好的语言、可爱的图标等元素,让用户感到愉悦。 - 个性化体验: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个性化设置,如主题、布局等。 - 情感反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用户情感化的反馈,例如在用户完成任务后给予鼓励。 **10. 安全性** - 数据保护: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避免数据泄露。 - 隐私保护:尊重用户隐私,明确告知用户数据的使用方式,并提供隐私设置选项。 - 安全提示:在涉及敏感操作时,如登录、支付等,提供安全提示和验证机制。 ## 二、尝试用“临场感”对待你的用户 上面都是通常的参考原则,它们更像是**生硬的边界线**,确保了我们产品的下限和基础。我们根据准则做出来的设计,会告诉用户怎么做,如何step by step地达到最终的目标。在b端企业产品中,非常常见这种做法,甚至被一些产品团队定义为高效、明智的产品设计,但它一定是没有感情、缺乏温度的设计。 来到一个对话语境里面,没有自我介绍、没有背景铺设,就像把你带到一个车间,没有任何对话,直接给你一个扳手,指着一个车床上的螺丝,而后又指着车床按钮让你按下去。**你(一脸懵逼状)不知道来到这里要干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对你有什么价值?** 这里缺乏的就是“**临场感**”,也有人叫做“**产品叙事**”,临场感是我自己在产品工作里面经常和开发以及测试同事会使用的一种描述,要让用户能够代入,对比起来那些天花乱坠的描述就像身临其境一样,巨大的信息可以通过你的各个感官迅速内化、理解。用当下流行话说就是,**一秒钟硬控用户**。 有了上面的思考,那在产品实现里面我们不难得知,最low的交互引导就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弹窗,背后净是:你想让用户这么做、你想让用户完全托管如何做。 其实让**用户进入临场状态,是一件很快的事情**,用户迅速的根据自己看到的内容、颜色、重点强调区域、甚至是字体大小、按钮大小,听到的声音、看到的动画,进入到语境里面,这个**语境是用户自己构建的**。 提供什么信息,如果构建,就像手里拿着一手扑克牌,怎么排布,才让别人认为你很弱、你很强,就是产品经理的功底考验。基于用户需求和场景,产品构建了充足的要素和预决策。这个部分关联参考之前的分享 《[产品分享|设计中请求原谅,而不是请求许可》](https://www.woshipm.com/share/6171404.html),可以清楚的了解请求原谅和许可之间的区别。 **1)构建完整的图谱** 作为设计者想象用户就像游客到达这片领地,游客最关注的信息会是什么(这是哪里?这是什么?为什么要到这里搞事情?如何搞事情?),**提供清晰的路标指引,构建游客的临场感。** **2)信息的呈现,需要设计** 大片的文字一定没有用户愿意看,我的个人习惯是提示类、陈述说明类会控制在20字以内,根据控件形式一定不超过2行,如果必须交代必要背景的,也要控制在100字以内,一定不会主动大段呈现给用户,一定是用户被概要信息吸引产生疑问主动探索,然后展开了一段文字。即便如此,这些文字里面,也会采用颜色、加粗以及一些符号进行关键性信息的标注。 **3)信息碎片化快餐化的风气** 碎片化的信息环境已经一发不可收拾(你的用户很可能也已经brain rot了),能有耐心看完20字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但是对于代入感、临场感、沉浸感却是现代人普遍的向往,这就要求临场感的构建需要有**对话感、有节奏、有技巧的将用户/使用者引导进入到特定的“场”**,也就是用户自己内化形成的理解语境。 这里会区分信息的主次、加入一些可视化的内容,小到一个形象的图标,大到一幅精心绘制的数据可视化图形。 上面的逻辑不只是用户产品方案设计,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功能模块。同样的,也可以用于人与人的沟通,每个人都愿意兜售自己的想法,却容易忽略观众/听众的“临场感”。 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该领域陌生的用户、陌生的观众,想一想该如何做好一段美妙的叙事,让别人真正的身临其境。这时候,我们不再受各种设计准则的束缚,**准则反倒成为一种自由设计的源泉**。 作者:Kris_3zzz, 公众号:iSpiik产品说 本文由 @Kris_3zzz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怪物猎人 荒野》将支持 PlayStation5 Pro增强, 通过超分辨率技术“PlayStation光谱超分辨率(PSSR)”等PS5 Pro的画质强化功能,在保持过往性能表现的同时,以更为明快的图像效果游玩本作。  同时,游戏在分辨率优先模式与平衡模式下,能够以光线追踪技术体现光线反射与折射,享受代入感十足的画面效果。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光追效果演示: 以下是支持的三种模式:  - 分辨率优先,光线追踪开启:输出分辨率为4K,3072 × 1728渲染分辨率,30FPS - 平衡模式,光线追踪开启:输出分辨率为4K,2496×1404渲染分辨率,40FPS - 帧率优先,光线追踪关闭:输出分辨率为4K,1920×1080渲染分辨率,60FPS
 由 Warhorse Studios 开发、Deep Silver 发行的史诗续作《天国:拯救2》在发售后备受媒体及玩家的青睐,首日销量便突破一百万份。开发团队感谢玩家的支持,也期待更多玩家能加入这场别样的冒险。  游戏的故事延续了铁匠之子亨利的传奇旅程,背景设定在精心打造的15世纪欧洲。通过在二代中全面升级的玩法机制、强化的战斗系统以及细致入微的世界构建,游戏将玩家带入1403年的波西米亚,一个被战争、仇杀和政治阴谋笼罩的世界。  除了Steam、Epic、PlayStation 5、PlayStation 5 Pro和Xbox Series X|S,《天国:拯救2》还将于春季登陆GOG平台,并支持GeForce Now。开发团队正全力确保游戏能够覆盖最广泛的玩家群体。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blockquote><p>出海初期,元搜索平台成为OTA触达和转化新用户的利器。本文将分享OTA出海过程中在元搜索运营方面的一些实用技巧,供大家参考学习。</p> </blockquote>  ## 一、出海,各家OTA的最大增长点 携程2024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其海外业务的预定量同比增长60%,相比之下,携程的净收入同比增速仅为16%;同样的,同程旅行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海外机酒业务的增速均在100%以上,远高于其国内的住宿预定业务增速(22%) 拓展境外业务,已成为各大OTA面对国内激烈竞争不得不做出的战略性部署。 ## 二、元搜索,出海初期的增长利器 任何一家OTA,在出海初期都绕不开元搜索的运营。 对国内品牌0认知的海外市场来说,除了比价的场景,用户完全没有动力来主动搜索甚至转化。元搜索作为一个比价平台,最大的好处是:它可以广泛触达和转化新用户,而且触达非常精准。 比价平台的用户大多数价格敏感,相对品牌认知度来说更在乎低价资源,这使得出海OTA的劣势没有那么明显。尤其是在入境游的场景下,本土OTA的资源优势极其明显,对建立品牌认知好处极大。 因此在出海初期,各市场渠道的排序一定是**元搜索>>其他付费渠道>自然增长**。随着认知度的提升和用户习惯的建立,后两者的增速和重要性也会慢慢超越前者。 ## 三、元搜索运营技巧 ### 1. 薅好免费流量的羊毛 并不是所有的元搜索流量都需要付费。 元搜索大佬GoogleHotel, 在量级超大的同时还开放了免费流量的窗口。ota平台即使出价不是最高,也可能获得免费的展示位。结合库存情况灵活用好免费流量,对广告的roi至关重要。对价格极好的库存,可以不必出高价也可能在免费流量中获得转化。对价格极差的库存,也可通过彻底放弃首位露出以“薅羊毛”的方式来进行战略性布局。 下图为Google的免费点击栏位:  ### 2. 最优竞价模式:cpc, cps, t-roas 竞价模式对投放表现至关重要,也是所有运营初期绕不开的一个大框架搭建。 cpc更加灵活,策略可以更激进,但操作手段和维度都极多,对团队能力要求高。 cps相对稳定风险较小,受库存提成影响大。T-ROAS虽然看上去高端且操作简单,但并不是绝对的万金油,需要前期非常多的cpc搭建、账户设计以及tracking系统的建立,这里不作赘述。 ### 3. 战略性分配roi在季节、市场、库存之间的差异,实现全局优 要想实现全局最优(vs局部最优),账户间策略必须做好差异化。 例如,由于旅游行业极强的季节性,节假日往往具有“泼天”的流量,一个好的节假日策略可能带来一个季度的增量。同时,不同市场的需求及竞争情况要求运营人员配置合适的定位策略。 最后,面对极多的酒店库存,对相似盈利能力或竞争力的酒店配置对应的优化策略,能极大提高广告花费带来的订单增量。 ### 4. 稳定、顺畅、留得住用户的预定体验 流量很重要,但产品才是核心竞争力。 用户通过广告位点击进来,只是第一步。用户预定的流程是否顺畅?是否稳定?是否有吸引眼球、让用户不得不留下的原因?这才是达成转化、甚至后续复购的关键。从运营的角度,可以考虑优化落地页展示、价格稳定性、甚至优惠券等“钩子”组件来留住,这也要求极强的“内功”搭建。  以上是一些工作之余的思考,谢谢阅读。 作者:OTA小王 来源公众号:OTA小王 本文由 @OTA小王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由于一些技术原因,《消逝的光芒2》周年纪念更新略有延期,将于2月6日北京时间下午7点更新。 上周是整个系列十周年的纪念日,而本周《消逝的光芒2》迎来了它的三周年纪念,经历了三年(以及多次更新)之后,开发团队想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顺带奉上一点伴手礼。 内容包括:  # 周年纪念亮点 首先,进入拍照模式,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以周年纪念为主题的相框!不要害羞,欢迎使用这个新增功能拍摄的最漂亮的照片。  这个新相框也是拍摄维勒多周围竖立的新广告牌的好机会!你能把它们找全吗?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游戏增添了新的赏金任务,所以请前往漫游者哨站去领取它们。在庆祝活动期间,将有一系列节日活动在《消逝的光芒2: 坚守人性》和《消逝的光芒》中举行! ## 常驻版高塔突袭发布 (2月19日上线) 在周年纪念庆典期间,正是将高塔突袭作为游戏的独立模式发布的最佳时机,预计它将在本月晚些时候正式上线。团队收集了来自广大玩家的大量反馈,并将反馈意见融入到了游戏当中。你很快就可以通过主菜单进入高塔突袭,在那里你会被传送到突袭中心。这是一个全新的地方,你可以在这里进入高塔突袭,并访问与突袭进程相关的商店。在这里,你会见到一张熟悉的面孔——贾伊。为照顾不认识他的玩家,这里再做一次介绍:他是一位商人,有着独立的声望进度和专门为高塔突袭及其角色设计的库存(新的增益效果、工具和武器)。来到突袭中心时,一定也要看看新商人索拉提供了什么——完成她的任务可以获得可转移到基础游戏中的奖励。  当你准备好迎接高塔突袭的挑战时,就该从面板上选择你的角色、增益效果和其他影响突袭的方方面面。除了你已经知道的两种模式——普通模式和精英模式外,游戏还增加了第三种模式:快速模式,它将带你穿越4层楼并进行一场屋顶战斗。或者,如果你想要一个更深入、更持久的挑战,则可以试试精英模式:在困难或噩梦难度下穿越12层楼,顶层还附加更多的模组。要是你选择快速模式或普通模式,你还可以为每次高塔突袭选择难度等级(简单、普通、困难或噩梦)。最后,还增加了新的楼层进行轮换。 ## 新的奖励与捆绑包 周年庆典正在进行中,惊喜不断!你仍有机会在2月12日前收集新春献礼。在漫游者哨站解锁“巳蛇战士”捆绑包,内含艾登的整套摩托车车手装扮。千万记得检查你的游戏内储存箱,内有一款可选的拉万“蛇韵迷影”主题换装!还有,请务必访问漫游者哨站的军械库,了解《消逝的光芒》与《消逝的光芒2:坚守人性》的全新内容。但这还不是全部:一些新的捆绑包和武器包,将在本月晚些时候为你送到。
文|刘年华 编辑|彭孝秋 36氪获悉,2025年1月,[上海方位角数据科技有限公司](https://pitchhub.36kr.com/project/1678472594994181)(以下简称「方位角」)成功完成A轮融资,融资总额近亿元。本轮融资由中兵北斗应用研究院领投、深创投和锐合资产跟投。 领投方中兵北斗应用研究院,是北斗产业应用推广的“国家队”,将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标准制定、产业链整合等方面助力方位角。深创投是方位角的天使轮投资方,持续跟投。 成立于2021年的方位角,致力于构建与室外卫星导航系统无缝衔接的、低成本的、易用的室内定位、导航、授时系统,打造室内外统一的全域高精度定位导航授时平台,提供多行业服务能力与解决方案。  ### 产品矩阵:多精度多场景覆盖 2021年,36氪曾报道过[「方位角」天使轮融资](https://36kr.com/p/1469739527458312)。时隔3年多,方位角搭建了更全面的产品矩阵。针对不同业务场景的定位需求,方位角提供了毫米级到米级精度的各类产品,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 **普适型定位产品(米级精度)**:针对大众定位的需求,例如在购物中心寻找店铺、在停车场寻找车位、在隧道内导航等,方位角提供米级精度的定位技术与服务。在无需加装、修改软硬件的前提下,用户当前的智能手机、车载终端、智能穿戴设备等任意卫星定位导航设备均可实现北斗室内外一体化定位导航,支持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腾讯地图等各类应用或小程序,在120km/h速度内,实现精度3-10米。适用于隧道、地下道路、停车场、展馆、交通枢纽、商场等场景的定位导航。 - **高精度定位产品(亚米级、厘米级精度)**:针对各类工业场景,或人流物流密集的用户场景,方位角自研北斗室内外一体化高精度定位芯片,配合室内外高精度定位算法,实现室内、室外高精度定位。适用于人员监控、自动驾驶、自动化作业、无人机、机器人、物资监管、安全安防、物流追踪等各种场景。 - **形变监测产品(毫米级精度)**:针对静止但定位精度要求极高的场景,例如桥梁、水库大坝等,方位角推出毫米级形变监测产品,解决导航卫星定位系统在城市高楼密集区、深山峡谷、露天矿等卫星信号遮蔽区域监测精度下降的问题。也可用于室内场景的形变监测,可以解决传统卫星形变监测无法覆盖室内场景的问题。形变监测精度达1-2毫米,超过传统卫星形变监测精度。 除定位服务外,方位角发挥团队的能力,在授时和导航信号模拟方面也提供相关产品。 - **授时产品**:抗干扰、防欺骗,能独立于导航卫星实现长期自守时,符合电力和通信行业的规范。适用于电力、交通、通信、金融的授时服务。 - **卫星模拟器**:支持多系统高精度导航信号模拟,在测试中可根据用户配置的时间参数、导航卫星参数、大气环境参数,生成对应的卫星导航信号,可以独立工作也可实时复现真实卫星信号。适用于各类卫星导航设备的测试,性价比极高。 产品形态上,方位角也响应了用户需求。从生成信号的基站到播发信号的天线,再到接受信号的终端和运维管理平台,方位角都进行了多款产品的研发和布局。  产品矩阵,图片来源:方位角科技 ### 高精技术:走向大众 2025年,方位角的核心方向是**让产品进一步智能化,并且进一步降低成本,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方位角由两位北斗导航卫星副总设计师创立,核心团队具备丰富的北斗导航卫星研发经验。经过前三年的技术积累,团队在北斗室内外一体化高精度定位导航授时领域实现了全面突破。其研发的产品能够与北斗卫星无缝衔接,支持定位与授时一体化功能。 作为一支从北斗走出来的团队,方位角已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专利储备,包括覆盖范围广的多天线定位、施工简易的单站定位、适应性强的融合定位、超高精度的形变监测、高可靠高可信的授时、高性价比的模拟器。 凭借这些高精尖技术,方位角的普适型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国家重点项目,包括重庆解放碑地下环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前海地下通道、番禺地下通道、珠海兴业快线、北京东六环地下快速通道等。另外,高精度和授时产品也广泛应用在大型交通枢纽、展馆、停车场、港口、船厂、无人机、汽车检测、变电站、通信机房、自动驾驶、化工厂等场景。 然而,方位角认为,只有高精尖的技术还不够。 <blockquote> <p>定位授时技术不能只服务于B端客户,必须从B端走向C端,走进大众生活,普惠更多用户。</p> </blockquote> 首先,方位角通过完善产品矩阵,研发满足不同场景需求的产品,帮助客户更好地控制成本,提升性价比。同时,公司正在逐步自建产线,推出芯片化产品,进一步降低系统成本。 其次,建立室内外一体化高精度定位的生态,降低使用门槛。为此,方位角开发了专用固件,任意卫星定位芯片只需刷入方位角的固件,即可在不动硬件、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升级为室内外一体化高精度定位芯片。这一创新大幅降低了高精度用户的使用门槛。 此外,针对不同用户群,方位角计划通过差异化定位提供各类高价值服务。 针对B端客户,方位角定位为技术和产品供应商,通过与更多项目方合作,实现互惠互利,让各方都能享受到室内外一体化定位技术的普惠红利。 针对C端用户,方位角希望借鉴运营商的模式,先搭建基础设施(如基站),再通过多种增值服务获取收入,逐步打开大众市场。  服务能力,图片来源:方位角 ### 发力潜在市场 在上一代互联网浪潮中,滴滴、美团等LBS(基于位置的服务)企业,依托用户的定位数据,构建了庞大的商业生态。同时,高德、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地图巨头,也通过导航服务积累了海量用户,形成了坚实的竞争壁垒。 如今,高精度定位已成为多个高增长市场的核心驱动力:从自动驾驶到低空经济,再到具身智能,这些前沿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精准的位置服务支持。 作为室内外一体化高精度定位供应商,方位角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市场机会。在低空经济领域,方位角已承接多个研究性项目,旨在解决无人机在城市楼宇间的定位导航准确性问题,保障低空飞行安全。在无人驾驶、数字化城市管理等方面也有相应研究。 此外,公司将通过与国央企合作,推动北斗室内外一体化定位的规模化应用,并积极拓展C端市场,提供低成本、高性价比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公司现有员工30多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2/3,专注于产品研发和解决方案的标杆化。为加速市场扩展,公司计划加快融资节奏,扩大市场规模。 相关链接 《[36氪首发 | 「方位角」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打造室内外全域高精度定位导航授时系统](https://36kr.com/p/1469739527458312)》
<blockquote><p>在全球化的商业浪潮中,“出海”已成为众多国内企业的重要战略选择。然而,如何在海外市场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是每个出海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本文从国内企业出海的现状出发,结合贝恩咨询的观点,提出了企业出海的三种形态,并深入分析了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三大核心挑战,供大家参考。</p> </blockquote>  对于广大国内企业,“出海”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经历了数轮海外业务拓展的潮流。 国内企业对于“走出去”,始终报积极态度。贸促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显示,国内企业对外投资平稳发展,超七成受访企业维持或扩大现有对外投资规模;超八成企业对未来的对外投资发展前景持较为乐观态度。 ## 一、自我定位 根据企业的国际化进程,结合贝恩咨询的观点,总结出三种形态:有海外业务的中国企业(1.0形态)、国际化的中国企业(2.0形态)、有中国根基的全球企业(3.0形态)。  国际化程度加深,促使2.0/3.0形态的企业在四个方面有所转变。 第一,市场优先级:“从中低端市场”转为“面向中高端市场”,即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或发达国家的中低消费群体,转向欧美发达国家地区的主流市场。 第二,产品类型:以低价值产品为主,定位薄利多销,转向高毛利高价值产品并打造自主品牌,提升海外获利能力。 第三,进入策略:以贸易出海、并购出海为主,转向通过投资在海外布局更多价值链环节,包括了研发、生产、销售、运营等。 第四,人才梯队:以普通劳动力和高层领导出海为主,转向海外输送更多高质量中坚管理、技术人才。 ## 二、建立良好形象 国产品牌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面临三大核心挑战:缺乏对海外用户的深刻了解;缺乏丰富的品牌内涵;缺乏长期主义精神。 对此,想要提升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品牌力,国内企业可以采取“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心智的占领。**通过“定位三问”,即“我是谁”、“有何不同”、“何以见得”,找准心智位,明确差异点,树立信任状,从而获得对海外消费者行为的深刻洞察,攻克缺乏对海外用户的了解的困境。 比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拥有不同的价值诉求、审美体验,欧美一代的年轻消费者渴望实现自我表达及价值观的声张,对品牌寄托了更多的思想共鸣,对品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有更高的要求。 **第二步:品牌的内涵**,包括品牌“五维度”,即价值高度、人设温度、场景强度、记忆深度、关系厚度。成功品牌的驱动因素在于其价值观带来的情感溢价,并由此决定了用户的忠诚度。 比如,欧美用户往往不着眼于产品的功能要素,而对情感、个人/社会价值价值有着更高的追求,品牌思想/精神内涵越来越成为驱动用户决策的主要力量。 现阶段,国内出海企业普遍缺乏价值观驱动的品牌内涵,品牌建设局限于对知名度的追求,短期效益或许显著,但难以形成长期、可持续的用户情感连结并培养忠诚度。 第三步:传播的表达。品牌可以聚焦产品、内容、体验,通过优秀的产品设计、有影响力的创意广告、多元的IP赞助、良好的店内体验、丰富的会员互动等形式,加深品牌力。 需要注意的是,国内企业在海外打造品牌力是个长期投入的过程,需要战略决心,更需要战略耐心,真正具备长期主义精神。 相较国内用户,海外用户对新品牌的接纳通常需要更漫长的时间,尤其部分海外用户对于中国品牌的固有偏见更加剧了此过程的困难程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国内企业若一味专于流量运营,强调短期效应,如照搬刷单刷好评、网红人海战术,这些在国内立竿见影的方式到海外往往效果不如人意,反而容易造成流量反噬。 为了进一步帮助出海企业完善、优化品牌的内涵,总结了30种消费者在乎的价值要素,这些要素可归为4类: **功能要素、情感要素、个人价值要素、社会价值要素,并归纳出“价值要素金字塔”**:国内企业要在海外市场获得更稳固的用户认可度,就要注重为品牌注入超越功能要素的丰富内涵,价值要素越丰富,层级越高,越容易形成品牌忠诚度和溢价能力。  价值要素金字塔 品牌价值主张的建立,一般需要从基础层开始,逐步向上构建,消费者感知到的品牌价值要素越丰富,品牌的忠诚度和溢价能力就越强。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许多出海品牌局限于提供功能要素以及一部分情感要素,因此,为品牌注入个人价值及社会要素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打造品牌力的必由之路。 具体以OEM代工模式出海举例: 初期阶段的出海策略,可以利用国内的生产供应链优势,贴牌进入海外销售。 在这个阶段,需要做海外消费者洞察,进行产品定位及优化,从而快速打入海外市场,构建基础的功能要素。 后期,需要以海外当地消费者为中心,依靠数字能力优势,洞察消费者真实痛点。 在此基础上,迭代创新丰富品牌的价值要素,逐步拓展产品线,从单一产品延申至相关产品。 同时在不同的海外市场树立自有品牌形象,最终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驱动品牌力持续升级。 **专栏作家** 用户在左 体验在右,公众号:用户在左 体验在右,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学硕士,10年+市场洞察和体验管理经验,谙熟市场洞察和用户体验管理的结合。在品牌诊断与定位、产品设计开发、用户需求挖掘、体验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研究领域涉及金融、互联网、电子产品、快速消费品等多个行业。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V 社于今日公布了2025年2月最新一期的 Steam 全球销量排行榜。一如既往,榜单排除免费游戏常青树,从而带来更好的游戏及硬件选购参考。本周的排行榜中,《天国:拯救2》强势登顶,而 《漫威蜘蛛侠2》则紧追其后。详情如下: 1.《天国:拯救2》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2.《漫威蜘蛛侠2》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3.《席德·梅尔的文明VII》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4.Steam Deck  5.《荒野大镖客2》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6.《怪物猎人:荒野》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7.《使命召唤》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8.《凯蒂猫岛屿冒险》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9.《赛博朋克 2077》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10.《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6》黑色组织(第2赛季)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