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 SaaS 软件行业,近期有两则热点新闻:一方面,酷学院被北森控股以1.8亿元现金收购;另一方面,云学堂于2024年8月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这两家公司虽然都是属于e-learning领域,但是从产品形态及目标客户定位来看,酷学院专注于中小企业市场,而云学堂其目标客户群体主要为中大型企业。 对于这两则热门新闻背后的解读,媒体和专家们已有诸多分析,我就不去做过多赘述,我主要是想借此话题,跟大家分享一下软件行业中,大客户和中小企业客户在需求上的差异。 截至 2024 年,中国中小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如下: - 中小企业数量:超 5300 万家; - 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截至 2024 年 8 月底,达 13 万家. 在软件行业创业者们常常面临一个关键抉择:究竟是将目光投向市场容量极为广阔的中小企业市场,还是专注于主攻大客户市场?亦或是两者兼顾,力求鱼与熊掌兼得? 在做出这一关键决策前,创业者们首先需要深入思考一个核心问题:**在创业过程中,是优先追求用户数量的增长,还是更侧重于稳定获取现金流?**毕竟在创业初期,资源往往极为有限。 要解答上述问题,我们不妨先从不同规模企业的软件需求入手。在此,我将以自己亲身参与的 e – learning 企业培训软件项目为例,详细分享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培训产品的需求。 划重点,接下来的内容,**堪称全网最全的关于企业培训软件需求的系统性分析,信息量较大。相信软件创业者们耐心读完后,定会有所收获。** 我们先来明确规模型企业培训的需求定位,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企业人才组织发展、培训知识内容、参与学习的用户终端**。这三者相互融合,共同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企业培训产品蓝图。 从需求角度来看,在规模型企业市场中,这三个方面的需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课件课程作为企业培训的核心内容,是整个培训体系的重中之重。向上延伸,涉及企业 HR 六大模块中的企业培训管理以及人才战略规划;向下则面向用户,提供在线学习服务。 由此不难看出,从系统架构层面而言,这类产品的构建相当复杂。下面,我们来拆解各部分的需求场景。 ## 一、先从企业人才组织发展端需求进行分析 ### 1.1 在企业培训人才管理领域,从培训对象的视角出发,以员工在职生命周期为例,其涵盖了从入职到离职的各个重要阶段。 以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为例,新员工入职时,除了常规的公司介绍、规章制度培训外,还会开展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团队建设活动,以帮助新员工快速融入企业的创新文化氛围。 在调岗转岗培训方面,若有员工从技术研发岗转至产品运营岗,公司会安排专门的导师,结合实际项目案例,为其讲解产品运营的知识体系和工作流程,助力员工顺利适应新岗位。 在日常工作中,应知应会知识的传授通过定期的内部培训课程与在线学习平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例如,针对市场部门员工,会及时更新行业动态、竞品分析等知识。 而当员工离职时,会安排知识交接会议,确保重要岗位知识得以传承,避免因人员变动影响业务的连续性。  ### 1.2 针对不同岗位,垂直化培训需求呈现出各异的差异与独特性 以销售岗位为例,除了产品知识、销售技巧、销售礼仪和干系人需求等基础培训内容外,还会根据不同的销售场景和目标客户群体进行深化。 比如,面向大型企业客户的销售团队,会着重培训如何进行复杂项目的销售,包括项目招投标流程、与高层决策者沟通的技巧等; 而面向中小企业客户的销售团队,则会更侧重于培养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的能力,以及训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服务意识。  ### 1.3 此外,面向中高层管理人员,使命愿景价值观及经营管理理念、战略规划、人才梯队建设以及综合知识管理等方面的培训不可或缺 以企业沙盘经营培训为例,模拟真实的商业环境,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团队,需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内,做出一系列关于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生产运营等方面的决策。 例如,在一次模拟经营中,团队面临市场份额下滑和资金紧张的双重困境,通过深入分析市场趋势,调整产品定位,合理规划资金使用,最终成功实现企业的扭亏为盈。 这种培训方式能让中高层管理人员深刻体会到战略决策的重要性,以及团队协作在企业运营中的关键作用,有效提升他们的综合管理能力。  ## 二、接下来,让我们分析一下企业培训组织以及课件的学习内容 培训课件作为企业培训的核心资源,其内容丰富多样且形式灵活,需能够满足不同场景和员工群体的学习需求。 ### 2.1 培训课件的内容类型通常可分为通用类课件、定制类课件、内生课件 **2.1.1 通用课件内容:**通用方法论聚焦于各个领域普遍适用的工作方法与技巧。以互联网行业为例,通用行业知识课件会详细介绍互联网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早期的门户网站兴起,到如今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蓬勃发展,让员工对行业演变有清晰的认识。 **2.1.2 供应商课程定制:**企业可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业务需求以及员工发展规划,向供应商提出定制化的课件需求。比如,一家金融企业为提升员工的风险管理能力,委托供应商定制了一套针对金融行业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对的课件,其中融入了大量金融市场的实际案例和该企业自身的风险管控流程。 **2.1.3 课程内生开发:**企业内部的培训团队或业务专家,凭借对企业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自主开发适合企业员工的通用课件。例如,一家大型制造企业的技术专家,结合企业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开发了一套关于生产流程优化的通用课件,其中包含了企业内部独特的生产工艺和改进方法,对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2.2 课件的格式具有高度的兼容性 2.2.1 常见的通用格式包括:MP4、MP3、PDF、PPT、Word 等只读模式。这些文档格式能够保持文档的原有格式和排版,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常用于提供专业的学习资料、报告等。例如,一份关于财务知识的培训手册。 **2.2.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还诞生了具有交互性的课件形式,我之前的文章有分享过,在此仅做简单引用:** - H5 课件:H5 课件具有跨平台、互动性强的特点。它可以嵌入动画、视频、音频、游戏等多种元素,大大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 例如,某企业制作的 H5 课件用于安全知识培训,通过设置互动游戏关卡,让员工在游戏中学习安全知识要点,提高了员工对安全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 在线学习标准课件:国际上关于在线学习标准课件有 AICC、SCORM、xAPI、cmi5 等格式。这类课件能够更全面地记录和跟踪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体验数据。 - 通过在线技术,企业可以深入了解员工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学习时长、参与度等信息,从而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有力支持。比如,在一个领导力培训课程中,利用 XAPI 课件收集员工在模拟决策场景中的行为数据,分析员工的领导风格和决策模式,为后续的培训指导提供精准依据。 ### 2.3 在课程组织方式上,也有多种选择以满足不同的培训需求 - 录播:录播课程是将培训内容提前录制好,上传至学习平台供员工自主学习。例如,企业为新员工准备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等基础培训课程,以录播形式呈现,新员工可以在入职后随时登录学习平台进行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还可以暂停、回放,确保完全掌握。 - 直播:直播课程能够实现实时互动,培训师与学员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交流。在直播过程中,学员可以随时提问,培训师及时解答,增强了学习的效果。例如,企业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最新技术趋势的直播讲座,讲座过程中设置了问答环节,员工积极提问,与专家深入交流,及时获取行业前沿信息。 - 线下培训班:线下培训班提供了面对面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例如,企业组织的销售技巧提升线下培训班,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销售人员在实践中锻炼销售技能,同时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通过丰富多样的课件内容、灵活兼容的格式、富有创意的交互形式以及多元化的课程组织方式,企业才能够构建一个全面、高效的培训体系,满足员工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习需求,助力员工的职业发展和企业的持续进步。 ## 三、接下来,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培训的终端用户学习端 不得不说,打造一款学习产品颇为复杂。学习本身是一项逆人性的活动,人们天生倾向于选择舒适、轻松的行为,而学习往往需要付出努力与专注。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心理学的底层逻辑出发,深入探究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力,优化学习体验。 ### 3.1 先来看学习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跟踪系统 LRS 它记录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包括学习进度、学习时长、知识点掌握情况等关键信息。这些数据的积累与分析,不仅能让学习者清晰了解自身的学习状态,更有助于培训者为学员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 3.2 在培训学习评估方面,有着一套成熟且全面的体系 **它从多个维度对培训效果进行深度分析:** - 前测:如同一场学习前的全面摸底,精准了解学员在培训开始前的知识储备、技能水平等基本情况。例如,在开展一场编程培训前,通过前测可以了解学员对编程语言的认知程度、编程基础的掌握情况,以便后续教学能够有的放矢。 - 正训:这是正式开启学习征程的阶段,学员们全身心投入到系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中。在这个过程中,培训师会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知识与技能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员。 - 随测练习:它以知识点小结的形式出现,及时检验学员对刚刚学过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比如在学习数学函数知识后,随即安排相关的随测练习,帮助学员巩固所学,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 问卷:作为知识掌握调研的重要工具,问卷能从更广泛的角度收集学员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情况。 - 复训:遵循 “温故而知新” 的理念,复训环节让学员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深化。随着时间推移,知识可能会逐渐淡忘,复训帮助学员重新唤起记忆,加深理解,甚至可能在复习过程中有新的感悟与收获。 - 绩效评估:也可称为产出评估,它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审视学员在经过培训后,对工作绩效产生的影响。例如,销售人员在参加销售技巧培训后,其销售额是否有所增长,客户满意度是否提高,这些都是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以上几个维度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培训学习评估体系,从学员对培训的主观感受,到知识技能的掌握,再到行为改变以及最终对工作成果的影响,全方位、多层次地评估培训效果。 ### 3.4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系统还需借鉴诸多心理学与教育学领域的智慧方法论 -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它揭示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根据这一曲线,在学习新知识后的不同时间节点进行复习,能够有效提高记忆效率,减少遗忘。例如,在学习外语单词时,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安排复习计划,能让单词记忆更加牢固持久。 - 21 天学习法则:强调通过持续 21 天的重复练习,帮助学习者养成新的学习习惯。例如,每天坚持阅读 30 分钟专业书籍,持续 21 天,逐渐培养起阅读学习的习惯。 - 费曼学习法:这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核心在于 “以教促学”。当学习者尝试将所学知识教授给他人时,为了让对方理解,自己必须对知识有更深入、透彻的理解。例如,学生在给同学讲解数学难题的过程中,不仅帮助了同学,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更加牢固。 - 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传统教学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学生课后完成作业巩固。而翻转课堂则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自主学习知识,课堂时间则用于学生之间的讨论、问题解答以及项目实践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这些基于心理学原理的教学方法与评估体系,共同为学习端的有效运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助力学习者克服学习的困难,实现知识与技能的高效获取与转化。 ## 四、关于企业发展不同阶段,企业的规模及对于培训产品的需求 **4.1 对于规模型大企业而言,在实施培训软件时,上述提及的各项因素均需纳入考量范围。** 不仅如此,还要考虑系统对接层面的问题。具体来说,需充分考虑培训软件与企业内部的 ERP 系统、绩效评估系统、激励机制系统以及组织架构管理系统的有效对接。这一系列系统的对接,有助于实现企业内部各业务板块数据的流通与整合,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4.2 除了系统对接,以下方面也是大企业在培训软件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 - 集团公司多站点管理:集团需对课程库、教师资源、课件内容、培训地点以及基本规则进行统一配置,以确保集团整体培训方向的一致性与规范性。同时,每个子公司又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配置独特的管理方式。然而,这一功能在实际落地过程中颇具挑战性,是一项实现难度较大的任务。 - 多样化人员操作需求:一方面,员工应具备自我注册的便捷通道,方便其自主参与培训。另一方面,培训管理员需拥有统一配置和管理课程、培训班以及学习进度的权限,确保培训工作有序推进。此外,企业高管也需要能够便捷地查询培训学习效果以及员工发展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培训策略与人才发展规划。 - 多终端登录支持:为满足员工在不同场景下的学习需求,培训软件应支持手机、平板、台式机等多种设备的登录方式,让员工能够随时随地开启学习之旅,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 - 访问性能保障:确保培训软件能够满足企业大规模用户并发访问的性能要求,避免出现系统卡顿、加载缓慢等问题,为员工提供流畅的学习体验。 - 其他潜在需求:企业运营过程中情况复杂多变,可能还会涌现出其他各类特殊需求,同样需要在培训软件的规划与实施过程中予以考虑。  **4.3 咨询服务与落地运维支持** 为更好地帮助规模型企业成功应用培训软件,除了提供软件产品本身,还需配套专业的专家咨询服务以及落地实施支持。 要打造一款能够满足上述诸多复杂需求的学习管理系统并非易事,不仅实施过程中的配置难度极高,往往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二次开发工作,以贴合企业个性化的业务流程与管理需求。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闯爷】,微信公众号:【闯爷用户增长实战笔记】,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文 | 刘士武 作为游戏玩家和动画爱好者,我们曾无数次幻想过,让2D虚拟人物变为3D写实风格,让喜欢的角色突破次元壁,穿梭在不同场景甚至走进现实。 在过去或许这些只能是幻想,然而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成熟,已经有大量玩家成功通过技术实现了这些。 前不久,《燕云十六声》曾在云游戏端推出过一种全新的创意玩法——万物太极。玩家只需将人物或者其他模型的照片上传至游戏,便能马上生成相应的高精度3D拟真模型,甚至还能通过技能与之互动。  图片来源短视频平台 玩法一经开放,数以万计的玩家纷纷开始将自己喜欢的风景照、人物角色、手办等上传,并生成相应的3D模型。甚至有玩家将一台挖掘机上传到了自己的游戏世界当中,让武侠场景平添了一分趣味——仔细观察,AI生成的挖掘机在场景中并不违和,光影和物理效果皆与环境保持了一致。 这一切看起来很科幻?实际对于背后提供3D-AIGC技术的Tripo大模型来说,这只是打破虚拟和现实界限的第一步。 ## **从「8秒生成」到「无限创作自由」** 开放世界并不是游戏的新类型,早在二十多年前,网游刚刚兴起之时,「开放世界」就成为了很多玩家最喜爱的游戏类型之一。 一方面开放世界游戏能够给到玩家足够的自由度,完成更多形式的冒险;另一方面,探索世界中的每一个角落,感受每一次奇遇带来的新鲜感,也是开放世界游戏独一无二的魅力。 基于这样的需求,各大游戏厂商来说纷纷通过增加玩法类型来强化游戏内容的多元属性。 当《燕云十六声》的玩家将挖掘机照片上传至武侠世界时,是Tripo大模型对游戏行业底层逻辑的重构。 事实上,燕云十六声对Tripo技术的引入并非偶然。 游戏行业对AIGC的需求早已超越“能用”,而是追求更加工业化级别的标准——生成速度需压至秒级,模型精度需达到美术团队验收水平。Tripo 1.0版本虽以“8秒生成”成为了彼时的全球最速,但游戏团队的需求更高一级:不仅要速度快,更要质量高。究其原因,在于玩家在游戏过程中,需要更加丝滑且真实的内容生成体验。  图片来源网络 经过数月的迭代,Tripo 2.0版本正式上线,大量《燕云十六声》玩家广泛参与了新版本带来的新奇体验。相关话题一度冲上热搜,获得了数百万的热度值。 Tripo新版本也并非仅应用在了这一款游戏当中。据了解,升级版的Tripo 2.5推出后,海外某3A工作室用其生成的哥特城堡模型,直接通过美术总监验收,节省了两个月的外包周期。 将游戏场景中的每个模块进行拆解,再通过AIGC创造更多可能性,这种“原子化”能力改写了传统游戏中的UGC规则,也激发了玩家对于AIGC的热情。 ## **让创意和体验更自由** AIGC落地应用之初,其核心就在于“创意更自由”。 AIGC的“可玩性”也不仅仅体现在玩家在游戏中对不同素材的重新创造,同样体现在游戏制作和游戏体验中的各个方面。 过去一年中,比较具有典型特色的是“3A”模拟经营游戏《沙威玛传奇》——当然这里的3A,指的是“AI作画、AI作曲、AI配音”。 作为轻量化游戏开发的范式,《沙威玛传奇》主菜单界面采用Stable Diffusion生成的异域风情插画,角色设计通过MidJourney生成抽象化人物形象,如“四指补货老头”的猎奇造型、使用Suno AI创作的14种语言版本洗脑主题曲《沙威玛之歌》,都成为了很多玩家的记忆点和吐槽点。 自2024年9月爆火后,《沙威玛传奇》创下连续16天霸榜iOS免费游戏榜首的纪录,全球下载量突破300万次(中国区占比49%)。虽然因内容重复性等问题导致游戏后续出现了DAU快速下滑的情况,但作为个人使用AI开发游戏的典范,《沙威玛传奇》依然给了游戏和AI行业很多启示。  来源:「AI研究室-帆哥」 前不久,B站up主「AI研究室-帆哥」也分享了“一个人如何用AI做一款格斗小游戏”的全流程。在人力成本1人、时长不到3天的开发过程中,帆哥展示了Deepseek、Midjourney、Tripo等大模型在开发过程中的使用方式,以及AI介入后,开发门槛究竟有多低。  来源:「AI研究室-帆哥」 当然,对于开发者来说,我们一开始还是要知道自己想要做一款什么样的游戏。 帆哥也是如此,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会的操作,就让AI来指导操作。 开发全程,自己没有手写任何一行代码,全部由AI生成并完成调试,这也让“完全没有代码基础的小白做游戏”成为了可能。 正如我们前文所说,AIGC的成熟,核心能够让体验和创意更自由。而如何找到更合适的落地方式,产业端和用户端正在积极探索更多可能。 ## **AIGC正在重构内容行业的工业化流程** 近日,一位海外创作者花3小时用AI做了一款飞行模拟游戏,上线9天便通过流量变现赚了17360美元,让无数人看到了AI重构内容行业工业化流程的潜力,马斯克,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图片来源网络 这款游戏走红之后,如何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将Grok-3大模型、Cursor、DALL·E、MidJourney等工具有机融合,高效完成内容创作,也成为了全球开发者们热议的话题。 工具很多,应该怎么选?这不仅是开发者们面临的问题,也考验着各个大模型在实战应用中的性能和适配度。 以Tripo为例,现阶段的2.5版本,已经能听懂用户更为复杂的指令,这背后便是“多模态大模型的深度耦合”——3D生成、语言逻辑、物理引擎被整合为统一架构,让开发者能够以更简单的方式获得素材,也让虚拟世界真正“活”了过来。 事实上,随着AI的不断升级进化并被装入游戏引擎时,它改变的是虚拟世界的生产关系,而这也仅仅是AIGC未来发展的冰山一角——当这套能力溢出到其他行业,引发的是现实世界的效率革命,和不同行业对于3D-AIGC的普遍需求。 在广东东莞的一家潮玩工厂,设计师的手绘草图正通过Tripo API直接转化为3D打印文件。过去需要2个月的设计打样周期,被压缩到3天。“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节省了时间,AI还在结构强度等方面做了考量。” Tripo团队同样发现了AI在类似场景的应用前景,“试验性”地推出了由AI生成模型所生产的冰箱贴。  Tripo甚至上线了使用素材进行3D打印的冰箱贴  由Tripo设计的3D模型打印件 使用Tripo生成的模型打印效果 无独有偶,时尚设计工具平台「Look」2023年便开始尝试使用AI技术,将服装设计师的手绘画稿生成3D模型,最终根据系统预设的不同材料、不同模特身型等维度参数,生成拟真的服装上身模型。 这些AIGC应用的案例,底层使用的技术和算法有很多共通之处——实际上,我们生活的从来都是三维世界,更好地将二维转化为三维,也是Tripo团队自始至终的目标。 ### **一场「无限游戏」** 从《燕云十六声》极具创造性的万物太极,到3小时做出一款能赚钱的飞行模拟游戏,再到跨行业的数字生产力革命,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这场AI革命最大的悬念或许是:当每个人都能轻松创造逼真的虚拟世界时,我们该如何守护现实与虚幻的边界? 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场关于数字文明的哲学思辨。 这场变革产生的链式反应也已开始悄然改变着传统业态:Steam上已有超过200款游戏内置AIGC工具,淘宝3D打印服务商新增45%订单来自游戏模型转化,甚至影视公司开始从玩家创作中采购数字资产。当虚拟与现实的生产力界限消融时,真正的无限游戏才刚刚开始。 正如创始人宋亚宸所说:“我们不是在教AI做模型,而是在培养数字时代的‘神笔马良’。” 而在游戏世界中,那些由玩家创作的趣味内容似乎也在提醒着我们: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或许本就是人类想象力的囚笼。而打破囚笼的钥匙,此刻正握在每一个普通人手中。 —————————— 本文首发自[“36氪游戏”。](https://mp.weixin.qq.com/s/2ZwLZ_47-Zk4Bfa5HtKCQA)
<blockquote><p>在AI热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无限机遇,也催生了新的“割韭菜”现象。本文深入剖析了那些打着AI旗号的“暴富课程”和“速成培训”,揭示了背后从微商头子到“科技教父”的华丽转身,以及他们如何利用大众的“AI焦虑”收割财富。</p> </blockquote>  凌晨三点,张明盯着手机屏幕里”AI掘金术”培训班的广告,1999元的课程承诺教会他月入十万的”人工智能暴利项目”。 这个在四线城市送外卖的90后青年不知道,屏幕那头侃侃而谈的”AI导师”三个月前还在朋友圈卖减肥药,而所谓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不过是教人用ChatGPT生成短视频脚本。 ## 一、AI导师的魔幻现实:从微商头子到科技教父的72变 打开短视频平台,”AI变现导师”们的履历堪称魔幻:昨天还在教人做闲鱼无货源电商的宝妈,今天就成了人工智能专家;上周刚结束区块链培训的”大师”,这周开始兜售AIGC掘金秘籍。某知识付费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新增的”AI课程导师”中,87%此前从未发布过任何科技相关内容。 这些”科技传教士”的授课现场充满行为艺术色彩:五星级酒店宴会厅里,西装革履的讲师对着PPT上天书般的代码截图,用菜市场吆喝式的语调喊着”三天打通AI任督二脉”。台下坐着渴望逆袭的外卖骑手、焦虑的中年会计、想给孩子报编程班的家庭主妇,他们虔诚地记录着”用Python写Hello World就是掌握了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武林秘籍”。 一位销量过万的AI课程导师坦言:”根本不需要懂技术,关键是包装人设。买套现成的PPT模板,去GitHub扒点开源代码,最重要的是要会制造焦虑——不学AI明天就要失业!” ## 二、韭菜的自我修养:当知识焦虑遇上科技民粹主义 这场荒诞剧的观众席上,挤满了被时代列车甩下的焦虑灵魂。35岁的李芳在听完”AI将淘汰所有文员”的恐吓式营销后,刷爆信用卡买了19800元的”AI办公大师课”,却发现所谓的课程不过是教她怎么用WPS智能写作。调查显示,这类课程的完课率不足7%,但复购率高达43%——焦虑的韭菜们总把失败归结于自己”没买更贵的课程”。 培训机构深谙现代人的知识消费心理:用”三天速成”消解学习恐惧,用”躺赚案例”替代技术原理,用”内部渠道”营造信息差幻觉。在某AI绘画培训群,导师正指导学员用美图秀秀的AI功能生成图像,却声称在传授”Stable Diffusion底层算法”。这种科技民粹主义正在制造新型认知障碍——70%的学员认为会调几个API参数就等于掌握了人工智能。 更吊诡的是,这些课程正在形成自我验证的闭环。当学员质问”为什么按教程操作赚不到钱”时,得到的标准答案是:”你们没有领悟AI思维””需要升级69800元的私董会课程”。于是,金字塔底层的韭菜们开始自发为骗局辩护,甚至发展出”学习信仰”——就像相信保健品能治癌症的老人。 ## 三、科技祛魅:撕开AI培训的皇帝新装 揭开这些课程的技术底裤,看到的尽是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 某标价9999元的”AI算法大师课”,核心内容竟是教人注册ChatGPT账号;号称”培养AI产品经理”的培训班,结业项目是让学员用无代码平台拖拽出一个天气预报小程序。这些”科技戏法”的终极秘密,就是把上世纪80年代的电脑培训班话术,套上了人工智能的科幻外衣。 我最近收到的简历里,有不少应聘者把”参加过XXAI培训”作为核心竞争力,却连最简单的梯度下降都解释不清,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 在这场全民AI狂欢中,最沉默的恰是真正的技术先驱。深度学习之父Hinton退休警示AI风险时,他的金句正在被培训班篡改成”Hinton说再不学AI就会被淘汰”;吴恩达的机器学习公开课观看量,还不及某个”AI导师”直播卖课人数的零头。 ## 四、破局之道:在科技洪流中保持清醒 当知识付费变成”智商税征收”,我们更需要建立技术认知的”防骗指南”。真正的AI学习应该始于MIT开放课程里的数学公式,而非短视频里的”暴富神话”;有价值的科技认知应该建立在《深度学习》的纸质书页上,而不是99元解锁的”付费社群”。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委会的最新报告显示,正规AI人才缺口确实存在,但绝不是这些培训班宣称的”会打字就能上岗”。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入选者平均需要精通3门编程语言、5个机器学习框架,这些硬核能力显然无法通过”三天特训”获得。 在这个算法即权力的时代,我们或许应该重拾最基本的科学精神:对神秘主义保持警惕,对速成神话嗤之以鼻,对知识保持敬畏。记住图灵奖得主Yoshua Bengio的忠告:”理解AI不需要魔法,需要的是微积分和概率论,以及大量失败的实验。” 那些在直播间喊着”家人们抓紧上车”的AI导师不会告诉你,他们兜售的”未来船票”,不过是通往另一个韭菜地的单程票。当科技沦为割韭菜的镰刀,或许我们该重温计算机先驱Dijkstra的箴言:”计算机和人类最大的区别在于,计算机可以被重启,而人类需要保持清醒。”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产品经理骆齐】,微信公众号:【骆齐】,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专家认为,这是一个兼具前瞻性、现实性和必要性的提案,体现了对技术进步与社会就业关系的深刻理解和积极应对。
据彭博社报道,在遭遇开年销量大跌后,特斯拉公司正在美国提供充电和贷款福利来吸引客户,提振低迷的销量。现在,特斯拉为今年2月28日后购买Foundation系列版Cybertruck的客户提供终身免费超级充电,并为Model 3买家提供免息或零首付贷款融资方案。  此外,特斯拉还对老款Model Y提供折扣,该公司目前正在增产新版车型。价格更高的Model X和Model S同样享受终身免费超级充电福利。 除了超级充电和贷款优惠外,特斯拉还在宣传美国联邦税收抵免政策,涵盖非Foundation系列版Cybertruck在内的多款车型。该激励措施曾受到特朗普政府的威胁。特斯拉在去年6月份曾表示,计划“很快”停止销售Foundation系列版Cybertruck。 第一季度通常是特斯拉的淡季,但是今年的销量下滑尤其明显。今年1月,特斯拉欧洲销量同比大跌了45%。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欧美的政治活动引发了消费者抵制。截至周一收盘,特斯拉股价今年已累计下跌了30%。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276.htm)
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正全力以赴,希望将Exynos 2600芯片用于2026年的Galaxy S26系列。三星电子半导体部门(SD)的代工业务不仅为Exynos 2600组建了专门的特别工作组,还计划在下一代Exynos处理器中获得技术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已将Exynos 2600视为Galaxy S26的“大脑”,并优先将其集成到该系列中,这款芯片预计将在5月进入原型量产阶段,并将在年底前决定是否用于Galaxy S26系列。 此外还有消息称,基于2nm工艺的Exynos 2600的良率远高于基于3nm工艺的Exynos 2500。 **一位半导体行业内部人士表示:“我们已经为明年初发布的Galaxy S26组建了特别工作组,涵盖了所有相关产品线。”** 三星在2024年未能将Exynos芯片用于任何Galaxy设备,包括Galaxy S25系列,主要原因是低良率问题。 不过三星可能会在2025年的中低端折叠屏手机Galaxy Z Flip7 FE和Galaxy S25 FE中使用Exynos 2500芯片。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274.htm)
[据周二的一份法庭文件](https://storage.courtlistener.com/recap/gov.uscourts.cand.414822/gov.uscourts.cand.414822.373.0.pdf)显示,曾帮助开发 OpenAI 许多关键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员 Alec Radford 已被传唤参加针对这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版权诉讼案。这份由原告律师提交给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区地方法院的文件显示,Radford 于 2 月 25 日收到传票。  Radford 于去年年底离开 OpenAI,开始从事独立研究,他是 OpenAI 关于生成式预训练变换器(GPT)的开创性研究论文的主要作者。 GPT是OpenAI最受欢迎产品的基础,包括该公司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平台ChatGPT。 Radford 于 2016 年,即公司成立一年后加入 OpenAI。 他参与了公司 GPT 系列的多个模型,以及语音识别模型 Whisper 和公司的图像生成模型 DALL-E。 包括保罗-特伦布莱(Paul Tremblay)、莎拉-西尔弗曼(Sarah Silverman)和迈克尔-查邦(Michael Chabon)在内的书籍作者提起了名为"re OpenAI ChatGPT Litigation"的版权诉讼案,指控 OpenAI 使用他们的作品训练人工智能模型,侵犯了他们的版权。 原告还认为,ChatGPT 在未注明出处的情况下随意引用他们的作品,侵犯了他们的版权。 去年,法院驳回了原告对 OpenAI 提出的两项诉讼请求,但允许继续审理直接侵权诉讼请求。 OpenAI 坚持认为,根据[合理使用](https://en.wikipedia.org/wiki/Fair_use)原则,其在训练中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数据是受到保护的。 雷德福德并不是作者的律师们试图说服的唯一一位知名人士。 原告律师还提出动议,要求强迫达里奥-阿莫迪(Dario Amodei)和本杰明-曼(Benjamin Mann)出庭作证。 阿莫代和曼恩对这两项动议表示反对,称其负担过重。 美国地方法官[本周](https://www.mlex.com/mlex/intellectual-property/articles/2306105/anthropic-ceo-can-be-questioned-in-openai-copyright-cases-us-judge-says)裁定,在两起版权案件中,阿莫迪必须就他为 OpenAI 所做的工作接受数小时的询问,这两起案件包括作家协会提起的[案件](https://techcrunch.com/2025/01/31/anthropic-ceo-dario-amodei-is-trying-to-duck-a-deposition-in-an-openai-copyright-lawsuit/)。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272.htm)
微软正在测试一种新的,也许有点奇怪的策略,以推动用户使用其 Copilot 人工智能助手:在必应搜索结果中添加新的交互式"Copilot 区块",直接针对寻找 Copilot 竞争对手的用户。  如果您使用必应搜索 Gemini、Grok、Claude、ChatGPT 或 Perplexity 等流行的人工智能助手,您看到的将不仅仅是常规的链接列表。 相反,你会看到一个醒目的方框,允许直接向微软 Copilot 输入信息。 点击信息上的"回车键",Copilot 就会在一个全新的标签页中启动供继续对话。 这并不是微软第一次尝试利用必应搜索结果页面来推广其他产品和服务。 今年早些时候,当用户搜索"Google"时,必应简短地模仿了 Google 主页的设计。 在用户的强烈反对下,微软改变了这种做法。      后来,微软又想出了一个更"巧妙"的办法。 在必应上搜索"Google",会在搜索结果的顶部显示第二个搜索栏,该搜索栏是预先聚焦的,因此任何进一步的键入都将由必应而非 Google 处理。 这些尝试凸显了微软利用其搜索引擎推广自身生态系统的激进策略。 微软新推出的 Copilot 推广活动是一种巧妙但有争议的方式,旨在让更多用户了解其人工智能助手。 这种激进的推广方式是有效还是会遭到类似的反击,我们拭目以待。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264.htm)
 由微软 Xbox 游戏工作室发行的即时战略游戏 《神话时代:重述版》现已在 PS5 发售,港区售价159港币。同时,扩展包“不朽之柱”将于明日0时全平台同步推出。在经由中国古代传说启发所展现的史诗战役里,探索全新的神祇类别、传奇神话单位以及令人敬畏的神力。  本作由屡获殊荣的《帝国时代》系列的创作者精心制作,该游戏超越了历史,进入了一个众神、怪物和人类碰撞的神话时代。游戏将深受喜爱的《神话时代》中的最佳元素与现代实时战略设计和视觉效果相结合,为新老玩家提供了史诗般的创新体验。保护你的领地,指挥传说中的怪物,并召唤众神的力量来粉碎你的敌人。  从希腊、北欧、埃及和亚特兰蒂斯万神殿中选择你的神。通过召唤强大的闪电风暴、惊天动地的地震,甚至是著名的尼德霍格龙来摧毁你的敌人。或者召唤滋润的雨水和守护一方的树精来帮助你的人民成长和繁荣。
 由微软 Xbox 游戏工作室发行的即时战略游戏 《神话时代重述版》现已在 PS5 发售,港区售价159港币。同时,扩展包“不朽之柱”将于明日0时全平台同步推出。在经由中国古代传说启发所展现的史诗战役里,探索全新的神祇类别、传奇神话单位以及令人敬畏的神力。  本作由屡获殊荣的《帝国时代》系列的创作者精心制作,该游戏超越了历史,进入了一个众神、怪物和人类碰撞的神话时代。游戏将深受喜爱的《神话时代》中的最佳元素与现代实时战略设计和视觉效果相结合,为新老玩家提供了史诗般的创新体验。保护你的领地,指挥传说中的怪物,并召唤众神的力量来粉碎你的敌人。  从希腊、北欧、埃及和亚特兰蒂斯万神殿中选择你的神。通过召唤强大的闪电风暴、惊天动地的地震,甚至是著名的尼德霍格龙来摧毁你的敌人。或者召唤滋润的雨水和守护一方的树精来帮助你的人民成长和繁荣。
RTX 5070显卡的评测已正式接近,**不过不少海外评测对这款显卡表示失望,甚至有评测者称其为“有史以来最糟糕的70显卡”,并指责NVIDIA“说谎”。**在发布会上的时候,NVIDIA CEO黄仁勋表示,RTX 5070可达到RTX 4090的性能水平,且售价仅为549美元。 就跑分来说,确实开启DLSS 4功能后,RTX 5070可以跑到RTX 4090水平,但是仅短短几分钟能做到,因为RTX 5070只有12GB显存,过没多久就会出现显存不足的情况,导致延迟超级严重。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5/a2b8c48f-f730-4f95-9121-cc243caef95a.jpg) Gamers Nexus的测试表明,**RTX 5070在运行《赛博朋克2077》时,仅5分钟后就会因显存不足导致延迟飙升至500ms至720ms,远高于RTX 4090的51ms。** 评测者甚至调侃称,如果每次游戏时间不超过15至20秒,RTX 5070的表现还算可以。 Hardware Unboxed的测试也显示,RTX 5070在运行《夺宝奇兵:古老之圈》时,1440p超高画质下仅能维持13fps,远低于RTX 4090的73fps。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5/504e76d4-50bd-4397-9fe5-a2f0b98dfaba.jpg) **在4K分辨率下,RTX 5070甚至无法达到1fps,显存不足的问题暴露无遗,评测者指出,RTX 5070是目前RTX 50系列中最糟糕的一款,RTX 5090、RTX 5080和RTX 5070 Ti都比它好太多。**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5/7c17776b-97cd-4ed1-8102-a8eaeb0c4a36.jpg) Ars Technica的评测也对RTX 5070给出了极低的评价,评测称,RTX 5070仅勉强比RTX 4070 Super快一点,但售价却与RTX 4070标准版相同,均为549美元。 评测者认为,这是一笔糟糕的交易,RTX 5070的表现更像是NVIDIA在不担心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推出的产品。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262.htm)
今天,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开幕前谈及自己的接班人时表示:“已有接班人人选,但是保密。”**据悉,前不久企业家随访式对谈节目《酌见》第二季第三期上线,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对话格力电器董明珠。 **在节目中,董明珠就表示:“已经找到格力接班人,有三四个预备人选。”**  其实此前格力的网红员工孟羽童曾被视作接班人,但最后因为各种原因离职,甚至还是被“开除”,孟羽童离开后董明珠就曾在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谈到了接班人问题。 **董明珠表示,不乏有人想接班,但怎么样的人才能接班,企业内部发展有自己的规矩。** “诚信的企业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志不同不为谋。”**称企业一把手要把企业视为自己的生命,要有奉献的精神。** 董明珠还直言:现在还不放心接班人拍板,不敢退下。 她强调,接班人一定要有牺牲精神,“现在社会99%的人可能属于享受型,但企业家不能为自己而活,一定要有为别人而活的精神。”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254.htm)
近年来,辅助驾驶在交通工具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然而,因过度依赖“辅助”驾驶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屡见不鲜,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近日,杭州高速交警就公布了一起因过分信赖辅助驾驶而导致的典型事故案例,再次为广大驾驶员敲响了警钟。** 2025年2月28日18时06分,杭州公安高速交警接到报警,称在G56杭瑞高速安徽方向发生了一起单车撞护栏的交通事故。 根据监控显示,当时一辆白色轿车正常行驶在第二车道。当车辆进入弯道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轿车竟突然一路向右边倾斜跑出应急车道,径直撞向边护栏,轮胎被护栏削掉。**  此后,车辆并未立即停下,而是持续前行三四十米后,又与边护栏发生了二次碰撞。最终,车辆才擦着边护栏缓缓停下。 据驾驶员回忆:“**当时自己开着车,以为开启了辅助驾驶。然后就让车子自己开**,突然不知道怎么回事冒出来一阵烟雾,随后气囊也打开了,车子也就撞上去了。” 此次事故的发生,无疑给驾驶员自身以及公共交通安全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252.htm)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氢腾”燃料电池近日在南极秦岭站成功发电, 这是全球首次实现氢能技术在南极环境下的应用,标志着我国在极地清洁能源利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秦岭站是中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 也是新时代我国第一个常年考察站。 3月1日,由太原理工大学牵头,联合国氢科技等单位共同实施的新能源微电网系统在秦岭站正式投运。该系统采用“风-光-氢-储-荷”供能模式,其中“氢腾”燃料电池作为核心部件,发挥了储能和分布式能源的双重作用。  **南极洲气候环境恶劣, 而新能源制氢和氢燃料电池发电具有良好的低温适应性,因此氢电耦合的供能系统成为极地恶劣环境的优选方案。**在风光条件良好的时段,系统利用多余电力制氢并存储;在风光发电不足时,氢燃料电池将储存的氢气转换为电能和热能,为站区提供约2.5小时、最大150千瓦的供电。 2025年3月1日, 搭载“氢腾”氢燃料电池的设备及系统在秦岭站完成安装调试并成功发电,验证了氢燃料电池产品在极端低温环境中的可靠性。这一突破填补了氢能在南极能源系统建设中的应用空白,为极地环境及低温恶劣环境能源系统建设、微电网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示范样板。 **“氢腾”燃料电池南极成功发电, 不仅展现了我国在氢能技术领域的领先实力,也为全球极地科考和清洁能源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250.htm)
RTX 5070显卡已于昨晚性能解禁,将在今晚正式开售,价格5499元起。不过**就在最后时刻,NVIDIA临时通知,RTX 5070 FE公版卡不会立即上市,而是要等到月底。**这种情况并不局限于某个国家和地区,而是全球性的。 非公版的供货情况似乎也不容乐观,有些国家的大型零售商都声称一块卡也拿不到。 RTX 5070最初计划在2月下旬发布上市,但临时推迟到了3月初,不过官方从未解释具体原因。 **传闻称,RTX 5070 Ti、RTX 5070被发现存在性能缺陷,量产时间推迟了大约一个月,要到3月中旬时候才会大量到货。** RTX 5070 Ti并没有公版,这让不少信仰玩家颇为失望,RTX 5070终于有了,但暂时却买不到。 当然,NVIDIA公版基本都是限量销售,第一波卖完就不会再有了,从而把市场留给AIC品牌厂商,所以想要的玩家得盯紧了。 顺带一提,AMD RX 9070系列将在明晚开售,这次没有公版,全部都是AIB非公卡。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248.htm)
中国中车宣布,“载客之王”重庆15号线首列城轨快线车辆近日在集团旗下中车长客下线。**该列车为全国首列6编组城轨快线车辆,最大载客量可达2428人/列,是目前载客量最多的市域列车。**  它在市域D平台的基础上,针对重庆独特的地形和运营需求,**对车辆进行了深度定制与优化,拥有50‰坡道爬坡能力,轻松征服复杂地形。** **该列车具备最高等级自动驾驶技术**,配备覆盖全系统的PHM(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及灾害预警方案,实现自动驾驶、实时监测、自动预警、远程决策。 内部还搭载智能环境感知系统、空气净化装置、横纵混合座椅、无线充电、多媒体视频设备等等,满足乘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246.htm)
3月4日,中国商务部接连发布三则公告,对26家美国实体/企业采取不同的管制措施。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13号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 **一、禁止向上述15家美国实体出口两用物项;正在开展的相关出口活动应当立即停止。** **二、特殊情况下确需出口的,出口经营者应当向商务部提出申请。** 出口管制管控名单(2025年3月4日) 1、莱多斯公司(Leidos) 2、吉布斯和考克斯公司(Gibbs&Cox, Inc.) 3、监控研究公司(IP Video Market Info, Inc.) 4、SourceMap公司(Sourcemap, Inc.) 5、斯凯迪奥公司(Skydio, Inc.) 6、急速飞行公司(Rapid Flight LLC) 7、红色六方案公司(Red Six Solutions) 8、护盾人工智能公司(Shield AI, Inc.) 9、浩劫人工智能公司(HavocAI) 10、尼罗斯科技公司(Neros Technologies) 11、Group W公司(Group W) 12、爱尔康公司(Aerkomm Inc.) 13、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General Atomics Aeronautical Systems, Inc.) 14、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General Dynamics Land Systems) 15、宇航环境公司(Aero Vironment)  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公告〔2025〕5号显示,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等有关法律,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依据《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第二条、第八条和第十条等有关规定,**决定将特科姆公司等10家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并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一、禁止上述企业从事与中国有关的进出口活动;** **二、禁止上述企业在中国境内新增投资。** 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的10家美国实体名单: 1、特科姆公司(TCOM,Limited Partnership) 2、摇杆舵公司(Stick Rudder Enterprises LLC) 3、特励达·布朗工程公司(Teledyne Brown Engineering,Inc.) 4、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 Inc.) 5、S3航空防务公司(S3 AeroDefense) 6、立方公司(Cubic Corporation) 7、文本矿公司(TextOre) 8、ACT1联邦公司(ACT1 Federal) 9、埃克索维拉公司(Exovera) 10、扁平地球管理公司(Planate Management Group)  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公告〔2025〕6号显示,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等有关法律,依据《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有关规定,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决定于2025年2月4日**将美国因美纳公司(Illumina, Inc.)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现决定对该企业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禁止其向中国出口基因测序仪。** 上诉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244.htm)
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4日发布新闻稿说,该中心和IQM量子计算机公司已成功研发并推出了欧洲首台50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这台量子计算机位于芬兰南部埃斯波市,目前正通过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的量子计算云端服务向科研人员和企业用户开放。该中心表示,50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将为业界提供开发量子计算应用程序及进行更多实践研究的机会。  该中心在新闻稿中说,这台50量子比特量子计算机采用了新的芯片技术,显著降低了运行时的噪音并提升了计算中可使用的量子比特数量,能够执行传统计算机无法完成的计算,是芬兰在量子计算领域发展的里程碑。 “借助这台量子计算机,可以开发新的应用程序和算法,用于材料建模和仿真、最优化问题及人工智能等专业领域。”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执行副总裁埃里亚·图鲁宁在新闻稿中说。 芬兰于2020年11月首次公布其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发展计划,政府共拨款2070万欧元用于开发50量子比特量子计算机。 该计划分三个阶段。2021年,芬兰研发出5量子比特量子计算机;2023年,该国研发出20量子比特量子计算机;50量子比特量子计算机的推出标志着第三阶段完成。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240.htm)
日本 SBI 集团旗下加密货币交易所 SBI VC Trade 日前宣布获得日本金融服务厅 (JFSA) 批准发行和使用加密货币稳定币 USDC,该稳定币由美国加密货币公司 Circle 发行。获得批准后 SBI 将负责在日本范围内发行 USDC,当然这只是名义上的发行,无论是否在日本发行的 USDC 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交易例如通过钱包转移至日本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Circle 原本是美国成立的点对点支付公司,在 2018 年时该公司推出以美元作为锚定的加密货币稳定币 USDC,在规模方面 USDC 与 USDT 还存在很大差距,但 Circle 更注重合规性因此在全球不少市场都获得了监管机构批准可以合法使用。 此次日本金融服务厅根据新框架授予的监管条例批准 USDC 可以在日本范围内面向日本投资者发行,这让 USDC 称为全球首个可以在日本合法使用的美元稳定币。 其他大多数加密货币稳定币都没有得到日本金融服务厅的批准,因此加密货币交易所如果继续使用这些未得到批准的稳定币则属于违法行为可能会引起调查。 昨天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Binance)还在欧盟范围内下架 USDT、UST、DAI 等多种稳定币,原因就是这些加密货币稳定币并未得到欧盟监管机构的批准,币安等加密货币交易所无法继续提供交易。 对 USDT 发行商 Tether 来说监管也是无法绕过的问题,在合规性方面 Tether 做得还是不够,以至于现在 USDT 规模虽然非常大但经常遭到监管机构的抨击。 最后 USDC 还在 2024 年 2 月启用波场链(Tron),原因就是由孙宇晨控制的波场链风险太高,虽然 USDC 没直接说这与孙宇晨有关,不过之后 USDC 完全放弃 Tron 链。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236.htm)
早前微软正在 Windows Insider 预览计划里测试带有人工智能支持的新版记事本应用,经过测试后目前该功能开始向 Windows 11 稳定版通道推送。记事本新版本为 11.2412.16.0 版,用户转到微软商店即可升级到最新版,升级后在订阅 Microsoft 365 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记事本内置的 AI 相关功能。  **目前提供的功能主要是 AI 重写:** 当选择重写时提供三种模式:扩写或精简内容、修改语气、修改格式。微软称这可以轻松调整内容以实现特定目标,而原始文本会被保留在对话框内,当用户确认重写的版本符合要求则可以进行替代。  其中语气选项还提供不同的模板,例如正式、休闲、鼓舞人心和幽默等,格式选项则提供段落、列表、商业、学术、营销和诗歌等不同的子选项。 微软称该功能由 OpenAI GPT 模型支持,该模型应该是微软经过微调后的版本,主要用来帮助用户重写文本,通过 Microsoft Copilot AI 为用户提供最终服务。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此功能仅支持 Microsoft 365 订阅用户使用,因此实际使用时必须登录微软账户,如果用户并未订阅 Microsoft 365 则微软会提醒用户先进行订阅。  如果用户位于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则可以免费使用改写功能不需要订阅,但用户只能获得有限的积分,具体积分多少不知道,这作为配额使用,配额耗尽后只能等待次月重新获得配额,当然用户也可以开通 20 美元 / 月的 Microsoft Copilot Pro 直接获得使用权限。  **具体使用方法:** 升级到记事本最新版后打开任意文本即可看到右上角的魔术棒图标,选中需要重写的文本后点击该图标即可选择具体的重写方式。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234.htm)
3月5日消息,特斯拉的股价在3月初延续了2月的跌势,继续下挫。在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正式加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所领导政府的第一个完整月份中,这家电动汽车公司的股价暴跌了28%,这是自2022年12月以来最大跌幅。在3月份的前2个交易日,特斯拉股价再跌7%,使该公司市值缩水至约8750亿美元。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304/dfe440fb63f3fb3.png) 在最新股价下跌之前,马斯克曾在上周末通过社交媒体发文,暗示“特斯拉在五年内有可能实现1000%的涨幅”,当然前提是“出色的执行力”。同时,摩根士丹利在3月2日的一份报告中,也将特斯拉列为美国汽车行业的首选股票。 在1月底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中,特斯拉报告其汽车收入同比下降8%,营业利润也下滑了23%。该公司指出,Model 3、Model Y、Model S和Model X等车型的平均售价下降是导致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此外,特朗普政府新实施的关税政策也可能对特斯拉造成了影响。这些关税适用于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商品和材料,而特斯拉的一些关键供应商就位于这两个国家。 不过,特斯拉最近股价下跌不仅仅与该公司自身情况有关。马斯克在特斯拉之外的政治立场与出格言行显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马斯克目前领导着所谓的“政府效率部”(DOGE),该部门正在大幅削减美国联邦公务员数量,削减联邦开支,并寻求消除部分监管和整合机构,同时为其公司争取新的政府合同。 除了特斯拉,马斯克还运营着航天公司SpaceX和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还拥有社交媒体公司X(原推特)。 尽管马斯克在DOGE大力推崇透明化,但他却将许多关于该部门的工作和计划高度保密,同时未经国会批准便获得了对联邦政府计算机系统和敏感数据的空前访问权限。 在拥有2.192亿粉丝的X平台上,马斯克也更多地涉足国际事务。例如,他公开为德国极右翼反移民政党AfD造势,招致欧洲多国领导人指控他干预选举。 此外,这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还利用X平台散布有关乌克兰民众如何看待总统泽连斯基的虚假信息,甚至毫无根据地指责他试图与俄罗斯展开“永久战争”。 这一系列行为导致了反马斯克和反特斯拉情绪在欧美多地爆发。  最近,一则在伦敦公交站广告牌上的广告引发了广泛关注。广告中将特斯拉汽车戏称为“Swasticar”(Swastika是指纳粹符号),并配有马斯克做出被历史学家认定为纳粹敬礼手势的照片。据报道,法国上周日夜间发生了多起涉嫌纵火烧毁特斯拉汽车的事件。 特斯拉在欧洲的新车注册量在2025年头两个月急剧下降,法国和斯堪的纳维亚的销量下滑,德国的销量在1月份暴跌了约60%。 在美国,特斯拉位于科罗拉多州洛夫兰的工厂自1月29日起发生了一系列破坏事件。在纽约,周末有九人在特斯拉经销商门外参与示威后被逮捕,随后获释。 美国的Cybertruck车主抱怨称,棱角分明的钢制特斯拉皮卡遭遇到了来自他人的负面反应,包括粗鲁的手势和更具威胁性的骚扰。 一场自称为“特斯拉打击行动”(Tesla Takedown)的运动正在鼓励人们抛售特斯拉股票,停止购买马斯克旗下公司的汽车或任何其他产品和服务。 这场运动已获得多位名人支持。日裔美籍演员兼作家乔治·武井(George Takei)曾以出演《星际迷航》中的赫卡鲁·苏鲁(Hikaru Sulu)而闻名,他在上周日鼓励其在社交网络Bluesky上的粉丝考虑加入“特斯拉打击行动”。 当马斯克将注意力从白宫转回特斯拉时,他强调了公司在自动驾驶汽车和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未来。然而,特斯拉目前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落后于中国和美国的一些竞争对手,因为多家公司已经运营商业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而特斯拉的CyberCab尚未投入生产。 几家中国汽车制造商也开始提供部分自动驾驶系统,这些系统与特斯拉的Autopilot和Full Self Driving Supervised选项相当。不过,这些系统要么比特斯拉的成本低得多,要么免费。 在特斯拉最新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告诉投资者,特斯拉应该“能于6月份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推出无人监督版FSD作为付费服务”,并表示之后会在其他美国城市进行类似的自动驾驶测试。 在自动驾驶领域,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目前处于领先地位。最近,Waymo宣布每周在旧金山、凤凰城和洛杉矶提供20万次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到目前为止,特斯拉和马斯克都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216.htm)
3月5日消息,随着各个公司纷纷引入生成式AI编程工具,开发团队日益精简,同时新岗位的招聘门槛也水涨船高,这些都预示着编程行业正迎来一系列变革。在历经多年关于“人工智能将淘汰或替代多少工作岗位”的炒作与恐慌之后,这项技术对编程行业的深刻变革已然显现。 能够自动生成大量代码的人工智能编程工具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典型的早期应用,已经让编程效率提升多达两位数百分比,代码编写速度也大大加快。据微软在第四财季财报中透露,公司旗下明星产品GitHub Copilot发布两年间,已经有超过7.7万家企业组织机构采用。  这些工具的设计初衷是辅助而非取代人力,输出内容仍需人工复核。但随着使用率的不断上升,它们正迅速改变开发团队的规模和业务范畴。 金融机构KeyBank首席信息官艾米·布雷迪(Amy Brady)表示:“随着工具的规模化应用,2025年将会是关键转折点。虽然还不能断言这些工具将完全取代所有入门级代码生成,但部分岗位被替代已是板上钉钉。”多家企业证实,精简后的团队借助人工智能可以完成等量甚至更多工作。自动处理重复性模板代码,使得开发者能够集中精力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而且招聘新人时也不再像前几年那么“饥不择食”。 轻奢集团泰佩思琦(Tapestry)用GitHub Copilot让开发效率提高了大约10%到20%。集团首席信息官Yang Lu谈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编程工具时表示:“这颠覆了我们对传统开发者的认知。”她说:“我们能更快完成编程,进行更多测试、验证并加速学习迭代。开发人员不需要在调试括号位置这类低级错误上浪费时间。” 她认为,开发人员的工作重点正转向如何驾驭AI工具:“我们正在培养开发人员的思维方式,从传统编程逻辑转向提示词驱动的新范式。” 硅谷也未能幸免于这场变革。谷歌母公司Alphabet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最近表示,公司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新代码由AI自动生成。 招聘领域的情况也有所变化。招聘机构罗致恒富(Robert Half)技术招聘和咨询专家瑞安·萨顿(Ryan Sutton)表示,尽管某些领域依然存在技能短缺的状况,但如今招聘开发的市场比几年前宽松得多。但他补充称,这种局面是经济大环境、疫情期招聘热潮消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萨顿说,尽管所需具体技能已经发生变化,但现在公司招聘时的标准明显高了。如今企业更倾向于寻找不仅会写代码,还能从技术角度深入思考问题解决方案,并具备良好沟通技巧的人才。 李维斯集团首席数字与技术官杰森·高文斯(Jason Gowans)表示:“全球竞争日益激烈,人才标准和期望都在不断提升。”去年李维斯引入GitHub Copilot后,开发人员在初次提示后便接受编程建议的比例达到了40%。高文斯认为:“未来某些岗位可能会被取代,但顶尖人才还是供不应求。” 咨询公司Janco Associates援引美国劳工部数据发布的报告显示,信息技术行业的失业率已从去年12月份的3.9%上升至今年1月份的5.7%,远高于当月4%的美国整体失业率。公司首席执行官维克多·亚努莱蒂斯(Victor Janulaitis)认为,人工智能普及是发生转变的重要因素。 面对变革,加拿大银行TD Bank Group仍在积极招聘开发人员。公司软件及质量工程实践副总裁布伦特·福斯特(Brent Foster)表示,他正在寻找能弥补工具短板的人才:那些擅长提示工程,具备高层次抽象思维,能整合现有服务构建系统架构的开发人员。TD Bank Group表示,使用GitHub Copilot的工程师中有75%认为,使用工具后工作效率持平或提升。福斯特称:“这印证了我们聚焦技能、成果以及引进顶尖人才。” 各个公司的首席信息官普遍认为,现有代码生成工具仍处初级阶段。Verizon首席数据与人工智能官卡利亚尼·塞卡尔(Kalyani Sekar)坦言,虽然工具能帮助团队快速处理积压的业务需求,但尚未到需要调整内部员工或外部承包商的人员配置的时机:“或许等到积压需求降到极低水平时,我们才会重新考量。”她补充说,“但具体时间还不明朗,现阶段还不会宣称胜利。”(辰辰)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2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