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曝光了新款小鹏X9的实车图。作为改款车型,**新款小鹏X9共申报了前驱及四驱共4个车款,外观变化不明显,预计高配车型将取消激光雷达,换装纯视觉智驾方案。**当前在售的小鹏X9指导价格区间为35.98万-41.98万元。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f0cc61af29e54e31a8c3fd303d6101aa.png) 从实车图来看,新款小鹏X9延续现款车型的造型设计,四驱车型前包围两侧或可选黑色饰板,而现款小鹏X9四驱高性能Max车型在该区域装配的是激光雷达。 **新款小鹏X9车身尺寸保持不变,长宽高依旧为5293/1988/1785毫米,轴距为3160毫米。** 新车将提供两款全新样式的轮辋,其中一款轮辋与此前在香港车展亮相的右舵版车型一致。 **动力方面,新款小鹏X9继续提供单电机前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动力。**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90149e2565104e98acdea7cfbd9514c9.png) 前驱车型搭载最大功率235千瓦的驱动电机,四驱车型前电机最大功率235千瓦、后电机最大功率135千瓦,上述动力参数与现款车型相同。 电池方面,新款小鹏X9前驱车型继续提供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选择,四驱车型在现款三元锂电池基础上增加磷酸铁锂电池。 **考虑其采用纯视觉智驾方案,成本有望降低,不排除新款小鹏X9价格下调的可能性**。 小鹏X9定位为纯电动中大型MPV,价位相近的竞品主要包括腾势D9 EV、岚图梦想家EV、吉利翼真L380等。参考销量来看,小鹏X9近半年销量为8465辆,位列纯电动中大型MPV销量榜第2位。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1076.htm)
1月14日消息,美国当地时间周一,拜登政府公布了一项既大胆又备受争议的出口管制方案,旨在防止尖端芯片和人工智能模型落入包括中国在内的竞争对手手中。这项名为“人工智能扩散规则”(AI Diffusion Rule)的新政策,将全球划分为两大阵营: 一类国家和地区可以相对自由地获取美国最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和算法技术,另一类则需通过特别许可才能使用这些技术。该规则由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和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负责执行,并首次尝试限制顶尖人工智能模型的流通。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114/e97b475261cfe6b.jpg) 在规则发布前,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表示:“美国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无论是开发还是芯片设计,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保持这一优势对美国来说至关重要。” 根据新出台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被列为信任国家和地区的有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法国、德国、比利时、丹麦、芬兰、爱尔兰、意大利、荷兰、新西兰、挪威、韩国、西班牙、瑞典和中国台湾。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无需特别许可即可获得最多1700颗最新的人工智能芯片。 此外,这些企业还可以申请特殊许可,用于扩大芯片配额、使用美国技术建设超大型数据中心,或获取由美国公司开发的顶尖封闭式人工智能模型的核心参数文件。申请企业需证明具备充分的物理与网络安全措施,方可获批。 规则明确表示,芯片设计、制造和存储等供应链相关活动将被豁免。同时,开源人工智能模型(如Meta的Llama)也不在限制范围内。 对于中国、伊朗和朝鲜等国家,现有规定已禁止其获取先进芯片,而此次新规首次将其获取尖端人工智能模型的行为纳入限制范围。 雷蒙多强调:“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半导体和模型参数属于典型的两用技术。它们在许多商业应用中至关重要,但同样可能被我们的对手用于核模拟、生物武器研发以及军事技术升级。” 然而,这项规定可能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时期抑制国际销售,已引发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距离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就职典礼仅剩一周时间。新规设定了120天的咨询期,特朗普政府将在此期间听取各方意见,并可能对规则进行调整后执行。 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在一篇博客文章中称该规则“前所未有且错误至极”。声明指出:“这一措施看似是‘反华’的,但实际上无法增强美国的安全。相反,它只会削弱美国的全球竞争力,破坏推动美国保持领先地位的创新生态。” 此前,美国已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然而,中国公司仍能通过其他国家的数据中心计算资源构建尖端算法。根据新规定,中国将无法在受影响国家建立所谓的前沿人工智能模型。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0922/85deb36bce03f78.jpg) 新规是美国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中的最新一项,旨在遏制中国研发尖端人工智能技术。这项技术在军事、情报和工业领域的潜在应用日益重要,有望在未来数十年内重塑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去年12月,拜登政府已对中国出口芯片制造设备、特定类型的计算机内存和芯片设计软件实施了限制,试图进一步削弱中国制造先进芯片的能力。 拜登政府官员强调,鉴于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几年可能快速且不可预测地发展,新规显得尤为必要。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美国必须为人工智能能力的快速增长做好准备。这种增长可能对经济和国家安全产生深远影响。” 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级政府官员透露,拜登政府在任期尾声推出这项规则,是因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异常迅猛。根据美国政府的评估,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目前落后于美国6至18个月。这位官员指出:“时间至关重要。我们相信,现在是一个历史性的关键窗口期。”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1072.htm)
周一一大早打开小红书,发现大数据完全混乱了。我的首页冒出了一大堆我从来没关注过,也和我的兴趣爱好八杆子打不着的美国人,他们发自己的猫、自己的狗、自己的松鼠,甚至自己的驴,他们说着塑料中文,来势汹汹,占领了我的小红书首页。  小红书首页被美猫美狗占领!|小红书 这些老外自称“**TikTok难民**”。 昨天,他们在TikTok和X上发“最后一个视频”,含泪告别自己的互联网好友,用中文说着“你好,再见,谢谢”,控诉美国对TikTok的封禁;今天,他们相约在小红书重生,拖家带口,携猫携狗,打探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网友的日常生活。  “寻找哥特人”,“这是我的猫”。|小红书 他们的迅速涌入,**让小红书冲到了当天美国区免费App下载榜前三**,有趣的是,下载榜第一名的“Lemon8”是TikTok开发的山寨小红书,从界面到使用方式到App内P图的使用方法都和小红书如出一辙。  ChatGPT已经从霸榜掉到了第四|AppStore 这一切,都源于去年三月份的一场判决。 当时,美国众议院以352票赞成、65票反对的压倒性多数投票通过了TikTok“非卖即走”提案,这个全称叫做《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应用程序侵害法》(Protecting Americans From Foreign Adversary Controlled Applications Act)的提案规定,如果字节跳动不在165天内拆分或出售TikTok业务,就将在美国应用商店被下架。这意味着,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买家,TikTok在美国的1.7亿活跃用户将不能再更新App,最终TikTok成为手机里的躺尸。 **今年1月19日**,就是美国最高法院定下的最后期限,这一天将会作出判决,裁定TikTok是否必须在美国停用。美国最高法院网站上的音频直播显示,当地时间1月10日,美国最高法院就TikTok在美国的未来举行了两小时的讨论,讨论结果显示,**美国联邦上诉法院将维持原有的宣判**,要求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在2025年1月19日之前在美国撤资,否则将面临禁令。 在美国用户焦急地等待TikTok的命运的同时,他们也开始为TikTok消失的未来做两手准备,他们涌入小红书开设新账户,并自称“TikTok Refugee(抖音难民)”,在小红书撑起了超过四千万的流量和近10万个帖子。最近两天,小红书在Google的搜索数据出现了现象级爆涨。  图源:Google Trends 这个局面可能不会长久,但目前,小红书还在不断接纳从TT出走的赛博难民。 我加入了一个小红书抖音难民群,看看他们都在讨论什么,又是为什么转移到小红书。  TT难民在X发视频解释自己为何转投小红书  TT难民在小红书报道 **交猫税,做互联网李华** 打开小红书首页,很多美国人在“交猫税”,据说在小红书,只有交猫税才能被社区接纳,没有猫的,就开始交狗稅和兔子稅,发自己家的宠物往往会获得爆炸的流量——宠物图就像蟑螂,如果你的评论区有一张,就会出现几百张。 另一些美国人已经开始疯狂吸收中文互联网的梗,完全本土化了。他们在小红书扩列,寻找共友,呼唤小红书的算法把以前的互关好友推荐过来,还建了各种以城市和地区为主题的群组,在里面寻找老乡。有跑到小红书的美国博主表示,小红书过于热闹,自己在小红书一天涨的粉丝比在TikTok一年的还多。  而中国网友也没有放过他们。有些人开始利用善良而无所适从的美国人写英语选择题、改英文作文、做完形填空。有网友说,帮李华写了十年小作文,终于轮到李华的美国朋友帮李华写英语作业了。还有美国网友对完形填空材料提出质疑:“这里有的句子语气正式,有的句子语气随意,有的问题甚至有不止一个正确答案!”  与此同时,提前入驻的TT难民也正在手把手帮助“新移民”,他们发英语视频教程,教新移民怎么激活中英字幕,怎么用翻译软件。 难民群有明确的群规,不仅明确写出这是一个“为抖音禁令而组建的避难所”,而且会说明,发表不友好言论的人会被移除。  Nina来自得克萨斯州,她在小红书上发了很多她收藏的书和玩具,她说,“小红书和TikTok挺像的,社区氛围很好,我很多朋友都搬过来了”。来自华盛顿州的Thalassi告诉我,“来不及伤心了,我立刻沉迷小红书,虽然TikTok也是个好软件,安息吧TikTok”。 对于本来深耕TikTok的博主来说,这场赛博搬家伤筋动骨,甚至让人痛苦。 每一条视频都是他们心血的结晶,有一些比较老的视频的原素材他们都已经删掉了,一想到有一天这些视频可能都会再也看不到,他们就感到非常焦虑。 艺术博主mikaela在TikTok有21000个粉丝,“我开始往小红书上传我的旧视频,但关注人数不多,我好怀念我的粉丝们,想到失去他们我就难过。”她说,“但我会用TikTok直到不能再使用的那天。”家居宠物博主TheLittleBB在TikTok有19000个关注,他已经删除了TikTok,他说,“我将会在小红书重建一切”。 **为什么是小红书?** 问题来了,TikTok被禁,为什么是小红书接盘? 一个原因是,**很多美国网友已经对美国本土科技巨头失去了信心**。 Thalassi说,“我最讨厌马斯克了,他是个厌女自恋狂,就算没有TikTok,我也不会用X。”mikaela则告诉我她不喜欢meta系,当初就是因为不喜欢instagram和facebook才开始使用TikTok,现在更不会回头用这两个社交软件。  每个人都用小红书,扎克伯格会哭晕|小红书 另一个原因是,出于对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的政策风险的担忧,**它旗下的其他软件也跟着变得不可靠了**。Thalassi说,Lemon8虽然不错,但是它也是字节跳动推出的,而字节跳动已经被美国政府盯上了。“没理由相信TikTok被封之后Lemon8能做得有多好,我真是不愿意再搬家了。”Thalassi说。 最重要的原因是,小红书以攻略和美妆起家,本身就有不少海外用户,**目前也是美国商店少有的中国社交App**,留给美国网友的选择其实并不多。目前,小红书看起来还没做好“接流量”的准备,还没有中美账号分区,最让美国网友烦恼的是小红书没有内置的翻译,不得不在翻译软件和小红书之间切换来切换去,对于线上实时交流来说,这种方式太没有效率了。  更别提其中还有些搞抽象的中国网友|小红书 “我在用Google翻译,”一位美国网友问我,“你能告诉我该翻译成简体还是繁体吗?这两个有什么区别?”“这些评论是什么意思,你能帮我看看吗?”在解决了很多美国网友的疑问之后,我也想说,小红书什么时候才能推出内置翻译啊! 睡前,小红书群里大家的话题转移到了“今年是龙年,中国的龙到底是什么”。有中国网友说,龙在中国是真实存在的,十二生肖里的动物都是我们身边的常见动物,又有美国网友指出,Dragon和龙不是同一个东西,中国的龙应该叫“Loong”。  TikTok的未来究竟如何,还有一周才能揭晓,在小红书有所动作之前,聚集在这里的中美网友都在忐忑之中交流。 不管是“交猫税”还是“当李华”,我们在小红书看见,在这个中美经济往来放缓、政治立场越来越割裂的时候,两边的普通人仍然在渴望真正的交流,只不过这次,交流的使命落在了小红书头上,这是“泼天的流量”,也是很大的压力。 美国人现在已经该睡觉了,但是小红书今夜无眠,这让我不禁有点感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1070.htm)
 作者:Nick 编辑:柏亚舟 如果要评选近期和朋友们群聊中的高频词汇,“争”绝对可以在榜上占据一席之地——简单搜了一下,绝大多数时候,都指向着《漫威争锋》,约人打是“该争了”,约成功了就“开争”,约失败了就“怒其不争”。 显然,自12月6日各平台发行以来,《漫威争锋》在海内外已经取得了现象级的热度,而这样的热度同样在身边有所呈现。 甚至于在一些时候,6人车的满编队已经不足以容纳群友们的热情,4v4甚至是5v5的内战局也时有发生,在我印象里上一个让群友们如此踊跃参与的游戏,可能还是过年时候的鹅鸭杀。 要知道,我在的这个群,群友们游戏取向相当复杂。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着过往玩各类等不同类型的群友们汇聚于《漫威争锋》中,想必一定是这款游戏做对了什么。 # 《漫威争锋》真的很好玩 回忆起来,去年9月份的北京核聚变游戏展,我就在AMD展区有幸提前体验了《漫威争锋》这款游戏。 对于漫威作品和英雄战斗游戏并不陌生的我,初入上手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哪怕我在试玩条件下,没有太多时间详细了解每一个英雄的技能和特点,凭借对于漫威宇宙和角色的大概认知也能很快熟悉起来。  在试玩的两把中我都选择了“毒液”这个英雄,原因也无他,觉得这个英雄主打一个“骚”字,与影视作品中“最邪魅精分”的超级反派气质不谋而合。 上手之后,我也的确发现毒液在游戏角色中的定位“骚”的恰如其分,它在具备一定坦度的情况下,却是对对方后排有着巨大威胁的存在,还具备其他T位所不能及的移动能力,荡来荡去“舔”你一口,有的时候看着血厚就是打不死,“拉仇恨”可谓一绝。 在游戏正式发行后,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体验《漫威争锋》。 其中,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游戏本身的画面非常扎实,画质在保留超级英雄战斗等诸多元素的同时,打出精彩操作后优质的画面进一步提升了这样的满足感。 从视觉效果上看,《漫威争锋》融合了东方和西方的艺术风格。游戏的角色设计充分展现了这种融合,每个英雄或反派的服装和力量都根据艺术指导进行了独特的调整。  而在英雄设计、地图设计、艺术指导、机制和配音等方面,《漫威争锋》同样表现出色。在“英雄射击”类型游戏的品类中,可以说完美呈现了这类游戏的优点:角色上手快,手感佳,音效设计也非常出色,最令人印象深刻还有选项中的自定义数量,可以绑定按键并调整每个英雄的能力反应。 更重要的是,对于很多对英雄射击游戏不那么感冒的玩家来说,能够扮演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是玩游戏的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理由。 《漫威争锋》给了玩家们一个允许与自己成长过程中熟悉的角色一起玩的机会,漫威IP对于海内外玩家和影视迷群体来说天然的熟悉和认知,借助于影视、漫画作品的深入人心,对于新玩家来说如果初期不太了解一些角色的玩法,通过自己喜爱的影视角色或者人物上手会成为很多人入坑的起手。 这也是为什么朋友们能够从诸多其他游戏中被《漫威争锋》吸引进来,让“争”成为了近期的弄潮儿词汇。  另外还要提到的一点,要属官方设定的“连携技能”机制,连携指的就是几个特定的英雄之间,会有特殊的combo技能或者加成,不同于过往玩家层面对于玩法套路的摸索,相当于初期在官方层面就有阵容搭配和套路的一些“指南”意义。不同英雄的连携,组合技的使用也能有助于玩家了解更多英雄特点。 有些角色可以克制其他角色,每个角色还拥有独特的技能,让人感觉它属于角色。但在优秀玩家的手中,每个英雄都可以产生强大的影响,都有其作用,这种动态平衡在游戏初期就显得尤为关键。 # 多人赛道的突破 作为一款国产游戏,《漫威争锋》上线一个月以后交出的成绩单是令人欣喜的。  上线72小时内,全平台玩家突破1000万大关;上线半个月,全平台玩家突破2000万大关。 在Steam上《漫威争锋》每晚就吸引了超过 40万名玩家,并且在上线一个月后,玩家留存率达到了90%,玩家的热情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对于一款实时服务型游戏来说就更为关键。 第一赛季开启后,《漫威争锋》数据更是再创新高,Steam同时在线人数突破64万,位列Steam全球畅销榜、最热玩游戏榜第一。  玩家们与社群的讨论也与游戏的热度互为印证,各路社交媒体上充斥着《漫威争锋》的内容。Twitch 上有很多主播直播展示这款游戏。TikTok 上有着相当多精彩集锦和每个英雄的套路技巧。 当然也少不了Meme的存在,《漫威争锋》的表情包非常搞笑,从冬日战士连续使用终极技能的滑稽反应动图,到玩家之间互相恶作剧,再到对陆地鲨杰夫的爱(和恨),无论你是不是 《漫威争锋》的玩家,都能在其中收获自己的快乐。  不夸张地讲,《漫威争锋》除开有现象级的数据和社交媒体热度之外,真正做到了“反向文化输出”,这一点颇为难得。 把引进来的产品熔炼之后再输出实现全球破圈,借助漫威给国产游戏在2024年的“打破垄断”又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回顾此前能做到“全球热门”的实时性服务游戏,不难发现其基本上都是欧美的厂商制作的作品,但《漫威争锋》却是实打实由网易自己的团队达到的。  在2024年实时性服务游戏与单机游戏层面上,过往被欧美厂商垄断的局面迎来了新变局,《漫威争锋》与《黑神话:悟空》一道为国产游戏打出了一片天地。 更不用说2024年对于实时性服务游戏来说,其实是一个相对令人失望的一年,出现了几款备受瞩目的失败之作,在不太被看好的大环境下杀出重围的《漫威争锋》,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 大热IP+国产制造 对于很多漫威影视迷来说,2019年的《复仇者联盟4》可以被视为一个分水岭之作,在此之前的漫威宇宙作品基本上是出一部火一部,无论是一度在中国大陆票房排名前列的“复联”系列,还是《银河护卫队》这样的独立作品。 在此之后,仅从电影层面讲,漫威宇宙的电影在国内外都经历到了瓶颈期。尽管如此,漫威IP本身依然有着极强的号召力,有着相当数量的衍生行业。 只是细究之下,真正做到了IP影响力又融入文化输出的产品又有多少?以《漫威争锋》为例,游戏中“月光骑士”的农历新年角色皮肤就很好的融入了中国古风特色,“月光骑士”本身偏重游侠式的定位,加上帅气战甲加成,一些国外玩家甚至惊呼“像在玩黑猴”的既视感。   行业内也需要更多思考,究竟是一味地去“借力”,还是在此基础之上推陈出新,融入自己独特的元素并发扬光大,才能真正打造出一款真正在全球具备竞争力的国产游戏作品。 也正如一些评论家所言,《漫威争锋》单靠漫威的IP影响力显然不足以取得成功,令人满意的游戏玩法、大量值得解锁的可解锁内容,以及对竞争所需的实时服务格局的理解才是重中之重。 对于网易来说,英雄多人对战类型的游戏如何从代理到自研,《漫威争锋》的火爆也揭示出在这一类型的成长和打磨上,网易从代理到自研的这一步跨越,迈的非常坚实。在视觉和主题上都独树一帜,容易记忆和参考,但又不会新鲜到让人无法辨认。  对于玩家来说,以前谈国产色变,国产只能做手游,做不好大型游戏,做不好多人对战这样的一些固有观念,随着《漫威争锋》这样的成功作品越来越多,一些消费习惯的养成和建立,对于国产游戏的进步和观念变化也会愈发明显。 何况在竞争激烈的实时性服务游戏中,如何平衡游戏的趣味性、好玩性和总体质量是一项艰巨的挑战,这并不是说完全做不到,而是说以过往这些游戏的成功经验来看,的确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额外设计挑战。 而《漫威争锋》的火热表明了,即使玩家们对于这类游戏的怀疑情绪加剧,好玩的游戏仍然可以在在线服务模式下发挥作用。 对于行业来说,虽然漫威IP并不是国产,但在国内有着极高的认同度和知名度,类似这种借助大热IP+国产自研游戏的思路,其实近年来也不是第一次尝试,但《漫威争锋》在海内外的热度也恰恰证明这条路是能够走得通的。 不同于《黑神话:悟空》通过游戏的技术力表现去反向输出我们自己的西游文化,《漫威争锋》则是用欧美玩家熟悉的IP和文化来展现出中国游戏工业的技术表现和生产水平,修炼内力的同时打造出自身独特的竞争力,融合进文化输出当中,国产游戏也能在全球市场打出自己的一片天。  
高通公司(Qualcomm)已将目光投向服务器 CPU 市场,这家位于圣迭戈芯片开发商现已聘请了英特尔前至强首席架构师,从而加剧了这一领域的竞争。在"骁龙 X 精英"移动 SoC 取得相对不错的开端之后,高通公司似乎已决定进军 CPU 市场的新领域。 高通过去也曾透露过积极寻找新商机的意图,而服务器 CPU 正是该公司的下一个目标。 有鉴于此,据报道高通公司已经[聘请](https://www.linkedin.com/posts/sailesh-kottapalli-17a4172_as-we-head-into-2025-i-am-excited-to-share-activity-7284604753404145664-kDvz/?utm_source=share&utm_medium=member_desktop)了英特尔至强 CPU 首席架构师 Sailesh Kottapalli,他现在将在新的工作单位担任高级副总裁,负责高通公司的下一个大项目。 有趣的是,在[最近的招聘信息](https://careers.qualcomm.com/careers/job/446702912296)中,高通公司一直在寻找一名"服务器 SoC 安全架构师",并声称该职位将是该公司数据中心团队的一部分,这证实了这家圣迭戈芯片制造商正在这一特定领域开展工作。 下面是招聘信息中更重要的部分,揭示了我们对高通服务器 CPU 的期待: <blockquote><p>我们的重点是开发基于高通公司 Snapdragon SoC 的参考平台,提供包括硬件、软件、参考设计、用户指南、SDK 等在内的全面解决方案。</p></blockquote> 随着高通公司正式聘用英特尔至强团队的重要成员,该公司将这一领域与传统豪强展开竞争,紧随主流竞争对手之后。 就高通公司的服务器 CPU 的外观而言,它们将采用 Nuvia 的 HPC 专用内核,这一点已在去年的一份法律文件中披露。 鉴于 Nuvia x 高通公司最初打算在 Snapdragon X Elite 系列之前推出服务器 CPU,因此说开发工作已经在进行中也不为过、  高通公司的 Centriq 服务器 CPU 对于高通公司服务器 CPU 的雄心,另一个有趣的看法是,这可能是数据中心市场上首批基于 ARM 的主流解决方案之一,因为 x86 处理器在 AMD 和英特尔的选择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亚马逊的 Graviton 和 Ampere Computing 的处理器等项目暂时还没有成为市场的焦点。 考虑到高通公司已经成功实施了"ARM on Windows",我们可以看到该公司即将推出的服务器 CPU 也将采用同样的技术。 早在 2017 年,高通公司就已经在其"Centriq"系列下推出了服务器 CPU,虽然这些 CPU 获得了巨大的市场关注,但由于基于 ARM 的解决方案的软件支持有限,加上当时 x86 占据主导地位,这家圣迭戈芯片制造商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因此高通公司要想在这一细分市场取得成功,就必须完美地把握住这一点。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1068.htm)
1月14日消息,当地时间本月13日,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签署了一项限制中小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智能手机的法案,**该法案将于2025年2月生效,适用于巴西全国的中小学学生**。  根据法案,学生可将手机等智能电子设备带至学校,但禁止在课堂上以及课间休息期间使用,**仅在发生紧急事件、有健康需要及遇到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下,学生才可使用相关设备**。 巴西教育部长卡米洛·桑塔纳表示,巴西儿童越来越早开始使用手机,他们并不反对技术,但希望技术工具得到适当使用,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 值得一提的是,**该法案在巴西政界获得了罕见的一致支持,无论是左翼的卢拉总统盟友,还是其极右翼对手、前总统雅伊尔·博索纳罗的支持者,均对此表示赞同**。 去年五月,巴西知名智库和高校热图利奥・瓦加斯基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巴西智能手机数量已达2.58亿部,超过了其2.03亿的人口总数,**当地市场研究机构去年指出,巴西人平均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高达9小时13分钟,位居世界前列**。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1066.htm)
今天,**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宣布,85位来自上海超级工厂的兄弟姐妹,在2024年成人高考后被上海电力大学录取。**原来,在上海超级工厂,一些一线员工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当年没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为了圆很多人的大学梦,**从2021年起,特斯拉就和上海电力大学合作,启动了“我要上大学”这个项目。** 上海超级工厂一线员工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工作之余腾出时间上课、学习、准备考试……**目前,已经有近700位高中和专科学历的同事结业。** 这些同学可以通过参加成人高考、进入电力大学进一步深造,毕业后将获得学历证书。同时,**特斯拉还为成绩优异的同学提供了奖学金支持。** 陶琳表示,“我要上大学”项目会持续开放报名,不设门槛,特斯拉所有一线员工都可以参加。公司愿意助力每一位好学、肯学、想要进步的小伙伴实现自己的学业目标。 “真心地希望特斯拉大家庭的每个人,不仅可以靠这份工作带给家人美好生活,更可以在特斯拉实现自己人生的梦想。”她说道。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f2100276a4c441afaf8443c86e8e4d7e.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1062.htm)
**贾跃亭今日宣布,FX进展显著,计划3月公布更多的进展,目标2025年FX首车下线。**他分享了接下来FX产品上市发布的未来几个重大里程碑: 第一,针对FX6系列,我们计划在3月份分享更多的信息; 第二,即将招募共创官和启动产品共创。共创官分为两类:一是行业领袖共创官、二是家庭共创官; 第三, **我们还将全力以赴力争在今年年底首辆FX车下线;** 去年919发布会上,贾跃亭宣布了第二品牌战略,即Faraday X(FX)。据了解,FX首款车型为MPV,第二款车型是SUV,而FX 6就是第二款车型。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12c73358d0ff434a844ea75b213bf269.jpg) 贾跃亭表示,美国是一个车轮上的国家,个人的自驾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很少配备司机,所以对驾控体验的要求非常之高。 因此,如果FX能推出既传承极致驾控乐趣,又融合了智能座舱加冰箱、彩电、大沙发等配置的全能AIEV,不仅能够满足每个用户的实际需求,还能创造出美国用户新的需求,重新定义他们的出行方式,迅速打造市场爆款。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1060.htm)
前不久,宁德时代发布了磐石底盘,这是一套以电为中心的CIIC一体化智能底盘,主打智能和安全,定位高效安全底座。在发布会现场,宁德时代放出了搭载这款底盘测试车的120km/h柱碰试验,结果显示,**即便是在如此高的速度下,测验车辆的A柱都没有任何变形,这是怎么做到的?**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63dfd4f4-4247-453b-a079-ee65b1c9afd4.jpg) 就在今日,官方就此事进行了回应: 首先,磐石底盘采用立体仿生龟甲结构,将地板集成在底盘上,通过创新性的解耦设计,**让底盘吸收整车85%的碰撞能量(普通底盘只能吸收60%左右),大幅减弱了乘员舱部分受到的冲击力**。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347da897-8a1a-4f9f-a403-4700b19f158f.jpg) 其次,**潜航级热成型钢和航天级铝合金的应用有效加强了支撑强度,并且航母式阻拦结构分散了力的传导**,让车辆逐级减速,起到缓冲作用。 最后,**CTC结构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简单解释宁德时代CTC结构,是将底盘作为电池的框架,在提高体积利用率,增加电池容量的同时,在120km/h这种极端情况下,也能让电池起到部分传力作用,提升底盘整体刚度。  宁德时代同时也表示,坦诚来说,在120km/h正碰硬物的冲击力下,即便A柱没有破损,也无法完全保证前排人员存活,所以还是要注意安全驾驶,当然,后排乘客的生还概率要大得多。 “**磐石底盘做到120km/h正碰后不起火不爆炸的价值,就在于避免生还的乘客受到电池起火的二次伤害,在严重事故中,也能顺利逃离,接受救治**。”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c22f3683-314c-4cd9-a0f4-08486d3a9a29.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1058.htm)
2025 年 1 月 10 日,在加利福尼亚州莫哈韦沙漠上空进行的第 11 次试飞中,Boom Supersonic XB-1 原型机达到了 0.95 马赫的跨音速,商业超音速飞行离回归又近了一步。  距离协和超音速飞机退役已经过去了 21 年,这标志着人类首次完全丧失了一种技术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民航飞机能够持续进行超音速巡航。 这种遗憾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经济问题,部分原因还有政治因素,但从根本上看,是技术水平无法满足需要。 这是一项高风险的冒险,虽然一些公司在财务上已经倒闭,但仍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在不断努力,希望开发出一种面向 21 世纪的客机,不仅能够达到超音速巡航速度,而且经济实惠,不会出现可怕的音爆。  XB-1 预计将于今年实现超音速飞行 目前,领先的似乎是 Boom,它已经完成了 11 次试飞,并在逐步达到超音速。 在首席试飞员特里斯坦-"盖佩托"-布兰登伯格的操控下,Boom 原型机在海拔 29481 英尺(8986 米)的高度进行了 44 分钟的飞行,达到了跨音速。 也就是说,飞行速度接近 1 马赫,机身上的某些气流区域实际上已经超过了音速。 这也是 XB-1 承受 383 节 Equivalent Air Speed(KEAS)最大动态压力的点,即机身和机翼承受的压力大于以 1.1 马赫超音速飞行时的压力。 简而言之,XB-1 突破了曾被称为"声障"的障碍。根据 Boom 公司的说法,这是测试计划中的一个关键里程碑,因为这种动态压力对飞机性能,尤其是飞行控制有严重影响。 如果第 11 次飞行的数据被证明是有希望的,公司的工程师们将能够决定在今年晚些时候向超音速领域发起最后进攻之前是否需要再进行一次亚音速试飞。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1056.htm)
微软宣布,Teams 和 Outlook 中的统一通讯录现已全面推出,开发团队已经听取了客户关于必须管理两套联系人列表的反馈意见,并决定在两个服务之间同步联系人。 该公司表示,Entra ID 用户可以使用这一功能。  该公司表示,统一通讯录的推广工作已经开始。 自 1 月 6 日起,所有 Outlook 用户都可以使用该功能。 从现在到 4 月 30 日,Teams 用户将慢慢获得该功能。 微软在解释最初的问题时说:"由于用户需要在 Teams 或 Outlook 中进行协作,因此必须对所有联系人拥有一致的视图。目前,在 Teams 中创建的联系人在 Outlook 中无法访问,反之亦然。 你们中的许多人都反馈说,需要在 Teams 和 Outlook 中使用单个联系人集,以避免上下文切换和由于当前应用程序级的联系人隔离而在维护联系人方面付出的双重努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公司精心设计了一个"跨 Teams 和 Outlook 联系人的统一组合视图",使用户能够在两个服务中处理联系人。 今后,联系人将与微软账户而不是单个应用程序关联,因此可以在多个地方使用。 微软在解释用户可以期待的实际体验时说: <blockquote><p>"有了新的统一联系人体验,所有联系人更新都会在 Teams、Outlook 和 Microsoft Graph API 之间同步。 这意味着您的联系人更新会同时反映在两个应用程序中,从而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此外,联系人上的用户注释(如类别标签)会在 Teams 和 Outlook 中无缝反映,从而确保一致和用户友好的体验。 所有现有的 Teams 和 Outlook 联系人都可以在统一的"联系人"体验中使用。 Outlook 和Teams联系人之间的任何明显重复都将在新的统一联系人体验中合并为一个联系人。</p><p>注意:如果在合并Teams和 Outlook 联系人时出现冲突,系统将创建一个包含Teams数据的新联系人副本,该副本将明确标记为联系人类别"Teams冲突",用户可以查看。"</p></blockquote> 如果您想了解有关统一通讯录的更多信息,微软 将为您提供入门教程和常见问题解答,您可以在[公告](https://techcommunity.microsoft.com/blog/microsoft_365blog/new-unified-contacts-in-microsoft-teams-and-outlook-now-generally-available/4365811)中查看。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1048.htm)
WhatsApp 正在开发一项关于 Meta AI 的新功能。 这是一个适用于Android设备的主屏幕小部件。 正如下面的截图所示,这将把 Meta AI 放在主屏幕的最前沿和中心位置。  当然,这个小部件是可选的。 它只会作为选项出现在已访问 Meta AI 的用户中。 目前仅限于某些国家和特定用户,因此小工具推出后肯定不会向所有人开放。 如你所见,小工具有两个部分。 用户可以点击左侧,向它询问任何问题,或者点击右侧,选择一张照片,然后立即与 Meta AI 共享。 当然,您还可以要求聊天机器人编辑照片、解释照片内容或解决可能提出的其他问题。 与此同时,WhatsApp 还在开发一个新的人工智能聊天选项卡,该选项卡将添加到底部导航栏,但同样只针对有权限的用户。 目前还不清楚这些功能何时会退出测试并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用户。 要到那个时候可能还需要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 但更多的 Meta AI 肯定会出现在 WhatsApp 中。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1046.htm)
就在易点天下走出行情的当口,公司股东、高管甚至董事亲属或高位减持或短线炒作,已经尝到“更高的投资回报”。
<blockquote><p>在现代办公环境中,文档编辑工具的用户体验至关重要。钉钉文档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功能,帮助用户实现“心流”体验,即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中,忘却外界干扰。本文将介绍四个小妙招,帮助用户解锁钉钉文档的“心流”体验,包括界面降噪、缩短操作路径、可视化表达和一致性设计。</p> </blockquote>  你是否曾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完全沉浸在一项任务中,时间仿佛静止,外界的一切干扰都消失不见,你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专注和满足?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将这种状态称为“心流”。在文档创作的世界里,我们希望能为每一位创作者提供这样的体验,让你在敲击键盘的瞬间,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字创作的过程中。 ## 一、从忙碌到沉浸:探索文档创作的“心流”体验 现代办公环境中,文档作为知识生产力工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舒适的文档编辑环境不仅能提升个人的工作效率,还能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与沟通。然而,传统文档编辑器往往存在界面复杂、操作繁琐等问题,这些问题容易打断创作思路。因此,我们希望通过优化文档的创作和阅读体验,帮助用户轻松进入心流状态,体会到专注创作、产出工作结果的充实和成就感,同时让用户感受到文档产品的匠心、流畅。 ## 二、让文档编辑成为愉悦之旅 打开一个页面,各类信息就像纷纷扬扬的雪花一样扑面而来,每个元素似乎都在拼命地喊着 “关注我”,让人眼花缭乱,这是不是你每天都会遇到的场景?文档作为效率工具,本身功能就非常多,在使用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受到繁杂的界面元素的干扰,结果注意力就分散了,很难进入心流状态。所以,减少用户界面的干扰,创造一个安静、专注的创作环境,是实现文档心流体验的重要一步。 ### 1. 界面降噪:营造专注的创作空间 **1)极简布局:视觉上的“断舍离”** 想象一下,当你打开文档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清爽、开阔的编辑区域,没有多余的元素来分散你的注意力。这就是钉钉文档通过极简布局所实现的效果,桌面端将零散的工具进行整合,去掉琐碎的色块,工具栏和目录树这些大模块采用收起式设计,需要的时候一键展开即可轻松操作。  移动端同样遵循极简原则。简化后的工具栏功能减少,浏览状态下自动隐藏让用户滑动浏览文档内容时仿若沉浸于一本电子书。而当需要编辑时,轻触屏幕,工具栏适时浮现,便捷操作触手可及。 无论在办公桌前高效办公,还是在移动途中随时记录灵感,都能在一个简洁、专注的创作空间中,思绪不再被琐碎元素牵绊。  **2)元素优化:细节处的专注力守护** 除整体布局外,文档内每一个插入元素的呈现细节,同样关乎浏览过程能否沉浸其中。 以插入视频为例,在未优化前,固定的宽高设置使得视频在文档中常常出现两条大黑边,非常影响美观,强迫症应该要抓狂了。优化后,文档可以识别你上传的视频尺寸,智能裁剪或拉伸,精准展示内容主体部分。  ### 2. 缩短路径:让创作一气呵成 除了文字编辑,你应该还会遇到样式修改、排版等场景。频繁使用的工具如果操作路径冗长复杂,无疑会给用户带来极大的困扰,不断打断创作心流。因此,优化高频工具的操作流程,能更好的提升文档创作效率、助力用户沉浸创作。 **1)高频工具,缩短路径** 以图片编辑为例,如果需要更改文档内原本已经插入的图片,之前只能将现有图片删除,插入新图片,当恰好遇到图片经过精心调整以匹配文档的整体视觉风格时,不得不经历重复配置诸如大小调整、边框设置、投影等一系列步骤。尤其是当你调整了新的图片样式,需要同步修改全文的图片样式时,只能从上到下检查,进行重复的修改操作,这一系列重复操作非常耗时。 现在,只需要点击替换,文档会自动检测并继承原图片的尺寸参数、对齐方式、边距、阴影效果等所有样式,确保新上传的图片也能完美融入文档的整体视觉风格。  即使需要修改全文图片样式,也只需在样式设置处选择“应用到本文所有图片”,就能一键完成全文图片样式修改,不用再进行逐张修改这样低效重复的操作。  在高频工具的使用中,除了致力于缩短高频操作的路径,我们期望它具备更高的智能程度,达到 “想你所想” 的效果,使每一个操作步骤都能精准契合用户预期。 **2)智能辅助:减少重复劳动** 以图片尺寸调整为例,我们判断用户调整图片时,目标大概率为排版对齐。所以把专业设计软件的能力直接复刻到了文档中,增加“图片拖拽参考线”。再也不用记住具体的宽高,也不用来回拖拽对比修改,当你拖拽图片时,智能识别邻近图片的尺寸,拖动鼠标,自动吸附对齐。  相似的设计思路我们还复刻到文档的分栏、表格等功能中。 钉钉文档的分栏可是排版的利器,随着功能样式越来越丰富,样式修改效率低下的问题也逐渐暴露,越来越多的用户反馈“一栏栏修改样式也太麻烦了”,“如果能根据我文档的风格一键生成我喜欢的样式就好了”。所以,我们对分栏进行了“智能”升级。 现在的分栏能依据当前内容的风格、你的使用偏好,自动为新增分栏匹配适宜颜色、圆角、间距等样式,插入分栏即符合预期,无需任何调整。  如果觉得新设置的样式不错,想要将应用到整行分栏,也可一键同步。再也不用逐栏修改啦,大幅提升操作效率,让创作节奏一路“狂飙”。  再来看看表格,表格内容较多时,你是否也因为表头移出视线而忘记各列标题而烦恼,反复上下滚动对照标题真的很低效。所以我们在设计表格时,加入了一键设置表头悬浮的能力,开启后,表头会始终固定在页面顶部,滑动过程清晰指引每一列数据含义,让信息浏览与编辑精准无误,沉浸创作不被打断。  这些看似微小的改进,却能大幅减少重复劳动,不仅提升了操作效率,更减少了因不确定性和误操作带来的焦虑感,让你可以更加流畅地完成每一个创作步骤。 ### 3. 可视化表达,降低理解成本 除了那些步骤繁杂的工具,还有不少令人头疼的 “高阶” 功能。它们不仅让人摸不着头脑,还极易导致误操作。为了确保信息传达的有效性,我们想让这些功能更“可视化”,就像给这些复杂功能配上了清晰的导航图。有了它,理解难度大幅降低,无论是新手还是老用户,都不用思考,能迅速搞定。 **1)图标助力:一目了然的操作指引** 下面这些情景菜单你是不是经常在效率工具里看到,大家长得都一样,使用的时候哪个菜单对应哪个功能,好像有点难分辨啊!所以我们在每个菜单前,增加了对应元素的图标。针对图片操作,就展示图片图标;文本编辑就展示字体图标。看看优化后的情景菜单,要修改哪个元素是不是目标清晰多了。  **2)动态提示:操作结果的前置预知** 还有部分操作就像开盲盒,结果完全不确定,若能在操作过程中就知道结果,创作节奏就不会被打断啦! 例如钉钉文档的拖拽操作,不仅支持内容上下移动,还可通过左右移动实现分栏转换,这一操作对新手用户而言较难理解。因为我们把这个功能设计成,拖拽内容时,系统实时可视化展示释放后的位置与布局。清晰展示释放后内容的位置与分栏布局。提前预知操作结果,有效消除了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安,使整个创作过程更加安心顺畅。  ### 4. 一致性:贯穿始终的流畅体验 想象一下,在使用工具过程中,每个功能视觉表达,交互反馈都不一样,是不是很崩溃。所以文档追求更顺畅的体验,除了前面的界面、流程和可视化问题,一致性更是提升体验、催生心流的基础,能帮用户形成肌肉记忆、减轻认知负担。 钉钉文档支持插入几十种内容模块,由于历史原因插入模块的视觉样式和交互体验却存在很多不一致的问题。比如,不同类型的插入元素在选中时的颜色变化、边框样式等各不相同,交互样式也缺乏统一的规范。发现问题后我们枚举了所有的插入元素,对每个元素在不同状态下的视觉表达和交互反馈进行了统一规范。下方修改后的样式,看起来是不是整齐清爽多了。  ## 三、总结 在探索文档「心流」体验之路上,我们对界面降噪让产品视觉变得更清爽,通过缩短路径使最常用的功能变得更高效,可视化表达让新用户也能轻松上手,最后确保一致性贯穿创作各环节。通过界面降噪、缩短路径、可视化表达、一致性这四个思路,我们优化了 300+个体验问题。 未来,我们会坚守「心流」理念,持续创新,精心打磨更优质的文档编辑工具,助力用户轻松进入心流状态,尽享创作乐趣与成就感,让创作变得更美好。 作者:诗斯 @钉钉设计中心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钉钉用户体验】,微信公众号:【钉钉用户体验】,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截至2024年6月末,药捷安康的现金储备为3.65亿元,而这些资金或仅靠公司正常运营1年左右。
**知名汽车博主“陈震同学”日前远赴美国,体验了特斯拉FSD,甚至还亲自坐到了一台法拉第未来FF91上[驾驶了一番](http://t.cn/A6u1n1x2)。**今日,其将驾驶体验视频分享了出来,让更多人得以知晓这款触不可及的贾跃亭豪车的更多内容。  截至目前,这款车全球仅有10多辆上牌,属于绝对的稀有品,视频里,陈震表示这款车的设计其实是10年前就已存在,搁在现在其实并不过时。 对于这款车的造型,陈震表示了认可,**他称设计很超前,整体确实很漂亮,但唯一的问题就是“生不逢时”。**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5a5e76ba-e7dc-468e-9851-e65ec8c07743.png) 陈震称,如果这款车在10年前就能量产,那么应该可以支撑起贾跃亭当年想买的预期价。 那么这款车开起来坐起来到底表现如何?陈震并未在视频里明说,不过在评论区回答网友提问时倒是说了更多更重磅的信息。 **有人称“这个有什么缺点你可以随意表达”,陈震回复称“基本没啥优点”**;还有人关心它的智驾水平,和当地特斯拉比怎样,陈震更是表示就是“0和1的区别。”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6b49db2da5fa4e4a9381e3453e9ee0df.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1044.htm)
**NVIDIA的最新显卡——GeForce RTX 5090/D和RTX 5080的性能测试解禁日期已经确定。**根据最新的消息,**RTX 5090和RTX 5090D的性能测试将于1月24日解禁,不过在RTX 5080的解禁日期上却略有分歧。** 此前NVIDIA原计划在1月21日解禁RTX 5080的性能测试,但由于在12月底发布了最新的BIOS,导致合作伙伴需要加班准备,因此解禁日期被推迟到1月30日。 VideoCardz表示所有型号的RTX 5080评测均在开售的1月30日,也就是大年初二解禁;**而则BenchLife.info认为FE公版和建议零售价款式评测解禁将在1月29日,也就是大年初一,1月30日非公版的RTX 5080性能解禁。** RTX 5090作为NVIDIA的旗舰显卡,拥有21760个CUDA核心和32GB GDDR7显存,而RTX 5080则配备了10752个CUDA核心和16GB GDDR7显存,两款显卡都将在1月30日开售。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113/bdba838bdfb1e57.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1042.htm)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报告,**2024年中国汽车产量达到3128.2万辆,同比增长3.7%,销量为3143.6万辆,同比增长4.5%。产销量双双突破3100万辆,连续16年保持全球第一。**这也是年产销首次超过1000万辆,销量占比超过40%,标志着新能源汽车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目前,**乘用车市场持续增长,稳定了汽车消费的基本盘,但商用车市场表现不佳,未达到400万辆的预期。** 汽车出口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自主品牌在乘用车市场的份额超过60%,同比增长8.6个百分点,10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占有率突破70%,同比上升10.4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在2024年7月首次在月度零售销量上超越传统燃油车,并连续多月保持领先,显示出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不断提升。 11月,**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6年内实现了从年产过万辆到年产千万辆的跨越,为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056c34dd0baf4910b891d3684a83db29.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582e51ffbe614680a4f7319f4119dacb.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574e1250b8234e9daec18e1f50cefa43.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faeb815c76fb47e7a7c1a9752b8db5a0.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1c5a992647d64bec869348ae44ff6f7d.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119fdce58ce147ae9c337409f1d7708d.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580539419b51466db7a17ebfd0c307b8.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87d3bf4ac2054b9684a6281ca55c4046.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09fa3c0156554ae2802f2e9ff450e764.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ad174821c12b495ba19f58e70d63928c.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52af69aea54940deb9c571b6e10100c7.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1040.htm)
1月14日消息,据媒体报道,2025年铁路春运1月14日开始,至2月22日结束,为期40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5.1亿人次,日均发送1275万人次。**1月14日是春运首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030万人次,节前客流高峰日预计为1月25日(腊月廿六),节后客流高峰日预计为2月4日(正月初七)。 铁路部门介绍,今年是实行春节8天长假、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运,群众出行意愿强烈,整体客流将稳定增长,节前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叠加,节后客流相对平缓。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可购买除夕(1月28日)当日的火车票; 1月21日,可购买大年初七(2月4日)的返程火车票; 1月29日,可购买元宵节(2月12日)的返程火车票。 **今年春节假期从1月28日持续到2月4日,共8天,春节前一周1月26日(星期日)要上班;节后2月8日(星期六)要上班。** 铁路部门提醒,车票紧张时,可使用铁路12306候补购票功能,候补车次越多,兑现成功率越高。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ef69ec57ddcf4ac6b5608708c9a90e81.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1038.htm)
买的人不骂,骂的人不买,虽然焕新特斯拉Model Y依旧被吐槽毛坯房,且价格上涨了不少,但依旧架不住有人真金白银支持。日前,特斯拉官网上架了新款Model Y,起售价张到了26.35万,然而即便如此,上新还是吸引了非常多人的下单,**据多名业绩从业者的反馈来看,该车上市当天的订单就突破了5万台,基本上每家店的订单都超过了100台**。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5608bca2-7377-464e-a038-19f575c23cfd.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7820d9b3d4ac4814861db65343da0d10.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d8750d6e660941daac7b4aa680850225.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1c8842f7-a24e-4002-afc6-8a1692652602.png) 不同于现款,新款Model Y的设计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动,**借鉴了赛博越野旅行车、赛博无人电动车中的设计灵感,整车造型更硬朗,线条更流畅。** 新车的前脸造型、前后大灯、尾部扩散器、轮毂及后视镜均为全新设计,其中尾部搭载了全球首创的漫反射式尾灯,强化辨识度的同时也能增加视觉柔和、高级感。  舒适性配置是此次新款重点提升的内容,**增加了前后座椅加热、前排座椅通风以及人体工学头枕,同时新增了环绕式氛围灯、后排座椅电动调节,后排坐垫再加长15mm。** “一键折叠”后可实现2130+升储物空间,新增镀银涂层的全景玻璃车顶,防晒隔热能力升级,音响采用16个扬声器,同时新增全新静音系统,搭载双层声学玻璃,大幅降低胎噪路噪,全新调校的悬架系统,配合车身稳定系统,粗糙路面滤振效果提升51%。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4/405cb148-b1dd-4358-9def-e5d859cd4734.png) 安全方面,**除了标配的超大缓冲区、远端安全气囊,大比例使用的高强度车身选材与一体压铸工艺打造的超强刚性车身**,车身刚性再提升。  动力和续航部分,**后轮驱动版满电能跑593公里(CLTC 预估)、0-100 公里/小时加速5.9秒、最高车速201公里/小时。** 长续航全轮驱动版满电能跑719公里 (CLTC 预估)、0-100公里/小时加速4.3秒、最高车速201公里/小时。 特斯拉表示,焕新Model Y是史上续航最长的Model Y,长续航全轮驱动版续航最高719公里(CLTC预估),能耗低至11.9kW·h/100km,并且**15分钟可补充约250公里续航**。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10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