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ker 已宣布召回其 PowerCore 10000 移动电源(型号 A1263),原因是其“锂离子电池存在潜在问题”,可能存在火灾安全隐患。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 (USCPSC) 称,该公司已收到 19 起火灾和爆炸报告,这些报告造成了轻微烧伤,并导致总计超过 60700 美元的财产损失。  此次召回的产品涉及约 1158000 个,这些产品于 2016 年 6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通过亚马逊、新蛋网和 eBay 在线销售。受影响的电池可以通过侧面镌刻的 Anker 标志以及底部印有型号 A1263 来识别。不过,Anker 仅召回在美国销售且序列号符合要求的产品。要查看您的产品是否包含在内,请[访问 Anker 网站](https://go.skimresources.com/?id=1025X1701640&xs=1&url=https%3A%2F%2Fwww.anker.com%2Fa1263-recall-form&xcust=__vg0612awD__686084__________________): [https://www.anker.com/a1263-recall-form?ranMID=43469](https://www.anker.com/a1263-recall-form?ranMID=43469)  移动电源的型号和序列号位于其底部边缘,而 Anker 标志则刻在侧面。 Anker 为受影响的消费者提供两种选择:一张 30 美元的礼品卡(召回的电池价格约为 27 美元),可在Anker.com上使用;或者免费赠送一个 10000mAh 的 Anker 移动电源(型号为 A1388),其升级功能包括充电水平显示和 USB-C 充电线挂绳。 要获得礼品卡或更换件,Anker 要求用户提交“一张移动电源的照片,照片上要清晰地标明提交日期,并用永久性记号笔写明‘召回’或‘已召回’字样”,以及“一张显示设备底部打印的型号和序列号 (SN) 的照片”。该公司还要求用户提供购买收据,但参与召回并非强制性要求。 在确认您的移动电源属于召回范围后,Anker 表示,由于存在起火风险,应将其送至能够安全处理锂离子电池的机构。您可以通过美国[环境保护署 (EPA) 网站](https://www.epa.gov/recycle/used-lithium-ion-batteries)或美国[其他](https://www.call2recycle.org/)专门处理电子垃圾的机构找到这些机构。请勿将其丢弃到各零售店提供的垃圾桶、回收箱或旧电池盒中。 此次召回也提醒我们,由于这些设备已使用近十年,随着时间的推移,移动电源和备用电池可能会出现严重问题。如果您经常使用配备锂离子电池的设备一段时间,则需要注意过热或明显膨胀等问题,并在认为存在潜在问题时妥善处理。虽然固态电池目前比锂离子电池更昂贵,但您也可以考虑升级到固态电池,它比我们目前常用的设备供电电池更强大、更安全、更耐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92.htm)
Google正在使用一种新的人工智能模型来预测热带气旋,并与美国国家飓风中心(NHC)合作进行测试。Google DeepMind 和Google研究院今日推出了一个名为[“Weather Lab”](http://deepmind.google.com/science/weather)的新网站,分享Google正在开发的人工智能天气模型。  Google表示,其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新实验性模型可用于预测气旋(达到一定强度时也称为台风或飓风),该模型可以提前 15 天生成 50 种不同的风暴路径、规模和强度预测方案。美国国家飓风中心 (NHC) 正在与Google合作,评估该模型的有效性。 此次合作是在特朗普政府和DOGE[大幅削减国家气象局人员](https://www.npr.org/2025/06/03/nx-s1-5422198/nws-national-weather-service-hires-again-trump-cuts)以及[联邦气候和天气研究能力](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trump-seeks-end-climate-research-premier-u-s-climate-agency)之后进行的。其他公司和气象机构也在[探索人工智能能否改进天气预报](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4/12/04/1107892/google-deepminds-new-ai-model-is-the-best-yet-at-weather-forecasting/),但[迄今为止的技术进步并未消除对传统天气模型的需求](https://heatmap.news/climate-tech/ai-weather-noaa-cuts)。 Google今天发布了一篇关于其热带气旋模型工作原理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尚未经过同行评审。Google声称,其模型的预测至少与传统的基于物理的模型一样准确。随着大西洋飓风季持续到11月,我们只能拭目以待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对其的评级。 目前,目标是加强美国国家飓风中心(NHC)的预报能力,以便为人们提供更准确的预警和应对风暴的时间。据Google称,其模型对北大西洋和东太平洋气旋路径的五天预测,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在2023年和2024年的预测相比,平均比风暴的实际路径近87英里(140公里)。 天气实验室的互动网站让人们能够看到人工智能模型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基于物理的模型的对比情况。但Google强调,其网站目前只是一个研究工具,公众不应依赖其进行天气预报。 [Google的气旋模型基于欧洲ERA5 档案库](https://www.ecmwf.int/en/forecasts/dataset/ecmwf-reanalysis-v5)的数据进行训练,该档案库包含全球各地气象机构收集的数亿条观测数据,[并结合了传统天气模型的预测](https://climate.copernicus.eu/climate-reanalysis)。该公司还使用 ERA5 训练其之前的人工智能天气预报模型 GenCast。根据2024 年 12 月发表在[《自然》](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252-9)[杂志上的研究,该模型的表现在 97.2% 的时间内优于](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252-9)[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https://www.theverge.com/2024/12/7/24314064/ai-weather-forecast-model-google-deepmind-gencast)(ECMWF) 领先的基于物理的模型之一。 动画展示了Google模型对珊瑚海三级气旋“阿尔弗雷德”的预测。该模型的集合平均预测(粗蓝线)正确预测了“阿尔弗雷德”气旋将迅速减弱为热带风暴,并最终于七天后登陆澳大利亚布里斯班附近,且很有可能登陆昆士兰海岸某处。图片来源:Google 该公司表示,它还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大气合作研究所以及英国和日本的其他研究人员合作,以改进其人工智能天气模型。 现实世界的观测和传统的天气模型在开发这些新型工具中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人工智能迄今为止只能辅助传统天气预报,而无法取代它的](https://heatmap.news/climate-tech/ai-weather-noaa-cuts)原因之一。适应气候变化也将取决于收集和分析日益极端和不稳定的天气事件新数据的能力。 然而,在特朗普政府的领导下,美国能否跟上这类研究的步伐越来越令人担忧。DOGE 在联邦政府中的横行已经对下属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和国家气象局的联邦机构——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NOAA) 造成了冲击。[国家气象局在裁员后减少了气象气球发射次数](https://insideclimatenews.org/news/25032025/noaa-cuts-weather-balloon-launches-due-to-staff-shortages-after-doge-layoffs/),而 NOAA[越来越依赖私营公司的气象气球数据。2025](https://www.semafor.com/article/05/11/2025/cuts-at-noaa-lead-to-new-weather-balloon-technology-at-noaa?utm_source=cbnewsletter&utm_medium=email&utm_term=2025-05-13&utm_campaign=Daily+Briefing+13+05+2025)项目呼吁解散 NOAA——该机构除了提供天气预报外还领导气候研究——并将其大部分服务私有化。一些倡导者对天气预报可能变成付费产品而不是人人可用的免费服务[表示担忧。](https://blog.ucs.org/juan-declet-barreto/the-theft-harm-and-presidential-grift-of-privatizing-the-national-weather-service/) Google DeepMind 的研究科学家彼得·巴塔利亚 (Peter Battaglia) 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长期以来,天气一直被视为一种公共产品,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同意这一点......希望我们能够为此做出贡献,这就是我们试图与公共部门合作的原因。 ” 值得注意的是,Google今天的声明并未像该公司以往发布此类项目时那样提及气候危机。“随着气候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事件,准确可靠的预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Google在[12月4日](https://deepmind.google/discover/blog/gencast-predicts-weather-and-the-risks-of-extreme-conditions-with-sota-accuracy/)为GenCast发布的声明中表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90.htm)
自2013年波士顿动力公司首次展示其著名的腿式机器人以来,许多组织都推出了能够自主执行各种专业和娱乐活动的机器。最新研究利用羽毛球来提高机器人的敏捷性和协调性,这有助于改进训练方法和机动性。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最近发表了一项[研究](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robotics.adu3922#)和视频(如下),解释了他们如何训练一个四足机器人打羽毛球。这项研究可以证明全身训练模型的有效性,这种模型不会将活动分解成单独的步骤,从而有可能扩大可学习任务的范围。 标准的ANYmal-D机器人配备了DynaArm,并使用标准强化学习模型进行训练,无需过多的软件或硬件专业化。此外,该机器还学会了仅使用其内置的立体摄像头来追踪羽毛球。 该机器人使用 NVIDIA 的 Isaac Gym 虚拟模拟器学习在球场上导航,使用 RTX 2080 Ti 显卡,在近五个小时内进行了约 7500 次迭代。此外,当羽毛球飞出摄像头有限的视野时,噪声预测模型可以帮助它追踪羽毛球。 最终,它学会了运用各种复杂的动作来击打羽毛球,无需研究人员逐一指导,例如启动动作、后摆、击球、奔跑和恢复。它甚至会根据感知到的羽毛球速度调整自己的动作,在球场上飞奔,及时击球。 此次实验展示了 ANYmal-D 的适应性。ANYmal-D 由 ANYbotics 设计,用于在各种工业环境中执行检查、应急响应和其他任务。该公司[网站](https://www.anybotics.com/)展示了该机器人全天候运行,可在室内设施、碎石路、楼梯、洞穴、雪地、泥地和洪水环境中导航。即将推出的 ANYmal-X 型号已获得认证,可用于更危险的环境,可帮助执行涉及石油、天然气和化学品的检查。  羽毛球只是用来展示足式机器人适应性的最新休闲活动。波士顿动力公司曾展示过其最初的Atlas模型,并演示了舞蹈和体操表演,而该公司的四足机器人Spot则展示了机器人未来如何协助舞台制作。 与此同时,Google DeepMind 训练了一只机械臂打乒乓球,Engineered Arts 展示了一位人形机器人艺术家,NBA 最近也部署了机器人来协助运动员训练。中国公司最近也部署了机器人参加半程马拉松和跆拳道比赛,结果好坏参半。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88.htm)
6月10日凌晨,苹果在一年一度的WWDC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iOS 26,并称其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设计更新”。然而,不少人实际体验下来,这次被冠以“Liquid Glass(液态玻璃)”之名的界面革新,既熟悉又陌生,既有未来感,也让人联想到十多年前的iOS 7时代。 [](https://product.cnmo.com/article/2287567.html) iOS 18(左)与iOS 26 苹果试图用一个看似全新的设计语言,为iOS注入新鲜血液,但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更像是一次视觉上的温习,而非真正的突破。 那么,iOS 26与iOS 18究竟有多大不同?“液态玻璃”是否真的代表了苹果设计的新纪元,亦或只是为了掩盖AI领域的迟缓进展而精心包装的“烟雾弹”?本文将深入解析iOS 26的设计演变、实际体验与背后动因。 **iOS设计演化轨迹** 回顾苹果系统设计的历程,2013年的iOS 7是个关键节点。苹果一举抛弃拟物化风格,转而采用扁平化设计,配色更鲜明、界面更干净、动画效果更流畅。这一变化至今仍影响深远,其色彩语言与模糊背景处理技术一直延续到了iOS 18。 [](https://product.cnmo.com/article/2287566.html) iOS 7(左)与iOS 26对比 而iOS 26的“液态玻璃”并非对现有视觉体系的推倒重来,更像是iOS 7模糊美学的一次进阶与再包装。苹果解释称,“液态玻璃”通过实时渲染模拟玻璃折射光线的方式,并加入动态高光反应,试图营造出更加真实、灵动的视觉体验。这种玻璃质感不仅出现在控制中心、锁屏、按钮等常规界面中,连App图标本身也变得更具通透感和立体感。 但必须承认的是,这并不是史无前例。早在2007年,微软Windows Vista就推出过Aero玻璃界面,Windows 7时期甚至更为成熟。尽管那时的技术尚不具备动态反应能力,但视觉语言的“借鉴痕迹”在iOS 26中仍可见一斑。 [](https://product.cnmo.com/article/2287565.html) Windows Vista(右)毛玻璃效果 **设计统一?苹果早干过** 苹果在此次发布会上大力强调跨平台设计统一,声称“液态玻璃”将成为Mac、iPad、iPhone等设备之间的“视觉粘合剂”。听起来很新鲜?其实早在2014年macOS Yosemite登场时,苹果就开始推动iOS与macOS之间的设计融合。到了2020年的macOS Big Sur,系统图标正式变为类似iOS的圆角矩形样式,Dock栏也变得更像iPad。 从这个角度看,iOS 26的统一视觉策略并不新鲜。它更多体现了苹果一贯的设计理念延续,而非一次全新的设计冒险。 尽管整体设计并未“颠覆认知”,但iOS 26仍有一些值得称道的细节。例如,新推出的“Clear”透明图标主题,彻底打破了图标与背景之间的边界。这种效果曾经只能通过越狱工具如WinterBoard实现,如今用户可以原生体验。搭配动态壁纸和控件自定义,iPhone主屏幕的个性化空间进一步扩大。 [](https://product.cnmo.com/article/2287564.html) iOS 26(右)新增透明图标 另一项进步则是系统级动态元素的加入。相比iOS 18中较为死板的菜单和选项卡,iOS 26中的许多交互元素如标签栏、按钮,具备了自动隐身与变形能力。例如在Apple News中,当用户滚动阅读时,底部导航栏会自动缩小甚至隐藏,最大化可视区域。Safari中的URL输入栏、返回按钮等,也采用了更圆润且富有玻璃质感的设计,提升了整体协调度。 [](https://product.cnmo.com/article/2287563.html) iOS 26(右)加入动态UI元素 在相机应用中,UI元素得到了精简,操作更直观,视觉层级更清晰。而所有这些视觉变动,都仰赖苹果A18系列芯片的图形渲染能力支持。 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苹果为什么在2025年选择推进这一视觉更新?或许,这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策略。 [](https://product.cnmo.com/article/2287562.html) iOS 26(右)相机界面更简洁 自2023年推出Apple Intelligence战略以来,苹果在AI领域的进展相对缓慢。2024年WWDC上承诺的Siri个性化上下文理解、App内智能操作等关键功能并未如期落地,甚至引发了两起针对苹果虚假宣传的诉讼。 面对AI落后、舆论压力上升的局面,苹果或许希望通过“更美的iOS”来转移外界注意力。在今年WWDC 2025上,“液态玻璃”的展示排在最前,视觉演示炫目无比,甚至展示了形如放大镜、玻璃镜片的设计开发工具。相比AI,这场视觉秀显然更容易赢得掌声。 **iOS 26为未来铺路?** 苹果官方表示,“液态玻璃”不仅是一次界面更新,更是未来设备形态的设计基石。有传闻称,苹果正在研发一款全玻璃iPhone,代号“Glasswing”,预计将在2027年作为iPhone诞生20周年纪念款推出。这款设备据称将没有边框、没有挖孔,通体由一整块玻璃打造,正如“玻璃翅膀”的寓意一般轻盈、透明、未来感十足。 [](https://product.cnmo.com/article/2287561.html) “液态玻璃”效果 如果传言属实,那么iOS 26就是一次未雨绸缪的布局:提前熟悉这种玻璃视觉语言,为新硬件做用户心智预热。从这个角度看,“液态玻璃”或许不止是一个“样子货”。 **是创新 还是“玻璃糖衣”?** 诚然,iOS 26并非毫无亮点,但它距离苹果宣称的“最大更新”显然还有不小差距。“液态玻璃”质感出众,但本质上仍是一次延续与优化而非颠覆。从设计角度看,它并没有彻底改写用户的使用方式,反而可能只是为了一场AI落空的发布会做出的一次“颜值补救”。 不过,正如iOS 7引发的设计转型影响了苹果十余年,iOS 26或许也将在未来几年,成为所有苹果设备统一视觉体验的起点。不管是“玻璃糖衣”还是“美学革新”,它至少再次证明了一个事实:哪怕是在一个逐渐趋于饱和的移动操作系统时代,苹果依旧能靠颜值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波。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86.htm)
据央视新闻报道,总台记者当地时间12日获悉,**当地警方称在印度客机坠机事故中发现一名幸存者,目前在医院接受治疗。**警方表示,**该幸存者在失事客机座位11A处被发现,但尚未确认其为机上人员还是地面人员。** 而此前报道显示,印度航空公司证实,当天在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机场附近坠毁的客机载有242人,其中包括169名印度公民,53名英国公民,1名加拿大公民和7名葡萄牙公民,242人全部遇难。 据了解,失事客机为787-8(VT-ANB),航班号为AI171,机龄11.5年,当时客机刚从机场起飞前往伦敦。 客机起飞后不久便坠毁在机场附近一所医学院的本科生宿舍,造成5名医学院学生死亡,另有多人受伤。 据悉,飞行员在客机失事前曾发出“Mayday”求救信号,受坠机事件影响,艾哈迈达巴德机场目前暂停运营。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85b5a876681f408a83350a6c3b556159.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dd990e049a4e4d98a96da97a992f46c0.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e68862d077bf4232a0f016cfb2e50543.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84.htm)
 本期时间轴制作: 雏雏 核聚变2025北京站已经正式开票了,记明老师也如约来到这期节目,和我们一起聊聊今年的主视觉有什么门道?为什么我们会说今年的主视觉本身也是跨向一个新世界?为核聚变设计主视觉这么多年,记明老师本人在突破自己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困难?
周四,一架从艾哈迈达巴德飞往伦敦盖特威克机场的印度航空波音787梦想客机起飞后不久坠毁,波音股价一度下跌5.9%。这是自4月10日以来的最大盘中跌幅。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612/a4f7dff8c3663ce.jpg) 供应商方面,通用电气股价一度下跌2.8%,Spirit AeroSystems下跌3.4%。 这架飞机由两台通用电气GEnx发动机提供动力。 通用电气航空航天在X上的一篇帖文中表示,正在组建一个应急响应小组前往印度支持调查。 AI171航班起飞后不久坠毁,这是波音最先进的双通道飞机发生的最严重事故。 根据警方称,坠机现场已发现200多具遗体。飞机上载有242名乘客和机组人员。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82.htm)
据报道,埃隆·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团队不顾政府安全专家的反对,在白宫屋顶安装了星链卫星互联网系统。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白宫通信专家对该卫星互联网系统的安装提出了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忧。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424/8b75142f3ea35e8.jpg) 据报道,当时安装工作还引发了政府效率部员工与特勤局之间的对峙。 马斯克政府效率部团队的员工于今年二月在艾森豪威尔行政办公大楼屋顶安装了星链终端,且未事先告知白宫通信团队。 有三位消息人士告诉《华盛顿邮报》,该设备支持通过星链访问互联网,但缺乏标准的追踪或身份验证安全措施,这可能导致白宫面临数据泄露或黑客攻击的风险。 与其他政府Wi-Fi系统不同,“星链访客”Wi-Fi仅需密码即可连接,无需通常的用户名或双因素认证。报道称,星链提供的网络连接可能允许设备绕过安全措施、规避监控并传输无法追踪的数据。 在马斯克离任并与唐纳德·特朗普公开决裂之后,尚不清楚白宫是否仍安装有星链终端,但据报道该卫星互联网系统也已在其他政府机构使用。 白宫代表未立即回应《财富》杂志的置评请求。 然而,特勤局发言人安东尼·古列尔米对《华盛顿邮报》表示:“我们知晓政府效率部的出发点是为了改善园区网络连接,并不认为此事会构成安全事故或安全漏洞。” **安全隐患** 星链的卫星连接通常被认为比美国传统的电信网络更难被黑客入侵,后者过去曾遭外国对手攻破。 然而,这层额外的安全保护并未解决核心问题:即无法监控或控制从白宫流出的数据。 有消息人士对《华盛顿邮报》表示,卫星连接带来的任何额外安全保障无法解决对受限数据对外传输的监控问题。 缺乏日志记录和身份验证意味着恶意软件可能悄无声息地渗透到内部,这比数据泄露构成的风险更大。 这场争议已引起部分议员的关注。 众议院监督委员会的民主党议员已对特朗普政府在白宫及政府机构使用星链一事发出警告。 该委员会代理首席民主党议员斯蒂芬·F·林奇表示:“勇敢的举报者已向委员会分享了令人担忧且至关重要的信息,我们正在进行多项调查。安装星链可能导致敏感数据和信息暴露给黑客、敌对国家或其他企图伤害美国人的人,从而危及国家安全。” 民主党参议员此前曾批评马斯克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职位与其在政府中的角色之间存在的潜在利益冲突。 上个月,13名民主党参议员在致特朗普的信中,指控这位科技大亨可能利用其政府职位,为其卫星互联网企业星链在海外市场争取利润丰厚的私人合同。 参议员们敦促特朗普对这些交易展开调查并将结果公之于众。 (财富中文网)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78.htm)
据报道,英特尔正在准备另一款 Battlemage 显卡,它将提供最新的 PCIe 5.0 接口,支持 16 条 PCIe 通道。PCI-SIG 将具有 PCIe 5.0 x16 接口的“ 99CMLN ”添加到其数据库中:表明更新、更强大的 Battlemage GPU 即将问世  PCI-SIG(外围组件互连特别兴趣小组)最近在其数据库中注册了一款全新的英特尔产品,其代号为“99CMLN”。虽然这并没有透露任何信息,但表格显示它是英特尔 Arc Battlemage 系列产品之一。 此外,它是首款采用 PCIe 5.0 x16 接口的显卡,其接口甚至比 Arc Pro Battlemage GPU 上的还要大。泄密者[@KOMACHI_ENSAKA](https://x.com/KOMACHI_ENSAKA/status/1933082538630946822)发现了 PCI-SIG 列表中的这一变化,并透露了新增日期(2025 年 5 月 9 日)。值得注意的是,前一天又新增了两款代号分别为“99CGHV”和“99CW89”的英特尔 Arc Battlemage GPU,这可能指的是 Arc Pro B60 和 B50。  主流的 Arc Battlemage 系列 GPU(例如 Arc B570 和 B580)搭载的是 PCIe 4.0 接口,而不是 PCIe 5.0。Pro Battlemage 显卡也使用与 Arc B570 和 B580 相同的 BMG-G21 芯片,但它们提供最新的 PCIe 5.0 接口,即使可用的 PCIe 通道数保持不变。因此,“99CMLN”可能指的是另一款性能更强大的 Pro Battlemage 显卡,但也可能是 B580 的更高配型号。 关于 Arc B770 的传闻已经流传了一段时间,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不过,英特尔并没有否认这款 GPU 的存在,根据最近的报道,它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发布。如果 Arc B770 采用 PCIe 5.0 接口发布,可能不会影响其性能,因为 PCIe 4.0 的速度足够快,可以在通道上传输足够的数据,从而消除任何瓶颈。但由于 NVIDIA 和 AMD 已经采用了 Gen 5.0 接口,英特尔也有可能采用同样的路线。 根据一些泄露的消息,Arc B770 可以使用 BMG-G31 芯片,并且可以搭载 24 到 32 个 Xe2 内核,以及通过 256 位内存总线搭载 16 GB GDDR6 内存。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76.htm)
基于 CDNA 系列下 GFX1250 IP 的下一代 AMD 图形架构已在网上被发现。RDNA 4 GPU 的后续产品将采用更新的架构,这应该不足为奇。大多数报道表明,AMD 可能会采用UDNA(统一 DNA),将 RDNA 和 CDNA 架构结合起来,以对抗 NVIDIA 的 CUDA 生态系统。虽然这一点已被各种报道证实,但最新的泄密事件却显示出一些不同的看法。 <blockquote></blockquote>  [正如@Kepler_L2](https://x.com/Kepler_L2/status/1933118158207963285)所发现的,内核级代码库中添加的新设备 ID 为“GFX1250”,其架构以“CDNA”开头。如果您熟悉 AMD GPU 的设备 ID,那么您一定知道 RDNA 3、RDNA 3.5 和 RDNA 4 架构的相应 ID。例如,GFX1100 属于 RDNA 3,而RDNA 3.5 通常以 GFX1150 及以上版本标识,而 RDNA 4 则以 GFX1200 开头。  图片来源:@Kepler_L2 较新的“GFX1250”似乎是RDNA 4的某种扩展,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GFX1150是从RDNA 3到RDNA 3.5的扩展一样。此外,上次我们查看时,“UDNA”架构被标记为“GFX13”(或GFX1300),因此看起来该IP将用于驱动MI400系列,之后该公司将过渡到GFX13/14 IP,而这将成为UDNA一代的开端。 但设备 ID 再次提到了“CDNA”,这不太可能是 RDNA 4 的后续产品。那么,它指的是 RDNA 4.5 还是 UDNA?目前尚不清楚,我们只能推测它是 RDNA 4 的后续产品,但不能保证它就是下一代 UDNA 架构。 就集成显卡而言,AMD 目前尚未计划在 CPU/APU 上提供 RDNA 4 架构,而 RDNA 3.5 架构也将沿用至 Medusa Point。因此,GFX1250 不太可能出现在 CPU/APU 上。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74.htm)
 KONAMI于今日宣布,目前正在与Bloober Team合作重制1999年在PlayStation上发布的《寂静岭》初代,进一步的消息将于日后公布。  《寂静岭》初代的故事讲述了主角哈利‧梅森在休假时与女儿雪柔一起开车前往寂静岭度假。但是在深夜的道路中央突然出现了一个过马路的少女,哈利为了闪避那个少女,发生了车祸而失去意识。等他恢复意识时,雪柔已经不知去向。哈利为了雪柔,开始在寂静岭中四处寻找。
Meta 正在起诉一家公司,该公司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宣传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允许用户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制作虚假的他人裸体照片。此前, [CBS 新闻](https://www.cbsnews.com/news/meta-instagram-facebook-ads-nudify-deepfake-ai-tools-cbs-news-investigation/)上周发布的一项[调查](https://www.cbsnews.com/news/meta-instagram-facebook-ads-nudify-deepfake-ai-tools-cbs-news-investigation/)显示,Meta 的 Facebook、Messenger、Instagram 和 Threads 平台上发现了数百条此类数字脱衣应用的广告。此次[起诉正是针对 Joy Timeline 的。](https://about.fb.com/news/2025/06/taking-action-against-nudify-apps/)  Meta 表示:“此次法律行动凸显了我们对此类滥用行为的严肃态度,以及我们竭尽全力保护社区免受其害的承诺。我们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包括法律行动,打击此类滥用我们平台的行为。” Meta 的诉讼具体目的是阻止总部位于香港的 Joy Timeline 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列出 CrushAI 裸体应用的广告,此前该公司“多次试图……规避 Meta 的广告审查流程”。 此次法律诉讼紧随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最近发布的一项新闻调查之后,该调查发现Meta平台上有数百条裸体伪造应用的广告。Meta当时告诉CBS,它已经删除了部分此类广告,删除了运行这些广告的账户,并屏蔽了与这些裸体深度伪造应用相关的URL。但Meta表示,由于剥削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不断找到新的逃避检测的方法,其政策的执行变得越来越困难。CBS的报道称,在Meta删除了调查中标记的应用广告后,仍然可以在Instagram上找到人工智能深度伪造裸体工具的广告。 CBS发现的许多广告都针对位于美国、英国和欧盟的 18 岁至 65 岁的男性。除了违反 Meta 的平台安全和审核政策之外,未经同意以数字方式“脱光”人们衣服的应用程序(绝大多数宣传是针对女性和女明星的)正在推动勒索和“性勒索”计划的增加,并且经常落入儿童手中。 [404 Media于 2024 年 4 月发布了](https://www.404media.co/instagram-advertises-nonconsensual-ai-nude-apps/)一份类似的调查报告,此前该公司发现 Instagram 上存在用于制作非自愿 AI 深度伪造视频的工具。苹果和Google随后从各自的应用市场中下架了报告中标记的应用。2024年 8 月,旧金山市也对 16 个访问量最大的 AI“脱衣”深度伪造网站提起了诉讼。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72.htm)
苹果本周[宣布](https://developer.apple.com/carplay/),iPhone 用户很快就能在支持 CarPlay 的车辆上直接观看视频。据苹果公司称,iPhone 用户将能够使用 AirPlay 将视频无线传输到 CarPlay 屏幕上。出于安全考虑,视频播放仅在车辆停放时可用,以防止分心驾驶。连接的 iPhone 将能够检测车辆何时行驶并结束播放。  苹果表示,汽车制造商需要添加对 CarPlay 和 AirPlay 视频的支持,因此推出该功能可能需要一些时间。目前看来,AirPlay 功能将同时适用于普通版 CarPlay 和高端版 CarPlay Ultra,但目前尚不清楚该功能是否会在现有车型上启用,还是仅限于新车。 来自苹果开发者网站的 CarPlay 页面描述: <blockquote><p><strong>车内视频</strong></p><p>车载 AirPlay 视频功能可让您在非驾驶状态下,直接在 CarPlay 显示屏上观看 iPhone 上喜爱的视频。将 CarPlay 与 AirPlay 视频支持集成,即可在您的汽车上启用此功能。</p></blockquote> 这项功能对于配备 CarPlay 的电动汽车尤其有益,因为它可以在驾驶员和乘客停放在充电站时为他们提供娱乐。一些电动汽车已经内置了这项功能。例如,特斯拉长期以来一直提供一款 Theater 应用,可以在车辆停放时在仪表盘屏幕上播放 Netflix、Hulu、YouTube 和 Twitch 等应用的视频。 苹果尚未分享有关车载 AirPlay 视频的更多细节或图片。该功能的可用性可能因国家/地区的安全法规而异。 此前,一些未经批准的方式可以通过 CarPlay 观看视频,各种越狱插件和 TestFlight 测试版应用都承诺可以解锁此类功能。现在,苹果将正式允许这种功能。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70.htm)
有哪吒汽车员工晒出了一份“哪吒汽车重整声明”。声明称,此次重整是在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监督下,由政府主导的积极自救行动,**旨在通过法律程序化解债务危机、引入战略投资、优化管理体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径。** 近年来,哪吒汽车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中遭遇阶段性挑战,面临销量下滑、债务压力及供应链问题等多重困境。 但作为曾以年销15.2万辆登顶新势力销冠的品牌,仍具备核心技术积累与市场价值。  此次重整以“保生产、稳交付、护权益”为核心目标,通过债务优化、管理升级与资金注入,确保企业重焕生机。 重整方案包括:**由专业机构主导推进,依法保障债权人、员工及车主权益,优先解决供应链欠款与车主服务问题;** 联合国内外头部产业资本共同投资,资金专项用于恢复生产、技术研发及海外市场拓展,同时优化重组原管理团队,引入具备跨国车企管理经验的资深人士担任新CEO; **国内外业务持续运营,桐乡等生产基地将在数月内逐步复工,优先保障现有订单交付;**海外业务不受影响,泰国、印尼、巴西等主要海外市场将持续作为发展重点; 所有哪吒车型的售后支持、OTA升级及配件供应将优先保障,车机系统与App服务保持正常运营。 未来,**哪吒汽车将重启浩智技术平台研发,重点推进滑板底盘与智能驾驶技术。** 2027年前推出3款全球化车型,主攻10-20万元大众市场,兼顾高端差异化需求,深化与头部供应链伙伴的战略合作,借助新投资方资源开拓海外新兴市场,打造“技术+本地化”双轮驱动模式。 哪吒汽车在公告中表示,衷心感谢各级政府、供应商、经销商等合作伙伴及全球车主的信任与支持。 重整期间将通过官网与官方渠道定期披露进展,坚信在各方协力下,将以更稳健的姿态回归市场,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68.htm)
6月12日消息,今天下午发生坠机事故的印度艾哈迈达巴德机场发言人证实,机场已暂停运营。据航班追踪网站数据,印度航空公司这架飞往英国伦敦的波音787-8“梦想客机”的信号在625英尺(约合190米)高度消失,起飞后还不到1分钟。据报道,这架飞机也成为全球首架因空难全损的波音787型飞机。 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最新消息,印度民航局确认机上242人遇难。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962ba91417974163bf77a6683aa3cc72.png) 当地报道中指出,印度航空坠毁客机的“最后信号”是在起飞几秒后收到的。即坠机前飞行员曾发出“求救信号”,随后飞机失去联系。 **上述事故出来后,有一些同时段在印度机场等待起飞的旅客拍的事故过程被上传至社交平台,按照这些人的说法,当时就眼睁睁看着飞机摔在自己身边,目睹重油状态下787-8燃烧。**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04846a137a844ebd980234ddb20fe42e.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8770a83044184d1aa23e0b3f4052612b.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d66eb23f9ef9441aaa6f4a6ef94c041a.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66.htm)
6月5日,由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网络安全大会(BCS)、网络信息安全创业投资服务联盟(筹)、奇安星城网络安全技术(湖南)有限公司、奇安(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马栏山(长沙)视频文创园管理委员会协办的第十届安全创客汇在北京落下帷幕。 经过激烈角逐,安泉数智获得技术创新赛道年度冠军,泛联新安获得成长潜力赛道年度冠军,各获得10万元奖金,并分别与奇安投资签订了2000万元投资意向书,开启资本与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征程。同时,雾帜智能、大道运行分获技术创新赛道与成长潜力赛道亚军,零零信安、慧盾安全分获技术创新赛道与成长潜力赛道季军,并与奇安信集团进行了合作意向签约。  “当前,以AI为核心的新技术变革与国际博弈深度交织,重构了网络安全攻防范式,网络安全行业必定是全球资本长期布局的黄金赛道。”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致辞时表示,那些以创新为基因、以场景为锚点、以生态为支撑的企业,必定是未来网络安全黄金赛道上的主力军。他指出,本届安全创客汇入围决赛的企业,紧密贴合全球创新方向和我国安全需求,在AI安全、数据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云安全、攻防能力建设等前沿领域持续突破,对整个安全产业发展,乃至国家安全有着无与伦比的战略价值。作为主办方之一,奇安信将坚决最大程度发挥安全创客汇桥梁纽带与资源聚合的平台优势,持续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孵化助力,携手产业界构建开放协同的生态。  “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既要拥抱技术创新带来的‘重塑’机遇,也要以‘长期主义’心态夯实能力底座。”安全创客汇评委会主任、奇安信集团副总裁陈华平总结当前网络安全行业特点时提出“重塑安全 长期主义”的主题。  他表示,当前网络安全产业正在经历场景、技术、能力三个层面的重塑;同时,细分赛道精准化、细分行业场景化、政策驱动规范化、技术驱动价值化、安全意识务实化,正推动产业从概念创新向落地深耕转型。 面对周期调整,陈华平提出安全突围需重塑四大方向:以价值驱动安全战略、以AI赋能的安全能力、以数据为保护中心的安全架构、融合协同的数字化安全业务建设,实现“价值导向、安全运营导向、安全能力体系化”高质量安全治理新格局演进。 作为国内首个聚焦网络安全领域的专业创投平台和信息安全行业技术创新风向标,安全创客汇已连续举办十届,挖掘、扶持了一批在数据安全、工控安全、云安全等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其中多家已成长为行业独角兽或上市公司。通过“赛事选拔+资本对接+生态孵化”的立体赋能模式,安全创客汇不仅成为信息安全行业技术创新的“风向标”,更构建起贯穿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的生态闭环。 “十年创变 智领安途”,随着第十届赛事的圆满收官,安全创客汇将持续深耕网络安全细分赛道,联动产业上下游资源,为更多创新企业提供从技术展示到商业落地的全周期支持,携手构建开放、协同、共赢的网络安全产业新生态,为数字中国建设筑牢安全屏障。
日前,两辆无人快递车在陕西宝鸡街头互不相让,停在路中间的视频,逗笑不少网友。视频中,无人驾驶快递车上分别印着韵达、申通及“九识无人车”字样,由于道路较为狭窄,两辆无人快递车没有像人类司机一样,倒车会车,反而都停在原地,造成交通堵塞。 有网友为该视频加上了配音,**“你让一下,你让一下,谁让你在这里送货的,你有没有驾驶执照,退、退、退”,趣味配音让不少网友笑喷。** 有媒体根据车辆上快递公司信息,将视频传给宝鸡韵达桥北公司,一名高姓工作人员称,视频中韵达快递车是该公司的车辆。 初步判断,这两辆快递车相遇,各自后方又有其他车辆,导致快递车“卡”在了原地。 该公司的车辆“卡”在原地会发出求助的语音,**视频中的语音及喊话可能是视频发布者配的。公司将进一步核查事发时的情况。** 此外,该员工还介绍,公司的无人驾驶快递车是点对点送货,后台有人实时监控,如果发现车辆异常停车或路人反馈后,会有专门的运维人员处置异常。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f1ab2f8f7d05409a877360011d0b9320.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64.htm)
6月12日,小鹏汽车表示,已开发出性能超越英伟达产品的自动驾驶芯片,并预计大众汽车等友商将成为其客户。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透露,公司正致力于将自研的图灵人工智能芯片集成到大众计划明年在中国推出的部分车型中。  “开发芯片从根本上是一项长期投入,因为小鹏的愿景是在汽车、航空和机器人领域开展大量业务。我们需要一种能支持这些平台并为AI大语言模型提供算力的芯片,”他表示。 该公司也在与其他汽车制造商洽谈芯片供应事宜。“我们在寻找长期合作伙伴,”他说。采访后,小鹏澄清称,与大众及其他企业关于使用该芯片的谈判仍在进行中。 大众中国发言人表示:“正如之前宣布的,大众与小鹏正在联合开发两款面向中级车市场的大众品牌车型。双方将各自发挥优势,这些车型将于明年推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62.htm)
**日前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直播中表示,自己只买燃油车,绝对不会买新能源车。**他表示,燃油车绿色环保性比较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极低,而电动车电池在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燃油车背负了巨额的税收压力,而新能源车作为免税产品成本极低,所以两者很难竞争。 此言论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据凤凰网财经官微消息,崔东树本人今天发布朋友圈回应称,这是基于个人情况选择,被部分文章断章取义、曲解本人愿意。 **崔东树称:“我昨天说过我个人买燃油车不买新能源车,是基于我个人年均用车里程少、居住地目前充电不方便等实际情况的个人选择。今日一些文章断章取义、曲解本人愿意,影响我国发展新能源的大好形势,故特别申明本人真实意图如上。”**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1e06fada-73e7-462f-a2d9-e08bfe466dde.jpg) **他强调,发展新能源车是我国的既定战略方向,本人坚决支持并努力推进。** 中国新能源车取得世界性的巨大成就,是我们行业共同努力的结果。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使用成本低、科技感强等优势是毋庸置疑的。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ddfa8a75-ea83-4598-a851-2667bcf8c327.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60.htm)
6月1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2日,印度一架客机在古杰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机场坠毁,机场上空冒起浓烟,印度新德里电视台称,**坠机前飞行员曾发出“求救信号”**,随后飞机失去联系。 印度航空公司证实,当天在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机场附近坠毁的客机载有242人,其中包括169名印度公民,53名英国公民,1名加拿大公民和7名葡萄牙公民。失事客机型号为波音787-8,于当地时间13时38分从艾哈迈达巴德机场起飞前往伦敦,航班号为AI-171。 印度民航部长拉姆·莫汉·奈杜对当天发生在艾哈迈达巴德机场的空难“深感震惊和悲痛”,他指示所有航空和应急响应机构迅速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救援队已调动完毕,正尽一切努力确保医疗援助和救援物资迅速抵达现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58.htm)
**富士今天正式发布X-E5微单相机,号称“重塑旁轴经典,回归摄影本源”。**作为X系列的重要产品线,X-E系列向来凭借独特的旁轴造型和小巧便携的机身设计而闻名。此次全新发布的X-E5,不仅完美延续了该系列的高端设计理念与操作乐趣,更是在性能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90146a7b58354cc38726b59f38046c0c.png) 富士X-E5的体积与前代XE4几乎相同,含电池与存储卡的情况下,重量约为445克。 **去搭载约4000万像素+第5代X处理器,支持6K30p、4K60p视频拍摄。配备5轴IBIS防抖系统,中心可达7级防抖,边缘也有6级的防抖效果。**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57729383b8ac45278295c17d614bd3a2.jpg) 约236万像素取景器,并且新增了经典显示模式,让摄影师在取景时能够获得更加清晰、准确的画面信息,更好地构图和调整拍摄参数。 新的胶片模拟转盘新增了3个自定义配方选项,同时,与X100VI/GFX100RF相同的多功能拨杆,进一步优化了操作体验。 **价格方面,富士X-E5单机身售价9999元,套机售价11490元。** 此外,富士还同步推出了XF 23mm F2.8 R WR轻薄镜头,官方定价2890元。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8a2061d684db44b0b8c8d09d5f294e9b.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036d9a3f34974dc798e87a4fab633c97.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9ab212e6249442c8b1ea70e3cf67a928.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5539243efd474f7ea72b01e6c756f8f5.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6c44a8c4f30d46289885a78fe9487360.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54.htm)
**6月12日消息,科尔维特Zora车型的无伪装实车测试谍照曝光,作为科尔维特C8系列的旗舰性能版本。**这款车搭载了5.5T涡轮增压V8发动机与电动机组成的混合动力系统,系统综合功率有望超过1200马力。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6b5f600a-6121-4053-828f-bdf08f669d89.png) 从谍照来看,科尔维特Zora集合了科尔维特C8系列的优点,外观基本延续了ZR1版本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包括前机舱盖的通风开口、前包围三段式散热开口、大尺寸前唇扰流板以及两侧扰流侧翼,这些设计为车头提供了充足的下压力。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d0248e7e-56bf-46b3-a1e3-2aece3ef3dd2.png) 侧面维持了C8经典的中置发动机布局,配备宽大的前后侧翼子板和车身中部的大尺寸进气开口,同时搭载双五辐式轮圈和碳陶制动系统,轮胎型号为米其林CUP 2 R。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df76fb5e-91b9-4cfd-ae60-075e0442c6a2.png) 车尾造型极其夸张,后机舱盖采用多片式散热开口结构,后轮眉上设有两个散热开口,配备大尺寸固定式尾部扰流板和尾部扩散器装置,排气采用中置四出布局。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8bcb9246-f392-4691-a479-668ca9992949.png) 内饰方面虽无过多图片,但预计会取消纵向布局的物理按键,并增加更多碳纤维装饰板。 **动力上,新车将配备ZR1的5.5T V8涡轮增压发动机和E-Ray的电机,形成混合动力系统,采用电四驱形式,综合功率有望超过1200马力。**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50.htm)
据官方消息,为全力应对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在民航三亚监管局的指导下,协同空管单位、各航空公司综合研判后决定:**2025年6月12日22时起暂停航班起降,后续航班取消**。 据了解,航班运行方面,**三亚凤凰机场6月12日航班计划297架次(进港146架次,出港151架次)**。 受台风天气影响,截至6月12日17:00,已执行航班153架次(进港64架次,出港89架次),**已取消航班77架次(进港55架次,出港22架次),延误航班16架次,延误超2小时航班0架次,延误超4小时航班0架次。** 请广大旅客出行前与所乘航空公司联系,了解最新航班动态,合理安排行程。如有出行疑问可拨打三亚凤凰机场客服热线**0898-9612333或航空公司电话咨询**。 公开信息显示,6月11日8时,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在南海中西部海面生成。**预计13日凌晨至上午,“蝴蝶”将在海南岛南部沿海登陆,强度可达强热带风暴级。**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50b595f567e549218f824167f8c3127f.png) 此后,可能于14日白天在广东西部至广西沿海再次登陆,届时强度仍将维持在强热带风暴级。 受“蝴蝶”和西南季风的叠加影响,**11日至15日,海南岛、广西东部、广东等地将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46.htm)
今日,印度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87客机从该国艾哈迈达巴德机场起飞后不久坠毁,引发极大关注。根据目前已知消息,印度航空失事航班AI171由是一架11.5年机龄的787-8(VT-ANB)执飞,失事时刚起飞前往伦敦。这架飞机也因此成为全球首架因空难全损的波音787。  印度航空发表声明称,**失事客机于当天当地时间13:38从艾哈迈达巴德机场起飞。机上载有242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其中169人为印度公民,53人为英国公民,1人为加拿大公民,7人为葡萄牙公民。** 印度民航局(DGCA)证实,**副驾驶员向空中交通管制发出了求救信号,但此后飞机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声明中写道:**“机上载有242人,包括2名飞行员和10名机组人员。飞机由机长苏米特·萨巴瓦尔(Sumeet Sabharwal)和副驾驶克莱夫·昆达尔(Clive Kundar)驾驶。机长苏米特·萨巴瓦尔是一名拥有8200小时飞行经验的长期飞行中校。副驾驶拥有1100小时飞行经验。根据空中交通管制(ATC)的指示,飞机于印度标准时间13:39(协调世界时08:09)从23号跑道起飞,从艾哈迈达巴德起飞。**”  声明还补充道:“**飞机向空中交通管制发出了‘求救信号’,但此后没有对空中交通管制的呼叫做出任何回应。**飞机从23号跑道起飞后立即坠落在机场边界外的地面上。事故现场冒出浓浓黑烟。” 据航班追踪网站数据,印度航空公司这架飞往英国伦敦的波音787-8“梦想客机”的信号在625英尺(约合190米)高度消失,起飞后还不到1分钟。 据印度媒体报道,**这架载有242人的客机从机场起飞后便坠入机场附近居民区。救援工作已经展开。**     艾哈迈达巴德所在的印度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布彭德拉·帕特尔表示:“对印度航空客机在艾哈迈达巴德坠毁的事故深感悲痛。已指示相关部门立即采取救援行动,并立即安排对受伤乘客进行紧急救治。” 印度民航部部长社交媒体发帖表示,**得知艾哈迈达巴德客机坠毁的消息,感到震惊和悲痛,印度民航部门处于最高警戒状态。**  根据社交平台曝光的坠机视频,**知名航空博主@航空物语 分析称,如果视频是真的,几种最大可能(排序不分先后):** 1、飞机刚起飞就单发故障,飞行员慌乱中错误关闭好的发动机; 2、严重鸟击之类外部破坏导致双发失效; 3、罕见的飞机内部故障造成双发停车; 4、网友补充:起飞后过早收起全部襟翼(原因暂不知晓),导致飞机升力不足。 襟翼是起降时机翼后面伸出的“额外部分”,可以增加飞机在低速时的升力,一般在千米以上高度才全部收起。 从视频看,似乎飞机入画时就已经收好襟翼了,这也就几百米高。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44.htm)
根据 Gemini 和 Glassnode 最近的研究,近三分之一的比特币供应量由中心化金库持有和控制,早期采用者持有的份额过大。 研究人员在周三的一份报告中[指出](https://www.gemini.com/blog/introducing-gemini-and-glassnodes-report-on-the-impact-of-a-strategic),包括政府、交易所交易基金和上市公司在内的中心化金融机构目前控制着比特币流通量的 30.9% ,这“标志着向机构级基础设施的转变日益加深” 。 据报道,各大机构和托管实体持有的比特币总量已飙升至 610 万 BTC,按当前价格计算价值约为 6680 亿美元,这意味着这些实体持有的比特币供应量在过去十年中增加了 924%。 他们表示,财政部、政府和机构基金持有的 BTC 数量激增表明,这些实体将该资产视为一种战略价值储存手段。 <blockquote>“在同一时期,比特币的现货价格从 1000 美元以下攀升至 100,000 美元以上,这强化了机构越来越多地将比特币视为战略资产的论点。” </blockquote>  中心化实体 BTC 持有量(按类型)。来源:Gemini **中心化交易所占据最大份额** 然而,该图表包括持有该数字约一半的中心化交易所,这些资产可能由个人客户和散户投资者持有。 报告还指出,在所有机构类别中,排名前三的实体控制着 65% 至 90% 的总持股量,“这表明早期采用者继续塑造机构市场结构。” 报告指出,这种集中度在 DeFi、上市公司、 ETF 和基金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研究人员表示:“相比之下,私营公司的持股似乎更加分散,反映出更广泛的参与基础。” 本月早些时候,Cointelegraph 报道称,61 家上市公司持有超过 3% 的比特币总供应量。  BTC 持仓占比最高的实体。来源:Gemini **主权国库可以影响市场 ** 研究还发现,主权国库钱包“流动性不频繁,与比特币价格周期几乎没有关联”。然而,它们持有足够多的比特币资产,当比特币被转移或出售时,足以对市场产生影响。 报告列举了美国、中国、德国和英国的政府国库,这些国家的大多数 BTC 都是通过执法行动而不是市场参与获得的。 <blockquote>“这些持仓代表着一个结构独特的类别——处于休眠状态,但一旦启动就能推动市场发展。”</blockquote> **向机构成熟度转型 ** 报告得出的结论是,目前近三分之一的比特币流通供应量都存放在中心化的金库中,“市场已经经历了结构性转型,走向制度成熟”。 他们表示:“尽管比特币仍然是一种风险资产,但它与传统金融的融合使得价格走势更加可靠,并且更少受到极端投机行为的驱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40.htm)
<blockquote><p>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工单系统已成为企业运营的核心工具之一。本文作为《工单系统设计实战》系列的下篇,深入探讨了数据运维类、服务协作类及账号权限类工单的设计要点。</p> </blockquote>  当工单成为企业的数字神经系统,每一次数据操作、跨部门协作、权限变更都将实现流程化、可追溯、可控与可进化。 在上篇中《[工单系统设计实战(上):核心配置与效能提升 ](https://www.woshipm.com/pd/6224852.html)》我们深入解析了软件研发类工单(需求单、Bug 单、发布单)的全流程设计,构建了工单系统的核心配置框架。本文作为下篇,将聚焦数据运维类、服务协作类及账号权限类工单,通过场景化拆解,呈现更复杂业务场景下的工单系统设计逻辑,助力企业实现全业务线的流程数字化管理。 ## 一、数据运维类工单 ### 1. 数据采集单 **数据采集单定义:**数据资产建设开端,规范从外部系统、第三方接口或日志文件向企业数据平台导入数据的流程,保证数据准确、完整、可追溯,降低对接成本,为下游提供优质数据源 **1)数据采集单流程图**  **2)分类配置:三维度精准定位采集需求** 数据源类型: - 对接各类业务系统(如智能办公 / 流程审批 / 文档协作 / 日程管理):采集审批流转、文档操作、日程安排等结构化数据 ; - 日志文件(服务器日志/ 埋点数据):采集非结构化日志信息,用于系统监控、用户画像分析。 采集频率: - 实时采集(审批动态 / 任务进度):秒级响应业务变化,支撑实时业务数据看板,让运营/管理情况一目了然。 - 定时采集(日报 / 周报数据):按固定周期批量同步办公历史数据,比如每天或每周,平衡资源使用和数据及时性,为办公总结和分析提供依据。 - 一次性采集(历史文档迁移):针对智能办公系统升级、数据整理等特殊情况,一次性将旧系统中的历史文档等数据导入新系统。 数据用途: - 数据分析(办公效率报表 / 员工工作画像):为办公管理决策提供直观可视化数据支持,助力管理者掌握办公状况,优化流程。 - 数据建模(智能任务分配模型):依照任务分配算法要求,对相关数据(如用户行为、交易特征、设备状态等)进行清洗、标注,搭建训练数据集,用于智能任务分配、风险预测、推荐系统等模型训练。 - 数据同步(办公数据多端备份):确保办公系统多终端、多存储间数据一致,如云端与本地,增强数据容灾能力,防止数据丢失 。 ### 2. 数据修改单 **工单定义**:数据修改单是对数据仓库、数据库中数据结构或内容进行变更的管控载体,通过分级审批和风险控制机制,确保数据修改操作的合规性、可追溯性和可回滚性,避免因人为失误或恶意操作导致的数据安全事故。 **1)数据修改单流程图**  **2)分类配置:风险等级差异化管理** 修改类型: - 结构变更(表字段新增/ 删除 / 类型修改):影响数据存储格式,需同步更新数据血缘关系。 - 数据订正(错误数据修正/ 历史数据补全):修正已入库的脏数据或补充缺失历史记录 。 - 权限变更(表级/ 字段级访问控制调整):按最小权限原则动态调整数据访问权限 。 影响范围: - 单表操作(影响单一业务模块):如用户表新增”注册来源” 字段,仅影响用户分析模块 。 - 跨库操作(涉及多个系统数据关联):如用户信息库与审批流程库字段 关联调整,影响全链路数据分析。 - 全量数据(影响数据报表/ 机器学习模型):如历史交易数据批量清洗,需重新训练相关模型 。 风险等级: - 高风险:直接影响核心业务运行或关键数据完整性的修改(如生产环境核心表结构变更、全量关键数据订正)。 - 中风险:影响范围较大或涉及多个关联系统的修改(如跨库关联字段调整、重要非核心表结构变更)。 - 低风险:影响范围小、可快速回滚的常规数据处理(如单表非关键字段订正、非核心日志清洗)。 ## 二、服务协作类工单 ### 1. 系统运维单 **工单定义**:系统运维单是对服务器、网络、数据库等IT 基础设施进行监控、管理、维护的标准化工具,通过快速定位故障、自动派单和流程化处理,确保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减少因系统异常导致的业务中断时间。 **1)系统运维单流程图**  **2)系统运维单的思维导图**  **3)字段逻辑:**  **4)分类配置:运维场景精细化切割 ** 运维类型: - 监控告警(服务器CPU 过载 / 接口超时):基于监控系统自动触发,快速响应实时故障 。 - 资源管理(服务器扩容/ 域名解析变更):支撑业务扩展的资源调配与配置管理 。 - 安全加固(漏洞修复/ 防火墙策略调整):定期进行安全扫描与防护策略升级 。 紧急程度: - P0 级(生产环境宕机 / 数据泄露):触发最高优先级响应,需 15 分钟内启动应急方案 。 - P1 级(核心接口响应超时>500ms):影响核心业务流程,需 1 小时内定位故障 。 - P2 级(非核心服务异常 / 日志报错):不影响主要业务,可按常规流程处理 。 影响范围: - 全局影响(所有用户无法访问):如域名解析故障导致官网无法访问 。 - 区域影响(某IDC 机房网络故障):特定区域用户访问延迟或中断 。 - 单点影响(单个服务器进程异常):仅影响部分业务功能或少量用户 。 ## 三、账号权限类工单 ### 1. 权限配置单 **工单定义**:权限配置单是企业实施权限管理的核心载体,通过规范化的权限申请、审批、分配流程,确保员工仅拥有完成工作所需的最小权限,降低数据泄露风险。 **1)权限配置单流程图**  **2)权限配置单思维导图**  **3)分类配置:权限体系精细化管理 ** 权限类型: - 功能权限(系统模块访问权):控制用户对系统功能模块的操作权限,如 “文件共享 ” 模块的下载权限。 - 数据权限(字段级 / 行级数据访问):实实现数据分层管理,例如普通员工只能看到项目任务安排,项目核心规划思路等关键数据只有项目主管可见 。 - 操作权限(按钮级操作):精确到特定功能按钮的操作限制,例如 “编辑资源清单” 按钮仅HR管理员可见 。 岗位类型: - 固定岗位(开发工程师/ 产品经理 / 测试工程师):按岗位职责预设基础权限集合 。 - 临时角色(HR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根据项目需求动态分配临时权限,到期自动回收 。 - 特殊权限(超级管理员/ 总经理):针对关键岗位的特殊权限配置,需多重审批 。 有效期: - 永久权限(常规岗位基础权限):随岗位任命长期有效,离职时自动回收 。 - 临时权限(项目周期内有效):根据项目周期设定权限有效期,到期前自动提醒续期 。 ## 四、总结 本文围绕数据资产管控(数据运维)、IT服务保障(服务协作)及安全访问控制(账号权限)三大核心场景,系统化地拆解了6类关键工单的设计要点…为企业构建高效、安全、可控的工单系统提供了可落地的方案参考 。 结合上下篇内容,工单系统全面覆盖企业核心业务场景: - **研发**:上篇针对软件需求、Bug、发布单,规范流程,提升研发质效,降低返工成本。 - **数据与运维**:下篇深入数据采集修改及系统运维,保障数据安全与系统稳定。 - **协作与权限**:通过内部协作、服务支持单优化协作与服务体验,权限配置单强化安全。 工单系统通过构建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流程引擎,将复杂的业务操作转化为有序的管理闭环。其核心价值在于统一的工单分类体系、规范的结构化信息采集与高效的自动化流转机制。 这不仅显著提升了各业务环节的协作效率与规范性,更打通了部门墙与系统壁垒,实现了可信、可溯的跨部门、跨系统数据协同与流程联动。因此,完善的工单系统已然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不可或缺的 ‘数字神经系统’,为业务运营提供坚实的流程保障与数据支撑。 后续,会推出《工单系统设计实战(终篇)》,聚焦工单系统落地前需准备的核心文档(参数配置表、岗位权限表等)及模板设计,帮助读者完成从理论到实操的最后一公里落地。 本文由 @一杯美式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blockquote><p>从动态光影折射到半透明质感,从无边框的Safari到智能来电筛选,苹果的设计理念再次引领行业趋势。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苹果此次设计更新的细节,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使用体验。</p> </blockquote>  前几天,苹果在 WWDC25 推出的“液态玻璃”(Liquid Glass)设计语言,这是自 iOS7 扁平化设计以来最大规模的 UI 视觉设计更新。 苹果也为此次系统升级赋予了新的版本号:版本号与发布年份保持一致,因此新系统的名称分别为 iOS 26、iPadOS 26、macOS 26、watchOS 26、tvOS 26 和 visionOS 26,全部将于 2025 年底发布,这种命名方式也更加人性化、更容易被记住。 接下来我将从视觉效果、核心应用和 AI 功能三个维度带你看看新系统在设计上有哪些优化。 ## Part 1视觉效果:液态玻璃 “液态玻璃”(Liquid Glass)这一设计语言以玻璃的光学特性为核心灵感,通过动态光影折射、半透明质感与实时渲染技术重构了系统界面元素。玻璃般的拟真材质增强了页面元素的视觉深度,常用的控件、图标和小组件等通过模拟玻璃的透光性、边缘高光和色散效果,赋予界面更多空间感和透气性:  以主屏幕为例,锁屏时钟能根据壁纸智能调整大小和透明度,时间数字可以悬浮于背景之上或躲藏在物体之后,与动态壁纸形成互动景深,基于重力感应的空间壁纸效果,不再是以往的平面移动动画,而是一种类似于空间视频的微妙立体感,当你移动 iPhone 时,背景也会以全新的 3D 效果呈现:  另外,控制中心、应用程序图标、功能菜单栏等元素也都变得更富有表现力:  不出意外的话,液态玻璃设计将会替代自 2013 年的 WWDC 发布的 iOS 7 延续至今的扁平化设计,这套全新的系统设计将于 2025 年下半年在 iOS、macOS、iPadOS 等苹果全平台上进行更新。 ## Part 2核心应用:沉浸体验 苹果在 iOS 26 中对部分核心应用了体验改进,以减少干扰为目标,帮助用户专注于最重要的操作: ### Safari 无边框设计 Safari 采用无边框网页展示内容,网页内容无缝延伸至屏幕上下边缘,最大化利用屏幕空间,带来更开阔的视觉效果和沉浸式阅读体验。悬浮式标签栏漂浮于网页上方,集成搜索、刷新等常用操作。 轻点标签栏可通过全新的液态玻璃风格动画展开更多控制选项。用户浏览网页时,标签栏也会根据滚动操作智能自动缩放,减少视觉干扰,使用户专注于网页内容:  ### Camera 隐藏式功能设计 Camera 相机的主界面被极致简化,只留下了拍照与视频两个核心功能,其他功能和参数设置则分别通过滑动、轻扫等手势从液态玻璃般的边缘唤出。 去工具栏化设计使取景画面占比从 85% 提升至 92%:  ### Photos 回归纯粹图集功能 新的相册将“图库”与“精选集”做了分离,图库回归纯粹的图集功能,你可以在这里不受干扰地浏览所有照片;而原先的相簿、回忆、人物分类等功能,则被归纳进“精选集”中,避免切换上的混乱操作:  ### Phone 来电智能化处理 Phone 增加了来电筛选功能,系统会自动接听未知来电,不会打扰机主,只有当来电者告知机主的姓名和来电原因后,电话才会响铃,你可以决定是否接听:  在用电话联系客服时,人工客服常有需要排队的情况。 在 iOS 26 上,iPhone 会自动检测排队时出现的音乐,让你继续使用手机做其他事情,等到客服接通后,iPhone 会通过铃声提示你继续通话:  ### Messages 个性化信息处理 苹果原生的信息通讯功能基于内容筛选,能够更精准地清除干扰短信,而重要的临时通知,比如快递取件码之类的内容会被识别和保留。 iMessage 的背景支持个性化更换了; 在群聊中新增了投票功能,Apple Intelligence 会根据上下文智能建议投票选项:  ## Part 3AI 功能:低调缓进 此次更新中,AI 功能依旧没有大改变,不过它在苹果的产品功能中已经无处不在: ### AI 实时翻译功能 在 iOS 26 中,Apple Intelligence 支持实时翻译功能,横跨电话、信息与 Facetime 三个通讯软件。当你收到外语信息时,系统会自动将其翻译成你常用的语言;同样的,你发出的内容也会被实时翻译成对方的语言,语言不通的尴尬不复存在:  ### AI 图像识别功能 在 iOS 26 中,视觉图像识别功能也做了升级:AI 可以直接分析你眼前的屏幕内容,并能够在多个应用之间进行切换,帮助你完成需求。例如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屏幕中的时间、日期与地点信息,主动建议用户添加行程至日历;也可以识别出物体并直接在 Google 或电商平台进行查找和购买:  ### AI 地图路线规划 新升级的苹果地图可以为你加密记录你所到过的每一处,你想回顾某个去过的地方,再也不用担心记不住地址。另外,地图会默默学习你的通勤习惯,当你准备出发上班或回家时,它也会为你规划好优选路线,在遇到路况不佳之类的情况时会主动提醒你切换备用路线:  可以说,对于此次的 WWDC25,苹果将目光放回了原本的产品节奏上,把注意力重新回归到设计、交互与系统本身。 而对于外界最为关心的 AI Siri 将在什么时候落地,苹果依旧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日期,而是含蓄的表达:“我们想把它做得更好,还需要点时间,期待在来年分享更多信息。”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元尧】,微信公众号:【长弓小子】,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blockquote><p>从早期的拍拍网到如今的微信小店,腾讯在电商领域的探索从未停止,但基础设施和运营能力的不足仍是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微信电商的这一新尝试,分析其能否凭借社交优势复制拼多多的裂变神话,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p> </blockquote>  618前夕,微信小店推出“跟朋友一起买”功能,意味着腾讯再次在电商领域发力。这不仅是微信小店对抗拼多多、抢占社交电商高地的信号,更是腾讯押注微信、构建自有电商生态的关键落子。 自2009年上线腾讯拍拍网以来,距今已有16年。这十多年来,从拍拍网的黯然离场,到小鹅拼拼的悄然关停,再到如今将视频号小店全面升级为“微信小店”并成立一级电商部门,腾讯在电商领域的探索从未止步。 纵使坐拥数十亿社交流量,具有闭环生态和用户的社交信任背书,微信电商也背负着用户“基础设施差”“客服缺位”的指责。在黑猫投诉上关于微信小店的投诉已有5000多条,用户反映“联系不到管理人员”。 基础设施和运营是微信电商亟待解决的问题,不过今年5月微信专门成立电商事业部,已经向外界透露出了微信做电商的决心。 成立专属电商部门,足以瞥见腾讯的野心——不甘于只做流量入口,为他人添嫁衣,而是亲自下场,用社交的基因重塑电商逻辑。 当腾讯决心以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耐心且系统”地构建微信电商生态时,微信小店能否承载起这个沉重的梦想,克服历史遗留的“腾讯电商魔咒”,成为腾讯电商破局的最终答案? ## 01 “跟朋友一起买”,微信电商盯上社交裂变 618前夕,微信小店进行了“跟朋友一起买”功能内测。 在首批合作测试的商家“九牧王品质男装”主页上,可以看到醒目的“一起买”入口,上面显示“满1500元享1.7折”。 点进这个窗口后,可以看到拼单进度。用户可以选择自己购买商品累计达1500元,也可以邀请微信好友一起来拼单。 拼单这个玩法乍一听有点耳熟,难免令人想起拼多多。不过微信小店跟拼多多的拼单不同的是,不用特地达到固定的人数,只需达到固定金额即可开启优惠,若未拼满将自动退款。 “跟朋友一起买”模式里,整个拼团流程都可以在微信生态内完成。用户下单后可直接将拼团链接分享给微信好友或发送到社群,其他人点击后即可完成选购,进而利用微信支付结账。全流程无需跳转到其他APP,这种“零跳转裂变”正是微信电商的核心优势。 该模式本质上是通过熟人社交得到信任背书,再通过传播进行社交裂变,这种方式有助于商家实现低成本高效拉新。 例如用户可以在徒步群里分享户外装备拼团信息,或是在家人群里拼单小零食,完成低价刺激快速下单转化的闭环。 微信电商已经盯上了社交裂变。社交裂变不仅拥有强大的病毒式传播能力,而且能为商家节省大量的广告和推广费用。 用户能自发转播并为商家和平台带来大量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流量,这一玩法的价值在获客成本不断走高的现在越发凸显。 ## 02 定位社交电商,却没建好基础设施 除开“拼单”的玩法不谈,微信电商跟拼多多这类靠低价和补贴增长的电商平台相比,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微信电商是凭借着社交信任与生态闭环来吸引商家和消费者的。作为国民级社交王者,微信坐拥数十亿的用户。根据《2024微信朋友圈用户研究报告》推测,每天大约有10.32亿用户会进入微信朋友圈。 微信不仅可以利用社交优势,通过社交分享和社交裂变等方式,促进商品的传播和销售,也可以借助微信生态内的多个流量入口和组件,将庞大的社交流量进行变现,打造出独属于腾讯的社交电商模式。 社交,可以说是腾讯最大的优势,但这一优势也曾成为腾讯电商路上的阻碍。 有电商分析师认为,腾讯过于依赖微信的社交属性,而忽视了电商业务本身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并且腾讯在电商领域的布局可能过于分散,导致无法有效利用资源。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腾讯曾经数次尝试电商未果的原因之一。 早在2009年腾讯就上线拍拍网,作为电商领域的初次试水,后来还推出了QQ网购、QQ商城以及垂直电商易迅网。 可惜这些尝试很快折戟,2014年腾讯将上述电商业务都并入京东,并陆续投资了拼多多、美团等电商平台,并利用微信生态支持这些平台导流。 同年,腾讯首开了微信小店业务,后续又因无人运营关停,直到十年后的2024年微信小店才再次上线。腾讯还在2020年上线了“小鹅拼拼”对标拼多多,可惜也在2022年关停。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接受《财经》采访时曾评价:“腾讯做电商失败是因为他们理解电商是流量×转化率=GMV。流量逻辑在今天是无法成功的,腾讯有全中国最大的流量,投了一堆垂直电商,如果按照这个逻辑腾讯早成了。 而微信小店上线后,商家们对此也褒贬不一,有人在微信小店上日入斗金,也有人抱怨微信小店的“基础设施太差。” 在抖音商城,商家提交一个素材能在30分钟内完成审核。但在视频号里,这个时间被拉长到了一天甚至两天。 在抖音,店铺注册到一半就有专人对接客服来分享开店优惠政策,而在微信小店,商家很难见到人工客服。有商家对雷锋网表示:“在微信小店,店铺被封了都不知道打谁的电话。”这是由于微信小店的运营体量远远小于其他平台。 对于微信小店没有人工客服的抱怨不止一例。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认证达人身份后无法操作,“客服纯人机”“想投诉都找不到地方”。 还有商家反映自己是一件代发的无货源店铺,已经“做不下去了”。 因为微信不显示买家的收货信息,强迫商家只能从微信平台直接发货,而无法从其他平台发货。有评论称“微信就不适合做电商,各种反人类操作。” 更有商家吐槽,开通微信小店流程太麻烦,弄了好几次都不成功。而且既没有真人客服,也没有反馈问题的投诉渠道。 ## 03 新动作频发,构建微信电商生态 但这些投诉并不能动摇微信做电商生态的决心,今年以来,微信电商新动作频发。 今年5月,腾讯宣布微信事业群(WXG)成立电商产品部,电商产品部由曾鸣担任负责人,直接向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汇报。负责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的研发、运营工作的负责人直接向曾鸣汇报。 简单来说,就是微信电商团队跃升为微信事业群下的一级部门,权重得到提升。而且微信要搞电商闭环,让用户直接在微信平台内完成电商交易的全流程。 以前腾讯为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提供支付功能、小程序等基础设施,但此次成立独立电商产品部,意味着微信已经不想再为他人做嫁衣,只当一个流量入口,而是自己深度参与交易环节。 再往前看,今年4月,微信小店灰度测试“商品直接分享到朋友圈”的功能,商品可直接生成图片发布在朋友圈。 3月,视频号达人升级为“微信小店带货者”,能够在视频号、公众号、服务号等微信生态内进行全域带货。 这一环环的动作表明,微信电商正在试图构建新生态。实际上,构建微信生态这个想法早在去年就提出了。 2024年8月,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要在微信内部建立电商生态,不仅仅基于视频号和直播频道,还包括公众号、小程序、企业微信等。 于是当月视频号小店升级为微信小店,并全面介入了微信生态内的各大核心场景。 商家的店铺和商品信息可以在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搜一搜等各种微信场景上展示出来,大大增加了商品曝光度,拉动商家生意增长。 2024年12月,微信推出了“送礼物”功能,放大了腾讯微信的社交电商基因,拓展了电商业务的边界。 春节期间,已有商家吃到“送礼”红利,例如特仑苏除夕当日微信小店总GMV环比增长20倍,东方甄选元旦的微信小店送礼物爆单环比增长661%,全天GMV超过500万元。 有业内人士认为,“送礼物”这个功能方向与微信电商的社交属性很搭配。与货架电商和兴趣电商不同,微信电商是以“人”为基础来进行电商设计,微信第一性为社交属性。商业产品贴合底座基础社交产品,流量和销量就自然有了。 对于微信电商生态的构建,张小龙秉持着独特的理念,认为商品信息应当如同“原子化交易组件”一般,在微信的各个场景中自由穿梭、灵活流转。 这就决定了,微信小店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卖货平台”,而是微信生态内的一种基础能力,能够随意灵活变动组合,在社交场景中实现赋能与裂变。 在微信的生态系统中,商家和商品信息可以通过朋友圈、社群、公众号、搜一搜等多种场景自由流转,构建起一个去中心化的交易网络。 与传统电商的集中广告交易不同,在微信生态内,每个人都可以发布商品信息。 比如,打开负责管理公众号后台的微信公众平台,会跳出来一则微信小店的带货通知。商品将以卡片形式嵌入文章,需要公众号绑定微信小店带货账号。 电商分析师邬筠对媒体表示:“微信最想要的,是做好生态,增长赚钱或许都放在其次。”腾讯总裁刘炽平也说过,希望以非常耐心且系统的方式建立一个更大、天花板更高的电商生态系统。 这正如马化腾所强调的,微信电商的发展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工程,需要花费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精心雕琢。张小龙也表示,要用至少五年的时间慢慢打磨产品。 不过,微信电商仍有缺点,例如缺乏供应链、物流和强运营的能力。这一点与其他几家电商巨头相比,微信电商还远远不足。 微信电商将来会走到哪一步,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苏苏 编辑|木木 本文由 @新消时代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blockquote><p>从1999年OICQ的诞生到如今的“时光企鹅”,QQ不仅是一个社交工具,更是几代人的青春记忆。本文将带你穿越时光,回顾QQ从最初的极简界面到如今的极简卡片设计的演变历程。</p> </blockquote>  前几天看到腾讯发了个消息,挺有意思:全球第一个QQ等级达到满级256级的人出现了!恭喜全球首位256级QQ用户获得“金企鹅” 这位“大神”足足挂了22年才达成这个成就。更特别的是,达到这个等级会解锁一个全新的图标,叫“时光企鹅”。  现在大家可能不太在意这个了,但回想零几年那会儿,大家都很沉迷”挂QQ”,等级就是“排面”。转眼这么多年过去,想想还挺怀念的。 我上高中才接触QQ,当时挂QQ追求的是要冲到太阳。记得那时候等级是按在线时长算的,为了加速升级,我们经常拜托去网吧通宵的同学帮忙挂着。一台电脑挂好几个QQ,简直是常规操作。后来有了手机QQ,手机QQ基本上可以一直在线,加上注意力转移,慢慢地就不太在意等级了。  在那个网络刚刚普及的年代,大家都特别热衷于在虚拟世界里打造自己的身份标识。QQ等级、QQ空间装扮、QQ秀… 现在回头看,可能有点难理解,为什么会对这些虚拟的东西那么着迷? 后来微信流行起来,我登录QQ的次数逐渐就少了,唯一的用处就是登录QQ用来截图。没想到的是,毕业多年后,我竟然加入了QQ团队,当上了QQ的设计师! 我在QQ做的第一个设计是QQ运动,后来又开始做厘米秀,从2D做到3D。不过,不知道是自己年纪大了,还是玩腻了这类东西,我发现自己慢慢不再是这些功能的目标用户了。 时代的车轮不停向前转,每个产品都会经历成长、成熟和逐渐淡出。但作为一名设计师,回过头去研究这些曾经的“顶流”APP,看看设计潮流是怎么一路变化的,依然很有价值。这不仅是学习,也是一种纪念。 这份怀念一涌上来就停不住,干脆就彻底整理一下吧!我把QQ从诞生到现在,关键界面的设计变化都梳理了一遍,也算是在找回自己那些“逝去的青春”。 好,我们穿越时光,从1999年开始。 ## 1999年:OICQ诞生 时间回到1999年,那一年是OICQ诞生的日子。当时的界面极简,基本没啥UI设计,都是系统默认的窗体。“OICQ”这个名字的含义是”Oh, I Seek You“,借鉴ICQ,后因版权争议更名。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00年:改名“腾讯QQ” 2000年,正式更名“腾讯QQ”,界面布局有微调但风格上基本没有啥太大变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 2001-2002年:交互小创新 2001-2002年,风格没变化,但在交互上做了创新。增加“隐身”登录状态选项。把登录流程要填的内容做了分拆,登录的首界面更简洁易懂。  图片来源于网络 ## 2003年:第一次大改版 2003年,首次全面改版了界面,图标设计和按钮设计有了一些质感。这个版本奠定了后续十年QQ的界面框架基础。  图片来源于网络 ## 2004年:设计感初显 2004年,慢慢多了一些设计感了,估计是从这个版本开始,UI设计师开始深度介入,色彩更鲜明,布局也更紧凑,拟物时代的设计特点都有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 2005年:优化与精简 2005年,界面进一步被优化,去掉了一些文字说明,把一些信息做了更好的分组。整体的风格保持了延续。 这一年,我注册了自己的第一个QQ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 ## 2006-2007年:个性化开端 2006年,界面支持更换主题,设计上做到了更加个性化。经典界面逐步定型了下来。界面更加干净,信息分组越来越清晰。  图片来源于网络 ## 2008年:经典“国民QQ” 2008版,因稳定性和功能全面性,成为用户记忆中最经典的“国民QQ”。界面设计上的变化相对较少。 也似乎是从这一年开始,后面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快了,经常会有种错觉,分不清2008和2018,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图片来源于网络 ## 2009年:大幅精简 2009年,界面内容做了非常大的精简。  图片来源于网络 ## 2010年:高度自定义 2010年,界面可以自定义的内容更多了,支持全界面自定义皮肤(透明度、颜色、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 2011-2012年:平稳过渡 2011年,界面变化相对较小,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 2012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 2013年:情感化与自然风 2013年,QQ的UI设计理念更加贴近自然,如登录界面飘扬的云朵、天气面板中的动态效果等。同时,QQ开始强调情感属性,如弱化按钮设计,提升用户辨识度。 这一年也是我从大学毕业的日子,大家所有的情愫和沟通,全部都是寄托在了QQ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 ## 2014年:拥抱扁平化 2014,QQ进行了重大UI设计变革,引入了扁平化设计理念,界面变得更加简洁、清爽。同时,QQ更注重用户体验,如聊天窗口的优化、消息提醒的改进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 2015-2017年:延续与微调 2015-2017年,这几年的风格也没太大变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 2018-2022年:极光理念与移动优先 2018-2022,采用了极光的设计理念。经典品牌文化的延续性,从企鹅的家极地周围的环境衍生出极光的概念。移动优先与极简主义,适配移动端操作习惯,平衡功能丰富性与界面简洁性。 这一年,我加入了QQ,开始了极光之旅,时间也如极光一般,美丽却又短暂的一晃而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2年之后,我就基本上很少再用QQ了,大家对最新的界面也都很了解了,就不再赘述去写了。 这些年,界面一直在变,QQ的形象也有一些变化。最初的版本,QQ团队选择的是一个胖乎乎的版本(2000年的时候),因为它更加可爱。当时的设计师桩子认为,企鹅形象不一定要对称,有一定的差异反而更有灵动感,因此他将企鹅的眼睛设计成了wink状,翅膀一高一低。  企鹅形象终稿手绘图,图片来源腾讯QQ 到现在慢慢的为了适应QQ品牌心智的需要,QQ的比例变得更加年轻,外形也更加简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近这些年,QQ的重心在移动端,PC客户端的界面大的改动变少了,更多是细节上的优化。不过,这些年的设计趋势不也是没啥太多变化吗?似乎也是一种印证。基于用户的需求,大的方向是减少视觉噪声,让用户的体验更加聚焦。 总结这些年QQ的设计变化趋势: 1)形态演变。 纯文字列表 → 立体化图标 → 扁平动态设计 → 极简卡片 (1999纯文本 → 2003立体化 → 2013扁平化 → 2023 NT架构) 2)设计哲学。 实用性 → 个性化 → 情感化 → 效率化 (早期能用就行→中期强调自我表达→近期追求无缝体验)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彩云sky】,微信公众号:【彩云译设计】,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