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A Originals 和 Hazelight 宣布他们畅销的平台跳跃动作合作游戏[《双影奇境》](https://www.ea.com/zh-hans/games/split-fiction/split-fiction)将于 4 月 24 日星期四起开放预购 Nintendo Switch 2 版本,售价为 49.99 美元(国内售价尚未公布)。这场惊险刺激的科幻与奇幻冒险将在 6 月 5 日成为 Nintendo Switch 2 的首发游戏。  此版本的游戏会利用全新 Nintendo Switch 2 的功能 GameShare 与 GameChat,带来终极的合作游戏体验: - GameShare 能让玩家通过本机无线联机功能一起游玩,只要有一份游戏即可!此外,Nintendo Switch 2 持有者更可以和 Nintendo Switch 原版使用者分享《双影奇境》,通过本机无线联机功能一同畅玩。 - GameChat 能让玩家使用游戏主机内建的麦克风实时交谈,还能通过兼容的 USB 摄像头与好友实时分享影像。摄像头画面将显示在游戏内的玩家界面中。 更多信息请参阅 EA 博客,另外还有 Nintendo 与 Hazelight Studios 创办人 Josef Fares 及营运长 Oskar Wolontis 的访谈,其中讨论了将《双影奇境》移植到 Nintendo Switch 2 的经验。 《双影奇境》现已于 PlayStation 5、Xbox Series X|S、PC 的 Steam、Epic Games Store 与 EA App 上推出,售价为人民币 198 元。玩家还可通过“好友通行证”邀请好友于任意平台(包含横跨两个不同平台)免费同乐。
日前,奇瑞汽车在“混动之夜”上正式发布全新升级的2025款风云T10。作为奇瑞新能源战略的扛鼎之作,风云T10以“超长续航旗舰电混SUV”的定位,携双“2”双“4”性能矩阵、L2.5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多项硬核实力登场,重新定义了混动SUV的技术边界。新车不仅有限时16.79万元起的置换厂补一口价,更拥有多重购车权益,旨在为用户带来超高价值用车体验。 奇瑞此次焕新推出的2025风云T10,不仅将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与丰富的配置冲击到现有的混动市场,更将吸引众多家庭用户的目光。  **性能与节能双冠,双“2”双“4”颠覆行业认知 ** 风云T10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搭载的鲲鹏超能电混CDM 5.0系统,该系统双“2”双“4”的技术亮点,无疑让风云T10在性能与节能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这样的技术实力,不仅让风云T10在同级别车型中脱颖而出,更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例如双“2”技术中,2025款风云T10的210km纯电续航(CLTC工况)满足城市通勤零油耗需求,搭配200km/h高速不失速的线性动力输出,彻底打破混动车型“高速不够劲”的固有印象。2025款风云T10还拥有双“4”的性能突破,其中四驱旗舰版车型凭借4秒级百公里加速性能,在八达岭机场与飞机比拼中一鸣惊人;油耗方面,实测亏电油耗仅4L+/100km,配合70L超大油箱,WLTC工况下综合续航轻松突破1400km。  此外,2025款风云T10全系车型还搭载有荣获”世界十佳混动系统”的三挡DHT混动变速箱,将系统综合功率提升至455kW,轮端扭矩高达4000N·m,动力表现媲美4.0T V8燃油引擎。搭配智能四驱系统,前后轴动力分配精准至50:50,无论是城市穿梭还是越野场景,皆能游刃有余。 **一箱电跑2169.614km,获吉尼斯认证** 风云T10的续航实力堪称行业天花板。2024年7月,风云T10以满油满电零补能行驶2169.641km的成绩,刷新吉尼斯“驾驶插电混动SUV满油满电行驶最远距离”世界纪录,超越原纪录356km+。  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多项尖端配置的支撑。电池方面,风云T10超长纯电续航版车型搭载宁德时代M3P电池组,34.46度大容量电池在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达210km,搭配三挡制动能量回收系统,能量回收效率高达100%。再加上0.310Cd超跑级风阻系数配合三挡能量回收,最高拥有100%回收效率。 此外,在补能技术方面,风云T10采用了闪电补能技术,仅需18分钟即可完成从30%到80%的电量快充,让用户彻底告别里程焦虑,畅享无忧出行。 **安全冗余拉满,移动堡垒守护全家出行 ** 除了性能和续航以外,风云T10还以“钢筋铁骨+智能防护”构建全方位安全体系,被媒体誉为“移动堡垒”。 被动安全方面方面,风云T10搭载的磐石车身拥有85%高强度钢覆盖笼式车身,B柱抗拉强度达1500MPa,可承受超20吨顶压;双防撞梁+6吸能盒设计,可以大幅降低碰撞冲击,保障用户的人身安全;10气囊防护、前排中置气囊以及6秒超长保压技术,最大限度降低二次碰撞风险;宁德时代NP自隔绝电池系统通过IP68防水认证(超国标48倍),配备6层防护结构和2ms级高压断电技术,让电池无惧挤压、刮底等极端工况,让用户每段旅程都可以放心无忧。  主动安全方面,风云T10搭载有L2.5级智能驾驶辅助,全系标配20余项功能,包括全速域ACC自适应巡航、AEB自动紧急制动、540°全景影像等功能,可实现全场景主动安全护航,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心省心的驾驶体验。 **头等舱级舒享,旗舰座舱诠释豪华新标准** 驾乘方面,风云T10以“动静皆宜”的理念,为用户打造出了媲美豪华品牌的驾乘体验。底盘方面搭载CDC磁悬浮悬架,凭借毫秒级响应配合铸铝转向节等配置,在日常驾驶中即便面对颠簸路面也能如履平地。 车内采用大六座头等舱设计,二排独立座椅配备加热/通风功能,女王副驾配备有专属腿托、主驾配备有八点按摩功能,全方位呵护每一位乘客的舒适感受。同时,CPURE净立方健康座舱与索尼14扬声器音响的完美融合,营造出纯净清新的空气环境和沉浸式的视听享受。  而8155智能座舱则凭借高通骁龙8155芯片的强大算力,驱动24.6英寸曲面屏与50英寸ARHUD,实现2秒开机响应,语音交互流畅自然。此外,还支持小憩模式、露营模式等多种使用场景切换,让用户的每一次出行都可以充满无限可能。 **诚意价格与用户权益,重塑混动价值标杆 ** 从价格到权益,奇瑞都展现出了极大的诚意。2025款风云T10一共推出三款车型,其中210尊耀版置换厂补一口价16.79万元,210km奢享版置换厂补一口价17.79万元,200km四驱旗舰版置换厂补一口价19.99万元。购车再享8重豪礼,其中包括12000元的现金礼、18000元的置换礼、整车终身质保、三电终身质保、免费充电桩、3年娱乐流量等,多重权益全方位覆盖用车周期,让用户拥车成本大幅降低,提高日常用车的幸福感。  笔者认为,凭借超长续航、极致性能、越级安全与豪华体验,2025款风云T10已不仅是交通工具,而是用户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伙伴。
【2025年4月15日,杭州】今日,“科技猎装轿跑”极氪007GT正式上市,共发布后驱智驾版、长续航后驱智驾版、四驱智驾版三个版型,官方零售价为20.29万元、22.29万元和23.29万元,并同步开启全国交付。即日起,用户可通过极氪App等官方渠道进行订购。 2025年4月15日到2025年5月31日(含),所有支付定金5000元的用户,可享至高5.62万元限时购车权益,包括:下定极氪007GT全系车型,可享5000元定金抵8000元尾款,免费选配价值6000元外饰色(冰川银/晴天蓝/晨雾米/旷境绿/暗夜紫/星际紫),价值35000元ZAD完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终身免费功能体验,7kW智能家充桩套餐(10米)选装价格限时减免2200元。下定极氪007GT四驱智驾版,还可享100kWh三元锂电池包选装价格限时优惠10000元。 同时,极氪面向老用户推出增换购权益。极氪品牌新车首任车主,下定首台极氪007GT可享15000元尾款抵扣,该权益自极氪007GT上市起一年有效。此外,仍在有效发放中的终身免费充电权益/整车终身质保权益,可转移至所购极氪007GT新车。 极氪还同步开放限时优惠硬件升级方案,为极氪007后驱车型和2023款极氪X车主,推出到店升级运动风格底盘套件,享限时半价优惠,并保留原有整车质保权益。  **极氪开创中国猎装车时代 用全能重新定义猎装** 极氪开创中国猎装车时代。“豪华猎装轿跑”极氪001自2021年上市以来累计交付近27万台,让猎装车从小众市场走向大众视野。2024年全球猎装车销量近15万台,每10台猎装车就有7台是极氪001。  极氪让猎装车从小众走向大众 新能源时代,极氪用全能重新定义猎装,建立五大全能猎装产品标准,创造了颠覆性的产品体验。将原创猎装美学、超跑性能、SUV通过性、旅行车大空间融为一体,再加上极氪顶级安全基因,极氪猎装真正做到“一车顶四车,猎装即全能”。 极氪001是全能猎装开创者,极氪007GT是全能猎装普及者。作为极氪猎装家族新成员,极氪007GT定位“科技猎装轿跑”,延续极氪猎装全能产品标准,在兼顾空间与豪华的同时,驾控更灵活,体验更科技,造型更时尚。  极氪五大全能猎装产品标准 **极氪007GT 科技猎装轿跑 开启伟大的旅行** GT是Grand Tour的缩写,中文译为“伟大旅行”。极氪007GT,科技进化全能猎装,好看、好开、好用,更强、更稳、更安全,承载用户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与期待,共同开启伟大的旅行。  极氪007GT开启伟大旅行 **原创猎装美学,不止欣赏风景,更成为风景** 猎装车一定要好看,极氪坚持原创,不做套娃。极氪007GT融合原创猎装美学和Hidden Energy隐藏能量设计语言,独特魅力一眼难忘。 极氪007GT,美在比例。原创Shooting Line极氪猎装线,线条夹角锁定为21°,兼具姿态美、风阻低、空间大,是功能与美学结合的黄金线。夹角过大,整车设计将变得更加中庸方正,更接近传统旅行车。夹角过小,设计将更接近溜背车,第二排和后备厢空间都受到影响。  极氪007GT原创Shooting Line极氪猎装线 极氪007GT,高级在型面。采用极简主义设计,投入更多成本来减少车身拼缝,蚌式前舱盖、无框车门、无框电动外后视镜、隐藏式水切,百万级豪车上的设计全部标配。 极氪007GT,豪华在内里。全车大面积采用软质包覆,顶棚和ABC柱采用超纤绒材质包覆,座椅采用仿麂皮拼接包覆,面积高达1.42平方米。扬声器面罩采用劳力士腕表同款PVD工艺,表面镀有AF抗指纹纳米涂层,7道工序耗费168小时打磨,焕发金属光泽,不易被指纹污染。再加上撞色安全带、GT专属徽标和专属绑带等个性化点缀,目之所及皆豪华,又不失动感时尚。 极氪007GT,魅力在色彩。提供9款外观颜色,包括001FR同款冰川银,全新开发的旷境绿,以及千里挑一的星际紫和暗夜紫。紫色外观也将在极氪全系车型上进行应用。极氪007GT还带来黑灰、黑白棕、紫白以及红黑4款内饰颜色,其中红黑内饰高级感更胜百万级豪华车。  极氪007GT内饰高级感更胜百万级豪华车 极氪007GT,科技有新意。标配1.73平方米贯穿式全景天幕,采用纳米镀银隔热夹层,紫外线阻隔率达到99.99%,通透也防晒。全球首发新一代EC光感变色天幕,比波音飞机变色玻璃更高级,10档明暗变化可调,0.15%行业最低透光率,一键天黑,出门自带遮阳伞。 此外,极氪007GT还拥有极氪专有90英寸一体式智慧灯幕,1711颗LED灯珠,全长2.34米,支持各种有趣灯语、一键AI生成灯光秀、自定义创作,实现千车千面的全场景智慧交互,让007GT成为旅行打卡神器,成为风景更定义风景。  极氪007GT成为风景更定义风景 **超跑性能,极致操控定义自由,让旅行更松弛** 极氪定位豪华,不造慢车,极氪007GT以超跑性能和极致操控,打造更安全的高性能车,让用户享受速度、释放自我。 极氪007GT全系标配碳化硅后电驱,后驱版本最大功率310千瓦,最大马力422匹,相当于3.0T V6发动机。四驱版本最大功率475千瓦,最大马力646匹,动力超越4.0T V8发动机,0-100千米/小时加速最快2.95秒,进入两秒性能俱乐部。传承001FR超跑底盘调校,支持弹射、漂移、赛道等驾趣模式,极氪007GT是真正的性能猛兽。 享受速度,更要驾驭速度。极氪007GT不仅开得快,而且刹得住、控得稳。  极氪007GT更强、更稳、更安全 全系标配Brembo大尺寸制动盘,全系标配八大驾驶控制安全技术、双冗余转向制动安全系统,其中,VDC2.0前馈式标定用时18个月,测试里程超500万公里,超200项精细化调校,能利用传感器提前预判车辆失控风险,将干预动作提前到车辆失控之前,保障安全同时不影响驾驶乐趣,让每个驾驶者都拥有一个隐形的驾驶教练。极氪007GT还通过了行业最严苛的AMS整车连续制动试验,连续10次刹停性能无衰减,耐久性和可靠性经受住了极端环境和复杂路况的考验。 永远可以相信极氪式操控。极氪007GT携手极氪001成功创造【电动汽车双车连续冰上漂移距离最长55.011km】吉尼斯世界纪录,极氪4年打破6次纪录,是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多的纯电品牌。 **SUV通过性,探索未知,去更远的地方** 欧洲人的猎装属于田园,中国人的猎装属于山海。极氪007GT拥有通过、脱困、穿越三大技术能力,用科技跨越山海。 极氪007GT配备高性能空气悬架,调节行程55毫米,最大离地间隙169毫米,超越很多主流SUV。全系标配CCD电磁减振系统和智能魔毯功能,同级唯一,能够智能调节阻尼控制底盘软硬,提前感知前方凸起路面,毫秒级改变悬架状态,用科技优化通过性,兼顾操控性和舒适性,无论长途远行还是日常驾驶,为用户带来百万级豪车的驾乘质感。  极氪007GT通过性超越主流SUV 极氪007GT搭载高性能智能四驱系统,最大轮边扭矩7240牛米,70%最大爬坡度,媲美轻越野SUV。支持雪地、脱困等多种模式,极端路况轻松应对。 行业最强“三个800”解决方案,让极氪007GT拥有穿越远方的强大能量。标配800V全栈高压系统,搭载100千瓦时麒麟电池的版本,CLT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最长825公里。搭载75千瓦时金砖电池的版本,最高充电倍率5.5C,配合极氪自建800千瓦液冷极充桩,仅需10.5分钟电量可从10%充到80%,充电10分钟续航增加440公里。不仅充电快,最高60千瓦车对车放电功率行业最强,放电速度堪比快充桩,极氪007GT就是移动充电宝。  极氪007GT行业最强“三个800”解决方案 截至2025年4月,极氪已在全国范围内建设860座极充站和4143根极充桩,随时提供极致超快充体验,让伟大的旅行没有焦虑。  极氪007GT跋山涉水纵情天地 **旅行车大空间,满载热爱,即刻出发** 极氪猎装更能装。得益于浩瀚原生纯电架构L113最优布局,极氪007GT拥有2925毫米超长轴距,83.5%超大得房率,车内纵向有效空间接近2.5米,同级最大。后排腿部空间超越同级轿车和旅行车,头部空间也很充裕。645升后备厢容积超过80%同级SUV,后排座椅放倒后可拓展至1737升,轻松容纳3辆公路自行车。  极氪007GT猎装更能装 极氪007GT不仅空间超大,还拥有36处储物设计,以及猎装专有拓展能力。后排座椅雪橇洞,可轻松放置滑雪板;后排顶棚固定挂钩,与地板挂钩四点成网,按需隔离前后排,实用之外更安全;后备厢可翻折双层盖板,提供额外储物空间;多功能滑轨系统,实现后备厢分区收纳,户外拓展场景丰富;电动掀背超大尾门,开口角度达69°,双挂钩可挂投影幕布,打造露天电影院;标配车顶行李架,承压能力150公斤,轻松带上各种装备去远方;隐藏式电动拖车钩,最大拖挂能力1.6吨,灵活拓展空间面积。极氪007GT装得下所有行李,也不负每一份热爱。 空间要够大,也要够舒服。极氪007GT的Monaco NAPPA全粒面头层真皮座椅,采用8层结构设计,高密度座椅舒适海绵,软而不陷,久坐不累。前排座椅支持14向电动调节、座垫55毫米电动延展、座椅加热通风按摩记忆,后排座椅标配加热、靠背电动调节,座座皆C位。副驾驶席头枕可拆卸,一键变身单人床,随时小憩随时躺。后排一键放倒,头枕反向安装,秒变大床房,远行露营更舒适。后备厢下沉空间还能定制开发全嵌入式冷暖冰箱,离车后24小时不断电,冰可乐、热牛奶想喝就喝。 极氪007GT不仅是人生舒适区,还是移动影音室。搭载Zeekr Sound Pro自研高级音响,峰值功率2160瓦,23个发烧级高保真扬声器,7.1.4声道设计,支持杜比全景声,把电影院搬进车里。标配四门双层夹胶隔音玻璃,运用声学影像投影技术,极氪007GT的NVH表现行业领先,超静谧空间让用户畅享沉浸式体验。  极氪007GT打造移动影音室 极氪007GT智能座舱,由高性能8295座舱芯片驱动,搭载五屏交互系统,功能娱乐两不误。标配35.5英寸AR-HUD抬头显示屏,信息丰富,响应及时,关键行驶信息一目了然,还支持SRV侧向补盲,把后视镜装进抬头显示,极大增强出行安全性。自研Kr AI大模型深度融合DeepSeek R1大模型,支持15万种泛化车控和意图指令,加上全车四独立音区和声纹识别技术,实现全舱自由说。“一年唤醒10亿次,哪里不会Hi Eva”,AI Eva是车控管家也是功能大师,是用户出行的最佳搭档。首搭全场景3D车道级导航,立体还原道路细节和城市地貌,9大类建筑、复杂车道线、多层高架路甚至树木种类都能精准识别,导航更精准出行更有趣。此外,极氪007GT还为用户带来行业体验最丰富的车机系统,标配无麦K歌功能,四个座位独立拾音,随时随地想唱就唱。  极氪007GT满载热爱即刻出发 **顶级安全,所有伟大出发,都能安全抵达** 安全是检验豪华的第一标准。极氪007GT作为极氪「公路坦氪」家族新成员,安全标准高,安全用料实。 极氪不满足于应试安全,面对实际驾乘中有风险的工况,法规没要求,极氪有要求。以前向碰撞为例,极氪007GT通过50千米/小时正面中心柱碰测试,比业界标准严苛一倍以上。在后向碰撞上,极氪007GT标配一体式压铸后端铝车身,极大提升了追尾碰撞的安全性。被动安全方面,极氪007GT以50+项极氪安全标准打造720°安全盔甲,为驾乘人员提供全方位安全保护。  极氪007GT「公路坦氪」家族新成员 极氪007GT还有行业首创的“电机下沉”安全黑科技,当碰撞达到安全边界时,螺栓会保护性脱落,电机向下移动,显著降低电机对乘员舱的侵入。这项安全技术极氪所有车型都有,耐久性、可靠性得到充分验证。 主动安全方面,极氪007GT同样追求极致。全系标配极氪千里浩瀚智驾H7方案,全系预埋顶级智驾硬件,提升安全上限,做到安全平权。 极氪007GT全系标配NVIDIA DRIVE双Orin-X芯片,算力高达508TOPS。全系标配激光雷达等31颗高阶智驾感知单元,在极端天气、光线骤变及异形障碍物等场景下感知精度更强,能提前100米发现静止车辆事故,安全冗余同级最强。在激光雷达加持下,截至2025年3月底,极氪千里浩瀚智驾AEB功能已成功帮助车主有效化解361.3万次碰撞风险。  极氪007GT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极氪007GT还首次搭载行业首创的G-AES通用障碍物连续自动避让功能,不仅能够全天候识别避让三角警示牌、锥桶等宽度超过40厘米高度超过60厘米的通用障碍物,还能在130千米/小时高速行驶时进行紧急避让+紧急制动,也可连续紧急避让,边刹边绕,让「公路坦氪」也能走出凌波微步。 算法和功能方面,极氪千里浩瀚智驾也稳居行业第一梯队。端到端Plus技术架构持续进化,具备数字先觉网络、一段式端到端、MLM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等能力,让智驾更类人,堪比老司机。无图高速NZP和无图城市NZP高阶智驾辅助功能,极氪007GT交付即可用,还将率先推送行业首个满血版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功能,一次拨杆,全程智驾,真正实现“全国都能去,有位就能停,第一次就能用,不多走一步路”的全场景覆盖。 数据显示,86%的极氪千里浩瀚智驾车主每天都会使用智能泊车功能,极氪“全能泊车王”实至名归。极氪007GT泊车能力再次升级,率先搭载极氪首发的AVP代客泊车辅助功能,以及行业首发的机械车位离车泊入功能,同时支持离车泊入、极窄车位泊车、FTP指尖泊车、RAPA遥控自动泊车、APA自动泊车辅助,让用户彻底告别停车难题。  极氪007GT让所有伟大的出发都能安全抵达 **极氪四周年 开启“全球豪华科技品牌”2.0阶段** 极氪007GT上市当天,也是极氪品牌发布四周年。极氪用四年时间,成功登顶中国豪华纯电年度销冠,进入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代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新名片”,赢得全球超47万用户认可和信赖。  极氪四年收获全球超47万用户 过去四年,是极氪品牌发展的1.0阶段。极氪从最难做起,将猎装从小众变成大众,从单一车型成长为猎装家族,极氪001成为25万以上中国品牌纯电销冠;从豪华做起,极氪009开创豪华纯电MPV先河,成为40万以上豪华MPV全品类销冠,极氪009光辉成为新能源时代的超豪华旗舰,中国每两台四座超豪华产品就有一台是009光辉;坚持走差异化路线,推出极氪001 FR和极氪MIX等创新车型,以及四电机分布式电驱、量产卫星通讯、隐藏式双B柱对开门、旋转座椅等创新技术,实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革命性技术创新,引领行业跨越式发展。 从行业首创“三个800”全生态解决方案、国内首个量产一体式压铸智慧产线,到全球首创一键破窗安全技术并向全行业免费开放,极氪新能源核心领域首发科技超167项,核心技术专利超2528项。 随着极氪科技集团成立,极氪作为“全球豪华科技品牌”,正式迈入品牌发展2.0阶段,将从四个维度推动极氪品牌2.0全面向上。  极氪开启“全球豪华科技品牌”2.0阶段 第一、构建更加多元的新能源解决方案,用多种动力形式满足更多用户需求。 第二、推进整个极氪科技集团的三电、智驾、座舱等核心技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有序迭代。 第三、直面问题,直面用户,建立全生命周期用户沟通机制。 第四、用服务构建豪华,打造2.0时代的极氪服务体系。  极氪用服务构建豪华 豪华服务,要有豪华硬件。极氪打造新能源时代一站式豪华的创新模式——极氪家,涵盖“销售、交付、服务”的全部流程。目前已在全国布局超150个网点,今年上半年预计将达到200家,具备高质量服务100万+用户的能力,实现“服务布局引领销售规划”的能力体系。 豪华服务,要有引领行业的服务体验。极氪提供全系车型“三电不限里程终身质保”,行业唯一,并在全行业率先取消关于长期停放的全部免责条款。极氪提供高速免费救援服务,行业唯一。新车4年或10万公里内免费道路救援,覆盖全国任何道路,高速拖车费用不限里程全额报销,行业唯一。 还有“1小时快保,24小时快喷”、远程预警诊断及主动提醒、车辆代客值守、免费取送车、免费维保接送等服务,新老用户同享。  极氪提供引领行业的服务体验 极氪四年,用产品颠覆传统,用服务构建豪华,以极致创新突破想象。成绩亦是责任,未来极氪将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技术、产品、服务为驱动,加速进化持续向上,与更多用户共创极致体验的出行生活。
4 月 15 日,可灵 AI 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行「灵感成真」2.0 模型发布会,宣布基座模型再次升级,面向全球正式发布可灵 2.0 视频生成模型及可图 2.0 图像生成模型。 数据显示,自去年 6 月发布以来,可灵 AI 已累计完成超 20 次迭代,截至目前,全球用户规模突破 2200 万。来自世界各地的超 1.5 万开发者和企业客户,将可灵的 API 应用于不同的行业场景中。 一直以来,可灵 AI 致力于提升模型基础质量,增强画质清晰度,并引入更多创新功能,以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快手高级副总裁、社区科学线负责人盖坤表示,可灵希望让每个人都能用 AI 讲出好故事,实现更加精准的复杂创意表达。 01 可灵 AI 全系模型进入 2.0 时代, 定义人和 AI 交互的全新方式 4 月 15 日,可灵大模型 2.0 版本及可图大模型 2.0 版本正式面向全球发布。据悉,可灵 2.0 模型在动态质量、语义响应、画面美学等维度,保持全球领先;可图 2.0 模型在指令遵循、电影质感及艺术风格表现等方面显著提升。 盖坤介绍,两款模型在团队内部的多项胜负率评测中,均稳居业内第一。例如在文生视频领域,可灵 2.0 对比谷歌 Veo2 的胜负比为 205%,对比 Sora 的胜负比达 367%,在文字相关性、画面质量、动态质量等维度上显著超越对手。 自去年 6 月发布以来,可灵 AI 已累计完成超 20 次迭代。3 月 27 日,全球知名 AI 基准测试机构 Artificial Analysis 发布了最新的全球视频生成大模型榜单,快手可灵 1.6pro(高品质模式)以 1000 分的 Arena ELO 基准测试评分登陆图生视频(Image to Video)赛道榜首。 作为全球首个用户可用的 DiT 视频生成模型,截至目前,可灵 AI 全球用户规模已突破 2200 万,累计生成 1.68 亿个视频及 3.44 亿张图片素材。自去年 6 月上线至今的 10 个月时间里,可灵 AI 的月活用户数量增长 25 倍。  快手高级副总裁、社区科学线负责人盖坤|图片来源:快手 盖坤认为,AI 在辅助创意表达上拥有巨大潜力,但当前的行业发展现状还远远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在 AI 生成内容的稳定性、以及用户复杂创意的精确传达上仍有「很多挑战」。也因此,要真正实现「用 AI 讲好每一个故事」的愿景,必须对基模型能力进行全方位提升,定义人和 AI 交互的「全新语言」。 一直以来,可灵 AI 致力于提升模型基础质量和模型效果,并引入更多创新功能,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在本次 2.0 模型的迭代中,可灵 AI 正式发布 AI 视频生成的全新交互理念 Multi-modal Visual Language(MVL),让用户能够结合图像参考、视频片段等多模态信息,将脑海中包含身份、外观、风格、场景、动作、表情、运镜在内的多维度复杂创意,直接高效地传达给 AI。 「大家应该很自然地会感受到文字在表达影像信息时,是不完备的。我们需要有新的方式,能让人真正精准地表达出心中所想。」盖坤指出,MVL 由 TXT(Pure Text,语义骨架)和 MMW(Multi-modal-document as a Word,多模态描述子)组成,能从视频生成设定的基础方向以及精细控制这两个层面,精准实现 AI 创作者们的创意表达。 基于 MVL 理念,可灵 AI 正式推出多模态编辑功能。「从今天起,大家可以在可灵 AI 的平台上体验我们的多模态编辑能力。用户可以非常直接地把自己的想法用图像等方式作为输入,生成符合自己想法的创意视频。」盖坤介绍,MMW(多模态描述子)将不只局限于图片和视频,也可以引入其它模态的信息,例如声音、运动轨迹等,让用户实现更加丰富的表达。  「灵感成真」可灵 AI2.0 发布会现场|图片来源:快手 02 可灵 2.0 大师版正式发布, 全新上线多模态视频编辑功能 基于 MVL 这一全新交互方式,发布会现场,快手副总裁、可灵 AI 负责人张迪发布了全新的可灵 2.0 大师版,在语义响应、动态质量、画面美学等方面显著提升生成效果。 「可灵 2.0 大师版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技术升级,更是一次全方位的体验跃升。」张迪介绍,可灵 2.0 大师版实现了技术、体验、美学的三重突破。  快手副总裁、可灵 AI 负责人张迪|图片来源:快手 值得一提的是,可灵 2.0 大师版全面升级视频及图像创作可控生成与编辑能力,上线全新的多模态视频编辑功能,能灵活理解用户意图。支持在一段视频的基础之上,通过输入图片或文字,对生成的视频内容实现元素的增加、删减、替换,帮助创作者们实现更加灵活的二次编辑和处理。  可灵 2.0 大师版操作界面|图片来源:快手 张迪披露,当前,图生视频约占到可灵 AI 视频创作量的 85%,图片质量也对视频的生成效果产生重要作用。 在图像生成大模型领域,快手的可图 2.0 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拥有多项核心优势,诸如强大的复杂语义理解能力、电影级的画面质感、多条件的可控风格化生成等。在团队内部的多项胜负率评测中,相较于 Midjourney V7、FLUX1.1 [pro] 以及 Reve 等行业领先的图像模型,均保持明显优势。 张迪介绍,可图 2.0 文生图能力迎来全面升级。包括大幅提升指令遵循能力、显著增强电影美学表现力以及更多元的艺术风格。在风格化响应上,可图 2.0 可支持 60 多种风格化的效果转绘,模型出图创意和想象力实现大幅跃升。 同时,可图 2.0 也上线了实用的图像可控编辑功能——局部重绘和扩图,支持图片的增加、修改和修复。在图像的多模态可控生成中,可图 2.0 还上线了全新的风格转绘功能,只需要上传一张图片加上风格描述,就能一键切换图片的艺术风格,同时精准保留原图的语义内容。 03 AIGC 技术迅猛发展, 为全行业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除了 C 端订阅用户,可灵 AI 也面向 B 端商家提供 API 接入等服务。目前,可灵 AI 已与包括小米、亚马逊云科技、阿里云、Freepik、蓝色光标等在内的数千家国内外企业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 盖坤披露,来自世界各地的超 1.5 万开发者,已将可灵的 API 应用于不同的行业场景中,累计生成的图像数量约 1200 万个,生成的视频素材超过 4000 万个。 如今,可灵正在成为 AI 时代视频创作的新基础设施。AIGC 技术的迅猛发展,也正在重构包括广告营销、专业创作、影视、娱乐创意等在内的多个行业。 以二次元 AI 创作社区产品狸谱为例,其产品负责人一休介绍,可灵 AI 为狸谱带来了创新突破。其 1.6 版本在人物运动流畅度、镜头移动等方面展现出卓越性能,助力狸谱成功接入「动态 LIVE」和「新春萌偶摇」两大功能。前者实现「图 - 影 - 音」快速创作,后者在春节期间引发 60 万用户转播。未来,双方将基于狸谱的优质内容数据与可灵的算法能力,打造动画模型,推动 AI 成为内容引擎,并共同孵化优质创作者,构建更活跃的创作生态,携手开启二次元内容产业的新篇章。 「可灵 AI 可全面融入剧集级创作流程」。可灵 AI 超级创作者、《新世界加载中》总导演、异类 Outliers 创始人陈翔宇在分享中介绍,AIGC 相较于实拍和动画,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试错空间的革命性释放。 从剧本创作到内容发行,异类 Outliers 团队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影像工业化创作流程,覆盖从美学表达到镜头结构,再到复杂动作场景与细节的全面呈现。「我们实践之后发现,可灵 AI 是一个能够稳定、大规模嵌入剧集创作流程的生成式协作大模型。」陈翔宇认为,在 AI 的辅助下,导演及编剧团队的大量内容创意也实现了更富有想象力的表达,「AIGC 也许是下一代内容结构的雏形」。  可灵 AI 超级创作者、《新世界加载中》总导演、异类 Outliers 创始人陈翔宇|图片来源:快手 为了进一步激发 AI 爱好者们的创作热情,快手副总裁、可灵 AI 负责人张迪还在发布会现场正式发起「可灵 AI NextGen 新影像创投计划」。该计划将加大对于 AIGC 创作者的扶持力度,通过千万资金投入、全球宣发、IP 打造和保障,以全资出品、联合出品和技术支持等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让 AI 好故事走向世界。同时,可灵 AI 面向全球创作者发出征集邀约,邀请用户共同打造全球首支用户共创 AI 创意短片,让创作者的灵感和创意登陆上海、香港、东京、巴黎、多伦多等世界多地广告大屏。 面向未来,盖坤表示,可灵 AI 将持续大力推动技术创新,用人与 AI 交互的全新语言,帮助用户实现复杂创意的精确表达,「我们的初心,是让每个人都能用 AI 讲出好的故事,我们也真切地希望这一天更快到来」。
据媒体报道,海关数据显示,**3月份苹果公司在印度的主要供应商富士康和塔塔电子向美国运送了价值近20亿美元的iPhone手机,创下历史新高**。苹果公司空运这些手机以避开美国总统特朗普(当时)即将实施的关税。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411/b10281c6484fecf.jpg) 据媒体查阅的可公开获取的海关数据,**苹果在印度的最大供应商富士康3月份向美国出口了价值13.1亿美元的智能手机,创下单月最高纪录**,相当于1月和2月出口额的总和。这些智能手机包括iPhone 13、iPhone 14、iPhone 16及iPhone 16e机型。 **苹果在印度的另一家供应商塔塔电子3月份对美国的出口额为6.12亿美元,较前一个月增长了约63%**,包括iPhone 15和iPhone 16机型。 海关数据还显示,3月份富士康运往美国的所有货物都是从金奈航空货运站空运发出,并在包括洛杉矶和纽约等多个目的地落地,其中芝加哥收到的货物最多。 报道称,由于担心特朗普关税会推高成本,苹果加大了在印度的生产力度,并承包了货运航班将600吨iPhone运往美国,以确保其最大的市场之一有足够的库存。 此次行动至少动用了六架货机,一位消息人士称,这是一种“逃避关税”的方式。 为了加快清关速度,苹果还游说印度机场当局将金奈机场的通关时间从30小时缩短至6小时。 本月初,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两项关于 “对等关税” 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 “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包括中国、印度等多个苹果主要的生产基地。 上周,美国宣布将对包括印度在内的数十个国家暂停征收高额“对等关税”90天,但10%的基本关税将继续有效,以便各国有时间与特朗普政府进行谈判。 苹果的大部分制造业务集中在亚洲,尤其是中国,此外在印度、越南等国也有相当规模的制造业务布局。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上周五发布了更新税则,豁免了包含自动数据处理器、电脑、通信设备、显示器与模组、半导体相关等类别商品的进口税率,不受“对等关税”影响。此次关税调整对苹果及其供应链来说是重大利好。 然而,美国方面后来又表示,这些豁免是短暂的,相关产品只是被转移到另一个关税类别。 美国政府周一披露,已启动对进口半导体对国家安全影响的调查,这被广泛视为对半导体征收关税的前奏。根据政府公告,此次调查将涵盖所有半导体的进口,以及用于制造这些半导体的设备,还包括含有这些部件的电子产品。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214.htm)
**美国白宫于16日中午发表声明称,由于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实施报复性关税,中国进口商品将面临高达245%的关税。**美国于4月2日宣布了对等关税措施,但随后宣布对70多个国家或地区实施为期90天的关税暂停令,白宫补充说,已有超过75个国家与美国接洽,商讨新的贸易协议。  尽管白宫尚未正式宣布新的关税措施,**但美国媒体最近汇编的数据显示,不同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税率各不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注射器和针头等商品可能面临高达245%的高额关税,这归因于既有关税、钢铁、铝和汽车关税、附加税以及互惠关税的综合影响。** **目前税率最高的“注射器与针头”关税确实达到了245%。其他包括锂离子电池173%、鱿鱼170%、羊毛衫169%、塑料盘子159%、电动汽车148%和玩具145%。** **** 错综复杂的贸易规则和关税网络给依赖中国供应商的美国企业带来了诸多挑战,因为进口产品的平均税率已经超过了产品本身的价格。了解这些关税对特定商品的影响对企业至关重要,因为进口关税会显著影响采购决策、成本结构,并最终影响消费者价格。 特朗普总统政府推出的125%新关税预计将叠加现有各类关税,对中国商品的整体关税税率产生层层叠加的影响。这些关税涵盖不同类别,包括基准税率、2025年前的贸易保护主义关税、钢铁、铝和汽车关税,以及与芬太尼问题和中美互惠行动相关的关税。 对于从中国进口的特定商品,例如注射器、锂离子电池、羊毛衫、电动汽车和玩具,关税税率差异很大,部分产品甚至面临高达245%的关税。这些关税,加上复杂的贸易法规和豁免,凸显了企业在应对不断变化的中美贸易格局时面临的挑战。 文中还提到了几个月前,中国禁止向美国出口镓、锗、锑和其他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关键高科技材料。 就在本周,中国暂停了六种重稀土金属以及稀土磁铁的出口,以切断全球汽车制造商、航空航天制造商、半导体公司和军事承包商的核心零部件供应。 **阅读声明全文:** [https://www.whitehouse.gov/fact-sheets/2025/04/fact-sheet-president-donald-j-trump-ensures-national-security-and-economic-resilience-through-section-232-actions-on-processed-critical-minerals-and-derivative-products/](https://www.whitehouse.gov/fact-sheets/2025/04/fact-sheet-president-donald-j-trump-ensures-national-security-and-economic-resilience-through-section-232-actions-on-processed-critical-minerals-and-derivative-products/)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210.htm)
特朗普月初正式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并且不断加码。有意思的是,新政策引发的关税风波,**让大量海外网友涌进淘宝,淘宝在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App下载市场人气暴涨、下载量狂飙。**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4月16日,淘宝已经冲上了美国App下载榜第二。**  在加拿大、英国等国家上升至第二,法国市场更是排名第一,下载量较关税风波前大幅上升。 **甚至老外们开始连夜搜索淘宝使用攻略,在各大社交平台上,“How to shop on TAOBAO”成了流量密码。** **大量外国网友留言称“发现宝藏”,“想不到还有这么又好又便宜的中国商品。”** 据了解,不少淘宝商家已经感受了这波“泼天流量”,大服饰行业、3c数码行业部分店铺访问量暴涨1000%,客服系统涌入大量英语问询。 有商家在交流群里表示,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在淘宝上能撞上这么多老外。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208.htm)
Linux 中国开源社区在 2024 年已经停止更新但仍然保留访问,遗憾的是从 2025 年 3 月 20 日开始 Linux.cn 域名被注册商设置为 clientHold 状态 (客户保留状态),被设置为这种状态后域名将禁止在 DNS 系统里解析、禁止访问、禁止使用、禁止变更、禁止交易。  简单来说就是这个域名当前已经完全无法使用,虽然这个域名仍然在 Linux 中国站长账号下,但由于 clientHold 状态导致无法解析,所以目前这个域名访问时会出现 ERR_NAME_NOT_RESOLVED 错误。 至于为什么出现 clientHold 状态原因未知,Linux 中国站长解释称域名注册商只是按上级要求设置为冻结状态,域名注册商无权进行解封,而站长也尝试进行解决但直到今天也没有恢复域名的正常使用。 为了能够让各位网友继续访问原本 Linux 中国开源社区中的内容,站长使用新域名 Linux.net.cn 提供暂时访问,但无法确定未来是否会再次出现类似未知原因导致这个新域名也被冻结。 值得注意的是 Linux.cn 这个域名的价值还是非常高的,如果站长愿意出售此域名应该也可以获得不少收入,不过现在域名被冻结后出售也是不可能的了,除非最终能够解封。 另外 Linux 中国开源社区已经将所有文章数据库公开,有兴趣的用户也可以自行前往 GitHub 获取所有文章数据:[[下载] Linux 中国发布全站文章备份数据备份 包含 1.77GB 图片等附件](https://www.landiannews.com/download/102371.html)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206.htm)
<blockquote><p>在即时零售领域,美团闪购与京东外卖的激烈竞争标志着两大互联网巨头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争夺战正酣,这场对决不仅关乎商业利益,更代表着电商与实体深度融合的新趋势。</p> </blockquote>  一场互为攻守的互联网巨头大战正加速升级。  京东外卖越战越勇,美团多少有点慌,美团闪购最新全面来袭,攻入京东腹地,火药味越来越浓。一场互为攻守的互联网巨头大战正加速升级,但这不是一场简单的互联网巨头之间的商业争夺战。 ## 01美团闪购来了,剑指京东 互联网电商巨头京东和外卖巨头美团之间的商业争夺战,最新升级。 《新品略财经》关注到,美团4月15日官宣正式推出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即日起,全国的用户可在美团App首页进入“闪购”,选购蔬菜水果、酒水饮料、休闲食品等,下单后平均30分钟送达。 美团表示,美团闪购是新一代购物平台,诚邀全国10亿消费者,随时来美团闪购逛逛。美团闪购开足马力做营销,准备了开门好礼,每天10万份见面礼免费送。  闪购不是美团的新业务,其实最早于2018年就在美团内部上线了,服务品类逐步也越来越丰富,可以说美团在闪购业务方面探索已久。 当然美团的核心业务还是送外卖,不过美团的非餐饮配送业务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数据显示,目前美团非餐饮品类即时零售日单量超过1800万单。 美团闪购还表示,将开展多项支持商家举措,对商家推出多种数字化经营助力工具,支持各行业商家拓展闪电仓新型供给业态。 在《新品略财经》看来,整体看,美团闪购已经成为美团的独立即时零售品牌,是一次业务的重大升级,还是有不少的看点和市场期待点。 第一个看点是美团闪购业务正式拓展为全品类业务,消费者可以买蔬菜水果、酒水饮料、休闲食品、数码家电、护肤美妆、潮流玩具、运动用品,还有母婴用品,以及宠物用品等。 美团闪购业务的第二个看点就是快速配送和全时段销售。美团闪购业务主打30分钟送达,而且还是24小时开展业务,主打一个全天候。 美团闪购业务对整个电商市场和即时零售市场还是有明显的影响力,毕竟身为外卖巨头的美团有着强大的快速配送能力,同时美团已经占据了用户心智,前期的业务探索已经十分成熟。 虽说数码3C类产品美团早就有配送,但这次美团闪购全面发力,市场难免会想到正在发力外卖业务的京东,而数码家电是京东的王牌业务。 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团闪购很明显就有剑指京东的意味。美团想的是京东你要送外卖,那我就做大闪购,来抢你的生意。02京东外卖越战越勇,美团多少有点慌 商业竞争总是那么直接,很有意思的是,就在美团宣布推出美团闪购业务的同一天,京东选择了硬刚美团。 京东4月15日宣布消息称,京东已经上线“自营秒送”电商业务,全国已经有超过十万家京东品牌线下店全部接入秒送,平均送达时间快于30分钟。 很显然,京东就美团全新闪购业务升级给出了一个毫不示弱的回应。 不过,市场最为关注和热议的当然还是京东正在全面发力外卖业务。 今年2月,京东外卖上线,京东全面发力外卖业务,让沉寂已久的互联网外卖行业生态生变,外界更是认为京东掀起了外卖行业的一场风暴。 从近些日媒体报道的信息来看,京东外卖业务的发展速度和势头,应该远超过美团的预期,似乎美团现在多少有点慌了。 4月12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在社交媒体上评论称,京东不是第一家想做外卖的公司,也可能不是最后一家。王莆中表示美团在3C数码、药品、生鲜等非餐饮品类的进度远超预期,更是直言:让某些公司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互联网向来不是沉默的海洋,王莆中发表言论没多久,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回答“王莆中下场攻击我们”的话题表示,不要和人打口水仗,不能产生社会价值。 这次京东杀入外卖市场,不像以往抖音涉水外卖市场那么简单,直接掀起了一场超级风暴。 今年2月,京东率先给外卖骑手上社保,承担全额骑手社保,包括个人部分引发全社会关注,美团随后不得不接招,这就打破了外卖行业过往的平静。 前几天,蔚来创始人李斌跑到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办公室,两人一起吃京东外卖,再次向外界传递一个明确信号:京东做外卖是认真的,不是小打小闹。 京东外卖在4月11日早宣布百亿补贴,每天都给用户发券,覆盖京东外卖平台所有餐饮门店。 京东透露,4月15日,京东外卖订单量将超过500万单。京东还表示,因为都是品质堂食餐厅的外卖,GMV比“幽灵外卖”1000万单还大。 京东还宣布,本季度将再招聘不低于5万名全职外卖员,全额足额全部缴纳五险一金且所有费用都由公司承担。 原本市场以为京东外卖暂时不会对美团产生威胁,美团能像以往那样高枕无忧,但现在看来,京东做外卖的业务决心,很显然比之前其他家试过水的互联网巨头的决心要大很多。 虽说现在美团仍是外卖一哥,行业地位依然稳固,但长期来看,京东外卖的发展势头凶猛,美团不得不接招,得守住护城河。03不是一场简单的互联网巨头争夺战 现在京东全面发力外卖业务,在美团的虎口中夺食,美团自然不甘示弱,更是全面升级闪购业务,也直接攻入京东的业务腹地。 在《新品略财经》看来,京东和美团的较量,和以往的几轮互联网巨头大战有明显的不同,意义和价值远不仅停留在商业竞争层面。 第一个层面,京东和美团大战是一场互为攻守的商业战。 按照过往的行业惯例和互联网电商行业发展逻辑,京东主营电商、物流等业务,美团主营送外卖业务,两者虽有一定的业务重叠,但没有明显的直接竞争,不会像以往京东和阿里之争,美团和饿了么之争,这么的直接。 京东在电商领域以及快递物流等领域的行业地位稳固,按理说可以长期“躺赢”,但京东面临电商业务增速和业务增量空间的需求,京东想通过送外卖,讲出新故事,打通“即时零售+电商”的业务生态闭环,外卖是为数不多的业务选择。 美团也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成长为外卖行业互联网超头部平台,可以说是行业垄断地位,压得饿了么喘不过气。美团正在发力国际市场,没想到京东在国内市场涉足外卖业务,让美团后院失火,很显然美团不得不接招和回应。 京东送外卖,美团做闪购,这是一场互为攻守的互联网巨头之间的商业争夺战。 第二个层面,京东和美团大战是一场即时零售的升级战,两大互联网巨头都不想错过。 即时零售不是新物种,PC电商的发展得益于物流快递配套的同步发展,即时零售业务也更是得益于同城配送、即时快速配送等业务的支持。 在即时零售业务板块,美团的外卖业务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品类,外卖是高频业务,也是美团的业务基本盘,更是拓展至了酒店、到店等高盈利业务。  京东有电商基本盘,还有遍布全国的京东线下门店,早已经搭建起了配送团队,京东通过外卖的高频业务,能为主站引流,新业务增加新收入。 即时零售是一块超级商业大蛋糕,相关数据显示,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5年突破万亿元。美团和京东都不想错过,各自都有实力、资金和资源去做,而且都迟早会去做。 换句话说,即使京东不做外卖,美团也会做闪购业务,同样,美团也知道,京东迟早会做外卖业务,而且早已试水。 透过京东送外卖,美团做闪购的背后来看,本质上都是各自业务发展所需,都需要新的业务增长点,即时零售的商业争夺战正在全面升级。 第三个层面,京东和美团这场大战的背后,更是一次电商和实体进一步深度融合的产业战,当前国内外经济大环境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这么多年,从门户网站、搜索引擎、PC电商,移动互联网电商,到后来的直播带货、兴趣电商,以及外卖,还有就是当下的即时零售等。 从电商业务角度来说,最开始是实体零售走向线上,全面触网,后来电商产业发展成熟,线上线下业务边界逐渐融合,O2O、新零售、即时零售以及现在的美团闪购、京东秒送等,都是电商和实体不断深入融合的一种体现。 当前中国正面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电商、外卖和即时零售,也同样跟着经济环境和消费环境而改变及更新迭代,关税战大背景下,外贸企业转内销,京东等电商巨头也将会承接入口。 总而言之,即时零售江湖足够大,容得下美团和京东,外卖市场也足够大,当然也容得下新来的京东。 正如北京商报发表的评论文章观点称,京东美团“互抢饭碗”不是坏事。京东美团不只是刘强东与王兴之间的博弈。“互抢饭碗”“打打杀杀”背后竞争是良药,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市场竞争格局重构,需要新朋友,更需要老对手。 出品|新品略财经 作者|吴文武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新品略财观】,微信公众号:【新品略财经】,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blockquote><p>随着小红书平台对本地生活服务的持续加码,本地商家迎来了新的流量机遇。本文将为本地生活商家揭秘如何在小红书上以低成本实现高效起盘,通过内容策略、资源整合、工具赋能和长效经营四大维度,提供实用的操作技巧和案例分析,助力商家快速抓住平台红利,实现流量和转化的双重提升。</p> </blockquote>  今年以来,小红书本地生活动作频繁 先是正式向全国商家开放本地团购功能,支持用户“一键购买、到店核销”,用户无需跳转其他平台,便可在站内完成种草到下单的全流程 又上线了小红团,实现小红书笔记为美团平台店铺引流,并有效度量小红书笔记带来的深层转化行为。通过50%比例的笔记抽样进行数据对传,获得美团平台相关品牌的品牌浏览、下单、新客等数据 这意味着小红书的本地生活不仅实现了「站内闭环」,更完成了和美团平台的数据打通,小红书已经成为了本地生活商家不可忽视的新“流量洼地” 对于本地生活商家而言,小红书的本地生活赛道还没有那么卷,赛道红利依然在,完全可以“花小钱办大事”,今天就给本地生活商家几招低成本起盘的方式方法,迅速来get! ## 一、内容策略:用 “三步法则” 撬动自然流量 大部分的本地生活商家还在发布”门店环境+菜品展示”的硬广内容,这类内容几乎没人看,用户来小红书想看的不是商家发布的硬广,而是哪家餐厅有特色又好吃,做内容之前,务必做好视角的转化,从 “商家视角” 转向 “用户视角” ### 1)从 “商家视角” 转向 “用户视角”别做商家,做用户的生活搭子 。 比如我最近在杭州发现的一个品牌案例“巷角咖啡”,这家店在小红书上的名字是“凤起路打工人的续命站”,经常在账号发布8:10前到店免排队攻略(解决白领早餐焦虑);每周三特供醒神套餐(制造传播话题);收集100个加班故事换免费咖啡(建立社区归属) 所以发现了吗,不是说不让打广告,而是不能硬生生的打广告,站在用户视角,去做用户喜欢的内容,才会吸引用户的关注和互动再比如经常出没于用户评论区的“老乡鸡”,尽管是官方账号但是不做硬广来营销,笔记多是自然的吐槽更新日常,封面选择土味、接地气的表现方式完美契合品牌亲民风格。正是这种轻松日常方式的情感链接让老乡鸡的专业号收获66w+的粉丝数量,本地商家要想突出重围,账号人设很重要  ### 2)3类高性价比内容模板 避坑指南类 : 标题示例:「这5家午餐刺客千万别碰」「陆家嘴白领含泪总结」, 核心要素:手机实拍+地图标注+价格图 场景种草类:餐饮店发「暴雨天宅家必点清单」 ,美容院做「口罩脸修复急救包」,抓住极端天气、突发事件流量 vlog纪实类:拍摄店员备餐、清洁消毒、顾客互动过程,重点展示“非摆拍细节”。展示擦油渍的过程比精致摆盘更有说服力,用Live图展示菜品分量和服务过程,背景有外卖电动车、儿童玩具等生活化元素种草力更强 这几类都是比较契合原生内容,又比较容易出爆文的内容类型,文末准备了本地生活类的200条爆文笔记,大家可以自行领取参考3)5 个小红书算法友好型操作 流量有密码, 靠这五个小技巧实现逆风翻盘! 标题技巧:标题别玩虚的,前8个字必须出现地域词+痛点词。植入本地词如「湖滨银泰」+需求词如「一人食」+热点词如「春日限定」,搜索流量占比提升40% 关键词布局:在正文前3行、文末、图片标签重复核心词如「上海复古装修」,强化搜索权重。还可用DMP导出“附近+品类”搜索词,延长长尾流量 互动引导:评论区置顶「戳定位可领5元券」「P3附停车攻略」等钩子撬动用户心智,也不要忽略群聊发福利和发起活动,提升转化率的秘钥往往在不起眼的小细节中 发布时间:餐饮类可选择上午10点的早餐决策场景、晚上8点的夜宵场景发布;美容类则在中午12点、周末早9点发布为佳…商家只有根据自身行业制定发布时间,才能捕获流量 A/B测试:通过赛马测试选出优质内容模型,再用dmp人群包进行精准投放,力争获得最大曝光量。对比不同类型和主题的笔记,统计3~15天的浏览量和互动数据增幅,再择优使用;最后便是数据标签化,将优质笔记打上高互动、高点击等不同类型的标签,保证后续不同目的进行优先复用 ## 二、资源整合:3 种低成本冷启动方法 冷启动的本质是“用资源换流量,用流量换资源”。商家要像“流量钉子户”一样卡住平台红利,2025年最贵的不是预算,是能触发算法推荐的“数据行为”1)素人矩阵,用体验换笔记 刚开始做小红书不用非得投入巨额预算去投KOL,反而可以用产品、优惠券置换素人笔记,带动搜索量增长。招募100名本地素人,免费体验套餐并产出带定位+产品标签的笔记,发真实体验。素人就是最接近真实用户和原生内容的选择,让素人矩阵做传播主力发真实体验比刷好评更有用,尤其是现在有合作码的加持,素人笔记既可以归因又可以避免扣分风险 招募标准:✔️ 粉丝量500-5000的本地生活类账号✔️ 近10篇笔记有真实场景出镜✔️ 评论区互动率>1.5% 免费体验+爆文奖励(点赞过500奖100元),还是可以招募到一定的素人来发布笔记,逐渐形成素人矩阵,成本低,效果也不错2)关注本地生活官方账号,及时报名活动 官方针对本地生活板块,会经常发起一些相关活动,可以关注「土拨薯」「本地生活小助手」,积极参与官方活动话题,可以让活动笔记曝光加权30% 比如2024年小红书发布过的一个本地生活板块的大型活动,每月8号”城市发现日”流量扶持,只要是千粉以下账号发布带定位笔记有额外曝光,参与#本地生活联创计划可获得内容加热。今年一定也会有类似的活动,大家不妨可以关注一下3)地域流量反哺公域 当在小红书已经有了一定的公域流量获取能力,一定要有意识的去规划商家自己的闭环设计。比如可以设计一个”小红书打卡套餐”,购买打卡发布小红书可以获得专属优惠之类的活动,形成“线下体验→线上曝光→更多自然流量”的闭环。“更不要忘记在收银台贴“小红书打卡专属暗号”,可筛选出真实UGC三、工具赋能:0技术门槛的效率神奇 很多本地生活类商家对于做笔记很头疼,觉得拍图和写文案太麻烦,很难保证稳定更新,但其实如今是可以借助很多AI工具实现快速创作,甚至快速实现数据监测分析等1)稿定设计 稿定设计有很多对小白友好的基础功能,比如一键生成探店plog,智能抠图替换背景,批量制作九宫格预告图,就算是普通的面馆老板也可以直接用手机拍摄素材,借助稿定设计10分钟产出多张笔记图片素材2)千瓜:数据监控工具 千瓜提供包括品牌、竞品、达人、内容等多维度的数据监测和分析,商家不仅可以利用其进行笔记各项指标和关键词优化,还能结合笔记词云洞察最近的热点趋势及潜在用户需求。以「杭州蛋糕」为例:可以观察到「INS蛋糕」出现频率较高,商家可重点观察相关笔记进行内容对比及优化  ### 3)有赞:小程序对接 有赞商城和小红书实现了无痕打通,全域订单轻松管理,搭建了“笔记种草→线上下单→线下核销” 的交易闭环。本地生活商家发布的种草笔记可添加小程序商品链接,用户点击后直接跳转至商品详情页或门店页面,缩短购买路径四、长效经营:精细化运营模型1)预算分配 内容制作:建议用手机拍摄(建议iPhone12及以上)和免费工具如醒图、剪映等在每月0-500元的预算内进行产出 达人合作:每月可用500至2000元的预算,重点选择千粉以下的素人,进行10至20篇笔记的投放 广告投放:每月投放预算控制在1000-3000元 总计:月均成本 2000-5500 元2)数据驱动优化 点击率:商家可每周筛选点击率>5%、互动率>3%的优质笔记,重点拆解其封面构图(如左图菜品特写+右图价格对比)、标题结构和评论区引导话术进行优化 搜索词分析:通过千瓜抓取“附近+品类”实时热搜词,在笔记前3行、文末及图片标签重复植入提升流量;同步监测CTR<2%的低效词及时淘汰 收藏率:对收藏率>8%的笔记批量生成衍生内容,低效内容改变形式(如图文改视频)进行再次监测3)跨平台联动 小红书 + 抖音:将同一探店视频加不同标题发布到抖音,添加POI定位,导流至小红书 小红书 + 微信:在评论区置顶埋钩子引导用户添加企业微信,发送「到店暗号」领取专属福利,沉淀私域用户 本地生活商家在小红书的破局关键,在于将“地理位置优势”转化为“内容资产”,通过真实场景渗透+地域流量绑定+闭环交易设计,实现“低成本种草-高转化收割”的良性循环。2025年的竞争本质是效率之战,善用工具、精细化运营者方能持续吃到平台红利 写在最后 在小红书做本地生意,本质是把自己变成用户的”生活搭子”。当隔壁餐厅还在发菜品特写时,聪明的老板早已用”通勤早餐地图”和”加班能量补给站”悄悄攻占用户心智。记住:用户需要的不是又一个商家,而是一个懂行的本地向导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汪仔5712】,微信公众号:【Vic的营销思考】,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blockquote><p>本文详细介绍了机器学习的七个核心步骤,从数据收集到模型预测,为初学者提供了一条清晰的学习路径,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机器学习项目从开始到完成的全过程。</p> </blockquote>  近两年来 AI 产业已然成为新的焦点和风口,各互联网巨头都在布局人工智能,不少互联网产品经理也开始考虑转型 AI 产品经理,入门AI产品经理,或许你应该了解一些相关技术,本文将为你介绍机器学习的7个步骤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是教会计算机从数据中自动发现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进行预测或决策的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让机器像人类一样“学习经验”,而无需被明确编程每一步该怎么做。 机器学习不是某种具体的算法,而是很多算法的统称。机器学习包含了很多种不同的算法,深度学习就是其中之一,这些算法能够让计算机自己在数据中学习从而进行预测。 机器学习在实际操作层面一共分为7步:收集数据、数据准备、选择一个模型、训练、评估、参数调整、预测  ## 1 ### 收集数据 获取与问题相关的原始数据(如用户行为记录、传感器数据、图片等) (1)数据来源 公开数据集(如Kaggle)、爬虫抓取、传感器采集(如摄像头图像)。 (2)常见问题 ● 数据量不足(如只有100条样本) ● 数据偏差(如只收集了某地区的房价) ## 2 ### 数据准备 清洗数据、处理缺失值、标准化、特征提取等 (1)数据清洗 处理缺失值(如删除缺失行或用平均值填充)、去除重复或错误数据(如年龄字段出现负数)。 (2)特征工程 ● 提取特征:从日期中拆分“月份”和“星期几”。 ● 转换数据:将文本转为数值(如“男/女”编码为0/1)。 ● 标准化:将身高数据从“厘米”统一为“米”。 (3)划分数据集 ● 训练集(70%):用于模型学习。 ● 验证集(15%):调参时评估效果。 ● 测试集(15%):最终考核模型。 ## 3 ### 选择一个模型 根据问题类型选择算法模型 ● 分类任务 (如垃圾邮件识别)→ 逻辑回归、随机森林、神经网络。 ● 回归任务 (如房价预测)→ 线性回归、梯度提升树。 ● 聚类任务 (如用户分群)→ K-means、层次聚类。 新手建议:从简单模型(如线性回归)开始,再尝试复杂模型(如深度学习) ## 4 ### 训练 让模型从数据中学习规律评估 (1)核心过程 ● 模型通过调整内部参数(如权重)拟合数据。 ● 使用优化算法(如梯度下降)最小化预测误差(损失函数) (2)关键参数 ● 学习率:控制参数调整幅度(太大可能“跳过”最优解,太小训练慢) ● 迭代次数(Epochs) :数据被模型学习的轮次 ## 5 ### 评估模型 用测试集验证模型效果,判断模型是否“学得好” (1)评估指标 ● 分类任务: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 ● 回归任务:均方误差(MSE)、R²分数。 ● 聚类任务:轮廓系数、类内距离。 (2)验证方法 交叉验证:将数据分成多份,轮流用其中一份作为验证集,提高评估可靠性。 (3)常见问题 ● 过拟合:模型在训练集表现好,测试集差(像死记硬背的学生)。 ● 欠拟合:训练集和测试集都表现差(没学会规律)。 ## 6 ### 参数调整 调整模型的超参数(如学习率、树的深度)提升效果 (1)调整内容 ● 模型超参数:如神经网络的层数、决策树的深度。 ● 训练参数:如学习率、批量大小(Batch Size)。 (2)调参方法 ● 网格搜索:遍历所有可能的参数组合,寻找最优解(计算成本高)。 ● 随机搜索:随机尝试参数组合,效率更高。 ● 自动化工具:如AutoML(自动机器学习) ## 7 ### 预测 将训练好的模型投入实际使用 (1)部署方式 封装成API、嵌入到App或硬件设备中。 (2)持续监控 模型上线后可能出现性能下降(如数据分布变化)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诺儿笔记本】,微信公众号:【诺儿笔记本】,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blockquote><p>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零售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阐述了如何摒弃传统的经验主义,运用数据驱动的方法论来洞察问题本质,从而显著提升便利店的人效,实现了业绩的翻倍增长。</p> </blockquote>  这些年做企业数字化项目中,老板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关于一线团队成员“跟不上时代的问题”。 尤其是零售行业的老板吐槽最多,相信大家也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比如”门店一线店长、店员普遍年龄偏大、学历较低、不思进取,不懂得与时俱进,不会做新媒体运营、会员营销、私域运营、短视频引流等等,更看不懂后台数据报表……”。  但是由于都是是跟着老板一起打天下的,所以还有感情在,不想放弃这些人。 这的确是当下的客观情况,身处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不要说员工不具备这些技能,换位思考,很多管理者自己也未必掌握。那该如何破局呢?十年前的我,确实对这个问题毫无头绪。记得当时我们构建数字化培训系统,一直为如何实现柯氏四级评估中的行为转变和绩效提升而苦恼。但如今,大模型不断进化,Agent智能体也逐渐落地商用,这一难题终于迎来了转机。  我们要做的不是颠覆式生意,而是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回归到生意本质,把复杂的数据经营分析拆解成「一看就懂解决问题的办法」: 1.当客流下降时,系统自动给出「今日商圈热门爆品」「暴雨天气请提前准备一次性雨衣」等关键因子; 2.发现买家转化率低时,弹出「黄金货架本期推荐商品清单」等运营建议; 3.面对ARPU下滑,推送「高价值客户唤醒客群」「套餐组合推荐模型」等社群营销策略。 如果有上述的归因分析准确的帮你找到门店当前提升业绩漏斗的最大瓶颈,且店长只需点点手指就能执行的动作,你还怕他不会么,10 年前,住在五环外的老人还在不会用手机打字,如今却能熟练地在拼多多上囤货、在快手直播间抢购 “活驴”,原因无外乎是拼多多等网购平台变得足够简单,且使用场景足够刚需。  数智化赋能核心不是让店长成为数据专家,而是让数据主动告诉店长:现在门店是什么问题?我该做什么动作? 我们要把数字化能力封装成「一键式解决方案」——让50岁的店长也能像刷短视频一样,轻松掌握门店经营的「武功秘籍」,毕竟在商业世界里,从来不存在学不会的执行者,而往往是赋能工具不够简单高效。 我来给大家分享我在过去的项目中遇到的一些案例 ## 一、破除零售门店店长经验主义局限 在某连锁便利店项目中,曾经遇到过某店长在连锁便利店领域工作多年,对自身在零售行业的业务能力非常有自信。 然而,自从美团、京东及外卖平台入局即时零售,其负责的门店经营状况却急转直下。到店顾客数量大幅减少,工作日日均进店人次从以往稳定的 200 人次骤降至 170 人次左右,呈现出明显的日活跃用户(DAU)下降趋势; 顾客进店后的购买意愿也大打折扣,进店顾客的购买转化率从过往的 40% 降至 35% 左右; 顾客消费金额同样严重缩水,客单价从原本稳定的 30 元降至 28 元左右,每用户平均收入贡献下降。  面对这一困境,基于之前的经验,该店长开展部分商品八折的促销活动。他根据以往类似经验,折扣促销策略在吸引顾客方面效果非常好。 但现实却事与愿违,活动期间,大量低价促销商品拉低了利润空间,门店利润较之前下降 40%。部分鲜食品类商品报废率从原本的 10% 攀升至 18%,活动期间额外的运营工作还增加了人力成本,然而门店经营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曾经行之有效的经验为何如今却难以复刻?通过对门店周边的走访调研,我们发现商圈环境已然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写字楼区域,新增的无人货柜以其便捷高效的服务,成功吸引了部分白领顾客,分流了我们的客源。 周边生鲜超市推出一系列针对家庭主妇的优惠活动,如满减、会员专享价等,成功吸引了大量家庭主妇群体,使便利店在该客群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  ## 二、基于数据洞察:找到影响门店经营的深层问题 我们融合内外部数据,从门店采购、现场销售、会员管理、促销活动、外卖运营、商圈合作、竞品分析、业态优化、周边客群变化、交通状况、天气因素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度分析,挖掘出一系列潜藏于表面现象之下的深层次问题。 ### 2.1 日活跃用户数量(DAU)下滑:面临内外部双重挑战 外部因素:在门店周边 500 米的核心区域,精准部署了 4 台无人货柜。它们巧妙地坐落于写字楼大堂、电梯口等白领日常通勤的必经之地,凭借全天候营业、支付便捷等突出优势,成功吸纳了 30% 的白领早餐客源,成为早餐时段的热门选择 。 原本习惯在便利店购买早餐的白领们,因无人货柜距离更近、取用更便捷,纷纷转变了消费选择。 内部因素:门店内部商品陈列存在严重问题,黄金货架本应放置畅销商品,如今却被部分滞销商品占据。 以酸奶这一热门商品为例,每至下午三点,货架便早早售空。不少随后进店的顾客满怀期待而来,却只能失望而归,购物体验大打折扣。长此以往,部分顾客可能会选择其他门店,导致潜在的客源流失。  ### 2.2 转化率下滑:面临多重挑战 经营时段因素:在早餐高峰时段,店内结账队伍排起长龙,顾客平均等待时长超 7 分钟。长时间的等待让顾客逐渐失去耐心,据统计,约22% 的顾客因不堪等待,最终放弃购买,直接离开门店。 商品因素:门店在商品组合方面缺乏合理规划,68% 的顾客到店后仅购买单件商品。以顾客购买一瓶饮料为例,店内未推出与之搭配的零食套餐,未能有效激发顾客的连带购买欲望,导致顾客消费金额较低。  ### 3.3 ARPU 值下滑:高价值会员运营策略存在缺失 客群因素:在门店总客群中,高价值用户(月消费 > 500 元)占比极低,仅为 12%。大部分顾客消费频次低、消费金额小,难以支撑门店业绩的有效提升。 2.促销因素:门店过度依赖低价促销,导致门店毛利率从原本较为健康的 28% 降至 15%,商品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即便销量有所提升,整体销售额和利润却未能得到有效改善。 这些问题彼此盘根错节,仅靠过往经验,很难抽丝剥茧。比如,店长曾以为只要开展促销活动,就能吸引顾客、提升业绩。然而,他们却忽略了消费者需求的核心:便捷的购物渠道,让顾客随时随地都能买到所需商品;以及优质的购物体验,确保购物全程舒适流畅。  ## 三、借助数据诊断归因分析,融合专家经验制定策略 ### 3.1. 客流量提升策略(应对日活跃用户数量问题),多元策略联动,构建门店经营矩阵 外部合作与服务创新:积极与写字楼物业沟通协商,签订入驻协议。 比如,推出 “企业预订单” 服务。顾客可在前一天通过便利店专属 APP 或小程序预订早餐,次日到店扫码即可快速取餐。这一服务既为白领节省了早餐排队购买时间,又确保他们能按时享用心仪的早餐。 内部运营优化:利用大数据分析过往销售数据,建立精准的销量预测模型,并设置智能补货系统。 比如,当库存低于 10% 时,系统自动预警,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补货。以三明治为例,通过系统精准预测,以往经常缺货的全麦面包三明治补货及时率从 60% 提升至 90%,有效避免了因缺货导致的顾客流失。 基于外部环境因素的营销策略:实时跟踪天气预测数据,第一时间掌握天气变化。 比如,一旦系统监测到降雨信息,立即自动上调 30% 的热饮备货量,同时迅速推出 “雨天暖心套餐”,包含一杯热饮与一件一次性雨衣。 此外,还可以借助自动化营销平台,针对潜在客户精准推送相关优惠信息。 上述策略实施后,效果立竿见影,在某个雨天,热饮销量从平日的 50 杯飙升至 200 杯,“雨天暖心套餐” 也成功售出 80 套 。预期目标达成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门店 DAU 显著回升,扭转此前的下滑趋势,增幅达 18%。与此同时,门店主动拓展外部合作,与周边多家企业建立联系,成功引入一批稳定的企业客户,为门店带来持续稳定的客流量。  这不仅推动了活动SKU的销量显著提升,还带动了不同场景下关联商品的销售增长,以上这些店长做的只是动动手指而已。 ### 3.2 提升门店老客进店转化率 如何持续改善门店经营情况?提升用户的进店转化率呢,这就需要准确把握消费者的特点和喜好,清楚掌握商品库存、流转情况及特性,让商品调配更科学、合理;用心优化店铺布局、陈列,以及线上线下的互动场景,让顾客的购物体验更舒适、便捷。 货架布局优化:根据顾客购买行为数据,将口香糖移至收银台附近。此前口香糖放置在货架角落,顾客购买率较低。 位置调整后,冲动购买率提升了 22%,许多顾客在结账等待时顺手将口香糖放入购物篮。 结算效率提升:在高峰期开启扫码购快速通道,顾客使用手机扫描商品二维码即可完成支付,无需在收银台排队等待。 这一举措将结账时间大幅缩短至 3 分钟,极大提升了顾客购物体验,放弃购买的顾客比例明显降低。 商品结构优化:通过数据分析,筛选出 10 款长期滞销商品并果断下架。 同时,引入当下热门的网红冰淇淋,该冰淇淋在引入后的一周内销量就达到 200 支,成功吸引了追求潮流的年轻顾客群体,提升了门店整体销售额。  预期目标达成情况 经过一系列优化调整,门店转化率从原本的 35% 稳步攀升至 48%。连带购买率也实现显著增长,从之前的 30% 跃升至 42%。这意味着顾客在选购主商品时,更倾向于搭配相关商品一同购买,极大提升了客单价。 ### 3.3. 提升客单价,显著增长 ARPU 值 为深度挖掘老顾客的消费潜力,提高每位顾客的平均收益(ARPU),我们可从两方面发力:一是增加顾客单次购买的商品数量,二是引导顾客选购单价更高的商品。下面来看一个具体案例 套餐组合策略:精心推出 “咖啡 + 三明治” 组合套餐,套餐价格比单品购买便宜 15%。 这一优惠力度吸引大量顾客选择套餐购买,咖啡和三明治的销量分别提升了 30% 和 25%,客单价随之提高。 会员精细化运营:运用数据模型精准识别高价值用户,针对这部分用户推送尊享会员服务,包括免费包装、生日特权(生日当天购物享受额外折扣)等。 通过这些专属服务,高价值用户的忠诚度得到极大提升,会员客单价突破 45 元,较之前有显著增长。 动态定价策略:运用复杂的数据模型,实现小时级价格调整。例如,晚上 8 点后,甜品新鲜度有所下降,此时将甜品降价 10%,既能吸引顾客购买,又能有效减少因过期导致的浪费。 这一举措使晚上 8 点后的甜品销量提升了 40%,库存周转率也得到提高。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门店客单价从最初的 28 元稳步攀升至 34 元,实现了 21.4% 的显著增长,会员客单价更是一路突破,达到 45 元以上,高价值会员群体的消费潜力被深度挖掘,为门店业绩的持续上扬注入了强劲动力。 门店改善前后的关键指标对比 指标 改善前 改善后 关键动作 DAU 下跌 15% 增长 8% 企业预订单 + 雨天套餐 转化率 35% 48% 扫码购 + 货架优化 ARPU 28 元 34 元 套餐组合 + 动态定价 鲜食报废率 18% 9% 智能补货 + 天气 API四、给零售经营者的建议 在竞争激烈的零售行业,仅凭 “我觉得” 或 “过去行得通” 这类经验主义来做决策,已经过时了。如今,零售市场竞争态势日趋白热化,新的竞争对手不断涌现,消费者的偏好与购买习惯也处于持续变化之中。我们必须穿透复杂的表象,通过数据精准找到经营问题的本质。警惕三大常见陷阱 1.过度关注内部问题而忽视外部环境变化,不能只着眼于店内商品摆放和员工服务,而忽略周边新开店铺、商圈改造等外部因素对客流量的影响。 2.过度依赖传统方法,不能一味沿用过去的促销手段和商品组合方式,而不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 3.缺乏对优秀案例的学习借鉴,同行中不乏运营创新的门店,应善于学习其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以应用。 在稳定时期,经验或许能为门店运营提供一定的支撑;但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数据才是推动门店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只有借助数据及科学的方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敏锐把握机遇,实现门店的持续增长。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闯爷】,微信公众号:【闯爷用户增长实战笔记】,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近日《Chiikawa Pocket》官X公布游戏内将追加更新角色语音,并预告了该游戏除开服衣装外的第一套角色皮肤“马戏团系列”。   虽然chiikawa动画目前处于停更状态,但官方已经预告7月复播时会有新角色登场,至于小八的声优是否会更换的问题目前还没有进一步的决策。
Windows 11 已经开始向 Canary 和 Dev 频道推送最新的截图工具,新增了新增了基于 AI 的 OCR 文字识别功能。可从屏幕上的任何区域提取文字,版本号 11.2503.27.0。@
The US would like to see European chemical firms produce more precursors used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in the US and suggested the EU should increase the price of its medicines, while it has shown little appetite in working more LNG purchases to avoid tariffs.
4月16日,金融时报发文,印度正押注于“低成本创新”的传统以及其庞大的科技人才库,以求在全球AI竞赛中迎头赶上,同时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中分得一杯羹。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领导的政府认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可以通过开发用印度当地语言训练的、成本更低的大模型,并构建AI应用程序来解决特定问题,从而在人工智能领域具备竞争力。  莫迪 被莫迪选中领导政府AI项目的官员阿比舍克・辛格表示:“如果DeepSeek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构建模型,我们也应该能够做到。” 辛格正在筛选来自科技初创企业和研究实验室的67份申请,这些申请旨在为印度本土的AI模型争取资金支持。今年 1 月,印度政府发出了征集创意的号召,推动打造一个能与中国DeepSeek相抗衡的本土企业。 辛格称,政府已做出了打造印度本土模型的“战略决策”,并且正在通过去年启动的一项为期五年、价值12亿美元的人工智能战略“助力构建生态系统”。政府已向印度的研究人员和初创企业提供了1万个GPU,并计划为一些有潜力的创意提供初始资金。 不过,企业高管和政策制定者认为,印度若想在这个一直由美国和中国主导的领域有机会赶上,印度的企业需要加大投入,为创新提供资金。 本月早些时候,印度商务部长皮尤什・戈亚尔在新德里的一场初创企业活动上表露了他的失望之情,他质问,印度难道只会诞生配送公司和即时电商公司,而不在深度科技领域进行创新吗? 与全球同行相比,印度的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宣布的重大投资相对较少。 根据Tracxn汇编的数据,在2024年全球430亿美元的人工智能投资中,印度仅获得了1.793亿美元,而中国获得了33亿美元,美国获得了342亿美元。 班加罗尔的一位顶级风险投资家表示,尽管印度在人工智能领域有很多活动和热度,但他并未看到足够多的原创性创新。他说:“每个月会有10个值得投资的创意送到我们面前吗?恐怕没有。” 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显示,在2014年至2022年期间全球授予的人工智能专利总数方面,印度远远落后——60%的专利来自中国,20%来自美国,而印度仅占0.22%。 分析师认为,与美国和中国的科技公司已向前沿研究投入数十亿美元不同,印度的私人科技集团过于关注眼前的利润,因而不敢冒险支持创新。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的风险投资家兼学者阿尼尔鲁德・苏里表示:“印度的IT公司……没有从服务公司转型为产品公司的雄心。这些公司不认为他们的优势在于创新。”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204.htm)
OpenAI 公布了其新成立的非营利委员会的“顾问”名单,其成员包括:多洛雷斯·韦尔塔 (Dolores Huerta)、莫妮卡·洛扎诺 (Monica Lozano)、罗伯特·K·罗斯 (Robert K. Ross) 博士和杰克·奥利弗 (Jack Oliver)。 该公司周二发布的公告表示,这四位顾问将“为 OpenAI 的慈善事业提供信息” 。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328/4248117bd14249e.jpg) 韦尔塔是20世纪杰出的劳工活动家,洛扎诺曾担任大学未来基金会(College Futures Foundatio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苹果公司董事会成员。罗斯曾担任健康与保健基金会加州捐赠基金(The California Endowment)总裁兼首席执行官。OpenAI称奥利弗是“政府、科技、商业和倡导领域的领军人物”。 就在几个月前,OpenAI 宣布计划转型为一家营利性公司。几位 OpenAI 前员工在一份支持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起诉 OpenAI 的法庭之友陈述中反对这一转变,该陈述指控 OpenAI 放弃了造福人类的初衷。一个由非营利组织、劳工和慈善领袖组成的联盟也敦促加州总检察长罗布·邦塔(Rob Bonta)对 OpenAI 转型为营利性公司一事展开调查。 OpenAI 在公告中表示:“正如我们所说,OpenAI 的非营利组织不会消失——而这个委员会将是扩大其影响力和覆盖范围的关键。该委员会的目标是帮助确保我们的非营利组织成为社区和使命驱动型组织的力量倍增器,以应对紧迫的全球挑战——从健康和教育到公共服务和科学发现。”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200.htm)
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复兴计划终于迎来了曙光。据媒体报道,**马自达确认其新型双转子引擎已具备量产可行性,并且有信心通过目前最严苛的排放法规。**马自达CEO毛笼胜弘表示,公司已重启转子发动机研发团队,并明确要求其首要任务是让发动机符合美国LEVIV和欧洲Euro7的排放标准。 毛笼胜弘提到,单转子发动机动力不足,难以打动美国消费者,**因此马自达决定转向开发双转子动力系统。过去一年,项目进展令人振奋,技术难题已基本攻克。** 目前,挡在转子发动机量产车型回归面前的,不再是技术问题,而是如何找到合适的商业定位。 **毛笼胜弘表示,从技术角度看,马自达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商业条件成熟,就能立刻投入市场。**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16/d7bb2730927e4e09abf5a1dc25b38df7.png) 马自达对转子发动机的执着可以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当时马自达面临日本政府推动车企兼并的政策压力,急需一项独特技术避免被吞并。 此时,德国工程师费利克斯·汪克尔发明的转子发动机进入其视野。  **该发动机采用三角形转子在椭圆形缸体内旋转的设计,相比传统活塞发动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运转平顺、升功率高等优势。** 1964年,马自达联合日本碳素公司研发出新型耐磨材料,解决了缸壁磨损问题,并在“转子47壮士”团队的攻坚下,于1967年推出全球首款量产转子发动机车型Cosmo Sport 110S,奠定了转子传奇的起点。 70年代,搭载转子引擎的RX-3终结了日产GT-R的连胜纪录,创下日本赛事50连胜的辉煌14后一战成名。 1991年,马自达787B赛车凭借2.6升四转子涡轮增压发动机(R26B)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夺冠,成为首个且唯一获此殊荣的日本车企。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16/9e37092d-ea51-4e32-8132-b043b33e7b4a.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16/dda73643-f913-42f2-b63e-e91ca884d206.png) 在民用市场上,**马自达还推出了RX-7、RX-8两款高性能车型,其中RX-7至今为止都是无数车迷心中的神车,经常出现在各大赛车电影中。** 尽管性能卓越,转子发动机的固有缺陷逐渐暴露。  由于转子每转一圈需要完成三次做功,燃烧时间短导致混合气燃烧不充分,排量仅为1.3L的转子发动机其油耗却高达12L/100km。 此外,转子顶端的密封件易磨损,寿命仅约10万公里,维护成本也十分高昂。 **加之1990年代马自达陷入财务危机,福特介入后要求缩减研发成本,最终导致RX-8于2012年停产,转子发动机暂时退出历史舞台。** 不过,随着此次新型双转子的顺利研发,这款传奇发动机很有可能会在近几年重新返回市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196.htm)
在3月28日缅甸发生地震后,新加坡派遣救援队伍中,携带了**10只经过改造的“半机械蟑螂”**参与人道主义救援任务,**这是全球首次将昆虫混合机器人投入实际救灾行动**。  据介绍,**这10只“半机械蟑螂”是经过改造的马达加斯加嘶嘶蟑螂**。每只蟑螂体长**约6厘米**,背部携带一个微型“背包”,里面集成了热成像相机、导航传感器和无线通讯设备。 **工程师可以通过电极向其神经和肌肉发送信号,控制其移动。** 在搜救工作中,半机械蟑螂被派往更深的瓦砾缝隙,探测被困在废墟下的幸存者,每次任务耗时**约45分钟**。  据悉,这些半机械蟑螂在缅甸灾区部署了**至少四次救援**任务。工程师表示,投入救援工作的蟑螂靠胡萝卜和水,即可维持生存,状况良好。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194.htm)
2023 年,微软在截图工具中引入了一项名为“文本操作”的新功能,该功能可以检测截取的屏幕截图中的文本。此功能允许用户轻松地从任何图像中复制文本并将其用于各种用途。今天,微软宣布为 Canary 和 Dev 频道的 Windows 11 Insiders 用户推出截图工具应用的全新更新。 此次 11.2503.27.0 版本更新将广受欢迎的文本提取功能引入截图工具的截取栏。用户现在可以直接从屏幕上的任何图像中复制文本,省去了截屏复制所需文本的额外步骤。  要使用这项新功能,用户可以打开截图工具应用程序,或使用 Win + Shift + S 键盘快捷键,然后点击工具栏中新的“文本提取器”按钮。按下按钮后,用户可以选择要扫描文本的区域,然后手动选择要复制的文本。 用户还可以点击工具栏中的“复制所有文本”按钮,复制选定区域内的所有文本。工具栏中的“更多选项”下拉菜单将包含以下两个选项: - 从复制的文本中“删除换行符”。 - 启用“自动复制文本”,可以更快地关闭截图工具,并自动将选定区域内的所有文本直接复制到剪贴板。 上个月,微软截图工具应用新增一项实用功能。全新的“绘制并按住”体验让用户轻松创建简洁的线条和形状。要使用此功能,用户需要选择钢笔工具,并在屏幕截图上绘制线条、箭头、矩形或椭圆形。在释放形状之前,将光标或钢笔保持静止片刻,即可将笔触转换为形状。之后,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大小、移动或调整形状。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188.htm)
Microsoft Copilot Studio 使企业能够通过直观的图形界面创建自定义 AI 助手和虚拟代理。创建完成后,这些助手和代理可以直接在 Copilot Studio 中进行测试和发布。  今天,微软[宣布](https://www.microsoft.com/en-us/microsoft-copilot/blog/copilot-studio/announcing-computer-use-microsoft-copilot-studio-ui-automation/)在 Copilot Studio 中推出一款名为“计算机使用”的全新研究预览工具。该工具允许 Copilot Studio 客服人员与任何网站或桌面应用程序进行交互,就像它们本身就是工具一样。客服人员现在可以点击按钮、选择菜单,并在应用程序和网站上的字段中输入信息。全新的“计算机使用”工具使客服人员能够在没有可用 API 进行编程集成的环境中运行。 “计算机使用”基于大型语言模型 (LLM),可以自动适应应用程序和网站的变化。据微软称,该工具包含内置推理功能,可以自主解决问题。  为了确保“计算机使用”工具适用于企业,它在微软托管的基础架构上运行,从而无需组织管理自己的服务器。微软强调,客户数据将保留在微软云边界内,并且不会用于训练大型语言模型。 微软强调了“计算机使用”工具增强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的以下方式: <blockquote><ul><li><p>它实时响应变化:当按钮或屏幕发生变化时,该工具会继续工作而不会中断您的流程。</p></li><li><p>它易于使用:您可以用自然语言描述您想要的内容,无需编码,并使用计算机使用推理链和计划的 UI 自动化的实时并排视频来测试和完善提示。</p></li><li><p>它是用智能构建的:代理可以看到屏幕上的内容并实时做出明智的决策,即使在复杂或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也是如此。</p></li><li><p>它具有完整的可见性:制造商可以随意查看计算机使用活动的历史记录,包括捕获的屏幕截图和推理步骤。</p></li></ul></blockquote> 今年年初,OpenAI 宣布推出Operator,它采用了计算机使用代理 (CUA) 模型,将 GPT-4o 的视觉功能与通过强化学习实现的高级推理能力相结合。微软或许正在利用 Operator 背后的相同底层技术,为 Copilot Studio 中的这款全新“计算机使用”工具提供支持。 感兴趣的组织可以[填写此表格](https://aka.ms/mcs-cua-preview)以获得微软的邀请来试用这个新工具。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186.htm)
Claw Cloud Run 是阿里云青春版 Claw Cloud 旗下,类似于 Vercel、Netlify 的在线开发平台,可以快速部署 Alist、Dify、frp 等程序,目前只需要绑定一个注
Hunters International 勒索软件即服务(RaaS)组织即将关闭并重新打造品牌,计划转向只从事数据窃取和敲诈勒索攻击。 正如威胁情报公司 Group-IB 披露的那样,尽管该网络犯罪组织于 2024 年 11 月 17 日宣布因盈利能力下降和政府监管加强而关闭,但它仍保持活跃。 自那以后,Hunters International 于 2025 年 1 月 1 日启动了一项名为“world leaks”的全新敲诈勒索业务。 目前,从管理员的角度来看,勒索软件已不再有利可图且风险颇高。与该组织合作的犯罪分子将获得一款据称是自行开发的数据外泄工具,旨在自动完成受害者网络中的数据外泄过程。 与将加密与勒索相结合的“Hunters International”不同,“world leaks”组织只从事勒索活动,使用的是专门定制的窃取工具。 这款新工具似乎是 Hunters International 勒索软件附属组织所使用的存储软件数据窃取工具的升级版。  “world leaks”附属网站的登录页面 Hunters International 于 2023 年底浮出水面,由于代码相似,它被标记为 Hive 的可能更名。它的勒索软件针对的平台范围很广,包括 Windows、Linux、FreeBSD、SunOS 和 ESXi (VMware 服务器),它还支持 x64、x86 和 ARM 架构。 自出现以来,这个勒索软件团伙已经对全球组织进行了 280 多次攻击,使其成为最活跃的勒索软件行动之一。 Hunters International 声称的著名受害者包括塔塔技术公司、北美汽车经销商AutoCanada、美国法警局、日本光学巨头Hoya、美国海军承包商Austal USA和俄克拉荷马州最大的非营利医疗网络Integris health等。 去年12月,Hunters International 还入侵了弗雷德·哈奇癌症中心,威胁称如果不付款,将泄露80多万癌症患者的被盗数据。 到目前为止,Hunters International 的运营商已经瞄准了各种规模的公司,赎金要求也从数十万美元到数百万美元不等,具体数额取决于被入侵组织的规模。
<blockquote><p>在企业运营中,业务活动的成败往往涉及多个部门的协作。然而,当活动效果不理想时,责任的归属常常成为争议的焦点。本文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探讨了业务部门发起的“用户领券”活动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为何最终被归咎于产品部门。</p> </blockquote>  前段时间,我们公司的业务部门做了一个“用户领券”活动。 然后因为一些页面和文案说明的不通顺,就被老板疯狂diss,最后就是对我们产品部门领导的疯狂指责。 我们领导就觉得很委屈,我们自认为已经是做得足够好了,无论是页面的打开速度还是用户的使用体验,都是符合我们预期的。 但是在老板眼里,这次“业务部门”的活动,最终出现的“物料和文案”的问题,就应该是由“产品部门”来承担后果。 因为,在老板看来,这个活动,是产品部门执行落地的,最终的成品也是从我们部门发出去的,那如果做得不好,当然就归咎于我们的不用心。 可是,从我们部门的角度来看,这次活动的宣传资料和文案都是业务部门提供的,如果要问责,应该也是业务部门来承担才合理。 你看,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 ## 一、先说说事情的来龙去脉 先来大致说一下这个活动的来龙去脉。 ### 1. 时间很赶 这次的“用户领券”活动,从告知我们到最终上线,中间只有短短的2天时间,真的是时间紧任务重。 他们业务部门内部有没有商量我不清楚,反正我们部门接到这个通知的时候,说是要第二天上线。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于是在我们老大和他们老大的“友好协商”下,他们才勉强答应第三天上线。 这也就意味着,留给我们开发和测试的时间,就只有2天而已。而且,他们要的功能也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实现的。 这个活动的整体路径是这样的:用户需要先通过微信公众号进入到活动的详情页,然后在活动的详情页进行支付购买,最后系统发放对应数量的优惠券。 因为之前没有这样的业务,所以这看似没那么复杂的需求,但是对我们来说,是个全新的内容。 ### 2. 现有方案改造 遇到这种情况,新开发肯定是来不及的。所以,我们的思路是:找一个过去类似的案例,然后微调一下,基本上保证这个活动可以上线。 当然,这个方案,也得到了业务部门的同意。他们也清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要做个新的出来,肯定是不现实的。 既然方案确定了,按照之前的参考,我们就要求对方提供相应的活动素材,所谓的素材其实就是活动的海报和文案,这些都是需要在页面上向用户展现的。 但是就这么简单的东西,他们竟然都提供不出来,真不知道他们是着急还是不着急。 为了不耽误进度,我们总不能干等着他们,于是我们就按照之前的活动做了一版上线了。 与此同时,我们也邀请业务部门的对接人全程参与并测试,他们也表示这样的流程没有问题。 并且他们也说老板同意了这版的方案,对流程是没有意见的,目前就是在等待最终的素材。 业务部门还表示,这个素材的确认,和我们没关系了,他们会继续跟进,等老板拍板了他们就发过来给我们替换。 ### 3. 上线被diss 我们公司的公众号都是定点发布的,然后业务部门的素材,竟然是赶在公众号发布的最后一刻才给我们。 最终,这个活动就这样着急忙慌的上线了。公众号发出去后,业务部门就开始各种朋友圈和社群的宣传。 最关键的是,老板自己也会去看,这一看不要紧,直接就发飙了。 发飙的对象不是业务部门,而是我们部门,老板指出了3点问题。 1.海报的设计的不行,没有冲动下单的欲望; 2.海报的文案不对,不明白这个活动是干什么的; 3.活动的引导不对,用户买完后不知道怎么用优惠券; 虽然上面说的几点和我们完全没关系,虽然我们部门领导是一肚子的委屈,但是现实却是,我们部门在那疯狂的修改海报和文案。 加班加点的改,改来改去,一直改到老板满意的版本。原本和我们没有半点关系的内容,硬生生的变成了我们的工作。 这其中还有个小插曲,活动发布后的1个小时内,没有任何人下单。 老板竟然把这个归咎于产品部门设计的流程不合理,因为不合理,所以没人下单。因为他上面说的3点问题,导致活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最终,这个活动总算是在反复修改中告一段落! 毫无疑问,我们部门,成了这次活动成功的最大阻碍。 ## 二、为什么产生这种矛盾 从我们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我觉得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责任不清”是最主要的原因。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整件事情的链路上来看,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可结果就是没有人满意。 我们慢慢的来捋一捋。 ### 1. 老板是活动的发起方 首先,这个活动的发起方或者叫策划方,虽然看起来是业务部门,但是按照我们公司的惯例,最初的源头肯定是老板。 对老板来说,他肯定不会关心这个活动中间的沟通环节,他要的就是最终的结果,他所能看到的也只是最终的呈现效果。 从他的角度来看,他所感觉到的“不通顺”,就代表着用户体验的不通顺,所以他自然而然会将问题归咎于产品没做好。 当然,他这样想,好像没什么问题。 ### 2. 业务部门是活动的中间人 其次,想做好老板的这个活动,业务部门必然是要想方设法的满足他的要求。 作为业务部门,他们自己是没有能力去实现这样的效果的,他们只能依赖于我们产品部门才能够达成目标。 所以对于业务部门的人来说,他们只要满足了老板的要求,活动上线了,用户能够购买了,优惠券正常发放了,他们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他们才不会去关心所谓的流程通顺不通顺的,至于文案上的问题,他们肯定想“关我什么事?海报又不是我做的,都是设计部门出的,最终的定稿也是设计部门找老板确认的,我也说不上什么”。 当然,业务部门这样想,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 3. 我们部门是活动的实施方 最后,对我们部门来说,也就是产品技术部门来说,我们是最终的方案实施方。 所谓的实施方,也就是意味着,方案设计的是否合理、流程是否通顺、文案是否合适、引导是否有吸引力,和我们其实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我们就是一个实施者,我们无法判断这个方案是否合理,我们也无法判断这个方案能带来怎样的效果。 我们能做的,就是将我们已有的方案告知对方,然后让对方去做判断。 如果对方都觉得我们这样的方案没有问题,那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对方提供相关素材而已。 我们给对方提供的其实是填空题,我们已经给了模板,只需要按照要求填进来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好像还真的怪不到我们。 当然,我们部门这样想,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各方都觉得自己没问题,最后必然出问题。 所有的沟通,都是单线沟通。 最关键的是,对于这个活动的最终效果承担部门,也没有明确的说明。没人负责,也就意味着没人积极。 除了老板以外,大家的想法就是:反正这个活动和我没有任何关系,做好了我又没有任何的奖励,做不好也不会扣我半毛钱。 既然如此,那自然而然就是按照常规做法来处理了。 ## 三、以后应该如何避免 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 1. 保持沟通 首先,不能是单线沟通,各方应该充分沟通共享信息,这也是我们公司目前最缺少的环节。 如果这次的活动,能够做到明确责任方,然后所有相关方能够坐在一起哪怕沟通那么一次,最终的结果也肯定比之前的要好。 对公司来说,这个活动肯定是要上线的,最终的效果无论是哪个部门来承担,最终肯定都是要公司来买单。 所以,站在公司的角度,是你部门来承担或者他的部门来,好像都没有什么区别。除非公司有什么特殊的目的,否则,是谁都一样。 正式因为这样,高层是不太愿意去主动向下沟通的。 当然,这不仅仅是公司高层的问题,底下执行部门的多问一句,也同样重要。 沟通从来都是相互的,唯有充分交流,才能信息共享。 ### 2. 各司其职,各展所长 对于每个业务部门来说,公司为什么要区分不同的部门呢?如果没有差别,干嘛要区分呢? 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才能够扬长避短,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提升整体公司的运行效率。 业务部门的优势是深入在一线,能够了解到前方最直接最直白的需求,也最能够了解业务面临的问题和痛点,他们是可以提供建设性意见的。 但是,业务部门不管实现,他们也会以偏概全。 产品部门的优势是技术实现,我们能够将业务部门所想要达成的效果快速的实现出来,并且与此同时提供比较符合正常标准的用户体验。 但是,我们远离用户,我们都是办公室产品经理,用自己的感觉去衡量用户的体验。 所以,各方都有各方的优势,各方也都有各方的不足。将优点发挥到极致,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用。 如果以后还有这样的活动,如果每个部门都能够多想一个为什么,我想,可能就会避免出现这次的情况。 ### 3. 指定责任部门 这次的活动,还有一点是很模糊的,那就是最终的负责部门。 现在仔细想想,确实没有任何部门对这个活动应该负责。公司既然没有明确,也就意味着没有哪个部门会愿意主动跳出来的。 对于业务部门来说,老板说要做个活动,要找技术部实现,那我就去找,反正最终执行也不是我。 对于技术部门来说,业务部门找过来,说有个活动要上线,那我就按照他们的要求来做好了,有问题也不会找我,找他们。 这其中,其实还有个设计部门,就是业务部门要提供的那些素材,其实是找设计部门进行设计的。 对于设计部门来说,就更加没有责任意识了,反正我按照业务部门的要求把素材提供了,至于最终活动的效果,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没有明确责任人的情况下,就算各个部门各司其职,最终的结果可能也不会让人满意。 如果这次活动,公司就很明确的指定了负责的部门,最终的效果应该会比目前好很多。 ## 一些想说的话 所谓的感同身受,其实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只会从自己的观感去揣测别人。 所谓的换位思考,其实是不现实的,每个人都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 其实,很多时候,共同利益,比什么都重要。 **专栏作家** 明天上线,微信公众号:明天上线,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做过运营,当过客服。擅长原型设计、逻辑梳理,目前专注于B端产品领域。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根据最新数据,AMD RX 9070 XT显卡在MindFactory的周销量达到了245块。**这一数字几乎是NVIDIA GeForce RTX 5070的六倍,更是RTX 5080的十倍以上,侧面显示了RDNA 4系列显卡在市场上的强劲表现。** MindFactory是欧洲最大的零售商之一,其销售数据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市场趋势,此次AMD显卡的高销量不仅得益于其出色的性能,还得益于AMD的库存供应。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16/5c23fbd9-bc34-4304-823e-ffd820c0511f.png) **与NVIDIA相比,AMD显卡供应更多,使得买家能够顺利购买到显卡,而NVIDIA的显卡则常常缺货且售价远高于官方建议零售价。** 这使得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AMD的产品,虽然AMD也面临需求旺盛导致的涨价问题,但其显卡的库存相对充足,消费者仍能找到不少现货。 此外,NVIDIA的高端显卡RTX 5090在MindFactory的周销量为零,这也反映出该型号在市场上的稀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184.htm)
近日,**浙江省矿产资源集团在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毛阳矿区,新发现一处大型萤石矿床,预计矿石资源量超过550万吨,矿物资源量超过220万吨,合计超过770万吨。**据介绍,**新探明的矿脉控制矿体长600米,单层最大厚度达32米。**厚大单矿体在全国萤石矿床中较为罕见,展现出巨大增储潜力。 毛阳萤石矿岩心 **萤石作为氟化工产业的关键原材料,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关乎新能源电池、半导体蚀刻、5G通信材料等战略新兴领域发展,被称作“工业维生素”。** 浙江省自然资源集团自成立以来,围绕资源保障打造绿色矿业勘查、开发、投资全产业链,实施专业化整合,组建了浙矿集团,着力推进“地质服务与矿业开发”板块高质量发展。 浙矿集团建立了专业突击队,投入千万元专项资金,运用三维建模、高精度物探等创新技术,成立不到2年就已实现找矿重大突破。 目前,浙矿集团正加快推进勘探工作,**有望在2026年初完成储量评审备案。**  无人机赋能绿色勘查 就在日前,**我国自然资源部还确定了一个新矿种——高纯石英矿。** 高纯石英矿,是指经选矿、提纯可获得二氧化硅的纯度不低于99.995%,杂质、包裹体含量满足半导体、光伏等高新领域应用要求的岩石。 高纯石英矿具有耐高温、耐腐蚀、低热膨胀性、高绝缘性和透光性这些特点,是半导体、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必不可缺少的关键基础材料,在国家高科技竞争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182.htm)
近日,话题#花1400打独享顺风车拼了7个人# 登上热搜,引发关注和热议。据悉,广西莫先生打哈啰顺风车回家,一家五口为了舒适特意选了“不拼车”,花了1400多车费。**然而中途司机又多接了2个乘客,7座车满满当当挤了8个人,连两个座位间的空隙也塞了一个人。** 莫先生称,全程600多公里路程挤得无法呼吸,全家人都特别难受。自己下单时明确选择了独享,司机却中途加人导致超载,还存在绕路(最终行程700多公里),开车打电话等危险行为,于是向平台投诉。 然而面对视频证据,平台拒绝赔偿,最终1400元车费只退回了45元,莫先生觉得非常不合理,遂曝光并投诉了此事。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16/61ece3dc-eb2b-47aa-bbd5-4d4f5eb64beb.png) 据财经网科技[报道](https://weibo.com/5061229888/PnuBmpfsu),针对该事件,哈啰顺风车最新回应称:“已核实到车主确有额外拼人情节,**我们向乘客致歉,将提供补偿,已经永久封禁车主账号,对此类有违用户体验的行为,我们绝不姑息、顶格处罚。**”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180.htm)
原料药月仿制药领域,部分国产厂商受创,美国市场则要承担供应链断裂带来的药物短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