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时任领英全球产品主管的瑞安·罗斯兰斯基(Ryan Roslansky)接替杰夫·韦纳(Jeff Weiner)担任 LinkedIn 首席执行官。作为 LinkedIn 首席执行官,Ryan 直接向微软汇报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萨蒂亚·纳德拉 (Satya Nadella)。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513/c7eebb689adfa25.jpg) 据CNBC报道、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今天通过电子邮件通知员工一项小规模重组计划。作为重组的一部分,LinkedIn 首席执行官瑞安·罗斯兰斯基将承担更多职责。除了担任 LinkedIn 首席执行官之外,Ryan 还将负责微软的 Office 产品,包括 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Microsoft 365 Copilot 等。 作为这项额外职责的一部分,Ryan 将向微软体验+设备 (E+D) 部门执行副总裁 Rajesh Jha 汇报工作,后者直接向 Satya Nadella 汇报工作。作为 LinkedIn 首席执行官,Ryan 将继续像以前一样向 Satya Nadella 汇报工作。 此次重组的另一项重大变化是,负责商业和工业 Copilot 团队(包括 Power Platform、Dynamics 365 和 Copilot Studio)的企业副总裁 Charles Lamanna 将向 Rajesh Jha 汇报工作。此前,他向微软云 + AI 部门的 Scott Guthrie 汇报工作。 这些变化似乎也使云+AI部门的重点更加集中在Azure和基础AI技术上。Scott Guthrie领导的部门现在将只涵盖Azure、微软的云计算平台、生成式AI解决方案和数据平台(SQL Server等)。但微软所有的生产力和商业应用程序现在都归属于Rajesh Jha领导的单一部门,这可能会促进产品和服务之间的更好整合。 据微软内部人士称,上述重组变化与公司最近的裁员没有直接关系。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4432.htm)
微软已公布针对欧洲各国政府的网络安全计划,其中包括一项旨在加强各国国家防御能力以抵御来自敌对国家和犯罪分子的人工智能网络威胁的计划。[据微软博客](https://blogs.microsoft.com/on-the-issues/2025/06/04/microsoft-launches-new-european-security-program/),该项目旨在增强欧洲政府抵御网络攻击的能力,尤其是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攻击。  据称,这项网络安全增强计划是免费的。然而,此类合作可以改善微软与欧洲各国政府的关系,并增强其在欧洲网络防御项目中的影响力。 尽管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恶意活动的现象激增令人担忧,但微软相信人工智能作为防御工具的潜力。该公司还积极监控并处理任何对其人工智能模型和工具的恶意使用。 微软的欧洲安全计划旨在增加与欧洲各国政府基于人工智能的威胁情报共享,增强网络安全能力和弹性,并扩大合作伙伴关系以阻止网络攻击。 微软已与欧洲执法机构合作,打击用于窃取密码、财务数据和加密钱包的Lumma 信息窃取恶意软件。据悉,Lumma 在短短两个月内就感染了全球近 40 万台设备,其中许多受害者位于欧洲。该公司还表示,此次行动可能会夺取或封锁超过 2300 个命令与控制域名。  过去几年,人工智能驱动的网络攻击激增,犯罪分子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商业人工智能工具来攻击用户和组织。大型语言模型 (LLM) 被修改用于恶意目的,使攻击者能够更轻松地利用漏洞。 诈骗者和犯罪分子甚至利用 ChatGPT 等人工智能工具创建钓鱼邮件、冒充公司和个人,以及制作深度伪造视频。在另一个案例中,ChatGPT 被用来策划针对特朗普酒店的袭击。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4430.htm)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苹果公司将Apple Intelligence引入关键中国市场的努力因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实施的关税而受到阻碍。为了在中国部署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苹果正在与阿里巴巴合作,但这两家公司尚未获得苹果计划在中国推出的 AI 产品在中国的监管批准。  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CAC) 必须对所有 AI 模型进行测试和批准,企业才能在中国推出 AI 服务,而这正是该流程停滞的原因。 由于中美之间“日益加剧的政治不确定性”,CAC推迟了申请审批。今年4月,特朗普大幅提高了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高达145%。苹果公司获得了部分关税豁免,关税随后暂停90天。但由于中美未能达成协议,贸易战近来持续升级。 本周早些时候,中国方面表示,美国限制向中国公司销售喷气发动机和半导体设计软件、控制芯片出口以及取消中国留学生签证,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5月份在日内瓦会议上达成的一项贸易协议。特朗普声称,中国拒绝取消芯片生产所需关键矿产的部分关税和限制,违反了该协议,并宣布计划于6月4日将钢铁关税提高至50%。今天早些时候,他进一步表示,习近平主席“非常强硬”,“很难与他达成协议”。 由于中国法规禁止苹果在“Apple Intelligence”中使用其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因此苹果计划使用阿里巴巴开发的模型。由于这些限制,苹果在将“Apple Intelligence”扩展到中国这一关键市场时遇到了延误。华为和小米等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已经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系列人工智能功能,这使得苹果在中国的人工智能竞赛中远远落后。 据《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将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列入实体名单,以阻止它们与美国开展贸易。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苹果在将“Apple Intelligence”引入中国时将面临更多问题。美国工业和安全局也对苹果与阿里巴巴的合作计划表示担忧。 有传言称,苹果计划在 iOS 18.6 更新中在中国推出 Apple Intelligence ,但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会实现,也由于审批延迟,我们不知道何时能获得 iOS 18.6。iOS 18.5 发布至今已三周,而苹果的 Beta 版更新通常在软件发布几天后发布。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4428.htm)
随着智能手机盗窃案的增多,英国立法者提出了一种理论,认为苹果和Google在遏制盗窃方面所做的努力可能没有他们声称的那么多。智能手机盗窃案正在上升——不仅在美国,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如此。苹果和Google都声称他们已经采取了彻底的措施来降低智能手机盗窃的利润,但英国议员们并不买账。  正如《卫报》 指出的那样,2024 年仅在伦敦就有 80,000 部各类手机被盗,比 2023 年的 64000 部增加了约 25%。这些手机的黑市价值为 2000 万美元,约合 2700 万美元。 伦敦警察厅已要求Google和苹果等智能手机公司阻止被盗设备访问云服务。此举实际上将导致手机无法使用,并大幅降低转售利润。 委员会成员马丁·瑞格利 (Martin Wrigley) 表示,这些公司之所以不采取行动,是因为他们可以从中获利。 “苹果和Google继续盈利,继续销售更多手机,因为这些手机没有被从系统中移除,”他周二在英国下议院科技委员会对两家公司的代表说。“你们(这些公司)有责任立即实施这项措施,以造福全球消费者。没有如果,没有但是,行动起来。” 两家公司都指出,现有的一套功能旨在保护客户数据。 Google代表西蒙·温格罗夫 (Simon Wingrove) 声称其功能运行良好。苹果监管和法律高级总监加里·戴维斯 (Gary Davis) 表示,禁用设备可能会被用于欺诈,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这一功能获取数据或删除账户进行勒索。 保守党前警务部长基特·马尔特豪斯 (Kit Malthouse) 认为,允许盗窃行为继续存在是出于经济动机。 “我不认为我们是在牟利。我们必须驳斥那种认为我们能从用户手机被盗、与生活失去联系的痛苦经历中获益的说法,”大卫代表苹果回应道,“我们在设计这些保护措施上投入了数亿美元。” 他说:“事实上,伦敦每年有 5000 万部手机被盗,如果这种现象停止,那么 5000 万部手机的销量就会减少。” 警长詹姆斯·康威表示,伦敦的犯罪活动十分频繁,苏格兰场必须主动介入。因此,伦敦警察厅表示,4 月和 5 月的盗窃案全面下降了 15%,其中手机盗窃案减少了三分之二——尽管他认为这只是暂时的。 康威谈到,“骑着大功率电动自行车在 A10 公路上行驶的青少年在旅途中实施了 10 起、20 起盗窃或抢劫,他们迅速将手机装入银箔或法拉第袋中,使我们更难识别位置,然后迅速将其交给中端市场处理商,最终运出英国。” 据警方称,苹果高端手机是主要目标,因为每部手机的转售价值很高——在300到400美元之间,相当于大约400到550美元。盗窃的一大驱动力是能够在低收入国家转售这些手机,因为在这些国家,合法获得的智能手机价格可能相当高。  “查找”功能已被用来追踪全球被盗的 iPhone 虽然很难获得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智能手机盗窃案显然正在上升。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2015年,66%的美国人拥有智能手机。到2024年,这一数字将跃升至91%。 在这种普遍现象下,手机盗窃率上升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这类数据不仅表明可供盗窃的手机数量在增加,而且失窃手机的销售市场也在扩大。 被“苹果捡到”(或者在公共场所被盗)是人们手机被盗的主要原因。虽然你永远无法消除这种风险,但有很多方法可以降低成为目标的几率。 在公共场所时,要注意周围环境。许多受害者报告称,在拥挤的地方,手机会被抢走;尽量避免边走边漫无目的地刷手机。 如果在餐厅,不要把手机放在餐桌边缘附近——小偷很聪明,他们会趁你分心时走过,在你不注意的情况下偷走手机。最好把手机藏在口袋或包里。 偷手机也很容易。所以最好不要把手机放在后兜里,因为很容易被偷走,而且受害者自己也浑然不觉。 相反,选择将手机放在前口袋中 - 或者更好的是,放在包中或夹克的内口袋中。 不要让陌生人“暂时”使用你的手机。如果情况紧急,可以主动帮忙打电话,或者把他们带到可能提供帮助的地方。 当然,也要确保你了解自己有哪些可用的工具。例如,如果有人同时窃取了你的iPhone和密码, Apple 的“被盗设备保护”功能会为你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 如果您怀疑手机被盗,请尝试使用“查找”功能进行定位。将 iPhone 标记为丢失也是一个好主意——这样您的手机就会被锁定,没有密码就无法访问,同时Apple Pay也会被禁用。 并尽快向当地警方报案。这不仅可以告知执法部门留意任何被发现的手机,而且你的运营商或苹果公司很可能也会需要它来申请更换。 如果您拥有包含“失窃和丢失”保障的AppleCare + 计划,您可以申请 Apple 更换您的 iPhone。为此,您需要在将设备标记为丢失后,访问 Apple 的“iPhone 失窃和丢失”索赔页面。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4426.htm)
小米第二款车型小米YU7目前虽已发布,但还未公布价格及上市,但令人想不到的是,有老头乐厂家截胡雷军,提前就把老头乐版的“小米YU7”交付了。[博主韩路分享的视频中](http://t.cn/A6ebuTt2),一辆老头乐的外观高仿小米汽车,**前脸的线条和做工虽然粗糙,但整体造型几乎与小米SU7一致。**  更离谱的是,估计老头乐厂家担心别人看不出这车是在致敬小米汽车,还特意在车头机盖上悬挂了一个“M七”的车标。  至于老头乐的尾部,则是为SUV的造型,尾灯也是小米SU7“同款”。虽然整体更像是小米SU7,但车尾SUV的结构设计,也让它与小米YU7沾点亲带点故。  这辆老头乐车型也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调侃道:“车机要喊老爱同学”、**“老头乐:你看不起谁捏,我是在向法拉利致敬”、“这Logo雷总看了都服”。** “老头乐厂家才是国内最佳车评人,没有被老头乐致敬的车型,都不能算成功的车企”、“搞得大家都买得起小米SUV了,没意思”。 此外,此类老头乐车型号称中国最高路权的四轮车,不用驾照、上路不用看红灯。不过玩笑归玩笑,这类车型的安全性非常差,存有不小的隐患。并且,大部分开这车都是老年人,事故率也是居高不下,购买需谨慎。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4422.htm)
总部位于德克萨斯的氢动力航空创新企业StellarJet周二发布两项变革性技术:固态储氢装置与新一代电动涵道风扇(EDF)推进系统。在2025巴黎航展前夕公布的这些突破,使该公司在全球可持续航空旅行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占据了零排放航空竞赛的领先位置。  采用金属氢化物技术的固态储氢罐实现了23%的重量储氢密度与6.6千瓦时/千克的能量密度,性能超越液态氢系统。该装置在20-350巴压力及-60°C至+80°C温度范围内安全运行,支持30分钟内快速加注且无蒸发损耗风险。 StellarJet公司CEO Alexey Popov强调其可扩展性与安全性,称“这项储氢方案是航空业的转折点。” EDF推进单元功率达132千瓦,推力1700牛顿,重量仅14.7公斤,涵道直径375毫米,专为StellarJet分布式电推进设计优化。两项完全自主研发的技术将应用于计划2025年夏季首飞的氢能验证机StellarJet Demonstrator。 凭借源自航天与火箭技术合作的研发积累,StellarJet在航空脱碳化竞赛中占据优势。其紧凑型适航储氢系统解决了液态氢的安全与成本难题,已引发航空航天及工业应用领域的关注。但规模化生产与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仍是挑战,部分X平台用户对认证流程复杂性影响商用化进程提出质疑。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4420.htm)
据gCaptain报道,当地时间6月3日凌晨,**一艘名为“Morning Midas”的汽车滚装船,在美国阿拉斯加海岸外约300英里处发生起火事故。**接到求救信息后,美国海岸警卫队对该船只展开救援,幸运的是,22名船员中没有人员受伤,他们通过救生艇弃船,并转移到了附近的一艘商船。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4/8d472403eb434cfa97f94444510ad86f.jpg) 据了解,该船于5月26日从中国烟台出发,目的地是墨西哥拉扎罗·卡德纳斯港,预计将于6月15日抵达。 根据航运数据库Equasis的信息,Morning Midas号汽车滚装船,建造于2006年,由总部位于伦敦的Hawthorn Navigation Inc.所有,并由Zodiac Maritime Limited进行管理。 **Zodiac Maritime确认该船只装载约3000辆汽车,其中800辆是电动汽车。**该公司声明称,最初看到烟雾是从一个装载电动汽车的甲板上冒出来的。 船员立即启动了船上消防系统进行紧急灭火,然而,最终还是无法扑灭明火。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4/1c2c8e61e5cd424fa4e1dd74d557d661.png) 海岸警卫队报告称,目前已派出空中机组人员和一艘巡逻舰协助处理情况,现场已有三艘船只。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4418.htm)
<blockquote><p>本文深入剖析银证转账系统,从概念起源到功能模块,再到流程细节与账户架构,全方位解读其运作机制。文章回顾了银证转账从人工搬运资金到自动化系统的演变,详细阐述了系统如何确保资金安全高效流转,以及在高并发交易下的稳定表现。通过多维度分析,读者将全面了解银证转账系统的核心价值与技术内涵。</p> </blockquote>  Hi,围炉喝茶聊产品的新老朋友好!在话题未开始之前,先看组见证历史数据:2024年国庆节前,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多日突破万亿。 今日开盘后仅20分钟,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刷新此前9月30日创下的历史最快万亿纪录。大量资金需要从银行存管账户转入证券存管账户。银行端和券商端都面临着很大的银证转账并发压力。 好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身边常用且熟悉的产品,无论你在买卖股票、基金、炒期货、电商下单等很多交易场景时都会用到它,它是交易的起点,同时也是交易的终点,接下来重点聊聊主角:银证转账系统。 烦请大家先思考20秒,你心目中的:银证转账系统会是什么样子?由哪些功能模块组成?为什么有时候转入转出会失败?为什么大额转账会限制? 证券、基金和期货的银证转账大同小异,围炉以证券为例和大家一起银证转账,烦请大家搬好小板凳、泡好茶,让我们带着上面的问题,将从银证转账的概念、参与主体、转账流程、账户结构、核心模块、架构/接口、清算对账、会计科目8大维度入手一点一点的切入,一块一块的展开,从入门逐渐到精通之旅吧。 文章可能会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给我多多提意见、留言反馈和补充,如有错误之处,请大家指正,我们评论区见。主打“分享、交流”,不立人设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建议先收藏,然后慢慢钻研。 ## 一、概念 在聊银证转账概念之前,先听听恒生电子官晓岚总当时给我和其他同事培训时介绍:银证转账的小故事,好了让我们穿越到30年前的时光隧道。 30年前的河南省平顶山,有一家工行的储蓄所,在它的对门,便是一家证券营业部。在交易日里,可以看到穿梭的人流,“开市之后,股民们把钱从储蓄所取出来,搬到对门;闭市之后,又把钱从营业部送回储蓄所。”,这就是今天银证转账产生的前身。尽管有着诸多不便,在当时,银证转账却并不为大家所接受。直到98年年初,才逐渐被认可,并在交易量日渐增加的情况下得以实现。 好了小故事看完了,让我们回到银证转账的概念上来,围炉分别用官方版和通俗版来阐述银证转账的概念。 ### 1.1、官方版银证转账概念 投资者在银行开立的个人结算存款账户(或借记卡)与证券公司的资金账户建立对应关系,通过银行的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网点自助设备和证券公司的电话、网上交易系统及证券公司营业部的自助设备将资金在银行和证券公司之间划转,为投资都存取款提供便利。  ### 1.2、通俗版银证转账概念 投资者在银行账户与证券资金账户之间进行资金划转的行为,实现银行与证券公司之间的资金闭环流动。是证券市场资金结算的基础功能。  敲黑板画重点:银证转账的主要目的是方便投资者在银行和证券账户之间转移资金,确保交易顺利进行。而三方存管的目的是隔离客户资金与券商自有资金,防止券商挪用,保护投资者资金安全。详情请阅读下图的内容。 注:A股已经全部转化为三方存管,B股仍在使用,后面篇文章重点来聊聊:三方存管。  ## 二、参与主体 通过上面概念学习,我们大概了解到银证转账是什么了,换个角度去理解银证转账,它其实就是对证券保证金账户和活期储蓄账户之间的资金进行调拨的一项金融服务业务。既然是业务就会有参主体,现在我们就来聊聊,如下图所示。  ## 三、转账流程 ### 3.1、转账全流程 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银证转账,当然可从银证转账主要业务流程切入,是个不错的学习方法,可以管中窥豹,银证转账主要业务流程,转账流程又分正逆向和资金交易重发,其中正向流程对于投资者是有感的,但逆向和资金交易重发是无感的,如下图所示,下面我们分别来聊聊。  ### 3.2、转账正向流程 转账流程分为正向和逆向流程,如:资金转入证券账户、资金转出至银行两大流程,下面我们分别来聊聊。 3.2.1、资金转入证券账户流程即:银行转证券 投资者通过证券公司或存管银行的交易渠道发起资金银转证交易,实现客户银行结算账户资金转入客户证券资金台账,同时实时增加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账户余额,适用于客户进行资金存款。  方便大家更好理解资金转入证券的功能,特附上文字版的流程: 1、投资者通过证券委托渠道(PC或移动端),录入银行转证券信息; 2、证券公司系统校验客户身份合法性;实时将交易请求发送存管银行,包含转账资金信息和银行密码信息; 3、存管银行主机系统校验客户银行结算账户合法性,扣除客户账户资金,增加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汇总账户余额; 4、存管银行系统增加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账户余额;返回给证券应答信息; 5、证券公司系统接收成功应答后,增加客户证券资金台账余额;返回给发起渠道应答信息; 6、证券渠道提示交易处理结果。  3.2.2、资金转出证券账户流程即:证券转银行 投资者通过证券公司或存管银行的交易渠道发起资金证转银交易,实现投资者证券资金台账资金转入客户银行结算账户,同事实时扣减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账户余额,适用于客户进行资金取款。  方便大家更好理解资金转出证券账户的功能,特附上文字版的流程: 1、投资者通过证券委托渠道,录入银行转证券信息; 2、证券公司系统校验客户身份合法性; 3、证券公司系统确认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台账余额足够,并扣减相应资金;实时将交易请求发送存管银行,包含转账资金信息; 4、存管银行系统校验确认客户交易结算管理账户余额足够,并扣除客户管理账户余额; 5、存管银行系统扣减交易结算资金汇总账户余额,增加客户结算账户资金;返回给证券公司应答信息; 6、证券公司系统返回给发起渠道应答信息; 7、证券渠道提示交易处理结果。  小结:现转账流程正向流程已简单聊了下,有时在实际业务中操作不当,就需逆操作和流程来补救,更流程健将的表现,下面我们来聊聊资金转入证券账户、资金转出至银行两大逆向流程吧。 ### 3.3、转账逆流程 转账逆流程又分为资金转入证券账户、资金转出至银行两大逆流程,下面我们分别来聊聊。 3.3.1、资金转入证券账户逆流程即:银行转证券逆流程 银行转证券冲正是保障银证转账数据一致性的一种方法,由交易发起方负责;当银行转证交易出现如通讯超时等异常情况时,交易发起方自动或人工发起银行转证券冲正交易,取消原转账交易。(注:发起端可是证券,也可是银行,不过就以证券为例吧)  方便大家更好理解资金转入证券逆向流程,特附上文字版的流程: 1、证券公司系统发起银行转证券冲正交易给存管银行系统; 2、存管银行系统查询原交易流水; 3、存管银行系统对原交易进行资金冲正,涉及客户银行结算账户、交易结算资金汇总账户和客户管理账户余额的处理; 4、证券公司系统接收成功应答后,记录原转账交易为失败; 注:当然发起端也可是银行端,这里就不在介绍了,有兴趣可自行百度或私下交流。 3.3.2、资金转出证券账户逆流程即:证券转银行逆流程 证券转银行冲正是保障银证转账数据一致性的一种方法,由交易发起方负责;当证券转银行交易出现如通讯超时等异常情况时,交易发起方自动或人工发起证券转银行冲正交易,取消原转账交易。(注:发起端可是证券,也可是银行,不过就以证券为例吧) 方便大家更好理解资金转入证券逆向流程,同样附上文字版的流程: 1、证券公司系统发起银行转证券冲正交易给存管银行系统; 2、存管银行系统查询原交易流水; 3、存管银行系统对原交易进行资金冲正,冲正客户银行结算账户和交易结算资金汇总账户,冲正客户管理账户余额的处理; 4、证券公司系统接收成功应答后,记录原交易流水为失败; 注:当然发起端也可是银行端,这里就不在介绍了,有兴趣可自行百度或私下交流。 ### 3.4、资金转账交易重发 交易重发是保障实时交易数据一致性的一种方法,由交易发起方负责;当交易出现如通讯超时等异常情况时,由交易发起方自动或人工发起重发交易。  方便大家更好理解资金转账重发流程,同样附上文字版的流程: 1、证券系统自动或手工发起重发交易信息给银行系统; 2、银行系统查询原交易流水; 3、银行系统判断原交易是否存在,如无则转4步骤,如有则转5; 4、银行系统处理交易流程; 5、证券系统接收成功应答后,根据存管银行系统的处理结果进行相应的后续处理; 小结:转账流程的正逆向流程已聊过了,可能还有部分细节未涉到,如果大家知道其它重要事项,烦请告之下围炉。 ## 四、账户结构 投资者在银证转账时同样需要各类账户来支撑转账业务的开展,这里会涉及到证券和银行两侧的账户了,不过有关系账户的文章在围炉公众号里有好几篇,围炉特整理如下,喜欢的话烦请戳蓝色链接去学习吧,相信大家看完后会有不同的收获。 聊聊:证券、基金账户体系和运作一文梳理:基金账户体系(定义、种类、体系、结构)高浓缩版的“两金”,初识投资交易账户体系拆解 | A股、港股、美股:证券账户、托管体系差异 (一)在聊银证转账的账户结构之前,烦请大家客户账户体系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我们可以清晰得知:结算侧、银行存管侧、券商侧都会涉及到不同的各类账户,现我们就来聊聊。 ### 4.1、证券侧 1、资金账户:记录投资者在证券公司的资金余额(区分“可用资金”与“可取资金”)。 2、清算结账户:证券公司在中国结算开立的用于交收的账户。 ### 4.2、银行侧 1、个人银行账户:投资者持有的借记卡/存折账户。 2、证券公司备付金专户:证券公司在银行开立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汇总账户(受央行监管,专户专用)。 ### 4.3、中登侧 1、结算备付金账户:证券公司在银行开立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汇总账户(受央行监管,专户专用)。 ## 五、核心模块 通过上面4大模学习,现在我们来聊聊银证转账是由那模块组成,它们协作共同推证券、基金和期货等业务的发展。这里对银证转账核心模块不作深入介绍,说明即可,这里细节太多无法作过多介绍,仅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1、账户管理 客户预指定存管银行和确认,客户变更银行结算账号、客户资料和存管银行变更、客户资金台账结息、客户撤销证券资金台账 、客户身份校验(如客户证件信息、证券资金台账、证券密码等)。 2、转账指令处理 接收并校验转账指令、确保合规性(如非交易时间限制)、对接央行/第三方支付通道,处理批量划款指令,提交金额、账户、签名。 3、对账处理 每日核对银行端与证券端的资金流水,确保账务一致,标记差异(如长款、短款)。银行生成加密文件(如TXT/CSV),券商解析后比对。 4、风控管理 事前:设置单日转账限额(如:如普通投资者单日不超过50万元)、黑名单IP拦截。 事中:实时监测异常模式(如:高频大额转账、凌晨大额转出、连续失败重试、可疑IP等风险、反洗钱规则触发)。 事后:T+1生成风险报告,配合反洗钱系统;监控证券公司不得挪用客户备付金,需定期向央行报送数据。(如:可疑交易报送)。 补充风控管理事项:事前预防:MFA、设备指纹、黑名单;事中控制:规则引擎、AI模型、实时拦截;事后处置;自动冲正、人工审核、差错对账;合规保障:加密、日志审计、隐私计算;满足监管要求,降低法律风险。 5、清算管理 日间清算:实时逐笔处理,依赖央行支付系统;证券公司汇总当日转账数据,与中国结算和银行核对头寸。 日终清算:券商与中国结算公司核对证券交易数据。银行与券商核对资金流水,生成《银证转账对账表》。 差异处理:自动冲正或人工介入(如补录流水),若出现长短款(如银行已扣款但证券未记账),需人工干预调账。 6、其它模块 银行转证券、证券转银行;转账流水、银行卡余额、存管账户查询;资金调拨、资金归集等资金账户间资金的划转操作选择币种、存管银行输入转账金额后点击确定即可完成转入/转出操作资金归集是将所有资金账号内的资金归集至主资金账号中。  ## 六、架构/接口 ### 6.1、系统架构 通过两张架构图向大家诠1释银证系统架构复杂性,系统架构要满足高并发、低延迟、容灾能力的业务需要、资金安全转入转出、分布式可扩展性强。  图1为:证券公司第三方存管系统架构图  图2为:银证转账系统架构图 ### 6.2、技术接口 证券银证转账系统涉及投资者、券商、银行、交易所、中登等机构、多系统的协同,所以该系统涉及多个技术接口,而这些接口共同支撑了资金划转、数据同步、风险控制等核心功能。以下是主要的技术接口及其作用(围炉能力有限,所以这里只提到为止不做过多介绍,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1、通信协议接口:银行与券商之间传输交易指令(如转账、查询)的标准协议 实时转账接口:处理客户实时存取资金。技术要求:毫秒级响应,支持高并发。 2、查询接口:余额查询,实时获取客户银行账户余额;流水查询:按时间范围查询交易记录。 3、签约绑定接口:验证银行账户与证券账户的绑定关系(首次开通需校验四要素:姓名、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 4、对账文件接口:每日定时交换对账文件(格式:TXT/XML),核对交易流水与资金头寸,对账文件分为:券商和银行对账文件两类型。 5、风险监控接口:对接公安系统(验证客户身份)和接入反欺诈系统;实时拦截异常交易(如高频转账、大额夜间转出)。 小结:银证转账系统的技术接口是连接银行、券商、投资者的“数字神经”,既要确保安全(如加密签名),又要追求效率(如实时通信),同时需适应复杂监管要求。有关银证转账安全方案推荐去看看:恒生银证转帐系统安全解决方案。 ## 七、清算对账 ### 7.1、清算证券 公司汇总当日转账数据,分别与中国结算公司、三方存管银行进行资金核对。在这个过程中采用DVP(券款对付)清算。有关清算的文章围炉写了好几篇文章,这里就不细聊了,现围炉已整理出来,喜欢就戳蓝色链接去学习吧。一文搞懂沪深交易所“清算交收”:概念、原则、流程、架构、账务处理详解|港股清算交收体系,建议反复阅读和收藏!20张图详解 | 美国证券:市场结构、交易、清算结、流程一文搞懂“场外基金”:概念、发行、交易、费用、清结算、系统、账务处理、估值 ### 7.2、对账日 终交易结束后,证券公司与存管银行生成规定格式的对账数据文件,按约定的数据交换方式相互交换以下对账数据文件: 7.2.1、账户类交易对账数据文件 1、客户状态对账数据文件:对账数据文件中包含当日发生指定存管银行(含预指定)、撤销存管银行或变更银行结算账户等账户类交易的客户,在证券公司和存管银行的日终存管状态、存管银行和银行结算账号等信息明细记录。 2、账户类交易明细对账数据文件:对账数据文件中包含客户当日发生的各笔指定存管银行(含预指定)、撤销存管银行、变更银行结算账户及变更客户资料等账户类交易信息明细。 7.2.2、银证转账对账数据文件 对账数据文件包括客户当日发生的全部银证转账交易明细,每条明细包含双方业务流水号、客户姓名、证券资金台账号、银行结算账号、转账发起方、转账方向、转账金额、交易时间等主要业务要素。 ### 7.3、对账处理 7.3.1、账户类交易对账处理 1、证券公司与存管银行将上述从对方接收回来的账户类对账数据与本地系统相应数据记录进行逐笔核对,并按照约定的数据交换方式相互交换“对账确认结果信息”。证券公司和存管银行就“对账确认结果信息”中的对账异常明细,双方需要进行逐笔人工核实确认。对于双方核实确认的异常信息,以下原则做相应调整处理,如下图所示。 2、证券公司和存管银行就“对账确认结果信息”中的对账异常明细,双方需要进行逐笔人工核实确认。原则上讲,谁发起的交易,由谁去处理异常数据。  7.3.2、银证转账对账处理 证券公司将存管银行提供的银证转账对账文件中的数据与本地系统相应记录数据进行逐笔核对;同时生成异常记录数据文件,然后证券公司指定部门核实确认后,根据异常记录数据文件进行单方面手工调账处理。 存管银行将证券公司提供的银证转账对账文件中的数据与本地系统相应记录数据进行逐笔核对;存管银行配合证券公司核对异常转账记录。银行对账文件:银行扣款明细(bank_detail_20250101.csv)券商对账文件:交易系统记录(broker_detail_20250101.csv)。八、会计科目 下面我们聊聊银证转账不同场景的会计科目 场景一:银行转证券 借:银行存款-备付金账户 贷:客户保证金 场景二:证券转银行 借:客户保证金 贷:银行存款-备付金账户写到最后:提下银证转账相关的词汇,大家可能会在工作中接触到。1、透支:超出限额的支付、支取。证券公司的系统在资金使用的时候,会有算法尽量保证客户在当天所有业务发生完毕后,账户上的资金为正数,但由于通信或者某些极端的情况出现后,存在当日所有业务发生完毕后,账户上的资金为负数的情况,我们称之为透支。 2、单边账:券商和银行在发生关联业务时,只是在一边进行了记账处理,而另一边没有同步处理,叫做单边账。单边账需通过核对机制,可以做调整解决。 3、转账时间:证券公司和银行之间可以进行转账操作的时间。银行转账时间受制于银行和券商,转账时间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一般是在交易日的8:00-16:30这个时间段。 4、券商日切窗口:券商签到时间窗口,是指银行开放券商切换交易日期的时间窗口。对于普通券商,日切窗口为下一交易日的00:00至15:00左右;对于开放了7×24小时交易的券商,日切窗口为当前交易日的15:00左右至下一交易日的15:00左右,券商可以在这个日切窗口里的任何时点作日切操作切换到下一交易日;券商完成日切后所有的交易即为下一交易日的交易,之前的交易为当前交易日的交易。 5、银行日切时间:是指银行关闭当日交易的时间,为当前交易日16:00左右;银行日切后将停止未切换到下一交易日的券商的交易,直至券商日切到下一交易日才自动放开交易。 6、主资金账户:主资金账户用于资金存取、与辅助资金账户进行资金划转、证券交易及清算交收;每个客户仅可指定一个主资金账户。 7、辅助资金账户:当仅用于资金存取、与主资金账户进行资金划转。每个客户最多可以开立4个辅助资金账户,辅助资金账户可以变更为主资金账户。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围炉喝茶聊产品】,微信公众号:【围炉喝茶聊产品】,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blockquote><p>本文深入剖析银证转账系统,从概念起源到功能模块,再到流程细节与账户架构,全方位解读其运作机制。文章回顾了银证转账从人工搬运资金到自动化系统的演变,详细阐述了系统如何确保资金安全高效流转,以及在高并发交易下的稳定表现。通过多维度分析,读者将全面了解银证转账系统的核心价值与技术内涵。</p> </blockquote>  在话题未开始之前,先看组见证历史数据:2024年国庆节前,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多日突破万亿。 今日开盘后仅20分钟,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1万亿元,刷新此前9月30日创下的历史最快万亿纪录。大量资金需要从银行存管账户转入证券存管账户。银行端和券商端都面临着很大的银证转账并发压力。 好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身边常用且熟悉的产品,无论你在买卖股票、基金、炒期货、电商下单等很多交易场景时都会用到它,它是交易的起点,同时也是交易的终点,接下来重点聊聊主角:银证转账系统。 烦请大家先思考20秒,你心目中的:银证转账系统会是什么样子?由哪些功能模块组成?为什么有时候转入转出会失败?为什么大额转账会限制? 证券、基金和期货的银证转账大同小异,围炉以证券为例和大家一起银证转账,烦请大家搬好小板凳、泡好茶,让我们带着上面的问题,将从银证转账的概念、参与主体、转账流程、账户结构、核心模块、架构/接口、清算对账、会计科目8大维度入手一点一点的切入,一块一块的展开,从入门逐渐到精通之旅吧。 文章可能会有不足之处,欢迎大家给我多多提意见、留言反馈和补充,如有错误之处,请大家指正,我们评论区见。 ## 一、概念 在聊银证转账概念之前,先听听恒生电子官晓岚总当时给我和其他同事培训时介绍:银证转账的小故事,好了让我们穿越到30年前的时光隧道。 30年前的河南省平顶山,有一家工行的储蓄所,在它的对门,便是一家证券营业部。在交易日里,可以看到穿梭的人流,“开市之后,股民们把钱从储蓄所取出来,搬到对门;闭市之后,又把钱从营业部送回储蓄所。”,这就是今天银证转账产生的前身。尽管有着诸多不便,在当时,银证转账却并不为大家所接受。直到98年年初,才逐渐被认可,并在交易量日渐增加的情况下得以实现。 好了小故事看完了,让我们回到银证转账的概念上来,围炉分别用官方版和通俗版来阐述银证转账的概念。 ### 1.1、官方版银证转账概念 投资者在银行开立的个人结算存款账户(或借记卡)与证券公司的资金账户建立对应关系,通过银行的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网点自助设备和证券公司的电话、网上交易系统及证券公司营业部的自助设备将资金在银行和证券公司之间划转,为投资都存取款提供便利。  ### 1.2、通俗版银证转账概念 投资者在银行账户与证券资金账户之间进行资金划转的行为,实现银行与证券公司之间的资金闭环流动。是证券市场资金结算的基础功能。  敲黑板画重点:银证转账的主要目的是方便投资者在银行和证券账户之间转移资金,确保交易顺利进行。而三方存管的目的是隔离客户资金与券商自有资金,防止券商挪用,保护投资者资金安全。详情请阅读下图的内容。 注:A股已经全部转化为三方存管,B股仍在使用,后面篇文章重点来聊聊:三方存管。  ## 二、参与主体 通过上面概念学习,我们大概了解到银证转账是什么了,换个角度去理解银证转账,它其实就是对证券保证金账户和活期储蓄账户之间的资金进行调拨的一项金融服务业务。既然是业务就会有参主体,现在我们就来聊聊,如下图所示。  ## 三、转账流程 ### 3.1、转账全流程 下面我们进一步了解银证转账,当然可从银证转账主要业务流程切入,是个不错的学习方法,可以管中窥豹,银证转账主要业务流程,转账流程又分正逆向和资金交易重发,其中正向流程对于投资者是有感的,但逆向和资金交易重发是无感的,如下图所示,下面我们分别来聊聊。  ### 3.2、转账正向流程 转账流程分为正向和逆向流程,如:资金转入证券账户、资金转出至银行两大流程,下面我们分别来聊聊。 **3.2.1、资金转入证券账户流程即:银行转证券** 投资者通过证券公司或存管银行的交易渠道发起资金银转证交易,实现客户银行结算账户资金转入客户证券资金台账,同时实时增加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账户余额,适用于客户进行资金存款。  方便大家更好理解资金转入证券的功能,特附上文字版的流程: 1、投资者通过证券委托渠道(PC或移动端),录入银行转证券信息; 2、证券公司系统校验客户身份合法性;实时将交易请求发送存管银行,包含转账资金信息和银行密码信息; 3、存管银行主机系统校验客户银行结算账户合法性,扣除客户账户资金,增加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汇总账户余额; 4、存管银行系统增加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账户余额;返回给证券应答信息; 5、证券公司系统接收成功应答后,增加客户证券资金台账余额;返回给发起渠道应答信息; 6、证券渠道提示交易处理结果。  **3.2.2、资金转出证券账户流程即:证券转银行** 投资者通过证券公司或存管银行的交易渠道发起资金证转银交易,实现投资者证券资金台账资金转入客户银行结算账户,同事实时扣减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账户余额,适用于客户进行资金取款。  方便大家更好理解资金转出证券账户的功能,特附上文字版的流程: 1、投资者通过证券委托渠道,录入银行转证券信息; 2、证券公司系统校验客户身份合法性; 3、证券公司系统确认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台账余额足够,并扣减相应资金;实时将交易请求发送存管银行,包含转账资金信息; 4、存管银行系统校验确认客户交易结算管理账户余额足够,并扣除客户管理账户余额; 5、存管银行系统扣减交易结算资金汇总账户余额,增加客户结算账户资金;返回给证券公司应答信息; 6、证券公司系统返回给发起渠道应答信息; 7、证券渠道提示交易处理结果。  小结:现转账流程正向流程已简单聊了下,有时在实际业务中操作不当,就需逆操作和流程来补救,更流程健将的表现,下面我们来聊聊资金转入证券账户、资金转出至银行两大逆向流程吧。 ### 3.3、转账逆流程 转账逆流程又分为资金转入证券账户、资金转出至银行两大逆流程,下面我们分别来聊聊。 **3.3.1、资金转入证券账户逆流程即:银行转证券逆流程** 银行转证券冲正是保障银证转账数据一致性的一种方法,由交易发起方负责;当银行转证交易出现如通讯超时等异常情况时,交易发起方自动或人工发起银行转证券冲正交易,取消原转账交易。(注:发起端可是证券,也可是银行,不过就以证券为例吧)  方便大家更好理解资金转入证券逆向流程,特附上文字版的流程: 1、证券公司系统发起银行转证券冲正交易给存管银行系统; 2、存管银行系统查询原交易流水; 3、存管银行系统对原交易进行资金冲正,涉及客户银行结算账户、交易结算资金汇总账户和客户管理账户余额的处理; 4、证券公司系统接收成功应答后,记录原转账交易为失败; 注:当然发起端也可是银行端,这里就不在介绍了,有兴趣可自行百度或私下交流。 **3.3.2、资金转出证券账户逆流程即:证券转银行逆流程** 证券转银行冲正是保障银证转账数据一致性的一种方法,由交易发起方负责;当证券转银行交易出现如通讯超时等异常情况时,交易发起方自动或人工发起证券转银行冲正交易,取消原转账交易。(注:发起端可是证券,也可是银行,不过就以证券为例吧) 方便大家更好理解资金转入证券逆向流程,同样附上文字版的流程: 1、证券公司系统发起银行转证券冲正交易给存管银行系统; 2、存管银行系统查询原交易流水; 3、存管银行系统对原交易进行资金冲正,冲正客户银行结算账户和交易结算资金汇总账户,冲正客户管理账户余额的处理; 4、证券公司系统接收成功应答后,记录原交易流水为失败; 注:当然发起端也可是银行端,这里就不在介绍了,有兴趣可自行百度或私下交流。 ### 3.4、资金转账交易重发 交易重发是保障实时交易数据一致性的一种方法,由交易发起方负责;当交易出现如通讯超时等异常情况时,由交易发起方自动或人工发起重发交易。  方便大家更好理解资金转账重发流程,同样附上文字版的流程: 1、证券系统自动或手工发起重发交易信息给银行系统; 2、银行系统查询原交易流水; 3、银行系统判断原交易是否存在,如无则转4步骤,如有则转5; 4、银行系统处理交易流程; 5、证券系统接收成功应答后,根据存管银行系统的处理结果进行相应的后续处理; 小结:转账流程的正逆向流程已聊过了,可能还有部分细节未涉到,如果大家知道其它重要事项,烦请告之下围炉。 ## 四、账户结构 投资者在银证转账时同样需要各类账户来支撑转账业务的开展,这里会涉及到证券和银行两侧的账户了。 (一)在聊银证转账的账户结构之前,烦请大家客户账户体系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我们可以清晰得知:结算侧、银行存管侧、券商侧都会涉及到不同的各类账户,现我们就来聊聊。 ### 4.1、证券侧 1、资金账户:记录投资者在证券公司的资金余额(区分“可用资金”与“可取资金”)。 2、清算结账户:证券公司在中国结算开立的用于交收的账户。 ### 4.2、银行侧 1、个人银行账户:投资者持有的借记卡/存折账户。 2、证券公司备付金专户:证券公司在银行开立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汇总账户(受央行监管,专户专用)。 ### 4.3、中登侧 1、结算备付金账户:证券公司在银行开立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汇总账户(受央行监管,专户专用)。 ## 五、核心模块 通过上面4大模学习,现在我们来聊聊银证转账是由那模块组成,它们协作共同推证券、基金和期货等业务的发展。这里对银证转账核心模块不作深入介绍,说明即可,这里细节太多无法作过多介绍,仅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1、账户管理 客户预指定存管银行和确认,客户变更银行结算账号、客户资料和存管银行变更、客户资金台账结息、客户撤销证券资金台账 、客户身份校验(如客户证件信息、证券资金台账、证券密码等)。 2、转账指令处理 接收并校验转账指令、确保合规性(如非交易时间限制)、对接央行/第三方支付通道,处理批量划款指令,提交金额、账户、签名。 3、对账处理 每日核对银行端与证券端的资金流水,确保账务一致,标记差异(如长款、短款)。银行生成加密文件(如TXT/CSV),券商解析后比对。 4、风控管理 事前:设置单日转账限额(如:如普通投资者单日不超过50万元)、黑名单IP拦截。 事中:实时监测异常模式(如:高频大额转账、凌晨大额转出、连续失败重试、可疑IP等风险、反洗钱规则触发)。 事后:T+1生成风险报告,配合反洗钱系统;监控证券公司不得挪用客户备付金,需定期向央行报送数据。(如:可疑交易报送)。 补充风控管理事项:事前预防:MFA、设备指纹、黑名单;事中控制:规则引擎、AI模型、实时拦截;事后处置;自动冲正、人工审核、差错对账;合规保障:加密、日志审计、隐私计算;满足监管要求,降低法律风险。 5、清算管理 日间清算:实时逐笔处理,依赖央行支付系统;证券公司汇总当日转账数据,与中国结算和银行核对头寸。 日终清算:券商与中国结算公司核对证券交易数据。银行与券商核对资金流水,生成《银证转账对账表》。 差异处理:自动冲正或人工介入(如补录流水),若出现长短款(如银行已扣款但证券未记账),需人工干预调账。 6、其它模块 银行转证券、证券转银行;转账流水、银行卡余额、存管账户查询;资金调拨、资金归集等资金账户间资金的划转操作选择币种、存管银行输入转账金额后点击确定即可完成转入/转出操作资金归集是将所有资金账号内的资金归集至主资金账号中。  ## 六、架构/接口 ### 6.1、系统架构 通过两张架构图向大家诠1释银证系统架构复杂性,系统架构要满足高并发、低延迟、容灾能力的业务需要、资金安全转入转出、分布式可扩展性强。  图1为:证券公司第三方存管系统架构图  图2为:银证转账系统架构图 ### 6.2、技术接口 证券银证转账系统涉及投资者、券商、银行、交易所、中登等机构、多系统的协同,所以该系统涉及多个技术接口,而这些接口共同支撑了资金划转、数据同步、风险控制等核心功能。以下是主要的技术接口及其作用(围炉能力有限,所以这里只提到为止不做过多介绍,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1、通信协议接口:银行与券商之间传输交易指令(如转账、查询)的标准协议 实时转账接口:处理客户实时存取资金。技术要求:毫秒级响应,支持高并发。 2、查询接口:余额查询,实时获取客户银行账户余额;流水查询:按时间范围查询交易记录。 3、签约绑定接口:验证银行账户与证券账户的绑定关系(首次开通需校验四要素:姓名、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 4、对账文件接口:每日定时交换对账文件(格式:TXT/XML),核对交易流水与资金头寸,对账文件分为:券商和银行对账文件两类型。 5、风险监控接口:对接公安系统(验证客户身份)和接入反欺诈系统;实时拦截异常交易(如高频转账、大额夜间转出)。 小结:银证转账系统的技术接口是连接银行、券商、投资者的“数字神经”,既要确保安全(如加密签名),又要追求效率(如实时通信),同时需适应复杂监管要求。有关银证转账安全方案推荐去看看:恒生银证转帐系统安全解决方案。 ## 七、清算对账 ### 7.1、清算证券 公司汇总当日转账数据,分别与中国结算公司、三方存管银行进行资金核对。在这个过程中采用DVP(券款对付)清算。有关清算的文章围炉写了好几篇文章,这里就不细聊了,现围炉已整理出来,喜欢就戳蓝色链接去学习吧。一文搞懂沪深交易所“清算交收”:概念、原则、流程、架构、账务处理详解|港股清算交收体系,建议反复阅读和收藏!20张图详解 | 美国证券:市场结构、交易、清算结、流程一文搞懂“场外基金”:概念、发行、交易、费用、清结算、系统、账务处理、估值 ### 7.2、对账日 终交易结束后,证券公司与存管银行生成规定格式的对账数据文件,按约定的数据交换方式相互交换以下对账数据文件: 7.2.1、账户类交易对账数据文件 1、客户状态对账数据文件:对账数据文件中包含当日发生指定存管银行(含预指定)、撤销存管银行或变更银行结算账户等账户类交易的客户,在证券公司和存管银行的日终存管状态、存管银行和银行结算账号等信息明细记录。 2、账户类交易明细对账数据文件:对账数据文件中包含客户当日发生的各笔指定存管银行(含预指定)、撤销存管银行、变更银行结算账户及变更客户资料等账户类交易信息明细。 7.2.2、银证转账对账数据文件 对账数据文件包括客户当日发生的全部银证转账交易明细,每条明细包含双方业务流水号、客户姓名、证券资金台账号、银行结算账号、转账发起方、转账方向、转账金额、交易时间等主要业务要素。 ### 7.3、对账处理 7.3.1、账户类交易对账处理 1、证券公司与存管银行将上述从对方接收回来的账户类对账数据与本地系统相应数据记录进行逐笔核对,并按照约定的数据交换方式相互交换“对账确认结果信息”。证券公司和存管银行就“对账确认结果信息”中的对账异常明细,双方需要进行逐笔人工核实确认。对于双方核实确认的异常信息,以下原则做相应调整处理,如下图所示。 2、证券公司和存管银行就“对账确认结果信息”中的对账异常明细,双方需要进行逐笔人工核实确认。原则上讲,谁发起的交易,由谁去处理异常数据。  **7.3.2、银证转账对账处理** 证券公司将存管银行提供的银证转账对账文件中的数据与本地系统相应记录数据进行逐笔核对;同时生成异常记录数据文件,然后证券公司指定部门核实确认后,根据异常记录数据文件进行单方面手工调账处理。 存管银行将证券公司提供的银证转账对账文件中的数据与本地系统相应记录数据进行逐笔核对;存管银行配合证券公司核对异常转账记录。银行对账文件:银行扣款明细(bank_detail_20250101.csv)券商对账文件:交易系统记录(broker_detail_20250101.csv)。 ## 八、会计科目 下面我们聊聊银证转账不同场景的会计科目 场景一:银行转证券 借:银行存款-备付金账户 贷:客户保证金 场景二:证券转银行 借:客户保证金 贷:银行存款-备付金账户写到最后:提下银证转账相关的词汇,大家可能会在工作中接触到。 1、透支:超出限额的支付、支取。证券公司的系统在资金使用的时候,会有算法尽量保证客户在当天所有业务发生完毕后,账户上的资金为正数,但由于通信或者某些极端的情况出现后,存在当日所有业务发生完毕后,账户上的资金为负数的情况,我们称之为透支。 2、单边账:券商和银行在发生关联业务时,只是在一边进行了记账处理,而另一边没有同步处理,叫做单边账。单边账需通过核对机制,可以做调整解决。 3、转账时间:证券公司和银行之间可以进行转账操作的时间。银行转账时间受制于银行和券商,转账时间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一般是在交易日的8:00-16:30这个时间段。 4、券商日切窗口:券商签到时间窗口,是指银行开放券商切换交易日期的时间窗口。对于普通券商,日切窗口为下一交易日的00:00至15:00左右;对于开放了7×24小时交易的券商,日切窗口为当前交易日的15:00左右至下一交易日的15:00左右,券商可以在这个日切窗口里的任何时点作日切操作切换到下一交易日;券商完成日切后所有的交易即为下一交易日的交易,之前的交易为当前交易日的交易。 5、银行日切时间:是指银行关闭当日交易的时间,为当前交易日16:00左右;银行日切后将停止未切换到下一交易日的券商的交易,直至券商日切到下一交易日才自动放开交易。 6、主资金账户:主资金账户用于资金存取、与辅助资金账户进行资金划转、证券交易及清算交收;每个客户仅可指定一个主资金账户。 7、辅助资金账户:当仅用于资金存取、与主资金账户进行资金划转。每个客户最多可以开立4个辅助资金账户,辅助资金账户可以变更为主资金账户。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围炉喝茶聊产品】,微信公众号:【围炉喝茶聊产品】,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作者:柏亚舟 备受关注的Nintendo Switch 2将在6月5日也就是明天发售。此前,“NS2首日是否缺乏首日护航新作”引发了不小的讨论。不过,有这样一款新游戏,专门为NS2更改了发售日(虽然推迟了仅一周左右),吸引了不少的目光。 感谢Marvelous的邀请,机核提前试玩了《符文工房 龙之天地》(以下简称“龙之天地”)的完整版(Steam版),可以通过本文速览一下游戏的系统,进行非常浅度的体验分享。  整体上来看,经历了5代的褒贬不一之后,经历了部分重组的Marvelous放弃了此前的数字编号,《龙之天地》的表现可以说相当放心,该作在保留了系列特色的“种田+战斗+恋爱”的同时,做出了不少不影响核心体验的优化,有些内容甚至充满了亮点。 本作将在6月5日(周四)在Nintendo Switch™ 2、Nintendo Switch及Steam®平台发售,支持简体中文。 # 前期打怪,后期种田 在周二放出的最后一波游戏情报当中,官方将重点放在了“冒险”、“生活与恋爱”以及“开拓村庄”三大核心要素当中,从游戏的体验来看,这三大核心要素在不同的阶段也各有侧重点。 与前几作将背景放在西方不同,本作将故事背景放在了以和风设定为主的东方,玩家扮演的角色设定为失忆后的“大地舞者”,面临的使命是解救遭到“龙星陨落”后“东国”,并解开相关谜题。 虽然整体上几个要素都非常重要,但在游戏前期,玩家的体验还是更像传统剧情驱动型RPG:作为主角,你进入到这个幻想世界当中,就会被剧情推动着走。  相对线性的流程的确有些“老套”,但在Marvelous的力所能及内革新的美术和演出,还是能成功将玩家代入到剧情当中(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比如好搭档“摩可绒”的初次变身,比如解救完“春之里”之后的场景,都“意外”地有些震撼。 本作战斗难度不高,普通难度可能只是一些游戏的“简单”级别。整个战斗系统也和主角“大地舞者”设定结合得相当不错,虽然我们在很多游戏中都见识过“舞者”这种职业,但把舞者的战斗和对农作物的鼓舞结合得这么好的,我可能还是第一次见:在战斗中,各种舞可以制造伤害、治愈和增益效果,不同的舞可以与不同的队友配合;而在种田部分,舞蹈又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生活也有技能树) 说到“种田”,这显然是《符文工房》的核心玩法之一,但显然相比《牧场物语》和《星露谷物语》,这里的种地要相对轻松一些。 尤其在前期,在解锁种地技能之后,你需要一些东西然后来挣钱,但当扩建进行到了一定的进展、村子有居民之后,可以雇佣居民种地,还能让他们采集、砍树、挖矿,种田和建设很多时候种地是一个相对自动化的、等待收获的过程——当然,如果你看不下去了想加快一下进程,可以自己干会儿活,也完全没有问题。 此外,本作的前四张地图分别叫“春/夏/秋/冬之里”,可耕种的作物也对应着春夏秋冬,待玩家主线推进这四张地图以及后续额外剧情地图、且解锁了全部种地相关的道具之后,种地的玩法其实也不乏深度——先推主线后种地,其实也是符文工房前作比较典型的特征。  (“春之里”的景色就很不错) 其实想想,能够通过种田拯救世界,本身也是系列主角(虽然每一代主题都是独立的)的一个典型特征,而这种详略主次的安排,本身也不太容易让人出戏。 # 结婚还能这么玩? 在我的印象里,即便是在日厂当中,Marvelous也完全不是以技术力见长的公司,前作《符文工房5》被诟病的一点,也集中体现在画面和帧数表现的不对等上。 不过在《龙之天地》里,至少在一台配置正常的电脑上,Steam版的帧数和画面表现预计应该要理想得多(这可能也是游戏修改上线时间登陆NS2的原因)。本作的游戏画面虽然很难和一些3A大作相比,但美术风格上也算有自己的特色,至少相比自己的前作来说,已经算是巨大的进步。 比如,在场景比较复杂的战斗当中,我这台“i7 12700 + RTX 3080 12G”配置的电脑在4K分辨率虽然偶尔还有肉眼可见的掉帧,但基本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需要吐槽的是,在一开始游玩的时候,游戏默认并没有提供1080P以上分辨率的选项,设置成无边框全屏才能4K。当然,截止发稿,这个问题已经通过更新得到了解决。  (早期就可以“组队作战”) 不过,虽然体验的深入,很多属于Marvelous的一些巧思倒是成为这些硬件要求之外的闪光点。 众所周知,结婚系统是《符文工房》系列有别于其他种田游戏、打怪游戏的一个亮点,本作业包含了包括未选择主角(若选择男主则为女主、若选择女主则为男主)在内的众多可恋爱、结婚对象,不少NPC的性格都很有特点,且与整个游戏结合紧密。 一直以来,主角与游戏中NPC的羁绊,是玩家们游玩这个系列的重要特色之一,不过在以往,如果玩家想要解锁多名NPC的恋爱关系且不出戏,最好的方法还是多周目,但《龙之天地》里,游戏竟然用“世界转移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顾名思义,“世界转移法”指的是在游戏里制造平行世界,也就是说,玩家可以在继承等级和物品、保存当前结婚对象与孩子的状态下,转移到另一个“可能存在的世界”,仅仅是一些可能会互斥的故事进度可能会出现倒退,而玩家“穿梭”回原来的世界里,结婚的对象和孩子还是会恢复原样,一个存档最多可以保存30个“平行世界”。  (“世界转移法”的日文原文) 这意味着,不论是“后宫党”,还是好奇想要看不少NPC恋爱结婚对话的“剧情党”,都能很轻松地轻易看到尽可能完整的剧情,其实并不算高超的小巧思,还是说明了Marvelous在认真地、小心呵护这个“符文工房”的世界。 总体来说,不论是战斗还是种田的有趣程度,还是在结婚系统上的创新,我都认为《符文工房 龙之天地》都是一部系列的“回春”之作,同时,不高的战斗难度,简明但不失深度的各种系统,也非常适合系列新玩家入手——毕竟《符文工房》的每一部剧情都是独立的。 
 作者:柏亚舟 备受关注的Nintendo Switch 2将在6月5日也就是明天发售。此前,“NS2首日是否缺乏首日护航新作”引发了不小的讨论。不过,有这样一款新游戏,专门为NS2更改了发售日(虽然推迟了仅一周左右),吸引了不少的目光。 感谢Marvelous的邀请,机核提前试玩了《符文工房 龙之天地》(以下简称“龙之天地”)的完整版(Steam版),可以通过本文速览一下游戏的系统,进行非常浅度的体验分享。  整体上来看,经历了5代的褒贬不一之后,经历了部分重组的Marvelous放弃了此前的数字编号,《龙之天地》的表现可以说相当放心,该作在保留了系列特色的“种田+战斗+恋爱”的同时,做出了不少不影响核心体验的优化,有些内容甚至充满了亮点。 本作将在6月5日(周四)在Nintendo Switch™ 2、Nintendo Switch及Steam®平台发售,支持简体中文。 # 前期打怪,后期种田 在周二放出的最后一波游戏情报当中,官方将重点放在了“冒险”、“生活与恋爱”以及“开拓村庄”三大核心要素当中,从游戏的体验来看,这三大核心要素在不同的阶段也各有侧重点。 与前几作将背景放在西方不同,本作将故事背景放在了以和风设定为主的东方,玩家扮演的角色设定为失忆后的“大地舞者”,面临的使命是解救遭到“龙星陨落”后“东国”,并解开相关谜题。 虽然整体上几个要素都非常重要,但在游戏前期,玩家的体验还是更像传统剧情驱动型RPG:作为主角,你进入到这个幻想世界当中,就会被剧情推动着走。  相对线性的流程的确有些“老套”,但在Marvelous的力所能及内革新的美术和演出,还是能成功将玩家代入到剧情当中(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比如好搭档“摩可绒”的初次变身,比如解救完“春之里”之后的场景,都“意外”地有些震撼。 本作战斗难度不高,普通难度可能只是一些游戏的“简单”级别。整个战斗系统也和主角“大地舞者”设定结合得相当不错,虽然我们在很多游戏中都见识过“舞者”这种职业,但把舞者的战斗和对农作物的鼓舞结合得这么好的,我可能还是第一次见:在战斗中,各种舞可以制造伤害、治愈和增益效果,不同的舞可以与不同的队友配合;而在种田部分,舞蹈又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生活也有技能树) 说到“种田”,这显然是《符文工房》的核心玩法之一,但显然相比《牧场物语》和《星露谷物语》,这里的种地要相对轻松一些。 尤其在前期,在解锁种地技能之后,你需要一些东西然后来挣钱,但当扩建进行到了一定的进展、村子有居民之后,可以雇佣居民种地,很多时候种地是一个相对自动化的、等待收获的过程——当然,如果你看不下去了想加快一下进程,可以自己干会儿活,也完全没有问题。 而在后期跑完春夏秋冬“之里”加上额外的地图之后、且解锁了全部种地相关的道具之后,种地的玩法其实也不乏深度——先推主线后种地,其实也是符文工房前作比较典型的特征。  (“春之里”的景色就很不错) 其实想想,能够通过种田拯救世界,本身也是系列主角(虽然每一代主题都是独立的)的一个典型特征,而这种详略主次的安排,本身也不太容易让人出戏。 # 结婚还能这么玩? 在我的印象里,即便是在日厂当中,Marvelous也完全不是以技术力见长的公司,前作《符文工房5》被诟病的一点,也集中体现在画面和帧数表现的不对等上。 不过在《龙之天地》里,至少在一台配置正常的电脑上,Steam版的帧数和画面表现预计应该要理想得多(这可能也是游戏修改上线时间登陆NS2的原因)。本作的游戏画面虽然很难和一些3A大作相比,但美术风格上也算有自己的特色,至少相比自己的前作来说,已经算是巨大的进步。 比如,在场景比较复杂的战斗当中,我这台“i7 12700 + RTX 3080 12G”配置的电脑在4K分辨率虽然偶尔还有肉眼可见的掉帧,但基本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需要吐槽的是,游戏默认并没有提供1080P以上分辨率的选项,要想达成自己显示器的最高分辨率也简单:设置成窗口全屏即可。这除了会成为一个槽点之外,倒也不怎么影响游玩。  (早期就可以“组队作战”) 不过,虽然体验的深入,很多属于Marvelous的一些巧思倒是成为这些硬件要求之外的闪光点。 众所周知,结婚系统是《符文工房》系列有别于其他种田游戏、打怪游戏的一个亮点,本作业包含了包括未选择主角(若选择男主则为女主、若选择女主则为男主)在内的众多可恋爱、结婚对象,不少NPC的性格都很有特点,且与整个游戏结合紧密。 一直以来,主角与游戏中NPC的羁绊,是玩家们游玩这个系列的重要特色之一,不过在以往,如果玩家想要解锁多名NPC的恋爱关系且不出戏,最好的方法还是多周目,但《龙之天地》里,游戏竟然用“世界转移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顾名思义,“世界转移法”指的是在游戏里制造平行世界,也就是说,玩家可以在继承等级和物品、保存当前结婚对象与孩子的状态下,转移到另一个“可能存在的世界”,仅仅是一些可能会互斥的故事进度可能会出现倒退,而玩家“穿梭”回原来的世界里,结婚的对象和孩子还是会恢复原样,一个存档最多可以保存30个“平行世界”。  (“世界转移法”的日文原文) 这意味着,不论是“后宫党”,还是好奇想要看不少NPC恋爱结婚对话的“剧情党”,都能很轻松地轻易看到尽可能完整的剧情,其实并不算高超的小巧思,还是说明了Marvelous在认真地、小心呵护这个“符文工房”的世界。 总体来说,不论是战斗还是种田的有趣程度,还是在结婚系统上的创新,我都认为《符文工房 龙之天地》都是一部系列的“回春”之作,同时,不高的战斗难度,简明但不失深度的各种系统,也非常适合系列新玩家入手——毕竟《符文工房》的每一部剧情都是独立的。 
[据《纽约时报》](https://www.nytimes.com/2025/06/03/business/media/washington-post-opinion-ripple.html)[报道, ](https://www.nytimes.com/2025/06/03/business/media/washington-post-opinion-ripple.html)《华盛顿邮报》可能很快将允许非专业作家使用名为 Ember 的人工智能写作教练提交观点专栏。据报道,此举是该报一项更广泛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向外部观点文章开放,包括来自其他出版物、Substack 作家和业余专栏作家的观点文章。 [](https://n.sinaimg.cn/finance/transform/58/w550h308/20241026/a23d-77886ceaff37e587e23b8d6b8c72f5f7.png) 消息人士告诉《纽约时报》,Ember“可以自动化一些通常由人类编辑提供的功能”,包括提供一个“故事强度”追踪器,用于指示文章的进展情况。据报道,该工具还有一个侧边栏,显示故事的基本部分,例如“早期论点”、“支持点”和“令人难忘的结局”。《纽约时报》还补充说,作家还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助手,为他们提供提示和“发展性问题”。 据报道,该项目内部名为“Ripple”,消息人士告诉《纽约时报》,这些文章无需订阅即可在其网站和应用程序上阅读。该出版物计划在今年夏天敲定首批合作伙伴,而人工智能写作教练的加入将是该项目“最后阶段”的一部分,预计今年秋季开始测试。据报道,人工编辑将在文章发表前进行审核,这些文章将与报纸的观点版块分开。 过去几个月,《华盛顿邮报》经历了重大转变。据报道,报社老板兼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介入,取消了该报对卡马拉·哈里斯竞选总统的支持。据《纽约时报》 2月份报道,这位亿万富翁随后告知员工,《华盛顿邮报》将不再发表违背“言论自由和自由市场”观点的评论文章。据报道,Ripple旨在满足读者对比该报现有评论版块“更广博”的内容的需求。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4410.htm)
尽管苹果和Google努力屏蔽垃圾电话,但不幸的是,诈骗分子的垃圾电话仍然很常见。随着Android恶意软件开发者日益精明,一份新的安全报告描述了一种旨在对抗反垃圾电话保护措施的新型恶意软件。 Threat Fabric 的安全研究人员最近[概述了](https://www.threatfabric.com/blogs/crocodilus-mobile-malware-evolving-fast-going-global)一种针对Android手机银行信息的新型恶意软件。虽然此次黑客攻击的目标并不罕见,但报告描述了一些"创新"的攻击策略。 这款名为 Crocodilus 的恶意软件会冒充多个国家的银行和加密货币应用程序,窃取用户凭证并访问其账户。在一个案例中,黑客在波兰通过 Facebook 广告短暂传播恶意应用程序下载。Crocodilus 还被发现伪装成针对土耳其用户的在线赌场,以及针对西班牙用户的浏览器更新。它可以攻击几乎所有西班牙银行应用程序的用户,并且在阿根廷、巴西、美国、印度尼西亚和印度也被发现。  一旦安装,该恶意软件就会开始监控银行应用程序,并能够绕过 Android 13 及更高版本中的安全措施。当用户启动合法应用程序时,Crocodilus 会显示欺诈性登录覆盖层。在最近的更新之后,它还会通过在用户手机中添加虚假联系人来试图伪装成合法应用程序。 由于诈骗电话多年来屡见不鲜,许多用户可能已经学会忽略来自陌生号码的电话,而且内置的安全措施通常会在接到可疑电话时向用户发出警告。Crocodilus 试图通过将恶意联系人标记为“银行支持”等名称来欺骗用户,以规避欺诈保护。  Crocodilus 还使用了多种混淆技术来规避检测和分析。它对植入器和有效载荷进行了代码加壳,并应用了额外的 XOR 加密层,并通过故意复杂的代码来抵御逆向工程。 用户应始终警惕来自陌生号码的来电,并确保在正确的应用程序或网站网址中输入登录信息。手动导航到网站或应用程序,而不是点击链接,有助于避免网络钓鱼攻击。 然而,黑客们已经想出了无数巧妙的方法将恶意软件潜入Android手机。一些外观和功能与合法软件相似但实际上窃取数据的欺诈性应用经常潜伏在 Google Play 商店中,廉价或假冒的设备可能在上市前就已安装恶意软件。去年,研究人员对名为“ FakeCall ”的恶意软件发出了警告,该恶意软件会拦截并重定向用户拨打给金融机构的电话。黑客可能会开始利用联系人列表作为新的攻击媒介。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4408.htm)
券商Needham将苹果评级从“买入”下调至“持有”。分析师指出,与同业相比,苹果的收入和利润增长动能正在减弱。Needham分析师Laura Martin强调,尽管苹果享有估值溢价,但其三月季度的收入与利润率增速远逊于其他四大科技巨头——收入增长通常慢2-3倍,利润增速落后3-12倍。  她担忧这种疲软表现将冲击苹果26倍的远期市盈率(较其十年均值高出50%,比标普500指数溢价25%),特别是在缺乏重大iPhone升级周期的背景下。 Martin同时警告,苹果的“平台税”(15%-30%的应用商店抽成)面临监管与竞争双重压力,所有竞争对手都在游说取消该制度。更关键的是,苹果在生成式AI创新上的滞后,引发了对未来iOS生态系统的质疑。 她认为170-180美元才是苹果股票的理想入场点,并称若苹果“积极推行”广告收入战略以显著提升营收和每股收益,将转为看涨。 目前阶段,她更看好谷歌(GOOG)和亚马逊(AMZN)的快速增长前景。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4404.htm)
欧元区势将继续东扩,保加利亚被认定已经做好了成为欧元区第21个成员国的准备。欧盟委员会于周三建议,这个拥有640万人口的黑海国家应当获准在2026年正式采用欧元。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央行在各自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保加利亚在通胀、公共债务等所有关键问题上均已满足加入欧元区的全部要求。 “得益于欧元,保加利亚经济将更加强劲,与欧元区伙伴的贸易将更加活跃,吸引更多外国直接投资,获得更便捷的融资渠道,创造高质量就业机会并提升实际收入,”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在声明中表示。“保加利亚将在塑造欧元区核心决策中占据应有地位。”  现在,将由欧盟其他成员国政府来做出决策,领导人们预计将在6月26日至27日的峰会上讨论保加利亚的加入申请,而财政部长们将于7月8日给出最终批复。同时也必须征求欧洲议会的首肯。 由此,保加利亚作为欧盟最贫困的国家将成为第七个加入欧元区的前共产主义国家。上一个加入欧元区的是2023年的克罗地亚。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4402.htm)
 《无人深空》现已实装“信标”大型更新。 本次更新为聚落系统来了次彻底的翻新。所有聚居地的建筑细节都得到了升级,包括风化的墙面、更丰富的结构样式,以及实用性更强的功能性建筑。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每位居民现在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动机。要维持聚落运转顺畅,不只是盖房子那么简单——还得关注居民情绪,处理暗涌中的矛盾。全新的管理选项与可调节的生产系统,让你能更自由地打造一座高效、繁荣的小镇。聚落的发展,也将反过来影响它所处星系的经济状况。  当然,生活不只有建设。你和居民也能享受钓鱼、烟火派对等更轻松的日常时光。不过随着聚落规模提升,海盗与佣兵的觊觎也随之而来。威胁变得更加多样,突袭更难预测。保持警惕,保护你的家园。  为了更好展现聚落风貌,也为了提升整个《无人深空》的视觉效果,团队在这次《信标》更新中引入了图像增强技术 <Intel XeSS2>,带来了显著的画质跃升。除了聚落系统,这次更新也带来了不少玩家呼声很高的优化,比如可关闭宇航服语音提示、更智能的建筑吸附机制等等,都是实打实的“生活改善”。  在上个月的《遗迹》更新(RELICS)后,玩家们四处搜寻外星遗骸,把基地变成了临时博物馆。而现在,《信标》(BEACON)将全面改造旅途中所见的聚落面貌。这次更新已正式上线,老玩家免费获取。  官方最早在《前沿》更新(Frontiers)中加入聚落系统,许多玩家从那时起便开始建造、管理自己的社区。而这次,我们重新打磨了这一系统,想让它真正成为你旅途中可靠的落脚点,像基地和货船一样,值得反复返回。  《信标》的重头戏之一,是 <自相族聚落(Autophage settlements)>。这个最新登场的族群用金属与机械构建了他们的城市,风格鲜明。你可以在这些聚落中收集独特的建筑部件,带回基地,打造属于你自己的机甲风格之家。现在,一位监督者可以同时管理多个聚落。你不必舍弃旧聚落,也能迎接新居民。  游戏去年底开始测试 <跨平台存档(Cross-Save)>,以确保多平台之间的存档传输稳定安全。现在,这项功能正式向所有玩家—无论你在哪个平台玩《无人深空》,都能继续同一段旅程。 《信标》是今年的第三次大型更新,后面还有更多内容正在筹备中。团队依然在为这片宇宙倾注热情。 同时, 《无火之光》也在开发当中。
Manus推出文本转视频功能,进入OpenAI、阿里巴巴和腾讯控股等对手云集的赛道。Manus以其人工智能(AI)服务能够像人类一样执行多步骤任务而闻名。 该公司表示,用户现在可以使用文本指令生成视频。Manus在X平台上表示,其AI代理可以在几分钟内将文本命令转换为井然有序的视频故事。  在Manus向所有人免费推出该功能之前,付费用户可以抢先体验。OpenAI的竞品为Sora,付费用户可通过ChatGPT使用该功能,其专业版每月收费200美元。Runway、Synthesia和谷歌等其他西方竞争对手根据用户订阅情况或按次数付费来定价其产品。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4400.htm)
**金山办公今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聘任公司名誉董事长的议案》,同意继续聘任雷军为公司名誉董事长。**雷军先生系公司创始人、实际控制人。作为本行业的领军企业家,雷军先生将凭借其在公司治理、战略统筹等方面的经验,在公司技术创新、管理优化、推进企业文化传承与发展等方面给予公司指导和帮助,以更好地保障公司持续、健康、高质量的发展。 雷军先生担任名誉董事长后,不享有作为董事以外的其他权利、承担其他义务,不因担任名誉董事长而在公司领取薪酬。  据悉,雷军1992年参与创办金山软件,成为第6名员工。 1998年,出任金山软件CEO。 2007年,金山软件上市后,雷军卸任金山软件CEO,转任副董事长。 2011年7月,雷军重返金山软件,任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 2000年创办了卓越网,2004年出售给亚马逊。同时,雷军作为天使投资人,投资了YY、UC等多家创新型企业。 2010年4月6日,雷军选择重新创业,建立了小米公司。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4398.htm)
<blockquote><p>在 OpenAI 内部,COO Brad Lightcap 玩着关键角色,他推动着公司从 “对话模型” 向 “全能智能体” 跃迁。本文将为你呈现他于 WSJ 采访中系统梳理 OpenAI 的内部逻辑与外部战略,包括 YC 基因对 OpenAI 的影响、阿布扎比 “Stargate” 基础设施背后的国家级 AI 部署动因、ChatGPT Enterprise 的商业化路径与定价哲学、生成式视频与 Agent 技术的发展状态,以及对未来可能颠覆手机的新一代 AI 设备设想等内容。</p> </blockquote>  在 OpenAI 内部,Brad Lightcap 一直是一位低调却关键的角色。作为公司 COO,他不仅在任期上早于 CEO Sam Altman,更在诸多重要转折中扮演了推进者与定义者的角色。 从构建企业服务体系,到主导与媒体、好莱坞及全球政府的合作,再到参与收购苹果前设计总监 Jony Ive 的 LoveFrom 公司,Lightcap 是那个在后台悄然搭建 AI 平台生态、推动 OpenAI 从“对话模型”向“全能智能体”跃迁的人。 在最新 WSJ 采访中,他罕见地系统梳理了 OpenAI 的内部逻辑与外部战略,对话内容涵盖了 YC 基因如何塑造了 OpenAI 的风险容忍文化、阿布扎比“Stargate”基础设施背后的国家级 AI 部署动因、ChatGPT Enterprise 的商业化路径与定价哲学、生成式视频与 Agent 技术的发展状态,以及未来可能颠覆手机的新一代 AI 设备设想。 在 Lightcap 看来,AI 不是一场单点爆发的技术突破,而是一条由平台、工具、制度、社会行为持续互动所构成的“共演过程”。OpenAI 想要做的,是成为这个过程的骨干结构——连接科学与现实、技术与人类、产品与价值的桥梁。 ## YC 到 OpenAI:风险投资精神的延续 “其实很少人知道,是我‘雇了’Sam。”Brad Lightcap 以一句玩笑开启了这场对话。他在 OpenAI 的任期甚至早于联合创始人兼 CEO Sam Altman。这家全球最受瞩目的 AI 公司,背后隐藏着一条被很多人忽视的线索——Y Combinator 的深远影响。 Lightcap 提到,包括首席战略官 Jason Kwon 在内,OpenAI 的多位高管都来自 Y Combinator。“如果说 YC 是在‘软件 2.0’时代的早期平台,那么 OpenAI 就是 AI 时代的操作系统。”他指出,OpenAI 从诞生伊始便携带着一种“创业孵化器式”的思维方式:拥抱不确定性、推进百花齐放、容忍实验失败。Y Combinator 培养出的一整套关于速度、实验性与平台思维的文化,如今已深植 OpenAI 的产品节奏与战略布局中。 这也解释了 OpenAI 的组织特征:既是研究机构,又具备强烈产品导向;既是工程团队,又有平台搭建能力。在 Lightcap 看来,AI 是一次技术基础设施的更替,类似当年的云计算,甚至超越它的意义。而搭建平台本身,需要的不只是研发能力,更是对生态的理解力与商业协同的野心。 ## “国家级 OpenAI” 与阿布扎比的实验 OpenAI 正在建设一个名为 “Stargate” 的 AI 超级基础设施项目,其首个试点选址阿布扎比,引发外界关注。尤其在 Elon Musk 被排除在外后,这一项目登上了《华尔街日报》头版。 面对“民主化 AI”与“非民主政体合作”的张力,Lightcap 的解释并不回避。他指出,当前 AI 技术的部署趋势正在从“企业需求”转向“国家级需求”。各国政府普遍意识到:AI 不仅是科技议题,更关乎国家竞争力、经济增长与民众服务。因此,OpenAI 设立了一个新计划——“OpenAI for Countries”,试图建立一个可服务于主权层面的 AI 架构。 阿联酋成为首个试点,原因并非政治考量,而是基础设施优势与执行力。他承认,OpenAI 正处于学习阶段,也在与阿联酋及美国政府探索怎样确保 AI 部署符合其“开放、透明、安全”的原则。而是否存在对 ChatGPT 的内容审查?Lightcap 并未给出明确回答,只强调他们将努力保障自由访问体验,并将该合作作为一次实践机会,探索 AI 在教育、医疗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系统性整合。 这场合作既是一场商业拓展,也是对 AI 模型“国家级适配能力”的验证。OpenAI 希望构建的,是一种能服务于国家、但仍保持全球通用价值体系的技术平台。 ## 企业产品的跃迁逻辑与商业护城河 OpenAI 的企业服务正在经历高速增长。Lightcap 披露,ChatGPT Enterprise 目前已拥有超过 300 万个付费席位,较今年 2 月增长 50%。企业客户中不仅有科技公司,还有教育与医疗机构等“非典型科技行业”。 他特别提到,加州州立大学系统与 OpenAI 的合作,为 50 万名学生部署 AI 助教,是美国首个 AI 驱动的大学系统;医疗方面,他们与 Madeira 合作,将 ChatGPT 引入护理系统中。“这还只是开始。”他说。 对于外界最关注的营收占比,Lightcap并未直接披露比例,但强调企业业务将在未来几年中形成重要支柱。他认为,OpenAI 的护城河并不在于是否拥有云计算能力,而在于其对模型的深度使用和理解。“我们内部就是自己模型最重度的用户。”他说,与模型团队近距离协作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快速发现问题、优化交互方式、嵌入真实场景,这是其他公司难以复制的“结构性优势”。 至于定价策略,Lightcap 坦言,20 美元的 ChatGPT Plus 一度被认为“疯了”,但最终成功。而 200 美元/月的“超级用户”计划,实际上是为那极小部分重度用户量身定做。“他们整天都在用,我们就围坐一圈,说:那就上线吧。”目前,这一高价计划增长迅速,也反映出模型能力差异化产品的巨大潜力。▍AGI 与后平台时代 AGI 是否即将到来?Lightcap 并未给出绝对时间点,但他强调,“未来四年有可能接近那个能力边界”。相较 GPT-3 到 GPT-4 的 12~18 个月周期,新一代 O 系列模型的训练与优化节奏大幅加快,而且已开始具备“工具调用、策略制定、任务执行”的基础能力。 他指出,大众目前对 AI 的认知还停留在“聊天机器人”,但 OpenAI 的目标是“具有代理性(agentic)的智能体”,能够自动调用多个系统、操控电脑、跨应用执行复杂任务。这正是他们最近推出 Operator 1 的初衷——将 AI 从“会说话”变为“会做事”。 至于 CIO 们该如何为一个“后 AGI”世界做准备?Lightcap 的建议是:从现在开始培养组织的“技术直觉”和“适应节奏”的肌肉。“技术进化的节奏比任何一波科技浪潮都快。”他说,必须及早部署试验项目,找到企业内部的早期信徒,从使用故事中提炼出真正的 ROI 指标。 他还特别回应了与微软合作条款中,“AGI 出现时微软失去访问权”的传言。他表示不评论细节,但强调微软既是投资人,也是不可替代的落地伙伴。“我们低估了 AGI 所需的外部协同。”Lightcap 表示,微软帮助 OpenAI 将模型推向真实世界,这种合作仍将继续深化。 ## 重塑交互范式:Agent、设备与内容生态 OpenAI 的野心不仅限于软件。他们已收购由苹果前首席设计官 Jony Ive 创办的公司 LoveFrom,并启动硬件探索。Lightcap 表示:“我们希望创造一种真正‘个人化’的计算体验。”而非局限在手机 app 里输入输出。 AI 设备的下一代形态必须更“环境化”,无需屏幕即可交互,并具备理解语境、关系、语气的能力。虽然他笑称“我真的不知道设备长啥样”,但明确表达了 OpenAI 将构建“下一代入口”的雄心。 I/O 到 iO,Jony Ive 将推动一场新的设计运动 —— AI 正在改写计算范式与硬件定义,也是大模型后的新战场 同时,OpenAI 也在重构内容生态。他们与多家新闻机构达成授权协议,目的不仅是训练模型,更是赋予模型以“人类表达视角”。Lightcap 解释:“如果你是记者,你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其实是一种知识维度。”他特别强调,媒体内容占训练数据的比例不到 1.1%,但对模型理解世界的帮助是不可替代的。 在好莱坞,OpenAI 则保持教育导向的对话节奏。生成式视频模型 Sora 已初步进入创作者视野,但尚未进入工业制作流程。“这是一场对工具角色的重新定义过程。”Lightcap 表示,未来不会再是拍完交给 AI,而是创作全程伴随 AI 的迭代共生。 回到生产力问题,Lightcap 提出一个关键判断:AI 的价值衡量标准并不在宏观,而是具体应用场景的微观 ROI。“你在公司中找到最会用 ChatGPT 的那个人,让 TA 给你讲一讲自己的使用故事,那才是 AI 的真实价值所在。”他说。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江天 Tim】,微信公众号:【有新Newin】,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本期时间轴制作: Tcho_Tcho 冒险者和银手冒烟突火杀进了巨大构造体的内部,巨大的体积仿佛一个复杂的建筑,当然也还有重重的机关陷阱…… 【世界尽头的酒馆】是一档GPASS会员独享节目,隔周更新。马上订阅GPASS,与4位冒险者一起经历这场充满惊喜的旅程吧! [<GPASS专题页面>](https://site.gcores.com/gpass/)
 作者:Nick 编辑:柏亚舟 谁都没能想到,上映6年之后,《上海堡垒》还能以另外一种形式“重新出圈”:这里当然指的不是这部差评居多的电影,而是游戏《绝地潜兵2》中的“上海保卫战”。 在此前的重大更新中,《绝地潜兵2》上线了新的剧情活动,原意为超级地球七大超级城市遭光能族入侵。以中国玩家为首的玩家阵营逆势而行,打响了旨在保卫在游戏中化名为“仰齐浜”(Equality-On-Sea)的超级上海保卫战。  虽然游戏官方并未直接点出“上海”的名字,但无论是On-Sea的直译版本中文就是“上海”,还是汉化名称“仰齐浜”对上海经典词汇“洋泾浜”的致敬,所有玩家都深知一场关于上海的“赛博保卫战”就此拉开大幕。 不论有没有参与其中,很多游戏玩家已经相当熟稔上周发生的事情:按照箭头官方的想法,前面先开启的几座超级城市将会在光能族的怪潮之下逐一陷落。玩家最终将聚集在最后一个城市,也就是以箭头老家瑞典斯德哥尔摩为原型的“荣都”底下,只不过在以中国玩家为首的全球玩家联合之下,“上海堡垒”成为了主战场,“荣都保卫战”反倒相对无人问津。 在大量国内玩家的不懈努力下,“赛博上海”的防守进度条始终没有完全归零,甚至一度形成了反推之势。游戏的热度与上海本身现实中充斥着的地域元素相结合,甚至还得算上一些其他游戏在上海的“名场面”加持,使得《绝地潜兵2》这场地球保卫战很快衍生出了各种梗图和爆火段子,在网络上飞速传播。 随着保卫战热度的不断升高,众多新晋参加保卫战的士兵助推之下,《绝地潜兵2》甚至重返Steam国区畅销榜前列。 玩家们合力完成了击杀20亿个机器人的高难任务,轨道空间站DDS被抢修成功。看上去仰齐浜就要被成功反推,正所谓不出意外的话就要出意外了,作为获得年度最佳运营奖的箭头官方,因锁定进度上限为99.9783%引发玩家的不满。 这样导致游戏的好评率急剧下跌到8%,不少玩家认为,官方似乎要求玩家同时守住荣都及仰齐浜,尤其是考虑到荣都对应箭头公司所在地斯德哥尔摩。一些玩家怀疑,开发商是不是已经提前做好了活动最后荣都反攻的结算动画,现在没功夫调整剧本走向了。  所幸的是,尽管经历了一些波折,在5月30日持续12天的地球保卫战最终以玩家们的完全胜利而告终。游戏官方发公告表示:“战斗第11天,太阳在超级地球升起。荣都与自战斗开始便屹立不倒的城市仰齐浜成功击溃光能者舰队。超级地球保卫战告捷。” 尽管“上海保卫战”已经过去了有些时日,相关话题的热度依然居高不下,而这场战斗背后“世界战役”或者游戏里“世界剧情”的种种特性,以及一些其他同样精彩的故事,倒是在保卫战胜利之后的当下,勾起了不同人的不同回忆。 # “世界战役”,多人在线游戏的一种特色 虽然不少非游戏玩家第一次感受到游戏在这方面的魅力,但很显然,“世界战役”或者类似的形式并不是第一次在游戏、尤其是网游中出现。 如果需要稍微定义一下,那就是:游戏中设定了某种剧情或者任务要求,在最初并非明面上就写好(虽然剧本是肯定的),而是需要全服玩家一同参与进度,解锁相应任务奖励和成就。 比起合作战役或者副本等游戏内容形式来说,这种世界战役对于玩家的参与热情会相对更高,容易引起群体情绪和热情参与其中。 相对比较早的案例可以追溯到《仙境传说》(不一定是最早),这款发布于2002年韩国游戏在当时网游还属于新鲜事物的年代,就已经相当超前地拥有了“世界任务”。 《仙境传说》游戏玩法主要基于北欧神话,其中的人物取材于诸神黄昏的故事。游戏中的沙漠之都——梦罗克位于普隆德拉的西南方,“梦罗克”沙漠的一个绿洲里,所以被称为沙漠之都。  在当时,《仙境传说》就尝试用大世界事件来推动整体叙事,比如梦罗克的建立与毁灭,讲述了沙漠之都被毁灭的故事,都需要游戏当中的玩家整体去完成。 谈及网游,就不可避免的要谈到《魔兽世界》,作为“网游之尊”,WOW在大世界战役有着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安其拉之门。 安其拉之门(又称开启安其拉之门或战争努力)是一场全球性的服务器事件,预示着团队副本“安其拉废墟”和“安其拉神庙”的开启。该事件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包括联盟和部落玩家收集战争物资、精英公会的史诗和极限任务链,以及最终在希利苏斯南部圣甲虫之墙进行的长达十小时的战争。 对于那些当时没玩过《魔兽世界》的人来说,安其拉之门可以说是魔兽世界史上最宏大的事件之一——至今仍令人瞩目。魔兽世界所有服务器的双方阵营都竞相囤积资源,联盟和部落各等级的玩家首次为全球战争做出了贡献,完成了统一的目标。而顶尖的副本玩家则争相完成一条史诗级任务线,铸造流沙权杖。这根权杖将敲响开启大门的锣,随着昆虫类其拉虫人的入侵,整个艾泽拉斯都将陷入地狱。  然而,这其中的艰巨程度,怎么说都不为过。各个阵营必须齐心协力,为战争筹集数百万资源,而那些为了完成权杖而争分夺秒的铁杆公会则必须击败那些势不可挡的突袭,甚至还要获得42000个甲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即使是最快的服务器也花了将近三周的时间才完成所有步骤。 一切准备就绪后,每个服务器的数千名玩家聚集在大门外,见证锣声的敲响,这标志着十小时战争的开始。大多数服务器无法同时处理如此多的玩家。 游戏帧率极低,断线频繁发生,但场面却令人叹为观止。大门最终打开时,成千上万的巨型怪兽倾泻而出,玩家们必须在艾泽拉斯大陆上抵御它们的攻击。 少数幸运儿在战争结束前成功打造权杖并敲响锣声,将获得一匹独一无二的坐骑和圣甲虫领主的称号。有趣的是:《命运2》的制作人卢克·史密斯就是其中之一。 暴雪官方也在《魔兽世界》页面撰写过纪念文章,来铭记那些在安其拉之门前奋战的人们的勇气和精神:“我们必须拥有长久的记忆,才能迅速战胜眼前的恶魔力量。” 所以,当卢克·史密斯参与制作的《命运》系列同样开始做“世界战役”,显然一点也不奇怪。不同于其他游戏,《命运2》的战役绝不是一气呵成的,每当玩家来到一个新的区域完成了战役剧情,我们并非立即进入下一个战役。如同RPG游戏一样,战役只是我们来到新区域的引子。  战役的难度会水涨船高,所以玩家需要在新区域里进行游玩确保装备和等级能应对之后的战役。这样一来《命运》2把剧情主线和多人内容非常契合的融合在一起,相当出彩的剧情,后期宏大且极具史诗感。 与此同时,《命运2》与《命运1》一样都有公共事件的设定,在一个世界的固定几个地方,公开事件会不间断的刷新。有需要玩家去触发的弹性公共事件,也有定时开启的英雄公共事件。相比于更长的副本挑战,这种只需几分钟且更为随意的公共事件在玩家间也非常受欢迎。 # 合作任务之外,还有“整活” 在这次《地狱潜兵2》之前,近些年比较知名的大世界事件,或许是《堡垒之夜》在第10赛季结束时整过的一个大活。 在这次大事件开始之后,玩家们不能开始新游戏,而在对局中的玩家会直接目睹,游戏“爆炸”,因为游戏里的世界被彻底毁灭了。 当陨石撞击到地图中央的力场护罩时,空前的大爆炸发生了,能量如同绚丽的烟花倾泻到整个游戏地图中,视觉效果极其震撼。  能量持续散发,你的角色被震飞到地图上空的远点。然后核心出现一个黑洞,将游戏世界里所有的东西吸入,包括你的角色。 什么都没有了,你的屏幕里只剩下一片黑暗和虚无。 目睹全程的玩家将一直面对这片虚无,而大厅里的玩家则只能干瞪眼,无法开始新游戏,重进游戏也是黑洞画面。  为了配合,《堡垒之夜》官方也在大事件发生后将推特头像换成一片漆黑,并将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爆炸视频置顶,获得了几十万推友的转发和点赞。这次相当成功的整活,被不少人视为绝佳的游戏营销活动案例。 如果说要提到世界战役成为一个经典梗,那么《激战2》的狮子拱门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激战2》是由ArenaNet研发、NCsoft发行的一款奇幻类型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 在《激战2》的早期,ArenaNet试行了一系列更新,这些更新在很多方面都预示了如今的在线服务热潮。他们称之为“动态世界”的第一季包含了一系列章节,这些章节会暂时改变既定的地图以配合当前的剧情。在该季戏剧性的结局中,狮子拱门的主城中心变成了玩家必须战斗才能拯救的战场。  由于当时狮子拱门之战是限时剧情任务,结束后就无法再进行游戏了。因此很多后续入坑的玩家没有体验过当年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值得一提的是,ArenaNet甚至硬是把一个主城地图重做了三次:老狮子拱门,狮子拱门之战,战后毁灭的狮子拱门,重建的新狮子拱门。 后续玩家们足足等待了8年,才再次体验到了重新开发上线的狮子拱门之战,22年11月,狮子拱门之战延续了原版内容和史诗般的开放结局,并转变为一个可重复游玩的副本,玩家可以通过公开副本或与自己的小队一起在私人副本中挑战。 如今,《激战2》留下了一个可以访问老狮子拱门的入口,当然对于很多老玩家来说,地图可以重制回归,只是再如何回忆或许也难以找回当年自己的青葱岁月了。 # 游戏的起死回生,也可以是叙事的一部分 《最终幻想14》(以下简称为FF14)同样是网游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依托着日式RPG的独特氛围,《最终幻想14》从商业游戏的激烈竞争中踩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让人们见到了网络游戏不一样的曙光,至今仍是SE的摇钱树之一。 虽然翻开整个FF14的历史,都很少做前文所做的“大世界叙事”,最多只是生产职业的“重建伊修加德”(以及7.X版本即将上线的“重建月球”)有一些影子,但不一样的是,这款游戏的起死回生,反而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大世界叙事”。 不算冷知识,这款如今被很多人视为最成功的网游之一的作品,发售初期却一度差评如潮。在行业眼里,FF14或许本应该是一款2010年就该宣布死亡的游戏。  在起初FF14发布时,时任Square Enix社长和田洋一许下了豪言壮志:“《最终幻想14》将挑战《魔兽世界》王座。” 只可惜游戏的质量显然没能撑得起和田洋一的雄心,2010年9月30日《最终幻想14》发布后,玩家数量快速下滑,在线人数由5万快速下滑至至1.5万,同时系统问题不断,各方恶评汹涌而至。IGN用了一句话来形容当初的《最终幻想14》:“一个庞大,美丽,而失败的世界”。 甚至于和田洋一这个自家人都看不下去,痛批自家游戏,坦言《最终幻想XIV》是SE的失败之作,“让最终幻想品牌极大受损”、“这是最终幻想系列的耻辱!”  (比如这个盆栽就经常导致游戏崩溃….) 1.0版本中,FF14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①苛刻的建模配合极差的优化,导致客户端崩溃成为了日常; ②没有传送水晶,如同迷宫般的格里达尼亚(森都主城)让每个玩家如临地狱; ③18个职业,自由加点的技能,开放式的角色养成却没有任何指引告诉玩家该如何入手; ④玩法上古板陈旧,萌新除了在刷松鼠,就是在刷松鼠的路上,练级时间成本极大; ⑤游戏中怪物等级地域极其不合理,如同“霍格”般的高级等怪物对萌新都是秒杀; ⑥复杂的制造职业需求大量的原料,可游戏里连拍卖行都没有;这些缺点集合在一起,很难不让玩游戏的玩家们心态彻底爆炸,口碑翻车和商业危机也是自然可以预见得到的事件。  好在这时还有一位“天降猛男”可以拯救陷入困境的SE,他就是吉田直树,当时在《勇者斗恶龙》系列的项目组担任策划的他,获得了SE高层的信任,吉田直树随后开启了他的力挽狂澜之路,只不过他是用一个大多数人都难以想象的方式——毁灭。 在吉田直树看来,传统观念的给游戏不断打补丁更新的做法,无法拯救已经陷入危局的1.0版本,这款游戏需要的是从根源上真正重生。 而1.0版本的结束,则是非常具有魄力的设计杰作。我们当然可以在某日的一个公告里带着玩家和1.0宣告再见,关服,然后过一段时间推出2.0,但是这实在太不最终幻想了,制作组必须想办法把之前就已经跑路的玩家也吸引回来,此时的FF14 1.0非常需要一场能颠覆原有印象的狂欢来“公关”掉之前的负面形象。  这场名为“卫月降临”的活动,一系列的剧情都在叙述着毁灭的前奏。白银凶鸟身死,被激活的卫月从天而降,加雷马帝国与艾欧泽亚在加尔提诺平原上的互相厮杀,却在战场上共同面对象征毁灭的蛮神巴哈姆特。2012年11月11日零点,卫月降临,这是一出终章之曲。  随后的故事我们都已知晓,重新推出的游戏获得了广泛好评;评论家称赞其扎实的机制和进程,并赞扬吉田出人意料的复苏,游戏涅槃重生,版本不断更新,成长为现在最流行,素质也极高的MMORPG之一。FF14这款游戏系列重新变得伟大,当时的吉田直树本人,也成为了传奇的代名词。 # 结语 整体来看,世界战役的模式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好的角度来看,能够引发玩家们的空前热情,激励他们劲往一处使;反面素材如果把控不当,就很容易把玩家情绪引向对立面,就比如此次《绝地潜兵2》中箭头的糟糕运营,引发差评事件。 就玩家心理层面来说,这种世界战役模式下,其实也折射出一个很简单的心理,那就是当大家协作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没有人喜欢输,无论现实中还是游戏里。 而此次“上海保卫战”中的世界战役,与网游前辈们的类似模式略有区别的地方又在于,玩家层面的选择切实影响到了游戏走向,甚至与运营的思路设想站在了对立面。 并且很少有网游把这种世界战役模式的权重提升到比游戏性本身很多属性更重要的地位,加上地域性、全球玩家协作等诸多因素的助推,让这场上海保卫战达到了难以想象的热度。  有时候,这种热度会打破游戏的“第四面墙”。上周,《绝地潜兵2》“超级上海保卫战”就登上现实中的上海本地《新闻综合》栏目的报道中。 节目报道表示,这一事件标志着“游戏不再只是娱乐”,而是逐渐融入主流社会,这场虚拟世界的“赛博淞沪会战”不仅点燃了中国玩家的热情,还吸引了来自美国、欧洲等地的玩家共同参与,展现了游戏文化跨越国界的独特魅力。 这当然是电子游戏的魅力,而“大世界叙事”的独特性,显然在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芬兰网络设备制造商诺基亚周三表示,由 42 多家机构组成的联盟将致力于开展一项无人机项目,旨在保护和增强欧洲最关键基础设施的韧性。该联盟成员包括初创企业和大学,他们将在国防公司制造的无人机等硬件平台上构建新的功能,例如激光或雷达传感器。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50601/640/w960h1280/20250601/fced-15d74fae69ef4e1ea10dbbc91bab5d54.jpg)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凸显了欧盟在保护其重要系统方面的无力,而无人机战争日益增强的深入敌方领土造成破坏的能力,更突显了欧盟的这一弱点。 诺基亚项目负责人托马斯·埃德 (Thomas Eder) 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保护我们的关键基础设施并非始终是首要任务。”他还补充说,欧盟几年前才为类似项目提供资金。 该项目部分资金由参与国、企业和欧盟根据其“芯片联合承诺”计划提供,该计划也允许以色列等非欧盟国家参与。 参与该项目的公司包括英伟达以及欧洲国防企业赛峰、莱昂纳多和萨博。 诺基亚发言人表示,诺基亚希望在国防领域做出更多努力,其新任首席执行官已将国防领域与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一起列为公司优先发展领域之一。 据路透社看到的一份声明称,这个空中、地面和水下机器人项目最初计划运行三年,预计到2035年将创造9000万欧元(1.027亿美元)的收入。 诺基亚未能确认该项目的总融资金额。虽然该计划的目标是民用安全,但当被问及它以后是否会分拆为用于国防目的的军民两用项目时,埃德尔表示:“我认为这很有可能。但就目前而言,这是一个关键的基础设施项目,涉及输电线、发电厂、铁路、港口以及任何类型的电网应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4394.htm)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月度初步数据综合预估,**5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达到124万辆,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9%**,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今年1-5月,累计批发销量已达522万辆,同比增长41%,新能源市场持续火爆。 在厂商批发销量榜单中,**比亚迪以绝对优势领跑,5月批发销量高达37.7万辆,遥遥领先于其他品牌。** 吉利汽车紧随其后,以13.8万辆的成绩位居第二,长安汽车则以8.8万辆的销量位列第三。上汽通用五菱和特斯拉分别以6.5万辆和6.2万辆的销量排名第四和第五,其中**特斯拉较以往前三名的位置有所下滑。** 此外,奇瑞、零跑、理想、赛力斯和小鹏等品牌也成功跻身前十强。**小米虽然以2.8万辆的销量位居第13名,但作为新进入者,其表现仍值得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的推动下,吉利、零跑、一汽奔腾、极狐、东风日产、长安马自达等企业5月新能源销量均创出历史新高,为新能源车市场的总体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4/3721172d85074060b68c856ced138f8f.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4392.htm)
过去两年,以 AI pin 为代表的第一代 AI 硬件产品陆续诞生时,喊出的口号是「杀死智能手机」、「比安卓好用很多倍」。赚足了全世界科创圈的目光。 而当下,似乎不再有「AI 硬件」创业者,将「取代手机」视作目标了。 即便是手握最先进模型的 OpenAI,在斥资 65 亿美元收购前苹果首席设计师创办公司,高调宣布打造「AI 驱动的设备」时,也明确表示,新设备并非 iPhone 的替代品,而是「尝试以新的方式与 AI 互动」。行业普遍猜测,这更像是一款 AI 陪伴硬件。  _AI Pin 试图将人工智能别在身上,产品上市后口碑崩塌,退货率极高,公司最终被惠普收购|图片来源:Humane_ 同样,Google CEO 桑达尔·皮查伊最近提出的「通用机器人将是电脑、手机后的下一代革命性平台」的预言,也没有激起多少波澜。 转眼间,第一代 AI 硬件在产品体验和营收上,以「翻车」的阶段性结果收场。打造「下一代革命性的平台」的梦想依然诱人,但已经不再是当下最令创业者和投资人们心动的商业叙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批专注于细分场景、垂直需求的「AI 硬件」正在兑现 AI 的潜力。它们不追求大而全的颠覆,而是用 AI 解决细分场景的具体问题,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比如说: <blockquote> <ul> <li> <p>提供录音和 AI 转写、总结的 AI 硬件 plaude,据传去年营收 7000 万美元左右;</p> </li> <li> <p>能够语音聊天的「小智 AI」项目,在 3 个月的时间里,基本靠用户 DIY,接入设备增长了 20 万台,几乎以每月翻倍的速度在增加;</p> </li> <li> <p>专注会议场景的讯飞 AI 耳机,营收每年翻倍,用户突破了 100 万;</p> </li> <li> <p>能拍照的 meta 的 AI 眼镜出货量已经超过 200 万台;</p> </li> <li> <p>支持商家在各个细分场景落地 AI 硬件的服务商涂鸦智能,其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总营收约为 7470 万美元,实现创纪录的 GAAP 净利润;</p> </li> <li> <p>......</p> </li> </ul> </blockquote> 如果将这些集体爆发的产品,称为「第二批 AI 硬件」,那么,它们的共同特质可以概括为:小而强、专而精,用 AI 解决具体问题。无一执迷于成为所谓的「AI 原生」的颠覆者。 回过头看,为什么「杀死手机」的目标逐渐被边缘化?曾经的宏大叙事怎么就讲不下去了?两年多的摸索后,AI 硬件领域达成了哪些共识?「AI 原生」为何在硬件领域碰壁?以及,AI 硬件的崛起是否正在催生一种全新的「操作系统」? ### **第二批****AI****硬件,「边界感」极强** 我们发现,支棱起来的第二批 AI 硬件,都具有强烈的「边界感」。它们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在细分场景做到极致。 「AI、智能可以模糊,可以没有边界,但硬件产品必须有清晰的边界。」很多硬件创业者表达了类似这样的观点。 涂鸦智能联合创始人、COO 兼 CFO 杨懿对此深有体会。如今,涂鸦智能的 AI 云平台驱动着 3000 多类智能设备,从工业传感器到智能喂鸟器等等,覆盖了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细分场景需求。杨懿观察到,硬件应用场景天然的碎片化,决定了通用型 Agent 难以在硬件领域「一招鲜,吃遍天」。 他指出,用户购买一个扫地机器人,不是为了听它讲一堆漂亮的「AI 话术」,而是实实在在要求它把地扫干净。智能喂鸟器,就必须准确识别鸟类,而不是「大概可能是某种鸟」。这种对「解决实际痛点」的高精度要求,迫使 AI 硬件必须在特定功能上追求极致性能和可靠性。 「硬件必须交付具象结果——扫不干净地,对话再智能也是徒劳。」 「硬件的需求本质上就是碎片化的,短期内 AI 硬件领域很难出现一个单一的『杀手级应用』。」基于此判断,他们的目标并非打造一个「一公里宽但一米深」(通用但不够深入)的浅盘市场,而是致力于提供强大的平台能力,赋能开发者创造足够多元化的应用,形成众多「一米宽但一公里深」(超级垂直但专业性极强)的细分赛道。 这种「小而极致」的策略,反而让 AI 的潜力在具体的物理产品中得到了有效释放。 **另一方面,****AI****硬件目前呈现出的交互方式和手机、电脑等设备有巨大不同,属于「弱交互。**  _靠触控进行交互的手机,人需要时刻将其带在身边,属于“强交互”|图片来源:视觉中国_ 杨懿认为,手机操作系统侧重于强人机交互,是一个集办公、娱乐、社交于一体的平台,通过 App 生态解决多样化应用问题,其核心是人与设备界面的互动。 而在 AI 硬件,人们是通过说话与之交流,传统的「交互界面」消失了,AI 在更直接地连接硬件与用户的「终极目的」。 「用户真正关心的,是家里的温度是否舒适宜人,空气是否清新健康,而不是如何一步步去手动控制空调和空气净化器。」他解释道。AI 操作系统更像一个隐形的「虚拟管家」,在后台默默调度物理世界的设备,主动满足用户需求,而不是一个需要用户频繁操作的软件界面。比如,当用户只关心「房间是否舒适」时,AI 系正在后台协调十几台设备。 谷歌 CEO 皮查伊也在近期的访谈中给出了同样的判断。他认为,计算将以多种形式、在不同场景下自然地融入生活,掏出手机不再是接触智能的唯一模式。他预言,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平台转变,将发生在 AI 与物理世界交汇的那一刻——而通用机器人的出现,将是这一转变的「顿悟式突破」。 但在通用机器人时代真正来临之前(有投资人乐观地向极客公园判断至少还需 6 年),这些专注于细分场景、提供「无感」服务的 AI 硬件,正成为 AI 能力落地物理世界的重要载体。 它们或许没有统一的「硬件 OS」,但它们共同指向了一个更宏大的趋势——一个云端的、以 AI 助手为核心的 AI 硬件操作系统正在形成。 ### ### **AI****时代的操作系统,雏形已成** 当我们跳出单一硬件的视角,会发现一个更为激动人心的图景:一个跨设备、跨平台、以 AI 助手为核心的「操作系统」正在浮现。它不再依附于特定的硬件形态,而是像水和电一样,渗透到不同的硬件设备当中。 科技巨头,早已嗅到了这场变革的气息,并纷纷下场布局,比如: - **OpenAI****:打造通用****AI****工具平台与超级入口。**OpenAI 正在构建以 ChatGPT 为入口的插件生态,收购硬件团队强化行动力,目标成为「AI 时代的 Windows」。其创始人 Sam Altman 提到,大学生们已倾向于将 AI 视为一种新型「操作系统」。这种「操作系统」式的应用,正是 OpenAI 努力的方向:让 ChatGPT「无处不在」。 - **微软:将 Windows 打造为最强****AI****平台。**从将智能助手 Copilot 深度集成到 Windows 操作系统,进化为系统级别的能力中枢,到推出 NLWeb(将网站或 API 快速转化为 AI 应用)和 MCP(多智能体协作平台),微软正致力于让 Windows 成为「最适合 AI 的平台」。微软 CEO Satya Nadella 的目标是,让 AI 助手能够无缝连接电脑、手机及各种独立 AI 硬件设备。这些硬件将成为 AI 助手的「触手」和数据来源。 - **Google:全栈整合,****AI****嵌入一切。**Google 凭借其强大的 Gemini 模型,将 AI 深度嵌入搜索、办公套件、Android 等自身庞大的产品矩阵中,实现从模型到终端硬件的全栈一体化。这种策略打造了一个相对闭环的生态系统,Google 的 CEO 已经非常坚定地称谷歌正在进入「Gemini 时代」。 这些巨头的战略路径可能不尽相同,但其共同指向越发清晰:一个位于现有操作系统(Android, iOS, Windows 等)之上的、全新的 AI 层正在形成。这个 AI 层,或者说 AI 时代的「隐形 OS」,以 AI 助手(ChatGPT,Copilot,Gemini 等等) 为入口,其核心功能是任务的理解与拆解、资源的智能调度、以及跨应用跨设备的协同执行。  _可以说,AI助手们正悄然间成为了AI操作系统的「入口」|图片来源:视觉中国_ 它天然生长在云端,不受特定实体硬件的限制,因此可以接入任何形态的硬件。这个「隐形 OS」的崛起,正在深刻改变我们与数字世界交互的方式,首当其冲的就是「入口」的迁移。 红杉资本在一次 AI 峰会的闭门讨论中,对此有更精辟的总结: - **操作系统的定义已被重写:** 云时代的 OS 是微软,移动时代是 iOS 和 Android,而 AI 时代的 OS,将不再是预装在某个设备里的软件,而是一个任务调度系统。 - **交互的起点发生转移:** 它能记住你,理解你,并代表你采取行动。入口权已经从「你点它一下(App)」变成了「它(AI 助手)代表你去调度系统」。 - **用户粘性的改变:** 下一代 AI 的护城河,不靠下载量,不靠市场营销,而是靠「记忆 + 执行」构建起来的用户粘性。 红杉指出,这意味着,谁能成为用户意图的第一个承接者,谁就掌握了 AI 时代的流量入口和资源分配权。 这个 AI 助手(或者说「隐形 OS」)它能记住你的偏好,理解你的意图,既能帮你完成在网络里的任务,也能解决现实物理世界中的需求。 在杨懿看来,「一个成功的操作系统,关键在于规模和技术生态。一个好的 AI 硬件操作系统需要持续迭代,就像智能手机 OS 不断更新和涌现新的 App 一样,能让硬件的功能不断扩展。」  _「智能」被解放,小智 AI 被网友接入到不同的硬件设备上|图片来源:网络截图_ 从这个层面看,对于非巨头来讲,想要竞逐 AI 时代的操作系统,「开源」是构建自身生态极为有效的路径。例如: - 网络上爆火的「小智 AI」选择了开源,促使几十万小白开发者进入生态,网友们自发开辟出了智能家居、AI 陪伴、AI 机器人等多种场景,且传播极佳; - 涂鸦智能推出的开源框架 TuyaOpen,帮助开发者调用 DeepSeek、通义千问、ChatGPT、Gemini 等大模型的同时,也集成了语音交互、及低代码开发工具,打造出了数个全球商业化案例。比如,新加坡建屋管理局基于 TuyaOpen 打造智能硬件,并联动 AI 节能小程序实现节能;亚洲规模最大的私营电力公司之一中华电力,也基于涂鸦开发平台赋能的 Powered by Tuya 生态设备以及开放的设备管理接口,实现家庭节能; - 字节的扣子开放平台虽没彻底开源,但也在无限降低「AI 硬件」的开发门槛; 以上,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无论是让零代码的小白用户,还是专业的开发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具和平台,靠用户驱动的力量来壮大生态,解锁更多 AI 可以改造的场景和原有产品。 回望过去两年,AI 硬件领域经历了一场从「英雄梦想」到「细分深耕」的深刻转变。 AI 硬件的创新浪潮远未结束,但它的核心战场,或许已经从打造一个「完美硬件」,转向了如何更好地接入并利用这个日益强大的「隐形 OS」。 接下来,当 AI 的触角延伸,哪些我们熟悉的场景与产品将焕发新生,迸发出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商业价值?都令人期待。
公司皮肤科业务板块将在2025年、2026年迎来收获期,还有3款玻尿酸产品也将获批。
黑芝麻智能与东风汽车签署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全方位深化合作与资源共享 9月23日,在东风汽车品牌秋季发布会暨第九届科技创新周上,黑芝麻智能与东风汽车进行技术合作签约仪式,此次签约是双方基于过往合作经验进行的又一次深化合作。双方将就智能驾驶及感知算法、跨域融合计算平台、车路云一体化解决方案以及下一代算力平台等领域进行全方位技术合作,建立长期、紧密和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资源信息共享,着力提升合作领域技术水平,打造技术优势。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及双方多位代表参加并见证了此次签约仪式,黑芝麻智能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刘卫红、东风汽车研发总院院长杨彦鼎作为企业代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现场 未来,双方将本着以市场为导向、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快双方在合作领域的技术研究与实车应用。 黑芝麻智能华山A1000芯片是本土首个全面车规认证成熟量产的高算力芯片平台,也是国内多家车企中高阶行泊一体应用落地的主流产品。基于华山系列自动驾驶芯片产品、软件、算法以及工具链等,双方将着力于高阶智驾方向的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实现智能化功能在不同车型上的快速落地。与此同时,黑芝麻智能在感知算法方面也为东风汽车充分赋能,助力智驾感知算法开发和落地。 武当系列跨域计算芯片能够满足智能汽车高阶智驾、跨域融合的需求,覆盖主流智能座舱功能及NOA、记忆泊车、整车数据交换等功能,将以往多控制器或多芯片方案进行集成,通过单芯片方案,在满足主机厂主流车型需求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未来,黑芝麻智能与东风汽车将共同开发多域融合计算平台,合力打造高质量和高性价比的智能多域融合解决方案。 在车路云一体化解决方案方面,黑芝麻智能目前已围绕华山A1000芯片形成车-路全栈能力,成为国内少数可同时交付车、路双端感知和车路协同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之一。黑芝麻智能配合系统集成商可交付高中低三套感知解决方案,覆盖全息路网、全息路口、全息高速三大场景,已在多个城市实现批量交付。基于此,黑芝麻智能与东风汽车将整合双方优势资源,联合打造车路云一体化解决方案。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表示:“东风汽车在产品集成和实车应用上具有丰富经验,双方作为深度合作伙伴,此次深化合作,使得黑芝麻智能与东风汽车双方的协作关系再次迈向新高度,共同实现更多技术创新和价值创造,加速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与落地。” 雷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