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下一代"Nova Lake"和"Razer Lake"架构出现在 Linux 内核中,揭示了英特尔对 CPU 市场的未来雄心,尽管近年来的现代 CPU 系列(如 Arrow Lake-S)在业界的销量并不理想。下一代 Nova Lake 和 Razer Lake PCI ID 出现在 Linux 内核中([@GawroskiT](https://x.com/GawroskiT/status/1875246620448846178) ),不仅验证了命名方案,还确认了特定的产品系列,如 Nova Lake-H (NVL-H) 和 Nova Lake-S (NVL-S)。  目前,围绕上述 CPU 产品线的细节还很有限,但根据之前的传言,英特尔的 Nova Lake 将是 Arrow Lake-S 系列的真正继任者,应该属于"酷睿 Ultra 400"系列,因为英特尔命名方案上保持了一致性。 在规格方面,据说 Nova Lake 一般采用英特尔的 14A 工艺或台积电的 2nm 工艺,具体取决于这两个节点完善的进展。 最近,我们看到戴尔泄露了有关 Nova Lake-H SKU 的信息,确认了 20W、40W 和 80W TDP 选项,这是暗示下一代移动阵容性能的唯一信息。 至于 Razer Lake,在之前的报告中,我们讨论了Razer Lake-S 将如何接替 Nova Lake-S,而至于具体细节,除了该系列将拥有 S、M 和 H 系列 SKU 之外,我们目前对该阵容还一无所知。  至于发布日期,可以推测英特尔的 Nova Lake 将于 2026 年推出,而 Razer Lake 则可能在 2027 年出现, 从最新的 PCI ID 列表来看,可以说开发工作已经在进行中。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580.htm)
NVIDIA宣布第三次赠送 GPU,X上的 GeForce 账户宣布将赠送由 NVIDIA CEO 亲笔签名的 GeForce GTX 1080 Ti, 这已经是连续第三次了,接下来还会有两次。NVIDIA的首个GPU赠品是GeForce 256,它表示将在CES前夕连续五天赠送具有里程碑意义的GPU。 [](https://cdn.wccftech.com/wp-content/uploads/2025/01/GTX-1080-Ti-Jensen-Signed-1.jpg) 之前我们就预计 NVIDIA GeForce GTX 1080 Ti 也会成为这一赠品链的一部分,因为它是 NVIDIA 迄今为止最成功的高端 GPU 之一。 时至今日,英伟达仍未能在保持售价仅为 700 美元的同时,实现较上一代产品如此巨大的性能飞跃。 在随后的几代产品中,旗舰 GPU 的价格大幅上涨。 但 GTX 1080 Ti 的实力依然不可小视,即使在 2025 年,它也能在 1080p 超设置下以 60+ fps 的速度玩几乎所有游戏。 GeForce GTX 1080 Ti 采用 GP102 芯片,基于帕斯卡架构。 它拥有 3584 个 CUDA 核心和 11 GB GDDR5X 显存,总线为 352 位。 这是一款罕见的显卡,拥有如此不寻常的显存容量,但值得庆幸的是,即使在今天,11 GB 的显存容量也足以满足现代游戏的需求。  三项 GPU 赠送活动已经公布,昨天送出的第二款是黄仁勋签名的 GeForce 8800 Ultra。 让我们拭目以待 NVIDIA 将在接下来的两天内推出哪些 GPU。 同时,您可以在[NVIDIA在X上的主题](https://x.com/NVIDIAGeForce/status/1875210528395563016)上评论#GeForceGreats,参加签名版GTX 1080 Ti的争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578.htm)
Windows 11 的设置比 Windows 10 上的设置要好得多,不仅更容易理解,而且更有条理。 现在,微软希望在"设置"中的"系统"页面添加"卡片",突出显示 PC 的规格。 那么,有什么变化呢? 从下面的截图中可以看到,存储、显卡(是的,终于有了)、已安装内存和处理器等关键参数都有了新的卡片, 这些卡片背后的理念是帮助人们轻松了解规格。  现有的"设备规格"部分还提供了系统设置的详细分类,如安装的处理器类型,处理器部分特别提到了配备 Radeon 显卡的 AMD Ryzen 7 5800H。 这一点也很清楚,但新系统卡的设计理念就是要让用户简单地了解自己的电脑能提供什么。 此外,微软终于可以显示电脑上安装的 GPU 内存数量了。 目前版本的Windows 11"系统设置"界面不会显示已安装的 GPU 数量。 相反,您需要使用任务管理器来查看所安装显卡的内存。有了新的设置界面,你就能看到 GPU 内存的数量。 不过,微软不会就此止步,它们还在为系统页面开发常见问题解答(FAQ)版块,这样你就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电脑是否能玩好游戏或提供生产力。 "常见问题"功能尚未在 Windows 11 中上线,但微软已经在 Windows 10 的一个预览构建版本中对"常见问题"部分进行了试验。  从上面的截图中可以看到,新的常见问题部分探讨了"内存少于 4GB 对电脑性能有什么影响? " 显卡也是一样,微软在这里解释了我的虚拟机是否有足够的 GPU 内存来玩游戏。 由于虚拟机无法访问专用显存,微软解释说没有专用 GPU 可能会影响体验和工作效率,然后再鼓励购买 Windows 11。 在未来的版本中,Windows 11 也将添加同样的常见问题页面,每个问题和答案的描述都会根据 PC 规格而改变。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574.htm)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称美国亿万富翁伊隆·马斯克是巨魔,因为后者说他是个傻瓜。朔尔茨还表示,自己不会争取马斯克的好感。朔尔茨对《亮点》周刊称,“我认为不可能赢得马斯克先生的青睐。我很乐意把这个问题留给其他人。”他补充称,“社交媒体上有很多人想用尖刻的言论吸引眼球。原则是:不要喂养巨魔。” [](https://n.sinaimg.cn/sinakd20241221s/199/w640h359/20241221/7623-e80692f0f7272f5511effd8a0634838b.png) 朔尔茨称,自19世纪以来,社会民主党已经习惯富有的媒体大亨公开抨击他们的政策。 朔尔茨还驳斥了马斯克关于德国总统弗兰克-瓦尔特·施泰因迈尔是暴君的说法。 此前,马斯克为《世界报》撰文称,德国选择党是唯一能够拯救德国的政治力量,使其免于变成 “昔日的影子”。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572.htm)
当地时间1月3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xAI公司的下一代AI模型Grok 3即将推出,其预训练现已完成,计算量比Grok 2高10倍。在此之前,关于Grok 3“跳票”的话题引发热议,按照此前规划,Grok 3应在2024年年底推出。 与此同时,全球AI巨头英伟达也传来一则重磅消息。当地时间1月7日至10日,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以下简称CES 2025)将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拉开帷幕,美国银行分析师Vivek Arya预计,英伟达将在展会上正式宣布进军AI PC市场。 CES一直是全球科技领域的开年重头戏,被称为“科技春晚”。有分析称,AI应用创新或将成为CES 2025的“C位”,其中,AI眼镜将成为展会的焦点之一,多家厂商将展示最新AI眼镜产品,掀起一场"百镜大战"。 **马斯克宣布** 当地时间1月3日,全球首富、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xAI公司的下一代AI模型Grok 3即将推出,其预训练现已完成,计算量比Grok 2高10倍。  在马斯克宣布Grok 3即将推出的消息后,引发了全球AI领域的高度关注。有分析称,这一成果或将成为全球AI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重要节点。 Grok 3被视作OpenAI最新的旗舰模型o3的竞品。马斯克此前曾表示:“Grok 3应该是世界上最强大的AI。”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关于Grok 3“跳票”的话题引发热议。早在2024年夏天,马斯克便发文称,xAI公司的下一代AI模型Grok 3将在10万张H100 GPU上训练,将于2024年底推出,Grok 3聊天机器人“将会是非常特别的”。 有分析师表示,xAI团队规模较小也可能是导致Grok 3延迟发布的原因之一。 目前xAI公司已上线的大模型是Grok 2,其具备先进的推理能力,整体性能超过GPT-4o。2024年12月14日,xAI宣布向所有平台用户免费推出新版本Grok-2模型。与以往一样,Premium 和 Premium + 用户将获得更高的使用限制,并将优先访问未来的任何新功能 去年12月23日,xAI公司宣布,公司在C轮融资中筹集了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8亿元),投资方包括,A16Z、Blackrock等,战略投资者英伟达、AMD也参与其中,并继续支持xAI快速扩展基础设施。在本轮融资中xAI的估值已经超过了4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00亿元)。 其官网指出,此次融资将用于进一步加速他们的基础设施,推出将被数十亿人使用的突破性产品,并加速未来技术的研发,以实现公司了解宇宙真实本质的使命。 **英伟达的大消息** 当地时间1月7日至10日,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以下简称CES 2025)将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拉开帷幕。始于1967年的CES一直是科技领域的开年重头戏,被称为“科技春晚”。 这场为期四天的展会预计将吸引全球超过13万名参会者,将有4800多家企业参展,其中包括323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参展商数量达1300余家,创历史新高,联想、TCL和海信等企业均将出席。 今年的CES,AI必然将占据C位,英伟达、AMD和英特尔预计将发布一系列新品。 当地时间1月6日下午6点30分,英伟达CEO黄仁勋将在现场发表主题演讲。届时,英伟达或将正式发布新一代GeForce RTX50系列显卡,包括RTX5090、5080和5060等。据Tom's Hardware等媒体报道,RTX5080显卡预计将于1月21日正式上市。 美国银行分析师Vivek Arya预计,英伟达将在展会上正式宣布进军AI PC市场。此前有消息表明,英伟达正在和联发科合作,开发面向客户端PC的Arm处理器。双方的首款产品将采用台积电(TSMC)的3nm工艺制造,并应用CoWoS封装,最终目标是进入高端笔记本电脑市场。 而在同一天的上午,英特尔和AMD也将相继举办新品发布会。从时间上看,英特尔比AMD和英伟达都早,外媒认为,英特尔意在抢占先机,并为合作伙伴预留充足时间展示新品。 媒体推测,英特尔有望发布多款新品,分别为:Core Ultra 200H/HX处理器(Arrow Lake移动版)、酷睿Ultra 200S(Arrow Lake 35W/65W台式机)以及中端和工作站800系列台式机处理器。英特尔高管米歇尔·约翰斯顿·霍尔瑟斯(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透露,Arrow Lake是一款具备AI功能的PC处理器。这将是英特尔在PC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布局。 **另一个“C位”** 另有分析称,端侧AI应用创新或将成为CES 2025的另一个“C位”,其中,AI眼镜将成为展会的焦点之一,多家厂商将展示最新AI眼镜产品,掀起一场"百镜大战"。 近期,AI眼镜产业链动作频频。雷鸟创新与阿里云宣布在AI眼镜领域达成深度战略合作,通义系列大模型将为雷鸟创新的AI眼镜提供独家定制的技术支持。这是国内首个大模型厂商针对眼镜形态产品开展的深度定制合作。 索尼在美国视频网站YouTube上发布了一则CES 2025的预热视频,其中一副智能眼镜以及一款用于空间作画的智能笔惊鸿一瞥,暗示索尼可能会在CES期间展示相关的新品。 此外,大朋VR、Vuzix等多家科技企业也将在CES上展示其最新AI眼镜产品。近期应用下载数据显示,Meta智能眼镜MetaView配套应用下载量近期暴涨超200%,显示出市场对AI眼镜的热切期待。 业内普遍预测,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AI眼镜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重要移动终端入口,市场前景广阔,2025年有望成为AI眼镜元年。 根据wellsennXR数据及预测,2025年开始,AI智能眼镜将在传统眼镜销量保持稳定增长的大背景下快速向传统眼镜渗透。IDC预计,全球AI眼镜在2030年将达到20%的渗透率。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AI眼镜短期出货量仍然较低,估算2024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约300万副,2025年或在1000万副左右,因此供应链的业绩释放元年可能最早在2026年。因此,目前AI眼镜板块仍处于主题投资阶段,若后续重要厂商的重点产品出现爆款,则有望驱动主题投资转向基本面投资。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564.htm)
 本期时间轴制作:佟和 2025年的第一期核周报,龙虽然归来,但游戏行业依然在放假。因此我们筛选了预计在2025年发售的游戏,简单聊了聊~。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也聊聊你想在25年玩到的游戏吧!
据美国彭博社1月4日报道,面对近期一些批评声音,尤其来自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的尖锐言论,英国首相斯塔默告诉其助手,自己与马斯克或其他任何批评者来回交锋没有任何价值,他不愿卷入一场“政治肥皂剧”。 基尔·斯塔默 资料图 图源:美媒 报道称,马斯克1月3日在社交平台X上发帖,攻击斯塔默是“英国强奸案件的同谋”。马斯克提到斯塔默担任英国皇家检察署总检察长期间发生的儿童性虐待丑闻,指责斯塔默应为其处理方式受到指控。彭博社称,但事实上,正是在其任职期间,斯塔默开始起诉相关犯罪团伙。 彭博社提到,斯塔默告诉助手,他认为与马斯克或任何其他批评者来回交锋没有任何价值,并坚称不愿被拖离优先事项,卷入一场“政治肥皂剧”。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斯塔默不会因外部压力受到冲击,即使这意味着执政有时是件苦差事。 报道还提到,斯塔默在新的一年向其团队发出明确指示:保持冷静,压倒反对者,专注于为英国公众提供服务。但部分工党人士质疑,这种保持稳定的做法是否足以抵御2025年的逆风挑战。 据美国彭博社、英国《卫报》等外媒1月2日报道,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从当地时间1月1日开始在社交平台X上连续发布帖文,批评英国政府的政策。马斯克声称英国应重新举行大选,呼吁释放极右翼人物汤米·鲁宾逊,并攻击英国首相斯塔默及政府官员。此举引发英国工党议员愤怒,许多议员一直在敦促英国政府停止在X上发帖。多位英国部长表示,他们认为这应该是英国政府离开X平台的“导火索”。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556.htm)
最新提交给美国SEC的文件显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2024年12月31日至2025年1月3日以约41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约20044股威瑞信(VeriSign)普通股,价格从每股204.61美元到204.94美元不等。  自12月中旬以来,伯克希尔总计已花费约9365万美元增持威瑞信股份,目前持仓超过27亿美元,是威瑞信的最大股东。 伯克希尔哈撒韦对VeriSign非常熟悉,早在十多年前的2012年第四季度就首次购买了该公司的股票。 分析显示,在标普500成分股公司中,VeriSign在各种利润率指标上排名非常靠前。 今年第三季度,VeriSign的毛利率为88.02%,在标普500公司中排名第11位,营业利润率为71.25%,排在第6位,净收益利润率为51.54%,排名第7位。这三项利润率指标均较一年前有所改善。. VeriSign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繁荣时期成名,因为它是注册网站域名的首选之地,控制着“.com”、“.net”、“.cc”和“.name ”等域名的注册。巴菲特购买的不仅仅是一只股票,他在互联网的主干中占有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1998年1月30日上市以来,VeriSign股票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波动。1998年,该股上涨了131.7%,1999年飙升了创纪录的1191.8%,2000年2月29日达到互联网泡沫破裂前的收盘高点253美元。 2021年,该股再次超过了互联网泡沫时期的高点,当年12月29日的收盘价为255.93美元。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554.htm)
2023年7月,AMD发布了首款集成3D缓存的游戏本处理器锐龙9 7945HX3D,16个Zen4 CPU核心,总计144缓存,包括16MB二级、64MB三级、64MB 3D,性能彪悍。只是比较可惜,7945HX3D游戏本产品不多,仅有**ROG魔霸7 Plus超能版、微星泰坦18 Pro。接下来,AMD的新一代笔记本平台将会全面杀来,自然也包括7945HX3D的继任者。** **近日,某笔记本品牌厂商在一次分享会上确认,AMD将会推出锐龙9 9955HX3D!** 它隶属于顶级的Fire Range系列,直接从桌面锐龙9000系列移植而来,**这款锐龙9 9955HX3D其实就是锐龙9 9950X3D的翻版,同样有16个Zen5 CPU核心、Radeon 610M GPU核心、16+64+64=144MB缓存。** 当然,频率应该会有所妥协,不太可能达到满血的5.7GHz,但考虑到二代缓存的变化,频率也不会牺牲太多。 至于谁会首先推出锐龙9 9955HX3D的游戏本,**据说机械革命就在其中!**  另外,之前还泄露过一款非3D缓存的普通版,预计命名为锐龙9 9955HX,同样16核心。 有趣的是,该厂商承认,**Intel同样定位高端游戏本的酷睿Ultra 200HX系列,比如275HX、255HX等等,性能提升并不大。** 当然,这也在预料之中。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548.htm)
 制作本系列视频,是希望能通过黑神话这部优秀作品,帮助大家了解:制作人自己的想法,是如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有机的融入到设计作品中去的,希望能给相关的从业友人们提供一些帮助。
尽管三星公司已经做了无数次努力来防止不必要的产品信息泄露,但似乎总是会有各种信息来源告诉我们茶品细节。 这次,一位爆料者分享了一张据称是即将发布的 Galaxy S25 Ultra 的局部图片,我们倾向于相信这是真机,因为之前有消息谈到过它在设计上的微妙变化。为了避免三星方面的法律行动,爆料者暂时不会分享 Galaxy S25 Ultra 的完整图像。 在 X 上,@Jukanlosreve 透露这张略微模糊的图片是由三星泄密者社区的知名人士i冰宇宙分享的。 然而,当我们搜索他在微博社交网络和微博上的时间线时,却没有发现任何有关这张图片的证据,因此这张部分真实拍摄的图片有可能是通过私人渠道流出的。 无论如何,我们注意到 Galaxy S25 Ultra 有两个显著的不同之处:更纤薄的边框和圆润的边角。 Galaxy S25 Ultra 将摆脱其前身 Galaxy S24 Ultra 所主推的锐利边缘,采用更新的设计,圆角设计能提供更舒适的握持感,使其更接近 iPhone 16 Pro Max,并且对配件和衣服口袋更友好。  三星 Galaxy S25 系列将于 1 月 22 日发布。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544.htm)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小马智行Robotaxi抢攻香港,欲将服务拓展至香港市区”。**小马智行也在采访中表示,未来,小马智行自动驾驶示范应用车辆将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多个互认地自由穿梭,为当地居民提供自动驾驶出行体验。 然而,根据最新的查询结果,这一消息似乎并不准确。**在香港运输署官网上公布的“自动驾驶先导牌照”一栏中,并未出现小马智行的牌照信息。**  知情人士进一步透露,**小马智行目前在香港的自动驾驶牌照申请处于停滞状态。**当前展示的照片实际上是机场内封闭道路的一个示范项目,而非面向公众的服务。 这意味着普通市民暂时无法在香港体验到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综上所述,虽然小马智行有意在大湾区拓展其自动驾驶业务,但目前来看,该公司尚未获得在香港运营的合法资格。对于期待在香港尝试自动驾驶服务的市民来说,可能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官网显示,小马智行在2018年12月率先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乘客可通过APP召唤自动驾驶汽车,服务已在广州、北京、上海、深圳开通。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542.htm)
AI的快速发展正在颠覆内容创作行业,手机摄像的普及也降低了库存照片的价值,全球知名的图库Getty Images正在评估与竞争对手Shutterstock的合并可能性,消息公布后,Getty股价一度上涨了32%,创下了2023年以来的最大涨幅。  随着AI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不断深入,多家行业巨头受到冲击。继广告后,图片巨头也开始酝酿合并,以应对AI对内容创作市场的冲击。 今日凌晨,据彭博社援引的知情人士称,全球知名的图库Getty Images正在评估与竞争对手Shutterstock的合并可能性。消息公布后,Shutterstock 和 Getty Images股价双双上涨,其中Getty的股价一度上涨了32%,创下了2023年以来的最大涨幅,最终收涨13.27%。  这一潜在的合并来自于图片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AI的快速发展正在颠覆内容创作行业,同时手机摄像的普及也降低了库存照片的价值。过去一年,Getty和Shutterstock的股价分别下跌了56%和37%,此次合并将帮助它们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不过,尽管合并消息推动股价上涨,但两家公司的股价仍远低于一年前的水平,这也反映出投资者对AI带来的威胁保持警惕。 不仅如此,合并也面临着监管的风险。尽管新一届特朗普政府可能会采取更宽松的监管政策,但行业专家仍对这笔交易持谨慎态度,这笔交易可能会因反垄断原因受到审查。知情人士还透露称,有关合并的讨论正在进行中,Getty可能会决定不进行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仅在一个月前,全球领先的美国广告公司Omnicom和Interpublic就被传出正在洽谈一项价值超过300亿美元的合并交易,旨在应对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对广告业的冲击。 有分析指出,传统创意为中心的广告模式正在被数据驱动的数字广告所取代,全球广告支出中71%预计将流向数字平台。 而AI工具的引入正在对整个广告行业造成重大冲击,所有广告公司都不得不投入数亿美元开发AI工具,以应对这一新技术带来的生存威胁。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532.htm)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3日报道,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日前接受《意大利晚邮报》采访时谈及美国企业家马斯克,被一些人称为“天才”的马斯克因为与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政治上结盟,从而被错误地描述成“怪物”,这“让她觉得可笑”。 2023年6月,梅洛尼(左)与马斯克合影。图源:外媒 “我们俩关系确实很好。埃隆·马斯克是一个有天赋的人,见到他总是非常有趣。”梅洛尼说,“让我觉得可笑的是,有些人过去称赞他是个天才,但如今却把他描述成一个怪物,只因他(马斯克)选择了他们认为‘错误’的政治阵营。” 对此,《每日电讯报》称,梅洛尼对马斯克的评论将引发人们猜测:即她可能会在欧洲与美国特朗普新政府间发挥独特的桥梁作用。不过,该媒体提到,也有人对此持不同意见。意大利政治分析家弗朗西斯科·加利埃蒂表示,从长远来看,“高涨的情绪”可能起不了太大作用,因为特朗普是“不可预测的”。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530.htm)
动能转换则是指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从传统的投资和出口驱动转向更加注重内需和创新的模式。
更快,更好玩,更上头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https://www.ifanr.com) |[原文链接](https://www.ifanr.com/1611132) ·[查看评论](https://www.ifanr.com/1611132#comments) ·[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ifanr)
 这是银幕上,一段有关血液的历史。一开始,月经总是与罪恶共生。血液是象征,是隐喻,是少女的堕落与秩序崩坏的开始。后来,经血代表着反叛,与少女的超能力共同出现。然而,在女性创作者的镜头下,经血不再是比喻,而是成为了长久以来,它所比喻的事物本身:我们看到了真实的血——伴随着血的感受,血的日常性。血液也可以以这样一种叙事,存在于一个女性完整一生的故事中。经血也不一定是纯洁的初潮,同样可以是不规律的血,意外的血,她决定做母亲、或者不做母亲时所经历的血,她老去时停止的血液。这期视频,我想与你一起回看,银幕月经的前世今生。 本期视频由: - 开开 撰稿 - yhhhh 剪辑 - Marse 平面 - 8号 策划 参考文献: - The Curse : A Cultural History of Menstruation - by Janice Delaney, Mary Jane Lupton, Emily Toth - Period Shift: How Streaming Era Film and Television Reinvent and Subvert Menstrual Tropes - by Nordlin, Siiri Johanna -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Bloody: Images of Menstruation in Television and in Menstrual Activism - by Elizabeth Tripp - The monstrous-feminine : film, feminism, psychoanalysis - Barbara Creed - Representations of Menstruation in Hollywood Films: Carrie, The Blue Lagoon, Slums of Beverly Hills - by Mana Ahmadivostakolaee - Depiction of frst menstruation in moviesand TV series - by Anna Metreveli
1月4日消息,最近,一张疑似韩国济州航空遇难机长的最后画面曝光,引发网友热议。画面显示,客机用腹部着陆,即将撞上外墙前,驾驶舱内有个人影,似乎伸手触摸头顶上的操控面板。有网友写道,“你已经尽力了。” 报道说,无法确定这个人影是否为机长,也无法确定他是否在触摸操控面板。 **YTN电视台说,遇难机长曾在空军服役,飞行时间超过6800小时,经验丰富。事发后,很多民众写信向机长致敬。 ** 当地时间12月29日,一架韩国济州航空的客机在位于韩国全罗南道的务安机场着陆时,偏离跑道后撞上机场围墙。除2人获救外,机上其余179人全部遇难。 英国航空安全领域专家表示,韩国机场当局应承担严肃责任,造成179人死亡的韩国客机事故中,与跑道尽头墙壁的碰撞是此次灾难的“决定性瞬间”。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4/c39569416ef245e3a304736a9574f82a.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528.htm)
根据国铁集团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数据,2024年铁路客运连创历史新高,**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40.8亿人,同比增长10.8%。全国铁路高峰日旅客发送量达到2144.8万人**,春运、暑运、假日旅客发送量多次刷新历史纪录。 铁路建设成效显著,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其中高铁4.8万公里,全球第一。 同时,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9.9亿吨,连续8年实现增长,日均装车首次突破18万车大关,2024年10月份以来货运单日装车连续7次刷新历史纪录。 国家铁路完成运输总收入9901.8亿元,同比增长2.7%,利润总额创历史最好水平。 **2025年铁路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铁路安全保持持续稳定; **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42.8亿人,同比增长4.9%**,完成货物发送量40.3亿吨,同比增长1.1%; 全面完成国家铁路投资任务,高质量推进国家重点工程,力争完成基建投资5900亿元,**投产新线2600公里;** 完成运输总收入10160亿元,同比增收258亿元,增长2.6%; 坚持绿色发展,务实稳妥推进铁路碳达峰、碳中和。 国铁集团提出,**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铁路企业,基本实现铁路现代化。** **到2035年,建设更高水平的世界一流铁路企业,率先建成现代化铁路强国。** ****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526.htm)
近日,NVIDIA的一张宣传图疑似泄露了RTX 50公版卡的样式,和以往有很大不同,猜测大概率是RTX 5080/5070 Ti。这顿时激起了大家的兴趣,一位名叫“bibi the bunny”的粉丝就根据已有资料,自己脑补、设计了RTX 5080的渲染图,精准还原了目前已知的情况:   **纯黑色调、双插槽体积、正面双风扇、倾斜灯带、倾斜供电接口,等等,都在。** 值得一提的是,RTX 50公版似乎不再使用镜面设计,而是哑光风格,更沉稳,也不容易沾染指纹和污渍。 RTX 5080预计本月21日左右正式登场,给玩家献上一份新春大礼,RTX 5090/5090D则可能要等过完年之后了。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103/c6601254f303308.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524.htm)
如何总结几天前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每一家媒体甚至行业自媒体都面临的问题,好像不总结点东西出来,就不能称为称职的媒体,在汽车圈同样如此。但是,想要总结点言之有物的、或者说有点道理的,其实并不容易,心里有好多想法,但**等说出口的时候只剩下鸡零狗碎,茶壶里煮饺子**,你懂的。 为什么呢?我想有可能是汽车市场变化太快,刚想思考分析一下,就被另一种变化覆盖,最大的不变就是变化本身。**汽车媒体又疲于奔命,每天只是在新车发布和试驾中迷失自我。** 焦虑的2024呈现出一种浮夸的繁荣,每天都有新车发布,每天都有新车试驾,遇到黄道吉日还扎堆上市,没有一个不是重磅车型。汽车媒体疲于奔命。 **如果说2023的关键词是内卷,那2024的关键词就是焦虑** ,没有哪家车企敢停下脚步,没有人冷静下来反思,只有老了才需要反思,**或摸着石头过河,或摸着友商过河,似乎这才是奋斗该有的样子。** 车企领导说,每天最怕打开朋友圈,老看到一堆媒体发布友商的信息,脑子里会涌上彷徨自责:自己在做什么,自己的团队还在干事吗?汽车媒体每天也怕打开朋友圈,一堆车企转发媒体报道的信息,更加彷徨自责,自己为什么没有七点起床,自己的团队怎么跟得不紧,更要命的是,商务在做什么?到了年底合作款都收不回来? **做得越多,错的越多,有的车企做的活动越多,销量越低,但销量越低,越得做活动,进入一个死循环。** 所有人期待一种神秘力量,把行业的节奏叫停放慢,让大家伙可以喘一口气。 很多怪现象笼罩着汽车行业,**很多泡沫也呈现出即将吹破的迹象**。在内部极端饱和,外部卷不出去的一年,汽车业上空的空气都快凝固了,两头挤压,泡泡越来越扁……2025会成为泡泡集体爆裂的一年吗?这是悬在所有人心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01** **跨越两个时代的汽车媒体人** **万万没想到,2024年的汽车媒体人会这么难。** 跨越两个时代的人,这是四十多岁、正值壮年的汽车媒体人对外的标签。 的确是两个时代,燃油车时代和新能源时代。 但这个标签透着无奈。四十多岁,报道汽车二十年,**经历了燃油车时代最辉煌的时候,也经历了油车企业最痛苦的时候,过渡到新能源时代后,左手握着燃油车不愿松,右边想抓新能源抓不着,两手都要硬,两手都软不拉几。** 四十多岁还在报道汽车行业,其实是痛苦的,来自年龄尴尬——年轻的记者没有经历过燃油车时代,不需要过渡,可以藐视过往一切:以前做的都是什么工业垃圾,连个语音助手都没有;年纪大的前辈,不屑于接受和适应,不屑于和新需求新趣味和解,可以选择一味鄙视和质疑,也可以最大限度保留遗老遗少的松弛感。 但是,我们不能,**四十多岁的我们躺不平坐不稳,只能努力适应。** **02** **狂飙的新能源渗透率** **万万没想到,新能源渗透率这么快超过50%。** 往后,新能源车是主流,油车是非主流。 什么是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呢?简单的说,每月卖的车里,纯电+插混的比例有多高。虽然全年新能源渗透率还没有超过50%,**但至少从7月份开始到现在,每个月的渗透率都超过50%。** 大家回忆一下新能源汽车的单月渗透率是什么时候超过30%的?是2023年12月。是什么时候超过40%的?是2024年3月。到了2024年7月,单月渗透率超过50%,显然大大超过了各路专家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新能源汽车发展之快肉眼可见。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它意味着拐点的到来:第一,新能源汽车成为在汽车市场占主导力量的汽车类别。消费者看到的更多是新能源汽车在道路上行驶,自然在购买上会跟跟随这一趋势;第二,更多资金将进入新能源汽车及相关软硬件产业;第三,配套设施将更多向新能源汽车转移;第四,行业标准将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导;第五,社会基础设施及政策制定将更多考虑新能源汽车及车主。 **03** **如何触底才能反弹** **万万没想到,有些触底反弹来得这么快。** **一家连续数年下滑严重、在外界及自己员工眼里快扶不起来的企业,一家发出提前退休邀请竟有大量员工举手申请的企业,竟然在2024年8月份之后迅速触底反弹,连续5个月销量增长,12月的销量竟然恢复到7.2万辆。** 不温不火的别克昂科威家族能一路走高,得益于9月24日上汽通用喊出的一口价后。好几万真金白银的降价,消费者心里明镜似的,于是到12月单月销量突破2万辆,其中,昂科威Plus 12月交付了13540辆,同比大涨198.2%,更创下2.0T单一排量车型销量历史新纪录,成为最火爆的燃油SUV。 所以说,**不是车卖不动,而是诚意没有给够。**有了一口价的加持,昂科威Plust迅速成为15-20万元市场销量最好的2.0T SUV,堪称2024年现象级车型。请问这谁能预料到?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小鹏身上,谁能想到走到悬崖边上的小鹏仅靠一款MONA 03就被生生拉了回来。以前小鹏几款车加起来月销上万都成问题,现在每月妥妥3万多,再也没有人讨论小鹏什么时候倒闭了。**主管销售的王凤英在饱受质疑一年后扬眉吐气,昂首喝下人生第一杯白酒。**  **04** **一夜发亮的萤火虫** **万万没想到,蔚来仅仅制造了一个外观争议,就在一夜之间把旗下第三品牌萤火虫变成全民皆知的网红车型,** 也在一夜之间让广大群众知道蔚来竟然有了三个汽车品牌。 三只眼的萤火虫跟着理想MEGA、小米SU7一块儿登上网红车型的行列,所不同的是,萤火虫靠着玩梗的吃瓜群众登上了微博热搜的第一,一夜之间家喻户晓,在商业氛围浓厚的微博,靠的却是不花钱的自然流。 由于预售订金只有199元,加上外观争议极大,萤火虫收获了大量的订单,如果在今年4月上市时拥有这个订单数,萤火虫估计得用一年时间来消化——蔚来也将拥有一款真正的爆品。 **你不能说这是在营销争议,但一定能说这是争议营销。** 争议营销的效果不比病毒营销差。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争议营销案例,同样产生了轰动效应。上世纪80年代,当时美国航空公司推出了售价25万美元的终身VIP机票,金融家罗斯坦购买了一张,此后20年间,罗斯坦乘坐美航次数超过1.3万次,行程1000万英里,花费超过了2000万美元。2007年,美航入禀法院试图以40万美元原价收回机票,遭拒后将罗斯坦告上法庭,此事顺理成章火遍全球。  **05** **新能源倒闭潮提前到来?** **万万没想到,新能源车企的倒闭潮来得这么快,** 年初是高合,年中为哪吒,年末是极越。 尤其是极越,抱着股东百度、吉利两条大腿,却依然差点就地解散,令人唏嘘不解。 不过,**如果你听到知情人用鄙视的口吻陈述极越某高层如何体外循环,挖空公司,搞肥自己,你就可以理解,极越的倒闭只是时间问题。你更可以理解,为什么百度宁愿背负骂名,也坚持见死不救。** 一边是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一边又是电车企业接连爆雷,只能说明,新能源汽车的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强的越来越强,弱的即将输掉底裤。 数据为证,比亚迪一家在2024年销售了427万辆,占据2024年全行业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40%。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集中度有可能继续提高,留给新人的时间不多了。 **06** **BBA根基加速崩塌** **万万没想到,BBA的基础如此薄弱,崩塌已经呈现加速度之势。** 迷失在声光电里大型高调性活动中的他们没有多少感知,其实也不愿意相信,看着发布会直播的经销商有多少正在咬牙切齿。 大好的局面一去不复返,投资上千万的豪华门店门可罗雀,**2024年无数BBA经销商主动或被动退网,只为投入新能源的怀抱。** 在悄悄改庭换面换来一种勒令退网的公开声明后,他们以寒了心的步伐加速挥手与这些陈旧势力告别,坚定地投入了华为小米的怀抱。中升连开了48家华为门店,大多数都在原来的门店上改造而成。永达2024年开了15家华为门店,2025年的初步目标是30家。还有华阳奥通,浙江中通……不胜枚举。 **经销商才是BBA的根基,根基动摇了,崩塌也是时间问题。** 如果继续以前压库压配件政策,甚至还制定经销商淘汰KPI这些骚操作,接二连三被经销商抛弃的趋势必然无法缓解。  **07** **神奇的小米SU7** **万万没想到,仅用了8个月,小米汽车就卖出了13万辆** ,月均1.6万辆,关键是只用了一款车——SU7。这是雷军的胜利,更是小米的成功转型,米粉也完成了消费升级。 很多车企在分析,小米汽车能做出如此声量和销量,除了雷军的个人IP影响力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 结论是,当然有。**花20万出头的钱就能收获一台彰显个性、颇具颜值和智能化能力,性能出众,关键还有雷军背书的车,有何不可**,除了使用价值,情绪价值同样拉满,很多人愿意为此掏钱包。这是雷军对人性的洞察,**不是保时捷买不起,是保时米更有性价比。** 同样的奇迹肯定会发生在YU7身上,光凭YU7的发音梗就能知道,这款SUV的热度有多高。2025年,新的口号是,不是法拉利买不起,是法拉米更有性价比。 **也许只有雷军能把复刻经典这个事情做得如此高大上,所以有的模仿丢人,但跟着雷军一起模仿不仅不丢人,还骄傲,小米汽车用户的心态很自洽。**  **08** **高管IP自嗨风** **万万没想到,2024年雷军不仅带来SU7,还带来了打造高管IP这股风。** **高管下场做个人IP变成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 号称能打造IP的营销机构自然乐此不疲,到处鼓吹高管下场的充分性与必要性,推波助澜,似乎不下场就是有罪,对企业不够尽心尽力。 有的高管乐此不疲,但更多车企高管苦不堪言,**不善言辞的他们在镜头前左支右绌,丑态百出,一场直播下来,数据惨不忍睹,为了不让领导难堪,大量的资金用来粉饰数据,最后都贡献给了字节和腾讯。** 事实上,除了雷军、余承东、李斌、李想等自带流量的IP外,其他人出了汽车圈就是路人甲,没几个人认识,全无流量可说,更别说引流了,这样的直播和短视频能有多大价值呢?**有这样的时间和资金,拿来走访经销商,调研市场和用户,不比做网红有用多了吗?高管自嗨风可以休矣!**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522.htm)
2025年的第一“网红店”,正在偷偷席卷全国。从北京的网红胡同,到郑州的购物中心,蓝色招牌的俄罗斯商品店,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这些俄罗斯商品店的装潢十分高调,隔着好几百米就能看见蓝闪闪的门店,还有大大的“俄罗斯”字样。 店内充满了俄罗斯“刻板印象”,从格瓦斯、伏特加和红肠,到特色的套娃玩偶一应俱全,商品上面还煞有其事地印满俄文。  不少国人有“俄罗斯情怀”,对于神秘的北方邻居十分好奇,于是这些蓝色的门店,开到哪里都能让无数游客涌入。 关于这些俄罗斯小店,坊间的传言不一。 根据店家的“暗示”,由于政治原因,俄罗斯大量商品无法顺利出口,只能辗转来到中国进行销售,物美价廉,而且还是100%的俄罗斯风格。  但也有不少消费者在探访后发现,所谓“俄罗斯商品店”中没几件商品真是俄罗斯进口,反而来自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国家,乃至黑龙江、河北等国内产地。 这些“俄罗斯商品店”到底是真俄产,还是割韭菜?它们为何能在一夜之间席卷全国? 在谜团之下值得确信的是,“伪俄产”确实是一个十足的好噱头。  **网红俄货店,让俄国人蒙圈** 俄罗斯商品店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 过去,在各大城市多多少少都有来自俄罗斯商人、留学生,为他们服务的俄货店自然也少不了。 但现在爆火的“俄罗斯商品店”,却让不少货真价实的俄罗斯人直呼看不懂。 有不少俄罗斯视频主前去探店,结果一进店就发现,里面售卖的不少品牌,自己在老家都没见过。  比如,一款名为“忆喀秋莎”的牛筋肠,被无情吐槽“俄罗斯人不吃牛筋肠!”甚至有不少产品的俄文单词拼写都有问题。 尽管俄罗斯人看着一眼假,但对中国人来说,俄罗斯商品店却能满足大部分人的“刻板印象”。  比如俄罗斯主食有大列巴、香肠,甜品有蜂蜜、巧克力,而且都是些高热量、重口味的食物,非常符合对俄罗斯气候寒冷的印象。 但就是这些所谓特产,其实内有玄机。 有人探访俄罗斯商品店发现,标着“俄罗斯香肠”的红肠上面,赫然写着产地是黑龙江哈尔滨市。  另一款常见的羊奶粉,虽然标注生产公司为俄罗斯某公司,但产地却在内蒙古。  不少消费者都有疑问,但店家总有自己的解释。 很多店家都宣称,自家的俄罗斯产品占比在80%以上。 但所谓的“俄罗斯产品”并不意味着产品一定产自俄罗斯本土,由俄罗斯公司授权,中国工厂生产的产品不在少数。  甚至有乳品产业的人向媒体透露,不少标着“俄罗斯”的产品,其实都是俄罗斯版的“阳澄湖洗脚蟹”。 一些品牌会委托俄罗斯公司进口中国的原材料,当奶粉原料在俄罗斯转一圈之后再重新回到中国加工,就成了“进口货”。   如何区分真正的“俄产”和假装的“国产”,网上也有不少攻略。 比如,国产商品的条形码一般多以69xxx开头,而正宗俄产的多半都是460~469开头的13位数字。 而且,明显带有热带农作物原料的商品,也多半不是俄罗斯的原产。 比如所谓“俄罗斯榴莲糖”和“俄产咖啡”等,多半也都是产自东南亚或者南方省份,  不过,即便是真正的俄罗斯产品,在这类“俄货店”也逃不了被割韭菜。 有消费者发现,在一些俄货店内售卖的俄罗斯产品,标价要比在网上的正规渠道贵上不少。  其实,了解俄罗斯的人肯定清楚,俄罗斯并不以轻工业出名,从玩具到日用品,不少产品都产自中国。 就拿最“俄罗斯”的小玩具俄罗斯套娃来说,消费者在俄罗斯商店购买的套娃,很可能产自义乌。  中国消费者苦假洋货久矣,但“俄罗斯商品店”无非就是换了个皮肤,怎么就能肆意收割呢?  **沾上“俄味”,秒变3倍利润** “俄货店”有多赚钱? 某连锁俄罗斯商品店的招商人员说,一般的俄罗斯商品店,利润率可高达40%~60%。 要知道,我国食品零售行业的利润率普遍在10%~30%左右,“三倍利润”的俄罗斯商品店,确实令人眼红。 其实,正经的“俄罗斯国家馆”确实存在,但有俄罗斯官方授权的并没有几家。 就在去年初,俄罗斯官方授权的京东俄罗斯国家馆一上线,货品就被抢购一空,为此,俄罗斯官媒“今日俄罗斯”还在微博发文致谢。  一夜售空后,不少消费者被勾起了好奇心,但也有很多商家看到了商机。 此后,散落各地的俄罗斯商品店就多了起来,为了这“三倍利润”,大部分俄货店都无一例外地蹭上了“国家馆”的名头。 这些店最常见的做法,**就是用网红手段,重塑俄罗斯的刻板印象。** 比如一般的俄罗斯商品店门头,都会大大地印着“俄罗斯进口”“原装进口”还画着俄罗斯国旗的样式,而门店自己的品牌却被隐藏在了角落。 店内装潢也十分网红,主打一个“双重洗脑”。  视觉方面,每家店从货架到手推车,都以亮瞎眼的蓝色为主,而常见的圆顶大教堂、北极熊、俄罗斯国旗等设计元素也遍布四处。 俄文音译“哈拉少!”和“乌拉!”更是贴满了每个显眼的角落,“硬核”“战斗民族”等标签更是随处可见,所有在网上看过俄罗斯梗的消费者都能会心一笑。  除了视觉洗脑,听觉也同样洗脑,大部分的俄货店都会循环播放《喀秋莎》等俄国名曲,一踏进门就仿佛迈进了寒冷的西伯利亚土地。 当然,这些店的外观非常俄罗斯,推广方式却很中文互联网。 每开到一座城市,俄罗斯商品店就会找当地的网红进行探店,并且以“正宗俄罗斯商品”的名号辐射当地。  这些网红套路,熟练得令人心生疑惑。 除了网红套路收割消费者,疯狂开疆扩土的俄货店,何尝不是在收割加盟商。 在某短视频平台,一位名为“俄比熊联合创始人”的用户就经常在炫耀“俄货店”的赚钱能力。  比如在长沙开的新店,三天就能斩获10万营业额,且毛利高达50%以上。 他宣称,自家品牌的启动资金不高,仅需40~50万元,但可以随便年赚90万,且目前有不少“空白区域”等待开发。 从开店速度来看,俄比熊的宣传确实效果不错,成立一年左右的俄比熊,目前已经在全国拥有110多家门店。 但类似的“俄货店”,接下来的日子却不一定好过。  在杭州,当地市监局已经针对印有“俄罗斯国家馆”等字样的门店开启了统一约谈,要求门店在宣传、装潢方面进行整改。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目前,俄罗斯商品馆开店的疯狂,更像是为挣快钱的短期狂欢。” 狂欢的热度,正在消退。  **网红店的套路,收割的不止情怀** 爆火的俄货店,让不少人想起两位“故人”。 “河南车臣特种兵”保尔·柯察铁,凭借一嘴蹩脚的俄式中文,几段摆拍的视频和满脸络腮胡,就能在短视频平台上骗过不少人。  在套路被揭穿后,仍然有不少人坚持认为他是真的。 另一位来自湖北的“俄罗斯娜娜”,也用同样的套路吸粉无数,凭借前期人设积攒下来的流量,也让她在成为“那艺娜”后,一度登上抽象顶流。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位“假俄罗斯”网红的最终变现手段,都是在直播间售卖所谓“俄罗斯商品”。 有人认为,打着“俄罗斯”噱头的镰刀之所以能爆火,靠的是普遍的俄罗斯情怀以及中俄友谊。 **但情怀只是助推器,智商税的真正价值来源于信息差。** 在零售和餐饮领域,“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已经是多年来的金科玉律了。  早年,高调进军中国市场的肯德基、麦当劳,本就是美国的平民餐饮,但凭借外国信息差,顺利在国内让自己的身段提升了数个档次,化身高档餐饮。 随着信息流通,靠信息差构筑起来的高墙总有被打破的一天,被撕下神秘面纱后,过去高逼格的消费,如今也只能被祛魅,回归平民。 现在的中国消费市场高度发达,国外的流行套路,早就没有“信息差”可言。  比如日本的零售店龙头大创,在来到中国后,却发现自己赖以成名的几大绝技,早就成为中国新兴零售行业的共识,失去特色的大创,只能败走中国。 其实,不少俄货店也都知道自己无法长久。 2024年末四处开花的俄货店中,不少店家的选址,都集中在游客扎堆的景区和步行街上。  尽管这些地方的租金肯定不便宜,但对于大部分俄货店来说,长期运营肯定不是首要目标。 正如一些网红快闪店一样,这些俄货店售卖的主要是新鲜和猎奇,当本地人在逛过一两次之后,多半都不会再去。 有不少消费者发现,无论是上海、北京,还是武汉、杭州,有不少俄货店的营业周期无非也就是一两个月,遵循打了就跑的原则。 收割一两波游客流量,就成了这类俄货店的主要目的。  只不过,这些四处开花的“假俄货”店,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另一种悲哀:为何明明就是国产货,却非得想办法找俄罗斯“镀金”才能卖出高价呢? 也许消费者会短暂地被“俄罗斯”噱头洗脑,但对于国产厂家来说,找各种各样的噱头镀金,实在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方法。 **与其费劲琢磨信息差,不如真正让产品质量说话。**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520.htm)
2024年,又有多条普铁、高铁新线相继建成通车,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其中高铁4.8万公里,傲居全球第一,遥遥领先!中国铁路官方特意汇总了2024年度开通的14条高铁线路,包括具体时间、长度、设计时速、站点等信息。 它们分别是:**池黄高铁、汉巴南高铁巴中至南充段、兰张高铁中川机场至武威段、日兰高铁庄寨至兰考段、川藏高铁镇江关至黄胜关段、杭温高铁、龙龙高铁梅龙至龙川段、渝昆高铁重庆至宜宾段、包银高铁惠农至银川段、宣绩高铁、潍烟高铁、荆荆高铁、怀兴城际廊坊北至大兴机场段、南珠高铁南宁至玉林段、集大原高铁。** 不知道这些新高铁,有没有通过你的家乡呢? 同时,2024年内也有多条高铁开工建设,包括**兰张高铁武威至张掖段、沪渝蓉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铜吉高铁、盐宜高铁、合湛高铁等。** 2025年内有望开工的高铁项目则有:长赣高铁、宜常高铁、呼南高铁焦洛平段、南信合高铁、武汉枢纽直通线、温福高铁、湛海高铁等。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514.htm)
人工智能已经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网络世界,出现在每一个应用、Feed 和通知中。 自从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在 2022 年 11 月发布 ChatGPT 之后,互联网被深刻地改变了。如果你最近经常上网,你可能会发现 Instagram 上的一个个人主页备受关注。 这位名叫丽芙 (@himamaliv) 的女孩自豪地称自己是"有两个孩子的骄傲的黑人同性恋妈妈与真相的讲述者"。   看似没什么问题对吗? 但账户下标注了灰色的文字"由 Meta 管理的人工智能"。 机器人在网上并不罕见; 它们在互联网"用户"中占了很大一部分,但AI元素的加入却是一个非常新的领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早在 12 月, 《金融时报》就曾报道,Meta 正在为其社交平台的未来而努力,Instagram 和 Facebook 上的人工智能角色都配有个人简历和个人照片,旨在生成和分享内容。 Meta公司生成性人工智能产品副总裁康纳-海耶斯(Connor Hayes)提到:"他们将拥有传记和个人照片,并能在平台上生成和分享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内容。" 除了丽芙,还有情感教练卡特(@datingwithcarter)和愤世嫉俗的小说家、讲故事的简-奥斯汀(@janeaustenpen)。 这些账户并没有获得太多关注,只有几千名粉丝,参与度极低。 用户感到困惑、沮丧,有些人甚至感到愤怒,尤其是当他们发现自己无法屏蔽这些人工智能账号时。  为了应对反弹,Meta 已关闭了这些账户。 这也是本文中没有链接到它们的原因。 但如果您好奇,您仍然可以通过Google搜索他们的用户名,了解他们被砍掉之前的情况。 Meta发言人告诉 CNN,这些人工智能配置文件是"我们对人工智能角色进行的早期实验的一部分"。 他们还承认了用户无法阻止机器人的问题,并保证他们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这并不是 Meta 公司第一次在人工智能领域引发争议。 2024 年 11 月,他们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FungiFriend 被添加到 Facebook 上的一个蘑菇觅食群组。 结果,它建议用户烹饪一种以积聚砷而闻名的有毒蘑菇,并建议可以用黄油炒,这可不是任何人想要的烹饪建议。 2021 年,Facebook 的人工智能系统还将黑人误认为"灵长类动物",促使该平台发表道歉声明并关闭了这一错误功能。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512.htm)
雷军今天发文透露,**小米汽车工厂已开放对外参观预约,同时宣布将在2025年逐步开放参观。点击小米汽车App社区-官方-顶部banner,填写报名信息并选择参观时间。**官方将在小米汽车App公布入选名单,并电话方式通知。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4/6d841a1063ca45728a1de3433b0d78e8.jpg) **为保证参观质量,每场参观限定20组客人,每周六14:00-17:00(限生产时间)。** 小米将提前一个月公布可预约时段,本月可预约时段为1月11日、18日、25日场次。 获得资格的用户,可以去现场观看SU7的生产线,从设计到生产,近距离感受生产流程。  **小米汽车工厂此前入选了2024年北京市工业旅游示范点,坐落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71.8万㎡。** 工厂内包括研发试验基地,新能源车专属打造的冲压、压铸、车身、涂装、电池、总装六大车间,总长2.5km的测试跑道。  配有小米自研的小米超级大压铸,9100吨压铸岛集群有两个篮球场大小,比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6000吨要大,还比特斯拉在美国最先进的9000吨一体化压铸大100吨。 车间内超过700余台工业机器人,可实现大压铸、冲压、车身连接、车身装配、涂装、总装等关键工艺的100%自动化,每76秒就能有一台崭新的小米SU7下线。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510.htm)
据韩国媒体报道称,韩国客机事故,受害者赔偿额度约合人民币73亿元。据悉,失事飞机共投保约1.525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5.6亿元)的航空保险,赔偿责任担保的赔偿额度为10亿美元(约1.47万亿韩元),飞机自身受损赔偿额度为约53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7亿元)。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102/26d45a6c7fe08e5.webp) **计算后,每位遇难者家属将获得约4000万元人民币的赔偿。** 有专家表示,尽管金钱无法弥补失去亲人的痛苦,但这一高额赔偿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属的经济压力。 **不过还有更惨的是,韩国济州航空7C2216航班的客机上,有一家9口不幸在空难中去世,而其小狗独自在家等待家人归来,画面让网友唏嘘。** 据悉,这户人家的小狗“布丁”,目前已被动物保护组织收养。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508.htm)
1月4日消息,你对日本的印象好吗,从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大多数都不是太好。**日本民间非营利团体“言论NPO”与中国国际传播集团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87%中国人对日本印象不好,比例史上第2高。**有趣的是,回答对日本印象“不好”的中国受访者达87.7%,比2023年实施的上次调查上升了24.8%。  不过,回答对中国印象“不好”的日本受访者合计为89%,相较于上次调查下降3.2%。 舆论调查还发现,作为了解日本的相关信息来源,微博及抖音等社交网络(SNS)排名靠前。 在这之前,日本方面表示,表示针对中国公民签证的放宽措施。具体包括设立有效期10年的旅游签证,并将团队旅行签证的可停留天数从15天延长至30天,以促进中日两国的经济与人文交流。上述放宽措施预计在准备完成后于2025年春季开始实施。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506.htm)
1月4日消息,据国内媒体报道称,今年以来,肉牛和牛肉价格一路下跌,这的对国内畜牧业产生了冲击。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4年第50周牛肉批发市场周均价60.03元/公斤,环比下跌1.3%,同比下跌16.2%。**截至目前,我国牛肉价格已经连续下跌12个月,肉牛批发价更是在短短半年内下跌24%,创五年来的历史新低。**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3/1030/42b07117e283043.jpg) 有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出栏一头肉牛平均亏损1600元以上,连续8个月亏损超过1000元,65%以上的养殖场户处于亏损状态。同时,很多养殖场户都是贷款养牛,牛卖不上价,贷款就没法还,即便勉强还上,也是负债累累,不得不退出这个行业。更严重的是母牛被大量出售屠宰,影响产业安全。 有相关专家更是表示,牛肉过度进口已对我国肉牛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目前犊牛价格已经抵不上母牛的饲喂成本,有的地方母牛按斤低价甩卖,不少有繁殖力母牛被送进了屠宰厂。 **“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优质基础母牛群体将面临萎缩,动摇肉牛产业根基。所以,行业强烈呼吁国家对进口牛肉采取管控措施,保护农民生计和产业安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500.htm)
现在的保时捷在中国市场,真的是太艰难了,不断被中国新能源车企冲击,而自己却没更好的应对能力。近日,2023年卖170台保时捷的女销冠再次晒出自己的2024年战绩,称在2024年12月31日下午完成最后一台签订完成170台,连续两年卖出170台。 她还在直播中表示:“23年卖了170台,24年卖不到的话是种耻辱。” **在2024年接受采访时,牟倩文表示,不会一味地卖东西,更多像一个靠谱的朋友一样,给客户分享保时捷的相关知识和建议,因此积累了很多熟客,有些老客户会找自己买两三辆车,又介绍朋友来买车,“真诚才是必杀技。”** 一方面,保时捷的销冠依然保持着与往年同样的战绩,另一方面,保时捷在中国却明显遇到了下滑阻力。 从2021年至2023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新车销量分别为9.57万辆、9.32万辆、7.93万辆,2022年和2023年销量降幅达2.6和14.9个百分点。中国市场成为保时捷在全球范围内唯一下滑的市场。 2024年保时捷在中国的整体销量尚未出炉,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保时捷在中国市场销量为4.33万辆,同比下滑29%。 **之前有深圳经销商给出的Macan报价跌破了40万元——例如2024款Macan 2.0T的厂商指导价为57.80万,有深圳经销商给出了最低35.80万元的裸车报价,相当于六折优惠。**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3/4295a8be8ef541248434978b6c265eea.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4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