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quote><p>抖音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探索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但与美团相比,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将通过回顾张一鸣在2015年对推荐引擎与搜索引擎的深度分析,探讨抖音在本地生活领域遇到的难题。</p> </blockquote>  本地生活这条路,美团走了15年,而抖音正式下场做本地生活到也才4年左右。在国内瞬息万变的互联网赛道上,这11年的差距犹如鸿沟。要么高维度降维打击,跨越鸿沟,要么同等维度拼长板减少差距。 而两个平台的底层逻辑差别,也让攻无不克的抖音,遇到了真正的挑战。 回过头,我们再看张一鸣2015年的PPT总结,或许我们可以窥探抖音成功的秘密,以及本地生活的遇到的挑战。 张一鸣对推荐引擎与搜索引擎做了深度的分析: **推荐引擎 VS 搜索引擎** <blockquote><p>“搜索“搜了才出结果”,需要先输文字,而懒惰是人的本性,导致使用频次低。而推荐“自动出结果”使得推荐可以无处不在,以各种产品形态出现,使用门槛低,频次高。高频侵蚀低频,推荐引擎对搜索引擎有替代作用。<br/> 搜索目前还优于推荐,主要靠三点:(1)算法技术;(2)用户兴趣获取能力;(3)大数据积累。但是:<br/> 搜索的算法已基本达到顶峰。而推荐起步晚,算法更复杂,工程化更难,更接近人工智能,还需3-5年时间进化,但是进化速度快得多追上搜索只是时间问题。<br/> PC时代,用户兴趣主要用搜索词表达。移动和智能硬件时代,人脑与“云”的信息交流频次指数级提高,推荐引擎获取用户兴趣的能力将超越搜索引擎。<br/> 搜索积累的大数据以信息为主。信息易抓取,而人的大数据要靠产品特性来积累。推荐和人的交互频次比搜索高,形态和方式也更多样化,在积累人的大数据上优于搜索,技术越来越先进(算法),世界越来越透明(兴趣获取),数据越来越多,人越来越懒。”</p></blockquote> 搜索是有需求后,人才会输出文字搜索结果,但人是有惰性的,会减少使用的频次。而推荐,会自动将结果给到你。推荐用户使用门槛低,频次高。 而潘乱,在自己的《乱翻书》节目中还提到一个信息,国内有6亿人不会用输入发法。不会打文字,也意味着基于文字产生的搜索需求也不存在。 这算给张一鸣后面的产品都定了一个调:推荐,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推荐。 从今日投流、到抖音,再到抖音电商,本地生活,都是沿着这条路再走。 但是为什么今日投流,抖音都很成功,而本地生活却没有达到字节的期望呢。 其实抖音电商,可能都没有达到字节的预期,兴趣电商的天花板来得太快,让字节还没有准备好应对趋势的下滑。 从单纯内容消费,到电商,再到本地生活,履约方式存在很大的区别,特别是本地生活,占据一城一地,让字节的规模化优势不再。 ## 一、内容消费时代 涉及3个主体,创作者、平台以及用户。创作者生产内容,平台基于兴趣标签用算法做推荐,而用户只需要打开时间上下滑动消费内容。用户不需要额外付费,只需要付费自己的时间就能享受短暂的愉悦,没有时间差,没有平台额外的交付压力。 而创作者,通过靠品牌商家广告,实现变现。 只要算法用得好,用户肯定少不了。 这是字节的第1个时代,基于内容推荐的时代。 ## 二、兴趣电商时代 从创作者,平台,用户,多了一个商家。 商家进入这个体系之后,整个履约模式发生了改变。创造者从名义上的内容主导,变成内容依附方。而用户从内容消费,变成商品消费。 而这个过程就需要平台做两个事儿,将合适的产品内容推给需要它的用户。 履约体系元素增加,不可控性加强。原本用户没有的需求,靠内容推荐激发,快速产生也会快速消退,同时内容激发需求的不确定性,也让商家需要更高的毛利去找确定性的流量。 是搜,还是推,哪个更好。字节也不知道答案,直到拼多多既搜又推而且还低价,股价超过阿里。字节以为是自己的路子,于是大刀阔斧,结果发现不是这样的,还是回到之前的老路,建立货架,做搜索电商。 搜索电商的天花板高于兴趣电商,搜索电商的确定性强于兴趣电商。 此时,字节的人效并不低,快递改变了这个距离路径,而字节基于算法推荐的规模化效应依旧强大。 ## 三、本地生活时代 本地生活改变了字节,也让字节知道了自己的短板。即便突飞猛进3年,还是无法超越美团。搜索的确定性,与推荐的天花板,让字节和美团各自确定边界。 而基于区域化的流量策略,也不断考验字节的算法能力。强如算法,也无法逃避本地生活门店天生区域的限制。 而本地生活区域化要求的丰富供给,以及内容输出带来的门槛,也让中小商家放弃在抖音长效经营。 表面看,抖音做不好本地生活,好像是供给问题,实质上可能是搜索与推荐在本地流量匹配效率的差距。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陈罡Pro】,微信公众号:【陈罡Pro】,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 电话按键声—— )打过固定电话的同学想必对这个声音都很熟悉。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电话按键会有声音呢?这首先是为了让打电话的人确认自己有没有按下按键。而如果你仔细听得话,会发现,这里面每个按键的音调都不同。这些音调,其实就是电话系统用来交流的 “ 代码 ”。 你拨打的电话号码,按下的转人工指令,**都是通过按键的音调传输的。**这项技术不仅创造了一个庞大的电话系统,还催生了互联网发明之前的黑客,甚至推动了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成立了苹果。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聊聊,**最早的黑客是怎么破解电话系统的**。 **电话是怎么打出去的** 你有多久没用过固定电话了,差评君想了一下,我上次打固话可能还是在大学。 互联网取代了生活中很多东西,其中之一就是电话。但在互联网发明之前,电话系统可以说就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复杂的计算机。 1.接线电话 最早的电话是不用拨号的。**打电话只要三步:**拿起电话 ——告诉接线员你找谁 ——然后通话。 而接线员也叫总机,他的工作相当于帮你拨通号码,也就是负责把电话线接到对应的线路上,真的是名副其实的 “ 接 ” 电话。 但是随着电话越来越普及,接线员的数量越来越多。 五十年代美国最大的电话服务商 AT&T 有超过 35 万的接线员,高峰期打个长途要拿着电话等十分钟以上,接线员们双手轮冒烟了都接不过来。所以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打电话,同时解放接线员的双手,电话公司开始使用自动电话交换机。 2.脉冲拨号_ 这时候拨盘电话出现了。不知道有没有用过这种电话的小伙伴,它机身上有个拨号盘,选择对应的号码拨到底,就会向交换机发送脉冲信号。 比如,拨 “ 5 ”,就会发送五次脉冲,拨 “ 3 ”,就发送三次脉冲,拨 “ 0 ”,则是十次脉冲,然后交换机再根据接受到的脉冲数量,确定你拨的号码,自动连接相应的线路。 但是脉冲拨号效率太低,它要通过电流断开的次数来发送信号,数字越大,拨号时间就越长。而且还容易受到干扰,经常拨不出去。 3.DTMF(双音多频)_ 于是贝尔实验室出手了。他们研发了一种新的信号传输方式 —— 双音多频( DTMF ),这才有了后来司空见惯的电话模样。 在这个拨号盘上,横向有三个频率,纵向有四个频率。通过两个频率的组合,形成一个按键的音调,所以每个按键都有一个单独的声音。 当你在按电话号码时,交换机会持续监听这串音频信号,然后传送给 DTMF 解码器。解码器再把这个音频还原成两个频率,再根据拨号盘的排布来匹配具体的号码。 也就是说实际上电话公司并不知道你按了哪个键,而是通过交换机监听到的音频,反向破解了这个号码。 DTMF 让通话效率提高了至少十倍,而且音频信号不容易失真,拨号的准确性很高。它还让电话从一个纯通话工具有了交互属性,拨号键有了导航菜单的功能。 按 1 进行查询,按 2 转接客服,这都是之前无法实现的功能。**但当 AT&T 在 1963 年用上这项技术的时候,殊不知,一个潘多拉魔盒正在被打开。**  **网络黑客的前身 —— ****电话飞客****( Telephone Phreaking )** 如何打一个免费的长途电话?1970 年,一个叫做_**John Draper **_的**退伍空军电子技术员**发现,他在打长途电话的时候会有一个特殊的音调来表示线路的空闲状态。**这个声音就跟他早餐麦片附赠的玩具口哨声一毛一样。** 当时的长途电话需要在两地之间确认是否有空闲线路,那怎么检查呢,就是节点之间互相**发送一个 2600Hz 的音频信号**。但是交换机并不知道声音是从哪儿来的,它只在乎有没有听到声音。 于是 _**John Draper **_先拨打一个长途电话,然后用玩具口哨吹出 **2600HZ 的音调。**这时候交换机会以为线路已经断开,而且处于空闲状态,然后会停止计费并允许用户发送新的控制信号。 _**John Draper **_还自制了一个叫 “ 蓝盒子 ”( blue box )的东西,可以发送和电话公司内部信号相同的音调,来模拟电话公司内部的控制命令。  比如用两个频率的组合来 “ 选择线路 ”,再用一对组合来 “ 拨打国际号码 ”,最后就能绕过计费系统,免费打长途了。 可能有小伙伴要问了,他的蓝盒子是怎么知道电话公司内部的信号指令的呢? 其实当时电话系统的技术细节,包括控制信号频率几乎是完全公开的。 **AT&T 的贝尔系统( Bell System )**最初并没有把这些频率看成敏感信息。所以它的专利文件,行业标准都记录了电话控制信号的频率。 甚至还有一个贝尔系统技术手册,详细描述了电话交换机和信号的工作原理,还有许多关键频率的作用。 可以说是 AT&T 把电话系统的开机密码给了大伙儿,那不用白不用啊! **这就是最早黑客技术,只不过当时还没有互联网,人们把入侵电话系统的群体叫作 “ 电话飞客 ”( Phone Phreaks )。**  又因为 John Draper 用的口哨玩具来自一个叫 Cap'n Crunch 牌的麦片,所以他也被**圈内人称作 “ Captain Crunch ”。**后来这哥们一打电话就吹口哨,长年免费打长途。 直到 1972 年,AT&T 才发现有个人的账单很奇怪。每个月打几百个长途,每次通话两秒钟。 要知道当时的长途贵的要命,从美国打到英国要 3 美元 / 分钟,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 20-25 美元 / 分钟。于是 AT&T 果断报警,**最后 John Draper 被判了两个月的刑期。** 但电话飞客这个圈子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越来越大。有的高手甚至不需要玩具,光是用嘴吹口哨就能入侵电话系统。 2.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的 第一个创业项目 而在被捕前,Esquire 杂志写了一篇名叫 “ 小蓝盒的秘密 ”( SECRETS OF THE LITTLE BLUE BOX )的文章,介绍了 John Draper 和电话飞客的故事。 这篇文章正好被一个叫**史蒂芬 · 沃兹尼亚克( Stephen Wozniak )**的大学生看到了,他如饥似渴地读到一半就迫不及待的给另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打电话,那就是刚上高四的**史蒂夫 · 乔布斯( Steven Jobs )**。 **俩人一拍即合,打算做出数字版的 “ 蓝盒子 ”。** 当时 AT&T 已经要求各地图书馆下架有关贝尔系统的书籍,但俩人在打完电话的一小时后,就偷偷遛进斯坦福大学的图书馆,里面刚好留有一本《 贝尔系统技术期刊 》,详细记录了电话控制信号频率。 于是靠着这本书,俩人没多久就做出了数字版的蓝盒子。甚至用它给教皇打了一通电话。当时他们制作了这个蓝盒子之后就各种打长途,还弄到了梵蒂冈的号码。 _**沃兹**_就假装自己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要求立刻和正在睡觉的罗马教皇通话。他还特别模仿了基辛格的德国口音。结果梵蒂冈那边真的派人叫醒了教皇。最后因为俩人实在没憋住,哈哈大笑才穿帮的。 _**乔布斯**_和_**沃兹**_也意识到这东西一定有市场,随即开始**以 150 美元的价格**在大学宿舍推销,轻松卖出了一百多个。 后来乔布斯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这事儿最神奇的就是两个青少年,用一个成本只有一百美元的盒子就控制了美国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电话网络。 **“ 如果没有蓝盒子,就不会有后来的苹果公司。 ” ** **电话飞客的各种电话盒子** **除了当时最流行的蓝盒子,电话飞客们还制作了很多不同功能的电话盒子。**比如黑盒子,就是一个反向的蓝盒子,它可以用来修改自己的电话线路。  当别人给你打长途的时候,电话公司会误以为你并没有接通,实际上你们已经在通话了,并且不会收取呼叫人的话费。 还有红盒子,是专门用在公共电话上的,通过特定的音调模拟硬币声就会让电话公司误以为你投入了硬币,然后就能免费打电话了。 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虽然公共电话上有机械或者电子传感器,但是同样也没法告诉电话公司的交换机到底投了多少钱。 所以**电话公司也在靠不同硬币投入时的不同音调来判断用户投了多少硬币,而且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双重验证的关系**。 所以只要模仿特定的硬币声,就能绕过计费系统,无限打电话,**除非系统检测到本机突然收到超过 300 美元的硬币,就会触发报警。** 其他还有什么绿盒子,白盒子等等,**电****话飞客们拥有的各种外设甚至比现在的计算机还多。**而且许多电话飞客都能通过拨号音反向听出号码,甚至是用嘴来发声模拟拨号。 根据 AT&T 的估算,70 年代因为电话飞客而产生的亏损大概**在每年 300 - 500 万美元。** **** **于是电话公司也不得不升级系统。** 80 年代以后,电信行业引入了 SS7、GSM、VoIP 等数字通信技术,而且将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分离到不同的通道上传输。这就彻底避免了用户控制系统的问题。 而随着互联网兴起,电话飞客看到更复杂有趣的 “ 玩具 ”,也纷纷转型当黑客去了。不过 DTMF 也没有被完全淘汰,它依旧保留在一些旧式的电话线路里。 之前在某乎里看到,一个作者说她女儿在用陶笛吹《 女儿情 》的时候,每次吹到 “ 惹人醉 ” 的**“ 惹 ” **字,电话就会自动挂断。**其实就是那个声音刚好触发了 DTMF 信号里面的指令。** **只不过现在我们打电话的时间越来越少,已经很难碰的上这种情况了。**更别说是现在已经很少见的固定电话。 而不管是人工智能,互联网还是电话,每一种新技术都会有漏洞,而且一定会有人找到它,滥用它,甚至是拿来做各种非法的事情。这背后的驱动力都是对技术的好奇。 好奇心驱使着技术极客的钻研,同时又反过来推动了技术迭代。而在如今这个时代,这样的群体似乎越来越少了。 当然我也不是在浪漫化电话飞客的非法行为,挑战权威固然热血,但绝不该忽略法律的界限。 只是我们处在一个技术日趋完善的时代里,似乎在逐渐失去对它的好奇。 所以那些过去的事物就像 “ 危险又迷人 ” 的反派角色,让我们忍不住的想靠近。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4830.htm)
云安全服务提供商 Wiz Research 今天早些时候报告说,该公司发现了一个可公开访问的 DeepSeek 密钥、信息和其他信息数据库。 据 Wiz 称,该数据库包括聊天记录和 API 秘密等详细信息。 该公司还补充说,该数据库可以被完全控制,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执行代码,并根据自己的需要篡改数据。 在向 DeepSeek 通报了该数据库的情况后,这家中国公司在限制公众访问后立即关闭了该数据库。 Wiz [分享](https://www.wiz.io/blog/wiz-research-uncovers-exposed-deepseek-database-leak)的惊人发现是,当它搜索 DeepSeek 的公开访问域时,发现了一个"无需任何验证即可访问"的 ClickHouse 数据库。 该数据库包含大量普通和敏感信息,而这些信息通常只保留给人工智能模型的操作人员,而不是其用户或其他公众成员。 Wiz显示,它可以在数据库上运行SQL命令,以便进行各种操作。 SQL 是一种数据库编程语言,用户可以通过连接不同的项目或运行其他操作来提取数据和其他信息。这家安全公司运行了一个简单的命令,该命令可生成数据库中所有表的列表。 该命令显示了几个子数据库,其中一个包含 100 多万条"日志"条目。 日志条目是用户与 DeepSeek 交互的记录,据 Wiz 称,这些记录包含聊天记录信息、用于识别用户的密钥和其他详细信息,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过滤明文密码和本地文件中的机密信息"。  Wiz Research 从 DeepSeek 数据库中发现的聊天记录样本。 图片 Wiz Research 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的日益流行以及 DeepSeek 在本月突然大火,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隐私的新担忧。 用户数据一直是美国TikTok禁令的核心问题,因为立法者担心敌对的外国会滥用数百万美国人的信息。 就 DeepSeek 而言,美国海军禁止军人为工作或个人目的使用该人工智能平台。 对数据隐私和应用程序国籍的担忧是海军做出这一决定的核心原因。 在 DeepSeek 大受欢迎之后,仔细阅读其英文版隐私政策后发现,该公司确认" 我们收集的信息存储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服务器中"。 隐私政策补充说,该公司"可能会收集您的文本或音频输入、提示、上传的文件、反馈、聊天记录或您向我们的模型和服务提供的其他内容" 中国法律明文要求所有公司与政府共享数据,用于情报收集或其他目的,这引起了人们对数据可能被滥用的担忧。 这些担忧也导致《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敌对势力控制应用法案》(PAFACA)要求 TikTok 美国公司如果想继续在美国运营,就必须从中国的字节跳动剥离。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4826.htm)
Apple Maps在解决美国墨西哥湾重命名问题上似乎迈出了半步,但目前还不清楚这究竟是永久性的解决方案还是临时的。特朗普总统于 2025 年 1 月 20 日就职,他签署的首批行政命令之一就是更改了美国境内外多个地点的名称。 其中最具争议的是将墨西哥湾改为美国湾。  政治家们迅速质疑苹果和Google何时会在各自的地图应用程序中反映这一变化。 Google回应[称](https://x.com/NewsFromGoogle/status/1884012692048166951)Google地图将在地名信息系统 (GNIS) 更新时进行更新,在此之前它[仍然显示](https://edits.nationalmap.gov/apps/gaz-domestic/public/search/names/558730)墨西哥湾。 苹果一直对这一问题保持沉默,但还是做出了改变,尽管改变很小。 如果用户搜索"墨西哥湾",它仍然会显示这个已有 400 年历史的地名。但是,如果用户搜索"美国湾",海湾上的文字就会改变,以反映搜索结果,但信息表则仍然显示有关墨西哥湾的数据和照片。 这似乎是一个可以坚持下去的可行方案,但苹果公司并未透露是否有此计划。 Google已经根据政府文本更新将美国用户的名称改为"美国湾"。 美国以外的用户将同时看到两个名称,其中一个在括号中,而墨西哥用户将只看到墨西哥湾。 Apple Maps仍有可能找到类似的解决方案。 就目前而言,搜索词至少能搜索到预期的位置,这一点Google仍然做不到。 这似乎不太可能满足某些政客的要求,但可能足以避免不必要的关注。 它在显示地点的真实名称和满足搜索该词的用户之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也许这就足够了。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4824.htm)
今天特斯拉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在第四季度,**特斯拉单车销售成本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低于3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5.3万元)。特斯拉解释道,**这主要得益于原材料成本的改善,这帮助特斯拉部分抵消了提供有吸引力的金融和租赁方案所做的投入。** 财报还提到,2024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在车辆交付和能源存储设备装机量方面均创下了纪录。预计Model Y将在2024年再次成为包含所有车型在内的全球最畅销车型。 特斯拉此前还表示,正在为推出更加经济的新车型做准备,并给出时间展望——将在2025年上半年开始推出。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30/35ba440956f14e2098ce275c0d4fe0b5.jpg) **Model Y成2024年全球最畅销车型 焕新Model Y更强** 特斯拉表示,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在车辆交付和能源存储设备装机量方面均创下了纪录。**预计Model Y将在2024年再次成为包含所有车型在内的全球最畅销车型。** 它还特别强调,焕新Model Y比Model Y更强,现已在所有市场推出。 此外,2024年,特斯拉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这将推动公司下一波增长浪潮,包括新车型的生产制造能力、人工智能训练计算以及能源存储设备的生产制造能力。 今年1月初,特斯拉报告称,2024全年交付量约180万辆,这是公司首次出现年度交付量下降。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4822.htm)
1月30日,微软公司(NASDAQ:MSFT)今天发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计算,微软第二财季总营收为696.3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620.20亿美元增长12%,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2%;净利润为241.0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18.70亿美元增长10%,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0%。  股价表现: 微软第二财季营收和每股收益均超出分析师预期,但是云业务收入增速不及预期,拖累股价在盘后交易中大跌超5%。  微软股价盘后下跌5.39% 微软周三在纳斯达克交易所的开盘价为446.69美元。截至周三收盘,微软股价下跌4.87美元,报收于442.33美元,跌幅为1.09%。截至发稿,微软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23.83美元至418.50美元,跌幅为5.39%。过去52周,微软股价最高为468.35美元,最低为385.58美元。 第二财季业绩要点: ——总营收为696.3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620.20亿美元增长12%,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2%; ·生产力和业务流程部门收入为294.3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58.54亿美元增长14%,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3%;其中,领英收入同比增长9%; ·智能云部门收入为255.4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15.25亿美元增长19%,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9%; 其中,Azure和其他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1%; ·更多个人计算部门收入为146.51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46.41亿美元基本持平,按固定汇率计算也持平;其中,Windows OEM和设备收入同比增长4%; ——营业利润为316.5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70.32亿美元增长17%,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6%; ——净利润为241.0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18.70亿美元增长10%,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0%; ——每股摊薄收益为3.23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93美元增长10%,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0%; ——第二财季,微软通过派息和股票回购的形式向股东返还了97亿美元。 高管点评: 微软董事长兼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表示:“我们正在整个技术堆栈进行创新,帮助客户充分释放人工智能的投资回报率,以抓住这一巨大机遇。目前,我们的人工智能业务年化收入已超过130亿美元,同比增长175%。” 微软执行副总裁兼CFO艾米·胡德(Amy Hood)表示:“本季度,微软云收入达到409亿美元,同比增长21%。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在保持运营纪律的同时,持续投资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4816.htm)
Meta Platforms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力挺公司的大规模支出计划,并预测人工智能(AI)今年将迎来“重大一年”,其AI助手有望成为行业内最广泛使用的产品。“在人工智能领域,我预计高度智能和个性化的AI助手今年有望达到超过10亿用户的规模,”扎克伯格在公司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我预计Meta AI将成为领先的AI助手。” [](https://ocdn.eu/pulscms-transforms/1/T4rk9kuTURBXy8wOWI2OWU1ZS0wZGQzLTQyOGQtYWQ4MS05YTg4ZjMzNTQ4NDQuanBlZ5GTBc0DFs0Brt4AAqEwBqExAA) 扎克伯格的言论推动Meta股价盘后一度上涨4.5%。此前,令人失望的营收展望令其股价承压。 扎克伯格一直在力推AI技术改变Meta的业务运作方式,从广告投放的精准度到社交网络上内容的排序,以此进一步挖掘社交媒体业务及其每日33.5亿活跃用户的更多价值。这一切都旨在为亏损的潜力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例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以及成本高昂的AI基础设施建设。 Meta预计第一季度营收将在395亿至418亿美元之间,根据彭博数据,这一预测区间的中位数低于分析师平均预估的417亿美元。 这家拥有Facebook和Instagram的科技巨头去年第四季度营收达到484亿美元,高于华尔街平均预估的470亿美元。来自Instagram、Facebook等社交平台的广告仍然是该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扎克伯格还表示,他预计今年将“有可能构建一个具备中等水平工程师编码和问题解决能力的AI智能体。这将是一个影响深远的里程碑,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创新之一。”他希望Meta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Meta周三收盘报676.49美元,今年以来上涨逾15%。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4814.htm)
特斯拉汽车今天公布了该公司的2024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报告显示,特斯拉汽车第四季度总营收为257.0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51.67亿美元相比增长2%,与上一季度的251.82亿美元相比也实现增长;普通股股东应占净利润为23.1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79.28亿美元相比大幅下降71%,与上一季度的21.67亿美元相比则有所增长。 [](https://n.sinaimg.cn/finance/transform/23/w550h273/20250129/6eaf-6ee224fd0a9eabc00e3283aa287013ed.png) 特斯拉汽车第四季度营收和调整后每股摊薄收益均未达到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全年业绩也同样逊于预期。 财报发布后,特斯拉盘后股价先跌后涨,涨幅超过2%。 **第四季度业绩概要:** 在截至12月31日的这一财季,特斯拉汽车普通股股东应占净利润为23.1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79.28亿美元相比大幅下降71%,与上一季度的21.67亿美元相比则有所增长。 特斯拉汽车第四季度普通股股东应占每股摊薄收益为0.66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27美元相比下降71%,与上一季度的0.62美元相比则有所增长。 不计入某些一次性项目(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特斯拉汽车第四季度普通股股东应占调整后净利润为25.6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4.85亿美元相比增长3%,与上一季度的25.05亿美元相比也有所增长。 不计入某些一次性项目(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特斯拉汽车第四季度普通股股东应占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73美元,与去年同期的0.71美元相比增长3%,与上一季度的0.72美元也实现增长,但这一业绩未能达到分析师此前预期。据雅虎财经频道提供的数据显示,28名分析师此前平均预期特斯拉第四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将达0.77美元。 特斯拉汽车第四季度总营收为257.0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51.67亿美元相比增长2%,与上一季度的251.82亿美元相比也实现增长,这一业绩也未能达到分析师此前预期。据雅虎财经频道提供的数据显示,29名分析师此前平均预期特斯拉第四季度营收将达271.3亿美元。 特斯拉汽车第四季度总毛利润为41.7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44.38亿美元相比下降6%,与上一季度的49.97亿美元相比也有所下降。特斯拉汽车第四季度总毛利润率为16.3%,与去年同期的17.6%相比下降138个基点,与上一季度的19.8%相比也有所下降。 特斯拉汽车第四季度运营利润为15.8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0.64亿美元相比下降23%,与上一季度的27.17亿美元相比也大幅下降。特斯拉汽车第四季度运营利润率为6.2%,与去年同期的8.2%相比下降204个基点,与上一季度的10.8%相比也有所下降。 特斯拉汽车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DA(即未计入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的净利润)为49.2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39.53亿美元相比增长25%,与上一季度的46.65亿美元相比也实现增长。特斯拉汽车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19.1%,与去年同期的15.7%相比上升344个基点,与上一季度的18.5%相比也有所上升。  **各部门业绩:** 特斯拉汽车第四季度来自于汽车业务的总营收为197.9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15.63亿美元相比下降8%,与上一季度的200.16亿美元相比也有所下降。其中: - 来自于汽车销售业务的营收为186.59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206.30亿美元,上一季度为188.31亿美元,同比和环比均有所下降; - 来自于汽车监管信用(regulatory credit)的营收为6.9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4.33亿美元相比实现增长,与上一季度的7.39亿美元相比则有所下降; - 来自于汽车租赁业务的营收为4.47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5.00亿美元,上一季度为4.46亿美元,同比有所下降,环比基本持平。 特斯拉汽车第四季度来自于发电和储能业务的营收为30.6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4.38亿美元相比增长67%,与上一季度的23.76亿美元相比也有所增长。 特斯拉汽车第四季度来自于服务及其他业务的营收为28.4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1.66亿美元相比增长27%,与上一季度的27.90亿美元相比也有所增长。 产量和交付量数据: 特斯拉汽车第四季度的总汽车产量为459445辆,与去年同期的494989辆相比下降7%,与上一季度的469796辆相比也有所下降。其中,Model 3和Model Y车型的产量为436718辆,与去年同期的476777辆相比下降8%,与上一季度的443668辆相比也有所下降;其他车型的产量为22727辆,与去年同期的18212辆相比增长25%,与上一季度的26128辆相比则有所下降。 特斯拉汽车第四季度的总汽车交付量为495570辆,与去年同期的484507辆相比增长2%,与上一季度的462890辆相比也有所增长。其中,Model 3和Model Y车型的交付量为471930辆,与去年同期的461538辆相比增长2%,与上一季度的439975辆相比也有所增长;其他车型的交付量为23640辆,与去年同期的22969辆相比增长3%,与上一季度的22915辆相比也有所增长。 成本和支出: 特斯拉汽车第四季度总营收成本为215.28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207.29亿美元,上一季度为201.85亿美元,同比和环比均有所上升。其中: - 汽车销售业务的营收成本为162.6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72.02亿美元相比有所下降,与上一季度的157.43亿美元相比则有所上升; - 汽车租赁业务的营收成本为2.42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2.96亿美元,上一季度为2.47亿美元,同比和环比均有所下降; - 汽车业务的整体运营成本(即上述两项成本之和)为165.1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74.98亿美元相比有所下降,与上一季度的159.90亿美元相比则有所上升; - 发电和储能业务的营收成本为22.89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11.24亿美元,上一季度为16.51亿美元,同比和环比均有所上升; - 服务及其他业务的营收成本为27.29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21.07亿美元,上一季度为25.44亿美元,同比和环比均有所上升。 特斯拉汽车第四季度总运营支出为25.9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3.74亿美元相比增长9%,与上一季度的22.80亿美元相比也有所增长。其中,特斯拉汽车第四季度研发支出为12.76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10.94亿美元,上一季度为10.39亿美元,同比和环比均有所上升;销售、总务和行政支出为13.13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12.80亿美元,上一季度为11.86亿美元,同比和环比均有所上升。 现金流和资本支出: 特斯拉汽车第四季度来自于业务运营活动的净现金为48.1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43.70亿美元相比增长10%,与上一季度的62.55亿美元相比则有所下降。 特斯拉汽车第四季度的资本支出为27.8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3.06亿美元相比增长21%,与上一季度的35.13亿美元相比则有所下降。 特斯拉汽车第四季度的自由现金流为20.3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0.64亿美元相比下降2%,与上一季度的27.42亿美元相比也有所下降。 截至第四季度末为止,特斯拉汽车所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总额为365.63亿美元,与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末为止的290.94亿美元相比增长26%,与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为止的336.48亿美元相比也有所增长。 **2024财年业绩概要:** 特斯拉汽车2024财年总营收为976.90亿美元,与2023财年的967.73亿美元相比增长1%,这一业绩未能达到分析师预期。其中,汽车业务总营收为770.70亿美元,与2023财年的824.19亿美元相比下降6%。据雅虎财经频道提供的数据显示,48名分析师此前平均预期特斯拉汽车2024财年营收将达995.3亿美元。 特斯拉汽车2024财年总毛利润为174.50亿美元,与2023财年的176.60亿美元相比下降1%;总毛利率为17.9%,与2023财年的18.2%相比下降39个基点。 特斯拉汽车2024财年运营利润为70.76亿美元,与2023财年的88.91亿美元相比下降20%;运营利润率为7.2%,与2023财年的9.2%相比下降194个基点。 特斯拉汽车2024财年普通股股东应占净利润为70.91亿美元,与2023财年的149.97亿美元相比下降53%;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特斯拉汽车2024财年普通股股东应占调整后净利润为84.19亿美元,与2023财年的108.82亿美元相比下降23%。 特斯拉汽车2024财年普通股股东应占每股摊薄收益为2.04美元,与2023财年的4.30美元相比下降53%;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特斯拉汽车2024财年普通股股东应占调整后每股摊薄收益为2.42美元,与2023财年的3.12美元相比下降22%,这一业绩未能达到分析师预期。雅虎财经频道提供的数据显示,38名分析师此前平均预期特斯拉汽车2024财年每股摊薄收益将达2.48美元。 **前景展望:** 产量方面,特斯拉表示,随着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进步和新产品的推出,预计汽车业务将在2025年恢复增长。增长率将取决于各种因素,包括自动驾驶相关努力的加速速度、工厂的生产规模和更广泛的宏观经济环境等。另外,特斯拉预计2025年储能部署将同比增长至少50%。 现金方面,特斯拉称,该公司有足够的流动性来为其产品路线图、长期产能扩张计划和其他费用提供资金。另外,特斯拉称其将会对公司业务进行管理,以便在当前这个不确定的时期保持强大的资产负债表。 利润方面,特斯拉表示,虽然该公司还在继续实施创新以降低制造和运营成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预计硬件相关利润将伴随着人工智能、软件和基于车队的相关利润加速增长。 产品方面,特斯拉表示,新车计划(包括更实惠的车型)仍有望于2025年上半年开始生产。这些车辆将利用下一代平台以及当前平台的各个方面,并且能在与其当前车辆系列相同的生产线上进行生产。这种方法将导致成本削减幅度低于之前预期,但能使该公司在当前的不确定时期,以更具资本支出效率的方式来谨慎地增加车辆数量。这应该有助于特斯拉充分利用目前接近300万辆汽车的预期最大产能,在投资新生产线之前,使其产量与2024年相比增长60%以上。此外,特斯拉还表示,其专门制造的Robotaxi产品将继续奉行革命性的“unboxed”(开箱)制造战略,并计划从2026年开始批量生产。 **股价变动:** 当日,特斯拉汽车股价在纳斯达克市场的常规交易中下跌8.99美元,报收于389.10美元,跌幅为2.26%。在随后截至美国东部时间周三下午5点40分(北京时间周四早上6点40分)的盘后交易中,特斯拉汽车股价大幅上涨9.66美元,至398.76美元,涨幅为2.48%。过去52周,特斯拉汽车的最高价为488.54美元,最低价为138.80美元。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4812.htm)
 ## OpenAI 表示,有证据显示 DeepSeek 使用了其模型辅助训练 1 月 29 日消息,OpenAI 表示,已经发现证据表明,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DeepSeek 使用美国公司的专有模型来培训自己的开源竞争对手。 OpenAI 告诉告诉《金融时报》,它看到了一些「蒸馏」的证据,它怀疑来自 DeepSeek。 开发人员使用该技术通过使用较大,功能较强的输出的输出来获得更好的较小模型性能,从而使他们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在特定任务上获得相似的结果。蒸馏是行业中普遍的做法,但如果 DeepSeek 正在这样做以建立自己的模型,是违反 OpenAI 的服务条款的。其服务状态用户条款表示,不能「复制」其任何服务,也不能「使用输出来开发与 OpenAI 竞争的模型」。 OpenAI 拒绝进一步评论或提供证据的详细信息。(消息来源:Financial Times)  ## 美国正对 DeepSeek 开展国家安全调查 1 月 29 日消息,据参考消息援引美媒报道,美国海军基于「潜在安全和道德问题」,已要求人员避免以任何形式使用中国公司的 DeepSeek 模型。 另据 @ 玉渊潭天 消息,当地时间 1 月 28 日,美国多名官员回应 DeepSeek 对美国的影响,表示 DeepSeek 是「偷窃」,正对其影响开展国家安全调查。 「有大量证据表明,DeepSeek 将 OpenAI 的知识,通过蒸馏提炼到 DeepSeek 中,我认为 OpenAI 对此并不高兴。」白宫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事务负责人受访时表示。 同时,美国新任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在首次简报会中也提及了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她表示,白宫正在努力确保美国人工智能的主导地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在调查 DeepSeek 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而就在此前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还认为 DeepSeek 崛起也可能传递了一种积极信号,并表示此事应当为美国企业敲响「警钟」,美国公司「需要专注于竞争以赢得胜利」。(消息来源:上游新闻) ## 「DeepSeek 甚至绕过了英伟达 CUDA」,论文细节再引热议 硬件媒体 Tom's Hardware 带来开年最新热议:DeepSeek 甚至绕过了 CUDA,使用更底层的编程语言做优化。 DeepSeek-V3论文中的更多细节,被人挖掘出来。来自Mirae Asset Securities Research(韩国未来资产证券)的分析称,V3 的硬件效率之所以能比 Meta 等高出 10 倍,可以总结为「他们从头开始重建了一切」。 在使用英伟达的 H800 GPU 训练 DeepSeek-V3 时,他们针对自己的需求把 132 个流式多处理器(SMs)中的20 个修改成负责服务器间的通信,而不是计算任务。变相绕过了硬件对通信速度的限制。 这种操作是用英伟达的 PTX(Parallel Thread Execution)语言实现的,而不是 CUDA。PTX 仍然是英伟达GPU架构中的技术,它是 CUDA 编程模型中的中间表示,用于连接 CUDA 高级语言代码和 GPU 底层硬件指令。 使用PTX编程非常复杂且难以维护,很难移植到不同型号的 GPU,但能带来极致的优化效果。从业者表示,针对 H100 优化的代码迁移到其他型号上可能效果打折扣,也可能根本不工作了。所以说,DeepSeek 做了 PTX 级别的优化不意味着完全脱离了 CUDA 生态,但确实代表他们有优化其他 GPU 的能力。 一位亚马逊工程师提出灵魂质问:CUDA 是否还是护城河?这种顶尖实验室可以有效利用任何 GPU。(消息来源:量子位)  ## 特斯拉公布第四季度财报 1 月 30 日,特斯拉公布 2024 年第四季度财报,未达市场预期,营收同比仅增长 2%,至 257.1 亿美元,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 272.6 亿美元。汽车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8%,利润率进一步承压。特斯拉在加大折扣促销的同时,继续押注自动驾驶与能源业务,以寻找新的增长点。 特斯拉 2024 年总营收达 977 亿美元(当前约 7098.18 亿元人民币),全年共交付 1789226 辆汽车。 同时,财报显示,在第四季度,特斯拉单车销售成本达到了历史最低水平,低于 350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25.3 万元)。特斯拉解释道,这主要得益于原材料成本的改善,这帮助特斯拉部分抵消了提供有吸引力的金融和租赁方案所做的投入。 财报还提到,2024 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在车辆交付和能源存储设备装机量方面均创下了纪录。预计 Model Y 将在 2024 年再次成为包含所有车型在内的全球最畅销车型。 特斯拉此前还表示,正在为推出更加经济的新车型做准备,并给出时间展望——将在 2025 年上半年开始推出。(消息来源:FX168、快科技) ## Meta 第四季度营收 483.85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净利润同比增长 49% 1 月 30 日早间消息,Facebook 母公司 Meta 今天发布了该公司截至 12 月 31 日的 2024 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财报。 报告显示,Meta 第四季度营收为 483.85 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 401.11 亿美元相比增长 21%,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同样为同比增长 21%;净利润为 208.38 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 140.17 亿美元相比增长 49%;每股摊薄收益为 8.02 美元,与上年同期的 5.33 美元相比增长 50%。 由此,Meta 2024 财年营收为 1645.01 亿美元,与 2023 财年的 1349.02 亿美元相比增长 22%,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 23%;运营利润为 693.80 亿美元,与 2023 财年的 476.51 亿美元相比增长 48%;运营利润率为 42%,与 2023 财年的 35% 相比有所上升;净利润为 623.60 亿美元,与 2023 财年的 390.98 亿美元相比增长 59%;每股摊薄收益为 23.86 美元,与 2023 财年的 14.87 美元相比增长 60%。 当日,Meta 股价在纳斯达克常规交易中上涨 2.16 美元,报收于 676.49 美元,涨幅为 0.32%。在随后截至美国东部时间周三下午 5 点 19 分(北京时间周四早上 6 点 19 分)的盘后交易中,Meta 股价再度上涨 30.84 美元,至 707.33 美元,涨幅为 4.56%,突破 52 周最高价。在截至美股收盘周三收盘为止的过去 52 周,Meta 的最高价为 682.58 美元,最低价为 387.10 美元。(消息来源:新浪科技)  ## 微软 2025 财年第二财季营收 696.3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净利润同比增长 10% 1 月 30 日早间消息,微软今天发布了该公司的 2025 财年第二财季财报。 报告显示,微软第二财季营收为 696.32 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 620.20 亿美元相比增长 12%,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同样为同比增长 12%;净利润为 241.08 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 218.70 亿美元相比增长 10%,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同样为同比增长 10%;每股摊薄收益为 3.23 美元,与去年同期的 2.93 美元相比增长 10%,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同样为同比增长 10%。(注:微软财年与自然年不一致。) 微软第二财季调整后每股收益和营收均超出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但其盘后股价仍旧下跌逾 1%。(消息来源:新浪科技)  ## 苹果 iPhone 用户禁用 Apple Intelligence 可释放最多 7GB 存储空间 1 月 29 日消息,从 iOS 18.3、iPadOS 18.3 和 macOS 15.3 版本开始,苹果最新的人工智能功能「Apple Intelligence」将默认开启。不过,如果用户不打算使用这个功能,可以手动关闭并释放存储空间。 ## 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进军去中心化金融 1 月 29 日消息,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公司宣布推出金融服务和金融科技品牌 TruthFi,进军去中心化金融领域。董事会已批准投资高达 2.5 亿美元,可以分配给 SMA、ETF 以及比特币和类似的加密货币或加密相关证券。(消息来源:新浪财经)  ## Boom 的超音速试验飞机首次成功突破音障 1 月 29 日消息,在去年三月首次完成亚音速飞行 10 个月后,Boom Supersonic 的原型测试飞机 XB-1 今天在第 12 次飞行中三次突破音障。XB-1 是 Boom 希望最终建造的大型 Overture 客机的小型示范版本,可搭载 64 名乘客进行超音速国际航班飞行,巡航速度可达 1.7 马赫,类似于协和飞机 2003 年退役前提供的服务。 Boom 公司的首席试飞员特里斯坦-布兰登伯格(Tristan Brandenburg)从加利福尼亚州的莫哈韦航空港(Mojave Air & Space Port)起飞后,将 XB-1 飞到 34000 英尺的高空,然后以 1.1 马赫(约 844 英里/小时)的最高速度飞行了约四分钟。今天的飞行不仅是 Boom 公司的验证机首次突破音速,也是私营公司的民用飞机首次实现超音速飞行,协和式飞机是由英国和法国政府合资建造的,并不是一家私营公司。(消息来源:cnBeta)  ## 宝马 iX 纯电 SUV 迎来中期改款 宝马公司于近日正式推出了 2026 款 iX 中型 SUV,这款中期改款车型不仅在车型阵容上进行了调整,更在外观、内饰以及动力系统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升级,旨在提升市场竞争力。 自 2021 年上市以来,宝马 iX 的市场表现略显平淡。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宝马公司对 iX 进行了大幅改进。在动力方面,主力车型 xDrive60 的动力和续航得到了显著提升,效率提高了 10%。新款 iX 还新增了入门级车型 xDrive45,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在车型阵容方面,2026 款宝马 iX 进行了重新调整。除了新增的 xDrive45 车型外,原 xDrive50 和 M60 车型也分别更名为 xDrive60 和 M70,以更好地反映其动力性能的提升。xDrive60 的最大马力从 523 PS 增加至 543 PS,0-96 公里/小时加速时间缩短至 4.4 秒,最高时速可达 200 公里/小时。而 M70 则更加出色,最大马力高达 659 PS,0-96 公里/小时加速时间仅需 3.6 秒,最高时速可达 250 公里/小时。(消息来源:ITBEAR)  ## 中国电影史单日票房新纪录,2025 年大年初一总票房超 17 亿元 1 月 29 日消息,根据国家电影专资办统计,截至 1 月 29 日 19 时,2025 年春节大年初一票房已达 17.01 亿元,观影人次已达 3306.78 万,票房超过 2021 年春节大年初一,创造了新的单日票房纪录。 节档票房(含预售)已达 22.11 亿元,六部春节档新片票房分别为: - 《哪吒之魔童闹海》5.60 亿元 - 《唐探 1900》5.48 亿元 -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4.35 亿元 -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3.95 亿元 - 《熊出没・重启未来》1.63 亿元 - 《蛟龙行动》9193.10 万元 2025 年春节档已破多个纪录,刷新中国影史预售最快破千万纪录、刷新历史春节档平均时长最长纪录等。(消息来源:IT 之家) 
<blockquote><p>从与美团的竞争格局逐渐清晰,到与阿里系的合作逐步加深,再到自身商业化的加速推进和组织体系的调整,这一年对抖音来说是充满变化的一年。本文将系统性地拆解抖音本地生活在2024年的业务逻辑,并展望2025年的发展方向。</p> </blockquote>  先说大的环境以及发生极大的变化。 ## 一、抖音与外部品牌的关系发生变化 1. 与美团。2024年3月,当美团发布2023年Q4财报,以及23年年报时,抖音与美团在本地生活的竞争就阶段性划上句号。本地生活赛道上,美团与抖音各自确定边界:高频刚需赛道餐饮外卖是美团的优势,低频非刚需是抖音的长版,二者也在有限的赛道上继续试探。 2. 与阿里系。2024年12月底,抖音开始与高德合作,上线高德旺铺的餐饮商家,可以同步在抖音的套餐。抖音拉开了与阿里体系合作的序幕。2025年1月中下旬,抖音支付上线打车功能,目前接的是高德的打车聚合功能,双方合作进一步加深。如之前我对双方合作的分析,抖音与阿里系的合作,高德体系可能只是双方互相试探合作诚意,而真正的合作或者说对于本地生活有局势改变的还是饿了么体系。另外,抖音支付也值得大家关注,它是有可能仅次于微信支付、支付宝的第3极存在。 ## 二、抖音自身体系的变革 ### 1. 商业化 商业化是2024的重点,24年年初确定的6000多亿的本地生活目标不管是否实现,商业化势在必行。 对于字节来说,是不可能容忍一个业务长期出现不盈利,更不必说长期亏损。从国外字节砍掉的业务线来看,无论是大力教育、还是游戏团队朝夕光年,亦或是图片社区图虫,对于字节来说,如果一个业务不盈利,甚至是当时失去了想象空间都逃不脱被“砍”的宿命。对于本地生活团队来说,需要用商业化的能力去证明这条业务线值得字节持续投入,也值得拥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 2. 商业化背后的组织体系变革 决策部门与一线团队发生改变,决策部门由曾经的商业化老大来带领,而一线团队变革后,分为南北中3个大区,以及围绕的,NKA(全国型重点客户)和CKA(区域重点客户)的体系。即便商务团队人才流失率很高,但也阻挡不了抖音效率变革的决心。 ### 3. 打击云连锁,用共管模式来让“云连锁”合规化 云连锁的流量运营效率,解决中小商家难以持续在平台运营的问题,但也产生品牌圈钱坑害中小商家,甚至是用户的恶劣现象。一方面认可云连锁的流量运营模式,另外一方面又想保住中小商家的利益,因此2024年10月份,抖音开始推出“共管模式”。商家在抖音有来客主体,同时也可以依附一家品牌,让它做代运营,而资金流水双方约定分成比例,最高不超过80%。 ### 4. 摸着石头过河,抖音本地生活多项新尝试 商家端2024年9月份,对到家领域开始推“一城一店”,对到家业务也推“共管模式”,即便整个业务体系功能不健全,至少能主动尝试去变革,给品牌、商家更多的期待。在达人领域继续调整,达人能力有更加清晰的参考标准,短视频与直播都有参考的完整体系,想以此解决商家流量获客效率的问题。 ## 三、2025年抖音会怎么办 整体上可能还是3大方向。 ### 方向1:商业化 所有业务的开展,可能都围绕商业化,无论是“共管”还是“一成一店”都是商业化的急先锋。同时对于抖音支付体系要有所期待,毕竟抖音是有能力最好在支付领域拿到结果的。借助本地生活的东风,成为线上线下的第3极也未可知。 ### 方向2:合作,拼长板 抖音本地生活又在高频刚需领域的短板太凸显,在未来也会影响业务的成长。而与高德合作,拉开了后续深度合作的大幕。 ### 方向3:扶持大品牌 抖音的中小商家持续运营能力弱,付费意愿弱。而大品牌无论是流量获取能力,还是付费能力,都是中小商家无可比拟的。另外如何做好下沉市场,抖音也需要依靠大的品牌来突破。 而至于海外,如我之前分析,内容的出海是比组织体系的出海可能跑得更快,抖音在本地出海可能比美团更有优势。至于2025年能否有所突破,就看国内的长板能不能拼好。 2025年的本地生活,依旧热闹。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陈罡Pro】,微信公众号:【陈罡Pro】,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自收购完成以来,博通对 VMware 的管理引起了客户的普遍不满,许多人考虑减少或消除与该公司的联系。然而客户本身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要么继续订阅 VMware,要么放弃 VMware 支持,要么完全放弃 VMware 技术。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2/0527/4ed574c3d92208e.webp) 在博通于 2023 年底收购 VMware 之后,越来越多的客户对这家虚拟化巨头的新方向表示不满。博通实施的变革让许多组织陷入了十字路口,面临着有关其 IT 基础设施的艰难决策。 Ars Technica 采访了一家拥有约 5500 名员工的全球食品制造公司的 IT 供应商经理。这位经理出于隐私考虑要求匿名,自 2000 年代初以来一直在使用 VMware 的 vSphere。“我们喜欢它,”这位经理告诉 Ars Technica。 “我们很难想象没有它我们该如何生存,但我们会这样做。” 这家食品制造商严重依赖 VMware,大约有 300 台虚拟机,每个公司应用程序都在 VMware 上运行。然而,他们的五年企业协议于 12 月到期,除非他们购买订阅,否则他们没有资格获得 VMware 支持。IT 经理透露,运行 vSphere 的成本将增加四倍,主要是因为 Broadcom 将不需要的 VMware 产品捆绑在一起。“他们不会向我们出售我们需要的东西,”经理解释道。 支持和定价问题并非这家公司独有。Spinnaker 是一家目前为 VMware 提供软件维护支持的公司,其副总裁兼战略计划和 EMEA 总经理 Martin Biggs 表示,价格平均上涨了三到六倍。Spinnaker 遇到的最大涨价幅度据报道是二十倍。 虽然 Broadcom 已经开始提供一些折扣——在某些情况下将价格上涨从七八倍降至三四倍——但担忧仍然存在。 Gartner 副总裁分析师 Michael Warrilow 说,Broadcom 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VMware 的价格。他还强调,Broadcom 倾向于两年或三年的订阅,这可能会让客户比预期更早面临更高的成本。  Reddit 上最近的报告和讨论表明,客户被迫订阅三年的 VMware。 支持也已成为许多客户的关键问题。这家食品制造商的 IT 经理报告说,在 Broadcom 收购后,他们不再能够直接联系 VMware 寻求支持。相反,他们被引导到 IT 分销商 Ingram Micro,响应时间长达一周或更长时间。这一变化是在 Broadcom 通知该公司其规模不足以获得直接支持之后发生的。 迁移出 VMware 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因为它面临许多技术和成本上的挑战。一月份的 Gartner 研究报告估计,涉及 2000 台或更多虚拟机的大规模迁移可能需要 18 到 48 个月。即使对于中型企业来说,解决对 VMware 服务器虚拟化平台的依赖关系也可能需要至少两年时间。 对于这家食品制造商来说,脱离 VMware 的最大障碍是内部障碍而非技术障碍。“我们只是没有足够的内部资源和时间,”这位经理说。“这就是我担心的。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内部完成整个过程,而且我们人手不足。这对我们来说是一项巨大而繁重的工作,而且我们也非常厌恶风险,因此在我们的基础设施中更换这项技术是有风险的。” 这位高管补充道:“我们喜欢 VMware。但当 Broadcom 收购它时,我们却讨厌它。” 针对这些投诉,Broadcom 让记者查阅 CEO Hock Tan 的一篇博客文章,其中概述了公司的 VMware 战略。 Tan 在帖子中声称,博通在订阅方面“灵活且开放”,并表示:“客户在决定订阅期限时有选择权,无论是直接从博通购买还是通过渠道合作伙伴购买。无论哪种方式,我们都会根据客户的计划来安排合同期限。” 然而,尽管博通做出了保证,但一位 VMware 客户还是证实了最近 Reddit 帖子中关于被迫签订三年承诺的说法。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4810.htm)
彭博社最新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正在讨论对NVIDIA公司向中国销售的 GPU 实施额外的出口管制限制之后,其股价立即下跌。 NVIDIA的GPU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电子商品之一,也是周一华尔街万亿美元大跌的核心原因,投资者和旁观者都对中国公司DeepSeek的人工智能模型所展示的潜在较低的人工智能开发成本导致GPU需求下降感到震惊。 自从OpenAI公开发布ChatGPT,让世界大吃一惊之后,负责训练和驱动模型的NVIDIA GPU在读成了美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拜登政府对英伟达公司的 GPU 实施了多轮制裁,有效地限制了该公司向中国销售算力较强的 GPU。 其中一轮制裁于 2022 年实施,主要限制 H100 和 H200 GPU 在 2022 年销往中国。 作为回应,英伟达开发了名为 H800 和 A800 的降频变体,但 2023 年的另一轮限制也阻止了该公司销售这些变体。 据彭博社报道,特朗普政府目前正在考虑将制裁范围扩大到英伟达 H80 GPU。 报道称,这些图形处理器是独家面向中国的产品,性能低于 H100。 英伟达最新的图形处理器 Blackwell 系列目前正在向全球发货。 因此,世界上大多数人工智能模型都是在 H100 和 H200 GPU 上训练出来的。 去年 9 月,来自台湾的传言称英伟达已停止接受中国公司的 H20 AI 加速器订单。 虽然停止背后的原因仍不清楚,但有人猜测美国政府可能会扩大制裁范围。 其他估计表明,尽管GPU的内核和性能分别比H100低41%和28%,但仍能为公司带来高达120亿美元的收入。  本周一,DeepSeek 的人工智能产品给华尔街造成了巨大震动,引发了万亿美元的市值湮灭。 由于这家中国初创公司似乎以更低的成本开发出了一种与几种美国人工智能模型不相上下的模型,投资者担心用于建立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数十亿美元支出是否会实现。 虽然白宫没有回应彭博社的报道置评,但NVIDIA表示已准备好与新政府及其人工智能政策合作。 上届政府对中国的 GPU 全面制裁缩小了可以不受限制地采购英伟达产品的国家名单。 对此,英伟达在声明中严厉指责中国政府阻碍了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 英伟达在回应中国的 DeepSeek AI 显示出与美国模型相当的性能时声称,该模型的开发过程"完全符合出口管制"。 截至交易时,该公司股价下跌了 5.7%,但已收复了报告发布后的部分跌幅。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4802.htm)
Google的恶意软件扫描 Play Protect 服务现在可以自动关闭潜在有害 Android 应用程序的权限。 该功能旨在防止恶意应用程序访问手机存储、照片、相机等。 虽然你仍然可以恢复这些应用程序的权限,但为了"增加安全性",Google会要求用户确认其决定。 Google Play Protect 会对[设备上的所有应用](https://support.google.com/googleplay/answer/2812853?hl=en)进行扫描,包括那些已被侧载的应用。 如果 Google 识别出有害应用,它将从 Play 应用商店中删除该应用,然后警告用户是否在其手机上安装了该应用。 Play Protect 已经可以重置一段时间未使用的应用的应用权限,并可以根据有害应用的严重程度自动阻止或禁用该应用。 [](https://platform.theverge.com/wp-content/uploads/sites/2/2025/01/play-protect-permissions.png?quality=90&strip=all&crop=0,0,100,100) 此外,如果用户关闭了 Play Protect,Google现在会在 Chrome 浏览器和Android系统上显示通知,要求重新启用。 Google还在抵制骗子的社会工程学策略,比如说服用户在通话时关闭 Play Protect,"以下载恶意的互联网侧载应用程序"。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Play Protect 现在将不再允许用户在电话和视频通话时切换关闭该服务,包括通过"流行"第三方应用程序进行的通话。 Google 一直在逐步扩展 Play Protect,以应对其应用商店中不断出现的欺诈行为,最近的一次更新为 Pixel 设备带来了实时威胁检测,它可以实时发现有害的应用行为。 本周,Google 还为 VPN 应用引入了一个新的验证徽章,以表明它们符合特定的安全标准。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4800.htm)
在周三的一篇[论文](https://darioamodei.com/on-deepseek-and-export-controls)中,Anthropic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达里奥-阿莫代(Dario Amodei)就中国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的成功是否意味着美国对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管制不起作用的争论发表了看法。  阿莫代最近在一篇与美国前副国家安全顾问马特-波廷格(Matt Pottinger)共同撰写的专栏文章[中提出了加强出口管制](https://www.wsj.com/opinion/trump-can-keep-americas-ai-advantage-china-chips-data-eccdce91)的理由,他在文章中说,他认为目前的出口管制正在减缓 DeepSeek 等中国公司的发展速度。 阿莫代说,与美国生产的最强人工智能模型的性能相比,DeepSeek的模型在考虑发布时间的情况下还存在不足。 阿莫迪说:"DeepSeek开发的模型接近于美国公司7-10个月的模型的性能,而且成本更低(但与人们建议的比率相差甚远)。 [这是]持续降低成本曲线上的一个预期点。 这次不同的是,率先展示预期成本降低的公司是中国公司"。 Amodei将DeepSeek的旗舰模型之一DeepSeek V3与Anthropic的Claude 3.5 Sonnet进行了比较,他说后者的训练成本为"数千万美元"。 Sonnet 的培训在 9 到 12 个月前完成,而 DeepSeek 的模型在 11 月或 12 月才完成培训,但 Sonnet 在许多"内部和外部评估"中仍然遥遥领先,Amodei 指出。 Amodei补充说:"美国公司[也]在降低成本方面实现了通常的趋势。DeepSeek开发的效率创新将很快被美国和中国的实验室应用于训练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模型。" 阿莫代在文章中称DeepSeek拥有"非常有才华的工程师","表明了为什么中国是美国的一个强大竞争对手",他预见到了一个岔路口,这取决于特朗普政府接受何种出口政策。 在特朗普上任之前,即将卸任的拜登政府对硬件出口实施了新的限制,这些限制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生效,但如果特朗普希望这样做,这些限制可能会被削减。 阿莫迪称,如果特朗普加强出口规则,阻止中国获得用于人工智能开发的"数百万芯片",美国及其盟国就有可能建立起"持久的领先优势"。 另一方面,如果美国不增加中国进口人工智能芯片的难度,那么中国可能会将"更多的人才、资本和注意力"转向人工智能技术的"军事应用",阿莫代对此表示担忧。 "结合中国庞大的工业基础和军事战略优势,这将有助于中国在全球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阿莫代说。"明确地说,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要剥夺中国或任何其他专制国家从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中获得的科学、医学、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巨大利益。 每个人都应该能够从人工智能中受益。 我们的目标是防止它们获得军事主导权。" 看来,阿莫代[很可能会得到他所希望的结果](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1-29/trump-officials-discuss-tightening-curbs-on-nvidia-china-sales)。 在周三的参议院听证会上,特朗普挑选的商务部长人选、亿万富翁商人霍华德-卢特尼克[指责 DeepSeek 窃取了美国的知识产权](https://www.bloomberg.com/news/live-blog/2025-01-29/howard-lutnick-confirmation-hearing-to-be-commerce-secretary?srnd=homepage-americas&cursorId=679A63F2B21C0000)。 卢特尼克说:"这表明,我们的出口管制如果没有关税的支持,就像一个打地鼠的模式,针对中国的关税应该是最高的。" 作为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将在执行特朗普提高和实施关税计划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Anthropic的主要竞争对手OpenAI也呼吁特朗普政府采取更积极的措施,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导地位。 在[最近发布的一份政策文件](https://openai.com/global-affairs/openais-economic-blueprint/)中,OpenAI警告说,如果美国不为人工智能项目吸引必要的全球资金,这些资金就会"流向中国支持的项目",并[加强]其全球影响力"。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4798.htm)
Waymo计划今年在10个新城市开始测试自动驾驶汽车,首先是拉斯维加斯和圣地亚哥。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该公司将在这些城市中的任何一个开展商业运营,甚至也不意味着将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进行测试。 Waymo将向每个城市派遣不到 10 辆自动驾驶汽车,这些汽车将由人工驾驶。 这一消息是在特斯拉 2024 年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举办前几个小时发布的,投资者将在电话会议上听取这家汽车制造商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和自动驾驶计划的最新进展。 Waymo 已经在凤凰城、旧金山和洛杉矶三个城市运营商业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并计划今年在奥斯汀、亚特兰大和迈阿密推出。 Alphabet 旗下公司尚未确认是否会在今年测试的任何城市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通常情况下,Waymo 会派出一支有限的人工驾驶车队,在各种城市和驾驶条件下进行测试,以了解其系统如何适应新环境。 2024 年,Waymo 在密歇根州和纽约州北部测试了其车辆,以便在更恶劣的冬季条件下尝试其技术。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50102/28/w981h647/20250102/4c1e-abb2b3ca5baac1ee930c7a4f22f52114.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4796.htm)
大约五年前,X.Org / FreeDesktop.org 经历了一场云托管危机,他们的云成本在失去 Google 云的免费消费额度后失控,持续集成 (CI) 测试又导致费用增加。 他们最终将公共云提供商转至 Equinix。 Equinix 最终赞助了 X.Org 基金会/FreeDesktop.org 的云计算/托管需求,但现在在短时间内这一赞助即将结束。 今天访问 FreeDesktop.org GitLab 或类似网站的用户可能会在页面顶部看到一则通知: <blockquote>"Equinix 将于 2025 年 4 月 30 日关闭与我们的业务。 他们慷慨地支持了我们近 5 年,但所有美好的事情都会有尽头。<p>鉴于时间限制,很难将集群平稳过渡到其他地方(待定)。</p><p>感谢所有的帮助。"</p></blockquote> 因此,FreeDesktop.org 志愿者管理员现在有大约三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工作。志愿者管理员有大约三个月的时间来找出新的解决方案,最好能在这段时间内完成迁移,否则将面临用于开发 Mesa、Wayland、X.Org 和许多其他开源软件的基础架构的宕机。  [FreeDesktop](https://gitlab.freedesktop.org/freedesktop/freedesktop/-/issues/2011) 正在跟踪其 Equinix 支持的结束,并试图找出其 GitLab 托管和类似服务的未来。 Equinix 赞助了三台 AMD EPYC 7402P 服务器和另外三台双 Intel Xeon Silver 4214 服务器,用于运行 FreeDesktop.org GitLab 集群。 FreeDesktop.org的GitLab集群每个月要消耗大约 50TB 的带宽。 因此,他们现在开始集思广益,为运行 FreeDesktop.org 基础架构寻找新的可能云/数据中心。 Benjamin Tissoires 负责 FreeDesktop.org 服务器的大部分管理工作,他还提出了让 X.Org / FreeDesktop.org 支付自己服务器的费用,然后通过赞助来支付成本的想法。 如果 FreeDesktop.org / X.Org 基金会直接支付其基础设施的费用,他们希望将来不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无论如何,我们将在 4 月 30 日截止日期之前看到他们的成果。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4792.htm)
长期以来,苹果一直依赖 iPhone 存储升级作为收入驱动因素。 这种策略很简单--提供"足够好"的基本存储选项,同时用价格更高的升级来吸引用户。但最近的数据表明,"咬咬牙买顶配"的人越来越少。 根据消费者情报研究合作伙伴(CIRP)的一份报告,最新款 iPhone 机型的存储升级已全面下降,这标志着消费者行为的转变。  在 2024 年假期季度,44% 的 iPhone 16 Pro 和 Pro Max 购买者购买了额外的存储空间,低于去年同期 Phone 15 Pro 机型的 48%。 这一趋势在标准版 iPhone 16 和 16 Plus 机型上更为明显,仅有 42% 的用户选择增加存储空间,而 2023 年 iPhone 15 和 15 Plus 的这一比例为 48%。 乍一看,4 到 6 个百分点的降幅似乎并不大。 但考虑到苹果公司每次升级收取 100 美元到 500 美元不等的费用,这意味着一次意义重大的财务转变。 不同型号 iPhone 购买者选择更大存储空间的比例(2023 年 12 月与 2024 年 12 月)。 图片来源:CIRP 如果需要更多空间的人越来越少,苹果公司利润率高的存储业务就会受到真正的冲击。 一种解释是,苹果公司的基本存储层级终于跟上了现实世界的需求。 iPhone 16 Pro Max 的起始容量为 256GB,是大多数其他机型 128GB 入门容量的两倍。 即使是苹果最便宜的 iPhone SE,现在也配备了 64GB。 这与用户为了安装软件更新而不得不删除应用程序和照片的时代相比,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除此之外,对云的依赖也改变了游戏规则。 有了快速 Wi-Fi、5G 以及与iCloud的无缝集成,本地存储不再像以前那样必不可少。 流媒体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离线音乐和视频库,而基于云的照片管理意味着用户无需在设备上存储数年的图片。 对于许多人来说,基本存储已经足够,因此没有必要升级。 有趣的是,在高端和主流 iPhone 买家放弃升级的同时,旧款 iPhone 买家却反其道而行之。 与 2023 年相比,上一季度购买 iPhone 15、14 或 SE 的用户中选择额外存储空间的人更多。 这可能有几个原因。 其中一些用户可能是从存储限制更小的旧机型升级而来,不想再重复空间耗尽的苦恼。另一些人则可能计划将手机保留更长时间,因此升级存储空间就像是一项明智的长期投资。 由于他们在设备上的花费已经较少,因此多花 100 美元左右购买更多存储空间可能并不会让他们感觉很吃力。 苹果一直依靠硬件追加销售而发展壮大,存储一直是其最赚钱的附加产品之一。 但随着消费者习惯的改变,该公司可能需要重新考虑如何推动升级。 虽然其他高级功能(如更好的摄像头、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和新的人工智能功能)仍在推动购买,但存储可能不再具有同样的诱惑力。 苹果可能会减少存储升级的销售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完全失去了市场。 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云计算,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 iCloud+ 付费,而 iCloud+ 的起步价仅为每月几美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稳定的订阅收入甚至比一次性存储升级更有利可图。 此外,用户在 iCloud 上存储的照片、备份和文件越多,就越难离开苹果的生态系统。 因此,即使硬件利润受到冲击,从长远来看,苹果公司仍然是赢家。 现在的问题是,苹果是否会调整战略,或者加倍努力发展 iCloud+ 等服务,以弥补硬件收入的损失。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4790.htm)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提名的商务部长表示,520亿美元半导体补贴计划是个极好的开端,但是官员们需要时间来评估这些投资。“**我认为它们是极好的开端,”特朗普的商务部长提名人Howard Lutnick周三在确认听证会上向参议员表示,“作为一个体系,我认为我们需要把它做好。我认为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评估,把它做好。但正如国会所设定的那样,对于我们将半导体制造业带回美国的能力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开端。” 如果提名得到确认,Lutnick将领导一个由200人组成的办公室,负责实施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芯片制造数十年来转向亚洲之后,这项跨党派法旨在重振美国半导体生产。该计划是美国几十年来最大的产业政策之一,也是前任总统乔·拜登政府的一项重大成就。 报道称,Lutnick向拜登政府的前任商务部长雷蒙多暗示,他会致力于该计划。但特朗普本人曾批评该法,表示他更喜欢用关税作为吸引芯片制造商到美国建厂的策略。特朗普政府提议的联邦资金冻结计划将暂停芯片法的实施工作,直到周二晚间联邦法官暂时叫停冻结指令。 如果推进下去,则冻结“让我有时间,第一,获得确认,第二,深入研究我们已完全的所有文件,这样我就可以帮忙拨付并完成,”Lutnick在听证会上称。 《芯片法》拨给制造业项目补助390亿美元,激发10倍以上的私营部门承诺投资额,来自于英特尔和台积电等公司。此外,还有110亿美元用于半导体研发,外加贷款和税收减免。拜登政府在离任前分配好了绝大部分资金,但实际拨付额仅43亿美元。 在参议员们追问特朗普可能冻结资金对《芯片法》实施的影响时,Lutnick驳斥了对该计划遭延误的担忧。该计划“实际上尚未拨付多少资金,因此时间安排并没有受影响,”他表示,并补充称,他致力于“高效、有效地实现你们预期的结果 —— 甚至更好”。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4788.htm)
美国新政府效率部部长马斯克在评论路透社和益普索咨询公司进行的民调结果时表示,美国人支持缩减美国政府的官员规模。据调查数据,61%的美国人支持缩减美国政府规模,35%的受访者反对。民调指出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颁布的其他一些命令和提案相比,这一措施在受访者中支持率最高。 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发布调查结果图并写道:“很有趣的调查。缩减政府规模是现在最受欢迎的问题!”  此次民调于1月24日至26日以在线形式进行,1000多名成年美国人参与了调查。 美国总统特朗普1月21日宣布,其办公室正检查和解雇1000多名不符合新政府要求的前政府官员。特朗普表示,将被解雇的人包括美军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和前任美国伊朗事务特别代表布赖恩·胡克。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4786.htm)
<blockquote><p>数据分析是现代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如何快速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尤其是结合公司业务实现快速见效,是许多数据团队面临的挑战。本文将系统介绍数据分析能力的三个层次,并提供实用的方法和工具,供大家参考。</p> </blockquote>  有同学问:“目前数据团队的分析能力偏弱,想提升分析能力,能结合公司业务,快速见效那种”…… 今天系统介绍一下,数据分析能力分三层,要一层层提升。 ## 一、三个层次的能力要求 - 初级能力:使用SQL,Python等工具,按要求提取数据,满足看数需求 - 中级能力:基于业务流程,主动梳理指标体系,开发数据看板,用固定的数据监控取代零散的、临时的取数需求 - 高级能力:基于数据监控,主动发现业务问题,提供可落地建议,设计实验检验业务方案。做到这一步,才真正让数据“见效”。 目前网上对于初级能力的介绍非常多,包括: - 大量刷题,提高取数熟练度 - 招聘时,将工作中复杂查询作为考试题目,筛选能做对的 - 提供样表+查询逻辑,利用AI工具,辅助SQL编写 - 建立“取数错题本”,对于统计出过错的指标反复练习 总之,熟能生巧,练多了就能打造一个合格取数工具 但是从中级能力开始,就要求数据结合业务,并且有自己的洞察。这一块网上分享很少,大多是介绍AARRR之类的通俗做法。今天就深入跟大家介绍一下 ## 二、要点1:用标准模版取代零散提数 常见的数据分析需求有四类: 1、监控业务情况 2、分析问题原因 3、预测业务走势 4、测试业务想法 其中监控类需求最大,耗时最多。想提升分析能力,应分业务线(比如:销售、运营、产品、市场、物流……)梳理指标体系,并生成固定监控模版(如下图所示),这样能加深新手同学对业务理解,并且极大压缩临时取数工作量,把人力释放出来,才能钻研更高级的事情  ## 三、要点2:总结业务常规走势 “做数据的,看不懂数据”是很多基础同学痛点。在建立监控指标以后,应首先了解业务考核的关键指标(比如销售收入、利润、新用户数、活跃用户数等)的常规走势 这里有三类规律要特别关注(如下图): - 自然周期:指标是否和季节变化、节假日有关 - 生命周期:业务从上线到下线的主要指标走势 - 同期群变化:用户注册之后N个时间周期走势  了解常规走势以后,才能让新人理解“正常走势”是什么意思,进而发现真正的指标异常(而不是有个1%的波动就胡乱拆解半天)。这是深入分析的起点。 ## 四、要点3:深入业务过程 相基于数据做出洞察,首先得深入业务 比如销售,可以了解: - 销售过程有几步,有哪些数记录 - 销售渠道有几类,每类表现如何 - 销售产品有几种,每种占比多少 比如供应,可以了解 - 从原料到出品过程有几步 - 每一步消耗哪些资源 - 每一步产出什么结果 在了解业务的过程中,注意: - 每个环节有多少数据采集 - 业务自身最关注哪些环节 - 业务常见的做法是什么 了解完成后,可以按照业务流程+常见做法,建立指标体系(如下图)这样才能实现数据无死角监控+从业务视角思考问题(而不是“数据库里有啥指标,我一股脑都倒出来”)  ## 五、要点4:量化业务动作效果 对于业务常做的关键动作,一定要建立量化监控机制。 比如业务想提升销售业绩 1、如果是市场部做个促销活动,则可以用数据记录,哪些订单是促销订单,看促销订单的增长情况,计算活动收益。 2、如果是销售部开个销售能力培训会,很可能没有数据记录每个人提升多少。此时只能退而求其次,记录哪些人参与培训/哪些公司参与培训,然后看指标是否有变化。  这样做,一方面,能加深新人对业务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先从结果上了解业务各种动作的效果。后续做深入分析才有素材。有些公司,业务做了啥事,数据都不知道,还要事后去问……这是谈不上“深入分析”的 ## 六、要点5:拆分业务问题,形成分析假设 学会先提假设,再找证据,是从中级到高级的关键一步(如下图)  分析假设有三个来源 - 根据过往规律、经验、走势提假设 - 根据业务方关心的问题提假设 - 根据结构/分层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大的点提假设 这三种方法都需要之前几步的积累。当有可能假设有很多种,比如一个简单的“下雨对业绩影响”,高级的分析师能拆分出若干种情况(如下图)。这种从粗到细的思维,需要长期训练。突破了这一步,才能使自己晋级高手行列。 综上可见,分析能力的提升,需要 1)深入业务流程,了解业务细节 2)把握业务规律,衡量业务做法 3)合理提出假设,找到关键要素 并且,大量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接地气的陈老师】,微信公众号:【接地气的陈老师】,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据三位直接了解此事的消息人士表示,微软支持的人工智能公司OpenAI首席执行官奥特曼(Sam Altman)计划下周访问印度。这可能是他两年来的首次访问印度,此时该公司在印度面临法律挑战。  消息人士称,奥特曼已初步将他的新德里之行安排在2月5日。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他还计划与印度政府官员会面。 但知情人士说,奥他们的行程尚未最终确定,其计划仍可能发生变化。 OpenAI、印度IT部和印度莫迪的办公室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OpenAI表示,按用户数量计算,印度是其用户数量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 奥特曼曾于2023年访问印度,当时他在新德里会见了印度总理莫迪,双方讨论了人工智能在促进印度科技生态系统方面的潜力。 但自那时以后,OpenAI公司在印度遇到多项法律挑战。去年,印度当地新闻机构ANI在新德里法院对该公司提出了关于侵犯版权的诉讼。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4784.htm)
新款NVIDIA GPU供应全球严重短缺,零售商不得不采用抽签系统来销售GeForce RTX 5090 & 5080 GPU。这并不是免费赠送 GPU 的抽奖活动,而是用户在中奖后必须支付全价购买这些显卡。  这也许是我们第一次看到在发布当天出现如此严重的 GPU 供应短缺。 在过去的几天里,我们不断听到此类报道,也曾多次报道过这一问题,这表明大多数用户将无法购买到显卡,更不用说以指导价格购买了。 [](https://cdn.wccftech.com/wp-content/uploads/2025/01/Nagoya-Osu-Store-scaled.jpg) [@GW_Nagoyaoosu](https://x.com/GW_Nagoyaoosu/status/1884534889053061552) 账户发布了一张名古屋大洲商店的营销信息图,其中列出了有资格从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或 RTX 5080 库存中购买 GPU 的条件。 根据信息,GPU 的销售将于 1 月 31 日上午 11:00 开始。 上午 10:20 开始排队的用户将获得抽奖券。 中奖者名单公布后,他们将可以选择一款自己喜欢的 GPU。 <blockquote><p>关于 RTX5090 和 RTX5080 的销售方式 下一代 GPU 将于 1 月 31 日上午 11 点开始销售,并将在名古屋大须店以抽签方式销售。 抽奖券将从上午 10:20 开始发放。 在 10:20 之前排队的人将参加抽奖。 我们将在 1 月 30 日晚上 11 点后通知您库存的商品和数量。</p><p>所有奖券分发完毕后,将进行抽奖并宣布获奖者。 请每人按顺序选择一种产品。 从分发抽奖券到宣布结果期间,请不要离开队伍。 我们将在 1 月 30 日晚上 11 点后通知您库存的物品和数量。</p><p>- 名古屋大须商店(译文)</p></blockquote> 目前,还没有关于该商店收到的每个 SKU 的 GPU 数量的信息,但很明显,这些 GPU 数量屈指可数,有门店甚至只分到个位数,因为英伟达向其板卡合作伙伴和世界各地的分销商供应的数量并不多。 这导致了某些地区的价格虚高,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定制 AIB 版的价格比 Founders Edition 公版显卡高出几百美元。 存货不太可能在几天内得到补充,可能需要几周或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鼓励以高价购买这些 GPU,因为与前代产品相比,NVIDIA GeForce RTX 5090 和 RTX 5080 的性价比并不出众。 RTX5080的评测结果已经出炉,正如我们之前报道的那样,该显卡确实比RTX 4090慢。 两款 GPU(即 RTX 5090 和 RTX 5080)将于明天上架,公版的建议零售价分别为 1999 美元和 999 美元。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4782.htm)
**微软一款面向开发者的Windows应用Dev Home,被曝将于5月下线。**这款应用在2023年5月的Build大会上首次亮相,旨在整合各种与开发者相关的功能和设置,简化开发环境的搭建过程,方便开发者安装多种编码工具,甚至与GitHub仓库同步,以更高效地管理和编写项目代码。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29/53772902-5474-47de-8c97-46b0b48c8e38.png) 除了是开发者的工具外,该应用还引入了实用的系统小部件,允许用户将CPU、RAM和GPU的使用情况固定到Windows 11小部件上。 **然而,尽管微软在过去一年半里发布了Dev Home的多个新功能和改进更新,但该应用从未离开过预览状态。**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29/e02181a6-69cd-4f05-abc8-02c02757300c.png) 如今有用户在应用代码中发现了一条停止服务消息,确认Dev Home将于2025年5月下线,其部分功能将转移到新的地方,但具体细节尚未公布。 对于使用Dev Home的开发者来说,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尽快寻找替代方案。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4776.htm)
                                                            
 自2025年2月15日起,Steam 将正式停止支持 macOS 版本 10.15("Catalina")。 自该日期起,Steam 客户端将无法在这一 macOS 版本上运行。 用户需要更新至较新版本的 macOS,方可继续运行 Steam 以及所有通过 Steam 购买的游戏或其他产品。  这是有必要的更改,因为 Steam 的核心功能依赖于内嵌版本的 Google Chrome,而该版本在旧版本的 macOS 上不再起作用。 此外,Steam 的未来版本将需要仅在 macOS 11 及更高版本中才有的 macOS 功能和安全更新。 V社强烈建议所有 macOS 10.15 用户尽早更新。 Apple 于 2022 年结束了对 macOS 10.15 的安全更新和技术支持。 运行这些操作系统的计算机连接到互联网时,很容易受到新的恶意软件和其他漏洞的影响,且这些漏洞不会被修补。 这种恶意软件会导致电脑、Steam 和游戏性能低下或崩溃。 这种恶意软件还可以用来窃取 Steam 帐户或其他服务的凭据。
 《无人深空》作为一款让玩家沉浸在浩瀚宇宙中的冒险游戏,再次带来了让人期待已久的更新——“世界 第二部分”。这一次,开发者不单单满足于扩大游戏的星系范围,更是带来了玩家一直渴望的内容:气态行星和深邃海洋的神秘世界。对于所有热衷探索和发现的玩家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全新的、震撼的冒险体验!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如果你曾经梦想过在一颗庞大的气态行星上翱翔,或者在深海中追寻未知生物的踪迹,那现在正是实现梦想的时刻。《世界 第二部分》不仅将气态行星引入游戏,它们的体积甚至比已知的最大行星还要巨大!想象一下,站在这些行星的上空,俯瞰壮丽的云层、气流和无尽的气态大气,宛如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些气态行星并非只是视觉的震撼,它们独特的环境和全新的生态系统都在等待你去发现。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而对于喜欢水下探险的玩家,《无人深空》也没有让你失望。全新的水面技术让我们能够创造出深达数公里的海洋星球,而在这些星球的深海中,神秘的外星生物正悄然游动,等待着勇敢的你去一探究竟!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水下探索,而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态世界。你将体验到水面与天空的完美互动,飞船划过水面时带起的涟漪、泡沫,仿佛每一滴水都充满了生命。  除此之外,世界 第二部分还带来了全新的任务线和剧情。你将解锁专为气态行星设计的任务,探索这些陌生世界的秘密,揭开宇宙中最深沉的谜团。而在新的任务中,玩家还能获得多种丰厚奖励,包括全新的飞船,这艘飞船既可以作为生物飞船,也能化身为喷射战斗机,让你的冒险之旅更加丰富多彩。  这次更新的规模堪称史诗级,新的光影效果、闪电系统、以及重新编写的地形技术都让每个星球都变得更加独特、细腻。无论是在巍峨的山脉上俯视深邃的峡谷,还是在水下世界与未知生物亲密接触,每一秒的探索都充满了惊喜。  Hellogames团队从未停止过创新,这一次的世界 第二部分不仅仅是对宇宙的扩展,更是对玩家探索欲的满足。从极端天气到深海探险,再到气态行星的壮丽景观,每一项新技术和新内容都为你打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沉浸式宇宙体验。  对于科幻迷和探索爱好者来说,这次更新还带来了四折平史低的优惠,无疑是大家进入《无人深空》宇宙的最佳时机。 随着《无火之光》(Light No Fire)的开发也在加速推进,开发团队正通过这一全新项目推动技术和创意的边界。未来,《无人深空》的故事还将继续延续,新的冒险将继续展开。
在意大利当局[要求 DeepSeek](https://techcrunch.com/2025/01/28/italy-sends-first-data-watchdog-request-to-deepseek-the-data-of-millions-of-italians-is-at-risk/) 提供有关该公司如何处理用户数据的信息几小时后,这家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应用程序已不再在苹果的 App Store 和Google的 Play Store 上架。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128/25b50ae5de415fd.png) 该应用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下载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其中在美国,该应用在 App Store 和 Play Store 上的下载量均位居第一。 一个名为 Euroconsumers 的消费者联盟向意大利 DPA 投诉 DeepSeek 的个人数据处理行为。 当局今天表示,他们已致函 DeepSeek 要求提供相关信息,答复期限为 20 天。 令意方担忧的是,根据 DeepSeek 的隐私政策,它将信息存储在位于中国的服务器中。 "如果我们将任何个人信息转移出您所在的国家/地区,包括用于本政策中规定的一个或多个目的,我们将按照适用的数据保护法律的要求进行转移,"[该政策写道](https://chat.deepseek.com/downloads/DeepSeek%20Privacy%20Policy.html)。 虽然意大利 DPA 是第一个正式注意到 DeepSeek 隐私政策的机构,但欧洲的其他监督机构已经表示,所有服务都需要尊重该地区的人工智能和数据保护规则,但并未明确提及 DeepSeek。 苹果和Google没有立即对此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4774.htm)
**RTX 5090D(国内特供版)、RTX 5080终于在1月30日(大年初二)在国内正式上市。**定价方面,RTX 5090D售价16499元起,RTX 5080售价8299元起。 RTX 5080公版卡一如既往地设计精美,而且都只采用了双风扇散热器,非常小巧。 该显卡基于全新的Blackwell 2.0架构,采用N5B 5纳米制造工艺。其核心配置包括10752个CUDA核心,支持GDDR7显存技术。 与上一代产品相比,这些核心参数显著提升,使其在处理高分辨率和复杂图形任务时表现更加出色。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4772.htm)
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表示,NVIDIA 无法信任三星的 HBM 工艺,而这一切源于其领导层以及工程师不可信,这为两家公司之间的关系设置了新的障碍。  三星试图成为英伟达的 HBM 供应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这家韩国巨头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障碍。 不久前,有人声称三星的 HBM3 未能通过英伟达的资格测试,但后来黄仁勋否认了这一传言。 不过,迄今为止,三星似乎仍未取得任何进展,而黄仁勋就三星领导层的现状发表的讲话中,也流露出了对现状的无奈。  韩国媒体[Hankyung](https://www.hankyung.com/article/202501292929i)的最新报道称,黄仁勋将 HBM 资质问题归咎于三星高管,称这家韩国巨头及其工程师不可信。 不仅如此,英伟达过去还批评过三星的做法,这表明情况对这家韩国巨头根本不利。 黄对此评论说: <blockquote><p>NVIDIA 是三星电子的客户,而不是员工。 不要再打电话询问了。 我无法信任三星电子的高带宽内存 (HBM) 产品和工程师。 我们无法信任他们,也无法与他们开展业务,因为他们的高级管理人员经常更换。</p></blockquote> 报道还称,这位英伟达首席执行官在其他方面也对三星采取了"不利的态度",因为尽管三星向他们提供了 GDDR7 内存模块,但据称 NVIDIA 在 RTX Blackwell GPU 方面还是选择了美光。 对于三星而言,确保 NVIDIA 的 HBM 供应线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另据报道,由于三星的业绩记录影响了韩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英伟达正更多地倾向于台湾供应商。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4770.htm)
NordVPN 宣布了[一项新的 NordWhisper 协议](https://www.anrdoezrs.net/links/8836598/type/dlg/sid/__vg0129awD__601225__________________/https://nordvpn.com/blog/nordwhisper-protocol/),该协议可以更轻松地绕过通常会阻止 VPN 连接的网络。 该协议的运行方式不同于传统的 VPN 流量模式(有时会被网络管理员检测到),在机场、咖啡厅、办公室和学校等互联网安全过滤限制较多的环境中,该协议可提供 "更流畅、更一致的浏览体验"。  该协议基于[网络隧道技术](https://blog.torproject.org/introducing-webtunnel-evading-censorship-by-hiding-in-plain-sight/),可将隐藏的连接行为伪装成普通的互联网流量。 注重隐私的 Tor 项目于 2024 年 3 月为其 Tor 浏览器推出了[类似的桥接技术](https://blog.torproject.org/introducing-webtunnel-evading-censorship-by-hiding-in-plain-sight/)。 这种模仿技术使高级网络过滤器更难识别 VPN 加密,但 NordVPN 表示,NordWhisper 协议 "工作速度可能比传统 VPN 连接慢",因此只能在传统 VPN 连接被阻止时使用。 NordWhisper协议将 "逐步 "在Windows、Android和Linux上推出,"随着时间的推移 "将支持更多的平台。 目前还没有提供具体的时间表。 当它到来时,NordVPN 用户将在 NordVPN 应用程序连接设置中找到启用新协议的选项。 NordVPN首席技术官马里尤斯-布里迪斯(Marijus Briedis)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不仅仅是为了绕过网络限制。 这是为了让人们能够安全、自由地工作、通信和访问基本服务,即使在限制最严格的环境中也是如此。"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47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