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25年,我们充满期待。我们意识到今天的人工智能领域,竞争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技术迭代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是我们坚信,大模型赋能的AI原生应用正在各行各业各种场景迅速普及,虽然超级应用尚未出现,AI的实际渗透率已经不低,并且将在2025年继续井喷式增长。”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0115/5c72f6500a7c14f.jpg) 2025年1月1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晚间发出全员信,他在全员信中谈及他对2025年的期待,希望百度在2023、2024年种下的种子能够在2025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断获得市场的验证和认可。 当日也是百度成立25周年,李彦宏说,25年前的今天,七个怀揣着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的年轻人在中关村北大资源宾馆的两间小屋子里开始了一段创业旅程。今天,超过一半的中国人每月都要使用百度获取信息。 总结百度25年来的历程,李彦宏称,百度先后经历了PC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现在已经基本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而百度多年来一直把超过收入20%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上,并且不遗余力地尝试把最前沿的技术产品化,“因为我们相信只有规模化的应用才能让技术发挥它的价值,甚至近年来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实践表明,重大的技术突破,颠覆式的创新往往是规模化应用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没有万卡集群就不会有大模型的智能涌现,就不会有这次生成式AI的浪潮;没有数以亿计的运营公里数,无人驾驶就不可能比有人驾驶安全十倍;没有大量的AI原生应用的推动,国产AI芯片就不可能真正成熟。” 李彦宏认为,走在技术的最前沿也意味着要冒更大的风险,要承受高于同行的失败概率,要耐得住寂寞,要忍受别人的不理解甚至白眼,要不断试错,要知道哪一天方向走错了需要迅速调整方向,重新出发,甚至要对自己的能力边界有清醒的认知,并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再战。 谈及过去的2024年,李彦宏总结说,2024年也是过去25年的一个缩影,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时而令人兴奋,时而令人沮丧,有些工作一直到最后一天才知道成或不成。如同过去一样,这一年百度坚定地在AI技术上探索创新,在全球首创了基于图片的检索增强技术iRAG,大大降低了图片生成的幻觉问题;致力于让不会写程序的素人具备程序员的能力,为此发布了秒哒,这与全球主流的代码辅助生成形成鲜明的对比;百度也在大模型应用领域独树一帜,为4000万文库的付费用户提供内容创作和思想碰撞能力。 2024年11月21日晚,百度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季度总营收335.57亿元,同比减少3%,环比减少1%;非公认会计准则(Non-GAAP)下,归属百度的净利润58.86亿元,同比减少19%,环比减少20%。电话会上,李彦宏重申,百度坚持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战略,而提升AI能力是百度的长期战略重点,这一战略将使百度抓住长期的重大增长机会。 据悉,百度将于2025年初推出文心大模型的新版本,以巩固在基础模型上的领先优势。虽然李彦宏在外多次传达的信息是百度不是要推一个超级应用,而是要帮助更多企业打造数百万超级有用的应用,但在财报会这样的场合,李彦宏提及,他相信新的百度搜索有潜力并且已经做好准备,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成为一款爆款应用。 据大智慧VIP,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收盘,百度跌1.31%,报82.700港元/股。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794.htm)
苹果公司网站[仍表示](https://www.apple.com/ios/carplay/)支持下一代 CarPlay 的首批车型将"于 2024 年上市",但这并没有实现。目前还不清楚下一代 CarPlay 是否会推出。 苹果公司已经很久没有公开评论过自己的计划,但在整个 2024 年,它一直在幕后做准备。 例如,在 11 月,一些重新设计的下一代 CarPlay 图标出现在 iOS 18.2 的代码中。  如果苹果公司网站上列出的时间表在未来几天内悄然更新为 2025 年,那也不足为奇。 目前还不清楚是苹果需要更多时间来完成下一代 CarPlay 的开发,还是汽车制造商决定不采用该系统,抑或是其他原因。 苹果在两年半前的 WWDC 2022 大会上首次预览了下一代 CarPlay。 就在一年多前,阿斯顿-马丁和保时捷预览了下一代 CarPlay 仪表盘设计,但这两个品牌都没有推出该系统。 苹果表示,其他承诺的汽车制造商包括讴歌、奥迪、福特、本田、英菲尼迪、捷豹、路虎、林肯、梅赛德斯-奔驰、日产、极星、雷诺和沃尔沃。 苹果公司曾经承诺下一代 CarPlay 将与仪表盘和气候控制深度集成,支持仪表盘上的多个显示屏、专用调频收音机应用、可定制的小部件等。 界面将根据每种车型和汽车制造商的品牌形象量身定制。 苹果公司是这样描述它的: <blockquote><p>新一代 CarPlay 是 iPhone 在汽车上的终极体验。 它为包括仪表盘在内的所有驾驶屏幕提供内容。 这就确保了一种连贯的设计体验,是您的汽车和您的 iPhone 的完美结合--每个汽车制造商的设计都能表达您的汽车个性和品牌。 收音机和温度控制等车辆功能可通过 CarPlay 直接处理。 此外,从小玩意到选择仪表盘设计等个性化选项,都能让驾驶者拥有独一无二的体验。</p></blockquote> 下一代 CarPlay 如果推出,预计只会在新车中使用。 它不是标准CarPlay软件的更新。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790.htm)
 本期时间轴制作: Tcho_Tcho 本节目是《龙枪编年史》桌面角色扮演游戏的纪实录音节目。缺少治疗能力的冒险者众人决定既不死战到底,也不苟且偷生;经过充分的准备,沃格勒保卫战将在黎明时分打响,目标是将所有老百姓从水路安全撤离这座即将被龙后大军踏平的村落。但战斗远比想象中来的激烈,当局势开始失控时,必须衡量个人的安危与许多无辜百姓的性命……
2024年12月29日,韩国济州航空7C2216航班客机在位于韩国全罗南道的务安机场着陆时,**偏离跑道后撞上机场围墙,除2人获救外,机上其余179人全部遇难。**据媒体报道,**此次韩国空难最小遇难者年仅3岁,他生前最后照片曝光,正透过飞机窗户向外张望。** 这是小男孩第一次出国,小男孩的父母也在空难中不幸丧生。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1/9d14f60f4f7e432a93ff7d79cdd56fd2.jpg) 2024年12月30日,韩国金浦机场试验分析中心对济州航空7C2216航班客机“黑匣子”开始展开数据分析。 据此前韩国航空铁路事故调查委员会通报,济州航空7C2216航班的2个“黑匣子”当中的飞行资料记录仪外形部分受损,另一个驾驶室语音记录仪保存完好。 当地时间1月1日,据韩国国土交通部消息,**已完成对韩国济州航空波音737-800失事客机的其中一个黑匣子,即驾驶舱语音记录器的数据提取。** 据悉,飞机一般装有两个黑匣子,分别为飞行数据记录器和驾驶舱语音记录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782.htm)
台积电目前在台湾本土建立了两个 2 纳米晶圆生产基地,并将在几年内达到最大产能,从而满足苹果、高通、联发科等多家客户的需求。 据报道,在其 2 纳米技术的试生产达到 60% 的良品率之后,据说该公司目前已在其宝山工厂启动了每月 5000 片晶圆的小规模生产。 在进展方面,公司还推出了一种新的 N2P 变体,作为公司第一代 2 纳米工艺的改进版本。  据悉,先进的 2 纳米"N2P"节点将于 2026 年投入量产,台积电预计于 2025 年成功开始制造第一代迭代产品。 台积电总共拥有宝山和高雄两座工厂,并不断达到新的生产水平,以满足不断增长的 2 纳米晶圆需求。 据《经济日报》报道,这家台湾巨头已开始小规模生产先进的光刻技术,但目前的产能仅限于 5000 片晶圆。 不过,此前有报道称,该公司在试运行期间的产量已达到 10000 片,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将达到 50000 片。到 2026 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 80000 片,但尚未证实是同时采用 N2 和 N2P 工艺,还是仅采用其中一种。 随着宝山和高雄工厂的投产,台积电的月晶圆产量将迅速提升到达到 40000 片。 就先进性而言,没有任何一家代工厂能与台积电相提并论,因此大多数决心推出尖端芯片的公司都会寻求台积电的服务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些公司唯一担心的也许就是高昂的晶圆价格,预计将达到 30000 美元。 虽然 2nm 工艺成本上升不可避免,但昂贵的成本带来的定价会让客户们望而却步,但据报道,台积电正在探索降低总成本的新方法,首先是一项名为"CyberShuttle"的服务,该服务将于今年 4 月启动。 这种方法将使苹果、高通和其他公司能够在同一个测试晶圆上评估它们的芯片,从而降低成本。 如果台积电大量生产 2 纳米晶圆,规模经济将有助于平衡成本,从而使制造商的客户支付更低的费用。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宝山和高雄工厂必须以 100% 的产能运作。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776.htm)
 本期时间轴制作:Tcho_Tcho 调虎离山计成功,桥上皮亚兹单人赴约,塔中罗梅、灰狐狸也见到了沙尔翡。本该是塔中偷摸救人,桥上慢展燕国地图,图穷匕现打他个措手不及。可没想到,皮亚兹他不接茬了…… 【世界尽头的酒馆】是一档GPASS会员独享节目,在隔周的星期四更新。马上订阅GPASS,与4位冒险者一起经历这场充满惊喜的旅程吧! [<GPASS专题页面>](https://site.gcores.com/gpass/)
2025 年刚刚过去几个小时,就有一些令人意外的新闻,一位 Oracle 工程师发布了一组补丁,为 GNU 编译器集 (GCC) 实现了 ALGOL 68 编程语言前端。 这些补丁是针对已有半个世纪历史的细分市场编程语言的工作中补丁。  上个月,GCC 的 COBOL 前端补丁出现了新的补丁活动。 许多人批评其过时和不合时宜。 那么,ALGOL 68 前端补丁就更出乎我们的意料了。 ALGOL 68 是一种命令式编程语言,于 1968 年首次亮相。 但它的用途一直比较小众,使用范围非常有限。 早在 200 年代初,就有基于 GPL 许可的 ALGOL 68 编译器(a68g)和实验性 GCC 前端补丁发布...... 甲骨文公司的 Jose Marchesi 曾开发过 ALGOL 68 实验性前端补丁,但我并不希望看到这项工作在 2025 年成为 GCC 的主线。 Marchesi 元旦时在 GCC 邮件列表上写道: <blockquote>"这个WIP是GCC前端,用于Algol 68,这是一种迷人的、通常不被理解且经常被诋毁的编程语言。 众所周知,Algol 68 在问世之初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熟悉该语言的人都会怀疑这一点在今天可能仍然适用,但在修订报告出版 50 多年后,世界可能终于准备好接受它了,或许还没有,我们拭目以待;) 至少,GCC 的支持将使 Algol 68 爱好者更容易在现代系统中编写、共享和使用他们的程序。这是一项正在进行中的工作,但前端已经可以编译大多数主要的语言结构和许多完整的程序"</blockquote> 但并非所有的 ALGOL 68 语言特性都已实现。 我们希望 GNU Algol 68 成为 Algol 68 报告的严格超级语言。 一些 [ALGOL 68 代码示例](https://en.wikipedia.org/wiki/ALGOL_68#Code_sample):  对 2025 年的 ALGOL 68 编程语言感兴趣的人可以在 [GCC 邮件列表](https://gcc.gnu.org/pipermail/gcc-patches/2025-January/672384.html)上找到正在编写的补丁。 我们可以继续关注这些补丁的进展和审查情况,以及 ALGOL 68 前端是否能在 2025 年被 GCC 主线所接受。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772.htm)
Google Chrome 浏览器是移动和桌面平台浏览器市场上无可争议的王者,2024 年 12 月,它的市场份额有所上升。 Statcounter 报告称,美国司法部希望从Google分拆的浏览器在今年强势收官,市场份额持续上升。 Google Chrome 浏览器以 66.88% 的市场份额强势开启 2025 年,单月市场份额增长 0.5 个百分点,同比增长 1.65 个百分点(与 2023 年 12 月相比)。 如此巨大的市场份额让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间的差距非常大。 Microsoft Edge 是最接近Google Chrome 浏览器的浏览器,但其市场份额仍相差甚远。 2024 年 12 月,Edge 的市场份额从 12.87% 上升至 13.21%(+0.34 个点)。 同比增长 2.31 个百分点。 苹果公司的 Safari 浏览器排名第三,考虑到它是唯一一款不支持 Windows 系统的浏览器,这一成绩相当不错。 根据 Statcounter 的数据,Safari 浏览器目前占据桌面浏览器市场 8.49% 的份额(-0.64 个百分点)。 Firefox浏览器排名第四,占 6.14%(-0.3 个百分点),Opera 排名第五,占 2.74%(-0.07 个百分点)。 Google浏览器:66.88%(+0.5 个百分点) Microsoft Edge:13.21%(+0.34 个百分点) Apple Safari:8.49%(-0.64 个百分点) Firefox浏览器 6.14%(-0.3 个百分点) 歌剧院:2.74%(-0.07 个百分点)  Google在浏览器和搜索市场的主导地位可能很快就会受到挑战,因为美国司法部最近向法院提交了一份文件,要求Google分拆其浏览器,甚至将其出售给竞争对手。 虽然有观点认为这种改变可以为市场带来更多选择和更多创新,Google声称,出售 2008 年推出并广受好评的浏览器将损害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并将用户及其数据置于风险之中。 尽管市场份额相对较低,Microsoft 的 Edge 可能也会陷入困境。 浏览器制造商和权益组织最近致信欧盟委员会,要求其将 Edge 纳入 DMA 法规,并将微软标记为以掠夺性行为伤害其他企业的守门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768.htm)
在“追光中国科学院跨年科学演讲”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宗成庆教授表示,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各行各业带来的冲击是不可逆转的,拥抱新技术,顺应时代发展,是所有人正确的选择。 在探讨当前大模型语言翻译能力的议题上,宗成庆援引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梁茂成教授的研究成果,深刻揭示了翻译行业的现状:**从专业技能层面分析,即便是翻译专业的本科生,其翻译能力也难以匹敌先进的机器翻译系统;至于翻译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尽管他们之中不乏佼佼者,但整体而言,水平参差不齐,众多毕业生的翻译质量同样未能超越机器翻译的标准。** 当话题转向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职业的潜在影响时,宗成庆明确指出,**尽管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会全面取代人类劳动力,但它无疑将淘汰那些未能掌握智能技术的人群。**面对这一趋势,他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把握时代赋予的机遇,勇于应对挑战,共同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人类的未来铺设坚实的基石。 **根据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AI大模型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市场规模已达到约294.16亿元人民币,**并预测这一数字将在2026年迅猛突破700亿元大关,标志着中国AI大模型行业正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AI大模型已初步展现出算力高效利用、真实环境感知、自主学习及创新创作等多方面能力。在中国,众多国产AI大模型不仅在文本处理、图像识别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赋能效应,还广泛渗透至娱乐、电子商务、职场办公以及众多垂直行业应用中,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766.htm)
1月1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子公司及New Retail与德弘资本达成交易,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全部股权,合计占高鑫零售已发行股份的78.7%。公告显示,阿里巴巴将持续聚焦核心业务,提升股东回报。 2017年,阿里巴巴首次入股高鑫零售,2020年进一步增持后,高鑫零售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并表子公司。2024年10月,高鑫零售发布公告,向市场告知有买家有意收购。2025年1月1日晚,交易最终敲定,根据公告,德弘资本将以整体最高1.75港元/股(包括1.55港元/股的现金及0.2港元/股的利息),收购阿里全资子公司吉鑫和淘宝中国所持7,027,297,350股高鑫零售股份(占已发行高鑫零售股份总数约73.66%),及New Retail所持480,369,231股高鑫零售股份(占已发行高鑫零售股份总数约5.04%),阿里巴巴子公司及New Retail将收取的最高金额约为131.38亿港元。 根据高鑫零售最新发布的财年中期业绩,半年营收347.08亿元,净利润1.8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截至2024年9月30日,高鑫零售集团员工人数为85778人。 一段时间以来,阿里巴巴有序退出非核心资产,战略聚焦核心业务的发展信号更加清晰。12月17日,阿里巴巴与雅戈尔集团达成交易,将所持全部银泰股权,以约74亿元人民币向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买方财团出售。 据市场人士分析,本次高鑫零售的交易中,多方能够实现共赢。德弘资本长期看好消费赛道,追求跨周期的稳定回报,高鑫零售过往数字化转型的良好基础,令其成为优选标的。高鑫零售也将在德弘资本的支持下,开启新的发展篇章。同时,市场更加看好轻装上阵的阿里巴巴,过去一年,阿里坚定执行战略聚焦,清晰取舍,面向未来,更好将发展资源聚焦于电商、云+AI这两大方向,驱动核心业务长期增长。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764.htm)
据媒体报道,台积电在新竹宝山工厂开始了2nm工艺的试产工作,随着2nm工艺的到来,其价格也随之上涨。据悉,台积电2nm晶圆的价格已经超过了3万美元,相比之下,目前3nm晶圆的价格大约在1.85万至2万美元之间。 **因台积电报价太高,高通、英伟达等公司考虑使用三星2nm工艺制程,**报道指出,**高通正在使用三星的2nm工艺做测试,目前尚未最终敲定是否会将订单交给三星代工。** 过去三星代工的名声在业内表现不佳,主要原因是它制造的骁龙888芯片出现了过热情况,当时三星的5nm工艺不过关,结合Arm的X1超大核心功耗过高,最终导致了骁龙888发热的问题。 经UP主测试,运行游戏《原神》,画质全开使用15分钟后,多款骁龙888机型的最高温度都超过了45度,不仅温度高,这些机型还存在降亮度、降帧现象,同期上市的次旗舰骁龙870手机表现反而更好点,被网友调侃为“反向Pro”。 在相同条件的游戏条件下,麒麟9000和苹果A14两款台积电5nm芯片的平均芯片功耗为2.9W和2.4W,而**采用三星5nm技术的骁龙888为4.0W,**因此这颗芯片被大家称为“火龙”。 也正是因为三星的工艺翻车,高通从骁龙8+ Gen1开始,骁龙8系平台转向台积电,目前表现稳定。 如果骁龙平台转向三星2nm工艺制程,那么其功耗问题将会是业内关注的热点。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1227/8d207836df84474.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762.htm)
**Intel旗舰级移动处理器酷睿Ultra 9 285HX“Arrow Lake-HX”在Geekbench上现身,不过并不是CPU测试,而是Geekbench AI测试。**虽然没有这款处理器最主要的性能表现,但是其结果页面确实也显示了一些东西。 测试结果显示,**酷睿Ultra 9 285HX具备8个P核心和16个E核心,与桌面端的酷睿Ultra 9 285K和Ultra 9 285相同,相比之下酷睿Ultra 9 285H仅配备16个核心。** 酷睿Ultra 9 285HX的基础频率为2.8GHz,尽管并未显示其睿频速度,但预计P核睿频将达到5.5GHz,E核心基础/睿频频率为2.1/4.6 GHz。 此外,这款处理器预计将配备36MB的L3缓存,并搭载基于Xe架构的集成显卡,拥有2.0 GHz的GPU核心频率。 **在Geekbench AI测试中,酷睿Ultra 9 285HX在单精度AI测试中获得了4091分**,遗憾的事这次测试并未展示其在CPU性能方面的实力。 此外英特尔的Arrow Lake-HX“酷睿Ultra 200”笔记本CPU系列还包括其他几款产品,包括同样24核心酷睿Ultra 7 275HX,8+12 20核心的酷睿Ultra 7 265HX/255HX,6+8 14核心的酷睿Ultra 5 245HX/235HX。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758.htm)
在混沌计算机俱乐部(CCC)年度混沌通信大会上,**黑客托马斯·兰伯特兹(Thomas Lambertz)展示了“Windows BitLocker: Screwed without a Screwdriver”的研究报告,展示了如何绕过BitLocker加密并获取受保护数据。**  此前已报告修复的漏洞CVE-2023-21563,仍可被利用来攻击当前版本的Windows,仅需一次性物理设备访问和网络连接。 **这种攻击属于“bitpixie”攻击类别,自2022年中以来已有详细记录,这一特定错误在2022年11月通过更新被修复,但研究表明这一修复仅是表面级别的。** 攻击者通过使用Secure Boot启动过时的Windows引导程序,将加密密钥提取到内存中,然后使用Linux检索内存内容并找到BitLocker密钥,使得新版的Windows 11仍可被有效攻击,就好像从未安装修复补丁一样。  **而新的Secure Boot证书预计要到2026年才能推出,在此期间,用户只能通过备份BitLocker密钥或在BIOS中禁用网络访问,**兰伯特兹警告说,即使是简单的USB网络适配器也足以执行此攻击。 不过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可能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不太可能会有人现场尝试解密其BitLocker加密,但对于企业和政府等就完全不一样了。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756.htm)
**银川金凤区万达广场置业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退出,新增股东坤华(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为公司控股股东。**银川金凤区万达广场置业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09年12月10日,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目前新华保险已接手7座万达广场。 业内人士分析,房地产行业现在整体下行,商业地产市场竞争加剧,万达广场的租金收益和资产价值受到影响。融资环境收紧,万达集团通过传统融资渠道获取资金的难度增加,资金链面临较大挑战。 此外,万达集团近年来不断推进轻资产战略转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业务调整和布局,这也影响了其资金流和财务状况。 对于新华保险而言,**扩大了在不动产领域的布局,提升了自身在商业地产领域的影响力,同时也为其保险资金找到了稳定的投资渠道优化了资产配置。** 从商业地产市场的角度来看,新华保险等险资的进入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推动商业地产市场的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752.htm)
苹果公司可能从来都不喜欢只依赖一家供应商,但在相机传感器方面,除了继续从索尼采购之外暂时别无选择,其最新的 iPhone 16 系列也采用了这家日本制造商的部件。 然而,这种独家合作关系可能即将结束,因为为苹果各种产品提供 OLED 面板的三星可能会进入库比蒂诺公司的相机供应链。  一位消息人士透露,这家制造商正在开发一种三层堆叠传感器,据说比索尼的 Exmor RS 系列更出色。 著名分析师郭明錤此前曾提到,三星将开始为苹果提供4800万像素传感器的iPhone 18,该产品很可能在两年后推出。 第一条传言称索尼的垄断地位将于 2024 年 7 月终止,第二条传言来自爆料人 @Jukanlosreve,他在 X 上称三星正在为苹果开发 PD-TR-Logic 配置的三层堆叠式传感器。 堆叠式相机传感器的背面有处理芯片,"3 层"一词表示总共有三个芯片以三明治的形式叠加在一起。 为 iPhone 添加堆叠式摄像头传感器的好处在于,像素值的传输距离大大缩短,从而降低了处理速度。 对于智能手机来说,堆叠式传感器是一种理想的升级,因为大多数用户不会为了捕捉一个难忘的瞬间而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等待几秒钟,他们更愿意拿出设备立即抓拍。 该爆料者提到,假设这项技术在 iPhone 18 系列上首次亮相,那么三星未命名的三层堆叠式传感器比索尼的 Exmor RS 系列更先进。  如前所述,这家韩国巨头正在开发"PD-TR-Logic 配置"的传感器,这可能是某种先进的封装,但该传言并未透露任何细节。 据说三星在为苹果开发传感器的同时,也在为其未来的 Galaxy 旗舰系列量产 5 亿像素摄像头,据说也是三层堆叠版本。 虽然最新的传言暗示索尼在未来几年不会是苹果的唯一供应商,但留给我们的问题比答案更多,首先是三星的传感器将在哪款 iPhone 上亮相。 相信你也有一些疑问,请在下面的评论中与我们分享。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750.htm)
我们都知道,RTX 5090、RTX 5080都会在CES 2025上正式发布;我们都知道,RTX 5080会先于RTX 5090首发上市。但是,具体时间呢?根据港媒HKEPC的最新说法,**RTX 5080已经确定将在1月21日解禁上市,周二,农历腊月二十二。** 考虑到后边就是农历新年,照这样的节奏看,**RTX 5090有极大概率会拖到2月份再上市了。** 至于中国特供版RTX 5090D,有可能会和RTX 5090同步到来。  有趣的是,Intel二代锐炫显卡的第二款型号,B570,将于1月16日解禁上市。 AMD新一代的RX 9070 XT、RX 9070,预计也会在1月晚些时候登场。 不要忘了,还有Intel的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酷睿Ultra 200HX/H系列笔记本、B860/H810主板,AMD的锐龙5 9600处理器、锐龙AI MAX 300/锐龙AI 300系列笔记本、B850/B840主板……总之,这个月会非常非常的热闹!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746.htm)
**渐冻症抗争者蔡磊今日发布致渐冻症病友的新年公开信。**蔡磊在信中表示,“**当下的我,已经四肢基本瘫痪,说话不清,依靠眼控技术办公和沟通,吞咽和呼吸也越来越虚弱,**如同五年来目睹的数千名病友的离去一样,任何一次感冒、呛咳、摔跤或者并发症都可能夺走我的生命。但我相信,时至今日,渐冻症抗争的接力棒已不会掉落,每天在中国新增60多位不幸的新患者陷入绝望、面对死亡,我们需要更多的‘蔡磊’站出来,和渐愈互助的团队一起拼搏。”  **信中还提到,在过去一年中,蔡磊及其团队科研总投入超过4000万元,其中对外科研捐助资金总额超3000万元**(具体金额和项目明细将于4月份在慈善中国网站和渐愈互助之家官网公布;基金会/慈善信托和破冰未来账户累计实缴目前已经超过1亿元),设立了破冰奖学金项目、生命科学破冰奖等,旨在鼓励和培养更多优秀的科学家投身于渐冻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事业中。 蔡磊在信中公布了2025年的工作计划,包括全力搭建渐冻症科研AI大脑、研发可快速复制到每个家庭的渐冻症护理体系等多个方面,同时蔡磊呼吁需要更多病友大爱的志愿遗体和脑脊髓捐献,为科研提供宝贵的样本资源。 **日前,蔡磊与妻子段睿在直播间揭晓2024年度“生命科学破冰奖”,中美瑞康创始人兼CEO李龙承获奖,奖金为500万元。** 该奖项旨在表彰李龙承在渐冻症(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药物研发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特别是他在SOD1和FUS两种基因型渐冻症治疗研究中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744.htm)
对影像赛道要坚定,对 AI 和折叠屏要冷静。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https://www.ifanr.com) |[原文链接](https://www.ifanr.com/1610860) ·[查看评论](https://www.ifanr.com/1610860#comments) ·[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ifanr)
2025年,新的征程已经开始,我们又将踏上新的旅途,我想对各位创业者企业家说八件事,希望能为大家的创业之路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2025年1月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组织部、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印发《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2025年起施行。弹性退休制度的实施,让退休年龄从过去固定的刚性节点,变成了弹性区间。劳动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区间里的年龄退休,而基准点就是“法定退休年龄”。 **【退休年龄的变化】** 根据《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的规定,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女职工)和55周岁(女干部)。 根据《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2025年1月1日起,男职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4个月延迟个月,分别逐步延迟至63周岁和58周岁;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2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延迟至55周岁。** **【弹性退休的规定】** 法定退休年龄发生变化之后,弹性退休是如何体现的? 一是“向后弹”: 按照规定,**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与所在单位协商一致的,可以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 举例来说,一名男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62周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所在单位与他协商一致继续工作,可以在62周岁至65周岁期间弹性延迟退休。 一名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56周岁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所在单位与她协商一致继续工作,可以在56周岁至59周岁期间弹性延迟退休。 二是“向前弹”: 按照规定,**实行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后,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可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 **提前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3年,且不低于女职工50、55周岁和男职工6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 举例来说,一名1970年1月出生的男职工,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1岁4个月。按照政策规定,他可以最早选择在60周岁退休。 一名1982年1月出生的女职工,原法定退休年龄55周岁。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8周岁,未来可以选择在55周岁至58周岁之间弹性提前退休。 一名1979年1月出生的女职工,原法定退休年龄50周岁。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2周岁1个月,未来可以选择在50周岁至52周岁1个月之间弹性提前退休。 **【弹性退休的办理】** 职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年龄的,至少在本人选择的退休时间前3个月,以书面形式告知所在单位。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选择弹性延迟退休的,所在单位与职工应提前1个月,书面形式明确延迟时间等。 **弹性提前退休的职工,应该达到所选择退休时间对应年份的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 **弹性延迟退休的职工,应该达到本人法定退休年龄对应年份的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 举例来说,一个男职工2031年达到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龄,当年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6年。 如果选择在2029年弹性提前退休,只需要满足最低缴费年限15年。 如果该职工弹性延迟退休到2034年,到时领取基本养老金时,只需要满足2031年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当年的最低缴费年限16年即可。 **【弹性退休的权益保障】** **职工在延迟弹性退休的时间里,相对返聘等非正式的雇佣,仍然享有比较全面的劳动权益保护,单位与职工劳动关系或人事关系延续,应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 据悉,我国养老金包括单位缴费的社会统筹部分和个人缴费的个人账户部分。 社会统筹部分和社会平均工资、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缴费年限挂钩。 晚退休一年,社会平均工资更高;缴费年限更长,养老金待遇更高;缴费越实,缴费基数越高,待遇越高。 弹性退休赋予了个人更大的选择权,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工作意愿、企业需求、身体条件、家庭情况选择退休时点。 据相关经办人员介绍,对于临近退休人员,特别是2025年一季度申请退休的人员,弹性提前退休的申请时间已不足3个月,也将特事特办、急事特办。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736.htm)
 今日,《半条命》系列“G-Man”的配音演员Mike Shapiro发布了一条[神秘推文](https://x.com/mikeshapiroland/status/1874213952680607922),并且备注了#Valve、#Halflife、#GMan、#2025等标签,这也是这位配音演员自2020年后发布的第一条推特,上一条是《半条命 Alyx》的相关信息。  推文的内容是几张拼接在一起的图片,一网友将图片的完整内容拼接出来,看起来是像一副油画的中间部分。  而在上周,据外媒Insider Gaming的知名游戏记者Tom Henderson[报道](https://insider-gaming.com/half-life-3-has-moved-to-its-next-stage-of-playtesting/),数据挖掘者Gabe Follower透露,在过去的几个月,《半条命3》已经开始在Valve开发人员的家人和朋友之间进行游戏测试。  Gabe Follower曾经泄露过Valve的相关信息,最著名事件是去年《Deadlock》的提前曝光。
根据 Statcounter 的数据,2024 年 10 月,Windows 11 的市场份额达到历史新高,超过 35.5%。 在这一增长之前,该操作系统的用户数量曾连续三个月下降。 现在,故事又重演了。 继11月份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之后,Windows 11再次陷入下滑。  Statcounter 的最新数据显示,Windows 11 在连续两个月中损失了超过 1.48% 的市场。 2024 年 12 月,该操作系统从 34.94% 降至 34.1%(-0.84 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Windows 10 虽然在不到 11 个月的时间内就将退出主流市场,但仍夺回了部分流失用户。 目前,Windows 10 仍是微软的主流版本,市场份额为 62.73%(+0.9 个百分点)。 考虑到许多用户无法更新到 Windows 11,而且微软并不想就其苛刻的硬件要求(如 TPM 2.0)进行谈判,因此,我们将在离 2025 年 10 月越来越近的时候,拭目以待 Windows 10 的发展。 如果您无法进行官方更新,并且还不想购买新设备,您可以选择微软官方的扩展安全计划,该计划提供 12 个月的额外更新,价格为 30 美元,或者使用第三方解决方案如0patch以获得长达五年的额外支持(也不是免费的)。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各种技巧绕过Windows 11的硬件要求。 如果 Statcounter 的最新数据属实(微软不提供官方的 Windows 市场份额数据),那么 Windows 市场目前的情况如下: - Windows 10:62.73%(+0.9 个百分点) - Windows 11:34.1%(-0.84 个百分点) - Windows 7:2.4%(-0.07 个百分点) - Windows 8.1 0.29%(-0.02 个百分点) - Windows XP 0.23%(-0.02 个百分点) 您可以从官方网站[的最新 Statcounter 报告](https://gs.statcounter.com/)中了解更多信息。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732.htm)
**RTX 50系列即将发布,各种规格已经暴露得七七八八,如今PC系统厂商都忍不住提前泄露,iBuyPower的多台新主机就确认了RTX 50系列显卡的显存配置。**RTX 5090/5090D都将回归512-bit超大位宽,搭配最大容量的32GB GDDR7,已经不仅仅是游戏卡,更是半专业卡,非常适合适合AI。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1/587917dc5b13414693accdb4393ad94c.jpg) RTX 5080位宽直接腰斩至256-bit,显存容量也减半到16GB。 RTX 5070 Ti比较幸运,保留了256-bit 16GB的完整规格。 RTX 5070进一步降至192-bit位宽,显存容量也顺应降至12GB。 **RTX 5060 Ti的位宽设定在128-bit,但是显存容量不降反增,来到了16GB,着实是个异类。** RTX 5060就没什么悬念了,保留128-bit,容量再次减半到8GB。 显存频率方面,**RTX 5080最为特殊,拥有最高的30GHz,其他一律都是28GHz**,这也让它和RTX 5070 Ti拉开了档次。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1/3c0ecce413984240b03278b35b75ee65.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1/87487ff8b53b46eaa6fc541b3a0f7abf.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1/c8a1b912d0c945c6835b976b4c41fcad.png) 竞品方面,AMD RX 9070系列都是128-bit位宽、16GB容量,而且还是GDDR6,毕竟本身定位就不是旗舰。 Intel的锐炫B580提供了192-bit 12GB GDDR6,后续会增加24GB版本面向AI应用,而后续的锐炫B7系列可能会默认给到256-bit 16GB。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1/527bdcdb6f324156b1adcd0176236bd6.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726.htm)
1月1日参考消息网援引韩国《朝鲜日报》网站报道称,有分析指出,2024年12月29日在务安国际机场发生的济州航空客机事故除了飞机故障外,还受到跑道长度短、对机场建设初期就被批评的鸟类撞击可能性认识不足、机场运营经验不成熟等综合因素影响。  报道称,2007年启用的务安机场被设计为韩国西南地区的据点国际机场,但跑道只有大约2.8公里,比其他主要国际机场短。对此,全罗南道以2025年完工为目标,正在进行将跑道长度增至3.126公里的延长施工。由于施工,务安机场跑道目前有300米左右无法使用,也就是说,实际的可用距离为2.5公里。 跑道是为飞机安全起降而设计的空间,大部分经常起降大型飞机的国际机场跑道长度超过3公里。航空业专家表示,跑道长度越长,对提高制动力的作用就越大。韩国机场公社航空训练中心主任金圭焕(音)说:“跑道长度不到3公里,在平时起降的情况下没有问题,但在机身着陆等紧急情况下可能会发生问题。”不过,国土交通部当天表示:“很难认为是跑道长度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事故机型是可以在1.5至1.6公里长的跑道上降落的。” 有人认为,对作为事故原因之一的可能性——鸟击问题的忽视也助长了事故的发生。务安机场距离西海岸候鸟栖息地很近,在机场建设初期就有人提出了相关质疑。在务安机场附近地区能看到1.2万多只冬季候鸟。务安国际机场在做战略环境影响评估时也提出了“有机身与鸟类撞击风险”的问题,并提出了安装爆音器或警报器等将鸟击事件降至最低的具体应对措施,但这些措施因跑道扩建项目尚未完工而未能严格实施。 还有人认为,务安机场控制塔等航空相关人士的经验不足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务安机场在2024年12月之前从未运营过国际航线的正规航班。29日发生事故的务安-曼谷航线是济州航空12月8日开始运营的新航线。这也是务安机场17年来运营的第一条国际定期航线。一名前机长说:“在发出鸟群撞击警报的两分钟内,飞机就发出求救信号。当时情况非常紧急,在此过程中,需要权衡管制是否到位,是否无法选择机身着陆以外的其他选择。”飞机着陆前,机场消防队应该待命,在跑道上喷洒防火灭火药剂,但当天并未实施上述程序。 务安机场建成启用前预测每年将有992万人次使用该机场,但2023仅录得24.6万人次。由于没有乘客,能在跑道上看到居民们晒辣椒的场面,因此也被称为“晒辣椒机场”。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29日,一架韩国济州航空的客机在位于韩国全罗南道的务安机场着陆时,偏离跑道后撞上机场围墙。除2人获救外,机上其余179人全部遇难,这是在韩国国内发生的伤亡最严重的空难事故。 **韩国坠毁客机的飞行数据记录器将交由美国分析** 当地时间1月1日,韩国国土交通部表示,将把济州航空失事客机的飞行数据记录器送往美国进行分析。据了解,该飞行数据记录器外观破损较严重,对解读其数据造成了一定困难。这是涉事客机两个黑匣子中的另外一个。 当天稍早前,韩国国土交通部表示,已完成对韩国济州航空波音737-800失事客机的其中一个黑匣子,即驾驶舱语音记录器的数据提取,将尽快完成驾驶舱语音记录器的数据转换工作。 飞机一般装有两个黑匣子,分别为飞行数据记录器和驾驶舱语音记录器。韩国国土交通部此前曾表示,为查明坠机的复杂原因,需展开长时间调查。 当地时间12月29日,一架韩国济州航空的客机在位于韩国全罗南道的务安机场着陆时,偏离跑道后撞上机场围墙。除2人获救外,机上其余179人全部遇难,这是在韩国国内发生的伤亡最严重的空难事故。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724.htm)
据行业分析师估计,特斯拉可能无法实现第四季度和2024年全年的交付目标。特斯拉多年来一直没有发布季度交付目标,只是将交付量的年增长率定在50%左右,有些年份低于这个数字,有些年份高于这个数字。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3/0125/a44c0e09c3a5bbf.webp) 在第三季度财报发布会上,特斯拉宣布仍计划在2024年实现交付量增长。而为了超过2023年180万辆的交付量,特斯拉需要在第四季度交付51.5万辆汽车。这远远超过上年同期47.6万辆的交付量,而这也是特斯拉有史以来的季度交付量纪录。 该公司预计将在本周四或周五公布其第四季度交付业绩。 分析师们一直在更新他们对第四季度交付量的预期,目前的共识是50.7万辆。 这将是特斯拉的新交付记录,但仍将低于51.5万辆的交付目标,这也将导致特斯拉在2024年实现“小幅增长”的预测落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7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