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quote><p>在电商运营中,如何在维护客户关系的同时实现盈利,是每个企业都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商客户运营中的利润策略,希望能帮到大家。</p> </blockquote>  我们要维护那么多的客户,最终还是要实现盈利,这是每个企业都必须的去努力抓取的,没有利润企业怎么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呢,也没有哪个老板是不想要赚钱的吧。那对于商城而言,我们要如何赚取利润,合理的利润? ## 一、重点客户赚毛利 我们之前给客户分过等级,给客户的行为进行过追踪,最后也希望能把核心客户找出来,好好服务他们,让他们对你有依赖,非你不可,这就成功了,但是服务好客户很大程度上要归结到给客户让利更多,这跟我们想要赚取重点客户利润是相对立的,是吧? 当然,我们让利不是不赚钱,而是赚少一点而已,在跟客户交易的过程中来回拉扯那是常态,一个想要更多利润一个想要更低的价格,根据实际的行情以及商城的毛利或者毛利率要求判断要拿多少利润就可以做,这是给每一个业务员的要求。注意我说的是利润,也就是毛利,而不是毛利率,事实上大客户大订单的毛利率本来就是很低的,最好还是用毛利这个指标来衡量。 为了让业务员能够拿下一些订单,往往我们还需要在订单之外给客户一些返利,就如之前说的多倍积分,下单抽奖或者满赠京东E卡之类的,这些都可以不计算在业务员的毛利之内,由企业额外拨出这笔款项,一般是作为运营的专项费用,而且这个基本会在年末的时候就制定了下一年的预算支出。 回归正题,还是要强调一下这些重点客户才是我们最应该服务好的客户,哪怕是毛利低一些也值得,还记得我们之前说的那个二八理论吗,在我们这个行业这个比例可能更加极端。这些重点客户还能给企业提供很大的流水,如果企业要上市那这个绝对是一个很好的数字表现来源。 ## 二、样品客户赚毛利率 对于商城而言,我们当然希望大客户越多越好,但是给予商城本身的属性问题,真正的大客户往往对供应商有着多种要求,很多情况下是直接找到了代理商或者原厂,很少会在商城直接购买,这也使得我们商城的真正大客户数量极少,我们刚才说的大客户绝对少有这些真正的大佬。 更加现实的是我们的小客户占比非常多,前面我举例说明客户订单金额区间的时候也说了,最大数量的客户订单集中在0-50元,而后是在50-100区间,越往上的区间客户数量越少,也就是说样品订单占据了绝大多数。刚才我们说了,大客户赚毛利,那这种小样品客户就得来赚毛利率了。 客户订单金额虽然小,但是你看一般商城的商品价格都是有多个阶梯的,你买的越少单价越高,所以对于企业而言毛利率越高。当然这不是全部的原因,因为你买的少,商城也要花费同样的人力去服务你,这些主要是人工成本在里面,现在大家也都已经习惯了少量样品价格偏高的事实,这也是跟C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 ## 三、不是要赚所有客户的钱 不是赚所有客户的钱,这个在前面讲我们给新客户一定优惠,甚至是免费体验一次购买的时候就已经提到了,有些新客户下完单之后就不会再跟你买货了,他来只是为了薅一次羊毛,特别是你的商城有卖一些个人能用的上的东西的话,你的羊毛会更多。只是卖元器件的还好,再怎么薅,这个人群数量也不会很大,而且这个客户多多少少也还是圈子里面的人,损失了也就损失了,无所谓了,说不定人家在未来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还能有回购也不一定,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不过我想说的是,这些看起来亏本的事,这样享受了第一单优惠的客户,绝大多数是很难有大单的,但是我们也只要其中一部分能够成为忠实客户也就够了。用拉长时间来看,这些好客户贡献的毛利能够覆盖掉这些被薅的羊毛,这也就是赚的。 同样有些客户即便是大客户了,但是他精打细算总是买一些你亏本的型号,难道我们就不做这个人的生意了吗?当然不是,而且我们也不知道未来谁会是那个专门能让你吃亏的的人,所以开门做生意我们要的是整体盈利,整体毛利在管控范围之内就好。 不是赚所有客户的钱,但是我们的业务员还是要落实做好每一单,他们需要尽量为企业谋求最大的利益。这其实也不冲突,一般说来大的订单每个企业都会盯得很紧,负毛利的话那更加需要领导的审批,业务员一般也是要考核毛利的。在运营的方向上看大盘,在具体订单上业务员也要尽心尽力,这才是能给企业带来合理的利润。 本文由 @青山郭员外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由80后国产独立游戏团队“火种游戏”开发,Edigger发行的像素风即时战斗肉鸽卡牌游戏《突破重围》将于北京时间5月8日14:00在Steam开启“抢先体验”!喜欢肉鸽卡牌游戏的小伙伴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呀!Steam全球首发,游戏本体折后48.6元,连续14天尽情享受超值体验!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突破重围》是一款以火车为主题的卡牌构筑类肉鸽游戏,不同于传统类型的肉鸽卡牌,游戏内的即时战斗玩法使整个游戏的内容更加丰富有趣,紧张刺激! 游戏过程中,你将被授予重要任务,驾驶一辆星际列车穿梭于不同的星球,完成艰巨的运输使命。路途前方是敌人严防死守的重重关口,后方是紧追不舍的追击部队。每一次的策略选择,都将影响游戏的最终战局! 实时策略让卡牌战斗更加紧张刺激 《突破重围》并非传统的回合制游戏,敌人可不会傻傻地等待玩家的行动结束后开始进攻,他们更具侵略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有新的敌人进入战场。  你需要合理地分配资源,以及制定好攻击目标,用最小的代价来赢得一场场胜利。有时候,一次小小的犹豫,可能就会错过反击的良机,进而引发雪球效应。 多元组合让构筑百花齐放 每列火车都有自己的独特机制,同时也有专属于他的独特牌库供你选择。伴随游戏难度的深入,你也会解锁更多的强力卡牌。  体验局内玩法时,你有多种途径可以获得额外的卡牌,如战斗结算,商店购买等,甚至可以通过搜寻物资的方式随机获取。同时,列车也能获得各种各样的强化,进而获取更多的能量,拥有更多可以装备炮台的车厢等等。 随机事件让每次冒险独特非凡 每一次游玩都是程序自动生成的全新冒险,你会遭遇各种突发事件,每一次选择都会得到不同的响应。从途径的研究所,获取特殊的车装蓝图,打造独一无二的专属列车,让火车的每一节车厢都有着不一样的强力增幅。  当然,你也会招募到各类佣兵,为你的冒险带来更好的体验。是保守前进?还是刀尖跳舞?这,都在一念之间!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JetBrains CLion 是一款适用于 C 和 C++ 的跨平台 IDE,现在可以免费用于非商业用途了。@Appinn 从 2025 年 5 月 7 日起,如果你将 CLion 用于个
5月8日消息,外交电报显示,美国特朗普政府正以关税为筹码,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卫星互联网服务星链进入当地市场扫清障碍。**以下为翻译内容:**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328/cac213b89657333.jpg)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今年宣布对非洲小国莱索托出口商品加征50%关税。不到两周后,莱索托的通信监管机构与马斯克领导的SpaceX旗下卫星服务商星链代表举行了会谈。 星链早就在谋求打入莱索托当地市场。但特朗普公布关税并要求就贸易协定展开谈判后,这个拥有约200万人口的国家向马斯克的公司颁发出史上首张卫星互联网服务牌照,为期10年。一份美国国务院内部备忘录中称:“在与美国就贸易协定进行磋商之际,莱索托希望借批准星链牌照展现接纳美企的诚意。” 莱索托并非唯一一个在应对美国关税的同时,又向马斯克公司伸出橄榄枝的国家。今年3月份,星链在印度火速与两家运营商达成分销协议,并在索马里、刚果民主共和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越南等国赢得不同程度的政策支持。 多份内部政府电文显示,美国驻外使馆和国务院正不断敦促各国为美国卫星企业扫除障碍,其中频繁提到星链。尽管文件并未表明特朗普政府明确要求以关税优惠换取星链准入,但美国国务卿马可·鲁比奥(Marco Rubio)不断指示各驻外使馆积极为马斯克公司获得监管批准铺路。 据两位匿名知情人士透露,印度政府官员之所以加速审批星链业务,源于将其视为对美贸易谈判的筹码。一位接近印度决策层的人士表示,“虽然这不会明列为谈判条款,但印度方面视其为促成协议的重要润滑剂。” 美国国务院在回应媒体提问时表示:“作为美国产品,星链为全球偏远地区带来了互联网连接,具有颠覆性意义。任何爱国的美国人都应乐见本土企业在全球舞台上取得成功。” 马斯克是特朗普的重要盟友,去年为支持特朗普及其他共和党候选人捐款2.77亿美元,目前还在政府内负责“政府效率部”。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Kush Desai)否认存在利益输送,他坚称“特朗普政府与其他国家贸易谈判唯一考量的是美国人民利益,其中也包括美国企业在海内外的成功。”德赛说,“政府官员均遵守各自机构的伦理准则。” 印度、莱索托等国政府和SpaceX均未回应置评请求。 上周有报道提到星链在莱索托、孟加拉国等地的业务扩张。 一些专家认为,此举对特朗普政府颇具战略意义。当下,美国正与中国在全球电信领域展开竞争,而星链是卫星互联网连接领域最大的国内外参与者。 “只要事情与马斯克的名字相关联,大家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但如果他不是SpaceX的首席执行官,我想大多数人都不会反对美国政府为本土企业争取国际市场准入条件,”技术政策智库美国创新基金会(Foundation for American Innovation)高级研究员伊万·斯沃兹特劳伯(Evan Swarztrauber)说。 斯沃兹特劳伯补充道:“我们当然希望美国卫星公司在海外表现出色……美国目前在太空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我们应该大力争取更多国家对我们的企业放行,否则受益的将是中国企业。” 太空产业咨询公司Quilty Space政府事务总监金伯利·西弗森·伯克(Kimberly Siversen Burke)表示,星链拓展国际业务可能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她根据Quilty Space财务模型早期估算,只要拿下印度宽带市场1%的份额,每年就可产生近10亿美元收益;在拉美和非洲市场的潜力更为可观。 电文还披露了美国官员如何推动其他国家接纳星链。 这并非始于特朗普政府。电文显示,拜登政府也曾推动美驻外机构采用星链及其他卫星互联网服务。去年12月初,一封由时任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签发的公函就宣称“低轨卫星”可为偏远地区提供“较传统网络服务商更具韧性的替代方案”。当时已有50个美使领馆采用低轨卫星服务,但国务院计划将这项技术推广至全球更多外交机构。 布林肯还在电文中强调,不只要推广星链,还要“随着市场上更多供应商出现,增加低轨卫星服务商的可选范围”。 在特朗普任内,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至少签发过两封电文,要求全球使馆“推广美国卫星服务”以对抗"俄罗斯现有太空势力"和提供同类服务的中国公司,其中特别提到了星链。 3月28日,鲁比奥签署的一封电文要求美国驻外使馆推动当地政府审批星链牌照,称“美国政府的背书对保持并扩大星链在全球的’先发优势’至关重要”。 另一份电文显示,美国驻土耳其大使馆人员向土方高层传达了鲁比奥的要点。据称,土方曾表示有意采购星链和亚马逊Kuiper计划在内的卫星服务。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加征关税后,多份电文陆续发出。 4月中旬的一份国务院电文显示,马里高级官员在首都巴马科大使馆会见了使馆工作人员,表达了采购星链的意向。使馆工作人员补充说明称,马里正在"制定法律框架和平台用于注册和识别所有星链用户",一旦准备就绪,巴马科使馆的"商务团队"已"锁定"一家正准备"设立星链特许经营权"的当地企业。 至少有来自两个美驻外使馆的电文明确提到,当地在通过接纳星链来规避关税手段并促成更优贸易协定。 4月4日美国驻金边大使馆电文称,特朗普宣布对来自柬埔寨的商品征收49%关税的决定令柬埔寨政府官员和私营部门"大为震惊",因为他们本希望避免此类措施。在关税政策宣布次日,柬埔寨美国商会(AmCham)领导层——这个由美国和柬埔寨企业组成的非营利组织——会见了柬埔寨经济财政部官员,讨论如何改善与特朗普政府的关系。 电文显示,美国商会代表敦促采取"果断行动向美国做出让步",包括"建议柬埔寨给予美国进口商品(特别提到福特品牌汽车)免税待遇,并加快批准星链的市场准入申请"。 另一封4月17日的电文称,星链正向吉布提申请准入牌照。国务院工作人员指出,星链进入吉布提将打开该国市场并提振"美国企业"。使馆人员表示将全力协助星链:"使馆将继续跟进,协助星链联络政府官员并推动对话"。 自宣布加征关税以来,美国政府尚未达成任何贸易协议。 华盛顿智库全球发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研究员盖尤德·摩尔(W. Gyude Moore)表示,相比特朗普执政时期之前,批准星链的非洲国家似乎有所增加,但难以获得准确数据。 非洲官员难以区分美国政府的诉求与马斯克的要求。例如,星链在南非加速推进业务时,特朗普政府正对南非施加新的压力。 "如果我是南非政府官员,面对这种情况,很难分辨二者的区别。"摩尔补充道:"虽然可能没有正式联系——也没有直接施压——但人们会自行推断马斯克与特朗普关系密切。如果我在当地阻碍他的业务,可能会影响我的国家。他们明白,如果被认为与埃隆·马斯克相处融洽,工作会顺利得多。"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8142.htm)
2025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杨元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答了中国企业出海以及全球化的问题。杨元庆认为,全球化的趋势不会逆转,倒流,联想的出海模式是大家可以借鉴的一种出海模式。  “从去年10月,尤其是今年以来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关税的困扰对于大多数国际化出海企业都是一个挑战。并不会因为这样,全球化逆转、倒流。全球化大的趋势是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是,我们也需要适应世界上出现的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杨元庆提到。 联想在出海和全球化方面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经验。如果简单概括来说就是端到端整合的“ODM+”模式以及Global +Local(全球本地化)的全球资源本地交付业务模式。 “能够整合全球最好资源的企业最后能够胜出,而不是故步自封守在一个市场上。中国制造业的完整、高效是一种优势,联想过去就很好地利用了这方面的优势,在别的市场和国家也有很多优势的人才、技术和产品,我们也要好好利用这些优势,整合起来,为我所用。”杨元庆提到。 据了解,联想已经构筑了一个全球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10个国家建立33家工厂。“即使美国高关税,对我们的影响比较有限,因为我们可以有效地进行调节,我们比竞争对手可以快速地进行调节。”杨元庆表示,“我们并不怕高关税,我们怕的是不确定性。”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8140.htm)
微软“砍刀部”,又出手了。5月5日,22岁的Skype宣告停运,微软永久关闭了这项服务,并表示未来将聚焦发展替代品Teams。或许国人很难对Skype流下一滴时代的眼泪,但对欧美用户而言,Skype曾是无数人青春与记忆的符号。 BBC在《四个与Skype有关的故事——从异地恋到与亡夫告别》中记录了它的温情,华盛顿邮报以《互联网告别Skype,感谢所有来电》致敬它的时代,福布斯则在《告别Skype》开篇写道“我们今天聚集在这里,哀悼一位深受喜爱的朋友去世……” 若置身国内互联网视角,Skype的终结仿佛QQ停运,即使我们早已不再频繁登录QQ,它仍是无数人青春的底色,承载着过去,也见证了即时通信的进化。 在欧美媒体的缅怀声中,既有对纯真互联网时代的追忆,也夹杂着对Skype母公司微软的埋怨。 福布斯在悼词后尖锐地写道:“它在22岁的黄金年华被冷酷夺走,被一位漠然的继父母无情终结——微软毫不留情地安乐死了Skype”。  摒弃情怀滤镜,Skype的“死因”究竟为何? 26岁的QQ还能在00后中焕发第二春,为什么Skype却黯淡谢幕,果真是微软的锅,还是时代变了? 一、Skype曾经有多牛 Skype的诞生,曾划破了通信的旧秩序,不仅重新定义了即时通讯,还分走了传统电信行业的蛋糕。 2003年,四个爱沙尼亚程序员因对高昂的跨国话费不满,合力写出了这款基于P2P(点对点)协议的通信工具。 这一协议利用用户设备作为网络节点,点对点搭建去中心化的通信系统,大幅降低了通信成本。Skype的语音编码技术也遥遥领先,解决了早期互联网通话常见的延迟和杂音问题,这在宽带尚未普及的年代堪称通信革命。 彼时正盛的MSN、QQ等聊天软件只擅长文本聊天,无法提供稳定可靠的视频通话,Skype就靠硬技术,给即时通讯市场补上了这块拼图。 Skype的崛起也逼迫对手加速进化。MSN、QQ都开发了视频通话,但受限于技术和带宽,始终难以匹敌Skype的流畅体验。 国际长途电话的收入大幅下滑,也倒逼AT&T、Verizon等巨头开始探索互联网通信的转型之路。  2003 年我国还是拨号上网的时代,Skype 就已经开发出了流畅的视频通话功能|图源:Skype 2005年,Skype的注册用户飙升至1亿,每月活跃用户超过4000万,全球通话时长累计突破500亿分钟。那时Skype诞生仅两年,便以26亿美元的价格被eBay收购。 eBay本想把Skype当成买卖家沟通的工具,彼时的淘宝已经用上了旺旺。然而,eBay的电商基因与Skype的通信本质难以完全契合,eBay把Skype想窄了。 在Web 2.0时代,Skype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连接世界的桥梁。 多少笔跨国商业交易,在Skype的通话中最终敲定;无数跨国恋情的纽带,靠Skype得以维系;留学生无需昂贵的越洋电话,就能和地球另一端父母温暖连线。Skype用传统运营商1%的价格,拨通了全世界的国际长途。 在智能手机尚未问世的年代,Skype凭借现代技术,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 二、微软的“贪心” 截至2010年底,Skype全球用户超过6.6亿,在当时意味: 每10个人中就一个是Skype用户。 Skype不仅是工具,更是那个时代全球化的象征。 与此同时,智能手机的普及也催生了新的移动通信应用。eBay最终意识到,Skype需要一个更懂通信、更有协同效应的归宿。  2012 年 Skype 中美通话只要 1.2 美分/分钟,传统运营商的价格是 1.5 - 6.65 美元/分钟|图源:Skype 当时的科技巨头微软,也继续寻找一个突破口,以弥补其在移动和社交领域的短板,替代掉生命末期的MSN。 强强联合下,2011年,微软以85亿美元全现金收购了风头正盛的Skype。这在当时是微软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足见其对Skype的重视和期待。 事后来看,微软的算盘打得太响,它不甘心让巨资白花,想让Skype成为微软生态的万金油。这种“什么都想要”的心态,最终毁了Skype。 当时微软试图让Skype成为Windows默认通信工具,嵌入Office办公套件,融入Xbox Live的社交功能,同时还让Skype去做企业级服务,打造成一套强大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以对抗思科。 不仅如此,微软还想让Skype结合Windows Phone去挑战iPhone的Facetime。 然而,设想很美好,技术融不了。 Skype的核心技术,是其赖以成名的P2P架构,在早期互联网带宽不足时具有显著优势,但到了云端和移动互联时代,P2P架构在处理大规模群组、跨设备同步、以及与云服务深度集成时,点对点传输的优点反成劣势。 尤其是在与微软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深度融合时,层出不穷的工程问题拖慢了开发进度,在移动互联网初期产品快速迭代的风气下,Skype始终慢个半拍。 而微软收购Skype的时机,恰逢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应用的爆发期。WhatsApp、微信、Line等一批为移动端量身打造的即时通讯应用迅速崛起,这些Web 3.0时代的App更轻量、更符合移动社交习惯,并且完全免费。 Skype却陷入了“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窘境,一边调整框架和PC为主的微软生态融合,一边匆忙推出移动客户端。 Skype还在带着桌面时代的思路打造移动端,在用户体验、界面设计、产品宣发各个方面饱受诟病,带着历史包袱的Skype很快被后起之秀甩出了赛道。  移动端的 Skype 就像翻版的“短信”|图源:Skype 2014年,微软掌门人交替,纳德拉上任后大刀阔斧开始精简微软的业务线,几乎放弃整个移动端业务,聚焦企业与云服务。 此时,技术与产品定位都专注于服务个人的Skype,逐渐失去存在感。与此同时,企业协作市场也迎来了Slack等新兴平台的崛起。 所以哪怕微软改造后的Skype for Business曾一度流行,但微软仍需一个能够与微软生态结合更紧密、设计之初就面向“企业端”的新产品。 纳德拉的风格也不似前任CEO鲍尔默,他不愿再做补锅匠。于是微软决定另起炉灶,基于最新的云架构,推出了全新的统一通信协作平台——Microsoft Teams。 Skype从备受期待的棋子,沦为巨头边缘的弃子。在消费者市场,它的用户份额持续流失,在企业市场,它被Teams所取代。 微软当时有多重用Skype,如今就有多弃如敝屣。 2017年9月7日,用户开始注意到一条消息,内容为“Skype for Business现在已成为Microsoft Teams”。 那个以颠覆者姿态问世的创新者,那个传统电信巨头的挑战者,那个视频通话时代的引领者,终究失去了往日的荣光,就这样被科技巨头宣告了死缓,直到5月5日正式执行。 但同样是被收购,eBay和微软与Skype都不匹配,为什么Skype偏偏死在了微软手里?  设计和架构都更为现代化的 Microsoft Teams|图源:微软 因为时代变迁才是Skype的真实死因,微软只是注入了最后一剂的“慢性毒药”。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带宽的极大提升以及编解码技术的普及,视频通话本身不再是高不可攀的技术壁垒。它最终被各类应用“管道化”,内嵌到了社交、办公甚至各种垂直行业的App中。Zoom和Teams的成功,正因它们整个产品的定位是商务协作平台,只把视频会议当成一大功能点。 当基础能力不再稀缺时,当“痛点不痛”时,Skype的价值也消失了。 Skype也没有像大洋彼岸的QQ,成功地将自己转型为一个更加多元化、更具粘性的平台,它虽然尝试加入了聊天、文件传输等功能,但其产品基因始终聚焦在“通话”上。 在微信崛起后,QQ面临生存压力时,腾讯选择对其进行了再定位,让QQ成功在00后和特定社群上焕发了第二春。反观Skype母公司微软,不断的战略摇摆,最终让Skype在巨头的阴影下迷失了自己的定位,曾经引以为傲的P2P技术,反而成为他们转型、融合之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Skype的故事,是颠覆者被颠覆的缩影,它见证了互联网通信从文本到视频、从桌面到移动、从个人通话到团队协作的演变。像许多伟大的、具有开创精神的产品一样,Skype在它的时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连接了世界。它早已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如今在世人的敬意与感恩中,体面谢幕。 Skype谢幕了,时代却未停步,它留给大家的不仅是怀念,还有跨越时代的警示。 当下的时代属于AI,大模型如同当年的视频通话技术,正处于“技术稀缺”的阶段。带宽技术的发展曾给了Skype十年的窗口期,当下依托软件和云服务起飞的AI,大模型普惠化的时间大大缩短,留给企业转型的窗口期也会更短。 当大模型变成“通用能力”后,竞争焦点就将不再是大模型本身,或许要像Zooms、Teams的做法一样,把模型能力放在一个更垂直的场景里,成为核心驱动,而非全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8138.htm)
放在二十年前,或许连黄仁勋都想不到,自家的显卡能在游戏外的领域这么受欢迎。延续了十年有余的矿潮,将从GTX10系列到RTX30系列的显卡全部卷入其中,甚至一度被认为是游戏玩家救星的LHR(锁算力)显卡也同样被饥渴的矿工们破解,沦为矿场中的工具。 而在挖矿的浪潮过后,这大模型的需求马上就跟上了。不论是各大厂商训练自家大模型也好,普通消费者在家里鼓捣本地大模型也好,那老黄的高端显卡都是肯定少不了的,这也让只是想买张显卡的轻度游戏用户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幸好,这种选择困难症不需要持续多久。 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向英伟达、英特尔和AMD发出通知:即日起,凡其AI芯片的DRAM总带宽≥1400GB/s、I/O带宽≥1100GB/s,或两者总和≥1700GB/s的产品,均需向美国政府申请出口许可证方可对华销售,英伟达H20、AMD MI308及其同类产品成为制裁焦点。 5月6日,博板堂发布新帖称,目前所有已下单但是未交货的RTX 5090D订单已被取消,并且没有办法下单新的RTX 5090D芯片。  (图源:博板堂) 如果说三年前,所有玩家都想不到,美国针对大模型技术卡脖子的争端,最终竟然砍到了玩家头上。 那在三年后的今天,同样的事情居然能在一张阉割版显卡上面重演,这就真的让人有些瞠目结舌了。 当然,蛮横无理的“禁令”并不能让生活停止,冷静下来之后,很多网友投入到议论之中,这究竟是一次毫无预警的“温水煮青蛙”,还是代理商们准备借助消息超高价格?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好好地聊一聊这件事。 RTX 5090D真的会被禁售吗? 事实上,有关RTX 5090D可能被禁的消息,早在今年一月就有风声了。 1月13日,美国政府发布了长达168页的《人工智能扩散暂行最终规则》,在文件中表示,将进一步限制AI芯片和技术出口,将全世界的先进计算能力保留在美国及盟友手中,同时寻找更多的方法阻止中国获取先进算力。  (图源:白宫官网) 但是呢,至少在当时,玩家们是不咋当一回事的。 原因很简单,如果说你要禁止AI芯片外流的话,那禁掉H20芯片显然是更合理的选择,RTX 5090D只能说是目前国内最强的消费级游戏显卡,而非专业计算卡,在分布式集群计算上有不小的限制。 由于存在着企业级的训练性能差异,因此RTX 5090D一般都不会进入专业AI公司的采购视野,更何况这张显卡本身也不支持NVLink,无法像专业计算卡那样通过简单的数据线串联组建成一个小型算力服务器。 不管是从市场角度还是技术封锁角度来看,针对个人用户的禁售都是得不偿失的。 谁能想到,有人上来就发狂呢? 只能说,这个话题再出现的时候,已经是显卡吧吧主发帖,表示RTX 5090D因为性能超过美国制定的GPU出口管制的许可范围,可能处于禁售范围,然后就是吧内资深爆料老哥出来敲定的: “RTX5090D成为最快停产的一代超旗舰卡”。  (图源:百度贴吧) 不是哥们,我还没攒够钱,你怎么就死了? 当然,你也不能说RTX 5090D就禁售了,毕竟各家代理商到现在都没有收到来自英伟达的禁售消息,但是AIC也未接到英伟达的5090D下单通知,而且已经下单但尚未交货的也全部取消,暂停供应这点肯定是坐实了。 现在想买一张?我跑去电商平台看了一下,只能说店家们的动作还真是够快的,新上架的RTX 5090D全都挂到了29999元的高价,ROG的水冷夜神甚至挂了个39979元,是英伟达MSRP建议价格的一倍以上。  (图源:京东) 简单问了一下店内客服,说实在的,他们也不清楚以后还有没有RTX 5090D,只是一味地忽悠我先抢购再说。 至于二手市场,除了钓鱼、劝退之类的卡吧老哥必备帖子,你甚至都找不到几张真实在售的RTX 5090D,能看到的只有早早蓄谋涨价的黄牛奸商,甚至连海外带回来的RTX 5090都要多一些。 我想,5090D大抵是真的没了。 5090D若被禁售, 影响可大可小 当然了,作为一个玩家,我们担心的倒不是显卡被禁的原因,而是以后该怎么办? 嗯,经过我的一番研究,你可能不会信,别看网络上吵得热闹,但是RTX 5090D被禁带来的影响,远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大。 首先,从京东平台的显卡销量分布就不难看出,3000-5000元价位段的显卡才是市场的销售主力,主要集中在RTX 3060/RTX 4060/RTX 5060这种中端入门型号,相对应的,隔壁苏妈的RX6750 GRE同样有着不错的销量。  (图源:京东) 而在Steam每月更新的显卡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热门型号主要是RTX 4060 Laptop、RTX 3060、RTX 3060Ti等中端显卡,甚至连多年前的GTX 1050和GTX 1060都占有一席之地,高端显卡这边,甚至连次一级的RTX 4080都鲜少有人提及。  (图源:京东) 换言之,即使在全球范围内,RTX 5090/5090D的需求量都并不高,中低端显卡才是玩家的心头好。 即便你有性能需求,对于多数玩家来说,高性能的独立游戏显卡还是可以买到的,要知道最新的RTX 5080,在理论上已经足以媲美前代的RTX 4090,即便是高端玩家的需求也是可以满足的。 其次,如今的游戏市场已然陷入瓶颈期,自去年年底开始,我先后购入了《黑神话:悟空》《刺客信条:影》等多款3A游戏,即便是我也很难看出这些作品在画面上对比以往的3A游戏有哪些提升。 要论游戏性的话,它们可能还不如让我沉迷了好一段时间的《小丑牌》、或是最近国内厂商推出的《万手一体》这类别具匠心的小制作有意思,而这些作品,完全不吃显卡性能。 在GTA 6正式登陆PC,亦或者是RTX 5080降到MSRP价格之前,我甚至很难产生多少更换显卡的意图。  (图源:GTA 6) 对各大互联网厂商而言,这次的禁售风波同样很难带来什么影响。 就像上文说过的那样,RTX 5090D根本不是什么专业计算卡,国内厂商基本上都在之前H100没有禁售的时候做好了大量储备,甚至在H20出货的时候还加紧补了一波,目前基本上不可能存在算力不足的现象。 当然,在限制不断加码的背景之下,国内的芯片厂商也在抓紧把握住机遇,例如字节跳动加速了寒武纪芯片的交付,据路透社消息,美团、京东和金山云也在加紧昇腾910C的交付,预计会在下个月大量供货。  (图源:路透社) 最后的问题是,老黄会怎么应对这个问题? 答案其实很简单,把不合规的部分调整一下,然后自然就可以重新上路。 问题在于,比起一张真正“想卖”的显卡,RTX 5090D更像是一种展示肌肉的产品,它的存在意义在于告诉消费者英伟达能展现的性能上限是怎样的,而非真正能够凭借大量出货实现盈利的产品。 甚至可以说,把原本留给RTX 5090D的核心,做成专业卡RTX PRO,或者将产能留给GB200,利润会高得多。 在利益的趋势下,5090D真的还能回到我们的视野中吗? 我看不见得。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8136.htm)
夸克升级AI超级框,全新发布“深度搜索”产品。据介绍,作为阿里巴巴AI旗舰应用,夸克AI超级框通过深度思考能力、智能检索技术和精准回答功能,为用户“高搜商”地解决多样化复杂问题。 同时,夸克还迭代出“图片智能处理”功能,持续刷新AI全能助手的用户体验和能力边界。  基于阿里自研的推理大模型和夸克每天处理数十亿次的搜索请求,夸克的“深度搜索”拥有超高的“搜商”。 而“高搜商”是什么?简单来讲就是高效获取、筛选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高搜商”这项技能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已经变得格外珍贵,甚至还衍生出“提示词工程师”这个职业。 据悉,夸克AI超级框上新“深度搜索”后,可以“高搜商”解决多样复杂问题。 首先,它能够深入分析用户提出的复杂问题,逐步分析问题并进行充分地思考,从而提炼出关键信息和真实意图。 其次,“深度搜索”采用“先思考,再检索”的全新方式。它会去全网检索和匹配优质信息源,精读数百个页面中的核心信息,根据情况调用不同的Agent,使搜索结果的内容更加深入和全面。 最终,“深度搜索”能把关键内容和跨领域知识进行深度融合,生成一份精确、可靠的详细解释和解决方案,如在日常生活、旅游规划、医疗健康、学习教育等领域中。  当我们搜索“男生,体重85kg,身高180cm,可通过运动+改善饮食进行减肥,请给出一份6个月内减到75kg的详细减肥计划”时。“深度搜索”会调用健康Agent-阿夸,输出一份专业的减肥计划。 这份减肥计划中不仅包括减重目标,还有饮食计划、运动计划、生活习惯调整、分阶段执行计划和注意事项等核心内容。 而夸克对这次更新的“深度搜索”也给出自己的理解:搜索的终点,不应该满足于简单呈现几条链接,而是要能直接解决问题。 此外,夸克AI超级框还升级“图片智能处理”功能。 在编辑创作方面,用户可以用对话的方式实现去路人、换穿搭和改表情等特色功能,轻松拯救废片。 在图片创作功能上,用户能以图生图,将一幅普通风景照转变为动漫、油画等风格的艺术照,把优质内容进行二次创作。 华创证券最新研报指出,随着阿里对AI持续加码,夸克有望成为国民级的“AI超级入口”。 苹果App Store数据显示,夸克在近期接连登顶中国港澳台及新加坡App Store免费榜及工具榜榜首,成为华语圈最受欢迎的AI应用之一。 据悉,夸克还将推出思考能力更强、调用Agent更多以及能提供专业报告的新产品,其能力可以比肩全球顶尖的DeepResearch产品。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8134.htm)
5月8日,海信集团与美的集团昨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AI应用、全球先进制造、智慧物流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此次合作标志着国内两大家电巨头将通过数字化平台开发、AI智能体应用以及工业互联网建设等举措,共同深化数智化转型进程。 美的集团副总裁兼CFO钟铮与海信集团副总裁兼海信家电集团董事长高玉玲作为双方代表完成签约。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等高层领导悉数出席。  随着AIGC技术的快速迭代与发展,全球家电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据悉,海信与美的将重点推动AI智能体在制造与物流等领域的深度应用,通过打造共享的数字化平台和AI应用生态,全面提升企业运营效率。这一举措不仅有望提升两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将为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数智化赋能。 在产业升级方面,双方计划围绕绿色工厂建设、工业互联网应用以及全球产能布局等重点领域展开协作。通过联合攻关核心技术、共同探索先进工艺,海信与美的将共同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为行业树立数字化转型标杆。 对于消费者而言,此次合作也将带来实质性红利。双方将在智慧物流领域构建更高效的仓储网络和配送体系,实现生产物流协同和供应链优化,有望大幅提升产品交付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未来,双方将依托各自在技术研发、市场渠道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构建更具韧性和创新力的产业生态,共同推动中国家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8132.htm)
文 | 张冰冰 编辑 | 阿至 36氪获悉,杭州星科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科源」)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投资方为元禾原点,此前曾获得红杉种子、险峰长青、麟阁创投、水木清华校友基金、云道资本及产业投资人的天使轮投资,并由云道资本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开发新一代产品,以及在技术迭代基础上,突破规模化量产。 「星科源」2022年1月成立,聚焦于锂电用硅碳负极的生产及研发,同时在储备下一代固态电池专用的纳米硅技术。团队成员主要来自清华、北大、麻省理工学院等高校,在纳米材料、负极材料、固态电池以及设备制造领域具有多年的实践经验。 「星科源」自主设计研发新一代CVD纳米硅制造设备、硅碳材料合成设备等,**开发了高分散性、易表面改性的纳米硅产品及高比容负极材料等多项工艺技术,已向头部厂商批量送样。** ## **抓住核心纳米硅原料,自研硅碳负极材料技术** 新能源爆发增长趋势下,锂电池面临能量密度、充电效率等性能瓶颈,在电池材料创新领域,寻找更高比容量负极材料成为当前研究重点之一。硅基负极材料理论比容量远超传统石墨材料,同时可显著提升锂电充放电效率,成为理想的新型负极材料。 然而,硅在完全锂化时,体积会发生100%-300%的膨胀,巨大的体积变化会导致材料破裂或损坏,从而影响电池的寿命和性能,成为硅基材料在实际应用中最大的问题。 **硅碳复合材料技术是目前解决这一难题的公认路线,但在实际生产中,其工艺及量产设备尚无定式,这成为了创新企业竞争的突破口。**走在前沿的Group 14等国际公司主要采用气相硅碳技术,核心产品SCC55™已拿下多个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公司订单。 单位克容量、首效、循环寿命、倍率性能是评价负极材料性能的重要维度。「星科源」创始人李学耕认为,**气相硅碳技术本质上是高比容纳米硅颗粒二次造粒后,兼顾高首效、超长循环性能,底层逻辑都是超细尺寸纳米硅带来的性能兼顾。因此,「星科源」差异化技术路径的核心,在于纳米硅技术。** “我们的纳米硅技术有20年的积累,能保证做到数纳米级别,这是团队的最强项。”据星科源创始人李学耕介绍,以前研发的纳米硅主要用于量子点发光材料,应用在LED、医疗显示剂等领域。**在锂电应用领域,「星科源」可以制备<10nm超细纳米硅颗粒,以及实现几纳米至几十纳米之间的粒径调节。**  纳米硅产品 相较其他工艺而言,「星科源」的纳米硅粒径小、粒径分布可控,同时颗粒之间无硬团聚,更易分散,可在溶液中实现良好分散,做到既有量子效应又不易破碎,实现较高比容量和长循环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原位碳包覆、原位掺杂,可以降低纳米硅的加工难度及电阻率,为后续硅碳负极工艺的开发留下空间。 “超细高分散性能出来后,在包覆上有更多可能,比如碳包覆、陶瓷材料、聚合材料等。”李学耕进一步阐释,团队还在加大投入开发纯纳米硅和复合硅材料,以降低成本,使产品最终具备低成本、高压实、高倍率、快充的竞争优势。 ## **稳定量产硅碳负极材料,瞄准下一代固态电池应用** 新材料领域从来不乏实验室里的技术突破,硅碳负极材料对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要实现大规模量产和商业化应用,其背后需要生产设备和工程化能力的强把控。 「星科源」选择自研生产设备,并从一开始就瞄准大规模工业化。李学耕表示:“我们所有技术装备都是按吨级体量设计的,从来不做几十克、几百克级别。因为没解决工程化问题的话,产品再好后续都是问题。所以我们有很强的工程化能力和基础,这是我们和市面上公司的不同之处。” 据介绍,**「星科源」自制的CVD生产设备,可以实现连续化生产,设备点火后,只需要连续通入硅前驱体与碳源即可不断生产出碳包覆纳米硅材料。**只要工艺参数设置完全一致,材料即可连续化产出,不存在批次一致性与稳定性差的问题。此外,「星科源」开发的硅碳复合材料,抗压性能比气相硅碳更好,在现有首效保证的基础上,还能实现复合功能性材料,使产品导电性能、快充性能更突出。 目前,**「星科源」在重点推进中试阶段的验证环节,已实现超细纳米硅、纳米硅粉体材料的百公斤级稳定量产出货**,实现大规模原位包覆工艺,以及多种原位掺杂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同时,针对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星科源」开发了适配水性和油性两种体系的通用型基底材料,成果已交付包括行业头部企业在内的多家客户进入品质测试阶段。 中信证券相关研报显示,在应用场景端的扩展以及掺混比例提升共同作用下,硅碳负极材料有望逐步进入产业加速导入、需求放量的阶段,预计2026年全球硅碳负极材料需求有望达到6-7万吨。 “固态电池叠加低空经济无人机、电动汽车、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高端需求场景,对电池性能要求特别高,反过来也给我们铺垫了很大的市场和机会。”李学耕分析,下一代固态电池推出后,超高比容动力电池对快充要求更高,这是占据更大市场的先决条件。 基于此,「星科源」会以研发先行的思路,针对客户需求,投入大量资源研发新一代产品,**并联合头部企业推出能服务多家固态电池厂商的通用性产品,在使用需求的基础上持续优化产品工艺**,以稳定产品获取客户。同时在产业布局上,寻找千吨级产线落地区域,进一步释放产能。 ### **投资方观点:** **元禾原点合伙人乐金鑫:**中国锂电池技术持续引领国际浪潮,向更加安全,高效,绿色的方向发展。元禾原点高度关注该领域先进材料和工艺的突破,向产业链输送核心价值。星科源团队在纳米硅,复合硅碳材料的研发,制备上有完全自主创新的技术路线和产业化经验。其产品有望在全固态电池中提供稳定表现,赋能下游客户乃至中国锂电产业在全球保持领先地位。我们也期盼基于对星科源及相关项目的投资,深度参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全球化布局。 **云道资本创始合伙人曹稷山:**云道资本高度认可星科源团队在新材料领域的战略前瞻性与技术突破能力。构建了从纳米硅原料制备到硅碳复合材料量产的全链条技术壁垒,其<10nm超细硅颗粒技术指标已达国际领先水平,为突破硅基负极产业化瓶颈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通用型基底材料开发策略也展现出极强的商业延展性,未来也会在智能汽车、具身智能、无人机等大场景中得到充分应用。我们将持续发挥产业资源整合优势,助力星科源在新能源材料革命中抢占先发优势,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标杆企业。 ### **36氪未来产业** 「36氪未来产业」持续关注城市发展、产业转型和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寻求报道可邮箱联系wangfengzhi@36kr.com或扫码联系作者。 此外,今年36氪正式推出《36氪企业投资指南内参》,依托在经济圈产业群、区域重点推进规划与招商领域的深厚积累,36氪通过提供深入详细、更为及时、独家专有的全面信息服务,为政府部门提供高效、精准的产业项目内参;助力项目方匹配产业资金、链接关键人脉、快速融入新的产业生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36氪未来产业”](https://mp.weixin.qq.com/s/WcGhNTO3LcaherL-CV1qNw),作者:张冰冰,阿至,36氪经授权发布。
 索尼集团公司、万代南梦宫控股株式会社与 Gaudiy 株式会社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三方将围绕娱乐与科技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为推动该合作,索尼与万代南梦宫控股株式会社将联合向 Gaudiy 出资100亿日元。  通过此次战略合作,三家公司将携手打造全新娱乐生态系统,整合技术与内容优势,为全球IP粉丝带来更丰富、更有趣的下一代娱乐体验。 Gaudiy以“Fan Nations”为愿景,推出了社区平台“Gaudiy Fanlink”,为主要娱乐企业提供与粉丝互动的空间,借助区块链、生成式语言模型(LLM)等最新技术,让粉丝获得更丰富的参与体验。 2025年,Gaudiy收购了拥有1950万注册用户的全球最大动漫社区网站“MyAnimeList”,其中99%的用户为非日本人,这大幅增强了Gaudiy与全球粉丝的连接力。 索尼在2024年提出了“创意娱乐愿景”,致力于打造更具魅力的IP,并深化粉丝参与度,推动IP跨越媒介边界,最大化其价值。索尼不仅在游戏、音乐、影视等娱乐领域深耕,还积极规划与发行动画作品。自2021年收购动画流媒体平台Crunchyroll以来,索尼持续向全球观众推广日本动画内容。 BNHD则计划自2025年4月起实施为期三年的中期经营计划,秉持“与粉丝连接”为核心愿景,通过“IP主轴战略”在最合适的时间与地区提供最佳产品与服务,最大化IP价值,并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影响力。这一战略也体现了BNHD的集团宗旨——“为所有人带来未来的乐趣”。
Apple SVP of services said the company is "actively looking at" integrating an AI-powered search engine into Safari, and indicated it is weighing options such as OpenAI, Anthropic and Perplexity.
 雷峰网消息,国内领先的外骨骼机器人技术平台公司傲鲨智能宣布连续完成两轮融资,由彬复资本领投,老股东国仪资本持续加码跟投。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线拓展、助力核心技术升级及全球化产业落地,进一步巩固其在工业与消费级市场的双轨竞争力。 这是傲鲨智能继2024年7月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敦鸿资产领投)后的又一次资本加持。自2018年成立以来,公司已累计完成5轮融资,吸引了明势资本、险峰长青、九合创投、英诺天使等知名机构支持。新资金将加速其“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产品量产,并推动外骨骼硬件及AI技术的深度融合。 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健康消费、户外装备消费需求升级及智能穿戴设备普及,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据行业报告预测,2030年全球外骨骼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其中消费级场景占比持续提升。 目前,傲鲨智能产品已覆盖汽车制造、航空地服、矿山、物流等工业场景,并在德国、美国、东南亚等17个国家建立销售网络。消费级市场方面,公司通过与景区、康养机构合作(如梵净山、武夷山“登山外骨骼”案例),探索户外助力和居家养老新场景。 傲鲨智能持续加码技术研发,投入占比超70%,其最新产品搭载AI大模型训练能力,支持实时数据交互与个性化学习。傲鲨智能研发的多款新品「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产品已逐步进入试制与量产关键阶段,加速启元TR01人形复合机器人通过AI优化复杂环境任务执行。开启脑机接口预研,傲鲨智能计划推出融合神经信号识别的下一代产品,提升人机协同精准度。 傲鲨智能创始人徐振华向雷峰网表示,今年傲鲨智能开启消费场景应用元年,即将发布多款消费级个人外骨骼机器人,让外骨骼不再是‘钢铁战衣’的科幻想象,而是变为大众消费的“科技潮品”。我相信,未来五年,外骨骼将像智能手机一样,成为人类能力的自然延伸。” 彬复资本创始合伙人,陈宇向雷峰网表示,在AI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产业周期中,外骨骼设备正经历从"功能型辅具"向"智能体终端"的关键跃迁。傲鲨智能通过构建"仿真数据+强化学习算法"的技术闭环,已率先实现外骨骼产品在动态环境感知、人体意图识别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人机协同效率较工业场景传统设备提升37%,这为打开物流搬运、户外运动等万亿级民生市场提供了技术可行性。
 由台湾地区独立游戏开发团队 7QUARK 开发、Game Source Entertainment全球发行的和风动作 RPG《百剑讨妖传绮谭》,今日宣布将于北京时间5月15日中午12:00全平台同步发售Steam、Nintendo Switch、PlayStation 4、PlayStation 5、Xbox ONE与Xbox Series X|S版本。官方同时释出最新游戏玩法宣传片,揭露游戏内容与剧情片段,并公开正式发售动画片的首播资讯。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故事舞台设定于妖魔当道的日本江户时代,《百剑讨妖传绮谭》是一款结合 Roguelite 与 RPG 机制的和风动作游戏。剧情描述人类与妖怪和平共存的世界,遭到妖怪之王「九尾狐」率领群妖袭击后,一夜之间陷入乱世。玩家需扮演三名主角──忍者少女「时雨(CV: 日笠阳子)」、地狱鬼差「沙罗(CV: 竹达彩奈)」、妖怪武士「竹虎(CV: 小山力也)」,使用招式各异的妖刀、双刀与和弓,在一次次生死轮迴中迎战魑魅魍魉。    官方今日公开的《百剑讨妖传绮谭》最新游戏玩法预告片,揭露了最终版本的战斗画面与剧情线索,带领玩家一窥迎面而来的未知冒险与强大敌人。《百剑讨妖传绮谭》预定于台湾时间 5 月 15 日中午 12:00 同步发售 Steam 与各家用机版本。现阶段,官方社群正进行为期 14 天的倒数活动,每日接力公开由萩谷薫、天野英、ようか......等豪华绘师阵容特别绘製的插画。  此外,官方也曝光了《百剑讨妖传绮谭》正式发售动画片的 YouTube 首播连结。首播时间同为游戏发售时间的5月15日中午 12:00。本片由万代南梦宫旗下动画工作室「Bandai Namco Pictures」 担纲製作。  为庆祝游戏上市,《百剑讨妖传绮谭》预告将与「Yukichi Ramen 谕吉拉麵 」展开联名企划。活动期间自5月15日(四)至6月14日(六),为期一个月。联名菜单与独家特典等详细资讯,预计于近日透过官方社群陆续公布。 
A Commerce spokesperson said the Trump administration will replace the so-called AI diffusion rule with "a much simpler rule that unleashes American innovation and ensures American AI dominance."
AI 超级应用,应该让每个人拥有「高搜商」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https://www.ifanr.com) |[原文链接](https://www.ifanr.com/1623021) ·[查看评论](https://www.ifanr.com/1623021#comments) ·[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ifanr)
被称为Luna Moth的数据盗窃勒索组织,又名Silent Ransom group,已经加大了对美国法律和金融机构的回调网络钓鱼攻击力度。 据 EclecticIQ 研究员 Arda Büyükkaya 称,这些攻击的最终目的是窃取数据和实施勒索。 Luna Moth,内部称为 Silent Ransom Group,他们之前曾发起 BazarCall 活动,以便为 Ryuk 获取公司网络的初始访问权限,后来又发起 Conti 勒索软件攻击。 2022年3月,随着Conti开始关闭,BazarCall威胁组织从Conti集团中分离出来,成立了一个名为Silent Ransom Group (SRG)的新组织。 Luna moth最近的攻击包括通过电子邮件、虚假网站和电话冒充IT支持人员,并且完全依赖社会工程和欺骗,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部署勒索软件。 据安全公司评估,截至2025年3月,Luna Moth可能已经通过GoDaddy注册了至少37个域名,以支持其回调网络钓鱼活动。 这些域名中的大多数都是美国主要律师事务所和金融服务公司的IT帮助台或支持门户,使用的是键入的模式。  Luna Moth在过去12个月的目标 elecectiq发现的最新活动始于2025年3月,目标是美国的组织,这些组织发送恶意电子邮件,其中包含假的号码,收件人被敦促拨打电话解决不存在的问题。 一名Luna Moth操作员冒充IT人员接听电话,并说服受害者安装来自假IT帮助台网站的远程监控和管理(RMM)软件,使攻击者能够远程访问他们的机器。 虚假的帮助台网站使用域名,这些域名遵循像[company_name]-helpdesk.com和[company_name]helpdesk.com这样的命名模式。  虚假IT支持网站 在这些攻击中被滥用的工具包括Syncro、SuperOps、Zoho Assist、Atera、AnyDesk和Splashtop。这些都是合法的数字签名工具,所以它们不太可能触发对受害者的任何警告。 一旦安装了RMM工具,攻击者就可以动手访问键盘,允许他们传播到其他设备并搜索本地文件和共享驱动器以获取敏感数据。 找到有价值的文件后,他们使用WinSCP(通过SFTP)或Rclone(云同步)将这些文件泄露到攻击者控制的基础设施中。 数据被盗后,Luna Moth联系受害组织,威胁要在其清晰网域名上公开泄露数据,除非他们支付赎金。每个受害者的赎金金额各不相同,从100万美元到800万美元不等。  Luna Moth的勒索网站 Büyükkaya评论了这些攻击的隐蔽性,指出它们不涉及恶意软件、恶意附件或恶意软件网站的链接。受害者只是自己安装RMM工具,认为他们正在接受帮助台的支持。由于企业通常使用这些RMM工具,因此它们不会被安全软件标记为恶意工具,并允许运行,建议考虑限制在组织环境中不使用的RMM工具的执行。
<blockquote><p>在外贸行业中,运营与业务团队之间的信任裂痕常常成为业绩提升的阻碍。当业绩不理想时,运营指责业务团队无法跟进高质量询盘,业务则抱怨运营提供的线索质量不佳,双方陷入无休止的“互撕循环”。这种对立不仅影响团队士气,还可能导致项目失败甚至影响公司声誉。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引入SDR(销售开发代表)机制,从对齐认知、建立科学的询盘流转体系和调整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入手,修复运营与业务之间的信任裂痕,实现从对立到共生的转变,从而提升团队的整体效率和业绩表现。</p> </blockquote>  当业绩不理想时,外贸团队常陷入“互撕循环”。 我遇到过很多外贸人,有运营,有业务,也有管理者。 当聊到这个问题时,运营和业务的情绪都是比较激烈的,第一反应也都是在指责对方的不是,然后双方就开始battle: - 运营:“询盘翻了3倍,你们却跟不下来!”(指责) - 业务:“量大有啥用?70%都是无效客户!”(反驳) 最终往往不欢而散。 管理者则会感到非常头痛,这种摩擦如果处理不当 轻则团队因为不满工作环境而选择离开; 重则导致整个项目或业务线的失败,甚至影响公司的长期声誉和市场地位。 一边是市场费用持续投入,一边是转化率持续走低,团队陷入“虚假繁荣陷阱”。 为什么会出现“虚假繁荣”? - 过度关注询盘数量:运营迫于KPI的压力,常常盯着询盘量的增长,而忽视了真正的转化率和潜在客户的采购意图。 - 标准不一致:运营和业务对于“高质量询盘”的定义有所偏差,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 沟通不畅:运营不够了解业务的跟进痛点,而业务也未能把握流量逻辑。 如何破局? ## 一、对齐认知,建立共同目标 共识先于执行! 很多外贸公司即使做了数据分析、流程优化,仍然无法解决扯皮问题,核心就在于运营和业务两个部门打从心底没有认为彼此是”命运共同体”。 - 运营:我致力于提升品牌曝光和增加询盘数量。我希望业务团队能理解每一个询盘背后的努力,认真对待这些机会并及时跟进。我们不应该让这些宝贵资源被浪费,每个询盘都是潜在的销售成功。 - 业务:我直接与客户交流,努力将询盘转化为订单。当询盘质量参差不齐时,识别和转化这些潜在客户变得极具挑战。我希望运营能提供更精准的筛选,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转化这些机会。 运营与业务之间需要建立一个清晰的理解和认知对齐,确保双方对各自的角色和责任有共同的认识。通过这样的对齐认知和建立共同目标,运营和业务部门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工作。 <blockquote><p>Insight:</p> <p>在大多数外贸公司中,我发现业务部门常常占据主导地位,而运营部门则相对处于弱势。这种不平衡有时令人沮丧,因为我们的贡献和价值却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重视。</p> <p>基于我的观察,以下我的小私心:</p> <p>希望管理层能更明确地看到运营团队存在的价值。我们不只是在追求数据指标,我们是业务成果背后的关键动力。</p></blockquote> ## 二、建立科学的询盘流转体系 ### 1. 详细定义询盘质量标准 与业务团队协作,明确制定什么样的询盘才算是“高质量”的。 询盘分类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 它可以帮助业务团队更有针对性地处理不同类型的客户,同时也让运营团队更明确自己的推广目标。 以下是一个询盘质量分类的例子,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 2. 引入SDR角色,明确各部门的工作重点  - 核心价值:SDR(Sales Development Representative)作为运营和业务之间的桥梁,其核心价值在于提高整个销售过程的效率和效果。通过筛选和预处理询盘,SDR确保业务团队能集中精力于最有可能转化的高质量潜在客户上。 - 关键作用:SDR负责初步的联系和资格审查,确定哪些询盘符合公司定义的高质量标准。这不仅减少了业务团队处理低质量或不相关询盘的时间,也提高了转化率。 - 为销售团队准备更多信息:在将询盘转交给销售团队之前,SDR可以进行初步的背调,收集关键信息,如潜在客户的购买意向、预算、购买周期等,这有助于业务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沟通。 - 中立性: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SDR团队不偏向于运营或业务任何一方,其主要目标是提升询盘的处理质量和效率,从而服务于整个公司的销售目标。  <blockquote><p>Insight: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SDR可以由售前或售后服务团队中的成员兼任,关键在于这些人员需要能够独立于运营和业务部门。</p></blockquote> ### 3. 定期进行成效复盘和调整策略 每个周期(月/季度/半年/年)召开复盘会议,由四方(运营、SDR、业务、管理者)共同分析成交率低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复盘不仅仅是找出问题,更重要的是总结经验、调整策略。 这种跨部门的合作可以帮助全面分析问题: - 详细审查:审查每个销售周期内的所有失败和成功案例,确定哪些策略有效,哪些需要改进。 - 数据驱动:利用数据分析来支持会议的讨论点,确保每项决策都基于实际的业绩数据。 - 经验分享:鼓励团队成员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这不仅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也能从基层收集到宝贵的反馈。 - 策略调整:根据复盘结果,调整未来的销售策略和营销方案,确保策略的及时更新以应对市场变化。 通过这种定期的复盘和策略调整,团队可以持续进步,避免未来犯下同样的错误,确保公司的成长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 三、调整考核方式,让团队利益一致 为了确保运营和业务团队能够有效合作,调整他们的考核方式至关重要,这可以帮助团队目标和利益一致: - 共同目标:设置共同的KPIs,如转化率、客户满意度和整体销售额,这样做可以鼓励团队协作而非单打独斗。 - 激励措施:设计激励机制,奖励那些促进跨部门合作和达成共同目标的行为。 - 灵活的反馈系统:提供即时和定期的反馈机制,使团队成员可以了解自己的表现,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 - 透明的进展追踪:确保所有团队成员都能实时跟踪到共同目标的进展,这有助于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通过实施这些考核调整,可以极大地提升团队协作性,减少责任推诿现象,提高团队的整体效率和成交率。 最后,祝愿大家每一封询盘都能成功转化为订单! 本文由 @又青天晴了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在家居行业变革和生活方式升级的环境下,消费者向往高品质、便捷化的家居生活方式,商家追求高效率、低成本的工作方式,通过互联网重构的高效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家居生活和家居售后服务方式,快速改造着传统家居服务模式。 分散的需求和分散的供给,靠着“互联网”这个工具,被有效地集中到了一起。这一大众熟知的模式,在“住”“行”“食”等领域诞生了Airbnb、Uber、滴滴、美团等了不起的公司。而在家居服务领域,也有一家通过“互联网”模式诞生的了不起公司——万师傅。 近日,全球领先的市场调研机构欧睿咨询发布了一项对中国内地家居安装维修平台行业的全面系统调研结果:按2024年平台GMV计,确认万师傅为家居安装维修平台全国规模第一以及家居安装维修平台全国市占率第一。  全国第一的认证,不仅仅代表着万师傅行业排名,更为重要的是,是市场对这家2013年成立的企业的认可,也是对其“用规则和技术对抗不确定性”的商业模式,即通过将行业非标、分散、不透明、水平参差不齐的不确定服务交易,转化为确定性商品的模式的认可。 确定性,成为万师傅抢占市场的利器,重新定义行业规则的同时,也正成为其难以被复制的护城河。 ## **消费者的确定性:被消除的服务“黑箱”** 今年315晚会,部分家居服务平台“维修刺客”乱象的曝光受到市场广泛关注。事实上,种种乱象与家居服务行业是一个具有技术壁垒,规模大却集中度低的市场有着必然联系。 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罗夫提出“柠檬市场”的概念,以此形容在技术壁垒之下,需求方无法精准,甚至客观评估供应方的服务价值的情形。柠檬市场的最基本特征便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质量参差不齐,在这样的前提下,需求方唯一办法是通过低价尽量规避风险,长此以往,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共识是出现能够提供标准化产品的行业巨头。其中,首先要有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关键能力,具体到家居服务行业,表现为解决服务交付慢、价格不透明、售后无保障、权责不清晰、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行业痛点。 背后的产业逻辑,不是做将传统地推、传单、电销改为线上获客模式的信息聚合平台,因为这本质上还是做的撮合生意,收取的是中介费用。提供标准化产品的核心是要将价格模糊、质量随机、时效难控等一系列传统家居服务“不确定”痛点重构。 2013年,万师傅率先运用互联网模式,将家居服务“最后一公里”服务逐步拆解,通过构建标准、重塑流程、创新模式,逐步形成统一标准服务流程。对于家居服务消费者而言,最大的好处就是通过万师傅,消除了家居服务潜藏的“黑箱”。  用人话来讲,万师傅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使得家居服务价格透明化、服务可预期、时效能保障、售后有兜底。 比如,万师傅积极推进服务价格标准化,通过长期市场调研,对部分标准化程度高且安装难度相对稳定的家居产品进行全国统一定价,统一标准定价、服务明码标价,从源头上解决“价格不透明”问题。目前已经在家具、卫浴、晾衣架、净水器、智能锁等9个类目的部分服务类型上线“一口价”模式。 而基于万师傅自主研发的智能推单系统,供需双方能够快速匹配:用户需求精准实时与“技能+定位”双重吻合的专业师傅相匹配。换言之,平台为服务者智能规划最合理、最便捷、最迅速的服务路径,既提高服务者的生产效率,也让用户所急,能第一时间获得响应,获取更具性价比的服务体验。 此外,万师傅不断迭代售后服务机制,于业内首度构建以担保交易、先行赔付、商业保险为核心的健全保障体系,覆盖服务前、服务中、服务后全流程,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让售后有兜底。 通过数字化系统实现流程节点化,重塑服务流程,直观显示服务流转进程,本质上是万师傅将非标服务“标品化”,让用户获得接近电商购物的确定性体验,这也成为万师傅最受市场认可的关键因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成立以来,万师傅始终致力于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其先后参与制定全国工商联《家居电商送货与安装服务规范》行业标准、《互联网家居售后服务安全标准》、《商品安装服务白皮书》、《健康整家定制评价通则》、《家居整装服务评价》团体标准、《家用和类似用途分体式空调器室内机清洗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等,涉及信息安全、责任认定、服务判定等各层面,覆盖家居、家电各细分领域。 得益于此,万师傅曾获评iiMedia Ranking 2023年中国互联网家居售后服务平台综合评分第一。 ## **服务者的确定性:“良币驱逐劣币”的职业化路径** 解决信息不对称之后,也就解决了标准化的问题,但解决“柠檬市场”依然面对规模化的问题。这并不只是市场需求是否庞大,更在于供应方,也就是服务者能否形成规模化的标准化服务。 据万师傅发布的《2024家居服务行业洞察报告》,2021年至2024年,中国家居服务从业者规模逐年稳步上涨。三线城市师傅规模首度超越二线城市,服务者随市场需求流动,一线城市服务者数量仍高速增长。 按照“七普”数据,2020年我国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68亿人。在这些劳动人口之中,大约4亿人是蓝领,包括制造业蓝领、建筑业蓝领、服务业蓝领等。而后者数量远超前两者,大约1.2亿人。 在万师傅平台上,截至2025年2月,注册师傅超过370万,触达全国99%的城镇区县,服务范围覆盖全国297个市及2844个县级行政区,累计为180万家居企业及4200万家庭,提供超1.7亿次服务,已然具备规模化。 但需要注意的是,庞大的服务者规模,知识层次、认知结构都截然不同,如何才能实现标准化规模输出?服务者的职业化教育是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实现产业升级的至关因素。 万师傅的解题办法是,一方面设立严格的准入门槛和定期资质考核,对服务者的技能水平提出硬性要求,只有同时通过技能认证和电话面试的师傅能够成功入驻。 另一方面,在依托持续迭代升级的智能推单系统,为师傅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生活保障的同时,为所有入驻师傅提供相同的学习平台及晋升机制,并且举办如与居然之家联合创办的“全屋定制安装线下实训班”,赋能师傅群体技能升级,加码服务确定性。  事实上,在如今“自主经营”为主流的模式,以及行业标准与平台规范的约束下,师傅收入与自身服务水平、服务态度及经营意识挂钩,师傅群体逐渐走向职业化,无论是专业技能和服务素养,都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数字履历”让历史服务数据清晰可见,消费者可以通过预约及时率、完工及时率、历史服务数量及好评率等客观指标进行判断和甄别,也让技术与服务兼备的服务者更具市场竞争优势。这也成为服务者持续提升技能水平、服务意识的可持续动力,从而进入“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良性循环。 致力于推动师傅的职业化建设,通过将零工经济升级为“职业化服务者生态”,吸引优质劳动力沉淀,也逐步成为万师傅在供给侧壁垒。 ## **行业生态的确定性:标准化重构与信任基建** 总的而言,自2013年成立以来,万师傅对标准化建设以及需求方、服务者双边满意度两件事的坚持,已然逐步构建起行业的新生态。 一方面通过编制行业标准,重塑服务流程,完善服务规范,让从业者有标准可依;另一方面设置严格的准入门槛,构建系统化资质认证、技能考核与等级晋升机制,加速职业教育,培养一批专业技能与服务意识兼具的高素质家居师傅队伍,为全国家庭带来更优质的家居服务。 统一服务标准、数字化信用体系等,本质上,是将行业从“草莽竞争”推向“规则化协作”,成为基础设施型平台。 如今,万师傅不仅是抖音、拼多多官方合作服务平台,同时也是宜家官方唯一推荐服务平台,林氏家居、AUPU奥普、九牧、德施曼等行业龙头也是其合作伙伴,可以说,万师傅已成为家居售后领域当之无愧的“首选”。其中如万师傅与宜家的多年深度合作中,前者通过输出专业化、高品质的售后服务,宜家的NPS(净推荐值)达到了92。 标准化重构也推动万师傅从最初服务B端企业的安装平台,逐渐发展成为以多品类、多场景、全国性的“一站式专业技能服务平台”,实现服务边界的拓宽以及平台影响力的提升,让其在家居服务平台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另一方面,万师傅注重双边满意度,真正立足用户视角,换位思考,同时做好用户侧和师傅侧的体验,这也是其发展成为行业第一最为重要的品牌生态。正如万师傅创始人田晓正所言,“双边满意度”是公司的品牌壁垒。 这不仅仅要求服务品质做到极致,让用户有更好的体验,同时也要让服务者实现职业化,培养职业素养,建立职业认同,提高社会地位,实现人生价值。近年来,万师傅便通过构建资质认证系统、开创“8·3师傅节”、建立“师傅职业化实验基地”等一系列举措,在关注服务者收入问题之余,让一线服务者的工作生活变得安全、温暖、有尊严,从根本上净化行业生态。  上述维度的确定性,也让万师傅形成了“用户增长→师傅留存→数据积累→体验优化”的正向循环,在用户侧通过确定性体验提升口碑,降低获客成本;在供给侧,通过职业化吸引更多师傅加入,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在平台侧,则通过标准化重构与双边信任基建,持续强化确定性。 这些确定性,最终创造了万师傅规模发展的飞轮效应。
5月8日上午消息,金山办公、华大集团在深圳完成战略签约,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生命科学领域的办公场景,加速AI能力的深入应用与创新发展。根据协议内容,金山办公将为华大集团提供定制化的AI办公解决方案,包括文档处理、协作办公、数据分析等功能,共同推动生命科学与AI办公融合发展。  章庆元表示,华大集团是国内基因行业的奠基者,以WPS 365为基础,金山办公将与华大团队共同开展技术研发、AI创新和市场推广,探索跨领域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尹烨表示,金山办公是国内AI办公的先行者,过去数年间双方已有一定的合作探索,相信这次正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生命科学与AI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 此前,有外媒报道称,“微软不再向华大集团旗下华大基因提供办公软件应用程序,包括电子邮件服务。”据内部邮件,“包括Word、PowerPoint、Excel和Teams在内的许多Office 365服务都无法再对华大基因员工开放”。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8128.htm)
HarmonyOS鸿蒙系统走向电脑之后,除了不同的生态适配,UI用户界面与交互方面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手机上的设计,号称“万能桌面”,也有利于实现全场景一体化。**比如万能卡片、收纳夹、动态壁纸,比如触摸板的多指手势**,等等,对于鸿蒙手机用户来说非常熟悉,可以无门槛上手。 不同的用户也可以定制符合个性需求的界面风格,比如放松舒适的居家生活、自由创意的学生、商务高效的职场达人等等。 UI方面,炫彩透光、圆与对称等设计风格,也都很熟悉。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08/b7183fa5f3454b46bd805521f44269a2.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08/e515ccb8dd2443c183eb8d3463bba2bf.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08/cbdb80b1e0f345f7ba3a90d24f2f1469.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08/b78d506933f1458ba7118d62e6615a49.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08/bf482a03c18b432da92f37a66fac45e3.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08/736962c19b1e4af6941027175073a582.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08/1b052ed3794b43138a0108c21d9e2caf.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08/cd1d0eac26184951974b57933c859abf.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08/af84a73e4dd14d539d9e12fe1db1ed07.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08/a7b84338c4d345d4af1afdf8640702b2.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08/f5defc213479420183e50fbd4cadd17e.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8126.htm)
今天真我公布了10000mAh电池容量手机的一些细节,比如内部主板全球最窄。按照官方的说法,这款手机的出发点旨在解决用户日常电量焦虑,机身厚度8.5mm,整机重量在200g左右(不以牺牲手机机身厚度来强行增加电池容量)。 **公布的细节中还显示,新机的电池硅含量高达10%,能量密度高达887Wh/L,并且机身背部还是透明设计,凸显10000mAh电池(直观看到超大电池与紧凑型主板)。** 真我还表示,他们率先在这款新机上采用“迷你钻石架构”,对内部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优化电池空间,打造全球最窄的23.4mm安卓主板,并斩获60多项国际专利。 按照真我这个节奏看,这款新机大概率要配备320W快充(之前官方早已公布),毕竟这对于他们来说不是难事(真我GT Neo5已首发量产240W快充)。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8124.htm)
英特尔正在预告即将上市的新款 Arc Pro 显卡。今晚其[X](https://x.com/intel/status/1920241029804064796?s=09)官方账户发布了一条推文:“全新英特尔 Arc Pro GPU 即将上市。台北见! ” 推文中还配了一张“Pro + AI Multiply Computex”的图片。 Arc Pro 系列将瞄准工作站市场,其中包括 AI 和内容创作等工作流程。  最近有消息称,英特尔计划推出其 Arc Battlemage 系列更高内存容量的版本,旨在应对专业工作负载。其中一款配备24 GB VRAM 的版本已公开,这些新显卡的 VRAM 很可能是现有 B580 和 B570 产品的两倍,确切地说是 24 GB 和 20 GB。目前,英特尔的顶级 Arc Pro GPU Arc Pro A60 配备 12 GB VRAM,因此与目前的 Arc Pro 产品相比将获得两倍的 VRAM 和架构升级。 另一个可能的更新可能是全新的 GPU SKU。虽然 192 位和 160 位版本是 BMG-G21 GPU 的专属,但更高端的 BMG-G31 GPU 已经被预告了一段时间,我们很可能会看到 Battlemage “Arc Pro” 显卡的某个版本使用此特定 SKU。据称,高端 BMG-G31 GPU 具有 256 位总线和更多 Xe2 核心。 今年的台北国际电脑展 (Computex) 将于 5 月 19 日至 23 日在台北举行。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81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