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S predicts that the global chip market will exceed $697 billion by 2025, reflecting a growth rate of 11.2%. By 2030, the market is expected to surpass $1 trillion, and by 2035, it is projected to exceed $2.1 trillion.
 微软于今日正式关闭了运营约22年的即时通讯服务 Skype 。现有用户可以选择移动到 Microsoft Teams 免费版,它提供许多与 Skype 相同的核心功能。 Teams Free 还具有增强功能,例如主持会议、管理日历以及构建和加入社区。  在任何受支持的设备上使用 Skype 凭据登录到 Microsoft Teams 免费版,联系人和聊天将自动转移。官方将不再向新客户提供付费的 Skype 功能。 Skype 拨号盘可供现有付费用户从 Skype Web 门户和 Teams 免费版中使用,用户可以在其中继续使用你的订阅或 Skype 额度。     
作者|黄楠 编辑|袁斯来 硬氪获悉,千觉机器人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觉机器人」)近日完成数千万元融资,最新一轮由元禾原点、戈壁创投、小苗朗程投资,资金将用于技术研发投入和产品迭代、加快量产交付速度。 「千觉机器人」成立于2024年5月,专注研发面向机器人精细操作的多模态触觉感知与操作技术,核心产品包括高分辨率多模态触觉传感器、触觉感知与控制智能化模组等。创始人马道林为上海交大副教授,在触觉传感器领域,他提出了 “依靠触觉和接触来构建空间感知”的机器人操作路径,首次基于触觉实现对被抓取物体的高精度运动跟踪。 在复杂环境下,单纯依赖视觉传感的方案面临诸多挑战,受光照强度变化、物体遮挡及透视变形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其信息感知出现失真现象。对比之下,触觉方案可以有效克服上述局限,在具身智能研究中逐渐展现出独特优势。 触觉传感器能够实时感知接触力的分布与大小,并提供高精度、高时效性的反馈数据。基于这些触觉反馈,机器人灵巧手可动态调整操作策略,包括自适应调节抓取力度、优化手指姿态、调整运动轨迹等,从而提高操作的稳定性和精准度,确保任务的高效执行。 在处理柔软、易碎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时,触觉传感器使机器人能够精确感知物体的材质特性与轮廓信息。 例如,在试管搬运与操作过程中,触觉传感器可帮助机器人实时感知试管的光滑度与脆性,并监测其中液体的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机器人能够精准调节抓取力度,优化握持姿态,并在液体混合或转移过程中控制晃动幅度,从而降低试管破损与液体溢出的风险,确保操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这一能力显著提升了机器人在精细操作场景中的适应性。 在硬件端,「千觉机器人」自研多模态高精度触觉传感器G1-WS,这款传感器是专为机器人夹爪设计,可以提供多模态、高分辨率的触觉信息,信息感受密度高达人类手指的800倍,能够感知到细微的物体特征和变形,为机器人精细操作提供高精度触觉反馈。 以智元机器人AgiBot World数据采集任务为例。让机器人进行电脑主机装内存条的任务,需要其具备亚毫米级精细控制能力,以避免造成设备损坏。其中,G1-WS能够精准感知包括三维形状、三维力分布以及六维合力等多种信息,测量分辨率精度达到每平方厘米5万个测量点,X/Y方向轴精度为0.03毫米,Z方向轴精度为0.06毫米,在保证超高分辨率与精度的同时,每帧深度场的处理时间仅需10毫秒。 这相当于为机器人装置了一个“指尖神经”,可提供如神经纤维般灵敏的末端触觉,实现精准对接。  高精度触觉感知算法在机器人精细装配上测试(图源/千觉机器人) 同时,G1-WS在结构上采用楔形结构,前端更加细窄,可用于应对狭窄区域的复杂工况,前端最薄处仅5毫米。这意味着,G1-WS可以轻松进入任何人类手指能够触及的地方,提供灵活精确的感知能力,以解决复杂的装配任务和狭小空间中的精密操作。 长期以来,由于采集成本高,高质量触觉数据稀缺成为机器人触觉控制算法训练的关键瓶颈,基于仿真的合成数据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一环。 日前「千觉机器人」也发布全球首个触觉仿真工具Xense_Sim,能精准模拟切向运动与力信息,解决了此前切向力模拟技术空白的问题,仿真数据更贴合拧瓶盖、插拔接口等真实操作场景,有助于提升训练模型的泛化能力。 实测数据显示,Xense_Sim在效率与精度上有明显优势,在实现高精度仿真的同时,可以保持每秒50Hz的高处理速度,确保仿真精度与实时性。目前Xense_Sim已集成至Issac Sim仿真平台。  大拇指触觉传感器(图源/千觉机器人) 硬氪了解到,当前「千觉机器人」触觉仿真工具Xense_Sim及多模态高精度触觉传感器G1-WS已在智元机器人上应用,其模块化、小型化视触传感器正量产交付中,可为精密装配、工业智造及智能服务等复杂场景落地构建数据基础。 未来,双方将基于“硬件+仿真+数据”层面协同创新,共同探索机器人精细操作、复杂场景适应性及通过合成数据降低数据采集成本的新路径。
内外双卷下激发民营经济信心信念激活民营企业活力活法乃关键。然而,作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主体,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仍面临着亟需突破的系统性问题,锦坤品牌营销专家团队认为,唯有找到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五难”,理顺民营企业发展的“五念”,才能真正做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品牌顶层设计。
 微软于今日宣布《战争机器:重装上阵》将于8月26日在 PC 、 Xbox Series X|S 以及 PlayStation 5 发售,首发登录 XGP 。作为初代《战争机器》的复刻,玩家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体验游戏界最受赞誉的系列之一的原作。  该游戏具备 4K 分辨率、最高支持 120 FPS,以及借助跨进度和跨平台游玩带来的极致多人游戏体验,涵盖所有平台,这是体验开启这一系列的这款游戏的终极方式。为表对现有玩家的感谢,在5月5日前拥有《战争机器:终极版》的玩家可获免费升级。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 OpenAI 重组计划被迫改变,将继续由非营利实体控制 当地时间周一(5 月 5 日),人工智能(AI)研究公司 OpenAI 宣布,它将继续由其非营利性母公司控制,同时将推进营利性部门结构调整的计划,以便在 AI 竞赛中筹集更多资金、保持领先地位。去年 12 月,OpenAI 公布了一项重组计划,拟转型为一家公益企业(Public Benefit Corporation,简称 PBC),称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资,并摆脱现行非营利架构带来的限制。(来源:财联社)  ## 淘宝闪购上线 6 天:外卖单日订单量已破 1000 万 5 月 5 日消息,据饿了么官方披露,截至当日 20 时 28 分,淘宝闪购日订单已突破 1000 万单。 4 月 30 日,淘宝「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由饿了么保障外卖配送服务。截至目前,包括重庆、深圳、广州、成都、徐州在内的 39 个城市单日订单数量突破历史峰值。(来源:界面新闻)  ## 微软 14 年老牌通讯软件 Skype 停运,并建议用户迁移至 Teams 5 月 5 日,微软 Skype 正式停运,结束了其长达 14 年的运营。 据了解,今年 3 月,微软宣布将于 2025 年 5 月 5 日终止 Skype 的运营,并推荐用户迁移至 Microsoft Teams 应用程序。 此次停运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Skype 作为早期互联网通信的重要工具,曾拥有庞大用户群体。(来源:IT之家)   ## Grok 上线语音模式,马斯克修改昵称为「gorklon rust」 5 月 5 日消息,Grok 今日宣布语音模式现已在 Grok 应用程序中推出,适用于所有 iOS 用户以及 Android 上的 SuperGrok 订阅者。 为了配合新功能的宣传,马斯克将 X 平台昵称更改为「gorklon rust」,头像也进行了修改。Gork 应该是对应的 Grok 在 X 平台的 AI 产品,Rust 是相关编程语言。(来源:IT 之家)  ## 大张伟成「联想 AI 挚友」,预告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 5 月 5 日消息,今日大张伟工作室宣布大张伟解锁「联想 AI 挚友」新身份,并同步发布了一支悬念满满的视频。画面中,一台银灰色人形机器人手持联想 moto 手机,向大张伟发出神秘邀约。联想官方也隔空呼应,并发文「TA 来了,联想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倍儿棒的超级 AI 助理,5 月 7 日,一起嗨!」(来源:IT 之家)  ## ## Valve 内部人士:《半衰期 3》已可完整游玩,有望年底前发售 5 月 5 日消息,最新消息称,《半衰期 3》不仅正在开发中,而且已经可以「完整游玩」。  这一消息来自 Valve 内部人士泰勒・麦克维克尔(Tyler McVicker),他推测《半衰期 3》最早可能在今夏(第三季度)宣布,并有望在 2025 年底之前,大概率是冬季(第四季度)发售。(来源:IT 之家)  ## 大疆 Osmo 360 全景相机现身,是否上市仍是未知数 5 月 5 日消息,大疆新品 Osmo 360 全景相机已现身 FCC,其设计图也一并曝光,该产品将直接与影石 Insta360 与 GoPro 的全景相机竞争。 Osmo 360 采用类似影石 Insta360 全景相机的双镜头对称设计,使用了 DJI Action 运动相机电池,支持 5.7K 360 度全景视频录制,配备电子防抖与防水外壳,整体外观与 GoPro Max 360 十分相似。(来源:IT 之家)  ## 华为 MateBook X Pro 笔记本 Linux 版上市:酷睿 Ultra7、柔性 OLED 原色屏,国补价 9399 元 5 月 5 日消息,华为 MateBook X Pro 笔记本 Linux 版现上架京东开售,新品笔记本搭载酷睿 Ultra7 处理器、配备柔性 OLED 原色屏,定价 11399 元、国补价 9399 元(国补优惠 2000 元,当前仅「酷睿 Ultra7 + 32GB + 1TB 晴蓝」有货)。(来源:IT 之家)   ## 互联网上最大的 Deepfake 色情网站 Mr.Deepfakes 宣布永久关闭 Mr. Deepfakes 是一个提供非自愿深度伪造色情内容的网站,该网站表示,由于失去服务提供商和数据,它将关闭并且不会再恢复。「一家关键服务提供商已永久终止服务。数据丢失导致无法继续运营,」网站访客访问时会显示一条通知。截至本文撰写时,该网站的论坛和视频已无法访问。  「我们不会重新启动。任何声称此网站的网站都是假的。此域名最终将过期,我们对未来的使用不承担任何责任。此消息将在一周左右删除。」(来源:cnBeta)
## 要闻提示 1.130%关税重压下TEMU宣布停止向美国出口中国产品,全托管链接大规模下架 2.哪吒汽车APP、官网大面积瘫痪,知情人士:因流量欠费,假期无人看管 3.小米、华为、理想、蔚来、小鹏集体改口!多家车企“智驾”改名辅助驾驶 4.曝小红书将开放外域合作:广告跳转至天猫 5.梁文锋和杨植麟再“撞车”,同时进军另一大模型赛道 6.雷军职务调整,小米女高管许斐新任国际市场部总经理 7.英伟达再推中国特供版AI芯片,传样品六月问世,已向中国三家企业通报 8.马斯克被曝拒当“挂名CEO”,不愿交出特斯拉实权 ## 今日头条 **130%关税重压下TEMU宣布停止向美国出口中国产品,全托管链接大规模下架** 据外媒报道,日前中国电商平台Temu对外宣布,将停止通过平台向美国客户直接销售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未来美国市场的销售将转由本地卖家处理。近期该平台网站及应用程序已全面调整,仅显示从美国仓库发货的半托管产品列表,而此前由中国直发的全托管商品则被普遍标记为"缺货"。 Temu发言人证实,目前美国市场销售已全部由当地卖家承接,商品均从美国本土发货,并强调本地产品"无进口费用"及"交货时无额外费用"。此前,消费者购买中国直发商品时,需承担高达商品价值130%-150%的进口费用,部分订单费用甚至超过商品价格两倍。 此次的策略转变,与近期美国海关T86政策变动直接相关。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发布公告,自2025年5月2日起,对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货物取消小额包裹关税豁免待遇,中国输美货物必须以适当的报关类型(例如11类或01类报关)报关,并缴纳所有适用的关税、税费和费用,不符合条件的货件的最低限度入境和清关申请将被拒绝。 另据国内媒体报道,自4月26日起,大量Temu美国站全托管卖家遭遇商品下架,部分店铺下架比例超过50%,个别卖家全托管商品完全下架,仅有半托管链接得以保留。行业消息也显示,截至4月30日,Temu美国站的全托管店铺几乎全部处于“本店正在休息”状态,陷于业务停摆。(亿邦动力) 国内资讯 **哪吒汽车APP、官网大面积瘫痪,知情人士:因流量欠费,假期无人看管** 5月5日消息,有车主反馈,此前哪吒汽车App及官网出现的App断网、官网无法正常访问等问题已妥善解决,目前均已恢复正常使用。值得注意的是,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哪吒汽车App出现断网等问题,主要是流量欠费,假期无人看管造成的。” 此前,在五一节日期间,从部分车主发布的哪吒汽车App截图来看,有的车主无法登录App,页面显示“HTTP 502 Bad Gateway”的错误提示;有的车主虽能打开App,但汽车定位无法更新,充电提示和续航里程等信息也无法查看。实际上,早在今年1月和4月就已经出现过类似情况。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造车新势力车企,哪吒汽车也曾有过高光时刻。2022年,哪吒汽车以约15.21万辆的年销量登顶造车新势力榜首,力压“蔚小理”,成为国内车市的一匹“黑马”。然而,进入2023年,哪吒汽车销量出现大幅下滑,经营问题也逐渐显现。 2024年10月,哪吒汽车的经营困境进一步暴露,开始被曝出大规模裁员、降薪、拖欠供应商货款、停工停产等负面消息。同年12月,因公司战略调整,张勇不再担任CEO,转任公司顾问,方运舟临危受命,被推至幕前,出任公司CEO。方运舟曾感慨:“哪吒汽车一直在艰难地活着,在悬崖边。创业十年,经历过诸多黎明前的黑暗。”(快科技) **即时零售市场竞争升级,淘宝闪购提前4天上线** 最近,淘宝天猫旗下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正式升级为"淘宝闪购",并将联合饿了么深化联动协同。5月2日,原计划逐城上线的淘宝闪购,突然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提前上线,并在全国范围内发放大额外卖红包。这一决定比原定的5月6日提前了四天。 补贴和一口价商品的优惠力度之大,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大量“3块钱吃外卖”“1毛钱喝奶茶”的分享,奈雪的茶在淘宝闪购上线首日,订单增长超过200%。有淘宝相关人士曾在采访中表示:“消费者对淘宝闪购的超预期热情,是推动提前全量上线的关键因素。但同时,全国城市商户报名积极踊跃,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行业人士观点认为,淘宝闪购走了一条“轻资产重协同”的路径,整合饿了么、盒马及天猫的即时零售资源,打造“电商+本地服务”的融合生态。这使得传统电商的"远场"、社区团购的"中场"、即时零售的"近场"正在阿里生态内实现无缝衔接,无论是消费者的"三天计划性采购"与"30分钟应急需求"都可以被很好地满足。(电商报、中国基金报) **小米、华为、理想、蔚来、小鹏集体改口!多家车企“智驾”改名辅助驾驶** 近日,小米官网及App订购页面,统一修改了有关智驾的措辞,将“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其中,小米SU7标准版搭载的Xiaomi Pilot Pro(不带激光雷达),改名为“小米辅助驾驶Pro”,此前为“小米智驾Pro”。而小米SU7 Pro、小米SU7 Max搭载的Xiaomi HAD(带激光雷达),改名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此前为“小米智驾Max”。按照小米官方的说法,端到端辅助驾驶支持车位到车位,上车就能用。 此前4月30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发科普视频,内容为一台智能辅助驾驶的汽车,它没有眼睛,遇到障碍物,它是如何发现并且避开的。在该视频中,余承东并未说“智驾”二字,而是用智能辅助驾驶替代,此前他都是使用“智驾”的说法。 据媒体获悉,2025 年“五一”假期期间走访多家热门新能源品牌门店并发现,“智能驾驶”这一曾经的“宣传C位”主打词,正逐渐淡出车企产品宣传的核心话术,甚至变成“你问我才说”的隐藏词汇。除极少数门店仍以“智能驾驶”为宣传口径外,理想、小米、蔚来、阿维塔、小鹏等多数车企门店在宣传产品时,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快科技、科创板日报) **蔚来人事调整:天津和大连公司总经理离职,蔚来乐道渠道架构加速融合** 据媒体报道,蔚来近日宣布人事调整,原蔚来天津区域公司总经理顾月、原蔚来大连区域公司总经理宫得权因个人原因离开蔚来。两人离职之后,任命乐道天津区域公司总经理成龙兼任蔚来天津区域公司总经理,向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和乐道汽车总裁沈斐双向汇报;任命乐道大连区域公司总经理李佳兼任蔚来大连区域公司总经理,向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和乐道汽车总裁沈斐双向汇报。另外,蔚来还宣布了多个区域公司的人事调整。 整体来看,蔚来此次人事调整的思路是打通蔚来和乐道在渠道上的组织架构,以提升组织效率。自今年4月乐道汽车总裁艾铁成宣布离职,原蔚来能源业务负责人沈斐担任乐道汽车总裁之后,蔚来的人事调整频率明显加快。当时,乐道的研发、供应链、质量部门向蔚来CEO李斌汇报,营销体系向蔚来总裁秦力洪汇报,以灵活调度整合公司整体资源,提高运营效率。(新浪财经) **梁文锋和杨植麟再“撞车”,同时进军另一大模型赛道** 继2月论文“撞车”之后,梁文锋和杨植麟又在另一个大模型赛道上相遇了。4月30日,DeepSeek上线新模型DeepSeek-Prover-V2,这是一个数学定理证明专用模型。Prover-V2的参数规模进一步扩展到671B(6710亿规模参数),相较于前一代V1.5版本的7B规模增加了近百倍,这让其在数学测试集上的效率和正确率更高。 巧合的是,4月中旬,月之暗面也曾推出一款用于形式化定理证明的大模型Kimina-Prover,这是Kimi团队和Numina共同研发的大模型,该产品也开源了1.5B和7B参数的模型蒸馏版本。该模型的miniF2F测试通过率为80.7%,PutnamBench测试成绩为10道题。 两者相比较,在miniF2F测试通过率以及普特南测试上,DeepSeek-Prover-V2的表现超过了Kimina-Prover预览版。值得注意的是,两家公司在技术报告中都提到了强化学习。比如DeepSeek的题目为《DeepSeek-Prover-V2:通过子目标分解的强化学习推进形式数学推理》,而月之暗面的题目为《Kimina-Prover Preview:基于强化学习技术的大型形式推理模型》。(凤凰网科技) **阿维塔全球研发中心即将入驻办公,消息称承载与华为共创团队的协同工作** 据媒体报道,阿维塔政府事务总监张志鸿近日发文称:“阿维塔全球研发中心办公大楼已经准备到位,阿维塔科学家们即将入驻办公”。 据报道,阿维塔全球研发中心可容纳超1000人。接近阿维塔的知情人士透露,该办公大楼于2024年12月启动装修,其核心功能就是承载阿维塔与华为联合共创团队的协同工作,此次全球研发中心的落成启用,预示着阿维塔与华为的联合共创将进入更大规模的新阶段。 据悉,今年 2 月有消息称华为已派了一支近 300 人的团队入驻阿维塔科技位于重庆的总部,双方正在就第二代产品的产品定义、用户洞察、营销策略等开启联合共创。(IT之家) **曝小红书将开放外域合作:广告跳转至天猫** 据知情人士透露,小红书正在内测“种草直达”功能并计划升级,升级后商家将通过特定方式实现广告笔记下挂链接跳转至天猫商品页。这位知情人士还称“这也是小红书平台少见的正式开放外域合作。”对此消息,小红书客服表示,“种草直达是小红书搜索直达下的营销推广产品,在小红书搜索场域下,通过技术服务,实现站外成交数据回传,进而帮助客户更加准确地探索目标人群,实现跨平台投放效果追踪,目前功能还在测试使用中。”(快科技) **蚂蚁集团旗下蚂蚁国际计划在香港上市,后者收入占蚂蚁集团两成左右** 据媒体报道,消息人士称,蚂蚁集团计划将旗下海外板块、注册在新加坡的蚂蚁国际单独在香港上市,目前正在和监管部门沟通可能性;目前的讯息显示没有政策障碍。2024年3月19日,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在内部信中宣布“分家”,拆分出了蚂蚁国际、OceanBase和蚂蚁数科三家公司,独立面向市场运营。蚂蚁国际的收入约占蚂蚁集团的两成左右。 目前,蚂蚁国际凭借Alipay+、安通环球(Antom)和万里汇(WorldFirst)三大核心产品,覆盖C端支付、B端收单、B2B收付兑等跨境支付服务。去年12月19日,蚂蚁集团在官方微博澄清:最近关注到有机构在多个平台宣称“蚂蚁集团即将借壳上市,其掌握内部信息”,并以此诱导网友加群获得推荐股票信息。蚂蚁集团目前没有上市计划,更不存在所谓的“借壳上市”。(三言科技) **雷军职务调整,小米女高管许斐新任国际市场部总经理** 5月5日,雷军职务调整冲上微博热搜。公开资料显示,近日小米之家商业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雷军由执行董事改任董事,同时经营范围新增智能家庭消费设备销售、美发饰品销售。 此前小米集团副总裁、CMO许斐也发微博宣布了自己的职位调整,目前已任职小米国际市场部总经理。许斐表示:“4月我有一个新身份,今天作为CMO兼国际市场部总经理,跟大家汇报市场部的工作。”许斐于2010年加入小米,目前已在小米任职15年。许斐加入小米后,一直担任MIUI团队产品负责人。2024年2月22日,许斐担任了小米14 Ultra发布会主讲人。2024年5月8日,雷军宣布许斐担任集团副总裁兼集团CMO。(21世纪经济报道) 国际资讯 **OpenAI放弃营利性转型!奥特曼:非营利组织继续掌控,AGI造福全人类使命不变** 5月6日凌晨两点,OpenAI宣布放弃一项颇具争议的计划,也就是将其强大的人工智能业务置于营利性实体控制之下。现在,它继续将由公司创立时的非营利性董事会管理。这一举措可能会使OpenAI未来的融资计划变得复杂。与传统董事会必须以股东利益为重不同,OpenAI的非营利董事会负有“造福全人类”的信托责任。  OpenAI在2023年其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被短暂罢免之后,开始着手调整其企业结构。该公司原本希望把OpenAI的企业结构变更为“公益公司”,由营利性实体控制。此举遭到了奥特曼的对手、OpenAI联合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反对,后者提起诉讼试图阻止这一转型。 奥特曼在周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计划建立了更明晰的治理架构,“这种调整可能没有外界预期的那么激进”。他还表示,“OpenAI并非一家普通的公司,也永远不会是。我们的使命是确保通用人工智能(AGI)造福全人类。” 在过去一年的融资过程中,OpenAI一直以即将转型为更传统的公司结构作为吸引投资者的承诺。部分投资者的融资条款要求OpenAI必须成功完成重组,才能获得全部资金。(凤凰网科技) **英伟达再推中国特供版AI芯片,传样品六月问世,已向中国三家企业通报** 据台媒报道,在针对中国市场的H20芯片遭美国政府禁售后,美国芯片大厂英伟达正加紧开发另一款符合美国出口规定的人工智能(AI)芯片,以继续保住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报道称,据美媒报道,英伟达已向中国三家企业通报,正调整AI芯片设计,寻求在不触犯美国出口管制的前提下,继续向中国供应产品。报道指出,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是在4月中旬访问北京期间,向客户透露上述计划的。报道还说,新款芯片的样品预计最快将在6月交付测试,该公司也同步研发其最新一代AI芯片Blackwell的“中国专属版本”。 就在黄仁勋访问北京前不久,英伟达4月16日在一份事务数据中透露,已接获美国政府通知,未来将“无限期”禁止向中国等特定国家出口H20芯片,英伟达为此预估将面临55亿美元的潜在损失。(参考消息) **马斯克被曝拒当“挂名CEO”,不愿交出特斯拉实权** 近日,特斯拉物色新任CEO取代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消息引发关注。据外媒报道,虽然特斯拉和马斯克都站出来辟谣,但特斯拉内部曾想其他办法让他从公司抽身。两位知情人士称,多年来,特斯拉内部人士一直建议马斯克以另一种方式从日常管理中抽身:聘请一位顶尖高管来负责日常运营,而他本人则继续担任更具象征性的领导角色。 其实,这种管理模式已经应用在了马斯克的其他公司身上,最典型的就是火箭制造商SpaceX。虽然马斯克名义上是SpaceX CEO,但公司实际上由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格温·肖特维尔(Gwynne Shotwell)负责日常管理。然而,知情人士称,马斯克始终拒绝在特斯拉采取同样的做法。(凤凰网科技) **三星代工遭重击,AMD放弃4纳米工艺合作,背后原因成谜** 近日,三星电子旗下的代工业务——三星代工,正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其3纳米制程技术的良率问题,已成为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并可能已导致该公司失去了来自高通、英伟达等科技巨头的高达数十亿美元的订单机会。 除了在尖端制程技术上的困境,三星代工还不得不应对传统制程市场需求减少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公司不得不采取痛苦的决策,关闭部分生产线以降低运营成本。此前,AMD曾计划采用三星的第四代4纳米工艺(SF4X)来生产芯片,但最新的消息显示,AMD已经撤销了这一决定。 关于AMD放弃与三星合作的背后原因,目前尚未有明确的消息传出。值得注意的是,三星代工在今年3月才刚刚启动了SF4X工艺的大规模生产。自2021年起,三星一直致力于4纳米芯片的生产,并不断优化相关技术。SF4X工艺采用了先进的后端布线技术,旨在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芯片的整体性能。(ITBEAR) **Instagram创始人炮轰AI公司:过度追求用户参与度,忽视答案质量** 据外媒报道,Instagram联合创始人凯文·斯特罗姆近日在公开场合对部分人工智能公司提出了尖锐批评。他指出,这些公司正通过不断向用户抛出后续问题来“提高用户参与度”,却忽视了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斯特罗姆强调,AI公司应该将重心放在提供高质量答案上,而非仅仅追求用户停留时长或日活跃用户数等指标。他呼吁行业回归本质,真正关注用户需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服务。斯特罗姆表示,这种策略与社交媒体公司为扩张而采用的手段如出一辙,都是为了追求表面的数据增长,而非真正满足用户需求。他形象地比喻道:“这些公司正步入一个危险的循环,试图通过不断提问来留住用户,却忽略了用户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此番言论也引发了人们对当前AI聊天机器人普遍存在的“过度互动”现象的关注。以ChatGPT为例,该平台近期就因对用户过于友好、未能直接回答问题而受到批评。对此,OpenAI虽已致歉,但斯特罗姆认为,这反映出AI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过于注重表面数据,而忽视了核心价值的提升。(环球网) **库克回应个性化Siri功能延迟:尚需时间打磨** 5月2日,在苹果财报电话会议上,CEO库克回应了个性化Siri功能延迟问题。他表示该项目已取得重要进展,但因公司追求高品质,需更多时间完善,尚未给出具体发布时间,仅表示将在“未来一年内”推出。库克强调,自iOS 18发布以来,苹果推出了多项智能功能,包括实用写作工具、Genmoji、图乐园、Image Wand、Clean Up等,并支持无缝接入ChatGPT,新增了创建记忆电影、AI驱动的照片搜索、智能回复及邮件、消息优先摘要等功能,且正逐步扩展适配更多语言。(三言科技) **沃尔沃旗下NOVO Energy将裁员近50%并调整运营规模** 沃尔沃旗下电池公司NOVO Energy 5月5日宣布将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并开展组织架构调整以重塑业务规模。裁员行动将影响该公司约50%员工。声明称,这些举措是在其技术合作伙伴Northvolt破产、公司全面评估业务后做出的。 NOVO Energy表示将继续有限运营,同时完成第一阶段建设,并继续探索未来可能实现规模化复工的方案。(界面新闻) 雷峰网
早上好,今天是5月6日,看得懂的财经新闻,每天知道多一点,离财富更近一点。
OpenAI CEO表示,目前公司为了AGI需要数千亿美元投入,最终可能需要数万亿美元。
AGI 应该属于谁,又该为谁所用?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https://www.ifanr.com) |[原文链接](https://www.ifanr.com/1622869) ·[查看评论](https://www.ifanr.com/1622869#comments) ·[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ifanr)
消息称英伟达正设计新特供版AI芯片,已向中国三家企业通报;伯克希尔哈撒韦董事会投票决定任命阿贝尔为CEO,巴菲特继续任董事长;国家加大投入支持长远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特朗普:将对所有在国外制作的进入美国的电影征收100%的关税;欧盟拟推出5亿欧元一揽子计划以吸引研究人员
根据Google官网发布的活动日程以及一篇意外发布的Google博客文章,Google将在即将举行的Google I/O 开发者大会上发布新版 Android 设计语言。I/O 大会的标题暗示了 Android 设计系统即将迎来重大变革,从“Material 3”升级为“Material Design 3 Expressive”。这篇泄露的博客文章指出,Google的升级设计将专注于打造“在情感层面与人产生共鸣”的界面。 像这样的设计系统更新会影响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如何为平台构建应用程序以及如何为用户定制体验,从而影响使用 Android 设备的整体感觉。 虽然关于 Material 3 Expressive 的具体实施方式目前仍知之甚少,但该博客文章提供了一些高级细节,例如新系统的特点是“大胆使用形状和颜色——创造令人愉悦的用户体验”。 Material Design 是 Google 于 2014 年首次推出的开源设计系统,它详细说明了如何为 Android 应用程序创建用户界面,涵盖视觉、动效和交互设计等领域。该系统的下一个重大更新于 2021 年 5 月发布,名为“Material You”(也称为 Material 3),它提供了一个自适应界面,允许用户以新的方式个性化 Android 界面。例如,如果您更新了 Android 壁纸,整个 Android 体验也会更新以匹配其配色方案。 Material 3 Expressive 可能不是一次大的革新,而是 Material You 语言的一次迭代。  泄露的博客文章更多地关注了更新背后的研究和推理,指出人们在研究后倾向于选择更具表现力、能够提高可用性的设计。Google指出,这种设计能够吸引人们关注关键元素和重要的用户操作,从而“显著提升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表示,这种设计也使老年人更容易使用应用程序,从本质上为所有年龄段的用户提供了公平的环境。 不过,Google指出,富有表现力的设计不一定是“一刀切的解决方案”,不同的应用程序制造商在定制其应用程序界面时仍需要尊重其他成熟的设计模式和标准。  Google的博客文章最初是由[9to5Google](https://9to5google.com/2025/05/05/material-3-expressive-leak/)发现的,后来被[Wayback Machine](https://web.archive.org/web/20250501004611/https://design.google/library/expressive-material-design-google-research)保存下来。尽管该公司很快撤下了这篇文章,但题为“使用 Material 3 Expressive 构建下一代用户体验”的 I/O 会议表明,Google准备在本月晚些时候的开发者大会上发布更新后的设计系统。 根据会议描述,I/O 开发者将学习如何使用“新的情感化设计模式”来提升产品的参与度、可用性和用户对产品的渴望。该公司还计划届时分享文件和 Alpha 代码,以便开发者在正式发布之前开始体验这些变化。 <path fill="#fff" d="M0 0v6.452h7.097V20h7.097V6.452h6.451V0zM27.742 13.548V6.452h-7.097V20h20v-6.452zM40.645 0H27.742v6.452h12.903z"></path>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7494.htm)
PayPal[今天宣布](https://newsroom.deatch.paypal-corp.com/2025-05-05-PayPal-kundigt-Revolution-beim-Bezahlen-im-Geschaft-in-Deutschland-an),计划在德国推出非接触式支付服务,允许德国iPhone用户使用他们的 PayPal 账户在商店进行点击支付购买。PayPal 之所以能够提供此功能,是因为欧洲的《数字市场法案》迫使苹果向第三方应用开放其设备中的 NFC 芯片。  NFC 支付无需启动 [Apple Pay](https://www.macrumors.com/roundup/apple-pay/) 或 Wallet 应用即可在应用中使用,这使得第三方支付服务和银行能够在苹果设备上提供自己的“一触即付”解决方案。 欧洲用户可以选择当 iPhone 靠近 NFC 终端或双击设备侧面按钮时激活的默认应用程序,因此使用 PayPal 在商店付款与使用 Apple Pay 付款一样无缝。 PayPal 表示,将在“未来几周”推出首款非接触式移动钱包,德国将成为其首个测试市场。使用 iPhone 上最新版本的 PayPal 应用,PayPal 用户将能够在任何接受非接触式万事达卡付款的商店使用 PayPal 进行店内购物。 为了吸引客户使用 PayPal 而不是 Apple Pay,PayPal 在 PayPal 应用程序中提供现金返还优惠,并最终将支持分期付款功能,提供 6 个月、12 个月和 24 个月的分期付款选项。 欧洲经济区(包括 27 个欧盟国家以及冰岛、列支敦士登和挪威)的银行和钱包应用程序可使用 NFC 访问。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7488.htm)
据知情人士透露,上周初,引导飞往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的空中交通管制员一度失去了雷达和无线电通信超过一分钟,此后这个关键航空枢纽的航班连续数日陷入混乱。知情人士表示,这起关键系统中断事件发生在4月28日,持续近90秒。事故发生后,多名员工被安排休创伤假。  此次事件及由此导致的人员减少,造成纽瓦克机场出现长达一周的航班延误和取消,迫使美联航将其在这个关键枢纽的每日往返航班削减了35个。纽瓦克是美联航最大的国际出发机场,也是美国国内航线的门户之一。 这些此前未被报道的细节,勾勒出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设在费城、负责引导进出纽瓦克机场航班的运行系统存在的严重缺陷。知情人士称,在费城的设施曾多次发生技术故障。其中一位人士表示,当雷达或无线电频率失效时,系统没有故障保护机制,这意味着空管员只能等待系统恢复正常。 FAA尚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美国国家空中交通管制员协会在一份声明中证实,该设施“曾短暂失去其控制下飞机的雷达信号和通信,无法看见、听见或与飞机沟通”。 自从去年纽瓦克的空域管理职能由纽约州的另一处设施转交至费城以来,FAA也一直面临人手紧缺的问题。 这些问题反映出FAA空管系统长期存在的基础设施老化与人员短缺等更广泛挑战。美国交通部长肖恩·达菲已经表示,他计划在本周晚些时候公布一项升级该机构装备和设施的计划。上周,他还宣布将采取新措施增加招聘,包括一系列新的奖金激励。FAA目前的空管员数量比所需水平少约3000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7486.htm)
Google已与 Range Media Partners 达成多年期合作伙伴关系,并成立了一个名为“100 Zeros”的全新影视制作部门。据《商业内幕》报道,这项新举措旨在寻找Google可以资助或制作的项目。  据报道,这家搜索巨头投资了2024年的恐怖电影《布谷鸟》(Cuckoo )。社交电影发现平台Letterboxd将100 Zeros[列为该片的制片人之一。Google希望借此机会向观众推广其产品和服务。](https://letterboxd.com/film/cuckoo-2024/details/) 然而,利用营销资金推销产品并非天方夜谭。苹果多年来一直在通过其 Apple TV+ 流媒体服务和自主研发的游戏进行推广,这些游戏中的角色[可以](https://www.wsj.com/video/series/in-depth-features/hundreds-of-iphones-are-in-ted-lasso-theyre-more-strategic-than-you-think/BF83B882-AA90-46B2-9703-9D9689778D8D)使用 iPhone、Mac 电脑,并佩戴 AirPods。 这家搜索巨头未来资助的游戏中的角色可能会对Android手机和其他Google设备表现出特殊的喜爱。此外,该计划还旨在向创意社区推广其新产品,例如人工智能工具和沉浸式视图。 顺便提一下,该作品的名字“100 Zeros”可能受到了Google起源的启发。“Google”这个名字是数学表达式“googol”(1后面跟着100个零)的拼写错误,而这个表达式最初是Backrub搜索引擎改名时考虑使用的。 Google与娱乐行业的合作由来已久。2018年,Google与20世纪福克斯合作[开发了](https://cloud.google.com/blog/products/ai-machine-learning/how-20th-century-fox-uses-ml-to-predict-a-movie-audience)一款名为“Merlin Video”的计算机视觉工具,用于分析电影预告片并识别观众对不同类型电影的偏好。 该公司十多年前就开始通过 Google Movies(现已停用)提供电影资源。然而,新计划中并没有计划通过 YouTube 或内部流媒体服务发行影片。Google打算与现有电影公司合作发行影片。 此前不久,Google与 Range Media 合作,宣布了一项名为“AI On Screen”的新项目,旨在资助探索人类与人工智能关系的短片。Google当时表示,其中一些短片甚至可能被改编成长片。 Google发言人告诉该出版物:“通过与 Range 的持续合作,我们旨在以深思熟虑和富有成效的方式与好莱坞创意社区合作,坚持我们一贯的承诺,负责任地支持创意表达,并通过讲故事探索技术的可能性。” 作为其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一部分,Google与拉斯维加斯球体合作,使用经过特殊调整的 Gemini、Imagen 和 Veo 版本,在其 160000 平方英尺的 LED 屏幕上重现了一部 86 年前的电影。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7484.htm)
为了庆祝其母公司成立50周年,日本Buffalo公司推出了一款限量版外置硬盘,硬盘上有一个窗口,可以让你看到内部盘片的工作。不过,先别急着掏出你的信用卡,这款[Buffalo Skeleton硬盘](https://www.buffalo.jp/contents/product/detail/hd-skl/)仅限量发行50台,每台售价10万日元(约合695美元),并且将于6月开始通过抽签方式发售。  这款 Skeleton 硬盘采用机械加工铝制外壳,内置 4TB 容量硬盘,并在显示屏底座上安装了一个小窗口,重量约为 3.3 磅。其金色和阳极氧化黑色饰面是对 1978 年首次推出的 Melco(Buffalo 母公司)复古唱片机的致敬。 [](https://platform.theverge.com/wp-content/uploads/sites/2/2025/05/buffalo_skeleton_harddisk_drive3.jpg?quality=90&strip=all&crop=0,0.054288816503799,100,99.891422366992) 外部驱动器背面配有电源连接器和 USB Micro-B 端口(不是 USB-C)。 Buffalo 提供了一款名为 SeekWizard 的配套软件(仅适用于 Windows 用户,但 HD-SKL 可在 PC 和 Mac 电脑上使用),该软件可以控制读取臂以各种模式移动。这些模式包括模拟硬盘访问数据时的常规运动,或使其像节拍器或计时器一样运行。这很有趣,但让硬盘这样被用户随心所欲地控制运行可能是 Buffalo 只提供一个月保修的原因之一。 [](https://platform.theverge.com/wp-content/uploads/sites/2/2025/05/buffalo_skeleton_harddisk_drive2.jpg?quality=90&strip=all&crop=0,0,100,100) Buffalo 初代 Skeleton Hard Disk(左)于 1998 年首次亮相,外壳完全透明。新版本(右)则采用机械加工的铝制外壳,正面有一个小窗口。 Buffalo HD-SKL 并非首款在运行时展现内部运作的硬盘。它实际上是 1998 年其首次发布的 4.3GB Skeleton 硬盘的后续产品,后者采用全透明外壳,所有电子元件一览无余。在 2006 年 CES 上,西部数据[推出了一款名为 Raptor X 的 150GB 串行 ATA 硬盘,](https://www.zdnet.com/article/worlds-first-transparent-hard-drive-launched/)其设计与新款 HD-SKL 类似,但采用了一个小窗口来展示部分内部结构。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7482.htm)
[据首席执行官蒂姆·斯威尼 (Tim Sweeney)](https://x.com/TimSweeneyEpic/status/1918694390677065882)称,Epic Games 计划使用其瑞典开发者账户将 《堡垒之夜》 提交到苹果的美国 iOS 应用商店。周三,在Epic Games 诉苹果案做出重大裁决,禁止苹果对应用外购买收取费用后,斯威尼表示,《堡垒之夜》将于“下周”重返美国 App Store 。 苹果已对该裁决提起上诉。  由于 Epic 在《堡垒之夜》中引入了应用内支付系统,最终引发了整场法律纠纷,苹果于 2020 年终止了 Epic 的 App Store 开发者账户。因此,在斯威尼发布帖子之前,尚不清楚 Epic 将如何让这款游戏重返美国 App Store。 “我们已经与苹果就此话题进行了沟通,”斯威尼周末在 X 帖子中表示。他指出,Epic 去年创建了瑞典账户,以便能够在欧盟推出 Epic 游戏商店和《堡垒之夜》 。(该账户曾被封禁,并于 2024 年因另一起纠纷恢复。) [斯威尼表示, ](https://x.com/TimSweeneyEpic/status/1919111157249458650)《堡垒之夜》不会在周一或周二回归 iOS 平台。“除此之外,我们正在全力以赴,但不确定它何时能准备好。” Epic Games 尚未立即回应关于该游戏何时回归的更多细节请求。 《堡垒之夜》 的最新一季以星球大战为主题,已于上周拉开帷幕。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7480.htm)
OpenAI最初宣布计划转型为营利性组织,但后来[决定由其非营利部门保留对营利性组织的控制权。](https://openai.com/index/evolving-our-structure/)据该公司称,OpenAI 的业务部门(自 2019 年起一直隶属于该非营利组织)将转型为一家公益公司 (PBC)。该非营利组织将控制 PBC,并成为 PBC 的大股东。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426/28278f98dcc375e.jpg) OpenAI 董事会主席布雷特·泰勒 (Bret Taylor) 在公司博客上的一份声明中写道:“OpenAI 成立之初是一家非营利组织,目前也由该非营利组织进行监督和控制。未来,它将继续接受该非营利组织的监督和控制。” OpenAI 表示,它是“在听取民间领袖的意见并与特拉华州总检察长办公室和加利福尼亚州总检察长办公室进行建设性对话后”做出这一决定的。 泰勒继续说道:“我们感谢这两个办公室,并期待继续这些重要的对话,以确保 OpenAI 能够继续有效地追求其使命,确保 AGI 造福全人类。” OpenAI 成立于 2015 年,最初是一家非营利组织,但在 2019 年转型为“有限盈利”组织,并试图再次转型为营利性组织。转型为有限盈利后,OpenAI 保留了其非营利部门,该部门目前持有 OpenAI 企业部门的控股权。 OpenAI 曾表示,此次转型 将保留其非营利部门 ,并为其注入资源,用于医疗、教育和科学等领域的“慈善项目”。 据报道,作为对 OpenAI 旗下企业控股权的交换,该非营利组织将获得数十亿美元的收益。 许多人对此表示反对,其中包括埃隆·马斯克。他向OpenAI提起诉讼,反对该公司从非营利组织转型为营利机构的计划。马斯克的诉讼指控这家初创公司放弃了其非营利使命,即确保其人工智能研究造福全人类。 马斯克曾寻求一项初步禁令,以 阻止 OpenAI 的转换。一名联邦法官 驳回了这一请求,但允许该案件于 2026 年春季进入陪审团审判阶段。 几个月前,一群前 OpenAI 员工和共同发起加州 命运多舛的SB 1047人工智能安全立法 的非营利组织 Encode提交了法庭之友陈述书, 支持马斯克的诉讼。 此外,包括非营利组织和加州卡车司机工会等劳工组织在内的一些组织已致函加州总检察长罗伯·邦塔,要求阻止 OpenAI 转型为营利性公司,声称该公司“未能保护其慈善资产”。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法学教授和民间社会组织也致信加州和特拉华州的总检察长,要求他们停止这家初创公司的重组工作。 据报道,OpenAI 面临的风险很高,它需要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完成营利性转型,否则将面临放弃近几个月筹集的部分资金的风险 。目前尚不清楚 OpenAI 改变方向后可能面临何种后果。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7478.htm)
Anthropic 正在启动一项[AI for Science 计划,](https://www.anthropic.com/ai-for-science-program-rules)以支持从事“高影响力”科学项目的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生物学和生命科学应用。该计划于周一宣布,将在六个月内向“合格”研究人员提供高达 20000 美元的 Anthropic API 使用额度。  入选标准是“对科学的贡献、其研究的潜在影响以及 AI 显著加速其工作的能力”。入选者将可以使用 Anthropic 的标准 AI 模型套件,包括该公司所有公开的 Claude 系列模型。 Anthropic 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先进的人工智能推理和语言能力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分析复杂的科学数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并更有效地交流研究成果。我们尤其感兴趣的是支持能够帮助加速理解复杂生物系统、分析遗传数据、加速药物研发(尤其是针对一些全球最严重的疾病负担)、提高农业生产力等应用。” Anthropic 是众多看好人工智能在科学领域应用的人工智能公司之一。今年早些时候,Google推出了“[人工智能联合科学家](https://research.google/blog/accelerating-scientific-breakthroughs-with-an-ai-co-scientist/)”计划,这家科技巨头表示,该计划可以帮助科学家提出假设并制定研究计划。Anthropic 及其主要竞争对手 OpenAI,以及FutureHouse和 Lilia Sciences 等公司都[宣称](https://blog.samaltman.com/three-observations) ,人工智能工具可以极大地加速科学发现,尤其是在医学领域。 但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如今人工智能在指导科学进程方面并不是特别有用 ,这主要是因为它不可靠。培养“人工智能科学家”的挑战之一在于预测无数的混杂因素。人工智能或许在需要广泛探索的领域发挥作用,例如缩小大量可能性的范围,但它能否实现那种打破常规的解决问题能力,最终带来真正的突破,则尚不明确。 迄今为止,为科学设计的人工智能系统的结果大多令人失望。Google表示,2023年, 在其名为GNoME的人工智能系统的帮助下, 已[合成了约40种新材料。但](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404929-crystal-hunting-deepmind-ai-could-help-discover-new-wonder-materials/)[一项外部分析](https://doi.org/10.1103/PRXEnergy.3.011002) 发现,这些材料中没有一种是真正全新的。 Anthropic 无疑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比之前的努力取得更好的结果。 该公司表示,其AI for Science项目将于每月第一个星期一根据科学价值、潜在影响、技术可行性和生物安全筛选标准(即确保拟议的研究不会产生有害应用)进行筛选。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公司网站上的[表格](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wDGfVg2lHJ0cc0oF_ilEnjvr_r4_paYi7VLlr5cLNXASdvA/viewform)申请,申请将由Anthropic公司进行审核,“审核人员包括相关领域的专家”。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74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