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上午消息,有网友爆料称,4月13日沈阳车展上,一辆黑色问界M7突然从展位上冲出,造成附近展位4台展车受损。事故原因还在调查当中,有网友认为当时车辆没有开启展车模式。  对此,问界汽车用户服务部中午发布回应称,已积极协助伤者就医,经检查伤者有轻微挫伤,当日已出院。 问界汽车表示,“经初步调查,事故发生于车展撤展前夕,车辆未处于展车模式,导致车辆被误启动。因主驾未系安全带,且方向盘大角度干预,不满足AEB触发条件。”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650.htm)
在2018年上一轮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后,中国持续扩大内需,这一板块价格和收入均表现出快速提升。
 据Deadline消息,《我的世界大电影》全球票房预估已达5.506亿美元,其中海外票房为2.696亿美元,目前华纳方面正计划筹备制作该电影的续集。  
 《雀魂》× 剧场版《Fate/stay night [Heaven's Feel]》联动官宣,Saber将作为联动雀士加入游戏, 活动4月23日-5月14日开启。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更多的联动信息将在雀魂官方微博/Bilibili进行公开。
方兴未艾的出海浪潮下,香港作为长期以来“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窗口,拥有“一国两制”和“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是企业为进入海外市场做好准备,试点出海产品和运营模式的理想平台。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首次明确香港要“深化国际交往合作”。在此背景下,4月11日,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以下简称“生产力局”)正式成立“The Cradle 出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出海服务中心”)。 据悉,出海服务中心致力于充分利用生产力局在国际标准测试、应用研发、场景落地和智能制造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发挥香港在知识产权、供应链管理、贸易融资及 ESG 等方面的优势,协助企业在智能制造、绿色转型及数字化方面升级。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成立于 1967 年,致力以世界级的先进技术和创新服务,驱动香港企业提升生产力。结合自身技术专长与国际网络,生产力局可支持企业与符合国际标准的市场对接,通过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同为企业探索海外新机遇,打造全方位的出海支持网络,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 “过去十年,生产力局已在大湾区完成逾 1400 个智能化项目,并推动‘9+3+1 发展计划’设立服务基地与研发中心,支持中小企高质量出海。 在‘全球南方’经济体迅速崛起下,我们期望通过‘出海服务中心’联同各界合作,共同创建及壮大香港及内地企业出海的生态圈。”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陈祖恒议员介绍道。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陈祖恒议员 36氪获悉,目前出海服务中心已实现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他山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项科创公司的初期成功出海案例。 除了助力企业拓展全球市场,出海服务中心也有助于巩固香港的国际科创枢纽地位。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和贸易枢纽,正加快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并具备“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成为企业出海的理想平台。在孙东看来,出海服务中心有助于促进科创资源互补互通,加快科技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并协助企业从香港走向国际,进一步强化香港作为国际科创中心的地位。  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 生产力局也将联合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及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我们期待与生产力局继续携手,搭建更多国际交流桥梁,培育优质项目,协助北京企业在世界舞台绽放光彩,共创辉煌未来。”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张凯在现场表示。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教授提到,未来将与生产力局持续深化合作,发挥香港区域优势,以出海服务中心帮助长三角企业突破出海瓶颈,进一步发挥长三角产业和创新优势,携手打造“长三角培育+香港服务+全球市场”的出海新范式,推动更多企业高质量“走出去”。 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王德保先生也表示:“大湾区国创中心将积极深化与各大创新枢纽的协作,协助内地企业突破国际市场的技术壁垒与挑战,加速新质生产力成果的高质量发展与全球化应用。” 出海服务中心设于生产力大楼,为香港及内地科创企业提供一站式专业支持,涵盖国际技术标准对接、产品本地化与国际化技术支持、知识产权管理及保护、海外法规等核心领域,助力更多香港及内地企业成功出海。
据悉,臭名昭著的威胁分子EncryptHub向微软报告了两个Windows零日漏洞,揭示了介于网络犯罪和安全研究之间的矛盾人物。 报告的漏洞是CVE-2025-24061 (Web绕过标记)和CVE-2025-24071(文件浏览器欺骗),微软在2025年3月的补丁星期二更新中解决了这些漏洞,并承认报告者为“SkorikARI与SkorikARI”。  错误报道 Outpost24研究人员的一份新报告现已将EncryptHub威胁者与SkorikARI联系起来,据称该威胁者感染了自己并暴露了他们的凭证。 这种暴露使研究人员能够将威胁者与各种在线账户联系起来,并暴露出在网络安全研究人员和网络罪犯之间摇摆不定的人的个人资料。 其中一个被曝光的账户是SkorikARI,黑客利用这个账户向微软披露了上述两个零日漏洞,从而提高了Windows的安全性。 Outpost24的安全分析师Hector Garcia表示,SkorikARI与EncryptHub的联系是基于多个证据,构成了一个高可信度的评估。最确凿的证据是,EncryptHub从自己的系统中窃取的密码文件中,既有与EncryptHub相关的账户,比如仍在开发中的EncryptRAT的凭据,也有他在xss上的账户。 对SkorikARI来说,这就像访问自由职业网站或他自己的Gmail账户。 此外,另一个证实两者之间联系的重要证据是与ChatGPT的对话,可以观察到与EncryptHub和SkorikARI相关的活动。 EncryptHub对零日攻击并不新鲜,威胁者或其中一名成员试图在黑客论坛上向其他网络罪犯出售零日攻击。  EncryptHub试图在地下论坛上出售零日漏洞 Outpost24深入研究了EncryptHub的经历,指出这名黑客反复在自由开发工作和网络犯罪活动之间转换。 尽管他有明显的IT专业知识,但据报道,这名黑客成为了opsec实践的受害者,导致他的个人信息被曝光。 这包括黑客使用ChatGPT来开发恶意软件和网络钓鱼网站,集成第三方代码,以及研究漏洞。 这位威胁者还与OpenAI的LLM聊天机器人进行了更深入的个人接触,在一个案例中,他描述了自己的成就,并要求人工智能将他归类为酷黑客或恶意研究人员。 根据提供的输入,ChatGPT将他评估为40%黑帽,30%灰帽,20%白帽和10%不确定。 同样的冲突也反映在他未来对ChatGPT的计划中,黑客要求聊天机器人帮助组织一场大规模但“无害”的活动,影响数万台计算机进行宣传。  公开ChatGPT讨论 **EncryptHub是什么** EncryptHub是一个威胁分子,与RansomHub和BlackSuit等勒索软件团伙有一定联系。 然而,最近,威胁者通过各种社会工程活动、网络钓鱼攻击和创建基于powershell的自定义信息窃取器“善变窃取者”而出名。 威胁者还以进行社会工程活动而闻名,他们为虚构的应用程序创建社交媒体配置文件和网站。 在一个例子中,研究人员发现,威胁者为一个名为GartoriSpace的项目管理应用程序创建了一个X帐户和网站。  假冒GartoriSpace网站 该网站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私人信息进行推广,这些信息将提供下载该软件所需的代码。当下载软件时,Windows设备会收到一个安装了善变窃取软件的PPKG文件[VirusTotal],而Mac设备会收到一个AMOS信息窃取软件[VirusTotal]。 EncryptHub还与利用微软管理控制台漏洞CVE-2025-26633的Windows零日攻击有关。该漏洞在3月份被修复。总的来说,威胁者的活动似乎是为他们工作的,据报告称,威胁者已经破坏了600多个组织。
<blockquote><p>本文通过解析智碳EMS(zhitan-ems)的实战案例,揭示Java技术如何成为能源管理产品小创新的底层密码。</p> </blockquote>  当”双碳战略”推动能源管理赛道年增速超30%,产品经理正面临一个关键抉择:如何选择技术架构,才能既满足政府监管的硬指标,又创造差异化的用户体验? ## 一、能源管理产品的三大核心诉求 在某地市级能源集团的需求调研会上,三位产品领导层的吐槽引发共鸣: - **政府事务部PM**:”我们的碳核算模块必须3个月上线,但现有系统改造成本太高” - **大客户PM**:”工业园区要求同时监控光伏、储能、充电桩,现有产品扩展性太差” - **用户体验PM**:”设备控制响应延迟超过3秒,客户投诉率飙升40%” 这些痛点直指能源管理产品的核心矛盾:**政策合规性、业务灵活度、用户体验**的三角博弈。而智碳EMS用Java技术栈给出了一种适中的破局方案。 ## 二、Java技术的产品化价值图谱 ### 为什么顶级能源厂商选择Java? 对比Python、Go等语言,Java在能源产品开发中展现出独特优势:  (数据来源:网络公开材料) ### 产品经理必知的四个技术杠杆 **1)快速合规落地** - 通过SpringBoot模块化架构,碳追踪、能效报告等合规功能开发周期缩短60%; - 内置国网/南网数据对接标准接口,满足政策审计要求。 **2)场景灵活拓展** - 微服务架构支持”乐高式”功能组合:工业园区、商业楼宇、充电场站等场景可快速配置; - 2024年新增的虚拟电厂调度模块,仅用2周便完成客户POC验证。 **3)用户体验跃迁** - Vue3+WebGL构建三维能源地图,设备点击响应时间<800ms; - 移动端自适应框架,电站巡检人员扫码报修耗时降低75%。 **4)成本控制革命** - 开源模式使授权成本仅为闭源产品的1/10; - 国产化适配节省30%硬件采购费用。 ## 三、zhitan-EMS的产品设计方法论 ### 用户需求驱动的架构设计 在产品需求文档(PRD)中,技术团队与PM共同确认关键指标: [核心指标] 1.同时监控10类能源设备(光伏逆变器、储能BMS等) 2.2000+点位数据秒级刷新 3.支持20人团队协同配置业务规则 [技术实现] 1. Netty实现百万级设备接入 2. Redis缓存层降低数据库压力 3. 低代码规则引擎支撑快速配置 ### 让技术优势可视化的三大功能 **1)能耗沙盘模拟器** - 拖拽式构建虚拟电站,实时预测投资回报率(ROI); - 某园区客户通过模拟器发现可节省年电费120万元。 **2)碳资产追踪看板** - 自动生成符合ISO14064标准的报告; - 内置碳排预警雷达图,超阈值自动推送整改建议。 **3)设备健康度画像** - 基于机器学习预测空调机组寿命,故障率下降65%; - 维修工单自动派发至最近服务人员。 ## 四、从客户案例看产品进化路径 ### 某新能源车企的转型之战 **原始需求**: - 需在6个月内建成覆盖200+充电站的智慧运营系统 - 要求支持第三方服务商接入生态 **zhitan-EMS解决方案**: - 用Java插件机制开放API网关,吸引12家服务商入驻; - 搭建充电负荷预测模型,峰值时段调度效率提升35%; - 生成车主碳积分账单,带动APP日活增长20%; **产品经理启示**:技术架构的开放性直接决定生态扩展能力 ## 五、能源管理产品的未来想象 智碳EMS宣布启动”开发者共创计划”: - **低代码组件市场**:开发者可上传自定义算法模块并获得分成 - **数字孪生编辑器**:预计2025年Q2上线三维场景DIY功能 - **碳资产交易接口**:直连上海环交所等交易平台 **【产品经理必读】** 在能源数字化浪潮中,技术选型正在重构产品竞争格局。 zhitan-EMS用Java开源生态证明:**优秀的技术架构,本身就是最锋利的产品武器**。 本文由 @勇敢的大力-001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blockquote><p>在广告营销领域,AI技术的发展让文案创作变得更加高效,但广告人的价值并未因此被取代。本文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深入探讨了广告文案创作背后的逻辑与策略。</p> </blockquote>  有朋友找我,说他生意难做,难在顾客的选择多,而自己的产品太常见也没有特色,问我能不能帮忙写几句文案吸引客户。 在和他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他掉进了学术陷阱里已经难以自拔,想必也有很多生意人跟他一样走不出思维误区、犯相同的错误。所以,我先点出那些学术陷阱,再来详细讲述帮他写文案的思考过程。 **误区一:做生意要锁定目标客户是谁,然后专门做他们的生意。** 很多生意人理解的市场定位就是一对一的关系,认为一款产品最好只卖给一类人。其实,市场定位还可以是一对多的关系,就是把一款产品卖给不同的人,或者专门为一类人提供各式各样的产品,卖他一辈子。类似于小米和阿里巴巴,没有偏安一隅的企业靠多元化经营,活得风生水起,反倒是那些非要在一个点上焊死自己的老板,最后真的旱死了。所以,开门做生意,来了就是客,不存在目标客户。只有在投广告的时候,受限于成本投入和及时回报率,才会考虑做细分再聚焦,然后精准影响最有可能掏钱消费的那一部分人。 **误区二:顾客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 这句话是苹果公司乔布斯在接受杂志采访时说的,当时是1985年。很多生意人把这句话奉为圭臬,却忽视了它生于信息稀缺又闭塞的时代背景——1985年第一台Mac电脑才刚刚诞生一周年。所以,有很多老板到现在还在认为顾客啥也不懂,在市面上也找不到同类产品或替代方案。于是在打广告时,他们从不听顾客的声音,也不管顾客是否理解和需要,就要一顿疯狂输出,还很自豪地说自家产品有多好。在此,我给生意人提议:不要急于自我表达、自以为是,顾客确实需要知道产品的信息,但他们更需要知道产品的价值和带来的好处。 **误区三:不同点源于创新,普遍都有的特点才不是亮点。** 生意场上,有的人痴迷于创造不同点,而有的人用心去发现不同点。很多生意人之所以找不出自家产品的亮点,就错在自己的主观臆断:认为所有人包括顾客,早就知道了行业规则和工艺技术。实际上,在行业人眼里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知识点,传到顾客耳朵里依然很新奇。哪怕是顾客早已知晓的事实,只要我们敢率先爆料更多细节,从细微之处体现专业性,顾客也会选择相信我们。做生意不就是获取流量、建立信任这两件事,仅此而已吗?当我们做到了,生意都不会太差。 回到正题,看看我都为粉丝准备了哪几句吸力文案,再慢慢细品它们的创作过程。  听完这位粉丝详细介绍他家产品后,我脑袋里蹦出两个疑问:一是顾客为什么要吃这个东西,有没有必要吃?二是顾客凭什么就选你这家,而不去别人家?只要我能够用一句话回答自己这两个问题,那么粉丝想要的吸力文案就出来了。 **一、寻找购买理由:顾客为什么要买,有没有必要买**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开始我也被粉丝带进沟里了,一直纠结顾客为什么要吃牛蹄,有没有必要吃?以至于目光始终停留在有补胶原蛋白需求的小众群体身上。冷静一想:不对,顾客是先找店吃饭,然后才发生了吃牛蹄这件事,他们不光吃牛蹄,还点了其他菜。顾客先有外出找吃的动机,吃牛蹄才会顺理成章、自然发生。如果我们叫唤生活节俭、喜欢在家做饭的人出去花钱吃牛蹄,不管使多大劲,投多少广告教育这类人,都很难叫得动。所以,我把搜索范围再扩大了一些:顾客为什么要下馆子吃饭,有没有必要去?思路被打开了以后,广告传播的受众人群也变得明朗:就是那些喜欢下馆子吃饭的人,他们才最有可能到店消费,而不是局限于想吃牛蹄的人。  看到了受众人群的主体轮廓,我再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找出“他们为什么要下馆子”的原因——顾客正要完成一件大事,而产品恰好能够帮到他们,由此得到更精细的人群画像:想让有品味的人格被看见。 **二、提供决策依据:顾客凭什么就选你,不选别人** 在这个问题上,我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来寻找粉丝的机会点。 - 往后看:那些最有可能到店消费的顾客正在经历哪些痛苦,亟需拿到解决方案,或者他们还有没有其他烦恼——即使饥饿难耐,也不愿意将就吃不新鲜的食物和饭菜,尤其是请客吃饭时,那样会很没面子。 - 往前看:多了解供货商都做了哪些改进和升级,会对下游采购方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菜市场商贩对食材的预处理方便了后续加工,使得菜品制作成本比超市的冻品便宜,还保新鲜。 - 往左看:如果顾客不来店里消费,那么他们还有哪些选择,这些选择之所以能成为替代方案,都有什么样的魅力和不足——点外卖送餐上门,省了出门时间,却牺牲了菜肴的口感和品相。 - 往右看:观察那些曾经经营其他品类,后来切换赛道来瓜分市场的同行,从他们身上找到潜在进入者的优势和欠缺——有老顾客资源及商业头脑,唯独不懂调制酱料,做不出独有的味道。 综上所述,粉丝的市场机会就在“鲜”字,从食材到成品上桌都要新鲜。 在市场机会面前,只有实力过硬的产品,才配得上当王者,所以有必要对粉丝家的产品进行解剖。了解波特五力模型的读者应该知道,前面我只分析了上游、下游、替代品和潜在进入者四个方面,还差行业内的竞争关系没有做分析。这不,要想找到产品卖点,就得向内看同行和自己了。 (5)看同行定价值 为更好洞察顾客对同类产品的消费态度,我把行业内的产品共同点再拆分为:利益点(实用价值)——分量大、上菜快;甜蜜点(感官体验)——味道鲜美、干净卫生;连接点(美好寓意)——幸福美满、深厚情谊。在对待下馆子吃饭这件事上,顾客最先看重的是菜肴的感官体验,而不是实用价值(能不能吃饱),或者美好寓意(有没有仪式感),所以产品的第一价值是味道鲜美、干净卫生。 (6)看自己找不同 知道了产品的第一价值,就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寻找自家产品的不同点。这个不同点一定是锚定在顾客已有的认知上,言之有物,有类似物或模型来比喻形容,不能是刻意捏造出来的抽象概念。比如,顾客认识的牛蹄就是肉少,店家说他家的牛蹄肉多肉厚,顾客可能会选择相信。但是,店家说牛蹄的胶原蛋白含量比猪蹄的高10倍,顾客绝对不会相信,因为大家都没见过胶原蛋白长啥样。 从粉丝发来的信息中,我看到他们家一直坚持手工煸炒酱料,据说提鲜、锁鲜效果会比预制酱料包要好。至此,我一共找到了两个不同点最能体现粉丝家菜品的“新鲜”——食材是从菜市场买的,酱料是手工煸炒的。但是,哪一个才是最佳卖点? 个人认为,最佳卖点是指那些不易被模仿、不易被替代的稀缺价值,哪怕采用相同技术也能做到总成本领先,或者是产品在暴力/极限测试下的惊人表现,顾客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效果……所以,手工煸炒的酱料(即秘制现炒)是粉丝家产品的独特卖点。 看到了吧,提炼产品卖点就是一道非常考验策划人思维逻辑的工序,您还觉得靠写文案挣钱很容易吗? **三、文案是顾客可直接引用、乐于分享的产品推荐词** 产品卖点的推导过程确实有难度,但比起把卖点表达到位,能够勾起顾客的消费兴趣,才是最具挑战性。 首先,口语化。比如“牛蹄肉多又新鲜,酱料也是手工煸”,即便句子押韵,但有生僻字,使得转述时会产生歧义,不利于口述传播。如果把句子改成“实惠也能吃好,连酱料都是现炒”,不仅符合正常人聊天说话的口吻,又能触及顾客的心坎,使顾客印象深刻。这句文案之所以有这般魔力,巧在用到了“便宜没好货”的认知冲突,把产品的客观事实换成了顾客的切身利益。 其次,规避歧义。确切来说,卖点的文字表述要确保顾客对信息的理解正是文案创作者所要传达的意思,不能出现偏离和曲解。比如,看到“手工炒料”这种做法,顾客只会觉得“放心”,不会联想到“新鲜”,偏离了店家想要顾客知道的产品卖点。如果改成手工“现”炒,那么顾客才会觉得这家店的饭菜“新鲜”。这时,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直接自夸“新鲜”?这是因为高级文案从不替顾客下结论,更不会帮顾客找原因,而是讲事实摆证据,让顾客自由揣测各种可能性,亲口承认产品真的好。例如钱大妈只字不提“新鲜”,但顾客看到听到“不卖隔夜肉”广告后,下意识地认为他们家的猪肉新鲜。 再次,产品亦是品牌。更长远地看待产品文案的作用,希望产品日后能做成品牌。 (1)想让产品被更多人记住,我们就得洞察顾客的场景需求,建立产品关系。例如,嘴里没味,来点绝味——绝味鸭脖。那么,如何快速找到顾客的场景需求?我想到了福格行为模型(B=MAP)中的触发条件(P):当我们希望顾客的行为自然发生、动作连贯,只要稍微给一点提示,或者满足前置条件即可。前置条件分为四个维度,可挖掘出不同的场景需求。 a.时间维度,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 b.空间维度,比如上车——请系安全带; c.生理反应,比如困了累了——喝红牛; d.心理作用,比如情人——眼里出西施。 所以,粉丝家的产品文案可以这样写:只要请客吃饭,都想尝一口秘制现炒。 (2)想让产品被更多人认可,我们就得告诉顾客产品好处,突出产品特色。例如,OPPO手机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展开来说,要把产品卖点兑现成顾客使用产品后可获得的好处和便利——能够帮助顾客消除那些阻碍他们行动的因素,具体包括时间、金钱、体力、脑力、日常习惯/行程安排、约定俗成的社会常规/道德约束六个方面,也是福格行为模型(B=MAP)中的能力体现(A)。 所以,粉丝家的产品文案可以这样写:一口秘制现炒风味,讨好挑三拣四的嘴。 (3)想让产品被更多人拥护,我们就得会替顾客说话,给予精神庇护。例如,男人就该对自己狠一点——柒牌男装。那么,什么样的话才是顾客心里想表达,但又不知道如何表达是好?根据福格行为模型(B=MAP)推导,满足顾客内在驱动力(M)的文案,具体表现为愉悦or远离痛苦,希望or消除恐惧,合群or追求个性,更容易让顾客产生认同感。 所以,粉丝家的产品文案可以这样写:为了一口秘制现炒,放弃所有将就都值得。 但是,这种文案的调性中规中矩,顾客看完不会转发分享,更不可能有立即购买的冲动。 最后,调动顾客情绪。正所谓,文案不犀利,顾客没动力,文案越不正经,顾客越会上瘾。要把有理性需求的顾客带入感性语境,他们才会冲动消费。那么,如何写出感性?方法是联想与产品卖点有关的词语或场景,然后给文案添加戏剧性冲突色彩。比如,与“有品味的人格”关联的词语是“朋友圈”、“挑食”,“晒美食”等于“放毒”,用保质期反衬新鲜,用秘制强调独特、专属,粉丝家产品的吸力文案由此得来。 **【被记住|用户关系】**最毒的朋友圈是让所有好友集体挑食:放下筷子去吃XX现炒秘制菜。 **【被认可|产品好处】**XX现炒的秘制菜哪有保质期,不过是把“改天请客”变成“现在就去”。 **【被拥护|精神庇护】**自律不叫挑食,是有品味——XX现炒秘制菜。 本文由 @炒冷饭的諸諸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行商 Headup 和开发商 Mirebound Interactive 于今日揭晓了《Causal Loop》。本作是一款融合时间、因果与生存主题的叙事驱动解谜游戏,玩家将在这场独特的科幻冒险中穿越破碎的现实,利用“回声”机制解开复杂谜题。通过与过去的自己互动、录制并重现行为。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每一次行为都会留下一个回声,这些回声不仅用于解谜,还构成了时间的连锁反应。你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未来的回声及整个时间线。玩家将与最多三位“回声”的协作中,解锁失落文明的秘密,修复崩塌的时间线。  作为外星考古学家贝尔(Bale),玩家被困在外星废墟托尔·乌尔萨特 (Tor Ulsat)中,面对一个不断崩塌的因果循环。借助AI伙伴沃尔特(Walter)的帮助,你必须解开这个星球级的因果谜团,挣脱时间的束缚。  不仅在机制上令人深思,《Casual Loop》更在故事上打破传统叙事。贝尔与沃尔特之间的关系充满了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冲突。随着情节的发展,玩家将亲身感受到这场跨越时间的旅程如何挑战贝尔的个人信念与智慧。   同时,游戏还采用电影级的视听风格,凭借虚幻引擎5的技术打造出一个既真实又富有情感张力的世界。每一处细节,色彩与音效都在强化沉浸感,玩家将在光影交错的废墟中寻找生存之道。在解谜的同时,探索着人类如何在面对巨大的选择与责任时作出反应。
据海外车媒“CarScoops”最新报道,Verge品牌的TS Pro纯电动摩托车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电动摩托车行驶最远距离的纪录保持者。**数据显示,这款电动摩托车在16个小时内环绕伦敦行驶了310.6公里,结束时电池仍剩余7%的电量。** 报道指出,电动摩托车还没有像电动汽车那样流行起来,部分原因是电池组很重,而重量对于两轮车来说是个不利因素。 然而,TS Pro用实际行动说明,制造一辆动力强大、续航实用且重量相对可控的电动自行车是有可能的。   为展示TS Pro在现实世界中的行驶距离,Verge公司招募了两位摩托车领域的网红,**让他们在伦敦市中心骑着这辆车以平均每小时12英里(19公里)的速度行驶了16个小时,最终创造了新的纪录**。 需要指出的是,每小时12英里的速度对于电动车续航非常有利,现实生活中大概率也没有人会以如此速度骑行。 TS Pro重量为245kg,在同类尺寸的摩托车中算是偏重,但依然在可接受范围内。 配备了后轮的“无轮毂”电机(hub-less electric motor),**最大可输出137马力,峰值扭矩达到1000N·m,零百加速仅需3.5秒,表现足以与某些高性能跑车媲美,官方续航为350km**。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646.htm)
豪威科技近日推出了一款针对旗舰智能手机的5000万像素 CMOS图像传感器OV50X。这款传感器**具备1英寸光学格式和1.6微米像素尺寸,实现了约110 dB的单次曝光HDR,这是移动领域中最高的HDR性能**。  OV50X传感器专为高端设备优化,支持4-cell binning技术,能够以180 fps的速度输出12.5MP图像,以及60 fps的三通道HDR。 此外,该传感器还支持8K视频捕捉、双模拟增益(DAG)HDR和传感器内裁剪变焦。 OV50X采用了TheiaCel技术,无需多次曝光即可实现高动态范围,从而增强实时预览和视频质量,100%的四相位检测(QPD)覆盖确保了快速、精确的自动对焦。 PureCel®Plus‑S堆叠式技术则提升了低光性能。 OMNIVISION将OV50X定位于对专业级智能手机成像有需求的用户,目前其样品正在发放中,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量产。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644.htm)
此前苹果向 CA / 浏览器论坛 (负责管理 SSL/TLS 证书的行业组织) 提议将所有证书有效期缩短至 45 天,苹果给出的理由也非常简单,有效期缩短后即便证书泄露也很快就会过期而不会被长时间利用。  以前 SSL/TLS 证书最长有效期可以长达 8 年,不过经过几次调整后当前证书有效期最长为 398 天约 13 个月,也就是说无论如何开发者和企业都必须在 13 个月左右更新一次数字证书。 而苹果提交的 SC-081v3 草案目前已经获得行业组织的[同意](https://groups.google.com/a/groups.cabforum.org/g/servercert-wg/c/9768xgUUfhQ?pli=1),简单来说最终 SSL/TLS 证书有效期将被缩短至 47 天,整个过程将循序渐进的推广,即逐步缩短有效期直到达成缩短至 47 天。 **此次投票获得行业组织的多数同意,下面是投票结果:** SSL/TLS 行业组织:赞成票 25、反对票 0、弃权票 5 证书消费者:赞成票 4、反对票 0、弃权票 0 这里的证书消费者指的就是浏览器四大金刚:苹果、谷歌、谋智基金会和微软,也就是这些主要浏览器开发商一致同意缩短证书有效期,加之行业组织也同意缩短所以最终苹果提交的提案算是通过了,虽然时间上略微有些变化。 **下面是分阶段时间表:** 2026 年 03 月 14 日前:证书有效期最长为 398 天 2027 年 03 月 14 日前:证书有效期最长缩短至 200 天 2028 年 03 月 14 日前:证书有效期最长缩短至 100 天 2028 年 03 月 15 日后:证书有效期最长缩短至 47 天 **对企业来说存在的挑战:** 尽管 SSL/TLS 证书已经有很多便捷的工具可以实现自动化续签,但并非每个网站和企业都可以轻松部署自动化续签流程,尤其是有些复杂的系统切换数字证书本身就是个麻烦的事情。 在 Reddit 论坛上有数百名系统管理员抱怨苹果的这项提议,因为缩短证书有效期后剩余的工作都要系统管理员承担,尤其是如果管理多个网站那么工作量将会显著提升 (假如无法实现自动化续签)。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640.htm)
 在如今这个网络如空气般重要的时代,企业网络安全就像一座无形的堡垒,时刻面临着各种攻击的 “狂轰滥炸”。传统防御体系在高级威胁面前,就像“纸糊”的一样。今天,就给大家揭秘一款能 “逆天改命” 的网络安全工具 —— 经纬信安欺骗防御解决方案,带你走出网络安全困境! **01 传统防御“拉胯”,企业安全告急** 先来说说传统网络防御的那些 “糟心事”: **·静态防御失效** 传统静态防御机制如同 “木头人” 般僵化。攻击者通过长期侦察,轻易掌握固定的防御规则,突破防线,企业数据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误报漏报严重** 依赖已知入侵指标检测威胁,面对 0day 漏洞时,传统防御系统因缺乏特征信息,难以准确识别攻击,导致大量误报与漏报。安全分析人员被无效信息干扰,真正的威胁却被忽视。 **·响应滞后** 传统防御模式下,威胁检测后需人工分析,耗时较长。这使得攻击处置窗口期拉长,攻击者有充足时间扩大破坏,企业损失持续增加,网络安全防线随时可能崩溃 。 **02 经纬信安“放大招”,打造天罗地网** 经纬信安欺骗防御解决方案横空出世,堪称网络安全界的 “救星”。它融合了拟态防御、动态防御与蜜罐技术,就像给企业网络穿上了一件 “智能铠甲”,构建起 “动态变化、虚实结合、主动反制” 的新一代欺骗防御体系。 该方案的两大核心产品 —— 戍将攻击诱捕平台与避役拟态防御平台,发挥着关键作用: **戍将攻击诱捕平台**:宛如 “陷阱大师”,内置高交互蜜罐,精心打造一个 “楚门世界”。蜜罐模拟企业真实业务系统的网络环境、服务及数据。一旦攻击者踏入,便会在与蜜罐的交互中不自觉地暴露攻击链。无论是扫描探测、漏洞利用,还是数据窃取行为,都被完整记录,为后续攻击取证提供铁证,同时为企业生成极具价值的威胁情报,帮助企业了解外部威胁态势,做好防范。 **避役拟态防御平台**:堪称 “动态伪装者”,它持续动态调整网络拓扑结构,让攻击者难以摸清企业网络布局;随机改变服务指纹,使基于固定服务特征的攻击手段失效;实时优化防御策略,让攻击者无从下手。因此,真实业务系统如同 “隐身” 一般,攻击者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也难以锁定目标,大大提升了攻击成本,迫使他们放弃攻击。 这意味着,企业的防御策略从被动挨打变成了主动出击,把攻击者引进精心设计的 “陷阱”,让他们无处遁形。 **03 戍将与避役,网络安全的黄金搭档** 在网络安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里,经纬信安的戍将攻击诱捕平台和避役拟态防御平台,堪称一对实力超群的 “黄金搭档”,各自施展独特本领,携手为企业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单兵作战,各显神通** 戍将攻击诱捕平台在单兵作战时,可以构建起严密诱捕网。 它以许多个高交互蜜罐打造 “楚门世界”,深度模拟 Web 服务、工控协议等场景,攻击者进入后,行为会被精准捕捉。 在诱捕攻击者方面,大探针扫描空闲 IP 扩范围,小探针紧盯高危区,蜜饵和蜜标用诱饵吸引,微蜜罐模拟业务,多组件协同让攻击者暴露攻击手法与意图。 全链路溯源取证是戍将的 “王牌”。攻击发生,它从扫描起记录全程,支持全流量回溯。依 ATT&CK 框架生成黑客画像,精准识别攻击特征,为取证提供铁证,产出威胁情报,帮企业预防同类攻击 避役拟态防御平台在单兵作战时,凭借独特拟态技术,为真实业务披上 “隐形衣” 。 全网动态拟态是避役的核心技能。借助百万级动态拟态节点,随机化 IP 地址和服务端口,持续调整系统配置与网络拓扑。攻击者扫描网络时,面对真假混杂的信息,无法锁定真实业务。 实时调整攻击面,检测到攻击,迅速隐藏关键接口、关闭非必要服务,缩小攻击面,用虚假服务迷惑攻击者,增加攻击成本。 毫秒级自动阻断是避役的强大防御手段。当攻击流量突破伪装,能瞬间阻断恶意流量、隔离受染终端,详细记录攻击信息,为溯源和反制提供有力支持,让攻击者无所遁形。 **强强联合,威力无穷** 攻击链双重主动诱捕绞杀:在网络安全的前沿阵地,避役拟态防御平台率先 “撒网”,通过随机化网络参数,将真实业务巧妙隐藏在网络环境中,攻击者触碰即刻触发相应机制;而后,戍将攻击诱捕平台精心部署多种业务级蜜罐,打造陷阱,诱导攻击者深入,使其在不经意间暴露攻击链,将攻击手法、工具及行动路线等关键信息展露出来;一旦该攻击想对“真实业务”攻击,避役则及时对确认的攻击行为进行阻断。这一协同策略成效卓著,攻击阻断率高达 99.99%,为企业网络安全构建起坚固可靠的防护屏障。 情报 - 防御实时联动:戍将捕获攻击者的 IP、漏洞利用手法和恶意样本等信息,生产情报。避役根据这些情报,动态调整拟态规则,针对性地迷惑同类攻击者。比如,某攻击者利用 Redis 未授权漏洞,戍将捕获后,避役自动在相关服务中注入虚假漏洞响应,让后续攻击者上当受骗。 护网攻防 “终极套餐”:在护网攻防中,避役把真实业务伪装成低价值目标,诱导红队攻击蜜罐。红队触发蜜罐后,戍将自动得分,还能同步生成攻击链报告。这让防守方取证效率提升 80%,攻击方资源消耗增加 3 倍。 内网 “真假莫辨” 战场:在企业内网,避役随机变换 IP 和服务端口,阻断横向渗透路径。戍将在核心业务区部署数据库蜜罐,攻击者窃取 “假数据” 时就会触发溯源。这全方位守护了内网安全,大幅提升了内网横向攻击拦截成功率。 网络安全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在这个网络攻击日益猖獗的时代,选择一套靠谱的防御方案至关重要。经纬信安欺骗防御解决方案,以其创新的技术、强大的功能和灵活的部署模式,为企业网络安全保驾护航。别再让企业暴露在危险中,赶紧行动起来,为你的网络安全加上一道 “坚固盾牌”!
<blockquote><p>在广告投放与运营过程中,数据报表是衡量广告效果、优化投放策略的关键工具。本文深入探讨了广告中台数据报表的设计与实现,从数据采集、归因逻辑、数据整合到报表呈现,详细阐述了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精准的数据报表系统。</p> </blockquote>  ### 为什么要做数据报表 在广告中台系统中,报表能清晰的知道每个广告消耗了多少、带回来了多少用户、这些用户充值了多少,并把这一系列行为形成一条链路, 在广告中台系统中,用户行为与广告投放的精准关联是数据报表设计的核心挑战。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数据采集、归因建模、链路整合**三大环节,将碎片化的广告曝光、点击与用户转化行为串联为可分析的完整链条。 ## 一、数据采集:构建用户与广告的关联基础 ### 广告侧数据埋点 **广告标识符**:每个媒体提供的宏参数 ,拼接在监测链接中,当用户点击时,媒体通过监测链接讲宏参数替换成具体的参数值【例如广告计划的宏参数PROMOTION_ID,替换成具体的项目id,如下图】  **实时上报**:广告中台通过API实时查询广告消耗、曝光量、点击量等媒体数据 ### 用户侧行为追踪 **设备ID/用户ID映射**: 移动端:通过设备ID(如iOS IDFA、Android GAID、clickid)记录用户点击广告后的行为(注册、充值) ,如下图监测链接clickid宏参数有值替换、用户进入小程序时巨量下发clickid给小程序用户,此时用户和媒体已建立关联关系 **转化事件埋点**:在用户完成关键动作(如注册提交、支付成功页)进行埋点上报至投放中台  ## 二、归因逻辑:从点击到转化的责任分配 ### 归因模型选择 - **最后点击模型**(默认):将转化归因至用户最后一次点击的广告(适用于短决策周期产品) - **多触点归因**:如线性模型(均分转化价值)、时间衰减模型(近因加权),适用于长周期决策场景(如高客单价商品) - **数据驱动模型**(DDA):基于机器学习分析各触点贡献度,动态分配权重(需积累足够数据量) ### 归因窗口期管理 - **点击归因窗口**:设定广告点击后有效转化周期(如7天),超出窗口期的行为不计入该广告效果 - **跨设备归因**:通过账号体系(如用户登录态)或概率模型(IP+UA模糊匹配)解决同一用户多设备行为归因问题 ## 三、数据整合:构建用户-广告关联表 ### 数据清洗与对齐 - **时间校准**:根据广告平台归因窗口期(如次日报表修正),定时校准历史数据,避免因平台延迟导致误差 - **异常过滤**:剔除无效流量(如机器点击、单IP高频访问),通过Referer检测、IP黑名单等技术保障数据纯净度 ### 用户行为路径重构 - **会话合并**:将同一用户的多设备、多触点行为合并为完整转化路径(如手机点击广告→PC端注册) - **跨渠道关联**:通过用户ID或匿名标识符,关联广告点击事件与后端业务数据(如CRM系统中的充值记录) ## 四、报表呈现:从归因结果到决策洞察 ### 核心报表模块设计【如下图】 目前各个广告平台大部分层级都有5层【头条2.0除外】,但由于各个平台的广告层级字段名有所不同,所以须自建通用字段,规整各个广告平台的广告层级数据。 实际获取数据后,将各个平台的对应字段值保存在自建通用字段下,以便后续的报表实际使用 预留字“本地素材file_md5”字段,以备打通本地素材和媒体素材,从而构建本地素材维度的数据看板【素材有多个维度】  ### 平台数据颗粒度【如下图】 数据统计以哪一个层级开始往上统计,正常来说层级越低越好,因为拓展性更强,以我过往习惯来说,是从素材纬度进行数据获取,然后进行向上统计,例如查看A广告计划当天产生多少消耗,那么统计规则是:A广告计划下每条素材对应的消耗进行累加不一定 不一定要从素材,因为并不是每个媒体在查询api时,在返回素材数据的同时还返回广告计划、广告等信息 确定报表最低的时间统计范围,头条2.0支持以小时、天、周、月、季度维度进行数据获取,一般是按照天为最细纬度进行统计,小时级别不一定每个媒体都支持而且数据量大对技术是一个考验  本文由 @暂时离线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月2日“解放日 ”对全球发动关税闪电战后,美国海运贸易可能正面临骤然中断的危险。集装箱货运预订的最新高频数据显示,海外托运人在过去一年中匆忙向美国发货,以提前应对贸易战,但现在却因天价关税而骤然间暂停了发货。 货运数据公司Vizion在上周五发布的一份题为 “关税冲击波 ”的最新报告显示: 美国进口订单在第一季度激增后出现了崩溃的迹象。 这份令人震惊的报告警告称,美国进口“预订冻结现象普遍”,全球贸易动荡正在蔓延。 下图显示了过去五年美国进口预订量(Bookings)的同比变化。在进出口贸易中,预订量是指货主、贸易商或物流公司向承运方(如船运公司、航空公司或货运代理)提前预定运输舱位或集装箱空间的行为。  可以看到,预订量在疫情大流行期间激增并在2021年达到峰值后,在2022年急剧下降,2023年开始稳步恢复,并在2024年重获增长动能,最终在2025年初实现强劲开局。 但这种势头未能持续。2025年3月的预订量已较1月峰值下降了20%,尽管与2024年同期相比仍高出30%。最可能的解释是什么?托运人赶在预期关税上调前加速提前发货。 但随着关税相关不确定性在4月进一步加剧,实时预订量出现了明显的崩溃。 对比2025年3月24-31日当周与随后一周(4月1-8日)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 全部的预订标准箱数量:下降49% 美国整体进口:下降64% 美国整体出口:下降30%  这一急剧下降与两个关键事件的日期相符:美国宣布加征对华对等关税,以及随后中国宣布对应的反制措施。而伴随着这些敏感的关税节点,美国海运领域出现了大范围预订冻结,托运人在运输周期中途暂停,重新评估成本、时间表和更广泛的贸易战略。 与此同时,同时,聚焦2025年3月31日-4月6日当周与之前一周(3月24-30日)的具体产品层面趋势,可见多个品类预订量暴跌: 服装与配饰:↓59% 羊毛、织物和纺织品:↓57% 艺术品/古董/雨伞/羽毛制品:↓50%+  这些多为可自由支配或季节性商品,通常对成本上升、需求变化或贸易政策调整反应最快。其中许多商品也属于关税调整范围,使其在短期内对不确定性和价格波动更为敏感。 而在自华的进口商品中,预定量的下滑尤以基础制造业原材料为甚。其中,塑料,铜和木制品下滑最为明显,这些品类与工业和制造业供应链深度捆绑,如今面临巨大关税压力。 Vizion分析师总结称,关税已引发巨大不确定性。 信号非常明确:托运人提前行动,抢在关税之前,然后在条件发生变化时踩刹车。这种在货物抵达港口前几周就能从预订数据中看到的行为表明,前瞻性物流情报已变得多么重要。 鉴于其他美国贸易伙伴的关税措施目前处于90天暂停期,托运人正航行在高度不确定且瞬息万变的贸易环境中。2025年剩余时间或将持续波动,伴随需求震荡、订单模式加速,以及全球对这些贸易行动的持续反应带来的采购策略重构。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638.htm)
4月14日,据宁德时代官微发布公告,4月10日,蚂蚁集团、哈啰与宁德时代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基于数字科技、新能源技术与共享出行生态等核心优势,围绕绿色智能出行、数字科技、绿色运营及绿色投资四大方向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智能化升级和生态体系建设。  公告称,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首席执行官韩歆毅;哈啰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杨磊,首席财务官陈晓冬;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首席投资官王红波等共同出席并见证了此次签约仪式。 据悉,作为本次战略合作的重点,三方将在绿色智能出行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包括智能驾驶、新能源出行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新能源电池后市场服务体系等方向。此外,三方还将通过包括成立合资公司在内的方式,共同推进重点领域的应用发展与商业化落地。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634.htm)
4月14日,《华尔街日报》周日发文称,欧洲目前在卫星互联网服务上依赖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星链。然而,美国特朗普政府对欧洲盟友的漠视,**马斯克的反复无常,使得欧洲急于发展自己的卫星互联网服务**,但是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欧洲急于摆脱对星链的依赖 今年3月,马斯克在X上威胁称,“如果我关闭乌克兰的星链卫星互联网服务,乌克兰整个前线都会崩溃”。 马斯克发布这条帖子时,星链的对手、法国卫星公司Eutelsat CEO伊娃·伯内克(Eva Berneke)正在前往会见欧洲官员的途中。**“这对我们来说将是极大的利好。”**伯内克当时心想。 现在,**欧洲寄希望于Eutelsat通过其卫星互联网服务OneWeb**,尽快为乌克兰提供一个可替代星链的方案。  Eutelsat CEO伯内克 从长远来看,欧洲指望Eutelsat协助建设一套太空通信网络,以提升整个欧洲大陆的自主性。 不过,质疑声不绝于耳,外界担心Eutelsat的竞争力无法在短期内追上星链。 **差距大** Eutelsat目前在近地轨道上的卫星数量**不到700颗**。该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再将500颗卫星送入太空。 相比之下,**星链目前是全球主导性卫星互联网服务**,拥有大约7000颗在轨卫星,是Eutelsat的10倍之多。而且,星链终端设备的价格大约只有Eutelsat的十分之一。星链用户终端的起始价格不到400美元,而OneWeb的起始价格为3200美元。  乌克兰士兵使用星链通信 在乌克兰,士兵们依赖星链进行通信。**除星链外,Eutelsat是唯一能够提供全球卫星覆盖的运营商,几乎可以实现实时通信。**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OneWeb都不是星链的合适替代方案。”卫星行业咨询公司Analysys Mason的专家克里斯托弗·鲍(Christopher Baugh)表示,“发射大量卫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Eutelsat希望提升卫星网络容量,问题在于速度能有多快以及谁来为此买单。对这家公司有利的是:**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全球地缘政治正发生重大转变。** **时间紧迫** 星链并没有暂停在乌克兰的服务,但欧洲人对于这一潜在风险感到焦虑。针对马斯克声称关闭星链会导致乌克兰前线崩溃的说法,波兰外交部长拉德克·西科尔斯基(Radek Sikorski)回应称:**“如果SpaceX被证明是一个不可靠的供应商,我们将被迫寻找其他供应商。”**乌克兰方面称,波兰为大约5万个星链终端支付了一半费用,这些终端供乌克兰军方和民间机构使用。 马斯克的回应令欧洲人震惊:“闭嘴,轮不到你说话。你的投入微乎其微。星链服务无可替代。” 伯内克称,在这一争执发生后,她的手机被打爆了。欧洲官员们慌了,他们想知道Eutelsat能在乌克兰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及能多快提供。“你们能立刻增加更多的容量吗?”他们问道。 伯内克仔细检查了公司库存,发现有5000个OneWeb终端可以在几周内送到乌克兰。另有5000个终端可以在一年内送达。**Eutelsat现在正在等待欧盟批准部署这些终端。** “如果你们能把5000到1万个终端送到那里,那它真可以当作备用方案了。”伯内克说道。  Eutelsat需要40亿欧元资金支持 **欧洲对于马斯克个人可靠性的担忧,已经危及到了星链赢得意大利政府合同的机会,该合同涉及提供安全通信。**意大利右翼总理梅洛尼是马斯克的朋友,并与特朗普政府保持友好关系,原本倾向于选择星链。但由于欧洲对马斯克的反感,意大利推迟了选择卫星互联网运营商的决定。意大利表示,他们正在评估星链以及其他替代方案,其中包括Eutelsat的服务。 “如果把所有鸡蛋都放在美国这个篮子里,这对意大利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欧洲议会的法国议员克里斯托夫·格鲁德勒(Christophe Grudler)说道,“想象一下,如果马斯克明天说:我想切断意大利的网络信号,会发生什么?” **资金从哪来?** 要想真正与星链竞争,Eutelsat很可能需要从其三大股东那里获得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他们是法国政府、英国政府以及由印度亿万富翁苏尼尔·巴尔蒂·米塔尔(Sunil Bharti Mittal)控制的一个大型企业集团。 **欧盟和法国希望Eutelsat能够尽快发射更多卫星提供OneWeb服务。**但是,伯内克表示,公司需要40亿欧元(约合45亿美元)来更新和扩充其卫星群。 星链的优势还在于其母公司SpaceX的强大发射能力,该公司旗下的一系列部分可重复使用火箭每月能将数百颗星链卫星送入轨道。 为了把卫星送入太空,**Eutelsa常常使用SpaceX的火箭**。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632.htm)
昨天代码托管平台 GitHub 封禁所有中国 IP 地址的访问,当使用中国 IP 地址访问时会提示被站点拒绝访问,仅已登录的用户可以继续访问,其他用户即便访问登录页面都会提示错误。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413/65a9aa7174ba089.webp) 尽管有猜测这可能是 GitHub 为反击爬虫采取的极端措施,也有猜测称这可能与美国的行政命令有关,不过最终这起事件被证实仅仅只是 GitHub 存在的失误,因为 GitHub 存在操作失误。GitHub 在状态页表示,由于某个配置更改造成意外影响,这导致未登录的用户从中国访问 GitHub 时出现暂时无法访问,已登录的用户则可以继续访问。 根据日志信息,此次事故从 2025 年 4 月 12 日 20:01 UTC 开始到 4 月 13 日 14:55 UTC 结束,换成中国时间即 4 月 13 日 04:01~4 月 13 日 22:55 结束,持续时间长达近 19 个小时。 按理说这种大范围故障应该发生不久就能被监测到才对,恰好又是周末估计 GitHub 工程师们都在休息,这才导致能持续如此长的时间无法访问且没有被快速解决。 最终 GitHub 通过撤销配置更改来解决此次问题,现在用户访问 GitHub 时应该可以恢复正常,无论是否登录应该都可以重新访问 GitHub.com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630.htm)
近日,“DIY Repair Hour”上传的一则视频,展示了一块被烧毁的同德(Palit) RTX 4070显卡。**与外部因素引发火灾的情况不同,这张显卡是在一台正常工作的电脑中起火的,而罪魁祸首很可能是一个没有过流保护(OCP)功能的电源。**  视频的发布者Patrick指出,这块显卡原本被用于一台矿机,而该矿机的电源设备缺乏基本的安全保护功能,正是这种电源的缺陷,导致了12V HPWR电源接口过热并最终起火。  显卡的主人表示,他是因为闻到了“一股难闻的气味”才意识到显卡着火,并迅速关闭了电脑。 **Patrick分析指出,火灾起源于电源连接器附近,不过他认为,主要责任还是在于使用了未经认证的电源设备。**  由于显卡已经严重损坏,已经无法修复,所以从一开始的目的就很明确:看看显卡中有哪些部件还能回收利用。  **但经过多番测试,他发现GPU芯片仍然“存活”,他还成功地从“废墟”中抢救出了内存模块、VRM、端口甚至BIOS等部件,**不过他并未验证这些部件是100%完好,但他认为由于它们距离火源比GPU核心更远,应该没有问题。 所以大家在追求硬件性能的同时,切不可忽视电源的重要性。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6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