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quote><p>在数据分析工作中,如何快速从复杂数据库中提取信息并生成直观的可视化图表,一直是业务人员的痛点。本文带来一份超详细的5000字教程,教你如何利用Dify工作流结合AI技术,实时查询数据库并自动生成可视化图表。从基础的SQL查询到复杂的多表关联,再到借助知识库实现精准查询,最后通过Echarts生成专业图表,全方位提升数据分析效率。</p> </blockquote>  现在基本上每个上点规模的公司都会有数据库,但想要让业务同学自己去写SQL取数,其实是不现实的,很多小白会觉得SQL甚至比Python还要难学。 现在,不怕了,我们可以用AI来帮我们完成数据库的查询,甚至生成文字洞察和可视化图表。 之前我写过一篇教程,用MCP的方式,让Cursor自动查询数据库并完成表结构的修改等操作。 但说实话,MCP的方式目前还是很不稳定的,不适合用在实际工作中。 更不用说把Excel直接扔给AI做分析的方式:1. 数据安全问题;2. 出来的结果准确率很低。 怎么办? 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本地部署工作流,直接对接数据库,通过给SQL代码然后执行的方式来查询,准确率最高。 但数据库如果量比较大,又怎么才能让AI知道我表结构,并给出准确代码呢?答案是搭建数据库表结构的知识库。 以下就是具体怎么做的教程目录:  效果及逻辑如下: 给定一个查询需求后,AI会到知识库查询表结构,并据此生成SQL语句,执行后,调用Echarts图表的能力,以及数据科学家的Agent,最终生成一个图文并茂的可视化查询结果。  文末附工作流DSL文件获取方式数据准备 我准备了一个数据库,里面包含了销售表、产品表、地区表,可以实现复杂的多表查询,也是在实际业务中很常见的需求场景。 新增节点 在Dify里做SQL查询,逻辑是:1. 先用AI生成SQL代码 2. 执行SQL代码 这里可以直接搜索database工具,里面就包含了这两个功能:Text to SQL 和 SQL Execute  点去授权,按以下形式输入你的数据库地址和账号密码,以mysql为例:mysql+pymysql://root:8455be@152.12.12.12:3306/bgggtest OK,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实现SQL查询。 ## 模块一:SQL查询 为了让大家能理解我搭建这个工作流的逻辑,我逐步演示给大家看。同时,这也是从0开始搭建一个AI工作流的方式:小步快跑、不断测试。 坐稳扶好,马上出发!!! 假设SQL查询有分级。。。 第1级 青铜:指定表格、字段名称查询 这也是最简单的,如图,直接告诉AI我要查哪个表的什么字段的内容  就能得到如下结果,这步是为了来验证AI的运行是否有问题。  我们不可能说每个查询语句都自己写清楚表格和字段(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自己都写完SQL了 还要AI干嘛) 所以这里,我们再加一步,把数据库的表结构全部导出来给到AI 那问题来了,怎么拿到数据库表结构呢? 我的方案是用Navicat,链接数据库后,如图,右键转储SQL文件-仅结构  就能得到以下的建表语句:  接下来要做的就很简单了:把提示词放到生成SQL语句的提示词里即可。这里就不重复演示了。 做了一下测试,继续验证数据的正确性统计每天销售额   至此,我们已经能满足很多场景的SQL查询了,但可能还无法应对实际业务中的需求,因为实际业务中的数据表会很多很多、表结构也复杂,不太可能把整个数据库表结构都直接放到提示词里,否则会导致上下文过长。 怎么办呢? 第3级 黄金:把表结构放到知识库里,调用RAG查询 如果可以让AI在查询的时候,顺手去查表结构,就好了!!!这就是解决方案。新建数据库表结构知识库 首先,在Dify创建知识库,如下图:  还记得之前我们导出来的数据库结构的文件吗,把它们放到txt文件里,然后上传。  知识库设置关键点:1. 如下图,正常来说按默认配置就好了,预览块看右边的分块结果,要确保一个Chunk一个表 2. 索引方式要选 高质量 的,否则永远查不出来结果 例如下面左边就是经济(无法击中)、右边是高质量(能准确查到)  3. 检索设置中的 Top K 可以根据数据复杂程度选高一点,正常来说一次查询最多就3-5个表做连接。如果再多的话,或许就不太适合用AI 了。 新建知识检索节点 回到我们的工作流,在开始的之后,新建一个知识检索,也就是说,在用户对话的时候,就根据用户的需求,提前先到知识库里找好需要用到的表结构,喂给AI。  此时,因为我们需要用到知识检索的结果,就要用用LLM大模型节点来生成,只需要设置好提示词,以及把检索到 的表结构通过上下文的形式放进去即可:  完整提示词:  但注意,大模型跑出来的SQL语句里面有很多换位符等需要清洗,这里我们简单加个Python代码执行  目前的工作流和对话效果如图所示,也就完成了我们第一个模块:text2SQL  升级测试需求,做多表查询:查询各地区销售数据 得到的SQL代码:  最终运行结果(节选示例):  结果没问题的✅ 番外:调用Agent能力 本来,我想测试Dify用Agent的查SQL的能力。 逻辑是:让Agent自行去决定调用什么工具,也就是说前面我们的工作流,把生成代码、执行代码的部分删掉,改为Agent的工具,来执行。 结果不知道是bug还是什么问题,一直跑不出来。 虽然工作流看上去比较简单了,但实际上工作量也没少多少,还依赖大模型的工具调用能力,不确定性比较高,不适合在实际业务中使用。大家可以自己试一下。 ## 模块二:可视化图表 接下来完成可视化图表的部分。 1.0 青铜 首先,新增插件Echarts图表生成  但这个工具目前只有三种图可以用:线性图(折线图)、柱状图、饼图。正常来说也是最常用的。  继续来看我怎么从0开始创建这个工作流的。 刚开始,我肯定不知道这个组件怎么用,所以要先看看这个图表的逻辑是什么样的,如下图,随便填数据  得到的图表是这样的,我们就明白了组件里的参数怎么填:标题:很好理解数据:就是y轴上的数据X轴:就是x轴上的标签或者数据显示  柱状图和饼图都是一样的数据结构:  OK,测试后,我们就明白了: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怎么把sql查询出来的结果,转成Echarts需要的数据结构? 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 方法一:用Dify内置工具参数提取器 适用场景:这个方法本质还是用AI去提取数据,所以适合数据量比较小的时候,上下文不大,才不容易出错。  参考提示词:## 任务从JSON数据中提取出不同的数据参数,用于生成echarts图表  然后再把提取器的数据给到图表中引用即可,如图:  方法二:AI编程,写一个脚本从JSON中提取出数据。 适用场景:查询出来的数据量比较大的时候,用代码处理不容易出错。 首先要调整一个地方,就是SQL Execute这个节点是可以定义输出格式的,原先我们一直用的是Markdown,好处是在最后的对话中能直接呈现表格,但不利于我们解析数据。要改成JSON  现在看下这个节点输出的SQL结果长什么样:计算2021年5月的每日销售 就得到以下的JSON数据格式(节选示意)  根据这个输入,就可以让Deepseek V3帮我们写一个Python语句了  大家也可以直接用我的:  这里的一个麻烦的地方就在于SQL运行后的名字的不确定,所以就不能直接用名字去获取,例如item[‘日期’] 而是改用数字的形式 例如 list(item.values())[0] 这样 同时,用代码的方式,标题就要再用一个AI节点来生成了,相对来说比较麻烦。 除非是流程非常确定的情况下,否则不推荐使用这种方式。 这样我们就初步完成了可视化图表的模块。 为了让结果更丰富,我们可以新增一个数据科学家的AI节点,让AI做一段定性的文字分析,参考提示词:  这样就像模像样了。  接下来解决另一个问题: 前面我们做的案例是线性图表的,难道接下来要对柱状图、饼图都做一样的流程吗?如果后面有了更多图表,岂不是很麻烦?2.0 白银 所以,我们就需要在前面新增一个判断用哪种图片的节点,然后让AI自动选择好后,呈现出合适的可视化类型。 怎么做呢? 还记得我们的参数提取器吗,它本身就是一个AI的运行逻辑,所以我们可以在里面新增一个ChartType的参数,同时在指令里也给出对应的要求和示例,如下图:  然后在参数提取器的后面新增条件分支,如下图,一个类型对应一个图表,而每个图表都是引用一样的参数即可。  最后,为了让AI回复部分用同样的参数,我们需要新增一个会话变量chart_var 然后在每个图表后面都新增一个变量赋值的节点,把对应的图表结果都赋值给它,这样直接回复的部分直接引用这个chart_var就好了。  最终效果还是不错的。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饼干哥哥】,微信公众号:【饼干哥哥AGI】,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In a press briefing, Intel representatives claimed the new GPU lineup offers "the highest configuration in the mainstream price segment." For comparison, NVIDIA's RTX A1000 and RTX 2000 Ada feature 8GB and 16GB of memory, respectively.
在2025年台北电脑展(Computex)开幕主题演讲中,高通公司CEO Cristiano Amon介绍了高通在PC市场的进展和未来目标。**Amon表示,高通计划在2029年将PC市场的份额提升至12%,并预计带来40亿美元的营收贡献。**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520/434af9c15104a67.jpg) Amon指出,高通目前在美国消费类PC市场的渗透率约为10%,并且已经扩展到欧洲前五大市场,这些市场的市占率约为9%。 “通常一个新玩家进入PC市场,有时需要7到9年的时间才能达到约10%的市场份额,”Amon 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够如此迅速地达到这一水平。” **他还进一步表示:“我们将永远留在PC市场。”** Amon还介绍了搭载骁龙X处理器的Windows笔记本电脑的进展,他表示目前已有超过85款采用骁龙X系列的PC产品设计已经量产或正在开发中,覆盖各个价位段;预计到明年,这一数字将超过100款。 **他还称高通进入Windows PC业务是为了响应微软“希望恢复Windows生态系统性能和创新领导地位”的愿望。** Amon指出,骁龙X PC带来了3倍的创新应用增长,用户体验时间提升了93%,基于NPU驱动的功能增加了超过50项。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0964.htm)
**浙江交警今日披露一起惊险诈骗案,杭州上城区65岁章女士(化名)险失352万元。**诈骗分子冒充短视频平台客服,以"取消自动扣费"为由诱导章女士下载屏幕共享软件,远程操控其手机。 骗子诱导章女士下载屏幕共享软件,并打开手机权限 警方反诈中心接预警后多次致电未果,民警火速上门。**抵达时章女士正按骗子指示操作,手机突然黑屏。** 民警当即接管设备,发现屏幕共享状态,强制关机重启后恢复控制,迅速卸载可疑软件并联系银行紧急止付。 **经查,骗子试图通过屏幕共享窃取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好在警方及时行动,目前章女士账户已安全。 民警现场揭秘诈骗手法:先制造焦虑骗取信任,再借屏幕共享掌控设备,最终盗刷资金。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20/3e4bbc81ce984ced89a2d5fee2fb80e1.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0962.htm)
日前,一段关于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去世的谣言在网络流传。为以正视听,朱江明亲自录制了一段辟谣视频。视频中,朱江明称“造谣很容易,辟谣却很难”。 零跑昨天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取得了超预期的成绩。我还很意外地收到了很多朋友的问候,说实话,看到这个谣言的时候,我挺无奈。 **作为创业者,以前要努力证明零跑活着,现在零跑好了,我还要得证明自己还活着。**  事实上,零跑汽车如今不仅活着,在新势力阵营中还是活的相当滋润。零跑一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销量87552台,同比大增162%,3月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第一名。一季度营收达100.2亿元,毛利率达14.9%,创历史新高。 并且,4月以来,零跑好消息不断:**4月全系交付达41039台,蝉联造车新势力月销量第一;1-4月,零跑出口13632台,亦是造车新势力品牌中出口量最大的车企。** 这份成绩背后是零跑坚持自研、技术研发投入的辛勤回报。与之对比,造谣成本真太低了,一段风言风语就会对企业经营造成影响。 而造谣者只需躲在屏幕背后,逃避着应付的法律责任。即便被揪出来,也只需道歉,很难对企业造成的商誉或财务损失全额赔偿。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0960.htm)
理想汽车宣布,**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别版今日在理想汽车北京绿色智能制造基地正式下线,并将于5月23日陆续开启全国交付。**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别版最大的特点就是,二排座椅可电动旋转,分为45度、90度和180度。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也对它寄予厚望,前段时间发文称: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20/1631455f8096429b8655bac07f3e9c06.jpg) **看完MEGA Home内部全新的布局设计,大家就会明白,为什么理想MEGA Home是家庭用车天花板级的存在。**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20/dc549aa931d04bfbb56f68144e7d61e3.jpg) 据介绍,理想MEGA Home承载了理想汽车对大家庭用车场景的最新思考,二排配备两把零重力旋转座椅,**带来45度便捷上下车、90度露营模式、180度对坐亲子房、带悬浮大桌板的对坐大客厅模式等体验,为全家人提供便捷和舒适。**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20/3bc54f78b00148e2ba91eb7dc70cdc46.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20/93c1d74300714faa907ca5b93131af69.jpg) 同时,一、二排座椅升级为18点热石揉捏按摩、呼吸式座椅通风等豪华舒适配置,车内空间配备21.4英寸后排大屏幕,让用户拥有顶级的影音娱乐享受。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20/0c5cd9e9a5c4485388b07327adc437a5.jpg) 理想MEGA Home新增前排静音电动门,可实现任意角度悬停,具备智能助力和防摔门设计。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20/376f64924540404ea7288f38895099d1.jpg) 辅助驾驶方面,理想MEGA Home搭载与合作伙伴深度定制的ATL全天候激光雷达,性能更强、体积更小、外观更精致;并采用NVIDIA Thor-U芯片,拥有700TOPS的算力,未来将可支持VLA司机大模型。 此外,理想汽车现已建成超2304座超充站,凭借“12分钟500公里”的超充速度以及持续扩展充电网络覆盖,满足大家庭用户全场景出行需求。 价格和预定权益方面,**理想MEGA Home家庭特别版价格为55.98万。** 5月31日24:00前定购的用户,可享受5000元定金抵扣10,000元购车款、3年0息或5年超低息、赠送价值3699元7kW交流充电桩及安装服务、赠送价值2999元理想MEGA客厅悬浮大桌板的四项限时购车权益(仅限理想MEGA Home)。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0958.htm)
华硕在2025年台北电脑展(Computex)前夕,推出了华硕ROG系列的第二款磁轴键盘——ROG Falcata。**这款键盘采用了左右分离设计,支持8000Hz的轮询率,成为磁轴键盘中罕见的高速无线连接产品。**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20/b8e6bd4b-c8a1-47d2-828f-a4e505b43fa7.png) ROG Falcata键盘采用75%配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从中部分离键盘的左右两侧,这种设计特别适合像射击类游戏这样的场景,玩家通常不需要键盘右侧,分离后可以获得更大的鼠标操作空间。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20/c39b1b80-c8f4-401c-a448-888fbeb881c4.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20/b80e570b-05cd-4347-a49b-e8dbdb8a64ab.png) **如果需要打字或使用全键盘功能,用户可以通过USB-C线连接键盘的右半部分,灵活调整键盘的布局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 ROG Falcata还提供了额外的固定支架,可以将键盘的两侧架高,以适应人体工学需求,华硕还特别设计了固定盘,将键盘和手托固定在一起,解决了手托贴合度的问题。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20/10646ec9-29aa-42db-955f-d682bcf0f892.jpg) 在轴体方面,ROG Falcata采用了ROG HFX V2磁轴,配备了更大的磁铁和新的ROG霍尔效应传感器,可以感应最低0.01 mm的轴距变化,并通过多功能滚轮进行免驱动即时调整。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20/70f43705-3c88-4942-a040-f9c7634ec57a.jpg) 得益于新轴体在功耗上的改进,ROG Falcata是少数支持无线传输的磁轴键盘之一,轮询率高达8000 Hz。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20/cec6fd98-b46b-4f38-8843-7bf450c1ca8b.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20/b9681489-3c0f-4075-bd61-8902b592bd38.jpg) **现场工程师透露,即使在8000 Hz的轮询率下,键盘的续航能力最高可达近100小时,由于键盘两侧都配备了电池,用户无需担心组合后的续航能力减半。** 华硕还新增了“Gear Link”网页同步功能,用户可以直接在网页上设置键盘参数,无需额外下载同步程序。 ROG Falcata预计将在7月左右推出,具体价格尚未公布。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0956.htm)
您可能已经知道,有传言称iPhone 17 Air将于今年 9 月与iPhone 17、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一起推出,作为iPhone 16 Plus的间接继任者。所以,考虑到这一点,你可能想知道它与苹果即将取代的 iPhone 16 Plus 相比如何。X 的最新泄露信息提供了这样的对比,你可以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  多年来,Plus 机型一直是四款主流 iPhone 中销量最差的,这就是为什么苹果用 iPhone 17 Air 取代 iPhone 16 Plus,显然是希望其轻薄程度能吸引更多人购买这款机型。 据传,iPhone 17 Air 的厚度仅为 5.5 毫米(或 5.65 毫米,取决于你听信的传言),而且据称它将配备一块容量小得离谱的 2800 毫安时电池。这甚至比三星 Galaxy S25 Edge原本就很小的 3900 毫安时电池还要小得多。 iPhone 17 Air 的重量为 145 克,低于三星的 163 克,但 iPhone 的后置摄像头只有一个,而 S25 Edge 有两个。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0954.htm)
目前微软的 Microsoft Azure AI Foundry 平台已经为企业和开发者们提供 1900 多个适用于各种行业的人工智能模型,但微软目前还缺少开发者们急需的视频生成模型。竞争对手例如亚马逊 AWS 已经提供 Nova Reels API 帮助开发者快速生成视频,Google则是在 Google Cloud 上通过Google自己的 Veo API 提供视频生成服务,而微软自己没有视频生成模型只能依赖于 OpenAI。 OpenAI 早已宣布 Sora 视频生成模型但迟迟没有大规模推广,目前 ChatGPT 付费订阅用户已经可以使用 Sora 创建视频,但如果要支持所有 ChatGPT 用户使用视频生成模型则需要耗费大量的 GPU 资源。 在 Build 2025 开发者大会上,微软宣布将从下周开始通过 Microsoft Azure AI Foundry 托管 OpenAI Sora 视频生成模型,开发者还可以在视频游乐场版块体验 Sora 这样的视频生成模型,支持自定义生成视频的宽高比、分辨率和时长等。 开发者则可以借助 Microsoft Azure AI Foundry 调用 OpenAI Sora API 接口在自己的应用程序里生成视频,例如帮助用户生成创意视频、添加内容等,该服务需要耗费开发者的 token,所以最终用户可能需要付费才能使用。  据微软透露,WPP 旗下的 T&Pm 已经通过 Azure OpenAI 服务使用 Sora 来增强其工作流程,这家公司利用 Sora 轻松将早期概念可视化并将重要的创意推广到生产环境中。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0950.htm)
微软刚刚面向 Windows 11 预览版通道推出新版本以更新资源管理器菜单,这是微软在 Build 2025 开发者大会上宣布的新功能,微软希望用户能够在资源管理器中操作文件时快速调用本地 AI 功能进行处理。 支持的预览版包括 Windows 11 Dev Build 26200.5603 (KB5058488) 和 Windows 11 Beta Build 26120.4151 (KB5058486),如果用户使用的是这些预览版则更新到最新版后即可发现资源管理器菜单的变化。  **新增的 AI 操作选项包含哪些功能:** 目前已经支持的功能包括选中图片文件后调用必应图片搜索进行查询、在系统预装的照片应用里替换背景、在照片应用里擦除对象以及在画图应用里删除背景,也就是说这些功能暂时全部都是面向图片类文件的。 调用的这些应用也都早已集成人工智能相关功能,当然虽然是在本地操作但实际图片处理要调用云端资源支持,所以部分操作微软有配额限制,用户无法无限制的调用 AI 功能进行操作。  **接下来 AI 操作将新增文件处理:** 根据微软计划,接下来微软将在 AI 操作选项里新增与 Microsoft 365 相关的处理支持,包括选中 DOCX 文档文件后快速使用 AI 进行汇总、创建常见问题解答等。 本身 AI 操作中包含的选项都在各个应用例如 Copilot 中提供,微软希望新增的 AI 操作选项能够简化用户操作步骤并快速调用 AI 功能,当然这也可以提升 AI 功能的使用率。 这些功能在 Windows 11 预览版中进行测试,预计 1~3 个月左右就会抵达 Windows 11 正式版通道,所以并未使用预览版的用户也不需要着急,耐心等待微软后续发布的更新即可。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0948.htm)
Meta's early lead is significant, but China's massive consumer base and maturing supply chains could reshape the competitive landscape—if local players can move beyond flashy presentations and deliver compelling, scalable products.
It was said Nvidia plans to build a R&D center in Shanghai to help it design products competitive in China and compliant with U.S. rules, and Huang last month discussed the plan of the AI center with Shanghai's mayor, who welcomed it and offered to provide support.
在 Build 2025 开发者大会上微软宣布为开发者们推出全新的命令行编辑器 Edit,这款编辑器向 MS-DOS 编辑器致敬,但也拥有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Code 类似的现代界面和输入控件。  微软的目标是打造一款易于上手的编辑器,即使是对于终端不太了解的用户也能轻松上手,这款编辑器支持 Windows 和 Linux,这意味着 Linux 用户也可以用来替代 vim 和 nano 编辑器。 使用上也非常简单,只需要下载打包的文件运行即可,目前这款编辑器已经提供的功能包括:创建新文件、打开文件、保存、另存为、撤销、重做、剪切、复制、粘贴、查找、替换。 至少目前微软还未提到这款新编辑器是否会集成 AI 服务,如果未来集成 AI 服务那可能会和现在的笔记本应用有些相似,不过既然只是编辑器,那似乎也没必要再集成 AI。 另外这个新编辑器还未使用微软数字签名进行签名,因此 Windows 上会被 Microsoft Defender 发出警告,Defender 会联网查询其信息因此可能需要等待十几秒后才能正常运行。 **下载地址**:[https://github.com/microsoft/edit/releases/tag/](https://github.com/microsoft/edit/releases/tag/) **项目主页:**[https://github.com/microsoft/edit](https://github.com/microsoft/edit) **支持的系统:** - Windows x86_64 版 - Windows Arm64 版 - Linux Arm64 版 - Linux x86_64 版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0946.htm)
长期以来,气象学界认为两周是天气预报的理论极限,这一观点源于混沌理论和“蝴蝶效应”,即大气中微小扰动的累积会导致长期预测失效。然而,最新研究表明,人工智能(AI)可能打破这一限制,将有效预报时间延长至一个月甚至更久。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研究人员指出,传统数值模型受限于初始条件的微小误差,但AI模型通过海量数据训练,展现出超越常规的潜力。华盛顿大学团队利用Google开发的气象模型GraphCast,基于40年全球再分析数据(融合观测与短期预报的高分辨率天气快照)进行实验。通过优化初始条件,该模型将10天预报准确率提升86%,甚至对33天后的天气仍具预测能力。 不过,争议依然存在。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专家指出,AI模型可能忽略蝴蝶效应中的小尺度过程,其调整的初始条件未必反映真实大气状态,而仅是模型自身的“理想化设定”。此外,麻省理工学院早期研究提出的两周限制实为经验性假设,并非物理定律,这为突破提供了理论空间。 尽管月尺度预报仍需更精确的大气观测支持,但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等机构认为,AI的进展表明传统模型存在改进空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专家强调,AI的优势在于能跳出传统框架,通过数据驱动重新定义预测逻辑。 当前,这项技术尚未投入实际预报,但其潜力已引发学界重新审视气象预测的边界。未来,随着数据与算力的提升,长期天气预报或将从“不可能”变为现实。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0942.htm)
研究发现,AI聊天机器人在在线辩论中的说服能力要强于人类,尤其是当它们能根据对手的个人信息定制论点时。这项由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领导的研究最近发表在《自然·人类行为》(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揭示了大语言模型(LLM)可能被用于政治竞选或定向广告等领域,以影响公众观点。  此前研究已表明,AI聊天机器人可以改变人们的想法,但其说服力与人类的对比尚不明确。为此,研究人员让900名美国参与者与人类或OpenAI的GPT-4进行10分钟辩论,议题包括校服制度、化石燃料禁令等社会问题。辩论前后,参与者需填写观点测试,以评估其立场变化。 结果显示,若双方均无对手背景信息,GPT-4的说服力与人类相当;但若提供年龄、政治倾向等基本信息,GPT-4在64%的辩论中表现更优。研究人员指出,GPT-4能根据对手特点调整策略,例如对左倾者强调校服减少欺凌,对保守派则侧重纪律重要性。 计算机伦理学家警告,这种能力可能被滥用,例如诱导消费、操纵政治立场甚至煽动犯罪。尽管存在担忧,研究人员也提出LLM的潜在积极用途,如推广健康饮食或减少社会极化,但强调需加强透明度与安全措施的讨论。 该研究凸显了AI在说服力上的优势与风险,为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敲响警钟。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0940.htm)
5月20日消息,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指出:“中国AI研究人员的专业水准处于全球第一梯队,美国企业争夺这些人才完全符合市场逻辑。”“必须承认,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员和科学家已具备全球竞争力。” 黄仁勋在接受采访时特别强调,“他们不应被定义为‘中国级’研究者,而是真正的世界级战略人才。 走访Anthropic、OpenAI或DeepMind实验室时,你会发现大量核心岗位都有中国研究者的身影。这种人才流动符合行业规律,他们的突破性成果完全在预期之内。”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520/b143eb495b02f8f.webp) 谈及中国AI产业整体发展,黄仁勋用“具有战略价值”作为评价:“以DeepSeek、Manus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模型,正在构建有别于美国体系的技术路径。” 针对技术评价标准,他直言:“客观来看,DeepSeek的技术成就是行业标杆级的存在。 任何低于这个认知的评价,都反映出对技术演进规律的误解,我无法认同这种判断。” 关于行业竞争格局,这位芯片巨头掌门人表示:“良性竞争是驱动技术迭代的核心动能,既适用于企业微观创新,也作用于国家宏观战略。我们始终预见中国将持续深度参与技术范式演进,华为这类世界级科技企业的存在就是明证。” 黄仁勋指出:“当美国企业缺乏必要技术工具时,过度竞争可能适得其反。 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建设本就充满挑战,限制性监管将进一步制约发展空间。”他重点批评原定5月15日生效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Intelligence Diffusion Rule)——这项拜登时期的政策试图限制美国AI芯片出口。 “不能仅通过制定《扩散规则》来保护某个技术层级,却牺牲整个生态系统,这种逻辑完全站不住脚。”他强调,“在国际竞争对手已迎头赶上的时刻限制美国技术,这明显违背我们的预判轨迹。” 随着白宫在5月12日(政策生效前三日)撤销该规则,黄仁勋评价道:“将AI技术扩散曲解为限制他国获取美国技术的手段,这属于根本性战略误判。真正的战略应是在美国技术尚未过时之际,加速其全球部署。若目标是保持领先,《扩散规则》的实施效果恰恰背道而驰。” 关于市场竞争,他主张双向参与,美国企业也应该积极投身中国市场:“从计算基础设施和架构设计的专业视角出发,放弃聚集全球50%开发者的中国市场毫无合理性。美国企业应获准通过参与中国市场平衡贸易逆差,在为美国创造税收与就业的同时,保持技术竞争力。”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0938.htm)
5月19日,据台媒报道,虽然英特尔今年没有在Computex 2025上发表主题演讲,但是英特尔有召开活动庆祝英特尔与台湾建立四十年合作伙伴关系。英特尔CEO陈立武在活动上进行了分享。  陈立武在开场致词时先用中文和大家问好。他表示,台湾对他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对半导体产业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地方,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和创新中心。 就他个人而言,他曾来台湾投资也曾担任台湾长兴化工董事,台湾的经验让他学会很多事,但印象最深刻是长兴化工创始人高英士教他“先做人再做事”至今仍受用。 陈立武回顾说,台湾有许多创新和创新的人才,也有许多研究院在这里,为了让这个产业成功,所以台湾拥有世界上最高级的科技公司。 陈立武还提到,1985年李国鼎邀请他回来台湾,把美国创投的经验和概念带来台湾。那个时候,他主动来投资中央投资公司等创头机会,还有一些周边的企业和领导,涵盖美国、新加坡及台湾的像裕隆、长兴化工等公司。 他还记得第一次参加裕隆董事会时,他用英文发言,董事长吴舜文站起来说,在台湾开董事会要用中文,所以他立刻就开始赶快换成中文,讲开董事会。 他出席的第二个董事会是长兴化工,创始人高英士告诉他,“我们一般来高雄,我们吃个饭,他知道我喜欢吃澎湖花生,他就买了很多花生,然后他告诉我,我在台湾是做人,不是做事”。 此外,陈立武还提到,有一家他投资的公司在美国开董事会,会中吵吵闹闹,就有董事提议说,在台湾我们开董事会,是先拜会每个董事,然后才开会,开会比较顺利,这个他就慢慢就学会了。还有一些政府官员参加,那你一定要在董事会之前给他们留一个车马费。陈立武觉得奇怪,为什么要车马费呢?原是这样来开会比较轻松,开放一点,比较舒服,开得比较顺利,所以学了很多,在台湾做事的(方法)。 另外,陈立武还分享了英特尔在台湾的投资成果。多年来,在台湾设立了五个创投基金,并通过这些基金,协助了约30家公司。包括 NUMAX、D-Link、Admin、Celergy、Abermedia、ETN资讯、E-Link Group、还有GVC等。所以在台湾他也学习了怎样在董事、在创作方面辅导一些新的公司。 陈立武说到他跟台湾的关系,当他接任益华电脑总经理,很多朋友来关心,他告诉他们,最多只当三个月,结果变成15年。随后他笑说:“不要随意说三个月,因为三个月会变成15年,所以要很小心。”那时的益华电脑频濒临闭,股价只有两块四毛二新台币,历经艰辛万苦,把科技引擎加强,接着有跟客户合作,业绩逐步向上,现在股价到316美元,市值已高达88亿美元。 回归到英特尔的角色上,陈立武提到自己很巧合地担任了英特尔的董事,任职两年后选择退下。然而,董事会再次邀请他回来担任CEO,他将这次重返归因于一个“意外”(accident)。 陈立武对自己的团队和客户表示,只要公司需要他,他就会留下来,可能是5年、10年或20年。陈立武也非常坚定地认为,英特尔这是一家标志性的公司。 陈立武指出,这是他第6次担任CEO,也是他第一次以英特尔CEO身份回到台湾。对于能与大家一同庆祝四十年的伙伴关系,他感到非常荣幸。他感谢所有支持英特尔的人,并承诺他们会做得更好。所有的合作伙伴可以通过这个历史性的“伙伴之夜”,分享英特尔的历史,以及与台湾的伙伴之夜的承诺。  展望未来,陈立武坚信与大家一起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他表示,希望能将这段伙伴关系继续推进。这种伙伴关系将致力于转变产业,并让运算普及到全球。这不仅限于数据中心、PC、边缘运算和云端,更包括全球市场。希望能在云端等领域为产业写下新的篇章。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0936.htm)
5月20日上午消息,宁德时代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3750.HK)。此次港股上市,宁德时代全球发售股份总数为绿鞋前1.35亿股,发行价格为263.00港元/股。本次发行是首个以“仅设定价格上限”方式完成定价的“先A后H”上市项目,所设价格上限较定价当日A股收盘价零折扣。  据悉,本次港股上市从启动到完成仅用时128天。投资者涵盖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权基金、产业资本、长线机构、保险资金及多策略基金等。港股上市开盘即高开,开盘价296.00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2.55% 。 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在上市仪式上表示:“宁德时代不只是一家电池零部件制造商,也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更致力于成为一家零碳科技公司。在全球新能源革命的大趋势下,零碳经济正快速崛起。宁德时代将成为全球零碳经济的开拓者。”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0934.htm)
5月20日消息,高通周一宣布,将推出数据中心专用AI处理器,可实现与英伟达芯片的互联互通。英伟达GPU已成为训练大语言模型的关键硬件,通常需与CPU搭配使用——后者被英特尔/AMD双雄垄断。  高通计划推出定制化数据中心CPU,该产品不仅兼容英伟达GPU及软件栈,更深度整合CUDA生态。在英伟达占据AI算力霸主地位的当下,实现与英伟达技术生态的深度整合,是破局数据中心市场的关键。 这标志着高通二度进军数据中心市场——此前十年间多次尝试均告失利。2021年收购专注Arm架构处理器设计的Nuvia,为其数据中心战略奠定技术基础。 高通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亚诺·阿蒙(Cristiano Amon)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数十年该领域将迎爆发式增长,我们手握突破性技术可创造实际价值,这款CPU将极具市场颠覆力。" 阿蒙透露将"很快"公布产品路线图及上市时间表,但未给出具体细节。 当前数据中心CPU市场战况胶着:亚马逊和微软等云计算巨头已自主设计并部署定制CPU,而AMD和英特尔把控传统市场份额。 面对竞争,阿蒙信心十足:"只要我们能打造性能卓越、技术革新、具备颠覆价值的产品,必在万亿美元级数据中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高通上周与沙特AI公司Humain签署备忘录,将合作开发数据中心。此举使其成为继微软、甲骨文之后,又一家布局中东市场的美国科技巨头。Humain隶属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 进军数据中心是高通业务多元化战略的关键步骤。其营收长期依赖智能手机芯片业务(占比超70%),但苹果已启动自研基带芯片,三星/小米等厂商也在推进处理器自主化。 IDC半导体研究副总裁马里奥·莫拉莱斯(Mario Morales)表示,高通进军数据中心领域是助力业务多元化的有效举措,且该市场体量足以接纳新进入者。 "未来五年,数据中心将成为半导体全行业增长最快的领域。过去三年英伟达实现了惊人增长,但高通等企业因未涉足该领域而未能受益。" "此次官宣将扭转这一局面。预计其针对该市场开发的技术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逐步推出,毕竟制定产品路线图与启动客户合作需要时间沉淀。" 在阿蒙的领导下,高通已进军汽车芯片和个人电脑(PC)芯片领域,而后者在传统上是由英特尔主导的市场。 阿蒙在台北电脑展上透露,目前已有超过85款搭载骁龙X系列芯片的PC正在销售或处于开发阶段,该系列芯片最初于2023年发布。阿蒙还表示,新一代PC芯片将于9月高通峰会发布。 高通正在主打其芯片在能效方面的优势,以及其能够在本地设备上运行AI处理任务,而不是像目前通常那样在云端完成。所谓“设备端AI”的优势包括更快的AI应用响应速度,以及更高的数据安全性,因为数据不需要离开设备即可完成处理。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0922.htm)
5月20日消息,距计划发布还有近两周,特斯拉Robotaxi尚未面世就已被贴上“失败”标签。作为今年最受关注的科技项目,原定6月发布的Robotaxi遭遇提前审判——质疑者用“失败”、“巨大混乱”等激烈措辞评判,甚至附加更多贬义描述。  科技媒体《Futurism》19日发文称Robotaxi“已是巨大混乱”,全文引用特斯拉FSD系统最激烈批评者丹·奥多德(Dan O'Dowd)的观点,却对该技术的潜在革命性只字未提。文章仅强调奥多德在圣巴巴拉80分钟试驾后得出的负面结论。 客观而言,FSD确非完美(特斯拉将采取远程操作等初期保障措施),但远未达到“灾难性”程度。根据笔者亲身体验,FSD表现可靠且令人信赖,至今仍希望车辆能搭载此系统。 《Futurism》文章亦未提及特斯拉最新《车辆安全报告》:数据显示,启用Autopilot的车辆事故率比全美平均水平低近90%。尽管Autopilot不等同FSD,但足证特斯拉在驾驶辅助系统领域的技术积累。 让我们公平对待特斯拉,给予它一个机会,待6月试运行后再作评判。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至少应基于事实,而非臆测。 平心而论,特斯拉确有多次延误交付时间表的记录,尤其在FSD开发进度上。每当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宣称“年底实现完全自动驾驶”或“明年投放百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时,笔者都不禁暗自质疑。 不过今年特斯拉调整了策略:承认将采取审慎推进策略,首批仅限10-20辆Model Y组成测试车队。初期运营将限定非公开场景,仅受邀用户可在6月于奥斯汀体验。 虽不及全面公开部署的预期,对普通公众而言难免失望,但需清醒认识到:若特斯拉未经法规允许或小规模测试就仓促推出完整平台,同样会招致批评。 部分媒体聚焦于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最新要求——该机构要求特斯拉说明其系统“如何应对能见度降低的道路条件”。这对即将成为美国首批无人驾驶共享服务的Robotaxi而言,完全在合理监管范围内。 舆论场令人唏嘘之处在于:诸多媒体在毫无实质证据的情况下, 已急不可耐地将这个可能改变行业格局的项目宣判死刑。我们不妨给予特斯拉实践六月目标的机会,让Robotaxi通过实际运营证明其作为可靠共享出行方案的可行性。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0920.htm)
 GameJam是游戏开发者尽情挥洒创意的「即兴演奏」。 灵感碰撞的火花中,从玩法抽象疯狂的《山羊模拟器》,到内容丰富扎实的《进化之地》,再到创意别具匠心的《蜡烛人》。每一次的GameJam,玩家永远也无法预测:这「盲盒」里究竟会迸发出怎样的惊喜。  独立游戏精神在于勇敢表达,并从中展现出自己独树一帜的想法与创意。在这时代变化临界点,作为让游戏开发者们呈现个性的绝佳舞台,GameJam自然也在持续向前探索,不断与时俱进。 由TapTap举办的TapTap聚光灯GameJam —— 48小时游戏创作挑战,将于2025年6月20日至23日在心动A2大堂(上海市静安区万荣路700号)线下举行。并从5月19日起至6月2日向所有心怀创想的游戏人开放报名。 [报名页面链接>>>>>>>>>>>](https://www.taptap.cn/poster/NG23l6vk5cp9)  活动将在挑战开始时现场公布创作主题,从6月20日16:00到22日16:00的48小时内,参赛选手将围绕主题从零开始,自由运用各种开发工具,即兴创作出可供试玩的游戏DEMO。 48小时会上演怎样的奇迹?游戏开发的新范式也许正蕴含其中。  # 让创意成为聚光灯的焦点 本着「发现好游戏」的愿景,心动与TapTap始终保持着对新事物的好奇与热情,也力求为行业从业者与游戏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TapTap聚光灯GameJam旨在让游戏创作者的创意与游戏本身的艺术价值被外界看到,用聚光灯照亮游戏人在创作过程中投入的巨大热情与梦想。  在过往心动与TapTap成熟举办过多次的GameJam中,众多具有匠人精神的独立游戏开发者汇集于此,始终都会呈现出一种积极交流的探讨氛围。活动过程里,不光参赛选手彼此间友好沟通,热心玩家也通过TapTap平台第一时间对游戏作品提出建议与反馈,形成群策群力的共创舞台。  这其中,2021年心动独立营诞生的作品《万手一体》后续在世界范围斩获多项独立游戏奖项,在Steam平台玩家间保持着特别好评;去年21天聚光灯中表现抢眼的《闪光公仔》短期内便已成功上线,展现出GameJam参赛作品优秀的完成度。 而在活动官方的持续支持下,2024聚光灯GameJam冠军作品《恐黑症Darkphobia》如今也跑通了自己的团队,正为推动作品成功上线不断优化打磨之中。  可以说,TapTap聚光灯GameJam是为鼓励独立游戏创新精神、激发开发者灵感思路而诞生的活动。在GameJam中,大家尽可以勇敢拥抱时代改变,大胆尝试新鲜事物。就像《传说之下Undertale》这样的优秀独立游戏作品,最终催化出全新的游戏品类,聚焦在创意与进步的聚光灯GameJam,也将在游戏行业的探索与发展中发挥出践行和检验的实际作用。 # 2025聚光灯48小时GameJam,检验AI技术实践效果的实验场 伴随新时代AI技术快速发展,其为游戏创作领域带来显著影响,在辅助支持创意实现、提升机械流程效率等方向蕴含着巨大可能。  在一些AI滥用的情况下,部分相对空洞的作品可能让不少玩家对AI工具产生了抵触情绪。可如果对AI进行妥当应用,不知持续突破的AI技术,未来又是否有潜力成为项目早期快速探索的高效工具,乃至独立游戏开发者手中的全能助手。 聚光灯GameJam聚焦关注独立游戏开发者的创作过程,直观透明向玩家展示游戏开发流程中的点滴记录。就让本次「聚光灯48小时游戏创作挑战」成为参赛者们探索AI工具的实践场,同时也做广大玩家观察AI研发实际成果的放大镜。  本次聚光灯GameJam对AI工具的使用持开放态度,并在活动期间向所有参赛者提供ChatGPT Plus以及Cursor Pro账号。选手们可自由选择是否借用AI工具快速将创意与灵感落地,而根据作品的实际产出,相信可以向玩家们直观展示出:AI工具在游戏开发中是否能够起到积极有益的协助效用。 # 过一个难忘的夏天,做自己48小时的主人公 《蜡烛人》制作人高鸣曾经表示,参与GameJam最大的收获:在于它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经历一遍游戏完整开发流程的浓缩。而这对于绝大多数独立游戏开发者而言,实在是最为难能可贵的财富。  有了对AI工具的开放验证,相信在本次聚光灯48小时游戏创作挑战中,每位参赛者都能率先积累到AI技术在实际开发应用中的落地经验,从中汲取教训,吸收养分。而通过此次全力尝试的直观实验,行业内也将有更多运用AI工具的研发实例可供探讨。 在这个肆意挥洒汗水的夏天,就来聚光灯GameJam做48小时的主人公吧! 心动将在A2栋为大家保障理想的参赛环境,不论畅通高速的网络、充足的工位、电源及宽敞舒适的休息空间,还是全程餐饮、不限量小食与基础洗漱包的供应,一切都会为助力实现大家的游戏创想而竭尽所能。  快来这场行业聚焦的派对,心动CEO黄一孟、《Phigros》制作人Soullies、机核创办人赵夏等覆盖游戏行业各领域的知名人士都将到场,面对面与参赛选手探讨交流。 与此同时,小红书游戏、INDIENOVA、机核、游戏茶馆等核心媒体及平台的伙伴也将对本次GameJam全程关注。 聚光灯已经亮起,有梦想的游戏人们,请来到舞台正中。 
Meanwhile, the HGX GB300 NVL72 supercomputing system enters mass production in Q3, boasting 72 GPUs, 288GB of HBM3E memory, and a 50% performance boost over the GB200 NVL72. Orders, Huang noted, are already flooding in.
英特尔CEO陈立武表示,他不许承诺过低、也不夸大其词,希望让成果说话,让英特尔恢复元气的最好方法就是执行、执行、再执行,兑现公开承诺。
人们往往会高估一年内的进展,又低估十年后的进展。作为投资人,只有穿透短期的波动和迷雾,才能真正把握住未来。
人力和财务BP要赋能业务,必须要经历三个考验,在这三件事情上,现在的从业者,并没有交出让业务部门和老板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