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比亚迪划时代旗舰SUV唐L正式上市,共推出唐L DM、唐L EV两大车系。新车长宽高分别为5040*1996*1760mm,轴距2950mm,是标准的C+级SUV。其中,唐L DM坐拥215KM激光雷达旗舰型、200KM四驱激光雷达旗舰型、无人机玩家版;唐L EV坐拥670KM激光雷达尊享型、670KM激光雷达旗舰型、四驱激光雷达旗舰型。新车提供4种外观颜色及2种内饰配色,售价为22.98万~28.98万元。  唐L本次以比亚迪划时代技术矩阵赋能,带来极致的产品力,配合令人惊喜的价格,甚至截至6月30日,用户购车还可享至高1.5万元首销期置换补贴。预计唐L新车的上市将对20-30万价位区间的新势力和豪华品牌,如理想、问界和特斯拉等的头部车型,造成强有力的冲击。 作为比亚迪倾力打造的划时代旗舰SUV,唐L为大家庭用户而来。 以超级e平台全域千伏架构,唐L EV重新定义中高端纯电旗舰的技术标准,让20万以上的主流纯电,正式进入兆瓦闪充、油电同速的新时代!唐L DM标配第五代DM技术,精准契合热衷于科技和户外探险,热爱自驾旅行的家庭所需。同时,唐L全系标配智能底盘,天神之眼B高阶智驾,DiLink 150高阶智舱,实现智电融合。此外,唐L采用Loong Face龙颜美学,并打造出顶奢豪华大七座,更以全球五星安全标准为基底,缔造全维安全。比亚迪“划时代技术矩阵”领衔,唐L全面展现划时代旗舰SUV风范!  Loong Face龙颜进化,让设计成为文化的载体 唐L携全面进化的Loong Face龙颜美学,和比亚迪王朝全新“传承、共鸣、平衡”设计理念而来,造就中国人血脉里的高级感!前脸部分,Loong Face龙颜美学设计语言,视觉效果更加年轻化,更具运动感。车身侧面,书法笔锋的运用,给予新车极高辨识度。尾灯的中国结设计也从传统竹编工艺中取形,并命名为“竹之韵”,让传统文化、工艺之美巧妙流露。  车内设计,唐L将国潮质感全面融入内饰,从中国经典建筑庑殿顶里提炼出的设计灵感,撑起中国殿堂之雅。同时,3D竹木的材质运用,更让中国传统美学在现代工业设计的语境里得到淋漓演绎。  第五代DM技术+超级e平台,展现极致技术力量 唐L DM搭载第五代DM技术,包含DM-p王者混动、DM-i超级混动,坐拥45.3%超高热效率发动机、解耦智能电四驱等领先技术。数据上,唐L DM零百加速最快4.3s,亏电油耗最低仅4.9L/100km,200km纯电续航通勤无忧,1430km综合续航更可自在畅行四海。并且,在解耦智能电四驱加持下,唐L作为一台家用大七座SUV,也拥有超越机械四驱的脱困和越野能力。  唐L EV全系标配超级e平台,创造了16项全球第一!其搭载全球首个量产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配备闪充电池、3万转电机,带来远超赛用级的技术表现。其中,唐L EV拥有最高8.4C充电倍率,1000kW全球量产最大充电功率,油电同速,闪充5分钟,畅行370km,服务区充电从人等车变车等人! 伴随着汉唐L的上市,比亚迪首批500个兆瓦闪充站也已全面铺开,另外还在全国各地建设4000多座“兆瓦闪充站”。比亚迪宣布兆瓦闪充系统还将面向全行业开放,目前已收到大量合作意向,将与国内众多头部充电运营商展开合作,共享共建,让用户更快地感受到兆瓦闪充油电同速的极致体验。 同时,唐L EV全系支持双枪充电,相当于给快充桩加上“物理外挂”,让快充变超充、超充变闪充!电驱升压及电池自加热技术,千伏架构向下兼容市面上500V、750V所有充电桩,还让寒冷地区的低温充电速度提升53.1%,通过吐鲁番、牙克石等极端环境下的严苛测试,确保“桩桩都能充”、“高温低温也快充”。  性能上,唐L EV全系搭载全域千伏高压架构、3万转电机(包含500kW和580kW两种调校)、1500V碳化硅功率芯片,均为全球第一。唐L EV四驱版整车功率达810kW,实测0-100km/h加速仅3.6s,实测极速达287km/h,让大七座SUV也拥有澎湃性能,彻底让燃油车只剩下情怀! 天神之眼 B+DiLink 150,智电融合全面领先 唐L全系搭载天神之眼 B - 高阶智驾激光版(DiPilot 300),配备包含1颗激光雷达在内的30个传感器,以及1颗英伟达Orin X高算力芯片。其高快领航可实现1000km零接管,也支持城市领航,涵盖红绿灯识别、无车道线行驶、环岛通行等10大场景。全场景智能泊车支持窄车位遥控泊车、代客泊车、自选车位泊车等,让新手秒变老司机。再加上能预判、响应快、刹停准的主动安全,位居业内智驾第一梯队。  并且,唐L全系标配智能座舱高阶版-DiLink 150,拥有4nm先进制程芯片、100%兼容安卓应用生态、全车智能语音交互等领先优势,还接入DeepSeek R1满血版大模型,真正把私人秘书装进车机里!同时,唐L还配有W-HUD抬头显示、全场景数字钥匙、王朝APP手机控车,让智能出行更便捷安全。  标配智能底盘,超智能、超灵活、超安全、超舒适 唐L全系标配比亚迪智能底盘,实现极致驾控!硬件上以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铝合金高阶悬架为基础,获得更短的转弯半径,加上工程师们的极限调教,让操控也能配得上旗舰标签。同时,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云辇预瞄系统也是标配,急加减速无感俯仰,让电车不晕,转向精准,高速过弯、湿滑路面也能稳坐车内。此外,唐L还配有iCCT智能舒适控制系统、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dTCS分布式牵引力控制系统等,为用户打造出领先同级一代的超智能、超安全、超灵活、超舒适的出行体验。  顶奢豪华大七座,打造旗舰豪华享受 身为划时代旗舰SUV,唐L以旗舰豪华赋能家庭用户品质出行。在超5m大空间加持下,其带来了包含“大五座形态”及“灵活形态”的空间魔法最强七座,后备箱容积最大可拓展至1960L,并拥有同级最大136L前备箱,全方位满足大家庭多样化、多场景出行需求。  舒享配置上,宽适云感座椅采用11层填充结构,并拥有真皮包覆、前中排座椅通风加热、SPA级10点式按摩、14向电动调节、电动腿托,打造极致乘坐享受。交互式双层环抱氛围灯、比亚迪自研21扬声器音响、双层车载冷暖冰箱、智能香氛等豪华配置,五感融合,让每一位家人都能收获最高品质的豪华享受。  此外,唐L还配有电容方向盘、电子怀挡设计、50W手机无线快充、6kW移动电站等便利性配置,让用户日常用车更便捷,也能解锁更丰富用车场景。 全维安全面面俱到,守护每一段品质旅途 唐L安全满配,面面俱到。被动安全方面,全系标配11安全气囊,包含三腔远端安全气囊。其更以全球五星安全标准打造,唐L EV采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全系拥有100%热成型乘员舱安全笼,采用行业顶级2000MPa热成型钢,实现无死角被动安全防护。并且,唐L坐拥20+项主动安全配置,包含AEB自动紧急制动、BSD盲区监测、DMS驾驶员疲劳监测等,真正防患于未然。  电池安全方面,不仅有500+℃热失控触发温度、4000V超高压耐压,还有潜艇级热成型钢“环抱式”电池防护架构等,给电池全方位安全防护。此外,新车通过健康材质、环保隔音材料、空气净化技术共同加持,打造智能健康生态舱,守护座舱健康安全。 灵鸢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解锁空地协同、陆地航母新形态 唐L首发搭载比亚迪与大疆联合打造的灵鸢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实现了空地协同、陆地航母的新形态,时刻记录美好瞬间,让出行边界再一次突破空间想象!一人、一车、一机,就相当于一个摄制组,用户自己也可以成为导演。从出行到出片,轻装上阵、随心享受。  超丰厚七重尊享好礼,上市权益进行中 伴随唐L的上市,比亚迪王朝网还准备了七重购车礼遇。截至6月30日24:00前完成购车开票,用户可享尊享金融礼,0首付、0利息任选其一;尊享置换礼,置换补贴至高35000元;还有尊享无忧礼、尊享贵宾礼、尊享智联礼、延保服务可选。其中,尊享置换礼中除了至高20000元国补,更有首销期限时置换补贴10000元,同时比亚迪老车主额外可享5000元置换补贴加码!此外,用户额外可享限时选装礼,包括价值6000元的墨竹青外观免费选装、价值4000元的霞绯红内饰免费选装。尊享购车礼遇加持,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购车用车成本,让更多年轻用户畅享旗舰级出行体验。  作为大家庭的第一台旗舰SUV,唐L致力于满足用户和每一位家人对新能源的想象。唐L让移动的家不再有任何妥协,让用户在城市奔忙的同时,可以给予家人一个安心、舒适的空间,让每一位家人都能有专属旗舰体验,为精英家庭提供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以划时代旗舰之名,唐L重塑20-30万级SUV标杆,带给热爱家庭的用户最极致、最科技、最豪华的旗舰SUV体验!与时代同行,唐L是比亚迪面向下一个十年的心血之作,将续写中国汽车高端化故事新篇,开启汽车工业下一个纪元,让全球用户因中国智造而震撼!
 女子电竞第一人Miss韩懿莹将参加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  家人们谁懂啊!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马上要搞大事情啦!女子电竞第一人Miss韩懿莹,居然要来参会啦!这消息一放出来,简直像往游戏圈扔了颗重磅炸弹,直接原地炸出千层浪! 说起 Miss,那在电竞圈可是响当当的存在。她当年拿下 WCG魔兽争霸3女子世界冠军和星际争霸2女子世界冠军,职业生涯7金1银的成绩那可是直接 “封神”。后来在英雄联盟领域,更是“杀”出一条血路,每次解说比赛,那专业程度,加上超有感染力的解说风格,观众们看得热血上头,感觉比自己上场打比赛还激动。她制作的游戏系列栏目《Miss排位日记》全网播总放量超过30亿,更是一代人的青春。不仅如此,她还是KPL第一支冠军队伍AS仙阁的创始人,前OMG战队PUBG分部的投资人,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电竞冠军,为电竞行业疯狂“输血”,说是电竞圈的“幕后大功臣”一点不为过。 这次 Miss 来 GDC,可不是来划水的。我们精心筹备了一场超有料的圆桌论坛,主题是当下超火的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电竞游戏的未来。现在人工智能在电竞里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啦,比如 AI 能像个数据侦探一样,实时分析选手操作数据,精准找出战术漏洞和对手的小习惯,战队有了它,制定战略就像开了挂。甚至还能模拟对战,让选手提前感受各种 “神仙打架” 的场面,赛前训练直接“拉满”! 在这场论坛上,Miss和一众行业大佬围坐一起,肯定会碰撞出超多新奇的点子。说不定以后电竞比赛里,AI 裁判火眼金睛,再也没有误判,让那些冤假错案统统“退退退”;或者有智能队友全程带飞,游戏难度随你掌控,菜鸟也能秒变大神。这场论坛,绝对是一场脑洞狂欢,干货多得像游戏里的大礼包,错过简直就是游戏开发生涯的“史诗级损失”! 重点来了!参会的小伙伴们有福啦!只要参与特别活动,就能和Miss来张大合照,和女神同框的机会,这不就是追星人的梦想瞬间嘛!要是运气爆棚,还有可能拿到限量版签名照,这玩意儿可比游戏里的神器还难抢,晒到朋友圈,点赞不得直接爆仓,让同行们狠狠羡慕嫉妒恨! 各位GDC的参会开发者们,这可不只是一场行业交流,简直就是一场“追星 + 追梦”的超级盛宴!和Miss一起,在人工智能和电竞游戏的奇妙世界里,探寻未来新方向,还能收获独家福利。别犹豫啦,赶紧准备好问题,摆好拍照姿势,GDC 大会,我们和 Miss 不见不散!错过这次,下次再和女神近距离接触,估计得“穿越时空”了,说不定还会错过改变电竞游戏未来的关键灵感,可就亏大啦! Miss将在2月23日,空降GDC徐汇西岸会场,不容错过! 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将于2月21日至23日在上海徐汇举办。大会以“模塑全球 无限可能”为主题,定位为“社区的社区”,以“1+1+N+X”形式展开,探索大模型产业化解决方案,推进场景落地应用,实现商业模式的正向闭环。本次GDC全球开发者大会诚挚邀请广大开发者发现工作机会,积累行业人脉,交流实践经验,分享产业心得,共同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报名请扫以下二维码!  【 图片来源:[null](null) 所有者:null 】
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又称赞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创始人马斯克,并将他比作苏联太空计划设计师谢尔盖·科罗廖夫。据报道,普京在一个与学生交流的太空政策座谈会上表示:**“你们知道,有一个住在美国的人——马斯克。你可以说,他对火星简直痴迷。”**  **普京将马斯克与科罗廖夫相比——后者是苏联太空计划的核心人物,成功促成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于1961年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载人太空飞行。** 报道称,普京指出:“这类人在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他们被某种理念所驱动。即便在当下看来这些想法似乎难以置信,但往往在未来却会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普京在当天座谈会上还表态称:俄罗斯对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持开放态度,愿与合作伙伴探讨合作模式。俄罗斯一定要提升本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潜力。 据以往报道,**此前普京还称马斯克是一位杰出人物。** 资料显示,马斯克创办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2019年至2024年**间在太空搭建由**约1.2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提供互联网服务,其中**1584颗**将部署在地球**上空550千米**处的近地轨道,并从**2020年**开始工作。 该计划拟用**4.2万颗卫星**来取代地面上的传统通信设施,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价格低廉、高速且稳定的卫星宽带服务。 目标是建设一个全球覆盖、大容量、低时延的天基通信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 **据有关文件显示,该公司还准备再增加3万颗,使卫星总量达到约4.2万颗。**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590.htm)
Apple Intelligence 于去年 10 月在 WWDC 大会上随 iOS 18 一同发布。然而,即使几个月过去了,Apple Intelligence 仍然缺少许多功能,显得有些不成熟。目前,用户已能够在 Facebook、Threads 等各种应用中使用写作工具和 Genmoji 等功能。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Meta 已在其所有 iOS 应用中屏蔽了 Apple Intelligence。据巴西出版物Sorcererhat Tech报道,iOS 用户将无法再使用 Apple Intelligence 的“写作工具”功能,而该功能允许用户创建、更改或校对文本。 长按文本字段时,iOS 用户无法在任何 Meta 应用中使用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包括 Facebook、Instagram、Threads 和 WhatsApp。此前,Apple Intelligence 在这些应用中完全可用,但现在该选项已消失。其他第三方应用(包括 X)在 iOS 上仍然支持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 这项变更是 Meta 战略的一部分。该公司最近更新了 Instagram,移除了创建和分享 iOS 键盘贴纸、Memoji 甚至 Genmoji 贴纸的功能。目前,Meta 尚未提供任何关于此项变更的信息。 考虑到人工智能领域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Meta 可能希望鼓励用户使用 Meta AI,而不是像 Apple Intelligence 这样的其他替代方案。Meta AI几乎适用于所有 Meta 的应用程序,允许用户创建、编辑文本、生成图像等。 此举可能也与苹果与 Meta 达成的将 Llama 模型整合到 Apple Intelligence 的交易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据称该交易已被苹果取消,因为它违反了公司的隐私政策,目前该公司已成为OpenAI 的合作伙伴。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588.htm)
**NVIDIA已对中国官网的RTX 5060系列页面进行更新,确认RTX 5060显卡国内建议售价为2499元人民币起,将于5月正式上市。**作为对比,该显卡在美国市场的起步价为299美元(约合2189元人民币),而上一代RTX 4060在国内的建议售价为2399元。  **参数方面,RTX 5060拥有3840个CUDA核心,GPU基准频率和加速频率分别为2.28GHz和2.50GHz,配备128bit位宽的8GB 28Gbps GDDR7显存,显卡总功率为145W。**  NVIDIA表示,RTX 5060系列显卡采用与50系列其他GPU相同的硬件创新,利用最新的Shader Core、Tensor Core、Ray Tracing Core和超快的GDDR7显存,打造出色的游戏体验。  **“在支持DLSS 4多帧生成技术的游戏中,其性能是上一代RTX 4060的两倍”,**对于使用GTX 1660或RTX 2060等旧款GPU的游戏玩家来说,升级RTX 5060后性能和响应速度将实现更大的提升。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586.htm)
今天,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北京与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举行会谈,这是黄仁勋时隔3个月再次到访北京。**黄仁勋在会谈中表示,中国是英伟达非常重要的市场,希望将继续与中国合作。**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17/8304c7fd-fe5c-453c-89b2-d5c4c1a54c3c.jpg) **他此前强调,英伟达进入中国已超过25年,目前在华拥有近4000名员工,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有分公司。** 而且英伟达中国员工的流失率是全球最低的,每年离职率只有0.9%。 英伟达在中国的研发工作不止步于基础技术,而是与当地的开发者和初创企业紧密合作,推动本地科技产业的创新与发展,**“目前,我们在中国拥有超过150万名CUDA开发者,与3000多家初创公司合作,共同促进中国科技行业。”**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17/ab2529c9-a14b-46c5-b3e5-7d1e75c623ca.jpg) **黄仁勋此前还在采访中还谈到他的一个观察:“全球50%的AI研究人员来自中国,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单一群体,没有接近的第二名。**因此,很自然地,中国在AI研究方面将会做出巨大贡献。 事实上,美国的每一家AI实验室无一例外都有许多优秀的中国研究人员。”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584.htm)
 比亚迪安全测试五星(来源:ElectricCarsReport) **文 | 陈昱竹 编辑 | 张博文** ## **「 Top 3 News 」** ### **比亚迪SEALION 7获Euro NCAP安全测试五星安全认证**  比亚迪安全测试五星(来源:ElectricCarsReport) **要点:** 比亚迪旗舰SUV车型SEALION 7在Euro NCAP最新安全测试中获得五星评级。该车型于2024年底在欧洲上市,搭载刀片电池和CTB(Cell-to-Body)技术,在成人乘员保护(87%)、儿童乘员保护(93%)、弱势道路使用者保护和安全辅助系统(79%)四大测试项目中表现优异。其儿童保护评分达到近九年最高水平,并配备儿童遗留检测系统。此外,SEALION 7的驾驶辅助功能(如自动紧急制动和车道支持系统)也获好评。此前,比亚迪在欧洲销售的DOLPHIN、ATTO 3等车型均获五星评级。 **观点: ** SEALION 7的五星成绩印证了比亚迪在电动车安全领域的领先技术实力,尤其是CTB结构和刀片电池的综合安全性。93%的儿童保护评分凸显其家庭用车定位的可靠性,而主动安全系统的优化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多款车型连续获五星表明比亚迪已建立系统化的安全研发体系,为其全球化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 ### **起亚EV4纽约车展全球首发**  起亚EV4(来源:ElectricCarsReport) **要点:** 起亚在2024纽约国际车展全球首发2026款EV4纯电轿车,这是起亚首款全球电动轿车,基于400V E-GMP平台打造,提供58.3kWh(续航378公里)和81.4kWh(续航531公里)两种电池选项,支持29-31分钟快充(10%-80%)。新车采用"Opposites United"设计语言,配备星图灯组、悬浮式双12.3英寸屏幕及64色氛围灯,提供Light/Wind/GT-Line三款配置,GT-Line版本独享19英寸轮毂和运动化设计。智能化方面搭载ccNC车机系统(支持OTA和NBA主题定制)、AI语音助手及V2L外放电功能,标配HDA高速公路驾驶辅助等ADAS系统,2026年一季度在美上市,主打都市年轻群体。 **观点:** EV4的推出标志着起亚电动化战略向主流市场下沉,通过紧凑型轿车形态(区别于主流电动SUV)和亲民续航配置,填补了Model 3等同级产品的竞争空白。其0.23Cd超低风阻和i-Pedal 3.0单踏板系统体现了电动专属平台的技术优势,而NBA主题车机等年轻化设计则凸显品牌对Z世代消费偏好的精准捕捉。在智能驾驶层面,虽未配备激光雷达但标配HDA系统,反映出传统车企务实的技术路线。该车或将成为特斯拉及比亚迪海豹等车型的有力竞争者,进一步加速15-25万元级电动轿车市场的内卷。 ### **2026款斯巴鲁Solterra纽约首发**  斯巴鲁Solterra纯电SUV(来源:ElectricCarsReport) **要点:** 2026款斯巴鲁Solterra纯电SUV在2025纽约车展首发,基于升级版电动平台打造,主要改进包括:续航提升25%至285英里(约459公里),新增电池预加热系统;标配对称式全轮驱动系统,XT版本搭载双电机(338马力/0-60mph加速<5秒);支持150kW快充(35分钟10%-80%),兼容北美特斯拉超充网络;配备全新14英寸车机系统、无线CarPlay及15W无线充电;保留8.3英寸离地间隙和X-MODE越野模式,强化纯电越野能力;新增六星发光车标等设计元素。详细售价将于年内公布。 **观点:** 此次改款标志着斯巴鲁在电动化领域的实质性突破,通过大幅提升续航(459km)和性能(XT版5秒破百),弥补了初代车型的市场短板。保留招牌全地形能力(8.3英寸离地间隙+双模式X-MODE)的策略,使其在同级电动SUV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但相比竞品,其快充功率(150kW)和智能化配置(未提及激光雷达/高阶智驾)仍显保守,反映出传统车企在电动转型中的务实态度。随着特斯拉超充网络的接入,Solterra或能吸引注重越野性能的电动车潜在用户,成为Rivian等新势力的市场挑战者。 ## **「 大事件 」** ### **现代INSTER斩获"2025世界年度电动车"大奖**  现代INSTER(来源:ElectricCarsReport) 现代汽车旗下电动车型INSTER荣获"2025世界年度电动车"大奖,这是现代汽车连续第四年在世界汽车大奖(World Car Awards)中斩获殊荣。这款小型电动车凭借其独特设计、370公里续航里程(49kWh长续航版)和30分钟快充(10%-80%)等优势获得评委会青睐。现代汽车全球总裁何塞·穆尼奥斯表示,INSTER的成功印证了现代"为客户提供卓越价值"的理念。此前,IONIQ 5 N和IONIQ 6/IONIQ 5分别在2024年和2023/2022年获得"世界性能车"等称号,此次获奖进一步巩固了现代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该奖项于2025纽约国际车展期间揭晓,彰显了现代汽车在推动电动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承诺。 ### **沃尔沃EX90斩获"2025世界年度豪华车"大奖**  沃尔沃SUV EX90(来源:ElectricCarsReport) 沃尔沃纯电七座SUV EX90凭借其卓越的豪华品质、前沿安全技术和独特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理念,在2025世界汽车大奖评选中荣获"世界年度豪华车"称号。这款510马力的双电机豪华SUV不仅拥有同级别领先的静谧性,还创新采用Nordico环保内饰材质(源自瑞典和芬兰森林的可回收材料),其激光雷达系统与各类传感器协同工作大幅提升安全性。作为沃尔沃第三次获得世界汽车大奖(此前XC60和EX30分别在2018和2024年获奖),EX90展现了七座电动车的实用优势:第三排立起时324升后备箱容积,放倒后可达697升。该奖项由来自30个国家的96名汽车记者评审团通过严格试驾后投票产生,在纽约国际车展前夕正式公布。 ### **起亚EV3斩获"2025世界年度车"大奖**  起亚EV3(来源:ElectricCarsReport) 在2025纽约国际车展期间揭晓的世界汽车大奖评选中,起亚EV3纯电SUV凭借革命性设计、605公里超长续航(WLTP标准)及31分钟快充(10%-80%)等卓越表现,从全球30个国家96位专业评委的严格评选中脱颖而出,荣膺最高荣誉"2025世界年度车"称号。这是起亚自2020年以来第六次获得世界汽车大奖,标志着其"设计驱动、技术领先"的电动化战略获得全球认可。作为旗舰EV9技术的下放之作,EV3以创新的空间优化设计和AI语音助手、ADAS智能驾驶辅助、OTA远程升级等前沿科技,重新定义了紧凑型电动SUV的用户体验。起亚全球总裁宋虎聲表示,该奖项印证了起亚在可持续出行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导地位。 ### **宝马iX蝉联AAA年度最佳车型奖**  宝马iX(来源:ElectricCarsReport) 美国汽车协会(AAA)公布2025年度汽车指南评选结果,宝马iX xDrive50继2023年后再次斩获"年度最佳车型"及"中型SUV类别冠军",其出色的续航表现、舒适驾控和充沛动力获得评审团一致认可。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所有获奖车型均为2024或2025年款新能源车(纯电/插混/混动),其中克莱斯勒大捷龙PHEV以32英里纯电续航(约51公里)和灵活空间赢得"最佳MPV"称号,成为该类别唯一同时提供燃油与插混选项的车型。评审新增评分标准并重启MPV类别,现代捷尼赛思GV60(小型SUV)、起亚EV9(大型SUV)等车型分获各类别冠军。AAA南加州汽车研究中心经理Megan McKernan强调,该指南通过自动紧急制动(AEB)、车道保持(LKA)等ADAS系统的严格测试,为消费者提供新能源时代的购车参考。 ## **「 酷产品 」** ### **路虎发现5**  路虎发现5(来源:TopGear)  路虎发现5(来源:TopGear) 作为路虎品牌最大、最豪华且越野能力最强的车型,第五代发现(Discovery 5)自2017年问世以来始终保持着"汽车界瑞士军刀"的称号——既能轻松容纳7名成人,又能征服山地河流或优雅抵达豪华酒店。尽管其不对称车尾设计引发争议,但2020年改款升级了灯组、保险杠、动力系统及车机后,铝制轻量化平台(较前代减重近半吨)与3.0升直六柴油混动引擎(345马力/516磅·英尺扭矩,5.9秒破百)的组合,使其兼具公路舒适性与地表最强越野性能(涉水深度900mm,牵引力3.5吨)。  路虎发现5(来源:TopGear) 起价62,690英镑的发现5在豪华程度上已接近揽胜,其第三排真成人座椅和超越沃尔沃XC90的庞大体型,注定只适合真正需要"全地形移动行宫"的买家。正如评测所言:"这是地球上最全能的家庭SUV——但请先确认你是否需要如此极致的空间与能力。" **封面来源 | ElectricCarsReport**
ASML阿斯麦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收入、利润同比取得大幅增长,官方也首次回应了美国关税政策对其业务的影响。根据财报,**ASML一季度收入77.4亿欧元,同比大涨46%,其中装机售后服务收入20亿欧元;毛利率54%,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净利润23.6亿欧元,同比暴涨92%。** **当季,ASML EUV光刻机共销售14台,环比持平,其中包括5台High-NA EUV光刻机,目前已有三家客户,显然分别是Intel、台积电、三星。** [](https://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17/04a6e2b49d1741a9a20515c80b0d0201.png) 从地区来看,得益于三星、SK海力士的带动,韩国地区贡献了ASML 40%的光刻机销售额,环比增加15个百分点。 美国地区占比从28%锐减至16%,可能是担心特朗普政策的不稳定性。 **中国大陆占比依然是27%,台湾从10%提高到16%,合计从37%增至43%。** [](https://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17/ad86775fc5c24e1082de071ef72d03fa.png) 对于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影响,ASML首席财务官戴厚杰表示,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对运往美国的整机系统征收关税;** **二是在美国现场作业时使用的零部件和工具征收关税;** **三是在美国已有生产制造环节,但进口到美国并在美国进行下一步制造的材料也会被征收关税;** **四是其他国家对从美国发运的商品征收关税(如适用)。** 戴厚杰表示,ASML正积极与整个半导体生态系统协作,更好地了解关税如何实施,以及努力影响将至最低。 他说:“我们的目标是,将关税对业绩的影响尽可能保持在最低限度。”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582.htm)
**国际半导体行业标准组织JEDEC今日正式发布新一代高带宽存储器标准HBM4。**JEDEC表示,HBM4的进步对于需要高效处理大型数据集和复杂计算的应用程序来说至关重要,覆盖范围包括生成式AI、高性能计算(HPC)、高端显卡和服务器。  相比于先前的HBM3,HBM4做了诸多改进,包括: **增加带宽:**HBM4采用了2048-bit接口,传输速度高达8Gb/s,可将总带宽提高到2TB/s。 **通道数加倍:**HBM4将每个堆栈的独立通道数量增加了一倍,从16个通道(HBM3)增加到32个通道,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独立的访问多维数据集的方式。 **电源效率**:HBM4支持供应商特定的VDDQ(0.7V、0.75V、0.8V或0.9V)和VDDC(1.0V或1.05V)电平,从而降低功耗并提高能源效率。 **兼容性和灵活性:**HBM4接口定义确保了与现有HBM3控制器的向后兼容性,允许在各种应用中实现无缝集成和灵活性,并允许单个控制器在需要时与HBM3和HBM4一起工作。 **定向刷新管理 (DRFM ):**HBM4结合了定向刷新管理 ,以改进行对row-hammer攻击的缓解效果,且拥有更高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RAS)。 **容量:**HBM4支持4层、8层、12层和16层DRAM堆栈配置,芯片容量为24Gb或32Gb,单个堆栈最大容量可达64GB。 英伟达技术营销总监兼JEDEC HBM小组委员会主席Barry Wagner表示,**高性能计算平台正在迅速发展,需要在内存带宽和容量方面进行创新,而HBM4是与技术行业领导者合作开发的,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和其他加速应用的高效、高性能计算的飞跃发展。**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580.htm)
华为又一款新机已经亮相工信部,而它就是畅享80。现在,有博主曝光了畅享80搭载的处理器信息,搭载的是海思麒麟710A(GPU Mali-G51)。**麒麟710A是由中芯国际完成芯片代工制造环节,采用14nm制程工艺,主频2.0GHz的一款麒麟家族SoC芯片,属于此前麒麟710的降频版。**  “麒麟710A”代表着实现国产化零的突破,是中国半导体芯片技术的破冰之举。 **至于这款新机的其他配置,还搭载了6.67英寸屏幕(峰值亮度1000nit),内置6620mAh超大容量“巨鲸电池”,支持连续通话2.2天。** 该机的铝合金机身强度提升100%,并新增“畅享X键”实体按键,可一键启动红外遥控功能,方便老年用户操控家电。 结合此前工信部认证信息(型号JUY-AL00)及爆料,华为畅享80提供多种配色,运行鸿蒙4.0系统,为首款预装该系统的千元机型。 其主打512GB大存储版本,支持40W快充,后置5000万像素主摄,并强化了87dB超大音量及耐摔特性。 **售价方面,有博主预测新机起售价为1000-1200元,叠加“以旧换新”补贴后价格或更低,或于4月25日直接开售。**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578.htm)
比亚迪近日宣布,**2025款海豚推出限时优惠,叠加比亚迪置换补贴及国家置换补贴后,非智驾版活力版一口价低至7.98万元。**这一价格不仅极具竞争力,甚至比海鸥的部分车型还要便宜,堪称比亚迪在A0级电动汽车市场的一记重拳。  2025款海豚延续了比亚迪的经典设计,采用封闭式前格栅搭配英文LOGO,两侧大灯组与前格栅相连,形成贯穿式设计,前包围两侧还配有通风开口装饰,整体造型时尚且富有科技感。  车身尺寸为4125(4150)/1770/1570毫米,轴距2700毫米,车尾配备扰流板和贯穿式尾灯,后包围造型与前包围呼应,立体感十足。  内饰部分,新车配备全液晶仪表盘和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中控台中间是悬浮式多媒体触控屏幕,通道区域采用一排物理功能按键,整体设计时尚且实用。  配置上,新车提供前排座椅加热通风、后排隐私玻璃、50W手机无线快充、60WType-C充电口、方向盘四向调节、后四连杆独立悬架等,配置丰富。  **动力方面,新车活力版、自由版、时尚版搭载最大功率70千瓦的单电机系统,最大扭矩180牛·米,配备44.9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组,CLTC续航里程420公里;** 骑士版则搭载150千瓦单电机系统,配备60.48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组,CLTC续航里程可达520公里。  **从销量来看,海豚在今年3月的销量为11477台,而售价6.88万起的吉利星愿则卖出了32481台,对于这一级别来说,物美价廉才是关键。** 此次比亚迪直降两万,再次降低了消费门槛,不出意外的话,下个月的销冠又将会回到比亚迪海豚的手中。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576.htm)
微信发布了元宝聊天机器人,可以在微信中直接与它对话,能够识别公众号文章、文档、图片,内置了混元和 DeepSeek 双 AI 模型,可以帮你进行公众号文章总结、图片识别、PDF、Office 文档。@
<blockquote><p>在跨境电商的复杂供应链管理中,海外仓的订单管理系统(OMS)和仓库管理系统(WMS)如何高效协同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深入探讨了海外仓OMS和WMS的库存管理策略,究竟是共用一套库存数据,还是各自独立管理库存?文章从系统架构设计、业务需求、数据一致性、性能优化等多个维度,详细对比了两种方案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p> </blockquote>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反复提到过很多次:海外仓OTWB中的OMS,指的就是WMS的客户端,是提供给需要跨境卖家/商家等用户来使用的。而WMS则是提供给仓库运营人员使用的,覆盖了仓库内部作业,管理从收货、上架、存储、拣选、打包到发货的业务流程。 <blockquote><p>很多产品经理在深入设计海外仓OTWB相关系统的时候,尤其是做相关SaaS产品的时候,一定会发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OMS的库存和WMS库存是用一套数据,还是分开存储、各管各的呢?</p></blockquote> 这个问题,我在好几年前纠结过很多次,当时没什么太多可参考的资料,只能结合实际的业务场景还有一些主流玩家的做法,最后采用了:OMS和WMS库存解耦,两边各自分开存储,各管各的一套这种方案。 时至今日,大语言模型的AI工具和产品能力已经非常强大了,在我与它深夜交流了几轮之后,它给了我不少启发性的建议,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了不同的方案背后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 也很值得行业相关从业者去思考和探索,于是就有了这一篇“回旋镖”的文章,让我们再来拆解一下海外仓OMS和WMS的库存设计方案该怎么选? ## 一、业务背景说明 海外仓的物理仓库可能分布在全球多个国家(例如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各仓库的 WMS 需要服务于当地的操作人员,保证低延迟和高可用性。同时,这些仓库服务的客户(货主)大多都位于中国,他们需要通过一个统一的OMS入口来管理其在全球各仓库的库存和订单。 这就引出了一个在系统架构设计,特别是库存模块设计时经常遇到的经典问题:WMS 中记录的物理库存信息和 OMS 中展示给客户的库存信息,应该使用同一套数据库和数据表来管理(一套库存),还是各自维护独立的数据表,通过同步机制保持一致(多套库存)? 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它涉及到业务需求、系统性能、数据一致性、部署架构、开发维护成本等多个维度的权衡。该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在满足WMS本地化、高性能操作需求的同时,保证OMS全局客户视图的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并选择最合适的库存数据存储和管理架构? 我们需要在以下两种主要方案中进行权衡:统一库存模型: OMS 和 WMS 共享同一个底层的库存数据库和核心库存表。分离库存模型: OMS 和 WMS 各自拥有独立的库存数据库(或至少是独立的库存核心表),两者之间通过业务单据来串联,各自管理各自的库存增减。 ## 二、为什么会产生“一套还是多套”的架构之争? 这个问题的出现,源于海外仓业务和系统部署的固有特性,我们需要先理解WMS和OMS各自的业务需求,对系统的特性要求,然后才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会有产生这个争议性问题。 ### 因素1:WMS的本地化和OMS的中心和需求 WMS的本地化需求:仓库作业对系统的实时响应要求极高。拣货员扫描一个条码,系统需要毫秒级的反馈。如果WMS部署在遥远的中央服务器,网络延迟可能导致操作效率低下甚至无法进行。因此,WMS往往需要在靠近仓库的地方部署(如在仓库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服务器上),或者采用能够保证低延迟访问的技术架构。 OMS的中心化需求: 客户(货主)通常希望通过一个统一的平台查看和管理其在全球所有合作仓库的库存和订单。这意味着OMS需要提供一个中心化的访问入口,汇总来自不同WMS的数据。  ### 因素2:数据一致性的强需求 在WMS中,仓库人员可以查看到到精细化到库位、批次、容器、SN维度的库存,这有助于仓库执行精细化的库位管理、库存管理和业务操作等。而在OMS中,客户(货主)并不需要那么精细化维度的库存,更多地还是希望能看到商品维度维度的库存即可,特殊场景下需要知道批次库存和SN的库存。 两者需要展示的库存颗粒度、精细化程度虽然不一样,但是如果是在同一库存颗粒度下必须要确保两者的库存是一致性的。理想化的程度是,OMS和WMS的库存数据要保持一致,因为数据不一致,客户可能会超卖或者无法下单,导致严重的业务问题和客户满意度下降。 例如说,WMS中有实物库存100PCS,但是OMS因为某些原因展示了120PCS,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导致OMS超卖20PCS库存,带来很多的损失和困扰。 ### 因素3:性能和扩展性的需求 - WMS端:需要处理高并发的库内操作事务,对数据库性能要求高。 - OMS端:可能需要处理大量客户的并发查询请求,也需要良好的查询性能。 将两者库存耦合在单一数据库(尤其是在跨国网络环境下),可能会相互影响性能,或者难以针对性地优化。 ### 因素4:系统解耦和演进的需求 WMS和OMS作为两个不同的产品域,其功能演进速度、迭代频次、用户群体等都有一些差异。过度耦合可能导致系统维护困难,一个系统的变更可能意外影响另一个系统。 以上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OMS和WMS的库存数据架构设计成为一个需要仔细权衡的难题,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可能不太关注具体的技术实现方式,但是不同的技术方案带来的影响和效果是怎么样的,还是需要产品经理重点去关注的。 ## 三、一套库存与多套库存的方案对比 ### 方案一:统一库存模型(一套库存) 在统一库存模型中,OMS和WMS共享同一个底层的库存数据源,通常是一个中心化的数据库集群。这种架构的核心理念是”单一数据源”(Single Source of Truth),即所有库存数据只存在于一个地方,避免数据冗余和不一致性问题。 **数据库层面:** - 采用一个高性能、高可用的中心化数据库集群 - 所有WMS实例和OMS系统都连接到这个中心数据库 - 通常需要部署在网络条件优越的区域,并配置全球加速或CDN等技术降低访问延迟 统一库存模型通常有两种实现方式: 1)单一表模式: - 设计一张包含所有维度的”总库存表” - 包含仓库ID、客户ID、SKU、库位、数量、状态、批次、序列号等所有维度信息 - OMS查询时按客户ID和仓库ID汇总,WMS操作时精确到库位 - 表结构复杂,需要精细的权限控制和索引设计 2)关联表模式(更常见): - WMS_Inventory_Detail:记录库位级物理库存,包含库位、批次、状态等详细信息 - OMS_Inventory_Summary:按客户和SKU汇总的逻辑库存视图 设计多个关联紧密的表,如: - 这些表在同一个数据库实例中,通过数据库事务或触发器保证强一致性。WMS主要操作详细表,OMS主要查询汇总表 - 通过数据库触发器、存储过程或定时任务保持汇总表的实时更新  **数据流转过程** - 当WMS执行库存操作(如入库、出库、移库)时: - WMS直接更新中央数据库中的WMS_Inventory_Detail表 - 数据库触发器或存储过程自动更新OMS_Inventory_Summary表 - OMS查询OMS_Inventory_Summary表获取最新库存状态 - 特殊情况下,OMS也可以直接查询WMS_Inventory_Detail表获取更详细的库存信息 优点 - 数据强一致性:由于数据源统一,理论上可以更容易地保证OMS和WMS库存数据的一致性。通过数据库事务,可以实现”要么都成功,要么都失败”的操作,从根本上避免数据不一致的风险。 - 实时性:OMS查询到的库存数据可以非常接近WMS的实时状态,尤其是在触发器实现的情况下,几乎可以做到实时同步。这对于库存紧张或需要精确库存控制的业务场景非常重要。 - 简化系统架构:无需开发和维护复杂的跨系统数据同步机制、消息队列和重试逻辑。数据的更新和查询都在同一个数据库内完成,架构相对简单清晰。 - 减少数据冗余:避免了在多个系统中存储相似的库存数据,降低了存储成本和数据不一致的风险。 - 批次和序列号管理更便捷:OMS可以直接查询到WMS中的批次和序列号信息,更容易支持批次指定出库、效期管理等高级功能。 缺点 - 性能瓶颈与网络延迟:对于分布在全球的WMS实例,访问中心数据库可能面临严重的网络延迟问题。拣货员扫描条码后可能需要等待几百毫秒甚至几秒钟才能得到响应,严重影响作业效率。 - 单点故障风险:中心数据库成为整个系统的关键瓶颈和单点故障。一旦中心数据库出现问题,所有仓库的WMS操作和OMS访问都将受到影响,风险集中度高。 - 数据库设计复杂性:需要设计一个能同时满足WMS精细化管理和OMS宏观查询需求的数据库模型,可能导致表结构复杂、索引维护困难。 - 权限控制复杂:需要在数据库层面实现精细的权限控制,确保不同WMS实例和客户只能访问其权限范围内的数据,增加了安全管理的复杂性。 - 系统耦合度高:OMS和WMS在底层数据存储上紧密耦合,一方的数据库结构变更或性能问题可能直接影响另一方。不利于两个系统的独立演进和技术选型。 - 扩展性受限:随着仓库数量和业务量增长,中心数据库的负载会不断增加。纵向扩展(增加硬件资源)成本高且有上限,横向扩展(分库分表)则会增加架构复杂性。 - 部署与维护成本高:维护一个能够支撑全球访问、高性能、高可用的中心化数据库集群,需要投入大量的硬件资源、网络资源和专业DBA团队,成本可能非常高。 - 网络依赖性强:WMS操作严重依赖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如果网络中断,仓库作业可能完全无法进行,缺乏离线工作能力。 **适用场景** 统一库存模型特别适合以下场景: - 业务规模相对较小:仓库数量不多(通常少于5个)且地理分布集中(例如,只在同一国家或相邻国家/地区内)。 - 网络条件优越:仓库之间和与中心数据库之间有高质量、低延迟的网络连接,如专线或区域内高速网络。 - 对数据一致性要求极高:业务模型无法容忍任何短暂的数据不一致,例如高价值商品或医疗用品等领域。 - 批次管理需求强:业务上需要OMS能够精确查询和控制批次、序列号等详细信息,如医药、食品、奢侈品等行业。 - 技术团队实力强:拥有设计和维护复杂数据库架构的能力,有经验丰富的DBA团队。 - 初创阶段:系统刚起步,追求快速上线和架构简单性,可以先采用统一模型,后续随业务增长再考虑迁移到分离模型。 <blockquote><p>在统一库存模型中,OMS是不会直接增加或减少”实际库存”,而是主要负责库存的预分配和业务流程控制,最终的库存变动是由WMS的实际操作来驱动的。这种设计既保证了数据一致性,又符合实际业务流程中的职责分工。</p></blockquote> 统一库存模型虽然在理论上能提供最强的数据一致性保证,但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全球分布式场景下,其性能和可用性挑战不容忽视。选择此模型需要充分评估业务需求、技术能力和基础设施条件,并做好应对潜在风险的准备。 ### 方案二:分离库存模型(多套库存) 在这种模型下,每个WMS实例(或区域WMS集群)拥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库,存储其管理的仓库的详细物理库存。同时,中心化的OMS系统也拥有独立的数据库,存储面向客户的逻辑库存视图。两者之间不是简单的数据镜像,而是通过业务单据和事件驱动的方式来保持数据一致性。 WMS端: - 每个WMS实例有本地数据库,存储精细到库位、批次、容器、SN等维度的物理库存 - 负责处理实际的仓库作业,如收货、上架、拣货、盘点等 - 维护最精确、最实时的物理库存状态 OMS端: - 中心化的OMS有自己的数据库,存储按客户、仓库、SKU汇总的逻辑库存 - 通过业务单据流转来维护库存账目,而非直接同步WMS的物理库存数据 - 库存变动基于业务单据的状态变化,如入库单确认、出库单完成等 **数据同步机制** 与简单的”数据同步”不同,这种模式下OMS和WMS之间是通过业务单据和事件来驱动库存变化: 1)入库流程: - 客户/货主通过OMS创建入库单 - OMS将入库单推送至对应WMS - WMS完成实际收货并确认入库数量 - WMS将入库结果(实际收货数量)回传给OMS - OMS根据入库单的确认结果增加系统中的可用库存 2)出库流程: - 客户通过OMS下单,OMS检查可用库存并预占 - OMS将出库单推送至对应WMS - WMS完成拣货、包装、发货等作业 - WMS将出库结果(实际发货数量)回传给OMS - OMS根据出库单的确认结果减少系统中的可用库存 3)库存调整流程: - WMS进行盘点、质检等操作导致库存调整 - WMS创建库存调整单并执行调整 - WMS将调整结果推送给OMS - OMS根据调整单相应修改系统中的库存  优点 - WMS高性能与本地化:WMS访问本地数据库,延迟极低,可以充分满足仓库实时操作的性能要求。 - 系统解耦与独立性:OMS和WMS在数据库层面完全分离,可以独立部署、升级和演进。一个系统的数据库问题或维护不会直接影响另一个系统。 - 更好的扩展性:可以更容易地横向扩展WMS实例(增加新仓库)和OMS系统,而不会给单一中心数据库带来过大压力。 - 故障隔离:单个WMS实例的数据库故障只会影响该仓库的运营,不会影响其他仓库或OMS的客户访问。 - 业务驱动的数据一致性:库存变动与实际业务流程紧密结合,更符合业务逻辑和审计要求。 - 优化的数据模型:OMS和WMS可以各自设计最适合自身业务需求的数据库模型,无需相互妥协。 缺点 - 业务单据同步的复杂性:依赖于业务单据的准确传递和状态更新,任何单据处理环节的问题都可能导致OMS和WMS库存不一致。 - 批次库存管理的局限性:OMS通常只能维护SKU级别的库存总量,而无法精确追踪WMS中的批次、库位、序列号等详细信息,这限制了OMS指定特定批次出库的能力。 - WMS主动操作导致的不一致:WMS可能会执行一些OMS不知情的操作(如紧急盘点调整、库内报损、质检状态变更等),如果这些操作没有及时通过调整单回传给OMS,将导致库存不一致。 - 单据回传失败的风险:网络问题、系统故障或接口BUG可能导致单据状态更新失败,从而引起OMS和WMS库存数据不一致。 - 库存对账的必要性:需要定期进行OMS和WMS之间的库存对账,发现并修正可能的不一致,这增加了运营成本。 - 实时性挑战:OMS看到的库存数据依赖于业务单据的处理和回传速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延迟,尤其是在高峰期或网络拥堵时。 - 特殊业务场景的支持有限:例如,当客户需要指定特定批次、特定效期的商品出库时,OMS可能无法直接支持,需要通过人工干预或额外的系统集成来实现。 适用场景 分离库存模型特别适合以下场景: - 业务规模较大,海外仓分布在多个国家或地区,网络条件各异。 - 对WMS操作的实时性和性能要求非常高,无法容忍远程数据库访问的延迟。 - 希望OMS和WMS系统能够独立发展和维护,降低系统间的耦合度。 - 技术团队有能力构建和维护可靠的业务单据同步机制和对账系统。 - 可以接受通过业务流程和定期对账来处理可能出现的短暂不一致。 - 对批次精细化管理的需求相对有限,或已有解决方案处理批次指定出库的特殊需求。 **带来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除了上述提到的一些缺点之外,在考虑这个方案的时候,也要关注一下在实际应用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的这么几个问题,这是比较高频也是比较核心重要的知识点。 1)批次管理问题: - OMS无法获知WMS中的详细批次信息,导致无法支持客户指定批次出库 - 批次属性(如生产日期、原产地等)在OMS端无法直接查询和筛选 2)库存不一致问题: - WMS执行了库内移动、质检状态变更等操作但未通知OMS - 盘点差异未及时同步,导致OMS库存与实际库存不符 - 系统BUG导致单据回传失败或数据丢失 - 网络中断期间产生的业务数据未能成功补传 3)业务流程问题: - 紧急出库场景下,WMS可能先执行出库再补录单据,导致OMS库存滞后更新 - 退货入库时,如果WMS和OMS对商品可入库状态的判断标准不一致,可能导致库存差异 - 库存冻结/解冻操作在两个系统中的处理逻辑和时序不一致 4)系统集成问题: - 单据字段定义不一致导致数据转换错误 - 接口版本不兼容导致数据传输失败 - 消息队列堵塞导致单据处理延迟 - 系统升级后接口变更未同步更新 当然以上提到的几个问题,在实际的业务运转中,也是可以指定对应的产品解决方案的,分别的方案如下: 1)定期库存对账机制: - 建立每日/每周的自动对账流程,比对OMS和WMS的库存数据 - 开发对账差异自动分析工具,快速定位不一致原因 2)批次信息部分同步: - 对于关键商品,可考虑将WMS的批次摘要信息(如批次号、生产日期、数量)同步到OMS - 在OMS中增加批次库存查询功能,允许客户在必要时查看批次信息,这个批次信息是通过接口从WMS中调用的 - 开发批次指定出库的特殊流程,通过调用WMS的批次库存来实现OMS指定批次出库的需求 3)健壮的单据同步机制: - 实现单据处理的幂等性,防止重复处理导致数据错误 - 建立消息重试机制,确保网络临时中断不会导致数据丢失 - 开发单据同步监控告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同步异常 4)业务规则统一: - 明确定义OMS和WMS在各类业务场景下的处理规则和数据流转标准 - 统一库存状态的定义和转换规则,确保两系统对库存状态的理解一致 - 建立变更管理流程,确保任何系统规则变更都同步更新到另一系统 总的来说,分离库存模型是大多数全球分布式海外仓业务的主流选择,但需要充分认识到其在批次管理、数据一致性等方面的局限性,并通过完善的业务流程和技术手段来弥补这些不足。 ## 三、如何选择?关键考量因素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维他命,说了这么多,到底该选哪个?” 答案是:没有绝对的银弹,选择取决于你的具体业务场景和约束条件。 选择统一库存模型还是分离库存模型,需要考虑以下关键因素: 1. 业务规模与地理分布 - 仓库数量和分布范围? - 跨国网络延迟是否可接受? 初步结论:分布越广、规模越大,越适合分离模型 2. 性能要求 - WMS操作需要毫秒级响应还是可接受秒级? - OMS库存查询的实时性要求有多高? 初步结论:对WMS性能要求极高,优先考虑分离模型 3. 数据一致性容忍度 - 业务上能否接受短暂的库存不一致? - 是否有应对库存差异的风险控制机制? 初步结论:零容忍不一致且规模小,选统一模型;能接受最终一致性,选分离模型 4. 技术能力与资源 - 团队是否有能力维护高性能中央数据库? - 是否有能力构建可靠的分布式同步机制? 初步结论:根据团队技术栈和经验选择可驾驭的方案 5. 未来扩展性 - 未来3-5年内仓库和业务量增长预期? - 是否需要快速接入新仓库? 初步结论:增长预期高,选择扩展性更好的分离模型 ## 四、总结 回到最初的问题:“海外仓OMS和WMS的库存是用一套还是多套?” 这个问题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 **统一库存模型**以其天然的数据一致性优势,在规模较小、地理集中的场景下,如果能克服性能和部署挑战,不失为一种选择。但其对中心数据库的要求极高,且系统耦合紧密,扩展性受限。 **分离库存模型**凭借其良好的性能、解耦性、扩展性和故障隔离能力,更适合当前大规模、全球化分布的海外仓业务。其核心挑战在于构建一套稳定、高效、可靠的数据同步机制,以保证最终的数据一致性。 对于大多数现代、有一定规模和地域分布的海外仓业务而言,分离库存模型往往是更为主流和推荐的选择。 但这要求产品和技术团队在系统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数据同步的复杂性,并投入足够的资源来建设和维护这套机制。 作为供应链产品经理,我们在做架构决策时,不能仅凭个人喜好或单一维度的考量。必须深入理解业务需求,评估技术可行性,权衡各种约束条件(性能、成本、一致性、扩展性、团队能力),并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为你在这个问题的决策上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PM维他命】,微信公众号:【PM维他命】,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blockquote><p>本文从用户需求挖掘、竞品分析、价值提炼到实战步骤,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并结合iPod、戴森、Netflix等经典案例,深入解析如何从功能到情感提炼打动用户的卖点。</p> </blockquote>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产品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功能和技术,更取决于能否精准传达其核心价值,打动目标用户。 其中,产品卖点是产品区别于竞争对手、吸引用户的关键要素。 作为产品经理,如何精准、高效地提炼出产品卖点? 我们从方法论、实践步骤和案例分析三个维度展开,提供一套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 01 为什么提炼产品卖点是产品经理的重要能力? ### 1、卖点决定用户决策效率 消费者在信息过载的环境下,只会关注最直接、最能解决痛点的卖点。 如果卖点不清晰或缺乏说服力,用户决策时间会延长,甚至放弃购买。 早期MP3市场竞争激烈,但iPod凭借「把1000首歌装进口袋」(”1000 songs in your pocket”)这一卖点,瞬间让用户理解其核心价值(大容量+便携)。 而竞品仍在强调「存储容量5GB」等技术参数。这一卖点帮助iPod迅速占领市场。 ### 2、卖点影响产品定价与利润空间 强有力的卖点能支撑更高的产品溢价,而平庸的卖点则可能导致产品陷入价格战。 传统吹风机卖点通常是「快速干发」,而戴森通过「高速数码马达+智能温控不伤发」的卖点,将价格定在3000元以上(远超行业平均),并占据高端市场。 反观普通吹风机,因缺乏独特卖点,只能靠低价竞争,利润率极低。 3. 卖点决定产品能否适应市场变化 市场趋势、用户需求、竞争环境不断变化,产品经理必须动态调整卖点,否则产品可能被淘汰。 Netflix早期卖点是「免邮费DVD租赁」,但随着互联网普及,这一卖点逐渐失效。 随后,Netflix迅速调整核心卖点为「随时随地观看海量影视」,成功转型为流媒体巨头。 如果当时仍坚持DVD租赁的卖点,很可能像其它平台一样倒闭。 ## 02 提炼产品卖点的系统性方法 ### 1、从用户需求出发:挖掘真实痛点 通过用户访谈、问卷调查、行为数据分析,找到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 区分显性需求(用户能明确表达的)和隐性需求(用户未意识到的,如微信朋友圈满足社交展示欲)。 Dropbox早期卖点不是云存储,而是“让你的文件随时随地可访问”,直击用户文件同步的痛点。 ### 2、竞品分析:找到差异化机会 从产品功能、价格、体验、品牌四个维度对比竞品,寻找空白点。 关注竞品差评,提炼对手做不好但用户又很在乎的点。 Notion的卖点是All-in-One工作台,差异化于Evernote的单一笔记工具。 ### 3、产品价值提炼:从功能到情感 功能层:产品能做什么?如拍照美颜。 利益层:对用户的具体好处?如拍出专业级自拍。 情感层:满足何种心理需求?如自信展示自我。 可通过FAB法则(Feature-Attribute-Benefit)完成产品价值的提炼。如: - 功能(F):高清摄像头; - 属性(A):AI算法优化; - 利益(B):无需修图直接发朋友圈。 ### 4、验证卖点:数据驱动迭代 通过A/B测试+MVP,验证不同产品卖点的转化率。 如上线两个不同版本的商品活动页面,一个主打“低价”,另一个强调“品质”。 Airbnb早期卖点从“便宜住宿”调整为“像当地人一样旅行”,后者更打动用户。 ## 03 实战步骤:从0到1提炼产品卖点 ### 步骤1:定义目标用户 明确用户画像,避免主观印象的泛泛而谈。 例如:健身App的目标用户不应该是“所有想健身的人”,而是“25-35岁职场白领,这类人群缺乏时间但追求高效训练”。 ### 步骤2:梳理产品核心功能 列出所有功能,按用户价值排序(Kano模型:基本型、期望型、兴奋型需求)。 例如:智能手表的心率监测是基本需求,压力检测可能是兴奋点。 ### 步骤3:竞品卖点拆解 制作竞品卖点对比表,标出自身优势(如下表): <table><tbody><tr><td>卖点维度</td><td>竞品A</td><td>竞品B</td><td>我方产品</td></tr><tr><td>价格</td><td>高价</td><td>中等</td><td>低价</td></tr><tr><td>核心功能</td><td>基础功能</td><td>功能冗余</td><td>精准满足</td></tr><tr><td>用户体验</td><td>复杂</td><td>一般</td><td>极简</td></tr></tbody></table> ### 步骤4:提炼3个核心卖点 遵循少即是多原则,聚焦1-3个最易传播的卖点。 例如:Zoom的早期卖点是“1秒入会的视频会议”、“稳定不卡顿”、“10人免费”。 ### 步骤5:使用用户语言表达 产品卖点避免技术术语,要使用让用户容易理解的语言表达。 错误示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存储”,技术性太强,用户听不懂。 正确示例:“你的照片永远丢失不了”,直击用户心里痛点。 ## 04 案例解析:经典产品的卖点提炼 ### 案例1:Apple AirPods Pro(消费电子) 核心功能:主动降噪技术 用户痛点: - 嘈杂环境(如地铁、办公室)无法专注听音乐/通话 - 传统耳机被动降噪效果差,长期佩戴不适 卖点提炼逻辑: 1、场景化痛点:将技术参数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场景 2、情感共鸣:强调”掌控感”(用户主动选择是否隔绝噪音) 3、差异化:对比竞品突出通透模式(降噪与外界切换自如) 最终卖点: **“自适应降噪,让世界静下来。”** ### 案例2:Keep(健身App) 核心功能:居家健身课程+社区 用户痛点: - 健身房时间成本高,私教费用昂贵 - 独自锻炼难以坚持 卖点提炼逻辑: 1、成本重构:”1平米空间,替代健身房年卡” 2、降低门槛:从”自律”转向”碎片化健身”(7分钟晨间唤醒) 3、社群归属:用训练打卡数据+社区互动制造陪伴感 最终卖点: **“自由定义你的健身房,2亿人陪你练。”** ### 案例3:Tesla Model 3(新能源汽车) 核心功能:长续航+自动驾驶 用户痛点: - 电动车续航焦虑,充电桩覆盖不足 - 传统豪华车使用成本高 卖点提炼逻辑: 1、数据具象化:将续航里程转化为”北京到天津往返无需充电” 2、成本颠覆:对比燃油车强调”每公里电费0.1元” 3、未来感塑造:OTA升级暗示”你的车永远在进化” 最终卖点: **“不是一辆车,而是通往未来的移动终端。”** ## 最后 从上面内容可看出,提炼产品卖点是产品经理的一项重要能力,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市场表现和商业成功。 产品经理如果不能精准提炼卖点,可能导致: - **用户看不懂产品价值 → 低转化;** - **产品陷入价格战 → 低利润;** - **无法应对市场变化 → 被淘汰。** 因此,卖点提炼不仅是营销问题,更是产品战略的核心。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伍德安思壮】,微信公众号:【时间之上】,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年初玩了《战锤40K:行商浪人》。最近很迷战锤40K,又很喜欢这种斜45°俯视的老派欧美RPG(非常怀念《辐射》1、2),这款《行商浪人》真的哪哪都是我的心头好。在玩游戏之前,也听说有一套《行商浪人》的收藏版,早就售罄下架。可就在我通关没多久,就看到steam上的游戏主页里发布了再次上架的公告,这次绝对不能错过了。     可惜这套收藏版(Warhammer 40000: Rogue Trader Collector's Edition)只在战锤40K官方授权品商城有售。为了搞一套,我只好注册了商城账号,还不得不把尘封已久的海淘账号折腾了出来。没想到官方商城非常不靠谱,光是发货就拖了一个多月,主要原因是商城系统出了bug,我的订单在卡在后台流转的某个节点。跟客服来回了十几封邮件才解决(谢谢Kimi帮我生成英文邮件)。转运倒没出啥问题,跑了2周多终于到手。  转运和海关都挺好的,完全无损,打开外箱看到的还是八角尖尖的套装。外包是简单的纸盒,为什么不能是金属或者塑料的呢?外观看似华丽,实则朴素,都是帝国元素,非常忠诚。   收藏版的内容物包括贴纸、原画集、贸易许可证、行商浪人挂旗、卡西娅手办。  贴纸一整张大约A4大小,一共八张,都是战锤40K世界里人类帝国中的宣传风格,充满热血的口号:“为帝国而战”、“成功/繁荣”、“你的帝皇需要你!”原画集是硬面精装装帧、铜版纸印刷的,包含了游戏里绝大部分的图,还有各种设定内容。装备、尤其是武器设定的那几页看得是真爽。            贸易许可证,30×40厘米大小,浓浓哥特风格,还有特意做出的斑驳效果。据说有了这张证书,就有了等同战团长的地位,如果是帝皇亲签的证书,上面还会有一滴帝皇的血。可真的上手会发现,这就是一张厚纸,在整个典藏版包装里连个内包塑料袋都没有,还不如贴纸的待遇。我特意去买了一个相框放进去,这么贵重的东西,可得好好地框起来。       行商浪人挂旗,是一面双层布料的长条挂旗。挂旗可以像卷轴一样卷起来,展开后的长度大概有1米,完全展开后这个长度还是挺惊人的,只是也导致我暂时没法展示出来。表面图案是印刷的,不算太精细,细看有点廉价感。   最后来看到卡西娅的手办。卡西娅·奥赛罗,游戏里初期就能加入的角色,导航者家族奥赛罗的继承人,却被属下背叛,危急时刻被我们的主角救下。卡西娅是游戏里人气很高的队友角色,战力强大,人设也很可爱。导航者们必有的变异,包括头上的第三只眼、变色的皮肤,都被优化成了大小姐各种吸引人的特点,还有作为家族继承人的培养、亚空间对她的干扰,都让卡西娅有一种相当古怪的病娇性格。     收藏版里提供的这尊卡西娅的手办,全高约8寸,剔除掉地台和手杖,卡西娅本体高度差不多刚好6寸,应该可以算1/12的比例。涂装马马虎虎,上身的装甲做了稍许锈迹效果,总体来说不算太精细,但是我能接受。主要是头雕挺还原的,比原画还漂亮点。头上的第三只眼可以换成带有特效件的造型,展示爆发亚空间能量的状态。这尊手办也是我入手这套收藏版的主要原因,要是能做可动的就更好。                  最后要说的是,这套收藏版是不包含游戏的,实体游戏或是数字兑换码都没有,也就是说只是纯粹的游戏衍生品,所以非常不推荐入手,当然现在也很难入手了,不过大概想要的人也没几个吧。 
在全球AI竞赛中,香港的目标是,成为全球AI交流枢纽,推动对话与研究合作,以解决数码碎片化等严峻挑战。
<blockquote><p>如何用最小的投入撬动最大价值?这篇文章为产品经理揭示了8大杠杆思维,从文档、工具、流程到AI协作,教你如何摆脱埋头苦干,用高效的方式撬动资源、优化协作并创造更大价值。</p> </blockquote>  最近很多产品都和我抱怨,工作量太大、需求太多、资源太少。这 TM 不就是我的日常吗?时不时被开发吐槽又改需求,被业务问需求怎么还没上线,还要被老板天天追进度,换谁来都会崩溃!(我应该还能顶住。。 以前的我可能会硬扛,但是最近更加深刻意识到:个人即使能力再强,能完成的事情也有限。所以我最近在思考,如何在同一时间内,让价值产出更高效? ## 产品经理的 8 大杠杆:如何从碌碌无为到价值倍增? 先说个真相:如果你还在靠自己埋头苦干,那你永远只能是个“搬砖产品”。真正 NB 的产品都是懂得借力和用杠杆,用最小的投入撬动最大的资源。 就像程序员写代码一样,初级只会埋头苦干,高级程序员却懂得用各种框架、库和工具来提高效率。产品经理也一样,掌握和运用这些杠杆,相信你至少能超越 80% “资深产品”(很多所谓资深产品,其实就是做得久而已。 ### 1. 文档:产品经理的标配 文档是产品经理最常用的杠杆,没有之一!但我见过太多垃圾文档了,写得跟天书一样,看了想打人的那种。 高质量文档,主要有这 3 个特点: - 结构清晰:目录、章节分明 - 重点突出:关键信息加粗或高亮 - 图文并茂:流程图、原型图等必不可少 其次,文档的最大价值是知识沉淀和团队协作。一份好文档能让新人快速上手,也能让跨部门协作更顺畅。一个不会写文档的产品经理,就像不会写代码的程序员,能有啥用? 话说回来,我的产品知识库也快一万人看过了,相当于我间接影响了许多产品。这要是换做线下交流,我需要开多少场培训会啊。。  知识库链接:https://hye5sfvwra.feishu.cn/wiki/QqOFwHUAgiWmZpkHEUWccChZnQ9 ### 2.费力不讨好的培训神器 视频是个有意思的杠杆,制作成本高,但传播效果还不错。 适合做视频的场景有: - 产品功能演示 - 用户操作指南 - 内部培训材料 但老实说,视频也有明显缺点:制作太费时间了!而且信息吸收效率其实不高,很多人看视频就跟听催眠曲一样,看完就忘。 所以我的建议是:只在必要时使用视频,比如特别复杂的功能演示,或者你实在不想重复解释第 100 遍的时候。 ### 3. 工具:懒人的第一生产力 工具就像是产品经理的瑞士军刀,用对了能让你事半功倍。但很多产品经理连自己的效率工具库都没有,我也是蛮无奈的。 分享个人常用的 20+ 产品工具 - 需求管理:多维表格、板栗看板; - 产品设计:Axure RP、draw.io、Xmind ZEN; - 项目管理:Teambition; - 数据分析:Navicat、Tablaue; - 笔记管理:Obsidian、Wolai、Typora; - 浏览器:Vivaldi、Chrome、Edge; - AI 相关:Coze、Kimi; - 效率工具:飞书、Listary、WGestures、Snipaste、Quicker、AutoHotkey。 除此之外,我还写了个效率专栏,感兴趣可以订阅。 不过工具也有局限性,就是适用范围较窄。每遇到一个新问题,可能都要重新找工具或者自己造轮子。 记住,好的产品经理不是埋头干活最多的,而是会找工具帮自己干活的。什么?你说没有合适的工具?那就自己造一个啊!不会写代码?现在这么多 AI 工具怎么不去问? ### 4. 流程:新手快速达到及格线的秘密 流程就像是产品经理的“傻瓜相机”,按照步骤来,怎么都能拍出及格的照片。 好流程的特点有: - 标准化:步骤明确,责任清晰 - 可复制:新人能快速上手 - 检查项:关键节点有质量把控 我见过太多产品经理,他们的做事风格都不一样,这会导致团队效率低下,还容易经常出错。所以一个标准的 SOP 流程就很重要,它能让新手产品快速达到 70 分水平,虽然不指望他们 Carry 队友,但至少不会拖后腿了。 不过流程也有局限性,过于僵化的流程会扼杀组织创新,所以要定期优化流程体系。 ### 5. 共识:跨团队合作的润滑剂 共识是跨团队、跨组织合作的有效杠杆。没有共识的团队,就像一群人各自划船,方向不一致,再努力也是原地打转。 建立共识的方法: - OKR 对齐:确保目标一致 - 定期同步:避免信息孤岛,例如日报、周报等 - 决策透明:让每个人都理解为什么 一旦共识形成,团队协作阻力将大幅降低。比如大家都认同产品的“用户体验优先”原则,那么在讨论需求优先级时,就能少很多无谓的争吵。 共识的威力特别大,而且还是我摸鱼的秘密武器,举个简单例子。 当你感觉最近工作很累没啥产出时,相信我,绝 B 是你和 +1、+2 没达成共识,才导致你如今的情况。 这个时候如何破局?很简单,把你的工作清单拉个优先级,然后单独找 +1 给你重新排序,这个过程你可以发现很多工作,要么非当前重点,要么 +1 压根不 care,那你还做啥? 直接把 +1 关心的工作提前,其他要么延期,要么划掉或忘记。 ### 6. AI:新时代的超级助手 AI 就像是一种新能源,特点是几乎无限供应、能力快速增长。但很多产品经理还停留在“哇,AI 好神奇”的阶段,没有真正把 AI 融入他的日常工作流。 我还发现,AI 的缺点是严重依赖使用者的水平,垃圾输入就会得到垃圾输出,不懂 AI 的产品经理将很快被淘汰。 这个时候,产品唯一能做的就是和 AI 协作共生,持续挖掘 AI 智能。未来会用 AI 的产品经理,就像鸣人学会了影分身,一个人就是一支强大的团队。 ### 7. 信息:掌握信息差的竞争优势 信息差,就像是市场上的套利机会,谁先发现谁就能获利。 一些信息差来源: - 行业趋势:了解技术发展方向 - 用户洞察:发现未被满足的需求 - 内部决策:了解公司战略方向 掌握关键信息,可以为个人和团队提供短中期优势。比如你提前知道公司要进军某个新领域,就可以提前布局升职加薪的机会。 但信息也有保质期,过了时效就没价值了。所以要建立持续的信息获取渠道,而不只是一次性的努力。 ### 8. 思维:复用性最强的杠杆武器 思维,是所有杠杆中复用性最强的。当信息经过高度浓缩抽象后,就形成了适用于特定领域的思维模型。 它的强大之处在于,可以重复应用于各种场景。比如第一性原理思维,可以帮你重新思考任何产品问题,而不是被现有解决方案限制思路。 思维模型同时也是最难培养、却最值得投资的能力,一个好的思维模型可以帮你解决无数问题,而不是每次都从零开始。 ## 结语 作为产品经理,你需要尽可能把知识、经验、思考,转化为可复用的数字资产,而不是每次都亲自出马。当你掌握了这 8 大杠杆,你就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拥有了一支由工具、文档、流程、共识组成的无形团队。 记住,优秀的产品经理不是做得最多,而是能撬动最多资源的人!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从一个忙碌的产品经理,转变为一个高效的价值创造者。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好夕雷】,微信公众号:【产品之外】,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现已全资收购东方明珠索乐文化公司中东方明珠公司的股权。在收购后,索尼将其正式更名为玩站匹五文化娱乐发展有限公司。东方明珠索乐文化公司是放开游戏机政策时,索尼中国与上海市委直属事业单位 SMG 子公司东方明珠在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的合资公司,运作 PlayStation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硬件与软件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明珠此前与负责国内 Xbox 业务的百视通合并,一度同时负责微软和索尼的国内游戏机业务。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现已全资收购东方明珠索乐文化公司股权并将其更名为玩站匹五文化娱乐发展有限公司。东方明珠索乐文化公司是放开游戏机政策时,索尼中国与上海市委直属事业单位 SMG 子公司东方明珠在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的合资公司,运作 PlayStation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硬件与软件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明珠此前与负责国内 Xbox 业务的百视通合并,一度同时负责微软和索尼的国内游戏机业务。
周三,视频会议平台Zoom出现故障,导致用户无法加入会议和访问其网站。根据故障追踪网站Downdetector的信息,美国东部时间下午3点刚过,网络中断情况达到顶峰,大约两小时后,服务似乎基本恢复正常。 Zoom的一位发言人在邮件中表示,公司已意识到 “一些用户正在经历服务中断”,但没有说明出现问题的原因。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点52分,Zoom在X账号上发布消息称服务已恢复。  在故障高峰期,Downdetector显示,周三下午有超过6万条关于服务中断的报告。到美东时间下午4点43分,服务中断报告数量骤降至1万条以下,并且在整个下午继续逐渐减少。 这次Zoom故障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褒贬不一的反应,一些远程办公人员为下午会议的取消而欢呼。 Zoom是最受欢迎的网络会议工具之一。除了网络会议功能外,它还提供办公团队协作软件。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572.htm)
4月17日,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三星凭借Galaxy S25系列新品优势微弱领先苹果重返榜首,而华为则成为季度增长最为迅猛的品牌**。这一数据表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经历2023年的低迷后,连续第二年实现开局增长。  Counterpoint Research 初步市场监测数据 据了解,本季度市场增长主要动力来自中国、拉丁美洲及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然而,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Yang Wang指出,**第一季度3%的增长率未达机构此前6%的预期,主要受季度末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和厂商采取的谨慎库存策略影响**。该机构已调整市场预期,认为2025年全年可能面临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风险。 在品牌竞争格局方面,三星与苹果的龙头之争愈发激烈。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Jene Park表示,三星依靠Galaxy S25系列新品发布以及中低端A系列更新,成功在出货量上反超苹果。值得注意的是,**苹果罕见地在第一季度推出了新品iPhone 16e,这一策略帮助其在日本等特定市场提升了份额**。尽管在出货量排名上位居第二,但数据显示苹果在实际销量上仍领先,且创下历年第一季度最佳业绩。  Counterpoint Research 初步市场监测数据(基于出货量) 小米则以2%的同比增长稳居全球第三位,得益于其在中国市场的强势回归。通过零售渠道扩张和产品线优化,小米在本土市场实现了显著增长。OPPO和vivo紧随其后,分列第四、第五位,两家厂商均受益于各自中端机型的良好表现及中国政府的消费电子补贴政策。 **最令业界瞩目的是华为的表现,作为本季度增长最快的品牌,华为已跃升为中国市场的领导者**。分析显示,华为成为中国消费电子补贴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其全球市场份额正逐步回升。 Counterpoint预计将于本月底发布第一季度的最终数据。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各大手机厂商正加速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以维持竞争优势。随着AI功能成为新一轮竞争焦点,下半年市场格局可能出现新的变数。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570.htm)
4月17日,应中国贸促会邀请,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抵达北京。三个月前,黄仁勋曾在华表态称,要继续与中国合作。  黄仁勋此前提到,英伟达在中国的研发工作不止步于基础技术,而是与当地的开发者和初创企业紧密合作,推动本地科技产业的创新与发展,“目前,我们在中国拥有超过150万名CUDA开发者,与3000多家初创公司合作,共同促进中国科技行业。”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568.htm)
英国陆军成功测试了一种射频定向能武器 (RF DEW),该武器使用高频无线电波,可以同时、几乎瞬间摧毁多群无人机,每次射击的成本为 10 便士(0.13 美元)。  无人机正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对民航交通构成日益增长的潜在威胁。仅在2024年,俄罗斯就对乌克兰发动了1.8万次无人机袭击。[巴德学院无人机研究中心](https://dronecenter.bard.edu/)称,仅在美国,去年就发生了241起无人机与民航客机险些相撞的事件。 无人机的问题在于,许多型号体积小巧、价格低廉,可以成群发射,从而有可能压倒或规避常规防空系统。对抗这些无人机集群的一种方法是使用定向能武器一次性攻击所有入侵者,而不是一次攻击一个。 作为伊灵计划的一部分,这款耗资4000万英镑(5300万美元)的射频定向能武器(RF DEW)可以攻击射程最远一公里(0.62英里)的多架无人机。与其他系统不同,它不会干扰无人机的控制信号。相反,它通过发射电磁辐射来应对威胁,干扰或摧毁无人机精密的电子设备和传感器,使其几乎瞬间失效。通过这种方式,它可以成为保护军事设施和民用机场免受无人机威胁的重要保障。 此外,该系统高度自动化,只需一人即可从卡车和装甲车等各种平台上操作。 它由英国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实验室(Dstl)、国防装备与支持(DE&S)以及包括泰雷兹英国公司、QinetiQ、Teledyne e2v和Horiba Mira在内的行业合作伙伴组成的联合体,以“HERSA团队”的名义建造。在西威尔士进行的最新测试中,RF DEW一次击落了两组无人机,在试验过程中共击落了100架无人机。 “射频定向能武器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概念,”皇家炮兵第106团高级遥控航空系统操作员迈尔斯中士说道。“我们发现演示器学习起来很快,而且很容易操作。随着射程和威力的提升(这些改进可能会进一步提升),它将对分层防空系统(LDA)产生巨大的作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560.htm)
像素化和模糊滤镜(打码)通常用于审查敏感或露骨内容。然而,能够逆转这些影响的工具最近已变得广泛普及。虽然重建的图像并非完全清晰,但它们仍然可以揭示几乎所有被审查视频中隐藏的细节。 开发者杰夫·吉尔林 (Jeff Geerling) 最近在 YouTube 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观众们观看了该视频,演示了免费软件如何揭露马赛克审查制度背后隐藏的信息。该实验表明,任何试图遮盖视频内容的人都应该彻底屏蔽该视频,或者从一开始就避免录制。 一位评论者警告吉尔林不要使用像素化技术来隐藏视频部分内容后,他上传了一段测试视频,并悬赏 50 美元,奖励任何能识别出像素化文件窗口内容的人。24 小时内,多名观众提交了模糊但准确的重建图像——这证明了依赖马赛克滤镜的风险。  GitHub 用户 KoKuToru详细介绍了FFmpeg和GIMP等工具如何自动对像素化图像进行逆向工程。关键在于运动:随着被审查区域在帧间移动,扭曲的像素也会随之移动,从而使软件能够将每帧中的信息编译成一幅相当完整的图像。 像素化就像一道有很多小缝隙的栅栏。如果滤镜或被审查的内容移动,隐藏信息的不同部分就会短暂地显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收集到足够的碎片来重建原始图像。这意味着,对于静止图像来说,逆转马赛克审查可能更加困难(甚至不可能)。   在第一次尝试中,KoKuToru 手动分析了像素化的帧,结果几乎难以辨认。在第二次尝试中,他使用 FFmpeg 自动提取了 200 个经过审查的帧,并应用了边缘检测技术,从而生成了更清晰的图像。 他的方法与视频游戏中的时间抗锯齿技术(例如 TAA、FSR、DLSS 和 XeSS)非常相似,这些技术使用运动数据来提升低分辨率帧。 Geerling 还思考了模糊滤镜是否会更具韧性,但评论者们却持相反观点。天文学家们花了几十年时间开发技术来校正地球大气造成的模糊——理论上,这些技术也可以用于逆转视频中的模糊滤镜。正如 Geerling 指出的那样,纯色滤镜(其背后不显示任何信息)可能是最安全的选择。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558.htm)
微软计划移除 Windows 11 24H2 及之前版本中的一项安全功能。该公司已确认将在 Windows 11 23H2 和 22H2 等版本上弃用 VBS 飞地(VBS Enclaves)。Server 2022 和 2019/2016 也将采取同样的措施。这实际上降低了 Windows 11 和 Windows Server 旧版本的安全性。 该公司写道: <blockquote><p>Windows 11 版本 23H2 及更早版本的 Windows 已弃用 VBS 飞地。Windows 11 版本 24H2 及更高版本将继续支持 VBS 飞地。Windows</p><p>Server 2022 及更早版本的 Windows Server 已弃用 VBS 飞地。Windows Server 2025 及更高版本将继续支持 VBS 飞地。</p></blockquote> VBS Enclaves 于去年 7 月发布,当时该公司还谈到了该功能的系统要求。顾名思义,VBS enclaves 基于 VBS(Virutalization-based Security)。该功能旨在通过在基于软件的信任执行环境 (TEE) 内创建虚拟信任级别 (VTL) 来提高应用程序的内存安全性。 VBS 是 Windows 11 的一项重要安全功能,微软过去曾多次指出这一点。因此,我们不确定该公司为何要删除稍旧版本的操作系统上的 VBS 功能之一,官方也没有说明原因。 这家科技巨头通常会移除旧标准来提高其软件的安全性,或者引入更新、更完善的标准。例如,它最近更新了Edge 浏览器收集用户数据的方式,并且正在逐步淘汰Office 应用中的 ActiveX 控件。  然而,它并不是绝对可靠的,例如微软不得不在一月份修补[CVE-2025-21370](https://msrc.microsoft.com/update-guide/vulnerability/CVE-2025-21370) VBS Enclaves 本地特权提升 (LPE) 漏洞。关于内存安全,微软也早在 2024 年 Windows 11 版本 23H2 上就开始将Rust 集成到 Windows 内核中。 您可以在微软官方网站上[查看](https://learn.microsoft.com/en-us/windows/whats-new/deprecated-features)已弃用功能的列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556.htm)
据报道,**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 “国信1号2-1” 在中国船舶集团北海造船厂正式命名交付,**船名 “鲁即渔养60617” 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养殖装备产业迎来里程碑式突破。 作为全球首艘10万吨级养殖工船 “国信1号” 的升级迭代产品,“国信1号2-1” 以 “船载舱养” 模式构建海上立体养殖空间,专注于大黄鱼、鲑鳟鱼、黄条鰤等名优鱼种的集约化养殖,设计年产能达 3600 吨高品质鱼类。 **该船总长244.9米、型宽45米、结构吃水15米,排水量15万吨,配备近10万立方米养殖水体,包含15个标准养殖舱、4个环形跑道池及22个养殖试验池,形成功能完备的海上渔业生产单元。** 新一代工船以 “适渔性” 为核心设计理念,在功能布局、养殖系统、新能源应用及信息一体化等领域实现160余项技术创新,全面提升船舶作业效能:数智化系统赋能全流程机械化作业,鱼苗入舱、成鱼起捕、精准投饲及渔获加工等核心环节机械化率突破90%,自动化水平提升45%,养殖决策智能化替代率达30%,人力成本显著降低20%。 “国信1号2-1” 的交付运营,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养殖工船产业从 “单船示范” 迈入 “标准化复制” 新阶段。根据规划,姊妹船 “国信1号2-2” 将于2025年10月加入运营,届时国信养殖工船编队将形成 “三船联动” 产业格局,同步带动饲料加工、冷链物流、水产精深加工等配套产业链协同发展,构建从 “海洋牧场” 到 “餐桌” 的全产业链生态。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17/c53c5e9fa166420c8a3cfa4199973b91.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554.htm)
NVIDIA已经正式推出RTX 5060系列,包括RTX 5060 Ti 16GB、RTX 5060 Ti 8GB和RTX 5060三款产品,多家厂商也公布了旗下的相关产品。**技嘉就推出了首款基于NVIDIA Blackwell架构的半高尺寸显卡——RTX 5060 OC Low Profile 8G。**  技嘉RTX 5060 OC LP 8G具备3840个CUDA核心和8GB GDDR7显存,显存位宽为128位,亮点在于其低矮的外形和三风扇散热系统,适合需要强大图形性能但空间有限的小型PC。 **显卡的整体尺寸为182×69×36毫米,尽管采用了半高设计,但仍然配备了三个散热风扇,并进行了适当的出厂超频。** 散热模组采用了铜底和复合铜热管的组合,以提高导热效率,显存和MOSFET芯片涂有服务器级导热凝胶,确保最佳的导热接触。 此外,三把风扇的轴承添加了石墨烯纳米润滑剂,可将其寿命延长至接近双滚珠轴承水平,同时更加静音。 **在显示输出方面,RTX 5060 OC LP 8G配备了两个DisplayPort 2.1b、一个DisplayPort 1.4a和一个HDMI 2.1接口,最高支持7680×4320分辨率和四屏输出。** 独立供电接口为单8Pin,官方推荐搭配450W或以上电源使用,技嘉尚未公布这款显卡的GPU核心频率信息,PCIe接口规格为PCIe 5.0×8。 这款显卡还配备了两种I/O支架:全尺寸和半高,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5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