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电子宣布将与 Google 合作开发的 3D 音频技术"[Eclipsa Audio](https://news.samsung.com/global/samsung-brings-eclipsa-audio-3d-technology-developed-with-google-to-2025-tvs-and-soundbars)"集成到其 2025 电视和 Soundbar 产品系列中。 这项新功能将在所有三星型号(从入门级 Crystal UHD 电视到高端 Neo QLED 8K 电视)以及 2025 系列音响中使用。 这项全新的 Eclipsa Audio 技术的定位是与杜比 Atmos 音效技术相抗衡。  Eclipsa Audio 允许用户对声音位置、强度和空间反射等音频元素进行微调,从而创造出身临其境的 3D 音效环境。 Eclipsa音频技术基于沉浸式音频模型和格式([IAMF](https://aomedia.org/specifications/iamf/)),这是开放媒体联盟(AOM)于2023年10月通过的一项三维空间音频标准。 据报道,三星 和 Google 正在与电信技术协会 (TTA) 合作创建一项认证,以确保使用 Eclipsa Audio 技术的设备具有一致的音频质量,通过在广泛的电视和音响设备中提供该技术,旨在使这一先进的音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三星电子执行副总裁兼视觉显示业务研发团队主管 Taeyong Son 表示:"我们很荣幸能将 Eclipsa 音频技术整合到我们的 2025 TV 和 soundbar 产品系列中,引领行业发展。 这一创新为身临其境的音频体验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并强化了我们打造未来家庭娱乐的承诺。" 从 2025 年开始,YouTube 还将支持带有 Eclipsa 音频音轨的视频,这与我们多年来看到的支持杜比 Atmos 技术的视频类似。 三星已连续 18 年成为全球电视市场的领头羊,并在 75 英寸以上电视市场占据最大份额。 凭借 Eclipsa Audio 3D 音频技术,该公司旨在重新定义消费者的体验,同时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286.htm)
ESET 德国发布了一篇新博文,介绍即将结束对 Windows 10 的支持,以及它将如何影响当地约 65% 或大约 3200 万台个人电脑。 该安全公司对此表示担忧,因为绝大多数台式电脑用户仍在使用即将到期的操作系统,这将使他们易受攻击。 因此,该公司建议用户改用 Windows 11。  ESET 德国 IT 安全专家 Thorsten Urbanski 说: <blockquote><p>现在距离2025年的安全灾难还有5分钟。 我们强烈建议所有用户不要等到 10 月份,而是立即切换到 Windows 11,或者在设备无法更新到最新 Windows 操作系统的情况下选择其他操作系统。 否则,用户将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容易受到危险的网络攻击和数据丢失。</p><p>与 2020 年初 Windows 7 支持终止时相比,现在的情况更加危险。</p><p>即使在正式日期之前,即 2019 年底,也只有约 20% 的用户仍在使用 Windows 7。 超过 70% 的用户已经在使用新的 Windows 10。 目前的情况非常危险。 网络犯罪分子对这些数字了如指掌,就等着支持结束的那一天。</p></blockquote> 微软还积极敦促用户不要安装 Windows 10,即使有人试图从官方来源下载,一方面为了吸引游戏玩家,该公司最近列出了 Windows 11 中的所有游戏功能。 ESET 还提到了 Microsoft 通过其 Extended Security Updates (ESU) 计划为 Windows 10 提供付费扩展支持的昂贵定价政策。 它写道: <blockquote><p>微软已经宣布将为 Windows 10 提供扩展的付费支持。 最新的消息是,个人用户也可以购买这项服务。 不过,费用很高,而且每使用一年就会翻一番。</p></blockquote> 博文还提到了一般安全提示,并再次建议升级到 Windows 11,但也补充说,使用不支持的旧硬件的用户也可以尝试使用 Linux: <blockquote><p>始终使用最新版本的 Windows,即使一开始很难改变。 Windows 7 或 XP 等旧版本具有很高的安全风险,应立即更换。 从 Windows 10 切换到 Windows 11 也应制定计划。 ESET 建议尽快切换到 Windows 11。 另外,Linux 发行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对于较旧的硬件。</p></blockquote> 微软官方建议如果想更新至 Windows 11,最好购买需要一台新 PC,近期还澄清了 Windows 11 的系统要求并未放宽。 您可在 ESET 德国官方网站[此处](https://www.eset.com/de/about/presse/pressemitteilungen/pressemitteilungen/security-fiasko-32-millionen-computer-in-deutschland-laufen-noch-mit-windows-10/)找到该博文。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284.htm)
2024年5月23日,特斯拉在中国的第二座超级工厂,“储能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破土开工。2024年12月27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从开工到竣工只用了短短7个月,刷新了“特斯拉速度”,更刷新了“中国速度”。**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紧邻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只有一路之隔**,有助于发挥供应链配套优势,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上海作为国际性的港口城市,交通便利,也有助于产品的进出口。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投产,规划年产1万台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储能规模近40GWh,面向全球市场供应。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3/9e157356b71d401d89fcd83975f48400.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3/2cacb56b63e8469da81cf2b50fb41049.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282.htm)
早前小米社区发布公告对中国市场的 Bootloader 解锁政策进行调整,调整后每位用户每年只能申请解锁 1 台设备,如果用户有多台设备的话也只能申请解锁 1 台设备。目前该政策也被同步到小米国际市场中,即在国际市场销售的小米手机解锁 Bootloader 也限制为每用户每年只能解锁 1 台设备。  原本小米对于解锁 BL 政策在国际市场相对来说是比较宽松的,例如中国用户必须在小米社区达到 5 级并且还需要在固定时间进行答题,答题准确率达到要求后才能解锁,而小米国际版用户只需要提交申请就可以解锁,不需要参与社区和进行答题。 但即便如此现在的解锁政策也可能会对专业玩机用户和开发者造成影响,例如有些开发者可能手里有多个小米不同的机型需要解锁进行测试,新限制迫使开发者注册多个不同的账号。 小米并未解释这么做的原因,不过猜测可能还是基于安全和防止滥用考虑,尤其是为了规避某些未经授权的解锁行为以及用来部署恶意软件等。 除了小米外目前其他品牌的Android设备也都在陆续收紧解锁 Bootloader 限制,对于喜欢刷机和解锁后获得 root 权限的用户来说这可能不是好事情。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280.htm)
Fileso 是一个独立于系统 文件.app 的 iOS 文件管理器,主要用来浏览、压缩、编辑和转换,支持通过 WebDAV 和 Wi-Fi 传输文件。目前内购终身会员限免。@Appinn 目前看起来
据一项新的建模研究披露,气候变化是导致加拿大野火加剧的原因,而可燃物变干及气温升高增加了火灾的严重程度,尤其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些发现凸显了气候变化对野火行为的影响日益增加,其影响最大地区则集中在加拿大的北部森林。 在气候持续变化的推助下,加拿大(这是北半球森林覆盖率最高且容易发生火灾的地区之一)正在艰难应对日益严重且时间延长的野火季节。2023 年的火灾季节创下了历史纪录。那年的过火面积是历史平均水平的七倍多。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0728/4a84fd9198294d1.jpg) 过火(或被烧)严重程度是衡量野火对生态影响的关键指标,它可以为生态系统反应、地貌景观恢复力和火灾管控策略提供参考信息。然而,对过火严重程度及其主要驱动因素的全国性综合建模研究仍然有限,这对科学家的长期、高时间分辨率(如每日)的估测能力构成了挑战。弥补这些差距对了解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加拿大广袤且偏远森林地区的野火动态至关重要。 Weiwei Wang 和同事将 40 年的野火时空数据进行结合,旨在建立了一个多项逻辑回归 (MLR) 模型以研究影响加拿大 10 个生态区火灾严重程度的因素。Wang 等人发现,可燃物干燥(可燃植被的数量增加及湿度下降)是森林火灾严重程度的最重要驱动因素,而夏季更容易发生严重火灾。最严重的野火灾情发生在过去的 20 年中。 该分析还揭示了加拿大不同地区的具体驱动因素影响存在差异。主要由于气候变化驱动的加拿大北部的火灾严重程度明显增加,而可燃物干燥及植被类型则在加拿大南部的火灾中发挥了更关键的作用。 Jianbang Gan 在一篇相关的《视角》中写道“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北方(尤其在地球北部地区)森林火灾活动的增加令人们对作为重要碳汇的生物群落的健康和功能严重担忧。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共同拥有全球 93% 的北方森林,它们之间需要合作才能在有效管控火灾的同时保护北半球这一宝贵的生态系统。” 对研究趋势感兴趣的记者请注意,在 2024 年 10 月的一篇《科学》研究文章中,Jones 等人显示,与天气情况耦合的植被动态变化如何成为 2001 年至 2023 年地球非热带地区森林火灾所致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在 2024 年 10 月的另一篇《科学》研究文章中,Balch 等人发现,2001 年至 2020 年间,美国各地野火的增长率和火灾强度呈大幅增加。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0727/ed1ff1f9116da30.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278.htm)
日前,首台布加迪Bolide超跑已正式交付给房地产大亨Manny Khoshbin,标志着这款极限性能车型的全球限量40台生产正式启动。这台布加迪Bolide以其8.0T四涡轮增压W16发动机,拥有惊人的1600马力最大功率,**售价高达400万欧元起,折合人民币为2999.8万元起。**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3/61fc3555cf1f49f4868288ce3c11872c.png) **需要注意的是,这款超跑仅适用于赛道驾驶或静态展示,并不能合法在公路上行驶。** 首台交付的车型以黑色为主色调,大量采用碳纤维材质,并以蓝色细节点缀,展现出独特的外观风格。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3/0c1fb4937b8e4e4d89fab672897dc250.png) 尽管车主未展示内饰,但根据官方图片,布加迪Bolide的内部设计极具科幻感,运动座椅和X型方向盘凸显其超跑身份。 而中控台的“四出式排气”设计新颖独特,为这款顶级超跑注入了独特灵魂。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3/e301a17d8e134835b7f50a960ba86ce8.png) **动力上,Bolide的发动机在使用110号辛烷值的赛车燃料时,最大功率可提升至1850马力,最大扭矩达到1600牛·米。** **极致减重使得车重仅为1451公斤,实现了0.9千克/马力的卓越重量功率比。** 此外,布加迪还特别对发动机和变速箱等动力部件进行了赛用化调校,提升了发动机的最大转速,以确保新车在赛道上拥有无与伦比的性能表现。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276.htm)
今天上午,极越全体车主通过公众号“极越无声-我们发声”公众号向吉利汽车、百度公司、集度汽车发布了一封联合公开信。信中提到,极越车辆闪崩事件后,虽吉利与百度承诺兜底,但自2024年12月12日起,**全国极越车主在车辆维修、零配件供应及车载系统稳定性上,面临严重困扰,已对行车安全和车主权益构成实质性损害。** **这些问题不仅极大影响使用体验,更让车主时刻处于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威胁之中。** 对此,全国极越车友会联盟代表全体受影响车主,向三方提出以下要求: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3/ffa6e8f40da041ab90b1bfad556a5d32.png) **1. 立即恢复极越售后体系:** 鉴于越来越多的车辆出现故障无法修复以及发生事故后无法维修,车主最基本的出行安全和售后无法得到保障,要求三方协调,立即恢复极越售后体系,包括但不限于车辆零配件供应、向授权售后网点开放系统权限、配备检测以及维修工具、人员培训等,切实保障极越车主基本的售后权益。 **2. 全力修复软件bug:** 针对已知软件问题,加大研发投入,以最快速度修复,定期向车主通报进展,确保软件稳定可靠,消除行车安全隐患。 **3. 构建长效沟通机制:** 三方成立专项工作组,定期与车主代表沟通,及时回应关切,做到信息透明,切实保障车主合法权益。 **4. 明确恢复期限与责任:** 明确设定恢复正常车辆维修、零配件供应及保障车载系统稳定、车主权益的具体期限,严格履行合同,若未如期履责,明确对应给予车主的补偿细则。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3/c6b1f809eb38408b9bb403eddcaef92c.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274.htm)
还记得2023年卖出270台保时捷的女销冠牟倩文吗?今日,牟倩文在其抖音(“青岛保时捷中心Molly”)再次晒出自己的2024年战绩。牟倩文称,最后一个月进度有点缓慢,最后几天想过放弃,最后咬着一股劲,**在2024年12月31日下午完成最后一台签订完成170台,连续两年卖出170台。** 她还在直播中表示:**“23年卖了170台,24年卖不到的话是种耻辱。”** 据了解,牟倩文晒出2023年战绩的时候就遭到了很多网友的质疑,牟倩文表示,自己销售业绩是真实的。  她还澄清了关于与客户共进晚餐的传言,表示自己每天都在加班,没有时间外出。 数据显示,2024年1-9月保时捷全球累计交付量为22.6万辆,同比下降7%,**在中国市场,其交付量约为4.33万辆,同比下滑幅度达到了29%。**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272.htm)
新款比亚迪海豚的最新信息已经曝光,工信部披露了其续航能力和外观调整的细节。**新车将提供两种不同容量的电池组,分别为45.12千瓦时和60.48千瓦时,对应的纯电续航里程为410公里、420公里和520公里。**  **作为改款车型,新款海豚在外观细节上进行了调整,预计将在智能驾驶方面进行升级。** 目前,2025款比亚迪海豚的官方指导价为9.98万至12.98万元。  从此次公布的图片中可以看到,**新款海豚的外观设计有所更新,车头采用了新造型的大灯,前包围也进行了同步调整,侧面造型基本延续了现款设计,配备隐藏式车门把手。** 车尾继续采用海洋网家族风格的尾灯造型,尾灯之间使用“BYD”英文标识,后包围造型也进行了调整。 **尺寸方面,新款海豚的长宽高分别为4280/1770/1570毫米,轴距为2700毫米,车身长度有所增加。**  选装配置包括黑色车顶、全景天幕、黑色外后视镜保护罩等,智驾水平升级,提供三目摄像头、前翼子板摄像头等配置。 动力方面,新款海豚将提供最大功率70千瓦、130千瓦、150千瓦三种规格的驱动电机。 **作为参考,现款海豚提供44.9千瓦时、60.48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组,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分别为420公里和520公里。**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268.htm)
**美国银行预测,其“产业首选”股票NVIDIA有望在即将召开的CES 2025上宣布进入AI PC市场。**美国银行分析师Vivek Arya在研究报告中指出,CES预计将成为NVIDIA股价的正向催化剂,重申NVIDIA在高端成长市场的平台主导地位和潜在商机。 Arya预测,在CES上NVIDIA将对其整体机器人策略及专为人型机器人设计的“Jetson Thor”平台提供重大更新,符合“实体AI”的新兴主题。 **NVIDIA有望发布Blackwell GPU的PC游戏显卡RTX 50系列,改良的“神经渲染”功能及更快的GDDR7内存将是其宣传卖点。** Arya还预测NVIDIA将更新数据中心/AI GPU产品线,包括当前的Blackwell(GB200与B200)、下半年要更新的GB300与B300,甚至可能预告下一代Rubin架构GPU(预计2026年问世)。 **最后(或许也是最关键),Arya预测NVIDIA将在CES正式进入AI PC市场,很可能是通过结盟的方式,较小概率是发表独立的PC CPU。** 这与Truist Securities分析师Will Stein的看法相符,Stein最近发表报告指出,NVIDIA有望于2025年宣布推出客户端CPU,额外打开接近350亿美元的整体潜在市场。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3/e330a3e1fcf546eeac264530b3d3be06.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266.htm)
近日,**全球最快高铁列车CR450动车组样车正式亮相,测试时速450公里,运营时速400公里,将成为世界最快高铁列车组。**据悉,“CR450”,C代表着China,R就是Railway。450代表测试时速450公里。**未来,CR450距离商业运营还有多远?它又会最先运行在哪条高铁线路上?**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所长张波介绍,CR450样车发布后,后面还有一系列试验验证工作。国铁集团将安排在环形线和未开通的高铁线路上,分别进行时速200公里以下及200公里以上的相关试验,包括型式试验、科学试验等。完成性能验证后,还会进行60万公里考核。 **“因为我们前期在CR450研发过程中做了大量基础工作,预计两年内可完成所有试验。”** **据了解,CR450的研制过程历时七年的时间,中间有几十家科研单位和高校共同参与。** 中国是目前全世界唯一实现了时速350公里高铁商业运营的国家,而现在,我们又把时速提高了50公里。 张波表示,虽然50公里看起来不多,但是要克服的困难还挺多,从更高速安全运行、减阻降耗和减震降噪、智能化、轻量化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对于CR450最可能率先运行在哪条线路上,张波表示,至于具体在哪条线路使用,还需研究车辆与线路,包括一些桥梁隧道、基础设施、通信信号的匹配性。**作为科技工作者,还是希望CR450能尽早在京沪等繁忙干线上应用,以发挥其效益。** 对于未来高铁的发展,张波认为智能化是重要的方向,驾驶、服务等方方面面都在进行智能化的探索,为旅客提供更加舒适的乘车环境。 同时,**在速度方面还是要不断地通过理论的创新和技术突破,去摸索更高的速度**;在节能方面,也要通过采用新器件,提升能效的水平。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3/2f86b7b84abd41a0a0d785954c55bb9b.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3/a2a3ae7295aa444899763e79612f35e2.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264.htm)
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高通骁龙8 Elite 2支持SME指令集,基于台积电第三代3nm制程N3P制造,频率设定很高,Geekbench 6单核成绩奔着4000去了,压力给到苹果。据悉,**SME全称是“Scalable MultiMedia Extensions”,**SME指令集是Arm64架构的一部分,通过提供更多的向量寄存器和更大的向量长度,**使得处理器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多媒体和图形相关的计算任务。**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3/165cd7d2b4ef4a148b8f5965d4a8c5a4.jpg) SME指令集特别适用于需要大量向量运算的应用场景,具体如下: 多媒体处理:包括视频编码、解码、图像处理等; 图形渲染:包括3D图形渲染、游戏开发等; 科学计算:包括大规模数值模拟、数据分析等。 除此之外,骁龙8 Elite 2芯片将沿用第一代CPU的集群设计,依然为2P(超大核)+6E(大核)的配置,不过主频会再度提升,性能也会再创新高。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3/0396561da3ac4a2a81dac12d6825f047.jpg) 已知骁龙8 Elite的CPU主频最高达到了4.32GHz,其单核成绩超过了3200分,多核成绩超过了10000分,A18 Pro单核成绩是3500分左右,多核成绩是9300分左右。 作为迭代芯片,骁龙8 Elite 2的性能将会对标同期上市的A19 Pro,值得期待。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262.htm)
 无码版请见[@随安乐活](https://www.weibo.com/u/5491865878)                                                                                                                                                                            
CES 2025将于1月7日至10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距离开展还有几天时间,本文从电脑、家电、芯片、出行等多个领域,介绍一下目前已经曝光的新产品、新技术。
 【录音笔】是GPASS推出的一档全新会员专享节目,内容来自机核办公室日程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短小记录,每期时长十几分钟左右(大概吧)。内容也许是一些不成体统的碎碎念,也许是一些突然发疯的暴言,还有可能是哪个缺德的把办公室里真实的日常对话(dui ma)偷偷录了下来,总之就连我们自己现在也不知道每期会有哪些人参与,会录些什么。
据三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总统拜登已决定正式阻止新日铁以149亿美元收购美国钢铁的交易。知情人士补充称,白宫计划在周五宣布这一决定。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在2024年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在审查这桩拟议中的收购。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1203/cd68140d037a1a5.jpg) 据悉,CFIUS未能就新日铁收购美国钢铁的交易是否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作出明确结论。上周一,CFIUS将是否批准该交易的决定提交给美国总统拜登,他将有15天的时间做出决定。 拜登长期以来一直表示反对拟议中的收购交易,认为美国钢铁应继续由美国人拥有和运营,尽管白宫方面此前从未明确表示他将阻止这笔交易。而新日铁和美国钢铁此前都已表示,如果拜登正式阻止这笔交易,它们计划采取法律行动。 2023年12月,全球第四大钢铁制造商新日铁宣布,将斥资149亿美元全现金收购美国钢铁,收购价为每股55美元。财力雄厚的新日铁希望通过此次收购扩大其在美国的足迹,加强其全球巨头的地位,并利用海外扩张来应对疲软的国内需求。此次收购还有望令该公司的全球粗钢产能升至1亿吨。 然而,自宣布以来,这项收购计划便反复遇挫,遭到拜登政府、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以及即将上任的特朗普的一致反对。他们普遍反对外国对美国钢铁的所有权,因为该公司生产的钢铁是用于建造船舶、火车和基础设施的重要大宗商品。工会还担心,这笔交易将导致工作岗位的流失。 新日铁表示,这笔交易将有利于美国经济和就业,并符合与其他钢铁制造商竞争的政策。新日铁此前表示,该公司将向美国钢铁投资数十亿美元,“毫无疑问”使其能够“维持并可能增加美国国内的钢铁生产能力”。新日铁还重申,不会将美国钢铁的任何产能或工作岗位转移到美国境外,也不会干涉美国钢铁在贸易问题上的任何决定,包括根据美国法律采取贸易措施反对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决定。 尽管围绕此笔交易存在政治压力,但新日铁一直在努力争取支持。本周早些时候的报道指出,据知情人士透露,新日铁提议赋予美国政府对美国钢铁削减产能的否决权,这是该公司为赢得美国政府批准收购美国钢铁所做的最后努力。知情人士表示,该提议旨在解决CFIUS提出的担忧——CFIUS此前表示,新日铁收购美国钢铁将导致美国钢铁产量下降。 尽管新日铁在就业、投资和地方领导方面做出了让步,但投资者已经预计这笔交易获得批准的可能性很小。这种预期反映在美国钢铁的股价上。截至周四美股收盘,美国钢铁报32.60美元,远低于新日铁给出的每股55美元的收购报价。 美国钢铁此前曾警告称,其工厂需要数十亿美元的新投资,如果交易失败,该公司可能会将总部迁出宾夕法尼亚州,并关闭部分业务。美国钢铁首席执行官David Burritt在去年12月的一篇评论文章中直言,新日铁的收购是“保住美国钢铁的唯一选择”。 交易失败的结果将给美国钢铁的下一步行动提出挑战,该公司可能不得不重启出售程序,而且可能难以为整个公司找到买家。总部位于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克里夫(CLF.US)在新日铁之前曾寻求收购美国钢铁,但后来收购了一家加拿大钢铁生产商,并在是否仍想要全部还是部分美国钢铁的问题上犹豫不决。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226.htm)
分析师警告,四季度产量疲软可能意味着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的疲软。考虑到目前市场共识预期非常悲观,月底财报上特斯拉是否重申全年20—30%的增长目标将是提振市场信心的关键。华尔街目前担心,在特斯拉年销售量逾十年来首次下滑后,公司今年增长目标也“命悬一线”。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1118/32773200c8efb95.jpg) 分析师警告,四季度产量疲软可能意味着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的疲软,这将引发市场对特斯拉2025年交付量增长20—30%雄心的质疑。 **上市以来首次年度销售下滑** 美东时间1月2日周四,特斯拉公布2024年全年及第四季度的车辆交付数据。数据显示,特斯拉2024年全年共计生产纯电动车约177.3万辆,交付了约179万辆汽车,这低于2023年交付的180万辆,也低于分析师普遍预计的180万辆,是特斯拉自2011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年度销量下滑。  四季度数据同样不尽如人意。2024年四季度,特斯拉共生产了约45.9万辆,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0.5万辆,交付了约49.6万辆汽车,创下单季交付新高,但也未达到分析师平均预期的约51.2万辆。 唯一的亮点来自储能业务。特斯拉四季度装机了11吉瓦时的能源存储产品同比增长245%,环比增长60%,比共识高 15%。 对于四季度数据,汇丰评论称,产量疲软可能意味着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的疲软,这将引发市场对特斯拉2025年交付量增长20—30%雄心的质疑。 瑞银则表示,四季度交付量大于产量使得特斯拉库存下降。公司可能已经放缓了德克萨斯超级工厂 Model Y 的生产,也许是为了准备新的低成本车型。Cybertruck的生产速度可能也已经放缓。 **指引将是月底财报关键** 对于即将到来的1月29日的财报。汇丰表示,考虑到第四季度交付量和产量疲软,预计公司盈利将环比下降(公司三季度已经提示),完全自动驾驶(FSD)的发布和监管信用仍有一些积极惊喜的空间。 汇丰强调,投资者应该重点关注特斯拉对于2025年的指引——特别是,特斯拉是否会重申20—30%的年度增长目标(汇丰预期、市场共识和第三方数据提供商均低于该指标)。 瑞银则表示,尽管市场目前对于特斯拉2025年销售预期悲观(瑞银增长预测只有8%),2025年交付量仍有可能会受到新车型的推动。 特斯拉此前表示将在年初将推出一款低价车型(比 Model 3/Y 低 5000/7000 美元)以及改款 Model Y(可能首先在美国 / 中国推出)。低价车型可能有助于在美国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取消的情况下提振交付量,但将对利润率产生稀释作用。 对于特斯拉其他项目的商业化前景,分析师也持相对谨慎态度。 汇丰警告,尽管自动驾驶汽车的前景令人兴奋,但监管批准和商业化至少要到2026年以后。市场同时可能低估了出租车车队相关的资本和运营成本。至于特斯拉的其他想法(FSD、擎天柱、人工智能计算等),商业化前景同样不明朗,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224.htm)
美东时间1月2日(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特斯拉2024年的销量为178.92万辆,同比下降1.1%,不及预期的180.6万辆,为10多年来首次年销量下滑。尽管特斯拉年终放出力度很大的促销活动,但仍未能吸引对高借贷成本持谨慎态度的客户。 受此影响,特斯拉股价周四大跌6.08%,市值一个交易日内蒸发788亿美元。 图片来源:Google财经 然而,在一些华尔街机构看来,特斯拉最新披露的交付数据并不足以改变公司的长期叙事。 其中,特斯拉“大多头”、Wedbush资深股票分析师Dan Ives在发给《每日经济新闻》的研报中就坚定唱多,对特斯拉在2025财年加速交付增长的能力充满信心。Ives写道:“特斯拉1万亿美元的AI估值已经开始释放,我们认为,随着 FSD和自动驾驶技术在特斯拉装机量中的渗透以及Cybercab的推出,特斯拉在未来12~18个月内达到2万亿美元估值的征程已经开始。” “在过去十年中,我们从未把特斯拉简单地视为一家汽车公司,而是全球领先的颠覆性技术公司,而这一宏伟战略愿景的第一部分已在过去5年中成型。”Ives补充道。 2024年全年,特斯拉共计生产177.34万辆,交付178.92万辆,较2023年181万辆的交付量下降1.1%。这是特斯拉自2011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销量同比下滑,也低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180万辆。 图片来源:彭博社 另外,第四季度储能产品部署量为11.0GWh,同样创历史新高,全年总量超过2023年的14.7千兆瓦时。 上个月,特斯拉市值达到创纪录的1.54万亿美元,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特朗普的胜选,以及市场对于马斯克靠近美国政治权力中心将有利于特斯拉发展的心理预期。尽管如此,但销量下滑的结果仍凸显了电动汽车制造商所面临的挑战,例如整个电动汽车行业的销售放缓。 对于2025年,马斯克在最新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他预计今年特斯拉的销售额将增长20%至30%。这一增长预期部分基于公司预计将于上半年推出一款价格更实惠的车型,以及其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进展。然而,特斯拉几乎未透露这款新车的具体外观和价格信息。 尽管特斯拉年度销量出现了10多年来首次下滑,但华尔街机构对这家公司还是持有乐观态度。 其中,Wedbush资深股票分析师Dan Ives可谓是特斯拉的“死忠粉”,他仍对特斯拉在2025财年加速交付增长的能力充满信心。 在发给每经记者的邮件中,Ives维持对特斯拉的“增持”评级和515美元的目标价,这意味着特斯拉股价较1月2日收盘价(379.28美元)还有36%的上涨空间。 图片来源:Wedbush “特斯拉1万亿美元的AI估值已经开始释放,我们认为,随着FSD和自动驾驶技术在特斯拉装机量中的渗透以及Cybercab的推出,特斯拉在未来12~18个月内达到2万亿美元估值的征程已经开始。我们相信,FSD的渗透率可能会提高到50%以上,从而改变特斯拉未来的财务模式/利润率。”Ives写道。 Ives指出,在过去十年中,他从未把特斯拉简单地视为一家汽车公司。“我们一直把特斯拉视为全球领先的颠覆性技术公司,而这一宏伟战略愿景的第一部分已在过去5年中成型。特斯拉战略愿景的下一步是自动驾驶和AI,我们相信,特斯拉仍然是当今市场上被低估的AI公司。特斯拉的焦点是2025年重新加速的交付增长故事和FSD渗透率,而自动驾驶则是特斯拉的宏伟愿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4年10月,特斯拉宣布将全力冲刺AI投资,主要用于训练自动驾驶系统。为实现这一目标,特斯拉计划在得州超级工厂大幅增加AI服务器的数量,从目前的2.9万组提升至5万组,增幅超过七成。这一举措彰显了特斯拉在AI领域的坚定决心。外媒预计,特斯拉2024年在AI基础设施方面的花费超过110亿美元。 目前,特斯拉的AI体系囊括了FSD、Dojo超级计算机、超算集群Cortex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 特斯拉2023年末发布的FSD v12,是全球首个端到端AI自动驾驶系统,是自动驾驶技术的重大突破。具体结构上,摄像头获取图像数据后,FSD系统在单个的神经网络中进行处理,随后直接输出车辆控制指令。这种端到端的模式大幅减少了系统对传统编程的依赖,并将代码从30多万行减到2000行。数据上,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FSD(有监督)的累计行驶里程超过了20亿英里。 图片来源:特斯拉官网 Dojo超级计算机旨在提高特斯拉模型训练的效率,它能够处理海量的数据,用于无人监管式的标注和训练,相当于无需人工对训练数据集进行标注,系统能够自行通过样本间的统计规模对样本集进行分析,进而提高效率。目前,Dojo运行神经网络模型的效率相比英伟达A100倍增,且能够降低GPU集群服务成本。 超算集群Cortex可以容纳10万张H100/H200,专门用来训练特斯拉的FSD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据马斯克之前透露,超算集群的目标是,一半算力由英伟达和其他厂家组成,比如AMDYES,另一半来自特斯拉,即Dojo。 开源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Optimus是AI应用落地的最强载体,大模型、算力和数据是Optimus的核心竞争力。马斯克此前在社媒上称,特斯拉将在明年小规模生产人形机器人,供特斯拉内部使用,并有望在2026年为其他公司大批量生产。 华鑫证券指出,特斯拉“全栈”AI创新方法(包括软件、硬件和制造)在多个领域产生积极影响,(有望)进一步推动利润增长超预期。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222.htm)
据美国“防务博客”网站1月2日报道,塞尔维亚国防部公布了该国部署中国制造的FK-3中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最新情况,并强调了这一防空导弹系统的强大能力。  FK-3中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 图源:塞尔维亚国防部官网 “强大的FK-3导弹系统守卫着塞尔维亚的天空。”塞尔维亚国防部官网本周一以此为题发布消息称,在塞尔维亚空军和防空部队装备新型FK-3防空导弹系统后,塞尔维亚的空域控制和防御系统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塞尔维亚国防部在消息稿中称,装备有FK-3防空导弹系统的第250防空导弹旅每天进行训练,同时监测和评估参训人员的表现,以确保该部队有足够能力保护重要设施、塞尔维亚武装部队和领土免遭空中侦察和空袭。 消息稿还援引一名塞尔维亚军官的话称,“FK-3防空导弹系统是(塞尔维亚)防空系统的一个里程碑”。 据介绍,FK-3是中国最新一代“红旗-22”中程防空导弹的出口型,该型导弹第一次亮相是在2016年的珠海航展。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220.htm)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周四表示,该公司将修复新年当天在拉斯维加斯特朗普国际酒店外发生爆炸的Cybertruck,并让它重新上路。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发帖称:“电池组甚至没有着火,轮胎仍然充满气!一旦我们把这辆Cybertruck送回特斯拉,我们就会把这些划痕擦干净,让它重新上路。”  马斯克在爆炸当天发帖称,爆炸是由这辆租用的Cybertruck的卡车底盘上的“烟花和/或炸弹”引起的,与车辆无关。 “爆炸发生时,车辆的所有遥测数据都是正常的,”马斯克说。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8218.htm)
作者 | 黄绎达 丁卯 范亮 编辑 | 郑怀舟 2024年,A股市场经历了近五年来最为激烈的多空较量,上证指数全年振幅高达34%,点位变动超过1000点。而高波动的本质是宏观和资本市场政策取向的重大转向。 资本市场政策方面,4月初,**“新国九条”正式发布**,严格退市制度,打击绩劣公司,引导上市公司加大分红,注重投资者回报,奠定了未来数年的投资基调。9月底金融政策会议上,**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等举措更是为资本市场带来巨量的潜在资金。 宏观政策方面,财政部11月宣布推进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后,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2025年做出了最为积极的定调**,如“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明确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就结果而言,924之后的一系列政策成功将A股市场行情点燃,万得全A指数2024全年涨幅超12%,从低点最高涨幅超40%,却仍未收复2022和2023年跌幅。 **虽然2024已经成为过去式,但对投资者而言,如果想要更加精准地定位2025年的市场状态、判断2025年股市行情,那么2024年的市场表现无疑将是重要锚点。** 因此,36氪依据季度时间线,对2024年资本市场的关键转折点以及市场热点进行了回顾,旨在帮助投资者构建对2024年市场整体认知,**以便对2025年的行情有更清晰的预期**。 ### **一季度回顾:变革开启,情绪回暖** 2024开年时,市场延续2023年的弱预期逻辑,同时在雪球产品爆仓、量化大幅回撤等事件冲击下,1月份-2月初市场处于普跌状态,上证指数一路下探至2600点。 转折点发生在2月7日,吴清任证监会主席,其证券监管背景使得市场情绪明显回暖,A股市场启动反弹行情,上证指数从2635点一路反弹突破3000点大关,至3月底报3041点,2024Q1累计涨幅2.23%。 这一阶段,资本市场情绪虽出现转折,但宏观因子尚未有明显好转,在这种背景下,**杠铃策略开始显露苗头**,即同时布局防御性的红利板块,以及受宏观影响较小的高风险板块。同时,**市场也开始尝试景气度交易**,提前布局政策利好方向。 宽基指数表现上,大盘风格明显优于小盘风格,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从行业指数表现来看,2024Q1最亮眼的无疑是红利板块,申万石油石化、家电、煤炭、银行涨幅均在10%以上;而医药、电子、房地产等指数依然下跌较多。 概念指数的表现,更容易体现出前述市场交易风格。2024Q1,涨幅超10%的万得概念指数包括政策驱动(设备更新、新质生产力、央企、中特估),杠铃策略(央企煤炭、航运精选、KIMI概念、光通信)。 **总的来说,2024Q1是资本市场整顿预期下的情绪修复市,未在宏观复苏层面进行过多交易。**  图: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一季度涨跌幅;资料来源:wind,36氪 ### **二季度回顾:震荡下行,防御占优** 进入二季度后,A股大盘的走势是先震荡后下跌,反映到宽基指数的涨跌幅上,上证指数二季度内下跌2.43%,万得全A指数在同期下跌5.32%,沪深300同期下跌2.14%。 从投资者的视角来看,二季度的A股在经历了一季度的暴涨后,尤其是部分股票估值已经抬升到了脱离了基本面的程度,**估值风险下出现回撤实属正常**。而且,前期的暴涨也让投资者在短期内收获了不俗的收益,**获利了结亦是合理选择**。 再从预期管理的维度来看,随着通胀、金融、景气度等高频数据接连走弱,由此确认国内经济运行遇冷,市场对“弱现实”的认知逐步强化。政策方面,虽先后有“新国九条”、政治局会议等持续释放了积极信号,在短期内对投资者风险偏好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但是政策加码的程度与市场预期之间却存在明显偏差。 **因此,A股在二季度调整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投资者定价“弱现实”与政策预期差之间负向共振的结果。** 从宽基指数、概念指数的表现来看,由于投资者情绪低迷、市场持续调整的缘故,**风格上防御策略占优,表现为大盘价值股相对小盘股更加抗跌,防御中的典型代表红利板块则延续了一季度以来的市场主线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红利股根据行业/概念出现了明显分化**,煤炭与银行作为分红大户得到了投资者青睐,万得央企煤炭指数和央企银行指数在二季度的涨幅分别为12.3%和7.3%,煤炭在所有万得概念板块中的同期涨幅排名第一。 公用事业作为核心的红利资产,彼时的市场风格对其十分有利,且自身基本面良好,申万公用事业指数在二季度上涨5.2%,在一级行业中仅次于银行。公用事业的子版块核电又受益于“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利好,中国核电、中国核建等核电明星股在二季度分别上涨了16%和13%。 与之对应的是,受“弱现实”拖累,大消费整体表现疲软,结构上可选消费、消费服务下跌较多,万得消费者服务指数在二季度下跌20.3%,万得可选消费零售指数在同期下跌19.8%。房地产方面,政策兜底对行业预期的改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房地产的基本面在短期内并未发生反转,申万房地产指数在二季度下跌12%。  图: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二季度涨跌幅;资料来源:wind,36氪 ### **三季度回顾:V字形反转** 三季度的A股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大盘行情以9月24日为界跑出了一轮V字形反弹。7月1日至9月23日之间,市场延续了二季度的跌势,持续的下行调整,至9月13日上证指数报收年内次新低,之后连续几日的小幅反弹主要是估值极度压缩后的均值回归。 从总量维度来看这一阶段的A股表现,经济弱复苏下,市场处于相对的底部,虽然连续阴跌调整的时间颇久,但是没有突破今年年初的低点位置。其间,即便有外资脉冲式流入、监管完善交易规则、券商重组等事件驱动的一部分短期结构性行情,**然而经济预期悲观导致大盘缺乏足够的向上动力与催化,偏防御的红利策略依然是投资者的避风港**。 **9月24日,在宣布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之后,宏观政策预期转向后,A股表现气势如虹,短期的暴涨一举收复前期失地。**上证指数在三季度上涨12.44%,9月24至9月30日期间涨幅高达21.4%。这一阶段是大家所熟知的924行情,政策转向驱动A股牛市确立。 在924前一周,**美联储正式宣布降息**,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趋缓,在美元潮汐资本流出与中美利差的持续修复下,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外部掣肘大幅弱化,这是未来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的基础之一,**随着流动性预期的进一步宽松,很快与924开启的牛市预期形成共振**。 前期的连续下跌也使得A股在彼时弹性十足,**市场风格从防御策略转向全面普涨**,券商、交易软件领涨,炒股软件指数和券商等权指数在三季度分别上涨88%和41%。牛市预期下风险偏好也大幅提升,科创板块的好预期被提前透支,创业板低价股指数在三季度上涨75%。 **行业层面,在924行情的带动下,一级行业在3季度全部收涨。**申万非银金融指数季度涨幅42%,在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房地产的基本面虽无明显改善,但在好政策预期、估值优势、市场情绪等众多因素共振下,申万房地产指数在三季度上涨33%,在一级行业中排名仅次于非银金融;二季度表现相对较好的银行、煤炭、公用事业等行业涨幅排名相对靠后。  图: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三季度涨跌幅;资料来源:wind,36氪 ### **四季度回顾:震荡上行,波动加剧** 在经历了9月底至10月初的疯牛行情后,**国庆后A股开始转为盘整上涨的慢牛行情,并从前期的全面普涨过渡到结构行情**。这期间,展现出几个重要特征: **1.市场延续上涨,但力度和量能明显降低。**四季度上证指数上涨0.46%、万得全A 上涨1.62%均远低于三季度表现,同时市场平均交易量和交易额也持续回落。 **2.市场分化明显,小微盘股表现好于大盘。**四季度,中证1000、中证2000、Wind小盘股和Wind微盘股指数的涨幅分别为4.4%、8.4%、2.6%和13.0%,显著好于同期沪深300和上证50的-2.1%和-2.6%。  图:宽基指数四季度涨跌幅;资料来源:wind,36氪 **3.缺乏明确主线,板块间轮动加速。**谷子经济、低空经济、首发概念、并购重组、培育钻石等概念轮番表现,同时,上半年活跃的AI算力、红利等再度登场。整体看,31个申万一级行业有15个实现上涨,涨幅前三为商贸零售(18.2%)、综合(18.0%)和电子(14.2%),跌幅前三位美容护理(-11.5%)、有色金属(-9.3%)和食品饮料(-8.4%);概念板块也呈现涨跌互现,Wind热门概念指数涨幅前五为培育钻石(53.2%)、最小市值指数(51.7%)、冰雪旅游指数(41.5%)、首发经济指数(39.7%)和ASIC芯片指数(38.8%)。  图: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四季度涨跌幅;资料来源:wind,36氪 归因来看,**进入四季度后A股的整体估值得以大幅修复**,基本回到十年估值中枢附近的合理水平,**在安全边际收窄后,市场乐观情绪也有所收敛**。在此背景下,四季度的行情一方面在持续消化前期市场情绪,另一方面也在等待宽松政策对经济基本面的实际提振效果的验证。 从近期的经济数据看,PMI指数、消费、地产数据等均有一定回暖,显示四季度经济环比动能改善,但物价水平仍显低迷,企业盈利好转的预期也并未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市场的分歧。 另一方面,**四季度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成为扰动A股的另一大因素**。随着美国大选的落定,中美地缘政治风险升温,不仅直接对市场的风险偏好产生了抑制,而且出口风险的提升也加重了未来经济增长的压力。受此影响,市场开始等待决策层的进一步表态,叠加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临近,加剧了市场的震荡博弈。 从结果看,12月重要会议中管理层对9月底以来的政策予以肯定,同时提出了2025年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要求,**表明当前宽松政策的延续性较高,为后续市场的持续表现奠定基础。** 总之,**前期大涨后市场逐渐回归理性,需要更多耐心对政策实际落地效果和基本面改善进行观察和验证,这是导致四季度市场震荡上行、波动加剧的根本原因。** ### **2025展望:在挑战中寻找机会** 2025年,内外部环境仍存在较大压力,预计A股将面临多方势力的拉扯,市场波动性会进一步放大。同时,在经历了9月底后的估值修复后,目前A股第一阶段估值驱动行情结束,暂时进入了第二阶段的基本面验证等待期。而2025年能否再次出现趋势性行情,关键的落点是能否进入复苏确认后的第三阶段基本面驱动行情。 当下看,基本面的回暖**需要政策端的进一步加码来对冲内外部不确定性的影响**。从年底重要会议的表态看,目前决策层对持续宽松的决心较强,因此后续政策端的下行风险不大。未来受益于持续发力的财政支持,预计消费、地产等拖累项都有望回暖,从而提振经济基本面持续边际好转,最终带动企业盈利回升。根据券商的主流观点,预计2025年下半年基本面复苏的确认有望出现。 资金面上,2025年A股仍然有两大潜在增量来源,一个是居民超额储蓄入市的增量支持,主要取决于个人投资者的信心回暖和情绪升温;另一个是整体流动性宽松之下,基本面扭转后海内外机构资金的流入。 估值上,一方面,**2025年无风险利率大概率处于下行趋势,会从分母端为A股提供估值空间**;另一方面,**尽管目前A股估值回到合理水平,但横向对比之下,仍存在10%以上的折价空间**。如果后续基本面如期好转,那么低估值吸引力有望显现,引领A股进入新一轮基本面+估值的戴维斯双击。 综合看,无论是从基本面、资金面还是估值面,2025年A股均存在较大的投资机会。但在关注机会的同时,投资者也需要注意财政政策的实际落地效果以及外部地缘政治风险的演变。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看法。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我们无意为交易各方提供承销服务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资质或牌照方可从事的服务。
近日,在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司的指导下,依据证券信息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上海)(简称“ITRDC”)相关制度,证券期货行业网络安全创新实验室近期组织专家完成了2023年度行业共研课题的结题评审,**国泰君安联合梆梆安全共研课题《移动应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能力建设》荣获ITRDC结题证书**。  证券期货行业网络安全创新实验室是由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在证券信息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上海)下设立的证券行业技术交流平台,致力于推动行业安全前沿科技研究、应用与经验分享。 《移动应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能力建设》课题由国泰君安和梆梆安全联合共研,**主要针对移动应用全生命周期的四个维度进行研究**,包括: **·**通过移动应用加固、移动应用安全SDK等技术提升移动应用的基础安全防护能力; **·**通过移动应用的动静结合的代码扫描等技术提升移动应用安全检测能力; **·**通过针对APP的安全监测以及API的安全监测提升移动应用安全监测能力; **·**通过移动安全能力平台的建设提升企业的移动应用安全攻防能力。 针对移动应用基础安全防护方向,**移动应用保护技术,创新实现了代码虚拟化保护技术、源到源代码混淆加密技术、汇编指令微虚拟化加密技术、白盒密码技术**,为移动应用提供防代码逆向、防动态调试、防恶意篡改、防数据窃取、防密钥泄露等全面的安全保护能力,解决企业在数字化开发过程中的面临的移动应用破解问题。 针对移动应用安全检测方向,APP安全检测旨在对Android-APP、iOS-APP、Android-SDK、公众号、小程序等多平台应用形态通过漏洞特征识别、模拟攻击、成分识别、等检测技术,**全方位扫描应用的不良配置、敏感信息泄露、程序代码缺陷、通信传输不安全、安全防护能力不足、恶意代码等问题**。精准定位风险,并提供专业的修复建议,在提升安全检测效率同时,保障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进一步健康、快速发展。 针对移动应用安全监测方向(基于APP的安全监测),APP安全监测,致力于解决灰产、黑客、违规等业务安全问题,**帮助用户建立移动端运行时动态安全监测体系,让管理者对应用发布后的各类攻击、威胁、风险、运营情况做到实时掌控**。平台提供应用发布后运行时的安全监控与运行监测服务,对攻击威胁能够做到感知、预警、阻断、溯源,全面提升业务安全防护强度。 针对移动应用安全监测方向(基于API的端到端&全渠道的安全监测),端到端&全渠道的API安全监测综合利用前端检测技术与后端流量分析技术,**在API访问端和API服务端之间建立端到端的安全访问机制,降低在设计API之初所遗留的安全风险,并引入零信任理念,建立可信机制,确保前后端访问行为均经安全认证**,采用AI/ML技术,针对大量的业务往来和频繁的业务更新以及不断变化的攻击方式,进行动态持续化的检测及自动化防御机制,解决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下建立的新业务所带来的新型安全风险等问题。 针对移动应用安全攻防方向,**移动安全能力平台提供了丰富的移动安全攻防有效的经验方法知识库、解决人员可持续成长需求**;基于标准化风险研究,实现自动化检测能力、并提供脱壳、注入、流量代理等工具,解决技术工具缺失问题;场景化的操作流程,为业务实现提供了标准参考,规范化管理。最终,实现“人+经验+工具/技术+流程”的闭环运行,使企业在安全攻防能力和在多重业务场景下的工作效率上形成有效的提升。 本次国泰君安联合梆梆安全共研课题荣获结题证书,体现了行业权威机构对梆梆安全研究能力与技术实力的高度肯定。梆梆安全将认真总结本次课题收获的研究经验,再接再厉,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金融科技发展方向,积极推进公司在金融移动安全领域的研究能力与落地实施水平,赋能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