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quote><p>在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中,企业常常陷入一个误区:自以为了解客户的需求,却忽略了客户的真实声音。本文通过海尔“懒人洗衣机”的案例,深入探讨了如何精准洞察客户需求,避免“你觉得客户需要”的陷阱。</p> </blockquote>  **这个米老鼠洗衣机,大家眼熟吗?**  相信最近热衷于在网上冲浪的朋友们,对这款形似米老鼠的“懒人洗衣机”并不陌生,甚至算是小小地参与了一下这个产品研发项目。 在海尔的周云杰总裁爆火出圈后,有网友在海尔的媒体账号下,喊话周总研发一款可同时并分区洗衣服、内衣、鞋子和袜子的 “懒人洗衣机”。基于此,2天后,海尔集团宣布“懒人洗衣机”即将上市。 这个看似偶然的“懒人”产品的诞生,实则折射出如何精准洞察客户需求,开发出真正契合市场产品的深层方法论。 现在很多企业宣称“以客户为中心”,但**你觉得客户需要,客户就真的需要吗**? ## 一、被误解的需求 ### 1.有种需要叫“你觉得客户需要” 在产品研发中,“你觉得客户需要,但实际客户不需要”的现象并不少见。 索尼在推出一款音箱时,就曾遇到过这种情况。当时,索尼召集了七八个人组成无领导小组开展焦点访谈,专门针对产品颜色选择进行调研。一番激烈讨论后,小组一致认定消费者会更青睐黄色音箱。访谈结束时,组织者允许参与者免费带走一台音箱,可在黄色与黑色之间自由挑选。最终,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所有人都选择了黑色音箱。 设想一下,如果索尼当时真的按照访谈结果,将黄色作为音箱的主打颜色进行产品开发,其销量大概率会受到严重影响。 企业在进行产品研发时,**极易陷入“自我视角”的泥沼,习惯用内部逻辑去推导需求,却往往忽视了用户行为与表达之间的割裂**。 ### 2.还有种需要叫“客户觉得自己需要” 客户或许并不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多数情况下,当我们询问客户想要什么时,得到的答案大概率是基于其现有认知整合而成的产品,而非真实需求。**这个所谓的 “产品”,也许根本无法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就像在汽车诞生之前,如果去问客户的需求,他们大概率会回答想要一匹更快、更强壮的马。客户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需求,是因为当时出行面临速度慢、运载能力有限等难题,而马是他们认知中解决出行问题的主要工具。受此认知局限,客户自然会提出对更好马匹的需求。但从本质上讲,客户真正渴望的是高效、便捷的出行方式。汽车的问世,彻底打破了客户原有的认知局限,满足了他们对高效出行的潜在需求,而这种需求是客户在汽车发明之前难以清晰表述出来的。 **理解“客户自己设计的产品”背后的“需求”很重要**,也很有必要。 ## 二、从“你觉得客户需要”到“客户真的需要” 从早期对客户反馈故障的深入调研,到针对不同地区特色需求开发“洗地瓜洗衣机”等特色洗衣机,再到快速响应网友对“懒人洗衣机”的诉求,海尔始终围绕客户需求展开行动;五菱宏光创新性地推出敞篷车,精准捕捉到特定消费群体对个性化出行的追求…… 他们**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一种解决方案**。海尔等企业能够对这些需求有如此高执行、强感应的响应力,也离不开IPD(集成产品开发)的助益。 在IPD的体系中,强调要“做正确的事”,就要关注“需求管理”这一关键环节。需求管理贯穿产品从构思到上线乃至后续优化的整个过程,决定着产品是否能精准契合市场需求,实现商业价值。 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做出客户真正需要的产品? ### 1.听真实的声音 心理学家卡尼曼提出,人类大脑存在两套系统:**依赖经验快速反应的直觉系统**和**需刻意激活进行逻辑分析的理性系统**。 在需求收集或识别的过程中,快速的直觉反应更容易造成判断偏差。 比如,**需求方可能因某个市场已有的产品锚定自己的需求,而忽略真实场景**。例如客户想要“像微信一样的社交功能”,最终产品交付的是一个“微信Plus”。但他们实际可能需要的是“熟人之间的轻量级互动”。 另外,**需求方对需求的表述方式也会影响产品经理的认知**。例如“希望减少50%的操作步骤”与“提升50%的效率”,虽然目标一致,但前者可能导向流程简化,后者可能引发对技术方案的重新思考。 甚至当用户说“害怕数据丢失”时,他的本质需求可能是“需要可靠的备份机制”,而非单纯的技术实现。 ### 2.用工具穿透需求表象 了解了这些偏差后,我们可以用各类**结构化的方法对抗直觉偏差**。比如,通过“5Why 分析法”持续追问需求背后的动机: 客户说:“我需要一个更美观的界面。” - Why 1:为什么美观重要? → 因为使用者觉得当前界面不专业。 - Why 2:不专业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 配色混乱,操作按钮不明显。 - Why 3:配色混乱如何影响使用? → 导致使用时找不到关键功能。 - Why 4:找不到功能的后果是什么? → 降低使用效率,用户流失。 - Why 5:是否有其他方式提升效率? → 优化信息架构,而非仅调整视觉。 **最终需求可能从“美观”转向“信息层级优化”。** 再比如,可以通过客户旅程地图,描述用户为了实现其目标而必须执行的阶段和行动步骤、用户在整个过程中的情绪变化、不爽的触点,或未满足的需求等,更清晰地还原需求发生的上下文: - 用户在什么时间、地点使用这一功能/产品? - 在某一阶段,除某动作还,还需要与哪些其他工具或服务配合? - 用户这一阶段的想法、问题、情绪状态(如焦虑、兴奋、高涨、低落等)如何? - ……  触达最本质的需求后,也不等于判断有效,更不意味着基于这些需求做出来的产品或提供的解决方案就能够得到用户/市场的认可。 因此,在需求澄清后,更需要验证基于这一需求提出的解决方案假设: - 通过**原型演示**,让相关方直观感受产品的初步形态和功能实现方式; - 通过最小可行性产品(MVP),快速验证核心需求是否成立; - 通过A/B测试,对比不同方案的用户行为差异; - 通过埋点分析,追踪用户实际使用路径,而非仅被动依赖用户的反馈。 ### 3.打破“所见即所得”的思维局限 卡尼曼指出,我们容易相信,容易满足于已知的信息,而忽视未知的信息。所以在依据需求打造解决方案时,产品经理更要意识到自身视角的局限。 为解决这种视角导致的决策偏差,IPD体系打造了独特的跨职能团队协作机制,通过多方位视角保证需求方案的正确性。其中,**产品开发团队(PDT)**汇聚了市场、研发、销售、财务等多个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团队成员能够从自身专业视角出发,对需求的解决方案进行全方位审视: - 市场人员判断方案是否符合市场趋势和客户期望,确保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 - 研发人员评估方案在技术层面的可行性,避免提出不切实际的需求; - 财务人员对方案进行经济分析,评估产品开发和运营的成本投入与预期收益是否合理; - …… 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充分沟通、相互协作,实现不同观点和意见的相互碰撞,从而对需求的解决方案形成全面、深入且准确的理解,有效保证方案的正确性和全面性。  从“客户说什么”到“客户需要什么”,这并非终点,而是产品集成开发的逻辑起点。  放下预设,深入场景,正如海尔创始人张瑞敏所言:“**客户的难题,就是开发的课题**”。 对企业来说,需要摒弃固有认知,深入实际生活与工作场景,去挖掘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 那么,你的企业在做了吗? 本文由 @IPD产品研发管理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Most notably, Seres recorded a net profit of 5.946 billion yuan in 2024, reversing its 24.5 billion yuan loss from 2023. This milestone makes Seres the fourth globally profitable new energy vehicle (NEV) company, following Tesla, BYD, and Li Auto.
4月2日,CCIA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专题研讨会暨CCIA数安委2025年度会议在京举行,会上进行了数据安全工作先进表彰。凭借在数据安全领域的领先技术实力和卓越社会责任实践,奇安信集团获评CCIA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社会责任试点评价“三星”级单位,为已颁发最高级别的评价,一同获评的还有腾讯、快手、百度、抖音、阿里巴巴等企业。同时,奇安信还因在2024年度对CCIA数安委工作的大力支持,荣获“优异表现奖”。  2024年奇安信首次参与CCIA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社会责任试点评价即获评“二星(计划级)”。自去年以来,奇安信进一步加强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能力建设,在今年开展的社会责任试点评价中,获评“三星(系统级)”单位,再次获得了在数据安全及个人信息保护领域能力建设上的认可。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数据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相关部门对数据安全建设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接连推出、落实相关条例法规:2025年1月1日,《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开始施行,对网络数据处理者全面履行网络数据安全合规义务提出要求;2025年2月,《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理办法》发布,为组织开展个人信息合规审计工作给出具体指引。 作为网络安全国家队,奇安信始终将数据安全建设置于重要战略位置。在组织治理方面,奇安信成立数据安全治理委员会,制定了内部的数据安全策略和管理制度,确保数据安全管理有章可循、责任到人;在安全合规方面,奇安信坚持定期发布ESG报告,以透明、公开的方式展示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的情况与成效,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技术创新方面,奇安信不断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到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中,取得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认证、CCRC数据安全管理认证等行业认证。 不仅如此,奇安信还积极投身行业建设。在标准制定方面,奇安信参与工信部相关科技项目及国家数据安全标准制定,为行业规范发展贡献智慧;在反诈实践中,奇安信与金山公安分局深度合作、联合研发“金护”反诈预警 APP。自公测上线以来,该APP日均成功预警诈骗风险50余起,切实为市民守住了“钱袋子”,避免大量经济损失。此外,奇安信通过举办DataCon大数据安全分析竞赛、“盘古石杯”电子数据取证大赛,并为各地网络安全大赛提供技术支持,以赛代练,挖掘、培养了大批网络安全及数据安全专业人才。  步入大模型时代,数据安全面临着全新挑战与机遇。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在大模型时代,数据安全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为此,奇安信推出了一体化产品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全面识别数据安全风险、严格管控内部数据违规、有效防范外部数据威胁。未来,奇安信将持续加大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投入,不断提升技术能力与服务水平,筑牢数据安全防线,为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2024年底的时候,中国长鑫存储、福建晋华对于DDR4内存,一方面积极扩大产能,一方面疯狂杀价,比三大厂便宜足足50%,这甚至比二手芯片还要便宜,直接让美日和中国台湾一众厂商人仰马翻。 被逼得没办法,三星、SK海力士、美光甚至决定在今年底停产DDR4。 根据最新报道,**初战告捷的中国内存厂商,在掌握了DDR4市场的主动权之后,已经决定杀个回马枪:把价格涨回来。** 当然,这也不完全是中国厂商能决定的,还是取决于大环境。  集邦咨询的最新报告指出,今年一季度,下游内存品牌厂商都纷纷提前出货,以应对国际形势变化,DRAM供应链库存也得到了极大的消化。 展望第二季度,不包含HBM在内的传统DRAM内存价格将趋于稳定,其中DDR5价格基本稳定不再下跌,**DDR4内存在PC、服务器领域的价格降幅则预计收窄至3-8%,但在消费电子领域有望上涨0-5%。** 同时,LPDDR4X内存价格预计再降0-5%,LPDDR5X内存则会反弹上涨0-5%。 现在叠加中国厂商的涨价动作,预计DDR4内存芯片的价格会在第二季度普遍上涨,幅度最大5%。 另外,第三季度还有返校季小高潮,厂商都会提前准备,内存的价格按照常规也会呈上涨趋势。 **PS:NAND闪存也正在开始全面涨价,所有大厂无一例外,包括长江存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0352.htm)
据微信派发布的消息,微信引用回复功能更新,**现在可以引用表情包和语音进行回复,同时回复内容也不受限于文字,可以回复语音和表情包了。**需要注意的是,当使用安卓系统的手机,分别向iOS系统与安卓系统手机合并转发表情包时,双方的聊天记录都无法显示表情包的详情。  若使用iPhone手机分别合并转发表情包,安卓手机仅会显示动画表情,而iPhone手机则可以正常显示表情包。  另外,鸿蒙版微信在本周迎来重要升级,**包括深色模式、分享文件到微信、消息撤回后支持重新编辑和发送等等。** 具体特性如下: 1、支持调节字体大小 2、支持深色模式 3、聊天记录支持分类搜索 4、支持微信运动 5、支持分享文字、链接和文件到微信 6、支持长按识别网页中的二维码图片 7、支持把联系人推荐给朋友 8、支持转发给多个聊天 9、支持扫码添加企业微信联系人 10、长按消息支持收藏 11、消息撤回后支持重新编辑和发送 12、支持平板和手机同时登录 13、完善更多消息类型 14、一些已知问题的修复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0350.htm)
**作者 | **丁卯 **编辑 | **郑怀舟 在最近结束的2025年GTC大会中,AIDC供电架构的更新成为英伟达产业链一个重要的亮点。 根据台达在GTC大会的演讲来看,本次GTC大会中关于AI服务器供电架构最重要的几个关注点为:(1)供电单元独立成柜;(2)Power shelf 使用量进一步提升;(3)BBU、超级电容、PDU等零件重要性增加;(4)SST方案将成为未来AIDC的供电架构。 结合此前麦格米特展出的供电单元产品,基本可以认为,在新的供电架构下服务器电源供应商的价值量和重要性进一步凸显,而麦格米特作为Power rack方案的先发者则有望最先受益。 那么,英伟达新一代供电架构究竟有哪些关注点?又会给麦格米特带来怎样的想象空间? ## **供电单元独立成柜** 对于供电架构,本次GTC大会最大的增量是确定了Power rack将成为新一代供电技术方案。从背景看,随着GPU功率的提升,其对于供电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数据处理量的增加也使得服务器中GPU的占比从10%快速提升至70%+,这意味着目前的IT rack中已经没有额外的空间为增量电源以及BBU、超级电容等电源配件提供空间。 为了解决上诉问题,保证服务器供电的安全和稳定性,在本次GTC大会中,台达、麦格米特等电源供应商均展示了英伟达AIDC新一代的供电架构,也就是将Power shelf、BBU shelf、Super cap shelf等移出IT rack,并组成独立存在的 Power rack。 根据此前麦格米特展出的HVDC 800V Power Sidecar,在电源旁柜方案中,就是将Power shelf、BBU shelf、Super cap shelf、PDU等集成一体化,形成高度整合的独立Power rack。其输入为384V-528V的交流电,输出为800V的直流电,尺寸为600mm(W)*1068mm(D)*2236mm(H)。具体构造上,其上端集成了PDU方案,左侧为Power shelf,右侧为BBU shelf和Super cap shelf。 该方案相比目前的供电架构,一是取消了柜外的Ups环节,转而应用BBU作为保障电源以降低损耗;二是随着服务器功率的不断提升,具备“调峰+备电”功能的超级电容对供电可靠性的必要性彰显;三是原有的AC/DC Power shelf移出IT rack,与BBU、超级电容等模块集成一体化的Power rack。 结合麦格米特同步发布的针对GB200/300的BBU、Super Cap等新产品,新供电方案的落地对麦格米特的潜在催化可能有三个方面:(1)对BBU、超级电容等配件能力圈的开拓,随着用量的增多为公司拓展新的收入来源,进一步凸显公司平台型属性;(2)sidecar方案下,麦格米特的身份从单纯的AC/DC供应商升级为一体化供电解决方案提供商,单瓦价值量得到大幅上修,估值逻辑会发生巨大变化。 ## **Power shelf使用量进一步提升** 在此前sidecar方案公布后,市场一度担心由于AC/DC被移出IT机柜,会导致麦格米特原本的优势业务受损。但从台达发布的数据中心供电架构演进图看,实际上sidecar方案并没有减少Power shelf的使用量,反而由于增加了一道供电电路使得Power shelf用量进一步增加。 根据下图可见,该方案下数据中心的电压转换可以分为三级,首先是PDU侧480V的交流电经过Power rack侧的Power shelf转换为800V的直流电,然后进入IT rack中的Power shelf转换为50V的直流电,最后通过芯片电源(DC/DC)转换为适合芯片使用的12V或0.8V的直流电。  图:台达展示英伟达供电架构数据来源:台达,36氪整理 所以,实际上sidecar方案下的Powershelf可以分为Power rack侧和IT rack侧的两类产品。换言之,麦格米特等电源供应商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还会受到Power rack 增量业务的进一步催化,这对于电源供应商而言无疑意味着整体价值量的放大。 ## **想象空间有多大?何时落地?** 如前文所述,如果按照台达公布的架构图,在保留IT rack中Power shelf的基础上增加单独的Power rack,那么对台达、麦格米特等电源供应商而言,sidecar相当于完全的增量部分。 Power rack具体可以分为四个模块组:PDU模块、Power shelf模块、BBU模块和超级电容模块。根据大摩的预测,在单个rack中四个模块组的价值量预计分别为1.1万美元/11.5万美元/3.8万美元/1.6万美元,整个Power rack的价值量大约为21.6万美元。  图:大摩预测Power rack价值量 数据来源:摩根士丹利,36氪整理 对于方案落地时间,根据台达的披露,短期看,GB200和GB300(Blackwell Ultra)仍将采用基于5.5/12kw电源的AC PSU方案,此外现有交流系统因为功率因数变差使用更多电能治理器件(SVG+APF);中期当机柜功率超过250kw时,将采用800V HVDC sidecar供电架构方案;而更长期则会升级为SST方案。 而目前市场普遍预计,2025年的GB300将引入集成BBU和超级电容的储能托盘,2026-2027年随着下一代Rubin的应用,Power rack方案也将迎来同步落地。更有乐观者认为,2025年三季度,GB300大规模出货后可能就会有部分Power rack方案试水。 这预示着,大概率2025年麦格米特等电源供应商就会有新的BBU、超级电容等增量业务逐步落地,2026年开始,随着新Power rack方案的落地,麦格米特等有望迎来巨大的增量价值。根据大摩的预测,26年英伟达的服务器出货量预计在5万台,其中GB300及更高阶的约占9成,如果全部使用Power rack方案,按照目前台达两台服务器配置一个Power rack的架构,预计Power rack新增的价值量大约超过300亿元。 考虑到目前供应链中仅有麦格米特一家发布了sidecar一体化解决方案,因此方案落地后麦格米特凭借先发优势有望拿到英伟达Power rack部分最大的市场份额,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如果麦格米特为sidecar独供,那么则相当于该部分业务可以再造一个Power shelf的估值;同时,考虑到国内AI算力端建设的加快,预计麦格米特国内部分的AI电源业务也会同步增长,进一步提振公司业绩,给未来市值扩张奠定基础。 但在关注增量机会的同时,投资者也需要考虑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带来的地缘政治风险。在4月2日,特朗普进一步签署了两项“对等关税”的行政令,预示着关税风险持续上升。对麦格米特等企业而言,地缘政治风险一方面会通过价格或成本变化直接影响公司出口业务的利润表现;另一方面则是关税持续加码后,以英伟达为代表的美国科技股面临调整风险,可能会从估值侧影响供应链的市场表现。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看法。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我们无意为交易各方提供承销服务或任何需持有特定资质或牌照方可从事的服务。
消费贷回到“3”字头以上,体现了监管层两类担忧:一类担忧怕有人借着消费贷的钱,去投资股市楼市,另一类是担忧银行压低利率恶性竞争,消费贷利息收入无法覆盖资金成本。
·从革新传统教学的“学习模式”,到构建产学研联盟的生态,AI 技术正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教育科技变革的驱动力。
 昨晚,《艾尔登法环 褪色者版》正式宣布将登陆Nintendo Switch 2,并公布了相应的预告。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而官方也表示,《艾尔登法环 褪色者版》将包含游戏本体以及DLC《黄金树幽影》,此外,《艾尔登法环 褪色者版》将添加全新防具以及新功能,可以为灵马托雷特替换外观,该更新也会同步至其他平台。 
 昨晚,《艾尔登法环 褪色者版》正式宣布将登陆Nintendo Switch 2,并公布了相应的预告。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而官方也表示,《艾尔登法环 褪色者版》将包含游戏本体以及DLC《黄金树幽影》,此外,《艾尔登法环 褪色者版》将填加全新防具以及新功能,可以为灵马托雷特替换外观,该更新也会同步至其他平台。 
[美国汽车协会交通安全基金会](https://aaafoundation.org/)刚刚发表了一项研究报告,发现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监控驾驶员行为,然后通过短信或数据仪表板提供该行为的摘要,可以提高驾驶安全性。  [研究人员借鉴了基于使用情况的保险](https://content.naic.org/article/consumer-insight-want-your-auto-insurer-track-your-driving-understanding-usage-based-insurance)(UBI) 计划中的技术,在该计划中,保险公司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来测量危险驾驶行为,例如紧急刹车、突然加速和超速。UBI 计划不依赖驾驶记录和车辆类型等精算数据,而是使用应用程序跟踪器的实时数据来确定保费。这些通常是可选的计划,作为降低保费的一种方式进行营销。但如果您的驾驶方式并不像您想象的那么安全,则可能导致每月支付更高的费用。 大多数人都讨厌被保险公司实时跟踪。但 AAA 小组能够证明,这些方法可以提高驾驶安全性——即使在跟踪应用程序关闭后也是如此。参与者被告知,他们的数据正在作为研究的一部分进行审查,保险公司不会利用这些数据来降低或提高他们的保费。 然而,大多数人都讨厌被保险公司实时追踪。 研究小组召集了 1400 名参与者,并将他们分成四组:对照组;标准反馈组,每周通过文本向其提供所有受监测行为的反馈;指定目标组,每周向其提供针对一种行为的文本反馈;选定目标组,选择自己的行为来接受反馈。 在三个反馈组中,13% 的参与者超速行驶的次数有所减少,21% 的参与者紧急刹车的次数有所减少,25% 的参与者加速速度有所减缓。 参与者还就改变驾驶行为的策略给出了自己的反馈:67.4% 的人表示他们会被赚取额外收入的可能性所说服;53.9% 的人喜欢每周通过短信进行反馈;45.8% 的人更喜欢每周通过仪表板提供一周的详细驾驶信息。 研究团队还监测了这些受试者开车时使用智能手机的情况,并惊讶地发现,糟糕的驾驶行为基本没有变化。他们推测,在研究开始时提供基准安全评分会让驾驶员相信他们比实际更安全,因此不需要改进。 12 周的研究结束后,研究人员又对参与者进行了另外 6 周的监测,但没有任何反馈,以确定他们改进后的驾驶技术是否会持续下去。研究发现,他们总体上会继续更安全地驾驶。 美国汽车协会交通安全宣传总监杰克·尼尔森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令人鼓舞的是,即使在研究结束后,许多人仍然坚持更安全的驾驶习惯。”“这表明,积极的强化,而不仅仅是惩罚措施,可以养成更安全的驾驶习惯,从而挽救生命。” 2023 年,美国有超过 40000 人死于车祸。AAA 表示,研究结果表明需要采用创新方法来教育人们更安全的驾驶行为。 大多数人都讨厌在开车时被跟踪——尤其是当你考虑到大多数司机[对自己的行为过于自信时。但 UBI 计划正在发展。据](https://www.wccbcharlotte.com/2022/04/01/survey-85-of-people-think-their-driving-is-very-good-or-excellent/)[《今日美国》](https://go.skimresources.com/?id=1025X1701640&xs=1&url=https%3A%2F%2Fwww.usatoday.com%2Fstory%2Fmoney%2Fpersonalfinance%2F2025%2F01%2F17%2Fusage-based-insurance-gain-as-auto-premiums-soar%2F77671379007%2F&xcust=__vg0403awD__642121__________________)[报道,](https://go.skimresources.com/?id=1025X1701640&xs=1&url=https%3A%2F%2Fwww.usatoday.com%2Fstory%2Fmoney%2Fpersonalfinance%2F2025%2F01%2F17%2Fusage-based-insurance-gain-as-auto-premiums-soar%2F77671379007%2F&xcust=__vg0403awD__642121__________________) 2020 年,16% 的汽车保险购买者获得了 UBI,其中 12% 的人注册了。2024 年,15% 的购买者获得了 UBI,但其中近五分之一的人注册了。 我们已经用手机监控了很多行为,包括步数、睡眠和饮食习惯。为什么不用来监控开车呢?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0348.htm)
随着字节跳动剥离 TikTok 的最后期限(4 月 5 日)临近,最后一刻的参与者已经开始谈判,可能接管这家流行社交网络的美国业务。据报道,特朗普政府在 1 月份推迟了禁令,目前正在探索将 TikTok 部分或全部归美国所有的方法。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0919/3ef44bba13068ad.webp) 消息人士最近告诉《纽约时报》,亚马逊在最后一刻提出收购 TikTok 的全部股权,如果其中国所有者字节跳动未能将该应用转让给美国买家,TikTok 将于 4 月 5 日星期六面临禁令。其他[新](https://www.nytimes.com/2025/04/02/business/media/amazon-tiktok-bid.html?smid=tw-nytimes&smtyp=cur)[竞标者](https://www.wsj.com/tech/tiktok-ban-bids-amazon-applovin-62a1d573)包括移动应用平台 AppLovin 和 OnlyFans 创始人蒂姆·斯托克利 (Tim Stokely) 共同创立的一家公司。 据报道,亚马逊的报价是以一封致副总裁 JD Vance 和商务部长 Howard Lutnick 的信函的形式提出的,但参与谈判的官员并未认真考虑该报价。 与此同时,OnlyFans Stokely 的新社交媒体公司 Zoop 正在与加密货币基金会 HBAR 合作,旨在改变 TikTok 的收入分享模式。 美国国会去年通过了一项法律,禁止该社交媒体平台(约一半美国人使用该平台),除非出现美国买家。许多人担心中国政府可能会强迫字节跳动交出美国用户数据或操纵 TikTok 的推荐算法来传播宣传。然而,潜在的交易仍可能使该算法处于中国控制之下。 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的至少一项方案是让字节跳动将算法租借给美国公司,同时保留少数股权。潜在投资者包括科技巨头甲骨文和私募股权公司黑石。目前尚不清楚北京或美国国会是否会批准这一计划。 特朗普总统最初试图通过威胁禁令迫使字节跳动剥离 TikTok,但后来改变了主意。在拜登总统去年签署法律后,特朗普将该法案的最初截止日期延长至 4 月 5 日——就在上任几天后——并最近表示即将达成协议。 人工智能初创公司Perplexity 也提议收购并改造 TikTok。该公司将重建算法、引入社区笔记并开源推荐系统。 据报道,其他对该平台感兴趣的人包括 YouTuber MrBeast、Reddit 联合创始人 Alexis Ohanian、洛杉矶道奇队老板 Frank McCourt、科技企业家 Jesse Tinsley 和怀俄明州商人 Reid Rasner。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0346.htm)
美团宣布,即日起启动骑手养老保险试点,**首批试点今日已在福建泉州、江苏南通两城区开启,向区域内全部骑手开放,后续逐步覆盖至全国。**根据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本次试点方案为:**对当月收入达到就业地相关缴费基数下限,且近6个月有3个月满足该条件的骑手,美团以相关缴费基数为基准,补贴50%的费用。** 以试点地区为例,泉州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最低月缴费基数为4433元,按缴费比例20%计算金额为886.6元,骑手可获得443.3元的美团现金补贴。 南通市最低月缴费基数为4879元,缴费金额为975.8元,骑手可获得487.9元的美团现金补贴。 美团表示,试点采用补贴方式,是为了更适应骑手工作灵活自由、过渡性强的特点,覆盖更多骑手。 据介绍,该方案“无前置资格限制、无参保地点限制、无时长单量限制、无跑单类型限制”,具备开放普惠、自主选择、灵活弹性和覆盖面广四大特点。 具体来看,满足国家关于灵活就业参保条件即可参保,**无需签署任何承诺或合约,不与工作单量或工作时长挂钩,也无需申请或等待邀约。** 骑手当月自愿参保缴费后,符合基础条件即自动获得补贴资格。 试点方案面向所有类型骑手开放,**不设置任何门槛,不因骑手的熟练度、工作年限而有所区别。** 此外,方案无任务考核,支持骑手自主选择参保地等,以尽量覆盖更多骑手群体。哪怕是短暂跑单过渡的骑手,也可以获得参保补贴。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3/0b95f754c03a4f829f43318dc697e97e.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0344.htm)
美国海军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平克尼号(DDG-91)在夏威夷群岛附近海域成功完成了与实弹高超音速导弹的模拟交战,这是美国国防领域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3 月 24 日的测试,也称为 FTX-40,在考艾岛太平洋导弹靶场附近进行。这是海军、导弹防御局、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行业合作伙伴的联合行动,一架 C-17 环球霸王 III 喷气式运输机携带一枚中程弹道导弹 (MRBM),该导弹在投放罐中配备了高超音速目标飞行器-1 (HTV-1)。导弹从飞机上跳伞后被释放,火箭级将高超音速飞行器推到足够高的高度,使其在滑翔时的速度远远超过 5 马赫。 与此同时,平克尼号驱逐舰的任务是进行拦截,不过是模拟拦截,发射的是虚拟的标准导弹 6。这是宙斯盾作战系统的尖端武器,用于探测、跟踪和模拟高超音速目标的交战。 使用数字导弹拦截实弹导弹似乎有点愚蠢,但其中却有严肃的逻辑。此类测试旨在回答非常具体的问题,这意味着要通过消除尽可能多的变量来严格控制演习。在这种情况下,它是为了展示宙斯盾系统发现导弹、跟踪导弹并下达发射命令的能力。 然而,实际发射只会让事情变得复杂,同时浪费美国纳税人 430 万美元购买这种并不便宜的导弹。这些钱将用于未来的实弹测试,这些测试将以 Stellar Banshee 的结果为基础。 海军对这次最新测试尤其热衷,因为它展示了宙斯盾系统的卓越能力,它可以自然而然地处理其他系统无法完成的任务。 [](https://newatlas.com/military/us-navy-showcases-hypersonic-missile-defense-aegis-system/#gallery:2) [](https://newatlas.com/military/us-navy-showcases-hypersonic-missile-defense-aegis-system/#gallery:2) 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 USS Pinckney (DDG 91) 美国海军/大众传播专家三等兵 Sean Lynch 宙斯盾系统于 20 世纪 70 年代首次部署,目前已安装在 7 个国家海军的 110 艘舰艇上,另有 71 艘正在计划中。在半个世纪的服役生涯中,宙斯盾系统不断升级,并展示了令人惊讶的先进弹道导弹防御能力。例如,2007 年,中国因试验反卫星武器而引起国际骚动,几个月后,美国几乎不假思索地进行了反击,在伊利湖号 (CG-70) 巡洋舰上安装了未经改装的宙斯盾系统,摧毁了一颗损坏的美国卫星,碎片在地球大气层中燃烧殆尽。 最新测试是升级“宙斯盾”系统以应对高超音速威胁的项目的一部分,该系统使用“标准导弹-6”(SM-6)和“标准导弹-3”(SM-3)拦截器。这将需要安装更先进的 SPY-6 雷达来处理超过 5 马赫的移动物体,并优化“标准导弹”以在大气层内外进行拦截。 <ps direction="vertical" indicator="1"></ps>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多域作战解决方案副总裁钱德拉·马歇尔表示:“我们的‘宙斯盾’作战系统成功抵御了模拟高超音速威胁。‘宙斯盾’基线 9 针对中程弹道导弹目标的高超音速防御优势带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能力,使我们的战士能够更快地发现看不见的东西,确保我们的水兵迅速应对威胁。 <ps direction="vertical" indicator="1"> </ps>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0336.htm)
因为长城灵魂摩托采用限量发售的形式,**基本上每次新一批车源都很快被抢购一空,这也导致不少车主无法成功抢到车。**而二手交易平台显示,已有部分车主开始加价转卖手中的订单。据这些车主介绍,**他转卖的订单支持更改车主信息,加价幅度从1千-1万元不等,不少车主给出了加价5千元的报价。**  据了解,长城灵魂摩托S2000于去年11月1日0点开启预定,共有三个版本,S2000 Founder创始人版(28.8万元)、S2000GL三箱版(23.88万元)、S2000ST两箱版(21.88万元)。 首批车型中,S2000 Founder创始人版限量发售88台,S2000GL三箱版及S2000ST两箱版首批共计发售200台。 长城方面表示,长城灵魂S2000采用"分批次发售"方式,原则上每月接收一批订单。 首批订单288台,15分钟全部售罄;而第二批耗时14分钟24秒即被抢购一空;第三批次已于3月28日开售,限量200辆,同样是迅速被抢空。 长城灵魂摩托S2000是全球唯一水平对置8缸8挡摩托车,**搭载2000cc的水平对置八缸发动机匹配8档DCT(双离合器变速箱),最大功率113kW(154马力),最高车速为210km/h。**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0334.htm)
近日,据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发布消息,由该公司研制的中国最新型、基于数智融合的**时速200公里智能城际动车组**2日在长春下线,将在郑开(郑州至开封)、郑机(郑州机场快线)城际铁路运营。 据介绍,**该列车采用全数字以太网通讯和5G网络技术**,实现**车内Wi-Fi覆盖、电视直播、旅客信息智能交互**等全场景智能化运用。 值得一提的是,列车首次**应用智慧车窗,可根据不同场景实现信息个性化显示和更融洽的人机交互体验**。 中车长客介绍,列车内装部件涂装采用高性能的环保涂料,**内装材料可回收率达75%**,可降解材料达50%以上。通过采用轻量化设计、高能效比空调和制动变减速度控制技术,实现了低能耗运行,堪称“环境友好”列车。 在智能监控方面,全列共设置**1500多个**传感器,覆盖牵引、制动、转向架等关键系统,以实时监测列车运行状态。列车应用智能运维系统,构建**127类**关键系统模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列车全寿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0330.htm)
4月3日消息,据《印度时报》报道,当地时间4月2日晚上,**印度空军一架“美洲虎”战斗机在古吉拉特邦坠毁,一名飞行员安全弹射,另外一名飞行员身亡,坠机原因尚不清楚**。目击者称,坠机现场传来一声巨响,随后浓烟滚滚并燃起大火并引燃周围杂物,过火面积相当大,目测有数百平米。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3/1e1ff55c49894650bb8c3f40c7f30259.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3/d4eb904c1cea442bbda26318b8067218.png) 资料显示,**“美洲虎”攻击机(Jaguar)是一款老式战机,上世纪60年代末由英国和法国联合研制,分为单座对地攻击型和双座教练型两种。** 这种战机机长16.83米、机高4.89米、翼展8.69米,重约70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550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可达1.5马赫。 “美洲虎”攻击机此前被英法广泛使用,然而随着技术的更迭,早在2005年这种战机在法国就已退役。 印度最初从英国购买了40架“美洲虎”,陆续交付后,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HAL)获得了生产许可证,开始自行组装和生产,印度空军共装备了约140架“美洲虎”攻击机,其中128架为自产自装。 然而该战机在印度可以说是“命途多舛”,成为了事故常客,**据不完全统计,印度空军共有57架“美洲虎”坠毁,坠机比例高达28.9%。**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3/3280ed978e134fcabff6491e8aa5d5b4.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0326.htm)
近日,现代汽车发布了新一代Nexo氢燃料电池中型SUV的官图。作为第二代车型,新车外观采用更多棱角线条元素,前脸为封闭式格栅,搭配分体式灯组和进气口,提供6种外观配色。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3/b0ef10ba0eb84a8eb2bee61ce6ce20fb.png) 车身侧面和尾部设计硬朗,配备黑色轮眉、双色轮辋、隐藏式门把手和点阵式尾灯。 **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750/1865/1640(1673)毫米,轴距2790毫米,相比第一代车型长度增加70毫米。** 内饰部分,新一代Nexo采用连屏式设计,配备旋转式电子怀挡、贯穿式空调出风口,取消大量物理按键,提供B&O音响、HUD抬头显示、无线充电、车道保持辅助等配置。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3/632530b6a5564899bff50154d773d324.png) **动力上,新车搭载氢燃料反应堆,驱动电机最大功率150千瓦,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7.8秒,续航里程约700公里。** 据悉,现代新一代Nexo的氢燃料电池系统整合了尖端技术,**核心由燃料电池堆、70MPa高压储氢罐、电池系统及精密管理系统构成。**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3/74e540fe08924a08868117b250edb657.png) 其燃料电池堆含400多个电芯,通过氢氧反应发电,能源转化效率超60%,单次5分钟加氢可提供650公里以上续航(NEDC工况)。 电机功率提升至150kW,百公里加速进入10秒内,且排放仅为水蒸气并循环利用生成水实现车内加湿。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3/1b494bcbbef94c2face993c89666deb0.png) **安全方面,储氢罐采用多层复合材料并通过极端测试(如枪击、高压冲击),系统布局更紧凑并配备冗余安全设计。** 该车将于年内在海外上市,参考国内现款车型80万元的指导价,新一代Nexo未来引入国内后,价格预计仍将保持高位。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0324.htm)
 由游戏制作人周栋创办的独游工作室Optillusion今日公布,旗下「视错觉」解谜游戏《笼中窥梦》全平台累计销量已突破100万份。  游戏团队衷心感谢玩家们长久以来的支持。为庆祝这里程碑式的成绩,《笼中窥梦》将在4月3日至4月9日一周时间内,于PC及移动端平台同步开展史低折扣活动。  本作在PC端原价48元,此次平史低折扣35%off,限时优惠价31.2元。原汁原味的买断制手游版原价25元,优惠期间折后最低仅需18元便可将其完整收入囊中。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blockquote><p>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辅助网文创作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创作方式。然而,面对众多的AI工具,网文作者们常常面临选择的困惑:是使用通用的AI Chat,还是选择专业的AI写作软件?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探讨了AI写作软件相较于AI Chat的核心优势,供大家参考。</p> </blockquote>  周末和某大佬聊AI写网文,触发了我的一些思考,于是我决定整理整理思路,记录下来。 用AI辅助网文创作已不算新鲜事,不过,现阶段大家用AI的方式五花八门。 有的小伙伴使用各种AI Chat,直接跟DeepSeek、Claude、豆包对话。 有的小伙伴选择用AI写作软件,比如蛙蛙写作、星月写作、中文逍遥。 有的小伙伴尝试自己定制工作流,甚至连代码都用上了。 也有一些和我一样,用「Obsidian」自己搭建写网文工作台。 归根结底,目前用AI写网文没有特别主流的方法,大家还都在摸索中。 随着AI技术越来越成熟,很多人都把目光转向了AI写作软件,新的AI软件层出不穷。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网文作者们要放着AI Chat不用,去选择需要付费的AI写作软件?换句话说,AI写作软件相较于AI Chat的优势是什么?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我们所说的AI,即大语言模型,它为AI辅助网文创作提供了最核心的技术。网文创作其实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目前还有很多关键的需求未能被满足,甚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大模型都未必能满足。而这些,或许就是AI写作软件的机会。 我们逐一来看一看。 ## 数据管理 要问当前AI辅助网文创作的主要难题,(前文和设定等)信息对齐绝对排得上号。 网文情节、人物成长都具有连续性,不管是一次性生成,还是一点一点推演情节走向结局,都不得不考虑跟前文内容衔接的问题,确保不发生偏离。 所以,很多作者会非常关注AI上下文窗口问题,上下文窗口就代表了AI的记忆能力。显而易见,AI的“记性”越好,故事偏离的可能性就越小。 短篇还好,长篇动辄五六百万字的篇幅,简直就是噩梦。目前没有任何大模型具备这种级别的记忆能力,最大的上下文窗口也才200k,据说接下来Claude计划扩至500k,对于长篇网文创作来说,仍远远不够。 然而,扩展大模型上下文窗口,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吗? 从我的实践来说,或许并不是。 直接用前文和素材投喂AI,是最简单粗暴的信息对齐方式,却未必是最好的。前文中往往有大量冗余信息,比如很多日常互动、吐槽、玩梗、描写……信息密度低,这些内容对于后文帮助并不大。 除了直接喂前文以外,也出现了很多其他解决方案,比如结合RAG相关技术,如「Obsidian」的VaultQA模式,比如选择性地投喂设定文档或指定章节,比如直接让AI按照指定思路来扩展或续写,将把控方向的事情交给人脑。 由此可见,核心问题其实变成了,**如何挖掘出最有用的信息给到AI,以使生成的内容不偏离**。 投喂原文只是一种手段,人工整理信息是另一种手段,两种方式刚好是两个极端,极端之间有无穷的创新空间,等待AI软件去挖掘,以取得准确性、易用性、使用成本(毕竟token是要计费的)、使用效率之间的平衡。 在这方面,「蛙蛙写作」或许略微走在了前面。 「蛙蛙写作」不仅管理正文,而且提供了对各种作品信息、角色、总纲、章纲等内容的生成与维护。这些信息本身紧扣作品,在使用「蛙蛙写作」生成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生成结果与各种作品数据的关联性,简化操作的同时有不错的生成效果。 如何管理好作品相关的各种内容数据,做好数据提取、整理、存储、关联、更新、使用,是值得AI软件探究的重要问题,也是未来AI软件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 知识沉淀 除了内容不偏离,另一个AI辅助网文创作的难题就是生成质量啦。 从我之前的很多文章中,大家不难发现,AI生成的内容其实还存在很多质量问题,比如情节老套缺少新意、故事简单缺少看点、逻辑断裂……有些问题或可在大模型升级后有所改善,有些问题则是顽疾。 其实,网文发展至今,已经沉淀了大量的知识。我们不能指望小白读了几篇网文上去莽,就能写出神作。偏偏这种期待被加诸在了AI身上,似乎AI学习了那么多数据,写文水平自然而然应该更好。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AI依然不够懂网文。 从我的实践来看,其实有大量网文创作知识,都可以被转化为提示词。使用这些提示词之后,AI在构思情节等方面的效果,能够大幅提升。 问题在于,归纳整理这些知识的过程有一定工作量。我试过用AI帮忙整理,效果并不理想。很多知识、技巧转化而成的内容非常抽象,AI提炼得并不好。 除了存量的知识,网文套路仍在不断创新,这种创造力依然保留在人类手中,AI暂且不具备引领网文创新的能力。 知识与生成能力的关系,就好比是人类经验与聪明脑瓜的关系。想要把事情做到高水准,光有其中一个不够,必须双管齐下。因而,**网文创作相关知识沉淀与复用,是AI写作软件的另一大机会**。 在这方面,「星月写作」UGC提示词的模式是不错的参考。 网文题材、风格、创作场景多如牛毛,创作热点不断变化,想要靠三五套提示词一力降十会不现实。「星月写作」UGC提示词具备了极强的适应能力,能够快速完成各种场景的提示词定制,非常高效。 通过这些提示词,有机会将网文创作知识沉淀下来,无限复用。提示词与大模型剥离开,这些知识未来会继续与迭代升级的大模型协作,不断提升生成质量。 ## 技术整合 大模型是AI辅助网文创作的核心技术,却不是唯一的技术。 事实上,在这一代AI问世之前,写作软件或者说各种内容编辑器,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产品。有很多功能看上去不那么“先进”,却是写作软件不可或缺的,比如版本管理、全文检索、查找替换…… 而随着大模型出现,新的问题也需要新技术来解决,比如前面讲到的RAG相关技术等。 AI写作软件绝不是做一个内置了提示词的AI Chat,而是需要**依据不同写作场景,将所需的技术整合起来,以更好满足多样的创作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必定需要结合各种各样的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这是个细分市场,专业性很强,并不是AI Chat需要深入的领域,相关需求一定会依托AI写作软件来满足。或者换个说法,本质上是写作软件引入AI技术,颠覆原有的创作体验,却从未推翻一直以来的创作场景需求。 ## 小结 以上是我的思考,我认为数据管理、知识沉淀、技术整合三大能力,是AI写作软件相较于AI Chat的核心优势,也是AI写作软件走向成熟的关键所在。 上面列举了一些做得不错的产品,但客观来说,目前市面上的AI写作软件都不成熟,文中提到的各种问题也还没有妥善解决。 没关系,一切才刚刚开始,让厂商们卷一卷,总能养蛊养出来几个蛊王,拭目以待吧!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不知】,微信公众号:【不知】,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 CC0 协议。
DeepSeek等推理模型对Al Agent有何影响?Manus带来哪些行业启示?Al Agent行业现状如何?智能体如何影响企业经营?
 索尼互动娱乐中国于今日发文,介绍 PlayStation 5作为游戏优选的四大特色。其中包括:“GameChat”语音畅聊免费、1TB空间+简单的存储扩展、主机仅售2999(国补可用)以及游戏抢鲜 实体版不加价。    
<blockquote><p>在设计领域,客户满意度的提升并非仅仅依赖于满足需求,更在于管理客户的预期。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面馆故事,深入探讨了设计师如何通过预判和分析客户的体验期望,持续提升满意度。</p> </blockquote>  有些人认为,提升满意度就是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甚至不惜成本提供各种优质的服务。 前两个月我去了家附近的面馆,每次点汤面都能吃到心心念念的番茄浓汤,冬季来上一碗非常舒服,上周又去吃了一次,但这次感觉无论是配菜,还是汤的味道都远远不如我第一次去吃那么好吃。 但其实我知道,他们的味道还是很不错,且从来没有变过。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客户的期望值,其实是随着每一次触达而不断提升的,换句话说要做到好的体验,服务提供者就需要不断地提升服务质量。 而在关键动作上,对客户体验期望的预判、分析得到新结论的过程,就尤为重要。 所以,并不是一上来就要做到极致体验,而是优先了解用户的不满,并发现问题;其次再是体验过程,每个阶段提供比客户期待高一些的服务,为什么强调只是高一些呢? 因为服务资源都是有成本的,提供者也需要有足够的意愿与动力提供各种服务。 另外,客户对满意度的评估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不断提升,第一次吃觉得满意,第二次仅仅就是合格,以前觉得好用的产品、好的交互方式,下一次或者在企业另外一款产品中,就会成为理所当然的事,如果企业始终固定水准,客户就会感到不满。 而为了让客户一直满意,服务提供者需要不断做出改变,而设计师强调的则是如何平衡两者,这样才能持续做好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一凡|设计读心术】,微信公众号:【设计读心术】,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AMD RX 9070系列发布之后表现不俗,凭借显著的性能提升、领先的性价比博得满堂彩,不过最近,Igor's Lab意外发现,撼讯的一款RX 9070 XT,赫然存在GPU表面凹凸不平的情况,严重影响散热。 正常情况下,GPU芯片表面都是高度平整的,再结合散热硅脂、钎焊可以实现充分接触,迅速排走热量。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3/17ad967149c74a7897449598e286edfb.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3/39867c072478454084a95369d25ec552.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3/6f1c100f5cfb4bd9817e435a45fe327d.jpg) 但是在显微镜下,**撼讯的这款RX 9070 XT表面赫然存在大大小小的坑点,统计多达1934个!** **这些坑点合计占了GPU总面积的超过1%,最大的深度12.59微米、直径212.36微米,明显超标。** 正是他们的存在,眼中影响了导热效率,**烤机中局部温度可高达113℃,已经超过了110℃的上限阈值。**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3/f052ac282f50441caee7105483adb398.png) Igor's Lab分析,可能是台积电晶圆打磨、封装过程中的缺陷,大概率发生在背面研磨(backgrinding)阶段,而且后期质检也不过关。 当然,也不排除是撼讯生产线上出现了某种问题,导致GPU芯片表面受损。 AMD对此第一时间做出回应称:**“我们已知晓相关问题反馈,相信只是个例。我们的内部团队正在与合作伙伴一起做更进一步的调查。”** 如果你的RX 9070系列显卡,尤其是撼讯品牌的,存在温度偏高现象,除了检查硅脂,也不放观察一下GPU芯片表面。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3/6a94244fbd3544ec8186449910e082c6.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3/bdeb431d0c204c008b2ccfecbba039ea.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3/41d64bd953fa41a7ba125e2cec069031.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3/8d7e473b90b54513a348318e144f61be.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3/e21a81841c9a4992a9e5762592c3b250.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3/758e979d24754ac4809ca2daaadf142f.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0322.htm)
4月1日上午,美国航空公司旗下美鹰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着陆后机舱内出现烟雾,有乘客称“机舱内突然出现烟雾,伴随明显电气烧焦气味”。随后,机上乘客通过机翼紧急撤离,[现场视频](http://t.cn/A6rqycaU)显示,**不少人直接踩着机翼跳了下去,而在登机口摆放有楼梯,但几乎无人从那里撤离**。 而美国航空公司的声明称,称飞机着陆后出现“维护问题”,所有乘客均被安全护送至航站楼。 有网友质疑这次撤离是否为航司指挥,“看起来像是一次未经指挥的撤离,某个笨蛋在没有得到机组人员的命令的情况下擅自打开了出口。” 还有人称,“**显然这是乘客主动疏散,而不是机组人员主动疏散。飞行员看起来很生气**。” 也有人表示能理解,毕竟今年以来美国飞机出事的情况太多,乘客恐慌逃命属于求生本能,。 据悉,**涉事机型为庞巴迪CRJ-900型支线喷气式客机,也是CRJ系列中最大、最新的成员**,2003年首次交付航空公司使用。 该飞机最多可容纳90名乘客,配备两台通用电气CF34-8C5涡轮风扇发动机,**最大巡航速度885千米/小时,最大航程3408千米**。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03/b7e9fa62501e4728ad25252906f6a0ee.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0318.htm)
**据报道,缅甸强震目前已造成3003人死亡、4515人受伤,另有351人失踪。**缅甸实皆省实皆市是本次强震的重灾区之一,当地大量建筑倒塌,物资也极为匮乏,目前灾区的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  整个城市断电断网,食品、水以及药品等物资极为短缺,一些商家主动给民众提供免费充电服务,也有很多志愿者为灾民发放食品,每个发放处前都排了长长的队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4月1日表示,现在缅甸很多地区都像实皆市这样缺乏供电以及基本生活物资,灾民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加上正值夏季,天气炎热,在这种条件下,未来一段时间当地可能会有传染病暴发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提醒,灾民涌入过度拥挤的避难所,加之供水和卫生基础设施遭到破坏,极大增加了传染病疾病暴发风险。 目前,缅甸民众正面临呼吸道感染、皮肤病、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威胁。近两天,缅甸震区出现了35℃左右的高温。**缅甸从去年7月开始还暴发霍乱和急性腹泻疫情。地震前,疫情已蔓延至17个省邦中的9个,包括曼德勒地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03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