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日举行的万代南梦宫夏季特别直播活动中,官方为我们带来了 《永久与神树的祈愿者》《数码宝贝物语 时空异客》《噬血代码2》《黎明行者之血》以及 《超级机器人大战Y》以及《铁拳8》等游戏在内的最新情报。汇总如下: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噬血代码2》公布全新剧情预告《噬血代码2》公布了最新预告。 与搭档探索广阔的世界,对上强大的吸血鬼展开死战,跨越时空等级的壮阔故事──交织而成的“戏剧性探索动作RPG”。游戏预计将在2026年推出。    《啪嗒砰 1+2重制版》即将上线万代南梦宫公布《啪嗒砰 1+2重制版》最新试玩片段,本作将于7月11日正式发售。 既神秘又可爱,像眼球般的生物“PATAPON”,以“4个太鼓”敲打出节奏,向他们下达指示并展开冒险的动作游戏。    《永久与神树的祈愿者》放出最新实机演示接下来是《永久与神树的祈愿者》的最新实机演示,重点展示了两位守护者角色:Rekka 与Nishiki 。官方也宣布游戏将在发售前的每一周通过社交媒体更新新内容,将于9月19日发售。    《暗影迷宫》公布最新预告继承了吃豆人基因的探索类 2D 动作游戏《暗影迷宫》也公布了全新实机预告,展示了一场后期 Boss 战、一部分技能系统,以及名为“Aura”的功能,该功能可以用来强化角色属性。游戏将于7月18日发售。    《小小梦魇3》公布最新预告《小小梦魇3》发布了新预告,展示了一个全新区域。预告中,主角Low和Alone试图潜行穿越一座恐怖游乐园,同时逃避各种诡异敌人。官方也提醒大家,本作除了多种精美版本外,还会推出两个发售后的DLC章节。     《全民高尔夫》加入吃豆人元素 随后是《全民高尔夫》的新内容,万代展示了几张新地图,并透露吃豆人也将加入到本作的高尔夫之旅中。游戏将于9月5日推出。    《超级机器人大战Y》公布最新预告战棋类RPG《超级机器人大战Y》也公布了新预告,介绍了游戏中的角色和一项新机制“协助连接”(Assist Link),让非机师角色也能在战斗中提供帮助。游戏定于8月23日上线。     《黎明行者之血》展示血腥新玩法由 CDPR 老将成立的工作室 Rebel Wolves 打造的《黎明行者之血》带来了最新实机片段。在视频中展示了几个新机制,比如吸取敌人鲜血,并决定是饶过对方还是将其处决。虽然目前还没有具体发售日,但游戏确认将在2026年推出。     《铁拳8》新角色 Fahkumram深入解析 泰拳斗士法库兰 Fahkumram 将于下周加入《铁拳8》,官方这次带来了完整的角色解析,包括他的操作方式、技能细节以及角色设计背后的灵感来源。     《龙珠Z:卡卡罗特》大魔 DLC 预热 《龙珠Z:卡卡罗特》将于7月17日上线全新DLC“大魔篇”,官方放出新预告为玩家预热。视频中展示了多种战斗机制和小游戏内容,玩点十足。    《数码宝贝物语时空异客》公布深度实机演示 最后,《数码宝贝物语时空异客》公布深度实机演示,内容涵盖了战斗系统、探索区域、Boss战等,还有一项重磅消息:游戏将收录超过450只数码宝贝。本作将于10月2日发售。   
 顽皮狗工作室发布公告,其负责人Neil Druckmann将退出《最后生还者》剧集的制作,未来将会投入精力在《星际:异端先知》和其他新游戏的开发中。  Neil Druckmann表示:“我已做出艰难决定,从我在HBO参与《最后生还者》剧集的创作工作中抽身,在开始任何有意义的第三季工作之前,现在是时候让我将全部重心转移到顽皮狗工作室及其未来的项目上,包括撰写和执导我们令人兴奋的新游戏《星际:异端先知》,以及我作为工作室负责人和创意主管的职责上。” 
头图来源:百度 从 Chatbot 到 Perplexity,搜索正被 AI 改写,但这只是开始。 Chatbot 与 Perplexity.ai 分别代表了 AI 重塑搜索的两类探索路径:一个是对话式交互的路径,一个是「答案即结果」的路径。 看似已经突破传统搜索的框架,但这两种尝试仍有各自的局限——要么缺乏系统化能力,要么覆盖面不足、推理深度有限。今天他们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搜索引擎。 真正 AI 时代的搜索产品,或许还没被完全定义出来,但搜索的「重构」正在不断向前。 在过去20多年来,搜索引擎一直是互联网的核心入口。它的本质,是以关键词为核心逻辑,为用户提供快速、广泛的信息检索。现在,随着大模型越来越进一步的突破,这套系统在持续发生变化。 搜索不再只是信息列表的排列组合,而变成了理解需求、生成答案,甚至预测用户下一步的「智能助手」,用户的使用习惯在被重构,行业的风口也已经悄然转向。 就拿 Perplexity 这家成立不到三年的AI搜索公司来说,凭借其创新的「AI 即答案」的产品理念,迅速成为行业焦点。今年5月,Perplexity以140亿美元估值筹集5亿美元资金,估值在短短半年内翻了一番。英伟达CEO黄仁勋也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Perplexity是他最常用的AI工具之一。 然而,搜索领域的竞争核心并非仅仅在「谁能先做出一个产品」,而是谁能「长期稳固地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第一入口」。事实上,Perplexity 能满足的仍只是相对简单的一部分问答需求。而现实中,用户在互联网上的信息获取行为远比「问答」复杂得多,不仅包括查找答案,还涉及搜索商品、使用服务、浏览社区内容、比较信息来源等多样化需求——这些是目前 Perplexity 等产品尚难全面覆盖的。 而这些,正是谷歌、百度等传统搜索引擎巨头在过去多年中构建起的核心护城河。如今,借助强大的基础模型和更加成熟的生态体系,他们正以搜索入口为核心,重构新一代的 AI 产品生态。 拿百度来说,最近,百度首页迎来了近年来最显著的一次更新:原本位于页面中央的单行搜索框「变大」了。左下角新增「深度搜索」开关,并集成语音、附件、图片上传等多模输入功能,搜索框下方则一口气上线了 AI 搜索、AI 作图、AI 写作、AI PPT、AI 阅读等一系列工具按钮。 这些界面的变化,反映出百度在AI时代正在尝试革新搜索的底层逻辑——不只是样式上的调整,而是一次围绕「输入」与「能力调度」的系统重构。在新版百度 App 中,用户可以直接输入超长文本、上传文档或图片,甚至一键调用 AI 工具完成任务。搜索框从「查信息」的起点,升级为「调用能力」的中枢。 - 除了调整交互界面和输入方式,更深层的变革,来自其底层 AI 能力的系统升级。依托大模型、多模态处理能力、Agent 工具、MCP 等关键技术能力,百度搜索不仅能回答问题,还能完成写作、作图、做视频、写代码等复杂任务,拓展了搜索本身的能力边界。本质上,百度搜索正在从传统的「信息检索」向真正的「任务交付」演进。 对谷歌、百度这类巨头来说,搜索不仅是一款工具,更是连接流量、商业与生态的核心枢纽。也正因如此,它们在推动重构时展现出了更系统的战略视野和更强的落地能力——这才是真正有可能改变搜索格局的力量。 **1 搜索巨头,****重构新****搜索** 在AI时代,搜索产品的核心正在从「复杂的页面与交互」转向「简单的入口+强大的系统能力」。 作为传统搜索巨头的谷歌与百度,正在分别通过不同路径求变,对产品进行重构。 **百度正在通过对搜索产品的系统重构,探索一条****AI时代****区别于 Chatbot 和 Perplexity 的****新****搜索进化路径。** 这条路径的核心,是以搜索框为入口,嵌入更丰富的 AI 能力与服务生态,将搜索从「信息列表」升级为「智能任务调度器」。这一转变,不仅在于交互方式的进化,更在于背后产品逻辑、技术体系和生态构建的全面升级。 首先,百度正在从「输入端」重构用户的搜索体验。传统的关键词输入方式正在让位于更自然、更复杂的表达形式。如今的搜索框变得更「智能」也更「开放」:它支持超长文本、PDF 文件甚至图像、语音等多模态输入,用户可以通过一句话、一个截图、甚至一个文件,发起一次复杂的信息请求。 更关键的是,这个输入口还具备调用工具和模型的能力,背后连接的是百度自研的多模态大模型和 MCP(模型调用平台),让搜索变成一次系统级的能力调度过程。 而在「输出端」,百度也通过「百看」对搜索结果的呈现方式进行了彻底重构。用户不再面对一串链接,而是进入一个富媒体的信息空间:图文卡片、结构化知识图谱、短视频、互动服务模块等混合呈现,内容既高效也直观。 更进一步,搜索结果中还嵌入了阿拉丁工具、智能体与真人服务,用户不止能看到答案,还能直接完成诸如订餐、问诊、购票等具体任务。搜索,不再是起点,而是问题解决链条的中段。 这种体验重构背后,是百度试图推动的更深层转变——让搜索从信息检索升级为任务交付引擎。在这一过程中,百度将多个原生 AI 能力模块深度嵌入搜索主流程中。 比如「妙笔智能创作」支持一句话生成 5 分钟视频;工作台工具实现文本、图像、代码一键生成;Deep Search 支持多级推理链,提升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搜索的内核,不再只是抓取与匹配,而是理解、生成、推理和执行。 更值得注意的是百度背后的生态布局。不同于轻量化的 AI 搜索产品,百度选择围绕搜索主入口构建一个开放的 AI 能力生态,核心是 MCP(模型调用平台)的开放化与标准化。 目前,百度已构建起国内最大、真正可用的 MCP 服务平台,覆盖生活、金融、电商、医疗等多个高频场景,收录超过 1.8万个优质模块。C 端用户可通过 AI 助手等前端快速调用这些能力,B 端开发者也能通过托管与分发渠道(如百看、A 页等)接入生态,形成从用户需求到服务提供的闭环。 这种从产品能力到生态联动的重构,实质上是百度对搜索「入口地位」的再定义。 如果说传统搜索是网站内容的分发中枢,那么在 AI 时代,搜索将成为连接智能体与模型服务的「超级入口」。搜索的背后,不再只是网页和链接,而是由大模型、MCP、智能体共同构成的智能系统。 百度的路径选择,正是瞄准这个核心角色而来——让搜索不止于回答问题,更成为完成任务、连接生态、调动智能的中枢平台。  **谷歌也是如此。两个月前的I/O 2025上,Pichai 一句「搜索框不重要了」揭开 Google 搜索的重大重构。** 这不仅是产品形态的变化,更是一套新搜索逻辑的发布:AI 模式(AI Mode)+ 任务助手(Task Assistant)共同组成的系统,正在让搜索从「回答问题」升级为「帮用户把事做了」。 AI Mode是 Google 搜索的新界面,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搜索结果页,而是一个「自动帮你完成任务」的系统。 用户只需发送一句话,就能获得直接生成的结构化答案,甚至完成从比价、下单到支付的完整任务流程,搜索不再停留在信息检索,而是成为能动手的 AI。 在背后支撑的,是 Gemini 模型与 Query Fanout 等底层技术。系统会将一个问题自动拆解成多个子任务,发出并行搜索、调用多个数据源,在后台完成推理和整合,生成可视化、多模态的答案页面。 更进一步,Google 在搜索引擎中引入了 Project Mariner 执行代理系统。这套系统理解用户的意图后,可以跨应用、跨服务完成整个任务链:找房、订票、文件处理、数据填表,全程无需跳转操作。 这一次,谷歌将对话能力直接嵌入到搜索,重构搜索体验,并从Gemini出发,探索多模态输入与生态级联动的交互方式。 **谷歌百度两者虽路径不同,但目标一致,要构建一个「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强大」的AI搜索。** **2 谁能真正做得起来?** 大模型能力在迅速跃迁,AI搜索的赢家尚未落定——而**谁真正「能做得起来」,仍然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前提**。 市场上确实出现了如 Perplexity 这样的黑马,凭借「答案即结果」的模式,结合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比传统搜索更直接、即时的答案体验。 还有Arc Search,更强调「替用户读网页」,类似浏览器层的 Perplexity;You.com的定位则是「可定制的 AI 搜索引擎」,集成 Chat、搜索、代码生成、写作助手等功能,主打「多功能 AI 工具集」…… 这类轻量化路径迅速跑通早期产品形态,也在资本市场获得了关注。但这些产品仍面临着基础模型能力薄弱,算力成本高、难以长期支撑,生态搭建难度大、难以形成服务闭环、商业模式尚不清晰等一系列难题。 比如在今年4月的一次访谈中,Perplexity CEO 阿拉温德就提到在推出DeepSeek和Deep Research等新功能时,计算资源很快就用光了,不得不找合作伙伴帮忙。每次查询的成本也在上升,急需更多算力来降低这些成本… 它们跑得快,却难以规避一些底层问题,以及构建持续护城河,更难撑起一个AI时代生态的「信息主入口」。 反观谷歌与百度,这些搜索时代的核心玩家,虽然出手不算最快,却拥有成熟的大模型体系、完备的产品矩阵,在工程与分发层面,它们又具备传统搜索时代打磨出的强大基础设施——既能理解复杂任务,又能完成服务闭环。 比如,相比轻量产品依赖单一用户付费或广告变现,平台型搜索拥有更多的商业接入点——如服务导流、API 使用、内容分发、原生交易等,在 AI 时代具备更可持续的商业模型。 更关键的是,它们正以搜索为轴心,系统性地构建 AI 时代的生态闭环——包括 Agent 架构、MCP(模型调用平台)、内容分发机制等在内的新一代技术栈,正在悄然形成。搜索不再是孤立的信息检索工具,而是连接大模型、工具集与服务链的交互中枢。  这也带来一个越来越清晰的行业共识:真正有可能成为「新搜索」的,不是某个新功能或小工具,而是能够承载高频、广泛、多样需求的平台型产品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搜索是连接无数网站的入口,在AI 时代,搜索依然是AI时代的入口,入口背后不仅是新功能,也不仅是简单的内容平台,更是由Agent和MCP组成的AI生态,就如同互联网时代的生态由网站构建,而搜索是所有网站的入口;AI时代的生态将由智能体和MCP构建,搜索将成为这个生态的超级入口。 未来的搜索,将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检索工具,而是用户与复杂智能生态互动的核心枢纽。谁能真正掌握这扇入口,不仅要具备强大的技术能力,更要构建起开放、丰富且高效的生态体系,实现从信息获取到任务完成的无缝连接。只有深刻理解用户多元需求、持续驱动技术与生态协同,才能在这场新的入口争夺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搜索的未来,已经到来。我们正站在这场变革的门槛上,见证一个全新智能时代的开启。
**要闻提示** 1.李想首次回应发飙事件:因当时有人弄虚作假,承认自己脾气大 2.蔚来李斌谈产业升级:以前做车能卖20万就感觉突破了天花板,现在ET9能卖80万 3.正浩CTO陈熙离职,或将创业 4.雷军:着急用车可考虑小鹏理想Model Y,拦截YU7大可不必 5.荣耀高管谈上市进展:IPO辅导目前很顺利,稳步推进中 6.哪吒汽车关联公司20亿股权遭二次冻结,母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7.曝iPhone 18系列升级2nm芯片:苹果迈入2nm时代 8.传Intel CEO陈立武考虑放弃推销18A工艺!全力发展Intel 14A **今日头条** **李想首次回应发飙事件:因当时有人弄虚作假,承认自己脾气大** 7月2日,在最新一期《对话》栏目预告中,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称,描述他最准的一个词是“脾气大”。主持人提到,李想曾在节目中发过一次“著名的脾气”,李想回应称:“当时发飙是因为有人在弄虚作假,节目把后面的话剪掉了。”李想还透露,自己发脾气总共有三种状况:第一种状况是表达一个东西毫无逻辑;第二种是要求太低,大家得过且过;三是做的事情违背了公司的价值观。 据报道,李想担任汽车之家总裁期间,参加了江苏卫视的一档商业明星公益真人秀节目《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同队还有姚劲波、汪小菲等知名企业家。节目中,蓝天队和碧水队在某大学组织了一场校园招聘会。双方各有几十家企业现场招聘,比赛胜负以招聘人数为标准。但碧水队在合同上准备不足,只有一百份合同,而对手准备了上千份合同。 当时李想就发飙了,他质问:“合同没打印好,还要我打印简历,在干什么,脑袋进水了?”随后李想更是扯高嗓门,现场气氛十分紧张。(鞭牛士) **国内资讯** **蔚来李斌谈产业升级:以前做车能卖20万就感觉突破了天花板,现在ET9能卖80万** 7月2日消息,蔚来董事长、CEO李斌发布了新一期《ET9会客厅》,与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进行对话。李斌表示,以前做车能突破20万,就感觉突破了天花板,像我们这个车(ET9)现在(能卖到)80.8万、81.8万,“过去10年里发生了什么,让中国用户愿意在高端市场接受中国品牌?”对此,吴晓波表示,在智能汽车领域里面,我们已经形成了技术能力和审美能力。只要能做出好东西,用户是愿意买的。 此外,李斌还表示,ET9首先是一款技术旗舰车型,里面搭载全球第一颗车规的5nm智驾芯片,“我们是第一个流片成功,第一个上车量产,比英伟达至少早三个月。”李斌提到,这款定价78.8万元起(电池租赁方案66万元起)的旗舰车型,首发限量版更是达到81.8万元。(新浪科技、凤凰网科技) **正浩CTO陈熙离职,或将创业** 雷峰网独家获悉,正浩创新CTO陈熙离职,公司已发邮件通知,正式手续还未办理,未来或将创业。陈熙此前在大疆的飞控部门工作,负责无人机控制系统的研发。在大疆期间,他积累了丰富的硬件、软件及系统集成经验。王雷离开大疆后创立正浩,而后招来前同事陈熙,2017年陈熙加入正浩,担任CTO,全面负责技术研发与战略决策,主导研发了正浩多项核心技术,如X-Stream闪电快充技术、X-Boost智能双向逆变技术、X-Core技术平台。 陈熙以工程师思维著称,擅长用代码和算法解决复杂问题。他主导构建了正浩的研发体系,强调“单点创新到多点创新”的平台化思维,通过技术复用加速产品迭代。例如,X-Core 3.0技术平台被应用于多款新品,如睿RIVER 3系列和DELTA Pro 3。陈熙作为正浩的技术掌舵人,不仅以工程师的严谨推动技术创新,更以战略眼光构建了覆盖全场景的储能解决方案。(本文作者关注消费机器人和创新3C,更多未披露消息可添加 Yukuaikuaier 微信了解) **荣耀高管谈上市进展:IPO辅导目前很顺利,稳步推进中** 7月3日消息,荣耀Magic V5暨AI终端生态发布会后,荣耀CEO李健、荣耀CFO彭求恩、荣耀产品线总裁方飞与媒体对话。荣耀CFO彭求恩谈到了上市进展称,IPO有六个阶段,荣耀现在已经完成了第一个阶段,启动了第二个阶段,上市辅导还要验收,后续进行申报、审核、发行上市。 他表示,目前荣耀正在辅导机构的帮助下,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在公司治理、内控等方面改进,辅导至少的时间是三个月,现在正在和合作单位做这些工作。“按照程序一步步往前走,现在进展很顺利。” 据中国证监会政务服务平台显示,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荣耀”)6月底已在深圳证监局获上市辅导备案,正式迈出A股IPO的关键一步。报告显示,荣耀控股股东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现直接持有公司49.55%股份,中信证券成为其辅导券商。据媒体报道,荣耀目前已汇聚20多家股东,2024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金资本旗下基金等多家央企和国企相继入股荣耀。(快科技) **雷军:着急用车可考虑小鹏理想Model Y,拦截YU7大可不必** 7月2日晚间,小米董事长雷军开启返场直播,详细介绍了小米YU7的订单、交付情况并解答网友提问。直播中,雷军在回应网友的问题时表示:“何小鹏是我20多年的好友了,我觉得江湖里不能只有打打杀杀,也需要有兄弟情义。所以预祝小鹏G7成功!” 雷军表示,最近,我看到有的车企专门出了针对小米YU7的“拦截应对话术”。仅仅是露出的部分,我仔细看了,实在不太准确。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做真的不是太好,我们不建议同行们这么做。如果大家着急用车,国产新能源车其实都很不错,比如,将要发布的小鹏G7、理想 i8,Model Y不错,大家也可以考虑。 雷军的此番发言也让不少网友直呼“有格局”,事实上也正因如此,小米汽车作为国内几乎是最晚入场的车企,却收获了一众车企的尊重与认可。(快科技、三言pro)  **百度湖北总代理破产清算,因渠道模式变革失去收入来源** 7月2日消息,据报道,6月30日,武汉世纪百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世纪百捷)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依法启动清算程序。世纪百捷在公告中表示:“随着百度渠道模式的变革与百捷的业务合作即将终止,我们失去了收入来源,公司运营陷入了无法挽回的困境。”世纪百捷称已竭尽全力寻求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但未能找到足以支撑公司持续发展的新业务方向。 经搜索发现,世纪百捷官网显示其成立于2003年,曾拥有1000多名员工。世纪百捷也在官网提到,自己是百度营销在湖北地区的总代理,立足湖北,辐射华中地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帮助客户通过互联网打造品牌,高效实现数字化营销服务,年产值近二十亿元。 据悉,其2024年有员工289人。而对于这些员工的安排,世纪百捷在公告中也有涉及,其表示全体员工的薪资将发放至2025年6月30日。并且郑重承诺将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及清算程序,但因为有些应收账款还需要时间收回,拟在90天内积极制定员工安置方案。(鞭牛士) **淘宝闪购宣布500亿补贴,以“反内卷”创造新平台模式** 7月2日,淘宝闪购宣布,将在未来12个月内进行500亿平台补贴。具体来说,将在消费者端发放大额红包、免单卡,并推出官方补贴一口价商品等,以简单、透明、直接的模式给消费者带去实惠。而在商家侧,也将通过店铺补贴、商品补贴、配送补贴、免佣减佣等举措,保障商家合理利润空间,促进商家生意增长。 据悉,淘宝闪购如此大手笔的补贴,并不只是一场市场战役,而是要重塑大众消费心智和消费习惯。此前报道,淘天、饿了么、飞猪资源的全面整合,形成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构成全新的大消费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巨大的线上流量可以有效反哺线下服务业,这种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模式,将有效带动消费需求的增长。 淘宝闪购的此次500亿补贴是“平台直补”,平台自身用真金白银投入,不要求商家“以价换量”。分析人士指出,这种模式能够有效保障商家的利润空间,同时提振商家经营活力,是打破“无序内卷”的创新之举。(财联社) **小米汽车辟谣YU7交付插队费:都是假的** 7月2日消息,小米汽车日前发布第166集答网友问。对于“网上有人自称小米汽车交付专员,宣称可以提前交付车辆,是真的吗?” 小米汽车表示:如有收到类似短信,请大家切勿相信,更不要涉及金钱交易,以避免经济损失。涉及类似“提前交付”、“提前交付需转账给个人”或“支付插队费”等信息,请大家一定要仔细甄别。涉及交付周期的,请参考小米汽车APP展示的预计交付周期。为保护您的个人隐私,订单、手机号等个人隐私信息请注意不要发给他人或其他公开平台。您的专属交付专员正在陆续建立企业微信交付群。 据了解,小米YU7在6月26日发布当晚正式开定,3分钟大定数就超过20万台,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创全球车企纪录。虽然新车卖爆,但接下来小米汽车的交付能力却要迎接地狱般的考验。目前小米汽车App锁单界面已经显示出预估交付时间,其中,标准版预计58-61周、Pro版预计51-54周、Max版预计38-41周。这也就意味着,现在下订YU7标准版车型,最长要等一年后才能提车。这也难怪会有人冒充小米汽车交付专员,通过付费插队的方式来诈骗了。(快科技) **微信AI搜索被指开盒,腾讯回应:仅整合公开信息**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被微信新推出的“AI搜索”功能强行开盒。该网友发现,当微信推文中出现本人姓名且恰好全网无重名时,名字会变成蓝色超链接,点击即可一键浏览公众号AI强制生成的“个人简历”及所有涉及该姓名的推文。 据悉,腾讯方面对此回应称,为了丰富用户搜索体验,微信搜索此前通过接入DeepSeek和混元等大模型推出AI搜索。AI搜索仅整合公众号及互联网其他公开信息,不会使用用户隐私信息。根据用户近期的相关反馈,微信搜索将进一步优化AI搜索的使用体验。 据了解,微信于今年2月份开始测试“AI搜索”功能,并开始接入DeepSeek深度思考。腾讯官方曾明确表示,AI搜索仅整合公众号及互联网其他公开信息,不会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和相关隐私信息。(鞭牛士) **京东回应将发布AI潮玩产品:消息属实** 有报道称,京东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已经与十余家头部机器人品牌达成合作。据悉,JoyInside由京东大模型支持,提供机器人与消费者的互动能力,聚焦于“一人一狗一玩具”。最近一家非常火爆的Al潮玩,也即将接入JoyInside能力,在京东独家开售。 对于上述情况,有媒体问询了京东方面,京东表示,消息属实。(新浪科技)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规划产能15万辆** 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举行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该工厂位于萨尔瓦多大都市圈内的卡马萨里市,是比亚迪在巴西建设的三座工厂之一。该项目于2023年7月启动,总投资额为55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71亿元),规划年产能15万辆,将生产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预计带来2万个就业岗位。比亚迪还将在当地构建本土供应链合作体系,加速拉美新能源转型。 自2021年进入巴西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以来,比亚迪累计销量已超过13万辆。2024年第一季度在巴西销量突破2万辆,并在5月汽车品牌零售销量中排名第四,市占率达9.7%。截至目前,比亚迪新能源产品已进入全球六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上半年海外销量超过47万辆,同比增长132%。(比亚迪) 本文作者关注新能源汽车,更多未披露消息可添加 **tz--hh** 微信了解。 **B站反腐通报:原游戏合作部总经理被逮捕,老东家是华为** 7月2日,B站向全体正式员工发送邮件,通报了原游戏合作部总经理张再敏的违法行为,称其在B站工作期间存在严重的职务犯罪行为,已经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 据游戏葡萄爆料,早在今年4月,就有相关朋友圈在业内流传。当时多名相关人士透露,当事人系前B站负责联运的合作部总经理张再敏,已被有关部门带走接受调查。据多名接近张再敏的人士称,2021年初她加入了B站,负责联运业务,花名「小姐姐」。 领英平台显示,张再敏先后在汇丰银行、上海莫塞尔、华为任职,并曾任华为游戏中心部长,责国内游戏联运及海外AppGallery游戏业务。(鞭牛士、快科技) **哪吒汽车关联公司20亿股权遭二次冻结,母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7月2日消息,公开信息显示,近日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股权冻结信息,股权所在企业为众联天下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20亿人民币,冻结期限3年,执行法院为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所持众联天下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20亿人民币股权已被冻结。 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哪吒汽车的母公司。该企业目前面临破产重整程序,相关案件已被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管理人机构为浙江子城律师事务所等联合管理人。(新浪科技) **百度搜索宣布10年来最大改版:首次支持超千字文本输入** 7月2日消息,据报道,在百度AI Day开放日上,百度搜索宣布进行十年来最大改版,搜索框、搜索结果页、搜索生态全面革新。据了解,百度搜索框升级为“智能框”,支持超千字的文本输入,搜索文本框不再是只能容纳28个字就被截断。 据百度方面介绍,搜索框的变大,背后其实是百度搜索语义理解、智能推荐等能力的提升,最终呈现出的结果。这一变化,将从之前搜索时候人迁就搜索的方式,变成主动服务人。另外,通过输入框和AI相机实现了语音、文字、图片都能搜,输入方式变得更加的丰富,同时支持直接调取AI写作、AI作图等工具。截至目前,百度搜索开放平台已接入1.8万+优质MCP,成为国内最大的AI生态。(凤凰网科技) **智谱AI获10亿战略投资,开源发布新一代通用视觉语言模型 GLM-4.1V-Thinking** 7月2日上午,智谱开放平台产业生态大会在上海浦东张江科学会堂举办,开源发布新一代通用视觉语言模型GLM-4.1V-Thinking。 在智谱开放平台产业生态大会上,智谱宣布浦东创投集团和张江集团对智谱总额10亿元的战略投资,并于近期完成首笔交割。同时,三方还启动了一项合作,共同建设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IT之家) **百度前副总裁璩静开医美诊所:位于华为总部附近,出资100万,其此前因短视频争议道歉辞职** 7月2日消息,近日,有网友发帖为一家医美诊所“深圳大为诊所”做口碑宣传,据介绍,该诊所位于华为总部坂田基地附近。搜索发现,深圳大为诊所成立于2024年12月,法定代表人和股东为璩静,持股比例100%,该诊所注册资本为100万人民币。大众点评显示,该诊所为医美诊所,产品包括黄金微针、冰点脱毛以及水光注射等,人均消费为2218元。据悉,有媒体致电该诊所,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的法定代表人/老板确实叫璩静,“我们老板在北京,我们都没有跟老板直接接触过。” 据媒体以往报道,璩静曾任百度副总裁,负责集团公众沟通部工作。2024年5月,她在短视频中发表“员工闹分手提离职秒批”“无需考虑员工家庭”等争议言论,引发舆论对百度价值观的质疑,导致公司市值蒸发60亿港元。随后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公开表彰优秀员工,强调“他们才是真实的百度”,公司内部加速处理危机。璩静虽发文道歉,但仍于5月9日离职。(快科技、红星资本局) **2025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榜单揭晓,董明珠落榜** 7月2日,《财富》发布了2025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榜单,董明珠并未出现在其中。据悉,《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榜单始于2010年,旨在呈现中国商界女性领导者的智慧、勇气、坚持与信心,自创立开始,董明珠已连续15年入选。 另外,在2025年榜单中,包括小鹏汽车总裁王凤英、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携程首席执行官孙洁等多个行业熟悉的高层相继入选。(新浪科技) **国际资讯****** **曝iPhone 18系列升级2nm芯片:苹果迈入2nm时代** 7月2日消息,今年9月苹果将推出iPhone 17系列,最新消息显示,iPhone 17将是苹果最后使用3nm芯片的数字系列机型。博主数码闲聊站爆料,明年的A20、A20 Pro都将升级台积电2nm工艺,这意味着苹果将迈入2nm时代。据悉,明年下半年登场的是iPhone 18系列新品,该系列首发搭载苹果A20、A20 Pro芯片,是苹果首款使用2nm芯片的机型。 目前台积电已在试产2nm,位于新竹和高雄的两大工厂将是2nm工艺制程的主要生产基地,预计今年下半年正式进入全面量产阶段。在前期试产中,台积电已经做到了高达60%的良率表现,待两大工厂同步投产之后,月产能将攀升至5万片晶圆。 对比上代,台积电2nm芯片的晶体管数量增加了15%,在相同功率下性能提升15%,爆料还称台积电每片晶圆的报价高达30000美元,如果苹果A20系列采用2nm制程来制造,必然将推高手机成本,不排除iPhone 18系列涨价的可能。(快科技)  **传Intel CEO陈立武考虑放弃推销18A工艺!全力发展Intel 14A** 7月2日,据外媒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称,英特尔CEO陈立武责成公司拟定一系列将在董事会上讨论的方案,其中包含是否停止向新客户推销英特尔代工的 Intel 18A (-P) 先进制程工艺。报道称陈立武根据半导体业内反馈认为 Intel 18A 正在失去对新客户的吸引力,希望将更多资源放到更可能相较台积电取得优势的 Intel 14A 上。 如果英特尔代工放弃进一步推销 Intel 18A (-P) ,可能面临数亿至数十亿美元的资产减计。该决策相当复杂、涉及大笔资金,董事会可能要到秋季的会议上才能就 Intel 18A 的未来作出最终决定。但这不会影响到英特尔产品部门和微软、亚马逊 AWS 等已有外部客户对该系列工艺的使用。 英特尔拒绝回应该传闻,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陈立武和执行团队致力于强化我们的发展路线图,与客户建立信任,并改善我们未来的财务状况。我们已经确定了明确的重点领域,并将采取必要措施扭转业务局面。”(IT之家) **微软宣布年内第二次大规模裁员:9000个岗位可能受到影响** 当地时间周三,美国科技巨头微软公司宣布了新的裁员计划,可能影响到9000个工作岗位,这也是该公司今年第二次大规模裁员,目的是控制成本。微软一位发言人表示,计划裁员人数不到公司总员工数的4%,将涵盖不同部门、多个地区、不同级别的员工,裁员是为了简化流程和减少管理层级。目前,微软并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截至2024年6月底,微软公司拥有22.8万名员工,其中4.5万人从事销售和营销工作。微软经常在临近财年结束时重组团队,并宣布其他人事变动。此前有报道称,微软计划在7月份裁员数千人,目标是销售人员,也会影响到包括Xbox在内的部门。实际上,在5月份,微软已宣布在全球裁员3%,即6000多人,这是自微软2023年裁员1万人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裁员。据微软发给华盛顿州就业官员的通知,该公司6月还在华盛顿州雷德蒙德总部裁员300人,5月还在普吉特海湾地区裁员近2000人。 微软承诺在2025财年投入800亿美元资本支出。然而,扩大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成本飙升拖累了该公司的利润率,预计其新一季度的云计算利润率将较去年有所下降。Meta在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将裁减约5%的“表现最差的员工”,而Alphabet在去年也裁减了数百名员工。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不断上升的成本引发了美国企业界各个部门的裁员,因为企业急于简化运营,以对冲进一步的成本压力。(财联社) **外媒曝猛料:扎克伯格四年21亿挖角OpenAI大牛,Meta回应** 北京时间7月2日,据外媒报道,为了给Meta新成立的超级智能实验室招募顶尖研究人才,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向一些AI大牛提供了最高可达3亿美元(约合21.5亿元人民币)的四年薪酬方案,其中第一年的总薪酬就超过1亿美元。 知情人士称,Meta已向OpenAI工至少提出了10份“高得惊人”的薪资报价。多位知情人士称,Meta曾想招募一位OpenAI高级研究人员,提议让他担任“首席科学家”一职,但被他拒绝。虽然这些薪酬方案中包含股票,但这些股票会在第一年立即归属。Meta发言人安迪·斯通(Andy Stone)对此回应称:“这些说法并不属实,这些薪酬方案的规模和结构被严重歪曲。有些人为了自己的目的,选择大肆夸大事实。” Meta首席技术官安德鲁·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在上周的一次员工问答中表示,并不是每个人都收到了1亿美元的薪酬报价。他说:“听着,大家,现在市场确实很热。但还没热到那个程度,好吗?所以那是假的。我们确实在为少量领导岗位招聘,这些人确实值这个价。”他还指出,这1亿美元并不是签约奖金,而是“包括很多不同的东西”,并提到OpenAI也在向员工提供反向报价。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跳槽Meta的OpenAI员工中,没有人获得3亿美元的薪酬报价。(凤凰网科技) **特斯拉暂停人形机器人生产,修改设计** 来自中国供应链的信息显示,特斯拉正在集中调整人形机器人 Optimus 软硬件技术细节,并于半个月前开始暂停采购 Optimus 的零部件。 两位供应商人士说,特斯拉并未明确表示会减少机器人零件订单,但要等到 Optimus 设计调整完后才会确定新的量产计划并重启采购,调整可能需要2个月。马斯克近期曾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新版 Optimus 的性能比特斯拉 2023 年亮相的第二代 Optimus 大幅改进,且加入了 Grok 支持的语音交互功能。 据了解,截至今年5月底,特斯拉今年累计采购了足够生产1200台 Optimus 的零件,并生产了接近1000台。此前马斯克承诺今年生产5000台。前述两位人士都认为,随着零部件采购中断,该目标基本无法达成。(晚点Auto) **消息称三星AI家庭伴侣机器人Ballie推迟上市** 7月2日消息,三星公司在今年4月宣布与谷歌云扩大合作,将其生成式 AI 技术 Gemini 引入三星全新的家用 AI 家庭伴侣机器人——Ballie。这款机器人具备自然对话交互能力,可协助用户管理家居环境,可提供家庭灯光调节、迎宾接待、日程定制及提醒设置等功能。 不过根据外媒报道,三星这款机器人将推迟上市,目前该公司正在集中精力打磨整体使用体验,同时也在努力确定“合适的定价”,根据该媒体预测,这款机器人产品的定价很有可能超过 2000 美元(现汇率约合 14328 元人民币)。 尽管自立项以来 Ballie 的外观经历了调整,但其核心功能并未改变,主要还是帮助用户控制智能家居设备,并通过内置的 AI Agent 功能进行理解和交互。外媒认为该产品预计需求量不佳,不过在未来 AI 技术进一步发展后,预计此类产品将更加有竞争力。(IT之家)  **套现超50亿,贝佐斯年内首次抛售亚马逊股票** 北京时间7月2日,据外媒报道,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近日抛售了330万股亚马逊公司股票,套现7.367亿美元(约合52.79亿元人民币)。这是他今年首次出售亚马逊股票。这笔股票出售交易正值贝佐斯与劳伦·桑切斯(Lauren Sanchez)在威尼斯大婚之际,属于他在3月设立的10b5-1交易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最多可出售2500万股亚马逊股票。自那以来,随着美国股市整体上涨,亚马逊股价已上涨逾8%。 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显示,今年61岁的贝佐斯是全球第三大富豪,净资产2414亿美元。他经常使用10b5-1交易计划,该计划允许公司内部人士在预设时间出售股票。去年,他通过这一安排出售了7500万股亚马逊股票,共套现136亿美元。自2002年以来,贝佐斯已累计出售约440亿美元的亚马逊股票。 贝佐斯经常出售亚马逊股票,以资助他在2000年创办的太空公司蓝色起源。今年1月,该公司首次发射了新一代旗舰火箭,并成功进入轨道。然而仅一个月后,蓝色起源突然裁员约10%,以削减成本。这次股票出售是贝佐斯今年首次套现,但在2025年,他已向非营利机构捐赠了近93万股亚马逊股票。截至发稿,亚马逊尚未就此置评。(凤凰网科技) **消息称苹果折叠iPhone进入P1原型阶段,折叠iPad研发被搁置** 据报道,苹果的折叠iPhone已于6月进入P1(Prototype 1)原型开发阶段,后续会有P2和P3阶段,每个原型阶段通常持续大约两个月。预计2025年底有机会走完Prototype的开发流程,2026年下半年有望上市。此外,折叠iPad研发被搁置,原因包括面板等零组件生产更困难,且售价太高,市场接受度偏低等。(财联社)
特斯拉的能源存储业务虽然是一个小而明显的亮点,也无法摆脱笼罩在公司上空的阴云。根据特斯拉发布的数据显示,其Powerwall和Megapack固定式储能产品的部署量连续第二个季度下降。今年第二季度,该公司安装了[9.6千兆瓦时](https://ir.tesla.com/press-release/tesla-second-quarter-2025-production-deliveries-deployments)的储能容量,较第一季度下降了0.8千兆瓦时。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0717/dd327bb17d491a0.png) 特斯拉的储能部门在2024年第四季度达到顶峰,在这三个月内部署了11千兆瓦时的储能容量。特斯拉在2024年总共部署了31.4千兆瓦时的储能产品。 直到今年,该领域一直是特斯拉的亮点,实现了持续的同比增长。来自储能和太阳能装置的收入从[2020年的20亿美元增长到](https://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1318605/000156459021004599/tsla-10k_20201231.htm)[去年的](https://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1318605/000162828025003063/tsla-20241231.htm)101亿美元。特斯拉今年开局不佳,表明这一势头即将结束。 相比之下,储能市场近期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分析师[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https://www.energy-storage.news/us-grid-scale-bess-market-could-shrink-by-almost-a-third-in-2026-wood-mackenzie-says/)表示,第一季度(有数据可查的最近一个季度)新增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7%。 然而,这种增长不太可能持续下去,因为对中国制造商品征收关税的同时,国会正在讨论特朗普支持的和解法案,该法案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共和党一直在努力废除《通胀削减法案》的关键部分。 虽然根据该法案,电池储能装置可能继续获得税收抵免,但对来自受关注外国实体(FEOC)的零部件或材料的新限制,可能会使任何剩余的税收抵免几乎无法申请。电池中使用的绝大多数矿物都在中国精炼或加工。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0526.htm)
Perplexity 公司周二在一篇[博客文章](https://www.perplexity.ai/hub/blog/introducing-perplexity-max)中宣布,将为其高级用户推出每月 200 美元的订阅计划。这项名为 Perplexity Max 的计划提供对这家初创公司电子表格和报告生成工具 Labs 的无限制访问权限,以及新功能的抢先体验,包括 Perplexity即将推出的人工智能浏览器 Comet。Max订阅用户还可以优先使用 Perplexity 提供的所有最新前沿模型,例如 OpenAI o3-pro 和 Claude Opus 4。  随着 Max 的推出,Perplexity 成为最新一家提供超高级订阅服务的 AI 提供商,旨在充分利用其高级用户。OpenAI 率先推出了每月 200 美元的 ChatGPT Pro 订阅服务,但Google、Anthropic和Cursor近几个月也纷纷效仿。 Perplexity 目前提供多种订阅计划。除了每月 200 美元的 Max 计划外,Perplexity 还提供每月 20 美元的消费者 Pro 计划,以及每人每月 40 美元的企业 Pro 计划。这家初创公司表示,最终还将为企业客户提供超高端 Max 计划。 据The Information看到的财务数据,2024 年,Perplexity 的收入约为 3400 万美元,主要来自每月 20 美元的 Pro 套餐订阅,但其现金消耗仍约为 6500 万美元。据报道,Perplexity 的大部分现金消耗来自对云服务器的巨额支出,以及从 OpenAI 和 Anthropic 购买 AI 模型的使用权。 Perplexity 的业务似乎自去年以来有所增长——据报道,其1 月份的年度经常性收入(ARR) 为 8000 万美元。然而,这家初创公司需要创造更多收入才能证明其估值的合理性。今年 5 月,Perplexity 进行了后期融资谈判,希望以 140 亿美元的估值筹集 5 亿美元。目前尚不清楚该轮融资是否正式结束。 但 Perplexity 在人工智能搜索市场的竞争正在加剧。近几个月来,Google大力推广其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搜索产品AI Mode,该产品与 Perplexity 的应用程序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OpenAI 近几个月也将搜索功能更深入地集成到 ChatGPT 中,据报道,该公司正在考虑推出自己的浏览器。 Perplexity 成功的关键之一或许在于它能够与 AI 提供商合作,并依赖这些提供商提供 AI 模型,同时在 AI 搜索市场击败它们。Perplexity Max 用户带来的额外收入或许能够增强这家初创公司在该领域的竞争力。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0524.htm)
一名前 SpaceX 安全经理因掌握美国政府项目的最高机密信息而起诉该公司及其一名高级员工,指控他们歧视、性骚扰和报复。 詹娜·舒姆韦 (Jenna Shumway) 在 2022 年入职后晋升为高级承包商项目安全官,她还指控高级员工——丹尼尔·柯林斯 (Daniel Collins),前国防部官员,受雇负责公司政府工作的安全合规工作——违反了最高机密协议,然后向政府隐瞒了这一信息。 [2024年12月, 《纽约时报》报道](https://www.nytimes.com/2024/12/17/technology/elon-musk-spacex-national-security-reporting.html)SpaceX因安全规程松懈而接受联邦审查,柯林斯因此登上新闻头条。据《纽约时报》报道,柯林斯不鼓励举报违反安全许可的行为,并允许未经适当许可的高管参加机密会议。《纽约时报》发现,这一指控以及其他指控引发了至少三次针对该公司安全程序的联邦审查。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303/d3c8bbc32f846e6.png) 根据[Shumway的投诉](https://www.documentcloud.org/documents/25988273-shumway-vs-spacex/),她被柯林斯最终聘用的主管职位拒之门外,甚至没有机会申请。投诉称,当柯林斯于2024年春季被聘为她的上司时,她的“工作环境彻底改变了”。Shumway声称,柯林斯对她进行了一系列骚扰,包括在数月内剥夺她的职责,最终导致她于2024年10月被解雇。 投诉称,柯林斯的骚扰也延伸到了其他女员工。歧视行为包括阻止女员工从事必要的安保工作、据称陷害她们不服从规定、在会议期间盯着一名女员工的胸部,以及询问一名下属女员工是否想在下班后喝酒时“一起嗨一嗨”。 诉讼称,舒姆韦和其他女员工曾多次向SpaceX人力资源部门举报柯林斯。诉讼称,该公司对这些投诉置之不理,除了建议这些员工避免与柯林斯单独相处外,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舒姆韦正在寻求未指定的赔偿。 这并非SpaceX首次因涉嫌纵容性别歧视而被起诉。此前的诉讼也曾指控该公司存在类似的歧视女性员工的情况,以及恶劣的工作环境导致性别骚扰。该公司还在应对加州民权部门和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就类似指控展开的调查。 该诉讼于5月底在洛杉矶县高等法院提起;应SpaceX的要求,该诉讼于6月30日移交至联邦法院。该诉讼已提交至加州中区联邦法院,案件编号为2:22-cv-05959。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0522.htm)
Circle的这一举动,可能促使其他稳定币发行商(如Paxos、Gemini)效仿,一同申请银行牌照,推动行业整体合规。
ZLUDA开源项目始于五年前,最初是英特尔 GPU 的嵌入式 CUDA 实现,之后数年由 AMD 资助,作为基于 ROCm 的 Radeon GPU 的 CUDA 实现,随后开源,但随后又回归,自去年以来一直在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目前,ZLUDA 是一个面向非 NVIDIA GPU 的多供应商 CUDA 实现,可用于 AI 工作负载等。该项目在第二季度取得了更多进展。 ZLUDA的 2025 年第二季度状态更新已于今日发布,其中显示其规模已扩大一倍:目前有两名开发人员全职参与该项目。 除了引入第二名开发人员外,ZLUDA 还一直在处理 ROCm 中的 ABI 中断问题,持续努力确保跨 GPU/驱动程序的位精确执行,改进日志记录,并在 NVIDIA PhysX 支持方面取得一些进展等等。ZLUDA 现在还可以在 GitHub 上进行自动构建。  ZLUDA 也在 llm.c 支持方面取得进展,该支持旨在使用原始 C/CUDA 进行大型语言模型训练。 更多 ZLUDA 在过去一个季度的进展详情,请访问[项目 GitHub 网站](https://vosen.github.io/ZLUDA/blog/zluda-update-q2-2025/)。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0516.htm)
苹果公司已为一种新型图像传感器申请了专利,该传感器可以使未来的 iPhone 和其他苹果设备能够拍摄动态范围接近人眼的照片和视频。该专利名为“[具有高动态范围和低噪声的堆叠像素图像传感器”,最早由](https://ppubs.uspto.gov/api/pdf/downloadPdf/12342091?requestToken=eyJzdWIiOiJmZmIyNTM4Mi1kZDcyLTQyODktODdkZS0xMDAzMzczNTdjYzUiLCJ2ZXIiOiI1MTJhNzIwOC04ZWZmLTQ3MzMtYjgyMS02NjcxYzUwY2FmNDUiLCJleHAiOjB9)[YMCinema 杂志](https://ymcinema.com/2025/06/25/apple-just-patented-an-image-sensor-with-20-stops-of-dynamic-range/)发现,它描述了一种先进的传感器架构,该架构结合了堆叠硅片、多层光捕获和片上噪声抑制机制,可达到高达 20 档的动态范围。    相比之下,人眼的动态范围估计约为 20 到 30 档,具体取决于瞳孔的调节方式以及光线随时间的变化。目前大多数智能手机摄像头的动态范围在 10 到 13 档之间。如果苹果提出的传感器能够充分发挥其潜力,它不仅会超越目前的 iPhone,还会超越许多专业电影摄影机,例如 ARRI ALEXA 35。 该专利概述了一种由两层组成的堆叠式传感器设计。顶层称为传感器芯片,包含捕捉光线的部件。底层称为逻辑芯片,负责处理包括降噪和曝光控制在内的各种处理。 目前,苹果全线iPhone产品线均采用索尼制造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也采用双层设计,但苹果的版本保留了多项原创功能,占用空间更小。 传感器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名为“横向溢流积分电容器”(LOFIC)的系统。该系统允许传感器中的每个像素根据场景亮度存储不同量的光,并将所有光量都存储在同一幅图像中。借助此功能,传感器可以处理极宽的光照差异,例如一个人站在明亮的窗户前,而不会丢失阴影或高光部分的细节。 该设计的另一部分重点在于降低图像噪点和颗粒感。每个像素都有其内置的存储电路,可以实时测量并消除与热相关的电子噪声。这一过程在芯片上完成,在图像被保存或通过软件编辑之前。 专利申请不能作为苹果近期计划的证据,但它们确实表明了该公司积极研究和感兴趣的领域,以及正在考虑开发的未来设备。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0514.htm)
 据多家外媒报道,微软目前已取消了Rare工作室旗下正在开发的游戏《Everwild》,并且本次裁员的浪潮将席卷整个 Xbox。 [IGN报道了此次裁员](https://www.ign.com/articles/microsoft-makes-significant-layoffs-across-gaming-division-xbox-boss-phil-spencer-confirms-in-memo-to-staff),并披露了 Xbox 首席执行官菲尔·斯宾塞发给员工的一份内部消息,报告显示,微软超过 9000 名员工可能受到影响,其中开发商King和Bethesda的员工损失巨大。 [VGC](https://www.videogameschronicle.com/news/sources-everwild-has-been-cancelled-as-xbox-layoffs-hit-rare/)则率先报道了《Everwild》被取消的消息,IGN的消息来源也证实了这一消息。 而在另一条内部内部消息中,菲尔·斯宾塞确定The Initiative工作室现已被关闭,旗下作品 《完美黑暗》 被取消,这款作品在去年的Xbox Games Showcase还公布了实机演示。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以下还有一些尚不确定的消息,包括ZeniMax Europe也遭到了大规模裁员,旗下新MMORPG 现已被取消、 Turn10被解雇了超过50%的员工、Raven Software也遭到了大规模裁员、暴雪有关于《魔兽弧光大作战》的项目全员被裁。
以做大规模为目标,增程已被多个车企验证为有效。从 X9 到 G7 再到 MONA系列,小鹏会在增程领域完成从高到低的布局。
来自苹果的一次车机革命。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https://www.ifanr.com) |[原文链接](https://www.ifanr.com/1629127) ·[查看评论](https://www.ifanr.com/1629127#comments) ·[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ifanr)
小米这回是让外国人开了眼了。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https://www.ifanr.com) |[原文链接](https://www.ifanr.com/1628941) ·[查看评论](https://www.ifanr.com/1628941#comments) ·[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ifanr)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与越南达成的新贸易协议大幅提高了苹果硬件的进口成本,包括AirPods、几乎所有 iPad 和 Mac mini。为了应对特朗普的“互惠”关税,苹果公司对其全球供应链和配送链进行了大规模重组。Tim Cook在2025年5月表示,除iPhone外,苹果所有产品都将从越南进口。**如今,据CNBC报道,特朗普宣布与越南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这将使苹果公司很大一部分设备的成本较特朗普第二任期前大幅增加。** 虽然苹果可以并且已经将制造业务转移到不同公司和国家之间以满足需求和物流需求,但据信目前在越南生产的设备清单如下: - AirPods - Apple Watch - iPad - Mac mini - MacBook Pro 尽管特朗普又开始谎称“越南将承担关税”,但苹果公司最终还是要承担这些新的关税成本。目前,从越南进口的商品面临两项关税,其中苹果公司必须支付20%的关税。 还有一种被称为“转运”的替代性关税,税率为40%。如果货物原产于越南境外,在从越南发货之前,美国公司必须支付转运关税。虽然苹果在越南的制造业务包括使用全球采购的零部件进行设备组装,但这似乎不符合更高的税率。 尽管如此,苹果现在必须为iPad、 Apple Watch以及几乎所有AirPods的进口产品支付20%的关税,这比以前大幅提高。尽管特朗普此前曾威胁要对越南征收46%的全面关税,但在他“解放日”之前,实际关税还不到4%。 但也有一些例外,包括一些科技公司和电子设备,它们实际上根本不缴纳关税。目前尚不清楚苹果的哪些产品符合几乎零关税的条件,也不清楚何时符合,因为部分限制措施与年份有关。 因此,Apple Pay五倍关税的计算是极其保守的,并且对总统有利。 [](https://photos5.appleinsider.com/gallery/64230-133781-Trump-xl.jpg)特朗普在其“真相社交”平台上宣布 特朗普声称,作为将关税“削减”至20%的回报,越南同意美国“能够以零关税向越南销售我们的产品”。这再次表明,“互惠”关税背后的计算与关税无关,而是模糊地基于贸易不平衡。 特朗普与越南达成的新协议紧随其后,此前他与中国签署了一项协议,这对苹果、其他美国企业以及消费者而言同样不利。预计未来几天还会有更多类似协议宣布。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0504.htm)
苹果MacBook Pro的 OLED 升级预计将于 2026 年推出,这一变化可能会将三星显示器带入笔记本电脑显示器供应链。继iPhone和iPad系列显示屏技术转向 OLED 之后,MacBook 系列也有望最终实现这一转变。如果分析师的报告准确无误,那么这一转变将从 2026 年开始。  Omdia 的一份报告探讨了苹果 2025 年 MacBook 面板供应链,分析师们谈到了未来几年将发生的变化。最后一段实际上讨论了苹果将 MacBook 产品线从 LCD TFT 转向 OLED。 Omdia 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显示器高级首席分析师兼 OEM 厂商 Lina Lin 表示,苹果预计将“从 2026 年开始”在 MacBook 中引入 OLED 显示屏。Lin 还表示,届时三星显示器 (Samsung Display) 也可能会加入苹果 MacBook 的供应链。 三星显示器最为人熟知的是,它是苹果iPhone系列OLED面板的两大主要供应商之一。鉴于三星显示器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OLED面板制造方面的实力,它想成为MacBook系列的供应商也是合情合理的。 对于苹果来说,这可能会加剧其笔记本电脑显示屏潜在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从而降低成本。 **更薄、更亮、无刘海** 关于 OLED MacBook 即将发布的传闻已经流传了一段时间,但迄今为止尚未有任何进展。关于这一变化的预期日期也发生了变化,但目前猜测是 2026 年发布。 2024年12月,Omdia泄露了一份所谓的路线图,显示预计将推出14英寸和16英寸的MacBook Pro,并采用“圆角+挖孔”混合OLED显示屏。如果该路线图准确无误,这意味着苹果将在显示屏上使用某种形式的挖孔摄像头,而不是像当前设计那样依赖刘海。 目前的故事中没有提到是否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它避开了任何与缺口相关的讨论。 此前,Omdia 在2024 年 5 月曾预测苹果很可能“最早在 2026 年”为iPad Pro添加 OLED 显示屏。然而,几个月后,另一份供应链报告却指出,这一迁移要到 2027 年才会发生。作为分析师,Omdia 在预测(包括其时间表)的准确性方面并没有最好的记录。 对于苹果来说,转向 OLED 屏幕是明智之举,因为它将带来更亮、对比度更高、画面更加生动的显示屏。由于不需要背光,OLED 面板也会更薄,这有助于减轻 MacBook Pro 本身的重量和厚度。 OLED 屏幕不仅有望应用于 MacBook Pro,MacBook Air也有望受益于这项显示技术。不过,目前预计最早也要到 2029 年才会推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0502.htm)
近日,**由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自主研制的3D打印极简轻质微型涡喷发动机在内蒙古成功完成首次飞行验证。**作为国内首台完成飞行验证的160公斤推力级增材制造涡喷发动机,该型号采用多学科拓扑优化技术,实现了设计理念与制造工艺的革命性融合,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整机工程应用的空白。 **研发团队突破传统制造技术限制,成功攻克面向增材制造的多学科拓扑优化设计、零部件一体化集成等关键技术,**不仅大幅减轻发动机结构重量,还显著提升了关键性能指标。 在飞行验证前,该发动机已通过整机性能达标、寿命测试等一系列关键地面试验,为此次成功首飞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试飞严格按预定方案执行,最大飞行高度达海拔4000米,充分验证了发动机在实际飞行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先进航空发动机研制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未来高性能航空动力系统的研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03/a5f140736c47404a98c01d81795ca76b.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0500.htm)
对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来说,旗下的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为其创造的收入可能已经超过了其标志性的产品标普500指数ETF。数据显示,贝莱德规模约为750亿美元的iShares比特币信托ETF(代码:IBIT)受到机构与散户投资者的共同追捧,过去18个月中17个月录得资金流入,仅今年2月出现流出。 该基金的费用率为0.25%,经过粗略估算,每年可产生约1.872亿美元的费用收入——这一数字略高于贝莱德iShares核心标普500 ETF(IVV)所带来的1.871亿美元收入。  尽管IVV资产规模高达6240亿美元,是IBIT的近九倍,但费用率仅为0.03%。  NovaDius Wealth Management总裁Nate Geraci表示:“IBIT在年费收入上超过IVV,反映出投资者对比特币的强劲需求,以及股票ETF费用的大幅压缩。” Geraci指出,“虽然现货比特币ETF的定价竞争激烈,但IBIT证明了投资者愿意为他们认为能真正提升组合价值的产品支付更高费用。” 自2024年1月现货比特币ETF获批交易以来,IBIT吸引了540亿美元净流入中的520亿美元,在比特币ETF市场中占比超过55%,成为了该领域绝对的主力。 在美国监管机构勉强放行比特币ETF后,市场迎来资金洪流,来自对冲基金、养老金和银行的资本迅速涌入。IBIT的费用率与同类产品相近,但仍能跻身美国成交量前20名的ETF之列。 需要指出的是,被IBIT超过的IVV也非等闲之辈,其已经有25年历史,在全美4300多只ETF产品中规模排名第三,仅次于先锋集团和道富投资管理的标普500基金。 Bespoke投资集团联合创始人Paul Hickey表示:“这表明此前投资者对比特币敞口的需求一直被压抑,他们希望将其纳入投资组合中,而无需另开账户。” Hickey称,“这也反映出比特币在加密货币中的领导地位,其作为价值储藏工具的属性已将其他代币远远甩在身后。” 随着比特币突破10万美元大关,在加密货币中领先地位也进一步扩大。华尔街的买盘主要由Strategy(公司原名为“MicroStrategy”)引领,该公司持续动用现金增持比特币。 有分析师认为,IVV和IBIT的双重驱动可能帮助贝莱德超越道富,成为ETF市场新的流动性霸主。按交易额计算,贝莱德占据约25%的市场份额,仅次于道富的31%。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0498.htm)
7月2日,荣耀全新Earbuds开放式耳机正式亮相,行业首获SGS亲肤友好金标认证,单耳仅重7.9g,佩戴轻盈无感,对眼镜用户友好。首发“双低音算法”(瞬态增强+动态低音补偿),并配备16mm多磁路模块+高弹性TPU复合振膜,内置镀钛穹顶高音扬声器,支持自然混响效果、空间音频等功能。  官方售价:699元,国补后594.15元。该耳机拥有极昼金与极夜黑两款配色,采用经典月相设计,支持荣耀AI私人助理。 荣耀Earbuds开放式耳机搭配YOYO语音助手,不仅支持语音控制音乐、通话,还能实时播报高铁座位、航班登机口等出行信息;采用三麦克风混合主动消噪系统,支持主动降噪、通话降噪功能,同时提供AI隐私通话、AI实时翻译功能。耳机还接入HONOR信任环,可无缝切换设备播放。 在续航方面,该款耳机单次续航能力为6小时,搭配耳机盒使用续航约22小时,宣称支持“超级快充”:充电15分钟,播放2小时。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0492.htm)
7月3日,据彭博社报道,TikTok正在裁减其电商部门TikTok电商美国业务的更多员工,这是该团队自4月以来的第三轮裁员。TikTok发言人周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随着TikTok电商业务的发展,我们会定期审视运营情况,以确保长期成功。我们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对部分团队进行调整,以更好地与战略重点保持一致。”TikTok没有回应被裁人数的问题。  TikTok电商 过去几个月,TikTok电商美国业务经历了一系列调整,原因是该部门在上一年未能达到内部制定的销售目标。彭博社此前报道称,TikTok电商在4月裁撤了一部分职位,并在5月进行了第二轮裁员。该团队还在将西雅图附近雇佣的美国员工,逐步替换为与中国有关联的管理人员,试图复制母公司字节跳动在亚洲取得的电商成功经验。 尽管经历了诸多调整,TikTok电商依然是TikTok增长最快的业务,也是字节跳动在全球范围内的重点发展业务。去年,TikTok电商在包括德国和西班牙在内的五个欧洲国家上线运营。 目前,TikTok在美国的未来仍不明朗。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将字节跳动剥离TikTok美国业务的截止期限延长到了今年9月中旬。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0490.htm)
7月3日,针对富士康要求数百名中国大陆工程师撤离印度iPhone工厂的报道,天风国际证券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发文称,这件事的影响几乎可忽略,因为富士康印度iPhone工厂的中国大陆员工回国早就规划好了,苹果也完全知情。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109/dd7f1472e78d467.jpg) 彭博社昨天报道称,富士康已要求数百名中国大陆工程师与技术人员撤出印度iPhone工厂,返回中国大陆,这是对苹果在印度扩大生产努力的一次打击。报道指出,**已有超过300名中国大陆员工已经离开印度iPhone工厂。**目前还不清楚富士康为何要让中国大陆员工回国。 郭明錤对此在X上发文称,中国大陆员工回国这件事的影响几乎可忽略,原因有三:首先,富士康在印度iPhone工厂的中国大陆员工本来就很少;其次,富士康在印度iPhone工厂的产能是由台湾地区员工(例如来自富智康民生厂)建立的,而不是大陆员工。 他最后指出,在印度iPhone工厂的中国大陆员工陆续回国是早已规划的,苹果也完全知情。 截至发稿,苹果、富士康尚未回应此事。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0488.htm)
尽管进行了初期测试,OpenAI表示不会大规模采用谷歌的TPU芯片。据报道,这家微软支持的AI公司证实正在试用Alphabet的部分张量处理单元,但暂无规模化部署计划。TPU芯片即tensor processing units,是谷歌专门为机器学习任务设计的定制化ASIC芯片,旨在加速神经网络的训练与推理。TPU采用数据流驱动架构,实现高效的矩阵乘法流水线计算,减少内存访问延迟。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1/0519/8d2fee44368a7a7.webp) OpenAI表示,将继续依赖英伟达GPU和AMDAI加速器来支持其模型训练与推理工作,理由是这两家芯片厂商的产品“性能经过验证”且“已有供应协议”。 上周末有媒体报道称OpenAI已开始在某些任务中使用谷歌AI芯片,但消息人士指出这些仅是低阶版本TPU,而谷歌最先进的芯片——专为Gemini大语言模型设计——仍保留自用。 虽然近期与谷歌云达成协议满足了OpenAI更广泛的基础设施需求,但该公司明确表示短期内不会将大量算力迁移至TPU平台。 投资者和分析师此前将潜在的TPU合作视为OpenAI寻求英伟达替代方案的风向标,摩根士丹利策略师甚至认为此举将有力验证谷歌硬件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OpenAI的表态凸显了现有芯片合作伙伴的黏性,以及超大规模部署新硬件的复杂性。在AI算力需求持续激增的背景下,OpenAI似乎更倾向于在现有GPU-TPU混合测试基础上逐步扩展,而非全面转向TPU架构。 OpenAI的芯片路线图向市场释放信号,表明英伟达和AMD仍将是其核心供应商,这可能限制谷歌AI硬件市场份额的增长空间——尽管其TPU技术不断进步。 投资者将密切关注OpenAI下一次基础设施更新及谷歌云财报,以捕捉TPU使用率变化或新供应商多元化迹象。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0486.htm)
理想的一次自我革命。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https://www.ifanr.com) |[原文链接](https://www.ifanr.com/1627886) ·[查看评论](https://www.ifanr.com/1627886#comments) ·[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ifanr)
「功能」之后,汽车消费开始谈「情绪」。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https://www.ifanr.com) |[原文链接](https://www.ifanr.com/1627252) ·[查看评论](https://www.ifanr.com/1627252#comments) ·[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ifanr)
作者:欧雪 编辑:袁斯来 2025年,当我们谈论手机行业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手机行业大厂以数千亿美元或人民币的营收,仍然是无可撼动的硬件行业巨头。但高速增长的狂野时代终结,给行业留下的是倦怠,热情早已消亡。 所以,当硬件科技品牌Nothing在英国成立时,很多人都在好奇它的命运走向。即便目睹过一次次失败的尝试,人们仍然渴望看到理想主义的胜利。 好在Nothing活了下来。它生存了5年,并在2024年营收破5亿美元,足以让人惊讶。“要知道欧洲是没什么硬件公司的。Nothing这种从day one(第一天)就founding在伦敦,还做to C高端硬件的公司,在当下是非常稀缺的。”一位投资人告诉我们。 而且,我们从Nothing获悉,2025年,其累计营收已经突破了10亿美元大关。 如果回溯,Nothing仍是一家年轻的初创公司。 2021年Nothing推出其首款真无线耳机Ear (1),采用了特别的透明设计,在白牌和手机厂商TWS构成的红海中,切出了一块市场。 此后,Nothing相继推出了Ear (stick)、Ear (2) 等多款TWS耳机和一款开放式耳机Ear (open)。 在智能手机领域,Nothing于2022年推出了其首款智能手机Phone (1) 。这款手机以其标志性的半透明后盖设计和Glyph交互灯带系统,给当时强调性能参数为主的行业注入了新鲜感。 随后,Nothing Phone (2)、Phone (2a)、CMF Phone (1) 等多款智能手机相继问世。据多方媒体报道,截至目前,Nothing的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了700万台。 今年7月,Nothing推出自己第三款旗舰手机Nothing Phone (3),售价比Phone (2) 高出200多美元,达到了800美元——和iPhone 16的首发价(799美元)持平。 在iPhone都在降价时,Nothing作为一家小公司却选择提价,似乎在逆流而行。 但这并非一场盲目的冒险。硬件创业中,通用型的手机、家电大赛道早已赢家通吃。但多元的全球市场中,专注细分人群的创业公司,反而能成功俘获大厂难以触达的人群,尤其是年轻一代。 Nothing证明了这一点。我们独家获得的数据是:Nothing全球用户的平均年龄只有26岁,比同类产品平均年龄年轻10岁,超过6成的用户将设计作为首要购买要素。 这一次,Phone (3) 也在设计上花费了心思,其配备了一款像素风的第二屏幕Glyph Matrix。这块屏幕以组件形式集成了多种AI交互体验,包括过滤后的重要信息提醒(Essential Notifications)、手电筒、电量显示等。此外,用户可以自行创造专属组件。  右上角的黑色圆形屏幕为Nothing Phone (3) 配备的像素风的第二屏幕Glyph Matrix(图源/企业) **“我们认为全球年轻一代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年轻人都希望更好地表达自我价值主张。”Nothing联合创始人Steven向我们表示。** 同时,Nothing也首次将业务拓展至头戴式耳机领域,推出了Headphone (1)。 这款耳机则延续了Nothing标志性的透明设计,并与英国音响品牌KEF合作了声学单元与场景聆听体验部分。  Nothing Headphone (1) 产品图(图源/企业) 哪怕回到3年前,个性都算不上购买决策要素。但最近泡泡玛特、Tagi.、Casetify这样的产品缔造了增长神话,证明Z世代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正在剧变。大公司对新消费浪潮的迎合迟钝而笨拙。而那些特立独行的创业公司,反而成功吸引住巨头最眼红的年轻用户。 Nothing也因此成为硬件行业少数获得巨额资本加注的公司。据彭博社报道,Nothing正在进行C轮融资,融资金额至少为1亿美元。此前,根据硬氪报道,Nothing累积融资数额已达到2.5亿美元。 当然,作为一个创业品牌,生存之战远未结束。无论在供应链、品牌还是渠道中,Nothing仍然显得年轻而势单力薄。在手机行业这片丛林中,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的生存都充斥着残酷的斗争,Nothing没有什么容错空间。 在Phone (3) 和Headphone (1) 正式上市之际,我们与Steven就公司的新品、市场发展以及全球智能手机需求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以下对话经我们编辑: ### 01 新品发布 **硬氪:为什么Phone (3) 这一代产品价格提了这么多?** **Steven:**Phone (3) 是我们在智能手机用户交互体验设计上的最新实现,相较于前两代,我们尤其在工业设计和用户交互元素上做了革新。 我们也优化了智能手机基础体验的关键部分,如影像、流畅性和人工智能,还力求在性能与功耗间达成最佳平衡。 当然也有一些客观的因素,比如和前两代相比,我们在关键器件的选择上做了提升。我们主要考量的还是怎么做出更有趣的产品,而不是盯着其他厂商旗舰的价格去定价。  Nothing Phone(3)产品图(图源/企业) **硬氪:Nothing的体量在供应链里具体是什么水平?** **Steven:**我们体量当然算小的。尽管Nothing的体量比较小,但供应商伙伴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其实还是实际的出货量和增速为供应商带来了信心**。作为一家做手机最年轻的、且还活着的消费科技公司,出货量在增加,产品组合在扩展,**市场建设展现出更多消费者势能,这些都让供应商看到了合作的潜力和价值。 **硬氪:你们怎么看现在手机行业绝对的红海?** **Steven:**我们对此持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手机行业是一个蓝海市场。**手机本身是一个高度集成化的产业终端,背后连接着极为庞大和复杂的产业链。任何一项软硬件技术的突破,都能通过手机实现落地与规模化应用,成为产业链价值提升的主要受益者。 从现阶段来看,无论是软件能力还是硬件形态,都远未触及这个行业的极限。而手机作为最重要的个人随身信息处理终端,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任何硬件能取代其核心地位。因此手机行业仍是一个持续进化、充满机遇的蓝海市场。 **硬氪:创业公司怎么活下去?** **Steven:**手机本质上也是个消费品,做消费品的本质还是提供消费价值。硬件厂商想闯出一条路,最终还是靠差异化的、消费者没见过的好产品。 消费电子赛道已经是个成熟赛道了,不能有短板。但要再进一步,就不是一个纯技术门槛的事情,当下要跨越的还有心智门槛。 **硬氪:我们留意到,Phone (3) 上搭配了AI功能。Nothing怎么看现在AI+手机?** **Steven:长远来看,手机是AI最重要的载体。**我们优先关注的是如何创造AI被消费者可感知、认可和主动传播的价值应用。比如我们Phone (3) Essential Space中就有两个小功能:翻转录音+AI总结,及Vibe coding开发工具,都是手机OS应用上的首创。 **硬氪:AI+硬件时代,手机行业对其他硬件行业的启示是什么?** **Steven:手机是肉眼可见的未来里,AI最重要的载体。所以其他消费硬件品类最终会以不同形式围绕于手机终端。** **硬氪:今年Nothing还首次推出头戴式耳机这个品类,具体是如何考虑的?** **Steven:**音频产品并非手机厂商的附属品类,而是有其独立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尤其是头戴式耳机,在特定使用场景下具备与TWS形态的差异体验价值,还能承载个人价值主张的表达,所以头戴式耳机是我们全球社群呼声最高的新品类。 在产品定义阶段,我们在技术参数上对标了多个头戴式耳机旗舰产品;在音质体验上,我们与行业顶尖的KEF品牌合作;但在消费人群的定义上,我们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  Nothing Headphone (1) 展示(图源/企业) ### 02 市场发展 **硬氪:Nothing在各大市场的销售情况如何?** **Steven:**在智能手机领域,印度等新兴市场仍是我们最大的市场,并一直保持高增速。与此同时,我们在西欧和日本市场已经成为了在今年上半年本地市场同比增长最快的手机品牌之一。在智能产品(音频设备和智能穿戴手表)方面,西欧、北美以及日韩市场的表现一直相当强劲。 **硬氪:你们的市场大本营是在印度,但普遍的看法是,印度消费者购买力有限,往往更看重参数而非设计,你们怎么看这点?** **Steven:**我们看待全球消费者的需求时,不会仅从人口统计学的维度来思考;我们相信各地消费者的需求都是多元化的,且既有理性考量,也有感性追求。 我们不会简单地认为所有科技爱好者只关注参数。实际上,总有一部分消费者追求与众不同的体验和情绪价值,他们也不会随波逐流,而是基于自己的思考做出选择。 **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我们认为全球年轻一代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年轻人都希望更好地表达自我价值主张。** **硬氪:所以你们现在印度市场的表现如何?** **Steven:**今年,我们发现产品逐步开始进入更多消费者的视野了。比如,我们2025年第一季度拿到印度市场1.64%的份额。 **硬氪:日本iPhone普及率极高,且本土品牌如索尼等极其强势,你们怎么打开局面?** **Steven:**从结果来看,我们在日本的耳机产品出货量持续维持在全球前十,并且今年手机产品Phone (3a) 实现了爆发增长。 在日本我们也没有刻意做很多宣发。我们观察到在日本用户中,有一群人有国际化的视野,有敏感性,也有品位。我们提供的品牌、产品视觉和设计的体验,正好一部分日本消费者会喜欢。 **硬氪:日本其实很看性价比,所以MUJI、优衣库是国民品牌。日本用户会为相对主观的要素买单吗?** **Steven:**其实我们发现相当比例的日本消费者,会对质价比更加敏感,而不是单纯的性价比。他们不仅仅从纯理性的冰冷数字层面去分析产品,更会看软硬件、工业设计,甚至包装在内的品牌整体对其创造的感知,甚至是感动。不单是在日本市场,这也是我们在全球市场的发现。 一些日本用户看到我们的产品是不同的、有趣的,会产生一种共情。这种共情其实就是能感受到我们为了实现这个设计,可能付出很大的努力,对此用户也会产生一种精神的共鸣。 **硬氪:日本你们是怎么进入的?** **Steven:**Nothing与乐天运营商已经展开了合作,同时在茑屋书店、时尚买手店等文化集合店也有陈列和销售。我们的新品Phone (3a),自2025年第二季度起也在日本的乐天移动(Rakuten Mobile)正式开售。 **硬氪:美国市场呢?今年有什么计划?** **Steven:**Nothing Phone (3) 和Headphone (1) 今年都将正式上市美国市场。美国市场作为海外科技爱好者和科技媒体浓度最高的市场,其消费者和��体对Nothing品牌展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反馈积极。在美国,我们一直通过官网等渠道持续保持产品的可获得性,音频与穿戴产品的销售也一直强劲。比如,我们音频产品去年到今年的销量增长至少会达到6倍以上。 **硬氪:美国市场的用户有什么特点?** **Steven:**美国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心智几乎被苹果占据,电脑大多是苹果产品,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我们觉得,美国年轻人可能未意识到除了苹果外,还有不同的科技品牌可供选择。因此,我们需做出一个酷炫有趣的品牌,先吸引年轻人关注和追随,而非直接考虑转化。 ### 03 中国市场 **硬氪:听说Headphone (1) 今年会上市国内市场?目前中国团队建设如何?** **Steven:**是的,Nothing Headphone (1) 今年将会在国内上市。至于中国团队,我们的建设还在初始阶段,销售团队规模不到10个人。 中国是一个需要我们持续投入和耐心的市场。但中国是我们研发和供应链中心。在中国,我们很希望招到研发和供应链人才。 **硬氪:接下来,Nothing对中国市场有何计划?** **Steven:**目前还是以音频类产品为主。CMF第三代手表会有中国版,其软件生态将针对中国市场定制。这款手表需要一些本地化定制研发的时间,计划9月上市,**是Nothing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首款手表。** **硬氪:那你看来,如今要想在中国立足的消费品牌,需要具备哪些特质?** **Steven:**当前消费市场品类细分、竞争激烈,消费电子领域中,能让科技更有趣且兼具设计美感与情绪价值的品牌屈指可数。我觉得关键在于,需要提供有意义的差异化情绪价值,兼顾产品体验与精神触动。所以我们会长期坚持和努力的方向也是这样的。
 ## 雷军披露小米 YU7 销售数据:SU7 系列转单占比不到 15%,女性用户占比 30% 在 7 月 2 日晚的直播间,小米创始人兼 CEO 雷军身穿白色衬衫,戴小米 AI 眼镜入场,分享了小米 YU7 销售的一些情况。 雷军在回应 YU7 大定争议时表示,SU7 和 SU7 Ultra 转订 YU7 的订单,占 YU7 总订单数不足 15%。雷军称,「网上很多人质疑大定有水分 7 天可退。这其实是行业惯例,有 3 天的犹豫期,我们定 7 天主要是担心试驾不过来。」 雷军还透露,小米 YU7 用户平均年龄 33 岁,女性用户占比 30%。女性最喜欢粉色,男性最喜欢寒武岩灰、深海蓝。卖得最好的城市是上海、杭州、北京,这三个城市也是 Model Y 销量最好的城市。此外,苹果用户占比 52.4%。 雷军还表示目前没有做自行车和摩托车的计划,也没有打算出红米汽车。(消息来源:IT 之家)  ## 曝特斯拉暂停人形机器人生产,修改设计 7 月 2 日消息,据报道,来自中国供应链的信息显示,特斯拉正在集中调整人形机器人 Optimus 软硬件技术细节,并于半个月前开始暂停采购 Optimus 的零部件。 报道援引两位供应商人士的话称,特斯拉并未明确表示会减少机器人零件订单,但要等到 Optimus 设计调整完后才会确定新的量产计划并重启采购,调整可能需要 2 个月。 马斯克曾表示,新版 Optimus 的性能比特斯拉 2023 年亮相的第二代 Optimus 大幅改进,且加入了 Grok 支持的语音交互功能。他估计 Optimus 的最终售价或将在每台 2 万美元至 3 万美元(IT 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14.3 万元至 21.5 万元人民币)之间。 报道还称,截至今年 5 月底,特斯拉今年累计采购了足够生产 1200 台 Optimus 的零件,并生产了接近 1000 台。此前马斯克承诺今年生产 5000 台。前述两位人士都认为,随着零部件采购中断,该目标基本无法达成。 报道中,供应链人士还透露,特斯拉可能会在今年股东大会上亮相第三代 Optimus,马斯克需要证明新品值得特斯拉股东和数百家供应链公司为此继续投入、扭转资本市场的负面预期。(消息来源:IT 之家)  ## 字节被曝两年半造出千台机器人,长期目标是具身智能 7 月 2 日报道称,字节开发的机器人已累计量产超千台。他们在 2023 年完成了 200 台量产目标,之后年量产数超 100% 增长。该机器人研发团队,也从 2023 年夏天的约 50 人左右,扩充至目前的约 150 人。 报道称,目前字节已量产的机器人形态是轮式物流机器人,或称自主移动机器人(AMR,Autonomous Mobile Robot),没有用于分拣的机械臂,主要用途是在仓库、产线上运输包裹与零件,能自主学习、规划路线、移动到目的地。 报道还提到,字节的物流机器人,目前主要服务于抖音电商仓等字节自己的业务,同时也已拿下一些外部客户,如顺丰、比亚迪电子,在生产基地内运输零件与加工好的商品。 报道还称,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字节机器人团队的远期目标是挑战具身智能。字节研发、生产物流机器人主要也是为了探索具身智能:进入真实场景,获得一些数据,也获得反馈和落地的手感。 报道还透露,张一鸣今年拜访了一些早期具身智能创业公司和产业链公司。「在他这个级别的企业家里,很多人已经不会见这么早期的创业者和这么小的公司了。他还保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想了解新东西的学习意愿。」一位投资人评价。(消息来源:IT 之家)  ## 淘宝闪购宣布 500 亿补贴 淘宝闪购宣布 7 月 2 日起,将在 12 个月内直补消费者及商家共 500 亿元。 500 亿元规模的平台直补,将在 12 个月内向商家推出店铺补贴、商品补贴、配送补贴、免佣减佣等,以保障商家利润空间,促进商家生意增长。 与此同时,淘宝闪购还通过发放大额红包、免单卡、官方补贴一口价商品等方式补贴消费者。 淘宝闪购业务系原先的「淘宝小时达」升级而来。6 月 23 日,在「淘宝闪购」上线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数已超 6000 万。(消息来源:IT 之家) ## 比亚迪巴西工厂首车下线 7 月 1 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举行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仪式,标志着比亚迪全球化战略迈入新阶段。 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在仪式上表示,作为全球研发投入最高的企业之一,比亚迪正将领先的技术带到巴西。「从破土动工到首车下线,我们仅仅用了 15 个月。这是比亚迪的里程碑,也是拉丁美洲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新起点。」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比亚迪在巴西销量突破 2 万辆。5 月,比亚迪在巴西汽车品牌零售销量排行中升至第四位,市场占有率达 9.7%。 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不仅承载着比亚迪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使命,更成为撬动整个拉美新能源市场的战略支点,加速拉美新能源转型。(消息来源:新华网)  ## 冲击 IPO 上市关口,智谱再获 10 亿元战略融资 7 月 2 日,智谱开放平台产业生态大会在上海举办。智谱在会上宣布,浦东创投集团和张江集团对智谱总额 10 亿元战略投资,并于近期完成首笔交割。 智谱 CEO 张鹏在会上发布了两项新成果:一是开源发布新一代通用视觉语言模型 GLM-4.1V-Thinking,以推理能力为核心突破,刷新 10B 级别多模态模型性能上限;二是 MaaS 全新上线 Agent 聚合平台「应用空间」,联动 Z 基金启动 Agent 开拓者数亿元专项扶持计划。(来源:极客公园)  ## 荣耀平板 MagicPad3 正式发布:搭载 12450mAh 最大容量电池,升级全局 AI 生产力 7 月 2 日,荣耀 Magic V5 暨 AI 终端生态发布会在深圳举行,荣耀 AI 旗舰全家桶正式亮相,包括地表最强折叠屏荣耀 Magic V5、最佳 AI 平板荣耀平板 MagicPad3,以及荣耀 MagicBook Art 14、新旗舰耳机和手表等新品,展现了荣耀在 AI 终端生态领域的全面布局。 荣耀平板 MagicPad3 搭载 13.3 英寸大屏,拥有 91% 高屏占比,3:2 黄金比例,3.2K 超高清分辨率,行业最高 165Hz 刷新率,以及 1000 nit 峰值亮度。 此外,荣耀平板 MagicPad3 还是行业跨品牌文件互传最全的平板电脑,可与 iOS、鸿蒙、安卓三大系统手机无缝互传文件、视频和图片,互传时只需打开平板的荣耀分享功能,与 iOS 设备互传需在 iOS 设备下载荣耀互联 App,大大提升了办公效率。 荣耀平板 MagicPad3 搭载全局 AI 生产力,带来诸多创新功能,包括全面升级的 AI 手写笔,支持笔势删除、智慧纠错、智慧联想、AI 墨迹还原等功能,还原自然书写体验,全面提升书写效率。(消息来源:IT 之家) ## 京东回应将有 AI 潮玩产品发布:消息属实 7 月 2 日消息,今日有消息称京东附身智能品牌 JoyInside 已经与十余家头部机器人品牌达成合作。 据悉,JoyInside 由京东大模型支持,提供机器人与消费者的互动能力,聚焦于「一人一狗一玩具」。 而最近一家非常火爆的 AI 潮玩,也即将接入 JoyInside 能力,在京东独家开售。 对于上述情况,有媒体询问了京东,京东表示,消息属实。 京东云今日发文称,依托京东大模型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深度积累,京东通过 JoyInside 平台,将京东大模型交互能力植入机器人、玩具、家居等硬件设备终端,构建「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的具身智能生态。(消息来源:快科技)  ## 亚马逊《黑袍纠察队》主创宣布本剧最终季杀青,预计 2026 年播出 7 月 2 日消息,亚马逊反英雄剧《黑袍纠察队》第四季结局已于去年 7 月完结,主要内容包括:《V 世代》新人加盟、祖国人越来越疯、「尼根」亮相、玄色回归,还有注射 V 化合物的鸡与羊,而主角团的屠夫则正在着手准备能够杀死超人类的病毒。 屠夫演员卡尔・厄本去年发布了一条动态,透露《黑袍纠察队》第五季将在 2026 年上映,该季也将成为系列剧集的最终季。从原著剧情走向来看,最终季主角团将彻底击败祖国人,同时也将迎来主角团的「离散」。 据主创 Eric Kripke 的最新动态,《黑袍纠察队》最终季已杀青,他表示,这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这个片场。很快它就会被拆除。虽然苦乐参半,但更多的是感激,他们拥有最好的演员阵容,最好的剧组,最有趣的故事。另外,他对粉丝表达了感谢,并称等不及看到最终章了。(消息来源:IT 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