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汽车公社报道,今日有上百家供应商齐聚哪吒汽车上海总部,召开供应商大会,商讨哪吒汽车债务问题。而哪吒汽车方面表示,**计划70%债务转为母公司合众汽车的股权,而30%债务将以现金方式清偿,不过属于无息分期形式。** 对于哪吒汽车的债务清偿方案,有供应商表示:这是把债主供应商都绑到战车上。 根据哪吒汽车的说法,上周在桐乡总部召开的是第一次供应商大会,主要针对千万级债务供应商。此次则是第二次,供应商债务普遍在数百万元。 哪吒汽车在此次供应商大会上,还宣布了E轮融资进展,**原定3月份到款,但因风险延迟至4月,大约是30亿元,对应一半的股权。** 对于哪吒汽车解散研发团队的传闻,哪吒汽车方面表示消息不实,而是在推进组织和流程优化。 此外,哪吒汽车当前深陷债务泥沼,且面临资金风险,有知情人士透露,哪吒汽车债务可能达到百亿元级别。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19/647d7897ed8d48b28b1794f70b71f322.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6732.htm)
在今天的GTC 2025大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亲自向全球观众介绍了他们的呆萌小机器人Blue,灵感来自《星球大战》,由英伟达Newton物理引擎驱动,走上舞台并与黄仁勋互动。这可能是本次主题演讲中最引人注目的时刻,黄仁勋展示了公司在机器人技术和物理人工智能方面的重大进展。 在台上,黄仁勋解释说:“到本世纪末,全球将至少缺少5000万名工人”,很显然,老黄将机器人技术定位为解决全球劳动力短缺问题的一个方案,看中了这一巨大商机。 在会上,英伟达还宣布推出Nvidia Isaac Groot N1,官方称之为“世界上第一个开放、完全可定制的通用人形推理和技能基础模型”。将该模型开源代表着加速机器人领域发展的重大举措,类似于开源大语言模型(LLM)如何加速通用AI发展。 与Groot N1一同发布的还有英伟达与谷歌DeepMind和迪士尼研究合作开发的Newton,这是一款用于机器人仿真的开源物理引擎。黄仁勋解释了对“专为非常精细的刚体和软体设计的物理引擎,这种引擎能够训练触觉反馈、精细运动技能和执行器控制。” 专注于机器人训练的仿真遵循了自动驾驶开发中已证明成功的模式,利用合成数据和强化学习来训练AI模型,而不受物理数据收集的限制。 黄仁勋描述了英伟达仿真技术如何实现大规模机器人训练:“利用Omniverse来调节Cosmos,Cosmos生成无限数量的环境,使我们能够创造出受控且系统性无限的数据,同时这些数据又是我们所掌控的。” 这些机器人相关的公告标志着英伟达已经从传统AI计算扩展到物理世界,可能为其技术开辟了新的市场和应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6730.htm)
意大利报纸《Il Foglio》推出全球首份完全由AI生成的报纸,从写作到讽刺手法皆出自AI之手。《独立报》携手Google推出Bulletin平台,由编辑审核AI生成的摘要,为赶时间的读者提供可靠的新闻。一家意大利报纸《Il Foglio》高调宣布,出版了世界上第一份完全由AI制作的报纸。 AI包揽了写作、标题、引用……甚至讽刺手法。 《Il Foglio》的编辑Claudio Cerasa称,这次发行AI报纸,是一项为期一个月的新闻实验的重要部分,旨在全方位展示AI技术对工作方式以及日常生活的影响。 **世界上第一份AI生成的报纸** 这份4页篇幅的《Il Foglio AI》从周二起,在报摊及网络平台同步发售。 Cerasa表示,这将是全球第一份完全由AI打造的日报,写作、标题、引言,甚至连字里行间的讽刺意味,都是AI的“手笔”。 他进一步补充道,记者的作用,仅仅是向AI工具提问,然后阅读它给出的答案。  在AI版《Il Foglio》上,记者的任务仅限于向AI工具提问并阅读答案 当前,全球的新闻机构都在绞尽脑汁,思索如何合理运用AI,而《Il Foglio》的这次实验,正好赶上了这股热潮。 本月早些时候,《卫报》曾报道,BBC新闻打算借助AI,为大众量身打造更具个性化的内容。 《Il Foglio AI》创刊号的头版,有一篇文章提及了美国总统特朗普,探讨了意大利特朗普支持者身上的矛盾之处。 头版还有个专栏指出,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过去20年里,多次违背承诺、撕毁协议,言行不一。 难得的是,报纸里还有一篇对意大利经济持乐观态度的报道。 文章援引意大利国家统计局(Istat)最新发布的收入再分配报告,报告显示,随着约75万工人因所得税改革实现加薪,意大利正朝着好的方向转变。 报纸第二版的内容,讲述欧洲年轻人如何对稳定恋爱敬而远之。 这些文章结构清晰、表述直白,没有明显的语法错误。不过,新闻版面上的文章,均未直接引用任何人的原话。 报纸最后一页,刊登了由AI生成的读者来信,其中有一封信询问:未来AI会不会让人类变得一无是处? AI给出的回复是:“AI固然是一项了不起的创新,但它连点杯咖啡都做不好,糖都能放错。” Cerasa表示,《Il Foglio AI》展现了“一份真实报纸该有的样子”,是新闻资讯、观点辩论与话题争议的集合体。 他也提到,这是一个试验田,用来观察AI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看看利用这项技术制作日报会带来哪些影响。 这迫使我们思考一系列问题,而不仅是新闻行业本身。 Cerasa还强调,这不过是另一份用智慧打造的《Il Foglio》,别把它称作AI的产物。 《独立报》将推出由GoogleAI支持的新闻服务 当下,新闻机构都在急切探寻,如何应对这项新技术带来的生存威胁。 《独立报》即将推出一项全新的新闻服务,该服务将借助Google的AI工具生成文章摘要,全程由该报记者把关。 本月晚些时候将推出一个名为Bulletin的平台,首先会通过《独立报》上线,之后会在独立网站推出。 它将运用Google的Gemini AI模型生成报道摘要,再由记者进行编辑。 《独立报》CEO Christian Broughton说,这个服务为那些赶时间的读者,提供可靠、经过核实的新闻。  如今,全球新闻机构都在探索如何从AI技术中获益。 不过,人们也担忧AI技术可能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抓取并复制新闻媒体内容,或产生严重错误。 对于AI新闻推送和摘要引发的担忧,Broughton回应称,这个平台由记者开发,也将由记者主导。 **不会取代传统新闻业** 《独立报》专门组建了团队来管理Bulletin平台。 Broughton认为,AI不会取代传统新闻业,反而会开拓新闻传播的新途径。 AI生成的摘要,会经由负责长篇报道的记者审核通过,毕竟AI生成的内容是以这些长篇报道为依据。 Broughton表示,该产品不会出现AI新闻服务常有的“内容抓取和干扰”问题。 他补充说,“现在AI被滥用的情况太多了”。 AI工具发展迅猛,传统出版商也纷纷行动,近期出现一系列合作。 OpenAI已与新闻集团和《金融时报》签署了商业合作及授权协议,让ChatGPT用户能看到特定的、注明出处的新闻摘要、引用和链接。 不过,媒体集团和AI初创公司之间不乏冲突,AI生成的内容有时也会出错。 去年,Perplexity被指秘密抓取媒体网站内容,随后它和Automattic、《明镜》周刊和《时代》周刊达成了收入分成协议。 今年早些时候,苹果也不得不暂停一项由AI生成的自动新闻摘要功能,因其会展示虚假或误导性信息。 英国政府目前正在就一项提案征求意见。除非相关公司明确选择不参与,否则AI公司将更容易获取报纸、音乐、书籍和电影的内容。 企业高管们提醒,这会给传统媒体带来新麻烦,因为AI生成的新闻内容,可能在未经编辑审核的情况下大量传播,无法保证准确性。 Bulletin平台一开始会为《独立报》现有读者提供新闻摘要,之后计划推出独立网站和应用程序,并利用该平台发布音频内容。 这项服务免费向用户开放,但未来需要注册,才能获取更新。 平台还将引入相关工具,实现新闻推送的个性化定制,让用户能根据自己喜好定制新闻推送。 《独立报》主编Geordie Greig表示,Bulletin是有人类编辑监督的AI应用,能让读者快速抓住重点,获取关键新闻资讯。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6728.htm)
迷你 PC 品牌 Aoostar 推出了 G-Flip 370,这是一款手掌大小的迷你 PC,除了炫酷的显示屏外,还拥有强大的性能。 这要归功于 AMD 的 Ryzen AI 9 HX 370 APU,它拥有 12 个 Zen 5 内核和 Radeon 890M 集成显卡。 Aoostar 表示,这种配置可以轻松处理主流 AAA 级游戏。 像《英雄联盟》这样的低端游戏甚至可以在 4K 下达到 90 fps。  不过,让我们来谈谈这款产品的主角:翻转式屏幕。 这块屏幕只有 5 英寸,自然不能带来电影般的体验,但它拥有全高清 1080p 分辨率,并支持触摸输入。 Aoostar 表示该屏幕是系统监控、快速执行任务,甚至追看您最喜爱的节目的理想之选。 屏幕安装在铝合金铰链上,可倾斜 65 度。 这是一个巧妙的补充,尤其是对于空间至关重要的迷你 PC 来说,因为其目标是尽可能缩小尺寸。 在设计如此小巧的设备时,屏幕通常不是 PC 制造商优先考虑的因素。 尽管如此,集成屏幕并不是体验 G-Flip 370 功能的唯一方式。 5 英寸的屏幕无法满足游戏等任务的需要,因此这款迷你电脑还配备了 HDMI 2.1 和 Oculink 端口,可连接更多显示器。 同时,双 2.5G 以太网端口和 Wi-Fi 7 支持可确保稳定快速快速的网络连接,而翻转屏幕旁的指纹扫描仪则为快速登录增添了一丝便利。  散热由一个大型热管和一个底部安装的风扇负责,对于喜欢摆弄的用户,G-Flip 370 提供可拆卸内存和两个 M.2 PCIe 4.0 存储插槽。 Aoostar 尚未公布定价,但如果过去的机型有任何迹象表明,G-Flip 370 的售价可能在 700 美元左右。 这个价格是便宜还是昂贵,取决于您对便携性和独特屏幕的重视程度,因为它的设计是如此的独一无二。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6726.htm)
如今,人工智能无处不在,包括在许多快餐店中,该技术被用于接收得来速订单。 现在,由于 NVIDIA 和百胜餐饮集团(Taco Bell、肯德基和必胜客的所有者)的合作,人工智能在这些餐厅的应用正在加速--而且不仅仅是在自助餐厅。  百胜餐饮表示,其与 NVIDIA 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目标是从 2025 年第二季度开始,在必胜客(Pizza Hut)、塔可钟(Taco Bell)、肯德基(KFC)和 Habit Burger and Grill 等 500 家餐厅使用该公司的硬件部署多种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百胜已经在必胜客和塔可钟的一些店面试用了英伟达的技术。 快餐连锁店测试人工智能接单已有一段时间了。 Wendy's是最早宣布试用这种聊天机器人的公司之一,通过与Google的合作,Wendy's于 2023 年在其位于俄亥俄州的一家餐厅试用这种聊天机器人。 百胜与 NVIDIA 的合作是该科技巨头与餐饮公司的首次合作,NVIDIA 的技术将被百胜专有的数字 AI 驱动餐厅技术平台 Byte by Yum! 所利用。 该公司的目标是在四个月内建立新的、更先进的人工智能语音点餐代理。  除了接受订单,百胜还将在其他领域使用人工智能。 其中一个例子是利用计算机视觉软件来分析得来速交通,这样人工智能就能通过提醒和调整人员来优化速度。 百胜餐饮集团(Yum! 百胜餐饮集团首席数字技术官乔-帕克(Joe Park)告诉《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当自助售卖机忙不过来时,人工智能可能会建议售卖一些周转较快的商品,而不是需要较长时间的大型复杂商品。 百胜写道,其人工智能代理还被部署在呼叫中心,以便在比赛日等活动期间需求激增时处理电话订单。NVIDIA 的人工智能硬件还将用于分析成千上万家餐厅的业绩指标,为经理们提供定制化建议,找出业绩最佳的门店的不同之处。 并非所有餐饮公司与科技公司的合作都取得了成功。 2024 年 6 月,麦当劳宣布结束为期两年的自动点餐系统(AOT)试验以及与 IBM 的合作。 麦当劳已在约 100 家分店实施了该系统,但有大量的客户视频显示该系统出错。 不过,麦当劳确实表示,它相信语音人工智能将成为连锁餐厅未来的一部分。 不出所料,百胜的公告中没有提及合作关系和更多的人工智能代理可能对人类工作产生的任何潜在影响,只是说它将"协助并提升团队成员的体验"。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6724.htm)
Google 刚刚发布了 Pixel 9A,没有人感到惊讶,因为它的一系列细节都已经提前泄露给所有人。 摄像头凸起消失,配备更大的屏幕、Tensor G4 处理器和更好的防水性能,而且起价仍为 499 美元。 这一切看起来都非常划算,尤其是考虑到苹果对其新款入门级手机的定价。  与 iPhone 16E 进行比较非常公平,尤其是因为苹果的"经济型"iPhone 刚刚在几周前上市。 这两款手机有很多相同的配置,包括 IP68 防水能力,但售价 599 美元的 16E 没有广角摄像头,屏幕刷新率也只有 60Hz。 而售价低 100 美元的 9A 则配备了第二个后置摄像头和更快的显示屏。 正如在很多地方看到的那样,Pixel 9A 放弃了摄像头凸起,而采用了与手机背面齐平的外壳。 它与 Pixel 9 系列上的药丸/搜索栏凸起形状相同,只是没有突出手机背面。 新的外观非常平整,这意味着当你把设备放在桌子上时,点击屏幕时手机不会前后摇晃。 [](https://platform.theverge.com/wp-content/uploads/sites/2/2025/03/257623_Pixel_9a_VPavic-56.jpg?quality=90&strip=all&crop=0,0.11005135730007,100,99.7798972854) _今年的机身色彩不错,_屏幕也更大了,从 6.1 英寸变为 6.3 英寸。 不过,尽管屏幕增大了,这款手机却比 8A 高了不到两毫米,而且实际上还轻了一点点。 屏幕也不仅仅是更大了,还更亮,峰值亮度达到 2700 尼特,而之前为 2000 尼特,但它仍然是一块 1080p、120Hz 的面板,对于一款 500 美元的手机来说,这已经很不错了。 9A 采用 4800 万像素后置摄像头,配备 1/2 英寸传感器,比 Pixel 8A 的 1/1.73 英寸芯片略小。 一般来说,图像传感器越大越好,所以我很想知道这是否会影响图像质量。 不过,9A 增加了微距模式,这有点不同寻常地使用了主相机传感器,此外,1300 万像素超广角传感器也再次回归。 [](https://platform.theverge.com/wp-content/uploads/sites/2/2025/03/257623_Pixel_9a_VPavic-113.jpg?quality=90&strip=all) [](https://platform.theverge.com/wp-content/uploads/sites/2/2025/03/257623_Pixel_9a_VPavic-81.jpg?quality=90&strip=all) [](https://platform.theverge.com/wp-content/uploads/sites/2/2025/03/257623_Pixel_9a_VPavic-6.jpg?quality=90&strip=all) [](https://platform.theverge.com/wp-content/uploads/sites/2/2025/03/257623_Pixel_9a_VPavic-48.jpg?quality=90&strip=all) [](https://platform.theverge.com/wp-content/uploads/sites/2/2025/03/257623_Pixel_9a_VPavic-84.jpg?quality=90&strip=all) [](https://platform.theverge.com/wp-content/uploads/sites/2/2025/03/257623_Pixel_9a_VPavic-53.jpg?quality=90&strip=all) [](https://platform.theverge.com/wp-content/uploads/sites/2/2025/03/257623_Pixel_9a_VPavic-23.jpg?quality=90&strip=all) 在其他方面,9A 的耐用性等级也有所提高:从 IP67 提高到 IP68,这意味着它可以承受深水浸泡。 电池容量从 4492mAh 增至 5100mAh,并支持 Qi 无线充电和最高 23W 有线充电。 双子座"和Google人工智能功能应有尽有,包括内置的"Gemini Live"。 七年的操作系统升级和安全支持也都回归了,所有感兴趣的人可以花 499 美元买到配备 8GB 内存和 128GB 存储空间的基本机型,也可以花 599 美元升级到 256GB 存储空间。 9A 将于 4 月份开始出货,但具体时间Google尚未明确。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6722.htm)
Google[周三宣布](https://blog.google/feed/google-wallet-for-kids-family-link),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和波兰,使用 Android 手机的儿童现在可以在商店使用Google钱包进行点击支付。 这些国家/地区的父母和监护人现在可以允许他们的孩子在监督下使用 Android 设备进行数字支付。  孩子们还可以使用Google钱包访问支持的通行证,如活动门票、图书卡和礼品卡。 Google指出,只有在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才能添加支付卡,每当孩子进行交易时,家长都会收到一封电子邮件。 此外,家长还可以使用Google的家长控制应用程序"家庭链接"(Family Link)来追踪孩子最近的购物记录、删除支付卡和关闭通行证访问权限。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将无法使用Google钱包支付网购账单。 要开始使用,孩子和家长需要在孩子的Android手机上导航到钱包应用程序,然后点击屏幕左下角的"添加到钱包"。 然后,他们需要选择"支付卡"选项并点击"新信用卡或借记卡"。 然后,应用程序会提示家长登录Google账户,确认自己是家长。 然后,他们可以添加信用卡或借记卡。 添加完成后,孩子就可以开始使用钱包应用进行店内购物。 Google上个月宣布将于今年春季推出该功能,因此此次推出并不令人意外。 当被问及是否计划将该功能扩展到更多地区时,Google 未置可否。 通过今天的声明,Google正在追赶苹果,后者已经允许儿童通过其 [Apple Cash Family](https://support.apple.com/en-us/105010) 服务使用 Apple Pay 进行店内购物。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6720.htm)
广汽迈出泥沼的第一步,从昊铂 HL 开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https://www.ifanr.com) |[原文链接](https://www.ifanr.com/1618005) ·[查看评论](https://www.ifanr.com/1618005#comments) ·[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ifanr)
 这是我第一次在机核写的长文章,缘由就是刘梦霏老师的游戏育人魔法教程节目的开始。 我从刘老师专题节目的第一季游戏的人与社会一直跟到现在最新的节目。同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我,有很多很多感想想抒发出来。但是最开始更多的空泛的感想,而这些感想,与刘老师在这行业持续积累的经验,和专业的认知比起来,很缺乏系统性认知,和很多落地经验的。  但在主题节目更新到第三季的今天,我回头看我这两年做的一些关于教育理念的尝试。我发现我有一些积累可以分享出来了,并且很多尝试我感觉很神奇的就是在践行刘老师和老白节目里谈到的一些教育理念。所以这篇文章我更多写的是我自己做过的事,跟大家一起分享。 作为一个在大学同样从事教育行业的老师,我很早很早也就在思考,我们现在的教育,应该去调整什么,这几年大家口号喊得震天响,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方案,一个个政策下来。感觉都在革新“形式”的“皮”。就像最新一期刘老师和老白说的一个老师的案例,老师虽然想着设计一个游戏的方式来影响学生,但学生下意识的抵触和不信任,包括老师自己都觉得它就是换了个形式考试。我就在想,那这个“育”,到底应该怎样去“育”,才能让小孩子到大学生都能受益,真正帮助到他们。 而自从开始听刘老师和老白的专题节目后,我慢慢意识到:游戏这个形式本身,就是一个育人的过程。而游戏,不仅仅是电子游戏亦或是实体的游戏活动。游戏性质核心,应该是:互动、参与、沉浸的感受。所以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往这个方向尝试,而不要以结果为导向,路子应该不会错太多。而我的“尝试”就是从这个方向开始的。  而具体的尝试,则由机缘巧合的课程开始的,两年前的假期,我开了一个小课。起因是经介绍的朋友孩子想学动画漫画,于是问我这个大学老师有没有兴趣教小朋友。我当时就跟家长说如果我来教的话,我可能不会像跟多画画机构教孩子的思路那样去教孩子画一个动漫二次元的形象作为所谓的动漫教学,我有我自己的一套想法。这个想法是合作性和参与性第一位,画什么风格倒不是最重要的,家长是否愿意给我时间一起尝试,很巧的是,过来询问的家长,也是孩子去上了周边的教动漫机构的课程后,孩子并没有感受到收获与成长,才想着找一个不一样的老师试一下。于是我们一拍即合,开始了课程的尝试。  而我做的第一个阶段的尝试,就是抛弃传统的从最基础的造型知识开始讲起,直接“化繁为简”,告诉孩子把人物怎样从复杂的表象归纳为几个简单的形体。目的就是让他们快速入门,直接能画出型,能自己设计表情和动态。不需要特别复杂。  孩子在短时间内,快速先理解掌握设计表情动作的底层思路就好,不需要做的特别复杂成熟。  在这期间,我也考虑我这种方法,可能会让家长在短期内好像看不到所谓的“变化”结果,于是我会把孩子看似简单生疏的作品,设计成一个个可以落地看得到的物品,根据每个孩子最开始画的特点,设计不同的“产品”。然后告诉家长,别着急,你看,现在你看似简单的画,未来都可以作为这些东西的设计雏形。哪怕一个一年级没有绘画基础的小朋友简单的线条涂涂画画,都可以设计成印章图案。 而有了这个创作基础雏形,我并没有继续给他们上强度,画更复杂的形体,而是直接以“参与、互动、合作”的方式,直接进入到了个人创作作品阶段。  而我们互动合作的方式就是:他们是编剧和初期的草图设计者,我是具体的分镜设计师,他们的故事和草图绘制完成后,我提出具体的情节增减建议,他们根据我的建议增加或减少内容,最后我将它们画好的所有图,重新整合成漫画分镜的方式展示出来。于是,我和孩子的第一次“共创”开始了。如今看来,这便是我们一起参与的“创作游戏”。  再后面,我把他们的分镜漫画故事做成了视频,而在制作视频这部分,我负责剪辑,他们负责给他们的视频故事配音,我们又一次进行了共创参与。  假期最后一节课,我们进行了一次共创的动画合作作品。孩子们自己设计自己的形象,我们一起拍摄。我来剪辑合成,加上他们的配音。 假期课程结束后,家长对孩子有很多新的认知,即便有的孩子最后绘画技法没有更加成熟,但是家长也说,他看到孩子还能给视频配出这么有意思的配音,也很是惊讶。如今再回头看来,我觉得我在不经意间,用了“游戏”的方式,让我们一起互动参与了进去,并各司其职发挥了自己的价值,也让家长们看到孩子平时不曾看到的一面。 假期过后,有些孩子就没有继续学了,而最终留下了三位孩子后续在每周末继续跟着我学习。对我来讲,其实人少了更好,因为人少,我就可以更加专注于我自己的理念继续尝试了。 而我的小小漫画班的进阶版,我开始继续加强孩子们对创作的设计理念培养,没有强化传统的基础造型训练。而我这些设计教育思路的雏形,就是从电子游戏中获得灵感。  我个人很喜欢风格独特的独立游戏,而《风之旅人》是我最爱的作品之一。 大家说起《风之旅人》,提到最多的就是禅意诗意的游戏作品,而他的这种极简的画面设计,被很多玩家称为低模风格,而我一直就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种画面复杂度比3A游戏要低得多的效果,也能体现出空间感,形体感,会让你也有氛围感并沉浸其中。我后来总结为,这种设计,他不是在还原环境表象,他是在还原和设计环境的本质关系:远近的关系,复杂形体归纳后趋同于什么形状的这种内在关系、由于远近天气原因产生的色彩关系。而这种关系是不是才是这个世界在视觉上构架的本质逻辑,肉眼看到的复杂表面形态,也是依托于这种本质构架逻辑而进行的进一步丰富化的表现。 所以,我应该让孩子们先建立的,是视觉画面的构架逻辑,而非表面的形体复杂度才对。   于是,我直接在表面的画面素材上上强度,找来了比较复杂的图,但是我全部将他们归纳为几何区域的分布,包括远近关系。并告诉他们,有了这个基本的构架逻辑,画面里的元素这个“表皮”是可以换的。    我给她们示范了怎样变化“表皮”。 于是,在我完全没有引导干涉的前提下,她们自己开始摸索感受构成的有趣之处。  画这些画之前,我并没有给他们灌输任何构图知识,他们也没有接受任何老师讲解的关于构图的理论。只是将我上面说到的拆解示范给他们演示了一遍,并让他们感受这个过程,而这些孩子画出的作品,本身就让我很惊讶了,惊讶的,不是因为复杂的造型。而是这些构图,其实已经具备了海报设计,绘本漫画创作的画面雏形。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做更抽象的图形设计迁移创作。  我示范了怎样从这种简约抽象的平面构成,想象成具体的画面。我的学生们给了我惊喜。  我真的没有想到,一个小姑娘是怎么把四个方块发散成了停在停车场的汽车。四个不规则三角形围绕一个方形,怎么想成一只小船穿梭于四个大船之间这种画面的。这种惊喜于我而言,已经远远超过了画面画的好不好看这个程度了。 在此期间,我还和她们进行了两次“共创”游戏: 我们四个人共创一张长卷《漫漫环山路》,一条从山顶到山脚的路,每个人画一段路,最后我用软件拼合在一起了。同样,我也参与其中。 《循环的尾巴》是我们做的一个漫画故事接龙,每一个人故事的一段,另外一个人要从上一个人故事的结尾开始想,接着结尾继续讲下去,最终结束。  后来,我带着三个孩子用我这种思路,“功利性”的一起参与了全国青少年数字艺术创意大赛,他们三全部获得了三等奖,这个奖项在我来看,还是有一定含金量的,首先,她们没有按照传统的艺术教学思路一路走来,第二,我们在参与这个比赛时,并没有以团队机构,更没有以我大学老师的身份去参加的。我让家长们都以个人家庭为单位自己投的。而参与这个比赛,也是我平衡理想与现实的一个尝试,我就想通过这件事让家长们看到,不走传统路子,我们也能在世俗意义上的比赛中,有一定收获。说明我的思路并不是空中楼阁,也是有用的。  再后来,我开始尝试用游戏作品让他们感受不同的“美”,在跟家长协商好的基础上,有一点时间的课程,我是先让孩子们来玩会游戏,再开始画画,画什么,画游戏的画面,但是不要用理论去指导他们,而是用游玩后的感受去还原成属于自己的画面。 而我首选的,刚好是这个时间段的上架的游戏《neva》,又是一款简约归纳并极具设计感的游戏作品  我一直给孩子们说,不要画效果,画感受。  后来,我们还陆陆续续玩了以下游戏:  (狐狸一家的末世生存《ending》 赛博猫《迷失》 《欧罗巴》)   又玩了《勇敢小骑士》,感受着小骑士的画风和有趣的氛围,我们一起设计了一个游戏地图:  然后我们又接触了这款《永不孤单》:   正因为北极主题的游戏,所以我们刚好就以无色的思路练习了下素描关系。这段游戏体验课程结束后,最近,我们又开始了“共创”,我准备和孩子们一起设计一套桌游。我们用deepseek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机制,第一阶段,先设计卡牌。  我和孩子们的“游戏”还在继续,回过头看,刘梦霏老师和老白的这个节目,的的确确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的理念,我在很多地方借鉴了思路。比如,这些跟着学习的孩子,虽然上课玩了我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游戏,但是她们自己娱乐的常玩游戏,还是《蛋仔派对》还有《和平精英》,我跟她们说,你们平时娱乐想玩啥玩啥,但是在我课上,我只想让你们知道,游戏不仅只是那些,最终选择权还在你们手上。但是至少你们接触过,知道过,这就够了。 我儿子今年6年级,比老白的孩子稍微大点,今天听到最新一期,老白说到自己作为父亲对于孩子的那种复杂的感受我太感同身受了。恍惚间,我觉得刘梦霏老师和老白特别能代表我自己对于教育和现实一体两面的纠缠。觉得教育本身不应该是这样,我自己同样作为教育者,也同样有着强烈的改革改变的冲动,但作为一个并没有太多资源条件的普通家庭的爸爸,我也无法在这个升学环境尚未彻底改变的环境下,苦苦平衡,寻找一丝缝隙让我的孩子能找到一个平衡点。 电子游戏于我们家而言,真的是利大于弊的影响。从我在疫情哪个时间段,发现他开始偷偷在QQ上找那些小游戏玩后,我立马就给他买了Swicth,既然他到了这个时候,就趁早让他早点接触真正有游戏性有趣的好游戏。于是我们家的Switch不仅仅成为他娱乐的选择,Switch上的派对游戏,也成为了疫情后,周末约同学到家里一起聚会的最好活动之一。 游戏助他除了学习之外,也建立了自己的朋友圈。后来大一些,他开始感兴趣了复杂的游戏,到前阵子也喜欢上了《黑神话》。最初我想着为了让他玩,把我家那台带不动黑神话的电脑淘汰掉。但是后考虑到小学升学临近,我和他妈妈选择了让他每周在固定时间去离我们家很近的一家游戏店去玩黑神话,因为那个电玩店周中游玩时间的花费是打折的,他为了省钱加上可以顺利每周都去玩一会,他得规划自己的上学写作业时间,调整自己的学习规划,从而主动去写作业,规划时间,这些在我来看,都是热爱驱动带来的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好处。而在他游玩的过程中,确实也经历了刘梦霏老师所说的遇到困难,寻找方案,反复练习,最终克服困难,顺利通关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他的人生,一定是很好的体验和经历。 其实作为一个家长,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孩子的爱,是我们很多时候摇摆的最主要原因,但是这一年,我反倒和孩子妈坦然了很多,人生如果是一场电子游戏历程,当这款游戏结束时,所有人从游戏世界中逝去,真正的现实中醒来后,我希望我是以自己的方式游玩了这场游戏,而不是完全照搬大多数人和游戏固有设定的机制去走完流程,我觉得这才是人生的真谛吧。而我这段时间的教学经历,最大的感受就是,我觉得刘梦霏老师和老白说的现在的教育里很缺的那个“育”,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育的过程中,即便你的身份是老师,你也不能把你放在老师角度去面对学生孩子,你要身处他们当中,和他们一起面对,一起参与,一起走过这段旅程,在这个旅程当中,你用你的经验和能力去启发他们,而和他们一起在经历的过程中,你在育他们,你也在育自己。 感谢老白,感谢刘梦霏老师。《SPEC|游戏育人魔法教程:在游戏中共舞济世》继续追更!
2025年,这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变革的关键节点,广汽集团旗下高端品牌昊铂于 3 月 18 日正式发布 "星灵智行行动计划",并同步开启全新家庭智能新豪华 SUV—— 昊铂 HL 的预售。这款起售价 27.98 万元起的旗舰车型,凭借 "陆地游艇" 设计理念与行业领先的智能化配置,强势进军 30 万级智能豪华 SUV 市场,直面理想 L8、问界 M8 等明星产品,开启家庭出行新时代。  广汽昊铂 HL 预售价格(来源:官方授权) ## 国际化团队操刀设计,军工科技品质赋能  广汽昊铂 HL(来源:官方授权) 昊铂 HL 由前法拉利设计师 Pontus 率领团队操刀,以美国加州顶奢游艇为灵感来源,打造出 5126/1990/1750mm 车身与 3088mm 轴距的旗舰尺寸。行业首创的 "暗夜之瞳" 夜视系统,采用军工级技术将夜间可视范围提升 300%,配合哨兵模式构建全天候安全屏障。其搭载的广汽 GSD 高阶智驾系统,实现全场景 "零接管" 智能驾驶,融合激光雷达与高精地图,在高速、城区等复杂路况下展现卓越性能。 在核心动力领域,昊铂 HL 搭载 800V 5C 超充平台,充电 10 分钟即可补能 400 公里,CLTC 纯电续航达 750km,彻底解决续航焦虑。针对家庭用户需求,该车配备同级唯一的 6 座布局,双零重力座椅、智能座舱交互系统及 AKG 环绕音响,构建 "孝敬父母第一车" 的出行新范式。 ## **三大创新策略诚意满满**  昊铂HL权益(来源:官方授权) 为快速建立市场声量,昊铂推出多重预售权益:支付 999 元订金可抵扣 5000 元购车款,同步赠送价值万元的 "尊享服务包" 及 21 英寸轮毂免费升级。置换用户可享 1-2 万元补贴,广汽老车主更享专属福利。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品牌同步启动 "智驾体验官" 计划,面向 3000 万广汽车主开放 100 台新车一年免费使用权申请,通过深度体验 GSD 高阶智驾、智慧数字底盘等前沿技术,构建用户体验新生态。 ## **差异化定位期望破解市场困局** 在 30 万级纯电 SUV 市场,昊铂 HL 以 "唯一纯电 6 座 SUV" 的差异化定位精准卡位。其 "陆地游艇" 设计语言、军工级夜视系统及零重力座椅等创新配置,重新定义家庭出行场景。与竞品相比,该车在空间布局、智能安全、补能效率等维度均实现跨越式突破,为消费者提供更优选择。 "昊铂 HL 不仅是广汽最新技术的集大成者,更是对家庭用户需求的深度回应。" 广汽昊铂销售负责人表示,"我们相信,这款车将成为 30 万级市场的现象级产品,助力广���在新能源高端赛道持续领跑。" 目前,昊铂 HL 已全面启动预售,消费者可通过广汽昊铂全国授权门店或官方平台获取更多信息。随着 "星灵智行行动计划" 的深入实施,昊铂品牌正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推动广汽集团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
阿迪达斯举办ADIZERO科技发布会,发布竞速跑鞋科技新品;特步创始人90后长女丁利智出任CFO。
 Khara与开展“NERV防灾应用程序”业务的Gehirn宣布,将开发融入《新世纪福音战士》系列设计的防灾用品。  “特务机关NERV 指定防灾储备品计划”是参照《新世纪福音战士》系列中NERV在“第3新东京市”指定并分配防灾储备品的设定,将作品系列的设计融入现实中防灾产品的开发企划。  第1弹产品为2020年forica foods推出过的“特务机关NERV指定防灾口粮”复刻版,预计2025年秋季发售。本次复刻版共推出5种口味,可从生产日期起保存3年6个月。若购买4套,将会用专用纸箱进行配送。
黑客利用PHP严重漏洞CVE-2024-4577,在Windows系统上部署Quasar RAT和XMRig挖矿软件,攻击集中在台湾等地,威胁紧迫,立即更新防护!
 Nitroplus旗下CG团队“NitroArts”负责企划原案和图形开发、3D动作游戏《Dolls Nest》确定将于4月24日在[Steam平台](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1839430/Dolls_Nest/)发售,支持中文。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Dolls Nest》是一款可以由玩家自定义机甲少女,探索废墟世界的自定义3D动作类游戏。 玩家将成为少女型机械“铠壳兵”,向超巨大人造建筑“霍德”发起挑战。 灵活运用各种部件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解开世界的谜团吧。目前该作的试玩版已上架,可体验游戏的教程和故事开头,可用时限截止至2025年3月30日,存档不可继承至正式版。   游戏的早期购买特典为数字设定集“Dolls Nest ArtWorks”,收录武器及装备的设计图、概念图等。在4月24~5月23日期间购买本体即可下载该特典。
泄密者 Sonny Dickson 今天[分享了](https://x.com/SonnyDickson/status/1902211234369581548)一张图片,他声称这是苹果 iPhone 17 Air 第三方保护套的首张照片。保护壳制造商通常会在即将发布的 iPhone 机型发布之前,通过与苹果的官方合作关系或在生产设施中进行现场调查来获得其设计规格。  即将推出的 iPhone 17 Air 预计将采用独特的摄像头模块设计,其特点是横跨设备后部上部宽度的水平"摄像头条"。 泄露的渲染图显示,相机栏将容纳一个后置相机镜头,位于左侧,闪光灯位于最右侧。 据悉,iPhone 17 Air 的厚度约为 5.5 毫米,整体美观时尚、简约,与 iPhone 17 Air 的超薄外形相一致。  iPhone 17 Air 保护壳 周末的一篇报道称 iPhone 17 Air 将配备相机控制按钮,而Dickson 此前分享的模型也反映了这一点。6 英寸显示屏,支持 120Hz ProMotion、灵动岛、标准 A19 芯片(而非 A19 Pro 芯片)、4800 万像素后置摄像头、苹果定制的 C1 调制解调器,以及全球无物理 SIM 卡插槽。 按照惯例,苹果应在 9 月中旬左右公布新款 iPhone 产品线。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6714.htm)
理想 MindVLA 期望将自动驾驶带入下一个时代。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https://www.ifanr.com) |[原文链接](https://www.ifanr.com/1617989) ·[查看评论](https://www.ifanr.com/1617989#comments) ·[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ifanr)
 本期时间轴制作: 阿机Adji 创业,做一家只播纪录片的电视台——这是局外人的突发奇想,却在有线电视涌现的年代独树一帜。从艰难的融资开始,到成为有线电视巨头;作为互联网内容的探索者,面对流媒体又步履蹒跚。《电视研》第三期,我们锁定探索频道,了解它独特的发展史。
3月19日晚,针对“谢广军女儿开盒”事件,百度在官方公众号发布声明表示,事件相关信息并非来源于百度,任何职级员工及高管均无权限触碰用户数据。 声明中强调,百度坚决谴责窃取和公开他人隐私的网络暴力行为,对任何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零容忍。百度在声明中表示,“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百度的信任与理解,也欢迎大家继续监督我们的工作。” 声明提及了三个方面: 首先,百度内部实施了数据的匿名化、假名化处理;数据存储和管理实行严格隔离和权限分离,任何职级的员工及高管均无权限触碰用户数据。百度安全部门反复调取了相关日志,并查验当事人权限。结果表明,开盒信息并非源自百度。 其次,经过调查,开盒信息来自海外的社工库——一个通过非法手段收集个人隐私信息的数据库。相关调查过程已取证,并得到公证机关公证。 此外,网上流传的“当事人承认家长给她数据库”的截图,内容为不实信息。此外,事件期间,社交媒体出现了大量文案高度雷同的造谣内容。针对相关网络谣言,百度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雷峰网
在存储行业周期剧烈波动背景下,存货压力居高不下、现金流持续承压下的佰维存储,究竟在押注怎样的行业变局?此刻的定增扩产,会是穿越周期的战略卡位,还是产能过剩危机前的危险豪赌?
2025年新年刚过,当大家还沉浸在假日的喜庆中时,腾讯在集团重兵横扫模式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出了漂亮的“闪击战”:短短一个月时间,腾讯元宝的日活用户从百万级蹿升至千万级,月活用户直逼豆包、DeepSeek:3月19日,据腾讯2024年四季度及年度财报披露,腾讯元宝的日活跃用户数在2月至3月增长超20倍,并且在35天的时间内更新了30个版本。 上一场类似的仗,还需要追溯到“腾讯会议”在疫情之下“远程办公”领域的胜出:凭借稳定的性能和丰富的功能,腾讯会议迅速成为企业和个人用户的首选工具,满足用户在家办公和在线学习的需求。再上一次,则是“吃鸡游戏”角逐中《和平精英》的胜出:凭借精良的画面和流畅的操作,其在众多同类游戏中脱颖而出,成为现象级游戏。 如果说那两次都属于战役层面的打法,腾讯元宝的强势出击,则是一场“大兵团”作战的出击:AI技术牵一发而动全身,腾讯不仅投入重兵,更通过技术底层重构与生态开放,将AI渗透至B端产业与C端用户的全场景中,全面激活腾讯体系的内外生态。  **用户需求驱动:打造“好用的AI”** 3月19日,腾讯发布2024年Q4及全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腾讯全年总营收6603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ToB板块(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实现营收2120亿元,占腾讯总营收的32%,同比增长4.02%。自2018年以来,腾讯累计研发投入已达3403亿元。其中2024年创新高,达到707亿元。 同一天,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城市峰会”上,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也表示:“一切从用户需求出发,是腾讯的产品价值观。腾讯将立足打造‘好用的AI’,把前沿的AI技术,转化成有实效、有温度、可进化的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大家美好生活,推动实体产业创新突破。” 种种迹象显示,腾讯AI大有“后发先至”的势头。不过,在行业内多位观察人士看来,这并不新鲜,因为腾讯的策略从来都不是“事先张扬”。 2012年辛顿证明神经网络的巨大潜力,AI持续从实验室走向应用,过程中,伴随着DeepMind、ChatGPT陆续火爆,围绕AI的“炒作”持续了很多年。但是,真正融入业务场景、切实提升效率并创造可量化价值的应用模式并没有大规模涌现。 显然,对于产业来说,实现技术与商业的双重突破,让AI用起来、产生实效才是关键。这也成了腾讯B端打法的突破口:To B是一场马拉松,从实验室到产业化往往需要十年长跑,所以,腾讯目标瞄向打造“好用的AI”,既关注大模型技术研发,也持续打磨传统AI产品,并深耕云原生技术与产业应用场景。 从2012开始,腾讯就陆续构建起实验室矩阵,围绕AI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和算法模型,同时加大了研发投入,为后续AI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腾讯搭建AI 实验室。2017年,腾讯正式宣布“AI in All”,驱动技术向产业纵深渗透:TAD Sim仿真平台加速自动驾驶算法迭代,云OCR技术以99%准确率赋能金融票据识别,形成从基础研究(实验室)-技术中台(云/AI平台)-场景落地(社交、医疗、金融)的完整产业转化链条。 而2018年腾讯的“930变革”,则正式打响了这场马拉松长跑的“发令枪”。 **多模型策略:持续研发夯实技术底座** 数据显示,仅仅自2018年开始,腾讯研发投入累计超过3403亿,全面支撑了自研产品的稳定迭代,为ToB业务发展、建设繁荣生态提供了重要基础。从2015年到2025年腾讯就开始启动生态化战略,构建起了一套完整的AI应用体系,为企业和用户提供数字化升级服务,推动了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IaaS层,依托腾讯云提供算力支撑,比如腾讯高性能计算集群HCC(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Cluster)是专为大模型训练、自动驾驶、科学计算等场景打造的云端高性能算力基础设施,是性能领先的训推算力底座,包含高性能计算、高性能网络和高性能存储,能够支撑大模型训练和推理。 目前,在稳定性和性能上,腾讯云的集群千卡单日故障数已经刷新到0.16,是行业水平的1/3;1分钟就能完成万卡checkpoint写入,数据读写效率是业界10倍;千卡集群的通信时间缩短到6%,是业界一半。 PaaS层一系列的产品,也在融合AI技术提升产品力,比如腾讯云大模型知识引擎,支持企业基于腾讯混元大模型、DeepSeek等模型,并结合自身的私域知识库,通过拖拉拽的方式分钟级快捷搭建企业应用,开发过程稳定高效。 SaaS层,腾讯更是深度集成AI功能,代码智能补全和生成的数字化工具“腾讯云AI代码助手”,已经在腾讯内部落地超过1年,有80%的腾讯程序员日常使用实现开发提效,目前约 33%的代码由AI生成,编码阶段效率提升达到42%。 2023年,腾讯发布自研的混元大模型,采用混合专家模型(MoE)结构,初期参数规模达千亿级。腾讯混元大模型坚持“自主可控,拥抱开源,坚持协同”,开源模型已覆盖文本、图像、视频和3D生成等多个模态,推动大模型技术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 混元视频生成模型开源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热度,2024年12月,在hugging face登顶第一,GitHub Star数已达2.3万,社区开发者自发改进了超1600个衍生版本。而更早开源的混元DiT文生图模型,在国内外衍生模型数量多达1600多个。这些成果展示了腾讯在大模型领域的技术实力和社区影响力。 进入2025年以来,随着模型能力的持续升级与迭代,腾讯混元大模型也开始在海内外多个排行榜单中展现出强劲竞争力。3月18日发布的《中文大模型测评基准SuperCLUE 3月报告》中,腾讯混元位列基础模型国内第二,综合实力稳居国内大模型第一梯队。同时,在海外最新发布的大模型竞技场chatbot arena中,腾讯混元首次上榜,进入全球Top 15,获官方推荐。 **离产业更近:让AI产生价值** 持续投入技术研发的另一面是发力产业应用。从2018年开始,腾讯就陆续和10000多家合作伙伴将AI落到政务、零售、金融、工业、自动驾驶、实时通讯、办公、物流等30多个行业,从技术到场景全链路覆盖,并在应用中产生价值。 在金融领域,腾讯通过OCR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票据识别的效率,并在2025年接入DeepSeek-R1模型,实现智能风控与个性化理财,信贷审核效率提升了70%,为金融企业的风险把控和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自动驾驶方面,腾讯自2016年启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以来,聚焦高精度地图与决策规划。于2020年TAD Sim 2.0平台支持每日1000万公里仿真测试,加速了算法迭代。到2025年,与车企合作部署L4级自动驾驶方案,覆盖高速与城市复杂路况,助力汽车行业向智能化、自动化迈进。 实时通讯领域,2016年优化语音识别与传输算法,有力支撑了微信语音通话质量。2025年,腾讯会议集成AI实时对话功能,支持多语言翻译与情感化交互,为企业的远程沟通和协作提供了更加智能、便捷的体验。 办公场景方面,腾讯在2017年推出的网页AI助手,支持智能排版与语法检查。到2025年,ima智能工作台实现网页智能解析、跨网页关联与自动化创作,促使企业用户增长40%,进一步提升了办公效率。 在物流领域,基于大模型知识引擎,腾讯帮助物流集团DHL编排了41条企业专属的工作流,快速搭建适合物流场景的智能服务,用AI自动接待客户,并完成查询快件、修改地址和时间、咨询保险和寄送等服务。 长期技术沉淀与产业转化能力的深度融合,为腾讯B端发展带来了厚积薄发的观感:2024年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为2120亿元,创历史新高。按照腾讯财报所说,收入增长是基于腾讯会议、云服务、企业微信等产品竞争力和效率的提升。 “云计算行业需摆脱价格战,转向技术创新与价值驱动。”如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所言:市场扩张、业务增长依赖“技术创新”而非“价格战”。 **用户感知:“不着急”的腾讯动了** 尽管B端成果显著,但B端的感知传递到C端,依旧是有“血脑屏障”的,存在“滞后性”。不过,2025年初,这一局面被彻底打破,用户的感知突然增强:不仅原生AI应用的元宝、ima让人感到耳目一新,旧有场景的应用如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QQ浏览器全都接入了混元大模型和开源大模型DeepSeek,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智能化体验。 而腾讯技术层面的核心优化方向则锚定用户体验升级:通过整合自研腾讯混元大模型与 DeepSeek 等开源模型的多模型技术方案,构建深度推理能力底座,实现产品运行稳定性与交互流畅性的持续提升。 借助腾讯云智算力支撑与海量的运维经验,确保了用户使用过程流畅 “不卡顿”。叠加积累多年的多模态能力,元宝能够对用户发送的任意图片给出分析与理解。此外,在内容和检索这两个关键环节,腾讯元宝利用全网最优质的微信公众号内容,以及强大的“联网搜索”能力,确保检索和生成结果的质量和时效性。 同时,凭借前期在B端积累的技术优势,腾讯元宝迅速集成搜索、写作、图像生成等功能,让用户直接体验到AI带来的搜索、写作、图像生成等能力。 就在上周,腾讯元宝和腾讯文档也正式打通——用户可以直接上传腾讯文档到腾讯元宝,让AI辅助总结、提炼要点,也能一键导出腾讯元宝对话到腾讯文档,随时修改、分享或继续创作。 这些做法,重现了腾讯在移动互联时代“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方法论,短时间内迅速重塑了用户在AI产品上的使用体验,彻底改变了过去两年AI产品“叫好不叫座”、“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局面,也是打破行业高卸载率“魔咒”的关键。 技术分析表明,C 端产品的市场表现与长期技术积累深度相关。以微信搜一搜为例,其接入 DeepSeek-R1 模型后,通过整合公众号、视频号内容资源,实现搜索准确率提升 30%,显著优化了用户在超级社交平台内的信息获取效率与精准度,形成 "技术赋能—场景优化—体验升级" 的实证案例。 而在QQ浏览器中,AI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提供精准的内容推荐,还能快速解答用户的疑问;腾讯文档则借助AI实现了智能排版、内容纠错以及自动生成文档大纲等功能。这些改变让用户对产品的依赖度大幅提升,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增长3倍。 这背后其实是腾讯研发投入的有力支撑,是腾讯对云和AI上的持续投入。财报显示,2024年腾讯研发投入创下历史新高,达到707亿元。自 2018 年公布研发投入以来,累计总额已达3403亿元。  在AI时代,高并发的用户访问对系统的性能和算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比圈内诸多玩家在面对大量用户访问时无法支撑,甚至中途退却的情况,腾讯凭借在算力以及基础架构上的深厚积累,保障了高并发情况下用户体验不减。正是这种前瞻性的投入和强大的技术实力,让腾讯能够将B端的技术优势顺利传递到C端,为用户打造出一系列优质的AI应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腾讯元宝的爆发式增长,印证了马化腾在2025年员工大会上的判断:“AI智能体将让核心产品实现智能化跃迁。” **结语:腾讯技术投入的收获之年** 腾讯“闪击战”的背后,用AI打了一场从技术到生态的“持久战”:通过混元大模型的底层支撑、B端场景的深度打磨与C端流量的精准引爆,腾讯正试图将AI从概念转化为生产力。 腾讯持续强化科技创新投入,聚焦核心技术自主研发,通过优化产品竞争力体系,推进大模型应用场景的规模化升级。早在2024年三季度财报中,马化腾就表示:“我们持续在产品和运营中部署AI,包括营销服务和云服务,所带来的切实可见效益也愈加显现。我们将持续投资于AI技术、工具和解决方案,以服务用户与合作伙伴。” 据统计,从2018年到2024年,腾讯的年度研发投入从229.36亿元增长至706.84亿元,自 2018 年公布研发投入以来,累计总额已达3403亿元。显示出其对AI技术、工具和解决方案的坚定承诺。这表明,腾讯正在加速AI技术的落地应用。 正如马化腾所言:“2025年是腾讯收获之年。” 收获的背后,既是十余年的技术长跑,组织能力的持续进化与流程重塑,以及人才积累的厚度,更是产业场景的深耕与生态协同的合力。 在这场AI长跑中,腾讯继续赢得用户认可与商业成功,则取决于其能否在技术创新与商业理性间找到终极平衡。
从3C电子到日化百货纷纷开始讨论“消费降级”的时代语境下,特斯拉依旧高高在上的视角注定无法清晰观察到市场心态的波动。
光伏行业要进步、要尽快回血,在产品层面需要同时兼顾全生命周期的诸多要素,既要考虑技术先进性比如功率效率、双面率、衰减率、低辐照等因素,还要综合考虑客户价值和投资回报等影响。
针对“谢广军女儿开盒”事件,百度在官方公众号发布声明表示,事件相关信息并非来源于百度,任何职级员工及高管均无权限触碰用户数据。声明中强调,百度坚决谴责窃取和公开他人隐私的网络暴力行为,对任何侵犯用户隐私的行为零容忍。百度在声明中表示,“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百度的信任与理解,也欢迎大家继续监督我们的工作。” 声明提及了三个方面: 首先,百度内部实施了数据的匿名化、假名化处理;数据存储和管理实行严格隔离和权限分离,任何职级的员工及高管均无权限触碰用户数据。百度安全部门反复调取了相关日志,并查验当事人权限。结果表明,开盒信息并非源自百度。 其次,经过调查,开盒信息来自海外的社工库——一个通过非法手段收集个人隐私信息的数据库。相关调查过程已取证,并得到公证机关公证。 此外,网上流传的“当事人承认家长给她数据库”的截图,内容为不实信息。此外,事件期间,社交媒体出现了大量文案高度雷同的造谣内容。针对相关网络谣言,百度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67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