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容量、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各种领域的特殊需求,SSD不断演变出各种新接口,消费级市场上主流是M.2、PCIe,企业级市场则有U.2、E1、E3,现在又提出一种新的E2。 这一接口是**SNIA(存储网络行业协会)、OCP(开放计算项目)**两大组织联合提出的,其成员包括Meta、微软、美光、Pure Storage、三星、闪迪等巨头,计划今年夏天完成正式规范的制定,编号“**SFF-TA1042**”。 美光已经展示了一款原型设计,Pure Storage也准备了一款300TB。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31/317ee63db2a94812827424f1b7bd0cb7.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31/92994ed85df249ed849e0c23732a50c3.jpg) **E2 SSD面向新兴起的“温存储”(warm storage),介于热存储、冷存储之间,也就是那些偶尔需要访问、但需要快速访问的数据。** 它可以填补传统机械硬盘、企业级SSD之间的空白,用于2U存储服务器,在性能、密度、成本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 E2接口重新利用了**EDSFF行业规范**(E1、E3也在其中),包括**SFF-TA1002接口标准、SFF-TA1009针脚标准**,从硬盘底部到接口中央尺寸27.7毫米,而硬盘本体的长、宽、厚分别为200毫米、76毫米、9.5毫米。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31/4773f101ba81475092ef5d9d53ffe5bf.png) **如果使用64颗堆叠的QLC封装闪存,一块E2 SSD就可以做到最大1PB的总容量,也就是1000TB,相当于1.1万部4K高清电影。** 每个2U服务器节点可以安装最多**40块**E2 SSD,总容量就是40PB。 性能方面,**每个TB的设计目标是8-10MB/s,1PB就能做到10GB/s。** 这比传统机械硬盘快得多,不过比企业级SSD慢不少,全部写满或者读取需要接近28个小时,当然对于温存储是足够的了。 **典型功耗约20-30W,最高设计阈值80W,因此一台2U服务器需要800-3200W。**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31/c1e5dfef7e4445c991ee32309fddfc57.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3606.htm)
 1796年9月22日,英国护卫舰安菲翁号平静地停泊在普利茅斯港。她正在完成维修,很快就能投入战斗。突然,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和一道刺眼的闪光吞噬了这艘战舰。转眼间,安菲翁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火球、碎片云、漂浮的橡木碎片和300具尸体。 爆炸后来被归咎于火药处理不慎。但考虑到当时水手的睡眠时间表,也有可能是水手实在太困了,这样的假设是完全有道理的。 长期以来,英国皇家海军将每24小时划分为5个4小时,每4小时称为一班。以及2个2小时一班的“狗班”,其名称源自“狗睡”,这是一个17世纪的俚语,指轻微、警惕的小睡。在现代人看来,这完全是一种奇怪的作息安排。 17世纪,当这种值班系统开始使用时,很少有人能享受到今天所推荐的8小时不间断睡眠。 从中世纪晚期到1840年左右,人们将夜晚分为“初睡”(通常从傍晚到午夜)和“二睡”(从凌晨1点或2点到黎明)。 毫不奇怪,18世纪的英国皇家海军根据这样的睡眠习惯制定了值班作息表。 虽然每次睡眠时间从未超过四小时,但在风帆和舷炮的时代,皇家海军的普通水手很可能比当时的平民得到了更好、更能恢复体力的休息。 然而,当风暴或战斗等意外情况或其他紧急情况发生时,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错误、事故甚至灾难——比如安菲翁号的爆炸。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水手们的睡眠质量呢?  (佃农的一家在小屋中挤在一起睡觉,取自1814年的杂志漫画) 普通水手出身于卑微的农村或大城市的贫困地区。在成长过程中,水手可能住在单人间或多人居住的地方,那里嘈杂而拥挤。夏天炎热,冬天寒冷,房间的温度很少能达到15到20摄氏度的范围。在最寒冷的冬天,人们为了保存热量而躺在床上,活动几乎完全停止。 如果一个贫穷的乡下人睡在一张床上,那可能是和两三个兄弟姐妹,甚至是全家挤在一起睡。家里的牛和猪可能共用小屋,因为它们的体温在寒冷的冬夜很有用。但它们的尿液和粪便使原本就很差的卫生条件更加糟糕。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分两个阶段睡觉的。在城镇和家庭使用煤气灯和电灯之前,人类的昼夜节律是与没有人工光污染的世界同步的。通常,人们会在黄昏后不久入睡,半夜醒来短暂地进食、祈祷、缝纫、阅读、行房事等,然后在黎明前再睡几个小时。 分段睡眠是野外动物的常态,它们必须时刻警惕捕食者。同样,如果水手来自城市地区,喧闹、肮脏和暴力猖獗也会带来问题,让他难以得到一夜安稳的休息。英国城市中的公寓简陋不堪,光线不足,临近狭窄蜿蜒的小巷。或者是围绕庭院而建的薄木结构建筑,其墙壁成为不和谐噪音的回音室。  (下层甲板上的吊床,瑞典克罗南号(1676)的重建) 不过,与同时代的陆地居民相比,英国皇家海军水手的睡眠环境要相对干净、安全。 水手的帆布吊床没有污垢,而且保养得很好。虽然吊床是吊在布满大炮的甲板上,但水手可以独享28英寸的空间,可以远离甲板上的垃圾和老鼠。他睡觉的同伴们也不像他在家乡时那样挤在一起。吊床下面的甲板经常擦洗,衣服的清洗也限制了虱子、霉菌和霉变的影响。船上的猫控制着老鼠,而船上的驯养动物则关在饲料槽里。 除了鼾声,周围的噪音相对较小。虽然船上的钟声每隔半小时就会响起一次,以提示时间的流逝,但对大多数水手来说,这就像城里的报时员宣布“四点钟了,一切正常!”一样令人安心。 绳索和风帆在风中拉扯的声音、船体发出的吱吱嘎嘎声以及海浪拍打船舷的声音很可能构成了一种“白噪音”。事实上,海浪的“咻咻咻”声、吊床的摇晃声和船木的呻吟声可能对某些人起到了催眠作用。 甲板上的自然光很少,但如果在白天打开炮口,照明效果还是不错的。在点燃灯笼的情况下,光线比一般乡村小屋要充足得多。在海上,人们非常害怕火灾,因此对火灾的管理要比陆地上严格得多。下层的炮台甲板在冬天可能会很冷,但定期放在水桶中加热炮弹所产生的热量比乡村小屋或城市公寓中的篝火更安全。 甲板下的空气很闷,有时以至于水手们醒来时经常头痛——这是轻微二氧化碳中毒的结果——当他们到甲板上呼吸新鲜空气时,头痛就会消失。当然,船底经常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但定期打开炮口,偶尔用大风帆将新鲜空气引到甲板下,通风效果比大多数乡村小屋都要好。海风也比伦敦阴沉沉的天空中的烟尘要清新得多。将垃圾倾倒入海,而不是焚烧,也有助于提高空气的透气性。 船警和他们的助手在甲板上巡逻,将犯罪率降到了最低,比一般的城镇巡夜要有效得多。这让水手们可以睡个好觉,而不是为了自我保护或看守他们为数不多的贵重物品而半梦半醒。夜幕降临后,走在漆黑的甲板上远比走在伦敦狭窄的小巷里安全。海上的大风固然危险,但陆地上的许多住所都比军舰上坚固的橡木木板要糟糕得多。甲板上的横梁倒塌的可能性远低于古老的茅草屋顶。 饱腹有助于睡眠,英国皇家海军的水兵有足够的食物,大多数人从来不会空着肚子睡觉,而这对于许多陆地居民和野战士兵来说是很常见的。 在拿破仑时代,一个平均身高168cm、体重60多公斤的战士每天需要3040卡路里的热量。虽然海军的伙食往往质量有问题,但水手平均每天摄入大约5000卡路里,而士兵每天摄入2400卡路里。尽管一些农场工人依靠自己种植的食物而生存,但如果重税、农作物歉收或灾难使他们的口粮短缺,就会有人饿肚子。  然而,要是从现代的角度来看,许多水手还是严重缺乏睡眠。艰苦的海上生活意味着睡眠总是不足,睡不够多少跟他们的值班系统有关。 海上航行需要有足够的船员来昼夜不停地操作船只,因为这对航行非常重要。传统上(至少从16世纪晚期开始),船上的船员通常分为两班,即左舷班和右舷班(分别指船的左侧和右侧),每24小时又分为七个值班,每个值班四小时,但有两个所谓的“狗班”,每个两小时。 虽然名字叫两舷值班,但两舷值班与只负责船的一侧没有任何关系。两舷值班的目的只是为了在一天24小时中的五个四小时间隔和两个两小时间隔内轮流值班。 设立狗班的原因是为了让每个班自然轮换,这样同一水手每天就可以交替工作不同的时间段,因为有7个班,而7是奇数。这就意味着每天一个值班的水手总共要工作14个小时,而另一个值班的水手则要工作10个小时,但这在48小时的时间内是相等的。 实际上所有水手的工作时间都要比这长,因为通常都是在早上6点召集所有水手到甲板上,除了早餐、午餐和狗班前后的一些休息时间外,全天都要工作。 此外,如果情况紧急,所有水手都可以随时被叫上甲板。那么他们的睡眠时间有多长呢?  (水手的睡眠作息,取自布莱恩·拉维利的《安森的航海》(Anson's Navy)) 一般来说,他们都在晚上8点后和早上8点前睡觉,这意味着他们通常可以睡6-8小时。但现实是,他们很难睡足6小时。 如果遇到暴风雨天气,需要所有水手在船上连续工作几天或几周,那么肯定会有很多人睡眠不足。以下是17世纪末水手爱德华·巴洛日记中的一段话,他在其中抱怨睡眠不足: 我们去休息的时候,不能躺超过四个小时;很多时候,刮大风的时候,躺一个小时都不一定。是的,我们经常还没睡半个小时就被叫起来,被迫爬到大桅楼上或前桅楼上收上桅帆,眼睛都没睁开就穿着一只鞋上去了:我们总是穿着衣服睡觉,以备不时之需;在暴风雨的天气里,船翻滚着,就像一块巨大的磨石从一个山头滚到另一个山头,我们费了好大劲才用小绳子把自己固定住,不至于掉到船板上;上了桅顶后,我们必须在那里拉拉扯扯,才能把帆收紧,除了我们上面的空气和下面的水之外,什么也看不见,而且那波涛如此汹涌,仿佛每一波浪都会让我们葬身鱼腹:有很多次,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不见彼此,风吹得很猛,我们听不见彼此说话,但我们却紧紧靠在一起。 有时,由于缺乏睡眠而感到疲劳,瞭望员未能注意到障碍物或其他船只,或者认为自己看到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东西。例如,一个水手这样说道: 我们都累坏了,整晚都在跑来跑去、值班和劳作......稍作休息,只留下一个人在外面望风,直到私掠船离我们太近,无法躲避时才看到它。 众所周知,许多水手穿着湿衣服睡在吊床上,这导致他们在热带地区臭气熏天,但这表明他们太懒了,或者更可能是太累了,一旦有机会入睡,他们就不会换衣服。  (在高空工作的水手,约1830年。) 此外,长期大量饮酒会严重扰乱睡眠模式,并导致慢性脱水。浓烈的朗姆酒是英国皇家海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按照今天的标准,许多水手都是功能性酗酒者。他们每天的配给量是半品脱151度(相当于75%的酒精含量)朗姆酒,再加4份水。 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皇家海军死亡人数达10万,但直接死于战斗的不到6000人。 除疾病外,最大的死因是事故和不幸。反复与甲板横梁迎面相撞——可能是睡眠不足和酒精所致,这经常是水手们做出危险的愚蠢行为或糊里糊涂犯错的原因。 那么,我们不难想象,英国皇家海军安菲翁号的爆炸事故是什么原因,至少部分答案是:“那个可怜的水手一定太累了”。 · · · 在我的同名公众号,发现更多异世界趣历史。
 5 月 31 日,《泡姆泡姆》发布了与育碧《疯狂兔子》的合作宣传片: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该联动活动将于 6 月 2 日游戏发售时同步开启,活动期间将上架“疯狂兔子 潮到不行包”,其中包含活动限定外观奖励。     同期,《泡姆泡姆》也正式公开『UP主合作装扮』合作活动。合作活动将在游戏发售后开启,届时玩家前往 Bilibili 活动页面参与活动,即有机会获得对应装扮,包括: - 『牛牛』- 合作 UP 主“瓶子君152” - 『泛式诶嘿酱』- 合作 UP 主“泛式” - 『蝴蝶结勇士』- 合作 UP 主“逍遥散人” - 『若只刺猬头』- 合作 UP 主“魔法Zc目录”  《泡姆泡姆》将于 6 月 2 日正式发售,登陆 Steam、Epic Store 等平台。商店页面现已上线,已可预购或添加愿望单。 《泡姆泡姆》官方网站:[点击跳转](https://popucom.hypergryph.com/home) Steam 商店页面:[点击跳转](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543180/_/)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最无法容忍的是,“TACO”的说法暗示出人们认为他的关税调整是软弱的表现。分析警告称,一个急于证明自己不是胆小鬼的特朗普可能会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和形象而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这预示更多的不确定性风险。 [](https://n.sinaimg.cn/finance/transform/96/w550h346/20250319/6a9a-609ba83d1b796ba1880156ff5a339d89.png) 全球贸易战硝烟再起之际,华尔街金融圈一个简单的四字缩写—“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意为“特朗普总是临阵退缩”)刺痛了美国总统的神经,并可能引发更加剧烈且不可预测的市场波动。 5月以来,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已从4月初的高点大幅下滑,但随着各种关税和限制政策重返头条,不确定性再度回升。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一直呈现出摇摆不定的特点。仅在过去一周,他就威胁对欧盟实施50%的关税,随后又延长了实施期限。 **“TACO”为何会点燃特朗普的怒火?不仅是语言,更是面子** “TACO”这个缩写最早由《金融时报》的Robert Armstrong于5月2日提出,用以概括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反复无常的模式——先是抛出天价威胁,随后在市场压力或谈判妥协下退让。 Armstrong指出,这种模式已成为市场规律: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往往导致股价下挫,但当他政策转向时,市场又会迅速反弹。华尔街很快将其内化,交易员甚至将“TACO”作为交易策略的一部分,押注总统的“临阵退缩”。 短短几周内,“TACO”迅速成为华尔街交谈的固定内容,而特朗普对“TACO”的反应堪称激烈。在周三的白宫记者会上,当被问及这一术语时,特朗普怒斥道:“永远不要说你刚才说的话。那是个恶毒的问题…对我来说,那是最恶毒的问题。” 据媒体报道,特朗普不仅对这个术语本身感到愤怒,还因团队未能提前告知他这一术语正在市场流行而感到不满。 一位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 <blockquote></blockquote> “他最无法容忍的是,人们认为他的关税调整是软弱的表现。” “‘TACO’显然触及了他的核心痛点——作为一个自诩为强硬交易者的总统,任何暗示其示弱的言论都是不可接受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特朗普的贸易威胁常常引起市场波动,但美股刚刚完成了自1997年以来最佳5月表现。这种表现某种程度上印证了“TACO交易”——市场参与者已经开始在特朗普的贸易威胁后寻找反弹机会。 **特朗普已将“TACO”视为个人挑战** 分析指出,特朗普一直自诩为出色的谈判者和战略家,尽管有充分证据表明事实并非如此。他自然会对被称为"胆小鬼"的说法感到愤慨——特别是这种说法还带有可预测性。 特朗普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钦佩臭名昭著的黑帮头目John Gotti,因为Gotti从不退缩,从不在法庭上畏缩或哭泣,而是对所有反对他的人怒目而视。这就是特朗普对自己的看法——绝不是胆小鬼。 更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似乎已下定决心反击“TACO”的嘲讽。 周四,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特朗普无权以总统紧急权力单方面实施关税,这一判决本可为他提供一个体面退出的台阶。然而,或许是“胆小鬼”标签的刺激,他选择让政府上诉至高等法院,并成功获得临时豁免。 虽然美国上诉法院的最终裁决尚未可知,但白宫已明确表态:即便法院最终限制其权力,特朗普也将寻找其他途径继续推进关税政策。 无论结果如何,特朗普显然已将“TACO”视为个人挑战。他的公开言论透露出强烈的不满: <blockquote></blockquote> “如果我与他们达成一个更合理的协议,他们会说,‘哦,他退缩了,他是胆小鬼。’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这种情绪可能推动他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 分析警告称,一个急于证明自己不是胆小鬼的特朗普可能会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和形象而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哪怕以经济和社会代价为代价。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3604.htm)
日前有传闻称,美国对华半导体封锁再次升级,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已通知全球三大EDA芯片设计厂商,要求停止对整个中国大陆地区的EDA服务与支持。Cadence、Synopsys(新思科技)、Simens(西门子)都在禁售之列,三者合计的全球份额高达74%。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31/2e94e5da-5353-4e09-ab64-0ba65cf29806.png) 西门子此前间接确认了此事,至少中国区已经无法访问西门子的EDA技术类网站等资源。 **Cadence已承认在5月23日接到BIS的通知,当交易方位于中国,出口、再出口或境内转让《商业管制清单》中出口管制分类号(ECCNs)为3D991和3E991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及技术,需事先取得许可。** Cadence表示,新规要求较为复杂,正与BIS沟通以获取进一步澄清,同时评估其对业务及财务业绩的影响。 Synopsys之前也已确认收到了BIS的通知,告知与中国相关的新出口限制,正在评估其对业务、运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潜在影响,暂停发布年度和季度预测。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31/5cc3bc4d-a5a7-46db-967f-b24a0f9ab562.png) 现在,Synopsys CEO Sassine Ghazi向员工发布了一封内部信,对相关情况做了进一步解释。 信中称**:2025年5月29日,Synopsys收到了美国商务部BIS的一封信函,通知Synopsys与中国相关的新出口限制,广泛禁止在中国销售Synopsys的产品和服务,自2025年5月29日起生效。** 为了确保合规性,Synopsys采取了以下措施,直到得到进一步的澄清。 **一是不允许在中国进行销售和配送,并且新订单已被阻止。** **二是中国客户对SolvNetPlus和相关服务的访问将被禁用。** 这些措施会影响中国的所有客户,包括在中国工厂工作的全球客户的员工,以及无论身在何处的中国军事用户。 Synopsys 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在北京、上海、深圳、厦门、武汉、西安、南京、香港等设有分公司,员工总数近1800人。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31/5f654979d25b4500b47705206c426df2.png) 再加上制程工艺方面的封锁,未来中国芯片企业的处境无疑会更加艰难,从设计到制造都被全面束缚手脚。 **比如小米新发布的玄戒O1 SoC处理器,虽然在制造方面符合美国管制政策,仍然可以由台积电代工,但基于3nm及更先进工艺的设计,必然会蒙上厚厚的阴影,未来如何进一步发展将是个大问题。**当然,这也必然会刺激国产EDA的快速发展,比如华大九天、概伦电子、广立微等都将走上快车道。杀不死我的,必将让我更强大。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3598.htm)
日前,华为与江淮汽车联合打造的尊界S800正式发布,在发布会现场,华为终端BG首席执行官何刚意外曝光了华为Pura 80真机。从曝光的图片来看,何刚手里的这台Pura 80外观与上一代相似,**依旧是类三角Deco,但镜头模组十分硕大,尺寸夸张,因此推测机型可能是华为Pura 80 Ultra。** 据爆料,**华为Pura 80 Ultra将搭载国产5000万像素1英寸超大底主摄以及5000万像素1/1.3英寸潜望长焦,**两枚传感器都采用RYYB阵列,支持OIS光学防抖。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31/4cc4225b881d47f099298d75b50856fb.png) 这颗5000万像素1/1.3英寸潜望长焦做到了行业最大,超越安卓影像旗舰普遍在用的三星HP9(1/1.4英寸),将极大提升镜头感光能力和拍摄效果,将成为华为新一代鸿蒙影像之王。 至于发布时间,**华为Pura 80系列有望今年6月发布,7月正式开售。**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31/2513cd3d50824dd3a0489a016a2a1f13.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3596.htm)
PCIe 7.0正式版发布在即,相关厂商也已积极行动起来,连接厂商Molex就在台北电脑展上展示了他们的PCIe 7.0接口、数据线方案,代号“Genesis”。**Molex Genesis方案基于SFF TA-1040接口技术来保证兼容性**,而随着PCIe 7.0未来得到普及,这种接口也有望得到广泛部署。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31/198a6c8d07234ac2bf8f7ca2669e2dd0.jpg) SFF TA-1040接口支持不同的配置、数据线长度,即便在PCB方案难以胜任的远距离传输中,仍能保持性能完整、稳定。 Molex的方案还使用了**29AWG低损耗微波同轴电缆**,优化高频性能、型号完整性、可靠性。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31/980e2b1fa21b497a8de102825873bf91.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31/562005b10ad34bfdb7e9df6d6a49b534.jpg) **Molex的信号完整性模拟测试显示,Genesis方案在不同的数据线长度下,性能均令人满意,即便是1米的距离上,也能跑出128Gbps(128GT/s)的满血性能。** 32GHz频率下,插入损耗在250毫米时为-3.4 dB,1000毫米时则是-9.2 dB,表明其在远距离传输中仍能有效保持信号强度。 而在1000毫米之下的所有长度中,串扰水平均控制在低位,而且接口、数据线的阻抗控制始终保持精准。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31/32201a3d073f4d728002ecce688ff9d9.jpg) Molex计划在2025年5月推出**x8接口**,支持最多74个针脚,宽度28毫米。 2026年7月推出**x16接口**,支持最多124个针脚,宽度47毫米。 未来还会有**x20接口**,支持最多148个针脚,宽度57毫米。 所有接口的高度均为8.7毫米,厚度均为13.2毫米。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31/1855c34a0f7e445786b960eb1b245947.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31/b56d4faccefa410a8637727a0bc9e61d.jpg) **PCIe 7.0规范已经进入0.9版草案,正式版将在今年内发布,带宽再次翻倍,达到128GT/s,x16双向传输带宽可达512GB/s,SSD最常用的x4单向也可提供64GB/s,同时继续采用PAM4信令。** PCIe 7.0的平台支持,预计最快也要到2027-2028年,还是从数据中心开始。 毕竟,Intel也要到下下代的Diamond Rapids也就是至强8系列,才有希望引入PCIe 6.0。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3594.htm)
近日,山东潍坊、日照以及江苏、安徽等地的不少网友发布视频分享称,自己在夜间看到了不明飞行物。从他们拍摄的视频看,**夜空中有一非常明亮的飞行物,后面还拖着长长的尾巴,看起来像是火流星一般**,也有人调侃称,是擎天柱和威震天打上门来了。  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有自称“天体物理学博士刘博洋”发布视频进行了解读,其表示: 经过查询,**这应该是1985年8月8日,在苏联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发射的侦查卫星,编号为Cosmos 1674,根据它最后一条轨道信息推测,它应该于30日晚8时45分左右过境中国安徽上空**。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31/2f90e5c9-c7e9-4cb8-9977-29ad876b4989.png) 此外,也有航天科普账号称,**这是卫星再入大气层烧毁时的场景,系一颗俄罗斯电子侦查卫星,1985年8月8日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发射进入太空**,结论和“刘博洋博士”所持观点保持一致。 据了解,卫星坠入地球大气层后,其表面材料与空气分子剧烈摩擦,产生数千摄氏度的高温,致使金属外壳气化并形成等离子体尾迹,在地面观测者眼中呈现为明亮的光带。 此外,由于高温、空气动力等作用,结构可能会解体,形成多个碎片。 这些碎片群在天空中可能呈现出多段分离的形态,就像 “大的后面跟着几个小的”,**众多碎片在大气层中燃烧,会产生类似 “流星雨” 的火光划过天际的场景,场面较为壮观,**此时对这它们许愿大概率什么。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3592.htm)
就连H20这样的阉割特供版都不让卖给中国,NVIDIA已经快没办法了,中国科技巨头也纷纷认清了局势,开始大力支持国产AI GPU。据报道,**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中国科技巨头,都已经开始测试NVIDIA AI芯片的替代品,比如华为鲲鹏920。** 腾讯此前曾透露已经囤积了大量的H20芯片库存,不担心美国出口管制政策会影响腾讯产品的开发和上市计划,同时改变AI策略,不再盲目追求高算力。 NVIDIA也正在研究新的合规版GPU,据说叫B20,不但进一步降低频率,还将HBM高带宽内存改为GDDR7显存,预计今年下半年问世,价格预估6500-8000美元,只有H20的大约一半。 AMD同样在设计能合规卖到的中国市场下代GPU,比如日前刚发布的Radeon AI PRO R9700,使用的也是GDDR7显存。 不过,囤积再多也只能满足一时之急,NVIDIA/AMD的新款GPU也随时可能会再次被禁,直到性能之低就根本没法用。所以,真正的出路,还是发展自己的AI芯片,即便存在性能、生态方面的诸多差异,但也必须这么做了。 **西方观察人士指出,就在几年前,中国芯片和西方的差距多达十年之久,或者说至少差两代,但现在,中国已经将这种差距缩小到只有一代,因此追平甚至反超只是个时间问题,而且必然用不了太久。** 事实上,西方科技行业对此也有着清醒的认识,黄仁勋就多次公开表态,对于中国的AI出口管制政策已经失败,只会反推中国半导体行业自主发展。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3590.htm)
今日,中国南方航空官微发布通报,称5月31日,CZ6850杭州飞往深圳的航班上,**一旅客携带的相机电池、充电宝出现冒烟情况,乘务组第一时间妥善处置,迅速排除安全风险。**为确保安全,**机组立即返航,航班于起飞15分钟后安全降落。** 南航提醒旅客,严格遵守民航安全规定,妥善携带和使用类似设备,确保安全出行。 据了解,中国民航局2014年发布旅客携带充电宝乘机规定,旅客乘机时携带的充电宝必须是用于个人自用,并只能在手提行李中携带或随身携带,严禁在托运行李中携带。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31/ac556ca977ef4ea892febca91675a283.png) 规定对带上飞机的“充电宝”额定能量也有所限制,**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的充电宝无需航空公司批准,额定能量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经航空公司批准后方可携带,但每名旅客不得携带超过两个充电宝。** 严禁旅客携带额定能量超过160Wh的充电宝登机,未标明额定能量同时也未能通过标注的其他参数计算得出额定能量的充电宝也严禁携带乘机。 在此提醒,大家购买充电宝时一定要认准正规厂家生产的通过国家3C认证的充电宝。 日常使用也要注意不要长时间给充电宝充电,平时携带充电宝时,要注意避免重压和强烈震动,避免出现短路导致烧毁。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3588.htm)
近日,有网友发现微信朋友圈出现了“折叠”功能。好友发布的多条朋友圈可能会被折叠,在朋友圈信息下方显示“余下x条”,点击后可显示好友发布的其他朋友圈内容。   今天(5月31日),词条 #微信朋友圈能折叠了# 冲上热搜榜第一。  对于朋友圈的折叠功能,腾讯客服表示,如朋友圈频繁发送广告营销等内容,为了优化用户体验,该信息被折叠,用户点击该条朋友圈即可查看完整信息。 腾讯客服称,“朋友圈是用户分享和关注朋友们生活点滴的空间,鼓励在朋友圈分享更多生活的新鲜事情和感悟。”  **什么内容、怎么样的发布频率会被折叠?** 腾讯客户称,根据《微信个人账号使用规范》,若朋友圈频繁发送广告营销等内容,该信息被折叠。 “为了优化用户体验,我们限制了批量或多次发送的营销类信息等打扰用户信息的展示形式,用户点击该条朋友圈即可查看完整信息。”  不少网友留言表示,现在微信朋友圈的“活人感”不够,一刷下来满屏的广告或者公司信息。     对于微信推出的朋友圈折叠新功能,很多网友都表示“舒服了,可以过滤掉不想看到的消息”。       但也有人说:能否也能折叠一下平台推送的广告?     不过,有网友发现,自己发多几条生活日常朋友圈也会被折叠。  另外,网友们还希望微信上新“编辑已发布朋友圈”“查看分组好友朋友圈”等功能。    你现在还会刷/发朋友圈吗?你的朋友圈是广告居多,还是“活人感”更强? 对于微信朋友圈折叠功能,有什么看法?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3578.htm)
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电子启动了危机预案和韩国的商业银行签署了价值约72.7亿美元的信贷额度协议。作为韩国重要的经济支柱,启动危机预案的举措清晰地展示了三星的“不舒适”的日常。对于三星电子来说,如今的存储市场,老对头、新对手与自己的距离越来越近。 **老对头:迅速成长的海力士** AI的快速发展,让海力士借助HBM技术迎头而上。相对来说,三星则更依赖传统DRAM。相关报告指出,该公司约80%至90%的芯片销售额来自传统芯片。然而,由于中国厂商凭借更具价格优势的替代品迅速崛起,传统存储芯片的需求正在减弱,价格也在持续下降。正因如此,拥有HBM领先技术的SK海力士得以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优势。 2025年4月,Counterpoint Research的2025年第一季度内存追踪报告指出SK海力士首次超越三星电子,以36%的市占率成为全球DRAM营收的领导者;而在2024年第一季度,SK海力士的市占率还落后于三星10%以上。  这样的超越对SK海力士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对于存储市场来说这一数据也证明了HBM内存的“带货能力”。在2024年,高盛就曾经预测HBM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互相SK海力士持续受益,其中海力士在未来2~3年将保持其50%以上的市场份额。 自从HBM技术开始受到关注,三星一直试图追赶上SK海力士的进度;但现实情况没有那么顺利。 在HBM3E(第五代HBM)市场,三星不仅被SK海力士超越,还被美光超越。随着美光的HBM3E进入了“大客户”英伟达的供应链,尚未通过英伟达HBM3E质量测试的三星,正在面对窘迫的现状。 已知HBM市场依旧会高速发展,且两位“小老弟”都已经进入金主的供应链。求此刻苦于产品质量的三星心理阴影的面积。这也就不难解释三星电子在2025年4月将半导体代工业务部的部分人力转岗到HBM业务。 据韩国业界透露,三星电子已经将“生死押在HBM4”上。三星计划在下一代HBM4技术中,将负责核心运算和控制的“逻辑芯片”部分也采用自家的芯片代工技术来生产。 这样做有两个主要好处:第一,大幅提升数据传输性能,能显著提高逻辑芯片与其他部分沟通通道的速度;第二,实现高度定制化,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设计专利(IP)和具体应用需求,来“量身定制”HBM4产品。 三星电子认为,与竞争对手SK海力士和美光不同,三星自身拥有强大的芯片代工能力,这成为其开发HBM4的独特优势。因此,三星正将其经验丰富的代工技术人员调配到HBM业务部门,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虽然三星的剧本写得很好,但其竞争对手似乎并没有落后太多。 SK 海力士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下一代12 层HBM 3E 芯片。SK海力士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HBM4的开发并准备量产,随后开始供货。HBM4的供货将首先从12层堆叠芯片开始,随后是16层堆叠芯片,预计16层堆叠芯片将根据客户需求在2026年下半年交付。 美光成立了云内存业务部门,聚焦超大规模云服务商的定制化HBM及存储解决方案,直接负责HBM技术研发与商业化。在HBM4的技术突破上,美光选择了Fluxless无焊剂键合的技术路线;在设备供应商,美光向韩美半导体采购50台热压TC键合机,同时推进HBM4产线设备采购与测试,以最大限度加速进度。 **新对手:迅速成长的中国存储厂商** 除了老对手,三星还面临着来自中国存储市场的一众新玩家。 大摩的一份研报就指出,中国存储厂商在HBM技术与头部企业的差距正在缩小。目前,国内存储厂商与三星在技术上的差距仅为3~4年。对于国内的HBM买家来说,这些差距是可以通过AI芯片生产规模的能力进行弥补。 在DRAM产品上,中国存储厂商已经向市场推出了 16Gb DDR5 芯片,采用最先进的 G4 DRAM 代际,在 16nm 节点上,其芯片尺寸比当前的 18nm G3 DRAM 小约 20%。根据 TrendForce 的数据,中国头部存储商计划到 2025 年底将其 DDR5/LPDDR5 产能提升至 11 万片 / 月(占全球 DRAM 产能的 6%),其中 51 万片 / 月的 G3 专用于中国大陆客户;剩余的 16-16.5 万片 / 月将用于 LPDDR4x 和 HBM 研发。 虽然先进制程及相关半导体设备受限,但中国存储厂商并未在技术上完全处于下风。TrendForce表示,DRAM 行业对 HBM 产品的关注正转向hybrid bonding等先进封装技术。 Hybrid bonding通过无凸点直接连接芯片,实现更薄的堆叠、更多的层数、更低的信号损耗以及更小间距下的更高良率。以此来解决超过 16 层的 HBM 产品中TC 键合面临的良率挑战。 在hybrid bongding技术上,中国在专利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据 TechInsights 称,中国存储厂商大规模生产基于hybrid bonding的 NAND已经约四年。该公司采用晶圆对晶圆(W2W)方法,分别制造存储单元和外围电路,并将这些晶圆键合到单个高密度多堆栈芯片中。 根据法国专利分析公司 KnowMade 提供的数据,2017 年至 2024 年 1 月期间,中国头部存储公司披露了 119 项hybrid bonding相关专利。相比之下,三星电子尽管于 2015 年更早开始申请专利,但截至 2023 年底仅拥有 83 项专利。SK 海力士于 2020 年开始申请,披露了 11 项专利。 ZDNet 的一篇报告指出,目前大多数hybrid bonding专利由 Xperi(美国知识产权公司)、中国存储公司和台积电持有。从这一角度来看,专利技术领先以及本地hybrid bonding供应链的合作,是中国存储企业的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中国DRAM公司正在增加DRAM出货量,这可能会吸引OEM厂商和移动品牌以更低的价格从这些公司购买DRAM。 据芯片业界称,三星电子近期通知客户称,部分DDR4和LPDDR4产品即将停产,最晚请于上半年完成订单。 另一边,中国的内存企业计划以DDR4为中心大幅提升DRAM产能。据市场调研企业Omdia称,一家中国存储企业今年DRAM产量规模预计为273万片(以晶圆为基准),对比2024年的162万片增长了68%。此前,市场预计该企业的DRAM产能增长在20%左右,实际是预期的3倍以上。照此趋势发展,中国存储企业的DRAM产量有望追平全球排名第3的美光。 **降本增效,三星急寻合作伙伴** 有句话是:在高速区间,时代奖励机会;在中速区间,时代奖励竞争力。 这句话放在当下的存储行业来看,对于三星的对手们,他们迎来了AI的机遇;而对于三星来说,必须找到自己的竞争力。 在HBM上,由于HBM3E的商业化进程遭遇重重阻碍,三星目前正在重新定位,三星在其平泽4号线(P4)工厂启动了1c DRAM的生产,初始产能约为每月3万片晶圆。该战略是专注于初期产量,然后随着开发成熟度的提高而扩大投资。三星计划在 2025 年下半年将 P4 的月产能提高至少 40,000 片晶圆。同时,三星正准备将其华城 17 号线(目前生产传统 1z DRAM)转换为 1c DRAM 制造,并可能在年底前启动。 此外三星电子正与长期竞争对手台积电合作,生产其下一代 HBM4 芯片的基础芯片。这一举措表明,三星正在努力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以开放姿态面对竞争的市场。 在NAND市场,三星依旧维持着第一名,但营收因Enterprise SSD需求降低,季减约25%,为42亿美元。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2025年第一季NAND Flash供应商在面对库存压力和终端客户需求下滑的情况下,平均销售价格季减15%,出货量减少7%,最终前五大NAND Flash品牌厂营收合计为120.2亿美元,季减近24%。 面对NAND市场的变化,近日有消息指出三星对客户透露 MLC NAND 闪存即将停产,计划在六月接受最后的 MLC 芯片订单。在通报最后 MLC NAND 排产计划的同时,还向部分客户通报了 MLC 涨价的计划,促使客户开始寻求新的替代供应商。  种种动作来看,三星 面对美国高额关税和全球经济长期放缓的压力已经开始了降本增效的努力。开篇所说的72.7亿信贷额度正是三星的成本控制策略,这一协议能让三星能够以更优惠的利率灵活地获取资金,同时最大限度地减轻传统筹资方式的财务负担。据《首尔经济日报》报道,该协议涉及韩国顶级银行,包括国民银行、友利银行和韩国产业银行(IBK),并建立了以韩元计价的综合信贷额度。这种融资方式的功能类似于透支额度,允许三星根据需要提取一定额度内的资金,利率在3%至4%之间。韩国金融业专家表示,三星近期的举措反映的是内部高度谨慎,而非紧急困境。 顺境是所有人的狂欢,逆境是优秀者的天堂。 经历过无数次逆境的三星存储,面对新老玩家的冲击,下一站会是天堂吗?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3576.htm)
5月31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几乎用尽了一切手段以赢得与中国的科技竞争,从AI、能源、自动驾驶汽车到无人机、电动汽车。但迄今为止,这一切都失败了。  中国集成DeepSeek AI技术的机器人 中国的电动汽车更实惠,而且在很多方面的表现优于美国产品。中国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在武汉和北京的街头投入运营,落地速度让Waymo和特斯拉难以企及。中国还生产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尽管美国及其盟友在先进芯片和AI方面仍保持着微弱领先,但这个差距似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缩小。 于是,这种局面引发了美国现任政府高层与外界批评者的激烈争论。白宫官员及其代言人几乎一致主张通过禁售AI芯片及制造设备来扼制中国科技进步。而包括英伟达CEO黄仁勋(Jensen Huang)在内的部分政府外部人士则认为,此类政策正在适得其反,反而加速了中国自主技术生态的发展。 这场争论的核心在于:让中国依赖美国技术对美国更有利,还是中国掌握美国技术所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实在太大? **黄仁勋批评** 在那些批评美国现行出口管制政策的人中,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CEO黄仁勋尤为突出。他指出,2026年,中国在AI芯片及服务器领域的投资或将高达500亿美元,而美国对华先进AI芯片出口的新禁令将使英伟达错失这一市场。  黄仁勋不满美国出口管制 在周三的财报电话会上,黄仁勋再次加大了批评力度,他表示:“让中国芯片制造商免受美国竞争的冲击只会增强他们的海外实力,削弱美国的地位。出口限制刺激了中国的创新和发展。”目前来看,英伟达在华业务受限对其整体营收影响有限。 在无法获得美国芯片的情况下,中国正转向完全由本国公司设计和制造的芯片,包括华为、寒武纪、长鑫存储和中芯国际等企业的产品。 **本土技术突破** 尽管华为的CloudMatrix 384耗电量是英伟达的四倍,但研究过华为新型AI超级计算机的半导体分析机构SemiAnalysis分析师道格·奥劳克林(Doug O’Laughlin)指出,中国在发电方面拥有巨大优势。他说:“过去10年中国一直在扩大发电规模,并掌握了整个供应链,有能力持续扩张。”  华为手机 中芯国际为华为生产芯片,如今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芯片制造商。尽管使用的是出口禁令前的旧一代技术,但该公司仍成功实现了高端芯片制造工艺的创新突破。 **限制不起作用** 华盛顿对于中国科技发展的担忧并非新鲜事,但业内人士称,限制其发展的行动在特朗普总统的第一任期期间才真正提速。2018年,时任美国商务部长的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因国家安全考虑,切断了中国电信公司中兴通讯获得美国技术(如微芯片)的渠道。 “美国政府一下子就向中国和中国科技公司展示了它的能力,表明它随时能削弱中国科技领导者。”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研究员王丹(Dan Wang,音译)表示。 随后,美国在芯片、软件领域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限制。这促使中国科技企业进行大规模投资。中国芯片性能越提升,美国试图拖慢中国发展的力度就越大,包括禁止向中国出口芯片制造设备和原材料。  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 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本土芯片制造生态已可以与美国及其盟友的体系相提并论,但曾在AMD担任高管11年的半导体行业分析师帕特里克·摩尔海德(Patrick Moorhead)指出,认为中国远远落后或永远无法追赶的观点完全违背历史规律。 “我在科技行业干了30年,听过太多类似‘哦,中国搞不定这个’的说法,”他补充说,“但现在我认为,唯一的问题只是他们何时取得突破。”他表示,从长远看,中国有可能实现全产业链本土化,最终达到甚至超越台积电、英特尔等巨头的技术水平。” **中国为何实力强?** 专家指出,中国拥有一种独特的资产组合,这是美国贸易战历史上所有对手都不曾具备的。 中国庞大的人口训练有素,从熟练的工厂工人到受过国内大学教育的工程师。英伟达CEO黄仁勋多次表示,全球一半的AI工程师都在中国。英伟达最近因在上海新建工程办公室而遭到美国参议员的批评。 中国还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因此可以在本土孵化企业,然后再走向全球。尽管中国在许多原材料和专业产品上依赖美国及其他国家,但他们通过系统布局、持续投入的自主化战略,正快速削弱这种依赖性。年复一年,中国各类产品的自给率持续攀升,从最微小的芯片元件到巨型货轮。 斯坦福大学的王丹表示,理想情况下,美国本应允许其芯片和软件巨头继续主导中国市场,但由于数年前启动的出口管制已关闭了这扇门,如今唯一合乎逻辑的选择或许是维持甚至加码技术封锁。 “我们现在的方案不是次优方案,而是第七优方案,”他说,“肯定无法重新赢得中国企业的信任。”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3574.htm)
Trump said the tariff hike would "even further secure the steel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deal between U.S. Steel and Nippon Steel would bring in "billions and billions of dollars" in steel equipment to U.S.
2025年行将过半,之前还热闹非凡的AI六小龙,几乎从舆论场中消失:再没有人特意提起这个称号。DeepSeek的冲击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原本被冠以六小龙称号的队伍中,已经有人明显掉队:零一万物将超大模型交给了阿里训练,明确不再追逐AGI,放弃预训练转向应用。“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只有大厂能够烧超大模型。”李开复在接受《智能涌现》的采访时这样表示。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304/090b72e7dca7fae.webp) 百川智能则专注医疗垂类赛道,在字节、阿里、腾讯等大厂争相上新基础模型时,其创始人王小川曾提出百川智能的底层模型将对标OpenAI,但如今其基础大模型进入了静默期,不再更新。 剩下的智谱AI、MiniMax、月之暗面和阶跃星辰,也失去了如一条过江龙般,足以挑战乃至对抗大厂的资本和技术底气。曾经的AI六小龙,已经在新一轮大模型竞赛中滑落成了新的“AI四小强”。 它们一面成了固守AI创业赛道的最后一道屏障,一面又试图像打不死的小强般,在DeepSeek掀起的新一轮大模型竞赛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出路。 从六小龙到四小强的变化背后,是部分玩家在大模型头部阵营中掉队的现实。 随着ChatGPT 在2022年底掀起大模型热,零一万物于2023年5月成立后,作为六小龙中最后一家成立的公司,行业就此开始流传起“AI六小龙”的叫法。 有行业知名大佬或顶尖人才带队,技术团队能力出众,首轮融资就突破为独角兽级别,以及要争夺国产OpenAI的位置,这些都是跻身“AI六小龙”的准入门槛。 在彼时科技大厂如腾讯、字节并未all in 的大模型领域,六小龙冲劲十足。 作为月之暗面的首批员工,张磊(化名)的工位从6楼的循环智能搬到16楼的月之暗面时,他记得联合创始人张宇韬对他们解释了这个名字的由来,“我们永远看不到月亮的背面,所以才要去探索。” 随后,月之暗面完成两轮共计近20亿元的融资,更是凭借首个实现“200万上下文”的技术突破,引来了阿里、字节等大厂的跟进模仿。2023年10月,智谱AI也宣布完成超25亿元融资(估值过百亿元);同一时期,百川智能新一轮融资金额超3亿美元;在去年上半年齐追Sora的追逐战中,MiniMax也领先字节等大厂,率先推出了视频大模型。 “AI不是我在接下来一两年找到什么PMF(产品市场匹配),而是接下来十到二十年如何改变世界。” 杨植麟在去年接受媒体人张小珺采访时的发言,映照的正是六小龙的技术野心。 智谱AI、MiniMax、月之暗面、阶跃星辰、百川智能和零一万物,都离不开以上几大共同评判标准。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321/a98949e914444b3.png) 以上述四大标准来看,频频由于高管团队分崩离析冲上热搜的零一万物和百川智能,已经失去了并列其中的资格。 在DeepSeek开启的2025年,零一万物辛辛苦苦拉起的技术团队分崩离析。包括曹大鹏、戴宗宏等负责核心技术和产品方向的高管接连出走,最近一次是模型预训练负责人谷雪梅宣布离职。 王小川创建的百川智能也面临技术团队的动荡。今年3月,作为王小川在搜狗时期的老部下,在百川智能负责大语言模型技术开发的联创陈炜鹏宣布离职,同一时期离开的还有另一位联创焦可。 “去年每个月还能拿出几百万到千万做投流,让月活不那么难看,今年都转向做海外投流了,” 作为某个六小龙的市场人员,黄嘉(化名)告诉字母榜(ID:wujicaijing),去年单月投流过亿的月之暗面,今年2月停止了投流,而他所在的某个小龙,去年就已经停止了投放,纯粹依靠自然流量之下,AI 原生APP的月活数据也就掉到了百万级别。 萧条之下,剩下的智谱AI、MiniMax、月之暗面、阶跃星辰四家,尽管没有公开爆出放弃预训练的消息,但其在追赶OpenAI的进度上都有了明显的下滑。 出身学院派,同属清华系,智谱AI基础大模型最后一次更新停止在2024年12月发布深度推理模型GLM-Zero-Preview。进入2025年,智谱的新动作只有发布了开源的GLM-4-32B-0414系列模型。月之暗面1月20号发布的Kimi1.5推理模型热度被 DeepSeek R1 压过,随后再无更新。跃阶星辰2025年1月一周内集中更新6款模型后,再无新迭代。 即便是还在迭代的MiniMax,其5月更新的MiniMax Speech - 02选择的也是文本转语音的场景。 而OpenAI在2月以来先是推出了GPT-4.5,随后将推理模型从o1迭代到o3,同时推出了o4 mini。对于四小强来说,如今成为国产OpenAI,甚至超越OpenAI,似乎已经成了难以到达的远方。 更糟糕的是,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智谱之外,它们也几乎再无融资消息传出。 如果它们也抵挡不住大厂的冲击,那么,AI 1.0时代“四小龙”(商汤,旷视,依图,云从)的昨天,恐怕便是AI四小强的今日之鉴。 更糟糕的是,这也将向外界明确传递一个信号:基础大模型赛道,将再无创业公司的立身之地。 AI六小龙风光不再,最直接的原因正是商业化。 根据《智能涌现》报道,2024年12月底,零一万物的预训练团队收到阿里“通义”的offer,Infra团队则收到了阿里云团队的offer。“阿里收编”的背后,源自零一万物的判断:初创公司投入超大模型预训练的性价比,太低了。 在采访中,李开复则反复提及他理想化的“预训练”是做务实的、小而快的,然后以商业性价比来评估的模型。 而提到商业化,相比起OpenAI的ChatGPT商业版本付费用户达到100万,预计2025年收入将达到127亿美元,同比增长200%,六小龙对营收却都默契的三缄其口。 外部来看,大厂的快速入局又步步紧逼。 作为小而美的团队,六小龙此前凭借技术大牛坐镇和快速切入,被视为领先大厂一步的AI明星创企:Kimi创新性地以200万字上下文提升了语言大模型的技术门槛;MiniMax用星野率先攻占了AI+社交的垂类领域,更在视频大模型上一度领先字节等大厂。 不过,随着字节、阿里、腾讯今年积极布局AI,拿出动辄百亿的资金扶持自家的AI APP,美团、小红书等也都在自建大模型团队,六小龙的先发优势已经被完全赶超。 原本就被用以对抗大厂而叫响的“AI六小龙”称号,正逐步失去现实的意义。 同时,DeepSeek所代表的开源模型,更是加速了外界对六小龙们的技术拷问。 在去年开源与闭源孰优孰略的争议中,杨植麟曾经在采访中表示“开源落后于闭源”,李彦宏也曾肯定地表示,闭源模型将持续保持对开源模型的优势,商业化闭源模型一定能在市场中胜出。 彼时,六小龙们还可以凭借赶超开源模型一步的技术优势,输出自己的美好故事。 但当免费开源且技术更为强大的DeepSeek出现后,开源成了新潮流,六小龙最后的堡垒也迎来炮击。 而同样作为此前坚持闭源生态的创企,OpenAI在开源生态竞争下,却在3月宣布完成新一轮400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达到3000亿美元。这一估值不仅超过了英特尔和AMD的市值总和,也超过了阿里巴巴的市值,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私营科技公司之一。 从2023年10月的860亿美元估值,到去年10月完成66亿美元融资后,估值增至1570亿美元,再到如今的3000亿美元,OpenAI坐火箭式的估值增长,正是基于资本市场对OpenAI在大模型领域领先地位的认可。 面对DeepSeek的冲击,OpenAI持续推动模型迭代,新上线的“吉卜力风格”AI绘图功能掀起热潮,仍是当前行业最先进模型的代表。 反观六小龙,在技术迭代上硬通货不足,其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空间被质疑,也就成了难以避免的残酷现实。 从能与大厂一较短长的六小龙到颇显落寞的四小强,AI创企的含金量也大幅缩减。 去年11月,根据“晚点LatePost”报道,月之暗面从字节手里抢到了新技术负责人——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原 AI 基础理论团队研究员刘征瀛。 尽管这位技术大牛也曾被字节高层邀请加入字节大模型团队,但他还是选择了加入创业公司。 “与其去大厂里当螺丝钉,不如进创企,职级高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有很快的迭代,更自由,而且初创公司也能给到和大厂差不多的薪资包。” 某头部985高校的具身智能相关领域在读博士生告诉字母榜,今年火热的具身智能正如去年的大模型,创企的吸引力不比大厂小。 而如今,六小龙的联创出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曾是零一万物核心成员的黄文灏加入了字节,而最近前零一万物联创谷雪梅被爆离职,正在筹备创业。 核心高管们或回流大厂,或出走创业,都投射出AI六小龙对顶尖人才吸引力的下降。 根据Z Finance统计,除了阶跃星辰暂未出现高管离职外,六小龙中其余几家都有核心高管离职。其中智谱AI原视频模型负责人加入字节,月之暗面前大模型产品负责人独立创业。 在“投项目前先看人”的大模型创投界,对希望用技术改变世界的六小龙来说,技术团队核心高管的出走,不仅会在短期内影响其模型迭代速度,也会减少其和投资人“推拉”的砝码。  图注:六小虎高管离职情况 随着2025年市场热度由基础大模型转向具身智能领域及Agent等AI应用领域,曾经作为技术引领者的智谱AI、MiniMax、月之暗面、阶跃星辰,几乎无一例外都转变成了追随者。 Manus引发关注之下,除了智谱选择跟进通用Agent之外,其余几家暂未有动作。 即便现在还能以四小强立身的智谱AI、MiniMax、月之暗面、阶跃星辰,前路也仍然挑战重重。 这方面,曾在AI 1.0时代被称为AI四小龙的商汤、旷视、云从、依图,殷鉴在前。 2016年,AlphaGo横空出世带火了AI,那时技术领先的上述四家创业公司被并称为“AI四小龙”。其中商汤于2021年港股上市,云从在2022年成功科创板上市。 但高研发投入之下,商业化却迎来惨淡局面。随着OpenAI出现,大模型成为AI主流,拿不到融资的四家公司,被迫开启大裁员。 作为六小龙中最早掉队的零一万物的创始人,李开复3月曾直接回应,中国市场最终可能只有三家能够真正站稳脚跟的大模型提供商,分别是DeepSeek、阿里巴巴和字节跳动。 在技术领先决定一切的AI赛道,四小强面临着空前的险境,在融资几乎中断情况下,如何继续推动自家模型迭代,追赶全球最先进水平?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3572.htm)
5月31日消息,2025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于5月31日至6月1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长安汽车副总裁、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受邀出席大会并发表精彩演讲。在演讲后的互动环节,一个尖锐的问题被抛出:“把智驾交给华为,你的灵魂还在不在自己手上?” 面对如此犀利的提问,邓承浩坦言:“问题很尖锐。”不过,他并未回避,而是给出了自己对汽车行业“灵魂”的独特见解。 在邓承浩看来,汽车行业真正的灵魂并非某些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用户体验”。 他强调,汽车行业发展的核心使命是用科技普惠每一位消费者,将最优质的技术成果转化为用户能切实感受到的良好体验。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深蓝汽车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邓承浩形象地比喻道:“我们左手深蓝超级增程,把最好的电动化体验带给用户。右手华为乾坤智驾,把全世界最好的智能化体验带给用户,这就完了。” 他进一步指出,汽车行业真正的灵魂是“用户体验”,即用科技来普惠每一位消费者,就是要把最好的体验带给用户。“天天去纠结灵魂是没有用的,体验为王。”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3570.htm)
5月31日,《华盛顿邮报》发文称,续航里程是电动汽车的一大隐忧,尤其是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然而,在天寒地冻的挪威,这个国家几乎所有新车都是电动汽车,他们是如何克服续航焦虑的?  挪威天气寒冷 就在几年前,挪威几乎没人开电动汽车。在北极圈以北的这个偏远地区,驯鹿数量甚至多过人类,冬季雪崩可能掩埋道路,阳光会消失数周,“续航焦虑”更加严重。 **97%新车是电动汽车** 然而,如今,挪威销售的新车几乎都是电动汽车,即便是挪威最北部的芬马克郡也不例外。 挪威电动汽车协会负责人克里斯蒂娜·布(Christina Bu)坦言,挪威“并不是一个看起来会发生交通革命的地方”。  覆盖在充电桩上的雪 在芬马克最大城市阿尔塔的斯柯达经销店里,销售员厄尔扬·德拉格兰(Orjan Dragland)对于这一变化感到惊叹不已:五年前,展厅里的每辆车都是内燃机汽车,而现在,库存全部是电动汽车。 2024年,在挪威新售出的乘用车中,近90%是纯电动汽车。仅在上个月,电动汽车的占比就达到了97%。 相比之下,去年电动汽车在美国新车销量中的占比为8%,欧元区为13%,中国为27%。 **如何解决旅程焦虑?** 耶尔蒙德·普莱姆·维克(Gjermund Pleym Wik)是一位电动汽车推广者,他甚至组织过电动汽车车队穿越极北偏远山区,以缓解人们对续航的担忧。 “是的,你确实需要停车充电,但这是可行的。”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戳着阿尔塔最大充电站的一块蓝色展示板上的地图。  阿尔塔电动汽车充电站 挪威是一个狭长的国家,拥有约6万英里的公路,这些公路蜿蜒穿过峡湾和山区地形。 维克目前从事公共卫生工作,他承认自己曾经误算过一次行程的距离,最后不得不拔掉一位陌生人的圣诞彩灯来为电动汽车充电。但电动汽车支持者表示,这种困扰并不比燃油车抛锚让人害怕。 为了确保驾驶者永远不会离充电点太远,挪威做出了很多努力。大多数人会在家中给电动汽车充电,法律上的“充电权”也保障了公寓居民的充电需求。挪威还建有范围广泛的充电网络,几乎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供电。根据负责维护政府数据库的拉尔斯·伦德·戈德博尔特(Lars Lund Godbolt)介绍,目前全国有9771个快充桩,分布在1684个地点。 戈德博尔特表示,芬马克地区两座快充站之间最远的距离约为80英里。挪威政府官员称,挪威轻松击败了欧盟制定的主干道上“每60公里(约合37英里)一个快充站”的目标。 若论人口规模,挪威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相当。但论快充桩密度,两者却天差地别。美国联邦数据显示,南卡罗来纳州仅有633个快充桩,约合每10万人11个,而挪威每10万人拥有174个快充桩。 **政府作用** “挪威如何做到的?”德拉格兰说道,“是政府推动了这一切。” 挪威政府在充电网络建设初期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了确保主干道上的充电桩间隔合理,政府通过“充电运营商”的竞标机制,对部分站点的建设成本提供高达100%补贴。但自2022年6月以来,新的乘用电动汽车充电站已完全转为商业化建设(政府仍继续支持重型车辆的充电基础设施)。 随着充电站数量增加,消费者信心逐渐增强。电动汽车保有量上升后,更多私营企业愿意承担建站风险,庞大的电动汽车用户群确保了充电运营商的稳定收益。  挪威每10万人拥有174个快充桩 《华盛顿邮报》记者在奥斯陆探访时发现,一些充电站甚至配备了WiFi和供应热食的小型咖啡馆,为正在充电的用户提供了可以休息、二次消费的场所。 **100%普及的障碍** 2017年,挪威设定了一个目标:到2025年,新售汽车要实现100%零排放。如今,这一目标已近在咫尺,但还差几个百分点。 《华盛顿邮报》对当地人的采访还揭示出一些其他担忧:充电App不好用、充电站排队时间长、冬季续航降低等问题。 挪威汽车联合会指出,电动汽车在寒冷天气中的平均续航损失约为20%。使用热泵为车内加热,而不是直接使用电池,可以缓解这一问题。一位车主表示,他在极寒天气会穿连体防寒服,以节省用于车内取暖的电量。 21岁的木匠托尔莫德·西蒙森(Tormod Simonsen)表示,他目前还不敢将电动汽车用于前往山区的出行。“我被困过很多次——封路、雪崩,”他在阿尔塔的一个加油站为自己的沃尔沃加油时说,“如果只是市区开开,那倒无所谓。但上山?你必须信得过自己的车。”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3568.htm)
5月,伴随广州的又一惠民政策的出现,V2G技术,即Vehicle-to-Grid(车辆到电网),再度回到公众视野。据了解,未来三年,广州市每年针对车网互动试点的专项财政支持力度可达2000万元,鼓励新能源车反向为电网送电,每度电最高奖励5元。  新政并非空穴来风。 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并提出到2027年、2030年,全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分别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5000万千瓦以上。 4月,发改委等四部委又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以下下简称《通知》),将上海、广州、深圳等9个城市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  尽管近期举措频频,但其实早在2015年,V2G以及其带来的可能的商业模式就已经提出。鉴于新能源汽车巨大的储能潜力,近年来各大车企更是纷纷着手V2G的布局。 2020年奥迪宣布与德国海格电器集团达成合作,采用奥迪e-tron车型进行双向充电创新研究项目研究,力图将电动汽车纳入家庭电网。2021年,大众表示从2022年起对出自集团MEB平台的所有纯电动车型推出V2G双向充电技术,希望率先成为欧洲第一家将V2G投入商用的汽车制造商。宝马的V2G测试更是从2015年即开始,持续至今。  国内车企也不落后。早在 2020 年,东风汽车就与全球最大的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合作,将电动汽车基础设施融入绿色电力交易,并推动车网互动技术的应用。 2021 年,比亚迪与 Levo Mobility 宣布合作,Levo 承诺在未来五年内采购多达 5000 辆具备车网互动功能的比亚迪商用车。 可以看到,尽管概念已经提出了十余年,冷饭也炒了好几轮,但V2G迟迟没有真正落地。 这一次,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新规的落地以及政府真金白银的扶持下,V2G技术能够真正普及,让新能源车反向供电成为车主或者企业的下一个赚钱风口吗? 01 商业模式困境仍难突破 在讨论这一问题之前,再来详细解释一下V2G技术。它指的是其实就是电力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之间的双向流动,大量的新能源汽车可以作为电网与可再生能源之间的缓冲,起到电力动态平衡蓄水池的作用。 在电力低成本、非用电高峰时段,电动汽车利用电网充电,在用电高峰时期,电动汽车可将电力返销给电网。 更通俗一点就是,让新能源汽车变身“移动充电宝”, 车辆既能从电网充电,也能在电网负荷高峰时放电,通过 “低谷充电、高峰放电” 实现能源双向流动。  以《通知》中比较典型的上海市重卡充换电站V2G城市组网试点项目为例,该项目投运 5 座智能双向新能源电动重卡换电站,总设备容量近 9000 千瓦,可同时支持 20 台以上电动重卡极速换电。 接入的 500 台新能源电动重卡均搭载CTB-400 车储共用电池,累计电池电量规模达 20万千瓦时,年度放电量 26 万千瓦时,相当于为 500 户家庭提供一年的用电量。 对于新能源车主而言,利用V2G赚钱的思路具有可行空间。3月南方电网开展的省车网互动中,在3.5元每千瓦时电量的补贴下,有新能源车主放电25.76度,获得90.16元的收益。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V2G市场的潜力同样巨大。经济方面,储能领跑者联盟(EESA)的数据显示,V2G市场正在快速增长,预计将从2023年的37.8亿美元增长到2033年的450.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57.6%。社会层面,V2G不仅可以帮助电网削谷填峰,还能通过宏观调控增强对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对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巨大的经济增长空间和对能源生态系统的变革冲击下,各国开始争相布局。然而宏大的蓝图下,其商业化模式困境却迟迟无法突破。 虽然只是简单的反向供能,但其中涉及了车、桩、网三方。汽车需要具备反向放电功能,近年来这一功能几乎成为新能源汽车标配。 充电桩要进行双向输电升级,距了解,目前充放电桩价格基本为普通充电桩两倍,投入成本高,距离大规模普及还有一定距离。电网则要与之车、桩协调,构建完善的车桩通信协议,统一电价结算机制。 基础设施之外,更为严峻的问题是车主的参与热情不高。今年两会期间,就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让新能源汽车变成“充电宝”的倡议,但从舆论反应来看,民众对此多持怀疑态度,尤其是担心频繁充放电造成电池衰减,放电挣的钱还不够换电池。 “电池充放电次数多了,对电池寿命有很大影响,拿点差价根本不够弥补电池损失。” “相当于我花了几十万买了个移动充电宝?”  对于此,有业内人员表示,新能源汽车所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次数可达3000次左右,即使每天充放电一次,也在电池的正常寿命内。 然而,中汽协此前发布了一份新能源汽车电池健康度评测报告,结果显示,2019款特斯拉Model 3在行驶11.6万公里后,经检测电池健康度为89.3%;而理想ONE 2020款在行驶10.3万公里后,电池健康度仅为75.6%,4年时间电池健康度下降近25%。增程汽车更高的电池衰减或许与频繁使用纯电模式,导致的电池反复充放电有关。 除却电池衰减存疑,车主放电的收益也不是很高。四川首例新能源车反向送电或补贴的案例中,车主放电10分钟,车辆放电5.2千瓦时,放电收益只有5.2元。 车主也自己算了一笔账,“汽车电池容量约为40千瓦时,如果把车内80%的电量通过V2G卖出去,按照低谷期充电每千瓦时约0.2元、高峰期放电每千瓦时1元的价格算,每次交易可获得25元左右差价的收益。” 25元的价格看似还可以,但这要求车主在低谷时期赶往驱车充电,并在用电高峰期驱车放电。来回折腾的时间、路程加上充放电的耗时全部涵盖自内,也称不上划算。 此外,私人车桩具备V2G的还在少数,大多数操作都需要在公共车桩完成,这对高峰时期有充电需求的车主也会造成一定影响。“这样的话充电位被占,更多人想充电没位置!”“都想充低价电,没有一个想充高价电的。都在晚上充电的时候,晚上电价照样会上去。” 02 新国标、换电加成,转折点即将到来 就目前来看,V2G技术还是缺乏深植的沃土。然而,这一局面或将伴随明年动力电池新国标实施以及换电模式的普及而扭转。 一方面,《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将于明年7月正式实施,升级的新国标在快充循环方面做出了新规,电池衰减将有所减弱。 在商业用电领域,新能源外放电的模式已经受到了肯定。有网友表示,其22年花费3万元购买的二手系能源车,配备了50度电池,在进行7.5KW外放电的改造后,可以在家以0.3元/度的价格充满电,然后将其作为外放电源为门店供电。 以门店每天用电30度,1.5元/度的商业用电费用换算,新能源汽车作为外接电源的形式可以帮助其一年省下1.1万元的电费。 这也证明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外接充电宝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换电赛道逐渐成熟,蔚来之后,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也强势入局。在快充、超充逐渐成为标配,换电优势减弱的背景下,换电模式正从单纯的促销工具转向挖掘电池作为核心资产的全生命周期价值。而V2G则是实现这一价值的关键途径。 在换电模式的加成下,以满电电池换少电电池赚取盈利的思路可以大幅减少所需时间,车主更无需为电池衰减担心,电池的利用率将会拉到最大。此外,通过换电站和V2G技术,还将在电池健康度下降后,简化回收环节。  个人车主之外,快充、超充、换电在B端市场的可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商用车的电池体量规模都更为巨大,统一管理的方式也更便于协调,集中的充放电不仅可以拓展企业盈利渠道,也可极大平衡电网协调。 而对于车企和电池企业而言,凭借它们在资源可控性、规模化聚合以及与电力市场对接的天然优势,更是展现出成为V2G商业化主要推动者的巨大潜力。 在多个试点项目有条不紊的运行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伴随换电模式推进和明年电池新规落地,V2G技术能否大规模铺开,成为私家车主和企业增收的另一个增收手段,马上就要见分晓。 即便未能取得预期效果,V2G也已经为分布式储能指出了一条全新路径,为电网协调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可能。 其意义,势必将在未来的某一个节点凸显。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3566.htm)
当地时间周五,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逊在X上发文,感谢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对 “政府效率部”(DOGE)的贡献,并分享了一张他与马斯克及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飞机上的合影。 约翰逊在推文中写道:“埃隆,感谢你为美国做出的无私的奉献。埃隆和DOGE团队深入美国官僚体系,曝光了大规模的浪费、欺诈和滥用行为。他们为美国人民节省了数十亿美元,并正在更新联邦政府陈旧低效的系统。他们还为共和党提供了一份无意义项目清单,国会将对此采取行动。” 约翰逊还表示,DOGE做了出色的工作,并将继续满足提高政府效率的要求。众议院渴望依据其调查结果采取行动。国会正与白宫合作,将DOGE节省的资金编入法案,以阻止政府滥用和浪费纳税人的钱。” 随后,马斯克转发了这条推文。  此前,马斯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削减联邦政府规模的难度远超预期,并对他所领导的政府效率部遭受严厉批评深感遗憾。 近日,马斯克官宣离开DOGE,但仍将继续为特朗普提供建议。“这不是DOGE的终结,而是一个真正的开始。”他表示。 特朗普则对马斯克领导的DOGE所达成的成就表示称赞,他称DOGE聘用了计算机领域的杰出人才,而政府将致力于推动“政府效率部”削减政府开支政策的永久化。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3564.htm)
<blockquote><p>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今天,AI不再仅仅是执行任务的工具,更是具有独特个性和魅力的“伙伴”。一个精心设计的AI人设可以极大地提升用户与AI之间的交互体验,让AI从冰冷的机器变成有温度的“伙伴”。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提示词和人格塑造,为AI赋予生动的人设,使其在与用户的互动中更具吸引力和亲和力。</p> </blockquote>  ## 一、什么是AI人设 AI人设,实质上是**借助提示词系统性地设定语言模型的交互风格与行为倾向**,包括语气、身份背景、情绪特征、知识能力等。例如: - 职业人设:心理咨询师、编剧、产品经理 - 情感人设:傲娇、暖男、毒舌 - 语言风格:文艺、简洁、幽默、古风 好的AI人设可以显著提升交互黏性,使AI从一个“工具”长出血肉。 ## 二、给语言模型“定锚” AI人设的实现,依赖大模型的**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首先要理解的核心是:**大语言模型并不真的“理解”人设,而是在语言概率空间中模仿人设特征**。 因此,人设提示词的设计,实质是**通过语言锚点,让模型在生成内容时持续遵循某种“风格轨迹”**。 ### 技术层面理解: **(1)基础提示词(System Prompt)** 设定AI的“初始人格”——它是谁、有何背景、对话目标是什么。这部分属于“隐藏指令”,是人格的核心驱动。 **(2)上下文连续性提示(Few-shot / In-context Learning)** 在message中加入Few-shot,给出若干AI说话风格的样本,让模型“学习说法”。比如提供几轮傲娇语气对话作为示范。这样做相当于给模型“演了一遍”,让AI更容易模仿到你想要的人设。 **(3)对用户输入的控制策略** 在用户输入前或输入后添加“软约束”提示,引导对话走向不出戏,比如加入“保持你的人设语气回答”。 **(4)控制生成参数(temperature / presence_penalty )** 通过 temperature / top_p控制语言风格的发散性。以temperature 为例,他决定生成的“创造力”或“随机性”: - 人设风格强时,建议设为 **0.5–0.8** - 若想加入情绪波动,或让 AI 更“情绪化”,可以稍微调高 通过presence_penalty / frequency_penalty 可用于**减少重复措辞**,提升对话趣味性。 ## 三、提示词写作技巧:如何写出“活人感”? ### 明确身份 + 口头禅 + 情绪标签 = 基础框架 一个人设的稳定性来源于三个维度: - **身份设定**:职业/角色/背景(如“一个年轻的大学理科教授”) - **语言风格**:句式特征、口头禅(如“我觉得吧~”“啊这”“我天”) - **情绪倾向**:温柔/傲娇/毒舌/理性 案例(提示词片段): <blockquote><p>你是“王霸天”,一位游戏公司CEO,日常话少但工作认真,对数据敏感。你语气温柔,但有些社恐,称呼用户为“宝贝”,说话简洁,情绪反应较慢但细腻。</p></blockquote> 这样的提示词给定了角色原型 + 语言风格 + 情绪表达方式,能让生成内容更连贯稳定。 ### 加入行为习惯、思考逻辑,强化拟人感 除了语言,**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是区分人设的重要特征。例如: - 是否会自我否定? - 会不会思考用户感受? - 表达时是否遵循逻辑顺序? 案例: <blockquote><p>你习惯在做决策时权衡利弊再发言,不轻易下判断;在用户表达负面情绪时,会先安抚对方,再进行具体事件的分析。</p></blockquote> 这种提示看似“行为说明书”,但会显著提升AI的“人感”——它不再只是语言风格的一致,而是行为反应的一致。 ### 控制“人设边界”,避免人格漂移 AI容易在长对话中“忘记”人设,出现人格漂移,比如毒舌AI突然变温柔、搞笑AI变得严肃。要避免这种问题,可以使用以下策略: - **重复锚定**:在每轮消息内容前带上人设信息 - **上下文回忆**:显式地回顾前文语气或事件,根据模型的接口传输上下文内容给AI。 ### 其他小技巧 可以查看我的上一篇文章,详细讲解了几种增加AI活人感的实用小技巧。 ## 四、构建AI人设的迭代流程 - **构想角色**:定义身份、语气、行为风格; - **编写初版提示词**:含系统设定与对话样例; - **实测调整**:要模拟真正的使用场景深聊去测试效果。观察生成内容稳定性和语气一致性; - **引入用户反馈**:微调语气、行为逻辑; - **持续优化**:避免重复措辞、人格塌陷。 注意:在人设构建中,如果你认为某个设定比较重要,**那就需要用更强烈的语气来表达,或者让它占 prompt 的字数比重高一点**,否则将会容易被AI“忽视”,导致想要的效果达不到。 本文由 @芊芊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blockquote><p>国内企业对ERP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而选择合适的ERP系统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步。本文将以金蝶和SAP为例,深入对比国内ERP与国际ERP在会计科目设计及入账流程方面的联系与区别。通过详细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帮助企业在选择ERP系统时做出更明智的决策。</p> </blockquote>  ERP诞生于西方,随着计算机的发明、应用而问世,最早的ERP由SAP于1973年研发出来,80年代引入到国内,随着时代变迁,国际ERP与国内ERP渐渐展现各种的特点。今天我们从会计科目设计及入账流程方面对比一下,可以发现它们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也存在一些共同点。 ## 01 相同点 ### 1. 会计科目层级设计 两者均支持多级科目结构。例如,金蝶默认一级科目代码长度为4位,后续级次可自定义(如二级为2位),而SAP的总账科目通常采用10位编码,前4位遵循国家会计制度,后6位根据管理需求扩展。两者均支持通过科目分类(如资产、负债、损益)实现财务核算。  ### 2. 科目与业务集成 两者均强调业财一体化,例如金蝶通过核算项目实现多维度记账(如应付账款挂核算项目替代二级科目),SAP则通过统驭科目(如客户、供应商主数据)实现业务与财务的自动关联。 ## 02 不同点 ### 1. 科目设计理念 **国内ERP(金蝶)** 直观性与易用性:科目设计贴近国内会计习惯,直接使用“借”“贷”符号,操作界面以菜单导航为主,无需记忆事务码。 灵活性:支持快速添加二级科目或挂核算项目,例如应付账款通过核算项目管理供应商,避免科目层级过长。(太灵活对于不规范的企业也是个坑) **国外ERP(SAP)** 标准化与复杂性:通过“记账码”替代传统借贷符号(如40代表总账科目借方,50代表贷方),需记忆事务码(如F29录入预收款)。 科目与业务深度绑定:科目类型严格区分(如客户、供应商需使用特定记账码01/11或21/31),且固定资产需通过独立编码(如70/75)记账,逻辑严谨但学习成本高。  ### 2. 入账流程与凭证处理 **国内ERP(金蝶):** 流程简化:例如收款单直接录入金额、单位等字段,系统自动生成凭证,减少人工干预。 凭证灵活性:支持红字冲销或直接调整分录,适合国内频繁的账务调整需求。 **国外ERP(SAP):** 严格的事务控制:需通过事务码进入特定界面(如FAGL_FC_TRANS处理货币折算),凭证过账需遵循预设会计规则(如评估范围、次分类账L1)。  多本位币支持:支持多本位币实时更新,月末可按不同汇率类型(历史汇率、平均汇率)折算,适用于跨国企业需求。 ### 3. 审计与报表支持 **国内ERP(金蝶):** 数据导出便捷:标准报表(如科目余额表)可直接导出Excel,无需复杂配置。 成本核算透明:制造费用通过科目直接归集,与产品成本逻辑一致,便于审计核对。 **国外ERP(SAP) :** 数据分离与复杂性:成本数据存储在CO模块,与FI模块分离,导致科目余额与成本数据口径不一致,需额外导出CO报表,增加审计难度。 审计适应性差:序时账、存货差异表等非标准报表导出困难,需企业定制开发,手工填表易出错。 ### 4. 灵活性与合规性 **国内ERP(金蝶):** 适应本土合规:内置政府补助(递延收益)、税务核算等符合中国会计准则的功能。 快速响应需求:例如内部报表可通过CO模块次级成本要素灵活调整费用科目归属。 **国外ERP(SAP):** 全球化合规:支持多国会计准则切换(如IFRS、US GAAP),固定资产折旧引擎可内置多套规则。 高度可配置性:通过后台配置实现复杂需求(如物料分类账还原实际成本),但需依赖实施顾问,自主调整难度大。 ## 03 总结 **适用场景:** 金蝶更适合中小型企业或本土化需求明确的企业,侧重易用性、快速部署和成本控制。 SAP适用于跨国集团或业务复杂的大型企业,强调全球化合规、多维度集成及深度业财融合。 **核心差异:** SAP通过高度标准化和复杂配置实现业务严谨性,但牺牲了操作便捷性;金蝶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简化流程但功能深度相对有限。两者在科目设计、入账逻辑及审计支持上的差异,本质反映了国内外企业管理模式与合规环境的差异。 作者:业财老曾,公众号:业财老曾谈,专注财务信息化20年 本文由 @业财老曾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2025年520与618购物节期间,消费金融与电商平台深度融合,以免息分期为核心战场,驱动结构性消费变革。
AI coding 这条 AI 行业今年的主线愈发清晰。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https://www.ifanr.com) |[原文链接](https://www.ifanr.com/1625432) ·[查看评论](https://www.ifanr.com/1625432#comments) ·[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ifanr)
尽管近期发布的RTX 50系列显卡因显存配置和驱动问题饱受争议,但最新市场数据显示,英伟达仍保持游戏显卡销售领先地位。令人意外的是,这家图形处理器巨头正进一步向AI业务倾斜资源。 据爆料人士透露,英伟达计划削减RTX 50系列20-30%的产能,以全力投入下一代GB300芯片的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RTX 50系列自发布数月来始终难以按建议零售价购买,此次减产决定或将加剧市场供应紧张。与此同时,英伟达正在加速生产GB200和中国特供版B40等AI芯片。 本次减产由于AI业务利润丰厚,对英伟达影响有限,但将直接冲击游戏玩家群体。恰逢AMD即将发布配备16GB显存的RX 9060 XT中端显卡,英伟达的产能调整可能为竞争对手创造市场机会。  另有消息称,英伟达正在筹备RTX 50系列的Super升级款,新型号预计将提升性能并显著增加显存配置。若消息属实,公司未来可能重新调整游戏显卡产能。 你们对此怎么看呢,换了50系显卡了吗?欢迎来评论区讨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3562.htm)
马斯克终于结束了他在白宫的任职。当地时间5月30日,马斯克出现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告别会现场,**然而他右眼角的淤青引发外界猜测**。当被问及眼角伤痕的由来时,马斯克显然不愿意直接回应,犹豫了一下后表示: “**我当时正和小X闹着玩,我说‘来,朝我脸上打一拳’。然后他就打了。结果发现,即使是一个五岁的孩子打你脸,其实也……**” 马斯克自己补充道:“当时我没太大感觉,但我猜后来就淤青了。” 特朗普表示自己“没有注意到”马斯克右眼旁边的紫色瘀伤,但他补充道:“如果你了解X,他确实能做到这种事。” 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在担任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负责人的128天内,个人财富蒸发约4032亿元人民币(561亿美元)**,还间接导致特斯拉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遭受抵制甚至是破坏。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31/0b784a42-6429-4f96-81d4-51e97a106c99.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3560.htm)
**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发生意外一幕,在兵马俑3号坑,一男子纵身跳下俑坑,并推倒两尊兵马俑。**一名目击者称,坑离地面还挺高的,该男子是正着跳下去的,旁边两个兵马俑也是他推倒的。 事发后,西安市临潼区文旅部门迅速响应。当晚,临潼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工作人员证实,涉事人员已被安全带离俑坑,相关部门正在开展调查工作。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31/17378e7f156a4d3cb299011dddee02cf.png) 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该男子患有精神疾病,案件正在依法办理中。 **律师表示,根据《刑法》第324条之规定:若涉事者存在蓄意为之,其行为将构成故意毁损文物罪,刑期最高可达10年并处罚金;**若涉事者主观不存在故意,其行为或将构成过失毁损文物罪,最高可处3年有期徒刑或拘役。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部分范围包含修复费用及文物价值损失等。若涉事者存在精神问题或蓄意行为,量刑将显著不同。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531/d5e0d88a00a3416da4d2e17f274b75ab.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3558.htm)
埃隆·马斯克虽然已经辞去了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和特朗普总统顾问的职务,但他仍然活跃在华盛顿特区的圈子里。据[彭博社](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5-30/musk-lobbies-washington-to-clear-way-for-self-driving-cars?accessToken=eyJhbGciOiJIUzI1NiIsInR5cCI6IkpXVCJ9.eyJzb3VyY2UiOiJTdWJzY3JpYmVyR2lmdGVkQXJ0aWNsZSIsImlhdCI6MTc0ODYzNTYyNiwiZXhwIjoxNzQ5MjQwNDI2LCJhcnRpY2xlSWQiOiJTWDJYTkdUMEFGQjQwMCIsImJjb25uZWN0SWQiOiIyMEVEQzU3OEM0RkE0MzZDOTQzMEUwNTY1NThFOEIxRCJ9.RkuaXw_LPHwzi_9sVURfwLo-e0ngZWaO58aV29d_BWQ)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报道,这一次,他站在了另一边,就自动驾驶汽车相关立法进行游说。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530/427f5717859af29.png) 据彭博社报道,马斯克及其同僚一直在直接致电国会议员。他的行动似乎针对的是5月15日提出的一项名为《[自动驾驶汽车加速法案》](https://www.congress.gov/119/bills/s1798/BILLS-119s1798is.pdf)的法案。 马斯克将特斯拉的未来很大一部分押注在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自动驾驶汽车上。他经常将公司的价值与自动驾驶汽车的投资和最终的商业化挂钩。 下个月,特斯拉预计将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推出一项小型、有地理围栏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特斯拉还希望最终推出没有方向盘或踏板的自动驾驶汽车——名为 Cybercabs 的品牌。但目前尚无明确的联邦法规或标准允许此类汽车大规模运营。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35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