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警方对务安国际机场和济州航空办公室等地进行了搜查,这是周四一系列行动的一部分,旨在确定谁该为周日的严重空难事故负责。全罗南道警察厅的一位发言人通过电话表示,调查人员从上午9点开始搜查了位于务安郡的釜山地方航空管理局办公室、务安国际机场和济州航空在首尔的办公室。此前,警方对济州航空的空难事故展开独立调查。  济州航空2216号航班的飞行数据记录器 周日,这架波音737-800客机在试图紧急降落时机腹着陆,最终撞上机场跑道尽头的混凝土墙而爆炸,机上181人中有179人遇难。事故发生几分钟前,机场塔台曾向飞行员发出鸟情预警。 除警方调查外,韩国国土交通部还牵头与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和波音公司的官员展开联合调查。工作重点是分析从客机残骸中找到的驾驶舱语音记录器(CVR)和飞机数据记录器(FDR)。 国土交通部高级官员Joo Jong-wan在周四的一场发布会上称,调查人员已经完全提取了CVR中的数据。当局表示,该设备包含飞行员在最后两小时的通讯记录和发动机噪音。 监测飞机高度、空速和航向等参数的FDR将被送往美国维修,该设备在事故中受损。 Joo表示,调查人员至今未能在客机残骸中找到发动机,而这可能是另一个关键证据。 国土交通部目前调查的一个重点是,为什么失事客机的起落架似乎没有放下。他们还在检查韩国国内全部101架波音737-800飞机的维修记录。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972.htm)
Robotaxi撞上机器人,闻所未闻。洛杉矶街头,上演了一场“科技车祸”:一辆Waymo的Robotaxi在转弯时,和一个机器人相撞,双方“沉默”一分钟后,“淡定”后退离场,被网友戏称是“最和平的车祸现场”。  但玩笑归玩笑,更多疑问也在浮现:这样的事故发生,谁的问题?谁的责任? 全球首例!Robotaxi撞机器人 最近,社交平台Reddit上,有这样一条视频被疯传: 在洛杉矶的十字路口,一个Serve送外卖机器人刚到达路边,试图驶上人行道,并且稍微倒车调整了方向,从视频来看,机器人似乎正在闯红灯:  不料,一辆Waymo的Robotaxi恰好在右转,二者发生碰撞。 车祸发生后,双方锁定状态“僵持”了一分钟,随后机器人后退几步,绕过Robotaxi离开了现场。  自动驾驶车辆与机器人相撞,属实是全球首例,被不少人称作是“机器人大战”。 这神奇的一幕,据视频的楼主称,是他的行车记录仪拍摄下来的,因此并不清晰。 不免有人好奇,这场无人伤亡的车祸究竟为何发生,又是否可以避免。 Waymo对此做出了回应,声称机器人在路边停了下来,随后驶入了车辆转弯车道,碰到了转弯的Robotaxi。 发言人表示,Driver系统的设定是一个谨慎的防御性驾驶员,它可以对不同类型的道路使用者和物体进行分类和区分,进而做出相应的行为。  比如,在儿童和行人的周围时,Driver会“表现”得更加谨慎。 事故发生时,Waymo Driver系统已经做出了正确判断,观测出这个送货机器人是一个无生命物体。 尽管Waymo Driver 猛踩刹车,但还是以每小时4 英里(约为时速6.4公里)的速度发生了碰撞。 事故另一方“当事人”, Uber分拆的机器人送货公司Serve Robotics,也做出回应称,事故发生时,他们已确认机器人正处于远程监控之下,符合Serve在十字路口的安全策略之一。  但问题究竟出自谁,关于事故的更多细节,目前还没有更多透露。 也许需要等待加州机动车管理局 (CA DMV) ,或是美国国家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出具事故报告,才有机会知晓了。 “机器人之战”,责任在谁? 这样的“无人”事故发生,也由此牵涉出了更多的模糊问题: 责任由谁承担? 自动驾驶车辆的定责问题,同时也被重新拉回到了人们视野。 如果说,事故发生的原因,来自机器人的行为,例如机器人违反交通规则、进入禁止区域等,或来自机器人自身的技术缺陷,发生技术故障。  那么责任可能就在机器人方,要由机器人的所有者或制造商承担。 如果是Robotaxi发生了系统故障,未能成功识别、未能及时采取措施;或者Robotaxi的驾驶策略不符合规则,就需要由Robotaxi的制造商或运营商来背责任。 也可能机器人和Robotaxi双方负共同责任,需要按照比例分配。 这种情况下,存在的一个问题是,Robotaxi也许会被视为“更有能力避免事故的一方”,因此可能需要承担更大比例的责任,具体就要看监管法规如何来判定。  恰好,就在这个事故发生几天前,美国出台了全球首个Robotaxi法规草案AV-STEP,对于Robotaxi玩家谁有资格玩、怎么玩、在哪玩,以及谁来兜底,AV-STEP都划定了规则。 当然,最让人关心的,还是出了事情谁兜底。 对于只有轻微财产损失、且无任何人员伤亡的事件,AV-STEP建议,L4玩家要(1)每季度进行一次一般报告;(2) 运营期间某些事件和事件要及时报告;(3)更新报告 如果由于发生碰撞,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或发生ADS主动违反交通规则、安全员的增减,就需要立即上报。  NHTSA根据事故的损失和后果,把自动驾驶事故分成明显问题,以及严重的明显问题。 对于已经确定,但未归类为“严重”的明显问题,监管会在10天内发出正式通知,如有必要,会暂停L4测试运营的准入。 对于被认定为“严重”的问题,监管部门发出通知的时间不固定,将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如果需要,准入许可暂停可以在发出通知后立即生效。 不过,美国的法规草案,车的对象主要还是人,如果把对象换成非人,但同样具备自主行动能力的“机器人”,结论暂且还不好说。  虽然这次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也不免让人质疑起了Waymo的能力,如果遇到相同体型的对象,同样的场景,即便不是人或动物,他们的Robotaxi能否避让? 况且,流传的视频不够清晰,更是让人疑惑重重,尘埃落定前,网友们就已经对于这次事故的根源议论纷纷。 有网友质疑起了Waymo的传感器,非常不理解明明有激光雷达,为何还是会撞车。 还有网友直接回到“案发现场”一探究竟,发现坡道在转角处:  再结合视频中机器人的后退动作,网友认为,也许是机器人试图上坡,但由于卡在路边而没有一次成功。 Waymo虽然检测到了机器人,但预测堆栈预计机器人会继续进入人行道,所以对机器人突然再次倒退回街道感到“意外”,因此问题不在传感器身上,而是出在预测环节。 还有网友也认为问题出在Waymo的算法上,检测到不是生命体撞就撞了,幽默地脑补了Waymo计算机的“脑回路”: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970.htm)
近日,**东南大学自主研发的首辆陆空两用飞行汽车“东大·鲲鹏1号”正式发布,并在校园内完成[首飞](https://mp.weixin.qq.com/s/vF1rcOFU08IMa7fuC7deIQ)。**据介绍,**“东大·鲲鹏1号”飞行汽车是国内首辆全轮转向全轮驱动、四轴八桨构型飞行汽车**,也是江苏省首辆陆空一体飞行汽车,集多项创新技术于一身,既能在天上飞、也能在地上跑。 传统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是以垂直起降航空飞行器作为主要发力点开展的研发,不具备地面移动能力,而“东大·鲲鹏1号”为陆空一体构型,兼具地面运载装备的快速移动与空中运载装备的灵活移动能力。 其整机尺寸为2.1×1.2×1.5m,地面运动模式基于四轮毂分布式电驱动系统,前后双阿克曼转向,电液复合制动,最高时速60km/h,**空中时速设计为40公里/小时,最大飞行高度300米,飞行续航时间超过20分钟**,首款最大载重为500千克。 目前“东大·鲲鹏1号”续航主要依靠大功率动力电池,项目团队还开发了增程式航空电推进系统,相比于现有纯电池驱动系统,具有大功率、长续航、高可靠等特点,**飞行续航时间有望突破2小时,将在下一代陆空一体飞行汽车上应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966.htm)
今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 老俞闲话”公众号发文《2024,艰难中的美好》,对过去一年的经历进行了总结和回顾。他直言,**自己期待中2024年的岁月晴好,居然成了生命里最难忘也最令人难熬的日子。** 俞敏洪在文中写道:**“在完全没有任何征兆的前提下,对我的网暴铺天盖地而来,各种诽谤和谣言,成了一些人肆无忌惮的狂欢。有人专门去挖掘新东方和我个人三十年的各种行迹,加以编辑篡改,然后振振有词当做事实解读。”** 他坦言,其实并不太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但明显的恶意已经充斥在字里行间。很多不明真相的路人,也跟着一起起哄。更加严重的是,这样的氛围已经严重影响了新东方和东方甄选的正常运营,也严重影响了几万新东方人的情绪和信心。 **“这些事情的发生,东方甄选是一个火药桶**。”俞敏洪称,“坦率说,要是我知道做东方甄选会发生这么多让我心烦意乱的事情,我绝对不会开启这个业务。我真的犯不着再一头扎到如此纠结的事情中去。”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自己已经有足够的资格过云淡风轻的生活**。但可能个性就是命运,确实不能看到小兄弟们眼中无光,也不能容忍自己就此躺平。 于是,东方甄选启动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令人喜悦又令人悲伤的故事。其中的过程有千万网友参与,公司内部的事务,成了一场社会事件,成了一场让各方面都无所适从的乱局。 谈到做东方甄选的感受,俞敏洪这样描述:**“可以说,做新东方三十年,即使是在《中国合伙人》电影的那个故事中,也没有经历过如此煎熬的体验,几乎到了一生之功毁于一旦的状态。”** “在那样的纷乱中,如果我的处理一不小心,就会全盘皆输,甚至会把三十年的新东方,也带入万劫不复之地。我周围很多的朋友,有的已经是千锤百炼的企业家,也为我捏了好几把汗。” 我的底线非常清楚,我要确保新东方和东方甄选的正常运营,确保这两个事业的声誉和未来;我同时也要确保被卷入到这件事情中的人员,都能够有一个好的结局,尤其是参与到东方甄选中的各位兄弟姐妹们,不管是分是合,都能够继续自己的事业和人生。 俞敏洪认为,**尽管最后的结局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基本上参与的各方还算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在历尽波折之后,东方甄选也回到了正常的发展轨道上,新东方的业务在原有的基础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最后,他写道:“2025年,如果我迷失在夜黑里,希望夜空中总会有最亮的星在指引。我希望在时光中如鱼一样的自在,我希望在友情中如鸟一样的自由。在自由自在的生命里,和你相遇,共赴美好。”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964.htm)
2024年,芯片界“顶流”英伟达砸10亿美元投资50家AI初创公司。大多数交易集中在对计算基础设施需求较高的“核心AI”公司,这些公司中有些也是英伟达芯片的买家,包括马斯克旗下的xAI、以及OpenAI、Cohere、Mistral和Perplexity等知名AI模型提供商。 [](https://n.sinaimg.cn/finance/transform/61/w550h311/20241225/100b-fae74a03e550ac211403bdf7453d03b0.png) 公司文件和Dealroom的研究显示,相比2023年的39轮融资和8.72亿美元支出,2024年英伟达的投资有显著增长。 英伟达的投资增长得益于其9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其GPU成为全球最热门商品之一。2024年,英伟达股价上涨超过170%,帮助推动标普500指数创下本世纪最佳两年表现。  有分析认为,英伟达正利用其庞大的市值和巨额现金流来维持购买者的生存。短线卖家Orso Partners的Nate Koppikar表示: <blockquote>“如果Applied Digital倒闭,那将意味着(大量)销售随之消失。”</blockquote> **英伟达野心勃勃!2024投资金额与数量激增** 在2024年,英伟达的投资包括对马斯克旗下的xAI的战略投资,以及对OpenAI、Cohere、Mistral和Perplexity等知名AI模型提供商的投资。此外,英伟达的初创企业孵化器Inception也帮助了数千家初创公司的早期发展。 最近,英伟达还完成了对以色列AI工作负载管理平台Run:ai的收购,并取得了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的批准。 英伟达的投资范围广泛,涉及医疗技术、搜索引擎、游戏、无人机、芯片、交通管理、物流、数据存储和生成、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形机器人等多个AI应用领域。其投资组合包括估值已飙升至数十亿美元的初创公司,如CoreWeave和Applied Digital。 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的一些大客户如微软、亚马逊和Google正积极开发自己的定制芯片,以减少对英伟达GPU的依赖。这可能使小型AI公司在未来成为英伟达更重要的收入来源。 英伟达如此频繁的交易活动引发了对其在AI行业影响力的担忧,尤其是在美国、欧洲面临反垄断审查的背景下。前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Bill Kovacic表示,竞争监管机构正密切关注这种“主导企业进行大规模投资”的行为。 然而,英伟达强烈否认将资金与使用其技术的要求挂钩。公司表示: <blockquote>“我们正在努力发展我们的生态系统,支持优秀公司并增强我们的平台。我们凭借实力竞争和取胜,这与我们的任何投资无关。”</blockquote>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962.htm)
12月30日晚间,闻泰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与立讯有限(Luxshare limited)签署了《出售意向协议》,拟将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拥有的部分与产品集成业务相关的标的公司股权和标的经营资产转让给立讯有限或其指定方。  闻泰科技表示,交易完成后,公司将集中资源专注于半导体业务,巩固并提升在全球功率半导体行业第一梯队的优势地位,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增强持续盈利能力及风险抵御能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闻泰科技此举意在妥善处理产品集成业务,充分照顾交易双方股东、员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既是责任担当,也凸显出战略转型的决心。 闻泰科技是国内半导体龙头公司之一,立讯有限旗下的立讯精密是国内ODM龙头,目前市值约为3000亿元。 **因地缘政治环境变化而转型** 对于拟出让产品集成业务的原因,闻泰科技在公告中称,基于地缘政治环境变化以及公司业务发展需求,未来公司将通过战略转型构建全新发展格局。 在这一战略布局下,公司拟逐步向在消费电子等领域具有精益制造优势的优质平台出让产品集成业务。本次交易的范围为与产品集成业务相关的子公司股权和相关经营资产。  12月初,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修订新的《出口管理条例》(EAR),将136个中国相关实体添加到“实体清单”,其中包括闻泰科技。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从法律层面,闻泰科技产品集成业务由各子公司承载,理论上不受直接限制。但是参考其他列入清单公司的经验,也存在客户出于风险偏好影响合作的案例。  **聚焦半导体业务** 出让产品集成业务之时,闻泰科技也明确了战略转型方向——聚焦半导体业务。 闻泰科技表示,此次交易有利于公司集中资源专注战略转型升级,巩固并提升在全球功率半导体行业第一梯队的优势地位。 同时,该交易有利于公司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增强持续盈利能力及风险抵御能力。 作为全球分立与功率芯片IDM龙头厂商之一,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持续保持领先地位。2023年在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公司TOP10榜单中跃升至第三位,并连续四年在中国榜单中占据榜首。 今年以来,闻泰科技半导体业务逐季显著增长,显现出韧性与潜力。半导体业务在第三季度实现38.32亿元的营业收入,环比增长5.86%;实现净利润6.66亿元,环比增长18.92%。第三季度的毛利率攀升至40.5%,同比、环比分别增长2.8个和1.8个百分点,展现出较好的盈利能力和市场适应性,持续巩固优势地位。 此前,公司投资者交流纪要显示,公司半导体业务从低压向高压、从功率向模拟类产品拓展,目前的增长主要源自低ASP的中低压器件产品,未来伴随更多高ASP产品投入市场,公司产品ASP有望实现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提升。 **巨头合作,平稳过渡** 闻泰科技此次选择的合作方,同样是制造业巨头——立讯。 闻泰科技表示,产品集成业务具备优质的客户资源、研发底蕴以及卓越制造能力。同时,受让方立讯有限实力雄厚,具有强大的精益制造优势,而且具有丰富的并购经验。 资料显示,立讯有限是立讯精密的控股股东,立讯精密是国内ODM龙头企业之一,目前市值约为3000亿元。 可以预见,交易达成后,二者有望进一步巩固在ODM领域的行业地位,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闻泰科技虽然是出售资产,但依然强调平稳过渡,体现了其责任与担当。 公司表示,交易双方将秉承专业、负责的态度,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确保业务平稳过渡,尽全力为客户提供稳定、优质的服务,考虑员工未来发展利益的最大化。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聚焦半导体业务,使得闻泰科技成长性与确定性进一步明晰,随着后续转型显效,有望为投资者带来更多回报。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960.htm)
2025款奥迪Q2L正式上市,依旧推出多达7款配置车型,但价格有所调整,**相较2024款车型全系降价5.1万,最新指导售价区间为17.18-21万元。**新车前脸变化不大,主要是针对格栅内部的造型进行了调整,车身侧面沿用2024款方案,包括奥迪Q2L标志性的熏黑D柱依旧得以表留,这里的颜色也可根据喜好自定义选择。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2/503764b6-d48b-4d96-a53a-f531d39f1fcc.png) 作为年度改款车型,新车除了降价之外,也针对配置进行了细微调整,**全系提供备胎,同时轮圈统一采用18英寸(2024款Q2L中高配车型则提供19英寸轮圈),此外还将座椅调整为仿皮材质,其它配置均与2024款车型保持一致。**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2/0f99618a6d0341c481cfa5b21d49df84.jpg) 动力方面,**新车依旧搭载1.5T发动机与7速双离合变速箱的组合**,其中发动机最大160马力,峰值扭矩250牛·米,0-100km/h加速时间为9.2秒,WLTC综合油耗为6.25L/100km。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2/4beaf771-ea97-4b5a-b3f2-d4e03ff7bad0.png)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一汽奥迪公布最新销量数据,**2024全年累计实现整车销售611088辆,其中国产燃油车550136辆,在国产燃油豪华车领域份额第一。** A6L依旧是销量担当,全年销量17.7万辆,打破豪华中大型轿车年度销量纪录,在豪华中大型轿车销量拍第一;Q5L全年销量14.9万辆,荣登豪华B级SUV燃油车市场销量第一。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2/8a8432d5-c4ee-424b-90c9-59a7e6e6296c.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954.htm)
微软近日对其Windows 11 24H2和Windows Server 2025的更新安装支持文档进行了调整。**删除了手动安装MSU(Windows Update Standalone Installer)文件的方法,仅保留使用DISM(Deployment Image Servicing and Management)命令行工具进行更新安装。**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2/5cd4c655-69c6-4ee2-96e7-60f4ea7d4990.png) 在2024年7月,微软推出了名为“检查点累积更新”的新更新方式,旨在减少更新文件的下载大小,加快更新速度,并减轻服务器负载。 **最初微软提供了两种安装更新的方法:手动顺序安装MSU文件和使用DISM命令行工具。** 然而到了9月,新方法导致Windows 11 24H2和Windows Server 2025的MSU文件安装出现问题,部分更新失败并显示“操作不支持”的错误信息,主要涉及FoD(按需功能)和LP(语言包)。 微软因此更新支持文档删除了手动安装MSU文件的方法,仅保留了使用DISM命令行工具的方案,用户需要使用Add-WindowsPackage命令将MSU文件添加到Windows镜像中。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2/14810b52-3cf2-4780-bb61-11eb678e910b.png) 经过查询,中文版的支持文档还保留手动安装MSU包的方式,可能是有延迟或其他原因。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952.htm)
 【录音笔】是GPASS推出的一档全新会员专享节目,内容来自机核办公室日程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短小记录,每期时长十几分钟左右(大概吧)。内容也许是一些不成体统的碎碎念,也许是一些突然发疯的暴言,还有可能是哪个缺德的把办公室里真实的日常对话(dui ma)偷偷录了下来,总之就连我们自己现在也不知道每期会有哪些人参与,会录些什么。
## **「 Top 3 News 」** ### **比亚迪12月交付514809辆新能源车,年度销量挑战特斯拉** **要点:** 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近日宣布了其创纪录的年度销售数据,该公司正在挑战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2024年,比亚迪共销售了4,272,145辆新能源车(NEVs),同比增长41.3%,这是公司历史上首次年度汽车销量超过400万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2月份比亚迪的新能源车销量达到了创纪录的514,809辆。 在2024年,比亚迪共销售了4,250,370辆乘用车,其中12月份的乘用车新能源车销量达到了509,440辆,连续第三个月超过50万辆。比亚迪在2024年共销售了1,764,992辆纯电动车(BEVs),占总乘用车销量的41.5%;同时,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s)销量为2,485,378辆,占总销量的58.5%。 比亚迪的海外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在2024年12月达到了57,154辆。2024年全年出口量为417,204辆,同比增长71.9%。在商用车领域,比亚迪12月份的销量为5,369辆,同比增长520%;2024年全年累计销量为21,775辆。 比亚迪在2023年晚些时候首次超过特斯拉的季度销量,现在有望在2024年的年度销量上超越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将在本周晚些时候发布其第四季度的销售数据,届时将揭晓比亚迪是否实现了这一重要里程碑。特斯拉在2024年前三季度大约销售了129万辆电动汽车,要超过比亚迪全年176万辆的销量,特斯拉需要在第四季度至少销售47万辆。比亚迪已经成为特斯拉在电动汽车市场主导地位的最有力挑战者。这家中国汽车制造商由王传福于1995年创立,最初是一家电池制造商,现已迅速在国内获得市场份额,并正在积极扩大其全球影响力。  比亚迪海狮(来源:ElectricCarsReport) **观点:** 比亚迪在2024年的销量表现无疑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品牌在全球电动车市场中的崛起。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比亚迪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努力,也反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增强。首先,比亚迪的销量激增显示了其在电动车技术,尤其是电池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作为从电池制造商转型而来的汽车公司,比亚迪在电池续航、安全性和成本控制方面拥有明显优势,这为其在全球市场上赢得了竞争力。 其次,比亚迪的成功也得益于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产品策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线,比亚迪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市场份额。特别是在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两大领域,比亚迪均取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再者,比亚迪的全球扩张战略也值得关注。通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比亚迪不仅增强了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也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这对于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最后,比亚迪与特斯拉的竞争也预示着全球电动车市场格局的变化。随着比亚迪等中国品牌的崛起,全球电动车市场将更加��元化,竞争也将更加激烈。这对于推动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消费者接受度等方面都是有益的。 ### **特斯拉Cybertruck在特朗普酒店前“爆炸”,警方介入调查** **要点:**近日,一起特斯拉Cybertruck在拉斯维加斯特朗普国际酒店前的爆炸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报道称,这起事故发生在周三早晨,一辆特斯拉Cybertruck在酒店的代客停车区域突然起火,随后发生了爆炸。拉斯维加斯大都会警察局已确认火势已被扑灭,并正在对事件进行调查。 据报道,爆炸发生前,该区域曾有火警报告。警方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人员伤亡。但随后的更新消息称,车内有人被确认死亡,另有多人受伤。由于爆炸地点的特殊性,社交媒体上的许多人猜测这可能是一起袭击事件,但警方尚未对此进行确认。目前,官方仍在考虑这可能是“潜在的恐怖行为”。 特朗普集团的执行副总裁埃里克·特朗普对此事发表了评论,将其称为“电动车火灾”,并强调了对客人和员工安全与福祉的重视,同时对拉斯维加斯消防部门和当地执法部门的迅速反应和专业精神表示了感谢。目击者描述称,Cybertruck在爆炸前曾降低车身(Cybertruck配备有自适应悬挂系统),随后车辆开始冒烟,并在几秒内发生了爆炸。根据公布的监控视频,爆炸场面如同烟花一般。虽然电动车电池有时会起火,但统计数据显示,它们起火的比率并不高于燃油车辆。 在过去几个月中,也有几起Cybertruck在事故后起火的案例,但此次事件若无其他因素介入,将是首次在没有发生碰撞的情况下起火。最近有报道称特斯拉Cybertruck的电池包存在问题,特斯拉称之为“电池单元凹陷”,需要更换许多Cybertruck的电池包,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这一问题与火灾或此次爆炸有关。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也对此事发表了评论,他表示整个特斯拉高层团队正在调查此事,并将在了解更多信息后发布更新。马斯克还声称,经过确认,爆炸是由车辆后部携带的大型烟花和/或炸弹引起的,与车辆本身无关,所有车辆遥测数据在爆炸时均显示正常。  Cybertruck在Trump大厦爆炸(来源:Electrek) **观点:** 特斯拉Cybertruck在特朗普酒店前的爆炸事件无疑给公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惊。这起事件不仅涉及到特斯拉这一全球知名的电动车品牌,还牵扯到了公共安全和可能的恐怖主义行为。从目前的信息来看,爆炸的原因尚未明确,但公众对于电动车安全性的担忧可能会因此事件而增加。首先,电动车的安全性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尽管统计数据显示电动车起火的比率并不高于燃油车,但每一次事故都会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特斯拉作为电动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其产品的安全性更是受到严格审视。此次事件可能会对特斯拉的品牌形象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没有明确事故原因的情况下。其次,如果爆炸确实与车辆无关,而是由于外部因素如烟花或炸弹引起的,那么这起事件可能涉及到更广泛的公共安全问题。在当前全球反恐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任何可能的恐怖行为都需要得到高度重视和迅速应对。最后,对于特斯拉和相关部门来说,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公开透明地发布信息,是缓解公众恐慌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电动车安全技术的研究和改进,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壳牌充电退出美国和加拿大第三方电动车充电软件市场** **要点:** 壳牌Recharge近期宣布,将停止在美国和加拿大的第三方商业电动车(EV)充电器中使用其Shell Sky软件。Shell Sky是一款基于云的电动车充电器管理软件,也被称为充电站管理系统(CSMS)。该软件最初由软件初创公司Greenlots开发,壳牌在2019年收购了Greenlots,随后将其更名为Shell Recharge。 Shell Sky软件支持硬件无关性,并使用OCPP(开放充电点协议),这是一种用于连接和管理电动车充电器的开放协议。这意味着使用Shell Sky软件的充电器可以远程或现场迁移到其他符合OCPP标准的软件提供商。壳牌Recharge将继续为第三方商业车队电动车充电器提供服务直至4月30日,之后将关闭软件服务,并要求移除充电器上的Shell Recharge Solutions贴纸。  壳牌充电(来源:Electrek) **观点: ** 此前,Enel X Way JuiceBox电动车充电器在宣布关闭时仅提前9天通知,而壳牌则提供了90天的预警期。壳牌公司表示,将专注于投资其自有的公共充电网络,该网络全球拥有超过70000个充电器。在一封获得Electrek的邮件中,壳牌的发言人向一位“尊贵的客户”写道,公司正在“将投资集中在我们具有竞争优势的地方”。 邮件还提到,壳牌已经与三家CSMS提供商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并愿意为感兴趣的客户介绍这些公司。ChargeLab在12月初宣布支持Shell Recharge客户寻找新的充电管理系统,此前已完成1400多个JuiceBox电动车充电器的迁移。Pulse Energy也提供迁移支持,帮助社区电动车充电站使用Shell Sky软件。这一决策标志着壳牌Recharge在北美电动车充电软件市场的退出,同时也反映了壳牌在全球电动车充电网络布局中的新战略。随着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壳牌的这一举措可能会对第三方充电站运营商和电动车用户产生影响,他们需要寻找新的软件服务提供商以维持运营。同时,这也为其他CSMS提供商带来了市场机会,他们可以借此机会吸引更多的客户,扩大市场份额。壳牌Recharge的这一决定,无疑将对北美乃至全球的电动车充电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 **「 大事件 」** ### **预计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增长30%**  电动车(来源:Inside EVs) 标普全球移动(S&P Global Mobility)的汽车行业分析师认为 2025 年电动汽车前景良好。尽管部分汽车制造商缩减电动汽车目标,且美国 7500 美元联邦税收抵免存在不确定性,但预计明年电动汽车销量将大幅增长。该汽车研究公司预计,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明年将增长 29.9%,2025 年全球销量预计达 1510 万辆,高于今年预估的 1160 万辆,市场份额从 13.2% 提升至 16.7%。相比之下,全球轻型汽车产量预计下降 0.4%,共计 8870 万辆。标普全球移动全球轻型汽车预测执行董事马克・富尔索普表示,进入 2025 年,汽车行业面临不确定因素,尤其是特朗普当选总统后可能出台的普遍关税,随着全球贸易放缓和报复性措施可能出现,2025 年生产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 ### **吉利旗下Farizon SV电动商用车获Euro NCAP白金评级** 吉利汽车全资子公司Farizon Auto生产的Farizon SV电动商用车在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uro NCAP)的测试中荣获85分的高分,获得了白金级别的安全奖项,这使得Farizon成为在Euro NCAP评级中排名最高的中国电动商用车品牌。 Euro NCAP作为全球最严格和权威的汽车碰撞测试机构之一,其测试结果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尽管Euro NCAP提高的评级标准对汽车制造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它们确保了新车能为消费者提供最佳的安全保护。Farizon SV配备了最新的安全技术,这帮助车辆在Euro NCAP的测试中表现优异,展现了Farizon以用户为中心的品牌理念。  Farizon SV电动商用车(来源:ElectricCarsReport) 自2021年Euro NCAP将评级范围扩展到商用货车以来,该组织已经评估了欧洲市场上95%以上的货车和商用车。在AEB主动制动功能测试中,Farizon SV在静止、低速行驶等关键ADAS安全领域取得了95%的高得分率。同时,对行人和自行车横穿以及纵向行驶条件的识别和响应也精准迅速,最大纵向速度达到80公里/小时。此外,Farizon SV在车道支持系统(LSS)和乘员状态监控(OSM)方面均获得了满分,充分展示了其主动安全性能。 Farizon SV由Jameel Motors引入英国市场,Jameel Motors是领先的移动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寻求全球平台增长的顶级汽车品牌的合作伙伴。Jameel Motors与Farizon Auto,即吉利控股集团的商用车部门联手,在英国分销新能源商用车。 Jameel Motors Farizon Auto的英国地区经理Andy Carroll解释说:“Farizon SV的设计和工程旨在满足甚至超越欧洲标准,包括安全方面,这一成绩证明了Farizon团队所进行的严格测试和开发过程。当今和未来的货车用户和车队可以选择Farizon SV,充满信心。它不仅在安全方面树立了新的基准,而且包括其纯电动和线控平台在内的几项世界首创的先进技术,意味着它提供了更多的货物空间、更大的续航里程和更便捷舒适的驾驶体验。”从2025年上半年开始,Farizon SV将在英国提供三种车辆长度和三种高度,以及两种电池尺寸:67 kWh和83 kWh。106 kWh的电池选项也将随后推出。完整的英国规格和定价将在适当的时候公布,同时也会宣布销售开始的日期。 ### **埃隆·马斯克在讨论特斯拉在南非的电池厂** 据报道,埃隆・马斯克今年早些时候与南非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进行了交谈,此次交谈内容近期才由彭博社报道。马斯克向总统提及放宽监管,让 SpaceX 运营的卫星互联网服务 Starlink 在南非运营,因为南非规定 Starlink 运营需至少 30% 由黑人持有。  特斯拉电池(来源:Electrek) 同时,两人还讨论了特斯拉在南非建设电池工厂的可能性,作为鼓励南非放松规则使 Starlink 能在当地运营的交易的一部分。但尚不清楚所讨论的 “电池工厂” 具体类型,特斯拉虽在得克萨斯超级工厂生产电池,但产量有限且产能提升有问题,目前电池仅用于赛博卡车,公司也生产电池组用于电动汽车和储能业务,储能业务扩张快于电动汽车业务。 自 2016 年就有特斯拉在南非建厂的传闻,但至今无进展。作者对此报道持怀疑态度,认为特斯拉目前不太可能认真考虑在南非建 “电池工厂”,即便有相关讨论,也可能是关于 Megapack 工厂,但特斯拉可能会先在其他市场建厂。若马斯克确实以特斯拉建厂换取 Starlink 宽松运营条件,这引发对其公司间运营方式的质疑,疑似存在资源挪用情况,即利用其控制的上市公司为私有公司谋取利益。 ### **小鹏CEO内部信详细描述2025年目标,警告新一轮的“价格战”** 在告别 2024 年之际,小鹏汽车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为 2025 年布局。他向员工发布内部信,阐述公司来年关键目标,呼吁大家为电动汽车领域更激烈的竞争做准备,并预测价格战即将来临。 2024 年末,小鹏汽车已成为中国电动汽车领军企业之一,其业务拓展至欧洲等全球市场,拥有七款纯电车型、自建的充电网络和自动驾驶技术,还涉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包括飞行汽车原型。2025 年,小鹏汽车欲延续近年发展势头,但何小鹏表示,为保持竞争力并在多方面引领中国汽车行业,公司仍有提升空间。  小鹏P7+(来源:Electrek) 小鹏汽车创始人兼 CEO 何小鹏在 2025 年初向员工发布内部信,信中指出公司在 2025 年及长期的目标。他预测 2025 - 2027 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将进入淘汰阶段,2025 年市场竞争会更激烈,甚至 1 月就可能爆发价格战。创新和效率是小鹏未来战略核心,缺乏创新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车企将错失持续增长机会。 2025 年小鹏的具体目标包括:提升 “系统化能力”,在产品、业务、组织和全球化方面成为全球领先的 AI 汽车公司;几乎每个季度推出新车型或改款车型;明年招聘超 6000 名新员工;全面加速国际化战略,将进入国家和地区数量从 30 个增至超 60 个,目标未来十年海外销量占比达一半,成为中国中高端新能源汽车海外销量第一品牌。何小鹏强调全球扩张需要各部门国内外同事紧密合作,独特产品和相关技术优势是度过 2025 年淘汰期进入中国市场淘汰赛的 “弹药”。 ## **「 酷产品 」** ### **Microlino**  Microlino(来源:TopGear) Microlino 最初被设想为一款城市用车,受 20 世纪 50 年代末宝马 Isetta 泡泡车启发,造型独特,单前门,后轮驱动,后备箱还配备 Micro 折叠滑板车,以解决城市停车难题,原本计划售价低于 1 万欧元。但因消费者需求,其增加了更多配置。  Microlino(来源:TopGear)  Microlino(来源:TopGear) Microlino 有不同版本,基础版 “Lite” 最高时速 45.06 公里(28 英里约等于 45.06 公里),续航约 93.34 公里(58 英里约等于 93.34 公里),售价 1.7 万英镑;“Microlino” 核心版售价 1.8 万英镑,有更多配置,最高时速达 90.12 公里(56 英里约等于 90.12 公里),还可付费升级续航,177.03 公里(110 英里约等于 177.03 公里)续航电池需额外支付 1800 英镑,226.91 公里(141 英里约等于 226.91 公里)续航电池需额外支付 3500 英镑。
天眼查司法案件信息显示,**近日,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开庭公告,原告为淄博真为景行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案由为公司决议纠纷,该案将于1月7日在桐乡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法定代表人为方运舟,注册资本约28.37亿人民币,**由南宁民生新能源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北京华鼎新动力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淄博真为景行创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共同持股。** 天眼风险信息显示,**该公司现存多条股权冻结信息。**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2/383428fbbaac46fc86d0de28a4b31d5e.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2/3c02dbd7510d4307aa59f6ab2af55fe0.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2/4a22a7fc010640c59580bba687513594.png) **去年12月,哪吒汽车因公司战略调整,张勇不再担任CEO,转任公司顾问,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兼任公司CEO。** 同时,方运舟还发布公司全员信,回顾了公司十年创业历程,并坦诚当前哪吒汽车遇到的困难。 方运舟表示,立足国内进行全球化扩张,就是哪吒汽车二次创业的答案。 通过一系列改革,哪吒汽车将在全力以赴实现IPO的同时,未来2-3年内能实现销量一半在国内、一半在国外,2025年整体毛利率转正,2026年公司整体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前段时间,已有多家供应商和合作公司向哪吒汽车讨债。** 11月8日,A股上市公司埃夫特发布公告称,因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宜春分公司拖欠逾4815.94万元合同款,公司已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埃夫特已向法院申请4900万元财产保全措施。 12月初,迪思公关因与合众汽车的服务合同纠纷,向浙江省桐乡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迪思公关请求合众汽车向其支付合同款5355.07万元及利息。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哪吒汽车桐乡工厂在停工一个多月后,计划于2025年1月4日全面恢复生产,相关生产人员已收到复工通知。**该工厂主要负责生产哪吒L和哪吒S猎装版车型。 哪吒汽车目前拥有三个工厂,除了桐乡工厂外,广西南宁工厂主要生产哪吒X及供应国际市场的车型,宜春工厂则主要生产哪吒S和哪吒GT。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950.htm)
据Windows Latest报道,**Edge Canary频道中发现了一系列实验性Flag,包括引入更多AI功能,并在Windows 11中实现更深层次的系统托盘集成。**微软正在测试一个名为“msTaskbarXUseSystemTray”的实验性Flag,这可能意味着Edge浏览器的功能将被集成到Windows 11的系统托盘中。 具体细节尚不清楚,**但这可能包括在系统托盘中显示Edge浏览器的图标,用于展示下载进度、网页通知,甚至可能允许用户直接从系统托盘关闭后台运行的Edge浏览器。**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2/0837849b-cb40-4dc7-9e4f-3fca04b19901.jpg) 除了系统托盘的集成,Edge浏览器还将获得更多AI和机器学习(ML)相关的功能,Windows Latest发现了“msEdgeAutofillShowMlSupressLevo”和“msEdgeAutofillShowMlAndLevo”两个Flag。 “Levo”的具体含义尚不清楚,但这些Flag似乎指向了Edge自动填充功能的深度机器学习集成。 **Edge浏览器可能会更智能地为用户提供登录信息、信用卡或地址的建议,特别是对于那些经常填写地址等信息的用户,Edge浏览器能够学习用户的习惯,更快地提供所需信息。** 此外,还发现了“msFavoritesRemoteEmbeddings”和“msFavoritesLocalEmbeddings”两个Flag,预示着Edge浏览器的收藏夹功能将得到升级,**这些技术可能基于AI或索引方法,使用户能够通过上下文而非仅仅标题或URL搜索书签,实现更精准的查找。**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功能目前仍然是实验性的,并且可能不会立即出现在Edge的稳定版本中。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948.htm)
**路特斯拉汽车官方发布最新消息,称“莲花,归来。”并带上了#路特斯正式更名为莲花跑车#的话题。**莲花集团CEO冯擎峰表示,在中国,“路特斯”的名字用了五年,历经超过5年的努力,**2024年12月7日起,LUOTS的圆标、字标、“莲花”中文商标正式回到莲花集团手中,这也意味着该品牌商标中将不会在出现“NYO”字样,并同时拥有音译“路特斯”和意译“莲花”两个中文商标,实现了全球商标统一**。   同时他还称,之所以坚持拿回“莲花”,坚持改回“莲花”,是因为,“莲花”是我们能够跨越周期,逾越艰难,被行业、用户、车迷铭记与致敬的最重要资产,是我们心中的指南针; 是因为,“莲花工程”和“莲花车队”是我们最弥足珍贵的品牌图腾; 也是因为我们的创始人柯林·查普曼先生、海泽尔·威廉姆斯女士的传奇浪漫 —— 自1950年以LOTUS作为品牌名,他们常以“莲花”的花瓣来形容我们的logo,而关于“莲花”命名的“世纪之谜”,Clive Chapman先生也告诉我,将在2027年海泽尔女士百年诞辰的时候正式揭晓。  莲花中国总裁毛京波则表示,**莲花跑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8年,在历史上,作为世界三大跑车品牌之一,莲花车队铸就了F1赛道传奇**,莲花工程调校了众多伟大的汽车品牌,莲花也是007银幕的传奇座驾。路特斯就是莲花跑车,在电动时代,莲花也将为用户创造更加极致的体验。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946.htm)
今日,菜鸟集团正式发布其新款L4级公开道路无人车——菜鸟无人车GT Pro。据了解,**菜鸟GT Pro是菜鸟继2024年推出L4级公开道路无人车菜鸟GT后的首次升级改款,总价14.98万元起(含车辆硬件+5年技术服务费)。** 菜鸟GT Pro在产品外观、续航里程、算法优化、功能交互、科技氛围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该无人车采用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能自主规划路线、避让障碍物,在复杂的城市道路环境中安全行驶,**为未端站点提供高效的快递运输服务。  菜鸟GT Pro尺寸3694*1299*2200mm,**宣称续航里程180km,最大载重 750kg,快充时间1.5小时。**  无人车拥有5m³装载空间,核心零部件达到车规级标准,搭载1颗激光雷达和11颗摄像头,支持智能灯语交互,配有密码锁键盘。   菜鸟表示,除极少数极端恶劣天气,满足用户7*24小时随时用车,每台车均配备完善保险及事故处理机制,核心零部件五年质保,终身免费OTA,免流量费。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942.htm)
买车本是件开心的事,但打算在上海买特斯拉的周先生最近却遇到了糟心事。据媒体报道,周先生自述删除特斯拉一销售员微信后,遭到对方辱骂。据周先生介绍,12月30日在上海松江区手拉手汽车港特斯拉门店看车,**添加该销售微信后,向销售咨询了一些置换补贴等问题,后因对方发送的消息太频繁,没有回复便直接删除了。** 随后,**该销售辱骂周先生,“怎么不把你妈微信删了?”还在通话中称,周先生不回消息直接删除是“白嫖服务”。** 周先生称,事后上海虹桥特斯拉中心一名店长给过回复,对处理结果不满意。  对此,有网友表示:“难道顾客没有权利删微信吗?”“无论怎么样也不能辱骂”,不过,也有人认这事双方都有问题。    据了解,2024年11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交付共7.9万辆,环比增长15%。 **11月特斯拉国内销量超7.3万辆,同比增长12%,环比大增82%,**销量创2024年新高。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940.htm)
**村民扶我青云志,我送村民万两金。**每逢过年给老家村民发红包、送礼品,已经成为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多年的习惯。据媒体报道,1月1日,江苏宿迁,村民称刘强东又给老家发现金。村民表示刘强东准备在8号给老家村民发放现金和礼品,**“村里通知让复印户口本和身份证,1400多户,每家大概有几千元礼品,60岁以上老人有一万元现金”。**  这已经不是刘强东第一次给老家乡亲送年货了。去年1月份,有网友发现,网购时发现一个名为“东哥”的账号在同时段一次性下单了超过1000件羽绒服和1000多份超市礼盒,并送往宿迁来龙镇。 经核实,该名用户正是京东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本人,这批年货将会送达他老家所在的光明村,该村有1300多户村民,每家人手一份。 公开报道显示,**早在2015年春节,刘强东就曾携手妻子章泽天回到老家,给全村650余名60岁以上的老人发了每人一万元的春节特别红包。** 2018年春节,刘强东也为当时全村的800多户人家送去春节大礼包,鸡鸭鱼肉,家电生活用品,样样齐全。 刘强东1974年2月14日出生于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来龙镇光明村,曾在来龙镇光明村上小学、在来龙镇上初中、在宿迁市上高中。**在大学时代之前,刘强东的生活和成长一直没有离开过农村。** **这让他从小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感情,尤其是考上大学时,全村人凑了500元和76个鸡蛋送给他。** 这段经历让刘强东始终铭记,他说,乡亲们的帮助是他走向世界的本钱。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938.htm)
1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称,当地时间12月29日,一架韩国济州航空7C2216航班的客机在位于韩国全罗南道的务安机场着陆时,偏离跑道后撞上机场围墙。除2人获救外,机上其余179人全部遇难,这是在韩国国内发生的伤亡最严重的空难事故。 你知道这场事故中最惨的一幕吗,其中有一家9口不幸在空难中去世,而其小狗独自在家等待家人归来。 **最新的报道中提到,这户人家的小狗“布丁”,目前已被动物保护组织收养。** **** “布丁”的主人,是一名78岁的老先生,住在全罗南道一个村庄。空难发生后,“布丁”曾每天在村里游荡,苦等主人归来。其遭遇曝光后,引发舆论关注。 动物保护组织说,他们赶到时,看到“布丁”安静坐在村民会馆前,见有人来,开心地迎上前。由于无人照顾,“布丁”还吐出了鸡骨头、洋葱和泡菜。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7936.htm)
文|彭倩 编辑|乔芊 磋商长达1年多,阿里巴巴出售大润发的靴子终于在新年第一天落地。 1月1日晚间,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以最高131亿港元出售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73.66%全部股权。自9月27日高鑫零售发布涉及股权并购公告至今,阿里最终完成大润发的整体出售。 该笔交易的买方为德弘资本,交易完成后,德弘资本也将取代阿里,成为大润发的绝对控股股东。 德弘资本是注册在杭州的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该公司曾投资海尔、蒙牛、兴盛优选、南孚电池、百丽国际、恒安集团等。创始人刘海峰曾担任KKR集团全球合伙人和大中华区总裁,2017年离开KKR,成立德弘资本。有业内人士向36氪评价,德弘打法和KKR类似,“后期项目投资为主,也做了不少并购交易,擅长消费领域”。 阿里与高鑫零售的缘分则始于7年前。2017年,阿里首次投资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以224亿港元收购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2020年,阿里继续收购高鑫零售股份,占股比例达到72%,成为实际控制人,投资也从224亿港元增加至502亿港元。从财务层面来看,阿里此次亏损了371亿港元。 牵手7年,远不止金钱交易,在阿里的主导下,大润发和淘宝天猫、盒马、饿了么均开展了一定程度的融合动作,代表性的项目有淘鲜达和盒小马,涉及供应链、配送、技术、会员体系等诸多方面。 但结果证明,线上线下打通、线上赋能线下这个当时看来性感无比的“新零售”故事并未奏效。 过去3年,大润发营收连年下降,2023财年个位数下跌,2024财年双位数下跌,2025财年中期个位数下跌;利润表现也不佳,2023财年中期首次出现亏损,曾短暂扭亏,但2024财年又重新亏损,直到2025财年中期才回暖扭亏为盈;股价与2020年阿里控股时的千亿市值相比,只剩两成。 来到2024年,零售资产的价格进一步走低,零售行业在山姆、Costco、胖东来的提振下,也不再是死水一潭。包括阿里在内的卖家仍急于脱手,而买家的“抄底”时刻也到了。 ### 谈判长达1年多的交易 从出售传闻四起到交易落地,高鑫零售二度卖身历经1年多的时间,中间买家也多次更换。 据36氪独家了解,高鑫零售收购案主要经历了三轮谈判: 第一轮是2023年12月,阿里开始为大润发寻找潜在买家,至2024年3月,阿里已基本确定把高鑫零售和盒马打包出售给中粮,中粮给出的定价为大润发100亿元左右,盒马200亿元左右。有接近高鑫零售的人士告诉36氪,这一轮中粮实际更在意盒马的品牌价值,对大润发是连带的打包收购,但100亿元的估值大幅低于阿里的预期,最终交易没能达成。对此阿里官方回应称,与中粮接触打包出售盒马和高鑫零售为杜撰,从未有过相关接触和意向。 第二轮是2024年8月,多家私募机构曾去大润发线下门店调研,10月中旬,高鑫零售及大润发高层赴杭州阿里,与高瓴资本领衔的财团就交易进行谈判。 这一轮的定价基础是当时高鑫零售的市值。谈判中,阿里出价400亿元,即2020年阿里最终收购高鑫零售价格502亿港元的80%。不过,由于价格过高,大润发第一任母公司润泰集团很快退出该轮谈判。此时德弘资本也加入谈判,但最终该轮谈判也因价格没有达成一致而没能谈妥。 第三轮是2024年11月底,高瓴资本退出高鑫零售收购,德弘资本与阿里进行深入谈判,最终敲定以131亿港元的价格收购大润发。这个价格远低于高鑫零售谈判时的市值200亿港元。 **“这个定价的主要考量因素有两个:一是大润发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大润发有很多‘自持物业’,可以计算它当前的重置成本或者叫市场价值,另外还有现金资产;二是估算买家入主之后运营效率提升带来的业绩回升,对应3到5年后的PE水平,再折现到当前的价格。”**一位接近交易的人士告诉36氪。 ### 大润发的“资产” 不妨看看高鑫零售的资产组合。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财报显示,高鑫零售的资产净值为217.98亿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净现金为146.35亿元,较2024年3月31日降11.3%。 现金不必多说,高鑫这类商超企业的资产,一般包括固定资产(物业)和无形资产(品牌价值和供应链资源)。高鑫零售旗下经营着数百家大卖场,品牌主要包括大润发等。据财报,截止2024年9月30日,高鑫零售共有466家大卖场、30家中型超市、6家会员店,共计约1400万平米。大卖场及中超业态营业面积66%为租赁,34%为自有物业,6家会员店中的4家为自有物业。此外,它还拥有一个完整的仓配网络,此前淘鲜达等业务均基于此提供线上下单服务。 **34%的自有物业,在行业内算是很高的水平。**沃尔玛在中国的300多家店几乎都是租赁物业,永辉超市全国近千家门店中,自有物业门店数量只有10家——也正因如此,在名创优品收购永辉的案子中,“资产”对于价格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大润发现金和负债情况 一笔buyout交易能成,在“价格”上抄底只是开端,后续通过运营改造提升业绩、做高“价值”,才是真正的难点。 有零售行业人士对36氪表示,大润发是个不错的标的,整体已经转亏为盈,业务基本面好于仍在亏损的永辉。从门店的位置来看,在下沉市场,大润发多是一眼就能看到的临街门店,人流量基础好。 但从门店到商品,商超改造是一项需要持续投入的浩瀚工程。联商网曾报道称,此前大润发一家老店做2.0升级,花费大概在千万元级别,今年轰轰烈烈的“胖”永辉的单店改造成本也在2000万元左右。而大润发拥有400多家待进行2.0改造的老店,和关店后仍有700多家店的永辉一样,改造本身就需要很多钱,更不用说要改革商品和供应链,传统商超要打掉诸多“后台费用”,会拉低毛利。 对于阿里而言,财务上的确是亏损了371亿港元,但在复杂的宏观环境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阿里重新聚焦主业的意志很坚定。在大力投入电商和AI和云的同时,剥离线下资产和减员无疑也是必要的。此次出售高鑫零售,为阿里集团减去了85778人,几乎是其半壁江山。
详析500起融资&BD交易、200余条国家政策及近百条热点领域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