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发商coly宣布推理小说解谜游戏《金田一耕助系列 本阵杀人事件》将于4月24日发售,登陆[PC(Steam)](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3443380/_/)/Nintendo Switch平台,支持中文。   1937年11月26日凌晨4点,在位于冈山县的旧本阵后裔一柳家的偏院内,刚举办完婚礼的夫妻——一柳贤藏和久保克子双双死在血泊之中。案发当晚,偏院中除了这对死去的夫妻之外没有任何人,就连屋外的积雪上也没留下凶手逃跑的痕迹,真正是一起“密室杀人”案。接到通知赶来的侦探·金田一耕助搜集各方证词,逐步逼近“密室杀人”的真相,然而……   本作改编自横沟正史推理小说《金田一耕助》系列第1作,得到了KADOKAWA的协助和监修。另外,官方也表示本作从SOMI开发的《尘埃终须落定》中获得了灵感,并获得了SOMI的授权和认可。游戏原定3月20日发售,后因进一步优化宣布延期至4月24日发售。
 北极星指标(North Star Metric)是指衡量产品核心价值的关键指标,能够指导团队聚焦于为用户创造长期价值。LTV(用户生命周期价值)和CAC(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用户获取成本)就是这样的核心概念,用好这两个指标不仅能帮助我们验证产品价值,同时还能结构化思考如何迭代产品。 以下是LTV和CAC的概念说明以及应用场景示例,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说明其作用和意义,帮助你深入理解并快速学以致用~ ## LTV(Customer Lifetime Value):用户生命周期价值 **概念定义:**用户在完整生命周期内为企业贡献的净利润总和。当企业收入主要来源于用户的直接付费(如订阅制、电商购买、会员服务等),LTV通常特指付费用户的生命周期价值。当企业收入不仅依赖直接付费,还包含广告、数据变现或生态协同价值时,LTV可涵盖所有用户(含免费用户)。 **计算公式:**ARPU × 平均生命周期 × 毛利率 <blockquote><p><strong>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用户平均收入)</strong></p> <p>1. 概念:一定周期内(通常按月/年)从单个用户获得的平均收入。</p> <p>2. 公式:总收入 ÷ 活跃用户数</p> <p>3. 举例:某视频平台年收入12亿元,全年平均订阅用户数为800万。</p> <p>-年ARPU=12亿元800万用户=150元/用户/年年ARPU=800万用户12亿元=150元/用户/年</p> <p>-月度ARPU=150元12个月=12.5元/用户/月月度ARPU=12个月150元=12.5元/用户/月</p></blockquote> <blockquote><p><strong>平均生命周期</strong></p> <p>1. 概念:用户从首次使用到流失的平均时长,通常通过留存率推算。</p> <p>2. 公式:1 / (1 – 月留存率)</p> <p>3. 举例:月留存率80%,则平均生命周期=1/(1-0.8)=5个月</p></blockquote> <blockquote><p><strong>毛利率(Gross Margin)</strong></p> <p>1. 概念:收入扣除直接成本后的利润比例,反映核心业务盈利能力。</p> <p>2. 公式:(收入 – 直接成本) ÷ 收入 × 100%</p> <p>3. 举例:苹果硬件毛利率30%-40%,服务业务(App Store)毛利率70%。</p></blockquote> LTV的计算示例,以电商为例: <blockquote><p>1. 数据假设:</p> <p>– 用户月均购买频次:2次</p> <p>– 客单价:100元</p> <p>– 月留存率:70%</p> <p>2. 计算ARPU:</p> <p>ARPU=2次/月×100元/次=200元/月</p> <p>3. 计算平均生命周期:</p> <p>平均生命周期=11−0.7≈3.3个月平均生命周期=1−0.71≈3.3个月</p> <p>4. 计算LTV:</p> <p>LTV=200元/月×3.3个月×50%=330元</p></blockquote> ### 付费用户的LTV - 计算公式:LTV=平均每付费用户收入(ARPPU)×付费用户生命周期 - 场景示例:视频平台计算付费订阅用户的LTV,基于月费、留存率和生命周期。 - 指标意义:(1)指导制定用户获取成本(CAC)上限(如CAC应小于LTV的1/3)(2)识别高价值用户群体,优化运营策略(如VIP用户的专属服务) ### 总用户的LTV - 计算公式:LTV=平均每用户收入(ARPU)×用户生命周期 - 场景示例:免费社交App通过广告收入计算所有用户的LTV。例如用户日均广告曝光价值0.01美元,平均生命周期18个月 → LTV ≈ 0.01 × 30 × 18 = 5.4美元。 - 指标意义:(1)评估免费用户对生态的贡献(如流量转化、口碑传播)(2)平衡付费与非付费用户的资源投入(如优化广告策略提升整体LTV)。 ## CAC(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用户获取成本) **概念定义:**获取一个付费用户所需的平均成本。 **计算公式:**营销总支出 ÷ 新增付费用户数 **举例说明:** 拼多多早期通过微信裂变将CAC降至5元/人,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电商行业CAC普遍>100元)。在线教育行业因广告竞价激烈,CAC可达3000元/人(如K12学科辅导)。 ## LTV和CAC如何组合使用? **1. 优化获客成本(CAC)** 只有当 LTV > CAC(用户获取成本)时,用户增长才可持续。例如,若某广告渠道获客成本为300元/人,而LTV=330元,则每用户净赚30元;若LTV=250元,则需优化渠道(如降低广告费)或提升LTV(如提高客单价)。 **2. 设计产品功能与运营活动** 提升ARPU - 增加付费点:如腾讯视频推出“超前点播”; - 捆绑销售:如麦当劳“套餐”比单点价格更低, 延长生命周期 - 签到奖励:Keep通过连续打卡送会员,提高留存; - 流失预警:Netflix在用户活跃下降时推送个性化内容。 提高毛利率 - 优化供应链:小米通过规模效应降低硬件成本; - 数据变现:免费工具(如WPS)向企业销售用户行为分析报告。 **3. 制定用户分层策略** 高LTV用户:提供专属权益(如VIP客服、优先体验),延长其生命周期。示例: 京东PLUS会员享免运费、折扣价,提升高价值用户粘性。 低LTV用户:控制服务成本,或通过交叉销售提升价值。示例: 拼多多对低频用户推送低价商品,刺激复购。 <blockquote><p><strong>短期决策:</strong>验证获客渠道是否盈利<strong>(LTV/CAC>3为健康)</strong>;</p> <p><strong>长期战略:</strong>通过产品迭代提升用户生命周期、频次和客单价;</p> <p><strong>风险预警:</strong>若LTV持续下降,可能预示市场饱和或竞品冲击。</p></blockquote> 本文由 @江将好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blockquote><p>在播客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小宇宙App凭借其简洁纯粹的设计和有温度的产品定位,迅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本文将深入剖析小宇宙从0到1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在播客领域的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p> </blockquote>  ## 产品简介 产品名称:小宇宙 slogan:一起听播客 产品定位:一款简洁纯粹,并且有温度的播客产品 产品设计:以白色+蓝色为主色调,蓝色色彩饱和度不高,给人简朴、冷静的感觉 ## 产品背景 ### 播客的发展 2013年前后,涌现了大量声音平台,2012年苹果播客、喜马拉雅上线,2013年网易云音乐、荔枝FM上线,**媒体把诞生网络音频平台潮的 2013 年作为“元年”** **2014—2018:美国播客的爆发阶段;**现象级播客的不断涌现,引发市场对播客的高度关注,2017年,Spotify进入播客市场,宣布将播客整合到平台中。 2018年开始,国内少数头部播客拿到天使轮融资。但大部分创作者的状态并没有太大改变,还在发愁如何挣钱。海外市场上,2018年开始Spotify花费数十亿美元持续收购了十多家播客公司,持续扩充独家内容,国内市场,喜马拉雅开始IPO **2020年,播客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发生——小宇宙App上线,**小宇宙的出现被形容为“鲶鱼效应”,让外界重新看到播客。此后荔枝、蜻蜓FM上线专门的播客App,荔枝播客与播客群岛,音频平台为播客推出专门的频道页,百度、快手、腾讯等大厂纷纷入局,推出随音、皮艇及酷我畅听。 2020年疫情的爆发,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播客的发展。**居家期间,闲暇时间增长,大家需要娱乐性、有陪伴感的内容消费,激发播客收听需求。**这个时间段的代表播客是The Joe Rogan Experience(简称JRE)走入大众视野,JRE是一档访谈类节目,嘉宾阵容非常豪华,**包括埃隆·马斯克、爱德华·斯诺登、川普等,和****The Daily ****一起常年霸占各大年度播客排行榜前三。** **2021年美国播客广告收入首次突破10亿美元,达14.49亿,同比增长72%。**美国的作家、演员、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等都热情地拥抱播客,并尝试更多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据数据显示,如今有接近一半的美国人都在听播客节目,而这也是深深影响中国播客市场的重要原因。 不过和英文播客150万档的数量相比,**中文播客仍然处于早期市场。** ### 小宇宙是怎么诞生的? 即刻产品负责人、小宇宙App负责人Kyth在2020年11月接受36kr采访时说过:“即刻里有一个兴趣社区,里面有一个圈子叫**“一起听播客”**,这个圈子里面都是很多喜欢播客的人,他们持续讨论的就是**呼唤一个播客APP出现。** 在小宇宙推出之前,播客更多只是作为各大音频类 App 的一个板块,所以用户体验并不好,播客爱好者只能使用国外的播客产品,如苹果 podcast,overcast,pocket cast 等。 即刻团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该产品于2020年3月正式发布,包含android、ios平台客户端。 ### 小宇宙的前期发展 **1. 打造良好的社区** 2020年3月,小宇宙的App还处于内测阶段,只对外开放了一部分邀请码,那时就出现了一码难求的现象。 创始人Kyth希望团队尽可能地将产品做得简单、自然、干净,因此小宇宙刚上线时,每天只推送3个节目。 这或许是小宇宙刚上线时采用“邀请制”的原因之一。通过播客主播、媒体和热心听众等渠道发放邀请码,只有拿到邀请码才能注册,小宇宙在前期收紧流量口袋,有门槛地吸收高质量、高粘性用户进驻,正是为培养良好的社区土壤打基础。 **2.优化供给侧** **扶持新手播客崛起** 从2020年的两年来,随着内容生态越来越丰富,小宇宙的日活跃用户数量也从几十万增长到了百万量级。 位于发现首页的“宇宙新星榜”每天都会推荐3个新手播客,粉丝数从几十到几百不等。“新星榜”与“最热榜”位于同一栏,这意味着只要足够优秀,新手播客便有机会获得与头部播客相同程度的曝光。 **创作门槛低** 2020-2024不少闲聊类播客兴起,只需要上传音频就可以,让听众感受到做播客的门槛并不高,新的内容创作者纷纷加入播客大军。很多主播没有具体的创作方向,节目经常就某一主题进行个人化表达,虽然内容发散但话题覆盖面很广,更容易满足不同用户的消费需求。 **创作者自带流量** 当前中文播客除少数的全职Podcaster,大部分创作者都是以兴趣驱动录制节目;这些兼职创作者有很多本职工作是媒体从业者、自媒体博主、编辑、脱口秀演员等等,这类职业属性使他们自带粉丝入场,很容易形成流量。并且在小宇宙的新老主播中,有很多曾在知乎、B站位列第一梯队: 2015年开始,罪案领域热门答主@李淼在知乎陆续写下近700篇回答,积累了120多万粉丝。2018 年加入播客厂牌“日谈公园”后,知乎主页逐步荒芜,中途有两年完全弃更,目前作为偶尔营业的广告位,获赞量在个十位数。而李淼在《日谈公园》《日谈物语》两档播客节目中以固定频次更新。 2022年的百大up主@天才女友GG,2024年在小宇宙开设了播客《天才女友外出偷马》,2024年10月至今在B站断更接近3个月,期间在小宇宙连更8期对谈节目,同步在微信公号推送8篇次播客引流图文,这或许也指向了一种出走的决心。 **3.疫情催化** 2020年疫情来袭,在线音频成了隔离期人们的安慰剂,播客突然“文艺复兴”。**居家期间,闲暇时间增长,大家需要娱乐性、有陪伴感的内容消费,激发播客收听需求。** **4.商业化的飞轮** 2020年4月至11月期间,许多头部播客开始接商务合作,品牌方也开始找播客公司定制节目,展现出播客进一步发展并盈利的可能,播客的听众对广告持开放态度,愿意为高质量内容付费。益普索数据显示,有超过71%的用户曾因播客产生消费行为。由于平台的推荐算法,小的播客账号也可以获得流量,受到广告主的青睐。 ### 为什么名人/名企喜欢播客? **1.打造真实感人设** 雷军、李斌、还有支付宝的陈亮,都做客过播客节目。第一当事人在播客讲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和决策依据,是一件完全无法被替代的事情,播客对打造个人IP,积累粉丝有重要助力。对于一部分擅长口头表达的名人来说,播客有潜力成为他们重要的商业化渠道。 **播客能营造出私密而低调的沟通氛围,令人更愿意传递自己真实的想法。**通过播客明星和名人会更容易与听众建立深刻的连接。从影响力角度而言,**娱乐类明星艺人入驻能带来较好的粉丝效应。** **2.广告主精准投放** 据《2024年播客行业报告:耳朵时间就是现在》调研,播客听众中的高收入群体,这个群体的用户大多为企业的管理者、决策者甚至“老板”本人,他们对播客的依赖程度更高,相比其他人群每周收听天数更多、时间更长;月收入超过3万的听众收听播客达4年以上的达47.5%,且超过一半人将播客作为使用时长最长的媒体,订阅的节目数量和固定收听的节目数量相比其他人群也更多。 《硅谷101》的主播泓君表示,广告主更多看中《硅谷101》能够精准触及到很多创业公司与大公司的决策层,尤其是在大模型与AI方向,而**品牌也正在转向更加精准的投放,这样就带来了播客客户持续稳定的增长。** ## 播客用户分析 ### 谁在听播客? **高线城市、高学历、高收入、有钱有闲** - 中青年用户为主,年龄层分布广泛,其中90后占比高达44.1%且女性用户为主 - 用户整体受教育水平较高,82.6%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约7成为企事业白领 - 大多生活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一带,来自广东省的用户最多 - 87.9%用户收入为5000以上,且通过电商平台消费水平高 - 工作中闲暇时间少,多为间以及晚上8点以后听音频 - 愿意为音频付费,未来愿增加相关投入 - 《CPA2025播客营销白皮书》展现了播客听众的鲜明画像:这个群体以21至35岁的年轻、高学历城市居民为主,82.1%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25.4%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他们普遍分布在一线城市(42.4%)和新一线城市(26.1%)。 - 展现出较强的消费能力,月均消费高达6994.1元,周均收听时长为5.5小时,其中35.6%为重度用户。 这些听众对广告持开放态度,愿意为高质量内容付费。且偏好在起床、通勤、开车和运动等日常生活场景中收听播客,尤其对历史、人文、社会文化和财经商业等深度内容感兴趣。 ### 为什么听播客? **1.自来水安利:**比较友好的社区氛围,比如会有听众在小红书等平台自发整理安利新播客。在其他平台也会有关于播客的引流,一些博主也不动聊到自己在听播客。 **2.用碎片时间“轻”学习:**相较于知识付费和语音直播,播客所承载的信息密度更加适中,既不会让用户时刻端正地坐下来记笔记,也不会让用户觉得收听完节目毫无收获。**播客这种形式就可以轻松地从聊天和对话中获得知识。** **3.获得陪伴感:**通勤、做家务和睡前是播客的主要收听场景。这些场景用户一般是独处的,播客主播的声音和内容可以给用户带来一种陪伴感。 **4.解放眼睛:**播客是通过听觉来接收信息,不需要专注于屏幕,可以让眼睛多休息。 ## 小宇宙产品核心定位 小宇宙是一款**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主打“为播客而生”,致力于提供无广告干扰、高自由度的中文播客收听体验。其核心功能围绕“发现-收听-互动”闭环设计,目标用户为追求内容深度与社区氛围的播客爱好者。小宇宙的主要界面这几年剪一直没有变过。旨在强调听播客这一件事。 ### 关键功能模块 **RSS订阅模式**:用户通过添加播客RSS链接直接订阅内容,打破平台型播客(如喜马拉雅)的内容壁垒,实现跨平台内容聚合。 **高能时刻标记**:用户可标记播客中的精彩片段(“高能点赞”),其他用户收听时可同步查看,提升内容发现效率。 **社区化互动**:每期节目下方设有评论区,鼓励用户围绕内容深度讨论,形成高质量UGC社区。 **个性化推荐**:基于用户订阅、收听时长及互动行为,通过算法推荐相似播客内容。 ### 差异化优势 **页面概览**  **极简设计**:无贴片广告,界面清爽,操作路径短。 **内容中立性**:作为泛用型客户端,不干预内容创作,吸引独立播客主入驻。 **数据透明**:向创作者开放播放量、完播率等数据,助力内容优化。 **听播客** 从产品的设计上可以发现小宇宙发现页、播放页、个人页承载信息较多导航栏仅3个tag降低了用户使用成本与视觉负担,使得用能更专注于“听播客”这件事上。 小宇宙通过人工推荐和个性化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单集、节目、用户喜欢相结合的内容推荐系统。 **社区互动** **点赞进度条:众包的高光时刻** 进度条上看到高低不一的柱状条,代表对应位置的热度。通过点赞可以标记自己认为精彩的部分,并可以直接拖动进度条跳转到被点赞最多的部分收听。 **评论区时间戳:** 小宇宙采用评论时间戳的方式,用户可以在评论的时候带上,表明他是在什么时候得到这个感受的。 ### 产品结构图  ### 产品功能分析  另外,早在2021年小宇宙就开发了实验室产品:小宇宙studio(专为播客设计的剪辑、分享工具)和播客名片(一个链接介绍你的播客),近一年中内容专题功能进行了多次迭代升级,开通了赞赏功能、付费版块,从中可以看出,平台开始探索扶持主播内容创作变现,服务创作者创收,促进平台内容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 在小红书等媒体上搜索小宇宙很多用户都在问“小宇宙怎么赚钱? 小宇宙背靠即刻团队,承袭其小而美风格,对商业变现和增长的追求并不十分迫切。现有的模式只要为四种 - 付费订阅内容 - 企业定制播客 - 创作者分成:通过“赞赏”功能平台抽取10%服务费。 - 在2025年1月17日增加“包月会员”功能,不过被很多用户评价功能鸡肋。 ### 母公司背景 2020年即刻在解封后,即刻的母公司开发了播客产品**小宇宙**、社交产品Comeet、快鸟返利和交友产品**橙**、好物分享社区即士多、好友组队打卡工具PingPal等。不过目前仅有小宇宙和橙还在更新。 小宇宙与即刻APP(社交资讯平台)同属一个产品矩阵,共享技术中台与部分运营资源。 **关键人物**:负责人Kyth(前即刻首席产品经理),主导产品战略与社区运营。前期每10天更新一个版本。 根据下面对于Kyth的访谈让我们可以窥见不少对于产品的思考与方向。 <blockquote><p><strong>极客公园:你对公司接下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样的?</strong></p> <p><strong>Kyth:</strong>还是很务实的,比如让公司的商业化能力更健康,让更多人来做播客、更多人来听播客,让更多播客可以赚到钱。</p> <p><strong>极客公园:你们会考虑拿融资吗?</strong></p> <p><strong>Kyth:</strong>如果有适合的机会,我们挺开放的。</p> <p><strong>极客公园:作为 CEO,你现在会面对管理上的挑战吗?</strong></p> <p><strong>Kyth:</strong>我觉得我也在学习怎么去做 CEO,说到底是两件事情,一个是理解业务,一个是理解人。我觉得最近一年,我感受到自己以前做的不足的部分,所以也在加速让自己变好。</p></blockquote> 本文由 @霍比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blockquote><p>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AI Agent(智能体)逐渐成为改变生活与工作的重要工具。本文将对四款热门的AI Agent产品——Manus、TARS、Genspark和Flowith进行全面测评,分析它们的核心功能、优点与缺点,并探讨其在企业级应用中的潜力与挑战。</p> </blockquote>  2025 年涌现了一大批 Agent 产品,让 AI 从从简单的聊天工具进化成了能够改变生活与工作的“AI Agent”。AI Agent是⼀种能够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采取⾏动以实现特定⽬标的智能系统。现代基于⼤语⾔模型的 AI Agent 通常具备以下” 四件套” 特点:  这四项核心能力相互配合,使 AI Agent 能够处理各种复杂任务,从简单的信息检索到复杂的决策分析,甚至是跨领域的创造性工作。与传统的对话式AI助手相比,AI Agent 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目标导向性,能够主动规划并执行任务,而不仅仅是被动地回应用户请求。 ## 01 Manus ### 产品介绍 Manus 是由中国团队 Monica.im 开发的通用型自主AI Agent(智能体),他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底层 AI 大模型的能力基础,通过自主任务分解将复杂任务拆解为多个子任务,并动态调用不同的 Agent 或工具来执行每个子任务,最终完成整体任务。Manus采用Multiple Agent架构,运行在独立虚拟机中,能够调用多种工具执行任务。其核心是”知行合一”的理念,不仅能思考,还能直接执行任务并交付结果。 Manus 在 GAIA Benchmark 上评分高于 openai 的 Deep Research(GAIA Benchmark是由 Meta AI、Hugging face 等机构制定的一个包含 466 道问题的一个通用人工智能助手的基准测试)  ### 核心功能 - 自主规划能力:能够自主理解任务,拆分为子任务并规划执行步骤 - 代码执行:可以编写和执行代码,解决编程和数据分析问题 - 网络搜索:能够自主进行网络搜索,获取最新信息 -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处理数据并生成图表和报告 - 内容创作:撰写文章、报告和营销材料等 ### 优点 - 自主性极高,能够独立完成复杂任务 - 工具调用能力强,支持多种外部工具 - 执行过程透明,可以通过虚拟机观察其每一步的操作流程 - 交付成果质量高,接近专业人员水平 ### 缺点 - 不开源,技术细节不透明 - 缺乏官方API,难以集成到企业系统 - 多模态交互能力有待提升 - 任务执行速度较慢 实际使用示例 [AI Agent产品对比分析与结论 – Manus](https://manus.im/share/JOoa9VmCbKOP6k1oCnU7pB?replay=1) ## 02 TARS ### 产品介绍 Agent TARS是字节跳动开源的多模态AI Agent框架,基于UI-TARS(视觉语言模型)构建,支持通过自然语言控制计算机。它采用开放架构,支持模型上下文协议(MCP),使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 核心功能 - 浏览器操作:执行深度研究和网页操作,如表单填写、点击等 - 命令行集成:与终端交互,执行系统命令 - 文件编辑:创建、修改和管理文件系统中的文档 - 视觉理解:理解屏幕内容,进行基于GUI的操作 - 支持MCP:可以灵活切换使用不同的 MCP 工具来提升工作效率。 ### 优点 - 完全开源,可自由修改和部署 - 多模态交互能力强,尤其是视觉理解 - 扩展性好,支持自定义功能 - 与操作系统深度集成,可控制任何GUI应用 ### 缺点 - 稳定性和性能不如商业闭源产品,经常出现不执行任务的情况 - 目前很多网页有反爬机制,导致其经常会卡在真人校验中 - 最终输出内容质量较低,对于复杂任务无法直接应用 - 需要本地计算资源并且会操控本地电脑,存在一定的合规风险 ## 03 Genspark 产品介绍 GenSpark 是由创始人景鲲打造的一款 Agent 产品。这款产品最初以AI驱动的搜索工具起家,如今已升级为“全能型AI代理”,目标是通过速度、精准性和用户可控性,解决从日常琐事到复杂需求的各种任务。它不仅能快速响应用户指令,还能主动执行现实世界的操作,例如拨打电话预订服务,展现出强大的实用性。 Genspark Super Agent采用多智能体混合系统架构,整合了8个不同规模的大型语言模型(LLMs),每个模型针对特定任务进行了优化。系统还集成了超过80种内部工具和多个精选数据集,实现了高度自主性。在GAIA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超过了行业标杆Manus。   ### 核心功能 - AI电话功能:这是GenSpark最具创新性的特性之一。它内置语音合成技术,能模拟人类与服务提供商沟通,处理预订、查询甚至退换货等任务,堪称“现实世界的代言人” - 多模态输出:GenSpark不仅限于文本生成,还能输出PPT演示文稿、短视频甚至南派风格的动画。例如,它可以根据指令制作一段科技新闻短视频,配上字幕和配音,直接用于社交媒体发布 - Sparkpage页面:类似维基百科的结构化页面,将零散信息整合为清晰的概览,方便用户快速获取重点 ### 优点 - 功能全面,覆盖从规划到执行的全流程 - 电话功能是独特优势,弥补了纯文本交互的局限 - 执行速度快,效率高 - 相较于其他产品,Genspark可支持更多任务,适应不同业务需求 ### 缺点 - 自主型较弱,复杂任务需要用户的引导下执行 - 文生图、文生视频任务直接调用第三方接口实现,与平台能力关联性不大 - 开放程度低于完全开源产品 实际使用示例 [https://www.genspark.ai/agents?id=e3cce956-6481-43c4-b3dc-1a715e0cba49](https://www.genspark.ai/agents?id=e3cce956-6481-43c4-b3dc-1a715e0cba49) ## 04 Flowith Flowith 是一个画布式 AI 创作平台,2024 年初开始布局 agent 方向,2024 年 8 月正式上线了 agent 框架——Flowith Oracle,这比 OpenAI 的 o1 模型还要早。至今,Oracle 已经解决了超过 2000 万次复杂问题。 Flowith Oracle mode 采用独特的agenic knowledge management框架。它能自动将用户上传的信息拆分为knowledge seed,并实现知识的循环系统。核心是自主规划引擎,支持任务分解和无限工具调用。  ### 核心功能 - 任务自主规划与分解:将复杂需求拆解为有序子任务(Recipe),设计系统性工作流 - 无限制工具调用:调用丰富工具库完成子任务 - 知识花园:构建个性化知识库,管理和应用知识(类似 ima) - 多线程画布:在一个画布中与多个AI模型同时交互,用户可以在Agent运行过程中添加/删除任务 ### 优点 - 创新的画布式界面,交互体验优秀 - 知识管理能力强,支持知识循环系统 - 任务执行中可定制化程度极高,适应各种创意场景 - 工具调用能力出色,支持复杂任务 ### 缺点 - 运行模式与常规 Agent 产品有差异,新用户适应需要时间 - 多模态支持相对较弱 - 开放性不如完全开源产品 实际使用示例 [https://flowith.io/conv/b904a02a-6253-4115-a6bd-45b30c5fd379?U2FsdGVkX19DcSHIWDq4dvaFdJ9ygn7/PCHjQBDnkynUdkAMguCXA5YwLtgtespdT8IGXj7qKTw4wsgJ07oOHw==](https://flowith.io/conv/b904a02a-6253-4115-a6bd-45b30c5fd379?U2FsdGVkX19DcSHIWDq4dvaFdJ9ygn7/PCHjQBDnkynUdkAMguCXA5YwLtgtespdT8IGXj7qKTw4wsgJ07oOHw==) ## 05 产品对比   ### B端应用场景分析 在企业应用方面,Agent 有望在以下领域率先落地:  研究表明,AI Agent在B端最有可能率先落地的是部门级应用,而非公司级应用。这是因为部门级工作相对灵活,存在大量未被固化的业务流程,而这恰恰是AI Agent能够发挥优势的地方。 落地挑战与制约因素 尽管Agent在B端市场有巨大潜力,但当前仍面临一系列挑战: 技术层面 - 幻觉问题:AI生成的内容存在事实错误的风险 - 复杂任务处理能力有限,常需人工介入 - 安全与隐私保障机制不足 - 系统集成困难,与企业现有系统兼容性问题 非技术层面 - 缺乏明确的监管框架和合规标准 - 投资回报率(ROI)不明确 - 责任归属不清晰,出错时责任界定困难 ### 结论与建议 1)对Agent市场不要过于FOMO 尽管AI Agent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的产品还不足以在B端市场中大规模应用。从技术成熟度、稳定性、安全性以及与现有企业系统的集成能力来看,当前的AI Agent产品仍处于早期阶段。 建议企业保持理性,避免因”错失恐惧”(FOMO)而仓促决策。可以采取试点项目和小规模实验的方式,逐步引入Agent技术,评估其在特定业务场景下的实际效果,为未来更大规模的部署积累经验。 2)相信”壳”的力量 即使没有能力优化底层模型算法,企业也可以通过打造优秀的产品”壳”来创造价值。在当前阶段,基础大模型能力正在迅速成为通用化服务,真正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将来自于: - 用户友好的交互界面设计 - 针对特定场景的工作流程优化 - 与企业现有系统的无缝集成 - 垂直领域的专业知识积累 - 安全合规的数据处理机制 企业应将重点放在应用层面的创新上,通过深入理解用户需求,设计出符合特定场景的AI Agent解决方案,而非过度关注底层技术的迭代。 3)AI能力没有壁垒,方向比技术更重要 在AI快速发展的今天,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开源和共享。基础AI能力不再是核心竞争力,而是找准方向和应用场景的能力变得更为关键。 企业应该培养对市场趋势的敏感性,找到AI Agent技术与自身业务的最佳结合点。即使是小团队,只要找准方向,也有可能开发出成功的产品。不要被技术复杂性而被恐吓住,关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AI Agent技术将在以下几个方向快速发展: - 多智能体协作:从单一Agent向多Agent协作系统演进,处理更复杂的任务 - 垂直领域专精:针对特定行业的专业化Agent将出现,具备深度专业知识 - 人机协作模式优化:更自然、高效的人机交互方式,提高协作效率 - 安全与隐私保障机制完善:更强的安全机制和隐私保护功能 - 标准化与互操作性提升:不同Agent系统之间的标准接口和协作机制 AI Agent技术正处于从概念验证到实际应用的关键转折点。企业需要理性看待其潜力和局限,在保持技术敏感性的同时,着眼于解决实际业务问题,才能真正从这一技术浪潮中受益。 本文由 @VerTig0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blockquote><p>在创业团队中,产品经理的角色至关重要,尤其是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需求列表的编写更是关键环节。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在创业团队中高效编写需求列表,确保产品开发的顺利进行。</p> </blockquote>  对于我们短视频运营人来说,找对标账号其实就是一个检索的过程,关键在于如何找得快,找得准。 如果你自己做新媒体账号,没有精准的定位,否则无异于大海捞针。 所以我在陪跑自媒体学员的时候,都会先确定赛道,再挖掘对应赛道的关键词和话题标签。 举个例子,比如我的账号是分享新媒体营销干货的,那么关键词就是”自媒体运营”、新媒体; 比如你是做职场内容、企业管理的,那么关键词就是”职场“或者“管理”。 具体如何搜索,有3个方法供参考。 下面我以“职场“账号为例,说下短视频平台,如何精准找到对标账号? ## 1、通过关键词直接搜索 在抖音、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的搜索栏,我们可以直接搜索「职场」,也可以搜索职场相关的关键词,比如人群+动作:应届生求职。 比如岗位+动作:新媒体运营招聘…… 当然具体的关键词,需要看你账号内容的细分度。千人千面,我就不展开说了。 这样搜索出来的账号基本上都和职场有关,我们可以依次点进主页,查看该账号最近视频的点赞量,把热门短视频纳入你的选题库。 ## 2、实战小技巧分享 如果想要搜索更为精准的个人IP类账号,比如同赛道的口播账号,那直接在关键词前面加「聊」、「说」、「讲」,例如搜索「聊职场」,我的抖音是这样显示的。  ## 3、查找标签下的视频 视频号有标签功能,通常垂直标签下,一般都是同一领域的内容合集。比如我搜索职场,有若干个关联话题,这些都是职场赛道的垂直标签。  基本上一个标签里的内容都是热门爆款的视频,也可以从中选择账号,看看有没有合适自己的对标账号或者选题。 通过以上3种方法,相信你能很快找到20~30个左右的对标账号。 但是还要是要进行下一步的筛选,优先去模仿低粉爆款的自媒体博主,锁定它,拆解它,再学习它。 至于筛选优质对标账号,从哪些维度做运营拆解呢?我分享下我的拆解思路。 首先要把每个对标账号的基本信息都标注出来,包括粉丝数量、视频形式、粉丝画像、变现方式等。 尤其是你做自媒体的起号阶段,要优先选择与自己维度都比较相近的账号,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其次是做短视频内容选题归纳,比如上文我提到的,如果她是只讲职场女性的博主,那选题有哪些是近期爆过的? 再去拆解这条爆款视频的脚本结构、镜头语言等等,和编导的拉片思路差不多。 其他的我可以不说,但是前三秒的内容,一定要逐帧模仿!因为短视频考核的重要指标就是3s跳出率、5s完播率。 既然这条短视频能爆,那必然说明它的开头,肯定有吸引观众的地方,直接抄答案就行。 就像我的视频号内容运营,做了V2.0版本升级,有兴趣你也可以看下,和上个月比,我的短视频多了哪些改变? 本文由 @秃头老王聊运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为英伟达面向中国市场、唯一符合美国规定的特供芯片,H20也遭禁售。此外,英伟达今后无法再向中国销售任何高性能GPU产品。这一系列调整,预计将冲击英伟达超100亿美元的营收。
作为英伟达面向中国市场、唯一符合美国规定的特供芯片,H20也遭禁售。此外,英伟达今后无法再向中国销售任何高性能GPU产品。这一系列调整,预计将冲击英伟达超100亿美元的营收。
 基于动画《玲音》二次创作规定“lainTTL”制作的游戏《//signal.》的[众筹项目](https://camp-fire.jp/projects/840556/view)已在4月15日启动。截至目前,已有245人参与,众筹金额已突破272万日元,远超150万日元的众筹目标。    《//signal.》由同人团队“TeamMJM”制作,是以动画《玲音》为原作的二创超自然RPG游戏。本作以现实和网络界限暧昧的世界为舞台,以主人公岩仓玲音的视角出发,试图与已成为 "过往数据 "的原作动画及游戏中的人物重新建立联系。游戏原定4月30日发售,后宣布延期至5月19日发售,制作组正在调整系统、进行debug作业。  游戏自2025年3月公布以后引起关注,制作组原本计划在提供数字版之外制作300部实体版,但预订很快超过了5000份。在经过探讨之后,制作组决定启动众筹,主要目的是为追加的实体版筹措资金,另外这笔资金还将用于回馈周边的生产、众筹网站的手续费、追加插图的稿费等。若众筹金额远高于预期,将会用于团队正在制作的新作游戏。
作者 | 张子怡 编辑 | 袁斯来 成立21年的跨境出口B2B电商平台敦煌网(DHgate),这家在时间长河里被人近乎遗忘的企业,4月14日,忽然在AppStore免费应用排行榜上攀升至第3位。 Appfigures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敦煌网在美国非游戏类免费iPhone应用排行榜上位列第352位,周日升至第6位,到4月15日,在美区免费总榜中升至第二,仅次于Chat GPT。 敦煌网则表示**,4月13日(上周日),敦煌网的iOS下载量增加至11.75万次,比其30天平均值增长了732%。**其中,美国市场贡献了6.51万次下载,增长幅度达到940%。 细究这波惊人的增幅不免能发现中国跨境人的机敏,和美国人对高额关税的焦虑。 在特朗普将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提高至145%后,TikTok上涌现了越来越多来自中国供应商和制造商的视频,他们向海外市场解释全球奢侈品市场市场的运作方式——即全球大量知名品牌产品,例如Nike、Lululemon,甚至包括Chanel、Dior等奢侈品,都由中国工厂生产制作。 不少视频目的旨在强调,美国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程度超乎其想象。哪怕是欧洲知名品牌,也是在中国生产,中国制造的不只是快时尚和廉价电子产品。此外,倘若想要买到跟上述品牌相同但更便宜的产品,可以到敦煌网购买。 敦煌网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首个B2B出口在线交易平台,踩着中国跨境电商最早的一班车,却一路没了声响。在赢家通吃的电商市场,敦煌网到2020年,收入也不过2.31亿美元,只有阿里巴巴国际业务的零头。 ### **01 事先张扬的营销事件?** 除了中国制造商发布的视频外,也有不少海外网红参与到其中。 在一段TikTok用户发布Madds Santa的视频中,她表示其在实体店购买价格超过800美元的Louis Vuitton钱包与她在敦煌网购买的100美元的“同款钱包”和配套钱包进行比较,认为质量完全相同。 “你根本分辨不出来。质量看起来一样,缝线看起来一样,材质摸起来也一样,”她说。 另一位时尚网红Ebony Brown在一段播放次数过300万的视频中表示:“我们花了数千美元购买的东西是中国制造,而不是意大利。” 上述这套购买平价奢侈品的说辞,中国消费者早已谙熟于心,毕竟没有人比中国人更懂“打版”产品。只是谁能想到,海外消费者如今因关税问题,也着迷于这类套路。 硬氪发现,TikTok上早已有不少敦煌网的拆箱视频,这类视频点赞量和评论量表现一般。一则发布于2023年的视频中,用户提到自己购买到的平价大牌产品,例如梵克雅宝手链、香奈儿包袋。评论区里有人会提到避免提起品牌名,视频会有删除的风险,也有人询问在敦煌网上如何搜索才能买到“香奈儿”。  Tiktok用户分享视频 敦煌网创始人王树彤曾是微软中国的首批员工,受雷军邀请于2000年出任卓越网CEO,副总则是后来创办凡客诚品的陈年。2002年,王树彤出走卓越网,两年后创立了敦煌网。 敦煌网定位为“一站式跨境出口B2B电商平台”,买家覆盖全球223个国家和地区,卖家主要位于中国。其买家主要是小微经销商和终端消费者,卖家包括品牌商、工厂和贸易代理。商品品类方面,敦煌网的卖家主要经营快消品、小商品等,例如服装、玩具、手机附件。 近些年来,敦煌网推出不少同跨境电商相关的新业务,其中包括流量营销。 敦煌网最新发布的公众号文章显示,公司推出了两大核心营销工具,MyyAffiliate(联盟&网红营销)能够基于供应链匹配、算法推荐、数据优化筛选带货型网红,MyyShop则提供数据分析、网红匹配和联盟营销等服务,适合小微商户。 在TikTok上最新兴起的这波“购买中国制造商品”的视频传播中,多少来自敦煌网,多少来自网红自发运动不得而知。但它的忽然爆红,无疑和美国人当下最焦虑也最关心的问题——关税息息相关。 ### **02 流量袭来之后** 打开敦煌网的页面,有种亲切的大牌仿制古早味,仿佛走在县城里的路边摊,看到不少minmin和dor(擦边Dior),它们的价格微妙地比temu贵一些,又会比亚马逊便宜。  图片来源敦煌网截图 王树彤创立敦煌网时,多少有些个人情结。之所以选择小额跨境B2B赛道,是她在卓越网做了太多To C方向的尝试,所以更想做点不一样的。 但这个切入点却注定让敦煌网无法做大。ebay、亚马逊、阿里巴巴已经在跨境电商领域争抢得头破血流之时,早期没有支付系统、物流系统加持的敦煌网,很难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直到成立近20年后,敦煌网都没能进入主流视野。它曾在2021年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其招股书显示,公司在2019年扭亏转盈,2020年经调整净利约合人民币1.72亿人民币。收入增长较稳定,三年内从1.17亿美元增长到2.3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9.8%。 **可供对比的是,阿里巴巴2021年“跨境及全球批发商业”的分部收益为21.97亿美元,这一数字是敦煌网2020年收入的近10倍。**  图片来源于天风证券  图片来源于天风证券 天风证券统计的国内主要B2B平台网站月访问量也能看到,阿里巴巴国际平均月访问量保持在88%左右的水平,而敦煌网仅维持在18%,跟中国制造网和环球资源网的差距不大。 敦煌网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公司注册买家数量分别为:572.8万人、691.7万人、832.6万人;其中活跃买家数量分别为:380.9万人、487万人、496.1万人。全球活跃买家约48%位于美国、9.0%位于英国、9.5%位于法国、33.5%位于世界其他地区。 美国市场占敦煌网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然而,这波TikTok舆情热度带动的下载量,敦煌网已经久违了。 但残酷的现实并不会因为一时热闹消失。敦煌网的商品由于卖家以中国供应商为主,不可能不受关税上涨后的影响。而且美国消费者冲向敦煌网,也是为了购买“便宜”商品而去。当一款跟lv相差无几的钱包从100美元变成接近300美元时,它对消费者又能保持多大的吸引力? 在这波TikTok带来的热度之前,敦煌网在海外知名度并不高。曾有海外自媒体博主分享在敦煌网购物且避免被“骗”的攻略,评论区不少读者抱怨称:在敦煌网下单的商品一直不发货。 敦煌网上的卖家不少为个体小卖家,倘若平台对卖家监管不严格时,不佳的售后体验同样也会影响用户的留存率。 下载量暴涨更多是情绪的产物,在今天,没有人能逃过关税带来的阴霾。敦煌网有过坎坷的经历:它有着一个明星创始人,离上市只有一步之遥;她梦想着“颠覆”阿里巴巴,但所处的却是一个巨头可以轻易下场的小众赛道。敦煌网迎来了短暂的流量高峰,然而,维系一夜爆火的势头,或许比走红本身更艰难。
 卡普空于日前在社交媒体宣布,修改《怪物猎人:荒野》挑战任务奖励发放条件。据悉,目前正在进行的挑战任务“ 龙谷遗址的辟兽”的事件奖励存在不正当行为和故障。由于未能提供正常的排名,因此将调整为只需A级即可获得最高奖励。近期举行的“挑战任务”和“自由挑战任务”的排名前1万的奖励也将有所调整。  据悉,卡普空正在检查排名中的数据。对于明显异常的时间则会将其从排名中剔除。此外,根据调查结果,如果确认存在明显的作弊行为,卡普空将逐步采取账号停用或限制使用的措施。若账号受到限制,从限制生效之时起,清除时间将不再被记录到排名中,且事件奖励也将不再发放。挑战任务的最终排名结果将在任务结束后的统计期(约1至2周)内确定。
 游戏开发商 Funcom 宣布,《沙丘:觉醒》的发布日期调整至6月10日,抢先体验则从6月5日开始。官方表示,这不是一个轻易做出的决定,团队知道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玩到游戏,但这三周的额外时间将让其能够完成必要的改进,从而在游戏上线第一天就提供更好的体验。 官方公告如下:  亲爱的沉睡者们: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即将迎来游戏发布,并且刚刚启动了一项重要的先遣测试。数百名记者和内容创作者正在体验游戏的早期内容,他们的相关报道将于4月25日发布。  过去几周,我们一直在稳步推进准备工作:2月发布了角色创建器和基准测试模式,3月开启了预购,并持续发布新的直播、视频和详细信息,让大家随时了解最新动态。我们要感谢所有与我们一同分享这份兴奋的玩家。看到大家在各个社区阵地的留言,我们感到无比欣喜。  与此同时,我们的持续封闭测试也在全力进行中,定期更新内容。从玩家那里收集的反馈对于确保我们能够发布一款高质量的游戏至关重要。我们与玩家在Discord上保持着非常活跃的交流,开发团队可以直接与他们互动,确保我们共同努力,让《沙丘:觉醒》成为一款更好的游戏。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得出结论:再多一些时间打磨,我们可以采纳更多玩家认为重要的反馈。  我们还很高兴地宣布,这一调整让我们有机会在下个月举办一次大型测试周末活动,让更多玩家有机会体验游戏并分享反馈。关于这次活动的更多信息将很快公布。《沙丘:觉醒》是一款规模宏大的游戏。这是一次大型多人生存体验,我们在游戏玩法和技术上的突破是这一类型前所未有的。我们希望确保一切顺利。
##  ## OpenAI 布局社交网络:对标马斯克的 X 平台 据一位熟悉相关计划的消息人士证实,OpenAI 正在考虑打造一个社交媒体网络,以与伊隆・马斯克的 X 和 Meta 公司的 Instagram 竞争。  _图片来源:视觉中国_ 该人士表示,由于保密原因要求匿名,该项目仍处于早期阶段。它是基于 OpenAI 最新图像生成功能的受欢迎程度而提出的,该功能已导致公司服务器过载。 OpenAI 拒绝置评。(来源:金融界)  ## Anthropic 的 Claude 现在可以阅读你的 Gmail Anthropic 周二宣布,其 AI 聊天机器人 Claude 现已与 Google Workspace 集成,允许其搜索和引用 Gmail 中的电子邮件、Google 日历中的预定事件以及 Google Docs 中的文档。 该集成功能将首先面向 Anthropic 的 Max、Team、Enterprise 和 Pro 计划的订阅用户推出 Beta 版。据 Anthropic 称,管理多用户帐户的管理员必须在其终端启用该集成功能,用户才能连接他们的 Google Workspace 和 Claude 帐户。  Google DeepMind 的 Gemini 聊天机器人也可以与 Workspace 集成,OpenAI 的 ChatGPT 可以与 Google Drive 集成。然而,Anthropic 是首批提供与 Google 生产力套件紧密连接方式的第三方 AI 公司之一。 Anthropic 与 Google 的合作旨在为 Claude 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回复,而无需用户重复上传文件或编写详细的提示。OpenAI 和 Google 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同样的效果,例如添加记忆功能,让聊天机器人在回复中引用过去的对话。(来源:cnBeta) ## 王化回应小米成立芯片平台部:一直存在 秦牧云已加入数年 4 月 15 日,有报道称,小米最新在手机部产品部组织架构下成立芯片平台部,任命秦牧云担任芯片平台部负责人,向产品部总经理李俊汇报。 对此,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发文回应称,手机产品部的芯片平台部一直存在,其部门工作主要是负责手机产品的芯片平台选型评估和深度定制。而负责人秦牧云加入公司都有好几年了,至少 2021 年就有小米办公的工作聊天记录了。 据悉,秦牧云此前曾在高通任职,担任高通产品市场高级总监,后加入小米。 不过,虽然新成立部门的消息有误,但自研芯片的布局却是小米一直在坚持的。(来源:快科技) ## 「大模型六小龙」第一家,智谱启动 IPO 流程 4 月 15 日,中国证监会网上办事服务平台公开发行辅导公示显示,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谱」)2025 年 4 月 14 日在北京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由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担任辅导机构。时间表显示,智谱将在今年 8 月-10 月完成 IPO 辅导计划。 辅导备案报告显示,智谱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唐杰、刘德兵。唐杰直接持有智谱 7.4081% 股权。刘德兵直接持有智谱华章 0.2554% 股权,并通过持股平台合计控制智谱 17.3966% 表决权。唐杰、刘德兵通过一致行动人李涓子、 许斌、张鹏、宁波慧惠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计持有智谱 12.1600% 表决权。综上,唐杰、刘德兵合计控制智谱 36.9647% 表决权,系智谱实际控制人。 智谱率先启动 IPO,标志着其在国内 AI 大模型领域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也反映了其在商业化路径和资金筹集方面的积极探索。(来源:极客公园) ## 曝特斯拉 4 月 22 日公布 Model Q 新细节 据报道,特斯拉或将在 4 月 22 日公布一季度财报后披露全新入门车型的详细信息。而当前,这款被称为「Model Q」最便宜的特斯拉车型假想图已流出,车辆采用 Model Y 同款贯穿灯,车身更为圆润,车身长度也有所缩短。  此前报道显示,特斯拉首席财务官 Vaibhav Taneja 今年 1 月 29 日明确表示,这款经济型电动车仍按计划推进,预计 2025 年上半年正式推向市场,有媒体猜测发布时间是在 6 月份。 特斯拉此前还曾表示,「Model Q」补贴后价格低于 30,000 美元,长度约为 3988 毫米,比 Model 3 小 15%,轻约 30%。新车将采用容量为 53kWh 和 75kWh 的磷酸铁锂电池,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选项,预计续航里程为 500 公里。 Model Q 的海外起售价约为 25,000 美元,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车型,价格可能会降至 140,000 元人民币。(来源:快科技)  ## AMD 确认 EPYC Venice「Zen 6」首次采用台积电 2nm「N2」工艺制造 AMD 与台积电合作:基于 N2「2nm」工艺节点的第六代 EPYC Venice「Zen 6」CPU 和第五代 EPYC CPU 在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得到验证。  AMD 在一份突破性的声明中宣布与台积电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采用最新的制造技术和工艺节点制造其下一代 EPYC CPU。(来源:ugmbbc) ## 跨境电商应用敦煌网,在美爆火 中国跨境电商应用敦煌网(DHgate)热度升温。截至 4 月 15 日中午,敦煌网已成为美区 App Store 排名第二的免费 iPhone 应用程序,仅次于 ChatGPT。 记者浏览敦煌网发现,用户可以在网站上买到各种饰品、鞋类、箱包、手机、美妆、服装等商品。 公开资料显示,敦煌网成立于 2004 年,是国内最早开设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之一,主要业务是利用平台帮助国内中小企业与全世界的中小批发商及零售商开展跨境贸易。(来源:中国证券报) ## ## 美团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正式发布 4 月 15 日消息,美团今日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该品牌定位为「24 小时陪伴消费者的新一代购物平台」,联合全国近 3000 个县市区旗的零售商、品牌商与本地中小商家,将服务全国 10 亿消费者的日常购物需求,为消费者创造「闪购一下,30 分钟好货到手」的极致购物体验。(来源:电商派) ## 猿辅导集团推「小猿 AI」 4 月 15 日,猿辅导集团正式推出首个教育 AI 范式——「小猿 AI」,并发布覆盖家校两端的「软件应用+智能终端+通识课程」三位一体解决方案,涵盖小猿 AI App、小猿 AI 学习机及飞象星球人工智能通识课。 小猿 AI APP 是专为中小学生打造的全场景学习解决方案,覆盖 100 多个关键学习场景,实现类真人老师的个性化 1V1 讲解,推动教育 AI 应用从辅助工具向成长伙伴跃升。 小猿新一代 AI 学习机搭配智能基座,以平板为眼、耳,智能基座为手,通过伴学机器人形态,提供涵盖每日学习计划、学情诊断、知识图谱、课程学习、每日一练等学习全流程的辅导方案,推动个性化学习再进一步。(来源:极客公园)  ## 三星推出整合谷歌 Gemini 的 AI 家庭伴侣机器人 Ballie,今年夏天在韩国美国上市 4 月 15 日消息,三星上周宣布与谷歌云扩大合作,将其生成式 AI 技术 Gemini 引入三星全新的家用 AI 家庭伴侣机器人——Ballie。  三星表示,Ballie 将于今年夏季在韩国和美国市场正式上市。这款机器人具备自然对话交互能力,可协助用户管理家居环境,包括灯光调节、迎宾接待、日程定制及提醒设置等功能。(来源:IT 之家) ## 可灵 AI 发布 2.0 版基座模型,千万资金扶持 AIGC 创作者 4 月 15 日,可灵 AI 宣布基座模型升级,面向全球正式发布可灵 2.0 视频生成模型及可图 2.0 图像生成模型。 可灵是全球首个用户可用的 DiT(Diffusion Transformer)视频生成模型,其 2.0 版本的模型在动态质量、语义响应和画面美学做了相应提升,而可图 2.0 模型主要集中在指令遵循、电影质感及艺术风格表现等方面。(来源:IT 之家) ## 35.98 万元起,2025 款小鹏 X9 大七座 MPV 车型上市 4 月 15 日消息,2025 款小鹏 X9 MPV 车型今晚正式上市,定价 35.98 万元起。 外观方面,该车风阻系数 0.227Cd,共有星舰灰、星云紫、星系蓝、新月银、暗夜黑、星云白 6 种不同风格的车色。可选 20 英寸星耀轮毂(配备动态定轴悬浮技术,即车轮转动中央 Logo 悬浮不动)。此外,该车还标配 AI 智驾小蓝灯。  座舱方面,该车标配高阶智驾,前排配备 10.25 英寸液晶仪表盘和悬浮式 17.3 英寸中控,后排配备 21.4 英寸 3K 分辨率娱乐屏,支持 0-75 度悬停,通过德国莱茵护眼认证,覆盖 100% DCI-P3 色域。 同时,该车辆升级五门电吸,一排标配靠背及坐垫通风加热,及行业首创智能指压按摩,第二排支持行业最大座椅按摩力度、6 大智能场景按摩模式、14 向电动调节。(来源:IT 之家)  ## 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传感新硬件:用可穿戴 AI 系统为盲人导航 财联社 4 月 15 日电,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机器智能》4 月 14 日 23 时许在线发表论文报告了一款可以为盲人和部分视力障碍人士提供导航辅助功能的可穿戴系统。 该系统以 AI 算法为智能核心,通过摄像头拍照来获得图像等视觉信息,然后基于 AI 算法进行识别、判断和输出,为使用者选择一条无障碍路线,最后在导航提示中,综合提供听觉和左右手部皮肤的触觉等信号,比如骨传导耳机传递简要的声音信号,以及能戴在手腕上的可伸展人造皮肤,能将振动信号传给使用者,以指导移动方向,避开两侧的物体,从而辅助视力障碍人士穿过迷宫,避开障碍物,以及抓取某个物体。(来源:财联社)  ## 苹果将分析用户数据,以增强其陷入困境的 AI 功能 苹果公司将分析用户设备上的数据以改进其人工智能(AI)平台,同时确保用户数据保留在设备上,不会直接用于训练 AI 模型。 这项新方法将通过使用实际电子邮件来检查合成数据并改进其 Apple Intelligence 平台中的文本相关功能,帮助苹果赶超 AI 竞争对手。该公司将在即将推出的 iOS、iPadOS 18.5 和 macOS 15.5 测试版中推出新系统,同时还将引入以隐私为中心的方法来改进 Apple Intelligence 的其他功能。(来源:华尔街见闻)
 王国管理角色扮演游戏《遵命,陛下:寒冬》将于5月9日发售。置身这款颇具电影质感的王国管理角色扮演游戏,统治风雪飘摇的王国,勉力满足子民鸡毛蒜皮的诉求。权衡物资进出,收缴税费,雇用人员,做出两难决策,见证王国最终走向繁荣抑或衰败。游戏特色包括:  接见请愿国民 合理调配资源,帮助真正有困难的人。派出人员协助国民,决定国库的财宝要交给谁。你是一国之主,有权征税立法,不过千万当心,每一个决策都会导致相应的后果。  雇用人员 每个人员都有各自宝贵的能力组合,性格也迥然不同。他们虽然可以协助国家事务,但万万不可大意——有些人也有可能破坏人际关系或者恋爱感情。一场大战眼看就要到来,你要了解这些人的故事,帮助他们走出复杂的两难境地,仔细遴选,决定让谁为你效劳。 关心你的家人  一面日理万机,一面看着孩子成长。家人的幸福与健康断然不能忽视,毕竟他们是你最可靠的依赖。只有她们安康,你才能让达文恢复从前安定的模样。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独立策略游戏《罗马陨落(Yield! Fall of Rome)》今日发布全新更新“试炼之道(Challenges of Gods)”,为玩家带来一项全新的游戏模式、大量系统优化以及AI运算速度的大幅提升。本次更新现已上线,所有玩家均可免费下载体验。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全新游戏模式:神祇试炼 “试炼之道”更新中最引人瞩目的内容,是全新的“神祇挑战”模式——包含10项独特挑战任务,专为渴望策略极限的玩家打造。同时新增困难模式,为寻求更大考验的玩家提供额外挑战。此外,本次更新还带来了18项全新成就(其中2项为隐藏成就),以及全新的挑战排行榜系统,供玩家一较高下。  性能与AI表现显著提升 为了提升整体游玩体验,开发团队对游戏的UI架构与AI运算机制进行了全面重构。玩家将明显感受到以下改善: - UI优化显著减少了卡顿与FPS下降现象,尤其是在选取地块、建造建筑、打开城市界面、政策界面等操作中。 - AI运算效率提升约8倍,特别是在大规模单位部署情况下,AI回合的等待时间大幅缩短。 - 新增设置选项,允许玩家快速播放或跳过AI动画,进一步提升游戏节奏流畅度。  更多改进与新增功能 - 城市无法到达时,右键点击会直接打开城市界面。 - 新增震屏与手柄震动反馈,提升沉浸感。 - 政策界面操作更为直观,调整后不再强制立即做出选择。 - 右侧关系面板重做,新增王冠拥有情况与国王存活状态的可视化信息。 - 加入“高级设置”子菜单,便于玩家更灵活地调节相机与动画选项。 修复问题 更新还修复了包括远程攻击动画异常、交易导致的软锁、键鼠操作闪烁等多个影响游戏体验的已知问题。 《罗马陨落》是一款强调战术博弈与帝国管理的回合制策略游戏,玩家将置身于西罗马帝国崩塌的混乱时代,通过军事、经济与外交手段在群雄割据的欧洲大陆中生存与崛起。游戏自抢先体验上线以来不断优化更新,持续为玩家带来内容扩展与玩法打磨。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随着滴普科技冲刺IPO,其有望成为2025年港股首家企业级AI上市公司。
早上好,今天是4月16日,看得懂的财经新闻,每天知道多一点,离财富更近一点。
36氪获悉,「杉海创新」近日获近亿元C轮融资,由元生创投领投;此前,杉海创新已获得了欧莱雅、华熙生物等产业巨头的战略投资。 C轮资金将重点用于超分子新材料 AI 研发平台的升级建设;推动新材料在大健康食品、医药、农业、环保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并拓展新能源业务,包括开发安全型电解液、废旧电池回收、光伏硅板银粉回收等。 杉海创新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嘉恒于2017年创立于深圳,目前汇集了10余位教授、近30名博士等近百人的创新研发团队。 该公司将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超分子技术”应用至美妆、生物医药、功能性食品及新能源等领域,通过对原料成分进行有序分子“智”组装、改性修饰,进而实现产品的功能升级。 杉海创新创始人曾将超分子技术比喻为“拼乐高”:将不同的化学物种(原子、分子、离子、团簇)看做乐高组件,研发人员发挥想象力拼成大家想要的形状,“乐高”在拼的过程中通过结构的契合可以卡到一起(也可以分开),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动态可逆),而特定的形状和结构,会带来特定的功能。比如在护肤品领域,可以实现更好的皮肤渗透效果、抗炎祛痘功能等。 据介绍,杉海创新构建了自研的超分子算法库,基于第一性原理、从头算分析成分结构特征,通过机器学习和高通量筛选寻找最佳的分子配体。且通过算法,尝试预测、剖析超分子产生后的性能,如稳定性、溶解度、生物借助度、生物功效、毒性等。  企业供图 依托上述技术,其构建了超分子“1+N”材料平台,利用超分子共晶强化技术、胜肽分级自组装技术、生物酶绿色催化技术、超导协同促渗技术等,对多个原料单品进行升级,如超分子水杨酸、超分子肌肽、甘油葡萄苷、超分子蓝铜肽等,多个单品已应用至国内外美妆品牌的产品中。 据杉海创新介绍,其团队早在2008年就尝试AI技术开发超分子原料,并于《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发表了《Theoretical Study of pKa for perchloric acid》,同年DeepMind发布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AlphaFold,基于分子间相互作用等参数精准预测蛋白结构。 除了在美妆场景的应用,3月中旬,杉海创新与AI for Chemistry/Materials公司深度原理合作,开发了AI+超分子材料合成矩阵——建沐™(SynthrixJIMU),以 AI 引擎为核心,尝试在化学、材料学和工程学领域,实现超分子材料设计-模拟-合成全链路,以加速产品优化需求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效率。 现阶段,杉海创新也将超分子技术应用到了功能性食品领域,包括维生素、植物提取物、益生菌、饱和及不饱和脂肪等功能性原料。在环保、农业方向,其也做了多项技术储备,如开发新型靶向吸附材料,选择性地从废水中捕获微污染物(农药、药品和有害化学物质)。 在张嘉恒看来,基于超分子技术的基础研究,可以搭建底层材料开发平台,用以解决多行业的问题;而非执着于研究单项产品和营销。前些年,杉海创新主要在毛利较高且商业化周期短的护肤品行业,进行技术创新;当下已经在食品保健品、环保材料等方向拓展。 元生创投董事总经理刘晓表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国,国内原料本土化替代需求明确,未来潜力大。杉海创新依托超分子改性核心技术平台,率先打开化妆品应用市场,已积累众多头部客户,占据客户心智。同时,我们也看好张嘉恒教授作为非典型科学家创始人,有独到的商业化视野以及战略规划,带领团队未来在泛健康、农业、环保等领域提供创新、优质的解决方案,赋能行业发展。
 Fika Productions与Team17 Digital联合宣布,广受好评的双人合作类roguelite游戏《同舟共济》将于4月24日推出免费更新“阿尔菲计划”!此外,两组全新DLC角色也将在当天同步上线!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全新免费更新“阿尔菲计划进展” 欢迎新伙伴佩莉(Pelly)与阿尔菲(Alphy)!这对“犯罪与建设”的最佳搭档登陆群岛,决心修复每一处破损的建筑! 玩家将在旅途中收集建材,带回大灯塔岛让阿尔菲打造强力道具。而佩莉呢?她会产下一些拥有时空扭曲能力的神秘“蛋”——每一颗蛋都附带可选的游戏玩法修改器,为你的航行增添一丝“愚蠢的混乱”! 首枚蛋即为:Pew Pew 模式! 将游戏中400+音效和32首完整音乐全部替换为开发团队“人声原唱”版本!最初只是2023年愚人节的玩笑,如今却成为游戏中最离谱但最欢乐的模式之一,感谢作曲家Philippe Grant与整个团队的热情创作。 同日上线的两组DLC角色组合  金湾双煞:包含金将军Goldie与汉娜Hanah。两位新角色可消耗沙元(Sand Dollars)强化反弹操作,释放毁天灭地的技能!  雷潮双侠:由两位疯狂科学家组成,他们可积累静电能量并释放出逐步增强的电击攻击,彻底颠覆战术布局!  “同舟共寄版”同步推出 还将推出《同舟共济:同舟共寄版》组合包,内含游戏本体、原声音乐及四组角色包,合计可操控18位可爱又愚蠢的角色! 游戏特色一览: - · 热血战斗:驾驶风暴之舟对抗深海巨兽与可怕异形。 - · 双人协作:专为双人合作设计,战斗中分工明确,修船、装弹、开炮样样俱全。 - · 高重玩价值:解锁新角色、新道具,挑战永无止境的随机海域,阻止海洋末日。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小米王化回应芯片平台部;智谱发布新一代开源模型,极速版最高达到200tokens/秒;2025款小鹏X9正式上市,起售价35.98万元;美团正式发布即时零售品牌“美团闪购”;京东:不打口水仗,本季度将再招收不低于5万名全职外卖员;百度地图发布V21版本,智驾级导航将在比亚迪车型首发;英伟达响应特朗普制造业回归号召,计划在美生产5000亿美元AI设备;人社部: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规模3.11万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4.42%;牧原股份: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宁德时代: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5.53元;特朗普称或将免除汽车零部件关税,媒体:不存在纯美国制造的汽车;美国iOS应用商店电商应用榜单前三均为中国APP;中国人民银行持续推动中越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
Meta 昨天在FTC 反垄断听证会上的开场陈述幻灯片的 PDF 版本中包含一些易于删除的删节内容,这使得人们可以看到该公司不想公开的所有内容。由于删减不当,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部分内容将苹果的 Messages 应用与 Instagram 和 WhatsApp 等 Meta 应用进行了比较。 原始幻灯片仅引用了苹果产品营销总监 Ronak Shah 的一段话,其中描述了 iMessage 的一个据称与 Facebook 类似的“核心用例”。另一张名为“2020 年的 Snapchat:竞争对手正在取得成功,而不仅仅是Meta 应用”的幻灯片称,“TikTok、Insta、Facebook、Messengers 和 YouTube”正在“蓬勃发展”。 [](https://platform.theverge.com/wp-content/uploads/sites/2/2025/04/Meta-FTC-Trial-slides.png?quality=90&strip=all&crop=0,0,100,100) 对 Meta 开场白中删减前后的幻灯片进行对比 这些细节并不是什么特别吸引人的细节;最多看起来像是有人在谨慎处理——或者至少是试图谨慎处理——来自其他公司内部会议的幻灯片。 这次泄密事件还让人想起了2023年年中,索尼在微软反垄断审判中分享的法庭文件中,用记号笔隐藏信息,泄露了PlayStation的机密——这使得下方较深的印刷墨水在文档扫描仪的强光下清晰可见。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106.htm)
通用漏洞与暴露 (CVE) 计划的资金即将耗尽。该系统被微软、Google、苹果、英特尔和 AMD 等大公司用于识别和追踪公开披露的网络安全漏洞。该计划帮助工程师识别漏洞的严重程度,并确定应用补丁或其他缓解措施的优先级。  该项目背后的联邦资助组织 MITRE 证实,其“开发、运营和现代化” CVE 的合同将于 4 月 16 日到期。 CVE 计划于 1999 年首次启动,其中包含一个数据库,[成员组织](https://www.cve.org/programorganization/cnas)可以在其中为已知的网络安全漏洞分配 ID。这些 ID 由字母“CVE”加上年份和数字组成,例如 CVE-2022-27254,这使得安全专业人员能够监控可能影响我们日常使用的设备和包含对我们几乎所有活动都至关重要的信息的系统漏洞的详细信息。 安全和隐私研究员 Lukasz Olejnik[在 X 上的一篇文章中表示](https://x.com/lukOlejnik/status/1912223808628343195),缺乏对 CVE 的支持可能会“削弱”全球的网络安全系统。“其后果将是供应商、分析师和防御系统之间的协调崩溃——没有人能确定他们指的是同一个漏洞,”Olejnik 写道。“这将导致彻底的混乱,以及整个网络安全的突然削弱。” MITRE 副总裁兼国土安全中心主任 Yosry Barsoum 在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政府将继续大力支持 MITRE 在该计划中的作用,MITRE 也将继续致力于将 CVE 打造为全球资源。” Barsoum还表示,这一变化将影响通用漏洞清单 (CVE) 计划,该计划负责对硬件和软件漏洞进行分类。 这一消息最初是在 X 和 Bluesky 上发布的一封[泄露给 CVE 董事会成员的信件中发现的。根据一段](https://bsky.app/profile/tib3rius.bsky.social/post/3lmulrbygoe2g)[关于该项目的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130&v=rrNYEUNsXOY&embeds_referring_euri=https%3A%2F%2Fwww.cve.org%2F&source_ve_path=MjM4NTE),MITRE 获得了美国国土安全部 (DHS) 和基础设施安全局 (CISA) 的资助,用于“作为独立、客观的第三方运营和发展 CVE 项目” 。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104.htm)
OpenAI在[其准备框架的更新](https://openai.com/index/updating-our-preparedness-framework/)中表示,如果竞争对手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没有类似保障措施的“高风险”系统,它可能会“调整”其要求。OpenAI 使用这个内部框架来决定人工智能模型是否安全,以及在开发和发布期间需要哪些保障措施(如果有的话)。  这一变化反映出商业人工智能开发者面临着日益增长的竞争压力,需要快速部署模型。OpenAI 被[指控](https://www.ft.com/content/8253b66e-ade7-4d1f-993b-2d0779c7e7d8)为了加快发布速度而降低安全标准,并且未能及时提交详细的安全测试报告。上周,12 名 OpenAI 前员工在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起诉 OpenAI 的案件中提交了一份简报,称如果该公司完成计划中的公司重组,将被鼓励在安全方面进一步偷工减料。 OpenAI 或许预料到了会受到批评,因此声称不会轻易做出这些政策调整,并且会将其保障措施保持在“更具保护性的水平”。 [OpenAI 在周二下午发布的博客文章](https://openai.com/index/updating-our-preparedness-framework/)中写道:“如果另一个前沿人工智能开发商发布了一个没有类似安全措施的高风险系统,我们可能会调整我们的要求。但是,我们首先会严格确认风险状况确实发生了变化,公开承认我们正在进行调整,并评估调整不会显著增加严重损害的总体风险,同时仍将安全措施保持在更具保护性的水平。” 更新后的准备框架也明确表明,OpenAI 将更加依赖自动化评估来加快产品开发速度。该公司表示,虽然尚未完全放弃人工主导的测试,但已经构建了“一套不断完善的自动化评估系统”,据称可以“跟上更快的发布节奏”。 一些报道与此相矛盾。[据《金融时报》报道](https://www.ft.com/content/8253b66e-ade7-4d1f-993b-2d0779c7e7d8),OpenAI 给测试人员的时间不到一周,用于即将发布的主要模型的安全检查——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时间安排得相当紧凑。该媒体的消息来源还声称,OpenAI 的许多安全测试现在都是针对早期版本的模型进行的,而不是针对公开发布的版本。 OpenAI 在声明中对其在安全方面妥协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OpenAI 框架的其他变化涉及公司如何根据风险对模型进行分类,包括可以隐藏其能力、规避安全措施、防止其关闭,甚至自我复制的模型。OpenAI 表示,现在将重点关注模型是否满足两个阈值之一:“高”能力或“关键”能力。 OpenAI 对前者的定义是,一种能够“放大现有的严重伤害途径”的模型。该公司表示,后者则是“引入前所未有的、导致严重伤害的新途径”的模型。 OpenAI 在其博客文章中写道:“达到高性能的受保护系统在部署之前必须具备足够的保障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相关严重损害的风险。达到关键性能的系统还需要在开发过程中采取足够的保障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相关风险。” 这是 OpenAI 自 2023 年以来首次对防范框架做出的更新。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100.htm)
**Google首次签署**[**协议**](https://blog.google/around-the-globe/google-asia/geothermal-taiwan/)**,为其在亚洲的设施购买地热能源。**据该公司称,这也是台湾签署的首份地热能源购买协议。Google正致力于实现气候目标,即到2030年将公司的全球变暖排放量减少一半,并全天候 采购无碳能源,使其电力消耗与用电量相匹配。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散发的热量,是一种可再生电力来源,有助于消除造成气候变化的化石燃料污染。  国际地热开发商Baseload Capital与Google达成协议,并于今日宣布。类似这样的电力购买协议(PPA)有助于开发商建设新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确保项目提前交付客户。Baseload Capital表示,该协议将帮助其在2029年前为台湾电网增加10兆瓦的无碳能源,这将使台湾目前的商用地热发电能力翻一番。 这些项目将为Google在该地区的设施提供电力,包括数据中心、办公室以及这家科技巨头在美国以外最大的硬件研发中心。Google还表示将对Baseload Capital进行股权投资,但拒绝透露与这家能源开发商的“长期合作”的具体金额。 在美国,Google与初创公司 Fervo 合作,支持开发先进技术,使地热能的应用范围超越现有的天然热水和蒸汽储层。Google表示,除了台湾以外,它还在考虑在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开展类似的地热能交易。去年12月,Google宣布正在与纽卡斯尔大学合作,研究澳大利亚的地热能开发。 Google清洁能源和碳减排高级总监迈克尔·特雷尔 (Michael Terrell)在今天的[新闻稿中表示](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major-step-for-geothermal-energy-in-asia---baseload-capital-and-google-forge-corporate-ppa-302428525.html): “我们希望台湾的这份地热企业协议将有助于扩大该地区乃至全球地热项目的企业采购规模。”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094.htm)
Google宣布了一项重大变革,如果用户尝试通过国家代码顶级域名 (ccTLD)(例如Google.co.uk或Google.com.br )访问Google,他们将被重定向到Google.com。过去,这些不同的域名曾帮助Google实现搜索结果的本地化,但由于Google能够确定用户的位置,这些 ccTLD 已不再是必需的。  需要指出的是,Google 尚未完全淘汰这些 URL,只是会把这些 URL 重定向到Google.com,这些域名本身不太可能完全被淘汰,因此使用这些地址的书签应该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大型科技巨头似乎总是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与世界各地的政府发生冲突。这家搜索巨头表示,即使将重定向至Google.com,也不会改变其根据运营所在国法律所承担的义务。 随着这项变更推广到更多用户,您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开始注意到重定向到Google.com 。该公司警告称,在此过程中,您可能会被提示重新输入部分搜索偏好设置。但并未提及需要提供哪些偏好设置。 这一变化相当微妙,[自 2017 年以来](https://blog.google/products/search/making-search-results-more-local-and-relevant/),用户已经可以访问Google.com并从搜索中获得本地结果,但绝大多数用户不太可能注意到这一变化。随着移动端的转变,如今许多搜索也来自 Android 上的 Google 应用,在这种情况下,您甚至看不到 URL 栏。 虽然这一变化相当显著,但大多数读者无需考虑。只需访问您通常用于访问 Google 的 URL 即可跳转到Google.com,且仍然可以获得本地搜索结果。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092.htm)
Google正在向购买该公司高级 AI 套餐 Gemini Advanced 的用户推出其Veo 2视频生成 AI 模型。此次扩张正值Google寻求与 OpenAI 的 Sora 视频生成平台竞争之际,也正值该领域竞争日益激烈之际。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4/281b3eb1a990629.webp) 从周二开始,Gemini Advanced 订阅用户将能够从 Google Gemini应用的型号下拉菜单中选择 Veo 2。用户可以创建 720p 分辨率、16:9 宽高比的 8 秒视频片段,并通过 Gemini 的“分享”按钮将这些片段上传到 TikTok、YouTube 等平台。Veo 2 生成的视频也可以 MP4 文件格式下载,并使用 Google 的 SynthID 技术添加水印。  该公司表示,用户每月可以制作的视频数量是有限的,并且目前不支持 Google Workspace 商业和教育计划。 Google还将 Veo 2 与 Whisk 集成,Whisk 是Google实验室的一项实验性功能,允许用户使用 Gemini 的图像作为提示来创建新图像。一项名为 Whisk Animate 的新功能允许用户拍摄自己生成的图像,并将其转换为由 Veo 2 生成的 8 秒视频。(Google实验室是Google面向早期人工智能产品的平台,由该公司每月 20 美元的 Google One AI Premium 订阅服务运营。)  目前来看,Google针对 Veo 2 的应用可能还比较基础。但Google DeepMind 首席执行官 Demis Hassabis最近表示,公司计划最终将其 Gemini AI 模型与 Veo结合起来,以增强 Veo 对物理世界的理解。 与此同时,许多艺术家和创作者对Veo 2之类的视频生成器持谨慎态度,认为它们可能会颠覆整个创意产业。代表好莱坞动画师和漫画家的工会——动画协会(Animation Guild)委托进行的一项2024年 研究 估计,到2026年,美国将有超过10万个电影、电视和动画工作岗位被人工智能取代。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090.htm)
Anthropic 周二宣布,其 AI 聊天机器人 Claude 现已与 Google Workspace 集成,允许其搜索和引用 Gmail 中的电子邮件、Google 日历中的预定事件以及 Google Docs 中的文档。  该集成功能将首先面向 Anthropic 的 Max、Team、Enterprise 和 Pro 计划的订阅用户推出 Beta 版。据 Anthropic 称,管理多用户帐户的管理员必须在其终端启用该集成功能,用户才能连接他们的 Google Workspace 和 Claude 帐户。 Google DeepMind 的Gemini 聊天机器人也可以与 Workspace 集成,OpenAI 的 ChatGPT 可以与 Google Drive 集成。然而,Anthropic 是首批提供与 Google 生产力套件紧密连接方式的第三方 AI 公司之一。 Anthropic 与Google的合作旨在为 Claude 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回复,而无需用户重复上传文件或编写详细的提示。OpenAI 和Google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同样的效果,例如添加[记忆功能](https://techcrunch.com/2025/04/10/openai-updates-chatgpt-to-reference-your-other-chats/),让聊天机器人在回复中引用过去的对话。 Anthropic 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Claude 的新集成功能可以帮助用户规划职业和个人生活。例如,Anthropic 声称该功能可以帮助家长扫描“电子邮件和日历事件,以突出重要的事项,同时在网上搜索最新的学校日历、当地社区活动以及可能影响家庭计划的天气预报”。 Anthropic 表示,Claude 在引用 Workspace 内容时将提供内嵌引用,向用户准确显示特定信息的来源。 虽然这项集成功能并未赋予 Claude 安排日历活动或发送电子邮件的功能,但它可能会引起一些用户的安全担忧。目前尚不清楚 Claude 会在多大程度上搜索用户的 Google Workspace,或者用户是否需要根据其请求的性质指示 Claude 查看特定的电子邮件或日历活动。此外,用户是否可以要求 Claude 不要搜索某些敏感电子邮件或文件也尚不清楚。 针对上述情况,Anthropic 发言人表示,公司默认不会使用用户数据训练模型,并且对 Workspace 等外部服务实施了“严格的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机制”。 该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每个用户或组织与外部服务(如 Google Drive、Gmail 等)的连接都经过了正确的身份验证,并且只针对该特定用户或组织进行授权。Claude 无法访问或在不同用户连接的服务之间传输数据,因为每个连接都与该用户或组织的特定身份验证凭据绑定。” Anthropic 周二还宣布推出 Claude Research 功能,这项新功能可以进行多次网络搜索,生成详细的答案。Anthropic 表示,Claude Research 定位于 OpenAI 和Google“深度研究”代理的竞争对手,在速度和全面性之间实现了“最佳平衡”。 据 Anthropic 发言人称,Claude Research 通常只需不到一分钟就能收集信息——比一些竞争对手的深度研究代理程序更快。然而,Claude Research 并未使用自定义模型,而是利用了 Claude 最近推出的网络搜索功能。 该公司正在向美国、日本和巴西的 Max、Team 和 Enterprise 计划用户推出 Claude Research。Anthropic 表示,Pro 用户也将很快享受这项服务。 这些更新是 Anthropic 为吸引用户加入其 AI 订阅计划而做出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这些计划旨在增强 Claude 的功能,使其更加强大、更实用。尽管Claude 的人气日益高涨,根据 SimilarWeb 汇编的数据,3 月份其网络用户已达 330 万,但 Anthropic 的用户群与 ChatGPT 相比仍然相形见绌。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088.htm)
在哈佛大学表示不会为了继续获得联邦资助而接受美国政府的要求后,特朗普升级与哈佛之间的冲突,威胁要取消该校的免税地位。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发文称:“如果哈佛继续推动那些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甚至受到恐怖主义启发或支持的‘病态’行为,或许应该取消该校免税地位,转而按政治实体对它征税。记住,免税资格完全取决于是否服务于公众利益!”  免税地位为哈佛带来了多项好处,例如教学大楼无需缴纳传统的地产税。学校还可以发行免联邦利息税的债券,这有助于其吸引投资者并降低借款成本。捐赠者可以因向哈佛大学捐款而获得税收抵免。一项分析估算,哈佛在2023年获得的税项优惠至少达4.65亿美元。 一个非营利组织是否获得免税资格是由美国国税局来决定的。若该非营利组织参与政治竞选活动,或在游说方面过于活跃,就可能被取消免税资格。如果一个机构拥有的与核心使命无关的收入过多,或未按要求向国税局进行年度申报,也可能失去这一认定。 在哈佛拒绝接受当局的一系列要求后,特朗普政府的反犹主义特别工作组周一晚间表示,将冻结对该校至少22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此外,当局还冻结了对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西北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拨款,并表示正在审查对哈佛约90亿美元的拨款和资助项目。 哈佛是美国历史最悠久、财力最雄厚的高校,拥有530亿美元的捐赠基金,长期以来一直是共和党人的攻击目标,他们批评该校自由派倾向,并对其招聘和招生政策提出质疑。自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并引发加沙冲突以来,美国各大高校涌现支持巴勒斯坦的学生抗议活动,哈佛也随之成为白宫关注的焦点。 哈佛此前曾表示愿与政府合作应对校园内的反犹问题,例如收紧纪律处分等。但校长Alan Garber周一语气变得强硬,指出政府的要求已经触及学术自由和高等教育不受干预的红线。 Garber表示,政府的要求不断增多,包括取缔多元、公平与包容(DEI)项目、调整招生与聘用政策,以及限制部分学生、教职员工和行政人员因其意识形态立场所拥有的“权力”。 Garber在哈佛官网上写道:“政府的意图并不是要以合作和建设性的方式与我们共同解决反犹主义问题。尽管当局提出的一些要求确实旨在打击反犹主义,但大多数内容实际上是对哈佛‘思想环境’的直接政府干预。” 哈佛大学暂未回复对特朗普帖子的置评请求。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086.htm)
Google再次陷入监管困境,这次是在日本,该国竞争监管机构刚刚向Google发出了禁制令。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指控Google将其搜索引擎内置到Android智能手机中,违反了反垄断法。 据《日经亚洲》报道,监管机构发现,自 2020 年 7 月以来,Google已向至少六家不同的Android手机制造商发出此类交易请求。文章称,这些交易包括Google与“五家商业伙伴”分享收入,条件是 Chrome 和Google搜索服务必须“置于初始屏幕上”,并且完全不得安装其他公司的类似服务。 作为惩罚措施的一部分,Google必须放宽部分与广告收入分配相关的交易,以便手机制造商拥有更多选择。该公司需要聘请独立第三方报告其在五年内遵守 JFTC 命令的情况。 日本正在发生的事情与其他地方的情况如出一辙。在美国,司法部已经深陷一起针对Google搜索主导地位的重大案件,一名法官已经裁定Google不公平地倚重其市场地位。该案目前正处于上诉阶段,如果以史为鉴,它可能会拖延数年。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1/1007/e76aba938bf64b4.png) 在欧洲,监管机构已经因同样的行为对Google处以罚款:其中最大的一笔罚款是2018 年因 Android 限制而罚款 43.4 亿欧元。 日本的案例之所以引人注目,有几个原因。首先,这是公平贸易委员会首次对这样的全球科技巨头展开调查。 此外,日本并非孤军奋战才提出这一想法。他们自2023年以来就一直在调查Google的行为,据报道,他们还与其他已经深陷Google纠纷的国家进行了磋商。 Google日本方面则表示,此举“令人遗憾”。该公司也高举创新旗帜,强调其在日本科技生态系统中投入了大量资金。这也是一种常见的辩护,Google经常依赖其对当地市场的贡献以及其工具在用户中的受欢迎程度。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30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