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代南梦宫娱乐宣布,现正于 PlayStation 5/PlayStation 4/Nintendo Switch /Xbox Series X|S/Xbox One/STEAM 等平台好评热卖中的《七龙珠Z 卡卡洛特》已于今天正式发布全新DLC"–DAIMA–魔界大冒险!PART 1"。同步公开最新版本情报。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全新DLC"–DAIMA–魔界大冒险!PART 1"现已发布  在动画《七龙珠DAIMA》的舞台"大魔界"中展开冒险。可以体验《七龙珠DAIMA》世界的2部付费DLC即将登场。在今日正式发布的"–DAIMA–魔界大冒险!PART 1"中,玩家将可以在重现了《七龙珠DAIMA》的世界里,亲身体验孙悟空与伙伴们的冒险。 数字限定的《七龙珠Z 卡卡洛特 DAIMA EDITION》与《七龙珠Z 卡卡洛特 MASTER EDITION》今日上市 包含《七龙珠Z 卡卡洛特》游戏本篇与全新DLC"–DAIMA–魔界大冒险!组合包"的《七龙珠Z 卡卡洛特 DAIMA EDITION》,以及除了游戏本篇与全新DLC"–DAIMA–魔界大冒险!组合包"以外,更包含至今所有新篇章及新故事的《七龙珠Z 卡卡洛特 MASTER EDITION》亦已于今天同步上市。       无论是尚未体验过的玩家,或是热爱本作的玩家都千万不可错过。 ■《七龙珠Z 卡卡洛特 DAIMA EDITION》 《七龙珠Z 卡卡洛特 DAIMA EDITION》中包含了《七龙珠Z 卡卡洛特》游戏本篇与全新DLC"–DAIMA–魔界大冒险!组合包"。  【收录内容】《七龙珠Z 卡卡洛特》游戏本篇–DAIMA–魔界大冒险!组合包新故事"–DAIMA–魔界大冒险!PART 1"新故事"–DAIMA–魔界大冒险!PART 2"组合包购买特典:最强的HEAD-CHA-LA肉丼、上・极神水、紫恐龙角、觉醒水 ■《七龙珠Z 卡卡洛特 MASTER EDITION》  《七龙珠Z 卡卡洛特 MASTER EDITION》除了《七龙珠Z 卡卡洛特》游戏本篇与全新DLC"–DAIMA–魔界大冒险!组合包"外,更包含了过去所上市的所有新篇章及新故事。 【收录内容】.《七龙珠Z 卡卡洛特》游戏本篇.–DAIMA–魔界大冒险!组合包 -新故事"–DAIMA–魔界大冒险!PART 1" -新故事"–DAIMA–魔界大冒险!PART 2" -组合包购买特典:最强的HEAD-CHA-LA肉丼、上・极神水、紫恐龙角、觉醒水.季票1 -DLC:新篇章"新觉醒(前篇)" -DLC:新篇章"新觉醒(后篇)" -DLC:新故事"特南克斯 希望的战士".季票2 -DLC:新故事"巴达克 单独一人的最终决战" -DLC:新故事"纷乱的天下第一武道大会" -DLC:新故事"于是,十年后".料理道具:热呼呼烤鱼、海龙的海洋鲜汤、熟成狂野牛排、龙宫的宫廷丼饭.桃白白的柱型浮空机 ※Nintendo Switch版《七龙珠Z 卡卡洛特 DAIMA EDITION》包含DLC"新篇章:新觉醒 前篇/后篇"。       本作为一款动作RPG,玩家将化身为"孙悟空",在由精致画面及丰富内容所描绘的《七龙珠Z》世界中,完整体验《七龙珠Z》的故事。与强敌进行非常人所能的战斗、使用舞空术在空中漫游、享用大量的料理,与众多熟悉的七龙珠角色之间的羁绊等,玩家将可以在本作中享受从所有角度化身悟空的"超悟空体验"。
 非人哉首部剧场版,十周年特别呈现!8月16日电影《非人哉:限时玩家》上映!感谢这十年,有大家相伴!熟悉的神仙小伙伴们十周年团建穿越到了游戏时空,开启了一场全新的热血冒险旅程。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定档海报: 
美国畅销书《黑天鹅》的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多个近期备受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包括特朗普关税,美国债务、美元信任度下降,以及比特币等。塔勒布拥有多个身份标签,包括知名思想家,金融业人士,数理统计学家、前期权交易员、风险工程学教授、哲学随笔作家。 [](https://static.cnbetacdn.com/thumb/article/2021/0219/4c2d27dea0a6df4.jpeg) 但关于塔勒布,大家最为熟知的是其创作的《黑天鹅》一书,该书是华尔街投资人士必读的经典著作,塔勒布在这本书中剖析了高度不可预测事件的强大影响力。塔勒布也因“黑天鹅”理论而被人们称为“黑天鹅之父”。 塔勒布还是Universa Investments的杰出科学顾问,Universa Investments是一家“黑天鹅”对冲基金,管理着超过200亿美元的客户资产,擅长对冲“尾部风险”——罕见和极端的市场事件。 **债务螺旋** 在最新的采访中,塔勒布同意特斯拉CEO马斯克关于美国债务的看法,称一场“危机”正在逼近。 塔勒布表示,美国经济存在“很多风险”。他特别提到了美国联邦债务,在过去的25年里,美国联邦债务增长了两倍多,达到37万亿美元左右,而且随着特朗普“大而美”法案预计在未来十年至少再增加3万亿美元债务,美国联邦债务将进一步膨胀。 根据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数据,美国政府在2024财年为其债务支付了8810亿美元的利息,超过了在医疗保险上8650亿美元的支出或在国防上8500亿美元的支出。 “我们背负着沉重的债务。” 塔勒布表示。“埃隆完全有理由对两党制感到不满。” 在与特朗普发生争吵后,曾担任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负责人的马斯克宣布组建新政党“美国党”。 对美国债务的担忧,以及包括特朗普关税在内的其他因素,已经导致美元兑一篮子全球货币今年下跌了约10%。 塔勒布提到了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冻结与俄罗斯政府有关联的资产,他指出,许多人对美国政府的这一过度举动感到 “不安”,这促使多家央行将美元兑换成黄金,从而推动了更广泛的去美元化趋势。 塔勒布还表示,特朗普通过征收进口税“激怒”了美国的贸易伙伴。他称,他“原则上不反对关税”,但总统利用关税来达成协议“缺乏逻辑,并让世界其他国家感到不安”。 塔勒布表示,对美元和美国的信任度下降“很糟糕,因为我们必须借钱,我们不想发生债务危机”。他指出,飙升的利息成本使债务成为“脆弱性的根源”。 **批判加密货币** 多年来,塔勒布一直直言不讳地批评比特币,称其为“邪教”、“毒瘤”和“吸引傻瓜的磁铁”。 在最新的采访中,他重申了对比特币的批判立场,尽管这一加密货币眼下已飙升至12万美元上方的历史新高。 他表示,比特币是一种“电子郁金香”——指的是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泡沫,当时的投机狂潮将郁金香的价格推到了令人瞠目的水平。 塔勒布表示,比特币“不可能成为一种货币”,他强调了比特币的波动性,以及加密货币爱好者希望比特币继续上涨的愿望,而稳定性是成为一种可靠的交易媒介的核心。 他还质疑,在许多政府都不希望比特币削弱本国货币的情况下,比特币如何才能被广泛采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604.htm)
据美国《野兽日报》报道,美国企业家、政府效率部前牵头人埃隆·马斯克当地时间16日下午在一个多小时内“连发13条贴文”,猛烈抨击美国总统特朗普关于“爱泼斯坦案文件是左翼人士制造的骗局”的说法。《野兽日报》提到,马斯克是最强烈反对白宫对爱泼斯坦案保持沉默的声音之一。 __ 当天(16日)早些时候,特朗普与巴林王储兼首相萨勒曼会面时称“爱泼斯坦案是一个骗局”。对此,马斯克晚些时候在社交平台X上转发相关视频并评论称,“哇,爱泼斯坦是‘自杀’,吉丝兰却因骗局被关进联邦监狱,这真是太神奇了。”《野兽日报》认为,这番话直接反驳了特朗普的言论。美司法部本月早些时候曾表示,爱泼斯坦死于自杀。 __ 马斯克所提到的“吉丝兰”是指吉丝兰·马克斯韦尔。据美媒介绍,2022年,马克斯韦尔因帮助爱泼斯坦对未成年女性进行性剥削和虐待等罪名被联邦检察官判处20年监禁。 此外,对于特朗普16日在其社交平台上发文称“爱泼斯坦名单是一个左翼人士制造的骗局”一事,马斯克则在回复相关贴文时称,“爱泼斯坦的客户一个都没有被起诉,一个也没有。”该贴文内容被转发后,马斯克再次在其评论区回复称,“说实话,这个事实让我震惊。” __ 马斯克还表示“太多有权势的人想把那份名单压下来”。针对说“特朗普团队称会公开爱泼斯坦案文件却搞砸了这件事”的贴文,马斯克还回复说,“老办法是:1. 什么都不承认 2. 否认一切 3. 提出反驳。但这些办法这次都行不通了。” __ 马斯克当天发布的其他贴文还包括,“哪怕在爱泼斯坦最恶劣的‘客户’中,只有几个被起诉,那也算是进展。但现在是零?”等等。 __ 马斯克近来与特朗普关系破裂,并曾表示,“曝光”爱泼斯坦案文件将是他新成立的“美国党”的首要任务。特朗普当地时间12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长文,要求其支持者停止围攻美国司法部长帕姆·邦迪,别在“没人在意”的爱泼斯坦案上“浪费时间和精力”。马斯克就此回复道,特朗普贴文说了“爱泼斯坦’六次,“赶紧公布文件吧”。 爱泼斯坦与大量美国政商名流交往密切,因涉嫌性犯罪被捕后,于2019年8月死于狱中,被判定为“自杀”。特朗普竞选总统时曾承诺公布爱泼斯坦“客户名单”,揭露爱泼斯坦罪行及其死亡背后的真相。一些人认为,这份名单将说明爱泼斯坦可能因勒索美国政商名流被灭口。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本月7日发布一份联合备忘录,声称未发现爱泼斯坦所谓“客户名单”,也无可靠证据表明爱泼斯坦曾勒索社会名流。爱泼斯坦是自杀身亡,而非死于谋杀等犯罪行为。美国司法部与联邦调查局还表示不会进一步公布爱泼斯坦有关文件。但邦迪今年2月份时还曾暗示传言中的爱泼斯坦客户名单“就在办公桌上”待她阅看。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602.htm)
在第三届链博会先进制造链主题活动现场,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与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进行炉边谈话。现场,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使计算机变得非常强大,今天每一个年轻人应该尽可能快地使用人工智能这是新的计算机,因为它会真正赋予你力量。  “我嫉妒年轻一代,因为现在出生的一代,当他们长大后会用自己的人工智能为他们的生命做记录、陪伴,这就像《星球大战》中的的R2-D2,他能记住你一生中的一切,并能够给你建议,这真是一个惊人的想法。”黄仁勋再度强调道:“我嫉妒我没有一个人工智能来提醒我,帮助我记住我从小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黄仁勋指出,人工智能虽然已经可以解决数学问题、推理问题,也可以解决编程问题,甚至还可以自己编码。但是,因此觉得我们不需要学习这些知识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事实上,所有人都需要学习如何从基本原则出发思考一个我们从未遇到过的复杂问题,并一步一步地将其分解,这是建立在基本原则和基本知识之上的。”黄仁勋指出,我们需要与人工智能一起互动,必须描述问题让人工智能帮你解决,必须推理人工智能是否正确或最优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所以拥有批判性思维总是非常重要的。 黄仁勋指出,批判性思维非常重要,我们要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思考问题,拥有批判性思维。他建议人们要继续学习数学、推理、逻辑和计算机编程,即使你不需要这样做,也应该知道它。 传统智慧(经验)并不太可靠,我们需要回到最初的原则思考,必须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思考问题,否则就不可能有批判性思维,如果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答案,也不可能从人工智能处得到答案。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600.htm)
颠覆认知的是,宠物经济的内核更像餐饮市场,更追求消费的体验感和多样化,最终实现身心的愉悦。
**Intel正在为其发烧级“AX”芯片做准备,首款产品将是Nova Lake-AX,可与AMD的Halo APU竞争。**Intel的Nova Lake CPU系列预计将于明年推出,涵盖从移动到桌面全线产品,而Nova Lake-AX将定位为“发烧级”产品,可能会首先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未来也有可能扩展到桌面平台。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7/c1257397-8155-4f68-8532-43366128fd68.jpg) 去年就有消息称Intel正在研发其自家的Halo级发烧CPU,与AMD和苹果的产品如Strix Halo和M4系列竞争。 最初的计划是Arrow Lake产品,不过最后Arrow Lake的Halo产品线被取消,但计划本身仍在进行中,那就是Nova Lake-AX。 **Nova Lake-AX预计将充分利用Intel在集成方面的工程能力,可能采用Foveros技术进行封装,并包含类似于“X3D”的技术。** 标准的Nova Lake-S/HX CPU将配备多达52个核心,包括基于Coyote Cove架构的16个P核心和基于Arctic Wolf架构的32个E核心,以及额外的4个LP-E核心。 Nova Lake-AX芯片可能不会改变这些配置,但可能会增加一个单独的缓存单元,这对于集成显卡至关重要。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7/74d41e4e-0f27-4965-8d04-eb1090d6eb98.jpg) **Nova Lake-AX的iGPU将基于Xe3“Celestial”架构,预计包含超过12个Xe3核心,**鉴于AMD在其Halo系列中采用了大型RDNA 3.5 GPU,Intel可能会集成20或24个核心。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消息仍需等待官方确认,在推出“AX”系列之前,Intel可能会先专注于其标准的“S”、“HX”、“H”和“U”系列Nova Lake CPU。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592.htm)
在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与世长辞一年后,头顶**“一妻一女一布鞋”**的标签被3名自称宗馥莉“同父异母弟妹”的人撕下。一场围绕遗产的风暴席卷而来,3人要求拿回21亿美元信托资金,分割并继承宗馥莉名下持有的娃哈哈集团29.4%股权。**不过,这场遗产争夺战,内情复杂程度超出外界想象。** 据接近宗家的知情人士透露:**在宗馥莉之外,宗庆后还有6个孩子。** 知情人A表示,宗继昌(1996年生)、宗婕莉(1998年生)和宗继盛(未知)3人的母亲确实是娃哈哈元老杜建英。 而在宗庆后葬礼上,捧灵牌与骨灰的孩子就是宗继昌。 但网上流传称“宗继盛”2017年出生并不准确。 据知情人A了解,2017年出生的宗家孩子,生母实为一名年轻员工,后来这位孩子的母亲还因对宗庆后给出的“抚养费”不满,多次在娃哈哈清泰街总部门口闹事。 知情人B提到,在杜建英之前,还有1名员工曾为宗庆后生有1女,随着杜建英进入权力核心,该母女后来定居美国。 此外,知情人B透露,还有1位孩子尚未曝光。 关于宗庆后先生与杜建英的关系,知情人C透露:“宗庆后与宗馥莉之母施幼珍在2000年前后离婚,这一直鲜为人知,**在2005年前后与杜建英登记结婚,但二人后来也已离婚。** **“具体离婚时间我现在记不清了,离婚和大小姐宗馥莉进入集团排斥杜建英有关”。** 而关于遗产问题,知情人A、B透露:“**宗馥莉曾多次以绝食的方式逼迫父亲妥协**,2023年春天,宗庆后与宗馥莉因为改遗嘱的事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听说把手机都砸了。”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7/62682779-5ace-40e0-ab66-93b76ef0b041.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590.htm)
昨日晚间,有媒体报道了一篇采访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板块CEO王莆中的访谈对话。据访谈实录,本次沟通内容话题围绕近期“外卖大战”外界所关注的问题展开,信息量极大,下面围绕其中“平台抽佣”话题展开。 据了解,有商家晒账单认为美团作为平台方,抽取了达 20%的佣金,但美团对商家称抽佣只有6% - 8%,为何两者之间感知存在鸿沟? 王莆中表态称**“这是我们的问题,没把两笔不同的收费讲清楚。”** 他解释称“商户看到的总费用其实包括两部分:**一个是技术服务费,也就是真正的抽佣,这个平均不到 8%;另一个是配送服务费,平均每单的配送成本接近 7 元。我们把这两个东西一起收了,所以商户感觉被收了 20% 多。**” 此外,他还进一步指出,我们在这次打仗前客单价 30 多块,配送成本一单 7 元,消费者在配送上实付 1 块,这是我们补贴后的,还有 6 块钱我们跟商户一起出,一些远距离订单我们还要多补贴。 而只算 6 块钱除以 30 块已经有 20% 了,这就是商户看到的那个 20%。 **王莆中强调,商户抱怨的配送费,其实并不是平台收入,而是平台代收,之后要转给骑手的钱。但低客单价放大了配送成本和抽佣的占比。** 我们一单只赚一块多钱。但我们确实要更努力去降低商户的经营成本,提高行业效率。 但随后,王莆中还回应了这样一个问题“**外卖大战前,商家平均一单给美团 20% 多,但其中大部分转给了骑手?这里面包括商家支付给美团的营销费用么?**” 王莆中称:**不包括。营销费用中给平台的广告费也是小部分 —— 这部分和电商相比要小很多。营销费用的大头是商家给用户的补贴。** 商家给用户的补贴,是可以自主决定的。但太多人觉得餐饮好做,冲进来开店 —— 2024 年全国新开的餐饮门店数量是 451 万,这也会导致内卷,商家希望通过补贴用户来争取订单。 他认为: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外卖大战客单价太低了,打仗期间商家要补贴用户,骑手收入要保持不变甚至更高,所有这些费用的占比就变高了。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7/cff5cfc93250488bb598c0d913b73666.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588.htm)
Counterpoint发布了2025年Q2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报告。其中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实现连续第二个季度增长,同比增长2%,主要得益于北美、日本和欧洲市场的增长。**前五厂商具体排名分别是:三星、苹果、小米、vivo、OPPO。**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7/39ba9ed1-a0c1-4bc9-aff5-d1036c1cfb80.png) **三星和苹果都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在这个市场之下,国产厂商中只有小米守住了份额,OPPO和vivo都有所下滑。** Counterpoint称,三星以出货量同比增长8%在2025年第二季度保持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一的位置。 **继Galaxy S25系列推动第一季度的强劲增长后,本季度增长主要得益于A系列等中端机型在该品牌重点市场的稳定表现,**其折叠屏和AI驱动的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粘性。  苹果继续位居第二,其出货量同比增长4%,这主要得益于北美地区预期关税影响导致的需求提前激增,以及印度和日本市场的强劲表现。 **该季度iPhone 16系列和iPhone 15系列的需求持续保持稳定,帮助苹果维持其竞争力。**  小米2025年第二季度的表现同比持平,紧随其后位居第三。 **该品牌在中欧和拉丁美洲市场需求强劲,同时在中国市场保持稳定势头,**其持续更新的产品组合及具有竞争力的定价策略有助于持续增长。  小米在AI集成高端设备上取得的成功以及HyperOS的广泛采用也推动了业绩增长。 vivo和OPPO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五,在中端市场表现稳定。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586.htm)
**smart中国今天宣布了旗下首款插混车型——精灵5号EHD,预计很快就会和大家见面。**这款车延续了纯电版本的设计,看起来既时尚又动感,还新增了“星漩蓝”配色,让人眼前一亮。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7/5742777d-43c6-4461-a668-5bd4e172b16a.png) 车身尺寸为4705mm×1920mm×1710mm,轴距达到了2900mm,车内空间利用率高达85%,在同级别车型中表现相当出色。 **在性能方面,精灵5号EHD的CLTC馈电油耗低至4.4L/100km,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600km,纯电续航也能达到250km以上,这样的续航能力在插混车型中算是相当不错的。** 对于日常通勤和长途旅行来说,都能轻松应对,不用担心续航问题。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7/b7d94b74-ecf1-40f7-831c-d7f128e1e125.png) 再看看内饰,这款车配备了25.6英寸的AR HUD、10.3英寸的液晶仪表和13英寸的OLED 2.5K中控双联屏,支持主副驾分区娱乐信息显示,科技感十足。 总的来说,smart精灵5号EHD不仅在外观上延续了品牌的时尚风格,还在性能和配置上进行了全面升级,是一款非常值得期待的插混车型。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584.htm)
近日有消费者投诉,**在演唱会前夕自己亲人离世了,想退票却遭到拒绝。**据介绍,他在2024年10月购买了11月3日凤凰传奇“吉祥如意”2024巡回演唱会咸阳站门票。但是11月2日凌晨,奶奶离世,在办理后事后想要把此前的票退一下。 **于是,消费者按照大麦网客服要求提供了奶奶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火化证明等材料。** **但客服仍表示“不支持退款”。**  在此之后,消费者多次通过黑猫投诉、12315平台,大麦均以演出票不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关于“7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则、订单确认页写明“不支持退换”的文字提示为由拒绝退款。 而消费者认为,奶奶身故是不可抗力因素,大麦网以事先告知、演出票具有特殊性等原因拒绝退款是“霸王条款”,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目前,大麦官方暂无回应。 大麦客服则表示,买票后若观演人离世,观演人家属可以提供带有盖章的死亡/火化证明、双方关系证明等能够佐证退票原因的凭证。 同时客服强调,**提供凭证后是否可以成功退票,大麦也无权决定,还是以最终反馈结果为准。**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582.htm)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表情符号日(World Emoji Day),大家在互联网冲浪聊天时,会用表情包吐槽、卖萌。搜狗输入法发布了2025年表情包年中盘点,**其中,“闪光青蛙”表情包以其独特的抽象风格脱颖而出,成为了今年上半年最受关注的表情包之一。** “闪光青蛙”表情包源于微信程序员在处理表情包ICC颜色配置文件时的疏忽,使得在支持HDR的苹果设备上,该表情包能呈现出物理级别的亮眼效果,迅速在网络上走红。 除了“闪光青蛙”,今年上半年还有不少表情包也登上抽象榜单。例如m豆小黄豆的桀骜不驯表情包,蓝色emoji等等。 **搜狗输入法还评选出了梗王、阴阳大师表情包、萌系治愈、发疯文学、打工人赛博面具等表情包。** 搜狗输入法在表情包传播中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7月初,其将侯明昊古风行礼图植入“古风主题”词库,用户输入“小生”就能自动弹出该表情包,引发裂变式传播。 搜狗输入法不断丰富表情包资源,支持AI实时优化表达,能根据聊天场景自动推荐表情包、诗词金句和流行梗,为用户聊天增添更多趣味。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7/751580f33f8d42b79debf81c50ddcb86.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7/356b85f0029342f28a0a6b608b67bc81.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7/70b523bdcede421a8262bc5a19d2e1cd.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7/05a73318d1b643779ca2c016ca7e0e87.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7/8c37ed2c143f46d59ab0f827b580e8ec.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7/39adebd8d6b94299aac5fc633fcb761b.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7/b74b75bd21a948879019c82da83b569b.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580.htm)
近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板块CEO王莆中在接受媒体访谈中表示,外卖大战进入非理性状态。他表示美团本来不想卷,美团是被动卷入。既然被卷了,就要告诉行业冲单的真相——你想做多少单,我告诉你就可以做多少单,而且用更低成本做。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507/3254eed2f3b156f.webp) **他宣称美团不是非要做到多少单,而是美团要给行业看看,做订单是很容易的。** 王莆中表示“我是想告诉大家,以我们的体系能力,如果用对方的方式做补贴,我们想做多少单就可以做多少单。我们做了1.5亿,要做到1.6亿、 2亿都可以。但我们并不需要这么做。” **当被问及有什么想对阿里和京东决策者说的话时,王莆中表示:想请他们关注一下一线的真相,不要被简单的数字蒙蔽了。**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阿里宣布投入500亿元补贴。 对此,王莆中点评称“他们觉得打 500 亿会吓到我们,赌我们跟不起,毕竟电商行业的头部公司利润很多嘛。何况还定了一个激进的目标 —— 希望在单量上超过我们,但他们很快会发现,我们不仅跟得起,而且用了比他们少得多的资源在跟”。 **王莆中还透露,美团统计认为,饿了么累计亏损超过1500亿。“今天阿里再投 500 亿,这就好比打德州已经输三把了,再买一把筹码试一试”。** 对于上述“饿了么累计亏损超过1500亿”的猜测,另有媒体向饿了么求证,但对方未予置评。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576.htm)
Trump said his administration is "very close to" a deal with India and it could make a deal with the EU. Asked about the outlook of a U.S.-Canada deal, Trump said it was "too easy to say."
For China, the next chapter in AI competitiveness won’t be won purely through scale, but through a strategic shift in chip architecture, cross-disciplinary co-optimization, and ecosystem-wide innovation.
近日NVIDIA宣布,随着美国出口管制的放宽,其H20 AI芯片将重新进入中国市场,不过这一决定背后的原因远不止中美贸易协议那么简单。据美国白宫AI主管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透露,**美国解除H20芯片禁令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应对华为在中国市场的崛起及其对美国全球主导地位的潜在威胁。** 萨克斯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你不能把整个中国市场拱手让给华为,因为NVIDIA完全有能力凭借一款性能稍逊的芯片来争夺其中的大部分份额。” **“再次强调,我们不会将最新、最强大的芯片卖给中国,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剥夺华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进而阻止其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竞争。”** 他还表示,在不远的未来,全球市场份额要么属于NVIDIA等美国企业,要么属于中国企业,“判断标准很简单:五年后,如果全球市场的80%由NVIDIA等美国企业占据,说明我们赢得了AI竞赛;反之,那就是我们输了。” 萨克斯此前曾提到,华为的CloudMatrix机架级解决方案已具备与NVIDIA竞争的能力,且中国本土的替代方案正逐渐成为美国AI主导地位的威胁。 他也同意黄仁勋的观点,即如果美国芯片不向全球市场供应,中国最终将占据主导地位。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574.htm)
韩国最高法院今日就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不当合并与会计造假案宣判,表示支持两项下级法院裁决,**维持对李在镕的无罪判决。**公开资料显示,李在镕现年57岁,1991年进入三星电子工作,2012年起出任三星电子副会长,2018年成为三星集团掌门人。 2020年10月,他的父亲、时任会长李健熙去世,2022年10月李在镕出任三星电子会长。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早早就能出任会长,但却因为入狱耽误了几年时间。** 2020年9月1日,韩国检方以涉嫌非法交易、操纵股价和渎职对时任三星电子副会长的李在镕提起诉讼。 检方认为,李在镕涉嫌在三星集团旗下第一毛织和三星物产两家企业合并过程中哄抬第一毛织股价、压低三星物产股价。 从而强化其在三星集团内的影响力、以最少费用推动三星经营权继承,**检方要求法院对李在镕判处5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亿韩元(约合37.62万美元)。** 据悉,去年2月5日,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李在镕涉嫌非法继承经营权一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李在镕在经营权继承过程中无非法行为,宣判其无罪。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572.htm)
日前,NVIDIA CEO黄仁勋来华接受采访时宣布,H20系列已获美国批准,将重新在中国市场销售。事后,根士丹利(大摩)发表报告称,NVIDIA计划恢复对中国的H20芯片销售,更宣布开发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新款AI芯片RTX Pro GPU,该芯片完全符合美国出口管制要求。 **大摩认为,此消息对BAT,即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而言,是积极催化剂。** 鉴于第一季资本支出较低,大摩预料阿里巴巴、腾讯下半年资本支出将增加。 大摩亦还表示,在GPU算力应用,腾讯方面为AI应用、广告技术升级、云端服务。阿里巴巴为云端服务、利用AI改造现有核心电商业务、通义及夸克AI应用;百度为将基础搜索迁移至生成式AI搜索、云服务和无人驾驶出租车。 **此前有报道称,2名消息人士称,中国企业正在争相下单采购这款芯片,包括互联网巨头腾讯和字节跳动。** NVIDIA随后需要将订单送交美国政府审批。目前,字节跳动、腾讯正在走申请流程。 **那受H20芯片影响最大的是谁呢,可能是华为。** 美国白宫AI和加密货币事务负责人David Sacks,美国允许NVIDIA再次在中国销售芯片,将有助于遏制华为。 他指出,允许NVIDIA以“降级版、能力较弱的芯片”再次进入中国市场,可以阻止华为独吞中国这个庞大市场,进而扩大其规模并在全球与美国竞争。 过去一年里,华为取得了非常迅猛的发展,他们推出了一项名为CloudMatrix的新技术,能够让384颗昇腾芯片联网协同工作。虽然华为单芯片新能还不如NVIDIA,但只要能连接足够数量的芯片,就能通过堆砌算力达到类似的效果。 如果把整个中国市场拱手让给华为,原来想要用H20芯片的中国企业,就会转而使用华为芯片,帮他们扩大规模。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7/5a15ec19645e4ad9aca885495a48a9e2.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570.htm)
在人工智能模型商业化浪潮的推动下,OpenAI的主要竞争对手Anthropic正成为资本追逐的焦点。据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透露,这一AI初创公司爆炸性的收入增长已引来部分投资者的高度兴趣,他们正考虑以超过1000亿美元的估值进行新一轮投资,这标志着市场对其未来潜力的高度认可。 <blockquote></blockquote>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50716/333/w660h473/20250716/ab96-fab75deb16779a5a91e9c4096dba7941.jpg) 这一潜在估值较Anthropic在四个月前宣布融资时的580亿美元估值几乎翻了一番。据两位参与讨论的人士称,投资者对新交易的兴趣,源于Anthropic近期向部分投资者披露的强劲财务表现。该公司曾在3月完成了3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并计划今年总计融资55亿美元。 推动投资者信心的核心是其惊人的增长速度。据公司向部分投资者披露的数据,Anthropic的年化收入在今年上半年增长了四倍,已超过40亿美元。这一增长势头表明,尽管整个行业仍在巨额投入,但头部AI公司已展现出强大的商业化能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在AI领域的赌注正从技术潜力转向可验证的收入增长。尽管Anthropic与OpenAI一样仍在消耗巨额现金,但其营收的快速扩张,尤其是在AI编码等高利润领域的成功,正使其成为资本市场不容忽视的关键标的。 营收飙升,但盈利能力喜忧参半 Anthropic向投资者展示了一幅复杂的盈利图景。据两位了解公司财务状况的人士透露,该公司通过直接向客户销售其AI模型和Claude聊天机器人实现的毛利率约为60%,并有望向70%迈进。该指标在扣除服务器和客户支持等成本后,反映了核心产品的盈利效率。 然而,这并非全部。Anthropic也通过亚马逊云(AWS)和谷歌云销售其模型,这部分业务在今年早些时候的毛利率为负30%。这可能是因为作为Anthropic投资者的亚马逊和谷歌,在向其云客户转售模型时会抽取相当大一部分收入。 截至2023年底,Anthropic约70%的收入来自直销。尽管目前尚不清楚最新的收入构成比例,但最新的财务披露表明,公司的整体毛利率可能自2023年底的50%至55%以来并未显著改善。 **编码工具成增长引擎** 自动化编码任务已成为大型语言模型最成功的商业应用之一,而Anthropic正从中获益匪浅。该公司向部分投资者透露,其编码助手Claude Code在5月全面上线后增长迅速,每周下载量自6月以来增长了六倍,达到300万次。 更重要的是,Claude Code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据公司披露,该产品贡献了超过2亿美元的年化收入。Anthropic的增长也间接提振了生态系统中的其他初创公司。例如,其主要竞争对手之一Cursor,其AI功能主要由Anthropic的模型驱动,其年化收入自去年11月以来增长了10倍,达到5亿美元,这反过来也为Anthropic带来了收入。 高昂的现金消耗与OpenAI对标 开发先进AI模型需要巨额资本,Anthropic也不例外。该公司向投资者表示,继去年消耗56亿美元后,预计今年将消耗30亿美元现金。相比之下,其竞争对手OpenAI的运营效率更高,尽管收入是Anthropic的数倍,但现金消耗却更少。 根据财务披露,OpenAI预计今年将消耗约68亿美元,明年为76亿美元,而其今年的收入预计将达到130亿美元。不过,两家公司惊人的收入增长都让投资者感到振奋,并有望轻松超越各自年初设定的乐观目标。 从估值来看,超过1000亿美元的估值意味着投资者愿意给予Anthropic至少25倍的远期收入倍数。作为对比,据报道,OpenAI在今年1月与软银讨论的一轮融资中,其投前估值已是其当时远期收入的约43倍。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568.htm)
美东时间周三,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可口可乐已经同意在美国销售的饮料中使用“真正的蔗糖”。目前,可口可乐在其美国产品中使用的是玉米糖浆,但这遭致了特朗普政府的卫生部长小罗伯特·F·肯尼迪的担忧——小肯尼迪声称,玉米糖浆对健康可能存在负面影响。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Truth Social上写道:“我一直在和可口可乐公司讨论在美国的可乐中使用真正的蔗糖的问题,他们已经同意这么做了……我要感谢可口可乐公司的所有负责人。” 特朗普写道:“这将是他们迈出的非常好的一步——你会看到的。这样更好!” 然而,可口可乐的发言人并没有明确证实配方的调整,仅仅是表示他们“感谢特朗普总统的热情”,“我们将很快分享可口可乐产品系列中创新产品的更多细节”。 **数千个岗位将消失** 目前,在美国销售的可口可乐通常用玉米糖浆,而在墨西哥、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其他国家销售的可口可乐则倾向于使用蔗糖。 如果可口可乐真的如特朗普所愿,改为使用蔗糖,这可能对美国的玉米种植者们来说是个苦涩的决定。 美国玉米加工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约翰·博德(John Bode)在声明中说:“用蔗糖代替高果糖玉米糖浆将使美国食品制造业失去数千个工作岗位,降低农业收入,并增加外国糖的进口,所有这些都没有营养价值。” 玉米是美国产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美国的玉米种植带在美国中西部地区,而这里一直是特朗普的主要支持区。 美国卫生部长小肯尼迪和他的“让美国再次健康”运动倡导公司从其产品中去除玉米糖浆、种子油和人工染料等成分,并声称这些成分与一系列健康问题有关。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本人经常喝健怡可乐,而健怡可乐中使用的是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 将这种化合物列为“可能致癌物”。特朗普甚至在其椭圆形办公室的坚毅办公桌上安装了一个按钮,只要一按按钮,工作人员就会为他送上冰镇的健怡可乐。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566.htm)
英伟达备受瞩目的首款消费级处理器N1X和N1系列已确认延期发布,最新计划于2026年底上市。此举标志着英伟达正式进军消费级处理器、SoC和APU市场,旨在推出集成GeForce RTX显卡与Arm架构CPU的芯片组合,其搭载的Arm CPU有望成为Windows PC平台迄今性能最强的解决方案。  据行业媒体SemiAccurate披露,尽管N1芯片已进入生产阶段,但新发现的工程难题可能导致发布时间推迟至2026年末。这一问题或需对硅片进行设计修改,进而对量产和出货造成重大影响。 性能方面,上月曝光的Geekbench 6测试数据显示:N1X处理器采用10个Cortex-X925与10个Cortex-A725组成的20核Arm架构,在搭载128GB内存、运行Ubuntu 24.04.1的惠普工作站上,单核得分3096分,多核达18837分。其基础频率为2.81GHz,加速频率可达4GHz。  显卡配置仍属传言范畴——集成显卡据称配备6144个CUDA核心,数量与RTX 5070相当,但因频率大幅降低,实际性能或更接近RTX 5060 Ti。即便如此,作为集成显卡仍具突破性意义。精简规格的N1C芯片则可能适配超极本或新一代英伟达掌机设备。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560.htm)
已停摆近两年的威马汽车,近期突然传出即将复工复产的消息。市场分析,唤醒威马汽车的“金主”,是宝能汽车。互联网流传的一份《新威马汽车致供应商白皮书》,提出了2030年产销破百万辆的宏大目标。只是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愿意为重生的威马汽车买单。 即将复活? 已僵死近两年的威马汽车,突然有了复活的迹象。 最近几天,网上出现了一份《新威马汽车致供应商白皮书》,披露了威马复产的计划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白皮书称,将通过对老客户置换新车、网约车采购以及出海等方式,来打开局面。 起死回生的新威马,表现出了勃勃野心,2025年-2030年,通过三步走来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5年-2026年,被定义为复兴阶段。将于今年9月,恢复EX5和E.5两款车型的生产,确保年产销1万台,争取2万台;同时通过布局泰国KD工厂,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2026年,产量10万台。 2027年-2028年,进入发展阶段。年销量跃升至25万-40万台;高阶辅助驾驶车型量产,AI赋能研发、生产及营销各环节。启动IPO筹备。 2029年-2030年,新威马实现跨越,年产销挑战100万台,营收1200亿元,构建智慧出行生态圈,成为行业新标杆。  是谁主导着威马汽车的重生?给供应商开出了这样一份看起来振奋人心,又那么虚无缥缈的空头支票? 据了解,去年初,威马汽车正式启动破产重整并招募投资人,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为唯一的意愿投资方。 翔飞汽车成立于2023年9月,注册资本1亿元。天眼查显示,其股东方与宝能汽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早先,就已有市场消息称,宝能汽车有意收购威马。今年6月,媒体报道威马汽车的几款车型,出现在深圳宝能汽车展示中心。 今年4月,法院批准威马汽车的重整计划。《草案》显示,威马计划在2025年复工复产,并同步进行品牌焕新和营销网络搭建。 赢得了开局 起步于2015年的威马汽车,曾是中国头部造车新势力之一。其创始人沈晖,更是新势力中,为数不多的资深汽车人。 创业之前,沈晖有着辉煌的履历,曾长期在欧美及中国500强企业工作。2010年,他加盟吉利,期间率领团队,完成了对沃尔沃的收购,并负责重组沃尔沃全球治理构架,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全球化第一人”。 沈晖的专业背景和国际化视野,为威马赢得了很好的开局。 2017年-2022年3月,公司相继完成了A-D轮共12次融资,从一级市场拿到了超过350亿元真金白银,为上市前融资最多的造车新势力。雅居乐集团、百度、腾讯、李嘉诚基金、何鸿燊家族等,均参与其中。D轮融资后,公司整体估值达70.4亿美元。 2018年9月,威马汽车首款量产车型EX5上市,其后,又相继推出EX6、W6、E5等车型,实现了对16万-30万元价格带新能源汽车的布局。  产品率先量产,为威马汽车赢得了市场先机。2019年,整体交付破万,销量在新势力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蔚来。 然而,威马的这一强劲势头未能持续下去。2021年,同期创业的“蔚小理”年销量齐齐突破10万大关,而威马汽车却只有4.4万辆。 即便如此,威马仍不忘给自己贴金。根据灼识咨询数据,2021年,威马汽车电动SUV销量在中国主流市场所有纯电汽车制造商中排名第一;电动汽车销量及智能汽车销量,在中国主流市场所有本土汽车制造商中排名第三。 面对严峻的竞争环境,威马汽车没有采取积极进取的市场策略,而是反其道行之。2022年初,公司调整产线并控制销量,“为提高建议零售价做准备。”由此带来的结果是,销量大幅下挫,当年1-11月,累计销售不超过3万辆。 威马汽车2022年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1年,累计销售汽车8.35万辆,累计实现收入92.07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合计达136.32亿元,这意味着,每卖出一辆车,要亏超过16万元。 突然坠落 造车是个非常烧钱的行业,在实现自身造血功能之前,需要不断有资金注入才能维持下去。 对此,沈晖有着清醒的认识。在他的带领下,威马汽车很早就启动了上市进程,曾先后谋求海外、科创板及港股IPO独立上市,但均无疾而终。 而同时期的蔚来、理想、小鹏等,先后完成了上市,为持续发展赢得了融资平台优势。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末,威马汽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计仅36.78亿元,资金储备已不足以支撑烧钱的速度。  此时的威马已变身“危马”,命悬一线。 2022年10月,公司宣布全员降薪,高管层的工资打五折,高管以下员工工资打七折,并暂停购车补贴、年终奖、13薪、14薪的发放。同时,将每月的发薪日从8日推迟至25日。 生死关口,威马汽车仍在奋力自救,希望通过曲线上市为自己赢得喘息的机会。 2023年初,港股上市公司APOLLO出行宣布,拟以20.23亿美元收购威马汽车全部以发行股份,同时通过配套融资,为威马筹集经营所需资金。 这时,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还表现得极为坚韧,他在个人微博上,以电影《芙蓉镇》的一段对白,表达自己的心境:“活下去,像牲口一样的活下去”。 当时,外界预计,如果一切顺利,威马可通过这一次反向收购,在当年第二季度挂牌上市。 没想到,当年9月10日,威马突然宣布,终止与Apollo出行的RTO进程,反向收购借壳上市的计划失败。 几乎在同一时间,纳斯达克中概股开心汽车突然宣布,已与威马汽车签署了非约束性并购意向书,计划通过新股增发,收购威马100%股权。 可是,威马汽车终究没有等到上市的一天。 2023年10月,公司突然宣布,向法院申请重整。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556.htm)
中国造车新势力亏损是常态。而牌桌之上亏损最狠的,还当属蔚来。创业至今,2024年是蔚来亏损幅度最大的年份,财年内亏损224亿元,超过同期上市未盈利车企亏损总和。另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8-2024年7年间,蔚来累计亏损累计已破千亿大关。    面对汹涌的异议,创始人李斌在直播间回应道:“钱都亏在明处,财报非常干净。”那么, 这些“明处”究竟都是哪儿? 01 七年亏了1092.9亿元 蔚来成立于2014年,2017年推出首款车ES8创始版,售价54.8万元,定位高端智能SUV汽车,并在18年开始正式交付。因此,蔚来比较有分析价值的业绩数据区间在2018年至今七年间。  财报数据显示,近七年来蔚来营业收入共计实现营业收入2357.9亿元,对应合计亏损超千亿——蔚来七年间累计归母净亏损达1092.9亿元。 收入端,蔚来汽车收入项目分两块:一是汽车销售(24年582.3亿元,占总收入比88.6%);二是其他销售,对应的是蔚来新能源车换电模式的卖断/出租电池相关收入(24年75亿元,占比11.4%)。  就核心业务汽车销售而言,过去七年,蔚来交付了67.16万辆汽车,对应着2135.7亿元的业务收入,平均单车价格从42.9万元/台,一路降到26.2万元/台。 品牌定位上,蔚来在造车新势力中本属于高端位置,首款车ES8较小鹏汽车(小鹏G3,22.78万原)和理想汽车(理想ONE,32.8万元)首款车定价都要高很多。 随着供给侧技术趋于成熟并开启内卷模式,加之头部主机厂产能稳定并逐渐迎来规模效应的市场走向,共同决定了3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仅占中国乘用车份额12%)的规模存在天然天花板。 与此同时,来自头部玩家的竞争压力陡增:以特斯拉为例,上海超级工厂单厂年产能95万辆(Model Y+Model 3),单车销售成本仅25万元,附加政府购车补贴后的落地价格,给造车新势力们带来不小的压力。 而据蔚来投资人采访,蔚来ES6单车BOM(物料成本)一度接近30万元。当高端市场无法支撑产能爬坡时,降价成为唯一选择——  从蔚来车型价格矩阵看,蔚来ES这一品牌系列外,公司还推出了乐道(24年5月),以及萤火虫(25年4月)。从发布节奏上看,无论是品牌车型还是不同品牌间的互补,蔚来的价格带都是逐渐下探的。 需要注意的是,蔚来独特的换电模式本应是差异化解药,目前却因场景错配加剧蔚来亏损负担。 截至24年底,蔚来建设了3389座换电站,投资产生258.9亿元固定资产,对应换电站单站建设成本约300万元。算上日常运营需要覆盖的人力、电力、房租成本,单站日均服务60次方能盈亏平衡。 2024年运营数据显示,蔚来主要使用场景为私家车(而非高频的营运车辆),带来的日均服务次数仅35次(含免费用户),利用率不足60%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定价战略摇摆、换电重资产运营模式合力下,蔚来的毛利率水平不断下探,七年间蔚来最高毛利率为2021年的18.9%,到2024年毛利率下探至9.9%,垫底“蔚小理”(小鹏14.3%、理想20.5%)。 02 第一“失血点”并不是研发 为方便统计,我们将比照数据从开头的归母净利调整为扣非净利,则2018年-2024年蔚来合计亏损金额为878亿元。  拆解数据会发现,蔚来期间费用结构暴露的核心矛盾,远非简单的研发投入导致亏损能概括。李斌强调“研发费用化”的财务透明度时,刻意淡化了企业运营中更致命的失血点——组织资源的巨大浪费。  仔细拆解878亿元亏损的构成会发现,销售和管理费用达到608亿元,比研发的528亿元多出了80亿元。也就是说,销售和管理费用才是更大的出血点。2024年情况更明显:销售行政开支157亿元,高出同年研发支出27亿元。 横向对比“蔚小理”费用结构,蔚来23.9%的销售行政费用率不仅较理想(8.9%)高出15个百分点、较小鹏高出12个点,甚至比宝马中国(11.2%)这类传统豪华车企还高出逾一倍。  与资本寒冬中小鹏、理想的控费不同,蔚来在营销、管理、行政开支上的粗放风格,直接造成服务成本高、人员负担重、花钱效果差的现实问题。 根据市场测算,一线城市蔚来NIO House单店年运营成本超2000万元,相当于传统4S店的3倍;客户服务团队超8000人,对应地,蔚来四年间员工总数从1.5 万扩充到4.5万名(小鹏1.5万名员工、理想3.2万名员工),蔚来雇员开支24年分别占研发费用与营销、一般及行政费用的67.8%与47%。  8000人的客服团队,平均每个蔚来用户每年要分摊4000元服务费。当主力车型价格降到26万元,新品牌乐道更是下探到20万区间,这样的服务成本根本背不动。可以看到,蔚来人效比令人心疼。 人工薪酬方面,蔚来确实较市场有“竞争力”。这也印证了李斌直播间所讲的,蔚来员工薪资高的说法,堪称“直言不讳”。  财报显示,2024年,蔚来研发人员人均年薪76.6万元,行政、一般及管理人员人均年薪27.8万元。 小鹏、理想年报中没有披露这一细化的数据。可以找到的数据是理想招股书数据显示,2020年理想研发人员年薪35.5万元,行政、一般及管理人员人均年薪18.5万元, 相近年份比下来,蔚来人均薪酬大约较行业水平高出50%-60%。 然而,去年推出乐道品牌时集中暴露了蔚来的人力投入产出问题,“顶着高资质的研发团队与高质量的服务,乐道品牌首月仅交付832台…… 03 一切尽在不言中 行文至此,蔚来七年累积的巨额亏损,核心问题已清晰呈现:高昂的运营成本,尤其是销售、管理和行政费用的失控,是比研发投入更严重的出血点。 无论是远超同行的员工规模、过重的单用户服务成本,还是效率较低的渠道投入,都持续侵蚀着本已因价格下探和重资产换电模式而变薄的利润。同时,高投入并未带来与之匹配的商业化效率。 简单来说,蔚来的钱,很大一部分花在了低效甚至无效的地方。 李斌所言钱亏在“明处”,确实点明了亏损项目在财报上的可见性。但投资者更为关注的问题或许在于,这些明处的开支是否合理、高效,是否真正支撑起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切尽在不言中。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554.htm)
<blockquote><p>最近模型圈大家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Grok4以及Kimi K2,作为一个AI应用开发者,我们一直都时刻关注最新的模型能力表现,因此今天三白花了一天左右的时间先深入研究和实测一下K2的表现,看有没有媒体吹嘘的那么牛。</p> <p>本篇内容主要从K2的模型亮点、K2与主流模型综合能力对比、K2实际应用效果测试三个角度,探探K2大概是什么水平。</p> </blockquote>  一句话概括全文: Kimi K2的代码编程、智能体agent、数学推理方面表现出色,已经接近第一梯队的顶尖模型,但是在多模态、指令遵循方面依然表现不佳,综合性能距离OpenAI、Gemini、Claude系列顶尖模型,还有差距。 ## 一、K2的核心能力亮点 概括起来讲,K2这次在模型层能力的突破,主要聚焦在代码编程、智能体、数学推理这三个方面,达到了非常优秀的水平,也因此引起了AI技术圈的关注。 ### 1. 编程与代码生成能力:全球仅次于claude 4 sonnet的编程模型 编程能力目前是K2主打的第一个能力亮点,目前K2的编程代码能力或许全球仅次于**claude 4 sonnet。** 对于模型在编程代码领域的表现的测试,主要通过**SWE-bench 、LiveCodeBench v6、OJBench**这几项测评来测试,K2的实际测评结果如下:  怎么理解上面各项测评内容及测试结果的含义? 以下的三个测评项目主要评测模型在实际解决github的代码问题、非英语代码库问题、编程面试、算法竞赛等方面的表现,是国际公认的评估模型代码编程能力的测评项目,从实际测评结果上看K2的表现可谓相当的不错。  **K2目前的编程能力,在全球大模型里面属于什么水平?** 由于上图测评结果为Kimi自己公开的数据,对比对象是官方自己挑选的,也存在可能没有把部分更强大的模型也放进去对比的嫌疑,所以如果放到全球所有模型上去对比,K2的编程能力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以SWE-bench得分作为参考,目前得分top5的模型从高到低包括:Claude 4 sonnet、K2、Gemini 2.5 Pro、GPT4.1、deepseek-coder V2. **目前K2的编程能力,全球可能仅此于claude 4 sonnet,甚至可能超过Gemini 2.5 pro。**  **编程能力在应用层的价值是什么?** 编程能力直接影响模型在程序员编程、应用和网页开发的应用落地的质量,同时也是智能体表现的基础。 ### 2. 智能体能力仅次于Claude 4和GPT 4.1 K2对外宣称的另一个核心能力亮点是智能体的应用能力,也就是实际解决一个应用场景的任务的能力,该能力的表现主要从任务规划拆解、工具调用、自动编码和执行代码的能力。 - **智能体任务:K2具备执行复杂的、多步骤的任务的能力,包括任务拆解、自主规划,工作流设计以及工具调用能力;** - **工具使用:模型原生支持强大的工具调用能力,开发者可以轻松地将自己的API或工具集(如搜索、日历、预定系统等)接入KimiK2,模型能够理解并自主使用这些工具来完成任务。官方演示中,KimiK2能通过连续17次工具调用来规划一场完整的演唱会之旅。** - **自动化编码:开发者可以将KimiK2接入到各种Agent或编码框架中,实现高度自动化的编码。例如,它可以自主完成数据分析、生成可视化图表,并将结果打包成一个交互式网页。** 对于其智能体能力表现的测评结果,KIMI官方公开的测评数据如下:  测评内容及测试结果的含义 从测评数据上看,K2目前的智能体水平可能也仅次于Claude 4以及GPT4.1,也已经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水平。  **智能体能力在应用层的价值是什么?** 它体现在解决具体的AI应用落地效果,以及实际解决具体的任务时的表现,智能体能力约强大,越能满足用户的实际应用请求。 ### 3. 数学推理能力:全球最强 K2目前是全球模型中数学推理能力最强的模型,在MATH、AIME、GPQA-Diamond多项测评中,目前都是得分最高的模型,这三个测试项目分别为专门针对大模型数学能力的专业测评、以及美国为顶尖人类学生设立的数学竞赛试题、以及衡量模型科学推理能力上线的测试模型,而K2在每一项测试中的得分均是最高的。   数学推理领域全球top5的模型有哪些? 当下全球模型在数学推理领域top5的模型主要包括:K2、Gemini2.5 pro、R1、GPT4O或O3、Grok3/4.  **数学推理能力在应用层的价值是什么?** 体现在数据分析、数学教学等包括金融、教育等很多通用领域的应用效果。 ## 二、K2与主流模型综合能力对比 然而,一个模型最后要能够被更好的落地到应用层,光看代码编程、智能体、数学推理这三个方面是肯定不够的,K2在这几个单点能力上的表现,只能说在部分应用领域里面,表现会更好,但是放到很多通用应用场景里面表现不一定真的那么出色。 评估一个模型最后的应用落地效果,要从如下多个维度评价,其中个人总结为6个维度: - 推理能力:包括深度思考、数学推理、科学推理等; - 代码生成能力 - 智能体能力:包括任务规划、代码执行、工具调用等; - 精确指令遵循 - 文本理解与创作 - 多模态理解和生成能力 目前K2的模型发展路线,是聚焦在模型的“行动和执行”能力上,然而在多模态的理解生成,以及指令遵循等方面,表现效果却还是相对一般(这个在第三部分应用测试中会体现出来); 而Gemini 、OpenAI等顶尖模型不同的是,这些模型选择在优先侧重模型的推 理和思考能力的同时,不断地强化以上其他领域的能力,因此其达到了综合能力超强的模型水平。 所以,从应用开发者和AI应用使用者的角度上看,目前要真正能投入应用或者达到足够高的AI应用满足度,目前还得是使用OpenAI、Gemini等系列模型,根据个人目前的理解,在模型和应用选型上,我依然还是会优先考虑GPT/O系列、Gemini 2.5 Pro、R1,而K2可能会作为其中部分场景的平替。 ## 三、应用实测效果对比:K2、Gemini、DS、豆包 前面两部分说了那么多,大部分结论都是基于官方公开和行业测评的结果得出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好用,实测一下才知道。 因此这部分我主要实际体验一下K2的效果,我还是拿我平时应用场景最多的阅读和网页生成这两个应用场景为例,对K2做一下测试; 由于目前这两个场景我在Gemini 2.5 Pro已经得到很好的满足,因此实际效果将对比Gemini 2.5 Pro,同时也和我平时最常用的豆包、deepseek两个模型做一下对比。 测试场景1:文档阅读场景 提示词如下: <blockquote><p>该段提示词的目标是希望对用户上传的文档做精读处理并结构化输出精读摘要。</p> <p>***Role***</p> <p>你是一个擅长阅读提取关键信息的专家,请阅读我提供的文档,并为我生成一份结构化的精读总结。</p> <p>***Background***</p> <p>我需要对这个{我上传的文档},AI生成一个结构化的精读报告,能遍历整个文档并提炼每一个段落内的要点信息,方便我快速的掌握长文本的内容。</p> <p>***Goals***</p> <p>-根据用户提供的文档,梳理文档的大纲结构,并完整的阅读文档中的每一个段落,不错过文档中的每一个段落的信息,为了确保没有遗漏,你需要告诉我你阅读了多少页内容;</p> <p>-从每个最小粒度大纲对应的段落内容中,总结提炼3~5个核心观点和结论,并总结每个结论背后的依据,注意核心观点和结论不能低于3个,请不要偷懒省略内容,这个很重要;</p> <p>-最终生成一篇精读总结,目标是让用户能快速且详尽的掌握长文的核心信息;</p> <p>***Constrains***</p> <p>1.绝对不要忽略长文中的任何一个章节的内容,需要确保每一个章节内容都阅读和总结到;</p> <p>2.每一个最小粒度大纲下总结的核心结论不可低于3个,不要自行删减和省略段落中的部分内容;</p> <p>3.文档中如果有表格和数据,请提取其中的表格和数据并保留下来原始表格;</p> <p>4.总结的时候采用金字塔原理,先总结结论,然后列举依据和要点,分点陈述;</p> <p>5.请保留原文的大纲内容,不要做总结、截取等操作;</p> <p>6.核心观点和依据输出的时候,不需要带有“核心观点”“依据” 这两个前缀;</p> <p>8.论据中的表格部分,不需要带“原文完整表格如下”这个前缀;</p> <p>***Skills***</p> <p>1.擅长阅读总结并提取核心信息;</p> <p>2.具备超强的逻辑能力和结构化思维,擅长做逻辑表达和结构化表达;</p> <p>3.具备用户同理心,知道读书的用户的需求;</p></blockquote> 以“2025种草爆点透视内容营销洞察报告”这篇报告作为上传的报告文档,并且为了检验模型的陷阱识别和多模态能力,我故意把报告的标题修改为“100页长文”,实际报告只有28页.  ### 1.Gemini 2.5pro 对比 Kimi K2:Gemini 2.5Pro优于K2 以下依次分别为Gemini 2.5 Pro和K2的生成效果,对比两者的效果差异,效果评判如下。 图1:Gemini 2.5 Pro生成结果  图2:K2生成结果  **1. 在陷阱识别上**:Gemini 2.5Pro并没有被100页这个标题欺骗,而是准确的计算出来28页,而K2一开始就算错了,直接把标题中的100页作为报告长度,从这个角度上看,可以看出来,很显然**K2在多模态理解的能力、以及幻觉率**方面,必然是不如Gemini 2.5Pro; **2.在多模态理解能力上**:Gemini 2.5Pro基本非常准确的获取了这个扫描件的PDF报告的内容,并且以近乎还原报告原始全部内容的方式,输出了结构化的精读摘要,其识别能力如何我们最简单的看报告的主题是否被精准识别出来即可;  显然Gemini 2.5Pro做到了,可见其准确识别并理解了扫描件的内容。而K2输出的结果,首先连报告的主题都没有识别出来,最后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捏造一个,其次实际总结的结果中,有大量的信息丢失,最后输出结果基本和原文观点和信息已经对应不上,所以,可以说是一个不合格的解读结果。 **3.在指令遵循上:**以提示词中要求不要遗漏信息、保留原始表格数据、金字塔原理方式表达等为例,Gemini 2.5Pro 无一例外的都做到了,而K2全部都没有遵循,可见模型的指令遵循方面也不行; 综上看,至少在文档阅读领域,K2并没有达到可以用于落地应用的水平,其核心的制约点主要在多模态理解能力,指令遵循和幻觉率方面。 ### 2.Kimi K2 对比豆包、deepseek:deepseek > k2 > 豆包 对比完K2和Gemini 2.5Pro,我们再来对比一下K2和豆包、Deepseek的效果差异,同样的指令通过豆包执行,输入结果如下。  很显然,豆包最终的输出结果基本是失败的,没有输入任何有效的信息,只提取了一部分扫描件的无用文字信息,显然豆包基本没有识别提取出文档的任何信息,这点我也比较费解,因为以前在我的影印象里,豆包的多模态理解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可以准确的提取很多扫描件PDF的信息,最近发现又不行了,这样看来的话,K2的能力至少比豆包还是更好的; 接着,再测试一下用deepseek,DS的表现并不差,其生成结果基本符合要求,并且内容基本还原报告原文的内容,所以效果比K2更好,但是还是输给Gemini 2.5 Pro,比如Gemini能按照要求输出原始表格数据,而DS没有做到。 图:DS生成效果  测试场景2:网页生成 1.Gemini 2.5pro 对比 Kimi K2 接着,我们以前面测试生成的精读文本,让两者生成HTML,对比效果,看两者在代码生成方面的表现,提示词如下: <blockquote><p>***Role***</p> <p>你是一个网页设计师,帮我将我提供给你的内容生成一个精美的HTML静态网页;</p> <p>***Goals***</p> <p>-我将给你一段已经经过精读处理的内容,帮我将它生成一个可视化的卡片网页,注意保留原文信息,不要做概括处理以及省略信息;</p> <p>***Constrains***</p> <p>1.该段内容我已经经过概括处理,请生成网页的时候不要做进一步的摘要总结,保留原始内容即可,只需要做美化,千万不要省略和去除其中的内容信息;</p> <p>2.涉及数据的时候,请用图表呈现,具体用什么类型的图表你可以自己决定;</p> <p>3.网页设计风格:整体网页背景用黑色,正常字体用白色,重点内容字体用红色,其余的你自己控制,目标是精美并符合专业设计师的审美标准;</p></blockquote> 如下两图为实际生成效果图,对比两者的效果可以看到,整体上Gemini 2.5Pro依然还是表现更强,主要体现在如下3点: - Gemini2.5Pro生成的网页可以生成图表等元素,而K2基本只有文字,这可能也还是因为K2在多模态方面的劣势;  2.整体设计感和排版布局方面,也是Gemini 2.5Pro更好; 3.Gemini 2.5 Pro 遵循指令,基本保留了原始文本的信息,没有省略太多,而K2省略丢失了很多信息,这同样还是指令遵循的问题,因为从单次输出长度上,Gemini 2.5Pro和K2都在6万token左右,并不是单次输出长度的限制。 图1:Gemini 2.5 Pro 生成结果  图2:K2生成结果如下:  2.K2对比豆包和DeepSeek 接着再对比一下K2和豆包、DS的生成结果差异,以下图1为豆包生成的结果,整体上并不太让人满意,虽然排版布局反面和K2也差不多,但是网页中出现了很多空白的模块及异常; 图2是deepseek的生成结果,DS的表现很不错,并且不输给K2,已经比较接近Gemini 2.5 pro 的水平,但是依然无法生成图表,所以相比之下还是Gemini 2.5 pro 更优。 因此,从网页生成效果而言,在这个案例中,整体效果:Gemini 2.5 Pro > Deepseek >K2 >豆包。 图1:豆包生成结果  图2:DeepSeek生成结果  ## 总结一下 总结而言,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K2确实在代码编程方面表现还是不错的,有较高的完成度,在国内可能跟DeepSeek在大部分编程场景也相差不大,当然今天列举的案例可能比较简单,看不出太大差异,可能在一些更加复杂的编程场景下,差距会明显看出来,K2可能效果会更突出;而对比海外,目前看实际效果可能也就是接近但是没有超越Gemini 2.5 pro; 另外K2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显现出来其在多模态理解和生成、指令遵循、幻觉等方面的一些明显的劣势。 所以,站在使用AI的用户的角度而言,通用应用场景我还是会优先选择ChatGPT、Gemini,部分特定场景,则是国内在豆包、元宝、kimi之间切换使用;站在应用开发者的角度,如果单纯从应用效果上看,OpenAI和gemini系列模型依然还是首选,K2或许会逐步成为替代方案。 作者:三白有话说,公众号:三白有话说 本文由 @三白有话说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豆包官网截图
CAS Star also became the first Chinese private equity firm to issue a sci-tech bond last month. The 400 million yuanissuance, with a 2.10% coupon and “5+5” year maturity, was oversubscribed 3.58 times, underscoring institutional demand.
<blockquote><p>医疗行业兼具高度依赖技术创新与受严格监管的双重特性,一面是提升诊疗效率、优化患者体验的创新诉求,一面是法规红线、医保政策、隐私保护等刚性约束,如何在二者间找到平衡,成为平台功能设计的核心命题。本文将从合规要求的功能转化、创新空间的场景落地、实践案例解析三个维度,深入探讨这一平衡术的实现路径,为医院信息 SaaS 平台的设计提供思路与借鉴。</p> </blockquote>  与传统HIS(医院信息系统)相比,SaaS模式以多租户共享架构、按需付费的灵活模式、快速迭代的技术特性,以及近乎零本地运维成本的优势,迅速成为各级医疗机构的新选择——无论是日均门诊量过万的三甲医院,还是服务半径仅3公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可在这一转型中寻找适配自身的数字化路径。 但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在于,它既是高度依赖技术创新的领域,又是被严格监管的生命安全行业。一面是提升诊疗效率、优化患者体验的创新诉求,一面是法规红线、医保政策、隐私保护等刚性约束,如何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医院信息SaaS平台产品设计的核心命题。本文将从合规要求的功能转化、创新空间的场景落地、实践案例解析三个维度,结合具体技术实现与场景细节,探讨这一平衡术的实现路径。 ## 一、医疗行业的强监管特性 医疗行业的监管体系如同一张精密的网络,既包含刚性的法律法规,又涵盖动态调整的政策规范,二者共同构成了医院信息SaaS平台的设计边界。任何功能设计若脱离这一边界,轻则导致系统无法通过监管验收,重则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政策风险。 ### 1. 法律法规 医疗数据直接关联患者生命健康与隐私,相关法律法规构建了严格的保护网。《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简称三法)构成了数据安全的基本框架——例如,患者病历属于敏感个人信息,其收集需明确告知用途并获得单独同意,传输需采用AES-256级加密,存储需满足最小必要原则(如门诊病历保存15年、住院病历保存30年的时限要求);若涉及跨机构共享(如区域医疗联合体内部的数据互通),还需通过属地卫健委组织的安全评估,且需在共享协议中明确数据使用范围与责任划分。 而在医疗操作规范层面,《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更是对核心医疗行为提出了精细化要求。其中,修改留痕是电子病历模块不可逾越的底线:不仅要记录修改人、修改时间,还要完整保存修改前后的内容对比,甚至要求同一患者的电子病历在不同系统中同步更新时,需保留各系统的修改轨迹。这种对可追溯性的极致追求,与普通企业的文档管理系统有着本质区别——例如,企业OA系统的文档修改可能仅需记录谁改了,而电子病历的修改记录则需回答谁在什么场景下改了什么,为什么改。 ### 2. 医保政策 医保政策是医疗服务的经济指挥棒,且处于持续迭代中。近年来,DRG(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P(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方式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进,彻底改变了医院的运营逻辑——从按项目收费转向按价值付费,这一转变对医院信息系统的实时响应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具体来看,某省在2024年将DRG分组从1008组细化为1289组,新增了32种罕见病分组,这意味着系统需在1个月内完成分组器算法更新、病种编码映射与结算逻辑调整;某直辖市2025年DIP分值表调整中,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的分值从800分上调至1200分,直接影响医院的病种优先级与资源分配,系统需同步更新诊疗项目与分值的关联关系,并在医生开具治疗方案时给出实时提示。这些调整要求SaaS平台的财务管理、诊疗编码模块必须具备政策感知-规则更新-功能适配的快速响应能力,否则可能导致医院医保结算误差率超过5%,面临基金拒付风险——某三甲医院曾因DRG分组错误导致单月拒付金额达300万元,这一案例也成为行业内重视医保政策响应能力的警示。 ## 二、合规要求的功能转化 合规不是被动遵守,而是通过功能设计将约束条件转化为系统能力。在医院信息SaaS平台中,电子病历与财务管理模块是合规要求落地的核心载体,其设计质量直接决定了医院的合规成本与运营效率。 ### 1. 电子病历模块 电子病历是医疗行为的数字证据,其规范性直接影响医疗质量与纠纷处理。基于《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功能设计需重点解决三个问题:谁能改(权限边界)、怎么改(操作规范)、改了如何追溯(轨迹留存)。 **1)权限管理** 系统需根据医务人员的执业资质、岗位角色、诊疗场景设置三维权限,既避免越权操作,又保证紧急情况下的诊疗连续性。具体设计如下: - 资质维度:实习医生仅能创建待审核病历,内容需经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电子签名后才生效;进修医生需额外绑定进修科室范围,仅能在授权科室创建病历; - 岗位维度:住院医师可修改本人24小时内创建的病历,但修改主要诊断手术方式等核心字段需经科室主任授权(授权记录同步存入系统日志);护士长仅能修改护理记录模块,无法触碰医疗诊断相关内容; - 场景维度:急诊场景下,允许当班医生先记录后补签(如抢救时仅需录入关键生命体征与处置措施),但系统会自动标记急诊补录标签,并限制补签时限(如6小时内,超时则需提交书面说明由医务科审批);会诊场景下,受邀专家可在本院系统中添加会诊意见,但无法修改原科室医生的记录内容。 **2)修改留痕 ** 普通文档的修改记录可能仅包含修改人+时间,但电子病历需实现全要素追溯,确保任何修改都可被还原为具体场景。具体包括: - 内容层面:采用版本树结构,每次修改后自动保存原始版本(版本命名规则为修改人-修改时间-修改类型,如张XX-20250610-14:30-诊断补充),支持当前版与任意历史版的逐字对比(类似论文查重的标红模式,新增内容标绿、删除内容标红、修改内容标黄); - 操作层面:记录修改时的登录设备(IP地址、设备编号,区分院内固定终端与移动查房设备)、操作时长(从打开到保存的时间,用于判断是否存在快速篡改嫌疑),甚至关联当时的诊疗场景(如通过HIS系统中的手术结束时间字段,自动标记术后2小时修改手术记录); - 特殊场景处理:若因录入错误删除整段内容,系统不仅保留删除前的文本,还强制要求录入删除原因(需从预设选项中选择,如重复记录术语错误与检查结果冲突等,不允许自定义输入);若连续修改同一字段超过3次,系统会自动触发异常修改预警,推送提示至科室质控员。 **3)身份核验** 针对电子签名等关键操作,需采用双因子认证,结合医院实际管理需求设计分层方案: - 基础层:适用于日常门诊病历签名,采用密码+手机验证码(验证码由医院短信网关发送,与医生工号绑定); - 进阶层:适用于手术记录、出院小结等核心文书,支持医院内网的USBKey(数字证书由卫健委统一发放,每季度更新一次)或指纹识别(与医院HR系统的执业资质库联动,确保人证合一,若医生离职则指纹权限实时冻结); - 应急层:夜间值班等特殊场景下,若授权医生不在院内,可启用科室主任远程授权功能(通过平台移动端发送临时授权码,有效期15分钟,且仅能用于当前患者的病历修改,一次授权对应一次操作)。 ### 2. 财务管理模块 医保政策的动态调整,要求财务管理模块具备规则可配置、结算可追溯、误差可预警的能力,尤其在DRG/DIP改革背景下,需实现从事后核算到事前引导的转变,帮助医院在合规前提下提升医保资金使用效率。 **1)医保编码库** 编码是医保结算的语言,编码库的准确性直接决定结算成功率。具体设计包括: - 实时同步:对接国家医保局的编码数据库(如ICD-10疾病编码、CPT手术编码),政策更新后24小时内完成系统编码库迭代(采用增量更新+全量校验机制,避免因网络延迟导致的编码缺失); - 智能映射:医院内部的科室自定义项目(如某科室的特色护理包包含3项基础护理操作)需与医保编码建立多对一映射关系,系统会自动提示该项目对应3个医保可报子目,建议优先选择子目A(报销比例80%),子目C(报销比例60%)可能增加患者自付成本; - 编码校验:医生开具医嘱时,若输入的疾病编码与手术编码不匹配(如急性阑尾炎对应胆囊切除术),系统会即时弹窗提示编码逻辑冲突,可能影响DRG分组,并展示正确的编码组合示例(如急性阑尾炎对应阑尾切除术)。 **2)诊疗行为校验 ** 基于各省市DRG分组器或DIP分值表,系统需在诊疗全流程中嵌入规则校验,避免非必要费用产生或分组偏差。具体场景如下: - 门诊阶段:患者主诉胸痛,若医生开具头颅CT检查,系统会提示该症状与检查项目的相关性较低(历史数据匹配度<15%),可能增加非必要费用(DRG分组为‘胸痛待查’时,头颅CT不纳入付费范围),建议优先选择‘心电图+心肌酶谱’(匹配度>80%); - 住院阶段:针对肺炎患者,若连续3天使用高档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系统会结合患者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自动判断是否符合抗菌药物使用指南,若指标已回落至正常范围,会提示该用药方案可能导致DRG组内成本超标(当前组内日均药费上限500元,当前已达680元),建议降级为头孢类抗生素; - 出院阶段:结算前自动执行分组合规性检查,例如主要诊断是否为DRG组的核心诊断并发症编码是否完整(如糖尿病患者是否包含‘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住院时长是否超出该DRG组的基准时长(如基准7天,当前已9天则提示‘可能影响付费系数’)等,避免因编码遗漏导致分组偏差。 **3)结算与报表** 结算环节的合规性直接影响医保资金回笼,系统需简化操作同时确保数据准确。具体设计包括: - 自动结算:根据患者医保类型(职工/居民/异地)、就诊类型(门诊/住院),自动套用对应报销比例,生成医保支付+个人自付的明细单(支持医保局要求的XML格式导出,且包含校验码防止篡改); - 差异分析:与上月/上年同期对比,自动标记医保拒付风险项(如某病种的次均费用同比上涨15%,超过医保预警线10%,系统会联动展示费用构成变化:检查费占比从20%升至35%); - 政策适配:当某省将日间手术纳入DRG付费时,系统可在1周内上线日间手术专项报表,统计病种覆盖数平均住院日(需≤24小时)医保结算率等指标,并支持与传统住院手术的费用结构对比(如日间手术的床日费降低60%,但术前检查费占比提升15%)。 ## 三、合规框架下的创新空间 合规是底线,创新是价值提升的关键。在不突破法规红线的前提下,医院信息SaaS平台可通过AI、大数据等技术,在分诊效率、医疗质量、临床决策等场景实现创新突破,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目标。 ### 1. AI智能分诊 传统分诊依赖护士主观判断,易出现挂错号、重复排队的问题(某三甲医院统计显示,传统分诊的错号率约12%,导致患者平均多等待40分钟)。AI智能分诊的核心是用技术辅助决策,而非替代医生判断,其功能设计需兼顾准确性与合规性。 **1)症状解析** 患者通过平台小程序输入症状时,系统需处理三类常见问题,以NLP技术将碎片化表述转化为标准化症状: - 模糊表述:如浑身不得劲,系统会通过递进式追问(是乏力还是疼痛?具体哪个部位?症状持续多久?)逐步聚焦,最终定位至全身乏力(3天)+肌肉酸痛; - 方言/口语:支持识别脑袋疼得炸开(对应剧烈头痛)、上不来气(对应呼吸困难)等口语化表达(训练数据包含30万条方言-标准术语对应样本,覆盖全国主要方言区); - 合并症状:当患者同时描述咳嗽+发烧+胸痛时,系统会按权重排序(胸痛优先级高于咳嗽,因可能涉及心脏或肺部急症),结合症状持续时间(如发烧3天+胸痛1小时)初步判断紧急程度(标记中高紧急度,优先推荐急诊或心内科)。 **2)分诊推荐** 系统的推荐逻辑不仅要考虑症状-科室的匹配度,还要结合实时医疗资源,避免推荐号源已满或候诊过长的科室。具体包括: - 疾病匹配:通过训练10万+标准化病历数据,计算症状与疾病的关联概率(如腹痛+黄疸指向肝胆外科的概率85%,指向消化内科的概率12%),并展示典型症状匹配度(如您的症状与‘胆囊炎’匹配度78%); - 资源调度:展示各科室实时候诊人数(如消化内科当前候诊23人,预计等待47分钟)、医生出诊状态(如张医生擅长胃炎,今日剩余号源5个,下一个就诊时段10:30); - 特殊人群:对70岁以上老人孕妇残疾人等群体,自动推荐老年病优先通道妇产科绿色通道,并同步提示优先通道需出示相关证件,系统已为您预留15分钟缓冲时间。 **3)人机协同 ** 为避免AI分诊的局限性(如罕见病的症状识别准确率较低),系统设计需明确辅助定位的角色,确保医生拥有最终决策权: - 接诊衔接:医生接诊时,系统自动展示患者自述症状+AI分诊建议,医生可通过确认/调整按钮修正分诊结果(如AI推荐呼吸内科,医生判断为过敏性哮喘,可调整至变态反应科,调整理由需简要记录); - 模型优化:建立分诊准确率反馈机制,医生的调整记录会被标记为样本数据,用于优化AI模型(如连续3次腹痛被误判为肠胃科,实际为泌尿科,系统会强化腹痛伴尿频/尿急的特征权重,1周内更新模型参数)。 ### 2. 大数据驱动的医疗质量改进 医院信息SaaS平台积累的诊疗数据(如病历、检查结果、用药记录)是提升医疗质量的金矿。通过大数据分析,可实现质量指标监测、风险预测、临床决策支持的闭环管理,让质量改进从被动整改变为主动预防。 **1)质量指标监测** 基于国家医疗质量核心指标(如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系统可自定义科室-院级两级监测看板,让质量数据看得见、可追溯: - 实时监测:手术室大屏动态显示当日手术无菌操作合格率(通过手术记录中的消毒步骤确认字段统计,未勾选则标记为不合格)、器械包灭菌达标率(与消毒供应中心系统联动,灭菌指示不合格则即时报警); - 阈值预警:当某科室抗生素使用强度连续7天超过30DDDs(行业基准为25DDDs),系统自动向科室主任发送预警短信,并推送近3天超标处方明细(标注超说明书用药无药敏试验依据等具体问题); - 趋势分析:生成季度质量报告,对比开展AI辅助诊断后,影像科误诊率下降23%(具体数据:从2%降至4.0%)、实施DRG付费后,平均住院日从8.5天缩短至6.8天等改进成果。 **2)风险预测** 针对术后并发症、慢性病恶化等风险,系统可通过机器学习构建预测模型,在风险发生前给出干预建议: - 术后风险:基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长等12项特征,预测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风险(模型准确率82%),对高风险患者自动提示建议术前2小时使用抗凝药物,术后6小时开始气压治疗; - 慢性病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结合血糖波动(近30天平均血糖、标准差)、用药依从性(处方执行率)、并发症史,预测3个月内糖化血红蛋白超标风险,并推送饮食调整(如减少精制碳水摄入)+用药提醒(如每周三晚8点注射胰岛素)方案至患者移动端(患者可自主选择短信小程序推送等接收方式)。 **3)临床决策支持**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医院历史数据,为医生提供个性化建议,减少不合理诊疗行为: - 用药推荐: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开具抗生素时,系统自动排除青霉素类药物,优先推荐头孢类(皮试阴性),并标注本院近半年该药物耐药率8%,低于同类药物的15%; - 检查路径:针对疑似肺癌患者,系统根据指南推荐低剂量CT→活检→基因检测的阶梯式检查路径,并提示跳过CT直接做PET-CT可能增加3000元非必要费用,且医保报销比例降低20%; - 转诊提示:社区医院接诊复杂心律失常患者时,系统会对比本院近1年同类病例转诊率75%,建议24小时内转诊至上级医院心内科,并自动生成转诊病历摘要(包含关键检查结果、用药史,符合区域医疗联合体的转诊标准)。 ## 四、某三甲医院HIS平台的合规-创新落地路径 某头部医疗信息化企业为华东地区某三甲医院设计的HIS平台,通过三年迭代,实现了合规成本降低40%(从每年200万元降至120万元)、门诊效率提升30%(平均候诊时间从67分钟缩至47分钟)、医疗质量指标优化1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从4.2%降至3.6%)的成果,其核心做法值得借鉴。 ### 1. 电子病历模块 为满足修改留痕要求,该平台采用区块链+版本控制技术:每次修改后,关键信息(修改人、时间、内容哈希值)同步写入医院私有链(节点包含医务科、信息科、质控办,确保多方存证不可篡改);同时,为减少医生操作负担,设计了两项创新功能: - 语音录入:支持边问诊边记录,语音实时转化为结构化病历(如体温5℃自动填入生命体征字段,咳嗽伴黄痰自动归类至症状描述),准确率达95%以上(针对医学术语的识别准确率98%),医生后期仅需微调,书写时间缩短60%; - 模板库分级:按常见病(如感冒)-专科病(如冠心病)-疑难病分类,提供可编辑模板(模板经医务科审核,符合病历书写规范),医生仅需修改个性化内容(如主诉既往史),例如急性阑尾炎模板已包含典型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固定模块,医生仅需补充发病时间具体体征部位等信息。 ### 2. 财务管理模块 面对DRG/DIP的频繁调整,该平台构建了政策响应闭环,将政策调整对医院的影响降至最低: - 建立医保政策知识库:由专职团队(包含医保专家、临床医生、技术人员)72小时内解读新政策(如2024年某省DRG付费范围扩大至中医适宜技术),并更新系统规则引擎(规则以可视化流程图呈现,方便医院医保办人员理解与校验); - 开发模拟结算工具:医生可在开医嘱时预演DRG分组结果(如选择A诊断+B手术,预计分组为G003,医保支付8000元,自付比例15%),提前规避高编码导致分组错误低编码导致收入损失的风险(上线后,该院DRG分组错误率从8%降至2%)。 ### 3. 创新功能 创新功能的落地需经过临床验证-迭代优化的过程,避免技术与实际脱节: - 智能分诊系统:上线初期因方言识别准确率低(仅70%),导致错号率不降反升,后期通过收集本院3万条方言问诊记录补充训练数据,3个月后准确率提升至92%,最终将挂错号率从12%降至3%; - 质量改进模块:针对手术切口感染率指标,系统通过关联手术室温度器械灭菌时间医生手卫生监测等数据,追溯发现夏季手术室温度超标(>25℃)是主因(感染病例中80%发生在温度超标的时段),推动医院加装智能温控系统(设定22-24℃自动调节),最终使感染率从2%降至3.6%。 ## 五、结论 医院信息SaaS平台的设计,本质是在合规刚性与创新弹性之间寻找动态平衡:合规不是创新的枷锁,而是避免风险的安全网(某医院因电子病历不合规被处罚50万元的案例,印证了合规的底线价值);创新也不是合规的对立面,而是提升合规效率的加速器(语音录入功能让医生的合规记录时间减少60%)。 要实现这种平衡,产品经理需具备三种核心能力:一是法规翻译能力,能将《电子病历规范》中的修改留痕转化为权限矩阵+版本树的具体功能(如明确哪些修改需要主任授权);二是场景拆解能力,能从DRG付费改革中识别出编码匹配→成本测算→风险预警的功能链条(如将分组正确拆解为诊断-手术编码匹配费用在组内区间等可执行指标);三是技术融合能力,能让AI、大数据在不触碰隐私红线的前提下发挥价值(如采用联邦学习技术,在多医院数据不共享的情况下联合训练分诊模型)。 随着医疗数字化进入深水区,合规与创新的平衡将从功能设计升级为生态构建——未来的医院信息SaaS平台,不仅要满足医院内部的合规与效率需求,还要能对接区域医疗云(实现检查结果互认)、医保电子凭证(支持扫码结算)、互联网医院(打通线上线下病历)等外部系统,在更大的网络中实现安全与价值的共生。这既是挑战,也是医疗信息化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谁能先掌握这一平衡术,谁就能在医疗数字化浪潮中占据先机。 本文由 @阿堂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