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散热解决方案提供商暴力熊(Thermal Grizzly)推出了AMD锐龙7 9800X3D的开盖(delidded)版本,并提供两年的质保服务。**这一服务可为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提供更高效的散热解决方案,同时避免用户自行开盖导致的风险。 开盖是指移除CPU的集成散热片(IHS),以便直接对芯片进行散热处理,这一过程通常需要专业的工具和技能,且可能会损坏CPU,而且开盖后便失去官方质保。  暴力熊此次推出的开盖版本,通过其专业的工具和技术,精准地移除IHS,同时确保CPU的完整性和性能。 **根据暴力熊的介绍,开盖后的锐龙7 9800X3D将提供更高的散热效率,适合搭配直接芯片散热解决方案。** 暴力熊的开盖服务不仅包括CPU本身,还附带了IHS、测试结果以及包含CPU微观图像和测试数据的USB存储器,用户可以直观地了解开盖后的性能提升和散热效果。  **价格方面,暴力熊将AMD锐龙7 9800X3D开盖版定价为712.95美元(约合人民币5175元),比官方建议零售价高出约233美元,**但用户可以享受更高效的散热和开盖后的两年质保。 此外,暴力熊还计划在未来推出AMD锐龙9 9950X3D的开盖版本,进一步满足高端用户的需求。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90.htm)
近日网络上流传一张余承东称“我们的车 每度电能发3.13度电.越开电越多”的截图,引发网友讨论。**随后有媒体验证发现,该截图出处为2022年7月的问界M7发布会内容,当时余承东现场出现口误,并随后更正,截图属于恶意剪辑。** 他的原话为“每度电.…每升油能发3.13度电,这样带来了很高的能效。” 正当大家热议的时候,上述截图的原视频博主出来澄清了:“最近突然发现大量的恶意炒作,我们非常抱歉,对余总和问界造成了伤害,特此道歉并引以为戒,目前已经下架了原视频,也希望广大网友不信谣、不传谣。” 按照这位博主的说法:这个是他们2022年7月趣看发布会总结视频里的截图,当时余总的原话是 “每度电…每升油能发3.13度电”,我们为了玩梗剪辑成 “每度电能发3.13度电” ,并没有恶意。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227/3e6e1bd359c74def9e3d93eca7da0a02.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88.htm)
近日,一张巴奴创始人杜中兵在“毛肚火锅发展研讨会”上发言的截图在网络流传。有网友对他在直播中宣称**“火锅就不是给底层人民吃的”、“月薪5000你就不要吃巴奴,哪怕吃个麻辣烫”**的言论不满,遂引发争议。  就在今日,杜中兵对争议事件作出回应,他表示:**“火锅不是服务底层人民”、“月薪5000就不要吃火锅,吃些麻辣烫就好了”等几句话不是连在一起说的,如果连在一起说,就把他的真实本意曲解了。** 杜中兵随后做了详细的解释,他称,“当提到火锅行业的发展时,我说过去的火锅还是很便宜的,但是随着这几年的发展变的越来越贵,甚至超过了很多的中餐,变的使底层越来越难以消费火锅。” “当然这不是好的现象,但是一个品牌没有自己的定位,更难以做好。因为要是想做好一个品牌,总要有自己标准和取舍,才能使自己的企业长期经营。大家长期骂巴奴贵,我的压力非常大。” 基于以上背景,他进一步表示:“所以我提到,如果大家经济条件还没那么好,特别是像一个学生,**刚进入社会,只有5000块钱的工资,是不是忍一忍,不要高消费,少吃一些火锅,甚至不吃火锅不吃巴奴**。” “我们是不是也不缺什么,**因为我们延迟一下满足,把钱花在自己的成长上,是不是让自己变的越来越好,这是我真实的**本意,如果我表达的不清楚,是我的原因和错误。”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86.htm)
美国银行 (Bank of America) 首席执行官布莱恩・莫伊尼汉本周表示,该银行在加密货币行业处于次要地位,但美国银行希望能改变这种情况。布莱恩・莫伊尼汉称如果美国立法者批准的话,美国银行将推出自己的加密货币稳定币,同样是以美元作为锚定基础实现 1:1 兑换。  与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团等公司相比,美国银行在加密货币领域表现的非常谨慎,该银行很少涉及加密货币行业,因此在加密货币行业没有什么地位。 布莱恩・莫伊尼汉认为很明显未来会有一种加密货币稳定币,该稳定币完全由美元支持,如果你拥有美国银行发行的稳定币和美元存款,那美国银行就能来回转移它们,但现阶段这种做法是不合规的。 按照美国银行的设想,用户可以自由兑换稳定币与美元,例如将美元兑换为稳定币然后发送到其他账户,或者将加密稳定币发送到美国银行账户,然后将其兑换为美元。 国际卡组织 Visa 发布的数据显示,加密货币稳定币在过去一年促成超过 33 万亿美元的交易量,这个交易量超过了 Visa 和 MasterCard 交易量的总和。 不过美国银行的期望必须等到美国立法者制定法律和美国政府制定监管框架后才能实现,这可能还需要等待很长时间,不知道特朗普在任期内能否实现这个目标。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84.htm)
加密货币交易所 Bybit 此前被黑客盗取价值约 14 亿美元的以太坊,被盗的以太坊位于 Bybit 的仓库钱包中,仓库钱包使用多重签名钱包平台 SafeWallet。在盗窃事件发生后多名加密货币领域的研究人员无法搞清楚黑客如何实现的攻击,毕竟黑客不太可能同时控制 Bybit 的钱包管理者进行签名。 [](https://cms.therecord.media/uploads/format_webp/large_bybit_5758daf8b7.jpg) 不过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此次攻击与 Bybit 完全没有关系,出现安全问题的是 SafeWallet 钱包,**实际上朝鲜黑客集团 Lazarus Group 早已实现了入侵,只不过在等待机会只对高价值目标实现攻击**。 **研究人员称此次攻击专门针对 Bybit 这个高价值目标,黑客将恶意 JavaScript 脚本注入到 Bybit 签名者可以访问的 app.safe.global,而有效的恶意脚本仅在满足某些条件时才会激活,这种选择性执行确保后门不会被普通用户发现。** 根据对 Bybit 签名者机器的调查结果以及通过互联网档案馆的网站时光机 (Wayback Archive) 进行回溯,研究人员发现被缓存的恶意 JavaScript 脚本,研究人员得出强烈结论:Safe.Global 在 Amazon AWS S3 或 AWS CloudFront 的账户或 API 可能泄露或被盗用。 在这种情况下黑客可以借助账号或 API 修改 S3 或 CloudFront (AWS 提供的 CDN 服务) 从而添加恶意脚本,研究人员也从 SafeWallet 的 AWS S3 存储桶中发现了针对 Bybit 的以太坊多重签名冷钱包恶意代码。 SafeWallet 发布声明称,对 Lazarus Group 针对 Bybit 发起的攻击取证调查得出结论,此次攻击是通过受损的 SafeWallet 开发者机器实现的 (**也就是说 SafeWallet 开发者机器被感染恶意代码后,黑客再通过具有权限的开发者账号添加了恶意 JavaScript 脚本**)。 目前该钱包平台已经完全重建并重新配置了所有基础设施,同时轮换了所有凭证,包括 API 密钥等,确保攻击媒介已被删除并且不能在未来的攻击中继续使用。 另外目前研究人员并未在 SafeWallet 的智能合约或其前端和服务的源代码中发现漏洞,只能说黑客预先针对 SafeWallet 开发者发起攻击确实是个天衣无缝的方案。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82.htm)
早前有用户发现微软正在测试 Microsoft 365 Office 免费版,该版本在启动后可以跳过激活选项,但代价是主界面会出现横幅广告以及 15 秒左右的视频广告。免费版仅提供最基础的文档编辑功能而限制高级功能,例如调整行距和添加图片等都属于高级功能,免费版是不能操作的。 同时用户编辑完成后也只能将文档保存到 Microsoft OneDrive 中,无法将其保存到本地,微软可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吸引用户使用 OneDrive 从而开通 Microsoft 365 订阅。  由于主界面包含的广告可能会严重干扰用户的正常使用,用户可能需要先关闭广告后再进行编辑,当然这些广告稍后就会再次弹出无法彻底关闭。 在某些情况下用户可以使用 Microsoft 365 Office 免费版进行应急使用,当然其实微软还提供 Office Online 网页版,网页版限制更少也可以用来在线编辑内容。 现在微软也发布了新回应,微软称目前进行的只是非常有限的测试,微软没有计划推出免费、由广告支持的 Microsoft Office 桌面版,也就是最终不会推出免费版。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80.htm)
 宝可梦日2025纪念动画《快龙与小邮递员》正式公开!快龙穿越天空跨过山海送上的这封信,不仅承载着宝可梦训练家的思念之情,也打开了旧时光的温暖记忆。一起来欣赏,徜徉在宝可梦的世界吧!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本作将由动画工作室Comix Wave Films负责制作,曾制作过《你的名字》《天气之子》《铃芽之旅》等知名动画作品。主题曲:suis from Yorushika×Evan Call 《纸飞行机》 。 
算法在帮助用户“破茧”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平台也应该以更积极的姿态来对抗用户的“信息消费惯性”。
OpenAI 似乎正在为 GPT-4.5 的预览版做准备。这一开发成果是在 ChatGPT 的 Android 应用程序中发现的,作为已宣布的实验性选项,尽管目前还无法访问。根据通知,LLM 最初将专门向 Pro 订阅者提供。  GPT-4.5 可能会成为 ChatGPT 免费版中 GPT-4o 的继任者,其通话限制会更高,并且/或者 Plus 和 Pro 用户可提前访问。不过,目前 GPT-4.5 仅通过移动应用程序中的通知才为人所知。目前还无法使用 LLM;按下通知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这并不是 GPT-4.5 的存在首次被揭露。2023年末,ChatGPT 在一次对话中幻听出这个模型名称。其他 AI 模型有时也会误认自己,例如 DeepSeek曾一度以为它是 ChatGPT 。 **仅限专业用户** 新通知邀请 Pro 用户测试 OpenAI 的最新和最大模型。Pro 订阅费用为每月 200 美元,与 20 美元 Plus 订阅或免费计划相比,限制较少。 除了推出 GPT-4.5,OpenAI 还在致力于改进其 Web 界面。AI 研究员 Tibor Blaho 发现,Deep Research、Canvas 和上传图像等功能已被移动。这是重新设计的界面的一部分,可让用户更轻松地在模型和功能之间切换。 对于深度研究模式,添加了一个新的输入选项。用户可以添加相关来源、感兴趣的领域和文件,以便获得有关它们的详细报告。OpenAI 尚未宣布 GPT-4.5 和界面增强功能何时真正可用。 **竞争对手无处不在** OpenAI 最近已经发布了 o3-mini,这是一种能够推理的 AI 模型,同时保持其代币支出相对较低。它比之前的 o1 便宜得多,但在基准测试中的表现接近 o1。不过,OpenAI 在这一领域有足够多的竞争对手,包括价格便宜得多的替代品。例如,Google已经推出了 Gemini Flash Thinking 模型。此前,DeepSeek R1 在 AI 公司股票市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它具有与 OpenAI 的 o1 类似的功能,但基于一个模型(DeepSeek V3),据说训练成本仅为 500 万美元。这让许多人突然怀疑 AI 公司计划的巨额资本支出。 Anthropic 本周还发布了备受期待的 Claude 更新 3.7 Sonnet。此外,CLI 工具 Claude Code 也亮相了。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74.htm)
据《商业内幕》报道,尽管美国科技巨头正在大力投资人工智能(AI),期待它改变职场,但是最新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上班族还没有在工作中使用AI。皮尤研究中心在周二发布的调查显示,只有大约16%的美国上班族表示会使用AI来完成至少部分工作。大约81%的美国上班族被视为“非AI用户”。 在这些“非AI用户”中,63%的受访者表示很少或从不在工作中使用AI,17%表示从未听说过在工作场所使用AI。  81%的受访者是非AI用户 这项调查在去年10月份进行,受访者包括5273名美国在职成年人。结果表明,尽管科技行业围绕着ChatGPT、Copilot和Gemini等AI工具进行了大肆炒作,但科技巨头们仍需做一些说服工作,以确保它们的大规模投资能够获得回报。 调查显示,对于AI的长期影响,52%的受访者表示担忧大于希望。32%的人认为,AI将导致他们长期就业机会减少。聊天机器人被认为有助于加快工作进度,而非提高工作质量。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72.htm)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府周三下令联邦机构对工作人员进行更大规模的裁减,而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埃隆·马斯克在特朗普的首次内阁会议上发誓要进一步削减开支。一份新的政府备忘录指示各机构在3月13日之前提交计划,“大幅减少”联邦劳动力,但没有具体说明希望裁员的人数。 这份备忘录由白宫预算主任拉塞尔·沃特(Russell Vought)和人事管理办公室代理主任查尔斯·埃泽尔(Charles Ezell)签署,代表着特朗普和马斯克削减美国政府规模的运动的重大升级。 到目前为止,裁员主要集中在试用期员工身上,他们在目前职位上的任期较短,享受的工作保护也较少。而下一轮的目标将是规模大得多的资深公务员。 在此次内阁会议上,特朗普表示,美国环保署(EPA)署长李·泽尔丁(Lee Zeldin)计划在他的1.5万多名员工中裁员65%。 此前一天,美国内政部一位消息人士透露,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以及印第安事务局等机构应该为裁员10%至40%做好准备。 自特朗普上任以来,全美230万文职联邦工作人员中约有10万人被解雇或被买断。 特朗普邀请马斯克参加内阁会议,并请他谈谈负责监督改革的政府效率部的工作,这给了马斯克一个非同寻常的支持成本削减运动的信号。 在这次内阁会议上,马斯克头戴“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的黑色棒球帽,身穿印有“技术支持”(tech support)字样的T恤,表达了他对今年将6.7万亿美元预算削减1万亿美元的信心。  马斯克说,如果不大幅削减开支,“这个国家实际上会破产。” 周三晚些时候,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指示各机构与司法部合作,审查并终止所有“不必要”的合同,并指示管理政府房地产的总务管理局制定处置任何不必要财产的计划。 到目前为止,特朗普和马斯克未能减缓支出速度。根据分析,在特朗普上任的第一个月,政府的支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这主要是由于债务利息支付更高,以及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医疗和退休成本上升。 在这次内阁会议上,特朗普重申了他的承诺,不会削减占预算近一半的大众医疗和退休福利。 “我们不会碰它,”特朗普说。 与此同时,特朗普正在推动美国国会延长2017年减税政策,这是他第一任期的标志性立法成就,将于今年年底到期。无党派的负责任联邦预算委员会(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估计,2017年的减税计划使美国债务增加了2.5万亿美元,目前为36万亿美元。据估计,延长减税措施可能在未来10年花费超过5万亿美元。 共和党人正在考虑削减针对穷人的医疗和食品援助,以帮助支付减税的费用,不过具体细节尚未公布。 上周末,联邦工作人员收到一封电子邮件,要求他们列出过去一周的工作成绩,这让一些内阁部长感到意外。马斯克表示,如果忽视这一要求,将导致解雇。 一些机构告诉员工不要理会这一指令,这引发了几天的混乱,人们怀疑马斯克和特朗普是否能兑现这一威胁。 马斯克在周三的内阁会议上表示,他的电子邮件是为了查明政府的薪水是否到了实际工人的手中。 他说:“我们认为,有很多受雇于政府的人已经死亡。”但他没有提供证据。 特朗普表示,约100万没有回应马斯克述职要求的联邦雇员面临失去工作的风险。“那一百万尚未回应埃隆的人,他们悬了,”特朗普说,“我不觉得我们对此感到兴奋。”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70.htm)
处于人工智能支出热潮中心的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公司(NVDA.US)公布了第四财季业绩。英伟达Q4营收同比增长78%至393.31亿美元,分析师预期为380.5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营收为355.8亿美元,同比增长93.32%。Q4净利润220.66亿美元,同比上升72%,对应每股净利0.89美元,分析师预期为0.84美元。 **Q4数据中心收入超预期,利润增长放缓** 该公司最近一个季度的销售额超过了两年前英伟达的年收入,当时英伟达的年度总收入为270亿美元,这突显出该公司的增长速度有多快。在2025财年,英伟达总共实现1304.97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114%;净利润达到728.80亿美元,同比增长145%。 数据中心部门是英伟达迄今为止最大的收入来源,销售额为356亿美元。这超过了341亿美元的平均预期。与游戏相关的销售——曾经是英伟达的核心业务——达到了25亿美元,分析师平均预期为30.2亿美元。汽车业务收入为5.7亿美元。 尽管该公司第四财季的销售额超过了分析师的预期,但这是自2023年2月以来的最小预期差。与此同时,根据汇编的数据,该公司盈利的涨幅是自2022年11月以来最小的。英伟达的利润率增长也显示出放缓的迹象。Q4毛利率为73%,上一季度为74.6%,去年同期为76%。  在过去五年中,英伟达的季度收入只有一次低于分析师的预期。最近几个季度,该公司的业绩超出预期10%以上,为其业绩设定了很高的标准。仅其数据中心部门目前的收入就超过了其竞争对手英特尔(INTC.US)和AMD(AMD.US)的收入总和。 英伟达在全球人工智能军备竞赛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已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很少有一家公司的收益报告如此受到华尔街的密切关注,被视为整个市场成败的关键时刻。  英伟达的重要性源于两个主要因素:其庞大的估值(意味着其股价可能对整个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包括蓝筹股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以及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作用(该领域在美国整体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财报发布之前,Wedbush Securities董事总经理兼高级股票研究分析师Dan Ives表示,对于寻求“衡量人工智能革命的需求轨迹”的全球市场来说,这将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英伟达的收益被广泛视为经济的晴雨表,过去两年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对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容量建设的投资推动的。更广泛地说,美国经济正显示出放缓的迹象,人们对消费者的实力以及与特朗普征收关税计划相关的更高通胀前景提出质疑。 **业绩指引** 尽管如此,该公司对其备受期待的AI芯片Blackwell系列产品表示乐观,这有助于安抚投资者。该公司在第四季度从Blackwell获得了110亿美元的收入,英伟达称这是其历史上“最快的产品增长”。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对Blackwell的需求惊人。” 这一前景出现在人工智能行业不稳定的时期。由于担心数据中心运营商将放缓支出,英伟达的股价今年有所下跌。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也引发了人们对算力高投入的担忧,这可能会减少对英伟达强大的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伟达表示增长仍然强劲——即使它没有实现已成为其标志的井喷式增长。英伟达在声明中说,第一财季的销售额预计将达到430亿美元左右;分析师此前的平均预估为423亿美元,有些甚至高达480亿美元。 毛利率指引略低于预期,因为该公司的Blackwell芯片的增长对英伟达的利润构成了压力。根据LSEG编制的数据,英伟达预计第一季度毛利率将降至71%,低于华尔街预测的72.2%。英伟达首席财务官克雷斯(Colette Kress)表示,随着英伟达提高Blackwell芯片的产量,该公司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并表示将在本财年晚些时候恢复到70%左右的水平。 英伟达的股价今年下跌了2.2%,而在2023年和2024年,英伟达的股价出现了惊人的上涨,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芯片制造商。  英伟达一直是人工智能支出大幅飙升的最大受益者,过去两年的营收规模翻了一番。许多大型科技公司正在向数据中心硬件投入数百亿美元,而英伟达是创建和运行人工智能软件的处理器的主要销售商。 一路走来,英伟达及其首席执行官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革命的代名词,也是人工智能革命进展的最大领头羊。在过去两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黄仁勋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传播者在世界各地穿梭,他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仍处于整个经济传播的早期阶段。 英伟达以销售图形处理器而闻名,但发现这项技术也可以应用于人工智能。它的芯片在训练过程中帮助软件模型学习识别和响应现实世界的输入。英伟达的组件也用于系统中,然后运行软件,这一阶段被称为推理,并为ChatGPT等服务提供动力。 在财报发布之前,分析师曾对英伟达最大业务——数据中心客户服务——的近期增长表示担忧。最大的问题是,供应限制和向Blackwell的转变是否会减缓增长。新技术更加复杂,给制造带来了挑战。 与此同时,DeepSeek近期发布了一个强大的人工智能模型,该公司表示,创建该模型所需的投入成本要少得多,这加剧了人们的担忧。这一消息导致人工智能相关股票普遍遭到抛售。英伟达在一天的交易中就蒸发了5890亿美元的市值,创下了市场记录。 但微软(MSFT.US)等英伟达的主要客户维持了他们的资本支出计划,这表明人工智能支出将保持强劲增长。与此同时,周一报道称,由于对DeepSeek低成本人工智能模型的需求激增,中国企业正在增加英伟达H20人工智能芯片的订单。 Third Bridge分析师Lucas Keh表示:“尽管DeepSeek取得了突破,但英伟达在超大规模(hyperscaler)方面的势头似乎仍在继续。”超大规模是指大型云计算公司。 eMarketer分析师Jacob Bourne表示:“尽管市场对DeepSeek的高效模型和早期Blackwell部署面临的挑战感到不安,但英伟达的业绩再次证明,它将继续引领人工智能领域。竞争对手正在取得进展,但前沿模型需要英伟达提供的先进计算资源。”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68.htm)
<blockquote><p>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但官方平台的使用限制和服务器繁忙等问题常常困扰用户。本文将为你介绍一种无需复杂部署、零代码操作的解决方案,供大家参考。</p> </blockquote>  DeepSeek官方App总是出现“服务器繁忙,请稍后再试”怎么办呢?  市面上有很多解决方案,有本地部署方案也有API版本,这些方案对于小白来说操作起来都非常的复杂,接下来我告诉大家一个无需部署,零代码的解决方案可以搭建一个DeepSeek满血超标版(支持搜索、传图、读取链接、生成图片、思维导图、个人知识库) ## 实现步骤 首先进入扣子(coze.cn),它字节跳动开发的 AI Bot 开发平台,主要提供零代码或低代码的 AI 应用创建服务。 进入扣子平台后点击左边的「+」号选择「创建智能体」输入智能体名称「确认」完成AI智能体创建。  当创建完成之后会进入智能体编辑页面,点击中间的模型切换,切换到「DeepSeek-R1」工具调用版本即可,该版本支持调用插件、工作流、知识库等(扣子独家支持 DeepSeek Function Calling 工具调用能力)。  设置完成之后在最右侧的「预览与调试」区域输入问题【扣子AI是什么平台】看下效果思考过程+结果输出。  恭喜你,你已经完成了不联网版本的DeepSeek满血版,那么如何让这个DeepSeek 满血超标版?  在编辑页面中间区域找到技能下面的插件点击「添加插件」,这里有很多插件可以直接应用。  比如:联网搜索、链接读取、图片理解、图片生成等上千个插件,选中一个插件添加即可。  我现在就添加了5个插件,分别是:联网搜索、链接读取、图片理解、思维导图、图片生成  接下来我们看下实际运行效果: 它会自动根据用户的问题自动调用相关插件。 比如“最近火爆的电影”这个问题就需要调用到搜索插件所以在思考的过程中就调用了搜索插件。 当然联网搜索和图片理解官方的DeepSeek也可以,这顶多就是DeepSeek官方满血版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下DeepSeek满血版非标配的功能 比如:生成思维导图  解读链接内容:根据文章链接进行内容总结,内容为我之前写过的《DeepSeek深度思考R1的应用场景(深度分析)》  根据描述生成图片  这些不是所有的功能,只要你能想到的,都可以去扣子官方插件商城进行搜索里面有海量插件添加DeepSeek就会自动调用。  不仅如此,如果你想拥有一个DeepSeek的专属客服,还支持上传你自己的知识库。  扣子的知识库内容形式不仅支持FQA形式(问题+答案)。  还能支持图文混排的形式,支持gif动图。  扣子知识库的不管是格式上还是来源上都非常丰富: 格式:支持文本格式、表格格式,照片类型 来源:本地,在线,飞书,自定义,notion  当你调试完成后,可以点击右上角「发布」按钮,发布到其他平台给你的朋友或者客户使用。  如果你想集成到自己的业务中可以通过发布API或SDK的方式进行接入  如果你没有企业想发布成微信小程序可以在小微智能体上发布。 **小微智能体发布扣子AI智能体详细教程:**  扣子AI智能体发布到微信小程序教程  扣子AI智能体如何设置付费功能? ## 最后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已经成功搭建了一个功能全面的DeepSeek满血超标版。这个版本不仅实现了DeepSeek官方的所有核心功能,还通过扣子平台的海量插件扩展了其能力,实现了图片生成、个人知识库整合等高级功能。 整个过程无需复杂部署,零代码操作,让即使是小白用户也能轻松上手。无论是个人使用还是集成到业务系统中,这个DeepSeek满血超标版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陈宇明】,微信公众号:【码个蛋】,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越陈越香的手机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https://www.ifanr.com) |[原文链接](https://www.ifanr.com/1615726) ·[查看评论](https://www.ifanr.com/1615726#comments) ·[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ifanr)
<blockquote><p>本文将深入探讨服务透明度在客户服务工作中的重要性,如何有效运用透明度提升客户满意度,并结合实际案例和操作方法,帮助企业和服务人员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客户忠诚度。</p> </blockquote>  在客户服务的工作中,如何提高客户满意度是每个企业和服务人员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过去,我们常常聚焦于产品质量、价格优惠等硬性因素,认为这些是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关键。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服务透明度这一因素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了客户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服务透明度,**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在服务过程中向客户提供清晰、准确和公开的信息,消除客户的疑虑,增加客户的信任感。无论是在售前、售中,还是售后环节,透明的服务不仅能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服务流程,还能有效减少客户的焦虑感和不满情绪,提升客户的整体体验。 ## 一、服务透明度:客户信任的基石 ### 1. 什么是服务透明度? 服务透明度是指在服务过程中,企业能够通过**清晰的沟通、明晰的规则和流程向客户传递信息**,让客户对企业的服务充满信心。透明度不仅仅体现在信息的公开上,还包括对客户需求的准确把握、服务承诺的履行和问题解决的时效性。 **具体来说,服务透明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清晰的服务流程:**客户能够在服务过程中清楚地了解每一步操作,知道服务的进度、时间、结果等。 - **公开的服务标准:**服务标准和质量要求向客户公开,确保客户对服务的预期与实际体验一致。 - **及时有效的沟通:**企业能够随时与客户保持沟通,告知客户服务状态,特别是在出现问题时,及时提供解决方案。 - **透明的价格信息:**明确告知客户所有费用的构成和价格变动,避免让客户产生隐性收费或不必要的疑虑。 ### 2. 服务透明度为何能提升客户满意度? 服务透明度直接影响客户对服务的感知和信任,尤其是在服务过程中出现问题时,透明度显得尤为重要。**客户通常希望能随时了解服务的状态、问题的进展以及自己的权益是否能够得到保障**。如果企业能够提供透明的信息,客户会感到更加安心和信任,进而提高他们的满意度。 - **建立信任感:**透明的沟通和信息能够有效增强客户对企业的信任感。在客户面临困惑时,如果企业能够提供清晰明确的信息,客户就能放心接受服务。 - **减少焦虑和误解:**客户在等待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焦虑,透明的流程和信息能够消除这些焦虑,减少客户的负面情绪。 - **提高客户忠诚度:**当客户体验到企业的透明度时,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利益得到了重视和保障。长期而言,透明的服务有助于增强客户的忠诚度,使客户更愿意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 二、如何在客户服务中实现高透明度? ### 1. 清晰的服务流程和标准 首先,企业应确保服务流程对客户透明,客户能够清楚知道每一步的进展。例如,在售后服务中,企业可以提前告知客户预计的服务时间、维修流程、质量保证等内容,并确保服务人员在每个环节都向客户说明清楚当前的状态。**透明的服务流程能够减少客户的不安**,也能够让客户感受到企业的专业和负责。 **实践建议:** - **提供标准化服务流程:**例如,在客户购买产品时,提供明确的售后服务指南,告知客户如何申请退换货,产品维修的具体步骤等。 - **设定清晰的服务承诺:**例如,明确告知客户服务响应时间、问题解决的时效性,以及公司提供的保障措施。 ### 2. 及时沟通和进度更新 在服务过程中,及时与客户保持沟通至关重要。无论是售前、售中还是售后,客户都希望能够随时了解服务进度,特别是在遇到问题时。透明的沟通不仅能消除客户的疑虑,还能增强客户的信任感。 **实践建议:** - **实时反馈服务进度:**例如,在客户提出问题后,及时告知客户问题的处理进度,以及预计的处理时间。 - **主动告知问题和解决方案:**如果在服务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应该及时与客户沟通,告知客户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案,而不是让客户感到不知情或等待。 ### 3. 公开透明的价格和收费结构 价格透明度是客户非常关心的一部分。许多客户在接受服务时,最担心的就是隐藏费用或不明确的收费标准。因此,企业应确保在服务开始之前,向客户明确告知所有可能的费用,避免因不透明的收费导致客户的反感。 **实践建议:** - **提供详细的报价单:**在服务开始之前,向客户提供详细的报价单,列出所有可能的费用项目,确保客户了解每一项收费的详细内容。 - **避免隐性收费:**确保所有的收费项目都公开透明,避免出现客户未被告知的隐性费用,让客户在体验过程中不感到意外。 ### 4. 解决方案的透明度:提供清晰的期望管理 很多时候,客户的不满并不是因为服务本身不好,而是因为客户的期望与实际体验之间存在差距。因此,在投诉处理过程中,管理客户期望至关重要。提供清晰、透明的期望管理,能够帮助客户了解解决问题的可能时间和方式,从而减少对结果的焦虑和不满。 **实践建议:** - **设定合理的期望值**:在服务开始时,明确告知客户问题的解决时间和可能的结果。例如,如果客户要求退货,告诉他们退货流程的时间以及是否会涉及费用。 - **与客户保持一致的期望:**在整个服务过程中,确保对客户的承诺始终如一,不出现反复改变的情况。 ### 5. 完善的售后跟踪与反馈机制 售后跟踪和客户反馈是提高服务透明度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定期回访和客户反馈,企业能够及时了解服务质量和客户的感受,从而做出改进并加强客户关系。 **实践建议:** - **定期客户回访:**例如,在服务完成后一段时间内,通过电话或短信回访客户,了解他们对服务的满意度和反馈意见。 - **建立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主动收集客户反馈,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变化和对服务的期望。 ## 三、服务透明度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实际案例 ### 1. 案例一:电商平台的订单处理透明化 某电商平台为了提升客户满意度,全面优化了订单处理过程中的透明度。客户在购买商品时,不仅能够看到清晰的发货时间、预计到达时间,还能实时查看物流信息。更重要的是,在出现配送延迟时,平台会主动向客户发送短信和邮件通知,告知延迟原因以及新的送达时间。 结果:通过这种透明的服务,客户能够清楚地了解订单状态,即便出现问题也能及时得到通知,客户的焦虑感减少了,满意度大大提高。平台的客户流失率显著下降,复购率也有所上升。 ### 2. 案例二:航空公司明确行李赔偿标准 某航空公司在遇到客户投诉行李丢失的情况下,提供了透明的赔偿标准和赔偿流程。客户在购买机票时,平台上就清晰展示了行李丢失的赔偿标准、流程和时效,客户在办理相关手续时也能及时了解到自己可以获得的赔偿金额和预计时间。 结果:客户的情绪得到了有效缓解,尽管遇到问题,但由于信息的透明性,客户对公司的满意度仍然较高。此外,客户也更愿意选择该航空公司进行下一次的旅行。 ## 四、总结:服务透明度的价值与实践 服务透明度不仅是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关键要素,也是企业赢得客户信任、减少投诉和提高忠诚度的重要手段。在服务过程中,企业应通过**清晰的沟通、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和公开的收费结构**,让客户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体验。 在实际操作中,服务透明度的提高需要企业在日常管理中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人员的沟通能力,并根据客户反馈进行持续改进。通过这种透明且高效的服务模式,企业不仅能提升客户满意度,还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赢得更多客户的支持和忠诚。 服务透明度并非一蹴而就的任务,而是一个长期持续改进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倾听客户需求、优化服务流程和加强团队合作,企业才能真正做到服务透明,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好感。 本文由 @化文龙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怪物猎人 荒野》正式版与公开Beta测试版本相比有多项改进和调整。今日官方也公布了游戏性能、游戏机制、武器等部分更改的简要概述! 首先是性能表现,正式版修复帧率优先模式时的渲染错误,并提高性能表现,具体各设备性能目标如下。  接着是游玩体验调整,正式版调整如下: - 打击停顿(hitstop)/音效调整:以大招和连段终结技为主进行调整,使游玩时能体验到更好的打击感。 - 减轻误击同伴的反应:在前段时间的公开测试中,已为多种武器进行调整,减轻了误击同伴时的反应。在正式版中,还将减轻大锤的撩击类动作的受击反应。将加入装饰品,能消除误击时产生的反应(缓冲珠)。 - 调整怪物区域移动的频率,将使怪物的移动频率与《怪物猎人:世界》相近,也可使用简易营地功能和快速旅行来应对。 此外还有部分武器的改动如下:     
 今天小兵对我国的煤炭调运输及煤炭供应链一体化现状进行分析。首先,对我国煤炭的供需格局进行分析,分析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和流向、我国煤运通道和煤炭运输体系;其次,对我国煤炭供应链的构成和现状进行描述,指明煤炭供应链一体化管理的现状和意义。 ## 一、我国煤炭调运现状 ### 1、我国煤炭供需格局 **(1)我国煤炭资源分布情况**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符合经济可开采的存储量较低,经勘测,我国人均煤炭占有量为334.4吨,远低于美国煤炭人均占有量1045吨。此外,我国煤炭的地理区位呈现极不平衡的状态,总体呈现为“西多东少、北富南贫”的状况。 从南北分布来看,以昆仑-秦岭-大别山为南北分界线,北方地区煤炭资源总量为51842.82万吨,是全国煤炭总量的93.08%,超过勘测煤炭保有量的90%;南方地区煤炭资源总量为3854.67亿吨,是全国煤炭总量的6.98%,不足勘测煤炭保有量的10%。 从东西分布来看,以大兴安岭-雪峰山-太行山为东西分界线,西部地区煤炭资源总量为51145.71亿吨,是全国煤炭总量的91.83%,超过勘探煤炭保有量的98%。我国煤床分布和煤炭产量如下图: 我国煤矿资源分布图  2023年我国煤炭产量示意图  伴随中东部的煤炭资源枯竭和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逐步推行,煤炭产能更进一步集中于新疆和陕晋蒙地区,原煤产量已占据全国总量的80.97%。据中国煤炭报公示,2023年,内蒙古产量高达12.2亿吨,完成了9.45亿吨的煤炭保供任务,保障了全国29个省份的煤炭供应;山西煤炭产量高达13.78亿吨,已连续两年增产超过1亿吨,先进煤炭的产能占比超80%;陕西持续坚持能源稳产,建立煤矿10处,规模以上煤炭产量达到7.6亿吨。 **(2)我国煤炭资源流向** 整体而言,我国煤炭产地集中位于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而煤耗工业区聚集于华东和华南等地。从行政区内部而言,东北地区的工业主要集中于辽宁地区,而该地区52%的煤炭集中于黑龙江地区;华东地区的工业聚集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而该地区煤炭储量近87%集中于安徽和山东;中南地区的工业聚集于珠三角地区,而该地区72%的煤炭储量集中于河南;西南的工业区聚集于四川,而该地区67%的煤炭集中在贵州。据此形成煤炭的供需错配决定了我国“西煤东调”和“北煤南运”的基本格局。 内蒙古、山西、陕西和贵州是我国的主要煤炭调出大省,安徽、河南等地是我国的煤炭交汇中心,江苏、浙江等省是我国的煤炭汇流中心。以煤源地调出量来看,内蒙古的煤炭调出量不断增加,蒙东煤炭经集通铁路供应辽宁等东北地区,鄂尔多斯等地的煤炭经京包铁路、朔黄铁路等运至华北;山西煤炭多数集中供应邻近省份,经煤运中、北通道运至华北,部分煤炭经南通道运往江苏、湖北、河南等地;陕西的煤炭调出多数运往中南和华东地区;贵州的煤炭调出多数经南昆铁路供应广东和广西。 2023年我国各省间煤炭调运图  如上图所示,我国煤炭调运的基本格局长期内不会随时间推移发生改变。 ### 2、我国煤炭运输布局 由于我国煤炭供需的逆向分布,煤炭运输环节极为重要。我国铁路运输、海上运输、内河运输以及公路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经多年发展已趋向成熟,煤炭运输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基本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海上运输、内河运输和公路运输为辅的多种运输方式协同运输的综合运输体系。 **(1)铁路运输** 铁路是国家关键性和先导性的基础设施,煤炭铁路运输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在煤炭产业结构升级中肩负着重大使命。据中国煤炭科学院公示数据显示,煤炭是我国铁路货运的主要货源,铁路运输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近年来,铁路煤炭货运和煤炭铁路运输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铁路货运结构和煤炭运输结构如下图: 铁路货运结构  煤炭运输结构  2016年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该规划指出煤炭铁路运输主要以晋、陕、蒙三地的煤炭外运为主,明确规划了“九纵六横”的煤炭运输网络,其中煤炭铁路通道为“七纵五横”、水路通道为“两纵一横”。 “九纵六横”煤炭运输网络  我国主要铁路煤运通道图  **(2)海铁联运** 我国煤炭水路通道为海上运输和内河运输。在既有的北煤南运网络中,海上运输主要依赖沿海港口,北方五大港是我国煤炭货运的主要装船港,总煤炭下水量超过90%,南部三大下水港为主要接卸港口,内河运输主要依靠长江。 从整体来看,我国港口煤炭总吞吐量增速减缓,以2022年为例,煤炭全国港口总吞吐量达26.2亿吨,同比增长1.8%,增速放缓9%,四季度分别增长0.3%、0.7%、6.6%和-1.3%;从主要港口来看,我国北方港口煤炭总吞吐量呈现“内增外降”的趋势,因国家政策导向及夏季持续高温等因素,2022年内贸煤炭吞吐量增长较快,吞吐同比增长4%,外贸同比下降15.5%。2022年1-11月煤炭全国港口吞吐量和北方港口下水量即增速如下: 2022年全国港口煤炭吞吐量同比增速变化  2022年北方港口煤炭吞吐量同比增速变化  经海铁联运通道的煤炭主要煤源地以蒙东、“三西”和冀鲁豫皖地区,其中“三西”为首要煤源地,经北方五大港装船下海运至华南、华东等地。2020年我国北方五大港的煤炭总下水量高达8亿吨,其中海铁联运煤炭占97.5%,海铁联运的下水量中源于“三西”地区的煤炭约7.6亿吨,占比海铁联运总下水量的97%左右。对应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天津港、黄骅港、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和锦州港八大港,我国海铁联运八大通道如下:  **(3)公路运输** 因公路网络的密集型和灵活性,公路运输一直是煤炭运输的重要辅助,在铁路运能不足、水路线路局限、集散中转等情形下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煤炭消费放缓、市场经济下行必然会影响到煤炭公路运输。自“十三五”规划发布后,铁路专用线建设不断加强,“公转铁”和“双碳”政策不断推进,煤炭铁路运能与水路运能增速放缓,煤炭运输结构发生重大变革,公路运输限制将更加严格,远程公路运输已逐步被取代。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印发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的通知(2021—2025年)》与国际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均明确指出,我国未来将持续快速推动港口集疏的扩能改造,继续推进大宗物资“公转铁”、“公转水”的政策实施,至2025年长江线的主要港口均实现铁路进港,北方主要港口的铁路线接入率将达85%以上,因此公路运输在未来的煤炭运输结构中的比例将会持续降低,进村小部分产销地的短距离公路运输。 ### 3、我国煤炭调运发展趋势 **(1)煤炭调运大一体化发展** 以国能集团为例,煤炭调运系统将逐步靠近一体化管控、高效化协同和可视化融合,通过将煤炭调运的各个环节紧密相扣,实现煤炭供应链的全链效能和效率稳步提升。2023年国能集团推行煤炭“产、运、储、销、用”一体化,一体化区域下的铁路煤炭运量达4.98亿吨,港口煤炭下水量超2.7亿吨,物流链增收创历史新高,一体化优势的凸显势必会引起大型能源行业的趋向。 **(2)政策利好煤炭调运网络以铁路为骨干发展** 从铁路建设看,2035年我国铁路网将达到20万公里,铁路供给能力和运输安全将分别位居世界前列和世界领先水平,铁路运输的区域可达性将持续提高;从煤炭运输网络布局来看,国家发改委明确指出,全国将全面推进港口铁路专用线的接入建设,大幅度提升铁路在煤炭多式联运中的结构占比,铁路无可替代的运输优势将更加明显; 从“双碳目标”来看,煤炭将长期承担能源应急保障责任,所以煤炭调运需要构建绿色运输结构,运用绿色节能技术降低运输中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铁路运输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及能源耗费仅是公路运输的1/7和1/14。因此,铁路在推动煤炭行业向高效、安全、专业、低碳等方向的转型升级中至关重要。 **(3)集疏散节点后置,煤炭运输打通“最后一公里”** 我国煤炭存储分布与区域发达程度呈现逆向分布,煤源地远离消费市场,煤炭集疏散节点靠近煤产地与大型港口,随着供应链精益化管理理念在煤炭调运大一体化中的逐步推进和我国储煤基地建设实施,集疏散节点逐步向煤炭调运的末端靠近,促使煤炭调运物流朝向集约化与规模化发展,集疏散节点也将逐步具备整合运输、存储、加工和分销等功能的一体化服务功能。随着煤炭调运集疏散节点的后置,煤炭运输“最后一公里”的实行难度逐步降低,“大厂大户”型煤耗企业自行建设铁路煤炭专用线,且发展迅速。 作者:物流小兵说 公众号:物流小兵说 本文由 @物流小兵说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当地时间周三,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了他的第一次内阁会议,政府效率部(DOGE)负责人埃隆·马斯克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戴着一顶黑色的“让美国再次伟大”(MAGE)的帽子,马斯克开玩笑地称自己是“卑微的技术支持人员”,并声称他对联邦政府的改革可以节省1万亿美元,并将国家从债务中解救出来。“这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这是必不可少的事情,”他说,“如果我们不这样做,美国就会破产。” [](https://n.sinaimg.cn/finance/transform/116/w550h366/20250227/666f-09efecb0fcf5b59bf24a6a1327c7568b.jpg) 马斯克向内阁承认,DOGE会犯错误,但表示会很快解决。“例如,在美国国际开发署,我们不小心暂时取消了埃博拉预防工作。所以我们立即恢复了埃博拉预防工作,没有中断。” 特朗普赞扬了马斯克领导DOGE的努力,他说,“非常成功”的马斯克牺牲了很多来领导该机构。 接下来出现了这次会议上最具戏剧性的一幕。当一名媒体记者问及特朗普内阁的一些成员对马斯克的权力和DOGE的工作不满意的报道时,特朗普反驳了这一说法。 “让内阁自己说话,”他说,“有人对埃隆不满意吗?如果有,我们就把他赶出去。有人不开心吗?” 包括国防部长皮特·海格塞斯、国务卿马可·鲁比奥、司法部长帕姆·邦迪在内的内阁成员都迅速摇头。 特朗普得意地向记者保证:“他们非常尊重埃隆,他正在做这件事,有些人有一点不同意,但我要告诉你,在大多数情况下,我认为每个人不仅高兴,而且激动不已。” 马斯克则说:“特朗普总统组建了我认为有史以来最好的内阁,我不会给予虚假的赞扬。这是一群不可思议的人。我认为从来没有组建过这样一支有天赋的团队。我认为这是这个国家有史以来最好的内阁……”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66.htm)
AI(人工智能)芯片龙头英伟达上财季营收超预期,并给出了强劲业绩指引。当地时间2月26日美股盘后,英伟达(Nasdaq:NVDA)发布了截至1月26日的2025财年第四财季财报,期内实现营收393.31亿美元,同比上涨78%,高于市场预期的380.5亿美元;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下净利润220.91亿美元,同比上涨80%;Non-GAAP下每股摊薄收益为0.89美元,同比上涨82%,高于市场预期的0.84美元。 整个2025财年,英伟达营收达到1305亿美元,同比增长114%。Non-GAAP下每股摊薄收益为2.99美元,同比增长130%。公司2025财年股票回购支出337亿美元。 同时,英伟达对下一季度的业绩作出指引,预测2026财年第一财季的销售额将达到430亿美元,上下浮动2%,意味着同比增长65%,高于市场平均预期的417.8亿美元。英伟达将维持每股季度派息1美分不变。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对Blackwell芯片的需求令人惊叹,因为推理AI又增加了一条扩展规律——增加训练时的算力会让模型更智能,而增加深度思考时投入的算力则会让答案更智能。我们已成功实现Blackwell AI超级计算机的大规模生产,在其上市的第一个季度就实现了数十亿美元的销售额。随着代理AI和物理AI为下一波AI革命奠定基础,AI正以光速发展,将改变最大的一些行业。” 英伟达2025财年第四财季业绩概要。来源:英伟达财报 26日当天,英伟达(Nasdaq:NVDA)股价收于每股131.28美元,涨3.67%,总市值3.22万亿美元。盘后公布财报后,英伟达盘后股价出现剧烈波动,一度下跌2%,在财报电话会开始后转涨,但随后又走低。截止发稿,公司股价小幅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四财季,公司毛利率达到73.0%,同比下降3.0%,环比下降1.6%。英伟达方面表示,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是数据中心的新产品更复杂、更昂贵,而该业务是公司迄今为止最大的收入来源。在Blackwell全面投入生产后,毛利率将有望在2026财年晚些时候提升至75%左右。 **Blackwell Ultra将于今年下半年按计划上市** 分业务来看,英伟达最受关注的数据中心业务成绩又一次创下历史新高。英伟达第四财季数据中心业务营收为356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336.5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3%,环比增长16%。 英伟达CFO科莱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表示,最新AI芯片Blackwell的销量“超出预期”,在第四财季带来了110亿美元的收入,是公司有史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产品,其生产正在“全速进行”:“大型云服务提供商引领了Blackwell芯片的销售,它们约占我们数据中心收入的50%。” 克雷斯强调:“(AI模型)后训练和模型定制的规模非常庞大,在测试时间扩展和OpenAI的o3、DeepSeek R1和Grok 3等新推理模型的推动下,可能会需要更大数量级的计算加速。” 黄仁勋补充道,预计Blackwell产品线“将在各方面取得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绩”:“我们必须继续扩大规模,因为需求量相当大,客户都急切地想要得到Blackwell系统。”公司方面认为,随着供应增加和限制缓解,预计将在第一季度实现强劲的环比增长。 不过,克雷斯指出,公司在中国的数据中心收入“远低于预期”,产品出货量将“大致保持在当前比例”,而美国数据中心业务的收入在Blackwell芯片的推动下表现得最为强劲。此外,未来关税的影响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黄仁勋也在电话会上表示,预计中国业务在本财季的营收占比与第四财季和之前大致相同,“约为出口管制实施前的一半”。他补充称,最好将AI芯片视为“在每个国家无处不在”的软件,“每个学生都会使用AI作为导师”。 对于公司AI芯片的路线图,黄仁勋坦言,从上一代Hopper架构转到Blackwell架构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转变”,公司在Blackwell的早期生产过程中遇到了“小问题”,“可能浪费了几个月的时间”,但英伟达以“光速”恢复,预计向Blackwell Ultra的转变将会更加顺利,其将于今年下半年上市。 在其他业务方面,作为英伟达的“老本行”,游戏与AI PC(人工智能个人电脑)业务第三财季营收达到了25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2%。此外,专业可视化业务营收为5.11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与上一财季相比增长5%。汽车与机器人业务营收为5.70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3%,与上一财季相比增长27%。 **黄仁勋称赞DeepSeek-R1“点燃了全球的热情”** 此前,1月20日,中国AI初创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推出高性价比且高性能的开源大模型DeepSeek-R1,随后在国际市场上引发轰动,导致英伟达市值在从1月24日起的短短三天内蒸发6000亿美元。 在财报后电话会上的最后总结中,黄仁勋称DeepSeek-R1“点燃了全球的热情”,推理模型将推动芯片业务发展:“推理模型会消耗100倍的算力,而未来的推理模型会消耗更多的算力。Deepseek-R1点燃了全球的热情,这是一个极好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它开源了一个世界级的推理AI模型,几乎每一个AI开发者都在应用R1。” 在近日播出的一档采访节目中,黄仁勋称DeepSeek的开源推理模型R1“令人兴奋不已”,而市场对于R1的反应中存在一些误解,R1的发布本质上利好AI市场,能够加速AI被采用,也就意味着市场仍然需要计算资源。 目前,市场正密切关注大型科技公司是否会继续在AI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巨资,以及投资是否能带来相应的回报。根据微软、谷歌、亚马逊和Meta的报告,四家巨头在2024年的资本支出总额为2460亿美元,同比飙升63%,2025年的资本支出总额可能会超过3200亿美元。 根据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今年2月发布的预测,微软将占2025年英伟达最新AI芯片Blackwell营收总额的近35%,谷歌占32.2%,甲骨文占7.4%,亚马逊占6.2%。 在电话会上,面对英伟达的业务是否会受到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等公司自研定制芯片威胁的问题,黄仁勋表示:“即使芯片被设计出来了,并不意味着它就能被部署。” Factset的数据显示,财报发布前,68名分析师中有62名给予英伟达“买入”或“跑赢大盘”评级,其余6人则给予“持有”评级。分析师们给英伟达的平均目标价为175.39美元。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64.htm)
在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DOGE)的推动下,美国政府“大瘦身”正愈演愈烈。美国人事管理办公室(OPM)和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MB)周三发布的一份备忘录指示,各政府机构在3月13日之前提交大规模裁员计划。 [](https://n.sinaimg.cn/finance/transform/116/w550h366/20250218/7094-df79ef019953cb048b4e9e470baaf2a4.png)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2月11日发布裁减联邦雇员的行政令后,最新的备忘录提供了更具体的指导意见,要求各机构提交它们的裁员计划和更广泛的机构重组计划。 这表明白宫急于加快联邦雇员的裁减速度。 备忘录指示各机构要与DOGE团队负责人合作,并建议裁减那些“在拨款中断期间通常不被指定为必要的职位”。 备忘录还建议各机构在不影响服务效率的前提下关闭和/或合并区域外地办事处,尽量减少外部顾问和承包商的使用。 各机构还被指示需权衡“其自身或下属部门是否应被撤销或合并”。 备忘录还建议各机构通过“自动化日常任务”来提高效率。 各机构还被指示在4 月14日前要进入 “第二阶段”,列出计划裁员的所有员工名单以及任何拟议的搬迁计划。 一旦机构提交了“第二阶段”计划,他们就可以开始正式通知将被解雇的员工。虽然该通知通常在终止合同前60天发出,但根据备忘录,OPM有权将通常60天的裁员通知期缩短至30天。 执法、国家安全、军事和邮政服务等职位,以及所有政治任命人员和白宫人员不受影响。 <blockquote>“根据总统的指示,各机构应专注于最大限度地消除非法定要求的职能,同时推动以最高质量、最高效的方式履行法定要求的职能,”OPM和OMB在备忘录中写道。</blockquote> **美最大联邦雇员工会发警告** 美国最大的联邦雇员工会美国政府雇员联合会(AFGE)指责特朗普政府正在引发混乱,并警告将付出代价。 <blockquote>“数十万联邦工作人员可能遭裁减意味着服务减少,而美国纳税人却要承担更高的成本。退伍军人医院的等待时间更长,确保肉类和<a href="https://finance.sina.com.cn/realstock/company/sz000061/nc.shtml" sudaclick="content_marketkeywords_p">农产品</a>安全的检查员更少,对治疗致命疾病的研究更少,航空旅客的风险更大,社会保障登记和办理护照等待时间更长,等等,” AFG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blockquote> <blockquote>“这不会给纳税人带来任何明显的节省——事实上,随着我们政府所做的基本工作被出售给私营承包商,纳税人最终可能会支付更多费用,”该工会补充道。</blockquote> 目前,美国联邦雇员数量约为230万(不包括邮政服务)。综合媒体报道,过去几周,至少已有两万名联邦雇员被裁,并且约7.5万名联邦雇员同意接受 “买断” 计划并辞职。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62.htm)
知情人士透露,Alphabet旗下的Google周三裁减了云计算部门的员工。知情人士表示,此次裁员波及不到100名销售业务人员,目的是腾出资源投资于业务和人工智能(AI)。Google发言人在声明中表示,公司将继续做出调整,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未来的重大机遇”。 [](https://static.cnbetacdn.com/thumb/article/2020/1203/209a97861e0abc4.png) 这位发言人表示:“正如整个公司的团队所做的那样,我们正在做出改变,继续投资于对我们业务至关重要的领域,并确保我们的长期成功。” 此次裁员之前,Google的云业务增长放缓,该科技巨头还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雄心而投入巨资。本月早些时候,Alphabet公布的云业务营收不及市场预期,其2025年资本支出的指引也远远超出了预期。 Google此前也进行过几轮裁员。1月下旬,该公司宣布了一项针对其平台和设备部门员工的“自愿离职计划”。整个2024年,Google逐步进行部门重组,裁员波及整个公司。 在新的一年里,美国科技公司裁员几乎已成为常态。亚马逊、Meta Platforms、赛富时和微软等公司纷纷表示,将裁减表现不佳的员工,或寻求聘用成本更低的国际劳动力。这些公司面临着在不损害利润的情况下投资人工智能技术的压力。 随着搜索业务的成熟,Google Cloud被视为Alphabet实现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仍然是其投资的关键领域。在今年2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Alphabet首席财务官Anat Ashkenazi表示,该公司预计“2025年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关键投资领域的员工数量将有所增长。”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60.htm)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业绩继续恶化、与本田汽车的合并谈判破裂后,日产汽车正在起草更换首席执行官(CEO)的计划。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称,日产汽车的董事正在考虑内田诚的接班人选;因事未公开,知情人士要求匿名。内田诚加入日产已经22年,自2019年底开始担任CEO。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218/870e3b53f75f8ab.png) 现年58岁的内田诚本月早些时候告诉记者,虽然他做好了应要求卸任的准备,但他不想在稳住日产业务之前离开。该公司预计,在截至3月的财年里将净亏损800亿日元(5.36亿美元),这与他九个月前预测的实现净利润3,800亿日元相去甚远。 日产明年面临创纪录的债务到期,在过去一周经历两次降级之后,所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都已将该公司评级下调至垃圾级。内田诚去年年底向本田寻求帮助并达成了一项临时协议,拟把双方合并到一家联合控股公司之下。后来,两家汽车制造商无法就条款达成一致,于本月结束了谈判。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58.htm)
两年没收购的特斯拉,突然买下一家德国公司,属实罕见。要知道,唯效率至上、喜欢“单打独斗”独立自研的马斯克,投资、收购动作一向十分谨慎且少见——除非这家公司的确有过人之处。上一次的收购消息,还是2023年,特斯拉在德国买下Wiferion,一家5年拿下上百个企业的无线充电公司。 所以,这家名为Manz(曼兹)的公司,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马斯克从MAGA事业中抽身,不惜无视欧洲市场遇冷,也要“逆势”收购? 从马斯克的收购足迹中,我们或许能找到一点答案。 **特斯拉收购德国自动化工程公司** 实际上,德国公司曼兹,现在是一家破产边缘的公司。但特斯拉出手签署了购买协议,曼兹已发布了公告证实这一消息。 据公告透露,特斯拉将通过其自动化子公司Tesla Automation,收购曼兹的部分股权。 同时,特斯拉将接管曼兹的罗伊特林根工厂以及业务,工厂内约300名员工也在接管范围内,不过交易金额并没有披露。 问题是曼兹有何魔力,能让不常投资的特斯拉及马斯克都给予肯定? 原因首先要回到公司的核心业务上来。 曼兹已在自动化系统领域深耕40年,公司的核心产品之一,是电池、电子元件等的高精度自动化生产线。  特别是在电池制造上,曼兹投入的资源最多,取得的成效也最突出。 据业内人士透露,曼兹的自动化生产线,具有高达99%的生产合格率,显著高于市场普遍的95%-98%。 在自动化生产效率上,也比同类企业普遍提升约20%,同时支持多种电池类型的生产。  并且除了自动化产线外,曼兹的业务还覆盖了其他加工领域,例如激光加工、视觉与测量、湿化学和卷对卷工艺等等。 这些技术,也许目前不会直接用在汽车上,但可能会用于马斯克的其他商业版图,比如在储能产品设计、机器人制造时使用,堪称一场一举多得的收购。 到现在为止,特斯拉在德国已经有三家工厂,专门用于制造专用机械。 刚刚买下的曼兹工厂,将是特斯拉在德国打下的第四站,也是特斯拉布局汽车产业链自动化的又一块拼图。 马老板出手,就知有没有 其实,在对外投资上,特斯拉很少出手,但每次选定的项目,基本上都会给特斯拉带来明显助益。 特斯拉的自动化集团,最初就建立在另一家德国工程公司——Grohmann的收购基础上。 沿着收购路径回放,从2016年的第一笔收购,买下能源公司SolarCity开始,特斯拉到现在至少收购了八家公司,业务大多围绕电池、能源以及自动化生产:  在全球汽车厂商中,特斯拉算得上特立独行,从进入中国市场开始就总充当鲶鱼的角色。 而当前的特斯拉,正值陷入销量瓶颈期。 去年在中国市场,Model Y以300辆微弱优势超过秦PLUS,险些丢掉销冠宝座;在欧洲市场更加遇冷,1月份欧洲销量同比腰斩,德国销量大跌60%。 特斯拉急需一股新的动力,恢复销量增长势头。 从特斯拉这条“鲶鱼”的行动里,我们也能就此感知汽车行业竞争的底层逻辑。 当汽车行业卷到尽头,车企间比拼的无非两点,一是成本,二是效率。  从新能源汽车的架构拆解,电池很明显就是其最核心的部件,同时也是整车成本中的大头,大约可以占到40%-50%左右。 如何在有效降低电池成本的同时,兼顾提升电池生产效率,为自动化流程提速,也是当前车企在卷技术以外,需要着重考虑的议题。 在这些方面,中国作为生产制造大国,已经具备了一定声量的话语权。 例如,中国现在已经有不少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公司,和曼兹拥有类似的业务能力: 浙江的先导智能,也提供从电极制造,到电池组装的整线自动化解决方案,同时具备设备的高精度控制能力,其激光焊接机,可以实现微米级的焊接精度。  曼兹的锂电池生产系统整合方案,例如卷对卷技术,和先导智能的涂布、分切设备技术路径相似。 不过在规模化量产能力上,先导智能相较前者更具优势。 此前,特斯拉就曾向先导智能采购过电池设备,大众、宝马、丰田,以及小鹏、一汽、北汽等知名车企合作,也都与先导智能建立了合作。 另外,同在浙江的杭可科技、广东的赢合科技、利元亨、深圳比斯特自动化公司等等,都在动力电池的智能自动化设备上有所建树。 除了供应商外,各家车企自身,也在推进自动化技术发展,例如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等关键生产环节,自动化率正在不断提高。 还有车企通过引入智能装备、数字化技术、投放机器人等方式,完善自动化生产线。  在新能源汽车持续爆火,智驾已全面开花的当前,或许车企整体运营能力,才是汽车市场竞争的终极考验。 One More Thing 日产与本田“闹掰”之后,新的拯救者一直悬而未决。 有消息称,日产希望最好能和美国科技公司达成合作,潜在对象就包括特斯拉,关于其收购日产美国工厂的传言甚嚣尘上。 马斯克最近在X上回应了这一消息,转发了《财富》杂志的相关文章,并发表评论: <blockquote><p>特斯拉的工厂本身就是产品。Cybercab生产线在汽车行业是独一无二的。</p></blockquote>  这话就有点耐人寻味了,似乎是对特斯拉自身的制造工艺充满信心,对日产这样的传统工厂有点兴致缺缺。 又或者说,日产的这点资产,不配放桌上当筹码。 参考链接: https://electrek.co/2025/02/25/tesla-acquires-bankrupted-automation-engineering-firm/ https://www.reuters.com/markets/deals/tesla-acquire-parts-insolvent-german-parts-maker-manz-2025-02-25/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56.htm)
作为全球快餐巨头,麦当劳在中国市场正遭遇着一场“信任危机”。近年来,麦当劳在中国市场以每年新增近千家门店的速度扩张,计划到2028年突破1万家门店。然而,伴随门店数量激增的是消费者对门店卫生问题的频繁投诉。  有离职的麦当劳员工表示,麦当劳中国门店的“脏乱差”现象背后,实际上更多是管理的问题,根源指向为了控制成本导致人手分配不足,“爆单的时候,一个人当三个人用。” 根据财报资料,2024年,麦当劳的国际特许经营部门(IDL)同店销售额出现下滑,可见,作为该业务部门最重要的市场之一,麦当劳在中国的发展之路似乎并不平坦。 **垃圾遍地? 消费者“无从下脚”** 近日,《5D调查》栏目收到多位消费者投诉,直指麦当劳门店内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在社交平台上,针对麦当劳门店卫生问题的吐槽声音也是接连不断。 “无从下脚!”一位消费者如此形容广东某麦当劳门店。该消费者表示,“桌面全是客人吃剩的没收的食物,地上全是垃圾,感觉非常脏,一张可以坐的桌子都没有。” 还有消费者投诉广东另一麦当劳门店称,“店内一直有股臭臭的味道,每次去桌上都好脏,厕所更是脏得可怕”“价格越来越贵,用餐环境却越来越差”。  新浪财经《5D调查》栏目从一位离职麦当劳员工了解到,一家麦当劳门店的岗位主要包括厨房、经理、大堂,部分门店还会配备品牌大使。 其中,大堂岗位与门店卫生情况息息相关,其主要工作是负责收拾餐盘、排盘返回厨房、换垃圾袋、垃圾送垃圾房、地板清洁等。根据该离职员工介绍,大堂由门店当值经理调配,岗位的兼职比例较高。兼职主要在高峰期和晚上上班,日均工作时长约4-6个小时。 该离职员工以其曾工作的麦当劳门店举例称,门店位于老城区的核心位置,因此人流量较大。多年前,该门店实行分区清洁,高峰期起码有2-3个大堂外加品牌大使负责收拾和清洁。不过,日前新浪财经《5D调查》栏目在探访该门店时发现,晚上7点左右,只有一位餐厅员工负责大堂清洁和收拾。 针对前述消费者投诉的广东麦当劳门店,新浪财经《5D调查》栏目致电麦当劳官方客服进行反馈。当天,涉事餐厅相关负责人回电,并称将会与值班经理沟通人手安排问题,若再遇类似问题,顾客也可以在现场与值班经理或大堂员工沟通。 **降本增效,门店人手不足了?** 2017年之前,麦当劳中国的股权结构由美国总部全资控股。在此期间,麦当劳以标志性的巨无霸、薯条和可乐组合,以及“快速、清洁、友好”的服务模式,迅速吸引了中国消费者。 不过外资控股也使得当时的麦当劳在中国的决策链条过长,灵活性不足。随着中国市场的增长,麦当劳亟需更贴近市场的战略调整,这也为其后的“金拱门时代”埋下伏笔。 2017年,中信股份、中信资本与凯雷投资集团联合收购麦当劳中国公司80%的股份,公司正式更名为“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2023年,凯雷投资集团退出后,麦当劳全球的持股比例从20%提升至48%,中信资本联合体仍保持52%的控股地位。 股权变更后,麦当劳中国转变为“发展式特许经营”模式。收购极大地推动了麦当劳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数字化转型和市场扩张。2017年至2024年,麦当劳中国的门店数量从约2500家激增至6820家,年均增长率达15%,远超外资时期水平。 不过,有消费者则认为,麦当劳在中国的经营迈入金拱门时代后,门店脏乱差的现象却日益常见。 谈及麦当劳个别门店卫生堪忧的情况,前述麦当劳离职员工认为,更多是门店管理的问题。“门店人手分配不足,因为要控制成本、增加人效所以没给排班、控制工时。遇到爆单的时候,一个人要当三个人用。”  一位快餐行业资深人士表示,近年来麦当劳开设的门店面积对比以往有所缩小,因此对于大堂员工的需求也相应减少。另外,排班系统的更新也会对门店各个岗位的需求做动态调配,不排除有个别门店出于降本增效或者短期人员不足导致楼面管理出现问题。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麦当劳全球营收为259.20亿美元,同比增长2%,净利润为82.23亿美元,同比下降3%,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问题。其中,中国市场所在的国际特许经营部门(IDL)整体表现较为低迷。 从同店销售数据可以看到,2024年,麦当劳全球同店销售额下降0.1%,美国市场增长0.2%,国际直营市场下跌0.2%,而国际特许经营发展市场则下滑0.3%,在三个部门中跌幅最大,反映出在经营效率上存在一定挑战。 **涨价扩张,发展并不平坦** 中国大陆是麦当劳全球第二大市场,其重要性无需多言。不过,在当前的西式快餐市场竞争中,麦当劳中国面临着来自新老对手的施压。 截至2024年底,肯德基在中国的门店数量为11648家,几近是麦当劳在中国门店数量的两倍。此外,华莱士、塔斯汀等本土洋快餐品牌也凭借低价策略在下沉市场迅速崛起,进一步分割市场。 为了巩固在中国市场的地位,近年来麦当劳中国积极推进门店扩张。按照麦当劳的计划,2025年将在中国新开设约1000家门店,几乎占公司将在全球新开设的2200家门店的一半。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此前还曾表示,公司计划到2028年将餐厅数量增至10000家。 在同店销售额可能出现下滑的情况下,规模上的扩张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持收入的增长。同时,近些年,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价格调整愈发频繁,从套餐到单品,从早餐到咖啡,涨价几乎成为其应对市场变化的常规操作。 麦当劳中国的最新涨价动作是在今年2月中旬。麦当劳中国对部分早餐套餐及“开心乐园餐”进行价格调整,涨幅为0.5元。对此,有消费者认为,虽然0.5元看起来不多,但对经常买早餐的消费者来说,长期累积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此外,根据新浪财经《5D调查》栏目的不完全统计,2021年和2022年,麦当劳中国连续调整“随心配1+1”套餐价格,从12元涨至13.9元;2023年12月,近90%的汉堡、小食类产品单价上调0.5元。而麦当劳多次将调价归因于原材料、人力及物流成本的上涨。 整体来看,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充满挑战,如何解决卫生问题、提升业绩以及应对竞争,将是其必须面对的课题。 前述行业人士坦言,当前,消费者在做决策的时候更谨慎并且会做多方对比,在食品安全、食品品质、服务质量、物超所值等方面对麦当劳提出了更高要求。“真正的挑战在于麦当劳如何在中国市场既坚守自身全球化的标准,同时又要不断推陈出新,以自我革命去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做得比其他同业者更极致。” 文 | 新浪财经 徐苑蕾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54.htm)
理想i8的亮相让理想汽车股价大涨,乐道似乎也眼红了。昨天,乐道汽车官微发布了一张乐道L90和理想L9的同框图,并行横向对比。此举被众多网友群嘲,称“蹭理想热度很Low”。  但网友不知道的是,乐道的压力其实很大——在2024广州车展上,乐道汽车总裁艾铁成给出了年度目标,豪言“完不成就下课!”但目前来看,其月销量与预期相差甚远。 值得注意的是,李斌也立下了2025年销量翻倍、2026年盈利的目标。不过,蔚来的“多生孩子”策略尚未见效,其乐道品牌销量贡献不稳定,萤火虫被吐槽造型太丑……在年度净亏损扩大11%的背景下,李斌真能实现新Flag吗? **月销量不达标****,****陷****员工购车****风波** 根据蔚来此前公布的2025年1月销量,共计交付新车13863台,同比增长37.9%。 乍一看,这个成绩单还算不错,不过拆解看却表现不佳。其中,蔚来品牌交付新车7951台,乐道品牌交付新车5912台。而2024年1月时,乐道品牌还未推出,也即是去年同期蔚来品牌的新车交付量为10055台,对比之下,蔚来品牌今年1月的销量不升反降。  从乐道品牌的销量来看,也并不理想。 2024年9月,乐道品牌的首款车型乐道L60正式上市。在乐道L60上市当晚,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发布短视频称这款新车“爆单”了。根据李斌在采访中对外公布的规划,乐道L60在2024年10月的产能预计会超过5000台,并在12月份提升至1万台以上。2025年1月份,该车的产能将至少达到1.6万台,并在3月爬升至2万台的水准。 蔚来后续公布的数据显示,乐道L60在2024年10月交付新车4319台,2024年11月交付新车5082台。产能爬坡和交付的表现中规中矩,与蔚来宣称的“爆单”还有差距。 面对外界舆论压力,在2024年11月的广州国际车展上,乐道汽车总裁艾铁成“急了”,他给出了一个清晰的目标:2024年12月单月交付破万台,2025年1-2月冲击1.5万台,3月达到2万台。甚至还立下了一个Flag:完不成就下课。 2024年12月,乐道品牌交付新车10528台,算是完成了艾铁成设定的第一个目标。不过从今年1月的交付情况来看,乐道5912台的交付量距离目标差距巨大,今年3月又能否达到2万台?更是未知数。 在此背景下,乐道也是频陷舆论风波,出现了强制员工购车,以及订单造假的传闻。 今年1月,社交平台一则聊天记录截图显示,“乐道汽车强制要求每位销售人员都要买一台自家车,不买就滚蛋。公司说半年后回收,却没有任何合同协议。”同时还有汽车博主爆料称,某汽车品牌存在订单造假问题,导致积压大量现车,此事也指向了乐道。 负责销售业务的乐道副总裁夏庆华出面回应称,所谓的强迫员工购车,实际上是面向一线同事的购车政策倾斜;至于订单造假,他认为是乐道遭人嫉恨被恶意攻击。  最近,又有乐道员工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公司要求必须内购买车,为了给门店引流,他把自己的车辆挂到了闲鱼上,却被公司内部通报踩了红线“劝退”。乐道相关人士对外回应称,从未强制员工购车,该员工是因为享受公司内购优惠政策购买乐道L60后,违规委托二手车商转卖车辆,违反了公司的限售承诺,经过协商后离职。 2月18日,该员工再次发帖称,公司没有强制要求购车,为此前的激进举动道歉,并称HR已经和自己沟通,撤回了之前的公司通报。 **蔚来“多生孩子”策略靠谱吗****?** 2024年,可谓是蔚来的多事之秋。 蔚来此前公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期内公司收入总额为186.735亿元,同比下降2.1%;净亏损为50.597亿元,同比扩大11%。 财务状况持续未有好转之下,蔚来也是频频陷入被收购、破产倒闭等传闻之中。 2024年8月,有市场传言称,蔚来汽车正式宣布破产。蔚来法务部随后发布公告声称,制造恶意谣言的当事人已被警方抓获;2024年11月,有认证为[比亚迪](https://finance.sina.com.cn/realstock/company/sz002594/nc.shtml)员工的人士称,比亚迪与蔚来集团合作成立比未来汽车集团,收购后,新集团直接控股蔚来汽车。比亚迪和蔚来高管先后出面辟谣;今年1月,海通国际更是在研报中猜测, 2025年小米将收购蔚来。 面对外界不断的舆论压力,蔚来法务部于本月发布公告,宣布将以最高100万元的奖励金额,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黑公关和网络水军恶意攻击的线索和证据。 而在销量方面,蔚来采取的是“多生孩子”的策略。李斌曾表示,蔚来自成立之初就想做多品牌,实现对多个价格区间的覆盖。随着萤火虫在NIO Day 2024上正式发布,蔚来已经集齐了蔚来、乐道和萤火虫三大品牌,分别针对高端市场、家庭市场和个性化市场。 在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李斌给出的目标是2025年实现销量翻倍增长,2026年实现盈利。  从目前的销量情况来看,乐道品牌对蔚来整体的销量贡献不稳定;而萤火虫品牌也是出师不利,萤火虫首款车型对外亮相后,官方称为标志性的“三重奏”三眼大灯被网友吐槽太丑,更有人称其为“iPhone后摄像头”。根据规划,萤火虫首款车型将在2025年4月正式上市,对标宝马mini和奔驰smart。在外观设计遭遇吐槽之下,届时萤火虫的销量恐怕也要经受考验。 文 | 新浪科技 张俊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