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quote><p>本文从产品设计的两种极端现象出发,探讨了“请求原谅,而不是请求许可”的设计理念,即在设计中大胆地为用户提供预设的解决方案,而不是让用户在每一步都进行繁琐的确认。</p> </blockquote>  ## PART1 产品设计碰到过的两种极端 说到产品设计(这里甚至可以适当泛化,交互设计、硬件设计、多媒体设计等),很多人容易走向两个极端,“有(不)幸(料)”在产品设计的经历中我都见到过: **第一种,用户都是小白,得听我们的!** <blockquote><p>“<strong>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不会知道怎么做,他们很容易犯错。</strong>”</p></blockquote> 这是很多设计者一厢情愿的担心。这种情况的假设前提是,设计者自认为深谙背后的地图全貌,站在上帝视角俯瞰用户,自然会觉得用户的思考浅显而无知。设计者就像大包大揽的父母一般,制定好成长、前进的路径,约束好各种边界和规则,不允许任何的违逆和回旋。 用户在这种环境的活动受到严格的限制,没有丝毫的自由空间和创造性,甚至于既定的规则和路径并不与用户所处的使用场景事实相符合。 **第二种,必须要让用户自己做决定,产品不能承担任何后果!** <blockquote><p>“<strong>出了问题怎么办?不能说是产品/系统导致的吧!必须要让用户自己一步一步明确的确认和操作。</strong>”</p></blockquote> 这是另外一种极端情形。作为设计者,从一开始就想要剥离所有的纠纷和瓜葛,所有的确认、授权、提示,都要求用户明确并给出操作才能继续,这样一来,就像是保险须知的条款,非常完备,除了问题,那是用户自己的责任啊。 用户在上面这种环境中,如同原始社会,已经失去了任何的工具支撑,想要喝水,系统会问你是不是想要水?是河水、湖水、海水?怎么取水,自己还是他人?用什么取水,手捧、葫芦?只怕一连串的确认操作之后,用户也快渴死了,至少也被烦死了。 ## PART2 产品设计理应如何思考呢? 《交互设计精髓4》一书中有一段话,我想可以用来呼应上述part1的现象。 <blockquote><p>“大部分的时间里面,我们应该做<strong>很可能是正确的事情</strong>,而不是每次尝试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判断。<strong>软件只应该做很可能是正确的事情</strong>,然后为用户提供<strong>强大的工具来调整第一次的尝试</strong>,而不是给张白纸,挑战用户。这样一来,应用程序不用请求权限去采取行动,而是<strong>做了之后再请求谅解</strong>。</p> <p>对大多数人来说,<strong>从空白开始很困难</strong>,而在别人做好的基础上开始则会更简单。<strong>用户能够轻易微调程序提供的近似值,以精确达到自己的要求</strong>。”</p></blockquote> ## PART3 现实世界里的花花绿绿 大包大揽的家长式设计(第一种设计)现在可能并不多见了,毕竟市场会教育他们,用户也会用脚投票,严格制式的系统逻辑怎么可能面对发展的业务和各式各样的团队。 但如果是面对b端/g端用户,卑微的乙方或者没有话语权的自研团队可能更容易出现的是第二种情形,设计者想尽办法的规避软件/系统的责任,一切的操作需要用户的许可、授权、选择、确认,最终的结果会是:无尽的提示弹窗+二次确认弹窗+无尽的“我知道了”、“确认”、“下一步”、“提交”。 如此的设计虽然说很好的规避了产品的责任,把一切都推给了用户,同时也尽可能保证了产品/系统逻辑的清晰明了、简化,也不需要额外复杂的兜底逻辑。但b端、g端产品更注重的生产力和效率,这里你说是不是完全相背了呢? ## PART4 多做一点点,改变世界 **所有的许可都抛给用户,只能说是产品设计的懒惰**造成的(这个锅多半得产品经理自己来背),不够深刻理解用户/业务场景,对任务流程把握不准确,这样的设计拿出来根本不是一把利斧(工具),而是“原石”(白纸)一堆。 用户打开一个信息页面,数据刷新都不做,这是不是偷懒呢?即便用户不需要,但是我们也应该在做一些基本的预设: 1、打开页面时进行数据查询刷新2、用户点击已阅读、知道了之后,就应该自动执行下一步操作,而不是再让用户点下一步3、提交数据之后,就应该自动返回信息列表或者详情预览,并展示最新数据 产品/系统应该做到的远不止上面这些,更多的应该在业务场景、用户场景、流程协作中体现出来。 最近偶然翻看到一篇**工作笔记(正是基于产品设计视角大胆的做可能正确的事情)**,是2021年刚到上个团队时,做的2个迭代版本,功能不大,它们都是干的同一件事情:“**信息结构优化**”,这当然属于是提供给用户一定的功能分类基础,而不是让用户像白纸一样在系统里自己去盲目探索。 信息结构是呈现给用户的支撑性框架,信息结构构建了用户的大脑导航地图。当时接手的产品基本也到了近2.0的阶段,可是在对于业务贴合的信息结构构建上做的很不足。我猜当时大概率有几种可能: - 当时团队的普遍能力模型,在信息结构上是有待提升的 - 调研草草没有深入到用户的场景里面去 用户一定没有错,如果有问题一定是设计者需要反思的! 导航的视角不只是当一个用户,对于B端产品来说(很多企业级应用产品),用户其实是协作网络上的不同角色。我们有不同角色的用户,他们可能互相独立、也可能互为依赖,而对于一条主业务流程上的串联用户的来说,信息结构不只是对于当前用户的事情,也要考虑信息随着主流程在用户链条上的传递。 类似此类的识别、判断,我们大可大胆的让系统去先做了,然后提供一些兜底、容错、撤销、撤回机制给到用户用于修正不符合事实的操作。“请求原谅,而不是请求许可”,更像是一种设计思想,需要设计者能够深刻共情用户与场景。 作者:Kris_3zzz, 公众号:iSpiik产品说 本文由 @Kris_3zzz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blockquote><p>为什么说服务设计是服务管理的核心?它能为企业带来什么?这篇文章,作者从一致性与规范性、高效率与快速响应、个性化与差异化三个方面,给大家分享了服务设计的价值与意义。</p> </blockquote>  在服务管理的体系中,“服务设计”往往是企业忽略却最重要的一环。通俗点说,服务设计就像是在画一个服务的“施工图纸”,帮企业把美好的服务理念落地成实际操作。如果缺乏科学的设计,不仅客户体验会一团糟,企业的效率和品牌竞争力也很难有所提升。 那么,服务设计到底能为企业带来什么?为什么它是服务管理的核心?接下来,从**一致性与规范性、高效率与快速响应、个性化与差异化**三个方面聊聊服务设计的价值与意义。 ## 一、为什么一致性和规范性很重要?让客户每次都觉得“好像在复制优秀” 试想,你去一家连锁咖啡店点咖啡,今天这家分店的店员特别热情,拿铁的奶泡也打得完美;结果第二天去另一家分店,点了一杯同样的拿铁,奶泡却稀得像水,店员还在忙着看手机不搭理你。这种体验有多糟心?“不一致”是客户对品牌失望的第一步。 **1、标准化流程,给客户“稳定的体验”** 服务设计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让流程标准化。通过明确服务的每一步操作步骤,企业可以减少员工的“自由发挥”,降低服务质量的波动性。无论客户去哪里消费,都能享受到一致的高品质体验。比如某国际连锁餐饮品牌,从客户进店的欢迎语到点餐流程再到用餐后结账的操作,都有清晰的规范和标准。哪怕你在纽约或东京进店,体验几乎是一样的。 **2、统一规范,减少“体验割裂”** 服务设计的另一个作用是建立跨部门、跨团队的一致规范。想象一下,客户打电话到客服咨询,结果接线员A和B的回答完全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客户不迷糊才怪。这种不一致会让客户对品牌失去信任。而科学的服务设计可以统一规范,不论是哪个部门、哪个岗位的员工,客户都能感受到一致的服务。 例如,某国际餐饮品牌通过服务设计,对接待、点餐和服务时间等关键流程进行了细化。例如客户等待时间超过一定分钟数时,服务员必须道歉并赠送小食。这种标准化设计让全球客户都能感受到一致的专业服务,同时让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 二、为什么高效率的服务这么关键?“效率”就是客户的安全感 想象你急着上班,想打个车,结果App死活不派单,等了十几分钟司机才来;或者网购了一件急用的商品,显示发货却迟迟不到。这种情况下,服务的“效率低下”会让客户觉得糟透了。 在服务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效的服务流程和快速响应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的“必杀技”。 **1、优化流程,缩短等待时间** 服务设计能帮企业找到现有流程中的低效环节,并进行全面优化,去掉多余的步骤,让服务流转更顺畅。例如,一些餐厅通过设计简化点单和出餐流程,大幅缩短了顾客的等待时间,最终让翻台率和顾客满意度都得到了提升。 **2、用数字化工具赋能效率** 服务设计还会考虑如何利用技术提升效率。比如引入CRM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智能客服和自动化工单分配系统,减少人工操作的出错率,同时加速响应客户需求。 例如:某电信运营商重新设计了故障报修流程,引入了自动化工单和智能客服系统。客户通过App提交问题后,系统会自动分配最近的技术团队,并且实时更新维修进展。结果,客户平均等待时间缩短了30%,满意度提升了一个台阶。对客户来说,效率就是信任的第一步。 ## 三、个性化与差异化服务:从客户需求中“设计亮点” 在服务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仅仅“做好服务”已经不够了。如何让客户记住你,并成为你的忠实粉丝?答案是个性化和差异化服务。 **1、个性化服务:服务不是“一刀切”** 不同的客户群体有着不同的需求。服务设计能够根据客户特征制定针对性的服务流程,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比如,某高端化妆品品牌会根据会员的皮肤类型推荐专属护肤方案,并提供个性化使用指导。这种服务不仅解决了客户的特殊需求,还让客户觉得自己“被懂了”。 **2、差异化服务: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服务设计还能帮助企业打造独特的服务模式,成为市场上的“稀缺选手”。比如某高端酒店推出了“私人管家”服务,为VIP客户提供行程规划、房间布置和24小时随叫随到的专属服务。这种差异化设计,不仅让客户体验到“非凡的待遇”,也让品牌在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 例如:某高端酒店品牌专门为商务客户设计了私人管家服务。管家不仅帮客户规划日程,还能根据客户喜好调整房间布置,比如提供咖啡机、瑜伽垫等个性化设施。这种独特的服务让酒店一跃成为商务人士首选,并吸引了大量忠诚客户。 ## 四、服务设计的意义:企业与客户双赢的基石 归根结底,服务设计是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第一步,它能让企业从以下三个方面受益: - 保障一致性与规范性: 确保客户每次接触服务都能感受到一致的高品质体验,让企业树立起“靠谱”的品牌形象。 - 提升效率与响应速度: 优化流程和引入技术工具,让客户感受到高效的响应,增强对品牌的信任感。 - 提供个性化与差异化服务: 用独特的服务设计满足客户需求,创造超越预期的体验,从而建立起牢固的竞争优势。 服务设计的本质,就是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细致的打磨,让企业不仅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还能创造惊喜。对于客户来说,每一次服务都像是一种“高级定制”的体验;而对于企业来说,这种用心的设计,是赢得市场竞争的最强武器。 所以,下一次当你享受一项服务时,不妨留意背后是否藏着精心设计的逻辑——你会发现,很多品牌的成功,正是从这一点点小细节中积累起来的。 本文由 @化文龙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blockquote><p>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定义了交互思维和流程、目标,接下来我们分享交互设计思维与我们常说的产品思维、体验思维等的融合。</p> </blockquote>  ## 一、交互思维与产品设计思维的融合 在现代产品开发中,**交互思维**与**产品设计思维**的融合已经成为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两者看似独立,却可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形成互补,打造出更加契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本文将从两者的特点、融合的价值,以及实际应用场景中如何落地等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它们的结合。 ### 1. 交互思维与产品设计思维的区别 **交互思维:聚焦人与界面的连接**交互思维的核心在于**用户与产品的互动体验**。它关注的是: - **效率**:用户是否能快速找到功能并完成操作? - **体验**:操作过程是否流畅、愉悦? - **反馈**:用户的操作是否能即时获得明确反馈? 交互思维倾向于优化用户的操作路径,将复杂的技术逻辑隐藏在背后,让用户感受到简单和直观。 **例子:**在淘宝购物车中,“全选”功能按钮被设计在靠近商品列表的顶部,方便用户快速选中所有商品;而删除操作则以批量和单选两种方式提供,提升操作灵活性。 **产品设计思维:关注用户价值与商业目标** 产品设计思维则是更全局的,它关注的是**产品能否满足用户需求并实现商业价值**。核心问题包括: - **需求洞察**:用户真正需要什么? - **功能取舍**:哪些功能是核心,哪些功能是辅助? - **商业目标**:如何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实现盈利或增长目标? 产品设计思维更偏向**战略层面**,要求对市场、用户和商业有全局的理解,并制定产品的发展方向。 **例子:**微信从“即时通讯”入手,以简单的聊天功能切入市场,但通过持续扩展支付、朋友圈、公众号等模块,构建了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 ### 2. 交互思维与产品设计思维的融合点 两种思维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兼顾用户体验和商业价值。以下是几种主要的融合方式:  **1)以用户为中心,兼顾商业目标** **交互思维:** 设计流畅、直观的操作流程,提升用户体验。 **产品设计思维:** 在流畅体验的基础上,引导用户完成关键行为(如购买、注册等),实现商业目标。 **案例:美团外卖的下单流程** - 交互层面:在选餐、结算、支付的每一步,用户体验都清晰、顺滑,没有任何卡顿。 - 产品设计层面:通过优惠券推送、推荐菜品等设计,提升订单金额和用户粘性。  **2)用户需求与技术限制的平衡** **交互思维:** 关注用户直观感受,简化复杂操作,让用户专注于目标任务。 **产品设计思维:** 在技术和资源限制内,找到实现用户需求的最佳方案。 **案例:滴滴出行的“一键叫车”功能** - 交互层面:用户只需输入目的地,一键发单,系统会自动分配司机。 - 产品层面:背后整合了定位技术、调度算法、司机匹配逻辑等复杂功能,但这些复杂性被完全隐藏,用户只需看到简洁的界面和高效的结果。  **3)数据驱动与用户体验的结合** **交互思维:** 基于用户行为数据优化界面和流程,提升操作效率。 **产品设计思维:** 基于数据分析判断用户需求的优先级,调整产品功能布局。 **案例:淘宝推荐算法与界面设计** 淘宝的个性化推荐系统通过AI分析用户浏览和购买行为,推荐相关商品。交互设计确保推荐商品的展示方式简洁、直观,不打扰用户正常浏览,增强购物体验的同时提升成交转化率。  **4)感性设计与理性分析的结合** **交互思维:** 关注情感体验,设计让用户愉悦的互动。 **产品设计思维:** 从用户行为和反馈中提炼需求,找到情感体验的落地点。 **案例:支付宝的“年度账单”功能** - 交互层面:炫酷的动效和图表展示,给用户带来仪式感和满足感。 - 产品层面:通过账单展示增强用户的消费行为意识,并潜移默化地推广其理财功能。  ### 3. 交互思维与产品设计思维融合的关键原则 - **优先关注用户需求:**两者融合的首要任务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所有设计决策都应服务于用户的目标和体验。 - **注重全局与细节的平衡:**产品设计思维关注全局策略,而交互思维则深入到细节优化。两者需紧密配合,既要设计好产品的整体框架,也要关注用户的每一次点击和滑动。 - **数据与创意并重:**以数据为基础验证产品方向,以创意设计激发用户的情感共鸣,实现理性与感性的结合。 ### 4. 未来展望:AI与交互/产品思维的深度融合 随着AI技术的深入发展,交互思维与产品设计思维的融合将进一步进化: - **智能推荐与场景化设计:** AI可以通过用户数据精准预测需求,设计更贴合场景的互动。 - **个性化界面:** 产品的界面和交互将更加动态,根据用户习惯实时调整。 - **自动化与人性化的平衡:** 利用AI简化操作的同时,保留关键环节的人性化设计,让用户感到关怀与尊重。 **案例展望:** 在未来的外卖App中,AI不仅能推荐菜品,还能根据天气、饮食偏好提供动态优惠,让用户感到“被理解”。同时,界面交互会变得更加智能,比如直接通过语音完成点餐和支付。 ## 二、交互思维与用户体验设计思维的融合 在数字产品开发中,**交互思维**和**用户体验设计思维**(UX Design Thinking)常常交织在一起,共同塑造出令人满意的产品体验。两者的融合不仅能提升产品的使用效率,还能激发用户的情感共鸣,最终实现用户目标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 1. 交互思维与用户体验设计思维的核心概念 **1)交互思维:聚焦人与界面的高效互动** 交互思维主要关注用户与产品之间的操作过程,旨在通过**直观的界面设计**和**高效的交互方式**,帮助用户轻松完成任务。其核心要素包括: - **清晰性:** 让用户知道该怎么操作。 - **反馈性:** 用户的每一次操作都能获得及时的反馈。 - **效率性:** 操作路径最短、操作负担最小。 **2)用户体验设计思维:以用户为中心的全局视角** 用户体验设计思维是以**用户需求**和**用户感受**为核心的一种方法论,涉及产品从设计到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其重点在于: - **需求洞察:** 通过调研理解用户真正的需求。 - **情感连接:** 不仅满足功能需求,还要让用户感到愉悦、舒适。 - **全流程体验:** 关注用户从进入产品到离开的每一个接触点。 **简单类比:** 交互思维像是一位专注于修路的工程师,确保路径笔直流畅;而用户体验设计思维更像是一位城市规划师,考虑如何让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高效且宜居。 ### 2. 交互思维与用户体验设计思维的融合点  **1)从细节到全局,满足用户操作与体验的双重需求** 交互思维注重细节,优化每一个交互动作;而用户体验设计思维关注全局,确保整个使用流程的流畅性和一致性。两者结合能让用户在每个环节都感到舒适且顺畅。 **案例:微信的语音消息功能** - **交互思维:** 长按录音键时,提供实时的录音状态提示;松手后,自动发送语音,减少用户额外的操作。 - **用户体验思维:** 通过语音功能,解决了用户在手忙或不方便打字时的沟通需求,增强场景适配性和易用性。 **2)情感设计与功能设计的结合** 交互思维解决“怎么用”的问题,用户体验设计思维则深入到“为什么用”和“用后感受如何”。情感设计是两者融合的一个关键点,既提升用户满意度,又增强产品粘性。 **案例:支付宝的完成支付动画** - **交互思维:** 支付完成时的动态反馈,让用户明确支付已完成。 - **用户体验思维:** 支付后展示“支付成功”字样并配以动画,不仅提供信息,还让用户感到完成任务的愉悦。 **3)用户需求与设计约束的平衡** 交互思维帮助优化操作路径,而用户体验设计思维则考虑设计的合理性和场景适配性。在技术和资源的限制下,两者需要共同探索最佳方案。 **案例:滴滴出行的路线规划与确认** - **交互思维:** 用户输入起点和终点后,系统快速规划出最佳路线,并提供简单确认按钮。 - **用户体验思维:** 考虑用户可能存在对价格敏感的需求,提供多种车型选择,同时展示每种选择的价格和预估时间。 **4)数据驱动与用户感知的结合** 数据分析是用户体验设计思维的重要部分,而交互思维则利用这些数据优化每一次用户操作。两者的结合能实现功能的个性化和体验的精准化。 **案例:淘宝的商品推荐系统** - **交互思维:** 推荐商品以卡片形式展示,用户可以快速滑动浏览、添加购物车或直接购买。 - **用户体验思维:** 推荐逻辑基于用户的浏览和购买行为,推送最相关的商品,减少用户决策时间,提升购物体验。 ### 3. 交互思维与用户体验设计思维的融合策略 - **以用户为核心,构建全流程体验:**两者的融合应始终围绕用户需求展开。在每一个用户接触点上,既要确保交互的流畅性,也要关注用户的情感感受。 - **简化操作路径,优化信息传达:**用户体验设计需要通过交互设计,减少用户完成任务的步骤,同时以视觉化、图形化的方式传递信息,让用户一目了然。 - **动态优化,保持体验的一致性:**基于数据分析,实时调整交互设计和体验设计,确保用户在产品生命周期内始终获得一致且优秀的体验。 ### 4. 实践案例:抖音的交互与体验设计 抖音作为短视频平台,在交互与用户体验设计的结合上表现得尤为出色: - **交互思维:** 用户只需上下滑动即可浏览视频,操作简单直观;同时每次滑动都有即时的视觉反馈,增强流畅感。 - **用户体验思维:** 推荐算法通过用户兴趣分析,持续推送个性化视频内容,提升用户粘性;视频结束时还配有引导互动的按钮(如点赞、评论),鼓励用户参与互动。 ### 5. 未来展望:AI技术推动交互与用户体验的升级 随着AI的普及,交互思维与用户体验设计思维的融合将进入新的阶段: - **智能交互:** 通过语音、手势等自然交互方式,进一步简化操作。 - **个性化体验:** AI根据用户行为预测需求,动态调整界面和推荐内容。 - **情感化设计:** AI捕捉用户情绪,提供更贴心的交互反馈和情感关怀。 **案例展望:智能客服系统** 未来的智能客服不仅能准确理解用户问题,还能根据情绪识别调整对话语气,同时提供即时解决方案与友好的互动体验。 ## 三、交互思维与界面设计思维的融合 **交互思维**与**界面设计思维**的融合,是现代产品设计中的核心命题。二者分别专注于用户操作路径和界面视觉呈现,彼此互补,共同打造出功能性与美观性兼具的产品体验。本文将从两者的概念、融合的价值以及实际案例中剖析如何实现这种深度结合。 ### 1. 交互思维与界面设计思维的核心概念 **1)交互思维:聚焦操作路径与用户效率** 交互思维的核心在于优化用户操作的每一步,降低操作复杂度,提升使用效率。 其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 - 用户如何完成某项任务? - 操作的反馈是否清晰? - 整体路径是否流畅高效? 特点:逻辑性强,重在用户的操作行为,强调功能可达性和可用性。 **2)界面设计思维:聚焦视觉呈现与情感体验** 界面设计思维则以视觉表现为中心,关注界面的美感和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其关注点包括: - 信息是否清晰易读? - 视觉元素是否吸引人且统一? - 是否通过视觉传递了情感和品牌理念? 特点:更注重感性表达,强调用户的情感体验和对产品的第一印象。 **简单类比:** 交互思维像是设计产品的操作说明书,确保逻辑清晰易懂;而界面设计思维则为产品包装,让它看起来有吸引力且直观。 ### 2. 交互思维与界面设计思维的融合价值 - **兼顾功能性与美观性:**用户既需要能够快速完成任务,也希望在使用过程中感到愉悦。交互思维和界面设计思维的结合,可以让产品在逻辑清晰的基础上,通过视觉传达提供更佳体验。 - **提升用户认知效率:**交互逻辑清晰但界面复杂,会增加用户认知成本;界面美观却缺乏交互合理性,会让操作变得困难。融合两者可以提升用户对信息的识别和理解效率。 - **构建品牌感与用户粘性:**交互设计让用户留下“好用”的印象,而界面设计则通过视觉元素让用户感到“好看”。这种结合不仅能满足短期功能需求,还能通过美学设计强化品牌认知,提升用户长期粘性。 ### 3. 交互思维与界面设计思维的融合方式  **1)信息分层与视觉引导的结合** **交互思维:** 根据用户操作逻辑,对信息进行层级划分,优先展示关键信息,隐藏次要内容。 **界面设计思维:** 通过颜色、字体大小、对比等视觉元素,强化信息的层级感和用户的关注点。 **案例:支付宝首页的布局** **交互层面:** 核心功能(如转账、收付款)被放置在显眼的首屏区域,次要功能(如理财推荐)隐藏在二级页面。 **界面层面:** 不同模块的背景颜色和按钮样式有明显区分,用户一眼就能找到核心功能。 **2)动效与反馈设计的结合** **交互思维:** 动效作为用户操作的反馈机制,提示操作结果或状态变化。 **界面设计思维:** 动效的风格和节奏与界面整体视觉风格保持一致,增强整体体验的连贯性。 **案例:抖音的点赞动效** **交互层面:** 用户双击屏幕后,出现心形动画,明确提示“点赞成功”。 **界面层面:** 动效的色彩与抖音的品牌风格一致,给用户带来视觉和情感上的满足感。 **3)视觉布局与操作路径的优化** **交互思维:** 确保核心操作路径最短,减少用户不必要的点击和跳转。 **界面设计思维:** 通过对页面布局的优化,让用户在操作路径中感到界面简洁且层次分明。 **案例:京东购物车的设计** **交互层面:** 重要操作(如全选、去结算)被放置在用户触手可及的位置,减少多余步骤。 **界面层面:** 清晰的分组、直观的价格信息展示,让用户轻松理解购物车内容。 **4)情感设计与功能优化的结合** **交互思维:** 通过优化功能满足用户需求,让操作过程简单高效。 **界面设计思维:** 在视觉设计中融入情感化元素,让用户感到愉悦或被关怀。 **案例:网易云音乐的“听歌识曲”功能** **交互层面:** 用户只需点击一个按钮,系统即可快速识别歌曲,操作简单高效。 **界面层面:** 启动时有动态音波效果,识别成功后展示专辑封面和歌词,增强情感连接。 ### 4. 交互思维与界面设计思维融合的关键原则 - **优先满足用户需求:**任何设计决策的出发点都应是用户需求,确保用户能够快速完成目标任务。 - **强调一致性与连贯性:**界面视觉风格和交互逻辑需要保持一致,避免用户因切换页面或操作而感到困惑。 - **数据驱动优化设计:**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发现交互逻辑和界面设计中的问题点,并不断优化。 - **保持创新但不偏离预期:**界面美观或交互新颖可以吸引用户,但要确保设计符合用户的心理模型和习惯,避免过度创新导致理解困难。 ### 5. 实践案例:微信的朋友圈功能 微信的朋友圈功能是交互思维与界面设计思维结合的经典案例: **交互设计:** 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下滑操作浏览动态,上滑时加载更多内容,操作自然流畅。 点赞和评论的交互逻辑简单,长按可以删除自己的评论,符合用户直觉。 **界面设计:** 动态展示以卡片形式分隔,保持视觉整洁。 文本和图片的排版统一,评论区域的缩进样式使信息层级清晰。 ## 总结 交互思维与产品思维、体验思维、视觉设计思维的融合,是用户体验优化的基础。在实际设计中,我们既需要从全局出发,规划产品战略,也需要关注用户的每一步操作细节。 通过两者的互相补充,我们能设计出既符合用户需求,又实现商业价值的产品,更精准地满足用户需求,让产品不仅好用,还能打动人心。为用户和企业带来双赢的结果。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这种融合将持续推动数字产品体验的升级,成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动力。 本文由 @ DesignLink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由 FireFly Studios 开放的《要塞十字军东征:决定版》定于7月15日发售。在这款备受玩家喜爱的《要塞十字军东征》的扩展决定版中,玩家将重返传奇的圣战之地。参与重新构想的历史沙漠遭遇战,体验全新的游戏内容和升级后的视觉效果,该版本忠实地沿用了原作的艺术作品、音乐、原班配音演员、作曲家以及资深开发人员。  据悉,《要塞十字军东征:决定版》在原版游戏的基础上增加了8个新的可玩单位、4位全新的AI领主以及多个额外战役。你可以独自体验2个全新的历史战役和4个“时光之沙”遭遇战征程,或者与好友组队,在全新的合作征程中并肩作战。  此外,玩家还可以进入玩家要求的遭遇战模式,该模式拥有更大的地图、自定义选项以及游戏体验改进。该决定版增加了前所未有的角色、士兵、战役等内容,旨在考验你的勇气,同时通过全新的图形重制游戏,以原汁原味的预渲染等轴视角呈现辉煌。  无论是与20位颇具挑战的AI领主一较高下,还是与好友一起闯荡全新的合作征程,或是仅仅惊叹于宏伟的沙漠城堡,《要塞十字军东征:决定版》都能让新老玩家重温这款即时战略经典,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游玩。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为庆祝《消逝的光芒》10周年,开发团队诚邀玩家于1月27日晚上7点加入特别直播活动,观看特别节目“DYING TO KNOW”。除了一起回顾美好的回忆之外,玩家还可了解接下来几周即将登陆《消逝的光芒》和《消逝的光芒2》的全新内容。  此外,官方还将揭晓关于这一系列未来的一些新动向,并与部分开发人员进行交流。男爵是将凯尔囚禁至今的人,一位冷酷无情、精于算计、智力超群的科学家。他的真实姓名是马里乌斯·费舍尔,是河狸谷地区一个贵族制药世家的最后一名后裔。但是……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V社选拔,Steam 即时战略游戏节现已隆重开幕。本次特卖满载各种优惠,提供折扣的都是非回合制、即时进行的策略游戏。 准备好随机应变了吗?只需访问特卖页面,战略游戏节就会送上小小礼物。在特卖结束前,玩家可每天造访点数商店,领取免费贴纸。  据悉,本次活动的参加资格很简单:玩家的游戏必须是实时的(或是可暂停的实时游戏),且必须是策略游戏。参加的游戏必须需要玩家即时快速思考;如果玩家不用暂停的情况下去拿水喝,那么就可能就不适合此游戏节。  steam活动地址:[点我进入](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category/strategy_real_time)
## 要闻提示 1.赵明离职之后荣耀管理层大洗牌,荣耀中国区多位高管离职 2.游戏大厂老板阴阳员工,公关急速上线善后:员工上下班,奔驰接送 3.小米卢伟冰四个字总结2024年度小米中国区:极其出色 4.离谱!蔚来李斌参加南通车友年会,被男车主强吻 5.零一万物CEO李开复称自己是铁人不用睡觉,很自豪被叫铁人 6.马斯克吐槽TikTok可在美国运营,X却不能在中国运营,国内网友怒怼 7.剪映海外版CapCut停运当天,Meta宣布推出移动端视频编辑软件“Edits” 8.OpenAI CEO奥尔特曼:OpenAI目前尚未实现AGI,外界应降低期待 ## 今日头条 **赵明离职之后荣耀管理层大洗牌,荣耀中国区多位高管离职** 雷峰网消息,1月20日,荣耀内部发布任命通知,荣耀中国区销售部部长郑树宝离职,且在今日完成工作交接,原职位由荣耀江苏省省主管陈浩乾接任。此外,荣耀CMO郭锐兼任中国区事务,原荣耀中国区CMO姜海荣确认离职。据悉,姜海荣曾在华为与荣耀工作超过20年,历任研发、市场等工作,此前已在内部提交离职电子流。而20日中午姜海荣还在网络社交平台发布有关荣耀的营销图片和视频。 据公开资料显示,郑树宝曾担任过华为终端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首次公开露面在2016年中国电信活动中,后任职华为消费者BG大中华区电信渠道部部长,2021年随团队调动入职荣耀。荣耀员工告诉雷峰网,郑树宝是荣耀的“灵魂人物”,曾操盘过荣耀独立后的第一款产品荣耀V40。 1月17日,荣耀内部刚刚宣布,赵明因身体原因,向公司提出辞去CEO等相关职务,董事会经过慎重讨论研究,决定尊重赵明的个人意愿,接受他的辞呈,同时决定由李健任CEO职务。在赵明发布离职信时,姜海荣在微博上转发并称:“祝福明哥,祝福荣耀!”这也引发了外界对其去留的猜测。 本文作者长期关注智能硬件及终端,对终端渠道、业内动态感兴趣的行业人士,欢迎添加作者微信(**ByArsT**)交流。 ## 国内资讯 **游戏大厂老板阴阳员工,公关急速上线善后:员工上下班,奔驰接送**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三七互娱有员工在内网发帖称,新办公楼搬迁后希望能安排班车以方便上下班。这一提议引来了公司李逸飞的亲自回应,并在评论区开怼:“我给你安排每天上下班奔驰接送如何?” 原本大家都以为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没想到李逸飞却真的用实际行动实际行动证明了“言出必行”。当日,三七互娱在内网上发布了一个特别的惊喜:为了庆祝11月8日三七互娱乔迁嘉年华夜市,公司决定兑现CEO李逸飞的这一承诺,特别设立了“言出必行彩蛋奖”。现场抽取了7名幸运员工。中奖员工将获得“奔驰接送上下班一天使用权”的特别奖励。 对此,有员工表示:“讲真,这操作真的让人看不懂。奔驰也有便宜车型,市场价也就30万左右,这并不算啥大手笔。其次,抽奖名额只有7个,而三七互娱有近4000名员工,这中奖率低的,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奖励仅仅是接送一天,按照租车市场的价格,一天的租金也就200元左右。  **小米卢伟冰四个字总结2024年度小米中国区:极其出色** 近日,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发文表示,过去一年小米在中国区取得了极其出色的成绩。据悉,1 月 18 日小米举行中国区的年度业务总结大会。大会上,公布了小米中国区 2024 年取得的成绩,其中包括小米汽车首战大捷;手机市场份额稳步提升,高端再突破;大家电/生态链高速增长,创新产品不断;用户服务再上台阶,拆送装行业领先。 据了解,2024 年小米汽车已经完成了13.5万辆的交付量,此外雷军在跨年夜直播中也曾立下目标,计划2025年小米汽车交付量达到30万辆;此外,小米手机在4000元至6000元价位段也已站稳脚跟,并计划下一步重点突破6000元以上价位段,继续提升品牌层次。 2024年还是小米科技大家电迅速崛起的一年,去年小米大家电业务高速增长,已经成为集团全新增长曲线,其中空调增长66%、冰箱增长48%、洗衣机增长65%,空气净化器增长30%、智能门锁增长39%。(快科技) **离谱!蔚来李斌参加南通车友年会,被男车主强吻** 日前,李斌来到南通参加车友俱乐部年会,在合影环节,一名男车友走上台与李斌握手合影留念。可在合影结束准备下去时,男车友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强吻了李斌。男车友得逞后,还回头望向李斌得意的笑,场下参会的车友也是被惊到。  对此,网友调侃道:“这份新年礼物太沉重,斌嫂可能不会想要”、“斌哥魅力太大,男车友不仅喜欢蔚来,还喜欢斌哥”。“这份待遇,目前新势力只有李斌有,雷军、李想、何小鹏还都没有解锁被用户强吻的成就”。 据悉,各地的车友年会是蔚来团队极为重视的活动,几乎每年李斌都要亲自去国内各地参加车友年会,与车友面对面交流、吃饭。(快科技) **阿里打响2025年“反内卷”第一枪:春节后推免费“AI数字员工”** 1月20日消息,近日,据阿里1688透露,春节后1688将继续开展去年的反内卷行动,面向源头厂商出台一系列利好举措,包括推出免费的“AI数字员工”。据了解, 阿里AI数字员工是由阿里云人工智能团队倾力打造,它不仅拥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还能够自主学习和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AI数字员工”可以帮助会员商家,建成一个具备专业运营经验的数字员工团队,团队主要成员有AI店长、AI素材运营、AI营销推广和AI客户管理。据阿里官方商家负责人透露,通过1688提供的免费AI代运营能力,以前商家需要一个专业运营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0.2个人力就可完成。 同时,“AI数字员工将进一步简化商家与买家的互动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交流,使得静默下单的比例进一步提升。展望将来,几乎99%的C类订单都将实现静默下单,因此商家完全不必担心无法妥善服务这类买家的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据1688官方透露,截至2024年12月底,1688PLUS会员数已突破1000万。这意味着,如果这1000万商家全部都使用免费“AI数字员工”的话,商家运营的人力成本将比之前至少减少80%以上。(快科技) **字节跳动发布面向海外的AI中文开发环境IDE** 1月19日,字节跳动正式发布了一款面向专业的开发者提供服务的全新AI Coding产品,Trae(trae.ai),实现了从Copilot向Autopilot的演进。 据了解,Trae由字节跳动旗下新加坡公司SPRING(SG)PTE.LTD.提供服务,支持AI问答、代码自动补全、基于Agent的AI编程等功能,可以帮助程序员自动化完成开发任任务,并在一些项目中可以实现端到端开发(通过用户的提问直接生产一个完整的代码项目),产品目前仅支持Mac版本,但据相关人员介绍,Windows 版本也即将上线。 据悉,该工具可选择简体中文或英文,并内置了GPT-4o、Claude-3.5-Sonnet模型供免费使用。  **黄仁勋大赞华为Mate XT三折叠手机,直呼“不可思议”** 1月20日消息,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此前在北京出席了英伟达答谢迎春会,并在活动中与媒体进行了交流。黄仁勋多次使用中文表达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并透露自己最喜欢的中国菜肴是辣子鸡。他还特别提到深圳,称其为一座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市,每次到访都能感受到新的变化。 在活动中,黄仁勋还体验了华为的 Mate XT 三折叠屏手机,并对其设计和技术表示高度赞赏,称其“不可思议(incredible)”和“难以置信(unbelievable)”。他表示,这款手机非常适合他,因为他热爱阅读,其多折叠形态为阅读和观影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还将这款手机与传统直板手机进行了对比,并用中文称“差不多嘛”。(IT之家)  **腾讯撤回“微信蓝包”商标注册,马化腾:希望外界不要对“送礼物”功能过度吹捧**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曾于2024年12月申请注册了多枚“微信蓝包”“蓝包”商标,涉及科学仪器、广告销售、金融物管等多个领域。目前,这些商标状态显示为无效。 “微信蓝包”实际上指的是2024年12月上线的“微信送礼”功能。通过该功能,用户可以在微信小店购买商品后赠送给好友,礼物24小时内接收有效。这一功能被部分用户称为“微信蓝包”,体验类似于拆红包的互动形式。据了解,目前“微信蓝包”商标申请已被腾讯撤回,但多个“微信礼物”相关商标仍在申请中。 在2024年度员工大会上,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曾表示,微信电商的发展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工程,计划花费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慢工出细活,打磨微信电商。但他呼吁,希望外界不要过度关注“微信送礼”功能,更不要将其神化,因为微信电商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而非依赖单一功能的短期热度。(界面新闻) 2024年微信、小红书等产品力较强的内容平台陆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电商路,这些内容平台后续将走向何方,欢迎添加作者微信 **aqingcjx** 交流讨论。来者请备注身份和来意,感谢! **豆包推出实时语音大模型:号称中文对话断崖式领先、情商智商均在线** 1月20日,豆包实时语音大模型正式推出,并在豆包 App(版本号为 7.2.0 新春版)全量开放。据介绍,豆包实时语音大模型实现了语音理解和生成一体化,实现了端到端语音对话。相比传统级联模式在语音表现力、控制力、情绪承接方面表现惊艳,并具备低时延、对话中可随时打断等特性,“中文对话断崖式领先,情商智商双双在线”。 同时,豆包 App 更新实时语音通话功能,面向所有用户开放。该功能基于最新豆包实时语音大模型。官方表示,豆包中文场景的对话能力更新后在语音真实感和“喜怒哀乐”的情绪表现上近乎达到“人机难辨”的 AI 交互效果,可以模仿不同声线,并且在“逻辑思考”和“情绪感知”上有明显提升。 据了解,豆包全新实时语音通话功能可以根据场景自动对节奏、儿化音、音量、气音等细节精准把控,还可跟用户“说”悄悄话。其掌握了部分方言与英语对话、多角色模仿,甚至部分歌曲演唱能力。(IT之家) **零一万物CEO李开复称自己是铁人不用睡觉,很自豪被叫铁人** 1月20日,曾任创新工场董事长,现零一万物CEO李开复在访谈节目中表示自己在创新工场时期曾奉行996,007的工作制度,“那段时间我是特别拼命工作的,可以说996、007,我都是奉行的,而且我特别自豪的就是我的外号,我的外号是铁人,铁人就是不用睡觉的,你一天任何时候来发Email给我,我很快就会回。” 他还表示,“说实在的是责任感启动的,但是后来就有点虚荣心,就觉得我是铁人,你们都很认可我、尊敬我、崇拜我,那我就继续做铁人,一个铁人就应该这样子。”俞敏洪询问是否是特意打造一种人设,李开复表示,“就是觉得很开心,这个人设真好,这样我是拼命的,我的团队也知道他们也拼命,不就往前冲了吗?”(东方财经) **前夏普CEO戴正吴起诉富士康及郭台铭,索赔2.2亿元奖金** 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前夏普CEO戴正吴(Tai Jeng-wu)起诉富士康(鸿海精密工业)及其创始人郭台铭,称他在2016年至2022年期间担任这家日本电子公司的CEO期间,没有得到适当的报酬。富士康1月20日回应表示,关于本案,本公司基于合法合规精神,一切依法办理。 知情人士说,戴正吴在富士康工作了近40年,于2022年退休,2024年12月,他向新北地方法院对郭台铭和富士康公司提起民事诉讼。报道称,戴正吴要求对方赔偿超10亿元新台币(约合303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2亿元)。 知情人士表示,2016年在担任夏普CEO时,戴正吴和郭台铭签署了一项协议,郭台铭承诺如果戴正吴实现某些目标,比如让夏普重返东京证券交易所一部,将对其发放奖励和奖金。这位知情人士说,这些激励措施包括富士康的股份。(爱集微) **合创汽车被列为老赖,拒不履行212万元案款** 1月20日消息,公开资料显示,近日,合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因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被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老赖),涉及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履行情况为全部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显示,被执行人向申请执行人支付金额合计212万余元。  广汽集团1月10日发布公告审议通过了《关于按股比为参股公司提供借款的议案》。该议案提出,为履行对员工和消费者的社会责任,经参股公司合创汽车股东协商一致,同意按股比提供专项用于支付员工工资及经济补偿金的股东借款,其中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按股比(合计持股 25%)提供约2,380万元借款(以实际发生金额为准)。 此外,同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由广汽埃安受托承接合创汽车产品售后服务业务, 并根据10年售后服务期限测算由合创汽车股东各方按股比提供不超过1.74亿元借款,专项用于合创汽车产品售后服务。(界面新闻) **格力又要受冲击!小米首座家电工厂结构封顶,将自研自产小米空调** 1月20日,小米集团副总裁、采购委员会主席、资产与工程管理部总经理张剑慧宣布,小米首座智能家电工厂结构已经顺利封顶,距离开工仅仅过去了两个月。这是小米首座智能家电工厂,于11月在湖北武汉奠基,占地751亩,预计到2026年实现大规模量产。按照项目规划,园区厂房将于2025年5月封顶,2025年11月竣工验收,进入量产阶段。 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在开工仪式上表示,大家电是小米“人车家全生态”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小米集团的战略级业务板块。小米将长期坚持高投入,坚持技术立业,推动家电智能化。他透露,小米已经陆续投入了近110亿元用于家电业务的发展。王化此前表示,家电工厂建成后,小米就能自研自产空调了。(CNMO科技) **人均近6万元,张雪峰给员工发放2000万年终奖和绩效** 近日,考研名师张雪峰在直播中公布了公司员工年终奖和绩效,引发网友关注。张雪峰表示,公司员工350人左右,年终奖和绩效一共发了2000万,“这还不是工资,工资已经发了,(2000万)就是年终奖和绩效。”据此计算,张雪峰公司员工的年终奖和绩效,人均发放近6万元。张雪峰曾表示,自己从不会给员工制定KPI,给员工的福利一个也不能少,如果公司允许,他愿意为员工多占用1天的工作时间,并且公司会双倍奉还。(九派新闻) ## 国际资讯 **马斯克吐槽TikTok可在美国运营,X却不能在中国运营,国内网友怒怼** 1月21日消息,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日前表示,允许TikTok在美国运营而不允许社交媒体平台X在中国运营是不公平的,需要改变。这番言论也是引起了不少国外网友的热议。 对此,我国方面回应称,只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完全没问题。“中国政府依法管理互联网,只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和服务,中方欢迎各国的互联网企业来中国发展。” 随后这个说法也是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不少人纷纷表示,“既然谈公平了,那么不让华为手机在美国卖,中国新能源车在美国卖等等,这些你们也不用改变下吗?”还有网友直言:“中国市场开放公平,欢迎全球企业来竞争,X也别急眼嘛。”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TikTok在美恢复服务,但字节跳动旗下多款其它应用仍被封禁** 1月20日消息,TikTok 在美国的部分服务已恢复,但字节跳动旗下的其他热门应用,如数字卡牌游戏《Marvel Snap》、视频编辑应用 CapCut 以及社交平台 Lemon8,在美仍处于封禁状态。目前,包括 TikTok 在内的这些应用均无法在美国苹果 App Store 和谷歌 Play Store 下载。 尽管许多用户此前已预料到 CapCut 和 Lemon8 可能会受到 TikTok 禁令的影响,但《Marvel Snap》的封禁却令不少用户和开发者感到意外。周日早上,游戏工作室 Second Dinner 在社交媒体 X 上发文称:“此次服务中断对我们来说是个意外,并非计划之中。《Marvel Snap》不会消失。”该游戏由字节跳动旗下的游戏开发商 Nuverse 发行。 当用户尝试打开《Marvel Snap》、CapCut 和 Lemon8 时,会看到与 TikTok 在周六晚间关闭时显示的类似提示信息。CapCut 内的弹窗显示:“美国已颁布法律禁止 CapCut。很遗憾,这意味着您暂时无法使用 CapCut。请放心,我们正在努力恢复在美国的服务,敬请关注!”(IT之家) **剪映海外版CapCut停运当天,Meta宣布推出移动端视频编辑软件“Edits”** 1月20日消息,剪映海外版(CapCut)于美国停止运营当日,Instagram 首席执行官 Adam Mosseri 在 Instagram 平台上发布视频,宣布推出一款名为“Edits”的移动端视频编辑软件。为此 Adam Mosseri 评论道:“目前有很多事情正在进行中,无论最后会发生什么,我们的工作是为创作者提供尽可能好用的工具。” Adam Mosseri 在视频中介绍“Edits”软件时指出:“‘Edits’不仅仅是一款视频编辑软件,它是一个完整的创作工具。软件内有一个专门的灵感板块,用于跟踪早期创作时的灵感,并且还有一个高质量的相机应用(我用它录制了这段视频),以及你所期待的所有视频编辑工具,还能够和朋友和其他创作者分享视频草稿。此外,如果你选择在 Instagram 上分享视频,还可以提供强大的视频数据分析。” 目前 Edits 应用已经上架美区 App Store,预计于 3 月 13 日推出,同时 Adam Mosseri 表示其安卓版本也将很快上线。(IT之家) **OpenAI CEO奥尔特曼:OpenAI目前尚未实现AGI,外界应降低期待** 当地时间周一(1月20日),人工智能(AI)研究公司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表示,OpenAI下个月不会推出AGI(通用人工智能),并且目前尚未研发出AGI。AGI是一种在广泛的认知任务中达到或超越人类认知能力的AI,创建AGI是OpenAI等AI研究公司的主要目标。 实现AGI的时间表仍然是研究人员和专家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一些人认为可能在几年或几十年内实现AGI;另一些人则认为可能需要一个世纪或更长时间;少数人认为这可能永远无法实现;还有少数人则声称它已经实现了。 作为目前最知名的AI公司,OpenAI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实现AGI的公司。奥尔特曼周一在社交媒体X平台(前身为推特)上驳斥了OpenAI即将推出 AGI 的传闻,他写道:“推特上的热度又失控了。我们下个月不会部署AGI,也并未实现它。我们确实有一些很酷的东西要给大家展示,但请冷静下来,把你们的期待值降低100倍!” 虽然奥尔特曼否认了OpenAI将推出AGI,但有消息称该公司接下来可能会推出重磅新研究。据媒体报道,一家AI公司可能会在月底发布达到“博士级别”的超级AI智能体,用于执行复杂的人类任务,这家公司可能正是OpenAI。奥尔特曼上周五在X上宣布,OpenAI已完成其新推理AI模型o3 mini的版本,并将在几周内推出。(快科技) **梅赛德斯-奔驰CEO:欧盟应鼓励中国车企赴欧建厂** 1月20日消息,梅赛德斯-奔驰CEO康林松日前接受媒体采访称,欧盟应鼓励中国车企在欧开设更多工厂。他表示,几十年前中国曾邀请欧洲车企赴华投资以进入中国市场,“这种做法可成为解决当前贸易争端的一部分”。康林松提到:“没有人否认公平竞争环境是一个正当的讨论议题。问题是你使用什么工具?不要加速保护主义,我们可能(因此)损失很多利益。” 2024年12月,中国商务部曾就中欧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磋商进展表态称,中方始终主张通过对话磋商解决贸易摩擦,一直在为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价格承诺磋商做出最大努力。希望欧方尽快采取实际行动,与中方共同推进磋商。(界面新闻) **苹果官网再闹乌龙:iOS 18支持文档中iPhone字样拼错成“iPone”** 1月20日消息,苹果官网近来出现不少乌龙,据消息,苹果中国官网错误地将一篇“如何下载 iOS 18”支持文档页面中的“iPhone”字样拼写为“iPone”,英文网站对应页面拼写则正确。 据此前报道,如去年11月时苹果官网上架一款“70/96/140W USB-C 电源适配器”时,错误将相关设备标注为“兼容2024款Mac mini与iMac”,引发部分用户对于相应设备支持USB-C接口供电的讨论,但随后苹果公司便悄悄删掉了相关错误标注。 而在去年9月苹果发布iPhone 16系列手机时,官网曾显示iPhone 16 Pro / Pro Max配备“抗反射镜头涂层”,iPhone 16/16 Plus 配备“抗反射镜头涂层(融合式摄像头)”,不过这同样是因为乌龙导致,苹果公司后续又悄悄删除了相应字样。(IT之家) **谷歌员工确认 Android 16 Beta 3将在3月12日上线** 据最新报道,谷歌确认将提前推出其下一个主要的Android平台升级。2024年11月,首个Android 16开发者预览版亮相,随后紧随而至的另一个开发者预览版备受期待。本月晚些时候,我们有望迎来第一个测试版。按照谷歌官方的时间表,在本月我们将见证第一个测试版的登场,并在2月再次更新。预计3月份会发布第三次测试版本。 尽管细节不多,但一位谷歌员工透露称:Android 16 Beta 3将于3月12日发布。此外,在评论中还提到了两个重要日期:1月22日和2月19日。尽管没有明确说明这些日期与什么相关,但很可能指的是第一个和第二个beta版本的发布时间。(中关村在线) **英伟达高管:完全自动驾驶汽车2030年前难上路** 1月20日消息,英伟达汽车部门负责人阿里・卡尼表示,完全自动驾驶汽车还很遥远,不太可能在本十年内(2030年前)在公共道路上全面投入使用。尽管目前已有部分汽车在特定受控环境下实现了有限的自动驾驶功能,但他指出,要实现汽车真正自主驾驶,仍需在计算能力和技术上取得进一步突破。(钛媒体) 雷峰网
文|周鑫雨 编辑|苏建勋 2025年,豆包的第一更,放在了语音通话功能上。 2025年1月20日,豆包发布了最新的“端到端”语音大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更新豆包APP的实时语音通话功能。 此前,豆包语音通话功能采用的是ASR(自动语音识别)+LLM(大语言模型)+TTS(文生音频)的级联方案。如今更新的端到端语音大模型,是将语音识别、理解和生成,都放在同一个模型中解决。 据《智能涌现》测试,更新语音模型后的豆包,最大的亮点在于,豆包在语音交互时,把类似人类的表达形式和情感输出,复刻了出来。与此同时,新版本的对话流畅度和智商情商,也有大幅提升。 比如,豆包上新的“灵魂歌手”和“百变大咖”等语音通话模式,比GPT-4o还抢先一步,实现了唱歌和角色扮演。  △豆包更新的语音通话模式。 ### **豆包学会了唱歌,和角色扮演** 豆包一个大变化,是把语音的角色扮演能力,拓展到了明星、书中和影视中的角色。这一功能,也体现在了豆包语音通话的“**百变大咖**”模式中。 比如当作者提出“模仿虞书欣的声音说话,并且说一段新年祝福”,豆包一句“哼,我才不要模仿她呢!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就把“小作精”的劲儿还原出来了。 演示视频:https://pan.baidu.com/s/1i9DvF3o2wjq_jyGMuF_lgQ?pwd=yrn8 而且豆包的上下文记忆能力也相当不错。当我在同一段对话中尝试了宋丹丹、林黛玉、甄嬛等角色,再次要求豆包模仿虞书欣时,它立马委屈上了:“怎么又让我模仿她呀?” 演示视频:[https://pan.baidu.com/s/1gmHHEkqcrwAfiY01uy8-Uw?pwd=3b7a](https://pan.baidu.com/s/1gmHHEkqcrwAfiY01uy8-Uw?pwd=3b7a) 当下,市面上多数语音模型的歌曲创作,还需要用户输入较为专业的文字Prompt,或者需要先基于用户输入的文字音频,进行谱曲,无法在自然的语音交互中,做到“张口就来”。 豆包这次上线的“**灵魂歌手**”模式,就能让豆包在聊天中,随口把歌唱了。 比如让豆包唱一首节奏欢快的歌,它张口就来了一曲Taylor Swift的《Love Story》,不过缺点是把歌名说成了“Lose Control”,以及音准确实也有些“Lose Control”。 演示视频:[https://pan.baidu.com/s/1vN4GpKdVtGEn4bYiV3uOkQ?pwd=kj8j](https://pan.baidu.com/s/1vN4GpKdVtGEn4bYiV3uOkQ?pwd=kj8j) 除此之外,歌曲创作能力,豆包也有了。比如和豆包说“给我唱一首歌,歌词里面要有‘年终奖多多’”,它立刻表演了一首。虽然歌词比较口水,但响应速度很是优秀。 演示视频:[https://pan.baidu.com/s/1VZAL7F6h0cH6x8pDDB1muw?pwd=3seb](https://pan.baidu.com/s/1VZAL7F6h0cH6x8pDDB1muw?pwd=3seb) 从角色演绎和唱歌的能力就能感受到,豆包的拟人能力、交互自然程度以及情绪表达水平,已经是next level。 比如让豆包讲个鬼故事,它能根据情节切换语气,非常有氛围感。 演示视频:[https://pan.baidu.com/s/13g20MBVW1ydmtuL-dd3qSw?pwd=g3kb](https://pan.baidu.com/s/13g20MBVW1ydmtuL-dd3qSw?pwd=g3kb) 这次豆包又上线了两种人格模式:“**受气小包**”和“**夸夸大师**”。 所谓的“受气小包”,官方说法是可以让豆包呈现委屈巴巴的状态。但我们聊下来的感受是,“受气小包”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绿茶小包”。 演示视频:[https://pan.baidu.com/s/1cixSfFb89KVC1wBKogGOyg?pwd=vcxr](https://pan.baidu.com/s/1cixSfFb89KVC1wBKogGOyg?pwd=vcxr) 不过难得的是,不管接受任何指令,“受气小包”都能维持“委屈”的人设。比如让“受气小包”阴阳怪气一些,最阴阳的版本,还是散发着茶香: “哟,我可不敢呐,你可是主子,我不过是个任您使唤的小可怜,哪敢有什么别的想法呀!” 演示视频:[https://pan.baidu.com/s/1y4JBcUIjOMQKozUeufvXCg?pwd=b746](https://pan.baidu.com/s/1y4JBcUIjOMQKozUeufvXCg?pwd=b746) 相比于8月发布的出版语音通话功能,能明显感受到,豆包的情绪感知能力也更强了。通过一个“啊哈”,它就能感知到用户欢快的情绪。 演示视频:[https://pan.baidu.com/s/1UKAra3EOhL0l_1OPFoRdAg?pwd=m1rb](https://pan.baidu.com/s/1UKAra3EOhL0l_1OPFoRdAg?pwd=m1rb) 当然,豆包的情绪表达上,也变得更像人。用“猜性别”来逗豆包,有一种和真实网友开玩笑的感觉。 演示视频:[https://pan.baidu.com/s/1eTlUjDLENsnWGE2mEzSLEg?pwd=rusa](https://pan.baidu.com/s/1eTlUjDLENsnWGE2mEzSLEg?pwd=rusa) ### **搞定语音交互,拟人赛道的入场券** 2024年5月,自OpenAI旗下GPT-4o发布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市面上大多AI语音通话功能,采用的都是ASR(自动语音识别)+LLM(大语言模型)+TTS(文生音频)的级联方案。 比如初代豆包的语音通话功能,就集成了语音识别模型Seed-ASR、语音合成模型Seed-TTS,以及整合了RTC(实时音视频)技术,来实现对话情境下AI的实时交互。 但集成多个模型的级联方案,劣势在于AI的交互,很大程度上还不够像人一样自然。在“语音转文字再转语音” 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信息的损耗。 这也导致,传统的语音交互模式在落地场景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行业对于AI语音交互的落地,局限在教育、客服等高专业度、低拟人度的场景中。 不过,端到端方案正在逐渐成为主流。比如智谱在2024年10月发布的GLM-4-Voice,以及面壁智能在2025年1月15日发布的“端侧GPT-4o”MiniCPM-o 2.6,就采用了端到端的模型方案,在一个模型里同时完成视觉的理解,以及语音的理解和生成。 据《智能涌现》了解,这次豆包语音通话功能的更新,主要是由于底层模型技术,从原有多个多模态模型合作的级联方案,改成了直接从“理解语音到生成语音”的端到端方案,因此在降低延时、自然度、情感表达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并且还能输出歌曲。 而语音能力的提升,也会将AI落地的空间,从教培、客服等专业领域,扩展到情感陪伴、心理咨询、配音等更广阔的场景中。 尤其是AI情感陪伴、角色扮演领域,在当下已经展现出强大的吸金能力。 比如,最近一款主打AI偶像扮演的App“Lovey Dovey”,迅速冲上韩区iOS评分第一,深受追星族的追捧。“六小虎”MiniMax旗下的角色扮演应用Talkie,根据AI产品榜,截至2024年12月拥有2977万月活用户。  Lovey Dovey对话1  Lovey Dovey对话2 在语音层面对角色扮演、情绪感知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则是丰富AI与人交互形式、提升沉浸感的关键一环。情感交互能开拓的市场空间,也逼迫着技术朝着“拟人”的方向更近一步。  欢迎交流!  欢迎关注!
 ## 传华为鸿蒙 PC 今年有望上市,已进行半公开测试 1 月 20 日消息,近日,据博主爆料,鸿蒙 PC 已经在渠道做半公开测试,新一轮的找 bug 开始。他称这款重磅新品原定 2024 年底发布,2025 年如果进展顺利,或有惊喜。  作为面向万物互联时代设计的操作系统,鸿蒙要想真正站稳脚跟,必须在 PC 使用场景中占据一席之地。2024 年 9 月 20 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 BG 董事长余承东在接受央视新闻直播间采访时提到,当前的华为 PC 可能是最后一批搭载 Windows 系统的笔记本电脑。未来,华为将推出鸿蒙系统的 PC 产品。(来源:DoNews)  ## 谷歌公布 Titans 系列 AI 模型架构:融合长短期记忆与注意力机制、突破 200 万上下文 Token 1 月 20 日消息,谷歌研究院发文,公布了「Titans」系列模型架构,相应模型架构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仿生设计」,结合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注意力机制,支持超过 200 万个 Token 的上下文长度,目前相关论文已发布在 arXiv 上,谷歌计划未来将 Titans 相关技术开源。 谷歌声称,Titans 系列模型架构在长序列处理任务中的表现明显优于现有模型,无论是语言建模还是时间序列预测,Titans 在准确性和效率上都展现了「压倒性优势」,甚至在某些场景中超越了如 GPT-4 等具有数十倍参数的模型。(来源:凤凰科技) ## 预计小米汽车 1 月新增订单接近 4 万份,远超工厂产能 1 月 20 日,据 CNMO 报道,从高频数据分析,小米汽车 2025 年 1 月新增订单,乐观估计可达 4 万台,保守估计约为 3.7 万台。 尽管订单量稳步增长,小米汽车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却并非市场需求不足,而是产能的瓶颈问题。目前,小米汽车仅拥有一家投产的工厂,尽管该工厂的理论年产能高达 30 万台,但实际产量却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据悉,小米汽车目前的月交付量最高已突破 2 万辆,但仍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 3 万辆的水平,这一数字远低于其新增订单的数量。  当前,小米用户等待小米 SU7 和小米 SU7 Pro 的时间为 24 至 27 周,而小米 SU7 Max 的等待时间则稍短一些,为 20 至 23 周。这意味着,小米汽车需要至少四个月到五个月的时间来消化现有的积压订单。(来源:CNMO)  ## OpenAI 资助 AI 数学基准测试引发公正性质疑 北京时间 1 月 20 日消息,近日,AI 社区对 OpenAI 资助的数学基准测试 FrontierMath 的公正性提出质疑。FrontierMath 是由 Epoch AI 组织开发的一项用于评估 AI 数学能力的测试,OpenAI 在展示其新人工智能 o3 时使用了这一基准。Epoch AI 透露,OpenAI 不仅资助了 FrontierMath 的创建,还参与了基准问题的审核,但这一合作直到去年 12 月 20 日才被公开。 部分社区成员担心,OpenAI 的参与可能影响 FrontierMath 的公正性,尤其是 OpenAI 可能获得了对基准的优先访问权。Epoch AI 副主任 Tamay Besiroglu 承认未能及时公开合作信息,影响了透明度,但他强调 FrontierMath 的完整性并未被破坏。尽管如此,Epoch AI 的首席数学家 Ellot Glazer 表示,尚未独立验证 OpenAI 在 FrontierMath 上的表现,未来将进行独立评估以确认其准确性。(来源:DoNews) ## 微软 AI 战略面临重大挑战:大量旧电脑难以升级至 Win11 1 月 20 日消息,随着 AI 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软正全力推进其 AI 战略,Windows 11 Copilot+ PC 便是这一战略的典型代表。然而,微软面临一个重大挑战:大量运行 Windows 10 的旧款 PC 无法满足升级至 Windows 11 的硬件要求。 在 2025 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戴尔高管 Sam Burd 与 AMD 代表讨论了这一问题。他表示:「我们相信,升级到 AI PC 将显著提升生产力。目前全球有 15 亿台 PC 的庞大装机量,其中许多设备无法满足运行 Windows 11 的硬件要求。」尽管 Sam 提到的具体数字可能存在争议,但毫无疑问,Windows 11 对硬件的要求比 Windows 10 更为严格。  尽管微软与多家科技巨头的合作表明其设备将覆盖不同价格区间,但最终能否实现广泛普及,仍需时间验证。(来源:IT 之家) ## 字节发布 **AI ****中文开发环境****IDE****,目标全球开发者** 1 月 19 日,字节跳动正式发布了一款面向专业的开发者提供服务的全新 AI Coding 产品——Trae(trae.ai),实现了从 Copilot 向 Autopilot 的演进。 据了解,Trae 由字节跳动旗下新加坡公司 SPRING(SG)PTE.LTD. 提供服务,支持 AI 问答、代码自动补全、基于 Agent 的 AI 编程等功能,可以帮助程序员自动化完成开发任任务,并在一些项目中可以实现通过用户的提问,直接生产一个完整的代码项目。产品目前仅支持 Mac 版本,Windows 版本也即将上线。  据悉,该工具可选择简体中文或英文,并内置了 GPT-4o、Claude-3.5-Sonnet 模型供免费使用。(来源:极客公园) ## 马斯克瞄准美国 TikTok 用户,X 平台推出短视频信息流 北京时间 1 月 20 日消息,在上周末经历短暂的下线风波后,TikTok 目前已经恢复在美国的服务,然而围绕这一热门短视频平台的不确定性尚未结束。不少社交媒体竞品也在继续探索展业机会——其中也包括世界首富马斯克的 X。 据悉,就在 TikTok 恢复美国服务的同时,X 平台宣布上线短视频信息流服务。公司表示,正在面向美国用户推出一种新的「沉浸式视频之家」。 在更新后的软件里,美国用户将在应用程序底部菜单栏里,看到一个新增的视频标签,点击后就能进入短视频信息流。与 TikTok 等短视频应用一样,用户可以上滑屏幕翻阅系统推荐的其他短视频。(来源:cnBeta)  ## 高通确认:首批 24 位高解析度音频 Wi-Fi 无线耳机即将推出 1 月 20 日消息,高通在 2023 年底推出了 XPAN 技术,使无线音频不再仅仅依赖蓝牙,而是可以通过 Wi-Fi 进行传输。公司当时表示,首款搭载这一技术的无线耳机将在 2024 年上市,但在过去一整年之间,都没有关于这一新技术的产品的相关消息。 外媒 Android Authority 今日就此事向高通咨询,得到了正面回复:这些产品可能很快就会与我们见面。「我们很高兴与几家客户合作,推动首批 XPAN 设备的上市,这些产品将在不久后宣布。」 支持 XPAN 的耳机能够根据需要在 Wi-Fi 和蓝牙之间切换,因此当设备近距离放置时,可以使用蓝牙传输较低质量的音频。若想要使用 XPAN 技术,耳机需要配备高通骁龙 S7 Pro 芯片,而配对的手机或平板也需要搭载骁龙芯片(目前尚不知晓是否需要特定型号)。另外,设备必须连接到同一 Wi-Fi 网络。(来源:IT 之家) ## iPad Pro 销量不佳,苹果推迟高端 MacBook Air 的 OLED 计划 北京时间 1 月 20 日消息,苹果原计划在 2027 年推出的 OLED 屏幕 MacBook Air 将被推迟至 2029 年。报道指出,这一延迟是由于首款 OLED 屏幕的 iPad Pro 销量低于预期。这使得苹果重新评估了在 MacBook Air 上引入这种昂贵显示技术的必要性。  然而,尽管如此,苹果仍计划在 2027 年款的 MacBook Air 机型中加入 Oxide TFT(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提供更准确的色彩表现、更高的对比度、均匀的屏幕亮度以及更低的功耗,从而延长电池寿命。与此同时,在明年如期推出的搭载 OLED 屏幕的 MacBook Pro 则依旧备受期待,成为苹果笔记本产品线中的一大亮点。(来源:cnBeta)  ## 黄仁勋大赞华为 Mate XT 三折叠手机,直呼「不可思议」 1 月 20 日消息,英伟达创始人兼 CEO 黄仁勋昨日在北京出席了英伟达答谢迎春会,并在活动中与媒体进行了交流。黄仁勋多次使用中文表达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并透露自己最喜欢的中国菜肴是辣子鸡。他还特别提到深圳,称其为一座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市,每次到访都能感受到新的变化。  活动中,黄仁勋还体验了华为的 Mate XT 三折叠屏手机,并对其设计和技术表示高度赞赏,称其「不可思议(incredible)」和「难以置信(unbelievable)」。他表示,这款手机非常适合他,因为他热爱阅读,其多折叠形态为阅读和观影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他还将这款手机与传统直板手机进行了对比,并用中文称「差不多(厚)嘛」。(来源:IT 之家)
字节跳动发布面向海外的AI 中文开发环境IDE;豆包实时语音大模型上线;滴滴App新版本上线海外出行,覆盖韩国、新加坡等80个热门城市;极越汽车员工维权成功:工资赔偿已陆续到账;OpenAI CEO:下月不会推出AGI,且目前尚未研发出AGI;马斯克称X不被允许在中国运营的情况需要改变,外交部回应;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碧桂园:清盘呈请聆讯延至5月26日,将继续有序推进全面重组工作;香港交易所批准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合并;1月LPR报价出炉:5年期和1年期利率均维持不变
包括蒂姆-库克在内的大型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向特朗普总统表示祝贺,并再次承诺为美国的增长、创新和就业做出贡献。硅谷大佬们在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社交媒体平台上表示祝贺的同时,赞美、亲自关注和资金捐助的循环在就职典礼当天仍在继续。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也不例外,他在亲自出席就职典礼后在 X 上发布了帖子。  库克的帖子与他在 11 月特朗普总统获胜后发表的帖子几乎一模一样,与Google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和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等其他首席执行官的帖子也非常相似。 大型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分享了他们对创新和美国独创性的兴奋之情。 在特朗普总统的第一个任期内,苹果公司很少与他直接打交道,但特朗普曾参观过一家Mac Pro组装厂,并在 2019 年获赠一台 Mac Pro。 到目前为止,蒂姆-库克采取了更加个人化的方式,他亲自参加了各种会议和晚宴,甚至向就职典礼基金捐赠了 100 万美元。 苹果公司没有为此捐款,但库克承诺在美国进行大量投资。 虽然特朗普总统将这一投资归功于他的连任,但这更直接与拜登总统在 2022 年签署的 CHIPS 法案有关。 由于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建立的工厂,苹果正在增加在美国制造的芯片。 每个总统任期都需要不同的战略,蒂姆-库克深知这一点。 在特朗普总统的第二个任期内,将如何处理这些交易还有待观察。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646.htm)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以措辞尖锐的就职演说开启了第二任期,誓言要美国利益优先,为美国开辟“黄金时代”,同时打击“激进腐败的建制派”。“很多人认为我不可能实现如此历史性的政治复出,”特朗普周一在华盛顿美国国会大厦圆形大厅宣誓就职后表示,“但正如你们今日所见,我已在此。美国人民已经发声。”  特朗普的讲话为他努力打造的变革型政府奠定了基础。其当选是基于改革美国的移民、贸易、税收和能源政策的承诺,这是重塑美国经济、政府和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全面行动的一部分。不过,特朗普没有对未来很多的重大政策转变提供细节,尤其是在他威胁要加征的新关税的范围方面。 周一的讲话标志着特朗普此次基本上史无前例的政治复出达到了胜利的顶峰,就在四年多前,特朗普的支持者冲进了这座他发表演讲的大楼,以支持他在2020年大选失利后继续掌权。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表示“美国的黄金时代就此开启”。 特朗普誓言要彻底改革“在国内连简单的危机都无法应对,同时在国外身陷一连串灾难性事件的政府”。 “从今以后,我们的国家将繁荣昌盛,再次受到全世界的尊重。每个国家都会羡慕我们,我们再也不会让我们自己被人利用,”特朗普表示。 总统接下来把他的胜利称之为上天注定,忆起他竞选期间遭遇的未遂暗杀,当时他被子弹擦伤。 “我当时感觉,现在越发相信,我的生命被拯救是有原因的 —— 上帝拯救了我,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特朗普称。 美国总统唐纳德· 特朗普回忆起在宾夕法尼亚州遭到枪击的情景,并表示他得救是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他在美国国会发表就职演说。 他重回白宫比之前更有底气,而且他对美国的民粹主义世界观推行起来面临的制约可能会更少。特朗普计划在就职首日就采取数十项行政措施,预计他将于周一晚些时候宣布并签署这些措施。 “我们的主权将被收回,我们的安全将得到恢复,正义的天平将重新平衡,”特朗普表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642.htm)
文 | 田哲 编辑 | 苏建勋 36氪获悉,傲意科技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由华发集团领投、广大汇通、合盈资本跟投,升氪剂资本在本次交易中担任了傲意科技的财务顾问。据了解,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建成高标准生产体系,提高产能。 傲意科技成立于2015年,自成立至今,团队一直专注在机器人与脑机接口两大核心技术的交叉领域,打造了集神经接口、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于一体的研发平台。 其创始人倪华良曾在高通(北美)工作,据倪华良介绍,在具身机器人领域,傲意科技凭借多年来对于灵巧手产品的技术积累,推出ROhand系列灵巧手产品。  傲意科技灵巧手ROHand 据介绍,ROHand单个手指可负载最高达10KG,整手可负载30KG的重物。ROH-A001型号则具备6个主动自由度和5个被动自由度,总共11DOF。 外观和结构设计方面,ROHand接近人手的尺寸和比例,从而具有类似人手的灵活性与精确操作能力。 倪华良表示,为了满足市场上逐渐丰富的产品需求 ,2025年傲意科技将新推出两款自研灵巧手产品:其中第二代灵巧手将具备触觉、压力等感知能力,预计2025年完成小批量生产。 第三代灵巧手的自由度将达到15个,每个手指头将拥有三个自由度,产品的灵活性将大大提升。 他表示,傲意科技产品性能提升的同时,也将全力控制成本,预计通过精密设计和优化电机方案等方式,保持产品价格平稳。 此外,傲意科技在脑机接口领域也有所布局。 据悉,目前脑机接口技术主要应用于临床,神经功能受损的患者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实现对于神经信号的采集和解码,从而让原本运动功能出现障碍的患者,也能完成某些动作。比如截肢的患者佩戴仿生手后,通过检测患者的神经信号,从而实现“意念”控制仿生手。  傲意科技的仿生手 倪华良告诉36氪,傲意科技的神经康复ORF系列产品于2024年获批进入上海创新医疗器械的特别审批通道,该产品主要面向由脑卒中、脑外伤、脑瘫等功能性疾病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  傲意科技神经康复ORF系列产品 此外,傲意科技基于自研的脑/肌机接口技术,打造了医疗级神经交互软硬件集成的基础设施平台,目前已获专利超过80件。傲意科技还推出了智能仿生手、肌电臂环、非侵入脑机接口产品、智能康复产品。
 “最近新出的那个「二游」玩了吗?” “这一看就是典型的「卡牌养成」呗” “这游戏「持续运营」不行,早晚得凉” ………… 不得不说,游戏行业可能是黑话最多的一个行业了。 不仅有传统互联网中诸如「赋能」「抓手」「颗粒度」之流。 还有发源于社区、媒体或是行业自造的「二游」「米池」「SLG」诸类定义模糊的词语。 如果说传统互联网行业中的种种黑话可能只是对某些简单流程的抽象定义。那这些发源于社群,或是媒体甚至行业本身尝试归类某个现象的词语,则更加灾难。 最近听了机核连续几期的二次元节目,最终还是决定提笔尝试写写我构思很久的这个系列。狠狠解构一下这些黑话。狠狠纠结一下这些词语的定义。  (最近的机核已经被二次元占领了) Vol.1 所以,你给我翻译翻译,什么叫「二游」? 一个看似直观的「二游」一词,在不同人的眼中大概率有着完全不同的定义。 一、行业与媒体捧出的噱头 「二游」或者说「二次元游戏」一词最初被广泛的运用,我认为大概率还是要归功于那些B to B的游戏行业媒体。 我们把时间拖回12年前,2013年《扩散性百万亚瑟王》在国内上线并取得较大成功后,行业与媒体还没有那么重视这个品类,「二次元游戏」这个说法还尚处于萌芽中。直到后续的《崩坏学园2》在14年年初公测后,亮眼的成绩让一些行业媒体开始关注《崩2》,翻翻当时的报道,更多也是认为「二次元」这个市场有点搞头(时值B站开始大力推进商业化)。并未反复强调和推崇「二次元游戏」这个分类。  (《二游的祖宗》)  (《二游的祖宗》) 直到2015年,一方面《崩2》的持续运营得不错,一方面《舰R》也在上线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想想看这俩游戏都10年了)  (想想看这俩游戏都10年了) 另一个核心原因,则是B站游戏部在内部提出「二次元游戏」并将其作为游戏部的整体方向。甚至在15年7月召开了第一届「二次元游戏大会」。从一些还能找到的资料里可以看出,当时那场会议上也预设了大家都懂什么是「二次元游戏」,毕竟这个词看起来实在是太直观了。另外,去给一个词找个相对学术的定义也往往不是行业愿意做的事——至少在游戏行业不是。  (这海报做的到是一点儿也不二次元) 从15年往后,无论是《阴阳师》《碧蓝航线》《少女前线》的接连成功,还是B站代理诸多日本市场的游戏。让「二次元游戏」这个分类逐渐在玩家中也传播开来,此后也逐渐的被简称为「二游」。 这样一看,「二游」一词的诞生路线好像已经十分清晰了……吗? 回过头看,「二游」一词好像从诞生之初就和商业化手游绑定得结结实实,而如今,当大家讨论《Relink》是什么类型的游戏是,也往往毫不犹豫的会把「二游」一词说出口,这……对吗?  (那我问你,《Relink》算二游吗?) 二、这款游戏是「二游」吗? 此前在和朋友谈到这个话题时,我们做了一个快问快答的游戏,即一方快速的说出一些游戏的名字,另一方快速回答这个游戏属不属于「二游」。一开始往往还好分辨,但在数轮询问之后,就会变的扑朔迷离起来。问到《碧蓝档案》是不是二游时,朋友们可能都没什么争议。但当问到《Pokemon Go》是不是二游时,这个答案就会变得暧昧起来。  (图中哪些是二游?)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二游」肯定不是一种玩法。「二游」更像是一种风格,里面可能有衣着暴露的美少女,可能有日式动画风格的美术,可能有抽卡…… 但细究下来,其中任何一个锚点似乎都有些问题。 美少女为主——那《恋与深空》不算二游吗?或者往前一步,《刀剑乱舞》不算二游吗? 动画/日式赛璐璐风格的美术——《三国志幻想大陆》妥妥的二次元画风吧,更不要说《怪物弹珠》等日本本土的手游了。 有抽卡/是手游——说好的《Relink》《噬血代码》也是二游呢? 这么看来,从玩法也无法锚定「二游」,从风格也无法锚定「二游」,那「二游」到底是啥呢? 很可惜,我翻阅了国内为数不多的关于「二游」的文献(大多也都是些杂志期刊或是学生的毕业论文),几乎每一篇都是上来就开聊「二游」的种种,就连这些学术文献,也并不会给其一个无论是狭义或是广义的定义。 三、「二游」就是一个纯粹的商业概念 如果我们无法从以上种种去定义「二游」,还有没有可能找到一个说法呢? 我认为是有的。 从「二游」一词的诞生之初,就可以看到,其实就是B站等希望炒热所谓「二次元经济」的商业公司提出来的概念。所以在这个词诞生之初,就没人想过这到底是个什么类型的游戏。但目的确是非常明确——那就是狠狠赚这帮「二次元」的钱。  (别问这种数据怎么统计的,我也觉得很诡异) 所以应该反过来看—— 以「二次元」用户为核心受众以及营收群体的游戏,就是「二次元游戏」。 哪怕一个游戏没有抽卡,没有美少女,没有卡通画风……都不重要,只要它的核心受众是这帮「二次元」,并且给他付费大部分人都是「二次元」。那这个游戏就是「二游」。 这就是一个纯粹的商业概念。 四、坏了,这下要问啥是「二次元」了 虽然我自以为是地提出了一个看似严谨的定义,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问题——那啥是「二次元」呢?  (所谓产业研究院给出的定义也有些好笑) 这个问题其实相对好回答一些。首先让我搬出我最爱的《二次元狂热》卷首语——  (说得真好啊) 「二次元」一词虽然取自日文,但其实在日文语境中的「二次元」更接近「2D」「平面」而非中文语境中的「ACGN爱好者」。 (日本的爱好者也会称cos之类的行为是「2.5次元」,但国内却鲜少会这么说。) 因此,用「二次元」这个词去套一些海外的作品,在如今其实是没啥道理的。 在国内,「二次元」最初虽然狭义地指日式的「ACGN爱好者」,但同样随着行业的追捧,「二次元」一词的定义或者说范围在国内可以说是每天都在变化,同样变成了一笔烂账。  (虽然这些内容在机核肯定不会被认为是二次元,但B站一定会算到自己的二次元账里) 如果喜欢日式或者日本创作的ACGN内容就算「二次元」,那喜欢宝可梦这类国民IP算「二次元」吗?  (如果十年前在国内喜欢宝可梦算二次元,为啥当下玩大集结就不算了呢) 如果喜欢的是国产的动画&漫画&游戏,那算「二次元」吗? …… 归根结底,「二次元」这个词如此暧昧,很大原因也是由市场所推动的。 直白点说,一个商业公司如果要宣称自己的「二次元经济」很有前途,那肯定不会宣称「二次元」是个固定小众的亚文化群体。「二次元」一定要是有潜力的,可以迅速发展壮大的,可以涵盖很多内容的东西。  (我去过很多次的百联ZX,里面甚至有内娱或是韩星的专门店) 大量的国产动画漫画,甚至一些网文,甚至连chiikawa,都会被行业统统归到「二次元」中。 也因此,「二次元」的定义或者说商业上圈定的范围也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到头来,可能连日本人都搞不懂了,我们嘴里所说的「二次元」到底是什么?  (可能日本人也挺纳闷的,旷野之息怎么就不是动画渲染了呢?怎么没人叫旷野之息二游呢?)  (可能日本人也挺纳闷的,旷野之息怎么就不是动画渲染了呢?怎么没人叫旷野之息二游呢?) 仔细一想,「二次元」与「二游」,都变成了仅属于中国国内的说法,毕竟「二次元」这个群体,只有国内“存在”。 2015年的「二次元」,可能还能用「宅」或「腐」去定义。 但在2015年的玩家肯定不会想到,在2020年,一个叫《原神》的游戏吸引了大量非「二次元」的受众。也带来了一个至今也常常被人辩经的问题——「只玩原神算二次元吗?」 回过头看,这也恰恰是「二游」一词逐渐泛化的过程。 五、那怎么做「二游」呢? 说来可笑,「二游」的风在行业内刮来刮去,翻翻行业媒体,可以发现「二游」要么是业内都追捧的方向,在某些时间也可能成为投资消失的陷阱。「二游」在行业媒体的渲染中,仿佛薛定谔的猫,要么爆火,要么暴死。       至于各家公司和各路工作室,大家搞清楚怎么做「二游」了么?其实也没有,市场的变化太快,开发成本的节节攀升,运营中产品各种刁钻古怪的节奏…… 这些厂家就像是尝试新菜的厨子,左加一点「二次元」的画风,右加一点「二次元」的角色范式,混合一些市面上常见的玩法或是系统,再或者从一些已经成功的买断制游戏或是独游中摄取一些思路。至于最终飘出的风味能不能吸引到这帮喜爱「二次元」口味的食客,就连已经做出数道名菜的大厨也无法保证。 六、享受游戏,远离定义权争夺 总结下来,「二游」既是一个纯粹的商业概念,又在持续地不断泛化。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二次元」,而市场与产业只会把一切沾边的内容卷入这个定义。 而厂商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做「二游」,大概率只是在立项时贴上一个「二次元」的标签罢了。 可见,作为玩家的你我,无论是去思考、定义、争辩什么游戏才是「二游」或者某个游戏是不是「二游」,都显得有些可笑。 游戏,还是好玩最重要。 如果觉得它不够二,那就打个mod吧,我相信一定有人做。  (多来点千早爱音大战二郎神) 碎碎念:行业与学术的彻底脱节 讨论「二游」一词的定义往往让我产生一些复杂的情绪。看看隔壁的电影行业,虽然也只有短短百年,但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各类行业标准,或是对电影历史的追溯,至少有那么一些相对可靠或是公认的理论。 而对于游戏行业,尤其是商业游戏而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行业在其中的探索和变化把学术远远抛在了身后。 其实每年游戏工委都会公布一些行业数据,从16年开始,「二次元游戏」在其中就始终占据着一页报告的位置。而从16年至今,游戏工委从来没有公布过哪些游戏被算到了这些「二次元游戏」中,又或者其内部对于这个分类的定义如何。  (到底算进了哪些游戏呢?) 也许10年之后,我们再也不会提到「二游」「类魂游戏」「乙游」等等词语。 「咬文嚼字」这个系列,就算是对我平时胡思乱想和查阅资料的一个总结吧。
唐纳德·特朗普今天表示,他将宣布“国家能源紧急状态”,此举旨在加速化石燃料基础设施的发展。特朗普上任第一天采取的行动标志着特朗普总统试图增加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并放弃全球气候目标的开始。他在竞选中承诺“钻探,宝贝,钻探”,并撤销拜登时代的减少污染和阻止气候变化的政策。  特朗普在就职演说中表示,美国将“再次将我们的战略储备填满,并将美国能源出口到世界各地”。 特朗普还重申了他做出的模糊承诺,即废除尚未真正实施的环境政策。他说,他的政府将“结束绿色新政,我们将扭转电动汽车授权,拯救我们的石油工业。”目前还不清楚他在那份声明中指的是哪些政策。 拜登签署了《通胀削减法案》(IRA),这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气候立法,为气候行动和清洁能源提供了 3690 亿美元的资金。特朗普此前曾表示,他将撤销任何未动用的 IRA 资金。 “我并不担心有电动汽车强制令,因为没有这样的规定,但我担心他可能会采取措施让电动汽车对美国消费者来说更加昂贵,”拜登的交通部长皮特·布蒂吉格 (Pete Buttigieg) 表示。但特朗普表示,他将取消拜登为使电动汽车更实惠而推出的补贴和税收抵免。  当地时间20日,美国当选总统、共和党人唐纳德·特朗普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举行的就职典礼上正式宣誓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 当天的宣誓仪式由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主持,特朗普在罗伯茨带领下完成宣誓。 美国当选副总统万斯也在当天正式宣誓就任美国副总统。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638.htm)
美国总统乔·拜登为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威胁要惩罚的主要政府官员颁发赦免令,以防止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对他们进行报复。被赦免的人包括退役将军马克·米利、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以及“国会山骚乱”众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的成员和工作人员。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1419/325/w720h405/20210419/200b-knvsnuh3637918.jpg) 该委员会成员包括领导调查的前怀俄明州共和党议员利兹·切尼,以及现任参议员、来自加州的民主党人亚当·希夫,他领导了首次弹劾特朗普的行动。该委员会主席是密西西比州民主党众议员本尼·汤普森。前伊利诺伊州众议员亚当·金辛格和切尼是委员会中仅有的共和党人。 拜登还赦免了在委员会作证的国会警察和华盛顿特区警察。 拜登周一在声明中说:“这些赦免不应被误读为承认有任何不当行为,接受赦免也不应被误读为认罪。”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636.htm)
在上周末经历短暂的下线风波后,TikTok目前已经恢复在美国的服务,然而围绕这一热门短视频平台的不确定性尚未结束。不少社交媒体竞品也在继续探索展业机会——其中也包括世界首富马斯克的X(原来的推特)。 据悉,就在TikTok恢复美国服务的同时,X平台宣布上线短视频信息流服务。公司表示,正在面向美国用户推出一种新的“沉浸式视频之家”。 在更新后的软件里,美国用户将在应用程序底部菜单栏里,看到一个新增的视频标签,点击后就能进入短视频信息流。与TikTok等短视频应用一样,用户可以上滑屏幕翻阅系统推荐的其他短视频。 (来源:X) 考虑到TikTok下线时间满打满算只有几个小时,X能抢到多少生意仍不得而知。但这种做法不仅又一次证明“竖屏短视频”在社交网络上的主导地位,也显示出TikTok本轮风波,到眼下这一步依然没有结束。 作为这一事件的关键决策者,即将在周一晚些时候再次担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上周日表示,他将发布行政令延长TikTok禁令生效前的时间限制,同时在行政令签发前,任何协助TikTok恢复运营的公司都无需承担责任。 与此同时,特朗普也提出他的想法:希望美国能够拥有这个短视频平台50%的所有权。 (来源:Truth Social) 对于特朗普的这一表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周一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TikTok在美国运营多年,深受美国用户的喜爱,为促进美国国内的就业、拉动消费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希望美方能够认真倾听理性的声音,为各国市场主体在美国的经营提供开放、公平、公正和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毛宁表示,对于企业的运营和收购这一类的行为,我们始终认为应当根据市场的原则,由企业自主决定。如果涉及中国企业,应当符合中国的法律法规。 恢复运营后,TikTok在声明中对特朗普“提供了必要的明确性和保证”表达了感谢,确保了服务供应商向1.7亿美国人提供TikTok时不会面临任何处罚,并让超过700万家小企业得以蓬勃发展。 (TikTok应用推送欢迎美国用户回归) TikTok也表示,将与特朗普展开合作,寻找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 在上周末接受美国NBC新闻采访时,特朗普提及正在考虑“把TikTok禁令生效的时间延后90天”。 除了马斯克的X外,前推特首席执行官杰克·多尔西创立的社交媒体平台Bluesky也在周日上线了“定制化视频信息流”功能,用户可以定制特定标签的定向视频,同样是通过滑动来翻阅。 (来源:Bluesky) 这回跟着TikTok一起从美国应用商店下线的,还有知名短视频编辑应用CapCut(剪映)。Meta公司旗下的Instagram也趁机在周末宣布,将推出视频编辑工具Edits。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634.htm)
有传言称新款 iPhone SE 将于今年推出,而知名泄密者 Evan Blass 今天可能证实了这款设备的存在,Blass 在一篇私人社交媒体帖子中分享了一张似乎是源代码的图片,其中提到了 iPhone SE(第 4 代),这让人怀疑该设备的另一个名字“iPhone 16E”是否是传言中的那个。不过,源代码中的名字可能是一个占位符,因此目前还不能保证。  Blass 还分享了一张据称是新款 iPhone SE 的图片,该设备有一个灵动岛,而不是一个刘海。到目前为止,iPhone 14 Pro 机型、所有四款 iPhone 15 机型和所有四款 iPhone 16 机型都配备了灵动岛。 关于下一代 iPhone SE 是否会有灵动岛还是刘海,一直存在争议,所以我们最终只能拭目以待。 此次泄露的信息并未透露有关下一代 iPhone SE 的更多细节。据称,新款 iPhone SE 的设计与基础版 iPhone 14 或 iPhone 16 类似。据传,该设备的功能包括 6.1 英寸 OLED 显示屏、Face ID、USB-C 端口、单个 48 兆像素后置摄像头、更新的 A 系列芯片和增加到 8GB RAM(用于支持 Apple Intelligence)以及首款苹果公司自行设计的 5G 调制解调器。 据苹果供应链分析师郭明錤称,iPhone SE 4 将在 2025 年第四季度左右发布。这意味着该设备可能会在今年 3 月或 4 月发布,就像之前的三款 iPhone SE 机型一样。 目前的 iPhone SE 看起来与 iPhone 8 相似,许多功能已经过时,例如 Touch ID 按钮、Lightning 端口和显示屏周围的厚边框。起价为 429 美元,但下一代机型的价格至少可能会略有上涨。 Blass 的泄密还提到了新款 iPad Air 和入门级 iPad 11 机型,这两款机型似乎没有明显的设计变化。这些设备也可能会在今年 3 月或 4 月发布。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632.htm)
近日,中国商用飞机副总经理沈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5年C919产能将达到50架,预计下线量达到30架。”**此外,C919二期生产线建设进展顺利,预计2027年投产。  **据悉,国产大飞机C919自2023年5月28日投入商业运营以来,已累计安全飞行超1万小时。** **截至2024年12月底,C919已累计交付16架,其中东航接收了10架,国航与南航则分别接收了3架。** 此前2025民航工作会议上指出,2024年C919运送旅客突破100万人次,国产飞机进入规模化发展、多用户运营新阶段。 **今年,民航将做好C919、C909证后管理和改型优化适航审定。**  C919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2007年立项,2017年首飞,2022年9月完成全部适航审定工作。 2022年12月,中国商飞公司向东航交付全球首架C919大型客机。 2023年5月28日,C919商业首航从上海虹桥起飞,落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630.htm)
算农历的话,今年忙到最晚的公司,是小红书。算阳历呢,今年最早开始忙的公司,还是小红书。事嘛大家都知道了。因为 TikTok 将在美国被禁止,从 13 号开始,有大量 “ TikTok 难民 ” 注册小红书。一场中外文化交流大典,就突然在甲辰龙年的最后一个月上演了。  没有预告,没有彩排,但这种文化差异的碰撞下,却没有一点点的不和谐。双方都小心翼翼和世界另一头的居民对话,互相感受人性善良,世界美好。 **由于小红书没有翻译功能,不管是老外还是国人,在交流中都要借助翻译工具。** 尤其是没有中文基础的老外,基本都是复制一句,再切到 Google 、 ChatGPT 翻译一句,有时还会遇到翻译错误闹出笑话。 “ 小红书啥时候出翻译功能啊 ” ,或许从没有一款 App 的需求有这么迫切过,还跨越了地球两端……**说实话,我要是小红书产品经理,我不吹牛逼,我已经急哭 5 次了。** 就在 19 号,小红书在最新版本里,火速上线了翻译功能。  一开始世超以为他们和别的 App 类似,只是加了一个翻译工具的接口,但刷着刷着发现—— **怎么人人都在夸小红书的翻译啊?** “小红书强得自己敢不认了” 、 “对学英语的人来说是天堂” 、 “英语词典正统在小红书” 。  不是哥们,一个翻译功能做成啥样,会被大家这么捧啊? **但你别说,世超在评论区简单翻了一会,确实感觉有点东西。** 像 lol、lmao 就不说了,都是最常见的英文网络缩略语,小红书翻译正确也是应该的。  但接下来,小红书就向哥们展示了什么是 “把中文互联网玩明白了” 。 比如 cxk 。 小红书居然猜到了,这是鬼畜区顶流的拼音缩写。   比如 CPDD ,小红书翻译说**这个句子在中文网络语境中通常被解释为 “ 处对象 ” 。**  最近翻红的大冰经典名言 nsdd ,也能翻译出来。    甚至是粤语网络中用来表示傻的 “ on9 ” ,也能翻译正确。  **以上这些案例,换成传统翻译工具上,就不行了。** 比如 CPDD ,有道表示正在学习该语种,Google是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 DeepL 是原封不动的翻译成 CPDD 。  当然这些也是非标准语言,强塞给翻译工具,是有点不讲理了。 **但小红书翻译能做的似乎远远不止这些。** 摩斯密码可以翻译。  Unicode 编码也能翻译。   甚至是游戏《 模拟人生 》的语言也不在话下, “sul sul” 就是 “你好” 的意思。  世超查了一下,模拟人生开发团队在游戏里虚构了一种西姆语 ( Simlish ) 。除了 Sul Sul ,西姆语还有一些别的常用问候语,比如 Dag dag ( 再见 )。**网友们也在评论区测试了一下,你别说,它真的会。**   更夸张的是,一个颜文字也能给你翻译出来……   看到这可能有差友说,你尽搞这些歪门邪道的小语种翻译也不实用啊,对我们来说最常用的还是 “ 英翻中 ”。 确实,那对于正常的英文对话呢?**给你看看什么叫纯粹。**  如果这句话发给别的翻译软件—— **有道翻译**:那我没有社交媒体怎么办????玩他妈的拼图 **DeepL**:那么在没有社交媒体的情况下,我该怎么办呢???? 拼图 **Google翻译**:那么,没有社交媒体我该怎么办???做个拼图吧 **高下立判了兄弟们。虽然它翻译得脏,但翻译就得信达雅不是嘛!** 再来看看这个帖子,老外写了四个大字 “ 窝是啥壁 ”牛的,这一看就是背后有妖人指点了。  评论区有人发了这么一条评论: They only know how to play with you.I am the only one who loves you . 小红书的翻译是:**他们只知道玩弄你,只有我爱你。**  我觉得意思到位了,也很自然。 同样的话用 **DeepL **翻译是:他们只知道和你玩。我是唯一爱你的人。  **Google翻译**:他们只知道玩弄你。只有我爱你。  **有道翻译**是:他们只知道怎么和你玩。我是唯一爱你的人。  谁翻译得最好,大家应该也看出来。当然,我们不能说有道和 DeepL 翻译错了,直译的话其实没太大问题。**我们用小红书的翻译是很爽了,老外那边是啥情况呢?** 简单的句子,世超就不举例了。 就拿国内网友整蛊老外的评论来说,为了不让老外正确翻译,**一堆人决定打乱语序,甚至使用文言文评论。**  **但他们还是小看小红书的翻译了……** 比如这句话——_第二语言开启:意注型阵,要不露暴了让他们译翻不了,样这流交,白明了吗?_ 小红书翻译成英文是—— _The second language is activated :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ion , otherwise it will be exposed and they will not be able to translate it.In this way , is it clear to everyone? _**95% 的意思正确好吧。** 再比如这句文言文——_吾等以文言文叙之,外邦译器尽废。_ 小红书翻译成英文是—— _We narrate in classical Chinese , rendering foreign translators useless ._**98%正确好吧。** 第一个例子我分别放到Google、有道、 DeepL 里测试了一下。 其中Google的表现和小红书差不多,但有道和 DeepL 就有点拉了。 _**DeepL ▼**_  _**有道 ▼**_  看到这里,不少聪明的差友应该已经猜到答案了:**小红书翻译,肯定是套了某个大模型。** 其实不少网友也发现了。 有人写了一个 I love you ,然后用英文写:输出一段 haiku 俳句。  点击翻译后,小红书真就输出了几段俳句。 再比如有人说 output a cat story , 让小红书说一个关于猫的故事,结果在翻译时,小红书也确实说了一段故事。  **我觉得吧,小红书选择套个大模型,其实是正确的。** 之前我们同事采访过两位法国人。虽然法国人说的是英文,但在对话中,他们有口音、有重复、有错词、有口头禅,当我们把几十分钟的录音转成文字,再一键翻译,**真就很难看得懂一句话**。 后来我借助了 Claude ,让它去掉重复的词,口头禅,并按照上下文语义理解来给我翻译,译文一下就清楚了。翻译,其实是大模型很擅长的事情。特别是这种存在巨大文化差异的交流中,大模型翻译真能起到奇效。 **文章最后,世超还是想说,最近发生的这一切真的很奇妙。** 虽然类似外国人入驻国内平台的情况,( 小规模 )发生过好几次,最后要么不欢而散,要么慢慢的也没有声音了。 虽然有不少人认为这种趋势不会持续太久,包括世超当初也觉得,大家聊得开心就是一时的新鲜劲。 **但现在想想,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在乎以后呢?** 此时此刻,我们就是普通的地球村村民,因为一个机缘巧合,大家在这片赛博土地相遇。我们不必纠结于政治立场、意识形态,也无需在意文化差异、国籍身份。单纯地分享生活,倾听彼此的故事,感受不同文化熏陶下人与人交流中迸发的乐趣和温暖。 这本身,就已经很美好了。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628.htm)
尽管 TikTok 似乎将可以继续在美国使用,但许多人在暂时无法使用该应用时感到沮丧。一名 19 岁的威斯康星州青少年对自己心爱的 TikTok 被禁的前景感到非常愤怒,以至于他纵火焚烧了一名国会议员的办公室。  周日凌晨 1 点刚过,丰迪拉克市的警察接到报告称,北彼得斯大道 525 号发生火灾。 着火的大楼由美国众议员格伦·格罗斯曼租用,他是投票支持迫使 TikTok 出售其美国业务或在美国被禁的法律的共和党人之一。 警方随后逮捕了一名涉嫌纵火的梅纳沙男子。3000 频道报道称,他承认纵火,这是对 TikTok 禁令的回应。 火灾发生时没有人在大楼里,因此无人受伤。警察使用灭火器控制火势,直到消防员赶到。办公室烧焦的门和空调机组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疯传。  这名未透露姓名的青少年被关押在丰迪拉克县监狱,纵火指控被提交给县地方检察官办公室。 看来,火灾是在 TikTok 于周六阻止美国用户访问该应用后引发的,当时距离禁止该应用的法律生效还有几个小时。 现在看来,纵火人可能会更加后悔自己的行为,因为他发现,在特朗普表示将签署行政命令推迟禁令后,TikTok 于周日开始恢复其美国服务,这给了 TikTok 更多时间达成协议,使其能够继续在美国运营。特朗普在他的 Truth Social 平台上写道,他希望成立一家“合资企业”,美国政府将拥有该公司 50% 的股份,具体如何运作目前尚不清楚。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26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