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quote><p>昨天,特斯拉FSD开启灰测,国内众多车企和智驾企业也在加速布局,试图在技术、成本和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然而,面对特斯拉的强势入局,国产智驾的未来究竟会如何?是被“杀死”,还是在压力下实现弯道超车?这场智能驾驶领域的生死竞赛,或许才刚刚开始。</p> </blockquote>  原本计划在2025年第一季度入华的FSD,近日传来逐步落地的消息。 日前特斯拉官网显示,**FSD 驾驶套件被更名为“FSD 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将FSD部分能力优先推送至搭载特斯拉最新 AI4.0 硬件的车型,车主需订阅特斯拉 FSD 功能才能使用对应服务,售价仍是 6.4 万元。** 一瞬间车圈媒体和KOL都在议论这件事,而FSD之所以受关注,是因为这种新一代端到端的能力,展现了更高上限的智能驾驶能力。对于国产智驾系统来说,直面竞争的压力变得更大。 “**很多国产自动驾驶创业公司,根本没钱跟端到端大模型,现在直接被拖垮了。**”最先发声纵目科技可能出事的某公司人士告诉鲸哥,现在上海还有一家智驾公司也俩月没发工资了。 不仅创业公司难过,头部独角兽也在纷纷和主机厂成立合资公司,谋求一份生存的可能。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自研端到端也成为最重要的目标。可是大投入面前,如何做真正的端到端项目,何种路径抵达,都成为大家分歧的地方。 FSD即将入华掀起的自动驾驶生死竞赛中,国产智驾的明天会怎样? ## 01 暴力美学催生『特斯拉效应』 1月30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2024年财报电话会议上宣布,特斯拉将于2025年6月在美国得州奥斯丁推出无需人类驾驶员监督的全自动驾驶(FSD)版本。  无监督 FSD 的惊艳之处在于:**从任意停车位自主启动,自主挂档。尽管当下的无监督版本,其实平均21公里就需要人类介入,但指数级进化的速度,未来仍不可估量。** 比如博主 The Son Of Walkley 在X上发帖分享的,FSD在停车位原地激活,本该左转上路,但因为左边有辆卡车挡住了去路,所以选择倒车: 左拐出行之前,在摄像头视野被卡车挡住的情况下,FSD 仍可以观察道路,等待对面来车经过后,才开始上路:  又比如 Youtube 博主 Dirty Tesla,将特斯拉开进了多楼层的停车场,FSD在未提前学习路线的情况下,能够从停车位中泊出,然后依赖车库中高悬的“EXIT”和箭头表示,选择了正确的路线,成功离开了停车场。  遇到中途有车辆停止,还能绕行:  与ChatGPT类似,端到端时代的自动驾驶遵循着“大力出奇迹”的暴力美学。特斯拉新版 FSD 之所以如此先进,离不开三大因素:**海量的高质量行车数据、大规模的算力储备、端到端模型本身。**  首先是数据。2023年初,特斯拉就向 FSD 输入了1000万个经过筛选可供学习的人类驾驶视频。今年四月份,据 Simon Alvarez 报道,FSD 用户累计行驶里程已超过13亿英里。 10月份,特斯拉官方发帖,称特斯拉目前已经拥有来自其超过800万辆车的视频数据。而这次的FSD V13.2版本,训练的数据规模是上一代的4.2倍。  从数据量上看,国内任何一家厂商用户的累计行驶里程都较特斯拉相差甚远。特斯拉拥有超1000万个有效驾驶视频片段,而国内车企普遍不足百万级,且数据集中在少数场景。 计算能力是支撑大规模数据处理和模型训练的基础。在算力方面,特斯拉的 DOJO 智算中心,曾预计到今年 10 月,总算力达到 100EFLOPs(10 万 PFLOPS),相当于约 30 万块英伟达 A100 的算力总和。 国内车企在算力上奋力追赶,但在各种现实因素限制下,算力储备方面的差距较为明显。据汽车之心统计,商汤绝影智算中心的智能驾驶算力储备在国内排名第一,为12000 PFLOPS,但也与特斯拉差距近十倍。  至于模型能力,目前没有人知道特斯拉端到端的具体技术细节。但在智驾算法上,特斯拉已经引领了三次潮流: 从2021年的 BEV 网络到2022年的 Occupancy Network 占用网络,再到2023年马斯克宣布特斯拉 FSD V12 采用端到端技术。 2024年“端到端”成为国内新造车智驾传播的风暴眼,车企纷纷跟进,不开一场跟端到端有关的发布会,似乎都无法进入智驾第一梯队的竞争语境中。 ## 02 国内智驾,谁能接招? 面对FSD的早发优势,国内主机厂也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了契合自己的路线迎战。 国内企业如**华为、百度等采用“两段式端到端”**(感知-决策与规划控制分阶段),而**商汤、Momenta等支持“一段式端到端”(全流程一体化)**。尽管后者更接近人类驾驶逻辑,但受限于数据和算力,目前主流仍以两段式为主。 在国内业界以及消费者心智中,华为智驾“遥遥领先”非常有市场。凭借其智驾能力,华为收获了一大批客户,包括问界、智界、享界、尊界、长安阿维塔、广汽、东风、比亚迪、长城等。 **国内最早喊出“车位到车位”,掀起端到端竞技浪潮的也是华为。**2024年8月份,华为推出了ADS 3.0智能驾驶系统,其中就包含了“从车位到车位”功能,并率先搭载于享界S9车型。 截至目前,华为乾崑智驾ADS SE已覆盖全国超过98%的高速公路。 华为在2021年首次向外界展示了ADS.1.0,至今经历了三次大版本迭代。到了ADS3.0,华为将BEV和GOD融合成为了更大的GOD网络(感知),并与POP网络(规控)相组合,形成两段式端到端。为了保证安全下限,华为在架构里还加了一个保底的“本能安全网络”。  在行业内,一段式端到端与分段式端到端孰优孰劣,一直有争议。一段式端到端通过统一模型进行训练,直接从传感器输入到控制输出,能避免中间环节的信息损失,缺点是模型的“黑盒属性”明显,可解释性低。 分段式端到端将自动驾驶任务划分成多个子模块,模块之间设置人工接口,提高了模型的可解释性,但可能导致信息在模块间传递时损失,影响全局最优性。 据36氪汽车报道,华为今年5月份推出的ADS 4.0将采取一段式端到端方案,将有尊界S800首发搭载。 在国内,除华为外,小鹏也是智驾第一的有力竞争者。2025年将推出“真L3级软件”和硬件冗余能力,同时在中国市场实现类L4级智驾体验,支持复杂城区场景的无接管驾驶。 小鹏的端到端大模型走的是分段式端到端的路线,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神经网络XNet+规控大模型XPlanner+大语言模型XBrain。 XNet 负责环境感知,对现实世界进行3D高真实度还原;XPlanner 负责决策规划和控制执行,模拟人类驾驶习惯;XBrain 赋予系统认知能力,能够理解路牌文字、特殊车道等信息。 在国内,小鹏是最像特斯拉的车企,有很重的“智能化”标签。  自端到端成为技术浪潮以来,车企又重新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从过去分模块的思维转换到数据模型思维,这不仅涉及技术架构的研发,还涉及组织架构的变动。 一些在模块化时代走得快的车企,要切换到端到端架构,需要承受不小的沉没成本。而一些过去在智驾上的落后者,却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华为是国内最早公布“车位到车位”功能的车企,但目前此功能尚未开启推送,率先将该功能全量推送给用户的,反倒这个行业中的“后进生”——理想。 2024年11月28日,理想汽车“车位到车位”功能正式全量推送给理想L系列AD Max用户和理想MEGA用户,比半年前的时间表还早了一个月。理想宣布,自己是行业首个全量推送这一功能的车企。 技术方案上,理想采取的是一段式端到端,不过引入了快系统和慢系统的概念,并加入了VLM视觉语言大模型。快系统有日常驾驶场景里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负责应对驾驶车辆时95%的常规场景;慢系统由VLM实现,有面对复杂或者未知交通场景的逻辑思考能力,占日常驾驶的5%。 **不过,对比小鹏的一套模式打通全场景,理想的“车位到车位”遵循的是“VPA+NOA+VPA”的解题路径。**即在停车场路段,驱动系统行驶的是记忆泊车/代客泊车模式,而驶入公开道路后,则立刻转变为智驾领航模式。 理想智能驾驶副总裁郎咸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理想一直在追赶特斯拉。特斯拉智驾从2014年起步,理想从2019年起步,相差了五年。 2023年,理想经历了有图、无图、NPN三代系统的迭代,从高速NOA到城市NOA,一直追赶到今年上半年,把端到端交付了鸟蛋版本。郎咸朋认为,此时单看端到端的表现,**理想和特斯拉可能也就追剩半年左右的差距。** 但现在特斯拉 FSD 已经进化到 V13.2 ,该差距有没有拉大,不得而知。  另外一个弯道超车的例子是小米。从2024年3月底正式发布小米SU7后,**小米的智能驾驶系统已经在半年的时间中追赶了友商们三个版本:**高精地图+模块化版本、轻图(无图)+模块化版本、和现在的端到端大模型架构三个版本。 现在“车位到车位”的竞技浪潮中,有小米的一份。小米的车位到车位全场景智驾,同样依靠端到端+VLM的技术架构,是国内继理想之后第二家运用该架构的车企。 28日即将发布的小米 SU7 Ultra,在智能驾驶方面搭载了小米汽车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从目前看更多是激光等传感器和算力拉满,端到端更新预计不会再这次发布上出现,毕竟性能车强调智驾有点违和。 一位车企自动驾驶行业人士提到,**2023年特斯拉提出端到端概念以后,大家纷纷找自动驾驶公司合作上线同类型系统,2024年FSD也没能入华,给他们缓了一口气,开始自研端到端智驾系统。** 现在追赶效果明显,差距在不断被缩小。尚有一力的主机厂,开始尝试上线自研全力竞争。FSD入华时间窗口如果再晚半年,其实能让主机厂都拿出一套基本成熟的端到端方案竞争。现阶段销量内卷竞争下,国内自动驾驶技术竞争也将直面全球最强选手。 ## 03 第一批智驾供应商,倒在商业化黎明前 端到端的新标准“车位到车位”,是一场烧钱的战争。 马斯克曾透露,特斯拉今年在训练计算、庞大的数据管道和海量视频存储方面的累计投资,将远远超过100亿美元。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自2019年成立以来,累计研发投入已达300亿元。小鹏自动驾驶负责人李力耘表示,小鹏每年投入35亿元的AI研究费用…… 巨大的资本投入下,智驾能力逐渐与车企的赚钱能力强绑定,**上述公布“车位到车位”时间表的车企,差不多也是国内最会赚钱的车企。**熬不过自动驾驶前期的烧钱阶段,注定没法留在牌桌上。 同时,在经历了2023年的卷里程、卷开城数量的热潮后,众多车企已经意识到了自动驾驶即将大规模爆发的市场前景,并将自动驾驶视为新一轮竞赛的筹码和新利润增长点,纷纷开始自研自动驾驶方案。**车企从前是智驾供应商的客户,如今却成了其对手。** 两者叠加之下,一批智驾供应商倒在了商业化黎明前: 2月10日,自动驾驶企业纵目科技美籍华人老板唐锐失联:近1000名员工被欠薪3-4个月,去年12月份公积金已经断缴。 去年11月,市场上传言称毫末智行对职能部门进行了大规模裁员,主要涉及职能部门,裁员比例高达30%甚至接近半数,并且将按照“N+1”的标准向被裁员工进行经济补偿; 陷入同样境地的还有禾多科技。据网传消息,禾多科技从年初开始便已经无法全额支付工资。2024年8月初,禾多科技传出解散大数据和研发部门、核心管理层离职和员工遣散的消息。 『2025年,估计还有五六家自动驾驶企业暴雷,环卫自动驾驶也比较难,无人矿车领域也会波动。』 **剩下的智驾供应商谋求上市,以求“续命”。**2024年10月25日,文远知行奔赴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递交招股书前,文远知行从广汽集团拿到了一笔不超过20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除此之外,在近三年里,文远知行都没有获得过融资。 自成立以来,文远知行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额逐年扩大。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文远知行的亏损分别为10.07亿元、12.99亿元、19.49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文远知行累计亏损19.24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6.03亿元进一步扩大。 **虽然被誉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但在文远知行的业务结构中,Robotaxi却只占很少一部分。** 根据招股书信息,文远知行的业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销售包含自动驾驶车辆产品,二是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服务。在2023年之前,自动驾驶车辆产品收入占据主要部分,在6成以上;到2023年之后,服务销售开始占据营收的大头,今年上半年,占比高达86%。  从产品销售数量来看,文远知行2021-2023年分别销售了38辆、90辆、19辆Robobus,5辆、11辆和3辆Robotaxi,数据不算理想,且都在2023年出现了直线下滑。 Robotaxi是自动驾驶的集大成者,能成功部署Robotaxi意味着自动驾驶技术已达到L4或更高级别。但目前,Robotaxi在商业层面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受到路规、成本、用户体验等多种限制,只是完成了从0到1的布局,难以产生规模化的收入。 同样上市的另一家智能驾驶企业来说也是如此。从2022年到2024上半年,这家公司的Robotaxi的收入在逐年下降,分别为13.1%、10.7%、4.7%。 2024 年前三季度,Robotruck 业务占其总营收比例可推测超过 69%。此前,这一赛道上的明星是图森未来。 最近的2025 年 2 月,图森未来广州公司进入解散清算流程。在内斗和外部竞争压力下,这家公司的业务,没能全力迎接市场的竞争,而是被退市、转型、解散分公司等关键词占据。 **而特斯拉于2024年10月推出了全新的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同时展示了名为Robovan的无人驾驶厢式货车,可一次搭载多达20名乘客,进一步丰富了其自动驾驶产品线。 现在,无论是智驾供应商还是新势力车企,都必须找到其他方法造血,以度过商业化前的漫漫长夜。成功上市,还远未到举杯欢庆的时刻,毕竟国内特斯拉的FSD还没有进入;亏损,仍是长期萦绕在智驾行业的主旋律,规模化仍然是一道核心命题。 新的一轮智驾战争已经打响,最后能熬过亏损期,留在牌桌上的玩家会更少。入华后 FSD 是否再在国内激起鲶鱼效应,推动自动驾驶在国内更快落地,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腾讯科技,万字硬核解读:“端到端“让特斯拉FSD V12迎来质变? 汽车之心,“车位到车位”大战,智驾第一梯队更难进了 36氪汽车,华为明年量产“一段式端到端”智驾,正主攻大模型 作者丨何煦阳 编辑丨杨晓鹤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AI鲸选社】,微信公众号:【鲸选AI】,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blockquote><p>本文将从用户需求分析、材料性能映射、技术落地过程中的成本与效率优化,以及产品经理的协同策略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这一转化过程。</p> </blockquote>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的背景下,适老化产品的市场需求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老年群体因其特殊的生理和生活需求,对产品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易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满足这些需求的过程中,材料选择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将材料的力学性能精准且有效地转化为优质的用户体验,已然成为适老化产品设计领域的核心挑战之一。 ## 01 用户场景需求分析 适老化产品设计的关键在于精准把握老年群体的核心需求,这些需求主要聚焦于防滑性、减轻重量以及易于维护等方面。随着老龄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产品设计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迈进,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变化的生理和生活需求。 防滑性作为预防老年人摔倒的关键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关数据显示,每年约有四分之一的老年人报告曾发生摔倒事件,其中 30%-50% 的摔倒与滑倒相关,尤其在湿滑或不平整的表面上,滑倒风险更高。因此,在产品设计中引入微观凸起的防滑涂层或采用其他创新防滑材料,对于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减轻产品重量也是设计过程中不容忽视的要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耐力逐渐衰退,因此,适老化产品,特别是移动辅助设备,应尽可能减轻重量,以助力老年人更便捷地使用产品,维持其生活独立性。 此外,随着老年人认知能力和感官能力的下降,他们对产品清洁与维护的便捷性需求日益凸显。故而,产品设计应朝着易于清洁、简化操作流程的方向发展,以降低老年人在产品维护方面的负担。 ## 02 材料性能与用户价值映射 材料的力学性能直接关乎产品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在适老化产品设计中,硬度、耐磨性和柔韧性等力学参数对用户使用体验起着决定性作用。 例如,维氏硬度测试常用于评估材料的耐磨性,通过测量材料表面硬度可知,硬度较低的材料表面相对柔软,能够减少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对皮肤造成的损伤;而硬度较高的材料则能提供更好的耐摔性,降低产品损坏风险。 以地板材料为例,选择具备合适硬度和耐磨性的材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地面的抗滑性能,还能减少因地面磨损而引发的滑倒事故。这类材料既符合适老化标准对抗滑性和耐磨性的要求,又能显著提升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质量。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力学性能得以充分发挥,既能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又能极大地改善其日常使用的舒适度。 ## 03 技术落地的成本与效率优化 在适老化产品的研发进程中,如何实现性能与成本的平衡是一项关键挑战。 近期,河钢股份(Hegang Steel Co., Ltd.)申请了一项名为 “一种材料力学性能标定工具与方法” 的专利,该专利旨在借助自动化手段优化材料力学性能的标定过程。此工具通过 Python 对 LS – Dyna 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二次开发,能够自动化分析材料的塑性应力应变曲线及断裂失效模型参数,大幅提升材料性能数据获取的速度与准确度,同时显著缩短标定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适老化产品研发而言,这一技术使得研发团队能够更快速、精准地获取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材料数据,进而优化产品设计。这不仅节省了研发成本,还加速了产品推向市场的进程。这一创新应用助力企业生产出安全性更高、实用性更强的适老化产品,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 04 产品经理的协同策略 在适老化产品设计过程中,产品经理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负责协调各方资源以推动产品优化。 产品经理需要在性能与成本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合理评估市场需求与竞争态势,确保产品性价比达到最大化。例如,在选择适老化座椅时,产品经理需综合考量材料成本与硬度、舒适度等需求之间的关系,以满足老年人的实际使用需求。 此外,产品经理还需与材料工程师紧密合作,依据老年人的使用反馈,通过实时的数据迭代,及时调整材料选择。例如,若老年用户反馈扶手存在滑手问题,产品经理可与工程师协同合作,改进材料表面结构,提升防滑性能。 产品经理还需协调设计团队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确保所选材料既符合市场需求,又能满足相关政策和标准,如 T/CECS 853 – 2021。这些协同策略能够有效推动适老化产品的设计创新,使其更贴合老年人的需求,进而促进产品的普及与发展。 ## 05 结论 适老化产品的材料选择并非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难题,更是一个涉及用户体验、成本控制、市场需求等多个维度的综合性挑战。 从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到产品的实际落地应用,设计者需要全面且深入地考虑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及其使用环境。 通过创新技术的应用以及跨部门之间的紧密协作,产品经理能够在材料选择方面实现突破,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适老化产品的广泛应用。 ### 关键数据与案例总结 以下表格总结了适老化产品的关键需求与对应的材料性能及案例:  本文由 @八方大爷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早上好,今天是2月27日,看得懂的财经新闻,每天知道多一点,离财富更近一点。
## 要闻提示 1.传奔驰中国裁员15%!赔偿N+9,全球9万员工奖金打折 2.纵目科技创始人回应跑路传闻:没有失联,正在寻求海外融资,可能性更多元 3.前员工谈梁文锋:他视我们为专家,一起学习,没有996,下放管理权 4.网传菜鸟开启大规模裁员:比例20-50%,周一谈周四走,被证实消息不实 5.苏州知名芯片公司合芯科技爆雷,董事长跑路被限高,自研高端CPU成泡影 6.TikTok吸金能力再创记录,成为历史首个年应用内消费达60亿美元的产品,是第二名的2倍多 7.曝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誓要「零折痕」,三星、安费诺联手攻关 8.英伟达凌晨发布财报,业绩超预期,黄仁勋感叹:需求惊人 ## 今日头条 **传奔驰中国裁员15%!赔偿N+9,全球9万员工奖金打折** 2月26日,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透露,BBA中的一家厂商已开始人员优化,并且今年是第一年,之后两年会持续调整,“这家车企今年优化人员占比超过10%,给N+10补偿。”同一天,多个信源表示奔驰中国区开启了大规模裁员,并对被裁员工给出了N+9的丰厚赔偿金。对于这些消息,截至发稿前,官方并未给出回应。  结合奔驰官方发布的业绩消息来看,过去一年奔驰息税前利润暴跌超3成,中国、德国销量双跌,日子过的极为艰难。为了降本自救,有外媒指出,奔驰计划在2025年底前通过裁员2万人,完成50%的降本任务。而德国媒体还报道称,奔驰汽车集团内部还公布了一系列“紧缩措施”,其中包含了E4级别以上的管理人员不再涨薪、削减90000名员工分红。减少休假天数等内容。 有消息显示,当前,奔驰汽车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称,奔驰汽车集团员工的情绪目前已跌至最低点。此外,两个月前,梅赛德斯-奔驰宣布了一系列公司董事会人事变动。其中,负责奔驰大中华区业务的现任董事会成员仕凯将于2025年7月31日正式退休,奔驰现任产品策略及规划负责人佟欧福于本月初担任董事会成员,接手中国市场。(车东西) ## 国内资讯 **小米即将迎来两款重磅新品:小米15 Ultra和小米SU7 Ultra** 2月25日,理想汽车CEO李想在个人微博发文称,由于理想i8发布会与小米汽车发布会撞期,理想选择“让路”。李想称,“按之前的计划,理想i8会在2月27日正式官宣亮相。后得知小米‘双Ultra’发布会也在27日,为感谢雷总在过往对我们的帮助,同时也避免外界的误会,经和小米沟通后,我们选择‘为发布会让路’。”对此,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转发微博并对李想表示感谢:“谢谢李想,祝理想i8大卖!小米和理想一起推动纯电车在国内的发展。” 据悉,小米即将迎来两款重磅新品。据雷军介绍,小米集团将于2月27日晚7点发布创业十五年以来最高端的两款产品:最新款旗舰手机小米15 Ultra和新豪车小米SU7 Ultra。这是小米最近5年高端探索的答卷之作,也是小米向超高端进发的开始。 根据雷军此前发布,小米SU7 Ultra预售价格为81.49万元。据介绍,小米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HAD)可实现原地启动智驾功能。“小米SU7 Ultra的初衷,就是打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豪车。我们的目标就是,性能比肩保时捷、科技紧追特斯拉、豪华媲美BBA。Ultra产品力很强,我们团队信心十足,1万台的全年销量目标,已有九成把握。”雷军说。 此外,据外界爆料,小米15 Ultra目前公开了三种配色:白色版、黑色版、银黑拼色版本。全新的小米15 Ultra产品定价相较于之前版本将会上涨,最新的官方消息显示,“Ultra是6K+突破的关键产品”,就此推测全新的小米15 Ultra的起售价上涨后很大可能也不会超过7000元。(新浪财经) **纵目科技创始人回应跑路传闻:没有失联,正在寻求海外融资,可能性更多元** 创始人“跑路失联”、全员欠薪、社保断缴、高管离职私转大额款项……2025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智能驾驶明星创业公司纵目科技被卷入舆论风暴中。2月26日,纵目科技创始人兼CEO唐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并没有失联,而是正在寻求海外融资。 谈及关于自身跑路的传闻,唐锐表示:“我确实在和联席CEO商议之后在春节之前离开国内,并且暂未回国。最主要的一点原因还是,希望能够在业务重整期间在海外寻求蚕丛新的落地业务机会和资金来推动走出困境,寻找跳出盒子的解法。据我持续的谈判获取的信息来看,海外募资的可能性更多元。” 而针对引发热议的“纵目科技及下属公司8名高管组成的小团体在1月26日下午至27日凌晨5点期间,以3.5个月的欠薪名义,私自将88万元保供款转至个人账户”的传闻,唐锐回应称: “我在这里可以澄清的是,①具体的发放,包括决定做出,具体涉及人名清单以及金额,我是事后得知。②该决策的做出,在那个时间点,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决策高度和决策质量不够(至少我这么认为并且批评这一决策)。③该决策的流程中有较多不合规性。④让员工比较愤怒的是,该名单上的员工理论上是领取该款项后积极尽职,但是从事后来看,完全没有。”(中国企业家杂志) **前员工谈梁文锋:他视我们为专家,一起学习,没有996,下放管理权** 近日,有媒体采访了DeepSeek十几名前员工,以及了解DeepSeek母公司运营的量化基金专业人士。他们表示DeepSeek更像是一个研究实验室,而不是一个营利性企业,不受国内高科技行业的等级传统的负担,即使它被许多投资者认为是人工智能最新突破的主导者。 据悉,在DeepSeek和幻方量化,梁文锋并没有像某些公司那样严格自上而下的管理、年轻员工低工资和“996”。据两名前员工称,他经常深入研究技术细节,并很高兴与Z世代实习生和应届毕业生一起工作,员工里大部分都是实习生。他们通常在协作的氛围中每天工作八小时。“梁文锋给了我们管理权,并把我们当作专家来对待。他不断地问问题,和我们一起学习,”9月离开公司的26岁的研究员Liu说,DeepSeek允许他负责核心技术,这非常令人兴奋。 据三位熟悉DeepSeek和幻方量化薪酬的人称,DeepSeek和幻方都以慷慨而闻名。认识梁文锋的某竞争对手量化基金经理表示,在幻方,高级数据科学家每年赚150万元并不罕见,而竞争对手很少支付超过80万元。两名前员工将公司的成功归功于梁文锋专注于更具成本效益的人工智能架构。(三言Pro) **网传菜鸟开启大规模裁员:比例20-50%,周一谈周四走,被证实消息不实** 2月25日消息,近日有多名网友发帖称,菜鸟开启大规模裁员。脉脉上的热帖称此次裁员比例不小,或达到20-50%,不同部分(裁员比例)也不一样。赔偿上,该帖子表示可以给n+4,另外4月1号归属股票可以折算成现金。时间上,(该方案)最后一天是本周四。还有下个月离职的方案,但赔偿会少很多。多名自称为菜鸟员工的网友确认了该消息。  针对以上传闻,据媒体独家获悉,网传菜鸟裁员20%-50%消息是乌龙,实际是每个年末都会有正常一波小调整,今年的比例与以往的年末调整相当,但据内部员工爆料,N+4补偿方案是有的,这一把超出预期,4月1日到期的股票照常归属,另外剩余年假可以直接折现,社保方面,公司也会多缴1个月。(慢放) **苏州知名芯片公司合芯科技爆雷,董事长跑路被限高,自研高端CPU成泡影** 2月25日,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针对国产服务器CPU知名企业合芯科技及其法定代表人姚克俭发出限制消费令,这一举措将该公司近期的经营困境再次推至公众视野。根据法院的限制消费令,合芯科技及法定代表人姚克俭被禁止实施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早在法院发出限制消费令之前,合芯科技就已“状况百出”。据此前报道,该公司发生暴雷事件,存在诸多损害员工权益的行为。包括拖欠500多名员工长达10个月的工资,涉及金额近1亿元,断缴员工社保及医保,强迫员工自行离职,且不给N + 1补偿金等等。此外,公司部分高管、法务、财务却继续领工资,还存在非法挪用员工财产、故意扰乱仲裁程序以及不按仲裁协议支付赔偿等恶劣行径。 值得关注的是,合芯科技的核心管理层为姚氏兄弟,包括董事长姚克俭、首席运营官姚克诚和副总裁姚克衔。但目前他们均已失联,对于员工的诉求和公司的资金状况,没有给出任何明确回应。众多员工在遭受欠薪、社保断缴等问题后,陷入了维权无门的困境。(第三代半导体产业) **TikTok吸金能力再创记录,成为历史首个年应用内消费达60亿美元的产品,是第二名的2倍多** TikTok和抖音再次创下记录。在2024年成为首个实现年应用内购买(IAP)收入破60亿美元的产品,甚至超过了其他任何应用(包括游戏)的两倍。第二名的Monopoly GO 的同期收入近26亿美元。在TikTok中,用户花费真金白银购买虚拟礼物送给创作者,这些礼物随后可以被创作者兑换成法定货币,而TikTok从中保留 50%的收益。 礼物购买是主要的IAP收入来源。根据Sensor Tower的最新报告,TikTok在去年第四季度还创下了19亿美元的创纪录IAP总收入。在非游戏类应用中,只有YouTube和Google One的订阅服务能够在整年内超过TikTok第四季度的总收入。TikTok 2024年的年度应用内购买收入也实现了显著的同比增长,从2023年的44亿美元增长至更高水平。 然而,就下载量而言,TikTok在2024年第四季度仅位列第二,Instagram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WhatsApp、Facebook和Temu,共同构成了前五强。TikTok与其他应用程序的比较有些不均衡,因为它包括了其独立的中文姊妹应用——抖音。抖音的内容针对中国观众量身定制,并且更侧重于电商。 在美国,TikTok已重返应用商店,此前特朗普总统因国家安全问题推迟了禁止该应用进入美国市场的最后期限。通过一项行政命令,禁令被推迟了75天,特朗普表示如有必要,可能会进一步延长短视频应用在此之前已经达成了多个营收里程碑,包括在2023年,它成为首个非游戏类应用实现消费者总支出达到100亿美元。(雷峰网作者陈嘉欣长期关注字节、小红书等内容平台,欢迎添加微信 aqingcjx 一起快乐吃瓜)(Z finance) **理想i8明确对标特斯拉Model X,李想:欢迎拿理想汽车在全国任何地方和特斯拉FSD一起对比,我有信心!** 2月26日,理想汽车公布理想i8新一批的官图,这一次是侧面图。理想i8为三排六座的纯电中大型SUV,对标车型为特斯拉Model X。理想汽车方面表示,Model X的产品定位是高性能SUV,i8的产品定位更偏向家用,更适合家庭出行。  此外,理想汽车董事长CEO李想在微博上表示,“十年前,我从马斯克手中接过钥匙,成为中国首批特斯拉车主。特斯拉一直是我们在智能电动车领域学习的好榜样”。李想透露,“i8发布时,我们的目标是超过特斯拉的建站数量,在全国范围内准备好2500座以上的超充站,让纯电用户也没有里程焦虑”。 他随后再次表示,“听说现在很多媒体、KOL在做特斯拉FSD测试,我们欢迎大家拿理想汽车在全国任何地方和FSD一起对比。此外,全新升级的基于1000万Clips 的AD训练模型,也会在明天全量推送,理想AD Max V13对特斯拉FSD V13,我有信心!”(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 **宇树科技紧急提醒:市面上有很多虚假消息,避免上当受骗** 2月26日,宇树科技法务部发文称,公司所有新股或股东们的老股,都由宇树融资负责人通过公司邮箱直接沟通和管理,不存在任何中间人、中间股东或中间公司。宇树科技同时提示,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虚假消息需要小心,避免上当受骗。宇树科技表示不承担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 在春晚上表演“机器人扭秧歌”而大放异彩的宇树,已经成为一级市场的“香饽饽”。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近期有关于宇树科技融资以及老股转让等方面的消息层出不穷。例如,2月13日,有消息称,宇树科技已完成新一轮即C+轮融资,有浙江当地创投机构参与其中。对此,宇树科技有关人士回应称该消息不属实,新股东是通过与个别老股东转股进来的。同时,宇树还表示近期也不会新开融资。 除此以外,投资圈中关于“宇树老股”转让的消息也不断传出。据媒体报道,宇树科技老股转让在一级市场掀起了一轮抢购热潮,最近很多人找到宇树科技原始股股东,想转股进入,部分原始股东“坚决不卖”。(证券时报网) **发力新品!石头科技推出多款扫地机、洗地机等清洁产品** 2月25日,石头科技在上海举办“重构清洁想象”2025年度发布会,并推出多款清洁产品,包括五轴仿生折叠机械手的G30 Space探索版、首发三线结构光避障技术的G30以及大吸力与7.98cm超薄全能的G30U,同时还推出蒸汽热水双模式洗地的A30 Pro Steam。性能上,G30 Space探索版采用五轴折叠仿生机械手,支持6自由度运动,可折叠收纳至7.98cm超薄机身内。机械手能自主识别并抓取拖鞋、纸团、袜子等障碍物。 除了G30 Space探索版,石头科技还发布了G30和G30U两款扫地机器人。G30搭载了三线结构光避障技术,具备7.98cm超薄设计和四区双震拖地功能。G30U则具备20000Pa大吸力、底盘智能升降、动态双机械臂、恒湿热拖、顶配全自动基站、RRmind GPT等功能。 A30 Pro Steam 洗地机搭配“蒸汽洗+热水洗”双模式洗地,可在短时间把常温水加热为150℃高温水蒸气或者86℃热水,可高效灭杀地面残留的各种细菌、病毒,适合有宝宝和养宠物的家庭。 **博世计划今年一季度停止充电服务,官方回应:会确保业务调整平稳过渡** 日前,有消息称,博世将在今年第一季度末终止其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对此,博世方面工作人员表示该消息属实。“由于电动出行服务市场竞争激烈,增长低于预期,同时面临高成本压力和投资需求。经深入评估,博世决定于2025年6月30日结束电动出行服务领域的相关业务,‘Charge My EV’应用程序将于2025年3月31日下线。”工作人员称。 与主机厂合作伙伴层面,博世曾与吉利旗下的莲花,以及玛莎拉蒂品牌达成了充电合作伙伴关系。因此在博世结束充电服务之后,莲花和玛莎拉蒂可能需要寻找新的充电服务提供商。“此次调整涉及全球充电网络接入及充电站管理系统等相关服务。博世已与相关合作伙伴、客户及供应商展开沟通,将确保业务调整的平稳过渡,同时持续推动电驱动技术的发展。”上述工作人员称。 从截至去年9月披露的信息来看,博世已在全球四大洲提供超过一百万个充电桩的接入服务。具体来看,博世在欧洲有约80万个充电桩,北美有13万个充电桩,原计划到2024年底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亚洲接入的充电桩数量将达到约20万个。彼时,博世电驱动系统事业部总裁Marco Zehe表示:“博世的明确目标是提供广泛的充电桩接入服务,结束由不同充电应用程序引发的混乱。”(每日经济新闻) **硬碰小米,长安启源Q07发布会同样定档今晚7点** 2月26日消息,小米双Ultra新品发布会将于今晚7点举行,作为在手机和汽车界都热度爆棚的事件,其他品牌都悄悄避开在这一天发布新品,然而长安汽车选择硬碰。 长安汽车26日官宣,将于2月27日晚7点同一时间点,举行长安汽车北斗天枢2.0计划暨长安启源数智晚及Q07亮相品鉴活动。长安启源还发布了一张海报,并 @小米汽车:小米创业15年,长安造车40年,2月27日19:00,SU7&Q07,一“7”向前,造时代大作! 长安启源 Q07 是一款插混 SUV,预计在定位和定价方面和小米 SU7 Ultra 完全不同。(IT之家) **新剧上线首集就要vip,爱奇艺被指吃相难看,平台、剧方回应** 2月25日晚间,爱奇艺平台新剧上线第一集就需vip才能观看,此前,各平台网播电视剧上线前几集一般都是免费观看,因此不少网友吐槽爱奇艺“吃相难看”,#爱奇艺 吃相#相关话题也一度登上热搜第一,引发讨论。 有网友表示,爱奇艺播国足世预赛也单独收费,播U20亚洲杯淘汰赛收费。此前国足18强赛,由于直播平台仅爱奇艺一家,球迷必须花9元开通连续包月的爱体育会员,用赠送的观赛券才能观看,没有会员则需按照原价18元购买单场,普通视频会员无法观赛。即便如此,还是出现大量网友购买了会员却无法观赛的情况,爱奇艺平台还因此发文致歉。 还有网友称,不止爱奇艺平台,其他平台也存在动不动就要买会员,会员太多,有了vip还要svip,有了视频会员却不能观看全部视频,还单独售卖体育会员、出现花钱超前点映等情况。 对此,剧方官博发文称:在平台及电视台同步播出的剧集,需在电视台播出后解锁免费集数。目标是更多的观众都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观看到剧集精彩内容。因此产生的观看问题,我们深感抱歉,我们会争取给大家更好的体验。随即,爱奇艺也转发该微博进行回应。(九派新闻)  **腾讯组织架构调整,IEG迎来新变化** 2月26日,腾讯内部发文,宣布IEG组织架构调整。具体包括:后续IEG成立体育产品部,音舞产品部,V3产品部(射击和ARPG),V6产品部(国潮),V7产品部(修仙,mmo和slg);与此同时撤销合作产品部,撤销P1合作部,P3合作部,P8合作部。 此前腾讯年会上,马化腾点评IEG,表示今年整体“非常争气”,海内外的业务在基业长青、穿越周期方面都有进步。“整个组织架构、精气神都得到了很大改观。”除此之外,腾讯的海外游戏业务份额已经接近国内游戏业务的一半,期待未来还会有更快的发展。 如今新成立体育部、音舞部,说明IEG将在游戏发行上进一步的品类细分,通过精细化的运营动作,提升市场竞争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游戏市场需求。(大厂日爆) **DeepSeek下调API调用价格,降幅最高达75%** DeepSeek宣布,2月26日起,北京时间每日00:30至08:30的夜间空闲时段,DeepSeek开放平台推出错峰优惠活动。在此期间,API调用价格大幅下调:DeepSeek-V3降至原价的50%,DeepSeek-R1更是低至25%。DeepSeek称,鼓励用户充分利用这一时段,享受更经济更流畅的服务体验。(财联社) ## 国际资讯 **英伟达凌晨发布财报,业绩超预期,黄仁勋感叹:需求惊人** 北京时间周四清晨,全球AI龙头英伟达发布截至1月26日的2025财年第四财季报告。英伟达在第四财季实现营收393.3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8%,分析师事前预期为380.5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营收为355.8亿美元,同比增长93.32%。第四财季净利润220.66亿美元,同比上升72%,对应每股净利0.89美元,分析师事前预期为每股0.84美元。 因此在2025财年,英伟达总共实现1304.97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114%;净利润达到728.80亿美元,同比增长145%。美中不足的是,毛利率出现小幅下降。Q4毛利率为73%,上一季度为74.6%,去年同期为76%。 英伟达掌门黄仁勋在财报中表示,市场对Blackwell芯片的需求令人惊叹。公司成功地大规模推进了Blackwell AI超级计算机的生产,在其首个季度实现了数十亿美元的销售额。(21世纪经济报道) **曝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誓要「零折痕」,三星、安费诺联手攻关** 2月2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苹果一直对现有的折叠屏手机不满意,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折痕,苹果对此尤为不满。一位行业相关人士表示:“苹果为了与现有折叠手机区分开来,无论多少成本,都决定无条件消除折痕。”想要消除折痕,这对各大品牌厂商来说非常难,作为苹果的屏幕供应商,三星至今没能在自家机型上解决这一问题。 而据最新报道,苹果折叠屏的折痕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苹果对三星最新提供的显示屏样品非常满意。供应链人士称,苹果提出了极高的技术要求,不惜一切代价要消除折痕,目前已接近理想水平。消息称该解决方案由苹果、三星和铰链供应商安费诺三方合作才最终实现,其中安费诺是苹果MacBook的铰链供应商。 对于用户而言,大家最关心的是苹果折叠屏发布时间,从目前曝光的消息来看,苹果折叠屏最快会在明年亮相。据悉,苹果计划在今年4月份确定供应商的具体名单,从确定供应商到发布上市,一般需要12-18个月的时间,按照这个时间推算,苹果折叠屏最快会在明年下半年登场。(快科技、IT之家)  **苹果年度股东大会召开,库克7461万美元薪酬获批,未接任董事长** 2月26日,苹果在周二召开了年度股东大会,在此次股东大会上,第一项提案是关于董事会提名的八位董事候选人任命,该议案获得通过,苹果CEO库克位列其中,继续担任苹果公司董事,任期至下一次年度股东大会。 此前,外界最大的看点在于,库克能否在兼任CEO的同时,接任董事长一职。从苹果披露的名单来看,现任董事长阿特・莱文森(Art Levinson)已经74岁,出生于1950年3月31日的他即将满75岁,而根据苹果此前公布的董事会年龄政策,年满75岁的董事通常需要退休。库克虽未接任董事长,但不影响股东对库克的认可。 此次股东大会批准了公司高管薪酬方案,库克的薪酬由基本工资、股票奖励、基于绩效的奖励和其他薪酬(保险、安全、航空出行等费用)组成。2016年以来,库克的基本工资为300万美元,其他薪酬和股权奖励则与公司业绩挂钩,2024年,库克的总薪酬为7461万美元,较2023年增长16%,仅与2022年1亿美元的总薪酬有差距。 苹果公司的高管薪酬计划旨在为业绩买单,股东文件内容显示,自库克晋升为CEO以来,截至2024年底,苹果的累计股东总回报(包括股息再投资)增长了约1908%,大幅跑赢了标普500指数,苹果市值增长超过3万亿美元。(金融界)  **年亏195亿!美国造车新势力Lucid迎来6年首次CEO更替** 近日,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Lucid Motors宣布,其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彼得・罗林森将辞去职务,并离开董事会。这是该公司自2018年上市以来的首次高层变动。Lucid任命首席运营官马克・温特霍夫为临时CEO,罗林森将以“战略技术顾问”身份继续为董事会提供支持,直至2027年2月。 罗林森自2013年加入Lucid,带领公司从一家专注于电池技术的初创企业发展为全球可持续出行技术的领军者。他曾担任特斯拉工程副总、Model S总工程师,被业内称为“Model S之父”。2012年特斯拉推出Model S一战成名后,他加入Atieva(Lucid 前身)担任CTO,2016年Atieva更名为Lucid Motors,带领公司完成上市交易,正式成为Lucid CEO。 此次人事变动正值Lucid的关键时刻。尽管其首款车型Air轿车销量未达预期,但公司对新推出的Gravity SUV寄予厚望。2024年,Lucid交付了10241辆电动汽车,较2023年大幅增长,收入也增至8.08亿美元,但全年亏损仍高达27亿美元。Lucid计划在2025年将产量提升至约20000辆。 Lucid的前身为Atieva,由特斯拉前副总裁兼董事谢家鹏与甲骨文前高管温世铭携手创立,起初专注于电池、电控与电驱的技术研发,定位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系统提供商,可以简单理解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Intel”。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谢家鹏外,包括硬件工程副总裁Eric Bach、供应链管理副总裁Peter Hasenkamp、销售总监Doreen Allen都来自特斯拉,将Lucid描述为“复制版特斯拉”并不为过。(汽车行业关注) **谷歌对云业务部门裁员,官方回应** 北京时间2月27日,据外媒报道,谷歌公司在周三对其云业务部门进行了裁员,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员工受到影响。知情人士称,此轮裁员只影响少数几个团队。谷歌财报显示,云业务部门上个季度的营收不及分析师预期。 谷歌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回应称,公司将继续做出调整,以“满足客户需求并抓住未来的重大机会”。“正如公司各个团队所做的那样,我们正在进行调整,以便继续投资对我们业务至关重要的领域,确保我们的长期成功。”该发言人表示。 此前,谷歌已经进行了更小规模的裁员以减少员工总量。根据9to5Google的报道,谷歌在1月底宣布了一项“自愿离职计划”,面向其平台与设备部门的员工。该部门包含了Pixel硬件和Android软件部门的员工,他们在2024年合并为一个团队。整个2024年,随着谷歌逐步完成按部门重组,该公司的裁员逐渐波及整个公司。(凤凰网科技) **OpenAI前CTO Mira Murati初创公司拟融资10亿美元,估值90亿美元** 2月26日消息,据外媒报道,OpenAI 前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 (Mira Murati) 创办了新创公司 Thinking Machine Labs,旨在以约 90 亿美元的估值筹集 10 亿美元。该消息于上周发布,有消息称该轮融资仍在进行中。 Thinking Machine Labs 定位为一家人工智能研究和产品实验室,致力于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可及性。Murati 的背景包括在 OpenAI 工作超过六年,她为 ChatGPT 的开发做出了贡献,并在公司动荡时期短暂担任临时首席执行官。投资者对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由前 OpenAI 员工领导的初创公司,这或许可以解释这家成立不到一年的公司为何估值如此高昂。 有关 Thinking Machine Labs 的关键细节包括:目标是筹集 10 亿美元。估值约为 90 亿美元。包括著名工程师在内的前 OpenAI 员工已加入这家初创公司。Murati 吸引了来自 OpenAI、Meta 和 Anthropic 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团队,其中包括在 ChatGPT 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人物。这一招聘策略凸显了她致力于为新企业打下坚实基础的决心。随着公司继续开发其产品,Thinking Machine Labs 的确切重点和未来项目仍有待全面披露。(鞭牛士) **安森美启动全公司范围重组计划:拟裁员2400人,占员工总数 9%** 2月26日消息,半导体企业安森美 Onsemi 在当地时间2月24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递交的 FORM 8-K 文件中确认,该公司现已启动了一项全公司范围的重组计划,拟裁员约 2400 人,大致占该企业员工总数的 9%。安森美的重组计划将影响其所有产品部门,该计划包括成本削减举措,旨在使公司支出与当前的业务趋势保持一致,同时使公司能够继续朝着其长期财务运营模式迈进。 本次裁员将在 2025 年内完成,预计产生 5000~6000 万美元(当前约 3.63 ~ 4.35 亿元人民币)的遣散和其它费用。安森美认为该举措每年可节省 1.05~1.15 亿美元(当前约 7.62 ~ 8.34 亿元人民币)的开支。据美媒《华尔街日报》报道,安森美首席执行官 Hassane El-Khoury 表示该公司正在减少不影响基本面的项目,这些举措不会影响企业的未来。(IT之家) **2000亿美元豪赌,Meta正在商讨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2月26日消息,据报道,科技巨头Meta正加速布局人工智能领域,计划斥资逾2000亿美元打造新一代数据中心园区。据悉,Meta高层已与多家数据中心开发商展开深入洽谈,并考察了路易斯安那州、怀俄明州和得克萨斯州等多个潜在选址,为这一超级项目寻找最佳落脚点。根据内部文件披露,Meta的愿景远不止于普通数据中心。 公司计划建造一个规模空前的超级数据中心,其覆盖面积将相当于曼哈顿大部分区域。更令人瞩目的是,Meta计划在2025年底前部署130万块GPU,这将为AI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提供前所未有的算力支持。Meta CEO马克·扎克伯格上个月宣布公司将在2024年投入高达650亿美元用于扩展AI基础设施,为AI领域的突破性发展奠定硬件基础。(快科技) **三星推出抗量子解密芯片S3SSE2A,保护手机关键数据** 2月26日消息,三星半导体业务部门宣布已完成S3SSE2A芯片的开发,目前正在准备样品发货。S3SSE2A 芯片号称是“业界首款配备硬件后量子密码学(PQC)的安全芯片”,旨在保护移动设备上的关键数据免受量子计算带来的严重威胁。三星表示,由于量子计算机可能会使当前的加密算法过时,因此有必要开发PQC(后量子算法)来抵御潜在的量子攻击。 三星预计2030年后将商业化量子计算机,基于公钥密码学的现有安全系统将变得易受攻击,即使不等到2030年,假设量子计算机以最快的速度发展,现有的安全系统和算法也可能在三年后的2028年变得无能为力。(IT之家) **微软放弃独占,Xbox游戏工作室负责人:玩家和开发者双赢** 2月26日消息,Xbox游戏工作室负责人Craig Duncan近日表示,微软放弃独占游戏,转向多平台发布的策略是一种双赢的举措,既有利于玩家,也有利于开发者。微软的这一战略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多款原本为Xbox独占的游戏,如《隐迹渐现》《完美音浪》《盗贼之海》和《禁闭求生》等,陆续登陆PS5和Switch平台。Duncan指出,微软的目标是让游戏能够接触到尽可能广泛的玩家群体,比如《盗贼之海》,该游戏在多平台发布后,玩家之间的障碍被消除,不同平台的玩家可以一起游玩。 《极限竞速:地平线5》等热门游戏也计划在PS5等其他平台上推出,这进一步扩大了游戏的影响力。Duncan强调:“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游戏能够触及尽可能多的玩家,我很高兴我们能够提供这样的机会。”他认为,这种策略不仅对玩家有利,也对开发者有利,因为它为游戏工作室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收入机会。(快科技) **亚马逊供应链智能托管服务正式上线** 日前,亚马逊供应链智能托管服务(Amazon Managed Service,简称AMS)正式在卖家平台上线。该服务于2024年12月亚马逊全球开店跨境峰会上正式发布,是基于2023年底推出的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Supply Chain by Amazon)的全新升级。 据悉,亚马逊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整合了亚马逊全球物流(AGL)、Amazon SEND(亚马逊跨境承运伙伴方案)、亚马逊入仓分销网络(AWD)、亚马逊多渠道分拨(MCD)、亚马逊物流(FBA)、亚马逊多渠道配送(MCF)等多个产品。而亚马逊供应链智能托管服务是基于该方案的又一创新。 借助智能托管服务,亚马逊能够帮助卖家根据成本、物流时效及目的地亚马逊仓储和分拨(AWD)的仓储能力推荐最优方案,并持续对买家需求、库存水平和成本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优化整体的流程和效率。(亿邦动力) 雷峰网
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平价餐饮正凭借高性价比的特色,掀起一股强劲的消费热潮。 比如,米村拌饭凭借特色风味的拌饭系列产品,仅用几年时间就在全国开设了近2000家门店,成为平价餐饮的热门品牌之一。萨利亚则以意式西餐为特色,将原本价格较高的西餐进行平价改造,长期保持增长神话。 而36氪最近接触到的「阿赛小面」,就是一家主打平价的社区连锁餐饮品牌。「阿赛小面」成立于2023年,不久前,刚完成首轮融资,投资方为美业连锁巨头流行美股份,亚洲吃面公司跟投。 据「阿赛小面」创始人罗赞介绍,重庆小面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 “吃的是佐料,汤并不重要” 的固有认知。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小面市场中寻求差异化发展路径,「阿赛小面」另辟蹊径,从 “大骨熬汤、小面更香” 的理念切入,主打 “十斤大筒骨,熬好一锅汤”,将品牌明确定位于 “大骨小面”,与传统重庆小面形成鲜明区别。  阿赛小面店内场景 建筑结构设计师出身的罗赞,已在粉面赛道深耕近10年。早年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发现日本连锁牛丼饭品牌食其家,一碗牛丼饭只卖298日元,比学校食堂还便宜,和他一样的中国留学生都是品牌常客。而该品牌更是遍布东京的CBD以及北海道的小镇,和诞生于日本的优衣库、萨利亚一样,让罗赞见识到了平价品牌的势能。 因此,在创业时,罗赞倾向于打造 “人人吃得起” 的面馆,「阿赛小面」也由此应运而生。据悉,「阿赛小面」人均消费仅 15 元,主要目标市场锁定在一二线城市的社区、学校周边,以及三四线城市的下沉市场。这些区域人流量大,消费需求旺盛,且对平价餐饮的接受度较高。 罗赞认为,社区是中国餐饮品牌化的最大市场,社区餐饮需要尽可能满足全年龄段、全时段的需求,提供极致性价比的产品和体验,从文化上融入社区。他希望「阿赛小面」未来能成为中国社区小面里的出色品牌。 门店发展模式上,依托总部供应链和标准化运营体系,「阿赛小面」通过加盟模式,目前已在珠三角地区开店超20家,深圳门店翻台率高达每天15次。2025年,「阿赛小面」目标是广东门店能突破100家。
奔驰中国本轮裁员主要涉及销售、汽车金融两个体系,裁员比例约为 15%。最高的赔付相当于 N+11。
 ## Meta 计划豪掷 2000 亿美元新建数据中心 本周,据知情人士透露,Meta 公司正在洽谈为其人工智能业务新建一个数据中心园区,潜在投入超过 2000 亿美元。据称,这将使该公司迄今为止所做的一切都相形见绌,并将成为同类项目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媒体援引上述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Meta 高管已经通知数据中心开发商,该公司正在考虑的地点包括路易斯安那州、怀俄明州或德克萨斯州等,而且高层领导本月已经参观了潜在的建设地点。 Meta 高层认为,该数据中心最终可能需要 5-7GW(千兆瓦)的电力供应。不过,据媒体计算,Meta 可能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才能为拟建园区达到足够电力供应量。相比之下,OpenAI 计划到 2030 年为「星际之门」项目容量为 8 千兆瓦。而作为比较,截至 2023 年底,微软整个 Azure 云业务的电力容量大约为 5 千兆瓦。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些讨论表明,Meta 正在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需求激增做准备。此外,这可能还表明,扎克伯格可能会不遗余力地追赶竞争对手 OpenAI,后者已经与软银展开合资,计划在四年内投资 5000 亿美元用于建设新的 AI 数据中心。(来源:财联社)  ## DeepSeek 下调错峰 API 调用价格:最低 2.5 折 2 月 26 日,DeepSeek 宣布即日起在北京时间每日 00:30 至 08:30 的夜间空闲时段,大幅下调 API 调用价格,其中 DeepSeek-V3 降至原价的 50%,DeepSeek-R1 更是低至 25%,降幅最高达 75%。该公司称,这一举措旨在鼓励用户充分利用夜间时段,享受更经济、更流畅的服务体验。 这并非 DeepSeek 首次调整 API 价格。去年 8 月,DeepSeek 曾将 API 输入费用下调至 0.1 元/百万 tokens,输出费用为 2 元/百万 tokens,引发行业震动。 然而在 2 月初,由于服务器资源紧张,DeepSeek 一度暂停 API 服务充值,直至 2 月 25 日才重新开放,并调整了 DeepSeek-chat 模型的调用价格,为每百万输入 tokens 2 元,每百万输出 tokens 8 元。 如果与豆包和通义千问的调用价格进行对比,会发现正常时段下,豆包大模型的价格相对较低,通义千问不同模型价格有差异,而 DeepSeek 在标准时段价格相对较高,但在优惠时段价格有较大幅度下降,具有一定竞争力。(来源:界面新闻) ## 传奔驰中国裁员15%,离职赔偿N+9 2月26日,多个信源表示奔驰中国区开启了大规模裁员,并对被裁员工给出了N+9的丰厚赔偿金。对于这些消息,截至发稿前,官方并未给出回应。 6天前,奔驰公布了2024年的财报,数据显示,奔驰汽车集团营收同比下降4.5%。息税前利润同比下降31%,净利润同比下降28%。为了降本自救,有外媒指出,奔驰今年或将在全球裁员2万人。 而德国金属工业工会报纸《IG Metall》的特别版还报道称,奔驰汽车集团内部还公布了一系列“紧缩措施”,其中包含了E4级别管理人员不再涨薪、削减90000名员工分红等内容。(来源:车东西) ## 苹果高管薪酬提案通过,库克薪酬增至 7461 万美元 当地时间 2 月 25 日,苹果召开股东大会,会议审议了高管薪酬、董事会改选等多项提案。 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CEO,蒂姆·库克的薪酬一直备受关注。根据苹果披露的信息,库克的 2024 年薪水、股票奖励和奖金共计为 7461 万美元,较 2023 年的 6421 万美元薪酬上涨 16%。 库克的薪酬由 300 万美元的基本工资、5810 万美元的股权奖励和大约 1350 万美元的额外薪酬组成。2024 年库克薪资上涨的部分主要来自股票奖励价值的增加。苹果董事会表示,2025 年库克的总目标薪酬金额或结构将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同时,股东大会披露,库克的新任职协议将任期延长至 2028 年,期间其薪酬结构中的股权激励比例提高至 65%,与公司股价及环保目标(2030 年实现碳中和)进行深度绑定。(来源:澎湃新闻)  ## 李想:欢迎对比理想智驾和特斯拉 FSD  特斯拉日前在国内推送 FSD 后引起热议,众多媒体和车主也对其进行了实测。 理想汽车 CEO 李想今日发文表示,听说现在很多媒体、KOL 在做特斯拉 FSD 测试,我们欢迎大家拿理想汽车在全国任何地方和 FSD 一起对比。 据理想官方此前介绍,理想汽车已于今年 1 月中旬,向理想 L 系 AD Max 用户和理想 MEGA 用户全量推送全场景端到端功能。 同时,李想还透露,理想全新升级的基于 1000 万 Clips 的 AD 训练模型,也会在 2 月 27 日全量推送。(来源:快科技) ## 传东方甄选可能与胖东来合作 近日有消息称,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 25 日晚现身许昌胖东来天使城,考察商业业态。俞敏洪表示,未来东方甄选、胖东来有可能会合作,要让东方甄选的产品品质对标胖东来。 对此,接近东方甄选人士回应称,俞敏洪确曾表示可能会和胖东来合作,是 2 月 25 日他在河南郑州参加一个教育活动时,接受河南当地媒体采访的时候说的。胖东来方面人士表示,目前没有接到相关通知,是否有合作有待进一步核实,以官方披露为准。(来源:鞭牛士) ## 雷军:小米 SU7 Ultra 全年销量目标 1 万台,已有 9 成把握 2 月 26 日消息,雷军在微博发文,表达了对即将发布的小米 SU7 Ultra 产品力的自信。雷军表示:「我们团队信心十足,1 万台的全年销量目标,已有 9 成把握。」 根据小米官方消息,小米 SU7 Ultra 和小米 15 Ultra 是小米创业十五年以来最高端的两款产品。两款旗舰产品同台发布,发布会定档 2 月 27 日晚 7 点。 其中,小米 SU7 Ultra 已开启预定,预售价 81.49 万元,是小米目前最贵单品。 工信部申报信息显示,SU7 Ultra 量产版搭载三电机系统,前电机峰值功率 288kW,后轴两电机均为 425kW,全车马力 1548 匹,含起步在内零百加速 1.98s,最高时速 350km/h。(来源:快科技)  ## 硬碰小米,长安启源 Q07 发布会定档今晚 7 点  小米双 Ultra 新品发布会将于 2 月 27 日晚 7 点举行,作为在手机和汽车界都热度爆棚的事件,其他品牌都悄悄避开在这一天发布新品,然而长安汽车选择硬碰。 长安汽车也将于 2 月 27 日晚 7 点同一时间点,举行长安汽车北斗天枢 2.0 计划暨长安启源数智晚及 Q07 亮相品鉴活动。 长安启源 Q07 是一款插混 SUV,预计在定位和定价方面和小米 SU7 Ultra 完全不同。该车的外观已公布,将提供 5 款车漆:松烟墨、月华银、点翠绿、云影灰、云锦白,该车长宽高 4837mm*1920mm*1690mm,轴距 2905mm。 座舱方面,该车将采用 AR-HUD 加中央「向日葵」可旋转显示屏的信息显示组合,配备了 12.8 英寸娱乐屏,搭配副驾「零重力」座椅。副驾座椅支持 8 点按摩、通风、加热、记忆等功能,靠背最大调节角度为 150 度,腿托最大长度为 320mm。 该车搭载 1.5L、1.5T 插电混动系统,前者发动机最大功率 72 千瓦,后者发动机最大功率 110 千瓦,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均为 165 千瓦。(来源:IT 之家) ## 荣耀发布 MagicBook Pro 14,续航比肩苹果笔记本  2 月 26 日,荣耀正式发布了 MagicBook Pro 14 笔记本正式发布,首发价 5999 元起。 新机拥有 Touch / 非 Touch 版本,内置 92Wh 电池,提供双 2280 SSD 槽。此外,新款 MagicBook Pro 14 配有最新的 HONOR Turbo X 全域资源调度,软硬协同,号称「X86 平台轻薄本续航首次比肩 MacBook Pro 14」。 该机还支持最高 60W 反向快充,可以为手机等设备快速补电。(来源:IT 之家)  ## 宇树机器人日租金 8000 元,40 天「回本」 近日,一位来自湖南长沙的雷先生以 31.9 万元的价格订购了宇树科技旗下的人形机器人 G1,后因出租爆火于网络。 雷先生表示,不少人对租赁这台机器人表示兴趣,其中既有学校希望用于教学科普,也有商家希望它为店铺引流。目前,这台机器人的起租价格是每天 8000 元,会根据地址以及具体时间,有所调整,「有些时候可以租到 1 万多一天。」 这台机器人已经被预订到今年 4 月,若以此计算,近 32 万元的购买费用,雷先生只需要 40 天就「回本」了。 目前,在宇树科技京东官方店铺,其人形机器人 G1 共有 4 个版本,包括 G1 标准版、G1 Edu 标准版、G1 Edu 进阶版和 G1 Edu 旗舰版,售价从 129999 元起,最贵的版本售价 349000 元,雷先生购买的则是售价 319000 元的 G1 Edu 进阶版。但是,目前京东平台下订之后需要等待至少 90 天才能交付,并且还需要用户全款预订。(来源:新浪科技)
钛媒体AGI统计,2024年,英伟达中国区营收171.08亿美元,为史上最高,比前一年103.06亿美元增长66%。
## 上市进行时 **蜜雪冰城** 截至2月26日9点,蜜雪冰城公开发售环节认购结束,融资认购倍数达到5125倍,认购金额达到1.77万亿港元,成为现象级IPO。融资认购最多的券商为富途证券,接近1.06万亿港元,占比达到59%,其次为辉立证券,达到3060亿港元,占比17%,信诚证券、老虎证券等也都超过千亿港元。(证券时报) ## TOP3大新闻 **特朗普将开售移民金卡,定价500万美元** 据财联社2月26日电,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表示,他将面向对该国项目至少投资500万美元的外国人开辟获得居住权并最终入籍的新路径。特朗普说,这个所谓的“金卡”的项目将在约两周后启动。他还称,并不认为行政当局需要就此获得国会的批准。“我们将开卖金卡,” 特朗普周二在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陪同下签署行政命令时说。“我们将给这张卡定价在500万美元左右,它能有绿卡的待遇,” 他又说。卢特尼克表示,此举可能会取代现有的EB-5签证,他贬损该项目“完全是无稽之谈”。(财联社) **接近东方甄选人士:俞敏洪称东方甄选可能与胖东来合作** 2月26日,有消息称,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25日晚现身许昌胖东来天使城,考察商业业态。俞敏洪表示,未来东方甄选、胖东来有可能会合作,要让东方甄选的产品品质对标胖东来。对此,接近东方甄选人士回应称,俞敏洪确曾表示可能会和胖东来合作,是2月25日他在河南郑州参加一个教育活动时,接受河南当地媒体采访的时候说的。胖东来方面人士表示,目前没有接到相关通知,是否有合作有待进一步核实,以官方披露为准。(中国证券报) **库克未接任苹果董事长** 当地时间2月25日,苹果公司召开年度股东大会。会议审议了高管薪酬、董事会改选等多项提案。在此次股东大会上,苹果在委托声明书中披露了董事会提名的八位董事候选人名单,库克位列其中,将继任新一届董事会席位,但并非董事长职位。 除了董事会相关事宜,股东还批准了公司高管的2024年薪酬方案。库克在2024年的总薪酬为7461万美元(含薪资、股票与奖金),较2023年增长16%。库克的收入包括300万美元的基本工资、5809万美元的股票奖励、1200万美元的基于绩效的奖励和152万美元的其他薪酬,而其他薪酬包括人寿保险费、安全费用和个人航空旅行费用等等。(知未科技) ## 大公司/大事件 **星巴克回应中国业务部分股权已有意向收购者的传闻** 2月25日,有消息指出,KKR、Fountainvest Partners 和PAG等私募股权公司正有意收购星巴克中国业务的股权。此外,消息人士还透露,包括华润集团和美团在内的中国公司也被视为潜在买家。星巴克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Rachel Ruggeri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与其他公司高层一起访问中国,进行股权出售谈判。星巴克全球发言人拒绝对市场传言进行证实,同时以星巴克全球CEO Brian Niccol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的发言回应此事称,“我看到这个市场的活力和未来的机会,还看到了一些短期内可以做出的调整,来增强我们的业务,同时继续探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便在中国持续取得增长。”(界面新闻) **足金价格一夜下跌近10元** 2月26日,各大黄金品牌的足金首饰价格下跌,周大福、周生生、六福珠宝等品牌当日足金价格都跌至886元/克,25日价格则基本在895元/克。2月25日,国际金价出现大幅跳水。截至26日07:00,伦敦金一度跌破2900美元/盎司,最大跌幅约2%;COMEX黄金失守2930美元/盎司,跌幅1.17%,收报2928.6美元/盎司。(北京商报) **宇树科技发布提醒:市面上虚假消息较多,不存在任何中间股东或��间公司** 36氪获悉,宇树科技官微发布重要提醒:宇树所有新股或股东们的老股,都由宇树融资负责人通过公司邮箱直接沟通和管理。不存在任何中间人、中间股东或中间公司。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虚假消息,几乎全是假消息,请避免上当受骗。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大型科技股多数走强** 36氪获悉,2月26日收盘,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道指跌0.43%,标普500指数涨0.01%,纳指涨0.26%;大型科技股多数走强,英伟达涨超3%,Meta、英特尔涨超2%,奈飞涨超1%,亚马逊、微软小幅上涨;特斯拉跌近4%,苹果跌超2%,谷歌跌超1%。热门中概股普涨,小鹏汽车涨超14%,36氪涨超12%,蔚来、理想汽车涨超10%,老虎证券、富途控股涨超9%,京东涨超6%,阿里巴巴涨超3%,腾讯音乐、网易涨超1%。 **中国联通:针对DeepSeek系列模型进行了优化升级,平均节省30%推理计算量** 36氪获悉,中国联通近日宣布,继1月开源元景“自适应慢思考”思维链大模型后,又针对DeepSeek系列模型进行了“自适应慢思考”优化升级,平均可节省约30%的推理计算量,现已开源。这也是目前业界首个对DeepSeek系列思维链模型做“自适应慢思考”优化升级的工作。 **雷军:小米SU7 Ultra 1万台的全年销量目标已有9成把握** 36氪获悉,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微博发文称:小米SU7 Ultra的初衷,就是打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豪车。我们的目标就是,性能比肩保时捷、科技紧追特斯拉、豪华媲美BBA。Ultra 产品力很强,我们团队信心十足,1万台的全年销量目标,已有9成把握。  **多家车企回应特斯拉FSD入华** 2月25日,特斯拉的FSD辅助驾驶功能在中国已正式上线,此前该功能仅在北美地区可用。2月25日晚,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文称:“听说今天特斯拉FSD开始陆续在中国推送,热烈欢迎,整个智能驾驶行业会有更多的有趣交流和互相促进。” 2月26日,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发文表示,“看到特斯拉在中国更新软件部署FSD的信息,非常高兴。特斯拉是全球智能驾驶的第一梯队,阿维塔也一直在超级智驾的路上,一往无前。强强碰撞,才能不断精进,希望有机会能够相互切磋体验,取长补短,共同推动智能驾驶的发展,推动全民智驾。”(新浪科技) **中国银河、中金公司:未得到任何有关合并的书面或口头信息** 36氪获悉,中国银河发布公告,关注到有市场传闻称公司将与中金公司进行合并,现予以澄清说明。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未得到任何来自于政府部门、监管机构或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有关上述传闻的书面或口头的信息。经公司与控股股东中国银河金融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确认,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不存在筹划上述传闻所称事项或其他涉及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公司亦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同时,36氪获悉,中金公司公告称,关注到市场传闻称公司将与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并,现予以澄清说明。经核实,公司未得到任何来自政府部门、监管机构或公司股东有关上述传闻的书面或口头的信息。控股股东不存在筹划上述传闻所称事项或其他涉及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岚图将推出AI语音对话系统** 36氪获悉,继岚图知音成为行业首个融合DeepSeek能力的车型后,近日,岚图再有消息传出,其自研AI语音对话系统将于上半年上车,车控响应速度小于1秒,唤醒识别率超98%。下半年,岚图旗下车型还将整体迎来大规模OTA更新,新版本将进一步强化车机AI功能。 **港股彻底大爆发** 2月26日午后,港股持续拉升,香港恒生指数收涨3.27%;恒生科技指数涨4.47%,盘中突破6000点。证券板块涨幅居前,中金公司涨超19%,中国银河涨超17%,国泰君安国际涨超10%;奈雪的茶涨超33%,美团涨超9%,京东集团涨超8%。 消息面上,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2025至2026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陈茂波强调要把握“三中心、一高地”战略定位和“一国两制”优势,推动香港经济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香港去年位居国际三大金融中心之列、全球四大新股市场之一。(e公司) **特斯拉焕新Model Y在中国市场正式开启交付** 特斯拉焕新Model Y于2月26日在中国市场正式开启交付。车辆在外观、座舱、续航等方面均迎来升级,安全、智能等产品实力进一步提升。2月18日,焕新Model Y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式量产,首批下线车型搭载全新冰河蓝车漆。(新浪科技) **人形机器人日租1.5万供不应求**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2025年开年来机器人热度居高不下,不少商家迅速嗅到商机。社交平台、购物平台、二手平台上,许多机器人租赁店铺在销售页面标示出“春晚同款人形机器人租赁”的字样。在二手租赁市场,宇树机器人异常火爆,社交及二手平台涌现大量宇树机器人出租商家,单台日租金在5000元到1.5万元区间,且档期紧张。 从各类平台多家商家处了解到,单台宇树G1机器人的日租金从5000元至1.5万元一天不等,这一价格通常包含本地商家运输到场、操作员全天协同护航的费用,不收押金;如若不需要操作员,部分商家则要求收取高额押金。(每日经济新闻) **苹果据称与印尼政府达成协议,10亿投资终于撬动iPhone禁令解除** 据媒体报道,知情人士表示,印度尼西亚政府与美国苹果公司已就解除该国对iPhone 16禁令的条款达成一致,有望结束这场长达五个月的拉锯战。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已承诺将其在印尼的投资额提高至10亿美元,负责维持禁令的工业部最快将于本周与苹果签署一份协议备忘录,未来还将举行新闻发布会,该部计划尽快向苹果颁发允许iPhone 16销售的许可证。去年10月,印尼工业部宣布禁售iPhone 16,理由是苹果未能兑现“国产零部件水平”认证要求的投资承诺。(财联社) **思科和英伟达将在数据中心系统方面开展合作** 思科和英伟达表示,双方将合作简化数据中心的应用,以方便希望投资人工智能的客户。两家公司当地时间2月25日表示,此次合作将把它们各自的网络架构连接起来,以便于与它们合作的客户使用。根据协议,思科将成为英伟达Spectrum-X以太网网络平台的一部分。思科随后将打造结合了英伟达工具和自身工具的系统,让客户能够在数据中心同时标准化这两家公司的技术。(新浪财经) **惠誉将日产汽车评级下调至“BB+”,展望负面** 2月26日,惠誉评级宣布,已将日产汽车的长期外币和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IDR)及高级无抵押评级从“BBB-”下调至“BB+”,展望为负面。惠誉同时将其短期外币和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F3”下调至“B”。惠誉表示,此次评级下调反映了日产盈利能力持续低下,且复苏进程晚于其预期。(界面新闻) **特朗普称将对欧盟征收25%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26日说,美方已决定对欧盟征收25%关税,并将“很快”宣布。特朗普当天在白宫举行内阁会议时对媒体说,整体来说,对欧盟关税税率将设定在25%,适用于汽车和其他各种商品。(新华社) **欧盟委员会提议调动1000亿欧元支持欧盟的清洁制造** 当地时间2月2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清洁工业协议》,主要聚焦能源密集型产业和清洁技术两大领域,旨在加速去碳化进程。委员会当日通过《可负担能源行动计划》,以降低工业、商业和家庭能源费用。该法案将加快清洁能源推广和电气化进程,通过物理互联完善欧盟内部能源市场,更有效利用能源,减少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随着2026年对公共采购框架的审查,欧委会将在战略部门的公共采购中引入可持续性、复原力和欧洲优先标准。 短期内,《清洁工业协议》将筹集超过1000亿欧元,用于支持欧盟制造的清洁制造业。这一数额包括在当前的“多年期财政框架”下额外提供的10亿欧元担保。 欧委会将采用新“清洁工业协议”国家援助框架。该框架将简化并加快国家援助措施的审批,以推广可再生能源,部署工业去碳化,并确保清洁技术有足够的制造能力。加强创新基金,提议建立工业去碳化银行,在创新基金现有资金、部分排放交易计划产生的额外收入以及《欧盟投资》修订案的基础上,争取1000亿欧元的资金。(界面新闻) **美国钢铁及日本制铁高管向特朗普政府示好,以期挽救交易** 据报道,美国钢铁和日本制铁的高管一直在寻求与特朗普政府高级官员会面,这是挽救他们150亿美元合并交易的最后努力。知情人士称,美国钢铁公司首席执行长David Burritt一直在与官员接触,讨论与副总统万斯会面的事宜,而日本制铁则试图安排高管Takahiro Mori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会面。这两项努力都没有产生一个正式的日程安排。但这表明,美国钢铁和日本制铁拒绝放弃前总统拜登和现总统特朗普都发誓要阻止的合并。(新浪财经) ## AI最前沿 **DeepSeek下调API调用价格,降幅最高达75%** 2月26日,DeepSeek宣布,DeepSeek API现实行错峰优惠定价,每日优惠时段为北京时间00:30-08:30,其余时间按照标准价格计费。在此期间,API调用价格大幅下调:DeepSeek-V3降至原价的50%,DeepSeek-R1更是低至25%。(界面新闻) **OpenAI宣布向Plus等用户推出Deep Research功能** OpenAI 2月26日天宣布将向所有ChatGPT Plus、Team、Edu和Enterprise用户推出Deep Research功能。根据OpenAI公告,这些用户每月将获得10次Deep Research查询,而Pro级用户每月将获得120次查询。(第一财经) **OpenAI:向免费用户推出GPT4o mini驱动的高级语音模式** OpenAI称,向免费用户推出GPT4o mini驱动的高级语音模式,免费用户也可以每天使用ChatGPT高级语音模式。自然的对话节奏和语调与GPT-4o版本相似,同时服务成本更低。(新浪财经) **微软开源多模态AI Agent基础模型Magma** 当地时间2月25日,微软在官网开源多模态AI Agent基础模型Magma。据介绍,与传统Agent相比,Magma具备跨数字、物理世界的多模态能力,能自动处理图像、视频、文本等不同类型数据,此外,Magma还能内置了心理预测功能,增强了对未来视频帧中时空动态的理解能力,能够准确推测视频中人物或物体的意图和未来行为。(界面新闻) ## 大公司财报 **英伟达:第四财季净利润220.91亿美元 同比增长80%** 财联社2月27日电,英伟达2025财年第四季度营收39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8%,其中数据中心业务收入为35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3%;第四财季净利润220.91亿美元,同比增长80%。英伟达四季度调整后EPS为0.89美元,同比增长71%。英伟达首席财务官克莱特·克雷斯披露,2025财年第四季度公司交付了110亿美元的Blackwell芯片。2025财年英伟达营收达到1305亿美元,同比增长114%。Non-GAAP摊薄每股收益为2.99美元,同比增长130%。公司预计2026财年Q1营收区间为430亿美元上下浮动2%。公司将于2025年4月2日向所有在2025年3月12日记录在册的股东支付每股0.01美元的下一季度现金股利。 (财联社) ## 投融资 **“链库”完成1.5亿元A轮融资** 36氪获悉,全球冷链AI数据平台“链库”宣布完成1.5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新供销产业发展基金、贵州乡村发展投资基金联合领投,老股东持续加码。链库表示,融资资金将重点投向AI大模型ColdSeeker研发、全国冷链数据平台建设及智慧供应链生态布局,标志着链库在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赛道进入战略加速期。 ## 酷产品 **真我Neo7 SE正式发布** 36氪获悉,真我举办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真我Neo7 SE,搭载天玑8400-MAX,配备7000mAh泰坦电池。此外,真我Neo7x、真我 Buds Air7也亮相发布会。 **深度融合DeepSeek端侧大模型,联想YOGA AIPC新品发布** 36氪获悉,2月25日,联想YOGA AIPC新品品鉴活动在云南举办。联想宣布,通过深度融合DeepSeek端侧大模型,联想天禧个人智能体系统(天禧AS)迎来重大升级。会上,联想重磅发布全球首款部署Deepseek端侧大模型的AI PC——联想YOGA AIPC元启新品,其中包括YOGA Air 14 Aura AI元启版、YOGA 360 14 Aura AI元启版、YOGA 360 14 AI元启版、YOGA Air X AI元启版笔记本,及YOGA Air 32、YOGA 27一体电脑,共计六款新品。 **致态PCIe 5.0旗舰级大容量存储产品TiPro9000 4TB版正式上市** 36氪获悉,2月26日,致态TiPro9000固态硬盘4TB版正式上市。作为PCIe 5.0旗舰级大容量存储产品,致态TiPro9000固态硬盘4TB版拥有14000MB/s高速顺序读取、2000KIOPS4K随机读取速度等优势。据介绍,TiPro9000固态硬盘4TB版可轻松实现百GB级本地AI大模型部署。 **整理**|于曜铭
Cellebrite [周二宣布](https://cellebrite.com/en/cellebrite-statement-about-amnesty-international-report/),在塞尔维亚警方和情报部门被指控使用 Cellebrite 的技术解锁一名记者和一名活动人士的手机并植入间谍软件后,该公司停止了对塞尔维亚政府部门的使用授权。  2024年12月,大赦国际发表了一份报告,指控塞尔维亚警方使用Cellebrite的取证工具入侵了一名当地记者和一名活动人士的手机。 他们的手机解锁后,塞尔维亚当局又安装了一个Android间谍软件[Novispy](https://securitylab.amnesty.org/latest/2024/12/serbia-a-digital-prison-spyware-and-cellebrite-used-on-journalists-and-activists/),对两人进行持续监视。 [在一份声明](https://cellebrite.com/en/cellebrite-statement-about-amnesty-international-report/)中,Cellebrite 表示:"在对 2024 年 12 月大赦国际报告中提出的指控进行审查后,Cellebrite 根据我们的道德和诚信政策采取了确切的措施来调查每一项指控。 我们认为,此时停止相关客户使用我们的产品是适当的。" 该公司补充说,它会"认真对待所有关于客户可能以违反我们最终用户协议中明示和暗示条件的方式滥用我们技术的指控。" Cellebrite 在这份声明中没有透露客户的姓名。 不过,该公司在 12 月最初回应大赦组织的报告时曾表示,它知道该非营利组织"关于在塞尔维亚针对民间社会使用监控技术的调查结果"。 大赦国际安全实验室负责人Donncha Ó Cearbhaill[在一份声明](https://www.amnesty.org/en/latest/news/2025/02/cellebrite-halts-product-use-in-serbia-following-amnesty-surveillance-report/)中说:"撤销出于政治原因滥用设备的客户的许可证是关键的第一步。现在,塞尔维亚当局必须紧急开展自己的彻底和公正的调查,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为受害者提供补救,并建立适当的保障措施,防止今后再发生虐待事件。" 大赦国际的报告"[数字监狱: 去年 12 月发布的报告《塞尔维亚的监控和对公民社会的压制](https://www.amnesty.org/en/latest/news/2024/12/serbia-authorities-using-spyware-and-cellebrite-forensic-extraction-tools-to-hack-journalists-and-activists/)》详细描述了移动取证产品是如何被用来从记者和活动家的移动设备中提取数据的,并在某些情况下使这些手机感染间谍软件。 塞尔维亚的这种数字监控是在反政府示威持续不断、批评当局的民间社会不断受到骚扰的情况下发生的。 本周二,塞尔维亚警方以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关于冻结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资金的声明为由,突袭了四个非政府组织的办公室,以调查 "滥用美国国际开发署资金 "的指控。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50.htm)
2024 年 12 月,微软推出了 Phi-4,它是一种小型语言模型 (SLM),在同类产品中具有最先进的性能。 今天,微软将通过两个新模型扩展 Phi-4 系列: Phi-4-multimodal和Phi-4-mini。新的 Phi-4 多模态模型可同时支持语音、视觉和文本,而 Phi-4-mini 则专注于基于文本的任务。 Phi-4-multimodal是一个5.6B参数模型,也是微软首个多模态语言模型,它将语音、视觉和文本处理集成到一个统一的架构中。 如下表所示,与Google的 Gemini 2.0 Flash 和 Gemini 2.0 Flash Lite 等其他现有最先进的全方位模型相比,Phi-4-multimodal 在多个基准测试中取得了更好的性能。  在语音相关任务中,Phi-4-multimodal 在自动语音识别(ASR)和语音翻译(ST)方面的表现均优于 WhisperV3 和 SeamlessM4T-v2-Large 等专业语音模型,该模型以 6.14% 的惊人单词错误率在 Hugging Face OpenASR 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在视觉相关任务中,Phi-4-multimodal 在数学和科学推理方面表现出色。 在常见的多模态能力(如文档和图表理解、OCR 和视觉科学推理)方面,这种新模型可与 Gemini-2-Flash-lite-preview 和 Claude-3.5-Sonnet 等流行模型相媲美,甚至超过它们。 Phi-4-mini 是一个 3.8B 参数模型,在基于文本的任务(包括推理、数学、编码、指令遵循和函数调用)中,其性能优于几种流行的大型 LLM。 为了确保这些新模型的安全性,微软与内部和外部安全专家一起进行了测试、 采用Microsoft AI 红队 (AIRT) 制定的策略。 Phi-4-mini 和 Phi-4-multimodal 型号在使用 ONNX Runtime 进行进一步优化以实现跨平台可用性后,均可在设备上部署,从而使其适用于低成本、低延迟的应用场景。 现在,Phi-4-multimodal 和 Phi-4-mini 模型均可在 Azure AI Foundry、Hugging Face 和 NVIDIA API Catalog 中供开发人员使用。 开发人员可查阅[技术文件](https://aka.ms/phi-4-multimodal/techreport),了解推荐模型的用途及其限制。 这些新的 Phi-4 模型代表了高效人工智能的重大进步,为各种人工智能应用带来了强大的多模态和基于文本的功能。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44.htm)
前些天,汽车之家被海尔收购了。不知道大伙儿看到这个消息,是不是和我一样这个反应:**还以为说车子成了冰箱彩电是调侃来着,结果海尔你认真了???**实际上,海尔确实是动真格,但人家也并不是就奔着卖冰箱卖彩电去收购的,至少暂时不是这个目的。 根据汽车之家发布的公告,汽车之家的大股东**中国平安**旗下公司与**海尔集团**子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海尔花 18 亿美元,从平安手下收购了汽车之家 41.91% 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可能大伙儿一下很难把海尔和汽车关联起来,海尔也确实没说过要造车,但其实呢,**它早就在碰汽车相关的业务。** 海尔这次发起收购的子公司卡泰驰( CARTECH ),成立于 2022 年,这家公司主要是做后端市场的业务,包括个性化定制、新能源车充电,以及新手二手车销售等。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过这个公司,但在二手车领域,它的名气可不小,而且最近两年小日子是越过越好。 2023 年,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发布的二手车经销商百强排行榜显示,前十名经销商中,卡泰驰旗下的公司就占了俩。而在 2024 年的这个百强榜中,卡泰驰已经占了 4 家,还有一家挤到了第二名。 脖子哥问了一位在卡泰驰门店的销售,他说他们能够一次成百上千台地批量采购,这两年卖车嘎嘎猛。去年把某个新势力的展车打包了 1000 台过来,里头老款新款都有,结果只花了半年时间就全卖光了。 而在今年他们店的采购目标是 1 万台,不管是新车、展车还是其他资源的车,只要是车都愿意收。哥们最后还问我有没有渠道,急缺车子…… 所以海尔把汽车之家揽下来后,有了这个巨大的流量入口,至少对卡泰驰的二手车业务肯定会有一些提升。海尔也在官方声明里说,这次交易可以**“ 加速卡泰驰构建汽车产业新生态 ” **。  怎么构建呢?这就要说到汽车之家的业务了。 有车的差友们应该都用过汽车之家吧,这家公司最开始是由现在理想汽车 CEO 李想在 2005 年创立的。 早些年,汽车资讯类网站有很多,什么太平洋汽车、爱卡汽车等,大大小小加起来都有 100 来家,那会儿大家买车都得去这些网站上面瞅瞅。 后来,汽车之家靠着更全的资讯和精细的运营,逐渐成为了汽车资讯的标杆。在几年的摸爬滚打中,稳稳坐到了汽车垂类媒体的头部。作为一家车媒,大伙儿肯定理解它要 “ 恰 ” 各大车厂的饭。**但其实汽车之家最大的收入来源不是 “ 恰饭 ” 的媒体服务,而是线索服务。** 大家在网上看车的时候,要是看着看着心动了,是不是就想去线下试试?这时候你会发现,往下划一点就有一堆门店信息,随便点一个,对面电话就过来了。 “ 先生您在看这款车是吧,感兴趣的话可以来我们店里试驾一下... ”  这么一套流程,就是它把你的信息线索对接给了商家。 根据汽车之家的财报,**2024 年净收入是 70 亿,其中线索服务就有 31 亿,占比 44% 。** **卖新车需要线索,二手车也一样。** 其实汽车之家早在 2010 年就推出了二手车服务,打开汽车之家 APP ,首页就有一个二手车的入口,里头是各种二手车的出售、转让信息。 他们还有一个单独的 “ 二手车之家 ”APP 。  这么看来,**海尔买下了汽车之家,卡泰驰可以获得一个更大的窗口,买卖听起来还挺合理的。** 那汽车之家以后会不会彻底就变成二手车之家呢?我觉得一时半会儿也不太可能。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海尔进来后并没有太激进的动作。** 这波收购公布后,汽车之家立马换了领导,原来 CEO 吴涛是平安系的,已经辞职,换成了下图这位杨嵩来当 CEO 。 平安的人出局很合理,按照常规逻辑,这会儿海尔就该空降个领导过来接手。 毕竟当年平安收购汽车之家的时候也是这样,在收购第三天,平安就把原来的 CEO 、 CFO 全部踢掉,换成了自己的心腹。**但海尔并没有空降领导,而是从原来的管理层里提拔了一位。** 现在汽车之家新的 CEO ,本来就是汽车之家的高管之一,管理过二手车业务,在来汽车之家之前也在各大车企工作过。 而关于汽车之家接下来的发展,海尔的说法是**“ 巩固发展现有业务 ” **。 脖子哥也跟几个汽车之家的好哥们打听了,他们早在几个月前就听说了这个传闻,到现在正式收购了,自己的手头工作还都没变化,该干嘛干嘛。 而且,平安并不是把所有股份都卖了,它手里还有汽车之家大约 5% 的股份,仍然是主要股东之一,还有一定的话语权。 **所以这波收购,我觉得短期内应该也不会让汽车之家有什么太大的转变。** 当然,这些也只是脖子哥根据当下这些信息的分析。海尔到底想在汽车圈子里踏入多深,咱现在是不得而知。 这些年,做家电的跨到汽车圈来,也不是啥新鲜事了。格力、美的都有汽车相关业务,还有创维造车,包括小米也得算一个。  海尔自己的动作也不少。2021 年 3 月,海尔和上汽签了智能制造、车家互联的合作协议。然后它又和吉利签约,在车联网方面合作,同时它和奇瑞也在一起弄工业互联网,还有佛吉亚这样知名供应商,也早就搭上线了。 毕竟现在冰箱、彩电都快成了新能源车的刚需,海尔早早进来,没啥不好。 所以后头它要是在车圈再搞出什么大动作,大家也别稀奇。指不定以后哪个车子的配置表里,还会专门标注一下冰箱是海尔的呢……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42.htm)
自京东官宣进入外卖赛道,启动外卖商家招募后,沉寂已久的外卖市场再度热闹了起来。根据京东方面公布的政策,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全年免佣金,并且只招 “品质堂食餐厅”。随后,“0佣金”的消息也在商家群体中快速传播,不少人在第一时间就行动起来。 京东方面曾向《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在39座城市正式上线仅一周,便吸引了近20万餐饮商家的热情入驻申请,部分城市的订单量上周实现了的百倍增长。 日前,《科创板日报》记者走访了北京、郑州、武汉以及上海等地的餐饮商家,并采访了部分地推、服务商、外卖骑手。记者获悉,京东外卖订单量相较美团等平台仍有较大差距,外卖骑手的补贴与配送费有所提升,但在服务商与地推环节存在不少乱象。 **京东外卖火热日入千元?服务商鱼龙混杂** 记者注意到,京东公开外卖业务的招商政策后,在小红书、抖音社交媒体以及前程无忧招聘等平台上,出现了大量的京东外卖业务地推的招募信息。诸如“一单170元,日赚千元不是梦”、“京东地推急聘,180元/单,无门槛高收入”等诱人广告遍地开花,更有“2025年最大商机,错过即遗憾”的内容。 此外,街推联盟、任推邦等线上地推服务平台闻风而动,纷纷推出相关项目,吸引了大量本地服务商的积极参与。其中,单店推广高达170元的奖励,更是让众多人趋之若鹜。截至2月25日,仅在任推邦平台上,参与京东外卖推广的人数就已突破14万大关。  在小红书上,记者加入了某京东外卖地推群,内部也汇聚了上百人,讨论着怎么更好去做京东外卖地推,怎么说服潜在的商家入驻,还有众多京东外卖地推模版,从穿着到话术等等。 然而,在这股地推热潮背后,也隐藏着不少隐忧。 一位来自北京的京东外卖地推服务代理商负责人王涛(化名)向《科创板日报》透露,京东外卖的地推模式为自营与服务商代理并行,但大型连锁餐饮品牌已被纳入京东的“白名单”,不允许服务商接触。据他介绍,成为服务商还需向京东缴纳10万元保证金,每成功推广一家商家,京东将提供200元的推广费用。 不过,王涛坦言,当前地推难度变大了,商家开店时长也被列入考核标准之一,若商家在推广后一个月内未能持续营业,推广费用将不予结算。 一时间,网络上“京东地推是骗局”、“警惕,京东地推难以获利”、“170元单价是虚假宣传”等负面声音此起彼伏,一些自称已获得京东外卖地推资格的服务商也开始发出“劝退信号“,表示即便是服务商,也无法确定何时能获得推广费用,更不必说直接参与地推的个人了。 在湖北地区的地推从业者李伟(化名)表示,自己投入5天时间,走访了近50家商家,虽有部分商家通过了京东的审核,但至今尚未收到任何结算款项。平台原本承诺的T+3结算周期目前变为月结,且商家资料提交要求愈发严格,从最初的5个产品上传增加至15个。面对这一系列变化,小王只能选择暂停推广,以免徒劳无功。 而《科创板日报》记者从京东官方客服处了解到,京东外卖服务商招募仅对企业开放,不支持个人申请,且京东未授权任何第三方机构进行收费招商活动。 **商家订单量未起,骑手单价、奖励较高** 记者发现,打开京东APP,映入眼帘的“秒送”板块中心位置,醒目地挂着“商家入驻”的快捷通道。 入驻流程中,要求商家提供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及法人身份证件在内的多项资质证明。随后在手机端选择配送模式——是依赖达达秒送的快速服务,还是商家自行配送,待完成企业实名认证并成功通过审核后,即可正式签署合同。 目前,当前京东外卖平台上,大型连锁品牌占据了主导地位,涵盖了咖啡、茶饮、快餐、烧烤等多个餐饮品类,诸如瑞幸咖啡、绝味鸭脖、喜姐炸串、汉堡王等知名品牌纷纷入驻,而街头巷尾的小型商户则相对较少。 在对北京、郑州、上海等多地的入驻商家进行调研时,《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多数商家反映京东外卖平台的订单量尚处于起步阶段。 例如,北京醉面的一家门店透露,自接入京东平台一周以来,初期几乎无人问津,近期才逐渐有少量订单涌入,日均两至三单。郑州一位品牌餐饮店负责人李先生也表达了类似的困扰,其店铺每日在京东外卖的接单量不足5单,相比之下,美团平台的订单量则高达30余单。 2月25日,《科创板日报》记者走访上海市浦东新区某一商圈。正值午休时间,据记者观察,商圈各餐饮门店内等待取餐、路上忙碌奔走的外卖骑手,均身着美团或饿了么工服,服务于京东外卖的达达秒送骑手并不多见。 一位众包(即兼职骑手,非全职供职某一平台)外卖骑手告诉记者,目前能够接到京东外卖的单子并不多。“美团、饿了么的相对多一点,不过我对比了一下,达达派给我的单子距离都比较近,美团相对远一些,平常接达达的多一点。”骑手表示。 据该名骑手透露,目前京东外卖虽单量少,但单价较高,同时还有首单奖励30元的活动。“同一个单,美团只有13.4元,而在京东可以拿到21.4元。”骑手表示。 在前程无忧招聘网站上,广州裕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正在招聘京东外卖骑手,据该公司招聘陈姓主管向记者表示,他们是负责京东外卖的线上招聘,外卖骑手底薪4000+各项补贴(冲单奖+补贴+全勤)+提成,平均单价7-9元,综合预计新手待遇7000-8000元,熟手8000-10000元。 至于所说的京东骑手外卖社保问题。上述陈姓主管表示,全职的驻店骑手一般在入职后一个月后站点会落实。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40.htm)
据《金融时报》报道,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对于英国要求苹果在其iCloud安全系统中“留后门”的做法进行了抨击,称此举将是对美国人隐私的“严重侵犯”,并有可能违反两国之间达成的数据协议。  民主党参议员罗恩·怀登(Ron Wyden)和共和党众议员安迪·比格斯(Andy Biggs)此前致信加巴德,督促她果断采取行动应对英国对苹果提出的要求,保护美国人的通信安全。加巴德回应称,数据后门可能会让英国当局访问美国人的个人数据,她对此同样“严重关切”。 加巴德表示,她已指示律师和情报官员调查此事。“我与你们一样,严重关切英国或任何外国要求苹果或任何公司创建‘后门’,以便访问美国人个人加密数据所产生的严重影响,”她在回应两名议员的信件时称,“这将是对美国人隐私和公民自由的明显且严重的侵犯,并为敌对行为者的网络攻击打开了一个严重漏洞。” 苹果拒绝了英国的“留后门”要求,但是也做出了妥协。上周,苹果在英国禁用了iCloud的高级数据保护功能。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38.htm)
北京时间周四清晨,全球AI龙头英伟达发布截至1月26日的2025财年第四财季报告。财报数据显示:英伟达在第四财季实现营收393.3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8%,分析师事前预期为380.5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营收为355.8亿美元,同比增长93.32%; (来源:英伟达官网) Q4净利润220.66亿美元,同比上升82%,对应每股净利0.89美元,分析师事前预期为每股0.84美元;  因此在2025财年,英伟达总共实现1304.97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114%;净利润达到728.80亿美元,同比增长145%。 美中不足的是,毛利率出现小幅下降。Q4毛利率为73%,上一季度为74.6%,去年同期为76%。 英伟达同时预期,新财年第一财季的营收为430亿美元(±2%),分析师事前预期为417.8亿美元;调整后的毛利率预期为71%(±0.5%)。 公司掌门黄仁勋在财报中表示,市场对Blackwell芯片的需求令人惊叹,因为推理AI增加了另一种扩展法则——增加训练的计算能力使模型更智能,而长时间思考的额外算力使答案更智能。公司成功地大规模推进了Blackwell AI超级计算机的生产,在其首个季度实现了数十亿美元的销售额。随着代理AI和物理AI为下一波AI的到来铺平道路,AI正以光速发展,并有望彻底改变最大型的行业。 英伟达首席财务官克莱特·克雷斯披露,2025财年第四季度公司交付了110亿美元的Blackwell芯片,这也是英伟达历史上最快的新产品营收拉升。Blackwell主要卖给大型云服务提供商,来自那些公司的收入大约占数据中心业务收入的50%。 财报发布后,英伟达股价在涨跌临界附近摇摆不定。看上去市场仍需要等待黄仁勋的财报发布会,再决定下一步的动作。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36.htm)
英伟达对其备受期待的Blackwell产品阵容看法乐观,这令投资者吞下定心丸,此前该公司公布的季度业绩表现较好,但并不亮眼。Blackwell第四季为该公司带来了110亿美元的收入,英伟达将此称为公司历史上“最快的提产”。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声明中说,“对Blackwell的需求是惊人的。”这推动该股在纽约盘后交易中一度上涨约2.5%。 此番展望正值人工智能行业风雨飘摇之际。由于担心数据中心运营商将放慢支出,英伟达股价今年下跌。初创公司DeepSeek也令人担心聊天机器人的开发成本可以很低,恐会降低对英伟达强大的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 该公司在声明中表示,截至4月的第一财季销售额将约为430亿美元。分析师此前的平均预估为423亿美元,部分预测区间的顶端达480亿美元。毛利率也将略低于市场预期。 英伟达一直是人工智能支出飙升的最大受益者,过去两年其收入规模增长了一倍。众多大型科技公司正在向数据中心硬件投入巨额资金,而英伟达是创建并运行人工智能软件处理器的主要卖家。  截至1月26日的第四季销售额增至393亿美元,符合预期,不过部分分析师的预测高达420亿美元。这凸显出该公司的发展速度:其最新季度销售额超过了两年前英伟达270亿美元的全年营收。 剔除特定项目的每股利润为89美分。华尔街预期为84美分。 英伟达目前最大的收入来源 —— 数据中心部门销售额为356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341亿美元的平均预期。一度是英伟达核心业务的游戏相关销售额为25亿美元,分析师平均预计为30.2亿美元。汽车业务销售额为5.7亿美元。 在财报发布前,分析师一度担心英伟达服务于数据中心客户这一最大业务的近期增长。最大的问题在于供应限制以及转向该公司最新设计Blackwell是否会拖慢增长。新技术更加复杂,带来了制造方面的挑战。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34.htm)
宇树科技:公司新股与老股都由宇树融资负责人直接沟通和管理;俞敏洪称东方甄选可能与胖东来合作;印尼政府同苹果签署投资协议,为解除iPhone 16禁售令铺平道路;金融监管总局:香港、澳门金融机构入股保险公司,不再执行“最近一年末总资产不低于二十亿美元”的规定;中证数据公司担纲披露两融每日数据,共计四大类18项数据。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约100万没有回应马斯克述职要求的联邦雇员面临失去工作的风险。“那一百万尚未回应埃隆的人,他们悬了,”特朗普周三在其第二个任期的首次内阁会议上对记者表示,“我不觉得我们对此感到兴奋。” 特朗普此番讲话之前,白宫周三要求联邦机构最晚3月13日提交有关“大规模裁员”的计划。 特朗普还表示,他将责成内阁部长在各自部门内建立团队,研究削减开支的可能性。马斯克表示,他有信心他的团队可以“找出一万亿美元的节支;这将达到7万亿美元预算的约15%”。 (左起)美国内政部长Doug Burgum,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和美国国防部长皮特·海格塞斯 “只有在你们的支持下才能实现这一点,”马斯克向内阁官员表示,“因此这对总统来说是一项非常紧迫的支持职能。” 尽管如此,特朗普会前淡化了任何分歧。“所有内阁成员都对埃隆非常满意。媒体将在今天上午的内阁会议上看到这一点!!!”总统在其社交媒体网站上写道。在内阁会议上,特朗普问部长们是否对马斯克的工作感到不满,并玩笑式地威胁,谁敢说是,就把谁轰出去。 **与会的各部负责人报以热烈的掌声。**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32.htm)
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和俄罗斯官员已将北极确定为两国可能开展经济合作的领域,这也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为了与莫斯科缓和关系所采取行动的部分内容。讨论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勘探和贸易路线。由于讨论尚未公开且处于初期阶段,知情人士要求匿名。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说,能源勘探合作也被美国视为一个目标。 这个话题的出现正值特朗普积极寻求结束俄乌冲突,并寻求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直接会谈。双方最近都暗示对商业合作持开放态度,这让欧洲和北约盟国感到震惊,因为自三年前俄乌冲突以来,它们一直试图孤立俄罗斯。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表示,美国和俄罗斯官员计划周四在伊斯坦布尔举行会议,讨论恢复使馆人员配置。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说,美国官员将北极合作视为在莫斯科和北京之间打入一个楔子的办法,但鉴于中俄近年来关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双方“无上限的”战略伙伴关系,美国官员也对这种做法可能无法成功抱有警惕。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不予置评。克里姆林宫发言人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北极被俄罗斯和七个北约成员国——美国、加拿大和北欧国家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环绕,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气候变化导致的冰雪融化开辟出了新的航道,也带来了勘探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可能性。 据Politico报道,国有的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的负责人Kirill Dmitriev在本月美俄于沙特阿拉伯举行会谈后表示,北极能源项目合作是他们讨论的“具体合作领域”之一。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30.htm)
Arm 的新型 Cortex-A320 是其首款采用先进的 Armv9 架构的超高效 CPU,专用于满足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应用的需求。 与 Cortex-A520 相比,该处理器通过多项微架构优化,以及窄取数和解码数据路径、密集的 L1 高速缓存库和减少端口的整数寄存器文件,实现了 50% 以上的效率提升。  Cortex-A320还通过高效的分支预测器、预取值器和内存系统改进,使标量性能比前代 Cortex-A35 提高了 30%。 Cortex-A320 是一款单通道、无序 CPU,具有 32 位指令取值和 8 级流水线。 该处理器支持单核到四核配置,具有可扩展性。 它具有 DSU-120T 功能,这是一种简化的 DynamIQ 共享单元 (DSU),可实现仅 Cortex-A320 集群。 Cortex-A320 支持 64 KB 的 L1 高速缓存和高达 512 KB 的 L2 高速缓存,并提供 256 位 AMBA5 AXI 接口连接外部存储器。 二级缓存和二级 TLB 可在 Cortex-A320 CPU 之间共享。 矢量处理单元实现了 NEON 和 SVE2 SIMD(单指令、多数据)技术,既可以在单核复合处理器中单独使用,也可以在双核或四核实现中在不同内核之间共享。 Cortex-A320 不仅面向物联网市场,还面向人工智能领域,并通过将 Armv9 架构的改进集成到 NEON 和 SVE2 向量处理中来实现这一目标。 与 Cortex-A35 相比,该处理器的 ML 处理能力提高了十倍,ML 整体性能比广泛使用的 Cortex-A53 高出六倍。 Arm Cortex-A320 支持 BF16 等新数据类型以及增强型点乘和矩阵乘法指令,使其成为适用于 ML 应用的最高效 Cortex-A CPU。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20.htm)
当地时间周三(2月26日),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Brooke Rollins)在媒体刊文称,美国将投入高达10亿美元用于抗击禽流感蔓延,包括增加鸡蛋进口。罗林斯写道,美国鸡蛋价格飞涨,不仅仅是通货膨胀的问题,“在拜登总统任期内,食品价格上涨了20%以上,而一打(12个)鸡蛋的平均价格上涨了237%,从2021年1月的1.47美元上涨到上个月的4.95美元。” “这对美国家庭来说很重要,因为鸡蛋是一种健康、易得且价格通常合理的蛋白质来源,”罗林斯称,“但在许多情况下,家庭鸡蛋的价格高达6美元、7美元、10美元甚至更高。” 罗林斯指出,蛋价高企部分原因是高致病性的禽流感持续爆发,过去两年来,禽流感给美国家禽养殖户带来了沉重打击,导致鸡蛋供应量大幅下降。 罗林斯参观美国产蛋农场 农业部的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美国家禽领域爆发了为期三年的禽流感疫情,已导致1.66亿只鸡死亡。 罗林斯表示,美国正在加强鸡蛋进口,并增加对养鸡户的支持,“美国今天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鸡蛋价格,总统从一开始就将我们为消费者降低这些价格作为他的优先事项之一。” 农业部称,美国将在未来一两个月内进口7000万至1亿枚鸡蛋,同时宣布了一项由五部分组成的应对禽流感的计划,包括帮助农民保护鸟类免于感染病毒,并在鸡死亡或被扑杀后迅速重建种群。 罗林斯在州农业官员会议上表示,美国农业部将投入高达5亿美元为农场提供免费的生物安全审计,并投入4亿美元提高因禽流感而需要杀鸡的赔偿标准。 罗林斯在专栏文章中特别提到,部分资金将来自埃隆·马斯克政府效率部(DOGE)对美国农业部支出的削减。 罗林斯表示,农业部正在研究为鸡接种疫苗,但尚未批准使用。由于潜在的贸易影响,家禽业对是否给鸡接种疫苗存在分歧。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我们应该这样做,但它还不是一种经过验证的疫苗,”罗林斯说道,“因此,我正在权衡是否要推出更多疫苗接种产品,因为我首先要弄清楚,这到底能不能解决问题。”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28.htm)
北京时间周三凌晨,美国机器人创业公司Figure AI发布了一段短视频,宣布公司的机器人已经学会打第二份工:在物流中心整理快递。作为前情提要,公司去年8月发布最新款人形机器人Figure 02,当时介绍称,机器人已经在<span id=usstock_BMWYY>宝马汽车的流水线上从事汽车装配的工作,例如将钣金部件插入特定装置。   而随着自研机器人大模型Helix的上线,人形机器人“抢饭碗”的进度也娴熟了不少。公司表示,之前在宝马工厂花了12月才给机器人安排好合适的工作,而开发第二个“机器人打工”的案例,仅仅用了30天时间。 Figure AI发布的视频显示,机器人能够识别、抓取并按照逻辑摆放快递。当然,机器人的效率距离高效的人类分拣工仍有肉眼可见的差距。  公司宣布,上星期日已经在客户场地验证了这套机器人流程的可行性。 Figure AI介绍称,通过端侧的视频流,机载Helix AI模型将会指导机器人寻找并扫描快递包裹上的条形码。  Helix是首款能对整个人形机器人上半身(包括头部、躯干、手腕和手指)进行高频率、连续控制的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 在上周公布的演示中,搭载Helix的机器人现在可以根据自然语言指令,识别并拾取几乎所有的小型家居物品,包括机器人从未见过的成千上万物品。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26.htm)
iPhone SE 3 的停产和iPhone 16e 的推出意味着苹果公司对其"低价"模式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599 美元的起售价虽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该公司在保留和删除哪些功能方面做出了一些平衡与取舍。  不过,iPhone 16e 很可能并不是一次性推出的产品,因为至少根据一家研究公司的说法,这家科技巨头不会等上两年才推出其后续产品。 我们似乎可以更早地看到 iPhone 17e,发布时间可能是 2026 年。 iPhone 17e 可能会提供相同的价位,但苹果需要重新考虑 iPhone 16e 的后继功能设定。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接近业界或苹果公司计划的消息人士透露 iPhone 17e 有可能在明年推出,但 CIRP(即 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似乎有了自己的猜想。 与Google在中端机型名称末尾加一个"a"的做法类似,苹果似乎也在走类似的路线,但这次,用户无需花费大笔资金就能获得旗舰级硬件。 <blockquote><p>"e"手机似乎可能是未来计划的一部分。 继 9 月份发布 iPhone 17 核心机型之后,我们预计苹果将在明年这个时候发布 iPhone 17e。 这将模仿Google近年来在每年春季发布旗舰机型和 Pro 机型几个月后推出 Pixel 系列"a"机型的做法"。</p></blockquote> 据估计,iPhone 16e 将在 2025 年出货约 2200 万部,这将为苹果带来至少 130 亿美元的收入。 这种商业做法不仅有助于苹果扩大收益,还能降低生产成本。 我们认为该公司不会偏离 iPhone 17e 599 美元的价位,但我们希望看到 C2 成为其内核的一部分。 苹果正在测试其新的定制 5G 调制解调器,希望它能支持毫米波。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24.htm)
下次去拉斯维加斯时,请留意一些热门车辆,因为坐在特斯拉Cybertruck上的可能是警察。 一位慷慨的捐助者向拉斯维加斯大都会警察局捐赠了几辆特斯拉皮卡,这些皮卡还配备了最新的警用执法技术。  在周二的部门咨文中,拉斯维加斯大都会警察局宣布计划为其巡逻和特警车队增加 10 辆特斯拉 Cybertrucks。 WWNY 新闻台[报道](https://www.wwnytv.com/2025/02/25/police-department-introduce-first-fleet-cybertrucks-it-will-stop-bullets/)称,拉斯维加斯大都会警察局将成为美国第一个使用这些昂贵皮卡执行警务的执法机构。 配备"Cyberbeast"套件[的特斯拉 Cybertrucks 起价](https://www.tesla.com/cybertruck/design#overview)约为 9.4 万美元,但配备警察和特警装备的版本将轻松超过 11.5 万美元,尤其是特警皮卡,它将配备加固面板和其他改装件。 凯文-麦克马希尔(Kevin McMahill)警长向与会者保证,纳税人不会为新装备买单。 麦克马希尔解释说,由于一笔慷慨的捐赠,该部门一年多前就订购了这批Cybertruck。 虽然拉斯维加斯警察局没有透露捐赠者的姓名,但有人猜测本-霍洛维茨(Ben Horowitz)是这笔捐赠的幕后推手。 本-霍洛维茨(Ben Horowitz)是风险投资公司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的联合创始人,此前曾向拉斯维加斯警察局捐赠过高科技设备。 在"部门状况"主题演讲结束后,麦克马希尔警长在Twitter上发布了这些新车的图片,并表示:"帅呆了"。  的确如此! 黑白相间的巡洋舰,头顶和保险杠上的红蓝相间,绝对会引起你的注意,尤其是当你从后视镜中看到警官拦下你时的单杠大灯。 特警厢式车的沙漠色涂装和额外的改装让它看起来更像一辆军车,而不是一辆Cybertruck。 <picture><source type="image/webp" srcset="https://www.techspot.com/images2/news/bigimage/2025/02/2025-02-26-image-31-j_500.webp 500w, https://www.techspot.com/images2/news/bigimage/2025/02/2025-02-26-image-31-j_1100.webp 1100w, https://www.techspot.com/images2/news/bigimage/2025/02/2025-02-26-image-31-j.webp 1996w" sizes="(max-width: 960px) 100vw, 680px"/></picture> 这些车辆的最终版本可能会有很大不同。 Carscoops [发现](https://www.carscoops.com/2025/02/las-vegas-cops-are-getting-10-tesla-cybertrucks/),LVMPD 的图片似乎是 Unplugged Performance 去年发布的升级版 Cybertruck UP.FIT 巡洋舰的重新渲染。 同样,SWAT 皮卡的模拟图也是 Cybertruck 的渲染图,[拟议的](https://www.foxnews.com/tech/teslas-cybertruck-gets-military-makeover-tactical-twist)军事改造来自去年,并在车身侧面拼贴了"SWAT"字样。  新款特斯拉并不是 Metro 公布的唯一高科技装备。 该部门正在部署"枪声侦测器",可以三角定位市内枪声的位置,并在拉斯维加斯各地部署了数架无人机,以应对骚乱和潜在的危险情况。 这些无人机可以将实时视频画面传送给接警的巡逻车辆,包括新型 Cybertrucks。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22.htm)
新款iPhone 16e配备了苹果定制设计的 C1 调制解调器,用于 5G 和 LTE 连接,而当前所有其他 iPhone 机型都依赖于高通调制解调器。 虽然普通用户不太可能关心这一变化,但这对苹果来说却是一件大事,因为至少从 2018 年开始,苹果就一直在研发自己的蜂窝调制解调器,中途还几经波折。  我们仍在等待 C1 调制解调器的速度测试结论,但预计苹果的首款调制解调器将提供比高通骁龙 X75 调制解调器更慢的 5G 速度。 苹果公司的目标肯定是最终在调制解调器性能上赶上甚至超过高通公司,但这一目标可能需要几年时间。 与此同时,苹果表示 C1 调制解调器已经成为 iPhone 中最省电的调制解调器,从而使 iPhone 16e 的电池续航时间成为包括普通 iPhone 16 在内的所有 6.1 英寸 iPhone 机型中最长的。 众所周知,苹果公司拥有出色的软硬件集成能力,而这正是这方面的最新例证。 苹果曾多次表示,C1 调制解调器只是一个开始。 在本周发布的[新闻稿](https://www.apple.com/newsroom/2025/02/apple-will-spend-more-than-500-billion-usd-in-the-us-over-the-next-four-years/)中,公司着重强调了美国制造承诺,并大力暗示未来将发布更多配备定制 5G 调制解调器的设备。 摘自公告,着重部分由作者标明: <blockquote><p>Apple C1 为 Apple Silicon技术的发展谱写了新的篇章,是多年研发投入的成果,凝聚了数千名工程师的心血。 Apple C1 是一项长期战略的开端,<strong>它将使苹果能够为更多的产品创新和优化调制解调器系统</strong>。</p></blockquote> 下一步哪些设备可能会采用苹果设计的调制解调器? 据苹果供应链分析师郭明錤称,今年晚些时候推出的超薄 iPhone 17 Air 也将采用 C1 调制解调器。此外,蜂窝式 iPad 11 配置也将是 C1 调制解调器的理想候选。 苹果预计将于 3 月或 4 月发布 iPad 11。 除此之外,彭博社的 Mark Gurman 报道称,苹果已经考虑 为未来的 Mac 和Vision Pro 机型添加 5G 调制解调器。 苹果曾公开承认,它将提前四年开始为 iPhone 开发未来的 A 系列处理器,这很可能也适用于 C 系列调制解调器。 Gurman 和其他人表示,苹果已经在开发 C2 和 C3 调制解调器。 对于 C2 调制解调器,苹果希望增加毫米波 5G 支持。 对于 C3 调制解调器,目标显然是超越高通公司的调制解调器。 所有四款 iPhone 18 和 iPad Pro 都可能配备 C2 调制解调器。更进一步,苹果有望将调制解调器整合到 iPhone 的 A 系列芯片中。 苹果为什么要开发自己的 iPhone 调制解调器? 首先,它消除了依赖外部供应商的风险,尤其是像高通公司调制解调器这样的单一来源部件。 其次,苹果公司与高通公司的关系一直不稳定。 两家公司此前和解了一起诉讼,并将 iPhone 的调制解调器供应协议延长至 2027 年 3 月,但苹果很可能希望避免进一步延长该合同。 苹果最初试图减少对高通公司的依赖,在从 iPhone 7 到 iPhone 11 系列的一些 iPhone 机型中使用英特尔调制解调器。 然而,这是一个有争议的决定,因为测试显示英特尔调制解调器的性能不如高通调制解调器。 当 iPhone 12 机型迎来 5G 时代时,苹果恢复了完全使用高通调制解调器的做法,但它也决定设计自己的调制解调器作为长期解决方案。 2019 年,苹果收购了英特尔智能手机调制解调器业务的大部分,现在 C1 调制解调器经过多年的开发终于亮相了。 可见的未来,所有苹果移动设备都将配备 C 系列调制解调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18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