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今天推送了iOS 18.4 RC版,也就是候选版本,一般无重大问题就会在下周推送成正式版。****iOS 18.4一大亮点就是苹果AI上线了诸多新语言,其中就包括中文。**这也与苹果此前公布的信息保持一致,Apple Intelligence简体中文版会在4月初正式上线,和iOS 18.4正式版一同推出。  **此前阿里巴巴确认,苹果公司将会和阿里合作为中国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本地化的服务,苹果已将AI功能提交给相关机构审批。** 目前英语版本的Apple Intelligence已经上线,主要功能包括用于总结和校对文本的写作工具、信息和邮件应用中的建议回复、通知摘要以及图像识别、照片擦除、视频剪辑、文本检索、录音转写等。  **另外,苹果还在iOS 18.4上加入了重磅的通信功能——5G-A。** **激活了5G-A的iPhone实测网速能达到1400Mbps,速度远超传统5G。**  根据中国电信官网的列表显示,iPhone 13-16全系(包括16e)升级至iOS 18.4均可支持5G-A网络。 至于iPhone 12及更早机型,因基带硬件限制无缘5G-A。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7924.htm)
美国官员周一表示,特朗普政府的高级国家安全官员曾使用一款商业通讯服务软件Signal详细讨论了美国对胡塞武装发动空袭的高度机密计划,并错误地将一名记者拉入了讨论群组。这些讨论在加密通讯软件Signal上持续了数天,其中包括有关该次袭击将使用的武器、目标和时间的具体信息。《大西洋月刊》杂志的一名编辑无意中被拉入了这个讨论群组,并披露了讨论内容。 [](https://static.cnbetacdn.com/thumb/article/2021/1203/2848a4b93e14550.png) 国家安全专家和前官员表示,使用Signal讨论即将采取的军事行动严重违反了有关处理敏感国防信息的保密程序。 在白宫被问及这篇文章时,总统特朗普说:“我对这件事一无所知。我不是《大西洋月刊》的粉丝。”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Brian Hughes证实了此次讨论的真实性。但他没有回答有关此次讨论是否违反了处理机密信息的法律程序的问题。 Hughes说:“目前,媒体对此次讨论的报道似乎是真的,我们正在审查一个号码是如何意外被添加到群组中。” 他补充说:“这个讨论串表明,高级官员之间进行了深入而周密的政策协调。针对胡塞武装的持续成功行动表明,我们的军人或国家安全没有受到任何威胁。” 讨论对胡塞武装发动空袭计划的Signal讨论群组共有18名用户,其中包括国家安全顾问迈克·沃尔茨(Mike Waltz)、国防部长皮特·海格塞斯(Pete Hegseth)、副总统万斯(JD Vance)、中央情报局局长拉特克利夫(John Ratcliffe)、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和一个标识为“MAR”的用户,此人似乎是美国国务卿马可·卢比奥(Marco Rubio)。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7922.htm)
美国财政部官员解除了对加密货币混合器 Tornado Cash 的制裁,美国政府此前表示,该公司被用于洗白朝鲜黑客窃取的价值 70 亿美元的加密货币。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3/0824/0f987b3271211e5.jpg) [美国财政部在一份声明](https://home.treasury.gov/news/press-releases/sb0057)中表示,经过一场[法律斗争,](https://www.reuters.com/legal/court-overturns-us-sanctions-against-cryptocurrency-mixer-tornado-cash-2024-11-27/)财政部“行使了自由裁量权”,将 Tornado Cash 除名。制裁规定,美国人或美国企业与上市实体进行交易属于[非法行为。](https://techcrunch.com/2023/11/02/government-sanctions-ransomware-effective/) 加密货币混合器允许客户通过将资金与其他加密货币混合来隐藏其加密货币的来源,包括受污染或非法资金。 2022 年,美国财政部[指控“臭名昭著”的 Tornado Cash](https://home.treasury.gov/news/press-releases/jy0916)洗钱,洗劫朝鲜黑客窃取的加密货币,朝鲜的目标是窃取加密货币来资助其核武器计划。2023 年 8 月,Tornado Cash 的两位创始人在纽约联邦法院受到[刑事指控](https://techcrunch.com/2023/08/23/two-founders-behind-russian-crypto-mixer-tornado-cash-charged-by-u-s-federal-courts/),被指控共谋洗钱和违反制裁。 美国财政部在将 Tornado Cash 除名后表示,仍然“深切关注”来自朝鲜政权的加密货币黑客威胁。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7918.htm)
量子计算机威胁迫近,传统加密方法将失效。量子密钥分发(QKD)提供持久安全性,但面临成本、可扩展性和集成挑战。CISO需权衡长期收益与短期投入,为未来量子威胁做好准备。
在本周的一篇[博客文章](http://www.theresistornetwork.com/2025/03/thinking-different-thinking-slowly-llms.html)中,软件工程师 Andrew Rossignol 详细介绍了他如何在旧的 PowerBook G4 上运行生成式人工智能。虽然大型语言模型 (LLM) 的硬件要求通常很高,但这款 2005 年的 PowerBook G4 型号仅配备了 1.5GHz PowerPC G4 处理器和 1GB RAM。 尽管硬件已有 20 年历史,但我的兄弟还是能够在笔记本电脑上使用 Meta 的 LLM 模型 Llama 2 进行推理。 该实验涉及移植开源 llama2.c 项目,然后使用名为 AltiVec 的 PowerPC 矢量扩展来加速性能。 他的[完整博客文章](http://www.theresistornetwork.com/2025/03/thinking-different-thinking-slowly-llms.html)提供了有关该项目的更多技术细节。 类似的生成式AI模型在PlayStation 3、Xbox 360等老设备上运行的例子也时不时地出现在新闻中。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7914.htm)
今天,moto razr 60 Ultra获得入网许可,**型号是XT2551-3。**核心配置上,moto razr 60 Ultra首次搭载高通骁龙8至尊版,采用6.96英寸OLED内屏,外屏尺寸是4英寸,前置5000万像素,后置5000万+5000万双摄,配备4275mAh电池,机身厚度是7.29mm,重量是199g。  **这不仅是行业内第一款骁龙8至尊版小折叠屏,同时也是最强悍的小折叠屏。**  资料显示,去年6月联想moto发布了razr 50系列,这款小折叠上市后成为爆款,根据调研机构IDC公布的2024年Q4数据,得益于razr 50系列的热销,**2024年Q4联想moto以44.5%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全球竖向折叠屏市场第一。** 这意味着在全球每卖出两台小折叠屏手机,就有一台是联想moto,这也是继2024年二季度登顶之后,联想moto再次在四季度竖向小折叠手机市场夺得第一,成为当下全球最受欢迎的竖向小折叠屏手机之一。 作为迭代机型,moto razr 60 Ultra的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7908.htm)
据商务部网站,**日前,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双方就苹果公司在华业务发展、中美经贸关系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王文涛表示,中国经济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已经成为创新发展的热土。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向外资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环境,支持外资企业产品公平参与以旧换新等扩消费政策。**欢迎苹果公司扩大在华投资,深度融入中国市场,共享发展机遇。** 王文涛强调,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加强经贸合作符合经济规律,脱钩断链将损及各方利益。美方采取的单边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干扰企业经营预期,为世界经济带来不确定性。中方愿与美方一道,通过平等对话为企业创造更稳定的政策环境。 库克表示,苹果公司在华发展是两国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典范,**将持续加大在华供应链、研发、社会公益等领域的投入,支持中国高质量发展。**工商界是两国沟通的天然桥梁,苹果公司愿为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7906.htm)
Linux Kernel 6.14 正式版现已推出,该版本是最新的稳定内核但并非 LTS 长期支持版,这类非长期支持版生命周期通常只有几个月直到新版本发布。在这个新版本中内核团队对文件系统、虚拟化、架构、网络、电源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改进,有些是新功能,有些是改进和性能优化等。  **文件系统方面的改进如下:** Btrfs 文件系统新增 RAID1 读取平衡支持可以提升数据访问效率 XFS 实时设备支持 reflink 和反向映射功能用来优化存储管理 tmpfs 新增大页面 (large folios) 支持用来提升内存操作性能 新增 fsnotify 文件预访问事件类型以及支持冻结页面分配与释放的 zpdesc 内存描述符 **虚拟化与架构方面的支持:** 新增 ntsync 子系统,提供 Windows NT 同步原语支持,通过 Wine 提升游戏仿真 / 模拟性能 KVM 针对龙芯架构 (LoongArch) 新增用户态 VMM 的 hypercall 服务支持 为 RISC-V 架构新增 T-Head 向量扩展支持 **网络方面的变更包括:** IPsec 支持 IP-TFS/AggFrag 封装,实现内部 IP 的聚合与分片 RxRPC 套接字支持巨型数据包传输 新增统一 PHY 统计报告接口,支持通过 ethtool 配置头部 – 数据分离阈值 (HDS) 支持 IPv4 映射的 IPv6 地址客户端 (smc-r v2) 以及多播 IPv4/IPv6 地址变更的 netlink 通知 **电源管理与性能优化:** 针对 AMD CPU 新增核心能源计数器支持 (一种电源管理机制) 电源供应扩展允许从独立驱动程序添加属性 针对部分设备大幅缩短系统挂起与恢复的过渡时间 Raspberry Pi 设备新增电源管理挂起 / 恢复支持 **硬件加速与驱动支持:** 新增 AMD XDNA Ryzen AI NPU 加速器驱动 DRM 为 AMDGPU 驱动新增 panic 支持 针对 IBM System/390 引入新的 PCI 错误恢复状态机制 其他更新还包括模块签名新增 SHA512 算法支持,通过强度更高的算法对内核模块进行签名以提升安全性,这方面主要是给开发者们使用的。 接下来各大 Linux 发行版开发商应该都会陆续适配 Linux Kernel 6.14,不着急的用户可以等待发行版开发商进行适配,如果着急的话也可以自己去 kernel.org 下载编译。 <comment-list v-cloak=""></comment-list><comment-respond v-cloak=""></comment-respond>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7904.htm)
能源部告知员工,能源部(DOE)用于评估该机构拨款和合同的文件应该标有“法律特权”,以防止它们根据《信息自由法》的要求被披露。 DOGE 已向该机构提供了电子表格,这些表格将由机构官员填写,以确定可能被标记为终止或重新谈判的拨款和合同。 该部门的代理总法律顾问 David R. Taggart 在 3 月 17 日发送的一份备忘录中概述了 DOE 与 DOGE 相关的程序。 该备忘录指示政治任命者确定拨款和合同是否“有效”或“符合能源部的政策和优先事项”。 塔格特告诉机构官员,由于 DOGE 相关部门削减的“诉讼环境严峻”,他们在填写电子表格时需要简洁且一致。 备忘录称,能源部几乎不可能免受影响。甚至能源部的国家实验室系统也可能包括在内,因为每个实验室都是由私营公司根据合同管理的。 美国能源部的标准合同中包含这样的条款:如果一项资助“不再能实现项目目标或机构优先事项”,则允许该部门终止该资助。 这份备忘录似乎还对 DOGE 削减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些见解,暗示一旦电子表格离开 DOE 办公室,可能不会受到太多审查。 敦促官员们尽可能细致入微,因为将奖项集中到团体奖项上“可能会忽视所涵盖的合同和赠款之间的细微差别,这可能会导致终止有效的协议或保留低效的协议。”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3/0926/43262d23a75346e.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7902.htm)
乌克兰国有铁路运营商 Ukrzaliznytsia 周一表示,其遭受了大规模网络攻击。[根据该铁路运营商](https://t.me/UkrzalInfo/6671)在其官方 Telegram 频道上的声明,此次网络攻击影响了包括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在内的在线售票,但列车服务仍继续运行。 驻乌克兰记者达琳娜·安托纽克(Daryna Antoniuk)在基辅中央火车站向[《纪录报》](https://therecord.media/ukraine-railway-ukrzaliznytsia-cyberattack-online-ticket-system)[报道了](https://x.com/daryna_antoniuk/status/1904119553610731746)此次交通中断的情况,她写道,首都的主要火车站“周一早上异常拥挤,数十人排着长队等候购买乌克兰境内和境外的车票”。 乌克兰铁路在公告中表示:“敌人未能做到关键的事情:列车交通稳定,运行顺畅,没有延误,所有交通运营流程都按照备份格式设置。” 操作员告诉乘客:“作为最后的选择,如果您没有时间通过售票处购买车票,请先直接上车。”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7900.htm)
3月24日,比亚迪今日晚间公布2024年年报。年报显示,比亚迪2024年营收7771.02亿元,同比增长29.02%;归母净利润402.54亿元,同比增长34.00%;各项核心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公司业绩连续多年保持稳健增长。2024年,比亚迪全球销量达427万辆,同比增长4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在2024年取得了显著的财务增长,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大幅提升。公司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通过多品牌策略和技术创新,推动了业务的全面发展。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继续保持强劲增长,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40%,在全球市场中蝉联销量冠军。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推出了多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包括“e平台3.0 Evo”和“第五代DM技术”,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 比亚迪通过多品牌策略,推出了“比亚迪”、“方程豹”、“腾势”和“仰望”四个品牌,覆盖从大众化市场到高端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各品牌通过推出多款全新车型,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推动了销量的快速增长。 比亚迪加速推进全球市场布局,产品已进入全球6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通过与全球优质经销商合作,拓展销售网络,并在乌兹别克斯坦和泰国等地推进本地化生产,进一步提升全球市场影响力。 比亚迪在技术创新方面持续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约人民币542亿元,同比增长35.68%。公司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推出了多项颠覆性技术,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比亚迪在2024年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通过教育慈善基金和多种慈善活动,支持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公司宣布捐资30亿元用于高校奖学金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科普,助力国家科教事业发展。 展望2025年,比亚迪将继续强化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提升产品竞争力,推进多品牌矩阵建设,并加速业务出海进程。公司计划通过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引领全球变革。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7896.htm)
今年以来,DeepSeek开源模型的爆火,让开源开放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在芯片设计领域,由于X86和ARM被欧美主导,而RISC-V作为开放的指令集标准,同时具备低功耗和灵活定制的优势,备受中国企业关注。业界认为,RISC-V或将借AI的爆发迎来发展新契机。 3月22日,在上海举行的“好望角科学沙龙”上,作为本期科学沙龙活动的“科学主理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包云岗表示,以开源驱动创新,RISC-V灵活性优势若能被充分发挥,有望重塑AI时代的算力版图,并成为AI推理算力的最好搭档。 在现场,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周平、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副所长武延军、上海开源信息技术协会秘书长朱其罡、阿里巴巴达摩院资深技术专家李春强等AI、芯片领域的专家学者与40多位科技企业创始人、知名硬科技投资机构负责人等,围绕RISC-V的技术趋势、人才需求、生态构建和产学研协同等话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大模型对于算力的庞大消耗,催生了行业对于高性能、低功耗处理器的需求。在处理器设计领域,相比传统的X86和ARM,RISC-V是一种开放的指令集架构,可用来向芯片下达指示和命令,且更易通过软硬件协同设计,适应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的运行需求。  包云岗表示,随着DeepSeek等大模型的兴起,AI推理产生的算力需求将会数量级增长,近期各行各业都在本地化部署DeepSeek,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算力需求,导致很多智算中心算力供不应求。他认为,RISC-V芯片能够凭借其低功耗和灵活定制的优势改变这一现状。 近年来,RISC-V架构发展势头迅猛。这一技术自2010年诞生后,用15年时间里完成了其它指令集架构30年的发展历程,2015年首款RISC-V物联网芯片落地,2024年美国GPU巨头英伟达宣布年出货10亿颗RISC-V内核。根据全球知名咨询机构Omdia的预测,到2030年,基于RISC-V的AI处理器出货量将超过5亿颗。 在RISC-V出现之前,全球芯片主要使用的是两套封闭指令集——由英特尔主导的X86架构和ARM主导的ARM架构。直到2010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科学家们发动了一场“指令集平权运动”,创造了完全开源、模块化的RISC-V架构,任何人都能免费使用、修改和扩展,并通过RISC-V国际基金会为核心芯片架构设定标准,但不拥有或控制技术。此后为确保RISC-V的开源,RISC-V基金会总部还从美国迁移到了瑞士。 包云岗认为,RISC-V正引领芯片设计从‘私有封闭’向‘开源协作’的范式革命。我国香山高性能处理器核IP、玄铁C930服务器芯片等RISC-V领域的技术突破,验证了RISC-V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可行性。也因此,开源的RISC-V正在快速崛起,成为全球科技产业的重要一环,其生态也将开辟中国芯片自主新赛道。 但想要构建像X86和ARM一样的成熟生态,RISC-V仍要克服不少困难。包云岗指出,RISC-V在应用中还需要攻克“三座大山”,分别是工具链短板、标杆案例缺失和人才缺口。尤其是人才缺口,RISC-V领域从芯片设计、验证、解决方案、技术支持等各个层次人才均不足,教学、资料、培训、认证等需加强。为此,他自2019年起,推动中国科学院大学启动“一生一芯”计划,让每一位参与该计划的学生在毕业时完成一款RISC-V处理器的设计并流片,希望以此缩短人才从培养阶段到投入科研与产业一线的周期。  行业快速发展,离不开科研的突破。在活动上,深圳大学特聘教授、东壁科技数据创始人吴登生发布了《RISC-V领域发展态势研究报告》。报告指出,RISC-V领域的科研版图正加速扩张,美国、中国、欧洲正成为该领域的创新三角,“RISC-V领域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国际化特征,多个国家在该领域发表了较多论文。” 吴登生表示,美国以463篇RISC-V领域的论文居首位,占比22.17%。中国学者则发表了301篇论文,占比14.42%,仅次于美国。德国和意大利发表论文的占比分别为13.51%和12.69%。此外,报告中还提到日本、英国和印度等国家也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RISC-V研究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展。 本次发布的报告,通过对RISC-V领域的关键词及其聚类分析发现,RISC-V领域的研究热点涵盖了多个方向,如“accelerator(硬件加速器)”在涉及RISC-V领域的研究中最受关注,“attack(攻击)”和“security(安全)”这类关键词的高频出现,也反映出安全在RISC-V生态建设中的重要性。而“computation(计算)”“methodology(方法)”“energy efficiency(能效)”等高频关键词则体现了学术界对于计算优化、能效优化等RISC-V在落地应用中绕不开的问题。  吴登生 图源:观察者网 吴登生认为,RISC-V作为一种精简指令集只有47条基础指令,若要实现性能突破,还需要通过涉及硬件加速器、拓展指令集、优化处理器架构等优化手段来完成。而且,此前RISC-V芯片的应用领域以物联网为主,在人工智能时代下,还需要通过不断地优化和提升,满足不同应用领域对于RISC-V芯片的需求。 “好望角科学沙龙”由中科创星发起、东壁科技数据作为学术支持单位,持续聚焦人工智能、光子科学、量子计算、可控核聚变、生命科学、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致力于打通学术界与产业界的“鸿沟”。在去年7月第一期沙龙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分享了《从爱因斯坦的好奇心到量子计算》主题演讲,并与多所知名高校的青年科学家以及硬科技企业家进行了一场关于“激动人心的量子革命”的对话交流。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表示,指令集架构的演进史始终伴随着开放与封闭的博弈,传统架构在灵活性和成本上的局限日益凸显,而RISC-V的诞生,不仅是对技术垄断的反抗,更是对开源精神的坚定信仰。它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芯片设计的“黑箱”,让更多人参与到创新的浪潮中。同时,RISC-V在AI PC、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已经展现出了极高的应用价值。本期主题通过跨界交流,引发思考,探索RISC-V的未来发展路径。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7894.htm)
61岁的前世界首富杰夫·贝索斯(目前第二富,第一马斯克),这次好像真的要和55岁的劳伦·桑切斯结婚了?!最近有小道消息说,这对备受关注的情侣终于发出了婚礼邀请函,地点和时间都曝光了。订婚两年之后,这对老房子着火似的情侣,真的打算步入婚姻殿堂了吗?  先来快速回顾一下他们这段波澜壮阔的恋情。 贝索斯和桑切斯的故事可是从“双双婚内出轨”开始的,两人2018年前后脚和各自的配偶离婚,随后2019年1月立马高调宣布在一起。 他俩经常上采访秀恩爱,甚至爆出一大堆甜到腻歪的照片,天天对外宣称彼此是灵魂伴侣。   2023年5月,贝索斯掏出了一枚价值250万美元、整整20克拉的超级大钻戒向桑切斯求婚。 桑切斯在采访里回忆起那个瞬间,说俩人一起玩了一整天,到了晚上,他忽然从枕头底下掏出了戒指盒。 “当他打开盒子的一瞬间,我觉得自己都快晕过去了!”  她开心地表示,自己超级期待做“贝索斯夫人”,婚后甚至会毫不犹豫地随夫姓。 随后,他们俩就在意大利豪华游艇上高调办了一场订婚派对庆祝,来了比尔·盖茨、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克里斯·詹纳,甚至约旦王后拉尼娅等一堆名流。 可是,订婚派对办完之后,这俩人突然没了下文。一年多过去了,婚礼居然迟迟没有动静。  到了2024年底,还有媒体爆料说他们要花6亿美元,在美国著名滑雪圣地阿斯彭办一场奢华的冬季婚礼,婚礼主题还是浪漫的“冬季仙境”,连宾客的私人豪宅都订好了。  (去年11月桑切斯上节目透露正在紧锣密鼓备婚) 可这消息刚出来没多久,贝索斯本人就跳出来亲自辟谣了,他在社交媒体上吐槽媒体乱写,说什么6亿美元完全是谣言,“谎言跑得比真相穿裤子还快”,还呼吁大家别轻信传言。 当时甚至有别的富豪吐槽说:“除非你每位宾客送一套房子,不然6亿美元根本花不出去。”  不过呢,随后有知情人士向媒体确认,婚礼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计划中,真正的婚礼将在夏季举行,具体日期保密但“绝不会让公众错过”。 最近,终于又有消息放出来。 这次,美国媒体创始人拜尔斯在Twitter爆料:贝索斯的喜帖终于正式发出来啦! 今年夏天,两人将在浪漫的水城威尼斯举办婚礼。  意大利一直是众多大明星举办梦幻婚礼的圣地,乔治·克鲁尼、汤姆·克鲁斯、考特尼·卡戴珊等都曾在这里办过婚礼。 而且这对情侣之最近频繁去意大利度假,据说婚礼可能会在贝索斯那艘价值5亿美元的超豪华游艇Koru上举行。   传闻说,这次的婚礼拟邀宾客名单也超级豪华,简直像是达沃斯峰会+MetGala合集,政界、好莱坞、商界的重量级人物纷纷在受邀名单上,川川和金·卡戴珊都可能已经受邀。  不过,现在,全网最关心的还有新娘桑切斯要穿什么婚纱。 去年底,她在《今日秀》采访中兴奋地透露: “我非常期待!跟所有新娘一样,我在精心准备裙子,疯狂选婚纱,做各种攻略,还弄了个Pinterest收藏夹。 “我从来没有想过,在 54 岁——我马上就 55 岁了——我会结婚。我的意思是,生活才刚刚开始。”  (今年的名利场派对) 纽约婚纱设计师莱蒂齐亚预测,桑切斯可能会选择一件“美人鱼风”的礼服,凸显她的曲线。 “无肩带或细肩带的礼服特别适合她,特别是心形领口。” “我认为礼服上会有一些珠饰和水晶。她甚至可能穿着带有透明或蕾丝元素的紧身胸衣,因为她在以往的活动中也穿过类似的款式。”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透明蕾丝似乎有点话里有话的意味……  今年桑切斯几次公开亮相,都被人吐槽造型过于大胆。 今年1月的总统就职典礼时,她穿着白色Alexander McQueen西装,进了内场直接把外套脱了,露出蕾丝边内衣。  这套放在就职典礼上,多少有点惊世骇俗,甚至还被著名主持人梅根·凯利批评她穿得像个妓女。 更尴尬的时,当天的大热点,是坐在她身边的扎克伯格在旁边忍不住偷偷瞄,被媒体狂拍……  而今年第二次公开场合,则是奥斯卡的名利场派对。 桑切斯穿着明显是婚纱范儿的白色露肩鱼尾礼服,简直像是婚礼,被外媒锐评“当众逼婚”。  但值得一提的是,贝索斯的态度还挺令人玩味的。 这两次大亮相,虽然两人都一起出席,但是从就职典礼那天贝索斯就表现得很冷淡,奥斯卡派对那天更是直接抽走了桑切斯身后的手,没有搂住未婚妻。  这和他俩以往干柴烈火似的风格可是差别太大了,一时间,外界都猜测他俩是不是陷入了七年之痒,婚礼可能办不成了。  如今婚礼邀请函突然正式发出来了,估计桑切斯本人也挺高兴的吧。 现在,虽然消息已经全网疯传,但是贝索斯桑切斯两个人都没有正式回应,既没有承认是真的,也没有辟谣。  不过,桑切斯倒是更新了一条INS,分享了一幅引人注目的铅笔素描,画中一名裸体女子站在飞机机翼上,头发被风吹拂。 她只简单地配了一句话:“心情”。  有人猜测,这是不是在暗示她接下来要跟着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公司上太空的计划。 2月27日,蓝色起源公司宣布,桑切斯将会和“水果姐”凯蒂·佩里等6名女性一起,参加该公司今年春天的下一次载人航天任务。 这是1963年以来,首次有“全女性”航班飞向太空。  “桑切斯很荣幸带领这支探险队执行一项任务。这项任务将挑战她们对地球的认知,激励她们分享自己的故事,并产生持久影响,鼓舞未来几代人。”  成为准新娘,还能赶着“上天”,真的是很能折腾,生命力十足的姐了…… 现在,就等着俩人婚礼的好消息吧。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7892.htm)
韩国企业集团现代汽车将宣布对美国本土产业投资 200 亿美元。预计特朗普总统、现代汽车会长郑义宣以及路易斯安那州州长杰夫・兰德里将于周一在白宫宣布这一投资计划。作为该投资的一部分,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家新钢铁厂预计将雇佣约 1500 名员工,并将生产下一代钢铁,供现代汽车在美国的两家汽车厂用于制造电动汽车。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1022/86703e6c5aa99fb.webp) 据知情人士透露,韩国企业集团现代汽车将宣布对美国本土产业投资 200 亿美元,其中包括在路易斯安那州投资 50 亿美元建设一座钢铁厂。 这家工厂预计将雇佣约 1500 名员工,并将生产下一代钢铁,供现代汽车在美国的两家汽车厂用于制造电动汽车。预计特朗普总统、现代汽车会长郑义宣以及路易斯安那州州长杰夫・兰德里将于周一在白宫宣布这一投资计划。 现代汽车宣布这一消息之际,各大国际企业集团正竞相规避关税,并在特朗普设定的 4 月 2 日关税截止日期前避免卷入贸易战。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积电)和日本软银集团等大型外国企业在过去两个月里都曾访问白宫,宣布在美国本土进行大规模投资的计划。 现代汽车首席执行官何塞・穆尼奥斯最近对 Axios 新闻网站表示,“(现代汽车)应对关税的最佳方式是提高本土化程度。” 这家韩国公司是美国电动汽车的主要销售商之一,直接与特斯拉展开竞争。它在美国已经拥有两家大型汽车厂,一家位于阿拉巴马州,另一家位于佐治亚州。预计现代汽车周一还将宣布在佐治亚州开设第三家汽车厂。 韩国也是与美国存在贸易逆差的国家之一。3 月初,特朗普特别指出韩国对美国出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称这个亚洲盟友的关税是美国关税的四倍之高。 首尔方面对这种贸易不平衡的说法提出了异议。据韩国政府称,截至 2024 年,由于两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韩国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实际关税税率为 0.79% 。 白宫没有立即回复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就此次投资计划公告提出的置评请求,但在周一上午晚些时候,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在 X 平台(原推特)上转发了 CNBC 的报道,并补充道:“更多的投资、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有更多的钱进入勤劳的美国人口袋里 ——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特朗普总统的经济政策。” 现代汽车拒绝置评。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7890.htm)
丹麦制药商诺和诺德公司(Novo Nordisk)周一宣布,即日起所有符合条件的美国自费患者均可在当地药房以每月499美元的折扣价购买减肥药Wegovy。最近诺和诺德公司的欧洲市值第一宝座已被德国软件巨头SAP取代。 [](https://n.sinaimg.cn/finance/transform/116/w550h366/20240308/ec9d-fcbff61fe3e399e57de2de69cca8843b.jpg) 这家制药商与竞争对手礼来公司近期相继下调热门减肥药售价,以应对利润丰厚的减肥药市场竞争格局变化。投资者担忧礼来带来的竞争压力,以及诺和诺德下一代减肥药CagriSema(被寄望接棒Wegovy)临床试验数据不及预期带来的影响。 上月礼来已将其减肥药Zepbound单瓶售价下调至少50美元,并扩大在线销售剂量范围以保持竞争力。在Wegovy此前供应短缺期间,复方药房曾售出数十万剂仿制药。美国FDA虽已要求其停止生产,但将待联邦法院诉讼裁决后再采取行动。 对于没有医保覆盖的患者,Wegovy原价每月超1000美元的高昂费用曾遭美国总统拜登、参议员桑德斯等政界人士批评。此前折扣价仅通过NovoCare药房计划提供。 新版计划将面向所有剂量规格,覆盖无医保患者及商业保险不包含减肥药报销的符合条件的患者。这取代了此前650美元/月的优惠方案。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7888.htm)
在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的一家家居建材商店里,草甘膦除草剂 “农达” 系列产品正在出售。德国生物技术公司拜耳的股价周一大跌7.4%,此前一家美国法院下令该公司就其 “农达” 除草剂支付 21 亿美元的损害赔偿金。  该公司在周末表示,佐治亚州科布县州立法院已于周五作出了这一裁决。 拜耳在一份声明中称:“我们不同意陪审团的裁决,因为这与压倒性的科学证据以及全球监管机构的共识和其科学评估相矛盾。我们相信,在上诉时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推翻这一裁决,并取消或减少这笔过高且违宪的损害赔偿金额。” 已经有数千起针对 “农达” 除草剂的诉讼,据说该除草剂与包括癌症在内的健康问题有关。 此前的案件以拜耳同意支付 109 亿美元的和解金而告终,同时拜耳还被法院责令支付了一系列高达数百万美元的赔偿金。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7886.htm)
今日,蔚来发布成都车辆碰撞事故的说明。蔚来表示3月23日下午,一辆蔚来ES6在成都天环路撞击路边护栏后冲至对向车道,与对向车辆发生碰撞后引发火情,事故造成三车受损,5名驾乘人员受伤,经送医治疗,伤者均无生命危险。蔚来事故监测平台发出预警后,蔚来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同处理。   消防人员到场快速控制车辆火势,事故现场已于昨日下午清理完毕。蔚来工作人员已陪同遭遇事故用户前往医院检查,用户受到轻伤,无生命危险。 事故发生后,涉事蔚来车辆车门自动解锁,车门把手自动弹开,安全带预紧器、安全气囊等被动安全部件触发工作,A柱、B柱未溃折,车内空间未发生明显变形挤压。目前事故原因警方仍在调查中。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7884.htm)
今日,一则DeepSeek官方通告内容流出,据通告,DeepSeek在其官方交流群宣布称,“DeepSeek V3模型已完成小版本升级,欢迎前往官方网页、APP、小程序试用体验(关闭深度思考),API接口和使用方式保持不变。”  截止发稿公司暂无回应。不过在DeepSeek上,目前关闭深度思考,DeepSeek反馈称此次DeepSeek-V3的小版本升级,版本号为V3-0324,主要聚焦于体验优化和性能提升。在官方网页、App和小程序中,用户关闭“深度思考”功能,可获取更快的响应速度,适合对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如简单问答、代码片段生成)。 此外,现有API用户无需调整代码即可兼容新版模型,确保企业服务的连续性。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7882.htm)
Raspberry Pi 刚刚发布了 Raspberry Pi PoE+ 注入器,可帮助用户为放置在不易连接到电源的位置的 Raspberry Pi 设备供电,PoE 方式可以使用以太网供电,可通过以太网电缆为 Raspberry Pi 供电,同时还提供网络连接。  Microchip 被 Raspberry Pi 选为合作伙伴,共同开发 Raspberry Pi PoE+ 注入器。这款售价 25 美元的配件可用于 2018 年版 Raspberry Pi 3B+ 及更新版本(如果支持 PoE)。注入器产品本身不带网线,需要自己购买 IEC 电源线。 官方介绍说: “我们最喜欢的 Raspberry Pi 应用,从花园网络摄像头到工业控制器,都涉及将我们的产品放置在偏僻的地方,在那里它们充当网络和物理世界之间的桥梁。”Raspberry Pi 解释其新产品的需求时说道。“但位置越偏僻,获得电力就越困难。” “PoE 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它允许您通过用于传输以太网数据的相同四对电缆将电力从供电设备 (PSE) 发送到受电设备 (PD)。自 2018 年以来,所有 Raspberry Pi SBC 在配备可选的 PoE 或 PoE+ HAT 时都能够用作 PD。” 除了发布 Raspberry Pi PoE+ 注入器之外,该公司还表示即将发布适用于 Raspberry Pi 5 的 Raspberry Pi PoE+ HAT+。该公司称这款即将推出的产品是该公司“最小、最高效”的受电设备 (PD) 配件。 [您可以在Raspberry Pi 网站](https://www.raspberrypi.com/products/poe-plus-injector/)上找到有关 Raspberry Pi PoE+ 注入器的更多信息。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7880.htm)
全球研究人员目前正在研究基于 DNA 的存储技术。将数字数据与生物学相结合可以实现两全其美,尽管一些挑战仍在减缓市场和行业的采用。近几年来,使用 DNA 测序的富有远见的解决方案一直被誉为存储领域的未来。生物学似乎在几十亿年前就解决了数据编码问题,因此我们可以从大自然中学到一两件事,同时准备在 2025 年底将世界数字领域扩展到 180 ZB(相当于 1800 亿兆字节)。  以色列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找到了一种显著改善数据检索过程的方法,这是DNA 存储技术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以色列理工学院的一个团队使用经过专门训练的 AI 模型将 DNA 链数据恢复速度提高了 3200 倍。毋庸置疑,这个过程仍然比市场上现有的“现代”存储技术慢得多。 这项 AI 技术被[称为 DNAformer](https://techxplore.com/news/2025-03-dna-storage-ai-method.html),它基于由以色列理工学院研究人员使用合成数据训练的变换器模型。为 DNAformer 提供数据的数据模拟器也是由以色列理工学院创建的。该模型可以从容易出错的副本中重建准确的 DNA 序列,并且由于专门设计用于 DNA 的自定义纠错算法,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据完整性。 DNAformer 检索数据的速度比之前公布的方法快得多。该人工智能模型读取 100 兆字节的速度比现有最准确的方法快 3200 倍,而且似乎不会丢失数据。准确度也提高了“高达”40%,这可以进一步缩短总检索过程时间。 以色列研究人员在一个 3.1 兆字节的小型数据集上测试了 DNAformer 的功能,该数据集包括一张彩色静态图像、一段 24 秒的音频剪辑、一篇关于 DNA 存储的书面文章以及一些随机数据。后者有助于展示该模型在处理加密甚至压缩的数字数据时的表现。官方研究[称](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6-025-01003-z),该团队在高噪声条件下实现了每 (DNA) 碱基 1.6 位的“数据速率”,将读取数据所需的时间从几天缩短到仅 10 分钟。 以色列理工学院团队表示,DNAformer 将得到进一步开发,并根据不同的数据存储需求进行量身定制。该技术可以轻松扩展并适应各种场景,其适应性前景光明。研究人员已经在考虑“市场需求”和 DNA 测序的未来改进,以改进他们的人工智能技术。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7878.htm)
和上周不少朋友期待的一样,新一周第一天的北京时间 3 月 24 日晚,DeepSeek 果然「突然」发布了模型更新。  但暂时还不是 DeepSeek V4 或 R2,而是 DeepSeek V3 模型的一次更新。目前,其开源版本目前已经上架开源网站。其开源版本模型体积为 6850 亿参数。  深度求索微信官方公众号也确认,本次更新属于小版本升级,目前已经在官方网页、App 小程序等入口开放。  初代 V3 模型最为人所熟知的,可能还是「557.6万美金比肩Claude 3.5效果」的超级性价比。而更新后的模型由其新的 32KGPU 集群上改进的后训练提供支持。 截至目前,还没有任何关于新版 DeepSeek V3 的能力基准测试榜单出现,但有了 DeepSeek V3 发布即成为 Chatbot Arena 榜单前十中唯一一个开源模型的刷榜历史,还是在发布一小时后迅速吸引来全球用户对其测试体验。 根据目前最新的用户上手测试,新版 V3 模型前端编码能力的提升,是目前「感知最强」的部分。根据专业用户对新版 V3 的综合体验判断,V3-0324 的提升幅度大约相当于 Sonnet 3.5 到 Sonnet 3.6 的提升。 用户按照下面的提示词,同时对新版 V3 与 R1 下达任务,实际产出的效果已经出现巨大差异。 _创建一个包含 CSS 和 JavaScript 的单个 HTML 文件,以生成一个动画天气卡片。卡片应通过不同的动画直观地表示以下天气条件:风:(例如,移动的云朵、摇曳的树木或风线)雨:(例如,落下的雨滴、形成的水坑)晴:(例如,闪耀的光线、明亮的背景)雪:(例如,落下的雪花、积雪)并排显示所有天气卡片。卡片应具有深色背景。在此单个文件中提供所有 HTML、CSS 和 JavaScript 代码。JavaScript 应包含一种在不同天气条件之间切换的方法(例如,一个函数或一组按钮),以演示每种天气的动画。_ 左侧是 DeepSeek 新版 V3 模型的生成结果,右侧为 R1 的生成结果。  除了对比 R1 ,用户还用类似的提示词,对比了 Claude 系列。Claude 3.7 作为目前号称「编程能力最强模型」,实际编程能力使用体验也是多次被评为「已经达到专家级程序员水准」。  同一提示词给到 Claude 3.5/3.7 后,模型生成的前端内容如下所示:  除了这个测试案例,根据更多用户对之前 prompt 测试的结果,普遍结论是当前新版 V3 在编码能力已经接近claude3.7 ,同时也是目前第一时间上手中,大家觉得比之前的 v3 能力提升最大的部分。 针对前端网站搭建测试,新版 V3 所生成的网站(上)在与 Claude 3.7 Sonnet 生成的结果(下)中,也快速「拉齐」了网站的构建效果  除了编程能力,在其他用户的测试中,新版 V3 在多轮对话中体现出了更强的上下文理解能力。 当然,与往常一样,DeepSeek 也没有同时公开表示 R2 或者 V4 模型会在何时发布,但不少用户在体验过新版 V3 后,都觉得似乎 R2 的到来,也已经不远了。 还有一个普通用户「感知不强」,但让开源社区非常兴奋的改变。新版 V3 的开源许可与 R1 一样,也更新变成了 MIT 开源许可(MIT License),这意味着新版 V3 有着比初代 V3 更宽松的开源使用条件。  并且 MIT 开源许可一向以商业友好而著称,使用MIT许可的项目可以与商业和专有软件集成,这或许对于希望在商业项目中使用新版 V3 模型的开发者来讲,是本次更新最重要的改变了。
 作者:萝卜 “2025年是游戏大年”,许多朋友喜欢这样说。但在这样一个“游戏大年”里,聚光灯也许无法平均地照射在所有即将发售的作品上。 尤其3月份是动作游戏玩家们忙碌的月份,不声不响地,《地下城与勇士》(后文称DNF)世界观衍生作《第一狂战士:卡赞》(《The first berserker: Khazan》,后文称《卡赞》)在3月27日将迎来发售(豪华版将于3月24日抢先体验),标准版Steam国区定价398元,豪华版468元——本游戏由Nexon发行,Neople开发,如果你是DNF玩家,那这两个名字想必也是不能再熟悉了。 # 先说结论 《卡赞》已经在网上放出过较长的实机演示,也有测试版可供下载,而我则在一周之前拿到了本游戏的完整内容进行提前试玩。 目前,我已经完整体验了游戏主体的所有内容,于是这里先给大家一个我的结论:我认为这款游戏是目前市面上最优秀的“高难度第三人称动作RPG”游戏之一,同时在所有“IP衍生”类作品里质量相当上乘。 至于我为什么认为它优秀,它与市面上诸多同类游戏相比又有哪里相同与不同?接下来我会三言两语介绍一下这款游戏的玩法,然后着重讲一下我觉得它非常优秀的部分,并在文章后半以及穿插着聊一聊其故事和世界观的部分,带领大家由浅入深的认识这部作品。 # 类型简述 如果你是所谓“动作受苦”游戏玩家,或者换一个说法,你非常喜欢玩近十余年的各类后背视角动作RPG游戏的话,那么你会清晰地明白《卡赞》这款游戏在大类上来说是何种归类,而它又属于其中“重度装备驱动”的类型,相信你在理解其中许多看似复杂的系统方面已经储备了相当多的公共知识,接下来我一说你就能懂。 装备系统:敌人会随机掉落品质不一(体现在颜色上)的装备,就算是同样的装备也会随机出现不同的词条,就算是同一词条,你每次“洗”出这个词条的具体加成数值也不一样多。游戏鼓励你不停的尝试新的套装效果,并将每件装备上的无用词条洗成符合你build需求的有效词条,来提高角色的硬战斗力。 关卡逻辑:卡赞(玩家操控的主角)拥有一个据点,玩家遇到的NPC都会被“捡回”这个据点,据点包含商人,铁匠等功能。而卡赞也可以在这个据点前往任何你已经攻略过,或尚未前往过的关卡进行作战。即使是已经攻略过的的地图也可以反复前往,boss也供你反复击杀,当你需要刷特定boss套装和素材的时候你会经常这么做。在对一个又一个独立的关卡章节进行推进的过程里,游戏的故事流程得以展开。 战斗与技能树:卡赞总共可以使用三种武器,玩家在同一时刻只能给卡赞装备1把武器。它们分别是“刀斧”,“巨剑”,“长矛”。这些武器除了共享轻重攻击等动作指令以外,各自有完全独立的技能树可供升级。在战斗时,若可以将敌人的“精力条”削弱到0,便可以对敌人进行一次处决攻击,若该次处决攻击造成的伤害足以击杀敌人,处决提示图标和处决动作都会有所变化,卡赞会用血气之力凝结成各种趁手的兵器来宰杀敌人。 <blockquote>考虑到本作是一个世界级热门IP下的衍生作,也许会有不少《DNF》网络游戏玩家对其感兴趣,所以相较于平时多费了几句口舌。但玩法部分就简单铺陈到这里,相信就算是平时不玩这类游戏的玩家也大概知道这是一款怎样的动作游戏了。</blockquote> 接下来是详细的介绍。 # 体量:从敌人到自身都“如此丰富” 其实写完这个副标题之后我有一种冲动,觉得扔一句“居然没有换皮怪”在这里就令我十分震撼,但我还是想完整的介绍——这是一款一周目流程时长在40小时以上的动作冒险“砍怪”游戏,随着卡赞的脚步踏遍帝国的边疆和境内,玩家在不同区域所面对的敌人种类也是完全不同的。 在圣地斯顿雪域,小猴子成群结队的骚扰着卡赞,也有巨大的猿猴和可怖的巨熊拦路;在蜘蛛坟墓,不同大小,有毒的没毒的蜘蛛埋伏在犄角旮旯,至少七八种不同的蜘蛛用完全不同的作战方式从四周袭来;龙人战士们带着对人类帝国的深仇大恨磨刀霍霍;趁乱发财的盗贼们武装精良甚至还有弓手和法师部队;从阵营上来看还有帝国残部,混沌妖兽,不死怪物……它们全都被记录在游戏自带的图鉴系统里,使用特定方式战胜其中的一些敌人还可以完成特殊挑战。  (游戏自带图鉴功能) 哪怕只是保守计算,并且把将近20个boss全部排除只看普通敌人,种类也绝对轻松在100以上。哪怕玩到游戏的末期,依然源源不断有新鲜的敌人种类拦在卡赞的面前,并且他们独特的机制动作真的能提供全新的战斗体验,这种相当丰富的游戏体验可谓非常惊喜。直到最后通关也没见到哪怕一个敌人只是简单换色并提高强度就重新作为一种新敌人扔到场上,也就是前文所谓的“换皮”。 而对于数量丰富如此的敌人阵容,几乎每一种敌人都有专属的处决动画!卡赞会将血气凝结成许多趁手的兵器,如长矛,长戟,巨斧,巨锤,大剑,太刀,甚至用拳打,脚踏,捏碎,撕扯翅膀,还有一拳打入敌人体内,把敌人的血气凝结成大剑拔出并斩击敌人等方式来痛宰敌人。处决动画之丰富程度足以位列同类游戏之顶点。  (狂战士有着把血气之力凝结成武器的战斗方式) 而卡赞这边,将近40套完全不同造型,不同特效的套装可供选择。强大的boss套装特效会从根本上改变你的玩法,甚至直接为玩家提供在技能栏里并不存在的“隐藏技能”,玩家可以针对这些特效来构建思路,发挥优势,这40多套套装里较大概率就有你中意的玩法。 或者你可以尝试搭配多套套装,只取其浅层套装特效,进一步创造属于你自己的玩法构筑。  (获得设计图之后可以在铁匠处直接制造套装) 也许只有三种可选武器会让玩家本能地觉得“并非丰富”,但事实上在游戏的前中期大部分时间里,你为了适应当前套装词条点出了不同的武器技能时,哪怕没换武器,玩起来的体验和战术也是截然不同的。 比如,因为你套装效果和词条都加码在“轻攻击”上,那么你就把所有技能点都投入到这把武器的轻攻击类技能里,来保证词条的最大收益;若之后你搞到了新的套装,你随时可以免费把所有技能点投入到重攻击类别里,你的具体玩法也随之产生巨大改变。 我自己也是在游玩过程中不停的换武器和洗技能点,始终都有非常新鲜的体验,直到大后期技能点非常富裕,才终于能勉强点满一把武器的大部分技能,但即便你点满了,因为套装效果里提供了隐藏技能,你还是会集中使用特定技能来作战,当换了一套套装时,你还是要跟着一起把整个战斗思路都改变。  (“红眼”玩家一定都熟悉“崩山击”) 除了这些“硬件“层面上的丰富之外,我格外想强调一下这款游戏在“手段”上的丰富。 当面对一个敌人朝你挥舞着巨大武器袭来时,你都有什么应对方式?像当下大多数动作游戏一样,在《卡赞》里,你可以消耗精力进行防御和闪避,也可以在被攻击的一瞬间防御来“精防”敌人,或在这一刹那进行精准闪避。除此之外,游戏还直接提供了两个别的按键,分别是“反弹”和“反制”。 按下“反弹”按键之后卡赞会原地挥舞一次兵器,如果挥舞兵器的时机正确,恰好与敌人挥舞而来的攻击相撞,则是一次成功的“相杀”,画面会短暂进入“慢镜头”并伴随有火花四溅的特效来提示你相杀成功。“反弹”除了有高额的杀伤力以外,还能打断敌人动作,转被动为主动,是高风险高收益的做法,也是进阶玩法。  (图为反弹成功,直接把大猿猴给掀一楞) 而“反制”则是用来抵消一些精英和boss敌人会使用的无法防御的特殊攻击的专用技能,虽然对自身有巨大的精力消耗,但若能在正确的时机使用出来,便能把酝酿出必杀一击的boss给直接干趴在地上,又是我的回合。这又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进阶招式。 除了上述两个特殊按键之外,每把武器都存在多种需要消耗“斗志”资源来释放的强力武器战技,其中许多战技都带有“抵消”敌人攻击的功效,相对于反弹和反制来说,判定时机更宽松,威力也更强大,但消耗资源意味着不能无节制地不停使用。 事实上,我自己在实际游玩的过程中,头几十个小时的时间都在醉心于“精防”敌人的攻击,忘记了“反弹”和“抵消”这一码事,但我依然和敌人打的有来有回,热火朝天。在我越来越熟悉游戏的机制和敌人的动作之后,我开始把反弹动作和非常强力的抵消战技结合起来使用,甚至可以将一些强大的后期敌人和boss打到还不了手。但当我再次换回专精于闪避的套装之后,我依然可以忘记这些进阶玩法,只醉心于闪来闪去,防守反击,收益还是相当可观。 综上所述,足够丰富的玩法架构带来的是海量的选择,不同的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喜好,对武器的偏爱,还有对挑战的追求来决定自己的游玩方式,你可以成为游走于boss周身不断戳刺消耗boss精力,找准时机发动必杀一击的长矛战士,也可以是以逸待劳不停精准防御的重剑士,一旦有了喘息之机就来一套防守反击,再以威力巨大的蓄力斩来输出伤害。或是干脆成为宗师级反弹大师,boss只要敢动,那就一定要被你弹成弱智。 # 探索:不跟玩家过不去是一种美德 在以往游玩类似游戏的经历里,经常遇到制作组为了追求所谓的“硬核难度”,故意给玩家“下绊子”,让玩家受苦的经历,但是往往这些“绊子”下不到关键点上,让玩家在复杂的,无助的环境下遭遇伏击,往往会让玩家觉得“真不公平”,“这个地图真坐牢”,从而失去对设计师的信任。 但在《卡赞》里,我意识到开发者想的非常清楚,到底该在哪里难为玩家,又在哪里放玩家一马。 首先是地图:卡赞的旅途会路过许多玩家已经十分熟悉的“阴间”地形,如毒沼泽,独木桥,机关陷阱城,还有一些地面并不牢固的悬崖峭壁;在另一些场合里,卡赞要不断承受场景远端敌人的火炮攻击,一边寻找掩体一边前进,被击中就会受到惨痛的惩罚。听起来就坐牢至极对不对?但事实上首先这些场景有很重的“意思意思”的意思,换种说法就是这种“折磨”通常点到为止,在你开始觉得“有点烦了”之前就结束掉。  (图为概念原画) 游戏里内置非常贴心的边缘保护功能,即使对着边缘进行闪避,加速跑,攻击,依然会有一道无形的空气墙防止卡赞坠亡。要想从边缘降下,玩家必须主动向边缘输入移动指令,或被敌人击退下去。除此之外,卡赞拥有相当强力的超远距离狙击能力,那便是投掷血气标枪。 虽然会消耗斗志资源,但这个能力可以对尚未进入战斗的敌人造成加倍伤害,绝大部分弓箭或魔法敌人是无法承受一记标枪爆头的。也就是说,在地形复杂不适合缠斗的地区,只要用标枪远远地把威胁清理掉,攻关会变得非常轻松。 其次是道具:游戏内有着大量可以帮助你度过困难地形的道具,从抗性药到解毒药,还有可以造成属性异常状态的手榴弹和武器附魔道具,还可以以相当低廉的价格买到洗属性点的道具,或是把上一次死亡时掉落的“魂”回收的道具。这些道具无论是自己打造还是去商人处购买都非常廉价,大家记得尽情使用。  (在不适合缠斗的恶劣地形中使用标枪远距离解决难缠的敌人)  (场景美术在线且一路保持到流程末尾) 然后是敌人:在敌人品种丰富的情况下,游戏做到了没有“粪怪”。这首先体现了,玩家机体在面对敌人攻击时有非常高性能的处理手段,也同时体现了游戏怪物设计方面的成熟。 虽然敌人产生威胁的主要手段是快慢刀连击,并混以属性能量攻击和抓取技,但敌人动作衔接流畅自然,“零帧起手”这种常被诟病的现象几乎没有,玩家完全可以集中注意力看清每一个动作来进行闪避和格挡,无需特意背诵敌人出招节奏。  (图为概念原画) 结合上述地图设计来看,《卡赞》还遵循另一个逻辑,那就是“地图恶劣时敌人一定弱小,敌人强大时地图一定宽敞”——游戏全程永远不会出现让你在一个毒池子里与一个特别强大的敌人作战的情况,但当游戏想扔一些特别强大的敌人来考验玩家时,一定是一个干干净净的宽敞场景,让玩家无拘无束地拉开了战个痛快。 # 战斗:狂战士怎能不战个痛快 在刚上手这款游戏的时候,我发现在管理角色精力条这件事上,总会面临不小的挑战——最直观的一点是,在所有动作都耗费精力的情况下,挨打防御也会扣除大量精力,经常和敌人几番周旋、轮到我反击之时,自己的精力也早已见底,不得不再次退避。 在初期,主角原地不动想要把精力从0回到满,需要3-4秒的时间(取决于你透支了多少精力),这看似与白热高速的战斗节奏相违背,因为这要求玩家对自己输入的每一个指令心里有数,不做多余的躲闪,不贪刀。 但心态转换之后,我开始思考怎么用有限的精力打出最好的效果,答案自然被收束到“精准防御”和“反弹”方面。游戏要求玩家积极面对敌人打出的每一招,去观察和重视敌人的动作并给出你的应对选择,当你反击的窗口大开之后,即使是最普通的轻攻击,也能对BOSS级的敌人造成相当可观的硬直,把你最华丽的连段打出去。 尤其是BOSS设计方面,每一章主线都提供了一个完全独立设计的BOSS,在总共16个主线BOSS里,它们全部都达到了该类型游戏BOSS设计里的游戏水准,其中个别BOSS达到了顶峰水准。它们个个极具威胁,招式大开大合或灵活多变,且大多数都存在各自的可破坏部位。 令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一只巨型蜘蛛boss,它身上有两只巨大的攻击性前鳌,许多条后腿,还有一个大屁股,而我提到的每一个部位皆独立可破坏!只要你专注于拆解它的所有腿,最后甚至可以把它打成一只无腿可用的笨虫子。失去了关键部位的boss除了有巨大的血量惩罚和硬直以外,在招式上也会弱化许多。  (只要你想,所有腿都能拆。) 而在BOSS战——也就是游戏最主体、最核心的部分当中,《卡赞》展现了自身与其他同类型游戏最为不同的部分。 《卡赞》的boss战普遍时间较长,相较于其他游戏里的BOSS们变幻莫测的招式、由复杂AI引出的招式抉择,《卡赞》里的BOSS更偏向于固定线性演出:随着血量的变化,BOSS一定会使用一些宏大且接连不断的绝技,玩家要对此给出属于自己的处理方案,化解BOSS的特定强力攻击,不仅有拆招的收益,还能让BOSS原地硬直。 换句话说,在《卡赞》的BOSS战当中,“赌你不放那几招”几乎是不成立的,个别BOSS的招式循环是绝对固定的,他就是会对你按顺序用这几十甚至上百招,一遍一遍按顺序循环下去。 进一步,在《卡赞》当中,“给自己做一套广播体操上满Buff,进场之后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站桩撸死BOSS”的场景虽然并非不可能,但从玩法设计角度来说相对变得困难和极端,一方面是游戏本身非常强调动作交互性,并未提供这么多的“猴戏”,也少有降低BOSS属性的办法。 另一方面,则是精力上限限制了玩家“一口气输出”能力的上限。玩家依然可以凭借娴熟的技术压制着BOSS一直打,但那也是建立在大量的交互和化解招式之上的。尤其是玩家必须不断化解招式来制造“处决”的机会,因为处决可以给自己恢复所有的精力,以便开展新一轮的攻击,这一点在战斗当中,甚至可以说是本作BOSS战的核心要素。 # 剧情:舍得一身剐,要把狗皇帝拉下马 以下内容为剧情部分的体验,不会剧透核心内容,但读者若依然介意剧透请不要点开下文中黑框部分。 本作是《DNF》平行宇宙故事,属于IF线发展。世界观虽然继承自《DNF》原作,但故事在展开之后不必与原作紧密贴合。还记得当初刚刚接触《DNF》这一IP时主要有两点最吸引我,首先是直到今天来看都绝对精美高质量的2D美术水准,其次是融合了无数主题,热闹非凡的世界观设定。既有传统奇幻职中帝国里精通刀剑战斗的军官将士,也有枪炮导弹激光甚至轨道炮和机器人无人机等热兵器。 在本作里,一贯高水平的世界观塑造和人设得以保留,但在设定方面,由于其故事发生的年代在《DNF》时间线开始之前,形形色色来自五湖四海的冒险者还没有汇聚到阿拉德大陆,所以呈现在玩家面前的是非常集中的帝国图景:以刀剑作战为主,法术为辅,也有一些圣职者相关的技能会出现。 至于来自天界的神枪手,加特林机枪和火焰喷射器什么的直到最后也没有出现,也没有精通念气的气功师或格斗家,让整个游戏的质感变得非常严肃和阴暗,这与原本《DNF》所呈现出多姿多彩的丰富图景不太一样。  (大量过场动画以沙画质感的漫画出现,作画十分精美,并提高了游戏本身的严肃质感) 【严肃】这一质感是我整个剧情流程体验下来最惊喜和感觉与众不同的部分,因为我虽然知道DNF实际上有着严肃又考究的长线剧情铺陈,但至少在表达方式上是张扬,绚烂且丰富多姿的。而在《卡赞》里,制作组发自真心的想要以严肃,低沉,认真的“语气”,为玩家娓娓道来一个关于复仇,阴谋与背叛,理想与现实,还有生存的意义的故事。 帝国历97年,大将军卡赞与天才魔法师奥兹玛一道,终结了龙族对帝国长久以来的威胁,随着卡赞不顾自身安危的背水一跃,巨斧斩向了“狂龙赫斯”的首级。虽然为帝国除掉了心腹大患,但很快噩耗传来——卡赞与奥兹玛这一对挚友,也是战友,双双被皇帝定性为帝国的叛徒,奥兹玛先被挖去双眼然后处死,卡赞也被除以极刑,千刀万剐之后挑断手筋,使其无法再握持兵刃。在赶赴刑场赴死的路上,押送卡赞的队伍在雪山的山崖边翻车,已受重伤的卡赞坠入深渊之后依然无力生存。 就在这时,耳边响起阴沉的声音:如果想要活下去,就来签订契约,接受来自冥界的鬼神的召唤。已经无所失去的卡赞回应了这个召唤,随后鬼神附体,鬼神赋予了卡赞一双“鬼手”,让他可以再次战斗,卡赞就这样成为了第一名“狂战士”,也就是DNF中“鬼剑士”这一职业的进阶转职。鬼神布雷德附身卡赞之后一度想要完全吞噬其肉身,让卡赞成为冥界在人间行使力量的工具,但卡赞凭借高超的武艺和强大的自尊,与鬼神相拼之后丝毫不屈服,二人达成了互相尊敬的合作关系,互相利用以便达成各自的目标。而卡赞的目标便是让每一个背叛自己的人付出代价,算个总账。  (“算账”是卡赞的核心驱动力) 在路程中,鬼神布雷德和卡赞之间的关系慢慢升温,从相互利用变成利益一致的信任关系,一向冷酷无情的鬼神也开始在卡赞面前表现自己可爱天真的一面,更多来自人间和冥界的追随者也加入了卡赞的旅途,而卡赞也渐渐发现,自己遭受的背叛只是一系列阴谋的冰山一角和最终结果,真相也许远比看上去的复杂。 整体来说,就如同这世界上绝大多数故事一样,算不上有新意。这是一个关于复仇和背叛的王道故事,但故事这个东西三分看内核,七分看讲述。《卡赞》的叙事流程非常成熟可控,把一个王道故事以严肃阴暗的口吻娓娓道来,它不是一个宏大的世界性事件,只是以卡赞个人的视角所经历这一切。许多角色与卡赞之间的关系点到为止,就像卡赞自己的性格那样不苟言笑,眼神里只有哀伤和愤怒,所以游戏完全不会对所有NPC进行过度挖掘与呈现,就像卡赞除了复仇也并不关心太多旁支杂事一般。在这样冷峻的基调之上,游戏会在一些环节突然给你一记重拳,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将充沛的情绪打到毫无准备的玩家身上,将压抑的情绪点燃,然后又回归压抑。卡赞虽然话非常少,但游戏会以镜头语言和音乐等方式来哀婉地表达自己,而卡赞本人没时间哀婉,他必须死死地握住剑,一刻都不能松懈。  (可以与卡赞同行的其他鬼神们) # 丰富与成熟来自于IP的历史积淀 距离我上一次玩《地下城与勇士》已经数不清过了多少年。曾记得当初我也是个每天都上线清不止一管疲劳的阿拉德冒险者,在上小学时我是一名阿修罗,阴差阳错把三段斩给点到了10级被同学笑话,很久之后女神枪手这一职业公布我再度回归,直接把四个转职都玩一遍。可再然后虽然也有几次回归,但确实也都没玩长。 不过,每当我回想起DNF这一IP,我总是能回忆起那个独具一格的美术风格,绚烂又夸张的画面表现力,我甚至还看了DNF的官方TV动画:《阿拉德战记》,后来也购买了《DNF:Dual》由ARC发行的对战游戏。  (图为《阿拉德战记》剧照,是《DNF》世界观衍生动画片)  (图为《DNF:Dual》,由ARC开发的对战动作游戏) 经历了几十年的洗礼,虽然我没在继续玩《DNF》,但这个IP确实从未消失在我的视线里,而这一次《卡赞》的亮相,像是一个多年未见的儿时玩伴,他长大了,站在你的面前,浑身伤疤,怒目圆睁,留着巨大的马尾,他不再像当年一样有着狂放的热情和五彩斑斓的打扮,他只是坐在你边上,开始给你讲述一个沉重的,关于复仇和背叛的故事。他举重若轻,举手投足之间充满了力量感。 这便是我在2025年重新从《卡赞》里体验到《DNF》魅力之后的最大感想,既然他长大了,我也长大了,那咱们就来唠点儿大人的嗑儿吧。 纵观整个游戏流程,丰富的敌人设计和NPC其实无不来自《DNF》,你可以在网络游戏里找到这里大部分怪物的原型模样。也许时至今日很难再让新生代玩家去体验一个每天还有疲劳限制的像素横版闯关动作游戏了,那就不妨以一个全新的,更符合现代人理解的形式出现在大家面前吧。 我认为《卡赞》作为DNF这一IP在3D化大制作和严肃叙事里的第一步尝试,可谓迈出了无比坚实又成功的一步,尤其是考虑到当下所有的“IP改编”类游戏都普遍在流程上短小,可玩性上也相对浅显,《卡赞》却绝非如此,即便是从未接触过DNF的人,玩这款游戏也完全没有理解门槛,在领略到DNF的IP魅力的同时,也能玩到一款在各种意义上都丰富,精良,体量巨大,有深度的动作游戏。 那么话又说回来,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按照这个方法论继续创作下去,在可以期待的将来我也能玩到一个《来自天界的女神枪手:凯莉》?如果真能继续开发的话我肯定还会玩下去的——但如果是凯莉当女主角的话,希望不要加入装备强化系统。 玩笑归玩笑,我相信无论如何继续创作,DNF这一IP和世界观都留出了足够多的故事可以讲,海量的职业如果都能当一次主角的话恐怕玩都玩不过来,这正是长期耕耘积累IP的意义所在。  (你的卡赞会迎来怎样的结局?) 游戏本身存在三种不同的结局,但我不会在这里告诉大家结局的具体触发方式。希望等你通关之后也可以来评论区交流一下你的结局是怎样的。 本篇文章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了解《第一狂战士:卡赞》这一游戏和回忆《DNF》这一经典IP有所帮助,之后也许会在电台节目里为大家讲述更多细节,下次再见!
继今天宣布为AirPods Max推出无损音频和个性化空间音频后,苹果今天又发布了USB-C 转 3.5 毫米音频线。该线缆专为带有 USB-C 接口的 AirPods Max 和 Beats Studio Pro 耳机设计,可让它们直接连接到 Mac、机上娱乐系统或其他设备的音频输出端口。 <blockquote><p>这款双向线缆可与 3.5 毫米音频输出和音频输入端口一起使用,让您可以将 AirPods Max 或 Beats Studio Pro 耳机连接到 3.5 毫米音频源,或将 iPhone 或 iPad 连接到带有 3.5 毫米音频端口的扬声器。当连接到 AirPods Max 时,这款线缆可实现与设备内置扬声器相当的超低延迟,让您在玩游戏或创作内容时获得最佳体验。</p></blockquote> 苹果曾经销售过类似的Lightning 转 3.5mm 音频线,但现在已经停产,USB-C 转 3.5mm 音频线现已上市,售价 39.00 美元。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7874.htm)
2025 年 3 月 23 日比亚迪王朝网正式发布全新中级纯电轿车 ——秦L EV,以 “全系后驱、全系智驾、中级空间” 三大核心优势,进军10万级纯电轿车市场。作为比亚迪 “技术普惠” 战略的里程碑之作,比亚迪希望秦L EV可以凭借越级配置与极致性价比,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群体,开启全民智驾新时代。  秦L EV价格(来源:企业授权) 据发布会介绍,秦L EV 全系标配天神之眼 C - 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配备 29 个同级领先的硬件传感器,带来高快领航功能,可以实现早高峰高快路车流中自如跟车、智能避让加塞以及高速场景领航功能,从而缓解通勤焦虑;同时,秦L EV 支持全场景智能泊车,拥有自动泊车、代客泊车、遥控泊车三大技能,可以轻松应对断头路、狭窄车位等复杂场景,解决停车痛点,为用户打造更安全、智能的用车体验。  秦L EV(来源:企业授权) 在外观上,这辆新车采用比亚迪全新一代 Long Face 龙颜美学,以长车头、短车尾的黄金比例搭配溜背造型,赋予车身动感姿态。并提供四种配色,茶晶灰、润玉白、冰珀青、哥窑米,其灵感源自中国名瓷,将千年文化底蕴与现代潮流完美融合,成为移动的东方美学符号。 秦L EV 全系标配“冰箱 + 彩电 + 大沙发” 以及智能座舱,搭载同级唯一冷暖冰箱(-6℃至 55℃温控)、2+1 屏幕组合(W-HUD+8.8 英寸仪表 + 15.6 英寸旋转中控屏)及主副驾电动调节通风 / 加热座椅,辅以车载 ETC 与 VTOL 移动电站,满足全场景需求。 作为中级纯电轿车,秦L EV 拥有 2820mm 轴距,同级领先,依托纯电平台短前后悬的设计优势,释放出宽敞车内空间,得房率达 84.8%,后排腿部空间优异,头部空间表现同样出色;同时,后备箱容积达到460L,前备箱容积达65L,可提供出色的储物空间。 此外,秦L EV 基于比亚迪 e 平台 3.0 Evo 全新打造,搭载 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以 75% 高强度钢安全笼式结构构建 “金钟罩”,可承受 5 倍于车身重量的车顶静压。 还值得一提的是,其全球首创的电池高效双环流直冷直热技术与 16 合 1 热管理模块,将整车能耗降至 10.8kWh / 百公里,CLTC 续航达 545 公里,可以轻松实现跨城出行需求。平台级架构革新与创新热管理技术,为年轻用户带来空间、安全、能效三位一体的纯电新体验。 秦L EV以“技术平权”理念,将高阶智驾、纯电架构与国潮设计对齐年轻市场,不仅为年轻用户提供“颜值、智能、性能”三位一体的出行选择,更以“金钟罩”级安全与跨城续航实力,树立中级纯电轿车新标杆。比亚迪此举或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加速智能电动车的全民普及,吸引更多的年轻化群体,剑指小鹏MONA。
 作者:引擎 双手抱胸,一袭红色的围巾随风飘动,推动摇杆,主角徐行缓步,淡定自若;当敌人来袭,瞬间化作脱兔,如惊雷霹雳般闪现至敌人身后,伴随着慢镜头缓缓移动,场上敌人在瞬间被斩杀殆尽。  这就是2002年世嘉在PS2推出的经典动作游戏《Shinobi -忍-》。超高速的移动,超高的游戏难度,超爽快的战斗反馈,《Shinobi -忍-》一定是很多机核朋友们童年的美好回忆,特别是当我说出“秀真”这个名字的时候。 《游戏机实用技术》附送的光盘里曾经推出过由“KELVIN”大神表演的《Shinobi -忍-》全程邪道速通也让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了速通的魅力。  而自从20多年前的那一次辉煌之后,“忍”(或称“超级忍”)系列便随着忍者题材一同销声匿迹,逐渐被大家淡忘。直到有天我看到世嘉要推出“忍”系列的新作——《SHINOBI 反攻的斩击》,一度以为自己老眼昏花。 仔细看了看下,新作的制作组是由制作《怒之铁拳4》的Lizardcube工作室负责,画风也是魄力十足的手绘风,游戏玩法也回归到了传统的“2D忍”。  那么今天就借着“忍”系列要出新作的契机,简单盘点下该系列的历史吧。 世嘉的“忍”系列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街机时代,世嘉黄金时代,以及3D时代。这期间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作品,由于版本与发行地区的不同,各部作品的名字也稍显混乱,那我们就从一切的起点开始讲起。 # 街机时代 1987年,系列第一部作品《SHINOBI 忍》诞生,首次于世嘉街机“System 16”上推出。游戏设定了一个“古代忍者在现代都市”这一在当时看来十分标新立异的故事背景,游戏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美国元素,像是手持热兵器的街头小混混,墙上贴着的玛丽莲梦露海报,甚至还有在墙上趴着的“蜘蛛男”。《SHINOBI 忍》在当时的欧美市场收获了巨大的成功。  初代主角“乔·武藏”的攻击方式有近距离攻击的忍者刀,远程武器手里剑,以及每个阶段只能使用一次的大威力忍术。不过,由于玩家几乎很少使用忍者刀,再加上手里剑数量无限,这让《SHINOBI 忍》更像是一个卷轴射击游戏。 特别是到了奖励关卡,游戏会直接变成第一人称视角的射击游戏,这种第一人称奖励关卡在日后的2D作品中也得到了保留。 这里补充个有趣的开发趣闻,主角“乔·武藏”的名字取自日本神奈川县地名“武藏新城”,这里也曾是世嘉员工宿舍所在地。  在《SHINOBI 忍》的大获成功后,世嘉也乘胜追击,于1989年在世嘉最新的街机“System 18”上推出了新作——《影舞者》(Shadow Dancer)。  《影舞者》启用了一支全新的开发团队,因此并没有延续前作的故事,主角也换了一位身份未知的新角色。凭借着技术力的进步,游戏在画面表现力与操作手感上也更进一步。 而这部作品最大的亮点在于我们有一只能够操控的忍犬,在战斗中,我们可以操控狗狗来为我们牵制敌人。  1990年,世嘉将《影舞者》移植到了Mega Drive(美版称Sega Genesis),并改名为《影舞者 忍之秘》。不过,由于发行版本的不同,MD上的日版与发行在Genesis上的欧美版又有一些设定上的不同。比如日版主角设定是“乔·武藏”的儿子;但到了美版中,则变成了“乔·武藏”本人,游戏名也去掉了“忍之秘”。这也成了“忍”系列美版日版命名混乱的起点,我们之后再说名字的事。 如今,想要回过头来试试看这两部早期的街机作品也不困难。《SHINOBI 忍》移植到了Switch等平台,《影舞者》可以在世嘉自己的 Astro city mini(迷你街机硬件)平台上游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看。  # 世嘉黄金时代 1989年,随着世嘉16位主机Mega Drive发售,“忍”系列的黄金时代来临。同样在1989年,系列最著名的作品《超级忍》(欧美版名:The Revenge of Shinobi)诞生。  以1989年的标准来看,《超级忍》在动作操控,画面,音乐,游戏性等方面毫无疑问都是最顶级的,毕竟那时占主流的主机依然是任天堂的8位机FC。 当年雅达利还在未经任天堂授权的情况下制作了FC版本的《SHINOBI 忍》,而这部FC作品的画面是这样的。  《超级忍》共出了两部作品,分别是1989年的《超级忍1》与1993年的《超级忍2》,但由于日版与美版在游戏版本上的不同,《超级忍2》在欧美地区则被叫做《Shinobi III: Return of the Ninja Master》,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先从1989年的《超级忍》开始说起。 《超级忍》是一部为了主机平台而开发的游戏,因此在游戏设计上与前作街机有很大变化。新增血条机制,增强动作性,系列玩家熟悉的二段跳,经典的手里剑雨等机制也在这部中加入。  最重要的是,凭借着世嘉MD主机强大的性能优势,开发组开始重视画面表现,重视演出与音乐的配合。 那时,世嘉请来了著名游戏作曲家古代祐三为《超级忍》作曲,他在离开“法老控(Falcom)”后以自由作曲家的身份为本作创作音乐。古代祐三利用电子合成器,将传统日本音乐与现代电子乐巧妙地融入到游戏中,给游戏配乐史上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你从未听过古代祐三为《超级忍》制作的音乐,请一定找来听听看,相信你一定会被巧妙、动听、复杂的编曲所折服。 接下来,我们来弄清楚游戏的命名问题。还记得上一节的最后,我提到在1990年,世嘉将《影舞者》移植到了Mega Drive,并改名为《影舞者 忍之秘》吗? 由于《超级忍》在欧美市场的巨大成功,导致《影舞者 忍之秘》在开发过程中被纳入了《Shinobi》正作系列,因此日版副标题“The Secret of Shinobi”未能出现在欧美版的游戏标题界面。《超级忍2》推出的时候,在欧美地区被命名为《Shinobi III: Return of the Ninja Master》(忍者3:忍者大师归来)。 弄清了命名问题,我们再简单讲讲这部伟大的作品——《超级忍2》。  回看游戏历史,“历上最佳的动作游戏排行榜”“必玩的世嘉经典游戏”,“MD时代的经典之作”等等排行榜中,《超级忍2》一定位列其中。 《超级忍2》毫无疑问是“2D忍”系列公认的最高峰,游戏在动作性,画面表现力,以及音乐音效上均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点。 每一个玩过《超级忍2》的玩家都会被第二关开场骑马战斗的场景所震撼。黑幕中,马蹄声传来,在逐渐点亮的屏幕中,主角一袭白衣,乘骑着一匹骏马在原野上奔袭,乌云密闭的天空透露出不安,但极其调动情绪的音乐《Idaten》 在此刻响起,让这一幕直接成为游戏史上最经典的场景之一。《超级忍2》的配乐并非由古代祐三负责,而是大胆启用了新锐作曲家村崎 弘史,由他和另外两位作曲家谱写的曲子丝毫不输前作。  在剧情上,《超级忍2》的故事紧接前作《超级忍》,在深山老林里修行的忍者“乔·武藏”不得不重出江湖,面对危机,这也应对了游戏的标题“忍者大师的回归”。但《超级忍2》最令人欢喜的改动便是在保持动作游戏的基本前提下,强调“高速”“爽快”的操作感,这与当时世嘉的主机策略有关。 当时的世嘉为了与其它主机平台做出差异,自家制作的游戏气质都离不开几个关键词:高速、华丽、硬派。像是主打高速移动的《刺猬索尼克》,看封面就觉得是狠角色的《战斧》均是如此,《超级忍2》也不例外。 相比于前作,《超级忍2》的人物移动速度更快,操作更灵活流畅,主角还新增了冲刺,三角跳,跳踢,蹬墙踢跳,防御等多种强化操作手感的新动作。配合全新的自爆忍术,玩家在破关的时候甚至需要思考用什么方式攻击更有效,使得游戏多了一层策略性。   # 掌机里的“忍” 除了在家用机平台发光发热,在90年代初期,世嘉也曾在自家的掌机“Game Gear”平台推出过两部作品,分别是1991年的《The GG忍》,以及1992年的《The GG忍II》。   别看游戏登录的是掌机平台,质量一点不含糊,配乐同样是古代佑三亲自负责。游戏时间线回到了主角“乔·武藏”的年轻时代,那时的他正与其他4名同胞一同训练忍术。因某起神秘事件,4名队友逐一失踪,下落不明。身为主角的我们要去拯救同胞,探寻真相。 而游戏的系统也根据剧情做了相应设计,比如每救出一名队友,我们便可以随时根据现状切换角色,使用它们独有的能力,例如水上行走,飞檐走壁等等。在游戏中我们一共可以控制五个忍者,他们对应的颜色分别是“粉”“黄”“红”“蓝”“绿”,这一设计也让人联想到当时热门的特摄剧《鸟人战队》。   就在《The GG忍》发售的一年后,续作《The GG忍II》接踵而来。系统延续了前作的设计,在保留换人系统的同时,再次强化了动作属性,用现在话来说,可操控的角色各个身怀绝技。除此之外,还新增了探索解密元素,为此玩家需要多次探索同一关。为了保证游戏顺畅进行,《The GG忍II》还专门设计了密码系统,让玩家可以从上次游戏中断的地方继续游戏。 《The GG忍II》凭借着自己出色的质量,获得了当时玩家的一致好评,在几家欧美媒体的榜单中,《The GG忍II》甚至入选了“史上最佳掌机游戏”(因为世嘉在八九十年代的受众几乎都是欧美市场的年轻群体)。 # 3D时代 在经历了MD时代的辉煌,世嘉在后来的两场主机大战中惨遭失败。原本为世嘉Dream cast开发的3D忍《Shinobi -忍-》于2002年登录PS2平台。这部作品也是“忍”系列沉寂7年后的全新作品,如今也被大家被视为初代“忍”的重启之作。  《Shinobi -忍-》保留了与“忍”系列相同的世界观,但故事与主角全部重做。角色设计则由前Capcom角色设计师土林诚负责。土林诚曾在Capcom期间参与过诸如像《洛克人》《鬼泣》《生化危机》等游戏的角色与怪物设计。 就像我在开头时所说的,这部《Shinobi -忍-》向全世界的玩家展现了什么是“3D高速动作游戏”。其中最著名的“杀阵”系统至今还在被玩家提及。 “杀阵”系统是《Shinobi -忍-》一切操作的核心与基础。 主角秀真所持的妖刀“恶食”的攻击力会随着玩家斩杀敌人的数量而成倍增长,屏幕右侧写有的“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九字真言会随着我们砍杀敌兵而逐步点亮,当九字真言全部点亮,我们的妖刀“恶食”所具有的攻击力甚至能一刀秒杀BOSS。因此在各类高手的速通视频中,我们看到的操作要么就站定不动,要么动起来就如同毒蛇一般骤然侵袭,用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来形容十分贴切。游戏十分强调玩家对操控精准性的把控,一个不小心坠入悬崖摔死的概率要比你被敌人打死的概率高得多。  而《Shinobi -忍-》的速通表演至今也能在B站等其他论坛上看到。[比如这期](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M4m1f7To?spm_id_from=333.788.videopod.episodes&vd_source=6a147ddd3c5689ebcdeca2d0008c8b70)去年5月上传的《Shinobi -忍-》全流程速通视频里,依然能看到数百名玩家热切讨论着自己年轻时最热爱的游戏,并为UP打出的精彩操作喝彩。看着评论里各路高手切磋,互相报名号,真的有种回到20年前贴吧论坛的美好时代,十分推荐大家观看。  《Shinobi -忍-》凭借自身过硬的素质,以及玩家之间的口口相传,创下了不错的销量成绩。一年后,被玩家称作“女忍”的续作《Kunoichi -忍-》上市。本作在系统方面并未做出太多改变,而是配合女忍者的角色设定,将游戏动作性变得更加优美与华丽。 不过女忍者的角色设计并没有如初代秀真那般令人印象深刻,游戏虽然也受到了部分前作玩家的一致好评,但销量并不及预期,这导致PS2版《Shinobi -忍-》的原开发团队同步开发的一部以秀真为主角的续作被取消。  回看“忍”系列的时代,大家应该能发现,80年代末的美国,是一个忍者文化流行的时代,1983年推出的美国忍者电影《忍者大复仇》,1985年的《美国忍者》等热门忍者题材电影,也可看到“忍”系列的影子,毕竟是“古代忍者在现代”嘛。更别提当时为了迎合欧美市场,《超级忍》里有大量美国流行文化符号,例如蜘蛛侠、终结者等等。   # 回归“2D忍”的新作 自2003年后,虽然在3DS上推出过《Shinobi 3D》这样的作品,但“忍”系列“确实在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曾经喜欢他的一代人已然长大,有了自己的生活。 不知道新作《SHINOBI 反攻的斩击》是否会重新燃起各位的兴趣呢?  从目前得知的信息来看,《SHINOBI 反攻的斩击》将会回归《超级忍》那种传统2D横板动作游戏玩法。超高速的战斗,丰富的关卡与挑战,甚至连主角都变成了曾经的那位传奇忍者大师——“乔·武藏”。 主角的能力也是我们熟悉的内容,包括忍刀、手里剑、忍术、忍法。本作还新增了一个护符系统,不知会对游戏实际游玩产生怎么样的策略变化。 制作团队也是曾经负责《怒之铁拳4》的Lizardcube工作室,游戏目前在Steam上也是好评如潮,稍稍可以让人放心一些。 写稿期间看了看[Steam](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361770/SHINOBI/) 的国区售价,预购期间打9折,只要88块2,确实可以直接加一下心愿单不是吗。  
据苹果公司称,该公司将在即将于 4 月发布的 iOS 18.4 软件更新中为 AirPods Max 带来无损音频和超低延迟音频。以下摘自苹果[新闻稿](https://www.apple.com/newsroom/2025/03/lossless-audio-and-ultra-low-latency-audio-come-to-airpods-max/):  <blockquote><p>此次更新后,AirPods Max 将解锁 24 位、48 kHz 无损音频,保留原始录音的完整性,让听众能够以艺术家在录音室创作的方式体验音乐。无损音频还扩展到个性化空间音频,以提供更准确、未压缩和身临其境的体验,用户可以通过 Apple Music 欣赏超过 1 亿首无损音频歌曲。</p><p>无损音频和超低延迟音频使音乐创作者能够在 Logic Pro 和其他音乐创作应用程序上的整个专业工作流程中充分利用 AirPods Max。使用 USB-C 线缆,AirPods Max 将成为唯一一款让音乐家能够通过头部跟踪创作和混录个性化空间音频的耳机。1 通过提供低延迟的无损高分辨率数字音频,艺术家可以无缝地使用 AirPods Max 录制和混音,而不会影响保真度。</p></blockquote> AirPods Max 于 2020 年 12 月推出,并于 2024 年 9 月更新,如今已加入苹果产品阵容四年了,但该公司并不定期发布新的 AirPods 型号,因此这次更新对于耳罩式降噪耳机的粉丝来说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苹果表示,无损音频和超低延迟音频将于 4 月作为免费固件更新提供给带有 USB-C 的 AirPods Max,固件更新包括 iOS 18.4、iPadOS 18.4 和 macOS Sequoia 15.4。 苹果还表示,今天将推出一款 USB-C 转 3.5 毫米音频线,售价 39 美元,可从其在线商店、Apple Store 应用和授权经销商处购买。这款音频线可让用户将 AirPods Max 连接到 3.5 毫米音频源(如飞机音频端口),或将 iPhone 或 iPad 连接到带有 3.5 毫米输入的扬声器或汽车音响。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78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