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周四(4月10日),美国纽约市一架观光直升机在曼哈顿岛以西哈德逊河坠毁,机上1名飞行员和5名乘客全部遇难,这是美国最新一起航空灾难事件。据直升机运营商周五声称,失事飞机的型号为贝尔-206,这架直升机飞行员在坠毁前曾通过无线电报告称,飞机燃料不足,正在返回停机坪,但20分钟后仍未到达。 纽约直升机旅游公司首席执行官迈克尔·罗斯表示,在直升机起飞大约16分钟后,飞行员却声称自己需要加燃料,将在3分钟后返回停机坪,但却并没有成功。 罗斯表示,在他从事直升机行业的30年里,他从未见过这样的事情发生。“通过观看直升机坠落的视频,我唯一知道的是,主旋翼叶片不在直升机上。” **无人生还** 据悉,除了飞行员以外,坠机事故还造成了一家五口死亡,分别是西门子西班牙分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阿古斯丁·埃斯科瓦尔、他的妻子以及他们的三个孩子。 当天正是埃斯科瓦尔妻子的生日,周五将是其中一个孩子的生日,而直升机观光就是庆祝活动之一。据悉,埃斯科瓦尔的一名亲属周五将抵达纽约,将遗体带回西班牙。 纽约市警察局长杰茜卡·蒂施周四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飞机于15时15分左右坠毁,机上6人在被打捞出水后,4人当场被宣布死亡,2人在送医后死亡。  据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视频显示,直升机尾翼和螺旋桨在空中发生脱落,与机身先后落入水中。还有视频显示,直升机残骸大部分被淹没在水中,街道上挤满了救援车辆,紧急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 哈德逊河将曼哈顿的西侧与新泽西州隔开,并流经自由女神像后汇入纽约港。周四下午的天气特点是灰蒙蒙的天空、微风和冷雨。 **直升机空中解体** 一位目击者声称:“我听到非常大的声音,我以为一定是枪声,声音真的非常大。当我向窗外望去时,我看到一架直升机摔了下来,这一切都发生在几秒钟之内。” 另一位目击者表示,他看到直升机在落入水中之前不受控制地旋转,且在飞行过程中解体。“我听到一些噼啪声,抬头一看,就看到一架直升机正在解体。机尾折断,飞机坠入水中,螺旋桨还在空中。” 航空律师、前海军陆战队直升机飞行员贾斯汀·格林声称:“视频内容显示,飞行员在事故发生时已经无法控制直升机,应该是发生了机械故障。一旦失去升力,任何飞行员都无法阻止这场事故。这就像一块石头掉到地上一样。” 美国交通部长肖恩·达菲表示,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的官员在现场领导调查,飞机坠毁时地面上的空中交通管制员没有对飞机进行监控。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周五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关于哈德逊河上的直升机事故,我们得到了令人震惊的消息。”他补充说:“来自同一家庭的五名西班牙人,其中三名是孩子,与飞行员一起丧生。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悲剧。在这个令人心碎的时刻,我和受害者的亲人一样痛苦。” 西班牙交通部长普恩特表示:“在听到这一消息时感到非常震惊,去年我在西门子西班牙公司与埃斯科瓦尔还见过面。他是一个迷人、勤奋、有才华的人。” 西门子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对造成埃斯科瓦尔及其家人丧生的直升机坠毁悲剧深感悲痛。” 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哈德逊河上发生一起可怕的直升机坠毁事故,政府机构正在对这起事故展开调查,并表示“很快就会公布事故的具体情况和处理办法”。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272.htm)
当地时间4月11日,据法庭文件、律师声明以及全美各学校发布的公告,特朗普政府已取消了88所高校至少529名学生、教职员工和研究人员的签证,作为其大规模驱逐出境行动的一部分。  报道称,美国国务院正在手动终止学生和交流访问者项目(SEVIS)的记录,并且尚未通知大多数大学或学生他们的签证已被取消。目前,尚不清楚签证被取消的学生是否必须立即离境,还是可以留下继续学业。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270.htm)
最新调查显示,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暂停对多国的关税,投资者仍然寻求避开美国资产,转而青睐欧洲和其他发达市场。此次调查于4月9日至11日进行,共203名投资者参与。在特朗普宣布对多数国家的关税措施暂停90天后,81%的受访者表示计划维持或减少对美国资产的敞口。 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者称,他们削减投资的幅度超过了特朗普本月早些时候宣布最高达50%的全球性关税前的预期。  超过一半的人正在寻找美国市场以外的目的地。欧洲是首选,有近三分之二的参与者选择。81%的受访者更青睐发达市场而非新兴市场。 4月4日至9日在特朗普最早宣布关税到他180度大转弯之前进行的另一项调查也显示出类似结果。在647位受访者中,超过一半表示他们计划减少对美国资产的敞口。 **“不确定性溢价”** 根据经济研究的数据,即使是在暂停之后,美国的平均关税税率也已升至26%以上,自特朗普开始第二任期以来上升了近24个百分点。 暂停之后,标普500指数本周上涨5.7%,创2023年11月以来最大单周涨幅,部分收复堪比Covid-19疫情高峰期的跌幅。 与此同时,彭博美国国债指数下跌。在一些投资者看来,这显示贸易动荡造成持久损害。 “我们可以称之为政策不确定性溢价,”Jefferies International首席策略师Mohit Kumar表示,并建议投资者在资产配置上继续远离美国市场。 **经济增长前景** 过去一周,特朗普政府在贸易上的立场急剧转向,给今年美国经济的预期蒙上阴影。 3月份,美联储决策者把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测从之前的2.1%下调至1.7%。在关税暂停之后进行的调查中,三分之二的受访者预计经济扩张速度会比央行预估还要慢。连美联储官员可能也开始认同这一观点 —— 纽约联储行长John Williams周五表示,他预计今年实际GDP增速将放缓至略低于1%的水平。  除了股票和美国国债之外,投资者对美元也转向看淡。77%的受访者预计彭博美元指数会在未来一个月内下跌。这是2022年有数据以来对美元最极端的看跌预期。周五,该指数跌至六个月最低。 彭博策略师表示: “美元太弱可能很快就会成为美国面临的问题。这将放大关税的影响。尽管最近关税暂停,但预计只比之前的水平低了几个百分点,仍为1930年代以来最高。” —— Markets Live宏观策略师Simon White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268.htm)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Google母公司Alphabet和英伟达已与知名风险投资机构一道,对安全超级智能公司Safe Superintelligence(SSI)进行了投资。消息人士称,SSI最近完成一轮20亿美元的融资,由绿橡树资本(Greenoaks)领投,估值达到320亿美元。  SSI是一家由OpenAI前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弗(Ilya Sutskever)联合创立的初创公司,在成立后的几个月内便迅速崛起,成为最具价值的AI初创公司之一。 这笔融资表明,大型科技公司和基础设施提供商对那些开发需要大量计算能力的前沿人工智能的初创公司重新产生了兴趣,并愿意进行战略投资。拥有自己人工智能模型的Alphabet,本周早些时候宣布其云计算部门达成了一项协议,向SSI出售张量处理单元(TPU)的使用权限,TPU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 和许多竞争对手一样,该公司对芯片也有着巨大的需求。 Alphabet和英伟达公司对SSI投资的具体条款暂无法确定。这三家公司的发言人都拒绝置评。 Alphabet的企业部门和云计算部门与包括SSI和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nthropic在内的知名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双重合作,展示了这家科技巨头不断演变的人工智能硬件战略。 Google最初将TPU保留供内部使用。负责Google与初创公司合作的董事总经理达伦・莫瑞(DarrenMowry)本周表示,向SSI出售大量芯片以支持其前沿人工智能研究的这笔交易,体现了公司将销售范围扩大到外部客户的持续战略。 他说:“对于这些基础模型构建者来说,对我们的依赖程度正在急剧增加。” 一直以来,人工智能开发者更倾向于英伟达公司的图形处理单元(GPU),英伟达在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占据了80%以上的份额。 但两位消息人士称,到目前为止,SSI在其人工智能研发中主要使用的是TPU,而非GPU。 Google通过其云服务既提供英伟达的GPU,也提供自己的TPU。Google自主研发的芯片旨在在特定的人工智能任务上表现出色,并且比通用GPU更高效。这些芯片已被用于构建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比如苹果、Anthropic,后者是OpenAI的竞争对手,已从Google和亚马逊公司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 Google和英伟达还面临着来自亚马逊的挑战,亚马逊正在打造自己的竞争处理器,名为Trainium和Inferentia。亚马逊早在2023年就曾表示,Anthropic将在这些芯片上开发其技术。这家科技巨头在12月宣布,Anthropic将成为首个使用由数十万块其自主研发芯片驱动的大规模超级计算机的客户。 与此同时,两位消息人士称,Anthropic在其人工智能开发中继续使用TPU,并且没有减少在Google芯片上的支出。 主要的云服务提供商大力投资那些不仅构建基础模型,同时也是其基础设施重要客户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例如,亚马逊和Google都对Anthropic进行了投资,而微软则在OpenAI上下了重注。英伟达也对OpenAI以及埃隆・马斯克的xAI公司进行了投资。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266.htm)
<blockquote><p>在互联网产品领域,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赛道,其产品设计逻辑、目标用户及服务场景存在显著差异。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在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领域多年的工作经验,深入探讨了这两类产品在定义、核心差异与共性方面的异同。</p> </blockquote>  最近的产品工作经历,有3年在消费互联网公司,有3年在产业互联网公司,正好基于我的经验谈谈对这两类产品差异化的思考。 在互联网产品领域,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赛道,其产品设计逻辑、目标用户及服务场景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从定义、核心差异与共性三个维度,结合新材料在线等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实践经验,剖析两者的设计思路异同。 ## 一、定义分野:服务对象决定底层逻辑 **产业互联网** 以B端企业为核心用户,聚焦生产环节的效能提升。例如新材料在线平台,通过聚合材料供应商、制造企业与科研机构,打通从研发到应用的产业链闭环。其本质是通过数字化重构生产流程中的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 **消费互联网** 则直接面向个人消费者,服务于衣食住行等生活场景。淘宝、拼多多等平台通过流量聚合与用户行为洞察,构建”人找货”或”货找人”的消费生态。情感共鸣与即时满足成为关键驱动力。 ## 二、核心差异:产业逻辑与消费逻辑的碰撞 **垂直深耕 vs 横向扩张** 产业互联网需深扎垂直领域,新材料在线仅聚焦材料行业,构建包含30万+材料数据的知识图谱。而消费互联网往往追求跨品类扩张,如小红书从美妆拓展至全品类生活方式平台。 **工具理性 vs 情感共振** B端产品强调效率至上,新材料采购平台采用”三步完成询价”的极简交互,平均任务完成时间控制在90秒内。C端产品则需营造沉浸感,如抖音通过无限流设计与算法推荐,将用户平均使用时长提升至120分钟。 **OMO融合 vs 线上主战场** 产业互联网依赖线下场景反哺线上,新材料在线通过年度峰会吸引500+企业线下对接,同步带动线上材料库访问量提升300%。消费互联网则以纯线上运营为主,双11等购物节完全依托虚拟空间完成千亿级交易。 **价值交付 vs 时长争夺** B端用户追求”用完即走”,某工业品平台数据显示,80%用户完成采购后15分钟内退出系统。C端平台则通过游戏化设计(如拼多多果园养成)延长用户停留,某电商APP通过签到体系使次日留存率提升25%。 **产业链穿透 vs 用户分层运营** 产业产品设计需理解上下游协作网络,例如新材料平台需同步对接供应商产能数据与采购商ERP系统。消费产品更关注用户画像分层,某社交电商通过RFM模型细分出12类用户群体进行精准营销。 ## 三、共性基础:互联网产品的底层法则 **需求洞察的黄金三角** 无论是服务企业采购还是个人消费,都需构建”场景-痛点-解决方案”的分析框架。新材料平台通过200+企业深度访谈,提炼出”规格参数模糊导致采购失误”等核心痛点。 **体验设计的加减法则** B端产品通过简化操作流程提升效率,某SRM系统将供应商准入流程从7步压缩至3步;C端产品则需平衡功能丰富度与易用性,如淘宝首页历经27次改版保持核心功能触达率超95%。 **数据驱动的迭代闭环** 两类产品均需建立”埋点采集-看板监控-AB测试”体系。某工业品平台通过分析2000+询价单,发现”在线比价”功能使转化率提升18%;某内容社区则通过点击热力图优化信息流布局。 **场景化运营策略** 产业互联网结合行业周期策划活动,如新材料平台在Q4制造企业预算规划期推出”年度优选供应商”榜单;消费互联网则紧扣节日热点,某生鲜APP在春节前两周启动”年货大街”专题,使GMV环比增长230%。 ## 四、设计哲学的本质回归 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差异,本质是”生产力工具”与”生产关系连接器”的定位差异。前者需要成为产业升级的数字基座,后者则致力于创造新的消费范式。但两者都需回归商业本质:**产业互联网的价值在于降本增效的可量化验证(如某平台帮制造企业采购成本降低12%),消费互联网的核心在于用户生命周期价值的持续挖掘。**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优秀的产品设计者应当具备”产业纵深+消费洞察”的双重视角。**正如新材料在线在服务B端客户时,同样借鉴C端产品的用户引导设计,将供应商入驻流程的放弃率从68%降至29%。这种跨领域的思维融合,或许正是互联网产品进化的下一站。 本文由 @Allen潘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blockquote><p>小红书日均超3亿次搜索流量,是用户主动需求的精准入口。搜索流量不仅转化率高,还能带动笔记进入推荐池。以下是近些年服务案例实战中总结的搜索优化方法论。</p> </blockquote>  ## 一、关键词布局:精准卡位用户需求 **挖掘黄金关键词** 工具辅助:使用“小红书搜索下拉框”“千瓜数据”“热词分析”等工具,筛选高流量低竞争词。 场景延伸:例如“早八通勤妆”替代“快速化妆”,覆盖打工人痛点。 案例:美妆账号通过布局“黄黑皮腮红推荐”长尾词,单篇笔记搜索占比达70%。 **标题&首段关键词密度** 前20字必须包含核心词(小红书标题最多20字完整展示) 首段自然植入2-3次关键词,例如:“测评了全网爆火的5款**油痘肌面霜**,没想到第3款**油痘肌**用居然闷痘!” ## 二、内容架构:打造搜索引擎友好型笔记 **信息结构化呈现** 使用“测评维度”“避雷清单”“步骤拆解”等模块化排版 关键数据加粗/换行,例如:“成分安全:0酒精 实测控油8小时” **视觉搜索优化** 封面文字需包含关键词(OCR识别抓取) 多图展示核心信息:测评类笔记用对比图,教程类用步骤示意图 ## 三、账号权重提升:成为领域“权威信源” **垂直领域深耕** 保持80%以上内容在细分赛道(如“母婴”赛道下专攻“宝宝睡眠”) 系列化内容打造:例如《辅食添加避坑指南》连载10期 **建立内容矩阵** 主账号:专业深度干货 小号:发布“产品对比”“场景解决方案”等搜索友好型内容 ## 四、用户行为引导:强化SEO正反馈 **互动话术设计** 在文末设置选择题:“你更想看A产品测评还是B产品对比?评论区告诉我” 干货类笔记引导收藏:“建议先码住,选购前对照检查这5点” **评论区关键词补充** 主动回复时植入长尾词:“宝宝红屁屁护理要注意**新生儿尿布疹预防**哦” ## 五、数据复盘:持续迭代搜索策略 **搜索流量监控** 每周查看“笔记浏览来源-搜索占比” 重点优化搜索占比>30%的笔记(追加评论、更新置顶信息) **竞品词库建设** 监控同类爆文关键词,分析“为什么「xx平替」突然搜索暴涨” 及时跟进热点衍生词,例如“某某明星同款”+品类词 ### 执行清单:搜索优化SOP - 建立行业关键词库(核心词50+,长尾词200+) - 新笔记发布前用“零克查词”检测违规词 - 重点笔记在早8点、晚8点双时段更新(用户搜索高峰期) - 每月更新历史爆文(修改标题/首图/标签二次推荐) 搜索流量是小红书的长效资产,需持续优化内容价值密度。建议每周拿出20%的运营精力专注搜索优化,3个月后流量结构将发生质变。 (Tips:近期小红书算法升级,重点打击“关键词堆砌”。需确保关键词自然融入语境,避免影响阅读体验。) 作者:瑾益 公众号:瑾益 本文由 @瑾益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blockquote><p>在广告投放中,数据归因是衡量广告效果和优化投放策略的关键环节。本文深入探讨了广告归因的基本概念、作用、实现方式以及行业挑战。从广告触点追踪到转化行为回传,再到兜底归因,文章详细分析了归因的全过程,并对比了自归因与非自归因的优缺点。</p> </blockquote>  讨论归因的时候,先要说下归因是什么: 简单来说投放归因是指在广告行为链路中,识别广告的关键行为到底是由哪个广告或渠道带来的过程。 举个例,例如今日app一共有500个新增用户,并且产生了1000的充值,我需要知道这些用户和充值是基于哪个媒体平台,哪个广告或者哪个素材带过来的,这个目的也就是归因 ## 投放归因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广告归因是广告生态中决定转化效果归属的核心机制,其逻辑直接影响广告主预算分配、平台收入模型及用户行为分析的准确性。以下从归因的定义、模型、技术实现与行业挑战四大维度展开分析,结合行业实践与前沿趋势,系统阐述广告归因的底层逻辑。 ## 投放广告是如何完成归因 如下图,在巨量投放字节小程序时 **广告触点追踪**:用户点击或曝光广告时,媒体将会通过监测链接下发clickid、广告id、ip、ua的参数,同时用户进入小程序后抖音平台也会给该用户下发clicid,此时媒体和用户端通过id进行匹配,即可知道该用户基于哪个平台过来。 **转化行为回传**:当用户完成激活、注册等转化行为时,通过SDK或API将设备ID、clckid、时间戳等数据回传至巨量引擎 <blockquote><p>回传的目的是告诉媒体通过广告带回来的这个用户,是我所需要的。此时媒体平台依据回传的用户信息去进行相似人群的探索,将广告播放给更多同类型用户,以此来提高广告主的收益,同时回传也是告诉媒体此次投放有效可继续放量</p></blockquote> **兜底归因**:有时候不一定能获取到id,此时归因会触发兜底,也就是ip+ua进行模糊匹配  ## 归因的方式 目前行业里面归因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自归因、一种是非自归因 1)非自归因:上面刚讲的巨量引擎-投放字节小程序时,这种需要广告主自行匹配用户和媒体信息的就属于非自归因。 优点:可以自行控制什么类型的用户我可以进行回传 缺点:有时不会下发clicid导致归因不成功,变成自然量 2)自归因:由媒体平台完成归因,不需要广告主自行匹配,例如当前巨量引擎-字节小程序,还有一种归因方式,即在用户启动小程序时,抖音平台下发给小程序的参数除了clckid,还有素材id、广告id、等等媒体参数,此时就不需要等待监测链接去进行归因 优点:归因成功率高、归因的时效性更高 缺点:无法自行控制用户回传 ## 总结 广告归因的本质是**数据、规则与算法的三重博弈**。其实现需平衡准确性(设备级匹配)、覆盖率(模糊匹配)与合规性(隐私保护)。未来趋势将向实时化(动态反馈)、智能化(因果推理)和隐私友好发展,对广告主而言,选择适配业务场景的归因模型(如短周期用最后点击、长周期用U型模型),并结合反作弊机制,是提升投放效率的核心路径 本文由 @暂时离线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blockquote><p>之前文章《品牌实操观点|2024年,消费品在小红书究竟应该怎么做?(新媒体+投放)》,舒泽从企业官方小红书内容矩阵建设及品牌小红书投放两个维度讲了小红书这个平台的运营思考和一些方法论体系。今天,我们直接讲一下,如何判断小红书运营得好不好?</p> </blockquote>  首先,“点赞高+互动高+增粉多”这个是判断一条笔记运营得好坏的最直观结果数据,是我们最终要达成的目标。 把这个数据指标定义为目标结果的话,我们要追溯具体运营过程,增加对“优质内容”的干预和复盘。1篇优质内容不等于1篇好看的内容,而是各维度都契合的内容。如何判断1篇内容是契合型优质内容,具体要看观众的阅读来源: ## 一、判断素材的好坏?看单篇笔记的阅读来源之首页推荐 从小红书平台对内容推荐的形式还有流量算法来看,“吸引人对笔记的点开”是整个运营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这一环中首图的重要意义占据80%以上的位置,甚至全部。 小红书平台经过一轮轮数据流量算法的优化,不光你的标题、文案是推荐的主因,你的视觉素材更是主因里的核心因素。 算法会先识别素材的优质性(基于种草,会识别你的素材是否是广告素材?是否是原创素材?是否是真实的使用场景……),然后会将图片形成关键词进入算法推荐环节。 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素材的优质性应该一分为二: - 好的素材对平台算法具有利用性,利用算法机制撬动流量; - 好的素材更要获得阅读对象的认可,阅读对象认可了,自然就点开了,不认可,就只有曝光,没有点击阅读。 其实,这个数据也是治“设计嘴硬”的黄金标准,小红书平台不讲个人审美艺术,讲绝大多数审美感受,逆着用户,绝对没有好下场。 ## 二、判断文案的好坏?看单篇笔记的阅读来源之搜索 “关键词”在小红书平台上的意义越来越重要,甚至很多以种草为导向的消费品专门设置岗位在做小红书搜索的优化。且,“搜索”这个来源背后,更值得关注和讨论的点是它更具消费人群的精准性和消费意愿的充分性。如果是以“线索”为导向运营小红书平台的品牌方,舒泽建议一定要多关注这个数据。 关键词如何布局,我们上篇文章讲过: 品牌种草就是“品牌关键词+品类关键词+核心使用场景关键词+第二场景关键词”,只需要含有这四类关键词即可。如果涉及到自己运营的自媒体,关键词就是“人设关键词+人设受众关键词+这篇内容场景关键词+感受关键词”,也会得到很好的长尾搜索流量。 以上,是单篇判断。周期性分析,舒泽的建议就以平台直接给出的“7天”“30天”为复盘节点就好。 阅读观看量、主页访客数、总互动数(赞藏评)、涨粉数、分享量这几个数据维度其实完全可以满足我们日常的运营分析。 **阅读观看量**更多的是基于以上我们讲的推荐,无论是首页推荐、搜索推荐、关注页推荐还是个人主页推荐等等,是判断这个周期内容优质适配程度的黄金标准。 主页访客数、总互动数(赞藏评)、涨粉数、分享量这4个数据维度的指标是用户行为指标,具体可以这样分析: 我点击进你的这篇内容里,如果你在内容中埋下引导我互动的点,无论是福利点、讨论点还是争议点,都会影响着**总互动数**和分享量。特别是**分享量**这个点,是我在分析运营团队对用户心智驾驭程度的一个很重要的点,一般来说,内容设置好福利和互动引导,完成点赞收藏评论不成问题,但是要能撬动“分享”这个指标,就代表这篇内容的圈层心智影响做得特别好。 **主页访客数**,一定是内容钩子留得好或当篇人设体现充足,不然用户为什么要多一个步骤去浏览你的主页。 至于**涨粉数**,一般来讲,用户通过单篇内容直接转化成粉丝的可能性是有,但不高。一般情况下,更多的用户是通过「优质内容被推荐到精准圈层首页 —— 首图有吸引用户点击的欲望 —— 标题和视觉素材具有关联性和阅读引导意义 —— 文案具有充足的人设语言和互动引导属性 —— 个人主页人设充足,满足圈层获取信息的点 —— 成为粉丝」这个链路完成的,是更综合的评测指标。 以上无论从单篇内容还是从周期性的数据结果复盘,都是一个能比较全面体现运营好坏的标准。 至于每个标准应该是什么样的具体数值指标,舒泽在这里不能不负责任的抛开品牌阶段、所处行业、运营人员薪酬所对应能力维度来给一个具体数字,因为这必然会给很多不同画像的运营人员造成额外压力。 本文由 @舒泽品牌手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携程平台上存在大数据杀熟现象,如黄渊普的遭遇,明星马天宇的吐槽等。这种行为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影响旅游行业健康发展。携程投诉解决率低,消费者权益受损。
在国际咖啡豆价格持续摸高,云南咖啡豆行情走进历史高位的背景下,咖啡消费市场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
这或是更有生命力和想象空间的商业路径,也能顺带着解决信任和人设问题。对三只羊来说,这就是一次“去小杨哥”的过程,以稳固自身的经营底盘。
 ## 继续反制,中国对美所有商品加征 125% 关税 4 月 11 日消息,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2025 年 4 月 10 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 125%。美方对华加征畸高关税,严重违反国际经贸规则,也违背基本的经济规律和常识,完全是单边霸凌胁迫做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 2025 年 4 月 12 日起,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有关事项如下: 一、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税委会公告 2025 年第 5 号)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 84% 提高至 125%。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二、其他事项按照《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 2025 年第 4 号)执行。(来源:央视网)  ## 传字节跳动正在开发 AI 智能眼镜 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公司字节跳动正计划推出一款人工智能智能眼镜。 目前尚不清楚字节跳动何时发布这款智能眼镜以及销售范围。据知情人士透露,字节跳动正在与供应商讨论产品的功能、技术规格、成本以及发布时间,但公司发言人尚未对此回应。 据透露,字节跳动从去年开始着手开发 AI 眼镜项目,一些新招聘的硬件设计工程师也参与其中。工程师们正在解决诸如如何在不牺牲太多电池寿命的情况下,确保眼镜能够录制高质量图像和视频等技术挑战。(来源:the information) ## OpenAI:现在只需 5~10 人即可从头重建 GPT-4;GPT-4 将退役 4 月 11 日消息,OpenAI 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在公司内部播客中披露,得益于 GPT-4.5 的技术突破,重建 GPT-4 大模型所需团队规模已从数百人缩减至 5-10 人。 这一结论也获得了 GPT-4.5 预训练负责人亚历克斯・佩诺(Alex Paino)、数据效率研究员丹尼尔・塞尔萨姆(Daniel Selsam)等核心成员证实。 佩诺表示,GPT-4.5 的设计目标是比 2023 年 3 月发布的 GPT-4"智能 10 倍",他还补充道,"通过这种 GPT 预训练流程的优化,我们的规模也较之前拓展了 10 倍。" OpenAI 认为,技术瓶颈已从算力转向数据效率领域(可能是指算力的边际效用递减,所以需要从算法方面寻求突破)。丹尼尔指出,当前 GPT 系列模型数据利用率存在 "洞察深度天然上限"。 另外,OpenAI 宣布将于 4 月 30 日停止在 ChatGPT 中使用其 2023 年 3 月发布的 GPT-4 模型,并将其完全替换为当前默认模型 GPT-4o。(来源:IT 之家) ## 消息称 Shein 伦敦上市获英国 FCA 批准,最新估值约 500 亿美元 4 月 11 日消息,有外媒报道称,跨境电商平台 Shein 已获得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审批许可,待中国监管机构批准后即可赴伦敦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 报道称,该企业于 2024 年 6 月向英国监管机构秘密递交上市申请文件,其 IPO 估值约为 500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3661.1 亿元人民币)左右。 Shein 是一家总部设在新加坡的中国在线快时尚零售商,前身是由许仰天于 2008 年在南京创立的跨境婚纱电商平台 SheInside,目前已经成为海外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 Shein 没有自己的工厂,目前主要依托中国境内约 5800 家合作商完成商品生产,例如在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 10 美元的连衣裙和 12 美元的牛仔裤。(来源:IT 之家)  ## 特斯拉中国停止提供 Model X 和 Model S 新车订购选项 4 月 11 日消息,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目前 Model X 和 Model S 车型已不再提供单独的订购新车选项,相应车型页面中仅显示有「查看现车」按钮。而 Model Y 和 Model 3 车型则继续显示「立即订购」选项。 特斯拉官网显示,北京地区一辆 Model S 全轮驱动版「即刻交付」的现车价格为 75.99 万元。 Model S 和 Model X 交付量在特斯拉总量中占比很小。今年一季度,特斯拉交付总量为 336681 辆。其中,包括 Cybertruck、Model S 和 Model X 在内的其他车型,合计交付量仅为 12881 辆,约为特斯拉总交付的 3.83%;Model 3/Y 交付量为 323800 辆,占比 96.17%。 据 IT 之家报道,今年早些时候,特斯拉汽车工程副总裁拉尔斯・莫拉维表示,目前公司并无计划将 Model S 和 Model X 从产品线中移除,今年晚些时候,会再次关注它们,确保它们也能获得一些公司为 Model 3 和 Model Y 所投入的技术升级。(来源: TechWeb) ## 小米汽车回应 SU7 湛江事故:相关火情是碰撞后电动二轮车锂电池严重挤压和变形起火,再引燃事故车辆 4 月 11 日消息,小米汽车发布《关于大家关心问题的回答》,解释了「湛江发生的事故是怎么回事?」以及「事故中汽车为什么会被引燃?」。 公告原文如下:  附警情通报: <blockquote> <p>2025 年 4 月 5 日 5 时许,陈某(男,25 岁)驾驶小汽车途经徐闻县曲界镇华海农场十四队路段时,与对向车道一辆两轮电动车发生碰撞,造成两轮电动车两名驾乘人员当场死亡,小汽车起火燃烧。事故发生后,陈某逃离现场,后迫于公安机关的追捕压力投案。</p> <p>目前,犯罪嫌疑人陈某涉嫌交通肇事罪已被执行逮捕。案件侦办工作正在进一步进行中。(来源:IT 之家)</p> </blockquote> ## 消息称 iPhone 若在美国组装 成本将上涨 90% 甚至更多 4 月 11 日消息,据外媒报道,近一段时间,有关苹果在美国市场销售的 iPhone 是否会因关税压力而涨价,后续是否会在美国生产备受关注。 在最新的报道中,有外媒提到,有银行的分析师在给客户的报告中表示,苹果将 iPhone 的组装转向美国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成本会因此而大幅上涨。 分析师在报告中表示,即使苹果能在美国找到最终组装的工人,仅人力成本一项就将上涨 25%。而同进口组装好的产品相比,进口零部件在美国组装,还会带来更为复杂的物流问题。 此外,分析师在报告中也提到,如果是进口零部件并在美国完成 iPhone 的最终组装,零部件也面临高额的关税,最终的制造成本将上升 90% 或更多。(来源: TechWeb) ## 傅利叶发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 Fourier N1:高 1.3m + 重 38kg + 续航 2 小时 4 月 11 日消息,通用机器人公司傅利叶正式发布首款开源人形机器人 Fourier N1,并同步开放涵盖物料清单、设计图纸、装配指南、基础操作软件在内的完整本体资源包。  官方表示,作为傅利叶「Nexus 开源生态矩阵」的首个落地项目(「N1」即「Nexus-01」),N1 将为全球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开发者提供一个开放创新的技术基座,加速高泛用性运动控制器、多模态模型结合以及具身载体的未来形态推演等前沿研究开发工作的验证落地。 该机器人主要信息如下: Fourier N1 采用紧凑型硬件架构设计,身高 1.3 米,体重 38 公斤,全身拥有 23 个自由度。整机结构采用铝合金与工程塑料复合构成,保证本体强度的同时兼顾关节灵活性。电池采用背部插拔式设计,单次连续运动续航可达 2 小时以上,满足高频测试与便捷部署需求。 其动力系统搭载傅利叶自研的 FSA 2.0 一体化执行器,结合自研控制系统,在提升运动稳定性与抗冲击能力的同时,实现更高精度的位姿控制。实测最高稳定奔跑速度可达 3.5 米 / 秒。(来源:IT 之家)  ## 荣耀 Power 手机参数曝光:骁龙 7 Gen3 处理器,支持北斗卫星短信 4 月 11 日消息,荣耀 Power 手机将于 4 月 15 日发布,博主 @ 数码闲聊站 今日曝光了这款新机的主要参数。 - 6.78"1.5K LTPS OLED 居中双孔曲屏,超高频 PWM 调光 - 骁龙 7 Gen3 处理器 - 8000mAh 电池,66W 快充 / 80W 快充头 - C1 + 通信芯片,支持北斗卫星短信 荣耀旗下拥有 Magic 系列、数字系列、GT 系列、V 系列(V Purse 外折)、X 系列以及 Play 系列这六条产品线的手机产品。而此次曝光的这款 Power 新机是荣耀在战略转型后推出的首款新系列手机。(来源:IT 之家) ## 富士新机实拍图泄露:被曝采用光学取景器,顶部单曝光补偿拨盘设计 4 月 11 日消息,根据 FujiRumors 报道,一位匿名人士泄露了富士未发布新机的实拍图,该机顶部搭载单曝光补偿拨盘,疑似采用光学取景器。  ▲ 泄露图 根据泄露图,该机外观类似徕卡 M 系列,造型复古;不同于富士以往相机通常顶部有两个或以上拨盘的设计,图中显示其顶部仅有一个拨盘,控制曝光补偿,但该拨盘旁的拨杆功能尚不明确。 同时该媒体据泄露图称,该机的取景器为光学取景器,与此前采用 EVF 取景器的说法有冲突;但尚不明确该机是采用光电混合取景器还是采用纯光学取景器。 同时泄露者声称,富士有望于 2025 年底或 2026 年推出该机,定价预计低于 1000 美元(现汇率约合 7322 元人民币),主打街拍、摄影师备用相机市场。(来源:IT 之家)  ## 中国电子产品公司 Anker 开始在亚马逊上提高商品价格 中国 Anker 是亚马逊最大的卖家之一,其产品从移动电源到手机壳,应有尽有。自周四以来,该公司已在其美国平台上提高了五分之一的产品价格,这一迹象表明,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正在转嫁给美国购物者。  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 SmartScout 的数据显示,自上周四以来,中国产品价格平均上涨了 18%,其中大部分涨幅发生在 4 月 7 日星期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 50% 的进口关税之后。 美国对中国产品的进口关税目前已达 145%。随着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愈演愈烈,北京周五同样宣布对美国商品的关税提高至 125%。 此前,中国最大的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发出警告称,由于关税,许多在亚马逊上销售产品的中国公司正准备提高美国产品价格或退出市场。 Anker 拥有 5000 名员工,年收入达 221.7 亿元人民币(30 亿美元),自 2011 年由前 Google 软件工程师创立以来,已成为亚马逊的主要卖家。(来源:cnBeta)
ChatGPT 的最新图像生成器因吉卜力工作室艺术风潮的流行而一炮走红,而 LinkedIn 用户现在也开始使用一种新噱头:将自己变成玩具。这股潮流有多种版本。[“AI 动作人物”版本](https://www.linkedin.com/search/results/content/?datePosted=%22past-24h%22&keywords=AI%20action%20figure&sid=ucN)似乎最受关注,用户会用吸塑包装生成一个自己的塑料模型,并附带各种配件——通常是笔记本电脑、书籍和咖啡杯。 考虑到领英 (LinkedIn) 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这一潮流,这种做法也十分合适。其他版本则尝试模仿知名品牌,例如“芭比盒子挑战”。  虽然这一趋势始于领英 (LinkedIn),但后来开始蔓延到 Facebook、Instagram 和 TikTok 等其他社交媒体平台。然而,它的热度远不及吉卜力艺术热潮,尽管吉卜力艺术热潮在Google搜索排名中的表现仍然超过了我能想到的所有与人工智能芭比娃娃/可动人偶/玩偶相关的关键词。吉卜力艺术风格也在网上引发了一些来自该动画工作室创意人士和粉丝的强烈反对,理由是他们担心道德、环境和版权问题,但这种反对情绪在最近的病毒式传播中还没有达到同等程度——至少目前还没有。 所有 AI 生成的人物模型都有一个共同点:ChatGPT 通常是唯一被提及的 AI 图像生成器。上个月推出的文本转图像更新非常受欢迎,以至于 OpenAI 不得不限制图像生成,并推迟对免费 ChatGPT帐户的访问,以防止其服务器超载。这种可动人物模型的流行趋势可能远不及之前的吉卜力图像,但它为 ChatGPT 成为吸引普通用户的 AI 服务开创了另一个先例。 这种新的半病毒式传播趋势主要集中在领英(LinkedIn)上,由营销人员和那些想要成为思想领袖的人传播,但参与度却很低。一些知名品牌,例如Mac Cosmetics和NYX Cosmetics已经加入了进来,但知名明星和网红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264.htm)
Google的下一代智能手机已经在泄露的CAD渲染图中亮相,今天即将推出的Pixel Watch 4也将获得同样的曝光。这款可穿戴设备很可能会在8月与Pixel 10系列一同发布。  从这些渲染图可以看出,Google在2025年不会改变其智能手表的设计。它的外观仍然与前代产品完全相同,但据说厚度将从12.3毫米增加到14.3毫米,这让我们期待它能配备更大的电池。边框也可能更小,并且可能内置无线充电功能。  扬声器两侧新增了两个按钮,但目前尚不清楚它们的用途。与 Pixel Watch 3 一样,其继任者预计将推出两种尺寸:41 毫米和 45 毫米。  目前其他规格尚未泄露,因此我们尚不清楚其他配置是否保持不变。不过,考虑到智能手表在硬件升级方面的速度远慢于智能手机,这也不是什么意外。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262.htm)
一些专家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对进口美国的药品征收关税,这可能会对制药企业和美国患者产生广泛影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隆伯格公共卫生学院的卫生政策教授Mariana Socal表示:“目前已经有很多人负担不起处方药了。” [](https://static.cnbetacdn.com/thumb/article/2022/0124/323a4d81fba64b5.jpg) 投资公司 TD Cowen 的分析师Steve Scala上周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像礼来(Eli Lilly)、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 Myers Squibb)和艾伯维(AbbVie)等制药企业,可能比其他企业更能抵御关税冲击,因为它们在美国国内的主要生产工厂比在国际上的更多。与此同时, Scala称,诺华(Novartis)和罗氏(Roche)“面临的风险似乎更大”,因为它们在美国的工厂较少。 布鲁金斯学会卫生政策中心的高级研究员Marta Wosińska表示,如果关税生效,某些药品类别可能比其他类别更容易出现短缺。 一些华尔街分析师担心,要将生产迁回美国国内会很困难,因为成本高昂,而且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蒙特利尔银行资本市场(BMO Capital Markets)分析师Evan Seigerman在周三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全球供应链很复杂,制药行业的供应链尤为复杂 —— 这可不像把生产iPhone时拧小螺丝的环节换个地方那么简单。” 他称,关税 “可能很难” 让生产回流美国,因为这些公司在美国已经有了成熟的业务运营。 Seigerman表示,他预计大多数大型制药公司可能会设定一个目标,即 “等到特朗普总统任期结束后,再考虑做出更具永久性的生产决策”。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260.htm)
当地时间4月11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发布警报,告知用户其用于豁免货运关税的系统出现故障。受影响的货运包括现在处于特朗普政府实施的90天关税暂停期内的国家的所有贸易货物。海关建议申报人单独提交货物放行单,并在问题解决后进行汇总申报。  通常情况下,美国进口商在支付运费时,会同时提交货物放行单和财务文件,以便支付货款。为了确保货物顺利运输,美国海关建议进口商现在提交货物放行单,待问题解决后再提交财务报表。 就目前而言,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尚未征收关税。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258.htm)
随着特朗普总统的全球贸易战迅速演变为美国和中国之间针锋相对的关税争夺战,NVIDIA 发现自己正处于这场漩涡的中心,而这种战略地位几乎总是伴随着机遇和挑战。  最近,NVIDIA 获得了特朗普政府的无限制豁免,可以继续在中国销售对人工智能至关重要的 H20 GPU ,这让我们看到了 NVIDIA 增强后的谈判能力。 现在,瑞银发布了一份新[报告](https://www.streetinsider.com/dr/news.php?id=24629399),利用台湾出口的激增(可能受到关税相关拉动的推动)来量化 NVIDIA 在 4 月底当季数据中心销售额的上升空间。 瑞银分析师蒂莫西·阿库里 (Timothy Arcuri) 指出,2025 年 3 月,台湾自动数据处理 (ADP) 设备(不包括笔记本电脑)的出口额达到 120.3 亿美元,与 2 月份的 99.7 亿美元出口额相比,环比增长 20.6%。 阿库里指出,3月历来是台湾出口最强劲的月份,环比增长通常比2月高出20%左右。这意味着台湾3月的出口数据略低于历史同期水平。然而,这位瑞银分析师煞费苦心地指出,台湾刚刚经历了“十多年来最强劲的2月(环比增长14%,而历史季节性为-15%)”。这位分析师随后断言: <blockquote><p>“假设 4 月份的出口占 F1Q(4 月季度)总额的 36%(正常水平),则意味着出口额约为 340 亿美元,环比增长约 58%,尽管目前尚不清楚这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关税的拉动,而非潜在的强劲增长。”</p></blockquote> 基本上,如果台湾4月份出口额延续历史趋势,那么环比增长58%的可能性很大。Arcuri认为,这一出口水平意味着NVIDIA数据中心收入将环比增长18%。 <blockquote><p>“我们预测 NVDA 4 月份数据中心收入将环比增长 18%,达到 420 亿美元。”</p></blockquote> 尽管瑞银分析师警告称,台湾的出口数据无法预测 NVIDIA 过去几个季度的数据中心销售情况,但台积电最近公布的 2025 年 3 月“高于季节性”的销售额支持了他的整体观点。 当然,在此之前,花旗银行刚刚将NVIDIA 在 2025 年的 GPU 总销量预测下调了3%,在 2026 年的 GPU 总销量预测下调了 5%,理由是“由于持续的贸易战导致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微软资本支出下降,企业投资暂停的风险上升”。 与此同时,Lynx Equity为,NVIDIA“其 AI 服务器的大部分组件都在美国境外采购,并由位于台湾的系统集成商组装,因此建立了多层次的战略来避免几乎所有的美国关税。” 此外,该研究机构认为,“鉴于中国对NVIDA产品的持续依赖”,中国不太可能对NVIDIA单独征收惩罚性关税。因此,Lynx Equity现在预计NVIDIA的股价将迅速回升至近期高点。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252.htm)
芯片的性能和密度日益提升,保持芯片足够低的温度也日益成为一项挑战。我们尝试过风冷、液冷、浸没式冷却以及几乎所有其他冷却方式。但现在,一家初创公司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新想法:使用激光来冷却芯片上最热的区域。  这家初创公司名为麦克斯韦实验室 (Maxwell Labs),它一直与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合作,研发一种尖端冷却方法,利用[聚焦激光](https://newsreleases.sandia.gov/a-surprise-contender-for-cooling-computers-lasers/)精准瞄准热量积聚。这个想法乍一听可能有点违反直觉。毕竟,用聚焦光束照射想要冷却的物体,难道不会使其温度更高吗? 但在这种情况下并非如此,因为该技术利用了一些奇特的材料科学。 关键在于使用特制的超纯砷化镓(GaAs)半导体板。当被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时,这些半导体板实际上会变冷,而不是变热。 这种特殊材料的现象最早于2012年由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玻尔研究所的科学家观察到。现在,麦克斯韦实验室似乎正在将这一发现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这家初创公司策略性地将砷化镓 (GaAs) 板放置在处理器最热的区域。然后,微观图案将冷却激光束直接引导至这些区域,从而实现极其局部且高效的冷却。 就其本身而言,这已经够酷了,但这种方法还有另一个优势。麦克斯韦声称,该装置实际上可以回收其释放的热能,并通过光子将其转化为可重复利用的电能。因此,它不仅可以解决散热问题,还能提高整体能源效率。 Maxwell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增长官 Mike Karpe 表示:“一个成功的项目不仅可以解决节能的迫切需求,还可以为处理器以以前认为不可能的性能水平运行铺平道路。” 尽管如此,在该解决方案真正投入实际产品之前,仍存在几个重大障碍。首先,生产这些超纯GaAs半导体板极其困难且成本高昂。  此外,将GaAs元件与传统硅芯片集成也面临挑战,这可能需要先进的3D芯片堆叠和键合技术。这并非不可能,只是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其复杂程度和成本都过于高昂。 最后,Maxwell 表示,激光冷却方法目前仅进行了建模和模拟。物理测试尚未进行,但他们的目标是在今年秋天之前完成一个可运行的原型。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250.htm)
随着美国努力将更多半导体制造业务迁回美国,由于关税的影响,将晶圆转化为全球最先进处理器所需的机器价格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难买到。正在新建晶圆厂的代工厂报告称,他们所依赖的专用设备,从极紫外 (EUV) 光刻步进机到化学气相沉积室,与海外销售的同类设备相比,价格上涨了约 15%。 影响因素有很多。原材料、用于真空封装的高级石英以及用于精密光学器件的特殊金属合金的价格都在上涨。与此同时,超精密运动平台和对准传感器等关键部件供应短缺,有时导致关键子系统的交付周期远远超过 18 个月。对于一家急于从 7 纳米工艺转向 5 纳米工艺的晶圆厂来说,这些延迟可能意味着无法实现严格的产能提升目标,并推迟产品发布。 规模较小的芯片制造商感受到的压力最大。由于订单减少,无法协商批量折扣,二线代工厂的资本预算可能会激增 20% 或更多。作为应对措施,一些公司采取了混合策略,从多家供应商采购氧化炉和快速热处理机等商品化工具,同时将EUV扫描仪等高风险系统保留与单一供应商的交易。 美国政府通过《芯片与信息处理系统法案》(CHIPS Act)提供的支持提供了部分安全保障,有助于补贴资本支出。然而,即使有拨款和税收抵免,挑战依然存在。成功取决于晶圆厂、设备制造商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紧密协调,以控制不断上涨的成本,缩短交付周期,并确保美国芯片复兴进程顺利推进。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248.htm)
中国 Anker 是亚马逊最大的卖家之一,其产品从移动电源到手机壳,应有尽有。自周四以来,该公司已在其美国平台上提高了五分之一的产品价格,这一迹象表明,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正在转嫁给美国购物者。 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 SmartScout 的数据显示,自上周四以来,中国产品价格平均上涨了 18%,其中大部分涨幅发生在 4 月 7 日星期一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 50% 的进口关税之后。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2/0907/75d74e651366c27.jpg) 美国对中国产品的进口关税目前已达145%。随着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愈演愈烈,北京周五同样宣布对美国商品的关税提高至125%。 Anker 和亚马逊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此前,中国最大的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发出警告称,由于关税,许多在亚马逊上销售产品的中国公司正准备提高美国产品价格或退出市场。 SmartScout 创始人斯科特·尼德汉姆 (Scott Needham) 表示:“这是我见过的所有品牌中最果断直接的涨价行为。” Anker 拥有 5000 名员工,年收入达 221.7 亿元人民币(30 亿美元),自 2011 年由前Google软件工程师创立以来,已成为亚马逊的主要卖家。 Anker 在周一与投资者的电话会议上表示,由于其拥有议价能力,而且竞争对手主要是中国企业,且面临类似的关税压力,因此该公司能够提高价格,但并未提供具体细节。 该公司还表示将开拓欧洲和东南亚等非美国市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246.htm)
[据彭博社报道](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4-11/private-jet-hack-surfaces-guide-to-serving-elon-musk-on-flights),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旗下的私人飞机公司NetJets最近遭遇信息泄露,泄露了一份为埃隆·马斯克服务的空乘人员提供的指南。这份备忘录让我们得以一窥这位世界首富的个人喜好。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408/60f8e0c0c037c22.png) 对于这位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特斯拉首席执行官来说,他的一些偏好令人意外。显然,马斯克并非“对节省燃料感兴趣”,因为他“希望飞行速度尽可能快、尽可能直”。 其他倾向根本不令人惊讶,比如通知工作人员不需要向他提供技术帮助。 “马斯克先生认为自己能够自给自足,不需要技术方面的帮助——如果需要,他会开口问。” 还有一些让人感同身受的事情,比如他不喜欢Wi-Fi突然断网,喜欢小憩,即使是一日游也一样。他还喜欢把车厢温度保持在65华氏度(约19摄氏度),灯光昏暗,乘客也不要出门,因为他“不喜欢噪音”。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244.htm)
现在,AI 能记住、并参考你们的所有对话了年初至今,除了前不久席卷海外社交平台的照片改吉卜力漫画,OpenAI 相继发布了 GPT-4.5、Operator,Deep Research 等模型或功能。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一度感慨,感觉自己又像个 YC 创业者了。  “一年中有那么几次,我会因为太激动而早早醒来,再也睡不着——因为我们即将发布一个我期待已久的新功能。” “今天就是这样的日子!”Sam Altman 当地时间 4 月 10 日一大早又在 X 上称。  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预告功能| 图片来源:X 底下有评论期待是 GPT-5,也有 AI 工程师称当天早些时候在新版 ChatGPT 网页代码中发现了 o4 mini、o4 mini high 和 o3 的相关信息,暗示这些新模型即将上线。 但都不是,Sam Altman 最终揭晓的是——ChatGPT 升级的记忆功能,现在它可以开始引用用户所有的历史对话。 **01** **记住你所有历史的 AI** Sam Altman 称:“我认为这是一个出乎意料地优秀的功能,它也预示着我们非常期待的未来方向:AI 系统能够随着时间逐渐了解你,变得非常有用且个性化。” 如果用户之前启用了记忆功能,那么新的记忆机制将默认处于开启状态。另外,用户可以在个性化设置中管理记忆,如果用户想更改 ChatGPT 对自己信息的了解,可以在聊天中提出请求。  OpenAI 升级 ChatGPT 记忆功能| 图片来源:OpenAI 新记忆功能将首先面向 ChatGPT 的 Pro 和 Plus 订阅用户推出,但不包括英国、欧盟国家、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等地区。 这些地区由于本地法规的要求,需要进行额外的外部审查,不过 OpenAI 称,未来也计划在这些地区上线该功能。 当然,为了隐私或其他原因,也会有用户不想让 AI 记住一切。如果用户不想让 ChatGPT 记住对话内容,可以选择关闭记忆功能,或者直接用“临时聊天”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Google在今年 2 月为其 Gemini Advanced 推出了类似的记忆功能,可以引用过去的聊天内容。例如,当用户追问之前聊过的话题,或者希望 Gemini 总结一段旧对话,它可以使用相关对话中的信息来生成回答。另外,基于Google的生态优势,用户还可以选择让 Gemini 与Google应用程序记录连接。  Google的 Gemini 记忆可以与应用程序结合|图片来源:Google 其他厂商方面,Anthropic 的 Claude 虽然拥有超大的上下文窗口,但当前并不支持跨对话的持久记忆。Anthropic 称,Claude 只在单次对话中保留上下文,一旦用户开始新的聊天,它的记忆就会重置。 Meta 部署在 WhatsApp、Instagram、Facebook 等平台上的 AI 助手,目前尚不具备跨对话的记忆功能。不过,虽然对用户的功能模式还是“无记忆”,但根据 Meta AI 的一些隐私政策,用户的对话内容仍可能会被公司收集用于改进模型。 反过来看,“记忆”功能升级最大的好处,确实正如 Altman 所言,让 AI 智能助手有了“个性化”的可能。试问,有谁会想要一个助手或者同事,每次对话时都忘记之前交往的历史——这太不人性了。 **02** **GPT-5 何时到来** 至于 GPT-5,或者 o3 等模型,Sam Altman 在 4 月初给了时间表。 “我们最终还是会发布 o3 和 o4-mini,可能就在接下来的几周内,而 GPT-5 将在几个月后推出。”他称。 “这么做有很多原因,但最令人兴奋的是,我们发现可以让 GPT-5 比我们最初预想的更强大。我们也发现,要把所有东西顺利整合,比想象中要难得多。而且我们希望确保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我们预计将会是前所未有的需求。” Sam Altman 最近不断给用户打预防针,称用户“应该预期 OpenAI 的新功能发布会有所延迟,部分功能可能出现故障,服务有时也会变慢——这是我们在应对容量挑战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这番预警并非空穴来风。就在上月,OpenAI 新一代图像生成引擎上线后,引来的海量请求令其服务器不堪重负,临时限流。 Sam Altman 形容,“我们的 GPU 都要融化了。”对应的另一方面是,OpenAI 的使用量在过去一个月里有所增长,按他的说法是“疯了”。当下,头部平台要忙着解决服务器过载和限流的问题。  Sam Altman 称 OpenAI 用量疯长| 图片来源:X 另外,除了 ChatGPT 记忆功能升级,OpenAI 4 月 10 日当天还发布了名为 BrowseComp(“浏览竞赛”)的基准测试,主要用于评估 AI agent 在浏览互联网、寻找难以定位的信息方面的能力,共有 1266 个问题。 OpenAI 称“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场在线寻宝游戏……但对象是浏览型 AI agent。”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布基准测试时,OpenAI 的描述是“开源”基准测试。对此,底下有评论问,“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开源一个大型语言模型(LLM)?” Sam Altman 事实上在 3 月底时称,开源模型将在“几个月内”推出。目前,OpenAI 就开源模型向开发者收集意见。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242.htm)
近日,网络流传多段哪吒汽车经销商向哪吒汽车要钱的视频。有自称是经销商的网友在评论区表示,**他们这次去哪吒汽车桐乡总部,不是去开会,而是要钱。**另一段网传视频中,一位女性在哪吒汽车办公室哭诉要钱。目前,哪吒汽车方面暂未对此做出回应。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哪吒汽车2024年销量跌至6.45万辆,2025年1月份交付量仅110辆,同比减少97.76%。**在即将开幕的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哪吒汽车此次也并未参展。 事实上,哪吒汽车出现经营危机,除了销量下滑,经销商要钱困难外,车主们也受到不小影响。 此前报道显示,有哪吒S车主向媒体透露,自己车辆的增程器损坏,由于一直没有配件维修,车辆只能使用纯电模型行驶,但纯电续航只有一二百公里,自嘲自己花费十几万,买了辆大号老头乐。 还有车主表示,自己的车辆故障后,由于配件迟迟不能到货,车辆始终无法维修,自己也陷入没车开的困境。 据了解,哪吒汽车因为债务危机,部分供应商已经停止向其供货,这也导致车辆哪吒车主的维修配件迟迟无法发货,出现修车难的情况。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11/e2a76041-8427-432f-966d-b1ea91c92bf7.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236.htm)
马斯克应该怎么都想不到,自己花了大价钱选上来的"好兄弟"总统,有一天会把自己坑的这么惨。今天中午,特斯拉中国从官网撤掉了自家两台旗舰车型毛豆 S 和毛豆 X 的新车订购页面。  也就是说短时间内,想买这俩车的朋友们就买不到美国进口的新车,只能选库存车了。  背后最直接的原因,其实就是中美这波史诗级别的关税对轰。 从 2 月 1 号新一轮的中美贸易战开打到现在,美国已经把中国进口商品的税率增加到了 145% ,而我们也在其他国家选择光速滑跪的时候,很硬气的把原产美国的产品税率加码到了 125%。 大国之间的较量恐怖如斯,搞得全球的汽车行业也只能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就在上周四,对岸的关税政策给汽车行业来了个平 A ,说但凡不是在美国生产的整车都得增加 25% 的关税。 而从下个月开始,这个征税范围还会从整车扩展到各种汽车的零部件,比如电池包、发动机和变速箱。  再加上咱们这头进口美国车也会受到关税影响,这几天脖子哥身边的很多朋友,甚至隔壁硬件部的米罗老师都跑过来问,说这波交手下来,对咱们买车会不会有啥影响。 我们买车的价格会不会变贵?修车时候买的的零部件会不会涨价?美系车在国内是不是要步入法系韩系车的后尘彻底陨落了? 研究一番以后我的总结是,除了跟特斯拉有关的供应链企业外,甭管是咱们国内的车企还是消费者,受到这波关税战的影响其实很有限,甚至可能都感觉不到。 这里头受伤最深的,反而是美国本土的车企与消费者,还有把美国当成主要出口市场的日韩欧车企们。其实也就是特朗普一直以来的经典操作: 用一套连招干翻友军。  至于为啥我们慢慢展开说,文章可能有点长,大伙可以选择方便的时候细细品味。 嗯,方便的时候…… 咱们先看关税对轰对国内汽车产业的影响啊。 先说结论,影响确实有,但范围和程度并不算大。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虽然美国依旧是汽车强国,但咱们国内的汽车工业,其实已经不咋依赖美国了。 数据说话,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估算,中国 2024 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已经冲到了近几年最高的 4.13 万亿人民币,汽车整车的产销量也达到了刷新记录的 3128.2 万和 3143.6 万台。  相比之下,咱们从国外进口的整车和零件数量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根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去年中国一共只从海外进口了 70 万台汽车,还不到总销量的零头。零部件这头也是,去年咱们总共只进口了 294.4 亿美元,也就是两千亿左右的汽车零部件,依旧只是四万亿总市场里零头的零头。 而在这些本就不多的进口产品里头,原产美国的产品比例也就只有 14.4% 。  其实想想也是,咱们现在能买到的美国汽车产品,论整车也就只有那些个美系高端车型,以及一丢丢从美国平行进口的车型了。就比如开头提到的毛豆 S/X 、浴皇大弟凯雷德、福特黑马、还有美规的宝马 X5 等等。 说实话,买的人不多。 特斯拉之所以会选择停止进口 S 和 X,我想也是因为增加的关税成本匹配不上销量带来的利润了。 除了整车进口,论美国进口的汽车零部件,国内的需求其实也没有很大。主力则是诸如上汽通用这种,需要从美国进口部份核心零件,再在国内组装的车企。  但上汽通用的国产化率其实挺高,已经达到了 70~80%,再加上众所周知传统美系品牌在国内的销量一直没有什么起色,导致国内对美国零部件的需求一直高不起来。 所以从车主的角度看,咱们对美国进口产品加税以后,绝大部份想买车的兄弟们是不用太担心涨价的。即使是想买合资的美系车,因为进口的零部件比较少,即使是涨价幅度也不会太大,无需太多担心。 唯一受伤的,肯定就是喜欢美系大排量车型的老哥们了。 甭管是不是平行进口,只要关税政策不改,车价暴涨就只是时间问题。有喜欢的车就赶紧下单吧,这下真的手慢无了。  而从国内企业的视角看,情况则会稍微逆风一点,但问题依旧不是很大。 整车这头,因为美国一直以来相当敌对的态度,现在的中国汽车品牌的乘用车压根没有在美国卖过。 当然也有比亚迪这种走上了曲线救国路线的车企,通过在墨西哥建厂生产 SHARK 皮卡,再经由民间渠道,吃上 USMCA 美墨加三国协定的低关税去到美国销售,但数量极少( 你别说,美国民众对 SHARK 的评价挺高的 )。  虽然这次也得加税吧,但因为本来卖的就少,所以对他们基本没影响。 比较难受的,是国内做出口生意的零部件企业。虽然整车出口的数量不多,但去年咱们出口美国的零部件金额达到了 150-200 亿美元。里头主要是和新能源汽车有关的电池、电驱和储能等产品,远比咱们进口的美国零件多。 根据美国运输部的数据,很多美国车企在本土销售的电动车,比如福特的电马还有特斯拉的 Model 3 ,车上都有 30~51% 的零部件来自中国。 关税战一打,这些企业的生意可就非常难做了,毕竟汽车供应链嘛,每一丝成本对企业都至关重要。而这些企业之中,就包括了给特斯拉美国工厂供货的零部件企业,这点我们放后面说。 但是有一说一啊,咱们国内的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可是以万亿人民币为单位的。并且已经有多家研究机构预计 2025 年的市场规模相比去年会有接近翻番的增长 ( 4.13 万亿到 7 万亿左右 )。  内需这么大,美国市场的这些一千多亿的小花生米,咱不挣就不挣了吧( 我已经想到有兄弟要吐槽国内的供应商环境了 )。 不同于咱们这头的相对风平浪静,美国那头的车企有一个算一个,应该全都笑不出来了。 因为虽然美国跟咱们一样,国内也有很多大型的本土车企,但因为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等各种原因,这些车企其实都很依赖在国外造车再进口。 就比如通用,2024 年的前三季度,他们在美国卖的车里只有一半的新车是在国内组装的,剩下的有三成是在邻居墨西哥和加拿大组装,两成是来自韩国这样的其他国家。 通用墨西哥工厂  福特这头也是类似,去年一年他们在美国一共卖了 200 万出头的新车,里头就有 43 万多台是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的,比例超过了五分之一。即使是在国内组装的车,也有 6 成左右的零部件是从墨西哥进口的。 为啥?成本低呗。 墨西哥的人力成本满打满算,只有美国的几分之一 ( 工人时薪:美国 30-55 美元,墨西哥 5 美元 )。再加上美国跟墨西哥、加拿大有各种免税的协定,这工厂不建白不建嘛。 结果呢,本来好好的,特朗普这个汽车进口税一搞,这个省成本的计划就全泡汤了。因为就算是美国的本土车企,从海外往美国进口车,它也得交关税…… 所以根据摩根大通的最近刚发的研报,在新加的关税面前,通用汽车和福特都面临 “ 重大盈利风险 ”。这可能让这两家公司总共增加 820 亿美元的成本,相当于每辆新车成本增加约 5000 美刀。 福特墨西哥工厂  要知道哥俩加起来,去年的净利润一共才有 120 亿美刀左右,几乎就是用刀架着车企的脖子,逼它们回国建厂了。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关税政策出来以后大伙都说这简直就是明牌偏袒特斯拉,因为后者在美国销售的车型几乎全是在美国本地组装的。 但其实就像我在前面说的,虽然整车的生产是在北美,但特斯拉北美工厂的许多零部件 ( 具体比例不详,综合各路调研数据大概在 50% 左右,数据来源晚点 Auto )都是从中国的供应链手上进口的。  零部件的关税一加,不仅特斯拉在美国的价格大概率会涨,国内的特链企业也得跟着遭殃。 因为根据晚点 Auto 的报道,在上一波美国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征税 25% 的时候,特斯拉的解决方案就是自己承担 19% ,供应商帮着承担 6% ,然后再在美国市场加价卖车,用车企、供应商和用户们一起出血才扛过来的。  这次 145% 的关税虽然数额过大看着不是很好扛,但如果最后要解决,大概率还会采用上次的方式。 或许也是因为可以预见的涨价以及各种供应商问题难以解决,特斯拉的市值昨天又跟过山车似的蒸发了 6000 亿人民币。 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马斯克会不会后悔去年疯狂给特朗普的竞选撑腰了。 最后的最后,我们再来快速地看看除了中美企业以外的日韩欧系车企们。 大伙可能觉得中美的关税对轰对他们其实没啥影响,但恰恰相反,这波大国交锋之后他们可能真得好好掂量掂量中国市场的分量了。 因为对于丰田和现代起亚这样的大集团来说,北美市场一直都是一个利润很高、需求很大的单一市场。 比如韩国的现代,2024 年他们在韩国以外的全球市场一共卖了 343 万多台车,单美国就占了超过 80 万辆,比只喜欢买国产车的韩国市场还要多出 10 万辆。  日系车企这头就更是了,就比如丰田,2025 财年的第三季度他们单单靠着日元的汇率变动,就在北美市场多拿了 4900 亿日元的利润,已经跟 2024 财年北美市场整年的利润 5200 亿日元差不多了。 现在关税一加,这些个车企在北美市场的利润率就会受到巨大的冲击。 比如高盛就在自己的研报里估计过,说一旦丰田因关税提高汽车售价,其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将下降 5~8% ,并将导致本财年的综合营业利润降至约 3400 亿日元( 约合人民币 170 亿元 ),同比下降约 6 %。  而我们也在之前的一篇[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Dc1NzQ4MA==&mid=2654587433&idx=1&sn=a9beeb1cbfa535588bea9ab9c7c76e43&scene=21#wechat_redirect)里讲过,现在的丰田对自己的利润率是非常敏感的,已经经不起继续往下跌了。一个重要市场被堵死以后大概率需要另一个替补市场继续挣钱。 这时候再回过头来,看仿佛被已经放弃了的中国市场,香啊,太香了。总量大,有需求,新势力之外的合资新能源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不就是妥妥的利润空间嘛。 所以我猜啊,如果关税政策不变,那么接下来就会有一大票海外车企开始用更低的身段、更符合大伙喜好的车型来讨好国内的用户,包括那曾经看不起国内市场的韩系车企,让我们拭目以待。 到这,这次关税对轰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我就差不多帮大伙盘完了。 不知道哥几个怎么想的啊,除去政治和经济的因素,我是第一次的感受到能够拥有完整的汽车工业,在这种关乎国家脸面的时刻有多么的重要。 你加就加呗,我早就自给自足啦。 否则就只能像韩国的车企一样,美国关税一加,就屁颠屁颠的说我要去美国建厂!我要去美国投资!美国永远是俺们最重要的市场!  哎,今天又是腰杆梆硬的一天。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232.htm)
The Information报道,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字节跳动正计划推出自家的AI智能眼镜。这一消息标志着,全球科技巨头们愈发将智能穿戴设备视为AI服务的下一个新兴市场。  据其中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字节跳动预计将在其智能眼镜中,提供类似自研模型豆包的AI功能。 目前,字节跳动推出这款智能眼镜的时间和销售地区尚未确定。据了解内情的人士透露,字节跳动正在与供应商谈判,确定产品功能、技术规格、成本以及发布时间。对此,字节跳动的发言人尚未回应置评请求。 去年10月,字节跳动首次涉足AI硬件领域,在中国推出了配备AI功能的无线耳机Ola Friend。这款耳机允许用户无需使用手机,即可与字节跳动的豆包聊天机器人对话。学生可以用它练习外语口语,旅行者也可以通过它了解旅行目的地的信息。然而,售价1199元的 Ola Friend并未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 知情人士称,字节跳动自去年起就开始研发AI眼镜项目,一些新入职、具有硬件设计经验的工程师也参与其中。公司的工程师们正在攻克诸多技术难题,比如如何在不牺牲过多电池续航的前提下,确保眼镜能够拍摄出高质量的图像和视频。 字节跳动在消费级硬件领域已有多年经验。2021年,该公司以13亿美元收购了VR头显制造商Pico。但在2023年底,由于Pico头盔的销售未达预期,字节跳动缩减了其VR业务规模,并取消了Pico新旗舰头盔的发布计划。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230.htm)
 本期时间轴制作: 老斧子 脑袋一热喜欢上一件事物,“上头”是如此突然。但又和成瘾不同,我们也会突然就不喜欢了,瞬间“下头”。本期的上头经历分享大会,我们聊了这几部分: ①突然上头的游戏:《小丑牌》《苏丹的游戏》《刺客信条:影》《动物森友会》《星露谷物语》《模拟人生》《血源诅咒》……差点聊到停不下来! ②突然上头的歌:单曲循环了几百次?我们分享了自己的单曲循环歌单,以及当初为啥对这首歌上头——原因千奇百怪。 ③突然上头的书:《夏目新的结婚》《我独自升级》《逃出人狼村》《道诡异仙》……不止爽文会上头。 ④突然上头的直播:直播带货,连线鉴宝……怎么这么上头? 也别忘记来机核APP参与《克苏鲁神话》全套书籍的抽奖哦! [<《克苏鲁神话》套装 刷边版>](https://s.click.taobao.com/t?e=m%3D2%26s%3DeoHirBGxeLdw4vFB6t2Z2ueEDrYVVa6424t41fwIvtDRnNAdhLhtk%2BpH%2BKVf1Vvfop%2BFRxTq9nWA5rFvxyOF9UTyzmcwfk9m1GcNKbcJdengXM6YGbzxE8tl%2BUzBGU848kftjCRdkjxmf9XT2OfV08mLuaJlaU4jUCTXp2%2B3E3XMomIrMZillpaa5xeKYI4XcAki1MkfdxS9zUQtzHG7dHQgjw3fN33w%2BH4PBWnylhLPh8pDvIn7x1EsGBpbm51r) [<《道诡异仙》典藏版>](https://s.click.taobao.com/t?e=m%3D2%26s%3DgLO1tWgoAD9w4vFB6t2Z2ueEDrYVVa6424t41fwIvtDRnNAdhLhtk%2BpH%2BKVf1VvfLbOxx5yIQfaA5rFvxyOF9UTyzmcwfk9m1GcNKbcJdengXM6YGbzxE%2Ftfd5NN6QQh8kftjCRdkjzuSaBzTSUy2vrLFym3Holt7DVKqh2%2FwpnLfdzcP%2BCZmUktE9iBc1DZY5Nz3di2hIYG%2FeAtVhV7fTegJkPe8OGZrmHgL7n7%2F5ZGamnFvq1qpvHrrtPOBy6zxgxdTc00KD8%3D)
特斯拉推出了一款续航里程更长的入门级 Cybertruck,也是迄今为止最便宜的车型,售价 69990 美元(不含 7500 美元的联邦抵免)。特斯拉为了实现降价,取消了一些重要的功能。  新款“长续航” Cybertruck 后轮驱动版只有一个电机,而全轮驱动版则有两个电机。它也没有电动卷帘式硬质后车厢盖。车主可以选择敞开车厢,或者花 750 美元购买一个合身的软质后车厢盖。特斯拉表示,作为储物安全性较差的补偿,这款后车厢盖可以让续航里程增加 12 英里。 Cybertruck 长续航版一次充电可行驶 350 英里,比 AWD 车型多出 25 英里;使用软质后车厢盖时,续航里程可达 362 英里。牵引力也较低,为 7500 磅,而其他车型为 11000 磅。 它的加速比全驱车型慢。后驱版 Cybertruck 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 6.2 秒,而价格更高的 Cybertruck 则为 4.1 秒。特斯拉取消了后驱版 Cybertruck 的自适应悬架以及120V 和 240V 电源插座,因此它无法在行驶过程中供电,与此同时这一型号还取消了电池增程器选项。 Cybertruck RWD 的内饰采用织物座椅,而不是其他车型中的人造革座椅,并且也没有后座信息娱乐触摸屏。 在特斯拉2023年的交付活动上,特斯拉表示其后轮驱动版的宣传续航里程较低,为250英里(约400公里),售价为60990美元。不过,该版本从未发布。2024年,后轮驱动基础版被移除。新款、价格更高的后轮驱动车型目前在美国、墨西哥和沙特阿拉伯接受预订。 特斯拉CyberTruck的销售一直举步维艰,据报道,2024年CyberTruck的预订量高达100万辆,但销量仅为5万辆。该公司的汽车销量同比下降了13%,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咎于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对特朗普政府“政府效率部”的控制。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228.htm)
苹果此前已确认,备受期待的个性化 Siri 功能将推迟到明年。现在看来,该公司已加快步伐,计划在“秋季”推出被推迟的 Apple Intelligence Sir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 的起步并不顺利,虽然该公司为用户准备了很多功能,但在推出新功能方面却未能达到预期。  据[《纽约时报》](https://www.nytimes.com/2025/04/11/technology/apple-issues-trump-tariffs.html)最新报道,苹果计划在今年秋季发布被推迟的、由 Apple Intelligence 驱动的个性化 Siri 功能,这意味着该公司终于加快了步伐,而且这是为了自身利益。推迟发布新的 AI 功能曾给苹果的形象带来重大打击,但该公司似乎正在加紧努力,争取在下一个 iOS 主要版本中发布这些功能。 iOS 19 将是一个重大更新,因为苹果计划对此次更新进行重大的视觉改造,其灵感将来自 visionOS。除了全新的设计之外,苹果还将推出一些新的 AI 功能,包括一些该公司推迟的功能,这将使这次更新比最初预期的更加重要。 苹果此前曾表示,推出个性化 Siri 体验所需的时间将比预期更长,并给出了一个延长至“明年”的时间表。不过,报道称,苹果内部员工有信心该功能将于秋季准备好发布。 苹果并未取消其新版 Siri。三位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计划于秋季推出一款虚拟助手,能够根据好友要求编辑照片并向其发送照片等功能。 Siri 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落后了,虽然它从未超越过 Google Assistant 或 ChatGPT 之类的对手,但如果苹果能够正确应对,它确实有机会。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苹果与 OpenAI 合作,将ChatGPT 集成到 Siri 中,这是一个填补这一空白的巧妙补充。该公司还在开发 LLM Siri,它将与 Gemini 和 ChatGPT 等产品更好地、更直接地竞争,但目前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个性化 Siri 功能包括个人情境、屏幕感知、更深入的应用集成等等。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22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