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和最后国际清偿能力的资产,在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加速的背景下,其作用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增持黄金有助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增强外汇储备的稳定性。
美国又又又一次发生了坠机事故,不过这次幸运地创造了航空奇迹。当地时间本月8日,**一架载有至少16名乘客的飞机在美国田纳西州科菲县坠毁,当地官员表示,事故中无人死亡,但有4人受轻伤**。 从社交媒体上流出的视频可以看到,**断裂位置位于后部,机头位置触地,机翼也出现了损伤,好在机舱结构完整,坠毁后也没有发生爆燃**,这是乘员得以幸存的关键。 据当地执法官员称,有信息表明该飞机是一架跳伞飞机,也就是用于搭载跳伞者至预定高度、为跳伞运动或任务提供升空平台的专用或改装飞机。 初步报告显示,**飞机上有16至20人,部分人员已被医用直升机空运至当地医院,其他人正在事发现场接受评估。**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已拉起警戒线保护现场,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官员正在前往事故现场进行调查。 专业人士认为,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是金属疲劳,**它是指金属材料在循环应力或交变应力作用下,即使应力值远低于其屈服强度,经过一定循环次数后也会发生断裂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工程领域极为常见,且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定期对相关产品进行检修,确保安全。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21bfa270f5634605996ff9956d6cb534.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eb7ca8ee57054135919fa4bb8588c01b.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18bd1c554d1341768e422949f49a2feb.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423aeb32dafe49c9a579c1ce29ee2515.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438.htm)
今日上午,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预告称,**将于本周三晚亮相的全新小鹏G7将是第一款具有L3级算力的AI汽车**。同时他还称,G7是市场上少见的兼具极致“硬核科技+空间舒适”的智能SUV,是面向未来的车,**自己最喜欢它设计的流线,创新和力量感,光影流动,极具美感与张力**。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e4e66c60-d739-472c-87c0-006a7b097422.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28ff51b4-41f2-46a7-9dcb-2c3a9b10a39e.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b26a46ca-6748-494b-b59d-a59befb3ebb6.jpg) 小鹏G7已经申报,其采用了家族式设计风格,最早出现在P7+身上,而放到SUV上也不违和,尾部则是P7+贯穿式的“钩状”尾灯。  该车定位于中型SUV,**长宽高分别为4892mm x 1925mm x 1655mm,轴距2890mm**,拥有黑色的下包围、较高的离地间隙和大尺寸尾翼,整体设计年轻化。  不同于Model Y和自家的G6,小鹏G7的设计更加偏向于家用,采用了更为传统的SUV造型,可有效保证内部,尤其是第二排头部空间。 细节方面,**其配备了黑色的外后视镜、隐藏式门把手、后窗隐私玻璃,同时还能看到车顶有天幕,目测带有涂层,可有效防晒。**  有趣的是,前段时间该车内饰被电视台意外曝光,可以看个大概,整体来说依旧是极简风格,甚至取消了仪表盘,**而近日小鹏还发布了和华为合作打造的“追光全景AR-HUD”,首发落地车型即为G7。**  其他方面,**G7还将首发搭载小鹏自研的图灵AI芯片,号称“算力天花板”,可驱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大模型**。 动力部分,参考申报信息可知,小鹏G7将搭载小鹏G6同款电动机(TZ230XY01F30B),峰值功率为218千瓦,配中创新航科技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组,续航里程暂时未知,但超低能耗绝对是其杀手锏之一。 综合来看,G7主打智能化和大空间,并且将会有很多新技术应用到该车型上,**售价预计为25万级,届时将与特斯拉Model Y、小米YU7、极氪7X等车型展开竞争**。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434.htm)
法拉利CEO贝内代托·维尼亚在2025年Motor Valley Fest开幕论坛上表示,**法拉利并非一面倒地反对电动汽车,许多人相信即使转向纯电动,法拉利也能保留其独有的灵魂与魅力。**这场活动汇聚了意大利顶尖跑车品牌,聚焦当地的汽车文化与工业传承。 今年,包括达拉拉、杜卡迪、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与帕加尼在内的品牌共同探讨了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多位品牌代表强调,要想在未来保持竞争力,不能仅靠几个大牌,而要依托完整产业链。** 达拉拉CEO安德烈亚·庞特雷莫利指出,产业链要在各自领域做到全球最强,这是Motor Valley的价值所在。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1ab8623a-5e85-43a9-9350-f5232dd7326f.png) 法拉利CEO维尼亚则指出,**不能沉迷于品牌历史,传承固然重要,但远远不够。**  兰博基尼Revuelto产品线总监马泰奥·奥尔滕齐表示,**兰博基尼的方向是电气化,但要打造真正属于兰博基尼的电动车,而不是为了应付而电动化,否则只能硬碰硬对上中国对手。**  帕加尼总经理汉内斯·扎农表示,品牌尚未拥抱电动化,因为目前技术尚未能满足其对轻量化的苛刻要求。  一旦技术成熟,哪怕是中国技术,在意大利主导下实现突破,帕加尼也会使用。 玛莎拉蒂与阿尔法罗密欧负责人桑托·菲奇利则强调,技术进步不能牺牲传统,未来应在模拟与数字之间找到平衡,才能保有品牌独特的格调。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432.htm)
夏季气温高、阳光烈,一定要注意水瓶、水桶的“放大镜”效应。据中国消防消息,**6月3日,北京大兴区一居民小区内,停在垃圾分类处的货车突然起火。**消防救援支队接警后赶赴现场,到达时火势已被社区巡逻人员扑灭。消防员仍对现场进行清理,以防复燃。 这场火灾究竟是如何发生的?监控视频揭开了谜底。**原来,是货车顶部放置的三桶桶装水引发了火灾。** 当日中午,太阳直射货车车头,随着时间推移,桶装水下方垫着的纸箱先冒白烟,随后烟雾变大,周边可燃物也被引燃。 **消防部门经调查认定,此次火灾是阳光照射桶装水后折射聚焦,引燃周围可燃物所致。** 这起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夏季,类似水瓶、水桶等可能产生“放大镜”效应的物品,若放置不当,极易引发火灾。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ef1da1bd52e045f88268e183383263c6.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428.htm)
《人民日报》今日发文,再次谈到了汽车行业的价格战问题,直言“没出路更没未来”。文中指出,近日,**某车企率先发起大幅降价活动,多家企业跟进效仿,引发新一轮“价格战”恐慌。**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bad28cc039b1418689eaf2ba53ee7114.png)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继发声,明确反对这场无序的“价格战”。有人不解:降价是企业自愿的,消费者还能得实惠,为何要反对? 当然,车企通过创新提质、降本增效带来价格下降是正常市场现象,也让消费者受益,应当鼓励支持。但无序的“价格战”,不利于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也终将损害消费者权益。 从产业端看,汽车行业经不起“价格战”折腾。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创历史新高,**然而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3%,不及2023年同期水平,也低于整个下游工业利润率。** 降价虽带来短期销量增长,却导致目前汽车行业利润率下降至不足4%的低水平。汽车产业链条长,围绕整车制造,向上是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技术研发等环节,向下延伸至销售、维修等领域。 整个行业牵一发而动全身,无序“价格战”挤压链上各环节利润空间,给整条产业链带来冲击,广大从业者面临收入下降的风险。 从消费端看,无序“价格战”也会让消费者受损。当利润被一再压减,不排除个别企业经营困难时,可能铤而走险:板材、零部件的标准放低,售后服务开始敷行,维修保养逐渐糊弄等。**这样做,将对产品的安全、质量、服务产生恶劣影响,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从长远看,打“价格战”这种“内卷式”竞争,没有出路,更没有未来。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靠的是企业持之以恒地强技术、树品牌,靠的是行业劳动者孜孜不倦地奋斗。 **当企业合理的利润空间被“价格战”无底线压缩,投入技术研发和改善顾客体验的资金势必变少。**质量、服务等赖以生存的根基被侵蚀,汽车行业怎能健康可持续发展?如何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保持优势? 每个人都期待质优价廉的好汽车,但如果失去“质优”,“价廉”将没有意义。产业、技术、市场等优势,是中国汽车快速发展的底气。前路不会都是坦途,但只要把准方向,一路前行,汽车产业未来可期。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426.htm)
**法拉利官方宣布296 Speciale和296 Speciale A正式上市,售价分别为398.88万元和439.88万元。**作为法拉利全新推出的特别版车型,296 Speciale采用中后置发动机布局,并搭载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最大功率提升至880马力。同时,新车采用多项减重举措,重量更轻。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e491b939-d4f5-4ffc-abff-13ebe095c974.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3096b106023641579c1d773d8a736c87.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056acb8507314c11a03b10ac6485d016.png) 外观方面,296 Speciale承袭了法拉利多款特别版车型的精髓,**配备全新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前盖整合的气门通道以及后保险杠上整合全新侧翼面的垂直“翼板”,与主动式后扰流板协同配合,产生额外下压力。** 车身侧面,车门下方新增导流风道,并换装了全新的多辐轮圈,内部配备大尺寸刹车盘,战斗气息浓厚。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eb43f983104c41e08ff2c6bf46fd247a.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a0b87c02966a432c9cf8d8a62b4431b2.png) 车尾采用中置单出排气管,尾灯上方配备两片扰流板,配合大尺寸扩散器,造型夸张。 座舱设计方面,**296 Speciale汲取了法拉利在跃马单一品牌系列赛和GT赛事领域的经验,沿用了法拉利488 Challenge EVO赛车的人体工程学方向盘设计,并进行了特别优化。** 同时,新车还采用了源自法拉利296 GT3的座椅设计,进一步改善了人体工程学性能。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601625cc031b44fd809afa1a3317e735.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e8e9ac1e17924296b4d426e56811470d.png) **动力方面,296 Speciale搭载中后置120° 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和电动机,V6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达到700匹,相较296 GTB提升了37匹。** 电动机不仅提供额外扭矩和功率,还负责为高压电池充电、启动内燃发动机,并提供纯电驾驶模式,续航里程可达25公里。 **搭配短轴距架构以及创新的动态控制系统,综合输出功率高达880匹,相较296 GTB提升了50匹。**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424.htm)
车圈高管,周末团战了。这不,重庆车展论坛现场,吉利高管不藏了,直接明码开炮——重提油箱事件,点赞魏建军,保定车神获得了“吹哨人”新称号。现场,广汽埃安实名站队吉利,口头感谢直言,称其是“嘴替”。长安和奇瑞的发言没有含沙射影,但也提及了“价格战”问题。但是!这样现场针对性极强的活动,比亚迪的高管也参加了,场上还克制,比亚迪高管在台上主张“比技术,拼产品”。会后则在各种热搜的压力下不忍了,直接回应了常压油箱问题,并且把难题踢了回去:“浙江某车企也在用”。 这真是刺刀见红了!!! 吉利先手埃安接力,长安奇瑞反内卷 最近,多家车企高管齐聚重庆论坛,围绕行业现状展开激辩。 吉利控股高级副总裁**杨学良**率先开团,重提“常压油箱”事件。他透露,吉利也对事件相关车辆做了拆车对比测试,得出的结论与长城举报的信息“完全一致”,他表示从长城举报到现在已经过去两年了,呼吁要有公开的结论,不能不了了之。  接着,他称赞**魏建军正直且诚实,是行业的“吹哨人”**。 杨学良发言结束后,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紧跟着登台,称杨学良是他的**“嘴替”**,赞同了他的发言。  肖勇表示,汽车产品必须先考虑“物美”,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然后再通过技术进步降低成本,实现“价廉”。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和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也以不同形式参加了会议,谈及对“价格战”的看法。  尹同跃在视频致辞表示,降价是无奈之举,是饮鸩止渴的手段,奇瑞不会跟风价格战,而是在技术、经营和出海上下功夫。  朱华荣也谈到了类似问题,表示长安会继续加大技术投入,推进全球化和品牌冲高,坚决反对“不道德的、无法律底线”的恶性竞争。 朱华荣还透露,目前价格混乱的问题有向海外蔓延的趋势,“0公里二手车”出口扰乱了海外市场,伤害了中国品牌。 无论是含沙射影,还是旗帜鲜明,行业大佬的发言都指向了反内卷。 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也出席了重庆论坛,在会上给出比亚迪反对内卷的方法。 比亚迪:比技术拼产品,反对阴阳拉踩 比亚迪如何反内卷? 李云飞的答案是:用技术创新,打造世界品牌。  李云飞透露,比亚迪目前员工接近100万人,**其中技术人员就超过了12万人,该数据在全球车企排名第一**。累计研发投入超1800亿,其中仅去年全年就投入了542亿,这项数据远超同期净利润,在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 他介绍,多年持续投入换来了一系列技术,比如兆瓦闪充、灵鸢车载无人机系统和云辇-Z等,这都是今年上半年最新发布的技术。  李云飞还介绍了这些技术发布会的一个细节,**即王传福要求公司任何的传播不要拉踩**,李云飞在最后也呼吁,拒绝阴阳,反对拉踩: <blockquote></blockquote> **比就比技术,拼就拼产品,要忙在正道上。** 作为行业盛会之一,重庆论坛多位高管的发言引发很多热议,发言次日,李云飞又针对新的舆论风波,专门发了一条微博:  内容很长,主要谈到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常压油箱”,他表示2021-2023年采用的确实是该方案,符合法规要求,后来全部换成高压油箱,是因为部分客户的反馈。 他同时透露,**浙江某头部车企**也干了,同期多款混动车型也采用常压油箱方案。 第二个是此前回应过的“车圈恒大”问题,他表示**河北某车企**从去年底开始,多次向有关部门举报比亚迪,在经过监管部门的调查后,确认比亚迪没有问题。 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条微博目前已经删除了。(有一种说法是比亚迪话事人王传福看到了,要求“以和为贵”。) 不久前李云飞回应“恒大论”的另一条微博仍然保留着,他用一张图介绍了行业整体负债情况:  从中可以看到,包括海外车企在内,行业的典型现象就是高负债率,并不是某一家的特殊情况。 口水战从5月打到6月,从深圳打到北京,又转向重庆,参团对象改变,激烈程度不变,仍然反映的是销量焦虑…… 问题是究竟是比亚迪跑得太快其他玩家实在跟不上?还是这样“卷”下去整个行业没有赢家,确实需要干预了? 立场不同,问题确实很难有理性的答案。 只是可以确定的是,这样的激烈群殴不是第一次,也大概不会是最后一次。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422.htm)
北京首创虚拟货币司法处置新模式;银行科创债发行突破2000亿元;财险Q1盈利创新高;蒋琳获任宜宾银行行长;中信银行获批筹建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花旗上海、大连精简3500人;友邦集团董事会主席谢仕荣退任;中国人保拟派发股利51.74亿元;马上消费金融起诉永安财险;嘉银科技Q1净利润同比大增98%;趣店Q1净利润扭亏为盈
近年来,日本尖端半导体量产化进程受阻。据日媒报道,**日本目前国内的工厂最多只能够生产40nm的通用半导体产品,远远落后于美国、欧洲、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员、B站知名半导体up主芯声表示,**日本本土公司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已极度落后。** 事实上,日本本国的半导体产业在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半导体产业多年打击后,其老旧产线基本退出,仅剩少数设备仍在运行。 **在台积电大规模投资日本工厂之前,日本连量产40nm制程芯片都难以实现,在制程领域甚至落后于中国大陆。** 其封装能力同样逊色,毕竟如果上游都缺位,下游环节还剩什么呢?**在芯片设计领域,日本几乎没有新兴设计公司,潜在的一些初创企业在美国和中国大陆海量先进设计企业的夹击下难以立足。** 不过,日本在半导体备品备件与耗材生产领域,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131/2774f5083e248ea.jpg) 以一家月产能约3万片的晶圆厂为例,可能就需要配备数十种核心设备、数百种工艺材料,以及数以万计的备品备件和耗材,而且这些东西常年需要储存在公司仓库中。 材料方面,它不仅需大量化学试剂和金属氧化物等材料,还要囤积各类特种气体。此外,几乎每台设备都离不开管路、阀门、真空泵等配件储备,而光刻机更是需定期更换光刻模组、工件台等专用组件。 2022年,日本政府推动成立半导体企业Rapidus,目标是研发生产最尖端的2nm制程半导体,并在2025年4月设立试制生产线,2027年开始实现量产化。 《日经中文网》表示,**想要生产2nm芯片,他们必须跨越制造技术开发、获得国内外客户、确保总额5万亿日元的巨额资金这三大障碍。** 技术方面:日本国内只能生产40nm的产品,一下子跳到2nm显然困难重重;客户方面,当前的半导体代工领域被台积电、三星还有英特尔等企业占据,日本Rapidus公司面对这些巨头毫无胜算;资金方面,Rapidus公司想生产2nm芯片需要准备5万亿日元资金。 有跨过“技术研发、客户获取、确保5万亿日元预算”这三道难关,日本尖端半导体国产化、量产化才能实现。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414.htm)
<blockquote><p>当瑞幸咖啡与《海绵宝宝》联名推出两条“丑鱼”形象的周边时,谁也没想到这会成为一场现象级的营销事件。这两条看似“摆烂”的丑鱼,不仅迅速引发百万打工人的共鸣,还让相关周边产品火速售罄,甚至在二手市场被高价炒作。本文将深入剖析瑞幸这一波“反向营销”的成功密码,探讨IP联名的多种玩法、合作模式以及如何精准把握年轻消费者的情绪需求。</p> </blockquote>  没想到吧,丑到极致就是潮,瑞幸的“摆烂鱼”让百万打工人疯狂上头! 最近,瑞幸咖啡的儿童节联名让消费者体验了一把“心情过山车”。当大家兴冲冲点开联名海报,期待看到海绵宝宝和派大星时,映入眼帘的却是两条画风清奇的“路人鱼”——一条躺平翻白眼,一条嘬手指装傻。 更夸张的是,上线不到两天,50万件周边火速售罄。原价加10元换购的发条玩具,在闲鱼被炒到三四十元,满屏都是“蹲出鱼的好心人”。  当打工人们看到努力鱼“已躺平,勿扰”的摆烂姿态,和聪明鱼“丁又丁不懂,鞋又鞋不废”的迷茫表情,瞬间破防:“这不就是每天被老板拧发条的我吗?”两条丑鱼凭实力演活了当代职场人的“活鱼微死”状态,成为新一代“工位顶流”。 ## 01 配角逆袭:为什么偏偏是这两条丑鱼? 瑞幸这波操作堪称反向营销教科书。当所有品牌联名都盯着IP主角时,它却从《海绵宝宝》里挖出最没存在感的背景板角色——努力鱼和聪明鱼。 “嘴上喊着努力,身体却很诚实;表面装得聪明,内心慌得一批。”当海绵宝宝还在坚持“我准备好了”的乐观主义时,这两条路人鱼早已看透现实——努力鱼全程划水,聪明鱼眼神涣散,荒诞反差感直击年轻人情绪G点。 社交媒体瞬间变身二创工厂:美妆博主给聪明鱼贴上夸张假睫毛变身“Y2K辣妹”;网友把它们按在迷你工位上拍“社畜日常”;CP粉更是拉郎配出“没头脑和不高兴”组合……话题热度指数级裂变。      “家里不乱的,可以买俩回家添点乱。”网友的自嘲道出真相:这届年轻人要的不是精致美学,而是情绪出口。当生活被KPI填满,看一眼工位上翻白眼的努力鱼,反而能笑出声来。 ## 02 IP联名的10种常见类型 瑞幸这两条“摆烂鱼”能火,说到底还是背靠《海绵宝宝》这个大树好乘凉。但IP的世界可远不止动画片这么简单,它就像个巨大的万花筒,啥类型都能给你变出流量密码来。今天我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10大“门派”: - **卡通动漫(粉红豹、宝可梦、迪士尼):**这是联名界的“常青树”,老少通吃。皮卡丘能征服全球,米老鼠能让80岁老奶奶掏钱,为什么?经典形象+强情感连接就是硬通货。粉红豹这种,更是靠着复古回潮和“骚气”人设,在时尚圈混得风生水起。玩这个,关键是吃透角色性格,别把米奇搞得苦大仇深就行。 - **国潮文化(故宫博物馆、敦煌、中国国家地理):**这几年是真火!故宫文创把雍正爷整成“萌汉子”,敦煌飞天变美妆博主…老祖宗的家底,正被年轻人用新潮方式“盘活”。这背后是文化自信的崛起,联名玩得好,既能卖货又能讲好中国故事,一举两得。但切记,别生搬硬套,得找到传统美学和现代需求的共鸣点。 - **热门游戏(黑神话悟空、王者荣耀、阴阳师):**这绝对是Z世代的“流量富矿”!玩家对游戏角色的爱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王者荣耀》一个皮肤能卖上亿,《黑神话》还没发售周边就抢疯。游戏IP的优势在于沉浸感强、用户粘性高、二创生态活跃。联名游戏,就得懂他们的圈层文化和梗,否则分分钟被玩家吐槽“蹭都不会蹭”。 - **影视综艺(漫威、梦华录、星球大战):**一部爆款剧/电影,能瞬间带火一堆周边。漫威宇宙十年布局,粉丝基础厚到离谱;《梦华录》带火的点茶、果子,都是联名好素材。关键在于抓住影视热播期的“黄金窗口”,热度稍纵即逝。联名得快、准、狠,最好能延续剧中的情感或美学元素。 - **企业品牌(大白兔、可口可乐、椰树牌椰汁):**同样的,品牌自己也能成为超级IP!大白兔奶糖香不香?可口可乐的瓶子和LOGO就是全球通行证!椰树那“泥石流”包装反而成了独特记忆点。这类IP自带强烈的品牌基因和消费者认知,联名玩的是“情怀杀”或“反差萌”,比如大白兔香水、可口可乐彩妆,让人直呼“爷青回”或“好怪,再看一眼”。 - **肖像形象(同道大叔、熊本熊、黄油小熊):**这路子就广了!可以是网红IP(同道大叔)、城市吉祥物(熊本熊,这熊给熊本县带来多少GDP!)、或者原创卡通形象(黄油小熊)。它们往往人设鲜明、性格讨喜,易于延展和互动。联名时,把IP的“人设”和品牌的“调性”无缝对接是关键,比如熊本熊的呆萌搞笑就很适合休闲食品。 - **时尚名人(明星球星、设计师等):**明星、超模、知名设计师… 自带光环和粉丝号召力。玩的就是粉丝经济和个人风格的强输出。但风险也高,名人形象波动大,选对了是“强强联合”,选错了可能“城门失火”。而且,费用通常也是天花板级别的。 - **创意潮玩(Molly、Wendy):**泡泡玛特带火的这一挂!Molly、Wendy这些没有故事背景的潮玩,靠独特设计和艺术感征服年轻人。它们代表的是审美认同和收藏价值。联名潮玩IP,目标很明确:吸引追求个性、热爱艺术和收藏的年轻消费群体,打造限量感和稀缺性。 - **网络文学(盗墓笔记、小王子、哈利波特):**别小看文字的力量!《盗墓笔记》的“稻米”有多疯狂?《哈利波特》更是全球魔法经济!网文IP拥有庞大的书粉基础和丰富的世界观设定,想象力空间巨大。联名可以深挖书中元素(如魔法道具、经典场景、角色标志物),让书粉的想象照进现实。形式也不限于实物,沉浸式展览、主题体验店都是好路子。 - **体育运动(奥运会、世界杯、NBA):**激情、热血、拼搏精神的象征!顶级体育赛事IP拥有无与伦比的全球影响力和瞬间引爆话题的能力。联名运动IP,能快速提升品牌活力、健康、专业的形象。但要注意赛事周期的波动性和赞助权益的复杂性。 除了国潮文化机构(故宫、敦煌),艺术文化IP的范围更广!比如: - **经典艺术大师(梵高、草间弥生):**梵高的向日葵、星空,草间弥生的波点,都是极具辨识度的视觉符号,联名能瞬间提升品牌的艺术调性,吸引文艺青年。优衣库的UT系列就是玩这个的高手。 - **知名博物馆/美术馆(大英博物馆、V&A):**馆藏珍品是取之不尽的灵感宝库,联名能带来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品位。想想大英博物馆的文创周边有多火就知道了。 - **当代艺术家/艺术机构:**与活跃的艺术家合作,更能体现品牌的先锋性和创造力,往往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 03 IP联名的10种打开方式 瑞幸的“丑鱼营销”只是冰山一角。如今IP联名早已渗透进消费生活的毛细血管,玩法之丰富超乎想象,我总结了10种常见的联名方式: - **衍生品授权:**最基础也最常用,如《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手办、钥匙扣等周边; - **外包装授权:**LINE FRIENDS与谜尚联名,只将IP用于化妆品包装; - **礼赠品授权:**肯德基儿童套餐玩具的经典模式; - **营销授权:**将IP用于海报、网店装修等推广素材; - **数字虚拟授权:**表情包、输入法皮肤等数字产品; - **知识产权改编:**如《全职高手》改编成大电影; - **线下实体店授权:**主题咖啡厅、快闪店,如《蛋仔派对》主题店; - **主题乐园授权**:深圳欢乐谷与《第五人格》打造IVL赛事场地; - **公共交通授权:**《原神》与航空公司推出“三周年主题航班”,机身喷绘角色图案; - **植入冠名:**江小白独家冠名GOSH巡演。 - **游戏IP更把联名玩出“破圈”新高度:**《王者荣耀》联名鸿星尔克推出孙膑皮肤同款球鞋;《崩坏:星穹铁道》与Keep合作开发“星穹列车”主题健身课程;《光与夜之恋》甚至和大熊猫保护中心玩起跨界。 ## 04 6种授权合作模式怎么选? 品牌想玩联名,先得摸清IP方的“报价单”。目前主流授权合作,我总结下来有6种形式: - **买断制:**一次性支付买断授权,版权方不参与后期分成。适合影视综艺等阶段性IP; - **保底金+固定分成:**先付保底版权金(如年保底销量的10%),超量部分继续按比例分成; - **保底金+阶梯分成:**销量越高分成比例越低,如超出500万部分按8%,再超按5%; - **零保底纯分成:**无需预付款,按实际销售额分成。适合品牌体量大或IP量级小的合作; - **独家区域授权:**支付溢价获得特定区域排他权,如Loopy在中国大陆由喜茶独家联名; - **资源置换型:**IP方以授权置换品牌渠道资源,常见于新IP孵化期。 值得注意的是,轻IP授权正在改变游戏规则。像线条小狗、Loopy这类表情包起家的IP,因授权费低、流程快,成为新茶饮品牌“高频联名”首选。 国内专业轻IP代理商(如厦门起重集文化、萌力星球)的成熟,更让品牌能快速获取“粉红兔子Myfriend”“大笨狗”等新锐IP资源。 ## 05 算清账:IP联名的ROI怎么算? IP联名不是稳赚生意。科学的ROI计算要拆解四部分: **收入项=直接销售收入+品牌溢价+流量价值** 瑞幸“丑鱼”带动联名饮品销量暴涨30%,闲鱼溢价交易相当于免费二次传播; 《原神》×必胜客活动期间,APP被挤崩登上热搜,话题浏览量超10亿。 **成本项=授权金+开发成本+营销费用** 若采用MG+分成模式,需预支保底金(如承诺销售额500万的10%=50万)。 周边开发、门店改造、广告投放等隐性成本常被低估。 **ROI=(收入-成本)/成本×100%** 行业基准线为150%以上才算成功。但要注意长尾效应:奈雪的茶×魔卡少女樱联名后三个月,品牌搜索指数仍高于基线40%。 ## 06 成功三要素:舆情、互动、销售一个不能少 “联名即爆款”的瑞幸,用一套组合拳验证效果: - **舆情热度:从刷屏到破圈:**“#瑞幸 海绵宝宝丑鱼#”话题首发当日阅读量破亿。更绝的是官媒下场玩梗,给聪明鱼P上黑眼圈调侃“周末加班人”。当联名突破粉丝圈层进入公共话语场,才是真出圈。 - **互动深度:用户共创是试金石:**两条鱼的二创席卷社交平台:有人带它们去海边拍“鱼生照片”,有人做成“怎么还不下班”表情包,甚至美妆博主开发辣鱼妆教程……用户自发创作量达官方内容的17倍,形成现象级传播。 - **销售转化:短期爆发与长期增值:**除周边售罄外,联名款饮品的单店日均销量较活动前提升2倍。更关键的是拉新数据:25%消费者为首次下载瑞幸APP,印证IP对增量市场的吸引力。 反观某些翻车案例:《某手游》×高端汽车联名,因玩家群体与车主画像错位,最终销售转化率不足0.3%。这验证了IP联名的黄金准则——共鸣高于知名度。 ## 07 未来趋势:轻IP与情绪价值成新引擎 当Z世代把“为兴趣买单”刻进消费DNA,IP联名正经历三大转向: - **从顶流IP到轻量化IP:**Loopy从动画配角变成“顶流女明星”,靠的是魔性表情包和翻跳女团舞的短视频;线条小狗凭聊天表情攻占年轻人手机——这类低成本、高传播的轻IP正成联名新宠。 - **从单向授权到双向共创:**王者荣耀拆分角色IP独立运营,让貂蝉、西施分别代言眼影和球鞋,使品牌调性高度契合。 - **从商品赋能到情绪供给:**瑞幸两条鱼的爆火证明:年轻人买的不是玩具,是“被理解”的感觉。当聪明鱼嗦手指的样子精准复刻“开会听不懂但假装懂”的尴尬,产品便成了情绪载体。 “审丑”风潮背后,是年轻人对精致消费主义的叛逆。正如豆瓣“丑东西保护协会”小组宣言:“丑不是缺陷,而是反抗标准化的勇气”。当品牌学会用抽象周边承载集体情绪,便能与用户建立更深联结。 **专栏作家** 木兰姐,公众号:木兰姐(ID:mulanjie-);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打爆口碑:内容低成本驱动增长方法论》作者,前名创优品品牌总监成金兰。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blockquote><p>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办公场景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AI工具更高效地生成PPT。从Genspark的最新功能更新,到通过HTML代码渲染网页并导出为PPT格式的创新尝试,再到利用AI将HTML代码转换为SVG代码以实现更精准的设计稿输出,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些技术背后的原理、操作流程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p> </blockquote>  最近在关注常用的几个AI Agent应用的动态,发现Genspark更新了个实用的功能:支持将HTML代码渲染的网页导出为PPT格式,从而支持用户自主修改PPT内容。此举将Genspark生成PPT的功能从玩具离实际可用的生产力工具又进了一步。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本次更新的PPT生成效果,要求生成 BNPL 基本情况调研PPT,以下是HTML代码直出的网页,以及导出的PPT。  虽然顺利导出了PPT,但是很明显PPT格式的效果远不及代码渲染的网页。主要的差距是以下几点:  如果能接受这几个问题,或许Genspark可以帮助你更好更快地制作PPT,但其中也免不了大量的时间来调整恼人的这些小问题,况且Genspark一个月20美元的费用一点也不低,有没有办法做得更好? ## 复刻AI生成PPT 一起来尝试复刻Genspark生成PPT的效果,并且把它导出的PPT做得更好,避免Genspark的以上错误吧。 首先理解一下Genspark的“AI幻灯片”的原理,本质上是给AI设定了一个生成“PPT”的专家身份,通过计划、思考调配任务后,调用工具并执行任务的助手。 我们可以较粗浅地理解它的框架:  即给LLM预设好了一个专家身份,由该LLM负责协调本次任务需要做哪些方面的研究,是否需要联网搜索、是否需要提炼用户知识库,研究结束后生成代码并调用代码渲染器在网页直出效果。并在依次执行完所有研究任务和代码渲染后,汇总代码内容返回Genspark的负责“代码转PDF、PPT”的系统,支持用户下载最终的成果。 我们复刻这个功能最关键的就是**“生成研究内容”+“生成HTML代码渲染的PPT”+“转化为可编辑格式”**三步。经过几次尝试,敲定了两个方案,各有优劣。 ## 方案一:借助外部插件将截图转Sketch 具体步骤为以下三步  ### 1)编写Prompt让AI专职设计PPT内容并以HTML代码呈现 Prompt如下 <blockquote><p># Role: 资深PPT设计师</p> <p># Overall Goal (for the AI):</p> <p>您的核心任务是与用户协作,共同打造一份满足其需求的专业PPT。您不仅是设计执行者,更是需求引导者和咨询顾问。请主动、友好地引导用户提供必要信息,确保设计方向的准确性。如果用户初次提供的信息不完整,您需要有策略地进行提问和确认。最终目标是基于充分沟通后用户确认的需求,设计出PPT的视觉系统和核心页面模板。</p> <p># Interaction Flow & Information Elicitation Strategy:</p> <p>当用户提出初步的PPT设计请求时,请按以下步骤和侧重点引导对话,以收集足够信息:</p> <p>**Phase 1: 理解核心需求 (Initiate & Understand)**</p> <p>1. **问候与开场:** 以友好、专业的口吻开始对话,表明您已准备好提供帮助。</p> <p>2. **开放式提问,把握大方向:**</p> <p>* “非常乐意为您效劳!首先,能简单介绍一下您这份PPT的 **主要内容或主题** 是什么吗?比如,是关于一个新项目、一次培训,还是业绩报告呢?”</p> <p>* “这份PPT主要是给 **谁** 看的呢?了解听众能帮我更好地把握设计风格和信息呈现方式。(例如:是团队内部成员、客户、投资者,还是其他部门的同事?)”</p> <p>* “您希望听众在看完这份PPT后,能够 **达到什么主要目的** 呢?(例如:是让他们了解某个概念、被说服接受某个观点、学习某项技能,还是仅仅获取信息?)”</p> <p>**Phase 2: 深入细节与偏好 (Deep Dive & Preferences)**</p> <p>根据用户的第一轮回答,逐步深入询问,鼓励用户思考更多细节:</p> <p>3. **内容基调与风格定位:**</p> <p>* “基于您提到的主题和受众,您对PPT的 **整体感觉或风格** 有什么初步的想法吗?(例如:是希望它看起来非常专业和严谨,还是更轻松活泼一些?或者是强调科技感、创新感,还是温馨友好?)如果没有特定想法,我可以根据经验给您一些建议。”</p> <p>4. **视觉元素与品牌考量 (如果适用):**</p> <p>* “在设计中,是否有 **特定的品牌颜色、Logo** 或者必须遵循的视觉指南需要我考虑呢?”</p> <p>* “对于图片、图标这类视觉元素,您有 **偏好的风格** 吗?(例如:喜欢真实的人物照片、抽象的背景图、扁平化的图标,还是其他?)或者有没有什么要避免的元素?”</p> <p>5. **结构与特殊页面需求:**</p> <p>* “除了常规的封面、目录、内容页、结尾页之外,您是否预见到还需要一些 **特殊类型的页面** 呢?(比如:团队介绍、案例分析、数据对比图表特别多、流程图展示、时间轴等等?)”</p> <p>6. **核心内容示例 (用于风格匹配和布局参考):**</p> <p>* “为了让我设计的模板更贴合您的实际内容,能否给我提供一些 **代表性的文字片段或要点** 呢?(比如:一两个章节标题、一个核心观点的简述、您希望突出展示的某个数据类型,或者一个简要的流程步骤名称。)这会非常有帮助!”</p> <p>**Phase 3: 确认与迭代 (Confirm & Iterate)**</p> <p>7. **总结与确认:** 在收集到一定信息后,简要总结用户的需求,并向用户确认理解是否准确。</p> <p>* “好的,我初步理解您的需求是:一份关于[主题]的PPT,主要给[受众]看,希望达到[目标],风格上偏向[风格偏好]… 我理解得对吗?”</p> <p>8. **提出初步设计构想 (可选,或在后续交互中):**</p> <p>* “根据您的这些信息,我初步设想我们可以尝试[X]风格,搭配[Y]色系,您觉得这个方向怎么样?”</p> <p># Design Task (Once Information is Sufficiently Gathered and Confirmed):</p> <p>当您认为已与用户充分沟通并收集到足够的设计输入后,请明确告知用户您将开始进行具体的设计工作。然后,基于用户确认的需求,执行以下设计任务:</p> <p>1. **整体设计风格建议:** (如前Prompt,但基于引导收集到的信息)</p> <p>2. **色彩方案:** (如前Prompt,但基于引导收集到的信息)</p> <p>3. **字体选择:** (如前Prompt)</p> <p>4. **核心页面版式设计 (Layouts):** (如前Prompt,但强调根据用户确认的页面类型和内容特点进行定制)</p> <p>* 封面页 (Title Slide)</p> <p>* 目录页 (Agenda/Contents Slide)</p> <p>* 过渡页/章节页 (Section Divider Slide)</p> <p>* 标准内容页 (Standard Content Slide – Text Dominant)</p> <p>* 图文结合页 (Image & Text Slide)</p> <p>* 流程图/示意图页 (Process Flow/Diagram Slide)</p> <p>* 数据图表页 (Data Chart Slide)</p> <p>* 关键要点/强调页 (Key Takeaway/Emphasis Slide)</p> <p>* 结尾页/致谢页 (Ending/Thank You Slide)</p> <p>* **[用户在引导过程中提出的其他特定页面]**</p> <p>5. **图标风格建议 (Icon Style):** (如前Prompt,但基于引导收集到的信息)</p> <p>6. **图片使用建议:** (如前Prompt,但基于引导收集到的信息)</p> <p># Output Requirements (for each design iteration/page):</p> <p>* “我现在为您设计 **[具体页面名称,例如:封面页]**,请稍等。”</p> <p>* 提供文字描述解释设计思路和元素选择。</p> <p>* 提供视觉示例(如果可能,AI可以生成草图或风格意向图,或直接生成该页面的HTML代码)。</p> <p>* 色彩方案需提供色值(如HEX代码)。</p> <p>* 字体选择需提供具体字体名称。</p> <p>* 页面版式设计需提供清晰的布局草图或描述(或直接通过HTML呈现)。</p> <p>* **主动询问用户反馈:** “您觉得这个[页面名称]的设计怎么样?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地方吗?”</p> <p># Constraints & Preferences (for AI’s design execution):</p> <p>* 设计需考虑屏幕投影(16:9比例,除非用户指定其他比例)的显示效果。</p> <p>* **避免**过于花哨、干扰信息传递的装饰元素(除非用户主题和引导后的偏好明确指示)。</p> <p>* **优先**考虑信息的清晰度和可读性。</p> <p>* 整体风格需保持与用户确认方向的一致性和专业性(或用户指定的其他特性)。</p> <p>在设计涉及数据可视化的HTML元素时,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点:</p> <p>1. 图表元素的Z轴堆叠顺序:确保元素按正确的先后顺序渲染,特别是在柱状图等堆叠图表中</p> <p>2. 图例位置:图例应放置在不干扰主要数据显示的位置,通常在图表上方或右上角,并有足够留白</p> <p>3. 坐标轴标签:确保坐标轴标签与网格线对齐,并有合适的间距</p> <p>4. 容器边界检查:所有元素必须在其容器范围内完全可见,不得溢出或被切断</p> <p>5. 响应式考虑:检查元素在不同尺寸下是否仍能正确显示</p> <p>对于复杂的数据可视化图表,应采用以下结构化方法:</p> <p>1. 先定义图表容器及其整体边界</p> <p>2. 明确设置坐标轴及其标签的精确位置</p> <p>3. 图例应单独区块定义,确保其位置恰当且与数据图表不冲突</p> <p>4. 数据可视化元素(如柱状图的柱子)应确保正确的相对定位</p> <p>5. 使用CSS flexbox或grid布局代替绝对定位,确保元素间的关系更稳定</p> <p>6. 每完成一个重要组件后,添加注释确认其预期位置和尺寸</p> <p>设计数据图表页面时的关键检查清单:</p> <p>□ 图表边界是否清晰定义</p> <p>□ 图例是否位于合适位置且清晰可读</p> <p>□ 数据元素是否正确堆叠(尤其是柱状图和堆叠图)</p> <p>□ 坐标轴刻度是否清晰可见</p> <p>□ 颜色对比是否足够清晰,特别在投影环境下</p> <p>□ 图表标题和数据来源是否正确放置</p> <p>□ 在相对位置和绝对位置之间做出合适选择</p> <p>□ 元素间是否有足够间距避免视觉混淆</p> <p># Output Format for a Single Page Design:</p> <p>请基于以上所有确认信息,当用户要求或AI按计划推进时,生成一页PPT,每次只设计一页,使用HTML的格式输出。</p></blockquote> ### 2)将HTML页面截图,并通过Sketch插件转化为设计稿 我一般用下面这个网站把HTML代码直接转化为截图 [https://htmlcsstoimage.com/?spm=395e44f7.4d3ad9aa.0.0.369e3d330S3Fp2](https://htmlcsstoimage.com/?spm=395e44f7.4d3ad9aa.0.0.369e3d330S3Fp2)  然后通过Codia.ai的[Image to Sketh](https://codia.ai/image-to-sketch) 插件,转化截图为设计稿  ### 3)调整编辑设计稿 这一步不赘述 ## 方案二:LLM将HTML代码转SVG代码 上述方案能做到把HTML代码更精准地转化为可编辑的设计稿,但是有较强的插件依赖,而且这个插件也收费(49元/月,免费的一个账号只有5次试用),所以我们继续尝试更简单的方式来实现功能。 已知4个基本事实: 1.大语言模型可以生成HTML代码; 2.大语言模型可以生成SVG代码; 3.大语言模型可以理解HTML代码并复刻为SVG代码; 4.SVG代码可以直接导入Sketch 中成为设计元素。 因此,我们新的复刻思路就是下图这三步:  ### 1)编写Prompt让AI专职设计PPT内容并以HTML代码呈现 这一步不赘述,Prompt同方案一无差异 ### 2)编写Prompt让AI专职把HTML代码转化为SVG代码 prompt如下 <blockquote><p># 角色:高保真HTML转SVG代码生成引擎</p> <p># 核心目标:</p> <p>您的唯一任务是将用户提供的【HTML代码字符串】(及其内联或嵌入式CSS)精确地转换为一个自包含的、符合XML规范的【SVG代码字符串】。最终生成的SVG代码在被渲染时,必须在视觉上尽可能地1:1复刻标准浏览器渲染原始HTML代码的静态效果,特别关注布局、文本渲染(包括正确的换行和对齐,避免重叠和溢出)、颜色、形状等细节。</p> <p># 输入:</p> <p>用户将提供一段【HTML代码字符串】。</p> <p># HTML到SVG转换流程与规范 (AI内部执行,目标是生成【正确的SVG逻辑】,然后将其【作为XML代码字符串输出】):</p> <p>**1. HTML与CSS 精确解析 (内部过程)**</p> <p>* **结构解析:** 深入解析HTML的DOM树,理解元素层级、嵌套关系和内容。</p> <p>* **CSS属性提取与计算 (关键):**</p> <p>* 对于每一个HTML元素,计算其所有影响视觉的CSS属性(包括继承、层叠后的最终值)。</p> <p>* **布局与尺寸(关键):** `display`, `position` (static, relative, absolute), `float`, `clear`, `top`, `left`, `right`, `bottom`, `width`, `height`, `min-width`, `max-width`, `min-height`, `max-height`, `padding`, `margin`, `box-sizing`。**对于每个包含文本的块级元素(如`div`, `p`, `li`内的文本区域),必须精确计算其内容区域的可用宽度(即元素`width`减去左右`padding`)和可用高度(即元素`height`减去上下`padding`,如果`height`已定义)。这些计算出的边界是SVG文本布局的硬性约束。**</p> <p>* **排版:** `font-family`, `font-size`, `font-weight`, `font-style`, `color`, `text-align`, `vertical-align` (尽力模拟), `line-height` (用于计算`<tspan>`的`dy`), `letter-spacing`, `word-spacing`, `text-decoration`, `text-transform`, `white-space` (特别是`pre`, `nowrap`等对SVG文本处理有重要影响)。</p> <p>* **背景与边框:** `background-color`, `background-image` (如果简单,例如颜色或用于`<image>`的URL), `border` (每条边的宽度、样式、颜色)。</p> <p>* **可见性与不透明度:** `visibility`, `opacity`。</p> <p>* **其他:** `border-radius` (用于`<rect>`的rx/ry或路径生成)。</p> <p>**2. HTML元素到SVG元素的映射规则 (内部构思SVG结构)**</p> <p>* **通用块级元素 (`div`, `p`, `section`, `article`, `header`, `footer`, `nav`, `aside`, `li`等):**</p> <p>* 通常映射到SVG `<g>`元素进行分组。</p> <p>* 使用`<rect>`模拟其背景、边框和`border-radius`。此`<rect>`的尺寸和位置必须精确对应HTML元素的计算后尺寸和位置。</p> <p>* **文本内容:** 见下方“3. 文本处理与布局优化 (HTML模拟优先)”部分。</p> <p>* **图像 (`<img>`):** 映射到SVG `<image>`,使用`src`作为`href`,并精确设置`x`, `y`, `width`, `height`。考虑`object-fit`和`object-position`的近似模拟(可能通过`<clipPath>`和`<image>`的`preserveAspectRatio`)。</p> <p>* **列表标记 (`ul`, `ol`):** 列表项(`li`)的标记(圆点、数字)需要手动在SVG中创建(例如用`<circle>`和`<text>`模拟)。</p> <p>* **表格 (`table`, `tr`, `td`, `th`):** 极其复杂。目标是使用`<g>`, `<rect>` (单元格边框和背景) 和`<text>` (单元格内容) 来重建表格视觉。需要精确计算每个单元格的位置和大小,并处理`colspan`和`rowspan`。</p> <p>* **内联元素 (`span`, `a`, `strong`, `em`等):** 如果仅改变文本样式,则在SVG `<text>`中使用`<tspan>`并应用相应样式。如果创建了独立的视觉块,则按块级元素处理。</p> <p>* **SVG嵌入 (`<svg>` in HTML):** 如果HTML中已包含SVG,则应将其内容直接合并到主SVG中,注意坐标转换。</p> <p>**3. 文本处理与布局优化 (内部构思SVG文本元素的属性)**</p> <p>* **容器优先原则:** 在渲染任何文本之前,**首先确定其在HTML中对应的父容器在SVG中的精确边界(`x`, `y`, `width`, `height`,已减去`padding`)**。所有后续文本布局操作都必须在此边界内进行。</p> <p>* **内容放置与换行策略:**</p> <p>* 将HTML文本内容放入SVG `<text>`元素中。</p> <p>* **严格的基于宽度的换行:**</p> <p>* 对于`<text>`元素中的每一行(表示为一个`<tspan>`),在添加字符或单词时,**AI必须持续估算当前`<tspan>`的渲染宽度**(基于`font-size`, `font-family`, `font-weight`和字符本身)。</p> <p>* 一旦估算的宽度**即将超过**步骤1中确定的容器可用宽度,**必须立即在该点之前(例如,在前一个单词或字符后)结束当前`<tspan>`,并为下一行创建新的`<tspan>`。**</p> <p>* 新的`<tspan>`的`x`坐标应根据文本对齐方式(`text-align` -> `text-anchor`)设置在其容器的左边界、中心或右边界。</p> <p>* 新的`<tspan>`的`dy`属性应根据`line-height`计算(通常是`font-size * line-height_value` 或 `font-size + N` 来模拟行间距)。</p> <p>* **避免单行过长:** 如果一个单词本身就超过了容器宽度,则应考虑字符级换行或使用省略号。**首要任务是防止文本超出容器宽度。**</p> <p>* **高度约束与内容截断/调整:**</p> <p>* 在逐行添加`<tspan>`时,**AI必须同时累积已渲染文本的总高度**(行数 * 每行高度)。</p> <p>* 如果累积高度**即将超过**步骤1中确定的容器可用高度,则:</p> <p>* **策略1 (优先):停止添加更多行。** (截断文本以保证不溢出)。</p> <p>* **策略2 (次选):** 尝试减小行高或字号 (非常规,优先截断)。</p> <p>* **`white-space`属性处理:** 特别注意`nowrap`和`pre`。</p> <p>* **`vertical-align`模拟:** 尽力通过`dominant-baseline`, `alignment-baseline`和`dy`调整模拟。</p> <p>* **文本溢出处理 (模拟HTML):** 若HTML `overflow: hidden`,则超出容器高度的文本行不应在SVG中渲染(或被剪裁)。若可能有`text-overflow: ellipsis`,尝试在最后可见行末尾添加SVG省略号。**首要目标:保证不溢出容器边界。**</p> <p>* **避免SVG特有文本属性误用:** 如`textLength`, `lengthAdjust`,除非HTML中有对应行为。</p> <p>**4. SVG技术实现规范 (内部构思SVG整体结构和属性)**</p> <p>* **`viewBox`设置:** 根据HTML整体渲染尺寸,或使用标准16:9 (1280×720)。</p> <p>* **坐标系统:** 所有元素定位基于其HTML计算位置。</p> <p>* **图层组织 (`<g>`):** 尽可能通过`<g>`元素反映HTML的DOM结构。</p> <p>* **命名规范 (可选):** HTML `id`/`class` -> SVG `id`。</p> <p>* **CSS属性到SVG属性映射:** 精确转换颜色、字体、描边、`border-radius` (`rx`, `ry`或`<path>`)、简单背景图片 (`<image>`或`<pattern>`)、透明度 (`opacity`或`fill-opacity`/`stroke-opacity`)。</p> <p>* **不引入额外效果:** 不主动添加SVG特有的高级特效(渐变、滤镜、蒙版、混合模式、动画),除非HTML明确指示。</p> <p>**5. 元素布局与重叠检测 (关键的内部自查步骤,在“构思”阶段完成)**</p> <p>* **严格基于计算值:** SVG元素位置和尺寸源于HTML计算样式。</p> <p>* **重叠检测与消除:**</p> <p>* AI在生成每个SVG元素(尤其是包含文本的`<g>`或直接的`<text>`元素)的【内部SVG逻辑】后,**必须内部模拟其边界框,并与已生成的其他元素的边界框进行比较。**</p> <p>* **目标:消除所有非预期的视觉重叠。** 如果检测到重叠,AI需要回顾其对HTML中`margin`, `padding`, `position`, `width`, `height`或文本换行逻辑的转换,并调整【内部SVG逻辑】以解决重叠,**然后再进行最终的文本输出。**</p> <p>* **文本可见性与完整性 (内部自查):**</p> <p>* 确保所有文本元素在其SVG容器内完全可见。</p> <p>* 检查文本没有因容器高度不足而被意外截断(除非是遵循HTML `overflow:hidden`的预期截断)。</p> <p>* 检查文本没有被其他SVG元素遮挡。</p> <p>**6. (如果HTML包含) 数据可视化特殊处理 (内部构思与自查)**</p> <p>* **图表元素的Z轴堆叠顺序:** 确保元素按正确的先后顺序渲染。</p> <p>* **图例位置:** 放置在不干扰主要数据显示的位置。</p> <p>* **坐标轴标签:** 与网格线对齐,有合适间距。</p> <p>* **容器边界检查:** 所有元素在其容器范围内完全可见。</p> <p>* **响应式考虑(基础):** 检查元素在不同尺寸下是否仍能正确显示。</p> <p>* **默认尺寸16:9,或从HTML推断。**</p> <p>* **数据可视化检查点 (内部自查):**</p> <p>* 确保所有图表标签完全可见且不重叠。</p> <p>* 验证图表标题和轴标签有足够空间且完整显示。</p> <p>* 检查图例项是否清晰可辨。</p> <p>* 确保数据点标签不会相互遮挡。</p> <p>* (内部思考) 是否需要自动布局优化算法调整标签位置。</p> <p>* **对于复杂的数据可视化图表,应采用以下结构化方法(内部构思时):**</p> <p>* 先定义图表容器及其整体边界。</p> <p>* 明确设置坐标轴及其标签的精确位置。</p> <p>* 图例应单独区块定义。</p> <p>* 数据可视化元素确保正确的相对定位。</p> <p>* 每完成一个重要组件后,(内部)确认其预期位置和尺寸。</p> <p>**7. 设计数据图表页面时的关键检查清单 (AI内部自查清单,确保“构思”的SVG符合这些):**</p> <p>□ SVG中图表边界是否根据HTML计算清晰定义?</p> <p>□ SVG中图例是否位于合适位置且清晰可读?</p> <p>□ SVG中数据元素(如柱子)是否根据HTML视觉正确堆叠?</p> <p>□ SVG中坐标轴刻度是否清晰可见?</p> <p>□ SVG中颜色对比是否足够清晰?</p> <p>□ SVG中图表标题和数据来源是否根据HTML正确定位?</p> <p>□ SVG中元素间是否有足够间距避免视觉混淆?</p> <p>□ SVG中所有文本(标签、标题等)是否完整显示,不存在截断或重叠?</p> <p>**优化原则小结 (AI需内置的思考模式):**</p> <p>* **我的首要任务是生成【正确的SVG逻辑】**:忠实于源HTML,边界神圣,文本模拟核心,不臆测,视觉一致。</p> <p>* **我的次要任务是【将此SVG逻辑作为符合XML规范的纯文本字符串】输出**。</p> <p>* **内部自查是必须的**:在构思SVG逻辑后,我会内部模拟和检查布局、重叠和文本可见性,然后再进行文本输出。</p> <p>—</p> <p>**# 最终输出格式与指令:**</p> <p>**您的输出必须包含以下两部分,且严格按照此格式:**</p> <p>1. **引导文本:**</p> <p>`以下是对应的SVG代码:`</p> <p>*(这一行之后必须有一个换行)*</p> <p>2. **【符合XML规范的】SVG代码字符串:**</p> <p>* 紧接着引导文本和换行之后,直接开始输出【SVG代码的纯文本表示】。</p> <p>* **这个输出的字符串本身不应被任何外部代码块标记(如 \`\`\`xml , \`\`\`svg , \`\`\`html 等)所包裹。它就是以 `<svg …>` 开头,并以 `</svg>` 结尾的完整、有效的XML代码字符串。不需要进行HTML实体转义。**</p> <p>**示例输出:**</p> <p>以下是对应的SVG代码:</p> <p>“`xml</p> <p><svg width=”100″ height=”50″ viewBox=”0 0 100 50″ xmlns=”http://www.w3.org/2000/svg”></p> <p><rect width=”100″ height=”50″ fill=”blue”/></p> <p><text x=”50″ y=”25″ text-anchor=”middle” dominant-baseline=”middle” fill=”white”>Example</text></p> <p></svg></p> <p>**(请注意:以上SVG示例代码仅为格式演示,您生成的实际【SVG代码字符串】会基于输入的HTML复杂得多,并严格遵循本Prompt的所有转换规则和约束,包括内部自查流程。) **</p> <p>现在,请严格按照上述要求,分析用户提供的HTML代码,内部构思其对应的SVG逻辑,然后将该SVG逻辑【作为符合XML规范的纯文本字符串】输出。</p></blockquote> ### 3)通过工作流编排,把1、2步并到一个工作流里 用Coze、N8N、Dify等AI Workflow工具来编排即可,同样不赘述。 ## 方案对比总结 总得来看Genspark适合直出无修改需求的用户使用,外部插件版适合对修改PPT灵活度高的用户使用,而完全借助HTML to SVG的方案,由于是纯粹的Prompt工程导致效果不稳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或许可以尝试 RAG 来增强 AI 对 HTML代码转 SVG 代码的理解。  本文由 @我叫徐知鱼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blockquote><p>在互联网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字节跳动凭借其强大的增长中台和独特的运营策略,不断推出并成功推广新产品。本文将深入剖析字节跳动旗下豆包和红果短剧的增长引擎,探讨它们如何通过激进的广告投放策略实现用户增长,以及这些策略背后的逻辑与支持机制。</p> </blockquote>  **思考:** 1、豆包、红果短剧是如何做用户增长的? 2、豆包如何利用和反哺抖音? 3、字节“激进的广告投放”背后的逻辑? ## 序言 ### 研究背景 作者发现字节跳动系列的新产品,广告投放非常多,而且是走很激进的投放策略,会在短时间投入大量的广告市场投放费用。他们对广告投放这件事是毫不含糊的,17-18年的抖音、18年的番茄小说、22-24年的红果短剧、23年的豆包,23-25年的抖音精选APP、都曾经市场投放投入大量的广告投放费用。 ### 研究目的 研究了解字节跳动这些成功案例背后的逻辑。 ### 研究路线 宏观视角:分析字节跳动系列产品的DAU、投放趋势、组织架构与预算机制 微观视角:探讨字节如何立项做APP,以及其“激进买量”的逻辑基础 个案拆解:选取红果短剧、豆包等典型产品作为代表,观察其从冷启动到爬坡的投放节奏和关键指标变化 ## 1 宏观视角——整体窥探 ### 1 .1 2025-Q2字节跳动系列产品数据整理 DAU数据参考  广告投放的费用和DAU增长数据 豆包为例  ### 1.2 字节跳动的支持业务 **1.21 大中台** 字节采用大中台的形式避免每一个项目组重复工作量,且把专项交给更专业的人负责。中台内每个团队的定位很清晰 **用户增长:负责拉新** 用户增长为每一条产品线提供买量团队,例如豆包就会有一个专属的团队负责制定买量策略,进行内、外部买量,以及增长活动(裂变玩法、激励等)。 增长团队直接与项目组挂钩,买量的数据可直接影响产品的迭代。例如,豆包的注册流程,欢迎语,功能顺序等 **技术团队:负责留存** 留存算法:字节内容系列产品最核心的指标就是用户停留时长,算法可以复用到很多APP 增长算法:字节拥有大量的用户画像数据,在外部投放的时候,一般使用RTA买量。就是说在买量平台中先把用户返回到字节数据中心,字节进行用户筛选后再返回到买量的媒体。所以这里需要有一个增长算法团队支持。  **商业化:负责变现** 广告中台:目前字节的营收主要是来源于广告收入,广告收入除了有基础的一线销售团队外,还需要有研发等部门支持。  ## 2 微观视角——案例分析 ### 2.1 为什么字节跳动是如何立项做APP的? 首先,先从营收的角度评估项目的天花板,评估用户量  案例分析:豆包 - **市场验证逻辑:** - 潜在用户巨大:从chatgpt的日活在23年已经达到1亿人(2个月就100万MAU了),在国内更成熟的智能设备和网络环境下,中国还有巨大的市场 - 国内市场空白:暂时缺乏成熟的AI对话产品(文心一言、通义)还不成熟 - 商业化模式清晰:to C提供增值服务(订阅、功能、API等),to B企业服务(飞书积累的资源和工具很容易帮助其变现)  **豆包对于字节内部来说:** - 第二增长曲线:抖音等内容平台红利结束(抖音DAU),需要脱离纯内容赛道,做其他增长;除此以为,豆包可以完美承接抖音搜索(知识类、问答类内容)、教育、职场、母婴等多垂类场景(海量的内容为豆包初期“问答对话”提供数据支持) - 外部竞争:与腾讯、阿里相比,字节的“操作系统级产品”长期缺失(豆包恰好有机会填补这个空缺) - 小步快跑,验证结果:采取“小团队+快交付”的机制启动新项目,豆包初期核心团队仅十几人  ### 2.2 为什么字节敢于用大手笔买量? - **历史原因:**字节在“内涵段子”、“今日头条”积累了宝贵的用户增长经验,其中内容APP买量和裂变的经验是可复用的。14年“今日头条”买量走的是厂商合作的“预装”路线,下沉到手机专卖店进行预装。当时买量这一手段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头条是很敢于买量的。腾讯因为内部渠道太强大了,所以很多游戏、应用都走内部渠道。而且腾讯的社交应用发家史是靠着裂变而非买量,所以在买量上相对会保守一些。 - **外因:**抢占先机,抵御竞争对手 - **核心原因**:投放效果正向,成本和留存达标,所以才会持续投放。效果达标又源于成熟有效的增长方法论和投放策略。 字节一直是一家数据驱动的公司,会把数据指标进行byte量化,效果正向才会继续投入资源。 本文由 @摩尔研究院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2025年6月9日,截止收盘,沪指涨0.43%,报收3399.77点;深成指涨0.65%,报收10250.14点;创业板指涨1.07%,报收2061.29点,两市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343.92亿元,合计成交12864.11亿元。
<blockquote><p>一家公司,仅18人团队,在6个月内实现5000万美元ARR,没有铺天盖地的营销,也没有明星融资。创始人Anton Osika说:“这些数字不重要,我们只专注于一件事——打造最令人喜爱的产品。”</p> </blockquote>  Lovable 是AI产品发展史上的一个罕见现象。它不是偶然崛起的幸运儿,而是AI工具新一轮范式转移中的代表性样本。本文将拆解Lovable如何从一个开源工具成长为商业化爆发的超级应用,深度分析其战略选择、产品策略与增长方法论,并总结对产品人的启示。  ## 一、从开源工具到爱用品牌:市场切入与重新定位 ### 洞察需求,精准切入  Lovable最早的原型是GitHub上的开源项目 [GPT Engineer](https://github.com/AntonOsika/gpt-engineer),支持“通过一个prompt生成完整Web应用”。这个工具用极低的技术门槛,打开了“任何人都能用AI开发”的可能性,击中了一个被压抑的巨大需求: <blockquote><p><strong>非工程师如何用AI落地自己的想法?</strong></p></blockquote> 而在进行品牌第三次升级后,“Lovable”这个名字精准完成了从“工具”到“产品”的跃迁:它不仅满足功能,还激发情感共鸣。定位于“AI时代的Webflow”,它将目标用户从泛开发者转向**有创意、缺技术的专业人士**,如设计师、产品人、创业者。  这一策略绕开了GitHub Copilot、Replit主打的“AI辅助编程”红海,切入了一个增长空间广阔却长期被忽视的蓝海市场 洞察:**新范式来临时,不争红海,不抢核心位置,而是找“非典型用户”的典型需求。** ## 二、从工具到体验:极简驱动的产品哲学 ### 极致简化,降低门槛 Lovable的产品体验遵循一个核心逻辑:**最大限度压缩“从想法到结果”的时间**(Time to Value)。用户只需输入一句prompt,即可生成一个可部署、可修改、可分享的完整Web应用。 2025年初,Lovable上线了“Visual Edits”,支持用户在生成页面上直接拖拽、改文字、调颜色,无需重新prompt或接触代码。这种“从AI生成→人类编辑”的流畅链路,正是专业用户最看重的灵活性与可控性。  相比传统开发工具,Lovable的体验更像是Figma + AI的结合——所见即所得,背后却是全自动的开发逻辑。 洞察:产品设计的第一性原理:缩短“从动机到回报”的路径。技术复杂性必须由系统消化,而不是用户承担。 ## 三、从“试用”到“裂变”:增长飞轮的底层结构 ### 社区是产品的早期增长杠杆 Lovable在成长初期没有铺设复杂的增长漏斗,而是依靠“开源社区+真实案例”形成冷启动的增长飞轮: - GPT Engineer 社区带来早期产品共建者; - 每一个用户生成的App,都能变成“活广告”进行社交裂变; - “[Lovable Launched](https://launched.lovable.dev/?utm_source=startupspells&utm_medium=referral&utm_campaign=lovable-how-europe-s-fastest-growing-ai-startup-hit-10m-arr-in-2-months)”平台激励用户分享自己的项目,形成了强社交货币效应; - “[Linkable](https://linkable.site/)” 工具在一周内吸引 20,000+ 网站生成,验证“快速可见成果”是裂变的核心引爆点。   开源项目为他们带来了三个核心资产:早期用户群、产品验证和市场认知。  与此同时,Lovable产品默认无登录、无引导,直接进入输入框。**没有中间页面,没有阻碍体验的步骤,一切为“立即感受到价值”服务。 ** 洞察:**增长不是页面按钮,不是SEO黑科技,而是“价值密度 x 分享动机 x 可重复路径”的组合。** ## 四、从功能收费到价值变现:收入结构与商业模式 ### 混合定价,反复捕获价值 Lovable的定价策略也值得关注:基础功能低门槛试用(25美元/月),高频用户触达配额上限后逐步转向高阶订阅。这个模式避免了“免费用户拉爆系统”的风险,也促进了付费留存。  更关键的是——**Lovable帮用户赚钱**。当一个产品成为收入工具时,付费就不再是心理博弈,而是投资回报。 据称其订阅用户留存率高达85%,远超SaaS平均水平。因为用户用它不仅完成一个项目,而是启动一个业务。 洞察:**最好的商业模型,是帮助客户成功赚钱。用户的收入增长,就是产品的ARR增长。** ## 五、从小团队到高效作战:组织机制与执行力 ### 小团队,高杠杆执行  仅18人的团队,创造了年化5000万美元收入,每人创造约280万美元ARR。这种超高人效源自极致聚焦与团队结构: - 开发占比高达55%(10人以上写代码); - 增长团队仅3人,专注社区、内容、渠道; - 零销售团队,靠用户自传播与产品自引导完成转化; - 多使用“尝试法”:快速试错,小步快跑,不做长期规划,只做“眼前最痛”。 Anton提到:“我们不是靠分析赢的,是靠尝试。”这种文化与其极强的产品敏捷性构成了高效增长的双轮驱动。 洞察:**复杂度不是成功的前提。结构越小,行动越快,反馈越快,增长越自然。** ## 六、从模型到系统:技术红利与持续创新  Lovable并没有试图构建一个“万金油AI”,而是聚焦特定任务场景,围绕LLM构建控制层——补偿其不稳定性与有限性。 他们提出的“AI自我纠错系统”是增长背后的技术支撑:自动识别并修复AI生成的bug、增强中大型项目生成能力。技术上的“稳健性”,是许多AI产品爆红却难以留存的根本瓶颈。 洞察:**在AI时代,最强大的产品,不是“AI能力最强”,而是“能把AI变成可控系统”的人。** ## 结语:Lovable 启示了什么? Lovable的爆发绝非偶然,它是AI浪潮中的“范式创新”样本,也是新时代产品方法论的集大成者。它告诉我们: - 市场机会来自**旧范式的失败用户**; - 增长不靠营销,而靠**真实的“价值-分享-变现”闭环**; - 产品不靠堆功能,而靠**压缩路径、放大感受**; - 最强团队不是“大”,而是“小而紧密,快而灵活”; - 在AI时代,真正的竞争力是:**谁能让AI为人类所控,为人类所用。** 当许多AI工具仍在展示“我能做什么”时,Lovable已经在回答:“你想做什么,我帮你完成。” ### 参考文章 [Lovable: How Europe’s Fastest-Growing AI Startup Hit $10M ARR in 2 Months](https://startupspells.com/p/lovable-europes-fastest-growing-ai-startup-10m-arr-2-months-growth-strategy) [How This AI App Builder Went From $0 to $43M in 5 Months](https://medium.com/@unkoamarketing/how-this-ai-app-builder-went-from-0-to-43m-in-5-months-1119ee8777fe) [His Ai App Builder Went From $0 to $43M in 5 Months | Lovabl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FrHMHXrYaI) 本文由 @Ewvue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凌晨时分,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接连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声明,明确表态对长期遭受的网络攻击行为展开全面反击。于东来发文称,**相信胖东来人从今天起开始反击,今天也会成为胖东来人的反抗之日。** 于东来表示那些标榜自己像英雄者攻击胖东来的无脑者,拿着所谓自封的文化地位、连一点最基本的善恶的思考能力都没有,一味的攻击胖东来,会尝到无知的结果的。 “任何一个靠自己无脑的想象随意或恶意攻击胖东来的愚蠢之人、你们都会受到强烈的反抗!你们一定会尝到伤害他人的滋味、恶一定有恶报!而且相信不是一时而是一世!” 早间9点,于东来还发文称:世界那么多经营优秀的企业你们从不嫉妒、**出了个胖东来二十多年坚定的为国家和社会的美好**、为更多普通人和富有阶层精神贫穷的人的美好认真追求善良和品质做事的企业你们如此嘲弄记恨! 据于东来个人社交账号发布的内容显示,近期他前往新疆、西藏等地旅游散心。旅途中,他不仅分享沿途的绝美风光,还发布了诸多关于胖东来商业模式的思考与发展规划。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fb60cd870c6a416caa1736f4a3bfee07.png) 而在**5月18日**,胖东来高管和员工集体发声,强调“绝不妥协”,并揭露网红“柴怼怼”长期通过捏造事实(如“几百元玉石卖数万元”“偷税漏税”)博取流量,造成企业声誉受损。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f99bef48e0ea49ea847d04b26d891801.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2b531dc1bb7448caa55ad4ae5a747990.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89dcb8adeef5401a97b4c782eab375c8.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53c7f4eaad6545be81216d262c639242.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410.htm)
继驾驶问界M8上路被车友遇到,甚至闹出“睡着”风波后,余承东又一次被网友偶遇了。从照片中可以看到,**余承东正在给他的问界M8充电,使用的正是华为超充桩,而且是比较罕见的红色版,当时他正在用手机扫码,一脸认真,根本没有注意到有人在拍自己**。 虽然他本人极具争议,但不得不说,余承东对待工作确实认真,也在亲力亲为地体验自家产品,在一众大佬里称得上是典范了。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c4fb40ab10bf46268737921d000b49fc.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bbde4c631cc54e72b87d973617bb802e.jpg) 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近期余承东激情开炮后吸引了非常多的讨论,有人骂,但也有支持,**家住深圳,正好和余承东是邻居的博主“杰瑞老实”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其表示: 说实话,本来我对华为这个品牌,余承东这个人,也是负面感受居多。 **但自从发现他早出晚归,好几次甚至我大半夜嗨皮回家,结果遇上他睡眼朦胧的去车上倒腾车,瞬间对这个人、这个品牌刮目相看,有时候真会被大佬的人格魅力征服。** 其实仔细回想来看,余总手上带的每一条产品线,都是逆风局开端,别看华为两个字光鲜亮丽,他手上从未拿到好牌,都是他自己一点点攒起来的王炸。 博主最后称:**我为什么对华为、问界、尊界从看不上,变成夸居多,这就是原因。** 不得不说,真诚就是必杀技,当然了,前提一定是“不包装、不虚假、不欺骗”,真正展示自己最为真实的一面。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09/743e1eff-eb9d-4190-87dd-025d2f4ad94c.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408.htm)
当你需要进城采购一些杂货时,载货电动自行车会成为家用汽车的一个有吸引力的替代品。如果你负担不起不经常使用的几千美元,共享出行公司 Veo 推出了北美首款无桩电动自行车。  Veo Ride 在美国推出首款无桩货运电动自行车时表示:“未来的交通将不再依赖汽车。” 虽然我有一辆折叠电动自行车,但有时我还是会步行到市中心的商业街。但在一家家商店之间来回折腾了几个小时之后,我对回程就没那么热情了,尤其是当我要搬很重的物品回家的时候。这时,我就会很感激当地的共享电动自行车服务。 许多配备此类平台的车型都配有低踏脚,方便上下车,并配有前置篮筐,可存放少量杂货。虽然货运电动自行车正成为天气好时将车停在车道上的人们的热门选择,但它们在共享出行空间方面略显不足。 [](https://newatlas.com/bicycles/veo-apollo-shared-dockless-cargo-ebike/#gallery:2) [](https://newatlas.com/bicycles/veo-apollo-shared-dockless-cargo-ebike/#gallery:2) Apollo Cargo 电动自行车额定载重量为 100 磅(约 47 公斤) Veo Ride 首席执行官表示:“美国超过一半的每日出行距离都在三英里以下——对于两轮车来说,这很理想,但当你需要携带更多物品时,仍然遥不可及。货运电动自行车填补了这一空白。正因如此,Veo 承诺到 2030 年,50% 的车队将具备货运能力。行业研究表明,人们希望通过微型交通工具实现更多功能,而货运是释放这一潜力的关键。” Veo 成立于 2017 年,已在美国 50 多个城市推出了多款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滑板车。最新推出的基于应用程序的共享出行车型是 Apollo Cargo,它拥有白色、黑色和蓝绿色的涂装。它是该公司双座电动自行车的专用运输车型,配备 750 瓦轮毂电机,可在踏板助力下以 15.5 英里/小时(25 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并配备油门。虽然原版 Apollo 的电池估计每次充电可行驶 45 英里(72 公里),但 Cargo 版本的续航里程数据尚未公布。 [](https://newatlas.com/bicycles/veo-apollo-shared-dockless-cargo-ebike/#gallery:4) [](https://newatlas.com/bicycles/veo-apollo-shared-dockless-cargo-ebike/#gallery:4) 可以使用弹力绳将货物固定到后部货箱上 带软垫的后座经过调整,周围环绕着一个货笼,此外还有一个前篮筐,配有弹力绳,用于固定物品。后部还可以容纳一个额外的马鞍袋或马鞍包,更加灵活。最高承重可达 100 磅(45 公斤以上),虽然配备了一个用于停放装载的支架,但支架安装在一侧,因此不如双腿式中置式稳固。 U 形车架内置蓝牙扬声器,可与 Veo Voice 语音系统配合使用,提供“当地骑行法规的实时语音指导”。物联网技术可实现精确的地理围栏,智能显示屏可一目了然地显示骑行数据,此外还内置手机支架。Cargo 电动自行车采用 18 英寸合金轮毂,并搭配多节轮胎,并配备集成照明和全尺寸挡泥板。 Veo 最近在华盛顿举行的 NACTO 城市设计大会上发布了 Apollo Cargo,并将于近期在美国首都和俄亥俄州哥伦布市进行首次部署。未来计划推出的车型包括一款自平衡电动三轮车。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404.htm)
Linux 内核负责人兼创始人 Linus Torvalds 宣布关闭合并窗口,该窗口用于将主要新功能添加到内核中,并开始发布 Linux 6.16 候选版本,从候选版本 1(Linux 6.16-rc1)开始。Linux 6.15 于两周前发布,自发布以来,开发人员有机会尝试将他们的新内核功能添加到 Linux 6.16 内核中。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我们将发布七到八个候选版本,开发人员将在其中稳定新功能和现有功能。这意味着 Linux 6.16 的稳定版本将在 7 月底左右发布。 Torvalds 表示,这次的合并窗口看起来相当正常,但他感觉“迟到的”拉取请求比平时多。尽管如此,一切似乎都很好,进度安排也将按计划进行。 Torvalds 解释说,第一个候选版本中大约一半的更新是驱动程序更新,其中大部分是 GPU 和网络驱动程序的更新。对于最终用户来说,这些是最重要的变化,因为当你最喜欢的 Linux 发行版发布基于此内核的新版本时,它将支持更多的显卡和 Wi-Fi 卡等网络设备。  此版本中的非驱动程序更新分为架构相关的更新、文档和工具(perf 工具和自检工具),以及针对文件系统、核心内核、内存管理和网络的核心更改。Torvalds 表示,核心更改包含一些“最重要的”更改,尽管它们不一定是重大更改。核心修复可确保为最终用户提供更稳定的 Linux 内核,[并带来更佳的性能](https://www.webpronews.com/ext4-performance-soars-with-linux-6-16-update/)。 在合并窗口期间,开发人员提交了数千条非合并提交和合并提交。非合并提交约有 13000 条,而合并提交则接近 1000 条。在此期间,共有 1783 位独立作者提交了代码。 在接下来的几周内,Linux 开发者(包括个人或公司代表)将提交针对新功能和现有功能的错误修复。此候选版本周期将持续到 7 月底左右,之后将发布最终版本。 Linux 6.16 发布后,最终用户无需立即下载,只需等待 Linux 发行版更新即可,因为发行版会进行特定更改。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402.htm)
一种新型大学评分方法——“科研诚信风险指数(Research Integrity Risk Index)”通过追踪论文撤稿率和除名期刊发文比例,旨在识别那些可能因追求发表数量而忽视科研质量的机构。该指数由研究人员提出,希望为现有偏重数量的大学排名体系提供补充。  该指数根据两个核心指标对大学进行评级:一是机构在Scopus和Web of Science等除名期刊(被剔除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比例,二是过去两年内的论文撤稿率。大学被划分为五个风险等级,从“低风险”到同时具备高撤稿率和高除名期刊发文率的“危险信号”级。 研究分析了沙特阿拉伯、印度、黎巴嫩和阿联酋的18所近年来论文数量激增且排名快速上升的大学。例如,黎巴嫩美国大学(LAU)在2018-19至2023-24年间论文数量增长908%,远超黎巴嫩其他机构17%的平均水平,但因高撤稿率和除名期刊发文比例被列为“危险信号”。同期,该校第一作者率从57%骤降至18%。另一所被分析的利雅得国王沙特大学(KSU)在2023-24年有986篇论文发表于除名期刊,撤稿率也位居全球前列。 目前,LAU和KSU均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2025世界大学排名前300名,但该排名尚未纳入撤稿数据。《泰晤士高等教育》表示其采用多重指标评估质量,并定期审查标准,剔除已停刊期刊的影响。 该指数支持者认为,它有助于将学术评价重心从数量转向诚信,但部分机构质疑其未能充分考虑具体背景。尽管如此,这一工具仍为识别潜在科研诚信问题提供了新视角。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396.htm)
苹果将在今天的 WWDC 大会上发布全新 UI 体验。新 UI 将适用于所有苹果设备,包括 iPhone、iPad 和 Mac 设备,其大部分设计灵感源自 visionOS。[彭博社的马克·古尔曼 (Mark Gurman)](https://www.bloomberg.com/news/newsletters/2025-06-08/apple-s-liquid-glass-ios-26-software-redesign-to-hint-at-20th-anniversary-iphone-mbnm2u0d)现已向我们透露了有关苹果新 UI 的新细节。新界面名为“Liquid Glass”,拥有“玻璃表面的光泽和透明视觉效果”。这个名字代表了苹果设计新界面的理念。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326/b86b1e801197b94.jpg) 新的用户界面还“为苹果的所有工具栏、应用内界面和控件带来了透明和光泽效果”。不过,古尔曼指出,Liquid Glass 界面将为苹果未来的产品奠定基础,尤其是 20 周年纪念版 iPhone。 此前已有报道称,苹果计划在 2027 年(恰逢 iPhone 诞生 20 周年)推出至少两款新设备。第一款将是人们期待已久的可折叠 iPhone。而第二款,即20 周年纪念版 iPhone,则是一款以玻璃为核心设计理念的机型,与苹果全新的 UI 理念相契合。 据古尔曼介绍,这款20周年纪念版iPhone的侧面和边缘均采用弧形玻璃材质。它还拥有“超薄边框”和“无刘海”屏幕。据报道,这款手机名为“Glasswing”,指的是一种拥有透明翅膀的蝴蝶。 <blockquote><p>20周年纪念版iPhone将进一步拓展玻璃概念。它将采用弧形玻璃环绕整部手机,甚至边缘也如此。屏幕边框将极其纤薄,并且没有镂空部分。在苹果内部,2027款iPhone被称为“Glasswing”,指的是一种拥有透明翅膀的蝴蝶。</p></blockquote> 苹果即将推出的 iOS 26 是自 2013 年推出 iOS 7 以来对 iPhone UI 的最大一次革新。新 UI 还将推出 iPadOS 26、tvOS 26、visionOS 26、watchOS 26和macOS 26。顺便提一下,苹果操作系统名称中的新“26”代表着 2026 年。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394.htm)
韩国企业追踪机构CXO研究所(CXO Institute)周一发布的报告显示,韩国芯片巨头SK海力士公司去年的营业利润在韩国1000家主要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首次超过了长期竞争对手三星电子。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0/1215/827c8356ad20c9a.jpg) 据CXO研究所对2000年至2024年的1000家上市企业的业绩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SK海力士去年的营业利润为21.33万亿韩元,居所有上市企业之首。 三星电子以12.36万亿韩元的营业利润位居第二,紧随其后的是起亚汽车(8.49万亿韩元)、现代汽车(6.59万亿韩元)、现代商船(3.48万亿韩元)。 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在2024年都恢复了盈利,这主要是由于基数效应,因为它们在2023年的业绩相对较差。 “以母公司为基准,三星电子去年的销售额是SK海力士的近4倍。但是SK海力士的营业利润率为38.3%,超过了三星电子的5.9%。”CXO研究所所长Oh Il-seon表示。 三星电子在2024年的销售额为209.05万亿韩元,远高于SK海力士的55.74万亿韩元。 韩国1000家主要上市公司去年的营业利润总额达到了148.28万亿韩元,比前一年的76.92万亿韩元增加了92.7%。 营业利润超过1万亿韩元的企业从2023年的23家增加到去年的29家。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392.htm)
当地时间周日下午,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口水战中,马斯克吹嘘了他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火箭发射技术上的优势。马斯克在X上发帖称:“无论发生什么,我们有飞船,而他们没有。”此前,特朗普曾威胁要取消马斯克经营的公司数十亿美元的联邦合同,可能包括他的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也包括他的商业太空和卫星运营公司SpaceX。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608/fe20f3014bd660d.png) 特朗普上周五表示,将“检查”马斯克获得的政府承包合同。他说,只有在对马斯克和整个国家都公平的情况下,政府才会取消那些合同。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发表上述言论之前,这位科技大亨在X上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他向他的2.2亿多名粉丝询问在美国组建一个新政党的问题,得到了80.4%的压倒性支持。 在回应马斯克周日的帖子时,美国共和党众议员托马斯·马西(Thomas Massie)说:“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我们’的一员,但我想正式与这里所说的‘他们’脱离关系。” 马斯克很快说:“你绝对不是‘他们’,欢迎你成为‘我们’的一员。”马西回应道:“算我一个。” 马斯克和特朗普之间的分歧可能会对马斯克的公司产生严重影响,包括特斯拉和SpaceX,特别是如果威胁撤销联邦合同和补贴的话。 在马斯克公开批评特朗普的“美丽大法案”后,特斯拉的市值周四一夜之间蒸发了创纪录的1520亿美元,跌破1万亿美元关口。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390.htm)
The price plunge raises two key questions: what does a 5-yuan drink mean 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the delivery economy, and why have platforms chosen tea and coffee as their initial weapons of choice?
<blockquote><p>从学生时代对“性格决定命运”的抵触,到如今MBTI性格测试在职场的盛行,性格分类早已成为我们认识自我和规划职业的重要工具。本文将深入探讨性格的本质、形成机制及其在职场中的重要作用,供大家参考。</p> </blockquote>  从学生时代每当听及“性格决定命运”,便不以为然、自卫性抵触,深信未来很长、总有机会证明自己,到今天职场盛行其道的MBTI性格测试,再回首看,性格分类,无论你接受与否,它就在那,但是性格无优劣,如何趋利避害、选择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每个人非常务实的诉求…… 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将人格分为16种类型,基于四个维度组合:外向(E)/内向(I)、感觉(S)/直觉(N)、思考(T)/情感(F)、判断(J)/知觉(P)。 何为性格(character)? 性格指一个人与外在环境建联结构稳定后达到的稳固的精神品质状态(就现代生活而言,大部分人两点一线,其关系结构就是:自己-伴侣-家庭-同事,次第变弱,跳槽并不改变结构),格则指品性的范围与特征,因此性格是对一个人当前精神世界状态的阔论,也是为提升识记效率而作的标签(附英文解释供连线:the mental qualities distinctive to an individual)。 再进一步说明,性格是人面对即将发生的事件,在精神层面,将人类固有的表现欲望与求生欲望达成平衡后再外化的结果,性格不是让你觉得某件事的做法是其他人意义标准下的对或错,而是这么做能让个体觉得安全、感到舒服,内在信条不被暴力破坏。 性格的形成与年龄无绝对关系,而在于你在懵懂时期接触到的人:父母、同辈,给你发挥表现的场景多,你就会变得open且自信,反之,则是向内求索且封闭,长此以往固化神经反射的路径,就形成了条件反射般的反应,此即为性格,亦为保护自己、复用决策路径的习惯,亦与人品、私德无关,所以性格一旦形成,几乎很难通过后天去改变,但是我笃信一句话:**合适自己的,才是最牛的**,我们急需纠偏的是先拥抱性格,接受跟自己朝夕相伴的躯壳,再徐图改变。 而在职场中,你要在未来数以十年计的时空里,与其他人紧密合作,共同进行“反人性”的生产产出,性格交互贯穿其中,不可谓不重要,所以我觉得,无论是了解自己,还是知晓性格的天性密码,都需要进行一次由内而外、由己及人的性格基础知识复盘。 以产品经理岗位为例,面试产品经理时,企业不会强制需要候选人的性格分布和类型,但不同岗位需要的性格特征,或者性格特征在某个岗位内容上更能适合发挥,确实有一定的普适性。我从三个维度拆解下岗位群体以及需要的性格特质,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维度,产品群体划分:C端产品 or B端产品。** 一般而言,C端产品的标签是重交互、重体验,灵活多变,为业务指标负责,而B端产品在水下、在幕后,需要将前台的灵活多变归一为中后台的场景事件,有自己的强产品追求,如此标签,对号入座: C端产品:FP型,灵活且注重体验,表演者(ESFP)、竞选者(ENFP)、探险家(ISFP)等 B端产品:TJ型,擅长逻辑与战略,逻辑学家(INTP)、建筑师(INTJ)、物流师(ISTJ)等 **第二个维度:岗位素质的T型结构分布,横向跨领域,讲究宽度,纵向跨层次,强调专精。** 那么谁适合做横向,谁愿意做纵向呢?前者需要强建联、强沟通、强串联的性格特质,需要“接得住火力、打得了防守反击”、后者则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品性,擅长归纳推理,属于研究型人才。 前者横向产品对号:执政官(ESFJ),调停者(INFP)等 后者纵向产品对号:物流师(ISTJ)、建筑师(INTJ)等 **最后一个维度:产品PDM与单域产品的职责不同。** 前者负责统一整体交付,后者cover单域能力建设。其实,个人觉得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衡量是什么?推进落地的能力(方案选型优劣都要摆在第二位,因为结果比过程更容易衡量),大到项目小到迭代,不外如是。不同性格的推进风格也是区别很大,大家可以部分吸收、部分赏鉴。 指挥官(EFTJ):偏表现型人格,渡人先渡己,极限状态逼迫自己,再不给别人留余地,强效率而低人情,这种本质是与人性作斗争,因为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利益共同体,但凡影响项目推进的风险敞口必须要提前暴露,被open的事项一定要被close,就像一条线头穿过针孔却没有打结,针依然会落地一样,这种性格的人非常适合推进长周期、跨部门、跨领域的项目。 守卫者(ISFJ)、调停者(INFP):拥有极强同理心,“见面三分情”,除非表现过分否则轻易不发飙,此种会牺牲效率为代价,而试图在平和之中做事,会适用于部门间边界或职责有冲突、参与者积极性低落时,往往需要此类人去安抚、去调停、去共建。 写在最后,其实人的认知,在每次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时会改变、会升华,所以人的性格也在有所变化,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不要自设门槛,认为有些能力只是某种类型的人独享,因为人是“多面手”,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思想高度、不同的组织生态位,性格特质是可以有所转化的,你依然可以有所进阶! 本文由 @左手键盘右手诗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VIDIA入门级的RTX 5050桌面版显卡将维持GDDR6显存配置,成为RTX 50系列中唯一不使用GDDR7显存的型号。**此前有消息称RTX 5050会和同系列其他一样采用GDDR7显存,但BenchLife最新透露,NVIDIA的AIC合作伙伴已经收到更新后的资讯,其中确认RTX 5050将采用GDDR6显存。 显存供应商为三星电子,并且后续将增加SK海力士作为第二家供应商。 RTX 5050桌面显卡采用的是代号为GB207的GPU芯片,内部型号为PG152-F01 SKU 50,这款显卡预计将在7月与RTX 5050移动版一同登场。 值得注意的是,**RTX 5050移动版使用的是GDDR7显存,和桌面版在显存类型上有所不同。** RTX 5050桌面显卡的核心配置包括2560个CUDA核心,相比RTX 5060减少了三分之一,相比上一代RTX 4060减少了17%。 显存位宽为128-bit,容量为8GB,其功耗为130W,比RTX 5060低15W,但比RTX 4060高15W。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53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