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 Meta 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宣布公司将终止第三方事实核查系统、放松内容审核政策并取消之前对用户信息流中政治内容数量的限制以来,Google搜索“如何取消和删除 Facebook、Instagram 和 Threads 账户”在美国出现了爆炸式增长。 专家认为此举是为了迎合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并避免政治报复。Meta 新政策的后果可能会对帖子类型、仇恨和暴力言论以及错误信息产生严重影响,这些帖子、仇恨和暴力言论以及错误信息可能会比现在在 Meta 平台上传播得更快。 反弹迅速。本周,尤其是过去两天,人们对退出 Meta 平台的搜索兴趣飙升。Google搜索“如何永久删除 Facebook”等词条的最高分数达到 100 - 这是Google趋势上可能的最高兴趣水平。  图片来源:Google Trends 根据 Google Trends,相关搜索如“如何删除 Facebook 上的所有照片”、“Facebook 的替代品”、“如何退出 Facebook”、“如何删除线程帐户”和“如何在不登录的情况下删除 Instagram 帐户”已成为热门搜索,与前期相比,受欢迎程度突然增长了 5000% 以上。 爆炸式增长凸显了人们对 Meta 决定取消针对仇恨言论和煽动性政治内容的保护的反感。 多年来,Meta 平台上的错误信息和暴力言论泛滥,造成了现实世界的伤害,此后 Meta 实施了事实核查和内容审核政策。例如,2021 年 1 月 6 日,国会大厦发生的叛乱企图,是由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上协调一致的暴力呼吁引发的。内部文件显示,尽管 Facebook 已经找到了减少政治两极分化、阴谋论和煽动暴力传播的方法,但 Facebook 对特朗普盟友推动的“停止窃取”运动采取的行动不够有力。  “爆发”意味着搜索词增长了 5000% 以上。图片来源:Google Trends Meta 还承认其平台被用于煽动缅甸的暴力行为,缅甸军方成员在那里对罗兴亚人实施了种族灭绝。 2021 年,扎克伯格表示 Meta 社区“不希望政治和争斗接管他们在我们服务上的体验”,这导致该公司努力减少政治言论。去年,该公司还停止在 Instagram 和 Threads 上主动向用户推荐政治内容,这一举措在创作者和用户中引起了争议。现在,Meta 将逐步恢复政治内容。 扎克伯格表示,新政策是为了恢复 Meta 平台上的言论自由,这与埃隆·马斯克在其平台 X 上发表的评论如出一辙。Meta 首席执行官指出,他的平台将用类似于 X 的社区笔记系统取代第三方事实核查人员,用户可以在其中标记他们认为需要更多背景信息的帖子。  随着 Meta 的内容审核和事实核查发生变化,Bluesky 的搜索量也呈爆炸式增长。图片来源:Google Trends 在同一时期,Google搜索“Facebook 替代品”的次数也大幅增加,Bluesky 和 Mastodon 的搜索量也大幅增加,这两个去中心化的社交媒体平台自埃隆·马斯克接管 Twitter 并将其更名为 X 以来,人气一直不断上升。 Mastodon 的首席执行官 Eugen Rochko 本周谈到了 Meta 的内容审核变化,称这些变化是“对任何有良知的人的一场音乐会”。他还指出,通过 Threads 的 fediverse 共享功能从 Threads 交叉发布到 Mastodon 的用户将在 Mastodon 上受到仇恨言论和违反平台政策的监控。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910.htm)
在计划于下月发布的稳定版之前,Plasma 6.3 测试版已于今天发布,用于测试 KDE 桌面的下一个主版本。KDE Plasma 6.3 为 Plasma 6 桌面带来了更多的功能和修复/改进。Plasma 6.3 带来了可访问性改进、更好的绘图板设置/控制、大量 Wayland 增强功能、更好的游戏手柄操纵杆支持、KDE 信息中心新增功能、针对 HDR 显示器的改进夜光模式以及各种优化。 在对 Wayland 的修改中,KWin 合成器方面以及其他各种 KDE 组件和 XWayland 也有修复。  在 Plasma 6.3 中,Spectacle 截图和屏幕录制工具现在也是 Plasma 的一部分,以便更好地调整项目。此外,Plasma 6.3 还新增了 Snap KCM,用于控制 Snap Store 中的软件包。  KDE Plasma 6.3 计划在 1 月 23 日发布第二个测试版,然后在 2 月 11 日发布 Plasma 6.3.0 稳定版。  有关 KDE Plasma 6.3 测试版的下载和更多详细信息,请访问 KDE.org: [https://kde.org/announcements/plasma/6/6.2.90/](https://kde.org/announcements/plasma/6/6.2.90/)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908.htm)
 # 前言 比起SIGGRAPH来说,GDC Vault里虽然也有大量游戏开发相关的知识分享,但由于主要是视频为主,因此能被我拿来作为二手知识粗读一遍的文稿类内容相对没那么多;另外,GDC提供的PPT原稿里面是不附带解说稿的,所以其实详细程度是不如看原视频的。在这之中,偶尔还是能翻出一些详略合适的内容(比如之前也读过的《HiFi-Rush》和《赛博朋克2077》)。 ECS是Entity Component System的缩写,虽然从名称看不出其对于内存连续性和并行执行的意义,但它已经是行业公认的代表面向数据编程的设计模式框架。文末会附一篇Games104介绍ECS部分的链接。 本人虽然没有实际参与过ECS模式的内容开发,只是粗略体验过Unity(DOTS)和Unreal(Mass)的示例,但这次难得看到一篇ECS系统在3A游戏中实际应用,出于个人好奇还是带大家一起读一下。 这篇粗读以翻译原文稿的PPT页内容为主, 打星号的部分则是我个人的补充说明。  (演讲人个人履历) # 1 系统框架概述  (NorthLight引擎) NorthLight是一个聚焦的、艺术家导向的游戏引擎和工具套件——由Remedy Entertaiment开发,赋权给我们现在和未来开发的游戏。 在创造工业化导向的游戏视觉方面不断进行技术演进: - 《量子破碎》中顶尖的面部动画 - 《控制》中(Remedy产品)首次使用的硬件光线追踪 对于《心灵杀手2》,NorthLight有着多项提升: - GPU驱动的管线 - 基于SDF的风系统 - 植被控制 - 更多可以参见remedy官方提供的链接  (NL引擎中的新ECS框架) - 在2021年,新的ECS(Entity Component System)物体模组在NL中被启用了。 - 它替代了之前使用的重度面向对象(OOP)实体组件框架,通过预定义的函数和事件图来连接不同的实体之上的组件。 - ECS是一个软件设计方案,它通过分离数据和行为来改进代码的重用度。其中数据被以一个缓存友好的方式存储,以提升性能。 - 一个缓存友好的数据分布,和NL ECS的易于并行化都能提升性能。 - 更重要的是,它能使游戏玩法的程序员更易于理解游戏逻辑的执行流程。  (NL引擎中的ECS) NL引擎的ECS有如下特点: - 它有实体(entities)概念,它们是有唯一性的标识符。 - 有组件(components)概念,是纯数据类型(的结构),不执行行为。 - 组件可以被动态增加或移除。 - 它有系统(system)概念,是由包含特定组件的实体匹配而成的函数功能。 - 系统访问数据的读写操作定义可以在编译时就进行验证,而这是一个强项。 *之所以可以在编译时验证是一定程度放弃了“动态类型”的,后面看例子就能看出。  (ECS框架概览——组件) - 组件是纯数据结构,用来表达一个状态。 - 它们不应包含任何行为,而只有状态数据。 - 如果你需要提供一个公用接口以处理组件数据(以某种方式),可以采用一个自由函数传入这个组件(作为参数)的方式,而不是作为组件的函数方法(method)。 *PPT页中可以看到血量计算函数的具体写法。  (ECS框架概览——环境) - 环境保存游戏中能被全局访问的数据。 - 它们直接存在于内存中,而不与任何实体关联。 - 任何环境类型只以单例的形式存在于游戏中。 *PPT页中可以看到以游戏光标为例的一套写法,包含基本结构、更新位置、绘制。  (ECS框架概览——实体) - 实体是一个概念上的物体,由被称为组件的数据结构组成——每个组件代表了该物体的一类特定功能。 - 一个实体由其关联的组件集合来定义。对于实体来说并不存在具体的“物体”概念。 - 一个实体能被一个32位的整型数标识(相当于ID)。 - 代码中仍有能表达单一或多个实体,并访问其组件的方式。  (ECS框架概览——访问定义) - 访问定义是一个模板化的数据结构,它允许定义一次数据访问(的内容)。 - 它是用于使ECS系统理解你的依赖项的。 *可以看到PPT页中的类似面向过程的语法,以及一些基础的模板样式。  (ECS框架概览——访问的类型) 定义链通常以一个特定的访问范围定义作为结尾(如果需要的话),以指明从一个实体或一个集合中读取数据。 *PPT页中的Group和Query都是对应集合类型。  (ECS框架概览——系统) - 一个ECS中的系统是一个自由函数,它能接收一些输入、进行处理并产生一些输出给组件。 - 系统也能添加或移除组件。 - 系统使用访问和环境作为参数。  (ECS框架概览——系统(示例)) *PPT页中引用了两个实体:可受伤角色实体、伤害来源实体。而系统函数主要内容是基于一组伤害来源(查询)进行定时伤害结算。  (ECS框架概览——系统注册) 为使一个系统生效,我们需要将其注册到游戏循环中。 我们可以将其注册到不同的游戏循环阶段中——对应系统组的概念: - 可变更新 - 固定更新 - 固定更新前的可变更新 当注册系统时,添加依赖项来影响系统的执行顺序是可行的。如果没有指定顺序,则系统会按访问需求的顺序执行。  (ECS框架概览——系统注册(示例)) *这里update模块的细节作者没有给出。 *由于游戏中所有类型的执行逻辑都要放在各种系统函数中集中执行,可想而知这套框架不适合处理逻辑过于复杂并且耦合较重的游戏逻辑。 # 2 案例解析——THE CASE BOARD  (案件板) - (女主角)Saga搜集证据的串联图板。 - 她能通过放置线索,并将其与游戏中获得的其它信息组合来推进调查进度。 - 它主要的功能是帮助玩家梳理故事线,并更加投入其中。 - 某些游戏中的事件只能被案件板中线索的组合来触发。  (案件板的需求) 玩家在游戏中能搜集不同类型的线索(通过交互、拾取、调查实景模型,以及脚本事件)。  (案件板的需求) - 玩家通过拖动操作来将线索放置在板上,并与其它线索组合。 - 部分线索会依赖案件板自身的事件触发来被放置或解锁。  (案件板的需求:调查) 游戏中会有多项进行中的调查,玩家可以在它们之间切换。  (案件板的需求:编辑整理案件) 案件信息的布局是通过一个编辑工具定义的——它是由Remedy的主UI/UX设计师Riho Kroll开发的。它能允许叙事设计师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编辑案件。(*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案件布局数据会被导出成一个配置文件(lua格式),并用于游戏中。  (案件板的架构) - 代码以一组模块作为组织结构。 - 模块至少由一个头文件和一个.cpp文件。(*C++语言) - 每个模块有一个或多个系统。 - 对于案件板的模块,其中有一组模块,各自以应对特定的功能特性。 - 也有一组与其它游玩系统共享的模块。 *简单看看案件板模块,其中有例如:案件板模块、手模块、案件绘制模块、案件道具生成等。而共享模块有:游戏光标模块、摄像机追拍模块、动作模块等。  (案件板元素:线索条目) - 板上的每个案件是一颗线索条目的“树”。 - 线索条目是玩家在案件板上操作的主要物体。 - 当一个线索条目执行了某些动作后(例如:放下、解锁、组合),一个或更多的规则可能被触发。 - 每个规则可能调用一些其他的动作(放置条目、解锁至手上、移除条目等),以应对特定条件被满足的场合(某些道具被放置、解锁等)。 - 线索条目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被放置到板上:被玩家从“手”上放下;通过触发规则;显式通过脚本调用。  (案件板元素:线索条目) 线索条目可能有如下类型: - 案件——一个调查文件夹条目。是所有条目的父节点,被自动放置。 - 照片——开启一个新调查分支。通过手部操作放置。 - 线索——拍立得照片、引用、手稿页。由玩家在游戏过程中收集,通过手来放置。当与问题成功组合后能被放置在板上。 - 推理——当所有线索被与问题组合后,会被自动放置在问题下方。  (案件板环境) 我们将所有案件(名称、条目集合)、条目描述、状态(放置、解锁、挂载父节点)存储在一个环境中。 从以下角度来看这(种设计)很有用: - 很便于从配置文件中加载数据。 - 这是一个同步点。当我们想修改当前案件板的逻辑状态时,特别是从脚本调用时,我们都需要通过案件板环境。 - 非常便于加载案件板的状态。  (案件板:通过线索条目执行动作) 这种方案中,为一个线索条目执行任何动作会如下实现(图中)。 这是一个自由C++函数,传入itemId和一个案件板环境的可变的引用作为参数。 在这个函数中我们将执行如下步骤: - 找到环境中某条目的一个可变指针。 - 修改(需要的)状态。 - 执行动作特有的逻辑。 - 处理动作特有的规则。 *引用reference和指针pointer是一组C++概念。  (案件板模块) 这一模块与“真实世界”条目实体一起生效,主要负责: - 更新条目状态。 - 更新板上的条目的空间变换。 逻辑被拆分成不同的系统。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计算和应用最终的空间变换不如它看上去那么容易。 这也使我们能: - 避免锁定非必须的数据,以至于阻碍其它游戏系统的执行(例如空间变换)。 - 在可行时并行执行系统。 - 确保特定的逻辑应用到所有需要的实体上——在执行下一步骤前。  (案件板:计算空间变换) - 在(开发中)的很长时间里,线索条目是能通过光标在板上随意放置的。 - 当移动一个条目时,所有子条目需要保持其基于父条目的偏移值(一起移动)。 - 条目可以叠放并堆叠起来。 - 并且,它们的位置不能超过板的边界。  (案件板:变换系统) 整套位置机制被拆分为多个系统,逐个执行: - 更新状态和偏移值,尤其是通过案件板环境设置的“真实世界”实体。 - 设置条目的XY位置和边界——基于偏移值和案件板边界。 - 检验条目的叠放,以确认其上下关系:基于层级、条目类型、条目索引、(是否)最后被操作等。 - 基于叠放信息对深度排序,以计算相关的Z值。 - 设置条目的最终空间变换值(或直接通过动画的方式)。  (案件板模块) *系统执行顺序是通过excuteAfter语法来确保的。  (案件板模块:状态更新系统) - 我们定义了一个组件结构以存储所有的itemId和状态。 - 我们通过环境中存储的条目状态来比较组件的状态,在必要时对组件做修改。 - 关键的访问是对于条目的实体的,因此系统可以潜在的在一个实体层级上并行执行:对于每个实体,一个系统在其所述的线程中执行。  (案件板模块:状态更新系统) *案件板item的具体数据结构及状态函数。  (案件板模块:更新边界) - 在更新了条目状态,并读取它的偏移值数据后,我们需要更新它(和板位置相关)的XY位置和边界——把板的限制列入考虑。 - 为存储这些值,我们特定了一个新的组件用于条目的XY边界。(*提到的ItemBoundaries组件) - 这一系统将从条目组件中读取条目的状态,或许网格组件的外延值,并写入ItemBoundaries组件。  (案件板模块:更新边界) *边界处理——基于三个二维向量,中心、最小值、最大值。  (案件板模块:检验叠放) - 在我们更新了条目的中心和边界后,我们可以检测叠放在一起的条目。 - 这(计算的信息)被用于后续更新条目的深度。 - 系统的关键访问是(特定的叠放物)实体,但我们也需要分别查询所有其它条目。(*这句的意思可以参照后面的函数体) - 如果我们想保持一个实体层级的并行执行,我们需要确保在一次查询访问时不读写同一实体。(*否则就要改串行或者考虑加锁了) - 然而,将叠放结果写入一个单独(分开)的组件中也是必要的。  (案件板模块:检验叠放) *前面提到的特定单个实体是OverlappedItemsEntity类型的实体,后续需要写入叠放计算结果;查询的是通过ItemBoundariesQuery以访问其它Item实体,并通过itemsHaveOverlap和isItemBelow函数来确定上下层级;计算的结果写入itemsBelow容器中。  (案件板模块:更新深度) - 在得到所有条目的叠放信息后,我们可以对Z坐标进行排序。 - 为实现这一点,我们创造了“层”的概念——基于某一条目其下条目的数量。 - 为创造这些“层”,我们需要读写所有条目数据以处理全部依赖关系。(*读写的是不同的组件类型)  (案件板模块:更新深度) *这里的hasDependencies主要是上下层的依赖关系,简单来看就是通过对overlappdItems.itemBelow的整理和查询进行itemDepth的计算,并最终反应到Z值(层厚度)上。  (案件板模块:更新空间变换) - 最终,在我们计算完XY和Z值后,我们为条目设置实际的空间变换。 - 将这一逻辑放在一个独立的系统中,使我们能仅在实际需要时“锁定”变化组件,而不会阻止其它系统在一帧中的早些阶段来与其交互。  (案件板模块:更新空间变换) *分别计算了和板之间相对的变换boardRelativeTransform,以及世界坐标系变换worldTransform——最终实际生效的是世界坐标系变换。可以看到这里有一个动画的分支,后面会提到。  (案件板模块:动画条目) - 实体的动画(弹簧运动)是被一个不同的(可以用于其它游玩特性的)系统来处理的。 - 为一个条目增加动画,只用为其增加一个运动组件。 - 当动画结束时,我们移除这一组件。 - 我们使用一个特定的辅助物体——指令缓冲来注册这些组件的布局,并在每一帧的最后被flush。 *flush是程序开发上从缓冲区把数据汇入数据流(或进行清理)的一个概念。这个词直译的意思是“冲洗”,但这个场合没有合适的翻译;而且这部分细节后面的代码示例并没有涉及。  (案件板模块:动画条目) *这里的动画只展示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基于deltaTime的程序动画示例,能实现类弹簧或摆荡的效果。具体的逻辑就是在达到目标变换值前一直tick动画系统。 # 3 脚本调用 *引入脚本语言的意义有很多,最容易理解的就有比如:更易于编写、不用等待编译等。这里不展开了。  (Lua脚本) - 某些案件板功能需要开放给设计师,在脚本系统中使用。 - 我们使用Lua作为脚本语言。 - 我们并不在Lua端反射数据。设计师不需要考虑例如组件、访问定义等这类概念。作为替代,他们操作函数,传入实体ID作为参数。 - 我们提供了两种从Lua端进行交互的方式:C++的Lua绑定;Lua事件。 - 我们的Lua脚本执行于一个单线程序列。当它们被执行时,所有组件的状态都是同步过的,并且也没有其它系统在执行。这样,设计师们有不用考虑多线程相关的问题了。  (脚本:Lua绑定) Lua绑定是被组织成Lua模块的C++函数,能允许lua脚本调用C++代码。 每个Lua绑定由三部分组成: - 一个绑定函数——在C++和Lua虚拟机之间传输数据,并校验输入的参数的有效性。 - 文档注释——用于生成VS Code中汇集式的函数说明。 - 类型定义——被Lua的类型校验器用于检测脚本错误。类型定义信息是基于文档注释自动生成的。 一个绑定函数的主要结构(步骤)是: - 从Lua参数堆栈获取参数。 - 检验参数有效性,对于无效的类型(例如函数希望输入一个string,但传入了number)或值(例如超出范围的值),在必要时进行报错。 - 调用C++函数或类方法以执行实际的逻辑。 - 将返回值和返回值的数量推入Lua堆栈。  *Lua这一侧是调用示例。实际的绑定函数内容在右侧C++部分。 *以第一个函数为例,第一行注释描述了输入和返回的类型,各自就对应了checkString和pushBool调用步骤。  (脚本:Lua事件) - Lua事件是C++向Lua脚本通信的方式。 - 我们使用环境(*这里还是ECS概念)LuaEvents来收集一帧中的事件。 - 收集的事件会在下一帧开始被派遣调度。 - 每个发送了Lua事件的系统都需要是单线程的,因为需要对LuaEvents环境进行数据写入。  (脚本:Lua事件) *lua侧在初始化时注册了一个回调函数,而C++侧通过broadcast进行事件广播。  (总结) - 通过ECS框架,gameplay程序员的思维模式被改变了。与处理对象不同,这个框架里我们和数据打交道。 - 总的来说程序执行看起来很像和数据库交互,因为我们(更关注于)查询和修改数据。 - 动态增加和移除组件的能力使我们能在运行时轻松地为不同实体开关系统。 - 系统注册允许我们显式的指定访问同一份数据的不同系统的执行顺序。 - 为获得更好的性能,更佳的方式就是把数据拆分成不同的组件,而不是放在一起。 - 我们可以构造一个便利和坚固(robust,直接翻成“鲁棒”也行)脚本交互系统,它不需要设计师关心数据的分布(结构)及并行化逻辑。 # 结语 以我个人的角度来看,Remedy在开发这个游戏使使用ECS的必要性或许没有那么大。虽然ECS没有太多程序上的弊端,但确实在开发过程中写代码构建复杂世界时不太利于大规模并行开发;总的来说这个游戏可“游玩”的内容确实有限,除了“走路模拟”“情景解密”之外的内容不算多,这么看使用ECS是利大于弊的。 从理念角度来看,ECS更适合数据类型相对有限,但实体数量级相对会比较高的游戏。例如大量单位的即时战略游戏,或是有着大量简单行为单位的割草游戏等。我能想到的非常适合使用ECS的一个类型就是“幸存者like”游戏;而我也确实觉得几乎不可能用ECS来开发一个开放世界游戏。 另外,ECS的介绍资料其实很多,除了我提供的一些链接外有兴趣可以自行搜索。 最后是资料链接: [B站Games104中讲解面向数据编程的部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P411V7jx) [“ECS in practice The case board of Alan Wake 2” 的PPT地址](https://gdcvault.com/play/1034295/ECS-in-Practice-The-Case)
**台积电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大规模量产2nm芯片,这批芯片会在2026年投入使用。**除了台积电,**日本芯片制造商Rapidus也加入了2nm半导体争夺战**,这家企业最快会在今年6月向博通提供2nm芯片样品。   1 月 3 日,据外媒报道,苹果对一项长达五年的集体诉讼达成了初步和解,和解金总计 9500 万美元,这项诉讼称,苹果公司的 Siri 会无意间录下用户声音,并且披露给广告商等第三方。 如果法院同意和解方案,那从 2014 年 9 月 - 2024 年底,所有在美国有搭载 Siri 苹果设备的用户都可以提出索赔,然而每台设备最高获赔 20 美元,具体数额得看申请索赔的总设备量。根据法院文件的估计,预计只有 3% 至 5% 的符合条件的消费者会提出索赔。 苹果也将在 45 天内建立起索赔网站,申请索赔的用户需要在美国工作,且需要宣誓“Siri 曾无意间激活并录下了私人对话”才可能拿到赔偿,每位用户最多申请五台设备。 Siri 偷听,庭外和解,最高 20 美元,只看到这些关键词,不禁让人有些愤慨。 一向宣称最重视隐私安全,把隐私等与人权挂在嘴边的苹果公司,怎么也“叛变”了? **Siri“偷听门”** 这诉讼案得追溯到 2019 年 7 月,当时外媒收到爆料,为了改进 Siri 的功能,苹果会将部分用户的语音数据上传到服务器进行分析,以评估 Siri 是被相似发音唤醒,还是被有意唤醒。但苹果并未向用户声明,分析录音的是真人而非机器,用户也并不知情自己和 Siri 的互动有可能会被录音。 事件曝光后,苹果迅速承认并回应称“只有非常少量的随机录音会被用于评分,时常不过几秒钟,激活量不到 1%。所有审查员有义务遵守苹果严格的保密要求。”但爆料人称,审查员只会判断是否有意激活,并没有后续处理敏感录音的具体程序。 换言之,未告知用户的知情问题,隐私数据的处理问题,被苹果模糊成了一个“技术问题”。 苹果已经把 Siri AI 化了|图源:苹果 爆料人对《卫报》表示称“无数的录音记录涵盖了医生和病人的讨论、商业交易、疑似犯罪和亲密行为现场,而且录音附有位置、联系方式和用户数据。”据报道,审核员每天最多能收听到 1000 条录音。 而且最常见的无意唤醒方式并不来源于 iPhone 和 iPad,而是戴在手腕的 Apple Watch 和摆在家里的 HomePod。 因为 Apple Watch 检测到抬起手腕后有语音输入,就会自动激活 Siri,无需说出“Hey Siri”的关键词,也没有 iPhone 上 Siri 回应的语音,直接就开启了对话,该功能至今还在,而且极易被激活。(有 Apple Watch 的读者可以尝试一下)  Apple Watch 上很容易被忽视的“抬腕唤醒 Siri”功能|图源:作者供图 无意唤醒 Siri 时,往往都在连续对话中,因此“Apple Watch 可以录下 30 秒的片段,有时候能听出来是病人病史,有时是毒品交易,还有卧室里的亲密行为。”爆料人说道。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集体诉讼中,苹果的理赔范围是“所有搭载 Siri 的苹果设备”。 或许是 2018 年的剑桥分析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大科技公司数据隐私的质疑,在 2019 年,除了苹果,亚马逊的 Alexa、Google的 Google Assistant 均被内部人士爆料人工审核语音助手录音的问题。 但其中只有苹果没有给用户不参与的权利,用户要么选择禁用 Siri,要么就有可能被随机录音。 在事件进一步发酵后,次月,苹果宣布暂停全球范围内的 Siri 人工监听,停止和第三方承包商合作,转为内部团队负责数据审核,并开始对现有流程进行审查。后续在激活 Siri 时,苹果加入了“是否允许语音数据被用于改进服务”的选项。 苹果公司也罕见地发布了道歉声明称“我们意识到,我们没有完全实现我们的崇高理想,对此我们深表歉意。”  现在 Siri 的隐私策略写的也够绕的|图源:苹果官网 同年,苹果收到集体诉讼,称其违反了《窃听法》和《加州隐私侵权法》,针对未经用户许可,收集、分享或未能删除因 Siri 设备意外激活录音。 诉讼中共有三名原告,一位还是未成年人。其中两位原告表示,在和朋友对话中提到了“AJ 运动鞋”和某个具体的餐厅名称后,就开始收到相关产品的广告;另一名原告则称,他和私人医生讨论过某个疗法后,就收到了该疗法的服务推荐。原告的律师表示,被录音的范围可能涵盖自 2014 年以来购买带 Siri 设备的“数千万”苹果用户。 在长达五年的诉讼后,苹果决定拿出 9500 万美元,分给这些“数千万”苹果用户。 **“隐私之神”金身被打破** 虽然选择庭外和解,但苹果在和解拟议中写道“苹果从始至终都否认存在任何所谓的不当行为”,而且进一步否定了原告的每个观点和索赔请求。 因此和解协议是否能被接受,还得等到 2 月 14 日法官的正式裁定。而据消费者方律师称,如果和解失败,苹果被判违反窃听和隐私法,苹果公司可能会被罚 15 亿美元。 路透社也颇具讽刺地评论道“对苹果公司来说,9500 万美元只是这家公司大约 9 个小时的利润,其净收入在上一财年达到了 937.4 亿美元。”同一时间,对 Google Assistant 的集体诉讼案也在同一家法院等待办理。 而 9500 万美元,在减掉 30%(2850 万)的律师费后,才是真正赔付给用户的钱:最高一台设备 20 美元。这也不过是 App Store 一个专业应用年费的价格。 苹果这次和解就像一笔“隐私税”,就像 The National 所评论的:“这个金额实际上表明,对科技巨头来说,侵犯隐私的后果仍然很便宜。”  Apple Intelligence 的 Siri 页面|图源:Apple 在个人数据日益被视为一种有价值的商品,但又持续被科技公司滥用和侵权的时代,是苹果公司年复一年在发布会上强调着“数据隐私”的重要性,苹果自称为“用户隐私的守护者”,Tim Cook 更是多次批评其他公司对用户数据的滥用。“隐私”是苹果产品的关键卖点,也是它们一直在打的一张牌,也是众多消费者持续选择苹果产品的原因。 不可否认,在更严格的公众和媒体审视下,就隐私问题来说,多年来苹果也仅在 Siri 监听事件上翻了车,就像苹果上的一个“虫眼”。但到了 AI 时代,苹果选择让 Siri 当 Apple Intelligence 的第一入口,那势必需要妥善处理更多的用户语音数据。 更可怕的是,如果一向对用户数据隐私非常重视的苹果也出现这样的问题,在 AI 时代各家科技巨头都在力推对数据更加渴望的 AI 智能助手和 AI 智能系统的当下,更令人感叹自己的数据是不署名的“公用资源”了。 毕竟,谁会在意这每台机器区区 20 美元的“成本”呢?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906.htm)
据报道,**近日,有消息称多地茅台冰淇淋店开始闭店,广州市场茅台冰淇淋团队已解散,相关人员被清退,**2025年茅台酒业或将全面退出冰淇淋市场。而i茅台APP显示,多款茅台冰淇淋产品显示“门店售罄补货中”,至于闭店原因,有工作人员表示是“公司那边的考量”,暂时没有接到开店的通知。 据悉,茅台冰淇淋于2022年5月29日上线i茅台发售,起初推出三款茅台冰淇淋(预包装食品)包括青梅煮酒、经典原味和香草口味的价格,每份分别为59/66/66元。 因为款式新颖,网友们对茅台冰淇淋也是大为追捧,上线次日,“i茅台”上的冰淇淋已全部售罄,销售数量逾4万个,销售金额逾250万元。 并且,官方售价50多元-60多元/杯的茅台冰淇淋,在电商平台曾一度炒到了120多元-250多元/杯。 但如今,**“茅台冰淇淋”微信小程序已不可见,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也无法搜到相关旗舰店,其抖音旗舰店已下架所有产品。** 此外,在售的茅台冰淇淋产品价格也已大幅下调,并进入好特卖HotMaxx等尾货渠道:美团平台显示,**原价60多元的经典口味,在好特卖21.9元就可买到。**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0/ce21644adaf84a1b9337eefeb3989170.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904.htm)
面对洛杉矶数十年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当地消防队员正在奋力控制五处大火,而在强风继续助长下火势已造成至少5人遇难并严重破坏了社区,10万多人被迫进行疏散。  超过29000英亩的土地被烧焦,隔夜新的火情又在好莱坞山爆发。最大的两个火场已完全失控,焚毁了帕萨迪纳和富裕的沿海社区太平洋帕利塞兹。美国风暴预测中心称,危险的大风将至少持续到周五结束。 “超过7500名消防员正在现场与地方和联邦合作伙伴一起应对加州持续的历史性野火,” 州长Gavin Newsom在X上发文说,“南加州居民请保持警惕。” 包括亚利桑那和俄勒冈,外州派出增援洛杉矶的消防员正在赶赴当地。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周四在德国的一次会议上表示,军方也随时待命,准备出动飞机帮助从空中灭火。 洛杉矶市长Karen Bass在周三新闻发布会上称,野火是一场“大灾难”,而火情最重的帕利塞兹场景令人震惊。这场山火料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损失最惨重的一次。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902.htm)
Google向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就职基金捐赠了 100 万美元,成为最新一家试图与新政府拉拢关系的大型科技公司。“Google很高兴支持 2025 年的就职典礼,在 YouTube 上进行直播,并在主页上提供直接链接。我们还将向就职委员会捐款,”Google全球政府事务和公共政策负责人卡兰·巴蒂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https://n.sinaimg.cn/finance/transform/116/w550h366/20241223/7e86-efa37b806a28b64edc1d7ce1409918a0.jpg) 该公司于周一完成捐款。OpenAI 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和 Meta都在去年年底宣布向就职基金捐款 100 万美元,据报道,亚马逊和苹果首席执行官Tim Cook也做出了贡献。 在美国,候选人赢得总统大选后,他们会任命一个就职委员会来组织和资助开幕式、庆典和游行等就职活动。与直接向候选人的竞选活动捐款不同,个人(或公司或劳工组织)向就职委员会捐款的数额没有限制。 一位发言人表示,Google过去曾向就职典礼捐款,Google主页上的 YouTube 直播和就职典礼链接与以往的就职典礼一致。 多年来,特朗普与大型科技公司的关系一直不稳定,大选后他也不避讳对该行业的批评。去年年底,他暗示不会排除反垄断执法的可能性,这对Google来说尤其戳中痛处。 一名美国联邦法官于 8 月裁定,该公司非法垄断了搜索和文字广告。有关Google广告业务的第二起反垄断案的辩论已于 11 月结束,但判决尚未公布。 “多年来,大型科技公司一直肆意妄为,扼杀了我们最具创新力的领域的竞争,众所周知,它们利用其市场力量打击众多美国人的权利,包括小型科技公司的权利!”特朗普在 12 月 4 日的 Truth Social 帖子中写道。 Google首席执行官 Sundar Pichai 和前 Alphabet 总裁 Sergey Brin 在大选后会见了特朗普,Pichai 在 X 上的一篇帖子中公开祝贺当选总统取得“决定性胜利”。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900.htm)
为应对本周加州洛杉矶地区发生的毁灭性山火,苹果公司表示将为当地恢复工作捐款。“洛杉矶大火造成的破坏令人心碎,”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周三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感谢了不起的消防员、急救人员以及所有协助人员的英勇努力。苹果公司将捐款支持当地受害者和恢复工作。” 洛杉矶地区野火肆虐,至少造成 5 人死亡,近 2000 栋建筑被毁。火势迅速蔓延,居民逃离烟雾弥漫的峡谷和风景如画的街区,这些街区是许多名人的居住地,大火烧毁了房屋和企业。 周二开始的许多大火都是由强大的圣安娜风助长的,在一些地方,风速超过 70 英里/小时(112 公里/小时)。 周三,强风持续,一段时间内,飞机从空中扑灭大火变得过于危险,进一步阻碍了扑灭大火的努力。周四风力减弱,这可能有所帮助,但国家气象局警告说,即使阵风减弱,火势仍可能迅速蔓延。  苹果公司经常为世界各地自然灾害后的恢复工作捐款,但通常不会透露捐款金额或受助人。过去,苹果公司曾为此向美国红十字会捐款。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896.htm)
去年9月,传出台积电(TSMC)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Fab 21晶圆厂一期厂房内的生产线开始使用4nm工艺(N4P)试产的消息,且良品率与其在台湾的工厂相当,情况看起来非常乐观。随后有报告指出,Fab 21晶圆厂已经开始小规模生产A16 Bionic芯片。  据报道,台积电正在逐步提高Fab 21晶圆厂的产量,最近已经开始生产Ryzen 9000系列处理器所使用的小芯片,另外还有苹果用于Apple Watch的S9芯片。加上之前的A16 Bionic,已知Fab 21晶圆厂至少生产三种芯片,均采用N4或N4P工艺制造。 Fab 21项目的一期工程初期投入120亿美元,选择了4/5nm工艺的生产线,按计划就是在2025年上半年投产;二期工程原计划选择3nm工艺的生产线,后来又推进至2nm工艺,预计在2028年投产,前两期工程加起来的总产能为每月5万片晶圆;新增三期工程将采用2nm或更先进的制程技术,预计2030年之前投产。 有消息指出,Fab 21项目的一期工程的1A阶段所有工具都已安装并用于制造芯片,月产能为1万片晶圆,但是1B阶段“面临工具瓶颈”。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延迟,因为可能有些设备会提前安装,但其他设备可能会延迟安装,对月产能或许会有些影响。据了解,1B阶段的月产能为1.4万片晶圆。 Fab 21晶圆厂遇到的最大问题仍然是人手不足,虽然目标是优先本地招聘,但是台积电内部从台湾调去了数百人支援。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892.htm)
在CES上,英伟达展示了原厂设计的GeForce RTX 5090 Founders Edition,在主题演讲次日开放的英伟达展位上,除了RTX 5090 FE实物外,还展示了AIC合作伙伴厂商的显卡。  日本媒体infoseek首先介绍了RTX 5090公版设计。 首先来说说RTX 50系列的FE(Founders Edition)。从RTX 30系列开始采用的“Flow Through(气流通过)”设计,是指通过将风扇的风从正面吹到背面,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散热器散热效率的设计。Flow Through设计并非FE独有,AIC合作伙伴的显卡也普遍采用。 这次,英伟达在RTX 50系列的FE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Flow Through设计,采用了“Double Flow Through”(双气流通过)设计。在RTX 30/40系列中,只有显卡后部的风扇采用了Flow Through结构,而这次将其也应用到了显卡前部的风扇上。  以RTX 5090 FE为例,主板只占据显卡中央约三分之一的空间,GPU和[VR](https://www.3dmgame.com/tag/vr_1/)M(电压调节模块)的热量被输送到两侧的散热器。由于每个散热器都是Flow Through设计,因此冷却效率很高,这就是其工作原理。在以往的设计中,显卡前侧风扇的风会被主板阻挡,并被推到显卡的上方、下方或背板侧。但是,通过Double Flow Through设计,整个显卡可以作为将PC机箱内部的空气从下向上推动的装置来工作。  但是,TGP(显卡功耗)为575W的GPU产生的热量会全部涌向CPU侧,因此需要使用顶部风扇和背面风扇将热空气排出。不过,现在使用只有一个背面风扇的封闭式PC机箱是不现实的,所以在一般的DIY PC环境下,不太需要担心这个问题。   在英伟达展区,还展示了多家AIC合作伙伴厂商的显卡。虽然没有采用像Double Flow Through设计这样激进的设计,但仍然可以充分感受到各家厂商的风格差异。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890.htm)
当地时间1月9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过发言人办公室发表声明,对加州洛杉矶地区快速蔓延的山火所造成的大规模破坏深感震惊和悲痛。他向遇难者家属致以慰问,并向因火灾被迫撤离的数万名民众以及失去家园的居民表示关切。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资料图) 声明表示,联合国随时准备根据需要提供协助,共同应对这场危机。 自当地时间7日起,干燥和大风天气导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多处发生山火,导致至少5人丧生,超过2000座房屋、商铺和其他建筑受损。火势迅速蔓延到加州多地,到9日,已有超过15万民众被迫撤离家园,大量住宅被烧成废墟。(央视记者 徐德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888.htm)
25年的伊始,领克终于揭开了900的神秘面纱,二次进军全尺寸高端SUV市场,但这次市场变了,一向克制的领克也变了。 相比2021年上市的领克09,4年后中国全尺寸高端SUV市场空间早已过了属于自己的风口。  领克900尾部(来源:企业官方) 前有理想L9,后有问界M9,两个爆款的出现,再加上现有国产豪华MPV产品“井喷”似得爆发,大型SUV的市场被强势掠夺;在当下,主机厂如果还想做成一个全尺寸高端SUV产品,除了过硬的产品力,唯一能破局的只有做好“差异化”。 但“差异化”对一向在设计和品牌调性上克制的领克而言反而成了自己的优势,就像当初的沃尔沃在面对BBA三驾马车的并驾齐驱,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全区”;领克也一样,在经历了一轮轮残酷的价格战“围剿”之后,在2024年前11月的品牌累计销量为23.99万辆,已超2023年全年20.56万辆,其中08的成功让领克在造SUV上终于“上了道”,同时,09销量的不尽人意和理想L9的成功也让领克反思意识到,“家庭”或许是全尺寸高端SUV想要破局的唯一出路。 于是“上了道”的领克,这次选择让900All In家庭。 ## 在时尚和科技面前,领克900“既要又要” 在面对日益趋同的产品设计,领克900将“少即是多”演绎到极致,既是全能奶爸也是科技型男。 大部分选择全尺寸SUV的男性用户在相同价位不选择MPV的主要原因就是SUV可以满足更多元的场景需求,他们希望对内是一个可以满足家人一切需求的全能奶爸,对外是一个面对事业游刃有余又紧跟时尚的科技型男,在领克900身上你能得到“既要又要“。  领克900(来源:企业官方) 在外观设计上,新车型承袭了领克的全新家族设计语言——都市对立美学THE NEXT DAY的设计理念,前脸部分以贯穿式前灯组与下方前格栅的并列布局为特色,两侧则搭配了领克标志性的“h”形LED日间行车灯。该LED灯组由10192颗灯珠构成,支持32级灰度调节,赋予车辆极高的辨识度。在前包围区域,新车装配了主动式进气格栅,营造出前卫且气场强大的视觉效果。  领克900(来源:企业官方) 从侧面看,新车的线条流畅,整体轮廓显得修长充满力量感,车顶线条自B柱后方下倾,采用悬浮式设计以增强科技感。此外,新车还配备了双五辐轮圈和红色刹车卡钳,并提供了20英寸光旋轮圈、21英寸光翼轮圈、21英寸光驰轮圈三种款式。车尾部分,新车尾灯采用贯穿式尾灯组,并配备智感流光交互尾灯,内置8行共2400颗灯珠,搭载智慧灯语场景,尾部标识可点亮,点亮后极具辨识度,同时提供电动天地尾门,进一步提升用车的便捷性。  领克900天地门(来源:企业官方)  领克900内饰(来源:企业官方) 内饰部分,新车为用户提供了拂晓霞光、暖沙午阳、晓夜星河这三款内饰颜色以供选择。在材料运用上,采用了水晶质感装饰件、仿麂皮织物、仿麂皮 PU 以及 Nappa 真皮等,通过这些材料的搭配设计,营造出更加时尚的视觉效果。在配置方面,新车配备了 30 英寸 6K 一体式屏幕,搭配多功能方向盘和 12.66 英寸高清液晶仪表,同时还拥有 30 英寸 6K 后排娱乐屏。并且,其内置了 Orin-x/Thor 高阶智驾系统以及双 8295 座舱芯片,这些配置的组合进一步提升内饰的科技感和豪华感。在座椅布局上,新车采用的是 2+2+2 式的 6 座布局。  领克900内饰(来源:企业官方) 动力方面,新车提供2.0T+DHT Pro+P4电机、2.0T+DHT Pro+双P4电机、1.5T+DHT Evo+P4电机三套动力系统,其中配备单P4电机车型的电机最大功率为230千瓦,双P4电机的单个电机最大功率为150千瓦。 ## SPA Evo架构,在安全上创造更灵活的空间 背靠沃尔沃,领克比其他中国车企更懂”安全“。 在过去,领克通过CMA和SPA架构,在性能操控和安全方面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领克09也堪称中大型新能源SUV中最安全、最好开的车型。然而,领克的这次尝试并未在销量上取得成功。领克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在发布会上指出:“我们认识到,对于购买大型车辆的用户而言,空间同样至关重要。”因此,推出基于SPA Evo架构打造的领克900EM-P,旨在让用户无需在不同选项间做出抉择。  领克900SPA Evo架构(来源:企业官方) 同时,SPA 架构作为世界级的架构,获得了超百万用户和市场的认可。而如今的 SPA Evo 架构,则是在 SPA 架构的基础上进行正向研发、传承与进化得来的。在这个过程中,领克累计投入高达百亿,专为大型高端电混车型量身定制,将目光聚焦于轴距在 3050mm 以上、车长在 5000mm 以上的大型高端混动车,致力于为用户在安全结构的基础上带来更灵动空间布局。 面对潜在的事故概率,领克900延续了“丢轮保命”绝技和前纵梁W折弯的吸能技术,让前部有效吸能,更能保护乘员的安全;重新设计的五横六纵的车身结构,可以为电池提供外界0触碰的超强防护。值得一提的是,领克900在用料上绝不含糊,例如在整车侧面,热成型钢做到百分百全覆盖,并且业界首发一体���热成型双门环,面对极端碰撞情况,也可以带来更稳定、更坚固的防护。  领克900SPA Evo架构窄路蟹行(来源:企业官方) 同时,SPA Evo 将搭载领克 Super AI 数字底盘,支持窄路蟹行、华尔兹掉头、数字魔毯等功能,用科技持续赋能安全。 2025年将是中国全尺寸高端SUV市场极具“挑战”的一年,预计今年将会有超过12款全尺寸高端SUV上市,毕竟面对中国用户对汽车的理解“大就是好,好就是大”这一理念永远不会过时,而面对主流用车群体的家庭用户而言,买车的选择将会更多,全尺寸高端SUV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All In家庭的领克900或许是领克想要进军大型SUV市场的唯一解。
 本期时间轴制作: 小李 *本期节目包含大量剧透* 本期节目上线时,由独立游戏团队 U0U Games 制作, GCORES PUBLISHING 发行的《S4U》已经于steam平台正式上线,机核编辑部也有幸“收到邀请”参与了这款游戏的试玩,没想到每个人对这款游戏的感受和情绪都多到说个不停。 请大家多多支持《S4U》!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机核商店 | 《S4U: 都市朋克2011与爱的重拳》 STEAM 平台游戏兑换码>](https://www.gcores.com/products/959)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好莱坞行业媒体《好莱坞报道者》报道,随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山火蔓延,火灾危及该州主要城市洛杉矶的多处知名景点,包括好莱坞露天剧场、好莱坞星光大道以及好莱坞巨型标志等。  《好莱坞报道者》称,当地时间8日17时30分左右,好莱坞山的鲁尼恩峡谷爆发新的山火。大火蔓延至好莱坞大道和好莱坞星光大道附近。BBC提到,最新火势给好莱坞山带来严重破坏,知名的好莱坞巨型标志就坐落在那里。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山火随强风持续肆虐,迄今已造成至少5人死亡,超过10万人被紧急疏散。除知名景点恐遭危及之外,目前当地大量建筑物已在火灾中损毁,其中不乏帕丽斯·希尔顿等名流明星的豪宅。 据美联社此前报道,在太平洋海岸和帕萨迪纳市之间的区域内,1000多座建筑损毁,其中大部分是居民住宅。至少13万人接到撤离通知,多所学校受损或烧毁。由于火情仍在不断蔓延,预计会有更多居民受到影响。希尔顿、女歌手曼迪·摩尔和男演员比利·克里斯托尔等人8日表示,他们的家也被大火焚毁。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886.htm)
埃隆·马斯克最新表示,拟成立的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很可能无法达到预设的最高目标——削减2万亿美元的联邦政府支出。当地时间周三(1月8日),马斯克接受了政治策略师马克·佩恩(Mark Penn)的采访。佩恩曾担任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的顾问,克林顿在任期末期短暂实现了联邦预算平衡。 在最新的专访中,佩恩询问马斯克,“现在你仔细研究一下,你还认为2万亿美元是一个现实的数字吗?” 马斯克回应,“我们会争取实现2万亿美元,这是最好的结果。”他解释道,在设置目标时往往会定得更高一些,“如果我们尝试(削减)2万亿美元,我们才能实现1万亿美元的成果。”  直播画面 这意味着,马斯克的承诺出现了巨大的降级。去年10月份,马斯克在特朗普的竞选集会上表态称,他能够,并且将会大幅削减政府支出,“至少从联邦预算中削减2万亿美元”。 根据美国财政部数据,美国2024财年支出为6.75万亿美元。按照马斯克当时的说法,这相当于将支出削减近三分之一,许多预算专家也认为这一目标不切实际,因为政府可自由支配的预算只有1.7万亿美元。 去年11月,特朗普胜选后在社交媒体上宣布,马斯克将与维韦克·拉马斯瓦米在他就任总统后共同领导拟成立的政府效率部。但要指出的是,这个部门并没有官方授权,预计只能向白宫提出削减预算的建议。 马斯克在专访中强调,这并不是提前承认失败,他仍然可以帮助特朗普取得“史诗般的成果”。 “如果我们能将预算赤字从2万亿美元降至1万亿美元,释放经济潜力,实现进一步增长,让商品和服务的产出跟上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那么就不会出现通货膨胀。所以,这将是一个史诗般的结果。” 佩恩还询问马斯克是否确定了削减的目标,马斯克没有说出具体的措施,只笼统地回应道,“这将会是一个非常有针对性的省钱环境。” 有专家称,为了削减支出,马斯克和拉马斯瓦米可能会对“穷人医保”Medicaid(医疗补助)动刀。马斯克先前曾警告称,削减支出可能对一些人来说意味着“苦难”。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884.htm)
美国驻丹麦使馆9日表示,目前没有在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增加美国军事存在的计划。美国驻丹麦使馆新闻发言人当天对媒体表示,目前没有计划要增加军事存在,“我们将继续与哥本哈根和努克(格陵兰岛首府)密切合作,以确保任何提议都符合我们的共同安全需求”。 △格陵兰岛(资料图) 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9日表示,将于当天晚些时候向各党通报政府对特朗普涉格陵兰岛相关表态事件的应对情况。他强调,丹麦并未陷入外交危机,但目前局势严峻,丹麦王国“面临挑战”。“如果相关言论变成行动,危机可能就会出现。” 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7日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出于对美国“经济安全需要”考虑,他不会排除通过“军事或经济胁迫”手段夺取巴拿马运河和格陵兰岛控制权的可能性。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8日下午在法国巴黎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特朗普所言要控制格陵兰岛的事“不会发生”。布林肯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说,特朗普的相关言论“显然不是一个好主意”,或许更重要的是,“它显然不会发生”。 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东北部,是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是丹麦的自治领地,有高度自治权,国防和外交事务由丹麦政府掌管,岛上稀土等资源丰富。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882.htm)
人工智能搜索引擎 Perplexity 正在与 Tripadvisor 进行整合,这将增加资料库中更多关于酒店的信息。现在,当您搜索住宿地点时,Perplexity 将向您提供一份井然有序的酒店列表,以及使用来自 Tripadvisor 的信息选择这些酒店的原因摘要。 在 Perplexity 分享的一个例子中,搜索“马德里商务旅行酒店”会得到 Hotel Regina 的结果,搜索引擎表示,如果您想要一家位于马德里中心位置、服务卓越、早餐丰富的酒店,就应该选择这家酒店。它还显示了 Tripadvisor 的评分和图片,以及一系列优点,如“位置”、“服务”和“清洁度”。 以前,Perplexity 只显示带有地址、用户评分和特色的编号酒店列表,同时在侧边栏显示从每家酒店网站收集的图片。   Perplexity 的 Tripadvisor 集成与其旧酒店格式的对比。图片:TripAdvisor “从 Tripadvisor 的角度来看,他们提供了最新的可靠信息来源,我们会定期同步这些信息,”Perplexity 联合创始人 Johnny Ho 表示。“我们会根据用户查询的意图即时索引并检索正确的结果。” Perplexity 自称是“答案引擎”而不是搜索引擎,计划在未来扩大 Tripadvisor 集成范围,以包含有关餐厅和体验的信息。去年,AI 搜索引擎还添加了来自 Yelp 的数据,作为其目标的一部分,以包含您可以使用的准确信息。 这一变化发生在 ChatGPT 广泛推出其 AI 搜索引擎几周后,该引擎现在显示来自网络的某些查询的结果。Perplexity 的 Tripadvisor 集成现已在网络上向 Perplexity 推出,但它将“很快”在其移动应用程序上可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880.htm)
今日(1月9日),鸿蒙原生版微信正式上架鸿蒙应用市场。观察者网下载体验发现,微信鸿蒙版已支持视频号、折叠消息转发、群红包、转账、小程序等功能,与普通版微信功能基本相同。此外,微信鸿蒙版还可以直接调用系统原相机,在拍摄照片和视频时可以变焦,拍照/录制视频时效果更佳。 目前,微信、支付宝、抖音、京东、淘宝、美团、WPS Office等TOP应用均已上架。在鸿蒙原生版微信上架后,原生鸿蒙生态版图的最后一块TOP应用终于完成。     鸿蒙原生版微信正式上线之际,腾讯官方微信公众号“鹅厂黑板报 ”9日晚也发布题为《开发微信鸿蒙版,需要经历什么?》的文章,分享了鸿蒙原生版微信的开发过程与体验。 **全文如下:** 直至现在,「微信鸿蒙版」这五个字,依然被赋予着太多意义。 这是一款产品,也不仅仅是一款产品。开发它的本质,是让两个高速前进,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彼此磨合和熟悉,像是执行一场空中加油任务。 不管外界如何评价和鞭策,这款产品本身,依然需要研发团队一个键一个键敲出来,从内核,到架构,到内测,到公测,再到一轮一轮的debug,他们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走完微信14年的路。 回顾鹅厂所做过的产品里,也许从未有过一款,被如此放在放大镜下凝视。每一次上架,每一个bug,乃至于每一个里程碑,几乎都预定当天热搜。 站在正式版发布的1月9日,或许这一切都可以风轻云淡地说:the show must go on。但这过去的295天里,他们的经历,我们认为值得记录下来,分享给关心微信鸿蒙版的用户朋友们。  **2024年3月,集结** 鹅厂指派了从塞班(Symbian)时期就负责微信开发工作的团队,来主导微信鸿蒙版。从塞班到智能手表、车机、Linux PC 端的微信,这个团队在内部素以擅长攻克不同环境、不同语言的开发工作著称。 同样很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智能手表端微信的研发工作,微信和华为的两个团队是老相识,这也让双方的对接更加顺畅紧密起来。从三月贯穿到四月,两边通过拉通会、分享会学习鸿蒙系统研发框架,不定时组织技术专题讨论。 双方都很清楚,这不是一场三天两夜就能解决的小规模战斗,而是旷日持久的兵团级战役。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敲下第一行代码之前,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需要准备。 **2024年4月,基建**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建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搞基建,“三通一平”(通电/通路/通水/土地平整)是基本要求,进取一些,可以做到“五通一平”(加入通讯/排污),再进一步,还有“七通一平”(加入通气/有线电视),乃至于“十通一平”(加入宽带/铁路/暖气)。通得越多,越有利于后期扩展和长远发展。 经过塞班、手机、手表等各种终端上的长期打磨,这个团队积累了一套名为Alita(阿丽塔)的跨平台内核。这也为鸿蒙版微信的基建打下了基础。这个阶段的重中之重是,快速熟悉鸿蒙系统,移植基础库,让 Alita 内核能够在鸿蒙系统上运行起来,和华为一边沟通、一边验证推进。 **2024年5月,架构** 接下来考验的是架构能力。开发团队需要设计好鸿蒙微信客户端的架构、编写好各模块文档,支撑各业务进场后能够高效开发。 这一步的难点,在于充分预判到业务之间的复杂解耦,既要降低各业务之间的依赖性,又要提高整体的稳定性,还要留出高可扩展性,属于典型的“我全都要”难题。 这就好比从零开始建设一座城市,要预估到这座百年之后超级都市的人口规模、交通状况、人居需求、产业结构、商业发展等因素,以及提前平衡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需要具备极大的前瞻视角。 技术团队继续摇人,招聘也快马加鞭推进。TAPD(腾讯敏捷产品研发平台)流程图里,他们的首个目标是做出一个基础版本,保证用户能实现收发消息、语音通话等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功能。 **2024年6月,磨合** 进入了真正的手搓环节。flutter(跨平台应用程序开发框架)、liteapp(专为移动端设计的跨平台开发框架)等,都是这个阶段的关键工作。 为了这桌“年夜饭”,技术小哥们一边在厨房切菜烧饭,一边去客厅招呼各方沏茶倒水,让支付和VoIP(语音通话技术)等基础能力陆续凑上一桌。 除了内外部密切的技术沟通,微信和华为团队对彼此的技术标准保持了互相尊重。以相册选图发送功能为例,在 Android 系统上,选图需要获取整个相册权限,也就是说应用可以访问用户的所有照片。在鸿蒙上的选图功能,为了保障用户隐私,微信采用的是 Picker 控件的方式,相册照片的展示和选择逻辑都由 Picker 控件提供,微信只能读取到用户勾选的照片。 第一个里程碑,bug 如约而至 赶在6月21日前,团队做好了第一个内部体验版本,包含收发消息、通话功能。和2011年1月21日发布的 iOS和安卓版的微信1.0版本相比,多了语音消息发送。 你可能会不以为然:大动干戈这么久,就整了个这毛坯房? 其实这里蕴含的开发思路,是验证最小可用的原则,本质上是对第一阶段研究鸿蒙语言和系统的成果验收。重要的是把基本功练好,才能为后续的开枝散叶打好底子。 但即便是如此普通的版本,也出了个闪退型 bug,最后查出来是系统的底层 API 问题:同样的代码逻辑,在 iOS 和安卓上能用,但在鸿蒙上行不通。两边团队为此绞尽脑汁,交了两个星期的学费,最后还是靠着某位技术小哥灵光一现想到的。 这个bug也像是一场结业考试,经此一役,开发进入了快节奏。 微信集合了众多产品功能,各功能间又有复杂的交互和依赖关系,比如小程序的开发就涉及到与支付功能的打通,而支付能力又需要与基础会话功能打通。在完成基建的前提下,基础、支付、小程序……能进场的业务模块都陆续进了场。一个共同的目标是——10月8号鸿蒙公测那天,做出一个新版本。这个版本,将新增微信支付、朋友圈等功能。 **2024年10月8日:喜欢您来** 10月8日,微信鸿蒙原生版开启内测邀请,尝鲜版本包含基础社交通讯音视频通话、朋友圈、微信支付的二维码收/付款等功能。 内测开启,意味着微信和其他所有适配原生鸿蒙的第三方App一样,从内测到应用尝鲜再到公测,走上了鸿蒙系统第三方软件开发的三部曲。 为什么要限量内测而不是一口气开放下载呢? 在全新的平台上,要支撑海量用户、高并发通讯需求,同时涉及支付、小程序、视频等多个大功能模块,还要满足极高频使用下的稳定性,是很大的挑战。 所以,用内测 → 找bug → 修bug → 加大内测的方式,是一个更符合软件开发规律的方式。 经历了4天紧张的测试和debug,包括微信支付在内的多个功能经过严格测试流程后,合入大版本,10 月 12 日,微信鸿蒙原生版正式开始公测。 **2024年10月~11 月:这都能遇到灰产啊啊****啊** 公测放量过程中,有一次实际登陆人数不到放量总数的十分之一? 某平台上竟然有人公然售卖测试名额? 一系列插曲打破了原定的放量节奏,双方共同排查后发现,原来有人把安装包拿去二手平台牟利。应用商店完善机制后,把漏洞补上。 安装包都能拿来卖,也堪称是国产软件开发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微信鸿蒙版在尝鲜专区上线了2万测试名额,但后台显示,登录数据一直较低,我们和华为一同复盘发现,因为有人用脚本去抢名额,触发了应用商店的安全机制,同时扰乱了应用商店的计数逻辑,导致大概90% 的放量被拦截,最终实际下载的用户只有 10%左右。 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何让用户尽可能体验到微信测试版本? 在基本保障尝鲜专区不断档的情况下,11 月 6 日,双方紧急协商,华为将微信鸿蒙版的测试名额大幅扩容,微信再次邀请扩容后的用户分批有序参与内测,共同完善新版本的各种体验。 在不断收集用户反馈、历经数次迭代后,目前的版本已经可以使用视频号、聊天引用、发文件等功能,所有鸿蒙用户也都可以直接下载,更多功能在持续上线。 **2025年1月9日:不止是微信** 吸收了广大用户的反馈和多轮debug后,鸿蒙版微信顺利结束公测,1月9日正式版本上线。你除了能稳定下载和使用微信外,还可以用到 QQ、腾讯视频、腾讯新闻、QQ 音乐等App。 自今年起,腾讯20多款产品通过敏捷开发,实现鸿蒙系统的适配工作,更多腾讯的产品适配也在路上。 一个发生在2024年10月29日的插曲,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微信鸿蒙版开发团队的工作情形和协作流程。 19:20,项目组微信支付团队发现,即将要上架的最新尝鲜版的微信,小部分用户转账入口出现bug,点击后无反应。 20:15,客服团队同步后台客诉情况。 20:57,微信支付团队初步定位,有问题的代码是今日合入导致的,疑似是LiteApp(跨端的框架,微信转账是鸿蒙第一个使用这个框架的功能)的问题。 21:31,进一步定位问题,发现在一些极端情况下, LiteApp的文件缓存写入被系统提示权限不足,联系华为技术团队一起定位。 21:47,支付技术团队完成最新内测版微信的修复,合入后,提交版本给测试团队。 22:32,支付技术团队复盘问题,提出后续改进措施。 22:41,微信基础技术团队向华为应用商店提审新版本内测包。 22:54,向华为应用商店提审尝鲜版。 23:30,最新尝鲜版微信通过审核,上架尝鲜专区,转账问题修复。 微信公众平台曾有一句 slogan 深入人心: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同样的,再小的问题,放在微信上,都会被亿量级地扩大。 我们知道,永远等不来“完美交付”这一天。灰度测试、持续迭代,让产品在和用户的互动中得到改进,是腾讯一直以来的产品理念。 感谢微信用户、鸿蒙用户始终跟我们站在一起,7x24小时反馈bug、提出优化意见。如果把新产品开发比做一场足球赛,那希望你们一直都在,做我们敏捷开发“球队”的第12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878.htm)
尽管遭遇挫折,但 NVIDIA 的 Blackwell AI 服务器似乎终于进入了主流 AI 市场,因为 NVIDIA 在最近的 CES 2025 主题演讲中宣布全面投入生产。CEO黄仁勋透露,包括戴尔、华硕等在内的 15 多家合作伙伴正在为 Blackwell 服务器提供完整的配置,这意味着行业的采用正在开始,这对 NVIDIA 及其 AI 野心无疑是件好事,他还展示了 Grace Blackwell 芯片。  NVIDIA 指出的一个有趣事实是,Blackwell 的 AI 服务器据称有 200 多种配置可供选择,它们以两种不同的设置 NVL36x2 和 NVL72 的形式出货。其中包括风冷、液冷和不同的 Grace CPU 选项,所有这些都旨在根据客户的工作负载为客户提供最佳选择。正如 NVIDIA 所提到的,Blackwell 在性能可扩展性方面实现了巨大飞跃,比上一代提高了 4 倍,最终将转化为更高的收入。  对NVIDIA 的 Blackwell AI 服务器在 2024 年第四季度遇到了几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市场上的可用数量远低于目前的原因。最初,有人声称台积电的封装服务存在问题,这就是 Blackwell 芯片遇到散热问题的原因,但这一说法在几周后被驳斥。尽管如此,NVIDIA 似乎终于找到了重返主流市场的方法。  现在 Blackwell 的 AI 服务器正在面向 AI 客户推出,鉴于 NVL36 和 NVL72 配置据说比上一代产品要贵得多,这肯定会为 NVIDIA 带来更高的收入。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876.htm)
今晚,**鸿蒙原生版微信正式在华为原生鸿蒙应用市场上架,版本号为1.0.3.42。**据介绍,**鸿蒙原生微信支持基础通讯、社交、微信支付、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直播等功能,**与普通版微信功能基本相同。 此外,该版本还可直接调用系统原相机,在拍摄照片和视频时支持变焦操作,在拍照、录制视频时带来更出色的效果。 目前,微信、支付宝、抖音、京东、淘宝、美团、WPS等TOP应用均已上架,**原生鸿蒙生态版图的最后一块TOP应用终于完成。**  截止目前,已上架应用已经基本可以满足消费者99.9%的日常使用需求。 据了解,2024年6月21日,华为宣布HarmonyOS NEXT在启动面向开发者和先锋用户的beta升级,鸿蒙原生应用进入全面冲刺阶段,5000多个常用应用已全部启动开发,其中超过1500家已完成上架。 同年9月,华为终端云总裁朱勇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上介绍,**占据消费者使用时长99.9%的超1万个应用和元服务已上架到鸿蒙应用市场,**涵盖汽车、教育、旅游住宿、金融理财、商务办公、购物比价、便捷生活、社交通讯、出行导航、新闻阅读、影音娱乐、实用工具、游戏等18个垂直领域。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872.htm)
1月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广东一位女生打了一辆网约车,一上车就注意到车上放了很多柠檬,**味道也很好闻,下车后立刻给了司机好评。**司机说,**他家里种了柠檬,他把柠檬拿到车上去除味道,隔一段时间还会换一批。**前段时间,“网约车臭车”引发了网友热议,随着冬季到来,有不少乘客打到了臭车。 据了解,司机本人的卫生状况、常见的车内吸烟行为、车内的微生物和没有及时清理的车载空调,都是臭味的重要来源。 对于臭车,滴滴表示已经开展异味车治理专项,包括上线拉黑异味车功能、对车内空气差评率较高的司机暂停服务并进行培训,以及对司机服务开展激励考核等,争取改善乘客的用车体验。 还有网友建议,平台需要给予司机更多实际支持,包括定期检测车辆、给司机发清洁补贴和降低派单抽成等,从源头减少臭车问题。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9/76214a45c447488f9df1b21d1ec2a190.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870.htm)
 《最终幻想7 重生》PC版介绍宣传片公开,游戏将于2025 年 1 月 23 日发售,Steam国区售价首发特惠312.2元,豪华版401.1元。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特性如下:       
 《异度神剑X 终极版》最新PV公开,将于2025年3月20日发售, 游戏支持简繁中文,不仅强化了游戏的视觉表现效果,还包含了全新的故事元素!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在 2025 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我们亲手体验了新款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Founders Edition “Blackwell” 显卡。这款显卡非常庞大,比 RTX 4090 FE 更长更高,但厚度只有 2 个插槽。这是因为 NVIDIA 的设计师发现,由于显卡变薄而损失的散热器散热面积可以通过向其他方向拉伸来恢复。这款显卡保留了过去两代(可追溯到 RTX 30 系列)Founders Edition 显卡的基本外形设计,但改变了双轴空气流通的概念。  过去的几代显卡在一侧使用进气风扇,吹向 PCB,在背板尾端使用另一个风扇将空气通过散热器并从背面吹出,而 RTX 5090 FE 有两个大风扇,两个风扇都将冷空气吹过散热器并将热气从显卡背面吹出。 PCB 位于显卡的中心,依靠一组分线 PCB 实现主机接口和显示输出。  PCB 上最大的组件是 RTX 5090 所基于的“GB202”GPU,它占据了其电路板面积的近 1/3。GPU 拥有巨大的引脚数,不仅是为了满足其电源需求,还为了满足其 512 位 GDDR7 内存接口。PCB 的一角从散热器顶部伸出,是显卡的 12V2x6 电源输入,额定功率为 600 W(我们还不知道 RTX 5090 的 TGP)。 该显卡使用 VRM 解决方案,VGPU 有 19 个相位,内存有 8 个相位。与 AI GPU 板非常相似,NVIDIA 采用高密度 PCB 工程,不会浪费 PCB 两侧的任何空间。电感器和 DRMOS(由 MPS 制造)位于正面,从三面包围 GPU;电容器位于反面。   PCB 的反面有连接器,可通向其两个分线组件。第一个连接器连接到带有 PCI-Express 5.0 x16 金手指的 PCB。另一个连接器通向显示器 I/O 分线。这两个连接都使用像笔记本电脑中那样的细带状电缆进行,并沿着冷却器的边缘布线,以免阻碍气流。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866.htm)
VLC 媒体播放器是一款流行的开源软件,由非营利组织 VideoLAN 开发,今天官方宣布其全球下载量已突破 60 亿次,并预告了一款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字幕系统。  VideoLAN 在 CES 上演示了这项新功能,它使用在用户设备本地运行的开源人工智能模型,为任何视频自动生成实时字幕,然后还可以将其翻译成多种语言,无需互联网连接或云服务。 该公司没有透露计划何时正式推出该功能。 VideoLAN 始于 1996 年,当时是巴黎中央理工学院学生的一个项目,旨在在校园内播放视频。与许多仅靠捐款难以生存的开源项目不同,VLC 在跨多个操作系统扩展的同时,一直保持着免费、无广告的模式。媒体播放器继续在没有广告、数据收集或商业收入来源的情况下运行。 VideoLAN 总裁 Jean-Baptiste Kempf 在 LinkedIn 帖子中写道:“即使在这个流媒体服务时代,VLC 的活跃用户数量实际上也在增长。”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864.htm)
消息称苹果正准备为 iOS 开发一款名为 Invites 的新应用。关于这款应用的具体细节目前还不清楚,但它可能是 Evite 或 Partiful 的竞争对手。根据 9to5Mac 对 iOS 18.3 beta 2 代码的发现,苹果可能正在创建一种新的方式来分享线下和线上活动的邀请,这款应用将与 iCloud 集成,并且可能还会在 iCloud.com 上托管一个网页版。  苹果已经允许用户通过日历应用发送会议等活动的邀请。然而,新的 Invites 应用可能不会像日历邀请那样工作。这可能是一种分享页面链接的方式,该页面以视觉上引人注目的方式显示事件详细信息以及受邀者列表——想想生日聚会、婚礼、校友聚会、公司活动等。 该报告表明,苹果将使用一个相对较新的内部框架 GroupKit 来管理人群,例如受邀者。它还指出,苹果可能会发布一款用于 iMessage 的迷你应用来访问 Invites 应用。 该公司尚未正式宣布任何消息或给出任何暗示,表明用户将能够很快试用这款新应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862.htm)
今天是苹果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在 2007 年 Macworld Expo 上发布第一代 iPhone 和 Apple TV 的 18 周年纪念日。乔布斯站在台上介绍 iPhone 时,称它是一款集三大革命性功能于一身的产品:“一款带触控功能的 iPod、一部电话和一款突破性的互联网通信设备。”他强调,这不是三款独立的设备,而是一款设备,并表示:“今天,苹果将重新发明手机。”  这一愿景最终成为一款打破行业惯例的设备,采用光滑的铝和塑料机身,3.5 英寸多点触控显示屏,无需物理键盘,200 万像素摄像头,以及 iPhone OS——一款与当时的功能手机相比提供前所未有的功能的移动操作系统。iPhone 将多种设备整合为一体,为未来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在 iPhone 占据头条新闻的同时,Apple 还正式推出了 Apple TV,该产品在 2006 年 9 月的一次活动中最初被预览为“iTV”。Apple TV 被展示为一个机顶盒,旨在将 iTunes 内容带到电视上。该设备允许用户将电影、电视节目、音乐和照片从 Mac 或 PC 无线传输到电视上。它配备 40GB 硬盘用于本地内容存储,支持 720p 高清分辨率,提供 HDMI 和分量视频输出,售价 299 美元。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公告是 Apple 决定将其公司名称从“Apple Computer, Inc.”更改为“Apple Inc.”乔布斯表示,Apple 不再只是一家计算机公司,这表明它打算主宰多个领域。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858.htm)
就在今天,**吉利集团成功注册莲花商标,路特斯正式改名为莲花跑车。**此前,莲花集团CEO冯擎峰宣布,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莲花集团在中国取得了历史性的法务胜利。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9/fa046d6cf24649ccbdac9cb3ddedc1c2.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9/cc77a71ffc8747549541503f09c52588.png) **自2024年12月27日起,LOTUS的圆标、字标以及“莲花”中文商标正式回归莲花集团。** 这一成就标志着莲花集团在全球所有市场实现了商标的一致性,即“同一个世界,同一个莲花”,也是品牌跨越周期、逾越艰难并被行业用户铭记的最重要资产。 **英国和中国的团队为夺回商标进行了超过20年的行政和诉讼程序,法务团队的专业和智慧为品牌赢得了关键胜利。** 2025年对莲花而言将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将迎来F1大赛75周年、Esprit诞生50周年等重要时刻。 2024年,莲花跑车全球单月销量已超过2000台,创造了LOTUS历史上的最佳销售业绩。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9/12444e6d8f314d43b451465dbbc4681d.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854.htm)
**华硕在CES 2024推出了ROG NUC,机身容量仅2.5升,这是首款搭载酷睿Ultra 9和RTX 40系列显卡的迷你游戏PC。**据悉, 2025 ROG NUC迷你游戏PC的整体尺寸为282.4mm x 187.7mm x 56.5mm,重量为3.12kg,机身容量大概3升;机身带有ARGB ROG标志,与Aura Sync神光同步兼容。 在核心性能层面,ROG NUC提供了英特尔酷睿Ultra系列——酷睿Ultra 9或酷睿Ultra 7处理器(预计型号为285HX与265HX,具体型号待揭晓),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处理速度。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9/3883134832c84499b09dea4a10d3b624.png) **显卡方面则跃升至全新高度,搭载NVIDIA最新的GeForce RTX 50系列移动版显卡,旗舰配置直抵RTX 5080,配备高达16GB的GDDR7高速显存,确保图形处理能力卓越非凡。** 内存与存储配置上,ROG NUC标配16GB DDR5-6400内存,最高可扩展至96GB,并兼容Intel XMP 3.0技术,让多任务处理游刃有余。存储方面,标配1TB PCIe 4.0 M.2 SSD,最高支持升级至2TB,满足大容量存储需求。 散热设计上,ROG NUC内置三风扇搭配双均热板的高效散热系统,不仅实现了低噪音运行,更确保了系统在高强度使用下的稳定与高效散热,为用户带来持久冷静的游戏体验。 **接口部分,前置I/O区域配备了1个USB 20Gbps Type-C接口与2个USB 10Gbps Type-A接口,便于快速连接各类外设。** 后置I/O则更加丰富,包括1个雷电4接口、双HDMI 2.1与双DP 2.1显示接口,满足多屏输出需求;加之4个USB 10Gbps Type-A接口、1个2.5G以太网口及1个3.5毫米音频插孔,连接无忧。此外,支持蓝牙5.4与Wi-Fi 7无线网络。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09/e65a2c566da3451ebe95b7394731ab44.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852.htm)
**在CES 2025展会上,联想推出了两款迷你电脑,分别是ThinkCentre neo 50q和IdeaCentre Mini x。**这两款产品是全球首款搭载高通骁龙X系列芯片的台式机,并且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非常小巧。  **据介绍, IdeaCentre Mini x体积仅为1L,但内部仍然设计了两个风扇,确保系统在高强度工作负载下依然能保持冷静。** 配置方面可选骁龙X芯片或骁龙X Plus,最高可搭载32GB内存与1TB存储空间,并且内置了的Wi-Fi 7连接。 接口方面,前面板有1个USB-A 3.2 Gen 2和1个USB-C 3.2 Gen 2接口,以及一个耳机插孔和一个电源按钮。 后部则配备了2个USB-A 3.2 Gen 2、1个USB-A 2.0、1个USB-C 4、1个HDMI 2.1、1个DP1.4接口和1个网络接口。 **这款产品预计售价659.99美元(约4839元人民币)起,今年4月份开始发货。**  **ThinkCentre neo 50q则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办公需求,核心配置采用高通骁龙X/X Plus芯片,内存最高16GB,足以应对日常办公软件多开、文档处理、数据分析等任务。** 前置接口布局与 IdeaCentre Mini x类似,后部为2个USB-A 3.2 Gen 2、2个USB-A 2.0、1个HDMI 2.1、1个DP 1.4接口以及1个网络接口。 采用的是Wi-Fi 6E,作为企业级产品,ThinkCentre neo 50q 在稳定性、可管理性上经过精心打磨,**将于2月初抢先上市,预计售价849美元(约6225元人民币)起。**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8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