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道,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旗下Meta为其“超级智能”团队的新成员提供了异常优厚的薪酬方案,其中给予前苹果顶尖工程师庞若鸣(Ruoming Pang)的薪酬方案超过2亿美元(约合14亿元人民币)。  扎克伯格 据知情人士透露,Meta挖走了苹果AI模型团队负责人庞若鸣,所提供的总薪酬方案达到数亿美元,分几年发放。苹果没有试图匹配这一报价,因为该薪酬远远超过除了CEOTim Cook(Tim Cook)之外的其他高管的薪资水平。 知情人士称,这份薪酬方案与Meta为“超级智能”新团队中其他重要成员提供的待遇大致相当。该团队致力于打造能够媲美甚至超越人类执行任务能力的AI系统,团队成员目前包括前GitHub CEO纳特·弗里德曼(Nat Friedman)和AI创业公司创始人丹尼尔·格罗斯(Daniel Gross)。此外,Meta还以143亿美元收购了Scale AI 49%的股份,任命其联合创始人汪滔(Alexandr Wang)为首席AI官。 **Meta如何制定薪酬?** 从纯粹的薪酬数字来看,Meta超级智能团队的薪酬水平在所有企业职位中属于顶尖之列,堪比世界各大银行的CEO职位。不过,他们的大部分薪酬都与业绩目标挂钩,并在员工长期忠诚服务的多年后才能兑现,这意味着如果员工提前离职或者公司股票表现不佳,这些薪酬可能无法全部获得。  庞若鸣 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MSL)为新员工提供的薪酬方案由基础工资、签约奖金和Meta股票组成,其中股票是最主要的部分。员工入职时的工资和奖金通常使用金额可观的现金支付。如果应聘者为了加入Meta而必须放弃原本在创业公司持有的大量股权,Meta会通过提高签约奖金来弥补。 知情人士称,对于薪酬方案中的股票部分,Meta通常会在合同中规定与特定指标挂钩的发放条件,例如Meta股价在某一年内必须上涨至少一定比例,员工才能获得相应的股票。在许多新员工签署的合同中,股票归属期往往超过常见的四年周期, 就在这些Meta薪酬方案结构的新细节曝光前,OpenAI 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曾在播客节目中披露,Meta提供了丰厚的薪酬来挖角OpenAI员工,其中包括高达1亿美元的签约奖金,这震惊了硅谷。 如今,Meta CEO扎克伯格已成功挖走10多名OpenAI研究人员,同时还从Anthropic、Google以及其他创业公司招募到了多位顶尖研究员和工程师。 截至发稿,Meta不予置评。苹果尚未回应置评请求。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2120.htm)
据外媒“Cryptopolitan”透露,特斯拉中国员工的销售业绩压力逐步上涨,曾多次向美国总部反馈产品与中国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脱节,但基本得不到正面回应。  截图:Cryptopolitan 销量数据显示,特斯拉在国内市场的 6 月销量为 6.1 万辆,环比上涨 59%,同比上涨 3.7%,创下二季度单月最高国内销量纪录,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第二季度交付了 19.1 万辆,相比第一季度环比增长 10.98%。 看似稳步增长的销量数据,实际上只是品牌最后的防御墙。 一方面,特斯拉正遭到小米、比亚迪等国产品牌的围攻,Model 3、Model Y 的统治力在逐步削弱。 另一方面,放眼全球车市,特斯拉第二季度的全球交付量只有 384122 辆,同比下降 13.5%,创下史上最大跌幅。 特斯拉中国屡次向总部提出反馈,正是内部“自救”的行动。 **纯电动市场的王座,****不再是特斯拉的专属** 国内新能源车市的激烈程度远超任何一个海外市场,因而特斯拉中国团队的“危机意识”一直存在。 外媒“Cryptopolitan”报道,2021 年,当友商开始卷车机智能化时,特斯拉中国团队就向总部提出搭载更多的智能手机软件和本地应用程序的建议,最终以“娱乐和本土化不是优先事项”而拒绝。2023 年和 2024年,特斯拉中国团队再次向美国总部提出相同的反馈,但结果石沉大海。 当特斯拉刚进入中国市场时,消费者会被特斯拉产品独有的未来感震撼到:与燃油车完全不同的驾驶感受、中控台只有一块屏幕带来的科技感,与其他品牌的“油改电”车型形成强烈反差。  再者,特斯拉对建设超级充电站很积极,因而在早期赢得大量忠实用户,再加上逐渐便宜的 Model 3 和 Model Y,特斯拉便在中国市场快速取得成功。 蔚来、小鹏等新势力品牌都以特斯拉为主要学习对象,发布与特斯拉风格非常相似的车型,在这个时候,新势力们开始在智能座舱发力,直接将各种软件和座舱联动功能量产上车,这才让特斯拉中国团队感到压力。 但这些新势力们还没有形成体系,真正开始让特斯拉高看一眼的是比亚迪。 在刀片电池和 DM-i 混动技术的加持下,比亚迪 2022 年的新能源汽车总销量首次超越特斯拉,并在 2023 年继续扩大领先优势,而在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纯电动车销量已经来到 102.3 万辆,远超特斯拉的 72 万辆,首次在纯电动领域实现全球销量第一位。 不过或许在特斯拉看来,比亚迪能够超越自己不过是走量车型比较多,但一款超越 Model 3 或者 Model Y 的新能源车并没有出现。  小米汽车,才是第一个把真正特斯拉“踢下神坛”的车企。 数据统计,小米 SU7 在今年上半年售出 155692 辆,特斯拉 Model 3 仅售出 91919 辆,而且小米 SU7 每个月都压特斯拉 Model 3 一头,当年的霸主地位早已易主。新上市的小米 YU7 更不用多说,上市 3 分钟后就获得超 20 万辆的订单量,现在提车都要等到明年了。 倘若小米汽车把这 20 万辆在今年全部交付给车主,换算下来小米 YU7 在下半年每个月的月销量都超过 3 万辆。数据显示,特斯拉 Model Y 在今年上半年累计售出 171491 辆,平均每月售出 28581 辆,小米 YU7 超越特斯拉 Model Y 的可能性非常大。  更重要的是,作为特斯拉一直引以为傲的黑科技,FSD 曾被引入国内市场,但却惨遭“翻车”,这表明特斯拉对中国本土化的适应能力远未达到预期。 现在的新能源车市早已不同当年,比亚迪、长安、奇瑞等传统品牌已经开始启动驾驶技术的平权,鸿蒙智行、小鹏等新能源品牌持续给车市带来更多新科技,似乎每款重磅新车都有机会成为爆款。 在这样的情况下,产品迭代升级速度本就很慢的特斯拉,自然会有“火烧眉毛”的感觉。更何况,中国市场目前还是特斯拉销量稳步增长的地区之一,如果特斯拉仍然没有在本土化研发、生态合作等方面实现突破,后面的道路只会越来越难走。 **马斯克已“志不在汽车”?** 美国总部忽视特斯拉中国团队的建议,表面来看是为了坚守品牌的极致简约理念,但主要原因是汽车领域早就不是马斯克的商业重心。 根据官方财报数据,特斯拉在 2024 年的研发投入为 47 亿美元,而投资的重点并不是整车研发,而是 AI 训练集群、FSD 自动驾驶及机器人项目 Optimus。 在去年 10 月举办的“WE,ROBOT”发布会中,特斯拉就将自动驾驶技术放在很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其中包含“去除人类干预”的终极产品特斯拉 Cybercab、搭载完全体 FSD 自动驾驶系统的无人驾驶厢式车特斯拉 Robovan。 这场发布会有不少“画饼”的意味,但至少在今年 6 月 22 日,特斯拉 Robotaxi 开启试运营,正式入局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开始往无人驾驶汽车领域迈出第一步。  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 Optimus 也是这场发布会的主角之一。当时马斯克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去解读,但在今年宣布,人形机器人 Optimus 将会在明年下半年对外销售,目标销量为 5 万台,并预言其会是“人类历史上产销量最高的产品”。 暂且不说人形机器人 Optimus 落地的可能性,但马斯克想让行业看到的是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产品,而且这些技术的载体不再局限于汽车。 更别说马斯克还在同步执行 SpaceX、Neuralink 脑机接口计划、对标 GPT-5 的 Grok3等其他项目了。 马斯克是一个敢于做梦的“狂人”,但“狂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按套路出牌,多线商业化理念或许可以让他在更多领域有所收获,但这注定让特斯拉逐步失去在新能源车市积累多年的领先优势。 **特斯拉新车即将推出,却难成爆款** 在售产品迭代速度慢、创始人商业重心偏离等原因,让外界对特斯拉的未来产生了质疑,真正可以刺激特斯拉在汽车市场的活跃度,可能就剩下发布新品这一招了。 网络上很早就曝光了特斯拉的低价车型,低价确实很容易吸引消费者,但以现款特斯拉 Model 3 的质感和配置来推断,这款低价特斯拉的“毛坯房”风格只会更浓厚。 购车预算在 20 万元以内的消费者比较看重品牌知名度,但更追求省心的用车体验,故也不会忽视产品本身的配置,因此对于这款特斯拉低价车型,电车通其实并不持有乐观态度。 还有一款是特斯拉 Model Y 的七座版本,目前有相关谍照疑似曝光,进入国内市场的可能性很大。  不过,电车通对这款新车存疑:七座版可以满足“多乘员出行”的需求,但以现款特斯拉 Model Y 的造型来分析,第三排乘客的舒适性和实用性,要想满足成年人可能很难。 对于第三排乘坐空间有需求的用户,在 30 万元的购车预算有太多大体量 SUV 的选择,特斯拉 Model Y 七座版能否被认可,电车通要打一个问号。 特斯拉现阶段确实处于“内忧外患”的状态,但现在的关键是马斯克到底还要不要中国市场,如果仍然不想放弃,不妨多思考一下如何让中国消费者开心。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2118.htm)
一颗追踪全球甲烷污染的卫星陷入瘫痪,危及了这项获得杰夫·贝佐斯和其他科技界大佬大力支持的任务。甲烷是所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导致地球升温的能力甚至比二氧化碳[更强。这种强大的温室气体经常](https://www.unep.org/news-and-stories/video/whats-deal-methane)[从油气井、管道和其他化石燃料基础设施中泄漏,却无人发现或报告](https://www.theverge.com/2020/2/19/21143597/methane-greenhouse-gas-oil-underestimate-leaks)。甲烷卫星旨在从太空探测此类泄漏,以督促工业界减少排放。  但自6月20日以来,任务运营部门一直无法与甲烷卫星取得联系。据开发甲烷卫星的非营利组织环境保护基金(Environmental Defense Fund)今天分享的[最新消息,该卫星已失去动力,“很可能无法恢复”。](https://www.methanesat.org/project-updates/methanesat-loses-contact-satellite) 这颗卫星的建造和发射成本为8800万美元,并获得了贝索斯地球基金1亿美元的[资助](https://www.edf.org/bezos-earth-fund-supports-edf-science-and-solutions)。它于去年3月由SpaceX猎鹰9号火箭而非蓝色起源火箭发射升空。此次发射是新西兰航天局[首次由政府资助的太空任务,该机构](https://www.mbie.govt.nz/science-and-technology/space/space-related-opportunities-in-new-zealand/methanesat-mission/)[支持了](https://www.mbie.govt.nz/science-and-technology/space/space-related-opportunities-in-new-zealand/methanesat-mission)任务运行控制和大气科学项目。 在甲烷卫星投入使用之前,法国电力公司(EDF)不得不在地面和飞机上测量甲烷读数,以测量气体泄漏。这项艰苦的工作带来了启示;它发现,2012年至2018年期间,美国的甲烷排放量实际上比环境保护署(EPA)的估计值[高出60% 。](https://www.edf.org/climate/methane-studies) 甲烷卫星从太空获取数据,预计能够在约20秒内完成飞机需要2小时才能勘测的区域。它绕地球运行95分钟,将覆盖占全球产量80%以上的油气田。 Google还与法国电力公司 (EDF) 合作追踪甲烷排放。该公司采用与Google地图在卫星图像中识别人行道和路牌类似的策略,开始训练人工智能识别井场、抽油机、储罐和其他化石燃料基础设施。 EDF 表示,他们仍在努力处理甲烷卫星自发射以来收集的数据,希望这些数据能够用于限制甲烷污染。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2112.htm)
周日,Block 首席执行官兼 Twitter 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 (Jack Dorsey)[推出了一款名为 Bitchat 的开源聊天应用](https://techcrunch.com/2025/07/07/jack-dorsey-working-on-bluetooth-messaging-app-bitchat/),[承诺](https://github.com/jackjackbits/bitchat/blob/main/WHITEPAPER.md#:~:text=secure%2C%20private%20messaging)在没有集中式基础设施的情况下提供“安全”和“私密”的消息传递。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708/fbfd55085135f6e.jpg) 与依赖互联网的传统消息应用不同,Bitchat 依靠蓝牙和端到端加密技术。由于采用去中心化设计,Bitchat 有可能在互联网受到监控或无法访问的高风险环境中成为一款安全的应用。根据 Dorsey 的[白皮书](https://github.com/jackjackbits/bitchat/blob/main/WHITEPAPER.md#encryption-and-security),该白皮书详细介绍了该应用的协议和隐私机制,Bitchat 的系统设计“优先考虑”安全性。 然而,该应用程序安全的说法已经面临安全研究人员的审查,因为该应用程序及其代码根本没有经过安全问题审查或测试——多西自己也承认这一点。 自推出以来,Dorsey 就在 Bitchat 的 GitHub 页面上[添加了一条警告](https://github.com/jackjackbits/bitchat/commit/d296f1d6a4ff8ee60c5c15d19e9178a244cf3e5c):“该软件尚未接受外部安全审查,可能存在漏洞,且未必符合其声明的安全目标。请勿将其用于生产用途,在审查完成之前,请勿对其安全性有任何依赖。” 此警告现在也出现在 Bitchat 的主要 GitHub 项目页面上,但在该应用程序首次亮相时并不存在。 截至周三,Dorsey在 GitHub 上的警告旁边 [补充道:“工作正在进行中”。](https://github.com/jackjackbits/bitchat/commit/ad3afab943efac33505e247e5567a17e5d4c6b90#diff-b335630551682c19a781afebcf4d07bf978fb1f8ac04c6bf87428ed5106870f5L5) 这一最新免责声明是在安全研究员 Alex Radocea 发现可以冒充他人并欺骗某人的联系人使其认为他们正在与合法联系人交谈之后发布的,[正如该研究员在一篇博客文章中所解释的那样](https://www.supernetworks.org/pages/blog/agentic-insecurity-vibes-on-bitchat)。 Radocea 写道,Bitchat 的“身份验证/验证”系统存在漏洞,攻击者可以拦截某人的“身份密钥”和“对等 ID 对”——本质上是一种数字握手,旨在在使用该应用的两个人之间建立信任连接。Bitchat 将这些联系人称为“收藏”联系人,并用星号图标标记。此功能的目的是让两个 Bitchat 用户在互动时,知道他们正在与之前聊天的同一个人交谈。  该屏幕截图显示了一个聊天示例,其中攻击者在与“爱丽丝”的聊天中冒充“鲍勃”,而 Bitchat 使聊天看起来好像真的来自鲍勃。图片来源: Alex Radocea 周一,Radocea 在 GitHub 项目上提交了一份工单,询问如何报告他在 Bitchat 收藏夹系统中发现的安全漏洞。不久之后,多西将其标记为“已完成”,未作任何评论。([多西于周三重新开启了工单](https://github.com/jackjackbits/bitchat/issues/19),称可以直接在 GitHub 上提交报告。) 另一个人对 Dorsey 声称 Bitchat 具有“前向保密性”[表示](https://github.com/jackjackbits/bitchat/issues/78)担忧,这是一种加密技术,可以确保即使攻击者窃取或破坏加密密钥,攻击者仍然无法解密之前发送的消息。 有人还[指出了](https://github.com/jackjackbits/bitchat/pull/96)潜在的缓冲区溢出漏洞,这是一种常见的安全漏洞,黑客可以强制设备内存溢出到其他位置,从而为数据泄露打开大门。Radocea 警告称,Bitchat 用户暂时不要相信该应用程序。 “安全性是让产品迅速走红的重要因素。但在构建这类产品时,进行基本的健全性检查,比如身份密钥是否真的具备加密功能,显然是需要测试的,有些人会从字面上理解关于安全性的信息,并可能依赖它来保障自身安全,因此,目前这个项目的状态可能会危及他们。”拉多西亚引用了他和其他人的发现,批评了多西关于 Bitchat 尚未经过安全测试的警告。 “我认为它已经接受了外部安全审查,而且情况看起来不太好,”他说。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2110.htm)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尽管](https://www.wsj.com/politics/policy/doge-elon-musk-left-control-92770407?st=cLCaAW)埃隆·马斯克在政府效率部低调的前副手史蒂夫·戴维斯已于今年5月正式离开美国政府,但他仍在DOGE发挥影响力。该报称,戴维斯是马斯克的长期盟友和内部人士,经常向现任DOGE官员发出指示,并私下否认戴维斯的离职是“假新闻”。  这种幕后参与表明,戴维斯的参与程度比外界想象的要高得多。据报道,戴维斯对支出非常苛刻,有时他批准的成本低至几百[美元;他对马斯克非常忠诚,据报道,在马斯克接管社交媒体平台后,他与](https://www.latimes.com/business/story/2024-12-27/who-is-steve-davis-elon-musks-go-to-cost-cutter-is-working-for-doge)[妻子和新生儿](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musk-may-have-found-a-hardcore-leader-for-twitter)睡在 X 的办公室里。 《华尔街日报》还称,鉴于马斯克的退出以及他与特朗普总统之间[持续存在的不和](https://x.com/TheBabylonBee/status/1942682649501356152),戴维斯的影响力造成了内部紧张局势。据报道,在国防部努力与白宫缩减权力的努力进行斗争之际,工作人员在闭门会议上面临着特朗普和马斯克之间忠诚度的考验。 该媒体援引现任和前任官员的话称,马斯克的盟友希望建立“DOGE 2.0”,专注于政府 IT 系统而不是裁员,但也有一些批评人士认为,该团队的持续参与主要是为了使马斯克的商业利益受益,包括 SpaceX、特斯拉和 X。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2106.htm)
以10.98万元起的定价切入新能源旅行车市场空白,比亚迪海豹06DM-i旅行版能否真正撬动细分市场?
Copper futures in the U.S. rose more than 2% following Trump's announcement.
微软今天宣布,Windows 11 24H2 及更新版本(例如 25H2)已将 JScript9Legacy 启用为默认脚本引擎,从而取代已有数十年历史的 JScript 运行时。该公司表示,Windows 11 用户现在将受益于“新 JScriptLegacy 脚本引擎提供的更佳性能和安全功能”。  切换到 JScript9Legacy的目标是减少与跨站点脚本 (XSS) 等遗留脚本相关的漏洞。XSS 漏洞允许网络攻击者将恶意代码附加到合法网站上,并在潜在受害者加载此类网站时执行这些代码。 过去,Windows 系统曾暴露出易受脚本引擎攻击的风险。甚至就在 2024 年 8 月,[微软](https://www.microsoft.com/en-us/store/b/home)[发布了针对 CVE-2024-38178](https://blog.0patch.com/2024/11/fixing-bunch-of-scripting-engine.html)远程代码执行漏洞的补丁。网络确实是一个危险的地方,尤其是对于 Windows 新手用户而言。 新的 JScript9Legacy 引擎强制执行更严格的执行策略并改进了对象处理,这将有助于缓解类似 XSS 的攻击。简而言之,对于企业和家庭用户而言,这一变化应该有助于抵御利用过时脚本引擎的 Web 威胁。 微软之前对 Edge 进行了类似的更改,并使用默认的增强安全模式。 JScript 自 1990 年代末以来就一直为 Windows 脚本提供支持,并首次在 Internet Explorer 3.0 中亮相。它与各种 Web 内容的兼容性使其广为传播,但也使成千上万的系统暴露于现代攻击媒介之下。 据微软称,新引擎将用 JScript9Legacy.dll 替换JScript.dll,此举旨在保持现有脚本的向后兼容性,同时在最新版本的 Windows 上提供更强大的安全性。微软指出,“您无需采取任何额外措施即可从 JScript9Legacy 中受益,也不会影响现有工作流程”,因此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无需采取进一步行动。 您可以在微软技术社区网站上[找到](https://techcommunity.microsoft.com/blog/windows-itpro-blog/jscript9legacy-scripting-engine-now-enabled-by-default/4431326)公告帖子。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2098.htm)
Google宣布将在美国和欧洲之间铺设一条新的跨大西洋海底互联网电缆,名为“Sol”。这条光缆的名称源于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中的“Sol”,意为“太阳”。它代表着该电缆系统在气候较温暖地区的登陆点。 新的海底电缆将连接美国佛罗里达州、百慕大群岛、亚速尔群岛和西班牙。佛罗里达州的棕榈海岸将作为其在美国的锚点,Google将与 DC BLOX 合作,在那里登陆电缆并创建一个新的连接枢纽。 Google随后将创建一条陆地线路,将棕榈海岸与其南卡罗来纳州的云区域连接起来。在西班牙,这家搜索巨头将在桑坦德铺设光缆,并将其与位于马德里的数据中心连接起来。  这家搜索巨头[表示,](https://cloud.google.com/blog/products/infrastructure/announcing-sol-transatlantic-cable) Sol 将在美国生产,并将增强其数据中心网络的容量,该网络由 42 个Google云区域组成。它将与之前宣布的连接南卡罗来纳州、百慕大群岛、亚速尔群岛和葡萄牙的 Nuvem 海底电缆并行运行。Nuvem 预计将于 2026 年投入运营。 该公司表示,Sol 光缆开通后将成为佛罗里达州和欧洲之间唯一一条在役的光缆。其棕榈海岸光缆登陆站(CLS)占地 20 英亩,预计[将于](https://www.dcblox.com/dc-blox-announces-second-cls-campus-palm-coast-florida/)2027 年第一季度投入运营。 Google指出,即将铺设的跨大西洋海底电缆“将为全球Google用户增加容量、提高可靠性并降低延迟”。然而,该公司尚未就 Sol 的带宽或容量发表任何官方声明。 即将铺设的海底电缆将补充Google的其他电缆系统,例如Equiano(欧洲至非洲)、Firmina(美国至南美洲)以及Grace Hopper(美国至英国和西班牙)。值得注意的是,Google[参与了](https://blog.telegeography.com/telegeography-content-providers-submarine-cable-holdings-list-new)30多个海底电缆项目,并拥有其中的多个项目。 虽然这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在领先的科技公司中,铺设水下电缆已成为一种日益流行的趋势,这些公司的目标是构建数据中心网络,并为新的人工智能功能创造更多带宽。微软和 Meta 也已涉足该领域多年。Meta 正在投资数十亿美元,建设一条长达5 万公里[、环绕全球的](http://www.neowin.net/news/report-meta-wants-to-install-a-10-billion-internet-cable-that-goes-around-the-world/)全新互联网电缆。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2094.htm)
今年 3 月,苹果曾表示计划在未来的 iOS、iPadOS、macOS 和 watchOS 软件更新中为“信息”应用添加对端到端加密 RCS 消息的支持,目前我们仍在等待这一消息的实现。截至本周发布的 iOS 26 第三个开发者测试版,该升级尚未在 iPhone 上出现。  RCS 端到端加密功能已于 3 月发布,作为[RCS Universal Profile 3.0 版](https://www.gsma.com/solutions-and-impact/technologies/networks/gsma_resources/gsma-rcs-universal-profile-3-0-specifications/)的一部分。该配置文件是 RCS 功能和规范的全球标准。这意味着苹果间接确认将支持 RCS Universal Profile 3.0,该配置文件不仅包含 RCS 端到端加密功能,还包括最初在 RCS 通用配置文件 2.7 中引入的其他几项类似 iMessage 的 RCS 增强功能。 苹果还必须等待运营商实施 RCS Universal Profile 3.0,因此这个过程需要时间是可以理解的。 一旦 Apple 推出对 RCS Universal Profile 3.0 的支持,iPhone、iPad 和 Mac 上的 RCS 对话将会出现以下五项新功能: - 端到端加密,这将阻止 Apple 和任何其他第三方在设备之间发送消息和附件时读取它们,就像 iMessage 一直以来的情况一样 - 在线回复 - 编辑消息 - 取消发送消息 - 完全支持 RCS 消息的 Tapback,无需特殊解决方法 iOS 18 全面支持 RCS,并支持 RCS 通用配置文件 2.4。它实际上是短信标准的现代化版本,仍然可以作为蜂窝网络短信的后备选项。 RCS 将在许多方面追赶 iMessage。自 iOS 5 以来,带有蓝色气泡的 iMessage 对话已经默认支持端到端加密。此外,iMessage 自 iOS 14 以来就支持内联回复,而编辑和取消发送 iMessage 的选项是在 iOS 16 中引入的。 苹果很可能会在 iOS 26、iPadOS 26、macOS 26 和 watchOS 26 软件周期的某个时间点推出这些 RCS 升级。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2092.htm)
三星正式推出Galaxy Z Fold7,国行版起售价是13999元,提供暗影蓝、秘影黑、星夜银、青霜绿灯配色。该机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是轻薄,**其折叠态厚度仅为8.9毫米**,展开后的单边厚度只有4.2毫米,**重量是215g,比iPhone 16 Pro Max还要轻,后者重量是227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0/e990c639fc084b6fb520b0f7fdd5cf5c.jpg) 核心配置上,Galaxy Z Fold7配备8英寸内屏以及6.5英寸外屏,搭载高通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内屏前摄是1000万像素,外屏前摄是1000万像素,后置2亿像素主摄、1000万像素长焦和1200万超广角,电池是4400mAh。 另外,Galaxy Z Fold7采用超薄精工装甲铰链,在屏幕闭合时呈现更加纤薄灵巧的机身姿态,同时采用升级版增强型装甲铝边框加强防护,其外屏盖板首次采用了康宁大猩猩玻璃陶瓷2材质,搭配康宁Victus 2背板,提升了整体耐用性。 以下是Galaxy Z Fold7的真机图赏。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0/78658176b46f4d4c95f192305fcfead0.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0/cb3f79b4c9d14781991804f2b6098571.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0/29f172b050c14694b2b651550636c6e5.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0/14337c3b08c84af88374c756ec27d5da.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0/889fcb059d5846aa9d143bb0eb82a5ac.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0/65f3a9bdadf8485a8923f8e1c169edd2.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0/5f50cdc9b8db4226903172656ee6c549.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0/41696ee8224b49b5b630c50d21231b07.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0/12aff321e9764b8682e975ead4b1c806.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0/b8d578631cfc45d695f8f2a9242869bd.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0/2226801abc794184a99677893f0f7daf.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2090.htm)
苹果能够使用名为“Presto”的专有系统以无线方式更新仍在包装盒内的iPhone,现在9to5Mac声称该技术将扩展到 Mac。使用 Presto,Apple Store员工可以将密封的iPhone包装盒放在 Presto 货架上。然后,iPhone 会开机,其运行的软件也会更新到最新版本。 整个过程大约需要 15 到 30 分钟,iPhone 在出售给顾客之前就能更新到 Apple 的最新软件。  在 macOS Tahoe 的第三个测试版中,有迹象表明 Mac 将会提供类似的 Presto 选项。与 iPhone 一样,Mac 可以在出售前更新到最新软件,这样一来,消费者就无需在购买产品后的第一天就进行更新。 目前尚不清楚 Presto for Mac 功能如何运作,因为 iPhone 版本依赖于 NFC,而 Mac 内部没有 NFC 芯片,也不清楚该功能何时会在 Apple 零售店推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2088.htm)
天马微电子宣布,继G3.5 Micro-LED产线全制程贯通后,**首款车载标准化产品——Micro-LED 7英寸车载标准品成功点亮。**该产品标志着天马Micro-LED产线的工艺路线全面锁定。 作为天马Micro-LED显示技术落地的首款车载标准品,7英寸Micro-LED车载标准品在透明显示、模块化拼接、性能上拥有三大优势。 **透明显示** 基于TFT基玻璃背板与Micro-LED像素显示技术,屏幕透光率取得突破性提升,在保持高亮度和色彩饱和度的同时,实现“屏幕隐形”。 **驾驶员可透过屏幕查看路况的同时,导航、车况等信息则以悬浮形式清晰呈现,彻底解决传统车载屏遮挡视线的痛点。** **模块化拼接显示** 模块化设计支持横向、纵向自由拼接组合,还可实现单屏、两拼、三拼等多种显示形态。 其中,单屏模式适用于HUD抬头显示、中控及仪表屏等场景,多屏模式则能灵活组合为全景HUD抬头显示系统。 **性能** 产品对比度高达1000,000:1,亮度1700nits,色域NTSC>120% ,透过率61%,以及响应速度达微秒级,显示性能上远超OLED与LCD,并且无烧屏风险,可以适应车载的严苛环境。 天马表示,**7英寸Micro-LED车载屏不仅可以应用到前装市场,替代传统仪表盘,实现导航、ADAS警示和实景路况叠加,显著提升驾驶安全性,更将成为智慧座舱的核心交互界面。**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0/50a7bc3d100c4303be051fc2646dc1ef.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2086.htm)
Galaxy Watch 系列迎来新成员——Galaxy Watch8和Watch8 Classic。我们花了一些时间体验三星最新的可穿戴设备,以下是我们的初步印象。  从左到右:Watch8(40毫米)、Watch8 44毫米、Watch8 Classic(白色和黑色)、Watch Ultra(钛蓝色) Watch8 系列采用了三星的“枕形设计”,该设计最初在去年的Galaxy Watch Ultra上推出。这意味着表壳为方形,顶部为圆形显示屏。   Watch 8 和 Watch8 Classic 三星的动态表耳系统可减少表壳与手腕之间的间隙,从而提高健康和活动读数的准确性。唯一的缺点是 Watch8 系列使用专有表带,因此您无法像 Watch7 系列那样随意更换任何 22 毫米标准表带。  正如您所见,三星确实提供了多种表带选项可供选择。   Watch8系列表带 Watch8 有 40 毫米和 44 毫米两种尺寸,以及石墨色和银色两种颜色。小尺寸版本配备 1.34 英寸显示屏,大尺寸版本则配备稍大的 1.47 英寸面板。  Watch8 Classic 提供 46 毫米单尺寸,并有黑白两种颜色可选。它重新启用了深受粉丝喜爱的旋转表圈,而三星在其 Watch7 系列中却意外地取消了这项设计。  出于某些奇怪的原因,Watch8 Classic 的对角线长度与较小的 40 毫米 Watch8 相同,均为 1.34 英寸。 无论您选择哪个 Watch8 系列,您都将获得明亮且响应灵敏的 AMOLED 显示屏,该显示屏具有蓝宝石水晶保护和 3,000 尼特的峰值亮度。  Watch8 的外壳采用铝制,而 Classic 则采用不锈钢。两款手表都拥有相当高端的质感,不过 Classic 明显更重,考虑到它更大的尺寸和旋转表圈,这也是意料之中的。 Watch8 厚度为 8.6 毫米,比之前的任何 Galaxy Watch 都更薄更轻,戴在手腕上感觉非常轻盈。 三星新款手表搭载基于Google Wear OS 6 的 One UI 8 Watch。此次更新带来了一些新功能,包括分组通知、多信息磁贴和三星 Now Bar。此外,用户还可以获得睡前指导、血管负荷、抗氧化指数和全新的跑步教练功能。  三星的 BioActive 传感器声称其健康和活动读数更精准,我们将在评测中对其进行测试。两款 Watch8 均搭载 Exynos W1000 芯片,Watch8 配备 2GB RAM 和 32GB 存储空间,而 Classic 则配备 64GB 存储空间。 至于电池续航,最小的 40 毫米 Watch8 配备 325 毫安时电池,而 44 毫米型号则配备 435 毫安时电池。Watch8 Classic 配备 445 毫安时电池。三星声称,在不开启常亮显示 (AoD) 模式的情况下,两款型号均可使用 40 小时,在开启 AoD 模式的情况下,均可使用 30 小时。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2084.htm)
随便问一个美国人,他们都会告诉你,嬉皮士风、热爱特斯拉的加州是电动汽车最友好的州。但如果我告诉你,它甚至连前十都进不了呢?这正是Hasbrook & Hasbrook 人身伤害律师事务所最新研究揭示的。该研究调查了美国所有 50 个州,并根据各州电动汽车拥有便利程度进行评分。  该评级综合考虑了充电桩数量(每100平方英里)和充电站数量(每1000平方英里)、道路安全、州气候以及州可能提供的税收减免等因素。评分范围从1到100,每个因素都获得一个分数,分数越高,电动汽车车主的处境越好。在调整充电接入时,每个州的面积都会被考虑在内,最重要的标准会被赋予更高的权重。 [](https://newatlas.com/automotive/most-ev-friendly-state/#gallery:2?itm_source=newatlas&itm_medium=article-body) 马萨诸塞州是拥有电动汽车的最佳地点,拥有 1146 个充电端口(每 100 平方英里)和 473 个充电站(每 1000 平方英里) 如果不是硅谷和好莱坞之类的大佬,那还有哪个州热爱电动汽车呢?显然,马萨诸塞州是电动汽车的最佳拥有地。根据这项研究,它拥有全美最广泛的充电网络,每100平方英里拥有1146个充电端口,每1000平方英里拥有473个充电站。这在古老的殖民地冬季尤为重要,因为寒冷的气候会严重影响电池性能。在零下6.7摄氏度(20华氏度)的气温下,续航里程损失20%到40%是可以预料的,所以设立这些充电点是合理的! 由于其道路安全评级高达4级,在那里驾驶电动汽车也相当安全。如果你曾在马萨诸塞州(尤其是在波士顿和伍斯特)驾驶过,这听起来可能有点违反直觉,但马萨诸塞州的限速相当保守(对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有利),而且[车辆死亡率](https://www.governing.com/transportation/in-the-weeds-why-massachusetts-has-the-lowest-rate-of-traffic-deaths)是全美最低的。这可能是因为这里的交通缓慢,但事实确实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新电动汽车和二手电动汽车的联邦税收抵免政策仍然有效,有效期至2025年9月30日,但此后将不再享受电动汽车联邦税收抵免。不过,马萨诸塞州政府为购买新电动汽车和二手电动汽车提供3,500美元的补贴,这无疑为电动汽车购买者带来了更多选择。 排在第二位的是罗德岛州。该州电动汽车拥有率排名第二,得分为79.2分,这部分归功于其7分的良好安全评级和2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https://newatlas.com/automotive/most-ev-friendly-state/#gallery:5?itm_source=newatlas&itm_medium=article-body) 该评级考虑了充电端口和充电站的数量、道路安全、州气温以及客户是否获得任何经济援助等因素 罗德岛州拥有793个充电端口和323个充电站,是电动汽车充电最便捷的地点之一。尽管罗德岛州的充电站总数少于马萨诸塞州,但由于其总面积较小,因此仍然提供了足够的充电条件。 康涅狄格州位居第三,得分为79.1。有趣的是,该州提供的税收抵免额在前三个州中最高,高达4125美元。这里的电动汽车车主几乎和罗德岛州一样方便,拥有779个充电桩和266个充电站。 紧随其后的是新泽西州和马里兰州,分别以75.44分和58.41分的得分位列第四和第五。新泽西州拥有677个充电桩和216个充电站,道路安全评级高达5分,堪称顶级(具体是怎么算的?我也不太清楚。如果你曾经在新泽西开车,你就会明白我的意思)。另一方面,马里兰州紧随其后,拥有436个充电桩和151个充电站,但其道路安全评级却低得可怜,只有18分——尤其是在华盛顿特区附近,被劫车的概率几乎和撞车的概率一样高——这拉低了其整体得分。 [](https://newatlas.com/automotive/most-ev-friendly-state/#gallery:3?itm_source=newatlas&itm_medium=article-body) 缅因州提供最高的 7,500 美元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而佛罗里达州的气候最适合电动汽车,平均气温为 70.7°F 缅因州提供最慷慨的7500美元电动汽车税收抵免,道路安全排名也最高——当一半人口都待在家里堆柴火时,这一点并不难做到。相反,佛罗里达州没有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如果你曾经在那里开过车,你会发现那里的道路安全有点令人怀疑。退休人员的反应速度通常不是很快,尤其是在鳄鱼和鬣蜥出没的道路上。 佛蒙特州、特拉华州和纽约州位列前十。 这可能有助于了解美国东海岸的所有设施相对密集的情况,这与狂野的西部不同,在狂野的西部,你可以驾车行驶数百英里的荒凉道路而看不到加油站,更不用说能够处理高压直流充电站的电力基础设施了。 根据国际能源署最近的一份报告[,](https://www.iea.org/reports/global-ev-outlook-2025/trends-in-electric-car-markets-2)今年全球每售出四辆新车,就有超过一辆是电动汽车。此外,到2025年初,美国电动汽车的销量[将增长约10% 。](https://www.coxautoinc.com/market-insights/q1-2025-ev-sales/?utm_source=chatgpt.com) 此类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电动汽车的采用实际上是如何演变的,以及人们认为它是如何演变的——这并不总是同一件事。 Hasbrook & Hasbrook 原始报告的发布者 Clayton Hasbrook 评论道:“随着今年电动汽车销量屡创新高,人们很容易认为税收减免是推动这一转变的因素。但居住地仍然至关重要。充电设施更完善、道路更安全、气候更适宜的州能为电动汽车车主提供更顺畅的体验;这些才是真正推动电动汽车销量增长的因素。” [](https://newatlas.com/automotive/most-ev-friendly-state/#gallery:4?itm_source=newatlas&itm_medium=article-body) 加州占美国电动汽车总销量的 34% 以上,而特斯拉在该州电动汽车销量中占据主导地位 现在,这还不足以解释加州为何成为电动汽车文化的典范——我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科技大佬”和瑜伽教练开着特斯拉默默地四处兜风。但问题在于:虽然加州在这份榜单上甚至没能进入前十,但就纯电动汽车数量而言,它仍然绝对压倒美国其他地区。 尽管加州人口仅占全美总人口的12%,但其电动汽车销量却占全美[电动汽车总销量的34%](https://www.veloz.org/q4-2023-data-shows-a-29-percent-year-over-year-increase/)以上。特斯拉在全美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可能是因为比亚迪在美国没有销售),而加州则位居榜首。所以,这种刻板印象依然根深蒂固。 来源:[Hasbrook & Hasbrook 人身伤害律师事务所](https://oklahomalawyer.com/best-states-to-own-an-electric-vehicle/)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2080.htm)
 ## 小米首款增程 SUV 新谍照曝光,第 4 款车也首次露面 7 月 9 日,小米 SU7 和 YU7 之后,小米第三款车型——小米首款增程 SUV 已经得到多次曝光。 博主 @ 整车异响咣当咣当 昨日爆料了小米首款增程 SUV 的新谍照。该博主称,小米这个六座 SUV,似乎只比 SU7 长十几厘米,且不算高,大概是个比问界 M8 长一点点,但比问界 M8 矮一截的身材。 该博主还称,板车尾部有一台比 YU7 明显小一号的两厢车或溜背 SUV,考虑车灯撑起车衣的折痕很连贯,且下保部分还有折线,明显跟 YU7 的车灯与风道中间没有折痕,且风道过渡到前保也没有折线不一样,基本可以确定这车不可能是 YU7 了。  此外,板车上还出现了类似小米 SU7 和 YU7 的伪装车,现款车型已经发布,因此没必要伪装,因此可能是后续的新版或改款。 博主 @ 极速拍档 Speedsters 曾爆料称,小米首款增程 SUV 代号昆仑,据规划全新增程 SUV 将在 2026 年推出。 从谍照看,新车预计会采用三排座椅布局。此外,该车车顶配有激光雷达,整车采用了更加方正的车身造型,预计偏向家用。博世去年 9 月发布的技术路线图意外透露了小米汽车的产品规划。根据该路线图,小米计划在 2025 年发布两款新车型:小米 SU7 Ultra 和代号为 MX11 的首款 SUV,这一点已经证实。路线图称小米 2026 年将推出首款采用增程动力的 SUV 车型。(来源:IT之家)  ## 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达到 4 万亿美元的公司 7 月 9 日,英伟达涨幅扩大至近 2.5%,市值突破 4 万亿美元,成为首家市值突破 4 万亿美元的公司。该公司股价今年上涨了 22%,这一涨势使其估值增加了约 7000 亿美元。  英伟达股价在 2024 年上涨了 170% 以上,而 2023 年的涨幅约为 240%。(来源:界面新闻) ## 苹果正在开发类似 ChatGPT 的 AI 客服助手 7 月 9 日,据外媒报道,苹果公司正悄然为其 Apple Support 应用开发一款 AI「支持助手」,据悉,该功能将允许用户通过聊天方式输入问题,并在真正联系人工客服前,先获得由生成式 AI 提供的答案。 代码显示,该助手能处理与部分苹果产品及服务相关的问题,还支持上传图片、PDF 等文档,力图让技术难题不再令人抓狂。不过,苹果也贴心地提醒,AI 生成的信息有时可能不靠谱,千万别把它当成专业建议。值得一提的是,苹果还在为 AppleCare 顾问测试一款名为「Ask」的 ChatGPT 风格工具,帮助他们更快找到答案。至于这位「助理」何时正式亮相?目前还没有时间表。(来源:cnBeta) ## 英国政府与谷歌达成合作,力争 2030 年前为 10 万名公务员提升 AI 技能 7 月 9 日,英国政府宣布与谷歌 Google Cloud 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计划在 2030 年前帮助 10 万名公务员提升数字与 AI 技能,并推进传统 IT 系统的现代化改造。 此次合作涵盖多个领域,包括 NHS、地方政府、税务申报、垃圾回收等服务。政府希望借助谷歌将以往「被锁死」的旧合同转向「设计即安全」的云端技术。据估算,此举有望为公共部门节省 450 亿英镑(现汇率约合 4390.54 亿元人民币)的成本。 协议还包括未来五年内启动一项 Google Cloud 培训计划,为多达 10 万名公务员提供数字与 AI 课程。英国首相斯塔默更提出,要让每 10 名公务员中有 1 人成为科技专家,以加快「变革计划」的推进,而谷歌的培训项目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一环。 英国政府指出,人工智能有望显著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就在上个月,官方数据显示,AI 每天可为每位公务员节省约 26 分钟,释放出更多时间处理其他事务。政府还宣布,AI 已在减少建设审批延误、加快住房落地方面取得突破。 此外,政府还计划与谷歌 Google Cloud 合作开发统一的网络安全监控平台,并共同探索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在公共部门的应用潜力。(来源:IT之家) ## 周杰伦入驻抖音,一条作品没发粉丝破 300 万 7 月 9 日,歌手周杰伦正式入驻抖音,官方认证的账号已经开放,ID 为「周同学」。 作为华语乐坛的顶流,周杰伦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强大热度,一条作品都没发,粉丝数就一路暴涨,目前已经突破 300 万。  这个数字还丝毫没有停留的意思,依然在火速上涨,基本每一秒刷新数字都在涨。 这是周杰伦在国内社交平台的第二个账号,此前曾于 2020 年 5 月在快手创建了首个中文社交账号「周同学」,并个性签名为「全网唯一,只在快手」。 当时入驻快手不到一周,帐号粉丝量突破千万,现在看来可能抖音将刷新这个记录。(来源:快科技) ## 比亚迪全球率先实现媲美 L4 级智能泊车:在中国市场为损失全面兜底 7 月 9 日,比亚迪汽车官方宣布,在智能泊车场景取得关键突破,在全球率先实现媲美 L4 级的智能泊车,并承诺:在中国市场,比亚迪对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比亚迪表示,在天神之眼智能泊车辅助场景下的安全及依法由本车承担的损失,不用走保险流程,可直接联系比亚迪售后处理。这意味着比亚迪在智能泊车场景实现了类 L4 级别方案,更为用户明确智驾权责归属。  比亚迪还宣布对天神之眼进行新一轮 OTA。在泊车方面,天神之眼新增三速泊车、车头泊入、偏置泊车、窄车位泊车自动收后视镜等功能,并优化了悬空障碍物识别功能。 行车方面,天神之眼可覆盖更多场景,如环岛通行、复杂场景连续绕行、高速施工路段借应急车道绕行、窄路多把掉头等,还新增前车加塞场景下的闪灯鸣笛提醒功能。 安全方面,天神之眼 AEB 功能可更轻松识别低矮障碍物,在夜间 80km/h 情况下可实现对两轮车侵入车道紧急刹停,120km/h 触发 AEB 也能做到两段式舒适刹停。(来源:IT之家) ## ## 《哪吒 2》英文配音版定档,8 月 22 日起在北美陆续上映 7 月 9 日,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动画巨制《哪吒之魔童闹海》英文配音版官宣定档,将于 8 月 22 日起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陆续上映,并以 IMAX® 与 3D 格式震撼呈现。 该片密钥已经于 6 月 30 日到期,网络平台数据显示,该影片国内票房以 154.45 亿收官,总观影人次达到 3.24 亿。 《哪吒 2》上映至今已打破 113 项纪录,获得 308 项里程碑式亮眼成绩。同时,该片狂揽内地影史总票房冠军、内地影史观影人次冠军、2025 年内地票房冠军、内地影史春节档票房冠军、内地影史国产片票房冠军、内地影史喜剧片票房冠军,以及全球影史票房榜第 5 位、全球影史动画片票房榜冠军。(来源:IT之家) ## 琳达·亚卡里诺辞任 X 平台 CEO 7 月 9 日,社交媒体平台「X」首席执行官琳达·亚卡里诺(Linda Yaccarino)宣布,她决定辞任 X 首席执行官。 亚卡里诺是马斯克于 2022 年收购 X 平台(原 Twitter)后聘请的首位正式 CEO。她于 2023 年上任,此前曾在 NBC 环球公司负责广告业务超过十年。她的加入一度缓解了特斯拉投资者对马斯克分身乏术的忧虑。 在亚卡里诺的领导下,X 平台在美国社交媒体领域依然保持主导地位,尤其在实时公共讨论方面仍具领先优势。然而,平台的广告业务却始终未能恢复元气。尽管市场研究机构 eMarketer 预测 X 的广告收入将在 2025 年实现四年来的首次增长,但预计仍将仅为 2021 年(即马斯克收购前一年)的一半左右。 就在 Yaccarino 离职之前,X 的母公司 xAI 刚刚将其 Grok 聊天机器人更新得更加「政治不正确」,导致反犹太主义和对希特勒的赞扬泛滥。目前,X 尚未宣布雅卡里诺的继任者。(来源:界面新闻) ## 网信公安联合打击网络谣言:整治 AI 制假信息,清理「韦东奕」仿冒账号 7 月 9 日,中央网信办公布,为整治 AI 技术滥用,第一阶段累计处置违规小程序、应用程序、智能体等 AI 产品 3500 余款,清理违法违规信息 96 万余条,处置账号 3700 余个。 北京 6 月以来累计清理假冒仿冒「韦东奕」个人账号超 5000 个,网警针对仿冒「高考扁担女孩」的虚假账号也依法依规予以处置。上海警方依托「砺剑」「净网」系列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涉企有偿删帖、舆情敲诈等违法犯罪活动,有力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此外,造谣「幼儿园发生大火 32 名孩子被困」「浙江天台县遭遇特大暴雨致山体滑坡」「爆炸致 50 人死亡」的 3 人也已分别被属地公安依法行政拘留及处罚。(来源:界面新闻)  ## 理想 i8 将于 7 月 29 日正式发布 7 月 9 日,据媒体报道,理想 i8 将于 7 月 29 日正式发布,定价 35 万元以上。理想汽车官方表示,理想 i8 定位家庭六座纯电 SUV,外尺寸和理想 L8、特斯拉 Model X 相近,定位中大型 SUV。  从官方预热来看,理想 i8 外观融合了 MEGA 和 L 系列的设计风格。车头部分延续了 MEGA 的封闭式造型,同时加入了 L 系列的立体引擎盖筋线和分体式大灯。车尾则采用了类似 L9 的贯穿式 LED 尾灯和双层扰流板设计。此外,新车预计采用双色车身和全景天幕。 理想 i8 定位中大型 SUV(纯电动车型),采用 6 座布局。官图显示该车内饰延续了家族式设计,配备双联屏、AR-HUD 抬头显示和方向盘小尺寸仪表屏,全系标配 5C 三元锂电池、双电机智能四驱、激光雷达,考虑到纯电车型搭载更大的电池包,预测理想 i8 的价格不会低于理想 L8,在 35 万元以上,月销量在 3000-5000 台左右。(来源:36Kr) ## 知情人士:苹果准备首次升级举步维艰的 Vision Pro 7 月 9 日,彭博社的 Mark Gurman 发布博文,爆料称苹果公司计划在 2025 年推出新款 Vision Pro 头显,聚焦升级内部芯片,将升级至 iPad Pro 和部分 Mac 中使用的 M4 芯片。 苹果分析师郭明錤今年 6 月表示,2025 年推出的 Vision Pro 头显将配备 M5 芯片。古尔曼此前也透露,新款头显可能会配备 M5 芯片。 而最新消息称会采用 M4 芯片,虽然和曝料预期存在一定落差,但苹果现款 Vision Pro 采用 M2 芯片,M4 芯片也能带来较大的性能升级。 除了更快的处理器,苹果还计划为 Vision Pro 更新一款头带,让设备在长时间佩戴时更加舒适。苹果正在研发的头带旨在减轻头部和颈部的疼痛,但具体的设计细节尚未公开。 苹果还在测试一款配备了更多核心的升级版 Neural Engine,这将改善 AI 任务的处理器性能。 此外消息称苹果 2025 年更新 Vision Pro 头显后,2026 年不会更新该产品线,会跳到 2027 年发布新款,这款被郭明錤称为「Vision Air」的模型预计将更加轻便。(来源:IT之家)  ## 比尔・盖茨:即使 100 年后,AI 也无法完全取代人类进行编程工作 7 月 9 日,在接受法国广播电台 France Inter 采访时,比尔・盖茨坦言:「我也会感到害怕。」他同时指出,尽管 AI 可能带来巨大变革,但其潜力同样不可忽视。 盖茨认为,如果运用得当,人工智能可以大幅提高生产力,AI 将「为我们腾出大量自由时间」,让人们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具创造性和战略性的任务。在众多职业中,盖茨特别强调了编程的独特性,难以实现完全自动化。他认为,编程的价值源自创造力和判断力等人类独有的特质,而这些是机器无法企及的。 盖茨还指出,AI 对不同职业的影响并不均衡。例如,能源和生物科技等领域同样依赖高度专业化的人类知识,短期内难以被 AI 完全取代。相比之下,行政助理、平面设计师等岗位则面临更大的自动化风险。生成式 AI 工具的普及,使得许多日常任务变得更快捷、更廉价,迫使从业者重新思考自身的职业定位。(来源:IT之家)
苹果公司已批准 SaruTobi 重返App Store,并在游戏附加功能中集成比特币闪电支付功能。由 Christian Moss 开发、MandelDuck 发行的SaruTobi[现已登陆](https://apps.apple.com/us/app/sarutobi-make-the-monkey-fly/id1527644721)App Store,并支持 ZBD 支持的闪电网络支付。玩家可以使用少量比特币购买强化道具或重试次数,同时还能[通过游戏](https://bitcoinmagazine.com/news/apple-approves-first-ever-ios-game-integrating-bitcoin-microtransactions-powered-by-zbd)获得名为“聪”(Sats)的小额奖励。 ZBD 将新版本描述为 iOS 游戏中首个完全原生的闪电网络集成。玩家可以完全在应用内完成比特币交易。 闪电网络建立在比特币区块链之上,管理人员声称这可以实现更快、更便宜的交易。ZBD 的系统通过主区块链进行支付结算,以降低成本和延迟。 [App Store 指南](https://developer.apple.com/app-store/review/guidelines/)允许某些形式的加密货币使用。第 3.1.5 条允许应用程序支持加密货币转账,前提是它们使用经批准的服务,并避免通过应用内购买出售加密货币。开发者可以集成 ZBD 等外部支付服务提供商,以实现平台外支付。  玩家可以使用 ZBD 的技术,花费少量比特币购买游戏内额外奖励,例如强化道具或重试。该网络无需离开应用程序即可处理快速、低成本的支付。 新的集成避免了外部钱包或重定向,并展示了开发人员如何在 Apple 现有规则内将加密货币功能引入 iOS 游戏。 SaruTobi本身在 iOS 平台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最初于 2013 年推出,早期曾提供比特币支付功能,后来因更严格的规定被 App Store 下架。其他游戏,例如Bitcoin Bounce,也曾在 iOS 平台上使用闪电网络或外部钱包提供比特币奖励。 此次批准的创新之处在于将 ZBD 的闪电技术直接集成到应用程序中。现在,玩家可以在游戏内部进行支付和奖励,而无需前往外部网站或钱包。 苹果继续限制通过其自身支付系统直接销售加密货币。它允许获得批准的服务处理加密货币奖励。开发者可以设计支持小额比特币支付的游戏。如果交易不在苹果的应用内购买基础设施范围内,他们还可以接受闪电网络支付来购买额外内容。 SaruTobi的再次获批为有意在 iOS 上实现比特币微交易的开发者指明了方向。这也体现了开发者们在满足 Apple 现有准则的同时,不断努力使闪电网络支付在移动应用中更快速、更便捷地使用。 评论称这款游戏易于上手,但难以精通,此外,它还通过 ZBD 的闪电网络集成支付了小额比特币奖励,增添了新意。玩家们注意到,虽然奖励金额不大,但运行可靠,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覆盖手续费,因此对于任何想赚取 Sats 的人来说,这都是一款充满乐趣的休闲游戏。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2078.htm)
Apple Vision Pro的首次升级预计仍将在 2025 年推出,届时这款头显的性能和舒适度将有所改进,它在发布时引起了轰动,但实际效果并未达到最初的预期。虽然苹果距离完整的第二代更新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现有版本的调整版本可能很快就会推出。  据彭博社周三报道,苹果预计将于 2025 年底首次升级 Apple Vision Pro。 此次升级将是对头显的改进,而非全新设计。知情人士表示,升级将包括更换更快的处理器和其他组件。性能提升将有助于其更好地运行人工智能。 此次升级可能包括使用M4芯片,而不是现有头显中使用的 M2 。另一个主要变化与舒适度相关,新的带子正在原型设计中,以减轻颈部压力。Apple Vision Pro 重达 1.4 磅,一直以来都是用户的一个痛点,因此减轻重量将对用户有利。 尽管人们一直期待升级版 Apple Vision Pro 即将推出,但与其他预测相比,最新报告的预期略有下降。 6 月底,分析师郭明錤表示,搭载 M5 芯片的版本将于 2025 年第三季度开始量产,并很快发布。虽然升级版 Apple Vision Pro 的前景一片光明,但这与苹果为该硬件的后续发布所规划的内容相去甚远。有传言称,第二代 Apple Vision Pro将于 2026 年或 2027 年发布。也有传言称,一款规格较低、生产成本较低、针对消费者的头显即将问世。 下一代头显,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据传会轻得多。今年4月,一位爆料人透露,下一代苹果头显将采用钛金属材质而非铝金属来减轻重量。 如果属实,那么这种改变更有可能在Pro版头显中使用,这仅仅是因为钛的成本远高于铝。 还有更远的产品——Apple Glass,这款智能眼镜肯定能解决重量问题,不过可能要等到2027年末才能用上它。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2076.htm)
苹果的Windows 版iCloud Passwords 应用程序现已正式支持 Firefox 网络浏览器,PC 用户可以直接从 Mozilla 的网络浏览器访问和自动填充凭据。Apple Passwords 在iOS 18中首次亮相,作为iCloud钥匙串项目的延续,这些项目之前只能通过“设置”应用部分访问,后来已以某种形式扩展到其他操作系统,以确保对登录名、密钥和其他凭据的通用访问。  周三,得益于苹果 iCloud 密码扩展程序的更新,Windows 版 Firefox 成为最新一款支持应用内 iCloud 密码管理的浏览器。据9to5mac报道,Mac版 Firefox 自 2024 年 12 月起即可提供同样的功能,Windows 版 Google Chrome 和 Microsoft Edge 也提供该功能。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Reddit 用户指出,iCloud 密码自动填充功能似乎仅与微软最新版本的操作系统 Windows 11 兼容。与此同时,Windows 10 用户似乎暂时没有这个功能。 苹果的 Windows 版 iCloud 应用早在2021 年 8 月就已支持iCloud 钥匙串,并且多年来也进行了多次更新。要直接从 Windows 上的 Firefox 访问和使用 iCloud 密码,您需要 Windows 版 iCloud 应用和 Mozilla 浏览器专用的 iCloud 密码扩展程序。 这家iPhone制造商的Windows 版 iCloud应用程序允许 PC 用户访问存储在该公司云平台上的信息,包括照片、视频、邮件、日历日期和其他数据。它还可以帮助 Windows 用户在 PC 上访问和管理 iCloud 钥匙串密码,并通过专用的 iCloud 密码扩展程序在支持的浏览器中实现密码自动填充功能。 **下载扩展:** [https://addons.mozilla.org/en-US/firefox/addon/icloud-passwords/](https://addons.mozilla.org/en-US/firefox/addon/icloud-passwords/)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2074.htm)
近日,各社交平台上有大量爆料称,之前爆火的AI Agent Manus进行裁员。据钛媒体报道,Manus在中国区的员工总数约为120人,其中40多名核心技术人员已转岗至新加坡总部,其余员工面临裁员优化,裁员补偿标准为N+3或2N。  今年6月中旬,Manus的相关广告就已经出现在新加坡公交站台以及地铁站中。并且Manus已在新加坡展开招聘,岗位包括AI工程师、数据科学家、软件开发经理等,薪资每月8000美元-16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1万元/月,年薪超过130万元。 距离Manus“横空出世”,还不足半年。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Manus不得不作如此调整? **潜在原因:监管收紧、技术受限、市场策略** 此事可能首先与当前国际技术投资以及合作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据报道,Manus近期完成了由硅谷顶级风投Benchmark领投的7500万美元融资,最新估值达到5亿美元。然而,Benchmark在注资后随即收到相关监管部门的问询,询问该笔投资是否涉及针对特定国家关键技术投资的新限制。鉴于外部环境原因,促使Manus将业务重心转向海外市场。 此外,据南洋时讯和联合早报报道,Manus AI研发负责人曾在内部会议中提到,由于无法及时获取最新AI芯片,公司的智能体迭代升级进度被迫延缓。因此,将总部迁往新加坡,或能够降低在技术层面受限的潜在风险。 另一方面,Manus的市场战略也是原因之一。据报道,Manus计划在日本东京开设办事处,以进军东亚和中东市场。新加坡作为亚洲的关键算力节点,具备地缘意义上的行业交流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能够为Manus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伴随争议诞生 ****仍获得资本看好** Manus在今年3月一经发布便迅速走红,被众多自媒体吹捧为“全球首款通用AI智能体”,甚至被称为“下一个ChatGPT时刻”。其内测码一度在二手平台被炒至10万元一个,引发了大量讨论。 然而,Manus的爆火也伴随着大量争议。许多自媒体和网友质疑其为“套壳”产品,认为其技术并未取得重大突破,而是基于现有大模型的整合。此外,Manus的官网和注册方式均面向海外市场,进一步引发了对其“饥饿营销”策略的质疑。 2024年,Manus完成了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真格基金等。2025年,Manus再次获得Benchmark领投的7500万美元融资,估值达到5亿美元。这表明资本市场对Manus的技术和市场潜力仍持乐观态度。 **热度有衰退趋势**  据AI产品排行榜,Manus在发布初期表现突出。在2025年3月的AI产品榜中,Manus的Web访问量达到2376万,位列第36位。然而,随着时间推移,Manus的访问量逐月下滑,4月降至1836万,5月降至1663万,6月小幅回升至1781万。这似乎反映了市场对Manus的热度消退,用户流量呈现下滑态势。 刚发布时,Manus被大量自媒体吹捧为“炸裂级”创新,但其技术实质和市场表现却受到多方质疑。外界批评其为“套壳工坊”,认为Manus并未实现真正的技术突破,而是通过整合现有大模型和工具链实现功能。此外,Manus的访问量下滑也表明其用户留存和市场热度不足。 **AI Agent发展之路不会顺风顺水** 但Manus裁员并不一定意味着其之前的热度完全是炒作。AI Agent行业作为一个新兴领域,面临着技术、市场和监管等多方面的挑战。Manus的裁员和战略调整可能是其在竞争中寻求突破的一种方式。正如业内人士所言,Manus作为应用层产品,需要多个大模型支撑,迁往新加坡有助于其规避技术限制并获取国际资源。 AI Agent行业需要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力上取得突破,以避免陷入“爆红后暴毙”的困境。行业需要更加理性和克制的宣传,避免过度吹捧导致公众期望与实际表现之间的落差。最后,AI Agent公司需要在合规和国际化之间找到平衡,以应对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 针对裁员一事,Manus回应称,此次调整是基于公司自身经营效率的考量,旨在优化人员结构和资源配置,提升整体运营效率。Manus表示,公司将专注于核心业务发展,继续加大研发和投入力度,以应对市场的挑战并保持竞争优势。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2072.htm)
卖爆的小米YU7,也有幸福的烦恼。“走进店里我都不用介绍参数,很多车主只问两个问题:一什么时候能提车;二是有没有券。” 近日,《财经故事荟》探访北京合生汇一家小米汽车直营店时,销售人员吴华(化名)乐观表态。  他描述的是车主线下购买小米YU7的场景。自6月26日上市后,小米YU71小时内大定突破28.9万辆。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放眼新势力赛道,2024年全年,理想、蔚来、小鹏交付量分别为50.45万辆、22.19万辆、19万辆。也就是说,小米YU71小时大定超过了蔚来、小鹏全年的总交付量,超过理想的一半。回想小米SU7,24小时大定才8.89 万辆。 为什么同样是小米出品,小米SU7和小米YU7的订单量差距如此之大?一方面是比起轿车,中国车主更喜欢 SUV;另一方面是在 SU7上市前,小米汽车的品牌力并未打响。 一位盲定了YU7的车主表示:“小米SU7上市前,包括我老婆在内的女性,都质疑小米怎么配卖20-30万元的车,现在不管是我们还是她闺蜜都准备抢YU7。” 透过现象看本质,用户为何愿意买爆小米YU7?小米YU7冲击波刺激了哪些友商?友商们采取了什么措施应对小米YU7爆火? 一 苦等的车主,绷紧的供应链 小米YU7 这么火爆,到底谁在下单? 在7月2日的直播中,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透露,小米YU7预订车主平均年龄33岁,较小米SU7车主年长约3岁,其中女性车主占比更高,达30%,比小米SU725.5% 的女性车主高5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 小米汽车所定位人群正是新能源的主流人群。相关媒体调查显示,26岁至45岁年龄段(即 80 后和 90 后)在新能源用户中占比达到 65.1%。 为什么是小米YU7? “它用一个大众能接受的价格,满足了车主几乎所有的需求。” 一位看完小米YU7 整场发布会并于当日快速下定的车主对《财经故事荟》表示。 还有一位小米YU7 准车主表示, “小米YU7 最大的卖点就是让用户拥有法拉利般的体验,最大的差异就是比法拉利便宜。” “雷总给用户的’情绪价值’没有人能比得过,别说新势力了,小米粉丝黏性甚至比一些历史悠久的车企还要高。” 北京合生汇五楼,一家阿维塔销售人员口中流露出掩饰不住的羡慕。 7 月 6 日,小米YU7 正式开启全国交付,在诸多网友发布的视频和图片中可以看到,雷军在北京小米科技园亲手给首批 YU7 车主交付新车,并为他们开车门。此前,小米SU7 交付时,雷军同样如此,并且其还请小米SU7 Ultra 准车主吃饭,话家常。 从某种程度上,小米YU7 满足了车主对于配置、性能以及颜值的综合诉求——既有功能上的,也有情绪上的。 但漫长的排期,成了车主们的共性痛点,“等或者不等,这是个问题。” 据了解,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已有多名小米YU7 准车主投诉,“起初下定并不知道交付时间,只有锁单后才知道。” 一位刚下定小米YU7 标准版的车主无奈表示,“我提车差不多要等一年,虽然我很喜欢小米YU7,但是我的指标等不了,后续指标延期又要有隐形支出。” 还有一位需要等待近一年才能提车的小米YU7 准车主考虑转买蔚来了。他说一年时间太长了,而且电动汽车的免税政策将于今年年底到期,明年的政策还不知道什么样子。“我等不起了,正好趁现在热度,买蔚来还给报销小米YU7 定金。” 据吴华表示,当下小米YU7 标准版等待时间最长,Max 版本时间短一点。具体来看,标准版锁单后最快 53-56 周交付,Pro 版锁单后最快 48-51 周交付,Max 版锁单后最快 33-36 周交付。 面对网友关于提车周期较长的关切,在 7 月 2 日的直播中,雷军出人意料地推荐了竞争对手的车型:“如果大家着急用车,可以考虑小鹏 G7、理想 i8,甚至 Model Y,特斯拉近期推出了不少优惠政策。” 车主苦等背后是小米汽车产能不足。据悉,当前小米汽车在北京经开区只有一个整车制造工厂投产,年产能 15 万辆。另外虽然小米汽车专门为YU7 建造了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二期项目,但投产日期尚未确定,即使该项目立刻投产,两期项目合计 30 万辆的年产能也只能勉强满足两款车的生产。 产能瓶颈尚未突破,供应链体系又迎来新的挑战。小米YU7 爆火也在供应链体系发生连锁反应。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供应商人士邓辉(化名)表示,小米YU7 订单激增,小米的供应商们喜忧参半。一方面,火爆的订单需求,带来了潜在的可观营收,以 AR-HUD 独家供应商华阳集团为例,YU7 订单预计带来年营收增量 8-10 亿元。另一方面资金周转压力也陡然增大,不少供应商无法拿到现钱,订单一多可能面临着资金周转压力。 不过雷军显然已经考虑到了这一问题。据了解,小米已经和银行针对供应商推出了专项信贷产品。目前已经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等开展合作。 小米天星供应链金融平台正是典型案例,它专门针对不同行业客户及业务提供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从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供应商们因时间未到期无法承兑的问题。该平台工作人员对《财经故事荟》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供应商有一张承兑汇票付款日期在 10 月,但是其 7 月就要用资金,银行无法报下来,那可将承兑汇票交予我们给兑付,从而缓解资金压力。” 有意思的是,小米YU7 提车太久还影响小米汽车销售人员提成发放。“我们的提成分两次发放,车主下定发一半,提车再发另一半。” 吴华对《财经故事荟》表示,“有的同事离职了还没有拿到第二部分提成。” 不过,尽管火爆的订单导致工作量大增,交付周期过长又导致提成延后,但比起那些猝然倒闭的新势力如极越、哪吒等,爆卖的小米YU7,起码让小米汽车的销售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二 疑似黄牛入场,但赚差价也不容易 小米YU7 绷紧的产能,漫长的排期,也让一些黄牛们嗅到了赚钱机会。他们打算快速抢单获得更靠前的排期,然后加价转让获利。 不过,要赚到这笔钱,似乎也并不容易。 “我是第一批拍下的,20-23 周提车,目前已经拉交付群,只要给我补上 5000 元定金,其他价格好说。” 在闲鱼二手交易平台上,一位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卖家对《财经故事荟》表示,他是 6 月 26 日晚上 10 点下定小米YU7 标准版的准车主,据其提供的订单,车辆已经待生产中。 一位自称人在海南的卖家也在转让小米YU7 标准版。“目前交付专家已经拉了交付群,车辆在生产中,预计 31-34 周可提车。” 他说,“原价转让,只要给我定金就行。我觉得等的时间有点久了,而且我现在急用钱,所以含泪转让。” 据《财经故事荟》了解,闲鱼上有一部分是像上述两位卖家一样的个人车主转让,他们或因为交付周期长或因配置不喜欢而转让订单;此外,还有一部分疑似“黄牛”试图溢价转单谋利。  “想赚点外快。” 一位北京的卖家郭强(化名)告诉《财经故事荟》,其转让小米YU7 Max 版本,并明确表示北京区域立马可提车,标价 10000 元。“车辆已经到交付中心了,只要购买订单后就可以立即找交付专家提车。” 他说,“10000 元是加价价格,还有 20000 元的定金需要给我,除此以外没有任何额外费用。” 另一位北京卖家声称,他手里有 14 个不同版本的小米YU7订单等待出售。“不同版本、不同提车日期,价格都不一样。你选择订单后我给你报价。” 他对《财经故事荟》表示,小米YU7 标准版一般溢价 3000-4000 元。  小米汽车官方允许订单转让吗?《财经故事荟》致电小米汽车官方,其明确表示,下定车主在支付定金后的 168 小时 (即 7 天) 内,可随时修改 YU7 的车辆配置,但锁单之后,车辆已经排产,配置、车牌所有人、交付中心等订单信息无法修改,且定金不退。 据了解,早在发布会上,雷军就专门提及防范黄牛的举措,明确一个用户仅能下定一台车且锁单一台。 那这种情况下,订单到底该如何转让呢?目前来看,有 三种方式。 其一,锁单前转让,提交买家信息。小米官方留给下定车主 7 天犹豫期,在犹豫期间,可更改配置、车牌所有人以及退单等,犹豫期一过将自动锁单。这种方式虽正规但意义不大,因为当下排产已经接近一年,无法满足那些想要快速提车的车主诉求。 其二,锁单后提车前转让,更改上牌人信息。虽然官方明确表示锁单后,配置、车牌所有人、交付中心等订单信息无法修改,且定金不退,但并不绝对。“锁单之后车辆虽不允许转让,但是有一次更改上牌人信息的机会,不过必须是直系亲属。” 小米汽车官方客服对《财经故事荟》表示。 “原则上我们锁单后是不允许更改上牌人信息的,就是为了防止一些 “黄牛” 倒卖,但是有一些下定的车主确实填错了信息,我们也是可以给他们更改的。” 小米汽车销售吴华对《财经故事荟》无奈表示。 这本是为了车主考虑,却给了黄牛可乘之机。“我有办法在提车前更改上牌人信息,不过仅限于北京。” 郭强对《财经故事荟》表示。当问及如何转让时,郭强表示, “你可以理解为我没北京指标,把车挂到你的指标上,你付尾款后相当于购买了一辆新车。” 还有卖家透露,“有一部分‘黄牛’会拿假的直系亲属证明来要求销售更改车主,但是我们个人卖家一般不会这样做,因为不值当。” 对此,吴华劝诫车主,“我不建议车主去一些平台购买转让订单,以防上当受骗。此前有一个车主来联系我说购买了我名下的一个客户的订单,但是我沟通后发现,客户并没有转让过订单,甚至不知道这件事。这明确损害了我们车主的权益。” 其三是提车后转让,以二手车交易方式过户给买家,这个要求买家有同一区域的指标。上述内蒙古以及海南的个人卖家都是以这种方式转让。“我目前了解到的只有这种二手车转让。” 上述内蒙古卖家表示,但这面临一个弊端,“无法申请 1.5 万置换补贴或者 2 万报废补贴,因为这仅限于首任车主使用。” 他说。 不管是哪种方式,订单转让有风险,车主应谨慎甄选。“我们平台只是给买卖双方提供了一个沟通的桥梁,车辆交易严格管控,线上并不能直接交易,后续交易需要双方商量约定交易。” 闲鱼官方平台表示。 三 坐不住的友商着急“截胡” 当二手车平台上的疑似"黄牛",试图加价倒卖订单时,看着小米YU7一小时 28.9 万的大定数据,一些友商们估计已经睡不好觉了。 目前,小米YU7 瞄准的中大型 SUV 市场上,早已成为红海。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 年,中大型 SUV 细分市场前 5 个月销量为 35.6 万辆,同比下滑 7.8%;市场份额为 4%,同比缩减 0.7 个百分点。 内卷之下,小米YU7 销量的增长,势必意味着其他友商销量的同步下滑。 小米YU7对标的特斯拉 Model Y,似乎是潜在的受冲击者。毕竟,雷军在发布会上处处对标特斯拉 Model Y。 此前,特斯拉 Model Y 常年霸榜 SUV 冠军之位。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特斯拉中国6月批发销量达61021辆,环比增长12.3%,成为豪华品牌销量冠军。 就在小米YU7 上市后的几天后,特斯拉宣布了涨价,虽然只是 Model 3 长续航版的售价上调 1 万元,但这也表明了特斯拉从容的态度。 特斯拉如此气定神闲,在于其过去也轻松顶住了小米SU7的冲击波。自 2024 年 3 月 SU7 上市后,整个 2024 年共交付 13.5 万辆,同年特斯拉 Model 3 累计全年销量为 17.68 万辆,依旧同比增长 20%。今年 1-5 月,两者销量不相上下,Model 3 依旧同比增长 42.64%。 真正遭遇小米YU7冲击波的,一是与其处于同一价格带的中国新能源友商们。从市场来看,在中大型 SUV 市场上,理想 L6、小鹏 G9、蔚来 ES6、问界 M7、智界 R7、唐 L DM、岚图 FREE 等车型都将面临着小米YU7 的围剿。然而这几款产品中只有理想 L6 月销量过万。 小米YU7 上市后对中国新能源友商们的影响已经反映到了 4S 店和销售人员身上。“我们每天都有任务指标,比如要与多少个客户沟通,小米YU7 上市后,我的很多意向较大的客户下定了小米YU7。” 北京合生汇一家蔚来门店的销售人员李阳(化名)对《财经故事荟》无奈讲道。 吴华透露,来看小米YU7的车主有一部分是那些想换车但没想好换什么,在几个品牌之间游走的人群。小米YU7上市后,他们果断下定,还有一部分人在徘徊最大的原因就是等待太久。 针对小米YU7 提车久的问题,不少中国新能源友商们开启了 “抢客” 大战。据不完全统计,阿维塔、智己、蔚来、极氪、智界等多家友商都表示给小米YU7 下定车主报销 5000 元定金。其中,阿维塔、蔚来、智界可给用户减去 5000 元车价,智己提供 5000 元电卡,极氪提供小程序 5 万积分。 对于小米YU7 的过于火爆,友商销售人员各有说辞,但都表示 “车是好车,但过于神话了。” 李阳透露:“小米YU7 到店后,我们组团去试过车,感觉它还是被捧得太高了,有些细节方面还是跟想象有些差距。” 在他看来,一辆 25 万级的车方向盘不能电动调节且没有外后视镜防自动炫目功能是难以想到的。 二是那些传统豪华制造商们,包括那些降价到与小米YU7 同一区间的二线豪华品牌和 BBA 们,还有那些更高端、更个性的超豪华品牌。小米YU7 对他们的冲击不只是销量更是品牌定位。 为了能够在电动化路线上复制燃油车的荣光,以防更多的 “小米YU7” 上市后进一步被挤压市场空间,传统豪华制造商们坐不住了。奔驰就为电动超跑概念车提供了装饰性 V8 发动机声浪,试图吸引那些爱玩、会玩的中国年轻车主。 但这种临时举措恐难奏效。当下,中国车企十几万的车型已配备媲美BBA的标准配置,而传统豪华品牌既缺乏性价比,其严肃高冷的品牌调性对年轻消费者也缺乏吸引力。 采写/思琪 编辑/天南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2070.htm)
该说不说,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万物皆可播的年代,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个瞬间——想当个网红。毕竟屏幕里那些大主播开个直播,礼物收个不停,那小日子简直不要太爽。可现实总会抽醒你。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精心剪辑的视频,播放量不过百;鼓起勇气开个直播,观众只有自己的几个兄弟。但你有没有想过,其实偶尔,你也可以体验一下网红的感觉。 前段时间,世超刷到了一个 App 叫 Parallel Live。  功能简单粗暴:让你假装自己是个大网红,正在开直播。 只要打开 App,屏幕就会涌入成千上万的观众,用各种彩虹屁轰炸你的直播间,甚至还有一些大哥给你不断刷礼物…… 当然,都是假的。  就这么一个比当年 LOL 盒子还夸张的软件,它的开发者自曝 2 年内赚了 200 多万刀。  这 App 真就这么受欢迎吗?世超决定试一试。 首先 App 很贵,一周居然要 10 刀。 还好它有 3 天免费试用,不然哥们真舍不得掏这个钱测这么一个软件……  开会员能干嘛呢,每天领 50 金币。 有金币,你才能买观众。15 个金币买 5000 观众,50 个金币 20000 观众。 之后,你还可以选择这些观众到达的时间,以及这一场直播中最多会有多少观众。 别说,假的还挺充分的。  点击开播后,很快就有一堆假人过来捧场了。 说实话,有点一眼假……评论太不走心了。  不过为了让直播更真实,App 还分出了 9 个位置,点击每一个位置都可以触发话题。 比如右中这个区域,你可以设置成话题“火锅”,接着再提前写好火锅相关的评论。  设置好后,你在直播时,点击画面右中区域,机器人就会按照你之前设定好的句子发送评论。 别说,这一下,还真有点像观众真的在和你互动……  除此之外,你还能设置直播间里的粉丝属性,比如好奇、高兴、搞笑甚至是喷子。  喷子世超试过了,没有任何变化:总结为洋人不懂中文。 软件的体验大概就是这些。 世超很好奇,这玩意除了能让用户体验几分钟网红(而且体验也不好),还能干嘛呢。 诶,在开发者 TikTok 置顶的视频里,你就能看到他是如何演示的…… 他在迈阿密一个派对上,打开这个 App 假装直播,结果大家都围着他转。 下午,他转头去了一场顶级艺术展。本来门票要 1000 刀,结果人家看到他的 Instagram 直播有 2.4 万观众,直接让他进去了,还给他介绍其他名人。  就这么一个视频,400 万播放,27 万点赞。 这还是只是其中一个,开发者也拍了很多类似视频,来宣传这个 App 用起来有多爽…… 要知道,这个开发者本来就是一个网红,在 TikTok 上有 100 多万粉丝。 看来 App 真给他宣传出去了?  其实一开始,这哥们只是想做一个实验: 就是想看看周围人会对明星有什么样的反应,后来做着做着,就把软件端出来卖了。 但世超觉得这种玩意,真有人买吗?毕竟怎样都有被识破的风险。 就比如有网友问,如果别人问你要 IG 账号你咋办? 他说,你直接找一个网红 meme 账号,然后在这个 App 里设置好一样的昵称和头像就行了。  可即便伪装成别人的账号,别人真较真,点进去看看就知道你是不是真的了…… 所以,这个很容易被拆穿的 App,真能 2 年赚 200 万刀?  看到这,或许有差友态度很明确,觉得是作者吹牛。 的确,这种收入图,世超用 Excel 两分钟就能给你做一个;App Store 200 万下载量,2 万多的好评,你想刷也能刷得起来。 也许整件事,就是一个网红,为了让自己更火,制造了一个噱头产品。 接着,他通过再编造一个“ 靠App年入百万 ”的暴富故事,来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流量。 他卖的不是 App,卖的是故事。 但其实另一方面,世超又觉得,这个 App 或许真有它的受众。 因为现代的人,都有一种流量敬畏。 但凡在路上看到别人拿手机咔咔直播,下意识会觉得对方可能是什么小网红,客气一下,万一也能把自己带火呢。 就跟现在拿一个 pocket 去餐馆吃饭,人老板都要给你多加 2 块肉,生怕你是探店博主。 甭管你心里持着什么态度,多少还是要 respect 一下。 因为客气对待他们,带来的流量效益往往是巨大的。不客气对他们,万一被冲了,普通人真承受不了。 所以这个 App 如果真的火,也不是没可能。 但它靠的不是虚荣心,而是我们真实的敬畏。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2068.htm)
OpenAI即将发布一款由AI驱动的网页浏览器,直接挑战Google Chrome浏览器,可能未来几周内正式发布,目标是利用人工智能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的网页浏览方式,同时为OpenAI提供一个更直接的渠道来获取用户数据  据传这个浏览器旨在将部分用户交互保留在其类似ChatGPT的原生聊天界面中,而不是简单地引导用户点击进入各个网站,可能集成OpenAI的代理Operator,浏览器能够代表用户执行具体任务,例如直接在网站上预订餐厅或自动填写复杂的在线表格,从而实现更智能、更自动化的网络体验 **OpenAI vs Google** 根据网络分析公司StatCounter的数据,GoogleChrome目前拥有超过30亿用户,占据全球浏览器市场超过三分之二的份额。位居第二的苹果Safari浏览器市场份额仅为16%,远远落后 然而,OpenAI正试图利用其在AI领域的优势破局。如果ChatGPT的4亿周活跃用户能够被成功转化,将对Google的广告收入支柱构成巨大压力。Chrome浏览器通过提供用户信息,帮助Google更有效地进行广告定位,是其近四分之三收入的重要来源。 **套壳?** 据传OpenAI的浏览器是基于Google自家的开源项目Chromium构建的。Chromium不仅是GoogleChrome的底层代码,也是微软Edge和Opera等众多竞争对手浏览器的基础 此次发布浏览器,是OpenAI在凭借ChatGPT颠覆科技行业后,寻求新增长点的又一重大举措 **One more thing** OpenAI开源模型终于要来了,他们准备下周四发布一个性能类似o3 mini “开放权重”的模型,这次发布不再是微软Azure独家,而是会同步上线到Hugging Face等其他云平台,不过这样微软和OAI的关系就更紧张了,微软想靠独家模型赚钱的算盘可能要被打破,因为客户们有了更多、更便宜的选择,甚至可以“另起炉灶 Google最近也没闲着,Gemini 3 在 Gemini-CLI 提交中被发现,可能很快会发布,用来对冲OpenAI的发布,下周各个大厂可能会迎来一波大的更新  如果OpenAI发布开源模型后,deepseek r2还会远吗? 参考: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media-telecom/openai-release-web-browser-challenge-google-chrome-2025-07-09/ https://www.theverge.com/notepad-microsoft-newsletter/702848/openai-open-language-model-o3-mini-notepad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2066.htm)
7月10日,据彭博社报道,投资研究公司LightShed Partners分析师认为,鉴于苹果在AI领域的困境给公司带来了重大风险,苹果应该考虑更换长期担任CEO的Tim Cook(Tim Cook)。LightShed分析师沃尔特·皮塞克(Walter Piecyk)和乔·加隆(Joe Galone)在写给客户的研报中称:“苹果现在需要一位聚焦产品的CEO,而不是一位擅长物流的领导者。”物流指的是库克在2011年接任CEO之前负责供应链管理的背景。  库克 “错失AI机遇,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苹果的长期发展轨迹,甚至丧失增长能力。AI将重塑全球经济中的各个行业,苹果有可能成为其中的受害者之一,”皮塞克和加隆表示,“库克在被任命为CEO时是合适的人选,他的表现无疑非常出色。但是在威廉姆斯离任之后,现在是时候进行更具颠覆性的变革了,而不是缩手缩脚。”  库克担任CEO期间苹果股价跑赢大盘 在LightShed分析师发表上述评论前,苹果宣布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将于本月卸任。威廉姆斯的职位将由在苹果工作了30年的萨比赫·可汗(Sabih Khan)接任。威廉姆斯曾一度被视为库克的潜在接班人。而现在,苹果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约翰·特纳斯(John Ternus)被视为最有可能的继任者。 由于在AI功能部署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加上创业公司纷纷推出硬件产品与苹果设备竞争,苹果今年的股价表现大幅落后于微软和Meta等同行。2025年目前为止,苹果股价已下跌16%,而Meta上涨了25%,微软则上涨了19%。 不过,与库克掌舵以来苹果的长期表现相比,今年的股价下滑只是一个小插曲。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自现年64岁的库克被任命为CEO以来,苹果股价已累计上涨逾1400%,而同期标普500指数的涨幅约为430%。 截至发稿,苹果发言人尚未就此置评。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2064.htm)
7月10日,据彭博社报道,OpenAI周三宣布,已完成了一笔价值近65亿美元的全股票交易,收购了苹果公司前首席设计官乔纳森·艾维(Jonathan Ive)联合创办的AI设备创业公司io Products,挺进硬件市场。  艾维与OpenAI CEO奥特曼 OpenAI在官网称,io团队已正式与OpenAI合并。艾维及其设计公司LoveFrom仍保持独立,并在OpenAI深入参与设计和创意工作。 这笔收购是OpenAI历史上最大的一笔交易,将为公司提供一个专注于开发AI设备的专业团队。通过收购io,OpenAI也将获得艾维和其他前苹果设计师的服务。这些设计师曾参与iPhone等标志性产品设计。 这笔交易在5月宣布,还需监管机构的批准。6月,由于“io”这个名称引发商标纠纷,OpenAI官网被迫下架了与这项重磅合作相关的宣传资料和视频。艾维的一位代表称该诉讼“毫无根据”。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2062.htm)
三位知情人士称,OpenAI即将推出一款人工智能驱动的网页浏览器,挑战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谷歌Chrome。这款浏览器定于未来几周内推出,旨在利用人工智能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浏览网页的方式。它将使OpenAI更直接地获取谷歌成功的基石——用户数据。  如果OpenAI的浏览器能被ChatGPT的4亿周活跃用户采用,可能会对竞争对手谷歌的广告收入来源构成压力。 Chrome是Alphabet广告业务的重要支柱,而广告业务占其收入的近四分之三,因为Chrome提供的用户信息有助于Alphabet更精准、更盈利地投放广告,同时也让谷歌能够将搜索流量默认导向自家搜索引擎。 两位消息人士称,OpenAI的浏览器设计为在类似ChatGPT的原生聊天界面内保留部分用户交互,而非点击进入网站。 一位消息人士表示,这款浏览器是OpenAI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旨在将其服务融入消费者的个人生活和工作中。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20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