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仁勋来华推销AI芯片之前,英伟达刚刚突破了4万亿美元市值,成为全球唯一。分析师们乐观叫嚣,5万亿美金,不是梦。英伟达如此强大,谁能阻挡它?
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设备供应商阿斯麦(ASML)周三警告称,该公司可能无法在2026年实现增长,尽管此前该公司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订单超出了市场预期。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306/d2fd818903326b5.jpg) 分析师们曾希望,阿斯麦第二季度的业绩能让人们对2026年的前景有所放心。然而,该公司警告称,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继续给其前景蒙上阴影。 阿斯麦首席执行官福凯(Christophe Fouquet)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继续看到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 该公司第二季度净订单为55.4亿欧元(约合64亿美元),是业内最受关注的数据。这一数字高于分析师普遍预测的44.4亿欧元。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378.htm)
小鹏全新一代P7发布在即,近日,网络上频繁曝光该车的实车。从最新的照片看,**新车日行灯已经点亮,车头为贯穿式,两侧则有向上下分别延伸的短条灯带**。而主灯隐藏在车头黑色饰条内部,不点亮时与车头融为一体,强化整车的赛博科技感。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6/6481807caf0342deb95894ca28fff5be.jpg) 前包围采用倒梯形的散热开口设计,整体前下唇的设计形成一个外突的造型,增添运动感,也提升了整车特色。 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5017/1970/1427mm,轴距为3008mm,定位于中大型轿车**。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6/1ece75ef139c4629ba36b1cd44e39ff1.jpg) **这款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A柱几乎平直向后延伸,在与车顶接触后,线条迅速开始下滑,这样的设计如今确实罕见。** 熏黑A柱营造出悬浮式的车顶,外后视镜同样进行了熏黑处理,并且目测为无框样式,隐藏式门把手同样没有缺席。  参考申报信息,四驱版还可选装碳纤维外后视镜外壳、碳纤维侧翼子板装饰件、主动格栅等配置,配置不俗。  动力方面,新车将会拥有270千瓦(367马力)后置单电机并搭配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可选,**而双电机四驱版综合最大功率437千瓦(595马力),并搭配三元锂电池组**。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368.htm)
在6月份举行的第九届上海国际航空航天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上,襄阳市湖北麦德利航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民用航空气胀式救生衣获市场认可。在产品展示视频中,这款航空救生衣一拉开充气阀,**高压气体几秒间就将救生衣充满,且救生衣的整体设计更为先进。** 麦德利已与南航、国航等航空公司达成初步采购意向,同时也吸引了俄罗斯、印度、新加坡等国家的航空公司关注。 在后续的采访中了解到,这款航空救生衣的核心研发人员姜望越,竟是公司创始人王伟在襄阳市人才中心招聘活动中意外“淘”来的人才。 据介绍,姜望越大学主修生物工程,**毕业于武汉一所普通理工院校,并无航空装备研发背景。** 进入公司后,得到了一间实验室任其钻研,出人意料的是,短短八个月后,姜望越成功研制出合格产品,并于今年5月顺利通过了中国民用航空技术标准规定(CTSO-C13F)的全部认证,获得了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 谈及攻克技术壁垒的最大难点,姜望越表示:“最难的是透彻理解标准要求,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试验验证方案。” 此外,航空救生衣被誉为“永不启用的保命符”——它们可能服役多年也无需启用,一旦启用,必须确保百分之百正常工作,否则将直接危及乘客生命安全。正因如此,其技术标准极其严苛,制造门槛高,目前国内仅有极少数企业具备生产能力。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6/b2825c6702ec4b329f047f796bd07069.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364.htm)
合肥览翌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览翌航空)研发的客运级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LE200型号合格证(TC)申请,近日正式获中国民航局受理。这标志着“空中出租车”在城市上空穿梭的愿景正加速走向现实。 **LE200设计最大载客5人,巡航速度200公里/小时,可广泛应用于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医疗转运、应急救援及旅游观光等多种场景。**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6/2eb10c0ec79647d493bf113d4a240481.png) 此次TC申请受理意味着LE200正式进入适航审定流程,预计最快将于2027年底取得型号合格证,2028年实现交付。 **LE200的进展是包河区低空经济高速发展的最新例证。**该区已展现出强劲势头:2023年12月,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EH216-S在骆岗公园完成商业首飞演示;2024年5月,合肥首条无人机外卖配送航线在包河开通;2024年11月,全球首个城市空中交通枢纽在骆岗公园建成;2025年3月,国内首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落户包河。 **如今,包河区已集聚览翌航空等40余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初步形成了涵盖整机研发、零部件制造到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在低空经济的赛道上持续刷新发展速度。**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6/8d402d3d51214400a0fa0a78a52a197d.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362.htm)
近日,不少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京东外卖取消了曾被视为护城河的“超时20分钟免单”服务,改为了“超时20分钟赔付4元优惠券”。**  对此,有网友评论表示:“京东玩不起;京东败在不给众包活路,是达达的后遗症。” 也有网友回应称:“没有京东,骑手什么都没有。”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6/741aaae2-139e-459c-a636-b0cf1ca77fcf.png) 而针对消费者的疑问,京东客服方面作出了解释。 据客服人员透露,**自7月11日左右起,平台已开始逐步将原有的超时赔付服务升级为全新的“准时宝”服务。** **此次调整最核心的变化在于赔付门槛和补偿方式。** 据悉,京东自2025年2月正式进军外卖市场之后,凭借“免佣金+品质餐厅+骑手社保”的组合策略引发行业震动。 对市场格局、骑手权益以及商家运营规则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4月21日,京东宣布推出超时“20分钟免单”服务,所有超时20分钟以上的外卖订单全部免单。 随着“红黄蓝”各方不断发放补贴,0元购的场景不断出现,真的还能卷得动吗?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360.htm)
经过两天的线上答辩和激烈角逐,近日,第五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初赛评比结果出炉,中国农业大学组建的赛博农人队(Cyberfarmer)、上海企业欧普照明牵头的OPPLE智莓队、上海交通大学领衔的莓立方队和浙江企业塔金麦主导的拟生态队四支队伍突围成功,闯入决赛。 本届大赛共吸引了全球46支团队、超300人报名,参赛者主要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背景多元,其中还有17支队伍来自俄罗斯、日本、韩国等海外国家。经过专家评委首轮筛选,22支队伍进入初赛,包括两支韩国企业队伍。  **▲ 本届大赛由拼多多、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农业科创谷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和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指导,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驻华代表处和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支持。** 针对赛制,初赛队伍需提交长10米、宽5米、高4米的植物工厂建设方案以及国产草莓种植方案,由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赵春江在内的12名专业评审打分。晋级决赛的四支队伍在科技农业的掌控力、人工光种植、AI应用和生态育苗等方面表现突出。 作为本次大赛的核心技术主办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拥有多年的草莓植物工厂种植研究经验,建立了全球首个草莓香气品质定向调控的光配方数据库,通过精准环境控制与装备创新,显著降低草莓植物工厂的能耗强度。依托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负责本次大赛赛事细则和执行细节的制定,从顶层设计上塑造可复制的草莓植物工厂种植范式,并为本次创新大赛提供全程技术支持。 “用工程科技实现基于人工光的智能化农业生产,用AI 赋能草莓工厂化生产来实现节能减排、高效智能和增产增效是本届大赛值得关注的亮点。”本届大赛评审委员会主席赵春江表示。 拼多多集团首席发展官、高级副总裁朱政表示,“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可以为未来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可能成为现实的实施路径。通过搭建高能级发展平台,拼多多不断吸引更多创新人才和企业参与到农业技术创新中,为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 ### 海内外团队节能增效“各显神通” 随着“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具有国际背景的农业科研机构、种植企业组队参赛。两支来自韩国的企业队均表示,希望通过比赛,和其他国家的高水平团队切磋交流,互相学习。在初赛现场,来自韩国的K垂直农场(K-Vertical Farm)团队展示了圆柱形的植物工厂新型灌溉系统,其创意性和实用性获得了评委的高度认可。  **▲22支国内外团队参加了本届大赛初赛的角逐,历时两天。** 本次大赛评委、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艳虹表示,植物工厂节能设计的场景适配性、对人工光草莓种植难点的认知深度和实操经验、种植技术是否创新和完备、AI管理策略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以及单位面积产量及品质的量化预期,是其本次初赛评审关注的重点。 比赛期间,国内选手的表现可圈可点。中国农业大学组建的赛博农人队已是大赛的“五朝元老”。今年,他们设计的八列可移动式栽培架,让评委眼前一亮。相比固定的栽培架,他们的“创意”在预留穿梭空间的同时,将空间利用率提高到200%,预计容纳粉玉草莓4088株,180天采收1600公斤,生产效率远高于目前的大田种植。 能耗方面,赛博农人队将上届比赛研发的多源节能调控技术“发扬光大”,通过引入外界冷源降温,使空调能耗降低40%以上,同时通过冷凝水回收,将水分生产效率提高300%以上。此外,他们还建立与草莓“生物钟”相匹配的LED光照策略,找到最佳光照时长和强度,既显著提高草莓的花芽质量,提升产量和品质,又“让电费花得更值”。 上海交通大学领衔的莓立方队对AI算法的应用有着独到的见解。这套智能种植系统可以根据草莓的生长特性建立数字模型,并结合人工智能算法,自动、实时调节植物工厂里的光、温、湿等环境条件。系统还会不断积累、学习种植数据,优化种植算法,实现更好品质、更高产量。 该团队还表示,其设计的植物工厂生产数据和整套AI算法系统可以进一步沉淀为数字产品进行销售。这是他们在寻求商业化方面的创新想法。 大赛评委、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李道亮评价称:“他们的方案展现出基于作物表型建立精确识别作物养分的人工智能算法优势,人工智能与种植工艺结合的特色非常突出。” 另一支决赛晋级队伍——拟生态队背靠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队长蒋桂华是该院草莓育种与栽培专家,选育过“越秀”等8个国产草莓品种。该团队的核心思路是模仿自然生态环境,以“水”为载体,精准控制植物生长所需元素,建立一个可控的闭环系统,以达到零污染零排放的绿色种植。 对于模拟自然生态的水培系统面临根系溶氧不足等情况容易出现烂根的问题,他们通过在营养液中加注溶氧和应用微生物菌剂的方法,可以减少根系病害。目前,该模式已在新西兰、卡塔尔和新加坡等国家成功落地。 根据规划,拟生态队在50平方米种植间放置192条种植槽,种植草莓4600株,比赛期间预估总产量1900公斤,正常每株越秀草莓产量140克/茬。 **▲图为拟生态日光种植实验的草莓苗栽种环节。何政洋|摄** ### 历届大赛产学研融合程度最深 对于初赛阶段的比拼,大赛评委、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贺冬仙表示,这是历届比赛中跨界融合、产学研合作程度最深的一次:“22支初赛队伍中,有一半以上为企业牵头或企业独家报名参赛,三分之一以上报名团队为三家及以上单位联合组队参赛。” “多家智能装备团队都融合了草莓育种专家与种植专家,而以草莓种植或育种团队为主的团队则融合智能装备与AI专家。”贺冬仙说。 以四强队伍之一的OPPLE智莓队为例,该团队由来自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欧普照明等农研院校及企业的9位跨专业成员组成,团队成员学科背景互补,拥有深厚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落地经验。其方案的亮点在于采用最新的照明技术,把光集中到草莓身上,而非白白散到空气中,实现节电34%。同时,低谷储能和高峰放电的措施,有望实现电能利用率提升近一倍。  **▲“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新赛季以草莓为种植对象,与首届比赛在高原温室种植草莓不同,本次比赛考查团队在全人工光的植物工厂进行AI种植。韩共▕摄** 大赛决赛将于9月在上海农业科创谷举行。届时,四支队伍将根据各自设计的搭建方案分别落地一个50平方米的植物工厂,自主选定国产草莓品种,按照团队拟定的种植方案展开为期6个月的种植比拼。赛事评审将从植物工厂设计与建设、种植成果、成本与能耗、路演与文本总结维度进行综合评估。最终获胜队伍将分享总额超过100万元的奖金。 今年是拼多多连续第五届牵头举办“多多农研科技大赛”,该系列赛事也已成为拼多多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和科技普惠的重要抓手。4月初,拼多多推出“千亿扶持”计划,加码平台高质量发展生态建设,而农业科技创新是平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千亿扶持”计划将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支持“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等推动前沿技术创新、应用、推广的赛事,加速前沿人才的跨学科融合,助力农业科技商业化攻坚。 本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产学研融合更为深入的趋势,也是科技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赵春江强调:“AI与工程科技和农艺结合实现无人化高效生产,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技术调控能流、物流、信息流,大幅度提高复杂农业系统效率,将成为农业科技,特别是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在全球的未来发展趋势。”
Trump said he could inform many much smaller countries of tariff rate that would "probably be a little over 10%."
AI思维,是当我们将智能优先(AI First)原则应用于生产和服务的组织过程中,所必然采用的一种全新问题解决方法论。它是指在战略和执行层面,用一种内生于计算和模拟的模式来思考和行动。其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虚拟先行、规模化试错、算力对冲。
钉钉、飞书和企业微信在AI表格上的竞争,是阿里、字节和腾讯争夺AI to B话语权的表现之一,也是头部大厂们寸土必争的业务扩张逻辑的体现。
今天是链博会开幕日,**NVIDIA CEO黄仁勋脱下标志性皮衣,首次身穿深色唐装亮相。****此举引发广泛关注,被解读为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及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此前,他在北京35℃高温下仍穿皮衣与雷军合影,曾称因“唯一西装未干洗”而选择皮衣。** 黄仁勋表示,“因为西装没来得及干洗,我只有一套西装,还有点被穿坏了。希望我的皮夹克看起来还行。” 据了解,今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将在北京开幕,NVIDIA CEO黄仁勋专程来华参加大会。 **作为NVIDIA首次参展链博会的代表,黄仁勋在开幕式上致辞,并计划发表首次公开中文演讲。他坦言“很期待”、“好紧张”,要回酒店好好练习中文。** 演讲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全球供应链协同,呼应链博会“链接世界、共创未来”的主题。 黄仁勋日前接受采访时宣布,美国已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NVIDIA将向中国市场恢复销售。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6/a64ade0ae2ec49438ba55ee22712eee6.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6/bd5b6b025b824f249ff13552ff0969be.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6/a803ffd4ed1048fea4f426fcd342daa1.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356.htm)
日前,特斯拉正式登陆印度市场,并在印度孟买开设首家展厅。特斯拉印度官网显示,**特斯拉Model Y后轮驱动版印度售价约为60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50万元);**长续航后轮驱动车型的售价约为68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56.7万元)。 特斯拉Model Y印度的售价,几乎是全球主流市场中最高,作为对比,Model Y后驱版美国售价4.49万美元、中国为3.67万美元、德国5.37万元美元。 而特斯拉在印度的Model Y售价高昂,**主要原因在于印度对于进口车辆征收高额关税和附加费。** 在印度,车价低于4万美元的车辆需要缴纳70%的关税和附加费,这使得进口车的成本大幅增加。 一辆Model Y在印度的申报价格为277万卢比,**但关税和附加费超出21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17.5万元),关税成本便达到车辆总价的70%。** 这也就意味着,特斯拉若不在印度建厂本地化投产的话,特斯拉电动车在印度很难做到平价销售。 而印度工业部长此前也已确认,特斯拉目前仅限开设展厅,并无建厂计划。 从这个角度来看,特斯拉的高定价策略有意锁定印度的高净值群体和企业客户,有效地规避与本地品牌在价格带上的直接竞争。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6/045da4c7-0558-44b8-b0f8-cc1b8859fc7b.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354.htm)
**AMD目前最强的掌机SoC——锐龙Z2 Extreme,终于迎来了它的Geekbench首次性能测试,无论是CPU还是GPU性能都展现出了顶级水准。**首批采用AMD Ryzen Z2 Extreme APU的设备之一是微星的Claw A8掌机,这款掌机配备了24GB的LPDDR5X内存。  最近,Claw A8在Geekbench上的测试结果为我们首次展示了Ryzen Z2 Extreme SoC的实际性能。 **在CPU性能测试中,AMD Ryzen Z2 Extreme SoC在单线程性能测试中超越了所有其他Strix Point APU,而多线程性能则与10核的Ryzen AI 9 365相当。**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6/2ca0c7f5-5ed1-4556-b946-06309984036d.png) 与前代Z1 Extreme相比,Z2 Extreme在单核性能上提升了26.5%,多线程性能提升了27%。 这对于一款掌机SoC来说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成绩,表明即使在功耗和散热受限的设备上,如今的掌机也能与拥有更大散热空间和更宽松功耗目标的笔记本电脑相媲美。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6/d13f4da5-cf10-4cc5-962c-884014b5e3ee.png) **图形性能方面,Radeon 890M集成显卡的表现同样强劲,与笔记本级别的Radeon 890M配置性能相当。** 目前尚不清楚测试时Z2 Extreme的具体功耗模式(15-35W范围内),但即使是35W的测试结果也足以令人印象深刻。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6/7973e98e-55fd-4f37-bc7c-319d8c9d50a0.png) Z2 Extreme基于Zen 5架构的8核16线程设计,采用了高性能的Zen 5核心(3个)和高效率的Zen 5C核心(5个)。 其中,**Zen 5核心的最高频率可达5GHz,而Zen 5C核心的最高频率为3.3GHz,两者的基础频率均为2GHz。该SoC还配备了8MB的L2缓存和16MB的L3缓存。** 在图形性能方面,AMD为Ryzen Z2 Extreme配备了Radeon 890M“RDNA 3.5”,包含16个计算单元,频率为2.9GHz,支持AMD的最新技术,如FSR、Frame-Gen、Fluid Motion Frames等。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6/d43f6351-541e-49fd-89ff-80a101d6ee68.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352.htm)
本周,马斯克的AI大模型Grok平台正式上线基于Grok 4大模型的“伴侣”功能。据悉,**首批上线的两名角色是哥特风女孩形象Ani,以及卡通风格小熊猫“坏鲁迪”(Bad Rudy)**。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6/ea303cb63bb54ca8a50329115126d60c.png) 不过,和马斯克一样,他的AI新品一经推出就卷入争议。 与正儿八经的聊天机器人不同,**这两个AI角色都有相当“不正经”的一面,会发表一些“工作场合不宜”(NSFW)的言论。**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6/322afa3ee8544df6b0f5f9672d2b7a3b.png) 其中,**Ani更像是某种“AI女友”互动游戏,需要用户通过互动增加好感度**。而看上去天真可爱的小熊猫“坏鲁迪”,喜欢对交谈对象发表粗鲁的言论。 有网友透露,**即便在选项中关闭了AI角色发表NSFW言论的选项,仍难以杜绝AI发表“少儿不宜”的言论。** 马斯克暗示,这项功能仍处于“软启动”阶段,用户未来或许能够创建拥有定制声音、外观和个性的数字伴侣。 目前,这项服务仅向每月支付30美元的SuperGrok订阅服务用户开放。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6/1f2a2e06bb494c94810d067933b1164b.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350.htm)
第三次来北京的黄仁勋今天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中国人学成回国感到高兴。“全世界有超过50%的AI研究人员在中国,是这个行业的活力、企业竞争、超大规模的研究人员共同创造了中国的AI奇迹。每次来到中国大陆看到的都是澎湃的能量和勃勃的生机。大批研究人员从美国返回中国,只会是美国的损失。”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714/60527c81037663f.jpg) **在黄仁勋看来:“选择回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里是他们的家。对我们而言是一种巨大损失。这对美国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当最聪明的头脑在接受教育之后选择回到祖国。当然,我也为他们能回家乡而感到高兴,因为他们来自那里,但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次流失。”** “我希望美国能够继续成为一个人们可以追求‘美国梦’的国家。我之所以来到美国,是因为我的父母希望追寻美国梦。我是一个移民。”黄仁勋说道。 此外,黄仁勋重申,中国大陆不仅拥有的是庞大的市场,同时还有技术创新发展需要的机械工程、软件开发、人工智能方面的综合专业能力,三个领域都拥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和人才,这是很多人忽视的中国的优势,有如此的根基,中国现代科技领域必然会快速发展。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346.htm)
近期,国内多地都遭遇高温天气,不少地方的白天温度已经飙升至40℃以上。但有不少网友发帖吐槽称,怀疑当地的气象部门压低温度了,体感温度明显比预报的气温要热,还有网友怀疑气象部门不报40℃以上的高温天气。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16/df65c3c653054bddae7295ff68fd03bf.png) 对此,四川省气象局宣传科普中心高级工程师赵清扬向媒体表示:**气象工作者绝不会故意报低气温。** “气象预报有一套严格的评分机制,如果预报员预报温度为38℃,但实际气温达到40℃以上,那么这位预报员是不得分的,所以作为预报员来说,一定会努力报得越准越好”。 对于网友们质疑的实际感受比预报气温高的问题,是由于观测环境不同决定的。 据介绍,气象部门发布的温度,是气象站百叶箱中温度计所测得的温度。 百叶箱是设置在草坪上,**离地面1.5米,周围比较开阔,没有高大树木和楼宇遮挡阳光和风,这也是世界气象组织的规范标准,全球气象站都是采用通用的标准化尺度测量气温的,这样才能进行对比。**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344.htm)
大家看了很多华人研究员或高管被挖的故事,是时候让华人创业者展现别样的魄力了。近期,Google突然截胡OpenAI,用24亿美元拿到Windsurf技术授权,并吸纳了其两位创始人和部分员工进入DeepMind。OpenAI长达几个月的收购谈判正式告吹。 就在大家哀叹此举残忍、剩下的Windsurf不过是一副空壳、几百名员工不知何去何从时,华人Scott Wu创办的Cognition公司突然出手,收购Windsurf。  上周五Google和Windsurf达成“合作”的事情传出,当天Scott Wu就带领团队去谈判,这周一就已经官宣收购,堪称一次雷霆行动。 而他不仅得到了Windsurf的全部知识产权、产品线、品牌,还收获了良好的声誉。 实在是一场漂亮仗。 在我们津津乐道硅谷AI抢人战争时,华人创业者也走向台前,和头部企业及巨头缠斗。 同样出手利落的还有Edwin Chen,他和另一位华人Alexandr wang的激烈竞争被摆上了台面。 在当下最火热的Meta抢人大战的一开始,Scale AI被收购,其创始人兼CEO、年仅28岁的Wang被吸纳,并担负起领导Meta新超级智能实验室的重任。 那边Wang的屁股还没有坐热,Scale AI最有力竞争对手Surge AI就以去年超过10亿美元的收入成为数据标注行业的领头羊,而且还是在5年0融资的情况下。  Scale AI的大客户Google、微软、xAI、OpenAI、Anthropic等都坐不住了,或者停止合作或者砍单,转在Surge AI那儿加单。 Surge AI背后的创始人也是一位华人,Edwin Chen,一向低调的他抓住机会,不仅积极承接竞对流失的客户,还宣布要开启首次融资。 不管是拥抱大厂,还是在纷乱的AI竞赛中瞅准机会丰满自己的羽翼,都是技术活。一些华人被抢,一些华人抢人、抢客户,这正是在硅谷AI界正在上演的激烈战事。  Cognition此次的操作实在精彩。 刚开始,故事的主角其实是另一家公司Windsurf。 刚刚过去的周末,Windsurf突然被Google花24亿美元“打包”,两位创始人Varun Mohan(印度裔,兼CEO)和 Douglas Chen(华裔)以及部分员工直接去Google效力。 之所以说突然,是因为此前OpenAI和Windsurf有几个月的谈判,前者想以30亿美元收购这家公司。 消息一出,外界的目光也很自然地落在Google此番操作,以及OpenAI的失败上。有内幕消息称OpenAI之所以被截胡是因为微软从中牵制,导致此前的收购谈判没能成功。 然而,接下来Cognition和其创始人Scott Wu突然站在了舞台中央。  去年3月,Cognition推出“全球首个AI程序员Devin”而声名大噪。一年后,这家公司已经拿到了1.75亿美元的A轮融资,估值20亿美元。 而其联合创始人Scott Wu是一名90后华人,曾是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的三金得主(也就是连续累计获得三枚金牌)。得奖的时候,他只有15岁到17岁,是名副其实的天才少年。 当地时间周一,Cognition宣布,他们直接把Windsurf收购了。 准确来说,是“剩下的”Windsurf。Google抽走CEO、创始人和部分员工后,Windsurf又任命原来的商务主管Jeff Wang担任临时CEO(没错,也是一位华人)。 公司还在,Google除了打包“部分人才”之外,也“只是”要走了Windsurf的“部分技术授权”。 但任谁都知道Windsurf被拿走的是精华,剩下250个员工无论过往股权如何,都无法从这笔交易中直接获益,而眼下公司已经变了样。 播客TBPN在周一第一时间采访Windsurf临时CEO Jeff Wang和Cognition的CEO兼创始人Scott Wu。  Jeff Wang显然是在上周五临危受命,一个头两个大,坦言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任何人愿意在彼时处在他的位置上。 但也是在上周五,Cognition反应迅速,联系上了Windsurf,立刻展开收购谈判。他们整个周末都几乎没有睡过觉,终于敲定了交易。 Scott Wu回忆,当时Windsurf的遭遇正在Twitter(X)上发酵,所有人都说剩下的公司不过是一副空壳。但是他们研究了一下,发现这并不准确——技术、代码、客户、人才都有,Windsurf大有价值。 Jeff Wang颇有深意地表示:这次是“真的”被收购了,很高兴能这样说。 毅然出手的Cognition,则像骑士一般。 一方面,Google和Windsurf“跑路”的创始人,被质疑不顾打工人死活。  这种所谓的“人才收购”在业内已属普遍,不真的在法律意义上收购创企,却吸走精华,此前Google之于Character AI,微软之于Inflection AI,都是类似的做法。 但这不影响此举中“背信弃义”的质感,毕竟被留在原地的人只能靠自己了。 而Cognition AI的雷霆收购行动无疑为自己赚足口碑。在官宣的时候,公司专门强调Windsurf的员工会得到和其他员工一样的待遇,和Google形成鲜明对比。 另一方面,Cognition AI也为自己赢得了Windsurf全部的知识产权、包括编程AI工具的产品线,以及品牌。 Windsurf有IDE,即开发者写代码用的“工作台”,集代码编辑器、调试器、终端、版本控制于一体;Cognition则有Agent代理(如Devin)。两家公司一结合,相当于把Devin 直接嵌进“百万行代码的指挥中心”。 Cognition原本近几个月深陷“演示视频造假”风波,如今收购硬核公司Windsurf,未来陡然拥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雷霆行动,名利双收,Scott Wu及他的团队之魄力,在这一场战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Cognition雷霆行动也让人们看到,华人在当下愈演愈烈的硅谷AI竞赛当中,除了“被抢夺”,还在主动出击。 就在Scott Wu一招雷霆行动惊艳硅谷前不久,另一位华人——Edwin Chen也在大厂AI战役的余震下脱颖而出。 6月,Meta宣布“收购”数据标注公司Scale AI。 说收购其实并不完全准确。实际上,Meta是花了140多亿美元,换取Scale AI 49%的非投票股权。交易性质属于巨额少数股权投资/战略入股,而非法律意义上的100 %收购兼并。Scale AI 仍保留独立法人和管理层。 但这并不是重点。真正的重头戏实际上是“买走”Scale AI的创始人之一兼CEO Alexandr Wang。 这位华裔明星创始人和Scott Wu同龄,今年也不过28岁。 Alexandr Wang是冒险派,19岁从麻省理工辍学创办Scale AI,用廉价数据标注服务,用9年时间将公司营收干到8.7亿美元。 如今留下一手创办的Scale AI,奔赴巨头Meta,也不失为下一场冒险。  Meta委以重任,创办新的超级智能实验室,让他负责,并且从OpenAI、Anthropic、Google等竞对那里挖人过来助阵。 最近愈演愈烈的硅谷AI人才抢夺战也由此而起,Meta开出的薪酬之高前所未见。 在一派热闹之中,Scale AI的竞争对手Surge AI成为焦点,5年、100名员工、0融资,收入却已经悄然超过Scale AI,成为数据标注领域的新王。 和前文提到的Scott Wu与Alexandr Wang年少成名、早早创业不同,Edwin Chen比他们年长整整十岁,从麻省理工毕业之后,曾经在Google、Dropbox、Facebook、Twitter等公司工作。2020年创业时,Edwin已经33岁。  当时他在Twitter担任搜索模型的负责人,团队需要给5万多个商户做标注。结果外包商返回的结果里错漏百出,咖啡馆居然都能标注成医院。团队不得不亲自下场标注,一来一回,几个月搭进去了。 于是,Edwin意识到数据标注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仅仅靠低廉的劳动力去标注是不能满足需求的。 Surge AI成立,从一开始就走了高质量标注的路径,主打质量和专家匹配,这和Scale AI主打规模和自动化的路径非常不同。  两家公司的整体调性,也和背后的创始人性格一样大相径庭。 Alexandr Wang颇为高调,一直是硅谷宠儿。Scale AI也早早开启外部融资。 但Edwin Chen则倾向于稳扎稳打,一直自筹资金,也极少在公众面前出现。据他透露,其实公司在创办第一年就已经实现盈利。 有意思的就是,就在Meta对Scale AI出手之后,虽然这家公司理论上仍然是独立运营的,但是一些大客户立刻不愿意了。 消息传出的几个小时之后,Google就宣布停止和Scale AI的合作,这是其最大的客户。其后,Google将原本给Scale AI的任务分拆,一部分自己来处理,一部分分给了Surge AI。 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怕数据泄露给Meta。 其后,xAI、微软、英伟达等都紧随其后,减少Scale AI的订单,转而追加Surge AI的订单。 也有更早就开始撤退的客户,如OpenAI和Anthropic,都从今年起将高敏感任务优先派给Surge AI。 Edwin Chen也不再低调,属于Surge AI的雷霆行动开启。 公司一反常态,首次开启融资,目标10亿美元,以承接Scale AI流失的客户。Surge AI去年的收入刚好就是10亿+美元,目标设置得依然很克制。  Edwin Chen的回应也不藏着掖着: “Scale只与一家公司(Meta)合作的消息可能会对许多公司正在开展的工作产生重大影响。我们想向所有客户——无论是现有客户还是未来客户——保证,我们的重点始终是满足他们的需求。 我们之所以成为这个领域最大的公司,是因为我们帮助客户构建了出色的模型,而不是靠宣传和炒作,我们不会改变我们的做法。” 言语间的讽刺意味,直接指向Scale AI及Alexandr Wang。  从Scott Wu、Alexandr Wang、Edwin Chen身上,可以看到在激烈的硅谷AI战事中,华人创业者的不同选择——委身与出击,抢与被抢,共同组成了一幅动态图画。 华人创业者早就是美国科技界不可忽视的存在。 加州公共政策研究所(PPIC)与伯克利教授 AnnaLee Saxenian早在1999年就做过专门研究,当时华裔占硅谷所有高科技企业主的17%,占硅谷专业高科技劳动力的10%,占总销售额的13.5%,而当时他们仅占美国人口的不到1%。 斯坦福今年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的1078个独角兽公司中,有44%由“美国境外出生的人”创办,这其中,有27家创始人出生于中国(印度90家)。  如果聚焦在AI界,华人的“存在感”还要再上一个台阶。 福布斯发布的2025年“AI 50”榜单中,有8家公司创始人是华人(印度9家)。  如果说在当下,在大厂/头部创企效力的华人面临的选择是要不要跳槽。那么华人创业者面临的问题则要复杂得多。 像Alexandr Wang那样被“招安”并不稀奇,正如前文所说,“人才收购”已经是巨头的新典型玩法,华人创业者里做出这样选择的也不只有Wang。 比如去年,另一家华人创办的AI企业Adept将其技术授权给亚马逊,联合创始人兼CEO David Luan与部分员工也加入了这家巨头。 而那些仍然留在牌桌上的创业者,免不了和头部企业缠斗。 Notion AI、Databricks等直接抢巨头的付费用户;Together AI、Fireworks AI 主打“从闭源迁移”公开向 OpenAI、Anthropic 宣战。 而不管是Surge AI抓住机会抢夺大客户,还是Cognition快刀斩乱麻收购Windsurf,都是这场战斗当中的闪光时刻。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342.htm)
开源的Firefox浏览器可能很快就会终止所有中国区用户账户并关闭Firefox公司,目前相关通知意外泄露并被撤回,暂时还没有官方公告。 长期以来Firefox浏览器在中国境内通过北京MozillaFirefo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运营,而Firefox浏览器中国区账户与国际账号也是不互通的,数据都是隔离单独进行保存。 在中国运营的Firefox公司主要提供部分本地化服务,不过Firefox浏览器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份额都非常低,可能在国内市场份额更低,对Mozilla基金会来说继续运营似乎也不会带来太大改变。 [](https://img.lancdn.com/landian/2025/07/109793-1.png) 网友截图的通知显示:关于Firefox浏览器继续在中国运营,但北京Firefox公司关闭以及中国Firefox浏览器账户终止的重要公告,点击这里查看公告详情。 现在点击公告提示需要登录特定权限的账户后才能查看,不过Firefox浏览器员工已经在Firefox社区发布[常见问题总结](http://mozilla.com.cn/thread-430093-1-1.html),提供数据备份、配置文件备份及恢复、旧版问题总结等。 [](https://img.lancdn.com/landian/2025/07/109793-2.png) 从这些准备工作来看Firefox浏览器关闭在中国的运营实体应该是板上钉钉了,相关正式公告可能很快就会发布,建议用户提前备份数据并导出然后重新注册Firefox浏览器国际账号。 Firefox浏览器账号通过版本进行区分,如果用户通过 www.firefox.com.cn 安装则是中国版,通过 www.mozilla.org 安装则是国际版,后续有可能中国版无法登录国际版账号,所以建议用户也备份数据后卸载中国版并手动下载安装Firefox浏览器国际版。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340.htm)
 由 River End Games 开发,Nordcurrent Labs 发行,以复古北欧小镇为背景的潜入类游戏《埃里克斯霍姆:被偷走的梦》于7月15日正式发售,支持平台:PC(Steam、Epic Games Store)、PS5、Xbox Series X|S。PC版另提供体验版,Steam售价175元。 Steam商店页:[点此前往](https://store.steampowered.com/app/2377280/_/)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埃里克斯霍姆:被偷走的梦》是一款单人潜行游戏,游戏以美丽的“埃里克斯霍姆”为背景,这座虚构城市的设计灵感源自20世纪初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游戏讲述了主人公“汉娜”在寻找失踪弟弟的过程中被警方追捕的冒险故事。 游戏将在三个独特角色之间切换,利用他们独一无二的能力进入新的区域,完成各种挑战和谜题,运用计谋挫败敌人。   
 《影之刃零》官方今日正式宣布参展2025年科隆游戏展(Gamescom 2025),展会将于8月20日至24日在德国科隆举行。   《影之刃零》本次的参展试玩版本,与即将在国内举办的S-Party 2025试玩会中使用的版本相同,也是《影之刃零》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海外试玩。玩家将可以有长达1小时的完整试玩时间,试玩内容包括全新的Boss战斗、极具冲击力的关卡设计与沉浸式剧情体验。 《影之刃零》将在6号展厅设置500平米的游戏体验区,配备超过60个试玩机位,展台甚至超越了《黑神话:悟空》2023年参展科隆展时的规模。 随着2025年科隆游戏展临近,如《使命召唤:黑色行动7》、《生化危机:安魂曲》、《鬼武者:剑之道》、《寂静岭f》、《合金装备3:重制版》等多部大作已陆续宣布参展,甚至可能包括备受期待的《GTA 6》,今年的竞争或将异常激烈。 而《影之刃零》的参展,凭借其独特的玩法和精美的视觉呈现,有望在群雄逐鹿的科隆展上为中国游戏增添更多光彩。
U.S. Trade Representative Jamieson Greer said the probe will look into "Brazil's attacks on American social media companies as well as other unfair trading practices that harm American companies, workers, farmers, and technology innovators."
Vietnam last week was reported to have thought it had reached a preliminary deal with the U.S. to lower its tariff level to around 11%, but Trump, at the last minute, raised the rate to 20%.
餐饮出海的“弦”,拉得更紧了。今年以来,几乎每月都有餐饮品牌落地美国的消息传来。仅上半年,就有10多家餐饮企业先后在美国开出首店。这一批出海北美的品牌,都有一种“不出海就出局”的紧迫感。  即使还没完全准备好,有的品牌仍跃跃欲试。就拿茶颜悦色来看,7月,该品牌决定以电商的形式出海北美。“把门店开到国外去,对我们的服务和产品标准化程度,是一个现阶段能力hold不住的难度。”茶颜悦色方面向“界面新闻”表示。 茶咖品牌出海北美的势头最猛。 6月30日,瑞幸跑到星巴克大本营开店的消息,引发了大量讨论。瑞幸将国内的“低价打法”带到了美国。尽管瑞幸店内官方定价从3.45美元/杯-7.95美元/杯不等,与星巴克基本持平。但通过“狂撒”优惠券,品牌将到手价格拉低,网友晒出一杯生椰丝绒拿铁到手价只需要2.17美元(约合人民币15.19元)。  ◎一杯抹茶券后价格可低至0.54美元 图源:小红书 最早出海的喜茶,已经在美国市场开出了近30家门店。此外,霸王茶姬、乐乐茶、柠季、茉酸奶、沪上阿姨、树夏等品牌也纷纷在美国开出首店。 不止茶咖,盯上美国的中餐品牌,也越来越多了。今年2月,喜家德和花小小就先后落地了纽约市场。 前段时间,美国招聘网站上冒出一条信息:加州圣地亚哥招聘中餐馆店长,年薪最高1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08万元)。再仔细一看,招聘方居然是最近势头正猛的费大厨。一时间,“支持费大厨成为全球小炒肉大王”的声音在互联网上愈演愈烈。 东南亚向来是餐饮出海第一站,而今年为何餐饮品牌纷纷涌向了北美市场? 中餐出海,真能碾压吗? 美国市场的机遇,是有目共睹的。 首先就是其堪称显著的消费能力。粤开证券研究院分析表明,2024年,结合人口数据,中国居民人均最终消费金额为3.8万元(支出法GDP口径),而美国则高达41.5万元,是中国的10.8倍。 在消费力“爆棚”的同时,还不卷。 “美国市场(卷的程度)只有中国的1/3。而美国整个餐饮GDP总量和中国的一致,中美两个市场加起来占了全球近一半,也就是说,全球市场如果你做了中国和美国,你就已经做了全世界一半的生意。”知名餐饮投资人卿永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说道。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餐品牌出海就可以“碾压”。  ◎霸王茶姬美国首店 从落地到拓店,不少在国内和东南亚一路狂飙的餐饮品牌,到了美国,都慢了下来。 如喜茶在美国开出的第一家店,就花了8个月时间;“火锅一哥”海底捞,在北美开出18+家门店,花了近10年时间。 在国内迅速扩张的霸王茶姬同样转而求稳。2023年3月,霸王茶姬就到美国进行市场考察、调研并组建当地队伍,但直到今年4月才落地洛杉矶,5月11日才开始正式营业。 漫长的落地周期 在国内,一家店铺从签约到装修完成可能仅需1个月左右。《智象出海》数据显示,在美国图纸审批正常需要3-5个月,装修3-5个月,整体算下来,一切顺利的话估摸着也得9-12个月。 为何开店周期如此漫长? 选址,少。 一位做商业地产培训的朋友告诉内参君:美国商业市场招商的一个特点是稳定,其租赁合约时长也集中在5-10年,原品牌不“退场”,新品牌便难以入驻。 乐乐茶董事、海外负责人刘琦告诉内参君,在美国市场,餐饮店铺选址主要分为租赁和转让两种方式。前者是直接与大房东签订全新租赁合同,房间通常是毛坯状态,但可以与房东协商装修补贴,租户拥有较大的灵活性。 后者是通过二房东续签租赁合同。与国内转让铺面为主不同,部分因个人原因无法继续经营的前租户,会选择将店铺连同剩余的租赁期限和生意一并转让给新租户,转让费用可能从几万美元到数百万美元不等,接手的人可以直接继续经营,无需重新装修。  ◎在美国开餐馆,落地就要“脱层皮” 图源:小红书 审核,久。 在与房东签订租赁合同后,商家还要获取美国政府的各类许可,涉及食品安全、工商许可、消防等多个环节。与国内相比,所需证件更多,审核周期更长。 证件,多。 由于每个州的法律都不太一样,商家需要根据当地法律法规进行申请。刘琦举了一个例子:“烘焙所用的炉灶,都有不同的认证等级(有油没油,还是水蒸气等)。”将所有的证件备齐后,才可以开业,每个环节都十分严格。 获得了审批,接下来还可能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 “在曼哈顿城区有大量老建筑,这些地方的门店电容普遍不足,对产能扩张形成了很大制约。原本规划配备 3 台烤箱,实际使用时却只能运转 1 台。这类问题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基本都能解决,在这里就解决不了。”刘琦分享道。 本土化的难度 不亚于“再造一个新品牌” “很多中国企业做出海,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出海,只是做了品牌出口。”这句话给刘琦带来了不小的启发。 茶乙己创始人张小秋同样指出,出海品牌不能简单地将国内模式复制到海外,而是要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与文化进行深度调整。 本土化,无疑是摆在所有出海品牌眼前最大的坎。 先看看营销层面。在美国,想通过一个平台触达每个年龄段的人,不太容易实现。 专注服务北美亚餐饮市场超过十年的餐饮科技公司MenuSifu的联合创始人李宇表示,在北美,消费者了解或“种草”一家餐厅的路径高度数字化,“无论是搜索菜单、浏览评分,还是寻找附近推荐,Google Maps和Yelp是最常用的工具,被广泛视为每家餐厅的‘第二门面’。” “此外,社交媒体平台如Instagram和TikTok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小红书在纽约、洛杉矶、多伦多、温哥华等华人较集中的城市,成为北美华人圈本地生活内容的重要平台。尤其在年轻群体中,短视频和美食图文种草的传播速度极快。一条高赞的博主探店视频,往往能迅速为餐厅带来大量曝光和用户评价,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李宇进一步分享道。 再看看产品层面。美国本土消费者的喜好与国内差异较大,需要品牌根据本土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调整。  ◎乐乐茶北美门店,主打茶饮+烘焙模式 比如乐乐茶到美国后发现,许多当地人对坚果过敏,而国内很多烘焙产品常添加坚果,便相应降低了含坚果产品的比例。 再比如,针对美国消费者对重茶饮风味的需求偏好,茶乙己调低了轻乳茶系列占比,特别推出了更能凸显茶叶风味的特调系列。 李宇强调:“本地顾客对于口味、品牌文化的接受度也需要通过时间去教育和沉淀。在这样的环境下,“慢”不等于落后,而是一种更符合市场规律的长期主义。” 供应链 ——难啃的骨头 美国虽为消费大国,但针对中餐的供应链体系尚未完全形成。要啃下供应链这块“硬骨头”,品牌需要多方发力。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原材料供应问题。 当下,从国内输入核心原料,辅以当地少量采购,是出海餐企的普遍做法。以茶乙己为例,目前其基础物料如原叶茶,从福建、台湾直采,通过冷链集装箱运输,保证茶汤风味;新鲜物料如水果、牛奶、奶油等,则与当地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当地采购。  其次,在基础设施方面,北美的供应链仍然处于“碎片化、高门槛”的阶段。 在国内,无论是头部连锁品牌还是区域中小品牌,都能接入标准化的仓储管理系统,通过成熟的第三方工具,实现门店端与供应链的实时联动。 但在北美,前后端系统独立,需要店长手动订货,且美国市场的第三方供应链服务业更倾向大客户订单,当地规模较小的品牌难以获得支持。 对于不少初入美国市场的品牌,只能选择自建配送团队,保证物料的及时供应。此举虽有效,但成本较高、效率有待提升。 国内供应链的“组团出海”,或许能够逐渐为出海餐饮品牌提供更多的支持。而要实现这一点,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 小结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得益于中国完整的产业体系、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和长期的创新研发。”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就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中国品牌走出国门、成为外国民众消费新宠作出了如上回应。 相较于早期的单店发展模式,当下餐企出海迈向了体系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而随着瑞幸、喜茶、费大厨等头部餐企纷纷落地,带来了极强的示范效应,更将进一步“助燃”餐企的出海热情。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324.htm)
7月16日,据京东黑板报消息,京东外卖宣布推出大规模骑手福利升级计划,投入20亿元用于提升全职骑手待遇和工作体验。据悉,截至二季度末,京东外卖全职骑手数量已突破15万人,此次福利升级被视为平台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举措。 根据计划内容,京东外卖将在原有五险一金基础上,增设季节性津贴制度,在寒暑季每月为骑手发放防暑防寒津贴。此外,平台将提供15万台“赤甲光刃X1”电动车,采用“先购后返”模式运营——骑手自主购车后,使用新车90天内完成3000单配送任务,平台将返还全部购车款。  电动车搭载3500W峰值功率电机,在续航和动力性能上有显著提升。车辆采用人体工学设计,配备防滑驼峰鞍座和高弹记忆棉减震系统,并可选装铝合金腰靠组件。值得注意的是,该车型还支持安装便携式车载冰箱,采用双核制冷芯片技术,制冷效率较传统车载冰箱提升100%。   据了解,该项目首期将在北京、南京、长沙三个城市启动试点,后续计划逐步向全国范围推广。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322.htm)
7月16日,据彭博社报道,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Masayoshi Son)与OpenAI 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周三在对话时表示,AI的需求永无止境,因此必须持续扩充算力。  孙正义对话奥特曼 奥特曼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出席了软银SoftBank World 2025活动,并与孙正义对话。这两位合作伙伴表示,AI的进步将催生出一些目前还难以想象的新工作岗位,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开启“自我改进”循环。 当被孙正义问及进一步扩大AI基础设施是否会带来收益递减的问题时,奥特曼表示:“随着我们降低AI成本,会有更多人想用它。所以,如果我们把AI的成本降低10倍,那么人们使用它的频率就会增加30倍或者更多。世界对AI的需求似乎是巨大的。” 奥特曼和孙正义在日本企业和商业领袖面前上演了这场对话,主题聚焦自我复制式创新。奥特曼提到了能够制造其他机器人的机器人,而孙正义则着重强调了AI智能体能够自主学习,然后创造新的智能体以提升生产力的理念。 孙正义希望今年在软银集团内部部署10亿个AI智能体,并为它们设计一个操作系统。 今年2月,孙正义宣布软银电信部门与OpenAI成立合资企业,双方各占50%股份,彰显出他支持OpenAI AI事业的承诺。该合资企业将向本地产业推广一款名为“Cristal Intelligence”的企业级AI产品,覆盖从汽车制造商到零售商在内的多个行业。软银集团旗下各公司正采用OpenAI的工具,并计划每年在相关服务上投入30亿美元。 孙正义与OpenAI的合作远不止于企业客户层面。软银已表示,将向OpenAI投资高达300亿美元,这项投资将取决于OpenAI对其复杂运营结构的重组情况。此外,孙正义还与奥特曼携手参与了价值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项目,在美国建设数据中心及其他AI基础设施。 “当我们考虑未来大规模扩大基础设施,远超10吉瓦时,我们将需要新的技术以及新的建设方案。”奥特曼对孙正义说。两位高管并未提及为如此大规模项目提供能源的挑战,也未讨论如果他们对需求激增的预期未能完全实现可能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 软银股价在今年6月上涨了38%,创下20年来的最佳表现,原因是股东们对孙正义的大胆计划和积极投资表示欢迎。不过,受复杂融资计划存在风险的拖累,该股价格对应的市值依然低于公司总资产。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320.htm)
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在北美地区的销售主管特洛伊·琼斯(Troy Jones)已离职。琼斯的离职是特斯拉最新的高层变动,而这家汽车制造商正面临销量大幅下滑的窘境。 据悉,此次离职的琼斯,是负责特斯拉最大市场北美市场销售、服务和交付业务的副总裁。他在这家电车公司已任职15年之久。 目前,特斯拉正面临一连串“人事地震”。不到一个月前,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高级助手奥米德·阿夫沙尔(Omead Afshar)刚刚离职。她在不到一年前还一度升职,负责监管北美和欧洲的全部销售和制造业务。 此外,特斯拉北美地区人力资源总监Jenna Ferrua也于6月离职。 今年早些时候,一位顶尖的人工智能高管同样离开了公司。该高管为工程副总裁米兰·科瓦奇(Milan Kovac),他负责监管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的研发工作。 目前,特斯拉正面临着在全球范围内销量下滑的困境。 在7月2日,特斯拉公布了第二季度产销数据。在截至6月底的过去三个月里,公司交付了384122辆汽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3%。 合并前两个季度的数据,特斯拉的交付量目前距离2024年上半年还有11万辆的缺口。若无法在下半年补上,美国电动车巨头将连续第二年出现销量下滑的状况。  而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马斯克涉足政治给品牌带来的压力,特斯拉已经开始通过车辆更新和低成本融资的方式来试图激发消费者的兴趣。 该公司于3月推出了畅销车型Model Y中型SUV的升级版,4月推出了价格更低、配置简化的Cybertruck版本,并在6月发布了Model S和Model X豪华车型的更新版本。 特斯拉高管最近淡化了华尔街对其销量下滑和利润率萎缩的担忧,转而强调特斯拉在自动驾驶软件(该公司称之为“完全自动驾驶”)以及“擎天柱”人形机器人上的投资所带来的潜在收益。 6月22日,特斯拉推出了承诺已久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向小部分用户开放了新的叫车应用,其中包括一些网络红人。这些用户乘坐自动驾驶的特斯拉Model Y,在奥斯汀(Austin)的一片限定区域内体验了该服务。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33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