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电动汽车控制系统专家徐福国,放弃了一项由日本政府资助、投资45亿日元(约2.2亿元人民币)的重大项目,选择回国任教,目前已加入大连理工大学,担任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据介绍,徐福国2019年9月博士毕业于日本上智大学,其后分别在上智大学,日本东京都市大学和日本千叶大学从事博士后,助理教授和副教授。  他在日本工作了十年,期间曾为丰田汽车开展开创性研究,并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汽车项目中担任领导角色。 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控制工程方面,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控制、智能网联汽车及其自动驾驶决策与控制、电网中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以及控制理论的研究。 **2016年至2021年,徐福国主导了丰田汽车两个关键子课题研究:**一是智能混合动力汽车的最优控制技术,二是大型电动汽车的最优充电控制技术,这些研究属于丰田开发下一代发动机控制技术的核心项目。  **最近他还在日本新能源和工业技术开发组织发起的一项重大政府项目中担任领导角色,该项目涉及31所日本大学和75家汽车公司,旨在提高乘用车和商用车合成燃料的使用效率。** 报道称,在大连理工大学网站此前的介绍中,曾指出徐福国参与一项45亿日元(约2.2亿元人民币)的项目,但相关信息已于3月26日修改,未标注具体金额。 此外,徐福国近年来还在Automatica、IEEE TVT、IEEE TIT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9004.htm)
据此前泄露过苹果即将推出的“iPhone Fold”显示屏尺寸的中国泄密者称,这款书本式设备的屏幕尺寸为 4:3,可折叠屏幕。微博账号[“数码闲聊站”](https://weibo.com/6048569942/PkBXPoR6V)声称,苹果将在内屏上采用“大致”4:3的宽高比,以实现与外屏的一致性,并确保与现有 iPad 软件的一致性。  苹果的 iPad 和 iPad Pro 机型在历代产品中都保持了 4:3 的宽高比。该比例在纵向和横向模式下均能提供均衡的体验,使其特别适合阅读/浏览和分屏多任务处理。只有 8.3 英寸的 iPad mini 偏离了传统比例,而是采用了大约 3:2 的比例,因为它的尺寸略高且略窄。 [数码闲聊站](https://weibo.com/6048569942/PkBXPoR6V)此前曾披露过iPhone Fold 的确切尺寸,称该设备外屏尺寸为 5.5 英寸,内屏尺寸为 7.8 英寸。著名苹果行业分析师郭明錤随后证实了该尺寸,并称内屏“无折痕”。 郭表示,该设备将采用钛合金外壳和金属玻璃铰链,并配备双镜头后置摄像头和前置摄像头,适用于折叠和展开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表示,这款手机将放弃 Face ID 身份验证,而是使用 Touch ID 侧键来节省宝贵的内部空间。它还将定位为“真正的人工智能手机”,更大的屏幕可以提供更好的多任务人工智能体验。 大多数人估计,iPhone Fold 在美国的售价约为 2000 至 2500 美元。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预计,苹果首款可折叠设备将于明年某个时候上市。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9002.htm)
自去年以来,Canonical 一直在研究使用 -O3 编译器优化来构建 Ubuntu 软件包,以便为 Ubuntu Linux 提供更好的性能。但几周前,他们决定不对所有软件包使用 -O3 优化。现在,他们提供了更多工程见解,以说明他们的理由以及对更多软件包使用 -O3 编译器优化的调查结果。 长话短说,对于发行版范围的 -O3 编译器优化,他们没有足够引人注目的性能优势来证明这种努力是合理的。他们还发现了一些性能倒退,并且 -O3 优化在某些情况下会对某些加载时间产生不利影响,并且会使二进制文件大小变大。 例如,他们发现 GNU Radio 的性能下降了 12%,TIFF 解压缩也倒退了近 12%,使用 -O3 优化默认值后,所有 Debian 软件包的大小增加了约 6%,桌面 ISO 的大小增加了近 4%。 在[Ubuntu Discourse](https://discourse.ubuntu.com/t/benchmarking-a-distribution-and-some-o3-results/58027)上,他们总结了他们的发现并得出结论: <blockquote>“整个发行版的 O3 似乎并没有提供更好的性能,并且在交互任务中会倒退。它最多会影响 11.9% 的加载时间,这对努力实现快速应用程序启动的容器工作负载是不利的。<p>总体而言,这种倒退主要是由于可执行文件大小的增加造成的。此外,在某些情况下,-O3 和链接时间优化结合在一起可能会导致过多的函数内联,进而导致性能倒退(可能是通过寄存器压力或指令缓存抖动)。</p><p>可以说,所有这些都符合传统观点:-O3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提供帮助,但不是一个合理的默认值。但验证这一点肯定比仅仅依赖民间知识要好!此外,我们仍然希望研究更多方法来提高 Ubuntu 的性能,每次我们锻炼基准测试能力时,我们都会做得更好。”</p></blockquote> 至少他们仍将探索选择性地为某些软件包启用 -O3 优化,以便获得合理的性能优势。  Ubuntu 25.04 预计将于 4 月中旬发布,并且确实带来了一些其他性能优势,同时更多的性能测试正在进行中。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9000.htm)
当地时间3月26日,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改革团队推行新政遭遇技术故障。该部门要求**全美200万联邦雇员**每周以邮件形式提交工作进展报告,然而海量邮件短时间内集中涌入政府服务器,导致多个部门收件系统因存储过载自动拒收新邮件,并弹出"邮箱容量已达上限"的警示窗口。 马斯克此举意在提高政府效率并亲自监督联邦机构的工作。然而这一前所未有的要求迅速引发了混乱。 此前,在当地时间2月22日下午,马斯克突然下达了一道最后通牒:要求联邦雇员们限时撰写报告,回顾上周有哪些主要工作贡献。**马斯克特别指出:“如果没有及时回复,就视为自动辞职”。**  此外,更让马斯克无语的是,(联邦雇员)很多人根本不看电子邮件。他还发帖表示,联邦雇员,那些为公众服务的人,连一封简单的电子邮件都不会写,这让人非常尴尬。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8998.htm)
据 ComputerBase 报道,NVIDIA 现在要求笔记本电脑制造商明确分享其即将推出的 GeForce RTX 50 系列“Blackwell”GPU 的完整图形功率详细信息。 此举旨在解决长期存在的隐藏性能限制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具有相同 GPU 型号的笔记本电脑之间出现意外差异。过去,许多笔记本电脑制造商没有提供有关总图形功率 (TGP) 的完整信息。这通常意味着一些低功率型号的性能优于高端型号,因为功率限制不明确。 根据新指南,制造商必须在其产品页面上列出重要细节,例如基本 TGP、动态增强限制和时钟速度。NVIDIA 表示:“我们与笔记本电脑制造商合作,确保他们在其产品网站上列出图形功率。” 华硕、MSI 和 XMG 等公司已经开始展示 ROG Scar 18 和 Titan 18 HX 等型号的完整规格。虽然大多数公司都在遵守规则,但有些公司仍然选择保持不变。例如,Razer 的 Blade 16 (2025) 最初在其主要规格中省略了基本 TGP,将其隐藏在产品描述中。这可能会让买家感到困惑,因为更薄的笔记本电脑设计可能会使用功率较低的 GPU,即使是高端型号也是如此。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列出 TGP 和 TDP 值将确保计划购买配备新 RTX 50 系列 Blackwell GPU 的笔记本电脑的游戏玩家能够选择他们想要的 TDP 来满足性能和便携性方面的需求。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8996.htm)
现在泰国每年电动汽车总产能超过50万辆,正在巩固泰国作为东盟地区主要电动汽车制造中心的地位。
今日,“京东黑板报”公众号发文,称在国家医保局、全国总工会、北京市人社局等多部门的指导下,**京东外卖今日举办新一批全职骑手代表签约仪式,并发起“加强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倡议。** 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五险一金等权益保障,让更多骑手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赔。 仪式现场,国家医保局、全国总工会充分肯定了京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职工权益保障,为快递员提供五险一金社会保障,得到快递从业者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认可。 今年初,**京东宣布为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并承担所有成本,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作为首个与全职骑手直接签署劳动合同、缴纳五险一金并承担所有成本的平台,**京东外卖呼吁行业及社会各界共同推动企业合规用工,平台应与外卖全职骑手直接签署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五险一金。** 据了解,京东外卖目前已与超10000名全职骑手签署正式劳动合同,自3月1日起逐步落实五险一金的缴纳工作,后续还将不断扩大全职骑手规模。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8994.htm)
人工智能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这也意味着没有哪一个大模型可以一直领先市场,这在微软的动态来看可能尤其明显。据消息人士称,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在员工大会上发言称,DeepSeek让他印象深刻,看到200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可以实现什么样的成就。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325/08fdd31ae0514db.png) 他补充称,研发团队没有把人工智能当成只是个摆在书桌上的研究计划或者开源方案,而是成功把模型变成了应用商店排名第一的产品。对纳德拉来说,这就是他为微软人工智能工作设立的新标杆。 这也是自1月微软将DeepSeek纳入Azure产品体系中之后,该公司最新对DeepSeek的评价。该次大会上,微软新工程小组CoreAI负责人Jay Parikh还强调,鉴于DeepSeek在200人团队规模下取得如此成就,微软确实需要重新考虑如何内部协同工作。 微软在上个月发布了自己的Muse模型,并在游戏Bleeding Edge上进行了训练,以生成游戏玩法。微软认为,Muse将帮助游戏开发者制作游戏原型,甚至用它来保存游戏并针对现代硬件进行优化。 纳德拉表示,公司团队做了基础研究,拿出了一个模型,然后将其转化为Copilot全家桶中真正的突破性功能,这就是现在的标杆。 Parikh则指出,DeepSeek提醒微软必须推动更快的发展,因为全球各地的小型团队正在以令人震惊的速度提出创新。 这家曾经因投资OpenAI而被市场称赞眼光独到的公司正在低调切割与ChatGPT的强绑定,试图推出自己的专属人工智能。而微软对DeepSeek的高评价也证实了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野心:要做领头羊,而不是领头羊背后的资本血包。 除了人工智能模型之外,纳德拉还强调了800亿美元数据中心投资的重要性。他指出,微软的定位是为所有客户提供ChatGPT使用的那种工作负载,不仅是AI加速器,存储和计算也要顾及。 微软首席财务官Amy Hood表示,微软有将近3000亿美元的合同收入,但必须在未来一到三年实现交付,这些需求就是800亿美元投资的支撑。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8992.htm)
**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西南部发生7.9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此次地震造成重大基础设施损毁,其中连接曼德勒省与实皆省的交通要道阿瓦大桥完全坍塌,桥体被拧成麻花。 **这座具有91年历史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1934年英国殖民时期,是缅甸中部地区重要的公铁两用交通枢纽。**阿瓦大桥曾在二战期间遭受损毁,后经重建后一直服役至今。 目前,当地政府已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伤亡情况和财产损失正在进一步统计中,此次地震的余震情况和灾后重建工作备受国际社会关注。 此外,云南多地有震感,泰国全国有震感,曼谷震感持续数分钟,民众纷纷离开高层建筑,涌到街上。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8990.htm)
Intel新任CEO陈立武在公司最新公布的年报中表示,**Intel的先进制程18A目前状态良好,并正在争取外部客户的订单。****陈立武指出,除了用于自家的Panther Lake处理器,18A制程的首批外部客户已进入最后设计阶段,预计将在2025年年中完成首次晶圆制造投产。** 陈立武还提到,在进行这些工作之际,Intel还正在优化资本支出计划,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并推动Intel Foundry晶圆代工业务走向盈利。  他表示,18A制程预计将在2025年晚些时候在亚利桑那州的最新晶圆厂开始量产,Intel将继续与美国政府合作,强化国家在科技与制造领域的领导地位。 前不久还有报道称,Intel今年准备首次运用最先进制程18A量产自家处理器,陈立武预计会设法改善良率,以增加每片晶圆能够产出的晶片数量。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8988.htm)
作者:王瑞昊 编辑:相辉 雷峰网独家获悉,近期奇瑞汽车开启自研芯片计划。据透露,奇瑞汽车计划从0到1构建芯片技术,包括自研车载MCU和智驾SoC,其中一部分是大算力芯片。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奇瑞汽车自研芯片计划)还在很早期阶段。 招聘网站显示,奇瑞汽车正在招聘NPU设计架构师,工作地点位于上海,薪资100-130K。该职位的职责包括承担智驾SoC的NPU技术需求确定、NPU架构设计等。要求具有完整芯片前端开发验证流程经验,覆盖需求、架构、数字设计、集成、验证。据了解,架构师级别的人才通常负责从0到1设计NPU架构,而不是简单地优化已有IP。  此外,奇瑞汽车还在3月20日发布了一个高级芯片设计工程师岗位,主要面向博士及以上应届毕业生群体。该岗位的职责主要包括EDA工具应用、芯片布局与布线、模拟仿真与验证等。 在3月18日举办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表示,AI智能化是奇瑞汽车从汽车制造商转向智能化现代化产业集群的技术支点。“下一个20年,我们要多吃智能化的‘饭’。” 值得一提的是,尹同跃曾在2024年10月定下目标,“奇瑞智能化也不客气了,(2025年)必须进入头部。”自研高阶智驾芯片,或是奇瑞汽车认为的进入智能化头部的路径。 ### 降本逻辑下的自研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在2018年曾提出,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如今7年时间已过,行业普遍认为电动化上半场已结束,而比亚迪是其中的最大赢家。比亚迪的制胜法宝在于掌握了电动汽车中最核心的电池技术。 电动化上半场的结束,意味着智能化下半场已开启。业内普遍认为掌握人工智能技术是跑赢智能化下半场的关键。比如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今年初就说过,包含自动驾驶在内的人工智能,是车企竞逐未来的关键。 在这一共识的影响下,众多车企开始布局自研芯片。 吉利控股投资的芯擎科技早在2023年就推出了用于智能座舱的7nm车规级芯片——“龍鷹一号”,吉利控股还将推出智驾芯片“星辰一号”;蔚来汽车用于智驾的5nm制程自研芯片“神玑NX9031”将在旗舰车型ET9上车。此外,雷峰网了解到,小鹏汽车自研芯片有望在今年实现上车;理想汽车自研芯片近期也取得新进展。 现阶段,排名靠前的高阶智驾玩家,如特斯拉、华为、小鹏等,几乎都选择自研智能驾驶芯片。奇瑞汽车也提到,到2025年智能化能力必须进入行业头部。这意味着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自研芯片或成为绕不开的选项。 3月18日奇瑞汽车正式发布了“猎鹰智驾”智能化方案,并宣布将于2025年实现全品牌全系车型搭载,包括价格下探至6万级的奇瑞QQ也将搭载高阶智驾功能。 “猎鹰智驾”从低到高共包含三个能力的智驾方案。 其中猎鹰500支持持高速NOA、城市记忆领航、记忆泊车等高阶功能,芯片算力达80-128Tops;猎鹰700的芯片算力提升至200-508Tops,支持高速NOA、城市NOA、代客泊车及车位到车位等功能;猎鹰900的算力进一步提升至1000Tops,该方案将采用VLA+世界模型智驾系统,具备L3级自动驾驶能力。 尹同跃表示,到今年年底,奇瑞汽车旗下包括奇瑞、星途、捷途、智界、iCAR五大品牌,累计有30多款车型将搭载猎鹰智驾。雷峰网注意到,猎鹰智驾的芯片提供方均为外部供应商,主要由华为、地平线、英伟达提供。  供应商方案的要价不菲。尤其像奇瑞、比亚迪这样志在普及高阶智驾的车企,现阶段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代价。 据公开报道,比亚迪基于100Tops算力平台的高阶智驾硬件成本为4000元,超400万辆车型(比亚迪2024年总销量)的总成本将达到160亿元人民币。奇瑞汽车2024年的销量超过260万辆,这意味着2025年奇瑞汽车在智驾领域的投入也将是百亿级。 其中外采智驾芯片的成本会是大头。有分析指出,单颗英伟达Orin X的市场价达500美元。而奇瑞汽车旗下高端品牌星途的高阶智驾方案里配有两颗Orin X芯片。 “(奇瑞自研芯片)主要原因还是想降本。”某自动驾驶公司内部员工李明远(化名)告诉雷峰网。据李明远分析,自研芯片这一商业模式能否跑通,主要取决于出货量。“出货量一年达不到100万片基本上是亏钱的。” 对于奇瑞汽车这样体量的车企来说,它完全可以达到自研芯片的盈亏平衡线。 ### 供应商方案仍占据主导 赢得智能化下半场的关键是掌握AI核心技术。但奇瑞汽车当下面临的一个尴尬是,其智能化能力主要依靠供应商。“奇瑞汽车的智能化能力在2025年是有希望进入头部的,因为有供应商。”一位熟悉奇瑞汽车的知情人士笑称。 3月18日的发布会,尹同跃点名了多家与奇瑞汽车有合作的头部供应商。“我们还与华为、阿里、科大讯飞、地平线、英伟达,博世、文远等,共建了协同创新生态。” 事实上,奇瑞汽车也尝试过将智能化的“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上。 2023年,奇瑞汽车投资成立大卓智能。 天眼查显示,大卓智能成立于2023年2月,由奇瑞汽车控股,CEO谷俊丽控股的上海骏名科技合伙企业占股20%。 据公开资料,大卓智能专注于汽车自动驾驶领域,通过软件和算法为技术驱动,构建ADAS和高阶L4双线产品矩阵,打造百万辆级自驾解决方案,让自动驾驶真正实现商业闭环。 内部员工陈思琪(化名)告诉雷峰网,奇瑞汽车对大卓智能的定位类似于毫末智行之于长城汽车。“技术上一定是做行业最高的。” 雷峰网了解到,谷俊丽最初选择了开发低阶智驾方案,原计划是利用地平线提供的白盒,快速推出一个价格低于千元的一体机。但问题是千元机市场已是一个成熟市场,该市场主要由一些2013年前后成立的老品牌占据。 这使得大卓智能交付的是一个在市场上随处可见、平平无奇的产品(千元一体机),显然不符合奇瑞汽车对它的定位。要知道,大卓智能的总部虽然设在安徽芜湖,但其研发人员的Base多数在上海,而且在深圳还设立有区域研发中心。“谷俊丽选择做低阶智驾以后,那些原本做高阶智驾的人就没有了用武之地,造成了人才资源浪费。”  由于产品规划方面的打法出问题,谷俊丽浪费了一些时间,在竞争白热化的高阶市场,导致后续追赶变得困难。“奇瑞汽车不能等大卓智能的产品出来,否则会落后竞争对手。为了保证现有产品的智驾竞争力,只能联合全球头部智能驾驶公司,先把产品(高阶智驾方案)做出来。”陈思琪向雷峰网分析道。 据报道,奇瑞汽车已开始调整大卓智能,将部分自研团队纳入到奇瑞研发总院旗下。 在冲击年销400万辆的当口下,奇瑞汽车需要的是具有交付能力和销售量的方案。这是地平线和英伟达得以成为“猎鹰智驾”智能化方案主要供应商的重要原因。 但依赖供应商的另一边,是奇瑞汽车自身还拥有有庞大的研发团队。 据尹同跃透露,奇瑞汽车智能化研发团队超过5500人,拥有包括雄狮智舱、大卓智能、NEXT AI智能研究院、墨甲智创机器人等在内的智能化研究中心。 从自研芯片这一动作管中窥豹,短期内奇瑞汽车仍然需要借助供应商的成熟方案,确保产品快速落地。但如果想要在2025年及以后保持智能化竞争力,那么势必要在AI等核心技术上掌握更多自主权。而自研芯片或是关键一步。 这是理想化的进程,现实往往与理想大相径庭。 正如李明远向雷峰网分析的一样,车企自研,最理想的结果是进行前瞻性研究,并推出一些高阶功能以维持“面子”;最坏的情况则是仅保留评估供应商的能力,难以形成真正的技术积累。**(如有兴趣讨论奇瑞汽车,欢迎添加作者微信Hugh-wangruihao交流)**
 作者:Nick 编辑:柏亚舟 近期,机核受邀再次体验了游戏《inZOI(云族裔)》(以下简称“云族裔”)的测试内容,游戏即将在3月28日发布抢先测试版本。 本文将根据提前测试的20多个小时,提前分享一些关于游戏小半年来,两次游戏体验之间感受的不同与进步。  对于《云族裔》,我会把再次体验后的评价给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在我看来以游戏目前的完成度和潜力,已经具备了在这一品类里担当挑战者的可能性。同时《云族裔》可能也会是KRAFTON继《绝地求生》后,再次带来惊喜的一部作品。 # 本地化支持跟上了 本次测试我游玩《云族裔》的PC为AMD Ryzen 7 9800X3D和NVIDIA GeForce RTX 5070为主的较高配置,游玩的整体体验基本上非常流畅。 在上一次测试中,我们曾提到测试版本只有英文和韩文两种选项,这也导致了上一个版本中,我们未能就人物性格特征等内容进行更多深度探秘。官方也并未食言,在EA版本开启后将会加入中文支持,我们得以更全面详细的了解到《云族裔》的独特魅力。  目前从游戏中官方披露的进度来看,仅有韩文做到了100%的语言本地化支持,中文的本地化支持大致完成度为58%——从这一点来看,作品对本地化的态度相当诚恳,这意味着有多少进度都会及时告诉大家。 从实际体验来看,除开一些很细分的细节领域,比如不同风格打扮造型品类,这样的部分还是外语覆盖以外,实际上现有的中文覆盖基本上可以满足游玩的需要。 按照官方在发布会上的介绍,《云族裔》预计将会支持13个国家的语言,后续还会有中文配音等内容加入。 以互动内容为例,上一次测试版本与NPC互动时或许还需要一次次尝试,小心翼翼地试出来具体的互动作用和效果,EA版本配套了大部分中文支持后,互动内容的丰富和完整度有了不少提升。  更重要的自然还是之前说到的性格体验方面,本次体验中我终于得以窥见《云族裔》关于这方面设定的全貌,原来在游戏中,人生方向会与人物特质、价值观、志向和技能产生联动,进而会左右你的擅长职业等规划。  《云族裔》目前可选有18个特质,例如领袖、万人迷等,这些特质的不同也会影响你互动的能力以及情绪满足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云族裔》中还有极具东方特色的“善恶度”设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果”。人物角色的所有行为和选择都会影响其现在和未来的经历,这些因果点数也会决定了其死后的灵魂状态,如果玩家的因果点数过低,那么就会变成一个幽灵,无法重新开始新生活,这种设定也无疑会让一些想要在游戏中尝试“作恶多端”的玩家们,有所忌惮了。 # 强大的AI创造性 《云族裔》进行线上发布会时,制作人曾多次提到游戏内置的AI功能,从我实际体验的感受来看,这一功能也确实当得起这样的赞誉。 这里我主要介绍游戏中AI的三个功能,分别是3D打印、AI表情和Smart Zoi系统。 3D打印 这个很好理解,就和现实中的3D打印机一样,它能够自定义生成和创造各种物品。《云族裔》中的3D打印主要体现在人物捏脸和家具建造两个方面。 先说人物捏脸,人物捏脸同样是我本次体验感受进步最为明显的地方,如果说上一次体验的时候,我对于人物捏脸还处在浅看人物造型和预设特征大致审美阶段的话,本次EA内容下的捏脸体验已经相当细节,具体细到了什么程度呢——细到可以直接在捏脸阶段,决定成为一个“富家千金”,还是“地雷女”。   可以看到光是配饰一栏就有相当多可选的丰富内容,捏脸也是如此,玩家可以对游戏人物除开身高以外的全部内容,进行自定义编辑。大到人物的形体,小到颧骨的高度,嘴唇的唇线位置,可谓是应有尽有。 不夸张地说,哪怕我不是一名狂热的捏脸爱好者,我第一次创建人物时,也不由自主般的捏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毕竟谁不想自己在游戏中也能“美美哒”呢? 而AI在捏脸中的应用就是在3D打印物体造型上,诚然游戏中的各种服装穿搭已经算是相当丰富了,各种风格搭配都能玩出不同的花样出来。  (比如我随便搭配的“艾利斯顿商学院风”) 然而借助游戏中强大的AI,通过3D打印物品功能就可以实现造型风格的进一步定制和多元化。具体的步骤是上传一个物体的图片,游戏中的3D打印机会根据图片上传的清晰度和抓取范围生成一个3D模型,样式图片和角度越是选取的好,生成效果也自然更加逼真。 例如下面这样的效果,相信后续EA正式开启后,一些自定义风格搭配的教程和攻略,会成为《云族裔》玩家社区经久不衰热议的话题。  (玩家社区自定义捏脸+打印物品搭配的造型)   看到这些相当不俗的自定义效果,已经可以预见的是,游戏正式大规模开启EA后,各种奇奇怪怪或者十分有巧思的人物造型涌现,而这一切的一切基础,还是源于游戏出色的AI打印功能支持。 说完了捏脸中的AI运用,我们再来说说打印家具中的AI功能。《云族裔》除开精细耐玩的捏脸以外,它的建造系统也是游戏的一大卖点,热爱设计和装修的玩家自然不愿意错过这部分内容。相比于使用预设的设计和家具搭配,如何让自己房屋充满真正的自我设计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因此,3D打印家具功能将会成为玩家们最得力的助手。 比如我上传了一张“赵夏”的图片,系统根据赵夏的图片造型生成了一个3D家具。就可以把这个“赵夏”直接放置入房间当中。当然受限于角度问题,实际效果来看可能禁不起细看,但一想到能在电脑桌旁边让“赵夏”注视着你,就自然而然“我管你这儿那儿的了”。    赵夏当然不会孤单,比如我上传了著名的“有胜阅兵”表情包,给赵夏找个伴也不是什么难事。  热爱体育的话,你还可以加入喜欢的球员和俱乐部等元素。  更重要的是,《云族裔》这一贴心的功能让长久以来我的一个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醒来就看到柳智敏(Aespa成员Karina)和“金冬天”(Aespa成员Winter)。  这一功能的可拓展性无疑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在房间里打印出各路梗王,组成“全明星”,还是利用更丰富的现实图片素材库更好的设计自身房屋,都有着无限可能。设计师也好、梦女也罢,都能乐在其中。 AI表情 AI表情是我在本次体验中感受到最多欢乐的部分,在浏览到AI表情功能的说明时,我就隐约感受到这或许是将来《云族裔》游戏直播中,最容易出节目效果的部分。 《云族裔》中玩家们可以通过制作AI表情包,让你的游戏人物——Zoi模仿视频中的表情包动作或者照片Pose,具体的步骤是点击人物选择AI表情包后,上传不大于500M的视频或者图片,游戏中的AI会根据上传内容自动生成相关动作。 我选用了一位足球明星的招牌庆祝动作。经过了不到1分钟的等待,系统就根据我上传的视频自动生成好了AI表情。  (Siu庆祝效果视频) 我不得不承认的是,当效果预览展示的那一刻,我手中可乐的糖分从我温暖的口腔来到了不远处的电脑屏幕上。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其实也说明AI表情的效果足够逼真,产生出了足够搞的节目效果,以至于让我忍俊不禁。 随后我多测试了几位体坛明星的招牌动作,从实际效果的反馈来看,都不如第一版的”Siu”庆祝动作抓取和神态来得要好。看起来AI表情的传神与否,与你上传视频内容符合要求的匹配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从我的体验来看,第一版我的素材还进行了自我剪辑更加精准,生成出的效果和传神度也最好,后续我的素材没有进行更多剪辑,生成出来的效果也就较为一般了。 当然我只是在AI表情在我喜爱的体育领域进行了一些小小的尝试,事实上这一功能的延伸空间也是相当广阔,比如对于舞蹈爱好者们来说,丰富又种类繁多的扒舞和练习室素材就能够派上用场,甚至于我们可以设想在一些未来场景下,一些舞蹈工作室可以使用《云族裔》的虚拟人物进行群舞动作的宣传也不是什么难以实现的场景。一些热衷整活类的UP也在游戏的测试直播中,展示了如何用AI表情模仿那些成为流行梗的经典动作。当然受限于大部分玩家上传的画面看起来是二维,AI识别动作放在游戏里就变成了三维动作,效果或许会略显僵硬,不过就像3D打印物品一样,不同需求的玩家使用这些AI功能,效果虽然不一,欢乐感倒是始终一致的。 AI智能互动与决策 游戏中内置有Smart Joy的AI功能,可以向AI提问并根据收到的答案决定行动,通过这一功能可以理解游戏中其他人物的内心想法,并且发现更多故事。  在AI模型的驱动下,游戏允许相应NPC根据游戏环境做出更自然、更真实的反应。同时得益于相应模型完全在玩家设备端运行,因此即便是在网络不佳的环境中,NPC的行为也不会受到影响。 玩家还可以通过“Zoi Pen”工具输入文本(文本限制为 100 字内)直接影响NPC的人生目标,比如用户输入“你梦想成为偶像“,那么该NPC余生便会致力于成为”偶像”,如果输入“你想不计后果地找别人打架”,那么该NPC就会成为恶霸人物,见谁打谁。 # “当面NTR?”游戏的乐趣还有很多 以我个人两次体验的感受来看,有趣和欢乐始终是我体验过程中不会缺少的部分。第一次我相对完整的体验了恋爱——结婚——生子的这个过程,而EA版的体验中,我尝试了一下NTR玩法,惹出了不少有趣的恶趣味出来。  我捏的人物角色在和“丈夫”车民赫结婚并且为爱鼓掌之后,角色人物性格中的万人迷特质似乎蠢蠢欲动。在撩成功两个小哥后,我甚至能够直接打电话把他们叫到家里面......互相检查一下对方的口腔有没有异味......  而这样无异于有些挑衅的举动,自然让我的“丈夫”车民赫难以容忍,游戏中当他看到你们“互相检查口腔异味”时,会疯狂剁椒暴跳如雷一般,随后还会直接过来和你理论并请你吃一巴掌……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即便当面NTR后你与丈夫的好感度已经降至冰点,但你不提出离婚的话他还是不会主动提出分手。甚至于由于亲密度变低的缘故,哪怕无法做更多亲密动作,但是和“心灰意冷”的丈夫“为爱鼓掌”又还是可以的……  当然你不害怕作死的话,也可以选择叫你的“小情人”当他的面“为爱鼓掌”。据有些博主测试,玩家可以同时交往5个男友/女友都“毫无压力”,或许有更多热衷于时间管理的玩家们去尝试更多可能,解锁更多套路玩法也可以期待。 当然,不只是“当面NTR”这种恶趣味玩法,在我看来《云族裔》的一大优势就是不同类别的玩家都可以在游戏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和舒适点。 比如热衷于建造玩法的玩家,游戏中的建造模式和装修功能相当丰富,配合上3D打印功能打造出自己专属的小屋,吸引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酷爱捏脸和小人的玩家同样也是如此,尤其是之前玩过这类游戏的玩家,初上手《云族裔》可能会相当惊叹游戏中关于捏脸细节的丰富程度,捏脸部分细节挺多,且更精细,尤其是面部调整和皮肤质感,自由度很高。捏出来的小人更接近真实感。人物偏写实的画风也会让玩家们捏脸时更有现实风格的参考和代入感。 喜爱经营玩法的玩家,游戏中也有多种成长路径和职业路径等待大家去解锁体验,从目前的开发进度来看,对于商店等配套内容的支持《云族裔》还没有主要着力去开发,经营玩法的多种探索,命运与职业相关的连携设定等,游戏中的引导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 KRAFTON的野心与诚意 在3月19日的线上发布会上,《云族裔》正式宣布了游戏在Steam国区的抢先体验版官方售价:188元,购买抢先体验的玩家可在正式版前免费享受所有的DLC以及大型更新。 值得一提的是,发布会还特地配备了两名同声传译来为中国玩家们传递制作人的想法,制作人甚至在发布会上相当诚恳地指出了游戏中的很多不足,这在过往新游戏的内容宣传中着实不多见。 加上游戏官方很早就开设的中文官方社媒,以及为国区设定了相当给力的价格来看,KRAFTON(对玩家而言有个更熟悉的曾用名:蓝洞)方面给中国玩家们的诚意是相当足的。  制作人在发布会上曾谈到,《云族裔》对新人来说其实不算特别友好的类型,游戏内容比较复杂。而我在两次体验过游戏内容后也相当认同制作人所担忧的这些问题,一方面来说游戏内容复杂,对于硬件设备的要求、玩法的引导、性能优化都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硬币的另一面则是,这些复杂的背后,则是游戏对未来的多重成长性提供了更多可能。 提到蓝洞我们总会谈及当初PUBG风靡世界的惊艳,回看蓝洞的发展历史我们也不难看到PUBG所在的射击品类也并非是他们唯一尝试过的游戏类型,这一次他们将目光放在了玩法更多元,受众程度更高的人生模拟类游戏。  正如他们确定的游戏中文名《云族裔》一样,一方面这是《云族裔》的中文音译版本,另一方面也相当契合游戏中AI公司的内容设定。或许在我看来可能还有一种更有趣味也是更有野心的解读版本,那就是通过《云族裔》,伴随着AI技术的发展,游玩这款游戏的玩家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云族裔”,成为AI时代的浪潮儿。 而这一切,我们已经从游戏颇为扎实的底子,稳健的更新路线图,和相当诚恳的开发者中,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  
英特尔前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声称美国芯片领导地位取决于台积电的“知识产权转让”,目前看来结果尚不确定,由于研发工作仍限于台湾,台积电在美国的投资不会对该国的芯片制造能力产生太多好处。  基辛格最近对行业形势发表了相当有趣的评论,看起来这位英特尔前首席执行官对台积电在美国的扩张并不乐观。据[《金融时报》](https://www.ft.com/content/68a0da9b-ffc7-4c67-8249-d7c452efa864)报道,帕特·基辛格声称,这家台湾巨头计划在美国投资 1000 亿美元扩大芯片生产,但实际上并不会让台湾占据领导地位,因为核心技术仍将留在台湾。简而言之,基辛格认为,技术转让是美国成为主导力量的“必需品”。 <blockquote><p>如果不在美国进行研发,就无法让美国占据半导体领域的领导地位。台积电的所有研发工作都在台湾,且还没有宣布要将研发工作转移。</p><p>除非在美国设计下一代晶体管技术,否则在美国就没有领导地位。</p><p>- 帕特·基辛格</p></blockquote> 基辛格声称,特朗普的关税会“逐渐带来好处”,因为这会促进芯片在美国本土生产,一方面也促使台积电等海外公司在该地区设立工厂。然而,为了让美国在芯片行业取得“领导地位”,台积电等公司必须将其研发设施转移到该地区,但鉴于台湾政府严格反对技术转让,这目前看来不太可能实现。 不过,基辛格声称台积电的投资不会涉及研发分配并不完全准确,因为根据台积电的新闻稿,这家台湾巨头计划在美国开设一个“主要研发中心”,这意味着从长远来看,美国控制先进芯片技术的能力将会有所提高。鉴于台湾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世界需要一条替代的供应链,台积电-美国计划未来将如何发展仍是一个问题。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8986.htm)
3月28日消息,AI Agent产品Manus公布最新付费方案,推出两档订阅计划:Starter计划和Pro计划,分别定价为每月39美元和199美元,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  其中Starter计划每月提供3,900积分,最多可同时运行2个任务,具备专属资源和扩展的上下文长度。而Pro计划,每月提供19,900积分,最多可同时运行5个任务,支持高投入模式和其他测试功能,同时享有专属资源和更长的上下文长度。 据Manus官网,积分是Manus的标准计量单位,而任务的复杂度和持续时间则决定了积分消耗。 此外,Manus还表示,若因技术问题导致任务失败,系统将全额退还消耗的积分。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8984.htm)
据CNBC报道,特斯拉、英伟达等美国科技巨头正竞相研发人形机器人,并不断强调它对未来经济的重要性。不过,分析师警告称,他们已经面临输给中国的风险。所谓人形机器人就是外观和动作上像人类、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它预计将在多个领域发挥作用,例如填补工业和服务业岗位的空缺。  宇树科技的G1人形机器人 随着英伟达CEO黄仁勋等科技领袖越来越多地提及这一概念,投资者对人形机器人的热情持续升温。本月早些时候,黄仁勋发布了一系列用于人形机器人开发的新技术,并宣告“通用机器人时代”的到来。 在机器人制造方面,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项目“擎天柱”(Optimus)似乎在美国领先,其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宣布计划今年生产大约5000台。 **电动汽车一幕再次上演?** 不过,尽管马斯克雄心勃勃的计划可能会让其在Apptronik、波士顿动力等美国竞争对手尚未进入大众市场的情况下占得先机,但他将面临一个熟悉的竞争对手:中国。 上个月,杭州宇树科技曾通过电商平台京东短暂向消费者销售过两款人形机器人。上海公司智元机器人计划在今年生产5000台机器人,和特斯拉的目标一致。  黄仁勋在CES上宣传人形机器人 专家指出,就像比亚迪等中国电动汽车公司开始在年收入上超越特斯拉,利用价格优势冲击对手一样,类似的局面也可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上演。 独立研究与分析公司SemiAnalysis的分析师雷克·克努特森(Reyk Knuhtsen)表示:“中国有可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复制其在电动汽车行业所制造的颠覆性影响。然而,这一次,这种颠覆可能不仅仅局限于单一行业,可能会彻底改变劳动力本身。”SemiAnalysis专注于半导体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与分析。 **价格优势** 摩根士丹利在2月份的研报中估计,根据配置和下游应用需求的不同,人形机器人当前的制造成本可能介于每台1万美元到30万美元之间。 然而,克努特森表示,凭借更强大的规模经济和制造能力,中国公司已经在价格上削弱了美国对手的竞争力。 例如,宇树科技在5月发布了面向消费者的G1人形机器人,起售价为1.6万美元。相比之下,摩根士丹利估计,特斯拉的Optimus Gen2人形机器人销售成本可能约为2万美元,而且前提还得是特斯拉能够扩大生产、缩短研发周期,并使用来自中国的高性价比组件。 今年1月,宇树科技在机器人领域引起了轰动。当时,该公司16台性能最为出色的H1人形机器人在春晚上与一群人类舞者一起庆祝春节。 **技术进展快** 有迹象表明,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进展远不止于此。摩根士丹利在2月份的研报中指出,过去五年,中国在涉及“人形机器人”的专利申请方面位居全球首位,共申请了5688项专利,远高于美国的1483项。 而且,小米等大型公司以及比亚迪、奇瑞和小鹏这样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也在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 “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继续展现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进展,创业公司受益于成熟的供应链、本地应用机会以及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摩根士丹利在研报中称。 美银全球研究部大中华区汽车和工业研究主管李明勋(Ming Hsun Lee)指出,中国将人形机器人视为一个重要行业,因为它们有潜力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 “我认为在短期内,也就是三到四年的时间里,我们会看到人形机器人首先应用于生产线上,以替代部分工人;从中期来看,我们会看到它们逐渐渗透到服务业当中。”他表示。 马斯克曾预测,2025年,将有超过1000台或几千台擎天柱机器人在特斯拉工作。然而,比亚迪、吉利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已经在其工厂部署了一些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 李明勋表示,随着人形机器人的普及,组件成本将下降得“非常快”。他还指出,中国在这类组件的供应链中占据大约70%的份额。 **美国全面落后** 根据SemiAnalysis在本月早些时候发布的报告,宇树机器人G1是“当前市面上唯一可用的人形机器人,完全不含美国组件。 报告警告称,中国是唯一一个有望从智能机器人系统(包括人形机器人)中获取经济利益的国家,这“对美国构成了生存威胁,因为美国在各个方面都落后了”。 “为了迎头赶上,美国公司必须迅速调动强大的制造和工业基础,无论是在国内还是通过盟国……对于特斯拉和类似公司来说,开始将组件采购和制造重新迁回本土或友岸外包可能是明智的选择,这样能减少对中国的依赖。”SemiAnalysis分析师克努特森表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89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