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搜索引擎及相关组织已致函欧盟监管机构,要求对谷歌母公司Alphabet展开调查,因其涉嫌违反欧盟数字竞争法规。上述联名信中,多家搜索引擎公司、技术专家及倡议组织指出,谷歌无视《数字市场法》(DMA)的规定——该法案要求科技巨头必须降低用户转换替代平台的门槛,并向竞争对手开放其主导平台。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1115/7dbb30fc633e7ab.webp) DMA规定,谷歌必须向竞争对手搜索引擎提供其排名、查询、点击及浏览搜索数据,并在安卓用户升级或购买设备时展示选择界面,允许用户自主设定默认浏览器或搜索引擎。 信中提到:“谷歌既逃避有效合规又规避义务,持续削弱挑战者的竞争能力。” 谷歌发言人回应称,其提供给竞争对手的搜索数据集符合DMA要求,并正与多家竞品搜索引擎就数据授权进行深入谈判。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364.htm)
**越南政府已批准提供12.8万亿越南盾(约合5亿美元)的资金支持,用于建设首座晶圆厂。报道表示,该计划是发展越南国内半导体能力、确保技术主权、以及融入全球芯片供应链的关键一步,为先进电子和人工智能所带动技术的未来成长奠定基础。**  政府还提供了以下激励措施,包括如果晶圆厂能在2030年12月31日前投产,企业将获得总投资额30%、不超过10万亿越南盾(约合5亿美元)的政府资金支持。 晶圆厂将获得额外10%(总计20%)的所得税返还,用于技术再投资;晶圆厂的土地使用权可以直接分配,无需通过拍卖流程。 **此外越南政府还计划在2030至2040年间再建设两座晶圆厂,2040至2050年间额外建设三座晶圆厂,**这一计划旨在将越南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位置从目前的封装测试环节向上游芯片制造延伸。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362.htm)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赵红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CR450正加紧试验。**赵红卫表示:“我全程参与了CR450动车组研制。“CR450是全体铁路人的孩子。目标是以时速400公里运营,已经是世界上最快的高铁列车,我们的对手就是我们自己。”** “从“竞速”到“竞效”,中国高铁还会不断超越自己,带给大家更多惊喜。” 之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所长 张波在央视新闻中透露,CR450样车发布后,后面还有一系列试验验证工作。 国铁集团安排在环形线和未开通的高铁线路上,分别进行时速200公里以下及200公里以上的相关试验,包括型式试验、科学试验等。 目前发布的CR450动车组样车包括CR450AF和CR450BF两列样车,分别由中国中车旗下四方股份公司与长客股份公司生产。 **采用8节编组,4动4拖的技术方案,舱内有商务座、多功能包间、一等座、二等座等客舱布局方案。**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360.htm)
**重庆造桌面机器狗“哮天”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这款机器狗不仅关节灵活,能够模仿真实小狗的动作,**还具备舞蹈、情感交互等功能,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互动体验。“哮天”能够理解并响应人类指令, 可以流畅地完成坐下、跳跃甚至跳舞等动作。**它支持APP、遥控手柄以及AR、VR技术等多种交互控制方式,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去年9月, 机器狗“哮天SPARKY”亮相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成为国内首款实现高集成化的小型智能四足机器人产品。其重量仅有850克,成人可单手持握,便携性极佳。 “哮天”由恒之未来(重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 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两位创始人均为“95后”。 联合创始人康啸虎表示,“哮天”主要面向两类用户:**一类是极客开发者人群,包括高校学生、机器人爱好者、工程师等,为他们提供二次开发平台;另一类是C端用户,主打情感陪伴和交互功能,类似于机器人玩具和宠物。**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康啸虎表示将以仿生学为基底,致力于小型机器人形态的普及。未来,公司将推出机器人飞行器、机器人步行器和水下机器人,实现小型化机器人全领域的覆盖。 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机器人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 其中四足机器人占比超30%,形成了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从算法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恒之未来的创新成果,为重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展现了我国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巨大潜力。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358.htm)
据多家媒体报道,**3月4日东航MU9845(哈尔滨-首尔)哈尔滨起飞后,机组空中联系哈尔滨区调告知机长失能,要求返航哈尔滨。**航班挂出“MAYDAY”紧急代码,哈尔滨机场指挥中心接到通知后启动三级应急响应,航班于17:50在哈尔滨落地。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5/aaef5f0309cb4349a9e195f92769ae29.png) 随后,该航班更换飞机后安全将旅客送达目的地首尔。 目前,东航方面还未对此事做出相关说明。 此外,还有网友在朋友圈爆料称,**航班当时落地是超重着陆,落地后场务上跑道检查,跑道路面正常,未对机场整体运行造成影响。** 后续,急救人员登上飞机,机长症状是口吐白沫,身体抽搐。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5/6443f6e37aaa478bb96b54cfb013d449.png) 据了解,在航空领域,飞行员在飞行途中因自身问题如突发疾病、心理问题等,不能完成飞行任务的情况称之为“空中失能”。 此类状况虽然很少,但也时有发生。因此,航空公司和机组、飞行人员都有着明确的认识和处置方式,航班上也配备了各种应急装备和药品等,最大程度保障旅客和机组人员生命安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354.htm)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汽车工业涉及的技术门类多、知识产权广,**想要长期可持续发展,首先依靠创新,不能简单抄袭剽窃他人的知识产权**。李书福称,**企业要长远可持续发展,必须自主研发、不断创新,以独有的技术占领市场,而不是抄袭剽窃。** **“无论是核心技术、发明专利,还是商业秘密、实用新型专利;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都必须遵守尊重知识产权,都必须尊重创新创造成果。”** 李书福还表示,各地法院在审理知识产权案件时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这非常有利于中国企业创新积极性的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上个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4年度十大案件”评选结果揭晓,**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侵权案。** 据介绍,2016年浙江吉某控股集团旗下公司有近40名高级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先后离职,其中30人离职后马上就加入了威某汽车科技集团及其关联公司。 2018年吉某方发现,**部分离职人员以发明人的身份出现在威某方及其关联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中,而这些专利涉及吉某方的技术秘密。** 随后吉某方向一审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威某方停止侵害并赔偿21亿元人民币。 最高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这起案件是一起有组织、有计划,以不正当手段大规模挖取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及技术资源引发的侵害技术秘密案件,**本案件部分适用两倍惩罚性赔偿,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威某方赔偿6.4亿余元**。 **这起新能源汽车技术秘密侵权案是迄今为止,知识产权领域判赔额度最高的案件。**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5/5839eade-d9c2-4d66-bb96-261c0eaf3075.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352.htm)
Trump could reduce tariffs for some sectors, such as autos, if Canada and Mexico abide by the U.S.-Mexico-Canada Agreement's rule that governs how much of a car's parts need to come from within the region.
据央视新闻报道,日本东北部的岩手县大船渡市当地时间2月26日发生山火,目前大火仍在继续。**这场大火已经成为日本50年来最严重的山火灾害,截至3月4日,过火面积已超过2600公顷,大约相当于3641个标准足球场。**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5/7dc6dd226e77496583a3e26fde888ee6.png) 如此大面积的山火,对当地生态环境、居民生活都造成了巨大冲击。 岩手县大船渡市山火发生后,当地政府设立了多处避难所,随着火势不断蔓延,避难区域也在不断扩大,许多居民不得不紧急撤离。 截至目前,大船渡市的避难人数已超过4500人,部分避难所已经接近饱和状态。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5/480dd85e1bc2458ea412d018bab80938.jpg) **据报道,此次山火与异常气候密切相关:大船渡市2月降雨量仅2.5毫米,打破1967年4.4毫米的历史最低纪录,**且1-2月累计降雨量不足长期平均值的50%,持续干旱导致森林极度干燥。 消防部门投入超2000名消防员和直升机灭火,但由于事发山区地形复杂,交通受阻,给灭火行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火势依旧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仍在持续蔓延。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350.htm)
 一台智能音箱甚至比另一半更了解你的情绪,当你声音疲惫时会主动调低音量,播放白噪音;智能空调在潮湿天气会自动开启除湿模式,还会用卡通云朵提示室内外温差;扫地机器人遇到木地板时会切换静音模式,识别到地毯时则会自动增压,深度清洁;智能冰箱会根据鸡蛋牛奶的余量推荐早餐组合,需要补充新鲜水果时保鲜层又会自动亮起橙光…… 人工智能与家电的深度融合,让现代家电展现出更多温度,正带给人们更多幸福。从冷冰冰的金属盒子到会呼吸的生活管家,AI正在如何重塑人与家电的对话方式?未来,智能家电将会完成怎样的进化?这些进化背后藏着怎样的感知革命?对智能家电,人们还能抱有哪些期待? 2025年3月20-23日,作为全球三大家电及消费电子领域展会之一,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即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次AWE聚焦“AI科技,AI生活”,场景化展示AI在家电及消费电子领域的最新技术突破,直观展现AI对生活品质带来的提升,推动“AI生活”的普及。 **本次AWE现场,36氪将以行业观察者与创新连接者的双重身份,牵头五家具身智能企业,打造AWE首个“机器人特色展区”,具象呈现AI从云端算力向物理世界、向人类生活的延伸;并在展区同步搭建“36氪未来+采访间”,以“视频采访+直播探展”的形式立体式解读AI技术加持下的“幸福科技”。** ## **01 直击现场:36氪打造AWE首个机器人特色展区** 随着AI技术的突破式发展,具身智作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融合,通过赋予AI“身体”,让AI从数字世界进入物理世界,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穿着花棉袄的“机械太奶”能在春晚舞台上载歌载舞、智能机器狗会独自逛菜市场买菜、送餐机器人可以在酒店敲门送外卖,具身智能正成为智慧生活、智能制造、商业服务领域的核心驱动力。 36氪长期追踪报道AI技术前沿动态,是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为深度展现具身智能技术在家电行业的巨大优势与市场潜力,36氪携手Cyan青心意创、大象机器人、高擎机电、云迹科技、擎朗智能五家机器人企业,共同打造“36氪未来+机器人展区”,届时,人形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协作机械臂、商用机器人等将集体亮相AWE。  Cyan青心意创 Cyan青心意创于2023年底在上海成立,专注于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的设计与研发。公司以创造出独树一帜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品牌为目标,全力开发通用人形机器人平台,构建人形机器人应用生态。Cyan青心意创将携Orca I人形机器人亮相36氪特色机器人展区,Orca I人形机器人于2024年发布,集成高精度感知模块,并成功在本体设计、运动控制、自然语言对话、双臂操作等多个维度实现技术突破。  大象机器人 大象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深圳,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研发生产、平台软件开发及智能制造服务的中国新高科技企业。秉持“Enjoy Robots World”的愿景,大象机器人从生活乐趣和工作效率出发,有多款自主研发的机器人产品,囊括了消费、教育、商用等。本次AWE2025,大象机器人将带来三大系列产品,米塔星球仿生机器宠物、轻量级六轴协作机械臂和末端执行器。  高擎机电 高擎机电成立于2022年广州,是一家专注于迷你人形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的科技公司。从科研、教育和个人DIY着手,高擎致力于为每个开发者打造一台高性价比高性能人形机器人平台,从而促进技术普及和行业发展。本次AWE2025,高擎机电明星产品Mini π & Mini Hi将亮相36氪特色机器人展区。  云迹科技 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AI、具身智能的研发及应用,已服务全球40+国家和地区的30000+酒店、医院、工厂、公寓、楼宇等场景。本次AWE2025,云迹科技将带来首创新型服务机器人——复合多态机器人UP,通过 “1+N+AloT” 模式,UP机器人可实现全时段、多场景、多功能、多任务协作,实现了“场景智能体”端到端闭环服务。  擎朗智能 擎朗智能成立于2010年,作为全球知名的具身服务机器人头部企业,提供服务机器人产品和完整解决方案。擎朗智能将携小场景洗地精灵C20、高端配送机器人T10、楼宇配送机器人W3三款机器人产品参展AWE2025,并亮相36氪特色机器人展区,为商业清洁、酒店服务、餐饮配送等多元场景注入智慧动能。 ## **02 直播探展+视频采访,立体解读AI技术加持下的“幸福科技”**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深度重构生活方式的今天,为人们提供愈加个性化、人性化服务的智慧家电,加深了人们对幸福的认知和体验。为此,**36氪将在AWE博览会上打造“未来+采访间”,通过“直播探展+视频采访”的形式,整合、传播智能家电前沿产业信息,解读AI+AIoT技术如何重塑当代家庭的智慧生活美学。** 直播探展板块以“科技重构生活场景”为叙事主线,36氪资深科技观察员将带领观众按智能家居、绿色能源、个性化消费三大主线,通过“场景化导览+深度对谈”的创新形式开启沉浸式探馆之旅。观众们将穿越华为、方太、海信、科沃斯、韶音等知名科技、家电企业展台,36氪资深科技观察员将围绕技术革新、场景重构和行业趋势三个方面对每家企业展开探访,深度拆解各家产品背后的研发逻辑,将那些润物细无声的科技生动展现观众眼前。 观众将能够了解到: - 华为的智能中控系统如何通过鸿蒙分布式架构,实现跨品牌设备的“一键协同”,并确保老人儿童也能无障碍操作?对比传统全屋智能方案,哪些技术突破了生态壁垒? - 传统投影仪在白天观影时存在亮度不足问题,海信激光电视是如何解决的?对比 OLED 电视,卷曲屏在空间利用上有哪些革新? - 中式爆炒油烟扩散速度快,方太吸油烟机如何通过技术解决这个痛点?对比传统顶吸式,油烟逃逸率降低多少? - 针对多宠物家庭的地毯毛发缠绕难题,科沃斯X3 PRO 的螺旋胶刷设计与传统毛刷有何效率差异? ...... 在视频采访部分,36氪“未来+采访间”将打造资讯类、观点类与访谈类三大类视频,在直击热点的同时,邀请企业大咖嘉宾围绕行业生态圈的发展变化、个人洞察、未来发展趋势等热点话题,结合相关产品展示等形式输出前沿观点,帮助观众高效获取行业精华信息。 从“机械式”操作到“全自动”智能,中国AI家电的发展势头正盛。36氪作为科技领域的行业观察者与躬身入局者,陪伴着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壮大。3月20日,欢迎来到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3馆3E81——“36氪未来+机器人展区”,与36氪一起见证“幸福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革与可能。36氪“未来+采访间”直播内容也将于36氪视频号、36氪抖音账号“氪财经”、36氪PC/APP端未来直播间同步直播,欢迎收看。  ⬆️36氪视频号⬆️  ⬆️抖音氪财经账号⬆️  ⬆️36氪未来直播间⬆️
 每次翻开《剑风传奇》的“蚀之刻”,我都会回想起那种近乎绝望的窒息感,仿佛即将遭受厄运的不是漫画中的人物,而是我自己。本期视频,我们邀请到了知名青年漫画家CMJ骆驼哥,从几个关键情节切入,以漫画技法的角度,与我们一起重新品读《剑风传奇》的“黄金时代”。
3月5日,即梦 AI 上线 “动作模仿” 功能,用户从“数字人”入口进入,只需上传一张人物图片和一条参考视频,就能生成一条动态视频,让图片里的人物模拟参考视频中的人物动作,连情绪都能一比一还原。该功能支持包括肖像、半身以及全身在内的不同画幅,为用户提供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更好地满足其创作需求。  图说:即梦“动作模仿”功能入口和玩法示意 据介绍,即梦AI“动作模仿”功能由字节跳动智能创作数字人团队提供技术支持。2024年11月,该团队自研的前一代技术成果X- Portrait2就曾凭借精准的动作控制和高保真的表情迁移效果,受到国内外技术领域的高度关注。本次,团队升级了技术方案,采用显式和隐式特征混合驱动的方式,能够同步还原各种画幅下的肢体动作和人脸表情;在人脸表情控制方面,凭借自研的 face motion tokenizer,能够精准地从驱动视频中抓取表情细节,显著提升生成视频的生动性。 目前,即梦AI官方提供了3个动作模板,并支持用户自行上传本地文件,视频时长最长为30秒。为保证功能被安全、恰当地使用,即梦官方特别提醒,用户上传视频素材需确保拥有合法授权,平台会对视频内容进行严格的安全审核,并对输出视频添加“AI生成”水印。 即梦AI是字节跳动旗下的AI内容平台,支持通过自然语言及图片输入,生成高质量的图像及视频。平台提供智能画布、故事创作模式,以及首尾帧、对口型、运镜控制、速度控制等AI编辑能力,并有海量影像灵感及兴趣社区,一站式提供用户创意灵感、流畅工作流、社区交互等资源,为用户的创作提效。 即梦AI相关负责人表示,“动作模仿” 在即梦App和Web端均已上线,该功能是其在视频创作领域的一次新探索,希望可以帮助用户更加精准地实现AI视频生成,激发更多灵感创意。 雷峰网
 《街头霸王6》世界冠军选手“猪皇”MenaRD今日正式宣布加入微博电子竞技俱乐部。  官方表示:“在未来两年时间里WBG将于与MenaRD联手,征战《街霸6》全球赛事。我们将以「冠军基因」为刃,冲击世界级赛事王座! ”
岗位名称:信息安全官汇报对象:CIO日常工作任务及职责1、主导信息安全事件的溯源与分析2、建立数据泄露监测预警体系3、定期开展公司级安全评估4、建立云上云下统一的安全防护体系5、制定员工信息安全行为准则招聘要求:专业:计算机科学、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等相关专业工作经验:3年以上安全岗位经验熟悉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掌握信息安全技术,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安全攻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
据媒体报道,**罗永浩挖来了小米前50号员工、操作系统领域的行家汪文俊,目的是做AIOS。**相关人士指出,罗永浩要做AIOS,势必会与AI硬件结合,因为只做软件不做硬件,很难打开市场。**在老罗的规划中,先做AIOS,接着做AI手机,是一条较为合理的路线。** 此前,罗永浩的细红线公司推出过一款软件产品J1 Assistant,这是一款聚合式AI助手,该团队围绕语音输入设计了一系列功能,比如将语音内容发送至ChatGPT、谷歌搜索等不同服务模块来完成相关任务,以及根据用户的语音指令,提供个性化的回答、提醒和任务管理。 在业内人士看来,J1 Assistant的底层逻辑与市面上的AI助手一致,都是将大模型作为基座,同时搭配应用层为用户提供服务。 此前软件专家朱海舟体验了J1 Assistant,他表示,J1 Assistant是原汁原味的锤科风格,在一个超级App里囊括6个核心套件,再用AI打通串联,如果用户习惯以前锤子的那套交互,用起来如鱼得水。 但是囿于App权限,**这款应用无法从系统层面指挥千军万马,国内各个App之间壁垒林立,恐怕最后还得有自己的OS才能抵达理想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罗永浩曾发微博表示:“那些真正在意软件的人会自己做硬件”,暗示他将重回手机领域,值得期待。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5/b43f5f92c53b4228b62c78d6470a0c10.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348.htm)
特朗普昨日表示,美国国会议员应废除《芯片法案》,即为半导体芯片制造和生产提供527亿美元补贴,并将这笔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对于特朗普的言论,一些官员表达了担忧和批评。 据央视新闻报道,特朗普于当地时间周二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主题为“美国梦的重现”,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特朗普第二任期内国内外取得的成就、特朗普政府为经济所做的贡献、特朗普再次敦促国会通过额外边境安全资金、特朗普的全球和平计划。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50305/278/w642h436/20250305/211f-ab273b134adcfd5edce13812fea24b5e.jpg) 特朗普表示,美国国会议员应废除《芯片法案》,即为半导体芯片制造和生产提供527亿美元补贴,并将这笔资金用于偿还债务。 特朗普表示“我们没必要给他们钱”,又暗示只要不再征收新关税,就足以让企业愿意在美国建设工厂: <blockquote>“你们的《芯片法案》是一件糟糕透顶的事情,我们投入了数千亿美元,但这毫无意义。他们拿了我们的钱,却不去花。……你们应该废除《芯片法案》,然后,议长先生,应该用剩下的资金来减少债务。”</blockquote> 这一法案于2022年8月由拜登政府签署,为美国半导体制造及相关产业提供了390亿美元的补贴,还赋予了政府750亿美元的贷款授权。 在拜登在任的最后几周,美国商务部最终批准了超过330亿美元的补贴,其中包括向韩国三星电子提供47.45亿美元,向英特尔提供最高78.6亿美元,向台积电提供66亿美元,以及向美光科技提供61亿美元。 对于特朗普的言论,一些官员表达了担忧和批评。 纽约州州长Kathy Hochul昨日表示: <blockquote>“该法案是美光公司在纽约中部投资1000亿美元、创造5万个就业岗位的原因,而特朗普刚刚表示他想废除它。”</blockquote> 美国国会议员Greg Stanton也表示: <blockquote>“特朗普的言论是对亚利桑那州半导体产业以及成千上万亚利桑那工人的直接攻击,台积电的1000亿美元投资若没有该法案,就不可能发生。”</blockquote>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346.htm)
中美芯片贸易战已进入第五个年头,美国的干预似乎正在产生反噬:新兴技术观察站(ETO)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对下一代芯片制造技术的研究是美国的两倍多。 ETO 指出,2018 年至 2023 年期间,全球共发表了 47.5 万篇有关芯片设计和制造的文章。其中 34% 由中国机构撰写,而美国和欧洲的论文数量分别只有 15% 和 18%。虽然芯片制造不像人工智能和LL等热门学科那样受欢迎,但中国似乎正全力投入研究制造的未来。 中国的研究质量也处于高位。如果只看引用率排名前 10% 的文章,该领域有 50% 的文章来自中国。美国和欧洲则远远落后,分别为 22% 和 17%。印度、日本和韩国也对这两个指标有所贡献,但都远远不及中国丰富的研究成果和高引用率。 这些数字并不意味着中国比美国更先进,但这项元研究的作者认为,这可能很快就会实现。ETO 的 Zachary Arnold 在对《自然》杂志的评论中表示:“我不知道我们是否见过一个领域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当你看到如此多的活动时,很难想象这不会对中国的技术能力以及未来几年的制造能力产生影响。” 就中国的研究而言,神经形态计算(基于结构类似神经元的处理器)和光电计算(利用光在芯片内传输数据)占据了中国现代研究的大部分份额。这些是后摩尔定律技术,它们超越了追求越来越小的工艺节点的传统框架,因此也不受目前针对中国产业的监管。作为新兴技术,除非美国设法抢在中国之前申请专利,否则禁止出口工具的标准芯片战争手段对这些下一代芯片将毫无用处。 美国对中国芯片市场的攻势主要是为了限制中国制造尖端芯片,具体做法是对中国进口现代芯片制造设备的能力实施制裁。自 2022 年以来,这包括制造小于 14 纳米芯片的任何技术。包括 ASML 在内的国际芯片制造供应商已被明确禁止向与中国有关联的实体出售产品,这实际上出于“国家安全原因”将中国限制在传统芯片上。 可惜的是,正当该行业为这些法规带来的大量成熟芯片从中国涌入世界市场做准备时,中国最终也可能发现西方知识和能力所不及的芯片制造技术。中国研究机构占据了全球芯片制造领域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 8 名,而且没有放缓的迹象。这些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大量研究避开了常见的反华理论,这些理论认为中国只从窃取技术和研究中获利。 **中国对下一代计算机芯片的研究是美国产出的两倍** 分析发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未来计算硬件的大部分基础研究。作者表示,如果这些研究成果发展成商业应用,美国可能很快就会发现,利用出口管制来保持其在高性能微芯片设计和生产方面的竞争优势已经不可能了。 尽管这项研究的结果并不意味着中国目前处于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但“可以说,它向我们展示了事态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的华盛顿乔治城大学新兴技术观察站(ETO)首席分析师扎卡里·阿诺德说。 这项研究于 3 月 3 日发表,发现 2018 年至 2023 年间,芯片设计和制造研究论文中来自中国机构的作者数量是美国机构作者的两倍多。这不仅仅是数量问题:中国在高引用论文方面也表现出色。在当年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 10% 的论文中,50% 是来自中国的作者共同撰写的。相比之下,来自美国的作者为 22%,来自欧洲机构的作者为 17%。 此类研究涉及广泛的学科,涵盖从传统计算机芯片和针对人工智能 (AI) 优化的快速图形处理单元到全新架构的所有内容。为了找到并整理与他们的研究相关的论文,ETO 的分析师必须训练一种机器学习算法。Arnold 说,他们的分析主要捕捉新兴芯片技术,而不是商业进步,后者通常是渐进式和专有的。 这项研究只包括了英文摘要的论文;对于中国作者的论文来说,这些论文更有可能具有国际影响力。阿诺德说,中国一直在提高其在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但我不知道我们是否见过有哪个领域存在如此大的差异,”他补充道。“当你看到如此多的活动时,很难想象这不会对中国的技术能力和未来几年的制造能力产生影响。” 这一发现与陈云霁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不谋而合。陈云霁是北京处理器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也是设计针对人工智能优化的芯片的公司寒武纪的联合创始人。他表示,中国的制造能力落后于芯片设计,部分原因是美国的出口管制。 从 2022 年 10 月开始,美国商务部开始禁止向中国出售某些先进芯片和制造设备。美国政府表示,其采取这一行动的部分原因是中国正在利用人工智能能力“监视、跟踪和监视本国公民,并推动其军事现代化”。 但陈教授表示,中国的研究正在产生重大的学术影响。他补充说,该团队在谷歌学术上为深度学习设计的计算架构的引用次数已超过 10,000 次,其中最大比例(41%)来自美国。 ETO 团队还确定了芯片研究的“热点”,包括神经形态计算(一种受神经元生物物理学启发的架构)和光学计算(使用光而不是电子来承载信息,可以提高计算机效率)。就论文数量而言,“中国在这两个特定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Arnold 说。 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的数据研究分析师兼中国问题专家雅各布·费尔德戈伊斯 (Jacob Feldgoise) 表示,如果这两种推测性技术能够实现商业化,那么它们都有可能应用于人工智能。乔治城大学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是 ETO 的主办方。他说,这些技术主要使用美国没有垄断的成熟制造技术。“中国正在试验许多下一代技术,如果这些技术能够实现商业化,美国将很难控制它们,”他补充道。“如果中国能够将其中一些技术商业化,那么他们不只是迎头赶上,而是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是这一领域产量最大的国家** ETO 的研究年鉴追踪关键技术领域的全球研究趋势,绘制增长趋势并确定领先的公司、研究机构和企业。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利用年鉴探索了人工智能安全研究和网络安全的全球趋势。今天,我们将从高层次上介绍研究年鉴中最新添加的主题:芯片设计和制造。 2018 年至 2023 年期间,已发表了数十万篇芯片设计和制造研究论文,但该领域的增长速度并不像人工智能等热门话题那样快。 中国是迄今为止发表芯片设计和制造研究出版物最多的国家,2018 年至 2023 年的论文数量超过排在其后三个国家的总和。 中国在芯片出版物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一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章都是来自中国组织和大学的作者。 近期已发表的芯片设计和制造研究成果的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和印度,而大多数其他国家的研究成果产出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 请注意,ETO 的研究年鉴仅考虑公开的研究出版物,不包括专利或行业内部研究。这对于芯片设计和制造尤其重要,因为芯片设计和制造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行业中进行的,因此我们在此仅分析整体情况的一个方面。 根据《研究年鉴》的最新数据,2018 年至 2023 年期间发布了约475,000 篇与芯片设计和制造相关的文章。(这个总数以及这篇文章中来自《研究年鉴》的其他发现均基于我们合并学术语料库中具有英文标题或摘要的文章;它们省略了没有英文摘要和非公开研究的文章。)。 2018 年至 2023 年间,芯片研究总体增长了8% 。这一增长速度低于人工智能或LLM等热门研究领域。  研究年鉴数据集中, 15%的芯片设计与制造相关文章的作者来自美国机构,34% 的作者来自中国,18% 的作者来自欧洲。(请注意,有些文章缺少作者机构和国家/地区信息,并且我们的分析不包括没有英文摘要的文章,这可能会影响中国作者的数量。)最大的生产国——中国——远远领先于下一个最多产的国家(以美国为首)。 仅从高引用率文章来看,中国再次占据榜首。高引用率的芯片设计和制造文章(定义为每个出版年份引用率最高的 10% 的文章)中有50%的作者是中国,而美国作者和欧洲作者分别占22%和17%。在中国和美国之后,韩国和德国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位,但差距很大。  2018 年至 2023 年期间,十大芯片研究产出者中有九个是 中国研究机构,其中以中国科学院为首,2018 年至 2023 年期间共发表了 14,387 篇文章。(同样,我们只统计英文文章 - 如果包括中文文章,中国组织的数量可能会更高。) 如果只统计高引用率的文章,中国机构占据了前 8 名。按照我们在这里使用的指标——按引用次数计算,在同一时期的所有芯片设计和制造论文中,最近发表的文章数量位居前十分之一——世界领先者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和清华大学。 其他多产的产出者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其中后者是按文章数量排名的芯片研究第三大产出者。  年鉴的引用次数最高的文章列表中出现了一些共同的主题,其中包括 2018 年至 2023 年期间发表的十篇引用次数最高的芯片设计和制造文章。其中一些文章重点关注半导体应用中使用的二维材料,例如石墨烯和MXenes。过渡金属在列表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包括对铁磁过渡金属和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的研究。 **芯片设计与制造研究的热点问题** 过去几年,芯片设计和制造领域发表了数十万篇文章。幸运的是,ETO 工具可以帮助从大量论文中提炼出更广泛的趋势。在本文,我们将展示科学地图如何帮助您了解全球芯片研究的关键领域。 科学地图将数以亿计的全球研究出版物组织成研究集群,这些集群是经常相互引用的文章组 - 通常是因为它们有其他共同点,例如主题、概念或语言。您可以使用地图的内置过滤器缩小到与特定主题相关的集群,或基于其他特征(如增长率、国家或组织)缩小到集群。 科学地图用户通常希望了解某一特定主题的“顶级”研究领域。当然,定义“顶级”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但 ETO 分析师通常会结合使用地图的增长和规模概念来开始分析。通过这种方法,我们会寻找既异常庞大又有大量近期文章的研究集群——这是一种罕见的组合。 让我们看看这对芯片设计和制造的具体作用。在调整了地图列表视图中的过滤器后,我将范围缩小到增长评级为 75 或更高的研究集群(即最近发表的文章比例高于地图中所有集群的 75% 或更多)并且在过去五年中至少有 1000 篇新文章。(如果您愿意,可以尝试在每个过滤器上使用不同的阈值。) ETO 科学地图中的芯片相关研究集群,至少有 1000 篇近期文章和 75+ 的增长评级。  这些集群中的许多似乎都专注于“后摩尔定律”半导体的研究,反映出行业和学术界对传统芯片技术即将面临的极限的担忧。几十年来,半导体行业一直在进行探索性研究,因为他们知道,最终基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CMOS) 的半导体器件制造将达到原子极限:即我们无法在硅集成电路上物理地安装更多晶体管的临界点。 我们确定的“热门话题”集群反映了这一新兴研究议程中的几个不同主题,包括围绕新计算模型构建的半导体,例如神经形态计算 ( 3255 ),以及用于更高效架构和封装的技术,例如光子学 ( 23560 )。(光子学也越来越多地用于处理器之间的高速网络和数据通信。) **参考链接** https://www.tomshardware.com/tech-industry/china-doubles-us-research-output-on-next-gen-chips-chipmaking-export-bans-are-fueling-a-research-wave https://archive.is/2laDc#selection-1491.0-1523.234 https://www.eto.tech/blog/state-global-chip-research/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344.htm)
时隔多年,将CPI涨幅目标下调至2%,是符合当下形势的更务实的体现。
 【录音笔】是GPASS推出的一档全新会员专享节目,内容来自机核办公室日程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短小记录,每期时长十几分钟左右(大概吧)。内容也许是一些不成体统的碎碎念,也许是一些突然发疯的暴言,还有可能是哪个缺德的把办公室里真实的日常对话(dui ma)偷偷录了下来,总之就连我们自己现在也不知道每期会有哪些人参与,会录些什么。
PowerToys v0.89.0 在几个小时以前更新,为高级粘贴(Advanced Paste)新增了 .mp3、.mp4 格式转换功能,只需要在粘贴的时候呼出并选择转换格式即可。@Appinn 说
<blockquote><p>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企业的服务模式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从传统的界面交互向更自然的语言文字指令交互转变。本文深入剖析了AI系统的三层架构——应用层、技术模型层和基础服务层,探讨了每一层的核心技术、市场动态以及背后的竞争格局。</p> </blockquote>  在人工智能(AI)的浪潮中,企业的服务模式正在经历一场由界面化交互向语言文字指令交互的变革。 本文将深入分析AI系统的三层架构,探讨其背后的技术力量和市场动态。 ## 一、应用层:语音指令下的服务重构 交互革命:应用层的变革主要体现在用户与服务的交互方式上。大语言模型的能力使得企业能够重构应用,实现更自然的语言文字指令交互。 案例解析:Siri等语音助手的出现,让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语音指令快速找到应用、搜索内容甚至完成购物下单。 市场趋势:当前,多数应用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展,以满足用户对便捷、快速服务的需求。 ## 二、技术模型:AI的核心竞争力 模型能力:基础模型是AI系统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其准确性、创造力直接决定了AI服务的质量。 资源投入:这一层的研发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包括数据收集、处理和计算能力的提升。 竞争格局:字节跳动、百度、阿里巴巴、美团等头部公司,以及Kimi、百川、智谱等独角兽企业,正在这一领域激烈竞争。这些独角兽背后往往有大型企业的资本支持。 商业化前景:虽然智谱等企业可能少一些商业味道,但最终目标都是占领市场,实现商业价值。 ## 三、基础服务层:AI的基石 数据服务:数据标注是AI系统的基础工作,虽然门槛较低,但质量至关重要。企业可以选择自行处理或外包给第三方。 算力服务:芯片作为AI系统的“心脏”,其研发门槛极高。华为在芯片领域已有一定基础,而其他大厂则鲜有突破。 技术壁垒:芯片技术的发展是AI系统进步的关键,也是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需要突破的难点。 ## 四、AI研究公司简述 以下公司,没有排名先后之分,根据不同类型做了超级简要的分析。 **1. 依图科技** 技术方向:计算机视觉 特点:提供端到端的AI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金融、安防、医疗等行业。 **2. 平安科技** 技术方向:金融科技、智能医疗、智慧城市 特点:致力于利用AI技术推动各领域的创新发展,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 **3. 京东科技(京东数科)** 技术方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 特点:在智能客服、智能风控、智能供应链等领域应用突出,支持京东集团的数字化转型。 **4. 海康威视** 技术方向:视频监控、图像处理 特点:利用AI技术提升视频监控智能化水平,实现人脸识别和行为分析等功能。 **5. 大疆创新** 技术方向:无人机技术 特点:在无人机产品中集成先进的AI技术,提升了智能化水平,广泛应用于航拍、农业等领域。 **6. 寒武纪科技** 技术方向:AI芯片 特点:专注于AI芯片的研发,为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 **7. 商汤科技** 技术方向:视觉智能 特点:在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广泛应用于安防、金融等行业。 **8. 推想医疗** 技术方向:智能医疗 特点:提供AI辅助诊断、治疗和管理的全流程智慧医疗解决方案,覆盖全球多个国家的医疗机构。 **9. 字节跳动AI Lab** 技术方向: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 特点:为旗下多个产品提供AI技术支持,推动内容推荐和用户体验的提升。 **10. 第四范式** 技术方向:机器学习平台 特点:提供高效的机器学习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快速实现AI技术的落地应用。 ## 五、AI研究方向 **1. 自然语言处理(NLP)** 研究如何让计算机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应用于文献检索、信息抽取等领域。 **2. 计算机视觉** 关注图像和视频的分析与理解,应用于人脸识别、自动驾驶等场景。 **3. 强化学习** 研究智能体如何通过与环境的交互来学习决策,广泛应用于游戏AI、自动驾驶等领域。 **4. 多模态学习** 结合不同类型的数据(如文本、图像、音频)来提高模型的理解能力和表现。 **5. 生成对抗网络(GAN)** 通过生成器和判别器的博弈训练,已在图像生成、图像修复等任务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6. 认知计算** 模拟人脑的认知过程,帮助决策者从大规模非结构化数据中发现知识,实现推理。 7. AI for Science 将AI应用于科学研究,解决量子力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复杂问题。 **8. 模型压缩与优化** 通过减少模型的存储空间和计算复杂度,使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在资源受限的设备上运行。 **9. 可解释性人工智能** 旨在让计算机的决策过程变得更加透明和可解释,以提高用户的信任度。 **10. 边缘计算与物联网** 研究如何在边缘设备上高效运行AI模型,推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应用的发展。 ## 结语 AI系统的三层架构揭示了智能革命的深度和广度。 从应用层的便捷服务到基础模型的核心竞争,再到基础服务层的支撑作用,每一步都是AI发展的关键。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系统将更加深入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敏尔说财税】,微信公众号:【B端起飞啦】,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深夜,某二手平台卖家陈昊(化名)的手机消息仍在不断弹出。他的店铺首页挂着醒目标语“宇树G1,全国可租,专业团队跟机操作”。**据陈昊透露,春节后,他曾遇到过客户“不还价,只求机器人准时到场”的抢租现象。**不少人因此嗅到商机,二手平台上“机器人租赁”已是热门业务,日租金普遍在5000至15000元之间。商品详情页大多标注专业操作员全程陪同,部分操作员的差旅费及人工费还需额外支付。  凤凰网科技在咨询多个卖家后发现,**目前3月档期仍属紧张,需提前预定。**而这些卖家群体,既有深耕行业八年的“元老派”,也有嗅到商机后火速购机入场的“投机者”,甚至不乏原本采购机器人用于教学,后期转向租赁创收的“技术流”。 毕竟,如果以日8000元的租金来算,售价9.9万元的G1,只需13天即可回本。 **抢不到宇树份额,就抢宇树机器人** 需求的爆发,与商业活动对“吸睛效应”的极致追求密不可分。来自安徽的某卖家老徐(化名)对此深有体会:**“客户要的是现场人流攒动的照片和短视频传播——人形机器人跳一支舞,可能比传统舞狮成本更高,但传播效果翻倍。”**观察显示,机器人租赁目前主要用于企业开业、商场促销等短期活动。一台会跳舞的机器人,既能满足品牌方对科技感的包装需求,又为社交媒体提供了天然的传播素材。 宇树科技开年以来的接连爆火,给了机器人行业一次重大利好。其旗下的机器人产品H1在春晚舞台上的表现让不少人难忘。 一位曾在2024年接触过宇树的投资人对凤凰网科技表示,**“最近一段时间机构都在抢着联系宇树,多贵都愿意投进去”。** 除了抢份额,不少人还在抢产品。2月12日,宇树旗下G1、H1两款机器上线电商平台,上架即被抢光。其中,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售价99000元,预计45天交货。而Unitree H1人形机器人售价650000元,预计60天交货。 租赁市场的狂热,与其较长的交付周期有关。供不应求的火爆场面,也让早期购机者嗅到了商机。二手平台上,部分商家通过转租差价和“打包操作员服务”提供租赁服务,甚至出现了专营二手转租的店铺。这种模式也和活动经济爆发相关——春节后的开业潮、展会旺季等节点,推动消费者为差异化营销支付溢价。 除此之外,甚至有二手平台推出了“轻创业以租代买,0.1折租机器人”的官方活动,整合租赁信息以迎合短期获利需求。  供需失衡为租赁市场提供了土壤,而社交媒体的流量裂变则进一步放大了市场热度,两者共同推动租赁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截止发稿,抖音#机器人跳舞话题累计播放量达9530.7万次,宇树科技发布的一条机器人跳舞视频可以轻松收获数十万点赞,一则表演720度回旋踢的视频有近百万点赞。  **2025年会是量产元年吗?** 尽管宇树创始人王兴兴一直致力于降低四足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的成本,但很长一段时间内,宇树的机器人产品并非完全面向消费级市场。 **“宇树最初也是一些研究机构、人工智能实验室在买,本质上仍旧是一个2B的生意”,前述投资人表示。** 美国机器人企业波士顿动力创始人马克·雷伯特近期在接受采访时还透露,他们所属的智能机器人研究所AI Institute已经购买了宇树机器人。雷伯特称:“尽管我们是竞争对手,但我们仍然愿意购买他们的产品,目的是了解其具体性能和功能。” **另一位国内机器人企业员工也对凤凰网科技表示,“机器人行业在去年喊了一年应用元年,但真正做起来其实非常难,我们也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更是人形机器人通用能力跃升的起点,全球将有数千台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场景训练。 如优必选近期在极氪5G智慧工厂开展的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尝试打造面向多任务工业场景的通用人形机器人群体作业解决方案。**“这种群体智能方案,对大规模应用落地算是一个关键节点”,**一位接近优必选的人士对凤凰网科技表示。 相比之下,租赁市场的火爆,只能说是一则无足轻重的插曲。 卖家老徐(化名)也十分明白这点,他表示:“两个月后同一批客户可能就去追其他风口了,他们只为新鲜感买单。”据了解,目前大多数消费者集中在单次活动场景,一次性消费特征导致市场极易受新风口冲击,尽管短期套利空间显著,但长期留存客户的能力薄弱。 况且,租赁并非简单的设备出借,操作调试、现场维护、突发故障处理等环节均需专业团队支撑。此外,部分商家为追求短期收益,将机器人包装为“连跳2小时舞”“举广告牌巡游”的噱头道具,虽能快速变现,却容易让行业陷入“高级玩具”的认知陷阱。 人形机器人租赁的小规模爆发,本质是消费市场对科技体验需求的短期释放。**当“引流神器”的噱头逐渐褪去,行业终将回归本质问题:如何让机器人不再只是镜头中的噱头,而是真正融入产业发展的价值创造者?**未来行业需突破运动控制算法迁移、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等难题,并推动单价降至可接受范围,才能跨越C端普及鸿沟,真正打开养老、医疗、家庭等刚需市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338.htm)
虽然DeepSeek-R1确实好用,但它在爆火之后,成了人手一个的AI工具,也对中文互联网的信息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情况,这是一个固然难以避免但也理应得到重视的问题。最近一个星期以来,就我看到的刷屏文章,至少有三例都是DeepSeek-R1生成出来的、充满了事实错误的内容,却因其以假乱真的迷惑性,让很多朋友信以为真,情绪激动的分享传播。 第一例,是知乎的这条高赞回答:  即使在我指出来之后,依然有人不可置信的表示,看不出来其中的“AI味”,所谓的“AI味”,指的是DeepSeek-R1创作文本时特有的“极繁主义”,比如生造概念、堆叠名词、滥用修辞等等。 而这条知乎回答,或因提示词喂得好,或因后期润色得力,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它的“AI味”,但从表达结构上,经常和AI打交道的用户都能一眼看出痕迹,纯正的DeepSeek-R1风格,当然普通人确实难以识别。 不过我也不是直接得到这个结论的,在看到朋友分享这条回答时,我原本也和他一样,是带着对于国产动画电影崛起的兴奋全盘接受了如此言之有物的论证,直到一个致命的纰漏让我察觉到了不对劲。 作者说哪吒电影里的敖丙变身镜头在法国昂西动画节上轰动业界,问题是,法国是有一个昂西动画节,哪吒的电影也是送去参展过,**但那是追光动画出品的“哪吒重生”,而不是饺子导演的“哪吒”……** 而且因为审核原因,这部送展的“哪吒重生”宣传片实际上是一部品牌概念片,内容是在一个现代都市里的赛车动作演示,哪吒根本就没出现,更不存在敖丙的变身……  继续查证也能发现,关于“哪吒”的制片方给员工分成都房子、攻克水下流体特效之类的描述,全都是DeepSeek-R1为了完成这篇命题作文自己脑补的。 第二个例子,就更离谱了,离谱到我不太能把完整截图发在这里,因为有些胆子够粗的自媒体,已经在拿DeepSeek去写涉军涉政的东西了。 其中有一篇写军工打虎谭瑞松的选题,标题是《军工虎谭瑞松, 从“道德标兵”到“猎艳狂魔”,“国之重器”沦为私人金库》,原文现在已经被删了,应该是被被转得太广作者害怕了,但很多“金句”的截图还在到处传,什么直升机的设计图纸在暗网里开价200比特币出售、收受金条贿赂时要求熔成发动机叶片形状、某总师离职时留言这里不是造飞机的地方而是造孽的工厂等等,如果你能记得这些细节,就一定知道我说的是哪篇文章。 不好意思,这也全都是DeepSeek-R1自己编的。 为什么我能确信是DeepSeek-R1的手笔呢?为什么不能是ChatGPT、Claude、文心一言?因为DeepSeek-R1是当前唯一能用的免费推理模型,且对中文的支持度足够高,这本来是DeepSeek-R1的优势,只是没被用在正道上。 此时就需要补充一个推理模型的特点了,**那就是推理模型的训练过程特别注重奖惩机制,**通过思维链的暴露我们也能看出它通常都会想得缜密、生怕自己没有摸清用户意图,以致于经常到了“谄媚”的程度。 这种训练模式的好处在于,可以让推理模型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能够更加灵活和完善的去完成任务,但是相对的,为了完成任务,推理模型也会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同时表现出欺骗性,当用户要求它写一篇作文时,哪怕缺少论据,它也会为了不辜负用户的指令,去自行编造一些材料出来,以便于自圆其说。 这就是大模型行业至今仍在致力于解决的“幻觉”现象。  上图就是一个经典用例,用户为DeepSeek-R1设立了阿里估值逻辑改变的靶心,于是DeepSeek-R1就逼迫自己去对着靶心射箭——它不会也不能反驳用户,或是质疑阿里的估值逻辑到底变没变——于是就“情不得已”的编造出了可以用来证明用户观点的数据。 根据Vectara发布的大模型幻觉排行榜,**DeepSeek-R1的幻觉率达到了14.3%,远高于Deepseek-V3的3.9%,**也在所有主流模型里属于较差的一档。 按理来说,R1是比V3更新、更强大的模型版本,之所以反而表现得更加拉垮,还是因为推理模型比普通模型先天就更加具有“创造力”,其实在AI研究领域,幻觉本身并不是单纯的缺点,甚至可以说,幻觉就是科学家们希望在AI身上看到的所谓意识,只是我们还没有把AI调教得当,让它在该天马行空的时候自由创作,在该遵守事实的时候有理有据。 所以我的这篇文章也不是在说DeepSeek-R1有问题,**而是滥用它来批量化生成真假难辨的信息、并海量投放到公网的这种行为,问题很大。** 事实上作者也确实不知道DeepSeek-R1交稿的内容里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他可能会提供一些参考资料,以及开放全网搜索的权限,但就像我说的,推理模型的运作模式,决定了它不是简单的洗稿,而是会自行完善故事的骨架和细节,最后的结果就是真假参杂,迷惑性反而更大了。 第三个例子,是历史博主知北遊的豆瓣记录,简单来说,是有人拿虚构的历史材料,布局七天来钓他上钩,如果不是他本身具有很强的反诈意识,加上三次元有人脉关系进行证伪,他一定会继续沉迷在这个局里,这个局的破绽在于AI搞错了两个历史人物的死亡顺序,打破了他在发现新的史料上如获珍宝的兴奋感。  一直以来,文史圈都是AI污染的重灾区,因为有大量的文献材料还没有数字化,可用的网络资源有限,考据成本很高,但凡较真起来,都会陷入“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困境。 就,真的很让人焦心,**用AI解决自己的问题是一码事,将AI杜撰的信息混到公网里又是另一码事了,**当在这些言之凿凿的内容成为互联网信息库的一部分之后,甚至又会被AI重新咀嚼回去训练,事实数据和生成数据之间的界限将会更加模糊,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有人可能会问,在没有AI的时候,人类也会造谣,也会发到网上到处都是,怎么没见到你这么痛心疾首? 其一,“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AI的工业化生产能力,和个体户的伏案写作流程,在效率上是天差地别的,实际上在我写这篇文章以前,搜索引擎、线上文库、各类网站上的AI填充情况就已经非常不堪了,在有了推理模型——精通于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之后,整个污染趋势会向深处蔓延,从相对次要的资料层触及创作上游的信源层,覆水难收; 其二,人类造谣起来是有局限性的,比如他不可能出现在一个自己没理由出现的场合,真要这么编造起来很容易露馅,但AI则会脸不红心不跳的直接生造,比如栩栩如生的细节,或是身临其境的描写,在说谎这件事情上,AI的主观恶意或许不及人类,但它的发挥能力,却是独一档的; 其三,AI内容的生产者一般都是营销号,而为内容背书的,则是传播者的信誉,比如大V博主上钩后的转发分享,通过这种扩散机制,实现从寄生到合理化的存在目标,才是最可怕的,人会爱惜羽毛,会知道信誉下滑的后果,但营销号不在乎,只要避开敏感话题,有太多的流量可以消费,尤其是在掌握了“创造”独家信息这个技术之后; 其四,AI的便利性已经把虚假信息的泛滥推到了生活的各个方向,有人拿着它推荐的菜单去点菜结果发现店里没这个菜,有人拿着旅游攻略发现当地根本没这个景点,经我实测它还会捏造不属于“山海经”的古典异兽。 我想说的是,AIGC是技术发展的未来,DeepSeek也是国产模型的翘楚,工具没有错,错的是滥用、恶用工具的行为,**AI当然可以创造内容,但前提一定要是注明它由AI生成,不能鱼目混珠,放任它以一种不可辨识的方式成为互联网的原生信息,**大模型厂商和内容平台也有义务把类似数字水印那种兜底方案同步推进起来,每迟一天,治理成本都会几何级的变得更高。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336.htm)
3月5日,CNBC发文称,近期**小米、荣耀、 OPPO**等厂商表现亮眼,而特朗普在科技和贸易领域与中国持续发生冲突,这使人们担忧,这些中国厂商是否会像华为一样,成为美国的打击目标。**在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从小米、荣耀到OPPO,众多中国电子企业纷纷亮相,展示各自的最新产品。**小米甚至展示了其**最新款电动汽车SU7 Ultra**,以期吸引关注。**华为也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展示了Mate XT折叠屏手机。**  CCS Insight首席分析师本・伍德表示,就在华为再次涉足国际智能手机市场,其他中国企业也在快速发展之际,**特朗普重返白宫,可能会给这些公司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的亮眼表现蒙上阴影。** 伍德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特朗普的回归以及他的**‘美国优先’总体战略**,还有对中国施加的压力,不仅影响了**华为**,也**影响了所有参加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中国制造商**。” CNBC联系小米、OPPO和荣耀置评,但未立即得到回应。 **小米在欧洲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而传音等其他厂商则专注于新兴市场。**伍德表示,随着这些成功而来的,是可能面临更严格审查的风险。“这些制造商面临的风险在于,如果他们过于高调,就会开始受到美国政府的审查,”他说。 到目前为止,**特朗普主要致力于提高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但在技术限制方面,他尚未采取太多行动。在前总统乔・拜登执政期间,华盛顿出台了**多轮限制措施**,试图切断中国在半导体等领域获取先进技术的渠道。 其他分析师也认为,中国企业面临被加强审查的风险,但他们指出,其他中国制造商不太可能像华为那样受到限制。 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与分析副总裁弗朗西斯科・杰罗尼莫表示,**中国品牌目前将重点放在欧洲市场,而非美国市场,这有助于避开华盛顿的审查**。 杰罗尼莫表示:“他们(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肯定没有销售机会,但如果他们继续像现在这样瞄准欧洲市场,我认为这不存在风险,而且我觉得也不会发展到美国政府要求欧洲国家禁止销售小米、荣耀或其他任何品牌产品的地步。” “我认为风险不大,因为归根结底,他们的目标客户不是美国消费者。” Counterpoint Research合伙人尼尔・沙阿认为,**美国可能不会像针对华为那样严厉打击其他中国企业的另一个原因是,这可能会损害美国科技企业的利益**。“比如Google、微软和高通。”沙阿说。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334.htm)
高通CEO克里斯蒂亚诺·阿蒙(Cristiano Amon)表示,其最新的调制解调器将在性能上与苹果拉开很大的距离,后者正首次涉足这项技术。调制解调器是智能手机连接到移动网络的关键部件。高通是全球最大的调制解调器供应商之一,多年来一直是苹果iPhone的首选供应商。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303/f58973526175174.png) 但2019年,苹果收购了英特尔的调制解调器业务,以期在内部设计自己的调制解调器,就像它在智能手机处理器上所做的那样。 苹果直到上个月才发布其首款调制解调器,用在iPhone 16e上,这种蜂窝调制解调器被称为C1。 本周,高通发布了其最新的高端调制解调器X85。在周二接受采访时,阿蒙吹捧了这款调制解调器性能的提高,暗示这将在它和苹果之间形成一个巨大的鸿沟。 阿蒙说:“这是第一个拥有如此多人工智能的调制解调器,它实际上增加了调制解调器的性能范围,因此这款调制解调器可以处理较弱的信号。” “当你将高通的能力与苹果的能力进行比较时,这会在高端安卓设备和iOS设备之间形成巨大的性能差距。” 阿蒙重申了他之前的声明,他预计高通将不会在2027年向苹果提供调制解调器。 在谈到苹果调制解调器的潜在技术进步时,阿蒙表示,这些组件将是人工智能的关键,高通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调制解调器是相关的,高通技术总是有一席之地的,”阿蒙说。 “在人工智能时代,调制解调器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我认为这将推动消费者的偏好,他们是否想要最好的产品。”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3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