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晚间,一汽大众全新探岳L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3款车型,指导价区间20.79-24.79万元,官方为其推出一口价,售价为17.69-21.69万元,**在指导价的基础上直接降价3.1万元。同时,官方还给出价值超5万元的上市权益,包括7千元置换补贴、5年免费维修保养、5年免费车机流量、价值2000元的露营套装等。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1/45036292b33641cb943468900f9474d9.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1/d33f3b78c3e9454abc4de16dcdac2fe0.png) 探岳L作为全新车型,不仅只在探岳车身基础上加长,智驾和智能座舱系统全面升级,也是国内首款搭载高阶智驾的燃油车型。 具体来看,新车外观启用新的设计风格,提供风尚和R-Line两种前脸。**环形灯带与进气格栅结合,IQ.Light灵眸矩阵大灯上车,颇有新势力车型风范。** 大众在国内车型的外观设计,很少有激进、另类的设计语言出现,虽不能说大众车最好看,但相对精致、耐看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是颜值党的话,无脑选大众也没什么问题。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1/36185a5c303e409bb18f6f52b4f44b83.png) 车辆内饰方面,大众此次在全新探岳L上也狠秀了一把技术,车内5块屏融合交互,科技感十足。 其中,车机为15英寸的2K悬浮屏,官方号称尺寸是同级燃油车中最大。车机采用8155芯片,支持普通话、方言语音操控。同时,车机语音控制还将接入DeepSeek大模型,让语音的智能化水准再跃迁几个层级,支持400+控车功能。副驾也给到了11.6英寸的娱乐屏,可提供影音娱乐功能。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1/ad59e8b4291a40aba80b1903027d376c.png) 车辆仪表为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还支持AR导航。HUD也没有缺席,可将导航信息与实景路面融合。而此前中通道的档把位置,大众替换为了光轮智控旋钮,可控制车内音量、驾驶模式、氛围模式等。 客观而言,大众此次在探岳L上的智能化升级,可谓是“鸟枪换炮”,应该能够满足不少注重智能化用户的需求。 车身尺寸上,探岳L长宽高分别为4684/1854/1685mm,轴距为2791mm,**相比现款车型,车身长度增加了91mm,轴距达2791mm,增长了60mm,**车辆二排两侧的乘员可以随便翘二郎腿,驾乘舒适性进一步提升。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1/8356212898904b8faac0bd50c6d66900.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1/b90a3c2489cc406b9693eec075d1b4ba.png) 同时,一汽大众官方表示,此前大众车型均是按照德国人的体型开发,座椅偏硬。此次全新探岳L依据国人驾乘习惯,替换为了源自奥迪A8的人体工程学座椅技术,首搭云感座椅,车内座椅柔软度提升36%,且更具支撑性。 此外,全新探岳L的最亮眼配置,**就是配备了由一汽大众和大疆联合开发的IQ.Pilot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官方介绍,探岳L全车共有9个摄像头、5个高静毫米波雷达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智驾硬件燃油车中同级最强。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1/1d0e44c687634e78989ccd8dab37a1eb.png) 车辆配备的模拟人双眼的惯导双目摄像头,能轻松识别路况,实现智能拨杆变道、智能加塞应对、智能自动泊车等用户常用的核心智驾功能。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1/6620aeba1774413fadf252e4ff5f9f60.png) 同时,探岳L还拥有13项主动安全防护功能,包括识别鬼探头、预判开门杀,智能限速到疲劳监测等,将智驾体验逐步与新势力第一梯队拉齐。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1/d1daa082bb30403680de14db11ef06b5.png) 在底盘调校方面,官方甩出了接近于玄学的“德味”一词,探岳L在中国进行了7轮次的专属底盘调校,持续强化底盘的稳定和操控表现,具体而言,就是在200km/h的高速下,车辆也不会发飘,方向盘还能做到指哪打哪。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1/9666c6c0eebd4192ab118be5ef56631f.png) 车辆动力系统上,探岳L 300 TSI车型搭载EA211-DSV系列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60马力(118千瓦),最大扭矩250牛·米,与之匹配的是7DCT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330TSI车型搭载最大功率186马力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扭矩320牛·米;380TSI车型搭载EA888-DTJ系列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220马力(162千瓦),最大扭矩350牛·米,与之匹配7DCT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以及4MOTION智能四驱系统。 整体来看,此次全新探岳L的升级巨大,从智能座舱到高阶智驾,都进行了跃迁式升级。并且,**探岳L率先抢到了“首款配备高阶智驾系统燃油车”的称号.** 与本田CR-V、丰田RAV4等传统燃油SUV竞争对手相比,探岳L的智能化和智驾优势明显,对竞品车型的目标用户,也是一个不小的吸引,这也会强化探岳L的市场竞争力。 不过,探岳L虽然给出了17.69万元的一口价,但目前在售的探岳车型市场优惠后的终端价也已来到了16万元左右。 并且,国内新能源车企相继开启了“高阶智驾白送”的竞争策略,探岳L所处的市场价格段,与比亚迪宋Plus智驾版、零跑C16等新能源黑马车型高度重合,探岳L能否抗住国产新能源车型的狙击战,还需后续销量证明。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1/c9681b3953fa4b21b43318cbc9b3f3c9.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2484.htm)
自 2021 年成立以来,OpenAI 创业基金已为其主基金筹集了 1.75 亿美元,并通过五个独立的特殊目的载体额外筹集了 1.14 亿美元,这些特殊目的载体是针对特定投资机会的资金池。  与许多大型科技公司不同,OpenAI 表示不会用公司自身资金投资初创企业。这家 ChatGPT 的开发商称,其 OpenAI 创业基金是从外部投资者处筹集而来。根据该基金网站信息,这其中包括 OpenAI 的重要支持者微软,以及 “其他 OpenAI 合作伙伴” 的参与。 根据数据提供商 PitchBook、Crunchbase 以及 TechCrunch 的研究,由专门团队管理的 OpenAI 创业基金,到目前为止已投资了十几家初创企业。 以下是已宣布获得 OpenAI 创业基金投资的公司,按字母顺序排列: **1.1X**:这家挪威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在 2023 年初获得了由 OpenAI 创业基金和老虎环球基金(Tiger Global)领投的 2350 万美元投资。然而,在今年 1 月该公司宣布 1 亿美元 B 轮融资时,OpenAI 基金并未被列为参与者。 **2.Ambience Healthcare**:这家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医疗记录的初创企业在 2024 年 2 月宣布了 7000 万美元的 B 轮融资,由 OpenAI 基金和凯鹏华盈(Kleiner Perkins)联合领投。Ambience 是众多开发人工智能医疗记录员的初创企业之一,其他此类企业还有 Abridge、Nabla、Suki,以及微软旗下的 Nuance。 **3.Anysphere(即 Cursor)**:2023 年 10 月,OpenAI 基金领投了 Anysphere 的 8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Anysphere 是人工智能编码助手 Cursor 的开发商。在该公司后续轮次融资中,OpenAI 未被列为投资者。 4. **Chai Discovery**:这家为药物研发开发开源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初创企业,在去年 9 月获得了由 Thrive Capital 和 OpenAI 基金领投的 30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这笔交易使成立仅 6 个月的 Chai Discovery 估值达到 1.5 亿美元。 5. **Class Companion**:这家教育科技初创企业在 2023 年从 OpenAI 基金和一众天使投资人处获得了 4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它帮助教师快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反馈。 6. **Descript**:在 2022 年末 ChatGPT 问世后不久,这款协作式音频和视频编辑平台获得了由 OpenAI 基金领投的 5000 万美元 C 轮融资。该轮其他投资者包括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红点创投(Redpoint Ventures)、星火资本(Spark Capital)以及前 Y Combinator 合伙人丹尼尔・格罗斯(Daniel Gross)。自 C 轮融资后,Descript 未再公布任何其他融资情况。 7. **Figure AI**:人工智能机器人初创企业 Figure 在 2024 年 2 月从英伟达(Nvidia)、OpenAI 基金、微软等投资方处获得了 6.75 亿美元 B 轮融资。此轮融资使该公司估值达到 26 亿美元。据报道,Figure AI 目前正在洽谈以 395 亿美元估值筹集 15 亿美元。 8. **Ghost Autonomy**:根据 PitchBook 数据,这家自动驾驶软件开发商在 2023 年 4 月获得了 5500 万美元 E 轮融资,其中 OpenAI 基金投资了 500 万美元。但这笔投资并未成功。一年后,该公司倒闭。 9. **Harvey AI**:这家法律科技初创企业在 2023 年 4 月从 OpenAI 基金等投资方处获得了 2100 万美元 A 轮融资。该基金还参与了后续三轮融资,包括上个月 3 亿美元的 D 轮融资,这使 Harvey 的估值达到 30 亿美元。 10. **Heeyo**:面向儿童的教育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Heeyo 在 8 月宣布,它从 OpenAI 基金、Alexa 基金、Pear VC 及其他投资者处获得了 350 万美元融资。 11. **Kick**:这家公司正在开发人工智能代理,据称该代理能够 “自主驱动” 记账流程。在 10 月,它获得了由通用催化剂资本(General Catalyst)和 OpenAI 基金联合领投的 9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12. **Mem**:这家人工智能笔记应用初创企业在 2022 年 11 月获得了由 OpenAI 基金领投的 2350 万美元 A 轮融资。Mem 之后未公布任何后续融资轮次。 13. **Milo**:这家初创企业正在开发一款人工智能个人助手,帮助家长组织和跟踪孩子的活动。Milo 从 OpenAI 基金、Y Combinator 及其他投资方处获得了数额未公开的种子前融资和种子轮融资。 14. **Physical Intelligence**:为机器人开发基础软件的初创企业 Physical Intelligence 在去年 3 月获得了 70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OpenAI 基金参与其中,并在该公司 4 亿美元的 A 轮融资中继续投资,这轮融资使公司估值超过 20 亿美元。最新一轮其他投资者包括 Lux Capital、红杉资本(Sequoia)和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 15. **Speak**:这家人工智能语言学习应用开发商在 2022 年 11 月获得了由 OpenAI 基金领投的 2700 万美元 B 轮融资。12 月,该基金又参与了 Speak 的 7800 万美元 C 轮融资,这使公司估值达到 10 亿美元。 16. **Thrive AI**:《赫芬顿邮报》创始人阿里安娜・赫芬顿(Arianna Huffington)和 OpenAI 创业基金在去年 7 月宣布,他们合作投资并创立了这家 “人工智能健康教练” 初创企业。根据一份监管文件,Thrive AI 计划筹集 1000 万美元。 17. **Unify**:这家销售技术初创企业从 OpenAI 创业基金、Thrive Capital 和 Emergence 处获得了约 1900 万美元的种子轮和 A 轮融资。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2482.htm)
Mistral AI是一家法国公司,旗下拥有人工智能助手 “Le Chat” 以及多个基础模型。它被正式视为法国最具潜力的科技初创公司之一,并且可以说是唯一一家能够与 OpenAI 竞争的欧洲公司。不过,与它 60 亿美元的估值相比,其全球市场份额仍然相对较低。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1119/0b94622b88ac326.jpg) 然而,该公司最近在移动应用商店推出的聊天助手引起了一些关注,尤其是在其本土法国。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前的一次电视采访中表示:“去下载由Mistral AI 公司开发的‘Le Chat’,而不是 OpenAI 的 ChatGPT,或者其他产品。” 尽管这波关注可能令人鼓舞,但 Mistral AI 在与 OpenAI 等公司竞争时,仍面临着挑战,而且在竞争的同时,它还得坚持自我定位,即 “世界上最环保且领先的独立人工智能实验室”。 **Mistral AI 是什么?** 自 2023 年成立以来, Mistral AI 已经筹集了大量资金,其目标是 “让每个人都能使用前沿人工智能”。虽然这并不是直接针对 OpenAI,但这句口号旨在强调该公司对人工智能开放性的倡导。 它推出的 ChatGPT 替代品 —— 聊天助手 “Le Chat”,现在也已在 iOS 和安卓系统上可用。在其移动版本发布后的两周内,该应用的下载量达到了 100 万次,甚至在 iOS 应用商店的免费下载排行榜上位居法国榜首。 除了 “Le Chat” 之外, Mistral AI 的模型套件还包括: - Mistral Large 2,这是取代 Mistral Large 的主要大型语言模型。 - Pixtral Large,于 2024 年推出,是 Pixtral 多模态模型家族的新成员。 - Codestral,一个用于代码生成的人工智能模型。 - “Les Ministraux”,一系列针对手机等边缘设备进行优化的模型。 - Mistral Saba,专注于阿拉伯语。 **Mistral AI 的创始人是谁?** Mistral AI 的三位创始人都曾在美国大型科技公司从事人工智能研究,这些公司在巴黎都有重要业务。首席执行官亚瑟・门施曾在谷歌的 DeepMind 工作,而首席技术官蒂莫泰・拉克鲁瓦和首席科学家纪尧姆・朗普尔曾是 Meta 的员工。 联合创始顾问还包括让 - 查尔斯・萨穆埃利安 - 韦夫(也是董事会成员)和来自健康保险公司初创公司 Alan 的查尔斯・戈兰廷,以及前数字部长塞德里克・奥,不过他之前的职位引发了一些争议。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3/1205/1523ad94606f894.jpg) **Mistral AI 的模型是开源的吗?** 并非所有模型都是开源的。 Mistral AI 将其主要模型(其权重不可用于商业目的)与免费模型区分开来,免费模型根据 Apache 2.0 许可证提供权重访问权限。 免费模型包括像 Mistral NeMo 这样的研究模型,它是该初创公司与英伟达合作开发的,并于 2024 年 7 月开源。 **Mistral AI 是如何盈利的?** 虽然 Mistral AI 的许多产品都是免费的,或者现在有免费版本,但该公司计划通过 “Le Chat” 的付费版本获得一些收入。2025 年 2 月推出的 “Le Chat” 专业版计划,每月收费 14.99 美元。 在纯粹的企业对企业(B2B)方面, Mistral AI 通过基于使用量定价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将其主要模型货币化。企业也可以获得这些模型的使用许可,并且该公司可能还从其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获得了相当一部分收入,在巴黎人工智能峰会上,该公司强调了其中的一些合作关系。 不过,据多个消息来源称,总体而言, Mistral AI 的收入据说仍处于八位数的范围。 **Mistral AI 达成了哪些合作关系?** 2024 年, Mistral AI 与微软达成了一项协议,其中包括通过微软的 Azure 平台分销其人工智能模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及 1500 万欧元的投资。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迅速得出结论,认为该交易因规模较小而不符合调查条件。然而,这也在欧盟引发了一些批评。 2025 年 1 月, Mistral AI 与法新社(AFP)签署了一项协议,允许 “Le Chat” 查询法新社自 1983 年以来的全部文本档案。 Mistral AI 还与法国军队和职业介绍机构、德国国防科技初创公司 Helsing、IBM、法国电信运营商 Orange 以及汽车制造商斯特兰蒂斯(Stellantis)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Mistral AI 到目前为止筹集了多少资金?** 截至 2025 年 2 月, Mistral AI 迄今为止已筹集了约 10 亿欧元的资金,按当前汇率计算约为 10.4 亿美元。这包括一些债务融资,以及连续进行的几轮股权融资。 2023 年 6 月,甚至在它发布第一个模型之前, Mistral AI 就由光速创投(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领投,完成了创纪录的 1.12 亿美元种子轮融资。当时的消息人士称,这轮种子轮融资是欧洲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使这家当时仅成立一个月的初创公司估值达到 2.6 亿美元。 参与这轮种子轮融资的其他投资者包括法国公共投资银行(Bpifrance)、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埃克索尔风险投资公司(Exor Ventures)、第一分钟资本(First Minute Capital)、头条资本(Headline)、德高集团控股公司(JCDecaux Holding)、“家族” 投资公司(La Famiglia)、本地环球资本(LocalGlobe)、莫蒂尔风险投资公司(Motier Ventures)、罗道夫・萨德(Rodolphe Saadé)、苏威集团(Sofina)和泽维尔・尼尔(Xavier Niel)。 仅仅六个月后,它就完成了 3.85 亿欧元(当时约合 4.15 亿美元)的 A 轮融资,据报道,该轮融资使公司估值达到 20 亿美元。这轮融资由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简称 a16z)领投,现有投资者光速创投以及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达飞海运集团(CMA-CGM)、信念资本(Conviction)、埃拉德・吉尔(Elad Gil)、通用催化剂资本(General Catalyst)和 Salesforce 也参与了投资。 2024 年 2 月,微软作为与 Mistral AI 合作的一部分,对其进行了 1630 万美元的可转换投资,这被视为 A 轮融资的延伸,意味着估值不变。 2024 年 6 月, Mistral AI 随后通过股权和债务混合的方式筹集了 6 亿欧元(按当时的汇率约合 6.4 亿美元)。这轮传闻已久的融资由通用催化剂资本领投,公司估值达到 60 亿美元,参与的知名投资者包括思科(Cisco)、IBM、英伟达(Nvidia)、三星风险投资公司(Samsung Venture Investment Corporation)等。 **Mistral AI 的退出方式可能是怎样的?** 2025 年 1 月,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门施表示 Mistral AI “不出售”。“当然,(首次公开募股)是我们的计划。” 考虑到这家初创公司到目前为止已经筹集了大量资金,这是合理的:即使是大规模的出售,对于其投资者来说,可能也无法获得足够高的倍数回报,更不用说根据收购方的不同,还存在主权问题。 然而,要彻底消除持续不断的收购传闻,唯一的办法是将其收入提升到能够与其近 60 亿美元估值相匹配的水平。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2480.htm)
 本期时间轴制作:佟和 本周,机核网著名主播龙马将参加本周六在天津举办的《人中之龙8:外传》线下活动,因此缺席本期核周报,久违的豹白组合袭来! 随着《怪物猎人:荒野》的发售,办公室的各位也都进入了狩猎状态。我们也将在下周五正式开始实施《怪物猎人:荒野》“机组互助会”活动,欢迎各位技术过硬的老猎人与刚接触怪猎的新猎人一同在怪猎中感受善意与温暖。具体内容将在下周新闻节目中公布,让我们一起在怪猎中播撒善意吧~
 《网络奇兵2:25周年复刻版》现已推出 Steam 商城页。 这款强化版带来了额外 Mod 支持、超宽屏适配,以及高达 144 帧的流畅画面表现。角色、武器模型和动画均进行了升级,同时还优化了手柄操作,让玩家的游戏体验更上一层楼。  前作中那部已经死亡的超级电脑又借尸还魂,并且接管了一艘超光速太空船,而你就必须想办法解决掉它,而这次你的敌人不止那部电脑,还会有许多异星生物前来捣乱。游戏中的各种属性除了玩家常见的力量、耐力及灵敏度外,还有心灵力用来决定玩者施展心灵术的成功机会和效果,以及神经机械能力一起决定玩家操作机器及侵入系统的成功机会。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周五现身乔·罗根的播客节目,在这次长达三个小时的深度访谈中,马斯克谈到了他在特朗普的政府效率部(DOGE)的工作引发针对他个人的仇恨情绪。  罗根问这位亿万富翁,他个人是如何处理对他的仇恨和攻击的。 “压力很大,”马斯克语气严肃地说,“他们其实是想杀了我。网上都这么说。在Reddit论坛上,他们不仅想杀了我,还想亵渎我的尸体。” 马斯克还谈到了他在特朗普就职典礼上的有争议的手势,这个手势被一些媒体描述为是在行纳粹礼。 自那以后,包括马斯克旗下的X在内的社交媒体网站都挤满了指责这位亿万富翁纵容纳粹主义的用户。 马斯克在周五的访谈中说,他不是纳粹分子。他告诉罗根,这些持续的批评是“荒谬的”,这个手势不是纳粹的敬礼。他还开玩笑地说:“现在我再也不能对角线指向物体了。” “希望人们意识到我不是纳粹。澄清一下,我不是纳粹,”马斯克笑着说。 马斯克接着辩称,如果你没有犯下种族灭绝,那么你就不能被称为纳粹。 “与纳粹相关的是,你在入侵波兰吗?如果你没有入侵波兰,也许你就不是‘纳粹分子’”,他说,“你必须犯下种族灭绝和发动战争。” 他补充说:“纳粹真正不好的不是他们的时尚或习惯,而是战争和种族灭绝。” 不仅仅是马斯克的手臂姿势让批评者争论他是否支持纳粹意识形态。这位DOGE负责人还支持德国极右翼政党选择党,该党是一个强烈的民族主义和反移民政党。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2478.htm)
过去一周,DeepSeek 连续开放了 5 个 Infra 项目的源代码,正当大家以为这场开源盛宴已经结束。 刚刚,DeepSeek 的彩蛋来了!开源周 Day6,DeepSeek 官方团队在 Github 和知乎给出了 DeepSeek-V3 / R1 推理系统的技术解读。 先说结论:通过优化吞吐和延迟,**DeepSeek「理论上一天的总收入为 $562,027,成本利润率 545%。」** 敏锐的网友——如 MenloVentures 投资人 Deedy 翻译了这意味着什么:「理论 ARR 2 亿美金、利润率超过 500%,这样的商业效率理应是一家值 100 亿美金的公司。」  从 2024 年 5 月发布 DeepSeekV2 以来,DeepSeek 模型服务就以「价格屠夫」示众,总是比行业其他模型便宜 1/10 左右,质疑 DeepSeek 亏本打价格战的声音也一直有。 通过这 5 天开放源代码以及今天的推理系统概述,这一疑虑也被打消,可以预见,模型推理价格越来越负担得起,且服务提供方也有得赚。这一事件的影响也可以通过 X 平台网友展现出刷屏的惊喜得以一窥,「成本利润率 545%,等于说你是在告诉我,我被 Open AI 抢劫了?开源周 Day7 的彩蛋是 AGI?」 **但更大的信号指向生态伙伴,部署 DeepSeek 有得赚。** 一位 AI 领域的投资人向极客公园阐述,「官方技术解读表明,云平台和上下游通过部署 DeepSeek 的服务,理论上收益和利润率可以达到很高」。无论是对于提供在线推理、还是私有化部署等服务的供应商,都是利好。 在这波 DeepSeek 热中受益的云平台硅基流动创始人袁进辉也在第一时间发表了自己的感受,「DeepSeek 官方披露大规模部署成本和收益,又一次颠覆了很多人认知。」 但需要时间适配 DeepSeek V3/R1 模型架构,他表示「现在很多供应商还做不到这个水平,主要是 V3/R1 架构和其它主流模型差别太大了,由大量小 Expert 组成,导致瞄准其它主流模型结构开发的系统都不再有效,必须按照 DeepSeek 报告描述的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率,而开发这样的系统难度很高,需要时间」。 他进一步指出现在**复现这样的推理服务的难度以及 DeepSeek 可能的战略思考**,「幸好这周 DeepSeek 五连发已经把主要模块开源出来了,降低了社区复现的难度。这些成果充分体现了 DeepSeek 团队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和强悍的意志,他们应该是首先是基于某些原因(?)想到了用这样的模型结构,然后发现这样的结构无论是训练还是推理,要做好都有非常大的工程挑战,不过这些问题在他们工程团队来说并不是搞不定的,关键是花那么大力气做完是否有大的收益呢,在最终结果出来前,谁也说不准,他们还是赌了,结果是赌对了。也可能是反过来的,基于系统的出发点设计了这样一个全新的模型结构。」 在 DeepSeek 官方报告中也提示了 DeepSeek-V3 / R1 推理系统的优化目标是:更大的吞吐,更低的延迟。配合技术解读,DeepSeek 开源周放出的 5 个代码库带来的影响力才刚刚开始。 附:《DeepSeek-V3 / R1 推理系统概览全文 DeepSeek-V3 / R1 推理系统的优化目标是:更大的吞吐,更低的延迟。 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我们的方案是使用大规模跨节点专家并行(Expert Parallelism / EP)。首先 EP 使得 batch size 大大增加,从而提高 GPU 矩阵乘法的效率,提高吞吐。其次 EP 使得专家分散在不同的 GPU 上,每个 GPU 只需要计算很少的专家(因此更少的访存需求),从而降低延迟。 但 EP 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EP 引入跨节点的传输。为了优化吞吐,需要设计合适的计算流程使得传输和计算可以同步进行。 EP 涉及多个节点,因此天然需要 Data Parallelism(DP),不同的 DP 之间需要进行负载均衡。 因此,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如何使用 EP 增大 batch size,如何隐藏传输的耗时,如何进行负载均衡。 ## 01 大规模跨节点专家并行(Expert Parallelism / EP) 由于 DeepSeek-V3 / R1 的专家数量众多,并且每层 256 个专家中仅激活其中 8 个。模型的高度稀疏性决定了我们必须采用很大的 overall batch size,才能给每个专家提供足够的 expert batch size,从而实现更大的吞吐、更低的延时。需要大规模跨节点专家并行(Expert Parallelism / EP)。 我们采用多机多卡间的专家并行策略来达到以下目的: Prefill:路由专家 EP32、MLA 和共享专家 DP32,一个部署单元是 4 节点,32 个冗余路由专家,每张卡 9 个路由专家和 1 个共享专家 Decode:路由专家 EP144、MLA 和共享专家 DP144,一个部署单元是 18 节点,32 个冗余路由专家,每张卡 2 个路由专家和 1 个共享专家 ## 02 计算通信重叠 多机多卡的专家并行会引入比较大的通信开销,所以我们使用了双 batch 重叠来掩盖通信开销,提高整体吞吐。 对于 prefill 阶段,两个 batch 的计算和通信交错进行,一个 batch 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可以去掩盖另一个 batch 的通信开销;  _Prefill 阶段的双 batch 重叠_ 对于 decode 阶段,不同阶段的执行时间有所差别,所以我们把 attention 部分拆成了两个 stage,共计 5 个 stage 的流水线来实现计算和通信的重叠。  _Decode 阶段的双 batch 重叠_ 关于更多双 batch 重叠的细节,可以参考我们的 profiling 数据的 GitHub 仓库:https://github.com/deepseek-ai/profile-data。 ## 03 尽可能地负载均衡 由于采用了很大规模的并行(包括数据并行和专家并行),如果某个 GPU 的计算或通信负载过重,将成为性能瓶颈,拖慢整个系统;同时其他 GPU 因为等待而空转,造成整体利用率下降。因此我们需要尽可能地为每个 GPU 分配均衡的计算负载、通信负载。 Prefill Load Balancer 核心问题:不同数据并行(DP)实例上的请求个数、长度不同,导致 core-attention 计算量、dispatch 发送量也不同 优化目标:各 GPU 的计算量尽量相同(core-attention 计算负载均衡)、输入的 token 数量也尽量相同(dispatch 发送量负载均衡),避免部分 GPU 处理时间过长 Decode Load Balancer 核心问题:不同数据并行(DP)实例上的请求数量、长度不同,导致 core-attention 计算量(与 KVCache 占用量相关)、dispatch 发送量不同 优化目标:各 GPU 的 KVCache 占用量尽量相同(core-attention 计算负载均衡)、请求数量尽量相同(dispatch 发送量负载均衡) Expert-Parallel Load Balancer 核心问题:对于给定 MoE 模型,存在一些天然的高负载专家(expert),导致不同 GPU 的专家计算负载不均衡 优化目标:每个 GPU 上的专家计算量均衡(即最小化所有 GPU 的 dispatch 接收量的最大值) ## 04 参考架构图  ## 05 线上系统的实际统计数据 DeepSeek V3 和 R1 的所有服务均使用 H800 GPU,使用和训练一致的精度,即矩阵计算和 dispatch 传输采用和训练一致的 FP8 格式,core-attention 计算和 combine 传输采用和训练一致的 BF16,最大程度保证了服务效果。 另外,由于白天的服务负荷高,晚上的服务负荷低,因此我们实现了一套机制,在白天负荷高的时候,用所有节点部署推理服务。晚上负荷低的时候,减少推理节点,以用来做研究和训练。在最近的 24 小时里(北京时间 2025/02/27 12:00 至 2025/02/28 12:00),DeepSeek V3 和 R1 推理服务占用节点总和,峰值占用为 278 个节点,平均占用 226.75 个节点(每个节点为 8 个 H800 GPU)。假定 GPU 租赁成本为 2 美金/小时,总成本为 $87,072/天。  在 24 小时统计时段内,DeepSeek V3 和 R1: 输入 token 总数为 608B,其中 342B tokens(56.3%)命中 KVCache 硬盘缓存。 输出 token 总数为 168B。平均输出速率为 20~22 tps,平均每输出一个 token 的 KVCache 长度是 4989。 平均每台 H800 的吞吐量为:对于 prefill 任务,输入吞吐约 73.7k tokens/s(含缓存命中);对于 decode 任务,输出吞吐约 14.8k tokens/s。 以上统计包括了网页、APP 和 API 的所有负载。如果所有 tokens 全部按照 DeepSeek R1 的定价 ([1]) 计算,理论上一天的总收入为 $562,027,成本利润率 545%。 _「当然我们实际上没有这么多收入,因为 V3 的定价更低,同时收费服务只占了一部分,另外夜间还会有折扣。」_  _参考_ ^DeepSeek R1 的定价:$0.14 / 百万输入 tokens (缓存命中),$0.55 / 百万输入 tokens (缓存未命中),$2.19 / 百万输出 tokens。
苹果公司昨天开始出货了 iPhone 16e,这款售价 599 美元的设备迎来各路团队拆解。 一位 YouTuber 用户在仔细观察拆解后发现,这款手机采用了标准的 OIS,而不是 iPhone 16 和 iPhone 15 上更先进的传感器偏移光学防抖。 此外,A18 仅配备了基本级别的石墨和铜散热装置来帮助散热。 YouTube 频道 PBKreviews 发现显示屏组件非常容易拆卸,只需一套标准工具就能将带状电缆按钮从设备的其他部分解开。 正如你所预料的那样,iPhone 16e 的各个部件都有大量螺丝固定,新手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完全拆卸。 拆卸电池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虽然没有附带拉片,但低压电流足以帮助拆卸电池。 我们在早前的一篇报道中谈到了 iPhone 16e 的电池拆卸过程,并指出 9V 电池、USB-C 充电器或任何其他电源都足以将电池与机身的其他部分分离。 在下面的视频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内容创作者有一块备用的 9V 电池,鳄鱼皮电缆连接到 iPhone 16e 的电池端子,另一端连接到其中一颗螺丝上。 拆卸"过程大约需要一分半钟,然后就可以取出电池了。 我们还注意到,小巧的 A18 逻辑板上只有石墨薄膜和铜带辅助散热。 尽管该芯片组是专为应对运行 AAA 级游戏等繁重工作负载而设计的,但缺乏精密的散热装置意味着部分性能将被舍弃。 总的来说,PBKreviews 给 iPhone 16e 的可维修性打出了 7.5 分(满分 10 分),其中大部分分数是由于拆卸设备所需的时间以及更换其他部件的难度而被扣掉的。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2474.htm)
潞晨科技创始人、CEO尤洋对钛媒体AGI表示,“抄袭CTO离职后直接加入袁进辉老师公司。没办法,总被人做局。”硅基流动创始人袁进辉表示,“CTO没加入我们公司,之前加入的是光年之外,而且都是他自己犯错甩锅给别人,不是别人的问题。”
近日格力专卖店改名为董明珠健康家引发关注。对此,董明珠表示,我们做董明珠健康家是因为,**叫格力健康家别人都认为是空调,但改名董明珠健康家别人会去研究是什么。**董明珠还跟员工讲,**改名“董明珠健康家”也是将自己的声誉全部砸进去了,做不好就完蛋了。**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217/2303d9300311740.jpg) 对于网传董明珠绑定、占领格力,董明珠表示,她觉得很可笑,自己要是不负责可以混饭吃三年,格力是个上市公司自己也占领不了,董明珠三个字已经是格力公司的商标了。 业内人士认为,格力更名背后或许还有战略转型方面的考量,长期以来,市场形成了“格力只卖空调”的固有认知,格力电器有意淡化自身空调属性,过去几年,格力电器在家电方面进行了多元化布局,目前产品线已涵盖厨房电器、环境电器、冰洗产品等多个品类。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1/2733d91e21834fa3808efc0c8f6c3c17.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2466.htm)
昨天AMD正式发布了Radeon RX 9070 XT和Radeon RX 9070,基于新一代RDNA 4架构GPU打造,支持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4(FSR 4)技术。两款新显卡均搭载了Navi 48芯片,显存都是16GB的GDDR6。  其实在正式发布前就有消息称,Navi 48芯片拥有539亿个晶体管,尺寸大概在350mm²,比之前传闻的390mm²要更小。以AMD最终公布的数据来看,面积稍大一些,为357mm²,而晶体管数量则完全一致。 也就是说,Navi 48的尺寸比英伟达的AD103(378.6 mm²)和GB203(378 mm²)都要小,但是晶体管密度要更高。Navi 48的晶体管密度达到了150MTr/mm²,而AD103和GB203分别为121.2 MTr/mm²和120.6 MTr/mm²,AMD比起这一代英伟达Blackwell架构GPU高出了大概25%,这应该是迄今为止晶体管密度最高的GPU之一。考虑到AMD和英伟达采用了相近的制造工艺,这个差距估计超出不少人的预期。 英伟达在当前一代产品上似乎并不是那么在意晶体管密度,Blackwell架构甚至比起之前的Ada Lovelace架构还要低一些。由于晶体管数量通常被认为是近似的,并且有不同的计数方法,而结果是从官方规格中得出,所以实际差距也可能并没有那么大。 如果将RDNA 4与RDNA 3比较晶体管密度提升的幅度,其实也有点困难,或者说有些不公平,前者是单芯片设计,后者是小芯片设计结合MCM封装,GCD和MCD分别采用了5nm和6nm工艺。这次AMD回归单芯片,似乎没有牺牲密度或效率,结合架构和技术的提升,看起来有着不错的前景。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2464.htm)
越南总理范明政敦促官员批准向埃隆·马斯克的星链卫星服务颁发试点许可证。越南政府网站上的一篇帖子显示,范明政在对一群美国商界领袖发表讲话时,呼吁越南科技部批准星链的试点许可证。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0823/0c1b7886826c4b9.jpg) 此前,越南政府网站去年9月份的一篇帖子称,SpaceX计划在越南投资15亿美元,以推进星链服务在该国的发展。 今年2月,越南议会批准了一项规定,允许外资电信企业在试点基础上运营低轨道卫星技术。 范明政重申,越南正在通过购买飞机和液化天然气等美国产品,寻求与美国更平衡的贸易。他还敦促美国企业继续在越南投资。 据报道,范明政说,越南航空公司(Vietnam Airlines JSC)正在处理一笔购买波音公司窄体客机的交易,他说这笔交易价值110亿美元,但他没有提供更多细节。 范明政补充说,他已经要求波音公司考虑降低飞机的价格。他说,其他一些飞机合同也在考虑之中。他还提到了越捷航空公司( VietJet Aviation)此前订购的200架波音飞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2462.htm)
3月7日,白宫将举办首次加密货币峰会,特朗普将发表演讲。当前,市场静待特朗普峰会放出的政策信号。1月20日,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比特币当日创下109241美元的历史高点,被视为“特朗普交易”的明星资产。然而,不到六周,价格暴跌28%至78226美元,加密货币市场市值蒸发1万亿美元。 这一剧变令投资者猝不及防,市场情绪跌入低谷。  比特币的暴跌,币圈动荡加剧 自特朗普就职日其,比特币便持续下挫。 2月,比特币月度跌幅达18%,为2022年6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最近一周,跌势加剧,周五一度下跌7.2%至78226美元,较峰值跌幅达28%。 看跌情绪也打击了美国现货比特币ETF。2月份,美国比特币ETF净流出33亿美元,创历史最大月度撤资纪录。Split Capital联合创始人Zaheer Ebtikar表示: “部分大玩家选择离场,卖压显著增加。” 媒体分析称,比特币暴跌与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避险情绪密切相关。此前,特朗普曾宣布对多国加征关税,导致贸易战担忧升温。亚洲和欧洲股市应声下跌,高风险的加密货币市场损失惨重。 Bitgo Inc.亚太区场外交易主管Stefan von Haenisch称: “宏观环境动荡下,比特币下跌在意料之中,投资者期待特朗普兑现比特币储备等承诺。” 技术面显示,比特币跌势或已超调。价格跌破200日移动平均线,为去年10月以来首次。14日相对强弱指数(RSI)跌至超卖区域,创去年9月以来新低。 YouHodler市场主管Ruslan Lienkha指出,根据技术分析,70000美元为下一技术支撑位,但需股市持续低迷才会触及;WeFi增长主管Agne Linge称,“恐惧与贪婪指数”跌至21,市场信心极度脆弱,关税问题仍是关键变量。 3月7日,白宫将举办首次加密货币峰会,特朗普将发表演讲。 当前,市场静待特朗普峰会放出的政策信号。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2460.htm)
 磨好刀,吃好饭,向荒野进发!
在DeepSeek爆发后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市面上接入DeepSeek-R1的平台可谓是琳琅满目。 **2月以来,众多互联网大厂纷纷开始密集跟进,不得不说,百度的动作最显眼,也最为“大胆”。** **总体来看,百度是将DeepSeek作为第三方模型伙伴,纳入到自己的生态当中,这应该是在大模型战略下,百度以产业操作系统为目标的一次进展。本质上是围绕“大模型+搜索”构建的生态级战略组合拳。** 比如,百度搜索和文心智能体平台接入DeepSeek。同步被接入的还有文心大模型最新的深度搜索功能。搜索用户可免费使用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深度搜索功能。 又比如,百度重新启用了二十年前定下slogan,“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同时接入了文心、DeepSeek R1模型,并且官宣大版本升级,搜索全面“AI升级”。 新版百度APP整合文心大模型与DeepSeek的模型能力,集成“AI搜索”“全网信息提炼”“捏一下AI总结”“数字人智能体”等领先的智能体验。  **百度敢于将自身核心业务和重点业务与DeepSeek做探索融合,已经足以证明,大模型开放是大势所趋,行业领军者都在主动开放。** 而当大模型的深度思考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之后,浮出水面的问题是:深度思考之后,能否进行“深度行动”?能否以目标为导向实现“深度交付”? 然而,市面上现存的AI应用往往是各有所长、单兵作战,为了完成日常工作场景中制作PPT、思维导图等任务,往往需要在不同平台中完成任务的一部分,再跨平台粘贴来粘贴去。这样的工作流程,并不是真「好用」。 可见,目前阶段的AI产品在深度思考和深度交付之间,仍然存在不小的沟壑。 而就在这两天,百度有两个产品尤为亮眼——它就是已经全面融合的百度文库、百度网盘。在过去的一年多,这两个国民级的产品已经成为“既有大脑又有四肢”“聪明能干活”的智能生产力。当其全量上线DeepSeek-R1满血版之后,也成为行业内首个实现“深度思考+深度交付”的一站式平台。 **如何将开放落到实处?** 在百度文库,DeepSeek-R1模型将深度赋能AI对话搜索、PPT生成、AI有声画本等功能。例如在百度文库PPT生成上,满血版DeepSeek-R1将充分实现深度思考、并基于思考过程生成PPT大纲,最后一键生成PPT。  百度文库和百度网盘联合推出的自由画布也于28日全量上线,用户可以在自由画布的长文撰写、AI对话等多功能上体验DeepSeek-R1满血版。未来,百度文库的智能研报、漫画、小说、海报等全模态能力也将全面接入DeepSeek-R1模型。 在模型使用上,百度文库、百度网盘是整个市面上和行业中为数不多的拥有着用户个人数据和全网公域数据,整个构成了优质数据的大底座。百度文库、百度网盘也一直在做模型使用和应用开发,建立了算法层、基建层和能力层,比如MoE架构、多模态的探索,还有各多尺寸文心系列大模型。 比如MoE,因为通用模型有它的限制,所以百度文库用 MoE 来解决问题。首先,通用模型能力有限,百度文库把大模型看作大脑,它负责理解和分工,复杂的问题用大模型解决,其他的功能用不同的模型来做。 现在百度文库还接入了DeepSeek,肯定是“如虎添翼”。百度文库还会通过优秀的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和使用。基于这个架构之上重构了驾驭大模型的编辑器、浏览器、播放器的“四肢”,做全套产品基建。可以说,百度文库一直在做应用的持续开发,增加产品的灵活性。 所以,百度文库和百度网盘真正实现了“想到—做到—得到”的闭环,打破了AI产品“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的困局。 **百度文库底气在哪里?** 有了DeepSeek深度思考能力加持之后,百度文库又不仅停留于思考,综合其智能PPT、看图写作、AI有声画本、智能海报、AI图表、研究报告等功能之后,百度文库更像是一个全才,是行业真正、唯一能做到:智能生产力一站式、All in One的平台。 接下来,通过几个实例感受一下百度文库和DeepSeek王炸组合的能力展现。 第一个输入的Prompt要实现的目标是:制作一个PPT,主题为学术英语和文学英语的差异。 百度文库先是基于DeepSeek满血版进行深度思考,给出了六章的PPT大纲。同时,还能在AI生成的大纲基础上直接点击对应部分进行修改和优化。   随后,就可以一键直接生成PPT。整个过程从模版的设计、内容的逻辑到图片的插入和编辑,都完全由AI生成,速度相对较快,输出的PPT质量也没有瑕疵,甚至没有AI味,还是全英文的,太秀了。  除此之外,百度文库的 AI 有声画本的能力也较为惊艳。AI 有声画本,可以对角色、主题、配音、风格进行多种设定,有在小朋友群体中受欢迎程度较高的孙悟空、猪猪侠等角色,也有清新卡通、3D动画、钢笔淡彩等不同画风。 在给出“认真学习才会有进步”这个设定后,DeepSeek深度思考后,百度文库同样能够较快给出大纲:  同时一键制作画本,并进行播放。这一功能制作的画面色彩丰富,可定制化程度高,对于注重个性化、趣味性育儿的宝妈群体而言,具有较强吸引力。  AI全网搜功能,给出的答案反馈也超出预期。针对一个考察数据量的问题:请分析自1900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事件、应对措施及其对全球健康体系的影响,百度文库给出的答案类似于一个专家的系统回答。  不仅自动生成了时间线的图解,也能够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总结,其中信息量的时间跨度足够,答案的规范程度较高。 **这背后,是百度文库在模型层、算法层、应用层一直探索开放结下的硕果。** 自2023年以来,百度文库依托文心大模型进行了全面的“AI重构”,进化为“一站式AI内容获取和创作平台”,背后也有着14亿权威专业文档的背书。 当下,百度文库突破4000万付费用户,在文库重构后,截止2024年12月,文库的AI MAU已经达到9400万,文库AI DAU年同比增长了230%,付费率提升了60%,智能PPT市场份额已超八成,可以说是大模型To C最先实现商业化的应用。 **这次,百度文库真真正正实现了AI普惠,也真正让我们看到了「开放」的价值。** **据说,百度还会在3月16日发布文心大模型4.5,并于6月30日起正式开源。从这一波又一波大动作来看,百度这次是真的下定决心要开放,且已经把开放玩明白了。我觉得,百度现在真的变得不一样了。**
 改编自Koi原作的TV动画《请问您今天要来点兔子吗?》(ご注文はうさぎですか?)宣布制作新作动画。   官方在TV动画10周年纪念特别活动上公布了该消息。此前TV动画共播出3季,第3季在2020年12月播出。
据悉,玄铁最高性能处理器C930即将在3月开启交付,主要面向服务器级 AI 高性能应用场景。
每月初我们都会查看 Statcounter 的最新调查结果以进一步了解 Windows和桌面浏览器市场的发展情况。 在 Windows 方面,我们发现 Windows 11 的使用率攀升至历史新高,在某些国家/地区甚至超过了 Windows 10。 不过,在桌面浏览器市场,情况却有些不同。 Statcounter 报告称,2025 年 2 月,Microsoft Edge 在桌面浏览器市场的份额达到 13.9%,创下历史新高(增长 0.11 个百分点)。 同比增长相当有限,在过去的 12 个月中,Edge 仅增长了 1.14 个百分点,全年都低于 14% 的大关。 毫无疑问,Google仍是桌面和移动市场无可争议的王者。 尽管美国政府推动Google 出售 Chrome 浏览器业务,但其 65.55% 的压倒性市场份额难以撼动,没有迹象表明任何竞争对手会在短期内接近Google。 在桌面浏览器市场排名第三的是苹果公司的 macOS Safari。 它的市场份额为 8.65%,上个月下降了 0.19%。 Firefox浏览器排名第四,占 6.36%(+0.1 个百分点)。 由于 Google 和Microsoft 正在关闭基于 Manifest V2 的扩展(如 uBlock Origin),Firefox浏览器的市场份额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会有所上升。 作为回应,Mozilla 发布了博文,承诺保留 MV2 扩展,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和自由,尽管它也未能摆脱其他争议。 Opera 是第五大最受欢迎的桌面浏览器,市场份额为 2.91%(-0.01 个百分点)。 Microsoft Edge 试图用不正当手段留住用户,与之不同的是,Opera 正试图用一些有趣的想法重新吸引用户,比如最近推出的以健康和放松为重点的 Opera Air。 Google Chrome - 65.55% (-0.21 个百分点) Microsoft Edge - 13.9% (+0.11 个百分点) Apple Safari - 8.65%(-0.19 个百分点) Firefox - 6.36% (+0.1 个百分点) Opera - 2.91% (-0.01 个百分点)  您可以在 Statcounter 官方网站[上找到有关全球桌面浏览器市场份额的更多信息](https://gs.statcounter.com/browser-market-share/desktop/worldwide/#monthly-202402-202502)。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2456.htm)
苹果公司在 iPhone 16e 上所做的选择并不是为了取悦所有的评论家和消费者,尽管大多数人对 599 美元的价格感到不满,该公司至少还是让电池更换变得更容易了。 这要归功于 iPhone 16 和 iPhone 16 Plus 目前采用的一种方法,即通过施加低压电流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撬开电池。 这意味着苹果授权维修中心的工作量减少,从而降低了电池更换成本(假设电池在几年后开始老化)。 用于 iPhone 16e 电池的电流可以来自外置电池,甚至是 USB-C 充电器,只要它保持在推荐的电压阈值内即可。 尽管 3961mAh 的电池容量使 iPhone 16e 的运行时间优于其他任何 6.1 英寸 iPhone,但电池的额定续航时间终有一天会开始缩短,因为电池退化导致其无法保持相同的电量。 在此之前,苹果可以通过拉片将电池从 iPhone 上取下,但 iPhone 16e 取消了这一微小但至关重要的功能,转而采用了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使用 9V 电池、USB-C 充电器或任何其他电源,通过电池和充电端口传递低压电流,REWA Technology 演示了这种方法的简便性。 电池被直接弹出,新的组件就可以插在相应的位置上。  这种方法唯一可能的缺点是,想要自行更换 iPhone 16e 电池的人在没有专业设备的情况下无法完成更换过程,而且强行撬动电池可能会有刺穿电池的风险。 不过,拉片有时也会被撕裂,维修专家只能借助异丙醇来软化固定电池的粘合剂,从而将其取出。 据悉,今年晚些时候,iPhone 17 系列也将引入同样的便利,这将使电池更换变得更加容易。 现在,苹果需要做的就是过渡到硅碳电池。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2454.htm)
作为上游,理想的发展是形成"技术迭代-产能爬坡-成本优化"的三角飞轮。但灵巧手正面临"成本-规模"的结构性矛盾,"既要降本又缺规模"的产业悖论,正成为其商业进程的掣肘。
 本期节目为2025年2月10日《[这样的貂蝉和吕布你喜欢吗?<真·三国无双:起源>情谊事件整活配音](https://www.gcores.com/videos/195338)》 的录后谈。在录制完普通话版之后,导演贝壳给大家加了新戏,录制了这份方言版。 从2025年2月开始,每周1-2期的播客节目将配备会员专享的《录后谈Aftertalk》。在这里也许你能听到录音结束后的感想,意犹未尽的争论,或是录后的反省大会。总而言之,和会员朋友们分享有趣的闭麦后录音室秘密小花絮!㊙️
微软不再发布有关其操作系统的官方统计数据(据报道,2023 年 10 月底,Windows 11 大约拥有 4 亿多用户),因此 Statcounter 等第三方服务是了解 Windows 市场动态的唯一途径。 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鉴于 Windows 10 支持即将结束,Windows 11 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Statcounter报告称,2025年2月,38%的Windows用户在其系统上运行Windows 11。 该操作系统上升了 1.35 个百分点,创下了自 2021 年 10 月推出以来的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 9.84 个百分点。 作为参考,Windows 10 用了两年时间才获得相同的市场份额。 在一些国家,Windows 11 的市场份额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例如,在加拿大,Windows 11 现在与 Windows 10 的差距不到 10%。 它的普及率为 44.46%,而 Windows 10 的普及率为 53.35%。 不过,在英国,Windows 11 终于比 Windows 10 更受欢迎。 50.41% 的用户使用 Windows 11,而 48.18% 的 PC 使用 Windows 10。 尽管 Windows 10 距主流支持结束仅有 7 个月的时间,但它依然保持强势地位,以 58.83% 的比例成为最受欢迎的 Windows 版本。 2025 年 2 月,Windows 10 减少了 1.5 个百分点。 Windows 10 和 11 是唯一受支持的 Windows 版本,占据了 Windows 市场 97% 以上的份额。 剩余的 3% 由 Windows 7、Windows XP 和 Windows 8/8.1 瓜分。 Windows 7 占 2.3%(+0.06 个百分点),Windows 8.1 占 0.31%(+0.01 个百分点),Windows XP 占 0.29%(+0.02 个百分点)。  Windows 10 - 58.83%(-1.5 个百分点) Windows 11 - 38% (+1.35 个百分点) Windows 7 - 2.3% (+0.06 个百分点) Windows 8.1 - 0.31%(+0.01 个百分点) Windows XP - 0.29%(+0.02 个百分点) 您可以在 Statcounter 官方网站上找到有关全球 Windows 市场的更多信息(单击[此处](https://gs.statcounter.com/faq#methodology)了解该服务如何收集数据)。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2444.htm)
在赢得了十多万希望在手机上安装黑莓式键盘的 iPhone 用户的青睐之后,Clicks 现在开始为少量 Android 设备生产物理键盘保护套。 首先适配的是 Google的 Pixel 9 和 9 Pro。  该公司表示,它正在为这些Android手机重新配置其最新的产品--用户可以获得获得大尺寸背光圆顶金属按键、柔性 TPU 外层和毛毡状内层。此外,这款手机壳还能为设备增加 Qi2 无线充电功能,并能像配备 MagSafe 的 iPhone 手机一样吸附磁性配件。  Clicks 联合创始人迈克尔-费舍尔(Michael Fisher)[在 YouTube 上的名字是 MrMobile](https://www.youtube.com/@TheMrMobile),他在 YouTube 上评测手机的用户已超过 100 万。 输入时,Gboard 会在屏幕底部的细长条上显示单词建议供选择,还可以使用 Ctrl+C 和 Ctrl+V 复制和粘贴文本,并包含表情符号快捷键。 你可以在下面的演示视频中看到这些功能的实际操作。 此外,还可以使用 Clicks 的空格键滚动,使用 Alt+Tab 在应用程序之间切换,无需滑动即可下拉通知遮罩,甚至还可以通过一个专用按键调用Google的 Gemini AI 助手,该按键还可用作背光切换键。  除了 Pixel 机型外,这款手机壳还将适用于三星的 Galaxy S25 以及 2024 年款的 Moto Razr 和 Razr+ 翻盖手机。  Moto Razr 的折叠外形与 Clicks 键盘相结合,看起来是一种玩复古游戏的有趣方式 Clicks 为其支持的每款Android手机提供两种配色,其中一种是黑色按键配黑色缟玛瑙。 可以在 3 月 21 日前预订 Pixel 版本,以锁定 99 美元的入门价格;之后,它将以 139 美元的价格出售。 该公司表示将于 4 月 30 日开始发货。 三星和 Moto 两款手机目前已开始接受预订。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2442.htm)
本周,微软更新了跟踪 Windows 客户端和 Windows Server 中移除功能的网页。 该公司已确认,Windows 11 24H2 和 Windows Server 2025 将删除 DES 或数据加密标准密码。 这家技术巨头的理由是,DES 加密算法过于陈旧,不安全,因此将其移除是合理的,也是提高 Windows 安全性的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  微软表示: <blockquote><p>对称密钥块加密算法 DES 被认为对现代加密攻击不安全,并被更强大的加密算法所取代。 从 Windows 7 和 Windows Server 2008 R2 开始,默认禁用 DES。 在 Windows 11、24H2 及更高版本和 Windows Server 2025 及更高版本中,DES 已被移除。</p></blockquote> DES 是一种对称密码,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就已开发出来。 它使用 56 位密钥加密和解密 64 位数据块。 到 2030 年,[NIST](https://csrc.nist.gov/pubs/sp/800/67/r1/final)(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推荐使用三重 DES。 微软还更新了 Windows 消息中心,通知 IT 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即将在 Windows 11 24H2 和 Windows Server 2025 中取消 Kerberos 中的 DES。 它建议迁移到 AES 或高级加密标准,后者使用 128、192 或 256 位更长的密钥长度。 它[说](https://learn.microsoft.com/en-us/windows/release-health/windows-message-center#3491): <blockquote><p>IT 管理员: 准备在 Windows Server 2025 和 Windows 11 版本 24H2 的 Kerberos 中移除数据加密标准 (DES)。 虽然这是一个默认不安装的可选组件,但在使用 2025 年 9 月的安全更新之前,必须检测并禁用 DES 的使用,以避免潜在的中断。 考虑采用高级加密标准 (AES) 算法作为更强大的加密方法。</p></blockquote> 微软现在还允许使用基于 AES 的 BitLocker 对 Windows 11 24H2 家庭 PC 进行默认加密,因为该公司最近解释了系统要求如TPM 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该公司还介绍了在 Kerberos 中禁用 DES 将分两个阶段进行,即兼容模式和禁用模式: <blockquote><p>在 Windows 设备上禁用 Kerberos 中 DES 的过渡将分阶段进行。</p><p><strong uid="74" translated="true">兼容模式:</strong>在 Windows 7 和 Windows Server 2008 R2 及之后发布的所有 Windows 客户端和服务器版本中,Kerberos 中的 DES 默认为禁用。 如果需要在 Kerberos 中使用 DES,管理员可以在支持的操作系统上手动配置 DES 密码,但安装了 2025 年 9 月 9 日及之后发布的更新的 Windows 11 24H2 和 Windows Server 2025 设备除外。</p><p><strong uid="76" translated="true">Kerberos 禁用模式中的 DES:</strong>一旦删除 Kerberos 中的 DES,它将不再作为 Windows Server 2025 及更高版本和 Windows 11 24H2 及更高版本中 Kerberos 的任何功能的加密密码提供支持。 在这两个操作系统版本上使用 DES 的传统方案将停止工作,直到 IT 管理员对与 Kerberos 相关的应用程序和网络安全配置进行更改,以便使用更安全的密码。</p><p>早期的 Windows 版本不会删除 DES。</p></blockquote> 您可以在Microsoft Tech Community 博文中找到更多相关详细信息: [https://techcommunity.microsoft.com/blog/WindowsServerNewsandBestPractices/removal-of-des-in-kerberos-for-windows-server-and-client/4386903](https://techcommunity.microsoft.com/blog/WindowsServerNewsandBestPractices/removal-of-des-in-kerberos-for-windows-server-and-client/4386903)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2438.htm)
为了应对美国的新政策,台积电正在加快自家的先进工艺制程落地美国。据了解,台积电将按进度,2026年下半年先在台湾量产A16埃米制程,后续“台美连线”,2028年在美国厂亚利桑那州第三厂导入A16制程。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203/5b9cf5b7a3a9926.jpg) 按照消息人士的说法,台积电原本就规划2025年下半年在台湾量产2nm、2026年下半年量产A16制程。 原先外界推估台积电最快可能于2028年在美国量产2nm,在美国关税压力下,台积电可能加速美国量产2nm时程,或加快导入A16制程,展现善意并满足美国市场客户需求。 美前任商务部长雷蒙多2025年初证实,台积电已同意在亚利桑那州生产最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A16。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2436.htm)
还记得《雪国列车》里用蟑螂做能量块的阴间操作吗?列车上的底层乘客每日仅能领取一块蟑螂蛋白块作为唯一食物来源,头等车厢的精英阶层却能享有新鲜肉类和蔬菜。现实直接给欧洲的朋友们整了个宇宙级魔幻现实主义大片——你昨天啃的全麦面包里,3%的原料可能来自欧盟认证的黄粉虫(面包虫)。 这可不是异想天开,2025年欧盟新规已批准黄粉虫自2025年1月20日起将进入食品体系,这意味着,昆虫作为可持续食物的主角,正式步入大众饮食的舞台。    对于虫子爬上餐桌这件事,很多欧洲网友已经集体原地裂开,直接急了,表示将要抵制所有卖这种东西的公司。 虽然支持者搬出了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声明:一茶匙胡椒粉中可能含有40块昆虫碎片,而每8盎司(227克)葡萄干中则允许有35个果蝇卵和大约10只整虫,来证明食虫的“不可避免性”。 但相当一大部分网友认为欧盟这个骚操作太恶心了:即使昆虫是一种蛋白质替代品,也应该让大家自主选择。 图源X@Girl from Mars 不在欧洲的网友们则幸灾乐祸:“幸好我不是欧盟的一员,这些虫子不会爬进我的面包里面。” 图源X@Cromorphs 还有一大批人对于这个政策感到疑惑:为什么欧盟老是执着于让我们吃虫子呢? 图源X@Girl from Mars 从2021年起,欧盟就一直在死磕把虫子变成食物这件事,2023年由于试图修订《新型食品法规》引发了民愤,因为他们想把蟋蟀强制性加进食物里,对外声称这个法案能“减少消费者对昆虫的心理抵触”,还企图通过技术性条款规避标注义务。 不过这个操作直接触到了消费者的逆鳞,被BEUC等组织指责草案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32万人联署抗议才迫使欧盟撤回提案。 虽然2025年的新法案也是基于《新型食品法规》进行修改,但是本次经过了EFSA安全评估,允许将这种昆虫粉末作为食品原料,最高添加比例达4%(面包)至3.5%(蛋糕),并且要求这类昆虫添加产品的标签上必须明确标注“含昆虫成分”,透明化的操作让这次的法案顺利通过了。 图源X:抵制含有虫粉食品的网友们 **但对于吃虫子这件事,不仅是普通人很抵触,各国官员们也急了,纷纷加入这场骂战。** 法国共和党议员洛朗·杜普隆抨击欧盟这个骚操作会导致法国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昆虫,“那些想吃蟋蟀的人,我邀请他们来我的草地上吃,其他人可以继续吃上好的牛肋”。 保加利亚前内政部长鲁门·佩特科夫直接把欧盟新规定性为“21世纪毒气室”,声称虫粉零食正在制造“欧洲儿童灭绝计划”。 让孩子们吃昆虫的活动 **但为什么欧盟在大部分人都反对吃虫的情况下,还硬要推行这个政策呢,其实是因为一场来自2050年的蛋白质危机。**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到2050年,全球肉类需求缺口将达1.5亿吨/年,传统畜牧业将挤占76%的耕地并消耗49%的淡水。 WRI高级研究员Tim Searchinger表示:“昆虫养殖仅需1%的土地即可产出同等蛋白质,这是人类避免生态崩溃的必选项。” 欧盟极力推崇这个政策,正是为了减少食品系统对环境的影响,所以才主动添加虫粉到食物中,让大家逐渐适应昆虫,加入这场改变人类未来的行动。  事实上,在欧盟实施这项法案之前,很多品牌早就已经上路了。 根据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实验来看,想让消费者接受昆虫食品的奥义其实很简单,只要让食品不像昆虫就行了,实现报告显示:测试者对于整只炸蟋蟀,接受度只有15%;但当把它们磨成粉混进肉丸,接受度飙到68%。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MUJI在2020年推出的一系列“蟋蟀食材产品”。凭借新奇的宣传以及整洁的包装,在当时引起了不错的关注度。 “蟋蟀仙贝” 时,这个真香定律已经屡试不爽了——从东京便利店货架上的昆虫能量棒,到柏林超市里含8%黄粉虫粉的意大利面,资本与科技正联手将虫子塞进现代食品工业的齿轮。 MUJI蟋蟀巧克力能量棒,你能看出来有蟋蟀吗?  超市货架也不例外,瑞士Costco紧接着推出了“昆虫汉堡排”,扎实的肉感,虽然看起来有点干柴,但是一点都察觉不出来虫子的痕迹。  一些昆虫餐厅因为政府背书和网红种草,生意红火得不行。日本有一家叫做Antcicada的餐厅,作为亚洲首家获得政府认证的昆虫料理专门店,主打“昆虫与和食融合”。 其中一道招牌菜“蟋蟀酱油拉面”俘获了大批量的粉丝,汤底用100克蟋蟀干(约800只)熬制浓缩,搭配竹节虫天妇罗。有人第一次尝试后就感叹:“吃下去之後,那种抗拒感就烟消云散了;如果虾生活在地面上,应该就是这种昆虫的味道。”  但不管这些官方数据和实验产品看上去是否靠谱、是否成熟,对于昆虫食品反对者来说,都像是人肉叉烧包式的都市传说——实在是太膈应了。  **而这种人们对于昆虫的天然抵制,以及不顾现实反对声音的推进,自然引发了阴谋论的狂潮。** 以经常深陷“阴谋论调”的比尔·盖茨为例,他在几年前重金投资了一家名叫Ynsect的法国昆虫公司,目前已建成全球最高17层垂直昆虫工厂,专产黄粉虫饲料,融资超5亿美元,估值一度突破10亿。 但这个巨量估值的背后让人细思恐极,根据调查媒体《EUobserver》报道,推动2023年那次《新型食品法规》修订的官员Kyriakides,在法案被撤回后,竟然被曝其家族企业持有比尔盖茨投资的法国昆虫企业Ynsect的股份。 当时就有一大批人在反对“昆虫食”,认为以比尔盖茨为首的这帮富人阶级在毒害普通人的食物。  在X上也充斥着质疑和批判的声音:多种研究证实大部分昆虫中含有的甲壳素对人体有毒,但是比尔盖茨和政府机构却让普通人来当小白鼠,这都是为了赚钱。  从一些市场数据来看,这波昆虫蛋白阴谋论并不是空穴来风。 目前,仅有一家法国公司“Nutri'Earth”获得了欧盟授予的黄粉虫粉未来5年的独家销售权,产品包括面包、奶酪、意大利面等品类,几乎覆盖了大部分普通人的饮食选择。 食用昆虫市场数据则显示,到2030年食用昆虫市场价值可能会增长到96亿美元的天价份额。 种种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最黑色幽默的是阶级鄙视链永不缺席:老爷们的私人农场照样养着和牛与黑松露,虫粉已经被包装成“平民救世主”了。 BBC纪录片《吃昆虫能拯救世界吗》 **或许食物从来不只是营养载体那么简单,更像是阶级权力的剖刀。** 说白了就是以环保之名绑架普通人,其实想的全是生意,只不过现在的民众学会了为自己的处境发声。 从目前的欧盟民调看来,大多数人并不想对此买账,68%高收入者仍拒绝食用。 毕竟人类不吃昆虫是一回事,而拒绝被政策强制投喂的昆虫就是另一回事了。 一方面是因为人类对于昆虫都有着本能性的抗拒,除了部分地区有着吃虫文化,全球大部分地区都认为食用昆虫是“原始”或“低阶层”的象征。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2023年的一项研究指出,人类对昆虫食品的抗拒本质是 “阶层身份保护” 行为。如果说吃有机蔬果是上流社会的象征,那么食用昆虫就会被贴上“原始”、“落后文明”的标签。 人们已经讨论了吃蟋蟀的好处多年,但西方世界仍然没有多少人愿意在菜单上选择它。 卡戴珊的冰箱里放满了有机蔬菜 **另一方面,吃昆虫因为没有名人带动,所以这件事还没有形成一种风潮,所以无法像有机蔬果、米其林大餐那样变成代表阶级“上等食物”。** 牛津大学食品未来实验室在2022年曾做过一项实验,在年收入超50万元的高收入群体中,68%明确拒绝食用,但是当告知受试者“昆虫粉由米其林厨师研发”时,接受度提高23%;若标注“适用于低收入社区”,接受度下降41%。 所以当虫粉被打上阶级符号,吃与不吃就成了社会身份的无味股份。 **就像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说的:食物禁忌的本质是资源分配的政治。** 有些争论早已超越营养学范畴,值得深思的是,对于这种强制性添加虫粉的政策,我们作为普通消费者,如果连选择与否的权利都被剥夺,只能被迫接受这种即将成为主流的饮食习惯,何尝不是新时代的隐形暴政呢? 《论吃昆虫》的作者之一乔舒亚·埃文斯曾经说过,吃昆虫或许并不如大家所想象的那样对环境有利。他表示:“如果我们认为昆虫对单一种植和大规模养殖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那么我们肯定会大失所望。” 当年的植物肉就是这么暴雷的。 实验室里造“未来牛排”时吹上天,结果被扒出生产一公斤豆粕肉排的碳排放够养半头真牛。现在虫粉顶着"救世主"光环登场,鬼知道五年后会不会爆出"蟋蟀养殖场每天电耗堪比比特币矿场"的丑闻。 **对这项法案的反对者而言,恶心的或许不是吃虫本身。他们担忧的是温水煮青蛙的可能,害怕的是选择的消失,如果这样,那才是比吃虫更惊悚的退化。** 毕竟在《雪国列车》的剧本里,从来没人问过末节车厢的乘客:“亲,今天的蟑螂块您想吃原味的还是孜然味呢?” 图源:《雪国列车》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2434.htm)
**近日,董明珠在央视频的视频中回应了外界对于格力投资500亿做芯片的质疑。**此前,格力大价钱投资造芯片引发热议,很多网友质疑格力作为家电企业去造芯片是不务正业,而且还烧掉了大量资金。 企业究竟如何判断一个领域(芯片)是否要进入? 董明珠认为,一个是国家需要,一个是企业本身发展也需要。社会责任和担当,对企业而言就是驱动力,一个不断向着更好更强的动力。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1/a03802315d334323960bf5f273ba7edd.png) 董明珠就曾直言“是大家把芯片看得太神秘!”造芯片不是格力电器孤勇地冒险,是作为中国制造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她表示,在当初自己说要做芯片时,大家的看法还是怀疑大于肯定。“第一他认为我没有人才,一个做空调的怎么做芯片,那是高科技领域。” 格力做了亚洲第一座全自动化的碳化硅工厂,整个芯片的制造过程是自己完成的。 同时在芯片工厂制造的过程中,格力解决了一个最大的问题。“传统的芯片工厂用的环境设备都是进口的,比如恒温状态,而这正好是格力强项。所以我们自主制造了整套系统的环境设备,要比传统的降温模式更节能,而这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1/e1f659ce08904cc48d20fb2042d8f38e.png) 董明珠还曾强调,“这个芯片工厂没用国家一分钱,我们自己有能力。这个工厂不仅给格力做了一个样板,也可以为更多的半导体厂提供最整套的环境设备。”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2432.htm)
**奥迪布鲁塞尔工厂近日正式停产,这座曾被视为德国汽车制造商电动化转型“发源地”的工厂因此也将关闭**。这一变故标志着欧洲汽车工业正面临更加严峻的困境,预计将有3000名工人失业。布鲁塞尔工厂作为比利时首都最大的私营企业雇主,自2018年起,从拥有70年历史的内燃机汽车生产转型为电动汽车生产。 然而,**全球市场对高端电动SUV的需求下滑,导致Q8 e-tron车型销量锐减**,而该工厂正是这一车型的专属生产基地。 此外,奥迪还指出,**该工厂长期存在结构性问题,物流及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也是导致关停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欧盟规划,到2035年将全面淘汰内燃机汽车,并期望今年电动汽车在新车注册中的占比能从15%提升至25%。 然而,欧洲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接受度不高,加之高昂的购车成本,导致电动汽车销售持续低迷,即便强如特斯拉都遭遇销量下滑,短期内电车想要在欧洲崛起难度相当大。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2430.htm)
蛇年春晚舞台上,来自杭州的宇树科技凭借出色表现刷屏热搜。而就在今日,**杭州**今年新春最大规模的线下人才招聘会于**上午9时**在杭州大会展中心盛大启幕。招聘会尚未正式开始,**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就已经迎来了第一批热切的求职者。 作为“杭州六小龙”之一的宇树科技,此次开放了包括**AI算法工程师、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工程师、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工程师**等在内的**10个**岗位,其中每月最高薪资可达**7**万元. 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张冬冬透露,本次企业开放的岗位主要集中在研发类,目前需求量比较大的是像AI算法、机器人软硬件技术等方面的人才。 “**当下公司处在产品快速迭代阶段**,需要在先进技术领域有更多突破。”张冬冬说,公司对于人才并没有特别多的“条条框框”,只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公司都很欢迎。 张冬冬强调,**目前算法类的岗位基本能开到近百万的年薪**,**机械结构**相关的工程师年薪也在**40-60万**,“这样的待遇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作为人力资源经理,张冬冬今年明显感受到宇树公司的咨询量和简历量都有了显著增长,是以往的**5至10**倍。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301/f4d4ffb28f714b779725a87bc9c83bca.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24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