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近日明确表示,**大众汽车关闭工厂将是一个错误,强调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对其员工负有责任。**目前,大众汽车因减薪和可能关闭工厂的计划与员工产生激烈冲突,这些措施旨在应对德国的高成本和亚洲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1205/209b8062089280b.jpg) **朔尔茨认为,工厂关闭并非正确的做法,因为糟糕的管理决策才是导致当前困境的根本原因。** 德国下萨克森州作为大众汽车的第二大股东,其州长也与朔尔茨持相同立场,敦促大众集团避免关闭工厂。 双方计划在下周一进行第四轮谈判以解决争端。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338.htm)
毫无疑问,对于国产手机品牌来说,做高端化是最难的。近年来,**国产手机品牌的高端化之路进步神速,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在四五千元价位档选择国产品牌。但从数据来看,苹果在中国大陆依然对高端手机市场保持着“垄断”优势。** 知名科技市场独立分析机构Canalys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5%,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同比反弹。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为12.2亿台,同比上升6%。 其中,高端手机市场需求保持旺盛。**中国大陆市场2024年第三季度600美元(约合4356元人民币)以上价位段,苹果以52%的份额位居第一,但同比下滑了5%。** **华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来到了33%,同比增长34%。** 荣耀以5%的份额位列第三,同比增长30%;小米份额3%占据第四,同比大增88%。三星跻身前五,份额3%。 从上述数据也不难看出,**苹果对中国大陆600美元以上高端手机市场优势较大,华为、苹果、小米加载一起也只有41%。** 尽管苹果同比出现了下滑,但依然“遥遥领先”。 **马上快到2025年了,如果购机预算在4、5千元以上,苹果、华为、荣耀、小米,你会选谁?**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336.htm)
据报道,搜狐创始人兼CEO张朝阳与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相聚三亚学院,围绕“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展开对话。**李书福表示,教育必须是非盈利的,是一个社会公益性的慈善组织,否则学校是走不远的。**李书福还对未来的大学城有一些构想,类似于斯坦福大学。把优秀的师资、优秀的学生,甚至优秀的创新创业的科技人才汇聚到一起,相信这些构想早晚都会实现的。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08/afd83c9cb396423dbf4aa8a7c0b68b21.png) 李书福想创办一所契合市场需求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于是先后出资建设了吉利学院和三亚学院。 这些年来,吉利始终把教育作为企业发展的驱动力。吉利的工厂开到哪里,学校就办到哪里。从台州到三亚,从成都到湘潭……在过去的20多年里,吉利集团立足于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在教育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 **李书福成立了多所非盈利性院校,涵盖了从职业教育到研究生等多个培养层次。**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人才,尤其是汽车领域,共计为中国汽车制造业培养人才超过18万人。 李书福认为教育应该要有底线思维和普惠心理。为此,教育是公益事业,吉利在教育领域只有投入,没有经济回报,也不追求经济回报。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08/f2fbcd8a70874138b4f986c3d159789e.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334.htm)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字节跳动内部人士称,虽然已卸任公司CEO一职,但张一鸣一直在积极参与公司的人工智能(AI)战略,并亲自监督从竞争对手公司招聘中国AI工程师和研究人员。  据多位了解字节跳动大规模招聘事宜的人士透露,字节跳动近几个月已从阿里巴巴集团以及零一万物、智谱等创业公司挖来了顶尖AI工程师和研究人员。而且,字节跳动还组建并扩大了团队,以开发大语言模型和AI产品。此前,国内媒体报道称,字节跳动挖走了原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技术负责人周畅,提供的年薪高达八位数。 “张一鸣意识到了大语言模型改变行业的潜力,于是他决定全力以赴。”一位字节跳动内部人士称。 多位字节跳动内部人士称,张一鸣曾在公司内部提过,他的目标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也就是具备类似人类智慧的AI系统。“张一鸣对于实现AGI十分专注。”一位字节跳动内部人士称。另一位与张一鸣关系密切的人士表示,他不愿让字节跳动被视为一家AI公司。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对于张一鸣的这一目标表示怀疑,因为字节跳动曾在未来技术发展方面做出了几次重大押注但遭遇失败。他之前在游戏、虚拟现实和在线教育领域都进行了大量投资。在这些领域,字节跳动投入了数十亿美元,但最终不得不关闭或出售这些业务。 “这并不是张一鸣第一次在下一代技术上大举投资了。我们要看看他的这次押注能持续多久。”一位在中国与字节跳动有竞争关系的AI公司高管表示。 一位接近张一鸣的人士表示:“张一鸣意识到,字节跳动在抖音和TikTok之后需要新的增长引擎。他总是在思考未来五年会发生什么,什么能延续公司的未来。” 截至发稿,字节跳动拒绝就此置评。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332.htm)
**特斯拉中国官网最新上架了Model 3和Model Y的头枕和腰靠,头枕售价为219元,腰靠售价为269元,若组合购买则为459元一套。**这些配件设计灵感来源于车内座椅,使用人造超纤皮材料,并印有“Tesla”标志。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08/b30412ee777d418893876f3dd8c7c588.png) 头枕内部填充杜邦生物棉,腰靠设计贴合人体腰椎曲线,旨在提升驾乘舒适度。 **Model 3和Model Y均提供三种配置,续航里程从554公里到713公里不等,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08/d4e2e68d54514229bd46e289f893edc2.png) 特斯拉还为这两款车型提供了购车优惠政策,包括5年0息分期购车金融方案,以及Model Y部分车型尾款减1万元的优惠。 **销量方面,Model 3和Model Y在10月分别售出4281辆和36204辆,表现强劲。** 特斯拉正在积极推进新款车型的生产,包括预计2025年上市的Model Y焕新版,目前新款Model Y的试制生产已在上海超级工厂启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330.htm)
**历时五年的“承兴系”诈骗案终于二审结果已经出炉,京东终于从这场“躺枪”的诈骗案中全身而退。**据报道,今年8月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对诺亚旗下上海歌斐和上海自言租赁诉京东贸易、“承兴系”公司及苏州晟隽等公司保理合同纠纷案作出二审处理。 **结果与一审判决一致,京东无需承担赔偿责任,两起案件的生效日为2024年10月。** 该案件起源于五年前的一起诈骗案,涉及香港女老板罗静控制的“承兴系”公司与京东、苏宁等企业的供应链贸易。 在这场骗局中,“承兴系”工作人员伪造印章及相关购销合同,虚构了苏宁、京东两家公司的应收款债权,并以此诱骗被害单位进行融资合作。  一审判决中,上海金融法院支持上海歌斐、自言租赁对承兴的诉讼主张,判令承兴向上海歌斐支付未偿还金额34亿元及相关法律费用360万元,向自言租赁支付应收账款回购款8500万元。 对于上海歌斐、自言租赁对京东贸易的诉讼请求,因缺乏依据,不予支持。 此外,**湘财股份近期公告披露,湘财证券需对罗静旗下公司约3.4亿元债务承担56%的补充责任,首次认定湘财证券在罗静诈骗案中存在过错。** 京东发言人去年曾表示,京东作为毫不知情的受害者,被卷入历时四年的恶意诉讼中,公司的声誉和权益遭受重大损失。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328.htm)
12月6日消息,近日英特尔宣布原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正式退休,卸任董事会职务,同时任命David Zinsner和Michelle(MJ)Johnston Holthauus为公司临时联席CEO。而针对基辛格的突然退休离职,外界也担忧其所推动的IDM 2.0战略是否能够继续执行下去,特别是晶圆代工业务是否会放弃? 据路透社最新的报道称,英特尔临时联席CEO David Zinsner证实,虽然基辛格退休离职了,**但是英特尔公司的核心经营策略将维持不变,英特尔晶圆代工服务业务会持续延续,仍然希望成为世界一流的晶圆代工厂,成为客户领先的芯片生产供应商。董事会也仍然认为,英特尔接下来应该继续开发相关产品,并保持制造能力,以生产自己的产品,加上为客户进行芯片生产为目标。**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1205/61fd4497a23ccc1.webp)**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英特尔与美国商务部达成了最终协议,美国商务部将依据《芯片与科学法案》向英特尔提供78.6亿美元的直接资金补贴。**但是附加条件是,英特尔即便分拆晶圆代工业务成为一个独立的实体,英特尔也至少需要保留50.1%的股权,以维持对其的控制权。** 此外,报道称,英特尔董事会正在寻找新任CEO,针对人选条件已明确表明,需要一位既能成功执行产品业务,又能继续发展晶圆代工业务的CEO人选。外界认为,目前产业中符合条件,而且又可能前来当前困境中英特尔的人选寥寥无几,其中英特尔前董事陈立武呼声相对较高。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326.htm)
近日,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和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相聚三亚学院,围绕“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展开对话。期间,李书福谈到了甲醇绿色能源,他认为绿色甲醇能源非常有战略价值。李书福表示,吉利现在已在内蒙的阿拉善地区动工建设,利用风能、太阳能等不稳定、可循环的绿色能源,来生产绿色甲醇。 目前,我国每年消耗的能源,**70%左右都是进口的石油,而吉利生产绿色甲醇能源这条路走通后,我们国家就不用再进口石油了。**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08/8a93f6f7c92241af835b03d0d9d78880.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322.htm)
**今天Intel发文介绍了在IEDM 2024(2024年IEEE国际电子器件会议)上展示的多项技术突破。**在新材料方面,减成法钌互连技术(subtractive Ruthenium)最高可将线间电容降低25%,有助于改善芯片内互连。  **Intel代工还率先展示了一种用于先进封装的异构集成解决方案,能够将吞吐量提升高达100倍,实现超快速的芯片间封装(chip-to-chip assembly)。** 此外,Intel代工还展示了硅基RibbionFET CMOS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以及用于微缩的2D场效应晶体管(2D FETs)的栅氧化层(gate oxide)模块,以提高设备性能。 在300毫米GaN(氮化镓)技术方面,Intel代工也在继续推进研究,制造了业界领先的高性能微缩增强型GaN MOSHEM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可以通过减少信号损失,提高信号线性度和基于衬底背部处理的先进集成方案,为功率器件和射频器件等应用带来更强的性能。 **Intel代工还认为,以下三个关键的创新着力点将有助于AI在未来十年朝着能效更高的方向发展:** 先进内存集成(memory integration),以消除容量、带宽和延迟的瓶颈; 用于优化互连带宽的混合键合; 模块化系统(modular system)及相应的连接解决方案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320.htm)
让我们以榜单的形式,记录下2024年度最值得被记住的「钛度号」创作者。
**梅赛德斯-AMG PureSpeed,作为“传奇系列”的首款量产车型,正式发布。这款双座开放式座舱超跑,搭载4.0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拥有3.6秒破百和315公里/小时的最高车速,全球限量250辆。**PureSpeed采用赛车化设计理念,去除传统车顶和挡风玻璃,引入F1赛车的HALO系统,配色从勒芒红渐变至石墨灰,带有AMG车身拉花。   **车辆设计融合了AMG ONE元素,如修长发动机盖和“鲨鱼鼻”车头。** 碳纤维部件和高性能陶瓷复合制动系统,配合21寸轮辋和空气动力学优化的智能头盔,增强了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  内饰采用水晶白/黑色双色设计,配备定制IWC万国时钟和AMG高性能座椅。  **PureSpeed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引导气流绕过座舱,车头碳纤维部件在高速时自动调整以稳定车身,主动式可调尾翼提供5级自适应调节。** 基于AMG独立研发的跑车架构,PureSpeed还配备了高性能四轮驱动增强版、AMG主动式行驶控制悬挂系统和后轮主动转向系统。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318.htm)
**据媒体报道,<strong>小米汽车正在准备推出其第三款车型“昆仑”。</strong>这将是品牌的首款增程式SUV车型。**与之前发布的SU7相比,昆仑的定位更加亲民,预计售价将在15万元左右,有望成为小米汽车的主力销售车型。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08/a401b8143a874cb2bf357d88ae821964.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08/c3e64205366c42af9322df0050c59742.png) 关于生产方面,有消息称小米昆仑SUV可能会由武汉东风汽车代工生产,或者小米可能会收购并改造东风汽车现有的工厂。 截至目前,小米汽车尚未对昆仑车型的相关信息作出官方回应,我们将继续保持关注并及时更新报道。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316.htm)
日前,搜狐CEO张朝阳与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在三亚学院,围绕“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展开对话。对于“35岁即失业”的说法,张朝阳直言这是一种年龄歧视,他认为,**35岁还是一个“****小青年”,人生才刚刚开始,他现在打算再工作50年。** 张朝阳表示,35岁以上因为经验的积累,**他可能是更好的一个员工,社会不要有年龄歧视,要看到员工真实的能力、品行和业绩。**   “如果社会还是给你打标签,说你35岁了就不给你机会了,不雇佣你,你可以创造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的爱好。”张朝阳说道。 张朝阳称,我除了管搜狐之外,教物理就等于给自己创造了一份当老师的工作,要想一想What can I do。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一些历史上的积累、有某些方面的优势,就像自己的武器库一样,**如果要奋斗、战斗,就要看看自己有什么,没有机会创造机会,没有工作,自己给自己创造一份工作。**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312.htm)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Counterpoint和Canalys最新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热销手机TOP 10排行榜,我们可以一窥当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热销机型。**在Counterpoint的榜单中,苹果iPhone 15系列表现强劲,iPhone 15、iPhone 15 Pro Max和iPhone 15 Pro分别占据了前三名的位置。**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08/07e249b9-064f-4e92-8923-96ff5521af87.jpg) 由于iPhone 16系列在9月下旬才上市,因此未能进入本次榜单。 安卓阵营中,三星A15 4G和A15 5G成为最畅销的Android手机,均进入了前五名,小米的Redmi 13C也进入榜单。 三星S24成为该季度最受欢迎的Android旗舰机型,而S24 Ultra则首次跌出榜单。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08/950dc3f0-1ebd-4dab-81f8-ec722c6072a7.jpg) **Canalys的榜单中,全球销量冠军同样是苹果的iPhone 15,不过,iPhone 16系列共有三款机型入榜,包括iPhone 16 Pro、iPhone 16 Pro Max和iPhone 16,其中iPhone 16 Pro更是冲进了前三名。** 销量最高的Android手机是三星A15 4G,排名第二,此外,三星上榜的全为中端系列,包括A15 4G、A15 5G和A55 5G,没有旗舰机型名列其中。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310.htm)
据报道,日前,在德银举办的特斯拉投资者关系负责人Travis Axelrod的投资者会议上,**特斯拉方面表示,计划在明年上半年推出名为“Model Q”的新车型,补贴后价格低于30,000美元。**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08/f0d6ec387e4e4cdb925213d0840333ad.png) 特斯拉进一步表示,特斯拉目标是通过在中国推出更多车型来扩大其市场,包括三排长轴距Model Y,到2025年实现20-30%的销售额增长。 据介绍,Model Q内部称为“Redwood”,长度约为3988毫米,比Model 3小15%,轻约30%。 新车将采用容量为53kWh和75kWh的磷酸铁锂电池,**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选项,预计续航里程为500公里。** Model Q的海外起售价约为25,000美元。**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车型,价格可能会降至140,000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特斯拉在售最便宜的车型为中国版Model 3,起售价格为23.19万元(约合3.18万美元)。 而即将于明年发布的Model Q,起售价格不会超过3万元美元,届时,Model Q将会成为特斯拉最便宜的车型,与比亚迪、大众等品牌,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08/3094d30208de4cd5ac7f5f4ef6be08fb.jpg) Model Q假想图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308.htm)
据柠檬机车报道,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多份审查决定书,包括星海高科(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的79bike、宁波英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erider pro等两款产品,**应重庆虬龙科技有限公司申请审查后,外观专利被宣布无效。**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08/deb4509100d54662bdc197a9b40d67eb.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08/f5964ce989a14bc4bcd52656b49fc545.png) 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审查决定书中载明:对于摩托车这类具有较大体积的产品而言,在满足必须具备车把、车身、车座、车轮等基本结构的前提下,各部件的外形、连接位置关系、设计风格形成了整车的整体风格和视觉印象。 本专利与对比设计在整车立体结构的各部件上,如车把部分、车头部分、车身部分、车座部分、前后车轮部分等,各部件外形和相对位置关系、比例基本相同。 这是构成摩托车整体框架和风格的来源,这些相同点已使得二者形成了较为一致的整体视觉效果,**二者不同点对整体视觉效果影响有限,不构成显著影响,因此本专利与对比设计不具有明显区别。** 据悉,此次被宣告外观专利无效的车型为erider pro和79bike,其原型车是虬龙于2016年发布的电动轻型越野车轻蜂。 而轻蜂车型算是全球越野车的公认神车,因为造型轻便、灵活,且具备极高的可玩性和越野能力,车辆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地区。 因为销量十分可观,轻蜂车型也引发了大量抄袭,**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生产仿轻蜂款的车型多达30余家。** 此次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宣告模仿者外观专利无效的方式,也将会大大增强虬龙科技对轻蜂车型的产权保护能力。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08/9fd69c9380d54c83a6ab83809b54b298.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08/b3aca7c46a314c6dad7572833a2e7f8b.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304.htm)
近日,**有博主对华为Mate 70系列手机进行了详细拆解,并表示跑分没啥用,麒麟9020才是给我们争光的东西。**“**跑分没啥用,真没啥用,这个才是给我们国人争光的东西,跑分能争得了光吗**?”该博主认为,**我们身为中国人应该感到骄傲,麒麟9020估计一下跨了不止一代,今年海思应该一年干了其它CPU两年以上的活了。** “跑分重要呢?还是全国产重要?” 对于这个话题,有网友认为,从国家安全角度,全国产重要。从个人角度,体验重要。 还有网友表示,跑分大概就好像赛道跑直线,跑直线重要不重要呢,也重要,但是跑直线是不是能决定这个车的最终成绩或者说体验呢?可能就不行了。“大概等同于走,崩一个,直线200米的意义。” 此前,华为终端BG CEO何刚在和紫牛基金创始合伙人张泉灵对话时明确表示,**华为Mate 70系列每一颗芯片都有国产的能力,这也意味着华为手机终于实现了芯片100%国产**。 那麒麟9020和世界最高水平差距还有多大?张泉灵表示,虽然从半导体的角度,**它跟世界的最高水平还有工艺上的差距,必须得承认现实,但是华为做了一些系列的软硬件一体的优化,所以作为消费者,这个差距我们是体验不出来的。** **“无论是发不发烫,你玩一个游戏,你体验不出来。”**她说。 从GB6的跑分来看,麒麟9020单核1.6K、多核5.1K,横向对比的话,单核性能介于骁龙888+和骁龙7+Gen2之间,多核性能介于天玑8300和天玑9200之间。 安兔兔跑分方面,麒麟9020在125万分左右,相比麒麟9010 96万分上下的成绩提升了30%,目前看理论综合可以超越骁龙8+。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302.htm)
年关将至,随着美国大选尘埃落定、AI浪潮继续发展,作为全球芯片代工巨头,台积电将在新的一年面临哪些新机遇和新挑战?下一届特朗普政府将如何影响台积电?毛利率是否有提升空间?AI硬件的投资周期是否见顶?N2节点工艺的产能和价格计划是什么?2025年的资本支出是多少?**12月6日,摩根大通Gokul Hariharan、Robert Hsu等发布研报,就台积电投资者可能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1126/28fc5905ef4a9aa.jpg) 报告表示,对AI硬件的强劲需求将延续,台积电的毛利率仍有上升空间,预计到2026年,台积电的AI收入将增长40%-50%,整体毛利率可能上行至60%-65%;预计公司明年的资本支出指引区间在360亿美元以上,到明年年底N2节点工艺的月总产能达到2万片晶圆。 **下一届特朗普政府将如何影响台积电?** 报告认为,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对台积电的直接影响可能有限。一方面因为台积电可以将潜在的关税增加转嫁给客户,另一方面台积电直接出口到美国的晶圆数量不多。 报告称,若《芯片法案》被完全取消,台积电可能会放缓在美国的投资,但整体影响较小。如果《芯片法案》被修订并更倾向美国本土的芯片供应商,则可能对台积电有小幅负面影响。不过,台积电仍有望在2028年前成为美国最大规模的先进晶圆生产商。 **毛利率是否有提升空间?** 尽管投资者担心台积电的毛利率已达到周期高峰,不过报告认为,台积电的毛利率仍有上升空间。 报告表示,目前非领先工艺(不包括N5、N3和CoWoS)的收入仍比2022年的峰值低25-30%,而N3的良率提升和2025年的涨价可能带来积极影响。预计台积电的毛利率在本轮周期内(可能在2026年)可能达到60%-65%。 **英特尔CEO变动对台积电有何影响?**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英特尔首席执行官Pat Gelsinger突然宣布退休,或给英特尔分拆代工业务并拥抱台积电带来可能。 报告认为,英特尔的CEO变动对台积电没有显著影响。英特尔已在客户端CPU领域与台积电合作,尽管目前没有签署重大供应协议,但可能依赖于台积电的N2/A16相关产能。 报告表示,英特尔进一步参与产能的任何迹象都将是台积电股票的正面驱动因素。 **AI硬件的投资周期是否见顶?** 报告认为,AI大模型扩展和推理应用的增长将推动对AI硬件的强劲需求持续到2026年。具体而言,在大模型继续扩展的同时,一些多模态前沿模型的崛起可能会使头部AI企业继续投资于更大型的训练集群,也会推动更多对推理模型的需求,预计AI ASIC的产量将在2026-2027年间实现指数级增长。 预计2026年台积电的AI收入将增长40-50%,并且大多AI芯片将转向N3工艺。 **亚利桑那(AZ)工厂产能爬坡、客户吸引力、未来扩建计划如何?** 报告认为,台积电的AZ工厂第一阶段现已准备就绪,预计到2025年底或2026年初,N4工厂的月总产能将提升到3万片晶圆;第二阶段将在2028年开始,重点工艺转向N2和A16。 预计到2025年,AMD、苹果和博通将在AZ工厂使用N4工艺,到2025年底或2026年初,英伟达也会将部分Blackwell的生产转移到AZ工厂。 报告称,台积电的策略是将更多成熟的产品(良率已得到验证)转移到AZ工厂,以确保平稳增长和良好的盈利能力。对于HPC(高性能计算)产品,报告认为本地封装产能不会很快准备就绪,可能仍会在台湾的工厂执行。 **2025年前五大客户是谁?** 报告预计,苹果仍将是台积电最大的客户,需求集中在N3和部分N4/N6工艺。英伟达可能是第二大客户,需求集中在高价格的N4P和CoWoS-L晶圆。高通预计为第三大客户,需求主要在N3E和N4,AMD将保持在前五的位置。 最后一个位置可能由英特尔或联发科占据:如果PC需求保持良好并且英特尔能够稳定其市场份额,英特尔可能会成为台积电的前五大客户;如果N3上的旗舰智能手机SoC需求强劲,联发科也有机会成为台积电的前五大客户。 **N2节点工艺的产能、价格计划是什么?** 报告表示,目前N2产能时间表没有出现变化。预计到2025年底,台积电的N2的月总产能将达到2万片晶圆,到2026年底达到7.5-8万片晶圆,到2027-2028年,N2和A16工艺的月产能合计达到16-17万片晶圆。 客户方面,预计NA工艺的第一批客户将是AMD和苹果,HPC客户可能是英伟达和博通。 价格方面,报告预计,N2工艺的价格预计比N3高25%,每片晶圆起价在2.4-2.5万美元之间,A16的每片晶圆价格可能在2.7-2.9万美元。 **明年是否会看到台积电进一步将N5转换为N3?** 报告预计,台积电将在今年将N5工艺下3-3.5万片晶圆的产能转向N3工艺,可能带来毛利率的稀释。预计2025年还会继续进行转换,但规模不大,并且台积电还将上线新的N3产能,整体N5月产能不太可能超过14万片晶圆。 **成熟工艺节点的降价是否会影响台积电2025年毛利率?** 报告表示,虽然台积电在成熟工艺上提供了一些价格折扣,但对整体收入影响较小。N7的选择性折扣为3-5%,而更旧的节点折扣幅度也相对较小,因此2025年不太可能在毛利率方面造成大的拖累。 **2025年的资本支出会超过400-450亿美元吗?** 虽然许多投资者预计台积电明年的资本支出指引会超过400亿美元,但报告认为,台积电会在一开始采取更为保守的指引区间,初步估计为360亿美元,并可能在年内增加。 报告解释称,台积电在本轮周期中采取了更加渐进的产能增加方法,不太可能直接宣布较高的资本支出区间,并且,台积电的DPS(Dividend Per Share,每股股息)也在稳步上升,这通常表明从现在开始,资本支出的增长速度可能会更加谨慎。 报告还补充道,一旦台积电与英特尔达成任何N2产能协议,可能会引发新一轮资本支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298.htm)
这两天,外媒The Information发布的一则关于苹果和百度就AI合作的报道,掀起了轩然大波。简单概括下外媒报道中引发外界热议的几个关键信息点: 第一,作为Apple旗下iPhone、iPad、Mac等系列产品中AI能力的补充,苹果在海外市场选择的合作对象是OpenAI,在中国的合作对象,目前基本确定了百度; 第二,有一位直接参与双方优化大语言模型的知情人士透露,百度的文心大模型在理解提示词和对iPhone用户提出的常见场景做出准确回应方面,遇到了困难; 第三,百度希望能够保存、分析iPhone用户的数据,以此进一步优化AI模型,但苹果不愿意这么做,它不希望把用户数据用于AI训练,双方出现分歧。 第四,在与OpenAI的合作中,苹果不需要向其付费,在与百度的合作中,苹果必须向后者支付使用文心大模型4.0的费用,而且还同意承担成本,以便重新训练和调整模型。 目前,围绕上述几个信息点,外界的争论大体上分为两种声音。 一种声音是质疑百度的:百度到底行不行啊,看起来无法满足苹果的需求,为什么OpenAI可以,百度不可以? 另一种声音当然是质疑苹果的:苹果到底行不行啊,Apple Intelligence在其他市场收获了大堆差评,甚至看起来就像套壳的GPT? 客观来看,这两种声音确实都有道理。毕竟,隔壁荣耀的赵明都在发布会上用AI请2000多名观众喝咖啡了,Apple的AI至今还没在中国落地。 苹果和百度也确实需要承受这样的质疑——他们一家依然是这个星球上最受瞩目的手机公司,几乎所有的厂商都要与之对标;一家做AI已经做了十年,大模型浪潮袭来时也始终走在技术、应用前沿。 那么,真正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究竟是百度不行,还是Apple不行? **一、Apple Intelligence的落地,怎么就这么难?**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AI能力要想真正落地到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产品上,要怎么来实现。 其中最关键的,是大模型。简单来说,基于大语言模型在理解、生成、逻辑、记忆这四项人工智能的基础能力,它能更好、更清楚地理解人类发出的指令,并给出回应。 比如当你需要在手机上用到AI能力,比如AI修图、AI画画,或者唤醒智能助手来完成某些操作(比如询问天气、询问附近好吃、好玩的地方)时,手机需要调用大模型的能力。 但中间有个问题。 如果只是简单把大模型放到手机里运行,会受到算力、运行内存这些因素的限制,高通集团副总裁马德嘉此前曾表示,直接在手机里运行一个100亿参数的模型,至少要占用20GB内存。如果把大模型全放在云端,又存在安全和隐私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前业界的主流做法,是云侧大模型和端侧大模型同时运行。 Apple Intelligence大模型调用层次就有三层: 一层是在苹果手机上也就是端侧运行的大约30亿参数的语言模型AFM-on-device;另一层是在私有云计算上运行的大规模服务器语言模型AFM-server;第三层才是第三方模型,比如接入百度的文心大模型,接入OpenAI的Chat GPT。  图/申万宏源证券 国信证券此前在一则研报中指出,苹果与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合作中,后者更多起到的是辅助作用,比如可能只需要处理用户约10%的响应需求。 目前,国内大多数手机厂商走的也是这条"云+端"的路径。 OPPO自研的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就既包含了云端,也包含了终端——安第斯大模型也分为三层,包括1800亿参数的Titan模型、700亿参数的Turbo模型、70亿参数的Tiny模型。 其中,Titan模型和Turbo模型部署在云端,Tiny模型则部署在终端。 vivo也基本一样,自研的蓝心大模型矩阵里同样包括了大参数的模型和小参数的模型,前者放在云端,后者放在终端。 不过,虽然"云+端"的大模型运行思路是一致的,实际落地中,苹果和其他手机厂商又有不同。 其中最大的一个区别在于,应用开发生态不同。 比如高通和联发科目前包揽了大部分安卓手机的系统级芯片市场,今年以来,从联发科的天玑9400,到高通的骁龙8至尊版,都在强调AI性能,更重要的是,它们二者都在加速构建AI生态。 高通在今年2月推出了全新的AI Hub,也就是开发者平台,截至目前接入了137个模型,几乎涵盖了当前所有主流大模型厂商的产品,开发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调用需要使用的模型,以及部署的目标硬件,将模型调优之后,再集成到应用里。 联发科也是如此。今年5月的首届天玑开发者大会上,其就邀请到了阿里云、百川智能、传音、零一万物、OPPO、荣耀、vivo、小米等合作伙伴启动了"天玑AI先锋计划",以支持开发者在搭载天玑芯片的终端商开发生成式AI应用。 苹果的iOS生态则不同,它从一开始就是封闭的。 长远来看,这意味着苹果在AI能力上更丰富的想象力。此前IDC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曾对财新网分析,苹果的封闭系统对应用开发者具有强大的管控能力,除了系统自身的应用可以使用AI能力,第三方应用也必须遵照苹果的开发标准,以实现真正的跨应用、系统级AI功能。 "苹果的AI功能是目前最接近‘AI智能体’概念的,而安卓厂商难以实现到这个程度。"郭天翔当时这么说道。 此前一位苹果公司的前员工、iOS的App开发者也曾对硅谷101表示,他甚至感觉苹果要"一统天下"了,"针对AI这一块,Apple其实是让你可以用自己的数据,在它的GPU上训练你的模型,然后再把这个模型部署到你的App当中去使用。它其实从前端到后端到大模型的开发和推理基本上全包了。" 但苹果的一个潜在挑战是,它自己的大模型到底好不好用,还没被市场成功验证——而且虽然苹果一直在说会接入其他更多的大模型,至今的动作也比较保守,基本只跟两家达成了合作,OpenAI和百度。 而且Apple Intelligence在海外上线后,用户的反馈并不理想,很多用户都在吐槽,Apple Intelligence甚至像是套壳了GPT。 比如一位网友称,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让Apple Intelligence在端侧大模型或云端大模型计算的东西,自己的一切要求,都被跳转到了GPT聊天。 这样来看,苹果和百度的这场合作,其实难度本身就要更大。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苹果对百度文心大模型的依赖程度,可能也比预想中的要高——The Information的报道里也有提到,百度对双方合作深度的预估不足或许也是双方不顺畅的一个很大原因。 不过百度很可能也确实遇到了挑战。外媒那则报道中提到,百度的文心大模型在理解提示和准确响应方面遇到了困难。 至于接下来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能不能顺利接得住苹果的橄榄枝,那就要检验百度过去十年的成果了。 **二、时间紧、任务重,苹果都把焦虑写在脸上了** "乔布斯面试我最开始的5分钟,我就决定抛弃所有的谨慎和逻辑,加入苹果。"1998年时,乔布斯只用了五分钟,就说服了库克。 后来在《蒂姆·库克传》一书中,作者利恩德·卡尼提到这段故事时这么写道: 他们是最佳拍档。 但关于这段故事的另一个细节是,乔布斯也曾亲口说过,"库克真的不懂产品。" 从过去十年的跨度来看,库克治下的苹果不可谓不成功,苹果一度成为美股历史上首支突破2万亿美元的股票。这十年中,它依然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成功的手机企业,长期用20%的市场份额,分走了行业80%甚至更高的利润。 只是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并未消弭对人们对苹果的质疑,即创新能力的匮乏甚至缺失。 如果说过去的苹果可以无视这些的话,现在不行了。 过去多年里,所有的安卓手机厂商都在铆足了劲冲高端,如今你想买到任何一家手机厂商最新的旗舰款手机产品,怎么着都要备好8000元左右的预算。 从过去用户在高端市场"没得选",到现在"选择太多",苹果当然应该焦虑,而且已经把焦虑刻在脸上了。 向来从不降价的苹果,今年也开始走起降价促销的策略了。从今年1月到年中的618,再到前段时间的双十一,苹果都推出了相应的优惠举措。 另外一个有趣的视角是,黄牛都不怎么能从iPhone身上赚到钱了。今年iPhone 16系列首销时,黄牛一部手机赚两三百甚至更少的现象,在社交媒体上比比皆是。 IDC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超过1.4亿台,同比增长了7.7%。  图 / IDC 其中,在vivo、华为、小米等厂商的推动下,Android市场同比增长了11.1%,相比之下,iOS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了3.1%,在市场份额上也跌出了中国市场前五。 对此,Canalys研究分析师钟晓磊表示:"本土厂商展现出市场领导地位,有史以来首次包揽中国大陆市场前五的席位。近年来,中国厂商对于高端化战略的坚定执行,以及与本土供应链伙伴深度协同,已逐步在软硬件均取得成效。" 不过,第三季度,得益于iPhone16系列的发布,苹果又回到了前五的位置,市场份额为15.6%。 但对苹果来说,不稳定,某种程度上就是危机。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面向AI这一新的变革方向时,苹果的压力,比它以往任何时候遇到的压力都要大——这对它而言可能是新的转机,但也可能是衰败的开始。 它需要迫切向用户和市场证明,自己依然是一头可以跳舞的大象。 尽管在这之前,从造车到Vision Pro,到折叠屏,苹果这头大象在每次尝试转身时,都倍显笨拙——放弃造车了、Vision Pro或要停产了、折叠屏至今还停留在专利上...... 苹果没得选。 文|听潮Ti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288.htm)
日前,有网传消息称哪吒汽车将改名为“方舟汽车”,随后多位网友转发了名为“关于哪吒汽车内部讨论拟改名为‘方舟汽车’的初步方案”的邮件截图,引起网络热议。12月8日,哪吒汽车法务部发文称,“近日,我司关注到在多个网络平台上出现一些关于‘哪吒汽车将更名为方舟汽车的不实信息并伪造了公司内部邮件’截图。” “我司特此澄清:网传更名一事,纯系谣言,其文稿中的内部邮件截图为虚构,我司无任何更名动议。”  哪吒汽车是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汽车品牌, 品牌发布于2018年6月,总部位于上海普陀区,创始人为方运舟。 在网传“哪吒汽车更名‘方舟汽车’”的邮件中,提到改名的理由,并表示用创始人的名字命名,意味着新起点,同时还解释了“方舟”一词的含义。 此前据财联社报道,12月6日上午,业界盛传哪吒汽车CEO张勇已经离职,已加盟位于河南的德力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旗下的物流商用车品牌“大力牛魔王”。 不过,该消息很快被辟谣。哪吒汽车向媒体表示:“公司高层未有变动,张勇仍担任吒汽车CEO,公司目前运营正常。” 6日晚,财联社记者从哪吒汽车官方获悉,因公司战略调整,张勇不再担任CEO,转任公司顾问。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兼任公司CEO。 同时,方运舟发布公司全员信表示,哪吒汽车将实施六大改革举措,立足国内进行全球化扩张。通过一系列改革,哪吒汽车将在全力以赴实现IPO的同时,未来2-3年内能实现销量一半在国内、一半在国外,2025年整体毛利率转正,2026年公司整体盈利。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286.htm)
本周,黄仁勋现身越南,期间宣布一则消息:英伟达已收购越南医疗保健初创公司 VinBrain。这一笔交易看似意外,却又有迹可循。今年以来,黄仁勋在多个公开场合强烈表示了对AI医疗的狂热。这一次,他买下越南明星AI医疗大模型公司——VinBrain,成为押注AI医疗的又一注脚。如今打开VinBrain的官网,“VinBrain is now a part of NVIDIA”的通知已经出现在主页。  今年初,在一场世界政府峰会上,有人提问:“如果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人们到底应该学习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当时黄仁勋语出惊人—— **“人人都必须学会计算机的时代过去了,人类生物学才是未来。”** **黄仁勋操刀** **买了一个AI医疗团队** 被黄仁勋看中,VinBrain有何来头? 资料显示,VinBrain的创始人是Steven Truong。他曾在人工智能和软件行业工作了26年,就职于霍尼韦尔、IntelliCommunities等顶级技术公司,还是微软人工智能产品平台的关键发起人。  2019年,Steven Truong回到越南,在照顾中风的年迈母亲时,他感受到到医院过度拥挤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的不便。结合自身经历,他产生了将AI与医疗结合创业的念头,于是与18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创立VinBrain,旨在通过先进技术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公平性,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为医护人员减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具体看来, VinBrain专注于将AI、物联网等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利用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设计产品,为医疗行业创造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使AI诊断能够以较整体、全面的视角来看待生命体征、血液检查、医疗影像等。例如将AI应用于影像学,就可以帮助放射科医生快速识别诸如肺癌、脑肿瘤等严重疾病,提高早期诊断的可能性。 VinBrain身后,站着一个强大的靠山——Vingroup集团(温纳集团)。这是越南最大私企,由被称作“越南李嘉诚”的越南首富潘日旺掌舵。根据公开资料,Vingroup早年曾设立Vingroup Ventures、VinTech City 等风险投资基金,支持一系列初创公司,其中就包括VinBrain。 截至去年底,Vingroup 已向这家AI医疗公司投资1266亿越南盾(约合人民币3600万元)。集团财务报表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Vingroup持有VinBrain共49.74%的股份,使其成为集团附属公司。 而英伟达此次收购,并非一时兴起:根据当地媒体报道,自成立以来,VinBrain长期使用NVIDIA DGX SuperPOD 进行 AI 训练,并采用 NVIDIA GPU 提高运行效率并改进部署,已经开发 300 多个用于处理语音、文本、视频以及包括 X 光、CT 和 MRI 数据在内的影像的 AI 模型。公司还通过 NVIDIA Triton 推理服务器和 NVIDIA TensorRT,简化了超过数百个 AI 模型的推理,以提高模型效率。 去年,公司使用NVIDIA GPU 驱动研发的人工智能驱动的医生助理——DrAid™已被越南和美国的100多家医院使用,帮助其在国际上打响了名声。打开VinBrain的官网,英伟达被放在“研究与商业伙伴”列表的首位,公司还曾以英伟达初创加速计划首席会员的身份数次亮相相关活动。 直到近日,在英伟达同越南政府签署建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协议的仪式上,黄仁勋正式宣布将VinBrain纳入麾下。尽管未透露此次收购涉及的金额,但他表示,收购 VinBrain 是 “未来主要设计中心的起点”。 **英伟达的新战场** 这不禁让人想起,在今年初英伟达GTC大会上,90场与医疗保健/生命科学相关的活动展开,现场同时宣布推出20多款由AI驱动的医疗保健类工具,场面火爆。 “有人说,我们是英伟达**下一个数十亿美元级业务**。”彼时,英伟达医疗保健副总裁Kimberly Powell接受采访时坦言,英伟达的目标是为更多生物技术公司提供芯片、云基础设施与其他工具。 “既然计算机辅助设计行业捧出了第一家2万亿美元市值的芯片公司,同样,计算机辅助药物发现行业为什么不能打造下一个价值万亿美元的药物公司呢?”她曾说。 过去两年,“AI+医疗”已经成为英伟达参与风险投资的重点——旗下投资部门 Nventures诞生于2023年初,截至目前至少投资了13家AI医疗企业,出手速度甚至超过不少专业生物医药VC。 梳理投资组合中,包括刚刚完成并购的AI生物大模型独角兽Recursion、AI蛋白质明星公司Genesis Therapeutics、AI小分子药物平台lambicTherapeutics等圈内熟识的公司。“对英伟达来说,投资初创企业的首要标准是相关性。”NVentures负责人曾解释,其所投资的相关公司均使用了英伟达的芯片产品,并在此技术基础上建立业务。 另一个更为熟悉的例子,则是英伟达与国内英矽智能的合作,后者是红杉中国、启明创投、礼来亚洲基金、淡马锡、高瓴等头部VC押注的AI制药独角兽,双方曾合作开发大型语言模型Nach0。该模型利用英伟达NeMo神经模块网络,可提供跨研究领域、跨任务类型的一站式生化问题解决方案,提供高效解答。 同时,英伟达还针对AI新药研发、AI医疗技术应用等领域设计了Clara™ Discovery、Clara Holoscan MGX、MONAI等多个平台,以吸引更多AI医疗企业与之合作。以年初推出的生成式AI平台BioNeMo为例,目前已经聚集了100多家生物制药和AI药物研发公司,包括国内的德睿智药、锐格医药等AI药企,帮助它们更快地发现并设计药物。 放眼望去,英伟达与海外头部AI医药企业几乎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是以出售算力赚钱的“卖铲人”身份出现,就是化身帮助其投资孵化的“金主大佬”,布局AI医疗的决心已经不言而喻。 而在英伟达2024年财报中,其2024财年的收入为609亿美元,同比增长126%,其中数据中心收入增长了217%。对于这笔增长,英伟达总结其为企业软件和消费者互联网应用程序以及医疗保健等多个行业推动了强劲的需求。 此外,英伟达还曾透露,利用AI医疗领域的机会,公司来自医疗保健的收入已经超过10亿美元,而这一数字甚至有可能在未来达到数千亿美元。正如其财报中数次强调——“医疗保健领域的创新速度令人兴奋”。征服AI医疗这条充满未知的赛道,英伟达才刚刚站上起点。 **AI的尽头是医疗?** **黄仁勋:下一个黄金赛道** 时间回到15年前,将目光投向医疗的黄仁勋惊叹,计算机辅助药物发现“确实是奇迹”。他曾说,与计算机辅助芯片设计相同,在药物发现领域中,人们可以从计算机辅助药物发现转向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如果我们将其放大十亿倍,我们就可以模拟生物学。” 实际上,AI医疗并非新鲜概念。简单来讲,AI医疗即通过多种算法与技术手段,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改善患者体验,为医疗系统提供决策支持和创新,包括生成式AI技术、医疗影像AI技术、制药AI技术等。根据数据,相较于传统药物研发,AI能将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的时间缩短近40%,将临床新药研发的成功率从12%提高到约14%。 在黄仁勋看来,生命科学是一块尚未被人类的科技成果充分开发的“新大陆”,而新的计算机系统或许能够帮助生物学家进一步理解和处理极端复杂的生命系统。 **“未来生命科学会像传统行业那样高度工程化。当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结合时,生物学会呈指数级改进,从而成为下一个黄金赛道。”** 这一幕正在发生。今年以来, ChatGPT等AI工具的技术支持,使AI医疗在全球掀起吸金潮。2024年上半年,全球AI制药融资达到69起,投资额达33.36亿美元,接近2022年同期水平,并远超2023年同期。其中,由浙大校友参与创建的海外AI制药公司Xaira Therapeutics宣布获得10亿美元(约72亿人民币)融资,缔造今年医疗行业最大融资之一。 放眼国内,AI改变生命科学也成为众多大佬的共识。此前,字节张一鸣、快手宿华都曾用行动表达了对这一赛道的强烈支持,百度李彦宏更是早在2017便预言“人工智能将重新定义医疗行业”。 但无法忽视的是,站在技术突飞猛进但商业化落地困难的路口中央,AI医疗正面临着危险的边界。目前,绝大多数AI医疗初创企业盈利遥遥无期,仍困在早期融资之中,需要输血以烧钱研发,想要颠覆传统医疗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刚刚宣布倒闭的Forward,以及国内几家资金断裂的AI医疗企业,无疑敲响了警钟。 回想几天前在香港科技大学,当被问起真正需要创新的领域,黄仁勋给了三个答案:**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医疗保健**。 一场由AI掀起的革命,正在医疗圈轰轰烈烈地发生着。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284.htm)
当地时间周五(12月6日),美国联邦上诉法院宣布维持强制出售TikTok的法律。这项裁决驳回了TikTok及其一些用户的请愿书,请愿书称,在美国禁用TikTok或者强制其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出售该平台的法律侵犯了言论自由权。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0625/7ff9ca2d90ab047.jpg) 裁决称:“第一修正案的存在是为了保护美国的言论自由,美国政府的行动完全是为了保护这种自由不受对手国家的损害,同时限制对手国家收集美国人数据的能力。” 根据上述裁决,禁令将于2025年1月19日生效。不过,预计TikTok将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从而推迟禁令生效的时间。 TikTok的发言人在给《巴伦周刊》的一份声明中说:“最高法院在保护美国人言论自由权方面有既定的历史记录,我们希望他们在这个重要的、涉及宪法的问题上也能这样做。” **“回心转意”的特朗普会否兑现“拯救”承诺仍是未知数**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获得两党支持的法案,要求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在明年1月19日(当选总统特朗普就职典礼的前一天)之前出售其美国业务,否则该平台将被关闭。 TikTok在美国拥有1.7亿活跃用户,多年来,美国政府一直对TikTok收集用户数据的行为表示担忧,TikTok则称已投入数十亿美元来保护这些数据。 特朗普的胜选是这个故事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内曾提出对TikTok进行限制,称其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但他的立场似乎发生了变化。 今年9月,特朗普在“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发布的一段视频中说:“所有希望拯救TikTok的美国人,请投票给特朗普……我们没有对TikTok做任何事情,但民主党要关闭它。” 在特朗普改变立场前不久,他曾和共和党大金主、亿万富翁杰夫·亚斯(Jeff Yass)举行了一次会面。亚斯旗下的海纳国际集团(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持有字节跳动大量股份。特朗普说他和亚斯没有讨论过TikTok,一位接近亚斯的人士说,两人在会面中只谈了关于学校选择的问题。该人士指出,**亚斯是一个坚定的自由主义者,反对审查或禁止任何类型的通信平台。** 在这次会面前后的一段时间里,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反对禁止TikTok,因为他认为这会给Facebook带来好处。 特朗普在“真相社交”上写道:“我不希望在上次选举中作弊的Facebook做得更好,他们才是真正的人民公敌!” 今年夏天,特朗普加入了TikTok,并迅速积累了超过1400万粉丝。 特朗普所说的拯救TikTok意味着什么,以及他会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特朗普的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在回答相关问题时曾表示,**当选总统将兑现他在竞选期间做出的承诺。** 但与此同时,**特朗普提名的许多重要职位的候选人都是TikTok的批评者。** 特朗普提名坚定支持禁止TikTok的布兰登·卡尔(Brendan Carr)担任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主席。卡尔在“2025项目”白皮书中写道:“TikTok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且不可接受的风险,新一届政府应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该应用。”“2025项目”被一些人视为下一届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模板。 特朗普的发言人莱维特则说,特朗普“和‘2025项目’没有任何关系”。 特朗普提名的国务卿候选人、佛罗里达州共和党参议员马尔科·卢比奥(Marco Rubio)也曾作为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成员公开支持禁止TikTok。 特朗普的团队没有立即就联邦上诉法院周五的裁决置评。 特朗普在TikTok问题上反复无常的立场表明,在政策和法规方面,**他的第二个任期带来的只有不确定性**,这可能会对依赖某种监管审查来运营业务的公司,以及受这些公司决策影响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产生重大影响。 反对禁止TikTok的无党派媒体和科技监督机构Free Press的政策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马特·伍德(Matt Wood)说:“欢迎来到‘特朗普2.0’,我们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看到,他有时候甚至会在几天时间里改变自己的立场,我认为我们将迎来一个非常不可预测的时期。” **最终定论法院说了算,但特朗普有两个选择** 专业人士认为,实际上,**特朗普对“不卖就禁”法案的立场不会成为这个问题的最终定论,这个问题需要留给法院解决。** 美国政府的论据是,TikTok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会让中国获得关于美国公民的敏感数据。 拜登2024年4月签署了国会通过的这项法律后,字节跳动立即在法庭上提出质疑。今年9月,TikTok在华盛顿特区上诉法院的听证会上称,该法律侵犯了第一修正案赋予平台上1.7亿美国用户的权利。 处理该案的法官们似乎对言论自由比国家安全担忧更重要这一论点持怀疑态度。 反对禁令的自由意志主义智库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高级研究员珍妮弗·赫德尔斯顿(Jennifer Huddleston)说:“法院的裁决可能会提供最好的指导,告诉我们这个问题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而不是去听总统竞选过程中的任何言论。输掉这一轮的一方会上诉到最高法院。” 赫德尔斯顿指出,1月19日这一期限将被推迟,直到问题在法庭上得到完全解决。 这或许会给特朗普留出寻找另一条前进道路的时间。法律专家表示,**如果无法说服国会废除这项法律,特朗普可能会指示司法部不执行禁令。** **特朗普还可以拒绝TikTok的潜在买家**,因为这项法律要求出售TikTok须获得政府的批准。 不过,这两种办法都会带来一些问题,因为这项法律也涉及对其他平台的处罚,比如Alphabet旗下的Google或者苹果会因为在自己的平台上发布TikTok应用而受到处罚。 TikTok的发言人说:“不幸的是,针对TikTok的禁令是在不准确、有缺陷和假设的信息基础上构思和推行的,这实际上是针对美国人民的大审查”。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282.htm)
生物安全法案“搭便车”进入NDAA的立法路径受阻。美国当地时间2024年12月7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军事委员会公布了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最终协议文本,该版本兼顾了众议院以及参议院两方的提案。 NDAA最新版本显示,生物安全法案未被列入其中。按照流程,该版本要获得美国总统签字之后才能生效。  公开资料显示:NDAA是美国国会每年通过的一项法案,用于授权国防预算和军事人员的规模,以及确定国防政策和优先事项。 今年以来,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的立法进程,多次惊扰资本市场,该法案拟限制美国联邦政府与中国部分生物技术提供商开展业务往来。受生物安全法案风波影响,中国CXO(医药外包)企业[药明康德](https://finance.sina.com.cn/realstock/company/sh603259/nc.shtml)(02359.HK、603259.SH)、药明生物(02269.HK)股价多次出现过大跌。 生物安全法案最初是由第118届国会一些议员发起的,但因该届国会任期即将到期,该法案要在今年完成单独立法的可能性变得非常渺茫。生物安全法案要真正落地,除了走单独立法途径外,“搭便车”进入NDAA也是另外一条立法途径。 从美国国会这次公布的NDAA最新版本看,生物安全法案试图“搭便车”进入NDAA的这条路径已受阻。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时间12月6日,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港股股价分别大涨9.20%、5.47%。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280.htm)
据路透社12月8日报道,航班追踪网站Flightradar数据显示,一架叙利亚航空公司的伊尔-76(呼号SYR9218)在首都大马士革据传被反对派武装占领的时候,从大马士革机场起飞。这架飞机最初飞往叙利亚沿海地区,当地是阿萨德的阿拉维派大本营,但中途突然掉头,朝相反方向飞行了几分钟,最终从地图上消失。 Flightradar截图 路透社称,其无法立即确定机上人员。 路透社早前报道称,两名熟悉情况的叙利亚高级军官8日向该媒体表示,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已经登机离开大马士革,去向不明。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278.htm)
据新华社消息,韩国检方8日表示,已将总统尹锡悦作为嫌疑人立案调查。另据央视新闻8日消息,当地时间8日,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方面表示,韩国执政党党首韩东勋无权插手国政,应立即逮捕尹锡悦。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1207/4f686a0c2e4cc32.png) 8日稍早时,韩国国务总理韩德洙与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党首韩东勋举行会见并就韩国政局等发表共同谈话。韩东勋在讲话中表示,大多数国民认为总统应该辞职。尹锡悦下台前,将不插手韩国国政。 7日,韩国总统尹锡悦弹劾案因遭执政党国会议员抵制,投票数未及法定通过人数而被废止。在野党表示将再次发起弹劾,执政党称虽反对弹劾总统,但仍将有序推进总统尹锡悦下台。 韩国国务总理韩德洙就当前情况向国民鞠躬致歉,并表示,将与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合作,不会让国政运营出现空白。他指出,将确立坚固的安保态势,并将以外交部长官为中心,全体内阁竭尽全力维持韩美、韩美日之间的信任关系。 韩德洙还说,政府将强化非常经济应对体系,对金融、外汇市场的危险因素进行周密检查,并展开迅速应对。韩德洙同时还请求在野党协助通过明年的预算案。目前,韩国国会预算决算特别委员会处理了在野党提出的对政府预算削减4.1万亿韩元的“单独减额预算案”,此后关于预算的讨论就处于中断状态。国会议长禹元植要求国会在本月10日就预算案达成协议。 韩国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于当地时间8日凌晨1时左右主动到检察厅接受调查。 当地时间12月5日,韩国检方以涉嫌“内乱罪”为由,禁止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出国。韩国总统尹锡悦3日晚发布紧急戒严令,4日凌晨宣布解除。多家韩国媒体援引韩国国防部相关人士的话报道,实施紧急戒严令的建议由金龙显向尹锡悦提出。韩国在野党共同民主党4日发起针对金龙显的弹劾动议案。 金龙显4日表示,紧急戒严给国民带来了混乱和忧虑。作为国防部长,他深感责任重大,深感抱歉。金龙显表示,自己对紧急戒严相关的所有事态负责,并向总统提出辞职。5日,韩国总统府宣布,尹锡悦当天上午已接受金龙显的辞呈。 当地时间8日,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党首韩东勋表示,与紧急戒严事件相关的调查将确保不设禁区。 韩国国防部当地时间8日通报,在本月3日晚尹锡悦总统宣布紧急戒严时,对向国会和选举管理委员会派遣兵力的防间谍司令部下属的防间谍第一处长郑成宇(音)和防间谍搜查团长金大宇(音)予以停职。 国防部方面表示,被停职的两人已被安排到位于首都圈的部队待命。 此前,韩国国防部在本月6日对防间谍司令官吕寅兄、首都防卫司令部司令官李振宇、陆军特战司令部司令官郭种根等3名戒严军指挥官予以停职。 **韩国检方紧急逮捕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 中新社首尔12月8日电 (记者 刘旭)韩国检方8日调查并紧急逮捕了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 韩联社报道,检方组建的紧急戒严特别调查本部(下称“特别调查本部”)当天上午表示,已紧急逮捕金龙显,并扣查了其手机。金龙显此前表示,将积极配合紧急戒严事态的相关调查,他于8日凌晨1时30分许主动前往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接受调查。 特别调查本部认为,金龙显被指控的“内乱罪”属于韩国刑法上刑量可达死刑的重罪,且金龙显可能与有关人员串供并销毁证据,因此符合紧急逮捕的标准。特别调查本部表示,将对没收的手机进行数字取证,找回通讯软件聊天记录。 据悉,金龙显目前已被移送至首尔东部看守所。 韩国总统尹锡悦3日晚发布紧急戒严令,4日凌晨宣布解除。多家韩国媒体援引韩国国防部相关人士的话报道,实施紧急戒严令的建议由金龙显向尹锡悦提出。 韩国在野党共同民主党4日发起针对金龙显的弹劾动议案,金龙显随后向总统提出辞职。5日,尹锡悦批准金龙显提交的辞呈。韩国检方同日向金龙显发布禁止出境令。(完)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276.htm)
为了致敬那些以非凡的才华、不懈的努力和深远的影响力,在2024年为娱乐行业树立了标杆的创造者、产品和作品。
如今,无人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婚礼现场、遥感测绘、农业植保都能看到无人机的身影。随着民用无人机入门门槛的降低,各类安全问题也由此产生,如“黑飞”扰航、意外伤人等问题。据媒体报道,日前一网友发布视频称,在湖边拍照时一架无人机突然快速飞来打到脸部。 当事人袁女士称,事发于7月,当时男朋友拿手机拍摄视频,**突然无人机飞过来,飞行速度很快,幸亏自己戴了帽子和墨镜,无人机先是撞到帽檐,后撞到脸上,锁骨位置被螺旋桨划破。**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08/87a8acb18f7a45a6afbad062ae7daf49.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08/a4093c14c34f4855be78ab47bfd165c9.png) 现场视频显示,无人机速度极快,螺旋桨被撞断,桨叶也险些撞到袁女士的眼睛。 据悉,袁女士联系了无人机公司,找到了放飞的人,直到现在自己对无人机声音都有比较害怕。 对于袁女士的经历,有网友表示:“真是万幸,无人机的螺旋桨全速下威力和绞肉机一样,我朋友以前误操作,手缝了好多针。”“去年我的脸也被无人机撞到划破,是一个爸爸带着孩子在公园飞,搞得我现在也怕这东西。” 据了解,为了规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以及有关活动,促进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维护航空安全、公共安全、国家安全,填补国内无人驾驶航空器有关法规空白。 2023年6月28日,**国务院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并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提到,**操控微型、轻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人员,无需取得操控员执照,但应当熟练掌握有关机型操作方法,了解风险警示信息和有关管理制度。** 另外,使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经营性飞行活动,以及使用小型、中型、大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从事非经营性飞行活动,应当依法投保责任保险。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12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