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支付宝香港版 (Alipay HK) 已经支持使用中国内地手机号码注册账户,尽管注册后通过香港居民证件实名认证后可以获得更高的使用限额,但不进行实名认证也可以小额使用方便内地居民前往香港旅游时使用。 蓝点网安装注册后发现支付宝香港版也支持绑定 Visa、MasterCard 和银联等信用卡,因此在没有实名认证的情况下绑定信用卡后也可以进行支付。 如果用户使用的是苹果香港版账号也可以将支付宝香港版绑定到账号上作为付款方式,后续购买应用程序或充值等也非常方便。   支付宝香港版提供的其他功能还包括转账、乘车 (地铁 / 巴士 / 轮渡)、收付款、汇款到内地支付宝、购买保险等多种功能,不过部分功能取决于用户是否通过香港居民证件进行实名认证。 例如未认证情况下支付宝账号余额最多 3000 港币、年度存入金额最多 25000 港币、年度支出上限最多 25000 港币、每日转账上限 3000 港币。   考虑到内地游客前往香港通常都是短程旅行,这些支付限额也足够使用,毕竟真不够用的话也可以使用内地版支付宝进行付款。 绑定苹果的 Apple ID 问题就没什么说的了,完成注册后将其添加到 Apple ID 中即可使用,实际使用时可能会出现无法直接支付的情况,但可以通过支付宝香港版向苹果账户内储值,然后通过储值余额进行支付。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0028.htm)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宣布拟成立的“政府效率部”引发外界关注。当地时间12月2日,与马斯克拟共同领导“政府效率部”的美国企业家维韦克·拉马斯瓦米在社交媒体X平台上发文称,大多数政府项目都应设有明确的截止日期,而他们为这一拟成立的“政府效率部”设定的截止日期为2026年7月4日。 随后,马斯克转发上述帖文并评论道,“‘政府效率部’的最后一步(工作)是自我删除。” 当地时间12月2日,马斯克转发并评论维韦克·拉马斯瓦米发布的帖文 图源:社交平台X 当地时间11月12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企业家马斯克与维韦克·拉马斯瓦米将在他就任总统后共同领导拟成立的“政府效率部”。特朗普表示,“政府效率部”将“为拆解政府官僚机构铺平道路,削减多余的监管法规和浪费的开支,并重组联邦机构”。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1月27日发布题为“马斯克公布想要裁减的人员名单,吓坏联邦工作人员”的报道称,当候任总统特朗普称即将领导“政府效率部”的马斯克和拉马斯瓦米建议大幅削减联邦政府开支时,许多联邦公职人员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可能岌岌可危。另据英国《卫报》报道,马斯克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的目标是将政府支出削减2万亿美元。而在专家看来,这些成本削减可能会导致管制放松和政策变化,这将直接影响马斯克的公司,尤其是特斯拉、SpaceX、社交媒体平台X等。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0026.htm)
随着比特币向10万美元迈进的势头逐渐减弱,多头开始对其涨势产生怀疑。Cumberland Labs研究主管Chris Newhouse表示:“虽然我们看到了强大的机构买盘压力,特别是来自MicroStrategy(MSTR.US)等实体的持续积累策略,但更广泛的加密货币生态系统正在经历来自机构和非机构参与者的资本流动多样化。” 随着比特币的价格趋于平稳,人们对其他数字资产的兴趣开始上升,例如第二大加密货币以太币和瑞波币,在候任总统特朗普获胜后,这两种加密货币在比特币创纪录的价格上涨期间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这位前总统已成为加密货币的倡导者,这提高了人们对美国对这一经常引起争议的资产类别进行更友好监管的期望。  根据汇编数据,比特币和以太币ETF在11月分别创下了65亿美元和11亿美元的月度净流入纪录。上周五以太ETF的每日认购量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Copper Technologies Ltd.研究主管Fadi Aboulfa周一在一条消息中表示:“在经历了六周的正向资金流入后,我们已经看到了一周的抛售,衍生品交易商正将ETF需求作为宏观指标。早期的比特币ETF投资者可能热衷于重新平衡他们的投资组合,他们的资金已经增加了一倍以上。” 与此同时,根据Coinglass的数据,在加密货币期权市场上,本月晚些时候到期的期权显示,比特币出现了更多的下行保护,而比特币期货的杠杆率适中,在该数字资产突破9.9万美元后仍保持低迷。 数字资产研究公司K33的研究主管Vetle Lunde援引The Bitcoin Lab的数据表示:“链上数据表明,(在5.5-7万价格范围内买入的)交易员正在积极兑现利润,在比特币价格超过90000的情况下,获利了结的倾向尤为强烈。” Lunde表示,该指标是一种估计,用于跟踪比特币在上一次价格变动时的链上走势。然而,他表示,在一个价格区间内看到如此高的集中度是罕见的,因此这表明在当前价格区间内,这一区间尤其活跃。 比特币期权和期货合约的未平仓合约在最近几周比特币上涨期间出现大规模平仓后,一直保持在温和水平。 Wintermute场外交易员Jake Ostrovski表示:“在过去的10天里,由于比特币的价格略低于10万美元,市场已经陷入停滞。成交量已略微压缩到第64个百分位,而以太币的成交量则明显更高,位于第81个百分位。” 周一,区块链分析公司Arkham在X上的一篇帖子加剧了市场的紧张情绪,该帖子称,从前Silk Road网站没收的价值约20亿美元的比特币已从美国政府钱包转移到Coinbase(COIN.US)交易所。当交易员推测大量比特币可能会同时进入市场时,价格往往会暴跌。 截至发稿,比特币价格稳定在95734美元。11月22日,该数字货币一度创下99728美元的历史新高。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0024.htm)
当地时间周一,由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资助的一项研究公布了令人惊讶的发现,挑战了反对普遍基本收入计划的核心论点。该研究显示,领取基本收入的人没有变懒,反而更加重视工作。  这项研究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基本收入研究之一,在三年内每月向参与者支付1000美元。虽然7月份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压力和食品不安全状况有所缓解,但最新的调查结果关注的是受助人对工作的态度和政治观点。 “令人着迷的是,人们的政治观点基本保持不变,”该研究的合著者大卫·布鲁克曼(David Broockman)表示“那些温和支持的人继续支持,而反对者则继续反对。” 随着关于普遍基本收入的争论升温,尤其是人工智能对传统工作的威胁,这项研究对投资者具有重大意义。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一直直言不讳地表示需要“普遍高收入”,而像英伟达和微软这样的公司也在大力开发自动化技术。 OpenResearch主任伊丽莎白·罗兹(Elizabeth Rhodes)指出,参与者在收到报酬后表现出“更强烈的工作内在价值感。人们更有可能去找工作。他们更有可能申请工作,”尽管受助人的失业率略有上升。 随着几个州开始阻止基本收入项目,这项研究的政治影响可能会被证明是重大的。德克萨斯州、南达科他州和爱荷华州的保守派议员都反对此类举措。 布鲁克曼强调,该项目的非政治性可以提高其可行性。“自由派的希望和保守派的担忧可能是,接受帮助的人会支持更大规模的再分配,但我们没有发现这一点,”他说。 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等人工智能行业领袖警告说,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工作被取代,因此这项研究变得更加重要。著名风险投资家维诺德·科斯拉(Vinod Khosla)最近预测,人工智能将在25年内取代80%的工作,并主张将普遍基本收入作为关键的安全网。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0022.htm)
 iG电竞俱乐部宣布暂停《DOTA2》及《街霸》分部运营。据悉,iG电子竞技俱乐部目前已与氧望体育及关联方虎牙直播就重组方案达成一致。未来全新的iG将继续秉持“不屈拼搏”的意志踏上全新征程。以下是官方公告: # 街霸 由于各种因素,俱乐部经综合考虑,iG街霸分部即日起暂时转为不活跃状态。在街霸5时代,曾希杰Jiewa选手就代表iG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并于2022年获得CPT2022中国区冠军。进入街霸6时代后,又有Xiaokou曾争、YangMian黄朝洲、Tiger罗晓虎三位国内优秀的街霸6选手也加入iG,共同冲击沙特的EWC LCQ赛事。选手们在一次次与国际选手的竞技和对抗中,突破自我极限,展示了中国街霸选手的风采。  热爱无惧岁月,可奔赴山海。正是对街霸这款格斗游戏的热爱,让我们五湖四海相聚在一起,也是因为热爱,让我们在未来的路途中充满力量,继续向往美好的前方。相聚虽短暂但是也热血精彩,感谢喜欢和支持街霸分部的朋友们,且敬我之心火,永不熄灭,我们江湖再见! # DOTA2 由于各种因素,俱乐部经综合考虑,iG.DOTA2分部将于本赛季暂时转为不活跃状态。十三年来,iG.DOTA2分部斩获了TI2、WCG2012、WPC2014、ESL ONE2014法兰克福站、NEA2016、DAC2017、巅峰联赛S11、2021新加坡Major等大赛冠军,旗下青训队iG.V也曾摘得VPL、WCA2016等比赛冠军。  一代少年书写着一代少年的故事,让金色的雨在舞台上落下,在世界各地骄傲地举起五星红旗。时至今日,我们仍记得TI2上胜利之师的气吞山河,记得DAC上燃烧军团的果决无惧,记得新加坡Major上青春之师的勇敢自信。 一代荣光一代歌,一路风霜一路雨。我们要感谢十三年来每一位曾与我们并肩作战的选手,感谢支持过我们的各位合作商,更要感谢十三年来一路陪伴我们的粉丝。十三年的旅途中,我们共同见证过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光辉岁月,也并肩穿越过崎岖坎坷、晦暗无光的低谷时期,这段旅途因你们的存在而完整。 讲出告别总是很难,所以我们选择在今天以一句“谢谢”作为结语。 谢谢每一位相信过我们的人,谢谢每一位期待着我们的人,谢谢每一位与我们并肩作战的人,谢谢每一位直到最后仍然选择支持我们的人。 江湖再见,后会有期!
一文读完一周出海热点
作者丨邱晓芬 编辑丨苏建勋 12月2日晚,英特尔在官网宣布:其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下称基辛格)退休、并从董事会卸任。 “突然收到邮件,没有任何前奏”,多名英特尔员工向36氪表示,这一消息相当突然——就在4天前,基辛格还前往马斯克公司的机房参观,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穿戴安全服、手指英特尔芯片的打卡照。  来自基辛格社交媒体 但最诡异的是,作为一家有着56年历史的超级芯片大厂,这一人事巨变是在没有确定好接班人的情况下宣布的,还是在一个尴尬的时间节点——近期的英特尔,正持续深陷裁员风波,被收购的传闻也甚嚣尘上。 根据英特尔的官方信息显示,基辛格职责暂时由大卫·津斯纳(David Zinsner)、米歇尔·约翰斯顿·霍尔索斯(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代管,前者是英特尔的CFO,后者则是CCG(客户端计算事业部)的负责人。英特尔同时宣称,**还在物色更为合适的CEO继任者。** 帕特·基辛格,这位在英特尔工作了49年、还是公司第一位CTO、又当了四年CEO的元老级人物的仓皇下课,各界诧异之余,又深感意料之内。 ### “大概率是被赶下台” “**应该不是退休,大概率是被赶下台**”,多位英特尔的员工向36氪推测道。首席执行官被赶董事会赶下台,这在英特尔历史上不是首次,而是**历史重演。** 基辛格之前的前两任,2018年时任英特尔CEO的布莱恩·科再奇(Brian Krzanich)身上,发生过完全一样的桥段。 这位CEO尽管在英特尔工作了36年之久,但他的任上并未使得英特尔在手机芯片业务、服务器芯片业务上延续辉煌。 **如今英特尔的董事会,对于新CEO耐心一般不超过五年**。 最后,布莱恩·科再奇的下课原因竟然是——他被发现与一名英特尔员工交往,违背了公司的“不深交政策”,尽管事后双方强调是自由恋爱。 而对于基辛格在英特尔四年的CEO历程中,内外部对其评价相当一致。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在基辛格任上的四年内,英特尔的股价跌了一半,**市值更是直接蒸发了1500亿美金(约合人民币1万亿元),相当于一个美团的价值。** 而作为对比,英特尔的对手们却持续引领AI航道,以四年为参考系,英伟达股价翻了十倍,AMD的市值也增长了80%。  基辛格2021年2月份上任之后的股价走势 “这是有史以来消灭最多市值的CEO”,CNBC今日对基辛格评价道。一位英特尔员工直言——“IDM 2.0没有扛起来,基辛格基本可以说是死刑了”。 ### 在不合时宜的时代下,重仓芯片代工 四年前,基辛格所接手的英特尔,情况并不乐观。在先进制程持续上,英特尔持续跳票,被冠上“牙膏厂”的称号。 英特尔的落后,**正是全球半导体格局急速分化的一个切面。** 当全球逐渐反思传统的IDM模式(即集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和测试等多个产业链环节于一身的模式),半导体行业逐渐走向精细化分工——中国台湾、 日韩晶圆代工业务迅速崛起,拿走了80%的芯片制造份额,而美国本土的份额只有5%。 英特尔的对手们,正是在这种更高效的产业分工中获益并超越。 IDM 2.0,正是基辛格担任CEO的四年期间,最关键的一项战略。在他原先的设想里,这一政策不仅是英特尔复兴战略之一,更迎合了全球科技战争下的芯片本土制造诉求,能够连横合纵了美国的本土芯片力量和国家力量。 在基辛格的主导下,英特尔的IDM 2.0战略坚持外部代工和内部代工两把抓,以保证英特尔在先进制程上的优势,同时提高制造部门的生产能力、降低成本。 彼时,他的目标是,在“**203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 当然,IDM 2.0不是没有任何成果,至少在先进制程上,英特尔不再和以前一样严重跳票。 在2023年的“Innovation 2023"活动上,基辛格表示,英特尔**“四年五个制程节点”计划进展顺利:Intel 7已经实现大规模量产,Intel 4已经生产准备就绪,Intel 3在2023年底发布。** 除了制程追赶之外,基辛格任上的四年内,还在进行广泛的芯片底层技术创新探索,比如玻璃有机盖板探索、在芯粒技术上推动开放生态、量子芯片等等。  2023 年的基辛格 只是,**芯片制造是一个花费很高、回报周期极长的业务,在英特尔近两年业务持续亏损的关口下,这项长线战略显得不合时宜。** 在贯彻IDM 2.0战略期间,英特尔在芯片制造业务上的亏损达数百亿美元,真正贡献却寥寥——**2023年这项业务的收入,只占整体营收的2%。** 不久前,Intel董事会的四名前成员就直言建议,称美国政府应该出面,迫使Intel拆分为制造业务和设计业务两个实体。在他们看来,这正是“Intel生存的唯一途径。” “如果从美国国家角度来讲,IDM 2.0是应该做的,但从实际来看,基辛格这个阶段没能抗下来这个大旗”,一位英特尔员工表示。 ### AI时代的战略摇摆 布局IDM 2.0之外,AI是基辛格任上的另一项重要战略,过去的两年里,英特尔也在持续投入AI PC(酷睿处理器)、对标英伟达的独立GPU产品(Gaudi系列)。 “我们将在这些关键领域——**晶圆代工和AI**——推动生态系统的发展。未来,我们将拥有稳固的市场地位”,基辛格此前曾在一次演讲中直言——这两项业务,正是他担任CEO期间最想留下的东西,“**我希望能有幸成为英特尔这家标志性公司里,被人记住的领导人”。** 不过,**在AI业务上,英特尔这两年的动作一直稍显落后、摇摆**。 多位英特尔员工曾向 36 氪表示,英特尔对于Gaudi系列并不重视,该项目在内部的优先级并不算高,“**基辛格的全部精力都在IDM 2.0上**”。基辛格此前也向员工们坦诚,**他们尚未从AI等强大趋势中充分受益。** 从结果上看,英特尔的竞争对手AMD,在AI芯片上布局却已经小有成绩。AMD方面此前透露,AMD已经拿下了上百家AI客户和OEM厂商的订单,在数据中心服务器的份额从个位数上升到30%左右,成为**AMD所有业务中增速最快的一项**。 “英特尔为什么痛苦?”,一位芯片投资人向36氪分析,英特尔的传统收入来自于X86架构的CPU,但现在大家都在蚕食英特尔原来的市场——不管是Arm架构的CPU,还是后起之秀的RISC-V。 而在生成式AI的时代下,AI服务器在智算中心的占比越来越高,但这对于英特尔的助力或许不算太强——或者说,**英特尔并未是这波AI浪潮的最直接受益对象**,相比于英伟达。 这位投资人向36氪举了个例子,从过去传统的数据中心到如今的智算中心,一个节点的构成是,两个CPU搭配8个GPU,“节点里CPU的数量没有变化,但是GPU多了八个,这些全是英伟达的增量”。  Gaudi 3 “当一家公司跨过了它的鼎盛时期,如果它没有办法重塑自我,结局只剩下,走向死亡”,一位芯片行业人士直言。 不过,多位英特尔员工向36氪表示,在基辛格任上,尽管战略把握出现错失,**他其实做了不少的体制文化上的努力。** “官僚”,曾经是这家芯片巨头身上一项沉重的标签,而基辛格在过去一直在倡导“**格鲁夫式”的文化**回归,希望这家56岁的公司重新以**“纪律、工程、卓越、数据”为核心。** 落到实处上,基辛格不仅重建了全新的开发流程,要求工程师们”按节奏推进、管控风险“,这被内部成为“**Tick Tock 2”**; 此外,他还重新指定了英特尔的OKR,即“**目标-关键结果**”,重新定义小组和管理团队之间跟踪绩效和工作联动的模式。 在许多人眼里,基辛格并非一个古板的领导者,反而充满着“美式热情”。 正如他在去年英特尔的大会上,六旬的身子依旧以伏地起身作为出场动作一般。“我希望能有幸成为英特尔这家标志性公司被人记住的领导人”,基辛格曾经表示。 但对于一家巨头公司的CEO来说,一件更为残酷的事实是,**历史都将以成败论英雄**。“最重要的事情没做成,其他的事情做得再好,意义也不大了”,一位英特尔员工直言。 眼下,当英特尔的市值跌去一个“美团”后,这家芯片巨头还需要一位更务实的拯救者。 延伸阅读: [《知料丨外包台积电、被AMD反超,“芯片之王”英特尔滑落王座》](https://36kr.com/p/825918032535684)  end
**LG最近推出了新款家庭管家机器人“Q9”,预计明年正式上市。**这款Q9机器人亮点纷呈,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其内置的重力补偿系统。该系统赋予了Q9以人类般的站立姿态,确保其在行走时稳健自如,能够灵活穿梭于家中的每一个角落,巧妙规避各类障碍物,营造出一种近乎人性化的交互体验。 **更令人兴奋的是,Q9搭载了OpenAI最新的GPT-4 Omni技术,这一突破性配置使其拥有了即兴创作故事的能力,彻底摆脱了预设情境的束缚。** 想象一下,用户只需简单地在纸上勾勒出一头小猪的轮廓,并向Q9提出讲述故事的请求,它便能即刻展现其非凡的创意,现场编织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惊喜与乐趣。 **尽管Q9的正式命名及具体售价尚未最终敲定,但据初步估算,其价格或将落在数百万韩元的区间内。** 为了缓解消费者的经济压力,LG电子正考虑推出一项创新举措:将Q9机器人的购买与家电订购服务相结合,让更多家庭能够拥有这款智能生活伴侣。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03/8f0b89f0d3974b5aa91b46120362e345.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0016.htm)
据“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官方最新通报,今天上午,熊猫中心神树坪基地发现大熊猫“福宝”出现状况异常。其表示:目前,正在密切观察大熊猫“福宝”状况,**计划将其收回内圈进行全面检查,进一步判断其出现异常原因**。我们将及时发布“福宝”情况,感谢大家对大熊猫“福宝”的关心!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03/b6fb0f56bb6542bf8ebc04f9342382d4.png) 据了解,福宝是雌性大熊猫,2020年7月20日出生于韩国爱宝乐园,**是在韩国出生的首只中国大熊猫**,昵称“福公主”、“龙仁福氏”,福宝的父母分别大熊猫华妮和大熊猫园欣。 根据《濒危物种保护公约》,**海外各国将大熊猫在交配适龄期(4周岁前)归还中国**,2024年4月3日上午,“福宝”离开韩国京畿道龙仁市的爱宝乐园,启程返回中国;4月3日下午,在中韩双方共同保障下,“福宝”抵达成都。 随后,“福宝”入住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的隔离检疫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隔离检疫。 5月1日,正接受隔离检疫的大熊猫“福宝”在采食、活动以及和饲养员互动等方面一切正常;5月4日,大熊猫“福宝”结束隔离检疫,搬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繁育园进一步适应环境。 6月11日,“福宝”入住卧龙神树坪基地熊猫幼儿园2号馆,**次日在熊猫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正式与公众见面**。 [](//img1.mydrivers.com/img/20240403/ced4fe2c4844498c8e0dd041317d61f5.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0014.htm)
闻泰科技方面就美国新一轮“实体清单”对公司的影响回应称,考虑发布时间较短,公司目前基于现有信息做了初步评估。经公司法务和第三方律师初步评估,依据相关管制规定,一般实体清单的限制物项相对有限,向客户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不会因清单受到直接限制。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2/0825/cd9c5f795bbd553.webp) 后续公司会持续关注与评估相关影响,与供应商和客户保持积极沟通。 据悉,昨晚美国《联邦公报》网站公布了由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修订的新的《出口管制条例》(EAR),正式将140家中国半导体相关企业列入了实体清单。 此次国产半导体制造设备厂商成为了打击重点,包括北方华创、拓荆科技、盛美上海、至纯科技、中科飞测、芯源微等半导体设备厂商及其部分子公司都被列入了实体清单。 另外还有:国产半导体制造商昇维旭、青岛芯恩、鹏新旭;国产EDA大厂华大九天及其子公司;国产光刻胶厂商南大光电及其子公司;国产大硅片厂商上海新昇及其子公司;至纯科技、南大光电旗下的国产电子特气公司;国产功率半导体及ODM厂商闻泰科技;半导体投资机构建广资产和智路资本等。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0012.htm)
当地时间12月2日,美国《联邦公报》网站公布了由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修订的新的《出口管制条例》(EAR),在正式将140家中国半导体相关企业列入了实体清单的同时,还公布了对于高带宽内存(HBM)的出口管制规则。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持续火爆,市场对于高性能AI芯片的需求暴涨,这也直接带动了此类AI芯片内部所集成的HBM(高带宽内存)需求的爆发。所谓HBM,是指通过多个DRAM芯粒3D堆叠而成的,具备高带宽、高存储密度、低功耗和紧凑尺寸等优势。HBM往往与GPU、AI ASIC直接集成封装在一颗芯片当中,这也直接提升了数据搬运的效率,无论在AI和HPC应用中,其带来的高带宽、高容量、低时延特性,对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效率的提升至关重要。 对于美国来说,为了阻止中国AI产业的发展,自2022年10月就开始出台限制政策,直接限制中国获取外部先进的AI芯片以及内部制造先进AI芯片的能力。而HBM作为高性能AI芯片所需的关键元件,自然也就成为了美国限制的一个方面。 在BIS最新公布的限制规则当中,对于之前针对存储芯片的“高级节点集成电路”限制进行了更新,加入了新的限制规则。具体来说,包括符合以下任何标准的集成电路都将受到限制: (1) 使用非平面晶体管架构或具有16/14纳米或更小“生产”“技术节点”的逻辑集成电路; (2) 128层或更多层的NAND存储器集成电路;或 (3)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集成电路,具有:(i) 存储单元面积小于0.0019µm²;或(ii)存储器密度大于0.288Gb/mm²。  可以看到,新增的第三条限制就是针对HBM的,因为HBM就是将多个DRAM通过TSV工艺堆叠封装在一起,因此其存储单元面积和密度必然会比较高。 新规则不仅适用于美国原产的 HBM ,同时还将限制根据先进计算外国直接产品 (FDP) 规则受 EAR 约束的外国生产的 HBM。新规中规定仅当 3A090.c 项的Memory bandwidth density小于3.3 GB/s/mm² 时,才可获得HBM例外以进行出口、再出口或转让(国内)。只有小于此参数的 HBM 才可获得例外许可授权。 此许可例外授权出口、再出口和转让(国内),前提是:(1) 出口、再出口或转让(国内)由包装场所完成,即使包装场所位于受关注的国家境内,也由美国或盟国总部的公司拥有和运营,从而减轻了对这些目的地的国家安全担忧;(2) 美国或盟国总部的公司仔细跟踪包装场所发送和返回的 HBM,并解决差异或向 BIS 报告。 按照分析,该限制将使得包括HBM2和HBM3、HBM3e等所有HBM芯片的对华出口将会受限。并且,SK海力士、美光和三星是全球主要的三家HBM供应商的相关HBM对华出口都将会受限。 不过,新增的规则只适用于单独HBM堆栈,对于整个芯片封装系统中的板载HBM则排除在外,也就是说英伟达等厂商的对华特供的AI芯片上封装的HBM是不受限制的,即英伟达的H20之类的AI芯片上封装的HBM不受该规则影响,适用于之前的针对AI芯片的 3A090a 和 3A090b规则限制,即对于性能密度和带宽的限制。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0010.htm)
**摩根士丹利最新研究报告指出,NVIDIA下一代Rubin GPU的供应链已提前半年开始准备,预计推出时间从2026年上半年提前至2025年下半年。**由于将用上3nm技术、CPO(共同封装光学元件)和HBM4(第六代高频宽内存),新一代GPU的芯片面积将是上一代Blackwell的两倍,摩根士丹利表示台积电、京元电子、日月光将收益。 **报告中提到,Blackwell芯片产量仍在增加,但因其复杂性,台积电和供应链已开始为下一代Rubin芯片做准备。** 京元电子预计将承担英伟达AI GPU的最终测试,占比达100%,营收有望达到2025年总营收的26%。 **摩根士丹利预计,由于Rubin芯片尺寸几乎是Blackwell的两倍,可能包含四个运算芯片,因此预计台积电将在2026年进一步扩大CoWoS产能。** 从长远来看,一些AI ASIC,如AWS的3奈米AI加速器,可能开始老化测试,Blackwell的整个最终测试将在2025年在京元电子进行。 而根据台积电的CoWoS-L产能,B200/300(双芯片版本)出货量可能在2025年达到约500万颗。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03/d3b404a7ba5343f0909dffe23a3ffdb9.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0008.htm)
全球最大的运动服装品牌耐克宣布将关闭其数字运动鞋子公司RTFKT,此举是新任首席执行官埃利奥特·希尔上任后业务重点调整的一部分。耐克在周一的声明中透露,RTFKT将于2025年1月底停止运营。 自希尔10月接任以来,耐克一直在进行领导层调整,但尚未公布具体的扭亏为盈策略。原定于11月举行的投资者日活动已被推迟至12月19日。 据了解,RTFKT是在2021年元宇宙和不可替代代币(NFT)热潮中,以未公开金额被耐克收购的,并推出了数字鞋供购物者购买。当时,耐克前首席执行官约翰·多纳霍表示,此举旨在扩大耐克的数字影响力和能力。 随着RTFKT的关闭,该公司正在筹建一个新网站,用于展示和保存其历史上的设计作品。对于此次关闭的决定,耐克发言人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0006.htm)
在与Suno对垒这条道路上,国内在AI音乐领域积累已久的公司,已经纷纷在自己的优势之上推出了相应的模型及应用,正与全球顶级产品展开了一场你追我赶的精彩对决。
2024年12月3日,截止收盘,沪指涨0.44%,报收3378.81点;深成指跌0.4%,报收10713.58点;创业板指跌0.44%,报收2245.5点,两市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减少708.05亿元,合计成交17159.08亿元。
BYD sales gained 67.86% year-over-year in November, breaking its monthly record for a sixth consecutive month. Leapmotor for the first time delivered more than 40,000 EVs in a month with a 117% increase.
Xiaomi said it feels confident about meeting delivery target of over 130,000 units for the whole year. It had raised the target for third time since launch of its first EV model eight months ago.
12月3日消息,美国时间周一,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帕特·格尔辛格(Pat Gelsinger)在上任三年后宣布退休。据悉,董事会对他的重振计划失去信心,要求他在选择退休或被解雇之间做出决定。最终,格尔辛格选择结束自己在英特尔的职业生涯。这一消息引发主流媒体的广泛评论。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0220/dd5b9d26b59f8af.webp) **彭博社:找到合适人选绝非易事** 无论谁接替格尔辛格,都将面临他上任时就已存在的复杂挑战,包括前任管理层决策失误的后果。在规模高达5000亿美元的芯片行业,英特尔CEO这一职位曾风光无限,如今却充满困境。新任CEO不仅需要与更强大的竞争对手竞争,还必须在人工智能计算领域奋力追赶,以重新证明英特尔的创新实力。然而,要找到合适的继任者并非易事。 罗森布拉特证券的分析师汉斯·莫斯曼(Hans Mosesmann)指出,英特尔内部目前并无明确的接班人选。在创新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外部CEO接手英特尔将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尽管格尔辛格上月仍对外表示自己精力充沛、充满激情,并声称得到了董事会的支持且正在取得进展,但英特尔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足已经显现无疑。董事会认为,这一问题在英特尔向按需生产芯片的制造商转型过程中被严重忽视。 当前,英特尔正面临人工智能计算引发的行业剧变。英伟达凭借其数据中心领域的图形芯片优势,迅速抢占了英特尔的市场份额,从追赶者跃升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而英特尔试图通过新产品进入这一市场的努力,目前仍显乏力。 格尔辛格的离职或将推动英特尔进行更深层次的战略调整。沃尔夫研究公司的分析师克里斯·卡索(Chris Caso)表示:“这一变动为执行我们长期倡导的新战略提供了可能性。尽管格尔辛格在总体上推动了英特尔的技术路线图,但在人工智能领域,英特尔的规模不足以单独追求领先的制造技术。” 英特尔的动荡还反映出拜登政府在重建国内半导体产业方面面临的困境。格尔辛格是《芯片法案》的坚定支持者,并计划在美国大规模建设新工厂。然而,这一计划因政治问题受到阻碍。候任总统特朗普曾批评2022年的《芯片法案》,认为该计划“糟糕透顶”,并威胁要对其进行修改甚至废除。 **《华尔街日报》:在AI热潮中未能跟上竞争对手步伐** 格尔辛格突然宣布退休,结束了其近四年的英特尔领导任期。在此期间,这家芯片制造商在半导体制造,尤其是在为人工智能热潮提供技术支持方面,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 格尔辛格的离职正值其转型战略的中途。该战略旨在建立代工业务,为其他公司制造芯片。然而,由于战略失误和未能把握人工智能的机遇,英特尔的处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据报道,该公司今年早些时候甚至一度成为潜在的收购对象。 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的分析师斯泰西·拉斯贡(Stacy Rasgon)表示,领导层的变动表明董事会希望探索新的方向,但具体路线尚不明朗。他提到了一系列潜在的不确定性,包括公司是否会降低对制造业的关注、是否会考虑拆分业务以及成本削减的力度。 美国银行的分析师维韦克·艾莉亚(Vivek Arya)认为,英特尔现在更有可能考虑将其产品业务与代工业务分离,以提供必要的运营和财务独立性。然而,由于英特尔接受了政府资助,这一举措可能会面临复杂的挑战。 纽约资产管理公司Spear Invest的首席投资官伊万娜·德列夫斯卡(Ivana Delevska)指出:“晶圆代工业务已消耗了大量资金,目前的模式难以维持。” 曾在英特尔董事会任职29年的大卫·约菲(David Yoffie)表示,董事会可能希望格尔辛格离开,因为他坚持的增长战略耗时过长。这一点从过去两年公司收入下滑和支出激增中可见一斑。约菲强调:“世界已经改变了,英特尔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金融时报》:英特尔未来CEO面临未知挑战** 由于过于专注个人电脑和数据中心业务,英特尔不仅错失了智能手机的发展浪潮,也在人工智能领域落后于人。公司2019年的营收为720亿美元,而今年的预期收入却仅为520亿美元。 格尔辛格曾投入巨资试图改善英特尔的技术流程和制造能力,希望将公司转型为代工厂,为第三方芯片设计商代工芯片。然而,这一战略既充满风险又代价高昂。据估算,英特尔需要累计约100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才能实现目标。同时,公司已计提近200亿美元的减值支出,并裁员数万人。 自2021年以来,英特尔的利益相关者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布鲁克菲尔德和阿波罗分别向英特尔的制造合资企业注入了数十亿美元,而美国政府因认识到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性,也向英特尔提供了超过100亿美元的资助。 这些资金的注入对英特尔来说至关重要,帮助公司维持了投资级信用评级。但同时,这些因素也增加了英特尔及其董事会在制定下一步战略时的复杂性。由于制造和设计部门的投资需求及执行风险存在显著差异,有声音呼吁将两者分离,尤其考虑到华尔街更偏好简洁的业务模式。 芯片制造商高通对英特尔的全部或部分业务表现出了兴趣,而其他潜在买家可能会在英特尔当前管理层真空时期跟进。拆分曾是不可想象的,但如今已成为现实可能性。英特尔的新领导者若想迅速且彻底地解决多年来的困局,无疑需要极大的信心和魄力。 **路透社:缺少领先产品、创新和执行力** 2021年7月上任后,格尔辛格公布了复兴计划。当时,英特尔因多年来的制造失误已陷入困境。他推动了一系列大规模投资,包括在俄亥俄州投入200亿美元建设新工厂,并将员工总数扩充至13.2万人,超过英特尔在鼎盛时期的规模。 然而,这些巨额支出恰逢疫情后笔记本电脑和个人电脑市场需求大幅下滑,导致英特尔毛利率远低于历史水平,股价大幅下跌,也引发了外界对其可能被收购的猜测。在这样的压力下,格尔辛格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裁员、出售资产和可能的业务拆分。 卡森集团首席市场策略师瑞安·德特里克(Ryan Detrick)指出:“格尔辛格任期内,英特尔股价下跌了60%以上,因此这一变化并不意外。新的领导层必须扭转局势。他提出的任何重大决策,包括专注芯片代工的战略,都可能被重新审视。” 罗森布拉特证券分析师汉斯·莫斯曼(Hans Mosesmann)表示:“归根结底,成功需要领先的产品、创新和执行力,但在格尔辛格任期内,这些方面都未能实现。英特尔亟需找到新方向,重新夺回行业领导地位。” **《纽约时报》:关注“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格尔辛格的突然退休标志着英特尔这家拥有56年历史的公司在创新之路上进一步受挫。作为硅谷的先驱和曾经的科技巨头,英特尔近年来在创新方面陷入停滞,并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屡屡被英伟达等竞争对手超越。 今年,英特尔的困境达到了新高度。华尔街分析师开始将其视为潜在的收购或拆分目标。尽管格尔辛格的转型计划以新一代生产工艺为核心,但业内人士担忧这些技术无法按承诺帮助英特尔在明年恢复市场领导地位。 格尔辛格曾致力于恢复英特尔以工程为主导的企业文化,但过度依赖利润丰厚的电脑芯片业务,使公司在进入新市场时束手束脚。此外,他的领导风格和部分战略也受到英特尔内部工程高管的质疑,他们私下批评格尔辛格与行业变化脱节,过于强调建设新工厂,而忽视产品创新。 一些行业专家对格尔辛格的决定提出质疑,尤其是他计划保留芯片代工业务作为内部部门,而非将其完全剥离。但分析师们更为惊讶的是其退休消息的宣布时机,而非离职本身。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接下来谁将接任,以及如何引领英特尔走出困境。 桑福德·伯恩斯坦分析师斯泰西·拉斯贡(Stacy Rasgon)在报告中写道:“目前没有简单的答案。无论谁最终填补这一空缺,都将面临一段艰难的旅程。”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59998.htm)
12月3日消息,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能够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可谓功不可没。随着他与新任总统关系的日益密切,其权力和影响力也迅速扩张。这一局面令不少与马斯克存在过节的科技界高层深感不安,担忧他可能借助新获得的权力打压对手。 在马斯克的“敌人名单”中,OpenAI的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位居前列。与此同时,各大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巨头则正试图在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中寻找盟友。 [](https://img.3dmgame.com/uploads/images/news/20241128/1732753256_673417.jpg) **以下为英文翻译全文:** 随着2024年临近尾声,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原以为他与OpenAI联合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关系已经趋于平静。 今年早些时候,马斯克指控奥特曼背离了OpenAI的非营利使命,并将其告上法庭。然而,仅几个月前,两人还在蒙大拿州大天空镇(Big Sky)的一场技术会议期间,在篝火旁进行了看似和解的对话。目击者称,这次友好的交流最终以一个拥抱结束。 即使马斯克在8月重新提起诉讼,这段长期波动的关系看起来似乎依然可控。毕竟,马斯克过往常有挑起争执后又迅速翻篇的记录。 然而,特朗普的竞选胜利改变了一切。马斯克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些人口中的“影子总统”。他向特朗普竞选团队慷慨捐赠了2亿美元,并在社交媒体X上自称为特朗普的“第一伙伴”。 选举结束后,与马斯克关系密切的人士透露,他对奥特曼的态度急转直下,甚至通过扩大诉讼范围的方式进一步激化矛盾,将OpenAI称为“市场瘫痪的妖怪”。此外,马斯克还在X上公开了两人之间的私人通讯记录,并给奥特曼起了一个具有特朗普风格的昵称——“狡诈的萨姆”(Swindly Sam)。 据一位熟悉奥特曼想法的知情人士透露,作为民主党注册选民的奥特曼在这次选举中选择保持中立,他对选举结果感到措手不及。 马斯克的“焦土战术”在商界引发了广泛担忧。他的商业竞争对手包括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等重量级人物。这些人目睹了马斯克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其权力却攀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他仍然对商业旧怨念念不忘。 作为世界首富,马斯克不仅深刻影响了其旗下六家公司与美国联邦政府的互动方式,其中包括SpaceX过去十年累计获得的超过150亿美元合同,还可能显著左右新政府对其竞争对手的态度。 马斯克对特朗普的影响力远超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门(DOGE)。这个咨询机构旨在削减联邦雇员数量和政府监管,马斯克将与维韦克·拉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共同领导。自选举以来,马斯克几乎形影不离地陪伴在特朗普身边,甚至住在特朗普位于佛罗里达州棕榈滩的私人庄园海湖庄园(Mar-a-Lago)。 从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到Alphabet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马斯克参与了特朗普与这些重量级人物的通话,并公开支持特朗普提名的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领导人布兰登·卡尔(Brendan Carr)。 在海湖庄园,那些希望吸引当选总统注意的人,通常需要通过马斯克来传递信息。例如,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最近一直在与马斯克讨论即将上任的政府及其科技政策。 这种情况让奥特曼陷入了尴尬境地。一位与特朗普家族关系密切的人士表示,“众所周知,他(奥特曼)已经成了不受欢迎的人物(persona non grata)。”新政府对人工智能行业的监管,包括马斯克的竞争对手公司xAI,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奥特曼一直试图与特朗普圈内的朋友和商业伙伴建立联系,包括特朗普的女婿贾里德·库什纳(Jared Kushner)以及其兄弟乔什·库什纳(Josh Kushner),后者是风险投资公司Thrive Capital的负责人,也是OpenAI的主要投资者之一。然而,这些努力目前收效甚微。一些联系人深知马斯克对奥特曼的厌恶,因此不愿帮忙转达请求。 最近几周,奥特曼通过一位朋友安排了与特朗普过渡团队联席主席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的会面。卢特尼克是特朗普最亲密的顾问之一,同时与马斯克关系密切。在一次棕榈滩会议上,奥特曼展示了OpenAI计划在美国的投资蓝图,包括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和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不久后,卢特尼克被特朗普提名为商务部部长,而该部门正是负责人工智能监管的核心机构。 应对此局面,许多与马斯克公司存在竞争关系的高管选择保持沉默,避免公开反对他,以免在他权势如日中天时受到排挤。 对于媒体的置评请求,马斯克未予回应。但他在X上表示,自己既未要求特朗普提供任何帮助,也未从特朗普处获得任何好处。 特朗普过渡团队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回应称:“特朗普总统将为所有美国人服务,包括那些在选举中没有支持他的人。他致力于通过成功来团结这个国家。” **“我的敌人名单”** 特朗普在竞选时承诺,一旦入主白宫,将利用联邦权力对政敌实施“报复”。在其职业生涯中,马斯克展现出类似的复仇倾向。他列出了一长串所谓的“敌人”,通过法律手段追责或借助其在社交媒体X上的2亿粉丝施压。与马斯克共事的人透露,他从与敌人的对抗中获得动力。 马斯克曾在社交媒体坦言:“有时候我觉得我的敌人名单太短了。”随后又补充道:“那里有一个很大的墓地,里面躺着我的敌人。我并不想再添新墓,但如果别无选择,我会继续这么做。” 当比尔·盖茨因做空特斯拉股票而被马斯克列入“敌人名单”时,他遭到了强烈回击。对此,盖茨在与马斯克传记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的交谈中说:“他一得知我做空了特斯拉股票,就对我非常刻薄。不过,他对很多人都这样,所以你不能太介意。” 马斯克的“复仇”不仅限于个人,还对广告商展开了激烈攻势。2022年,他收购社交媒体平台X后,一些广告商因其平台上的反犹内容抵制广告投放。对此,马斯克在一场活动中强硬表示:“滚开,明白了吗?别做广告。”他甚至点名迪士尼首席执行官鲍勃·艾格(Bob Iger),后者是暂停广告支出的主要企业之一。 随后,马斯克在8月起诉了一个广告商联盟,指控其抵制行为非法。他在X上写道:“我们尝试了两年的和平,现在是战争。”虽然该联盟否认有不当行为,但最终还是解散了其备受争议的品牌安全倡议。 去年,Meta联合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推出与X竞争的平台Threads后,马斯克向其发起笼斗挑战。这场混合武术比赛的提议引发了两人之间的长期争执,双方多次互相抨击。虽然比赛因马斯克声称可能需要手术而暂停,但他在今年5月再次挑起话题,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规则,我都奉陪。”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同样是马斯克的宿敌。两人在福布斯亿万富翁排行榜上的竞争已持续多年,目前马斯克以约3300亿美元身价位居榜首,而贝索斯则以2230亿美元排名第二。两人在太空发射领域的竞争也愈演愈烈。 2021年,贝索斯旗下蓝色起源公司对SpaceX获得NASA开发月球着陆器的29亿美元合同提出抗议,马斯克则在X上嘲讽道:“你们连轨道都进不去,哈哈!”此外,他还讽刺蓝色起源为“Sue Origin”(诉讼起源),因为该公司曾因环境问题向FAA请愿,试图限制SpaceX的发射活动。 **特朗普效应** 随着马斯克与特朗普关系日益密切,不少观察人士担忧,这种关系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的不公平局面,从而为这位科技巨头谋取更多利益。 美国众议员、军事委员会高级成员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马斯克迅速扩大的影响力,以及他与特朗普的亲密关系,可能会对市场竞争造成抑制。他补充道:“无论是特朗普还是马斯克,他们的决策方式都让我感到不安。马斯克显然已经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 在太空领域,SpaceX正争取NASA和太空部队的批准,以便在卡纳维拉尔角和肯尼迪航天中心进行大规模的星舰发射。这一计划让包括波音在内的竞争对手感到担忧,他们担心SpaceX的成功可能会挤压他们使用这些关键发射设施的机会。 在汽车行业,高管和顾问们也在密切关注特朗普新政府将如何对待特斯拉。马斯克曾公开表示支持取消7500美元的电动车联邦税收优惠。他声称,这一政策将对特斯拉造成损害,但对其竞争对手的打击会更大。此外,特朗普计划对墨西哥商品征收关税的政策,也可能对在墨西哥生产并向美国出口汽车的特斯拉竞争对手造成冲击。 在社交媒体和科技领域,Meta旗下的Facebook和Alphabet旗下的谷歌也对马斯克可能推动的更严格监管感到担忧。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公司担心,马斯克可能会通过加强反垄断调查等措施来进一步施压。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的一些竞争对手曾与特朗普发生过冲突。这位即将上任的总统曾称马克·扎克伯格为“Zuckerschmuck”(将名字与侮辱性俚语结合的词汇),称Facebook为“人民公敌”;他还将杰夫·贝索斯称为“杰夫·笨蛋”(Jeff Bozo),并指责亚马逊是垄断企业。 扎克伯格所在的公司曾因2021年1月6日国会暴乱事件封禁了特朗普的账户,但在此次选举中,扎克伯格保持中立,未公开支持任何候选人。而贝索斯则在今年10月撤回了《华盛顿邮报》对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竞选总统的支持。尽管如此,两人后来均向特朗普胜选表示了祝贺。据知情人士透露,扎克伯格最近在海湖庄园与特朗普进行了会面。 大选落幕后,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上公开抨击贝索斯。他声称,在海湖庄园得知贝索斯曾向外界断言特朗普必败,并建议抛售特斯拉和SpaceX的股票。对此,贝索斯迅速反驳,坚称这一说法纯属虚构。 随着特朗普团队加速推进过渡进程,马斯克的竞争对手们纷纷采取行动。他们通过与当选总统关系密切的游说公司寻找渠道,试图修复与特朗普及马斯克的关系。一些公共政策领域的高管透露,他们已开始与特朗普的幕僚长苏西·怀尔斯(Susie Wiles)以及与特朗普长子小唐纳德关系密切的公司建立联系。 与此同时,也有人选择公开向特朗普与马斯克示好。亿万富翁马克·库班(Mark Cuban)曾在竞选期间支持哈里斯,与马斯克多次发生争执。但在特朗普胜选后,他向两人送上了祝贺,并在X上写道:“你们赢得了这场公平的较量。”不过,当被问及大选后将如何与马斯克和特朗普合作时,库班选择回避,只表示:“我不谈政治。” **“狡诈的萨姆”** 近年来,马斯克与奥特曼的竞争愈发激烈。两人于2015年共同创立了OpenAI,这是一家旨在开发通用人工智能(AGI)以抗衡谷歌的非营利组织。然而,随着融资压力逐渐增大,2017年奥特曼及其他联合创始人拒绝了马斯克掌控公司的提议,尽管马斯克是主要出资人之一。次年,马斯克离开OpenAI董事会。不久后,OpenAI宣布成立营利性分支,并从微软获得了大笔投资。目前,OpenAI正计划全面转型为营利企业。 马斯克在今年10月的一次访谈中直言不信任OpenAI和奥特曼。他表示:“我既不信任OpenAI,也不信任萨姆·奥特曼。我无法接受让世界上最强大的人工智能掌握在一个不可信之人手中。” 在诉讼中,马斯克指控奥特曼欺骗他为OpenAI提供资助,称奥特曼最初以非营利为名吸引投资,但实际上意图将其转变为营利性企业,从而背离了最初的使命。对此,OpenAI坚决否认这些指控,并称诉讼“毫无根据”。 与此同时,马斯克另起炉灶,创立了与OpenAI竞争的人工智能公司xAI。随着马斯克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上升,他的影响力可能更倾向于支持xAI,而非奥特曼领导的OpenAI。这种情况促使外界呼吁联邦政府进行干预。 奥特曼长期以来一直倡导政府资助人工智能的发展。他曾试图说服美国政府在OpenAI初创阶段提供支持,但未能成功。在大选前夕,OpenAI的政策团队分别与特朗普和哈里斯的竞选团队会面,提出了他们关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的“曼哈顿计划”构想。 OpenAI全球政策副总裁克里斯·勒哈恩(Chris Lehane)表示:“早在选举之前,我们就已明确指出,鉴于人工智能的重要性,这是一项超越党派的技术。每个美国人都希望看到美国在这一领域领先全球,这意味着OpenAI必须积极参与这些对话。” 据悉,特朗普正考虑任命一位“人工智能沙皇”,此人不仅将负责人工智能的安全,还将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强美国对中国的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与马斯克的其他竞争对手不同,奥特曼在大选后选择公开反击,尽管马斯克的权势正在与日俱增。 11月15日,马斯克对OpenAI发起了新一轮诉讼。对此,奥特曼在社交媒体X上分享了xAI聊天机器人Grok的截图,显示Grok似乎更倾向于认为哈里斯比特朗普更适合担任总统。奥特曼随即发问:“这到底谁才是左翼的宣传机器?” 随后,有X用户发布截图显示,Grok在回答谁是最佳总统时给出了两种答案:特朗普和哈里斯。马斯克转发了这些截图,并评论道:“狡猾的萨姆又在故技重施了……” 尽管如此,奥特曼在应对特朗普时仍表现得非常谨慎。在特朗普胜选当天,奥特曼打破了一贯使用全小写字母的风格,以示对新领导人的尊重。他在X上写道:“祝贺特朗普总统。我衷心祝愿他在工作中取得巨大成功。” 马斯克预计,他在特朗普政府中的新角色将在未来数月内为他树立更多的敌人。他本月早些时候在X上表示:“这确实将是一项艰巨而枯燥的任务,会让我树敌众多,而且还没有任何报酬。真是太棒了!”他还配上了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符号。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59996.htm)
一份内部备忘录显示,当地时间周一,特斯拉通知德州奥斯汀工厂组装Cybertruck的工人,让他们在未来三天休息。该备忘录称:“本周二、周三和周四((12月3日至5日)),你们不需要报到工作。”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1203/889ef44ab4b1ec2.jpg) 工人们被告知,他们每天仍将获得8小时的工资。 根据这份备忘录,工人们将于周五(12月6日)返回Cybertruck生产线。特斯拉还表示,一些工人将不遵守调整后的时间表,这些工人将另行通知。 目前尚不清楚特斯拉暂时改变Cybertruck装配线时间表的原因。 据Cybertruck生产线的工人们说,自10月下旬以来,他们的时间表一直不稳定。四名员工表示,有好几次,上班后他们要么被打发回家,要么被要求进行额外的培训或打扫卫生,以填补他们的工作时间。 至少有一名工人对时间表的频繁调整表示失望,他说:“当我刚开始在特斯拉工作时,你可以指望得到加班费,现在我能工作40个小时就觉得很幸运了。” 据Electrek称,去年特斯拉开始交付Cybertruck时,这款电动皮卡的预订量超过了200万辆。 有迹象表明,对该产品的需求可能已经开始减弱。此前媒体看到的一份备忘录显示,特斯拉在4月份缩短了Cybertruck生产线上工人的轮班时间。 几名较晚预订Cybertruck用户报告说,他们已收到了交付的车辆,这表明特斯拉可能比预期更快地完成了预订名单的交付。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59994.htm)
Nearly two dozen semiconductor companies, two investment companies and over 100 chipmaking tool makers under new restrictions from the entity list, which bars US suppliers from shipping to them without first receiving a special license.
11月29日,WISE2024未来消费大会在北京正式举行。本届大会由36氪未来消费主办,以「与你常在」为主题,聚焦消费行业热点议题,邀请20+投资机构、平台方、品牌方和服务商高管,共同探讨消费行业新趋势与新机遇。 在所有营销都向流量平台汇聚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了不断上涨的流量价格带来的压力。当营销的成本越来越高,企业还有哪些策略可以应对?在投流成本不断压缩利润空间的困境中,企业是否还有突围的路径?对此,天禹数智创始人、董事长周宇霖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以下是周宇霖《新一代数智营销体系开创者——用数智赋能,以结果付费》的演讲实录:  现场所有36氪的朋友以及线上直播间的朋友们大家现在好! 周宇霖,天禹数智创始人,今年10月份出了一本新书,30天时间在全网卖了10万册,成为了今年的畅销书,叫《人人都需要的销售演讲力》。 今天我演讲的核心主题是什么?我觉得所有人可以聚焦在我能为大家创造什么价值。今天平台上出现的很多企业都非常优秀,但我更关注的是,我为现场的朋友们能创造什么样的价值。我们是专门做营销策划的,就是帮助企业做业绩增长的。而我们跟行业其他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是国内首家提出0策划费、纯佣合作的公司。**对比来看,市面上很多营销策划公司会收高昂的策划费,能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我们公司于2023年全面提出0策划费,我们伴随企业的发展来获取它增长的佣金,企业发展得越好,我们提取的佣金就更多,因此我们以这个方向来构建我们的结果。**  我昨天去品牌分享的时候,有记者问我,周宇霖你怎么敢提出这个策略?这在所有行业中都很难实现,你如何做到?我就说了核心三个字,叫数智化。我们今天可以把一个企业业绩的增长从变数做成定数。 接下来我想与各位呈现一下我们的产品、服务。各位创业者以及品牌方,未来如果有新品要上市,不妨可以结交一个新朋友,南方的周宇霖。 我们所构建的新一代数智营销体系到底是什么?其实我这几天听到了很多嘉宾在分享,说接下来有很多企业可能会走向IP、直播,可能会有很多营销手段,几乎都会有一些创新。老板走向IP,人人走向IP,我可以负责地讲一句话,这绝对是中国企业巨大的陷阱,而且这种营销模型是不可逆的营销陷阱,甚至会让很多品牌从过去发展很好的状态,走到一个不可逆的境地。 我剖析一下背后的原因。我个人把营销分为五个阶段,1.0时代叫“坐在家里找生意”,2.0时代我们走到外面找客户。 2019-2021年,中国所有发展好的头部企业用的杠杆都叫做招商,并且通过广告轰炸的形式先把产品植入到用户心智,再通过招商招到很多渠道商。这种模式下,很多企业从个把亿做到十个亿、二十个亿。但是,前几年这种情况戛然而止。因为疫情来了,过去所有存在于线下的营销模式已经不适用了。 2019年,很多企业用招商模式找到渠道方,最后我们辅导底下的分公司经销商合伙人。经销商底下还有省代市代。总部架构非常重,总经理要把东西交给总监,总监交给大区经理,经理交给员工,这都还没有传达到客户。我们要行使很多轮的传递,有些公司比较优秀,开始学会做策划部,做内容,让一线团队去做,还有很多企业会打造商学院体系,通过这些手段触达到用户。 2012-2019年的营销模型对总部的依赖性非常大,但是因为疫情的原因使中间环节全部跳掉,大量企业开始进入4.0营销,我称之为电商时代,依赖短视频和私域,所有企业被迫往线上去,整个环境发生了改变。这时候出现一种模型就是品牌方直接投用户,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很多企业直接打造IP、打造直播、玩私域的模型。的确有很多个人创业者,过去没有产品,但懂得做内容,在一年之内一个人赚的钱甚至比一个上市公司还多。所以大量的人开始跑到线上做IP,包括很多老板跑到线上做IP。我想告诉各位,这绝对是很大的陷阱,也是一个公司战略上的短视。 我想问品牌方,假设可以直接靠短视频和直播触及到用户端,那我要经销商干什么?是不是可以放弃经销商发展?有没有人做出这个选择?有。2020-2023年之间很多企业出现二选一,放弃经销商独立发展。还有一种是抱着经销商等待疫情过去。 你会发现跟经销商共存亡的企业团灭,也有选择自己发展的公司发展起来了。**但是2024年所有营销环境的反噬出现了,**电商本身就是流量生意,哪里有流量就往哪里去。淘宝当年出现了很多淘品牌,请问今天有多少活的好?不停地投,流量成本被挤压,厂家价格被认定,用户永远会以购买产品的最低价为锚定心智,最后品牌方没钱可赚。线下明明可以把价格按10倍抬高做利益分配,但是因为电商模型出现把中间的空间全部挤掉了。 所以这几年很多企业很难,难在哪里?在于我们的品牌企业不用短视频的手段发展,感觉拓不了客。现在客户拓出来之后又发现问题,价格在我们直播间当中不停地卷,现在不是全网最低几乎都卖不动了。抖品牌出现后,红利一旦消失,是不是代表品牌的生命力也跟随消失?所以我在2021年的时候说这条路径走下去,4.0营销模型和3.0营销模型会打架,而且会出现实体经济很难壮大的问题。  经销商要学短视频和直播太难了,假设他学不会,拓不了客,不能为品牌方赋能,品牌方也可以直接组建团队把货卖出去,那是不是中国大量的经销团队、流通团队,所有人都没钱赚?因为没有钱赚,产业链没有钱分配,我只能去直播卖更便宜的货,于是把主播吹嘘到比天还重要。因为价格是全网最低,这种模式也把传统经销模式干掉了,导致中间没钱可分,老百姓手上没钱,只能买更便宜的商品。假设今天中国的实体老板还是觉得我要做直播,我要做短视频,我要打造IP,我要去做中间商,那么你会发现整个实体经济真的会迎来很大的挑战。 后来我提一个概念,我说短视频和直播到底是谁玩儿的?我们设想一个理念,过去的品牌方是做产品研发,经销商负责卖货,直播、私域等等。经销商应该学会这些,但是经销商学不会,难度太高。那能不能我总部把内容做完,让经销商做转发、转换。 **因此当年我画了一个模型,也是现在的营销5.0模型,即总部的营销中台不直接toC,而是做内容。**做哪些内容?做时代传播需要的内容,包括视频、私域、直播等。我们打造的朋友圈不是一篇一篇的文章,而是一个剧本。我们要打造给客户传递价值的短视频,不只是吸引大家的眼球,而是要从我们的场景、产品到产品卖点、客户间进行传递。我需要把经销商每个员工的朋友圈都变成传播链条。我们中间的渠道是什么?总部的系统直接赋能到渠道经销商老板,老板做授权,并触达底下的员工,员工做转发。谁来跟客户进行碰面?是我总部来帮经销商和客户碰面,利益归属渠道商,用户继续介绍用户,用户的收益还跟经销商挂钩。 当时我记得我们画出这个模型后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但是我们也发现要寻找和模型相匹配的工具,但当时市面上没有一套科技工具可以为我们解决以上问题。后来我想,既然没人干,那就我来干。所以我就从一个做营销策划的老师一步步走进了科技行业。我们做了营销管家平台,在300个老板对一个产品不熟的情况下,用我们系统指挥他们干活。在刚刚结束的11月份,我们用20个人指挥了全国300个合作伙伴,远程指导他们如何卖货,我们把一个产品卖出了2千万的GMV(商品成交总额)。 2024年9月15-10月30号,20个人的团队,45天完成了2千万的GMV,这就是我们的业务系统。我们把任务目标派发到每个人手上,所有经销商进行转发。这里有的是老板,有的是我们招募的合伙人等等。他们转发的内容我们会把所有成交信息用短视频结构划分出来。我们会很有营销逻辑的去做整个内容设计——如哪些做种草、哪些做促成、哪些做转化等等。我们用剧本的模型让他们完成转发后,当有人看到视频就会触达我们的直播间。我们三个月突围的就是这本书,59.8元的书,形成我们的整体裂变,用户购买完之后会被系统自动抓进我们的社群。对应如今的线下营销,我一个微信群就等于一个门店。其实有很多产品不一定需要把重资产完全压在线下,有的需要,有的其实可以用线上社群作为业务的载体。 最后我们做了一轮直播集体变现,我们做了一个挑战,卖了中国最难卖的产品,就是课程。课程是我此生卖过最难卖的产品,但是我们线上通过整个业务流程完成了2千万的GMV,这就是我们新一代智能营销系统,销管家整套业务模型。它可以用在什么行业?目前我们已经突破了教培、知识付费、消费品以及很多智能硬件等等。用我们这套体系可以把整个公司所有的经销体系和员工串联起来。 有人问天禹今天能为大家创造什么?0策划费、纯佣合作。过去有人把讲课培训当成骗子,把做营销策划的人称之为忽悠,为什么?因为一套方案出来后无法落地,很多企业的日子特别难受。我后来提一个概念,假设作为营销公司,我不能帮助企业获得成长,我还拿策划费,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合理的。中国老板不是不愿意掏钱,而是怕把钱掏出去后没有收益。因此我们做革命,用数智化营销,帮助中国企业实现业绩增长。企业有结果,我们跟着获利,企业没有获利,我们分文不取,要让中国未来的企业家爱上营销公司,谢谢!
“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旨在规范存款利率管理,确保协议期内银行存款挂牌利率或存款利率内部授权上限等的调整能及时体现在实际存款业务中,从而维护市场秩序,保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创始发起人袁帅告诉钛媒体App。
11月28-29日,为期两日的36氪WISE2024 商业之王大会于北京隆重召开,作为中国商业领域的全明星盛典,WISE大会今年已经是第十二届,在不断变化的时代里见证着中国商业的韧性与潜力。 2024,是有些模糊且变化多于稳定的一年。相比过去十年,大家的脚步正放缓,发展更加理性。2024,也是寻求新的经济动力的一年,新的产业变化对每个主体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WISE大会以Hard But Right Thing(正确的事)为主题,在2024,什么是正确的事,成为我们更想交流的话题。  北电数智CMO、战略与市场负责人杨震 当日,北电数智CMO、战略与市场负责人杨震作了主题为《“国产算力PoC平台”,以场景测评寻找算力最优解》的演讲。 什么是“正确的事”,在如今的AI行业,拆解这样一个问题变得尤为复杂。但从2023年人工智能产业的营收角度来看,**人工智能真正进入实际生活还很远**。芯片层占了产业90%的营收,模型层有7%,但应用和工具层仅占了3%。 人工智能真正实现落地面临三个问题。**算力是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行业企业对国产算力芯片的性能和适用场景并不了解,下意识也会排斥使用国产芯片。**如何把国产算力用好是关键的事。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打通算力和场景,**让国产芯片和模型能完成适配,更好发挥模型的效果。**第三个问题,则是如何让国产芯片协同作战,**发挥集群效应,发挥不同国产芯片的算力优势。 北电数智推出了全国首个国产算力PoC平台,打破国产算力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产业链断层,国产算力集群提供垂类场景评测、适配与验证服务,同时,为AIGC视听、金融、政务、工业、医疗、具身智能、交通等多领域AI应用企业提供多种算力适配试验空间,推动国产算力芯片和场景适配,将国产芯片用起来,推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以下为北电数智CMO、战略与市场负责人杨震的演讲实录:** 杨震:今天相信每家企业都是被这个题目引来的——做难而正确的事。人工智能是当下最火的话题,如何把算力用起来是难而正确的事。这非常契合今天的题,它怎么难、如何难。 ## 通用技术变革生产力,难而漫长的事情 人工智能是一个全新通用技术的发明,人类历史上每次出现的新通用技术都带来了产业变革、行业变革和每个人生活的变革,它不断推动人类文明一点点往前。前三次工业革命都不如人工智能革命带来的变化彻底,它应该是整个人类文明一次质的飞跃。 但是这个飞跃来得容易吗?非常难。以电举例,电发明之前是蒸汽动力,那个时代已经有工厂,所有工厂都用蒸汽动力驱动;从电和发电机被发明出来,到电真正进入工厂替代动力源将所有工厂变成电力工厂花了50年,可想而知有多难。**它不仅是动力源的替换,还要替换新型生产工具、产线、完整的生产系统,不仅是技术,更是流程、组织、系统,和每个人意识形态的变化**。 今年持续有AI手机、AIPC推出。个人电脑诞生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但个人电脑完全进入企业是新世纪以后的事,**直到ERP、CRM等一系列工具能发挥电脑的作用,给企业带来质的变化时,它才会被普及**。 回到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上个世纪50年代就出现了,但直到2006年深度学习提出才被大家关注。50年代就有类似决策向量等理论,当时《纽约时报》也预测说人工智能将来临,机器帮人做事在十年之内可实现,结果花了50年才成真。到新世纪时才会有机器学习出现,到了2021年神经网络这个体系在大赛上取得胜利,神经网络这个词才终于被大家所认知。同样的道理,大家真正认识到生成式人工智能是GPT3.5涌现了所谓的智能,给大家带来了全新的认知。之前虽然说有深蓝下国际象棋,AlphaGo下围棋等,但大家并没有切身体会到它真正产生了智能的状况。 ## 人工智能落地,需要敢用、会用、用好国产算力 这时候又一个问题出来了,人工智能是一项通用技术,它距离真正进入千行百业、影响每个人的生活还有多远,从营收数据就可以看到。**人工智能三大要素算力、算法、数据,**目前还是卖铲子的人赚钱,2023年芯片层占了整个人工智能产业90%的收入,模型层贡献了7%的收入,应用和工具层仅占了3%,从这个数据看,离人工智能实打实落到所有人生活还很远。 为什么这么远?绝大部分通用技术在进到产业、社会前,首先会在To B端突破。大家可能已经开始用机器人写文章、查东西,但人工智能如果想进入企业,仅有聊天机器人是不够的,他需要系统搭建。 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来说,要搭这个系统很不容易。**算力其实是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国内有将近30家GPU厂商,国产智算芯片有多好,能支持什么场景,怎么能够用起来,很多人不知道,所以下意识也会排斥不知道的东西,还是想用进口芯片。**如何用,如何把国产算力用好,其实是蛮关键的一件事情。**同时由于我国的产业结构,会看到有芯片层有30多家企业,模型层有百模大战,整个人工智能产业链在国内还是相对离散的状况,并没有进入收敛期,就让构筑这个系统更复杂,企业更难抉择用谁家的芯片、谁家的模型,怎么搭智能体平台,**构筑企业级应用和企业级工作流,是所有人思考的事情**。 ## 打通算力和场景,PoC平台加速人工智能时代到来 今天讲的是国产算力的PoC平台,**第二个问题,为什么需要国产算力PoC平台?**总书记常说,看清现实,认清差距,找到路径,解决问题,整个国产算力和国际上先进的算力是存在两代左右代差的,但国产算力整体来说并不是不能用,他们都有自己发挥得非常好的部分,但使用者其实不知道国产算力哪里好用,怎么用起来。 基于这样的状况,**对于算力供给方,当没有人给它场景的时候,它其实缺一个练兵场,能提供的都是单芯片的理论数据,但集群数据是怎么样的,很难得到**。 **整体来说,国产芯片产能还是受限的,单一国产芯片整体产量不足,很难满足需求**。算力使用方也经常跟我们说,想用国产算力,但不够。他们其实有场景、有模型,但是模型任务一直在排队,等,这是我们要面对的实际问题。 **这时候就提到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国产芯片不能协同作战**?可能大家也听说过,每个芯片都有自己的生态,这个生态形成了自己的商业闭环,但是不同的生态之间协同作战存在一个隔阂,换句话说,在非常多的智算中心里,哪怕在同一个智算中心里有不同的集群,每个都是不同的算力烟囱,很难协同作战。对于使用方来说不知道谁家好,买单一芯片总量又不够,这又是个非常大的问题。 这次PoC平台,我们推了非常多的场景,比如金融、工业制造、AIGC视听场景,在这个场景里大家可以把自己的场景放进去看一下,国产算力在相应场景里表现怎么样,好不好用,适不适用,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让大家正确地认知国产算力,正确地认知国产的算力集群是否能有效支撑实际的场景使用。 **想让国产芯片协同作战,有蛮多的难而正确的事,或者说蛮多的苦工夫要做**。芯片和模型之间实现适配要磨合,能够支撑芯片和模型有最好的表现,这是单一模型。混元集群是把不同算力集群打散,让他们形成巨大的虚拟算力池,对外根据实际场景提供相应的算力支持和服务。他就有非常多事情要做。第一,要让纳管的不同算力集群能够无差别支持不同的模型,有蛮多的事情要做。 我们已经实现超过10种国产芯片算力集群向上交叉普适的适配,超过20种主流的基座大模型的适配。为了支撑主流基座大模型,**我们先做了算子补齐和自动调优,让所有主流芯片和基座模型进行交叉适配。**如果两个芯片集群协同,打一些补丁就好了,但要想实现纳管的所有算力集群协同作战、共同对外,打补丁这条路是走不通。**我们写了统一的通信库,让不同的算力集群用我们的通信库来进行通信。** 刚才提到有一些国产算力和进口算力存在代差,我们去研究算法有没有机会定义硬件,给国产芯片加速,**我们做了非常多类似时间压缩、编译优化的事情,通过软件给硬件做加速**。 因为我们是巨大虚拟的算力池,对外提供算力服务其实需要强大、灵敏的调度策略,**我们做了多套灵敏的调度策略,**根据不同任务有效、准确的调配整个算力池里不同的算力,以支撑各类任务。**我们还在攻关调度,让算力像电力一样可以削峰填谷,**实现不同集群协同作战,无差别提供服务。 以往提供服务都是租赁的方式,按台、匹来租赁。当我们做到这样的技术,其实可以按消耗,按吞吐量计费,你用了算力才收费,不用的时候不会因为你占用时长而收钱,让非常多中小公司、开发群体,甚或是个人开发者,能用得起算力,用到非常好的高质量算力。 在基础工作做完以后,为政务、医疗等场景提供有效支撑。提到这个的时候又会提到非常多难的部分,其实做整个算力测评适配的时候,一定要对背后的原子级场景区分,语音识别、图象识别、纠错等,才能调用每个芯片里相应的参数和指标。 我们国产的**PoC平台已经落地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对外提供服务。上周新华社、人民日报等都做了报道。我们希望搭建一个使用方和国产算力方双向奔赴的平台,推动国产算力能够被当做电一样用起来,推动整个人工智能时代的加速落地。 快速介绍一下我们是谁,我们是北京电控旗下的企业,去年8月1号才成立,现在第16个月。由于年轻决定了我们是一家人工智能的国企,我们也以总书记对科技企业三性,原创性、颠覆性、引领性作为对自身的要求。新中国成立的时候,酒仙桥一度是新中国电子工业的摇篮,北京市数字经济算力中心以及国产PoC平台就在离这里大概一公里的地方,我们也希望酒仙桥能够在人工智能时代成为新的人工智能高地,推动人工智能第四次工业革命在中国加速落地。
Arc 浏览器公司就是那个顶级营销高手,不管你用没用过他们的浏览器,但大概率是听说过的。前阵子,他们就决定另起炉灶:《Arc 浏览器将停止开发?又要发布一款新浏览器?》,这才不到2个月,就开始预告新浏
 世界正历经百年未有之变局,历史的洪流将再一次激起文明与觉醒的浪花。 2024,国际形势风起云涌。剑拔弩张的中东冲突,跌宕起伏的美国大选,资本市场的牛熊交相辉映… 这是格隆汇与大家相约的第九年。 极目眺望,我们一往无前的信念依旧坚定。即便时而顺风疾行,时而逆风展翅。 历史车轮终归是滚滚向前的,时代浪潮也一直生生不息。 这一路上,我们答疑解惑,探索中国经济的现在与未来;我们鉴往知来,探讨全球视野如何下注中国。 不畏山高路远,不畏风高浪急。在这片神州大地上,许多角落都曾留下过我们的足迹。 我们也一直在努力让分布在全球七十多个国家、数千万会员的集体智慧与力量,去穿透前行路上的迷雾,化解那些加诸于我们身上的风险与伤害。 于高山之巅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望长风浩荡。 愿诸君,潮涌于壮阔山河,征途在星辰大海。此后年复一年、年赴一年、年富一年。**12月5日-12月7日,格隆汇·第九届·全球投资嘉年华·2025与你如约而至!**    三天会议干货满满,届时将邀请近百位重磅出席嘉宾,超2000多位投资圈大咖与300多位上市公司高管莅临现场。是今年投资圈中规模最大的年终盛典,值得您一年的期待! 报名通道现已开启!请关注格隆汇APP或微信公众号格隆汇APP获取报名通道! 为提供更高品质的会议环境,本次大会将采取报名审核机制。我们将根据您的工作单位、职务、投资经历,对您进行身份核实,若有与本次大会不匹配的报名情况,我们将可能不予审核通过。一切确认信息,请以之后的短信确认为准。格隆汇期待您的到来! 请注意,第三日的活动,“下注中国·全球机构投资者思享会”,为收费制,报名通道,今日开启。现在报名,原价¥2688,早鸟价¥1888,(早鸟票数量有限)。数量有限,欢迎各界共同参与,与格隆汇携手打造财经领域年度盛典! (付费报名是为保证会议的私密性,我们的活动将始终保持非盈利性质。门票收入,扣除成本后,组委会将盈利部分全部捐赠给希望工程和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会。) 一场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投资盛会,已经蓄势待发,欢迎各位同行者! 12月5-7日,格隆汇邀您共赴一场投资盛会
今日,**由中国东航最新引进的第九架C919执飞MU5421“上海虹桥—重庆”航班,搭载159名旅客顺利飞抵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机场以“水门仪式”迎接国产大飞机在重庆的首个商业航班。 值得一提的是,**飞机编号为B-657T的东航第九架C919是全球首架具备全国产客舱局域网服务功能的C919客机,每个座椅都有“客舱局域网”提示标签。** 旅客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在开启飞行模式后,搜索并连接无线局域网热点“CEAIR-WIFI”,打开浏览器访问www.muflyer.com,即可进入局域网平台。 旅客可通过“空中影音”栏目看热门电影,玩“空中游戏”,还可以由“目的地介绍”、“打卡博物馆”等栏目查询目的地攻略。 据了解,**该服务通过国产设备提供,由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打造,相关设备及系统已经完成了有关取证工作。** 据悉,从12月4日开始,C919将于沪渝快线常态化执飞每天一班往返。 **去程MU5435航班每天17:05从上海虹桥起飞,20:10到达重庆;回程MU5436航班21:30从重庆起飞,23:40到达上海虹桥。** 至此,东航C919机队常态化商业航线增至7条,包括上海虹桥—成都天府、上海虹桥—北京大兴、上海虹桥—西安、上海虹桥—广州、北京大兴—西安、上海虹桥—太原,以及此次新开的上海虹桥—重庆。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03/f27fb8d788e949eab87ae14092303992.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59992.htm)
在 12 月 5 日开始的一轮预购之后,台湾于 12 月 17 日加入了苹果 Vision Pro 的销售区域名单。自 2024 年 2 月发布以来,苹果在空间计算领域的首次尝试一直进展缓慢。 加上台湾,目前已有 13 个国家/地区可以购买 Apple Vision Pro。  这一消息是在本地化的台湾苹果官网新闻页上分享的,事实证明,鉴于其高昂的价格和有限的原生应用选择,苹果很难向普通民众销售这款头显。[页面](https://www.apple.com/tw/apple-vision-pro/)强调了预购和上市日期,并提供了有关高端耳机的所有常规细节。 另一方面,台湾地区的[在线 Apple Store](https://www.apple.com/tw/shop/buy-vision/apple-vision-pro) 已经上线了一个购买页面,潜在客户可以在该页面上查看价格和选项,如存储容量和蔡司光学插件。 空间视频内容不断涌现,但数量有限,用户只能在一小时内观看完所有内容。 这些内容很吸引人,但似乎不足以证明 3500 美元的起价是合理的。 Apple Vision Pro 还在美国、加拿大、中国、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英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韩国有售。 销售量低可能不会阻碍苹果公司的发展,但有传言称,由于难以在不牺牲功能的前提下降低价格,低价机型已经推迟到 2027 年。 同一传言称,苹果 Vision Pro 的 M5 更新将于 2025 年中期推出。 鉴于M2的原始型号仍在全球范围内发布,且需求有限,任何类型的后继型号似乎都不太可能很快推出。 有意购买 Apple Vision Pro 的台湾居民可于 12 月 5 日进行预购。 12 月 17 日开始出货和发售。 苹果在台湾台北有两家零售店,这些零售店将提供 30 分钟的 Vision Pro 耳机演示课程。 有关演示课程的更多详情将在预购开始后公布。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59990.htm)
南澳大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的工程师们从木帆船时代的经验中汲取灵感,为无人机开发出一种在夜间利用星空导航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简单、轻便的设备,适用于没有 GPS 信号的地区。 当你看到专为长途飞行设计的老式飞机的图片时,拿出放大镜或使用图片放大功能,你可能会看到机身顶部伸出一个小塑料圆顶。 在还没有全球定位系统和无线电测向仪的时代,飞机的导航员就是这样利用星星来确定自己的位置的。 这一原理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当时的船长会使用六分仪和类似的仪器来确定太阳和星星的位置,然后在天文表和精密计时器的帮助下计算出他们的经纬度,精确度约为 1.5 海里(2.8 千米)。 在 20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飞行员使用了几乎完全相同的技术,唯一不同的是,要根据在空中一个不稳定的平台上观测星空这一事实进行调整。   虽然大多数海员和一些飞行员仍在使用天体导航,但它主要是在全球定位系统无法使用或因当地冲突导致美国关闭二级全球定位系统微调功能而降低性能时的备用系统。 可以在无人机上安装自动系统,自动进行瞄准和计算,但这种系统非常复杂,因为它们必须对飞机的运动和方向进行补偿才能工作。 这不仅成本高昂,还意味着大量的额外重量和电力消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南澳大利亚团队开发了一种算法,使他们能够使用一系列夜空图像将带翼无人机的位置固定在 4 公里(2.5 英里)以内,而不需要任何外部信号或数据链路。  据该团队称,新的绑带式系统重量轻、成本低、模块化,并使用在 Cube Orange 飞行控制器上运行的 ArduPilot。 在导航修复过程中,无人机在拍摄多张图像的同时,会绕着罗盘上的所有点飞行一圈。 通过比较图像,算法会消除任何偏差,并将相机与无人机的姿态和航向参考系统(AHRS)对齐。 据称,新系统成熟后不仅可用于军事领域,还可用于偏远地区的长航时环境监测。 UniSA的研究人员塞缪尔-蒂格(Samuel Teague)说:"传统的星基导航系统通常复杂、笨重且成本高昂,而我们的系统则不同,它更简单、更轻便,而且不需要稳定硬件,因此适用于小型无人机。这种导航方式非常适合在大洋上或有可能受到 GPS 干扰的战区开展行动。 除国防领域外,它对环境监测也非常有用。" 这项研究发表在[Drones](https://www.mdpi.com/2504-446X/8/11/652) 上。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599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