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知声创始人、CEO黄伟对笔者表示,大模型的出现不是偶然,是必然。从山海大模型定位来看,未来云知声要做世界领先的大模型更是充满挑战。
昔日50亿纾困“实验”如今正面临一个“五方皆输”的局面:中国信达、特区建发、华南城、西安华南城以及众多商户业主,都继续深陷泥潭。当政策善意遭遇市场现实,当国企信用碰撞商业风险,当信息迷雾掩盖真实危机,所谓纾困救助就会再次沦为资本游戏。这场败局的“酿成”过程,正在给当前地产纾困模式敲响警钟。
AMD周四公布了其下一代 AI 芯片 Instinct MI400 系列的新细节,该系列芯片将于明年出货。AMD 称,MI400 芯片可组装成名为 Helios 的完整服务器机架,这使得数千个芯片能够以 “机架级” 系统的形式连接在一起。 AMD的CEO苏姿丰 “我们首次将机架的每个部分设计为一个统一系统,”AMD 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周四在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的发布活动上表示。 OpenAI 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与苏姿丰一同登台,并表示其公司将使用 AMD 芯片。 “当你第一次告诉我这些规格时,我心想,这不可能,听起来太疯狂了,” 奥特曼说,“这将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AMD 的机架级设置将使芯片对用户而言像一个统一系统,这对大多数 AI 客户(如云服务提供商和开发大型语言模型的公司)至关重要。这些客户需要覆盖整个数据中心并消耗大量电力的 “超大规模” AI 计算机集群。 “可以将 Helios 视为一个真正像单个大型计算引擎一样运作的机架,” 苏姿丰将其与英伟达预计明年发布的 Vera Rubin 机架进行了对比。 OpenAI 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 AMD 的机架级技术还使其最新芯片能够与英伟达的 Blackwell 芯片竞争,后者已配置 72 个图形处理单元(GPU)。英伟达是 AMD 在开发和部署 AI 应用的大型数据中心 GPU 领域的主要且唯一竞争对手。 AMD 称,作为英伟达的重要客户,OpenAI 一直在为其 MI400 路线图提供反馈。借助 MI400 芯片和今年的 MI355X 芯片,AMD 计划在价格上与竞争对手英伟达展开竞争。该公司一位高管周三对记者表示,由于功耗更低,这些芯片的运行成本将更低,且 AMD 正以 “激进” 的价格削弱英伟达的市场份额。 到目前为止,英伟达在数据中心 GPU 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部分原因在于它是首家开发出 AI 开发者所需软件的公司,这些软件可让原本为 3D 游戏显示图形而设计的芯片发挥作用。在过去十年 AI 热潮之前,AMD 专注于在服务器 CPU 领域与英特尔竞争。 苏姿丰表示,尽管英伟达使用其 “专有” CUDA 软件,AMD 的 MI355X 仍可超越英伟达的 Blackwell 芯片。 “这表明我们拥有真正强大的硬件,这是我们一直知道的,但也表明开源软件框架取得了巨大进步,” 苏姿丰说。 2025 年迄今为止,AMD 股价持平,这表明华尔街尚未将其视为对英伟达主导地位的重大威胁。 AMD “Helios” AI 机架 AMD 数据中心 GPU 总经理安德鲁・迪克曼(Andrew Dieckmann)周三表示,AMD 的 AI 芯片将在运行成本和购置成本上更低。 “总体而言,我们在价格上有显著优势,再加上我们的性能竞争优势,因此能节省相当可观的两位数百分比成本,” 迪克曼说。 未来几年,大型云公司和各国都准备斥资数千亿美元围绕 GPU 建造新的数据中心集群,以加速前沿 AI 模型的开发。仅今年,大型科技公司的计划资本支出就包括 3000 亿美元。 AMD 预计到 2028 年 AI 芯片总市场规模将超过 5000 亿美元,尽管尚未说明其能占据多少市场份额 —— 据分析师估计,英伟达目前占据超过 90% 的市场份额。 两家公司都承诺每年发布新的 AI 芯片,而非每两年一次,这凸显了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尖端 AI 芯片技术对微软、甲骨文和亚马逊等公司的重要性。 苏姿丰称,AMD 在过去一年收购或投资了 25 家 AI 公司,包括今年早些时候收购服务器制造商 ZT Systems,该公司开发了 AMD 构建机架规模系统所需的技术。 “这些 AI 系统变得极其复杂,全栈解决方案确实至关重要,” 苏姿丰说。 **AMD 当前的销售情况** 目前,云服务提供商正在安装的最先进的 AMD AI 芯片是其 Instinct MI355X,该公司称其已于上月开始批量出货。AMD 表示,从第三季度开始,云服务提供商将可租用该芯片。 为 AI 构建大型数据中心集群的公司希望有英伟达的替代方案,不仅是为了降低成本和提供灵活性,还为了满足对 “推理”(即实际部署聊天机器人或生成式 AI 应用所需的计算能力)日益增长的需求,这比传统服务器应用需要更多的处理能力。 “真正改变的是对推理的需求显著增长,” 苏姿丰说。 AMD 官员周四表示,他们认为其新芯片在推理方面优于英伟达的芯片。这是因为 AMD 的芯片配备了更多高速内存,使更大的 AI 模型能够在单个 GPU 上运行。 AMD 称,MI355X 的计算能力是其前身的七倍。这些芯片将能够与英伟达去年年底开始出货的 B100 和 B200 芯片竞争。 AMD 表示,其 Instinct 芯片已被 10 大 AI 客户中的 7 家采用,包括 OpenAI、特斯拉、xAI 和 Cohere。 AMD 称,甲骨文计划向其客户提供包含超过 13.1 万个 MI355X 芯片的集群。 Meta 官员周四表示,他们正在使用 AMD 的 CPU 和 GPU 集群来运行其 Llama 模型的推理,并计划购买 AMD 的下一代服务器。 微软代表表示,其使用 AMD 芯片为其 Copilot AI 功能提供服务。 **价格竞争** AMD 拒绝透露其芯片的成本 —— 它不单独销售芯片,最终用户通常通过戴尔或超微电脑等硬件公司购买 —— 但该公司计划让 MI400 芯片在价格上竞争。 这家位于圣克拉拉的公司将其 GPU 与 2022 年收购 Pensando 获得的 CPU 和网络芯片搭配,以构建其 Helios 机架。这意味着其 AI 芯片的更广泛采用也将惠及 AMD 的其他业务。与英伟达的专有 NVLink 不同,它还使用名为 UALink 的开源网络技术来紧密集成其机架系统。 AMD 声称,其 MI355X 每美元可提供比英伟达芯片多 40% 的代币(一种 AI 输出的衡量标准),因为其芯片比竞争对手的功耗更低。 数据中心 GPU 每颗芯片可能耗资数万美元,云公司通常会大量购买。 AMD 的 AI 芯片业务仍远小于英伟达。该公司表示,其 2024 财年 AI 销售额为 50 亿美元,但摩根大通分析师预计该类别今年将增长 60%。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422.htm)
AI零点击漏洞EchoLeak可窃取微软365机密数据,企业AI安全拉响警报。
传腾讯计划150亿美元收购韩国最大游戏公司Nexon;新华保险拟出资不超过150亿元认购私募基金份额;广汽首款量产飞行汽车开启预订,售价不超168万元;万科A:6月10日-12日累计出售7296万股A股库存股;波音:与印度航空就171航班空难保持联络,随时准备提供支持;“川超”要来了?四川体育局:借鉴“苏超”联赛发展经验。
据彭博社的马克·古尔曼报道,苹果计划在 2026 年春季推出其推迟的个性化Siri功能,苹果设定了 2026 年的“内部发布目标”,这与苹果高管本周的评论一致。 克雷格·费德里吉 (Craig Federighi) 和格雷格·乔斯维亚克 (Greg Joswiak)在 WWDC 结束后多次接受采访,承认苹果在 Siri 方面存在问题,并确认苹果目前正计划于 2026 年发布。根据苹果的说法,其在测试 Siri 新功能时一直存在质量问题,因此暂停了这些功能,并改用更强大的底层架构来解决这些问题。 苹果最初计划在 iOS 18.4 中推出个性化的 Siri 功能,因此在经过一年的延迟来修复架构之后,我们可能会在 2026 年 3 月或 4 月的某个时候在 iOS 26.4 更新中看到该功能推出。 古尔曼声称,如果接下来几周的开发“证明很有希望”,苹果可能会在秋季推出新款iPhone 17时预览这些功能。目前尚不清楚苹果是否会这样做,因为它因推迟 Siri 功能的发布而面临大量批评和多起集体诉讼。 去年 6 月,苹果在 WWDC 2024 上首次展示了Apple Intelligence Siri 更新,并通过演示该功能来宣传iPhone 16机型。那些期待 Siri 功能而购买 iPhone 16 的用户对苹果今年 3 月推迟发布的消息感到不满。 对于WWDC 2025,苹果并没有强调未来即将推出的任何功能,该公司在主题演讲活动期间推出的几乎所有功能都出现在第一个开发者测试版中。 我们正在等待的 Apple Intelligence Siri 功能包括个人情境、屏幕感知以及与应用程序的更深层次的集成。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420.htm)
Meta 是最新一家进军地热能领域的科技公司,该公司周四宣布与初创公司 XGS Energy 达成协议,在新墨西哥州开发一座 150 兆瓦的地热发电厂。 XGS Energy尚未透露将在何处建造发电厂,而 Meta 发言人透露,Meta 不愿透露有关交易的具体细节,只是表示这还不是一份购买电力的合同,而是一项“推进该州地热能开发”的协议。  最近,科技公司、数据中心开发商和投资者对这项技术的兴趣日益浓厚。地热发电可以全天候发电,且不会产生排放,这对超大规模企业来说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组合。 据咨询公司Rhodium Group称,先进的地热能可以通过钻得更深来获取更热的岩石,到 2030 年可以在美国产生足够的电力来满足近三分之二的新建数据中心的需求。 许多地热初创公司正在采用开环设计,即将水注入一口井,让水流过岩石裂缝,然后再从另一口井抽取。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水会流失到地下。 另一方面,XGS Energy 通过密封井内的闭环输送水,最大限度地减少水损失。该公司还在井筒外部注入专有泥浆,以帮助将更多热量从岩石传递到闭环。 XGS Energy 和 Meta 之间的合作是地热初创公司达成的一系列交易中的最新一笔。 周三,Fervo Energy获得 2.06 亿美元融资,用于继续其 Cape Station 发电厂的建设。该发电厂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地热发电厂。该公司的发展势头引发了人们对其最早可能于明年上市的猜测。 今年4月,Google宣布将从Baseload Capital购买10兆瓦的地热能,为其在台湾的业务供电。这家搜索巨头还与Fervo达成协议,为其在内华达州的数据中心提供电力。 XGS Energy 去年筹集了 20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以帮助在加利福尼亚州开发商业规模的原型。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418.htm)
AMD 首席执行官对数据中心领域的未来表现出极大的乐观,声称对 AI 加速器的需求只会增长。AMD 声称,市场上没有足够的计算能力来处理所有不断发展的 AI 用例,并声称市场应该预期该公司的 AI/DC 收入将继续增长。 在Advancing AI 主题演讲中,AMD 首席执行官苏姿丰透露,数据中心加速器市场正以高达 60%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计未来几年这一数字将保持稳定,这使得 AI 加速器领域的估值达到 5000 亿美元,这不仅为 AMD 带来了无数机会,也为 NVIDIA 等竞争对手带来了机遇。AI 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型科技公司正在涌现出一些新的前景。  AI加速器市场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因为人工智能如今已不仅限于模型训练。该技术已应用于多种用例,这些用例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而AI GPU正是驱动这些计算能力的关键。AMD首席执行官表示,AI已经超越了数据中心的范畴,应用于云应用、边缘AI和客户端AI。所有这些领域都需要加速器来提供必要的计算能力。至于哪家公司将利用加速器需求,竞争正在加剧,尤其是在AMD近期发布声明之后。  AMD 宣布,他们正专注于三种不同的战略来拓展其 AI 产品组合,特别是打造领先的计算引擎、构建开放的生态系统和全栈解决方案,以确保其客户通过采用 AMD 的 AI 堆栈获得这一切。AMD 在计算引擎方面推出了最新的 Instinct MI350 AI 系列,该系列搭载基于台积电 3 纳米工艺节点的全新 CDNA 3 架构。它们配备了海量的 HBM3E 内存堆栈,旗舰型号 MI355X 的热设计功耗 (TDP) 高达 1400W。AMD 表示,它们的性能已与 NVIDIA 的 Blackwell 相媲美。  同样,在软件生态系统方面,AMD 发布了全新的 ROCm 7 软件堆栈,包括 vLLM v1、llm-d 和 SGLang 等增强型框架,并专注于提供各种优化。以下是 ROCm 7 的一些亮点: 最新算法和模型 扩展AI的高级功能 MI350系列支持 集群管理 企业能力 AMD 正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出积极进取的态度,并与多年来一直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 NVIDIA 展开竞争。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416.htm)
如果您现在正在使用 Google 服务时遇到困难,那么您并不孤单,因为部分中断似乎正在影响该公司的许多各种应用程序和服务。截至美国东部时间下午 2:25/太平洋时间上午 11:25 左右,许多 Google 服务似乎出现了部分中断。越来越多的报告显示,Google Home/Nest、Cloud、Firebase 以及许多其他系统似乎都受到了影响。 DownDetector 已报告Google.com、Cloud、Nest、Meet、Drive、Maps、YouTube、Gmail 和 Gemini 等服务出现中断。除了 Nest/Home 间歇性故障外,我们目前尚未发现其他问题,但社交媒体上广泛报道与 Google Cloud 相关的中断,这些中断影响了其他在线服务。与此同时,Amazon Web Services也部分瘫痪,而Cloudflare似乎也出现了部分瘫痪。  Google 尚未通过其Workspace、Cloud或Search的各个状态仪表板页面显示这些中断。Cloudflare已确认过去一小时内开始的一些持续存在的问题。 大约两小时后,随着DownDetector报告的减少,Google的服务似乎已基本恢复正常。该公司还承认 Workspace 和 Cloud 产品均遭遇了故障,其中Meet 是唯一受影响的 Workspace 产品。不过,Google Cloud 上“多款”产品遇到了问题,但截至太平洋时间下午 12:41,Google已确定了“根本原因”。 AWS 尚未确认发生任何中断,而 Cloudflare表示其服务也正在恢复。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414.htm)
由于美国对中国芯片销售实施了严格的限制,NVIDIA公司将把中国市场排除在其收入和利润预测之外。当被问及本周在伦敦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后美国是否会解除出口管制时,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巴黎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安娜·斯图尔特采访时表示:“我并不指望这一点,但如果真的发生了,那将是一个巨大的惊喜。我已经告诉所有投资者和股东,未来我们的预测将不包括中国市场。”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611/618dc1cbc4a8bb5.webp) 近年来,华盛顿加大力度限制中国获取美国芯片相关技术,旨在阻止北京利用美国的创新来增强其军事和人工智能能力。 黄仁勋的言论凸显了华盛顿芯片限制对英伟达的影响。英伟达曾以其视频游戏图形处理器而闻名,并从日益增长的人工智能芯片和基础设施需求中获得了巨额利润。该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收远超华尔街预期, 同比增长69%。 然而,由于出口限制导致英伟达无法将其H20 AI芯片运往中国,该公司损失了25亿美元的额外收入。该公司专门为应对美国出口管制而开发了这款芯片,但在4月份被告知,需要获得特殊许可才能生产。不过,英伟达因库存过剩而受到的冲击小于预期:仅损失了45亿美元,而其预期的损失为55亿美元。 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周一向CNBC表示,特朗普政府可能愿意放松对中国认为对其制造业至关重要的一些微芯片的出口限制。但他补充说,美国将继续限制能够驱动人工智能系统的“非常高端的英伟达”芯片。 周四,NVIDIA 的黄仁勋再次批评美国芯片出口管制。他告诉CNN:“出口管制的目标尚未实现。无论最初讨论的目标是什么,(它们)显然都没有奏效。所以我认为,所有出口管制的目标都必须清晰明确,并经过时间检验。” 上个月,黄仁勋在台湾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对芯片出口的限制是“失败的”,并警告说,这些限制对美国企业造成的损害比对中国的损害更大。 英伟达作为人工智能芯片关键供应商的地位,使其置身于中美之间的科技竞赛之中。今年早些时候,随着中国科技初创公司DeepSeek推出据称价格低廉但复杂的人工智能模型,这场竞赛进一步升级。特朗普政府一直渴望将美国定位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美国副总统万斯在今年早些时候于巴黎举行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上发表讲话时表示,“对人工智能领域的过度监管”可能会“扼杀一个正在腾飞的变革性产业” 。 韦德布什证券全球技术研究主管丹·艾夫斯表示,放松出口管制可能是必要的,以防止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优势。 他在 6 月 11 日的行业报告中写道:“随着人工智能革命进入下一轮增长,对于中国科技企业来说,获得 NVIDIA 芯片至关重要,因为当前的 H20 禁令实际上将 NVIDIA 的很大一部分业务直接拱手让给了华为。” 与此同时,英伟达持续扩张,旨在巩固其全球人工智能主要参与者的地位。黄仁勋周四宣布,英伟达将 在欧洲打造全球首个面向工业人工智能应用的云计算平台。该公司还表示,其Blackwell架构将为欧洲新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项目提供支持。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412.htm)
总部位于纽约的微型移动出行初创公司 Infinite Machine 推出了一款[名为 Olto 的坐式滑板车](https://www.infinitemachine.com/olto),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发货,售价为 3495 美元。  Olto 的续航里程为 40 英里,由易于更换的 48V 锂离子电池供电。Infinite Machine 表示,Olto 在自行车道上的最高时速为 20 英里/小时,越野时速为 33 英里/小时,由 750 瓦后轮毂电机驱动。它配备远近光灯和转向灯,有助于提高道路能见度。 Infinite Machine 还承诺 Olto 是模块化的,可以安装或拆卸大型载货自行车上的组件,例如儿童座椅、后货架或篮子。它甚至还配备了可折叠的踏板,可以通过连接到后轮的链条提供助力,让骑行者可以像使用电动自行车一样使用 Olto。Infinite Machine 还表示,Olto 可容纳两人,由车辆的双悬挂车架支撑。 虽然价格不菲,但还不到 Infinite Machine 旗舰车型 Cybertruck 式两轮车 P1 售价的一半。P1 售价 1 万美元,这家初创公司已开始向首批客户发货。  图片来源: Infinite Machine Olto 是电动两轮车市场中的最新成员,这个市场瞬息万变。这种市场波动一直难以控制,尤其是在美国。美国领先的电动自行车品牌之一 Rad Power Bikes 经历了多轮裁员,最近还更换了领导层。国际品牌也难以在美国站稳脚跟,这导致VanMoof和Cake破产重组。 2023年,Infinite Machine 凭借 P1 滑板车的设计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最终,该公司在 2024 年底由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领投的一轮融资中获得了 900 万美元。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约瑟夫·科恩当时告诉 TechCrunch,他对 Infinite Machine 的目标是最终让其在全球所有主要城市都有车辆。 不过,短期内,Infinite Machine 将专注于美国市场——这是一个销售 Olto 等车辆的挑战性市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410.htm)
苹果公司今天悄悄更新了iOS 18.3.1 中引入的[安全修复列表](https://support.apple.com/en-us/122174),并指出了之前未公开的针对影响信息应用程序的零日漏洞的修复。[在公民实验室(Citizen Lab)](https://citizenlab.ca/2025/06/first-forensic-confirmation-of-paragons-ios-mercenary-spyware-finds-journalists-targeted/)的安全研究人员分享了该漏洞的详细信息后,苹果公司承认已修复该漏洞。该漏洞曾被用来攻击两名欧洲记者。 Paragon 开发的“Graphite”雇佣间谍软件利用了 Messages 的漏洞。Paragon 的间谍软件已在多个平台上被用于针对记者和人权活动人士的定向攻击。  据苹果公司称,通过iCloud链接共享的恶意照片或视频导致逻辑问题,从而导致目标设备被入侵。苹果公司的发布说明称,“已获悉一份报告称,该问题可能已被利用,用于针对特定目标用户的极其复杂的攻击。” 苹果公司向公民实验室证实,早在 2 月份发布 iOS 18.3.1 时就修复了该漏洞,但目前尚不清楚为何苹果公司没有在今天之前披露该漏洞。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408.htm)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表示,他可能会提高美国汽车关税,以提振国内汽车制造业,此举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与贸易伙伴的紧张关系。特朗普周四在一项法案签署仪式上发表讲话。该法案终止了加利福尼亚州在2035年禁止销售汽油动力新车的规定。 对于一些汽车制造商和石油公司来说,这是一场期盼已久的胜利,他们曾抨击这些规定无法实现。 总统表示,上调现行25%的汽车关税水平可以为美国国内汽车行业提供进一步的保护,他提及通用汽车计划未来两年内将向美国工厂投资40亿美元以规避关税"。 “我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提高这一关税水平。你提得越高,他们越有可能在这里建厂,”总统表示。 [](https://n.sinaimg.cn/spider20250606/123/w554h369/20250606/568f-f87aff4286fb1cfadfd500f61b66ed2d.png) 随着特朗普在白宫发表讲话,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和Jeep制造商Stellantis NV股价触及盘中低点。纽约时间下午12:32,通用汽车股价下跌1.5%,福特汽车下跌1.7%,Stellantis下跌1.9%。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406.htm)
芭比娃娃制造商美泰公司和 OpenAI 联手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入玩具制造和不断扩大的 IP 重新包装渠道。此次合作标志着 OpenAI 迈入新领域。OpenAI 此前已与新闻出版商和企业签署了授权协议,但从未与玩具制造商合作过。然而,这符合这家 AI 巨头进军各行各业的总体战略,或许能让 OpenAI 在美泰日益壮大的娱乐业务中站稳脚跟。  这家标志性玩具制造商于2023年推出了轰动一时的《芭比》电影,令成年观众欣喜不已。该公司目前正在制作基于其他玩具的电影,例如风火轮、波莉口袋、巴尼、UNO和宇宙的巨人,并拥有一系列动画和真人电视节目。美泰也在进军数字游戏领域,根据公司第一季度财报,预计将于2026年推出其首款自主发行的游戏。 该交易的细节还很少。双方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首款“AI 驱动产品”,目标是“以安全、周到和负责任的方式提升粉丝参与度”。 [美泰在一份声明](https://corporate.mattel.com/news/mattel-and-openai-announce-strategic-collaboration?_gl=1*m338lj*_up*MQ..*_ga*MTAzOTUyNTUyMC4xNzQ5NzQyODA1*_ga_6TREHF7P2E*czE3NDk3NDI4MDQkbzEkZzAkdDE3NDk3NDI4MDQkajYwJGwwJGgyMDI0MTI1NTg2)中表示: “作为此次合作的核心部分,美泰和 OpenAI 将强调上市产品和体验的安全性、隐私性和保障性。” 美泰首席特许经营官乔希·西尔弗曼 (Josh Silverman) 向[彭博社](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6-12/mattel-taps-openai-to-help-it-design-toys-other-products)表示,该产品将“涵盖实体产品和一些体验”。他还补充说,作为交易的一部分,美泰不会将其知识产权授权给 OpenAI,并且仍将完全控制正在开发的产品。 作为交易的一部分,美泰员工还将获得 ChatGPT Enterprise 等 OpenAI 工具的使用权,以“增强产品开发和创意构思”。 美泰首席特许经营官乔希·西尔弗曼(Josh Silverma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的每一款产品和体验都旨在激励粉丝、娱乐观众,并通过玩乐丰富生活。人工智能有能力拓展这一使命,并以全新且激动人心的方式拓展我们品牌的影响力。与 OpenAI 的合作将使我们能够利用新技术巩固我们在创新领域的领导地位,并重新构想新的玩乐形式。” 无论是意味着由 ChatGPT 驱动的芭比娃娃还是更快的脚本编写速度,美泰数十年历史的品牌都正在获得下一代推动力。 了解更多: [https://openai.com/index/mattels-iconic-brands/](https://openai.com/index/mattels-iconic-brands/)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402.htm)
特斯拉公司(TSLA)已对曾任职于Optimus人形机器人团队的一名前工程师提起诉讼,指控其窃取公司人形机器人机密信息并成立竞争性初创企业。  据报道,特斯拉在向旧金山联邦法院提交的文件中称,2022年8月至2024年9月期间任职的Jay Li通过两部个人手机下载了与Optimus项目相关的文件。 特斯拉指出,Jay Li离职后一周内即创立了Proception公司。特斯拉指控该公司发布的一款机械臂产品与其技术存在“惊人”相似之处。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400.htm)
微软今天推出了适用于 Windows 的 Copilot Vision,这是其 AI 助手的扩展,可让您共享屏幕或应用程序,以便 Copilot 可以指导您使用一些专业应用程序的功能或分析您正在查看的照片和网页。  [Copilot 团队表示](https://www.microsoft.com/en-us/microsoft-copilot/blog/2025/06/12/copilot-vision-on-windows-with-highlights-is-now-available-in-the-u-s/): “当您选择启用它时,Copilot Vision 可以看到您所看到的内容并实时与您交谈。它就像您的第二双眼睛,能够分析内容,在您迷路时提供帮助,提供见解,并在您前进的过程中解答您的疑问。” 微软于今年早些时候首次在 Windows 系统中测试Copilot Vision,现在它已在美国免费向 Windows 10 和 Windows 11 用户推出,不再需要 Copilot Pro 订阅,但它仍然是微软实验性Copilot Labs AI 计划的一部分。 Windows 上的 Copilot Vision 在 Copilot 应用程序内运行,可以通过眼镜图标激活,您可以选择要与 AI 共享的浏览器窗口或应用程序——就像在 Microsoft Teams 会议中共享屏幕或应用程序一样。这是一种可选体验,必须专门共享应用程序才能使 Copilot Vision 正常工作,它不像 Recall,一旦启用就会持续截取您的屏幕快照。 微软将 Copilot Vision 的使用体验限制在美国,分享应用后,Copilot 会高亮显示屏幕的某些部分,引导用户并帮助解答问题。您也可以在 iOS 和 Android 上使用 Copilot Vision。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96.htm)
想必大伙儿这两天都刷到了车企们宣布账期的事儿。从 10 号晚上开始,车企们跟商量好似的,突然集体站出来承诺,说自己**要把给供应商的账期,统一到 60 天内。**  最开始是广汽、一汽、东风三家国企先发文,然后赛力斯、吉利、长安等民企快速跟进。 比亚迪更是拼,凌晨 1 点半来发文,迪迪的小编们,这一晚估计睡得比俺们差评小编还晚。  到了第二天,奇瑞、长城、北汽、上汽、江淮全说自己要做到账期 60 天内,还有小米、小鹏、理想、蔚来这些新势力也纷纷响应。  现在是谁不跟谁尴尬好吧。 而车企们之所以突然整上这个,其实是因为国家队的出手。 早在今年 3 月份,国内修订通过了一个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这个条例从 6 月 1 日起施行。  《条例》之所以修订,就是为了解决拖欠货款的问题,里头规定:**大型企业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自货物、工程、服务交付之日起 60 日内支付款项。**  这个大型、中小企业咋区分呢?我翻了下,目前有个 《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 说了,工业行业,1000 人以下或者营业收入 4 亿元以下的,是中小微企业,在这以上的就算大型企业。  显然,车企个个都是大型企业,而很多供应商都可以算作中小企业。这翻译一下就很明白了,你车企在我这买了一批货,我把货交给你之后,60 天内你得给我打钱。 拿货、交钱,本来天经地义对吧,但实际上,**大部分车企的账期都远远超过 60 天。** 去年,特斯拉副总裁陶琳曾发微博炫耀,说特斯拉的付款周期压缩到了 90 天左右。  她还引用了一个彭博社的数据,表中显示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这几位的付款周期,明显长于特斯拉。  就拿 2024 年的情况来说,根据年报统计,**国内上市车企里,平均付款周期别说 60 天了,能做到 100 天的都屈指可数,有些长的还要 200 多天。** _图源:盖世汽车_  大伙儿知道,俺们差评也经常和各大车企打交道,从 23 年到现在,我们合作的车企中,能在 60 天内付款的,只有四分之一左右。 据我了解,很多零部件供应商账期更长,车企把钱晒足 180 天再给你,都是基操。而且好不容易等到付款了,人家还能用非现金的支付方式再拖一拖。  对于供应商来说,交了货拿不到回款,资金压力就得自己扛着。万一拖太久,扛不过来,企业就会破产。现金流的压力,反而会助长一些丧良心的供应商偷工减料,把有良心的企业给拖垮,妥妥的劣币驱逐良币。 **所以主机厂愿意缩短账期,对供应商肯定是个好事,对汽车行业也是个好事。** 在车企表态后,脖子哥也是立马去问了一圈供应商,**但得到的答复却有点意外,很多供应商的反应并没有那么乐观。** 有一位说得更明白,“那种发出来的,你就看看得了”。 咋回事呢?这是因为在汽车供应链里,车企给供应商付款,牵扯到的流程很长,中间有很多地方都会影响到付款,而且主动权都在车企手里。 你单说个账期 60 天,不顶用啊……供应商车联天下的老板,就在朋友圈列了一堆关于具体的细节问题。  **这里头门道很多,咱拣几个主要的来说说。** 首先,供货第一步是把零件交到车企工厂,工厂验收合格入库,可怎么定义交货成功,不同车企会有差别。有的是进仓库就算,有的是要送到车间算,还有过分的,是车辆下线才算。 按理来说交货后,车企就要通知供应商开票结算,但不少车企并不会立马去做,而是这个月先给你开票清单,下个月再让你开票。  这一来一回的,个把月就过去了。 而开票这一步,只是证明车企在某年某月以什么价格购买了这批零件,想要打款,还得再等等。 从开票到付款的时间,就各有说法了,两三个月、四五个月甚至更长都有可能的。别问为什么要这么久,问就是在走流程。有供应商老哥说,某车企给他们的账期都是 6 个月起。  时间长就算了,**最让供应商难受的还是到了付款时间,拿到的却不是钞票。** 很多主机厂为了保证自己现金流,会把现金换成银行承兑汇票,这相当于是一张“支票”,但得过几个月才能兑换成现金。这相当于供应商的账期被再次延长。  银承好歹是用银行的信用来做背书,到期之后你去银行是能取出钱的。**按照一位车身结构件供应商的说法,一些车企现在根本不给现金,银承已经是他们能拿到最好的支付方式。** 玩得花的车企,给供应商的都不是银行承兑汇票,而是商业承兑汇票,它是以企业的信用,来发行的一种“支票”,这东西限制就多了。 现在让许多供应商头疼的玩法,是还不如商业承兑的这个“链”、那个“链”。  这玩意儿,相当于一种只能在这家主机厂体系内流通的虚拟货币,只有当你的合作方也和该主机厂有生意往来时,你才可以拿这东西去支付。至于提现嘛,规则麻烦不说,可能还得要你一笔手续费。  听起来很不合理,但有供应商告诉我,这种他们基本没得选,主机厂在招标的时候就会问你接不接受这种支付方式,如果你不同意,那么你压根进不了这个供应链。 这次 《 条例 》 的第十一条,明明白白写了,不得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汇票。  而在车企们的表态里,目前只有北汽和上汽两家,明确提到不用商业承兑汇票。  看得出来,影响账期的因素实在太多,账期到底是从哪一步开始算,最后是给现金还是啥,车企们承诺里没说明白,所以最后会怎么执行,咱还得再看看。  一家上市供应商的采购人员告诉我,已经发过声明的两家大车企,目前一家依然在用自家的“链”支付,一家还在持续压价拒绝付款,“ 这些声明,只是一张纸 ”。 而另一家供应商的财务主管认为,企业资金能力是多方面因素的,60 天账期在非常良性的循环下是可能的,但在当前这么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绝不会立刻做到。 看到这,你应该能理解为什么供应商对车企缩短账期没那么有信心。  本质上,账期就是采购方利用时间差,实现对供应商资金的占用,占用时间越长,资金产生的收益越多。 这个在各行各业都存在,只不过汽车行业卷麻了的这几年,超长账期已经成为一块行业毒瘤,供应商的钱等个一年半载,还都要不出来。**一堆车企更是让各种“链”大行其道,****活生生把制造业玩成了金融业。** 如果大家对恒大事件有点印象的话,它最大的危机就是庞大的商业承兑造成的。这玩意儿层层转让,各种灰色地带,极难评估里面的风险,一旦暴雷,规模很可能就超过所有人的预期。 连知名国产空悬供应商孔辉科技的董事长,都被逼得出来说我有一个梦想,希望回款快一点,且只用电汇。  **行业龙头都成这样,其他千万家中小供应商的遭遇可想而知。** 虽然账期问题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彻底解决,但不管怎么说,这次车企们集体承诺 60 天账期,这事儿肯定是有积极意义的。  本来国内供应商的利润就压的很低了,再加上这种超长账期和票据,整个行业都处于一种畸形的状态。只有供应商们早点收到回款,现金流压力变小,这样才会有更多信心投入在创新和生产中。 而车企建立了健康良性的财务状态,对于各种风险的抵抗能力也会更加充足。当然,这 60 天的账期,也一定会让一些本就处在暴雷边缘的妖魔鬼怪加速暴露出来,可长痛不如短痛,我们不能捂着这个雷把行业内所有人都拖下水。  这两年,国产品牌凭借优秀的产品,在国内市场已经反超合资,不少车企还在大规模出海,把中国车卖往全球,甚至喊出要成为世界级汽车品牌的口号。  有这个野心不错,但咱不光是产品追上,信用上也得跟那些跨国车企学学。**2024 年,丰田、福特、通用的账期在 50-70 天内,德系车企更短,只有 40 天左右。**人家做得确实好很多。 我们整天说要靠着汽车的崛起,从“制造大国”往“制造强国”转变,结果一回头整个行业哀鸿遍野,这能对吗? 所以说,国内这些大车企,与其整天花精力在各种论坛上吵架,倒不如痛快一点,把供应商欠款付了实在。 毕竟,做生意,不赊账,这难道不是最基本的原则吗?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94.htm)
Anker 已宣布召回其 PowerCore 10000 移动电源(型号 A1263),原因是其“锂离子电池存在潜在问题”,可能存在火灾安全隐患。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 (USCPSC) 称,该公司已收到 19 起火灾和爆炸报告,这些报告造成了轻微烧伤,并导致总计超过 60700 美元的财产损失。  此次召回的产品涉及约 1158000 个,这些产品于 2016 年 6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通过亚马逊、新蛋网和 eBay 在线销售。受影响的电池可以通过侧面镌刻的 Anker 标志以及底部印有型号 A1263 来识别。不过,Anker 仅召回在美国销售且序列号符合要求的产品。要查看您的产品是否包含在内,请[访问 Anker 网站](https://go.skimresources.com/?id=1025X1701640&xs=1&url=https%3A%2F%2Fwww.anker.com%2Fa1263-recall-form&xcust=__vg0612awD__686084__________________): [https://www.anker.com/a1263-recall-form?ranMID=43469](https://www.anker.com/a1263-recall-form?ranMID=43469)  移动电源的型号和序列号位于其底部边缘,而 Anker 标志则刻在侧面。 Anker 为受影响的消费者提供两种选择:一张 30 美元的礼品卡(召回的电池价格约为 27 美元),可在Anker.com上使用;或者免费赠送一个 10000mAh 的 Anker 移动电源(型号为 A1388),其升级功能包括充电水平显示和 USB-C 充电线挂绳。 要获得礼品卡或更换件,Anker 要求用户提交“一张移动电源的照片,照片上要清晰地标明提交日期,并用永久性记号笔写明‘召回’或‘已召回’字样”,以及“一张显示设备底部打印的型号和序列号 (SN) 的照片”。该公司还要求用户提供购买收据,但参与召回并非强制性要求。 在确认您的移动电源属于召回范围后,Anker 表示,由于存在起火风险,应将其送至能够安全处理锂离子电池的机构。您可以通过美国[环境保护署 (EPA) 网站](https://www.epa.gov/recycle/used-lithium-ion-batteries)或美国[其他](https://www.call2recycle.org/)专门处理电子垃圾的机构找到这些机构。请勿将其丢弃到各零售店提供的垃圾桶、回收箱或旧电池盒中。 此次召回也提醒我们,由于这些设备已使用近十年,随着时间的推移,移动电源和备用电池可能会出现严重问题。如果您经常使用配备锂离子电池的设备一段时间,则需要注意过热或明显膨胀等问题,并在认为存在潜在问题时妥善处理。虽然固态电池目前比锂离子电池更昂贵,但您也可以考虑升级到固态电池,它比我们目前常用的设备供电电池更强大、更安全、更耐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92.htm)
Google正在使用一种新的人工智能模型来预测热带气旋,并与美国国家飓风中心(NHC)合作进行测试。Google DeepMind 和Google研究院今日推出了一个名为[“Weather Lab”](http://deepmind.google.com/science/weather)的新网站,分享Google正在开发的人工智能天气模型。  Google表示,其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新实验性模型可用于预测气旋(达到一定强度时也称为台风或飓风),该模型可以提前 15 天生成 50 种不同的风暴路径、规模和强度预测方案。美国国家飓风中心 (NHC) 正在与Google合作,评估该模型的有效性。 此次合作是在特朗普政府和DOGE[大幅削减国家气象局人员](https://www.npr.org/2025/06/03/nx-s1-5422198/nws-national-weather-service-hires-again-trump-cuts)以及[联邦气候和天气研究能力](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trump-seeks-end-climate-research-premier-u-s-climate-agency)之后进行的。其他公司和气象机构也在[探索人工智能能否改进天气预报](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4/12/04/1107892/google-deepminds-new-ai-model-is-the-best-yet-at-weather-forecasting/),但[迄今为止的技术进步并未消除对传统天气模型的需求](https://heatmap.news/climate-tech/ai-weather-noaa-cuts)。 Google今天发布了一篇关于其热带气旋模型工作原理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尚未经过同行评审。Google声称,其模型的预测至少与传统的基于物理的模型一样准确。随着大西洋飓风季持续到11月,我们只能拭目以待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对其的评级。 目前,目标是加强美国国家飓风中心(NHC)的预报能力,以便为人们提供更准确的预警和应对风暴的时间。据Google称,其模型对北大西洋和东太平洋气旋路径的五天预测,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在2023年和2024年的预测相比,平均比风暴的实际路径近87英里(140公里)。 天气实验室的互动网站让人们能够看到人工智能模型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基于物理的模型的对比情况。但Google强调,其网站目前只是一个研究工具,公众不应依赖其进行天气预报。 [Google的气旋模型基于欧洲ERA5 档案库](https://www.ecmwf.int/en/forecasts/dataset/ecmwf-reanalysis-v5)的数据进行训练,该档案库包含全球各地气象机构收集的数亿条观测数据,[并结合了传统天气模型的预测](https://climate.copernicus.eu/climate-reanalysis)。该公司还使用 ERA5 训练其之前的人工智能天气预报模型 GenCast。根据2024 年 12 月发表在[《自然》](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252-9)[杂志上的研究,该模型的表现在 97.2% 的时间内优于](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252-9)[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https://www.theverge.com/2024/12/7/24314064/ai-weather-forecast-model-google-deepmind-gencast)(ECMWF) 领先的基于物理的模型之一。 动画展示了Google模型对珊瑚海三级气旋“阿尔弗雷德”的预测。该模型的集合平均预测(粗蓝线)正确预测了“阿尔弗雷德”气旋将迅速减弱为热带风暴,并最终于七天后登陆澳大利亚布里斯班附近,且很有可能登陆昆士兰海岸某处。图片来源:Google 该公司表示,它还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大气合作研究所以及英国和日本的其他研究人员合作,以改进其人工智能天气模型。 现实世界的观测和传统的天气模型在开发这些新型工具中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人工智能迄今为止只能辅助传统天气预报,而无法取代它的](https://heatmap.news/climate-tech/ai-weather-noaa-cuts)原因之一。适应气候变化也将取决于收集和分析日益极端和不稳定的天气事件新数据的能力。 然而,在特朗普政府的领导下,美国能否跟上这类研究的步伐越来越令人担忧。DOGE 在联邦政府中的横行已经对下属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和国家气象局的联邦机构——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NOAA) 造成了冲击。[国家气象局在裁员后减少了气象气球发射次数](https://insideclimatenews.org/news/25032025/noaa-cuts-weather-balloon-launches-due-to-staff-shortages-after-doge-layoffs/),而 NOAA[越来越依赖私营公司的气象气球数据。2025](https://www.semafor.com/article/05/11/2025/cuts-at-noaa-lead-to-new-weather-balloon-technology-at-noaa?utm_source=cbnewsletter&utm_medium=email&utm_term=2025-05-13&utm_campaign=Daily+Briefing+13+05+2025)项目呼吁解散 NOAA——该机构除了提供天气预报外还领导气候研究——并将其大部分服务私有化。一些倡导者对天气预报可能变成付费产品而不是人人可用的免费服务[表示担忧。](https://blog.ucs.org/juan-declet-barreto/the-theft-harm-and-presidential-grift-of-privatizing-the-national-weather-service/) Google DeepMind 的研究科学家彼得·巴塔利亚 (Peter Battaglia) 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长期以来,天气一直被视为一种公共产品,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同意这一点......希望我们能够为此做出贡献,这就是我们试图与公共部门合作的原因。 ” 值得注意的是,Google今天的声明并未像该公司以往发布此类项目时那样提及气候危机。“随着气候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事件,准确可靠的预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Google在[12月4日](https://deepmind.google/discover/blog/gencast-predicts-weather-and-the-risks-of-extreme-conditions-with-sota-accuracy/)为GenCast发布的声明中表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90.htm)
自2013年波士顿动力公司首次展示其著名的腿式机器人以来,许多组织都推出了能够自主执行各种专业和娱乐活动的机器。最新研究利用羽毛球来提高机器人的敏捷性和协调性,这有助于改进训练方法和机动性。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最近发表了一项[研究](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robotics.adu3922#)和视频(如下),解释了他们如何训练一个四足机器人打羽毛球。这项研究可以证明全身训练模型的有效性,这种模型不会将活动分解成单独的步骤,从而有可能扩大可学习任务的范围。 标准的ANYmal-D机器人配备了DynaArm,并使用标准强化学习模型进行训练,无需过多的软件或硬件专业化。此外,该机器还学会了仅使用其内置的立体摄像头来追踪羽毛球。 该机器人使用 NVIDIA 的 Isaac Gym 虚拟模拟器学习在球场上导航,使用 RTX 2080 Ti 显卡,在近五个小时内进行了约 7500 次迭代。此外,当羽毛球飞出摄像头有限的视野时,噪声预测模型可以帮助它追踪羽毛球。 最终,它学会了运用各种复杂的动作来击打羽毛球,无需研究人员逐一指导,例如启动动作、后摆、击球、奔跑和恢复。它甚至会根据感知到的羽毛球速度调整自己的动作,在球场上飞奔,及时击球。 此次实验展示了 ANYmal-D 的适应性。ANYmal-D 由 ANYbotics 设计,用于在各种工业环境中执行检查、应急响应和其他任务。该公司[网站](https://www.anybotics.com/)展示了该机器人全天候运行,可在室内设施、碎石路、楼梯、洞穴、雪地、泥地和洪水环境中导航。即将推出的 ANYmal-X 型号已获得认证,可用于更危险的环境,可帮助执行涉及石油、天然气和化学品的检查。  羽毛球只是用来展示足式机器人适应性的最新休闲活动。波士顿动力公司曾展示过其最初的Atlas模型,并演示了舞蹈和体操表演,而该公司的四足机器人Spot则展示了机器人未来如何协助舞台制作。 与此同时,Google DeepMind 训练了一只机械臂打乒乓球,Engineered Arts 展示了一位人形机器人艺术家,NBA 最近也部署了机器人来协助运动员训练。中国公司最近也部署了机器人参加半程马拉松和跆拳道比赛,结果好坏参半。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88.htm)
6月10日凌晨,苹果在一年一度的WWDC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iOS 26,并称其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设计更新”。然而,不少人实际体验下来,这次被冠以“Liquid Glass(液态玻璃)”之名的界面革新,既熟悉又陌生,既有未来感,也让人联想到十多年前的iOS 7时代。 [](https://product.cnmo.com/article/2287567.html) iOS 18(左)与iOS 26 苹果试图用一个看似全新的设计语言,为iOS注入新鲜血液,但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更像是一次视觉上的温习,而非真正的突破。 那么,iOS 26与iOS 18究竟有多大不同?“液态玻璃”是否真的代表了苹果设计的新纪元,亦或只是为了掩盖AI领域的迟缓进展而精心包装的“烟雾弹”?本文将深入解析iOS 26的设计演变、实际体验与背后动因。 **iOS设计演化轨迹** 回顾苹果系统设计的历程,2013年的iOS 7是个关键节点。苹果一举抛弃拟物化风格,转而采用扁平化设计,配色更鲜明、界面更干净、动画效果更流畅。这一变化至今仍影响深远,其色彩语言与模糊背景处理技术一直延续到了iOS 18。 [](https://product.cnmo.com/article/2287566.html) iOS 7(左)与iOS 26对比 而iOS 26的“液态玻璃”并非对现有视觉体系的推倒重来,更像是iOS 7模糊美学的一次进阶与再包装。苹果解释称,“液态玻璃”通过实时渲染模拟玻璃折射光线的方式,并加入动态高光反应,试图营造出更加真实、灵动的视觉体验。这种玻璃质感不仅出现在控制中心、锁屏、按钮等常规界面中,连App图标本身也变得更具通透感和立体感。 但必须承认的是,这并不是史无前例。早在2007年,微软Windows Vista就推出过Aero玻璃界面,Windows 7时期甚至更为成熟。尽管那时的技术尚不具备动态反应能力,但视觉语言的“借鉴痕迹”在iOS 26中仍可见一斑。 [](https://product.cnmo.com/article/2287565.html) Windows Vista(右)毛玻璃效果 **设计统一?苹果早干过** 苹果在此次发布会上大力强调跨平台设计统一,声称“液态玻璃”将成为Mac、iPad、iPhone等设备之间的“视觉粘合剂”。听起来很新鲜?其实早在2014年macOS Yosemite登场时,苹果就开始推动iOS与macOS之间的设计融合。到了2020年的macOS Big Sur,系统图标正式变为类似iOS的圆角矩形样式,Dock栏也变得更像iPad。 从这个角度看,iOS 26的统一视觉策略并不新鲜。它更多体现了苹果一贯的设计理念延续,而非一次全新的设计冒险。 尽管整体设计并未“颠覆认知”,但iOS 26仍有一些值得称道的细节。例如,新推出的“Clear”透明图标主题,彻底打破了图标与背景之间的边界。这种效果曾经只能通过越狱工具如WinterBoard实现,如今用户可以原生体验。搭配动态壁纸和控件自定义,iPhone主屏幕的个性化空间进一步扩大。 [](https://product.cnmo.com/article/2287564.html) iOS 26(右)新增透明图标 另一项进步则是系统级动态元素的加入。相比iOS 18中较为死板的菜单和选项卡,iOS 26中的许多交互元素如标签栏、按钮,具备了自动隐身与变形能力。例如在Apple News中,当用户滚动阅读时,底部导航栏会自动缩小甚至隐藏,最大化可视区域。Safari中的URL输入栏、返回按钮等,也采用了更圆润且富有玻璃质感的设计,提升了整体协调度。 [](https://product.cnmo.com/article/2287563.html) iOS 26(右)加入动态UI元素 在相机应用中,UI元素得到了精简,操作更直观,视觉层级更清晰。而所有这些视觉变动,都仰赖苹果A18系列芯片的图形渲染能力支持。 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苹果为什么在2025年选择推进这一视觉更新?或许,这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策略。 [](https://product.cnmo.com/article/2287562.html) iOS 26(右)相机界面更简洁 自2023年推出Apple Intelligence战略以来,苹果在AI领域的进展相对缓慢。2024年WWDC上承诺的Siri个性化上下文理解、App内智能操作等关键功能并未如期落地,甚至引发了两起针对苹果虚假宣传的诉讼。 面对AI落后、舆论压力上升的局面,苹果或许希望通过“更美的iOS”来转移外界注意力。在今年WWDC 2025上,“液态玻璃”的展示排在最前,视觉演示炫目无比,甚至展示了形如放大镜、玻璃镜片的设计开发工具。相比AI,这场视觉秀显然更容易赢得掌声。 **iOS 26为未来铺路?** 苹果官方表示,“液态玻璃”不仅是一次界面更新,更是未来设备形态的设计基石。有传闻称,苹果正在研发一款全玻璃iPhone,代号“Glasswing”,预计将在2027年作为iPhone诞生20周年纪念款推出。这款设备据称将没有边框、没有挖孔,通体由一整块玻璃打造,正如“玻璃翅膀”的寓意一般轻盈、透明、未来感十足。 [](https://product.cnmo.com/article/2287561.html) “液态玻璃”效果 如果传言属实,那么iOS 26就是一次未雨绸缪的布局:提前熟悉这种玻璃视觉语言,为新硬件做用户心智预热。从这个角度看,“液态玻璃”或许不止是一个“样子货”。 **是创新 还是“玻璃糖衣”?** 诚然,iOS 26并非毫无亮点,但它距离苹果宣称的“最大更新”显然还有不小差距。“液态玻璃”质感出众,但本质上仍是一次延续与优化而非颠覆。从设计角度看,它并没有彻底改写用户的使用方式,反而可能只是为了一场AI落空的发布会做出的一次“颜值补救”。 不过,正如iOS 7引发的设计转型影响了苹果十余年,iOS 26或许也将在未来几年,成为所有苹果设备统一视觉体验的起点。不管是“玻璃糖衣”还是“美学革新”,它至少再次证明了一个事实:哪怕是在一个逐渐趋于饱和的移动操作系统时代,苹果依旧能靠颜值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波。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86.htm)
据央视新闻报道,总台记者当地时间12日获悉,**当地警方称在印度客机坠机事故中发现一名幸存者,目前在医院接受治疗。**警方表示,**该幸存者在失事客机座位11A处被发现,但尚未确认其为机上人员还是地面人员。** 而此前报道显示,印度航空公司证实,当天在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机场附近坠毁的客机载有242人,其中包括169名印度公民,53名英国公民,1名加拿大公民和7名葡萄牙公民,242人全部遇难。 据了解,失事客机为787-8(VT-ANB),航班号为AI171,机龄11.5年,当时客机刚从机场起飞前往伦敦。 客机起飞后不久便坠毁在机场附近一所医学院的本科生宿舍,造成5名医学院学生死亡,另有多人受伤。 据悉,飞行员在客机失事前曾发出“Mayday”求救信号,受坠机事件影响,艾哈迈达巴德机场目前暂停运营。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85b5a876681f408a83350a6c3b556159.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dd990e049a4e4d98a96da97a992f46c0.pn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612/e68862d077bf4232a0f016cfb2e50543.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84.htm)
 本期时间轴制作: 雏雏 核聚变2025北京站已经正式开票了,记明老师也如约来到这期节目,和我们一起聊聊今年的主视觉有什么门道?为什么我们会说今年的主视觉本身也是跨向一个新世界?为核聚变设计主视觉这么多年,记明老师本人在突破自己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困难?
周四,一架从艾哈迈达巴德飞往伦敦盖特威克机场的印度航空波音787梦想客机起飞后不久坠毁,波音股价一度下跌5.9%。这是自4月10日以来的最大盘中跌幅。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612/a4f7dff8c3663ce.jpg) 供应商方面,通用电气股价一度下跌2.8%,Spirit AeroSystems下跌3.4%。 这架飞机由两台通用电气GEnx发动机提供动力。 通用电气航空航天在X上的一篇帖文中表示,正在组建一个应急响应小组前往印度支持调查。 AI171航班起飞后不久坠毁,这是波音最先进的双通道飞机发生的最严重事故。 根据警方称,坠机现场已发现200多具遗体。飞机上载有242名乘客和机组人员。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82.htm)
据报道,埃隆·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团队不顾政府安全专家的反对,在白宫屋顶安装了星链卫星互联网系统。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白宫通信专家对该卫星互联网系统的安装提出了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忧。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424/8b75142f3ea35e8.jpg) 据报道,当时安装工作还引发了政府效率部员工与特勤局之间的对峙。 马斯克政府效率部团队的员工于今年二月在艾森豪威尔行政办公大楼屋顶安装了星链终端,且未事先告知白宫通信团队。 有三位消息人士告诉《华盛顿邮报》,该设备支持通过星链访问互联网,但缺乏标准的追踪或身份验证安全措施,这可能导致白宫面临数据泄露或黑客攻击的风险。 与其他政府Wi-Fi系统不同,“星链访客”Wi-Fi仅需密码即可连接,无需通常的用户名或双因素认证。报道称,星链提供的网络连接可能允许设备绕过安全措施、规避监控并传输无法追踪的数据。 在马斯克离任并与唐纳德·特朗普公开决裂之后,尚不清楚白宫是否仍安装有星链终端,但据报道该卫星互联网系统也已在其他政府机构使用。 白宫代表未立即回应《财富》杂志的置评请求。 然而,特勤局发言人安东尼·古列尔米对《华盛顿邮报》表示:“我们知晓政府效率部的出发点是为了改善园区网络连接,并不认为此事会构成安全事故或安全漏洞。” **安全隐患** 星链的卫星连接通常被认为比美国传统的电信网络更难被黑客入侵,后者过去曾遭外国对手攻破。 然而,这层额外的安全保护并未解决核心问题:即无法监控或控制从白宫流出的数据。 有消息人士对《华盛顿邮报》表示,卫星连接带来的任何额外安全保障无法解决对受限数据对外传输的监控问题。 缺乏日志记录和身份验证意味着恶意软件可能悄无声息地渗透到内部,这比数据泄露构成的风险更大。 这场争议已引起部分议员的关注。 众议院监督委员会的民主党议员已对特朗普政府在白宫及政府机构使用星链一事发出警告。 该委员会代理首席民主党议员斯蒂芬·F·林奇表示:“勇敢的举报者已向委员会分享了令人担忧且至关重要的信息,我们正在进行多项调查。安装星链可能导致敏感数据和信息暴露给黑客、敌对国家或其他企图伤害美国人的人,从而危及国家安全。” 民主党参议员此前曾批评马斯克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职位与其在政府中的角色之间存在的潜在利益冲突。 上个月,13名民主党参议员在致特朗普的信中,指控这位科技大亨可能利用其政府职位,为其卫星互联网企业星链在海外市场争取利润丰厚的私人合同。 参议员们敦促特朗普对这些交易展开调查并将结果公之于众。 (财富中文网)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063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