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经新闻今日报道了CES 2025上展出的各种Switch 2的相关配件的新闻:一名参观CES2025的法国男记者在X上发布了据说是Switch 2的模型的图像以及视频。     记者解释称,该模型是由一家美国游戏外设制造商Genki发布的,展示了屏幕尺寸、手柄形状等信息。该男子还写道,“Genki代表声称他们的手里有真机”,该消息在游戏爱好者中广泛流传。 [完整泄露报道点此查看>>>>>>>](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93278) 对此,产经新闻采访了没有参加本次CES的任天堂。任天堂则表示:CES 2025上透露的这些图像和视频并不是官方的。 
Musk said Tesla aims to initially produce several thousands of Optimus robots this year, and assuming things go well, "we'll 10x that output" in 2026, then 10x it the following year.
 就在今天,[ 育碧宣布了《刺客信条:影》再次延期](https://www.gcores.com/articles/193323),由原本的2月14日延期至3月20日发售。 而据外媒Insider Gaming[报道](https://insider-gaming.com/ubisoft-appoints-advisors-to-explore-all-company-options/),育碧宣布任命一组“首席顾问(leading advisors)”协助探索公司未来发展的选择。该消息来源于该公司周四提供的特别战略更新。  该公司在电话会议召开前不久通过新闻稿表示:“在执行委员会几个月前启动的战略和执行评估之后,育碧正在采取果断措施重塑公司,以提供一流的玩家体验、提高运营效率并实现价值创造最大化。” 在电话会议中,育碧首席执行官Yves Guillemot表示,这个顾问团队将“审查并寻求各种转型战略和资本选择,以便为股东获取最大价值。”他没有透露这些顾问是谁,但表示事情将由董事会的独立成员监督。  Guillemot表示,他相信这一决定将“使育碧在未来几年拥有更强大的未来”,并且他相信公司未来有“多条潜在的发展道路”。 至于这些路径的更多信息,Guillemot不愿透露, 他表示不能透露更多,也不会对流传的“具体谣言”发表评论。不过,他重申,公司正在探索不同的选择。当被问及其中的一条“潜在道路”是否是被中国公司腾讯收购时,Guillemot拒绝对此发表评论。 
文|任彩茹 编辑|乔芊 杨轩 36氪独家了解到,京东在2024年下半年启动app改版项目,10月中下旬开启内部测试,目前仍处于灰测阶段。**一位京东人士称,改版项目在内部的优先级和重要性能排进2024年下半年的TOP3,上线后曾发布全员通知、收集反馈意见。** 这次改版中,最能反映业务逻辑的是一级入口的重新分布。 原先,京东app的打开页中,首页、秒送两大主入口居中分布。目前,部分被灰测到的用户打开京东app后,首页左上方共4个主入口,分别是“特价”、“首页”、“秒送”、“新品”;不过,也有部分用户的界面呈现为3个主入口——在上述基础上去掉了“特价”。 **简而言之,特价、新品成为京东提升零售业务活力的锚点,而秒送依然是创造增量的希望。**秒送尤其值得一提,自前美团高管郭庆直接管辖后,不少行业人士认为秒送全面对标美团闪购。但从最新的业务版图看,秒送更像是在对标美团的所有核心业务——餐饮外卖、到店团购、即时零售、以及其他各种本地生活功能,都已集合在内、完成上线。 在视觉设计上,京东“我的”界面以及单一商品的展示页,则被不少用户评价为“跟淘宝、天猫越来越像。” 要增量、要活力的京东,正跳出货架零售的主框架,尝试成为一个“超级App”。它最终可能成为一家怎样的公司?  新版京东与淘宝的商品页视觉对比(左:京东,右:淘宝) ### **低价是问答题,而非选择题** “低价”重回京东零售的第一要义,至今已走过两年,犹疑的意味却在变浓。 一方面,新版京东的“特价”变得更显眼,部分用户的新版本打开页中,“特价”成为第一个主入口。入口下包含了“大牌奥莱”、“零食广场”、“临期清仓”、“5元5件”等金刚位,继续往下翻,不少“百亿补贴”频道的商品被推荐。 但另有部分用户的新版本里,全然不见“特价”入口的踪影。  改版后,部分用户有“特价”入口(左),部分用户则没有(右) 2022年底,创始人刘强东在京东零售内部掀起变革,“低价战略”从那时浮出水面。在当年的Q4业绩会上,“百亿补贴”成为最受关注的问题。 但京东对于低价一直较为克制,管理层多次表达克制投入的态度——要把控低价对财报和利润的影响,“百亿补贴仰赖的是平台、商家和供应商的共同努力。” 一位参与百亿补贴的商家告诉36氪,该活动最初推出时,参与门槛相对较高,商品需满足一定的销量、折扣要求才能上线,平台也会给出一些佣金返点、商品补贴。但大约三个月后,由于门槛难以把控、补贴减少,百亿补贴的商品开始变乱。 “从当下的客观事实来讲,平台补贴和流量扶持力度都没能带来太明显的效果。只能说带有‘百亿补贴’标志的商品,转化率会稍微有些提升。”上述商家告诉36氪。 百亿补贴的效果究竟如何?京东零售CEO许冉在财报会的表述是,“对用户购物频次、低频用户激活有积极带动。” 京东做低价的另一个代表性动作是京喜自营。京喜的招商逻辑是与源头工厂合作,后者提供极低价格的商品,京东以自营模式进行售卖。“但羊毛出在羊身上,目前采销把控品质的主要方式还是监控差评,如此搞低价容易引发劣币驱逐良币。”一位接触过京喜自营的商家告诉36氪。 该商家感慨道,“对淘宝、抖音或是其他平台而言,用户的信任更多是由入驻其中的品牌或是出镜的主播来背书。但从我们这么多年的实践来看,京东平台本身就是背书,用户愿意为它的信用买单。” 因此,在其看来,京喜业务主打低价,但相比同类平台,品质把控于京东而言更加重要,否则用户对京东的信任可能会被逐渐蚕食。 **低价的犹疑,不止体现在此次改版中。另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2024年618大促前,刘强东在迪拜远程发出指令,将促销主题从“又好又便宜”改成“又便宜又好”。而最近的年货节,京东的主题已经变回了“又好又便宜”。** 对于需要打开增量的京东而言,低价不是一个“做”或“不做”的简单选择题,而是个更复杂的问答题——在“做”的前提下,如何兼顾长久以来的品质心智。它也远不是一个口号的问题,而是要在组织力、考核指标、采销品质把控等方面,有更彻底的改变。 ### **京东需要“新品”,更需要对抗惯性** 比起“特价”入口的摇摆,新版京东的“新品”入口提级更坚定。 新品意味着源源不断的活力和趋势。不止是京东,几乎所有电商平台都想拿下这块高地。 早在2019年,京东就成立“京东小魔方”来发力新品首发。在2024年京东小魔方年度新品盛典上,京东高层谈到,“新品是产品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一环,京东将大力投入,同时也是我们2024年重点发力的方向。” 但商家的实感如何? 谈及对京东平台的认知时,不止一位商家对36氪表示,京东总体还是搜索为主,且高销量的“大链接”占比更重。一位茶叶品牌商告诉我们,“茶叶领域,太新锐的产品在京东的活跃度和效果常常不太好。**它整体的产品节奏比其他平台慢个一到两代。”** 搜索之外,有效的推荐是新品活力的另一个来源,平台首页的推荐流、“猜你喜欢”等都是入口。但京东的搜索心智一直强于推荐。 正因如此,对商家而言,“上一个品必须去做搜索,但搜索靠自然流量又没那么快。”——有商家对36氪表示,京东的流量分发规则倾向于保护存量,搜索排位靠前的几乎都是超高销量的大品牌、老链接,“这样的话,新品怎么去比?” 该商家举例称,天猫在调整流量规则后,搜索排序的竞争已经变得更充分,销量比拼大约以1~2周为一个周期,抖音则更“卷”,直播间的成交密度以分钟为单位在竞争,“你需要不断去做销量。”与之相较,京东的成熟链接在排位中优势更大,“它是很多年积累起来的成功,新商家的竞争难度会更大。” 在上述商家看来,“京东还是更看重有历史沉淀的商品,此类商品的转化率更高、对平台的销售和收入更有帮助。”换言之,其搜索排位机制的背后,有更多的路径依赖和惯性存在。 此次将“新品”入口单独提出,且与“首页”并列,足以看出京东对焕活新商品、新品牌的期望。不过,新设入口的动作之外,后续的推荐算法、流量分发规则能否跟上,更决定了京东最终能否培养起新品心智、能否为平台带来用户粘性和消费频次的红利。 ### **秒送对标美团的一切,但让子弹先飞一会** 如果说“特价”和“新品”是为了给京东最核心的零售业务增色,“秒送”则是开辟一个新的战场。 早在2024年5月,秒送专区就出现在京东App打开页的核心位置。只是过去一段时间内,入驻秒送的商家以连锁商超、咖啡茶饮品牌为主,主打即时零售和一部分“饮”的外卖。 **时间线拉到近期,京东秒送的业务已经默默铺向全领域,在部分城市,餐饮外卖、到店团购、生鲜菜场、生活用品的即时零售、买药、鲜花等全部上线,堪称本地生活的“全覆盖”。**  秒送的功能已覆盖超市、生鲜、外卖、团购等 对标美团而言,秒送几乎囊括了美团的所有主要业务。而秒送之外,“首页”的本地生活、京东旅行等板块还覆盖了火车票、机票、景区门票、酒店预订等功能。 36氪了解到,在外卖方面,京东现阶段的思路是“品质外卖”。因此,外卖部分的商家几乎全部是大连锁餐饮品牌,包含棒约翰、海底捞等等。 主打大连锁,是一个前期投入不需太重的方式。一位餐饮品牌创始人对36氪分析道,大品牌面对新渠道通常会考虑到收益、投入精力等因素,容易抱迟疑态度;相反,如果要大量招募小商家,推进的速度可能会更快,但平台需要搭建更重的地推销售团队。 “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选择从大品牌切入,意味着更少的人力投入,那在资源、流量上势必要拿出交换诚意。如果又没有足够的让利和流量作为吸引,可能会很难推进。”该创始人表示。 **据36氪了解,京东外卖目前给出的佣金比例的确很低。一家已入驻的品牌商透露,京东外卖的抽佣比例大约在3~5个点,相较美团、抖音的综合费用比要低出约10个点。** 但一段时间的实践下来,该品牌的日均单量整体仍然较低,某些门店甚至会出现单日零单量的情况,且总单量的起伏极不规律。究其原因,用户心智尚未建立是一方面,业务起步期的流量分发不精准可能是另一主因,“内部对于什么样的流量该分给谁,还没有很清晰的理解。” 因此,对于已入驻品牌而言,现阶段更像是对京东外卖的“陪跑”,后续实际效果取决于供给的丰富度、流量的稳定分配。 **外卖之外,在到店团购部分,京东的界面与美团极为相像——以“品”的逻辑呈现,突出“到手价”的折扣优势和“抢”的心智。**但京东目前的供给还较少,只有一些推荐单品,尚不支持主动搜索。据我们了解,在团购部分,京东的切入点依然是连锁商家。  京东与美团的团购页面极为相像(左:京东,右:美团) 无论是外卖还是全品类的即时零售,京东都有充足的履约条件去做。截止2024年第二季度,达达秒送年活跃骑手数量近130万,累计注册骑手数量达数千万。这是一项难以被快速复制的宝贵能力。只是想从电商这个低频业务,向即时零售、外卖这样的高频业务做延伸,挑战并不小。 京东当下的命题在于,互联网的每个业务都已对手林立,它能在坚守自我的同时,从以往的细分优势走向一个更全面的市场吗?
 Epic 游戏商城为玩家带来了最新的福利喜加一活动。即日起至1月17日,所有玩家均可免费领价值52元的《石油大亨》。本作是一款视觉上迷人、富有幽默感的模拟游戏,灵感来自19世纪美国的石油热潮。 [<《石油大亨》免费领>](https://store.epicgames.com/zh-CN/p/turmoil-26318a)  在城市拍卖会上租赁土地,寻找石油。建造平台,创建高效的管道网络,并将石油提取到储油罐中。选择最佳时机出售石油以最大化利润。然后购买城市中的必要升级以应对岩石、天然气和冰块。获取比竞争对手更多的城市股份,争取成为新市长。
在连续两天应对烧毁数千英亩土地的野火之后,洛杉矶县的居民在周四下午收到了野火疏散警报,但这是一个错误。不久之后,官方又发出了后续警报,称该通知只针对伍德兰山肯尼斯大火附近的居民。  洛杉矶县在 X 上分享了一条信息,解释了发生的事情: “针对西山肯尼斯大火附近居民的疏散令被误发至全县。该警报只针对卡拉巴萨斯和阿古拉山的居民。"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CBS News)援引一名当地官员的话说,“由于技术错误”,发出了这条警报,警报中的网址被破坏了。  无视之前疏散警告的警报截图,与无视另一个疏散警告的警报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洛杉矶地区正在燃烧多处野火,官方已证实至少有六人死亡。根据洛杉矶县网站的介绍,该县拥有近 1000 万人口,是 “全美人口最多的县”。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998.htm)
OpenAI 正在为用户提供一种新方式,让他们可以自定义与该公司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ChatGPT 的互动。周四,X 上的一些用户报告称,ChatGPT 现有的自定义说明菜单已更新,添加了新字段。现在,用户可以指定喜欢的名字或昵称、他们的职业、他们希望 ChatGPT 了解的其他信息,以及他们希望聊天机器人具有的“特征”。 OpenAI 建议使用“健谈”、“鼓舞人心”和“Z 世代”等特征。需要注意的是,这与 ChatGPT 的记忆功能无关,该功能可让用户明确告诉 ChatGPT 记住或忘记某事。有点令人困惑的是,ChatGPT 的“记忆”可以是个人详细信息,但它们也可以涵盖更广泛的对话相关信息。  “介绍自己以获得更好、更个性化的回复”,刷新菜单中的一条消息写道。 新菜单可能更像是美学改造,而不是深度技术升级。旧的自定义指令功能使用所谓的提示工程来指导 ChatGPT 的风格和语气。本质上,它用一段用户提供的指令“准备”了为 ChatGPT 提供支持的人工智能,因此它的答案符合这些要求和偏好。 据我们所知,新菜单仍然依赖于提示工程。它只是以一种更用户友好的方式呈现它。OpenAI 之前曾表示,它会对自定义指令进行审核,以检查它们是否符合使用条款。据推测,个性化设置经过改进后,这一点并没有改变。 随着用户群的增长,OpenAI 一直在完善 ChatGPT,增加了实时网络搜索和针对写作和编码项目量身定制的“Canvas”界面等功能。该公司去年 12 月表示,每周有超过 3 亿人使用该聊天机器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996.htm)
在周一的主题演讲中,NVIDIA 首席执行官黄仁勋(Jensen Huang)身旁出现了一些顶级厂商的身影,这也是人形机器人发展史的一个分水岭。其中,Agility 公司的 Digit 还在 NVIDIA 的一个封闭式展台上与一条微型传送带一起亮相。这对双足机器人来说是一次不错的回归,在 2020 年的 CES 上,它的旧版本曾作为福特展示的一部分出现过。  除此以外,仿人机器人的展示基本上仅限于较小的公司,Apptronik 公司是个例外。这家奥斯汀公司的阿波罗机器人作为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参展的一部分亮相。这个仿人机器人在内部使用了这家总部位于达拉斯的半导体巨头的一些模块。 当 Apptronik 展示这个机器人在 2023 年的第一段画面时,不得不让人仔细验证这是不是动画效果图。  "阿波罗"的造型相当活泼,近乎于卡通,一双大眼睛和头部造型勾起了人们对早期 iMac 的美好回忆。与其他第一代人形机器人一样,阿波罗将主要专注于工厂工作,但工业环境并不意味着它就一定不受欢迎和冷酷无情。这只是一次非常有限的拾放演示,仅用于演示目的,还远远不是将在工厂部署的智能自主型机器人。 值得注意的是,继Figure与宝马、Agility与亚马逊宣布达成类似协议后,Apptronik于今年3月开始与梅赛德斯合作进行工厂试点。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994.htm)
在过去的几年里,尤其是自 ChatGPT 推出以来,一些人认为Google是一个沉睡的巨人。在Google旗下发表的那篇颇具影响力的论文《注意力就是你所需要的一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中,Google引入了变形金刚模型,而这正是 ChatGPT 的基础。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Google开发了一项开创性的技术,但(似乎)并没有充分利用它,而当竞争对手用它创造出变革性的东西时,Google自己都大吃一惊。  ChatGPT 的爆炸性成功在科技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在Google,它将 LLM 聊天机器人视为对其搜索市场主导地位的潜在挑战,并进而挑战其广告业务。作为回应,Google推出了人工智能概述等功能,不过这些功能在推出之初都磕磕绊绊。 为应对 OpenAI 带来的威胁,Google的部分策略是整合其人工智能工作。2023 年,Google将 Google Brain 团队与 DeepMind 合并,成立了一个名为 Google DeepMind 的新部门。 自此,该团队开始带头开发 Gemini,这是Google对 ChatGPT 的回应。自成立以来,Google DeepMind 已经发布了支持多模态的 Gemini 2.0 Flash 等模型,以及 Gemini Live 等功能。 现在,Google似乎正在进一步加大力度,扩大Google DeepMind 部门的规模。Google人工智能工作室(Google AI Studio)产品负责人洛根-基尔帕特里克(Logan Kilpatrick)最近在 X 上分享了以下最新消息:  基尔帕特里克指出,虽然Google DeepMind 团队在不断壮大,但Google AI Studio 和双子座开发者 AI 团队的使命仍然不变:"打造世界上最好的 AI 开发者平台,将Google最新的模型、工具和技术带给外部开发者。” 与此同时,Google的著名竞争对手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最近强调了 OpenAI 对 “超级智能 ”的关注。在一篇博文中,他将其描述为一种工具,具有 “大规模加速科学发现和创新的潜力,远远超出我们自己的能力”。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990.htm)
如果您在 AirPods 充电时听到 AirPods Pro 2 外壳发出的叮当作响的铃声,并不是设备坏了,而是苹果去年推出 Hearing Health 时为它添加的一项功能。在一份支持指南中,Apple 表示 AirPods Pro 可能会在充电盒中不时播放声音,以确保麦克风和扬声器正常工作。  <blockquote><p>为了帮助确保您的 AirPods 麦克风和扬声器以最佳状态运行(例如,帮助提供高质量的听力测试结果),您的 AirPods 可能会在充电盒中定期播放安静的铃声。</p></blockquote> 在今天的 ATP 播客中讨论了不明确的 AirPods 声音后,Mastodon 上重点介绍了有关神秘铃声的信息。 正如播客中所述,Apple 没有成熟的指南来深入了解 AirPods 发出的不同声音,因此可能会造成混淆。 当电池电量低或将充电盒放在充电器上或插入电源时,AirPods Pro 会播放声音。可以通过将 AirPods 连接到苹果设备、进入“设置”、“点击 AirPods 图标”并关闭“启用充电盒声音”来禁用某些声音。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988.htm)
三星将于 1 月 22 日发布 Galaxy S25 家族,而在此之前,S25、S25+ 和 S25 Ultra 在欧洲的售价似乎已经曝光。我们之所以说 “似乎”,是因为据称一家意大利零售商过早上传了这三款手机的清单(现已撤下),而价格本身看起来也很奇怪。  据称,S25 128GB 存储空间的售价为 973 欧元,256GB 存储空间的售价为 1036 欧元,512GB 存储空间的售价为 1162 欧元。一般而言,Galaxy S25 的建议零售价肯定不会是这些数字。这些数字以 49 或 99 结尾。因此,基本版本的价格要么是 949 欧元,要么是 999 欧元,以此类推。  我们不知道这家零售商是想在网上曝光一下价格,还是想制造眼球,让我们继续看看 S25+。256GB存储空间1246欧元。512GB售价1371欧元。最后,Galaxy S25 Ultra 的售价据称高达 1571 欧元(256GB)、1696 欧元(512GB)和 1948 欧元(1TB)。  如果我们把这些价格都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百欧元,那么欧洲的价格似乎将全面上涨 100 欧元。不过,这些价格也可能只是意大利人的想象。目前还不得而知。 为什么 Galaxy S25 Slim 没有出现,这其实是正常的,因为据传它将在其他三款手机之后几个月发布。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986.htm)
苹果公司正在为洛杉矶野火救援工作捐款,并将让受影响的Apple Card用户推迟还款。作为苹果公司周四推出的一项计划的一部分,居住在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宣布为自然灾害区的Apple Card用户可能有资格延迟还款。符合条件的用户可以通过 “信息 ”应用注册该计划,他们必须联系Apple Card支持部门。  正如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分享的那样,受洛杉矶灾情影响的用户可以在注册当月跳过一次付款,在此期间不会累计利息。如果账户信誉良好,在加入该计划期间将保持当前状态。 已逾期的账户在参加计划期间不会再逾期,标准年利率也会在下个月才适用。 如果用户的消费受到限制,则在计划期间将继续受到限制。除非通过 Apple Wallet、在线或在 Apple Card 客服的帮助下取消还款,否则用户之前计划的付款将照常进行。 洛杉矶地区的野火已造成重大损失,数千栋建筑被毁。数千人已离开该地区,目前的死亡人数在撰写本文时还不清楚。目前已知至少有六人死于野火。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在 X 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洛杉矶大火令人心碎。他还赞扬了急救人员的英勇行为,并表示苹果公司将捐款支持救灾工作。 苹果公司通常会为受自然灾害影响的用户提供援助,以减轻他们在危机时刻的经济负担。该公司还经常为自然灾害救援工作捐款,2024 年 10 月米尔顿飓风过后就是如此。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984.htm)
在 Reddit 论坛有开发者制造了一款搭载自动步枪的炮台,这座炮台使用 ChatGPT 的 Realtime API 进行驱动,开发者只需要通过语言指令即可控制该炮台的转向和设计等。 例如在视频中开发者朗读指令:ChatGPT,我们正受到来自左前方和右前方的攻击。随后由 AI 驱动的炮台迅速朝着左前方和右前方进行猛烈射击。 [](https://img.lancdn.com/landian/2025/01/107467.png) 需要注意的是这名开发者使用的并非实时视觉 API,这座炮台主要靠语音指令驱动,人类说出语音指令后 ChatGPT 作出反应并配合炮台的驱动板执行转向和抬升等。 <blockquote><a href="https://www.reddit.com/r/Damnthatsinteresting/comments/1hvwk92/openai_realtime_api_connected_to_a_rifle/">OpenAI realtime API connected to a rifle</a><br/> by<a href="https://www.reddit.com/user/MetaKnowing/">u/MetaKnowing</a> in<a href="https://www.reddit.com/r/Damnthatsinteresting/">Damnthatsinteresting</a></blockquote> <script async="" src="https://embed.reddit.com/widgets.js" charset="UTF-8"></script>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 AI 响应速度非常快,从说完语音指令到执行射击操作快的话只需要 1 秒不到,慢的话大概在 2~3 秒。 但显然这名开发者的行为已经违反了 OpenAI 的使用协议,所以 OpenAI 直接找到对应的账号并将其封号 (怎么找到这个视频对应的账号的呢?难道是抽取了与对话相关的数据?) 不过这仅仅只是公开发布视频被封号的案例,人工智能被武器化是迟早的事情,或许现在也已经被武器化,只是没有多少公开消息而已。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982.htm)
 大家好,欢迎光临吉考斯工业! 去年的「复刻系列」备受大家的关注,我们最终复刻了5款T恤,给大家带来了既实惠又质感更佳的复刻版本,收获了大家的好评!在此我们开心地宣布,今年这一企划也将继续! 本期复刻票选活动中,我们精心挑选了从 2018 年至 2021 年吉考斯曾经推出的 10 款人气 T 恤,诚邀大家参与投票!截止到 1月24日 10:00,票选最高的前五件T恤将被“回炉再造”,计划于2025年5月与大家见面! - 再次推出的新版 T 恤不排除会有改版以及换色的可能 - 每位用户可以在选项中投出 1-5 票,欢迎参与! [<一键跳转来投票!>](https://www.wenjuan.com/s/UZBZJvxJpTM/) # 001 / SS17「Do not love you, her or him, but games! 」 大家都懂的,经典之中的经典的经典。 <blockquote>在 2017 年「吉考斯工业」品牌概念诞生之初推出了这件 T 恤,「Do not love you,her or him,but games!」这件衣服上的图案带有一丝自嘲意味的游戏宅式幽默。</blockquote>  # 002 / SS17「克苏鲁可乐」 “2025年了,依旧会想念那年画的那瓶可乐(以及画那瓶可乐的自己)。” by 西蒙 <blockquote>在 2017 年「吉考斯工业」转站系列概念诞生之初设计的这款 T 恤,把肥宅快乐水和克苏鲁神话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满满的美式 geek 味道。</blockquote>    # 003 / SS18「Check Status」 又一西蒙力作,经典错版Mumber,带你回归最初的那个味儿! <blockquote>每个机组成员每天都要打开机核APP,即是 Check Your Status Everyday.</blockquote>   # 004 / SS18「时代绘」RealAnimals 原初时代绘系列经典款式其一,出自记明老师之手,以昭和时代漫画大师的风格为基础,改写了几部经典科幻电影的封面。  # 005 / SS18「时代绘」Startrick 原初时代绘系列经典款式其二,出自记明老师之手,以昭和时代漫画大师的风格为基础,改写了几部经典科幻电影的封面。  # 006 / SS18「时代绘」2001年宇宙传说 原初时代绘系列经典款式其三,出自记明老师之手,以昭和时代漫画大师的风格为基础,改写了几部经典科幻电影的封面。  # 007 / SS19「时代绘」Get Away From Her 2024 复刻计划以几票之差位居第6名的这款T恤,相信还是有很多朋友期待它的再版! <blockquote>完整版本应该是「Get away from her,you b***h」!在某经典科幻电影中⼥主⻆穿上⼯程机器⼈对怪物咆哮出的这句话,简直太经典了。这才是⼈类⼥英雄该有的样⼦。</blockquote>     # 008 / SS19「时代绘」We Don’t Need Roads 复刻过去也是回到未来。 <blockquote>这句话来自某系列科幻电影的结尾处,全句应是:「Roads? Where we’re going, we don’t need roads.」</blockquote>     # 009 / SS19「Your horse is dead」 “你的马死了”。 “你的马又死了”。 “你的马又又又死了”。 “你的马终究还是死了”。 <blockquote>这件衣服的像素图案由我们的老朋友 Trick 绘制,他一直很喜欢古早 FC 时代的 8-bit 风格。图案灵感来自一款古早光枪游戏《wild gunman》(《回到未来2》里未来世界的小孩玩的就是这款游戏的街机版)的风格,致(恶)敬(搞)当年那款很火的,没完没了地在地图上奔跑,马动不动就死了的,某西部沙箱游戏......</blockquote>    # 010 / SS21「机组成员」餐盘T 初代机组小子形象再面世,见见老朋友,不忘旧情谊! <blockquote> “在吉考斯⼯业,⼤家能吃到来⾃诸多位⾯的奇妙⾷材。为每天的⽣活带来惊喜,虽然看起来形态各异,但吉考斯的⾷堂总有办法处理它们,⽽且味道都还不错。当然,有点时候也会吃出⼀些问题.……” T恤正⾯的机组⼩⼦让⼈联想到著名的“XX折叠”……背⾯的餐盘图案向⼤家展⽰了「机组成员」的⽇常伙⾷,⾄于这些“美味”都源于什么奇妙⾷材,相信作为资深机组成员的你不难分辨吧?</blockquote>     欢迎大家速速来参与今年的复刻计划,回顾绕不过去的经典,一起复刻美妙滋味的回忆!同样该篇文章也将发放 2025 微信红包封面,扫描下图二维码即可领取! 
 游戏开发商 IO Interactive 宣布,涵盖《杀手》系列三部曲的《杀手 暗杀世界》的玩家总数超7500万。 《杀手 暗杀世界》自2016年新三部曲第一部发布以来,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在2021年《杀手 III》发布时创下了系列的最高Metacritic评分。  官方表示,三部曲为《杀手》系列带来了全新的诠释,融合了隐秘行动、开创性的自由玩法以及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玩家在其中能够遇到各种引人入胜的角色和暗杀机会。自发布以来,《杀手 暗杀世界》不断推出丰富的在线内容,包括新的地点、任务、季节性活动和合作内容,持续扩展游戏的故事线。  2024年12月,游戏的活跃玩家人数为100万。依靠不断更新的内容和忠实的社区,游戏依然保持着极高的人气。随着2025年更多内容的到来,玩家们可以期待继续享受更多的《杀手》经典体验。
<blockquote><p>用户第一次使用产品时,如果没有满足需求或者是达到用户预期,很可能就会流失。这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如何在第一次使用就激活用户的方法,供大家参考。</p> </blockquote>  在当今互联网产品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众多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用户的选择也变得愈发丰富多样。 在这样的背景下,仅仅吸引大量目标用户来体验产品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且成本越来越高。真正决定用户是否会继续使用你的产品,关键在于他们在初次接触时的感受。  根据著名的AARRR模型(用户获取、用户激活、用户留存、获得收益、推荐传播),用户激活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真正用户与产品的首次”面对面“接触。 它不仅影响着用户的首次体验,更决定了后续环节的成功与否。 ## 一、什么是用户激活? 简单来说,用户激活是指让用户在第一次使用产品时,快速体验到产品的核心价值,产生强烈的愉悦感和认同感。这种瞬间的顿悟时刻被称为“啊哈时刻”(Aha Moment)。 例如,当用户在使用一款新应用时,突然发现它能解决自己长期存在的某个问题,这种体验就是典型的“啊哈时刻”。 如果用户在初次使用时未能感受到产品的价值,很可能就会流失,转而寻找其他竞品。而一旦用户成功激活,他们对产品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会大幅提升,后续的留存、收益获取以及口碑传播等环节也将更加顺利地展开。 ## 二、如何提升用户激活? ### 2.1 深挖产品价值 如果产品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再好的营销策略也无济于事。因此,我们需要明确产品的核心价值,并确保用户能够迅速感受到这些价值。 **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 ①痛点:帮用户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某健康管理应用通过精准监测用户的健康数据,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隐患,并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有效解决了用户健康管理的痛点,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产品的实用性和必要性。  ②痒点:带给用户超爽的体验。 以抖音为例,它凭借创意丰富、趣味十足的短视频内容,为用户打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娱乐空间。用户在浏览视频时,能够不断获得新鲜、有趣的视听体验,满足了他们追求娱乐享受的痒点,从而更愿意沉浸在平台中,提高激活率。 ③尖叫点:让用户感受到自我价值和成就感。 以微信读书为例,每天阅读图书的时间都会自动记录,并在首页重点显示,同时在读书排行榜中可以实时看到好友的排名,让自己感到我比别人做得好,感受到自我价值的提升。  通过与用户的深入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痛点,找到最能打动他们的功能模块,从而引导他们更快地进入“啊哈时刻”。 ### 2.2 绘制“啊哈时刻”路径图 要让用户顺利到达“啊哈时刻”,我们需要为他们绘制一条清晰的路径。 这需要我们首先找到影响用户留存的关键行为,然后梳理出所有可能的路径,确保每个步骤都能顺畅进行。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①数据分析:通过数据统计,计算每个功能的留存率,找出对留存率提升影响最大的行为。 例如: Facebook发现10天内添加7个好友的留存率高; Linkedin的留存用户特征是,是一周内会添加5个好友; Dropbox里使用了1次Dropbox的用户,会成为更活跃的用户。  ②用户访谈:与用户沟通,验证自己的猜想,确保路径设计符合用户的真实需求。 在访谈过程中,可以询问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最关注的功能是什么、哪些环节让他们感到困惑或不便等,从而收集到宝贵的一手信息,为优化路径提供依据。 ③漏斗分析:列出每个路径中的各个步骤,找出转化率低的原因,针对性地优化。 例如,在用户注册-登录-浏览商品-加入购物车-下单的路径中,发现“加入购物车”到“下单”的转化率较低,可能是因为购物车页面的提示信息不够明确,或者支付流程过于繁琐,导致用户在这一环节流失。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优化页面设计,简化支付流程,提高转化率。 ### 2.3 运用行为设计学原理 根据最新的福格行为模型(Fogg Behavior Model),行为的发生需要动机、能力和提示三大要素同时发挥作用。  ### 动机 代表用户做某件事的欲望。虽然动机重要,但它往往是易变的,不应过分依赖。 例如早期开发的儿童视力健康打卡,父母每天监督孩子用眼行为的动机,会随着时间慢慢弱化。父母首次使用,动机满满,连续几天可能就再没有动力了。当时我们在产品设计上重复在用户动机上下功夫,最终也只能是事倍功半,没有任何起色。  ### 能力 它是指用户执行某个行为的能力,我们需要确保用户在每个步骤中都能轻松完成操作。 获得能力的方式主要是个人提升技能、借助工具和资源、让行为变得微小。个人觉得让行为变得微小更好执行,无论多么微小,只要用户采取行动就是一种进步。 以滴滴打车为例,通过自动定位获取上车地点,终点会自动提示最近或经常去的目的地,用户只需要点击最近的目的地,就完成早期输入起点和终点的繁琐操作。  ### 提示 它是指提醒用户做出行为的信号。 没有提示,就不会产生行为,我们需要在正确的时候,采用正确的方式给予提示。 提示的方式主要有自己或他人提醒、周围情境提示、行动提示。 自己或他人提醒比较难,人的记忆总会遗忘,这个方式不宜采取。 目前很多产品运用的App通知、日程提醒、订阅通知和短信通知等,都属于情境提示;行动提示是指将已经在做的行为当作提示,要做的行为排至之后,也就是某某行为之后做什么。  ## 三、总结 用户激活是互联网产品成功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着用户的留存率和产品的市场表现。 通过深挖产品价值、绘制“啊哈时刻”路径图、运用行为设计学原理等策略,可以有效提升用户激活效果。 我们需要持续探索和优化,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产品的持续增长和成功。 以上就是这次的分享,希望对大家阅读后,可以有所得,一起努力~ **专栏作家** 风鸣,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一位在互联网+教育领域深耕近十年的专家,专注于K-12教育产品的研发。正致力于探索AI+教育的创新模式,并密切关注此领域的发展动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机动战士高达 GQuuuuuuX》先行剧场版《机动战士高达GQuuuuuuX Beginning-》公布最新预告,将于1月17日(周五)在日本地区上映。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主题曲是由米津玄师演唱的「Plazma」。 
<blockquote><p>淘宝前几天也上线了送礼物功能,就是提防着微信送礼物重演“珍珠港偷袭”的事故。这篇文章,作者对微信淘宝的送礼物功能分别进行了分析,看看作者的观点如何。</p> </blockquote>  淘宝很担心,但也不必过度反应。 消息显示,1月8日,淘宝宣布已面向所有用户上线新功能“送礼”。唐辰注意到,淘宝App内,支持该功能的商品页面底部新增“送礼”选项。 目前,可用于“送礼”的商品基本覆盖整个淘宝货盘,能满足多元化的送礼需求,货架形式也更适合用户挑礼物。或许是为鼓励用户尝鲜体验,天猫年货节大促期间,若送礼商品为参与年货节满减活动的商品,单件即可享受85折直降优惠。 ## 一、淘宝今年再“送礼” 根据个人体验,在点击商品页面底部的“送礼”按钮,下单购买礼物后,可自定义四位数的安全口令。随后就可以将安全口令和淘口令发送给收礼方,即为送出礼物。礼物时效为24小时,收礼人在这个期间复制淘口令,在淘宝App内打开,填写收货地址(可选择默认地址),并输入安全口令,即可收下礼物。  此外,在完成收礼物的步骤之前,收礼人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更改同一价格商品的不同规格。而且,“淘口令+安全口令”的组合,不仅保障安全,还让淘宝“送礼”不局限于“好友关系链”,还可以通过微信、钉钉、短视频平台私信、短信等方式送给粉丝、同事等。 得益于2024年互联网巨头间的“拆墙”,淘宝“送礼”在微信上实现,消费者在微信内点开淘口令,可以直接唤起H5界面,并在微信端内收下礼物。但体验还是没有微信“送礼”丝滑,这是淘宝在“熟人社交场景”上的短板。微信的“墙”拆了,但还要更大力度的拆。 **淘宝此举被部分媒体解读是对微信小店的战略跟随。**因为半个月前,微信小店官方宣布灰度测试“送礼物”功能,除了珠宝首饰、教育培训类目以及原价高于1万元的商品外,其余微信小店商品将默认支持“送礼物”功能。 根据微信小店的规则,赠送方每次只能给一位朋友赠送一件商品,赠送后不支持转赠给其他朋友。而且一旦送出礼物后,不论朋友是否收下礼物,赠送方在24小时内都无法主动取消赠送或取消订单。若朋友超过24小时未收下礼物,订单将自动取消并退款给赠送方。 有最新消息透露,微信小店“送礼物”功能已经顺利完成灰度测试,已经正式面向用户推出。并且该功能的推荐权重大幅度提升。目前,微信小店已经将“送礼物”功能提升至商品页Tab栏,与“加入购物车”和“购买”功能并列。这点和淘宝“送礼”的界面设置十分相似。**区别于微信“送礼”的“小蓝包”,淘宝“送礼”还是传统喜庆的“小红包”。** 唐辰曾在《[微信小店上线,腾讯重做电商也不只为了做电商](https://www.woshipm.com/it/6108560.html)》一文中表示,腾讯手握着友商羡慕不来的社交流量,但多年来,始终没有能跑通其商业路径。这种曲折,也被业界揶揄为没有电商基因,“腾讯学不会电商”。 微信小店也就成了腾讯电商“全村的希望”,它将微信生态内分散在各个场景的电商流量串连起来,也就是打通了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搜一搜等多个微信内部场景。通俗点说,微信生态内信息流与商品流,都在微信小店内形成闭环。 这相当于腾讯重新再做电商业务。微信此举明确传递了两个信息: 第一,视频号的连接能力更强了,微信小店穿透微信生态,成为商家的通行证。 第二,电商在微信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腾讯对电商业务的新期待,但腾讯又不只是为了做电商。**马化腾更大的野心在于,通过升级视频号电商,也就是微信小店,搭建出新的商业底座,打造微信的“电商生态系统”。** 当年8月举办的Q2财报电话会中,腾讯总裁刘炽平重新定位了直播电商业务,“使其更像微信电商”。“我们要建立的这个生态系统不仅仅基于视频号和直播频道,我们要在微信内建立电商生态系统,与整个微信生态系统相连接。” 无论是腾讯管理层对微信电商的定调,还是从微信自身的商业化布局看,微信基于社交关系再亲自下场做电商,快速变现,都十分的必要。 业内普遍观点认为,依托微信强大的社交生态,以及中国传统的节日“送礼”需求,“送礼物”或将成为微信电商崛起的重要关口。 ## 二、再复制一次“珍珠港偷袭”?难! 这无疑会给淘宝造成巨大压力。对淘宝来说,微信在电商方面的任何举动都不能被忽视。毕竟,微信红包的“偷袭”案例还十分的鲜活。 2014年春节,微信红包打了支付宝一个措手不及。一夜之间,数以千万计用户绑定了自己的银行卡。数据显示,这一年的除夕夜,有482万人次参加微信红包活动。最高峰时,每分钟便有2.5万个红包被拆开。 微信支付得以快速普及,成功在支付宝垄断的移动支付市场,撕开一道口子,形成后来两强相争的局面。微信红包对支付宝的冲击,被马云称之为“宛如珍珠港偷袭”。 十年过去,微信希望复刻“发红包”的商业奇迹,通过“送礼物”功能,帮助微信在全域电商上破局。但微信想在电商业务上再复制一次“珍珠港偷袭”,很难。 事实上,这一功能,也并非是微信原创。早期淘宝、京东、抖音等平台都推出过向好友送礼的功能: 2021年8月,淘宝APP上线了新功能“给爱的人也送一份”,可将商品赠送给好友,2023年又进行了改版升级,这个功能适合年轻人给不会网购的父母赠送商品。 2023年,抖音上线了替家人、朋友购物的功能,去年年初抖音生活服务又针对部分本地生活团购商品推出了“好礼随心送”功能。 **微信“送礼物”之所以被广泛关注,最重要的价值点在于它的社交流量,微信电商也成为行业最有价值的洼地,并且最有希望冲出来自成一极。**但微信试图通过“送礼物”分食电商蛋糕,达到微信红包“奇袭”移动支付的效果,并没有那么容易。 **首先,电商和支付是两码事,对应的微信“送礼物”和微信红包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场景的产物,前者所需要的资源和专注远超后者。**除非马化腾下定决心,不设上限的投入,打通微信生态内的电商基建,“送礼物”才有可能成为抖音短视频内容那类的“核武器”,在已经板结的电商格局中,撬开一块市场,威胁到原有头部电商平台的生存。但目前看,微信对电商的期望很高,但动作一直很缓慢,也很佛系。 还有一个无法忽视的关键点:微信太重了。小程序、公众号、视频号等堆加在一起,就是“抖音+微博+图文内容平台+X”的巨型怪兽。各类交易场景,已经很难做到纯粹,对用户的打扰,也是在所难免。 **其次,过高地预估了微信“送礼物”的作用。**该功能的优势不在交易,而是微信生态以及其社交流量。如果“送礼物”的商品单价过高,那就是定向送礼。除了社交情绪的增益,也就是晒朋友圈或者截图“炫耀”,其对交易的拉动作用并不会太明显。被多次引用的一组“送礼物”的数据来自抖音,2024年春节活动期间共有73万用户使用该功能,送出84万单礼品,总金额超过4000万元。 换算下来,单个礼品的价格在47元左右,这个门槛已经远远高于微信红包了。微信红包也更像社交游戏,低门槛低限制,互动性高,社交壁垒的穿透性更强。比如“一分也是爱”的调侃,对于更广泛的用户参与,都是极大的情绪“挑逗”,更容易参与。加之支付宝、抖音等平台加入,赋予中国传统意义的红包以科技含义。 **在唐辰看来,微信“送礼物”对微信电商更实际的作用,是充当一个流量或者营销工具,串联起营销、广告、增值等业务。这对碎片化的微信电商场景来说,更具意义。** 微信“送礼物”功能推出后,网络流传出一份微信电商的会议纪要,煞有其事的定下业务KPI。但腾讯公关负责人张军很快进行了辟谣。他的表态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不要教微信做电商。 我们也能从中看到腾讯内部的态度:外松内紧,调子不要起得太高。**毕竟,腾讯亲自做电商,也倒了两三次。这也说明,微信流量也并不是完全无毒的。** **一个可以肯定的判断是,微信“送礼物”对淘宝的压力,还远远达不到初代微信红包的强度,但也不得不防。淘宝开通送礼,最大的意义在于,给商家和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工具,激活更多的消费群体。** 淘宝多年来建立起的大促心智,相对应商家也在淘宝上形成了“送礼”的商品和服务能力体系,过节上淘宝买“礼物”是消费者的习惯。根据我掌握的数据,淘宝平台上平均每日有约140w用户搜索送礼相关词条,节假日时点送礼需求更是井喷。 **这比微信送礼更具场景价值,背后是更纯粹的货盘和消费生态,还有全面的支付、物流、售前售后等电商基础实施及能力保障。** 就在此刻,美团也加入“春节送礼”大战。显然,各大巨头都有自身的业务考量,至于最终效果,还得看用户买不买单。 对于平台来说,还有一个更好的产品功能改进思路,它来自速途网的一位老师:**“要礼物”可能比“送礼物”更有市场。** 参考资料: 唐辰同学,《微信小店上线,腾讯重做电商也不只为了做电商》 AI蓝媒汇,《淘宝“送礼”,想要截胡微信》 **专栏作家** 唐辰同学,微信公众号:唐辰同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内容链接,洞察与解读,关注互联网科技及商业故事。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百度官网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blockquote><p>一直以来,国内的Saas行业就是不温不火。现在都2025年了,再去做Saas产品,还有这个必要吗?这篇文章,我们来看看作者的分析。</p> </blockquote>  ## 一、为什么有这个的思考呢 是我发现过去做大平台的SaaS和现在非常多的Agent开发者还有我最近做的小程序, (for一个个独立的中小卖家) 我发现这个SaaS的形式又好像行的通 过去总是在说,中国的用户对APP没有付费的意愿,所以应用都想做出海 ## 二、首先什么是SaaS的定义 SaaS 是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的简称。 最开始核心的SaaS是和**“云服务”绑定的**,等于是大业务形式不用在现场布置机房了 同样,还有一个软件平台公司,开发一套应用成本也蛮高的,**想要有多个客户来分担成本** 我理解是基于这两点,很多国内的SaaS公司垂直找到一个场景,来做SaaS,多见的就是一些ERP、CRM或者一些OA、会员体系相关的场景 这些客户都是大甲方,比如卖车的,卖房的等等, ## 三、那为什么中国做不起来呢? 处理这种大甲方,核心的点,是处理关系,如何有这些大客户资源,这里是公司能撑多久的关键 再者,也是见到了太多的公司通过其他的业务(比如硬件)来养“SaaS平台”的相关业务 这也是去年年底,看到的真实案例 ## 四、那现在呢? 但是现在,我来看,包括现在还挺多对大模型的产品付费的来看,好像SaaS又活了 他的业务形式也不太是“爱奇艺会员”的to C单纯付费, 有些偏B,但是交付形式也不重 就有点像,我是商家,我要在小红书抖音平台,我要开个会员享受到更多的功能的感觉 这里说到底也是B端的SaaS能活的下去,但是看来看去,也就是有些大平台搭配上小B商家或者小平台搭配上小B的商家 所以核心的用户一定是“小B商家”,解决小商家的 提供给小商家一些什么心智呢? 花小钱办大事,我和大厂也差不多了 某头部大厂有这个大而全的CRM系统, ok我是小商家,我也想有,我一个月花个500块能不能有,能 虽然你的场景数据覆盖量不如大厂的量,但是确确实实,是实打实的,是有这个能力的 ## 五、对,我想到了一个词语”平替“ 想想国人是挺喜欢这个词的,女生买个口红粉底液,小红书的爆款笔记非常多就是”dior465平替”“某某平替”。 包括最开始的瑞幸,不也是打着“星巴克平替”的感觉来的吗? 所以想想,关于中国这么多供应链的小商家的,生意来看,**“大厂信息系统的平替”,交付上做好服务。**毕竟大厂的交付人力一天就是3-4000+,这个做轻量化的SaaS是有机会的。 甚至我相信,现在的飞书作为个人用户想要扩容使用一些功能,用户一年付费蛮多的要600/月还要一次性交清,那maybe也会能出个应用:飞书文档平替。 本文由 @闻一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blockquote><p>上个月微信推出送礼物功能后,整个行业议论纷纷。作为电商平台的淘宝肯定会选择跟进,前几天淘宝的送礼物也正式上线了。只是作为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淘宝和微信的送礼物有哪些不同?这篇文章,作者尝试分析一下。</p> </blockquote>  2024年的12月,微信推出“送礼物”功能后,相关概念股连续上涨。根据艾媒数据显示,到2027年,中国的礼物经济市场将从2024年的13777亿元增长至16197亿元,潜力巨大。 1月8日,淘宝正式上线“送礼物”功能。 小红书、抖音,是看到好东西赶紧分享。而微信、淘宝这次,是直接给朋友包邮到家。 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一个人逛街,不一定买东西,但两个人逛街,一定会买点什么。 ## 一、初窥门径:淘宝“送礼物” 功能的基础操作指南  **这里面一共涉及了4个核心利益相关者,制定送礼游戏的人,也就是淘宝,还有参与游戏的商家、买家(送礼人)和收礼人。** ### 注意事项 - **领取时限**:礼物领取有效期为24小时,超时后礼物将自动失效。 - **支付方式**:部分订单支持微信支付。 - **商品支持**:只有标注“支持送礼”的商品才可以使用该功能。 这项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送礼方式,特别适合在节日期间向亲朋好友表达心意。但注意了,**更重要的是【送礼物】产品须知:** - 送礼有专属8.5折优惠(自己买没折扣,选择送人更划算) - 付款人完成送礼订单支付后,就无法取消了(送出去的礼,可收不回来了) - 88vip的退货包运费权益不对送礼订单生效(送礼订单退货不包邮哦) - 目前送礼订单相关售后中,不含退换补等服务(8.5折不是白给的) 信源《“送礼物”产品须知》  ## 二、深度审视:“试图仪式感”下的功利性思辨 从功能本质来看,淘宝在商品购买界面将 “送礼” 按钮置于收藏和加入购物车之间,与购买行为同等突出展示,一句简单的【送给朋友】,直激情感消费。 从情感上说,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无脑设计】。** 想想以往送礼时,要么送贵的,要么送好的。而淘宝更是明码标价,直接能看见送什么。信息差越小,价值越大,谁会送正在打折又便宜的,这一送不得送出品味,送出格局,送的总比买的贵,一来二去,客单不就上去了? 但越简单的算盘,往往藏着最难算的帐。 给自己买东西时,性价比至上。 而送礼物时,我们比较虚荣,礼是给送给别人看的,面子好看更重要。 在韩国,乐天线上虽无类似功能,但韩国人仍热衷于请朋友喝咖啡,这种社交互动更多源于人与人之间自然的情感连接。笔者曾在首尔街头问路未果后,路人直接驱车送往目的地。 这个时代因网络发展而顺势被挤压的,是人与人之间真实的社交空间。**每天真实的交流,是增加敏感性,也是降低敏感性,增加交往中的敏感而降低判断的敏感。** 在当下,网络发展压缩了现实社交空间,人们在虚拟世界中交流频繁,却在现实交往中变得愈发小心翼翼。**“送礼物” 功能的出现,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在社交中的矛盾心态:既渴望通过送礼维系关系,又对直接的社交接触感到不安。** 追求精美、极致的体验已经过时,AI的发展将迅速消弭信息差的隔阂,人真正需要的是共享一杯咖啡的时间,是真实且有温度的社交互动。**产品生产者应致力于赋予产品更多情感价值,消费者也更愿意为能够触动心灵的产品或体验买单。** 不要为送礼而努力,而要为随便送点什么而努力。送礼不是好东西,是那个“随便送点什么”。人与人的关系,是那一个“送”字,礼物反而是最不重要的。 具有“匠人精神、柔软,敏感,善意”的产品和生产者,以及能激发“人对生命的热情”的内容,将成为这个时代最珍贵的东西。 送礼物是交往的一种方式,不是成功的方式,不是最好的方式,不是和他人分享荣耀的方式,而是解决一人独处不至于孤僻的方式。** 所有产品或功能本身,只要围绕人,去解决几个看似宏大而虚无的:极端的孤独,需要爱渴望爱,需要被看见等,就相当于帮助人找到了生命临时的支点,**但如果找不到或者支错了地方,就会付出被时间吞掉的代价。 ## 三、淘宝 “送礼物” 是一个好设计吗? 回顾历史,古代受限于交通与通讯,送礼的难点在于 “怎么送”; 随着经济发展,商品日益丰富,人们的关注点转移到 “送什么”; 如今,互联网进入下半场,“怎么送” 的问题再度成为焦点。 在功能推出前,每逢佳节,人们依旧会通过各种方式送礼,维持社交礼数。 但新功能的出现,究竟是为人们创造了更多见面的契机,还是进一步压缩了线下沟通的空间?**对于关系亲密的朋友,线上送礼或许显得多此一举;而对于不太熟悉的人,索要地址的过程又可能令人感到尴尬与不适。** 目前,网上对此功能的评价呈现出一边倒的好评态势,但深入分析后不难发现,这其中或许更多是 “消费升级” 的推动,而非纯粹的体验提升。 **部分用户直言希望能够关闭 “送礼物” 按钮,**他们不想沦为流量与消费主义的牺牲品。在选择礼物时,消费者通常会倾向于具有品牌溢价或超高性价比的产品。有人质疑,将这种送礼式消费常态化是否必要,淘宝在节日前夕推出此功能,**是否只是借 “朋友之名”,行刺激消费之实。**若功能设计仅为追求表面的营销效果,而忽视了用户的真实情感需求,那么这种缺乏真诚与善意的设计,必然难以经受时间的考验,最终可能引发用户的反感。 ## 四、淘宝“送礼物”对2025年电商格局可能会有哪些影响? 送礼物,如果单打促销这张牌,注定必输无疑。但如果转变思路,**聚焦人情社交,深度挖掘功能背后的情感价值,或许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淘宝 “送礼物” 功能像一颗投入电商领域的变革石子,涟漪正不断扩散。未来,它或将持续推动电商与社交深度融合,重新定义消费者购物习惯与商家运营模式。 淘宝 “送礼物” 功能虽已上线,但它对电商格局的撬动才刚刚开始。社交与电商的融合之路究竟能走多远?传统电商模式会因此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吗?众多的疑问等待着时间去解答。在这场电商大变革的浪潮中,淘宝 “送礼物” 功能究竟是短暂的水花,还是改变格局的关键力量,值得我们持续关注与深入思考 。 本文由 @加薪在这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周早些时候,《我的世界》之父、被称为 Notch 的 Markus Persson 宣布正在着手制作《我的世界》的精神续作。尽管参与投票的玩家相当支持这个想法,但 Notch 在进一步考虑后认为还是类似星露谷物语的“Uncursing Potions” 更为理想。   Notch 在回应网友质疑时进一步澄清,精神续作绝对不会像地牢类 Roguelike 游戏那样有趣。这种作品往往只是让人沉浸在有点伤感的怀旧情绪里。如果结果更偏向于迎合大家以为自己想要的东西,那可能还会试着去尝试一下。
**大疆发布DJI O4 Air Unit系列高清图传,包括DJI O4 Air Unit和DJI O4 Air Unit Pro,售价分别为699元和1499元。**DJI O4 Air Unit以其轻盈之姿(仅8.2克),搭载了1/2英寸影像传感器,实现了4K/60fps的视频录制能力,为追求极致便携与高性能的用户提供了理想选择。  而**DJI O4 Air Unit Pro则更进一步,配备了1/1.3英寸影像传感器,支持高达4K/120fps的视频拍摄**,并引入了10-bit D-Log M色彩模式及155°超广视角功能,专为追求卓越画质的专业用户与爱好者打造。 该系列的核心亮点在于其先进的O4图传技术,通过优化算法实现了惊人的低延迟(最小时延可达15毫秒),确保了操控的即时响应与精准度。 同时,双天线设计与智能频点选择机制的加持,**使得Pro版本的最大有效传输距离达到了惊人的15公里**,无论是广阔天地间的探索还是复杂环境中的稳定连接,都能游刃有余。 此外,DJI O4 Air Unit系列还创新性地加入了“竞速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最多可支持八架飞行器同时进行竞速飞行,为竞速飞行爱好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乐趣与挑战。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980.htm)
已经过去的2024年,中国手机市场的份额也是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苹果已经滑落至第四名。整体来看,vivo(含iQOO)再创辉煌,由2023年的第二名上升到去年的第一名,华为由前年的第六名来到去年的第二名,小米也由第五名攀升至第三名。 苹果退步比较明显,排名第四。相比之下,苹果2023年的国内排名为第一。 **具体来说,2024年国内手机市场份额排名如下:** 1、vivo 17.38%(含iQOO 4.68%) 2、华为 16.00% 3、小米 15.89% 4、苹果 15.10% 5、荣耀 14.77% 6、OPPO 13.70%(含一加 1.60%) 7.realme 1.22% 8、华为智选 1.12%(含Wiko、鼎桥、中邮、中国电信、中国移动、U-MAGIC等) 9、三星 0.77% Others 4.05% 可以清楚的看到,排名前六的手机厂商在市场份额方面的差距并不算大。 由于Mate 60系列等机型持续热卖,这也让华为市场份额快速拉升,不过其也仅比小米多出了0.11%。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976.htm)
从iPhone 14 Pro开始,苹果引入了灵动岛挖孔,终于开始抛弃刘海屏。**其实一直以来,苹果的终极目标就是打造一款完全无开孔的手机,包括按键、接口、听筒等等都完全隐藏,当然也包括刘海区域。**  根据多方爆料,今年的iPhone 17 Pro系列将使用Metalens技术缩小Face ID模组,从而减小灵动岛的开孔。 **明年的iPhone 18 Pro将实现完全屏下Face ID模组,屏幕上方仅留下前摄挖孔,**造型看齐如今的安卓手机,屏占比大大提升。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0/746fa39beede4c0d8ddcfd5f3d1aa657.jpg) 根据显示器行业分析师Ross Young的预计,**最终苹果会呈现出一款完全无挖孔的iPhone,将前摄和Face ID都完全隐藏,实现真正的全面屏。** 其实苹果多年来一直在储备相关技术,去年还最新曝光了一项屏下Face ID的技术专利。  通过使用一系列微小的透明窗口,这些窗口的表观尺寸和位置可以在显示器周围有效移动,有选择地激活和停用不同的像素,以保证人脸识别和前摄的拍摄。 **这也是逐渐在向乔布斯当年理想的手机靠拢——一块“充满魔力的玻璃”,简洁、轻薄、没有多余的元素。**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974.htm)
**知名投资人段永平在雪球透露,“今天(9日)买了腾讯,也买了茅台。”**谈到股价,段永平表示,市场短期是投票器,掉到什么价都是有可能的。据了解,段永平在创业和投资行业备受推崇,此前他曾领导创立了步步高、OPPO、vivo等知名品牌,并因投资网易获得数十倍的回报而成为投资界的传奇人物,被称“中国巴菲特”。  至于现在要不要买腾讯,他建议股民“从10年20年后往回看,你自己找答案,如果找不到就把钱存银行。”  当地时间1月6日,美国国防部将腾讯等公司列入中国军工企业名单。 对此,腾讯控股在声明中表示,“腾讯被列入这份名单显然是一个错误,我们并不是军工企业或军工供应商。不同于出口管制或其他,这份清单对我们的业务没有影响。尽管如此,我们仍将同美国相关部门共同解决误会。” **第二天,腾讯股价大跌超7%,两天跌幅超10%。**  过去一年,腾讯豪掷1120亿港元回购股票并注销,腾讯总股本进一步下降至92.2亿,达到十年来最低水平。 持续回购,一方面体现了腾讯对股东的持续回报,另一方面也展示出腾讯对自身业务发展的长期信心。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970.htm)
**昨晚,鸿蒙原生版微信正式上架华为纯血鸿蒙应用市场。**目前功能已经十分完善,支持视频号、折叠消息转发、群红包、转账、小程序等功能,体验看齐安卓等。腾讯WXG(微信事业群)员工@客村小蒋发布长文总结了微信纯血鸿蒙版App上架历程。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0/7f4803d321264950957d22ef3161a0bd.jpg) **他表示:“原生鸿蒙(HarmonyOS NEXT)完全是一套新的技术框架,编程语言是独特的ArkTS语言,这意味着所有的App都要完全重写。”** 在10月8日原生鸿蒙正式公测的日子,鸿蒙微信也开始邀请内测,随后还开启了尝鲜,很多用户需要抢资格。 他解释道:在一个全新的平台上,做一款要支撑海量用户、高并发的通讯需求,同时有支付、小程序、视频平台等多个大功能模块的应用,还要满足极高频使用下的稳定性,是很大的挑战。 **所以,用内测→找bug→修bug→加大内测的方式,是一个更符合软件开发规律的方式。** 之后很多用户吐槽名额太少抢不到,通过排查发现,**有人用类似抢票软件的“脚本”,去刷应用商店的放量,也因此触发了商店的安全机制,拦截了大部分的需求。** 总而言之,鸿蒙微信的开发之路非常艰辛,**正如腾讯官方提到的那样:“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走完微信14年的路。”** @客村小蒋最后强调:正式版,是一个新的继续向前的开始。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110/2b62671cd0c44208a5a67d73118d233e.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99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