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徐蔡钰 编辑 | 李勤 “网上没赢过,现实没输过”的特斯拉Model Y,还在继续赢么? 这款2024年卖出48.1万辆的销冠车型,今年迎来改款焕新。1月10日,特斯拉宣布新款Model Y开启预订。新款Model Y后驱版续航593公里,售价26.35万;长续航版则为719公里,定价30.35万元。 相较特斯拉过去改款换代的大涨价,此次Model Y的售价并未有较大波动,后驱版价格上浮仅有1.36万元。 特斯拉一改往日习惯背后,中国市场已经变天了。 明星产品小米SU7,在2024年12月及2025年1月,连续两月超越特斯拉Model 3,成为纯电轿车的销量冠军。 特斯拉霸占多年的销冠位置出现动摇,并且这样的风险还在增加。 2025年,拥有一定经验积淀的自主品牌,将带着一众新产品,重新对Model Y发起挑战。 与特斯拉品牌力相当的小米,旗下SUV车型YU7将在5-6月推出;销量已见起色的小鹏,其中型纯电SUV G7已经登陆工信部新车公示名单; 鸿蒙智行旗下智界R7今年1月实现1.1万交付量,位列25万元以上纯电SUV销量冠军;已在家用车市场打开知名度的理想汽车,也将在今年推出纯电车型i7。 这次,Model Y面临的不再是口号式的威胁,而是贴身肉搏的真切对抗。 ### **每天每店卖出100台,新Model Y又爆了?** 2025年2月26日,特斯拉焕新版Model Y开启交付,全国门店同步上线了展车与试驾车。 与小米SU7上市时,各地预约排队试驾的火热场景不同,36氪走访特斯拉位于北京东城区、朝阳区、大兴区的4家门店,**特斯拉门店来访客户数量不多,试驾车也无需排队等待。**  特斯拉门店实拍 但特斯拉新Model Y的订单情况,好像不似门店这般冷清。多位销售人员告诉36氪: **“从1月10号开启预订到今天,北京每个店每天差不多都能新增100个订单”、“有一个全国范围的数据,新Model Y已经积攒了20万的订单”。** 不过,这“20万”的订单中,包含着大量可退订单。在开启交付之前,用户在特斯拉官网为Model Y支付定金时,订单页面有“定金可退”的协议字样。但2月26日开启交付后,“定金可退”的字样便已消失。 展车与试驾车到位后,来店用户多数已经支付1000元定金,“盲定数量不少,这些客户一直在等实车,我们刚发朋友圈说车到店,他们就找过来要看车试驾”。 试驾过后,这20万订单的转化率如何? 有特斯拉人士告诉36氪,**长续航版本的转化率会更高,“标准后驱版的交付流程在加快,原本预计4周后才能提车的用户,现在有部分已经开始预约提车了”。** 开启交付后,延长时间的首发权益,为特斯拉争取了最后的冲刺。 在2月26日-28日下订的用户,仍然可以享受价值8千元的两年免费延保;1299元购原价5200元的特斯拉家庭充电桩,或以1元/度电的优惠价(原价2-3元不等),在特斯拉官方超充站享受6年/5000度电(约为3万公里里程)。 虽然没有车价直降,但特斯拉通过保险+充电的组合,提供了1.1万元以上的优惠。这打动了不少用户,有销售人员向36氪表示,最后两天的首发权益,让其收获了数十位新下单用户。 36氪从特斯拉交付中心了解到,**开启交付后首周,新Model Y全国的交付量超过6000辆。北京地区的交付数量仅有数百辆,而过去,这个数字在1000-3000辆不等。** “现在只是第一周,产能还会爬坡,而且现在的交付周期,基本已经排在4-6周以后了”,特斯拉人士向36氪表示。 不过,特斯拉的竞争对手们似乎没有出现强烈反应。 36氪走访鸿蒙智行、小鹏、极氪等门店,和过往贴出与Model Y的配置对比不同,“我们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多位鸿蒙智行的销售向36氪表示。 当然,新款Model Y的品牌力和号召力依然不容小觑。 有行业人士告诉36氪,焕新版Model Y推出后,乐道高层曾向CEO李斌详细对比两款车,表示乐道L60有全面优势。 但眼下,从两款车的订单情况看,国内新造车公司依然不能盲目乐观。 ### **FSD入华了,但特斯拉不建议用户购买** 与焕新版Model Y同期上线的,还有特斯拉隐藏许久的杀手锏:FSD(完全自动驾驶)。 2月25日,特斯拉向中国地区部分用户推送了以智能驾驶为核心的软件更新。此次更新后,特斯拉的辅助驾驶可以实现识别信号灯、掉头等高阶功能。 有特斯拉人士形容这次更新为,“更新后,你的特斯拉可以自己开车带你兜风了”。 但这次高阶智驾功能的更新,似乎没有为特斯拉带来特别的增量,甚至特斯拉官方销售也不希望用户立刻购买FSD服务。  特斯拉FSD示意 **“现在更新的其实不是FSD,是一种比较高级别的辅助驾驶,说实话,我们不建议你立刻6.4万购买”,多位特斯拉销售坦言。** “特斯拉的高级辅助驾驶刚刚更新,现在用的是国外数据训练的版本,在中国不一定好用,造成的事故和违章需要您本人来承担”。 “不妨再观察一段时间,有可能一周就变好用了,也有可能是两三个月。并且,6.4万的价格太过昂贵,我们会推出FSD每月付费订阅的制度,现在购买真的不划算”。 与国内车企以智能驾驶为主要卖点不同,特斯拉的销售策略反而是让用户谨慎选择智��驾驶。 这也许是欲扬先抑。 特斯拉“FSD”在华开启推送后,媒体与车主都纷纷开启测评。理想汽车CEO李想公开表示,相较特斯拉FSD,理想AD Max的接管次数明显更少。 在本地化尚未成熟前,选择保守的推广路线,对特斯拉FSD而言反而是一种保护。 ### **新车计划:重燃希望的Cybertruck** 特斯拉今年还有一记大招,便是Cybertruck。 **有特斯拉人士告诉36氪,特斯拉今年在中国市场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引入Cybertruck。** 这款纯电皮卡车型,近几年拥有颇高的热度。马斯克曾官宣,Cybertruck订单数量突破百万;根据第三方机构测算,Ctbertruck的订单量则已经超越200万辆。 然而,Cybertruck的交付量却不如订单数量耀眼。据海外媒体与机构预测,Cybertruck2024年的总销量可能在3.5万-5万辆,远不及此前官方公布的百万预定量。 中国市场对皮卡这一车型的需求量的确不大,但Cybertruck传递的创新与前锋精神,可能会重新唤醒年轻消费群体对特斯拉的关注。 毕竟,特斯拉最开始便以这样的形象,收获大量消费者的喜爱。但随着中国自主品牌不断向前探索,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如今反而成为相对“保守”的选择。 在价格、配置以及体验上,国产汽车已然媲美甚至超越特斯拉。虽然喊出“尽管对比”的口号,但Model Y与特斯拉,的确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压力。
<blockquote><p>在过去十年间,中国的数据共享和流通经历了从“数据孤岛”到“全国一本账”的巨大转变。在这背后,既有政策的不断迭代,更有技术的持续创新。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演变过程,揭示政策驱动下的用户之痛,探讨如何通过简化编目、分级流通和系统重构等途径,破解数据共享的困局。</p> </blockquote>  ## 一、数据共享的“三重困局”:政策迭代背后的用户之痛 我国数据共享流通历经三个阶段:**早期探索(2020年前)→体系化建设(2020-2024年)→基础设施深化(2025年至今)**。政策不断升级的背后,是底层用户视角下未被解决的“三重困局”: ### 1. 数据收不上来 - **症结**:早期政务部门数据孤岛林立,办事需“跑断腿”。为解决这一问题,共享交换平台应运而生,但数据目录简陋、空壳化严重。一线业务人员既不懂技术,又无精力填报复杂表单,最终只能依赖外包“应付考核”[2][6]。 - **现状**:平台日活用户寥寥,数据更新停滞。某地市共享交换平台负责人坦言:“90%的目录是外包填的,数据质量连自己都不敢用”[2][6]。 ### 2. 标准难统一 - **症结**:一体化建设试图通过“统一字段”解决跨区域共享问题,但全国政务系统版本混杂、字段命名千差万别。强行统一标准反而导致“清洗成本转移”——提供方被迫承担额外治理压力[2][5]。 - **典型案例**:某省医保平台与国家级系统对接时,仅“参保状态”字段就需人工核对12种表述方式,耗时长达3个月[2]。 ### 3. **安全与效率的失衡** - **症结**:基础设施深化阶段强调数据确权与安全,但复杂的权限设置让一线人员望而生畏。某地数据局干部吐槽:“系统里20个安全策略选项,连技术员都要翻手册操作”[5][6]。 - **悖论**:过度追求绝对安全,导致数据“锁在保险箱里生锈”。2024年统计显示,全国政务数据共享率不足20%,开放数据集规模仅为美国的1/9[2]。 ## 二、破局之道:从“政策驱动”到“用户思维” ### 1. 简化编目:让数据“上架”像开网店一样简单 - **借鉴电商模式**:制定“粗颗粒度”目录标准(如公共数据三级分类),允许企业自定义细分类目。用AI辅助自动生成元数据标签,降低编目门槛[5][6]。 - **成功案例**:广东省“个人数字空间”试点中,通过自然语言识别技术,将90%的政务数据编目时间缩短至10分钟[4]。 ### 2. 分级流通:从“一刀切”到“渐进式治理” - **分层定价**:未治理数据免费共享,清洗后数据按质量定价,加工产品市场化交易。上海数据交易所已实现“原始数据-数据产品-数据服务”三级交易体系[2][5]。 - **用户驱动治理**:某能源企业将未清洗的用电数据开放后,吸引第三方开发“峰谷用电优化方案”,反促企业主动升级数据质量[2]。 ### 3. 重构系统:把复杂留给技术,把简单留给用户 - **去表单化设计**:用智能问答代替复杂填报,通过“数据资源名称?更新频率?”等5个核心问题完成编目[6]。 - **安全预设方案**:提供“政务内网级”“行业联盟级”“公开级”三套标准化安全策略包,用户一键选择即可[5]。 ## 三、未来展望:全国一本账,数据“活”起来 2025年国家数据局启动“全国数据资源地图”工程,目标实现三大突破: - **目录一本账**:打通省市级平台,企业可像查快递一样检索全国数据资源[3][4]。 - **流通一张网**:基于隐私计算技术,支持“数据可用不可见”的跨域协作。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已实现医疗数据跨省联合建模,肿瘤筛查准确率提升40%[2][5]。 - **治理一盘棋**:设立数据经纪人制度,专业团队驻场帮扶中小企业数据治理。浙江某服装产业集群通过经纪人服务,将订单数据利用率从15%提升至80%[6]。 ## 结语 数据共享不是一场“运动式治理”,而需回归用户需求本质。唯有让一线人员“用得上”、让企业“看得见收益”、让技术“藏身幕后”,才能真正激活数据要素的“钻石价值”[1][2]。当“全国一本账”从愿景走向现实,中国数字经济的新引擎必将全速启动。 [1] [统筹推进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探索数据产权、流通与安全治理的创新路径](https://column.chinadaily.com.cn/a/202403/12/WS65efc397a3109f7860dd5015.html) [2] [聚焦|我国数据要素流通现状、困境及对策建议](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TM0OTkyOA==&mid=2651334074&idx=1&sn=530ea513c2fa5ca8e8c0c364d1527509&chksm=85ae42108df7b194857194acc6a9d2425f6028651995da4f1fe2ba42bf9e95d05d2f1119a5b0#rd) [3] [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4/1031/c458474-40351191.html) [4] [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10/content_6984001.htm) [5] [数据流通全景洞察:面临的挑战、应对对策及未来展望](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DUzMjYzMQ==&mid=2650169518&idx=1&sn=a776bf8b42acc8ac31fa0b4d1ef51b27&chksm=8241adbe6bfb8075a67b719b76d55d361a75889468b2e98cd60facc56045e5ba49fea46ec5e3#rd) [6] [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国政协第十四届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大会书面发言摘登(三)](http://www.cppcc.gov.cn/zxww/2023/07/31/ARTI1690787629443356.shtml?from=groupmessage) 本文由 @碧野青风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Trump granted temporary exemptions from tariffs imposed on Canadian and Mexican imports that are covered by the USMCA until April 2. About 50% of Mexican imports and 38% of Canadian imports are covered by the trade agreement.
 由JanduSoft开发,Another Indie发行的太空农场模拟经营游戏《星球田园诗(Farlands)》于今日进行0.4版本的更新,玩家在原先基础上可与NPC培养感情,获得好感度等。游戏正在打折,折后约为33元人民币。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星球田园诗》背景设定于外太空,玩家可以在外太空打造属于自己的天地,穿梭于不同的星球之间采集材料,认识朋友,甚至发展一段感情。0.4版本更新了社交关系系统,可以攻略别的角色,聊天、调侃,或者是调情增加好感度,解开更多剧情。除此之外还增添了邮件系统,以及新道具的到来。  而在未来的0.5版本中,将新增敌对生物的生态体系、重构挖矿系统、持续扩充角色故事线等。
 《GTA5》在线模式全新非法武器贩运任务“奥斯卡·古兹曼再度起航”现已推出。在该模式中,与臭名昭著的军火走私贩再度联手,抢劫敌对帮派,挑战一个跨国军工企业巨头。接管史诗般的的麦肯奇机场机库,将飞行员的敏锐与尖端科技相结合,与埃伯哈德军火公司对抗,在新的非法武器贩运任务中窃取货物,及更多精彩内容。 # 准备起飞 购买麦肯奇机场机库,即可继承崔佛·菲利普的衣钵,成为布莱恩郡最臭名昭著的走私贩。您可在花园银行法拍网站游戏内网站或通过葡萄籽资产前的“待售”标志进行购买。购买后,您还将获赠一架洒药机并可解锁一架西部洒药机 300-H 螺旋桨飞机,让您的飞行之旅更加愉悦,尽快翱翔天际。  麦肯奇机场机库不仅是奥斯卡·古兹曼东山再起的指挥中心,还提升了您的飞行载具存储能力。如果您已拥有走私贩机库(本周在花园银行法拍网站享受七折优惠),您将在您的走私贩机库额外获得 15 个机位,同时还能通过菜单呼叫个人飞机载具,直接从麦肯奇机场机库的跑道起飞。 # 重返之旅 在南圣安地列斯,想要退休可不容易。奥斯卡·古兹曼一直在密谋重返走私界,他正在寻找一个合作伙伴,共同运输截获的帮派弹药和武器。  不幸的是,最新的行动集团埃伯哈德军火公司已经嗅到了奥斯卡的计划,并决定用爆炸性的力量保护他们的投资。埃伯哈德的装备将由武装守卫保护,并有强大的空中支援作为后盾,因此奥斯卡需要尽可能多的帮助。 本次 GTA 在线模式的爆炸性内容更新将带您从戈多山山顶一路追到海底,与美洲狮搏斗,偷走一两架莫古尔,使用遥控无人机骇入埃伯哈德服务器,躲避热追踪导弹,并在追击危险且价值连城的货物时炸毁一艘潜水艇。  # 行李领取 拥有麦肯奇机场机库后,您还可在四项全新的非法武器贩运任务中执行额外的重新补给行动。这些任务可通过麦肯奇机场办公室内的笔记本电脑访问,或致电奥斯卡请求工作来开始。您将需要从奥斯卡的对手走私贩手中夺取货物,并将其安全送达客户手中。  # 职业进度奖励 奥斯卡·古兹曼再度起航还为 PC 平台的“职业进度”带来新奖励。这些奖励包括泰坦 250 D 涂装、埃伯哈德军火公司服饰、奥斯卡·古兹曼的套装、GTA 游戏币和声望值,及更多内容。  # 全新载具 今日内容更新还为 GTA 在线模式引入了多款全新载具,让您在陆地和天空掀起风暴。非凡推出了其车队中一款多功能的新艳妇车型:D5。这款跑车搭载 V8 引擎,线条流畅,兼容导弹锁定干扰器。  您的同伙可使用全新且强大的泰坦 250 D 上搭载的各种武器守卫您免受攻击,而白金汉 DH-7 铁骡则可升级配备烟雾弹和信号弹,在您使用吊钩运送货物时确保安全。请前往军火大亨网站查看这些飞行载具,或前往必达飞行购买全新的西部洒药机 300-H,这是一架经典永恒的螺旋桨飞机,还可选装机枪。 完成非法武器贩运任务并帮助奥斯卡,还将解锁这些飞行载具的批发价,并解锁一架免费的西部洒药机 300-H 供您在麦肯奇机场机库使用。您现在还可以通过完成“蜜獾运输”非法武器贩运任务,解锁威皮蜜獾(越野车)的批发价。
<blockquote><p>作为继DeepSeek之后的又一国产力作,Manus以其强大的功能和便捷的操作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Manus的核心优势与应用场景,从技术分析到实际体验,为你揭示这款AI工具为何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p> </blockquote>  3月6日凌晨manus,目前已经登上了知乎热榜的第一,Manus更被声称是AI Agent 的「GPT 时刻」,DeepSeek 之后又一个国产杀器,作为一个通用的 AI 代理,可以连接思想和行动:它不仅会思考,还会提供结果。它有可能真正的成为你数字世界的代理人!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这个新一代通用型AI代理人——Manus,从产品定位、应用场景、技术特性等多个维度,为读者展现了这款创新产品如何重新定义AI助手的使用体验。作为一个能将思维转化为行动的AI代理,Manus在研究分析、生活规划、教育培训、商业运营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实力。在文末也提供了相关使用和申请内测码的链接,希望大家享用愉快。 ## 一、产品简介 Manus(源自拉丁语”手”的含义)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连接思维与行动的通用型AI代理。它不仅能够思考,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想法转化为实际的结果。其核心理念是”Less structure, more intelligence”(更少的结构,更多的智能)。  下面是它主打的几个点: - 通用型AI助手,可处理多样化任务 - 真正理解用户意图并付诸行动 - 高效完成任务,让用户专注休息 - 完全属于用户的公平代理 从技术角度来说:Manus在GAIA(评估通用AI助手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基准)测试中,已经在所有三个难度级别上达到了最新的最优性能(SOTA)。这一成就证明了其在处理复杂任务时的卓越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 - Manus使用标准模式进行评估,采用与生产版本相同的配置,确保了测试结果的可复现性 - 与OpenAI Deep Research等其他系统的对比数据来源于OpenAI的发布博客 - 在所有难度等级的测试中都展现出了优异的表现 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它的核心优势。 其实从Manus的官网的案例们就能看出它的强大之处,这也可能是它为什么一公布就引发了这么多人的关注。 **1、强大的任务理解能力** 它能准确理解用户意图,将抽象需求转化为具体行动,官网展示的50多个案例是多方位多角度的,从制作游戏、提词器、UI、剧本、音效、视频、数据分析、生活规划、商业运营、科研、创意设计、决策支持、个人助理等,几乎你能想到的场景,它都能处理。 **2、高效的执行效率** 能在用户休息时完成任务,真正实现”Leave it to Manus” **3、全面的问题解决能力**: 从理解到执行,端到端地完成任务,以往的AI都是对话形式,对上下文的限制尤其严重,但Manus则不同,它是一个真正的通用型AI代理,在他展示的众多案例中,它像一个人类一样一步一步的推进自己的工作,阅读文件、搜索信息、调用工具、生成内容、执行任务,并没有突然断开然后来告诉你说我受限了,上下文长度不够,或者突然失智。 ## 二、产品特色与创新 与其他angent相比,Manus的特色在于: ### 通用型agnet 往往传统的agent需要根据不同的场景,使用不同的agent,而Manus则是一个通用型的agent,可以处理多种场景。  ### 灵活使用各种方法和工具 它只为你的需求服务,而不是被工具限制,主动调用各种代码、api、终端等等,只为实现你的目标。 ### 没有任何门槛 往往传统的agent如果想要用的好,不免的还得自己搭工作流,说是无痛上手,但其实还是有一定的成本,但Manus则完全不需要,只需要你描述你的需求,它就能自动生成解决方案,并且自动执行。  **真正的AI秘书**:它不仅仅是一个AI工具,往往有些ai工具需要我们的持续监督和调整,但Manus则不需要,你提需它做事,真正的秘书是不需要老板一直盯着,而是可以自己主动完成任务,并且向你汇报。 ## 三、使用场景示例 manus在网上发布了50个 真实的线上环境的案例,只要点进去,可以看到记录的回放。  在这里也为大家介绍四个案例。 ### 1、旅行规划——日本四月之旅 https://manus.im/share/brWKUSp51ItvVMBpcXNCZ1?replay=1  Manus在其中的表现并不是简单推荐景点,而是直接给了一本非常全面的手册,除了手册外,整个计划还用网页的形式制作了出来,有天气预测,有地图标注,有基本的短语预备甚至连寺庙利益都准备好了,这才是真正的AI秘书。  ### 2、金融分析——特斯拉股票深度分析 项目:https://manus.im/share/xFgpHb15vKqfRPWIs3JJPJ?replay=1  在特斯拉股票分析案例中,Manus也能在进行深度财务分析后,再次生成一个股票分析的仪表盘,甚至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公网的部署。  最后生成的仪表盘的质量相当高,是可以直接拿给领导做汇报的程度。   ### 3、音频制作——五分钟的冥想音频 项目:https://manus.im/share/Zdy9zkq9Ng2rTek6WmVc7d?replay=1 上面两个规划和分析的案例算是平时我们就频繁使用ai的场景,但在可能大家相对使用较少的音频制作场景中manus也展现出了它的实力。  在这个过程中它不光是做了冥想的背景音,而是海洋背景声音-画外音-html交互式播放器着一条龙都实现了! 当然在实际体验冥想音频后,感觉海洋音频的质量还是有待提高,但不得不说这整套流程下来,只能感叹于manus的强大。 ### 4、游戏制作——泽连斯基角色扮演游戏 项目:https://manus.im/share/IxyqQjnS7cDMhIVmgCquxG?replay=1 游戏:https://dgooezit.manus.space/simulation  游戏设计-游戏开发-部署,流程相当丝滑。也能发现manus它不仅仅是完成一个单一任务,而是可以组织各种工具和方法去完成多步骤的复杂任务,而且它生产出的产品还能落地。   ## 四、使用指南 manus目前没有发布任何公开的邀请码,闲鱼上的二手贩子们和官方无关,现在已经炒到了5万人民币及以上,是骗子的概率极大,希望大家不要上当受骗。  ## 结语 Manus官网目前的案例和它的GAIA表现很不错,感觉是真正的AI代理人,能投入生产。但毕竟Agnet是AI模型的应用,如果它基础的能力没有爆发增长的情况下,其实应用层是很难出一些巨大突破的。包括manus提供的案例们,其中生成的内容如果仔细去测试,还是会发现生成的内容没有那么尽如人意。 当然也不是否认manus的工作,但还是更期待它放开公测后的实际使用,就像知乎老哥说的一样“Agent落地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分解步骤越多,token消耗越猛,而且幻觉率越高。可能哗哗的,token花了几十刀,但其工作产出还是得人类自己去修修补补。” 本文由 @活力板蓝根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2015年,一个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的小伙子刚毕业就踏上危险的创业之路。他叫肖弘,大学期间便已是风云人物,曾带领团队开发了志愿填报助手、圈子集市等产品。成立公司后,他推出了两款百万级用户的应用——壹伴助手和微伴助手,集合公号排版、数据分析、标题测试等功能,陪伴了像小巴这样的新媒体编辑度过无数个孤独的夜晚。 后来,借着大模型的风,他又上线了一个叫Monica.im的浏览器插件,用时髦的话讲叫“AI助手”,集成了当前主流大模型,用户可以和它随时聊天、翻译、作图、处理文案等。 Monica背后的公司叫“蝴蝶效应”。这个名字似乎充满寓意,因为连肖弘都意料不到的是,一只蝴蝶轻轻扇动翅膀,真的刮起了“得克萨斯的龙卷风”。 这只新蝴蝶叫Manus.im。  **一码难求的Manus** 一张二手交易平台的截图出现在媒体群中:Manus邀请码,内测未激活,标价30000元。当不少人还一头雾水时,另一头的科技圈却集体疯狂。 传的最疯是一段4分47秒的发布视频。产品是一款叫Manus的“智能体(AI Agent)”,Manus来自拉丁语Mens et Manus,手脑并用的意思,它能够自主思考、规划复杂任务并直接输出完整的工作过程。 一位创始团队成员称这是“全球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通用智能体”,科技媒体则冠以“年度最炸裂AI应用”的头衔。在一张官网的测试图中,Manus的性能远超OpenAI的同类产品。  演示视频中用英语娓娓道来的人叫季逸超,90后,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曾效仿比尔·盖茨,休学创办了Peak Lab——一个以贝尔实验室为目标的互联网产品研究室,其打造的Magi系统被称为“中文互联网最大通用知识图谱”。  季逸超在视频中展示了三段演示:筛选简历、遴选房产、分析股票。以定制买房计划为例: 如果想在纽约买套房,对社区环境、犯罪率以及优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有房贷预算。当你输入这些要求,Manus会将你提供的这项任务分解为一个个待办事项列表,然后进行深度学习和推理,最终整合出一份详细的报告,帮你筛选房源,像极了一个专业房地产经纪人。 同为联合创始人的肖弘在即刻转发了该视频,并用卖萌的口吻说“请大家围观新产品~”。从他给自己打的标签来看,肖弘的MBTI是infp,工具狂,还持有不少比特币。 视频是3月5日晚上10点发布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张涛发了庆祝视频,并难掩激动之情:“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导一条产品发布片,也是我职业生涯以来最自豪,最具想象力,最圆满的一个作品。”张涛在互联网圈内有个称呼“HideCloud”,曾是Acfun、豌豆荚、剪映、字节跳动、光年之外等公司的产品负责人。从他的话中可知,Manus的开发周期只有20个月。 追溯完整个传播路径,Manus的突然爆火似乎并非有意为之。在国内各类评测文章刷爆前,国外一些技术论坛上对此早已热议不休。此次Manus的“突袭式”发布仅仅是一次内测。一位网友透露,张涛之前的一次对DeepSeek的精彩分享积累不少“善缘”。 这场病毒式的自传播在第二天彻底变成了一场科技狂欢:原本免费的内测码被炒到999元到5万元。一个形象的比喻是,平时说自己认识很多AI公司但现在要不到码的人,很像吹自己人脉广到最后老丈人生病连专家号都挂不到。  **“套壳”到极致的产物?** 当然,总有幸运儿抢到了这张“门票”,有科技媒体甚至直播演示Manus。 不过如果打开官网Manus.im,能发现已有大量的核心测试案例,据说几乎是“自来水”们贡献的。 我们看到除了一些像做PPT、表格等基础办公功能,Manus还能做各种“花式”任务,你只要说一句话就够了:如搜集医保单信息、填写保险报销单、游戏编程、制作网页、定制冥想音频、验证和分析统计学信息、讲解莱克星顿战役并绘制可视化地图等。 从满是英文的界面和联网生态来看,产品主要面向海外用户,所以媒体刚开始报道时用了“华人团队”的表述,这或许是基于某种战略考量:避免和国内大公司的直接竞争。  既然Manus如此强大,它工作的底层机制到底是什么?主要用三种技术。 第一是“多智能体系统”技术。根据官方介绍,Manus由几种不同大模型提供底层支持。比如Claude 3.5、DeepSeek等等,这些大模型共同组成了Manus的大脑。 第二是思维链和任务分解的技术。利用这些技术,Manus具有分析用户意图、分解任务步骤、然后通过数据接口访问各种工具,执行任务的能力。 从回放记录中也可以清楚看到,Manus拆解用户任务的能力很强,最终输出的内容基本可以达到用户的需求。 第三是Manus内置的虚拟机技术,以及整合工具包。这些工具使得我们能够用自然语言,让Manus拥有模拟人类完成任务的能力。 总体来说,Manus不仅拥有可以思考的大脑,还有可以执行任务的“手”和“脚”,最终做出令人惊叹的效果。但你或许也从这些技术中看出了一丝端倪:Manus事实上“缝合”了主流大模型的优点,团队也自黑是“套壳”,而非底层技术的颠覆式创新。 但如果“套壳”到极致,反倒能重塑应用落地的价值链——这具有开拓创新意义。引用一段资深媒体人的评论:“AI技术的发展处在一条跌宕起伏的曲线上,每一次的信号强度决定后面突破的深度。当把智能体服务从专业场景带向通用场景的转折点,它就是开山立派的品牌。”  **极客精神的回归** 1995年,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出版了《未来之路》(The Road Ahead)一书,首次提到“智能体”的概念。ChatGPT横空出世后,智能体越来越接近盖茨这30年所形成的构想。他断言“智能体将彻底改变用户使用电脑的方式”“智能体将成为下一个平台(如Android、Windows等)”“未来每个人都会有一个AI助手”。 换言之,所有交互界面都会变成由AI驱动的智能体主导的界面。智能体会变成你的私人助理、心理咨询师、行业专家、健康顾问,甚至是女友。 肖弘是盖茨观点的拥趸之一。 他在极客公园组织的一场线下对谈中表示,2021年他就尝试在微信中做AI助手了,思考着如何帮用户做笔记。2022年他在OpenAI官网体验了GPT-3后对生成式AI技术大为震惊,正式决定入局AI助手。结果好巧不巧,11月底GPT-3.5的发布提前打破了他的计划。肖弘在多个场合中表示“非常郁闷”。  不过,创新的踏脚石该来的总会来。肖弘找到了一条和GPT形成差异化的“裂缝”——在网页端安装AI插件,“赋能”每个对话框。这便是AI助手Monica的由来。而如今的Manus可算作它的超级迭代版本。 而它的问世和团队的开拓性实际上让我们看到了一次还未被巨头所垄断、互联网早期的极客精神的回归: 它是一种义无反顾的少年冲动。肖弘的同事曾评价他最大的缺点是“太容易上头”。有了一个想法后,会变得很兴奋,然后不停地叨叨。如果被泼了冷水后还是很兴奋,说明做件事靠谱。 它是一种扔掉历史包袱的勇气。肖弘在谈及AI-Native的能力时说,要把产品忘掉,没有原来的负担。比如做笔记产品,自然会想到增加AI功能,但他的思考是能不能设计成人的样子去做笔记。 这些最终汇聚成一次次“理想主义万岁”的呐喊。80后的梁文锋是理想主义者,90后的肖弘和季逸超等人同样是理想主义者。肖弘说他喜欢《长日将尽》这本书,或许书里面有一段摘录能引起这群人的共鸣: “我们是充满理想主义的一代人,我们所考虑的问题不是简单地如何尽善尽美地发挥自己的特长,而是这样做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我们每一个人均有强烈的欲望去为创建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后记** 巨大声浪下,欢呼和质疑必然接踵而至。然而对于一个初次来到这个世界的新物种来说,鲜花也可能带刺。 联合创始人张涛在6日下午发声。在感谢的同时表示“Manus目前仍处于内测阶段,系统容量有限,因此团队将优先保障现有用户的核心体验”。  很快,有业内人士认为现阶段媒体把Manus对标为DeepSeek的行为是在害这个新产品,因为会抬高目标人群对Manus的预期。 此话不无道理。综合一些测试结果发现,Manus依然有颇多问题。例如服务器资源严重不足,目前仅能够使用自己的虚拟机进行工作,而不能直接操纵用户的电脑和手机进行交互。团队坦言,Manus只是一个“婴儿”级别的产品,距离想要交付的正式版,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我们还是得抱有一些耐心,允许团队有更多的时间打磨。 肖弘对此的回复是“用户预期控制很关键”。他分享了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的“First and Last look”理念:对应到AI里,就是要争取让用户最先想到去你的产品里解决问题,如果没解决就尝试其他产品,如果还没解决,回过头来再来更努力用你的产品。 最后他只留下一句话:继续扩容修bug去了。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718.htm)
美东时间周四,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记者会上表示,他将考虑第二次延后对TikTok的禁令期限,以防止即将到期的禁令影响到数以百万计使用该平台的美国民众。本周四,当被记者问及如果不能及时达成收购TikTok的协议,他是否打算延后TikTok禁令的最后期限时,特朗普回答:“可能会,是的。”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0919/3ef44bba13068ad.webp) “我们对TikTok很感兴趣。中国将扮演重要角色,所以希望中国会批准这项交易,”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表示。 去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要求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剥离TikTok的美国业务,否则该平台将在美东时间1月19日被禁止。 然而这一天恰巧也是特朗普宣誓就职日的前一天。在该平台的禁令生效约12个小时后,新上任的特朗普便颁布行政命令,将这项“不卖就禁”法案的执行时间延后75天。根据特朗普行政命令设定的时间表,这项法案的生效时间还剩下约四周。 上个月,特朗普曾表示乐观地认为,他相信字节跳动将在禁令生效之前与美国买家达成收购协议。 **还有一个月时间** 本周四,当被问及他可以将谈判窗口期延长多久以及他的团队是否接近达成交易时,特朗普说:“我们拭目以待。” “目前,我们至少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我们不需要延期,”特朗普补充道。“但如果我需要延期,我可能会延期。” 目前已经有许多买家表示有兴趣收购TikTok的美国子公司。其中包括YouTube顶流网红MrBeast,以及前洛杉矶道奇队老板弗兰克·麦考特(McCourt)和《创智赢家》明星投资人凯文·奥利里(Kevin O’Leary)的联合竞购。 特朗普本人则曾表示,他对马斯克或甲骨文董事长拉里·埃里森收购TikTok持开放态度。 今年2月,特朗普还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指示政府官员成立一个主权财富基金。外界曾有人猜测称,这可能与收购TikTok有关。据报道,美国副总统JD Vance和国家安全顾问Michael Walz正在带头促成对TikTok的收购交易。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716.htm)
特朗普政府迅速大幅削减联邦政府规模的举措,正迫使经济学家纷纷重新评估对原先2025年劳动力市场持续强劲增长的预测……自特朗普总统就任六周以来,已有数万个联邦工作岗位被裁减。而联信银行(Comerica Bank)、Evercore ISI和巴克莱银行等华尔街机构近期已纷纷预计,到今年年底,总裁员人数(包括在私营部门引发的连锁反应)可能超过50万人。 50万的数字将抵消2024年美国就业增长总量的四分之一。虽然周五即将公布的2月非农就业报告可能只会显示有限的裁员影响,但实际冲击预计依然将在3月和4月数据中显现出来。 周四,美国职业介绍所Challenger,Grey & Christmas公司公布的挑战者企业裁员人数,无疑是最新反映DOGE对就业市场“杀伤力”的指标。 数据显示,2月美国雇主合计裁员17.2017万人,环比增长了245%,打破了2020年7月新冠疫情加剧不确定性期间创下的最高月度裁员人数。同时,这也是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2月份最高裁员人数。  其中,2月约有三分之一裁员来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后DOGE大幅削减的联邦政府职员,达到62242人,涉及联邦政府17个机构。今年到目前为止,联邦政府已裁员62530人,比截至2024年2月同期151人的裁员规模激增了41311%。 乔治城大学教授、前劳工部首席经济学家哈里·霍尔泽表示,如果联邦雇员裁员数据属实,加上受影响的受资助机构和承包商,这些数字将非常庞大。 **私营企业受波及** 值得一提的是,在联邦雇员裁员潮加剧的同时,与政府合作的私营企业也正因联邦政府取消合同而开始加大裁员力度。 位于华盛顿西北部马里兰州贝塞斯达(Bethesda)的美国国际开发署承包商DAI Global LLC表示,由于联邦政府拖欠已完成项目的款项,该公司已裁员500多人。咨询公司EnCompass LLC也因美国国际开发署冻结资金而解雇了近200人。 同时,联邦政府对科研创新和国际发展资助的冻结,正在改变大学和非营利组织的招聘计划。在联邦雇员密集地区(尤其是首都华盛顿特区),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也正遭受冲击。 万神殿宏观经济学分析师塞缪尔·汤姆斯和奥利弗·艾伦在2月25日报告中指出,预计到10月,私营部门将净减少10万个岗位。而由于联邦裁员的收入损失和政府效率部反复无常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将导致普遍性的消费收缩和招聘放缓。 **影响恐长远** 对此,白宫发言人哈里森·菲尔兹声明称,特朗普总统带着美国人民的授权重返华盛顿,要对臃肿低效的官僚体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这在破碎的系统中实属不易,但这项早该进行的任务势在必行。 目前,各州和地方政府(过去两年美国就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正在试图吸纳失业人群。在华盛顿联合车站,一张画有自由女神像的广告牌写着,“被政府效率部解雇?我们欢迎你入职。” 这是纽约州为7000个地方政府空缺岗位推出的“纽约需要你”招聘计划。纽约劳工专员Roberta Reardon表示,"我们需要这些优秀人才”。 马里兰州劳工部长Portia Wu则表示,该州为失业人员设立的再就业项目申请量激增,不过地方政府缓解冲击的能力有限。马里兰州长办公室坦言,州政府岗位无法完全吸纳联邦失业人员。各州最终可能还需应对联邦资金削减。 目前,尽管周五的非农就业报告可能会包含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的早期证据,但由于美国劳工统计局是在二月份的第二周进行数据收集的,而政府裁员直到2月中旬才开始发力,因此DOGE对就业市场的实际冲击,可能尚不会在今晚的数据中得到充分体现。 但未来几个月的报告将更为清晰地展现已启动的裁员进程的影响。白宫要求联邦机构在3月13日前提交“大规模裁员计划”,据称数千联邦雇员已接受政府的“买断”方案。 对于华尔街来说,这一切都意味着失业率上升和消费支出下降,并可能给美国经济带来更多的下行风险。而随着贸易战不断加深,大规模驱逐出境的威胁迫在眉睫,这一切都无助于支撑金融市场的情绪。 万神殿经济学家表示:“我们不确定DOGE采取的行动是否会严重导致经济增长,但劳动力市场遭受的重大打击可能很快就会在数据中体现出来。”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714.htm)
在周四暴跌2.6%后,纳斯达克指数已回吐了自特朗普胜选以来的全部涨幅,并正迎来自去年9月以来最差的一周。投资者对关税政策、低于预期的就业数据以及人工智能(AI)市场降温的担忧,正在引发科技股的剧烈震荡。 [](https://n.sinaimg.cn/finance/transform/96/w550h346/20250305/6526-7af90636b85a03e23544b720a2efd6fe.png) 这一轮抛售标志着科技行业的重大转向。去年11月特朗普赢得大选后,科技界的顶级高管纷纷前往佛罗里达州的海湖庄园向其示好,并公开宣布对其就职典礼的支持。包括苹果(AAPL.US)CEO蒂姆·库克、Meta(META.US)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亚马逊(AMZN.US)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和Alphabet(GOOG.US,GOOGL.US)CEO桑达尔·皮查伊等科技界巨头都出席了1月的总统就职典礼。 过去两年,科技股在AI热潮的推动下表现强劲。2023年,纳斯达克指数大涨43%,去年又上涨29%,其中英伟达(NVDA.US)和Meta等AI受益股表现尤为突出。然而,如今的市场风向正在改变。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价值股投资联合主管Aaron Dunn周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市场对特朗普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加上投资者风险偏好的整体下降,导致了当前科技股的回调。 “我们更希望关注那些能够在各种市场环境下生存的‘全天候’企业。”Dunn指出,市场正在撤出高风险投资,并转向能够应对政府政策波动的公司,“因为未来的市场波动可能是每日级别的。” 投资者尤其担心关税政策可能带来的成本上升。周二午夜,特朗普政府对美国的两大贸易伙伴——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正式征收25%的关税,加拿大能源进口也被征收10%的关税。尽管特朗普随后为部分墨加商品提供了临时关税豁免,但市场情绪依然低迷。 今年以来,科技巨头的股价纷纷下挫,其中特斯拉成为表现最差的科技龙头之一,年初至今已下跌35%,周四更是暴跌近6%。特斯拉股价的大幅下跌尤为引人关注,因为其CEO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马斯克进入白宫后的第一个完整月份(2月)也是特斯拉自2022年以来股票表现最糟糕的一个月。 英伟达股价年初至今下跌18%,本周更是大跌超11%,跌至去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作为AI市场的关键推动力,英伟达的GPU产品依赖全球供应链,尽管其芯片主要在台湾制造,但部分先进系统和整机产品则分别在墨西哥和美国生产。英伟达首席财务官Colette Kress在上月的财报电话会上对投资者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关税的具体影响,仍需等待美国政府的进一步政策指引。 芯片制造商博通(AVGO.US)去年因AI系统需求激增股价翻倍,但今年以来已下跌22%。另一家芯片公司迈威尔科技(MRVL.US)周四股价暴跌20%,因业绩指引未达市场预期,年内累计跌幅已达35%。 除了关税政策,投资者对经济增长的担忧也在加剧。美国就业市场的疲软数据成为最新的市场利空。美国薪资处理公司ADP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美国私营部门仅新增77,000个就业岗位,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148,000个。这一数据引发市场对经济放缓的担忧,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安情绪。 如果周五市场未能出现强劲反弹,纳斯达克指数将迎来连续第三周下跌,并在过去六周内第五次收跌。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710.htm)
在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冲击下,本周美股大幅下跌。但当地时间周四在白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当被问及他是否认为是他的关税吓坏了市场时,特朗普将责任归咎于其他地方。特朗普回答说:“好吧,其中很多是全球主义国家和公司,它们不会做得那么好,因为我们正在收回多年前从我们手中夺走的东西。”他没有详细说明这些东西是什么。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受到了非常不公平的对待,”特朗普接着说道,“我们保护每个人。我们为所有这些国家做一切事情,其中很多国家本质上是全球主义者。” 随后在同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特朗普再次指责“全球主义者”造成了市场低迷,“我认为是全球主义者看到了我们国家将变得多么富有,他们不喜欢这样。” 在大约一个小时的发布会过程中,特朗普多次用“全球主义者”来形容人、公司和国家,因此很难确定他具体在说什么。 但在他的第一个任期内,特朗普就曾一再谴责一系列他称之为“全球主义”的思想,并给他的一些政治对手贴上“全球主义者”的标签。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708.htm)
慧与科技公司(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简称HPE)周四公布的季度和全年业绩指引低于市场预期,导致其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下跌了19%。该公司表示,将在未来18个月内实施一项包括裁员在内的成本削减计划,预计到2027财年,该计划将节省3.5亿美元。 [](https://n.sinaimg.cn/tech/transform/29/w474h355/20240912/458c-3e891d61250cc0e45843418a0353f1b1.jpg) 该公司一位发言人说,约有2500名员工将受到影响,如果考虑到预期中的自然减员,这约占员工总数的5%。慧与的最新年报显示,截至去年10月底,该公司共有员工6.1万人。 慧与预计截至4月底的第二财季调整后每股盈利为0.28至0.34美元,营收在72亿至76亿美元之间。接受LSEG调查的分析师此前预计每股盈利为0.50美元,营收为79.3亿美元。 对于2025财年,惠普预计调整后每股盈利为1.70美元至1.90美元。LSEG调查的分析师此前预计为每股2.13美元。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706.htm)
OpenAI和甲骨文计划在未来数月内,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处新建的大型数据中心部署数万颗英伟达的高性能AI芯片,这是其耗资1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Stargate)基础设施项目的首个设施启动计划的一部分。  据知情人士透露,位于阿比林小城的该数据中心预计到2026年底将配备64000颗英伟达备受追捧的GB200芯片。这些芯片将分阶段安装于数据中心的多个机房,首批16000颗芯片预计将于今年夏季完成部署。 仅就单一客户的单个数据中心初期阶段而言,这批计划中的芯片出货量已代表了巨大的计算能力。这也凸显了星际之门合资项目的潜在规模,该项目由OpenAI、软银(SFTBY.US)和甲骨文于1月在白宫活动中联合公布。OpenAI此前表示,星际之门将扩展至多达十个站点。 OpenAI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该公司正与甲骨文合作设计和交付阿比林数据中心,而甲骨文负责获取并运营正在那里建造的超级计算机。甲骨文未回应置评请求,英伟达拒绝发表评论。 星际之门项目的启动标志着科技巨头正竞相部署英伟达这些主要用于训练和部署生成式AI模型的最新芯片。马斯克的xAI最近与戴尔科技(DELL.US)签署了一项价值50亿美元的协议,用于在孟菲斯打造AI超级计算中心。Meta(META.US)表示,计划到2024年底拥有相当于600000颗英伟达H100(该公司上一代数据中心半导体)的算力。专注于AI的云服务提供商CoreWeave公司在本月早些时候的公开募股文件中称,其在32个数据中心拥有超过250000颗英伟达GPU。 据估计,仅首个星际之门设施所需的GB200芯片数量就将耗资数十亿美元。虽然英伟达尚未公开GB200的价格,但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去年曾表示,性能稍逊的B200芯片每颗售价在30000至40000美元之间。 除了德克萨斯州的数据中心外,OpenAI与软银的团队还考察了宾夕法尼亚州、威斯康星州、俄勒冈州,为未来可能的星际之门数据中心园区选址。知情人士称,盐湖城也是候选地之一,甲骨文已在那里布局云计算业务。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704.htm)
当地时间周四上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召开了一次内阁级会议,据多位知情人士称,特朗普在这次会议上告诉各机构的负责人,他们才是自己监管的机构和部门的负责人,而不是埃隆·马斯克。  马斯克也出席了此次会议。消息人士称,特朗普告诉高级官员,马斯克的角色是提出建议,而不是单方面决定,无论是人事决定还是政策问题。 马斯克在X上发帖称,这次会议“非常富有成效”。 这次会议召开之际,特朗普的内阁部长们私下里对马斯克和他下达的命令感到沮丧,这些命令在联邦政府工作人员中造成了巨大的混乱。 尽管不是内阁成员,但马斯克在政府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为他监督政府效率部(DOGE)的工作,以缩小政府的规模和范围。此前马斯克参加了特朗普的首次内阁会议,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 特朗普在周四下午签署了暂停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关税的行政命令后讨论了上午的内阁会议。他说,这是一次专注于“削减”的“非常好的会议”。 他说,他指示他的内阁成员“先走一步”,看看他们可以在自己的机构中裁减哪些人,但要“留住优秀的人”。 特朗普说:“留下所有你想要的人,所有你需要的人,如果他们在那里呆两年而不是两周会更好,因为两年后他们会更了解人民。但我希望他们能把工作做到最好。当我们有优秀的人才……这很宝贵,很重要。我们希望他们能留住优秀的人才。” 然而,特朗普说他警告内阁成员,如果他们不进行必要的削减以减少联邦政府的“膨胀”,马斯克和DOGE将接管。 “我们会关注他们,埃隆和他们的团队,我们会关注他们,”特朗普说。“如果他们能削减,那就更好了。如果他们不削减,埃隆就会削减。”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83702.htm)
<blockquote><p>通过本文你可以了解到什么是需求、需求的本质和需求的来源,有助于对需求的理解,产品的第一步就是需求,生命不息,需求不止。</p> </blockquote>  下图为产品方法论思维结构图,今天单纯需求的要点进行说明,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一、什么是需求? 定义: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在一既定的场景,为解决某个问题而激发出用户对某种目标的渴望。 解析: - 时间,场景,提出者,使用者,方案 - 在特定的场景下,用户所产生的问题 - 预期与现状的差值 **概括:用户+场景=需求** 举例: 冬天来了,隔壁王大爷请我帮忙传话给他女儿,回来的时候顺道买个电暖器。 拆解: - 时间:冬天 - 地点:隔壁家 - 用户:王大爷 - 场景:老人在冬天想取暖 - 问题:1.请求传话给他女儿;2.购买电暖器。 - 预期:买了电暖器就可以暖和 - 现状:冬天寒冷老人无法承受,缺少取暖设备 (大家也可以试试分别从我和王大爷女儿两个不同角色进行拆解) ## 二、需求的本质? 本质:对用户欲望的满足,以消除用户的恐惧感,从而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 我们可以把用户的需求分为人性和欲望两方面。 **1.人性的需求可以用马斯洛需求模型进行概括**  马斯洛需求模型 - 生理需求属于基本需求,希望食物填饱肚子,希望喝水解渴,希望盖被睡觉,希望繁衍后代等; - 安全需求属于成长需求,在保障温饱的前提下,希望持续保持安全稳定的秩序环境满足基本需求,让个体生命得到健康延续。 - 社交需求属于情绪需求,是非恩怨、家长里短、邻里八怪、酸甜苦辣、新奇怪闻等等,都能给人带来情绪价值,进而产生分享和猎奇冲动,表现在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 - 尊重需求属于价值需求,人都有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有高低,人们都会趋高避低,获得比别人更高的价值评价。 - 自我需求属于升华需求,人们追求实现提升自己的能力或潜能,以达到自我实现,例如:运动员把自己的体能练到极致,让自己成为世界第一或者单纯为超越自己。 **2.欲望的需求可以用七宗罪概括** - 傲慢 - 嫉妒 - 暴怒 - 懒惰 - 贪婪 - 暴食 - 色欲 很多人将这些定义为人欲望的黑暗面,也不必恐慌,正视生命本来的样子。可以通过不断的觉醒来改善,和宇宙万物不同,人精神性的存在,生命的觉醒,自我的觉醒和灵魂的觉醒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完善。 ## 三、需求的来源? 关心需求的来源往往涉及的人群是公司职场或个体商户,因为,获取或发现别人的需求并提供解决办法能够得到价值回报。所以,我从产品的角度解读需求的来源问题。 需求的来源包括三个方面:自主需求、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 ### 1. 自主需求 自主需求包括:基于产品规划、基于产品数据表现和基于竞品分析三个方面。 **A.基于产品规划** 产品经理针对产品/业务不同阶段,通过明确的产品定位和规划制定不同的阶段目标。 **B.基于产品数据表现** 通过宏观数据,查看用户在产品当中的行为,发掘用户的问题。 - 埋点数据 - 渗透率 - 留存 - 页面转化率 - 人均次数 - 打开路径 通过数据埋点抽象出群体的用户行为特征。 ***要注意的是:产品的数据表现,并不能够单独来评判一个需求的启动与否,容易有失偏颇;往往需要结合用户调研,用户访谈,产品内部分析等方式加以评估。*** **C.基于竞品分析** - 产品战略上知己知彼,提供布局规划参考 - 产品设计上取长补短,提升用户体验和丰富使用场景 - 竞品动向及时更新,能够预警避险,提前准备产品后续发展 ### 2. 内部需求 内部需求包括:基于业务部门反馈和基于内部人员反馈。 **A.基于业务部门反馈** 业务部门通常包括运营、售前、售后、商务、市场、客服等。 **B.基于内部人员** 产品内部人员包括产品经理、研发、交互、设计、老板等,主要代指产研线上的角色(以互联网公司为例)。 ### 3. 外部需求 外部需求包括:基于用户反馈和基于行业动态。 **A.基于用户反馈** 用户反馈包括应用意见反馈、用户访谈、社区论坛、主动联系反馈等。 **B.基于行业动态** 行业的政策动向延伸政策性需求,通常这类需求优先级是紧急且重要的。 作者:西边一山;微信公众号:产品第一线 本文由 @西边一山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PlayStation公布了《最后生还者》限定版DualSense手柄,售价为84.99美元, 3月14日开始预定,4月10日正式发售,手柄整体采用了黑白配色,在正面印有各种游戏主题相关的纹路以及图案,背面则是《最后生还者》的游戏LOGO。 <内嵌内容,请前往机核查看> 
<blockquote><p>从企业到个人,AI带来的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生存和发展的新机遇与挑战。然而,面对AI时代的浪潮,普通人该如何抓住机会,避免被时代淘汰?本文将从DeepSeek的崛起出发,探讨AI对普通人生活的深远影响,并提供实用的策略,帮助你在AI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p> </blockquote>  2025年注定将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科技大年。 从宇树科技机器人春晚跳舞、国产大模型DeepSeek爆火出圈,再到两位青年企业家王兴兴和梁文峰出现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这一定不是巧合,而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AI显然已经成为上层重点关注和扶持的对象,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现在无论是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上,还是科技圈及投资市场,几乎都在讨论DeepSeek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影响,也让我们重新审视AI对我们带来的机遇。 近日,百度、微信等很多大平台、大企业也宣布接入DeepSeek,这意味着全面AI的时代就要来了! ## DeepSeek究竟是什么? DeepSeek是由一家中国本土的通用人工智能公司开发的大模型应用,这家公司叫深度求索,与之对应的就是前两年非常火的ChatGPT。 作为国产的大模型应用程序,DeepSeek因为低成本、免费、开源等特点备受关注,引起全球震动。 DeepSeek-R1大模型的发布一度冲击了美股市场,造成美股大跌,英伟达暴跌17%,市值蒸发近6000亿,以往很难想象100多人的初创公司可以有如此大的威力。 **为什么会造成英伟达大跌呢?** 因为DeepSeek用很少的芯片就做到了OpenAI同级别的水平,甚至超过ChatGPT,这大大降低了资本市场对于芯片需求的预期。 **DeepSeek的成功出圈表明中国的工程师在美国芯片的封锁下所取得的创新突破,通过开源生态协作、算法优化和资源整合,将黑市的芯片与量化交易公司的算力积累转化成独特的技术优势。** 这意味着**中国可能将重塑AI的生态格局。** 说白了就是,你封锁我,不给我用芯片,我依然可以做出一样牛逼的产品,而且成本还低,达到的效果还更好。 ChatGPT刚问世的时候,震惊世界,国内一片担忧,中国会不会在AI的市场竞赛里落伍。 现在我们有了低成本、开源且免费的DeepSeek,可以达到与OpenAI同级别的水平,这下焦虑恐慌的该是硅谷了! 目前,**办公、汽车、医疗、金融、建筑等多个行业的上层应用都宣布接入DeepSeek**,社交产品巨头微信也接入DeepSeek,同时支持混元和DeepSeek大模型,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搜索体验。 ## DeepSeek具体能够做什么? DeepSeek直接面向普通使用者或者开发者,它能够**提供智能对话、文本生成、语义理解、逻辑推理、程序代码生成等多应用场景**,可以支持全网的搜索和深度思考两种模式,同时还可以上传文件和图片,对内容进行分析并输出相应的结果。 简单来说,**DeepSeek是你的一个高级助手,知识面很广,经验丰富,逻辑思维强,具备较强的系统性思考,能够帮你出谋划策,答疑解惑。** 它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小块进行分析,最后给出一个合理的详细解决方案。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要想应用好DeepSeek,最重要的是具备提问题的能力,需要给DeepSeek投喂合适的关键词,才能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最近清华大学出了一套详细的教程**《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DeepSeek?关注我的公众号**“行星指北“**,后台回复**“DeepSeek”**即可免费领取完整资料。 想要入门,学习这套教程就够了,目前市面上没有比这个更权威更全面的。 ## AI时代,普通人如何更好地生存? AI一定是未来10年最大的机会,这个机会给了普通人逆天改命的机会,这个机会不亚于20年前的房地产和互联网,也不亚于十几年前的移动互联网,和六七年前的短视频。 **人的一生不需要太多的机会,机会太多反而难以识别,不够聚焦和专注,一辈子只要抓住一两次大的机会就可以一飞冲天。** 对于普通人来说, ### 首先要突破认知的误区,理解AI时代的生存法则 **误区一:** 很多人认为AI需要具备高学历才能入门,其实并不是,AI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AI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了**信息平权**的作用,**AI是一个工具,并不是谁的特权,对于没有背景、没有资源的人,只要你认真学习就可以为我所用。** **误区二:** 有人认为AI需要编程、需要认识程序代码等,其实也不是,AI时代,适者生存,对于普通人来说,**不一定要有编程的技术能力,但是要具备提问题的能力。** 我一直认为, **AI并不会替代所有人,至少短期内不会,但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不会用AI的人,替代不思进取不去适应变化的人,所以,适应时代发展,拥抱AI,学习AI,应用AI真得非常重要。** 如果你是**从事流水线、纯经验或者只传达信息,不创造价值的岗位**,你就应该有所思考,并做出改变了。 最近也看到很多新闻,比如:有的公司用AI出方案了,部门裁掉30%的人;超市撤掉了人工结算通道,全面换成智能结算;普通设计师开始失业了,因为公司开始AI作图了。 以上这些事情确实正在发生,并且扩大到各行各业,**普通人要早做打算,提前布局。** ### AI时代要有自己的AI武器库 十几年前,互联网+任何一个传统行业,都会给这个行业带来深刻的变革。比如,滴滴,一家一辆出租车都没有的公司,却整合了全国出租车乃至私家车的出行市场。 同样,现在的AI+任何一个传统行业,都将给行业带来很大的机遇。 从个体来说,**AI+任何一个岗位,都会给你带来效率的提升,最重要的是你要有自己的AI应用体系。** 假如,你是做短视频的,AI可以为你批量生成剧本,还可以用AI数字人进行直播,节省时间并且重复利用时间。 假如,你是做知识付费的,AI可以自动为你生成各种课程框架,还可以搭建智能客服系统,从而解放双手劳动力。 假如,你是做修图师的,AI可以自动为你生成指定修图代码,一键导入PS即可完成修图。 一定要**掌握主流AI工具,建立AI工具库**,并按照功能进行分类,每周测试3款新工具。 还要构建**人机结合的工作流**,将AI的应用嵌入到工作环节,比如,AI辅助写文案、AI辅助撰写PPT、AI辅助excel做数据处理、智能化分析等等。 **建立信息筛选机制**,每天都要跟踪AI的发展趋势和动态,让自己能够紧跟技术的步伐,及时获取一手消息,快速调整行动策略。 ### 最后,将AI的能力封装成解决方案 **AI时代,普通人的发力点和破局点应该在于将AI能力封装成解决方案,进而转化成可以交付的商业价值,而不是一味的钻研技术。** 一定要记住:自古以来,在淘金热过程中,最先赚到钱的人永远是卖铲子的人。 你可以做个观察和调研, 炒股的人很少有人赚到大钱,但是荐股做社群的人却很赚钱; 做新媒体能稳定变现的少之又少,真正赚钱的都是头部博主,但是做新媒体培训默默赚钱的人大有人在; 所以,AI时代,普通人不要只是一味钻研底层技术,记住,我强调的是普通人,不是技术不重要,而是技术太重要,有一定的门槛,那种技术天才需要天赋,也需要时间的沉淀和不断地实践。 普通人不要想着如何去开发一个新的大模型,而是如何用好大模型。 **我们能做的就是发现一个最基本的需求,进行挖掘,然后做能力匹配,最后再做价值封装,完成整个AI商业变现逻辑。** 通俗来说,你要梳理自己的经验和技能,去能够满足一小部分人群的需求,通过AI的加持,来打造属于自己的产品,然后重复去销售。 **想要在AI时代有所成就,千万不可以急功近利。** 假如你吃5个馒头才能饱,并不是因为你吃了第5个馒头就饱了,而是你吃的每1个馒头都算数。**成功也一样,****学习、实践、需求调研、价值验证、产品交付、最后规模化,每一步都不能少。** 如果你错过了互联网,错过了新媒体,错过了短视频,AI可能是你最后逆袭的机会。 作者:行星指北 公众号:行星指北 本文由 @行星指北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blockquote><p>今天,我想分享一套完整的数据驱动服务改进方法论,无论你是初创企业还是大型集团,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部分。</p> </blockquote>  你是否曾经打过客服电话,却被转接了七八次还没解决问题?又或者是在某个APP上提交了反馈,却石沉大海? 作为一名在企业服务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越来越发现:**优质的服务不是靠”感觉”和”热情”就能支撑的,而是需要数据这把”尺子”来精准测量和指导。** ## 一、为什么要用数据驱动服务?——因为感觉会骗人 记得刚入行时服务的一家公司总认为:”我们的服务很好,客户都很满意。”可当我们真正开始收集数据时,才发现: - 30%的客户问题在首次联系时无法解决 - 客户平均要等待4小时才能收到回复 - 最常见的10个问题占了总咨询量的65% **数据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清了服务中的真实问题,而不是活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幻觉中。** ## 二、从哪些维度收集数据?——服务的”体检报告” ### 1. 四个关键数据维度 想要改进服务,首先要知道现状如何。就像体检一样,我们需要收集多维度的”健康指标”: **① 客户咨询类型分布** 你知道客户最关心什么吗?是物流进度、产品功能还是退换货流程?数据会告诉你真相。 举个例子:某电商平台发现”如何退货”的咨询量占比高达40%,这说明什么?不是客户爱退货,而是退货流程设计得太复杂了! **② 处理时长** 从客户提问到问题解决,耗时多久?这是衡量服务效率的直接指标。 一家SaaS公司将响应时间从24小时缩短到2小时后,续约率提升了15%。时间就是金钱,尤其在服务领域。 **③ 满意度评分** 客户给你的服务打几分?这是最直观的服务质量晴雨表。 **但要注意,不要只看平均分。**比如平均满意度4.5分(满分5分)看起来很高,但如果有10%的用户给了1分,那这部分人的体验可能极差,值得特别关注。 **④ 投诉内容与频率** 投诉是服务改进的”宝藏”。分析投诉内容,你能找到那些让客户”抓狂”的环节。 ### 2. 数据从哪里来? 别担心,你不需要高深的技术就能获取这些数据: - **CRM系统:**记录客户互动的全过程 - **工单系统:**追踪问题解决的时间线 - **客服通话记录:**了解客户真实需求 - **App内反馈:**收集产品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 **社交媒体监测:**发现公开渠道的客户声音 即使是小型企业,也可以从简单的Excel表格开始,记录每天的客户反馈和处理情况。 ## 三、如何分析数据?——不只是看数字,而是找规律 收集数据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让数据说话”: ### 1. 高频问题分析 将收集到的客户问题按频率排序,你会发现所谓的”二八定律”——**20%的问题类型占了80%的咨询量。** 一家家电企业分析客服数据发现”如何连接WiFi”这一问题占了所有咨询的30%。该公司重新设计了产品包装盒,加入了二维码直达配对教程,这个问题的咨询量下降了60%。 ### 2. 流程瓶颈分析 通过分析工单流转时间,找出哪个环节最耗时: **客户提问 → 工单创建 → 分配专员 → 问题诊断 → 解决方案 → 客户确认** 如果你发现”分配专员”这步平均需要2小时,而其他环节只需几分钟,那么这就是你的”瓶颈”所在。 ### 3. 趋势分析 对比不同时期的数据,发现服务质量的变化趋势: - 满意度是上升还是下降? - 首次解决率有没有提高? - 平均响应时间是否缩短? **趋势比单一时点的数据更有价值,它能告诉你改进措施是否有效。** ## 四、如何用数据指导优化?——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 有了数据分析结果,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了: ### 1. 针对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 **首次解决率低:**分析无法一次解决的问题类型,针对性培训客服 - **响应时间长:**引入智能分流系统,根据问题复杂度自动分配 - **特定环节满意度低:**重新设计满意度低的服务流程 ### 2. PDCA循环:数据驱动的持续改进 改进服务不是一次性工作,而是需要不断循环的过程: - **计划(Plan):**根据数据设定明确的改进目标,比如”将响应时间缩短30%” - **执行(Do):**实施改进措施,如调整工作流程、培训员工 - **检查(Check):**收集新数据,评估改进效果 - **行动(Action):**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或固化改进措施 ## 五、如何建立数据驱动的服务文化?——让全员参与 真正的数据驱动不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事,而是整个组织的文化: ### 1. 数据透明化 将服务数据向全员公开,比如在公司大屏上实时展示: - 今日响应时间:xx分钟 - 满意度:x分 - 首次解决率:xx%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让服务质量成为”公司大事”而非”客服小事”,二是创造良性竞争氛围。 ### 2. 全员数据分析能力培养 不是只有数据分析师才需要懂数据,每个岗位都应该具备基本的数据思维: - 客服代表:能看懂自己的服务指标,知道如何提升 - 产品经理:能从客户反馈数据中提炼产品改进方向 - 技术人员:能理解用户遇到的技术问题频率和严重程度 ## 六、数据驱动服务的常见误区——避开这些”坑” 在实践中,我发现很多人在数据驱动服务改进时容易犯以下错误: **1.迷信平均值** 比如”平均响应时间2小时”看起来不错,但如果是”50%的问题1小时内解决,50%的问题要等3小时”呢?用户体验可能很不均衡。 正确做法:**关注数据分布,特别是极端值,**比如”95%的问题能在x小时内解决”。 **2.片面追求指标** 有些企业为了提高满意度,规定”客服必须在通话结束前请客户给5星好评”,这完全违背了数据驱动的初衷。 正确做法:指标是结果不是目的,真正的目标是通过改进服务来自然提升指标。 **3.忽视定性反馈** 数字很重要,但客户的文字反馈往往包含更丰富的信息。 正确做法:定期分析客户的开放性评价,找出数字背后的原因。 ## 七、结语:数据是服务的指南针,而不是枷锁 数据驱动的服务改进,本质上是**“用事实说话”而非”拍脑袋决策”**。但请记住,数据只是工具,最终目的是为客户创造更好的体验。 如果你正准备开始数据驱动的服务改进之旅,不妨先问问自己:你的数据是”用来看的装饰品”,还是”用来指导决策的指南针”? 最后,我想说的是,**优秀的服务既需要温度,也需要精度。**数据给了我们精度,而我们的同理心和创造力,则为服务注入了温度。两者结合,才能真正赢得客户的心。 你们公司的服务改进是如何进行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和困惑。 本文由 @化文龙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blockquote><p>许多新手在私域内容创作中常常陷入自说自话的困境,导致文案无人问津,甚至被用户屏蔽。本文将从人性的五个弱点出发,轻松实现从“无人问津”到“爆单刷屏”的转变。</p> </blockquote>  如果说私域里有个可以贯穿全链路,且最容易踩坑的模块 那必须妥妥的是私域内容了 大部分的人的私域内容现状是什么呢? 朋友圈广告刷屏没人理,社群消息发完就沉底,私聊用户总被当成“骚扰”…… 根本原因只有一个:你只顾自嗨,却不懂用户心里想什么 大部分时候用户不是不想买,而是你的文案没戳中他的本能欲望 所以私域内容的核心一直都不是卖货,而是“操纵人性” 是用内容让用户从“陌生人”变成“脑残粉”。 但90%的人输在第一步:只会发广告,不会发“钩子”。 记住这句话:用户刷手机时,只有0.5秒决定是否看你的内容 要么戳中他的痛点,要么滚出他的视线 怎么戳?答案藏在人类与生俱来的5种本能心理中 ## 一、五大高转化“人性弱点” ### 1. 一致性心理 用户大部分时候行动和身份是会本能的趋于一致 就像买LV包包的用户几乎不会经常去吃路边摊而是基本出入高端餐厅 所以在私域里我们就要让用户觉得“选我=选对身份” 内容一定要绑定用户身份标签。 例如:母婴社群发“真正懂育儿的妈妈,绝不会错过这3个营养误区” 先和她们建立一个“懂育儿的妈妈”的一致性身份 这时候我们再发的内容他们就会愿意去看了 金句模板:“真正聪明的XX(用户身份),早就开始用XX(产品)了! ### 2. 报酬心理 人永远想奖励自己 不管是觉得自己已经付出太多了,应该犒劳一下自己 还是觉得他人付出太多了应该犒劳一下别人 本质上都是抓住了人性上的“报酬心理” 所以在私域里我们就可以放大这个心理 例如:“对自己好一点,XX(产品)值得你拥有!” 或者放大别人的付出刺激用户想要“犒劳”一下别人的心理 例如每年母亲节或者父亲节的时候都会有一堆的品牌会强烈营销父母不容易,时间不等人,再不报答父母就会后悔终生来刺激消费 私域上同理可以直接复制 ### 3. 超越心理 人性本身就会有攀比心理 总想证明自己比别人更牛,更懂行 所以文案上一定要让他们感受到这种“优越感” 让用户觉得通过使用我们的产品,可以收获远超别人的那种满足感 例如:“别人还在犹豫时,聪明人早已下手!” ### 4. 拒绝心理 很多时候用户怕的不是贵,而是“后悔” 因为人性的弱点就是宁可错过机会,也不愿承担风险 所以基于此我们在私域里就可以用恐惧感倒推解决方案。 例如保险顾问发“月薪8000,生一次病存款全清零?” 让用户对存款清零产生浓浓的恐惧感 进而凸显保险的价值感 这时候就非常容易让用户接受 ### 5. 猎奇心理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用户刷屏时,往往对“反常”的东西感兴趣 因为人对未知、反常识的信息毫无抵抗力 所以在私域里我们就可以用标题党+悬念钩子来刺激用户关注 例如社群预告“晚上8点,揭秘同行打死不说的暴利行业!”。 金句模板:99%的人都不知道,原来XX(产品)还能这么用! 而且往往这类内容还更容易被客户传播 ## 二、无脑写出高质量内容三步骤 那对于小白来说怎么才能快速上手写出高质量的内容呢 其实从“无人问津”到“爆单刷屏”学会下面三步无脑操作就行 ### 第一步:挖痛点 用“灵魂拷问”代替自嗨 操作口诀: - 用户最怕什么?(拒绝心理) - 用户最想炫耀什么?(超越心理) - 用户懒得改变什么?(一致性心理)” 案例:健身教练在朋友圈发:“为什么你天天跑步,腰上的肉还是甩不掉?”。 ### 第二步:造钩子 给用户一个“立刻行动”的理由 钩子类型: - 利益钩子(报酬心理):“扫码领50元无门槛券” - 恐惧钩子(拒绝心理):“活动今晚截止,错过再等一年!” - 装X钩子(超越心理):“第一批用户已晒单,你在等什么?” ### 第三步:促转化 用“人性话术”逼用户下单 话术公式:痛点描述+解决方案+立即行动指令 案例: 孩子成绩上不去?(痛点) 试试北大妈妈都在用的学习法!(方案) 扫码进群,免费领3天课程!(指令)” ## 三、私域内容三大禁忌 当然私域内容还有3大禁忌,也是我见到最常见的坑 基本踩一个,流量死一半! ### 1. 忌“王婆卖瓜” 错误示范:“我们的产品全网最低价!”。 正确姿势:“300个宝妈亲测,这款奶粉让宝宝少生病!”。 ### 2. 忌“信息轰炸” 错误示范:一天发10条广告,用户直接屏蔽。 正确姿势:发1条干货+1条福利,用户追着看。 ### 3. 忌“人格分裂” 错误示范:今天搞笑段子,明天硬广推销。 正确姿势:统一“专业顾问”人设,持续输出垂直内容。 所以私域变现,从来不是“大力出奇迹” 用户下单,不是因为你的产品有多好,而是你的文案让他觉得‘我需要’。 最后送你一句扎心真相: <blockquote><p>不懂人性的文案,发100条也是空气</p> <p>戳中痛点的内容,发1条就能收钱</p></blockquote>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私域何老师】,微信公众号:【用户之道】,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Epic 游戏商城为玩家带来了最新的福利喜加一活动。即日起至3月13日23时,所有玩家均可免费领取价值60元的小马格斗精神续作《Them's Fightin' Herds》。本作由 Mane6 开发,游戏中可爱的动物角色由知名动画制作人 Lauren Faust 设计。褪去可爱、讨喜的外表,等着您的是一个个认真严肃的斗士。 [<《Them's Fightin'Herds》免费领>](https://store.epicgames.com/zh-CN/p/thems-fightin-herds)  利用回滚网络代码,玩家可以在本地或网上与他人对战。游戏采用精简的战斗机制,融合辅助功能和深层战斗设计,建立了一套既能让新人快速上手又能让熟练玩家有施展能力的空间的战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