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得不明白的事–需求的本质
通过本文你可以了解到什么是需求、需求的本质和需求的来源,有助于对需求的理解,产品的第一步就是需求,生命不息,需求不止。
下图为产品方法论思维结构图,今天单纯需求的要点进行说明,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定义: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在一既定的场景,为解决某个问题而激发出用户对某种目标的渴望。
解析:
概括:用户+场景=需求
举例:
冬天来了,隔壁王大爷请我帮忙传话给他女儿,回来的时候顺道买个电暖器。
拆解:
(大家也可以试试分别从我和王大爷女儿两个不同角色进行拆解)
本质:对用户欲望的满足,以消除用户的恐惧感,从而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
我们可以把用户的需求分为人性和欲望两方面。
1.人性的需求可以用马斯洛需求模型进行概括
马斯洛需求模型
2.欲望的需求可以用七宗罪概括
关心需求的来源往往涉及的人群是公司职场或个体商户,因为,获取或发现别人的需求并提供解决办法能够得到价值回报。所以,我从产品的角度解读需求的来源问题。
需求的来源包括三个方面:自主需求、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
自主需求包括:基于产品规划、基于产品数据表现和基于竞品分析三个方面。
A.基于产品规划
产品经理针对产品/业务不同阶段,通过明确的产品定位和规划制定不同的阶段目标。
B.基于产品数据表现
通过宏观数据,查看用户在产品当中的行为,发掘用户的问题。
通过数据埋点抽象出群体的用户行为特征。
要注意的是:产品的数据表现,并不能够单独来评判一个需求的启动与否,容易有失偏颇;往往需要结合用户调研,用户访谈,产品内部分析等方式加以评估。
C.基于竞品分析
内部需求包括:基于业务部门反馈和基于内部人员反馈。
A.基于业务部门反馈
业务部门通常包括运营、售前、售后、商务、市场、客服等。
B.基于内部人员
产品内部人员包括产品经理、研发、交互、设计、老板等,主要代指产研线上的角色(以互联网公司为例)。
外部需求包括:基于用户反馈和基于行业动态。
A.基于用户反馈
用户反馈包括应用意见反馈、用户访谈、社区论坛、主动联系反馈等。
B.基于行业动态
行业的政策动向延伸政策性需求,通常这类需求优先级是紧急且重要的。
作者:西边一山;微信公众号:产品第一线
本文由 @西边一山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