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录音笔】是GPASS推出的一档全新会员专享节目,内容来自机核办公室日程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短小记录,每期时长十几分钟左右(大概吧)。内容也许是一些不成体统的碎碎念,也许是一些突然发疯的暴言,还有可能是哪个缺德的把办公室里真实的日常对话(dui ma)偷偷录了下来,总之就连我们自己现在也不知道每期会有哪些人参与,会录些什么。
 2月8日,小红书正式宣布与王者荣耀职业联赛(KPL)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成为2025年KPL春季赛官方赛事的官方互动讨论社区及播出平台,构建覆盖赛事直播、内容共创、粉丝互动的KPL电竞全域生态。 KPL作为中国顶级电竞赛事之一,始终为电竞行业的发展贡献中坚力量,此次合作不仅标志着小红书正式进军电竞领域核心赛道,更旨为电竞玩家与用户提供兼具专业性与社交活力的新型观赛和内容互动体验。  作为国内的头部社交平台,小红书近年持续发力垂直领域内容生态建设,此次与KPL的携手合作亦是在电子竞技赛道的重要落子。KPL全联盟现役18支战队、众多明星选手和生态作者也将进驻小红书,并以社区为纽带,从赛事延伸至选手的台前幕后、电竞日常生活等维度,未来也将有更多的内容和互动玩法上线,满足玩家对电竞场景的深度需求,为用户构建一个有温度、有归属感的“数字主场”。 电竞不仅是技术的对抗、胜负的博弈,更是无数个体通过分享与交流,共同书写的时代叙事。2月12日,2025年KPL春季赛也将正式在小红书开播,期待在站内与各位玩家和用户相聚,让电竞的热血在小红书生根,让每一份热爱都听到回响。
As Trump continues wielding the big "tariff stick," Chinese cross-border e-commerce is bracing for a turbulent year. Overseas warehousing may emerge as one of the few winners in this shifting landscape.
车圈“价格战”2025年再次开打,激烈程度有增无减。2月5日,蛇年首个工作日,特斯拉率先降价,广汽丰田、小鹏汽车跟进。特斯拉Model 3全系车型推出“史上最大优惠组合拳”,限时保险补贴8000元+5年0息政策+特享充电权益。  中国地区的特斯拉Model 3是全球市场最便宜的,22.75万元起售。在5年0息的购车方案下,车主可以节省2万多元的利息,Model 3后驱版首付降到7.99万元,月供仅2460元。 同一天,广汽丰田发布“一口价”活动,两大SUV锋兰达和威兰达全系降价,锋兰达不到9万,威兰达不到13万。 小鹏汽车也在当天推出业内第一个“0首付+5年0利息”购车优惠,覆盖小鹏X9、小鹏G9、小鹏P7i、小鹏G6车型。卖得比较好的小鹏MONA MO3和小鹏P7+未在此活动中。 新一年的价格战比预想中来得更早更猛烈,1月以来,有30多家车企采取不同形式的降价,从新春礼包、补贴兜底,到一口价直降、3年/5年0息甚至0首付等等。 有从业者预测,这轮价格战至少持续到“金九银十”。 其实,价格战从2023年打到现在,原以为主流车的价格基本已经触底,但2025年继续降价,可见车企们坚决保量的决心。有观点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25年将进入大决战,销量就是最大赛点。 只是,长期价格战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头部车企赚钱更难,弱势品牌被迫跟进降价,利润和销量压力更大,还会有车企破产、暴雷,或是被整合。 价格竞争之外,技术上的价格战也开始了。有机构预判,比亚迪会把智能驾驶普及到10万元级别车型。“高阶智驾下放是2025年的另一大赛点。”有投资人对“定焦One”表示。 一、2025年价格战是2024年的升级版 如何看待特斯拉这一轮的抢先降价? 新车上市前清理库存只是一部分原因。1月10日,特斯拉在中国推出Model Y焕新版,两款配置起售价分别是26.35万元和30.35万元。去年12月促销后,部分老款Model Y车型售价23.99万元。 核心原因还是,中国汽车行业竞争太过激烈,特斯拉要靠价格优势守住市场地位。 一个例证是,特斯拉Model 3本轮降价针对的是中国市场,而全球其他市场采取的是涨价策略。  头部企业主动发起价格战,其他车企属于被动跟进。 经历了去年12月车企冲刺销量目标、提前透支部分需求之后,今年1月受春节假期影响,车企销量下滑,但为了保Q1销量,头部企业降价抢市场,其他车企不得不跟进。 “如果头部企业不开打,中尾部企业不会牺牲利润跟进降价。”造车新势力从业者冯涛表示。 今年1月以来,已经有30多家车企进行不同形式的降价。 比如,蔚来推出5年0息限时金融优惠政策;购买零跑C10,可享受报废旧车国补2万元之外,还有1.5万元的现金优惠以及增换购礼、金融礼等。 现在,由特斯拉发起,小鹏等跟进的这一轮价格战,升级到了大幅保险补贴、一口价、0首付等。可以看出,车企想进一步降低消费者购车的门槛。 车圈价格战已经打了两年,还会持续多久,是用户、车企、供应链都关心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行业从业者王征称,这轮降价不只是车企在销售淡季的应对手段,预计会持续到“金九银十”,如果到时迎来旺季,价格战会有明显缓解,如果旺季不旺,则有可能贯穿全年。 价格战的激烈程度主要取决于头部企业,比如特斯拉、比亚迪等。 一些车企认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决战就在2025年,冯涛称,在龙头企业没有达成目标之前,价格战会打下去。不光头部企业降价抢市场,连腰部企业都要“掀桌”拼一把了,所以今年价格战的残酷程度是过去两年的升级版。 第一轮价格战始于2023年年初。彼时的背景是,新能源国补取消,部分车企(比亚迪、零跑等)小幅涨价,但特斯拉宣布降价,两款主力车型Model 3和Model Y降价2万到4.8万元不等,而且是全球范围降价。 车圈“价格战”的大幕由此拉开。蔚来、比亚迪、问界、小鹏、上汽大众等纷纷跟进降价,再加上地补政策加码,价格战蔓延至燃油车市场。 整个2023年,共有40多个品牌直接降价或通过抵现补贴等方式加入价格战。有数据显示,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终端销售均价在年内分别下降14.8%和13.3%。 到了2024年,价格战由比亚迪带头打响,吉利、长安、上汽等自主品牌跟进。新势力的降价高潮出现在4月,问界、小鹏、特斯拉、理想相继降价。5月底,燃油车合资品牌(保时捷、宝马)降价。 2024年的降价规模大于2023年。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统计,2024年1~11月共有195款汽车降价,规模超过2023年全年的150款,也大幅超过2022年的95款。 进入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在1月17日确定,但车企还在降价促销。在王征看来,以价换量已经不再是车企的短期促销手段,而是中长期策略。“市场是有限的,所有车企都想要增长,价格战很难停下来。” 二、赚钱更难,淘汰继续 车圈价格战的影响是一系列的,现阶段会刺激购车需求在春节后复苏,但对车企来说有两大风险。 一是盈利能力受到挑战。 如果只是短期的价格战,车企还可以通过规模化、供应链优化来降本,但随着降价周期拉长、幅度变大,降本空间变小,必然压缩利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车市价格战开打后,我国汽车行业的利润率只有5%,是201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到2024年下滑到4.3%,而12月仅有4.1%,低于整个工业企业利润率5%的平均水平。 新能源汽车盈利更是行业性难题,目前实现年度盈利的只有三家:特斯拉、比亚迪和理想汽车。价格战打到现在,连老大哥们赚钱也变难了。 作为全球纯电车龙头,特斯拉2024年比2022年多卖了48万辆车,净利润不到当时的六成。  毛利率是衡量一家新能源车企具备可持续自我造血能力的重要指标。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认为,毛利率维持在20%以上才是健康的,意味着企业可以长期投入研发、基础设施和销售服务等方面。 2023年以后,特斯拉汽车销售业务的毛利率一直在20%以下,2022年~2024年分别是25.6%、16.4%、13.2%。2024年Q4,即便特斯拉把单车销售成本(低于3.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6万元)降至历史最低,毛利率还是降到了10.5%。 中国电动汽车领头羊比亚迪恐怕也受到波及。招商银行在研报中预测,比亚迪2024年Q4的毛利率会环比下降至20.6%。 此外,上述研报预测,2024Q4,蔚来整体毛利率将环比下滑到10.4%,净亏损会环比扩大至55亿元;小鹏毛利率会下滑到14%;“蔚小理”中,只有理想2024Q4因中高配车型占比提高,毛利率会小幅改善至21.7%,高于其他玩家。 零跑预告2024Q4将首次实现单季盈利,招商银行预测其毛利率会改善至13.8%,与小鹏接近。 对于新势力来说,2025年是关键窗口期,价格战继续,守住销量和份额是第一位的,改善毛利率、加速实现盈亏平衡同样重要。例如,小鹏喊出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零跑预计2025年后半段实现盈利。 不同于2023年的价格战集中在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两大阵营之间,2024年后期,已经过渡到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内部。这轮价格战对车企的另一个风险是,还会有车企破产、暴雷。 继威马破产重整、高合汽车暴雷之后,2024年最后一个月,拥有百度、吉利两大股东的极越汽车“闪崩”。2025年1月10日,广汽集团证实合创汽车倒闭的传闻。 这些车企陷入败局有多个因素,销量不振是共同原因。 价格战的逻辑是,头部品牌为了抢夺份额或消化库存,降低价格,迫使其他对手跟进降价,形成库存,拉断其资金链。一般来说,头部品牌因知名度更高、有价格优势,销量的确定性更高。弱势品牌被迫卷入价格战,利润承压,因为技术落后、品牌力差,销量低迷,最后因融资和经营困难而出局。 换个角度看,这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优胜劣汰。 2017年、2019年两轮价格战的结果是:韩系法系美系品牌份额共下降5%,自主品牌让出5%份额,由德系、日系瓜分这10%的市场。 王征推演当下这轮价格战时表示,市场份额会向头部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集中,二三线品牌份额长期下滑,最终,会以3到5家企业获胜,且长期盈利能力提升,部分二三线品牌出局作为结束。被淘汰或被整合的,是品牌定位重复、技术落后、销量规模不大的玩家,“它们的出局可以减少行业内耗”。 三、智驾下放,另一种价格战 价格竞争持续胶着,有技术优势的企业正在通过另一种方式内卷——将高阶智驾下放到平价车型。这可以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价格战。 “智驾并不是现阶段消费者购车的核心考虑因素,因为智能驾驶的体验普遍一般。”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人李旭此前经过田野调查得出这个结论。 不过,此次蛇年春节回乡,很多人的感受是,低线市场人群对新能源汽车的感知明显增强,智能驾驶不再停留在北上广深的科技展厅,已经是三四线城市消费者的选择。 2025年,智驾会成为刚需。 原因之一是智驾体验更好了。 由于AI大模型快速发展,高阶智驾也就是城市NOA正在加速普及。城市NOA(城市全场景,端到端的智能驾驶,接近L3级别)比高速NOA(指高速、城市高架、快速环路等场景下的智能驾驶,L2级别)高一个级别,现阶段,城市NOA才叫高阶智驾。 去年以来,头部车企持续推进城市NOA上车,加速布局“端到端”的自动驾驶、“车位到车位”的智能导航。目前,华为鸿蒙智行提供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小鹏、理想可以排进高阶智驾第一梯队。 李旭表示,让车辆从出发点到达目的地,理论上都能跑通,注意,是理论上。智驾的实际体感越来越好,比如,有大车靠近会躲避,转弯前会减速,前车插进来也能线性减速。 多位车主告诉“定焦One”,通常在开高速、开长途、城区严重堵车、自动泊车这几类场景中使用智能驾驶,必要时,可以暂时释放双手双脚,但系统偶尔有认错或迟疑,体验整体还算满意。 更核心的原因是,高阶智驾没那么贵了,正下放到平价车型。 之前高阶智驾主要用在3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但接下来会在20万以下车型普及。李旭告诉“定焦One”,配备高阶智驾的车型价格会下探到13万~15万元。 他补充道,头部车企正在将无激光雷达的智驾基础版,下放到10万级别的车型,计划铺向下沉市场。 比亚迪高管曾在去年透露,“(比亚迪)中低端车型两年以内就会搭载高阶智驾”。 智能驾驶是公认的新能源汽车下一个层次竞争的核心,也是重塑行业格局的关键。 国内市场近半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透露出这一趋势。比如,华为旗下的鸿蒙智行因智驾技术领先,有了压制传统豪华品牌的溢价能力,登上2024年中国新势力30万以上年销量(44.5万辆)第一名。 李旭称,对比传统燃油车势力,国内车企的智能化技术领先,智驾会是助力国产车企挤出合资势力的关键。但和特斯拉对比,国产车企还有不小的差距。 特斯拉FSD(Full Self-Driving,是特斯拉在Autopilot的基础上推出的高阶自动驾驶)目前只在北美地区落地,计划2025年Q1进入中国市场,让国内车企压力很大。此前的经验是,伴随着特斯拉FSD版本的重大升级,美国地区Model Y车型销量会阶梯型上涨。 车企智能驾驶技术强弱,主要取决于四个方面,算力(包括车载算力、云端算力)、基础软件、算法、数据。广发证券研报按照智能化水平将车企分成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的代表是特斯拉,芯片、算法等一体化自研,适配性更好,系统更流畅,研发更容易形成正循环,盈利能力更领先。理想、小鹏也在朝一体化自研方向发展。 第二梯队包括现阶段的蔚小理、吉利、长城、长安等。一般是算法自研(或车企主导下与供应商合作开发)、外采车载芯片方案,主要赚的是车的硬件利润和软件利润。 第三梯队及以下车企,自研能力弱,需要借助外部系统解决方案,典型代表是华为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这类车厂主要赚的是硬件利润,还会参与少量软件分成。 价格战和技术战螺旋式升级,本质是汽车圈的格局重塑和利益重新分配。新能源车替换燃油车,传统合资车企遭遇挑战、国产品牌份额崛起是必然。至于国产品牌内部份额如何分,座次怎么排,2025年是关键窗口期。 李旭总结,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规模卖车、稳定盈利、平价智驾,是今年的三大主线任务。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冯涛、王征、李旭为化名。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7060.htm)
2月7日,西点军校发布了一则视频,在其中,马斯克表示,**未来的战争将由人工智能(AI)和无人机主导**。马斯克的预测并非空想。2月8日,据路透社报道,**国防科技初创公司Anduril已签署一份条款清单,拟以280亿美元的估值进行融资**。Anduril的产品包括迷你战斗机、无人潜水艇和控制它们的人工智能软件。  马斯克在西点军校  Roadrunner迷你战斗机 根据介绍,Roadrunner迷你战斗机由两个涡轮机驱动,配备弹头,像火箭一样垂直起飞,然后像飞机一样以每小时数百英里的速度转向飞向目标。此外,Roadrunner还能返航、着陆,并在没有攻击空中目标时重复使用。该公司表示,**每架Roadrunner的价格将在“六位数以下”。爱国者导弹(美国军方高端无人机威慑力量)的价格是该价格的四倍**。  Dive-XL无人潜水艇 **Dive-XL无人潜水艇能够在水下停留数周而无需浮出水面或进行干预**,这确保了它能够在有争议的海上环境中不被发现地运行、扩大其航程并运送有效载荷。该潜水艇是一个模块化平台,可配备各种有效载荷执行多种任务,从海底情报收集到远程监视和商业海底测绘。**目前,该潜航器已完成100小时的单次航行。** Anduril目前正计划在俄亥俄州建立一家工厂,生产其自主武器系统。这家总部位于加州的公司表示,预计将在新工厂投资近10亿美元,预计工厂面积约为87个足球场。  Hidden Level的被动雷达系统 Anduril并不是近期唯一一家获得融资的美国国防科技初创公司。**2月3日,Hidden Level公司在两轮融资中筹集了约1亿美元。据报道,该公司估值近5亿美元**。 **Hidden Level主要利用被动雷达系统探测和追踪无人机及其他空中物体,这在现代战争愈发关键**。被动雷达系统意味着它能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识别接近的飞行器。这家初创企业制造出可在战场上移动的坚固硬件设备。它还为客户提供软件服务和工具,用于分析空域威胁。 2024年Hidden Level与美国陆军签订了一份为期10年的合同。  Epirus的高功率微波系统 1月9日,**同样是国防科技初创企业的Epirus公司正在商谈筹集1.5亿至2亿美元资金。该公司估值约为10亿美元**。 **Epirus的高功率微波系统可将无人机从空中击落**。该公司擅长短程防空,使用其电子武器可击落100架或更多的无人机群。美国海军陆战队已经购买了该工具的便携式版本,它可以拖在车辆后面,在电力有限的偏远环境中工作。该公司已与美国国防部签订了超过1亿美元的合同,美国国防部将于今年在中东使用该技术。  Shield AI公司的V-BAT自主无人机 **2024年12月9日,两家国防科技公司,Palantir Technologies和Shield AI签署了一项新的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两家国防承包商将共享其专有软件的关键部分,竞相提供现代战争能力。 **Shield AI公司制造了一种名为V-BAT的自主无人机,并开发了一款名为Hivemind的软件**。该软件还能操作无人机、喷气式飞机和四旋翼飞机,让飞机在没有全球定位系统或事先不了解某个区域的情况下,对战场进行实时分析并做出反应。该公司的目标是在2025年增加V-BAT的产量,进一步实现其最终目标:用成群的无人机系统来攻击敌人。 **Palantir Technologies公司研发了一款数字战争平台,名为Maven Smart System,可帮助在数千个数字屏幕上同时创建同一战场的图像。**它利用美国情报数据,并使用其他公司的计算机视觉算法和人工智能软件来帮助理解局势并找到对手。据彭博社报道,美国军方今年已使用该系统帮助确定中东空袭目标。  Hermeus公司的高超音速飞机Quarterhorse **同样在近期,Hermeus公司的高超音速飞机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完成了首次地面测试。** 高超音速飞行是指速度超过五倍音速的运动:速度之快足以将七小时的跨大西洋飞行缩短为90分钟,或躲过大多数武器防御系统。Hermeus是众多研究高超音速技术的公司之一,既开发商用飞机,也开发用于国防和国家安全的工具。Hermeus的政府合同总额约为6000万美元。  搭载Firefly探测器的猎鹰九号火箭 **2024年秋天,Firefly筹集了1.75亿美元的新资金,并获准使用其Elytra航天器发射和操纵军用卫星。** Firefly是一家月球着陆器和轨道飞行器制造商,该公司将于25年2月首次登陆月球,为NASA运送物资——这是该公司25年计划的数十项任务之一。这家初创公司向企业和政府出售其技术,并且其国防业l务正在不断发展。1月15日,**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搭载了Firefly探测器,成功发射。** **根据PitchBook的数据,自2021年以来,投资者向国防科技初创公司投入了超过1300亿美元,是前四年的两倍。** 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马斯克的讲话中,他说,自己经常听着军事历史的有声读物入睡。 **“各国基本上都是依赖过去的战争经验来准备未来战争,而没有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战争(如无人机战争、AI主导的战争)做好充分准备。”**他对在场的军方人员表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7058.htm)
近期多地网友分享,利用医保个人账户中的钱去药店购买华为WATCH D2。华为WATCH D2主打测量、记录血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显示,该产品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121/cb37edb8d5aff09.png)[](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121/07af2ae1cae90d1.png) 2月7日,华为客服称,目前部分地区有活动可用医保购买“这取决于各地政府,医院或药店引进售卖的情况”,目前没有现货,预约排队人数超500人。提及宁波医保局喊停这一情况,国家医保局工作人员表示,大体上来说,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产品是可以走医保付款的,但具体还要看当地是否有其他的相关政策。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7056.htm)
最近,李飞飞团队仅用26分钟在Qwen基础上训出超越o1的模型,而DeepSeek更是直接选择了阿里通义千问Qwen蒸馏开源4款模型。一个不争的事实浮出水面:昔日称霸开源界Llama已悄然退位,新王加冕。斯坦福李飞飞团队的一篇论文,近来在AI圈子掀起了一场飓风。 他们仅用1000个样本,在16块H100上监督微调26分钟,训出的新模型s1-32B,竟取得了和OpenAI o1、DeepSeek R1等尖端推理模型相当的数学和编码能力! 团队也再次证明了测试时Scaling的威力。 就连AI大神Karpathy都为之惊叹。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员是基于阿里通义千问Qwen2.5-32B-Instruct,完成了推理模型的微调。 甚至,在竞赛数学问题上,新模型竟将o1-preview甩在身后,领先27%。 这一爆炸性突破,让全世界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个来自阿里云的大模型——通义千问Qwen。 早在此之前,红遍全网的DeepSeek便选择的也是Qwen模型。 他们将DeepSeek-R1推理能力蒸馏6个模型开源给社区,其中4个都是基于Qwen打造。基于Qwen-32B蒸馏的模型,在多项能力上性能直追o1-mini。 再一次,通义千问Qwen模型又在开源社区火了。  有专家提出:也许,这是我们第一次认真尝试研究,推理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 现在,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去质疑“涌现”的说法,也有了更多动力去理解,为什么Qwen-2.5-Math的基础模型要比Llama 3.1好这么多。 的确,如今在业内,这一现象越来越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 凭借强劲的性能,多样化开源尺寸,以及全球最大的衍生模型群,Qwen已经取代Llama成为开源AI社区最重要的标杆基座模型。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自2023年8月以来,阿里云通义千问掀起了一场开源革命。 Qwen、Qwen1.5、Qwen2、Qwen2.5四代模型相继开源,覆盖了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数学模型和代码模型等数十款。 在HuggingFace的Open LLM Leaderboard、Chatbot Arena大模型盲测榜单、司南OpenCompass等多个国内外权威榜单中,Qwen性能全球领先,屡次斩获“全球开源冠军”。 甚至,有业内专家指出—— 当前AI领域的诸多突破性进展,无论是微调、蒸馏,还是其他低成本创新技术,并非从0开始训练,而是建立在Qwen等基础模型的优异性能之上。 Databricks研究科学家Omar Khattab称,“更多关于Qwen的发现。我越来越确信这些论文似乎发现了一些关于Qwen模型的特性,而不一定涉及推理能力的突破”。  另一位来自滑铁卢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Wenhu Chen对此观点表示极大地认同。 他表示,这基本和s1的发现一样,用大约1000个样本就能得到类似的训练结果。 在别的模型上用同样的数据训练,但却完全没成效,这是为何? 显然,Qwen模型本身必然有一些神奇之处。  越来越多的人不约而同地发现,“我们几乎什么都没做,Qwen 2.5却几乎什么都能做了。” 这就说明,它的基础模型一定性能超强,在基准测试中非常领先。 因为,这已经完全不能用训练数据质量来说明了。   李飞飞团队s1模型用实践证明,在特定条件下,低成本(不到50美金)训练确实能够产生令人惊喜的结果。 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它所依赖的基座模型——通义千问Qwen。 如果没有这样强大的模型作为支撑,想要去实现同样的效果,恐怕并非易事。 包括DeepSeek开源蒸馏后四款Qwen模型,也是如此。  这也让Qwen成为推动前沿技术发展的又一重要案例。 **全尺寸、全模态、多场景** 可以说,阿里云Qwen模型是业界率先实现“全尺寸、全模态、多场景”的开源。 无论是1.5B、72B还是110B,Qwen开源的模型尺寸和版本的覆盖面都最广,让开发者和企业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 从2024年开始,Qwen就已经在开发者中拥有越来越高的影响力。 比如,在全球最知名的开源社区HuggingFace数据统计中,2024年,仅Qwen2.5-1.5B-Instruct这款模型,就占到了全球模型下载量的26.6%,远高于第二名Llama-3.1-8B-Instruct-GGUF的6.44%。  而仅仅是视觉理解Qwen-VL及Qwen2-VL两款模型,全球的下载量就突破了3200万次。 就在一周前,Qwen2.5-VL全新升级,又引发了新一轮的开源社区狂热。 如今,细数海内外开源社区,Qwen的衍生模型数量已突破9万,直接超越了Llama系列衍生模型。 DeepSeek和李飞飞的选择,更是证明了Qwen系列的强大潜力。 在未来,它必将继续创造新的奇迹。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7054.htm)
当地时间2月8日上午,俄罗斯能源部通报称,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已断开与俄罗斯及白俄罗斯的共同电网系统,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的电力系统已转为自主运行模式。目前,加里宁格勒发电站的总装机容量达到1.88吉瓦,是该地区峰值用电需求的两倍以上,能够在任何情况下保障居民的电力供应。  2018年,波罗的海三国、波兰和欧盟委员会在布鲁塞尔签署了一项将波罗的海三国电力网络与欧洲大陆电网同步的政治协议,该协议旨在于2025年将波罗的海国家最终脱离BRELL(白俄罗斯、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能源圈,以便加入欧盟能源市场,实现“能源不依赖于俄罗斯”的目标。 按照计划,波罗的海国家将于2月9日接入欧洲大陆电网系统,实现同步运行。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7052.htm)
当地时间2月7日,美国地区法院法官约翰·贝茨裁定,目前不会限制埃隆·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DOGE)代表访问劳工部数据。据悉,此前美国工会和智库提出紧急请求,要求对DOGE的访问施加限制。 贝茨驳回该请求并表示,他对DOGE的操作方式存在“担忧”,但认为工会和智库未能证明DOGE访问数据有紧迫的威胁,因此目前不适合法院介入。  2月7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获取到一份美国财政部内部的威胁评估。评估显示,埃隆·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DOGE)针对财政部中央支付系统的访问,对财政部信息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内部威胁风险”。 报告称:“如果DOGE成员有权访问支付系统,我们建议立即暂停该访问,并对他们可能对这些系统采取的所有行动进行全面审查。”报告还称,即使DOGE只拥有对系统的“只读”权限,也可能构成财政服务局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内部威胁风险”。 消息人士称,该评估由风险规避型的威胁分析师作出,并不代表财政部对DOGE访问权限的官方立场。CNN正在联系财政部寻求置评。(央视记者 许骁)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7050.htm)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泰王国政府关于面向未来、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的中泰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联合声明 [](https://n.sinaimg.cn/sinakd20250117s/266/w640h426/20250117/2217-119a8d26c02d77fbe42d63cc57e5e42f.png) (2025年2月8日,北京)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泰王国建立外交关系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之际,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强的邀请,泰王国总理佩通坦·钦那瓦于2025年2月5日至8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两国年内首次高层交往。 二、访问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会见佩通坦总理,国务院总理李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赵乐际分别同佩通坦总理会谈会见。佩通坦总理还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出席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 三、双方重申中泰是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理解、愿景一致的好邻居、好亲戚、好伙伴。自1975年7月1日建交、2012年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双方不断深化互信、开展互利合作、密切人文往来,给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为两国和地区发展稳定作出贡献。双方重申2022年习近平主席历史性访问泰国时达成的关于构建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的中泰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同意进一步深化双边合作。 四、中泰建交50周年是两国关系重要里程碑。双方将保持两国关系良好发展势头,面向未来并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力应对传统和新兴挑战。双方将继续保持高层交往势头,密切中央和地方政府、立法机构及其他机构间交流。双方将共同举办2025年中泰建交5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深化文化交流互鉴,让“中泰一家亲”更加深入人心。 五、泰方赞赏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新时代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变革,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泰方祝贺中国成功举办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赞赏中国为促进亚洲大家庭的团结友谊作出积极贡献。中方祝贺佩通坦总理执政后短时间推动泰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坚定支持佩通坦总理领导的泰国新一届政府,愿推动中方发展战略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同泰方发展政策对接,共同推进各自国家现代化。 六、双方重申继续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中方尊重泰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支持泰国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支持泰国在国际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泰方重申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支持任何“台独”主张,支持中国“一国两制”方针。 七、双方将继续深化促进经济韧性、高质量发展、清洁能源、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通过扩大市场准入、推广高质量产品、扩大电子商务合作等方式,促进双边贸易发展,共同推进中泰地理标志产品互保试点项目等知识产权务实合作项目,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双方将加强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合作,鼓励使用电子贸易单据,持续增强贸易便利化。双方将增进供应链互联互通,特别是在半导体、电池、电动汽车、高端电子等产业促进企业交流合作,支持双方参加对方举办的各类贸易展会。双方将维护促进公平竞争的贸易环境,加强清洁能源开发和能源转型合作,持续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下的相关合作。为促进投资,泰国愿同中方在资本市场互联互通、跨境金融商品流通领域建立长期投资伙伴关系,并在人工智能、医疗、环境、电动汽车等未来、创新、先进产业开展研发合作。双方将加快磋商《中泰经贸合作五年发展规划共同行动计划(2025-2029)》,争取尽早达成一致。 八、双方认为加强互联互通是地区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双方同意共同加快中泰铁路一期工程建设,尽快确定二期合作模式,争取尽早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双方认为应当扎实推进中老泰联通发展构想,确保三国早日实现“无缝联结”。双方同意加强铁路、公路联通,优化海关和卫生及植物检疫程序。双方同意发挥泰国作为中南半岛中心的战略位置作用,全方位加强地区基础设施、物流、监管、数字化互联互通,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互补,推进地区互联互通水平。 九、双方将推进科技领域合作,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未来可持续发展。双方同意加强农业、健康、生物等科技创新领域联合研发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长期培养充足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双方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十、双方强调人文交流是两国关系的基石,同意加强文化、教育、职业技能、社会文化和语言技能提升合作,深化媒体、友城和软实力等重点领域务实合作。双方同意进一步利用两国持普通护照人员互免签证协议便利双边人员往来,支持高质量、新型旅游合作,加强旅游安全合作,鼓励航空公司增加非热门城市间直航。双方鼓励开展两国媒体、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合作,打击假新闻,增进两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 十一、为纪念中泰建交50周年,泰方感谢中方同意安排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赴泰供奉,进一步增进两国传统友谊,促进两国民心相通。中方将积极考虑泰方希继续开展大熊猫国际合作的请求,双方将按照大熊猫国际合作相关标准做好前期准备。 十二、双方重申致力于通过加强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合作,进一步加强两军各层级交往、联演联训、国防工业、能力建设、人员培训和技术转让等领域合作,促进本地区和平与稳定。 十三、双方强调在双边、澜湄合作等地区合作机制下,以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加强打击人口贩运、电信网络诈骗、毒品走私、非法网络赌博、洗钱等跨境犯罪,开展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双方将进一步讨论尽早确立适当协调合作机制,有效打击网赌电诈。双方同意积极参与“平安澜湄行动”,共同推进澜湄司法合作,维护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十四、双方呼吁就应对气候变化、空气污染等问题开展合作。双方同意加强减贫和乡村发展、防灾备灾减灾领域实践经验分享和合作协调,改善两国人民生活。 十五、双方重申致力于根据卫生领域谅解备忘录加强卫生合作,应对公共卫生共同挑战,加强卫生安全、卫生技术、传统医药等领域合作。 十六、双方重申共同维护东盟中心地位,做大做强东盟主导的合作机制,促进开放包容区域架构,推动地区发展合作。两国将携手共建中国东盟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推进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十七、双方同意推进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支持中国香港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期待于2025年尽早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两国将在东盟印太展望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强互利合作,在全球发展倡议下探索合作新机,推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十八、双方重申和维护促进南海和平、安全与稳定,和平解决争端的重要性。两国将继续同其他东盟国家一道努力,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推动早日达成有效、富有实质内容、符合国际法的“南海行为准则”。 十九、双方重申致力于通过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三河流域经济合作战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机制推进次区域合作。作为现任澜湄合作共同主席国,双方将以泰国举办澜湄合作领导人会议为契机,深化区域互联互通、水资源管理、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合作,应对空气污染、跨境犯罪等紧迫挑战。泰方期待并欢迎中国领导人出席这一重要活动。 二十、双方认为,中泰在国际事务中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相近立场主张,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双方将共同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双方将共同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推进世贸组织改革,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双方将进一步加强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亚洲合作对话等多边平台下的战略沟通。中方祝贺泰方成为金砖伙伴国,泰方期待中方积极支持泰方申请成为金砖正式成员国。泰方全力支持中方主办2026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待同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共同合作,取得更多务实成果。 二十一、访问期间,双方签署经济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海关便利化和农食产品市场准入、核技术、月球探测、绿色发展、邮政、新闻媒体等领域合作文件。 二十二、佩通坦总理衷心感谢中方的热情接待,邀请中国领导人在双方方便时访问泰国。中国领导人表示感谢并愉快接受了邀请。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7048.htm)
有迹象显示,欧盟或要预先递出橄榄枝,换得在美欧贸易冲突中的和平。据报道,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负责人兰格(Bernd Lange)称,欧盟愿意将其10%的汽车进口关税降至接近美国的2.5%。 兰格说:“我们可以尝试在成本和关税升级之前达成协议。”他补充说,欧盟将提议从美国购买更多的液化天然气和军事装备。 当地时间7日,在会见日本首相石破茂时,美国总统特朗普称计划于下周公布对等关税措施,“以确保我们与其他国家获得平等对待。”特朗普还表示,正在考虑针对汽车征收关税。 牛津经济研究院欧洲经济问题负责人塔拉维拉(Angel Talavera)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想欧盟最终的目的是尽量避免一场贸易战。” 他表示,作为避免与特朗普政府爆发贸易冲突的应对措施的一部分,欧盟应当有所计划,可能比上一次更有准备,因为在特朗普上一任期美欧双方发生贸易冲突时,欧盟方面并没有准备好。  **或主动削减汽车关税** 近几个月以来,特朗普一直威胁对欧盟加征关税。2024年12月,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除非欧盟购买更多的美国石油和天然气,否则将“一律加征关税”。 特朗普方面认为,欧盟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高达3500亿美元。不过,欧盟方面并不认可这样的计算。欧盟贸易专员塞夫科维奇在近期表示,包括服务在内欧盟对美国的顺差约为500亿欧元,约占欧盟与美国1.5万亿欧元年贸易总额的3%。 塔拉维拉(Angel Talavera)表示,如果将服务和商品相加的话,欧盟各成员国对美国存在一定顺差,这同贸易结构有关,不过基本上欧盟从美国购买的产品较为单一,最主要的还是能源类产品。 特朗普就抱怨,欧洲人“不买我们的汽车,不买我们的农产品,他们几乎什么都不拿,而我们从他们那里拿走了一切 ”。 据悉,欧盟汽车业的从业人员对此非常忧虑。 宝马首席执行官齐普斯(Oliver Zipse)近期公开表示,将提议欧盟将美国进口汽车的关税从10%下调至2.5%,与美国目前的进口关税保持一致。 布鲁塞尔的匿名官员也证实,欧盟汽车业支持这一举措。 据悉,如果降低汽车关税,这将是欧盟委员会作为该集团贸易政策代表所做出的决定,根据世贸组织(WTO)规则,这一决定也适用于其他WTO成员。 兰格解释道,“我们在WTO规则中将汽车关税约束在 10%,但比方说,为了向世界展示我们之间的公平关系,有可能降低关税”。 欧盟官员表示,已经与德国在内的主要汽车制造国进行了磋商,预计柏林不会反对此举。 据欧盟方面数据,2022年,欧盟向美国出口了738436辆汽车,价值374亿欧元。欧盟仅从美国进口了271476辆汽车,价值87亿欧元。 **谈判若失败还有后手** 兰格也警告说,如果谈判失败,欧盟将使用新武器进行反击,即允许其针对美国科技和金融公司反击。 兰格所指的是欧盟委员会正在考虑使用的“反胁迫工具”,以应对与美国的任何潜在贸易争端。该工具允许欧盟执行机构对服务贸易施加限制,这是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制定的。兰格说:“有时候,在桌子上放一把枪是很重要的。” 兰格解释称,特朗普很可能会利用关税来迫使欧盟放松监管,取消对谷歌等企业的征税。 “因此,反胁迫工具开始发挥作用,这样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一工具来应对这些大型科技公司。”他表示。 他说,由于欧盟必须计算对其产业造成的损害并获得大多数成员国的支持,因此反胁迫工具的部署需要大约六个月的时间。 但他表示,各国政府已经注意到加拿大和墨西哥对其征收25%关税的快速报复是如何促使特朗普将其暂停30天的。 “当然,我们比加拿大或墨西哥更强大。因此,我想我们有能力捍卫我们的经济利益”。兰格表示。 此前,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在2月2日表示,欧盟对美国决定对进口自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的商品加征关税表示遗憾。关税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混乱并推动通货膨胀,这对各方都是有害的。 该发言人表示,开放市场和尊重国际贸易规则对于实现强劲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欧盟仍然致力于通过低关税促进增长和经济稳定,并维护一个强有力的、基于规则的贸易体系。 发言人说:“目前我们尚未获悉任何针对欧盟产品的额外关税”,欧盟将“坚决回应”任何对欧盟商品不公平或任意加征关税的贸易伙伴。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7046.htm)
关税政策的突然变动,让美国相关执行部门陷入混乱,当地海关大量包裹积压。为此,美国总统特朗普于本周五暂停了取消对中国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包裹“最低限度”关税豁免政策。这也意味着,中国低价的小额包裹将暂时继续此前免税的方式进入美国市场。 [](https://n.sinaimg.cn/sinakd20250208s/264/w640h424/20250208/96fd-2d747bad6fef353992fdf203a687839e.jpg) 从2月1日签署行政令取消免税政策,到2月4日正式实施,再到2月7日暂停新规,短短的几天里,已有超百万件包裹堆在当地海关——原本直邮的它们必须提供额外的信息,经过正式的申报流程,增加成本的同时也大大延长了通关时间。 多名国际货运专家和律师发出警告,政策的突然变动将压垮美国的海关检查系统,因为该机构尚未建立配套的系统和流程。在此之前,隶属于国土安全部的海关人员本就因为边境安保任务而人手紧张。 根据公开数据,每天从中国运往美国的小额包裹达数十万个。也就是说,按照新规,每年从中国进入美国需要申报并缴纳关税的包裹规模将超过10亿件。 据媒体报道,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周四召集物流业人士举行会议,讨论超百万件包裹积压的处理方案。周五当天,海关已经开始放行这些被积压的包裹。 拼多多旗下Temu、希音(Shein)及阿里巴巴旗下AliExpress等跨境电商平台,采用的均为直邮模式,即从中国工厂向美国消费者发货,并利用小额包裹免税规则保持低价。随着跨境电商近年来的高速发展,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中,进入美国的申请“最低限度”关税豁免的货物数量出现指数级增长,从2015财年的每年约1.39亿件增加到2023财年的每年超过10亿件,增幅超过600%。在2024财年,“最低限度”货物数量再次上升至超过13.6亿件。 货运数据平台Xeneta相关负责人提出,Temu和Shein日均全球货运量合计约9000吨,相当于88架满载的波音777货机,如此庞大的空运量突然中断所带来的混乱可想而知,暂缓举措并不意外。 政策的突然变动给物流等行业带来了连锁反应。美国邮政服务(USPS)当地时间2月4日晚间突然宣布,从2月4日起暂停接收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寄出的包裹,直至另行通知。没过多久,美国邮政再次发布公告称,当地时间2月5日起,美国邮政将继续接收来自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邮局的入境包裹。 中国一家跨境电商平台相关负责人透露,2月5日,即中国蛇年春节后开工首日,他们内部就紧急开会进行讨论,以应对美国关税及物流的一系列突发变动,“影响必然有,但具体多大还不明晰,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不过,暂时恢复小额包裹免税政策的目的,是为了给美国的相关部门留出调整时间,以制定出可行的执行方案。对于包括跨境电商卖家在内的大量中国外贸人而言,对美国出口的关税成本上升将是长期面临的挑战。在取消小额包裹关税豁免的同时,特朗普也明确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 提供海外仓服务的万邑通集团副总裁汪思杰告诉第一财经,免税取消带给直发小额包裹的冲击是显著的。对跨境电商卖家而言,可以改为一般贸易的方式清关,进入美国境内后中转为贴面单。一定程度上,这将利好海外仓业务的发展。 针对美国新规,2月6日,海关总署官方信息平台“海关发布”公告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发展出口退(免)税的有关事项”。其中包括,纳税人以出口海外仓方式出口的货物,在货物报关离境后,即可申报办理出口退(免)税。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7044.htm)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英国天空新闻网报道,美国《时代》周刊在社交平台X上公布了最新一期杂志封面,画面中,马斯克坐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的“坚毅桌”前。CNN评论称,《时代》周刊发布这一封面,可能意在激起特朗普的愤怒。特朗普当地时间7日接受采访时对此封面作出回应。  CNN介绍称,在这幅以纯红色为背景的封面上,马斯克手持咖啡,坐在总统办公桌“坚毅桌”前,身后是美国国旗与总统旗。随附文章深入“揭秘马斯克对华盛顿的战争”,称其任职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并发起大规模裁减行动后,让“数百万政府工作人员发现自己任由马斯克摆布”。 CNN评论称,《时代》周刊刊登这幅封面的举动极具挑衅性,可能意在激怒特朗普。并且这不是马斯克第一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去年11月,他曾以“公民马斯克”的身份出现在该周刊封面上,同时还被塑造成在美国总统选举中扮演“造王者”的角色。 CNN说,《时代》没有回应关于“是否故意设计这样的封面来激怒特朗普”的置评请求。 被问及马斯克在《时代》周刊最新封面上的形象,特朗普受访时打趣说,“《时代》周刊还在营业吗?我甚至都不知道”。 “埃隆(马斯克)做得很好”,特朗普说,“他发现了大量欺诈、腐败和浪费(现象)”,“你可以在美国国际开发署看到这种现象,你还会在其他机构部门中看到更多”。 路透社6日援引消息披露,特朗普政府计划将美国国际开发署全球1万多名雇员裁减至294人。据美国国会有关机构数据,美国国际开发署全球雇员超过万人,其中三分之二在海外工作。长期以来,美国国际开发署以对外援助为名,资助干涉他国内政等活动,在国际上广受批评。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今年1月20日上任以来,美国国际开发署一直是政府重组计划的目标,而这项计划由特朗普的亲密盟友、美国企业家马斯克牵头。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7042.htm)
近日,大S(徐熙媛)因流感并发肺炎不幸病逝于日本。大S的前夫汪小菲及其母亲张兰的一些举动,引发了争议和波澜。今天上午,抖音正式发布公告称,有部分账号借机炒作,发布谣言,违背公序良俗和道德底线,不尊重逝者及家属,也伤害了公众感情,现对“我是夏小健”“张兰·俏生活”“张兰之箖玥甄选”“汪小菲”账号予以无限期封禁。  随后,张兰回应《财之道》称,面对抖音的封禁决定难以理解,“我们没有任何违规,抖音所有的规定法规我们都是遵守的。我们是在工作、在做企业”。她表示,会考虑向抖音平台及相关机构进行申诉。 **以下为《财之道》与张兰对话主要内容,略有删节修改****:** **《财之道》:如何看待抖音对你和汪小菲等账号无限期封禁的决定?** 张兰:我们没有任何违规,抖音所有的规定法规我们都是遵守的。我们是在工作、在做企业,会考虑向抖音官方和相关机构进行申诉。 **《财之道》:“包机事件”的原委是怎样的?为什么会给一个声称“汪小菲包机送大 S 回台湾”的视频点赞?** 张兰:这件事我们从来没发过言。后来我了解了一下,最开始这个消息是台湾那边发出来的,“我是夏小健”看到这条信息进行了揣测,之后源头的这条消息删除了,全程我根本没说话。平时我没有时间看内容,每次都是他们发了视频,然后说兰姐帮我点个赞,我就去点赞,哪有时间看过那么多内容。 **《财之道》:网上有一个录屏片段疯传,汪小菲因包机事件曾和您产生过争执?** 张兰:那天他看到铺天盖地地骂他,看见我给小健点了个赞,认为我不应该点这个赞,又给他惹事儿,就是这么个事情。他那个时候非常的焦灼,他只能冲我发火。 **《财之道》:有人质疑你是为了蹭热度,并且长期造谣侮辱女性,如何看待这些质疑?** 张兰:我什么时候侮辱过女性?哪个事实?哪一件事?我们一直在为女性发声,你们可以看我所有的视频,为什么我会有这么多的粉丝,我从没一句侮辱过女性的话。 事实上,我们停播了很多天,我们都很难受,小菲是孩子爸爸。 2月6日为什么去做了直播?是我觉得要保住企业,现在做企业多难啊?那时候我们线上包括官方账号全部停播很多天了,谁都没上,我就播了一会,一句废话没说。 **《财之道》:现在抖音直播间已经被封禁,未来你的直播计划会做怎样的调整?** 张兰:这是刚刚发生的事情,未来就是保住企业,然后把两个孩子带回来,没有别的。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7040.htm)
<blockquote><p>创业是许多人的梦想,但对于手上资金有限的普通人来说,创业之路往往充满了挑战。本文将为那些怀揣创业梦想但资金不足的人提供实用的建议和策略,供大家参考。</p> </blockquote>  经常被很多人问到,手上钱不多,应该怎么办,或者想创业。 ## 01 普通人试错的成本有限 如果是最真实的建议,我一般都不建议他们创业,就好好上班就行了。 其一,创业是需要很多成本的,尤其是资金方面,人工、场地、货款等。 其二,创业的成功概率是很低的,尤其是对普通人来说,没有任何资源、背景的情况下。 其三,为什么富人容易创业成功,因为他们的试错成本很高,失败了可以继续来个四五次,大不了再换其他赛道。 对于普通人来说,失败的机会往往只有一次。 所以很多创业开个小店、小摊,失败了,只有重新回工厂里上班。 ## 02 创业是普通人少有的捷径 对于普通人来说,想摆脱穷困的局面,除了考公务员、事业编外,创业是少有的捷径。 所以尽管成功的概率很低,如果有机会,普通人还是应该去争取的。 尤其是每隔五至十年,都有一波新的赚钱浪潮出现,比如改个开放、互联网、电商、自媒体等等,都造就了许多普通人。 ## 03 普通人在没钱之前应该怎么做? 作为一个普通人,有梦想很重要。 那么在自己还没有创业能力之前,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呢? ### 1、上班存钱 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对于普通人来说,存钱最有效的方法,还是老老实实先上班。 所以,我一般都奉劝想创业的那些人。 如果没有工作,又没钱,那就先去上个班,不管是送快递还是做服务员。 如果现在还在上班,也没有离职,那就继续待着先好好干,能多干一年是一年。 等存到了足够的钱,至少可以失败个一两次没有压力,再来考虑创业。 ### 2、发觉和培养优势 创业想要成功,一定是优势创业。 只有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或者自己掌握资源、人脉的某个业务,创业成功的概率才会高。 要么挖掘自己的爱好,要么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到NO.1。 ### 3、花钱去学习 自己想创业,先对自己和业务都做一下分析。 如果你要去做这件事情,你需要具备哪些能力,而你又欠缺哪些能力。 或者你想去做的事情,市面上有没有成熟的团队、老师、项目,是不是可以花钱去学习。 ### 4、找人去锻炼 看一看自己身边有没有值得你去学习的人和项目,或者自己有没有哪个亲戚做业务很不错的,死皮赖脸地去找机会学习。 比如你有个亲戚做淘宝店铺很不错,那你就去求别人给你机会。 可以一分钱都不要,去给别人做客服、去帮别人打包发货、让别人给你一些接触的机会。 ### 5、多去实践 不管是你的亲戚朋友愿意给你赚钱机会,还是你自己找的项目,总之要去实战。 比如听到发微头条可以赚钱,那你就去做,每天就去模仿别人的账号,去写内容,坚持发100天试试。 比如听到别人说做淘客很赚钱,那你就去注册一个淘客的账号,拉20个购物群试试,看看能不能出单。 只有你去试了,才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 ### 6、从赚小钱开始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不管什么业务,在你没有钱之前,就去做。 其一,不要管这个业务能做多久,只要你能做就去试,比如跑腿送外卖、比如发微头条、比如做剪辑号、书单号等等,甚至线下兼职都去,多赚100是100。 其二,不要觉得发一篇才只有五毛钱、1块钱,一个月就是30块钱,如果两个号就是60块钱了,一个月就多赚2000块了。 所以先从小做起,不要挑。 当你没得选择的时候,千万不要挑,执行积累经验和资金最重要。 以上这六点,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只要你坚定地去执行。 不出半年,你一定就能比现在做的更好,更有经验,更有钱。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十里村】,微信公众号:【十里村】,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最终幻想14》第85回制作人来信live在2月7日晚举行,官方公布了即将于3月下旬上线国际服的7.2版本信息。  # 7.2版本“永久的探求者”  7.2实装内容             - 3月下旬上线 - 新主线 - 新友好部族 - 非著名调查员任务:黄金篇 - 玉米大人任务:再会篇 - 新神典石:数理 - 剧情辅助器对应“埋没圣堂” PVP更新     - PVP系列8开始 - 技能调整 - 追加大规模PVP专用技能 - 阵地战修改&再开 PVE职业调整  每个PVE职业都进行了调整 新4人副本    新大型任务:阿卡狄亚登天斗技场 中量级(普通/零式)    新讨伐歼灭战   新幻巧战:幻朱雀征魂战  宇宙探索         - 各服务器玩家协作,调查、探索“星球” - 是新的面向采集&生产职业的内容 - 随着7.x持续更新,每个版本都会有新的星球 新场景探索内容: 蜃景幻界 新月岛                   - 以死亡三角海域的三日月岛为舞台,通过各式战斗逐步揭开岛屿的谜团 - 战斗包括少数人连续战斗、多人boss战、最多48人挑战的高难raid - 需战斗职业满100级才可进入,进入后有独立等级 - 有辅助职业系统,包括风水师、狂战士等,设定后可使用相关技能和特性 武器强化  将有新月岛内容和现有玩法两种途径强化武器 其他通知   - 与富士instax联动的拍照情感动作 - 7.18版本上线后追加(2月25日更新)    
文 | 刘士武 2月6日,国产游戏《昭和米国物语》的开发商铃空游戏发布官方声明,针对近期网络上流传的“Oneness Labs收购铃空游戏股权并推出$SHOWA加密货币”的消息进行了辟谣。 **铃空游戏表示,公司从未与Oneness Labs进行过任何商业合作,也未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发行与《昭和米国物语》相关的虚拟货币或金融产品。**  铃空游戏官方声明(来源:微博) 此前,Oneness Labs宣布收购铃空游戏股权,并推出基于《昭和米国物语》IP的加密货币$SHOWA。而在$SHOWA代币上线后的近一个月里,市值达到了3600万美元。铃空游戏对此发表的官方声明否定了这一说法,强调公司从未与Oneness Labs进行过任何形式的合作或股权交易。 辟谣声明的发布迅速引发了游戏行业的热议,作为2025年最受期待的游戏之一,《昭和米国物语》凭借其独特的日美文化碰撞和后末日叙事风格,吸引了全球玩家的目光。 此次事件不仅给铃空游戏带来了不必要的困扰,也为游戏行业敲响了警钟。有媒体报道,一位资深币圈人士表示,这种蹭热度炒币值的套路在币圈非常常见,但此次事件是首次利用国内游戏行业的大IP进行炒作。  来源:外网页面 在Oneness所关联的网站上,目前仍放有的一张标注了《昭和米国物语》NFT项目(非同质化代币)的素材图,不过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具体信息。 在Web3时代,游戏IP的金融化虽然为开发者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但也带来了潜在的法律和道德风险,且在国内进行虚拟货币交易是非法金融行为,使得这种融资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 铃空游戏的声明表明,公司始终坚持专注于游戏内容创作与品质打磨,拒绝将IP用于非法金融活动。 截至发稿,Oneness Labs和铃空游戏联合创始人Troy Dunniway分别在海外社交媒体发表了关于此事的声明(下图)。36氪游戏就此向铃空游戏询问,对方表示公司此前的官方声明对这些消息同样有效,相关动态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来源:Troy、Oneness社交媒体主页 此前有媒体报道,Troy Dunniway曾在EA和微软等知名游戏公司担任首席制作人,代表作包括《帝国时代》、《命令与征服》、《红色警戒》等游戏,是在铃空游戏成立初期曾是核心成员。 但据行业人士透露,《昭和米国物语》项目启动后,Troy便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可能早已不在铃空游戏负责具体的业务了。” 在Web3时代,如何合法合规地利用Web3创造价值、避免因Web3而对公司和用户带来损失,是全球游戏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对于玩家来说,我们也更不希望《昭和米国物语》这样一款非常值得期待的国产精品游戏,因为外部原因而受到干扰。 本文首发自[“36氪游戏”](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zOTY5MTQyNQ==&tempkey=MTMwOF96WERjU1AyVG1QWjMyLzVEbnN3dXRkUjZlYlVTRDlSQWhZRjZ3ZEdoT0ZhZE9TeHpBMjg5Nm1VMFhyWTkza0JEQU11SlBWQUZKWm9qekpYNGt3MU5uRHR6dktXMkxrTnlTNkROTlg3ODQxRUR1VXh6YUJOQnhpdkxnQjJQeVVodUViNlpxei1KaGtfRXlwYWZLOU9mdy0yYVNYNHpiaE1PaEQ5bk9Rfn4%3D&chksm=c2ec58f9f59bd1ef0363b98b7e14a9cf18cb9e3cdaf3fa66a0a805b6859ce70fe4c7634ee3c5&token=1587356738&lang=zh_CN#rd)。
 本视频原创作于2022年11月 想知道 真魔神冲击 的起点吗? 想知道 真魔神zero 的契机吗? 想知道 魔神界的《光明王》故事吗? 在视频里面,一个都没说清楚~ 但里面会讲述到这部来自永井豪亲笔创作的漫画,而这也是 真魔神冲击篇 的原点之一,也是 真魔神ZERO 漫画创作的契机~
<blockquote><p>近期,科技圈流传着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李飞飞团队仅用 50 美元就训练出了一个与 DeepSeek R1 性能相当的 AI 推理模型。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人质疑其真实性和可行性。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研究背后的真相,探讨其技术细节、依赖条件以及潜在的商业应用前景。</p> </blockquote>  前天下午,一个信息在科技圈传起来了。 说李飞飞团队花了50美元就训练出了一个和DeepSeek R1差不多厉害的AI推理模型。这听起来简直像科幻小说的情节,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赶紧看了下研究论文,发现并不是这样。 先说说这个模型是怎么来的。其实,李飞飞团队并没有完全从头开始训练一个新的模型。这个名为S1的模型,实际上是基于阿里云的通义千问(Qwen)模型进行监督微调的结果。 就像在已经盖好的大楼上加点装饰一样。所以,所谓的“50美元奇迹”,是站在了别人已经搭好的高台上才做到的。 既然是微调,具体是怎么微调的呢?主要有两点: - 精心挑选数据 - 使用高效训练 他们找了一个很小的数据集,只有1000个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精心挑出来的,难度高、种类多,质量还特别好。这些数据是从谷歌Gemini 2.0 Flash Thinking Experimental模型中蒸馏出来的,就像把精华部分提取出来一样。 训练过程是,他们用了16台很厉害的电脑(Nvidia H100 GPU),训练时间不到30分钟,总共花了不到50美元。就这样,S1模型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了性能的提升。 我一听,这不就像去网吧借了几台电脑,花了点零花钱,就开发出了一款王者荣耀一样。中文自媒体最喜欢这种噱头,各种蹭热点,大家都知道,现在DeepSeek R1特别火,谁都想在热点上分一杯羹。但这种操作,确实有点噱头了。 不过,我觉得,虽然这个方法听起来很厉害,但能不能真的推广开来,还得好好思考一下。 为什么呢? 首先,这个方法太依赖通义千问模型了。如果没有强大的基础,这个模型就没办法表现得那么好。这就像是搭积木,底下的积木要是不稳,上面再怎么装饰也没用。 然后,1000个数据在处理很复杂的问题时可能不够用。毕竟,有时候,我们要更多的数据来让模型更聪明。而且,这种依赖外部模型进行微调的方式还可能引发知识产权的问题。 比如,大家都用别人的模型来训练自己的模型,那原来的模型开发者是不是应该得到一些回报呢? 不过,尽管有这些问题存在,我认为,李飞飞团队的研究还是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即:可以花很少的钱,也能训练出很厉害的AI模型。因为,这对于小公司、个人开发者,还有那些教育资源不够的地方来说,是个很大的鼓舞。 但是,这个模型到底能不能商用呢? 这又是一个问题。虽然训练成本降低了,但商用还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比如,DeepSeek R1虽然训练成本低,但它的推理成本其实也不低。而且,训练模型只是第一步,模型的维护和更新也需要持续投入。 我觉得,这种小模型的确是一种探索。像我前一段时间本地部署了两个模型,电脑热得可以蒸鸡蛋。那时,我在想,要是能再小点、再聪明点,就好了。 总之,虽然「50美元训练出AI模型」听起来很诱人。 但我们还是要理性看待这件事,它并不是说AI技术一下子就变得特别简单了,而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法;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就忽略基础研究和大规模投入的重要性。 不过,这也确实是好消息,说明AI技术正在朝着更平民化的方向发展。希望未来,每个电脑上都能有一个小模型。到时候,只要对着电脑说说话,就能搞定很多任务,那该多好。 报告参考: [1].论文:https://arxiv.org/html/2501.19393v1 [2].GitHub:https://github.com/simplescaling/s1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王智远】,微信公众号:【王智远】,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The funding would lift OpenAI's post-money valuation to $300 billion, and part of the funding was reported to be used to help OpenAI fulfill its around $18 billion commitment to Stargate.
 2月8日,英雄游戏旗下潘神工作室自主研发的高自由度幻想冒险RPG《二重螺旋》发布前瞻视频,同时宣布将于2月20日正式开启狩夜测试。本次测试招募已于1月13日启动,将于2月10日截止。 玩家可以前往游戏官网完成预约,填写问卷、参与报名:[点我进入](https://dna.yingxiong.com/sycs.html)  《二重螺旋》以「多维武器组合×立体战斗」作为核心玩法,通过双视角讲述「恶魔」的故事。该游戏于23年10月首次曝光,24年3月进行了首次小规模技术性测试,收获不少玩家好评与期待。截至目前,《二重螺旋》官网的预约人数已突破百万,并已于24年11月获得版号。  在多维武器组合方面,《二重螺旋》希望通过多样化的武器类型、自由的搭配方式给玩家带来更具个性的战斗体验。游戏基于不同的战斗方式设计了种类多样的武器,包括重剑、太刀等近战武器和双枪、榴炮等远程武器,且各类武器都有单独的动作模组。 在大地图、副本中,玩家可以同时装配一把近战武器和一把远程武器,战斗过程中随时切换武器进行作战。此外,与其他二游不同的是,《二重螺旋》中的角色武器也未做限制,即每个角色都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武器。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测试前瞻节目中,《二重螺旋》也表明,角色武器可通过收集相关材料锻造获得,在常规的卡池抽取之外,为玩家拓展出一条免费获取途径。  在立体战斗方面,《二重螺旋》拥有丰富的位移设计且没有体力条限制,除跳跃、二段跳、闪避等常见的位移动作外,还设计了螺旋飞跃、蹬墙跳等在其他二游中少见的移动方式。多种位移手段搭配不同武器组合,能够给玩家带来更加立体的战斗体验。  而双视角讲述,则是玩家将同时扮演「两位身世地位截然不同的主角」,经历两段平行又交错的主线故事,别样化的叙事风格也能够为玩家带来特别的游戏体验。  除此之外,《二重螺旋》还拥有独具特色的魔之楔系统,魔之楔是游戏中角色养成的核心系统,但与其他游戏不同的是,《二重螺旋》使用了固定词条设计,并在传统的数值词条上增加了效果词条,降低角色养成压力的同时让玩家能够创建属于自己的攻击套路。 总体来看,在市面上大部分二游都在卷开放世界的时候,《二重螺旋》选择以卷玩法做突破点的解题思路,期望在竞争激烈的二游赛道占据一席之地。在即将开启的狩夜测试中,我们将持续关注《二重螺旋》最新动态与表现。
<blockquote><p>用户行为分析是数据分析中的重要环节,但许多人在面对海量数据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份实用的用户行为分析指南,从用户行为的定义、数据收集方式,到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分析策略,帮助你系统地理解和应用用户行为数据。</p> </blockquote>  “我们有很多用户数据,可到底该怎么分析呢?”很多人有类似疑问。如果只简单统计有多少活跃用户,多少付费用户,又看出不这些数字有什么价值。 今天系统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文章较长,同学们记得先点个赞,后边慢慢看哦。 ## 一、用户行为是什么 一个用户ID,在企业内部系统产生的,可记录的动作,都可以称为:用户行为。 完整的用户行为,包括6要素: - 时间:何时发生 - 地点:在XX渠道/平台/系统发生 - 人物:谁发生的 - 起因:第一个动作 - 经过:所有动作组成的链路 - 结果:行为带来的结果 这些要素,在不同平台上表现方式不同(如下图):  在不同系统平台,收集用户行为的方式也不同。 常见的有三类: - 后台记录:用户注册表单、服务请求表单、交易订单等 - 埋点记录:用户在APP、小程序、H5浏览记录 - 业务人员反馈:通过销售、客服、售后工作人员反馈的信息 这就是为啥用户行为的指标很多,不容易看出结论。 用户的行为可以有千百万种,只有先了解:业务为什么需要用户行为数据,才能知道,哪些是真有用 ## 二、不同业务的需求 业务方关注用户行为,有四种情况: ### 情况一:一无所知,看看再说。 常见的,比如: - 新官上任,不清楚情况 - 新业务线,没做过复盘 - 新年伊始,要做各种新计划 这种情况下,数据宜粗不宜细,宜全不宜精。先给一个整体概貌,让领导/业务同事找找感觉,之后有具体议题了,再深入分析(如下图)。不然一上来鸡毛蒜皮一堆东西,很有可能把人看晕,感慨“这一大堆到底说了啥?”  ### 情况二:心有所指,关注结果。 这种情况,一般是:观察业务流程、产品功能点、内容发布的效果。业务方目标很明确:看看这东西做得咋样。 常见的,比如: - 内容板块:用户点击、参与讨论、转发动作 - 功能点:用户使用数量、使用频次、使用时长 - 商品:用户浏览、购买、重复购买、一次性大额购买 此时就不能铺开了说,而是聚焦业务关注的功能点(如下图)  注意!用户行为多不等于业绩好。比如电商业务,运营兴致勃勃地上个一浇水种树领优惠的活动,企图拉一拉活跃人数,结果发现用户都玩游戏去了,都在等优惠,反而下单的人在减少! 此时,可以用矩阵法、前后对比法、行为关系分析等方法,具体看这个行为对业绩的影响(如下图)。  ### 情况三:业绩压力,焦头烂额。 这种情况,一般是:评价核心流程的表现好坏。比如新用户注册,大型活动参与,交易流程,关键问题投诉等等。 这时候分析目标非常具体: - 注册转化率要搞高! - 活动参与率要搞多! - 成交比例要做高! - 关键投诉坚决扑灭! 这种目标清晰的用户行为分析,可以说是最简单轻松了。核心思路就是以下四个模块  注意!很多同学看数据,喜欢直接看最细的细节,试图从每一个用户动作中发现问题。这样很容易被茫茫多数据淹没。 对核心流程评估,应先关注整体效果(比如整体流量+整体转化率)有了判断,再看细节 还有一点,就是要结合补救措施,看用户数据。 用户行为是各种因素影响结果,在企业实际中,不可能像实验室一样每个项目都做控制变量研究,即使提前做过ABtest,真正上线时也会因为天时地利有各种差异。 面对复杂问题,不一定要纠结:这个到底是用户不喜欢文案还是不喜欢产品,而是:我们还能做什么挽回。  补救措施分析,比孤零零喊“这个流程不行啦!”要有价值得多。 短期内,可能业务补救措施就2,3种,分析哪一种有可能见效,能直接促成业务行动,让数据分析见效 ### 情况四:情况不明,疑神疑鬼。 这种情况,一般是某个业务做得不行,业务方又没有明确假设的时候。就想着:“能不能深入挖掘下用户行为?找找原因?”至于挖啥、挖出来啥原因,可能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这是最难搞的情况。因为分析目标完全不清楚。 这里有两个基本思路: 思路一:业务方先圈出来自己的目标客户,然后看目标客户在干啥 思路二:先找出一个行为的重度客户,然后问业务方:这是你们想要的不总之,从极端情况里,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灵感。 比如积分兑换,业务方只是觉得这个业务不行,哪里不行又说不上来。 此时可以如下图,分两个思路看数据(如下图):  如果发现高价值用户明显偏好某些礼品兑换,则可以对应设计吸引高价值用户礼品方案。 如果发现重度用户明显存在薅羊毛嫌疑,则可以对应修改奖励规则。 总之,只要用户群体行为差异足够大,就能产生策略。 ## 四、小结 从上边四大情况可以看出来,即使是同样的数据,面对不同情况,可以有不同展现方法。 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工作中,认真理解业务需求。 很多同学会说:直接问业务不就好了。 问题是,四个情况里,除了情况三是很明确的有KPI压力以外,其他三个情况都很含糊,最后口头表达的需求就是:“做个用户行为分析看看”。 这就要求做数据的同学们,自己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以上四种情况是层层递进的,其逻辑关系如下图,同学们可以剥洋葱般的引导业务,找到真正关心的问题,从而做出有价值的分析。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接地气的陈老师】,微信公众号:【接地气的陈老师】,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blockquote><p>随着宠物市场的蓬勃发展,宠物行业已成为一个充满潜力的消费赛道。然而,宠物行业的特殊性在于其双重目标消费者(Double TA):宠主和宠物本身。本文将深入探讨宠物行业的独特性,分析宠主的消费行为和宠物的实际需求,提出“Double TA”市场洞察与用户研究体系。</p> </blockquote>  上一篇文章:[《2025顺势而为:聚焦宠物消费赛道,打造自身强势品牌》](https://www.woshipm.com/marketing/6175432.html),让大家对于宠物行业赛道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做为蓬勃发展的宠物赛道,注重用户体验,提升企业竞争关键软实力,更是重中之重。 经常做市场洞察、用户研究的小伙伴,对于用户体验生命周期研究,都不陌生。 但宠物赛道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传统专注于用户侧的“用户体验生命周期”模型“虽然可以解决问题,但往往很难说服客户和老板: 宠物行业自身的特殊性与消费特征,需要创新,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一、宠物行业的独特性 不同的人宠关系,形成差异的宠主消费方式与购物篮。与单一目标消费者的市场不同,宠物行业的消费者购物篮所揭示的不是宠主本身的需求,而更可能是宠主向自己的犬、猫所投射的超出宠物本身的情感价值: 即不再简单地只关注其“吃喝拉撒睡”,而是在于某种精神寄托。 宠主往往在注重自我生活品质的同时,同样希望能提高作为“家庭成员”或“亲密伴侣”的宠物生活水平,并且为此愿意支付相衬甚至是更高的产品溢价。 从品类消费上来看,不同毛犬型及生命阶段差异较大: ① 幼年宠物用品消费占比超过1/3,显著高于成年和老年时期 ② 宠物进入成年和老年后,宠主在食品与医药保健品上支出有明显提升 –老年宠物的药品年均花费达700元+,比幼成时期多出200元 –成年宠物比幼宠在食品的支出上提升40%+  资料来源:天猫平台数据 宠物需求的差异化与特殊性较大。伴随宠物市场的崛起,行业与品牌运营者越发意识到理解宠主消费背后每只实实在在的“小生命”是最为迫切与需要的。 具体而言,不同品种与体型的宠物不仅需求差异较大,结合复杂的不同成长生命周期,也对应着所需消费场景的巨大差别。 可以说,抚养一只幼犬或幼猫长大,几乎与抚养一个呱呱落地的婴儿成人同样磨炼耐心与催人成熟―宠主是否了解宠物实际需求,并给予相应的成长所需; 品牌是否足够了解其目标宠主,并提供相应的知识教育与购物篮指南,将会决定中国未来上亿只可爱萌宠的生活质量―他们能否活得健康?活得美丽?活得快乐?  资料来源:天猫平台数据 更为关键的是,宠物行业消费者对于宠物的花费并不与其消费力完全对等。 举例而言:部分高端主粮品牌的消费者统计数据显示购买者中既有经济殷实的资深职场人士,也不乏学生、普通白领等人群;既有爱买买买的网购达人,也有精明消费人群。 同时,天猫行业数据表明,相较于资深白领,新锐白领的宠物ARPU值高出18%;城镇青年的ARPU值较城镇中年则又高出31%。 可见收入和年龄的增长并不意味着养宠花销的提升;其他花销越高也并不意味着养宠花销越多。 由此可见,驱动对于宠物消费投入高低的核心是养宠态度。 归结对于宠物消费者的洞察,不仅需要关注购买决策者(宠主),更需回归实际使用者(宠物/犬猫)。 决定宠物犬猫种属及需求差异的两大关键因素是:体型与生命阶段(年龄)。 综上所述,聚焦宠物赛道的市场洞察&用户体验研究,需要全面认知到“DoubleTA”、即双重目标消费者的本质——不仅关注宠主的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时关注宠物的具体品种/体型与生命阶段/关键时刻都是必需而迫切的。 与此同时,“视宠为宠,同频共感”则恰到好处地将人宠关系的重要性反映在宠主的宠物消费中。 ## 二、“DoubleTA”市场洞察&用户研究体系 基于以上背景,从洞悉宠物行业的特殊性与消费特征出发,围绕双重目标消费者(DoubleTA),进行宠物行业框架的定制与升级,推出宠物行业人群分型体系框架。  资料来源:天猫平台 数据;罗兰贝格 ◉价值消费出发—从真切的消费行为(怎么买与花多少)反推消费者的宠物购买意向。 结合宠主愿意为其宠物所花费的钱包,及购买行为模式洞察,综合定义购买意向,从而为品牌进行人群定义匹配,打下基础。 ◉尝鲜程度预测—锚定宠物行业人群中的先锋人群(有多追新),发掘行业意见领袖的消费者指南。 不同的消费者圈层都存在小部分意见领袖,他们乐于花费时间深入研究并为自己的喜好买单,第一时间尝鲜、引领消费方向。 识别这部分宠物行业特有的先锋人群,有利于助推新品落地、新品牌推广与小众趋势品类击穿。 ## 三、宠物行业“三新”动力  资料来源:天猫平台 数据;罗兰贝格 ◉多样场景挖掘—探索宠物人群的全面生活方式场景偏好(喜欢什么/购在哪里),构建宠主生活方式与养宠行为方式的桥梁。 大多数的宠主,其对于自身追求的生活方式(围绕健康、美丽与快乐),往往潜意识投射到养宠行为上,进而细分出多样化人宠生活场景。如智能养宠、带宠出街等。 伴随场景的是丰富的品类产品需求,从而成为日后宠物购物篮扩充的重要影响指针。 ## 四、宠物行业Double TA体系概览 洞悉宠物行业的特殊性与消费特征:从双重目标消费者(DoubleTA)开始,具体可参考如下。  资料来源:天猫平台 数据;罗兰贝格 区分宠物生命阶段,从而帮助细化宠物犬猫不同阶段的差异消费需求:尤其针对不同阶段的差异场景与需求供给进行消费者指引,综合考虑宠物的健康状态和更广泛的场景需求。 区分宠物体型与品种,综合反映按犬体型、猫体态,乃至品种大类上不同的饮食需求、护理需求、互动及能量消耗需求。 该分型尤其针对犬类的意义至关重要,促使消费者精细化养宠的购物篮指南成为可能。 区分家庭拥宠犬猫组合情况,包括多猫家庭、多犬家庭、以及猫狗双全家庭,针对多宠共处一室的家庭环境,尊重其领地天性和避免应激的需求,引导与专属供给的高效匹配。 区分宠物全生命周期中的“关键时刻”,如幼转成,成转老,以及绝育/怀孕等历程,帮助行业特色供给提升发现力,实现解决方案跨品类、场景化。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用户在左 体验在右】,微信公众号:【用户在左 体验在右】,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In terms of growth rate, Xiaomi, Huawei, and Lenovo far outpaced Apple and Samsung in 2024.
<blockquote><p>2025 年,ERP 相关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将为你详细剖析 ERP 岗位图谱和职业发展路径,供大家参考。</p> </blockquote>  ERP系统如同企业的“中枢神经”,串联起财务、供应链、生产、销售等核心环节。随着云计算、AI等技术的渗透,ERP早已不再是简单的管理软件,而是驱动企业效率革命的引擎。 ## 一、ERP岗位图谱:技术、业务与管理的黄金三角 ### 1. ERP实施顾问 “没有失败的ERP系统,只有失败的实施。”这句行业箴言道出了实施顾问的核心价值。他们需深入企业业务流程,将客户需求转化为系统方案,如同医生为企业“诊断开方”。 - 技能门槛:熟悉SAP、Oracle、用友等主流系统,精通财务、供应链等模块,国际认证(如SAP FICO顾问)是薪资跳板。 - 薪资竞争力:初级顾问年薪8-15万元,5年以上资深顾问可达50万+,若服务跨国项目(如SAP全球实施),年薪百万并非神话。 - 行业风口: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如汽车、电子)、零售业全渠道整合需求迫切。 ### 2. ERP开发工程师 当标准ERP功能无法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时,开发工程师通过二次开发赋予系统新生命。例如,为快消企业定制库存预警模块,或为金融公司开发合规审计接口。 - 技术栈需求:ABAP(SAP)、Java、Python是主流语言,低代码平台(如OutSystems)逐渐成为加分项。 - 薪资天花板:大厂资深工程师年薪可达60万+,云ERP转型催生接口开发、数据迁移等细分领域机会。 ### 3. ERP项目经理 一名优秀的项目经理既要懂技术逻辑,又要擅长沟通协调。某跨国企业ERP升级案例显示,项目经理需平衡20+部门需求,控制千万级预算,堪称“刀尖上的舞者”。 - 核心竞争力:PMP/Prince2认证+行业经验(如制造业MRPⅡ实施经验)。 - 薪资阶梯:平均年薪30-80万元,外企项目奖金高达总包的20%。 ### 4. 业务分析师/产品经理 他们擅长将业务语言转化为技术需求。例如,为医药企业设计GMP合规流程,或为电商搭建供应商协同平台。 - 复合型优势:“财务+IT”或“供应链+系统”背景人才稀缺,资深分析师跳槽溢价率超30%。 - 新兴机会:数据建模(如需求预测算法)成为高薪分支。 ### 5. ERP运维工程师 相比实施岗的“冲锋陷阵”,运维更强调稳定性。某能源集团ERP运维团队统计显示,系统无故障运行率需保证99.99%,压力与价值并存。 - 职业定位:适合追求工作生活平衡的从业者,中小企业上云带来基础运维刚需。 ## 二、行业前景:数据与技术双轮驱动 ### 1. 市场规模:500亿美元赛道的增长逻辑 全球趋势:Gartner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ERP软件市场规模突破500亿美元,云ERP占比超60%(SAP S/4HANA、Oracle Fusion领跑)。 中国爆发点:IDC预测,2025年中国ERP市场规模将达200亿元,政策驱动(如“十四五”智能制造)与民营企业数字化意识觉醒成主因。 ### 2. 技术重构职业格局 云ERP:传统本地部署向云端迁移,催生“云迁移顾问”岗位,需掌握AWS/Azure云平台技能。 AI赋能:ERP+AI应用场景爆发,例如:利用机器学习优化库存周转(如零售业动态补货);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替代财务对账等重复工作; NLP技术实现智能报表分析。 垂直深化:汽车行业(车联网数据集成)、医疗(DRG医保结算系统)等细分赛道需“行业化ERP专家”。 ### 3. 地域与行业薪酬差异 一线城市虹吸效应:北京、上海ERP顾问薪资高出二线城市40%-60%,但成都、武汉等新一线城市因成本优势,成为企业区域部署中心。 行业薪资峰值:金融(合规系统)、高科技(研发项目管理)领域薪资领先制造业15%-20%。 ## 三、职业跃迁指南:从入门到顶尖 ### 1. 入门阶段:找准赛道,夯实基础 新人建议:从ERP运维或初级实施岗切入,考取入门认证(如SAP TERP10)。 避坑提示:避免盲目追求“全模块通才”,优先深耕1-2个核心模块(如财务、生产)。 ### 2. 进阶路径:技术深度 or 业务广度? 技术线:开发工程师→系统架构师(学习TOGAF框架)→CTO/技术合伙人 。 业务线:实施顾问→行业解决方案总监(如专注快消业SAP IS-Retail)。 管理线:项目经理→PMO总监→CIO(需补充战略管理知识)。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产品真经】,微信公众号:【产品真经】,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blockquote><p>在企业运营中,ToB 销售和数字化产品经理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业务的推动者,更是企业内部的“大夫”。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个角色的共性,尤其是他们在识别问题与需求、提供解决方案方面的相似之处。</p> </blockquote>  我是搞ToB营销业务变革和数字化落地的实战派,一直想写篇ToB销售与数字化产品经理的共性,就是都是企业的“大夫”。 ToB销售大多是解决方案销售,是顾问式销售,通过识别客户的需求与问题,再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而解决问题,因此是客户企业的“大夫”。而不是仅仅给客户卖“药”。 企业内部的数字化产品经理,是通过调研业务部门的需求,然后把业务需求转换成IT产品需求,再形成IT解决方案。因此,数字化产品经理,也是企业的“大夫”。 下面,我以解决方案销售的工作方式为主,按问题与需求识别,解决方案提供,两个阶段掰开揉碎,详细谈谈它们二者的共性。 鉴于篇幅,内容不贪多而求精,本次先把问题与需求识别谈清楚,讲明白。 ## 01 做事思路一致 问题是需求之母,需求是成交之本。解决方案销售和数字化产品经理,都是为满足自己客户的需求而生,他们做事的思路一致。 解决方案销售首先要关注客户的问题、不满或困难,并促发客户产生改变的想法。 企业内部的数字化产品经理,在提供IT解决方案前,无论是业务部门的主动改变想法,还是数字化产品经理主动沟通让业务部门产生改变的想法;在这些想法明确以前,同样要先识别业务方的问题、不满或困难。 解决方案销售,在识别客户问题或困难时,经常用SPIN法则,并形成了一种行为模式。仔细一想,SPIN法则同样适用于数字化需求的调研,并且能让产品经理更立体、丰富的识别业务问题,梳理业务需求。 那么,究竟什么是SPIN法则呢?为什么说它同样适用于数字化需求的调研呢? ## 02 SPIN法则的简要解释 简单来讲,SPIN法则是美国心理学家雷克汉姆顾问式销售学说的核心。它是四种提问的组合:背景问题(Situation Questions)、难点问题(Problem Questions)、暗示问题(Implications Questions)、价值问题(Need-Payoff Questions)。 SPIN法则的内核在于以发现和解决客户问题为出发点,运用一系列启发式提问使客户产生解决问题的意愿,并把产品与客户的需求联系起来,将销售引向成交。它是一套有设计、有逻辑、有体系,并与倾听并重的深度沟通技法。 SPIN法则是一种向买方深度提问的沟通技巧,通过有效提问与对话,发现客户潜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意愿;它是发现需求的一种通道。 会说的是新手,会问的是能手,会听的是高手;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销售和数字化产品经理。他们都可以通过使用SPIN法则,类似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先识别出问题与病因,再开方抓药,或提供解决方案。 ## 03 如何使用SPIN法则 在使用SPIN法则前,需要尽可能多的了解客户,否则可能问不出问题,或问不到点子上。通过多了解客户,在访谈中以专业、严谨和关怀的方式与客户沟通,梳理客户问题,识别客户需求,找出销售切入点。 展开来讲,SPIN法则有四类提问构成,每一类问题都有不同的目的。 - 背景问题:了解客户的现状、关注点或计划。比如,问客户“公司在XX方面的流程是什么样的?” - 难点问题:发现和理解客户所存在的问题、不满或困难。比如,问客户“现在的CRM系统,在使用方面有什么问题吗?”。还可以加入一些信息,使提问显得更温柔;比如,问客户“我和很多类似贵公司情况的客户打过交道。他们都在XX方面有些问题,贵公司也是这样吗?”同时,还要进一步了解清楚,这些问题何时何地发生的,发生的频率,甚至为什么发生。通过难点问题的沟通,还可以提高客户解决问题的意愿和紧迫感。 - 暗示问题:揭示问题如果不解决,将给客户带来什么不良后果或影响。不良后果或影响,有三种发问方式。一是,直接后果,比如“这对您部门有什么影响?”。二是,扩展影响,比如“这种延误如何影响您客户的业务?”三是,关联影响,比如“如果声誉受损,对公司的收入意味着什么?” - 价值问题:了解和引导客户讲出,如果问题解决了,将带来什么收益、价值或好处。比如,问客户“解决这个问题,能带来哪些帮助?”。同时,还要接着了解客户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迫切性。比如,问客户“期望多久能解决这个问题?”。 SPIN法则不仅用于沟通访谈,也可以用于设计调研问卷,整个问卷的问题类型也围绕四类问题展开。 如果把SPIN法则,比作销售或数字化产品经理的剑法。当明白了SPIN的含义,并初步学会使用时,其实是“手中有剑”的最初级阶段,还要不断训练,达到“心中有剑”的中级阶段,再到“心中无剑”的最高境界。 ## 04 使用SPIN法则需注意的问题 尽信书不如无书,使用SPIN法则同样是这个道理。可以把它作为问题与需求识别的底层逻辑,“润物细无声”的使用。所以,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背景问题,不易过多使用,尤其是首次见客户以后。因为这些问题对客户来说,没什么价值。从客户的角度看,如果把自己的现状本周第五次告诉来访的销售,显然是一种负担,问的过多容易让客户生厌。 二、有时候抛出难点问题,也可能有风险。尤其是涉及客户过往的采购决策时,避免引起对他们过去的采购决策产生怀疑或否定,导致客户心生不快。 三、不要纠缠在SPIN问题的归类上。某一提问归入难点问题还是暗示问题,不是SPIN的目标,它也不是把你培养成行为学研究者;而是告诉你有不同种类的提问会影响销售的成功,并且教你熟练地运用这些提问。 四、避免操纵话题。客户愿意见你,愿意接受你的访谈,大多数客户有他想说的,所以有时候要善于倾听。倾听后,有疑问再按照SPIN来补充;如果过于僵化的使用SPIN,也会导致客户反感,甚至客户感受不到你的尊重。所以,接收客户的主动表达,无所谓客户表达问题种类的先后顺序,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学会调整对话方式和适应特定客户的习惯。 五、提问不是审问。审问会给人一种不快的感觉,可以通过变换提问方式,变换不同的用语,避免提问的僵化。同时,通过点头、做笔记、眼神交流等方式,跟客户互动,让你的提问与交流,更有温度,避免客户心生讨厌。 ## 05 总结 从有效提问,摸清需求的角度,销售和数字化产品经理,非常相似,都是“大夫”,在开药方以前,都需要先行诊断。而SPIN法则,就是主要的诊断工具之一。 我在做营销业务变革与数字化建设中,越来越感受到它们的相似性。所以,今天分享给大家。后续,我还会分享在解决方案呈现上,他们二者的相似性;继续聊他们都是“大夫”这个话题。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营销数字化实战】,微信公众号:【营销数字化实战】,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