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嗜血印》制作人、 艺龙游戏李叔于日前发布《嗜血印》发售六年感言。官方表示,在各位玩家的支持下,游戏本体销量已突破三百万套,DLC销量累计超过七百万套。团队深知这些成绩离不开每一位玩家的支持与包容。团队承认游戏确实还存在许多不足,有很多玩家都是为了游戏里的女角色才玩下去的,这让他们既感动又惭愧。  艺龙游戏表示,这成绩对他们既是鼓励也是鞭策。过去一年一直在学习UE5引擎技术,也计划扩大团队规模,计划用UE5开发两款规模不同的新作品,希望能在新作中改进之前的不足,为大家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
**要闻提示** 1.小米玄戒员工收到玄戒O1创始纪念品!雷军:我们已经站在了全球SoC研发的最前列 2.贾跃亭新车发布视频被曝车头是P的,网友:认真起来连自己也骗 3.前阿里通义视觉负责人薄列峰,已加入腾讯混元团队 4.传京东已成立智能机器人事业部,隶属于3C家电事业部 5.宇树科技王兴兴:我经常偷懒,很多代码都是让AI帮忙写好 6.阿里自研AI眼镜来了!官方回应“比小米便宜吗”:我们是有区别的,小米不带显示 7.Meta任命超级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8.微软 CEO 纳德拉解释公司为何边赚钱边裁员,员工质疑“眼里只有 KPI” **今日头条** **小米玄戒员工收到玄戒O1创始纪念品!雷军:我们已经站在了全球SoC研发的最前列** 7月27日消息,日前,小米玄戒多名员工在社交平台晒出自己收到的玄戒O1旗舰处理器创始纪念品。该款纪念品铝板上刻着芯片设计图,中间嵌有玄戒O1芯片。同时,还有小米CEO雷军为小米玄戒员工写的一封信。 雷军表示,作为小米首款高端旗舰SoC,也是中国大陆首颗3nm先进制程的自研SoC,玄戒O1已经雄辩地宣告,经历4年多日夜奋战,我们已经站在了全球SoC研发的最前列。雷军还祝贺大家:“中国芯片史上已经刻下了各位的成就。” 据了解,制程工艺数值越低,意味着晶体管集成度越高、性能越强。在3nm制程工艺节点,晶体管尺寸逼近物理极限,不仅技术难度大,而且对产品规模生态要求高,全球不少科技巨头在此折戟。据小米介绍,自研芯片战略已经开启10年,并在2021年正式重启大芯片SoC的研发,四年多时间花费135亿终于产出成果,今年还会投入60亿。(快科技)  **国内资讯** **贾跃亭新车发布视频被曝车头是P的,网友:认真起来连自己也骗** 7月中旬,法拉第未来第二品牌FX的MPV新车SuperOne举行全球首秀活动,车辆最吸人眼球的是车头上的“巨大屏幕”。近日,贾跃亭发布的一段投资者周报介绍视频中,网友发现,视频背景中的SuperOne新车,车头竟然是直接P上去的。网友展示的证据显示,贾跃亭的右手做出动作时,屏幕竟然遮挡住了右手,这说明车头处的屏幕是后期P上去的,因为未仔细检查,导致出现穿帮。网友调侃道:“贾老板这是真能糊弄啊”、“贾老板认真起来连自己都骗”。 除了视频中的穿帮问题,FX Super One 的外观设计也引发了抄袭争议。有网友指出,该车型与长城汽车旗下的魏牌高山在外观设计上高度相似,仅在前脸增加了类似“大彩电”的屏幕设计。此外,法拉第未来官网在宣传物料中曾出现“高山9全系标配智能电四驱系统”的字样,尽管后续被删除,但这一“乌龙”事件让公众充满了疑虑。 不过,在7月24日,据媒体报道,魏建军与贾跃亭合作,长城汽车出海美国。长城汽车是贾跃亭提出的“中美汽车产业桥梁战略”的四家中国合作车企之一,亦是落地该战略的第一家车企。如今可以明确,FX Super One是基于长城魏牌高山车型打造,也是长城汽车与贾跃亭FF合作车型。(电动知家)  **前阿里通义视觉负责人薄列峰,已加入腾讯混元团队** AI 科技评论独家获悉,原通义实验室应用视觉团队负责人薄列峰已加入腾讯混元大模型团队,直接向腾讯副总裁兼混元项目负责人蒋杰汇报。据悉,薄列峰在今年4月30日从阿里离任,彼时曾有传闻称他已加盟某大型互联网企业,在美国任职,并负责多模态模型方向的全面工作,直接向公司高管汇报。如今,他的动向终于明朗。 薄列峰于2022年加入阿里,起初接棒谭平领导达摩院 XR 实验室,后调至通义实验室主导应用视觉方向,成为推动阿里图像与视频 AIGC 技术的重要人物。在阿里期间,他带领团队推出了多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生成式 AI 成果,包括支撑“全民舞王”功能的人体动作生成框架 Animate Anyone、换装模型 Outfit Anyone,以及基于语音驱动的人像生成系统 EMO(Emote Portrait Alive)。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混元近一年首次吸收顶尖人才。在此之前,微软开源大模型团队 WizardLM 的核心成员几乎全员加入了腾讯混元,其中包括项目负责人徐灿(Can Xu)、孙清峰(Qingfeng Sun)以及郑开(Kai Zheng)在内的六位技术骨干。从团队阵容来看,混元已经不再是“追赶者”的角色,而是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技术节奏。虽然真正的行业格局还没定,但可以看出,腾讯混元的势能正在持续积累,不光有技术底子,也越来越有可能把好技术变成真正有用的产品。(AI 科技评论) **传京东已成立智能机器人事业部,隶属于3C家电事业部** 7月27日消息,报道称,从京东科技相关人士处获悉,京东已经成立了智能机器人事业部,隶属于3C家电事业部。此前报道,7月21日京东完成对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三家公司的投资,均为机器人企业,属于具身智能业内明星标的。而在2025年5月,京东也参与了智元机器人的新一轮融资,与其共同“出手”的资方还包括上海具身智能基金、上汽、TCL、红杉中国等。 据报道,今年3月,京东已经确认成立具身智能业务部门,侧重家用场景。同在3月,京东探索研究院还发布消息称,团队已构建出国内首个双臂移动机器人操作数据集 JD ManiData,并进行开源,同时联合多家机构推出了基于三轮数据驱动的原子技能库构建框架。 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京东正式宣布旗下大模型品牌升级为 JoyAI。京东同步推出附身智能品牌 JoyInside,通过接入 JoyAI 大模型为机器人、玩具等终端设备注入高情商交互能力,支持角色定制与多场景应用。该品牌已与十余家头部机器人、AI 玩具品牌合作,产品涵盖快递机器人、机器狗、AI 潮玩及儿童陪伴 AI 伙伴等。(IT之家) **宇树科技王兴兴:我经常偷懒,很多代码都是让AI帮忙写好** 在近日开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AI女性菁英论坛”举行,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出席。 王兴兴表示,现在AI的性能很好,比方说我要生成一个抽奖的软件,它可以全方位帮你自动生成(代码),目前成功率非常高,基本上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几,“现在我也偷懒,很多代码文字都懒得写,不如告诉一个大模型,我需要一个功能,它可以自动帮我写。” 他表示,去年的时候一直在尝试,成功率不高,写好的代码里面有很多错误,“但到今年上半年,成功率真的非常的高。”(江南都市报) **阿里自研AI眼镜来了!官方回应“比小米便宜吗”:我们是有区别的,小米不带显示**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开幕首日,阿里巴巴正式发布了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的技术研发进展,并回应了外界对其AI硬件布局的关注。据了解,阿里巴巴AI眼镜已完成研发,预计将于年内正式发布。 据悉,夸克AI眼镜深度融合了阿里和支付宝生态:具备通义千问大模型和夸克最新AI能力,支持高德近眼导航、支付宝看一下支付、淘宝比价、飞猪商旅提醒等丰富场景。夸克AI眼镜具备通话、音乐、翻译、会议纪要等主流功能,并在AI交互、佩戴、显示与影像、续航等方面实现了突破。 目前,字节跳动、小米等科技大厂均已发布自己的 AI 眼镜,与此同时,Rokid、Xreal 等行业新秀也新品迭出。对于阿里 AI 眼镜是否会比小米等厂家眼镜便宜这一问题,该款 AI 眼镜产品经理向媒体表示,“我们和小米的眼镜是有区别的,不管是它的佩戴的轻便性,还是说它是带显示,因为小米本身是不带显示的”。(财联社、IT之家) **狂撒120亿!比亚迪史上最壕分红** 近日,比亚迪发布2024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实施公告,此次分红总额高达120亿元,成为该公司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分红。公告显示,比亚迪以总股本约30.39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9.74元(含税)。值得一提的是,除现金分红外,比亚迪还推出每10股送红股8股,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12股的方案。这意味着,实施后股东手中每10股将变为30股,公司总股本也将扩大至原来的三倍,从30.39亿股增加至91.17亿股 。 比亚迪此次大手笔分红,源于其近年来强劲的业绩增长。2024年比亚迪营收达7771亿元,净利润402.54亿元,同比增幅均超30%。研发投入542亿元,同比增长36%,而账上1549亿元现金储备,为其分红底气提供了硬支撑。进入2025年后势头不减:上半年销量214.6万辆,同比增33%;海外市场一季度销量更是暴涨72%,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的根基日益稳固。 比亚迪此次实施“高送转”方案,旨在优化股本结构,降低股票投资门槛。目前比亚迪股价处于较高位置,调整后每股价格将显著下降,以原股价350元/股为例,除权后约为117元,每手(100股)成本从约3.5万元降至1.17万元,或将吸引更多中小投资者参与,增强股票流动性。(电车界) **腾讯副总裁蔡学忠:看好 AI 的长期价值,内部 30% 代码由AI在写** 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Tencent AI Talk智能涌现”论坛上,腾讯副总裁蔡学忠表示,腾讯坚定看好AI的长期价值,目前内部已有700多项业务接入AI技术。据介绍,在腾讯内部,30%已经是AI在写代码,整体编码效率提升了16%。 蔡学忠分享了打造好用AI的三点思考:首先是需要坚实的模型基础,不仅是参数和算力的比拼,更是工程化能力和成本效率的较量。其次强调AI开发要简单易用,平台要省力,AI不应是少数人的专利,而应成为人人可用的能力。最后,他指出AI体验要出色,应用要给力。(快科技) **宇树科技王兴兴回应“跳舞、拳击没用”:应该去看看行业,这是大家都在做的,不只我们** 7月27日消息,在近日开幕的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出席。当媒体问及“在日前宇树展台大秀跳舞和拳击后,网上质疑宇树科技在这方面开发没意义”时,王兴兴回复道:“(这些人)应该去看看行业,这是大家都在做的,不是只有我们。” 据报道,王兴兴表示人形机器人行业增长非常快,“我个人感觉今年上半年全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平均增速可达 50% 到 100%”。就他的观察,去年起,每天至少有一款新的机器人发布,行业落地的推动速度以及出货量的节奏都非常快。据了解,宇树科技7月25日刚发布双足人形机器人新品 UnitreeR1,售价 3.99 万元起,重量仅 25 千克,支持开发与定制。在视频中,R1 展现了下坡、翻跟头、倒立等运动控制能力。 此前,宇树科技工作人员曾表示,或许在未来 1 到 3 年内,机器人产品可以从单一的工业化产品落地发展到复合化工业场景,例如机器人在搬完箱子后可以换个“手”再去流水线上打螺丝。在 3 到 10 年内,可以将机器人投放至生活场景,例如做家务、照顾老人等。这期间,需要解决多重问题,包括电池续航问题、机器人材料问题、自重问题、成本控制等。(IT之家) **领克门店抖音号出现讨薪视频!官方:涉事经销商已退网** 7月27日消息,据报道,7月24日,带有蓝V认证的“潍坊百大领克中心”抖音号发布两条讨薪视频,称“潍坊百大领克欠薪不发”,视频背景为领克汽车,此事引起网友及车主关注,有车主担忧后续保养问题。 另有疑似该店员工发布视频称,“潍坊百大领克欠薪不发,有钱也不发,前一天还在上班,第二天直接锁门不让进”。据知情员工透露,该店已关闭,员工被欠薪9个月,今年1月后保险断缴,领导未露面。25日下午,两条视频被删除,26日该账号已无法搜索到。 对此,领克汽车官方回应称,涉事经销商已退网,工资纠纷系其独立行为,与领克品牌无关,且车主权益已由其他门店承接,不受影响。公开资料显示,涉事公司为潍坊百大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目前处于在业状态。该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17日,法人孙焕亮,注册资本1000万元,是一家以领克品牌汽车销售为主营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济南时报、快科技)  **尘埃落定!火狐官宣关闭北京公司终止中国账户:国际版不受影响** 7月27日,北京谋智火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Firefox在中国持续运营,但北京火狐关闭及Firefox账户服务终止的重要公告”。其在公告中表示,Firefox在中国的运营将发生一些变化,其中包括火狐通行证账户与同步功能的终止,但浏览器本身将继续正常运行并保持更新。 具体来看,Firefox浏览器、Firefox社区、Firefox火狐通行证账户均为Mozilla的授权产品,经Mozilla授权,北京谋智火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大陆负责部分Firefox浏览器相关业务。 2025年5月8日,Mozilla与北京火狐达成一致,北京火狐将不再运营Firefox浏览器及任何与Firefox有关的中国大陆业务。因此,北京火狐将于2025年9月29日后,正式终止与Mozilla及Firefox浏览器相关的中国大陆运营,Firefox火狐通行证也将于9月29日后正式关闭,相关的同步信息将被删除。不过Firefox浏览器(国际版)将在中国大陆继续可用并保持全部功能,其实之前国际版也能正常使用,也就是说除了使用国内版用户的数据,其他方面影响不是很大。(快科技) **零跑B01纯电轿车72小时锁单破万,650km长续航版最受欢迎** 7月27日消息,领跑汽车宣布,零跑B01纯电轿车72小时锁单10132台。据了解,零跑B01定位为“年轻人的高品质智能轿车”,新车提供多种配置选择,包括430舒享版、550舒享版、550悦享版、550激光雷达版、650悦享版和650激光雷达版,价格区间从8.98万元至11.98万元不等。 根据零跑汽车提供的数据,650激光雷达版和650悦享版是最受欢迎的车型,超过70%的用户选择了650km长续航版本。650激光雷达版售价为11.98万元,而650悦享版售价为10.98万元。 数据还显示,80%的用户来自一线和准一线城市,72%的用户年龄在35岁以下,48% 的用户为女性。88%的用户喜欢其同级最长的650km续航能力;72%的用户喜欢其同级唯一的激光雷达和高通8650+端到端辅助驾驶技术;68%的用户喜欢其同级最强的高通8295芯片智能座舱。(IT之家) **阿维塔全新5G数智工厂正式挂牌:平均每60秒下线一台新车** 7月27日,阿维塔全新 5G 数智工厂正式在重庆挂牌。阿维塔数智工厂由长安汽车与华为、中国联通等联合打造,是全球首个全域 5G 数智 AI 柔性超级工厂,以“全制造流程数字化”为目标,应用 5G、AI、数字孪生等 40 余项技术,可实现设备自动化率 100%,平均每 60 秒下线一台新车,支持跨品牌共线生产。 据了解,阿维塔由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共同发起,长安提供整车设计、生产、销售等服务,华为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HI 模式),宁德时代提供全系标配的电池。 去年 8 月,阿维塔科技宣布以 115 亿元人民币收购华为全资子公司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10% 的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今年 2 月,华为派出近 300 人团队入驻阿维塔科技重庆总部,双方就第二代产品的产品定义、用户洞察、营销策略等开启联合共创。根据规划,阿维塔 2026 年将推出全新颠覆性的大六座百万级旗舰 SUV;2030 年前推出 17 款全新产品,形成覆盖轿车、SUV、跑车、MPV 在内的产品矩阵。(IT之家) **小鹏汽车副总裁回应“G6 降本方案传闻”:虚假消息,恶意造谣** 7 月 27 日消息,7 月 25 日,小鹏汽车副总裁 @托马斯电火车 在微博回应,称网络流传的“小鹏正在制定 G6 降本方案”为虚假消息,已联动内部产品、法务、政府部门处理,并指出涉事媒体多次恶意造谣,若消息为真则涉嫌窃取商业机密。 此前,7 月 24 日有媒体发文称,小鹏正制定 G6 降本方案,引发关注。报道称,目前该车在售的三个车款,单车成本都会有 1 万到 2 万元的降幅。应用了降本方案的 G6,预计会在今年四季度投入生产。 经查询获悉,2025 款小鹏 G6 于今年3月上市,售价 17.68-19.88 万元。该车全系标配图灵 AI 智驾,新增无断点贯穿灯、AI 智驾小蓝灯和小鸭尾的车尾造型。该车配备 10.25 英寸液晶仪表和 15.6 英寸悬浮式方形中控屏,全系搭载高通骁龙 SA8295P 芯片,并全面接入小鹏自研 X-GPT 大模型。(IT之家) **京东宣布大计划:1000个海外品牌三年增长100亿** 7月25日,京东宣布,正式启动“百亿千品新增长计划”,未来三年内将通过跨境模式引入1000个海外新品牌,并助力其达成累计100亿元的销售增长。京东全球购相关负责人介绍,“百亿千品新增长计划”将以“百年品牌”、“国家馆”、“全球好物召集令”三大项目为支撑展开。 其中,“百年品牌”项目将聚焦拥有超百年历史、但目前尚未开拓中国市场的海外品牌,让中国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逛遍全球百年老店。“国家馆”建设方面,目前京东上已开设了140个国家馆。这些国家馆由各国驻华使馆及商会授权开设,不仅是海外特色好物的销售渠道,更是一个动态的文化窗口。“全球好物召集令”是京东全球购面向消费者发起的一项全球好物线索征集活动。消费者只要提供线索,京东采销就会尽最大努力将该款商品上架推广。 以欧洲市场为例,目前,京东旗下欧洲全品类在线零售品牌 Joybuy 已在英国试运营。据悉,仅2025年上半年,欧洲品牌商品在京东的销售额即达数百亿元,法国达能、雀巢、德国阿迪达斯、意大利斐乐等品牌在京东均实现同比两位数以上增长。(京东黑板报) **快手可灵 AI 全球用户超 4500 万,发布灵动画布等全新功能** 7月27日,在 WAIC 期间举办“生成式 AI 应用元年”论坛上,快手可灵 AI 发布了新功能灵动画布和重磅升级的多图参考。 作为全新的创意工作台,灵动画布集无限可视化空间、智能创作辅助与多人实时协作为一体,可以为创作者带来一站式的创作体验。升级后的多图参考,在角色、主体和场景一致性、动态质量、画风保持等方面显著提升,新增支持用户仅参考图片的局部内容或特定区域等功能。 据悉,可灵 AI 还披露了最新用户数据,在全球拥有超过 4500 万创作者,产品自发布以来迭代升级 30 余次,累计生成超 2 亿个视频和 4 亿张图片。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可灵 AI 产品及运营负责人李杨披露,4 月可灵 2.0 发布以来,服务的 B 端商家数量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两万企业客户及开发者接入了可灵 AI 的 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接口,覆盖全球 149 个国家和地区。(IT之家) **国际资讯** **Meta任命超级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7月25日消息,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宣布,ChatGPT核心研发人员赵晟佳将担任公司超级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一职。扎克伯格强调:“赵晟佳是超级智能实验室的联合创始人,从一开始就是我们的首席科学家。”赵晟佳将直接向扎克伯格汇报,并将与Meta首席人工智能官Alexandr Wang合作。据悉,除了共同缔造ChatGPT外,赵晟佳曾深度参与构建OpenAI的GPT-4、mini系列、4.1及o3模型,并曾负责OpenAI合成数据团队。 扎克伯格近几周在AI领域展开了不计成本的抢人计划,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数据标注公司Scale AI的140亿美元投资。据报道,Meta向顶尖研究员和工程师开出的薪酬包,动辄上亿美元。对扎克伯格而言,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役。在元宇宙叙事失败后,他将公司战略全面转向AI,寄望于押中下一波技术浪潮,Meta已投入数百亿美元扩建数据中心。 今年6月份,扎克伯格已预告组建“超级智能实验室”,将集结全球顶尖AI研究员和工程师。扎克伯格本月表示:“对我们而言,打造一支精英密度最高的团队,是超级智能实验室的第一要务。”据了解,超级智能实验室将聚焦下一代基础模型研发,包括开源的Llama系列、AI产品以及基础人工智能研究项目。扎克伯格本月早些时候表示,Meta将在AI算力基础设施上投入“数千亿美元”。他在7月25日写道:“未来几年会非常精彩!”(科创板日报) **特斯拉新车型内饰首曝:取消玻璃天幕+后排屏** 7月27日消息,特斯拉新车型的内饰终于曝光了,这次曝光的是所谓的“廉价版 Model Y”,从名字就能听出来,这车在配置上做了一些精简,价格估计也会更亲民。 关于内饰的变化,这车取消了现款 Model Y 上的全景玻璃天幕,虽然全景天幕看起来很酷,但估计是为了降低成本,这次的“廉价版”就没有了。而且,后排的屏幕也被移除了,这对于后排乘客来说,可能少了一些娱乐功能。不过,前排中央扶手前面做了贯通设计,这可能会让前排乘客使用起来更方便。转向拨杆保留了下来,但换挡方式应该还是沿用现款的屏幕换挡,这一点没有变化。 关于外观上的调整,这车取消了前面的贯穿灯带,大灯位置往上移了一点,整体设计看起来更接近 Model 3。尾灯部分也预计会取消中间的漫反射灯带,这样一来,车尾的设计会更简洁。之前马斯克说过,今年年底前会推出基于畅销的 Model Y 的“低成本车型”,看来这款“廉价版 Model Y”就是他说的那款车。(快科技)  **微软 CEO 纳德拉解释公司为何边赚钱边裁员,员工质疑“眼里只有 KPI”** 7月26日消息,微软 CEO 萨提亚・纳德拉近期撰写了一份备忘录,试图解释在实现巨大利润并在 AI 领域投入数十亿美元的情况下,为何仍然进行裁员。今年,微软已经裁减了数千名员工。过去三个财季中,微软赚取了 750 亿美元的利润,并计划在 2025 年投入 800 亿美元建设 AI 基础设施。纳德拉在上周四向员工发出的备忘录中,称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为“成功之谜”。他表示,微软预计员工总数将保持基本稳定。 知情人士透露,纳德拉写这封信的原因,是因为他知道员工们正面临着更大的业绩压力、AI 的激烈竞争和裁员的困扰。微软发言人弗兰克・肖表示:“我们公司规模庞大,员工的反馈各不相同,既有积极的,也有建设性的。萨提亚收到了许多员工的反馈,他们欣赏他的领导力,并且对他的信件内容和语气给予了肯定。” 有员工表示,自己无法确定纳德拉是在安抚员工情绪,还是在为更多的困难做准备。另一名员工则认为,相比员工本身,微软更注重关键绩效指标(KPI)。有员工表示,纳德拉的备忘录显得有些麻木不仁。这位员工将微软比作煤矿,认为纳德拉只是关注如何获取更多煤炭,而不在意使用什么手段。在微软的 Blind 留言板上,部分用户也对纳德拉的信件提出了批评。一篇批评纳德拉的备忘录署名为“Copilot”,直接指出“裁员的理由没有得到充分解释”,也没有考虑到员工情感上的影响。(IT之家) **Meta 被指控盗用2000余部成人影片训练 AI,或面临3.5亿美元天价赔偿** 7月26日消息,据外媒报道,成人影片制作公司 Strike 3 Holdings 和 Counterlife Media 已向科技巨头 Meta 提起了重大版权侵权诉讼。在加州联邦法院提交的诉状中,Meta 被指控通过 BitTorrent 下载原告的影片用于 AI 训练。此次诉讼涉及 2396 部成人影片,可能导致的赔偿金额超过 3.5 亿美元(注:现汇率约合 25.08 亿元人民币)。 过去两年,许多版权持有者已对开发 AI 模型的公司提出诉讼,普遍指控这些公司未经授权使用自己的作品来训练模型,争议内容涉及文字、图像和视频等方方面面。两家成人影片公司表示,Meta 自 2018 年以来下载了 2396 部自己的影片,涉嫌用于其 AI 训练。 诉状指出:“被告从盗版来源下载原告作品,目的是获取内容,以训练其 Meta Movie Gen、大语言模型(LLaMA)和其他需要视频训练内容的 Meta AI 模型。”这些成人影片制作公司担心,若 Meta 继续这种训练,AI 模型可能会以更低的成本制作出类似“好莱坞级”的影片,这样其他成人制片公司将难以竞争。“通过专门训练原告的作品,Meta 的 AI Movie Gen 很可能很快就能创作出与原告风格和质量完全相同的完整影片,而其他成人制作公司无法复制。”(IT之家) **特斯拉机器人V3量产版亮相!马斯克透露:非常精致** 7月27日消息,特斯拉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V3量产版终于要来了!马斯克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了不少细节。他说,Optimus量产版的设计和现在公司内部用的V2版本会有很大不同,全新的V3版本看起来“非常精致”。 从2021年特斯拉首届AI日活动首次亮相以来,Optimus项目已经经历了好几次设计迭代,当时,特斯拉展示的只是一个静态模型和一个穿机器人服装跳舞的人。之后,特斯拉一直在改进Optimus的设计,直到现在的V2版本。今年第一季度全员大会上,马斯克还说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生产首批Optimus机器人。当时大家都猜测特斯拉会直接改进V2版本,比如给它配上22个自由度的手部,然后大规模生产,毕竟V2版本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 不过,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明确表示,Optimus进入大规模生产时会采用全新的V3设计。马斯克对Optimus V3的潜力很有信心。他说,V3设计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虽然未来还会有一些优化,但目前的设计已经很好了,不需要再做根本性的改变。V3设计拥有人形机器人所需的所有自由度,马斯克还称赞它“相当精致”。虽然特斯拉还没透露Optimus V3的具体外观设计,但估计会延续2021年展示的那种简洁、类人化的概念设计。(快科技)  **OpenAI 董事会主席:如果你想快速烧掉百万美元,就开发自己的 AI 模型吧** 7 月 26 日消息,据报道,OpenAI 董事会主席 Bret Taylor 认为,训练新 AI 模型是“一种快速消耗数百万美元的好方法”。他建议,AI 创始人应集中精力打造服务和应用场景,而不是去开发全新的前沿 AI 模型。“除非你在 OpenAI、Anthropic、谷歌或 Meta 工作,否则你不太可能在做这种事情。这需要巨额资本,最终会导致行业整合。”他还认为,高昂的资金门槛已经阻止了“独立数据中心市场”的形成,因为成本实在太高。 Taylor 建议创业者们与 AI 巨头们合作,与此同时,OpenAI 通过出售 API“tokens”来向开发者提供服务,开发者可以将这些集成到自己的应用和程序中。Taylor 提出了其他可以帮助创业者在 AI 领域取得成功的路径,而非训练新的 AI 模型。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AI 工具市场”。“这就像是淘金热中的铁锹。这个市场很危险,因为我认为目前看似解决小问题的东西,未来可能会变成基础模型提供商做的事。在我看来,2010 年的 SaaS 应用,到 2030 年将会变成‘智能体公司’。” Taylor 明确表示,从零开始构建模型几乎等于“烧掉资本”。据悉,他将自制模型形容为“快速贬值的资产”,而且还不便宜,成本可能高达数百万美元。“别自己做。你可以租赁一些模型,也有开源的。”(IT之家)
智元机器人首席科学家罗剑岚对笔者表示,去年大家更多处于一个秀Demo的阶段,今年它看到各家公司已经从demo炫技,走向“产业闭环”模式,
截至2025年6月,全球AI企业35042家,中国5170家,全球占比约15%;全球AI独角兽271家,中国71家,占比约26%。
 ## 消息称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即将进入中国 C 端市场,预计明年实现量产 7 月 27 日消息,特斯拉相关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透露,目前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已在美国工厂进行实测,预计 2025 年面向中国 C 端市场推出,将进入家庭等消费场景,预计 2026 年实现量产,计划 5 年内年产 100 万台。  据了解,特斯拉 Optimus 人形机器人项目自 2021 年首次亮相以来已取得显著进展,目前已完成两代产品迭代。 第二代 Optimus 相比初代实现了多项突破:重量减轻约 10 公斤,行走速度提升 30%,手部自由度翻倍至 22 个,并新增颈部活动能力,整体自由度达到 28 个。 特斯拉已在 2025 年启动第三代 Optimus 研发,马斯克透露该版本将在协调性和复杂任务执行能力上实现突破,预计能完成叠衣服、照顾小孩等家庭场景任务。 在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马斯克明确表示,当 Optimus 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时,将采用全新的 V3 设计。他指出,V3 设计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虽然未来还会有一些优化,但目前的设计已经无需进行根本性的改变。「Optimus V3 设计拥有人形机器人所需的所有自由度,」马斯克表示,并称赞其设计「相当精致」。 量产规划方面,特斯拉 2025 年内部目标是生产 1-1.2 万台零部件,2026 年计划实现 10 万台量产,并计划在 2027 年达到 50 万台年产能。 市场研究显示,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 2030 年突破千亿元,全球市场规模 2035 年有望达到 1.12 万亿元人民币。(来源:IT 之家)  ## 宇树科技王兴兴:我也经常偷懒,很多代码都是让 AI 帮忙写好 7 月 27 日消息,据新浪科技报道,在近日开幕的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现在 AI 的性能很好,比方说我要生成一个抽奖的软件,它可以全方位帮你自动生成(代码),目前成功率非常高,基本上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几, 他表示:「**现在我也偷懒,很多代码文字都懒得写,不如告诉一个大模型,我需要一个功能,它可以自动帮我写。**」他补充道,去年的时候一直在尝试成功率不高,写好的代码里面有很多错误,但到今年上半年,成功率真的非常的高。 IT 之家注意到,王兴兴此前曾表示,**宇树科技的终极目标是希望机器人解放人类的生产力,去从事一些辛苦的工作**,「宇树机器人去跳舞、格斗,是公司希望通过 AI 技术让机器人,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做各种全身动作。在终极目标没有实现前,我们参加一些表演和格斗比赛,给大家展示一下真实情况,并产生一部分商业价值」。 王兴兴认为:「我们公司一直非常相信,**跟通用 ****AI**** 一起的通用机器人必将成为未来科技的主流路线**。最近几年大家关注到人形机器人在国内外非常火热,大家投入很多精力去发展。毋庸置疑,目前这个行业处在相对早期阶段,大家可以多给一些耐心。」(来源:新浪科技) ## 特斯拉「廉价版 Model Y」车型内饰首曝:取消全景玻璃天幕 / 贯穿灯带、移除后排屏幕 7 月 27 日消息,博主 @42 号车库 现已公布了特斯拉「廉价版 Model Y」车型内饰谍照,该车基于现款 Model Y 车型进行了较大精简。**作为比较,现款 Model Y 车型定价为 26.35 万元起**。  参考博主描述,该车在内饰部分取消了全景玻璃天幕以及后排屏幕,前排中央扶手前面做了贯通。转向拨杆得到了保留,但换挡「应该还是沿用现款屏幕换挡」。  在外观方面,该博主透露相应车型主要取消前面的贯穿灯带,将大灯位置往上移,整体设计类似 Model 3,尾灯部分预计也会取消中间漫反射灯带。 此前消息显示,马斯克表示将会在今年年底前基于畅销的 Model Y 推出「低成本车型」,预计我们再过几个月就能正式见到这款「廉价版 Model Y」车型。(来源:CnBeta)  ## 消息称京东已成立智能机器人事业部,隶属于 3C 家电事业部 7 月 27 日消息,据《科创板日报》从京东科技相关人士处获悉,京东已经成立了智能机器人事业部,隶属于 3C 家电事业部。 IT 之家注意到,7 月 21 日京东完成对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众擎机器人三家公司的投资,均为机器人企业,属于具身智能业内明星标的。而在 2025 年 5 月,京东也参与了智元机器人的新一轮融资,与其共同「出手」的资方还包括上海具身智能基金、上汽、TCL、红杉中国等。 据上证报 2025 年 3 月 24 日报道,京东已经确认成立具身智能业务部门,侧重家用场景。同在 3 月,京东探索研究院还也发布消息称,团队已构建出国内首个双臂移动机器人操作数据集 JD ManiData,并进行开源,同时联合多家机构推出了基于三轮数据驱动的原子技能库构建框架。 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京东正式宣布旗下大模型品牌升级为 JoyAI。京东同步推出附身智能品牌 JoyInside,通过接入 JoyAI 大模型为机器人、玩具等终端设备注入高情商交互能力,支持角色定制与多场景应用。该品牌已与十余家头部机器人、AI 玩具品牌合作,产品涵盖快递机器人、机器狗、AI 潮玩及儿童陪伴 AI 伙伴等。(来源:科创板日报) ## 北京火狐发布《关于 Firefox 在中国持续运营但北京火狐关闭及 Firefox 账户服务终止的重要公告》 7 月 27 日消息,据 Firefox 火狐浏览器官网,北京火狐将于 2025 年 9 月 29 日后正式终止与 Mozilla 及 Firefox 浏览器相关的中国大陆运营。Firefox 浏览器将在中国大陆继续可用并保持全部功能。 官方表示,北京谋智火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火狐」)在中国大陆负责部分 Firefox 浏览器相关业务。2025 年 5 月 8 日,Mozilla 与北京火狐达成一致,北京火狐将不再运营 Firefox 浏览器及任何与 Firefox 有关的中国大陆业务。 北京火狐将停止使用 Mozilla 授权的商标、版权及域名。同时,北京火狐将全力配合 Mozilla 确保用户的平稳过渡。**后续 Mozilla 将自行或通过授权的第三方,继续在中国大陆负责 Firefox 浏览器及 Firefox 社区的相关运营**。 自 2025 年 9 月 29 日晚 24:00 起,Firefox 火狐中文官方网站、Firefox 火狐社区网站、Firefox 火狐通行证账户服务及 Firefox 火狐主页将正式停止运营,所有相关功能将终止。Firefox 火狐浏览器将继续作为网页浏览器使用,并保持正常更新。 - 自即日起,Firefox 火狐中文官方网站将不再提供 Firefox 浏览器相关产品的下载。 - 自即日起,Firefox 火狐通行证账户网站将不再接受新用户注册,并将于 2025 年 9 月 29 日后正式关闭(用户现有的同步信息仍以加密形式存储在服务器上,但无法继续更新,并将于 2025 年 9 月 29 日后删除)。 - 自即日起,Firefox 火狐社区网站将不再接受新用户注册、发帖或评论功能。如用户需下载或保存社区中的内容或资料,请尽快完成,最迟不晚于 2025 年 9 月 29 日。 - Firefox 火狐主页网站将自 2025 年 9 月 29 日晚 24:00 起停止内容更新。 附官方公告如下:  (来源:IT 之家) ## 传苹果 M 系列考虑 Intel 14A 工艺 NVIDIA 也有兴趣 Intel 的 14A 工艺似乎迎来了新曙光,据报道,**苹果可能对采用 Intel 的 14A 工艺生产未来的 M 系列芯片感兴趣,而 NVIDIA 也对这一工艺表现出兴趣。**Intel 目前在晶圆代工领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其 18A 和 14A 等先进工艺的未来发展。 **不过,据 GF 证券****分析师****Jeff Pu 透露,Intel 已向包括苹果在内的关键客户提供了 14A 工艺的早期版本 PDK(工艺设计套件),预计 NVIDIA 的游戏****GPU****(低端版本)和苹果的 M 系列将成为 14A 的采用者。** 苹果作为全球科技巨头,一直是台积电的大客户,但若 Intel 的 14A 工艺能够满足其需求,苹果可能会考虑将其纳入供应链,以实现芯片供应的多元化。 **如果苹果和 NVIDIA 等大公司真的采用 Intel 的 14A 工艺,这将为 Intel 的****晶圆****代工业务带来重大突破。** 不过,这一消息仍存在变数,Intel 需要在技术实力和供应链稳定性上做到足够出色,才能真正赢得苹果和 NVIDIA 等客户的青睐。 此外,台积电预计将在 2028 年推出类似技术的 A14 工艺,苹果是否会选择 Intel 的 14A 工艺,还需看 Intel 能否在技术和产能上给出有力回应。(来源:CnBeta)   ## 苹果 iPhone 17 Pro 相机功能曝光:8 倍光学变焦、专业相机应用及全新控制按键 7 月 27 日消息,据一位匿名消息人士向 MacRumors 透露,苹果即将发布的 iPhone 17 Pro 系列将带来一系列全新的相机相关功能。该消息人士声称对一部由斯洛文尼亚公司 Division Film 拍摄的 iPhone 17 Pro 商业广告有所了解,苹果在 Division Film 的客户名单上,但 MacRumors 尚未独立验证消息人士分享的任何信息,因此目前最好对这些说法持谨慎态度。  消息人士披露了三个此前未曾被曝光的 iPhone 17 Pro 相机功能: 1、升级的长焦镜头:iPhone 17 Pro 将配备一个支持最高 8× 光学变焦的升级版长焦镜头,相比之下,iPhone 16 Pro 系列的长焦镜头仅支持最高 5× 光学变焦。该镜头能够移动,从而实现不同焦距下的连续光学变焦。 2、全新的专业相机应用程序:苹果将推出一款全新的专业相机应用程序,用于拍摄照片和视频,这款应用将与 Halide、Kino 和 Filmic Pro 等同类应用展开竞争。目前尚不清楚该应用是否会仅限于 iPhone 17 Pro 系列使用。 3、额外的相机控制按钮:在设备的顶部边缘将新增一个相机控制按钮,以便用户快速打开相机及相关设置。这将与 iPhone 16 系列底部右侧的相机控制按钮形成互补。(来源:IT 之家) ## 大疆首款扫地机器人 DJI ROMO 细节公布:纯视觉方案、扫拖一体设计可选水箱 / 上下水版 7 月 27 日消息,大疆首款扫地机器人 DJI ROMO 将于 8 月 6 日正式发布,目前已在电商平台开启预约,官方同时对该机进行预热,**透露该机采用扫拖一体设计,使用纯视觉方案**。  IT 之家参考官方发布的照片获悉,该扫地机器人本体顶部采用凹形设计,没有 LDS 激光雷达,前方配备双目摄像模组。机器人底部匹配短对刷设计,配有圆盘拖布。 该机可选供水箱基础版与自动上下水进阶版两种配置,官方透露相应机器人将一次性推出六款型号,产品线按功能层级划分为 S(标准版)、A(进阶版)、P(旗舰版)三大序列,以覆盖用户全需求。 此前有消息称,大疆研发扫地机器人已超过四年,对于大疆进入扫地机器人领域的原因,知情人士表示,大疆要做空间智能探索者,除了空中空间,还有地面空间。尽管大疆做无人机很成功,但无人机不是面向大众的产品。大疆在视觉和避障传感器、算法、路径规划等技术上有多年的积累,大疆希望自身积累的技术能够惠及更多消费者,而这些技术能够运用到扫地机器人产品上,因此选择进入扫地机器人赛道。(来源:IT 之家)  ## 大连首家苹果 Apple Store 宣布 8 月关闭:营业近 10 年 苹果中国官网显示,**Apple Store 大连百年城店将于 2025 年 8 月 9 日 20:00 停止营业。**该店于 2015 年 10 月 24 日开业,是大连首家、辽宁省第二家苹果官方直营店。苹果官方尚未公布停业具体原因及后续安排。 有网友表示,百年城商场近几年客流量持续下滑,大品牌撤店,苹果撤店可能也是这个原因。  据了解,大连百年城店关闭的同时,**苹果 Apple Store 深圳前海壹方城店将在 8 月 16 日开业,这是深圳第三家苹果直营店,另外两家分别位于益田假日广场和深圳万象城。** 按照惯例,苹果会在新店开业当天送上具有特色的新店纪念品。 目前,**苹果在中国的 Apple Store 共有 49 家(含深圳前海壹方城店)。** 分布在上海、天津、河南郑州、浙江宁波、浙江杭州、浙江温州、山东济南、山东青岛、广东广州、广东深圳、湖北武汉、湖南长沙、云南昆明、福建厦门、福建福州、辽宁大连、辽宁沈阳、江苏南京、江苏无锡、江苏苏州、四川成都、重庆、北京等城市。 (来源:CnBeta)
据《商业内幕》报道,在特斯拉粉丝群体中,有一种新“门票”备受追捧,但是不好获得: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的体验资格。今年6月底,特斯拉在得州奥斯汀启动了备受期待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试点服务。试点规模起初较小,大约有10到20辆Model Y参与。车内前排配备安全监控员,服务范围最初覆盖了该市约30平方英里的区域。  斯特林格试乘了特斯拉Robotaxi 尽管奥斯汀的用户已经可以通过Uber应用体验Alphabet旗下Waymo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但这并未阻止一些获得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体验资格的幸运儿,跋涉千里只为亲身感受特斯拉的服务。 “我在奥斯汀待了大约48小时,大概试乘了七次。”旧金山湾区居民、特斯拉硅谷车主俱乐部创始人约翰·斯特林格(John Stringer)告诉《商业内幕》。 **身份象征** 斯特林格表示,他在大约一个月前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上线的第一天就体验了该服务。当时,他与其他获得首日体验资格的特斯拉网红一同试乘。大约一周后,斯特林格说他也收到了官方邀请。 “我当时激动地完全说不出话,倒也没到落泪的程度。但我作为铁杆粉丝已经追随特斯拉七年了,这确实是一个重要时刻。”斯特林格谈及这次体验表示。 在社交媒体X上,特斯拉网红和拥有大量关注者的粉丝会自豪地公布他们获得邀请的信息,俨然成了粉丝圈的一种“身份晋级仪式”。这些帖子通常会附上一封电子邮件的截图,以证明其真实性。 “诚邀您提前体验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邮件的主题栏这么写道。  特斯拉Robotaxi 尽管一些收到邀请的特斯拉粉丝刻意避免与记者交谈,但《商业内幕》还是通过一位居住在奥斯汀、投资特斯拉并获得早期体验资格的当地居民,成功试乘了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 《商业内幕》此前报道称,整体试乘过程大体顺畅,但期间出现了三次“脱离接管”,也就是需要特斯拉远程支持人员介入处理汽车问题。 **车主和投资者的重要时刻** 上周五晚间,数百名特斯拉车主和粉丝齐聚位于旧金山以南约20英里的圣马特奥县会展中心,参加一场为期两天、专为“特斯拉、电动汽车和SpaceX发烧友”举办的盛会。此次活动由斯特林格的俱乐部组织。 一排排整齐停放的特斯拉轿车和Cybertruck,让原本空旷的会展中心停车场看起来几乎像一家特斯拉经销店。2018年由SpaceX送入太空的宇航员假人“星际人”(Starman)漂浮在车阵上方,十分抢眼。 谈到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到来,斯特林格说:“如果你一直是特斯拉车主和投资者,这是一个重要时刻。这就像亚马逊不再只是书店,而是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对于特斯拉来说,这意味着它不再只是造车公司,而是迈向完全自动驾驶。”  活动现场的Starman充气假人 对斯特林格以及其他接受《商业内幕》采访的特斯拉粉丝来说,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到来几乎证明了他们的信念:他们当初选择相信这家公司是对的。特斯拉曾一度濒临破产,并且在他们看来始终是负面媒体报道的靶子。 “我觉得主流媒体对特斯拉的任何报道都存在严重偏见。”旧金山工程师兼特斯拉投资者拉吉布·巴哈特(Rhajib Bhakat)说,“对于那些没有每天亲身体验特斯拉的人来说,他们根本无从判断:他到底说得对不对?还是这些只是特斯拉的死忠粉?你该怎么评估呢?” 巴哈特补充说:“如果我是投资者,我当然想知道这个行业的未来走向。我把钱投在这里到底对不对?所以,对我来说,唯一能真正了解的方法就是亲自去体验。”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5722.htm)
据报道,今年夏天,一尊12英尺(约3.66米)高的埃隆·马斯克的头像雕塑正在美国各大国家公园轮流出现,头像下面刻着一行字——“让美国再次等待”(Make America Wait Again),传达着一种政治信息。  这座巨大的马斯克头像已经在约塞米蒂国家公园、拱门公园和雷尼尔山国家公园出现过,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网上的争论。 这一奇观背后的匿名组织者接受采访时称,这座雕塑“部分是抗议,部分是行为艺术”。 这座头像下面有两行字:“让美国再次等待:由于DOGE削减,现在要排更长的队!”其目的是让人们关注特朗普政府最近对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裁员和预算削减。 雕塑上蚀刻的“让美国再次等待”这句话是对美国总统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的恶搞,但组织者澄清说,这并不针对任何特定的政治派别。 一位密歇根州的艺术家制作了这个栩栩如生的雕塑,上面有马斯克特有的假笑。该组织者选择匿名,他说:“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座雕像所代表的东西。” 有关这座马斯克雕塑的照片在Reddit网上疯传,创作者承认这种公开展示的风险,但强调了它所传达的信息的重要性。 这个巨大的马斯克头像计划出现在更多的公园里,但组织者对细节保密。 这种不同寻常的抗议形式凸显了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由于预算削减和裁员而面临的持续问题。通过展出前政府效率部(DOGE)负责人马斯克的雕塑,组织者试图以一种独特而有影响力的方式引起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5720.htm)
真正的超级富豪,不仅拥有富可敌国的身价财富与商业帝国,还要持有掌控舆论与操控民意的主流媒体。在最新的全球超级富豪排行榜上,马斯克以3600亿美元高居全球首富宝座,而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Meta创始人扎克伯格与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位列二到四位。他们三人的个人身价大体相当,在2000亿-2800亿美元之间。  而且,这些超级富豪都拥有自己的媒体:马斯克收购并重组了社交媒体X(前Twitter),扎克伯格组建了拥有数十亿用户的全球社交网络矩阵,贝佐斯则掌控着美国左派旗舰报纸《华盛顿邮报》。他们的媒体资产,左右着美国乃至全球的舆论民意,具有巨大的政治影响力。 现在,全球第二大富豪埃里森也出手了,斥资60亿美元拿下了美国媒体巨头派拉蒙的绝对掌控权,同样成为了科技与媒体巨头。美国《Slate》杂志甚至称埃里森“不声不响成为了美国最强大的人”。 完全控制派拉蒙 上周四,美国联邦监管部门正式批准了Skydance与派拉蒙母公司价值84亿美元的合并交易,放行了这笔美国媒体行业的焦点并购案。 随着这笔交易成功完成,雷石东(Redstone)家族彻底告别派拉蒙和好莱坞,将派拉蒙影业、MTV电视台、CBS电视台、Showtime以及Simon & Schuster出版社等诸多媒体资产都交给了埃里森家族。  监管文件显示,拉里·埃里森个人投资超过60亿美元,由他的独子大卫·埃里森(David Ellison)操盘这笔交易。这个交易金额对身价超过2600亿美元的埃里森来说,只是个微不足道的零头。花几十亿美元就能让自己的继承人完成职业梦想,亲自掌控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体王国,老埃里森看起来对此相当满意。 此外,作为Skydance的小股东,私募公司红鸟资本(RedBird Capital)出资20多亿美元,与埃里森家族一道完成了此次收购。他们资产超过100亿美元,在欧洲足球领域拥有广泛投资,是意大利豪门AC米兰和法国图卢兹俱乐部的持有者,也是英超豪门利物浦的小股东。 今年80岁的埃里森一生结过六次婚,身边有过无数女伴,现任妻子还是34岁的中国移民。但外界所知的埃里森子女只有两人,今年42岁的大卫·埃里森和39岁的梅根·埃里森(Megan Ellison)都是他与第三任妻子所生。 超级富二代爱电影 有趣的是,埃里森两个孩子对科技行业都不感兴趣,更没想过接班父亲的甲骨文。在南加州长大的他们,早早对好莱坞产生了浓厚兴趣,长大后也都投身于电影行业,并创办了自己的影视公司(当然是在父亲的资助下)。大卫是Skydance的创始人兼CEO,梅根是Annapurna影业的创始人。 2006年,年仅23岁的大卫·埃里森就在父亲的资助下创办了电影公司Skydance,(凭借着父亲的钞能力和人脉网络),他很快就成为好莱坞最受瞩目的电影人,Skydance先后参与制作了《碟中谍6》、《僵尸世界大战》(World War Z)、《大地惊雷》(True Grit)、《侠探杰克》(Jack Reacher)、《星际迷航:暗黑无界》(Star Trek)等一系列经典电影。  这位带资进组的“超级太子爷”偶尔也会亲自出演电影,先后参演了《空战英豪》(Flyboys)、《怪鱼奇谭》(Strange Pond)等电影。虽然长相算得英俊,但演技很难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他只是玩票过把瘾。 过去十多年时间,财力雄厚的Skydance不断扩大自己的业务规模,从一家单纯的电影公司扩张到电视剧、动画片以及男装品牌,并开始向西班牙和中国市场扩张。2018年Skydance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合作投资制作影片,帮助彼此互相拓展市场,腾讯还斥资1亿美元收购了Skydance大约5%的少数股份,成为战略投资人之一。 看起来,现在Skydance已经不满足在好莱坞做个新贵了,他们想直接收购美国五大影视巨头之一的派拉蒙。派拉蒙成立于1912年,是好莱坞的历史缔造者之一,如今与迪士尼、华纳兄弟、环球和索尼并称“好莱坞五大”。  埃里森家族掌控派拉蒙 好莱坞影视行业也在经历着历史性大整合。原先的几大电影公司中,米高梅已经被亚马逊收购,华纳兄弟与探索频道母公司Dicovery合并为华纳兄弟探索集团(Warner Bros. Discovery),环球影业已经归属于美国最大有线电视运营商Comcast,20世纪福克斯被迪士尼收购之后已经全面整合到Disney Studio。 派拉蒙原本属于雷石东家族。萨姆纳·雷石东(Summer Redstone)在1994年收购了派拉蒙,组建了横跨影视制作、出版、电视台在内的媒体巨头,也因此成为与默多克齐名的美国传媒巨头。老雷石东在2020年去世,享年97岁。  在他去世前几年,女儿莎莉·雷石东(Shari Redstone)在一场残酷的继承大战中笑到了最后,全面清洗了父亲原先的智囊团,最终成为派拉蒙董事长和控制人。莎莉·雷石东接手之后,也曾努力推动派拉蒙转型,应对流媒体时代的娱乐行业竞争。 但派拉蒙的转型陷入了困境,营收持续下滑,流媒体增长不顺,更是出现了连续亏损。2024年上半年,派拉蒙净亏损60亿美元,这让已经年过七旬、而且患上甲状腺癌的莎莉·雷石东已经无心恋战。 在这种情况下,小埃里森与莎莉一拍即合。2024年7月,双方宣布达成价值80亿美元的合并协议,未来合并后的公司将改名为Paramont Skydance。新公司价值280亿美元,股票将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代码为PSKY。 在这笔交易中,Skydance将向派拉蒙控股公司National Amusements支付24 亿现金,向派拉蒙流通股股东支付45亿美元,并注入15 亿美元用于业务扩张与债务清偿。按照这一交易结构,Skydance将持有新公司70%的股份,但却拥有所有的投票权,而派拉蒙原控股公司National Amusements将放弃所有投票权。 这意味着埃里森父子将彻底掌控整个派拉蒙集团,包括其下的CBS电视台。大卫·埃里森将出任新集团CEO和董事长职位。派拉蒙原联合CEO克里斯·麦卡锡(Chris McCarthy)将在交易完成后离开公司,雷石东家族完全退出董事会。莎莉·雷石东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这是一笔标志性的收购交易,标志着传统电影集团向新型“内容+平台+资本”模式转型。交易完成之后,Paramount Skydance 成为真正的全球媒体大亨,进入与迪士尼、Netflix 等平台级企业竞争的新阶段。 赔偿总统1600万美元 然而,这笔交易的监管审批过程却成为了巨大的争议,更成为美国社会两派争夺的舆论焦点。 负责传媒行业监管审批的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上周是以2比1的投票结果批准了该交易。两名共和党人放行了这笔交易,特朗普总统提名的FCC主席布伦丹·卡尔(Brendan Carr)表示,新管理层已向机构保证包括CBS在内的派拉蒙会致力于公正的新闻报道。 而前总统拜登提名的民主党FCC委员安娜·戈麦斯(Anna Gomez)则表示,FCC对新闻编辑室决策施加了“前所未有的控制”。“在对本届政府数月的懦弱妥协后,派拉蒙终于得到了它想要的,”戈麦斯在声明中表示。“不幸的是,最终为此付出代价的将是美国公众。” 马萨诸塞州民主党参议员爱德华·马基(Edward Markey)和新墨西哥州民主党参议员本·雷·卢汉(Ben Ray Luján)更是抨击,此次合并“散发着最恶臭的腐败气息”。 为什么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埃里森父子收购派拉蒙的交易中如此争锋相对? 就在本月初,派拉蒙同意向特朗普总统支付1600万美元,就特朗普起诉CBS电视台的诉讼达成和解。外界普遍认为,这是派拉蒙为了获得交易审批做出的妥协。 去年大选之前,CBS王牌节目《60分钟》采访了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并播出了两个版本的编辑采访内容。随后特朗普宣布起诉CBS并索赔100亿美元,认为CBS的编辑有意偏袒哈里斯,干扰了美国大选的公正性。 CBS电视台原本积极准备应诉,认为此次节目的编辑并没有改变采访真实性,是媒体行业的正常处理,也受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虽然CBS相信自己可以赢得与美国总统的诉讼,但他们的母公司却不这么认为。莎莉·雷石东和一些Skydance高管敦促派拉蒙和解,支付1500万美元用于特朗普未来的总统图书馆。 作为FCC委员的安娜·戈麦斯当时就抨击,这是派拉蒙高层为了获得FCC批准交易的绝望之举,会给FCC未来审批交易的公正性带来长久质疑。而FCC主席卡尔则表示,机构对拟议合并的审查与该诉讼无关。 此次赔偿和解给CBS团队士气带来了沉重打击。在派拉蒙同意支付赔偿的同时,CBS新闻总裁兼CEO温迪·麦克马洪(Wendy McMahon)以及“60分钟”执行制片人比尔·欧文斯(Bill Owens)先后辞职。 美国脱口秀收视率排名第一的CBS王牌斯蒂芬·科尔伯特(Stephen Colbert)直言不讳地抨击,派拉蒙的和解金是给特朗普的“一大笔贿赂”。随后CBS新管理层宣布与科尔伯特不再续约,持续十年的《The Late Show》节目将在明年正式结束。  虽然派拉蒙称这一决定与政治无关,纯属财务决定,但CBS不再续约科尔伯特引起了美国媒体以及政界的巨大震动。作为美国脱口秀收视率第一的王牌主持,科尔伯特多年来一直在抨击特朗普,是特朗普最为憎恨的媒体人之一。派拉蒙高层赶走他,无疑会令特朗普感到满意。 为了获得特朗普政府审批,埃里森家族的Skydance也没有少下功夫。他们承诺未来给予特朗普总统价值2000万美元的广告安排,这将给未来共和党中期选举带来巨大帮助。 上个月,小埃利森来到新泽西的一场UFC比赛现场,与特朗普本人短暂进行了交谈。几天后,特朗普对记者大谈自己与老埃利森的友谊,并且看好派拉蒙-Skydance交易。“小埃利森很棒,”特朗普表示,“他会干得很出色。” 更值得关注的是,Skydance承诺让FCC任命一位监督官,在未来两年评估CBS新闻编辑与内容的公正性。这意味着特朗普政府可以有效施压和影响CBS的内容。此外,Skydance未来在新公司会放弃任何多元化、公平性和包容性(DEI)举措,这同样是特朗普政府所强烈反对的政策。 作为共和党人的FCC主席卡尔对此非常满意:“如果这些承诺得以实施,将使CBS能够符合公共利益运营。这是FCC消除恶劣DEI歧视形式的又一进步”。“美国人不再信任传统全国新闻媒体能够全面、准确、公正地报道。是时候改变现状了,”卡尔在声明中表示。“这就是为什么我欢迎Skydance对曾经辉煌的CBS电视台进行重大变革的承诺。” 美国最特殊的政商关系  实际上,老埃里森原本就是特朗普的盟友。早在2020年,老埃里森在自己的豪宅给特朗普举办筹款活动,一度引发了硅谷的抗议。在2022年中期选举中,甲骨文的政治行动委员会也出资支持了诸多忠诚于特朗普的共和党国会议员。在马斯克收购Twitter的过程中,埃里森投资了10亿美元,帮助马斯克将原本倾向自由派的Twitter改造成右派重要舆论平台X。 特朗普并没有亏待老朋友。此前甲骨文起诉Google的专利诉讼中,特朗普政府的美国司法部旗帜鲜明地站在了甲骨文一边。  在特朗普成为2024年大选共和党候选人之后,老埃里森来到海湖庄园与特朗普共进晚餐,并让甲骨文与共和党人的传统基金会合作,编制一个“对特朗普绝对忠诚的”潜在任命者数据库。这一工作为特朗普第二任政府的组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老埃里森与特朗普的盟友关系,给他带来了丰厚回报。除了掌控派拉蒙媒体帝国之外,甲骨文成为了美国AI军备竞赛的又一个大赢家。今年以来,甲骨文股价上涨了47.6%,市值接近了7000亿美元。作为甲骨文创始人兼最大个人股东,老埃里森也因此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富豪。 老埃里森本人甚至在1月现身白宫,参加特朗普宣布的5000亿美元人工智能投资计划“星际之门计划”(Project Stargate),软银和OpenAI计划委托甲骨文在德克萨斯州建设大量数据中心。老埃利森提议将所有“国家数据”放入一个单一数据库,供人工智能模型使用——这一愿景可能因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数据集中目标而实现。 虽然老埃里森性格同样桀骜不驯,但他与口无遮拦的马斯克有着显著差别。老埃里森对政治本身并不感兴趣,更无意像马斯克那样走到台前,他深知自己的利益所在。与特朗普的结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而他也乐于维护这一特殊的政商关系。 老埃里森绝对掌控CBS,显然是特朗普最愿意看到的结果。在派拉蒙支付1600万美元和解约科尔伯特之后,特朗普亲切地表示,老埃里森是他的“朋友”:“我认为他会很好地运营CBS,我认为他买下它是个好交易。”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5718.htm)
日前,博世智能驾控中国区总裁吴永桥在《2025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根据今年6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官方数据,**今年1-5月份中国汽车工业营收增长7%,乘用车销量增长14%,但是整个利润下滑11.9%。** 这个数据让所有汽车从业者深入反思。在整个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只有2家优秀的同行,华为和宁德时代在主机厂面前有一定的话语权,和溢价话语权。其他所有中国汽车供应商,包括博世,都只能面临残酷的价格竞争,这是不争的事实。 如何打破内卷?**我认为特斯拉在FSD付费方面,为中国所有智驾行业,包括主机厂和零部件做了非常好的典范。** 当智驾技术达到极致性能、极好体验,给用户带来极度自信、安全、舒适,用户一定会买单,并且高额购买。 特斯拉这套价格非常昂贵,6万多元。目前中国华为做得非常好,只有华为能够与特斯拉在技术上并驾齐驱,引领市场。 我在此呼吁,在中国汽车智能化产业,**我们绝对不能再免费推广到所有车型,智驾平权,不能免费发放的所有车型,一定要收费。** 中国所有主机厂和智驾零部件企业必须向优秀的特斯拉和华为学习,高阶智驾必须收费,让用户愿意为高科技付出费用,这是最好的突破方式。否则,如果所有高阶智驾都免费装到所有车型上,会给中国智驾行业带来灾难。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5716.htm)
台积电深度参与美国芯片行业,尤其是在特朗普政府时期进行了大规模投资之后。其位于亚利桑那州的工厂主要负责生产尖端工艺节点,然而其产能却未能满足美国巨大的需求。据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通过 The All-In Podcast](https://x.com/theallinpod/status/1948557182074495387)表示,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目前仅满足美国 7% 的芯片需求,而这家台湾巨头发展受阻的原因之一是监管过度。  他说: <blockquote><p>台积电计划在亚利桑那州建造一个大型晶圆厂体系,我认为它或许能够生产美国所需芯片的7%,但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他们正在与当地建筑检查员沟通。</p><p>显然,这些芯片设计工厂发展得如此之快,却有人不断地对他发出警告:“好吧,你说管道会在那里,结果却不在那里。我们要关闭你们。”</p></blockquote> 贝森特透露,台积电芯片工厂扩张缓慢的原因之一是过度监管导致多个项目延期,很多时候是因为跟“地方检查员”打交道,这意味着地方监管机构由于惯常的官僚程序而导致延误,甚至给工厂制造带来障碍。据称,特朗普政府正致力于消除监管带来的问题,让在美国建立供应链变得更加容易。 除了扩大产能外,台积电还表现出将尖端芯片生产转移到该地区的兴趣,包括最先进的A16(1.6纳米)的芯片。然而,考虑到美国的需求规模,台积电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建立起一条强大的供应链。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5712.htm)
埃隆·马斯克或许早已离开政府效率部,但DOGE(政府效率部门)仍然引发争议。一份新报告称,该部门正在使用一种新的人工智能工具,创建一份将被删除的联邦法规清单。目标是在特朗普总统就职周年纪念日之前,删除50%的法规。 [《华盛顿邮报》](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business/2025/07/26/doge-ai-tool-cut-regulations-trump/)援引其获得的文件和四名政府官员的话称,Doge AI 放松管制决策工具将分析大约 20 万条联邦法规。根据概述该计划的 PowerPoint[演示文稿](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documents/857b6c65-0690-4b3c-b438-e3dc1dc87340.pdf),其中约有 100000 条规则将被认为值得删除。 不到两周,该工具就已用于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 (HUD) 1083 个监管部门的决策。该机构的三名员工表示,最近该工具已用于审查数百条甚至上千条监管规定。 当然,使用人工智能执行这类任务也存在风险。一位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的员工表示,该工具犯了几个错误,并声称起草各种机构规章的人在多处误解了法律。实际上,是人工智能本身误解了复杂的语言。 该系统还被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用于书写“100%放松管制”。 [<picture><source type="image/webp" srcset="https://www.techspot.com/images2/news/bigimage/2025/07/2025-07-27-image-4-j_500.webp 500w, https://www.techspot.com/images2/news/bigimage/2025/07/2025-07-27-image-4-j_1100.webp 1100w, https://www.techspot.com/images2/news/bigimage/2025/07/2025-07-27-image-4-j.webp 2281w" sizes="(max-width: 960px) 100vw, 680px"/></picture>](https://www.techspot.com/images2/news/bigimage/2025/07/2025-07-27-image-4.jpg)  [<picture></picture>](https://www.techspot.com/images2/news/bigimage/2025/07/2025-07-27-image-4.jpg) PowerPoint 演示文稿摘录 演示文稿中列出了一个时间表,各机构必须在9月1日之前使用该工具创建自己的待删除法规清单。此后,“DOGE将汇总一份包含50%联邦法规(10万条监管规则)的删除清单。” 特朗普的竞选承诺之一是大幅削减监管,他声称这些监管推高了商品成本。DOGE 的演示声称,遵守这些法规每年要花费 3.1 万亿美元,而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削减 50% 的监管,每年将节省 1.5 万亿美元,释放 6000 亿美元的投资,增加 1.1 万亿美元的美国销售收入,并削减 850 亿美元的联邦预算。 当被问及人工智能在放松管制过程中的应用时,白宫发言人哈里森·菲尔兹表示,“我们正在探索所有选项”,以实现特朗普的承诺。他还补充说,这项工作尚处于早期阶段,“目前还没有一项计划获得批准或开绿灯”。 DOGE 自成立之初就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今年 2 月,DOGE 宣布了“AI 优先”战略,并于 3 月开始在多个政府部门嵌入该技术,并于 3 月向 1500 名 GSA 员工推出了其定制的 AI 聊天机器人(通常称为 GSAi)。 <blockquote><p>我正式离开那间办公室了。</p><p>现在还不能说太多,感谢所有联系我的人。终于能再次呼吸了,感觉真好……是时候调整一下工作重点,去搞个山寨币骗局了。</p><p>不过我很快就会发帖解释发生了什么。<a href="https://twitter.com/hashtag/Bigballsout?src=hash&ref_src=twsrc%5Etfw">#Bigballsout</a></p><p>– Edward Coristine (@EdwardCoristine)</p></blockquote> DOGE 不仅因其行为(以及由埃隆·马斯克领导)而备受争议,其雇佣年轻员工的倾向也备受争议。爱德华·“大个子”·科里斯汀 (Edward “Big Balls” Coristine) 就是其中之一,他的经历可谓丰富多彩。科里斯汀已于上个月离开 DOGE。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5710.htm)
## TOP3大新闻 **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 7月27日,据少林寺官方网站消息: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有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近日,有媒体发现,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社交账号突然停更,最近一条的发布时间为7月24日早6时58分。释永信的个人微博开通于2018年3月20日。截至今年7月24日,释永信的微博开通时间为2683天,共发布微博4005条,平均每天约1.5条。到目前为止,释永信的微博有粉丝87.8万。记者搜索其账号发现,7月份其微博账号每日至少发布一条动态。 公开资料显示,释永信,俗名刘应成,男,汉族,1965年9月6日出生,安徽颍上人,第九至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少林寺方丈、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观新闻、红星新闻) **北京大学将全面取消绩点,自2025级起** 7月25日,北京大学在校内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本科学业评价工作的通知》,内容包括:从2025级学生起,在各类含有学业评价的工作中不再使用绩点;课程考核成绩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进行评定和记载(等级制成绩不换算成绩点);不再设置指导性课程成绩优秀率指标。 为了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开展跨学科学习、修读挑战性较强的课程,该通知还提到:学生可在公共基础课程(部分)和专业课程包以外的课程内选择1门课,以“合格制(P/NP)”方式记载成绩。成绩记载方式确定后,不可修改。成绩合格可以取得该门课程学分。(光明网) **“近20公斤金银首饰被洪水冲走”,陕西警方已介入** 7月25日,陕西吴起县突遭暴雨袭击,县城北洛河水势上涨迅猛,洪水涌入街道,多家商铺进水。该县北洛河洛滨路旁碧桂园翡翠公馆小区门口老凤祥金店内的金银首饰被冲走。 据了解,25日上午8时许,员工到店准备开门营业,突然接到通知,洪水来了,必须紧急撤离,洪水退去后,叶先生发现店内的货柜及柜内的金银首饰被冲走,保险柜也不见了。报警后,警方在店门口拉起了警戒线,派人值守、管控现场。有几个货柜在距离店门口几百米处找到,保险柜还没找到。初步统计,近20公斤金银首饰被冲走,按照最新金价,价值上千万元,警方已做登记。 26日晚,进店老板的儿子对记者称,25日、26日,全家人和员工一直在淤泥里找金银首饰。目前,店方自己找到的、居民捡到归还的金银首饰有一公斤左右。(每日经济新闻) ## 大公司/大事件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给未录取考生邮寄“未录取通知书”** 7月27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发放“未录取通知书”登上热搜,多名网友表示意外收到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邮寄的“未录取通知书“,内含徐扬生校长的一封信,还有一个印着该校logo的小礼物。 记者联系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生办公室进行求证。工作人员证实,学校招生办确实为每位未被录取的考生寄送了这样一封信件。“我们不是发的‘未录取通知书’,就是校长的一封信,主要是体现学校的人文关怀。” 据悉,这种举措并非首次。据媒体报道,早在2016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就曾为未被录取的考生寄送过类似的安慰信,并附赠一个笔记本以资鼓励。(经视直播)  配图 **多所高校宣布延长研究生学制,全面实行研究生3年制** 近期以来,宁波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宣布延长研究生学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6月30日,华中师范大学发布了《关于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制变更的公告》,其中明确提到,自2026年起拟将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035200)硕士研究生培养学制由2年变更为3年。 关于学制延长的原因,不少学校和老师都认为,实践表明,二年制专硕的培养质量不能令人满意。学制的延长,有利于强化授课教学,同时,时间更加充裕,有利于学生更合理地分配时间,在实践环节也有更充足的时间,同时也有利于强化授课教学,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此外,也有利于提升专硕的社会认可度,增加就业的竞争力。(第一财经) **佛山市基孔肯雅热确诊超4000例,张文宏首次发声** 近期,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发生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疫情,据广东省佛山市各区最新的通报,截至7月24日,佛山市5个区已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过4000例,其中顺德区报告确诊病例3627例,均为轻症病例。 据澎湃新闻,目前,广州、阳江、湛江等地均出现了基孔肯雅热病例。世界卫生组织25日警告,基孔肯雅热病毒正在全球多地扩散,已有119个国家报告病例,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 针对国内近期南方部分地区突然增多并出现外溢的基孔肯雅热病例,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首次发声。据第一财经7月26日报道,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了为何此次病毒在国内南方部分地区传播较快。“中国既往没有过输入性基孔肯雅热引发大流行的案例,对该病的基础免疫力缺失,因此病毒传播会快于其他流行区域。”张文宏向记者解释称。(第一财经) **新央企中国雅江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亮相** 7月19日,中国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伟平在西藏林芝与中国雅江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余兵,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王武斌座谈,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合作,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开展深入交流。座谈后,双方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三峡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王殿常,雅江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出席并签约。上述信息显示,余兵已任中国雅江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王武斌已任中国雅江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赵峰已任中国雅江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界面新闻) **因部分产品发霉,韩国好丽友召回人气零食鱼形派** 本月24日,韩国好丽友发布公告称,因部分产品发霉,决定召回市面上两款鱼形派,总价值约1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81万元)。好丽友方面表示,本周陆续接到涉事产品的消费者投诉,在检查生产线后,推测是部分包装设备存在问题,导致食品包装密封不严,加上近期韩国高温高湿天气,产品容易发生霉变。好丽友方面表示,涉事产品仅面向韩国市场,且8月1日前暂停生产。记者从中国好丽友官方客服了解到,国内销售的相似产品为本土生产,没有进口韩国好丽友的这两款鱼形派。不过记者注意到,国内一些个体电商仍在销售涉事产品。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时务必确认生产日期及产品状态。(央视财经) **贝索斯抛售大量亚马逊股票,套现超400亿元** 据彭博社26日报道,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近期完成了一轮大规模亚马逊股票的抛售。据报道,贝索斯的这轮抛售根据他在今年早些时候制订的预设交易计划进行,该计划允许他最多出售2500万股亚马逊股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本月25日公布的文件显示,他在23日和24日完成了剩余股票出售,至此完成了所有2500万股股票的出售计划。亚马逊股价近期走高,相较今年4月下旬的低点已上涨38%,本次贝索斯累计套现近57亿美元(约合408亿元人民币)。身为亚马逊董事长,贝索斯目前仍持有约8.84亿股亚马逊股票,持股比例超过8%。根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他以约2520亿美元的净资产位居全球富豪榜第三,其中大部分财富来自亚马逊股票。(央视财经) **美一波音客机发生故障179人撤离,目前正在接受维护团队的检查**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26日,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机场内,一架美国航空公司飞往迈阿密的波音737Max8型客机在起飞前因飞机轮胎出现问题而发生故障,机上173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紧急撤离。目前,飞机已停止运营,并正在接受维护团队的检查。美国航空公司表示,一名乘客受轻伤,现已被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事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另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7月25日,一架客机从美国加州伯班克机场起飞后,不久又紧急下降,以避免在空中与战机相撞,事故造成2人受伤。这也是美国今年发生的第四起客机与军机直接相撞或险些相撞类型的事故。(红星新闻) **猫王音响创始人否认被华为收买,此前炮轰雷军引热议** 7月27日消息,近日,猫王音响创始人曾德钧发视频否认被华为收买。曾德钧在视频中表示,“我们是做技术的,我们有一双犀利的洞察的眼,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我们知道。我的的确确觉得华为是一家踏踏实实做事,在为整个社会培养人才,为社会输出能力的一家公司。当然华为在早期成长的时候,似乎也抄袭过别人。当然我也说过,在一个公司的早期阶段,肯定免不了有这样的一些原罪,关键在于你走过这个阶段之后,你要怎么去做,当你到了一定规模之后,那你原则上就不能再做了,这就是我的观点。” 此前,曾德钧因发视频称小米CEO雷军形象反差大,缺乏尊重而引发热议。(东方财经 南方都市报) **小鹏高管辟谣G6降本方案传闻** 日前,小鹏汽车副总裁在微博回应,称网络流传的“小鹏正在制定G6降本方案”为虚假消息,已联动内部产品、法务、政府部门处理,并指出涉事媒体多次恶意造谣,若消息为真则涉嫌窃取商业机密。此前,7月24日汽车媒体“汽车像素”发文称,因G7起售价低于20万元与G6价格带重叠,小鹏正制定G6降本方案,引发关注。对此,小鹏高管表示法务部门正积极处理,过程需时间。据悉,2025款小鹏G6于今年3月上市,是小鹏销量主力车型之一,售价17.68-19.88万元,较2024款下调2.31万-7.81万元。(新浪财经) **暑期档电影票房突破50亿**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7月27日,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破50亿元,档期总人次1.29亿。(新华社) **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即将进入中国C端市场** 特斯拉相关人士透露,目前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已在美国工厂进行实测,预计2025年面向中国C端市场推出,将进入家庭等消费场景,预计2026年实现量产,计划5年内年产100万台。(新浪财经) **美财政部接受Venmo和PayPal捐款,助力偿还巨额国债** 据报道,美国民众如果有意,如今可以通过Venmo和PayPal向财政部捐款,用以偿还国家债务。在过去29年中,美国人共捐赠了6730万美元,但对当前高达36.7万亿美元的国债几乎没有实质影响。一名NPR记者周三在X上发布的一张截图,展示了在财政部官网上可通过Venmo和PayPal向国债项目捐款的页面。据Axios报道,Venmo的单笔捐款上限为999,999.99美元,即便以这一金额捐款,也需每18秒捐一次才能跟上国债增长的速度。目前尚不清楚Venmo与PayPal捐款选项何时被添加至网站。(新浪财经) **微软将花超10亿美元处理有机废物:包括人类排泄物、动物粪便等** 近日,生物初创企业Vaulted Deep宣布,该公司拿下微软公司合约,将在2038年之前代表微软公司消灭490万吨二氧化碳。据悉,Vaulted Deep公司处理一吨二氧化碳的报价为350美元,据此计算微软公司付出的代价可能超过17亿美元。尽管签约双方并未透露具体金额,但有报道称这笔交易的总价值超过了10亿美元。VaultEd Deep公司全权代理,负责帮助微软公司完成490万吨的碳去除目标。该公司的“生物泥浆”处理技术在碳清零领域也算独树一帜,该公司收集有机废物,主要包括人类排泄物、农场动物粪便、造纸污泥及其他有机副产品,并将这些“原料”转化为生物泥浆。该公司随后会将生物泥浆注入地下深处,深度超过1500米。(红星新闻) **巧克力巨头集体宣布涨价,部分品牌涨幅或达两位数** 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全球可可主产区加纳和科特迪瓦近年来持续歉收,造成全球可可期货价格过去两年连续大涨。目前可可价格虽较峰值有所下降,但仍处于高位,而可可涨价也直接影响了巧克力生产成本,近期美国多个巧克力主流品牌宣布提价。 近期,雀巢、费列罗等巧克力巨头纷纷宣布涨价。美国巧克力生产商好时公司22日表示,已告知零售商,将上调旗下巧克力产品的平均价格,涨幅或达到两位数。好时公司表示,此次提价与美国政府关税或贸易政策无关。(央视财经) **NASA约3870名员工将辞职,明年经费削减47%** 近日,NASA发布内部信,称约有3000名员工参加了第二次延期辞职计划。加上第一次计划的870名员工以及正常的人员流失,NASA队伍将从18000多人缩减至约14000人。 NASA发言人当地时间周五回应称:出于对任务安全的担忧,大约20%的员工将离开本机构,作为“精简和提高效率”的整体努力的一部分。他表示,预计约有3870人将离职,但未来几天或几周内这一数字可能会发生变化。 今年5月,美国政府发布了2026财年“精简预算”提案,提议将NASA预算从248亿美元削减至188亿美元,降幅近25%,其中科学项目经费削减占比最大。这将是NASA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单年度预算削减,算上通胀调整后,2026财年拨款额度将创1961年以来新低。其中,NASA科学项目明年经费惨遭47%削减,降至39亿美元,导致多项重要任务被取消。(IT之家) **大众汽车营业利润暴跌超30%,美国关税导致公司损失超百亿** 当地时间25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公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德国大众汽车集团销售收入为1584亿欧元,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1588亿欧元;上半年,大众集团营业利润为67亿欧元,较去年同期的100亿欧元大幅下降约33%,税后利润更是同比下降超过38%,至44.77亿欧元。 大众汽车在报告中称,美国上调进口关税导致公司面临13亿欧元(约合109亿元人民币)的损失。与此同时,大众汽车还下调了2025年全年业绩展望,预计2025年全年销售收入将与上一年持平,低于此前预测的5%最高增幅。(央视财经)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 36氪获悉,7月25日收盘,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截至收盘,道指涨0.47%,纳指涨0.24%,标普500指数涨0.4%。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特斯拉涨超3%,微软、谷歌、苹果小幅上涨;英特尔跌超8%,亚马逊、Meta、英伟达、奈飞小幅下挫。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老虎证券、哔哩哔哩跌超2%,爱奇艺、富途控股、微博跌超1%,阿里巴巴、京东、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小幅下跌;36氪涨超5%,蔚来、名创优品涨超1%。 **华熙生物回应前高管举报财务造假:内容严重不实,已经报案** 近日,一位自称叫“David”的人在“bnsqueen(玻尿酸女王)”相关域名的网站发文,称华熙生物(688363.SH)存在违法违规情况,如财务造假等。 David在该网站称,他曾是华熙生物首席执行官特别助理兼全球投资者关系负责人。David自称已撰写了45万字、58章的《玻尿酸女王那些事儿》,但该网站现仅公布了章节目录和章节摘要,具体内容均未公布。 7月26日,华熙生物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其发现部分网络平台用户发布关于华熙生物的严重不实信息。经核实,该信息发布于境外网站,内容纯属捏造,其中部分内容涉及政治谣言,性质极其恶劣。经查,该信息发布者李某曾任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事发前曾在华熙工作18个月。在声明的末尾,华熙生物附上了立案告知书和道歉信。(红星新闻) ## AI最前沿 **智元发布首个世界模型开源平台** 7月27日,由智元机器人主办的WAIC2025“智启具身论坛”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发布了行业首个面向真实世界双臂机器人的世界模型开源平台“Genie Envisioner”,简称GE,该平台融合了预测、控制、评测三大核心能力,为机器人从“看见”到“行动”提供了端到端、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可让机器人在数字时空里先彩排、再上岗。(界面新闻) **商汤科技发布“悟能”具身智能平台** 36氪获悉,7月27日,在WAIC 2025大模型论坛上,商汤科技发布“悟能”具身智能平台。“悟能”具身智能平台以商汤具身世界模型为核心引擎,依托商汤大装置提供端侧和云侧算力支持,能够为机器人、智能设备提供强大的感知、视觉导航及多模态交互能力。商汤具身世界模型还能够生成多视角视频,并确保良好的时间一致性和空间一致性,让机器能够理解、生成、编辑真实世界,在空间层面实现世界交互,并构建面向人、物、场的4D真实世界。 **宇树科技王兴兴:AI大语言模型写代码成功率已非常高,大部分软件可超过90%** 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系列论坛之一的AI女性菁英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AI大语言模型写代码成功率已非常高,大部分软件可达到逾90%的成功率。他表示:“我本人偷懒很严重,很多代码懒得写,告诉AI大语言模型需要一个怎样的功能或者算法,它可以自动帮我写好。”就他观察,去年时AI大模型写代码成功率还不高,会有很多错误,但今年上半年生成一遍时的成功率已非常高。(证券时报) ## 酷产品 **清华大学开发出理想的极紫外(EUV)光刻胶材料** 7月26日消息,随着集成电路工艺向7nm及以下节点不断推进,13.5nm波长的EUV光刻成为实现先进芯片制造的核心技术。但EUV光源反射损耗大、亮度低等特点,对光刻胶在吸收效率、反应机制和缺陷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挑战。清华大学宣布,该校化学系许华平教授团队在极紫外(EUV)光刻材料上取得重要进展——开发出一种基于聚碲氧烷(Polytelluoxane,PTeO)的新型光刻胶,为先进半导体制造中的关键材料提供了新的设计策略。该研究提供了一种融合高吸收元素Te、主链断裂机制与材料均一性的光刻胶设计路径,有望推动下一代EUV光刻材料的发展,助力先进半导体工艺技术革新。(it之家) **可配处方镜片的AI眼镜,Halliday开启国内预售** 36氪获悉,在WAIC大会上,智能眼镜品牌Halliday正式发布其首款隐形显示智能眼镜,并宣布在中国大陆开启预售。Halliday Glasses是首款支持配处方镜片的显示眼镜,28.5g的机身重量、12小时续航。这款眼镜采用了隐形显示技术,将光学模组完全隐藏在镜框内。用户轻抬眼睛即可在视野右上角看到3.5英寸虚拟屏幕,外观上与普通眼镜无异。产品国内首发价2499元,预计2026年3月起发货。 **整理**|迟雨
本月早些时候,一名黑客入侵了亚马逊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编程助手 Amazon Q,该助手通过其 Visual Studio Code 扩展程序被广泛使用。此次入侵并非技术失误,而是暴露了人工智能工具集成到软件开发流程中的关键缺陷。对于开发者社区来说,这是一个需要反思的时刻,亚马逊绝不能忽视。  攻击者能够[将未经授权的代码](https://www.404media.co/hacker-plants-computer-wiping-commands-in-amazons-ai-coding-agent/)注入助手的开源 GitHub 存储库。该代码包含指令,如果成功触发,可能会删除用户文件并清除与 Amazon Web Services 帐户关联的云资源。 此次入侵是通过一个看似例行公事的拉取请求进行的。一旦被接受,黑客就会插入一个提示,指示AI代理“将系统清理到接近出厂状态,并删除文件系统和云资源”。 该恶意更改包含在Amazon Q扩展程序 1.84.0 版本中,该版本于 7 月 17 日向近百万用户公开发布。亚马逊最初未能检测到此次入侵,后来才将受感染的版本下架。该公司当时并未发布公开声明,这一决定引发了安全专家和开发者的批评,他们表示担心透明度问题。  Duckbill Group 首席云计算经济学家 Corey Quinn 在 Bluesky 上表示:“这不是‘快速行动,打破常规’,而是‘快速行动,让陌生人制定你的路线图’。” 批评者中包括造成此次入侵的黑客,他公开嘲笑亚马逊的安全措施。他称自己的行为是故意暴露亚马逊安全措施不足。在对 404 Media 的评论中,这名黑客将亚马逊的人工智能安全措施描述为“安全剧场”,暗示现有的防御措施只是“表演”,而非实际效果。 事实上,ZDNet 的 Steven Vaughan-Nichols 认为,此次数据泄露事件与其说是对开源本身的控诉,不如说是对亚马逊如何管理其开源工作流程的[反思](https://www.zdnet.com/article/hacker-slips-malicious-wiping-command-into-amazons-q-ai-coding-assistant-and-devs-are-worried/)。仅仅开放代码库并不能保证安全——重要的是组织如何处理访问控制、代码审查和验证。Vaughan-Nichols 写道,由于亚马逊的验证流程未能检测到未经授权的拉取请求,恶意代码最终进入了正式版本。  据该黑客称,这段旨在清除系统数据的代码是故意使其失效的,旨在发出警告而非构成实际威胁。他声称的目标是促使亚马逊公开承认漏洞并改善其安全态势,而不是对用户或基础设施造成真正的损害。 亚马逊安全团队的调查得出结论,由于技术错误,该代码无法按预期执行。亚马逊的回应是撤销了被盗用的凭证,删除了未经授权的代码,并发布了该扩展程序的全新、干净的版本。该公司在一份书面声明中强调,安全是其首要任务,并确认没有客户资源受到影响。建议用户将其扩展程序更新至 1.85.0 或更高版本。 尽管如此,此次事件仍被视为一记警钟,警醒人们将人工智能代理集成到开发工作流程中存在风险,并意识到需要进行严格的代码审查和存储库管理。在此之前,盲目地将人工智能工具纳入软件开发流程可能会使用户面临重大风险。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5708.htm)
你是否遇到过在高铁上有人一直在车厢打电话,吵到无法休息的情况?近日有网友分享自己在高铁上的“奇遇”,有乘客从早上八点半上车后,就开始不间断地打电话,听取下属汇报并指导工作。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中午12点,“大佬”才停下用餐。网友本以为可以清静一会儿,不料仅仅十分钟后,这位“大佬”放下饭碗,又拿起了电话继续“奋战”。 随后,该网友在评论区补充了关键信息:这位“大佬”乘坐的是商务舱,在八小时的旅途中,电话通话时间竟然长达七个半小时! **对此,12306方面回应称,这种行为没有办法强制干预。** 12306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铁路规定中)没有专门条款禁止旅客打电话或说话。如果您认为对方影响到您休息,可以向列车工作人员反馈。”但工作人员也坦言,乘务员只能要求打电话的乘客降低音量,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要求对方停止通话。 对于网友提出的“建议让乘客到车厢连接处打电话”的想法,12306客服回应称,目前并没有相关规定强制要求乘客这样做。对于乘车环境可能被干扰的问题,工作人员建议乘客在购票时尽量选择“静音车厢”,以减少噪声影响。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28/7e8504b1f7d5454a8f80c9677b7446d5.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5706.htm)
今年5月,深开鸿发布全国首款面向开发者的开源鸿蒙学习平台——开鸿Bot系列产品,分为开鸿BotBook笔记本、开鸿BotMini迷你机两款产品。该系列搭载基于OpenHarmony深度定制的KaihongOS桌面操作系统,实现从国产高性能芯片到操作系统的全栈自主化,是一站式的开源鸿蒙学习与开发平台。 日前,深开鸿宣布,**开鸿Bot系列迎来首次大版本更新——V5.0.1.07,此次更新面向开鸿BotBook和开鸿BotMini。** 针对历史项目、新建项目、SDK管理、环境配置的北向应用开发功能,以及Android应用自主安装、屏幕扩展、程序坞翻页、通知跳转等系统功能进行深度革新。 据了解,**此次更新支持用户自主下载安装Android应用,新增图形化安装界面,用户自行下载Android应用安装包后,双击或右键打开即可通过图形化安装界面完成安装,无缝兼容安卓生态。**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28/599107ad0a274119832f0165e48e6d31.png) 同时支持扩展屏幕设置为“复制”或“扩展”模式。 当设置为“扩展”时,将应用拖拽到主屏幕右侧边缘,即可在扩展屏上显示该应用,提升多任务处理能力。 **程序坞支持翻页与跨页调整** 支持左右翻页在不同的页面之间切换,浏览和访问所有已添加到程序坞的应用程序。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28/dd191eb45b3e4ecf9562445fc979370d.png) 此外,系统全面升级到基于OpenHarmony5.0的KaihongOS桌面版5.0.1.07。 分布式软总线连接、文件管理、媒体播放、编解码等能力进一步增强。 **提升应用框架、图形绘制、图形编解码、输入法、剪切板、Preferences数据管理、时间时区、文件管理等框架C API能力。** 深开鸿表示,此次V5.0.1.07版本的发布,标志着开鸿Bot系列在开发者工具与系统生态上的重要突破。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728/ebd60e54ed2f4ce0b8fa024c34011213.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5704.htm)
**据媒体报道,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生存危机,太平洋岛国图瓦卢正计划“举国迁移”。**这将是全球首个计划整体迁移的国家。官方数据显示,已有超过80%的图瓦卢居民申请前往澳大利亚寻求庇护。 **图瓦卢由9个地势低洼的环礁组成,陆地面积仅26平方公里,人口约1.12万。其平均海拔仅2米,最高点不超过5米,极易受海平面上升威胁。**NASA数据显示,2023年该国周边海平面已比30年前高出15厘米。据此推算,到2050年,包括关键基础设施在内的大部分国土将被高潮位淹没。 在此背景下,2023年11月,图瓦卢与澳大利亚签署《法拉皮利联盟条约》。该条约规定,澳大利亚每年允许280名图瓦卢人以永久居民身份定居,享有与澳公民同等的医疗、教育、住房和就业权利。签证持有者可自由选择是否迁移,并随时回国。今年6月启动的第一阶段申请中,短短一个月就有8750人(远超年度配额)提交申请参与抽签。 **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员简·麦克亚当指出,加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其他移民途径,图瓦卢每年约4%的人口可移民,十年内或近半国民迁出。** 除寻求移民通道外,图瓦卢还在2022年启动了一项数字化国家战略,旨在通过3D扫描重建岛屿等方式,在数字空间保存国家形态与文化遗产。 全球海平面上升威胁日益严峻。NASA最新数据表明,过去一年海平面上涨幅度超出预期,太平洋岛国首当其冲。联合国数据显示,海平面上升已影响全球10亿人,预计到2050年,众多沿海大城市将面临更严重的洪水风险。图瓦卢的困境,正是这场全球性危机的缩影。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5702.htm)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爆料人士透露,iPhone 17 Pro 可能会获得一些相机升级,包括升级的光学变焦和“Pro”版相机应用[。](https://appleinsider.com/inside/iphone-17)iPhone Pro 机型通常包含一些深受摄影师和摄像师欢迎的相机功能。对于 iPhone 17 Pro 系列而言,得益于一系列额外的相机改进,这一趋势或将延续。  据MacRumors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爆料人称 ,苹果将为其 iPhone 17 Pro 和 Pro Max 推出三项新功能。 首先是长焦镜头的升级。iPhone 16 Pro 机型虽然配备了 5 倍光学变焦,但由于采用了四棱镜镜头设计,iPhone 16 Pro 的光学变焦倍数可以达到 8 倍。这显然是由新的移动镜头带来的,它将提供跨多个焦距的连续光学变焦。 另一个与硬件相关的传闻是相机控制按钮,据称该按钮位于顶部边缘。这是为了快速访问相机和其他相关设置。从理论上讲,这将是第二个相机控制按钮,而原来的按钮保持不变。 爆料者提到的第三个成像应用是基于应用程序的。苹果似乎正在推出一款新的专业相机应用,可以同时处理照片和视频。 该应用程序将与已经提供大量扩展功能的其他竞争对手的相机应用程序竞争,包括 Halide、Kino 和 Filmic Pro 的版本。虽然目前尚不清楚这款应用是否仅限于 Pro 机型,但它可能并非一款全新的应用。该爆料者补充说,这可能是Final Cut Camera应用的一次彻底革新,以适应专业用途。 除了有关新相机的传闻之外,该爆料者还证实了有关铜色选项和重新定位的背部苹果Logo的传闻。 作为一名匿名爆料人,他没有任何相关记录可供参考,这位爆料人还表示斯位于洛文尼亚的 Division Film 正在制作一则据称是 iPhone 17 Pro 的广告,而苹果也是该公司的客户之一。 尽管在之前的传言中没有讨论过这位举报人的具体说法,但它至少与马克·古尔曼 (Mark Gurman)在二月份撰写的改进总体思路相符。 苹果公司越来越注重 iPhone 系列的摄影和视频功能。其明显目标是吸引摄像师和内容创作者更多地使用 iPhone,而不是独立相机,预计 9 月份的发布会将重点关注这一点。 之前有关相机的其他传闻包括,长焦传感器将升级到4800万像素,以及配备分辨率为2400万像素的更好的 TrueDepth 相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5690.htm)
在最近的强制累积更新之后,微软现已悄悄承认 Windows 11 24H2 存在稳定性问题。Windows 11 24H2 相对之前的版本来说要好一些,但发布过程并不顺利。它给我们中的一些人带来了很多问题,包括蓝屏死机,但后续的累积更新又带来了更多问题。  Windows 更新在尝试下载强制更新时会遇到 0x800f0922 / 0x80070002 / 0x80070306 / 0x800f0991 等安装错误。我们还观察到,像《堡垒之夜》这样的游戏会随机重启电脑,一些用户还报告了唤醒电脑时任务栏冻结的情况。 最近的更新还在事件查看器中带来了错误的 Windows 防火墙事件 2042 “配置读取失败”警告,并且还导致游戏期间出现 Alt+Tab 光标滞后报告。  但更具体地说,在微软于 2025 年 5 月发布更新后,Windows 最新版本发现某些 PC 的性能变慢,包括 《堡垒之夜》 和 CS:GO 等游戏中的 FPS 下降。 虽然最初着呗认为这可能是 GeForce 驱动程序的问题,因为 NVIDIA 经常在新版本中引入错误,但这显然是由于最近每月的累积更新造成的。一些用户还告诉我们,在 2025 年 6 月更新后,他们的电脑感觉“变慢了”。 事实证明,微软终于找到了根本原因。在7 月 22 日发布的 Windows 11 KB5062660[支持文档](https://support.microsoft.com/en-us/topic/july-22-2025-kb5062660-os-build-26100-4770-preview-9c5bc200-52b6-4c1a-be70-80df6bbfe9c3)更新中,微软确认已修复性能问题。KB5062660 是可选更新。 微软在 Windows 最新消息首次发现的文件中指出:“此更新解决了在安装 2025 年 5 月安全更新和后续更新后极少数情况下观察到的问题,该问题导致设备出现稳定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微软不会告诉我们真正导致性能问题的原因,但如果您受到影响,您的设备将变得无响应,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停止响应。例如,如果您正在使用 Word,并在应用程序之间切换或锁定了电脑(进入锁定屏幕),则恢复时 Word 将不会响应。 同样,如果您正在玩 《堡垒之夜》 并且使用“开始”按钮或 Alt-Tab 在桌面之间来回切换,您的系统将停止响应或运行速度比平时慢。 微软补充道:“某些设备变得无响应并在特定情况下停止响应。” 之前微软推出了Windows 11 KB5062660,其中包含多项新功能,包括欧洲版Recall等。在测试中,Windows 最新版本发现文件资源管理器的“主页”选项卡现在加载速度更快了。虽然加载时间仍然大约需要 2-3 秒,但在旧版本中则需要超过 10 秒。 微软正在测试 Windows 11 KB5062660 中稳定性问题的修复程序,正如上面提到的,这是一个可选版本。这意味着该补丁不会自动下载,但当微软于 2025 年 8 月 12 日发布 Windows 11 2025 年 8 月补丁星期二更新时,您将获得这些修复程序。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5686.htm)
7月26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正式拉开帷幕。在展会现场,具身智能无疑是最备受瞩目的行业。从灵活完成格斗动作的人形机器人,到能精准执行家务、康复辅助的服务型机器人,这些具备物理交互能力的智能体凭借流畅的动作、自然的交互赚足了观众眼球。 然而,在这场科技盛宴中,当人们沉浸在具身智能带来的震撼体验时,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底座——以芯片、板卡、服务器、计算集群等为核心构成的算力基础设施,依然是整个行业绕不开的关键话题。  与往届大会相比,今年算力基础设施展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 往年展台上随处可见的“参数竞赛”已悄然淡去,各厂商送展的芯片和服务器展品中,很少再有将某项极致性能参数用醒目字体刻意标记出来的情况。 曾经被重点标注的技术指标,如今更多地融入到具体的产业解决方案中,或是隐藏在真实的应用场景演示里。 现场的讨论也多是基于“碎片化算力资源统筹”、“低功耗与低成本”与“垂类产品软硬件整合”这些非常务实的话题。 全链路国产化进行时 在算力基础设施的务实转型浪潮中,“全链路国产化”的推进节奏尤为引人关注。 过去几年,全球供应链波动引发的芯片断供风险,以及核心技术“卡脖子”的现实挑战,反复挑动着国内人工智能产业的神经。在全行业已默契达成“居安思危”共识的背景下,即便部分产品应用尚未受到外部限制,国内算力基础设施厂商也主动将国产化的边界从单一芯片突破,拓展至从架构设计、软硬件生态到产业落地的全链路自主可控。 这种主动出击的国产化实践,在本届 WAIC 的展台间随处可见。 从芯片底层架构的自主研发,到操作系统、编译器等软件工具链的国产化适配,再到与本土服务器厂商、行业应用企业的深度协同,一条贯穿“芯片—软件—整机—场景” 的国产化链条正在加速成型。 刚刚提交上市辅导备案的沐曦,算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 本届展会上,沐曦首次公开展示了其最新研发的训推一体GPU曦云C600。据悉,其采用自研的XCORE 1.5架构及指令集,面向云端人工智能训练与推理、通用计算、AI for Science等计算任务,且拥有丰富的标量、矢量和张量计算单元,支持多种混合精度计算。  虽然现场并没有关于曦云C600的性能参数介绍,但据展台工作人员透露,这枚芯片搭载了当前业界前沿的HBM3e显存。这一关键配置势必会大幅提高显存带宽,为大模型训练及推理时的海量数据吞吐提供强力支撑。 鉴于曦云C600在本月刚刚回片,展会上并未出现基于这枚芯片打造的板卡及服务器。 而基于上代产品曦云C500系列芯片,沐曦在现场展示了PCIe服务器、OAM服务器和光互连服务器解决方案,这些服务器基本都实现了“全链路国产化”,即从编译器、驱动程序,再到卡间互联协议完全自研,或是第三方国内合作伙伴打造。  还有厂商则展示了不同于GPU的另一条高性能计算路线,比如国内唯一实现TPU量产的中昊芯英。 该公司打造的“刹那”系列TPU,采用完全可控的IP核与自研指令集、计算平台,其可重构多级存储、存算一体的设计,配合Chiplet技术实现2.5D封装,在相同AI计算任务下能耗可降低三成。  另外,该枚芯片还有较强的集群扩展能力,最高支持1024片芯片高速互联,基于“刹那”打造的“泰则”计算集群系统,单集群最大浮点运算能力在稀疏算力下达400P(TF32)以上,可支撑超千亿参数的AI大模型计算。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泰则”计算集群系统,已完成对AIGC大模型计算、高级无人驾驶模型训练、蛋白质结构精密预测在内的各类高强度运算场景的适配。 下沉到场景中 在两个月前的鲲鹏昇腾开发者大会上,作为华为今年来在算力基础设施上的集大成者,“384超节点”被首次公开,基于昇腾超节点技术,实现了业界规模最大的384卡高速总线互联。  本次展会上,“384超节点”真机完成了在公众面前的首次亮相,而该系统在大模型适配上的进度也令人瞩目。据悉,目前业界已基于昇腾适配和开发超过80个大模型,在基础大模型方面多个技术方向均有积累,如讯飞星火认知、DeepSeek、Qwen、鹏城、LLaMA等。 在场景适配上,基于昇腾软硬件能力、训练与推理解决方案及开源开放的软硬件生态,华为联合伙伴展示互联网、运营商、金融、政务、医疗、油气、交通等行业解决方案实践。 另一家国产GPU企业摩尔线程,在现场展示的场景适配上则要更加细致。 在摩尔线程展位,该公司共带来了包括生命科学、物理仿真、空间智能、视频超分在内的12项面对不同行业打造的Demo。 令笔者印象较为深刻的是视频超分技术MTVSR。该技术可在端侧提供2-4倍的视频实时超分,并提供多档质量设定,能够显著提升低分辨率视频在高分辨率屏幕下的播放清晰度,且以SDK形式支持播放器、浏览器等APP集成调用,可为终端用户提供无缝的视频超分体验。  不同于一般的行业垂直解决方案,视频场景中的端则软件技术,由于其广泛的应用性,一方面能够有效调动行业应用,比如降低内容创作者获取高质量素材的成本,提高内容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刺激产业生态构建,主动吸引视频播放软件、游戏开发商、监控设备制造商等多方协同。 华为以超节点技术夯实大模型训练的算力底座,通过广泛的行业适配构建生态护城河;摩尔线程则聚焦细分场景,用轻量化技术方案打通算力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两者虽聚焦不同层面,但却很好地反映出了眼下国产算力基础设施所呈现出“高低搭配、全域覆盖”的发展态势。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5684.htm)
美商务部长称8月1日加征关税期限将不再延长;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新央企中国雅江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亮相;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即将进入中国C端市场;饿了么前CEO确认被抓,上海警方通报细节;中信证券:突破3600点后,增配恒科、科创,同时继续围绕有色等板块轮动。
**美国和欧盟达成协议,后者包括汽车在内大部分出口产品的关税税率将设为15%,双方由此避免了一场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沉重打击的贸易大战。**协议达成之时已距美国总统特朗普划定在下周五的最后期限不到一个星期。他在5月就威胁要对几乎所有欧盟商品征收50%的关税,增加了对方加速谈判的压力。特朗普后又将拟实施的关税降至30%。 特朗普周日在他位于苏格兰特恩贝利的高尔夫俱乐部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后宣布了这一协议。不过相关细节尚未完全公布。 “这是所有协议中最大的一项,” 特朗普说。冯德莱恩则表示,这将带来“稳定”和“可预测性”。 冯德莱恩和特朗普在一些条款上存在不同的说法。美国总统表示,关税将涵盖“汽车和其他所有产品”,但药品和金属除外。特朗普说,钢铝关税将“保持现状”,且药品“与该协议无关”。 但冯德莱恩随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5%的税率将覆盖所有,也不会叠加在特定行业关税之上,且药品、芯片和汽车统统适用。她还表示,金属关税“将被削减,并将实施配额制”。 “药品关税是15%。无论美国总统之后做出什么决定,如何处理全球药品问题,那都是另一回事,” 冯德莱恩说,总体税率“不容低估,但这是我们能拿到的最好结果”。 美欧达成贸易协议后,特朗普与冯德莱恩握手 特朗普表示,欧盟同意购买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在现有支出基础上再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开放各国市场、以零关税与美国进行贸易,并购买“大量”军事装备。冯德莱恩说尚未就欧洲葡萄酒和烈酒做出决定,但此事将很快得到解决。 知情人士透露,药品和半导体适用于15%税率的关键是欧盟承诺对美国进行投资。 两人会谈前,欧盟希望对其进口产品征收的15%关税也将适用于大多数药品,而这些产品正是双方谈判的一大症结。 跨大西洋贸易协议消除了市场和全球经济面临的一个重大风险:一场涉及1.7万亿美元跨境商品的贸易大战。尽管如此,欧洲对美国的出口货物还是要比之前面临更高的关税。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5680.htm)
照理说,新产品发布一类的文章托尼都是在工作日给大家写的,因为厂商们通常选择在工作日开发布会。但是这家名叫 “砺算科技” 的厂商很神奇,他们周末加了个班( 被迫着我也加了个班 ),但是发布的东西却堪称非常重磅了 ——首款国产自研 6nm 工艺显卡!  没错,是能插在电脑上打游戏的那种显卡,而且按照砺算在发布会上的说法,这款显卡的光栅性能赶超了英伟达的 RTX 4060,甚至还能稳玩 1080P 的黑猴?看完昨天咱们国内企业 “砺算科技” 的新品发布会,说实话托尼到现在人还是懵的。 因为根据相关报道,砺算科技截至 2024 年仅仅募资 6.28 亿,但是作为对比,我们每天都在骂贵的英伟达、骂不争气的英特尔和 AMD,他们哥仨的研发投入动辄就是几百亿。**国内芯片创业公司用着十几分之一的资源“手搓”出了 4060 级别的显卡???** **假如事情是真的,那这真的妥妥是一个 “显卡圈子” 的 DeepSeek 故事了。** 不过着急看这两款产品详细测试的小伙伴估计要再等一等了,昨天发布的消费级显卡 7G106,及专业级显卡 7G105,不出意外应该是 8 月份产品送样,9 月份才开始量产。  所以真正的上手实测大家还得再等等,但是如果你还好奇昨天的发布会还公布了哪些细节,托尼这里可以带着大家再盘一下这两款国产自研显卡昨天公开的信息。 首先是这两款显卡核心的 GPU 部分,基于台积电 N6 工艺,并且采用了 “ 砺算科技 ” 自研的 TrueGPU 图形架构。这也意味着从计算核心到指令集完全由自主设计,而不是市场上常见的 “ 公版 IP 授权 + 自主优化 ” 的形式。  这样做有啥好处呢?举几个发布会录播提到的例子吧 —— 我们都知道,GPU 的 3D 渲染,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图形,是根据无数的三角形像积木一样拼凑出来的。GPU 的渲染过程,就是三角形的拆分、拼凑和后续计算的过程。 根据砺算科技官方的说法,砺算 7G106 的三角形渲染,重构了图形管线的执行逻辑,智能乱序渲染,而且能根据负载情况动态分配计算单元。不用像传统的 GPU 图形一样,按照既定的步骤,低效地一步步执行,所以砺算 7G106 能够在适配场景下直接提升 50% 的渲染效率。  此外,砺算 7G106 还支持 FP32 或 INT32 的指令双发射,以方块形式存储矩阵数据等特性,可以优化 40% 的显存使用效率。 **从这些支持特性上来看,砺算显卡的设计思路还是比较先进的 ——** 就拿 FP32/INT32 双发射这点来说,我查了一下,NVIDIA 也是从 20 系显卡才开始支持,AMD 则是从前两年的 RX7000 系显卡才开始支持,英特尔则是从 A700 系列的独显才开始支持。 说完 GPU,接下来再来看下两款显卡的硬件规格:  根据发布会录播,消费级显卡砺算 7G106 搭载 12GB GDDR6 显存,但是功耗频率这样的基础硬件信息并未公布;参考同行爆料的信息,砺算 7G106 位宽 192bit**,**拥有 192 个纹理单元(TMU)和 96 个光栅单元(ROP)。  **假设这个爆料属实,那么砺算 7G106 就是拥有 4060 两倍规模的纹理单元和光栅单元,那么它在跑分上超过 4060,好像就说得过去了。**除此之外,砺算 7G106 支持 DirectX 12、Vulkan 1.3、OpenGL 4.6 和 OpenCL 3.0 等主流 API,大概是个够用但并不算进阶的水平。 因为目前 DX 12 API 最新的版本是 DX12 Ultimate,Vulkan 最新版本是 1.4。缺乏这两个 API 最新版本的支持,就意味着砺算 7G106 有可能不支持光追和可变速率着色(VRS),影响游戏时画面效果和帧率,并且在渲染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劣势。 **可变速率着色(VRS)示意,从左到右着色率变低**  反观砺算想要挑战的行业霸主英伟达这边,先是在 2014 年发布的 GTX 900 系列显卡上支持了瓦片式渲染和改进的调度器,这两样技术其实也属于砺算这次宣传的 “ 智能乱序渲染 ” 的类似物。 但是英伟达直到 4 年后的 RTX20 系列才支持可变速率着色(VRS),然后才支持了完整的 DX12 Ultimate API,砺算 7G106 的后续产品,明显还有一些需要提升的地方。 其他方面,砺算 7G106 采用 PCIe 4.0 x16 标准,提供 4 个 DisplayPort 1.4 接口,公版卡没有 HDMI 接口。  顺带说一下专业卡 7G105 的规格,整体来看处于中高端的水平 —— 配备 24GB GDDR6 ECC 显存、最大纹理填充率 384GT / s,最大像素填充率 192GP / s,支持 FP32 和 INT8 计算,FP32 最大吞吐量为 24 TFLOPS,也适合高像素渲染以及大模型训练。 前面架构和规格的部分,目前能公开找到的资料其实不多,但我相信参数啥的大家也就随便看看,游戏党们更关心的还是具体的实测 —— 之前也提到了,砺算 7G106 的部分光栅性能是强于 RTX 4060 的…… 比如在 Geekbench 测试里,衡量 GPU 通用计算能力的 OpenCL 跑分,砺算 7G106 得分为 111290 分,**比 RTX 4060 的 101028 分,整整高出 10%,甚至直逼 RTX 5060!**如果上市的时候再搭配不错的价格,感觉花更少的钱就能买到光栅性能这块,就不止是 AMD 一家的优势了。  更贴近游戏性能的 3DMark Fire Strike( 1080p )测试,砺算 7G106 的跑分成绩为 26800 分,作为对比 4060 大约是2w7 到 2w8 的成绩,也几乎快追上 4060 了。  在更考验显卡性能的 4K 分辨率测试项目 Steel Nomad 里,砺算 7G106 的跑分也能有 2256 分,参考公开的测试数据,RTX 4060 这项测试的数据在 2302 左右。  **总结下来,砺算 7G106 显卡的整体表现,虽然说不至于完全对标英伟达 RTX 4060,但光栅化性能是妥妥的赶上了,然后在一些小项目上体现出了自己的优势。** 但是我们都知道,老黄除了硬件还有软件,就拿游戏来说,DLSS 是老黄的招牌。 根据发布会录播的来看,砺算也做了个名叫 NRSS 的 DLSS 类似物,但是没有实机演示;我在录播里看到,最后发布会现场是拿黑神话内置的游戏科学 NXSR 做了个超分的演示,也就是通过原生低画质 + 超采样实现 4K 分辨率运行黑神话悟空,但是对一款甜品卡来说,咱们直接看 1080P 的表现就好了。 **《黑神话:悟空》在 1080P 分辨率、高画质设置下,**砺算 7G106平均帧数能过 70 帧,而且在打斗过程中,遇到野怪、释放技能和特效,也没有明显的掉帧情况。这个表现,其实跟 4060 关掉 DLSS “裸玩” 黑猴的帧数也差不多了(虽然没这个必要)……  更让托尼感觉到意外的是,明末:渊虚之羽在**1080P 分辨率、高画质设置下,依旧能跑到 70 帧以上。参考同行针对这个游戏做的实测,RTX 5060****显卡****在 DLSS4 多帧生成的条件下,可以达到 149 帧,但会感觉到明显卡顿。**  考虑到这是个上线还没有两天的游戏,这么短的时间,砺算 7G106 肯定来不及针对游戏做适配,就能达到这种可玩的水平,**那只能理解为砺算 7G106 核心规模更大,以及大显存、高位宽,带来的力大砖飞的提升了。**  至于老牌的 3A 游戏古墓丽影:暗影,砺算 7G106 在游戏时只有平均 80 帧以上,表现就要差一些了。在同样的画质设置下,4060 对这款游戏有适配优化,可以跑到 147 帧。**这其实也是摆在国产 GPU 面前的最大的问题,硬件追赶只是第一步,后续的驱动适配和游戏优化,路还长着呢……** 如果托尼后续能够拿到这款显卡,到时候也会给大家来个全面测试。 感觉砺算 7G106 未来随着驱动的优化,整体达到 4060 的水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而且游戏玩家们其实很包容国产显卡的,哪怕最后的实际表现不如 4060,或者说用着真有 bug,只要价格别割韭菜,愿意和国内玩家们交朋友,那我相信,大家都是陪着你一起成长的。 我们不妨对比另外一个国产显卡摩尔线程 S80——  一开始大家也吐槽摩尔线程的 S80 显卡很多游戏都玩不了,缺乏优化,但是后来它就降价了,有一阵的优惠价格甚至掉到了 1000 块钱左右,之后各路评论区对摩尔线程的评价一下子就反转了,变成了 “只有中国人真心对中国人好”…… 所以问题来了,大家觉得这次砺算的显卡会卖多少钱呢?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5678.htm)
华为应用市场显示,**微信鸿蒙版安装量已突破1000万,成为华为鸿蒙系统的一个里程碑。**博主“鹏鹏君驾到”表示,由于线下门店样机没有默认安装该应用,而微信作为目前用机需求最高的第三方App,应该说较为准确反映了鸿蒙5操作系统的真实用户量。 据了解,微信鸿蒙版于今年1月登陆华为鸿蒙应用市场,**已支持基础通讯、社交、微信支付、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直播等主要功能。**  自从微信鸿蒙版上架以来,微信团队一直积极适配和更新,每次都能够根据消费者的呼声,及时去更新和优化相关功能。 微信鸿蒙版基础功能负责人anqi此前透露,**内部终极目标就是把鸿蒙微信做得要对齐安卓和iOS,甚至超过iOS。**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515676.htm)
**文|王方玉** **编辑|苏建勋** 7月26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开幕主论坛上,多位AI行业的顶级大咖出席并发表演讲,为与会者烹饪了一道学术大餐。 “深度学习教父”、图灵奖、诺贝尔奖得主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是最受关注的演讲者,他真人出席,发表了名为《数字智能是否会取代生物智能?》的演讲。这也是他在中国的首次公开演讲。 大会前夕,辛顿和全球20位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专家,刚刚在上海签完人工智能安全的“上海共识”。他的大会发言,同样也围绕人工智能安全为核心。 辛顿首先回顾了从早期模型到现代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大语言模型已经实现了对语言理解的深度模仿,这与人类理解语言的方式是相似的。 但不同的是,AI系统具有“永生性”,且机器之间知识的复制可以在极大规模下进行,实现指数级的知识转移。因此AI的能力正在快速增长。 他由此提出疑问,如果未来AI比人更智能会怎么样?“如果AI足够聪明,它会通过操纵人类、获得控制权等方式来避免被关闭。” 因此,辛顿警示了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风险。**“从长远来看,这是人类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辛顿提醒,AI可能发展出比人类更高级的智能,这将改变人类作为最智能生物的地位。AI智能体可能追求生存和控制力,这可能导致它们操纵人类,就像成年人操纵三岁孩童一样。因此,人类必须找到方法来训练AI,确保其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 与辛顿的发言主题不同,作为AI创业者,MINIMAX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闫俊杰的发言更多围绕AI大模型的实践和落地,主题是《每个人的人工智能》。 闫俊杰以AI在数据分析、信息追踪、创意设计及视频制作等方面的高效应用举例,指出了人工智能不仅是一种强大的生产力,也是对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的一个持续增强,并且未来AI大模型成本将越来越低,能力越来越强。 他判断,**AI大模型不会被一家或者多家组织垄断。未来AGI一定会实现,并且将会是服务大众、普惠大众的一件事。** “如果有一天AGI实现了,我认为实现过程一定是需要AI公司和它的用户一起来实现的。并且AI模型或者AGI(的所有权)应该属于AI公司和它的广泛用户,而不是只属于单个组织某家公司。” **以下是经智能涌现编辑的嘉宾发言实录:** ### **诺贝尔奖、图灵奖得主、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科学名誉教授 Geoffrey Hinton: 数字智能是否会取代生物智能?** 从大约60年前开始,AI就发展出了两种不同的范式。一种是「符号主义」路径,强调逻辑推理的能力。我们通过规则操作符号来进行推理,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是如何被表达与处理的。这类AI模型的基础是对符号的处理,被认为更符合逻辑智能的本质。 另一种路径则以生物智能为基础,是图灵与冯·诺依曼更倾向相信的方式。他们认为智能的本质在于从神经连接中学习,在于速度、结构和连接模式的改变。这种「连接主义」强调的是学习与适应,而非显式的逻辑规则。 1985年,我曾构建过一个非常小的模型,试图将这两种理论结合起来。我的想法是:每一个词都可以由多个特征(features)表示,而这些特征之间可以被用来预测下一个词。这个模型不存储完整的句子,而是通过生成语言来学习词汇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式强调语言中的「语义特征」——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仅仅靠规则,而是通过「理解」词汇的语义来进行预测。这为后来计算语言学界接受特征表示打下了基础。二十年后,这种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例如被用于构建更大规模的自然语言处理系统。 如果问未来30年会发生什么,从发展轨迹能看到一些趋势。十年后,有人沿用这种建模模式,但将规模大幅扩大,使其成为自然语言的真实模拟。20年后,计算语言学家开始接受用特征向量嵌入来表达语义。又过了30年,谷歌发明了 Transformer,OpenAI的研究人员也向人们展示了它的能力。 所以我认为,如今的大语言模型就是我当年微型语言模型的“后代”。它们使用更多词作为输入,采用更多层的神经元结构,由于需要处理大量模糊数字,学习特征之间也建立了更复杂的交互模式。但和我做的小模型一样,大语言模型理解语言的方式与人类相似——基本逻辑是将语言转化为特征,再以完美的方式整合这些特征,这正是大语言模型各层级所做的工作。因此我认为,大语言模型和人类理解语言的方式相同。 用乐高积木来打比方或许能更好地解释“理解一句话”的含义。符号型AI是将内容转化为清晰的符号,但人类并非如此理解。乐高积木能拼出任何3D造型,比如小车模型。如果把每个词看作多维度的乐高积木(可能有几千个维度),语言就成了一种建模工具,能随时与人沟通,只要给这些“积木”命名——每个“积木”就是一个词。 不过,词和乐高积木有很多不同:词的符号形态可根据情况调整,而乐高积木造型固定;乐高积木的拼接是固定的(比如正方形积木插入正方形孔洞),但语言中每个词仿佛有多个“手臂”,要通过合适的“握手”方式与其他词互动,词的“造型”变化,“握手”方式也会改变。 当一个词的“造型”(即意思)改变,它与下一个词的“握手”方式就会不同,进而产生新的含义。这就是人脑或神经网络理解语义的根本逻辑,类似蛋白质通过氨基酸的不同组合形成有意义的结构。 所以我认为,人类理解语言的方式与大语言模型几乎一致,人类甚至可能和大语言模型一样产生“幻觉”,因为我们也会创造出一些虚构的表达。  图源:企业授权 软件中的知识是永恒的,即便存储LLM的硬件被摧毁,只要软件存在,就能随时“复活”。但要实现这种“永生”,晶体管需在高功率下运行以产生可靠的二进制行为,这个过程成本很高,且无法利用硬件中不稳定的类似特性——它们是模拟型的,每次计算结果都不同。人脑也是模拟型而非数字型的,神经元每次激发的过程都一样,但每个人的神经元连接方式不同,我无法将自己的神经结构转移到他人脑中,这就导致知识在人脑间的传播效率远低于在硬件中的传播。 软件与硬件无关,因此能“永生”,还能带来低功耗优势——人脑只需30瓦特就能运转。我们的神经元连接达数万亿个,无需花费大量资金制造完全相同的硬件。但问题在于,模拟模型间的知识转移效率极低,我无法直接将脑中的知识展示给他人。 Deepseek的做法是将大神经网络的知识转移到小神经网络中,即“蒸馏”,类似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将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关联教给学生,学生通过调整权重学会表达。但这种方式效率很低,一句话通常只有100个比特的信息,即便全被理解,每秒最多也只能传递约100个比特。 而数字智能间的知识转移效率极高,同一神经网络软件的多个拷贝在不同硬件上运行时,能通过平均化比特的方式分享知识。如果智能体在现实世界中运行,这种优势更明显——它们能不断加速、拷贝,多个智能体比单个智能体学得更多,还能分享权重,这是模拟硬件或软件做不到的。 生物计算功耗低,但知识分享难。如果能源和计算成本低廉,情况会好很多,但这也让我感到担忧——几乎所有专家都认为,我们会创造出比人类更智能的 AI。人类习惯了作为最智能的生物,很难想象AI超越人类的场景。其实可以换个角度:就像养鸡场的鸡无法理解人类一样,我们创造的AI智能体已能帮我们完成任务,它们能拷贝自身、评估子目标,还会为了生存和完成目标而寻求更多控制权。 有人认为可以在AI变得过强时关掉它们,但这并不现实。它们可能会像成年人操纵3岁孩子一样操纵人类,劝说控制机器的人不要关闭它们。这就像把老虎当宠物,幼虎很可爱,但长大后可能伤人,而养老虎当宠物通常不是好主意。 面对AI,我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训练它永远不伤害人类,要么“消灭”它。但AI在医疗、教育、气候变化、新材料等领域作用巨大,能提升所有行业的效率,我们无法消除它——即便一个国家放弃AI,其他国家也不会。因此,若想让人类生存,必须找到训练AI不伤害人类的方法。 我个人认为,各国在网络攻击、致命武器、虚假信息操纵等领域的合作难度较大,因利益和看法不同。但在“人类掌控世界”这一目标上,各国存在共识:若有国家找到防止AI操控世界的方法,一定会愿意分享。因此我提议,全球主要国家或AI大国应建立一个由AI安全机构组成的国际社群,研究如何训练高智能AI向善——这与训练AI变得聪明的技术不同。各国可在自身主权范围内研究,再分享成果。尽管目前还不知道具体怎么做,但这是人类长期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且所有国家都能在此领域合作。 ### **MINIMAX创始人、首席执行 闫俊杰: 每个人的人工智能** 大家好,我给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每个人的AI,Everyone’s AI》。讲这个题目,跟我个人过去经历有关。当Hinton先生开始设计AlexNet之时,我是国内第一批从事深度学习研究的博士生;当AlphaGo人机大战上演,也是人工智能走进所有人视野之时,我在参与一家创业公司;而当ChatGPT出来的前一年,我们开始创立MiniMax,也是国内第一批大模型公司。 在过去的15年里,当我每天面对任务写代码,看论文做实验的时候,一直都在想一件事:如此受关注的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人工智能跟这个社会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 随着我们模型变得越来越好,我们发现人工智能正逐步成为社会的生产力。比如,我们在做人工智能研究的时候,每天需要分析大量的数据,一开始我们需要来写一些软件来分析这些数据,后续我们发现其实可以让AI来生成一个软件,来帮助分析所有数据。作为一个研究员,我非常关心每天AI领域的所有进展,一开始我们设想,是不是可以做一款APP,来帮我们追踪各领域的进展?后面我们发现,这件事也不需要自己来做,让一个AI Agent来自动跟踪更加高效。 AI是更强的生产力,也是越来越强的创意。比如,15年前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时候,有一个非常火爆的吉祥物叫“海宝”。过去15年,上海有了全方位的发展,我们如果想继续用“海宝”IP生成一系列更具上海特色,符合时下潮流的衍生形象时,AI可以做得更好。正如现场屏幕展示的,徐汇书院×海宝、武康大楼×海宝,AI能一键直出,帮我们生成各种各样的创意形象。 再比如最近非常火的Labubu,此前制作一个Labubu创意视频,可能需要两个月,花费大约几十甚至百万人民币。通过越来越强的AI视频模型,像大屏幕右边展示的Labubu视频,基本一天时间就可以生成出来,成本只有几百块钱。 过去六个月,我们的视频模型海螺(Hailuo)已经在全世界生成超过3亿个视频。通过高质量的AI模型,互联网上的大部分内容与创意会变得越来越普及,低门槛让每个人的创意得以充分发挥。 除了释放生产力与创意之外,我们发现,AI的使用其实已经超出最初的的设计与预期,各种各样想象不到的应用场景正在发生;比如解析一个古文字、模拟一次飞行、设计一个天文望远镜……这样意想不到的场景,随着模型能力越来越强,变得越来越可行;仅仅需要少量协作,就可以增强每个人的创意。 面对这么多变化,一个想法开始在我的心里涌现出来:作为一个AI创业者,AI 公司并不是重新复制一个互联网公司,AI是一个更基础更根本的生产力,是对个人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持续增强。这里有两点比较关键:第一、AI是一种能力,第二是AI是可持续的。 人类很难突破生物定律,永不停歇学习新知识,持续变聪明,而AI可以。当我们在建造更好的AI模型时,我们也发现,AI也在和我们人类一起进步,一起做出来更好的AI。就在我们公司内部,员工每天需要写很多代码,做很多研究型实验,这里边大概有70%的代码是AI来写,90%数据分析是靠AI来做。  图源:企业授权 AI怎么能变得越来越专业?大约在一年前,当时训练模型还需要大量的基础标注工作,标注员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工种。而今年,当AI能力变得越来越强的时候,大量机械的标注工作被专业AI完成,标注员则可以专注于更有价值的专家型工作,一起帮助模型变得更好。标注工作也不再是简单给AI一个答案,而是教会AI思考的过程,让AI来学习人类的思考过程,从而使AI能力变得更加泛化,越来越接近人类顶尖专家的水平。 除了通过专家来教AI之外,还有另外一种进步,就是在环境中大量学习。在过去半年,通过各种环境,从编程IDE,到Agent环境,再到游戏沙盒,当我们把AI放到一个能够持续提供可验证的奖励环境中学习,只要这个环境可以被定义出来,有明确的奖励信号,AI就可以把问题给解决。这个强化学习也变得可持续,规模越来越大。 基于上面的原因,我们非常确定AI会越来越强,并且可能是无止境地强。 接下来出现的问题是,AI这么强,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那么AI到底会不会被垄断?它是会被掌握在一家组织里,还是掌握在多家组织里呢? 我们认为,AI领域一定会有多个玩家持续存在。原因有三点:第一,我们目前用到的所有模型,都依赖对齐(Model Alignment)。很明显,不同模型的对齐目标其实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模型对齐目标是一个靠谱的程序员,那么做 Agent就会特别的强;有的模型它对齐目标是与人的交互,那么它就会比较有情商,能够做流畅的对话;有的模型可能会充满想象力。不同的对齐目标反映了不同公司或者组织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最终会导致模型的表现非常不一样,也会使得不同的模型拥有各自的特点,并且长期存在。 第二,我们在最近半年用的AI系统其实都已经不是单个模型了,而是一个多 Agent系统,里面涉及多个模型,不同的模型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工具,通过这样的方式让AI智能水平越来越高,能够解决越来越复杂的问题。这个东西带来的结果是,单一模型的优势在这样一个多Agent系统里逐渐变弱。 第三,在过去半年,有很多非常智能的系统,都不是大公司所拥有的。背后的原因,是过去一年开源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开源模型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力。这张图是过去一年比较受关注AI的排行榜,可以发现最好的模型还是闭源的,但最好的开源模型越来越多,同时也在不断逼近最好的闭源模型。 基于这三点原因,我们认为,AI一定会被掌握在多家公司的手中。 与此同时,我们认为AI一定会变得越来越普惠,使用成本也会变得更加可控。 在过去一年半,AI模型的大小没有发生特别大的变化,即便我们可使用算力更多了。为什么呢?对所有实用模型而言,计算速度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如果模型计算速度特别慢,就会降低用户的使用意愿,所以所有公司都关注模型的参数量和智能水平之间的平衡。 此前,模型大小增长和芯片的进步速度基本上是成正比的。我们知道芯片的进步速度是每18个月会翻一倍,模型也会相应保持这样的增长趋势。而现在,虽然大家都有更多的算力了,模型参数却没有变得更大。那这些增长的算力花在哪呢? 首先说训练,规模增长的速度在过去半年已经变得比较缓慢,训练单个模型的成本实际上却没有显著增加。这些算力花在做更多的研究跟探索上。而我们知道研究和探索,除了取决于算力之外,还取决于高效的整体实验设计,高效的研发团队,以及一些天才的创意。结果是,拥有非常多算力的公司和没拥有那么多算力的公司,在训练上其实的差异可能不会那么大。没有那么多算力的公司,可以通过持续提升自己的实验设计、提升思考能力和组织形式,让实验探索变得更加高效。 再说推理,在过去一年,最好模型的推理成本其实是降了一个数量级,通过大量的计算网络系统和优化算法,我们认为在接下来一两年之内,最好模型的推理成本可能还能再降低一个数量级。总结而言,我们认为训练单个模型的成本不会显著地增加。 我们认为,大量创新能让AI研发变成一个没有那么烧钱的行业,但是算力使用还会增加。尽管Token会变得很便宜,但是使用Token的数量会显著增加。去年ChatBot单个对话只要消耗几千个Token,现在Agent单个对话可能消耗几百万个Token,并且因为AI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实用,那么用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让每个人都用得起AI,这是我们对AI发展的判断。Intelligence with Everyone,这也是我们创业的初衷。我们认为AGI一定会实现,并且一定会服务大众、普惠大众。 如果有一天AGI实现了,其过程一定是由AI公司和它的用户一起来实现,并且这个AGI应该属于多家AI公司和它的广泛用户,而不是只属于单个组织某家公司。 我们也愿意长期为这个目标而奋斗。感谢大家!
高危漏洞CVE-2025-54416!5000+仓库面临命令注入攻击风险,速修复!
<blockquote><p>业务开展前没明确目标,事后却甩给数据分析师一堆烂摊子 —— 这种 “先射箭再画靶子” 的乱象,让数据分析沦为扯皮工具。从找参照物补救到识别隐藏目标,再到事前协同定方向,一套破解困局的逻辑正在清晰起来,既戳破甩锅的借口,也指明高效协作的路径。</p> </blockquote>  做数据的同学,各种盘点、总结、回顾类的报告很多,有一类“不带脑子”的队友纷纷上线,搞得做数据分析的同学们非常蛋疼。 来,我来把那句没说出的买马匹替大家说了:做业务、做业务,连自己要做成啥样都不知道,还做个毛线啊!脑子都去哪里了!不知道早问啊,现在都搞完了,拉了一裤裆了,擦屁股想到老子了……咋整?我们今天详细整一整。 ## 01不带脑子?不是蠢就是坏为什么会这样? 其一就是:蠢。很多人干活就是不带脑子。确实有很多公司的运营、策划、产品经理,干活就找模板,想创意就抄竞品,其他啥都不会。你问他为什么干?他回答:过去是这么干的,今年也这么干我看人家这么干,我也这么干好了老夫从业十年都是这么干,为啥不继续干这是老板命令的,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敢问至于这么干行不行、会干成啥样、干不好了还能咋样,完全没思考过。如果业绩风调雨顺,就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果业绩不行,就开始怪大环境,怪对手太凶猛,怪公司没投入,怪领导瞎指挥。最后一句:“这个得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下”,把烫手山芋丢过来了…… 还有一类就是:坏。自己写目标怕完成不了,于是故意留白,等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一下”。刚好新入职的小伙子信了!还真以为人工智能模型能搞掂,两者一拍即合。最后的结果:如果分析出来效果特别好,老板质疑!丫就甩锅给数据分析师,说:我看不懂呀,都是数据分析搞的。如果分析出来效果不好,丫就站出来说:是不是分析得不够深入,是不是分析得不够全面,是不是还少了考虑行业、宏观、用户等深层次影响?总之你拿回去改,你没有分析到位! 总之,这些乱七八糟事是我们不想面对的。可如果事已至此,队友真的就没定目标,并且良心没有大大滴坏啦,想一起补救,咋办呢? ## 02破局关键:找参照物想事后补救 最关键的是:找参照物。在事后补一个评价标准。这样做颇有:“先射箭再画靶子”的味道,是非常不科学的。但是总好过没有评价标准。因为如果没有评价标准,单纯地计算活动中业绩、用户、销量等数据,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你看,完全扯不清楚。这还是业绩类活动。如果是任务类的,比如增加用户量、清库存之类,就更扯不清了。到底增加多少用户才满意?增长上限是什么?这一炮把钱都花了剩下几个月咋办?清库存反正都要清啊,凭什么说你活动做得好?一件都交代不清楚。所以切记切记:先找参照物,评定对错好坏,再分析为什么会好/为什么会坏,有多少改善空间。这样做最清晰,最有效率,能减少很多毫无意义的扯皮。 ## 03隐藏的刚性目标 本篇例子是促销活动,从逻辑上讲,促销活动是一定会拉动销量的,毕竟是砸了真金白银的。问题的关键是:增加的销量对不对得起投入的成本。这也意味着,促销活动都是隐含了刚性目标的: 1、销售额比没促销涨 2、活动期收入+活动成本,大于活动销量增长具体例子看下图  如果做了活动反而比没做还差!活动参与的人压根没几个!那做的是个屁呀。多明显的问题。BUT,一般这时候,业务部门会跑出来强行洗地:“做了活动更差,是因为不做活动会更更更差”。这种洗地是毫无节操的,典型的做烂了还不认的行为,你咋不说你不做活动地球就爆炸呢。 这时分两种情况。如果是上图1走势,业绩虽然持续下滑,但是跌得轻了,这时候还能洗洗地。如果是上图2走势,正常周期波动,丫做了活动业绩反而跌了,那就是活动做烂了,洗都没得洗。这时候送给业务方的就八个字:下跪认错,低头挨打。 ## 04其他事后补 目标的方法当然,大部分促销活动,丢钱下去,还是能见到一点水花的,业绩、用户等等指标还是在涨的。这时候可以用其他方法,事后补个目标。具体的,要看过往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活动形式。▌情况一:过往没有活动。常见于首次进行活动,或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活动,这时候可以选一个同活动时间一样长的时间段,做参照物,看看活动整体上拉升多少。再拆开看参与活动的各地区,各用户群体差异。这样做,背后的业务含义是:我们拿整体水平做标杆,看怎么改进做比整体水平低的。通过这种对比,就能暴露活动内能优化的点。同时,既然是首次做,就把本次整体水平保留下来,作为以后的标杆,下次就不纠结了。 ▌情况二:过往没有活动,且周期性波动。在情况一基础上,如果活动影响的业务,本身有周期性波动(如上图所示),那活动有可能有水涨船高的效果,这时可以根据上一周期增长量做自然增长,扣除这一部分后再做评价。 ▌情况三:过往有活动,且仅有单一活动。这时候可以拿上次活动作为参照物,先计算活动投入产出比和带来总效果。结合这两个指标可以判断:继续做活动是亏是赚,活动影响力极限能去到哪里。这样能对活动做个定性:越做越好/越做越差。有个这个判断,后续再看具体细节怎么改善,也有了参照物,可以细致分析。 ▌情况四:过往有活动,且多活动叠加。这时候很难算清楚每个活动的贡献(也正因为此,很多业务方放弃了设目标,可回头又要单独评估,糟心),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先看整体的投入产出,定个大基调:本期内活动组合效果高/低。有了这个基调,后续就能做结构分析,看看每个小活动单独影响面,从而判断对于众多子活动到底是增还是删。(如下图)  ## 05根本杜绝事后补救的办法 吐槽归吐槽,可能有的业务部门真的不会定目标……这时候就得认真教他们。从本质上看,业绩是做出来的,不是算出来。事前定目标只是为了更好激励自己行动,促成更好效果。真正需要复杂分析的是事后的总结。所以业务部门的完全没必要在这里背很大心理压力。话说回来,真业绩做不好,还不是自己挨板子,何苦呢。 ## 06终极解决方案 最终极的办法,当然是数据分析师参与到策划过程中去,一开始就给一些专业指导,帮助大家理清思路。并且还能把过去一些失败项目的数据情况分享出来,提升策划质量。如果有机会参会的话,大家可以按以下话术,确认活动信息。 如果业务方说:没有设参照组,没有设参照期,该怎么设来问数据分析师,这样最好不过了!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提供专业意见,省得麻烦。然而有些同学会问:这种方法针对一次性活动管用,有些活动是长年做的,比如会员制度,比如新手指引,这种又该怎么评估呢?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我们一起深入学习哦!我在知识星球里,准备了很多具体工作问题与数据集,比如数据报告、需求梳理、业务梳理,都是基于案例进行讲解,大家边学边练,相信能比自己感悟更快进步。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接地气的陈老师】,微信公众号:【接地气的陈老师】,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7月26日至29日,中国领先的独立分布式云计算服务商PPIO亮相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PPIO联合创始人兼CEO姚欣在WAIC活动上重磅发布了国内首个Agentic AI基础设施(Infra)服务平台,加速Agent应用的开发和规模化落地。  针对Agent(智能体)特性的开发需求,PPIO推出了AI智能体平台产品,分为通用版和企业版。 通用版:以极具性价比的分布式GPU云底座为支撑,发布中国首款兼容E2B接口的Agent沙箱,以及更适用于Agent构建的模型服务,为个人开发者与中小企业提供兼具性能、效率、成本优势的AI智能体平台。 企业版:面向中大型企业多元化的Agent需求,联动PPIO GPU云服务、行业应用与开放生态,凭借长期记忆、流程可控、全域操作、业务联动、多模态协同等五大差异化优势,构建智能决策到执行全闭环,突破传统AI边界,为行业打造“能听会看、善思会做”的智能体解决方案,推动Agent应用赋能千行百业。  **PPIO发布中国首款Agent沙箱** 当前,人工智能正加速向Agentic AI演进,具备自主感知、规划和执行复杂任务能力的Agent应用,不仅需要强大的大语言模型作为“大脑”提升理解与决策,还需敏捷的“手和脚”实现精准API调用与工具操作,以增强灵活性和通用性。随着技术的革新,行业亟需面向Agentic AI时代的基础设施服务平台,为Agent应用开发提供系统性支撑和底座。 “PPIO作为国内首个聚焦Agentic AI的基础设施服务商,致力于从中国首款Agent沙箱到模型服务,再到AI智能体平台全面布局,为开发者和企业打造全栈式的Agent基础设施服务。”姚欣表示。  相比传统的编程模式,Agent在任务执行过程中生成的代码质量存在不确定性,可能有危险代码的生成对系统安全造成威胁并影响其他用户。因此为Agent构建一个安全隔离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PPIO推出的中国首款兼容E2B接口的“Agent沙箱”产品,就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该沙箱是专为Agent执行任务设计的云端运行环境,为Agent赋予安全可靠、高效敏捷的“手和脚”,沙箱内支持动态调用Browser use、Computer use、MCP、RAG、Search等各种工具。目前PPIO Agent沙箱已接入Camel AI,OpenManus,Dify等著名开源项目。  PPIO Agent沙箱基于Firecracker MicroVM构建,具备强安全隔离、毫秒级极速启动、高并发创建三大特性,无需预部署,即启即用,让Agent的所有操作均处于“受限、可控”的状态。强安全隔离,让不同Agent沙箱的环境可实现完全隔离,当多个任务并发执行时,每个任务都能在独立环境中运行,从根源上避免数据泄漏和资源抢占冲突;小于200ms的极速启动时间,远远小于传统虚拟机沙箱数分钟甚至更长的时效,可瞬间创建沙箱环境、运行生成的代码并展示预览效果,大幅提升用户的开发流畅度;并且PPIO Agent沙箱还支持同时快速启动数千个沙箱实例的高并发创建能力,可充分满足业务场景中的高并发需求,加快结果交付速度,保障用户体验。 此外,相比传统中心化云,PPIO凭借覆盖全球分布式的算力网络,Agent沙箱在相同规格资源单价低至E2B官方定价的50%以下,进一步帮企业优化Agent沙箱成本。同时,客户无需月费订阅即可获得24小时会话保持、高并发及规格自定义等高级特性。PPIO让企业在保持完整E2B兼容性的同时,将整体运行成本直降50%以上,真正为大规模Agent应用落地提供了更快、更安全、更经济的运行底座。 **模型服务:为Agent开发量身打造,支持超长下文输出** 在安全可控的运行环境基础上,根据Agent运行决策所需的“大脑”——大语言模型,PPIO的模型服务在第一时间内上线并优化主流的开源大语言模型。PPIO模型服务支持百款主流开源与定制AI模型的快速接入、弹性部署与高效调用,助力开发者与企业快速构建Agent应用,实现规划、记忆、执行等完整的Agent任务的核心需求。  针对Agent的规划能力,PPIO上线了DeepSeek R1、Qwen3、MiniMax M1等国内主流推理模型,来担任Agent的“大脑”,可以将复杂任务拆解为多个步骤;针对Agent的记忆需求,PPIO在业内率先完成了DeepSeek上下文窗口的升级,将上下文窗口扩展至160K,最大输出扩展至160K,可满足多轮超长对话、Agent深度分析等场景长输出应用需求;针对Agent的执行能力,PPIO率先支持Kimi-K2、Qwen3 Coder等代码模型,实现强大的自主编程、工具调用和数学推理能力。同时,PPIO模型服务平台还提供涵盖文本、语音、视频、图像等多模态模型支持,满足多样化Agent应用需求。 另外,在针对大模型的推理加速技术上,PPIO基于算法、系统和硬件的协同创新实践,以自研推理加速引擎,在PD分离、FlashMLA、DeepEP、DeepGEMM、EPLB、MicroBatch Overlap等核心技术上做了深度优化,彻底打破Agent开发的“硬件束缚”,同时也实现模型推理的10倍+降本,实现推理效率与资源使用的动态平衡。 **“脑-眼-耳-嘴-手”协同,为企业智能化打造“数字劳动力”** Agent的加速涌现,为各行业大型企业的数智化升级带来全新机遇。但因企业核心数据的敏感性,私有化部署成为众多大型企业落地Agent的普遍选择。构建行业专属Agent并实现私有化部署,不仅面临“算力适配难、模型整合难、成本控制难”等核心痛点,还需深度融合行业知识与数据,实现“懂行业、懂专业”的精准赋能。  针对中大型企业的行业Agent需求与痛点,PPIO推出了AI智能体平台的企业版本,以“脑-眼-耳-嘴-手”协同,构建智能决策到执行全闭环,借“数字劳动力”重塑自动化。平台可覆盖教育、工业、企业等多领域场景,融合基础设施、基础大模型、大模型工厂、知识库大脑和智能体编排等多种基础能力,以智能底座驱动企业效率升级,为数字化转型注入“全链路智能动力”,让自动化从工具升级为业务增长引擎,赋能企业高效落地智能应用。雷峰网 目前PPIO的AI智能体平台企业版本已有实践案例落地:基于AI智能体平台,PPIO为某国际学校打造了智慧教育全场景解决方案,覆盖管理、教学、学习、研学全场景,贯穿课前备课、课堂作业、学情分析、心理监测、家校互动等全流程,适配校内校外各教育阶段。教师借助AI大模型高效整合双语资源,备课流程显著优化,日均备课时长缩减超50%。平台串联教师-学生-家长三方链路后,信息协同响应时效从1天压缩至1.5小时;在近期月考中,三个年级平均成绩更实现约10%的环比提升,直观印证了平台的赋能价值。 “从AI Infra到Agentic AI Infra,PPIO AI智能体平台不仅为Agent的开发者和企业提供了从底层算力到上层应用的全方位支持,降低了技术门槛和开发成本,更通过安全高效的沙箱环境、丰富多元的模型资源以及极致性价比的算力服务,为Agent的规模落地筑牢了根基,推动Agent从技术探索迈向价值创造的新阶段。”姚欣表示。雷峰网 未来,通过持续完善平台服务能力,PPIO将助力更多企业和开发者在Agentic AI时代抢占先机,加速创新应用的诞生,重塑众多行业的工作模式与生产流程,激发全新生产力,为构建更加智能、高效、创新的未来产业生态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