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环境保护署(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周三表示,它已批准加州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计划——从2035年起停止销售纯汽油汽车。  拜登政府最后几周作出上述决定,引发了一场关于加州汽车法规未来的斗争。当选总统特朗普发誓要撤销美国环保署授予加州有关要求推广电动汽车、实行更严格的车辆排放标准的授权。 美国环保署署长Michael Regan根据《清洁空气法案(Clean Air Act)》向加州授予豁免,以实施其计划,要求该州到2035年销售的新车中至少有80%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占比最高为20%。 加州的相关规定已被其他11个州采用,包括纽约州、马萨诸塞州和俄勒冈州。 美国环保署还批准了加州针对重型公路与越野车辆及发动机的《公共汽车低氮氧化物法规》的另一项豁免,而其他六项法规正在申请中。 代表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大众汽车(Volkswagen)、丰田汽车(Toyota Motor)和其他汽车制造商的贸易组织汽车创新联盟(Alliance for Automotive Innovation)表示,加州的汽车规则“将抑制经济活动,增加成本,限制车辆选择”,并将要求汽车制造商在12个州减少销售的汽车以遵守这些规定。 该组织本月表示:“实现任务需要一个奇迹。需要保持平衡,一些州应该退出该计划。” 加州的规定要求,到2026年,在该州销售的车型中,35%的车辆为零排放车型,这一比例到2030年将上升到68%。加州官方表示,该规则对于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减少形成烟雾的污染物至关重要。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4182.htm)
极越今日晚间在App发布《极越关于用户近期关心的问题说明(第二次)》,对车主关心的多个问题进行回应。公告称,关于智联娱乐服务,已经恢复订阅续费功能。车主可以在极越App订阅相关功能。  关于充电桩服务,由于合作充电桩政策调整,目前免费或积分充电权益暂不可用,车主可先通过充电桩运营方的指定方式自费扫码充电,车主积分予以保留。同时,正在寻求相关解决方案,后续进展将及时更新。 关于车机服务,目前车机服务运行正常。同时正在积极推进解决车主关切的simo使用问题,将尽快发布更明确的公告。 关于售后服务,目前车主可通过领克售后热线咨询服务,线下的领克售后服务中心可进行基础钣金喷漆等在内的维修。同时,极越售后配件供应正在协调中,将持续发布相关服务进展。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4180.htm)
广汽今日举办了广汽飞行汽车发布会,**发布全新飞行汽车品牌GOVY(高域),第二款飞行汽车产品GOVY AirJet也首发亮相。**  广汽介绍,GOVY AirJet采用8轴8桨与双涵道的复合翼构型,配合多重冗余设计的电源和控制系统,确保在某一核心部件发生故障时,飞行汽车仍能平稳可控,让飞行旅途更安全。  核心三电搭载了广汽自研的高性能电驱动系统,并且,飞行汽车和电动汽车公用的零部件将达到70%。 GOVY AIRJET还搭载智能感知、决策、避障系统,配有摄像头和雷达硬件,支持“全空间无人体系链路”。  **电机扭矩密度相较电动汽车提升了200%,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50km/h,目前实现了超过200km的航程里程,还支持30分钟快速补能。**座舱采用1+1+X布局,可以乘坐3-4个人。 未来,广汽飞行汽车将搭载广汽全固态电池,续航里程有望提升至400KM。  此外,高域品牌创始人苏庆鹏介绍,广汽计划在2025年正式启动飞行汽车产品的适航认证、布局产线、启动预订,逐步试点并实现多元站点地面交通、空中出行的商业化落地。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4178.htm)
近期,美国新泽西州、纽约州等多地上空出现大量“无人机”,引发关注。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等媒体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17日“打破沉默”,对此作出回应。 《新闻周刊》网站称,近一段时间,纽约州等地报告出现一系列“无人机”,其中一些在军事设施等附近被看到,引发公众猜测。美国有关部门正在调查此事,但尚未给出明确结论。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称,此图似乎是12月3日在新泽西州上空看到的“无人机”画面。图源:NBC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说,拜登当天对记者称,“似乎没有什么邪恶的意图”。他补充称,“我们正密切关注此事。到目前为止,没有感觉到什么危险”。 拜登 资料图 图源:《纽约时报》 NBC说,这是拜登首次就此事公开发表评论。 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媒体此前报道,近日,美国新泽西州、纽约州等地出现“神秘无人机目击事件”,引发网民大量讨论。美国共和党籍当选总统特朗普13日经由社交媒体敦促相关联邦机构查明“无人机”来源。他写道:“让公众知道(事情真相),现在!否则就击落它们!” 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亚历杭德罗·马约卡斯15日称,近期目击者在新泽西州等多地上空看到的“神秘无人机”,很可能是因为美国政府放宽了有关放飞无人机的规则,与所谓的外国敌对势力无关。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称,许多所谓的“神秘无人机”都是合法操作的载人飞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4172.htm)
 本期节目时间轴:雏雏 重轻老师凭借一腔热情联络到了他非常喜爱的音乐制作人——给《绝区零》提供音乐创作的杨老师,两位音乐人针对自己喜爱的曲风以及想要带给玩家怎样的音乐体验方面展开了自然的讨论。能以创作自己喜欢的音乐支撑生活是一件幸福的事,尤其是自己拥有充分被尊重的表达权时,自然能激发出艺术家创作的激情,期待未来《绝区零》继续给玩家带来更多的曲风和音乐体验。
 今日麦当劳官方X(推特)发布了一张图片,上面用熟悉的字体写着“通知”一词。  该字体与《新世纪福音战士》系列中使用的Matisse-EB字体相同。这种字体在粉丝中也被称为 Eva Mincho或Eva字体。图片边缘还有《Eva》和Project Eva背后的视频制作公司Color的版权声明,一时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第一话,当劳、袭来)  (第一话,全部商品,半价!)  (难道是!?)  (第M话:瞬间、肉、重叠起来了)  (下一话:优惠,优惠)  (第汁肉话:薯条的价格是……)  (要叉子吗?) 图片还在不断更新中……如果您感兴趣,可以自行搜索观看!不过,联动详细信息尚不清楚,敬请关注未来的更新。
没有人喜欢意外的高额支出,尤其是当 AT&T 无线账单不是通常的 250 美元,而是高达 6223 美元时。 这就是一位 Redditor 被收取的令人震惊的费用,而这是因为他不小心被列入了单日付费计划。  Redditor Usual-Guava-8899自称是一名急救人员,已经使用 AT&T 十多年了,一直使用无限制计划。 他们通常为四条线路支付 250-266 美元左右的费用,并每月支付一些电话分期付款,但上周的账单略高,为 6223.60 美元。 该用户[说](https://www.reddit.com/r/ATT/comments/1hf14qw/622360_wireless_bill/?rdt=56668)最近唯一的变化是将他们的线路转到了 FirstNet,这是一个面向急救人员的全国性无线宽带网络。  Usual-Guava-8899 与 AT&T 客户服务人员通了一个小时的电话,期间客户代表和主管坚持说账单是 205 美元,尽管在线账户显示是 6223 美元。 结果发现,在将账户迁移到 FirstNet 时,AT&T 意外地将该客户列入了按使用付费计划--仅一天。 在这 24 小时内,他使用了 3097 MB 的数据。 每 MB 2 美元的畸形费用使账单总额高达 6223 美元。 这位同事说,他们已经联系了公司总裁办公室来处理此事,用户应该期待当天晚些时候收到回复。 两天后,AT&T 仍然没有回复。 Usual-Guava-8899 在 Reddit 原帖的更新中写道,总裁办公室已将此事交回商店处理。 商店经理显然正在处理这个问题,该用户还澄清说,他们在付款期间没有出国旅行或乘坐邮轮。 这并不是 AT&T 用户第一次收到约 6000 美元的账单。 2022 年,TikToker Lulú 在使用了 AT&T 称为"无限启动"的计划一个月后,就收到了这样大的账单。 与这次的情况一样,该公司对她使用的 3003MB 数据收取了每 MB 2 美元的费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4170.htm)
2024 年,做一款面向全球的产品几乎成为 AI 创业者的必修课,Heygen、Talkie、Monica 等都在北美获得了可观的营收。在中国 AI 创业者走向全球的地图上,人们普遍认为,美国的 AI 技术发展快、用户接受度高、付费习惯也好,是一定要尝试的优质市场。 但在一众做全球化的 AI 创业公司中,Dify 的路径让人意外。 自 2023 年 3 月创立以来,Dify 在中国、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推出产品,但增长最快、用户最多的市场从日本「自然长出」。 对软件这个品类来说,日本是一个传统、「守旧」或者说「保守」的市场,这意味着新进入的软件提供商「难以攻入」。另一方面,日本市场对于 AI 的接受度尚处于初级阶段,外界有感知的 AI 应用也并不多。你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个市场,成为 Dify 全球化之路上目前做得最成功的区域。 在过去一年 AI 全球化的浪潮中,Dify 成为一个绕不开的案例:产品体验越来越好、用户增长迅猛发展。作为一个开源项目,Dify 在 GitHub 上已经有 54000 个 Star,迅速跻身为全球 LLM Tools 增速 Top1 的开源项目,其开源版本在全球有 300 多万的安装量。 但不少人在聊起 Dify 时也会不约而同地表达类似的担忧:「Dify 的产品是帮助开发 AI 应用的中间层工具,在大模型时代,这是大厂一定会做的事」;「Dify 有用户但商业化难,最好的方式是被收购」。 对于这些质疑,过去一年半的实践让 Dify 团队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尽管 AI Infra 是大厂都会做的事,但仍有未被满足的需求,比如开发者需要一个中立的、多模型的「工具箱」等。事实上,作为一个非常早期的初创公司,Dify 目前是盈利的状态,已服务超过 30 家财富 500 强企业。 2024 年 12 月 16 日,在极客公园 IF2025 创新大会上,Dify AI 创始人、CEO 张路宇,以工具产品经理的视角分享了 Dify 的全球化故事。作为连续创业者,张路宇的上一段创业生涯是面向开发者的 SaaS 软件服务,这段经历也给了团队创业 Dify 时做决策的一些必要 knowhow,张路宇也更多把 Dify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功归结为「选择」与「运气」。 **以下是****张路宇****的演讲全文,经极客公园整理:** Dify 是一个开源的、面向全球的、ToB 的 AI 应用开发平台。过去一年,Dify 成为成长最快的 AI Infra 产品。 去年也是在这个舞台、同一个位置,我参加了极客公园创新大会的一个圆桌,当时就被拍下来发到网上。今年 4 月份 Dify 产品在日常市场非常火爆时,日本网友把我们扒出来贴上了这张图说:Dify 是一家什么样公司?他们是不是一个有政府背景、有腾讯背景的企业?能不能让这个公司进入我们的市场?他们对我们做了一个深度的研究,并且把这个文章放在了 Note.com 日本最受欢迎的一个平台上,售价 500 日元。 所以我们全球化第一道「坎」是极客公园带来的,好在我们的市场团队帮我们平稳度过这次危机公关。  _今年 Dify 在日本市场迅速增长时,网友扒出张路宇去年参加 极客公园 IF 大会的照片|图片来源:Dify_ 15 世纪时,哥伦布为了做贸易带着团队向西航行,找到一个新大陆。当时认为这个地方是印度,哥伦布至死都认为找到了印度,所以今天会看到一个 Indians 这个词怎么来的,他们当时认为这是印度人。 讲这个故事是两个隐喻: 第一,你在出发、航行时,可能不能确定你最终去哪里;第二,你带着所有认知去一个新的地方时,你一定有过去的认知依赖,你会觉得这里是印度,会以当时的认知、思维面向那个市场去做。 今天的分享我想交付一些信息:**面对一个增长这么快的市场,一个初创团队怎么最快得到一个成熟逻辑、去做出一个增长最快的成功产品。** 具体会聊三个话题,也是我们创业时做的三个选择: 一、我们坚定的选择第一天就做全球化, 二、我们是一家 PLG ToB 公司; 三、我们做的一个最危险的决定:产品第一天就是在 GitHub 上开源的,99% 的开源。 ## **01****「工具产品全球化」已经被验证过** 为什么要做全球化的市场?我觉得和每个团队的基因、过往经历都有关系。Dify 是一个工具的、软件的、Infra 的、开源的产品,我们认为,**工具产品属性就应该面向全球化的市场。**  这是 Dify 今天取得的一点成绩,左面这个图是我们在 GitHub 上的用户分布,有 50% 左右的用户来自中国。其实中国开发者基数非常大,像 LangChain 这样的产品里中国的开发者比例也占 40%,非常高的比重。 在其他市场,比如在北美、日本等,Dify 也都做了比较好的覆盖率。 另外,Dify 的产品增速已经超越了所有相关的开源产品,我们在 GitHub 上有 5 万多的 Stars,还有 500 多个全球一起共创产品的贡献者,整个产品在全球安装量超过了 300 万,这是非常大的数字。  _为了做全球化产品,Dify 做的各种工作如上图|截图来源:Dify_ 为了做全球化这件事,我们在第一天做了很多的架构设计和一些准备工作。首先从公司层面上来说,我们是美国特拉华州的一个公司,以这样一个身份做全球服务。 全球化产品在语言问题上,我们不止有英语、日语……,Dify GitHub 页面上甚至有一个语言是克林贡语——就是星球大战里面说的那个语言,是为了提升西方用户的文化黏性。 做一个全球化的产品,除了语言问题,还要去做很多合规操作,我们聘请了非常贵的律所做一些国际认证 SOC2 等,去符合大家的期待,还有把所有数据放在合规的区域。 另外,做全球化产品本身,团队也应该是国际化的,我们在整个团队里面构建了一套信息环境,一方面我们自己用了很多 SaaS 的工具链的产品,比如我们用 Front 处理邮件,用 Linear 处理需求的流转,我们有一套自己的工具站。一个挑战是,因为 Dify 是中间件,左面是模型,右面是应用爆发,Dify 需要做非常好的信息的吞吐量,怎么跟进这么快的技术变化、怎么快速迭代产品,这也是我们一开始设计的方向。 另外招聘的环节,我们的团队分布全球,除了在国内的团队,还有北美、日本、加拿大、土耳其、澳大利亚的同事,我们进来的同事都需要做一系列的测试,包括英语和其他东西才能满足人才需求。这是我们的准备工作。 然后**应该把你的鱼竿指向哪里?** **我觉得这是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回答的,你是做工具产品或者做硬件产品,过去在这个市场已经成功的模式是什么?**什么市场是最大的,应该把钩子、把鱼竿伸向哪里? 有一个不幸的数字,中国软件不太好做,占全球营收比例不超过 5%,这里有三个产品的例子,Slack、Figma 和 WordPress 三个超过十年的、非常流行的产品。这是最终的用户数据的分布,可以看到一些国家比例是比较大的。  还有一个例子是 Notion,他们在发布 1.0 产品之前也经历了扭曲和找 PMF 的阶段。今天他们有 1 亿用户,但当时创造这个产品时团队已经扛不住了,团队从旧金山搬到日本降低成本来做这件事。他们用户数据分布也很有意思,**今天 80% 的收入来自美国以外的地区,70% 以上用户在美国以外的地区,这个说明什么问题。说明美国人民也要出海**(哈哈)。 另外一个数据可以参考,美国的 GDP 每年增速可能就是两个点、三个点,但美国股票指数,纳斯达克、标注普尔过去几十年的增长基本上是每年十几、二十个点的增长。为什么股票指数超过国家 GDP 的增速? 因为今天在美国标普 500 上的所有公司都是新经济、全球化公司,他们也是基于本土的技术或者其他优势做全球市场,这个是不分国界的,不管中国还是其他国家。 **工具产品是没有国界的**,打开电脑,你不会在意每天用的那些东西是哪个国家的,但有一些产品比如说涉及到一些人力资源或者 CRM 等等这些类似的赛道,文化属性非常重,如果选择了这个赛道,惯性会加强,会去影响你去做市场的一些摩擦度。 举个例子,我们做日本市场遇到很多问题,因为日本流程非常细致,他们会去挑战我们的产品。我们日本同事说,超过几点不过能给他发消息,我们发一封邮件哪些敬语都是有一套自己的逻辑,有很多这样的技术细节、摩擦细节,需要在做全球化的过程当中处理。 ## **02****「PLG ToB」是 Dify 盈利的关键** 为什么选择这么一个模式,PLG ToB?(PLG,产品导向的增长) PLG ToB 的意思是通过产品完成自身的 GTM(Go-to-Market,走向市场阶段),最终让大客户、B 端客户给你付钱。 先来分析 ToC、ToB 有什么区别?过去一年大家已经看到 ToC 的生成式 AI 应用非常卷,很多团队没有那么幸运,今天还在找自己的市场在哪、找自己的 PMF(产品市场匹配点)在哪,产品形态还没有找到。我整体觉得,ToC 产品是符合演化论的,有一个赛马机制,一些好的想法在快速市场验证中会出来,还有一些注定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我们觉得在**去年三四月份那个窗口,当时如果投身 ToC 直接做这个事,会失去一些市场的技术窗口。因为前面这个时间非常非常重要,(这时的增长)是钱买不回来的。** 再看 ToB,是难赚钱、需要跟客户喝酒、回款非常慢、需要非常大的销售团队、需要有很多合作伙伴。这不是一个新兴的创业公司应该去做的事情,更多是云厂商等积累了很多资源的公司才能去做。 我们选择的模式叫 PLG ToB,通过开源社区、生态,完成最大化的市场覆盖率,达到最低的获客成本,**通过 ToC 的成长速度、最终触达 ToB 的用户给你付钱。** 如果去看 SaaS 产品的话,这类产品最大难度在于获客成本,获得一个用户需要花多少钱? 传统 SaaS 模式要么做 SEO(搜索引擎优化)、要么通过社区推广、要么通过广告投放等方式来获客,这是一个算帐的生意,投多少钱回来多少用户。 但是生成式 AI 整体的品类是世界上最卷的赛道,你需要最大化地得到你的市场覆盖率,你需要赢。当时选择传统 SaaS 模式,我们显然没有办法赢,因为这是一个算帐的模式,多少钱都不够投。 有另外一个例子,Atlassian,就是做 Jira 和 Confluence 的那家公司,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获客成本比其他厂商都要低,19% 的获客成本,这些用户几乎是以非常低的成本进来、然后付订阅费的。 Dify 在过去一年半已经服务了全球 500 强企业中 40 家,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因为传统来说,一个 ToB 企业做到三五年才能接触到这些厂商,而且我们获客成本几乎为 0,从公司创立到现在,我们一共花了不到 40 万人民币市场费用做到这个数字,这是 PLG ToB 的力量。 **传统的公司需要两年或者更久达到自己的盈亏平衡线,PLG ToB 公司基本上是在七八个月的时间。**Dify 给一些开发者树立了一个榜样或者跑通了一个模式,这是一个来自于本土的企业,如果你要去做全球 ToB,这是跑得通的模式,你能通过这个方式获得增长。 ## **03 ****开源对做 ToB 市场的好处:建立信任** 第三问题是为什么选择开源? Dify 是基于阿帕奇 2.0 协议去做的一些修正的开源协议、去开放的产品,这个产品的发行、给用户用是不要钱的,但是在特定情况下,比如大用户量、大租户情况下需要给我们一些授权费。 我们通过 PLG 去获得的最快增长速度,去赚 ToB 的钱,但是**ToB 本来最大难题在于说怎么让用户信任你**,他们会挑战你的工程,挑战你的 SaaS 服务或者软件工程安全,挑战你有没有供应商资质,很多这样的问题。 开源是本土团队最快 GTM(进入市场)到全球的方式,因为你把你的源代码公开了,你甚至把整个软件的构建过程,每次提交 issue、commits 都公开了,他们天然可以感知到:你是不是一个真诚的认真的团队、可以感受到你的软件是不是可靠的,这是我们跑出来的模式。 ## **04 ****One More Thing:****勇敢迈出去,不要低估自己的好运气** 你在构建一个新的产品和新的公司中,你会在这个过程中去获得那些相信你的人给你的支持,我们在过去一年半有一些小经历,首先在客户上赢得了大客户。 我们曾经有一个欧洲客户来询价,我们报了一个数字,合作过程中他们说「你们的服务非常好,我要给你付两倍的报价,同时给你一个 million(百万)美金的市场推广费用」,这是我以前创业过程中从来没有遇到过的。 我们招聘员工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来自 QS 50 大学,他们放弃了非常好的职位,找到我们,来到我们的团队。坦率说我自己是初中毕业,我真的认识了非常好的人。 再说说我们的投资人,今天大家知道,融资环境不如意。我们第一轮天使投资人,没有大篇幅跟我聊商业模式怎么样,而是说「我喜欢你们的故事、喜欢你们的团队」。这是一个非常柔性的、感性的评价。 我们的合作伙伴,因为今天 Dify 和几大云厂商,包括 Azure、AWS 都有很深的合作,AWS 在中国所有的产品销售和云捆绑带着 Dify,在日本和美国也是这样。我们以前是不敢相信可以和 AWS、微软做这么大的合作,他们都是派出全球的 VP 或者中国区负责人来跟我们做合作。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 所以我想跟大家讲:**不要低估自己的运气,要把自己的状态展开。**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上一次创业和现在创立 Dify,很多东西都不在我的计划之内。或者我换一种说法,如果你计划了某件事,把一个事算得非常清楚,要去做美国市场、中国市场、去做哪个国家的市场,算清楚之后其实你能达到的最好的状态,大概率也就落在你的计划里,但是如果说你把一定程度的自己开放出来交给市场,交给自己运气,交给时代给你的机会,你会发现有很多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出现,完全不在你自己的计划之内,这是我做所有事情的经历。 今天我相信来这里的观众很多是产品经理,我也给大家一些信心,不要去畏惧做选择,不要害怕迈出第一步,去尝试做这样的事,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回报。初创不要紧、小公司也不要紧,你自己技术没有那么好、团队没有那么好,不要紧,把自己开放出来。
诺邦股份:目前纳奇科向胖东来销售规模较小,预计占公司2024年度营收比例不足1%。
**长江存储近日推出了PE321固态硬盘,凭借其第三代三维闪存技术,以高达6.4TB的容量引起了广泛关注。**现在这款SSD已经来到我们评测室,下面为大家带来图赏。PE321是长江存储首款采用晶栈Xtacking 2.0 技术的PCIe 4.0企业级固态硬盘。 其**最大顺序写入速度达到6400MB/s,读取速度更是高达6800MB/s**,这在处理大容量数据时无疑是巨大的优势。 随机读写性能方面同样不俗,在进行4K随机读写测试时,其写入性能稳步达到650k IOPS,读取性能为580k IOPS,这使得它在小文件操作频繁的场景中也能轻松应对。 **表明采用厚实的金属外壳,正面与背面都采用密集的凹凸格栅纹理设计,能有效增加外壳的散热面积。** 内部的PCB采用了双面设计,正面板载了多达8颗闪存颗粒、5颗内存芯片(用作缓存)。背面也板载了8颗闪存芯片、5颗内存芯片,以及一颗SSD主控、一颗用于掉电保护设计的大容量电容。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4168.htm)
由于 TP-Link 互联网路由器屡次与中国相关的网络攻击有关,美国当局出于国家安全考虑,正在考虑禁售该产品。 [据](https://www.wsj.com/politics/national-security/us-ban-china-router-tp-link-systems-7d7507e6?st=SEX5iL&reflink=desktopwebshare_permalink)华尔街日报报道,商务部、国防部和司法部的调查人员都对该公司展开了调查,据说商务部的一个办公室还传唤了TP-Link的相关热晕。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1/0406/22de3bcfd66f3e4.jpg) WSJ 报道称,美国当局可能会在明年禁止在国内销售 TP-Link 路由器。 针对 TP-Link 的行动很可能由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负责。 TP-Link 占有美国家庭和小型企业路由器市场约 65% 的份额,国防部和其他联邦政府机构也在使用其网络通信产品。 该公司的市场主导地位至少部分得益于其路由器的超低成本。 据报道,美国司法部正在调查 TP-Link 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是否违反了禁止滥用垄断地位的法律。 消息来源还称,TP-Link经常不处理交付给客户的路由器中经常出现的安全漏洞。 今年 10 月,微软披露了一个受攻击设备网络,其中大部分网络设备都是由 TP-Link 生产的,这些设备经常成为与中国政府有关的黑客攻击活动的目标。 TP-Link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业务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发言人表示,该公司会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行动解决已知的漏洞。"我们欢迎任何与美国政府接触的机会,以证明我们的安全实践完全符合行业安全标准,并展示我们对美国市场、美国消费者以及应对美国国家安全风险的持续承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4164.htm)
提起山姆,不知道在座各位第一时间会想起什么?**对于小雷来说,它家plus版的大包装的确“真香”,非常适合家庭式购买。但与此同时,它家的会员卡也是“真贵”,一年大几百的费用。**在国内除了胖东来超市,小雷还真找不到第二个能跟它对比热度的。一家超市频繁登上热搜,引起国民讨论度。 那问题来了,**明明需要收费的超市,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喜欢去消费呢?** 其实这个答案有很多,不仅仅只是因为山姆的大包装。营销方面、食品健康方面、省心购方面、售后方面种种,都是国人消费的原因之一。 前段时间的瑞士卷事件,也助力山姆再上一波热度。16片的瑞士卷售价59.8,家里人想怎么分就怎么分。**还有各种“穷鬼套餐”、“山姆购物攻略”营销文案,直接把山姆与网红超市连接在一块。**  图源:小红书 **但就这个会员卡啊得说一说,它阻挡了不少消费者的脚步。**有些人可能只是想着进去逛一逛,看一看买点东西,保不准下一次还会不会来,就这么买了会员卡感觉很亏。 还有一类就是个人生活的那种,像小雷跟室友一起两个人,去一趟山姆买的东西其实并不多,而且没吃完的话很浪费。花这大几百购买会员卡,还不如去附近的商超买点,也是要啥有啥。 不过中国地大物博,人才辈出,**凡事都讲究一个“有需求必有市场”。** 这不,**山姆的“好消息”来了。** 以前你要有会员卡才能进,**现****在给你整个“一日体验卡”出来了。**  图源:小红书 小雷在社交平台上一搜,哐哐一堆的教程呈现在我眼前,那是生怕你看不懂啊,图文视频版教学一应俱全。 然后我寻思**点进去看一看,是不是真能领到,结果人家回复我一个“有偿分享”,那这,不还是得要钱呢嘛,这跟线下的黄牛有啥区别?** 诶,还真别说,线上黄牛发展得还挺多,各种明码标价,什么带入价格10元一人,两人15.9、三人19.9、四人25.9元。 就是这个服务时间要稍微晚一点,得在晚上6点之后才能进行。 **除了线下带人结账一条龙以外,线上的“代购”也越来越多,甚至有部分代购已经凭借这项业务,年收入过百万...**  图源:网络 **这类现象不仅仅在山姆有一条成熟的产业链,在胖东来也同样如此。** 不过好在,胖东来已经针对代购这一行为采取了各项措施打击,让更多的本地人和外来人员能买到产品。 而山姆,最近这几个月内翻车也翻了不少次。 **前有贴标签的69.9元的卤菜拼盘,后有“甲醛含量”项目不符合A类的纺织品要求;**还有网友反映下单的是外卖肥牛片,到手的却是“肥油片”;买到的榴莲千层里边不新鲜,疑似有虫子等等问题。 再加上这次的“体验卡”事件,令部分消费者感到不友好。 一方面自己办了卡,有时候家里人要去消费,需要本人亲自登录且不说,还有可能被拒绝进入。结果黄牛随便这么一操作,就顺利进入了,属实有点无语住了。  图源:网络 不过实话实话,在国外山姆就是一个普通的仓储型超市,开来中国后凭借“营销”打造中产阶级的光环,令不少消费者前往打卡购买。 **但归根结底,它也只是一个超市。**没有高贵之分,只有合适或不合适,有需求的人可以选择山姆,没有需求或用不着的,国内也有其他的超市等你去挑选。 **主打四个字,各有所需。**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4162.htm)
知名席位方面(1)方新侠席位:净卖出文化传媒、黑色家电(2)章盟主席位:净买入煤炭采选、AI眼镜概念、通信服务、软件开发,净卖出专用设备、电力、化学燃料、文化传媒(3)苏南帮席位:净买入养殖业、家居用品,净卖出零售概念、消费电子(4)玉兰路席位:净买入零售、AI眼镜概念(5)方新侠席位:净买入汽车、净卖出文化传媒
 本期时间轴制作:Tcho_Tcho 一行人虽然虽然明知皮亚兹满口谎言,但是如今他成为了此地实质上的最高长官,却也拿他没有办法,皮亚兹甚至还有恃无恐的公开接见他们。双方经过一系列各怀鬼胎的试探之后,“学长”罗梅决定来一招调虎离山……… 【世界尽头的酒馆】是一档GPASS会员独享节目,在隔周的星期四更新。马上订阅GPASS,与4位冒险者一起经历这场充满惊喜的旅程吧! [<GPASS专题页面>](https://site.gcores.com/gpass/)
"It is true that software enables hardware beyond its basic capabilities. Eventually, the hardware is going to become the bottleneck again and the pendulum will swing back,” said Raibert.
由台积电(TSMC)、索尼、电装(DENSO)株式会社及丰田合作组建的日本先进半导体制造公司(JASM),于2022年4月在日本九州岛的熊本县开始建设新的生产基地。台积电已于2024年2月24日举办了启用仪式,并计划2024年底开始量产。  据外媒报道,目前台积电在日本首座晶圆厂(Fab 1)已进入大规模生产准备的最后阶段,而且收获了首批订单,来自于索尼集团和电装公司。JASM的总裁Yuichi Horita表示,该座晶圆厂能提供与台积电在中国台湾生产线的相同质量。 新工厂计划每月产量为55,000片晶圆,以22/28nm和12/16nm工艺为主。Fab 2目前正在规划中,计划2025年第一季度开始建设,2027年底开始运营,重点在于6/7nm工艺。未来Fab1和Fab 2两座晶圆厂合计月产能将超过10万片12英寸晶圆,生产面向汽车、工业、消费和高性能计算(HPC)相关领域的芯片。 为了确保Fab 1和Fab 2的顺利量产,JASM在当地雇用了3400多名员工。同时JASM还将努力加强本地供应链建设,目前有45%的元件从日本国内采购,预计2026年提高到50%,目标2030年进一步提高至60%。此外,Fab3也在安排当中,不过可能要等到2030年之后。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4158.htm)
“中国医药创新出海呈现出多样化的模式,每种模式都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优势与挑战,为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全球市场拓展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路径。”
马斯克可能是正确的,BCI技术普及运用的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但就目前而言,我们还没有就如何分配健康保险等资源达成社会共识,许多残疾人仍然缺乏获得社会服务的基本支持。这些问题是技术无法单独解决的。
据“晚点Auto”报道,特斯拉上海工厂接下来要做的两台 “新车” 都是 Model Y。**一款是下个月量产的改款Model Y,它类似Model 3焕新版,**在原有基础上改动内外饰、电池容量、电机性能和自动驾驶套件。**另一款是6座版Model Y,预计在2025年四季度交付。**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18/26dc063927bb4e05b6435341d7408a75.jpg) 此前报道显示,改款Model Y将会采用焕新版Model 3的前脸,LED大灯通过灯带相连形成贯穿式效果,车头看上去更为简洁。 侧面保持轿跑SUV造型,配备黑色双五辐轮毂,尾部则以贯穿式尾灯组为亮点。 **按照特斯拉以往惯例,新款车型上市前,老款车型就会推出折扣促销活动。** 而当前,特斯拉Model Y已经开展了尾款立减1万元的优惠,购车的朋友需要考虑清楚,自己是要买老款还是新款车型。 至于6 座版 Model Y,则是首度在中国市场推出,车内采用三排六座的布局。 不过,现款在售Model Y的车身长度只有4750毫米,轴距为2890毫米,在国内市场中,只能算入门级的中型SUV。 如果六座版Model Y的车身不加长,强行上三排的话,车主对第三排的腿部空间和乘坐舒适性,就不要抱太大期望了。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18/af99b743c58143de8c8fcc2ecbb38bc7.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4156.htm)
据报道,**1月份Microsoft 365应用程序将更名为“Microsoft 365 Copilot”,并且将迎来大规模改造,以更好地支持未来的“AI优先体验”。更新将涉及Microsoft 365应用界面的多项改变,大致如下:**移除顶部标题栏,将用户资料、设置和反馈等工具移至底部左侧工具栏; 搜索框将显示在主页上,供用户跨多种文件类型和存储位置查找所有内容,注意:搜索体验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左侧工具栏上的所有应用程序都与顶部对齐,Microsoft 365 Copilot Chat和Copilot Pages等AI功能一起呈现; 以前显示在组织主题下顶部标题中的组织徽标,将不再在应用程序中可见; Windows Microsoft 365 Copilot应用程序上的“返回”按钮将不可用,但用户仍然可以使用左侧应用栏在页面之间导航; “My Day”功能将从应用体验中删除,用户将不再在Microsoft 365 Copilot应用上看到启动日历和待办事项的按钮; 帮助创建功能将从Microsoft 365 Copilot应用程序中停用,转而通过Copilot标签进入AI驱动的文档创建。 **此外,微软还概述了对Copilot的一系列改变,对于企业客户,人工智能助手将被称为Microsoft 365 Copilot Chat,并将在 M365Copilot.com 上提供,大致如下图所示:**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18/ccc96850-b765-4b94-bb66-471e8600127f.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4154.htm)
**12月18日下午,日本经济产业省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将分别向本田汽车公司和丰田汽车公司提供巨额补助金,以强化两家公司在氢燃料电池(Fuel Cell, FC)领域的生产能力,特别是针对卡车等商用车的应用。**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补助政策,企业的脱碳相关设备投资可获得三分之一的资金支持。**本田将获得147亿日元,丰田则获得112亿日元补助。**此举被外界解读为加速日本在氢能利用方面的进展,同时占据全球脱碳进程中领先地位。 此前,本田一直专注于为自家乘用车研发燃料电池系统。本田计划将其技术拓展至商用车(如卡车)及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备用电源,并设定到 2020 年代中期,年销量达到 2000 台。 丰田则计划到 2030 年实现每年销售 10 万套燃料电池系统,其中大部分将用于商用车。另外,它将重点放在需求较大的欧洲和中国等地推广其燃料电池卡车。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政府在 2023 年更新了其氢能基本战略,**明确提出要加快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商业化步伐,并尽快建立一个有利于日本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支持体系。根据预测,到 2030 年,全球氢燃料电池市场的规模预计将突破 4 万亿日元。为此,日本政府将继续加强对供应链建设的支持力度,确保日本企业能够在快速发展的国际市场上保持强劲的竞争优势。 **回溯到2021年7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就联合相关部委更新了“支持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绿色增长战略”。**根据其战略安排,氢有望助力发电(燃料电池、汽轮机)、运输(汽车、航运、飞机、铁路等)和工业(炼钢、化工、炼油等)各领域实现脱碳。政府会重点关注氢发电涡轮机、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还原冶金等日本公司拥有全球竞争力的技术领域,对满足条件的燃料电池生产企业提供最高10%的税额抵扣或50%特别折旧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日本而言,能源匮乏,土地资源匮乏,所以无论是火力发电,光伏发电都不适合日本,**日本也有意构建一个以氢能为主要能源的清洁城市,这也正是它钟爱氢燃料的原因。 据了解,“氢燃料电池”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称作为“电池”,这是一种“质子膜交换发电”技术,更接近于一台发电机,其本身无法蓄电。它的本质是将氢气和氧气通过质子膜催化后逆电解进行发电。而这个过程中除了“水”没有任何排放。 **那么,氢燃料电池究竟有什么优势?** 1、补给时间短,直接加氢,一般只需 3-5 分钟。 2、无二次污染。氢燃料电池主要的成分是氢,在使用寿命结束后,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3、续航里程更远。氢燃料电池储能密度高,且重量轻,所以 氢燃料电池的续航里程相较电动汽车,普遍更远,均超过 500 公里。 基于以上方面,日本政府今天发布扶持本田丰田加速氢能源商用化进程的新闻,并不奇怪,这是在贯彻实施之前制定的战略规划。 **值得关注的是,**今日早间传出了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正在探索合并的新闻。不知此次本田获得的147亿补助,是否会受到此事件的影响。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18/6a60371b9faf4186a881289723261a6d.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4152.htm)
今日下午,极越汽车公关总监徐继业在朋友圈公开回应了“极越员工万字怒怼CEO”的文章,言辞非常激烈。他表示:今天一篇所谓员工们攒的稿子很火,不过说实话,这些内容的质量,比当年贴XXX的那伙人质量差远了。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个公司走到今天,**就都是老板的问题,任何一个员工都没有责任?** 无论如何,这个公司是谁带着大家,干出了01,07两款车型,是谁从投资者那找到钱,给包括我在内的一堆傻逼发工资,大家扪心自问这个公司最拼的人,如果有一个的话,那个人是谁? 最后徐继业还总结称“**仆从的眼里没有英雄。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img1.mydrivers.com/img/20241218/eb50152d-21d7-4b73-a857-43e9b3a10b6e.jpg) **事件回顾:** 今日网传甚广的一篇文章为“极越员工万字怒怼CEO 看完真的拳头硬了”,里面的主人公是一名极越员工,他用品牌参与者的视角分享了很多他对极越、对夏一平的看法,以及夏一平在日常工作中里的各种所作所言。 根据该员工的表述,极越的突然雪崩确实和CEO夏一平长久以来的各种骚操作密不可分,**包括但不限于他非常自大,且沟通方式非常暴躁,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搞 “ 一言堂 ” ,觉得自己啥都懂,而且啥事都是他说了算**,具体就不展开了,这里放上**[传送门](https://mp.weixin.qq.com/s/frWOHM6qWent5xhb2QO3qw)**,感兴趣的可以跳转观看。 值得一提的是,**徐继业本人今年曾因为吐槽小米财报和雷军被全网狂喷**,后续其顶不住压力请求放过,还被夏一平进行了内部处罚,但具体处罚细则并未公布。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641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