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上午消息,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召开股东沟通会,讨论了正在进行中的E轮融资计划。据悉,本轮计划融资规模约40-45亿元人民币。 过去的三个月,身处震荡期的哪吒汽车经历了“聚焦瘦身”等一系列内部调整动作,月度运营费用下降70%以上。2024年12月6日,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方运舟发布公司全员信,称哪吒汽车未来将实施六大改革举措,在2-3年内能实现销量一半在国内、一半在国外,实现整体盈利。 进入2025年1月,哪吒汽车位于桐乡的整车工厂已逐渐复工,线下部分门店也启动了新车交付。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1209/e753f49a1f79f66.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3850.htm)
 # 打破循环 受社会环境影响,老辈的教育理念多以批评为主,经历这些的孩子在长大后也很可能把这样的教育理念延续下去。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的的发展,现今更多家长开始尝试更温和的教育方式。于是有人做了这样一张图,长辈教育后代言语犀利,而当代父母的言辞总是充满爱与鼓励,而我们应该是打破循环的一代。  上面这张图被翻译成日语发布后,10天内获赞得超26万,属实是一碗美味的鸡汤。很可惜这张图出自何处已难考证,我只在B站找到了一支发布于2023年3月的视频,但应该也不是原创。  在多数人还在反思子女教育时,那些有趣的灵魂已经开始做图了。  (无孩爱猫)  (反骂父母)  (管人)  (集中火力)  (活全家)  (最后再放两个二次元)  # 人神共愤的埃及蟑螂 画师@ironlily_art 在前些天发布了一张古埃及绘画的二创图,重现了一个女人手持尖刀与木杖,和巨型蟑螂对峙的场面。并配文:我们不用再面对巨型蟑螂,要归功于古埃及人已经和他们抗争过了。  起初我以为左上角的原图是仿古风格的恶搞图,但查证之后发现图是真的…… 有不少流传至今的古埃及画作证明当年的人们饱受虫害。图中的昆虫很可能是Polyphaga aegyptiaca(一种蟑螂,形似我国的“土鳖”),彼时埃及的饮食店、寺庙、墓穴常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会啃食食物、裹尸布,甚至木乃伊。不少画作中还记录了人们用刀、矛等武器与之对峙的样子。画中蟑螂的尺寸或存在夸张成分,但也侧面表现出这些蟑螂对当地人的威胁。    埃及神话中还记载着一个传说,集“尼罗河源头之神”、“陶工之神”、“造物之神”身份于一身的克奴姆还能保佑人们免受蟑螂侵害。《死者之书》中就有这样一句咒语:“卑鄙的蟑螂啊,离我远点,因为我是克奴姆。”  # 小手别乱举 在川普的就任典礼上,科技领域的亿万富翁伊隆·马斯克也上台演讲。在说完 "My heart goes out to you"之后,他伸出右臂,并将小臂伸直,随后转身又做了同样的动作。无数人在直播中看到了马斯克的动作,认为太像“Seig Heil”了。  除了来自民众的调侃,不少媒体与政治人物也开始围绕这个动作开始大做文章。一时间,此话题的热度甚至盖过了川普上台本身。   马斯克本人也对视频做出了回应:“他们需要些更高明的脏招。对于‘每个人都是希特勒’的攻击已经倦了”。  随后他又转发了多个相同手势的抓牌,包含多名政治人物以及泰勒·斯威夫特。    # 是头一次体会到公式的乐趣吗? 菰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在东亚、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东南亚部分地区广泛分布,在民间也被称为“茭草”。人工栽培的菰通常都感染了菰黑粉菌,这种植株无法开花结实,只能通过匍匐根茎无性繁殖,这就会导致幼嫩茎部膨大形成菌瘿,也就成为咱们餐桌上常见的“茭白”。  而日本人对于茭白的兴趣貌似不大,古代日本常用菰编织成神社的注连绳和茅轮,菰黑色的种子也常被加工为画眉和齿黑的颜料。 而在民间, 菰的叶子也被磨成粉末,放到泡澡水里,说是里面富含矿物质和氨基酸,对身体好。而民间还有一种说法是菰黑粉菌的发酵可以防止泡澡水腐坏,而且可以治疗皮肤病(并无科学依据)。  (日本甚至有70年没换水的菰老汤)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日本人而言,他们也没听过菰叶子粉的泡澡水可以长久不换的说法,更别提亲自实践了。但2024年12月中旬,一支短视频却让这个“偏方”人尽皆知。用户cos2mos2在insta上传的视频中介绍道,自己已经1年半没换家里浴池的水了,随后便开始介绍菰泡澡水的功效。起初日本网友还只是为一年半不换的洗澡水所震惊,视频也因此广泛传播。  其开场方式“我已经一年半没XXX了,你知道XXX吗?”也被无数人竞相模仿,成为日本风靡一时的行文公式(マコモ湯構文)。  (“一年半没写作业了”、“一年半没那啥了”) 还有人用卡牌拼凑出“マコモ温泉”,并把水涂黑。  也有人认为,整个地球就是个巨大的浴池,已经44亿年没换水了。 
<blockquote><p>营销的本质是什么?在众多复杂的理论和技巧背后,营销的核心其实可以简化为“人、事、物”的关系。本文从营销的基本定义出发,结合作者提出的“点线面体”理论,深入剖析了营销的底层逻辑。</p> </blockquote>  我们学习营销的东西,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招式,但招式易学,内功难参透,如果只看招式,就容易着相,不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更何况,我们所能学到的招式,还有那些所谓大咖的课程,都是“外宣”,而非“内参”。 如《一代宗师》中讲的“面子和里子”,只讲面子,不讲里子。胡宗宪说:“圣人的书是拿来读的,拿来做事是百无一用。” 因此,我们想学营销,还要从根上学,营销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卖货,就是为了赚钱,离开这个根本,就容易被“文案”、“创意”、“广告”之类的细枝末节所惑。 所以本篇文章,我们就讲讲营销到底是什么。 营销不同于销售:销售是一对一,营销是多对多;销售是钓鱼,营销是网鱼;营销是销售的铺垫,销售是营销的实现; 营销不等于文案:写文案只是营销的小把戏,江小白文案写得再好,卖货还是要靠那三百万个网点渠道; 营销不只是创意:创意如同饭馆的摆盘,摆盘再漂亮,也不能解决让人持续进店消费的问题; 营销也不是广告:如果目的是为了打胜仗,那广告最多算文工团,当宣传队都不够格,只有广告商和代理商,才会夸大广告的作用; 营销不是造概念:任何看似新鲜的营销概念,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都是新瓶装旧酒的哗众取宠,什么“反着卖”、“认知”、“降维”全是扯; 那什么是营销?营销该做些什么?其实早就有人给出了定义: 市场营销=STP+4P+CRM ——菲利普·科特勒(现代营销之父) - STP=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 - 4P =产品、价格、渠道、宣传 - CRM=客户关系管理 假设你要开一个餐馆 STP:你要赚谁的钱 - 市场细分:川菜还是粤菜?正餐还是快餐?堂食还是外卖?市场细分,是选在哪块钓鱼; - 目标市场选择:你决定做川菜外卖,主要客户是周边写字楼里的社畜上班族,目标市场,就是你决定要钓鱼还是钓虾,根据他们的喜好,准备不同的饵料; - 市场定位:你提出现炒现卖不做预制菜,价格略高,主打高收入白领,市场定位就是钓多大的鱼,准备多大的钩; 4P:你怎么赚他们的钱 - 产品:有哪些菜品,套餐?哪些卖得好,哪些卖得不好? - 价格:怎么定价?低价走量还是高价要利润? - 渠道:地点开在哪,哪里你的目标人群多? - 宣传:怎么让目标客户知道你? CRM:你怎么持续地赚他们的钱 客户关系管理:怎么让顾客持续买你?积分、优惠、特权、收集反馈等等。 市场营销=STP+4P+CRM,这个公式就是市场营销的灵魂,不管你什么行业,什么业态,什么模式,都离不开这个公式。 但是,你看完可能还有点懵。 产品是现成的、定价是浮动的、渠道是固定的、活动也在经常做,难道剩下的就是做做广告? 不用急,我们将上面的公式拆分变形,得到了第二个公式:弦发泽实操公式 市场营销=人事物*点线面体——弦发泽 任何工作,无非三元素:人,物,事; - 人:一切与人(顾客)和人的行为相关的事,比如怎么让人知道你,怎么让人喜欢你,你的顾客从哪来。。。 - 物:一切与产品(服务)相关的事,比如产品定价,产品策划,产品定位,产品组合。。。 - 事:链接人和物的纽带,比如营销活动,公关传播,数据分析,营销工具。。。。 了解人物事的构成,让我们更加具备体系化的思维。 将人物事再次拆分,就是点线面体; 人物事各是一个整体,由多个面组成。 比如人(客户),用创意吸引人,用渠道触达人,用流量聚拢人,用销售转化人,用复购拴住人,用体验让人留存,用情绪让人传播,用特权让人拉新,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面,搞定人的事,营销就成了一大半。 每个单一的动作都是一个点,多个点组成一条线,多条线组成一个面。 比如流量这个面,由付费流量,免费流量,碰瓷流量,偷流量等多条线组成; 付费流量这条线,又由传统广告,新媒体广告等多个点组成。 人物事的大致框架,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导图,限于篇幅这图写的比较粗放,后面我们会掰开揉碎了一一细讲,当然除此这些“冠冕堂皇”的方法之外,还有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手段,就是营销的“面子和里子”。  人事物的营销理论,有两个需要注意的点: 第一,人事物三个元素相互独立,也有互相交叉,人离不开物,物离不开事,事离不开人; 比如想让客户喜欢你,离不开对产品的塑造,想把你的好传递给客户,离不开事件传播; 第二,每一个营销的动作,都要同时包含人事物三元素,缺任何一个都是失败的营销; “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白马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在火堆旁。 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这段文案看过吧,写得好吧,但却是失败营销的典型。 因为这里面只有事,没有人,没有物。 客户看到这段文案很感动,然后呢?他们想的是“我要去旅游”,而不是“我要购买你的产品(服务)”。 第一没有指向性,第二没有带出自己的产品,你以为这是个旅行社的广告吧,其实这是个女装店铺的文案。 史玉柱为什么是营销大师,看脑白金的广告:收礼只收脑白金。 - 人:送礼的和收礼的; - 物:礼品,健康; - 事:送礼; 相同的还有怕上火喝王老吉: - 人:吃火锅,重油重辣重口味的年轻人; - 物:凉茶,草本植物配方; - 事:降火气; 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 - 人:经常用脑的学生; - 物:核桃能补脑; - 事:给经常用脑的学生补充脑力; 点线面体的理论,也有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点:连贯一致性。 点不要偏离线,线不要偏离面,否则互相聚不起来,就是一盘散沙,点线面要保持连贯一致,才能形成1+1>2的协同效应。 比如你的销售主张是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你在各个点突出的重点都应该是补脑,或者和补脑、营养相关的东西,如果这个点讲补脑,那个点讲口感,另一个点又讲低脂,这就乱套了。 总结一下,权威的营销定义:市场营销=STP+4P+CRM 弦发泽的实操定义:市场营销=人物事*点线面体 但无论权威也好,草根也罢,面子也好,里子也罢,都是营销的招式,招式需要由内功催动才能产生效果。 而营销最重要的内功,叫做销售思维,一切不指向销售的营销动作,都是自嗨。 本文由 @ 弦发泽说营销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作者 | 林晴晴 编辑 | 彭孝秋 36氪获悉,近期,复合五轴机床厂商「今科机床」已完成A轮融资,金额为5000万元,本轮投资方为工业母机产业投资基金,沐宸资本担任本轮及长期独家财务顾问。工业母机产业投资基金于2022年成立,基金管理规模为150亿元,是一支专注支持工业母机全产业链发展的国家级产业基金。 「今科机床」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专注于机床智能制造和定制化行业解决方案,其研发制造的高端五轴机床产品广泛应用于民用航空航天、汽车、新能源、医疗、珠宝和模具等多个行业。 全球制造业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型加速。随着航空航天、汽车等高端制造业对加工精度和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五轴机床作为一种能够实现复杂加工任务的高端设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据Straits Research报告统计,全球机床市场在2024年达到约1201.9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1292亿美元。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床生产国和消费国,2023年其数控机床市场规模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其中以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作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的高端机床数量占比仅为10-15%左右,整体市场在200~300亿人民币,而其中又以外资品牌居多。 当前,国内机床行业仍面临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多行业应用的普及上。尽管国内机床在性能和功能上与国际品牌差距逐渐缩小,但在稳定性和应用案例的丰富度上仍有提升空间。高端机床市场对稳定性和复合化要求极高,国内企业大多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仍依赖进口。 「今科机床」创始人邝锦富早年曾在学校的校办工厂担任技术指导,“当时,国内制造业对高端设备依赖进口,设备成本高且维护困难。我们看到了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之间的差距,以及高端设备市场的潜力。尽管国内机床行业在手动铣床等传统领域已占据主流,但国外设备已经进入数控化和自动化阶段,这种差距为国产机床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基于此,「今科机床」创立之初就主要针对高端市场,通过自主研发核心零部件并针对数控系统进行深度的二次开发,致力于解决高端机床的稳定性问题,其主要产品线涵盖了多个高端数控机床系列,包括复合五轴加工中心、五轴加工中心、卧式五轴加工中心、精密模具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数控双头镗床以及雕刻机床等。 其中,据了解,五轴加工中心系列如JK80五轴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新能源、医疗和珠宝等行业。卧式五轴加工中心如JK80-5AXIS、JKG1600-5AXIS已通过2024年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评选。「今科机床」联合创始人周淑芬进一步介绍,“公司是国内少数专注于复合化机床的企业之一,通过将多种工艺集成到一台设备中,以减少客户设备投资和生产成本。”  复合五轴数控机床 JK65 其中,uniBLOCK系列和低重心系列是「今科机床」的特色产品,前者以整体铸造床身和高刚性摇篮结构为亮点,后者则通过低重心设计和短悬伸Y轴结构,实现高精度和高刚性加工。 从核心技术路线来看,「今科机床」的机床产品主要围绕多轴化、复合化、智能化和无人化展开。周淑芬告诉36氪,“公司已自主研发精密复合主轴、高刚度五轴转台、内藏式转台夹具等核心零部件,并对CNC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高度集成的多轴复合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今科机床」已通过自研精密工作母机和超精密导轨磨床,实现了机床零部件的完全互换化和高质高效量产。” 目前,「今科机床」的主要客户覆盖精密模具、汽车、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等行业。未来,公司将重点布局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 此外,「今科机床」计划在未来几年内重点发展智能化机床,打造智能制造生态系统。周淑芬认为,“国内机床行业目前正处于从多轴化向复合化、智能化发展的阶段。尽管中低端市场已经相对成熟,但高端机床市场仍处于稳定性提升和多行业应用普及的关键时期。虽然国内企业在高端机床的性能和功能上与国际品牌差距逐渐缩小,但在稳定性和应用案例的丰富度上仍有提升空间。” 团队方面,「今科机床」创始人邝锦富在机床技术研发和企业管理方面拥有二十余年行业经验,公司配备有近30人的研发团队,外聘技术专家,拥有多项核心专利技术。
 ## 11 月智能泊车事故原因公开 小米宣布召回 3 万多台小米 SU7 1 月 24 日晚间,小米召回多台汽车的消息在业内引发关注。根据小米方面提供的信息,1 月 24 日,小米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小米 SU7 标准版召回计划,召回 2024 年 2 月 6 日至 2024 年 11 月 26 日生产的部分 SU7 标准版电动汽车,共计 3.0931 万台(车辆型号 BJ7000MBEVR2 涉及车辆 1.841 万台;车辆型号 XMA7000MBEVR2 涉及车辆 1.2117 万台;车辆型号 XMA7000MBEVR5 涉及车辆 404 台)。 __ _小米汽车销售门店和小米公司标志 LOGO|来源:视觉中国_ 根据小米的说法,此次召回与软件升级有关,OTA(空中下载技术)软件升级召回意在进一步提升智能泊车辅助功能的可靠性,通过对车辆进行免费远程升级(OTA)即可完成,不需要车辆进店进行任何检查或处理。车型方面,本次 OTA 软件升级召回仅针对 2024 年 11 月 26 号前生产的部分小米 SU7 标准版车型,并不涉及其他版本的小米 SU7。(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Meta CEO 扎克伯格:今年将大幅扩充 AI 团队,年底 GPU 数量将超 130 万 1 月 24 日消息,Meta 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当地时间 1 月 24 日在社交平台 Facebook 表示,将在 2025 年实现约 1GW 的在线计算,到年底 Meta 将拥有超过 130 万个 GPU。 扎克伯格表示,Meta 计划今年投资 600 亿至 650 亿美元(IT 之家备注:当前约 4371.78 亿至 4736.09 亿元人民币)用于资本支出,同时大幅发展人工智能团队。(来源:IT 之家)  ## 免费版 ChatGPT 将接入 O3-mini 模型 1 月 24 日讯,据 TomsGuide 报道,OpenAI CEO Sam Altman 表示,免费版 ChatGPT 即日起接入 o3-mini 模型。  o3-mini 模型是 OpenAI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的一部分。虽然与旗舰型 GPT-4-turbo 模型相比,o3-mini 的规模较小,但它的响应速度更快,计算要求更低,并能轻松处理更简单的查询。 Altman 表示,此举旨在改善免费用户的用户体验,同时为依赖该平台进行专业和密集型使用的付费用户分配 GPT-4-turbo 等优质资源。(来源:品玩)  ## OpenAI CEO Sam Altman晒「星际之门」首期工厂 1 月 24 日消息,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在社交平台 X 晒出「星际之门」首期工厂。据 SemiAnalysis 透露,「星际之门」的第一阶段已经确定,并在德克萨斯州阿比林数据中心基地展开,计划打造 10 个数据中心。(来源:钛媒体)  ## 特朗普说将要求沙特王储 MBS 投资 1 万亿美元 1 月 24 日消息,有报道称沙特阿拉伯将在美国投资至少 6000 亿美元,但特朗普在世界经济论坛 2025 年年会上表示,他将要求沙特阿拉伯王储「凑整到 1 万亿美元左右」。(来源:钛媒体)  ## 智谱管理层变动:前 Midjourney 亚洲副总裁加入,首席战略官离职 近日中国 AI 大模型「六小虎」之一的智谱,管理层发生了以下变动:前 Midjourney 亚洲副总裁王玥婷加入智谱,主要负责多模态产品和市场;智谱首席战略官张阔、副总裁曲滕于近日离职。 针对上述信息,截至发稿前,智谱暂未回复。新担任智谱多模态产品和市场负责人的王玥婷,此前曾担任估值超 10 亿美元的 AIGC 明星公司 Midjourney 的亚洲副总裁,负责 Midjourney 中国区的运营。(来源:36 氪) ## 字节跳动调整员工福利,新增特需医疗报销和外部健身房 1 月 24 日,字节跳动发布内部邮件,对员工福利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其中,员工商业保险将新增覆盖指定公立医院特需部、洗牙和子女流感疫苗,并提高自费报销比例;引入超级猩猩、乐刻等外部健身房,公司为员工覆盖大部分费用。  _北京字节跳动总部|来源:视觉中国_ 同时,为了区分福利和激励,将于 2026 年起停发春节红包,今年春节红包将继续发放,额度与去年持平。此外,下午茶形式和节假日礼盒也有相应调整。(来源:36 氪)  ## 哪吒汽车召开股东沟通会,计划 E 轮融资超 40 亿人民币 1 月 24 日,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召开股东沟通会,讨论了正在进行中的 E 轮融资计划。据了解,本轮计划融资规模约 40-45 亿。过去的三个月,身处震荡期的哪吒汽车经历了「聚焦瘦身」等一系列内部调整动作,月度运营费用下降 70% 以上。 2024 年 12 月 6 日,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方运舟发布公司全员信,称哪吒汽车未来将实施六大改革举措,在 2-3 年内能实现销量一半在国内、一半在国外,实现整体盈利。(来源:36 氪)  ## 奥迪 Q6 e-tron 硬派越野概念车亮相:门式车桥 + 巨型轮胎 IT 之家 1 月 24 日消息,奥迪(Audi)昨日(1 月 23 日)在 Facebook 上发布动态,展示了一款基于 Q6 Sportback e-tron 打造的越野概念车。  这款概念车外观炫酷,配备了门式车桥和巨大的越野轮胎,极具越野气息,奥迪官方明确表示,这只是一台概念车,量产可能性极低。(来源:IT 之家 )  ## 国内首款商用电动固定翼飞机 RX1E-A 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 据中国民航网消息,1 月 22 日,零重力飞机工业旗下的锐恩飞机工业(浙江)有限公司正式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标志着国内唯一可商用的电动固定翼飞机 RX1E-A 迈入批量化生产的新时代。RX1E-A 由歼八Ⅱ总设计师杨凤田院士领衔设计,核心零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目前已累计安全飞行超 25000 小时,并获得超过千架意向订单。  作为双座轻型运动类飞机,RX1E-A 最大起飞重量为 630kg,续航里程可达 280km,续航时间为 150 分钟,换电时间仅需 5 分钟。该机型广泛应用于初级飞行员培训、飞行体验、低空观光等领域,具备低噪声、零排放、维护简便等优势,技术性能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来源:DoNews)  ## 微软专利探索 Copilot 新用途:化身 AI 心理专家,提供情感关怀 1 月 24 日消息,科技媒体 Windows Report 昨日(1 月 23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基于最新公示的专利,微软正探索将 Copilot 发展为 AI 心理治疗师,为用户提供心理治疗、医疗建议,甚至可在特殊情况或紧急情况下提供帮助。 该专利全称名为《在会话中提供情感关怀》,描述了一个 AI 系统,可以在用户与虚拟助手对话期间提供情感支持。(来源:IT 之家)  ## 乔治 R.R. 马丁合作发表了一篇物理学论文 《冰与火之歌》作者乔治 R.R. 马丁(George R.R. Martin)与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物理学家 Ian Tregillis 合作在《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发表了一篇物理学论文《Ergodic Lagrangian dynamics in a superhero universe》,推导了虚构外星病原体 Wild Cards 病毒的数学模型。 Wild Cards 病毒出自马丁主编的同名超级英雄科幻小说系列,故事设定在二战后的美国的架空历史,主要讲述感染了 Wild Cards 病毒的人类,这种来自外星的病毒可以重写 DNA 并使幸存者发生变异,但九成的感染者会死亡。幸存者有 9% 变异成 Jokers,1% 成为超能力者 Aces,部分超能力者的超能力毫无用处因此叫 deuces。马丁在打造 Wild Cards 宇宙时认为超英漫画中超级英雄超能力来源太多,他希望他创造的宇宙只有一个来源,他的合作者 Melinda M. Snodgrass 建议用病毒。《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期刊并不很有名,其影响分子只有 0.8。(来源:奇客) 
文|杨亚飞 昔日的新消费明星正在将“反思”作为一种日常。 36氪未来消费从一位元气森林内部员工获悉,唐彬森今日发布一封全员信,他在信中透露,**这一年“公司节奏比往年体感上快了不少,取得了行业平均增速4倍的增长。”**但并未展开谈论更多,反而大篇幅反思,多次强调“慢就是快”的经营节奏。 在这封内部信中,他多次谈到任正非的经营理念。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在内部信中引用任正非的话。2024年6月的8周年内部信中,他曾透露从10年前便在研究华为的崛起,彼时元气森林还没有诞生。 关于唐彬森和他这位“创业导师”的交集,一位接近唐彬森的人士曾告诉36氪,唐彬森曾拜访过任正非,并被后者批评做了太多业务线,这之后,唐彬森决定收缩阵线聚焦饮料主业。 而这一次,他强调公司要“日拱一卒”,引用的正是任正非的那句“华为像一只大乌龟,25年慢慢爬,全然不见路旁鲜花…"唐彬森说,“表象缓慢却持续的增长比短期快速涨幅更具现实意义。” 来自唐彬森的高密度反思,确实已经在元气森林的业务上显露效果。唐彬森在内部信中称,**“这一年……基本化解了过去几年渠道上累积的隐患。”**他所指的“隐患”,高峰期在2022年,当时元气森林渠道库存大量积压。 关于“日拱一卒”,他还举了一个英国人斯科特与挪威人阿蒙森竞争登陆南极点的故事。前者是17人队伍,装备精良,后者仅5人,代步工具简陋,但最终后者先到了南极点。“无论天气变化、路途起伏、队伍状态乐观与否,每天都要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完成30公里前进目标。” 唐彬森还称,“经历了创业的摸爬滚打,重读《龟兔赛跑》的心得是:**1)一个明确的长线目标更能够帮助业务聚焦;2)持久的耐心和韧性让我们有稳定内核面对变量世界;3)表象缓慢却持续的增长比短期快速涨幅更具现实意义。”** 唐彬森从任正非学习到的另一个管理理念是持续精进。他引用《自私的基因》的观点称,基因存在意义之一是“活下去”,而制度、流程、体系也是一个公司的内核,而元气近些年已经在持续体系化建设,“这是我们能够顽强生存的小秘诀。” 元气森林能走出昔日的低谷,最初带有一定运气成分,2022年末疫情后市场上电解质水需求暴涨,自建工厂的元气森林得以迅速承接,并借此做到品类第一。而在2024年,唐彬森称,“外星人保持卖力及占有率双重提升”。 但这之后,运气的比重在逐渐弱化。在2024年新长出两个新的大单品,一是好自在(此前称“自在水”),主打中式养生水;二是大冰茶,做冰红茶的减糖升级。唐彬森称“这一年……自在水异军突起,冰茶创新高。” 一位消费投资人告诉36氪未来消消费,**两大单品2024年销售额均超过10亿元,且冰茶销售额更高,属于是继气泡水、外星人之后的第三大单品。** 不过,相比于冰茶的成功,元气森林迄今仍未磕下无糖茶生意。尽管最早布局的燃茶,也升级了900ml装,还推出發茶、麦茶、菊花茶,但都还跟头部品牌有差距。 东方树叶是农夫山泉“长期主义“的产物,这个水饮料龙头,也是元气森林学习的对象。在经历过2022年的渠道阵痛之后,元气森林重整了经销商体系,并效仿农夫山泉、可口可乐等进行渠道共建。但东方树叶的地位显示出,这家后来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这封内部信最后,唐彬森称会保持热爱,这包括:活在当下、永远乐观、陪伴与珍惜。“唐僧是一个心存热爱的人,从不焦虑、从不困惑,念好每一天的经,走好每一步取经路。” 以下为唐彬森《**在日拱一卒持续精进的稳定行为中保持热爱》全文:**  唐彬森内部信
## 要闻提示 1.传小红书员工年终奖最高达50个月月薪,取消强制分配模式 2.又双叒泄密!陈震回应“泄密 OPPO Find N5”:没签过任何协议 3.比亚迪智能驾驶总负责人杨东生:大胆启用年轻人,采用轮岗制 4.用友网络预计年亏损超17亿:员工数减少3700人,离职补偿金同比增加1.4亿 5.传智谱首席战略官离职,前Midjourney亚洲副总裁加入 6.喜马拉雅CEO批主管让下属代写汇报文档,自己不干活还占用下属工作时间 7.“不在美国制造产品,就得缴纳巨额关税!”特朗普又来强硬表态 8.美国又一造车新势力陷困境:卡车制造商Nikola股价过去一年暴跌 95%,或出售全部资产 ## 今日头条 **传小红书员工年终奖最高达50个月月薪,取消强制分配模式** 近日,有小红书员工在社交平台爆料称,小红书2024年的年终奖:【绩效3.75】8个月;【绩效4】20个月+;【绩效5】20个月+30个月期权;如果能达到绩效5,基本上就相当于50个月了,给的确实不少。  此前,3.5、3.5 +、3.75 的绩效比例相对固定,如今全面焕新,取消强制分配模式。未来,公司将依据各部门整体绩效产出,定制专属“奖励包”。这意味着,表现卓越的部门将在“大蛋糕” 里切得更大份额,麾下员工冲击高阶绩效档位的机会大大增加,3.75 等高等级评定不再遥不可及,一切凭实力说话,让努力与回报精准匹配。 此前,腾讯、阿里、京东、字节等互联网大厂凭借超高的年终奖,频频吸引外界注意。比如,2016年腾讯《王者荣耀》团队的年终奖平均每人约为140万元,核心员工甚至分到高达290万元的奖金,引得无数人羡慕。(DoNews) ## 国内资讯 **又双叒泄密!陈震回应“泄密 OPPO Find N5”:没签过任何协议** 1月24日,微博博主“陈震同学”再次因为泄密事件登上微博热搜。据悉,1月23日晚,多位博主发文称车评人@陈震同学 疑泄露OPPO旗舰机型Find N5真机照片,引发关注。24日上午,陈震发文回应“疑泄露OPPO新机”一事,其称:“那个手机不是我的,也没签过任何协议,只是刚好看到觉得很薄,于是就拍了张照片发了个微博,然后对方有人跟我沟通了一下,我就把微博隐藏了,仅此而已。”值得注意的是,陈震前不久刚因泄露领克新车视频而赔付对方500万元,而引发外界关注。 当日,OPPO法务部发布声明称,OPPO与内部员工、合作伙伴均签有严格的保密协议,并要求各方严格遵从和履行保密协议。不论是内部员工还是合作伙伴,在未加保密外壳的情况下,对外展示、使用未发布产品,均属严重违反OPPO公司保密要求的行为。OPPO已启动内部调查,并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ITBEAR)  **比亚迪智能驾驶总负责人杨东生:大胆启用年轻人,采用轮岗制** 1月24日消息,日前,比亚迪智能驾驶负责人杨东生在公司内部部分讲话内容被披露。他表示比亚迪新技术院会大胆启用年轻人,采用轮岗制,"干电动化的人去干智能化,干智能化干电动化"。他还强调现在最缺的是一个顶级制度。一个产品的先进和成功是偶然的,顶级的制度才会产生无数顶级的产品。 据了解,过去近三年,比亚迪工程师数量快速膨胀,目前近 11 万人,其中包括大量年轻的校招生。2022 年-2024 年,比亚迪招聘了 5 万名左右应届生。2025 年,它的校招名额仍有 2 万人左右。 在一部分新业务上,比亚迪已做出选择,给年轻且更有能力的员工机会,而不是选择在公司待了更久但能力平平的人。2024 年 6 月,新技术院开始推行一项人事改革:新选拔一些 985 院校背景的人才担任部门科长,而一些非 985 毕业的原科长则被调整成专家岗位。(网易新闻) **用友网络预计年亏损超17亿:员工数减少3700人,离职补偿金同比增加1.4亿** 1月24日消息,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业绩预告,用友网络预计2024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为17.2亿元到19.2亿元;预计扣非后净亏损17.5亿到19.5亿元。用友网络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为9.6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非净亏损11亿元。 用友网络称,净亏损扩大主要有几点原因:1,受外部宏观环境影响,公司部分客户需求阶段性延后,导致公司全年签约金额同比下降。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91亿元到92亿元,同比下降6.1%-7.1%。2,公司研发投入形成的无形资产摊销金额同比增加约3亿元。3、公司控制人员规模,离职补偿金同比增加约1.4亿元。 据业绩报告内容,报告期内,公司控制人员规模,员工数量相较2024 年初减少约3700人,成本费用控制取得一定成效,为 2025年经营效益的改进提升建立了良好基础。(雷递财经) **娃哈哈2024年向一线员工发薪24亿,宗馥莉在团拜会为员工分房** 据媒体报道,近日,娃哈哈集团在下沙基地成功举办了一场新春青工团拜会。据了解,在团拜会上,宗馥莉作为颁奖人,向10名表现优异的员工颁发了位于嘉兴海宁的公寓钥匙。这些公寓是娃哈哈公租房政策的一部分,该政策规定:对于达到一定工龄并且表现优秀的员工,公司将为他们分配由公司统一装修的公租房,而这些公寓的租金远低于市场价格。 娃哈哈工作人员透露,公司已在全国多个地区建成了上千套员工公寓,位于杭州上城区核心地段的娃哈哈秋涛人才公寓也已开放内部申请,预计将于2025年内进行分配。据悉,多年来,娃哈哈公司不仅为员工提供免费宿舍,还免除水电费用。截止目前,娃哈哈已建成上千套员工公寓,并为已婚骨干员工分配了2000多套福利房,同时发放了超过5000万元的购房补贴。 在员工福利方面,2024年娃哈哈向一线员工总共发放了24亿元的薪资,这一数额相比去年增加了4亿元。其中,在生产端,一线工人的人均工资实现了23%的增长;而在营销端,一线销售人员的人均工资则增长了31%。这两端(生产端和营销端)的一线员工加起来,占到了全集团总人数的93%。(快科技) **曝丰田汽车整合中国业务,两汽合资品牌迎来融合** 1月24日消息,据报道,2025年开始,丰田对中国区已经发起了多项人事调整,丰田中国任命首位中国籍总经理李晖,广汽丰田总经理藤原宽行将调任至一汽丰田,任总经理一职。 有知情人士透露,丰田计划对中国区的“双生车型”战略进行优化,目前已经有了初步方向,即在产品层面,部分“双生车型”将被合并,今后将可能只保留其中一款进行销售。“双生车型”是指同源打造的两款车型,例如有广汽丰田雷凌与一汽丰田卡罗拉、广汽丰田凯美瑞及一汽丰田亚洲龙等。 对于部分“双生车型”将整合的消息,一汽丰田进行了否认,其表示,目前公司并无该计划。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讨论的方案之一是,车型统合以后,两方的基地还可以继续生产,“会挂上统一的车标”。统合难度相对比较大的环节在于销售渠道,“毕竟利润怎么划分,各方还需要一些商榷。”(IT之家) **传智谱首席战略官离职,前Midjourney亚洲副总裁加入** 1月24日,据媒体援引相关人士消息称,“中国 AI 大模型六小虎”之一的智谱,近日管理层出现变动。前Midjourney亚洲副总裁王玥婷加入智谱,主要负责多模态产品和市场;智谱首席战略官张阔、副总裁曲滕于近日离职。 报道援引相关人士消息称,智谱的长板是技术,短板是产品。在此之前,智谱就已开始逐步引入产品相关人才。目前在对话型工具领域,“智谱清言”的月活和用户量相较于豆包、Kimi 等产品并不占优,月活长期存在一个数量级的差距。相关人士透露,以王玥婷为代表,智谱正在计划引入一批年轻中高层,组成产品和商业化的中坚力量,目标是做出用户活跃度和市场认知度均为头部的产品。 而近期离职的两位高层则在智谱均负责融资相关事务。知情人士透露,自 2024 年起,智谱就开始拆分业务模块进行融资,张阔和曲滕则分别负责特定业务模块的融资。上述人士称,张阔和曲滕的离职,不会影响智谱整体的融资情况。(IT之家) **被加征关税后,上汽、吉利、比亚迪起诉欧盟委员会** 1月24日消息,据外媒报道,欧盟法院(CJEU)网站上的文件显示,因被欧盟委员会加征关税,三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吉利控股集团和比亚迪于最后期限前一天的1月21日,向欧盟普通法院提起诉讼。普通法院是欧盟法院两个分庭中级别较低的一个,其诉讼程序平均持续18个月,且可以上诉。不过,欧盟法院并没有提供案件的进一步细节。不过,目前尚不清楚其他电动汽车制造商是否也会发起诉讼,包括那些在中国生产的欧洲企业。 对此欧盟委员会表示,已经了解到相关案件,并将有两个月零十天的时间准备辩护。欧盟委员会同时补充说,与中方的技术联系仍在继续。路透社预计,上汽集团将对被加征最高税率的关税提出异议。此前,欧盟委员会认定其不配合调查,并允许委员会用“选定的可用事实”填补缺失的部分调查。 此外,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也抱怨特斯拉中国是向欧盟出口电动汽车的最大出口商,却被单独计算而不是被包括在官方样本中。因此特斯拉获得了最低的7.8%的额外关税;其他企业如果被同等对待,可能被加征的关税将低于目前的20.7%。(观察者网) **极越汽车:陆续有车主收到定金退款,年前用户退款工作截止到1月24日,团队已到岗95人** 1月24日,极越汽车发布了关于用户关心的问题说明(第七次),首个问题就是关于用户定金退款情况说明。极越汽车表示,由于春节期间财务关账,因此节前退款截止到1月24日结束,年后会继续给大家退款。 同时,关于用户售后维保及用户权益问题,极越汽车表示,售后配件正陆续恢复供应,但是由于临近春节、且物流运力下降、工人休假等客观因素影响,大部分配件可能要年后才能全部抵达。极越汽车表示,正全力协调,争取加快配件运输速度,确保售后维保工作能尽快全面恢复正常。 关于积分充电权益,极越汽车表示,自1月20日起,用户可以使用积分在极氪充电桩充电。已经完成安装信息确认的用户,预计春节后会陆续恢复安装工作。此外,极越汽车计划在春节后恢复车辆SIMO语音反馈、极越APP反馈通道,但具体恢复时间请关注后续公告。 极越汽车还强调,正在组建团队。“为给大家提供更完善的服务,我们的团队组建工作持续推进。”截至目前,极越团队已到岗95人,且规模仍在不断扩充。(盖世汽车) **百川发布推理思考模型M1-preview,行业首个开源医疗增强大模型M1-14B** 1月24日,百川智能宣布推出全场景深度思考模型 Baichuan-M1-preview,聚齐三大核心推理能力。同时,百川智能还推出了行业首个开源医疗增强大模型 Baichuan-M1-14B。据官方介绍,Baichuan-M1-preview 同时具备语言、视觉和搜索三大领域推理能力,在数学、代码等多个权威评测中的表现可对标 o1-preview。 此外,它还解锁了“医疗循证模式”,实现了从证据检索到深度推理的完整端到端服务,能够快速、精准地回答医疗临床、科研问题。并且Baichuan-M1-preview发布即可用。现已正式上线到了百小应中。在深度思考模式下百小应不仅能准确解答数学、代码、逻辑推理等问题。(IT之家)  **微信灰度上线自定义红包封面功能,个人可自行上传图片制作** 1月24日消息,据多位媒体、博主及用户反馈,iOS 版微信近期在更新 8.0.55 版本后,开始灰度测试个人发红包自定义封面功能。据悉,用户可以在发红包界面点击“换一款”,即可进入自定义红包封面功能页,接着即可自行上传多张图片,不过,目前仅支持静态图片,暂不支持上传Live Photo、GIF动态图片或视频内容。  作为比较,腾讯 QQ 此前便已支持上传自定义图片 / 视频作为红包封面,但相应内容也会被转为短视频发布于用户 QQ 关联的 QQ 视频中。(IT之家) **火山引擎回应汉得信息AI智能体相关合作:传言夸大** 1月24日消息,近期,一份有关汉得信息与火山引擎合作情况的“调研记录”在股票社区流传。该调研称,“汉得信息与火山引擎在营销基础上共创智能体,像智慧导购、智能客服、渠道助手、门店助手等数十个智能体,2024年大概率做到大几千万,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实现4亿—5亿元的AI智能体收入。”对此,火山引擎相关负责人表示,“传言夸大,与汉得信息实际合作规模远小于市场传言。”(证券时报) **茅台总经理王莉:茅台不会用AI替代女工拴丝带** 1月24日消息,在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中国之夜上,茅台集团总经理王莉在会上表示,茅台不会用AI来替代人工拴红丝带。她介绍称,茅台酒外包装上有两条红丝带,是茅台特有标识。一瓶茅台酒出厂前,需要由女工手工拴上红丝带,这个过程大概需要6秒。有人疑问为何不用AI替代人工拴丝带? 王莉表示,两条红丝带寓意着飞天仙女舞动的衣带,是飞天商标的具象表达,包装女工们用“中华结”的方式将之拴上,也赋予了红丝带人性温暖和人文内核。同时,包装女工的平均年龄只有35岁,如果失去工作岗位,她们的正常生活将受很大影响。因此,在新的包装物流园区自动化产线上,茅台将尽最大可能保留这一具有人文关怀的工序。(三言科技) **喜马拉雅CEO批主管让下属代写汇报文档,自己不干活还占用下属工作时间** 近日,喜马拉雅CEO余建军在年会上吐槽周会乱象。他表示,“我理解好的周会应该大家聚到一起,帮助一线解决问题,让一线更容易成功。现实中的是,主管过来打开一份文档,开始夸,夸他的部门这周成绩有多好,我们的效率有多高。我仔细一看,你这文档还是一群下属帮你写的,你不但自己不干活,你还占用下属的工作时间给你写文档。我说以后你就口头汇报吧,你不耽误他们,效率还能更高一点。”(电商派) 国际资讯 **Meta陷入恐慌?内部爆料:高预算难以解释,每个领导年薪都超过了DeepSeek的训练费用** 近日,有Meta员工在美国匿名职场社区teamblind上面发布了一个帖子。帖子提到,国内AI创业公司DeepSeek最近的一系列动作让Meta的生成式AI团队陷入了恐慌,因为在前者的低成本高歌猛进下,后者无法解释自己的超高预算的合理性。 原文提到,工程师们正在疯狂地分析DeepSeek,试图从中复制任何可能的东西。管理层担心如何证明庞大的生成式AI组织的成本是合理的。当生成式AI组织中的每个「领导」的薪资都比训练整个DeepSeek-V3的成本还要高,而我们有好几十个这样的「领导」时,他们要如何面对高层? 知情人士指出,Meta AI部门原本规划为精干技术团队,却因内部权力斗争导致人员膨胀、效率低下。  帖子提到的DeepSeek-V3和DeepSeek-R1分别发布于2024年12月26日和2025年1月20日。其中,DeepSeek-V3在发布时提到,该模型在多项评测成绩超越了Qwen2.5-72B和Llama-3.1-405B等其他开源模型,并在性能上和世界顶尖的闭源模型GPT-4o以及Claude-3.5-Sonnet不分伯仲。不过,更引人关注的是,这个参数量高达671B的大型语言模型训练成本仅558万美元。 此前,AI科技初创公司Scale AI创始人Alexandr Wang已经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DeepSeek-V3展示给外界的教训是:在美国人休息时,中国人在工作,并以更便宜、更快、更强的产品迎头赶上。”(PaperWeekly、第一财经) **“不在美国制造产品,就得缴纳巨额关税!”特朗普又来强硬表态** 当地时间1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通过视频发表讲话,阐述了他第二任期的经济政策愿景。在长达近一小时的演讲中,从关税、油价到利率,特朗普抛出了一系列颇具争议的政策主张。他要求沙特阿拉伯及欧佩克成员国压低油价,并强调全球利率必须立即下降。同时,他重申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是未来经济政策的核心,并称高额关税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手段。“如果你不在美国制造产品,那你就得支付关税。”特朗普表示。 特朗普讲话期间,国际油价由涨转跌,美元指数在震荡交投中小幅下滑,美股标普500指数逼近历史高点。与此同时,特朗普将矛头对准美国传统盟友加拿大和欧盟,称两者的贸易政策对美国极为不利。“我们与加拿大有巨大的逆差,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威胁将对加拿大和欧盟施加新一轮关税,以纠正贸易失衡。此外,特朗普还批评了多年来在达沃斯占主导地位的多元化和气候变化政策,称这些措施不仅未能带来经济效益,反而加剧了美国制造业的衰退。(第一财经) **TikTok美员工离职潮:半年离职率翻倍,Meta成热门跳槽地** 1月24日消息,据外媒报道,数月来,TikTok的未来一直充满不确定性,美国一些员工已经跳槽到了其他公司。一项由实时数据技术公司(Live Data Technologies)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揭示了这一趋势。研究显示,自今年7月以来,超过800名TikTok美国员工离职,其中近十分之一的人员流向了meta公司。 报告进一步指出,TikTok美国员工在过去六个月的离职率,显著高于其他大型科技公司,如meta、苹果、亚马逊、微软和谷歌。具体而言,其离职率几乎是这些公司平均离职率的两倍。在跳槽的TikTok员工中,除了meta成为热门选择外,谷歌和亚马逊同样备受青睐,成为这些离职员工的新东家。(ITBEAR) **美国又一造车新势力陷困境:卡车制造商Nikola股价过去一年暴跌 95%,或出售全部资产** 1月24日凌晨,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美国初创车企Nikola公司正在寻求解决现金危机的方案,其中一个选项是可能出售部分或全部资产。此外,公司还在考虑其他可能的方案,包括引入新合作伙伴或筹集新资金。知情人士表示,由于这是一个私下进行的过程,管理层尚未作出决定,也可能最终选择不采取任何行动。  Nikola 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尽管电动汽车行业面临外部压力,我们一直在不懈努力筹集资金、减少负债、保持现金流并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截至当地时间周四下午3时,Nikola股价下跌了22%,过去12个月已损失了95%的价值。 Nikola是一家电动和氢动力半挂卡车制造商。在2020年通过空白支票公司上市后不久,创始人Trevor Milton辞去CEO职务,并被判定对投资者进行技术发展欺诈。此后,Nikola经历了几位CEO的更替,一直在与低迷的“清洁技术”销售和暴跌的股价作斗争。(IT之家) **AppleWatch表带被指含潜在有害物质,苹果回应称符合监管要求** 1月24日消息,近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联邦法院对苹果公司提起的一项集体诉讼指控该公司虚假宣传,并违反了多项消费者法律,原因是其未披露部分Apple Watch表带含有有毒物质。具体而言,该诉讼指控苹果公司误导消费者,让他们认为 Apple Watch 具有健康和保健益处,并且适合日常佩戴。 该诉讼引用了一项最新研究,称部分 Apple Watch 表带含有“高含量”的“永久性化学物质”,也称为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 (PFAS)。这些物质可以通过皮肤吸收,并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对此,苹果公司发布声明称Apple Watch表带各项检测指标符合监管要求,并在制造过程中去除了各种有害化学物质,用户可安全放心佩戴。(IT之家) **苹果调遣资深干将助力AI研究,渴望在该领域迎头赶上** 据报道,以修复问题产品、将重大项目推向市场的能力而闻名的苹果公司高管Kim Vorrath有了一份新工作:将苹果的人工智能(AI)和Siri打磨成型。据知情人士透露,负责项目管理的副总裁Vorrath本周被调往苹果的AI和机器学习部门。因人事变动尚未公开宣布而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称,他将充当AI负责人John Giannandrea的副手。 此举有助于增强苹果AI团队的实力,该团队正在加紧使得公司追赶其他同行的脚步,成为AI领域的领头羊。苹果的AI实力难以与OpenAI、Meta Platforms Inc.和Alphabet Inc.的谷歌抗衡,苹果智能平台Apple Intelligence的推出也缓慢而坎坷。(新浪科技) **前英特尔CEO基辛格投资初创AI芯片公司,成英国初创公司Fractile.ai种子投资人** 1月22日,前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通过社交媒体“X”平台宣布,他将成为英国人工智能AI芯片初创公司Fractile的种子轮投资人。基辛格称,AI发展下一步需要低成本的推理能力,而Fractile这家公司将专注于计算存储、设计强大的芯片。他还写道,他40年前研究工作中的一些想法正在主流AI计算中被实现。 公开信息显示,Fractile.ai由年仅28岁的沃尔特·古德温2022年创立,公司官网介绍其致力于开发首款新型AI芯片,执行速度能够比现有硬件快10倍,同时成本降低十倍。迄今为止,该公司已从英国创新局、北约创新基金等多个风险投资基金获得了1500万美元的投资。这也是帕特·基辛格在卸任英特尔CEO不到两个月,公布自己的最新动向。(界面新闻) **AI教父辛顿最新发声:中国在AI领域将很快赶上美国** 1月24日消息,被誉为“AI教父”的杰弗里·辛顿在近日的专访中表达了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深刻见解,并谈及到了中国在AI领域发展。辛顿指出,尽管中国尚未完全赶上西方,但已经非常接近。他认为,尽管美国试图通过限制(如英伟达芯片)来减缓中国的发展,但这只会促使中国加速发展自己的技术,“他们可能会落后几年,但最终会赶上”。 辛顿还强调,中国的STEM教育比美国更好,拥有更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这将为AI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辛顿还提到,封锁AI技术是不现实的,他以谷歌2017年发表Transformer论文为例,指出即使当时不发表,类似技术也会在几年后被其他人发现。 他认为,政府最多能让信息分享更困难,稍微减缓发展速度,但无法阻止类似技术的诞生。辛顿强调,新思想常常与时代精神相关,一个人有新想法时,另一个人几乎同时会提出类似的想法,除非改变整个时代精神,否则无法阻止创新的传播。(快科技) **台积电大举投资之际,三星据悉将砍掉代工部门一半支出** 1月24日消息,据媒体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三星代工部门将在新的一年中将资本支出削减一半以上,仅拨款5万亿韩元(约35亿美元),而去年这一数字为10万亿韩元。过去近10年来,三星每年都在芯片代工和内存生产商投入数十亿美元。这一策略的变更可能反映出三星在客户需求上面临麻烦,以及公司希望提高效率的意愿。 三星据悉在先进制造工艺上一直延期且良品率频频低于预期,导致其很难吸引到大型客户。消息还称,三星位于韩国平泽工厂,负责生产4-7纳米级芯片的生产线的利用率下降了30%以上。与此同时,台积电在上周表示,2025年将大幅增加资本支出,为明年生产2纳米级芯片做准备。英特尔也表示将积极参与2纳米级芯片的竞争,预计将小幅增加其资本支出。(财联社) **首次超越谷歌Chrome,微软Edge浏览器占有率32.88%登顶中国桌面浏览器市场** 1月24日消息,桌面浏览器市场格局持续演变,谷歌 Chrome 浏览器虽然在全球市场继续稳坐头把交椅,但微软 Edge 浏览器的受欢迎度已经成功在中国市场超越 Chrome。根据 Statcounter 最新统计数据,自微软 Edge 浏览器于2020年发布以来,市场份额于2024年12月首次在中国桌面浏览器市场赶超谷歌 Chrome,目前占比已经达到 32.88%。 在全球桌面浏览器市场份额方面,Chrome依然以66.88%的占比稳居榜首,远超其他竞争对手。微软Edge以13.2%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苹果Safari、火狐和Opera则分别占据了8.48%、6.12%和2.74%的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360安全浏览器也在全球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尽管份额较小,仅为0.98%。(ITBEAR) **消息称信实拟于印度建设全球最大数据中心:装机容量达3GW** 1月24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亚洲首富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旗下印度最大私人联合企业信实(Reliance)集团计划在该国西部古吉拉特邦沿海城市贾姆讷格尔(Jamnagar)建设全球最大规模的数据中心。知情人士透露,这座拟议的数据中心装机容量将达到惊人的 3GW。 而根据市场情报公司 DC BYTE 提供的数据,全球现有的最大数据中心装机容量尚未突破 1GW 大关;此外整个印度的数据中心容量据估计目前也未达到 1GW。从其电力消耗规模推算,该超大型数据中心项目的整体支出预计将达到 200~300 亿美元(当前约 1457.26 ~ 2185.89 亿元人民币)。(IT之家) 雷峰网
<blockquote><p>近期,小红书迎来了大量海外用户的涌入,新增用户数在短时间内激增,尤其是来自美国的用户。本文将探讨小红书如何通过“真实经济”实现破圈,以及这一现象对创作者、商家和整个社交媒体行业带来的深远影响。</p> </blockquote>  小红书彻底破圈了,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据路透社报道,在2025年1月13-14日之间小红书新增海外用户数超过70万,主要来自美国。而据分析公司Similarweb的数据显示,本周早些时候小红书一天内就吸引了近300万美国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在X平台等海外社交媒体中,人们在互相种草,讲解小红书的种种好处。也许,这场社交裂变才刚刚开始,远未结束。 **最重要的是,小红书的新增用户其表达方式与国内社交玩法非常不同。**在这种势头的影响下,或将改变社交媒体的发展逻辑。 至少,在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所了解的范围内,已经有创作/业者开始接到了这“泼天富贵”。他们其中的一些人,也对我们透露了这场社交媒体变革的内在逻辑。 ## 01 普通人背后的“真实经济” 老实说,在破圈前,小红书在国内的表现并不算太好。 **“我当时都想放弃了。”**一个创作者说。在他看来,当时的小红书已受到瓶颈。流量被头部博主垄断,内容上也充斥着营销和带货方面的内容。 彼时,无论是婆媳关系、健身养生、旅游日志或是带娃教育等内容,结尾均是添加私域,带货带品。他不喜欢当时的内容生态,是因为新博主必须靠更夸张、甚至擦边才能“搏出位”,而这已偏离了他做内容的初衷。 每个生态位上都有大量竞争者,所以,老老实实的作者只能得到平庸的流量,而掌握流量密码的人他又看不上。从社交媒体的一般发展规律上看,当时的小红书给他的最大印象是**“也就那么回事”**了。 对于商家而言,现状是“不投流就很难获得流量”。不花钱的获客方式逐渐成为标配,并且边际收益在下降。 我们找到了一家熟稔小红书创作的企业,其负责人直言不讳,**“素人走商业是肯定没机会的,只有娱乐还有点量,但娱乐变现又很困难。”**所以,他对彼时白领批量冲入小红书做博主的判断是,“千粉而已,不过了了”。 但由于大量外国人的涌入,事情发生了极大的反转。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找到一家MCN的负责人,对方一度怀疑,新入场的外国人是有组织、有教程的。**“他们是TikTok难民,是来小红书掘金的”**。 不过,后来在深入了解后,他又推翻了这种假设。因为绝大部分的新增用户,其实是底层普通人。他们不像是某类品或某个垂直赛道的博主,更像是普通用户。发的内容,也只是在讲述自己的普通生活和简单的自我介绍。 结果是,在最近的一两周,这种内容颇受欢迎。每个相关话题后面的转评赞效果惊人,社区氛围友好。短时间内,新增用户被国人的普通生活冲击,并纷纷加入了诸如“对账”之类的讨论之中。 一个显而易见的改变是,这些用户所带来的是更加真实的内容,小红书已有用户也被真实性所感染。这在国内社媒此前的种种套路面前,犹如一股清流。 当然,更重要的是,“真实经济”的价值被挖掘了出来。 ## 02 普通人也能驾驭“真实经济” 一位小红书生态的服务机构创始人称,他此前对小红书创作者的理解是,**“人们已经很焦虑了,意思是,不管发什么东西,都没有吸引眼球的能力了。”** 而“真实经济”来临后,新大陆开始被发现。 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认为,此前社媒讨论颇多的“为外国人起中文名”、介绍自己的生活等内容都是过渡性产物。根本的价值是,借由社交媒体,供需关系的对齐机遇(双方是互相的供给和需求方)。 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流逝,外国用户和本土用户必将从**“原来是这样”**过渡至**“我需要这个”**的阶段。往小了说,是留学、置业或金融等中介的“天塌了”。往大了说,所有具有中介性质的机构都会面临机遇和挑战。 根本原因是,需求方和供给方被直接链接了。一个直观的例证是,海外淘宝等直接提供商品服务的平台下载量也在增长。 对于普通人的价值是,可以在当下挖掘“外国用户感兴趣,但平台供给不足”的品类和服务。 ## 03 “真实经济”是由什么构成的? 首先是情绪价值(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伴笔AI创始人认为,他所看重的,是外国用户带来了国内本土市场没有的文化和内容,而在信息墙被穿透的瞬间,情绪价值被空前拉高,放大了双方互补的诉求。他说,**“这里有介绍自家农田的、有画漫画为生的,虽然小红书等平台此前有零星这类内容,但这一放大把大家的好奇心全调动起来了。”** 因为文化壁垒被破除,使得国内外用户对彼此的兴趣昂然,比如有人对手工水墨画等饶有兴致,有人对有中国风的其他手工艺品热情颇高。 其次是社交链价值(具备中长期的有效性)。 **“我看过很多外国人自己拍的小红书视频”,**一个普通用户说。他记忆比较深的一个片段是,有个从小生活在小镇庄园的农场主,他在小红书的作品有7000个跟随着(粉丝),仅仅发了一两条介绍日常生活的视频。 这个农场主说,他在小镇生活了几十年,一共也没认识太多人。他表示,已经不会卸载小红书,会一直用下去。 从逻辑上,由于国内人口众多、用户量可观,所以在理论上可以让国外博主获得可观的订阅量。这个现象的结果是,小红书为国外用户提供了庞大且稳定的社交关系。 在一些受访对象看来,社交关系的效用远大于内容。**“原因很简单,创作灵感会枯竭会同质化,但信任关系基本不会”**(有点类似微信至于其他社媒产品的区别)。 其三是消费的促进作用。 **“几乎可以肯定,会有很多外国人来旅游”**(如果没有不确定性干预的前提下)。一个旅游从业者说。他与几个外国人一对一的聊过了,一些人表示“被骗了这么多年,一定要去看看”。 对于国内出海企业而言,一些公司已在制定针对这些新增海外用户的推广计划。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管说,他们已经在尝试梳理海外用户标签了,并针对这些用户画像进行直接推广。 不过,他对最终效果保留了意见,给出的答复是“毕竟,这才刚刚开始”。 小红书破圈的后续发展将如何? 一位软件开发者称,他看好微信等平台的后续发展。**“因为,从产品形态上而言,小绿书也有同样的用户体验,所以理论上,在小红书上的奇迹,可以在其他平台再次上演”。** 甚至,微信的用户量较小红书更为夸张。 在他看来,微信在底层上一直保持着互通的状态。让他唯一担心的,是微信过于庞杂的功能系统,可能让海外用户一时来不及适应。 另外,在其他平台中,由于此前对短视频拍摄发布的门槛过高。为了适应可能到来的“泼天富贵”,这也将是未来的一大看点。 至少在当下,已有多家公司改变了2025的策略,开始投入到为海外博主的服务中,并在积极上架iOS等平台。 他们对数科星球DigitalPlanet的回复是:**“不管效果如何,试试再说”**。 你还知道哪些小红书的“泼天富贵”? 作者丨嘟嘟与石榴 编辑丨大兔;公众号:数科星球(ID:digital-planet) 本文由 @数科星球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苹果公司的股票今年开局不利,目前正逼近关键水平。跌破该水平则可能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下行空间。该股2025年截至周五收盘累计下跌11%,在七巨头中表现最差。其表现也明显落后于标普500指数3.7%的涨幅。彭博汇编的数据显示,苹果创下2008年以来最差开局。 本轮下跌已令股价距离200日移动均线只差几美元,这一技术水平可被视为长期支撑,也是许多交易员关注的水平。 这一水平“一直是个很好的趋势参考点,”Strategas Securities LLC的ETF和技术策略师Todd Sohn表示,“当你看到有股票开始接近或跌破这一水平时,你会对该股上升趋势是否完好失去信心。”  到目前为止,即使苹果股价下跌,标普500指数仍在继续上涨,但如果其他大型科技股也同样开始走低,对于进入第三年的牛市而言,这可能会成为令人担忧的信号。 Fairlead Strategies LLC的管理合伙人兼创始人Katie Stockton预计苹果股票会进一步下跌。按照一目均衡图技术分析,如果股价的确跌破200日移动均线,她关注的下一个水平在208美元左右。 苹果定于1月30日盘后发布季度财报,这是投资者密切关注的股价主要驱动因素。华尔街预计这家iPhone制造商每股收益2.35美元,收入1,242亿美元。 诚然,苹果股价也有可能只不过试探200日移动均线,然后反弹向上,特别是如果该公司公布的业绩超出分析师预期的话。虽然200日均线是一个关键的心理水平,可以被视作警示信号,但也有交易员可能将其当成开始折价买入股票的信号。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3848.htm)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把加密货币稳定币推到了维护美元地位的前沿阵地,把美国政府的利益跟Tether Holdings Ltd.和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 Ltd.等发行人的利益牢牢结合在一起。 特朗普周四签署一项行政命令以保护美元,“包括采取行动促进全球范围内合法合规的美元支持稳定币的发展和增长。”与此同时,他禁止央行数字货币相关工作,堵住了这种被视为稳定币潜在竞争对手的工具。 它契合了Tether首席执行官Paolo Ardoino和Circle首席执行官Jeremy Allaire寻求推广其稳定币运用时公开宣扬的主张。  杜克大学金融学教授Campbell Harvey表示,Circle和Tether等发行人跻身特朗普行政命令的“大赢家”之列。 “我们希望新法规能够为希望进入数字资产领域的企业、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提供急需的清晰度,”Tether周五在声明中表示。 **稳定币功能扩大** 在竞选时倡导加密货币的特朗普领导下,围绕稳定币的不安情绪正在让位于对稳定币的支持。 稳定币立法已经在国会辩论多年。特朗普的行政命令指示专门成立工作组,六个月内为包括稳定币在内的数字资产提出监管框架建议。“这是闪电速度,”杜克大学的Campbell称。 特朗普发布行政命令之际,代币正在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支付和转账,尤其是在新兴经济体 —— 这让它们作为美元代理的意义越来越显著。 白宫人工智能和加密货币总管David Sacks周四表示,稳定币提供了“扩大美元国际主导地位的机会”,并称美国“根本上来说可以创造一种全世界人民都会使用的数字美元”。 **竞争优势** “在正在形成中的数字资产领域,美国将遵循市场化方式,推动美国拥有竞争优势并将在未来几年扩大优势的加密货币和稳定币,”Rosa and Roubini Associates的研究主管Brunello Rosa表示。 虽然有些稳定币与欧元和菲律宾比索等其他货币挂钩,但流通中的绝大多数代币都与美元挂钩。Tether的USDT和Circle的USDC占稳定币总市值的近90%。 随着Tether和Circle的扩张,他们对美元计价债券的买入也在增加,因为他们必须持有此类资产来支持他们的稳定币。截至9月,Tether持有845亿美元美国国库券,而Circle截至11月持有151亿美元美国国债和另外193亿美元美国国债回购协议。 Tether的Ardoino清楚其作为美国国债关键边际买家的作用,他正在加紧游说,向特朗普团队力陈这一点。 “拥有新的买家,而且购买和持有国库券的用户群如此多样化、去中心,这对于美国经济的未来将非常非常重要,”他1月17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能够尝试向新政府解释这一点。” Rosa认为,随着稳定币的采用越来越广泛,推广美元计价私营稳定币的策略存在风险。 “风险在于,你允许市场在没有足够制衡的情况下发展,因此这将成为非理性繁荣的场所,最终导致又一次加密货币崩盘,”他说。 就目前而言,特朗普的行动正在鼓舞稳定币运营商。Ardoino向Lacqua表示,Tether可能考虑在美国扩张,不过会“以谨慎方式”。 Tether的部分储备由Cantor Fitzgerald LP管理,其首席执行官Howard Lutnick获特朗普提名出任美国商务部长。Lutnick曾表示,如果提名得到确认,他将离开Cantor。 特朗普的行政命令“不仅有利于美国的发行人,而且还会产生全球性连锁反应,支持所有司法管辖区内美元支持稳定币的增长,”稳定币发行人First Digital的首席执行官Vincent Chok表示。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3846.htm)
微软今天发布了一个新的 Windows 11 Insider Preview Build,对操作系统的电池图标进行了一些值得欢迎的改进--可能会让你在意识到自己选择了一个没电的插座、或不正确地插入了电源适配器、或让电池电量耗尽太多之前为时已晚。  Windows 的电池图标传统上是黑色的,但现在更新为三种颜色,"只需快速浏览一下,即可了解 PC 的电池状态",该公司今天在其 [Windows 博客](https://blogs.windows.com/windows-insider/2025/01/24/announcing-windows-11-insider-preview-build-26120-3000-dev-channel/)上写道。 绿色图标表示您的电脑正在充电且"状态良好",但当电池电量低于 20% 并进入节能模式时,绿色图标将变为黄色。 红色图标表示"电池电量严重不足",需要在电脑没电前尽快插上电源。 新的彩色电池图标将出现在任务栏的系统托盘、快速设置栏和常规 Windows 设置中。 微软表示,这些图标最终还将出现在锁定屏幕上,但这一功能将在未来的版本中推出。 今天发布的预览版还对电池图标进行了两项改进。 微软简化了闪电充电图标等覆盖图标,使其不会遮挡图标的进度条,并在系统托盘图标旁增加了显示电池充电百分比的功能。 你可以进入"设置">"电源"&"电池",然后打开新的"电池百分比"设置。 微软表示,这是一项"Insiders 和用户强烈要求的功能",与 Windows 目前使用的电池图标相比,它应该是一项值得欢迎的升级,因为后者提供的信息极少,电池剩余电量的显示也很模糊。 开发者频道的 Windows Insiders 可以使用电池图标更新,因为他们选择了在最新更新发布后立即获取更新。 微软表示,"由于我们计划在向所有人推送之前监测反馈,因此目前还不能向所有 Insiders 提供这种体验。"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3844.htm)
据报道,耗资 1000 亿美元的大型"星际之门"合资企业将至少部分采用太阳能和电池供电。据彭博社报道,这些可再生能源装置将[由软银支持的 SB Energy负责](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1-23/ai-s-100-billion-stargate-venture-touted-by-trump-will-tap-solar-power?srnd=undefined)建造,但它们不太可能成为该合资企业的唯一能源来源。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0330/d9265ad80244d20.jpg) 星际之门是OpenAI、甲骨文和软银集团的合作项目,该项目承诺将建设一系列新的数据中心,以推动人工智能应用的发展。 近年来,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让开发人员和科技公司争先恐后地寻求电力保障。 美国能源部预计,到2028年,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将从2023年的4.4%上升到12%。 到 2027 年,50% 的新建数据中心将面临电力不足的问题。 核能已成为数据中心开发商和科技公司的宠儿。 Google与核电初创公司 Kairos 签订了500 兆瓦的协议,微软正在重启三哩岛的一个已关闭反应堆。 数据中心运营商斯维奇公司于12月宣布与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创建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公司Oklo达成协议,将提供12千兆瓦的发电能力。 但是,核电的近期发展一直受到成本超支和延期的困扰。 新成立的核电企业主要通过模块化和大规模生产反应堆部件来克服这些障碍。 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这种方法可以加快新核电站的审批和建设速度。 但是,尽管取得了进展,这些初创公司中还没有一家完成反应堆的建设,而且它们的第一座商用反应堆预计要到2030年才能投入使用,这对于缓解近期的能源短缺问题几乎没有帮助。 天然气发电厂是数据中心另一个可能的能源来源,但也需要数年才能建成。 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场的建设速度要快得多。 根据一项对 50 年发电厂项目的研究,与核电厂和天然气发电厂相比,它们的完工时间大约只有后者的一半。 据最新估计,太阳能发电厂的平均完工时间约为 18 个月。 由于太阳能发电站固有的模块化特性,它们可以在大部分项目完成之前就开始发电。 任何太阳能项目最长的部分是许可和并网,即设施与电网连接。 对于数据中心来说,并网可以是可选的,许多数据中心可以直接从源头获取电力。 鉴于"星际之门"工程建设的紧迫性,许可审批也有可能加快,因此太阳能可能成为首批数据中心的首选。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3838.htm)
英特尔的平台工程和客户部门正在积极探索减少计算机电子垃圾的方法,并(同时)提高产品的可维修性。 该公司最新提出的"[模块化 PC 设计](https://community.intel.com/t5/Blogs/Tech-Innovation/Client/Modular-PC-Design-A-Sustainable-Approach-for-Enhanced/post/1657681)"将在工厂、现场和用户三个关键模块化层面采取 "可持续方法"。  英特尔的博文详细介绍了修改后的笔记本电脑和迷你 PC 设计--"维修权"运动对其产生了重大影响。 许多消费者活动家和环保组织都主张改进个人电脑的设计,英特尔似乎在倾听他们的意见,但尚未确定发布时间表。 "维修权 "强调了能够自行修复和升级个人电脑的重要性,提高可维修性需要从设计方法上进行根本性的改变"。 英特尔的笔记本电脑模块化 PC 计划打破了使用 "一体化主板 "的传统。 参考图显示了三个内部模块:一个主板封装和两个 "通用 "左右输入/输出单元。 这些独立的电路板可以 "在不同的平台或细分市场中使用,从而简化设计周期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所需的工程投资,从而节约成本。 高级模块化设计的 I/O 板在无风扇的 Thin & Light 系统和高级有风扇设计之间通用,前者的功率封套为 10 W,后者的功率封套为 20 W(单风扇)和 30 W(双风扇,仅 Wi-Fi SKU)。  英特尔提议的 "桌面模块化 PC 体系结构 "侧重于紧凑外形的高级创造者和入门级工作站细分市场。 许多 "传统 "的微型 PC 系统由于组件被焊接到逻辑板上,因此在本质上很难升级和/或维修。 同样,英特尔提出的解决方案将基本要素分割成不同的部分: CPU 模块、GPU 模块和平台控制器集线器 (PCH) 模块。 他们在博客中夸耀了这一概念: "通过引入子系统级可更换模块(如 FPC(柔性电路板)上的 Type-C 连接器和 M.2 PCB 上的 Type-C 连接器),将模块化提升到新的水平。 这些模块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简化了最终用户端口或连接器损坏时的维修过程。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3836.htm)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评测解禁一天后,黄牛党已经开始行动,寄希望于从炒作中获利。 eBay 上的许多卖家都声称通过与零售商的联系 "保证"提前拿到货,而其他卖家则漫天要价,比传闻中的官方建议零售价高出一大截。 目前,该显卡尚未广泛上市,但 eBay 和类似网站上的标价却高达 7000 美元,而且通常不提供退款或退货政策。 这些伎俩利用了消费者害怕错失良机的心理,尤其是在近年来屡屡出现 GPU 短缺和黄牛哄抬价格的情况下。 据报道,英伟达已采取措施管理供应,计划 "挑剔 "分销,至少在某些地区限制企业对企业的批量销售。  虽然这些努力可能会减少黄牛党的猖獗行径,但还是有一些地区缺乏类似的保护措施。 来自德国媒体的传言指出,英伟达的目标是遏制大批量的 B2B 购买,但美国或亚洲等市场尚未证实有类似的策略。 有趣的是,有来自越南的报道称,部分商店在发售日之前就开始销售 RTX 5080 显卡,这加剧了人们对产生 RTX 50 系列产品黑市的担忧。 此外,一些卖家在免责声明中将任何潜在缺陷的责任推卸给制造商,使买家的追索权微乎其微。 电子商务平台通常允许对受损商品进行争议解决,因此这些免责声明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效的。 从黄牛手中购买会助长价格上涨,而且无法保证产品的到货/可用性,也无法保证购买后的保修。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3834.htm)
本周中,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印度政府宣布其本土半导体产业将于今年某个时候发布其首款产品。 去年的论坛上也有类似的宣布,但据报道,28 纳米 "印度制造 "芯片最终将错过(当时)预计的 2024 年 12 月发布日期。 媒体关注的焦点是 Ashwini Vaishnaw 对 2025 年的最新预测--印度部长相信,印度新兴的半导体产业将一切顺利。 此外,行业利益相关者也表达了对印度半导体计划(早在 2021 年就已启动)的信心。 他表示: "我们的首款'印度制造'芯片将于今年推出,现在我们正着眼于下一阶段,让印度的设备制造商、材料制造商和设计师参与进来......就材料而言,我们需要从百万分之一的纯度提高到十亿分之一的纯度水平。 这需要在工艺上进行巨大的变革,而行业正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 Vaishnaw 是印度人工智能计划的负责人,该计划为自己设定了 2025 年及以后的宏伟目标。 其中一个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可使用 10000 个 GPU 的通用计算设施。 电子和信息技术部长概述了该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下一阶段--创建本土人工智能模型和本土人工智能芯片设计。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3832.htm)
非正式的、奇怪的人工智能基准不断增加。过去几天,X 上的一些人工智能社区[开始](https://x.com/N8Programs/status/1882532137506873410)[痴迷于](https://x.com/super_bavario/status/1882448500463702398)不同人工智能模型,尤其是所谓的推理模型如何处理类似提示的测试:"编写一个 Python 脚本,让黄色小球在一个图形中弹跳,同时让形状缓慢旋转,并确保小球保持在形状内"。  在"旋转在图形中的球"基准测试中,有些模型比其他模型做得更好。 [据 X 上的一位用户称](https://x.com/ivanfioravanti/status/1881969391547683031),中国人工智能实验室 DeepSeek 的[免费提供的 R1](https://techcrunch.com/2025/01/20/deepseek-claims-its-reasoning-model-beats-openais-o1-on-certain-benchmarks/) 击败了 OpenAI 的[o1 Pro](https://techcrunch.com/2024/12/06/will-people-really-pay-200-a-month-for-openais-new-chatbot/),后者作为[OpenAI 的 ChatGPT Pro计划](https://techcrunch.com/2024/12/05/openai-confirms-its-new-200-plan-chatgpt-pro-which-includes-reasoning-models-and-more/)的一部分,每月收费 200 美元。 根据[另一X推文 ](https://x.com/Aadhithya_D2003/status/1882105009548222953),Anthropic 的Claude 3.5 Sonnet 和 Google 的[Gemini 1.5 Pro](https://techcrunch.com/2024/10/22/anthropics-new-ai-can-control-your-pc/) 模型错误地判断了物理图形,导致球脱离了图形。而 [Other](https://x.com/alexanderchen/status/1882484066119012806)[users](https://x.com/shaunralston/status/1882148829069504914) 报告称,Google 的 [Gemini 2.0 Flash Thinking Experimental](https://techcrunch.com/2024/12/19/google-releases-its-own-reasoning-ai-model/) 甚至 OpenAI 的旧版 [GPT-4o](https://techcrunch.com/2025/01/14/meta-execs-obsessed-over-beating-openais-gpt-4-internally-court-filings-reveal/) 都一次性通过了评估。 模拟弹跳球是一项[经典](https://thepythoncodingbook.com/2021/08/19/simulating-a-bouncing-ball-in-python/)[编程](https://www.quora.com/How-do-I-make-a-bouncy-ball-loop-program-in-Python-on-replit-without-a-turtle-It-should-bounce-move-vertically-and-horizontally-forever)[挑战](https://thepythoncodingbook.com/2021/09/09/using-object-oriented-programming-in-python-bouncing-balls/)。 精确的模拟包含碰撞检测算法,该算法试图识别两个物体(例如一个球和一个形状的侧面)何时发生碰撞。 编写不当的算法会影响模拟性能,或导致明显的物理错误。  X 用户[n8programs](https://x.com/N8Programs/)是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Nous Research 的常驻研究员,他说,他花了大约两个小时从头开始为旋转七边形中的弹跳球编程。n8programs 在一篇[帖子](https://x.com/N8Programs/status/1882537145120043264)中解释说:"我们必须跟踪多个坐标系,了解每个坐标系中的碰撞是如何发生的,并从一开始就设计出可靠的代码。" 不过,虽然弹跳球和旋转形状是对编程技巧的合理测试,但它们并不是一个非常实证的人工智能基准。 即使是提示的细微变化,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 X 上的一些用户表示使用 [o1](https://x.com/AndrewMayne/status/1882129320921219268) 时运气更佳,而另一些用户则表示使用 R1 [ 时效果不佳](https://x.com/ivanfioravanti/status/1882160663340163263)。 类似这样的病毒测试则指出了为人工智能模型创建有用的测量系统这一棘手的问题。 除了与大多数人无关的深奥基准之外,通常很难说清一个模型与另一个模型的区别。 许多人正在努力构建更好的测试,例如 ARC-AGI 基准和 Humanity's Last Exam。 我们将拭目以待,在此期间,请观看球在旋转形状中弹跳的 GIF。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3830.htm)
欧盟将对科技和社交媒体公司进行一次"压力测试",以了解它们在下月德国大选前如何处理不实信息。欧盟委员会官员已邀请科技公司,包括 据多家新闻媒体报道,X、Meta、Snap、TikTok、Google、微软和 LinkedIn 将参加 1 月 31 日的会议。 据彭博社报道,在这次会议上,欧盟委员会官员将询问这些科技公司如何应对可能干扰即将到来的大选的不同情况,包括人工智能生成的假新闻和虚假信息活动。 [](https://static.cnbetacdn.com/thumb/article/2020/0618/5faf1d3a784e459.jpg) 这项压力测试将检验科技公司是否符合欧盟的《数字服务法案》,该法案要求公司制定保障措施和协议,以打击其平台上的不实信息和非法内容。 这次测试是在二月份德国临时联邦大选之前进行的;由于德国是欧盟最大的成员国,测试结果可能会对整个欧盟产生重大影响。 在集团成员国罗马尼亚取消了去年第一轮总统大选的结果之后,欧盟很可能会更仔细地审查科技公司是如何遵守《数字安全协议》的,因为有证据表明俄罗斯进行了干预,他们认为TikTok的算法可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有文件表明,有85000次针对选举网站和IT的网络攻击未遂。 埃隆-马斯克和 X 已经在即将举行的德国大选中扮演了角色。 马斯克最近在 X 上采访了德国极右翼政党 AfD 的领导人、即将参加德国大选的候选人爱丽丝-魏德尔(Alice Weidel)。 这一消息是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矛头对准欧盟监管机构如何对待美国科技公司仅一天之后传出的,这些公司包括:Google、Meta 和苹果,其中两家公司已被邀请参加此次压力测试。 特朗普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言时说,欧盟监管机构对美国科技公司的监管是"一种征税形式"。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3828.htm)
据彭博社报道,苹果正在进行内部人事变动,希望借此改进Siri及其人工智能产品。 Kim Vorrath 是一位在苹果工作了 37 年的老员工,他将加入人工智能团队,在主管 John Giannandrea 的领导下工作。 沃拉斯是项目管理副总裁,在苹果公司以一丝不苟地管理软件项目和确保员工遵守最后期限而闻名。 她被誉为苹果公司的"漏洞清除者"和公司的"强大力量"。 在过去的几年中,她一直在苹果的 AR/VR 团队工作,负责开发 Vision Pro 头显,但现在她被调到了人工智能部门。 这一消息是在一则广为流传的关于 Siri 未能准确提供有关超级碗比赛结果的基本知识的报道之后发布的。 Siri 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不如其他个人助理,近年来,Siri 一直无法与基于人工智能的聊天机器人相提并论。 此外,苹果还回应了对其Apple Intelligence通知摘要功能的广泛批评,该功能曾多次错误地对新闻报道进行摘要,从而产生了令人困惑的虚假标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苹果将在 iOS 18.3 中暂时移除新闻和娱乐应用的通知摘要,该更新预计将于下周发布。 苹果试图通过将 OpenAI 的 ChatGPT 集成到 Apple Intelligence 中来改进 Siri,但 Siri 仍然存在严重的问题。 作为 iOS 18.4 更新的一部分,其他 Siri 功能将在不久的将来推出,而在iOS 19中,据传苹果计划推出一个包含 LLM 的 Siri,它将与 ChatGPT 和Google的 Gemini 相媲美。 Vorrath 加入人工智能团队是一个信号,表明该公司认为人工智能比 Vision Pro 更为重要。 Vorrath 以组织工程小组和用新流程重新设计工作流程而闻名。 在宣布这一变动的备忘录中,Giannandrea 表示苹果计划重点改进 Siri 基础设施以及苹果内部的人工智能模型。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3824.htm)
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今天表示,苹果计划今年发布的iPhone 17机型将不会采用更小的灵动岛。他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预计整个 iPhone 17 产品线的灵动岛尺寸将保持"基本不变"。 他的说法与我们之前听到的有关 iPhone 17 机型计划改变的传言相反。 分析师 Jeff Pu 去年曾多次表示,苹果将在 iPhone 17 Pro 上为Face ID 采用"metalens"技术,从而使灵动岛"大大缩小"。 苹果在 2022 年的iPhone系列中首次引入了"灵动岛",自那以后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一直有传言称,苹果最终的目标是采用更小的打孔,以提供更多的可用屏幕空间,但目前尚不清楚苹果能否实现这一硬件改变。 虽然 iPhone 17 机型可能不会采用灵动岛的新外观,但苹果正计划进行其他设计上的改变。 将推出一款超薄的"iPhone 17 Air",这是苹果多年来首次重新设计。 据传,iPhone 17 Air 和 iPhone 17 Pro 都将采用重新设计的水平摄像头排列。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3822.htm)
根据苹果提供的 iOS 18 采用率统计显示,iOS 18 的采用率与去年 iOS 17 的采用率相当。 在过去四年中推出的 iPhone 中,有 76% 安装了 iOS 18,而在过去四年中推出的 iPad 中,有 63% 运行的是 iPadOS 18。所有 iPhone 中有 68% 安装了 iOS 18,所有 iPad 中有 53% 安装了 iPadOS 18。  在所有 iPhone 中,19% 仍在运行 iOS 17,13% 在运行早期版本的 iOS。 在所有 iPad 中,28% 的 iPad 仍在运行 iPadOS 17,19% 的 iPad 仍在运行早期版本的 iPadOS。 这是自去年 9 月发布 iOS 18 操作系统以来,苹果首次提供该系统的采用率数据。 去年,截至 2 月 5 日,过去四年中有 76% 的 iPhone 安装了 iOS 17 ,所有 iPhone 中有 66% 正在运行该更新。 过去四年中有 61% 的 iPad 安装了 iPadOS 17,而所有 iPad 中有 53% 正在运行该软件。  iOS 18 的采用率与 iOS 17 的采用率大致相同,但值得注意的是,苹果今年分享这一数字的时间略早。iOS 18.3 和 iPadOS 18.3 预计将于下周发布,这将推动更多的用户升级到该操作系统。 预计将于 4 月发布的 iOS 18.4 更新还将为兼容 Apple Intelligence 的 iPhone 带来重大的新Siri 功能,因此 iOS 18 的采用率届时可能会再次大幅提升。 由于 iOS 18 兼容 iPhone XS/XR 及更新机型,因此机龄最长为六年的 iPhone 也可使用 iOS 18。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仅限于 iPhone 15 Pro 和 iPhone 16 机型,但这可能会阻碍一些使用旧设备的 iPhone 用户进行更新。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3820.htm)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今天警告说,朝鲜 IT 工作人员正在滥用他们的访问权限,窃取源代码并敲诈被骗雇用他们的美国公司。该安全部门提醒美国和全球的公共和私营部门组织,朝鲜的 IT 军队为网络犯罪活动提供便利,并要求赎金,否则威胁将泄露从雇主网络中窃取的敏感数据。  "朝鲜 IT 员工将公司代码库(如 GitHub)复制到自己的用户配置文件和个人云账户中。 虽然这种行为在软件开发人员中并不少见,但它代表着大规模的公司代码盗窃风险,"[联邦调查局说](https://www.ic3.gov/PSA/2025/PSA250123)。"朝鲜 IT 工作人员可能会试图获取敏感的公司凭据和会话 cookie,以便从非公司设备启动工作会话,并获得进一步的入侵机会"。 为降低这些风险,联邦调查局建议各公司采用最小特权原则,禁用本地管理员账户并限制远程桌面应用程序的权限。 各组织还应监控异常网络流量,特别是远程连接,因为朝鲜 IT 人员经常在短时间内从不同的 IP 地址登录同一账户。 它还建议审查网络日志和浏览器会话,以发现通过共享驱动器、云账户和私人代码库进行数据外泄的可能性。 为加强远程招聘流程,公司应在面试和入职过程中核实身份,并交叉检查人力资源系统中是否有简历内容或联系方式相似的申请人。 众所周知,朝鲜 IT 人员在面试时会使用人工智能和换脸技术来隐藏身份,因此人力资源人员和招聘经理也必须意识到相关风险。 此外,在入职过程中监控支付平台和联系信息的变化也至关重要,因为这些人经常会在简历中重复使用电子邮件地址和电话号码。 其他有助于发现试图绕过招聘检查的朝鲜 IT 员工的措施包括: - 核实第三方人员招聘公司是否采取了严格的招聘措施,并对这些措施进行例行审核、 - 使用"软性"面试问题,询问应聘者有关其工作地点或教育背景的具体细节(北朝鲜 IT 员工经常声称曾在非美国教育机构就读)、 - 检查求职者简历中的错别字和不常见的术语、 - 尽可能亲自完成招聘和入职流程。 在今天的公共服务公告之前,美国联邦调查局多年来就朝鲜的庞大 IT 员工大军一再发出警告,这些员工隐藏真实身份,在美国和世界各地的数百家公司工作; 他们也被称为"IT战士",通过美国的笔记本电脑农场连接到企业网络,冒充美国的 IT 员工 。 8 月份,美国执法部门捣毁了纳什维尔的一个笔记本农场 ,5 月份又捣毁了亚利桑那州的一个笔记本农场 。 在被发现并解雇后,卧底的朝鲜 IT 员工利用内幕消息威胁泄露他们从公司系统中窃取的敏感信息。 "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朝鲜 IT 人员潜入大型企业窃取敏感数据,并对这些企业实施勒索威胁。" Google云的曼迪安特首席分析师迈克尔-巴恩哈特(Michael Barnhart)告诉 BleepingComputer:"他们将业务扩展到欧洲以复制他们的成功也不足为奇,因为这更容易诱骗那些不熟悉他们伎俩的公民。" "朝鲜的 IT 工作人员也在利用一些公司,这些公司已经开始为其远程员工使用虚拟桌面基础设施(VDI),而不是向他们发送实体笔记本电脑。 虽然这对公司来说更具成本效益,但威胁行为者却更容易隐藏其恶意活动"。 美国国务院现在提供数百万美元以换取有助于破坏多家朝鲜幌子公司活动的信息。 这些公司通过非法的远程 IT 工作计划为朝鲜政权创造收入。 近年来,韩国和日本政府机构也发布了关于北朝鲜人欺骗私营公司并以远程 IT 工人身份获得就业的警报。 在上周发表的一份联合声明中,美国、韩国和日本透露,朝鲜国家支持的黑客组织在 2024 年期间的多起加密劫案中窃取了价值超过 6.59 亿美元的加密货币。 今天,美国司法部还起诉了两名朝鲜国民和三名协助者,指控他们参与了一项多年的远程 IT 工作欺诈计划,在 2018 年 4 月至 2024 年 8 月期间,他们和嫌疑人(尚未受到指控)至少被六十四家美国公司雇佣。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3818.htm)
全球最畅销的电车,也是特斯拉今年最为重要的一款车—— Model Y ,卖了 5 年终于改款了。要说这车也真是不缺热度,就那么官网一上架,车子都没到店,订单就爆了。有人根据订单号推算,短短 10 天已经破了 10 万单。  当然啊,前两天脖子哥也提前试驾了一波。 我知道一定有不少差友都很关注这车,所以这次给大伙儿整个猛的,**我们直接包下了一座赛车场,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并且租了一台老款 Model Y 开到现场,来做焕新版 Model Y 的首发测试。**  先给大伙儿一个省流总结,正如预料的一样,**焕新版 Model Y 除了外观和焕新版 Model 3 没走一个路子,其他地方的改动基本大差不差。** 那话不多说,咱还是先从新 Y 外观最明显的几个变化开聊。 首先是前脸大动刀,老 Y 走的是一种萌萌的圆滑风,新 Y 则全换成了直来直去的线条,看起来凶狠不少。 最明显的,也是争议最大的就是这个贯穿灯。 虽然咱也知道它是从 Cybertruck 借鉴过来的,但它没有像 Cybertruck 那样做成一体式,而是成本更低的**三段式,**灯带之间的间隙还不小。  所以特别是在夜里的时候,讲道理,真挺容易认成小鹏的。  而它的转向灯也是藏在贯穿灯里面的,不细看很难发现。  不仅是保险杠、灯组变了,新 Y 的机盖及两侧翼子板也一并改了,都变得更犀利。还有后视镜也加了一个 “ 风刃 ” 的设计,来更好地梳理气流, 新款还在前保险杠下面新增了一个盲区摄像头,它不参与辅助驾驶,只是给用户多提供一个视野,确实是有用的。但是依然没有 360 全景影像, 2025 年了大哥……  车尾的漫反射尾灯,是这次新 Y 最惊艳的地方,整个内嵌式的灯带均匀地洒到一条金属拉丝面板上,效果相当不错,天暗下来的时候感觉贼像星球大战的光剑。  除此之外,摸了实车我才发现,尾门这个位置是塑料件,修起来估计能便宜点。  而尾部下头的扩散器,肉眼可见尺寸更大了,做了一个收窄的设计来导流。加上前面那些气动优化的设计,一套组合拳让新 Y 的风阻系数降了…… 0.01 。  **看完外观,咱接着瞅瞅内饰。** 车内整体就是一个加高版的焕新 3 ,设计上其实没有什么值得聊的,改了环抱的氛围灯,大了一丢丢的屏幕,前排座椅多了通风,后排座椅有了加热,还有了个 8 英寸的后排控制屏,这些都和 Model 3 如出一辙。   说点细节,首先是**拨杆**。 可能是焕新 3 拨杆全砍了后,反响没那么好,这次在新 Y 上,转向拨杆得以保留,而换挡还是屏幕操作。 这个转向拨杆是新设计的,做得很细,只能控制转向灯,远光灯还是在方向盘上。它没有采用很多车轻拨变道、重拨转弯的两段式设计,而是只有一段,并且行程非常短。 虽然它这个塑料经不起细看,给我一种满满的廉价感,但加回来肯定是好用的,编辑部买了焕新版 Model 3 车主此时已哭晕…… 然后座椅的承托也提升了。老 Y 的座椅背部我感觉不够贴合,坐起来空空的哪哪别扭,新款这个坐着好了不少。  官方数据是,新款后排的坐垫加长了 15mm ,大腿支撑更好,头枕也加宽 17mm 。而且靠背变成了电调,还加了座椅翻折时的防夹功能。  同时后备厢里,也换成了电调放倒按钮,可以做到悬停,而且如果前后排冲突的话,前排会自动避让一下。  还有个实用的是焕新 Y 用上了隔热天幕,之前老 Y 那玻璃太不隔热,夏天都给人烤一头汗,这次加了一层镀银,把热量给反射出去,官方说反射效率提高 7 倍。 而在实车上,我发现天幕后头这个位置还留出了一段空隙,特斯拉工程师的说法是为了不影响手机信号,就是不知道天热的时候这里会不会烤脑袋。 其他的就是一些小改动,比如长续航版扬声器从 14 个增加到 16 个,但标续的扬声器是 14 个减到了 9 个,高配增,低配减,拉开配置的差距。 还有前备厢多了一个排水孔,钓鱼佬狂喜。  **静态差不多就这些,咱再看看这车的驾驶变化。** 不出所料,这台车底盘和焕新 3 一样,更软更家用了。 实际就体感来说,老款 Y 底盘非常紧,是那种希望把每一寸的路面信息都传递给你的硬核车型,所以坐在后排会很颠。 新 Y 明显悬挂的初段会更软,它会把路面信息更柔和地传递进车内。开的再激进一点,就感觉到这套悬挂的中后段还是会偏硬的,在更极限的状态下也有不错的支撑。  除了悬架,**焕新 Y 的转向手感也变柔和了。** 老款 Y 的指向性非常敏感,中心区几乎没有虚位。 现在这台车的电子味儿会更重,转向阻尼轻了一点,路感也少了很多,特别是转向助力调到最重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像是在掰动一个电机,而且转向中心区会有一点点的虚位,你需要多打一点才能和车头呼应上。  老实说,新款的转向少了很多沟通感,我个人不是很喜欢,但我也承认这更符合家用车的设定。 动态上最大的变化就是这俩,更软和悬架和更柔和的手感会让你开这台车的时候更放松,其他的像非常线性的电门和刹车标定,这一直都是特斯拉的强项,尤其这个刹车,还是又线性,踏板又硬。 剩下的动力上,焕新 Y 没啥变化,只有最高时速从 217km/h 变成了 201km/h ,应该是给 Performance 性能版留出空间吧。  而在续航上,新 Y 的标续版电池包多了 2.5 度,长续版没变,但因为外观上气动细节的优化,能耗更好, CLTC 更高。因为我们试驾都是在赛道里,太激烈了,没啥参考意义,等后头有机会再去公共道路测测。 此外,焕新 Y 这次把 NVH 整体也做了提升,密封结构优化了,前后排都是双层夹胶玻璃,开着的时候确实能感觉出来静谧性好了不少。 我们的实测数据是,车速 60km/h ,新 Y 是 55dB 左右,老 Y 是 61dB 左右;车速 80km/h ,新 Y 是 58dB 左右,老 Y 是 62dB 左右;车速 120km/ ,新 Y 是 65dB 左右,老 Y 是 68dB 左右。   不过之前特斯拉的车型用久了很多都会有异响问题,我们租的这台五万公里老 Y 已经是响得有点感人,不知道新 Y 以后会不会有好点。 ok ,关于焕新 Y 的试驾差不多就是这些。 看得出来,**这次新款确实解决了之前的很多痛点,有了更软的悬架,更多的舒适性配置,连它已经很低的电耗还能再进一步提升,这些改变都让新 Y 变得更为全面。** 但和其他新势力相比,人家已经卷麻了的配置,像 360 全景、 800V 高压、大语言模型等等,这台车依然还没安排,特斯拉最让人期待的 FSD 也还是没啥消息。  在我看来,新 Y 这次升级很像 iPhone 的年更,它有足够强的品牌力,足够多的粉丝基础,和足够优秀的软硬件底子,所以也不需要什么颠覆性的升级,一些小改足以收获满满订单。 不过这 2025 年也才刚开始,国产车围攻 Model Y 的战役还会继续,其中最让人期待的必是 6 月上市的小米 YU 7 。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下,焕新版 Model Y 今年能不能再实现月销 6 万的神话呢,拭目以待吧。 最后预告一下,春节假期我们会发布一期纯电 SUV 的五车大横评,大家可以更直观地看到,特斯拉现款 ModelY 和国产新势力的差异。欢迎来蹲 ~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3816.htm)
小米YU7无疑是今年最受瞩目的一款车,它不仅是小米首款SUV,也将是纯电SUV神车——特斯拉Model Y的最大对手。刚刚,**博主“搞机王腾霄”晒出了小米YU7上路的高清照片,照片中的车辆细节清晰可见,尾标赫然标注着“YU7 Max”。** 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小米YU7会有不同的版本,可能延续小米SU7的命名方法,即小米YU7、小米YU7 Pro和小米YU7 Max。 从曝光的照片来看,**小米YU7在外观设计上极尽匠心,整体造型流畅优雅,车漆质感细腻,展现出不输50万级豪车的高级感。**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该博主指出,小米YU7的刹车灯与车尾转向灯尺寸略显小巧,与整车大气的设计风格相比,显得有些不够协调,建议未来可考虑对此进行优化调整,以提升整车的视觉完美度。 通常而言,同平台的纯电SUV要比轿车贵2-3万元,因此YU7的起售有望来到25万左右,而顶配售价肯定超过30万,甚至可达35万。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3814.htm)
**有网友最新曝光了疑似小米15 Ultra的真机图,外观上与此前多次曝光的设计图一样,基本就是量产机的样子了。**整体来看,小米15 Ultra延续了上代的环形镜头设计,不过镜头排列有所改变,采用L型方案。 **其中,潜望长焦镜头巧妙地位于环形镜头的右上角位置,其下方并排排列着三颗摄像头。**  **这主要是因为小米15 Ultra潜望长焦升级为2亿像素传感器,支持100x AI融合变焦,**能够实现超远距离的拍摄,而且细节清晰。 主摄依然是1/0.98英寸的YT900,这也是目前行业最强传感器,此外还配备有5000万像素直立人像长焦镜头、50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 中框部分向后包裹,预计机身依然是龙铠架构,这是小米14 Ultra上首发的技术,采用高强度铝合金“6M42”中框,配合CNC一体成型技术,使得抗弯性能提升100%。  **核心配置上,小米15 Ultra采用2K等深微曲屏,支持超声波屏幕指纹,搭载高通骁龙8至尊版,有素皮、玻璃纤维和陶瓷三种材质可选。** 该机将标配天通卫星通信,顶配版支持双星系统,加入了北斗卫星通信,这是小米第一次用上北斗系统。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3808.htm)
不知道各位能不能根据这张照片,看出来它们是啥规格的 USB-A 口和 USB-C 口?又或者看能否根据一根线各个角度的细节,判断出它是一根什么规格的数据线?  面对上面这两个问题,我敢说有百分之八十的差友估计都会犯难。 另外百分之二十的差友,没准会根据接口和插头触点看出点门道,通常情况下,蓝色 A 口是 USB 3.0,白色或者黑色 A 口是 USB 2.0,还算有迹可循,但是到了 C 口,大概率就歇逼了。  因为即使物理概念上的接口针脚满配了,也还有 emarker 芯片影响着线材传输速率和功率上限,倒不是我在故意为难大家哈,**主要是现在市面上的接口和线材真的……那叫一个 “ 乱 ”。** 就拿最常见的电脑来说吧,现在电脑配备 USB-A 口早就已经是基操,有些电脑甚至给的全是 USB-C 口。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电脑 USB-C 口正反都能插,平时用起来很方便,但可能不清楚它到底支持多高的传输速度、多大的充电功率,到时候有需要的话,能不能拿来投屏或者外接显卡。 而对于 USB-A 口,虽然看上去比较传统,但它们在性能上其实也存在不小的差别,同一台电脑、位于不同位置的两个 USB-A 口,它俩的传输速度可能会拉开两倍甚至十倍的差距。 假如这会儿有人拿着你的电脑,问你这是什么规格的接口,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说不上来( 俺也一样.jpg ~ 因为很多电脑,并不会在接口旁边给你标注具体规格信息,你看像 Mac 就是简单在机身上开了个孔,其他啥也没标。  其他笔记本电脑特别是轻薄本,有一个算一个,差不多也都这样,顶多在接口旁边给了个闪电小标识,懂的人知道这是雷电协议的 logo,不懂的……啥?这接口难不成只能拿来充电? 当然了,数据线这边的情况也一样,我瞅了一圈身边在用的数据线,发现它们绝大多数也没标注具体规格。 本来这也没啥大不了的,真有需要,咱们去官网看下就行了,也就半分钟的事,**但问题偏偏就出在,虽然各家都标注了接口和线材规格,但它们的标注方式咋说呢,多少有点随意……** 比如根据数字越大越强的逻辑:USB 3.0、USB 3.1 Gen1、USB 3.2 Gen1,那肯定是 USB 3.2 Gen1 最强是吧,但其实这些接口实际传输速度都一样,都是 5Gbps,只能说迷惑性极强。  包括 USB 3.1、USB 3.1 Gen2 还有 USB 3.2 Gen2 也是一样,你别看它们名字不一样,实际上这些接口传输速度都是 10Gbps,除了那些数码极客,就问你普通人谁看了不迷糊……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 U 盘、移动硬盘还有扩展坞等一众外设设备上,很多设备都是直接标个 USB 2.0/3.0 就完事儿。  不过你要是说这些厂商标错了,那倒也不至于,因为它们都遵循了 USB 标准化组织( USB-IF )制定的标准,**只不过……某些厂商遵循的是老标准,另一部分厂商则是遵循了新标准。** 之前了解过 USB 命名规范的差友应该都知道,USB 标准化组织 “ 瞎改 ” USB 接口的名字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比如在 USB 还是 2.0 那会,USB 标准化组织就把 USB 1.0 改成了 USB 2.0 Low Speed、USB 1.1 改成了 USB 2.0 Full Speed,而正儿八经的 USB 2.0 则被改成了 USB 2.0 High Speed。  **这么一来等于啥都不做,就让 USB 1.0 跟 USB 1.1 “ 原地升级 ” 到了 USB 2.0。**然后 USB 3.1 出来后,它又把 USB 3.0 改成 USB 3.1 Gen 1,同时 USB 3.1 则被改为 USB 3.1 Gen 2。  再后来,等到 USB 3.2 一出来,USB 标准化组织故技重施,又双给 USB 改了次名。 新规范要求 USB 3.1 Gen 1 改名为 USB 3.2 Gen 1,USB 3.1 Gen 2 改名为 USB 3.2 Gen 2,至于 USB 3.2 则被叫成 USB 3.2 Gen 2x2,后缀变更长的同时,命名方式也是愈发复杂难懂。  而且细心的差友应该不难发现,**最开始的 USB 3.0,经过 USB 标准化组织的这两轮改名,已经摇身一变,升级成了 USB 3.2,好一个 “ 科技以改名为本 ”……** 再后来,USB 4 发布的时候,USB 标准化组织可能也想着老往后加后缀也不是个事,于是就宣布后续不再采用这种命名方式,结果等下个版本的 USB 4 出来,就变成了通过 v1/v2 来区分。  只能说,它确实是有在简化命名,但又没完全简化到位…… 直到最后,网上骂声一片,USB 标准化组织才终于老实,彻底抛弃了之前那几套乱七八糟的命名方式,**转而开始使用更简单直接的办法 —— 那就是统一按照接口和线材的传输速率来命名。** 比如说,传输速度能达到 10Gbps 的接口,就叫 USB 10Gbps;要是能到 80Gbps,那就叫 USB 80Gbps。  而且根据 USB 标准化组织发布的《 USB-C 线缆额定功率 Logo 使用指南 》,所有类型的 USB-C 数据线必须带有对应传输速率和充电功率 Logo 标识,方便我们一眼就能区分它们的好坏。  只可惜,这指南只对 USB 标准化组织内的成员有效,这些成员必须遵循 USB-IF 制定的包括命名规范在内的各项标准,但对于那些组织之外的厂商,就没啥约束力了,怎么标全凭自己意愿。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市面上有很多接口跟数据线,它们的命名和标识依旧我行我素……( 不过你别说,像下面充电功率跟传输速度分开标也挺直观~  前阵子我看到还有博主误把前面这套两年前的标准看做是新规,你就知道之前混乱命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多深。  在我看来,要是 USB 标准化组织一开始就采用这套简洁明了的标准,其他厂商跟了也就跟了,压根不会造成现在命名标识混乱的局面,以至于这会儿我们买根数据线都得做一番功课。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锅其实也不能全让 USB 标准化组织来背,**毕竟在接口这块,除了 USB,其实还有雷电标准。** 雷电标准最早是由英特尔推出,并且得到苹果等一众厂商大力支持的一种接口标准,如今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代,**它的接口标注方式虽然没 USB 标准那么混乱,但说实话也挺抽象的……**  如果说前两代雷电口咱们还可以直接通过接口类型来跟 USB 标准做区分,**那么从雷电 3 代开始,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因为从这一代雷电口开始,它的接口类型就变成了最常见的 USB-C。**  对于一个 USB-C 或者说 Type-C 接口来说,它的规格既可以是 USB 5Gbps/10Gbps/20Gbps/40Gbps/80Gbps,也可以雷是电 3/雷电 4/雷电 5,同形态不同规格的接口,功能上的差距挺大。 为了方便大家快速了解不同规格接口的特性,这里我简单做了张表格,各位差友可以对照着查看不同接口规格对应的传输速率、功率传输、视频输出能力以及对于一些外接设备的支持情况。  很显然,最理想的情况,当然是每个接口和数据线都采用当下最高规格,然而在现实中,考虑到成本、定位以及设备实际应用场景,厂商们还是会根据不同产品适配不同规格的接口与数据线。 但是最近几年相信各位差友也看到了 —— **无论是 USB 标准化组织不断改进命名规范,还是整个行业在接口形态和接口技术上的发展,其实一直都在朝着更加统一、更加便捷的方向迈进。** 从长远来看,实现接口物理形态以及规格上的大一统,也并非没有可能。 不过事实证明,仅靠厂商的自驱力显然是不够的,要不然苹果也不会一直拖延到前年才给自家 iPhone 用上 C 口了……而且直到现在,很多手机用的 C 口也还是 USB 2.0,有线传输速度还不如直接用无线来得快。 要我说,这些厂商与其在标准上各自站队,索性不如联合起来组建一个类似互传联盟的接口标准联盟,共同参与制定并严格遵循统一标准,这么一来,距离接口大一统,或许真的就指日可待了~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3806.htm)
意大利的 Piracy Shield "盗版盾"反盗版系统自 2024 年初推出以来,已成为激烈讨论和审查的主题。 该系统旨在通过快速阻止与盗版相关的域名和 IP 地址来打击体育直播盗版,但却因其广泛的权力和意想不到的后果而饱受批评。  虽然盗版盾已成功阻止了大量盗版源,但[过度封禁的问题](https://torrentfreak.com/tech-industry-urges-eu-to-halt-italys-overreaching-anti-piracy-measures-250122/)也一直困扰着它。 报告显示,Google Drive 和 Cloudflare 等合法服务在无意中被阻止,导致意大利互联网用户的使用中断。 这些事件引发了人们对该系统准确性及其对合法网络活动潜在影响的担忧。 科技行业最近表达了对 Piracy Shield 的担忧。 代表亚马逊、Cloudflare 和Google等大型科技公司的计算机与通信行业协会 (CCIA) 在致欧盟委员会的一封信中表达了严重关切。 CCIA 承认该系统旨在保护知识产权,但认为 Piracy Shield 采用的 DNS 和 IP 层面的阻止措施过于宽泛,具有潜在的危害性。 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发生在 2024 年 10 月 20 日,当时Google Drive被盗版盾错误屏蔽。 这一错误导致所有意大利用户停机三小时,甚至在 12 小时后仍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受到影响。  此外,CCIA 还对 Piracy Shield 的实施缺乏透明度和适当的保障措施表示担忧。 事实上,该系统是由一家隶属于意甲足球联赛的公司开发的,而意甲足球联赛是目前获得授权使用该系统的少数权利人之一,这引发了有关潜在利益冲突的质疑。 除了屏蔽问题,意大利版权法最近的修正案还为中间商规定了新的报告义务。 这些修改包括对违规行为的潜在刑事处罚,被批评为可能与欧盟法律相冲突,并对在线表达和创新造成寒蝉效应。 技术行业正在呼吁对"盗版盾"进行重大改革,包括更强大的验证协议、更高的透明度以及为受影响用户提供更好的补救机制。 CCIA 甚至敦促欧盟委员会与意大利政府接触,在根据欧盟法律对反盗版措施的合法性进行彻底审查之前,停止这些措施。 随着"盗版盾"推出一周年的临近,其在减少非法体育流媒体方面的效果仍有待商榷。 虽然一些数据表明盗版流量有可能减少,但仍缺乏确凿证据证明其对合法服务的新用户吸纳和客户保留的影响。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3804.htm)
Meta 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表示,该公司计划在今年大幅增加资本支出,以在残酷的人工智能领域与竞争对手并驾齐驱。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4/1114/eec933a9a13ef57.jpg) 扎克伯格在周五发布的[Facebook帖子](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meta-invest-up-65-bln-capital-expenditure-this-year-2025-01-24/)中表示,Meta预计在2025年的资本支出将达到600亿至800亿美元,主要用于数据中心和壮大公司的人工智能开发团队。 这一预计范围大约是Meta去年350亿至400亿美元资本支出的两倍。 扎克伯格还写道,Meta计划今年上线约1千兆瓦的计算能力,大约相当于75万个普通家庭的耗电量,并预计到年底公司的数据中心将装载超过130万个GPU。 在Meta进行投资的同时,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对手也在各自的基础设施项目上投入了数十亿美元。 微软计划在 2025 年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投入 800 亿美元,而 OpenAI 正在为一家名为"星际之门"的合资企业做贡献,该企业可能会获得价值数千亿美元的数据中心资源。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3802.htm)
热播的 Apple TV+ 职场惊悚片《Severance》第二季于上周回归,苹果继续通过官方渠道大力推广该剧。在《Severance》执行制片人本-斯蒂勒(Ben Stiller)今天分享的一段[短视频](https://x.com/BenStiller/status/1882792326982250665)中,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参观了 Lumon Industries。  他进入办公室的电梯,接受了离职程序,将他的记忆划分为工作和个人生活。 面带微笑的蒂姆-C.走过走廊,进入米尔奇克的房间,米尔奇克称他为"苹果的核心"。 库克在一台电视机前坐了下来,电视机将播放一段视频,带领他回顾新的工作生活。  《Severance》第二季的第二集现在可以在 Apple TV+ 上观看。 《Severance》由 Dan Erickson 创作。 该剧第一季于 2022 年首播,好评如潮,成为 Apple TV+ 最受欢迎的剧集之一。 苹果公司称,在第二季中,Lumon Industries 的员工们"了解到了轻视离职障碍的可怕后果,这将带领他们在悲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73800.htm)
## **「 Top 3 News 」** ### **特斯拉在北美和欧洲正式推出焕新版Model Y** **要点:** 特斯拉在本月初于中国推出新款 Model Y 后,又在北美和欧洲正式发布。此次发布的特别之处在于,同时接受新旧款车型的订单。在北美和欧洲,仅在在线配置器上为 “Launch Series New Model Y”(即中国先行推出的版本)新增 “装饰” 选项,而中国仅售新版本。  特斯拉Model Y 美国官网(来源:Electrek) 新款 Model Y 的 EPA 续航提升至 320 英里,高于旧款长续航全轮驱动版的 311 英里。在起售价、内饰、座椅等多方面都有升级,如起售价提高,内饰增添环绕式氛围灯等,座椅功能增多,还配备了第二代悬架和降噪硬件。新款长续航全轮驱动版 Launch Series 售价 59999 美元,比旧款贵 12000 美元,购买者还能获得特殊徽章。 **观点:** 特斯拉同时售卖新旧款 Model Y 的策略独特,旨在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以旧款价格优势吸引价格敏感者,靠新款升级配置吸引追求新体验的消费者,从而扩大市场份额。新款显著的配置升级,彰显其提升竞争力的决心,有望在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保持领先。不过,较高的价格可能影响部分消费者购买决策,其市场表现仍有待观察。 ### **Rivian计划今年实现脱手自动驾驶,2026年推出 “eyes-free” 系统** **要点:** Rivian 在周四旧金山新的 Rivian Space 开幕活动上,由首席执行官 RJ Scaringe 透露,计划今年推出可实现脱手驾驶的新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类似特斯拉的完全自动驾驶(FSD),并于 2026 年推出 “eyes-free” 系统。现有 Rivian R1S 和 R1T 车主能否使用新系统与车型代际有关,2024 年及以前生产的是第一代,2025 年及以后的为第二代。 去年夏天推出的第二代 R1S 和 R1T 全面升级,引入自研的 Rivian Autonomy Platform,由 11 个摄像头、5 个雷达和预测性人工智能驱动,性能强劲,已具备盲点监测等功能,更多功能也将陆续推出。所有 R1S 和 R1T 支持 OTA 更新,但第一代车型因硬件软件限制,部分功能无法使用。脱手和免注意力的自主高速公路驾驶功能将在 2026 年上半年推出的 R2 小型电动 SUV 上应用,起售价约 45000 美元。  Rivian SUV(来源:Electrek) **观点:** Rivian 积极布局自动驾驶领域,体现出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决心。类似 FSD 的脱手驾驶和 “eyes-free” 系统,有望吸引对自动驾驶功能需求高的消费者,扩大市场份额。然而,“ eyes-free” 系统在推出前可能面临监管障碍,其功能最终能否顺利实现以及市场接受程度如何还不确定。而且,第一代车型功能升级受限,可能会影响部分老用户的体验和忠诚度。从整个电动汽车市场来看,Rivian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会加剧行业竞争,推动技术不断创新进步。 ### **现代和通用将会合作在美电动车业务** **要点:** 美国畅销电动汽车品牌现代和通用携手合作,以应对 2025 年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周四,现代证实与通用的交易接近达成,其中涉及电动汽车车型的重新贴牌。公布 2024 年第四季度财报后,现代确认即将达成向通用出售商用电动汽车的协议,这将助力现代进军北美商用车市场。合作的背后是美国政策的不稳定,特朗普上台后取消电动汽车 “强制规定”,威胁取消 7500 美元联邦税收抵免,还考虑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尽管现代称政策变动对其销量影响小于日本竞争对手。  现代Ioniq 5(来源:Electrek) 去年 10 月,现代位于佐治亚州的 76 亿美元电动汽车工厂投产,然而上周美国能源部取消其部分车型的税收抵免资格,现代计划扩大生产并增加混合动力汽车产量。双方去年 9 月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在动力系统等领域合作,并将于 2025 年第一季度签署约束性合同。 此外,有报道称双方讨论联合开发皮卡,现代的 ST1 电动商用车平台或成通用商用电动汽车基础。现代在美国零售销量连续四年创新高,去年现代汽车集团电动汽车销量超通用和福特,而通用的 Brightdrop 商用电动货车销量远低于福特 E - Transit 和 Rivian EDV。 **观点:** 现代与通用的合作是双赢之举。对现代而言,为通用供应重新贴牌的商用电动汽车,为 ST1 等车型开辟了可靠销售渠道,利于拓展美国市场,解决自身难以直接面向美国商业车队买家销售的问题。对通用来说,借助现代产品能提升自身在商用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力,改善销量不佳的状况。从市场层面看,这种合作体现了车企在政策不明朗时通过合作降低风险、谋求发展的趋势,同时也将加剧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推动行业技术与产品的进步。 ## **「 大事件 」** ### **起亚车主在美获得特斯拉超级充电站权限**  起亚电动SUV(来源:Electrek) 起亚车主原本定于 1 月 15 日获得使用特斯拉超级充电站的权限,却因时间线推迟而未能实现,此前部分车主利用现代和起亚电动汽车基于相同 E - GMP 平台且 2025 款 EV6 与 2025 款 Ioniq 5 都配备原生 NACS 端口的相似性,通过将车辆信息设置为现代并借助第三方适配器在超级充电站充电,但如今这个漏洞已被关闭。 北美电动汽车行业正朝着由特斯拉推进、SAE 标准化的 NACS 充电标准过渡,近期多个品牌加入 “即将接入” 名单,大众和本田也宣布即将获得接入权限,而起亚原本计划 1 月 15 日推出的超级充电站接入服务推迟到本季度晚些时候。这表明在北美电动汽车行业向 NACS 充电标准过渡进程中,起亚接入特斯拉超级充电站计划的波折,反映出行业在技术对接和标准统一过程中的复杂性,尽管不断有品牌加入,但实际操作层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与调整。 ### **捷豹路虎在稀土磁铁回收方面投资200万美元**  稀土磁铁(来源:Electrek) 捷豹路虎的投资部门 InMotion Ventures 向稀土磁体回收公司 Cyclic Materials 投资 200 万美元,使后者 B 轮融资达 5500 万美元,此前 InMotion Ventures 已在供应链追溯等技术领域布局,此次涉足稀土磁体回收。其董事总经理迈克・斯米德表示 Cyclic Materials 在创建可持续供应链上领先,其技术满足稀土磁体回收关键需求,助力汽车行业迈向更清洁、更具韧性的未来。 Cyclic Materials 将用这笔投资加速在北美和欧洲的业务扩张,提升处理能力并优化回收技术,此次融资是在之前获宝马、微软和日立支持的 5300 万美元融资基础上进行的。稀土磁体由稀土元素合金制成,在电动汽车牵引电机等诸多领域至关重要,目前稀土元素回收率不到 1%,但全球需求超供应且预计到 2030 年增长两倍,而 Cyclic Materials 凭借专有的 MagCycle 和 REEPure 技术从报废产品回收稀土元素,建立循环供应链。捷豹路虎的投资体现汽车行业对解决稀土磁体回收问题的重视,有助于缓解资源供需矛盾,推动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也反映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背景下,企业通过投资相关技术完善产业链、提升竞争力的趋势。 ### **日产计划在美国为大约3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电池**  日产Ariya(来源:Electrek) 日产在电动汽车业务上动作不断且情况复杂。近三年前,日产计划向密西西比州坎顿工厂投资 5 亿美元生产新款电动汽车,原本今年开始生产,却因对盈利能力和市场需求的担忧,去年 1 月将时间推迟到 2026 年,如今据《麦迪逊县日报》报道更是推迟到 2028 年,并且《汽车新闻》称日产还取消了在美国生产定位在聆风与艾睿雅之间的小型电动 SUV 计划,转而专注需求更大、更具盈利能力的项目。 不过,日产仍在积极布局,计划从 SK On 购买 20 千瓦时电池,足够为在美国销售的约 30 万辆电动汽车供电,还在扩大美国供应链为未来电动汽车做准备。这一系列操作,反映出日产在市场需求、盈利能力和战略规划间艰难权衡,也体现出当前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车企需谨慎决策、不断调整策略,预示着未来电动汽车市场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 **特斯拉宣布大幅提高加拿大所有电动汽车的价格** 特斯拉在加拿大宣布对其全系车型进行重要涨价,原因是加拿大的电动汽车补贴政策取消以及加元疲软。加拿大电动汽车市场因联邦补贴计划取消本就面临困境,而该国补贴力度最大、使该省成为加拿大电动汽车普及领先地区的魁北克省的补贴计划也面临同样情况。  特斯拉(来源:Electrek) 作为在加拿大电动汽车销量领先的品牌,特斯拉宣布全系涨价,其中 Model 3 长续航后驱版涨 4000 加元,长续航全轮驱动版涨 8000 加元,高性能版涨 9000 加元,Model Y、Model S 和 Model X 均涨 4000 加元,不过购买新的 Model Y、Model S 或 Model X 使用推荐码仍可享受 1300 加元的优惠。 特斯拉对价格变动从不置评,据推测,加元在过去几个月相对美元贬值是涨价原因之一,且宣布 2 月 1 日涨价的时间点让一些人将其与特朗普总统暗示对加拿大发起的关税战联系起来,特朗普称计划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加征 25% 关税,加拿大也表示将采取报复措施。这对加拿大电动汽车市场显然不利,补贴取消已冲击市场,如今该国最受欢迎的特斯拉电动汽车在补贴前基础价格又上涨,加拿大电动汽车市场今年形势严峻,希望待关税战真正开始后情况能稳定下来,变得更加明朗。 ## **「 酷产品 」** ### **Fiat 600**  Fiat 600(来源:TopGear) 菲亚特 600 从名字便能看出比 500 稍大,其名称可追溯至 1955 年,早于 500 推出,某种程度上 500 可视为缩小版的 600。它最初定位为更宽敞实用的家庭旅行车,在 60 年代,600 Multipla 作为一款三排六座的小型车延续了这一定位。  Fiat 600(来源:TopGear) 在市场定位上,它不是简单放大的 500,难以将其归为超小型车或 SUV,而是处于两者之间。设计上,它有类似 500 俏皮的前大灯、有质感的后尾灯、复古前端等元素,但车身多处的 “600” 标识显示它并非 500 的变种,实际尺寸尤其是长度和宽度比 500 大很多,可搭载多人。  Fiat 600(来源:TopGear) 平台方面,它是 Stellantis 旗下开发的首款完整车型,与集团内其他车型共享部件,其平台曾助力标致 208 和 Jeep Avenger 两次获得年度汽车奖(600 与 Jeep 同生产线),共享平台虽动态性能不突出,但保证了可靠性,还能控制成本,其电动系统是其他车型改款推出的第二代配置。 内饰方面,复古风格没有完全延续,虽有像仪表板中央储物处 iPad 式盖子这样不错的设计,但整体是菲亚特 500 和 Jeep Avenger 的混合,后排空间欠佳,不过若将其视为 500 的升级版,仍令人印象深刻。菲亚特 600 凭借独特市场定位,在小型车与 SUV 间开拓新市场,融合经典设计与集团共享平台优势,传承品牌特色并降低成本、保障可靠性,然而内饰设计和后排空间有待改进,未来市场表现取决于能否满足消费者对独特车型及空间、内饰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