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2025 IT市场权威榜单”在“2025 IT市场年会”隆重发布,奇安信连续第四年获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军企业,并荣获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产品、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等五项大奖,彰显出奇安信在网络安全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持续领跑地位。 赛迪顾问举办的IT市场年会,自2000年创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26届,成为中国ICT产业界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之一,积极影响并深度参与了中国ICT产业的发展。 连续四年荣膺领军企业大奖 2025年奇安信连续第四年荣获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军企业大奖。自2014年公司成立以来,奇安信就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通过科技创新聚优工程建立了系统性的科技创新体系,先后提出“数据驱动安全”、“内生安全”、“经营安全”、“AI驱动安全”等先进理论,成为国内网络安全发展的风向标。  在人工智能新时代,奇安信践行“AI驱动安全”战略,率先发布QAX 安全大模型和大模型卫士等创新产品,积极推动AI技术与安全产品的深度融合,打造了AI赋能下的AISOC,NDR(天眼)、EDR(天擎)、服务器安全(椒图)、代码卫士等,不仅全部融入奇安信最新安全大模型能力,还实现分工协作、高效研判,帮助用户在AI时代的攻防对抗中立于不败之地。 **奇安信天眼XDR平台** 此次获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产品”的奇安信天眼XDR平台,依靠安全大模型赋能与端网融合,可以大幅提升对高级威胁的检测与响应能力,实现“10倍的真实威胁检出率提升,10倍的安全运行效率提升“,平台还可以大幅降低安全运营的复杂性、总运营成本。此外,奇安信天眼XDR提供的一站式托管检测与响应服务,让预算与人员不足的客户,也可以获得奇安信安全专家的远程技术支持。  **奇安信大模型卫士** 开源大模型DeepSeek的异军突起,推动本地部署大模型热潮,由此引发的安全风险已成为落地本地大模型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获评“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产品”的奇安信大模型卫士,集安全风险发现、大模型访问控制、数据泄露管控、违法违规行为溯源、大模型应用分析等于一体,解决用户对大模型“想用不敢用”的顾虑,从而可以专注于大模型赋能业务,提升核心竞争力。 **** 在2025 IT市场年会网络安全高峰论坛上, 奇安信集团副总裁、产品总体部总经理邬怡介绍了大模型应用的安全风险与防护思路。邬怡表示,大模型和相关应用系统风险已不容忽视,数据则是大模型应用的核心保障对象。目前,奇安信基于大模型卫士、零信任访问、终端管控等核心安全产品,推出大模型安全空间,通过“强基础、控权限、审数据、拦攻击、清风险”五大能力,构建多个维度纵深防御体系,大幅降低大模型应用的数据泄露风险与业务中断风险,为大模型在千行百业的落地保驾护航。 **数字化创新实践大奖** 奇安信致力于将创新技术应用于政企网络安全建设。此次广东省中山市政数局数据安全建设、中国联通终端安全项目分期建设实践获得数字化创新实践大奖,即是对其基于创新技术守护政企安全能力的认可。  中山市市政数局和奇安信合作,依托数据安全治理、数据安全技术、数据安全运营三大体系,树立了政务数据安全“三同步”建设的样板间。项目在多个方面取得重要成效,包括全过程数据的分类分级得到有效执行;实现了平战结合,持续运营,让数据安全保障贯穿始终;完善资产识别和脆弱性管理,将威胁防患于未然。 国内头部运营商中国联通携手奇安信天擎推动终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实现了“两唯一,三统一,三可见”的重大突破:成为运营商中唯一实现全国全网终端集中管理的企业,且在短短两个月内就达成了40万终端全覆盖的壮举;同时做到统一集成不同厂商的系统能力,统一汇集终端安全数据,统一制定和管理终端安全策略;真正实现终端资产可见、终端风险可见、管理效果可见,让终端安全管理变得“一目了然”。  奇安信荣膺多个奖项,充分彰显了其在创新能力和安全实践方面的领先优势。未来,奇安信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动力,致力于研发先进的安全产品,持续完善网络安全体系建设,为各行各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助力构建更加安全的网络空间。
2025年4月24日,赛迪顾问举办的2025 IT市场年会在北京成功落幕。大会期间,隆重揭晓了第二届IT创新大赛评选结果,奇安信“AISOC智能网络安全运营”项目凭借高度的创新性、技术上的突破性以及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等优势脱颖而出,摘得AI安全专题赛道冠军,并荣获大赛整体二等奖。  “2025IT创新大赛”设置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数据库、液冷、AI安全以及AIGC五大专题赛道。自2024年11月启动以来,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家创业团队、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热情参与。经过“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的激烈竞争,最终产生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以及优胜奖6名。 其中,AI安全创新应用赛道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是AI赋能安全,二是保障AI自身的安全性。各参赛队伍聚焦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应用,围绕AI智能体、大模型安全防护、AI+安全等议题进行展示角逐。最终,奇安信凭借“AISOC智能网络安全运营”项目拔得头筹。 奇安信AISOC智能网络安全运营平台是奇安信NGSOC与奇安信安全机器人(QAX-GPT)深度融合的跨时代产品,它以安全大模型和大数据关联引擎为双擎驱动,将AI的能力嵌入到研判、调查、响应、报告、狩猎、策略创建等最核心也是最依赖专业知识的安全运营工作中。通过简化重复繁冗的手动操作,去除海量噪音和繁杂信息,让安全运营工作真正实现简单、高效、省心,引领安全运营从手动驾驶迈向自动驾驶时代。  通过自动研判、智能关联与引导式调查、自动化响应、自动报告生成四大关键能力,奇安信AISOC帮助客户做到了更准发现威胁、更快完成调查、更全完成处置、更少依赖专家,显著提升了安全运营的效率和效果。 某大型央企客户在部署奇安信AISOC后,安全运营人员的工作负担得到显著减轻。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内网流量复杂、研判告警费时费力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奇安信AISOC对威胁的迅速响应、精准判断、全面信息呈现,让我们眼前一亮,特别是QAX-GPT安全机器人的综合水平,已经与骨干运营人员不相上下,我们的运营人员得以从繁琐的基础工作中抽身,投入到更具价值的防御工作中去。” 奇安信AISOC自从推出以来,已在行业内屡获殊荣,不仅荣获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新光”产品奖、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科研成果奖”、2024“金智奖”AI创新应用大奖,还获得了中国信通院的“AI+网络安全产品”推荐,并被IDC、安全牛等多家第三方机构在“AI+安全”相关报告中重点推荐。 关于IT创新大赛 赛迪顾问IT创新大赛旨在携手政府、优质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知名投资机构,共同搭建IT先进技术产品与应用方案的展示平台,推动“政产学研金用”深度合作,加强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高效配置,为中国IT创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全球商业格局,我们正迎来一个由AI超级应用驱动的新时代——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商业思维的全方位进化。 2025年4月18日,36氪2025 AI Partner大会在上海模速空间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以“Super App来了” 为主题,围绕 “Super App来了” 和 “谁是下一个超级应用” 两大核心议题,汇聚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科技巨头高管及行业先锋,共同探讨AI如何重构商业逻辑、重塑产业生态,并挖掘下一代超级应用的无限可能。 36氪CEO冯大刚在致辞中表示,从DeepSeek的爆火,我们能够看到,大众传播逻辑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不再是平的,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商业运行的基础规则都变了,无论中国民众还是美国民众都产生了巨大的不安全感。在这种心理下,任何可能引发“颠覆”的因素都会被无限放大,而科技毫无疑问是所有因素中我们最可以把握、最应该追求的那个关键变量。这种激烈的变化、超常的关注,就是构建品牌的最佳时机。 AI超级应用的未来将如何演进?它还将为行业带来哪些颠覆性变革?让我们回顾大会嘉宾的精彩洞见——         
充电宝大家都不陌生,**在以充电宝为代表的便携式储能市场上,中国企业贡献了全球超90%的出货量。**在自然灾害频发的日本,人们家中总少不了一块移动电源。在日本3·11大地震催生的防灾产业革命中,中国储能军团悄然完成对东瀛市场的战略包围。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741606e5220b4b159ecc6e319b965c07.png) **漫步东京Bic Camera电器城,户外电源展区陈列着Anker、EcoFlow等中国品牌,价签上的"Made in China"字样与日文防灾指南相映成趣。**店员透露:"去年防灾季,中国移动电源销量激增,现在每10个应急包就有7个装着中国芯。" 日本企业也想从便携式电源市场分一杯羹,但一家中国企业的日本子公司负责人表示,“中国的电池采购成本低,供应链发达,日本公司没有胜算。” 2012年日本启动的蓄电池补贴政策,意外为中国企业打开机遇之门。松下新能源负责人坦言:"即便有30%的购置补贴,我们的产品价格仍比中国同类高40%。"三菱电机曾试图推出竞品,却因中国厂商的快速迭代被迫搁置项目。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5072dc9296d44a33851adc5a498f6c27.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5338.htm)
大带宽服务器带宽充足,可以承载大量并发连接和高速数据传输,目前很多用户会租用香港大带宽服务器来做CDN或中转。香港IDC华纳云就提供香港大带宽服务器,支持20Mbps-1Gbps的带宽,不限制流量,可自主选择国际线路和BGP优化线路,大陆和国际访问同样快速,适合高流量分发场景,可以用来搭建CDN、做中转、视频站、下载站等用途,抗并发低延迟,用户体验良好,之前我们也做过大带宽机器相关测评,官方也提供免费测试IP,可需求的可以参考。 现在华纳云官网有香港大带宽服务器优惠,200M大带宽仅1588元/月,E5-2660系列高速CPU计算能力,I/O速度快,吞吐能力强,还免费赠送DDoS防护,整体性能非常不错。 点击直达**:**[**华纳云官网**](https://www.hncloud.com/?p=cnbeta)  **香港大带宽服务器优惠套餐:** BGP大陆优化线路,回国线路全网优化,直连带宽大,功能上能够实现双向数据的同步传输, 保证稳定性的同时也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 l 套餐默认500G SSD硬盘,支持20M-1000M带宽 <table><tbody><tr><td v=""> CPU </td><td v=""> 内存 </td><td v=""> 带宽 </td><td v=""> IPV4 </td><td v=""> 防御 </td><td v=""> 价格 </td><td v=""> 购买 </td></tr><tr><td v=""> E5-2660 </td><td v=""> 16G </td><td v=""> 20M </td><td v=""> 3个 </td><td v=""> 20G </td><td v=""> ¥1288/月 </td><td v=""> [链接直达](https://www.hncloud.com/large-bandwidth.html?p=cnbeta) </td></tr><tr><td v=""> E5-2660 </td><td v=""> 16G </td><td v=""> 50M </td><td v=""> 3个 </td><td v=""> 20G </td><td v=""> ¥1488/月 </td><td v=""> [链接直达](https://www.hncloud.com/large-bandwidth.html?p=cnbeta) </td></tr><tr><td v=""> E5-2660 </td><td v=""> 32G </td><td v=""> 100M </td><td v=""> 3个 </td><td v=""> 20G </td><td v=""> ¥3788/月 </td><td v=""> [链接直达](https://www.hncloud.com/large-bandwidth.html?p=cnbeta) </td></tr><tr><td v=""> E5-2660 </td><td v=""> 32G </td><td v=""> 200M </td><td v=""> 3个 </td><td v=""> 20G </td><td v=""> ¥4288/月 </td><td v=""> [链接直达](https://www.hncloud.com/large-bandwidth.html?p=cnbeta) </td></tr></tbody></table> 纯国际线路,海外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带宽线路,接入到国际交换网络,在国际访问稳定性相对较好。 l 套餐默认500G SSD硬盘,支持100M-1000M带宽 <table><tbody><tr><td v=""> CPU </td><td v=""> 内存 </td><td v=""> 带宽 </td><td v=""> IPV4 </td><td v=""> 防御 </td><td v=""> 价格 </td><td v=""> 购买 </td></tr><tr><td v=""> E5-2660 </td><td v=""> 16G </td><td v=""> 100M </td><td v=""> 3个 </td><td v=""> 20G </td><td v=""> ¥1200/月 </td><td v=""> [链接直达](https://www.hncloud.com/international-large-bandwidth.html?p=cnbeta) </td></tr><tr><td v=""> E5-2660 </td><td v=""> 32G </td><td v=""> 200M </td><td v=""> 3个 </td><td v=""> 20G </td><td v=""> ¥1588/月 </td><td v=""> [链接直达](https://www.hncloud.com/international-large-bandwidth.html?p=cnbeta) </td></tr><tr><td v=""> E5-2660*2 </td><td v=""> 64G </td><td v=""> 500M </td><td v=""> 3个 </td><td v=""> 20G </td><td v=""> ¥3999/月 </td><td v=""> [链接直达](https://www.hncloud.com/international-large-bandwidth.html?p=cnbeta) </td></tr><tr><td v=""> E5-2660*2 </td><td v=""> 64G </td><td v=""> 1000M </td><td v=""> 3个 </td><td v=""> 20G </td><td v=""> ¥7988/月 </td><td v=""> [链接直达](https://www.hncloud.com/international-large-bandwidth.html?p=cnbeta) </td></tr></tbody></table> **香港大带宽服务器测试IP:** BGP优化线路:154.39.66.8 纯国际线路:156.240.111.254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5334.htm)
**摩托罗拉在海外市场发布了moto razr 60 Ultra机型,这是全球首款骁龙8至尊版小折叠。**新机在外观上维持了前代的整体方案,**采用了4英寸超大外屏,后置双摄类似挖孔方案,采用LTPO技术,最高165Hz刷新率,支持10bit、100%DCI-P3色域。** [](https://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bf83c48a6e754cf885b48e0f36398541.jpg) **内屏是7英寸大屏,达到464ppi,比例为22:9,最高4000尼特峰值亮度,支持LTPO 165Hz自适应高刷、120%DCI-P3广色域,显示素质达到小折叠天花板。** 核心搭载搭载骁龙8至尊版,配备16GB LPDDR5X内存+最高512GB UFS 4.0存储,出厂预装Android 15。 [](https://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66746e6d0dde4eb99d0cdf7aa50a6460.jpg) 后置5000万像素是双摄方案,主摄支持OIS光学防抖,超广角兼具微距拍摄功能,可以配合外屏实现高画质的自拍效果。 **机身内置4700mAh,支持68W有线快充+30W无线快充。** **机身重量199g,展开厚度7.2mm,折叠厚度15.7mm,整机支持IP48防护。** [](https://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740cade311a9477384fdd0d90ece41c2.jpg) **Razr 60 Ultra在美国市场的起售价为1300美元,约合人民币9474元。** 联想日前已经宣布,将于5月8日19:00在上海发布联想moto razr 60系列,届时将公布国行版本售价,预计会比海外便宜不少。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e0502e3f-46e9-47d4-915b-618f6aa1ea61.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a47c4f18-8308-42c3-ad07-0f88aeb6e774.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30d0e77b-558a-4a5c-8d42-fd67c045ad36.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f03b1533-e7e4-4739-8cd4-6fee0054a3d1.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0d870dc2-bcde-461a-a105-dde24cf851c5.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24bb0da4-ca7f-4373-91a4-fbdc00b45078.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b290baf8-d157-44a2-abcc-c7c5ef4a5a86.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b45edfeb-09ec-4f54-87d6-ef889189a409.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b3f3529d-78df-40b8-bd88-6911d01c1b6b.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37a559c4-4b8a-45de-9591-fa79bd8b3a26.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9d3f7ad4-ee8f-4c84-8fd2-aa200cf13d4c.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7d43f9bf-8477-4f2b-ab85-66d0a226a5ad.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2a414651-2297-4b69-8978-17d9a0bc8651.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4a7f9923-110b-4fd7-8a0e-b3ea0682a6e1.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4a38d4c6-e132-4ba2-a69b-650123c91c8d.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ad478595-1241-489f-91f6-8e2b31a5a917.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0440f868-9950-46d7-be2c-bd3e893d07c2.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1fd13618-89df-46f4-ad59-f368854254dc.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d6833fd7-bab4-4177-a89d-6c6fffba0d75.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4e4acbbb-4921-4e07-8006-2c95010dfe65.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d78e0439-1fa8-414e-9c37-39d0d4f994ca.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c66b4d74-4185-4ea6-a17d-f49b6760625f.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5d59b8e1-5940-4e0d-9904-d44b8e9d70db.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cd07a623-c961-42e6-9eed-912182b27322.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7bd61a78-f3e0-4a0e-b92c-e778a0634969.jpg)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44a69bcf-6530-419d-bfef-fcee7e03688f.jp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5332.htm)
**西班牙纳瓦拉公立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日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全球首个支持人手直接交互的空中3D全息投影系统。**这项技术首次实现了科幻电影中描绘的"隔空操控"场景,将彻底改变人机交互方式。 该系统的核心创新在于其独特的"振动扩散器"设计。**通过以每秒2880帧的超高速率同步投影影像,配合高速振动的光学薄片,利用视觉暂留效应在空中构建出可触摸的三维图像。**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25dbacf0437641eaad51f17e2b422093.png) 与现有全息技术最大的不同是,用户可以直接用手抓取、拖动虚拟物体,体验如同操作实体触摸屏般的真实反馈。 科学家称,这种设备不仅能够广泛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比如娱乐、学习、教育等领域,还能在工业领域大展身手,比如可视化组装发动机部件,多用户协作交互。另外在展览馆中,观众可以与虚拟对象互动等。 **这项突破性研究将于4月26日在日本横滨举行的CHI 2025人机交互顶级会议上正式亮相。**届时微软、Meta、苹果等科技巨头也将展示最新交互技术,预计将吸引全球400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739a6d87bf724381b34bd72ba8e10902.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5330.htm)
**华为路由X1系列今日10:08正式开售,公华为路由X1、华为路由X1 Pro两款配置,售价分别为599元和899元。**新品采用全新设计,堪称华为迄今最美的旗舰路由器,**机身采用圆柱形设计,其中X1 Pro上半部分升级为透明设计。**  余承东此前介绍:“它摒弃了传统路由器的外观,传统路由器一堆像辫子一样的天线,很难看,我们用了全新家具美学设计,荣获德国iF 2025设计大奖,摆在家里非常漂亮。” **华为路由X1系列是还是首款搭载灵犀天线的路由器,也是华为天线数量最多、结构最复杂的路由产品。** 配备11根天线阵列,通过5根全向高增益天线、5根定向智能天线、1根星闪天线组成多天线阵列,支持动态识别设备位置,并切换更优高增益天线组合,提升信号强度,解决家庭信号死角问题。  核心搭载自研凌霄芯片,额外集成AI神经网络处理单元和NP网络加速单元,支持Wi-Fi 7,速率达3.6Gbps,支持2.4GHz+5GHz双频连接。 **X1配备2个2.5GE网口,X1 Pro为4个2.5GE网口。**  **内置星闪网关,可为鸿蒙生态设备带来6倍传输速率、2倍覆盖距离,以及+7dB抗干扰能力提升。** 内置华为自研Game Turbo引擎,可为160+款手游加速,时延降低34%,支持儿童保护、可视化网络诊断、便捷配网、金融级网络安全等。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5328.htm)
**微软Windows 11 25H2版本已进入开发阶段,预计将在2025年9月或者10月发布。**此次更新可能不会像Windows 11 24H2那样带来大规模的系统更新,可能类似于Windows 11 23H2,采用启用包(enablement package)的方式推送部署 据Xeno披露,**他在Windows 11 Build 27842预览版中,分析appraiserRes.dll文件时发现了“Windows 11 25H2”的引用,版本号为Build 26200。**  Windows Latest进一步发现了“GE25H2”,其中GE代表“Germanium”,这是微软在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代号,此前Windows 11 24H2版本也基于“Germanium”。  此次Windows 11 25H2的更新幅度被认为较小,主要基于其与24H2版本的Build 26100相比,仅是小幅的版本号提升。 这与微软过往的更新模式类似,例如Windows 10 1903到1909、2004到20H2,以及Windows 11 22H2到23H2,均属于小幅度更新。 **如果Windows 11 25H2最终以启用包的形式发布,那么它将依赖于24H2的“Germanium”,仅解锁现有版本中隐藏的功能以及问题修复。** 对于许多用户来说,Windows 11 24H2因存在大量问题而备受诟病,因此,25H2版本若能以较小的更新幅度发布,或许能避免类似问题,为用户提供更稳定的体验。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5326.htm)
近日有网友在安徽一高速服务区偶遇了一台尊界S800测试车,**从前进气格栅的样式看,该车搭载了增程混动系统。**此次亮相的S800采用了全黑色的涂装,相较于双拼色版本,无疑显得更加低调和内敛,车身上贴有“Beta OTS4-891”贴纸,说明这款车正在进行测试。 外观相信大家已经非常熟悉,这里就不再展开描述,**其中最惹眼的当属特殊样式的门把手,据称可以营造“手摘星辰”的感觉,浪漫气息和仪式感非常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S800将配备华为ADS Ultra旗舰版,也是全球首款搭载华为高速L3级商用解决方案的车型**。  S800的硬件传感器非常之多,车顶上是一颗前向长焦激光雷达,如无意外,依旧是华为192线,探测距离最远可达250米。 除此之外,**在两侧翼子板和后方也配有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可用于补盲监测,识别悬空、台阶和沟渠等障碍物。**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ce26c36c-3e41-4d14-b45d-e4a47b2870e2.png) S800还应用了1套分布式毫米波雷达方案,包含6颗前向毫米波雷达、4颗后向毫米波雷达以及2颗角毫米波雷达,**前向毫米波雷达探测距离更远,响应更快,在雨雾沙尘天气下,可识别目视不可见车辆,自动刹停,规避碰撞风险。** 配备11颗视觉摄像头,包括2颗前视摄像头、1颗后视摄像头、4颗侧视摄像头、2颗前视补盲摄像头以及2颗后视补盲摄像头,全方位感知周围环境。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f362d9a8-a1df-4877-9162-c4b6653a2a92.png) 并装有12颗超声波雷达,分布在车辆的前后保险杠和侧裙位置,**主要用于短距离的障碍物检测,特别是在低速行驶和泊车场景下,能够有效辅助车辆避免碰撞**。 得益于如此多传感器构成的融合感知方案,尊界S800才能成为鸿蒙智行里最为顶级的车型,才能成为首款配备华为乾崑ADS 4的车型,并首发搭载华为高速L3级商用解决方案,对得起它百万的售价。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5324.htm)
无论从哪方面看,18A工艺节点都将是Intel历史上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对内对外都是如此,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Intel的未来,好消息是目前看来进展还不错。 Intel此前已经官宣,18A工艺已进入风险试产阶段,将在下半年量产,首款产品是代号Panther Lake的新一代酷睿Ultra处理器,明年还有代号Clearwater Forest的新一代至强处理器。 有说法称,**Intel产品采用自家工艺的比例将不低于70%,显得信心十足。** 再下一代的Nova Lake处理器,核心的计算模块也不会完全外包给台积电N2,仍会有一部分采用Intel 18A。  Intel 18A还是其首次全面对外开放代工的重要节点,事关Intel代工业务的未来。 根据最新报道,**NVIDIA、IBM、博通、中国台湾智原科技(Faraday Technology)等芯片厂商都在使用Intel 18A试产自家芯片,Intel也正在与他们密切合作,确保18A工艺能满足业界标准。** 技术之外,美国政府的回流政策也在推动美国芯片厂商更多采用Intel代工,从而实现美国本土制造。 根据官方资料,**Intel 18A有HP高性能库、HD高密度库两种选择,对比现有的Intel 3工艺,0.75V电压下性能提升18%或功耗降低38%,1.1V高电压下性能提升25%或功耗降低36%。** 对比台积电N2,Intel 18A看起来高密度库落后较多,高性能库差不多,能耗比彼此相当,综合性能略高一档。 此外,台积电还公布了最新的14A工艺,升级第二代GAAFET全环绕晶体管架构,号称对比N2性能提升最多15%,或功耗降低最多30%,晶体管密度提升最多约23%,2028年量产。 Intel也有自己的14A,首次使用High NA EUV光刻机,预计2026年左右量产。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5322.htm)
 《四海兄弟:故乡》将于5月8日公布全新预告片,此前2K官方在Steam的新闻公告中中泄露了游戏的发售日期,显示《四海兄弟:故乡》将于8月8日发售。 
4月23日,《科创申城·2024上海科技企业投融资生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2025上海科创森林大会”(Tech-Forest Conference,简称TFC)上正式发布。  上海科创森林大会启幕 报告显示,2024年上海共发生融资事件997起,披露金额966.38亿元,以13.2%的融资事件占比和15.4%的金额占比稳居国内头部方阵。其中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三大先导产业占比超56%,并首次实现人工智能融资数量超越集成电路,标志着AI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进入爆发期。 在上海区域分布上,浦东新区以绝对优势单极领跑,融资事件353起,占据上海融资事件的四成,批露金额408.53亿元,均位居榜首。张江科学城全年226起融资中80%集中于三大先导产业,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完整链条。临港新片区以133起融资成为新兴增长极,集成电路领域融资占比达31.1%。 在阶段分布上,早期融资占比显著,临港新片区天使轮、A轮融资占比达77.8%。在投资机构方面,具有国资背景的投资占比逆势提升,参投事件占比达34.2%,未来产业基金、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聚焦“投早投小硬科技”,民营机构参与了七成融资事件,成为市场主力,显现出强劲的韧性。 “硬科技”赛道领跑,共计1376家机构下注,硬科技投资占比提升,折射出资本市场加速向新质生产力领域聚集的趋势。资本加速布局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未来赛道,同时资本向头部企业集中,加速布局半导体设备、精密仪器等国产替代赛道。 区域集聚效应凸显,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漕河泾开发区和大零号湾成为活跃科创园区,其中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两大科创极核贡献全市融资数量的36%,同时徐汇和闵行大零号湾也在加速崛起。 此外,为深化科创服务生态网络“张通社科创生态服务联盟”在TFC大会上宣布成立;20余家企业被授予“2025科创生态合作伙伴”称号;并联合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共同发起“寻找下一个核爆力量”企业征集活动,发掘和扶持一批具有颠覆性创新潜力和高成长性的科创企业。 随着全球科技创新竞争加剧,早期科技成果转化难、企业资源对接效率低等问题制约着中国硬科技的发展。为了加速硬科技产业化进程、构建企业全周期服务体系、共建创新长效机制,会上,张通社科创生态服务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联合政府园区、科技企业、投资机构及第三方服务机构,形成覆盖技术研发、产业落地、资本对接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张通社科创生态服务联盟成立 据悉,张通社科创生态服务联盟由张通社、张江高科、交通银行等8家单位共同发起,以张江为起点,辐射长三角,深化科创服务生态网络,通过整合多方资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打造开放协同的科创服务生态圈,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助力区域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创生态。 “2025上海科创森林大会”由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上海市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指导,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张江科学城科创产业服务中心、交通银行科技金融中心(张江)、上海银行浦东科技支行、上海量讯物联技术有限公司支持,张通社联合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2025年4月25日,截止收盘,沪指跌0.07%,报收3295.06点;深成指涨0.39%,报收9917.06点;创业板指涨0.59%,报收1947.19点,两市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5.48亿元,合计成交11135.67亿元。
NBA巨星阿里纳斯的儿子阿莱贾在当地时间周四凌晨驾驶特斯拉Cybertruck遭遇严重车祸。现场的照片显示,阿莱贾驾驶的特斯拉cybertruck撞飞了消防栓后顶在了一棵大树上,从车辆的损毁情况来看,当时的车速一定不低。  **虽然该车的前脸已经完全撞毁,两个前轮也离家出走,但驾驶舱部分却保持完整,A柱并未发生任何变形,底部的电池也并没有因为撞击而发生起火。**  不得不说,特斯拉Cybertruck的车头溃缩吸能效果还是很好的。 **据悉,特斯拉Cybertruck采用了独特的半承载式车身结构,这种结构巧妙地结合了承载式与非承载式的优点,能有效带动整车吸能。**  此外,Cybertruck在车身制造上大量运用了一体化压铸技术,这些设计不仅显著提升了车身的刚性,更大大提升了整车的抗扭性能和吸能效果。 今年2月,特斯拉Cybertruck获得了其首个碰撞安全评级,几乎所有单项类别中均获得了五星级评级。 在模拟正面碰撞的测试中,Cybertruck以每小时35英里的速度撞向一个平面刚性障碍物。  Cybertruck在该测试中获得了整体五星的评级,其中驾驶员位置获得了五星级评级,乘客位置则获得了四星级评级。  在侧面碰撞测试中,Cybertruck获得了整体五星级评级;在翻滚测试中,Cybertruck获得了四星级评级。 但是,虽然该车在发生碰撞后能够很好的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但是其尖锐的造型对行人的安全又是很大的威胁。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5318.htm)
如今的高端计算芯片越来越庞大,台积电也在想尽办法应对,如今正在深入推进CoWoS封装技术,号称可以打造面积接近8000平方毫米、功耗1000W级别的巨型芯片,而性能可比标准处理器高出足足40倍。 **目前,台积电CoWoS封装芯片的中介层面积最大可以做到2831平方毫米,是台积电光罩尺寸极限的大约3.3倍**——EUV极紫外光刻下的光罩最大可以做到858平方毫米,台积电用的是830平方毫米。 NVIDIA B200、AMD MI300X等芯片,用的都是这种封装,将大型计算模块和多个HBM内存芯片整合在一起。  **明年或稍晚些时候,台积电会推出下一代CoWoS-L封装技术,中介层面积可以做到4719平方毫米,是光罩极限的大约5.5倍,同时需要10000平方毫米(100x100毫米)的大型基板。** 它可以整合**最多12颗HBM内存**,包括下一代HBM4。 这还不算完,**台积电还计划进一步将中介层做到7885平方毫米,也就是光照极限的约9.5倍,并需要18000平方毫米的基板,从而封装最多4颗计算芯片、12颗HBM内存,以及其他IP。** 要知道,这已经超过了一个标准的CD光盘盒(一般142×125毫米)! 仍然没完,台积电还在继续研究**SoW-X晶圆级封装技术**,目前只有Cerabras、特斯拉使用。  如此巨型芯片除了需要复杂的封装技术,更会带来高功耗、高发热的挑战,台积电预计能达到1000W级别。 为此,**台积电计划在CoWoS-L封装内的RDL中介层上,直接集成一整颗电源管理IC,从而缩短供电距离,减少有源IC数量,降低寄生电阻,改进系统级供电效率。** 这颗电源管理IC会使用台积电N16工艺、TSV硅通孔技术制造。 散热方面,**直触式液冷、浸没式液冷**,都是必须要考虑的。 另外,OAM 2.0模块形态的尺寸为102×165毫米,100×100毫米基板已经接近极限,120×150毫米就超过了,因此**需要行业同步制定新的OAM形态标准。**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5316.htm)
**台积电在2025年北美技术研讨会上透露,公司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开始量产N2芯片,这是台积电首个依赖于全环绕栅极(GAA)纳米片晶体管的生产技术。**目前,台积电N3(即3nm)家族包括已经量产的N3、N3E,后续还将推出N3P、N3X、N3A和N3C。 而N2(即2nm)技术是台积电的全新工艺技术,称为纳米片或环绕栅极。N2将提供全节点性能和功耗优势,在相同功耗下速度提升10%-15%,或在相同速度下功耗提升20%-30%。 **N2与目前台积电量产的N3E相比,性能可以提高10%-15%,功耗能降低25%-30%,晶体管的密度也可以增加15%。**  同时,台积电表示N2的晶体管性能接近目标,256Mb SRAM模块的平均良率也超过90%,随着N2走向量产,工艺成熟度将处于较高水平。台积电还预计,在智能手机和高性能计算应用的推动下,2nm技术在前两年的流片数量将高于3nm和5nm技术。 此外,根据台积电持续改进的战略,公司还推出了N2P作为N2系列的扩展,**N2P是在N2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升了性能和功耗优势,并计划于2026年实现投产。** 而N2之后将进入A16(即1.6nm)节点。 A16的主要技术特点是其超级电轨架构,也称为背面供电技术,这种技术将供电网络移至晶圆背面,从而为正面释放更多布局空间,提升芯片的逻辑密度和效能。 台积电在研讨会上表示,**A16相比N2P在相同电压和设计下,性能可提升8-10%,相同频率和晶体管数量下功耗下降15-20%;密度提升在1.07-1.10倍范围内。** 台积电强调了A16最适合用于信号路由复杂且供电网络密集的特定HPC产品,而A16量产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进行。 台积电最后还表示,N2、N2P、A16及其衍生产品将进一步巩固他们的技术领先地位,使台积电能够更好地把握未来增长机遇。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5314.htm)
近日,北京一货拉拉骑手携17017元货物“失联”一事,引起关注热议。报道称,**北京柯女士使用货拉拉跑腿服务运送价值17017元的货物,货物给到骑手后,柯女士反复拨打骑手的电话皆无法接通。** 柯女士表示,她联系到了货拉拉平台,**等了整整14天,货拉拉让我“要么等找到骑手,要么报警处理”。** 而在媒体介入后,4月23日晚间,货拉拉回应称:“平台对用户遭遇深表歉意,经过与柯女士协商一致,已对柯女士此次事件的损失进行特殊垫付。并且平台已报警追偿并将全力配合调查。我们始终重视用户权益,将持续完善服务保障机制。”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骑手失联外,货拉拉平台还发生过丢件事件。 此前报道称,今年1月份,沈先生通过“货拉拉”平台下单跑腿拼送服务,将一箱货品从嘉兴海宁送往杭州下沙。 运送的是4件样衣,但在中途丢失,沈先生在平台内发起申诉,**要求平台方赔偿损失8000元,但平台仅退了订单费用,至今仍无果。** 而在货拉拉APP的《货拉拉货物运输信息服务协议及跟车人赠险协议》中,“责任规范及责任限制”一项中提及: 您(用户)理解并同意,货拉拉仅为您与运输服务提供方进行运输服务交易提供信息平台服务,并非您的交易相对方或实际运输服务的提供方。 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您与运输服务提供方达成的货物运输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权利义务,**包括但不限于超时送达、货物损失、丢失、灭失等,由您或服务提供方承担,**货拉拉不是最终赔偿责任的承担方,亦不向您承担因具体货物运输服务引起的任何责任。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5310.htm)
据博主“拜托了老司机”透露,一位上汽大众ID.4车主向其反馈,他的大众ID.4电动车,在开进洗车店的时候发生了自动刹车。洗车店的监控显示,**车辆速度并不算快,但突然刹停让他眼睛撞到了遮阳板上。** 下午他去医院检查眼睛的时候,发现眼睛视网膜脱落,随后去上海一医院做了手术。 自此之后,**他每个星期都拨打上汽大众的400客服电话,想要厂家那边给个说法或态度。** 车主介绍,厂商那边对自动刹车一事也承认,但从1月4日至今,都没有一个结果。 当时自动刹车的时候,他还系着安全带,如果不系的话,那他脑袋可能就撞到方向盘上。 车主称,从出事情到现在,厂商那边连个道歉都没有,自己伤痛承担了,钱也花了。**他也不要任何赔偿,但厂商至少应该把他医保外自费的3、4千元给解决了。** 对此,博主表示,他也不敢保证厂商会重视媒体的反馈和舆论。博主还直言道,现在一些合资车企已经不在乎舆论了,反而国产车对自己的品牌更为重视,车主投诉和舆论,国产车企回复和处理效率更高、更快。 [](//img1.mydrivers.com/img/20250425/9cd8bfdeb57b4cdeb12b84f52165bfcb.png)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5306.htm)
ChatGPT 有着严格的使用配额用来节省成本和避免滥用,即便是付费的订阅用户也同样有着配额限制,当使用超过订阅层级限制的配额时当日就无法继续与 ChatGPT 进行交谈。  本周 OpenAI 更新 ChatGPT Plus 订阅用户的使用配额,此次更新后不同模型的使用配额有着小幅度提升,用户可以每天与 ChatGPT 进行更多对话而不会触发配额限制。 **更新后的配置限制如下:** - o3 模型:每周可以发送 100 条消息 - o4-mini 模型:每天可以发送 300 条消息 - o4-mini-high 模型:每天可以发送 100 条消息 从配额限制中可以看到 GPT-o3 模型每周仅可以发送 100 条消息,这是因为 o3 模型在智能方面较其他模型更高因此有着较低的使用配额,而 o4-mini 这类模型响应速度较快但智能较低因此可以获得更高的配额,至于 o4-mini-high 则是响应速度最快的模型之一,尽管智能较低但因为响应速度最快所以配额不如 o4-mini 模型。 新的配置限制实际上是 o3 模型和 o4-mini 模型旧配额的两倍,不过新配额限制仅限于花费 20 美元 / 月开通 ChatGPT Plus 的订阅用户,如果是免费用户则仍然有着较低的使用配额。 目前 OpenAI 并未提供工具可以让用户看到自己的账户对于不同模型具体剩余多少配额,用户只有在配额耗尽后才会看到 ChatGPT 给出的限制提示,一旦触发配额限制就只能等待次日或次周才能继续使用。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5304.htm)
长期使用 PC 的用户应该遇到过系统启动时出现 American Megatrends International 的相关信息,AMI 是 BIOS 和 UEFI 系列软件的领先供应商,不少 PC 和服务器采用 AMI 提供的控制器软件。 日前 AMI 发布公告透露其 MegaRAC 基板控制器软件中存在的高危安全漏洞,这枚安全漏洞编号 CVE-2024-54085,CVSS 评分为满分也就是 10/10 分,凸显这枚漏洞造成的潜在危害。 根据说明 CVE-2024-54085 可以被远程利用,进而导致感染恶意软件、篡改固件以及通过提高电压造成过压对主板造成不可逆的物理损坏,目前使用 AMI 软件的主板制造商正在陆续发布更新用来修复漏洞。  **AMI 示例图** **下面是关于此漏洞的具体说明:** 本地或远程攻击者可以通过访问远程管理接口 Redfish 或内部主机的 BMC 接口来利用此漏洞。成功利用漏洞,黑客可以远程控制受感染的服务器,远程部署恶意软件、勒索软件、篡改固件、破坏主板组件 (BMC 或潜在的 BIOS/UEFI)、造成潜在的物理服务器损坏以及设备循环重启。 **华硕日前发布更新对四款受影响的主板进行修复:** PRO WS W790E-SAGE SE – v1.1.57:[https://www.asus.com/motherboards-components/motherboards/workstation/pro-ws-w790e-sage-se/helpdesk_bios?model2Name=Pro-WS-W790E-SAGE-SE](https://www.asus.com/motherboards-components/motherboards/workstation/pro-ws-w790e-sage-se/helpdesk_bios?model2Name=Pro-WS-W790E-SAGE-SE) PRO WS W680M-ACE SE – v1.1.21:[https://www.asus.com/motherboards-components/motherboards/workstation/pro-ws-w680m-ace-se/helpdesk_bios?model2Name=Pro-WS-W680M-ACE-SE](https://www.asus.com/motherboards-components/motherboards/workstation/pro-ws-w680m-ace-se/helpdesk_bios?model2Name=Pro-WS-W680M-ACE-SE) PRO WS WRX90E-SAGE SE – v2.1.28:[https://www.asus.com/motherboards-components/motherboards/workstation/pro-ws-wrx90e-sage-se/helpdesk_bios?model2Name=Pro-WS-WRX90E-SAGE-SE](https://www.asus.com/motherboards-components/motherboards/workstation/pro-ws-wrx90e-sage-se/helpdesk_bios?model2Name=Pro-WS-WRX90E-SAGE-SE) Pro WS WRX80E-SAGE SE WIFI – v1.34.0:[https://www.asus.com/motherboards-components/motherboards/workstation/pro-ws-wrx80e-sage-se-wifi/helpdesk_bios?model2Name=Pro-WS-WRX80E-SAGE-SE-WIFI](https://www.asus.com/motherboards-components/motherboards/workstation/pro-ws-wrx80e-sage-se-wifi/helpdesk_bios?model2Name=Pro-WS-WRX80E-SAGE-SE-WIFI) 如果你使用的 PC 或服务器采用华硕以上类型的主板则应该立即下载固件更新手动进行升级,升级方法如下:下载 BMC 的 ima 格式固件后访问 Web 界面、维护、固件更新、选择 ima 文件点击开始固件更新,AMI 建议用户勾选完全刷新选项彻底升级固件。 **为什么以上 BMC 固件发布日期是 3 月份?这些固件是否是最新版:** 以上固件均为最新版,基于安全考虑通常 OEM 会先发布固件,延迟一段时间后再透露漏洞,避免大多数用户未升级的情况下,黑客利用固件逆向工程找出漏洞然后发起针对性攻击。 注意:以上四款主板均属于华硕工作站设备采用的高性能主板,目前尚不清楚华硕或其他主板制造商是否有采用搭载 AMI 软件的普通消费级主板,建议用户关注主板制造商网站看看是否有更新信息。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5302.htm)
(1)2024年在准入与退出机制有效运转下,2024年退市/IPO比值超50%。(2)政策组合拳效果显现,截至2025年4月25日,在1628家完成风险披露的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正增长的企业占比62.78%。(3)截至3月21日,A股共有231家上市公司2024年度拟进行现金分红,计划分红总金额约为2736亿元。
据 CNBC 发布的消息,Google目前正在调整不同部门的远程工作政策,原本可以长期远程工作的员工现在必须返回办公室工作,如果不愿意返回办公室工作则可能会被取消晋升资格或者直接拿补偿金走人。 [](https://n.sinaimg.cn/sinakd20250206s/222/w1095h727/20250206/c979-cc6e7ffce49177cf6550ba3febd7e7c9.jpg) Google新的混合工作模式要求员工每周至少在办公室工作三天,其余时间员工仍然可以选择远程办公而无需返回办公室,不过不同部门的政策也是不同的,例如Google人工智能团队必须完全在办公室工作。 **CNBC 称目前受影响的团队包括但不限于Google技术服务部门、Google人力资源团队和Google人工智能部门:** 技术服务部门:必须接受新的混合工作政策,每周至少在办公室工作三天,不愿意接受的员工可以获得补偿金后离职。 人力资源团队:如果员工居住在办公室 50 英里范围内,则每周必须在办公室工作三天,如果不接受则可能会被取消晋升资格。 人工智能部门:该部门现任主管也就是Google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谢尔盖布林要求所有员工必须在办公室工作且每周工作 60 小时。 2025 年 3 月份Google邀请其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回到Google担任人工智能部门主管,谢尔盖布林并不喜欢员工远程工作,相反为了追赶竞争对手的人工智能进步,谢尔盖布林认为每周在办公室工作 60 小时才是最佳生产力。 相较于Google以前那种相对来说比较宽松的工作模式,由于市场竞争压力Google也在对员工施加压力,谢尔盖布林返回Google的主要原因就是快速提升Google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对应着员工必须顶住压力尽快完成团队目标和自己的任务。 当然最近几年除了Google外其他公司也在陆续取消远程办公,不少公司都要求员工回到办公室工作,这些公司认为在办公室里面对面沟通比远程会议更加高效。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5300.htm)
4月25日消息,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使得苹果将制造业务从中国转移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然而,事实证明,将更多生产转移至其“次优选择”——印度,正面临诸多挑战。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3/0802/ece7f789c32e1ab.webp) 多年来,苹果一直致力于在印度生产更多iPhone,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目前,约80%的Apple Intelligence手机仍在中国制造。但中国政府以及其与印度之间的紧张关系,正在阻碍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 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今年早些时候,中国拒绝批准苹果的一家中国设备供应商向印度出口关键生产设备,这些设备原计划用于即将开始的iPhone 17试生产。面对阻力,该供应商采取了变通策略:在东南亚设立空壳公司采购所需设备,并最终将这些设备转运至富士康位于印度的工厂。富士康是苹果在中国的主要iPhone代工商。 目前,苹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希望减少对中国制造的依赖。特朗普政府本月早些时候提出,针对中国制造的产品征收高达125%的进口关税,尽管有报道称关税政策仍存在调整空间,表明其尚未最终定案。 相比之下,印度制造的产品目前仅需缴纳10%的关税,尽管白宫本月宣布该税率将在90天后上调至27%。(美国与印度官员本周对双方达成广泛贸易协议表示乐观,此前副总统JD·万斯访问了印度) 苹果将部分制造业务迁出中国的计划在约五年前开始加速,当时美中地缘政治局势趋紧,加之中国在疫情期间实行的管控措施严重扰乱了生产链。 苹果的一些多元化布局对中国的冲击相对较小。例如,苹果成功说服一些中国低成本供应商在越南建厂,用于组装AirPods、Apple Watch等出货量较低的产品。知情人士表示,中国政府对此并未反对,反而视其为有助于中国企业“出海”的机会。而且,越南人口仅约1亿,其体量本身也限制了苹果在当地扩大制造规模的能力。 印度则不同。多位参与iPhone生产相关人士指出,印度拥有超过14亿人口,与中国不相上下,具备成为苹果最核心、出货量最大的硬件产品iPhone的可行替代制造基地的潜力。 据熟悉苹果印度供应链的人士透露,印度目前每年组装约3000万至4000万部iPhone,占全球总产量五分之一。苹果计划在今年将印度的iPhone产量再提升约10%,并制定了长期目标——将全球iPhone产量中约50%从中国转移出去。 英国萨里商学院副教授孙惠丽(音)指出:“苹果在推动中国科技进步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产生了巨大溢出效应,带动了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因此,中国有强烈动机采取‘锁定战略’,确保苹果深度嵌入其经济和产业体系之中。” 如果苹果成功将制造重心转移至印度,这可能从根本上动摇全球消费电子产品供应链。在过去二十年中,苹果在中国构建起一整套为智能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服务的供应商网络,不仅支撑了苹果自身,也服务于中国本土和全球众多品牌。 但这一愿景面临诸多挑战。从2020年开始,中印两国对跨境业务实施了越来越多的限制。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及其供应商的中国籍员工在申请印度工作签证时屡屡受阻,尽管这些工程师的专业知识本有助于推动印度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另有知情人士表示,印度政府还阻止苹果的中国关键供应商(如立讯精密,这家公司同样为苹果组装iPhone)在印度进行投资。 根据苹果中国供应链相关人士透露,中国正放缓苹果将iPhone生产转移至印度的进程,此举源于对制造业岗位流失及地方经济受损的担忧。知情人士补充称,在某些情况下,地方政府已会见了苹果供应链合作伙伴,明确警告其不得削减生产岗位。 苹果公司发言人拒绝置评。 **严苛标准** 尽管苹果2017年才在印度开展制造业务,属于“新入局者”,但该公司已成功推动多项政策调整,从而在当地营造出更有利的营商环境。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印度政府的积极响应——长期以来的保护主义政策曾抑制了本国电子制造业的发展,政府迫切希望借助苹果的参与,将印度打造成全球消费电子制造中心。 2020年,苹果与印度政府共同制定了一项政策,以降低其在印度生产iPhone所面临的成本压力,尤其是从中国等地进口零部件所带来的费用。这项名为“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roduction-Linked Incentive Scheme,简称PLI)的政策,为苹果在印度本地制造的iPhone提供高达6%的补贴。 不过,即便获得了印度官方的积极支持,中国政府仍然影响着苹果在印度的业务部署。 据一位曾参与AirPods生产的前苹果员工透露,在苹果将AirPods生产扩展至中国和越南以外地区的过程中,公司高层于2023年指示团队,在评估印度生产合作方时要求避开中国制造商,以防中印关系紧张影响未来产线运营。最终,苹果选择了已在印度代工生产iPhone长达六年的富士康。 近年,苹果也与印度本土企业塔塔集团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其在印度生产iPhone。此举不仅增强苹果对富士康的议价能力,也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其与印度政府之间的战略关系。 不过,塔塔面临的挑战并不小。据多位印度供应链人士透露,曾在印度设厂生产iPhone的纬创和和硕,均因难以盈利而相继出售全部或大部分印度工厂。塔塔如今接手这些产线,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原有员工的经验,试图在规模和品质上达到苹果一贯的严苛标准。 **语言障碍** 虽然苹果及其合作伙伴已在中国建立起高效成熟的iPhone生产体系,但这一套流程并不能简单照搬到印度。 举例来说,在中国,iPhone生产线通常按照两个12小时轮班运行,而印度劳动法规要求工厂实行三个8小时轮班制度。这意味着,苹果在印度的制造合作伙伴需额外招募比中国多三分之一的工人,以覆盖全天候产线需求。 2023年,苹果及其供应商曾成功游说印度地方政府放宽劳动法规,允许采用12小时轮班制度。然而,在实际执行中这些调整并未真正实施。知情人士透露,苹果的制造合作伙伴)发现印度工人普遍不愿接受延长工时。 同年,苹果还尝试在印度建立子组件装配线——这是iPhone制造流程中的关键一环,涉及为前后玻璃面板、扬声器、听筒与机身等核心部件加装金属支架和螺丝孔。然而,这一尝试最终未达成既定的质量与成本目标。两位知情人士称,苹果因此决定将该装配环节迁回中国。 目前,苹果在印度的iPhone生产仍主要集中在最终装配阶段,即将来自其他产地的预制零部件进行拼装和拧合。 此外,由于部分制造设备操作系统界面及其他功能使用中文,两位供应链人士透露,苹果已开始要求其中国设备供应商提供英文版本的系统界面,以缓解这一问题。 **设备运输困境** 然而,当前苹果在印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将关键制造设备从中国运抵印度。 尽管苹果持续推进印度制造计划,但关键设备运抵印度的过程正变得越来越棘手。 多位知情人士指出,中国监管部门正以未说明理由的方式延迟或阻止iPhone生产设备发往印度。以富士康为例,其从中国工厂向印度出口iPhone制造设备的审批周期,已从两周延长至四个月,且部分申请直接被拒绝。 据知情人士透露,遭重点审查的设备包括:高精度激光焊接机(用于金属部件与iPhone框架的焊接)、气密性测试台(检测设备防水性能)和取放机(可识别抓取并转移零部件的自动化设备)等。 为应对这些问题,苹果正试图通过中国以外的渠道获取所需设备。两位知情人士表示,苹果已鼓励部分中国设备厂商在东南亚设厂,并暗示配合设厂将获得更多苹果订单。然而,这一计划本身也存在挑战。某位设备厂商员工指出,其所在公司在东南亚地区面临技术人员短缺和本土零部件供应不足的双重困境,难以落实设厂计划。 另外,苹果也考虑改用日本、韩国及台湾供应商制造的设备,但其价格普遍高于中国同类产品。知情人士称,考虑到苹果对设备精度与性能的严格标准,采用这些设备前至少需要一年时间进行测试和认证。 在此期间,苹果在印度的制造伙伴不得不采取一些技术降级方案。知情人士表示,为应对设备交付延迟,一些原本应由自动化设备完成的操作,现只能依赖人工操作替代。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5284.htm)
4月25日消息,本届上海车展上的外资车企面临愈发紧迫的挑战:本土汽车厂商正以快节奏不断推出设计流畅且价格亲民的电动汽车,外资车企亟需赢回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https://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5/0217/e1984c3a6905695.png) 近年来,随着中国本土汽车品牌销量飞速攀升,各大外资车企的市场占有率持续下滑。传统品牌价值的流失正从中低端市场迅速蔓延至高端领域,如今这些豪华车企在与中国对手竞争时,既难以匹敌其卓越的电动驱动系统,更无法抗衡令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座舱配置。 数十年来稳居全球顶级豪华品牌之列的保时捷,已成为传统车企在华衰退的最新标志。今年第一季度,保时捷在华销量暴跌42%,连续三年下滑并有加速之势。要知道,仅仅在四年前,保时捷在中国市场才创下95671辆的年销量纪录,占2021年保时捷全球销量的近三分之一。 同属德国大众集团的大众、奥迪高调推出五款纯电动汽车,不同的是保时捷仍在强调自身品牌的燃油血统。展台中央,这家传奇跑车制造商围绕新发布的两款限量版911布置了多辆经典911跑车,发光的标牌上写着:“无可替代”。 但中国消费者并不买账。他们更喜欢来自比亚迪仰望、小米汽车等本土品牌更前卫、豪华、运动的新产品。小米首款电动运动轿车SU7凭借受保时捷启发的设计风格,以及低得多的售价引发轰动。 今年2月份,小米发布1548马力的SU7 Ultra版,起售价仅52.99万元人民币,两小时内订单破万,这略高于保时捷全系车型当季在华总销量。相比之下,保时捷官网显示,最便宜的保时捷911在中国市场的最低起售价高达146.8万元,而且最大马力输出仅为394匹。 汽车行业咨询机构中国汽车洞察(Sino Auto Insights)创始人涂乐直言:"保时捷在中国已经完了" 保时捷绝非唯一因中国竞争对手而销量下滑的外资车企——尽管这些本土厂商多数尚未盈利。 "外资车企清楚挑战所在,"上海咨询机构汽车远见(Automotive Foresight)董事总经理张豫说,“但应对速度仍不够快。” 2022年9月,投资者对保时捷这一传奇品牌的信心之强,致其IPO后市值迅速超越规模更大的母公司大众。如今该车企股价较上市首日已跌去44%,年内跌幅达21%;在华销量也已连续三年下滑。 本周二,在大众和奥迪品牌推出新车的展前发布会上,大众集团及保时捷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Oliver Blume)对保时捷在华销量下跌的担忧不以为然::"我们不追求销量",他强调要保持"符合保时捷品牌定位"的高定价策略。 布鲁姆否认保时捷与小米、仰望等中国品牌直接竞争:"它们是很酷,但缺乏保时捷的驾驶性能,且处于更低价格区间" 如今中国汽车市场的新能源车占比已过半,但布鲁姆透露,保时捷或将全面退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目前保时捷在华仅售Taycan和Macan两款电动车,虽不公布各国具体销量,但布鲁姆承认其电动车在华销量"相对较低" “未来两三年就能见分晓,保时捷在中国是否还能作为电动品牌存在,”他坦言。在中国市场,911水平对置六缸发动机的咆哮不再能唤起共鸣。年轻一代早已没有金标“保时捷”的情结。市场研究机构JATO Dynamics中国区总经理俞波表示,“保时捷作为金字招牌的概念对中国年轻一代毫无意义。” 销量攻势 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汽车厂商开始进军高端市场,自然对销售体量十分看重。 去年小米售出137,000辆SU7电动汽车,是保时捷去年在华年销量近57,000辆的两倍多。上月,小米更是将2025年销量目标上调至350,000辆。要知道,保时捷去年全球销量也仅为310,718辆。 中国高端电动汽车新势力品牌蔚来去年销量增长38.7%至221970辆。公司首席执行官李斌表示,今年蔚来将迎来“丰收年”,预计销量翻番,并将推出9款新车型。 中国车企的飞速崛起,直接导致跨国车企在各细分市场的销量出现大幅下滑。 “它们再也抢不回失去的市场份额了,”科技咨询公司Star全球汽车与出行负责人安德鲁·费洛斯(Andrew Fellows)说。 尽管如此,一些外资车企仍在竭力维持在华竞争力。财务状况吃紧的日产在上海车展上宣布,将在中国市场加码14亿美元投资,计划未来几年推出10款新车,来扭转销量颓势。日产中国区总裁马智欣坦言:“中国品牌推出明星车型的速度令人措手不及,如今我们必须重构战略。” 一线曙光 去年12月计提50亿美元在华业务减值的通用汽车也积极想要重启战略,将复苏希望押在高端品牌凯迪拉克上。本届上海车展一口气发布了四款纯电车型。 别克GL8则成为通用在华的一大亮点,这款长期称霸中国MPV市场的车型既能满足家庭出行需求,也是商务精英的豪华座驾。 别克展出全新概念GL8。品牌设计总监马特·努恩(Matt Noone)表示,新车只有纯电和混动两种版本,配备包含电动躺椅、座椅按摩以及“香氛系统”等丰富科技配置,直指中国本土竞争对手。 别克此举是在MPV领域正面硬刚比亚迪腾势、理想以及小鹏等竞争对手。小鹏率先在上海车展前发布配备了车载冰箱的改款X9 MPV;吉利旗下极氪也刚发布了四座MPV 009 Grand,不仅有车载冰箱和43英寸电视,还用24K镀金徽标诠释“中式豪华”。正如发言人所述,“中国人对黄金的热爱刻在骨子里”。 “我们正被两面夹击,”努恩直言,“我们必须守住GL8的市场地位。” 他说,“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5282.htm)
当全球聚焦国际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性之际,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京东与美团却在国内掀起一场更为激烈的正面交锋。京东正发起一场代价高昂的烧钱大战,力图从外卖市场龙头企业美团手中夺取份额;与此同时,美团也在不断蚕食京东在电商领域的核心业务。自3月股价高点以来,两家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均已下跌约30%,合计市值蒸发近700亿美元。  投资者预期,这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将持续侵蚀双方的盈利能力。分析师纷纷下调两家公司的目标股价,期权市场上也明显出现更多防御性布局。 EFG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基金经理李黛西(音)表示:“短期内双方均遭受损失,目前仍难以判断这场竞争将持续多久。”她补充称,中国外卖市场竞争极为激烈,将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空间。 尽管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已对近期中国科技股反弹造成抑制,但京东与美团之间的本土博弈对市场的冲击更加显著。截至目前,两家公司均跻身恒生科技指数年内表现最差的八只成分股之列,而在2024年,它们还曾是表现居中的明星股。 转折点出现在今年2月,当时京东正式推出“京东外卖”平台,宣布以高额补贴迅速切入市场。京东承诺为消费者提供总额逾14亿美元的优惠补贴,部分商家则可享受免佣金政策,并计划招聘多达10万名全职骑手。 据摩根大通估算,京东目前已在中国外卖市场占据约5%的份额。此前,该市场由美团和阿里巴巴旗下饿了么分别占据约75%和25%。该机构还预计,按照当前的业务规模,京东外卖年化亏损或达180亿元,相当于其母公司2025年经营利润的36%。  摩根大通分析师在最新研报中指出:“我们认为,这一策略在财务上不可持续,对集团损益表造成重大冲击。对任何新进入者而言,依靠高额补贴来抢占中国外卖市场份额,其成本都是难以承受的。” 虽然美团过去曾成功抵御来自其他平台的外卖竞争,由于京东已拥有现成的配送网络,因此被视为一个更为强劲的对手。与此同时,美团也在今年进军京东主导的“即时零售”领域,涵盖电脑、数码等核心品类。 尽管两家公司高度依赖中国国内消费市场,但美团近年来已通过其海外平台Keeta积极拓展国际外卖业务,寻求新的增长空间。 Hedgeye风险管理公司全球科技与软件主管菲力克斯·王(Felix Wang)分析称:“京东在中国市场的增长空间已相当有限,而其海外业务几乎为零。在这样的背景下,其进军外卖更像是一种战略防御,而不仅仅是为了争夺市场份额。” 随着这场消耗战持续,市场分析师的态度也日趋谨慎。尽管两家公司股票的综合评级大多仍为“买入”,但美团的平均目标股价已从3月高点下调8%,京东也下调了约4%。 与此同时,两家公司股票的下行风险对冲成本也明显升高。以京东为例,其看跌与看涨期权的未平仓合约比率已升至去年8月以来最高水平,成为港股中风险偏向下行的典型标的之一。 [查看评论](https://m.cnbeta.com.tw/comment/1495280.htm)
4月25日,Create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在武汉隆重举办。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发表了题为《模型的世界 应用的天下》的演讲。60分钟的演讲中,李彦宏发布了两大模型,多款热门AI应用,并宣布将帮助开发者全面拥抱MCP。 当天发布的文心大模型4.5 Turbo和深度思考模型X1 Turbo,能力更强、成本更低。相比文心4.5,文心大模型4.5 Turbo速度更快,价格下降80%。文心大模型X1 Turbo相比文心X1,性能提升的同时,价格再降50%。  与此同时,李彦宏连发高说服力数字人、通用超级智能体心响APP、内容操作系统沧舟OS等多款AI应用,覆盖AI数字人、代码智能体、多智能体协作等热门赛道。另值得关注的是,百度发布了全球首个电商交易MCP,搜索MCP等MCP server,供开发者调用,帮助开发者全面拥抱MCP。 “所有这些发布,都是为了让开发者们可以不用担心模型能力、不用担心模型成本、更不用担心开发工具和平台,可以踏踏实实地做应用,做出最好的应用!”面向现场5000名开发者和科技爱好者,李彦宏郑重地表示。 过去一年,大模型世界风云变幻。一边是大模型厂商卷死卷生,另一边是开发者无所适从,不敢放心大胆做应用。李彦宏对开发者说,“只要找对场景,选对基础模型,有时候还要学一点调模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做出来的应用是不会过时的”。他强调,“没有应用,芯片、模型都没有价值。模型会有很多,但未来真正统治这个世界的是应用,应用才是王者。”  **发布文心大模型4.5 Turbo和文心大模型X1 Turbo 价格最高降80%** 超出市场预期,百度在Create开发者大会上连发两大模型:文心大模型4.5 Turbo和文心大模型X1 Turbo,具备多模态、强推理、低成本三大特性。 文心大模型4.5 Turbo和文心大模型X1 Turbo,价格优势显著。文心大模型4.5Turbo,每百万token的输入价格仅为0.8元,输出价格3.2元,相比文心4.5,价格下降80%,仅为DeepSeek-V3的40%;文心大模型X1 Turbo,输入价格为每百万token1元,输出价格4元,相比文心X1,性能提升的同时价格再降50%,仅为DeepSeek-R1的25%。  李彦宏认为,当前开发者做AI应用的一大阻碍,就是大模型成本高、用不起。成本降低后,开发者和创业者们才可以放心大胆地做开发,企业才能够低成本地部署大模型,最终推动各行各业应用的爆发。 “多模态将成为未来基础模型的标配,纯文本模型的市场会越变越小,多模态模型的市场会越来越大”。基于这样的判断,文心大模型4.5 Turbo和X1 Turbo都进一步增强了多模态能力。在多个基准测试集中,文心4.5 Turbo多模态能力与GPT 4.1持平、优于GPT 4o。 文心4.5 Turbo-多模态  文心4.5 Turbo-文本 文心大模型X1 Turbo是基于4.5 Turbo的深度思考模型,性能提升的同时,具备更先进的思维链,问答、创作、逻辑推理、工具调用和多模态能力进一步增强,整体效果领先DeepSeek R1、V3最新版。 “有了这样超级能干的基础模型,我们就可以打造出超级有用、超级有趣的AI应用来。”李彦宏表示。 **多模态应用:高说服力数字人、内容操作系统“沧舟OS”** 高说服力数字人,是多模态大模型的一个典型应用。“2025年最令人激动的突破性应用之一,就是AI数字人。” 李彦宏介绍,百度发布的高说服力数字人,具有声形超拟真、内容更专业、互动更灵活的特点,在电商直播、游戏、消费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 在电商直播场景下,传统的数字人文案枯燥、动作少、机器音重;而高说服力数字人的表现力甚至可以超越真人。基于多模态大模型,高说服力数字人拥有“剧本生成”能力,能够做到表情、语气、动作都匹配台词内容实时调整,让数字人的情绪转折和动作切换十分顺畅。 不仅如此,高说服力数字人还具备“AI大脑”,能根据直播间实时热度和转化情况,灵活调度助播、场控、运营等角色共同促进转化,譬如适时切换镜头画面、调度图片、视频素材,真正实现了“一个人就是一支营销团队”。 目前,百度慧播星已上线“一键克隆”功能。用户只需录制一条最短2分钟的视频上传训练,即可拥有自己的专属数字人,人人都能做主播。 会上,李彦宏还带来了百度文库、百度网盘联合推出的沧舟OS,它是全球首个内容领域操作系统。包括了两大核心:一是Chatfile plus,对不同模态、不同形态、不同格式的内容,做解析和向量化处理,然后再进行混合生成。二是建立了“三库”和“三器”:三库,就是公域知识库、私域知识库、记忆库;三器,是编辑器、阅读器、播放器,它们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被大模型组合调用。  依托沧舟OS,百度网盘上线了“AI笔记”,这是业内唯一的多模态AI笔记。用户在网盘内观看学习视频时,可一键生成全面、清晰、结构化的AI笔记,还能生成AI思维导图、基于视频内容AI出题,实现视频和笔记在同界面的丝滑联动。未来,文库和网盘将基于沧舟OS,持续推出更多更好用的AI功能,成为AI时代的“超级生产力”。 截至目前,百度文库的AI功能付费用户已超4000万,AI月活用户达到9700万;百度网盘AI月活用户超过8000万。 **多智能体应用:通用超级智能体“心响”上线、“秒哒”向全社会开放** 当前,智能体已成为AI应用的代名词。其中,代码智能体Coding Agent,是最近半年AI应用进展最快、最火的赛道。全球陆续涌现了cursor、devin、lovable等一系列代码智能体。 去年11月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发布了无代码编程工具“秒哒”,它拥有无代码编程、多智能体协作、多工具调用三大特性。今年3月,秒哒向全社会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秒哒,一句话生成应用。 借助秒哒,一个大学生团队几分钟就打造了过去需要一周开发时间的营销工具,仅花费5元左右的模型调用费。过程中,秒哒协同了产品经理、架构师、设计师、工程师等多个智能体,调用了智能云的存储、数据库功能,和地图导航、智能客服等工具组件,迅速地完成了应用开发。 李彦宏表示,“全球有近3000万程序员,有80亿人,当技术的门槛逐渐消失,每个人都可以具备程序员的能力”。  多智能体协作是下一个高价值的AI应用方向。未来的AI应用将从回答问题走向任务交付,而任何一个复杂任务的交付,都需要多智能体的协作来解析需求、分拆任务、调度资源、规划执行,最终交付结果。 会上,百度正式发布多智能体协作APP心响。心响是可以一站式解决用户复杂问题的“通用超级智能体”。以租房维权为例,心响会理清事件关键问题,寻找专家律师AI分身,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专业建议,最后生成可下载的法律分析报告,并给出详细维权步骤。 目前,心响已覆盖知识解析、旅游规划、学习办公等场景中200个任务类型。 **迎接AI应用井喷:发布AI开放计划 帮助开发者积极全面拥抱MCP ** 面对AI应用的井喷,百度搜索开放平台发布了“AI开放计划”(sai.baidu.com),通过建立多样的内容和服务分发机制,为智能体、H5、小程序、独立App等应用开发者提供流量和收益,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全的AI服务。此外,百度搜索构建了MCP server的发现平台,可以索引全网市场上优质的server。 李彦宏表示,百度将帮助开发者全面拥抱MCP,并现场演示了千帆、搜索、电商、网盘等产品接入MCP的案例。其中,在百度智能云千帆平台上,开发者可在现有的“万能智能体助手”上,直接添加百度AI搜索和百度优选的MCP Server,让智能体完成从推荐书籍到完成购买。这是国内首个支持电商交易的MCP服务,与最好的搜索MCP相结合的成果。  李彦宏在会上宣布,正式启动第三届“文心杯”创业大赛,进一步加大对创业者的支持力度,特别大奖的投资额最高可达7000万元。同时宣布,未来5年,百度将加大力度,再为社会培养1000万AI人才。  当天的One More Thing环节,百度正式点亮了国内首个全自研的三万卡集群,可同时承载多个千亿参数大模型的全量训练,支持1000个客户同时做百亿参数的大模型精调。 Create大会是百度一年一度面向开发者群体的技术发布和交流大会。今年的大会还包括MCP、DeepSeek、智能体等6大分会场,2025百度智能云GENERATE生态大会、40节线下AI公开课、5000平AI互动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