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流程体系拆解系列:流程分层体系L1-L6
文章深入拆解华为流程体系的 L1-L6 分层架构,阐述各层级从战略到执行的定位与作用,为大型企业流程管理提供借鉴。
L1-L6级的流程架构层次模型一般是大型企业,管理其庞大流程体系的核心方法论。
尤其是像华为这样业务复杂、规模庞大的公司,通过流程分级实现结构化、模块化、标准化的管理。
确保流程既能支撑战略,又能高效落地执行:
L1-L2回答了Why to do的问题,聚焦的是战略解码;
L3-L6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执行的落地,最终形成一个“战略→流程→角色→任务”的传导链。
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各个过程:
先看一下整体示例:
L1:流程分类,确保流程体系全面覆盖业务领域,并与战略目标对齐,回答“为什么做”。
L1是流程体系的最高层级,主要基于公司战略将流程划分为:
以构建思想理论模型为例:
当下比较流行的是个人品牌定位,当你找到定位之后,直接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怎么去支撑这个定位,你需要去构建一套思想理论体系。
这个就回答了我们为甚要去做这件事。
L2:流程组,通过模块化降低复杂度,便于分领域管理,仍聚焦战略分解(Why to do)。
具体是指在L1下分解为功能模块,比如IPD中的“需求管理”“产品开发”等流程组。
继续L1的例子,有了目标支撑,需要将模型进一步分解为五大元素组,确保模块间逻辑闭环,支撑L1战略:
L3:流程,明确“做什么”,确保流程可执行且闭环,如LTC中的“商机管理”。
属于具体的业务流程,描述端到端的操作步骤,比如“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
可以使用流程图、泳道图定义输入/输出/角色。
继续L2案例,在L3就要定义好L2五大环节的标准化流程:
L4:子流程,降低执行复杂度,适配多业务场景。
L4会对L3做进一步分解,比如“采购订单创建”包含“物料确认”“订单填写”等子流程。
在L4,就需要对L3各环节做拆解:
L5:活动,回答“怎么做”,确保动作可落地。
L5就属于子流程中的最小执行单元,会明确角色的动作,比如“安排访谈时间”“提交订单”等。
在这个层级,通过操作手册定义活动细节,比如测试用例的编写步骤。
L6:任务,实现精细化管理,确保责任到人。
是活动的进一步细化,由个人完成的具体任务,比如“查询供应商数据库”“编写访谈问题”。
分解L5活动为可执行任务,任务需明确责任人、耗时、交付物: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产品人卫朋】,微信公众号:【产品人卫朋】,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