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一直在谈论“代理”人工智能——它到底是什么?
当 ChatGPT 还在帮你“写”和“画”时,下一波 AI 已悄悄进化到“替你干完一整件事”。它被称为 Agentic AI(代理人工智能)。本文用 6 大场景、3 句大白话,带你快速看懂代理 AI 将如何一夜改写医疗、供应链、金融、教育、创意、网安的游戏规则,以及它留给人类的最后一个问题:当 AI 会动又会想,我们到底该担心失业,还是该先担心被抢先一步?
提到人工智能,你可能对“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耳熟能详,比如 ChatGPT、MidJourney 或者 DALL·E。但最近另一个新概念开始席卷科技圈——“代理”人工智能(Agentic AI)。 听上去高深?别急,我们今天就来拆解这个新名词,看看它到底能为人类生活带来哪些新可能。
如果把生成式人工智能比作一位才华横溢的内容创作者,那代理人工智能更像是一位多任务的项目经理。简单来说,生成式人工智能负责生成内容,而代理人工智能则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能力,自主完成复杂任务并代表人类行动。
代理人工智能可以规划、执行,甚至做出多步决策。它不仅是一个助手,更像一个可以信任的“数字同事”。比如,在医疗领域,它可以代替医生分析复杂病例;在企业管理中,它能够优化供应链、制定策略甚至负责客户沟通。
用一句话总结:没有生成式人工智能,代理人工智能无法存在;但代理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是为人类解放更多复杂任务,而不只是内容生成。
1. Nvidia 的定义
Nvidia 将代理人工智能描述为“能够进行复杂推理并自主解决多步骤问题的智能体”。换句话说,它不仅“懂”,还“会做”。
2. IBM 的看法
IBM 则认为代理 AI 是一个具备“代理能力”的系统,它能够做出决策、与外部环境交互,并解决比生成式 AI 更复杂的问题。
3. 微软的观点
微软则从应用层面切入,认为代理人工智能可以是“简单的聊天机器人”,也可以是“可以自主运行复杂工作流程的高级助手”。
无论是复杂推理还是独立行动,代理人工智能的核心在于:它不再需要人类的逐步引导,而是可以自主规划并完成工作。
提到人工智能的发展,Salesforce 的 CEO Marc Benioff 最近总结道:人工智能已经经历了三次浪潮。
他还提到,“短短几年内,AI 的发展速度让人瞠目结舌”。这也让代理 AI 成为了下一场科技竞赛的主角。
Salesforce 更是凭借其Agentforce工具,让超过 10 亿个 AI 代理加入企业生产力工具,推动各行业迈向更高效的未来。
不止 Salesforce,科技行业的所有巨头都在这个赛道发力:谷歌
**1.谷歌 **
CEO Sundar Pichai 表示,“代理 AI 的目标是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并提前为用户规划多个步骤”。最近推出的 Gemini 2.0 就是为代理 AI 设计的,旨在实现从内容生成到任务执行的一体化升级。
2.OpenAI
OpenAI 的步伐也不慢。据彭博社报道,该公司计划明年推出代号为“Operator”的人工智能代理,可以帮助用户完成复杂任务,如预订航班、编写代码,甚至完全自动化日常工作。换句话说,Operator 不仅会“动嘴”,还能“动手”。
扩展说明: 代理人工智能可以在医疗行业承担多个角色,从简化基础工作到参与高精尖医疗操作。例如:
扩展说明: 供应链管理是一个涉及多方协作、实时调整的复杂系统,代理AI在这里的作用至关重要:
扩展说明: 在网络安全领域,代理AI的作用不仅是被动监测,而是主动预防与干预:
扩展说明: 代理AI在客户服务领域的表现已经超越传统聊天机器人,其能力体现在更复杂、更贴近人类的交互中:
扩展说明: 代理AI正在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多支持:
扩展说明: 金融行业对精准和效率的需求,使代理AI成为其发展的关键:
扩展说明: 在电影、广告、游戏等创意领域,代理AI不再只是生成内容的工具,而是能协助完成从灵感到成品的整个过程:
尽管代理人工智能看起来前途无限,但它也面临一些现实挑战:技术的复杂性:自主决策背后的逻辑需要更加透明,否则可能导致错误或偏见。伦理和隐私问题:人工智能越自主,人类就越需要担忧数据滥用的问题。人类与 AI 的角色分工:代理 AI 会不会抢了我们的饭碗?还是成为真正的好帮手?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科技叨叨馆】,微信公众号:【科技叨叨馆】,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